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化学专业的认识和理解十篇化学专业的认识和理解十篇

化学专业的认识和理解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30:20

化学专业的认识和理解篇1

[关键词]认识实习教学质量改革

一、认识实习的重要性、必要性

认识实习是加强理论知识教育,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实践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我院电气工程学院专业学生在学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前,设有一周的认识实习。其目的:(1)通过认识实习拓展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及生产实习、毕业设计打下基础;(2)通过认识实习帮助学生熟悉和了解电子、电器元器件,对产品加工过程和工艺、电气设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传统的电气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是单纯的现场参观实习,即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参观4~5个不同类型的电气自动化加工产品企业。其主要存在以下3个问题:

(1)一些厂家的产品加工时设备噪音大,指导人员向学生作现场讲解时,除指导教师附近的几个学生外,其他学生根本听不到教师的讲解内容,

(2)电气自动化加工产品设备种类繁多,只参观几个不同类型的厂家,学生只能看到厂家所使用的设备,不可能了解其它常用的电气自动化设备。

(3)学生还没有上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缺乏这方面的基础知识,对现场工程技术人员介绍讲解生产工艺、设备一知半解,像刘姥姥走进大观园一样,走马看花。这样的实习只能在表面上了解企业的生产情况、工艺流程和设备的性能,收效甚微。

三、探索与实践

1.加强实习动员环节

为保证教学内容真正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下厂实习之前,应先对学生进行动员教育,明确认识实习的目的,强调认识实习的重要性,让同学们真正理解认识实习的意义,激发其学习兴趣,并注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保持兴趣。

2.收集实习的相关资料和信息资料

实习前,指导教师要求学生先去借阅与实习相关的专业书籍和材料,查阅实习厂家的网页。这样有针对性地做好专业知识方面的准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并能事先了解到实习厂家的生产产品、工艺流程、电气设备等方面的介绍。同时要求学生在网上查阅与该产品加工工艺的有关信息,使他们全面地了解该产品工艺国内外的发展状况以及同类产品更为先进的生产方法。这样有利于学生了解该厂产品和工艺的先进化程度,利用现有的知识为所实习的工厂提出可行的合理化建议,提高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指导教师与厂方工程师讲授与实习有关的专业知识

指导老师从理论上讲解各个实习厂家的产品加工工艺原理,简单流程等,使学生由浅入深,渐渐地理解基本专业概论,了解电气工程专业知识。

为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实际生产现场,加深了解,在进入现场前,我们邀请实习单位的工程师给同学们介绍实习厂的概况,发展历程,现在生产经营状况和市场动态。详细讲解各车间的电气设备,工作原理,产品加工工艺流程及本专业领域最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研究热点以及现展前景,以激励学生们的求知欲,增强对其所学专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强学习专业知识的动力。

4.采用电化教学提高实习的“质”和“量”

电化教学是教学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手段,是运用现代化教育媒体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其生动、直观、逼真、新颖等特点,深受学生们的好评。更以其教学效果好、单位时间内传播的知识量和信息量大而深受师生的欢迎。指导教师选择了一些与实习厂家产品和生产工艺相近的几部教学片给学生示教,把产品加工的工艺流程等近距离的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系统完整地全方位地了解企业的生产现场、生产流程、车间布局及物流管理等。并在较短的时间内轻松地了解到许多企业的生产现场。充分弥补了因受时间、距离、财力、实习单位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电子产品加工工艺》教学片,它从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认识和判别、安装元器件,手工焊接工艺,波峰焊机上的全自动焊接、清洗过程,贴片机高效优质的贴片方式及电脑主板和彩电的全自动生产装配线等,展示了电子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和高科技发展。再如,《变电所》这部教学片,介绍了变电所的几种典型主接线方式,变电所的布置和结构,变电所和线路的继电保护配置及基本原理。变电所的主要自动装置的作用,识别各种不同的电气设备――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隔离开关,断路器,避雷器等。这种教学过程犹如把学生带进了工厂、车间,缩短了学校与工厂的距离,激发起了学习对象的求知欲和兴趣,加速和改善了理解,提高了信息接受者的注意力,活跃了课堂气氛,大大提高了信息接受的效率。并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容纳了更大的信息量,为下一步实习场所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5.做好现场互动式教学

现场认识实习的核心内容,是实习目标能否达到的关键,所以要采取有效措施来保证这一环节的教学质量。

进入实习现场后,我们请车间工厂技术人员对照加工设备给学生们讲解生产设备的工作原理,工艺流程特点,生产操作控制的主要指标及主要质量控制手段。观察产品加工生产的全过程。工程技术人员讲解完后,学生可以自由提问讨论。这种方式是学生学习中获得信息、加深认识、拓展知识的一个重要渠道。通过提问和讨论,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面对不同的见解时培养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启发思维。这样的实践教学方式有利于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互相学习。这种提问和讨论方式比课堂教学教学的讨论更加灵活,可以在参观的过程中随时发生,更有针对性和直观性,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另外,随着实习单位和场景的不断变化,讨论的内容也不断发生变化。凡是与专业相关的都在讨论的范畴之中。通过话题的不断转换与发展,可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从科技、生产、社会等不同层次认识电气工程和电气设备。

6.实结

实结报告是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提高认识水平的过程,也是汇报学习成果的过程。因此做好实结报告是必不可少的。一份高质量的实结,不仅内容结构合理,逻辑性强,而且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科学性、严密性。同时学生的体会和建议能针对所实习单位在生产管理、技术进步方面提出相对的改进和完善措施,从而延伸出对单位和企业进一步的认识,达到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目的。实习结束后,要求同学们进行认真总结,按照统一规范的格式深入做好总结报告,报告的内容为实习的目的和意义、原理、工艺流程、注意事项,体会及建议等五个方面。学生通过认真全面地独立完成的实习报告,对获得的专业基本概念与现场的实际认识相互验证。

四、效果和意义

认识实习安排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周,但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有效地拓展了学生接触专业理论知识的途径、丰富完善了实习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实习效果。

1.学生的专业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在认识实习以前,学生通过课堂教学环节和实验教学环节,已经受到了专业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的初步培养。但对实际工业生产的认识几乎为空白。通过认识实习,学生将已掌握的专业基础和实验技能与生产实际相互进行比较,验证和思考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必然会产生质的飞跃。

2.为学生进入专业课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认识实习中基础知识的准备和实践知识的获得,学生在学习专业课时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消化能力明显提高,有利于实现“从实践到理论,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这一升华过程。

3.激励了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

在选择实习单位和开展实习时,我们依据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和本专业开设主干专业课而进行的,较为客观地体现了本专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同时,为学生展现他们以后的工作业绩,工作性质及发展前景,是一次很好的实施专业教育的机会,学生切身感受到了与本专业相关的现代化企业的工业生产、科技发展,极大地激励了他们的专业学习积极性。

4.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促进素质教育

专业认识实习不仅是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获得实践知识和能力的一个教学环节,更是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一次很好的机会。在实习过程中,除了要求学生认真完成规定的实习内容外,我们还注意对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团结协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独立思考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进行培养和锻炼,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

五、结语

专业认识实习是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是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认识实习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学校培养的专业工程技术人才的质量。所以,有必要认真搞好认识实习这一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和创新能力,增强实践知识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习教学质量,增强人才竞争能力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经过近两年对认识实习教学环节的摸索和实践,逐渐完善了教学内容,形成了较为科学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认识实习对基础理论知识产生了质的飞跃,进一步了解电气工程学科的现状、发展,激发了专业课程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工程实践能力,达到了认识实习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参考文献:

[1]蒋志平,王宝华.提高电气工程类专业认识实习质量初探[J].南京工程学院(社会科学版),2007,(1):48-51.

[2]林日亿,董善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认识实习的探索与实践[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7):35-37.

化学专业的认识和理解篇2

关键词:高职;热能动力;电厂认识实习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1-0219-02

从人才类型看,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之一是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还有一部分技能型或操作型的高技能型人才[1]。因此,实践性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实践性教学包括校内的实训,校外的专业认识实习、生产综合实习和毕业顶岗实习[2]。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开始学专业课之前,都要安排一定时间进行电厂认识实习。火力发电厂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设备数量多,系统繁杂,因此火力发电厂对其从业人员职业素质要求高,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基础、较宽的知识面和一定的实践经验。实践经验的获得必须通过多次的实践,而通过电厂认识实习是获取实践经验的重要一环,是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电厂实践的桥梁,是提升职业素质和能力的有效手段。电厂认识实习是培养学生熟练掌握火电厂热力设备及系统工艺流程知识的技能课。学生通过实习熟悉电力生产管理的有关安全规程和工作制度,将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与生产实践相联系,进一步熟悉热力设备的作用、结构、工作原理和生产工艺,培养遵守纪律、热爱劳动、吃苦耐劳的作风,为将来在企业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本文作者担任过多年专业基础课教学和电厂认识实习的实践指导,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以电厂化学专业为例,对如何提高电厂认识实习效果,寻找有效措施,作进一步探讨,提供参考。

一、高职院校电厂认识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不愿意接收实习。在当今条件下,企业把安全生产和效益放在首位,接收学生实习是属于经济效益差和安全责任重的工作,企业大多不愿意接收学生实习。

2.对实习教学改革的深度和广度抓得不够,实习效果不佳。实习目标不够清晰,内容设计不合理,质量监控不到位。学生一般是听讲座,参观电厂,大多只能走马观花,很难做到对复杂的生产工艺过程建立起整体印象和感性认识,实习质量难以保证。

