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市场前景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9:48

建筑市场前景分析篇1

【摘要】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巨大的转型时期,产业升级和新型城镇化成为推动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大引擎。在这样的背景下,新材料产业应势而生。本文以万科集团为案例,通过分析万科经营能力,并对照国资委标准,找出传统建筑产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比对传统产业,分析了建筑新材料的优势和建筑新材料市场前景。

关键词传统建筑业;经营能力;新材料;市场前景

【作者简介】裴文秀,河北融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石家庄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房地产。

当传统建筑业、房地产业、钢铁产业等陷入困境、亟需深刻变革的时候,新型材料产业作为绿色新生产力,已成为这个时代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选择。

所谓新材料,是指新出现的或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或采用新技术(工艺、装备),使传统材料的性能有明显提高或产生新功能的材料;一般认为,满足高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一些关键材料也属于新材料的范畴。而建筑新材料是用黄土、煤矸石、煤灰、植物纤维、玻璃等做原料并运用新技术制成的,其最大的优势是可以替代水泥,节约资源。

一、传统建筑业经营能力分析:以万科集团为例

万科集团(简称万科)在我国建筑业称得上是处于龙头地位,分析其财务报表,足可反映我国传统建筑业特别是房地产业的经营状况。查询万科2014年6月到2015年3月份财务报表,进行如下分析。

(一)盈利能力分析

分析万科2014年6月至2015第一季度5个利润率指标(表1、图1)。

由表1、图1可见,2014年6月至2015年第一季度,万科的主营业务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率较高,而总资产利润率和总资产净利润率很低,说明投入产出比不协调。

(二)成长能力分析

由表2、图2可见,变化最大的是净利润增长率,由2014年6月的5.4104%下降到2015年3月的-44.5761%,说明万科的成长能力在走下坡路,至少是经营状况起伏不稳。

(三)偿债及资本结构分析

1.利息支付倍数2015年一季度比2014年6月份增长了近50%。说明万科企业融资力度大,企业经营运转资金大部分靠融资,自有资金欠缺。

2.长期负债比率2015年一季度是5.3566%,虽然比2014年6月份降低了一些,但仍表明万科在经营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风险,应严格控制规模,而不应再无限扩张。

3.资产的经营现金流量回报率由2014年6月的0.0068%下滑到2015年3月的-0.0292%,暴露出目前我国实体经济的低迷现状。

二、对照国资委标准,发现传统建筑产业存在的问题

2014年,国资委制定了《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对照国资委建筑业大型企业标准,万科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一)资产负债率高

2014年底,万科资产负债率达到77.2046%,2015年达到77.9098%,低于企业标准优秀值近20个百分点,说明万科存在很大风险。

(二)流动资产周转率低

万科的流动资产周转率(次),在2014年的6月、9月、12月以及2015年第一季度分别为0.0906次、0.1374次、0.3228次、0.0188次。流动资产周转率很低且不稳定,只有2014年12月能够达到大型企业标准的较差值,其他月份都低于企业标准较差值,2015年第一季度只有0.0188次,说明万科的流动资产周转速度慢。

(三)总资产报酬率低

万科达到了平均值,但低于优秀值,说明万科指标离大型企业标准还有一定距离,需要努力经营。

(四)增长率低

万科销售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这3个指标既低于平均值,也低于优秀值,说明万科经营增长状况不理想,应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表3是具体的比较值。

尽管这里分析的是万科集团,但也反映了我国传统建筑业的通病,即传统建筑业普遍有盲目扩张的倾向。当资不抵债时,就通过融资特别是民间借贷来维持企业的资金链,这对企业有很大的风险,对出资方也有很大的风险。如何拯救传统建筑业,建筑新材料的问世就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三、建筑新材料的优势

新材料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更是推动技术创新的先导。“十三五”期间,建筑新材料发展将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以加快材料工业升级换代为主攻方向,以提高新材料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为发展重点,通过产学研用相结合,大力推进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带动作用强的建筑新材料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等提供支撑和保障。

(一)节约了施工费用

比起传统建筑,用建筑新材料(以下简称新材)模块化建筑,80%的工序靠工厂化完成,少量在现场装配式吊装完成,工艺简洁,工种单一,快捷、省时、高效,施工费用大大降低。据调研,新材建筑墙体,现场安装1个工日可完成9.5m2,施工速度是混凝土砌块墙施工速度的3.9倍,用工量仅为传统施工工艺的1/10,等于相对创造了效益和利润。

(二)降低了人工成本

建筑新材每平米人工投入约42元,而传统砌体墙每平米人工投入约84元,新材竟节约了一半;新材建筑高层基础施工费用约181元/m2,而传统高层建筑基础施工费用约为458元/m2,节约了近60%的费用;新材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费用约为249元/m2,而传统主体结构施工费用约为395元/m2,可节约37%的费用;新材建筑内外墙施工费用约为63元/m2,而传统内外墙施工费用约为338元/m2,节约了90%的费用;新材楼层板施工费用约为10元/m2,而传统楼层板施工费用约为400元/m2,可节约97.5%的费用(图3)。

(三)降低了综合费用

新材模块化建筑高层基础综合费用约为533元/m2,而传统建筑行业高层建筑基础综合费用约为1513元/m2,新材费用节约了65%;用新材模块化建筑主体结构综合费用约为999元/m2,传统建筑行业建筑主体结构综合费用约为900元/m2,新材费用略多99元;用新材模块化建筑内外墙综合费用约为443元/m2,传统建筑行业建筑内外墙综合费用约为769元/m2,费用节省了43%;用新材模块化建筑楼层板综合费用约为295元/m2,传统建筑行业建筑楼层板综合费用约为1125元/m2,费用节约了74%(图4)。

通过新材建筑和传统建筑成本相比,可看出新材建筑综合整体造价成本优势明显,综合测算,可以降低综合成本30%以上。而且,使用新材建筑无论在工期、用工量还是资源、效率等方面,都具有传统建筑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不仅如此,建筑商还会因为使用建筑新材而抢占市场先机,以其前所未有的简单、高效抢占市场,具有强大的盈利能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四、建筑新材市场前景分析

(一)是优先选定的建造方式

以卓达房地产为例,使用建筑新材建设的周期比传统建筑缩短了2年。也就是说,在传统建筑的3年一个周期内,使用新材建筑3个月就可以主体封顶,15个月可以完全清盘。而传统建筑如按5年时间清盘考虑,使用新材建筑可使财务成本降低45个月的利息,资金周转率增加了3倍,可增加200%的利润,节约了资金占用等财务成本,增加了投资收益率。

综上所述,在建筑新材推向市场期间,相对于传统建筑业的建筑成本,新材建设企业可以适当提高10%~20%的新材模块化建筑售价,开发商在综合以上因素后,一定会优先选定建筑新材模块建筑的建造方式。

(二)是绿色环保的必然趋势

纵观全球,推行低碳化、节能减排降耗是大势所趋。建筑新材从原料采集加工合成到模块化建筑,不产生建筑垃圾,符合低碳环保,可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理念,是未来绿色环保的必然发展趋势。

(三)为钢铁企业注入复苏活力

2014年以来,由于市场低迷,产能过剩,需求不足,像河北钢铁集团这样的大型集团吨钢利润仅为200多元。目前,新材建筑正在全国40余座城市进行产业新城建设中,每年需钢构价值600多亿元。据调查,仅卓达集团2015年一年就有4.6亿建筑平方米的产能,按照每平方米建筑使用30千克~40千克钢铁计算,一年就要消耗钢材1840万吨。可以说,新材建筑的推广会为众多钢厂注入复苏的活力。

参考文献

[1][eB/oL].hkstock.afinance.cn/jjyj/201104/338522.html.

[2][eB/oL].新浪财经网,万科上市2014-2015第一季度财务指标.

[3]国资委.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Z].2014.

建筑市场前景分析篇2

关键词:建筑景观;地域性;贵阳

abstract:fromthecityandthelandscapeofthespatialcharacteristics,regionalcharacteristics,ecologicalfeaturesthreeaspectsofguiyangcityandstudy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landscape.themainbuildingofguiyangcitylandscapeanalysisofregionalcharacteristics.

