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的财政政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5:02

主要的财政政策篇1

关键词:财政支农政策;问题;对策

一、财政支农政策背景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随着制度变迁带来的增长效应的逐渐减弱,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开始面临许多难题,严重地制约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可动摇。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农产品的需求高速增长,要求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同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要求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这些都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一个可观察到的经验事实:伴随一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各国政府普遍实施农业保护和农业支持政策。日本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实行农产品保护政策;韩国也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实施农业保护政策。中国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发展水平已大致相当于日、韩经济转型时期的水平,因此,有必要适时调整农业政策。

二、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问题

财政支农政策从总体说对我国农业增长,农民收入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支持作用,提高了我国农业的生产率和竞争力,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瓶颈制约的状况,增强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速了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对于维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既有财政支农支出总量不足即规模问题,也存在结构和管理体制的问题。规模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因我国财力制约等因素一直存在,结构和体制问题因时间段而异。这些问题制约了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

(一)财政对农业投入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农绝对量一直处于上升态势。从1978年的151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1500亿元(中央财政)。但是财政支农在政府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却相对下降。从1978年至今,财政支农总体规模不断扩张,但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例不断下降。

(二)财政支农结构不合理

财政支农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财政用于生产性支出比重下降,而用于各项事业费的支出比重上升,各项事业费支出比重基本维持在70%左右。

第二,财政支农重点不突出,农民增收不明显。在当前财政较紧张的情况下,没有把促进农民增收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农民可以直接受益的中小型基础设施作为重点,没有加大对农村科研、基础教育、社会保险等农村公共品的支持力度,而是有些撒胡椒面现象,流通、消费、价格等,什么地方都给一点,又什么地方都不多。

第三,国家每年用于农业科研和农村社会发展的投入少。目前每年用于农业科研方面的投入为60多亿元,仅占农业GDp的0.4%。

(三)农村税费改革不彻底

第一,新的税费改革没有考虑基层政府的利益及财政的可持续性。税费改革强调了减少税负的绝对水平,却没有充分考虑建立健全地方公共财政体系,并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建立充足、高效的融资渠道。没有充分考虑到目前农村整体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二,新税制改革忽视了上级政府管制的实施在农村税费问题上的作用。

第三,新的税制设计没有充分考虑,甚至是忽视了农民负担的累退性越来越强是构成农民负担的主要原因,却把农民负担问题看成是一个降低平均税负水平的问题。

(四)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不完善

第一,目前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实行分级管理。政府对农业的投入渠道较多,农业财政支出划分各部门管理。资金部门分割严重,有限的资金不能形成合力。

第二,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监督机制落后,资金使用效果差。

第三,在支农支出职责划分上,中央与地方划分不清,造成财政支农高度依赖中央而地方对农业投入严重不足。

三、改善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对策

(一)加大财政支农力度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按照“切实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的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有力地支持了农业和农村发展。特别是先后实行了以“四取消”和“四补贴”为主要内容的直接惠农政策,农村路、电、水、气和教育、医疗、低保等民生问题得到改善。随着财政支农力度的不断加大,既办了许多长期想办没条件办的难事,又干了一些以往应干没能干的好事;既做了一些农民当前关切、受益直接的事,又做了一些“管长远、打基础”的事。2003年以来,我国连续4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不仅持续时间长,而且增产增收幅度大。这几年是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得加强、农村得发展、农民得实惠、党和政府得民心的“黄金发展期”。但是,“三农”工作仍然面临许多新情况、新矛盾、新课题,解决“三农”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财政支农更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进一步突出财政支农投入的重点。要根据保障主要农产的基本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进一步增强财政支农投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向生产区和优势特产区倾斜,向生产性措施倾斜,尽快形成有效生产能力,加快构建财政支农的长效机制。

(二)调整财政支农结构

第一,调整原则。现行财政支农政策在支持范围、支持对象、支持力度上均难以适应现阶段农业发展的变化,不能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支农政策运作的要求,应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在财政收、支的分配上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公共性支出原则;二是市场化、商品化的原则;三是财力集中的原则。针对现行财政支农政策导向不明确、支持项目多、资金散、效益差的状况,今后在财政支出分配上要坚持保证重点、压缩一般、集中财力、增大力度的原则,调整支出结构,形成支农资金合力。今后财政支农政策应体现依靠科技的原则,重点扶持品质优良、效益显著、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且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农业示范项目,以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

第二,财政支农政策应本着“减收”、“增支”的思路进行调整。一方面,在财政收入分配上,实行低税率政策,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理顺农村公共分配关系,切断各种向农民乱集资、乱摊派、乱收费渠道,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业的内部积累;另一方面,在财政支出分配上,应从国家提供公共产品的角度搞好产业定位和体制定位,做到支持范围、支持环节和支持力度到位。

(三)重点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尤其是水利设施陈旧老化,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为此,要从增加公共性支出角度出发,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继续扩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规模,重点支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堤坑和危险水库治理等工作,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增加对中低产田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继续实施生态公益林和速生丰产林等重点工程,加强林地、湿地和森林资源保护管。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善浪.张国中国农业发展问题报告[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2、韩连贵.认清形势,开辟途径,确保农民群众收入持续增长闭[J].经济研究参考,2003(6).

3、邓子基.关于财政支农问题的若干理论思考[J].福建论坛,2004(7).

主要的财政政策篇2

当前财政支出结构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财政支出总量不足与财政资金损失浪费并存。目前从总体上讲,我国的各级财力规模非常小,特别是当前正处于体制转轨时期,由于分配关系尚未规范,国家财权相当分散,加之宏观经济效益日趋下降,因此,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仍然较低,但与之相对应的是,一方面支出总量不足,另一方面支出管理难控,资金损失浪费严重。当前整个社会上奢侈摆阔之风日盛,花钱大手大脚、铺张浪费挥霍的现象屡见不鲜,过去长期存在的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管理滞后、财政纪律松弛的现状尚未得到根本扭转。

二是国家包揽过多,财政不堪承受,供给制分配方式尚未完全打破。改革以来,我国财政统收的局面被打破,但国家大包大揽的传统分配思想和财政统支的局面依然存在,财政职能范围及其支出责任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整,许多应由市场提供的商品和由社会负担的支出仍然背在财政身上。这与市场经济要求不相适应,同时也不利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三是在财政分配格局,支出“缺位”矛盾相当突出。当前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一方面如前所述,存在着财政包揽过多的弊端,即所谓财政的“越位”;另一方面还面临支出“缺位”的矛盾,这主要是指应由政府承担的社会公共事务,财政力不从心,并没有完全承担起来,或者说财政未能充分发挥支出分配的调控作用。

四是财政供养人员日益膨胀,加重了财政支出负担。财政供养人员与财政支出呈正比例关系,当前我国财政运行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就是财政供养人员管理失控,规模庞大,增长迅猛,财政不堪重负,这是导致各级财政困境日益加深、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的一个关键因素。

五是分区域看,财政支出的结构性差异十分突出。我国是一个大国,在全国总体财政支出水平低下、支出结构不尽合理的状态下,地方之间的财政支出呈现出重大差别,甚至这一差别出现了扩大化的趋势,这也是当前我国财政支出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

六是财政支出管理和控制机制尚未健全。政府预算本是规范支出管理最重要、最有效的一项法律制度,是支出管理的基本依据,但预算执行中的随意性和预算约束软化的状况相当严重。此外,多年来预算支出分配一直沿用“基数加增长”的办法,这已被实践证明是不科学的。还有一点需要引起注意,即财政支出中法定支出膨胀,“以法压法”、法与法“打架”的现象十分突出,财政无所适从,平衡压力加大,这实质上也是财政支出管理和控制不健全的一个突出表现。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对策

针对我国当前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财政支出结构必须进行战略性调整,其核心是解决财政支出“越位”与“缺位”的矛盾,力求通过改革和政策调整,力求建立起一个支出合理增长、内部结构有保有压、能够有效地规范支出行为、管理方式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支出运行机制。根据这一思路,今后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的方向、重点及制度保障必须做到:

