国内总体经济形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4:57

国内总体经济形势篇1

关键词:宏观经济;形势;预测;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在稳步进行,经济增长速度也正朝着预期方向行进。但由于国际经济形势起伏不定,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受其影响也出现相应变化。

一、国际宏观经济形势

目前,世界经济总体上保持着复苏态势,总体上看,2013年世界经济仍将呈现低速增长态势,2013年世界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为4.5%左右,发达经济体的增长率为2.5%,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为6.5%。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地位提升必然要求对相关国际经济金融机构进行改革,经济格局的变化将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增加我国的话语权和决策权。包括20国集团在内的多种对话机制的形成将为我国广泛参与全球经济金融事务提供了更多的国际舞台;世界经济格局变化还将推动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转变。

从区域宏观经济来看,欧洲债务危机导致欧洲金融体系崩溃和欧元区解体的可能性很小。欧债危机使整个欧洲将陷入停滞,各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也将明显下降,并严重危害世界经济的复苏。虽然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虽然立场存在明显差异,但最终均达成有效的短期救助方案;而从中长期看,随着欧元区在财政、金融等方面进行大幅度的制度调整,债务危机将会逐步得以解决。美国经济不景气对我国出口的影响也将逐渐显现。另外,今年以来由于经受自然灾害的日本经济处于恢复期,需要大量进口,使我国对日本的出口一直保持较快增长,但是随着日本经济形势好转,进口将有所下降。

二、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国内的经济增长处于短期回调状态,支撑经济中长期增长的各类要素组合仍比较好,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良好:工业化、城市化都在快速增长;投资需求虽然有所降低,但仍然比较旺盛。与此同时,我们的劳动力成本将上升,地价将上升,资源环境使用成本也将上升,而且人口老龄化将更加明显,这些因素将导致我们传统的低成本竞争优势逐渐丧失。

当前我国经济正在经历两个转变,即从高速增长转为平稳增长,从规模扩张式发展转为质量效益型发展。我国经济总的形势是好的,且由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工农业投资机会多,供给仍然不足,需要满足市场需求。笔者重点介绍以下几个方面的经济形势。

首先是经济增长形势,我国经济仍处于增长“长周期”。从短期来看,房地产行业和制造业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另外,企业自主投资较强,制造业增长较快也将推动经济增长。从中长期来看,企业设备升级等投资需求势头不减,国内较高的储蓄率对拉动内需仍有很大空间,我国经济将长期处在一个增长通道中。但是,我国经济增速开始放缓。2013年世界经济极具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金融动荡已致外需明显下降,国内高通胀下的投资拉动模式难以为继,加之土地可开发数量减少,土地财政拉动经济的空间缩小,也使内需增长有限,经济增速呈现逐渐回落趋势。

其次,经济结构失衡问题严重。国内消费严重不足,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虽然国家已经启动刺激内需计划,但截至目前为止效果并不明显。过度依赖投资,不仅影响消费,也存在生产能力过剩和闲置,加大金融风险的隐患;依赖出口,国际贸易长期失衡,不仅具有较大的风险,也导致贸易磨擦加剧。

再次,曾经支撑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劳动力、土地、矿产资源等传统要素,其供求关系已发生较大变化,价格持续上升,原有竞争优势逐渐减弱,一些地方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已近极限。国内外经济形势的重大变化,使得过去那种依赖出口快速增长的外需拉动模式不可持续,凭借要素投入的快速增长模式不可持续,凭借低水平竞争和产能过度扩张的粗放增长模式不可持续。

另外,通胀方面,首先,通货膨胀压力减缓。经济回落降低通胀压力、输入性通胀逆转以及国内食品价格进入回落周期促使我国通胀回落。ppi也快速回落。但是,在全球货币宽松的情况下,通胀预期短期难以轻易改变;当前经济内在扩张压力依然存在;可能存在的自然灾害、舆论炒作等都可能成为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的因素。

三、我国宏观经济形势预测

2013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运行环境,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国民经济运行总体良好,但是,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际宏观经济形势和,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也不容乐观。以下重点对几个方面进行预测。

首先,“十二五”期间我国将不断加强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根据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我国工业化率将由现在的50%上升到65%左右,城镇化率将由现在的45.7%上升到60%左右。工业产值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可以带动GDp增长0.6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可以带动GDp增长1.5-2个百分点。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驱动力。

其次,预计投资增速将继续下滑。与2013年一样,随后的拖累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因素为房地产投资及其相关投资。基建投资,制造业投资在地产相关产业链,政策相对紧缩的大环境,以及财政收入下降等因素的影响下将继续下滑。预计今后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继续放缓,在房地产、基建、制造业的投资组合中,制造业相对增速最高。

再次,预计今后宏观调控政策从整体政策框架和总基调上,不会有太大改变,可能仍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正确处理物价稳定和消费需求的关系努力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的方向,促进消费需求的稳定增长;可能会更加关注正确处理投资、出口和消费的关系,有效防止经济风险。此外,继续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使其有所成效。

综上所述,当前国际国内各种不利因素的长期性、复杂性、曲折性。在国际金融危机重创之下,世界经济由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不容乐观,面对当前依然比较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只要我们采取正确宏观调控手段,运用合适的金融调控政策,就能使我国经济健康发展。(作者单位:江苏省电力公司大丰市供电公司党群工作部)

参考文献

[1]高艳秋.我国宏观经济走势及政策调控分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5

国内总体经济形势篇2

关键词: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机遇优势战略

环渤海经济圈概念的提出已有20多年。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加快环渤海区域开发开放的战略要求,此后这一地区列为全国开放开发重点区域之一,国家有关部门也正式确立了“环渤海经济区”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单独的区域规划和给予了很多特殊的优惠,但从目前“两角一湾”总体经济竞争力看是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从制度与体制竞争优势看是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大于合作。开展经济合作,实现互利多赢,是学术界和经济界对环渤海经济圈的共识,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环渤海经济合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也为环渤海区域经济的合作发展创造了条件。

一、环渤海区域经济合作:前所未有的机遇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的两个显著特征。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些相邻国家、相邻地区采取的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措施。一些相邻国家,通过降低关税或完全免除关税,使之成为进出口无障碍的地区,实现市场一体化。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南亚联盟等。有关统计显示,欧盟70%的贸易是在其内部交易,北美自由贸易区为40%,而亚洲区域内贸易仅占30%。这既表明亚洲的一体化程度还相对较低,同时也意味着我国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国与国之间消除贸易和投资壁垒的大背景下,中国省与省、市与市、县与县之间行政壁垒的存在显然不合时宜了。随着我国区域经济联系的紧密,区域合作范围和领域的拓展,环渤海区域经济合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东北亚经济合作的基础与前提

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看,世界经济增长的重心已转向亚太地区,而亚太地区中,东北亚地区正在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条件、多层次的经济结构和巨大的开发潜力而为国际经济界所瞩目。近年来。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日趋活跃,东北亚地区次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像雨后春笋一样快速建立起来。环渤海经济圈东临日本、朝鲜、韩国,北临蒙古、俄罗斯,位居东北亚中心,辐射亚太经济区,既是我国北方内陆及三北地区与沿海地区的天然结合部,又是通向亚太地区和走向世界的出海口,处在“东来西往、南联北开”的有利位置,有着成为东北亚经济核心的潜在优势。

未来东北亚经济发展的前景,环日本海经济圈的实质性运作,必将伴随中日之间国际分工的实质变化而增强;中国、日本、韩国三个经济体之间日趋紧密的经济合作,又使泛黄海经济圈成为亚洲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环渤海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将提高该区域的国际竞争能力,从而充分发挥中、日、韩地缘邻近,产业结构与市场需求互补性强的国际合作优势。

(二)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战略需要

环渤海各大港口都在向“国际航运中心”迈进。2006年,天津港吞吐量2.5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595万标准箱。2007年1月,已投资7.14亿元的天津港25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竣工投入使用,进人世界深水大港行列。青岛港则达到2,2415亿吨和2.2415万标准箱。大连港为1,4518亿吨和321.2万标准箱。但每一个港口与日本的神户和韩国的釜山相比都差得很远。在东北亚地区,目前关于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竞争已经变得非常激烈,据统计,目前东北亚地区各港已建和在建的深水泊位将近40个,韩国釜山、中国台湾高雄、日本神户等的港口建设计划都十分宏大,并且这些港口的眼睛都盯着中国内地集装箱货源。因此,无论是大连、天津还是青岛,建设国际航运中心面临的首先不是国内或环渤海港口的竞争,而是日本、韩国港口的竞争。要想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必须实现分工与合作。否则,各港口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都难以实现。

(三)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中国新增长极的必然选择

中国经济增长重心由南向北梯次转移,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国内外经济发展的一种合乎规律的必然趋势。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进程来看,一般也都是先由沿海地区的发展逐步向内陆推进。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重心,在国家政策的调控下有过三次明显的转移。第一次是在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珠江三角洲地区借助国家在深圳等地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导向和毗邻港澳的优势,成为当时全国经济增长的重心。第二次是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长江三角洲地区借助中央开发浦东战略的实施,进一步突出了上海的龙头地位,使这一地区成为全国新的经济增长重心。而第三次则出现在新世纪的初期,环渤海区域有希望成为全国跨世纪的新经济增长重心。近年来,环渤海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开放开发程度较高,成为中国新经济增长极有其内在的必然性。

(四)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振兴北方拉动西部的关键

环渤海经济圈是“三北”腹地走向东北亚、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更是中国北方经济发展的核心和产业梯度转移的资源地,是振兴中国北方经济的火车头。同时,该地区处于南北转移的结合部位,在充分发挥沿海港口城市和老工业基地的优势的同时,它的发展也有利于西部地区更好的利用其窗口作用,引进国内外的资金和技术,扩大商品进出口,引导其向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转移,从而增强西部地区自身优势和自我发展能力。

二、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

(一)区位优势与自然优势明显

与全国其他经济区相比,环渤海区域的比较优势是:

1、地理区位优越。该地区处于东北亚经济圈中心地带,向南联系着长三角、珠三角和东南亚各国,向东沟通韩国和日本,向北联结着蒙古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独特的地缘优势,为该地区经济发展和开展国内外多领域合作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

2、自然资源丰富。该地区属资源型经济区域,自然资源丰富,且分布相对集中,易于开发利用。其中,能源储量居全国首位,原油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43%,煤炭探明储量占全国煤炭总储量的60%以上,在全国居重要地位,已探明对国民经济有重要价值的矿产资源达100多种。环渤海经济圈还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渔业资源,同时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粮食产量占全国的23%以上。

