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教育的感悟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7:35

法治教育的感悟篇1

新课改下中学思想政治课导向初探

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工具理性主义下的“目标异化”已经在新课改的号角里烟消云散了,思想政治教育要寻求终极关怀,不仅仅是去关照基本真理,更重要的是通过课堂教育开启人生的一种境界,诚如孟子所言“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乃人生一大快乐”。

1从“巴班斯基理论”看政治课堂的价值归宿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创立的教学最优化理论,是中外教育工作者推崇的教导之一。巴班斯基指出“:教学最优化可以说是从解决教学任务的有效性和师生时间消费的合理性着眼,有科学根据地选择和实施该条件下最好的教学方案。”换句话说,衡量学科教学最优化的标准有两个:首先是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即“在教养、教育和学生发展方面保证达到当时条件下尽可能大的成效。”其次是时间消耗的最优化,即“师生用于课堂教学和课外作业的时间又不超过学校卫生学所规定的标准,”用“师生耗费合理的时间去取得这些成效。”由此,思想政治课的最优化即“既要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诸方面获得全面发展;又要减轻负担,不搞加班加点,用合理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成效”。为此,就必须选择最优化的教学方法与途径;从另一层面讲“,填鸭”或者“强制”的教学过程都是背道而驰的。新课改下政治课的基点应是把学生的学习活动看成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综合活动,把教学方法看成发展学生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的方法。作者以为,新课改下中学政治课价值归宿问题就是“真正还原学生与知识的血肉联系及亲切感”的问题。

2从参与到“体验”:朝认知与非认知因素相互协调方向迈进赞科夫指出: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新课改下的中学政治教育,某种意义上更是一种全人培养的“生命教育”,也是一种扎根实践的“生活教育”,更是一种涵濡情感的伦理教育———这就要求我们中学政治教师首先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一是教学理念的根本性转变:不能把学生仅看作接受知识的主体,更应把学生看作生命的主体,让学生“体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成长的喜悦;二是开放式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引入: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变封闭式为开放式,变单一式为多样式。把小课堂与大社会结合,把小情感与大理论整合起来,把小细节与大体验衔接起来。“体验”的课堂是充满生活活水的课堂,其载体就是丰盈而可爱的实践。因为有学生的参与,显现出一种生动的真实的有缺憾的美:譬如“愉快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的运用,学生通过活动发展能力与认知,通过体验丰富情感世界,通过表现获得前进的动力“,体验”是过程,教师在过程控制中需要善意引导、有效引导,更要注意宽容“体验”的偏差与负效应(比如“体验”中的“模糊感受”“、说不清、说不准感受”等)、并要自觉融入“体验”的始终。由此,新政治课堂对中学政治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创设情景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体验空间”成了政治教师不容推卸的义务。高中思想政治课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简明扼要地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有关政治、经济、哲学的基本理论观点教育,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再看高中新政治教材的初衷“:整个高中教材都是讲人生、讲生活的⋯⋯”,我们不难发现“:传道、授业、解惑”式的基本要求已经满足不了本课程新的教学主旨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追求真善美的精神的新理念日益凸现———而实现这些的途径,仅仅靠“认知”是不够的,更得在主体参与的基础上,让其充分地自由舒展地“体验”。

3从体验到“感悟”:向自我升华与自我实现的目标和谐方向发展从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行为目标来看:认真学习政治常识,对党、国家怀有深厚的情感、热爱祖国并愿意为祖国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把国家民族的兴旺发达和个人成长联系起为,努力提高自己政治素质,努力成为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这个宏观目标本身也只有“内化”才能达成,而“内化”的最后一座桥梁无疑就是“感悟”。其实“,感悟”是理性与感性“、渐修”与“顿悟”的结合,丰富的理性与感性经验是“悟”的前提,正如古人所说“: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日。”我们在旗帜鲜明讲政治、开宗明义谈思想的时候,如果省略了学生的“感悟”“,参与”与“体验”就很可能沦为无意义的“形式主义秀”。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悟实际上是动力、定向、维持和强化等一系列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譬如我们在“智能教育”向“人格教育”嬗变的追求中,对“感悟”的关注就落脚到“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求各种问题的兴趣的方法研究”,甚至关注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边际效应。赫·斯宾塞在《教育论》里说:没有油画、雕塑、音乐、诗歌以及各种自然所引起情感,人生乐趣就会失掉一半。相较于以单一政治知识传授的“刚性”课堂“,感悟”的课堂是一种“柔性”的课堂,更尊重个体的“潜能效应”,更注意学科知识、边缘知识渗透和美学在思想政治课中的“点睛意义”。长期以来,由于我们的政治课忽略“感悟”,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往往出现政治课考试理论成绩与学生实际政治思想水平两张皮的现象:譬如一些学生平日政治课成绩优异,但参加集体活动时总是退缩躲闪,缺乏集体主义观念和集体荣誉感⋯.“感悟”是实现政治课主旨的最后一步,只有当教学主体相互认识、配合默契、合作和谐时,也就是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相统一时“,感悟”才能正确而充满温情———由此“,感悟”的过程表现为教学方法运用过程中的教学民主性和升华的自主性:即师生在教学方法运用上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让学生进行自主感悟和拓展:比如,让学生言简意赅地谈出通过学习获得的收获,通过探究获得的启示;将自己的感受说出来与同学和老师共同分享;在此基础上能产生什么样的新认识,如何带着收获和启示走进新的生活⋯⋯“感悟”就是思想政治知识对人性的尊重和信任,是思想政治课的人文主义光彩

法治教育的感悟篇2

一、奴隶制时期——服刑人员感化的起源

我国关于服刑人员感化教育的历史可追溯到奴隶制时代,从历史资料中可以看出,我国服刑人员感化教育起源于夏朝,而成熟于周。

(一)概述

在夏朝时,监狱有很多称谓,诸如“圜土”“夏台”“念室”,其中“念室”意思就是将人关在室内,令人思考悔过。到了商朝,受夏朝的影响产生了“动止”(与念室意思相近)、“羑里”等同样具有服刑人员感化教育的思想。西周作为奴隶制时期思想的完备形态,提出了“明德慎罚”的治国思想,其也反应到了刑罚和狱制上。《风俗通义》载:“周曰囹圄、囹、令、圄、举也,言令人幽闭思迁,改恶为善,因原之也。”还有西周的“嘉石”制度意思是让服刑人员坐在刻有文字的石头上悔过,矫正恶习。由此可见,在西周“明德慎罚”思想的影响下监狱注重对服刑人员的感化教育。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由于西周“礼”的思想的影响,等级制也深深地影响到了狱制。如:西周提出了“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说法,认为“大夫”有德,所以进行教诲是可以的,而对于“庶人”来讲,只能进行残酷的刑罚。

