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网络舆情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31:16

国外网络舆情分析篇1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研究综述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6.06.137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6-0-02

2016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网络的不断发展使信息传播向公众敞开了“参与之门”,让公众有了更多话语权,网络也成为各种社会事件、问题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场所,尤其是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网民的行为在网络媒介功能作用下,往往引发新的网络风险或公共危机事件。《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建立社会舆情信息汇集机制和分析机制。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公共舆论管理、危机传播理论、网络舆情技术模型与平台建设等方面。

1.1公共舆论管理

normanR.Luttbge指出公共舆论、媒体和决策三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t.Glasser.&C.Salmon指出公共舆论客体的重点研究对象是社会问题。a.Cvetkovich认为民意调查是公共舆论管理中重要的研究方法。

1.2公共危机传播

endreny和Singe通过对不同媒体在灾害事件中报道的传播内容进行分析,发现政府官员对危机信息传播具有重要影响。Benoit指出政府在危机管理中要勇于负责,及时传播有效的危机事件信息。JonathanBernstein认为对公共危机的处理办法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才有可能使危机传播趋于稳定、和谐。

1.3网络舆情理论研究

patriciamoy认为突发事件的应对和舆论引导不当是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主要影响因素。noelle-neumann认为公众意见在网络舆情的形成中有重要作用,一方意见会因为另一方意见的沉默而成为某种一致性的舆论,进而演化为网络舆情。

1.4网络舆情的技术与模型研究

Hegselmalm等人指出在网络舆论传播过程中,舆情观点是多种观点的共同交互结果。elgazza强调领导者的重要性,认为负有传播、解释各种观点责任的个体,可以轻易地、完全地改变其他个体的看法和观点。antioinenaud等人认为采用聚类算法等方法和技术,对网络上的舆情话语进行舆情简报处理、倾向性分析等操作。Vadrevus、Gelgif、Davulcuh等人认为对网络舆情可以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如Fisher判别法、距离判别法等。

2国内研究现状

2.1网络舆情的内涵及特征

陶建杰指出公众借助网络来表达自己对社会发生的焦点事件、热点问题的言论与观点就是网络舆情。纪红等人指出网络舆情就是公众通过网络对社会事件的发展变化中执政者及政治价值持有者的基本态度。徐晓日认为网络舆情具有来源广泛性、发生突然性、指向倾向性、传播极化性和匿名性五大特征。

2.2网络舆情的演变过程与机制研究

曹劲松认为网络舆情发展包括“散播―集聚―热议―流行”四个阶段和“爆发、升华、延续”三个关口。顾明毅认为网络舆情的发展一般包括早期传播―社会性知情―社会性表达―社会行动等阶段。王国华以“药家鑫案”为例,重点从事件、公众和媒体三者关系分析了意见领袖的作用。唐超认为网络情绪在网络舆情演化过程有着重要作用,并提出网络舆情的情绪演化规律。

2.3网络舆情的分析模型与技术研究

郑军设计了web舆情系统模块,并构建舆情热点发现和追踪模块。谢海光和陈中润等人提出了舆情分析“十点”论,并对突发事件的传播、扩散以及影响进行实证研究。马海兵指出舆情分析引擎是网络舆情监控技术的核心。李晓黎认为舆情采集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信息检索技术等各类技术是政府监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支持保障。

2.4网络舆情的对策研究

第一,加强舆情引导能力。秦健认为,突发事件发生之后,可以鼓励党政部门领导、部门新闻发言人、宣传部门工作者等开通微博,就发生的事件进行线上评论、解释或答疑。蔡晓平等人认为,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要掌控主流舆论,对信息进行有选择性的分类与引导,满足公众需求。第二,加强舆情监控制度保障。白树亮认为要利用法律制度来对网络舆论进行规范控制。周文飞认为以法制化为核心,建立舆情监控体系是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关键。第三,推动监控技术防范保障。郑保章认为要注重从技术层面上对网络信息进行筛查,如使用具有信息分级以及筛查功能的浏览器;使用专门的信息筛查软件,有效阻止信息进入广域网。

3结语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学者都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但是在某些方面还存在值得加强的地方,如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跨学科分析尚存在不足;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规律还需要深入探讨;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还有待加强等,这也是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未来值得研究的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1]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6.

