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管理体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31:14

智慧城市管理体系篇1

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各大城市纷纷斥巨资发展智慧城市,以期驶入城市发展的快车道。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如何统一战略目标,明确城市建设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带动社会各界形成合力,共同建设智慧城市,是我们急需认真思考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服务引导城市发展

城市的出现,最早是出于防御的需要,人们为了满足安全的需求,聚集在一起,修筑城墙,抵御外敌,保护生命财产不受侵害。随着人类的不断聚集,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逐渐形成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经济。由此,城市具备了承载功能和经济社会功能,城市范围内的活动主体之间呈现出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为了满足不断升级的服务需求,客观上要求服务提供者对其占有的生产资料进行科学的管理活动,以此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效率。至此,服务和管理发展成为相互作用的统一体。服务水平的提高对管理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科学有效的管理又会促进服务水平的持续改进,服务和管理之间构成闭合的良性循环。归根结底,服务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不断升级的服务需求。

服务管理活动在应用平台的支撑下转化为信息化的服务管理。在信息化的服务管理过程中,产生出大量的信息资源,这些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进一步提升整个城市的服务水平。应用平台的使用,使人类从繁琐的脑力劳动下解放出来,并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推动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

智慧城市smart体系

我国城市发展水平各异,不均衡现象较为突出,东部沿海地区和省会城市的信息化水平较高,西部明显落后。但整体来说,我国城市已基本进入信息社会的准备阶段,正处于向信息社会更高阶段转型的关键时期。根据城市发展战略及客观规律,本文提出适用信息社会城市发展的smart顶层设计。

smart体系融合了信息化城市发展的五大关键因素:服务、管理、应用平台、资源和技术,五大因素英文首字母构成单词“smart”。从层级结构来看,服务位于顶层,体现出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城市建设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这个根本;管理紧跟服务,反映出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此处的管理,着眼于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的成本管理、时间管理和质量管理;应用平台是城市内部管理和外部服务的重要手段,其目标是保证服务管理活动有序、有效的进行;位于底层的资源和技术是改造应用平台的基础和条件。smart顶层设计图从城市发展的宏观层面出发,适用于信息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在该体系中,资源储备和技术是前提,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建设应用平台,最终实现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升。

城市服务需求层级

服务的产生源于需求,而需求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城市发展水平的影响。从电子城市、数字城市,再到智能城市和智慧城市,公众的服务需求层次也逐步实现了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本文将城市的服务需求分为六个层级,从低层的均等化直到顶层的个性化,各层次的具体含义如下。

均等化:城市范围内的个体都能平等地享受到已有的各项服务,体现服务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全面性:已有的服务基本上覆盖用户的现实需求。准确性:提供的各项服务与用户的预期基本一致。及时性:提供的服务能够及时到达服务对象,不滞后、不延时。多样性:提供多种服务渠道,满足用户随时随地接入服务的需要。个性化:根据用户需求对服务进行细分,提供满足用户个人需求的服务。

根据城市服务需求层次,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三个重要结论:

1.六种需求像阶梯一论文联盟样逐级递升,但这种次序不是完全不变的。比如及时性和准确性,在应急管理服务领域,预警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同等重要。

2.城市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服务需求,某层的需求得到满足后,更高层级的服务需求才会出现。未被满足的需求往往是最迫切的。

3.高层级的服务需求与低层级的服务需求不能割裂来看。低层级的需求是高层级需求的基础,高层级的需求是低层级需求满足后的方向。以智慧城市为例,智慧城市的服务同时满足均等、全面、准确、及时、多样、个性等六大需求。

交通领域的应用场景

交通领域的服务包括公共出行服务、自驾车服务和机动车驾驶服务。本文以交通服务领域中的区域内公共汽车出行服务、出租车出行服务以及轨道交通(地铁、城铁等)出行服务为例,运用智慧服务需求层次模型阐述智慧城市背景下各个层级的具体描述、必要条件和应用场景。

城市的公共汽车出行服务、出租车出行服务以及轨道交通(地铁、城铁等)出行服务的服务事项主要包括实时公交、出租车预约、一卡通服务

转贴于论文联盟

、出行规划等。城市范围内的活动个体均能够平等地享受到各项服务:全面覆盖的信息采集设备能够将各种实时动态信息准确及时地提供给公众;用户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渠道随时随地接受已有的各项服务,丝毫不受时空限制;用户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定制服务信息,满足个性化需求。

智慧城市管理体系篇2

“十二五”伊始,宁波市出台了《加快创建智慧城市行动纲要(2011—2015)》,智慧基础设施得到快速提升。智慧应用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2011年加快推进的61个智慧应用体系示范工程项目收效良好。

综合起来的优势

谈及宁波在建设智慧城市方面的优势和特色,以及宁波市在几年间迅速找准智慧宁波发展方向的秘籍,宁波市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谢月娣这样表示:首先建设智慧城市在宁波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宁波市“十二五”时期全市“六个加快”发展战略之一。二是有强有力的智力支撑体系。宁波为智慧城市建设专门组建了专家咨询委员会。三是有独创性的路径和模式。在全面部署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上,突出重點,坚持试點先行,以點带面,积极探索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四是与宁波国际强港紧密结合,发挥强大的港口物流优势。

城市发展的路径不一而同,抓住并善于总结自身城市的特點,利用现有的经济产业基础和独特的产业条件是将城市综合实力集中在一起发力智慧城市建设的最佳选择。“智慧城市”建设越来越受到各地方城市的重视,宁波在国内首个系统提出要建设“智慧城市”,对宁波来讲能够一路保持领先也并非易事。谢月娣总结:从战略规划角度来说,城市信息化走向智慧城市建设,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宁波市抓住成功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信息化与城市发展论坛”的契机,基于信息化的良好基础和城市发展定位,适时作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决定,成为了国内首个系统谋划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

从宁波的城市发展和经济发展现状来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首先,建设智慧城市是提高城市生活品质的需要。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宁波城市化率已超过60%,未来五年宁波将步入城市化中后期,城市发展将全面进入功能开发新阶段,将面临着城市管理、民生改善、城市交通、环境资源等方面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而“智慧城市”为城市发展中遇到的这些问题提供了解决路径。

其次,建设智慧城市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当前,宁波市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已跨入新的发展阶段。迫切需要通过智慧城市建设,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发展智慧型产业,寻找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新载体,创造形成新一轮发展的新优势。

第三,建设智慧城市是宁波打造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必然要求。2010年国务院批复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指出,宁波要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国际港口的城市”,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进入了国家层面的发展规划。

智慧应用大体系

在智慧城市推进的进程中,宁波坚持应用为先,通过示范带动,加快经济社会重點领域的智慧应用系统建设,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应用体系建设。谢月娣介绍:智慧城市应用体系建设将突出三个主题:第一,围绕经济转型升级这一主题,以具有宁波特色的产业领域智慧应用系统建设为重點,大力推进经济领域智慧应用系统建设;第二,围绕和谐社会建设这一主题,以解决市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为导向,大力推进智慧民生应用体系建设;第三,围绕政府管理转型这一主题,以基础性、公共性智慧应用系统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智慧公共服务管理应用体系建设。

围绕这些主题,宁波市确定了智慧物流、智慧制造、智慧贸易、智慧能源、智慧公共服务、智慧社会管理、智慧交通、智慧健康保障、智慧安居服务、智慧文化服务等十大智慧应用系统的建设,主要目的是,通过这些应用系统的建设,全面促进城市不同领域、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系统和子系统的建设,推动城市的科学发展。

目前,经过一年多的建设探索,宁波智慧应用系统的建设成效正逐步显现。三大先行试點重點智慧应用体系项目成效明显。在智慧物流试點建设方面:《宁波市智慧物流试點工作实施方案》出台,明确了近两年的重點示范工程建设任务;宁波电子口岸和第四方物流市场两大平台不断完善,基本打通了通关环节和物流环节,实现了宁波通关、物流、外贸协同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宁波智慧物流的功能和辐射范围等。此外,在智慧健康试點建设方面、智慧社会管理系统建设等方面均已取得显著成效。

同时,各重點领域智慧应用示范项目建设也取得较大进展。智慧城管、智慧食品药品监管、智慧公共服务等社会经济各领域项目建设成效显现。智慧城管已基本完成一期五大支撑体系和四大应用系统软件建设,市、区两级的公安、城管、街道等部门的视频监控资源已经实现整合共享,形成多路、多點动态监控网络,中心城区主干道实现管理全覆盖。在智慧食品药品监管建设方面,全市网上监管系统的升级和完善工程取得较大进展,全市已完成2248家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的网上监管系统安装,有2065家单位已与全市中心服务器对接,实现了数据传递交换。在智慧公共服务方面,数字乡村、81890求助中心等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取了新进展。根据宁波市智慧办今年的《2012年宁波市加快创建智慧城市行动计划》,2012年,宁波还将斥资逾50亿元推进信息网络基础工程、政府云计算中心、基础信息共享工程、智慧应用工程等30个智慧城市建设重大项目及19个智慧产业重大项目建设。

智慧产业新发展

根据规划,宁波智慧产业建设将重點围绕六大智慧产业基地开展,包括网络数据基地、软件研发推广产业基地、智慧装备和产品研发与制造基地、智慧服务业示范推广基地、智慧农业示范推广基地和智慧企业总部基地。

结合宁波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战略目标,谢月娣表示,宁波未来“智慧产业”发展将具备三个方面的服务“亮點”:

首先,立足于地理特點,服务于港口经济,在智慧港口物流业发展上形成新的亮點。依托宁波现代化港口区位优势,积极完善港口航运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大力推动以电子口岸信息平台、第四方物流体系建设为重心的智慧港口和智慧物流的发展,推动宁波港口物流业的品牌建设和服务提升,创造新的品牌优势。

服务于集群经济,在智慧制造业发展上形成新的亮點。宁波传统产业发展有一个显著特點——块状制造业经济比较发达,可通过新兴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把每一个块状经济变成一个智慧型集群,并精心构筑产业生态链和生态圈,加强产业问的协作,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智慧城市管理体系篇3

1.智慧城市的概念与内涵

1.1智慧城市的概念

智慧城市是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城市的各行各业之中的基于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创新2.0)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智慧城市是基于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大数据、社交网络、FabLab、LivingLab、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创新应用。智慧城市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可持续创新。

1.2智慧城市的内涵

1.2.1更透彻的感知,更全面的互联互通

智慧城市基于无处不在的智能传感器,实现对城市物理空间的全面、综合的感知,动态的获取城市的各种信息,对城市核心系统进行实施感测,实现“无所不在的连接”。

1.2.2更深入的整合,更协同的运作

通过城市“三网”融合,再加上物联网和基于云计算平台的多元异构数据(多参考系、多语义、多尺度、多时相等)的整合,构建智慧城市的信息基础设施。1.2.3更多样的服务,更积极的创新

智慧城市所构建的服务,是一种新的提供服务的体系结构,对所感知到的海量数据能够进行不同深度的处理、挖掘与延伸,为人们提供不同种类、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低成本、高效率的智慧化服务。同时智慧城市给了政府、企业、个人更多的创新的机会,鼓励在智慧城市提体系内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文明前进提供不息动力。

2.智慧城市实现的关键技术

2.1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的网络架构可以分为三层: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如图1所示。感知层对物理世界感知、识别并控制。网络层实现信息的传递。应用层在对信息计算和处理的基础上实现在各行业的应用。

图1

2.2云计算

2.2.1云计算的定义

现今,广为接受的是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定义: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

2.2.2云计算的特点

云计算是通过使计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而非本地计算机或远程服务器中,企业数据中心的运行将与互联网更相似。这使得企业能够将资源切换到需要的应用上,根据需求访问计算机和存储系统。特点如下:(1)超大规模(2)虚拟化(3)高可靠性(4)通用性(5)高可扩展性(6)按需服务(7)极其廉价2.3物联网与云计算的关系

目前物联网的发展存在“信息孤岛”现象,其在各个行业、各个小地域的应用互相隔离,不能形成城市范围的一体化协作平台。究其原因除,社会经济层次上的困难外,主要是标准化程度较低,缺乏统一的中间件接口,以及各部门、各行业应用融合所带来的海量信息存储和计算的压力,而云计算技术为后者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3.智慧城市建设应用体系