3、海陆空交通发达。区域内拥有40多个港口,构成了我国最为密集的港口群,区内海运、铁路、公路、航空运输线路密集,形成了以港口为中心的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成为沟通东北、西北和华北经济和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集散地。

4、已初步形成以京津为中心,大连、青岛、烟台、秦皇岛等沿海开放城市为扇面,以沈阳、太原、石家庄、济南、呼和浩特等省会城市为支点的集政治、经济、文化、国际交往和外向型、多功能的密集城市群落,在全国和区域经济中发挥着聚集、辐射、扩散、服务和带动作用。

(二)产业结构调整凸现新的优势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京津冀地区已经形成了能源、化工、冶金、建材、机械、汽车、纺织、食品等八大支柱产业,同时以优势的教育、科技资源带动了高科技产业发展,新兴的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等已成为这一地区的主导产业。2006年,环渤海区域三次产业的比重为9:51.5:39.5,除北京市外,其它省市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带动,2001年以后区域制造业比重在不断提高。

(三)商务与金融环境优势显著

随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经济日益成熟,21世纪后环渤海已成为吸引外商投资的又一热点地区,2006年以来,辽宁、河北省利用外资增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山东省实际利用外资额高居全国首位,京津冀地区以政治中心吸引外资的优势依然存在,跨国公司在北京设立投资性总部和研发中心的数量超过了广东和上海。随着国家批准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外资进入这一地区的步伐更明显加快,随着空中客车a320中国总装厂落户天津,表明我国20多年承接国际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局面开始改变,标志着我国制造业开始转轨迈人向高端发展的新阶段。

2007年,北京的总部经济发展能力在全国城市中高居榜首: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各大跨国公司纷纷将地区总部从新加坡、香港迁入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国大陆中心城市,总部经济在中国逐渐形成规模。目前,北京有各类跨国公司地区总部42家,有大型中央企业集团160余家。2007年的《财富》世界500强,我国大陆共有22家企业入选,其中有18家总部设在北京,成为世界500强中国企业总部聚集数量最多的城市。同时,北京经济实力较强、商务设施完善、专业服务发达,成为推动北京总部经济发展的有力条件。随着北京总部经济优势的发挥,环渤海区域的商务和金融环境优势将更加突出。

(四)科技资源和人才资源高度聚集

“2007年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排行榜”显示,北京研发能力较强,遥居全国35个主要城市之首。其中,人才资源、研发投入和科技成果三个分项指标均排在全国第一位。在人才资源方面,北京的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为177766人/年,居全国之首,是第二位上海的2.65倍。

高校云集,教育发达构建了优势的人力资源环境。环渤海区域教育资源堪称全国最优,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丰硕。北京的重点高校占全国的1/4,天津有30多所高等院校和部级研究中心。全区拥有高等院校376所,占全国的27%,高等院校教师约占全国的1/3,高校学生数约占全国的1/4以上,从1990-2006年,环渤海地区普通高校数和在校生规模所体现出的整体培养能力一直很强,五省市在全国的比例稳定在22%~24%,超过“珠三角”、“长三角”两经济圈的总和。不仅集中了中国一流水平的科研与教学机构,而且是全国最大的图书资料和科技信息中心,为发展科技产业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五)两大契机成为新经济增长的“引擎”

首先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行将为环渤海整个区域提供经济增长的“引擎”。“奥运经济”在近年内,平均每年能拉动全国gdp增长0.3~0.4个百分点,奥运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后续影响将会持续10~15年,作为环渤海的主要城市,均可能从奥运大规模建设和承办中分享一定利益。其次是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把环渤海区域的发展提升到国家和国际的高度,成为该区域一个新的发展契机。

三、环渤海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战略选择

环渤海区域存在着经济的互补性:北京、天津有着资金、技术、信息、人才、市场等方面的优势,河北、辽宁和山东则有着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优势。相对于北京和天津两大城市,辽宁、河北、山东的制造业优势则相对明显,工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均领先于两大直辖市(辽宁因国有经济比重过大,主要经济效益指标相对落后)。通过对环渤海区域各省市的功能进行定位,在市场、交通、金融、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合作发展,是环渤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

(一)建立共同的市场体系,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保障

共同市场体系是指没有区域、行业以及所有制区分的,没有税收壁垒障碍限制的,各类商品和要素能够充分流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相互联系、互相结合的有机市场体系。这既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需要,又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保障。环渤海经济一体化,必须建立共同的市场体系。包括建立跨地区产权交易市场、人才流动机制、信息网络等。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全方位整合完善技术、人才、信息、劳务等要素市场,实现相互开放,创造外来企业与本地企业平等竞争的环境。

(二)推动跨省市企业重组,促进区域产业整合

企业重组,是指通过对企业资产总量和资产结构的调整来实现经济资源优化配置的市场行为。其实质内涵是通过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在微观上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出效率;在宏观上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国民经济的素质和效率。企业资产重组对于调整地区的产业结构具有重大意义。西方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形成都证明了这一点。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的实践也证明,大规模的资产重组,特别是跨地区、跨行业与跨所有制的重组,是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联系在一起的,每一次重组都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因此,企业资产重组是环渤海区域经济产业整合的重要途经。进行资产重组,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市场中介机构的作用,突破地域结构局限,突破“诸侯经济”的区域行政管辖局限,通过资产经营、收购兼并、联合、优劣资产的置换,股权转让,对上市公司的买壳、借壳上市,以及产权交易等形式,跨区域组建企业集团。

(三)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1、财税体制改革要从合理划分政府事权开始:除中央政府要承担一些大型、长周期、跨地区的重点建设项目的投资外,大量的一般赢利性项目,应交给企业和企业联合体去办,地方财政则基本上不再承担赢利项目的直接投资任务,而把支出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方面。在此事权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到事权与财权的统一,真正做到“一级政府、一级事权、一级财权”。

2、建立规范化的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制度。要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区域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完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和完整的产业链条,就不可避免地会损害某些地区的既有利益。有些地区可能必须从某些产业中退出,或转而生产一些低附加值的上游产品。这就需要对这些为了区域整体利益做出牺牲的地域给予补偿,让区域内所有的地区都共享合作的收益。如果这种转移支付制度不够明确又缺乏权威性和制度保障,就不会有地区为了区域整体发展而牺牲自己的利益了。因此,现在急需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确定转移支付的标准、方式,转移者的义务和被转移者的权利形成规范的制度,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四)兴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创造交通条件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自1992年提出。这一课题设想提出后,曾得到多位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批示,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得到国内外交通业界的普遍关注。其基本设想是:利用渤海海峡的有利地形,在蓬莱一旅顺之间以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相结合的形式,建成全天候、多功能、便捷通达、连接渤海南北两岸的交通运输干线,全面沟通环渤海高速公路网、铁路网,进而北上与老东北工业基地、东北亚国家及横贯俄罗斯的欧亚大陆桥相接,南下与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港澳台地区及横贯中国的欧亚大陆桥陇海线相连,最终形成一条总长约4000多公里(国内部分),贯通我国南北、连接东北亚及亚洲和欧洲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环渤海经济,扩大与东北亚国家的合作,并为中国东部沿海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重要条件。

(五)促进环渤海金融合作,满足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金融需求

拆除各种行政壁垒,打破金融管理体制的条块分割状态,构筑金融体系运行的基础设施平台与合作网络,是促进金融联动和推进环渤海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必然选择。为此,环渤海区域金融合作的实现需要多个层面共同努力与合作。不仅需要该区域地方政府的合作、金融监管部门的跨地区合作、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合作,而且需要各类金融机构之间的纵向与横向合作、金融创新、金融产品研发与大力拓展中间业务等方面的合作。

推动和加强更高层次的金融合作,挖掘朝鲜、俄罗斯、蒙古经济金融合作潜力,逐步将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纳入世界经济金融一体化进程,整体提升环渤海区域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

(六)建立环渤海教育协作区,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人力资源保证

以教育优势打造经济优势,促进环渤海区域教育长期合作和持续健康发展。把“环渤海教育协作区”变为环渤海区域教育发展决策;开展中等教育人才合作培养,促进环渤海区域内部资源共享;拓展高等教育合作领域,对高等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的省份考虑实行定向扶持,实现高等教育的区域均衡发展;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将环渤海区域建成国际优质教育资源输入中心、国内教育资源输出中心和国际教育信息交流研究中心。利用环渤海区域优势的高等教育资源,开展环渤海区域与国际教育界的合作与交流。一是打造国际优质教育资源输入中心,建立教育特区,形成多样化的中外合作办学基地。二是共同打造国内教育资源输出中心,努力传播弘扬中国优秀和传统的文化。鼓励有条件的教育机构赴境外办学,以韩国、日本等亚太地区国家的汉语教学和标准考试为突破口,开拓海外教育服务市场。三是共同打造国际教育信息交流研究中心,提升环渤海区域教育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建立知识资源整合的机制,举办和参与国际教育交流活动,包括参与跨地区教学质量测评项目。

(七)推进社会资本的形成,加速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美国政治学者帕特南用社会资本的概念解释为什么意大利北部许多地方政府的表现都比南部城市好。他发现在社会资本建构比较好的北部城市,市民热衷参与社团和公益事务,社会充满了互信和合作的风气,使得地方政府在政府的稳定、财政预算的制定、法律改革、社会服务的推行、工农业改革等方面都较其它社会资本较低的地区要好。帕特南是这样给社会资本下定义的,“这里所说的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组织的特征,诸如信任、规范以及网络,它们能够通过促进合作来提高社会的效率”。

社会资本的良莠与丰欠程度直接影响着区域一体化的进程。假如欧洲一体化的历程离开了其独有的丰裕的社会资本作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其结果可能就不是现在的欧盟。珠三角、长三角一体化的历程也说明了社会资本作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推进作用。正是由于区内、区外种种因素干扰了区域内社会资本的形成和积累,导致区域社会资本的缺乏,阻碍了环渤海区域一体化合作的步伐。因此,应通过加大对社会资本的投入,推动社会资本的形成,完善社会资本的形式,将有助于加速环渤海区域一体化的进程。环渤海区域内各地政府可尝试如下方式:

1、将推动社会资本的形成,作为促进区域一体化的重要手段。通过加强区域内各省市在宗教、道德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交流,为环渤海区域合作提供良好的思想文化基础。特别要看到,环渤海区域历史上是以燕、齐、鲁文化为主体特征,同时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其生活层面既出现“西化倾向”,又有传统生活方式的延续与更新。例如在宗教方面,历史上,环渤海区域是北方教门活动的主要地区。基督教影响广泛,传统的道、佛、回教也在本地区继续发挥着影响。应该充分尊重和发挥这一社会资本的历史积累作用,发展独有的环渤海文化作为该区域的文化基础。

国内总体经济形势篇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抓住社会基本矛盾这一主线,从经济发展长周期和全球政治经济的大背景出发,作出了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提出了新发展理念,推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战略,成功驾驭了我国经济发展大局,为其他领域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物质条件,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党的根据国际国内环境变化,特别是我国发展条件和发展阶段变化,作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到,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和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并不容易,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实现,因此,我们必须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经济思想指引下,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环境,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一、科学把握当前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挑战

党的报告指出: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随着我国进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前进道路上的困难、问题和风险增多,进一步正确认识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面临的挑战显得尤为重要。

(一)认清内涵。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特指中国进入崛起冲刺阶段,面临的决定国家发展全局和发展前景的有利时机和好的境遇,着力点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总体目标是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路径是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这与西方霸权主义国家为了维护单边主义的“战略机遇期”有着本质不同,我们不是简单强调抓住机遇发展自己,更是强调同世界各国携手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为共赢、多赢创造有利条件。

(二)直面挑战。从国际环境看,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经济复苏发展失衡、治理困境、公平赤字等问题更加突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局部动荡和热点问题复杂难解,“逆全球化”思潮涌动,保护主义和内顾倾向上升,主要发达经济体试图通过构筑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抢占竞争制高点和发展主动权,并且将中国发展壮大视为威胁,采取“贸易战”等方式对我国和平发展加以牵制和干扰。从国内环境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收入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等等,都必须着力加以解决。

(三)辩证对待。机遇和挑战是相辅相成。指出:“时和势总体于我有利,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仍然存在”。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格局深度调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仍然是时代潮流,国际力量“东升西降”、“南升北降”的态势将继续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各国加强对华经济技术合作的意愿进一步增强,我国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明显提高,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集中精力搞建设、谋发展。从国内环境看,我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本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各方面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社会政治大局稳定,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可以肯定: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存在的基本条件和我国发展机遇大于挑战的基本面,并没有因为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而发生根本变化,机遇仍然大于挑战。

二、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战略判断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科学分析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而做出的战略判断。从历史的长过程看,我国经济发展历程中新状态、新格局、新阶段总是在不断形成,经济发展新常态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完全符合事物发展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规律。

(一)从时间上看,新常态是我国不同发展阶段更替变化的结果。党的十八大后,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在速度换挡节点上,如今,我国一年的经济增量,相当于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规模,由于体量和基数变大,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在保就业、惠民生方面的效应明显增大,对资源环境的消耗也成倍增加,经济增长速度不可能再出现高速状态。在结构调整节点上,低端产业产能过剩要集中消化,中高端产业要加快发展,过去生产什么都赚钱、生产多少都能卖出去的情况不存在了。在动力转换节点上,低成本资源和要素投入形成的驱动力明显减弱,经济增长需要更多驱动力创新。

(二)从空间上看,新常态是我国出现出口优势和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模式面临新挑战发生变化的体现。从一些贸易大国的实践看,党货物出口占世界总额的比重达到10%左右,就会出现拐点,增速就会降下来。我国货物出口占世界的比重,2010年超过10%,2014年达到12.3%,这意味着我国出口增速拐点已经到来,今后要再维持出口高增长、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高比例已不大可能,必须把经济增长动力更多放在创新驱动和扩大内需上。

(三)充分了解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一是增长速度要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二是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三是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尽管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但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

三、坚定不移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

我国要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势下保持“换挡不失势”,就必须彻底抛弃用旧的思维逻辑和方式方法再求高增长的想法,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重大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实践证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是党的领导的重要原则和优势,也是政策落地、任务落实的客观需要和保障。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不断增强“四个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行之有效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完善对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执行、监督、考评、奖惩等工作机制,落实主体责任,确保令行禁止。

(二)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顺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新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形势提出的治本之策。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要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

(三)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引导和稳定预期,加强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稳中求进蕴含着深刻的哲学理念,我们要从整体上把握好“稳”和“进”的辩证统一关系,看问题、想对策、抓落实,都要审时度势、深思熟虑、尊重规律,把握好工作节奏和力度,做到该稳的要稳住,该进的要进取。

国内总体经济形势篇4

[关键词]总部经济永康区域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总部经济已成为许多国家(地区)所追求的新的经济形态。信息、金融、技术、人才等高端要素逐渐集中到中心型城市,而生产型要素则逐渐分布到成本较低的城市地区。其中,以企业总部与其生产基地分离的市场变化为代表,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总体战略。永康市与全国相比,总部经济建设差距仍很明显。永康市人多地少、生产要素紧缺、环境压力大,如对这些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视而不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就很难再上一个台阶。为此,就永康的区域发展而言,必须通过全市生产服务业的发展、经济结构的改善,构筑一个自己的发展平台,充分利用强大的产业集群优势和国内外闻名的五金市场的优势,来发展总部经济。

一、加快总部经济建设,推动永康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永康有很强的经济实力、良好的产业基础、很好的民营机制、优越的市场条件等优势,可以通过留住企业的产品设计研发、市场开发、融资等“总部内容”,提高城市知名度,搭建总部经济平台等多种手段来打造区域性五金产业总部经济。同时,可以依托会展中心、物流中心、总部中心、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和海关商检中,匕这五大中心为企业产前、产中、产后、研发提供服务。这五大中心的建设是总部经济的基础,也是提升永康经济的潜力所在。

1、总部经济对永康区域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战略意义

(1)有利于提升五金产业层次。产业、企业、产品的档次和水平,最终取决于人才的素质和水平。人才的集聚必将极大地促进信息、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从而提升五金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层次。

(2)有利于巩固五金产业的核心地位。总部经济有利于在外的永康人把总部搬回永康,留在永康,有利于将“永康人经济”转化为“永康经济”,形成总部在永康,生产基地在永康农村和周边地区的合作共赢、各得其所的良好局面,巩固了永康五金产业的核心地位。

(3)有利于突破要素制约转变发展方式。总部经济集聚人才、技术、信息等战略资源,规模效应明显。企业占领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产品价值链的高端,占用土地、原材料等常规资源少,企业创新能力强、产品附加值高、核心竞争力强,有利于企业发展从资源消耗型、环境污染型转到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经济与环境统一协调的轨道上来。

(4)有利于优化结构发展“三产”。总部经济的发展有赖于第三产业的充分发达。第二产业发达的永康并没有较好地带动“三产”的发展,而第三产业,特是现代服务业的不发达,又直接影响了第二产业的继续发展。发展总部经济,大批服务机构人驻总部中心,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善“二产”和“三产”的结构比例,使永康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5)有利于增强城市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永康相对于周边武义、缙云等县市,处于中,匕城市的地位。“五大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后,将大大完善永康城市的服务功能。这样,将极大地提升永康城市的形象和水平,提高永康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永康对周边地区的经济辐射力和影响力。

2、加快总部经济建设,切实推动永康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有效措施

(1)发展新型服务业,为永康及周边辐射区域工业提供配套服务。目前,永康市经济开发区集聚了许多规模企业,这些企业的总部充分发挥了领头羊的作用。它们或在全国、全省五金行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或是永康某个产品的龙头企业,在各地拥有较多的配套协作厂家。100多家规模企业龙头在永康经济开发区,同时在全国各地拥有2000多家协作厂家。“龙头”一动,进而带动整个行业发展。这些企业的总部充分发挥了孵化器的作用。它们利用自身在科技、人才等方面的优势,运用新工艺,研制新产品,不断向各分厂和市场推出新产品,输送人才。这些企业的总部也充分发挥了指挥部的作用。永康人走南闯北,为永康五金产品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开辟出一个又一个市场。但由于所卖的是永康五金产品,他们始终把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建立的销售点看做永康五金产品的分销中心,而将永康或永康的相关企业当作自己的大后方和总部。

为此,永康要建立为总部服务的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发展总部经济所需要的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包括金融、保险、会展、商贸、航运、物流、旅游、法律、教育培训、中介咨询、公关、电子信息网络等诸多领域。一般来说,对公司总部吸引力强的城市,其服务业水平都相对比较高。为提升城市服务业整体水平,永康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组织人员到外地学习考察,广泛借鉴国内外服务业发达城市经验,大刀阔斧地改革落后的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大力发展永康服务业,全面提升服务业水平,形成了以商贸、餐饮等为支柱,旅游、信息、会展、仓储、物流为新支撑点的服务业体系,具备了发展总部经济、作为总部基地的条件。

(2)以“总部市场”促进新的商业文化形成。总部经济的价值核心,一是企业总部及具有总部功能的企业职能部门流动迁移,由此产生的市场和区域经济的变化;二是企业总部以“总部资源”为向心力,逐渐向总部基地聚集,形成“高端势能”。这些企业总部在“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驱动下,从内生性的商业文化和外在的市场本能人手,首先从局部合作,逐渐走向多维联合,这正是总部基地的魅力所在。同时,要培育支柱产业总部企业,必须坚持“产业第一”的发展策略,走总部经济与支柱产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的道路,要继续推进国有文化企业集团的改革,建设优势明显的文化产业集团。

在创新才能发展的当下,总部基地融汇了更多的信息与资源,将成为新商业思路及商业文化的集散地,加之积极融汇促进商务园区的文化氛围,总部基地将成为一个通过智慧聚集、文化碰撞而形成的多元企业文化融合的新型经济文化区。

(3)突出战略重点,加快形成总部经济基本框架。以高科技产业研究园区为核心,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一个城市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内外大型跨国公司的总部、地区总部以及跨国银行的数量。因为跨国公司总部是国际资金的集约投资极,是资源要素的集约配置极,是有

形和无形贸易的集约驱动极和高新科学技术的集约开发极,它们控制着资金、技术、信息和管理等在全球各地的流向和规模。总部经济实际上是国际都市的重要内涵和突出标志。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城市的发展和战略地位的提升以总部经济作为发展战略是有内在必然的。永康要想在区域合作中担当起区域性国际城市的角色,必须以总部经济战略为导向,统筹规划布局。