一是加大改革力度,改变国家财政包揽过多的分配局面。改变国家包揽过多的分配状况,将应由市场和社会负担的部分从财政支出中分离出去,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界定财政支出范围、强化财政支出管理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这也是优化财政分配结构、强化重点建设事业发展、改善财政运行状况的重要条件。应解决三个问题:首先是国家财政对竞争性领域的投资要逐步退出。按照市场经济要求,财政投资的基本政策取向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也就是要科学界定财政投资的范围,改变财政包揽过多的弊端,逐步减少和退出竞争性领域的投资,以集中财力确保国家投资重点。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又处于体制转轨时期,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财政投资只能是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而扶植支柱产业与基础产业等重点竞争性领域,促进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升级;其次是治理和规范事业单位的财政经费供给范围。将市场机制引入事业单位,针对不同的类型(即公益性、准公益性的和经营性)采取不同的财务管理办法;再次是对国有企业的亏损补贴制度进行改革。

二是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控制行政人员和经费的膨胀。理论上讲,确保政府机器的正常运转是财政分配最基本的职责。但当前行政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于经济改革,政府机器庞大,机构臃肿重叠,财政养人过多,行政管理费呈现出加速膨胀的态势,大大加重了财政负担,致使一些重点建设支出、社会公共性公益性的重要支出未能提供必要的财力保障。因此,今后为了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增强财政的调控能力,必须从多方面采取过硬措施,从严控制行政人员和行政经费:首先对财政全面实行人员经费总量和经费绩效考评的管理办法,也就是对单位的行政经费总量限额、行政人员编制及人均行政支出综合定额提出控制指标,进行动态考核,辅之以一定的奖罚措施;其次下决心推进行政改革,精简机构,这是减少财政供养人员和压缩行政经费的治本之策;再次是建立有效的政府公务员系列的竞争机制,把动力和压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

三是着力强化国家重要产业和领域的财政投资,增强国民经济长远发展后劲。政府投资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家应该加大财政投资的力度,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中的重要作用。集中财力,用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宏观调控最急需的方面:支持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着力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科技进步与发展的支持力度;支持和促进国有经济发展。

主要的财政政策篇3

摘要:不断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是国家财政预算有效执行的重要保证,本文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入手,对相关问题的解决对策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问题

1.资产管理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在资产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是货币资金的管理存在漏洞,第二是固定资产的管理缺乏规范性。从货币资金的管理来看,由于实际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缺乏会计与出纳的分离,甚至出现岗位互串的现象,加之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出纳缺乏监督,忽视盘点库存现金的重要性,大量使用额度较大的白条抵库、现金支付,使得公款私存屡禁不止。从固定资产的管理来看,当前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重视构建、轻视管理”的问题,对于固定资产的流量以及存量的管理缺乏严格性,其使用、维护、出租、出借、处置以及调拨与报废管理不规范,降低了资产的使用效率,造成了较为严重的资产流失与浪费。

2.收入、支出管理问题

第一,收入支出项目混乱。进行行政事业相关收费是国家赋予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职权,旨在筹集财政资金、平衡社会收入。但是,当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受利益驱使,以符合地方工作实际为要求进行规定外的收入项目及支出项目设置,这样在进行单位财务汇总时不能同上级部门良好接洽,出现账目混乱问题;第二,收支两条线管理问题。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于“收支两条线”缺乏正确的认识,使得部分非税收入被排除在财政监管之外;除此之外,由于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于预算内收入管理的部分工作缺乏清晰认识,不利于财政监管的开展。

3.往来款项管理混乱

行政事业单位的往来款项管理存在较大问题,管理混乱。首先,应收金额较大,时间较长,回收难度大。在应收款金额上,部分单位的数额可以达到几百笔上千万元,并且时间较长。长期不催收应收款项,使得企业破产、倒闭的风险加大,部分企业资不抵债,加大了应收款项的回收难度。其次,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账目管理不完善,往来账记录不完整。行政事业单位中,有的少记或者漏记往来账款,有的没有设置明细账的核算,再加上长期不核对不清理,使得债权与债务账据、账表存在不符情况。

4.财务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制缺乏通畅性,无论是会计的岗位设置还是人员的配置都缺乏合理性,使得业务交叉现象严重,职责不明。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不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相关制度不健全或者内容缺乏合理性,也有部分单位只将制度规定作为摆设,使相关制度名存实亡。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健全资产管理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首先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货币资产以及固定资产的管理办法,加强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减少资产流失。其中包括建立财产清查制度、国有固定资产等级制度、固定资产的验收、保管制度等。之后,行政事业单位要健全资产的内部管理与监督制度。一方面,要建立内部监督制度,重点监督固定资产的使用以及处置,并对资产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盘查与清点,另一方面,要建立资产的处置审批权限制度,只有向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申报并审核通过之后才可对资产进行相关处置,以切实保障资产的完整与安全。

2.强化预算管理,规范收入支出管理

第一,行政事业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编制预算,将单位各个部门的全部财务事项纳入预算范围,严格做到按进度、按项目支出,严禁对于预算项目的随意变更,对于超出预算的支出,应该依据实际情况对预算进行相关调整或者进行支出追加,同时要按照相关程序进行报批。第二,行政事业单位要严格控制开支的标准以及开支范围,强化对于专项资金的管理工作。可以通过制定专项资金的管理细则与实施办法来达到控制支出的目的。第三,行政事业单位要深化认识,避免乱收费等违反财经法规的行为,对于“收支两条线”形成正确的认知。

3.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加大监督执法力度

行政事业单位领导要起到带头作用,在单位开展对于财经法规的学习培训,切实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自觉性以及整体素质。要对于财务工作的重要性有正确的认识,在思想上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同时,要积极吸纳高素质的年轻人才进入财务管理队伍,切实增强财务管理团队的管理力量。另外,对于在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人员,行政事业单位要给予一定的奖励与重用。

在财务管理的监督方面,要不断加大监督力度。一方面,要加大对于收入的监缴力度,使行政单位的预算内收入能够足额、及时的上缴到专用账户,如果遇到坐支预算外收入的情况,要进行严肃处理。另一方面,建立对于财政拨付资金的追踪问效监督机制,保证专款专用,切实提高资金的应用效果。只有加大监督力度,才能使财务管理更加规范化。

4.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首先,建立合理有效的内部牵制制度,要按照不相容职责分离的原则进行设岗,确保职责的明确性。其次,要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稽核制度,要着重审核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来源的正确性以及收入的完整性,支出的合理性以及效益性、财务管理的安全性、内部管理制度的有效性以及重大经济事项的执行情况。最后,要进一步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一方面,要及时理清不合时宜的财务制度,与时俱进,另一方面,要不断规范凭证的流转程序,明确细化审核权限,集体讨论决定重大资金使用状况。

三、总结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是国家单位预算执行的重要环节,面对其中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只有不断进行完善与规范,才能保证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

参考文献:

[1]余海波.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2):87-88.

[2]李刚.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探[J].甘肃林业,2012,(1):54-55.

主要的财政政策篇4

论文摘要:30年的改革开放到了关键时刻,而作为经济改革重要内容之一的财政体制也到了重要时期。当前实行的分税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面临着基层财政困难、财政管理层级多等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按照“财力和事权相一致”的指导思想,积极稳妥地完善我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

到2008年我国的改革开放经历了30年,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重要内容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自1994年1月1日开始也实行了14年;毋庸置疑,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为了缓解我国当时的财政困难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我国财政收入增长迅速,尤其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财政收入屡创新高,2005年我国财政收入突破3万亿元,2006年我国财政收入接近4万亿元。但目前分税制也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改革思路。当前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到了关键时刻,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这为继续完善我国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一、建国以来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演进历程

自从建国以来,我国在财政体制的变革中进行了不断探索;从总体来看,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统收统支的财政管理体制

建国初期经济形势是通货膨胀严重,工人大量失业,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为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采取了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该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中央政府处于主导地位,并且中央政府统一制定所有收支项目管理办法,一切开支标准也同样由中央政府统一决定。地方政府组织的财政收入要全部上缴中央财政,地方政府所需的相关支出全部由中央财政另行拨付。因此,该体制也被称为“收支两条线”。

(二)分类分成的财政管理体制

分类分成的财政体制实行了三个时期,包括“一五”计划时期、“二五”计划时期的第一年(1958年)和“六五”计划时期。为了完成“一五”计划确定的任务,即奠定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以及确定我国农业、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必然要求变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为分类分成的财政体制。在1954年实行了“统一领导、划分收支、分级管理、侧重集中”财政管理体制,即是所说的“分类分成”财政体制。

