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的传播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5:41

网络信息的传播特点篇1

关键词:社会网络;多层网络;口碑营销;SiR模型;多智能体建模

中图分类号:C9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055X(2016)05-0000-00

近年来,各类信息在以微信为代表的线上社交网络上爆炸式的扩散和由此产生的轰动效应,一方面展示出微信营销巨大的、潜在的市场价值:商家的一条信息可以在社交网络上“自行发酵”,造成产品的市场关注度远远超过巨额成本下的媒体广告效果。因此,微信营销所代表的(网络)口碑营销成为包括市场营销、运营管理、信息传播等多学科共同的研究热点。另一方面,其折射出口碑营销结果的不可预知性和不可预测性:并不是每条信息都能够在社交网络上广为传播,绝大多数的信息很快都被其它信息所“覆盖/淹没”。这表明对于社交网络上口碑传播的关键要素、传播过程和最终效果的研究目前正处于初期阶段,其机理机制尚未探明,理论滞后于实践。

随着基础理论研究工作的深入,领域专家逐渐明晰了线上社交网络的多层次特性。早期对社交网络的单层、孤立网络理解,过度简化了社交网络的特征和特性,理论分析难以得到实践检验。而多层网络上的口碑营销,引出了一个深层、核心问题:口碑/信息如何利用网络的多层次特点进行传播?网络的多层次特点对口碑传播有多大影响?本篇论文正是以此为研究问题,采用复杂系统理论中的多智能体建模研究方法,通过系统仿真来量化网络的多层次特性对口碑营销的影响。鉴于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的时效性和先进性,本项研究工作的创新之处十分明显。

多层网络(multiplex/multilayernetwork)的概念源于复杂网络研究中对“超网络(super-network/networkofnetworks)”的研究,其侧重于刻画网络节点之间链接含义的多样化、权重的差异化特性[1,2]。2012年前后,多层网络的基础研究工作才逐步展开,其动机在于现实世界中众多网络都符合多层网络的定义。其中,网络用户的关系网络也是一类典型的多层网络:网络用户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社交应用app分别建立“朋友圈”(可能重合,也可能不重合),即建立不同的社会关系网络。例如,网络用户既可以是微博平台下的“关注”与被“关注”关系,也可以同时是微信平台上的“朋友圈”关系。从信息传播的角度上看,如果这些不同的社会关系网络是完全隔离的,即信息的“网内”传播,那么信息在社会关系网络上的传播可以单独刻画。而实际情况是,信息通常被用户从一个社会关系网络“转发”到另外一个社会关系网络中,即信息的“网际”传播,传播过程因此超越了网络的边界。虽然,一个网络上正在传播的信息可以以近似“零”成本的代价转发到另外一个或多个网络,并同时在这些网络中继续扩散,但是,信息在不同网络中的传播机制和速度明显不同。更重要的是,由于网络节点的重叠性,信息传播的最终效果并不是多个网络中信息传播效果的简单相加。因此,应用领域对于多层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传播特点、过程和结果有着强烈的研究兴趣。

但是,目前多层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传播研究工作与实际需求存在巨大差距。这具体表现在:1)多层网络的研究还主要停留在基础理论研究阶段,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多层网络的构造模型[3,4]和演化模型[5,6];网络之间的相关性/耦合特性对整个网络的特征影响[7];网络结构对演化博弈结果的影响[8];信息传播模型的构建[9,11]等。但是,对于多层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所特有的跨网络传播特点,研究工作尚不多见[1,2,12]。因此,本篇论文侧重分析多层网络信息传播有的“网际”传播特点,研究工作的理论前瞻性和创新性显著。

另外,当前社交平台上的信息传播研究(“网内”转播),主要是借鉴病毒传播的SiR传播模型或其扩展模型,通过系统仿真或平均场理论来分析网络结构对信息传播结果的影响。例如,[13]分析了小世界特性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传播;[14]分析了无标度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传播。但是,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专家普遍认同无标度网络为代表的异质网络下,微观层面的信息传播过程和效果难以用平均场理论进行分析。而多个无标度网络构成的多层网络,其平均场理论下的分析更是难以进行。因此,更多的专家转向采用复杂网络中的多智能体建模分析方法[15,16],通过系统仿真来观察或解释信息传播的过程和结果。

本研究正是在此研究方法的趋势引导下,在前期工作积累基础上[17],采用多智能体建模与仿真分析方法分析多层网络中信息“网际”传播过程和结果的影响,研究工作的可行性和先进性较强。

三、多层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传播

多层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传播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分析与实现:多层网络的构建和信息传播模型的构建。

(一)多层网络的构建算法

本文采用论文[5]给出的多层网络的构造算法,并根据[18]给出的无标度网络生成算法,用于生成两个相互关联的无标度网络,即双层网络。在这个双层网络中,每层网络中的节点和节点数量是相同的,区别在于不同网络中节点之间的链接是不同的,即网络整体结构不同。当在一层网络上传播的信息,如果由相同的节点通过另外一层网络上的链接传递给其它节点,这就是不同层次网络之间的信息“网际”传播。设定双层网络的节点数量为n,网络生成算法如下:

1)生成一个n0节点的双层网络(网络编号为G1和G2)。

2)向两个网络中增加一个相同节点,即nt+1=nt+1。该节点与每一层网络中其它现有节点相连的数量,即链接线的数量为m(m

从以上多层网络上信息传播过程分析,双层网络下的信息传播,信息可以通过不同网络上的链接传递到相邻节点,即网际传播。同时,当节点之间存在多个网络上的链接关系,信息传播的概率将变大。

(三)多层网络上的信息传播的量化指标

相比于平均场理论的分析,采用仿真方法不仅能够给出信息传播的最终结果R∞,还能给出更为丰富的评价指标。本篇论文总共采用了以下4个指标用于量化信息传播的过程和最终结果。

在SiR模型中,信息传播节点/i节点数量将由于传播概率而逐步增加,而随后由于停播概率而减少,即呈现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单峰曲线。因此,本文采用1)i节点数量的峰值(指标1);和2)i节点数量峰值时刻(指标2)。

前人对于无标度网络上信息传播的平均场理论分析表明,SiR模型描述的信息传播,信息总能够传播到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即S∞=0,R∞=1[13,14]。因此,本文采用用于衡量信息传播最终结果的两个指标:3)R节点数量的终值(指标3);和4)R节点数量终值时刻(指标4)。其中,指标3通常被称为信息传播的广度或覆盖率。

四、信息传播的多智能体仿真

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本文实现多层网络下信息传播的多智能体仿真模型。模型中,主要的参数设置如表1所示:

图6给出了传播概率λ2,1对信息传播的影响。对比图4给出的传播概率λ1,2的影响,可以发现传播概率λ2,1的增加同样使得信息传播的更广(指标1和指标3),且传播的更快(指标2和指标4)。此结果表明,当信息可以“转换”到传播速度更快的网络G1时,相比于信息在原网络(网络G2)单独传播而言,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都有显著增加。

通过以上对于描述信息“网际”传播的参数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信息“网际”传播能够显著改变信息传播的过程和结果,使得信息传播的数学分析和预测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预测。

2)如果增加从信息传播速度较快的网络向信息传播速度较慢的网络的信息传播程度,由于事实上增加了网络节点的度,网络传播的广度因此增加。并且,由于传播速度较慢的网络对信息传播的影响,双层网络的信息传播的持续过程更长。

3)如果增加从信息传播速度较慢的网络向信息传播速度较快的网络的信息反向传播程度,由于信息能够通过该网络传播得更快速,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都有明显提升。

六、结论

本篇论文以多层网络上的口碑信息传播为研究对象,侧重分析多层网络信息传播中网际传播对传播效果的影响。通过多智能体建模研究方法,仿真分析了信息在一个双层网络中的传播过程和传播结果。并且,对比分析了网际传播中传播率对信息传播的影响。仿真数据的分析表明,双层网络中的网际传播可以提高信息传播的广度,但是会对信息传播的速度产生不同的影响。此结果对当前热门的微信营销提供了方向和指引。

参考文献:

[1]BoccalettiS,BianconiG,CriadoR,delGenioCi,Gomez-GardenesJ,Romancem,Sendina-nadali,wangZ,Zaninm.theStructureandDynamicsofmultilayernetworks[J].physicsReports.2014,544(1):1-122.

[2]张欣.多层复杂网络理论研究进展:概念、理论和数据[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15,12(2):103-107.

[3]nicosiaV,BianconiG,LatoraV,Barthelemym.Growingmultiplexnetworks[J].physicalReviewLetters.2013,111(5):058701.

[4]nicosiaV,BianconiG,LatoraV,Barthelemym.non-linearGrowthandCondensationinmultiplexnetworks[J].physicalReviewe.2014,90(4):042807.

[5]KimJY,GohKi.CoevolutionandCorrelatedmultiplexityinmultiplexnetworks[J].physicalReviewLetters.2013,111(5):058702.

[6]GomezS,Diaz-Guileraa,Gomez-GardenesJ,perez-VicenteCJ,morenoY,arenasa.DiffusionDynamicsonmultiplexnetworks[J].physicalReviewLetters.2013,111(2):028701.

[7]LeeKm,KimJY,ChowK,GohKi,Kimim.CorrelatedmultiplexityandConnectivityofmultiplexRandomnetworks[J].newJournalofphysics.2012,14(3):033027.

[8]Gomez-GardenesJ,Reinaresi,arenasa,FloriaLm.evolutionofCooperationinmultiplexnetworks[J].ScientificReports.2012,2:620.

[9]tianRY,ZhangXF,LiuYJ.SSiCmodel:amulti-layermodelforinterventionofonlineRumorsSpreading[J].physicaa.2015,427(1):181-191.

[10]GranellC,GomezS,arenasa.CompetingSpreadingprocessesonmultiplexnetworks:awarenessandepidemics[J].physicalReviewe.2014,90:012808.

[11]蒋国平,鲁延玲.多层网络中信息和病毒交互传播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5(2):1-7.

[12]LeeKm,minB,GohK.towardsReal-worldComplexity:anintroductiontomultiplexnetworks[J].europeanphysicalJournalB.2015,88(2):1-20.

[13]ZanetteDH.DynamicsofRumorpropagationonSmall-worldnetworks[J].physicalReviewLetters.2002,65(4):041908.

[14]morenoY,nekoveem,pachecoaF.DynamicsofRumorSpreadinginComplexnetworks[J].physicalReviewe.2004,69(6):066130.

[15]StummerC,Kieslinge,Guntherm,VetscheraR.innovationDiffusionofRepeatpurchaseproductsinaCompetitivemarket:anagent-basedSimulationapproach[J].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2015,245(1):157-167.

[16]李锋,魏莹.消费者小世界社会网络下双寡头产品定价策略[J].系统仿真学报.已录用.