3.1智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智慧公共服务和城市管理系统。通过加强就业、医疗、文化、安居等专业性应用系统建设,通过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规范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有效促进城市公共资源在全市范围共享,积极推动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协调高效运行,在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的同时,推动城市发展转型升级。

3.2智慧城市综合体:采用视觉采集和识别、各类传感器、无线定位系统、RFiD、条码识别、视觉标签等顶尖技术,构建智能视觉物联网,对城市综合体的要素进行智能感知、自动数据采集,涵盖城市综合体当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灯光照明、信息通信和显示等方方面面,将采集的数据可视化和规范化,让管理者能进行可视化城市综合体管理。国内公司也在“智慧地球”启示下提出架构体系,如“智慧城市4+1体系”(图2),已在城市综合体智能化天津智慧和平区等智能化项目中得到应用。

图2

3.3智慧政务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此类项目已有实际案例,天津市和平区的“智慧和平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包括指挥中心、计算机网络机房、智能监控系统、和平区街道图书馆和数字化公共服务网络系统四个部分内容,其中指挥中心系统囊括政府智慧大脑六大中枢系统,分别为公安应急系统,公共服务系统,社会管理系统,城市管理系统,经济分析系统,舆情分析系统。

3.4智慧安居服务体系。开展智慧社区安居的调研试点工作,在部分居民小区为先行试点区域,充分考虑公共区、商务区、居住区的不同需求,融合应用物联网、互联网、移动通信等各种信息技术,发展社区政务、智慧家居系统、智慧楼宇管理、智慧社区服务、社区远程监控、安全管理、智慧商务办公等智慧应用系统,使居民生活“智能化发展”。

3.5智慧教育文化服务体系:积极推进智慧教育文化体系建设。建设完善我市教育城域网和校园网工程,推动智慧教育事业发展,重点建设教育综合信息网、网络学校、数字化课件、教学资源库、虚拟图书馆、教学综合管理系统、远程教育系统等资源共享数据库及共享应用平台系统。

3.6智慧服务应用。组织实施部分智慧服务业试点项目,通过示范带动,推进传统服务企业经营、管理和服务模式创新,加快向现代智慧服务产业转型。

智慧贸易:支持企业通过自建网站或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网上询价、网上采购、网上营销,网上支付等电子商务活动。积极推动商贸服务业、旅游会展业、中介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领域运用电子商务手段,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层次。

建设智慧服务业示范推广基地。积极通过信息化深入应用,改造传统服务业经营、管理和服务模式,加快向智能化现代服务业转型。

4.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展望

伴随网络帝国的崛起、移动技术的融合发展以及创新的民主化进程,知识社会环境下的智慧城市是继数字城市之后信息化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技术和金融的创新,需要有统一的标准和完善的法规,更需要政府的引导和市场的主导。但是发展智慧城市要防止一哄而起,急于求成,炒作概念。希望我们智慧城市的建设能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我们相信我们通过城市的智慧的发展,我们一定会迎来一个幸福城市、智慧城市、绿色城市和和谐城市的时代。

然而,智慧城市建设必然会改变城市人的生活和生产方式。21世纪的“智慧城市”,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于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参考文献

智慧城市管理体系篇4

摘要:基于建设部智慧城市标准研究和全球智慧城市领域标准工作,认为由于智慧城市标准不约而同地关注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城市承载能力的提升,相关标准可以归为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环境、城市经济和社会管理服务4大类。指出与全球研究方法存在明显差别,中国更加关注城市整体建设,将城市看做一个巨型的生态系统;国际组织和机构则从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入手,通过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实现城市专项领域更高效的运转。

新型城镇化;智慧城市;标准体系

thesmartcitystandardisgenerallyconcernedwith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andcapacityofthecity.Relevantstandardscanbeclassifiedascityinfrastructure,cityenvironment,cityeconomicandsocialmanagementservices.Differentfromtheglobalresearchmethod,Chinapaysmoreattentiontotheconstructionofthecityandconsidersthecityagiantecosystem.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sandagenciesrealizethecityspecialfieldmoreefficientoperationthroughtechnicalmeansofinformationfromtheaspectsofcitysustainabledevelopment.

newurbanization;smartcity;standardsystem

中国目前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1978至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从17.92%上升至52.57%,城镇人口从1.72亿增长至7.12亿,年均增长1570万,规模之大、速度之快,远超同期世界城镇发展速度[1]。随着城镇化的迅速推进,城市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形成若干联系紧密、规模较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群,其中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以2.8%的国土面积集聚了18%的人口,创造了36%的国内生产总值,吸引了80%的外商直接投资,实现了75%的国际贸易,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主要平台。

英国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大约用了100年(1800―1900年城镇化率从26%升至75%),美国大约用了80年(1890―1970年城镇化率从35.1%升至73.6%),日本大约用了40年(1935―1975年城镇化率从32.7%升至75.9%)。中国1996年的城镇化水平为29.04%,15年后的2011年已超过50%,以每年超过1%的速度在增长。中国城镇化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城镇化发展矛盾在短时间内集中暴露等问题:如城镇化区域布局不平衡、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城市管理水平低、城镇用地粗放低效、体制机制制约城镇化健康发展和浮躁极端的城镇建设6大类问题,这些问题亟需解决以促进城镇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2]。

中国共产党的“十”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指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促进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01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进一步提出,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一条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住房城乡建设部作为城乡规划和城市管理运行的业务主管部门,具有加强城乡规划管理、推进建筑节能、改善人居生态环境和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职能,一直将探索城镇可持续发展作为部门的重要工作。2012年12月5日,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标志着中国智慧城市试点工作正式开展。截至2013年8月,共有来自全国35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193个城市、区、镇获得建设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资格。智慧城市建设过程离不开标准规范的引导和指导。建办科【2012】42号文下发了《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该指标体系规定了包括保障体系与基础设施、智慧建设与宜居、智慧管理与服务、智慧产业与经济4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57项三级指标以及相应的技术说明。该指标体系是智慧城市创建工作的重要参考,为后期试点城市综合评估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3-5]。

与此同时,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中国从事标准化研究的科研院所与机构也在积极开展智慧城市标准化研究工作。国际上的各大标准机构,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电信联盟(itU)也相继成立智慧城市标准相关的组织,专门从事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

1建设部试点标准化建设

工作

目前国家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着很多困难,例如,建设目标的不清晰、统筹协调的困局、信息孤岛的难题、标准的缺乏、可持续发展机制的缺失等问题。

要逐一解决这些难题,不但要靠技术手段更要从管理和体制的角度考虑。建立统一的智慧城市建设标准、技术标准、评价标准,以期城市在规划、建设、管理、运行阶段有系统化、体系化的建设依据,并可进行全面、科学验收及评判,提高整个国家的智慧城市建设水平。随着试点工作的启动,建设部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小组已经开始智慧城市标准体系的研究工作,包括引导指标(SCGi)、技术标准(SCtS)和评价指标(SCei),其中引导性指标已经发行试行版本;技术标准方面提出了《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架构》,并出版《中国智慧城市标准体系研究》一书;评价体系已列为建设部下一步智慧城市标准化的工作重点。

1.1引导性指标

作为引导性指标,《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规定了包括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以及相应的技术说明。引导指标框架图如图1所示。文件明确了智慧城市(区、镇)的建设内容是:智慧地规划和管理城镇,智慧地配置城市资源,优化城市宜居环境,提升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最终实现市民幸福感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区、镇)的建设目标是:高起点构架智慧城市(区、镇)的顶层设计,高标准构建智慧型的城市基础设施,高质量推进智慧型的产业发展,高效率推进智慧型的示范应用,高规格建立智慧型的城市发展协调机制。最终的目标是根据十的战略部署,智慧地建设生态城镇、美丽中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该引导指标是智慧城市创建工作的重要参考,是技术标准制订的依据,也是评价标准考核评分的依据,为后期试点城市星级评估奠定重要基础。

1.2技术标准

2012年7月,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组织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40多家机构和50多名专家,开展了中国智慧城市技术标准体系研究,即技术标准(SCtS)。

按照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及住房城乡建设部“要充分注重标准化、规范化工作,做到智慧城市规划有指南、共享平台有标准、协同应用开发有依据,实现有序、有质、有量的发展”的要求,综合考虑国家层面做好顶层设计的智慧城市建设需求,课题组对中国先行的智慧城市试点的初步成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合企业参与实际试点的经验,构建了《智慧城市体系架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架构》。

标准体系框架主要从智慧城市建设涉及的总体标准、基础设施、建设与宜居、管理与服务、产业与经济、安全与运维6大类别标准,分5个层次表示,涵盖18个技术领域和包含126个分支的专业标准。

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架构如图2所示。依据《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框架》编纂了标准体系的标准明细表、总体涉及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共3294个,提出了智慧城市急需研制的标准267个。

该标准体系中的标准为智慧城市(区、镇)各领域已颁布实施的、正在制订的或计划制订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其范围涵盖智慧城市的物联网、互联网、通信、中间件、数据编码、数据交换、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多方面的技术规范要求,也包括智慧城市各子系统和各汇聚节点进行信息交互,实现应用服务的数据格式、通信协议和应用管理描述等方面的规范要求。对跨领域覆盖了多个行业标准的,一般情况下直接采用这些领域已有的国家或行业标准,不再重复制订。

1.3评价体系

评估体系目前仅提出一个初步的模型,还需要进一步地深入研究、分析、验证,是下一步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的重点。考虑从3个维度思考评估体系的建立。

一是传承。前期建立的引导性指标及关于技术标准的研究,编写《中国智慧城市标准体系研究》一书积累的经验、集聚的专家团队作为成果传承下去。设计过程中应注意3个问题:一是系统性,二是可控性,三是适宜性,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

二是借鉴。借鉴国际上智慧城市的经验,抓住问题的本质和城市发展的规律。国际上提出的“城市科学”的理念符合我们的智慧地推进中国城市建设的理念。维也纳大学提出的“经济、移动、民众、环境、生活、治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六大要素及麻省理工大学提出的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行组成内部逻辑体系,按该体系建立仿真系统,进行预测、干预、修复,这些观点切中了现代城市发展中的要素,符合现代“城市科学”的发展规律,评估体系要借鉴国际上这种更加符合实际的研究成果。

三是创新。传承已有成果,借鉴国际上切合城市发展的核心部分,然后在这个成果上创新,应该扣住三点:一是国家目标,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提出的要“加大治理体系”和“以市场为资源配置决定性因素”,贯彻落实总理在中央经济会议提出的“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八字方针;二是城市面临的问题,要优先解决产业问题、民生问题、环境问题和城市市政问题;三是加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价程度。

所以,第一要考虑前面成果的传承,第二要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或已取得成果,再加上我们面临的任务,从这3个角度来设计建设部的评估体系的架构[6]。中国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如图3所示。

评价指标体系中评价指标体系模型的组织管理和评价指标的定性计算尤其重要。

评价指标体系模型的组织管理包括:将指标的维度数据、指标及其属性、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指标的权重等,录入中国智慧城市发展评价指标模型数据库;可根据需要,从多维度的指标体系模型中抽取一套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的定性计算包括:相同行政管理类别城市,在处于不同经济发展区域的指标权重不同;对某些指标,包含有两个主要评价因素,即解决城市的问题和信息技术对其发挥的作用[7]。

2国际标准化组织智慧

城市相关研究工作

随着全球城市化建设速度的加快,iSo、ieC、itU这些著名的国际标准组织都先后成立专门的组织,进行智慧城市相关的标准化研究工作。

2.1iSo/tC268/SC1

iSo/tC268/SC1――国际标准化组织城市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分技术委员会,成立于2012年,秘书处设在日本。分委会近期主要的研究成果为tR37150技术标准报告,报告对当前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相关计量工作进行了回顾,并提出了未来标准的方向,对城市基础设施产品和服务的技术性能计量进行了讨论,这将是第一个智慧城市基础设施领域的国际标准文件。报告中对建设部2012年的《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进行了引用分析,对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智慧城市建设项目进行了初步统计分析。分委会下一步工作重点是iSo/tS37151标准报告,此项工作将全面展开智慧城市的相关国际标准建设[8-9]。