第一,积极引进国内外集团总部和区域性总部。充分利用企业总部与永康现有产业结合紧密的有利条件,鼓励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在永康设立物流中心、采购中心、研发中心、中介服务中心、培训中心、旅游和会展服务中心,提高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鼓励和支持具有市场发展潜力、产业规模优势和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的大企业集团植根永康,加快企业和城市国际化进程。

第二,发展一批永康总部企业。扶持综合实力强的永康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逐步形成一批市场前景C、市场潜力巨大、规模效益明显并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优势总部企业。支持国有企业打造重点优势企业集团,鼓励民营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和质量战略。鼓励本市优势企业特是具有品牌优势和规模优势、发展态势良好的企业扎根永康,加快成长壮大。对于符合永康产业发展方向、关联带动力强、发展层次高的本市企业,给予重点扶持。

第三,构建“内聚外联”的培育和支持体系。实施与周边城市和地区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区域发展策略,支持永康优势企业积极拓展异地业务,发挥自主创新和产业发展优势,通过资本经营、战略合作和业务重组等方式,参与异地企业改组改造,在营造适合自身总部企业培育、发展和根植的内聚效应的同时,积极“走出去”,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和资源空间,延伸产业和价值链条,形成优势互补、务实互利和开放互动的总部经济外联发展态势,全面打造适合永康产业发展特色的经济腹地。

第四,加快建设永康总部集聚基地,积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充分调动市、区政府和企业三方共建的积极性,优化总部企业区域布局,形成高端服务业总部相对集中、高新技术产业总部与产业园区紧密结合的总部企业集聚基地。

二、完善支撑体系,营造总部经济发展的良好运营环境

1、建设总部经济信息平台

推进数字永康建设,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扎实推进电子政务,健全政府信息网络系统,构建信息交互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沟通。定期向总部企业本市发展规划、重大发展政策、重大项目投资信息和改革措施,鼓励总部企业参与政府重要决策咨询论证和重大工程规划建设。深入推进政务公开,为企业提供快速、便捷的商务、法规和政策信息等各类资讯。

2、完善专业化服务体系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加快完善银行、保险、会展、招商、商贸、物流、航运、旅游、法律、教育、培训等专业化服务体系,不断提升服务业的规模与能级,推动服务业与总部经济的互促互利,为总部企业提供良好的支援服务。坚持以人为本,优先发展公共服务,有效解决城市交通、社会治安、城市管理等热点难点问题,努力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3、推进金融体制创新

积极稳妥推进金融创新,完善金融市场功能,为总部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融资环境。支持总部在永康的金融机构参与政府组织的债券发行、银团贷款、国有资产重组和企业上市。

4、实施自主品牌战略

积极引进、培育和保护知名品牌,构建良好的名牌建设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支持和培育骨干企业、标志产品形成著名区域品牌,形成在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品牌孵化培育中,匕、和品牌集聚辐射中心。鼓励行业集体参加国际展会,提升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整体形象和实力,增强永康对跨国公司的吸引力。

5、完善诚信和法治环境

提高企业应对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的能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净化知识产权环境。建立和完善总部企业及其高层管理人员信用信息库,纳入全社会征信和社会责任体系,促进总部企业加强自身信用建设。建设良好的城市社会服务体系、有序的市场秩序、高效的诚信体系,保持高水平的城市文明程度。

三、以总部经济为战略导向,把永康建设成为开放、高效、便捷的国际化五金区域环境城市

以永康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入驻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地区,并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通过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将生产加工基地通过各种形式安排在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的经济活动,形成永康的区域总部经济新的发展总体战略。

1、成立永康市总部经济促进中心或类似机构

从有关资料看,全国已有诸多城市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并先后出台了发展总部经济的配套政策。一些地方还成立了管理总部经济发展的职能部门,如沈阳市成立了总部经济发展局、上海市成立了总部经济促进中心、武汉市成立了总部经济办公室。永康要发展总部经济,组织保障必不可少,应建立一个专门的总部经济促进中心。

2、区别大城市发展模式,发挥本地优势,发展具有永康产业特色的总部经济

永康市有相当好的基础设施条件,是发展总部经济的理想之地。由于永康既有发达的交通、通讯、网络作为发展总部经济的必要条件,更有与缙云、武义等周边县市形成区域资源的比较优势,以及永康在沿金丽温高速公路五金产业带中的核心地位,使永康发展总部紧急不仅成为可能,而且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发展总部经济对于带动永康开放,增加税收,吸引人才,推进永康城市国际化的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总部经济的层次性特点,又使永康的总部经济与大城市的总部经济发展模式各具特色。因此,永康发展总部经济要在引进总部的“认定条件”、“坚持原则”、“发展重点”等方面做好工作。要进一步统一思想,采取措施,坚持以增量推动发展,抓住机会、乘势而上,加快总部经济的发展,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要引进永康以外的、新增的、有规模、有贡献的企业集团总部。要坚持遵循发展总部经济与产业相结合,与引进上市公司相结合,与楼宇经济相结合,与坚持培育总部和引进总部相结合,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等原则。同时,企业集团的总部经济要有符合永康导向的项目,生产性的总部要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还应该有稳定增长的税源。

3、政府积极推动

各级政府应在摸清底子的基础上建立目标,趁势抓住长三角新一轮发展机遇,加快引进、发展总部经济,抓好布局。要向商务区积聚,要有必要的优惠、鼓励政策。要在改善环境上下功夫,在物流服务体系、人才体系上下功夫。要树立“一盘棋”,以增量推动发展。要规范招商行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对于永康来说,在新的发展阶段,要调整发展思路。从创业型经济向创新型经济转变,从单纯发展制造业为主向发展现代制造业和承接服务外包并举转变,从注重规模效益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从依靠政策优势向依靠体制优势和综合投资环境优势转变,从资源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从成本型经济向价值型经济转变,使永康真正成为投资者转移高科技附加值加工制造环节、研发中心和服务外包业务的重要承接基地,成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成为推进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力量。所以,加快总部经济建设是推动永康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有效途径,是新的历史时期区域发展战略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赵弘:总部经济[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2]赵弘:关于发展北京总部经济意义及理论依据[z],科博会高成长企业与金融市场国际论坛,

[3]陈建成、张新伟:总部经济理论与实践[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4]任永菊:地区总部、产业结构与总部经济――来自香港的证实研究与思考m,亚太经济,2007(4),

[5]刘兰星:总部经济,未来城市发展新动力[n],青岛日报,2007-09-13。

[6]张永庆:总部经济产业价值链与空间价值链发展研究[Z],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

[7]徐惠蓉:总部经济与城市现代服务业互动[J],现代经济探讨,2007(12)

[8]吴宣恭:关于发展总部经济的几个问题[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0)

[9]邓志新:政府在发展总部经济进程中的作用及对策[J],现代经济探讨,2006(2)

国内总体经济形势篇5

关键词:上海;总部经济;现状;重点;模式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9)02-0061-06 收稿日期:2008-10-29

总部经济指某区域由于其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业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的空间耦合,并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全球总部迁移也呈现出加快的趋势。对我国而言,现阶段的总部迁移,一方面指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境外企业纷纷将其境外总部迁到我国或在我国设立地区总部,调整国际市场战略;另一方面,国内大型企业集团总部也纷纷向中心城市迁移。总部经济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效应不仅促进了企业的加速发展,更促进了所在城市的发展。对企业而言,实施总部与生产基地的空间分离,向中心城市聚集,客观上是利用区域比较优势、寻求经营成本最小化的必然结果;对迁入城市而言,企业总部的入驻能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促进就业和消费,推动城市转型升级,最终提高城市对全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因此,吸引更多企业总部入驻已经成为我国许多城市发展经济的一个重要目标。而对我国经济中心城市上海而言,发展总部经济不仅可以促进上海的国际竞争力,更能带动长三角区域经济的联动发展。基于此,本文在分析上海总部经济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上海发展总部经济的重点、模式和建议。

一、上海总部经济的现状

对上海而言,总部经济的概念是随着跨国公司将其研发、设计、采购、物流等中心机构移入上海的过程中,逐渐走入人们视野并引起广泛关注的。至2001年,上海累计吸引外国直接投资(FDi)527.97亿美元,批准项目2.47万个;而人世后过渡期的5年,引进外资金额翻了一倍,到2006年底,上海吸收的外资累计超过1100亿美元,外资企业达到4.4万家,项目增幅超过80%。2007年,上海吸收合同外资148.69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2.03%,实到外资79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11%左右,都处在历史的高位(上海市统计局,2001-2006)。加入wto以来,上海在全面开放的市场环境中崛起,外资正在进入更为广阔的市场腹地:2005年,在进入上海的外资中,第三产业的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07年上海吸收外资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二、一产业合同外资占比分别为64.47%、35.28%和0.25%。现代服务业的扩张规模和质量提升令世人瞩目。2001年,上海外资商业零售企业不到100家,目前已经超过1600家。先期进入的外资也显示出良好的示范效应。此外。新业态外资也后来居上,例如位于青浦的品牌折扣店――上海特莱斯开业半年就引进国际品牌和专卖店205个,销售超过3亿元。融资租赁、资产管理、人才中介、医院、教育、旅游等产业都向外资敞开了大门。同时,外资也广泛进入先进制造业,至今上海引进超过l亿美元的制造业“巨无霸”项目有140多个,在上海的信息、汽车、钢铁、精细化工、医药等支柱产业中,外资起了提升能级和加速发展的作用(陈惟,2006)。

可见,上海在吸引外资数量创新高的同时,更注重外资质量的提升,表现在上海吸引外资的结构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上海在开放的格局中凝聚更多的经济集成“向心力”,并积极拓展产业集聚和市场配置功能,吸引众多国际大资本集团,使他们在上海建立具有辐射和管理调控功能的跨国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大脑型”的总部经济已经成为上海引进外资的亮点。百事、葛兰素史克等跨国公司最近将地区总部陆续落户上海市中心的都市总部大楼;而英特尔、3m、本田、思科等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也分别落户上海紫竹科技园区和漕河泾开发区。2007年,上海新批外资总部经济项目79家,其中研发中心34家、投资性公司15家、地区总部30家。其中,世界500强公司2007年在上海新设立总部经济项目10家。截至2007年底,上海共有外资总部经济项目593家(吴宇,2008)。上海已成为中国内地吸引外资总部经济项目最多的城市。另外,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已经有28家外资银行选择上海作为主报告行,同时还有340多家外资金融机构扎堆申城(陈惟,2006)。上海通过金融功能的提升,大幅度提高了效率和效益,强化了对经济资源的市场配置和经济牵引力,为上海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入驻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实际上,伴随着外资企业积聚形成的“总部经济”环境,内资企业也在进行同样的进程。就国内企业总部而言,上海目前已经聚集了300多家沪深上市公司总部,8家中央大企业总部和100多家中央大企业地区总部、重要生产基地或营运部门,以及31家民营企业500强企业总部(盛晨成,2007)。