网络信息的传播特点篇2

论文摘要:相较于传统媒体,网络上信息传播形态的多样化,信息传播类型的复合性以及信息传播内容的共创性等新变化更凸显了网络的“平台”作用。网络不仅是“媒体”,其真正价值在于网络信息、知识、技术、关系等资源的高度整合。网络媒体的发展应探索包括内容、渠道和形态三个别方面在内的有效整合传播之路。

一、问题的提出

    1998年5月,联合国时任秘书长安南正式提出了“第四媒体”的概念,认为“在加强传统文字和声像传播手段的同时,应用最先进的第四媒体—互联网,以加强新闻传播工作”。以“网络媒体”四个字为关键词在搜索引擎中查找,其中百度为8 220000篇,谷歌为2 960 000篇。以“题名”为检索项,“网络媒体”为检索词,“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为检索范围下,中国知网上也有907篇相关论文。可见,“网络媒体”这一说法已较为普遍,而且在学界以此进行研究的也不为少见。以彭兰为代表,目前学界对网络媒体的界定是,“网络媒体是指具有一定资质、利用网络这样一种媒介从事新闻与信息传播的机构(包括有传统媒体背景的网站和有新闻登载资格的商业网站。

    对于建立在网络技术基础上的信息传播形态的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的尼葛洛庞帝,他提出了“网络是超媒体”,但他所描述的超媒体是互联网技术—“超文本”的延伸,因此他对超媒体的认识也仅局限在传播新科技的角度。张君昌(2004)则进一步提出了超媒体的概念,认为网络处在“‘在计算机技术支持下,多媒体信息之间相互叠加、高度融合、自由装换的传播状态’的泛媒体时代末期和超媒体时代的前夜”。陈刚(2008)则质疑了互联网的新媒体属性,指出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的形态不是媒体,网络作为媒介的根本特性是反媒体,即媒体自身的淡化。吴晓波(2008)则从营销的角度,提出“用超媒体的思维发展网络媒体”,他认为网络不是传统媒体简单的延伸阎。那么如何看待网络的属性以及如何充分地发挥其信息整合的功能,则是今后研究的重点,为此,文章从信息传播形态的多样化、信息传播类型的复合性、信息传播内容的共创性等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变迁中,探寻信息传播在内容、渠道、形态等方面的路径整合之路。

    二、网络信息传播的新变化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网络不仅是“媒体”,更重要的是“平台”。网络作为媒体的特性仅仅是网络信息传播大系统中一个信息传播单元。如图1所示,网络媒体、博(播)客、网摘、sns(社会性网络软件),rss(丰富站点摘要),tag(标签)、wiki(维基),p2p(点对点)等都属于信息传播单元,它们共同构成网络信息传播大系统。

    相比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我们研究发现,网络虚拟空间里的信息传播发生了新变化,这些新变

化更突显了网络的“平台”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传播形态的多样性

    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传播时代,信息传播的方式是单一的,如纸质媒体是以特定版面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广播、电视等电波媒体是以特定时间段的波段或屏幕为形态进行信息传播。而在网络信息传播时代,信息传播则突破了传统媒体单一的形态介质局限,其信息传播的形态多样化,呈现出用户创造的特征。在网络信息传播平台上,网络除了融合报刊的网络版、网络广播和网络电视等形态外,还包含其特有的信息传播形态,如bbs论坛、虚拟社区、网络聊天、博客、播客和闪客问。此外,搜索引擎和网络游戏等一些新的信息传播形态,会在互联网平台上不断涌现。

    (二)信息传播类型的复合性

    我们研究发现,网络中信息传播类型的复合性表现在网络传播本身的复合和网络传播过程的复合两个方面。网络传播本身的复合表现在它是自身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的整合,因为不管哪种传播类型,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它的原型。在人们所认同的“信息社会”里,信息的自身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构成了整个人类社会,而网络对这些传播类型的整合,正是对传统媒体的传播类型的革命性突破。另一方面,信息传播类型的复合性还表现在网络对某一事件的传播可以融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传播类型,这是以往传统媒体所不能企及的。如在舆论监督领域,新媒体普遍运用的情况下,有时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不会直接导致相关舆论的生成,而是通过各种新媒体以人际传播的方式被继续传播,附带上情感和倾向,从而形成关于某个问题的舆论网。

    (三)信息传播内容的共创性

    尼葛洛庞帝认为,网络改变了影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将信息推给(pushing)用户的传播方式,取而代之以用户个人自主地将信息从数据库中拉出( pulling)的传播方式。在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全员传播时代,用户创造占70%以上”,媒体神话将一去不复返,人类历史进人了用户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与其他媒介相比,最根本的特性是交互性。网络资源可以边消费、边生产,人类从此进人一个用户创造的时代。如凤凰网在新闻版块一条新闻,后面都可以让网民发表评论,而其他网民在接收到这条新闻信息的同时,也会接收到关于该新闻信息的网友评论,这是网络中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对于信息传播内容的共创性的集中表现。

    (四)信息传播虚拟环境的趋真化

    人们将媒体通过传播塑造的环境称为媒体拟态环境,它与真实环境有一定的差别。在网络中,媒体拟态环境消失,网络塑造的环境则更接近于真实环境,是真实环境的一种技术虚拟和镜像。所以,在网络的传播世界里,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精英阶层和大众阶层(或草根阶层或山寨阶层),他们并行不悖,共同成为传播的主体,而这些主体在一种近乎真实的虚拟环境中借助网络平台传递信息,营造个性的信息传播态势,如以往企业不得不依靠大众传媒为其宣传和公关,在网络时代企业则作为传播者通过自己的网站,直接面对国内外受众进行宣传和公关,销售产品和塑造形象。网络博客也通过较高的点击率,获得真实的经济回报。

三、信息内容有效传播的整合路径

    大众传播时代的特定历史条件造就了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的辉煌时代,而随着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介技术的发展,人类进人了个性化媒体时代。以web2.0为代表的新媒介技术的关键是对于原本散布在社会各个角落的、被忽略被遗忘的大众智慧的价值“碎片”的有效聚合与利用,从而翻开了一个新的传播时代的序幕。

互联网行业的“摩尔定律”—梅特卡夫定律告诉我们,网络的价值等于网络节点数的平方。也就是说,网络的真正价值在于网络信息、知识、技术、关系等资源的高度整合。网络作为媒体的特性只是网络这个大价值链中很小的一部分。因此,我们认为网络媒体的发展应突破“网络是媒体”的樊篱,探索“有效整合传播”之路。这里提及的“有效整合”,不是对网络所传播的信息的简单融合,而是合理、有序、有效的整合,是内容、渠道和形态三个方面整合的路径模式。

    (一)内容整合

    网络的个性化特征使信息传播主体多元化、复杂化,造就了大众共创的时代。然而,在广裹的信息海洋面前,受众变得无所适从。网络信息过剩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的相对稀缺,尤其是有效信息的缺失。面对网络的这种信息传播状态,具备一定规模且有专业素养的网络媒体应该积极探寻网络信息内容的聚合、甄别和整合之路。其一,网络媒体的角色定位应该从传统的信息传播者或者转变为信息聚合者。正因为网络中的受众具有“碎片化”的特点,信息聚合的目标应该是便于信息的精准传播。其二,网络媒体除保持自身“独家”特色外,还可以采取“多家”信息整合的策略,以满足受众获取信息的愿望和需求。例如,针对某一重大事件的信息传播,网络媒体除了传播关于该事件的基本信息外,还需整合博客(精英或草根阶层)、播客bbs论坛、聊天室、网络社区等关于事件的信息传播情况。其三,传播的内容升级,完成从信息到知识的转变。

    (二)渠道整合

网络传播的最大特点是交互性,网络信息传播的传者和受者的界限变得模糊,进人了一个内容共创的时代;网络的线上和线下的界限也变得模糊不清,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在网络信息传播中,多传播主体、多传播渠道共同汇聚在网络信息传播这个大系统中。渠道整合分为线上渠道整合和线下渠道整合两个方面。前者是对互联网上各类信息传播主体的有效聚合。对于这些传播主体或传播渠道的有效整合和链接,将使得网络信息传播变得全面、及时。比如,2008年四川坟川大地震发生后,关于地震的第一条信息是在百度贴吧里诞生的。后者是网络媒体的跨媒体传播策略,也指网络媒体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融合传播策略。如在北京奥运会的网络媒体传播中,央视国际网站和中央电视台以及手机信息传播的运营商—中国移动这三者的完美配合,使得央视国际网站的奥运信息传播很成功。

    (三)形态整合

    网络信息传播形态呈现多样化的特征,这是对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的一次革命。那么对于网络信息传播中的形态整合则是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形态多样化的必由之路,我们认为,可以从基于点的形态整合和基于面的形态整合两个角度加以整合。

    1.基于点的形态整合。这是关于微内容的管理,网络信息传播中“信息传播以微内容为基础,微内容(micro content )是将信息传播对象分解成的很小的单位,类似于信息管理领域研究的数据元、信息元、知识元”。我们把包括网络媒体、博(播)客、bbs论坛等在内的信息传播单元称为“点”。网络信息传播中,信息总是由一个“点”发起,进而引发到不同的“点”,即不同的信息传播单元(如图2)。

    由于网络传播内容共创的特性,这一引发信息的“点”不一定来源于网络媒体。如关于2008年的四川坟川大地震的第一则信息来源于百度贴吧,而网络媒体要具备发觉信息引发“点”的敏锐嗅觉,然后对信息进行多点的整合传播,以实现信息传播效果的最优化。如信息传播进人博(播)客、bbs论坛、网络社区等信息传播单元,与其有效的整合;信息传播与搜索引擎的结合,将有效信息变为搜索引擎的内容;利用植人式信息的方式,将信息传播与网络游戏相结合,使得信息传播融入到网络游戏的内容等等基于点的形态整合,使网络媒体达到优化传播的目的。

    2.基于面的形态整合。基于面的信息传播形态整合,是在基于点的传播形态整合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网络传播纷繁复杂的信息海洋中,有一定组织规模和专业素养的网络媒体在基于面的形态整合这一方面将有所作为。这方面的运用例如网站的专题信息和桌面工具。网站的专题传播就是针对时下某一重大信息进行的一整块、一整版内容的有效聚合。在这个信息专题里,融合了来自除网络媒体以外的多种信息传播单元的有效信息。桌面工具全面汇集了网络媒体业务的形态,它是一种基于面的信息传播形态的有效整合。如新浪推出的“新浪魔方”,将网络信息直接整合到用户桌面,对网络传播产生深远的影响。此外,基于面的信息传播形态的整合模式还有很多,有待进一步探索。

网络信息的传播特点篇3

目前学术界对危机事件信息传播的研究,主要是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信息传播的主体特性、环境因素、过程、情感倾向、引导政策和热点主题挖掘等等,而对各种关系复杂、规模庞大的危机事件的网络信息传播群体和传播机制研究较少。由于互联网传播信息的快捷和方式多样,使得传播群体呈现出更为复杂化和动态化的特征,传统方法更难从互联网海量信息中发现潜藏的群体特征和行为规律,特别是在对危机事件的事态发展状况的预测和控制上捉襟见肘。这主要是,传统方法对3个重要问题研究不足:(1)如何从危机事件的网络传播特性出发,抽取网络信息的传播群体?(2)如何分析这些传播群体的结构和行为演变规律,并提出相应的组合干预措施?(3)如何发掘传播群体中的重要角色和持不同观点的派系,以对危机事件进行更好的引导和控制?