(二)特点分析

1.服刑人员感化——少数人的专利

无论是夏朝的“念室”、“夏台”,还是后来周朝关于“其过能改,返于中国”的规定,我们可以看出,在服刑人员感化教育起源时期,对于服刑人员的感化也只能是少数人的专利。尤其是到了周朝,由于周朝“礼”治思想的影响,统治者不仅仅在刑罚上予以区别对待,而且在服刑人员感化教育上也具有“庶人”与“大夫”之分。奴隶制时期统治者所标榜的“明德慎罚”也不过仅仅是针对统治者内部的专利而已。

2.服刑人员感化——中国传统直觉体悟思维方式的产物

“直觉体悟”作为中国人一种传统的思维方式,不管是儒家的内心“体认”,还是老子所推从的“直觉”,抑或是佛家的“拈花一笑”,都注重个体内心的顿悟,而不赞同书面或语言的直抒。从奴隶制时期的服刑人员感化可以看出,其所利用的就是“直觉体悟”的思维方式。比如夏朝的“念室”,将人关在室内,令人思考悔过,还有夏朝的“圜土”之制,都是通过“幽闭”使其达到“迁善”之境界,可以想像在生产力极度低下的奴隶社会,统治者根本没有能力进行像我们现今的服刑人员改造的各种活动,但我们不能否认这种利用“直觉体悟”感化方式的进步意义。

二、封建社会——感化教育的制度化

封建社会的监狱有很大发展,感化教育也形成一项基本的制度,但本质上与奴隶社会并无质的区别。封建社会的服刑人员感化教育从汉代开始,到唐代时较为完备,后面各朝相继沿用。

(一)概述

战国时期,监狱黑暗而残酷。到了秦朝,奉行法家的“事皆决于法,广狱而酷罚”监狱更为混乱。从汉代开始,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宽缓治狱,恤囚悯囚。对服刑人员的感化通过一系列的“悯囚”制度进行。这一制度到了唐代集大成,后代相继沿用。诸如:听妻入狱。

但是,封建社会所实施的对服刑人员的教化——感化,实际是封建统治者统治的手腕而已。封建社会对于服刑人员的感化教育主要体现在一系列的“悯囚制度”上,统治者通过内儒外法的政治手腕,通过对服刑人员的教化来教育服刑人员和被统治者,最终维护统治者的利益。

(二)特点分析

1.服刑人员感化——统治者的政治手腕

封建统治者相对于奴隶制时期的统治者有了明显的进步,他们认识到一味的野蛮镇压是不能化解矛盾反而会激化矛盾,最终导致亡国的危险。所以封建统治者在治理狱制方面,通过一些列的“仁及囹圄”的“悯囚”制度对社会进行教化,已达到安抚社会的作用,同时又能达到“仁政”的美名,其本质是封建统治者的政治手腕。

2.服刑人员感化——以儒家“仁”的思想为核心手段

封建社会形成了以儒家“仁”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并得到了封建统治者的认可。封建统治者通过利用亲情、孝道等方式,实施一系列的“悯囚”之制。比如,封建社会的“听妻入狱”“颂系”等制度,虽然封建社会的服刑人员感化教育有明显的欺骗性,但其作为感化服刑人员的一种手段,不失为一种良策。其中诸如唐代允许囚徒家属进狱侍奉病囚,以及元代允许家属入监探病等等,都值得现今借鉴。

三、清末民初——感化:监狱要义

随着自由刑的兴起,监狱的内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受西方思潮的影响,各地开始兴办新式监狱。对于服刑人员的感化,采取教诲感化制度,成为了现代监狱的行刑思想。

(一)概述

清末,资本主义思想的传播,西方将“民主”二字送入中国。尤其是由日本传播的西方法律思想深深的影响了中国监狱的发展。可以说,清末民初时期监狱改良是中国监狱发展的重要时期。监狱改良家沈家本在《监狱访问录序》中明确提出:古人设狱之宗旨,非以苦人辱人,将以感化人也。在沈家本的倡导下,各地开始兴办新式监狱,还请日本学者到中国设计监狱,教授监狱学等。民初也强调对服刑人员的教诲感化。《监所教诲章程》中明确规定了:教诲方法、教诲情形、和教诲的具体内容等。总之,清末民初是中国监狱发展的关键时期,第一次明确了监狱的要义——感化服刑人员。

(二)特点分析

1.服刑人员感化——第一次与现代行刑思想的融合

清末,随着西方现代监狱思想的传播和自由刑的盛行,传统的监狱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监狱开始成为现代刑罚的执行场所,服刑人员感化则成为了新时期的监狱行刑思想。诚然,当时的监狱体制尚未完善,服刑人员感化的主旨可能未得到很好的实行,但是我们不能否定其所带来的巨大历史意义。

2.服刑人员感化——教诲的宗教性与伦理性

同样由于受西方行刑思想的影响,监狱对于服刑人员的感化也采用了宗教教诲的手段。通过在监狱设置教诲师进行宗教教诲。同时,当时的监狱管理者也通过传统的道德手段进行感化教诲,如民国监狱通过编写道德歌曲,请名人学者进监狱演讲等等来对服刑人员进行感化。

四、新中国成立后——感化从监狱要义、改造手段到改造原则的变迁

(一)概述

民主革命时期,党在根据地设置劳动感化院,并将感化主义作为一项基本原则。1946年,陕甘宁边区第三届参议会第一次会议将“对服刑人员实行感化主义”写进了《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中》。新中国成立后,马列主义和思想中关于服刑人员改造的思想成为新中国监狱工作的理论基础。至此,感化成为了服刑人员改造的一种手段或方法。

(二)特点分析

1.感化——阶级改造的有效手段

从土地革命时期的监狱工作开始,当时的改造对象主要为官僚、反革命等阶级改造对象,而感化改造也是这一时期提出来的。新中国成立后,监狱主要关押的对象为反革命分子和战俘,对于他们的改造,新时期的监狱工作者在实施劳动与惩罚的同时,也成功实施了对阶级服刑人员的感化改造。