(三)总额分成的财政管理体制

为了克服分类分成的财政体制的一些不利方面,我国自1959年实行“收支下放、计划包干、地区调剂、总额分成、一年一变”的总额分成的财政管理体制。该体制的实行大致包括1959年至1967年、1969年至1970年、1976年至1979年和1986年至1990年。总额分成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使全国财政收入有一定比例的增长。

(四)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速,分类分成和总额分成的财政管理体制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其弊端不断出现。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为了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于1994年1月1日起开始在全国推行分税制财政体制。

二、对我国现行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评价

为了解决中央财政当时的困难状况,增强中央政府的调控能力,提高“两个比重”,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我国于1993年开始了分税制改革的试点,并在1994年开始在全国推行。

(一)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基本含义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简称分税制,是指在国家各级政府之间明确划分事权及支出范围的基础上,按照事权与财力相统一的原则,结合税种的特征,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税收管理权限和税收收入,并辅之以转移支付制度的财政管理体制。分税制总体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划分;二是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三是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四是预算编制与资金调度。

(二)当前分税制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应该说,1994年推行分税制改革是一大进步,实现了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和“两个比重”的迅速提高。但我们却曲解了西方国家的分税制,把“财权与事权相匹配”变成为中国分税制的基本原则,从而扭曲了分税制,在改革中产生了一系列新问题。

1.财政管理体制层次过多

我国目前仍在实行中央、省、市、县、乡五级行政体制和与之配套的财政体制,过多的财政级次分割了政府间财政能力,使各级政府之间的竞争与权力、责任安排难以达到稳定的均衡状态,并进一步加大了纳税人对政府的监督难度。

2.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财政体系中,四种主要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形式均有自身的缺陷。首先,税收返还的设计并不是根据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的差异,与行使事权所必须的财力无关,且这种转移支付形式保护了既得利益,与建设财力与事权相匹配体制相背离;其次,一般目的转移支付的测算基础并不科学、合理,实现不了财力与事权的匹配;再次,过渡期转移支付的规模很小,起不到太大的调节作用;最后,专项拨款名目太多,很多专项拨款并不具有专项的目的,这种转移支付资金数额的决定也没有一定的标准。

3.税收征管成本过高

税收征管成本指税务机关在征收税款过程中自身消耗的各项费用。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有关数据测算,1994年国税、地税分征分管体制实行后,税收征管成本比以前明显提高。1993年,我国的税收征收成本率约为3.12%,从1994年开始上升,1996年征收成本率约为4.73%,其后持续增长到5%~6%。而西方发达国家的税收征管成本一般都在1%左右。

三、探讨解决分税制面临的主要问题的策略

面对分税制面临的一系列困难,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以贾康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应继续推进分税制改革,在分税制的改革进程中解决面临的困难;但是也有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继续推行分税制改革。

(一)减少财政管理层级

从国际经验来看,一般来说,分税制的大国家,就是三个层级左右,比如说实行联邦制的美国,还有实行单一制的英国;既有单一制特征,又有地方自治特征的日本也是三个层级。从我国目前省以下财政体制看,五级政府、五级财政造成基层财政困难、主体税种缺乏、难以进一步推进分税制改革等问题,应首先简化财政管理级次,这样做会使财政级次与政府级次出现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的不对应,但从长远看是应该最终对应起来的。改革的方向是实行省、市、县三级财政管理体制,县市同级,乡财县管;简化财政级次之后,乡级政府随着事权的大量减少,一般应转为县级政府的派出机构,而市级政府由于其事权与财权同县级政府趋于一致,也需要改变原来的上下级关系,成为平级政府。同时,要做好精减政府人员工作,使财政供养人口同扁平化后的政府级次相适应,减轻财政负担。

(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建立科学、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仅是分税制财政体制的题中之义,也是公共财政框架下调节地区差异、加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规范和健全、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提高基层财政的公共服务水平,必须在改革、创新的基础上,重点加大以“因素法”为主要方式与手段的均等化转移支付的力度,尽快构建与分税制体制相适应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体系。一方面,要在确保中央财政财力分配主导地位和调控能力有效发挥的基础上,强化中央财政的再分配功能。另一方面,要在提高转移支付总量和增加转移支付规模的基础上,加大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的力度和省级财政对县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

(三)改革税收征管体制,降低税收征管成本

从长远看,国税和地税应合并,但并不意味着否定分税制,回到分税制改革之前的状态,而是按照国际经验对分税制的完善。目前,已经有了成功的经验和创新的道路,这就是浙江省、上海市的经验。即将国税局和地税局合成一个机构,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税收仍然划分为中央税和地方税,分别征管。但要避免操之过急,在实践中稳步推进,不搞一刀切;根据各地的具体条件推进此项改革的进程,尤其要避免简单合并回到原来的老路上去,并且做好相关配套改革。

四、结束语

在新的形势下,我国一定要按照“财力和事权相一致”的方向完善我国的分税制体制,财力和财权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其带来的影响却是深远的,财权只是中央的行政形式划分,没有考虑到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而财力考虑到了我国二元经济的发展状况,正视了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异。因此,在分税制改革进程中,要正确处理财权、财力和事权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中央有效控制的前提下,给予地方必要税种立法权、税率变动权限等,在中央给予地方纵向转移支付的同时,可以考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给予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横向转移支付,以真正达到“财力和事权的一致”。

参考文献:

[1]赵云旗.中国分税制财政体制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2]贾康,傅志华,阎坤,李明.关于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的若干认识[J].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04,(23).

[3]楼继伟.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J].中国财政,2006,(3).

主要的财政政策篇5

关键词:稳健财政政策,中性财政政策,短期效应,政策调整

2004年12月3日至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我国于2005年开始施行稳健的财政政策。这一政策的提出,一时间引起了国内各界的广泛关注。自1998年以来,我国实行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现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将被稳健的财政政策所取代,与稳健的货币政策一道向中性转变。本文通过阐释稳健财政政策的含义,分析目前我国调整财政政策的必要性,进而提出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的若干对策。

一、稳健财政政策的含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里包含两方面基点:一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另一个是国家必须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国家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包括国家计划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构成彼此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财政政策是指政府直接使用调节税收或增减政府支出的方法以达到特定经济目标的政策及措施。在现实的宏观调控过程中,政府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按照“相机抉择”的原理,要适时对宏观经济政策做出相应的调整。我国政府此次提出用稳健财政政策取代实施多年的积极财政政策,正是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审时度势,对宏观经济政策做出的重大调整。

1.财政政策类型和稳健财政政策的含义。财政学理论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将其分为扩张性、紧缩性和中性三类。其中,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以拉动经济增长。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功能则与其正相反。所谓的中性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的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对经济既不产生扩张效应也不产生紧缩效应。

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两大主流学派,在宏观经济政策上有不同的主张,凯恩斯主义秉承需求管理思想,主张政府应对经济进行积极干预,而相对来说小有作为的中性政策则不受欣赏。而货币主义认为,对于稳定总需求来说,货币政策方法优于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方法,主张实行非干预性的控制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简单规则,以便让市场机制自由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这样两种政策倾向使得中性财政政策很难纳入西方经济学家的视野。而中性财政政策的说法,实际上是我国学者首先提出来的。他们一方面认为现实条件要求前期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相对淡出,另一方面又不希望政策调整过猛造成经济起伏,他们所说的“中性”是在政策转型的操作上保持一种“中性”的姿态。

因此,对于当前讨论的稳健财政政策即中性财政政策的含义,我们可以作双重理解:一层意思是以财政理论中的中性财政政策作为政策调整目标,另一层意思是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政策调整应该坚持中性的操作方式。

2.稳健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现阶段稳健财政政策的实施可以概括为“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随着财政政策由“积极”向“稳健”的转变,财政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将发挥重要的职能作用。主要表现在: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宏观调控的客观需要,及时主动调整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由总量调控为主转向结构调控为主,注重解决经济社会不协调、城乡不协调、区域不协调等深层次结构问题,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财政政策由主要拉动经济增长转向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财政政策通过大力支持体制改革,健全和完善市场机制,减少体制复归倾向,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财政政策坚持增量平衡,控制赤字规模,注重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主动防范公共风险。这表明,“稳健”绝非无所作为,而是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