信息在人与人之间的流动性和舆情观点的形成容易受他人的影响,说明可以使用社会网络(Socialnetwork)的方法来研究危机信息在互联网上的传播。因此,本文将提出一个基于社会网络的危机信息传播研究框架,将危机信息在网络上的传播群体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危机信息传播的主体、传播渠道、传播行为和影响因素等要素有机整合到一个框架体系内来,预期在对危机信息传播的规律及控制方法上有实质性的突破,以寻求对上述3个问题的解答。同时,本研究框架将为政府科学、高效、有序地分析和管理危机信息提供决策参考,提高政府对危机事件的预测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近年来,不少学者从社会学[1-2]、政治学[3]、传播学、生态学[4]等角度对互联网上信息传播的引导和控制进行了研究;还有学者从互联网危机信息的采集[5-6]、内容分析[7-8]、舆情监控系统[9]等方面来研究信息传播的预测和监控技术。这些研究为危机事件的网络信息传播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成果,但是较少涉及到各种关系复杂、规模庞大的传播群体,使得难以有效监控和分析这些群体的信息传播行为,难以及时有效地从传播主体和传播途径上提出具体的危机应急处理方案。

社会网络的方法从危机信息的传播群体这个角度入手,通过对传播群体的特征、结构和行为机制的解析来研究危机信息的传播与控制,成为一个可能的突破口。首先,对危机信息传播的主体即网民所构成的群体进行社会网络建模,以数学形式描述群体关系,便于理解其内在机理并进行特征分析,也为不同传播渠道上的各类舆情传播动力学行为研究提供了基础平台;其次,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ocialnetworkanalysis,Sna)对群体进行结构测度,可以研究群体的结构对群体功能或者群体内部个体的影响,并帮助角色挖掘和派系分析,探寻危机信息传播的关键人物和骨干网络;最后,在网络模型上的群体动态演变行为则反映了危机信息传播群体的演变过程,它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危机信息传播的规律。因此,本文认为:以危机事件的网络信息传播群体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的结构分析范式来对不同传播渠道上的危机信息传播网络和传播行为开展研究,可以很好的理解和解释危机信息传播规律。据此建立了基于社会网络的危机信息传播的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1.1危机事件的发展过程

危机事件的持续时间是指从危机潜伏到危机结束所经历的时间。根据网络中危机信息的扩散模型分析,持续的时间越长,危机信息源就越多,越容易产生新的信息,引发群体的恐慌和盲从[10]。StevenFink在1986年提出了危机信息传播的四段论模式:危机潜伏期、危机突发期、危机蔓延期和危机解决期[11]。

由于危机事件本身的发展存在一个过程,所以对于危机信息在互联网上的传播也存在阶段性,不同的危机期所传播的信息在数量和质量上有明显的不同。所以,需要将危机事件的发展过程引入到基于社会网络的危机信息传播框架上来,对各个危机阶段的信息源、信息类型、信息传播特点进行研究。

1.2传播主体

危机事件信息在互联网上的传播,主要涉及三类传播主体:

1.2.1普通网民

互联网环境下的各类新媒体和自媒体的出现,使得网民在危机事件的信息传播中,既是信息传播者也是信息接受者。受众从媒体途径知情信息与议题,并积极给予自己的内容表达,将其体验内容与议题发送到媒体上,给予后续受众。可以发现这是一种“多对一,一对多”的关系,形成的传播系统比链式反应更迅猛[12]。

1.2.2把关人

“把关人”的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的库尔特・卢因率先提出的。他指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gatekeeper),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在危机事件的信息传播中,主要的把关人是政府、媒体和互联网服务运营商。政府作为把关人的主要作用是及时地权威、公正的信息,满足公众信息需求。因为,在公共危机中,公众最希望在第一时间获得有关信息,如果公众无法从政府渠道获取,各种流言就会通过多种渠道迅速传播。流言的传播具有快速性、失真性、放大性的特点,可能引发社会的普遍恐慌,加剧事态的恶化[13]。同时,政府还应对舆论进行引导和控制,制止谣言的传播扩散。媒体作为把关人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环境守望、舆论缓释和社会反思来对公共危机信息进行监督[13],对社会不良情绪进行减压。互联网服务运营商主要指互联网基础设施服务商(如中国电信)和软件服务商(如新浪、腾讯),他们在政府的监管和引导下,针对危机事件中出现的不良信息和非法用户,通过禁止发言、关闭评论、封锁帐号等行为,有效制止网络谣言。

1.2.3造谣者

在危机事件的传播中,还存在一些不法分子在互联网上散播谣言,加重危机事态,对社会带来重大的负面影响。如何识别出这些不法分子的重要人物(如谣言传播的始作俑者),或是群体(如网络水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3传播渠道

危机事件的信息传播以大众传播为主,互联网上传播渠道主要有即时通讯工具(如QQ、mSn)、电子邮件、门户网站、网络论坛以及社交网络(如新浪微博、人人网)等等。这些传播渠道不仅有传统的网络媒体,更多的是新兴的自媒体,使得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多样化,能让用户自己快速的生成信息并在多个渠道上同时传播。所以,不仅需要对单一的传播渠道进行研究,还需要描述和表示危机事件信息传播过程中各种渠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1.4传播行为

危机事件信息扩散网络中,各个行为主体对于危机事件的认识和倾向的不同导致了他们不同的行为(如、评论、转发等),这些行为成为了这些主体具有与其它主体连接的驱动力。网络的形成依赖于众多主体的连接决策,危机中的公众是由于个人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来调整自身预期而产生一致的群体行为。目前有关危机事件信息传播网络的研究较少考虑主体的这种策略行为以及传播网络形成演化如何受主体策略行为的影响,因此难以解释危机事件的信息扩散和观点演化的内在驱动力,从而也无法根据宏观层次上网络结构的变化来提供对微观层次上主体行为的引导控制建议。所以,需要研究解决如何定量刻画主体传播行为的问题,并实现对主体策略行为和网络结构相互影响的整合。

1.5影响因素

根据传播说服理论,影响信息传播意愿和效果的因素可划分为三大类:来源特征、传播内容特征和接受者特征。危机事件信息传播也属于信息传播的一类,所以其影响因素也可以考虑分为如下三类:

1.5.1来源特征

来源特征的专业性、可靠性和客观性3个维度均影响危机信息的传播意愿和传播效果。在来源特征的研究中,谣言扩散理论认为来源可信度对受众的再传播和扩散谣言的行为意愿具有正向的影响[14]。来源的专业性是指信息发送方让信息接收方所感受到的能够提供正确信息与表现出专业行为的能力。客观性是指接受者对传播者的公开性、公正性和中立性(不带有主观偏向)的评价与感知[14]。

1.5.2传播内容特征

危机事件的信息传播内容特征主要是危机事件的类型、危机编码和解码、信息格式以及噪声。不同类型的危机事件,其对外传播的动力差异较大,比如公共性很强的危机事件容易被公众关注,并且易于迅速传播[15]。危机编码指危机处理组织对外公布危机信息所采用的方式、策略等内容。危机解码是公众对危机信息进行解读的过程。解码过程受到公众的背景信息的影响。危机编码和解码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危机事件的信息接受效果[15]。信息格式是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不同的类型,有着不同的传播速度和吸引度。噪声是妨碍危机信息传播并能够造成信息失真的干扰因素,它存在于危机传播中的任一环节。如不准确的沟通语言、难以辨认的字迹、不合实际的举止、小道消息、谣言等,这些都属于噪声。噪声能够降低危机信息传递的有效性,使得危机发送与危机接收之间产生较大的差异[15]。

1.5.3接收者特征

每个接收者受到个体特质(如职业、教育程度、年龄等)、心理因素(如危机恐惧感知、对政府媒体信任倾向、防备心态等)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制约,进而影响他们接受信息的效果。根据CnniC的报告[16],2011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中国互联网已经走过高学历人群普及阶段,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网民普及率已经超过90%,互联网正在向高中、初中等学历人群扩散,低学历人群的网民不断增加。同时,低年龄层的网民数量也大幅增加。这使得在危机事件中,网民缺乏社会经验,考虑问题不成熟,更容易冲动,产生群体极化,互联网也容易出现庸俗、灰色的言论。

2.基于社会网络的危机信息传播的研究框架的分析步骤和主要内容本框架以危机事件的网络信息传播群体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的结构分析范式来开展研究,最终目的是为了理解和解释危机信息传播网络以及构建基于这些网络结构之上的传播行为。因此,本框架的分析步骤是通过采用“结构一功能主义”的系统观点对传播网络进行整合分析:首先,对危机事件的发展过程、信息传播渠道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掌握危机信息传播的特征;其次,从结构角度来研究传播主体所形成的传播网络,剖析网络结构、关系和个体的要素组成及要素间作用机制;再次,从系统表征与功能作用入手,分析特定的传播网络结构下的传播行为。最后,利用实例数据和原型系统对理论进行检验。具体的分析步骤和主要内容如图2所示:图2如何建立基于社会网络的危机信息传播框架

2.1危机信息的传播特征和影响因素

危机信息传播具有信息来源广泛、信息流巨大、渠道多样、传播迅速等特点。首先,应与各级政府、组织和机构紧密合作,获取危机案例,并通过网络获取大量的各类危机事件的网络信息传播的具体案例,建立数据集和事例集。然后,利用真实危机事件的数据分析、时空分析和事件演化分析方法,剖析危机事件的发展过程及对应的关键要素、信息传播的渠道特征、路径规律等,为危机事件网络信息传播规律和控制模式奠定基础。最后,通过实证的方法研究危机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来源特征、传播内容特征和接受者特征)。

2.2危机信息的传播主体研究

2.2.1危机信息传播的主体网络构建

危机事件在不同的生命阶段和传播渠道中,表现出各异的传播网络结构和特征。因此,需要研究危机事件网络信息传播中行为主体(网民)的特征、行为模式,以及主体间的关系搭建的内在驱动力。以此为基础,针对不同粒度级别的危机事件信息扩散网络进行抽取,并结合危机事件特殊的信息传播特征,研究传播网络的节点分布状况、链接关系,引入合适的参数,实现节点特征的形式化描述和链接关系表达式,提出支配网络化过程的算法,从而构建危机事件信息扩散的主体网络模型,作为下一步研究的基础。

2.2.2危机信息传播的重要角色挖掘

实施对网络关键节点的有效引导,可以更好的控制危机事件的信息传播。Sna首次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末,它用于描述和测量行动者之间的关系或通过这些关系流动的各种有形或无形的东西,如信息、资源等[17]。因此,作为分析信息交换的一种方法和系列化的技术手段[18],Sna可以适用于互联网信息传播的研究。Sna对网络结构的分析主要分为基于代数模型的定量分析和图论的图形分析[18]。Sna已有的基于个体分析的主要指标有:程度、中心度、结构空洞等,它们反映了整个网络的规模、聚合程度和有效性;已有的基于整体分析的主要指标有:网络密度、网络中心度、网内亲近度、网外亲近度等,它们反映了整个网络的规模、聚合程度和有效性。因此,需要针对危机事件的特征,使用Sna方法和UCinet软件,设计一套动态的综合测度算法来测度危机事件信息扩散网络中节点(集)的重要性,并据此来对危机信息扩散网络中的重要角色进行分类及其特征研究,探寻危机事件信息传播的发起人、意见领袖、把关人等关键人物。

2.2.3危机信息传播的派系分析

随着危机事件在网络上的传播,持相近观点的人容易聚集成一个个群体,并不断发展成独立的派系。这些派系极大的左右着网络主流观点,影响危机事件的事态发展,特别是“网络水军”和敌对组织更需要我们进行识别和控制。Sna已有对小群体(clique)、同位群(block)、社会圈(socialcircle)以及网络中识别群结构的算法的分析方法,比如层次聚类算法(hieraticalclusteringalgorithm)和谱分析(spectralanalysis)方法以及基于边的介数的方法等[19-20]。因此,需要在Sna方法的基础上,研究网络的聚集系数和分层结构特征,提出基于分层聚类的危机事件信息传播网络的群识别算法,进行信息传播的骨干社团挖掘。还可以研究网络不同群规模分布下的群体压力、群体极化、群体互动,以及其对个体态度和观点的塑造和演变。

2.3危机信息的传播渠道研究

2.3.1危机信息的传播渠道整合

危机信息传播渠道不再是单一的网络,而是多种网络的结合。但目前的研究局限在单一信息传播渠道(如博客、电子邮件、网络论、p2p系统等)上,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危机事件本身传播的特征规律。因此需要考虑危机信息传播途径的多平台、异构性等特点,引入合适的参数,来描述和表示危机信息传播过程中各类传播渠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2.3.2危机信息传播的关键路径控制

危机信息传播有多种扩散渠道和扩散路径,需要根据Sna的方法和信息流特征,对实际网络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和仿真实验,分析信息扩散的路径规律,建立一套有效的探寻危机信息传播的关键路径的算法,从而有效地阻断、截流危机事件的网络谣言,对网络信息进行正确的疏通引导,提高政府的网络信息控制能力。

2.4危机信息的传播行为研究

综合复杂网络模型和传播模型对危机事件的信息在互联网上的扩散过程进行网络动力学建模,建立危机事件的信息扩散模型,并将危机信息传播的重要实际特征如主体行为机制、信息扩散过程中的时延情况、多路径扩散的冲突情况等纳入到信息扩散模型中来。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研究信息扩散过程中的重要参数(初始节点分布、活跃节点比例、传播率、危机程度等),把握信息扩散控制的关键所在。此外,建立网络结构和主体行为机制的动态耦合模型,着重考察信息扩散主体的态度倾向、下级传播节点选择策略和实时动态反应这些微观行为机制对危机事件信息扩散网络结构和扩散行为的影响,以优化危机事件预警的信息模式和增强危机信息传播的引导控制能力。

3.总结

本文综合运用社会网络理论、传播理论和信息行为学等理论和方法,将危机事件信息传播的主体、传播渠道、传播行为等要素有机整合到一个框架体系内来,预期在对危机事件的信息处理、实时监控、应急决策上有实质性的突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该框架对危机事件的网络信息扩散与控制的研究既可以把握灾情、人群心理情绪等方面的变化,又可以对人群心理和行为的演化产生巨大的作用力,对于向人群传递事件真实情况、避免恐慌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框架提出为政府科学、高效、有序地分析和管理互联网信息提供决策参考,提高政府对危机事件的预测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毕宏音.舆情视野中的网民上网行为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7,(4):157-160.