2.感化——以真情为手段感化服刑人员

新中国监狱感化常常以情感人,监狱干警在生活关心服刑人员,努力帮助服刑人员改造。指出了我们的监狱是学校,是工厂,并提出了“三个像”的方针,真正做到关心服刑人员,用真情打动服刑人员。同时,老一辈的监狱工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下身体力行,在深山戈壁都有他们的身影,这也深深感化了大批服刑人员。

五、对感化教育的当代反思

中国监狱发展过程中,感化的含义不断变迁。个人认为,现代监狱中应将感化作为一种改造服刑人员的手段加以研究。回顾服刑人员感化的历史变迁,对于如何完善服刑人员感化手段对我们有诸多启示。

(一)注重“直觉体悟”,加强服刑人员感化效果

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讲究直觉体悟,讲究内心的体认,无论是儒、道、佛三家的学说或者是古代文学作品中,都提倡“悟”的重要性,这种“悟”来自于个体内心的通过观察、感受等方式,经过思考而产生的一种心心相通的境界,它不需过多直白语言的描述。在服刑人员教育的过程中,传统的说教方式起到的作用往往有限,尤其对于一些顽固犯,简单死板的说教往往收效甚微。为此,我们可以利用“直觉体悟”来感化服刑人员,使其“顿悟”。如现今监狱中让某些伤害型服刑人员养花,这实际就是利用“直觉体悟”的方式进行感化,让服刑人员通过养花这一行动,使其在养花过程中感受的生命的不易,生命的脆弱,使其热爱生命,关心生命,从而能真爱他人生命的“顿悟”。

(二)利用“感情差”,以真情为手段感化服刑人员

所谓“感情差”就是指,监狱工作者在改造的过程中,对服刑人员给与“意料之外”的感情投入,让服刑人员感到心底的温暖。在监狱中,服刑人员处于被改造的地位,身份、心理都处于弱势地位,这是事实。然而,我们可以利用这种优势,给服刑人员以感情上的慰藉,精神上的依靠,使其感动而改过自新,有利改造。

(三)从传统文化中发掘有益因素,促进服刑人员感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宝贵资源可以用来对服刑人员进行感化教育,从古代的服刑人员感化中,可以就看出古人善用传统的道德对服刑人员进行感化,比如利用亲情感化、孝道等。当代有些监狱组织服刑人员学习儒家经典文化,将《论语》、《弟子规》编入教材,用传统儒家伦理规范对服刑人进行心灵的洗礼,这种方法易于联系服刑人自身实际,易于接受,因此可谓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现代服刑人员感化制度。

法治教育的感悟篇3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

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和学生学习效率,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其核心问题是教学效益问题。通俗地说,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和学生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指定的教学目标,是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的教学行为,是教师与学生双重价值目标的体现。

在高中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逐渐深入的背景下,广大一线教师和专家学者对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教学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如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觉悟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只顾观点、原理的教学,而忽视了联系生动活泼的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只顾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创新发展,而忽视了传统的继承;只重视“教”的理念和方法的转变,而忽视了“学”的理念和方法的更新;只强调教学的个性特色,而忽视一般教学规律的遵循??

所以这些不良倾向,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如何克服这些不良倾向,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必须体现新课标的性质和目标,实现知识、能力、觉悟有机统一,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在阐述其课程性质时指出:“思想政治课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使他们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新课标在阐述其课程总目标时也指出:“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与时俱进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备即将成人的青年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由此可见,思想政治课具有独特的课程性质和目标,实现知识、能力、觉悟(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是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相较的最大特点。新课标下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或高效教学,必须抓住这个特点,体现新课标的性质和目标,实现知识、能力、觉悟有机统一,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新课程的教学不管采取什么方法,课堂教学不管怎么改革,都不能偏离这个性质和目标。一堂有效的思想政治课,需要有丰富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提升,更要有真挚的情感探索与体验,这是任何时候一堂有效的思想政治课必须守住的底线。如果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觉悟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就等于背离了思想政治课的宗旨,是完全不可取的。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既包含着一定的理论观点和理论知识,又与我国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有密切联系的一门课程,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该学科的这个特点决定在教学中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与方法,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要求,是思想政治课的生命线,也是进行有效教学的根本途径。只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这一基本原则和根本方法,才能调动学生学习和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生动活泼地学习,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才能帮助学生理解、掌握书本理论知识,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分析社会现象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并转化为自觉行动,达到知识、能力、觉悟和行为的统一。

新课标把“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作为课程重要理念之一,指出:“本课程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采用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体现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特征,显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本课程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也指出:“强化实践环节,丰富教学内容。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服务、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教学内容可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学生关注的、有意义的题材;时事政策教育、党团活动、班级活动等也要与课堂教学建立互补关系;从而使课程的实施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形成网络式的教学系统,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社会参与的能力。”这些精辟论述为思想政治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明确了理论联系实际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法治教育的感悟篇4

一、生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致性

(一)主体一致:以人为本

生命是教育的起点,亦是教育的本质。不关注生命的教育是没有灵魂的教育,是死教育,是伪教育,更是失败的教育[4]。生命教育就是尊重生命主体,为其创设生动活泼、充实丰富的环境和条件,以促进生命主体全面、和谐、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5]。因此,生命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通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来实现塑造人、发展人、完善人的教育活动[6]。因此,生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没有了生命,自然就毫无思想政治教育可言;不讲生命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自然也就落空。

(二)主线一致:人的全面发展

我国教育始终坚持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教育方向。新时期的教育不应只关注学生的智力和生理层面,而因更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和精神层面的教育。回归生命,以个体生命为本,注重受教育者的生命态度和情感的教育,启迪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使之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最终达到自我实现与全面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与生命教育的主线一致。

(三)目标一致:和谐社会

这里所谓的和谐是指一个人在知识、才能、思想、感情、信仰与行为等方面的和谐。这应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而生命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对自然、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关爱情怀,达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因此生命教育的价值目标就是和谐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与生命教育的目标一致。

二、将生命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融入生命教育,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在大学生中的“亲和力”传统的教育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对偏重于政治服务功能,强调“大方向、大理论”,缺少以生命教育为基础、针对个体生命成长需求的“小个体,小趋势”的关注。在当今重视以人为本、强调发展个性的高校教育中,传统的教育模式逐渐使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同程度的表现出政治冷漠心态。因此,将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注个体的生命需求,提高个体的参与度,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中的“亲和力”。

(二)融入生命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所谓人的生命节奏,就是“生物——心理——社会”的过程[6]。人只有在经历过满足生物需求和个体心理感受体验后,方能进入社会价值的寻求过程中。传统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过多的重视大学生“社会”价值的寻求,而忽略了大学生尚处在“心理”变化的阶段,因而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佳。