Keywords:buildinglandscape;Regional;guiyang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城市景观通过各种物象来体现,称之为“要素”。自然物和城市人工建造物都是构成景观的要素。城市中的建筑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建筑,可以说是它们是城市的景观。建筑是城市景观的核心要素,往往因为建筑的历史地位、历史背景,以及它的地理位置和出色的艺术造型等,便其成为一个城市的象征。贵阳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同样拥有独特的建筑景观,本文从空间观念特征、城市地域性特征、生态学的特征3个方面分析贵阳的城市建筑与景观的关系,其中主要分析贵阳建筑景观中的地域性特征。

1建筑与景观的定义

1.1景观的定义

在地理学上,景观被定义为一种地表景象,或综合自然地理区,或是一种类型单位的通称,如城市景观、草原景观、山地景观、森林景观等。景观建筑学一般认为“景观是指一定地域内山水地貌、植物动物、人工建筑以及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所形成的可供人们欣赏的景象”。

1.2建筑的定义

建筑要满足人的需求,即实用,美观和经济。建筑一方面以实体的物质属性和自然环境共同构成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空间;另一方面,它是社会文化的载体,也体现着人们的审美观念。

2建筑与景观的关系

当代,建筑与景观的关系得到了更加深远的发展,建筑与景观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建筑与景观的关系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具有空间性特征,二是生态性的要求,三是地域文化的体现。

2.1空间观念特征

建筑与景观的隔离在室内外空间界限的模糊化中得到减轻。透明材料的围合加强了室内外的视线联系,空间的流动使人可以在建筑内与外进行穿梭运动。建筑与景观的融合在这样的背景下转化为“内”与“外”的关系问题,内与外不再是两个相互对立的概念,而是互补的。内部空间外部化,外部空间内部化,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相互渗透将促使建筑与景观的共生。

贵阳的大十字广场(图1)是将景观和建筑在空间结合比较成功的例子,广场中的植物园以及很多建筑小品如报刊亭还有商用建筑本是就是整个广场中景观的一部分,建筑本是景观。贵阳市(图2)大剧院在设计中巧用地形,合理组织城市广场。由城市广场向文化广场、主体建筑依次展开。规划布局从城市交通与周边环境出发,将文化广场面向南明河,这样不仅拥有良好的景观视野,而且回避了熙攘的交通。总平面布局分为三大部分,前区为城市文化广场,中区为主体剧院建筑,后区为剧院辅助场地。城市文化广场正对城市转盘,由大剧院螺旋盘开的屋面围合而成,既可作为城市空间向剧场空间的过渡,又可起到聚散人流的作用。露天舞台,叠水喷泉以及大台阶的设置,建成后,广场更能丰富当地市民的文化生活,提高该区域的文化价值,增强文化氛围。整栋建筑流畅飘逸,象展翅的凤凰,象翩翩起舞的仙女的裙带,象架起的钢琴。由水平方向的顶慢慢变成竖直方向的墙并斜插入地面,尔后,高高竖起一座雕塑作为结束。从屋面到高塔一气呵成,用立体构成的手法把城市雕塑与建筑有机结合起来,并把三个不同功能巧妙融合在一起,构成了全新的建筑形象,形成一幅亮丽的城市景观。

2.2生态学特征

人、建筑、自然环境的相互协调,以及资源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代世界建筑文化关注问题。对于贵阳市来说,生态学特征最明显地表现在贵阳整个城市的生态规划战略上,并且富有特点。一个主要是贵阳的三条环城林带第二是贵阳市将形成“众星捧月”的空间布局形态。第一环城林带长70余公里,总面积达13.6万亩的,使贵阳拥有了“林城”的美誉。第二环城林带“136”工程的“1”就是做好一个规划,“3”即再建30万亩第二环城林带,“6”即在第二环城林带上建6个各具特色的园林式公园。二是众星捧月”的空间布局形态。将由市中心及周围的八个片区形成“众星捧月”“绿带环绕,各自成区”的空间格局。贵阳市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形成的环城林带,严格保护片区之间的绿色隔离带,保护城市片区之间的绿色生态空间,规划建设几个片区。可以说这种生态性的城市格局宏观上奠定了贵阳市城市景观格局,建筑掩映在一般森林的海洋之中,相得益彰。

2.3地域性特征

2.3.1地形地貌的影响

贵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建设规划用地大都有高差,因此解决好高差设计规划的重点之一。要在坡地,高台上建筑,受很多因素的制约,所以应当利用好地形地貌,同时兼顾经济性。这样的例子很多,它们是山地建筑的典型,贵阳财经学院的图书馆(图2)就是典范,入口处大大的坡地并没有完全推掉土方,这样很不经济,而且从场所精神来讲,这样做是失败的,所以利用好矛盾,就是转劣势为优势。前面大大坡地中间作为主要入口,顺着坡地,也可以直达二层入口,同时在在坡地上规律设置天窗,使得坡地下的阅览室获得充足的天然采光。坡地上同时可作为室外绿地供休息和室外阅读。这种巧妙改造地形不仅丰富了建筑空间,也将建筑纳入到了景观之中。

2.3.2地方文化特色对贵阳建筑景观的影响

少数民族文化宫汲取了贵州侗寨鼓楼(图3)曲线的神韵,为三叉弧形堵式建筑,前弧形面有机衬托塑像,大楼六个面的每一面形状都构成“山”字形,建筑造型着力强调贵州、民族、文化三个内涵,颇具贵州地域及民族色彩((图4)。“贵州民族文化宫修建得既有民族特色,又非常气派、大气。”贵州民族文化宫外观像侗寨,在浮雕、檐角、颜色的运用上,借鉴贵州民族特色元素。它是独一无二的,既是建筑又是城市的标志性景观。

参考文献

[1].刘克良.--我的建筑创作方法与实践

[2].王伟鹏.阳近代建筑形式和风格的再认识2005

[3]陈宇.市景观的视觉评价[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4]克罗基乌斯.市与地形[m].钱治国,进益等译.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建筑市场前景分析篇3

关键词:景观设计;大型商业综合题;投标

abstract:thelandscapedesignofthesocialsignificanceismoreandmorebig,inthelargecommercialcomplexprojectbiddinginlandscapedesignplaythisdesignedspecialskill,andfromtheperspectiveofdifferentputforwardreasonableSuggestions,coordinatesthearchitecturaldesignbiddingsatisfactorycompletionofthetask.

Keywords:landscapedesign;Largecommercialcomplexproblem;bid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景观设计的特点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景观在人民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优秀的景观不但可以提升人民生活品质,而且可以提升项目品质和品位,通过景观设计给项目带来更高的附加值。

景观工程与建筑相比具有造价低,工期短,见效快的特点。在项目的前期阶段(预售和样板区开放过程中)能够起到很好的展示效果。景观设计中的植物,尤其是乔木,会随着年代的增长越来越有效果,体现出生命的勃勃生机,对项目公司的整体形象打造都有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实现环境中宁静与活力既紧密相连又相互分离的双重佳境。

本文通过对大商集团盘锦商业综合体项目投标景观设计的介绍,表述了本人对景观设计在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的一些思考和实践。

2、项目简介

2.1、区域分析

大商盘锦商业综合体项目位于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商业区,基地南临城市主干道石油大街,北临兴四街,东邻鹤翔路,西邻中兴路;地势平坦,交通十分便利。本项目是一个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居住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

功能布置原则:用地南侧临石油大街区域建设麦凯乐商场及瑞士酒店(五星级),瑞士酒店为120米超高层建筑,作为建筑群标志性建筑,延续了麦凯乐商场及瑞士酒店的立面风格,简洁明快,在细节的处理上承袭大商集团已有建筑的传统风格,通过步行街入口棚造型及玻璃天窗使各部分业态有机联系在一起,结合北侧三栋超高层公寓,整体提升项目的档次,使之成为盘锦市商业区新地标。

交通分析:人流分析:沿石油大街布置瑞士酒店、步行街入口,在门前形成退后的小型广场用以集散人流。沿中兴路由南向北依次布置麦凯乐、步行街、下沉广场及新玛特商场的主要人流入口,另在南北和东侧分别设步行街入口,将各个方向的商业人流便捷的引入商业体。公寓的出入口设在兴四街一侧,可有效的分散人群。住宅的人流通过基地东侧的鹤翔路进入。车流分析:沿中兴路设室外停车场,满足购物人员的临时停车需求。沿石油大街设置酒店临时停车位,酒店与步行街出入口设有出租车等候站便于商业与酒店客人使用。地下车库出入口的设置:在酒店前广场设单向地下车库入口,方便酒店送客车车辆进入。私家车及酒店车辆从鹤翔路地下车库出入口进出,货车由兴四街东北侧进入地下车库,缓解车辆对城市干道的交通压力。基地周边设环形消防车道与基地内部的可穿越的步行街道路形成网格状,满足高层建筑的消防扑救要求。

3、城市节点分析:从城市设计的角度突出瑞士酒店在石油大街与中兴路交汇处的建筑形象,力图在石油大街上打造一座标志性建筑,在整个区域内形成一处重要的空间节点,增强城市的方向感和识别性、。将麦凯乐、新玛特商场沿中兴路布置,提供最佳的沿街步行街的展示面。板式住宅与瑞士酒店形成一组建筑群,北侧点式超高层公寓与之相呼应,围合成向中兴路开放的空间,塑造出造型特点鲜明的外部形象。步行街在麦凯乐与新玛特商场之间形成缓冲空间,连接不同商场的天桥穿插其间,增加了商业空间的趣味性。

3、投标前期景观规划

项目设计的主要目标包括三方面:重新规划了人车混乱的商业街区,令交通更加便捷;其次,将一个利用率低的绿色空间转变成为停留空间充足的高品质商业公共空间;再次提高场地照明和便捷性设计,营造出更加安全、舒适的环境。