[2]张丽红.从网络舆情传播的角度谈文化安全[J].社科纵横,2007,(2):129-131.

[3]徐晓日.网络舆情事件的应急处理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89-93.

[4]袁志秀.基于生态学的信息传播模式[J].情报杂志,2005,(3):14-16.

[5]赵颖斯,刘云.BBS舆情系统的数据采集方法[J].电信快报,2008,(12):22-24.

[6]albertoHF,Laender,Berthiera,etal.aBriefSurveyofwebDataextractiontools[C].aCmSiGmoDRecord,2002,31(2):84-93.

[7]黄晓斌,赵超.文本挖掘在网络舆情信息分析中的应用[J].情报科学,2009,(3):74-79.

[8]曾依灵,许洪波.网络热点信息发现研究[J].通信学报,2007,28(12):141-146.

[9]许鑫,章成志.互联网舆情分析及应用研究[J].情报科学,2008,26(8):1194-1204.

[10]魏玖长,张岩,任轶群.危机事件新闻报道数量的时间演变模式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52(11):57-74.

[11]FinkS.Crisismanagement:planningfortheinevitable[m].newYork:americanmanagementassociation,1986:34-36.

[12]顾明毅,周忍伟.网络舆情及社会性网络信息传播模式[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16(5):67-73.

[13]李春华,龙厚仲.公共危机信息传播模式及其运行[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23-27.

[14]陈明亮,章晶晶.网络口碑再传播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8(5):127-135.

[15]魏玖长,赵定涛.危机信息的传播模式与影响因素研究[J].情报科学,2006,24(12):1782-1785.

[16]CnniC.2011年中国互联网网民调查报告[eB/oL].,2012-01-17.

[17]BurtRS,minormJ.appliednetworkanalysis:amethodologicalintroduction[m].BeverlyHi11s:Sage,1983.

[18]Francescomartino,andreaSpoto.Socialnetworkanalysis:abrieftheoreticalreviewandfurtherperspectivesinthestudyofinformationtechnology[J].psychnologyJournal,2006,4(1):53-86.

网络信息的传播特点篇4

对于日渐兴盛的网络媒体来说,网络信息表现出来的非线性特点注定了以前旧模式在网络新闻信息传播中的缺憾。构建网络新闻信息传播新模式能简洁、直接、有效地给接受者展现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交互性,能把具体操作过程中不能看到的信息传递以及接受者反馈展现出来,有利于其他相关网络理论的形成。

为了较好地区别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在传播新闻方面的异同,本文由二者的传播特点着手,经过比较构建起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新模式。

传统的媒体新闻传播模式

报纸、广播、电视是日常生活中的主流媒体,尽管在新闻信息传播方面有不一样的工具、途径与传播形式,不过也有共同的传播特点:1.传播与接受关系明晰。也就是在新闻信息传播之中,报社、电台、电视台通常掌控“发言权”,是唯一的新闻信息源头,即新闻传播的掌控权是在媒体之中,而普通民众是信息的接受人。2.接受者之间互相孤立,联系不紧密。报社、电台以及电视台表现出星之构造往外传输新闻信息。与此同时,所有接收到新闻信息的接受者正常情况下不会运用相同的途径把新闻信息重新传递给别的人。并且,接受新闻的民众是不会再运用媒体来再次传播新闻信息,仅仅是运用谈话和对话等方式来进行。3.传统媒体把信息传播给接受者,接受者却不能运用相同的途径来反馈信息。就是安排设置“读者反馈”、“民众热线电话”甚至是邀请民众亲身参与到节目中来,都无法切实有效地变换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接受者之间“我说你听”的传播模式。因此,接受者的反馈信息却是时间晚的,或信息量少,或运用其他的工具展现出来,不能真正有效地达到那种“传播”和“接受”之间的双向互动交流,在新闻媒体与接受者之间树立了一面隐形之墙。

根据以上观点,能够得出以下结论:在新闻信息资料的传播中,传统媒体的最大缺憾是不能给传播者和接受者两方都提供一个相互对等交流沟通的信息平台,接受者对某个新闻信息的反馈情况与需求状况都无法迅速传递到传播者那里,传播和接受之间没有交互性。和传统媒体来作比较的话,网络媒体的新闻信息传输在交互性方面有传统媒体不能比拟的优点。

网络媒体新闻传播模式

根据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观点,每次技术层面上的创新都会推动新闻信息传播方式向前大步跨越。网络媒体传播新闻信息是以因特网为基础,运用现代先进的传播技术,在新闻信息传播的内容、形式和方便人们阅读等方面全面做了改进,有很强的立体性信息传播功效。和传统的新闻传播作比较,网络新闻一是经过内容的设置、结构的取舍等方法,让新闻报道有了“最好状态”,方便人们获取立体认知,能更清楚更深层次了解新闻信息;二是接受者的建议和态度能马上传递给传播者,传输与接受间有了某种互动关系,进而让新闻立体传播功效在网络的氛围中有更加深入的展现。

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构造中无固定新闻信息发出者与接受者,传播者和接受者无明显界限,不管是传播者还是接受者全部是网络信息传播中的一个环节,所有环节都能向其他环节传输信息,与此同时所有环节也都能向传输信息的环节传输所反馈的信息。全部网络传播展现出那种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网状构造,并且伴随网络覆盖面的拓宽而持续拓宽。

在实际网络传播中,传播者和接受者间有着一个信息互换平台。此信息互换平台包含计算机、终端机以及信息交换设备,它事实上是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中枢。不管是传播者还是接受者,都能运用这个途径做传播和接受的活动,传播者把新闻信息汇总于此平台之上,接受者能通过这个平台随意挑选相关新闻信息。

网络传播融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所有特点于一身,相互交流与双向流动是它最突出的特征。伴随网络技术持续提升与完备,接受者的反馈信息慢慢变成网络新闻信息传播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和传统媒体接受者的反馈信息不一样的是,使用网络的接受者对网络新闻信息的反馈依然运用网络来传输给传播者;把自身的反馈信息传输给传播者的时候,使用网络的人还能运用信息互换平台与其他客户作建议、思想、观念之碰撞,相互碰撞的结果一般会最终形成全新的信息与建议。

接受者运用网络媒体看新闻的时候,他们反馈信息常常会与所阅读的网页一同进行,有多元性、时效性、同步性的特征。

大多数情况下,网络新闻在页面上仅仅展现出相关新闻的标题,把重要的、有可看性且可以吸引接受者的新闻标题留在第一层面上,把相关内容以及新闻报道、新闻背景留在第二或者第三层面。唯有第一层面的相关新闻标题牢牢吸引了普通民众,人们才会慢慢深入去了解,并会不停地点击相关的新闻信息链接,进而了解相关新闻信息的全部过程。民众对新闻信息的反馈有下面一些形式:1.对新闻第一层面毫无兴趣,不想点击接着阅读,和传播者也无交流沟通。2.被新闻标题所深深吸引,慢慢去看新闻的所有内容,乃至去点击相关链接看相关的新闻信息。例如在攻打伊拉克的海湾战争没有开始之前,全世界都非常关注伊拉克局势之时,新华网在其网页的首版《最新播报》中专门开设了“伊拉克局势二十四小时全天候报道”栏目。对伊拉克局势有兴趣的民众能够先进入“滚动新闻”,走进第二层次,且由“美军动态”、“伊拉克时局”、“联合国态度”、“核查行动”、“大家评论”、“相关时局图片”等栏目上挑选自己喜欢看的内容进入,在第三层次上挑选其非常想知道的相关新闻信息。此种传播和接受模式极大地强化了网络客户挑选新闻的自主和自由性,符合接受者接纳相关新闻的内心需求,很大程度上吸引接受者运用网络去看新闻信息。3.接受者能在阅读新闻的时候运用电子邮件,把自己的想法、建议和要求很快反馈到传播者那里,有利于传播者迅速知晓新闻信息传播状况以及功效,改善与完备采访、编辑等相关工作。4.接受者可把他对某个新闻或者某个事情的意见发表在网络相关论坛上,和别的网络客户能马上作一些讨论,达到横向建议的反馈目的。另外,人们还可以把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信息资料通过电子邮件推荐给朋友,也可以发到BBS上面。5.接受者能通过聊天的形式与网络新闻的记者和编辑们相互交流对一些新闻事件的意见,或者是通过网络与嘉宾们就一些新闻热点和焦点问题作“面对面”的相互交流与沟通。

构建新模式的过程以及相关分析

根据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在技术上以及运用上展现出来的特点,我们在构建模式时应重点考虑以下几点:

1.怎样展现传播者和接受者、接受者和接受者间的新闻信息的相互传递、反馈、互相交流、结合、意见和建议相互碰撞?把现实生活中虚拟的信息资料交流平台摆在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运用它的媒介作用展现网络新闻传播各个方面的信息互动是此模式非常特别的地方。2.怎样把实际传播中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以及反馈途径展现出来,表现出传播者的主导性以及接受者的独立自主?依照接受者的内心表现与阅读方式,我们把接受者的反馈分为三种类型:不作反馈型、点击阅读型、相互交流探讨型,将接受者通过相互交流的平台与传播者的互动一同构建起来。3.怎样强化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整体性和社会性?在刚开始构建此模式时,我们没考虑到接受者与传播者的个体要素,没把二者放在整个社会大背景下去思考。可是从心理学视角来审视,所有传播信息者在对新闻信息传播时会或多或少受其自身因素的影响,且会受到自身价值观与倾向性的束缚。与此同时,众多社会因素也会影响传播者与接受者,致使他们对有些新闻信息是不是有兴趣,程度深不深,是不是展现出其兴趣,他们的反馈展现到何种程度。在此模式最后成型的时候,我们专门考虑这些因素对传播者与接受者的影响。

