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9:57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篇1

模糊数学及其在中医药学中的应用孔凡让,周红平,严如强,KongFanrang,ZhouHongping,YanRuqiang

胶原/壳聚糖复合膜的制备及止血效果的研究赵宏霞,邹翰,ZhaoHongxia,ZoUHan

颈总动脉血管粥样斑块与颅内血流速度关系王力建,殷镜海,韩同璋,wanGLijian,YinJinghai,Hantongzhang

不同芳香类中药挥发成分嗅后对高充盈度组脑血管柔顺性指标影响韩同璋,赵鲁鸣,殷镜海,周恩平

21三体综合征(Down's)产前诊断及意义孙海基,马晓丽,SunHaiji,maXiaoli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评价于翠香,车晓文,步桂金,宁康,黄晓春

Dna生物传感器吕锐,LURui

上消化道出血紧急内镜诊疗132例分析陈强,胡桂兰,段玉美

9例食管癌放射治疗Ct模拟和常规模拟定位对比分析高宗毅,李焕义,陈军,赵红,孙念章

我院大型仪器设备招标方法初探方朝风

52例急性心肌梗塞实验室诊断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探讨陈永红,孙威娜

手握心脑通药丸对中老年患者病症疗效的比较研究泽龙

绝经期妇女冠心病患者性激素的改变赵宪利,王红梅,孟莉

食管癌贲门癌根治术中进行肺活检的临床实验研究于海防,王珍,王春英,段晓凤,吕军吉

Ⅱ型糖尿病并脂肪肝患者血脂水平的临床观察王亚平,韩广明,杜绿和

软组织肉瘤的Ct评价与临床--附3例报告段书宏,刘禄明,孙百胜

孕期的超声检测与胎儿先天性畸形马仁智

巨大胎儿164例分析邹忠香,邢丽,任建萍

肺癌混合单克隆抗体及Cea在检测肺癌中的应用杨文贤,梁桂珍

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王俊美,朱春英

美心力治疗4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的疗效观察谷卫

针灸治疗面神经炎261例疗效观察王安国,李晓

汞式体温表对医院环境的污染及处置邓新晶,唐世尧

诺维本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的护理研究张振美,王风娟

头孢类药物的配伍禁忌和慎用配伍药孟庆法,许伟娜

一例胸膜间皮细胞瘤的体会梁桂珍

倍骼生复合自体颗粒骨修复齿槽突裂的临床研究宋晖,张凤河,SongHui,ZhangFenghe

无菌医疗器械洁净生产环境的要求王延伟,wangYanwei

血细胞的深低温保存与临床应用朱传福,申华,王勤友,申法奎

pH值对血液制品稳定性及临床疗效的影响庞广礼,丁艳,黄经春

开塞露灌肠治疗术后尿潴溜的效果观察王宇光,郎爱玲

病毒性心肌炎辅助治疗疗效观察裘皓丽

瘦素(Leptin)与Ⅱ型糖尿病的关系王文汇,孙金凤,宋志民,颜淑红,李钧

颅脑Ct诊断结论与血压、年龄的变化分析田文,韩同璋

蔬菜中硝酸盐的积累特征及其与人体健康林培华,周梅素,李修海,郭东龙

食物链的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刘兆明,赵爱华,张心声

输液反应诱发急性心肌梗塞1例王宇光,王硕

上消化道结石的X线诊断及治疗牛玉善,魏述英,陶务胜,黄加国

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费志强,毛成平,高娟

异位妊娠误行药物流产16例临床分析李春风,张春芳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白介素6检测与临床研究颜玉英,邓霞

导管室应用两种不同消毒剂的效果对比梁博

肥人从痰瘀论治案例冯文玲,赵发红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王桂荣,刘好良,杨国华

独立分量分析在脑电信号识别方面的应用郭双,王汝霖,王怀阳

冠脉数字造影图像血管分割方法研究于甬华,田世禹,周正东,王立功,舒华中,罗立民

三维模型的网格简化算法潘艳,张惠,罗立民,舒华忠

氧化还原电解脱保护Dna在片合成新方法的探讨王轶文,陈杨,何农跃,陆祖宏,徐吉庆

应用原子力显微镜对不同来源Ⅰ型胶原蛋白溶液聚集行为的研究王小燕,蔡继业,梁志红,赵涛

高压微胶囊成型装置制备用于成囊的海藻酸钙胶珠陈爱政,王士斌,刘源岗,陈梅英,翁连进

关于人工心脏的一种设计方案陈正龙,丁皓

永磁减载耐久性叶轮血泵的研制袁海宇,钱坤喜,茹伟民,曾培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分离多巴胺和5-羟色胺闫滨,张秋红,许旻,张惠云

非降解性医用材料肌肉植入方法研究黄经春,朱雪涛,由少华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对亚临床肝性脑病的诊断价值刘德山,高伟,闫明

安素对喉癌患者术后营养支持效果杜慧真,程振倩,孙秀珍,边进鲁,王晓华

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在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中的应用刘龙涛,张文高,郑广娟

非病毒转基因载体的研究进展张欣,刘文广,李永胜,姚康德

一氧化氮合酶与雄性生殖田洪艳,李质馨,侯瑜,钟悦,鲁质博

异种/异体骨衍生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研究进展夏烈文,王远亮,何创龙,杨立华

含糖聚合物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孟建文,谭业邦,王成威

启神胶囊对全脑反复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吴继全,张力,杨晓晖,付仁杰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荷瘤裸小鼠的治疗作用苏黎红,周玲,朱燕,李风琴

牙槽嵴植骨术后上颌骨生长变化规律及机制的实验研究宋晖,魏奉才,张凤河,李国菊,王克涛,郭小玲

位图在动态绘制肌电信号中的应用王志宇,王宏

丹酰氯柱前衍生人尿液多胺高效液相色谱(HpLC)快速测定傅善基,卢振铎,邹雄,王昕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在脑电信号建模中的应用李英远,周卫东

生物陶瓷在骨科的应用,张磊

发展迅速的远程医疗崔建国,郑小林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篇2

医学生生物医学工程C语言程序设计融合教学一、引言

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engineering,Bme)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它综合了生物学、医学和工程技术学的理论与方法,是多门理工类学科向生物与医学渗透并相互交叉,从工程学的角度展开研究,以解决人体医疗的若干问题的学科。因此,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多个学科发展到一定水平交叉产生的新型高技术边缘学科。随着it产业与医疗行业的高度融合,培养高层次的研究型、应用型技术人才逐渐成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

当前,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毕业生面临的工作需求不仅包括传统的医疗设备管理、销售、操作和维修,还包括信息化医疗设备的研究、设计、开发和生产等。而医学类院校在“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学内容过于偏重语法基础知识,教学案例与医学专业结合不紧密等问题,因此,医学院校有必要从教学、管理和实践等方面入手,深入探索适应新型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学模式。

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开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C语言程序设计”是理工类大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医学类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必修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之一。该课程开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程序设计方法和技巧,为医学生提供一个动手、动脑、独立实践的机会,培养医学生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为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相关知识和医学专业知识奠定基。各医学类院校在“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难度大

一方面,目前医学类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大多选用理工类非计算机专业的通用教材,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本身具有概念抽象、语法结构复杂、数据类型繁多等特点。因此,对医学生而言,利用较少的课时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仍然具有不小的难度。

另一方面,为使医学生系统地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相关知识,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课堂知识容量过大的情况,这都不利于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学习兴趣低

目前,医学类院校在“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更加侧重C语言语法结构等基础知识,对各种应用实例的开发、运行过程讲解得深度不够,学生实践练习机会少,学习过程较为枯躁。另外,教学实例多选用教材上的小程序,虽然方便学生预习复习,但由于缺乏界面设计、模块接口设计等实践操作,无法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研究方向和实际需求相结合,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

3.计算机知识与医工专业知识教学融合度低

当前,大部分医学类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开设的计算机课程除了“C语言程序设计”之外,还包括汇编语言、数据库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等。各门计算机课程与医学专业课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联系的。例如,医学类专业课“医用传感器”实验中需要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与单片机连接进行模拟实验。从这方面来说,计算机知识与医工专业知识存在较高的融合度。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医学生更加注重医学类专业课的学习,因此容易忽视“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与其他专业基础课之间的联系,更谈不上与这些学科之间的融合学习。从而导致了“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失去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服务性地位,降低了计算机知识与医学专业知识的融合度。

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融合教学研究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融合教学是指根据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课程结构特点,在相关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将C语言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技巧融入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实际需求中,统筹课程体系中的各要素,整体协调,相互渗透,形成基于专业、依托学校、联合医院和企业的“三位一体”融合式教学培养模式。

1.基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调整“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

C语言是一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对于医学生来讲,C语言的地位就相当于一门外语,是人和计算机相互交流的工具。所以,医学生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就像人学习外语一样,主要要学习本语法、语义和认知过程。C语言的语法规则主要包括常量和变量定义方法、数据的运算规则、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顺序、选择和循环)、函数定义及调用方法等。C语言的语义规则要求学生掌握三种基本结构、利用数组批量处理数据、利用函数进行模块化程序设计以及利用指针促进程序模块化进程的思想和方法。C语言的认知过程,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编码规范。

由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与智能医疗器械设计、批量数据处理、故障检测等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因此,在“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时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语法和语义规则外,还要重点学习数据的批量处理技术和模块化程序设计等知识。

2.依托医学院校,形成多学科交叉发展

根据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发挥“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础性作用,形成以“C语言程序设计”为核心的多学科交叉发展。例如,对于相对晦涩的汇编语言课程的学习,可以在安装C语言编程平台(microsoftVisualC++6.0)的同时,再安装另一调试工具软件ollyDBG。对于调试版(Debug编译选项组),使用microsoftVisualC++6.0进行调试,将C++源代码反汇编;而对于版(Release编译选项组)使用ollyDBG进行调试。

例如,某医院“专家预约系统”程序实例。该医院某科设有5个专家诊室,为保证看诊质量,平均分配医疗资源,医院规定:①每个专家每天只接待20个患者;②患者就诊诊室采用循环预约的方法,即1到5号、6到10号……患者分别预约1至5号专家,如此重复至所有专家预约完毕。编写“专家预约系统”程序,要求约诊单上提示患者预约了哪位专家,应该去几号诊室就诊。

分析,在VisualC++6.0环境下,使用循序程序结构与多分支结构进行嵌套实现上述功能。程序命名为“专家预约系统.cpp”,代码如下:

#include"stdio.h"

#definemaX100

voidmain()

{inti,j,m;

charflag[30];

for(i=1;i

{printf("\\n请按“预约专家”按钮开始预约!");

gets(flag);

m=i%5;

switch(m)

{case1:printf("\\n您预约的是%d号专家,请到%d号诊室就诊\\n",i,m);break;

case2:printf("\\n您预约的是%d号专家,请到%d号诊室就诊\\n",i,m);break;

case3:printf("\\n您预约的是%d号专家,请到%d号诊室就诊\\n",i,m);break;

case4:printf("\\n您预约的是%d号专家,请到%d号诊室就诊\\n",i,m);break;

case0:printf("\\n您预约的是%d号专家,请到%d号诊室就诊\\n",i,5);break;}}

printf("对不起,今天预约人数已达上限,请转到普通诊室或明天预约!\\n");

程序执行过程中,以“enter”键代表“预约专家”按钮,按其他键不执行预约专家操作。在VisualC++6.0中编译、链接、执行后,生成可执行文件“专家预约系统.exe”。程序运行结果(部分)如图1所示。

运行ollyDBG,打开上例中的生成文件“专家预约系统.exe”,得到反汇编代码如图2所示。

将C语言与汇编语言以及医学常见现象进行融合教学,一方面,能够充分发挥“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础性地位,使医学生迅速理解并掌握汇编语言程序。另一方面,通过不同编程语言之间的融会贯通,极大地调动了医学生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效率。

3.联合医院和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

生物医学领域独占鳌头的美国,大多数高校都与企业签有联合培养实习计划。医学生的实习多在高年级完成,因为高年级学生已经完成了通识教育知识的学习,并且在工程、数学、生物工程设计、仪器、生物及生物材料等方面已有了足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参与生物工程方面的实践项目。联合医院和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一方面,可以使医学生在专业领域的联合培养实践活动中获得实践经验;另一方面,专业实践活动又能够很好地促进对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理解。因此,联合医院和企业开展专业实习实践活动,通过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有助于促进学生将基础理论知识与技术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扎实学生的基本功,提高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四、结束语

本文建构的“三位一体”融合教学培养模式,能够有效地解决生物医学工程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开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充分发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基础性地位,对提高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素质,提升医学生实践水平,都具有一定意义。

参考文献:

[1]宫照军,顾宁,梅汉成.生物医学工程的研究范围[J].生命科学,2009,(04):212-215.