(三)融入生命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多样化

由于大学扩招、教育改革等举措,大学在校人数猛增,致使大学师生比例严重失调。其结果是,在当今这个注重个性,强调以人为本的社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仍然停留在课堂讲授上,其形式远远不能满足高校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当今大学生重视自身个性的发展,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更大的自主性,他们会主动表示出自己的喜好、意见。因此,借鉴生命教育,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多样化,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

(四)融入生命教育,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的有效结合

生命教育不是一门专门的课程,而使要把他融入到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工作中,渗透到所有的教学活动之中。它包括:①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传统文化相结合。②将生命教育与专业课教学相结合。③将生命教育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将生命教育与校园文化相结合,通过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掌握生命知识,形成正确的生命态度和生命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

三、通过生命教育,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

(一)通过生命叙述,欣赏生命的魅力,领悟生命的深刻——生命讲坛/生命论坛等

生命教育不是灌输,它是聆听与思考。首先,开展一系列的以生命为主体的讲座、演讲、论坛,能帮助大学生聆听生命的另一种“声音”。其次,引导学生从优秀的文艺作品中领悟生命的价值。如:《当幸福来敲门》、《肖申克的救赎》等影视作品以及优秀书籍。通过聆听与思考,让学生潜移默化中感受生命的力量,欣赏生命的魅力,在无形中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通过生命体验,感悟生命的顽强,培养社会责任感——生命体验

生命教育不是被动传授,它可以是体验与感悟。首先,合理利用节日和纪念日,如:母亲节、感恩节、世界禁毒日、预防艾滋病日等,并组织学生参观教育展览。其次,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如:大型运动会、老人院、公益活动等。通过体验,让学生学会关爱与给予,了解生命的伟大与渺小,感悟生命的顽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通过生命对话,解决生命的困惑,感悟生命内涵——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

生命教育不仅是个体的领悟,也是群体的交流互动。首先,组织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交流,如:与人相处的困惑;对未来的迷茫等。其次,利用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双向交流。如:网络、博客。再次,在课堂上也可采取讨论形式,让学生充分参与,自己体验生命的美好,感悟生命的内涵。

法治教育的感悟篇5

关键词:悟性;悟性培养;途径;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064-02

“医者,意也”。国医大师王绵之也曾说过,对待中医学必须“始终在悟字上下功夫”。悟性是中医学的独特思维方式,同时悟性也是学好中医学成败的关键。没有悟性是学不好中医的,没有悟性也注定不会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因此,对于中医教育而言,悟性培养应该是中医教育的基础。几十年中医院校教育的事实也表明,单纯的以知识传授为目的的教育模式在培养中医的临床大家和中医的创新性人才方面效率偏低。而与之相反的,以传统的师带徒为主的教学模式却培育出了诸多的名医。其中的差异值得思考。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不是院校大规模教育还是师带徒的一对一教育形式本身的差异,而是两者在教育理念上的区别。目前,我们中医的院校教育还是以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的教育模式,以知识传授、理性教育为基础。而传统的中医师带徒的教育模式本质上却是以感传身受,悟性培养为基础。师父在传授徒弟时,并不是着重让其记住某方某药治某病,更不是滔滔不绝地将自己的经验全都灌给学生,而更多情况下是惜字如金,点到为止。这并不全是因为老中医们思想保守,而是因为中医这种以意象思维为主的医学必须通过与之相适应的感悟、顿悟的方法去学习和掌握。而悟性的特点恰恰是自主的,即必须通过自我的体验去感悟。悟性是不可言传的,只有发挥主体自身悟性的作用,感悟之后的体验才属于自己。因此,师父不把经验告诉徒弟,其实正是给徒弟了一个自悟的空间和时间。在这一点上,我们现在的中医院校教育却是缺失的,所以我们五年,七年培养出去的中医生,中西医知识掌握得很多,但是中医的悟性却相对较少,主要表现在不能将所学的知识内化,融汇贯通,并将其创造性地用到中医的临床治疗和中医科研中。这很值得我们中医院校教育反思。所谓悟性,也称领悟、感悟、顿悟,是主体在知识的整体体验基础上,运用直觉、灵感、类比、分析、综合、归纳等手段,了解、领会、判断、把握事物本质的创造性思维,是人的生命有的思维能力。悟性是人所特有的重要潜能,其中蕴含着巨大地创造性力量。凡大脑功能正常的人,都具备悟性。因此悟性是人先天所拥有的,但是,悟性却也很难自发的发挥作用,需要后天的激发来引导它的发展,在这里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既然悟性需要激发和培养,那么笔者结合悟性的特点,提出了以下的途径和方法,以供中医院校教育的同仁们在中医生的悟性培养中参考。

一、教学留出空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激发悟性

悟性是人的一种生命潜能,它无法被传递,只能靠自身的主动性去开悟,因此悟性具有自主性。任何外在的帮助都只能是起辅助作用,而不能代替各自内心的自悟自度,如果自身不努力,想通过他人的帮助达到开悟,那是不可能的。佛教的慧能曾说:若不能自悟者,须觅大善知识,示道见性。……不能自悟,须得善知识示道见性,若自悟者,不假外善知识,若取外求善知识,望得解脱,无有是处。识自心内善知识,即得解脱。若自心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即有教授,救不可得。他强调悟性不能靠教师教授,而是要把外在的教育启发落实到自身的悟性,去除其宗教的内容,从教学方法上看,是有其合理之处的。因此,激发学生的悟性首要的是要调动学生自身学习的主动性。我们中医院校目前以授受式为主的被动教学模式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因为在学生看来,所有的知识都是现成的,所有的理论都是既成的,他们所能做的就是将老师传授的知识背下来。而以悟性为基础的教学,反对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的东西交给学生,更反对把知识的正确性作为让学生接受的理由。尤其对于医学这样涉及广泛、复杂多变的领域,更不应该用权威的课本来框住学生的思维。因此,中医的院校教育应该向师带徒教育学习,改变“保姆式”的,“填鸭式”的唯恐学生学不会的教学观念,应有所为而有所不为,适当地在教学内容上留出空白,让学生产生疑问,留给学生更多的体悟和思考的空间,从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二、注重学生体验,提高悟性