二、中国向稳健财政政策调整的必要性

中国政府提出财政政策由“积极”向“稳健”调整有其必要性。一方面实行多年的积极财政政策的积极效应日趋减弱,另一方面新的经济增长周期、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又要求政府对宏观经济进行有力调控。在这样的双重压力下,对财政政策做出必要调整乃是顺时应势之举。

1.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要求财政政策进行调整。2003与2004连续两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分别为9.1%和9.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同比上涨1.2%和3.9%,工业晶出厂价格指数分别同比上涨2.3%和6.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分别上涨4.8%和11.4%,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经济已经摆脱了通货紧缩的阴影,结束了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至2002年间,经济增长率连续保持在“七上八下”的高位低谷的局面,我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但是伴随而来出现了部分行业和地区投资增长过快等问题,国民经济出现局部过热,煤电油运供求紧张的矛盾凸现。2004年上半年,全国有24个省级电网先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拉闸限电,夏季全国电力供需缺口在3000万千瓦以上;煤矿已基本开足马力生产,但仍供不应求;石油、石化两大集团炼油装置接近满负荷运转;铁路日均装车突破10万车,但请车满足率仍不足35%,煤电油运都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同时,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连续多年减产,粮食供应靠挖库存维持平衡,尽管2004年粮食丰收,但粮价仍然上涨了26.4%,粮价上扬带动了居民消费品价格的明显上升,通货膨胀压力逐渐加重。根据经验数据,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约为9%左右,适度经济增长率区间为8%-10%。当经济增长达到潜在经济增长率时,就会出现局部过热;当经济增长率超过10%时,就会出现总体过热。我国经济增长率在2003和2004连续两年超过9%,这表明我国经济正处在上升周期的关键阶段,如果政府的宏观调控得当、适时适度,就可以延长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使经济增长的良好态势保持下去。如果处置不当,调控迟缓或力度不够,就可能使经济增长率过快冲过10%而达到全面过热;或者调控过早、力度过大,也可能过早扼杀宝贵的增长良机。因此,中央在此时提出稳健的财政政策是适宜的。

主要的财政政策篇6

首先,我国宏观经济的态势已由供给短缺转化为生产的全面过剩;由通胀转变为通缩。其次,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已由实现传统的工业化转换为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目标。

二、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

积极财政政策首先是一项应急措施,是为了化解外部冲击,扩大内需和支持出口,确保经济增长的短期扩张性措施:但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从一开始,就不仅是一项短期扩张性措施,而是包括了更多和更重要的中长期内容;它不仅是一项总量政策,同时又是一项结构性政策。

(1)积极财政政策是扩张性政策和结构性政策的组合。在规范的经济理论中,有几点是既定的:一是给定了比较完善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二是结构和技术问题只在中长期才发生变化。在这些条件下,以解决总有效需求不足为目标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或减税等,来刺激需求并带动整个经济增长。因此,从中国实际出发来界定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就不能把它简单看作是规范经济理论中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其作用也不是简单地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通过扩张或紧缩性财政政策来刺激有效需求。要真正使财政政策有效,就必须有结构性政策的配合。

(2)积极财政政策包含公共财政的体制改革。在一般意义上,财政职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对宏观经济调节的职能。即反周期政策。这种政策只能在短期内使用,而且受财政纪律和政策规则的约束。二是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能。即提供市场不能提供或提供数量不足的公共品和准公共品。三是社会公平职能。通过财政转移性支付、收入再分配等政策手段来调节地区和个人的收入差距。四是激励和引导职能。通过财政支出和税制激励调节微观主体(企业)的行为,从而引导经济资源配置的方向及效率。

三、积极财政政策的性质和特点

(1)政策的阶段性。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在当前我国出现了需求不足,投资、出口和经济增长乏力。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剧等特殊情况下,在政策环境允许的限度内,所采取的一种阶段性或暂时性的适度扩张政策。

(2)政策的定向性。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在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完全到位,企业机制转换也尚未完成。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依然十分突出等情况下,不宜也不能实行全面扩张的财政政策,而只能实施既有利于增加投资、开拓市场、扩大内需,又有利于调整和优化结构,促进体制改革深化的财政政策,即应该实行定向性的财政政策。

(3)政策的复合性。扩大内需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因此,积极财政政策的运用,就其自身而言,没有局限于扩大财政对基础设施投资这一个方面,而是以扩大需求为主旨,注重多项政策手段的综合运用,体现了政策复合性。

四、积极财政政策的主战场:“营改增”

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载体,有关结构性减税的推进路线和具体安排在2013年的宏观经济政策格局中备受关注。

推进结构性减税,可以有多种选择。例如,现行税制体系中的18种税似乎都可以作为减税的对象,统统砍上一刀。但是,将现行税制体系格局与“十二五”税制改革规划相对接就会发现,减间接税而非直接税,减收入所占份额较大的主要间接税,应该是推进结构性减税的重点。因此,2012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论及结构性减税时提出,“要结合税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1]

积极财政政策以结构性减税为主要载体并以增值税为主要减税对象,其基本操作路径可以有两种选择:第一,加快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营改增”试点的地区范围越大、涉及的产业领域越多,结构性减税的规模效应也就越大。第二,在“扩围”的同时,相应调低增值税标准税率。将原来基于制造业运行特点而设计的增值税税制覆盖至服务业,一方面应考虑服务业的运行特点并作适应性调整;另一方面应统筹考虑制造业和服务业税制问题,确定一致的制度安排。

五、积极财政政策的财政风险

(1)几年来积极财政政策导致赤字率和债务率不断增加。我国几年来连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导致各项反映财政状况指标呈现逐渐恶化的趋势,赤字率(财政赤字占GDp比重)已经由1997年的1.18%上升到2002年的3.03%:债务率(国债余额占GDp比重)由1997年的8.16%上升到2002年的18.2%。

(2)欧盟《马约》确定的赤字率和债务率标准不是公认的国际警戒线。赤字率和债务率并不是判断财政风险的唯一标准,要结合具体国情主要是经济增长和利息支出进行综合考虑。

(3)中国财政短期内风险不大,但长期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确有财政风险。按照前面的分析,虽然几年来财政支出迅速增长。赤字率和债务率上升较快,但由于同期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增长也较快,目前财政风险并不大。但如果从中长期看。中国财政风险有累计增加的可能性。首先,由于大规模增加税收的条件并不具备,未来财政收入基本只能保持在略高于经济增长的水平上。其次,由于中长期内仍需要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结构性职能要求财政支出规模不能减少。支出压力较大。

(4)中长期财政风险的限度。在中长期内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必须考虑财政风险是否有可持续性的问题,即未来政府能否偿还到期债务。如果随着债务积累。政府既无法利用财政节余偿还债务,也无法通过发行新国债偿还旧国债,政府只剩下两个选择:使国债货币化或宣布废除旧的债务。前者意味着征收了通货膨胀税,后者意味着国家信用破产。无论哪种情况出现。都意味着财政风险转化成为财政危机。

六、积极财政政策下一步调整的方向

无论积极财政政策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它仅仅是一项阶段性的措施,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当其初始目标完成后,就应当考虑它的淡出、转型和调整的问题。

主要的财政政策篇7

关键词:民主财政民主化改革

延续了数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造成了民主制度在我国的缺失,这种缺失表现在财政领域,则体现为财政决定权的缺位、预算决策机制的不透明以及中央与地方间财政分权的不稳定等种种弊端。因此,本文从民主与透明、科学决策、集中、制衡四项关系入手,研究民主财政制度的内涵,提出了我国民主财政化改革取向。

民主的内涵与外延

民主一词本来源于古希腊语意思是民众,意思是掌握和作主,合在一起就是民众掌握、作主。因此,后人把译为“人民统治”,就是人民管理自己的事务。民主意味着主权在民,人民当家作主,意味着由广大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民主不是替民作主,而是由民作主,即由广大人民按照多数裁决原则决定社会和国家的重大事务。把握好民主的内涵,必须处理好民主与透明、民主与科学决策、民主与集中以及民主与制衡四项关系。