[2]宁禄乔,王新昊,康振华.基于专业培养目标的C语言教学研究与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05):59-60.

[3]刘芳,秦兴国,王宇英.《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05):51-52.

[4]刘志宏,刘舟荷,张雯晖.项目教学法在C语言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04):139-140.

[5]宫照军,顾宁,梅汉成.中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的比较与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11,(05):132-136.

[6]谭浩强.C程序设计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0.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篇3

【摘要】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生物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相互渗透和交叉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培养应用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目标、深入探索应用型本科培养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综合素质教学体系的的培养模式;建立应用型本科人才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保障机制,突出应用型本科教育重实践教学的显著特点。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培养体系实践教学教学质量保障

abstractBiomedicalengineeringprofessionisthebiomedicalsciencecombinestogetherwithengineeringtechniqueandpermeatesmutuallywithcrossofanewlyarisenedgeacademics.Fosteranapplicationtypeatalentedpersonwithprofessionalbiomedicalengineeringtofosteratarget,godeepintoaquestapplicationatypeanundergraduatecoursedevelopmenttheoriesteachingandpracticeteachingwithcomprehensivecharacterteachingsystemofofdevelopmentmode;managementandsupervisionoftheteachingqualityofundergraduatecoursetalentedpersonofbuilduptheapplicationtypeguaranteeamechanismandtheoutstandingapplicationtypeundergraduatecourseeducatestheshowofheavyfulfillmentteachingShowZhaocharacteristics.

Keywordsbiomedicalengineeringprofession;applicationtypeundergraduatecourse;developsystem;practiceteaching;theteachingqualityguarantee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是医学与工程技术相互结合、渗透和交叉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培养专业化应用型高科技人才,应对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挑战与机遇,以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作为研究、教改与实践的对象,开展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育创新的实践探索,构建面向社会培养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1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总体目标:贯彻执行党和人民政府的教育方针,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精神,按照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工科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毕业生的基本要求》,遵循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发展规律,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本科人才目标定位:在人才培养类型上,定位于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在人才服务面向的区域上,应立足与为区域经济服务,要求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方面,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经济类型等实际情况,以确保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能满足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求,培养具备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将现代物理学、电子技术、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的理论、技术与医学相结合的科研能力,并突出应用型特色,致力于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立足于生物医学工程、电子技术、计算机与信息科学领域第一线工程技术岗位,从事教学、科研、开发与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业务培养的基本要求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探索“基础牢固、支柱坚实、高素质”的教育目标,学习与掌握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医学仪器与设备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练的计算机、外语应用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方法,掌握医学仪器与设备的原理与构造、保养和维修并具备医学仪器与设备设计与开发初步能力。

3专业培养方案设计原则和特点[1]

坚持“基础牢固、支柱坚实、专业方向灵活具有特色,加强实践训练,注重整体综合素质提高”的人才培养模式,同一专业不同方向应前期课程趋同,后期分化;课程设置上形成“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三个层次。在应用性培养方面着重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强调早期接触专业,培养学生的专业思想和专业能力;把教学改革成果固化到教学计划之中,形成新的课程体系;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较强的实验课程设置;外语教学强化听说能力培养,调整听说课程学时比例;专业必修课程的开设,应严格按先行课程与后续课程的次序开设。能较快地进入角色、适应岗位工作。

专业培养方案要求突出“三个突破[2]”在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上突破,由原来重点定位于批量化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转变为定位于培养个性化的、学有专长,基础牢固、支柱坚实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

在培养学生个性化与自主教育上突破,自主教育与个性化培养是21世纪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是进行创新教育的基础。让学生自由选择课程、专业方向、教师与学习方式、拓宽学生个性发展空间。

在医学工程设计领域上突破,本培养方案在强化医学基础理论、理工基础理论与技术基础上,构建了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综合素质教学体系,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

4专业培养方案的基本构成[3]

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以“基础牢固、支柱坚实、强化实践、突出创新”为原则,形成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综合素质教学体系的人才培养方案。基本要求学习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以适应人才市场动态变化的需要。平台包括公共课基础(即通识教育课)平台,学科基础课(即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基础)平台、专业课(指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学科技术前沿课)平台。公共基础课按学科大类形成统一的校级模块;学科基础课按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基础形成统一系级模块;专业课按市场需求灵活设置弹性专业方向模块,我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方案(2006年版)中总学时2827学时,其中公共基础课854学时,占总学时30.2%,低于鞠平[4]报道公共基础课占总学时的50%。学科基础课1331学时,占总学时47.1%,高于鞠平报道学科基础课占总学时的40%。专业课642,占总学时22.7%.高出鞠平报道专业课占总学时的10%,这三个模快化课程比例,与2001年版、2003年版培养方案相比,公共基础课减少,而专业课增加,比较适合于当前地方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要求。

4.1理论教学体系

理论教学体系的基本要求:一是基础理论功底要求比较扎实,课程的设置要以保证后续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为前提,为学生今后持续发展、继续深造打造一个好的平台;二是基础理论内容要实用、够用、管用,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在未来的岗位上用得着、用得上、用得恰当;三是面向和服务于社会现代化建设,构建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重新整合和优化教学内容体系。本专业培养计划理论课1859学时,占总学时的65.7%。

公共基础理论课:主要为学生的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基础教育等服务课程,在通用、够用、管用三原则下,适当减少课程门数和学时数,增加计算机、外语类通识教育课程门数和学时数,开设课程有: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体育、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高级语言与程序设计、文献检索,其课时占总课时的22.8%。

学科基础理论课:指从事本专业必须掌握的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其今后持续发展及后继课程打下良好基础的课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基础牢固、支柱坚实、专业方向灵活,适合于分流专业方向的基础课平台,主要是对学科课程进行重组,学时进行重新合理分配。其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工程数学、普通物理学、工程力学、医用化学、机械制图与CaD、电工与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工艺实习、医用传感器、基础医学概论(解剖、生理、生化、病理学)、临床医学概论(内科、外科、诊断学)、医学影像诊断学、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医学图像处理、医学成像原理与系统、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据结构、数据库,其课时占总课时的28.2%。

专业理论课与专业选修课:指从事本专业所必须获得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的课程,主要设必修课有:医学仪器设计原理、医用检验仪器、医用光学仪器、医用核医学仪器、医用治疗仪器、医学影像仪器、医学影像设备;专业选修课有:亚健康检测仪器、医疗器械学、医院仪器设备管理。其课时占总课时的14.8%。

4.2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架与基本要求:加强实践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显著特点。具体要求是建立基础实验教学平台、专业实验教学平台、见习、实习教学基地(点),通过主要课程的课程设计、验证性、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毕业设计以及部分专业课的案例教学、课外科技活动,加强学生对相关专业课程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能力,训练学生形成由单一到综合,由相对独立到科学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求始终坚持产学研结合的原则,对学生的工程技术实践能力进行强化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提高毕业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建立实践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平时实验、见习、实习、实训的量化考核标准,做好实践考核与成绩管理,建立实践教学质量保障。实验教学课程模块构成:实验课768学时,占总学时34.4%(本学时不含毕业实习28周、毕业设计(论文)8周、职业技能训练8周、军训2周)。其中:公共基础课实验课时占总课时7.6%。学科基础课实验课时占总课时的18.9%。专业课实验课时占总课时的7.9%。

4.3综合素质教学体系教学方案

组建综合素质教学体系,在实施过程中,采取“五要求、三课堂、一贯穿”的教学方案,“五要求”是:一是以身心发展教育为载体,二是铸就思想政治教育灵魂,三是确立文化教育基础,四是把业务教育作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核心,五是创新(创业)教育为素质教育之本,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积累后发优势。三课堂是:第一课堂以“两课”教育为核心,把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渗透到各教学环节之中,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第二课堂,以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等课外科技活动、校园文化活动为核心,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文化修养;第三课堂,深入开展大学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及社会素质。

5建立应用型人才教学质量管理与保障机制

5.1以人为本,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应用型本科对师资类型、师资结构的要求与传统本科有所不同,它需要较高比例的具有讲师、副教授、教授资格,同时又具备工程师(主管技师)、高级工程师、教授高级工程师资格、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而目前多数教学型本科院校中,真正具备“双师型”的教师不多,需要积极引进和培养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我们的设想与做法是:首先是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努力建设一支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完成学历、基本技能达标任务。其次,是学校面向三级甲等医院医学工程科(设备科)聘请一些具有较强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实习实训指导教师;第三是选派一些教师参与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鼓励青年教师挂职到三级甲等医院医学工程科(设备科)做“访问学者”,在现场实践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业务水平,真正使学生接受“双师型”的知识教育。最后是通过函授、面授、进修等方式,或以老带新、业务讲座、外派听课及参加培训等多种形式,提高“双师型”教师业务水平,建设成为一支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5.2以证为导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技能训练意识与能力

职业资格证书是就业的凭证和通行证,是表明学生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水平和技能的主要标志。它是学生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毕业生的主要依据;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证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我们以推行双证书制度为切入点,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和专业特点,将职业资格证书(按工程技术人员)引入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环节中逐一落实各项技能的训练。早在2000年湖北省职业综合技能监定所已授予我院(指原咸宁医学院)“国家职业技能考试培训中心”资格,经几年的运作,取得了初步成效,2007年4月,我院向省劳动厅申报咸宁学院职业技能监定所,同年得以审批并正式挂牌。这一举措将给我院开办双证书教育创造了更有利条件,教学实践环节与院职业技能培训合作,可把双证书教育制度落到实处。

5.3以实践教学为核心加强实习基地(点)建设培养专业实践能力

实习实训是高等教育的实践教学重要环节之一,是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充分依靠生物医学工程、电子技术、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等领域第一线工程技术岗位,把建设的重点放在省城三级甲等医院医学工程科(或设备科),它们有高新的医用诊断与治疗仪器设备和一线工程技术专家。目前,我院已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湖北省肿瘤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襄樊中心医院、宜昌中心医院、荆洲中心医院等18所医院签订共签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合作协议书,并聘请了20余名高级工程师做兼职教师,承担毕业生实习、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同时将这实习医院作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

5.4以人才质量为目标,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教学质量保障是指为实现既定的教学质量规格要求,学校必须具备的办学条件和实施的全部有计划有系统的活动。狭义上讲,教学质量保障一般指教学质量控制[5]。我院是一所教学型的院校,在实施“创新教育”实践的基础上,针对教学型高校教学质量保障和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要求,制定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指标体系。这个体系共有教学管理体系、教学反馈督导评价体系、教学研究体系和教学服务支持体系构成高校教学质量保障系统的框架。四个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需要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只有四个体系高效率、高质量运行,才能保证高校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学院设置评估建设办公室,是独立设置的教学质量保障与评估机构,负责全校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估。具体实施主要是通过立章建制,规范化管理来确保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效性实施,一是执行各级领导干部听课制度,要求各级领导深入基层、深入课堂、深入学生了解教学状况,对教师改进教学,保证教学质量提出意见和建议,以带动全院都来关心教学工作,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二是教学督导制度,充分发挥教学督导委员会对提高教学质量的监督和指导作用;三是学生评教制度,为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评议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咸宁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咸宁学院文件咸学院教[2006]19号).

2王能河,余大昆,余英宏.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听力学方向)设置与培养方案制定的研讨.数理医药学杂志,2005,18(6):181.

3赵永平,武鹤,曹晓岩.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中国大学教学,2004,5:60~61.