对于体验,宋朱熹《读书之要》说:读书要切己体验,不可只作文字看,又不可助长。读书不可只专就纸上求理义,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究。可见,体验的过程是主体进行自我内化的过程,是主体自主性的体现。体验的过程是主体亲身经历的、别人无法代替的、充满个性的过程。悟性具有体验性的特点,即要产生悟性,必须要主体对感知的内容有所体验,这就要求主体亲自去体会。尤其对于中医以意象思维为主的医学,只有通过切身的体验才能将具有复杂关系的客观实在(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以整体象的形式呈现在脑中,然后经过象与意的互动,即因象会意、意象交融[2]从而达到对客观实在本质关系的顿悟。这种体验其实是多感官的,多角度,多方位的。因此单凭课堂教学的言传是不能满足需求的,为了做到这一点,必须减少课堂教学满堂灌的比例,增加课上学生中医实践操作和案例讨论的比例,创造更多的课间见习和参与临床实践活动的机会。

三、丰富课程设置,通过博学提高学生悟性

人的生命是整体存在的,因而具有整体性。作为生命重要潜能的悟性也强调通过整体来感悟,因此也具有整体性。中医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集天文、物候、地理、术数、农学、医学等于一体的多学科聚集体。因此,若想整体性地领悟中医的精髓,非得拥有与之相适应的渊博知识为基础,才能融汇贯通,才能开悟。《黄帝内经》早就明确指出: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素问·气交变大论》)所以,中医院校的课程设置应该适应中医的多学科特点,在天文、物候、地理、术数等方面开设课程,从而拓宽中医院校学生的知识面,为他们能够整体地认识中医奠定多学科的知识基础。要知道没有基础知识,悟性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末。因此,博学是促进学生对中医理论精髓开悟的另一途径。

综上,重视悟性的培养是中医传统教育的特色,同时也是现代中医院校教育应该借鉴的重点。相信通过办学观念以及教学方式的转变,激发学生的悟性,发挥他们的生命潜能,通过自悟内化中医学的知识,创造性地将所学应用到中医的临床和科研中,这应该是中医院校教育工作者共同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华丽.悟性:基础教育之基础[D].华南师范大学,2005.

[2]王永炎,赵静.营造多元开放环境弘扬中医学术[J].中医,2011,52(20):1711-1713.

法治教育的感悟篇6

【关键词】政治课堂构建人文精神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政治课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无论是出于对社会的责任还是对学生发展的考虑,都深刻地认识到,政治课教学呼唤人文关怀,并进行了一些可贵的探索。

1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

教材中“想一想”、“议一议”栏目内容、名言警句、历代名人英雄事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介绍等,都是很好的人文教育内容。在利用这些内容的同时,根据需要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例如,学习《实现人生价值》时,可以引用钟南山在抗击“非典”中的事迹:2002年12月22日,“百年老院”――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了一名从河源转来的特殊的危重肺炎病人。两天后,从河源传来消息,当地一家医院救治过该病人的八名医务人员均感染发病,症状与病人相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此拉开了帷幕。最后经过艰苦努力,以钟南山为首的攻关小组找到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救治方案,大大提高了危重病人的成功抢救率,抢救成功率达到87%。在抗击非典的战役中很多人说,广东的一个庆幸在于,广东有钟南山。从而教育了学生要有严谨的科学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不能仅看作是文化知识的学习,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一个学生的唯一标准。人是一个包含知、情、意、行在内的有机整体,学生也如此。作为教师应更多地考虑如何将这四方面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有时教师会感叹某些同学学习成绩较好,但品德不好,常做出一些违反学校纪律的事,甚至违法的事,或者有的同学只知道读书,不善于与人交流,没有什么礼貌,像个书呆子一样等等,这些现象也说明了我们的学生发展不够全面,尤其是在人文素质方面的不足。去年比较轰动的大学生马加爵杀死同学事件,以及中国留美学生枪杀美国老师事件,从表面上看是个人的心理问题,在其身后实质是人文素质的缺陷,是他们在中学接受人文精神教育的失败,是典型的非全面发展学生。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加强人文精神教育,将学生培养成集真、善、美三位于一体全面发展的人。

3坚持可持续发展

在社会发展中我们都知道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实践和实践能力的可持续。所以人的发展的可持续性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应该是一致的。当今社会存在着许多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问题,如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人口问题、霸权问题、地区冲突等等。从政治角度应该是由经济问题引起的,但实际上恰恰是由人的片面、畸形发展所带来的,是人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不足引起的,最根本还是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的缺乏。其实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教师往往不经意间阻碍了学生的某些可持续发展。由于学校间的竞争十分激烈,绝大部分学校把学生的成绩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教学质量看作学校生存的保障,加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导向也助长了这种氛围。在这种背景下,教师更多的考虑是学生的一种短期效应,使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成绩得到最大的提高,达到所需的目标。至于他们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就无力顾及了,常有高中学校老师感叹初中来的学生怎么都有点呆呆,不会自己学习,这种情况有时也是我们教师无法改变的。但从长远的利益看,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和关键所在。而要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就不仅需要接受科学教育,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加强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

4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人文精神

学生对学习思想政治课缺乏兴趣,但“为了考试不得不学”,这让许多政治教师感到无奈。我为之反思:为什么许多同学课间讲起“9・11”事件、伊拉克战争、本・拉登、萨达姆之类的政治事件或政治人物时群情激昂,可一旦上政治课就索然无味了呢?我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政治课过于注重理论的传授,仅注重科学精神,而忽视人文关怀,政治课远离学生实际,学生缺乏思考、体验、感悟的氛围和机会。体验是一种被激活了的经验,是主体心灵与外部世界沟通的一种张力场,在体验中通过想象、移情、神思、感悟等多种心理活动的交融、撞击,激活已有经验,并产生新的经验。最后又使经验内化为自我的感悟,使感悟到的东西成为个性化的知识经验。因此,政治教学唯有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在生动的事例中去体验,课堂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殷宗元.政治课教学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思想.中外教学

法治教育的感悟篇7

感悟思想伟力汲取奋进力量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的关键节点,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这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2月20日,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深刻阐明了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和工作要求,对党史学习教育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为我们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的重要讲话,郑重宣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决心,充分展现了再接再厉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胜利的奋进姿态。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又对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作了专门强调。3月5日和3月8日,厅、所党委先后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对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上来,扎实开展好我县党史学习教育,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开启新征程、奋进新时代,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一百周年。