2.2ieC/SeGonSmartCities

ieCieC/SeGonSmartCities――国际电信联盟智慧城市系统评估组,成立于2013年下半年,主要任务是进行智慧城市体系的研究评估工作。中国是该组织的发起国之一,作为牵头国家,主要负责评价、指标体系调研;术语、已有相关标准梳理;城市战略研究等标准化预研工作。2013年12月智慧城市评估组在德国柏林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界定ieC/SeGonSmartCities的职责,介绍标准化工作现状,建立任务协作机制,明确智慧城市领域的技术方向等任务。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组织中国相关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2014年2月在柏林召的第二次会议上,建设部代表提出了成立wG2“城市规划与仿真”和wG3“城市设施管理”两个新工作组(wG),最终投票通过。两个工作组将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展开国际标准化工作的研究工作。

2.3itU-tFG-SSC

itU-tFG-SSC――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组织智慧和可持续城市专题组,一直致力于智慧和可持续城市关键绩效指标(Kpi)和计量标准的研究。该组织目前正在准备一份技术报告,内容关于智慧和可持续城市关键绩效指标和计量方法,课题名称为“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任务是收集智慧城市关键绩效指标信息,其中也包括了建设部的智慧城市标准指标相关工作的开展[10]。

3全球智慧城市标准研究

核心分析

智慧城市标准不约而同地关注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城市承载能力的提升。与此相关的标准主要可以归为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环境、城市经济和社会管理服务四大类。

3.1城市基础设施

iSo/tR37150认为目前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难以满足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因此,十分有必要将基础设施建设视为平衡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以及促进城市高效运转的重要途径。

通常来讲,信息化、能源、水、交通、垃圾与废弃物等这5类城市基础设施被视为支撑城市运行的核心要素。美国将能源网络的智慧化作为城市发展绿色低碳的有效手段,iSo与美国相关的33项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里,有31项是节能和智慧能源网络项目;欧洲城镇则更加关注智慧交通的建设[11]。

中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城镇数量众多,且分别处在城镇化发展的各个阶段,面对的“城市病”多样且集中。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或多或少还在还历史的旧账,难以有效支撑城市高效运行,因此,信息化、能源、水、交通、垃圾与废弃物等城市基础设施也是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

3.2城市环境

在城市生态环境方面,iSo/DiS37120选定的智慧城市国际标准里,有96%与环境相关。国际组织建立有比较详细的环境绩效标准体系,涵盖降低环境影响、提升环境质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内容。

与国际社会不同,中国的智慧城市与城市环境效果直接相关的标准并不多。在城市环境领域,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将关注点放在城市生产、生活各个领域的信息化、智慧化建设,及产业结构的优化,从而实现城市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转变。

3.3城市经济

在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领域,其他国家/地区、国际组织智慧城市标准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关注提升城市经济效率、降低成本,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过程中,十分关注人力资源市场的变化,以期实现城市居民的安居乐业。中国则从自身发展特点出发,把经济重点放在产业上,更关注依靠信息化手段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实现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3.4社会管理和服务

在社会管理和服务方面,全球智慧城市标准都重点关注城市公共服务,如城市教育、医疗、安防等。所不同的是,其他国家/地区、国际组织更侧重于城市公共服务的提供,中国则侧重于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

此外,国际组织还十分关注城市居民的娱乐休闲,这一方面中国的智慧城市标准仍是空白。

总体而言,全球在智慧城市标准方面最大的不同点是,中国更加关注城市整体,将城市看作一个巨型的生态系统,从规划、建设、管理、运行全方位制订智慧城市相关标准。其他国家/地区、国际组织则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几个方面入手,通过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实现城市专项领域更高效的运转。

因此,中国现有的智慧城市标准里面不单单强调基础设施的智能化,而是从城市整体的角度进行综合性考虑,更多地关注城市公共数据资源共享和城市业务协同效应。本文认为城市公共数据库和公共数据平台是城市的基础设施,是智慧城市的必要条件。

与中国不同,国际组织有关智慧城市标准十分关注社会公平,关注市民的智慧化,将着力点放在消除贫困和城市弱势群体的公共服务上。发展援助委员会(DaC)认为贫困是由多层次及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匮乏而低效的城市基础设施是阻碍“利贫式”增长的最显著因素。在城市基础设施和经济建设方面应向城市弱势群体倾斜。而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虽然提出要城乡统筹,促进社会公平,但是目前的智慧城市标准还未能有效地体现这一点[11-15]。

4结束语

近年来,全球智慧城市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的任务也越来越重。建设部启动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同时组织全球专家、机构开展了智慧城市引导指标(SCGi)、技术标准(SCtS)、评价指标(SCei)的相关研究。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中国标准化研究机构积极推动智慧城市标准体系的研究工作,参与国际相关标准化工作。分析全球组织智慧城市标准研究核心发现,智慧城市标准不约而同地关注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城市承载能力的提升,相关的标准可以归纳为: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环境、城市经济和社会管理服务四大类。全球研究方法存在差异,中国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侧重整体考虑,从规划、建设、管理、运行全方位制订智慧城市相关标准,国际组织机构更侧重从城市可持续发展角度入手,以提升城市专项能力为目的。此外,国际组织有关智慧城市标准十分关注社会公平,关注市民的智慧化,将着力点放在消除贫困和城市弱势群体的公共服务上,这一点值得我们重视。

参考文献

[1]仇保兴.中国数字城市发展研究报告(2011―2012)[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2]郭理桥.迈向可持续的未来[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3]仇保兴.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4]仇保兴.智慧地进行城镇建设积极促进中国城镇可持续发展[J].城市发展研究,2012,3(10):8-10.

[5]毛光烈.智慧城市需“标准化”建设[J].信息化建设,2012,23(10):11-13.

[6]郭理桥.中国智慧城市标准体系研究[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7]李健,张春梅,李海花.智慧城市及其评价指标和评估方法研究[J].电信网技术,2012,31(1):15-18.

[8]iSo/tR37150.Smartcommunityinfrastructures-Reviewofexistingactivitiesrelevanttometrics[S].2012.

[9]iSo/DiS37120.Sustainabledevelopmentandresilienceofcommunities-indicatorsforcityservicesandqualityoflife[S].2012.

[10]itU-t/FG-SSC.Keyperformanceindicators(Kpis)andmetricsofSmartSustainableCities[S].2012.

[11]JenSJ.anumericalanalysisoftheevolutionarystabilityoflearningrules[J].JournalofeconomicDynamicsandControl,2007,16(5):23-28.

[12]杜政清.中国城市现代化国际化的背景问题与发展趋势[C]//中国城市形象战略与城市文明建设研讨会参阅文集.1997.

[13]汪德.中国、欧洲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比较与思考[J].新余高专学报,2005,12(6):8-12.

智慧城市管理体系篇5

关键词: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发展模式;智慧应用

中图分类号:F291.1;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302(2017)01-00-03

0引言

自上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导致环境恶化、交通拥堵、就业困难等问题出现,并已成为社会发展的瓶颈。如何摆脱城市发展瓶颈是城市决策者和相关学者面临的一个主要难题,物联网的使用、云计算的推广以及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的革新,为解决这一难题并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面对城市问题和信息技术支撑问题,iBm于2008年11月提出了智慧地球和智慧城市的概念,此后“智慧”的理念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认同。2013年11月,我国《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要求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加强顶层设计。目前,全国范围内包括上海、武汉、广州、郑州等90%以上的省会及较发达城市都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方案。巫细波[1]、史路[2]、许庆瑞[3]和陈铭[4]等学者对智慧城市的理念、原理、架构和评价指标体系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然而,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仍然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起步阶段,对系统架构、产业链发展等相关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缺乏成熟的研究方法和可借鉴的研究成果,亟需先进的发展模式,因此完善的发展模式被认为是实现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

1智慧城市概念

1.1智慧城市

关于智慧城市的定义,目前国内外有关组织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不同的诠释,iBm认为智慧城市是能够利用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感知整个城市运行系统的关键信息,对城市服务、民生等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使城市资源运用更有效率。史路、许庆瑞从信息技术、城市规划和公共管理等角度提出了对智慧城市的理解。

智慧城市是一种新兴的社会形态,是城市发展的高层次阶段,它以计算机、大数据、物联网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为支持,以城市网络互联为基a,通过物联网和互联网把各种数据整合成城市核心系统的运行要素,提供智慧的基础设施,充分发挥人的智慧和物的智能,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其内涵突出了更新信息技术的功能,优化配置各类社会资源,促使政府部门转变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提升人的和谐与幸福指数。智慧城市的显著特征包括互联互通、实时感知、高度智能、激励创新和协同运作等多个方面。

(1)互联互通是指利用高速的无线和有线通信网络,实现信息的传递和资源共享;

(2)实时感知是利用无线射频识别标记、传感器等物联网技术,实时感知城市核心系统运行状况的能力;

(3)高度智能是基于智慧城市海量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利用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技术,整合分析各种异构数据,为特定应用提供解决方案,为上层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4)激励创新是指智慧城市中的个人、企业和政府利用相关的智慧设施,不断进行科技和业务创新应用,为城市发展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

(5)协同运作指智慧城市中各关键系统和人力资源,利用公共设施和谐高效地运作,达到系统的最佳状态[2]。

智慧城市的建设涉及智慧经济、智慧政府、智慧环保、智慧教育和智慧公众等多个领域,重点内容包括信息基础网络、智能化应用、创意和科技产业、统一管理平台。

1.2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又称为自顶向下的设计,不仅是一个系统工程学的概念,也是一种设计理念和实践指导思想。利用系统论的方法,统筹考虑项目各层次和各要素,在最高层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以集中有效资源,实现优化结构、协调功能和整合资源的目标[5]。进行顶层设计需站在全局的高度,而且设计的成果应具有系统性和权威性,实施的方法应具有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是指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和信息化发展规划为基础,围绕社会服务、城市运行和执政管理等城市运行要素建设,以智慧城市发展需求为依据,以当地发展特色为重点,设计城市业务、应用系统、数据资源和基础设施等技术架构,建立符合该地区实际情况的规范标准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各工作任务有序开展,最终实现各种智慧应用的目标。总之,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不仅包括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的设计,还包括城市产业支撑、运行维护以及投资、融资等方面的设计,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2智慧城市发展模式

2.1发展模式设计原则

智慧城市建设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顶层设计时需遵循权威性、安全性、效益性和针对性等原则。

2.1.1发展模式成果应具有权威性

由于智慧城市建设涉及整个城市多部门跨系统的应用集成和信息共享,涉及各方利益,权威的顶层设计容易被相关利益方所接受,方便设计成果的逐步实施,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智慧孤岛”的产生,有利于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

2.1.2智慧城市顶层设计要将信息安全问题放到首要战略高度

智慧城市建设是对智能信息处理、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集成,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风险,给介入涉及我国国家安全领域的外国企业获取相关信息提供了可能。因此,顶层设计必须从战略高度采取必要措施,保证国家机密不被泄露。

2.1.3发展模式设计应与产业链投资策略相结合

顶层设计的落地实施需要与投资结合,而目前国内智慧城市的投资模式主要有政府主导模式、通信运营商推动模式和it厂商推动模式等,每种模式的投资渠道、审批流程、建设重点和潜在风险均不相同。因此顶层设计只有和产业链投资模式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成效。

2.1.4顶层设计要具有针对性

由于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新型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有较大差别,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必须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当地的产业特色,根据自身的城市发展定位,制定出科学合理且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的顶层设计方案,努力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2.2智慧城市发展模式

根据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实践,针对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顶层设计的目标和原则,提出了一种智慧城市发展模式,该模式包括一个保障体系、三大支撑平台和五种智慧应用。面向智慧应用的智慧城市发展模式如图1所示。

2.2.1智慧应用

智慧应用具体包括社会服务、决策应急、城市运行、执政管理、产业发展五个方面。

社会服务分为公众服务和企业服务,其目的在于提升城市对公众的服务能力。

(1)公众服务是面向社会自然群体和个人,提供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服务,可以通过智慧社区服务平台、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住房保障服务平台等平台的建设得到实现。

(2)企业服务指面向企业实体和企业法人,提供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方面的引导及扶持性的智慧服务,可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和企业服务平台的建设提高城市对企业的服务能力。