[2]高波.政府传播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3]刘杰.网络诱致突发事件:概念、特征和处置[J].中国行政管理,2010(2).

[4]许鑫,章成志,李雯靖.国内网络舆情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3).

[5]ZhouY,moyp.parsingFramingprocesses:theinterplayBetweenonlinepublicopinionandmediaCoverage[J].JournalofCommunication,2007(1):79-98.

[6]elisabethnoelle-neumann.theSpiralofSilence:publicopinion-ourSocial[m].endedition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93.

[7]RainerHegselmann,UlrichKrause.opinionDynamicsandBoundedConfidencemodels,analysisandSimulation[J].JournalofartificialSocietiesandSocialSimulation,2002(3).

[8]StaufferD,oliveirapmC.persistenceofopinionintheSznajdConsensusmodel:Computersimulation[J].theeuropeanphysicalJournalB-Condensedmatter,2002(4):587-592.

[9]antoinenaud,ShiroUsui.explorationofatextCollectionandidentificationoftopicsbyClustering[J].LecturenotesincomputerScience,2007(12):115-124.

[10]陶建杰.完善网络舆情联动应急机制[J].当代行政,2007(9):28-30.

[11]纪红,马小洁.论网络舆情的搜集、分析和引导[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7(6):104.

[12]徐晓日.网络舆情事件的应急处理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7(1):89-93.

[13]曹劲松.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J].新闻与写作,2010(5).

[14]顾明毅,周忍伟.网络舆情及社会性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田[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5):67-73.

[15]王国华,张剑,毕帅辉.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中意见领袖研究――以药家鑫事件为例[J].情报杂志,2011(12):1-5.

[16]唐超.网络情绪演进的实证研究[J].情报杂志,2012(10):48-52.

[17]郑军.网络舆情监控的热点发现算法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

[18]谢海光,陈中润.互联网内容及舆情深度分析模式[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3):95-100.

[19]马海兵.网络舆情及其分析技术[n].光明日报,2007-01-30.

[20]李晓黎.web信息检索与分类中的数据采掘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1.

[21]秦健.网络舆论的引导和控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4):151-152.

[22]蔡晓平,李海云.高校网络舆情诊断及引导研究――以广东省高校为例[J].高教探索,2011(6):27-30.

[23]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高校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引导模式研究初探[J].北京教育,2011(7):29-32.

[24]中共中央宣传部舆情信息局.舆情信息汇集分析机制研究[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

国外网络舆情分析篇2

涉警网络舆情的内容是多样的,如公安执法执勤活动、警务人员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对外宣传报道等;此外,涉警网络舆情易受到境外媒体的关注,并借机激化矛盾。对于公安工作而言,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导致其造成的现实影响具有多样的特点。真实的网络舆情对公安工作具有推动作用,而失实的网络舆情将会产生多种负面影响。首先,会损害公安部门的整体形象,破坏和谐互助的警民关系,阻碍公安工作的开展,甚至会引发,扰乱社会的稳定。如在海南东方市“3.23”群体性械斗事件中,大批村民烧镇政府机关和公安机关,并造成多辆农用车和卡车损毁,多家店铺被烧毁。[4]其次,涉警网络舆情在边境地区的影响更为恶劣。由于边境地区与邻国山水相依,日常联系密切,同时,部分公安工作具有涉外性的特点,政治敏感性强,负面网络舆情具有上升到国家层面的可能性,影响到国家关系;再次,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如果某一舆情受到不良言论的引导,经过各方的“推波助澜”,将事件影响扩大化,将会影响到辖区内的民族关系。