4鞠平,任立良,阮怀宁,等.构建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考与实践.中国大学教学,2004,4:34~35.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篇4

纵观当今生物医学领域跨学科组织,公认的跨学科研究和教育的先驱和典范当数美国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mit)合作成立的“哈佛-mit健康科学技术学部”(theHarvard-mitDivisionorHealthSciencesandtechnology,HSt),现又称为怀特健康科学技术学院[2]。HSt是哈佛大学和mit在生物医药工程等学科方面进行合作而成立的跨学科组织。哈佛大学充分利用mit交叉学科的优势,以通过跨领域合作改善人类健康为研究宗旨,主要在生物医学成像、生物医学信息与综合生物学、再生和机能生物医学技术等研究领域进行合作。这些领域的合作研究将对生物和健康知识的进步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mit自20世纪60年代进入大规模的跨学科研究时代,如今已拥有70余个跨学科研究中心和研究组织,如雷达研究组织、HSt、计算机系统生物学研究所(ComputationalandSystemBiologyinitiative,CSBi)等[3],并在5个学院内部以及学院之间构成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相互交叉的跨学科研究体系,为美国重大战略性科学和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2003年成立的CSBi,作为mit最具代表性的虚拟跨学科组织,是mit最大的跨学科组织之一,其教育与科研成果在美国乃至全世界都达到了领先地位。CSBi主要通过特定的技术平台把mit的三个关键学科领域,即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和工学三者交叉融合而展开大型跨学科项目合作研究,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对复杂的生物现象进行系统分析与计算机建模,同时培养相关领域跨学科人才。在世界大学跨学科研究领域,美国斯坦福大学“Bio-X”研究中心(又名“Bio-X”跨学科研究计划),已经成为跨学科研究的典范,尤其是开启了生物学交叉学科研究的一个新时代,在生命科学跨学科研究领域已成为一个著名“品牌”[4]。

美国斯坦福大学“Bio-X”研究中心创立于1998年的一个跨学科研究和教育项目,主要涉及生物工程、生物医学、生物科学三大领域,跨越文理学院、工程学院和医学院三大学院。其实质就是一个由生命科学与数学、物理、化学、工程学、医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多学科交叉研究机构[5]。Bio-X研究中心将基础、应用和临床科学中的边缘研究结合在一起,进行从分子到机体各个层次的生物物理学研究,以实现生物工程、生物医学、生命科学等领域新的发现和技术创新。发展至今,研究中心已取得包括成功破译人类遗传基因密码,发展观测人体细胞在人体中如何活动的技术等众多的开创性成果,使硅谷的这所名牌大学在科学发现和教学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在欧洲,英国1990年已设立了包括牛津的分子科学与分子医学等17个研究中心[6]。2001年,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牵头成立了由英国政府的工程和物理科学研究委员会、生物科学技术研究委员会、医学研究委员会和国防部共同组成的纳米技术跨学科研究伙伴机构(iRC),开展了前沿生物纳米技术方面的研究。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tUm)以工程、自然科学、生命与食品科学、医学与运动科学等优势领域,建立了与生命科学、营养和食品科学、生命技术学、生物信息学和医学等学科的强有力的跨学科合作。

纵观世界一流大学跨学科组织建设与管理,具有以下共性特点:①政府、学校宏观政策的支持是跨学科组织发展的保障基石。如美国国家科学院协会2004年发表了《促进交叉学科研究》报告;哈佛大学就曾明文对该校跨学科动议项目的政策扶持作了规定。②组织结构与管理合理,强调多学科组织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组织合作,如mit与哈佛大学共同合作的“哈佛-mit健康科学技术学部”。③注重跨学科研究和教育的协同发展,如美国的HSt就是主要通过研究影响疾病与保健的基础原理,开发新的药物与仪器,致力于培养医师-科学家,通过跨领域合作改善人类健康。④提供跨学科研究经费,如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作为美国联邦政府最大的生物医学研究机构,强调对多学科、跨学科和多机构联合的医学研究项目的资助,如2007年就给9个科学研究联合体提供了2.1亿美元的研究经费[7]。⑤多样化的激励措施,重视奖金发放和提供实践机会等。

2我国大学生物医学跨学科组织建设与发展

我国学科交叉研究萌生于20世纪50年代,而80年代初召开“首届交叉科学学术讨论会”,基本就被认定为我国跨学科研究的全面展开。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大学关于跨学科研究的建制开始引人关注。特别是我国“985”二期工程,为突出重大科学问题和现实问题引导,凝聚了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开展跨学科研究,着力建设了一批创新平台。目前“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与基地是我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的重要组织形式,其中就包括大批生物学与医学创新平台的实体机构。2000年,北京大学成立了生物医学跨学科研究中心。多年来,该中心将基础科学、技术应用和临床科学的前沿研究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以单细胞原位实时微纳米检测与表征研究,数字化诊疗仪器技术研究,医学信号与图像分析研究,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生物学效应及医学应用研究等四大主要研究方向,建立了跨学科的实验室和研究平台,组织了30余个跨学科研究项目,取得了系列跨学科研究成果[8]。

同时,该中心注重各有关学科优势互补、相互合作,对来自生命科学、物理化学、基础医学等基础学科,以及来自电子学、计算机技术、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等众多应用和工程学科的研究生,开展生物医学工程跨学科前沿领域的研究和人才培养,形成了新的学科生长点,培养出了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新型人才。2006年,北京大学成立了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生物医学跨学科研究中心至此成为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的研究中心之一。2010年,基于系统生物学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北京大学建立了系统生物医学研究所。该研究所注重复杂系统的研究和学科交叉,并且与环境因素相结合,主要针对重大疾病,如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等研究领域作为重点和突破点进行系统生物学研究[9]。2004年,清华大学顺应跨学科研究趋势,改革科研体制,通过将分散于全校各院系的有关生命科学、医学及相关的工程学科统一组织和协调起来,重点支持和建立了包括“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在内的若干研究所(或研究平台),加强和促进生命科学与医学的发展及其与其它工程学科间的交叉合作[10]。

同年,复旦大学组建生物医学研究院。作为国家“985工程”二期建设的科技创新平台,目前研究院以“转化医学”为目标,形成了包括疾病系统生物学、出生缺陷与发育生物学、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创新药物和结构生物学等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团队,建设了功能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癌症研究、心血管研究、分子与细胞生物学、药物与结构以及公共技术平台等10个技术平台,建立了基础科学与临床需求的紧密联系,为重大科研项目的实施和跨学科合作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11]。此外,研究院重点把学校所属上海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化学系、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及相关附属医院等院系等有机地穿插在一起,在疾病蛋白质组学、化学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肿瘤学、干细胞生物学、分子药理学等专业培养研究生,开展跨学科研究生教育。2000年,上海交通大学成立“Bio-X生命科学研究基地”。2005年,与神经生物与人类造化学研究室重组成立“Bio-X生命科学研究中心”(现改为研究院),是继美国斯坦福大学后的世界第二个、中国第一个Bio-X研究中心[12]。2007年,学校又成立了系统生物医学研究中心。

该中心是集生物、医学、物理、工程、数学、信息、计算等不同学科,集研究、教育、开发及服务于一体的生物医学研究与开发的公共技术平台。中心立足于以系统生物学的方法为基础,致力于在生物整体水平、细胞和发育生物学以及单细胞分析领域开展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系统生物医学研究。同年,随着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的并入,上海交通大学成立了med-X研究院。med-X研究院主要依托学校临床医学学科和理工科优势,涉及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四个研究领域,以解决临床医学问题为目标导向,进行前沿性医学科学研究,开发高尖端领先性医疗技术产品,构建国际化、多学科交融、多资源共享、多方位服务的开放式医学应用研究平台,建立医疗技术产品研发-技术转化-临床应用体系[13]。

3我国大学生物医学跨学科组织建设困境与借鉴

从建设与管理实践看,我国依托大学建立的跨学科研究中心正在遭遇重重困难和种种挑战,并突出体现在跨学科研究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障碍与缺失,跨学科研究的组织结构障碍与冲突,学科文化障碍与跨学科研究范式的缺失,跨学科研究的资源配置障碍与冲突,跨学科研究评价(利益)的障碍与冲突等方面。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大学教师的跨学科研究意识还不强;大学现行的学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对跨学科研究缺乏支撑力和推动力;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失衡,竞争与合作的失衡,缺乏系统的执行架构和机制;缺乏跨学科研究改革与创新的切实措施和效率最大化的管理模式。在组织结构上,各学科仍相对封闭,跨学科研究的合作机制与条件缺失,学科间未能实现协调发展,跨学科组织内各要素尚不能完全产生协同作用,妨碍了跨学科组织系统的有序运行。在研究资源上,资源投入的主体和方式较为单一,力度小,持续性差,分散度较高,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篇5

〔关键词〕行业职业资格;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

生物医学工程在目前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医学和发展和食品行业的价值非常明显。从实践发展需求来看,生物医学工程要想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人才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所以强化人才培养的意义十分的重大。具有行业职业资格的生物医学工程人员在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要进行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却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研究探讨具有行业职业资格的生物医学工程人才的培养。

1具有行业职业资格的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的难点

1.1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是具有行业职业资格的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的一个难点。从目前的工作实践来看,在具有行业职业资格的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方面往往会出现理论和实践不相符的情况[1]。其实生物医学工程的进步既要理论支持,也要实践工作分析,两者缺一不可,所以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实现两者并重。但是在目前的培养过程中,一方面存在理论培养满足不了实际需要的情况,另一方面存在实践研究满足不了理论发展的需要,这两种情况的出现本质上都是理论和实践存在着差异化发展,所以在具体人才培养中,如何进行两者的协调统筹变成了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1.2培养的针对性

针对性也是目前具有行业职业资格的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的一个难题。在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中,某些方面的针对性是必须要攻克的,因为攻克某一点往往会带动一个面的进步。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对于生物医学工程的针对性攻克效果不高[2]。而这种效果较弱的情况发生,一方面是对生物医学工程点的针对性不强,另一方面是对人才的针对性培养不强。简而言之,在具有行业职业资格的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针对性是必须要进行强化的内容,但是目前的人才培养,对于范围化过于看重,导致了对培养针对性的忽略,所以整个人才培养无法向高精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

2培养具有行业职业资格的生物医学工程人才的措施

2.1强化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强化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是培养具有行业职业资格生物医学工程人才的一项重要措施。在理论和实践结合方面,主要的工作有两项:第一是对理论细节和实践细节进行区别研究。通过区别研究的深入,理论特点和实践特点会有更加准确的把握。第二是针对理论和实践的特点进行相关性融合[3]。理论的作用是指导实践,而实践的目的是在检验理论的基础上促进理论的更新和完善。所以在两方面细节特点把握的基础上进行相关性的连接,这样可以使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以特点为根本展开。通过这样的结合,具有行业职业资格的生物医学工程人才会具有综合性的价值。简而言之,在进行具有行业职业资格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中,一方面进行理论培养的加强,另一方面进行实践研究培养的深入,通过两者的有机结合,整个培养工作的目的性得到加强,培养的效果也得到提升。

2.2在培养中实现针对性的突破

在培养中进行针对性的突破也是具有行业职业资格的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具体的培养中进行针对性的突破可从两个方面来进行。第一是从研究上进行。在研究上进行针对性的突破可以加深有关研究的层次,这样,理论方面会实现突破。第二是进行人员的突破。人员的突破主要指的是在把握人员特点的基础上进行优势发挥,从而实现其特长培养[4]。简而言之,无论是研究层次的加深还是人员特点的成长,最终都会对作用于人才的综合价值提升,所以可以实现具有行业职业资格的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的目的。通过针对性培养的强化,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这样就可以实现人才培养的稳步提升。随着培养短板的不断补齐,整个培养工作的效率性和质量性会的显著的进步,具有行业职业资格生物医学工程人才的培养必然会实现更进一步的突破。

2.3打造专业化的培训队伍

打造专业化的培训队伍对于具有行业职业资格的生物医学工程人才的培养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培养人才,培训导师以及队伍也必须具备高水平,这样,人才的成长才会更快,人才的质量也会更高。而为了打造专业化的培训导师队伍,一方面要积极寻找具有领域理论研究的人员做配合,另一方面要寻求领域内具有实践探索经验的人员做帮助。在高水平的理论研究人员和高水平实践人员的共同作用下,具有行业职业资格的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才会更加的具有效果。简而言之,具有行业职业资格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需要有高水平的人员来带动,所以重视培训队伍的水平提升,无论是对于具有行业职业资格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还是对医学工程本身的研究,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生物医学工程对于医疗进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其要发展就必须要依靠人才的力量,所以进行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具有行业职业资格的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对于生物医学工作价值明显,所以分析其培养的具体方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费雅洁,王健.网络工程专业“双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5(12):69-71,80.

[2]赵娜,马春雷,张栋.关于国际焊接技师在高职院校培养方式方法的可行性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6):118.