二、提高电厂认识实习质量的措施

1.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响应国家关于加强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号召,充分利用校企双方的优势,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积极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2006年7月我院与广西柳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成立了柳州教育教学区兼学生实习基地。为了能满足学生学习和实习,柳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除了提供发电厂生产实习场地条件外,还提供了同时能满足150多人学习的多个教室、住宿和篮球场、足球场和羽毛球馆等场所,给学生在校外的学习、实习、生活和体育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改革课程目标。在认识实习过程中,学生在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实习指导教师的现场教学下,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加以证实,并对一些实际问题加以分析和讨论,使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基本知识有一个良好的感性认识,了解专业概况,为后续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使学生对本行业的工作性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强化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巩固专业思想,期望达到一定的能力和知识目标。(1)能力目标。通过认识实习,能进一步熟悉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对发电厂主要发电设备、主要辅助设备和主要系统建立完整认识,为学生掌握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从事职业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能提高阅读工程图纸和工程技术资料的能力;能掌握机组在正常运行时控制热力参数的操作以及热力参数的规定变化范围;会分析锅炉、汽轮机、电气运行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掌握相关运行岗位的岗位职责、业务范围;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实习方法,培养独立观察客观事物,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2)知识目标。了解电力生产管理的有关法规、厂规、安全规程及机组运行规程;了解实习电厂各热力设备的技术参数、结构特点、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及运行基本知识;了解电力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热力设备系统图及运行基本知识。

3.改革课程安排和课程内容。电厂化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开设有热工理论及应用、发电厂动力设备及系统,前者主要是学习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两大模块内容。工程热力学要求掌握工质的六个状态参数(温度、压力、比体积、热力学能、焓和熵)、水蒸汽定压下的形成过程、发电厂水蒸汽动力循环,为提高电厂热力循环的热效率,应该采取哪些具体的措施和途径等;传热学则是要求掌握热量传递的三种方式(导热、对流换热、辐射换热)的本质,热量传递过程,如何增加传热或削弱传热量等。后者要求是在一定的时间内掌握与电厂化学工作相关的发电厂动力设备及系统,如了解电厂锅炉系统、汽轮机系统设备结构、作用和工作的过程。可以看出,认识实习与专业基础课的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是相辅相成的,电厂认识实习正是学生亲自到电厂现场了解和验证理论是否跟实际相符。

大一两个学期除了开设一些公共课程外,还开设了一些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如基础化学、分析化学实验、热工理论及应用等。大二第三学期是按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本专业开设必修课程发电厂动力设备及系统和电厂认识实习安排在同一学期内完成,这两门课程如何安排,也即发电厂动力设备及系统课程先安排在校内完成后再安排电厂认识实习到实习基地进行,还是同时把这两门课程同时安排到实习基地进行,不同的排课学习地点对学生获得知识就有不同的效果。

过去电厂认识实习安排,一般是在校内学习完专业技术基础课以后、开始学习专业课之前,才安排一定时间到电厂认识实习。这样安排的缺点是学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中对有关电厂设备与系统时就感觉比较模糊和抽象,没见过的东西要学习起来比较难以掌握,如果把相关的专业基础课和电厂认识实习安排在一起,如电厂化学专业的发电厂动力设备及系统课程与电厂认识实习课程同时安排到实训基地教学,学生对这两门课得到的收获应该更多。就以上述两门课作为例子分析学生得到的收获。发电厂动力设备及系统是电厂化学专业的必修课,主要是要求学习和掌握与电厂化学工作相关的火力发电厂的锅炉设备系统以及发电厂的汽轮机设备及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而电厂认识实习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真正在现场教学,学生亲自目睹电厂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等主要系统设备,这样更容易了解设备的结构、作用及系统工作流程,加深学生在发电厂动力设备及系统课程中所学的内容理解和记忆。眼见为实,在课堂上百说不如现场一见。

三、实习效果

授课的时间、地点应该合理的安排。发电厂动力设备及系统理论课每天安排在上午的基地教室授课,老师给学生讲解发电厂动力设备的理论基础知识,结合电厂讲解热力系统图。电厂认识实习安排在每天的下午时间,到现场由厂方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教学,要求学生拿着电厂系统图听厂方专业人员讲解,认真做好现场记录。真正让学生在学习到了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能从现场中获得实际知识,在学习发电厂动力设备及系统内容时感觉比较容易理解,不再是抽象的东西了,这两门课有机结合在一起,在课堂上安排合理的时间让学生讨论,每个学生都说说在现场所看到的系统设备的作用和系统的工作流程,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理论知识和实际知识也容易掌握了,正如一个学生在认识实结中写到:到实习基地学习,让我们真正看到了电厂很多热力系统和设备,回到教室看书中内容感觉容易理解多了,也能看懂了书中的热力系统图,在实习基地的时间里,在学习上、生活上都感到很充实,收获多多。

四、结束语

高等职业教育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实习是一种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应用和巩固所学专业知识的一项重要环节,是培养能力和技能的一个重要手段[3]。认识实习有区别于生产运行实习,认识实习主要是了解发电厂各种热力设备的生产过程,了解各系统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作用及设备功率、设备工作环境和运行控制参数,结合课本内容客观增加对发电厂生产系统及设备的感性认识。通过认识实习,了解本专业方面相关的实践知识,为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作者认为,电厂化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与电厂认识实习课都应同时安排到实习基地进行教学,教学时间上应交叉进行,在教室教师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到了现场让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讲解现场实际知识,在规定的时间内同时完成两门课程的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实际知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教院校整体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10.

[2]方舒燕,阮涛,闫玉慧.电力技术类专业认识实习改革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7,(7):1.

[3]钱初洪,郭海福,李红缨.化学专业(精细化工方向)实习模式的改革研究[J].肇庆学院学报,2006,(2):1.

[4]景朝晖.热工理论及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5]孙为民.发电厂认识实习[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6]谢诞梅,刘勇,戴义平.发电厂热力设备及系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化学专业的认识和理解篇3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和“注重应用性”,即在基本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侧重于对学生应用专业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工作能力的培养。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所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还应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技能,在未来的企事业单位中,能够担负一线的管理者和组织者,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需要。因此,根据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制造行业和企业信息化管理技术运用的要求,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企业信息化管理方向)的培养目标定位为:能系统地掌握工商管理基本理论,重点掌握企业信息化管理原理性知识,培养具有企业信息化项目运作能力和较强的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

二、课程设置方面

基于为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制造企业和运用信息化管理技术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培养信息化管理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按照重能力、厚基础、理论与实践并重、系统整合的原则设置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所谓重能力,就是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担负企事业单位一线管理者和组织者的能力;所谓厚基础,就是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重视基本理论知识、方法与素质的培养;理论与实践并重,就是在课程体系中增加实践教学课程的比例,在课程教学中增加实践教学的环节。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企业信息化管理方向)主要开设的课程有“C语言程序设计”“项目管理”“生产运作管理”“eRp原理”“eRp解决方案与eRp案例”“JaVa程序设计”“eRp专业数据库”“业务流程重组”“电子商务”等。另外,针对企业信息化管理职业特点,鼓励学生参加企业信息化管理类的职业资格培训,坚持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体系中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教学原则。

三、实验室教学方面

实验室是学生用于验证理论并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一个重要过程,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第一步。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企业信息化管理方向)应建立企业信息化管理技术开发和运用实验室、企业信息化实验室和eRp模拟实验室。企业信息化实验室,主要承担经济管理系工商管理专业的eRp项目实施与管理实训。本实训突出以实践为主体的课程特点,在实训过程中为学生分配角色,使学习通过模拟企业eRp的实施过程,来加深对eRp原理的理解,熟悉企业实施eRp的具体操作流程和对于eRp实施效果的过程控制;另外,在实训过程中,模拟企业的实际过程运作环境和管理理念,建立规范化的过程评价标准也是本实训的特点。

eRp模拟实验室,主要承担eRp模拟演练,这种模拟实训课程是依托沙盘模型或某种eRp主流软件,对企业的战略规划、采购管理与业务流程、库存管理、存货管理、销售管理、人力资源与薪资管理、应收款管理、应付款管理、物料需求规划等企业运作环节进行模拟,让学生在仿真的企业环境中,通过角色扮演和对抗演练,来体验如何优化企业各项资源的管理理念。本实验是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教师的引导下,体验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而在该过程中体会eRp核心理念,体验统一信息平台下的企业运作管理,学习依靠客观数字评测与决策的意识与技能,感悟准确及时集成的信息对于科学决策的重要作用,训练信息化时代的基本管理技能,从而全面提高管理能力。校内实验室能较好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但校内实验室毕竟是企业的模拟环境。因此,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加强培养学生在现实环境的实际动手能力,是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教育的显著特点之一。同时,在社会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建立实践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做好学生平时实践和模拟实习管理,建立日常实验、实践、实训的量化考核标准,更好地提高工商管理专业的综合教学水平。

四、案例教学方面

案例教学是一种参与性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亲自参与并解答问题,培养学生解决综合性、复杂性和即时性的问题的能力。但案例教学中存在部分学生参与度不够、滥竽充数的问题,这大大降低了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生参与案例研究的积极性,案例教学方法应该着手从案例的选取、案例研究小组的划分、学生成绩的管理等方面进行改进。案例的选取和案例研究小组的组成方面。第一,将案例分为不同的类型,一个班级分为几个案例小组,每组6~8名成员,每个小组完成不同的案例分析。案例小组分组的标准是基于学生对某个案例的兴趣、爱好,不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性别进行分组;第二,在成绩评定方面,每位学生针对案例的研究,提交一份独立的研究报告,这份案例研究报告的成绩将作为学生个人的平时成绩,构成总成绩的一部分,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学生滥竽充数的可能性。

学生案例研究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学生个人平时成绩(30%)、小组案例研究报告成绩(40%)和小组案例研究演讲成绩(30%)。平时成绩和研究报告成绩由指导老师评定。演讲成绩由指导老师和学生共同评定,第一,组建一个案例演讲评审小组,组员由指导教师和每组的一位学生构成,该学生可以代表本小组直接就案例演讲效果给出成绩,也可以给出一个本小组全体成员的平均成绩;第二,在案例演讲过程中,演讲者和该组成员将问答指导老师和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该小组每位学生对本案例内容的了解、理解、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该小组的成绩;第三,评审小组给出每组案例演讲的成绩;第四,指导老师根据三部分成绩给出总成绩。这种案例研究教学方法将重点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每位同学必须认真参与案例研究,其个人行为将影响小组成员和自己个人的成绩;另一方面,每位同学都有评分的资格和权利。这样做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案例演讲的关注度、参与度。