决策应急包括领导决策和应急指挥,其目标是为领导提供强有力的数据资源支撑和丰富的分析手段,以业务为核心,提高协同管理能力,实现领导决策手段信息化、智能化和可视化,使领导决策更科学。通过综合决策应急指挥平_建设的实现,可显著提高政府的决策应急能力。

城市运行针对城市智慧运行,完善人口、安全、交通、资源与生态环境方面的功能提升,实现城乡人口精准管理,城乡安全监控覆盖,区域交通智能管控,资源与环境的全面监管。城市运行智慧应用可以通过精准人口管理平台、智慧安全平台、智慧交通信息平台及资源与生态监控平台的建设来实现。

执政管理是指通过行政办公、协同审批、自身建设以及绩效考核督查等方面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打造高效、廉洁的智能型政府。

产业发展一般围绕城市特色产业建设展开,进行产业发展的创新应用,促进产业的高端化发展,可以通过智慧园区、智慧物流、智慧旅游、智慧农业等工程建设实现产业发展的智慧应用。

通过智慧应用的建设和推广,可以使智慧城市达到公共服务便捷化、城市管理精细化、产业发展高端化、领导决策智能化以及资源集约共享化。

2.2.2支撑平台

支撑平台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包括基础设施、公共平台和智慧人群三方面内容。

基础设施是指由构成政务网、物联网和公众互联网的基础网络设施和由公共数据库、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构成的信息资源中心组成的硬件设施,是互联网便捷化与物联网实时感知化的物理基础,可以通过建设信息资源中心工程、高清交互数字电视推广工程、三网融合工程、无线宽带工程以及物联网建设工程等项目来实现。

公共平台是集业务、技术与应用于一体的综合平台,是为智慧城市各类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和组件化功能服务的软件设施,为用户提供资源、信息、技术和应用等方面的服务。其主要建设内容有空间可视化服务平台、应用组件支撑平台和城市信息网云平台等工程。

智慧人群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人力资源基础,不仅是建设者也是成果享受者,是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的基础和实现城市智慧化运行的支撑。可以通过增加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料数量与增强居民的学习意识来进一步提高居民获取和利用信息知识的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加强智慧城市专业人才的培养来提高智慧人群的技术水平[6]。

2.2.3保障体系

智慧城市建设的保障体系分为安全保障、标准规范和评价指标。其中,完善的安全体系可在较大程度上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保障智慧城市的应用系统、物理设施及信息数据的安全,消除智慧城市存在的安全隐患。建设内容包括信息化安全技术和安全制度体系两方面内容,具体可围绕物理安全、网络运行安全、信息安全保密和制度体系进行设计和建设。

标准规范体系是智慧城市各核心系统实现协同运作和信息共享的基础,若缺乏标准规范,易造成业务系统相互隔离、无法实现智慧应用等后果。标准体系建设包括基础设施标准、基础网络标准、应用支撑标准、安全标准和管理标准等几方面。

评价指标体系是衡量城市智慧化程度的依据,是对建设成果进行科学评价的方法体系,也是对相关责任单位的考核评价依据,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建设目标的分解和实现。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应从组织、技术、运维、管理等多个方面入手,具体包括智慧政府、智慧经济、智慧民生和基础设施等评价指标建设。

3结语

智慧城市建设是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其建设可以实现公共服务的便捷化、城市管理的精细化、产业发展的高端化、领导决策的智能化以及资源集约共享化的目标。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才刚刚起步,还缺乏宏观的顶层设计和成熟的发展模式,相关研究还不够深入。本文在分析智慧城市和顶层设计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智慧城市发展模式,详细论述了各个模块的建设内容,并在某城市中得到了应用。然而,智慧城市发展模式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具体的应用系统架构、数据资源架构和评价指标体系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巫细波,杨再高.智慧城市理念与未来城市发展[J].城市发展研究,2010,17(11):56-60.

[2]史璐.智慧城市的原理及其在我国城市发展中的功能和意义[J].中国科技论坛,2011(5):97-102.

[3]许庆瑞,吴志岩,陈力田.智慧城市的愿景与架构[J].管理工程学报,2012,26(4):1-7.

[4]陈铭,王乾晨,张晓海,等.“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智慧南京”建设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1,18(5):84-89.

[5]何军.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与推进举措研究―以智慧南京顶层设计主要思路及发展策略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3,20(7):72-76.

[6]高光耀.我国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基本思路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3(6):46-48.

[7]李善越.着力推进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J].理论探索,2013(5):86-88.

智慧城市管理体系篇6

智慧城市建设目标是贯彻和落实党的十精神,是以统筹兼顾为原则,以小康社会全面实现为目标,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为导向,以城镇化为最大的内需着力点,倡导建立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社会参与的机制,着力推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切实提升民生福祉的可持续发展城镇化模式。

顶层设计是对总体规划的具体化。规划是对愿景及其实现途径的描述。顶层设计可称为一个具体化的总体规划,也可称为对愿景及其实现途径具体化的描述。愿景及实现途径脱离不了现状基础,因此顶层设计包含现状基础的具体化、愿景的具体化、途径的具体化三个方面,但顶层设计并非对建设过程和建设细节的描述。

顶层设计的存在价值在于,为建设过程中前后建设内容的因果关联,建设对象中各个模块相互作用给出明确答案。单一的建设单元,并不需要顶层设计。而规划本身,特别是综合性规划,即无法明晰建设内容,也无法明确出建设计划,可实现的建设方案要素众多、关联复杂。为了理清建设对象、建设顺序、建设重点、建设成效,由此需要在建设初期开展顶层设计的工作。

因此,虽然顶层设计是规划的具体化工作,但不是现状基础、愿景、途径的各个要素的简单罗列形成散列集合,而是对这些散列集合的元素进行归纳综合及序化。

一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

要智慧地推进中国城镇化发展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智慧。“智慧”,从不同角度存在相似但不相同的称述,但统一和明确的认知,“智慧”属于一个能力的描述词。智慧城市,使城市更有“智慧”,而不是城市叠加或应用了某套冠名“智慧”的系统。

城市更有“智慧”,使城市的发展、管理、运行更为有序,能更好的解决城市的已有矛盾,更好的应对新增矛盾,整体城市在人与社会,经济与文化,城市与环境等诸多要素之间维持和谐统一、可持续化的发展态势。

而智慧城市的建设,则围绕增强一个城市上述能力为目标开展。这是智慧城市和“数字城市”、“感知城市”、“平安城市”最大的区别。

“数字城市”强调城市的数字化建设,通过各类手段、工具,提升城市的量化程度,进而利用数字化、信息化系统提升城市运转效率,而非直接面对城市发展能力提升的目标。

“平安城市”强调城市社会、民生的建设,重点解决个体与群体,人群与社会的矛盾>中突,着重在流动人口、治安巡防、突发性等方面的处理能力给予提升,这是一个具体能力的提升建设工作,并非一个城市综合发展能力提升的建设工作。

城市是承载社会主要人口居住的相对有限的空间区域。人群的密集,各类行为之间交错影响,城市的各个问题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联系、因果关联。简单的从单方面入手,解决单方面问题,并不能有效解决城市综合问题,同时也不能体现城市决策者、管理者、建设者的“智慧”。这是我国党中央国务院、地方政府,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原动力。

通过一系列信息化系统的建设、管理方式方法的改革、体制机制的调整,使得城市现有的发展更为有序,解决城市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这是智慧城市建设所面对的工作内容。

因此,智慧城市的建设,存在两个重要的特殊性,一是不单单是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工作;二是不以实际建设内容完成度为评测标准,城市问题处理能力提升度来判断。

二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

智慧城市的建设,复杂度远大于已有各类系统建设。其脱离不了顶层设计。但智慧城市的建设,并非“智慧”型系统的建设,如果错误地理解,就会导致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无本溯源,无据可判。

有些地方的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只是一系列“智慧”应用系统的堆砌,这必然会对地方政府的领导小组带来疑惑:首先是一系列“升级”版的智能系统,是否能有效解决现有城市问题?其次,这些系统建设对城市发展所起作用的因果关联如何梳理清楚?第三,如何确保这些系统面对城市发展中的新问题,具备处理能力?

这些疑惑产生的原因是“顶层设计”的设计者错误地理解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内涵。智慧城市的建设,源于本地区的规划。是对本地区发展及管理能力规划的具体化工作。而非一系列信息化系统规划的具体化工作。此处的规划,区别传统的规划,更多的包含了对城市管理能力的提升愿景,包含了城市未来和谐统一持续发展的愿景。

智慧城市的各个应用系统建设,需要使城市更为“智慧”,使发展更为跨越,使城市面对各类问题的响应及处理能力更为提高。因此,智慧城市的建设,源于本地发展规划,测于城市发展及管理能力对比。

能力的提升,并非一个绝对的指标,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智慧城市建设成果的评定,是通过纵向与本地历史、横向与周边地区进行差异性对比所得。

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首先是对城市发展及管理能力规划的具体化工作。此处的规划,在结合并统一区域、省市、中央的规划要求和指导方向下,更多以现状问题的展开为起点,对合理化城市运行愿景做描述。

因此,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首先包含一张基础框架图,该图描绘的是城市发展中各类现有问题的综合分析几应对策略内容。包含问题的分类,和问题之间的关联以及管理策略的应对联系。

通过一些简单具体明确的问题,进行展开,并综合整理。例如,我们的城市,现有路网的压力,是否能够支撑更多私人轿车,是否需要通过扩大公共交通能力,解决交通问题。这是一个发展方向的决策性问题。

再如我们的大型医院负载是否过饱和,社区诊所是否闲置?如何合理利用后者,缓解前者压力?这是一个资源合理化利用的问题。

再例如,若某个城市停电3小时,整体城市运转会出现什么问题?又若某城市对外公路阻塞7天,保障性物资运输会出现什么问题?再如封锁指定道路3小时,对城市市民出行会带来多大困扰?这是一个城市运转压力测试的问题,反向检测当前城市对各类不同程度问题应对能力的问题。

智慧城市体现在城市发展的有序,城市解决各类问题矛盾能力的提升。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基础是问题分析框图,而非系统建设框图。但光有前者并不能推进实际建设工作。系统建设框图,源于问题分析框图,并需要一张城市综合管理机理分布图(第二张图)。该图存在的价值在于连接了问题和建设系统之间的逻辑关联,对建设系统的评价给出了有效的测试方法。

缺失了第二张图,仅有问题分析框图和建设系统框图,则会产生错误的理解,智慧城市的建设,不需要管理方式方法的改革,不需要体制机制的调整。由此导致,各类可量化、可计划、可形成方案的建设内容和智慧城市的建设整体目标脱节。这也是目前智慧城市建设中遇到的最大问题。

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处理,但他们的意义是什么?他们建设后的系统功能和提高城市综合管理能力如何对接?如何有效的跨越式的提升城市各方面的发展?独立的一张“智慧”型系统建设的顶层设计框图并不能给予说明,而建设的评测也无从展开。

三我国智慧城市应从小地区做起

智慧城市的建设,涉及到综合建设问题。其成效也依赖各类系统的综合良好运转。简单的从某个方面进行建设,无法有效验证当期建设的成效及整体建设计划的合理性。

从一个大型城市全面铺开,在无法完成上述工作的同时,还会影响到城市的正常运转,导致城市的问题激化。智慧城市的建设,更应该从区、城镇、城乡展开,既降低了整体系统的建设规模,也有利于与周边区域进行横向对比评测,可快速有效验证“智慧城市”这个创新性建设思路的具体实施方法的正确性。

同时,智慧城市的建设,是对一个城市的发展能力的建设,包含了极强的区域特性。每个城市具备自身的现状特点,智慧城市的建设方案可以借鉴,但不可复制。而区域内的试点建设,失败对整体区域的影响较小,成功则便于对区域内具备相似现状特点的周边地区有效推广,形成有点扩面的快速建设效果。

当前我国的发展,着重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包含内需扩大、共同富裕两个内容。简单理解智慧城市的建设,是高端信息化的建设,只会强化一个错误的概念,智慧城市只有先从相对发达的大型都市开始。这会形成马太效应,大型城市的信息化建设越发完善,欠发达地区越加落后,区域发展越发不平衡。广大劳动力无法在国内各地均衡发挥价值,内需扩大的目标无法有效实现。