二、上海发展总部经济的重点领域

上述分析可见,近年来上海总部经济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使上海的总部经济进一步加快发展,本文认为,上海目前应把吸引国际行业协会总部和国内企业总部的入驻作为重点领域。

(一)国际行业协会总部

总部经济的日趋走红,推动了城市经营的转型升级,推进了区域经济的辐射发展,已成了我国区域性中心城市新的经济增长引擎。然而,我国各地在倾力构建跨国公司总部经济集聚区,争夺总部经济的同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顾此失彼的现象,即往往一味集聚跨国公司和世界500强企业总部或地区总部的集聚,而忽视了全球另一个吨位更大、功能更强和影响更为广泛的总部概念和总部现象,那就是在全球具有极大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国际行业协会及组织的总部。

实际上,行业协会在国外一直被誉为“二政府”。而国际行业协会总部集聚区在我国至今尚未有城市率先构建,这是一个巨大的国际元素导入的空缺。纵观发达国家各城市,都千方百计地引入国际行业协会和组织,已成为全世界各城市扩大影响、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经济战略。例如,在人口不足上海一个区的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常驻的各种各类国际行业机构多达数千家:在我国的香港特区,引进国际机构总部也已逾3800多家,其中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达2000个,而导人的国际行业协会和组织,及其地区办事处已超过了1800多个(马季华,2006)。上海应该牢牢抓住这个契机,并以此为重点,尽快集聚国际行业协会总部。

(二)国内企业总部

上海在努力吸引国际行业协会总部入驻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发展国内企业总部经济。依托长三角区域优势,上海首先应采取多种方式支持和鼓励本土企业加快自主创新,培育核心竞争力,促进本土企业快速发展,提升其在国际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地位,使本土企业真正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战略转型的强大动力,积极培育本土企业总部经济的发展。此外,上海要充分发挥经济龙头的作用,整合长三角区域及国内的各种资源,以上海为中心向周边地区进行辐射,并率先打破行政区划对经济的制约,实现人才、货物的顺畅流通。只有把上海的发展放在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范围内进行考虑,上海的总部经济才能加速发展。长三角区域经济发达、企业密集、上下游产业链条完善,制造业基础雄厚。利用长三角区域的资源,以上海为中心形成巨大的磁场,将企业总部集中在上海,将生产制造业基地布局在上海的周边区域,使上海成为一个交通中心、服务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经济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和创新中心。同时,长三角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分工合作,提高了劳动生产力和经济效率,使创新速度加快,经济增长的效果明显提高,这对长三角周边区域及全国都将形成很强的辐射作用和财富溢出效应为国内企业总部经济的形成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上海发展总部经济的模式

国际经验表明,通过模式的推动将极大地加快总部经济的发展。上海制造业的优势地位、区域特色鲜明的特征以及吸引跨国公司多年来居我国各城市前列的现实,为上海采用生产性总部经济模式、总部经济集聚区模式和外资拉动模式发展总部经济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契机。

(一)生产性总部经济模式

上海在制造业方面有很强的国际比较优势,具体表现在:上海有着比较强的生产技术基础、技术开发力量、产业综合配套能力、庞大的产业工人队伍和科技人员队伍,基础设施也较好。不少发达国家和地区,特别是跨国公司。为利用上海的制造业优势来壮大自身的竞争力已经陆续把一些高技术制造业、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向上海转移。与此同时,发达国家从这些产业的退出也为上海先进制造业发展腾出空间。改革开放30年来上海在加工制造业和某些资本密集型工业上所取得的长足进展已经表现出较强的国际比较优势。

较强的制造业优势是上海采用生产性总部经济模式的基础。实际上,随着上海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已陆续将总部与生产基地分离,生产性总部经济已经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因为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的繁荣本身就会扩大总部经济的投资空间。上海部分制造企业率先建立的生产性总部基地,集管理、研发、设计、采购、物流和营销等多种总部功能于一体,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运转效率。以设计为例,包括模具设计、软件设计、工程设计、服装设计、动漫设计、玩具设计、印刷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等设计平台,这些制造业企业将设计外置,形成设计总部,取别人所长,补自己所短,取得了巨大成果。随着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将总部与生产基地分离,将极大地促进上海生产性总部经济的发展。可见,以上海强大的制造业优势为基础,利用生产性总部经济模式发展上海总部经济潜力巨大。

(二)总部经济集聚区模式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在经济总量发展、经济结构变化和人口发展等因素的驱动下,集聚区模式会由单一的大型CBD(中央商务区)模式,向多极化、分散化发展,在原来的基础上演变扩展成若干个微型CBD,即总部经济集聚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为解决中心城区商务功能过度集中的矛盾,以伦敦、纽约、东京为代表的世界级城市,都经历了单个CBD到微型CBD网络初步建立的过程。其中,伦敦的微型CBD由传统的市中心扩展出来,以堪那瑞区为代表沿着泰晤士河呈轴线发展;纽约的CBD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分阶段逐步形成布鲁克林、长岛、法拉盛、哈德逊广场等微型CBD;东京逐步形成了品川、汐留、六本木等30多个微型CBD,很好地适应了总部经济空间集聚且多元化发展的国际趋势。

可见,总部经济集聚区是在顺应国际发展规律并借鉴其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主要是指:按照现念统一规划设计,依托交通枢纽和信息网络,以集聚区为载体、将相关的总部专业服务和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合理有效的集中,在一定区域内形成形态新颖、内外连通、生态协调、资源节约、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具有较强总部经济集聚能力的区域。依靠区域特色和功能,形成产业集聚是总部经济集聚区模式的特点。尽管总部经济的发展是以市场为基础,但其产业特色的形成则取决于所在区域的特定功能。总部经济的发展依托由资源、禀赋、区位、经济和文化等因素所构成的功能,突出其区域优势和特色,建立起与区域功能相吻合的总部经济产业体系,从而与周边地区错位竞争,增强服务业的辐射效应。基于产业关联效应和社会网络效应而形成的集聚区,具有资源共享、服务网络系统和品牌效应的特征,客观上为总部经济的发展构筑起一个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而通过品牌效应,服务企业获得更高的市场认同度和占有率,进一步提高该区域服务产品的市场需求;集聚区内企业之间的竞合机制,又提高了服务产品的有效供给水平,为总部经济的发展拓宽了市场空间。

在总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利用总部经济集聚区模式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趋势。上海区域特色鲜明,为建立总部经济集聚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事实上,总部经济集聚区的建设在上海现代服务业的总体规划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海力图在2010年前打造20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其中总部经济集聚区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何骏,2008a)。上海鼓励在各区符合条件的专业产业园区或服务业集聚区内建立总部经济基地,各有侧重发展总部经济。例如,南桥中小企业总部商务区凭借杭州湾跨海大桥的交通便利,依托区位和产业优势,成为奉贤区新一轮发展的载体和抓手:江湾一五角场科教商务区充分发挥杨浦区大学强势学科的优势,重点发展科技研发和教育培训,形成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科教商务总部集聚区:金融要素市场本来就已经集聚的外滩和陆家嘴地区集中发展金融贸易总部集聚区等。这些点状的集聚区通过产业链或创新链彼此相通、有机相连,使上海的总部经济整体辐射能级进一步提升和放大。目前,这些总部经济集聚区对上海总部经济发展的拉动效应已经显现,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集聚功能效应得到拓展提升,更好体现了微型CBD作用。

(2)空间形态布局上,由上海市中心地区逐步向周边重点地区分散化、多极化发展。

(3)产业功能布局上,各集聚区初具特色,逐步呈现功能错位。

(三)外资拉动模式

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度不高导致以总部经济为

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2000年服务业实际吸收外资只有104.6亿美元,2006年为173.8亿美元,分别只占当年实际吸引外资额的25.7%和27.6%。至2006年底,我国服务业共有外商投资企业7.5万户,占整个外商投资企业实有总户数的27.2%(何骏,2008b)。

2002年以来上海每年合同利用外资一直超过百亿美元,2007年上海合同外资148.69亿美元,同比增长2.02%。其中,共批准1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260项(上海市统计局,2001~2006)。这些都为上海扩大服务业开放力度,采用外资拉动模式吸引跨国公司总部经济创造了机遇。总体上看,上海已经具备了发展跨国公司总部经济的基本条件。良好的宏观经济态势和巨大的市场优势,庞大的制造业创造了巨大的服务需求,使上海对跨国公司总部的吸引力越来越强。例如,2007年1月,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商英特尔(intel)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落户黄浦江畔,成为沪上2007年第一家总部经济外资企业。截至目前,落户上海总部经济的外资企业总数达到500家,其中,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54家、外资投资性公司150家、外资研发中心196家。上海成为中国内地总部经济数量最多的城市。更多的国际机构已将上海列为对跨国公司总部经济转移有潜力的重要目的地(何骏,2007)。

就当前而言,上海采用外资拉动模式发展跨国公司总部经济,要培育一大批具备国际化水平的总部,积极承接计算中心、呼叫中心、数据处理、技术研发、财会核算、售后服务等国际总部经济的转移,特别是逐步拓展一些具备优势和条件的高端业务;另外要继续开放现代服务业市场,不断提高吸引FDi的质量和层次。更多地吸引跨国公司来上海设立国际行业协会总部、地区总部、研发中心、运营中心,积极引进国际现代服务业的新理念、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上海服务业提高水平。

四、上海加快发展总部经济的建议

以国际行业协会总部和国内企业总部为重点领域,以生产性总部经济模式、总部经济集聚区模式和外资拉动模式为推动,必将极大地促进上海总部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应清楚地看到,发展总部经济需要非常严格的条件,如区域优势、综合环境优势、现代服务业优势和人才优势等等。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即使暂时吸引了一些总部入驻,也不意味着就形成了总部经济,所以上海必须找出相应的对策,完善上述条件。