景观共分为三部分:和谐广场(南侧商业街)、腾飞广场(北侧商业街)和屋顶花园。

3.1、交通组织:从宏观城市规划层面对本区域乃至更大区域的交通系统进行分析和调整,使区域的交通系统更加顺畅和完整。

3.2、功能区域划分

根据建筑的功能和底层出入口位置,结合交通动线的布置,设置室外商业广场空间和停车场位置,使室外功能更好的服务于建筑功能。

投标中期景观深化

配合建筑的风格与整体创作思路开展景观设计深化,最大程度的表现出建筑的优点和特色,起到烘托建筑的表现效果的作用。本案结合建筑整体以现代风格为主,简洁明快,同时在细节上又具有独到之处。,既承袭了大商集团现有的商业街的传统风格,又结合盘锦市的特点,遵循“以人为本”的思想,使之成为盘锦市商业的新地标。景观主色调为灰色系,通过不同的灰调形成景观的色差序列变化,犹如商业时代的条形码,在光的折射下,投射到地面,以条状和环状作为设计的基本元素符号。

5、投标后期景观方案

和谐广场(南侧商业街)

首先我们对此区域的道路进行调整,将原有的双向单车道变为一条双向车道,有效地缓解人车混流的状况。此段商业街共分为三个部分:露天停车场、休闲空间和展示区。靠近道路的一侧是停车场为购物者提供停车方便,停车场整体被树阵包围其中,两区域功能相互渗透,既避免了停车场破坏整体景观效果,同时树阵也为停车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休闲区及商业展示区互用整个商业氛围。以线条、圆环等符号为主,靠近新玛特、麦凯乐一侧为商业展示区,即为购物者提供了方便的交通空间,又为商场做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展示空间。在停车场与商业展示空间的区域为休闲空间,空间内主要由排列整齐的树阵组成,每棵树周围安装一个圆形的槽,这些树槽可以充当桌椅、花盆及圆形设施。圆形的景观主题在道路铺装上也不断被重新使用,形成一簇簇的圆形图案,将人们聚集在一起,为生活节奏不同的使用者营造出凉爽宜人的城市休闲空间。白色阳光通过树叶的缝隙在浅色的铺石路面上洒下斑驳的树影;夜晚,路面仿佛一块画布,各种灯光在上面自由生动的渲染开来。

腾飞广场(北侧商业街)

在功能上与南侧略有不同,市民休闲功能氛围更浓一些,设计元素依然为线条、圆环及灰色铺装,为了呼应地下商业街的玻璃采光天窗,设计时在整条商业街上增添了抽象树形的半透明灯柱,结合新的花岗岩长凳和铺路石、座椅与硬质景观并存,这些新建的公共设施的设计语言将带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是对其公众更具吸引力。

屋顶花园

屋顶花园作为整个空间线索的源头,设计时运用同心圆的景观元素,寓意为水滴或光的晕圈,光影在花园汇集后沿着建筑倾泻而下,这一组组线条,即是抽象的流水,又如商业时空的光子流,他给人们以动态的指引,同时又通过新的能源(同心元素)的加入,给人们以驻留和驻足品味的空间,它们消失在城市的大空间中。

6、结语

我们希望营造一个具有特色的现代城市景观空间,使之成为心灵的花园,人们徜徉在其中购物、会谈、办公、居住。

参考文献:

建筑市场前景分析篇4

大雁塔作为西安市的城市名片,不断提升着西安市的文化品牌。大雁塔北广场作为西安标志性的广场,在空间布局、游憩娱乐、艺术塑造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成就,本文探析其再现传统都城的规划理念和再展唐风古韵的规划设计。

区位条件解读

大雁塔北广场位于西安市雁塔区。雁塔区是西安最大的城市核心区,地处南城板块。其范围内保留有大量的文化遗址。从宏观区位分析,该广场起着展示雁塔区特色文化形象窗口的作用。

从中观分析,该广场位于大雁塔文化景区核心地带,为曲江新区景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有大唐不夜城,西有大唐通易坊,东有大唐芙蓉园;从微观分析,广场北接三条城市干道的t形交叉口,西临陕西民俗大观园,东临陕西戏曲大观园。广场以北规划了地铁三号线,以东规划了观光轻轨线。综合来看,该广场交通便利、区位条件优越,是曲江新区重要的门户型景观广场。

空间格局分析

1.功能分区

大雁塔北广场以大雁塔所在的南北向为广场中心轴,将广场东西分为五个部分,中央为水道主景区,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了景观步道休闲区和商业步行街区。广场南北向由北向南依次为“主题水景区”、“水景落瀑区”和“观景平台区”,并以大雁塔作为整个南北向序列的收束。综合来讲,大雁塔北广场的功能分区合理、秩序井然,可以满足多样化的空间体验。

2.空间尺度

(1)横向分析

大雁塔北广场东西宽约320米,南北长约350米,占地252亩。作为一个城市广场,其尺度已经远远超出了建筑围合的院落空间尺度,因此,平面空间的分割就十分重要。分割太大难以聚集人气,分割太小则难以协调组织。广场南北、东西轴线长宽比接近3/1,这样既不失广场空间的大气,也不失其内部空间的围合与界定。

广场平面设计采用唐代里坊制的理念,共划分为36个单位空间,以27m×27m为基本单元,每个单元象征一个“里坊”单位。其中有8个单位空间被设计为小主题广场,其余24个单位空间则布置了排列整齐的树木,并配置座椅,创造出供人交往、休憩的空间,以此营造出具有场所精神和一定围合感的积极空间。

(2)竖向分析

广场共设计了九级踏步,每个台阶五步,每级水池有7级叠水,与大雁塔7层相印合。拾阶而上,由北到南形成高差9米,逐级抬高将大雁塔托于南边,衬托出大雁塔的挺拔。广场两侧为两层的仿唐建筑,建筑高度约为十米。总体上,由北至南逐级升高,承托大雁塔;东西由喷泉中轴线向两侧,阶梯、景观区、建筑高度逐渐升高。同时,运用一些文化柱列、牌楼等景观构筑物建立人与建筑之间的对话,实现人的尺度―小品的尺度―建筑的尺度的逐级过渡。

视觉效果分析

1.色彩与材质

整体上,广场色调稳重、朴素。两侧建筑用色为朱红、瓦黑。朱红色代表大唐,体现大气恢弘,瓦黑与朱红的搭配既表达气势,又传达稳重;铺装用色为灰色。灰色作为中国古代宫廷内的地面铺装的常用色,奠定了整个广场大气安稳的色彩基调。

广场的地面铺装以砖、石等硬质铺地为主要材料,注重铺装的变化和细节的处理,结合绿化、喷泉水景、雕塑石刻与唐代风格的公共设施的布置,强化了广场的文化氛围和艺术特性,朴素而不张扬,体现了古都风韵与现代风采的完美结合,很好地延续了历史文脉。

2.音乐喷泉

大雁塔北广场是一个规模宏大的音乐喷泉广场,是目前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喷泉广场。其八级叠水池中的八级变频方阵是世界上最大的方阵。每当夜幕降临,广场展千姿百态,喷泉声、光、水、色有机交融,灯下大雁塔与水中塔影相映成趣,尽显唐辉,表现出大雁塔脚下大气磅礴、君临天下的气势。

文化属性分析

1.凸显佛教文化的地位

大雁塔北广场规划设计是依托大雁塔这一佛教建筑展开的,通过一条南北向细长型的景观水带,倒影着佛塔的身姿,凸显出佛塔的圣洁和崇高。同时在竖向空间上,层层抬高前往大雁塔的路面高程,象征着万佛朝宗,体现出佛塔的尊贵。

2.再现唐代里坊文化

广场的平面分割形态可以解读为唐代里坊平面的缩影,同时以九为基本模数划分空间,体现出大唐文化的繁荣昌盛。结合了传统的空间构图原则,以居中为尊,层层递进,再现了传统都城的规划理念。

3.唐风建筑的和谐统一

从广场建筑方面看,广场以展现唐文化为主轴、以秉承佛教为主旨,主体采用唐风建筑。用当代设计语言、构造技术与材料,将唐风建筑转化为具有文化特质和现代质感的样式。建筑群高低错落、丰富多变。采用典型的朱红梁柱、青灰瓦、灰白墙,风格古朴典雅,再现了唐代建筑粗犷、朴素、大气,却不乏活力的特点。其建筑既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同时也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再现了唐风古韵。

结语

大雁塔北广场作为展示西安市雁塔区特色文化形象的窗口,不断提升着西安市的文化品牌。依托唐代里坊制理念,结合传统的空间构图原则,运用现代的设计语汇,再现了唐风古韵。

建筑市场前景分析篇5

关键词: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和谐统一;建筑思维

1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关系论述

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自然对于人居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由于人们工作生活都与外部环境息息相关,传统钢筋水泥的建筑环境显然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生态环境的建设理念,绿色环保建筑模式成为了当前建设设计发展的主流趋势。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回归自然是当前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相互结合的初衷所在,类似花园小区或是景观住宅的出现正是从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相互融合方面实现了对现有建筑形式的创新,这样的建筑风格广受欢迎。可见,当前人们在选择住宅时除了对功能结构等因素的考虑之外,更多地是将重点置于社区环境建设方面,是否做到了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和谐统一。