近日,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深刻阐明了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和工作要求,对党史学习教育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为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正如强调的那样,“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我们要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觉悟、务实的工作作风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中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自觉、提振精神状态、展现担当作为。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是厚重的教科书,是最好的营养剂。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百年风雨,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打开波澜壮阔的历史转轴,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在同一信仰凝聚下、同一信念引领下、同一追求驱动下始终不渝的奋斗史,就是一部为了初心和使命而矢志不渝的斗争史,就是一部淬火而生、浴血奋斗、百炼成钢的光荣史。百年党史,是民族的精神“富矿”,是共产党人的灯塔。在新时代接续奋斗,要以史为鉴、以史为师、以史为镜,从这座“富矿”中汲取百炼成钢、砥砺奋进的力量。

要明确“学什么,怎么学”。坚持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结合,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学、以上率下,发挥好关键少数作用。围绕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坚持学习党史与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相贯通。坚持学原著、读原文、悟原理,深入了解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进一步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我们要明确学习重点、紧扣目标要求,通过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切实做到正确认识党情,汲取党的历史经验,不断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站位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全面践行法治思想和在对人民警察队伍授旗仪式上的训词精神,坚持政治统领、党建引领,持续落实好“六高”总体要求,为推动我所各项重点工作深入开展筑牢思想根基,为把我所打造成为基础更加牢固、运行更加规范、特色更加鲜明、质量更加优良的统一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基本模式的示范样板所,提供有力思想支撑。

法治教育的感悟篇8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移动课堂”教学模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新方案的实施,意味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建设进入到一个新阶段。推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实效,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的职责和任务,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首要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保障“培养什么人”的课程,在高校培养知识结构优、实践动手能力强、敬业精神强、创新创业意识强的人才过程中,必须转变思想,改革教学方法,努力让大学毕业生成为既是拥有知识技能的精英,又是怀抱道德理想的楷模,发挥好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引领作用。“移动课堂”这种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突破和创新,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对推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实效有着积极意义。

一、“移动课堂”的概念

“移动课堂”是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于同一过程的教学模式。在“移动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既是学习的实践者,又是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活动安排的制定者和学习结果的创造者。由于“移动课堂”教学新模式提供的场景是现实的、具体的,同时也是经过选择的具有典型意义的社会存在情景,涉及问题是开放的,没有现成答案,这就要求他们在:观察时力求全面准确;调查中力争发现新问题;分析时力图捕捉新认识;综合时力争亮出新观点;论证时力图导出新结论;制作时力争构建新模型;展示时力图展示新成果。这样他们就会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亲身实践中,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指导自己,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在分工合作中养成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在不断探索求新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在总结认识切身感悟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

二、“移动课堂”的运行

根据教学计划,开课前安排“移动课堂”教学的学时和内容,“移动课堂”开展的时间和地点是紧密结合校内课堂讲授的理论教学进度选取的。下面我就以到小岗村开展“移动课堂”为例,具体介绍“移动课堂”的过程设计及运行。

到小岗村开展“移动课堂”是《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在校内课堂讲授完“社会主义改革理论”后选的时和点。根据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在课程教学此时选点小岗村开展“移动课堂”,是因为小岗村既是中国改革第一村,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还是大学生农村创业典范村。“移动课堂”教育教学的主导有大包干纪念馆讲解员、大包干带头人、小岗村创业的我校大学生,由他们担当“校外课堂”教师的角色。“移动课堂”的学习方式:看、听、写、说。一是看:在小岗村,让同学们看改革第一村的村容村貌、十八位带头人农户人家、大包干纪念馆和大学生蘑菇创业园,了解社情民意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状况。二是听:邀请大包干带头人给同学们讲话,回忆当年按下血的手印冒着政治风险搞包产到户的原委,让同学们学习小岗人的首创精神;在纪念馆,请讲解员给同学们介绍各个展区的内容,让同学们了解小岗村在全国率先实行农村改革的发展历程,回眸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小岗人的生活水平由温饱到小康再到富裕跨越的奋斗历程。在创业园,同学们通过与我校在小岗创业的苗娟等学姐学兄的亲切对话交流,身临其境地认识到要成为一名创新创业型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以及学习学姐学兄不畏艰辛的创业精神。三是写:小岗归来后,为进一步巩固和增强“移动课堂”教育教学效果,要求参加“移动课堂”的学生,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撰写两千字左右,主题为“小岗归来话感想”标题自拟的文章。四是说:广大同学撰写的文章在班级开展成果交流。在此基础上,结合各任课教师的评阅,遴选出优秀文章。最后召开全校性颁奖大会作总结汇报交流。

三、“移动课堂”的实效性

1.“移动课堂”教学模式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性质的内在需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中心内容,系统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发展。并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知识为依托,通过学生对社会实际生活的参与和体验,使其主观世界得到感性的再教育和主体能力得以优化的过程[1]。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科学,离开了理论性就不可能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但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最终要能说服人,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又必须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显示出它的威力。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必须把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移动课堂”教学新模式所坚持的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既是我国长期坚持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性质的内在要求。早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就强调“要特别注意引导和帮助学生能够恰当地、逐步深入地联系生产建设的实际、阶级斗争的实际”。改革开放以来反复强调“理论引导和实践体悟要紧密结合”,改变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尽量实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要精心组织学生进行自由活泼的课堂讨论,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丰富的切实的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以培养他们发现、提出和解决理论问题及实际问题的能力”。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不单是一个理论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邓小平曾指出:“马列主义、思想如果不同实际情况相结合,就没有生命力了。”[2]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性,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本身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实践应用性,其教育教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理论讲授和实践体验结合起来,不能片面突出课堂讲授,重视理论灌输。要克服“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重理论、轻实践,重教化、轻内化,重共性、轻个性”的现象,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提供制度、条件和环境保障。

2.“移动课堂”教学模式是适应时展的需要

当今世界正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国际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而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在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的时代,尽管知识的记忆和积累是人才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但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判断、迁移创新的能力则显得更为重要[3]。在这种新形势下,选择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教学新模式――“移动课堂”,可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既注重理论灌输又关注社会实践中,让学生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当今世界错综复杂的形势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增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自觉性和坚定性;深入实际,了解世情、国情、民情,有利于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多元文化的交融中明辨是非,把握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理论素养得以提升,对社会的体悟得以升华,相对接受式学习来说,显然更适合时代的要求,学生在被动接受老师的灌输同时,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这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全面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但当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着理论联系实际、深入社会实践不够的问题,致使思想理论教育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面前常常显得苍白无力,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因此,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实施“移动课堂”教学新模式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选择。