[3]杨圣春.基于行业标准的高技能人才培养途径研究——以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3,22(6):32-35.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篇6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Biomedicalengineering,简称Bme)是一门由理、工、医相结合的边缘学科,是多种工程学科向生物医学渗透的产物。它运用了现代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从工程学的角度,在多层次上研究人体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揭示其生命现象,为防病、治病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其目的是解决医学中的有关问题,保障人类健康,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服务。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最大的特点即是一门高度综合的交叉学科。生物医学工程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它与医学工程和生物技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且发展非常迅速,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主要领域之一。生物医学工程学这个名词最早是出现在美国。1958年在美国成立了国际医学电子学联合会,1965年该组织改称国际医学和生物工程联合会,后来成为国际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医学工程学除了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外,还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前景非常广阔,是目前各国争相发展的高技术之一,现今市场规模可达1000~2000亿美元。生物医学工程学的学科内容包括了生物信息学、生物力学、各种医疗仪器装备、医学物理学以及医学材料等,它的发展将随着世界高技术的发展,如航天技术、微电子技术等的发展而得到长足进步。

随着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高速发展,对相关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为此,我国有大量的医科、药科大学、综合大学和理工科院校都设置了生物医学工程从本科到博士的专业及领域。在2008年4月北京举行的“亚太生物医学工程国际会议”上,各种院校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专业教育、课程建设等问题被提出并进行探讨,对于交叉学科教育教学模式的创立进行了研究,说明这一问题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在对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特色、对医科药科、综合性大学、理工科大学办学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于在各类院校中设置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特色建设进行阐述。

1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内容特色概述

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综合了工程学、生物学和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各层次上研究人体系统的状态变化,并运用工程技术手段去控制这类变化。其学习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探讨敏杨禹陈国明刘盛平(重庆理工大学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1.1医学影像技术

即通过X射线、超声、放射性核素、磁共振、红外线等手段及相应设备进行成像的技术,现还有正在兴起的阻抗成像技术等。

1.2医用电子仪器装备

分为诊断仪器和治疗仪器两大类。诊断仪器主要是用以采集、分析和处理人体生理信号,现在使用较多的是心脑电、肌电图仪和多参数的监护仪等,而通过体液来了解人体内生物化学反应过程的生物化学检验仪器也已逐步完善并走向微量化和自动化。治疗仪器设备则是采用X射线、γ射线、放射性核素、超声、微波和红外线等仪器设备,如X射线深部治疗机、体外碎石机、人工呼吸机等。手术设备如γ刀、激光刀、呼吸麻醉机、监护仪、X射线电视等。现代化医疗技术中还将设备功能更加多样化、复杂化。

1.3生物力学

主要是研究生物组织和器官的力学特性,人体力学特性和其功能的关系。其中包括生物流变学(血液流变学)、软组织和骨骼力学、循环系统动力学和呼吸系统动力学等。

1.4生物材料

即人工器官、组织工程所需要的物质与材料,其大多数是需要植入人体,需要具备耐腐蚀、化学稳定性,需要具有与机体组织的相容性、血液相容性、无毒性。作为材料,根据所需还应满足各种器官对材料的各项要求,包括强度、硬度、韧性、耐磨性、挠度及表面特性等各种物理、机械等性能。需要掌握的知识包括金属、非金属及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工艺条件和表征、成型制备、性能等。

1.5生物效应与生物控制

生物效应是指在医疗诊断和治疗中,光、声、电磁辐射和核辐射等能量在机体内的分布、变化等作用。而生物控制则是机体自身的调节控制现象。采用生物、化学的方法对这些情况加以认识。其他还有介入式诊断、治疗等。生物医学工程最为竞争激烈的领域在医学成像技术上,其中以图像处理、阻抗成像、磁共振成像、三维成像技术以及图像存档和通信系统为主。而对医学信号的处理分析,包括心脑电、五官、语言、心音呼吸等信号和图形的处理与分析,以及神经网络的研究处理也是目前世界各国研究与学习的热点。作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本科学生,将从业于该领域的研究、设备研发及制造、使用、维修养护等。所具备的知识体系是从物理化学基础、工程学到医学,十分广泛,仅四年内进行如此庞大的知识学习,学生将会呈现基础知识欠缺而专业知识也不深入的问题。为此,我们就医科大学、理工科大学、综合性大学各自特点进行了调研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物医学工程本科学习建立特色课程体系的见解。

2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特色的研讨

我国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分别在医科类大学、综合大学与理工科类大学中均有设置。由于生物医学工程具有典型交叉特性,该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有运用医学影像学技术、医学信息学技术等在医院进行疾病诊断及治疗,有运用基础数学、物理、化学知识进行理论创新与实践,更多的是运用工程技术进行医疗器械、设备装备的研发、制造与维护管理等。由于生物医学工程庞大的知识体系,无法由某一个从业人员掌握,需要各方向的协作与合作,由此认为,设置于医科类大学、综合大学与理工科类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应有各自的特色。

2.1医科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特色

2.1.1人才培养目标

作为医科大学,其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鲜明的医学特色与优势。医科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相关专业的人才,其就业方向更多应以进入医院从事常规放射学、Ct、核磁共振、DSa等的操作及计算机操作,运用各种影像、信息等诊断技术进行疾病诊断或治疗,所以其培养的人才首先应学习并具备医学的专业知识,然后才是具备基于医学专业领域需要的现代医疗仪器的研发与使用、管理能力的知识体系的学习,成为拥有工学知识及应用能力的医学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人才,毕业后所从事的仍是医药卫生领域工作,在医院设备使用、维护、管理方面起重要作用。因此其课程的设置应该与工科类生物医学工程侧重点不同。如在一般医科大学中都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以及与此相关的医学影像学专业、医学信息学专业等,其培养目标就应以“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现代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如影像学、信息学等)的基本理论知识及能力,能在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学诊断、治疗(或信息管理等)和医学成像(或医学信息等)技术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为主。相应的培养要求应在于“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或信息学、医学超声学等)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常规放射学、Ct、核磁共振、DSa、核医学影像学、信息学、医学超声等操作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常见病的影像诊断、超声治疗和介入放射学操作基本能力,基本的仪器(装备)维修保养能力”上。#p#分页标题#e#

2.1.2课程设置

基于医科大学的特色,其主干课程应注重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同时开设基于医学特色的工学、工程学课程。具体如基础类的基础数学类、物理类、化学类、计算机类,如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机原理及应用等课程,基础和临床医学类课程,如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药学、中医学、中药学、卫生管理等课程,然后按照各高校侧重设置传统生物医学工程的工学类、工程类课程,如模拟电子、数字电子技术、传感器、数字信号处理、医学图像处理、医用仪器原理、医学影像仪器、检验分析仪器、临床工程学、人体形态学等,部分专业可设置如力学类、机械工程类、有机材料或金属材料类课程。虽然是同一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但需要按照本校特色来设置课程,切忌大而全无特色,或各高校均设置同样课程。这是违背了生物医学工程高度交叉学科的学科特色的。

2.2综合性大学工科以及理工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特色

2.2.1人才培养目标

现今综合性大学工科以及理工科大学基本上都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如北京大学工学院、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各具特色。以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为例,其前身是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系,创建于1984年。学院的科学研究及学生培养方向就是强调生命科学与电子信息科学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应用电子信息科学理论与方法解决生物医学领域中的科学问题,发展现代生命科学技术。其人才培养目标在于“培养掌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知识,掌握分析与健康相关的生物医学工程问题的方法,并具备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具备健全人格和远大理想的工医结合复合型优秀人才”。即更加注重于培养工程与医学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这些专业人才的从事的工作更多是在用于医学诊断、治疗的仪器设备的设计、研发及制造、维护等上面。而四川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按照其特色制定为“以工程为主,以从事生物医学工程教学科研的相关学科为依据,培养从事生物力学、生物材料、人工器官等相关方面的研究、开发、生产的高级专门人才。”,偏向于材料工程学。由此可知,在综合性大学工科以及理工科大学中,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应更注重工学、工程学内容,其培养目标就应以“培养具有现代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如机械、电子、材料、计算机在医学中应用等)的基本理论知识及能力,能在医疗设备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设备(或装备)设计研发、制造、维修维护、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为主。相应的培养要求应更多的学习工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常规医疗装备、设备等设计、研发、操作、维护维修、管理技能的基本训练并具有相应能力”上。

2.2.2课程设置

基于工科特色,其主干课程应注重工科基础理论的学习,了解医学基础知识,同时学习机械、电子、材料、计算机应用于医学中而派生的专业课程。如将特色定在医疗设备制造等方向上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其基础类课程更加强了基础数学、物理的学习,设置了较多学分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及实验等,医学类课程设置了基础医学与实验,涵盖人体解剖学知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设置了生物医学数学基础、电路及模拟电子技术及实验、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及实验、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及实验、VisualC++程序设计及实验、信号与系统、eDa技术、计算机硬件控制基础、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医学成像原理、医学影像系统、生理信号检测、生理信号处理、医学图像处理、医学仪器设计与实现、医学传感器、医学光学、医学超声、医学材料等,同样,课程设置也应按照本校特色加以取舍。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篇7

第一编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269种期刊)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121)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北方论丛、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北京社会科学、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东南学术、东岳论丛、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甘肃社会科学、高校理论战线、广东社会科学、广西社会科学、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国外社会科学、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河北学刊、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河南社会科学、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湖北社会科学、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南社会科学、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江海学刊、江汉论坛、江淮论坛、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江苏社会科学、江西社会科学、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南京社会科学、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宁夏社会科学、齐鲁学刊、前沿、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求是学刊、求索、人文杂志、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山东社会科学、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社会科学、社会科学辑刊、社会科学家、社会科学研究、社会科学战线、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思想战线、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探索、探索与争鸣、天津社会科学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文史哲、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学海、学术交流、学术界、学术论坛、学术探索、学术研究、学术月刊、学习与探索、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云南社会科学、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浙江社会科学、浙江学刊、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州学刊

哲学类(13)

道德与文明、孔子研究、伦理学研究、世界哲学、现代哲学、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科学、心理科学进展、心理学报、哲学动态、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周易研究

宗教类(10)

敦煌学辑刊、法音、佛学研究、世界宗教文化、世界宗教研究、研究、中国道教、中国穆斯林、中国宗教、宗教学研究

统计学类(4)

数理统计与管理、统计研究、统计与决策、中国统计

社会学类(4)

妇女研究论丛、青年研究、社会、社会学研究

人口学类(5)

人口学刊、人口研究、人口与经济、人口与发展、中国人口科学

管理学类(4)

管理工程学报、管理科学学报、领导科学、中国管理科学

人才学类(1)

中国人才

民族学类(14)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广西民族研究、贵州民族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回族研究、民族研究、青海民族研究、世界民族、西北民族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民族、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国际政治类(20)

当代世界、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当代亚太、俄罗斯研究、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国际观察、国际论坛、国际问题研究、国际政治研究、国外理论动态、美国研究、欧洲研究、日本学刊、世界经济与政治、世界知识、太平洋学报、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西亚非洲、现代国际关系

中国政治类(46)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长白学刊、党的文献、党建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学报、红旗文稿、湖北行政学院学报、江苏行政学院学报、教学与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导刊、理论前沿、理论探索、理论探讨、理论学刊、理论与改革、理论月刊、瞭望、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邓小平理论研究、思想研究、南京政治学院学报前线、前线、求实、求是、人民论坛、上海行政学院学报、社会主义研究、思想教育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新视野、行政论坛、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云南行政学院学报、政治学研究、中共党史研究、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中共中央党校学报、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中国青年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国行政管理、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法律类(27)

比较法研究、当代法学、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法律适用、法商研究、法学、法学家、法学论坛、法学评论、法学研究、法学杂志、法制与社会发展、河北法学、华东政法大学学报、环球法律评论、人民检察、人民司法、现代法学、行政法学研究、政法论坛、政治与法律、知识产权、中国法学、中国法医学杂志、中国司法鉴定、中国刑事法杂志、中外法学

第二编经济(154种期刊)综合性经济科学类(20)

当代经济科学、当代经济研究、贵州财经学院学报、河北经贸大学学报、江西财经大学学报、经济经纬、经济科学、经济评论、经济问题、经济学动态、经济学家、经济研究、经济纵横、南开经济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上海财经大学学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云南财经大学学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世界经济类(9)

东北亚论坛、国际经济评论、经济社会体制比较、世界经济、世界经济文汇、世界经济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外国经济与管理、亚太经济

中国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类(33)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城市发展研究、城市问题、地域研究与开发、改革、改革与战略、管理世界、宏观经济管理、宏观经济研究、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经济数学、经济体制改革、经济问题探索经济研究参考、开放导报、南方经济、上海经济研究、生产力研究、生态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特区经济、现代城市研究、现代经济探讨、消费经济、运筹与管理、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经贸导刊、中国流通经济、中国人力资源开发、资源与产业、资源科学