从景观设计的构成分析,景观设计的内容极其丰富,并且景观设计学在我国的应用范围也在进一步扩大,设计师纷纷意识到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对于城市规划的积极影响,并且二者的互相融合也是当前时展背景下的必然趋势。现阶段城市环境污染的加剧更加突出了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它是对传统建筑设计方案的完美补充。景观建筑学的出现正是从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相互融合出发,将城市规划发展与景观设计规划相互联系,突出了风景园林景观与建筑设计相互映衬的别致效果,是实现建筑和景观设计统一的有效路径,同时这一举措对于提高建筑设计的艺术性及舒适性方面也大有裨益。以景观建筑学作为指导,风景园林规划和建筑设计规范一脉相连,这一设计理念也成为了当前城市规范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建筑因素。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景观建筑学所涉及的专业与内容极其广泛,因此在实际建筑设计过程中顾此失彼的问题仍旧难以避免。

2建筑设计中景观意识的融入

2.1设计思想

建筑设计与景观意识的相互融合从广义范围分析是将城市建设视为一个整体,再通过局部设计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来体现景观意识的渗透作用。而狭义范围内的建筑与景观结合主要从设计思想方面将景观意识融入到建筑设计的各个环节之中,像是建筑设计中的外部环境、技术设施或是基本构造等,这一协同关系的体现需要二者的相互配合。融入了景观意识之后的建筑设计其主体部分不再仅仅局限于建筑物本身,而是从城市单元组成方面突出设计过程的动态变化效果。由此可见,从城市空间的整体性出发,建筑设计中景观意识的融入应当对城市景观要素中的轮廓线以及面宽等内容进行细致划分,突出景观意识与建筑设计的相互融合效果。

2.2设计策略

2.2.1建筑先入式设计原则

在对建筑单体进行设计时,我们有必要对现有建筑创作模式进行创新,从极端的单体设计心态中积极融入景观设计意识,将周边环境或是视域环境融入到建筑设计过程之中,形成全新的建筑设计导则。建筑先入式设计原则重视对建筑主体风格的突出,从环境主色调方面突出景观设施的导入价值,这一相互制约与促进的过程正是环境保护与建筑设计的有效统一。

2.2.2建筑后入式设计原则

从既有环境中对新建项目进行改造需要从环境的适应性角度出发,重视建筑后入式原则中建筑设计与环境关系之间的调整。这是由于后期形成的单体改建过程对于环境的影响是必然的,而景观意识的融入正是从新元素组成方面对现有建筑与环境形成强而有力的冲击,在适度调整中突出建筑后入式设计原则的重点。

3景观设计中植入建筑意识

相较于建筑设计而言,景观设计正处于逐步完善过程之中,从这一生命周期变化角度分析,景观设计过程中建筑意识的植入必要建立在理性化态度基础之上。

3.1景观设计中生成过程的控制

景观设计中的生产过程是从科学化角度对景观实施途径进行理性分析的过程,在综合考虑景观设计经济、功能、技术以及生态等诸多要素之后再对其建筑意识的融入进行合理分析。此外,景观设计中的地形地貌以及水文气候因素也是需要涉及的重要内容,从垂直模式方面分析景观场地的生态环境是对现有水平式分析的有效补充,这对景观场地区域功能的提升以及适应性的完善都有积极的促进意义。这些科学性依据的存在都为景观设计中生成过程的控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然而当前城市景观设计中造园作品的存在往往忽视了对景观主观设计意图的呈现,景观意识与建设设计的融合并没有得到深入体现。

3.2通过建筑理念实现对景观设计深度的挖掘

由于景观设计在我国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无论是体系建设还是理论建设都亟需完善,加之景观设计的总体水平良莠不齐,甚至还存在盲目抄袭的问题,因此理解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理念是现阶段实现景观与建筑设计融合首要解决的问题。建筑意识指导下的景观设计不再仅仅局限于花草装饰或是平面延伸阶段,而是通过建筑的设计与分析模式来对景观设计进行美化,突出建筑思维对于经管设计的影响,构建更加系统化的现代景观设计模式。

3.3建筑手段与景观创意的结合

3.3.1突出建筑技术对景观空间的有效拓展

当前景观设计的畅想空间很难在实践中得到落实,相较于传统植物造景意象而言,景观空间的拓展更加依赖于现代建筑技术的艺术表现手段。由此不难分析,建筑技术对于景观设计空间的拓展不容小觑。以伦敦西部的卷曲步行桥为例,它在利用建筑技术对景观空间的影响作用下使得桥体呈现出变化的发展动态效果,或是圆形状或是弧形状,景观设计的空间效果被有效延伸,这不得不说是建筑技术对景观设计的创意效果。

3.3.2建筑思维对景观限制的有效解决

建筑设计过程中的景观创意呈现往往会面临各种因素的限制,像是场地或是经济因素等,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建筑思维来对现有的景观设计模式进行变更,以突破各种限制性问题带来的设计困扰。例如城市夹缝地带难以突出城市造景效果,或是受制于场地的限制无法体现出必要的景观功能,我们就可以利用建筑思维中的经济适应原则来突出建筑与景观的巧妙融合。又或是由于城市狭窄区域的限制隐藏了道路本身的视觉功能,我们就可以通过彩色喷涂的方式来明确人行与车行之间的界线,是对视觉形象的创意呈现。建筑思维通过最为经济简单的方式实现对景观设计的合理变更,而这一思维对于景观限制的解决也有着显著的作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化城市建设与发展背景下,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的空间得到了有效扩展,同为建筑质量的组成要素,建筑设计更加关注实用性的呈现,而景观设计则趋向于观赏性。如何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实现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完美结合是现阶段建筑物设计共同探寻的设计目标。

参考文献

[1]丰兴军.城市建筑与景观设计在现代化境遇中的文化识别[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2(02):148~150.

建筑市场前景分析篇6

关键词:荒漠城市、空间节奏、地域特色、特色植物

abstract:thispaperintroducesthereceptioncenteronthefive-starhotelenvironmentlandscapedesign,inunderstandingspecialnaturalandculturallandscape,andonthebasisofusingthemodernlandscapediscussedhowtolanguage,buildanwestcharacteristics,inlinewiththetasteofa"cityoasis",putsforwardthewesterndesertcityhigh-endhotelsenvironmentdesigntrainofthoughtandmethod.

Keywords:desertcity,spacerhythm,regionalandcharacteristicplants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在高端酒店项目中,室外环境往往成为酒店的主体,建筑反而退居其次,由于此类酒店的特殊要求,其景观设计需要重点考虑如何达成生态环境与人居建筑的和谐相容;利用周边优良的环境塑造酒店自身的特色和魅力。

1.项目概况

克拉玛依市位于新疆的西北部,地处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属于典型的的大陆性荒漠气候,是一座崭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石油工业城市。

接待中心基址位于城区的西南角,占地面积约17.6公顷,与市政府新址相隔仅700多米。建筑位于场地中心,宛如一朵盛开的雪莲向四面展开,建筑基底面积13806m2,景观绿化面积约12公顷。

2.场地解读

2.1地理及历史文化解读

克拉玛依——戈壁上崛起的城市

克拉玛依属于典型的大陆性荒漠气候,春秋两季多风天气较多,冬季严寒,夏季酷热。主风向为西北风,年平均大风(8级以上)日数71.3天;具有温差大、降水少、光照强等荒漠气候特征。

克拉玛依——石油之城

“克拉玛依”系维吾尔语“黑油”的音译,得名于市区东北角一群天然沥青丘——黑油山。石油工业是克拉玛依的支柱产业,克拉玛依也是一个因资源而兴盛的城市。

克拉玛依——民族文化交汇之城

克拉玛依少数民族虽仅占23.5%,但却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全市共有37个民族,民族特色突出,是一个多民族交汇的城市。

2.2场地现状分析

场地的盛行风向来自西北,由于西北地区风沙严重,对环境品质影响较大,因此场地西北侧需设置绿化隔离带。东南文体中心是潜在的噪声源,为营造安静的休息环境,在场地东南侧设置绿化隔离带,以减弱喧闹声音的影响。主入口位于场地东北,而次入口位于场地西南,因此形成一条景观轴线,建筑沿此轴线成对称布置。该轴线也是景观设计的重点。

场地现状分析图

2.3建筑功能分析

建筑是场地的主体,也景观设计的主要依据,对建筑功能的分析将对景观的布局及设计起到准确的指导意义。

该场地建筑功能布局包括普通客房、餐饮、高级套房和地下健身会所。建筑形态把场地分成若干个庭院,建筑围合出不同的空间使各个庭院的功能有所区分。前庭院通过三个入口与建筑相连,是主要的交通空间;内庭院全方位被观赏,成为景观核心;院主要服务于高端接待。

2.4日照条件分析

克拉玛依地区具有特殊的日照条件,同时建筑自身的“雪莲”造型,使建筑与外环境相互穿插,围合形成几个不同的庭院。通过光图谱分析可以得到,不同方位的庭院的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不同,而适宜活动的季节也有所区别。

2.5空间特性分析由于建筑内外空间相互延伸,以全包围、半包围的形式使部分外部空间体现建筑属性。外部环境受建筑的影响力不同,与建筑形成不同空间关系,越深入建筑的环境空间越具有人工性,反之,越远离建筑控制力的空间越呈现自然性。造型形式上呈几何图案向自然形式的过渡。