五、实践教学方面

为培养出具备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完成人才培养目标,消化吸收专业主干课程内容,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工商管理专业应该建立四个阶段实习课程:认知实习、专业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其中前三项实习时间集中在每学年的夏季小学期。

(一)认知实习

认知实习是工商管理专业集中实践教学的关键环节之一,本实习为学生在学习专业课之前提供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认知实习可使学生初步了解本专业的学习内容,专业范围,了解本专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本实习属于工商企业管理、工商企业运营管理、企业信息化管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初步认识实习,通过专家讲授、学生社会实践、到工矿企业实地观察等,培养学生对工商企业发展前景、公司经营特点、市场环境、公司文化等的感性认识。通过本次实习,要求学生了解、认识工商管理公司的组织机构设置、各部门的职能性质,熟悉工商管理业务,为今后的具体业务实习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奠定基础。认知实习的内容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部分。感性认识是带领学生到企业实践,让学生了解、理解和掌握工商企业管理的基本职能、生产运作流程等。理性认识是聘请企业管理人员、资深教师等为学生举办有关企业内容的讲座,同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本实习重点考查学生对企业的基本认识,主要包括企业的性质、企业的功能、员工的价值观、工作流程、规章制度及其执行情况等。实习结束要求学生完成实习报告。

(二)专业实习

化学专业的认识和理解篇4

?p键词:工程教育;一体化案例;机器人

Keywords:engineeringeducation;integrationcase;robot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8)05-0187-03

0引言

中国是工程教育大国,工程教育占中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毕业生总量的三分之一,因此工程教育的效果将直接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同时工程认证教育理念已成为各高等院校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培养质量提升和教学改革的集中方向。目前,工程教育认证成为我国工程教育事业改革的重点方向,各高等院校正以加入《华盛顿协议》为契机,正积极努力推进各专业的专业认证教育,以国际实质等效为准绳,深刻融入工程认证理念,构建工程教育认证体系、监督实施工程教育过程、主动分析决策并积极推动培养过程的持续改进,确保学生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1-2]。

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由1870年美国哈佛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代尔(C.C.Langdell)首创,20世纪80年代成功引入我国。案例教学最早用于医学教学中,为启发学生掌握对病症的诊断及治疗,医学院教授将不同病症的诊断及治疗过程记录下来做成案例用于课堂分析,以培养学生的诊断推理能力。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发现问题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为主要产出目标的教学方式,故这种方法和工程认证理念高度契合,是工程教育认证课堂教学的一种常用方式[3]。

为此,在重点研究工程认证教育理念和案例教学的基础上,同时重点研究了工程认证教育理念下一体化案例教学的构建方法和构建原则,并在此基础上,以机械工程专业中的机器人作为案例教学的对象,从案例教学的角度,将工程教育认证的知识、能力、素质等培养要求融入机械工程专业一体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综合能力的问题。

1工程教育理念下案例模式所面临的问题分析

工程认证教育理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以学生为中心,成果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为动力。工程教育都是以学生的成果产出,即毕业所要求达到的“知识、能力、素质”产出为导向,安排课程培养目标,教学活动、管理活动等,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分析,进行科学决策持续改进学生培养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提高学生培养能力。工程教育以“学生能力”作为指挥棒,毕业要求应该要反映学生能力特征,包括学生能做什么,反映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学以致用能力;学生该做什么,反映学生的道德价值取向、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学生会做什么,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发展能力;而复杂工程作为能力培养的着力点,只有通过复杂工程能力的培养才能让学生更好的从事工程实际应用。

工程教育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工程教育认证实施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

①学生对专业知识结构了解较少,知识结构松散,学习效果欠佳。

针对专业负责人来说,本专业毕业要求、知识体系等都非常清楚,但是对任课教师和学生来讲,很难从专业层面去理解专业教育,因此学生往往都只能按照教学计划逐步进行学习,学习过程比较被动。对学生来说不清楚专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知识能力素质,即便有文字的介绍,但是没有一个形象具体的案例,学生很难理解。因此学生的学习就会被动,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这些内容,如何学习、究竟应该如何应用,这种效果和工程教育理念的效果背道而驰。

②复杂工程问题较抽象,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培养有待加强。

对复杂工程的理解,不同人有不同的想法,在目前的模式下,复杂工程往往从单一学科角度牵强的增加问题的复杂性,但是这种复杂性却局限在某些领域,而真实的复杂工程往往是多领域耦合。在专业工程教育过程中究竟什么是复杂工程,复杂工程具有什么特征、如何对复杂工程进行问题发现、问题求解,都很抽象,没有具体内容着力点,因此在实施的时候比较困难,效果较差。

为此,案例教学将解决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抽象的问题,便于学生在建立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建立理性认识,这样才能提升教学效果;而一体化的案例,即利用同一个案例对象,从毕业要求指标点出发,构建各方面的知识能力素质应用案例,将在建立学生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便于学生对知识体系结构认知、复杂工程解决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培养质量。

2适合工程教育理念的一体化案例教学模式构建

2.1一体化案例的对象的选择原则

2.1.1一体化对象应该满足复杂工程特征

工程教育理念下的一体化案例对象的选择应该满足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根据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制定的2015年版工程教育?J证标准,特别强调各项毕业要求的指向是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而非一般性工程问题。该认证标准的相关解读材料也对复杂工程问题作了说明,同时标准中所提到的“复杂工程问题”必须具备下述特征:

①同时具备下述特征②~⑧的部分或全部:②必须深入地运用工程原理并经过分析才可能得到解决;③需要涉及多方面的技术、工程和其它因素,并可能相互有一定冲突;④需要通过建立合适的抽象模型才能解决,在建模过程中需要体现出创造性;⑤不是仅靠常用方法就可以完全解决的;⑥问题涉及的因素可能没有完全包含在专业标准和规范中;⑦问题相关各方利益不完全一致:⑧具有较高的综合性,包含多个相互关联的子问题。

因此,一体化案例对象的选择应该能够覆盖(1)~(8)等多个特征,这样才有利于构建满足毕业要求的一体化案例。

2.1.2一体化对象应该满足时代特性

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因此一体化对象也应该具有时代特性。所谓的时代特性是指代表当前主流或今后技术发展的主流特性,也就是这个对象应该是面向当前工程中的主流对象,可以和当前的先进技术或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这样的对象才能够具有先进性,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便于学生理解和运用。

2.1.3一体化对象应该具有普遍性

具有普遍性的对象便于同学认识理解,也能缩短学生对对象本身认知的时间,学生才能有更好的感性认识,便于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同时普遍性的对象相对成本而言较低,因此对对象的获取提供条件,便于学生构建本专业的知识体系和复杂工程的解决能力。

2.2一体化案例的构建方式

一体化案例的构建,旨在工程专业认证理念指导下,以毕业所要求达到的产出为导向,系统综合的构建对象相对应的若干案例,因此案例的设计应该从总体综合考虑,以更大的覆盖面、更小的设计案例,以及知识学习的延续性等方面综合构建设计案例。其案例设计方式为:首先根据毕业要求进行指标点分解,并将指标点与课程对应,综合设计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构建合适案例集。设计的案例集最终将覆盖所有的毕业要求,并且减少重复性的覆盖,其中一体化案例的构建流方式如图1所示。

3一体化案例教学体系构建示例――以机械工程为例

根据一体化案例对象的选择规则,需要选择满足“复杂工程”特征,具有明显时代特性和普遍特性的对象,结合目前机械工程领域中智能制造的现状和发展未来,机器人理所当然的成为理想的对象。为此,这里以机器人作为一体化案例教学的对象。

机器人一体化案例构建就是以机器人为对象,从机器人的设计、制造、控制等各方面构建相应的教学案例,这些案例共同支撑起机械工程专业知识体系结构,同时也能够非常合理地支撑复杂工程的解决能力培养。机器人一体化案例体系构建应当覆盖机械工程专业毕业要求所对应的绝大部分知识、能力、素质。同时各个案例之间也应该建立相应的承接关系,便于学生对机械工程专业毕业要求有更好的理解,机器人一体化案例集的构建方式如图2所示。

这里以机器人控制案例构建为例介绍如何构建案例,机器人控制涉及到控制知识、传感器知识、电机驱动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因此涉及《控制工程基础》、《传感器技术》、《机电传动与控制》、《机械工程综合实验》等课程,最终通过评判学生掌握解决机械工程问题所需的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及其应用能力,以及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解决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电系统集成与控制等工程问题的情况来评定学生是否满足毕业要求,同时还要注意机器人控制案例中机器人结构设计的相关内容,需建立二者相互关系。其他的机器人结构设计案例、机器人制造案例等诸多案例均按此方式进行构建,当需满足以较少的案例覆盖较多的毕业要求,以实现精品案例体系构建。通过这些一体化案例的教学,学生将会比较容易建立机械工程专业的知识体系、综合问题解决能力,并能理解需要的相关素质,因此学生学习就会具有系统性、自主性,学习效果也将得到提升。

化学专业的认识和理解篇5

关键词:日语专业;非日语专业;认识;差异;反日情绪

中国学生对日本的认识与了解来源主要是历史课本,由于上个世纪日本对中国领土进行了战争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与伤害,大多数学生已经建立起对日本民族的憎恶情绪。学生对于日本的认识具有普遍的局限性,大多停留在,日本是一个侵略性民族的认知观上。但进入大学后,不少学生选择了日语专业,通过学习他们得以接受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日本文化,因此,对日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有一个比非日语专业学生的系统全面深入的理解。因此,日语专业与非日语专业的学生就在对日本认识与心理差异上产生了不同。