会计类(15)

财会通讯、财会研究、财会月刊、财务与会计、会计研究、会计之友(上旬刊)、商业会计、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审计研究、审计与经济研究、财务与金融、中国审计、中国注册会计师、会计之友(中旬刊)、会计之友(下旬刊)

农业经济类(16)

调研世界、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林业经济问题、林业经济、农村经济、农业技术经济、农业经济、农业经济问题、农业现代化研究、世界农业、中国农村观察、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中国土地中国土地科学、中国渔业经济

工业经济类(13)

工业工程、工业工程与管理、管理科学、管理评论、管理现代化、经济管理、经济与管理研究、南开管理评论、企业管理、企业经济、软科学、预测、中国工业经济

旅游经济类(1)

旅游学刊

贸易经济类(16)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财贸经济、对外经贸实务、广东商学院学报、国际经济合作、国际经贸探索、国际贸易、国际贸易问题、国际商务研究、价格理论与实践、江苏商论、商业经济与管理、商业时代、商业研究、中国商贸、中国物流与采购

财政类(13)

财经科学、财经论丛、财经问题研究、财经研究、财政监督、财政研究、当代财经、涉外税务、税务研究、税务与经济、中国财政、中国税务、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币/金融、银行/保险类(18)

保险研究、财经理论与实践、广东金融学院学报、国际金融研究、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金融理论与实践、金融论坛、金融研究、金融与经济、经济导刊、南方金融、上海金融、投资研究、武汉金融、新金融、浙江金融、证券市场导报、中国金融

第三编文化、教育、历史(303种期刊)信息与传播,新闻学、新闻事业类(15)

传媒、传媒观察、当代传播、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新闻爱好者、新闻大学、新闻记者、新闻界、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与写作、新闻战线、新闻知识、中国报业、中国记者

广播、电视事业类(2)

电视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出版事业类(10)

编辑学报、编辑学刊、编辑之友、出版发行研究、出版广角、读书、科技与出版、中国编辑、中国出版、中国图书评论

图书馆学,情报学类(19)

大学图书馆学报、国家图书馆学刊、情报科学、情报理论与实践、情报学报、情报杂志、情报资料工作、图书馆、图书馆工作与研究、图书馆建设、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图书馆论坛、图书馆学研究、图书馆杂志、图书情报工作、图书情报知识、图书与情报、现代图书情报技术、中国图书馆学报

档案学类(10)

北京档案、档案、档案管理、档案学通讯、档案学研究、档案与建设、兰台世界、山西档案、浙江档案、中国档案

科学、科学研究(除情报学)类(10)

科技导报、科技管理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科学管理研究、科学学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科研管理、研究与发展管理、中国科技论坛、中国软科学

教育综合,教育事业类(24)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比较教育研究、当代教育科学、电化教育研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教育学术月刊、教师教育研究、教育导刊、教育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评论、教育探索、教育学报、教育研究、教育与经济、开放教育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全球教育展望、外国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中国教育学刊、中国远程教育

学前教育、幼儿教育类(1)

学前教育研究

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类(20)

化学教育、教学与管理、教学月刊(中学版)、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课程.教材.教法、历史教学(高校版)、人民教育、上海教育科研、生物学教学、数学教育学报、数学通报、思想政治课教学、外国中小学教育、中小学管理、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高等教育类(14)

复旦教育论坛、高等工程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高教探索、黑龙江高教研究、江苏高教、教育发展研究、现代教育管理、现代大学教育、现代教育科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国大学教学、中国高等教育、中国高教研究

各类教育类(9)

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研究、教育与职业、民族教育研究、职教论坛、职业技术教育、中国成人教育、中国特殊教育、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体育类(16)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广州体育学院学报、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山东体育学院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沈阳体育学院学报、首都体育学院学报、体育科学、体育文化导刊、体育学刊、体育与科学、天津体育学院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西安体育学院学报、中国体育科技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类(18)

辞书研究、当代语言学、方言、古汉语研究、汉语学习、民族语文、上海翻译、世界汉语教学、修辞学习、语文建设、语文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语言科学、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研究、中国翻译、中国科技翻译、中国语文

外国语类(13)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外国语学院学报、山东外语教学、外国语文、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外语教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界、外语学刊、外语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现代外语、中国俄语教学

世界文学类(7)

当代外国文学、俄罗斯文艺、国外文学、外国文学、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译林

文学理论类(20)

当代文坛、当代作家评论、红楼梦学刊、鲁迅研究月刊、民族文学研究、名作欣赏、明清小说研究、南方文坛、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理论研究、文艺理论与批评、文艺评论、文艺研究、文艺争鸣、小说评论、新文学史料、中国比较文学、中国文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中国文学作品类(16)

长城、当代、飞天、花城、剧本、民族文学、青年文学、清明、人民文学、山花、上海文学、诗刊、时代文学、天涯、小说界、中国作家、作家

艺术综合类(4)

艺术学院学报、民族艺术、艺术评论、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绘画,书法,工艺美术类(8)

美术、美术观察、美术研究、美苑、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世界美术、新美术、装饰

摄影艺术类(0)

音乐类(8)

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人民音乐、音乐创作、音乐研究、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舞蹈类(2)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舞蹈

戏剧类(10)

当代戏剧、上海戏剧、四川戏剧、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戏剧文学、戏剧艺术、戏曲艺术、艺术百家、中国京剧、中国戏剧

电影、电视艺术类(8)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当代电视、当代电影、电影文学、电影新作、电影艺术、世界电影、中国电视

历史(除文物考古)类(25)

安徽史学、当代中国史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近代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历史档案、历史研究、民国档案、清史研究、史林、史学集刊、史学理论研究、史学史研究、史学月刊、世界历史、文献、西域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国典籍与文化、中国农史、中国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中国文化研究、中国藏学、中华文化论坛

文物考古类(14)

北方文物、东南文化、敦煌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华夏考古、江汉考古、考古、考古学报、考古与文物、农业考古、四川文物、文物、中国历史文物、中原文物

第四编自然科学(351种期刊)综合性科学技术类(120)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工业大学学报、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交通大学学报、北京科技大学学报、北京理工大学学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重庆大学学报、大连理工大学学报、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高技术通讯、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桂林工学院学报、国防科技大学学报、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海军工程大学学报、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北工业大学学报、河北科技大学学报、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华东理工大学学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暨南大学学报、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科技通报、科学通报、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兰州理工大学学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海交通大学学报、上海理工大学学报、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太原理工大学学报、天津大学学报、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武汉理工大学学报、西安交通大学学报、西安理工大学学报、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北工业大学学报、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南交通大学学报、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应用科学学报、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浙江工业大学学报、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力学.天文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自然科学进展、自然杂志

自然科学总论类(14)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实验技术与管理、实验室研究与探索、系统科学学报、系统工程、系统管理学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系统工程学报、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中国科技史杂志、中国科学基金、自然辩证法通讯、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

数学类(17)

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中文版)、工程数学学报、计算数学、模糊系统与数学、数学的实践与认识、数学进展、数学年刊a辑(中文版)、数学物理学报、数学学报、数学杂志、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系统科学与数学、应用概率统计、应用数学、应用数学学报、中国科学(a辑:数学)

力学类(13)

爆炸与冲击、固体力学学报、机械强度、计算力学学报、力学季刊、力学进展、力学学报、力学与实践、实验力学、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应用力学学报、应用数学和力学、振动与冲击

物理类(22)

波谱学杂志、大学物理、低温物理学报、低温与超导、发光学报、高压物理学报、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光散射学报、光学学报、光子学报、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计算物理、量子电子学报、量子光学学报、声学学报(中文版)、物理、物理实验、物理学报、物理学进展、原子核物理评论、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中国激光

化学/晶体学类(26)

催化学报、分析测试学报、分析化学、分析科学学报、分析试验室、分子催化、分子科学学报、影像科学与光化学、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功能高分子学报、光谱实验室、合成化学、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化学进展、化学试剂、化学通报、化学学报、化学研究与应用、计算机与应用化学、理化检验(化学分册)、人工晶体学报、色谱、无机化学学报、物理化学学报、有机化学、中国科学(B辑:化学)

天文学类(2)

天文学报、天文学进展

测绘学类(8)

测绘科学、测绘通报、测绘学报、测绘科学技术学报、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地球信息科学学报、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遥感学报

地球物理学类(11)

地球物理学报、地球物理学进展、地震、地震地质、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地震学报、地震研究、空间科学学报、水文、西北地震学报、中国地震

大气科学(气象学)类(10)

大气科学、高原气象、南京气象学院学报、气候与环境研究、气象、气象科技、气象科学、气象学报、热带气象学报、应用气象学报

地质学类(30)

沉积学报、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地层学杂志、地球化学、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地球学报、地球与环境、地学前缘、地质科技情报、地质科学、地质论评、地质通报、地质学报、地质与勘探、第四纪研究、高校地质学报、古地理学报、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矿床地质、矿物学报、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物探与化探、现代地质、新疆地质、岩石矿物学杂志、岩石学报、中国地质、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海洋学类(13)

海洋地质动态、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海洋工程、海洋湖沼通报、海洋环境科学、海洋技术、海洋科学、海洋科学进展、海洋通报、海洋学报(中文版)、海洋与湖沼、热带海洋学报、台湾海峡

地理学类(19)

冰川冻土、地理科学、地理科学进展、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地球科学进展、干旱区地理、干旱区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湖泊科学、极地研究、经济地理、热带地理、人文地理、山地学报、世界地理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中国沙漠

生物科学综合类(25)

古脊椎动物学报、古生物学报、生命的化学、生命科学、生态学报、生态学杂志、生物多样性、生物工程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生物技术、生物技术通报、生物数学学报、生物物理学报、生物学通报、分子细胞生物学报、水生生物学报、微生物学报、微生物学通报、微体古生物学报遗传、应用生态学报、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中国生物工程杂志、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植物学类(11)

广西植物、菌物学报、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武汉植物学研究、西北植物学报、云南植物研究、JournalofSystematicsandevolution、植物生理学通讯、植物生态学报、植物学报、植物研究

动物学/人类学类(10)

动物分类学报、CurrentZoology、动物学研究、动物学杂志、昆虫分类学报、昆虫学报、昆虫知识、人类学学报、兽类学报、四川动物

第五编医药、卫生(251种期刊)综合性医药卫生类(37)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重庆医科大学学报、重庆医学、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第四军医大学学报、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复旦学报(医学版)、广东医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江苏医药、医学杂志、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山东医药、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上海医学、实用医学杂志、首都医科大学学报、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津医药、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中国医科大学学报、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中华医学杂志、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预防医学、卫生学类(26)

毒理学杂志、工业卫生与职业病、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环境与健康杂志、环境与职业医学、生殖与避孕、卫生研究、现代预防医学、营养学报、中国妇幼保健、中国工业医学杂志、中国公共卫生、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中国食品卫生杂志、中国卫生经济、中国卫生事业管理、中国卫生统计、中国学校卫生、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中国职业医学、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中华医院管理杂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中国医学类(20)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辽宁中医杂志、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时珍国医国药、新中医、针刺研究、中草药、中成药、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中国天然药物、中国针灸、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中华中医药杂志、中药材、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中药药理与临床、中医杂志

基础医学类(25)

病毒学报、国际免疫学杂志、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基础医学与临床、解剖学报、解剖学杂志、免疫学杂志、神经解剖学杂志、生理科学进展、生理学报、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现代免疫学、中国病理生理杂志、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中国免疫学杂志、中国共患病学报、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中华病理学杂志、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临床医学类(21)

护士进修杂志、检验医学、临床检验杂志、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中国超声医学杂志、中国急救医学、中国康复医学杂志、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中国全科医学、中国实验诊断学、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国输血杂志、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中华护理杂志、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中华检验医学杂志、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内科学类(24)

肠外与肠内营养、中华高血压杂志、临床心血管病杂志、世界华人消化杂志、中国地方病学杂志、中国动脉硬化杂志、中国老年学杂志、中国内镜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中国循环杂志、中华传染病杂志、中华风湿病学杂志、中华肝脏病杂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中华内科杂志、中华肾脏病杂志、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消化内镜杂志、中华消化杂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血液学杂志

外科学类(26)