3.设计思路

在充分研究场地环境状况与主体建筑的立意与布局的基础上,提出“天山莲迎五湖四海客,风雅颂承时代新国风”的整体设计构想。以天山雪莲为形,构筑整体景观空间形态;以“风·雅·颂”为魂,赋予景观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营造一处景观环境与建筑空间完美结合、体现科技与可持续发展理念、风格现代而又深得传统文化精髓的高端酒店空间环境。

4.总体布局

根据建筑功能和景观构思,形成“一轴、一带、一环”的景观布局。“一轴”,即为场地中心贯穿东西两个入口的“国风迎宾轴”;“一带”即为环绕在酒店周围的“特色花园景观带”;“一环”为场地四周的“多彩防护绿环”。

总平面图

4.1一轴

一轴是此次景观设计的核心,集中体现设计构思的主题思想“风·雅·颂”,包括三个核心景观节点,即“迎风广场”、“绿洲雅庭”、“天颂碧湖”。

迎风广场以迎风雪莲为主题,整体体现简洁大气的风格。雪焰广场为本区的核心,广场的形式抽象提取自雪莲花瓣。水池正中为钢构主题雕塑——盛世雪莲。此外,利用石油城的资源优势,在水池中安装燃气喷火装置,星空下雪莲与火焰交相辉映,营造出壮丽的水火交融景观。

“绿洲雅庭”位于迎宾主轴的中心,建筑群的正中,是整个场地中唯一四面被建筑围合的空间。设计从地域文化特色出发,从沙漠绿洲与新疆地区传统中庭——“阿以旺”中得到灵感,将其营造成一处远可观、近可赏,环境舒适、尺度宜人的具有文化内涵的高雅庭院。整个庭院地形进行下凹处理,既能丰富空间层次又能使植物长势更好。

绿洲雅庭效果图

天颂碧湖是场地中轴线的端点,也是场地中最大水体景观。它位于建筑群的南侧,贵宾楼正对的矩形场地,为贵宾接待区的前院空间,同时也是整个酒店的后花园。

整个中轴形成“放—收—放”的空间节奏。主入口体现接风迎宾、热烈欢迎的气势,以大片树阵和大尺度广场体现简洁大气。三个节点通过水景串联起来,凸显“水”在这个戈壁城市的重要地位。

4.2一带

“特色花园景观带”以生态科技结合地域文化为主题,建造位于建筑东西两侧的五处特色艺术花园,以流畅的曲线造型相穿连,构成颇具灵动感与艺术气息的景观带。

小庭院的设计则将文化解读与艺术表现相结合,集中体现地域特色,以“歌·舞·风·光”为主题,包括五个特色主题庭院,分别为歌之园、舞之园、沙之园、风之园、光之园。

歌之园本园以新疆民族音乐为主题,将音乐通过景观的语言进行诠释。一条流动的花带贯穿整个花园,如同音乐的乐谱。

舞之园位于建筑东北侧,将民族服饰图案融入景墙小品设计,构成视觉的中心点。以优雅的民族舞裙为灵感,营造一处飘逸灵动的庭院空间。

沙之园花园位于建筑西南侧,与风之园隔路相望。花园以克拉玛依的自然风光结合石油工业营造一处颇具地方特色的艺术花园。花园以旱生植物为主,体现粗犷的戈壁野花之美。

风之园位于场地西南角,利用风的引导,创造风动小品,让景观随自然因素而变化,给景观注入活力。在植物选择上采用芳香植物,利用风的方向使庭院内香氛环绕。

光之园位于场地东南部,是场地中日照时间最长的庭院,因此本花园将气候要素转变为景观设计要素,利用阳光营造一个光能花园。

4.3一环

场地主路四周60~100m宽的环状绿地作为酒店建筑与城市道路的绿化隔离带。通过加强地形的处理使主体建筑与繁杂的城市空间达到较佳的隔离效果,使酒店更为舒适与宁静;而大面积层次丰富且色彩多样的植被空间既提升了酒店的环境品质,又为城市增添了优美的道路绿化景观。

5.种植设计

酒店占地面积较大,而建筑基地面积仅占场地面积的7.85%,这就意味着其余大部分的用地都可以作为景观环境用地。而克拉玛依的荒漠气候条件,使人们对“绿洲”格外向往,因此绿色应该是酒店环境环境中的主色调。场地内部以足够的绿量创造舒适宜人的小气候,用接近四分之三的面积绿化,改善局部生态环境,使酒店成为一块荒漠中的“绿洲”,生机勃勃。

根据克拉玛依的地理气候条件及场地景观需求,选择确定种植设计的主要植物。

基调树:新疆杨、樟子松、侧柏、白柳、大叶白蜡、大叶榆。

骨干树:胡杨、雪岭云杉、圆冠榆、夏橡、复叶槭、茶条槭、丝棉木、文冠果、红柳。

花灌木:北美海棠、红柳、连翘、榆叶梅、黄刺玫、扁桃、海棠果、宁夏枸杞、文冠果、金叶莸、大果白刺、白梭、鞑靼忍冬、膜果麻黄、多枝柽柳、红瑞木、醉鱼草、大果沙枣。

6.小结

本方案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尺度、功能、品味三个方面:尺度处理上收放有致,既有开敞大气的手笔,又有婉约细腻的处理;通过深入的文化解读,包括石油文化、民族文化、沙漠文化等,加以提炼演绎,营造具有艺术特质的景观环境,体现酒店高品位诉求。

参考文献:

[1]马晓伟.通过景观设计提升休闲度假酒店的品质与价值[J].中国园林,2003(9):13-16

[2]徐宁.克拉玛依日照分析测量技术综述[J].中国园林,2010(1):46-48

建筑市场前景分析篇7

通过对淮安具有代表性的新建建筑组群的色彩进行提取,分析其色彩形成的内在因素与外部表征,从而对淮安该类区域的整体色彩进行描述与概括,并以此切入点进行淮安城市色彩的综合性研究,为类似城市的色彩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依据。

关键词:

新建建筑城市色彩色彩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8411+3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7-0023-03

1城市色彩的认知

城市色彩是一个在城市公共空间,能够被人感知的事物,它是一个广泛、综合的概念,包括城市建筑、城市公共交通道路、广告标牌、城市绿化、河流水文等城市人造景观和自然景观的色彩,城市色彩与人们的活动空间息息相关,对人们的视觉感受也有着深刻影响。

毋庸置疑,色彩对一个城市的影响是极大的,每个城市带给人们的不同感受表现在城市色彩的不同色调、建筑形体和独一无二的特色。任何一个有品位的城市,都有着简洁明快而又和谐统一的色彩,城市色彩运用得好,能够为城市景观增加无尽的魅力,对城市发展的各层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2淮安城市色彩形成的影响因素

色彩作为城市的特殊“语言”,不仅清楚明了地表达了一个城市的精神内涵,展现城市的文化历史,渲染城市的特性,好的城市色彩还能成为城市精神文明的标志。目前,我国很多城市都有了各自的城市色彩定位,比如北京城市色彩是以灰色调为主,哈尔滨将米黄、黄白作为城市代表色,杭州以青灰色、灰绿色和绿色组成具有水墨情调的国画色彩,无锡为清新淡雅的浅色调。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淮安一直以青砖黛瓦的老城区作为名片。

2.1地域特征

自然地形是城市形成的基础,苟子《强国说》便有“其国塞险、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势也”之说。自然地形从整体上影响着城市的形态风貌,如山地城市的错落有致,滨水城市的婉约灵秀等,并藉此形成了不同的城市风貌和各具特色的城市环境。

淮安市位于江苏北部的中心地带,总体地势平坦,主要地貌为平原,同时境内水网密布,河流密集,是典型的“平原水乡”。淮安是运河之都,因此城市色彩的灵魂自然离不开水,建筑色彩多为古朴庄重的灰色调。

2.2气候特征

气候条件不但决定了一个地区的自然景观,也是决定建筑形式和材料的重要因素。材料作为色彩的载体,使得城市的人工色彩受到气候条件的制约与影响。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期和地区,气候条件对建筑形式与材料的选择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比如,徽州民居和云南名居在色彩上的不同很大程度上归结于气候原因。随着生产力水平的飞速提高,现有的技术手段已足以在任何气候条件下创造出同样的人工景观,但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延续地方特色等角度来看,对地区气候条件的把握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淮河苏北灌溉总渠横贯于淮安市境内,它也是中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因此淮安市南北气候特征兼具,以苏北灌概总渠为界,南方地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北方地区为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在季风气候的影响下,淮安市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热同季,阳光充足,热量富裕。

2.3人文因素

自古淮安人文荟萃,历史上诞生了军事将才韩信、苏门四学士之一张耒、枚乘、枚皋、神话巨制《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民族英雄关天培、刘鹗、甲骨文专家罗振玉、扬州八怪之一边寿民、“建安七子”之一陈琳等享誉千古的名人,也是伟大总理的故乡。正是因为历史人文的积淀,淮安的城市色彩也是以传统青色、黛色、灰色来体现这座历史名城的沉稳大气。