一、在反日情绪上

说到反日情绪,无论是日专业还是非日语专业的学生,由于历史问题的种种原因,两类学生的表现都相对一致。民族问题上的,日本侵华战争,政治问题上的,首相频频参拜靖国神社,问题等;社会问题上的,日本篡改教科书等。这一系问题,无论是日语专业学生还是非日语专业学生,都表现出极大的愤慨和不满,于是表现出或多或少的反日情绪。但通过学习与了解,日语专业和非日语专业的学生,在对日本的观念上还是有一定的差异,日语专业的学生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肯定日本的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虽然他们不能忘记国耻,但不得不对日本同样在二战后重建并快速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深感佩服,这与日本民族的吃苦赖劳、勤劳勇敢、朴素、团结是密不可分,这也造就了日本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在日语专业的学生中,他们往往能够更好的正视这一点。所以说,日语专业的学生接触和了解的日本文化较多,了解日本的好与不好的两面性,能够更加理性和客观的认识日本;而非日语专业的学生则深受传统思维的影响,反日情绪自然也就高于日语专业的学生。

二、在反日的指向上和行动上

在反日情绪的指向性上,随着社会的发展,无论是日语专业还是非日语专业的学生,他已经认为,大多数日本人还是好的,并且不对日本人产生憎恶感,并且认为许多日本人都具备极高的文化素养,懂礼貌、守纪律、善良、团结。所以在反日的指向上,学生往往将矛头指向日本政府。由此可见,学生们几乎已经能够区别对待日本问题,并且对日本人的印象有所改观。

但在反日行动上,近些年频频发生的就是示威游行,以及抵制日货。虽然学生对于反日情绪较为高涨,但无论日语专业还是非日语专业的学生,都认为抵制日货并不是一种理性的方式,更多的人是夹杂在里面扰乱社会秩序。了解日本的文化和经济,我们都能知道,日本作为一个极具创新性的民族,他们的家电、数码产品一直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追捧,这类产品质量好,设计美,功能全,并且价钱也是在能接受的范围中。这些都是当代大学生应当学习和借鉴的,并且应该引发大学生的思考,而不是盲目的排外。

除了日本的电子产品,伴随着当代大学生成长并深受其喜爱的就要数日本漫画了,可以说日本的漫画给许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日语专业的学生因为专业的原因涉猎各种漫画,而非日语专业的学生完全是因为兴趣所致。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日本的漫画故事精彩、人物形象生动饱满,并且在故事中穿插着极具教育意义的思想,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在对日本的观念上,大多数学生都是赞成理性的爱国,我们应当学习借鉴他们民族的优点,从而强化自己的民族,并不是靠盲目的行动去实现爱国。

三、对日本了解的片面性、局限性和单一性

对非日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对日本的了解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局限性和单一性。提及日本问题,绝大多数学生首先想起的就是日本曾经对我们国家发动的大规模武装侵略战争,并给人民造成了极大的创伤,而这一历史根源也可以追溯到甲午中日战争,及其后来的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件,侵占东三省等等,将近50余年的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历史都深入学生的脑海。但这一系列历史事件的了解,来源都是教科书,所以对于非日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对日本的了解始终停留在历史书本上,并在脑海里根深蒂固。但相对于日语专业的学生就不同,他们对日本的文化往往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他们接触的东西多了,反而觉得自己对日本民族有更多的东西需要去了解;而非日语专业的学生则认为,仅通过电视、漫画、社会新闻就可以了解日本民族,并且许多观点还停留在过去。学生们对日本和中日的关系认识基本遵循了教科书的描述,从而强化了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导致在某些方面存在片面性和主管醒,因此,这就希望大学生能够走出在历史课本中对日本文化认识的局限性,用清醒和理智的头脑,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日本民族,奉行理性主义精神,这样对于个人发展和国家都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总之,如果将对日本的态度上升到民族问题中去,那么深受历史、文化的影响,每个学生都不会忘记曾经的屈辱历史。但是,历史早已经成为过去,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日语专业还是非日语专业的学生,如今的大学生已经在认识上有了极大的转变。对于日本态度问题,主要是国家的历史问题,以及深受多年的教育影响。但我们希望看到的是中日邦交能够为实现两个关系正常化奠定基础,希望我们能够在对日本好的东西,注入电子产品,动漫文化产业等它们的背后,挖掘出更深厚的民族精神,并给予肯定与赞扬。历史不能忘记,但我们应透过历史看到更深层和本质的东西,学习日本民族的优秀精神品质,以史为鉴,正视差距,努力提升,放眼未来,树立正确的日本观。

参考文献:

[1]段颖立,田磊.中国大学生的日本观[J].浙年专修学院学报.2007(03)

[2]张伯玉.中国青少年对日意识调查报告――中国青少年能够理性看待日本[J].日本问题研究.2009(03)

[3]陈生洛.中国大学生对日本的看法[J].青年研究.2003(11)

化学专业的认识和理解篇6

[关键词]图书馆;馆员;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25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6-0159-02

1引言

图书馆在发展和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在保证图书馆具有物件齐备和功能完善的设置基础上,重视馆员信息“执行者”、“中介者”、“解决者”和“导航员”的角色定位及其为学校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和科研建设提供分类信息能力的专业和综合专业信息素质的培养,确保图书馆各类馆藏信息资源周转率和利用率的最大化,以保证图书馆真正做到为学校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和科研建设及时提供各类最新信息,为学校教学、实习和科研的创新发展提供最强有力的信息保障。

2强化馆员信息“执行者”、“中介者”的“学术辅助”定位意识,注重馆员图书馆专业管理知识能力的培养

馆员图书馆专业管理知识的能力是确保图书馆功能对学校理论、实践教学和科研活动的有机补充;是保证和强化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研活动整体机能与资源共享的基础;是教师和学生获取多元信息以开阔教学视野、加强科研创新的重要学术辅助推手。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当前高校图书馆馆员存在着两种类群的分化,或自以为具备高等学校专业图书管理知识学历,胜任本职工作有余,无须再进行继续教育,进取心不强的专业图书管理人员;或者认为自己就是到图书馆来休闲、打发时光,只要看看门,清扫一下卫生就可以了,不需要学习什么图书专业管理知识的由学校各部门富余人员转化来的一般图书管理人员。这两种类群的学历教育、文化素质不在一个层次的高校图书馆馆员在图书馆专业管理知识养成教育上普遍存在着典型的共性现象。即在提供各类最新知识信息,以确保强化学校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研创新整体机能与资源共享的过程中,图书馆馆员对自身信息提供“执行者”、“中介者”的“学术辅助”定位认识不清;对提高和强化自身图书馆专业管理知识的继续教育和能力培养的意识不强;对提高自身图书馆专业管理知识能力是确保图书馆功能对学校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研创新的有机补充存在着不正确的认识。这种严重缺乏重视继续教育,强化和提高自身图书专业管理知识意识的现象,严重滞碍图书馆学术性辅助功能的发挥,对学校教学、实习和科研的创新发展形成严重的阻碍。

因此,在知识信息捕获与传递由传统的具有一定时限和空间内化性向当代瞬时不间断和空间外化性进行转化,显证信息传递的及时与透明化是加强和提高人们与社会、国家和世界互动能力的前提下,高校图书馆馆员必须清楚地知道信息分类采编的时效性、信息流通传递的及时性、信息专业化整理的科学性,信息零距离服务的透明性,是为学校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和科研建设及时提供各类最新信息。图书馆学术性辅助功能与教师理论、实践教学和科研活动及学生基础文化、专业知识学习和动手能力是呈阶梯状互补关系,且在学校教育知识资本价值评价中将得到更加普遍的衡量和报告的意识。切实通过采取脱产、在职、函授、进修等专业学历继续教育学习;采编、阅览、流通、网络等各种专业短班培训学习。促使原具有高等图书专业管理知识学历的馆员类群认识到,社会的进步对人的知识的及时更新有着更高、更严的要求。进而确保馆员类群在提高自身的图书专业管理知识学历层次和综合信息专业素质的基础上,使自己尽快由低素质图书管理人员向高素质图书管理人员转换,并由此强化自身信息“提供者”、“执行者”、“中介者”的定位及信息采编、流通、阅览和网络服务能力的提高。从而为提高图书馆各类信息资源在教学和科研中的利用率和周转率而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学术性辅助功能。

3强化馆员信息“解决者”、“导航员”的“引导定位”意识,注重馆员涉猎学校各教学系部相关专业知识学习,进而提高其信息解决、引导管理能力的培养

相当一部分高校图书馆馆员因受图书专业管理知识学历层次不高的局限,而严重滞碍了自身对外语、网络、心理等文化综合知识和学校各教学系部相关专业知识的涉猎学习,使得他们对学校教学系部主干专业了解不透。这直接导致了他们综合信息专业素养的缺乏和专业信息分类综合能力的低弱;对自身在信息素养养成教育中“解决者”、“导航员”的“引导定位”意识不明确;没有深刻地认识到自身是教师与学生读者获取各类信息真正意义上的“解决者”和“导航员”。在如何加强教师与学生读者信息素养养成教育中的“受众者”“主导定位”意识,提高其信息分类阅读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促使他们形成教学、科研和实训整体战略文化的感性认识并抽象升华为战略思维的理性认识,从而充分发挥图书馆学术性辅助功能上陷入了误区。由此导致图书馆学术性辅助功能即使融入了理论教学、实训教学和科研建设浓厚的战略文化氛围之中,却没有提供将其顺利纳入这种浓厚战略文化之中的感性认识抽象升华为战略思维理性认识土壤之中的条件。

因此,高校图书馆馆员必须真正认识到自己不仅是为教师和学生读者提供各类馆藏信息和社会综合信息的“执行者”、“中介者”,而且是更为重要的“解决者”和“导航员”。要把充分发挥图书馆学术性辅助功能与教师及学生读者教学、科研和实训整体战略文化形成的感性认识融合起来,并抽象升华为战略思维的理性认识。