(一)民主与透明

透明政府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一种基本理念,又是一种政治原则,更是一个对公共行政进行民主控制的制度安排。作为民主政治时代的一种基本理念,政府的产生源于人民的公意达成和公意授权所决定的,也是公众和政府达成的契约所决定的,政府必须树立“公众至上”意识,政府要倾听公众的要求和呼声,采取必要的措施,满足公众的要求,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作为一种政治原则,政府应具有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的理念,以公开透明行政,切实履行政府职责为原则;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政府掌握的个人和公共信息向社会公开,每一个公民都有权获得并使用政府政策的信息。建立透明政府,实行信息公开也是政府与民众交流沟通的重要措施,可以使政府客观的收集社会实际情况,广泛了解民意。

(二)民主与科学决策

在决策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通过民主来实现决策的科学化。一方面,需要充分发扬民主,让民众尽可能多地参与决策过程,保障决策过程中智力来源的畅通和多元化。另一方面,需要有一个宽松的政治环境,尊重不同的意见和建议。这就必须实现决策模式的转变,即胡鞍钢所言的“从个人决策向集体决策乃至广泛民主参与决策的方向转变,即从不透明决策向透明决策转变,从封闭型决策向开放型决策转变”。实现决策过程的“领导决策”到“问计于民”的转变。这样,既可以使长期以来被掩盖和遮蔽的各种问题浮出水面,从而做到充分发扬民主、广开言路、下情上达、上情下知、有利于集思广益、广纳善策,向决策者提供充分的决策信息、决策知识和决策建议,以避免决策失误,增强决策科学性,也有利于形成广泛共识,使正确的决策能够顺利得到贯彻实施。

(三)民主与集中

本文所谈的民主和集中的关系,主要是指中央和地方的分权关系。国家的发展总是需要一定程度的集中,而地方的发展需要实行民主。既要充分维护中央权威,又要创造性地执行和落实中央和上级的各项方针、路线和政策;既要保障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在全国的有效实行,又要允许和鼓励地方能够持续不断地进行制度创新。

(四)民主与制衡

孟德斯鸠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非到了限度,决不休”。“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在代议制民主框架内,由于民众无法直接参与各项决策,因此,公众代表就有可能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性,而隐瞒或糊弄民众,使得民众对政治事务一无所知。但是,作为一个民主政府和真正意义上代表民主行使公共权力的个人,他们有义务把自己的所作所为向社会坦诚公布,让民众对政府成员进行有效监督,防止政府的组成人员滥用职权。而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公众代表自身的自律外,还必须对名义上代表公众的团体和个人所掌握的权力进行适当的制约和限制。

国内关于民主财政内涵与财政民主化建设的研究

国内对民主财政的研究则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的:

(一)从研究公共财政入手,并提出公共财政就是民主财政

李炜光(2001)认为,财政民主制,就是政府按照民众的意愿,通过民主的程序,运用民主的方式来理政府之财的制度,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制度。在财政民主制下,政府的财政行为由不受监控或由上级监控转化为“纳税人监控”。在西方,纳税人监控必须通过议会。纳税人通过议会对要不要征税,征什么税、征多少税,如何安排财政支出,支出效果如何等问题,应直接作出原则性决定,并对政府的具体实施行为进行监控,并有权对政府的财政部门或主管官员进行奖惩。从经济的角度看问题,民主制的核心就是财政民主制。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民主政治,其主要内容也是财政民主制。民主从来就不是一个纯粹的政治问题,它是针对政府行为,特别是政府配置资源的行为而发展起来的。他最终提出构建公共财政体制必须从划分公私领域、公正至上和财政民主三个方面更新观念。

井明(2003)认为,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存在本质联系的。市场经济的分散决策决定了公共财政的民主性质。公众通过同政府订立契约,实际控制着政治决策权。公共财政主体在民,因而公共财政的本质是民主财政,是以人民为主体进行公共决策的活动。公众通过选举制度和投票机制掌握着公共决策的实际控制权,并通过法律制度保证这一机制的运行。他认为,民主财政在公共财政中的表现有四种:

一是财政民主决策。民主财政要求政府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任务只是执行公共决策,而不能越俎代庖,自己为公众作出什么决策。政府不但要每年向公众公布其预算和决算情况,接受公众监督;而且遇到重大事件时要向公众说明,让公众了解情况,并遵照公众的决策。

二是财政分权。财政分权是实现财政民主决策的必要条件。分税制的核心不在于支出权限划分,更不在于税权分配,而在于决策权的转移,即由中央政府决策转向地方民众决策。

三是财政竞争。在财政民主决策和财政分权的基础上,地方政府财政可以展开竞争,进而提高政府财政效率。

四是打破公营部门垄断。必须积极致力于打破垄断,鼓励民营,提高经营效率。

(二)从预算民主角度研究民主财政问题

焦建国(2002)提出,财政制度变迁就是从专制、人治财政走向民主、法治财政的过程。原始财政是最初的财政制度,是最直接的民主财政;后经过王权财政,再到公共财政,公共财政是与近现代的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制度;计划财政在本质上是集权财政。不经人民的同意、不按法定的程序、随意性地取其钱用其钱者,是专制财政;经人民同意、按法定程序、公共透明地取其钱用其钱者,是民主财政。

公共财政是一种财政制度,是民主财政;公共财政的生成与现代民主政治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产生是同一个过程,它们互为前提,互相促进;财政民主是通过作为民主政体基础的政府预算制度实现的,建立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就是要按照民主财政的要求构建现代政府预算制度,确立财政运作的民主机制。真正地体现公众意志的、有约束力的预算制度确立起来了,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和民主政治体制也就确立起来了。

马骏(2005)认为,自产国家和税收国家是20世纪财政国家的两大主要类型。从公民的角度看,当我国从自产国家向税收国家转型后,我国政府的预算体制应该实行预算民主,而且公民也会逐渐形成预算民主的要求。他认为,从道义上看,我国政府的收入生产行为必须体现民主,而且人民在这方面的要求也会越来越激烈。要进行预算改革,在支出政策的形成过程中实现预算民主,确保国家将税收用于生产纳税人所需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他还从国家的角度研究了预算民主问题。从国家的角度看,虽然预算民主会对国家的预算权利形成一些制约,但是,它也会给国家带来一些非常重要政治和财政收益。预算民主就是指建立这样一种预算制度,在该制度下,政府的收支行为都是置于人民及其代议机构的监督之下的。在推进预算民主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人大的预算监督权,将人大的预算权力还给人大;另一方面需要设计某种能够对人大进行制约的机制。

郭小聪、程鹏(2005)认为,财政制度的变迁经历了从专制的王权财政到民主的公共财政转变的过程。预算作为一个重要的财政范畴,基本上也经历了同样的历史发展过程。现代政府预算是近现代政治民主化的产物,其本质特征就是民主性,并以此相区别于古代国家预算。中国现代政府预算是在近现代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以“后发外生”的方式出现于清朝末年,由于民主性先天不足,发展艰难。伴随当代中国社会的民主化进程,政府预算的民主化程度有必要也有条件加以提高。

(三)其它角度对民主财政的研究

王绍光(1996)以18世纪荷兰和英国的经验以及20世纪90年代中国实行直接选举的村级民主制度为参照物,研究了中国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提出了:

第一,决策过程民主化有利于加强政府的财政资源动员能力。以参与权换财权,赋予地方参与中央决策的权利并使之制度化。第二,民主进程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政治系统内部的冲突及其为缓解这些冲突达成的“制度性的妥协”。各国民主化的目标、转型方式和时间表都是独特的,不必也不应该仿效其它某种固定的模式(如美式民主)。民主制度是个内生的过程,试图以外科手术法从外部将民主制度强将给其他国家是不可能成功的。

刘云龙(2001)认为,民主财政的含义至少有二:一是用民主投票的方法来确定公共收支规模和类型,充分反映和满足居民的偏好,并对公共财政活动进行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二是用联邦主义框架下的地方自治方法来确保地方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优先性和自主性,及时满足居民的偏好。他认为真正的民主性、合意性并不在于分工结果的可行性和可接受性,而在于纳税人通过民主机制和民主程序来充分表达个人的偏好,使个人多样化的、有差异的需求偏好得到充分和同等的尊重。因此,中央—地方在资源配置上的分工合作不是简单的行政性分工,在科层组织内部获得对分工合作范围、方式的一致同意,它并不能确保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实现,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政府提供的是公共物品。中央—地方在提供公共物品上的民主性分工,可以视为民主财政的一个方面,是广泛的纳税人进行立宪性的财政选择后的结果。他进一步研究了欧洲和中国民主财政制度演进与财政分工方式选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政府间分工及分工方式。