3准安新建建筑组群色彩分析

3.1古淮河又化生态景区建筑色彩分析

古淮河文化生态景区是国家4a级景区、全国低碳旅游示范区。古淮河文化生态景区位于淮安市的清河新区,是江苏省最大的婚庆产业园。

景区中古淮楼・江淮婚俗馆是景区内代表性建筑。古时候就有“淮角楼”,它始建于宋代,后来因为战乱和水灾,古淮角楼被毁,2008年底恢复重建,并撰《古淮楼记》于此。而婚俗馆也位于此处,并占了古淮楼地上的一至三层,为了更好地重现江淮的特色婚俗文化,特别的分划成了四个部分――即序厅、牵手厅、成双厅和偕老厅。值得一提的是,顶楼上的一座大钟,称为幸福铜钟。钟身呈圆柱形,由上向下渐大。提梁饰双龙纹,肩有九乳。腹有龙凤二对,寓意龙凤呈祥,将钟身分成上下两部分。当有新人结婚或者伉俪乘兴来此撞钟祈福时,它就意味着“幸福终身”,象征意义鲜明,如图1。

景区内设有清河文化馆,采用了青砖灰瓦,用古色古香的中国明清古典内院式布局,四周用连廊连接,东侧馆外另有游廊延伸至古淮河边,清静而幽深。馆前的鸿禧广场左右两侧嵌有十二生肖图案,生动描绘了民间属相搭配的婚俗文化。

中国西游记博览馆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座综合应用声、光、影像等高科技手段对《西游记》进行全面溯源和演绎的大型文化主题展馆。馆的正中间是《西游记》历史原型沙盘,沙盘内呈现着中国和中亚、南亚的地形地貌,非常真切。在馆内的四周,分布关于西游的各种展示,告诉你吴承恩在创作《西游记》时的灵感是来自于何处的。

长荣大剧院.荀派艺术馆。以著名荀派京剧大师宋长荣先生的名字命名,为“苏演院线旗舰剧院”,有可容纳800人同时观看演出的大剧场和可供60人观看演出的小剧场,是一所具备戏剧表演、影视放映、音乐综艺、会议论坛、展览等功能的综合性场馆。剧院中的荀派艺术馆展现了苟派京剧艺术的源远流长以及著名荀派京剧大师宋长荣先生的艺术生涯,使游客更深刻地了解京剧艺术的无穷魅力,把握荀派京剧的文化脉络。

3.2金鹰国际购物购物中心建筑组群色彩分析

金鹰购物中心,地处淮于安市中心地段,属于商业聚集地,该区域可以作为一座城市的地标性色彩,而对城市街区色彩做出不断的改进和创新是改善一个城市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能不断地带给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人们的新的感官体验,也能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所以,在未来的城市景观建设中城市街区色彩的改造与建设应引起高度重视,并且把它作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在城市的规划中把城市街区色彩的创新与设计作为一个重要的项目,通过系统、科学的分析城市的坏境和人文的内涵,做出统一的城市色彩的设计,创造出属于淮安的有特色、有个性的城市色彩,学会利用淮安城市的历史文化发展留下的地方色彩,通过这些色彩的特质来创造出属于淮安的富有个性的城市街区形象,打造出城市街区的气质。

城市街区色彩的更新设计还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色彩的营销和开发还能够让人从中获得收益,在一些发达国家城市街区色彩的营销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许多房地产开发商会专门的找一些色彩方面的专家,将色彩营销用于城市街区中的商业行为中,来取得更大的效益,并且,从另外―方面来讲,城市街区色彩的更新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的资源消耗、物质消费,降低建筑开发的运行成本。更加重要的是,美观大方的城市街区色彩可以为一座城市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这也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也使得更多的人愿意来这座城市投资,所以城市街区色彩的更新设计一定会促进这座城市的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增长。

在金鹰国际购物中心的建筑群色彩分析过程中,不难发现,虽然高楼大厦已经取代了以前的传统民居,但是墙体的颜色任然是青色和灰色为主的,在配以一些浅黄色(缃)的配色,和一些其他的过渡色。所以在确定好城市建筑的基本的主色调之后,整个城市的建筑物包括公共建筑物,住宅小区、商用建筑甚至是公交站台等一些小型的建筑物都要以这几个颜色作为一个基本的主色调,并且在这样色彩定位的前提下,在植物或者其他的一些雕塑等物件上做出一些色彩的改变,增加一些靓丽的色彩,这样的改变不仅不会显得突兀,还会让整个城市在稳重中增添几分活泼的气息,就以金鹰建筑群为例,整个墙体的主色调都是灰色为主,在金鹰的门前却常年会更换一些色彩靓丽的场景或者是摆件,为整个建筑群增添一些活泼感,整个建筑组群就可以使得这样的一个色彩的定位和设计,成为淮安具有创生性的地标色彩,可持续的提升城市色彩品味,如图2。

3.3淮安万达厂场区域

淮安万达广场位于淮安市水渡口广场东北侧,周边有教学区,商业街,医院等,人流量大,交通路线多,非常便捷。由图3可以看出,淮安现代城市的颜色主要以灰白色,绿色,以及蓝色为主,而在万达周围街区的商业街,则色彩十分丰富,由多种色彩作为装饰,但是主色调仍是灰白色。经过调查,如今随着城市的发展,各种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新式建筑没有统一色彩,使得城市色彩看上去杂乱无章,融入不了当地和周围的环境。因此,城市相关部门要重视色彩的污染,增强城市市容改造。通过对万达广场及周围建筑色彩的采样和提取,我们发现了构成万达广场的建筑色彩呈现出了色彩分区极度的跳跃和色彩分区极度的不明显的两级情况,主要以灰白蓝色为主色调,因此,大面积的色彩将成为城市色彩的主色调。

3.4中央国际新亚商城和高教园区

一座城市最核心的部分莫过于建筑物,建筑色彩是最能吸引人们对城市视觉。淮安中央国际新亚商城地处商业金融地区,建筑色彩以黄暖色为主,外墙面是低明度的暖色,配以蓝灰色玻璃。由于地处商业金融区,周边大型建筑较多,在色彩规划和定位都较为接近,各建筑之间色彩相对统一,如图4。

建筑市场前景分析篇8

关键词城市门户设计规划空间

abstract:alongwiththedevelopmentofsocialdevelopmentandprogress,andpayattentiontothesmallcityportalareaurbandesignisofgreatsignificance.thispapermainlyintroducestheanningShipeaceareaofyunnanprovinceofurbandesignrelatedcontent.

Keywordscityplanningspacedesignportal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作者:林海波

作者单位:云南元泰规划建筑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引言

城市门户地区是一个城市出入和内外交往的地区。地理位置上,门户地区必须是城市某一较大交通枢纽所在地。门户地区的建设会对城市的发展产生巨大的“磁场”作用,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推动城市的功能升级与形象塑造,特别是对门户周边腹地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和牵引作用。但是门户地区的规划建设也面临着挑战,比如与城市整体的互动发展、科学合理的功能定位、交通流线的组织等方面,城市门户区标志性景观塑造等,都值得我们在规划设计层面上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本文以如云南省安宁市和平片区城市设计为例,积极探索此类门户地区城市设计的策略及方法,以期对同类地区的城市设计有借鉴意义。

1、现状分析

1.1现状交通

以云南省安宁市和平片区城市设计为例。该区域与周边区域的联系较为方便,并且对外交通联系便捷。但是其内部的交通设施不是很完善,并且区域内的系统处于不成熟阶段。

1.2用地构成

――建设用地中,以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为主

本次规划范围总用地面积292.06公顷,其中建设用地面积约155.88公顷,占总用地53.4%;非建设用地面积约136.18公顷,占总用地46.6%。建设用地主要为居住用地、工业用地、村镇建设用地。如下所示为现状用地汇总表:

1.3现状地形地貌

1.3.1高程分析

规划区为低丘地貌,东西部分别为两低丘,形成东西部高、中部低,北部高、南部低的地形特点。用地海拔处于1830-1890m之间;最高点位于规划区东部山头,最低点位于规划区南部320国道。

1.3.2坡度分析

规划区内15%坡度以下的区域主要集中在320国道与和平大道两侧,山体的北部和西北部坡度较大,不利于开发建设。

1.3.3坡向分析

规划区内坡向主要为东向和南向,集中在320国道北侧与和平大道西侧。

2.实施策略

2.1开发原则

顺应城市发展趋势,从城市发展需求与开发建设时序出发,统筹规划区用地开发.以点带面,以城市节点作为引爆点,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以道路为带,依托道路带动,推动城市各项功能滚动开发,逐步实现整体开发目标。

21.2旧改地块复建规模分析

①安置复建量

在产权情况未明的情况下,旧建按1:1复建,并按复建量的6%计算配套公建量得村民的安置复建量约为22.2万平方米。

②安置复建成本

借鉴广州市三旧改造成本测算方式,成本包括拆除成本和复建成本,计算得安置复建成本约为8.3亿元。

③融资建设量

在政府不出资的情况下,开发商出资建设村民安置房(住宅、物业),同时获得相应规模建设量以抵付安置复建的建设成本。因此,确定楼面地价后,便可计算得融资建设量。

楼面地价按安宁目前一般商品住宅市价的30%计(参照2008年国土资源部商品房土地成本调查结论),本区楼面地价约为1200元/平方米,从而可得融资建设量约为69.5万平方米。