根据上面问题综合考虑,综合互动和互向交流性为一体的网络新闻信息传播模式的展现如下。以人民网对美国攻打伊拉克的战争时局的报道为例,来了解新闻信息怎样在接受者与传播者间相互产生互动。2003年4月12日头版新闻大标题是《美国军队扑克牌通缉令:萨达姆是“黑桃a”》。普通民众若对此条新闻不感冒,也就不可能点击相关新闻,更不会对这个新闻发表任何评论,仅仅会在《最新报道》与《深入阅读》中挑选其他战争新闻信息。有些接受者对此头条新闻出现“心理忽视”,隔断了反馈途径;若接受者对这有兴趣,则能点击“深度报道”去进一步了解情况,且在子页中还能够点击“相关评论”去了解别人对此新闻信息的一些看法,或者表达其本人意见,实现网络交流沟通。与此同时,接受者还能够在子页中去看“其他新闻报道”,进入其有兴趣的第三层、第四层信息;另外,接受者还能通过“人民论坛”在《战争结束后伊拉克建设谁买单?》中和学者、网友相互交流。

从接受者接受新闻信息的视角来审视,接受者每遇到一则新闻,大都会呈现出没有实际反馈、阅读新闻、相互讨论等几种情况。接受者不管选择什么信息都会对别的信息造成短暂的内心忽视,对别的信息表现出不作反馈的态度。表现在实际生活中,就是接受者对那么多信息的一个综合排队的过程,排在第一位的新闻信息首先被接受者阅读以及相互交流和探讨,排在第二、第三位乃至后面的新闻信息唯有等下一次的接受者挑选——相互交流——反馈的过程。

现代网络新闻信息传播模式的特征和优点

综上所述,此模式很好地处理了我们在刚开始建立时所考虑的因素,契合了具体应用过程中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特点:凸显了新闻信息交流平台的重要性。现代网络新闻传播能在接受者和传播者乃至大众传媒等外部氛围之间作自由连通与信息相互交流,不能离开信息交流平台的桥梁作用。本模式将它的桥梁作用很好地展现了出来。注重信息的双向相互交流。此模式把现代网络媒体和原来的传统媒体进行新闻信息传播的最大不同——互动性运用不一样的反馈类型展现了出来。注重现代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综合和社会性。

麦奎尔与温德尔在《大众传播模式论》中指出:“适合所有目的与所有分析层次的模式肯定是没有的。”因此,在构建现代网络新闻信息传播模式中,把研究难点放在接受者的反馈与传播的互动方面,由实用视角去勾勒出新闻信息的相互交流,为更深层次的理论研究提供大致结构。我们有理由相信,伴随网络技术的持续提升,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日臻成熟,网络新闻信息传播模式也会持续提升、创新与完备。

参考文献:

网络信息的传播特点篇5

关键词:高校管理干部;网络传播;决策;科学化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公共wiFi的普及,小屏技术飞速发展,信息传播的方式方法等方面都呈现出与以往不一样的特点。这对高校管理干部应对网络传播决策科学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对管理干部预判、决断带来新的考验。

1网络传播对高校管理干部提出新挑战

1.1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传播特点

清楚认知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将有助于高校管理干部准确把握网络信息的本质,处理事宜。总地来说,其特点体现以在下几个方面。其一,传播模式立体化。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是新旧方式交互,网络传播正成为这一时期大众接收和发送信息的最重要渠道。网络传播也呈现出了与其他媒介不同的特点和特征,传播模式立体化,不再单一局限于文字和图片,短视频成为新方式。信息传播阵地不仅仅是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传媒,新媒体如论坛、app、微信、微博等网络社区逐渐成为新渠道,受到年轻一代喜爱。其二,传播速度瞬间化。每个人都是传声筒,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显著特点。网络技术的发展让信息传播速度倍增,网络覆盖的任何地方都可以是信息传播的发起点,或中转站,或接收站。信息传播不再是点对点的单向传播,而处于点对面的状况,并呈现出以点为中心的爆炸式的圆形覆盖式扩散。其三,传播信息碎片化。移动互联网让每个人都变成了传播者。信息传播不再经过筛选、加工,传播者对信息的甄别和鉴定能力参差不齐,信息传播的角度各不相同。这些信息所涵盖范围涉及各方面,大量的信息狂飙式、碎片化地涌向受众。这一方面让受众大量接收了外界信息,也可能导致受众无法有效辨别信息的核心,无法形成有效信息的连线。其四,传播主体平民化。移动互联网赋予每个人“记者”的属性。传播主体变得大众化和平民化,传播主体构成来源广且大。单个个体或者任何组织、团体都可以作为传播主体传播任何身边发生的事,或转发异地发生的事。其五,传播对象泛众化。除了特定专属情况外,移动互联网的信息传播可以适用于任何受众,没有特定传播对象。因传播主体的大众化和平民化,信息内容也较生活化,信息语言也更朴实化,受众也更容易接受。

1.2网络传播对高校管理干部决策提出新挑战

高校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前沿社区,大学生是信息传播的重要群体。传播主体虽然多以年轻群体为主,但容易被社会化和复杂化。这些都在挑战着高校管理干部的决策能力,挑战着高校管理水平。首先,高校管理干部要在思想上要转变。高校管理干部要快速适应网络传播的新要求,从“监管”转变为“疏导”,掌握网络传播的特点,把握住网络传播主体的诉求变化,这都将为高校管理干部科学决策奠定良好基础。其次,在沟通方式上要采用交互的方式。高校管理干部要摒弃传统的单一的信息者的身份,要将自己既作为者又作为接收者。随着社会发展,教育的前进,大学生不再只是知识的接收者,还成为思想的表达者,而且他们喜好通过新媒体交流沟通。高校管理干部更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现代技术了解、知晓大学生群体,为高校管理提供可用信息。第三,高校管理干部在信息传播应变上要迅速。高校范围内的信息传播同样具有瞬间化的特点,且因传播群体密度大,认知相当,更容易信息扩散。对于一些负面信息传播,如不及时有效应变可能会引发其他事情的发酵。高校管理干部在信息应对上要迅速应变,且要具有集成信息的能力,快速分析、预判信息,疏导信息流向。第四,高校管理干部在应对网络信息传播判断时要准确。网络信息传播时间瞬时化,内容碎片化、杂乱化,信源多方化,这对信息受众分析和辨别提出了考验。准确判断信息是有效处理事件,遏制恶性发展,引导正面发展的前提。高校管理干部作为信息的集成者,要剥皮看核,通过大量信息的汇总与分析,得到真实有效的信息。第五,高校管理干部在获取网络信息时信源要多方。网络传播主体平民化,每个大学生都是一个传播者。高校管理干部对于信息来源要做到耳听八方,要从不同渠道获得信息,要建立广泛信源。要充分利用学生群团组织、学生干部等获得重要信息。

2高校管理干部应对网络传播决策科学化的思维路径

高校管理干部所应对的网络传播信息大多与学校相关,且多数是校内信息传播,主体多是大学生,涉及学校及师生利益。如何有效引导网络传播,是高校管理干部必备功课。选择正确思维路径是应对网络传播科学决策的重要保证。

2.1界定问题是决策科学化的前提

正确界定网络传播信息(定性),是高校管理干部应对网络传播决策科学化的前提。高校管理干部定性相关信息时,要设定范围、厘清细节,要认识到高校网络传播信息多数应该是从校内引发的,无论信息的源头在何处,信息者多数是从维护学校和师生利益出发的,可以说是“内部矛盾”。不能一味认为网络上传播的信息都是虚、假、伪的,不能一味将网络上传播的信息定性为恶性。界定问题时要从维护学校和师生根本利益出发,所站角度和立场要正确,禁忌凡事必对立的思维解决问题,要将高校内部信息传播的可控性和社会恶意传播区别区分开。

2.2信息提炼,是决策科学化的准备

高校管理干部是高校信息的集成者,拥有优于其他师生的先知条件和可能性。面对蜂拥而来的大量的信息,提炼信息将是高校管理干部决策科学化的重要准备。高校管理干部获取信息的来源有很多,既有学校相关部门也有一线师生,但他们的信息不一定能够总是保持一致,甚或在传播过程中导致信息的偏差与删减。这都为高校管理干部获取正确信息加大了难度。面对来源各方不同的信息,高校管理者要找出关联性及相对重要的信息。同时,面对网络传播的多个信息,引发的多个问题,要明确和设定优先顺序,限定条件。

2.3制订方案,是决策科学化的选择

应对网络信息传播,高校管理干部不能盲目出击。制定和优化方案,有针对性地从根源解决问题,才能引导信息走向正面,才能以德育人。在认清和界定问题后,在信息提炼的基础上,站在维护学校和师生利益的角度,有针对性地制定合理方案,并选择最优方案。方案既要解决网络传播信息的短期诉求,也要兼顾师生的发展要求和长远期盼。方案的制订既要理性思考,要也考虑师生感情,给予人文关怀。高校管理干部在应对网络信息传播科学决策时,要有预案意识,综合关联信息,统筹安排。

2.4执行落实,是决策科学化的反馈

方案制定,执行落实是高校管理干部应对网络信息传播决策科学化的思维路径的最后一步。有效执行方案,不走偏差,是高校管理干部应对网络信息传播的决策科学化的最重要保证。执行即是一个反馈的过程。高校管理干部要充分应用现代网络技术掌握执行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变化,关注师生动态,在人文上关怀,在法理上教育,在行动上坚决。

3高校管理干部应对网络传播决策科学化能力提升途径

管理干部科学决策能力关系到管理活动的效果和成败。提升高校管理干部决策科学化能力,将有利于营造和谐的氛围,有利于打造通畅的信源,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管理的主动性,促进高校管理水平提升,达成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3.1转变思想观念,培育开放的思维预判能力

网络信息传播技术尤其是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现代传播方式方法发生了改变和飞跃。高校管理干部是推动学校发展和提升教育事业水平的中坚力量。这一群体必须要紧跟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知晓新媒体技术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在观念上接受和转变,掌握新媒体快速变化、信息传递的便利性等特征,掌握新媒体技术使用能力。了解网络中的热词,懂得网络中非书面用法的言语涵义。关注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和动态,并以一种开放的、共商的、探讨的理念对待大学生,感情上予以理解,行为上予以规范。对于网络信息可能引发的问题要有预判能力,要有敏感性和敏锐的观察能力,尽可能在可控范围内将负面信息疏解。

3.2认知“把关人”理论,培育准确的分析能力

在传播学中,“把关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把关人”起着决定继续或中止信息传递的作用。网络信息时代,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已经边缘化。对于这种情况,高校管理干部更要认识到把关人的重要性,必须具备对网络传播信息准确的分析、辨别能力,界定网络信息的性质,要掌握信息的提炼和加工能力。这是有效、快速处理网络突发事件的重要前提条件。

3.3储备危机管理知识,培育快速的决断能力

快速决断处理网络信息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后果,是高校管理干部应该具备的应对能力之一。高校管理干部在预判、分析、提炼的基础上快速决断还需要一定的危机管理知识的支撑。高校管理干部必须储备相关管理知识,有组织、有计划地学习、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管理措施和因应策略,提升自我对危机管理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3.4建设民主氛围,培育师生的参与能力

高校内部网络信息误传在很大程度是因为不了解过程,不清楚真相。高校管理干部作为管理者在管理中开创民主风气,在师生管理、教育过程中多指导和引导师生了解学校建设发展情况,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提供师生参与的平台,并不时地选择与师生就一些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与学习。避免将管理者的角色定义为“管人”,渠道要通畅,制度要完善。高校管理干部要将服务意识融入管理角色中,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和获取真实有用信息,有效帮助管理者科学决策。

参考文献

[1]何健.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特化与管理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5.

[2]周高琴.高校校园网络信息的传播规律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4):42-47.