高培勇(2007)认为,民主财政下,公众能够对财政事务发表意见,参与财政决策,财政决策能够充分地反映民意。财政决策反映多数人的意见,但少数人的利益同时得到充分的保证。未能反映民意的财政决策会受到监督。公众对财政事务的意见的表达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即委托选出的代表表达意见。公众参与财政决策的前提是获取充分和准确的信息,因此,财政信息的及时准确披露是实现财政民主的基础。财政民主化的根本目标是建立民主财政。进一步地,他提出了对财政民主化的四项具体考评指标:一是知情权,反映财政知情权的实现程度;二是参与权,反映公民对财政事务的参与程度;三是决策权,反映财政决策权的落实情况;四是监督权,反映民主财政的运作过程受监督程度。

汪丁丁(2007)提出了财政民主化的四条原理:一是民主监督下的财政,远比无人监督或征税者的自我监督来得更有效率且更具公平性;二是以开支定税入;三是征税的公平、便利、确定、经济原则;四是由民众来选择合适的公共选择机制,由后者决定税种与税负。

上述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民主财政进行了研究,有的论证了民主财政形成的必然性,有的论证了民主财政的。本文认为,民主财政是政府的各项财政决策反映民意,受民众监督的一种制度。民主财政意味着人们通过民主机制控制公共财政。由于民主财政既是公共的又受民主机制的控制,因此,它对政府治理具有深刻和全面的影响。

从宏观方面分析,民主财政要求民主权利和财政的筹集保持一致性,民主财政会影响政府的民主性、参与性和透明化;从微观方面分析,民主财政要求政府保持公共财政支出的公共性和公共预算编制的民主性,提高公共财政的配置效率。同时,民主财政也体现在层级间政府的分工模式上。因为民主财政是个人根据“经济人”理性做出的宪政性选择,反映到政府间职能的分工上就是各级政府职能的合理分工,尤其是在提供公共服务带来的财政职能的分工上。财政民主化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从一种民主化程度较低的财政制度向民主化程度较高的财政制度不断转化的过程。

我国财政民主化改革的取向

(一)增强财政透明度使民众能够顺畅了解财政决策、执行过程

由于存在搭便车、外部性、自然垄断等市场失灵,市场无法生产公共产品和提供公共服务,纳税人为了共同的利益采取自愿降低可支配收入向政府纳税的形式为公共治理提供了生产资源。因此,纳税人是社会的主人,政府应受到纳税人的制约。对政府信息(包括财政信息)公开的要求,是现代社会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政府信息公开源于该权利的要求,这项权利,人们一般称之为知情权。因此,公开与透明是政府的基本要素,公民有权“隐瞒”自己的秘密,而公共事务的处理则要向公民公开,要求政府提高财政透明度。财政透明度的建设不仅应保障公民的知情权,还应保障公民有效地参与公共财政管理,促使民主完善,监督有效,防治腐败。实现一定的财政透明度,就是公共财政管理要接受社会的监督,财政应否支出、如何开支、财政收入的规模和种类等等,都应该由人民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加以决定。政府所有的收支计划和活动过程,除了某些特殊的例外,不仅都必须向人大公开,而且还必须向社会公众公开,都必须接受社会公众、人大和社会舆论的监督。

(二)建立财政制衡机制

民主财政要求更多的社会公众参与财政决策过程中,而参与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监督与制衡。我国政府治理模式正处于单中心治理向多中心协同治理的关键时期,要建立民主财政,就必须构建人大立法机构、社会公众和媒体多方位的立体监督制衡机制,这也是建立健全我国政府治理机制的必要条件。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增强制度的刚性,提高法制的权威;另一方面又可以抑制政府官员道德风险,促进行政体制的改革,进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整合行政资源,切实体现人民当家作主。

(三)推进政府预算的科学决策

在公共财政方面,政治民主的典型特征,就是政府就公共财政问题向公民负责。准确地讲,是政府就财政资源的使用向纳税人负责。这一特征可以引伸为“资源使用的责任法则”在政府预算领域中的直接应用。这一法则的含义是:资源使用者必须就资源使用向资源提供者负责。这一法则带有普遍意义,任何根本的经济与政治秩序都是建立在这一普遍法则基础之上的。

就厂商而言,由于使用了消费者的资源(消费者用货币购买商品与服务提供的),厂商必须就其商品与服务的内在品质向消费者负责,而不得以伪劣商品与服务侵害消费者权益。同样的道理,民主政治要求政府向纳税人负责,即要求政府预算资源的使用向纳税人负责,而其核心含义是提高预算效率,即通过将资源转移到效益更高的用途以及通过节减公共机构提供既定产出的成本,从而向纳税人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

(四)中央与地方之间适度的财政分权

从根本上说,合理的财政分权应该处理好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间财权与财力的分配,保障各级政府都有必要的财权和充足的财力来较好地履行自身职能,以高质量和高效率地为民众提供满意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福利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高培勇.为中国公共财政建设勾画“路线图”—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公共财政建设[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2.郭秋永.当代三大民主理论[m].新星出版社,2006

3.郭小聪,程鹏.政府预算的民主性:历史与现实[J].东南学术,2005(1)

4.焦建国.民主财政论:财政制度变迁分析[J].社会科学辑刊,2002(3)

5.井明.民主财政论—公共财政的深层思考[J].财政研究,2003(14)

6.李炜光.建立公共财政体制之理论探源[J].现代财经,2001(2)

7.刘云龙.民主机制与民主财政—政府间财政分工及分工方式[m].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

8.罗伯特达尔.论民主[m].商务印书馆,1999

9.马骏.中国公共预算改革:理性化和民主化[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10.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m].商务印书馆,1982

11.王绍光.公共财政与民主政治[J].战略与管理,1996(2)

主要的财政政策篇8

关键词:积极财政政策财政风险

一、积极财政政策出台的背景和深层次原因分析

1997年7月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严重打击和损害了亚洲各国经济,对我国的经济也造成了严重的外部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政府采取了对内启动内需、对外扩大出口的宏观政策组合,消除外部冲击可能带来的各种连锁反应,积极财政政策是其中最重要并且最有效的政策手段之一。

但是,从当时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看,这些政策的出台还有着更深层次的背景。首先,我国宏观经济的态势已由供给短缺转化为生产的全面过剩;由通胀转变为通缩。其次。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已由实现传统的工业化转换为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目标;由追求以人均GDp增长为主要标志的经济增长转变到追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由强调效率优先的市场化改革转变为同样重视社会保障和公平。再次,我国已经进入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重视法治和规则,提升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改善经济增长的效益和质量是新阶段提出的新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客观上就要求我国的财政体制和收支结构进行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和更有效率的改革,以实现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因此,积极的财政政策不能简单看作是一项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它更是一项结构性的财政政策。

二、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

积极财政政策首先是一项应急措施,是为了化解外部冲击,扩大内需和支持出口,确保经济增长的短期扩张性措施:但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从一开始,就不仅是一项短期扩张性措施,而是包括了更多和更重要的中长期内容;它不仅是一项总量政策,同时又是一项结构性政策。

(一)积极财政政策是扩张性政策和结构性政策的组合

在规范的经济理论中,有几点是既定的:一是给定了比较完善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二是结构和技术问题只在中长期才发生变化。在这些条件下,以解决总有效需求不足为目标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或减税等,来刺激需求并带动整个经济增长。

因此,从中国实际出发来界定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就不能把它简单看作是规范济理论中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其作用也不是简单地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通过扩张或紧缩性财政政策来刺激有效需求。要真正使财政政策有效,就必须有结构性政策的配合。

(二)积极财政政策包含公共财政的体制改革

在一般意义上,财政职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对宏观经济调节的职能。即反周期政策。这种政策只能在短期内使用,而且受财政纪律和政策规则的约束。二是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能,即提供市场不能提供或提供数量不足的公共品和准公共品。三是社会公平职能。通过财政转移性支付、收入再分配等政策手段来调节地区和个人的收入差距。四是激励和引导职能。通过财政支出和税制激励调节微观主体(企业)的行为,从而引导经济资源配置的方向及效率。

三、积极财政政策的性质和特点

(一)政策的阶段性

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在当前我国出现了需求不足,投资、出口和经济增长乏力。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剧等特殊情况下,在政策环境允许的限度内,所采取的一种阶段性或暂时性的适度扩张政策。