2涉警网络舆情对公安工作的影响

在网络舆情产生、发展的过程中,洛仑兹的“蝴蝶效应”逐渐显现,互联网上一位普通的网民的发帖、新闻媒体的简短报道都可能吸引几万甚至是几十万的公众跟帖、转载或评论,使消息本身发生质的变化,改变事件的既定走向,正如同“巴西的一只蝴蝶煽动一下翅膀,会扩展成北美洲的暴风雪”。涉警网络舆情亦是如此。当前,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攻坚期,亦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作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中坚力量,公安部门任务特殊,职责重大。一方面要开展日常的执法执勤活动,如出入境旅客检查、治安管理、缉毒、缉私、刑事案件侦查等;另一方面,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执行一些对抗性、矛盾性较为突出的任务,如行政执法、处突维稳等。所以,公安部门自然会成为网络舆论的焦点。正面的、真实的报道有利于宣传公安部门的工作、促进公安工作的开展,但是,负面的、失实的报道在网络上传播后,经过不法分子的鼓动、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歪曲,将会对公安工作造成恶劣影响。损害国家形象和公安部门形象仅是其中一方面,最严重的是引发,影响社会的安全稳定。如2012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发生的由缉私执法引起的,上千群众聚集,造成多名缉私民警受伤、多台警车受损。[5]公安部门的部分执法执勤活动,如采取强制措施、处置突发事件等,带有强烈的对抗性和冲突性,群众理解不够深入,相关消息经常被人为加工、夸大后上传到网络上,以博取同情和关注。经过传播、煽动后,引发边境群众群体上访、阻塞交通、围堵、聚集闹事等,从而影响警群关系,阻碍公安工作的开展。从上可以看出,公安机关提升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是建设和谐社会和做好新时期公安工作的需要。[6]

3涉警网络舆情监测机制分析

3.1涉警舆情信息的来源近几年,互联网的发展极大地便利了网络信息的传播,除计算机外,手机已经成为新增网民的第一大来源,在2013年上半年的新增网民中,70.0%使用手机上网[7]。在此影响下,社交网络工具发展迅猛,网络论坛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传统媒体地位虽然下降,但是由其引发的网络舆情却屡见不鲜。这些网络工具具有信息多样、传递便捷、方式互动、成本低廉等特点,成为了信息传递和民意表达的主要途径。传统的新闻媒体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草根新闻”大行其道,并有占据主流新闻之势,信息传播的过程已经演变成由网民推动的大对话,有关公安部门的信息一旦在网上,就会迅速传播。涉警舆情信息也正源于此。

3.2监测的技术手段网络舆情监测,技术手段是保障。面对网络上庞大的信息量,单纯依靠人力是无法甄别的,只有利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对网络舆情进行实时监测,才能控制不安定因素的发生,因此,网络舆情监测程序成为首选。涉警网络舆情监测程序应当满足以下几个要求:一是能够实现对境内外网络数据的智能采集、实时全面监测;二是能够对获取的相关信息进行全面分析、主体分析、主题跟踪、热点分析和相关信息推介;三是根据分析的结果对事件进行预测,并给出处置建议;四是根据公安各部门的管辖范围自动发出预警信息;五是能够根据舆情事件的处置情况对信息进行补充收集和二次分析判断。目前,国内市场上的网络舆情监测软件种类多样,如谷尼、乐思、红麦、汇金等,其功能主要有数据采集、微博信息监测、自定义URL来源及采集频率、内容抽取识别、短信邮件舆情预警、热点话题和敏感话题识别、舆情主题跟踪等,基本上能满足需要。

3.3监测的组织管理流程网络舆情监测的组织管理流程如图1所示。

3.3.1网络舆情收集网络舆情收集是网络舆情监测的第一步,没有收集,监测便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收集首先要确定主题内容和舆情源,主要根据不同时期公安工作的形势、用户意图和网络舆情热点来确定,并拟定收集计划,由专人负责实施,力求做到全面、准确、具体,实现舆情的早发现、早关注、早控制。