智慧,本身是一种能力的描述。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快速增长,新农村的城乡跨越式发展,均可以体现当地政府决策的“智慧”,参与的企事业单位建设的“智慧”。智慧城市的建设,也可以说是智慧的利用“智慧型”信息化系统,推进我国城镇化,农村现代化,特定地区工业化的建设工作。

错误的理解智慧城市的建设内涵,则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必然产生偏差,更对小区域,城乡的“智慧”建设带来阻碍。我们的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不从小处开始,不从落后地区启动,也会增加这一创新性建设思路的实现难度。

四小结

智慧城市的建设,强调能力的提升,依赖各类系统的综合和各类手段的协同,从小地区试点,从欠发达地区起步,更有利于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更有利于促进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舒缓,更有利于降低大型城市外来的各方面压力,更有利于缓解我国整体各类矛盾及问题的激化。

智慧城市管理体系篇7

关键词:智慧城市建设;经济法问题;分析和研究

智慧城市不断建立,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智慧城市的建立可以对不同城市运用情况和管理进展、城市发展进程等等进行优化和完善,改变城市和人们群众以及土地资源关系,提高城市服务能力,进而提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效率,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大目标。

一、智慧城市主要含义

城市是社会和国家重要组成部分,其是伴着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而建立的城市群体。城市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归属体现。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和生产资源和物质资源具有紧密联系,其是伴随生产和生活方式进步而进步。智慧城市建立理念,起始于iBm机构,智慧城市这一理念的源起具有事实理论依据,而不是凭空产生,智慧城市和是现代化可学技术和时展整合而成,具有科学性和理论性。总的来说,智慧城市的产生首先要符合几个必要条件:物联网技术手段、云计算技术手段。

二、智慧城市建设活动中,经济法律问题

(一)信息技术体系经济法律弊端体现

在当下构建智慧城市活动中,信息技术体系法律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智慧城市的构建具有狭隘性,没有站在全社会以及技术总体要求的角度出发。我国不断颁布的国家标准法律制度和标准化法律章程等等法律体系,对于传统城市建设活动还较为适合。伴着经济和科学技术进步,智慧城市构建活动脚步加深,互联网和物联网体系的不断发展,当下众多信息技术手段已经不能满足智慧城市建设要求,不能和实际运作缜密结合,进而对我国智慧城市构建带来弊端影响。其二,由于我国法律体系对信息资源保护具有片面性。造成我国法律体系对信息资源保护具有片面性的主要原因是:当下我国的信息技术较为薄弱,没有核心技术手段。尽管伴有一系列可利用信息技术,但是其服务主体是外国企业,进而严重阻碍我国智慧城市的建立。再者,信息技术在我国的采购条例中,不具备严禁法律管理章程,依据我国采购条例的其中一条给出,当下信息技术和智慧化城市的发展脱轨严重,阻碍了智慧城市发展。

(二)市场建构活动弊端体现

在市场构建和和实际运作活动不相符,市场计划无法达到标准要求的等等问题,对智慧城市建设带来消极影响。造成这一现象发展的原因包括下文价格因素。其一目前我国物联网管理规范的松散性,其没有合理化管理章程。依据我国产品质量管理条例给出,虽然其对产品的性能给予相关要求和标准,但是物联网技术产品和传统产品具有不同性,进而原始的质量管理章程不符合对物联网的等新型技术产品的管理和规范,将影响智慧城市建立。其二,电信管理章程的弊端体现。自2014年开始,国家领导和相关部门就对电信产业发展进行信息的规划,以促进电信产业发展。但是站在整体角度来看,其针对电信产业服务环节完善具有瑕疵。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电信产业广泛应用,服务范围狭隘性对我国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产业,也带来不好影响。伴着数字鸿沟弊端发生,这一弊端将会恶化。其三,对于消费人员讯息的保护弊端体现。在二零一三年初期,我国出台了信息安全管理和个人信息保护条例,这一条例出台后,在对我国消费群体合法权益的保方面护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对全社会来看,并不能就整体维度进行管理,且不具备强有力约束性。

三、智慧城市建立活动中,经济法有效运作

(一)增加调控职责性,建立计划法

在智慧城市构建活动中,建立计划法具有重要作用。对于计划的建立,首先要对计划主旨内涵、计划运作主体、管理个体、编制环节、和计划运作活动中,相关体系和环节的关联性等等,建立相对法律章程,降低法律管理效率低下现象发生。其次,要增加法律的责任性,增加法律规范性。对于触犯法律和违反契约的行为,给予相应制裁和惩治。对于违法行为进行管理和制裁,是法律庄严性和权威性体现,增加法律威慑力,是确保法律条例有效原作和发挥最大约束力保障。经济法法律承担具有多样化形式,包括责任制度、经济责任、信誉和诚信体系、刑事责任。

(二)物联网系统的行为管理规范

市场责任管理条例的一则给出,市场的发展在于法律体系的管理和规制。在市场管理活动中,规制法章程和国家宏观调控具有紧密联系,相辅相成,进行简短辅助和直接管理,加快了经济法的发展,完善了经济法规制功能。在当下物联网技术属于起步阶段,物联网市场体系还没有大规模运作,进而需要建立一个灵活和积极的管理环境,为其构建科学环发展目标。所以,对于物联网产业的运作模式,要给予足够灵活运作空间,来促进经济法在物联网主体行为管理活动中发挥最大作用。

(三)对消费主体隐私进行保护

对于消费者主体隐私进行保护,首先应依据我国实际市场运作情况和国情,构建一整套个人信息保护条例。我国的法律是体系,其在对消费者信息保护条例构建时,可以依据西方国家紧凑型立法形式,建立一体化个人信息保护章程,增加对消费者主体保护。其次,也应该对于当下消费主体信息保护条例进行完善。假使单一依据当下消费者隐私保护法的第九款,无法对消费者进行全面隐私保护。应该依据实际市场运作活动和我国国情,增加对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管理规定,利用经营人员和消费人员的不同行为构建整合的法律规制,对消费人员和经营人员共同管理,达到消费者信息保护最大化,为消费者个人隐私安全性做保障。

四、结论

城市是社会和国家重要组成部分,其是伴着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而建立的城市群体。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智慧城市建设理念被提起。智慧城市构建活动,是一个缓慢和复杂任务。因此,在构建活动中,需要对不同环节和弊端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改善智慧城市加努力活动中不足,特别是要关注经济法问题,将极大影响智慧城市建立进程。进而,在智慧城市建立时,要把经济发研究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充分法律经济发积极意义,促进智慧城市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吴余龙,艾浩军,刘兰英,季胜男.智慧城市———物联网背景下的现代城市建设之道[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19(23):191-192.

[2]邬明罡,张桂芳.美国智能电网优势显著政府、法律起关键作用[J].世界电信,2015,26(14):88-89.

[3]罗海林,赵冬臣.论产品标准制定的消费者参与机制———兼谈<标准化法>的修改[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16(04):281-282.

智慧城市管理体系篇8

【关键词】智慧城市;建设;问题;对策

智慧城市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汇聚人的智慧,赋予物以智能,使汇集智慧的人和具备智能的物互存互动、互补互促,以实现经济社会活动最优化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和新形态。智慧城市被认为是继数字城市和智能城市建设之后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并已成为国内外城市走向未来的战略选择。截至2012年底,我国已有154个城市提出建设智慧城市,41个地级以上城市在“十二五”规划或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建设智慧城市。智慧城市的建设将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更能有效提高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笔者认为目前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多措并举、稳打稳扎。

一、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智慧城市理念为城市未来发展展现了一幅美好蓝图,然而,作为一种以科技为核心推动力的城市发展战略,要建成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城市还面临一些突出问题。

(一)认识不“智慧”

目前,虽然不少城市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目标,但对于智慧城市的认识并不一致,对“智慧城市”的理解和操作大多还停留在技术层面,对上层架构鲜有触及。不有些地方的所谓智慧城市规划,甚至根本就没有考虑到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无线宽带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仍然采用以前的技术思路和模式。同部门、不同地区对智慧城市建设所包含的内容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例如,城市规划建设部门往往从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城市规划建设的角度开展智慧城市建设,信息化主管部门则从工业化、信息化相互融合角度去规划本地区的智慧城市建设,而地方政府如地级市则又从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的角度去规划智慧城市。

(二)规划不系统

有些城市由于信息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在信息化建设方面,除转发国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上级部门的有关文件外,尚未制定专门的中长期规划,也没有出台有关全盟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的管理办法及政策法规、标准、规范。管理体系的不健全,已成为该建设项目有序、健康、科学、快速发展的瓶颈。有些智慧城市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尚待提高,规划的实施得不到有效的监控。有些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标准体系和基本技术支撑,信息共享、数据获取与更新机制就没法得到有效的解决,缺乏科学、实用的数字城市建设总体框架和适合不同类型城市使用的建设与运行模式。

(三)标准不规范

物联网等核心技术标准化已成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一大瓶颈,由于缺乏统一标准,数据格式不一,为数字化都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目前物联网技术在高频领域主要沿用国际标准,但在关键的超高频领域,标准仍有国外组织控制,如果照搬这个标准,各级各地的城市都将要支付大量的专利费用,大大增加企业的成本。传感器标签成本过高,使得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推广困难重重。目前制作一个物联网标签的成本大约是1.5元,高额成本决定了这项技术目前只能应用在附加值相对较高的商品上,在低价值商品上则无法推广。所以,尽快建立科学、合理的数据处理标准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四)人才不充裕

建设智慧城市管理信息化建设关键是人才。在我国,由于数字城市建设时间较短,多数城市的物联网起步时间较晚,因而,技术创新人才严重短缺,特别是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既懂技术又熟悉政府流程和企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短缺,使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难以与政府和城市的管理、经营有机的结合起来,影响了信息化平台的运行质量和效率。不少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人才缺口主要集中在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类和信息与通信工程类专业,这类人才主要是指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者副高以上职称。

二、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规划带动

智慧城市规划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关系智慧城市建设的成败。所以,从战略层面来看,建设智慧城市必须制定长远发展规划。欧美国家智慧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也表明,智慧城市建设必须坚持规划先行。截至2011年,我国的一级城市全部制定了智慧城市的详细规划;80%以上的二级城市明确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目标。

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在战略上应注重绿色、泛在和协同的综合统一。绿色是智慧城市建设的灵魂,智慧城市的基本要素以绿色为核心,围绕节能减排和优化环境进行谋划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以此提高城市的宜居度。泛在城市即实现各城市内和城市间在智慧技术支持下的跨越时空的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的网络数字信息联系,使各类资源的效能最大化和最优化,以此提高市民生活和工作的便捷度。协同城市就是要实现城市社会管理各要素间的整合转型,以信息集群为基础,实现跨系统应用集成、跨部门信息共享、跨网络融合互通,体现城市反应的即时性和适时性,以此提高城市管理的灵敏度。我国的城市化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成长的烦恼,包括生态失衡、交通阻塞、能源危机、城市安全等。依靠智慧城市的四大体系,即无所不在的感知体系、高速通畅的信息传输体系、大体量的计算体系、丰富的智慧应用体系,通过绿色、泛在和协同的综合应对方案,城市管理和发展具有了空前的协同和动员能力,从而超越技术层面,为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理念和新目标。

各地的智慧城市规划在科学论证基础上制定出台后,必须确保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绝不能随意改动。否则,智慧城市建设就是一句空话。以往城市建设中,个别地方出的“规划追尾”现象必须坚决杜绝。所谓“规划追尾”是指先前规划缺乏前瞻性,很短时间就被后面规划“重来”。缺乏前瞻性,是“规划追尾”的病根之一。避免这种“不智慧”和“不经济”,必须切实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让科学规划始终走在城市发展的前面。在规划制定过程中,不仅要听专家的,也要多听市民的,还应坚持“得不到多数群众理解支持的规划就不要出台”,以避免因“规划追尾”造成建设性浪费。要以强烈的敬畏心对待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把每笔钱都用在刀刃上,把每件好事都办到市民心坎上。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智慧城市的规划设计要注重结合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特色和各城市与城市群智慧城市发展的特点,因地制宜,实施区别化和层次型的发展战略,以示范引领,积极稳妥推进,走出中国特色的智慧城市发展之路。杭州因地制宜提出了建设“绿色智慧城市”,把“绿色”和“智慧”作为城市发展的突破路径,着力发展信息、环保和新材料等为主导的智慧产业,加强城市环境保护,从而实现建设“天堂硅谷”和“生活品质之城”的城市发展战略目标。