3.“移动课堂”教学模式切合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规律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实施“移动课堂”教学新模式,可加强外在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结合,推动符合马克思主义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从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内在过程来看,知行转化规律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即“知、情、信、意、行”五要素的统一均衡发展过程,社会实践则是实现这一过程的基础环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大学生只有通过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学习体悟,才能强化理论认知,形成自己的思想品德认识;只有通过多次的思想品德实践的锻炼,才能强化自己的情感、信念和意志;只有在长期践行思想品德规范实践中,才能逐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从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外在过程来看,思想品德作为人的社会性的重要内容,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社会环境中形成的[4]。

历史唯物主义昭示我们,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呢?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法子解决的”,“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4]。学生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中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但尚停留在浅层的理性认识阶段,唯有通过实践的切身体悟才能真正认识其本质、规律和包含的丰富而深刻的内涵,真正从感性和理性两个层面获得正确的知识。“移动课堂”教学新模式能够帮助大学生加深对课堂教学中“感觉”到的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化对疑难问题的认识,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和认知水平的提高,帮助大学生构建正确的理论体系,树立独立的思维品格。可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感悟、体验和理解,是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根本方法,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素质形成发展的根本规律。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要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通过形式多样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活动,才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内在动力,从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58.

法治教育的感悟篇9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有效性

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学生有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必须有效。思想政治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生活态度和生活作风产生一定的影响,思想政治教学是在思想意识上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感化,是让学生首先在思想意识中形成爱国意识,因此,思想政治教学一定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有效性。

一、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

(一)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发展,中考制度也进行了改革,不过,思想政治课在考试中占的分数比重比较小,在学生、家长和教师心目中,思想政治教学不同于语数外这样的主科,是可有可无的学科,这种观念直接导致了思想政治教学的滞后性。

思想政治课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思想政治学科有着很重要的教育意义,它对学生的素质和修养产生的影响是其他学科没有办法比较的。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师一定要结合思想政治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不断进行思想政治学习,以担负起教育学生的重任,教师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够不断改变自己教学观念和理念,认识到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性。

(二)教师的教学理念一定要转变。新课改下,不管是哪个学科,还是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都发生了变化,学生变成教育和学习的主体,变成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在课堂中对学生起到辅助作用。教师要不断转变自己的角色,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要提高自己和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意识,不但要从语言和行为上感化学生,教育学生,还要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比如说互相探讨思想政治课程的知识内容,等等。

教师还可以通过辩论和演讲的方式,让学生就思想政治教学的内容开展调查活动,然后自由发挥才能,发表自己独特的意见,让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和活跃,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教学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只有对思想政治教学产生兴趣,思想政治教学才会更加有效。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才会有动力,思想政治也就不会显得枯燥乏味。要想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就必须先提高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政治觉悟。初中生年龄比较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形式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在思想政治课程中加入一些小故事或者小寓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教学质量。

学生对知识都有好奇心,所以教师可以在讲述思想政治课前埋下伏笔,让学生积极思考思想政治课中要讲述的内容,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会提高,学生能够自觉学习,思想政治教学才能够真正有效。

三、新课改下,创建思想政治教学的和谐课堂。

新课程改革下,思想政治课堂提倡合作、民主和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教师不仅是思想政治知识传授者,更是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还可以参与学习和探讨,师生之间保持良好的互动和交流是教学的重点,要培养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人翁精神和团结合作精神。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学生可以就思想政治的内容发表自己的建议和看法,教师要适时对学生做出鼓励和表扬,要多与学生沟通和交流,鼓励学生在思想政治课中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让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时,有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

四、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修养,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要重视情感教育。

教师在教授思想政治课程时,自身的思想觉悟一定要提高,还要注意提高自身的修养。教师对学生起到引导作用,教师行为就是学生的典范。要想提高思想政治教学质量,就必须重视情感教育,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不断进行改良,教师要因材施教,不断营造情感氛围,让学生的情感与思想政治课的情感相融合,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

新课改下,学校都在提倡素质教育,非常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课程和学科不仅是由语数外三门主课组成,还有一些必要的副科,要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思想政治和社会历史之类的学科教学对学生将来的生活和工作也很重要。思想政治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素质和修养,教学中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引导教学,师生之间要注意沟通和交流,密切配合。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学才能够真正做到有效。

参考文献:

[1]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中的实施[J].文教资料,2010,(33).

[2]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新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04).

[3]对高中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09).

法治教育的感悟篇10

【关键词】中职德育体验式教学必要性关键点

德育是学校文化教育的基本;中职学校德育课堂教学,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为此,笔者根据自己数年来的中职德育教学实践,结合目前的教改目标和当下学生实际,进行了中职德育课体验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体验式教学,是以体验为特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凭借自己的情感、直觉、悟性等直观的感受、体味、领悟去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知识,达到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激情明理与导行相互促进的一种教学价值观和教学方法[1]。它强调“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要求教师给学生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去直接感知,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感悟,从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健全人格。

一、中职德育课开展体验式教学的必要性

(一)中职德育课现状的需求。

当前中职德育部分教学内容严重脱离学生的真实生活,漠视学生个体的独特生长环境,漠视他们的内心潜藏的愿望、热情等显示生命所指的方向,造成学校德育对学生生活的疏远,德育的内容只注重社会既定的道德规范的抽象知识,缺乏生活的情境性和生动性看,以致部分学生对德育教学产生抗拒心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德育课应该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生命成长的需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感悟道德,将回归生活的道德教育理念贯穿始终,即“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2]。

(二)适应社会生活的需求。

中职学生跟普高学生最大的不同就是,普高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升学,而中职学生他们大部分毕业即将面临着就业,这更需要他们积累更多的社会经验。这就需要我们中职德育教学要更多的模拟社会场景,让学生在模拟体验中积累、反思,从而积累更多的社会经验,为他们以后的职场成功做准备。

(三)实现有效教学的需要。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是否有效益的重要指标。学校德育教学只有充分重视校外德育途径的作用,让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形成合力,才能帮助学生完成从知到信(内化)、从信到行(外化)的转化,才算见到了效果,其途径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体验式教学。让德育课的教学内容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在学生的心灵中留下有意义的痕迹,才能实现其精神构建和个性形成,最终达到促使学生进步与发展的有效教学目标。

基于上述三点,笔者认为在新课程改革和实施的背景下,中职德育课有必要开展体验式教学。

二、体验式教学在中职德育课中的具体应用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中教师应把“教”转化为“学”,把“学”演变为“活动”。在活动中创造兴奋点,创造学生体验的过程,让学生能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这样才能能够在体验中引导学生学好知识。