(二)政策的定向性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在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完全到位,企业机制转换也尚未完成。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依然十分突出等情况下,不宜也不能实行全面扩张的财政政策,而只能实施既有利于增加投资、开拓市场、扩大内需,又有利于调整和优化结构,促进体制改革深化的财政政策,即应该实行定向性的财政政策。

(三)政策的复合性

扩大内需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因此,积极财政政策的运用,就其自身而言,没有局限于扩大财政对基础设施投资这一个方面,而是以扩大需求为主旨,注重多项政策手段的综合运用,体现了政策复合性。

四、积极财政政策的财政风险

(一)几年来积极财政政策导致赤字率和债务率不断增加。我国几年来连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导致各项反映财政状况指标呈现逐渐恶化的趋势,赤字率(财政赤字占GDp比重)已经由1997年的1.18%上升到2002年的3.03%:债务率(国债余额占GDp比重)由1997年的8.16%上升到2002年的18.2%。

(二)欧盟《马约》确定的赤字率和债务率标准不是公认的国际警戒线。赤字率和债务率并不是判断财政风险的唯一标准,要结合具体国情主要是经济增长和利息支出进行综合考虑。

(三)中国财政短期内风险不大,但长期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确有财政风险。按照前面的分析,虽然几年来财政支出迅速增长。赤字率和债务率上升较快,但由于同期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增长也较快,目前财政风险并不大。但如果从中长期看。中国财政风险有累计增加的可能性。首先,由于大规模增加税收的条件并不具备,未来财政收入基本只能保持在略高于经济增长的水平上。其次。由于中长期内仍需要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结构性职能要求财政支出规模不能减少。支出压力较大。

(四)中长期财政风险的限度。在中长期内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必须考虑财政风险是否有可持续性的问题,即未来政府能否偿还到期债务。如果随着债务积累。政府既无法利用财政节余偿还债务,也无法通过发行新国债偿还旧国债,政府只剩下两个选择:使国债货币化或宣布废除旧的债务。前者意味着征收了通货膨胀税,后者意味着国家信用破产。无论哪种情况出现。都意味着财政风险转化成为财政危机。

五、积极财政政策下一步调整的方向

无论积极财政政策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它仅仅是一项阶段性的措施,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当其初始目标完成后,就应当考虑它的淡出、转型和调整的问题。

(一)积极财政政策在总量上的投入应逐步由扩张转为适度调整。从现阶段的实际出发。积极财政政策中以反周期为主要目的的扩张功能应当淡出。

(二)积极财政政策应加快向体制性、结构性政策转型。积极财政政策由扩张性转为体制性、结构性政策后,为保证政策调整力度,仍有必要在一段时间保持一定规模的赤字,来达到加快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继续扩大对外开放,促进攻坚阶段的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基础设施的公共保障能力之目的。

(三)积极财政政策在机制上应逐步由应急性决策转向“规则化政策”,建立正常的政府投资机制。自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人们最关注的是财政风险、国债投资效率以及公共财政的功能性改革等问题。要防范财政风险以及可能引发的金融危机,推进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在反周期扩张性财政措施淡出后,积极财政政策的重点一方面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供资源引导力的保障:另一方面。应加强财政政策的规则化管理,制定并遵守国债投资进入、退出的标准。保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规范性和公开性,坚持法治和依法行政,提高财政资源和国债投资的使用效能。

(四)积极财政政策在投资领域应缩短战线,并按照贯彻“五个统筹”要求调整投向。积极财政政策的一项重要使命,是逐步把扩大内需的主角让位于消费和民间投资,公共投资的范围是不与民争利,在建立公共财政的体制框架的同时,扫除消费和民间投资增长的相关障碍。因此,适度规模的国债投资只可能有限解决目前最紧迫、最根本的发展问题,而把其他的发展问题留给市场和民间投资。新晨

(五)积极财政政策要进一步强化社会保障职能。社会保障支出是财政的基本职能之一。从中长期看,我国社会保障压力是由三个因素组成的:一是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社保覆盖面将大大扩展,不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之后应该被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而且社保范围也应该延伸到农村:二是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就业情况不容乐观,社保压力也相应增加;三是我国在人均收入较低,养老保险体系建立时间不长,特别是一部分退休较早的职工没有交纳个人保障基金的背景下进入老龄化社会,社保支出呈快速增加的趋势。下一步积极财政政策的重点之一,是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继续提高社会的保障能力。重点完善相应的保障制度。

主要的财政政策篇9

关键词: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状况;必要性;改革创新方向

中图分类号:F81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0-01

一、积极财政政策概述

(一)积极财政政策的含义和特点

积极财政政策也就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它其实就是指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增长缓慢、需求严重不足,在各项资源条件充分许可的情况下,国家相关政府管理部门所实施的一种阶段性或者暂时性的扩张型政策。通常情况下,积极财政政策会呈现出这样的几个特点:阶段性、定向性和复合性。

(二)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与意义

通常情况下,积极财政政策所具有的现实作用主要包括有以下这样的几点:第一、它有助于调节优化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结构,提高经济发展效益。第二、它有助于扩大商品销售额和提高居民商品购买量。第三、它有助于提高社会经济发展中各个发展主体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推动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二、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现状分析

谈到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概况,主要可以表现为以下这样的几点:第一,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是在1998年开始启动制定和实施的,发展至今已经有了二十多年。第二,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要点主要有扩大我国内需,提高城市农村消费者大众的经济收入;优化公共投资结构;结构性减税政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以及调节经济结构等等。第三,在当前,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的发展趋势是进行变革创新,也就是转换模式类型。

三、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必要性

(一)它是我国政府进行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体制下,国家政府对于经济发展的监管,主要是通过实施各种经济政策来进行宏观调理的。积极财政政策就是其中一类不可或缺、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它的实施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二)它是特定经济环境下经济发展的必然客观要求

从积极财政政策的基本含义中可以看出来,它是在社会经济增长缓慢的环境背景下予以实施的一类财政政策。这也就是说,在一个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个特定状态时的必然政策选择。

(三)它有助于提高我国人民生活质量水平

一个国家人民的生活质量水平的高低主要是由这个家政策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大众的各种收入水平所影响和决定的。只有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极高,民众消费者收入水平增强,才可以有更多的可自由支配收入进行购物消费,改善生活,进而能够实现扩大内需和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而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正是可以提高民众收入,扩大内需。所以说,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对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水平是非常必要和有用的。

(四)它有助于提高国家政府的社会地位形象

通过前面相关文字的阐述介绍,可以清楚地看出来,国家政府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可以使广大的民众都得到直接巨大的实惠利益,明显地体现出国家政府对于民生的关系和重视,对于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努力奋斗。这样一来,就可以在民众心中大大地提高国家政府的社会地位形象,从而加强对政府的信任感和支持度。

四、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改革创新方向

(一)加强实施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方面的财政政策

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过程中的第一个改革创新方向就是要积极加强实施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方面的财政政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也经济基础或者说物质基础的重要性。所以,要想扩大内需,刺激市场经济的快速增长,就必须要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从而增强他们的消费购买能力,进而最终才能够实现扩大内需的目的。

(二)进行国债投资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过程中的第二个改革创新方向就是要进行国债投资模式的改革和创新。这个主要是指在以全球经济一体化为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潮流的现代社会中,要求我国的国债投资必须要走向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即公共投资项目和非公共投资项目都要发展,只是一定要根据社会的实际状况衡量好二者的结构分布。这样的话就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政府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成效。

(三)加强金融政策的配合支持

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过程中的第三个改革创新方向就是要加强金融政策的配合支持。这个主要是指在国家倡导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大环境之下,我国的各个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也要积极地制定和实施有关国家民生方面的积极金融政策,比如方便有助于居民消费者购房购车甚至购买其他消费品的金融优惠政策。这样一来,就可以与国家其他方面财政政策结合运用来实现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最终目的。

(四)提高科学合理制定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能力水平

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过程中的第四个改革创新方向就是要提高科学合理制定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能力水平。这个主要是指国家的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在制定和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过程中一定要多加学习与提升与之有关的知识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够通过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来推动经济的发展。

总而言之,我国的相关政府管理部门一定要从实际状况出发,以相关的先进知识技能为理论武装,来进行积极财政政策的科学运用,以此来实现增强居民消费者的购买能力,进而实现扩大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孙淑杰.关于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9:43-46.