网络信息的传播特点篇6

关键词:信息网络传播权定时播放修改草案调整

问题的提出

国家版权局于2012年7月6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第二稿)》(以下简称草案二稿),与2012年3月31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改草案)》(以下简称草案一稿)相比,内容修改了许多,其中草案一稿和草案二稿对“信息网络传播权”都做出了重大调整。草案一稿将信息网络传播权由交互式扩张为直播、转播等方式,以解决实践中提出的定时播放和转播等问题,在播放权中增加了有线播放,同时为避免与广播混淆,将名称由广播权修改为播放权。草案二稿又将信息网络传播权改回仅适用于交互式传播,而将定时播放、网络直播以及转播等方式改由播放权调整,同样是为了解决实践中的定时播放、网络直播以及转播等问题。这样的调整并非是单纯地回到原点,信息网络传播权从首次出现在2001年的《著作权法》中,到这两次的修改,都体现了立法者因技术的发展而对其进行的深入思考。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产生

信息网络传播权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和迅猛发展密切相关。通过互联网传播他人作品对著作权人的利益造成巨大影响,引起了国际关注。1996年12月20日,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日内瓦外交会议上,通过了《版权条约》(wCt)和《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wppt),对互联网环境下的著作权及其相关权利进行了协调。

wCt第8条规定:“文学和艺术作品的作者应享有专有权,以授权将其作品以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公众传播,包括将其作品向公众提供,使公众中的成员在其个人选定的地点和时间可获得这些作品”。其前半句“文学和艺术作品的作者应享有专有权,以授权将其作品以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公众传播”,采用了“技术中立”的立法方式,即无论采用何种技术手段传播作品,都应受到作者专有权利的控制。

我国司法实践也表明,需要对在互联网上使用他人作品的行为进行立法。比较典型的案件是1999年王蒙等六作家诉世纪互联公司侵犯著作权案。原告认为,被告世纪互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许可,将原告王蒙、张洁、张抗抗、毕淑敏、刘震云和张承志六位作家分别创作的文学作品存储在其计算机系统内,通过www服务器在互联网上进行传播,侵犯了其依法享有的对其作品的著作权。被告认为,在国际互联网上应当如何使用他人作品,使用他人作品是否需经作品著作权人的授权等问题无法可循。一审法院最后依据1990年《著作权法》第10条第(5)项“等方式”,即兜底条款,认定被告的行为构成侵权。

我国《著作权法》于2001年修订时新增了“信息网络传播权”,其定义直接来自wCt第8条的后半句,表述为“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从2001年的《著作权法》来看,被告的行为属于“信息网络传播行为”。

有学者指出,信息网络传播行为最本质的特征在于“交互式传播”。这种“交互式传播”在技术上有两个特征:一是对信息内容的传输是由受众而非传播者的行为直接触发的,受众可以自主地选择信息内容,以及接收传播的时间和地点。二是这种传播采用“点对点”的模式,受众是点播内容的特定个人。对特定电影的传输是在这个特定用户和服务器之间发生的,是两个“点”之间的传输,而不是由服务器这一个“点”同时向无数个不特定的“点”进行的传输。

信息网络传播权在适用中出现的问题

信息网络传播权作为网络环境下产生的新兴权利,其对遏制网络侵权行为,解决网络侵权纠纷,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利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它并未完全解决互联网环境下出现的问题,如网络定时播放行为是否属于信息网络传播行为,即定时播放行为是否侵犯了著作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在司法实践中争议较大,导致判决结果不尽一致。

网络定时播放行为,即网络内容服务提供商利用网络电视软件,节目表,按照节目表规定的时间定时播放节目,使互联网用户可以通过客户端网络电视软件在线观看播出的节目。

(一)观点一:未经许可的定时播放行为侵犯了权利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一种观点认为,未经许可的定时播放行为侵犯了权利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如在宁波成功多媒体通信有限公司(简称宁波成功公司)诉北京时越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北京时越公司)侵犯著作权纠纷案中,北京时越公司通过互联网定时播放权利人的32集电视剧《奋斗》行为,被一审法院认定构成侵犯了权利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北京时越公司辩称,其对《奋斗》的使用不属于信息网络传播权规定的使用范围,因为网络用户不能在其选定的时间观看《奋斗》的任意一集,而只能看到网站定时播放的那一集。

一审法院认为,只要网络用户通过信息网络在其选定的时间可以获得作品的部分内容,作品传播者就构成了《著作权法》第10条第1款第(12)项所规定的“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法律并未规定要使公众在其选定的时间获得作品的全部或任意一部分内容,通过信息网络传播作品者才构成对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行使。虽然网络用户在其选定的时间不能够获得《奋斗》的全部或任意一集的内容,但却能够获得网站正在播放的那一集的内容。因此,北京时越公司的行为构成对《奋斗》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行使。

二审法院支持了一审法院的主张,认为,互联网用户通过悠视网能够观看该电视剧的内容,即使悠视网的播放方式系定时定集播放,悠视网未经许可的在线播放行为亦侵犯了宁波成功公司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二)观点二:网络定时播放行为不构成对权利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犯

另一种观点认为,网络定时播放行为不属于信息网络传播行为,因而不构成对权利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犯。至于构成对何种权利的侵犯,因现行《著作权法》没有相应的规定,最后只能适用《著作权法》第10条第1款第17项规定的“兜底权利”。

如在安乐影片有限公司(简称安乐影片公司)诉北京时越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北京时越公司)等侵犯著作权纠纷案中,北京时越公司在其经营的悠视网网站上向公众提供涉案影片《霍元甲》的定时在线播放服务和定时录制服务,使网络用户可以在该网站确定的时间和用户选定的计算机终端上观看和下载涉案影片《霍元甲》。法院认定被告北京时越公司的上述行为侵犯了原告安乐影片公司对该影片享有的著作权中的通过有线和无线方式按照事先安排之时间表向公众传播、提供作品的定时在线播放、下载、传播的权利,因此依据《著作权法》第10条第1款第17项认定被告侵权。

二审中,法院进一步解释了应对“定时播放”适用“兜底权利”的理由:“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信息网络传播权”针对的是“交互式”的网络传播行为,即网络用户对何时、何地获得特定作品可以主动选择,而非只能被动地接受传播者的安排。本案中,“悠视网”提供的是对涉案电影作品定时在线播放服务和定时录制服务,网络用户只能在该网站安排的特定时间才能获得特定的内容,而不能在个人选定的时间得到相应的服务,因此,该种网络传播行为不属于信息网络传播权所限定的信息网络传播行为。同时,因该种行为亦不能由《著作权法》第10条第1款所明确列举的其他财产权所调整,故一审法院认定其属于《著作权法》第10条第1款第17项“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调整的范围是正确的。这是法院继王蒙等六作家诉世纪互联公司侵犯著作权案后再次适用“兜底条款”。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于2010年5月19日印发的《关于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一)(试行)》(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在总结司法实践的基础上,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通过信息网络按照事先安排的时间表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在线播放的,不构成信息网络传播行为,应适用著作权法第10条第1款第(17)项进行调整”。此外,网络环境下的直播行为和转播行为,由于其不具有“交互性”特征,同样不能由信息网络传播权进行调整。

著作权修改草案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调整

为了解决实践中提出的定时播放、直播和转播等问题,草案一稿将信息网络传播权由交互式扩张为直播、转播方式,表达为“信息网络传播权,即在信息网络环境下,以无线或者有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包括直播、转播或者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实中已出现的问题,但仍有问题值得探讨。

从草案一稿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定义可以看出,其将交互式传播扩张为直播、转播等方式,是在现行《著作权法》规定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定义的基础上所做的扩张,“信息网络环境”可以理解为计算机互联网环境,这样的界定与当前技术的发展水平并不能同步。

首先,信息网络除了计算机互联网以外,还有其他网络。最高人民法院于2012年4月的《关于审理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征求意见稿)第2条将信息网络定义为“包括以计算机、电视机、电话机等电子设备为接收终端的计算机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移动通信网等信息网络以及向不特定公众开放的局域网络”。

其次,交互式传播并非只在计算机互联网环境下才能实现。如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技术服务中,电视机用户除了能够接收电视台按照预先安排好的节目表播放节目外,还可以在自己选定的时间、根据自己的喜好个性化地选择电视台近一周播放过的节目。该公司提供的这一技术,符合“交互式传播”的两个技术特征,即对信息内容的传输是由受众而非传播者的行为直接触发;传播采用“点对点”的模式,受众是点播内容的特定个人。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经过自主研发,推出了数字广播服务。数字广播打破了常规的按照节目播出时间收听节目的模式,利用数字信道,将大量的节目下载到数字广播接收器“听立方”内,实现广播错时收听,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喜欢的节目也可收藏起来反复收听。这种数字广播也符合“交互式传播”的特征。

再次,“三网融合”即“三网合一”,已经成为发展趋势,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通过技术改造,其技术功能将趋于一致,网络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将逐步整合成为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

草案二稿对草案一稿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内容表述为:“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无线或者有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以及通过技术设备向公众传播以前述方式提供的作品的权利”,同时将定时播放、网络直播及转播等非交互式传播方式纳入播放权调整范围。草案一稿关于广播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设定是以传播介质为基础,对两个权利内容的界定并不清晰。而草案二稿则以传播方式为基础,将播放权适用于非交互式传播、信息网络传播权适用于交互式传播,既解决了实践中的定时播放、网络直播以及转播等问题,又能符合科技发展特别是“三网融合”的现状和趋势。

参考文献:

1.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1999)海知初字第57号,1999

2.王迁著.网络环境中的著作权保护研究[m].法律出版社,2011

3.杨静.网络定时播放视频行为的司法认定探究[J].电子知识产权,2009(4)

4.海淀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08)海民初字第4015号,2008

5.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08)一中民终字第5314号,2008

网络信息的传播特点篇7

信息网络传播权应具备三个要件:公众、自己选定的时间、自己选定的地点。这三要件应是充分条件,缺一不可。比如置于互联网上的文字、图片、音视频、动画等作品,网友可以随时随地依自己方便点击收看该作品,那么,权利人行使的就是信息网络传播权。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特点

首先,行使该权利受《著作权法》规范。从立法背景看,在新《著作权法》中,我国是在发行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和广播权等传播权之外,针对交互性网络传播的特点,在第10条的12款增加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也即信息网络传播权是著作权中的一种传播权,权利人可以从该项传播中获得报酬,又是著作权中的一种财产权。因此,权利人在行使该项财产权时,其权利和义务除受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专门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来规范,还受《著作权法》规范。比如说法人作品超过其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就进入公有领域,原权利人就不再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这就是受著作权法保护作品的时间性的限制。

其次,其权利主体是著作权人及录音录像制作者、表演者。

录音录像制作者与表演者在学理上被界定为邻接权人,也即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主体不局限于著作权人,还包括录音录像制作者与表演者两个邻接权人。新《著作权》法第37条第6款,第41条,第10条第12款,《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1条对此都有明确规定。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设置上,电视台和广播电台没有被纳入到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主体中来。笔者认为,没有给予广播电台、电视台以信息网络传播权,这并不损害其应有的权利,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其制作的他权利人的文学艺术作品时,如被他人在网上公开传播,可以邻接权人的身份主张权利。

第三,该权利是绝对权,同时又受法定许可和合理使用的权利限制。

绝对权,在法理上又叫对世权,即绝对权的主体一般不必通过义务人的作为就可实现自己的权利,任何人均负有不妨害权利人实现其权利的义务,其义务人是不特定的任何人。信息网络传播权是典型的绝对权,即它是著作权人及两个邻接权人的专有权利,是排他性的权利。除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外,他人不经授权许可,不得擅自将著作权人及邻接权人的作品在网络上传输和传播,否则构成侵权行为。