(一)在情境中体验

由于生活的瞬息万变,学生对现行教材的热情和兴趣往往不能被有效激发。因此,教师应该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注重在生活中寻找与课本知识有联系的学生熟悉的情景,对教材进行精妙的加工整合,创设多样的生活化环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充分体验。从而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活动,达到“身临而入境”、“感受而动情”、“体验而理晓”的目的。如在讲到《犯罪和刑罚》一课时,我采用《天上会掉馅饼吗》这个故事作为引入。当取款机纷纷往外吐钞时,我们遇到这样的事怎么办?好多同学听到这样的问题,异常兴奋。大家都认为这无异于天上掉馅饼,不捡白不捡。接下来老师在引导学生回到真实案例中来,一人遇到这样的事,他一下子从取款机里拿走了36.6万元。但结果呢?因为触犯刑法,锒铛入狱。虽然不是学生亲身经历,但这个真实的案例,一下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达到了教师的预设效果。

(二)在游戏中体验

“寓教于乐”一直是教育界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试图攻克的难题。在这里“乐”的重心已有所偏移,即并非教师单方面制造的乐趣,而是学生主动体会到的乐趣。体验式教学通过游戏教学形式,使学生学得快乐,这才是寓教于“乐”的真正实现和真实效果。[3]如在《如何理财》一课中,我并没有照本宣科,而是假设学生现在每人手头都有十万块钱,然后大家模拟进行投资,每个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讲自己的投资组合,并分析利弊;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进行总结,首先明确投资的多样性和风险性,然后再强调学生没有点到的几种投资方式,并对这些投资途径进行比较,学生在老师分析的基础上,再进行一次选择,这样学生的认识有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在模拟投资中体验到了投资的风险和乐趣。

(三)在辩论中体验

中职生总是希望自己的一些认知能够得到同学老师的认可,得到较好的评价。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教师在德育课堂中,可以适时、适度地创设辩论会等情境,从而诱发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兴趣,为学生展示自我搭建平台,以此增强其学习的动力。例如在学习哲学.生活.职业《全面地看问题》一课时,教师针对鹿城区创建浙江省文明示范城区的工作,发动学生进行辩论“发现您身边的美与丑”,围绕鹿城区能否创建成功展开辩论,同学们通过辩论发现在我们身边美丑并存,随着文明城区的创建,丑陋的现象越来越少,城市环境越来越美丽,人民生活更加文明有序。同学们通过辩论前积极的准备,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心去感受,整个过程不仅结合学生同学们的生活实际,而且让学生在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在实践中体验

德育来自生活,也应该回归生活。所以,教师要积极开展实践活动,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体验生活世界,达到掌握知识、锻炼能力、提高觉悟。例如,教师可以开展实践性课堂活动。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东西,只有与丰富的生活实践相结合,才能变得鲜活起来;在课堂中体验是学生学生生存的一种方式,教学活动只有以学生的真实体验为基础,才能真正触及他们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生活。只有当学生在实践中不断体验、探究,在实践中感悟、反思,实现思想的升华和品德的内化,用以指引更美好的生活,才能真正实现“从生活到知识,再从知识到生活”的循环上升。例如:在学习《政治经济生活》中《多彩的消费》这一内容时,笔者立足学生的实际生活:一年级的学生对消费具有盲目性等特:围绕着“体验—探究—感悟—践行”这一模式,开展了以“请您来当家”为主题的消费实践活动。全班分为8组,每组模拟一个家庭,每个家庭五千元的收入,请各个小组充分讨论如何合理安排消费支出,在分组汇总汇报之后,再请他们分析自己的消费是否合理,从而引出消费的合理性。再请同学们对现在中职学生的消费情况进行社会调查活动,让学生置于一个现实的生活情景之中,获得了积极的行为感悟和情感体验。在活动体验后,教师提供一个交流、探究的平台,让学生彼此进行思想的碰撞。在自我反省、自我感悟的过程中,不少学生领悟到如何合理消费。在整个过程中,笔者通过生活实践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悟理,在活动体验中成长,从而提高了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同时,教师还应布置实践性课余作业,目的在于让学生体验到德育课理论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调查、小研究等实践性作业,让他们将动手动脑的过程有序地记录下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管能动性,丰富学生的经历,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归纳和整理能力。这种作业不一定要求当天完成,可以给他一周或两周的时间。如我们结合课程中“保护资源环境”的教学内容,组织了“拯救温瑞唐河”的活动课,以母亲河温瑞塘河受污染问题的研究为专题,组织学生调研三个主题查访污染源、研究法规政策、提出改善方案。学生们充分利用各种途径收集资料,并采用各种方法进行分析梳理后,最后以听证会的形式汇报研究成果,并以倡议书的形式在校园和社区进行宣传,加入到环保活动中,为治理温瑞塘河尽责尽力。

三、中职德育课堂开展体验式教学的关键点

(一)贴近学生,合理设计

中职德育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中职学生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的时候必须通过巧妙的设计将课堂教学由以教师灌输知识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自我体验、感悟知识为主体;把课堂由教师的讲堂转变为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自主探究的场所;把注入式教学转变为参与式教学,使中职德育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氛围。

(二)不断深化,引导到位

体验式教学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采用多种方式,创设学习情境体验,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非常重要。但体验式教学法绝对不能只停留在情境表面,为了体验而体验,必须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挖掘情境背后深层次的东西,让学生在体验中真正的有所感悟,理念得以提升,最终将理念和知识化为行动。

(三)及时反思,领悟升华

体验式教学方法,它只是中职德育课众多教学方法的一种,这种教学方法贵在体验,重在通过体验让学生学会反思,在反思中让学生真正的有所感悟,从而让理念得以提升。“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海涅

(四)尊重差异,引导调控

由于中职学生个体间存在种种差异,其水平不一、兴趣爱好各异、对事物的理解不尽相同,所以他们的体验感受也不尽相同。在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体验;要尊重差异,不能强求划一;要进行科学引导,使学生形成丰富的体验。教学评价中,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个性的尊严,不能机械地采用统一的标准来对待不同的学生。

美国谚语有:“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得;让我亲做,我才懂得。”[4]这说明亲身体验在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总而言之,在德育课中开展体验式教学有利于彰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德育课的兴趣;有利于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增强教学的民主意识;有利于优化学习过程,提高德育课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姚晓燕、姚晓玲:《体验式教学初探》[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0)

[2]张恩明:《体验式教学在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J]教书育人.学术理论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