[2]舒展.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问题[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8:15-18.

主要的财政政策篇10

(一)财政政策的根本含义及其对调控经济行为的作用剖析

总体来讲,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完成一定的宏观经济目的,而调整财政收支范围和收支均衡的指导准绳及其相应的措施。财政政策贯串于财政工作的全过程,表现在收入、支出以及预算均衡和国度债务等各个方面,它是由支出政策、税收政策、预算均衡政策与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好的政策体系。在我国古代历史上理财家们就有“量入为出”与“轻徭薄赋”等朴素的财政思想,但是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代意义上的财政政策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时期。在这一时期,资本主义迸发了大范围的经济危机,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实行新政,主要是运用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上升,偏重运用财政政策干预经济行为的凯恩斯学说也悄然兴起。在我国,财政政策依照其作用空间停止划分的话,能够分为微观财政政策、中观财政政策与宏观财政政策,总量调理的财政政策与构造调理的财政政策,无论哪一种财政政策,其作用的发挥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条件都密不可分。

财政政策调控经济行为的作用笔者以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坚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开展,经过财政政策进一步扩展国内需求,调整消费与投资的关系,加强消费的推进力,坚持社会供求总量的根本均衡;第二,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把节约资源作为根本过程,应用财政政策开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开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谐和;第三,进步自主创新才能,应用财政政策把自主创新才能作为科学开展的战略基点,特别进步原始创新才能、集成创新才能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才能;第四,促进区域经济谐和开展,应用财政杠杆的倾斜,支持“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乡村的建立开展,落实区域谐和开展机制,构成东中西优势互补,良性循环的场面;第五,促进社会主义调和社会的建立,财政政策在经济增长的根底上,优化支出构造,加大对教育、卫生、医疗和社会保证等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促进经济与社会的谐和开展。此外,财政政策还有坚持物价程度的根本稳定、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再就业时机、促进收入分配合理化以及进步社会生活质量等方面的作用,在此不再逐个赘述。

(二)税收政策的根本含义及其对调控经济行为的作用剖析

税收是指国度为完成其职能目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则,以政治权益为后台,经过税收工具强迫性和无偿性的参与国民收入以及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方式,具有强迫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个根本特征。而税收政策是国度依据特定的经济社会开展的目的而肯定的用以指导制定税收法令制度和展开税收工作的根本方针与原则。需求指出的是税收担负问题是税收政策的中心问题。

总体来说,税收政策在调控经济行为中的作用主要包括组织财政收入、调理社会经济与监视管理社会经济活动等几个方面。笔者分离本人的研讨经历和心得,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税收政策在调控经济行为中的作用:第一,税收对劳动供应的影响。税收对劳动供应具有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是指征税后减少了个人可支配收入,促使其为了维持既定的收入程度和消费程度而减少或者放弃闲暇从而增加工作时间,替代效应是指由于征税使得劳动和闲暇的相对价钱发作变化,人们选择以闲暇替代工作,依据这一原理,加上我国目前的劳动力供应非常充足,又处于经济转型时期,主要问题是消化剩余劳动力的问题,所以合理应用个人所得税至关重要。第二,税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普通来说,影响居民储蓄行为的两个主要要素是居民个人的收入程度和储蓄利率程度。个人的收入程度越高,储蓄的边沿倾向就相对较大,储蓄率也高,税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主要是经过个人所得税、利息税和间接税影响居民的储蓄倾向以及整个社会的储蓄率。第三,税收对投资的影响,劳动力和资本是最为根本的消费要素,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决议要素,而投资决策是由投资的净收益和投资的本钱共同决议的,税收对投资的影响主要是经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税率、税前抵扣和税收优惠等措施影响征税人的投资收益和投资本钱。第四,税收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收入分配能否公平是现代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税收作为一种调理收入分配强有力的工具得到全社会的关注,政府经过征税不只仅能够对高收入者课以重税,还能够经过转移支付手腕进步低收入者的收入程度,详细来说主要有个人所得税、税收支出和社会保险税几个手腕,此外,所得税的指数化是减轻通货收缩的收入分配扭曲效应的一种良好的办法。

二、我国财政税收调控经济行为的根本状况及其窘境剖析

(一)我国财政政策调控经济行为的根本状况

依据我国财政政策的理论和经历笔者以为能够将我国财政政策调控经济行为的根本状况分为三个阶段,即1997年以前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详细来说,1996年以前我国的宏观调控不断处于一种“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一死再放”的恶性循环状态,这一时期的财政政策目的是在扩展与紧缩之间不时调整中,但根本取向是以减税让利为代表的放松政策。1997年下半年亚洲金融危机迸发,加上国内消费需求低迷,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迟缓,经济构造性矛盾突出,通货紧缩的趋向凸显,经济增长率呈现下滑的趋向,国度开端施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从收支两个方面,经过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直接作用于投资、消费和出口,扩张力较大,奏效较快。但是到了2005年的时分过快的投资增长速度和信贷扩展引发了经济过热的现象,而且在长期经济增长的同时还存在着国际国内诸多不稳定要素,国度开端施行政策转型,从积极的财政政策转型稳健的财政政策。在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开端提出积极稳健的财政政策,着力于坚持现有范围的赤字程度,坚持财政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增强市场对资源配置的根底性作用,优化财政支出构造,进步财政效率。

(二)我国税收政策调控经济行为的根本状况

我国全国统一的税政开端于1950年1月,其根本根据是中央人民政府1949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首届全国税务会议制定的《全国税收施行要则》,这一要则规则,除农业税外,全国统一开征14种工商税,这一税制保证了当时国度财政经济的需求,但是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形势的开展,特别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这一税制明显不契合请求,如税负不均,国度和企业的分配方式不标准,税收体系不健全,税收征管力度不够,手腕落后等问题严重。1994年我国实行了工商税制变革,又称分税制变革。工商税制变革之后对经济行为的调控主要经过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以推行标准化的增值税为中心;二是对内资企业实行统一的企业所得税;三是统一个人所得税;四是调整、撤并和开征一些其他税种。初步完成了税制的简化和高效的统一。

(三)我国财政税收调控经济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是一个开展中国度,又处于经济体制从方案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渡期,这就决议了我国的财政税收的开展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需求有步骤地停止变革和完善。目前我国财政税收存在着一系列同社会请求不相顺应以至产生摩擦抵触的状况,主要是财政税收政策的构造性失调,对经济行为的调控弱化;局部财政政策存在着互相穿插或某些税收政策的税种自身存在亟待处理的突出问题,如增值税和停业税在征税的范围上就存在着穿插堆叠的问题;社会经济的开展对财政税收政策提出新的请求,如财政政策必需顺应瞬息万变的国际国内经济状况,税收要顺应社会需求开拓新税种。但是在这一系列的问题,笔者以为最为重要的是财政税收调控经济行为的法制化问题,众所周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我国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在法制化方面还存在着较大问题,其稳定性连续性由于短少法制或遭到行政权利的过度干预得不到保证,其公平性和标准性依然任重道远,如固然我国的税费变革曾经在某些方面获得停顿,但是乱收费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政府收入的方式短少法制标准,在财政政策与税收政策上存在诸多疏漏和单薄环节。

三、法制化——财政税收调控经济行为的开展途径

财政税收调控经济行为的法制化是指以国度的宪法和法律、法规为根据,本着表现人民意志,依照反映财政税收决策过程规律的准绳停止决策,并使财政税收决策者的权利和行为遭到法律的约束和公众的有效监视。笔者以为在公共财政税收形式中,法治的肉体应该浸透到财政税收管理的方方面面。财政税收的法制化是完成财政税收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重要保证。主要在于:财政税收决策程序的法制化;财政税收决策权利的法制化。详细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注重推进财税法制进程,注重立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必需以法制为准绳,良好的财税法律法规是依法调控经济行为的根本前提,如在税收方面依法治税不只仅要管好征税人、效劳好征税人,确保征税人依照税法的规则实行征税义务,同时还要保证征税人享有充沛的涉税权益,经过合理的立法,合理表现征纳双方的权益和义务,标准双方关系,这关于推进财税的科学合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在财政税收的立法中要留意法条的可操作性,注重效率。要完善立法过程中的听证和逃避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