④改造地块毛容积率

改造地块安置与融资总建筑量合计91.7万平,改造地块面积约为42公顷,得改造达到盈亏平衡点的毛容积率为2.2。

⑤落实发展定位要求,整合策划近期较有条件实施的若干重点项目,推动旧城更新和新区建设。

3、总体风貌与空间形态设计

3.1城市空间与交通空间设计

3.1.1城市空间的基本要素

城市空间是城市生活的物质载体。人们通常将城市空间分为交通空间、广场空间、绿地空间、水系空间;影响城市空间的实体要素则有地面、建筑物、构筑物、植被、各种设施、自然资源以及人的活动等。城市空间又是一个复杂系统,其中的各要素既是开放的,又是密切关联的。各要素之间相互渗透、结合,共同形成城市空间。城市空间是一个由关联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

3.2、以交通为核心的城市空间的系统整合

3.2.1交通空间与建筑群体空间的整合

人们在功能日益复杂的城市中活动,不断创造出多样化的交通空间,目的仍是为了方便地到达各个活动空间。交通空间与建筑群体空间的整合是塑造富有活力的城市空间的关键。交通换乘枢纽与各类客运中心本身就是交通空间与建筑空间的结合点。商业步行街、建筑空间开放化处理形成的城市“灰空间”、以及室内街道和中庭广场都是交通空间与建筑空间结合而形成的复合空间。

3.2.2交通空间与城市景观体系的整合

将交通空间与城市景观结合起来可以创造富有魅力的城市空间。城市广场、公园以及绿地系统会给单调的交通空间带来生机,绿化植被可以减低交通噪声、美化道路。慢行交通系统与城市开放空间、绿化景观系统的结合将形成这个城市富有活力的区域。城市所依托的自然山水、绿化系统、老城格局、历史街区、建筑遗产等,应在城市的快速发展中得到有效保护,并有机地整合起来。历史文化街区的交通空间要进行重点控制和区别对待,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为主导原则。将历史遗产、绿化系统、城市景观、文化资源与公共交通、街巷空间、开放空间充分整合起来。延续城市历史信息,形成富有吸引力的城市空间和景观。

3.3居住空间设计

3.3.1整体设计理念:

规划利用现状保留的山体及集中建设的公共绿地,周边集中布局各个类型的居住区,将山体自然景观与公园绿地景观,通过绿化廊道与区内居住区联系,使之成为居住区的景观环境背景,空间的组织围绕周边主导自然景观要素组织,同时也是片区特色的主要体现。

3.3.2居住区分类:

一、普通城市居住小区、拆迁安置小区、居住综合体。

二、普通城市居住小区:从单一走向复合,突出环境场所精神的塑造。

三、拆迁安置区:强化生态环境的营造,弱化群体分异性居住综合体垂直化的用地功能混合、功能复合延伸用地服务时长。

3.4各类建筑空间组合方式

3.5平面布局形态结构

“一带,三廊五片多节点”

――一带

沿和平大道的城市发展带

――三廊

以保留山体为载体的绿化廊道和视线通廊

――五片

规划形成宜居和谐、综合服务、特色街景、现代生活、门户形象五个城市风貌片区

――多节点

形成包含城市特色、自然风光等主题的景观节点

3.6公共空间系统设计

3.6.1城市广场及道路节点空间设计

广场的方案设计从地域的自然和文化变迁、历史、场所的现状以及当地人的生活及休闲方式诸方面入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考虑广场的纪念性、文化与旅游功能,主张设计源于解读地域、历史和生活。同时,设计始终强调广场之于当地人的含义和使用功能,把唤起广场的人性放在第一位。

广场设计从总体到局部都考虑人的使用需要,使广场真正成为人与人交流聚会的场所。为观演式交流、集体自由交流、小群体交流提供了不同的空间。在人性化的体现上也做了很多设计。比如,结合地面铺装和座凳,设计了树阵提供阴凉;提供“嘹望”与“庇护”的机会;避免光滑的地面等。在广场进行了尺度转换,积极创造亲切、宜人的小空间。水景的多样性和可戏性是广场设计的有一特色。玩水是人性中最根深蒂固的一种,广场进行了可亲可玩的水景设计,把水的亲切与缠绵带给每一个流连广场的人。

3.6.2城市商业空间设计

在商业区中部有绿廊贯穿,并且其塑造自然生态的综合性商业空间。

西南角商业区:自由、大体量的建筑群体,结合绿地、广场、山体形成轴线。塔楼布置在轴线两侧,区内的建筑高度为70米。

南部商业区:线性的建筑组合方式,通过连廊、绿地形成连续的商业步行空间。南侧建筑为底层建筑,北侧为高层建筑,建筑高度控制在70米内。

中部商业区:大体量的建筑群体,通过绿廊分隔地块,利用建筑围合院落空间,区内建筑限高80米。

3.7城市夜景设计

总体构思――和谐新区、不夜明珠

规划通过灯光颜色、照度、高度、间距和灯具形式等几个方面,在总体分三个层次进行构思设计,从而产生不同的城市夜景效果。

第一层次:近人尺度注意灯具与环境的协调,与人的活动相适应。

第二层次:中远尺度注意各建筑夜景照明相互的协调,突出区域的夜间整体特点。

第三层次:城市尺度强化区域性的天际轮廓线,以及建筑第五立面的重点照明。

3.8城市天际线

320国道立面与天际线:

以西部的商业中心为制高点,中部通过高层住宅建筑过渡,东部为中高层的酒店餐饮建筑群,整体呈现西高东低的趋势

和平大道立面与天际线:

以中部的办公建筑为至高点,通过高层住宅逐渐过渡。

西南综合商业中心立面与天际线:

建筑天际线依托北部的山体形成前后对比,营造“立体”、富有韵律的天际轮廓线。

3.9城市设计整体效果

结束语

云南省安宁市和平片区城市设计设计全面体现了城市的历史文化特征与地域特色,创造了以城市文化为内涵的多种活动空间环境,承载着城市的传统文化,也展示出城市面向未来、快速发展的时代特征。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商业区与步行街【m】.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2000:86―89.

【2】扬・盖尔著.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255―257.

【3】丁洋,张亮.火车站站前广场的城市催化探e[Y1.理想空间,2010.10(35):76―80.

【4】李存东.旋转的火焰,流动的空间――凉山火把广场景观设计随笔【J】.理想空间,2010,10(35):58―61.

【5】熊德安.东北大鼓琐谈【J】.兰台世界,2004,(6):42.

建筑市场前景分析篇9

关键词:城市设计;图底关系;云南大学

abstract:

Basedonthetheoryofurbandesigndiagrambottomrelationtheoryresearchofexploration,thecampusmapbottomrelationcaseanalysis,explorethecharacteristicsofcampusmapbottomrelationship.toYunnanuniversityareanalyzed,andthegraphbottomrelationtheory,tofindoutthecharacteristicsofYunnanuniversityproblemsandareasinneedofimprovement.

Keyword:urbandesign;Diagrambottomrelationtheory;Yunnanuniversity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综合环境进行的设计它包括对城市文化氛围的设计和营造。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都是一种整体设计。因此建筑问题本身就是城市问题尤其是大型建筑和建筑群对城市风貌的影响不容忽视。例如大学校园对城市区域风貌的影响也不容小觑。罗杰·特兰西克在《找寻失落的空间》一书中说:“图底理论系研究地面建筑实体)和开放虚体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几乎所有的当代城市设计理论都会论及“图底关系”理论,认为图底关系的好坏是判断城市外部空间成败的重要方法之一。

建筑与空间互为图底,两者交织在一起,在空间图形层面上明显有别于现代低密度的城区图形。从空间感受层面来看,中世纪欧洲旧城无论是尺度、界面还是活力都比现代的一些城市空间更具人性化,更有场所感。“图底关系”理论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现代实体城市的症结所在,为现在城市设计里除了一种现实可行的分析操作方法。同样也能够为大学校园的空间环境作出指导。

1.1图底关系理论基础

在格式塔心理学派对图-底关系的研究认为,人对图-底关系的认识,体现着知觉的先天性组织能力。格式塔心理学派中决定图底关系的其中一项因素是在视觉上“优美”者易被认作图形。这里的“优美”由于没有固定范式,且每个人的主观喜好与审美趣味不同。

城市设计图底关系理论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罗杰·特兰西克教授在《寻找失落的空间》一书中提出的一种有关城市设计的重要理论。图底理论是研究地面建筑实体开放虚体底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每个都市环境中;实体与虚体都有一个既定的模式。空间设计中运用图-底法,可以籍操纵模式实际形状的增减变化,决定图底的关系。而控制图底关系的目的在于建立不同的空间层级,理清都市内或地区内的空间结构。简单的讲,城市的公共空间,是由构图完整、尺度宜人,以建筑平面合理布局为方法塑造出的空间,而不仅仅是被建筑占领之后剩余的空间。这就要求城市建筑必须达到一种合理的密度,只有当城市的建筑实体与外部空间的合理、和谐。空间的图底关系才能体现出美感。

还有些建筑与空间具有格式塔心理学中“图形”与“背景”的反转关系,如云南丽江的四方街。通过对城市环境图底关系正反两方面的分析可以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和研究城市空间环境。