(二)强化产业拉动

智慧产业是围绕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而产生的产业主体和产业生态环境的总和,指围绕智慧城市产品提供、解决方案和运营服务提供的相关产业。智慧产业作为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是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伴随智慧城市建设的逐步推进,将对城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及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等产生重大引领带动作用。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智慧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智慧城市建设与智慧城市产业发展相辅相成,最终打造智慧城市产业链与生态圈,形成良性发展态势。利用智慧技术,加快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推动城市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和新兴潮流。目前,各地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都把发展智慧产业作为推动相关产业转型与升级的主要发展动力。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生产了全球1/2的笔记本电脑和1/8的数码相机,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要大力发展物联网、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智慧产业,支撑智慧城市建设。宁波市也提出将以建设6大智慧产业基地为重点,加快推进智慧产业发展。6大基地分别为:网络数据基地、软件研发推广产业基地、智慧装备和产品研发与制造基地、智慧服务业示范推广基地、智慧农业示范推广基地、智慧企业总部基地等。

实施智慧产业带动,应注意抓好如下工作。一要以智慧城市建设为着力点,积极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积极推进自主创新和工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两化融合,不断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竞争力。二要以智慧型产业和商务配套等新兴产业为引领,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快构建现代新型智慧产业体系。要重点扶持发展嵌入式软件、集成电路设计等核心软件,医疗、外贸、石油化工等行业应用软件,物联网产业和云计算数据服务,网络服务业和数字内容等产业。三要推动组织与技术创新。产业融合发展是智慧城市产业的显著特征,随着行业壁垒的逐渐模糊,新技术逐渐成熟后,融合发展更多地体现为组织形态和业务模式创新,而非技术创新。智慧城市运营是直接面向“城市主体需求”的,体现为基于数据挖掘和创新应用的增值服务,这一环节的发展将推动产业价值链及组织形态发生深刻变革,催生多种产业模式创新。四要出台鼓励软件产业和电子信息制造业等智慧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从园区扶持、产业培育、人才引进、市场支持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智慧产业发展环境,加大对软件产业和电子信息制造业的扶持力度,着力营造良好环境来推动智慧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三)强化创新驱动

不少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把创新作为重要抓手,将建设智慧城市作为提高城市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途径。如南京提出,要以智慧基础设施建设、智慧产业建设、智慧政府建设、智慧人文建设为突破口建设“智慧南京”。将“智慧南京”建设作为转型发展的载体、创新发展的支柱、跨越发展的动力,以智慧城市建设驱动南京的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从根本上提高南京整体城市的综合竞争实力。沈阳是全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近年来致力于创新从老工业城市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转型。为此,沈阳市政府与iBm合作,借助“智慧城市”建设,创新运用绿色科技和智慧技术,以互联网和物联网的融合为基础,为沈阳市生态化建设提供一套完整的方法论,努力实现打造“生态沈阳”的战略目标。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应从以下三方面着力。一要突出智慧应用。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和广泛应用是当前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力量,因此,在智慧城市建设起步阶段应将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放在突出的位置,并随着建设的不断深入努力实现从技术创新向商业模式创新、服务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四个创新联动”的综合创新的转变。对此应该把握三个方面内容:一是着力攻克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关键技术,加快科技创新与核心技术产业化,促进“两化”深度融合;二是着力系统化智慧应用市场开发,以应用来驱动基础设施建设,以应用来带动智慧产业发展,推动信息技术应用与市场机制、管理体制、商业模式创新的有机结合;三是着力标准规范体系建设,促进资源整合共享,为项目示范推广和业务协同奠定基础。二要突出平台融合。要充分利用现有数字化城市管理和服务的基础设施,依据统一的规划和标准,将分属不同单位的现有电子政务资源和建设成果加以整合。集中和简化分散于各个部门、领域的庞大而繁杂的公共数字化资源、管理手段和服务设施,由此终止部门分割、单位分割和层级分割,消除数字化差异与损耗,实现城市数字化资源的大规模整合,初步统一和规整现有的城市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由此形成一个充分涵盖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两大职能的数字化城市管理与服务平台。与此同时,形成一个相应的数字化城市管理与服务联动模式,为改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最先进的手段和条件。三要突出流程再造。要根据本地数字化程度和社会发展要求,变革管理体制,调整管理机制,创新管理方式。为此,要采取联合执法体制,简化城市管理程序。要科学确定职能职责,理顺各部门关系,集中指挥和监督,发挥协同效应。要积极进行管理流程再造,细化管理运作,把城市管理和服务过程中的信息收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反馈、核实结案和综合评价完全置于数字技术规范之下,确保问题发现、处理、监督、反馈、检验都在现场。由此,提高反应速度和工作效率,最终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和新型的城市管理模式,适应智慧城市建设需要。

(四)强化机制促动

健全的机制是加速智慧城市建设进程的有力保证。智慧城市建设涉及面非常广泛,包括信息通信产业管理、城市交通、医疗卫生、教育、社区管理服务等诸多领域,任何一个单一部门主导智慧城市建设都会面临诸多缺陷。因此,必须建立一种能够综合协调各方业务内容并实现资源共享的智慧城市建设机制,统筹协调智慧城市建设。

一要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要建立智慧城市专项协调领导小组工作机制,成立专职机构牵头负责和协调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二要建立政策扶持机制。编制实施智慧城市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统筹智慧城市建设资金,创新政府扶持资金的有效动态支持机制,建立在投融资、税收、产业发展、本地化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的保障扶持政策。三要建立决策咨询机制。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统筹协调、咨询指导、信息联络、考核评估、培训交流、人才培养等相关工作机制。另一方面要加强研究咨询平台建设,积极探索建立开放合作的研究机制,深入开展针对本地智慧城市建设的研究工作。四要完善市场推进机制。着力发挥财政资金“杠杆式”引导作用,强化试点示范和综合创新能力培育工作,狠抓智慧应用市场开发与智慧产业发展联动机制建设,努力做到“开发一个系统,引进一个团队,推出一批产品,培育一个产业,创建一个基地”。

(五)强化人才推动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必须以人才作为智力支撑。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成都市提出要提高城市居民素质,完善创新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以智慧的人文为构建智慧城市提供坚实的智慧源泉。因此,建设智慧城市要以发展智慧人文和智慧生活为目标,要巧用、善用并善待人才,将人才兴市做实做透。要主动适应智慧城市建设的需要,坚持“培育、引进、使用”并重,致力形成集聚人才的新“磁场”,培育造就一支符合智慧城市建设和当地产业发展要求的创新创业型人才队伍,以人才结构优化引领智慧城市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从根本上推动智慧城市发展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使人才成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的“第一动力”。一要优化人才政策。对高层次人才安家落户、创新创业、深造发展等给予优惠政策。要高标准建设高层次人才创业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等,推进人才安居工程着力解决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问题,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二要加强人才培训。大力推进智慧城市人才基地建设,创建一批以智慧产业基地为依托的人才集聚平台。组织开展多层次的智慧城市人才培训,尤其要抓好推进智慧城市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培训,深入学习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尽快提升领导水平和业务能力,以尽快适应智慧城市建设的要求。同时,要对现有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再培训,强化职业技术教育和职工培训基地建设,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职技院校回炉深造等。三要注重高层次人才引进。大力拓展开发海内外人才市场,重点引进高精尖人才、高端领军人才和专业技术精英,让国内外优秀人才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作者简介:

智慧城市管理体系篇9

Keywords:Cross-Borderintegration;modeinnovation;archivesinformatization;archivescloudplatform

1引言

目前,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新媒体和增强现实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深入应用,显现出技术支撑传统行业发展已经到了一定的高度。

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档案学理论与实践存在两个发展的要求或趋势:其一,档案信息资源管理逐步由传统的人工模式和实体模式向平台化、知识化、智能化等自动模式和虚拟模式方向推进;其二,档案工作业务流程由基本层面档案的收集、管理与服务向更高层面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知识服务和智慧服务的方向延伸。这两个趋势必然带来档案学理论与方法研究范式的转型以及档案管理组织结构模式的演变。

然而,各个领域社会实践的不断深化与档案管理理论方法创新滞后的矛盾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信息平台升级而应用跟进滞后、信息资源泛在而处理能力不足等方面。

1.1信息平台升级,应用跟进滞后。目前,档案学研究与档案信息服务的物质基础、支撑条件和核心内容逐渐向知识?Y源、技术资源和理论创新的大方向转移。

传统的档案服务模式主要是档案管理部门自身通过实体档案的借阅、展览、编研和咨询等利用形式来实现自身的价值。这种实体化的档案服务模式已经逐渐远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在线化服务的现实要求。多元化、多样化、共享化、体验化和情境化的档案信息服务呈现出呼之欲出的态势。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撑,这样的档案信息服务是很难开展起来的。

1.2信息资源泛在,处理能力不足。其一,资源的泛在性正在淡化档案收集管理业务的边界性。立档单位的职能活动已与各类资源存在愈来愈多的交集,这些资源包括基础资源、科技资源、人文资源、扩展性资源和个性化资源以及支撑这些资源配置的网络、软件和硬件所构成的硬件资源、软件资源等。档案收集管理范围和所涉及的领域愈来愈宽。

其二,资源的泛在性正在削弱档案部门机构对原生性资源的垄断性。从用户的角度看,信息资源可以从多渠道获取。信息可近性原理和用户最小努力原则表明,用户在泛在的信息空间中将存在更大的自由度,去选择更便利的途径以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源。因此,档案工作面临的挑战将逐步转向信息资源供给能力的竞争上。

其三,资源的泛在性正在颠覆档案信息服务场所的固定性。信息资源的泛在性第一个表现是信息载体和信息环境的泛在性,由此产生了泛在网络、泛在知识、泛在计算、泛在智能、泛在学习、泛在研究、泛在管理、泛在服务等新的变化。就泛在学习而言,已经出现了无处不在的学习,或者说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刻均能通过多样的时空、多样的方式获取多样的信息进行学习。泛在网络也极大地影响了科学研究、管理服务等活动。正因为如此,秉承传统信息资源服务优势的同时,拓展档案服务空间,形成新的泛在网络服务优势,就成为档案工作的新任务。

其四,资源的泛在性正在暴露档案信息服务能力的薄弱性。信息资源泛在性第二个表现是信息服务的长期性、可得性、直接性、移动性、交互性、融合性、情境性、体验性和主动性,信息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愈来愈高。在档案管理服务部门之外,已经形成了广泛的信息获取能力、可靠的信息传递能力和高效的信息服务能力。档案信息服务能力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因此,面对新压力,探索新模式,不断提升档案信息服务能力,才能跟进时展步伐。

在平台化和泛在化特征愈来愈突显的社会情境下,摆在档案工作者面前的是如何适应新的要求,转变传统的档案学思维模式,探索新的理论和应用模式,重新考察具有档案特色的核心理论,用新的视角和理念探讨档案学新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理论方法和应用的再创新。其重要意义在于面对这种多元化的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格局,通过理论与方法的创新,给更高层次的档案学研究与档案信息服务提供支撑,创造新优势和获取新发展。然而,从现有的档案学研究成果来看,还没有成熟的理论和方法能够把资源、技术、管理和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系统化的理论和应用体系。

笔者认为,造成档案工作相对滞后性和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档案工作思维模式相对滞后和创新动力相对不足两个方面。档案学研究应当注入跨界融合模式,以更加开放和共享的理念,加强档案学理论、方法、技术和应用的交叉协同创新与跨界融合创新,逐步形成新的理论和技术应用框架。在此基础上,开展档案管理能力提升工程建设,是适应时代要求和获得自身发展的重要路径。

平台升级和资源泛在特性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为此,本文结合智慧城市档案管理云平台体系建设,探讨跨界融合模式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问题。

2确立档案管理平台功能的中心性定位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也可以说是一个复杂巨系统,或者说是一个生态系统的建设。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是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信息进行全面感知和智能处理,以实现管理上的协同化、精准化和服务上的智慧化、智库化[1]。