(一)打造长三角总部经济发展机制

长三角区域土地面积为10万平方公里,约为全国陆地面积的1%,但是,其间吸纳的跨国公司总部却数量惊人。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400多家在长三角落户,长三角区域已成为在华跨国公司最集中的地区。同时,长三角区域也是国内大型企业最重要的集聚地,2006年,中国企业500强中,长三角地区就有120多家,约占全国的25%,其中,上海44家,浙江42家,江苏40家。上海应依托长三角区域优势,形成以上海为核心,以南京、杭州为副中心的总部经济发展机制(何骏,2008c)。

上海是全球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桥头堡”。而杭州也是较早提出总部经济的城市之一,企业总部效应已逐步显现出推动作用。杭州老城区已引人150多家公司总部,涉及商贸、旅游、制造等各个行业;南京更明确地提出了“发展总部经济、吸引跨国公司建立研发中心和区域总部”的战略。至今,世界500强企业已有100多家在南京投资,南京已具备了一定的总部经济发展优势(谢卫群,2006)。

事实上,长三角区域之所以能成为总部经济最集中的受益区,有许多先天因素,如城市化水平较高,具有海洋、长江、陆地交通发达的区位优势,经济实力雄厚等。此外,长三角区域更有其独特的优势。这种优势是上海作为总部资源密集的中心城市和江苏、浙江一带的昆山、苏州、无锡、嘉兴、宁波和台州等作为加工制造资源密集的腹地之间的“总部一加工基地”区域功能分工与合作的机制。这样的机制也决定了未来长三角区域总部经济的发展走势:以上海为核心,发展国际行业协会总部、国内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和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以南京、杭州为副中心,重点吸引跨国公司分支机构、国内大企业总部或区域总部、省内本地企业总部;而宁波、无锡、嘉兴等城市则可重点挖掘自身特色优势,主要是留住本地企业总部,并适当吸引省内大企业总部,从而使区域合作的分工更加明确,规避长三角区域的现有劣势,以形成长远的竞争力。

(二)创造良好的综合环境

除了形成发展总部经济的长三角机制之外,上海还应为总部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综合环境。事实上,上海的综合环境优势是其它城市不可比拟的,这些优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产业结构比较均衡,门类配套齐全;良好的城市基础设施;政府职能的转变,办事效率的提高;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良好的社会安全稳定体系:国际化程度正在进一步提高;法制建设也正在进一步推进;信息化水平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已经拥有了一批高端人才等。以上海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为例,发展总部经济对上海的交通基础设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十一五”规划期间,上海将拥有两个国际机场,两个火车站,开辟近20条国际集装箱航线,通达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2007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600万标准箱,首次超过香港跃居全球第二。全港货物吞吐量完成5.61亿吨,连续三年保持全球第一(王玉君,2008)。上海还将建成连接黄浦江两岸的7条隧道,6座大桥,以及内环、外环和交环三条环线。在2010年世博会之前将建成规模约400公里的轨道运营网络。随着上海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将为上海发展总部经济奠定重要的硬件基础。

此外,上海在改善硬环境的同时,也注重软环境的改善,特别是政府职能的转变,因为城市综合环境的改善和政府职能的转变紧密联系。政府从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法制政府三个方面来进行努力,政府职能的转变也是上海综合环境优势的具体体现。上海市政府结合上海的具体情况,注意从优惠政策逐渐向发挥上海的综合环境优势来吸引国内外总部人驻,进一步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另外,为注重政府的信息公开,上海市政府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由发言人代表市政府对外新闻,各种政务信息,和解释政府的政策,并就国内外媒体和公众关心的问题作出回答。在信息化的时代,搞好政府的信息公开既是一种投资环境,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一项重要内容。除了信息公开以外,上海市政府正朝着办事公开和规范,提高办事效率的方向努力,因为这样更有利于上海综合环境的改善以加快发展跨国公司总部经济。

(三)与现代服务业的互动

总部经济与现代服务业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城市的总部集群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

充分的发展空间,企业总部成为现代服务企业的重要客户和推动现代服务业快速增长的驱动力。总部经济的发展必然带动一个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总部密集的地区则会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出更为强烈的需求;另一方面,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总部经济赖以形成的重要条件。总部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现代服务业强有力的支撑,总部经济的生存环境要求必须有发达的现代服务业的配套。

为加强总部经济与现代服务业的互动效应,上海必须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近年来上海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快,其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中介服务业及新型服务业的行业规模,已成为全国的领头羊。这些,无疑都增添了上海发展总部经济的砝码。虽然上海的现代服务业已初具规模,但仍需进一步提升和细化,现代服务业的范围很广,涉及银行、证券、租赁、通信、网络、咨询、策划、会计、审计、资产评估、法律、教育、培训、会议、展览、国际商务、现代物流等几十个行业,上海要做的努力显然还有很多。以上海的物流服务业为例,上海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整个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的物资集散基地。但目前上海物流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还处在起步阶段。其增长速度与总部经济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要加快发展总部经济,必须加快上海物流服务业的发展,使其发展成为:(1)从上海的地理位置和基础设施条件出发,在本世纪初期将上海建成为亚太地区的国际一流物流中心城市,成为长三角区域和全国的主要物流枢纽;(2)依托上海的地理优势,实现长三角的区域物流在一天内达到的目标。建设上海到南京、上海到杭州和上海到长江流域中上游三条主要物流通道;(3)建好外高桥、浦东空港和西北综合物流三大物流园区。

(四)集聚总部经济人才

国内总体经济形势篇6

【关键词】新形势经济政策未来经济

一、引言

当前世界经济是一个整体,全球的经济想要恢复快速发展的步伐,应该有更好的经济政策的刺激。全球经济当前较为低靡,这种背景下,政府应该充分考虑到本国的经济状况,采取更适宜的经济政策。对中国的新形势来看,经济政策应该从财政和货币双重出发,结合相关环境,让经济市场得以更稳健的发展。未来中国的经济应该从当前的政策角度出发,才能够未雨绸缪,避免遇到更大的发展问题。中国应该用理性的观点,看待经济政策的短期和长效的作用。在国外政府各种经济政策的冲击下,才能够从这些环节中,对本身的发展给予更好的弥补。

二、当前经济形势

(一)经济增长持续回调,内在增长逐步趋于平稳

从当前经济形势上来看,从国家的经济调整开始,中国的经济开始了缓慢增长的势态。考察了国内总产值,相比这些年的经济比较。到了2015年,中国经济的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都呈现出增长的势头。这和2014年的不平稳发展,呈现出经济较缓和的趋势。从这些年我国GDp的数据统计上看,季度环比增长率也从之前的迅猛势头,趋于经济的平稳。这一经济增长的情形,正是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持续回调,内在平稳的体现。

(二)消费持续增长、投资、出口增长放缓,三大需求趋向协调

从中国消费总额上看,扣除经济因素,2015年和上年同比消费品总体增长了18.8%,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23.8%,进出口总额也增长了百分之34.7%,贸易顺差则比去年下降了6.4%。如图为2013、2014、2015三年的消费总额增长率状况:

从上图可以看到,从2013到2015年,对社会总体需求,的变化是较大的。出口经济增长的影响下,对消费的内需是提升的状态。中国经济的发展,从消费到投资,进出口贸易,都是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推进器。

(三)结构调整力度加大

从当前经济的平稳发展势态来看,经济的发展应该从经济结构的调整上出发,通过对高新技术的产业的发展,才能够促进整体经济形势的稳健态势。通过对全国几十个技术创新产业的调查上看,对一些核心技术的研制上,应该进一步增强,这样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才能够促进经济形势的更好发展。

三、当前经济政策所面临矛盾

(一)通货膨胀的管理问题

当前的货币形势,由于受到之前的经济政策的制约,从而可以看到来自GDp和Cip的变化来看,对货币通货膨胀的压力主要来自于房地产价格问题。从2015上半年变化趋缓,到了2015年下半年部分城市的价格上涨幅度偏大。虽然还在通货膨胀的温和增长范围内,但是对于这样的情况,容易导致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因素,百分之三以上的Cpi增长率,会对低收入人群产生更为重大的影响性,这样的社会反应,得到的后果是会较为严重的。下图为2013、2014、2015的消费价格变化率:

图中可以看出,三年的消费价格,是同比变化幅度有高有低的,这样的情况是在经济背景下,中国通货膨胀发展可能受到影响的因素之一。从这样的形势上看,当前中国对通货膨胀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二)就业形势面临的压力

从全国经济形势稳步发展上看,各个工作人才需求是有回暖之意,但是对于人才结构需求,还是存在不少问题。当前经济状况出现了工作与岗位匹配问题较大,这就促使整个社会人才结构培养出现问题,通过对新岗位的人才招聘压力,会存在这样结构问题加剧的情况。当前社会科技水平稳步增长,导致对高端人才需求增大,而对于各种劳动力的结构性分配,这样就会使得各个行业的结构数量调整不够。不同地区的差异化,所提供人才的匹配化,这些都是就业形势带来的压力,和经济结构的调整需求所要面临的问题。

(三)创新能力不足导致产能过剩

当前的产品产量在世界范围内,占有较大的比重。但是从品牌竞争力上,却得不到应有的效果。应该从知识产权和科技研发上看,促进中国产品的品牌效应。应该从价值链低端的位置,从分工角度上看,对于利润高端的争取。出口的产品,应该在制造大国的标签上,多加以创新,这样才能做到产能与利润的综合增长化。应该从产业结构优化上考虑,传统产业的盲目扩张,应该被新兴产业的发展所引导。

(四)财政收支问题带来的风险

从经济财政上看,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应该注意到整个财政发展的势头。财政的收支上看,应该从整体基数上看,对进出口贸易和整体市场消费的增长放缓态势,能够有所防范。针对这种财政收支问题,带来的各种风险,应该给予更大的关注。通过政府的各种经济政策的实施,才能够起到对财政政策收支风险的预防,从而及时作出反应。对各个省市的财政收支数据的调查,就应该结合各自财政措施,从而对风险隐患,给予防治。

四、采取经济政策对未来经济的影响

(一)深层次通货膨胀治理策略

对于从2013年开始的经济问题上看,对于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也慢慢减弱,以此达到经济市场化的目的。通过对这种危机的预防,能够对价格进行干预。首先将消费作为经济的重要驱动力,消费在中国经济中,占有很大的影响。这对中国的内需和经济的消费上看,应该结合当前国家的实际情况,做各自政策,扩大内需。从城镇化的措施继续实施,这样来缩小城乡差距。通过对二元经济城镇化发展来看,对经济的一体化构建,从而对城镇化的发展,给予更好的关注。在经济发展中融入更多的高新技术,这样的政策促进,能够更好的引导产业升级和发展。对于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应该结合实际状况,减少干预,促进经济市场化的态势。这样的一系列措施,能够对通货膨胀给予更好的治理和防范。