一是要在强化自身图书专业管理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加强自身的外语知识、网络知识、心理知识和综合文化知识学习,奠定自身熟练的外语翻译能力、熟练的网络应用能力、熟练的心理疏导能力和熟练的综合服务能力。以便能为教师和学生读者在获取各类最新信息的时候,提供最基础的外文期刊、书籍的目录和摘要翻译;能指导教师和学生读者熟练地掌握电子文献信息的搜索,下载和使用;能有效地通过心理辅导,让教师和学生读者在温馨阅读的氛围中有宾至如归——像阿根廷著名作家博尔赫斯所赞美的“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那样的享受;能为教师和学生读者提供从采编、流通、阅览到在馆、在校和居家能及时获取信息的各种综合服务。

二是要在强化自身图书专业管理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加强自身综合专业信息知识的学习。例如通过深入教学系部、跟踪专业教学,现场实习教学来强化自身对学校各相关专业课程的熟悉程度;基本了解系部的专业建构和加强对一门或多门专业课程的巩固学习;积极参与系部的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科研课题建设等教研教改活动;由此掌握专业理论、实践教学和科研一线教师、学生对分类或综合专业知识信息的实际需求。在信息采编、流通、阅览、网络传输上为他们解决信息不畅、信息传递不及时、信息分类不明晰和信息获取渠道单一的问题,引导他们在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科研课题建设中注重信息获取的及时性、信息分类的专业性、信息补充的多元性和信息运用的科学性。从而使自己真正成为既专通图书情报业务知识又知晓学校一般基础专业知识和主干专业理论、实践教学和科研基本知识的复合型的能快速提供综合专业信息的“解决者”和“导航员”。进而为学校实施在“硬实力”建设基础上注重“软实力”建设,将图书馆学术性辅助功能顺利纳入教学和科研的战略思维土壤之中,使之与教学和科研合理、协调、有序的融合、运作,进而为教学和科研的战略文化感性认识抽象、升华为战略思维理性认识打下良好的信息素养人文思维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文木.战略能力决定国家命运[n].环球时报,2007-02-01(11).

[2]邓珞华,周欣平.中美两国高校图书馆管理之比较[eB/oL].http:///book/zmlg.doc,2005-10-21.

化学专业的认识和理解篇7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后疫情时代;护理学;思政教育

1引言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对我国公共卫生体系造成了重大冲击。虽然疫情的管控下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此过程中出现的教条式管控、失职失责和资源调配不当等问题反映了部分医护人员的社会服务理念和思想道德素质仍有待提升[1]。鉴于此,通过思政教育加强医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与职业精神,为未来培养技术与品德兼具的医疗卫生人才就成为后疫情时代医学教育工作者的致力任务。护士不仅是医疗机构的主体,更是公共卫生服务的中坚力量。在防疫工作中,核酸采样、静脉采血、生命体征监测等操作涉及了大量人体解剖学知识。解剖学教学过程中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入对夯实护理学专业医学生医风医德和社会服务意识基础具有重要意义[2]。在本研究中,课题组通过在消化、呼吸、泌尿和心血管系统教学中对护理学专业医学生实施特色思政教育,有效培养了其友善、担当和敬业品格,受到医学生一致认可。

2护理学专业解剖学思政教育的创新与实践

2.1内容创新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基础课,这一受众的广泛性和知识的基础性决定了该课程思政教育的内容应遵循以知识点为主线进行设计。考虑到这一因素,我们以原有在各专业教学中统一使用的思政教育方案为基础,并在消化、呼吸、泌尿和心血管系统中针对护理学专业特征重新设计了思政教育方案,以避免因过度加强人文教育导致思政与知识内容脱轨。护理学专业医学生未来的工作地点不仅在医疗机构内,还要经常参与医疗机构外的公共卫生医疗活动。在后疫情时代及未来,将有更多的护理工作者加入流行病防治工作。因此,针对上述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课题组以友善、担当和敬业为核心方向,结合解剖学知识点,从护理工作者和护理对象双向角度,在“情绪劳动-需求”“角色定位-期待”“敬业能力-反馈”等维度为护理学专业医学生创新性地设置了解剖学特色思政教育。

2.2教学实践

以2021级护理学专业1~6班(186人)为对象,在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人体解剖学上述四个章节的理论与实验教学中嵌入了特色思政教育。消化、呼吸、泌尿和心血管系统涵盖人体大部分器官与结构,为护理学专业医学生重点学习章节。相较于临床医学专业,护理学实践操作与此四个章节知识联系密切,如临床医疗经常使用的静脉输液、吸痰术、心肺复苏、鼻饲、气管插管术和导尿术,以及社会卫生活动涉及的生命体征测量、采血和咽拭子标本采集等。重要的是,这些护理操作不仅是防疫工作中的常用医疗技术,更是一种医疗工作者和患者的隐流媒介。在教学过程中,为使学生能够快速接受和重视思政教育,并将其有效地与解剖学知识融合学习,课题组以“通过娴熟的专业技能与高尚的道德品质塑造完美职业形象”为出发点开展工作。首先,我们从学生自身角度就如何养成敬业能力并通过情绪劳动达到工作目标来定位职业角色,使其认识到职业素养与专业知识的同等重要性。然后,我们以角色期待、情绪需求和敬业反馈作为患者评价医疗工作者的指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友善、担当和敬业在其工作中的重要性。这种方法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有效衔接起来,在培养技术与品德兼具的医疗卫生人才中发挥了相辅相成的作用。

3评价与反馈

为评估该思政教育方案的适用性与实施效果,对参与教学的186名护理学专业医学生开展问卷调查。问卷采用客观和主观问题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前者占比70%,后者占比30%。内容包括思政教育评价、思想品德素质和专业知识学习3个部分。共发放问卷186份,回收有效答卷178份,有效回收率95.7%。统计结果显示,84.27%的学生对情绪劳动表现出高度关注,并表示这是其之前并未重视的问题。80%的学生认为思政教育有效培养了其职业责任感,使其敬业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此外,有126名学生认为教师能够将思政内容有效融入专业知识教学。其中,109名学生表示思政教育可以进一步增强其学习专业知识的主动性,而多达139名学生从中意识到高质量的专业技术水平是提升其与患者隐流质量的基础。总体而言,79.21%的学生认为思政教育方案与护理学专业契合度较高,11.80%的学生认为思政教育素材和主题相关性有待改善,75.84%的学生思政教育总体实施效果较为满意。

4讨论

化学专业的认识和理解篇8

、教育部等部门的推动下,社会工作教育如雨后春笋,生机勃勃,中山大学、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等院校开办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后,众高校不甘落后,纷纷开办社会工作专业。

一、社会工作专业的良好发展前景与窘迫的就业现状

按照“大市场,小政府”的发展趋势,以及参照上海正在实行的“政府购买服务”等政策,社会工作终究会从民政、司法、卫生等执法系统中剥离出来市场化、社会化——这都会提供大量的社会工作机会。在未来十年内,公民将慢慢形成社工意识,而政府也将随之出台配套政策。社会工作,这个新兴的职业将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社会工作专业的就业却非常艰难。在大陆社会工作最发达的上海,虽然像复旦大学这样的“名门望族”,其社会工作就业率也在倒数第4名。重庆市社会工作专业就业率连续3年倒数第4名。比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难更令人忧心的是专业对口率。总体上讲,目前我国社工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在10%到30%之间,专业人才流失严重。[1]于是出现了一方面专业社工非常紧缺,另一方面正规的社会工作专业高校毕业生大量流失,资源浪费严重的怪现象,这恐怕是目前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及其教育面临的最大难题。

二、社会工作专业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社会工作专业就业难、就业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专业外部的原因,如国家政策与专业发展脱节,社会认同度低,也有专业内部的原因。专业教育本身也存在诸多问题。目前的教育现状,是社会不了解专业,而学生也不了解职业,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计划和社会需求之间缺乏衔接。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高校现阶段的实践教学模式。

(一)现阶段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

从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看,社会工作专业是在实践中生长和发展起来的,其实质是实践的。但中国社会工作教育中,理论化的教学占据了很大地位。现阶段各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方式包括:

1、社会工作实验室

理论上,社会工作实验室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学习社会工作技巧的专业场所,实验室场地和设备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具体的社会工作方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但同时,实验室的学习仍然是一种模拟,学生接触到的是一种虚拟情景。虚拟毕竟不是现实,学生锻炼和学习社会工作技巧最好的场所仍然是社会这个大熔炉。校内再完善的教学手段和实训场室都难以跳出“作坊式”的教学模式,也同样无法跟社会的“真枪实弹”相比,校内的实习,使学生只是在感性上对专业有初步的认知。

2、校外实习

社工专业的实习地点理论上很广泛,包括社会福利院、救助管理站、街道办事处、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养老服务中心、智障人士服务中心等机构。但现阶段,各学校的实习有以下几个问题:(1)实习期过短,最短的认识实习一个星期,最长的毕业实习两个月。许多大学生不了解实习的重要性,以为只是打打杂、走个过场,混个实习证明。(2)实习次数少。社会工作专业的校外实习通常包括:专业认识实习、社会调查指导、专业工作方法实训、专业实习等,看似次数多,但相对于社会工作职业繁杂的工作内容,实习却过于分散,难以对社会工作职业有一个全面而具体的认识。(3)对学生在实习期间的监控不严,缺乏有效的管理、监督与评价制度。以上种种,使实习效果大打折扣,流于形式。

(二)现行实践教育模式限制了学校、学生与社会需求的沟通与衔接

1、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本身缺乏深入了解

社会工作专业作为一门新兴的专业,其社会认同度是非常低的,甚至有很多人还不知道这一专业,或认为社会并不需要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在很多高校里都会发现,很多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并未选择社会工作专业,都是在录取时被调剂的,调剂时对于社会工作并不了解;大学期间的教学使学生对社会工作并不能深入了解,特别是看到中国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发展现状后,很多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及职业更加缺乏热情、激不起兴趣,加剧了就业难的状况。