《“图底关系理论”的再认识》一文通过对“图底关系”理论的初步介绍,对传统城市与现代城市空间的对比分析,探寻“图底关系”理论的基本特征。同时指出在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活动中,对“图底关系”的误解与误用的现实,最后,结合“图底关系”理论的基本特征和实际案例,对“图底关系”理论在现代城市设计中的适应性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最后得出的适应性探讨,我认为图底关系能够适用在云南大学的现状分析上。

1.2大学校园图底关系理论的研究发展

《中国当代大学校园“图底规划”设计探析》一文中总结出校园图底关系应该具有的要素。文中提到随着校园实体不断扩张,通过土地、时代背景、人性场所等校园“底”元素的思索,建构出校园“图底关系”。1、土地与校园;2、时代背景与校园;3、人性场所与校园。

《扬州大学校园整体设计》在分析了扬州大学各个校区与扬州市区的图底关系图及在反转图的基础上通过两副图示的对比确定建筑群在城市中的发展方向并从基地、轴线、核心、界面四个方面对校园进行整体设计。这是属于利用城市设计的图底关系理论对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的尝试的案例。

云南大学的图底关系分析

2.1云南大学背景

云南大学前身为东陆大学,民国十年设筹备处,拨贡生院为校址,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十二月成立。会泽院为东陆大学最大建筑。1934年东陆大学改名为省立云南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云南大学,1951年10月定名为云南大学,1954年建物理楼和钟塔。近20几年来,除新建图书馆、科技馆、教学实验楼外,重建了贡生院、至公堂等一批旧式建筑,以期恢复其历史记忆。云南大学处于昆明翠湖景区湖畔,曾经与翠湖为一个整体的景观。云南大学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会泽院前的广场,钟楼下的草坪都是人文场所的成功之处。

2.2云南大学的现状结构分析

云南大学从现场调研的情况下,暂且分为一轴,三片,四开放空间。一轴即是以从学校大门开始,经过九十五级石台阶,三个平台,到达会泽院入口门廊处。从会泽院再到致公堂,止于怀周楼的校园主轴。三片分别为以主轴连接形成的一片,文渊楼周围一片以及南至南学楼、北至一二一大街的一片。四个开放空间分别为南门入口广场,会泽院与致公堂中间的大草坪,化学馆前的休闲绿地以及科学馆与图书馆中间的篮球场。如上图所示。

根据《扬州大学校园整体设计》一文中讲到的从基地、轴线、核心、界面四个方面中的轴线,从现状的结构可以看出来,云南大学的校园核心可以看出来,核心与三片及四空间连接不是很紧密,不能很好的连接。

将云南大学的图底关系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级进行分析。并且在以下的云南大学的图底关系的好坏分析是采用的是否符合美学的角度来考虑。其中包括图底的比例关系,图底的流畅性等。

宏观是指云南大学及周边建筑及居住区的整体的图底关系。中观就仅指云南大学本部的图底关系。微观是指云南大学内部的各个区的图底关系。

建筑市场前景分析篇10

关键字:VRp-Digicity,数字城市,三维模型,制作流程

一、前言

仅仅基于二维的城市规划与分析已不能满足城市规划与监督管理过程中不断面对的多维动态空间分析要求。因此,必须借助3DGiS技术,展现城市的景观风貌,提升城市空间环境品质,提高城乡规划的科学性,实现规划和现实的统一。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广泛的应用在城市规划的各个方面,并带来切实且可观的利益。

二、VRp项目制作要求

1、模型个数优化

模型个数的多少直接影响到VRp演示Demo启动时的速度。建议制作整个场景中的模型个数控制在3000~5000个以内(包括了全部模型)。

(1)模型面数的优化

虚拟现实中的运行画面每一帧都是靠显卡和CpU实时计算出来的,面数太多,导致运行速度急剧降低,甚至无法运行,网络也会导致下载时间增加。

(2)模型的三角网格面尽量是等边三角形,不要出现长条型

在调用模型或创建模型时,尽量保证模型的三角面为等边三角形。长条形的面不利于实时渲染,还会出现锯齿、纹理模糊等现象。

(3)合理分布模型的密度

模型的密度分布的不合理对其后面的运行速度是有影响的,如果模型密度不均匀,会导致运行速度时快时慢,因此,推荐合理地分布VR场景的模型密度。

(4)删除看不见的面

VR场景类似于动画场景,在建立模型时,看不见的面要删除,为了提高贴图的利用率,降低整个场景的面数,以提高交互场景的运行速度。如Box底面、贴着墙壁物体的背面等。

2、模型名称

同一个VRp场景中的模型名称不允许重名。拟定了如下建筑命名规则:

区编号+地块编号+建筑编号+(建筑中文名)

例:0001+a001+JZ001+(地王国际)=00001a001JZ001(地王国际)

3、材质的应用

在制作VRp场景时,对于模型的材质也需要用户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尽量使用advancedLighting、Lightscapemtl、Standard的材质类型。

(2)如果在VRp场景中使用了多维材质,将其更改为手动展UV的贴图方法。

(3)贴图的像素大小为2的n次幂,如32*32,64*64,128*128等。一般最小为32*32,最大为1024*1024。

4、环境的设计在模型制作时就和现场保持一定的相似度。在周边种植树木时最好能合理搭配树种,一般5-8种即可。同种树木或者灌木可以合并成一个物体。

5、人物的制作

在VR场景中添加人物可以用面片物体来表示,在主要的广场和道路上放些人物,可以结合场景面数和物体个数来决定需要放多少。

6、动态的汽车

在道路上放些来回跑动的汽车,车体为简模,结构基本上靠贴图表现,尽可能让一辆车成为一个物体使用一张贴图来表现。

7、特殊效果

为了让VR场景的气氛表现的更好一些,可以为VR场景添加一些特殊的效果,如添加一个流水的atx动画用于模拟水波纹;模拟电视节目的播放;水龙头流水、自动开关门、霓虹灯等特殊效果。也正是有了这些特殊的效果,VR场景才会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案例分析

1、项目名称:广西玉林市玉州区文化广场周边约3平方公里虚拟城市

项目背景:玉州区位于广西东南部,是玉林市政府所在地,玉林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处桂东南丘陵台地,境内山地、丘陵、谷地、台地、平原相交错,尤以丘陵台地分布较为广泛。玉州区文化广场为该区最具有代表性的市民开放广场。所以,数字玉林场景选此3平方公里做为第一期的制作范围,具有代表性作用。

制作目的:逼真的模拟真实的城市,通过显示不同建筑方案同周边建筑群体的相互关系,真实再现规划建筑和现状建筑的空间关系。

参与制作人员:12人

制作范围:以玉州区文化广场为中心,及其周边建筑景观约3平方公里。

制作精度:a、B、C、D级结合

制作要求:真实还原城市现状,场景模型与真实世界坐标值匹配,地形与路网带真实高差,广场地面用3DmaX建模与贴图,其他地面用带真实高层点的正射影像图生成。

完成时间:25天。

使用软件:CaD,3DmaX8,photoshop,VRp-Digicity

使用资料:制作范围内的CaD地形图,包括制作内容的所有基础信息;影像图;制作内容的所包含的相片。

制作组及其人员安排:拍照组11人,建筑模型组8人,路网景观小品组3人,地形生成组1人,后期场景种树及效果调整1人。

工作时间安排:相片采集2天,相片及其相关地形信息整理1天,建模19天,场景植物景观小品配置2天,场景后期调试1天。

工作流程:项目负责人划分拍照区域,指定时间――组员按照《相片采集要求》完成建筑4个面的采集工作――检查和整理素材――建模――烘焙――导入场景――按照真实树种进行种树,放置真实景观小品――生成执行文件

2.项目名称:南宁中国东盟国际商务区东盟各国联络部基地园区方案类虚拟场景

项目背景:用地位于南宁市凤岭新区南部的东盟商务区,总用地面积有119.87公顷,成不规整三角形状。用地西北面为国际商务核心区和东盟各国联络部基地园区,南面与青秀山风景名胜区一路之隔。用地为丘陵山地,地形起伏较大,总体走势为中部高四周低。最高高程为201.4米,最低高程为96.5米,高差较大,最高点到最低点相差达到104.9米,平均坡度为25~35%,最大坡度已超过50%。

制作目的:逼真的模拟未来的城市,支持数据分析、方案论证和优化,支持地理信息系统等,通过这些详实的数据和相关资料直观真实固化方案评估、审核。

参与制作人员:11人。

制作范围:东盟各国联络部基地园区,包括: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文莱,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

制作精度:a级

完成时间:5天。

使用软件:CaD,3DmaX8,photoshop,VRp-Digicity

使用资料:通过报审的效果图,详规,总规。

制作组及其人员安排:园区之间及其周边路网:1人,各使馆区1人完成(以VRp场景文件提交给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负责合并各园区小场景,生成总使馆区大场景。

工作时间安排:各独立园区完成时间5天。

工作流程:项目负责人收集资料――组员按照效果图,祥规,总规等信息建模,效果图上体现不出来的建筑外观面材质,结合建筑特色主观赋予材质――烘焙―导入场景――按照效果图结合当地气候在场景中种树,主观处理景观小品――生成执行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