(二)完善收入分配改革

从2013年起,针对前十年的基尼系数调查来看,中国的基尼系数在国际警戒线中,应该针对当前的收入分配出发,从而进行较大的经济政策,给予改进。通过对通货膨胀的分析,经济对收入分配机制从而对通货膨胀的势头,给予压制。对货币的刺激能够对投资和消费的总量影响,从而对物价的影响,从而在一部分范围内,促进这种相关系数的稳定性,从而减少通货膨胀的压力。对经济政策的影响,应该注意到价格问题。从收入分配中,应该对居民的收入进行有条件的让渡,从而促进经济的稳健发展。对低收入者,通过制度和政策上的攻坚,从而达到收入差距缩小化的效果。

(三)完善利率与汇率机制改革

通过对利率和汇率上的改革,从市场的波动上出发,通过对市场活力的激发,从而推动改革,治理通货膨胀。首先从利率市场化的角度出发,它与供求的关系,应该考虑到整个市场的金融机构出发,对货币市场化和政府对贷款机制的影响,对存贷款利率的控制,如果市场化,将会面临更多的风险,但这是经济市场化的必然。不仅对贷款利率市场化,同时对汇率水平的波动,应该根据市场而定。对于汇率的升值,应该结合通货膨胀的传导性,从而增强货币的交换力。汇率市场化改革是需要全球性的推进,是不容易的。正是这种改革的难度加大,从而对中国的经济政策制定,以及经济的增长提出更高的要求。

(四)加快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对于中国的贸易壁垒,应该遵从这种趋势,从而促进这种经济交流,开展自由贸易试验区。这种自由贸易的交流,是国际化的要求,更是国家间的平台促进。从全球化的角度出发,中国针对东盟的自由贸易已经开启了,在当前的各个城市的自由贸易区申报中,应该结合国内的实际状况,对这种市场的自由度开发,金融发展的加速和政策监管的放松。

五、总结

总之,对于当前中国新形势下的经济政策的制定,都应该适应市场发展的角度出发。只有这样中国的经济政策,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才能更有利于当前社会的经济发展,才能有稳步前进的经济发展未来态势,才能有利于世界经济的促进。

参考文献:

[1]储德银,黄文正.财政政策的非凯恩斯效应[J].经济学动态,2011,(10).

[2]晁毓欣.中国开放经济下的财政与货币政策――规范和实证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9).

[3]陈建奇,张原.美国赤字政策演化路径及债务货币化风险研究:基于奥巴马新雷?克拉克.国际金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4]郭庆旺,赵志耘,何乘才.积极财政政策及其与货币政策配合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5]姜波克,傅浩,钱钢.开放经济下的政策搭配[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国内总体经济形势篇7

一、金融危机以来的成都经济运行特点

(一)经济运行出现一定波动,但仍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受“5·12”汶川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近两年来,成都市经济增长出现小幅波动,在第二季度增速达到近几年的最低值(11.2%),然后连续3个季度保持约12%的增速。但从第二季度开始连续三个季度经济增速达到14%以上,我市经济增速不断加快,经济出现企稳向好趋势,全市gdp同比增长14.7%,增速同比增加了2.6个百分点,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进一步得到巩固。

(二)投资、消费双轮驱动再次强化,增长更为强劲。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4.0%,同比增加了8.2个百分点。在房产市场销售旺盛带动下,全市房地产投资945.14亿元,同比增长2.4%。在多方位促进消费的政策作用下,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活跃,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0.3%,是近几年的最高增速,较上年提高了0.8个百分点。旅游市场活跃,有效拉动了消费增长,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同比增长34%、29.1%,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33.2%。在出口形势依然严峻的背景下,出口逆势增长15.5%。

(三)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明显减慢,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在城乡居民收入方面,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我市企业经营效益出现较大下滑,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明显减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较下降4和4.9个百分点,虽仍保持在10%以上的水平,但已为以来的最低。

在社会保障方面,我市在全国率先建立耕保基金补贴农民参保机制、实现征地农民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轨;率先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制度,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市级统筹、全域结算、报销比例提高;同时,进一步加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城乡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建设,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稳步提升。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城乡居民的“消费安全感”,为我市消费在严峻的宏观形势下仍能保持20%以上的增幅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四)物价指数明显降低,变动趋势趋向平缓。我市物价走势基本稳定,各月居民消费价格累计指数增幅与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全年基本上徘徊在100-101之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继续回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3%,类商品价格四涨四落,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1%。据统计,成都ppi在1月达到全年最高(104.5),之后几个月内持续下降,从8月后开始反转,12月回升至99.6,全年累计ppi指数为98.1,下降1.9%。

二、近期成都经济运行应关注的重大问题

(一)宏观调控政策将继续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如何平稳退出超常规的金融刺激政策,将成为贯穿2010年经济发展的主线。12月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2010年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强调加强针对性和灵活性,以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这个政策基调是非常清晰的。我国宏观调控政策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有利于成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拓宽民间投资渠道,启动民间投资。民间投资是我国经济增长内在活力与动力的主要源泉。我国今年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应对挑战,我国将发展民营经济、鼓励和扩大民间投资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将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拓展民间投资的渠道。去年我国经济复苏主要依靠政府投资拉动,造成各地政府债务急剧增加,通过政府追加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难度加大,我国将抓紧出台并落实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相关措施可能在民间投资进入基础设施、垄断行业等领域提出更具体的安排,并在民营企业兼并重组、财税支持、金融服务方面安排一系列优惠政策;进一步拓宽、扩大民间投资范围,降低准入门槛,将逐步实现经济增长由政府投资推动型向民间投资拉动型转变。

(三)房地产需要保持平稳发展。去年的房地产投资对中国经济复苏的作用不可低估,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艰难复苏的微妙形势下,房地产发展既直接涉及当前的经济复苏,又涉及社会稳定的大局。国家近期密集推出的一系列调控房地产政策,主要是抑制投机性购房,对自住型购房和改善型购房持鼓励态度,政府将继续加大社会保障房建设速度。未来房地产的调控将兼顾长期政策和短期政策的结合,处理好投资复苏政策、扩大民间投资政策和房地产市场本身政策这三者调整关系的搭配衔接。再则,支撑房地产市场未来二三十年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放开中小城市户籍限制政策”,大规模农村人口的城镇化在即,房地产很难出现大幅度下跌。对成都来说,蓄积的刚性买房需求在已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而投机投资性买房需求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控制;2010年下半年以后住房供给面积将较快增加,因此预计房价不会快速上涨,仍将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四)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力度。随着国民收入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占比不断下降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倾向下降,消费率持续走低,最终消费中居民消费占gdp比重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下降。我国居民消费率和政府消费率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与同等收入水平国家相比也有很大差距,投资与消费不平衡问题更加突出。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原因,是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环节。为促进消费需求持续较快增长,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我国将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五)管理好通胀预期,给经济创造一个良好环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可以传导到国内,今年货币的供应可能影响到通胀的预期,明年物价有一个“翘尾”的因素,现在还没有出现通货膨胀,但是我们要预见到通胀有可能出现。当前,成都经济处在逐步回升好转的态势,但还需要加快发展,进一步巩固回升的基础,巩固经济持续回升的势头,又要防止物价上涨过快,把物价上涨保持在一个温和可控的范围内,管理好通胀预期为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2010年成都经济运行态势预测

2010年是我市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和灾后重建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深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要一年。围绕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奋斗目标,2010年我市要以“转变方式、调整结构、深化改革、改善民生”为重点,以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为抓手,积极推进区域合作,拓展重点合作区域,提高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经济增速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世界经济已逐步复苏,但进程可能比较曲折和缓慢;我国经济也呈现企稳向好态势,但仍面临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等重大问题,再加之外需下降趋势短期内难以扭转,我国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仍然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2010年我市经济发展将面临较之以往更加复杂的宏观环境。从景气指数来看,描述未来经济走势的先行指数在近7个月都保持了小幅上升态势,这说明,至少到2010年下半年,我市经济增长将呈现小幅增长态势。综合考虑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结合我市经济运行和景气指数变动情况,2010年全市经济将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预计为14.1%。

(二)内需增长将有所减缓。从固定资产投资来看,房地产发展前景不明朗,开发商对房地产投资仍然比较谨慎,房地产投资增速明显低于前几年;二是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前景不明朗,投资信心、扩展意愿不强,引进国内外投资难度加大,而本地社会资本又未能有效启动;三是财政收入增幅下降,通过贷款追加投资难度加大,而民生改善支出增加,来自政府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难以继续快速增长。预计2010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11.0%。

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看,在一系列扩大消费政策刺激下,全市消费延续加速增长趋势,但已显现见顶迹象(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0.3%,是我市近10年的最高增速)。考虑到现有消费促进政策的效应正在衰减,而新政策从出台到产生效应仍需要一定的时间,预计201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增速较略有提高,为21.1%。

(三)对外贸易趋紧形势将有所缓解。全市进出口总额152.7亿美元,同比增长10.2%,其中,出口总额87.5亿美元,同比增长7.4%。随着世界经济逐步复苏,外需可能会逐步恢复。但欧美经济在2010年不可能出现明显改观,在欧美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更为频繁的形势下,全国对外贸易形势也不可能出现明显改善,但也不会出现大幅度下滑,极有可能是小幅上升。综合国际国内形势分析,预计2010年成都市进出口增速与基本持平,为15.1%,其中出口增速为14.6%。

国内总体经济形势篇8

关键词:工业经济;国民经济;未来走势

中图分类号:F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一、前言

从我国的经济构成来看,工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经济的发展质量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基于这一认识,在经济发展中,我们应正确分析工业经济的发展规律,并结合工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工业经济的特点,并认识到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产生的促进作用,准确预测工业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提高工业经济的发展质量,使工业经济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全面提升工业经济的发展水平,满足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二、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及特点分析

今年以来,工业经济总体形势呈现增速放缓的趋势,其中消费品工业运行态势平稳,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工业呈现出明显调整特征,电子制造业受外需萎缩影响波动较大,部分行业下行压力加大,企业效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其中工业经济运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但下行压力加大。从目前国内工业生产的总体形势来看,由于国内工业产品需求波动较小,因此工业生产的总体形势也呈现较为稳定的状态,但是受到出口贸易的影响,下行压力增大。