2、学生缺乏对职业前景的预期

社会工作专业的就业去向是民政、妇联、慈善机构、社会团体机构、社区服务机构、街道办事处等。接触的人群是青少年、妇女、老人和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工作繁忙、琐碎,但薪酬却极低。在内地,目前社工的薪资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除了每年民政部以公务员等形式招聘的一部分毕业生可以旱涝保收之外,其他职位例如福利院或街道办的社工,其待遇

不过和普通护理工作人员差不多,而且,由于人事编制问题,他们的很多户口、住房等都很难解决。而高校的毕业生在就业前由于接触社会过少,对职业前景往往过于乐观,繁杂的工作现实与低薪水之间矛盾的打击直接造成很多学生直接选择或转行从事与四年社工学习无关的工作。

三、社会工作专业应当建立长期、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应用性、技术性很强的学科,按照西方社会教育委员会的要求,本科生教育项目要向每一学生提供最少400小时的实习指导,研究生教育项目必须安排至少900小时的实习指导。[2]在我国开设有社会工作教育的高等院校,绝大部分学校的实习时数未达到国际标准。社会工作实习教育成了制约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瓶颈。必须通过建立长期、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以推行体验性教学,从而推动社会工作教育和社会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发展。

专业实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价值观,帮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内化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巧,从而具备社会工作者的基本素质与能力。长期、稳定的实践基地是开展专业实习的保障,实习时间长短、实习机构的性质、设施、条件直接影响专业实习教育的效果。

(一)有利于学生积累实务经验,掌握专业知识和方法,形成专业能力。

所有浮于书上或课堂上老师所传授的社会工作知识与方法都是浮云,只有当社会工作主体应用于社会助人实践才能体现社会工作真正的专业价值。对专业社会工作者来说,必须通过亲身的实践,把课堂上所学到的专业知识与理论原则,转化为服务工作中的实际行动,并具备把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价值和技巧融入自身的日常服务行动中的能力,而这个能力必须经过特别安排的大量的学习与训练方能获得,而不是短短的一个星期或一个月的实习就能解决的。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必须从大学入学开始就应当进行通过与校外实践基地建立长期联系进行实习,使学生能充分接触到社会工作的各种作用,加深对专业的理解和认识。刚开始可以是“通才”性质,包括直接在监督指导下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等;每一学期根据学校教学内容的不同,要求学生必须在实践基地进行体验,以整合教学内容,丰富学习体验。实习内容应随课程的要求越来越广泛和复杂,惯穿于其整个大学生涯。通过大学全程的实习体验,使学生积累实务经验,掌握专业知识和方法,形成专业能力。

(二)有利于学生内化自己的社工价值理念,获得专业态度,培养社会责任

社会工作是一门独特的专业(职业)。社会工作价值要求社会工作人员尊重与接纳每一位案主(哪怕案主是一位杀人犯、犯等等),要求社会工作人员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对案主的无限同情心和帮助案主的强烈愿望。学生只有认同并内化了社会工作的价值、原则与伦理,才能理解社会工作者的社会责任,表现出对专业价值、原则与伦理的遵从和自律行为。但是,事实证明,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特殊历史背境中,要培养青年学生的这种专业价值观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困难在于——往往老师说教得越多,学生越不理解,甚至形成逆反心理。

实践表明,解决这个问题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长期地、不断地进行社会实践。一方面,实习有助于同学们发现社会问题、真切地感受社会问题,在社会问题中理解社会工作的功能和意义,激起学习专业的兴趣和热情,激起年轻人本来就有的爱心、社会责任感和助人精神,为社会工作事业奋斗终身。另一方面,不断了解自己行为的主观性,感受自己的行为对案主的影响,分析和研究自身行为的内在感受和价值取向,把自己的价值与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相比较,分析二者之间的异同和冲突,并作出价值上的选择——肯定或改变自己的某些价值,认同专业价值,将专业价值内化,使信念和行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样,学生就会逐渐认识并认同专业理想,初步形成专业自我。

(三)通过与实践教学基地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加强彼此的理解与认识

长期、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有利于提升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及职业的认识,尽早确定自己的职业兴趣是否与专业一致。因为社会工作在我国是一个新专业,许多同学看不到社会工作者的作用和社会对社会工作者的需求,从而失去了学习社会工作的兴趣与信心。实习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实践表明,通过提供社会服务,大量接触到现实社会生活,使许多同学对专业动态及发展前景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包括:工资报酬、工作条件、工作环境、挑战与刺激等。发现了社会工作的功能和意义,产生了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兴趣。学生对社会工作与社区发展不再是浮

光掠影的了解,而是亲身经历,并从而作出选择:继续留在本专业或放弃本专业的学习。这种选择,必然赋予坚持学习的未来的社会工作者以更积极、更丰富的角色期望和努力。

反过来,社会也通过学生提供的广泛的社会服务与社会工作实践及与学校的交流、合作加强民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职业认同。长期、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有利于加强学校与实践教学单位的联系、交流与合作。资深的社会工作者被聘请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并参与人才培养计划等教学文件的修订,学校可以定期派遣教师到实习单位实习与实践,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与业务能力。通过两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既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可以加深社会对社会工作专业及职业的理解与认识。

事实上,现阶段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需要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建立长期、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进行体验式教学是大部分社会工作教育者都赞同的。但在操作上,存在着经费、学生食宿、安全、及监控、评估体系等问题。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而是应积极进行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力求相关问题的解决,充分调动各方资源,推动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的同时,走入社会,激发其作为社会工作实践主体和社会工作实践教学实施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社工行业就业:社会工作专业的就业思考》,中华考试网,.2011年2月.

[2]李飞虎.对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教育的几点思考.[J].《社会工作》(下半月).2009(2).

[3]王思斌.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新取向[J].学习与实践.2007(3).

[4]张广济,计亚萍,职业化背景下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问题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09(17)

化学专业的认识和理解篇9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辅导;系统论;生涯理论;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2.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7-0302-02

当新生刚踏入大学校门之时,大学生就业辅导系统就要对大学生进行初步评估。初步评估的目的主要是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一种分层次管理的依据,大部分学生将进入下一个环节,即“自我认识”,而对于那些对自我了解较充分的大学生,可以直接跳过“自我认识”环节,而进入“职业认识”环节。

自我认识和职业认识是职业生涯发展的两块基石,在了解了自己及外在的职业环境之后,才看看两者可以作怎样的发挥和配合,接下来才能做一睿智的抉择,订立未来的发展目标和开始采取必要的行动。因此,就业辅导过程就是从自我认识到职业认识,再到生涯规划,之后根据自己的选择采取行动,学习与训练各种为达到目标所需具备的能力和技巧,通过实践让这些技巧内化,通过应用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最终顺利而又满意地就业。其中每一个环节,均可以使用个案、小组和社区这三大社会工作主流方法,或是多种方法的综合模式。整个就业辅导过程中都需要对大学生进行不断的定期评估,随时进行辅导工作的调整。而多种系统资源,如就业政策、就业形势、用人单位信息、实践资源、培训专家等等,都会对整个辅导过程的工作发挥重要作用,有必要对其予以重视。

一、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社会工作者在进行微观实务工作的过程中,往往担当着多重的角色,如服务提供者、支持者、倡导者、管理者和资源获取者等等。而社会工作者作为大学生就业辅导系统中的一个组成方面,在这个宏观的层面上,它主要担当了两种角色。它既可以在某些环节发挥直接介入者的角色进行服务的提供,如自我认识、职业认识和生涯规划等环节,社会工作者可以开展个案工作,或针对具有同质性的群体开展小组及社区工作,协助其完成该环节的任务;又可以在整个系统中发挥其资源协调与整合者的角色,将就业辅导系统中各个部门的资源有效地利用起来,促进整个系统的正常运作,如技能训练环节,社会工作者需要调动培训专家这一资源来为大学生提供培训讲座或模拟训练,而无须成为直接的服务提供者。

二、系统论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我们倡导为大学生提供具有整体性的全程就业辅导,因此大一新生踏入大学校门之时,大学生就业辅导系统就需要开始启动。面对这些一直以来只是以高考为目的而进行文化课学习的学生,向他们告知其正处于职业生涯发展的探索阶段,让其了解从此时开始进行就业准备是十分必要的。宣传教育就业辅导的重要性,提高大学生进行就业辅导的意识,为将来的辅导工作做好铺垫。

系统论中的层次性系统特性,要求就业辅导要根据大学生的不同特点,施行个性化的辅导。初步评估这一环节便为辅导工作的分层管理提供了依据,评估的内容主要是了解大学生对其自身的认识程度。由于每个人对于自身的认识程度不尽相同,将自我认识较充分与自我认识较欠缺的个体分开,选择是否跳过自我认识环节,这不仅是以学生为本、注重个体差异的工作理念的体现,也是避免浪费资源的良方。

三、社会工作介入就业辅导的路径

1.自我认识。调查显示,大学生现在普遍存在自我认识不够充分的状况,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大学生缺少专业的方法指导自己进行自我认识,在这方面社会工作方法可以给予有效的帮助。对自我的认识要通过三个主要途径来获得,一是自己对本人的了解与认识,二是他人对本人的了解与认识,三是通过一些专业的量表测量所得信息。这三个方面共同作用,能够使得自我的认识更加客观准确。社会工作者可以展开个人辅导,引导大学生进行深度的自我剖析,同时也可以开展自我认识与自我探索等小组活动进行团体辅导,引导大学生自我剖析与互相剖析相结合,既了解自己眼中的自己,也了解他人眼中的自己,配合专业量表的使用,达到完成大学生充分认识自我的目的。只有了解了自己想要什么、喜欢什么,才能够订立最适合自己的目标,从而为之努力。