基于信息网络传播权是绝对权,具有一定垄断性的特点,为实现在保护作者权利、激励创作的基础上,鼓励传播、促进公众对社会智力成果的掌握以推动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必须在保护创造者个人私益基础上寻求个人与社会公益的平衡,对该权利的行使进行一定的限制。我国《著作权法》和《信息网络传播权条例》都规定有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条款,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行使进行了一定的限制。

合理使用是指,依法律规定的条件,使用人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比如我国法律规定合理使用的情形有:个人学习使用、介绍评论中引用、时事报道中引用、教学目的、执行公务等情形。

法定许可是指,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使用人可以在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情况下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但必须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特殊保护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作品的复制方式和传播方式变得更为简便、快捷、廉价,著作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在网络环境下也很容易遭到侵害。为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激励其创作与传播作品的积极性,2006年7月1日,我国颁布实施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对信息网络传播权进行了特殊的保护。

第一,权利保护的多种措施。《条例》主要从以下方面规定了保护措施:(一)保护信息网络传播权。《条例》第2条明确规定,保护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权利人作品,应当取得权利人许可,并支付报酬。(二)保护权利人为保护信息网络传播权采取的技术措施(见《条例》第4条)。(三)保护用来说明作品权利归属或者使用条件的权利管理电子信息(见《条例》第5条)。(四)建立处理侵权纠纷的“通知与删除”简便程序(见《条例第14至17条》。并对违反上述保护措施,分别规定了处罚措施(见18、19、23、24、25条)。

第二、网络自由转载权的剥夺。已经发表的作品通常可以自由转载,这本是信息传播行业中的习惯作法。著作权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作品刊登后,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外,其他报刊可以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但应当按照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网络传播这一新生事物在它突然出现并迅速膨胀的初期,同样延用了这一习惯,并且曾经得到了法律的明文许可:2000年11月22日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已在报刊上刊登或者网络上传播的作品,除著作权人声明或者上载该作品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受著作权人的委托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以外,网站予以转载、摘编并按有关规定支付报酬、注明出处的,不构成侵权。

但是,随着网络对著作权冲击效果的逐步显现和侵权危害的日益泛滥,网络传播的特殊性逐渐为社会所认识:其特殊性包括受众巨大因而传播效果极强;网络信息量巨大因而作品报酬低廉;上传操作极其简单且成本极低因而容易被多点传播;网络站点数量极其巨大因而权利人极难事后追索报酬;传播速度极快因而大大降低权利人从传统传播方式获取收益的可能性。基于以上原因,为了可能更有效地保护著作权人权利,对网络媒体特殊对待,将其区别于传统媒体,剥夺其自由转载权,就成为合理和必要的社会规则。

网络信息的传播特点篇8

关键词:网络传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8-0176-02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网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重要的变化。目前,大学生是使用网络最多的一个人群,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与人交流沟通的方式、生活娱乐的方式等都体现出了网络的特点,由此可见网络传播对于大学生的影响非常巨大。现阶段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考虑到网络传播特点,以及网络传播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只有这样,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传播中找到合适的方法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一、网络传播概述

网络传播是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形式,它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通过网络来进行信息的传递与交流。网络传播融合了单向的大众传播,以及双向的人际传播的特征,在这个基础之上,依托互联网技术,形成了一种网状的信息传播形式,即网络传播。

网络传播的特点主要有:虚拟性和真实性、即时性和互动性、全球性和开放性。虚拟性和真实性是指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空间,它通过通信技术将声音、图像、文字等信息,依托网络呈现并传播开来。我们可以在虚拟的网络中感受到这些信息真实的存在,网络传播技术拉近了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距离,把真实世界中的信息通过虚拟网络的形式传播到世界各地;即时性和互动性是指网络传播借助通信技术,能够快速的进行信息的收集、整合、。人们看到网上的各类即时信息后,可以跟帖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传统的媒介传播方式,如报纸、期刊等要经过记者的新闻采访、书写新闻稿、版面设计、文字输入、机器扫描、印刷等流程,虽然读者也能获取有用的信息,但是和网络传播信息的速度相比,具有明显的滞后性。相较以往的报纸、杂志、广播等传统信息传播媒介而言,网络传播体现了即时性和互动性。全球性和开放性是指互联网将全世界紧密地联系了起来,任何文化背景、任何人种都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的传播,使我们与全世界的人们进行信息交流。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网络的传播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提供了更多的、可选择的教学手段,但与此同时,大学生的价值观还不太成熟,网络带来的大量不良信息,给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严重影响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网络的虚拟性会使大学生沉迷其中,他们从虚拟的网络中找到了现实世界中无法拥有的满足感,以此来逃避现实;同时,网络传播虽然拓宽了人们与外界交流的渠道,促进了信息的广泛传播,但是西方意识形态也会在无形中入侵到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中。因此,更加需要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尽快找出合适的方法,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传播信息的良莠不齐使得学生无法真正从网络中获取有用的信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从网络传播的特点出发,分析网络传播这把双刃剑给大学生思想方面带来的各种利弊影响,利用有利方面推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网络传播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通过网络信息传播大学生获得了许多有用的信息,但与此同时,不良信息的弊端也在显现,这些不良信息会严重损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正视网络传播这把双刃剑带来的利弊影响,通过对网络传播利弊的分析,进而找出适合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一)网络传播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面影响

1.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传统的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相关的思想政治知识,学生在下面听,这样的教育方式割裂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一定沟通,对于学生的思想状态,教师也无从得知。网络传播的出现和发展,可以有效改变以往那种传统的思想教育模式,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多的方法和途径。网络传播使得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发生了改变,进一步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发展层次,即通过虚拟网络进行教育。

2.拓宽了大学生获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途径。以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多采用书籍、报刊、多媒体等传统的信息传播媒介,但由于书籍、报刊、多媒体等形式只能容纳较小一部分的信息,学生只能获取很少的知识,而且书籍、报刊需要印刷,从印刷到进入学生的手中,这个过程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因此,这部分信息就存在着滞后性,无法实现信息快速、有效的传播。而网络传播的信息数量较大,也充分体现了信息的实效性,每个人都可以在网上进行信息的传播、共享。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也是如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充分利用网络上便捷的信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通过网络,加强与大学生的互动,在交流中教师可以了解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现状。对于思想方面存在困惑和问题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帮助学生解惑答疑。网络的传播拉近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网络传播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负面影响

网络传播虽然使大学生获得了很多信息,也增加了高校教师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途径,但是网络传播也给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负面作用。

1.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网络是没有限制的,人们依靠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就可以在虚拟的互联网世界中展现自己富有特色的一面,人们在互联网中享受了极大的自由、便利。但是目前,我国的互联网并没有实现实名制,因此会有许多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互联网传播一些虚假信息、不法信息。现阶段大学生刚刚离开家庭来到大学,想要充分的享受自由,还未形成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由于他们年纪还小,尚不能很好地辨析出互联网中有效信息以及不良信息;同时,他们的自制力也较差,容易被纷杂的网络所吸引,进而沉迷其中无法自拔,或被不良信息所迷惑,做出一些违反道德、违反法律的事情。这些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言是非常不利的。网络传播追求的是效率和自由,从本质上讲是非常道德的、合法的。人们在网络中进行的各项活动,其实也就是现实生活人际交往关系的一种延伸,对于这方面的信息,仍需相关部门制定法律法规来进行治理,从而保证大学生能在健康的网络环境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2.易使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网络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虚拟的交流空间,在这个虚拟空间中,大学生可以获得在现实世界中无法获得的满足感,从而使大学生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而无法自拔,使他们不愿意在现实中努力学习、努力生活,不愿意与现实生活中的人进行交流与沟通,进而产生社交恐惧症。

三、网络传播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通过上文的研究,我们了解了网络传播的特点,以及网络传播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正负面影响。针对这些特点和影响,高校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要采取以下的措施。

1.与学生进行交流、探讨。目前,大学生是使用网络人数最多的一个群体,他们经常会在网络中发表自己对于热门时事的看法,因此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针对学生上网的特点,及时与学生就社会热门事件、校园热点进行广泛的交流、沟通和探讨。在与大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辨析哪些是有用的信息,哪些是不良的信息,以此来减少虚假信息、不良信息对于大学生的侵害,防止大学生形成网络极端思维,或在网络中使用不良语言来发泄自己的情绪。

2.培养网络意见领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在与学生进行沟通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并在这些意见之中,选取一些质量较好的发言,培养网络意见领袖。这些网络意见领袖对于社会热门事件有着客观、理智的看法,他们出色的表达能力能使他们在网络中引导正确的舆论,以此来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意识。

四、结语

网络传播是把双刃剑,它会带给人们许多有用的信息,同时也会带来许多不良的信息,而这些不良的信息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传播的价值观念是相悖的。网络传播已经渗透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一定要依据网络传播的特点,以及网络传播对于大学生的正负面作用,通过与大学生的沟通、探讨,以及培养网络意见领袖的方式来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罗建晖.准确把握网络传播规律有效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5):88-90.

[2]吴勇.网络传播下的媒介素养教育――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J].学术论坛,2011,(3):201-204.

[3]陈红莲.网络传播环境下传播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J].新闻知识,2012,(2):43-45.

网络信息的传播特点篇9

关键词自媒体;网络狂欢;大众娱乐消费

中图分类号G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4)108-0021-02

1基于自媒体时代背景的信息传播概况

1.1自媒体的概念和本质

最早给自媒体进行定义的是美国的两位学者,他们认为“we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这也就界定了自媒体这种信息传播方式具有公开性和隐私性的双重特征,其公开性指的是信息在网络平台上的分享和传播属于一种透明的过程,其隐私性指的是信息的和传播是由个人决定的和控制的,外人无法进行干涉。大众群体可以自由在平台上传播新闻事实,其中的平台起了很大作用,例如博客、微博、微信的兴起,这些平台所具备的的私人化、自由化、平民化的特征,使大众群体可以随时自主将信息用图、文、声等各种形式在互联网上进行传播,影响力攀升的速度非常之快。自媒体时代的本质特点就是一种信息共享的即时交互平台。

1.2自媒体和平台媒体和他媒体的区别

通过对自媒体的概念分析,可以看出除了在大众提供并分享新闻事实之外,按照参与、主体以及立场的区别,还有为政府或者他人代言的他媒体以及具有中立性质的论坛所酿生的平台媒体。在这三种类型中,系媒体有其显著的自身特点,自媒体的言论自由程度是最大的,而且信息的传递分享没有审查。自媒体的自由性也就意味着其传播力量所具备的的爆发力是最为巨大的。在一定程度下最容易引起一种全民的互动狂欢。自媒体的出现,开启了一个在新的信息技术背景下传媒方式的转变,现阶段还处于自媒体的早起时代,未来的发展会对信息时代的信息传播带来很大的影响。

1.3自媒体的“节点共享”能促成网络狂欢

大众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自身也会成为一种信息内容,成为一个互动的节点,也会被观注,“节点”不仅意味着参与信息互动的个人,同时也意味着个人在传播信息时可以附加套嵌各种主观一体化的信息。每一个用户都是信息和接受的节点,其间的各种互动又会为原来的信息增添更多的内容,不断改变着原始信息的传播路径和状态,同时这些信息又都是共享的,用户在提供信息和信息时都会以自我为中心,这就是一种节点,在网络传播平台如微博、微信的带动下,节点迅速扩充,这样显示了自媒体的生命力是无穷的。比如前段时间的“汪峰上头条”等等娱乐新闻,都是在这种自媒体时代的“节点”互动共享的传播下,很快形成了一种网络狂欢。