临床麻醉学杂志、临床泌尿外科杂志、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中国脊柱脊髓杂志、中国矫形外科杂志、中国普通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中华创伤杂志、中华肝胆外科杂志、中华骨科杂志、中华麻醉学杂志、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中华男科学杂志、中华普通外科杂志、中华器官移植杂志、中华烧伤杂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中华手外科杂志、中华外科杂志、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妇产科学类(4)

实用妇产科杂志、现代妇产科进展、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中华妇产科杂志

儿科学类(6)

临床儿科杂志、实用儿科临床杂志、中国当代儿科杂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中华儿科杂志、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肿瘤学类(9)

癌症、实用肿瘤杂志、中国癌症杂志、中国肿瘤临床、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中华肿瘤杂志、肿瘤、肿瘤防治研究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类(9)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临床神经病学杂志、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中华精神科杂志、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中华神经科杂志、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皮肤病学与性病学类(3)

临床皮肤科杂志、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中华皮肤科杂志

耳鼻咽喉科学类(4)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眼科学类(5)

眼科新进展、眼科研究、中国实用眼科杂志、中华眼底病杂志、中华眼科杂志

口腔科学类(5)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口腔医学研究、实用口腔医学杂志、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特种医学类(10)

放射学实践、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介入放射学杂志、临床放射学杂志、实用放射学杂志、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中国运动医学杂志、中华放射学杂志、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中华核医学杂志

药学类(17)

华西药学杂志、沈阳药科大学学报、药物分析杂志、药学学报、中国抗生素杂志、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中国生化药物杂志、中国现代应用药学、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中国新药杂志、中国药房、中国药科大学学报、中国药理学通报、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中国药学杂志、中国医药工业杂志、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第六编农业科学(137种期刊)综合性农业科学类(38)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安徽农业科学、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甘肃农业大学学报、广东农业科学、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贵州农业科学、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河南农业大学学报、河南农业科学、湖北农业科学、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华北农学报、华南农业大学学报、华中农业大学学报、吉林农业大学学报、江苏农业科学、江苏农业学报、江西农业大学学报、南京农业大学学报、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海农业学报、沈阳农业大学学报、四川农业大学学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北农业学报、西南农业学报、新疆农业大学学报、新疆农业科学、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云南农业大学学报、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浙江农业学报、中国农学通报、中国农业大学学报、中国农业科学

农业基础科学类(11)

生态环境学报、水土保持通报、水土保持学报、水土保持研究、土壤、中国土壤与肥料、土壤通报、土壤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国水土保持

农业工程类类(8)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灌溉排水学报、节水灌溉、农机化研究、农业工程学报、农业机械学报、中国农村水利水电、中国农机化

农学,农作物类(15)

大豆科学、核农学报、麦类作物学报、棉花学报、农业生物技术学报、玉米科学、杂交水稻、植物遗传资源学报、中国棉花、中国水稻科学、中国烟草科学、中国油料作物学报、种子、作物学报、作物杂志

植物保护类(9)

环境昆虫学报、农药、农药学学报、植物保护、植物保护学报、植物病理学报、植物检疫、中国生物防治、中国植保导刊

园艺类(8)

北方园艺、果树学报、食用菌学报、园艺学报、中国果树、中国南方果树、中国食用菌、中国蔬菜

林业类(15)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东北林业大学学报、福建林学院学报、林业科学、林业科学研究、林业实用技术、林业资源管理、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世界林业研究、西北林学院学报、浙江林学院学报、浙江林业科技、中国森林病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竹子研究汇刊

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类(20)

蚕业科学、草地学报、草业科学、草业学报、动物医学进展、动物营养学报、黑龙江畜牧兽医、饲料工业、饲料研究、畜牧兽医学报、畜牧与兽医、中国草地学报、中国家禽、中国兽医科学、中国兽医学报、中国兽医杂志、中国饲料、中国畜牧兽医、中国畜牧杂志、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水产、渔业类(13)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淡水渔业、渔业科学进展、海洋渔业、科学养鱼、上海海洋大学学报、水产科技情报、水产科学、水产学报、水生态学杂志、渔业现代化、中国水产、中国水产科学

第七编工业技术(496种期刊)工程基础科学类(3)

工程力学、工程图学学报、振动工程学报

工程材料科学类(7)

材料导报、材料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材料研究学报、复合材料学报、功能材料、无机材料学报

工业通用技术与设备类(2)

包装工程、中国粉体技术

声学工程类(2)

应用声学、噪声与振动控制

制冷工程类(2)

低温工程、制冷学报

真空技术类(2)

真空、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计量学类(1)

计量学报

矿业工程(除煤矿开采)类(14)

爆破、非金属矿、工程爆破、化工矿物与加工、金属矿山、矿山机械、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矿冶工程、矿业安全与环保、矿业研究与开发、西安科技大学学报、岩矿测试、中国矿业、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煤矿开采类(10)

煤矿安全、煤矿机械、煤矿开采、煤炭工程、煤炭技术、煤炭科学技术、煤炭学报、煤田地质与勘探、选煤技术、中国煤炭

石油、天然气工业类(29)

测井技术、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大庆石油学院学报、断块油气田、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石油化工、石油机械、石油勘探与开发、石油炼制与化工、石油实验地质、石油天然气学报、石油物探、石油学报、石油学报(石油加工)、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石油钻采工艺、石油钻探技术、天然气地球科学、天然气工业、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新疆石油地质、油气储运、油气地质与采收率、油气田地面工程、油田化学、中国海上油气、钻采工艺

冶金工业类(23)

粉末冶金工业、粉末冶金技术、钢铁、钢铁钒钛、钢铁研究学报、贵金属、黄金、炼钢、炼铁、轻金属、烧结球团、湿法冶金、特殊钢、稀土、稀有金属、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冶金分析、冶金自动化、硬质合金、有色金属、有色金属(冶炼部分)、中国稀土学报、中国有色冶金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类(26)

表面技术、材料保护、材料科学与工艺、材料热处理学报、电焊机、锻压技术、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腐蚀与防护、焊接、焊接技术、焊接学报、机械工程材料、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金属热处理、金属学报、轻合金加工技术、热加工工艺、塑性工程学报、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轧钢、中国表面工程、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中国有色金属学报、铸造、铸造技术

机械、仪表工业类(27)

工程设计学报、光学技术、光学精密工程、机床与液压、机械传动、机械工程学报、机械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机械设计与研究、机械设计与制造、流体机械、摩擦学学报、与密封、水泵技术、现代制造工程、压力容器、液压与气动、仪表技术与传感器、仪器仪表学报、振动.测试与诊断、制造技术与机床、制造业自动化、中国机械工程、轴承、自动化仪表、自动化与仪表、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武器工业类(11)

兵工学报、弹道学报、弹箭与制导学报、飞航导弹、含能材料、火工品、火力与指挥控制、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火炸药学报、探测与控制学报、现代防御技术

能源与动力工程类(14)

车用发动机、电站系统工程、动力工程、工程热物理学报、锅炉技术、可再生能源、内燃机工程、内燃机学报、汽轮机技术、燃烧科学与技术、热力发电、热能动力工程、太阳能学报、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

原子能技术类(7)

辐射防护、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核动力工程、核技术、核科学与工程、强激光与粒子束、原子能科学技术

电工技术类(32)

变压器、磁性材料及器件、大电机技术、低压电器、电测与仪表、电池、电瓷避雷器、电工电能新技术、电工技术学报、电化学、电机与控制学报、电机与控制应用、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自动化设备、电气传动、电气应用、电网技术、电源技术、高电压技术、高压电器、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华东电力、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绝缘材料、微电机、微特电机、蓄电池、照明工程学报、中国电机工程学报、中国电力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43)

半导体光电、半导体技术、半导体学报、北京邮电大学学报、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电波科学学报、电路与系统学报、电视技术、电信科学、电讯技术、电子技术应用、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电子显微学报、电子学报、电子与信息学报、电子元件与材料、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光电工程、光电子.激光、光电子技术、光通信技术、光通信研究、红外技术、红外与毫米波学报、红外与激光工程、激光技术、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激光与红外、激光杂志、数据采集与处理、通信学报、微波学报、微电子学、微纳电子技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现代雷达、信号处理、压电与声光、液晶与显示、应用光学、应用激光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类(31)

测控技术、传感技术学报、传感器与微系统、化工自动化及仪表、机器人、计算机测量与控制、计算机仿真、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计算机工程、计算机工程与科学、计算机工程与设计、计算机工程与应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应用研究、控制工程、控制理论与应用、控制与决策、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软件学报、微电子学与计算机、系统仿真学报、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信息与控制、遥感技术与应用、中国图象图形学报、中文信息学报、自动化学报

一般性问题(18)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通报、高分子学报、高校化学工程学报、过程工程学报、化工进展、化工新型材料、化工学报、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化学工程、化学世界、精细化工、精细石油化工、离子交换与吸附、膜科学与技术、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现代化工、应用化学

基本无机化学工业/硅酸盐工业类(10)

电镀与环保、电镀与精饰、电镀与涂饰、硅酸盐通报、硅酸盐学报、耐火材料、水泥、陶瓷学报、无机盐工业、中国陶瓷

基本有机化学工业/纤维素质的化学加工工业类(13)

工程塑料应用、合成树脂及塑料、合成纤维工业、聚氨酯工业、林产化学与工业、热固性树脂、塑料、塑料工业、料科技、弹性体、现代塑料加工应用、橡胶工业、中国塑料

其他化学工业类(6)

煤炭转化、燃料化学学报、日用化学工业、涂料工业、新型炭材料、中国胶粘剂

轻工业、手工业(除纺织工业,食品工业)类(12)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大连工业大学学报、林产工业、木材工业、皮革科学与工程、烟草科技、造纸科学与技术、纸和造纸、中国皮革、中国造纸、中国造纸学报、中华纸业

纺织工业、染整工业类(10)

产业用纺织品、纺织导报、纺织学报、毛纺科技、棉纺织技术、上海纺织科技、丝绸、天津工业大学学报、印染、印染助剂

食品工业类(20)

茶叶科学、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粮食与饲料工业、粮食与油脂、粮油加工、食品工业、食品工业科技、食品科技、食品科学、食品研究与开发、食品与发酵工业、食品与机械、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中国粮油学报、中国酿造、中国乳品工业、中国食品添加剂、中国食品学报、中国调味品、中国油脂

建筑科学类(33)

工程地质学报、工程勘察、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工业建筑、规划师、国际城市规划、混凝土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给水排水、建筑材料学报、建筑技术、建筑结构、建筑结构学报、建筑科学、建筑学报、空间结构、暖通空调、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施工技术、世界地震工程、四川建筑科学研究、土木工程学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新型建筑材料、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岩土工程学报、岩土力学、中国给水排水、中国园林

水利工程类(13)

长江科学院院报、泥沙研究、人民长江、人民黄河、水电能源科学、水科学进展、水力发电、水力发电学报、水利水电技术、水利水电科技进展、水利水运工程学报、水利学报、中国水利

交通运输综合类(3)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铁路运输类(11)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机车电传动、铁道标准设计、铁道车辆、铁道工程学报、铁道机车车辆、铁道建筑、铁道学报、铁道运输与经济、中国铁道科学、中国铁路

公路运输类(10)

公路、公路交通科技、汽车工程、汽车技术、桥梁建设、世界桥梁、现代隧道技术、中国公路学报、中外公路、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水路运输类(9)

船舶工程、船舶力学、大连海事大学学报、航海技术、上海海事大学学报、水运工程、中国港湾建设、中国航海

航空、航天类(1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电光与控制、飞行力学、固体火箭技术、航空材料学报、航空动力学报、航空学报、航天控制、空气动力学学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实验流体力学、推进技术、宇航材料工艺、宇航学报、中国惯性技术学报、中国航天、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环境科学类(19)

工业水处理、化工环保、环境保护、环境工程、环境化学、环境科学、环境科学学报、环境科学研究、环境科学与技术、环境污染与防治、环境工程学报、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水处理技术、中国环境监测、中国环境科学、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自然灾害学报、自然资源学报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篇8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践;医学仪器;医学信号;教学

0引言

随着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迅速发展,医学仪器相关的应用型和研究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高等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基本上都开设了特色的专业实践综合训练课程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实践综合训练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医学仪器的使用、医学信号的分析和处理以及医学程序的理解和掌握。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医学仪器和医学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但缺乏对医学仪器和医学信号的动手操作和处理能力。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综合实践训练是本科阶段最重要的课程之一,目前已成为塑造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关键环节[1-2]。因此,专业实践综合训练平台的建设势在必行。基于社会需求和学生的知识储备,我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开设了专业实践综合训练课程,该课程为实践环节必修课,设置在大学四年级的第一学期,共计60学时。专业实践综合训练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增强学生对医学仪器、医学信号和医学程序的直观理解和操作能力,为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平台。