2.职业认识。职业认识首先要从专业认识开始。调查显示,无论是热门专业还是冷门专业,目前大学生对于自己所学的专业认同度以及与专业的匹配度并不是很高。但是,根据采访大四求职的学生可知,往往大学所学专业又会对自己的求职方向和职业适从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一矛盾的解决,需要大学生能够尽早地对所学专业进行充分的认识,并在早期采取必要的行动。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小组工作及社区工作方法,加之各院系就业工作专员的配合,调动各院系的高年级学生和老师组织经验交流,对新生进行专业认识的深入辅导、现实工作领域的实地参观等。对专业和职业进行充分了解和认识之后,结合对自我的认识来衡量专业或职业的匹配度如何。对于个人与专业匹配度相去甚远的学生,要及时引导其采取其他职业准备活动,如选修第二专业、争取专业的二次选择、继续进修等等。在这整个过程中都需要社会工作者对于各种信息、政策有很好的掌控,发挥自身资源协调的能力。

3.生涯规划。当大学生能够做到充分认识自己和认识职业后,便需要进行生涯规划。就业辅导的任务主要是引导大学生学会生涯规划的方法,根据人职匹配的原则,将自我认识和职业认识相结合,为自己将来的职业设定目标。通过就业辅导的帮助,了解自己设定的职业目标需要做哪些知识、能力和技巧的准备,而后制订出详细的准备计划,便能够按照自己的设想去一步步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学习和训练各种为达到目标所需具备的能力与技巧。生涯规划的过程需要综合运用个案、小组和社区这三大社会工作主流方法,主要形式包括个人面谈辅导、团体辅导以及大范围的专家讲座。个人辅导主要是针对个体差异比较大、辅导需求比较个性化而又棘手的大学生,通过一对一的面谈,可以更有效地进行针对性强的辅导。团体辅导则主要是针对有某一方面同质性的大学生群体展开,如同一专业的学生。专家讲座则是一些普适性的教育,通过大范围具有针对性的讲座,可以让更多的学生了解生涯规划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了解各种职业所需要培训的知识与能力等等。考虑到人力资源以及时间上的原因,团体辅导和专家讲座将发挥主要的作用,而个人辅导主要起到补充与辅佐的作用。

4.技能训练与实践。根据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就业辅导需求来看,大学生就业辅导工作另外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提供各种技能训练与实践的机会。目前大学生们普遍认为,高校所提供的就业辅导很多都是理论知识的传输,纸上谈兵较多,真正的实践很少,这既不利于理论知识的消化吸收,也不利于大学生对就业环境的认识。因此,在大学生完成生涯规划,对自己的目标有了明确的计划时,就要开始采取必要的行动,对计划进行实施。社会工作者需要组织各种团体活动、邀请专家开设技巧培训讲座等方式向大学生提供能力技巧知识,而同时组织参观访问、开展模拟实践、拓展更多的实习实践资源,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和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更好地了解职业环境和职业需求。

5.定期评估。这整个就业辅导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都要督促大学生定期地对自身进行重新审视与评估,每个人都可能在成长过程中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会导致个人之前的认识和选择已不再适合现状。所以,在发现这些变化的同时,要及时中断不适宜的发展进程,重新开始新一轮的辅导。当大学生在就业辅导过程中真正掌握了为自己进行规划的方法后,就已经不需要社会工作者介入太深,相信他们足够有能力完成自身的新一轮的生涯规划。这既是社会工作注重人的价值这一理念的体现,也是社会工作“助人自助”过程的体现。大学生短时间内就业问题的解决并不是主要目的,而使其受益终身的问题解决方法才是重中之重。

6.其他信息资源的利用。就业政策、就业形势、用人单位信息等信息资源对就业辅导过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应该让每一位大学生对其进行实时了解。而这些信息并不需要社会工作者亲自去搜集,而应该是在就业辅导系统中设置专门的信息采集部门,当社会工作者开展相应的个案或团体辅导时,便可以直接将其整合利用起来。实践资源、培训专家、心理咨询等资源对于大学生培训技能、发展技能以及培养正确的就业心理,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就业辅导系统需要有专门的人员对这些资源进行大量的开发,以提供给社会工作者顺利开展相应的活动。而家庭系统以及其他与就业相关的影响因素,在对大学生进行就业辅导的同时,都必须加以重视和考虑。只有让所有的影响因素都发挥其正向的促进作用,才能让大学生就业辅导过程得以顺利地开展,这也是系统论的相关性和开放性两种系统特性要求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曹金华,曹爱华.萨柏的职业生涯理论及其对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启示[J].江苏高教,2006,(1).

[2]洪宗训,马新建.系统论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J].当代青年研究,2005,(12).

[3]雷骅宇.全国首届职业生涯规划调查大学生调查报告[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9).

化学专业的认识和理解篇10

关键词:个人知识理论;波兰尼;教师专业发展;大学英语

作者简介:员艳萍(1978-),女,河南禹州人,许昌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讲师。(河南许昌461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许昌学院2011年教研项目“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实证研究”(立项编号:0201106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6-0101-03

一、波兰尼的个人知识理论简评

波兰尼(michaelpolanyi,1891~1976),英国20世纪著名的物理化学家、思想家。在他的诸多思想中,知识理论是其最重要、最核心的文化思想。波兰尼的知识理论诞生源自对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客观性”知识观的批判。客观主义的科学知识观强调科学研究应该不断追求客观、精确的知识,理论越是与个人无涉,就越客观、越科学。如罗素就认为“科学知识的目的在于去掉一切个人的因素,说出人类集体智慧的发现”。[1]而且,由于客观主义知识观对于宗教神学或形而上学知识观的“革命”性意义,以及它在实践中产生的巨大社会效益,客观知识成了现代文化生活中的知识范式,人们已经习惯于将“知识”概念理解为“普遍的”、“客观的”、“非个人”的理智产品。波兰尼则批判认为,长期以来知识的客观性从来没有得到确证,而且对它的盲目追求导致了理智与情感、科学与人性、知识分子与普通大众之间的内在分裂,“伪造了我们整个的世界观,对人类历史产生了破坏性的影响。”“客观主义歪曲了我们的真理观,它用有歧义的言语掩盖了我们知道但不能证明的东西。”漠视和否定了人们的朴素信仰和本能选择等自由意志。

所以,波兰尼提出了个人知识以及缄默知识理论(当前流行的教育理论将二者等同,其实并不准确)。个体知识在波兰尼1958年出版的专著《个人知识》中有着特定的内涵:它并不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知识形式,不是“科学知识”的对应物,而只是对科学知识性质的一种新表述,即“所有的科学知识都是个体参与的”。波兰尼通过分析科学家的“科学发现”过程来论证自己的个体性知识观,他认为科学发现不是简单地观察、计算等研究对象,而是一种复杂的理解和价值选择判断过程;科学发现不仅是外在的、理性的、机械的反映过程,更是一种内在的、存在的和积极主动的参与过程,后者才真正诠释了科学活动的真谛。因此,科学家的个人因素在科学发现过程中不是可有可无的,更不是科学研究中的干扰因素,恰恰相反,它们是科学研究和科学发现得以可能的前提。对此,波兰尼真诚地说:“我一直想撕破图表、方程式和计算的伪装,使理智裸地显露出来。……我们以纯粹个人的形式来认识事物。”[2]

总的来说,波兰尼的个人知识理论主要有三个主张。[3]

第一,知识起源于认识主体的个人参与。认为科学研究的进行离不开个人的兴趣、热情、价值取向、信念、技巧等经验和个体思想力。这种观点与以往那些竭力排斥个人因素、寻求客观知识的理论针锋相对,因而成为波兰尼个人知识理论的核心观点。

第二,科学知识不能通过明确的规则来获得,而是通过个人思想的默会能力来获得。该主张既肯定理性的力量,也不忽略感官、知觉甚至直觉和信仰的巨大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说,它将唯理主义、经验主义和怀疑主义融为一体,显示出该理论的兼容并蓄性。

第三,存在两类性质各异的知识,即言传知识和默会知识(或称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言传知识是指那些通常意义上可以用概念、命题、公式、图形等加以陈述的知识,默会知识则指人类知识总体中那些无法言传或不清楚的知识,“比如我们在实施某种行动之时怀有的关于行动对象之知识”。两者的区别是默会知识是自足的,而明确知识必须依赖于被默会地理解和运用。所以默会知识在知识谱系中居于支配和优先地位。而且,默会知识与显性知识并非等量齐观,前者远远多与后者,显性知识只是人类知识库中的“冰山之一角”,诚如波兰尼的认识论命题所言“我们所认识的多于我们所能告诉的”。

质言之,波兰尼的个人知识理论尝试着表明,所有的科学知识以至人类知识,根本上都是个体精神活动的产物,是人造之物,个体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本质。波兰尼的知识理论既带有后现代的批判性和建构性,又具有非常的逻辑严密性,论证环环相扣,概念准确。如波兰尼主要从“知识具有个人性,是一种要求技能的行为,是一种艺术”,“知识具有意会性,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言传的,是具有个人性的”,“知识是一种信念,是一种寄托”三个方面表达其个人知识的认识论框架。波兰尼还强调,个人知识不是主观知识,强调科学研究中个体性介入的重要性,不是要将科学知识主观化。他从“个体知识具有普遍的意图”,“个体知识受责任心和必然性的支配”,“个体知识指涉了外部的实在”三个层面揭示了个体知识与主观经验的区别。

二、个人知识与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辨析

1.何谓教师专业发展

不少研究者将教师专业发展定义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我们认为此定义存在循环解释的弊端,说专业发展等于专业成长或专业结构优化,一定程度上是在玩文字游戏;只有厘清“何谓专业”才是解释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

第一,社会学中的专业通常是“专门职业”的简称,教师专业是指教师作为一种专门职业,教师属于专业技术人员,专业人员也常常是研究者,这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界的基本共识。根据国际教育界广泛运用的利伯曼(m.Lieberman)定义的“专业”概念(被认为是专业的理想模型),“专业”应当满足以下八个基本条件:一是范围明确,垄断地从事于社会不可缺少的工作;二是运用高度的理智性技术;三是需要长期的专业教育;四是从事者无论个人、集体均具有广泛的自律性;五是专业的自律性范围内,直接负有作出判断、采取行为的责任;六是非营利,以服务为动机;七是形成了综合性的自治组织;八是拥有应用方式具体化了的伦理纲领。[4]可见,教师专业也需要专门知识、专业伦理和专业行会来保障。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就提出,教师工作应被视为一种专门职业,认为它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经过严格训练而持续不断地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它要求对所辖学生的教育与福利拥有个人的及共同的责任感。