智慧城市建设包含的要素非常广泛,涉及智能建筑、智能社区、智能园区、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公共安全、节能环保、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方方面面的信息资源建设、业务平台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2]。

从智慧城市建设以信息流为主线的目标设计来看,档案信息化建设应是其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因此,档案部门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具有其不可或缺性[3]。同时,具有档案管理中心、数据监管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的三个中心职能。

2.1智慧城市的档案管理中心定位。iBm公司于2009年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的一般框架,该框架突出了两个重要的支撑要素,也就是云计算平台和数据处理服务。

从智慧城市的信息集成性来看,基于跨部门和跨平台的协同环境,完成各类业务信息的标准化处理、集中统一收集和管理是其重要任务之一,档案管理部门应当成为这一重要任务的主要承担者。因此,需要将数字档案信息资源体系作为智慧城市信息资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确立档案管理中心的角色定位。

档案管理中心具有数字档案信息资源体系的“总库”地位,并具有维护信息的原生性和集成性的重要职能。档案管理中心通过建立网络化的“归档”为入、“利用”为出的机制,拓展中心职能,逐步发展成为智慧城市信息资源汇入和辐射的信息总枢纽。

从云计算平台和数据处理服务的关系上来看,数据处理服务依托云计算平台贯穿于智慧城市运行中纵向和横向的各个层面,既包括数据感知、数据传输、数据析取、数据存储、数据访问等基础性数据获取与处理功能,也包括与业务层密切相关的数据分析与建模、可视化与决策支持、语义与元数据等数据智能处理功能。通过数据处理服务,面向应用层的各种类型应用,如城市规划、健康保险、交通运输、公共安全、环境保护、公共事业、医疗卫生、教育培训、信息公开和应急服务等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支撑,从而实现社会化、智能化、便利化的智慧管理与智慧服务[4]。

在数据感知层、数据资源池层、数据处理业务层、数据支撑应用层和社会化智慧服务功能层等五个层次的智慧城市建设框架之中,档案管理工作所处的层次和角色如何进行定位,将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在一般认识上,档案工作处在数??支撑应用层和社会化智慧服务功能层之间,各机关团体、企业和事业单位在自身的职能工作活动中形成的记录,机关档案部门和各级各类档案馆按照归档范围和进馆要求,进行档案的收集与管理。在此基础上,再面向各级各类的职能工作部门和面向社会开展档案提供利用工作。

智慧城市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在技术层面上可以采取智慧城市档案管理云平台建设的思路。在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框架下,建设两级档案管理中心,其支撑平台是智慧城市档案管理云平台。

一级中心是在数据支撑应用层中增加与各类应用相对应的档案管理中心,即云档案室;另一级中心是在数据支撑应用层之上建设档案管理中心,即云档案馆。两级档案管理中心依托“地区云”平台,形成智慧城市档案管理云平台体系。

智慧城市档案管理云平台体系可以看作智慧城市档案信息资源的云端策源地和云端聚集地,是在“地区云”基础设施建设和统一的规范标准建设的基础上,通过横向与纵向的融合设计,搭建的智慧城市档案管理云环境。智慧城市档案管理云平台体系是联结智慧城市各个领域业务信息平台的枢纽性节点平台共同构成的平台体系,具有智慧城市线上线下(o2o)并重的档案管理职能。

档案工作既要明确这一最基本的定位,也要面向智慧城市建设,按照档案开放和信息公开原则以及纵深切入到底和横向延伸到边的原则,把共享与开放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进行制度设计和应用设计。据此开展跨界融合的智慧城市档案管理云平台建设,重塑组织和业务流程,形成新型档案信息化体系,使档案管理部门成为原生性信息的保管利用中心,才能适应云计算平台上的智慧服务对档案工作的新要求,充分发挥档案管理部门在智慧城市建设体系中的独特作用。

2.2智慧城市的数据监管中心定位。从智慧城市的信息保障性来看,对智慧城市建设中各类业务平台中的信息流,除保证其规范化和标准化,更重要的是确保信息的原始性、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系统性和安全性。这需要在电子文件形成的前端和电子文件效用完成以后的末端,整个电子文件形成的生命周期,进行有效的和可信的控制。而这一点,正是档案部门的重要使命。

从智慧城市的数据安全性来看,需要开展基于智慧城市大数据的档案监管工作。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除了空间信息和数字化信息,还将会持续涌现各类海量的感知信息和网络信息,这些信息共同构成了智慧城市大数据[5]。智慧城市大数据反映了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各单位以及民生工作的真实面貌,需要纳入档案业务指导与监管的工作范畴。

2.3智慧城市的信息服务中心定位。从智慧城市的信息窗口性来看。政府信息公开是智慧城市建设中一个重要的内容。2007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明确规定,档案管理部门是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的重要场所。

从智慧城市的信息服务性来看。智慧城市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惠及民生和促进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因此,增强咨询服务能力是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档案管理部门一旦拥有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各类原生信息资源,利用各类智能手段和方法增强咨询服务能力也就成为责无旁贷的重要工作任务。

3确立档案管理平台建设的嵌入性定位

3.1智慧城市综合平台的业务性嵌入。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之一是跨领域整合各类行政业务,实现行政事务的协同化,通过开放的单一窗口实现便利化服务,提高整体工作效能和办事效率。因此,档案管理平台建设不能孤立进行,需要嵌入各类业务信息的迁移和多种业务平台整合之中,同步开展建设工作。

其一,管理层面的体系化嵌入。智慧城市建设虽然涉及面很广,但也有整体布局和分层、分级、分区域、分专业、分系统、分部门的具体规划。我国档案管理机构的设置与智慧城市建设具有体制上的一致性,可以依托基层档案管理部门按照立档?挝坏闹腔鄢鞘薪ㄉ璺桨附?立基层的智慧城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在此基础上,按照各级各类档案事业管理机构的层级关系和指导关系建立省区市和国家层面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中心。

其二,制度层面的适应性嵌入。智慧城市档案管理云平台建设要充分利用智慧城市综合平台,以政务信息公开和档案开放原则,通过档案管理的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完善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档案业务管理制度、各种类型的专业档案工作制度和各类档案开放利用工作制度。

其三,技术层面的标准化嵌入。档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要采取遵从智慧城市建设的技术规范与标准体系原则,实现与智慧城市各类业务平台所具有的诸如大数据挖掘、云计算、复杂事件响应与处理等功能模块的对接。

其四,平台层面的网络化嵌入。智慧城市档案管理云平台建设可以纳入“地区云”建设规划,按资源共享、协同共建的原则,利用“地区云”建设的各类资源,包括网络资源、技术资源、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环境资源等进行建设。

在档案管理体制、机制、标准和规范协同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网络化嵌入设计。将档案管理平台专业化地接入智慧城市综合管理平台,建立智慧城市档案管理云平台体系。逐步实现智慧城市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的在线动态管理,包括在线收集、在线归档、在线整理、在线存储、在线鉴定、在线保管、在线统计、在线编研、在线检索、在线利用和在线咨询服务等,为开展智慧城市档案信息资源的网络化建设与管理服务提供平台保障。

通过档案管理云平台体系建设,形成跨界融合与开放共享并重的智慧城市档案管理新模式。通过管理和技术上的再创新,使智慧城市档案管理云平台在泛在网络环境下,在智慧城市生态体系之中,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中心,联结智慧城市各个领域业务信息平台的枢纽平台,进而发展成为智慧城市大数据档案管理的策源地和集聚地,并逐步上升为智慧城市信息资源汇入和辐射的信息枢纽。

3.2档案网络信息安全的前端性控制。加强可信电子文件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和技术平台建设,进行前端控制是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目前,各类技术平台和业务平台在角色管理、身份识别、权限设置、访问控制、加密控制、容灾备份、入侵防火墙等技术层面的应用已相对成熟,与网络安全技术相关的规章制度、标准和规范也都比较健全。但是,有了数据安全和信息安全,并不等于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质量有了保证。因为,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除信息内容,还包括电子文件全生命周期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背景信息和关联信息,这些信息和电子文件自身内容一起构成了电子文件有机整体。

因此,需要建立统一的元数据标准进行前端控制,以增强电子文件安全管理的可信性、真实性、完整性、系统性、准确性和成套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档案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检索、编研、利用的质量。

4确立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体系化定位

传统的档案管理主要侧重于实体档案管理,“互联网+”环境下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的相应机制没有建立起来[6]。还存在标准规范对接、软硬件对接、网络对接、数字资源对接等方面的现实问题。

具体表现为:其一,适用于智慧城市建设的档案信息资源加工处理的原则方法、制度规范和标准化工作上存在差距;其二,适用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档案管理软件和硬件系统不完善;其三,与智慧城市各级各类业务管理系统互联互通的档案管理平台建设较为乏力;其四,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存量建设不足、增量建设不力,其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和成套性的质量控制也不尽如人意等。

笔者认为,以体系化定位进行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模式创新和模式转换,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体系化建设的基本思路是树立大资源观,将技术与平台、载体与数据共同纳入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框架并加以综合管理。

4.1确立各类技术和平台的信息资源属性。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档案信息资源建设都是档案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在信息技术广泛而深入应用的今天,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更是档案管理基础性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从数字化发展的角度来看,数字资源对信息技术和信息平台的依赖性愈来愈强。从档案载体发展来看,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的应用,依赖于各种信息平台的全媒体档案载体类型和载体形态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有些载体类型和载体形态中的数据难以甚至不能转化为实体档案形态加以收集、保管和利用。这已经成为传统档案信息资源体系建设的瓶颈问题。因此,应确立各类技术和平台的信息资源属性,将技术和平台作为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建设。

4.2确立各类载体和数据的信息资源属性。智慧城市大数据具有跨界生成性和分布存储性,这对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原则来说是一种挑战。

智慧城市大数据档案管理可以运用云计算平台,用整体迁移上云的方法,在物理分散的情况下实现逻辑上的集中管理。这样,既在逻辑上坚持了档案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又在空间上节省了扩建档案保管场所和新建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成本。

对于在大数据基础上产生的数字档案资源,按照数字档案收集管理的相关规定,将其中反映职能工作活动面貌的数字资源归档,实行双套制和双重备份制管理,形成大数据档案、数字档案、实体档案和实物档案并存的信息资源体系。

4.3确立存量资源数字化与应用的联动性。档案信息资源体系化的建设,存量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是基础。

首先,标准联动。存量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加工,要以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为基础,进行地方与行业档案信息化标准和规范的建设工作,在信息资源的标准与规范方面做到无缝对接。

其次,技术联动。结合智慧城市档案管理云平台建设的规划和目标,开展积极有效和扎实的档案数字化加工工作。同时,充分运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增强现实、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条件成熟时融合广播网和电视网等技术,将存量的档案数字资源进行知识化和智慧化加工处理,??现实体档案与数字档案在各类终端设备上的一体化管理,形成存量资源与应用联动的档案信息资源体系。

4.4确立增量数字资源线上线下的互补性。将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平台无缝接入智慧城市的各类业务平台体系之中,利用电子文件前端控制和电子文件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的规范与标准,在实现增量资源线上管理的同时,探索线上与线下相协调档案管理新模式,形成线上和线下互补的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一体化管理体系。

5确立档案管理制度设计的融合性定位

在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泛在的信息空间正逐步确立,云计算服务平台、移动计算服务平台、多网融合信息服务平台以及物联网信息服务平台等得到了更加深入的应用,而且这些应用具有跨界融合性。

智慧城市背景下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应以跨界融合性思维,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开展。在宏观上,从国家和地区层面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和支持围绕智慧城市建设,开展档案管理体制和机制融合创新,同步完善档案法规和信息技术应用的标准规范。在微观上,按照智慧城市建设所属行业,分级、分类、分领域、分行业、分专业地深度融入,开展平台化的档案管理典型示范与应用推广工作,达到统筹规划和全面实施的目的。