1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专业实践综合训练课程教学现状

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专业实践综合训练课程的教学中,国内外大学存在一定的差异。美国大学为了突出特定研究领域的专项训练,一般将专业实践综合训练结合到一些课程的课程设计中[3]。在国内大学的教学中,通常单独设置医学仪器综合训练的相关课程。西南医科大学医学信息和工程学院采用面向应用和研究的临床仪器、探索学生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形成性评价考核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的能力[1]。陆军军医大学(原第三军医大学)科研部生物医学分析测试中心结合当前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采用经验教师授课-学生实验操作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4]。空军军医大学军事生物医学工程学系(原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基于产业发展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提出了细分教学内容、引入示教仪器和设计综合性试验的教学方式,培养适应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发展趋势的人才[5]。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紧跟学科前沿和专业发展趋势,更新教学内容、建设立体化教学资源和创新性支撑平台,主攻基础性、创新性、趣味性和研究性,并通过临床医院实习,形成了特色的专业综合训练教学体系[3]。长治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采用研究性教学和开放性实验室模式,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团队精神,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6]。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针对学生独立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较弱的缺点,实行实践性教学,通过加强院企合作和实践基地建设来提高学生的医疗器械操作水平[7]。根据国内外专业实践综合训练课程的教学情况,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如何使专业实践内容面向临床和社会应用,如何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成为该课程的关键所在[8-10]。针对专业实践综合训练课程的开展现状并结合我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特色,建立了医学仪器实验室,通过教学平台来开展专业实践综合训练课程的教学工作。

2专业实践综合训练课程教学平台的建设和实践

教学平台是专业实践综合训练课程顺利开展的基础保障。为了有效地加强本专业学生的综合性实践能力,建设了3个创新性教学平台。在基于专业实践综合训练平台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动手能力较差的问题。如何提高学生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能力,深化学生对医学仪器、医学信号和医学程序的理解和认识是专业实践综合训练教学的重中之重。

2.1医学仪器操作平台的建设和教学探索

基于医学仪器实验室的现有条件,建立了医学仪器操作平台,以便使学生能够掌握临床医学仪器的基本原理,熟练地操作和使用常见的临床医学诊断和治疗类仪器,了解医学仪器的维修和维护。医学仪器操作平台包括mRi教学成像仪JXmRi-Ⅱ、医学归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ystems,paCS)、心功能血流参数无损检测仪tp-CBS-Ⅱ、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SSi-3000、心电分析系统medex、脑电检测分析系统nt9200、高频电刀B-15、经颅多普勒tCD-2000、全数字超声实训仪pY-2000、微波热消融仪mtC-3C等。基于医学仪器操作平台的教学主要采取专项实训和小组合作的实践方式。为了使学生系统地认识各种医学仪器,教师应适当讲授医学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例如,mRi的成像原理、paCS的工作流程等,由此可使学生在后续操作中有的放矢。在医学仪器的实验中,采用专项实训的方式,针对专业特色设置了8个实训项目以供学生轮流进行专项实践。研究表明,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通常有助于学生获得团队管理、交流和表达方面的社会和专业技能[11]。因此,为了锻炼学生的分组合作和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每3人组成实验小组。分组合作的医学仪器实训场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研究型人才,在完成教学实训的同时,支持学生在该平台上进行科学研究,发表相关科技论文[12]。

2.2医学信号处理平台的建设和教学探索

医学信号处理平台主要由基础医学信号数据和编程工具构成,其中基础医学信号数据包括mit心电数据库、mRi原始K空间信号、医学断层图像(Ct、mRi图像)等;编程工具包括VC++、matLaB等。通过医学信号处理平台的实践,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同时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分析和处理医学信号,这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实践基础教学理论,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3]。医学信号处理平台的教学主要采取专题训练、循序渐进和课程设计的方式。在医学信号处理领域中,医学信号的计算机辅助诊断仍是研究的热点[14-16]。基于社会需求,开展了心电信号自动分析诊断系统的课程设计。首先,教师适当讲授医学信号的基本特征和处理算法;为了解决学生无从下手的难题,采用专题训练的方式,层层推进,辅助学生建立VC++工程,读取和浏览心电信号,设计简单的心电信号处理算法(例如高通滤波、低通滤波等);在专题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课程设计,要求学生从mit数据库中读取心电信号,提取特征参数,同时对心电信号进行分析和诊断,并要求学生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详细介绍程序流程图和具体实现过程以及课程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通过医学信号处理平台的训练,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医学信号处理和分析理论,并能够较大地提高编程能力和动手能力。

2.3医学程序模拟仿真平台的建设和教学探索

在一些医学程序中,学生无法获得实际的中间过程,从而不能彻底地掌握医学程序的进展和细节。例如,热消融已成为治疗肝肿瘤的绿色疗法,但热消融过程中的肿形态和真实消融效果无法直接获悉。因此,建设了医学程序模拟仿真平台,该平台主要由临床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软件amira和有限元仿真软件Comsol、ansys构成。通过医学程序模拟仿真平台,学生能够掌握模拟仿真软件的使用,并可通过仿真获得每个医学程序的具体实施状态。在医学程序模拟仿真平台上,针对目前图像处理和热消融领域的研究热点开展教学,教学内容包括肝肿瘤和血管的三维模拟和量化、热消融温度场仿真以及热消融手术的效果评估等。通过适当讲授、讲义成册和专题实训,可培养面向实际临床应用的专业工程人才。

2.4以过程评价为中心的考核方式

在教学考核中,为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动手的兴趣,采用过程评价考核方式。专题训练完成后,综合学生每个教学环节的具体表现来给定成绩。在医学仪器操作平台的考核中,基于学生对医学仪器的掌握情况和实际动手能力给定成绩;在医学信号处理平台中,基于每个专题的编程情况以及课程设计的综合分析情况给定成绩;在医学程序模拟仿真平台的考核中,根据学生对每个医学程序的掌握情况以及最终仿真结果的细节给定成绩。课程考核成绩最终基于学生出勤情况(20%)、课堂表现(40%)以及实验结果和分析报告(40%)等方面来综合评定。

2.5专业实践综合训练平台的教学效果评价

经过多年的教学积累和平台完善,专业实践综合训练平台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通过专业实践综合训练平台的教学和实践,普遍认识到操作技能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性,从而由被动学习逐渐变为主动学习。近3a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教学成绩。从该表可以看出,随着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学生平均成绩的优秀比率逐年上升。通过专业实践综合训练课程的专项实践,学生的专业素质得到显著改善。首先,学生可在该平台上进行星火基金的研究以锻炼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在就业方面,学院的本科生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近年来不少学生毕业后进入三甲医院医学工程科从事医学仪器操作和医学过程仿真(心脏的三维建模等)工作,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另外在继续教育方面,有些学生直接考取研究生,从事图像处理和热消融手术计划方面的研究,研究生导师普遍反映,学生能迅速地进入课题研究。总之,专业实践综合训练平台为学生奠定了良好的实践基础。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篇9

【关键词】交叉学科;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344-02

随着传统学科的不断融合和渗透,新兴交叉学科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近年来科学新理论、新发明的产生和新型工程技术的出现,往往都是在学科的边缘或交叉点上,因此交叉学科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2004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协会经过全面系统调研,发表了《促进交叉学科研究》的报告,明确了交叉学科研究的定义、特征和推动力,提出了研究人员、学术机构、资助机构、专业学会等促进交叉学科研究的建议。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也积极倡导文、理、工学科间相互渗透结合,纷纷建立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的各类跨学科计划、项目和研究平台。随着学科发展的深入,如何建立有利于一流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尤其是作为科研主干力量的研究生培养管理模式就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一、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现状

1.国外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初,为了培养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所急需的创新型交叉学科人才,德意志研究联合会推出了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和不断调整、补充和完善,如今取得了巨大成功。德国博士生院是高校用来培养科研后继人才的临时性机构,由各州高校向德意志研究联合会申请,经评议、复审等甄别程序后建立。每所高校可以申请多个博士生院,但每个博士生院都必须由相关交叉学科共同组建。博士生院不仅可以是由德国高校内部、高校之间、高校和研究机构共同申请组建,也可以是由德国某一高校或者科研单位牵头,由德国境外伙伴单位参与组建。德意志研究联合会对批准建立的博士生院资助,并定期进行项目评估和考核。博士生院不是一个长期机构,德意志研究联合会规定最长可资助年限为9年,资助期满以后,无论效益和成果如何,该研究生院必须撤出,重新寻找新的交叉领域和合作伙伴。[1]

美国的学科专业目录在2002年最新一次的修订文稿中,单独设置了“交叉学科”和“综合学科”2个学科群,占所有学科群的比例为7%。如美国密歇根大学早在1999年就成立了交叉学科专家委员会,向学校提交了《对交叉学科发展远景的建议报告》。南加州大学在2006年公布了《美国南加州大学交叉学科研究发展规划建议》,它们在设立交叉学科专家委员会、通过学院内或跨学院的联合聘任教授、完善交叉学科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交叉学科激励机制、建立经费保障措施、促进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等方面均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实践。[2]

2.国内发展现状

我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重要文件中,对交叉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均作出了重要战略部署。国内众多高校等近年来纷纷成立了横贯生物医学、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学科研究所或研究中心。如北京大学成立的跨学科类组织机构:元培学院、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分子医学研究所等,清华大学成立的交叉信息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成立的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这些交叉学科研究所或研究中心集中了生物学家、物理学家和化学家等不同学科专家的智慧以促进学科的交叉和渗透,并进行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教育。[3][4]

二、上海交通大学在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道路上的探索

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一直将发展医工交叉、医理交叉科学作为主要战略之一,于2007年11月成立了主要从事转化型医工(理)交叉科学研究的med-X研究院,该研究院依托上海交通大学丰富的临床医学资源和强大的理工科优势,以解决临床医学问题为目标导向,进行前沿性医学科学研究,开发高尖端领先性医疗技术产品,同时在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上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1.完善课程体系

med-X研究院依托“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着力培养在生物、医学、工程技术领域中具有开展交叉研究能力的有创新精神的交叉学科人才。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领域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医学影像信息学、生物医学仪器、生物材料、生物力学、组织和基因工程、康复工程、系统生物医学、神经科学与工程等,这种鲜明的交叉与复合特性需要学生能综合应用物理、材料、化学、信息、工程等领域的知识和技术解决生命科学问题,因此原先单一学科的课程体系和研究方式已无法使交叉学科人才满足“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广博专一协调统一”的专业要求。

med-X研究院在结合学科领域建设设置专业课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夏季小学期、学术讲座等阶段邀请众多兼职教授参与授课,其中既有附属医院的临床医生,又有国际知名学者,建立起一支医、理、工高水平师资队伍。同时利用附属医院的临床资源,建立与基础课程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实践训练,培养动手操作与创新研发能力。学院也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选课,逐步实现本硕博课程贯通模式,以满足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探索研究生课程质量考核和控制体系,在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尝试建立适合于本校的研究生课程质量保障办法和系统,并聘请国内外专家评教,对授课教师给出指导建议和意见,定期召开研讨会。

2.建立制度保障

由于受僵化学科模式的影响,我国长期以来传统的单学科观和学科分类体制占据着主导地位,为突破现有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体制不完善的缺陷,上海交通大学做了一系列改革。如针对中国现有的研究生招生名额问题,上海交通大学自2012年起在博士生招生计划中依托“生物医学工程”和“统计学”两个一级学科,单独设立了支持交叉学科博士生招生培养的专项招生指标,为从事交叉学科研究的导师提供生源保证。另外,为了避免交叉学科课程的临时性和拼盘性,真正实现学科的融合,med-X研究院成立了多个临床交叉平台,如国家教育部数字医学工程中心、med-X-瑞金医院小动物pet/Ct研究中心、med-X-仁济医院临床干细胞研究中心;med-X-第九人民医院生物材料转化医学中心等,实现以问题为中心从事交叉学科研究的项目模式。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让研究生作为项目参与人或研究助手自然地进入到学习与研究的过程,一个学科跨度大的科研项目,项目实施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科交叉和培养人、训练人的过程。[5]