高校中的专业设置和改革是为社会职业定向服务的。在高等教育学中,“专业”特指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各个专门领域。根据社会职业分工和个人兴趣爱好分专业培养高级专业人才,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功能和本质特征。从知识的维度来看,要成为专业人员必须掌握该专业某一学科(或学科群)系统的、专门的、精深的知识,即所谓“术业有专攻”。可见专业发展是大学教师的“专有名词”,其中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起着关键的决定作用。

第二,除了考察“专业”的内涵,还可以从目标管理,即教师发展的目标是做一名“好教师”的向度来分析教师专业。良师出高徒,教师质量总体上决定着学生的质量规格,所以教师职业发展的目标往往是要做一个德才兼备的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信仰和教育理念,做一名“人师”而不是“教书匠”,不能只满足于教学年限的延长和教学经验的增加。从不同国家对“好教师”的标准界定来看,好教师既包括教学艺术、才艺表演等专业技能,也包括信仰、关怀和爱等专业道德。如我国认为好教师是艺术家,教学不仅具有技术,而且重视良心;英国认为好教师是超人,除专业行为外,期望教师能参加课外活动,而且要能无私、守时、可信赖及与他人一起工作;美国认为好教师是有技巧的表演者,是专家教师,是台上的表演者;以色列认为好教师是国家的创造者,教师扮演创造国家认同、复兴希伯来文化的重要任务;挪威认为好教师是关怀给予者及教科书的阐释者。[5]

综上可知,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内容包括专业技能和专业伦理两大方面,而且两者相辅相成、紧密相关,知识和道德相互影响。诚如杜威曾言:“我们‘在学习方法’的标题下讨论的关于心的种种特征,实质上无一不是道德的特征。例如,虚心、诚实、真心、远见卓识、一丝不苟,承担起赋予的社会使命。”[6]同理,对专业理论认真钻研就是教师爱岗敬业的表现,而且能够认清教师专业价值所追求的,例如它是教师的安身立命之本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根本载体,那么实践证明其教学工作的绩效通常会更突出。所以,专业发展准确来讲是指个体专业技能和专业伦理的成长进步水平。根据事物发展的内外因,教师专业发展尽管需要师资培训、教师教育等外部规范,但根本上主要还是靠教师的自主发展和自我教育来实现。意大利瑞吉欧教育家马拉古兹曾指出,“教师发展必须从其自身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去找寻,除此之外我们别无良法。”[7]具体来讲,教师专业成长,是教师在教学和教学研究等日常工作中,通过主动、持续地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学习活动,以促使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专业态度的提升与增进,以期个人的自我实现,进而促进组织发展,具体包括教师的学科知能、学科教学知能、教学环境知能、学习者特征知能、教育专业精神五个方面的成长。[8]

需要指出的是,传统的观点通常将教师发展理解为外部力量,如在师范学校、职后培训机构等培养下成长的过程。它更多关注的是外部培训的影响,而忽视了教师在自我成长中的主体意识与主观能动性。现在,这种“外铄论”的教师专业发展观遭到了质疑与批评。教师的自主实践和反思、交流成了专业发展的主导思想。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也是如此。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子集,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既具有教师专业发展的共同规律,又具有自身的独特之处。例如英语作为一门外国语言,讲究实用性和跨文化交流是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所以英语专业发展就需要强调教师“听说读写译”等实战能力的培养。从国际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来看,“当今的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必须要突破单一的知识取向,以反思性实践者来定位自己,以实践性知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础,通过自我反思和同伴合作来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9]

2.个人知识与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内在关联

波兰尼的个人知识理论在批判传统客观知识的基础上,发现了知识的个体性、境遇性、实践性、整体性、对话性尤其是创造性。特别是缄默知识的提出,更是强调了教师发展中情商和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如个人的兴趣、热情、价值取向、信念和技巧对于教学和科研的决定意义。一般意义上,“教师个人知识”被认为是,教师个人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情境中通过自己的体验、沉思、感情和领会并总结出来的有别于“公共知识”的实效性知识,是常常被教师本人看作是某种真理命题的东西。[10]

个人知识与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关联表现在,大学教师一定程度上是知识分子的代表,是真理的追求者和守夜人,教师专业发展与其个人知识的启蒙和创造密不可分。从知识谱系来看,知识包括逐步深化的六个层次:一是Know-what(客观事物的知识);二是Know-how(技能和能力知识);三是Know-why(规律和原理知识)和Know-who(社会关系知识);四是mentor(交流、传递隐性知识);五是publish(以网页、文章等形式传播知识);六是innovation(知识创新)。[11]按照波兰尼的知识分类,言传知识应该包括前三种,可以有据可查和进行科学评价,而后三种包括知识交流、学术创作和知识创新经验等,是对知识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整合、迁移、创造等的一种活动策略,涉及到诸如识知活动、技能操作、个人体验等领域,彰显了“个人知识”个人化、经验性和创造性的一面。

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与其个人知识储备密不可分,还表现在教学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其中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决定着教学效果的质量。[12]大学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主要表现为一种实践性知识和教学经验的总结升华。教学实践被认为是学科内容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与技术的合理运用,教师的专业程度就是凭借这些专业知识、原理、技术的熟练程度来保障的。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或教学工作规范,就侧重于教学内容再处理、课堂教学环节的组织、教学过程调控、课堂管理、突发事件处理、师生互动中的技艺追求。

而且,教育实践和教育情景具有生成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大学英语教师必须凭借自己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和领悟,对灵活多变的情景创造性地做出自主判断和选择,因而,在长期的“行动中反思”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缄默知识十分重要,其前提是高深的学理和投入生命的体验。总之,英语教师的个体知识尤其是缄默知识,包括教师个人的教育信念、教师对自我的了解和调节意识、教师对学生的感知和沟通能力、教师应对多变的教育情境的教学机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理论性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教师在日常行动中表现出的批判反思精神等,对其专业发展起着强大的价值导向和行为规范功能,指导甚至决定着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

三、个人知识实践化是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

1.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互转化,让教师个人知识“动起来”、“活起来”

根据前文所述,知识是人们对人和自然认识的总和,总体上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种。只有两种知识形成合力,才能最大程度地改造自然和解放自我,从而有利于人类社会知识总量的增加,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力。特别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默会知识,只有将之外化才能与更多的人分享。对于两类知识的相互转化,日本研究者野中郁次郎建立的SeiC模型(见表1)[13]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可和支持。

野中郁次郎认为两类知识相互转化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一是社会化过程。是指隐性知识从个体传播到其他人的过程,例如个体观摩、模仿、亲自实践等耳闻目睹的,这是人类传承知识的最基本的方式,也是效率最高的方式。“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反映的就是典型的隐性知识社会化过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现社会化过程可以采取小班课堂教学和实施本科生导师制。

二是外化过程。是指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过程,其中通过课堂问答、板书、修辞、绘图等技术手段,将不易表达的知识变得容易让人理解,把实践经验中的感性内容升华为理性的知识。

三是综合化的过程。是指将零碎的显性知识排列组合和整合优化,从而实现知识的“共识”和系统化。实现这个转化,需要英语教师采取团队学习、头脑风暴、和学术交流等学术沙龙的方式,通过讨论和争议,提高知识的纯度,实现学术自由和民主科学决策。

四是内化过程。是指新的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源自显性知识的实践创新,而且源自组织的独特文化或精神品格的形成,例如组织的比较优势、核心竞争力、特色、品牌、公信力等。这个往往需要通过兼容并蓄已有的文化成果,特别是总结成功失败的经验教训得来。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来说,开展自主学习、同行观摩交流、撰写教学日志、反思教学经验、网络在线交流、出版教育自传等教学创新方法,必不可少。

2.本科生导师制通过言传身教和教学相长,让知识在传承中增值

如前文所述,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动态”变化和生成的过程,其中教师的态度、价值、信念、知识技能和种种行为表现,时刻需要调整、修正和接受挑战考验。基于内隐学习的“认知学徒制”教学是波兰尼非常强调的教学形式,其内涵是新手通过“无批判的模仿”不知不觉地、潜移默化地掌握专业的精神、思维方法、研究方法、推导方法和着眼点等缄默知识。言传身教、无为而治是此项教法变革追求的最高境界。我国目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尝试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通过面对面、手把手的学习辅导和研究指导,英语教师的知识权威和人格魅力得到了双重体现;引导学生在亲身感受教师谆谆教导和“爱其师亲其道”的切身情感体验中,得到真正的知识传授和科研训练,从而实现师生教学相长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双赢效果。

参考文献:

[1]秦文,王永红.波兰尼的个人知识理论与教育思想探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4):40.

[2]石中英.波兰尼的知识理论及其教育意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37.

[3]周廷勇.波兰尼个人知识理论述评[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4):9-10.

[4]钟启泉.教师“专业化”:理念、制度、课题[J].教育研究,2001,(12):13.

[5]胡金平.学术与政治之间的角色困顿:大学教师的社会学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

[6]檀传宝.论德育的功能[J].中国德育,2008,(9):18.

[7]姜勇.论教师的个人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转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1):56.

[8]沈俊慧.浅谈教师个人知识管理与专业成长[J].成功(教育版),2007,

(11):153-154.

[9]王栋.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取向及其内涵[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1,(3):37-39.

[10]张立昌.“教师个人知识”:涵义、特征及其自我更新的构想[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0):30-31.

[11]甘永成.e-Learning环境下的个人知识管理[J].中国电化教育,

2003,(6):21.

[12]陈称福.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机制的构思[J].中国成人教育,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