1.4自媒体时代“网络狂欢”的信息传播特点

自媒体作为一种互联网的酿生产品,随着使用不断深入,其核心功能也随之展现出来,其最大的核心功能就是信息的获取和。例如通过微博、微信等交流平台,信息可以大范围迅速的获取和传播。同时交流的过程不受时间地点以及信息形式所限制,只要手里有能够信息的数码终端,就可以通过聊天、日志等形式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进行交流传播,可以使个人观点,可以是时事新闻,也可以是官员政务,当然更多的其实还是娱乐新闻,这其中不乏有娱乐造势的炒作和谣言,但是不论是一种满足倾述的需求还是大众交流的需要,通过自媒体这种形式都能进行信息的获取和。但是,其最显著的特点时这一传播过程是在一种“潜传播”状态。白岩松曾在《新闻1+1》中提出,“互联网、手机信息……它不分良莠真假,以分秒计的速度在公众之间没遮拦地传递着。这种全新的传播媒介,相对于传统媒介的‘明传播’,被有识之士称为‘潜传播’。

自媒体的“潜传播”意味着用户要自行对信息的安全和其他问题进行自我的过滤把关,这也意味着信息内容的真现实性的严肃性就比传统媒体形式有所差距,但是用户对信息的处理和利用效率却大大提升,特别是当“明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不了用户的需求的当今时代,“潜传播”便充分显示了其在信息传播上的优势。

2自媒体时代“网络狂欢”的必然性

现阶段的媒体传播中,由于网络的普及,自媒体的传播有了广阔的技术支撑和传播空间。一些焦点性的时事政治、娱乐新闻等等很容易引起大众的参与讨论,对于一些引起反响比较大的事件,在一定时间内就会形成“网络狂欢”,引起一阵热潮。例如以“辽宁号”舰载机试飞期间的“辽宁style”热潮,例如近期“汪峰上头条”热潮,等等,每一个阶段都会有这么一个能够引起大众观法参与讨论的话题在网络上大范围深层次进行讨论。这不仅仅是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模式和形态所致,更是大众娱乐消费需求的结果。

2.1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模式和形态是“网络狂欢”形成的基础

“网络狂欢”这种现象的产生的基础就是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模式和形态特点。

自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模式是一种“核心-边缘”的扩散模式。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是由信息源的中心不断向边缘进行扩散,同时其他节点在传播中心节点的话题时,经过两级传播之后就会形成中心节点,在主观讨论时,其他节点和中心节点的位置也可以互换,这也就是热点话题在传播过程中能够形成“网络狂欢”的因由所在,节点之间的沪指互换和互换连接就形成了“核心-边缘”的传信息播模式。其次,信息的传播可以同步互动,和传统信息传播模式的单向线性不同,自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和反馈是即时同步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某个话题的“网络狂欢”能够有更长的生命力。再次自媒体时代是一个用户本位时代。传统的权威媒介的效果已经开始逐渐远去,在自媒体时代用户对于信息的传播和接受有了更多的自由行自主性,能够对信息进行删改后再自行传播,反映到网络狂欢上,就是话题虽然有一个中心点,但是每时每刻都会在用户的传播过程张沾染上不同的色彩。同时,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节点连带”和“圈子化”也在很大程度上使“网络狂欢”现象得以不断涌现。

2.2“网络狂欢”是大众娱乐消费的要求

以“汪峰上头条”为代表的“网络狂欢”是自媒体时代大众自发通过进行娱乐消费的一个现象。

以微博为代表的信息传播交流平台是大众进行娱乐消费的主要场所,用户可以在主页上分享个人感兴趣的信息,也可以描述自己的生活细节,也可以抒感或者表达对人或事的看法,等等。用户可以转载也可以原创,可以进行评论也可以转发评论。这些形式的选择无关紧要,关键的是人们都能够对微博等网络交流平台积极参与。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对于娱乐也便有了更强的需求,需要用娱乐来缓解生活压力,但是户外的大型娱乐活动却无法满足人们日常的需求,因此网络娱乐便成了一个突破口,在网络里,人们可以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欲望,压抑的心理可以得到空前的释放。当这种情形不断聚集时,便开始出现“众声喧哗”的现象。“网络狂欢”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大众娱乐消费的一个产物,“王峰上头条”等娱乐事件便是这种产物的一个集中体现。

3自媒体时代下“网络狂欢”的特点

自媒体时代下,“网络狂欢”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其中有利也有弊。

“网络狂欢”为代表的自媒体时代的娱乐方式,首先是通过信息的高效传递提升了信息的利用率,更重要的是在紧张的生活节奏下缓解了人们的生活压力。这是自媒体时代“网络狂欢”最大的一个功效。“网络狂欢”是大众集体参与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走到一起,以狂欢的话题话题为中心,进行调侃、自嘲、探讨,精神得到放松,情绪得到释放。同时狂欢的不仅仅是一种参与,也是一种关注,这种关注可以转移人的注意力,有时仅仅是围观信息、评论也是一种娱乐活动,也是一种解压的方式。因此自媒体时代“网络狂欢”的最大优势特点,就是在对信息进行高效利用的基础上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起到了解压的作用。

当然,网民自发无组织无限制的“网络狂欢”现象也有许多不利的影响。虽然像“汪峰”这样的公众人物,被大众关注追捧的同时,当然也会被人们调侃围观。这也是一种必然的现象,但是娱乐也要有度,调侃也要有底线,在网络里,尤其对于娱乐话题,人们的言论基本上是绝对自由的,因此就会有一些人身攻击的话题出现,这就会对话题的当事人造成不好的影响,严重时会影响到当事人的生活状态。对于这一点,需要我们提升自身素养,公众人物可以为娱乐所用,但是在娱乐的同时也要有一个最基本的尊重态度,娱乐不等同于愚弄,更不等同于攻击。另外,“网络狂欢”所引起的自媒体信息传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形成“数字鸿沟”,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这中信息传播方式不仅造成了一大批话语弱势群体,同时由于信息传播的自由行,也会酿生很多不良信息的“病毒式”传播。更重要的是,这种“网络狂欢”会在网民与非网民之间会形成一道鸿沟,这种鸿沟对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4结论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我们的媒体传播方式逐渐进入一种“自媒体”时代,传统的媒体方式受到了很大冲击,一些受大众喜爱的网络社交平台改变了以往媒体信息的传递先过滤再的模式,这就极大的扩充了信息传递的自由行和互动性。一些娱乐以及其他事件经过网民的传播互动很容易就会行成一种大众的娱乐消费,最终形成一种网络狂欢。“自媒体”和大众娱乐消费是密切关联的,其间的内在联系和利弊需要进行一定的研究,更重要的是未来的网络狂欢现象要有一定的底线和维度。

参考文献

[1]董森.信息文化论:数字化生存状态冷思考[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2]刘琼.网络:一个公共话语的狂欢世界[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3).

网络信息的传播特点篇10

政府形象及其构建

政府形象简而言之就是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广义的政府形象指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在国际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教育等诸多方面相互交往过程中,获得对方国家及其社会公众的解读、认知与评价。狭义的政府形象是政府的行政行为表现、性状特征、精神风貌等在社会公众眼里的抽象反映,以及政府在公共行政中体现出的整体素质、综合能力、施政理念和施政业绩等,给国内外公众留下的一种综合印象或看法。目前在构建政府形象方面有两种基本模型,一是政府本身的行为,二是传播媒介及其它专门机构对政府行为的解释。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现,很多研究者认为互联网是解释政府行为的最佳选择之一。因此,互联网传播媒介对中国政府形象的树立和传播具有重要的影响。

网络传播的特点

互联网学界的专家对“网络传播”有着不同的界定。有学者认为,网络传播以全球海量信息为背景,以海量参与者为对象,参与者同时又是信息接受与者并随时可以对信息做出反馈,它的文本形成与阅读是在各种文本之间随意链接、并以文化程度不同而形成各种意义的超文本中完成的。还有人认为,网络传播是相对于三大传播媒体即报纸、广播、电视而言的,是以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国际互联网络传播,是现代信息革命的产物。也有学者强调,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

互联网也是一把双刃剑,它的特点在一些情况下也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问题,具体在网络信息传播领域:

首先,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互联网起到了聚合剂、催化剂和放大器的作用,在传统传播过程中容易忽视的小型事件,在网络传播中却容易被聚焦和放大。2007年秋冬网上热炒的陕西华南虎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简单看来,该事件原本是一件普通公事,即判断陕西镇坪县申办自然保护区的申报材料是否属实,但经过从官方信息,到网友提出质疑,到媒体追问真相这三个阶段,经过网民的追踪、分析、联系以及各媒体的互动和炒作,整个事件的意义已从最初的判断单个事件真伪发展到对整体政府公信力的质疑。类似以小见大的网上案例还有很多,很多不起眼的“小事”经过互联网的聚合、催化和放大成为了“大事件”,并且总是和政府联系在一起,这种网上事件的“泛政治化”将对政府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导致整体中国政府要重复地为各个基层政府的失误买单,政府形象重塑的难度显著增大,同时也对政府的事后处理以及对公众的解释疏导带来了更大的困难和阻碍。

其次,网上信息内容的多样性,传播过程的复杂化以及网络意见的多元化也为网络传播带来了信息控制上的挑战。网络传播中,由于信息源的增多、把关人地位的渐弱以及者素质参差不齐等原因,网上信息鱼龙混杂,加大了辨识信息真伪的难度。从受传者的角度看,网民构成更为复杂,他们不仅涉及不同的社会群体,有共同的社会利益、共同的需求、问题和背景等,有时也在观念、态度以及利益诉求上存在差异性,由于网络的互通性,网民间容易相互影响,在政府信息不到达或不及时到达的真空地带,网络谣言会取而代之并容易很快扩散。

对构建政府形象的影响及对策

针对网络传播的新特点,我们可以看到,由于网络空间本身所具有的大容量,为信息的频繁、大量与复制提供了可能,而流动能量大的信息往往同时引发激烈的意见的生成、斗争与流动,因此信息流与意见流的共同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人们对某些新闻的注目程度,在议程设置方面,无论是网络中信息的流动还是意见的流动,都是在人际传播、群体传播与大众传播三种渠道中同时推进的,并且相互影响,因此,在效果方面更为显著。针对这一情况,政府应该寻求适应网络媒介特点的新型“议程设置”,而网络媒介本身也应该增强传播责任,双管齐下才能对网络时代的政府形象传播实现有效的议程设置。此外,在全球化的新闻传播中,在互联网传播出现、地域因素的制约减少、受众反馈更为便利的情况下,如何从国家的角度设置议程,减少各自为阵、加强整体的包装策划也都是可以探讨的。

常态下的政府形象塑造有三条途径:首先,设置框架主题,网络媒体通过设置框架主题,可以反映社会精英阶层对于社会事实的认识和意见,从而规范无结构式的网络讨论,使其效率化、层次化和体系化。其次,设置引导角色,这样可以避免网上讨论偏离设定主题,达到“发动、领导、改变、加速或减缓民意的发展趋势”。第三,加强案例研究,利用网络媒体信息量大的特点,总结归纳应对不同情况的不同策略,并以此形成科学、民主的管理方法。

危机处理中的政府形象塑造有两个重点,第一个重点是在危机事件发生早期,强调形象塑造的应急性和实时性。首先,当危机事件发生时,发散的舆论如何收拢:网络传播可以通过新闻、论坛、博客、网友交流等形式把事实真相以最快速度传达出去,形成远远优于传统媒体的传播效果。其次,当危机事件发生时,政府形象在网络传播中可从多渠道进行建构,因为网络传播拥有比传统媒体更丰富的传播手段:网站新闻频道可以通过链接权威机构的消息以增强信息真实性,或者制作专题以提供充分背景信息,使受众能更加公正、客观的判断新闻。第三,当危机事件发生时,政府可利用互联网的互动性特点,通过在线访谈、网上问答等形式及时与网民交流,了解网民的关注重点,从而有针对性的提供真实信息,避免网民陷入小道消息的误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