档案管理制度融合创新的具体举措是强化体制与机制、政策与法规、标准与规范、创新与示范等设计方面的系统性、导向性、一体化和联合性。

5.1体制与机制的系统性设计。开展档案管理云平台体系建设,要以管理制度、体制机制、业务标准的融合对接为基础进行。一方面,智慧城市背景下档案管理的体制和机制改革与创新,应作为政府主导的系统工程进行顶层统筹的政策设计、制度设计、规划设计、方案设计、管理设计。另一方面,为适应智慧城市建设的新要求,认真研究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各类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则和方法为指导,进行体制和机制再创新。通过政策与制度的融合对接,建立和完善智慧城市背景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制度体系、技术体系和方法体系。

5.2政策与法规的导向性设计。

5.2.1支持数字资源的平台化建设。目前,档案信息存储与传递的媒介形式因技术进步而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承载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各类业务平台在信息的表现形式和管理方式方法等方面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为适应这一变化以及适应未来网络发展新趋势,提高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的质量,国家档案局和相关机构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档案管理法律和法规性文件。如国家档案局在颁布的第1号令、第5号令、第6号令、第8~第11号令中,从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角度,对新的档案载体形态及其支撑技术的管理问题均作了原则性要求。

这些要求涉及设施与安全、归档平台、数据质量检查、载体质量检查、网上交接、脱机存储、成套数量、安全利用、不同载体归档互联、元数据与背景信息归档、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副本归档、电子文件备份中心、企业电子文件归档和社区电子文件归档等多个方面,对有效地开展数字资源的平台化建设工作提供了依据。

从智慧城市档案管理云平台体系建设的角度看,上述规定也有许多值得改进和补充的地方。建议根据泛在网络发展和信息媒介演进的新需求,进行系统化的补充和完善,加大对数字资源的平台化建设的支持力度。

5.2.2支持跨界合作的信息化建设。在档案信息化专项建设方面,国家相继出台了档案数字化和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政策,鼓励探索采用信息技术平台和网络平台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信息服务和存储服务[7]。如,2002年11月25日,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的《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2010年6月17日,国家档案局的《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2014年7月14日,国家档案局的《数字档案室建设指南》;2016年5月26日,国家档案局办公室关于征求《企业数字档案馆(室)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等。

这些政策文件的出台对档案信息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建议在跨界合作的信息化专项工程建设领域强化政策扶持,推进档案信息化向纵深发展。

5.3标准与规范的一体化设计。目前,智慧城市建设中各类信息标准和规范存在一定的差别,与之相适应的档案信息化建设标准和规范尚没有完全统一。标准和规范的不一致性,将会导致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各类数据之间的兼容性问题。

1999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数字档案管理相关标准与规范,如,《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GB/t17678.1―1999)、《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18894-2002)、《电子文件归档光盘技术要求和应用规范》(Da/t38-2008)、《照片类电子档案元数据方案》(Da/t54-2014)、《档案关系型数据库转换为XmL文件的技术规范》(Da/t57-2014)和《电子档案管理基本术语》(Da/t58-2014)等。这些标准与规范是开展智慧城市档案管理云平台体系建设的基础。

档案管理部门可以利用现有的标准化协作平台,参与智慧城市信息资源标准和规范的制定过程,改进和完善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和规范,逐步形成一体化的标准与规范体系。

5.4创新与示范的联合性设计。建议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与相关部委联合推出智慧城市档案信息化项目库。通过项目库提供相应的项目建设资金,带动信息化建设项目研究、应用与示范,并在一定的范围内开展项目的创新应用推广工作。

建议各省(区、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探索创新与示范联合推动的管理模式,为智慧城市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新动力。

6确立档案服务体系建设的共享性定位

6.1确立技术共享支撑服务的理念。运用云计算所倡导的设施即服务、软件即服务、平台即服务的理念,确立技术共享支撑服务的思维模式,充分利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各种媒体形态和传播渠道,推进档案信息服务的便利化。

运用技术共享支撑服务理念,构建线上线下联动的服务系统,实现各类终端的线上档案浏览、检索和借阅。同时,丰富各类专题展览、全媒体立体展示大厅等载体形式,实现线下档案的利用体验。

6.2确立网络共享便利服务的理念。建立“互联网+跨界联合”的档案信息资源协同开发与服务新模式。便利化服务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其基础是通过综合平台跨界集成各类业务,实现一站式服务。

传统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信息服务模式,主要是档案管理机构自身基于馆藏并按照社会需求而开展起来的。这种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服务的模式难以满足智慧城市建设的便利化服务要求。因此,确立“互联网+跨界联合”思维,建立和完善档案信息资源网络化协同开发与服务新模式就成为必然选择。

“互联网+跨界联合”服务模式具有两个重要的推动作用,即服务模式的优化和服务优势的强化。通过模式优化和优势强化,使档案信息资源的网络化开发和智慧化服务更为有力。

优化档案服务模式可推进传统档案信息服务实现六个转变。即变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服务的孤军奋战为联合作战、变单平台协作为跨平台协同、变单渠道信息来源为多渠道信息来源、变单向信息服务到交互信息服务、变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变有限服务到泛在服务等。

强化档案服务优势可进一步增强档案信息服务的四个优势。即跨界联合的专业互补优势、服务主体与服务对象交互的自媒体优势、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的信息集成优势以及技术与平台资源作用发挥的综合优势等。

6.3确立知识共享智慧服务的理念。其一,开展档案内容的智慧化组织工作。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其重要内容之一,而信息资源内容的组织则是其重中之重。智慧城市档案管理云平台作为智慧城市原生信息资源的中心平台,更应当率先开展档案内容的智慧化组织、管理与服务工作。信息资源内容的组织需要以用户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以知识化为核心,以技术为支撑,以智慧服务为目标进行。

其二,开展档案知识管理团队建设工作。档案内容的智慧化组织需要构建稳定的团队开展工作。团队建设可以在档案馆原有编研力量的基础上,通过培训学习、经验交流和实战训练等方式逐步形成。通?^团队化知识组织与知识服务,不断提高档案信息资源知识化和智慧化组织与加工处理的能力,满足智慧城市建设对档案信息服务的精细化及便捷化要求。

其三,开展档案知识服务平台建设工作。与数字化办公平台、可视化公共平台等相对接,以动态和可视化的方式呈现档案信息内容所反映的对象[8],提升档案服务质量和水平。

7确立档案人才队伍建设的协同性定位

一是确立制度设计的协调性。与体制和机制创新相结合,人事制度改革相配套和区域人才培育项目相协调,建立和完善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体系和制度体系。激励档案工作人员积极投身于智慧城市档案管理云平台建设中,全面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使更多的信息技术应用人才脱颖而出。

二是确立教育资源的互补性。多渠道开展现有档案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和继续教育,充分利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各类政策资源、行业资源、产学资源、技术资源、网络资源和智力资源等各类资源,联合开展各种类型的继续教育活动,全方位提高档案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

三是确立培引使用的交流性。确立需求驱动、政策激励、跨界联合、协同共建的人才培引政策,强化信息技术应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力度,用交流的理念吸引各领域信息技术与网络优秀人才加入到智慧城市档案管理云平台建设之中,形成跨界联合与交流互动的高层次档案信息技术应用人才培引使用机制。

四是确立能力培养的多元性。通过政策引导,支持档案工作人员参与跨界融合的学术交流、技术交流、经验交流、参观学习、现场训练、访问互动、业务指导、决策咨询、项目管理等活动,使档案专业技术人员开阔视野、贴近实际,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五是推进成长环境的网络化。建议实施互联网+档案人才行动工程计划项目。通过全媒体信息和技术共享形式,构建档案人才队伍建设的自我成长、培育引进、互动提高的在线模式,发挥“互联网+”的倍增效应,快速提升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的整体能力和水平。

8结语

智慧城市管理体系篇10

智慧城市智慧在何处?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的结果,智慧城市是信息系统的大综合、大集成、大协同,智慧城市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杠杆,智慧城市的重点在智慧服务和管理。

信息技术合力

以物联网、移动通信、云服务和系统集成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智慧建设智慧城市必不可少的技术支撑;以智能传感器和卫星定位为代表的物联网技术,解决了信息实时采集的问题;以3G、4G、ipv6等为代表的移动通信技术解决信息高速传输的问题;以云计算、大数据等代表的云服务技术解决信息高效处理的问题;以数据库技术、软硬件集成等系统集成的技术解决各系统整合协同的问题。

如果说信息技术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了技术可能,那么,单个的信息技术还是不能解决构建智慧城市的所有难题,只有信息系统的大综合、大集成、大协同,才为建设智慧城市提供了可能。

大综合是指智慧城市是一个巨型的系统。在结构上,包括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应用服务、安全体系、体制机制、标准规范等方面,同时还包括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生态等领域。大集成是指智慧城市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各领域信息系统不是简单堆积,而是采用科学的系统集成方法,实现同构、异构系统的有机衔接、互联互通。大协同是指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各系统之间可协同作业,高效处理各类事务,同时,各类系统具有可扩展性、开放性,因而也是可发展升级的。

智慧城市的作用不容小觑。智慧城市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杠杆,能够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产业快速成长;能够带动数字内容、运营服务业发展;能够带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智慧城市的重点在智慧服务和管理。第一,通过网格化的管理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精准、可视、可靠的网格化城市运行管理网络延伸到社区、家庭和个人,逐渐覆盖城市所有要素,有效支撑城市安全、可靠运行。第二,通过网络服务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在东京,电子病历系统在各类医院基本普及,医院采用笔记本电脑和pDa实现医生移动查房和护士床旁操作,实现无线网络化和移动化。在首尔,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管理人员可以随时随地掌握道路、停车场、地下管网等设施的运行状态。在迪比克,以智能的水、电和交通运输为重点,通过互联网、计算机、传感器、软件等一套智能系统,用以指导政府、企业和市民用水、用电和交通运输。

问题待解

当前,在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包括缺乏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重建设投资、轻应用服务,重社会管理、轻公共服务,缺乏完善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和建设和运维模式难以持续。

不难看到,许多地方在规划和实施智慧城市过程中,仅仅关注单个信息化项目建设,不注重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对智慧城市统筹规划和总体架构把握不够,从而在建设过程中形成新一轮信息孤岛,造成新的投资浪费和重复建设。智慧城市的根本目的不在于表现形式上,更重要的是为公众提供实用的服务,为公众带来实惠。但在实践过程中,智慧城市建设通常被当成政府形象工程。

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重硬件轻软件的观念,导致软件、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投入与硬件投入比例失衡,呈现出高硬件投入、低软件投入的局面。从50多个城市的《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智慧城市工作重点来看,智慧城市更多关注社会监管功能,而非公共服务。很多城市采纳国外厂商的解决方案,并依托国外厂商建设城市重要领域的信息系统,这必然造成严重的信息安全隐患。当前,我国芯片、元器件、网络设备、通用协议和标准90%以上依赖进口,防火墙、加密机等10类信息安全产品65%来自进口。采用国外信息技术和产品,一方面将使所有信息暴露在别人眼皮底下,信息泄露无法避免;另一方面,我国的重要信息系统等将更易受到攻击。

各地对智慧城市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的认识明显不足,再加上缺乏运营和运维管理的长效机制,缺乏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法制环境,使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难以发挥,无法激发社会力量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导致智慧城市建设难以持续推进。

多管齐下

出现问题并不可怕,问题的出现恰恰为建设智慧城市提供了思路和路径。

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应做好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注重城市发展特色和应用特色,注重以智慧城市应用带动新兴产业发展,创新智慧城市商业模式,制定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的运作机制和标准规范。从全局的视角出发,进行总体架构设计,对架构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种正负面因素进行统筹考虑。

在建设策略上可采取“梳子型”法。梳子筋是以若干模块形成的可组装可拆卸的支撑平台,梳子齿是独立存在的应用系统。应用系统与支撑平台组装在一起,形成智慧城市总体架构。在设计过程中,注重各业务系统之间的逻辑关系,解决信息孤岛,实现关联系统之间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同时注重城市发展特色和应用特色,以应用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促进城区发展,推进产业经济和城区发展的协调融合。

要注重以智慧城市应用带动新兴产业的发展。智慧城市的发展是市场动力,中国不缺资金也不缺市场,有了资金和市场,产业就能够培育,包括智能装备产业、软件集成行业、信息服务业等。

要推动建立自主可控信息安全产业体系。一个是要加强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信息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的研发,充分利用智慧城市建设市场,把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研发出来,加大对信息安全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加快国产技术和装备的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