2.企业运行状况良好,业绩稳中有升。国内工业企业在产品生产制造、销售流通环节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工业企业的运行状况良好,其业绩处于稳中有升的局面,对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工业产品价格呈现逐步回落的态势。由于国内工业企业竞争日益激烈,许多工业企业为了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工业产品价格下降成为了竞争的手段,工业产品价格逐步回落成为了必然的发展态势。

4.工业品出口增速保持稳定状态。虽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贸易的增速有所放缓,但是考虑到我国工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工业产品出口增速目前保持了较为稳定的状态。

三、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分析

考虑到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多,目前工业经济的发展对国民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工业经济繁荣,则会带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工业经济低迷,则会拖累国民经济发展。目前来看,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经济提升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从目前工业经济所占比重来看,工业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例越来越高,工业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水平对国民经济产生的影响日益强烈。从工业经济所占GDp总额来看,工业经济对提升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工业经济带动了周边行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工业经济的发展不只是某个行业的发展,而是与工业周边多个行业的发展,工业经济的繁荣,必将给国民经济提供有力的支撑,将会对实体经济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从目前工业经济的增长来看,对周边行业的带动是非常明显的。

3.工业经济发展为国民经济提供了手段保证。工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发展经验,工业经济属于实体经济的一种,对国民经济形成了有力的支撑,保证了国民经济能够减少泡沫,提高整体发展质量。所以,工业经济发展为国民经济提供了手段保证,提升了国民经济发展质量。

四、工业经济的未来走势预测及分析

考虑到工业经济的发展现状以及对国民经济的促进及其现实特点,随着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工业经济在未来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快速发展:

1.工业经济将成为实体经济的主要发展形式。由于工业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经济在实体经济领域所产生的效益日益增加,在这种局面下,工业经济势必成为实体经济的重要发展形式,并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未来工业经济将会演变成实体经济的主要发展形式。

2.工业经济所占的比重将逐步加大。从目前工业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来看,工业经济已经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对国民经济的作用日益突出。基于这一发展现状,在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趋势下,工业经济占据国民经济的比重将进一步加大,其主体地位将更加突出。

3.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将会越来越强。考虑到工业经济的现实发展特点以及产业优势,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是比较明显的。基于这一认识,在未来的发展中,只要工业经济不发生较大的波动,国民经济结构不发生较大的变化和调整,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将会越来越强。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当前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工业经济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经济将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提高国民经济的发展品质。

参考文献:

[1]田菁慧,李杰.浅析我国对外贸易顺差成因及利弊[J].东方企业文化,2010(03).

[2]黄任民.提高劳动报酬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2(03).

[3]陈婵娟.试论后危机时代中国企业的转型[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4]王卫红.转型期广东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策略探讨[J].岭南学刊,2011(05).

国内总体经济形势篇9

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受到全球国际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对于我国以出口型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的发展模式产生了严重的威胁。通过对当前我国经济的实际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本文将主要研究我国的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并对我国的财政政策取向进行探讨研究,从而采取积极性的财政政策,拉动我国的经济内需,促进国民经济消费水平的提高,进而提高我国经济的总体发展速度。

关键词:

宏观经济;形势;财政政策;取向

当前我国政府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扩大内需上面,保证了我国国民经济快速、稳定的增长状态,改变了传统的财政政策,使得我国的财政政策取向能够适应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形势和发展速度。财政政策是我国政府实施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因此要进一步发挥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稳速增长、调节收入方面的重要作用,突出我国公共型财政政策的优势特点。

一、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非常严峻的金融危机形势,因为美国经济形势的复苏已经逐渐影响到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其次,全球性的经济衰退也与我国经济不景气一样,全球贸易化的整体环境还在不断地恶化当中,全球的出口型需求率普遍下降,而我国人民币的升值也对我国的出口外资和引进外资的形式非常不利,进而影响到了我国的整体经济。我国的宏观经济自从2010年开始以来有着经济复苏速度快的特点,而我国的经济复苏又是严重依赖于我国政府政策效应的,因此我国的经济复苏速度又表现出了先快后慢的特点。我国每年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在全世界国家中一直排在首位,我国的投资力度和消费能力都在飞速的增长当中,2014年我国的宏观经济一直在新常态的状态下保持着平稳的趋势运行,并呈现出了平稳增长、优化产业结构调制,生产质量提升,国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的大好经济形势。从2015年以来,我国国家一直在区间调控的基础上,将短期性的增长政策同中长期性的改革、产业结构链调整政策联系在了一起,使得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缓中有序,稳中前进。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已经出现了比较积极的变化,我国的房地产销售量也明显增加,从而带动了整个房地产投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呈上升趋势,而且整个社会消费品的总体零售额也在上升性发展,虽然我国经济的出口额还是有些波动,但是从实际总体趋势来看出口额的降幅还是呈收窄发展。我国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49.6%,高于第二产业5.9个百分点,而我国最终消费支出额在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总生产率的贡献值为60%,城乡收入的差值进一步减少,能耗下降,我国的节能产业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果。新产品、新商业模式也在不断出现,新增长型的动力系统也在形成过程中,高新技术型产业的增长值依旧保持着快速增长的趋势,新能源汽车行业,铁路行业的效益增长速度高于50%,网上消费额也保持在高速增长趋势之中。伴随着我国的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财政政策的调整,我国的部分物价有了回升趋势,从而带动了服务型产业价格的总体回升。在G20峰会讨论期间,我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同志认为,当前全球经济的发展仍然有着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影响因素,我国作为成员国的一员,必须要选择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来面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发展状态,要不断拉动我国国内内需,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从而避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衰退,避免经济风险危机的发生。

二、当前我国的财政政策取向

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总体经济形势,结合我国实际的经济发展情况,我国采取了宽松的、积极的财政政策,综合了社会总体需求,从而提高了我国人民的经济收入,不断发挥着政府部门的财政职能,逐步减小了城乡差距,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促进了宏观经济的全方位、宽领域的协调性发展。

1.增加政府投资支出。增加政府投资性支出就是要降低政府消费性的财政支出,根据资产边际效应原理,我国经济增长是依靠于较高的投资率的,所以当政府投资增加后,就会相应地提高社会的生产力,而国民经济的增长率也会相应地得到提高,而由政府进行财政性支出,可以保证各级政府的投资,进而控制政府的消费性支出。

2.适当发行国债。国家的赤字政策对宏观经济的积极性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通过财政赤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面扩大社会的总需求,从而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使国民经济复苏,而短时间内的政府支持需要非常庞大的资金支持,最快速、最有效的资金渠道就是国家发行国债,所以为了保证政府的投资计划能够顺利得到实施,保证我国基础性设施建设,我国政府将采取适当地发行国债的财政政策投资,实行赤字政策,从而刺激社会总体需求。

3.提高税收征管力度。通过增加税收的方式也能够促进经济水平的发展,提高税收可以使我国国民的储蓄水平得到提高,进而政府将国民储蓄水平中增长的那部分税收资金进一步用于民间的投资,加强经济增长的能力,因而我国政府必须要加强税收的征管力度,当前我国税收的监管力度不够,所以每年都会造成大量的税收资金流失,近几年来,税收的流失程度大约在每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的1%,也就是每年的税收流失程度大约是每年税收收入金额的8%左右,因此提高对税收部门的监督征管力度非常重要,才能够有效地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还可以运用降低税率等政策防护方式来缓解中外合资企业的发展困难,使企业的发展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

4.扩大农民需求。当前我国农村的消费总体水平还是比较低的,而农村的有效性需求不够,从而造成了我国工业生产能力和生产产品产能的过剩,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面对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状态,提高城市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同时,更不应该忽视农民的生活需求,因此政府采取的财政政策必须要扩大农民的生活需求,提高农民的财政资金补助,增加对农民的农资直补、粮食直补、农产品生产器具购置的财政补贴,从而稳定农产品销售,从而提高我国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性水平,除此之外,政府部门还应该加大对新型化农村的医疗投入,加快新农合制度进一步实现,将农民从传统的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产品的需求中解脱出来,还要进一部分改变农村文化的消费水平,提高对农村道路等基础型设施建设的力度,提高农民对各类工具的消费水平。

5.加大科技投入。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才能够真正意义上保证经济的稳定发展。当前金融危机造成的我国许多出口型企业破产,主要是由于企业的生产成本较高,造成的企业利润较低,因此只有提高企业的科学技术水平,才能够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通过科学水平的发展,能够大大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提高我国企业竞争的核心力,加大企业自主创新力度,并帮助我国中小型企业转变生产方式,提高企业创新性、改革性发展力度,鼓励政府、企业加大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投入程度。

三、结语

财政政策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经济调节性手段,可以在当今经济发展状况低迷的情形下发挥自身有效的功能作用,因此国家必须要根据当今经济的发展形势而采取有效的相应措施才能够保证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长期发展。在我国的财政政策取向时可以增加政府投资支出,发行国债,提高税收征管力度,扩大农民需求,并且加大科技投入,从而保证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闫坤,张鹏.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财政政策取向——全球经济再失衡态势初显与中国创新驱动战略[J].财经问题研究,2015,07:78-85.

[2]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张鹏,王志刚等.宏观经济形势与财政调控:从短期到中长期的分析认识[J].经济研究参考,2012,61:3-50.

[3]晏涛.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4,01:60-64.

国内总体经济形势篇10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结2020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1年经济工作。李克强在讲话中对明年经济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并作了总结讲话。

明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十四五”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号召,全党全国要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上下同心,迎难而上,以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增强信心、保持定力、坚定底气,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是我们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的关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入分析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强调要增强忧患意识,坚定必胜信心,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和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历经艰难险阻,付出艰苦努力,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同时必须清醒看到,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明年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发展,越要增强信心、坚定信心。综合起来看,时与势依然在我,我们要以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困难所压倒的决心和勇气,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披荆斩棘、奋勇前进。

面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我们要坚定必胜信心。尽管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复杂变化,但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大、活力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没有变,我国发展具有的多方面优势和条件没有变。我国拥有14亿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大市场,具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投资需求潜力巨大。面向未来,我们有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坚实国力应对挑战,有足够的底气、能力、智慧战胜各种风险考验。只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决策时运筹帷幄、落实时如臂使指,就一定能够在抗击大风险中创造出大机遇,始终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