3.加强学术交流

当今科技迅猛发展,新思想、新方法层出不穷,光靠一个教师指导学生是不可能使学生全面了解学科发展并取得高水平研究成果的[3],因此在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中除了完善的课程体系外,活跃的学术氛围和紧密的国际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上海交通大学med-X研究院70%以上的指导老师具备在国外一流大学从教和指导研究生的经历,与国外高校和研究院所长期保持着合作关系,因此学院每周邀请本学科国内外知名教授做学术讲座,并建立了上海交通大学徐汇-闵行跨校区讲座视频体系,介绍最新科研动态,鼓励师生交流,使研究生深入了解当前科研动态和研究热点,拓宽学术视野,激发创新热情。同时定期举办医-理(工)交叉学科系列学术活动,如研究生学术论坛、研究生学术日等,已形成了一定品牌效应,为研究生创新思维、科研前瞻性、表达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平台。med-X研究院已与多所国外院校签订了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如与德国海德堡大学、美国西北大学、瑞典皇家工学院、美国Drexel大学等国际著名高校建立了双硕士、双博士学位项目。此外,为了解本院研究生学位论文在国际本领域的位置及存在差距,2012起开始试点进行博士生学位论文国际评审和答辩,每份博士生论文邀请2-3名国际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评审,每位国际评审专家的海外评审报告将反馈给相关导师和学生参考。

4.重视师资建设

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成功与否很多程度上决定于教师的参与程度,导师的学术水平、综合素质、对学科前沿的洞察力以及与同行和其他学科学者交流沟通的能力对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有重要的影响。[3]由于交叉学科会同时涉及到两个或多个学科领域,所以单一学科的教师很难同时满足不同学科的需求,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学习的过程。[6]因此,在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建设中要重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营造有利于教师成长和发展的良好环境与氛围,确保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7]med-X研究院结合自身学科特色,引进国外知名教授和附属医院临床医生参与教学,重视年轻教师的培养,支持有潜力的青年教师到海外具有合作关系的学校进行培训,学习国际知名高校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建立起一支医、理、工高水平师资队伍。

三、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中的壁垒

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交叉学科教育和科研尚处于起步阶段,以单一学科为基础的传统教育模式仍占主导地位,在交叉学科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问题。

1.现有高校管理机制的制约

我国高校中院系管理体制坚固,教学与科研人员的管理也在定岗定编制度的约束下严格地保持着一个萝卜一个坑的人事管理体制,师资聘用、职称评定、成果认定、业绩评价和资源分配等都严格地执行着所属单位责任制,人员在校内不同院系间的流动都难以实现,跨学校、跨部门、跨地区的流动更是难以实现,这种管理机制极大地打消了学者们进行交叉学科研究的热情和勇气。

2.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理念有待加强

大多数导师涉叉学科研究仅仅是为了完成一个特定的交叉学科研究课题,且多来自不同学院的专业教师,因此他们对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投入时间和精力都比较有限,很少能有意识地去思考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也没有站在改善学生思维方式和能力结构的立足点上试图去改善传统教学方式。此外,鉴于国家和各高校纷纷推出各项鼓励措施以推交叉学科的发展,部分导师借以交叉学科的名义去争取更多的项目基金和学生生源,而并非真正从事交叉学科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3.国内交叉学科领域划分尚未明确

美国的学科专业目录充分考虑学科的发展性,在名称和代码设置上为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留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在学科大类中单独设有“交叉学科”,[2]其中包括生物与自然科学、和平与对抗研究、系统科学与理论、数学与计算机科学、老年医学、文理综合等22个学科小类。此外,在其他36个学科群中均设置了末尾带有“综合”或“其他”的学科名称。相比之下,我国交叉学科领域划分和学科专业设置尚未明确,在2011年新修订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13个学科门类中,以及各高校的学科建设和教育部的学科评估中均未涉及交叉学科,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交叉学科的发展。

在高度交叉融合已成为当代学科发展的重要趋势下,在此新的教育发展时代下,迅速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整体竞争力已成为学科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针对我国开展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合理借鉴国外高校促进交叉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的经验,建立交叉学科的教师聘任和评价体系,引导和鼓励新兴学科研究与建设,完善交叉学科资助体系,积极营造有利于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文化氛围,从而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余同普银燕邵福球,从德国博士生院培养模式看创新型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6),64-68

[2]赵文华程莹陈丽刘念才,美国促进交叉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借鉴,中国高等教育,2007(1),61-63

[3]徐琴叶明,对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认识与思考,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6),72-73

[4]郭圣文吴效明,理工类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3,第30卷第2期,4084-4088

[5]李雪飞程永波,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三种模式及其评析,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8),10-15

[6]吴俊邓宏钟罗强,论高等院校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教师定位,科技创新导报,2011(38),255-256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篇10

关键词:教学模式改革;人体解剖生理学;医工结合;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2-0082-03

一、引言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各部分形态、结构及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或生理功能的科学。在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信息工程等工科专业中,它是医学基础类课程,也是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生物医学工程等工科专业是交叉学科,它综合工程学、生物学和医学的理论和方法,从不同层次研究人体系统的状态变化,并运用工程技术手段去解决医学中的相关问题。因此,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生培养需要生物学、医学和工程学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对生物医学工程等相关工科专业的学生开设《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是专业知识结构的需要,也是后续的生物医学信号处理、生物医学系统建模与仿真、医疗仪器等专业课程的重要医学基础。学习《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能够使学生了解人类医疗、保健方面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够启发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发现医工结合的交叉点,促进学生围绕生物医学工程的专业方向进行创新性研究和工作。

二、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中《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大多在工科院校和医学院校中开设,由于这一专业学科交叉的特殊性,在培养模式方面容易出现偏重于工科或偏重于医科的现象,没有真正体现出医学工程的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此外,在这些专业中,其医学基础课程和工科专业课程独立开设,尤其是所开设的《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学科独立性较强,存在医学基础课和后续专业课教学相互脱节的问题。进一步分析这些专业对《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的教学要求发现,作为医学基础课,该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涉及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及病理学等几门课程,内容体量大、理论性强,然而课时方面却基本要求在一个学期内的几十个学时内完成该课程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高效、高品质地完成大体量的教学内容,达到生物医学工程等医工结合专业对该课程的知识要求,是《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

现有的《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方法研究大多是在生命科学专业和医学临床专业中开展,而在生物医学工程等医工结合专业中,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仅有少数教学研究开展。作为专业基础课,《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在这些专业中应该如何开展教学?如何体现工科专业特色?如何体现学科交叉特点?实际的教学工作急需有新方法的探索。因此,这些问题的研究不仅对医工结合专业的培养质量提高有帮助,同时,也是高等医学教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所在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在工科院校背景中开设的,依托工科背景,在工程基础课程教学方面,师资条件和实验条件相对比较成熟,然而在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方面,存在医学学科基础薄弱,教学改革之前教学模式传统、单一的问题,没有很好地突出生物医学工程的工科特色和学科交叉特点。更为突出的问题是,这种沿袭传统医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在工科院校中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负担重。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以服务专业建设为出发点,提出开展具有工科专业特色的《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改革,分别从课程内容选择、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实验和实践环节结合以及改革考核模式等方面开展。

三、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合理安排课程内容,科学设计课程体系,突出医工结合专业特色

以生理系统为框架整理课程内容,开展以生理系统为单元的专题教学,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在该课程中,细胞基本生理功能尤其是生物电的生理机制、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章节是重点和难点,其中的心电、脑电、肌电与生物医学工程重要的研究领域密切相关。这些章节的教学会重点讲解,内容包括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及相关的工程应用;而运动系统、消化系统等章节内容系统性较强,相对容易理解,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方式设计采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教师把章节的内容梗概在课堂上讲解,具体内容布置学生课下自学,并要求学生写出自学报告,这样区别分配授课时间,既突出了教学重点,也解决了课程体量大而课时少的矛盾。

为更好地服务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科交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整理、添加与工程应用和医学临床相关的内容,比如,在讲解循环系统时增加对血管支架、人工瓣膜、人工起搏器等生物医学工程材料、仪器工作原理的介绍,同时结合生理功能的原理给出问题,让学生分析,比如,“更换人工起搏器时为什么不能直接关闭起搏器,而是要逐步减慢人工起搏器的搏动频率?”;再如,在泌尿系统的教学中,在讲解肾单位结构的基础上,提出“尿液是如何产生的?临床使用的人工透析机是如何工作的?”等问题,启发学生关注这些医工结合点,让他们带着问题去查阅资料,并在课堂讨论时给出自己的观点。这些教学过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为以后《医疗仪器》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建立了医学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联系。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启发学生在未来的专业学习和工作中寻找医工结合的交叉点,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重要作用。

(二)结合优质网络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网络公开课等视频资源把优势教育资源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是宝贵的学习资源,《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引入了网络视频公开课、课程相关专题纪录片及文献数据库等资源,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弥补了《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内容体量大而课时有限的矛盾。我校图书馆有国内外著名大学的公开课视频,比如,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的《人体解剖学》网络公开课程,斯坦福大学的《人体解剖学》课程,香港中文大学《语言与大脑》视频公开课,杜克大学的《人体生理学导论》等等,这些课程由资深的专家教授进行全程教学,内容清晰、详实。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课程进度介绍这些视频公开课给学生课下自学,并提出相关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在课堂教学时,教师会组织学生对自学情况做简要的讨论和总结。此外,课程内容相关的专题纪录片也对课程教学做了很好的补充,这些影片由专业团队拍摄,案例丰富,制作精美,观赏性强,学生被纪录片内容吸引的同时,也激发了课程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讲解神经系统的高级功能――睡眠功能时,链接《人体奥秘》睡眠专题的记录片,片中通过丰富的案例对睡眠过程进行讲解,使学生对睡眠功能和研究现状有深入了解,教师针对纪录片中涉及的重要生理学现象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为什么睡眠对人体是必须的?”、“快速眼动睡眠和记忆有什么联系?”等等,通过这些环节,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深入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三)重视实验环节教学

该课程配套有《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课程,在课程教学中注意理论教学和实验环节的配合和衔接,开设的实验都涉及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内容。比如,生物电部分是该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围绕生物电内容设置了神经肌肉电生理、大鼠心电图描记、大鼠运动感觉皮层脑电信号的获取、人体脑电图描记等四个实验,让学生认识不同类型的生物电,并通过生理信号分析系统对获取的生物电信号进行分析,实验中教师提出思考题,比如“如何获得好的心电图描记?”,这些实验操作和思考题将启发学生深入的认识生物电,为以后学习生物医学信号处理等专业课打下了基础。这些操作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同时也逐步建立和后续专业课的联系。

(四)改革课程考核方法

完善考评体系,由以往对知识点的考查为重心转为以能力考查为重心,从以结果评价为主向结果过程评价结合为主转变。考核也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通过增大平时成绩比例来改变考核构成,如平时作业(主要是章节重点内容的训练等)占15%、专题讨论表现占15%、自学模块表现(以讨论和读书报告形式体现)占15%,课堂回答问题情况占5%。减少闭卷考试中固定答案的题目、增加主观题目的分值等办法,期末考试成绩在总评成绩中占50%,重点考察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运用能力。并且,把这种考核模式在开课之初就对学生明确指出,使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更注重这些能力的培养,从而把考试也作为教学的手段之一。

四、教学改革的思考和展望

经过近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我们发现,注重医工结合、突出工科专业特色的《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夯实专业基础有很大帮助,符合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育理念。在以后的教学研究中,我们会更加注重《人体解剖生理学》与工程应用和医学临床现象的结合,突出医工结合特色,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开展具有工科专业特色的医学基础课教学模式探索。此外,目前尚未见有生物医学工程等医工结合专业专用的《人体解剖生理学》教材,结合正在开展的这种面向工科专业的医学基础课教学模式改革,收集整理相关的课程资料和各类教学模块的内容,尝试编写面向工科专业的《人体解剖生理学》教材,既是对我们开展的教学改革实践的归纳和总结,更希望能对医工结合专业中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丰富和补充。

参考文献:

[1]岳利民,崔慧先.人体解剖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2]董秀珍.生物医学工程学导论[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

[3]张旭,刘志成,陈安宇.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特色教育的改革与实践[C].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八次全国生物医学工程教育研讨会论文集,2007.

[4]陈超敏,周凌宏,龚剑,冯晓刚,陈光杰.新时期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1).

[5]王凤丽.五年制高职医药学校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22).

[6]徐燕,朱娟霞.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探讨[J].医学信息2008,21(11).

[7]刘书朋.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教学体会[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9,31(4).

[8]白燕萍.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9,(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