3.3.2网络舆情分析分析是舆情监测的重要一环,其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网络舆情事件处置的效果。分析可以采取程序自动分析和人力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程序自动分析的基础上,组织人力进行再次确认。分析的内容包括网络舆情产生的原因、网民的态度、造成的影响、发展的趋势、事件可能出现的结果五个方面。分析的方法可以采取时间序列分析和数据挖掘分析等。

3.3.3网络舆情预警网络舆情时效性强,有效的预警是网络舆情处置的前提,必须要做到及时、迅速。网络舆情预警首先需要判定舆情的级别。借鉴普通网络舆情预警的经验,涉警网络舆情的预警级别可分为四级:轻度舆情(Ⅰ级)、中度舆情(Ⅱ级)、重度舆情(Ⅲ级)、特重度舆情(Ⅳ级),分别对应的是蓝色预警、黄色预警、橙色预警、红色预警。具体划分标准如表1所示。

3.3.4启动网络舆情处置预案针对不同网络舆情类型可能造成的影响,公安部门应当提前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力求详尽、具体,当网络舆情到达某个级别之后,及时启动,组织相应的部门按照预案要求实施处置。

3.3.5网络舆情处置涉警网络舆情的处置要遵循“顾全大局、遵循原则、积极应对、开放开明”的原则。处置网络舆情事件不能操之过急,要根据网络舆情的演进规律,采取科学的手段加以应对。面对质疑,要主动澄清,不隐瞒、不规避,争取群众的支持,压缩谣言的生存空间和不实信息的市场,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3.3.6网络舆情信息的补充收集与二次分析网络舆情事件是一个不断发展、演化的过程,同时,网络舆情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不可能做到绝对完整、绝对准确。所以,对于在舆情处置过程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应对,进行信息的补充收集和二次分析。

4涉警网络舆情监测机制构建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涉警网络舆情监测机制构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公安部门持之以恒的努力,在构建过程中,要着力解决以下问题:

4.1转变传统思想web2.0时代条件下,信息的产生和传播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变,政府机构的公众舆论主导权弱化,信息的者和传播者往往是普通民众,以往居高临下式的宣传、指挥只能对某一特定事件产生效果,但对整个社会舆论而言,其效果却是杯水车薪。网络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大变革,信息一旦发出,网民群体通过跟帖、评论、转发、好友分享等方式将信息进行大范围的传播,“小事”经过网络传播变成“大事”,刻意的宣传、人为的加工可以将其变成“卖点”、“热点”、“焦点”甚至是“炸点”,网络舆论的力量不得不让公共管理部门心惊胆寒。所以,公安部门首先要转变传统思想,关注公众意见,重视舆论的作用。出现相关的网络舆情后,及时澄清事实,杜绝隐瞒情况、推诿责任现象的发生,避免普通舆情事件的“雪球”越滚越大,使其始终保持在可控状态。

4.2做好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做好网络舆情监测工作一方面需要投入充足的物力和财力,保证网络舆情监测程序的设计研发、安装使用和维修升级;另一方面则需要做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人才队伍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网络舆情监测工作的成效。网络舆情监测是一个技术性的工作,要求操作人员熟悉程序使用、具备舆情敏感性和舆情处置经验,这些都需要经过长期的培养和操作。所以,需要建立网络舆情监测定期培训制度,鼓励网络舆情监测人员参与培训,考取相应的岗位资格证书,如网络舆情分析师资格等,提高舆情监测队伍的整体水平和能力。

4.3建立相应的工作激励机制组织管理主要是针对网络舆情监测人员而言的,正所谓“三分技术,七分管理”。从管理层面来说,提高网络舆情监测队伍的素质和工作能力,客观上需要组织的扶持,建立配套机制,提供硬件设施;主观上,更需要监测人员加强自身的学习。为了鼓励监测人员自我提高,需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措施,通过定期考核、检查等形式,检验其工作的成效,并对先进个人予以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5结束语

国外网络舆情分析篇3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普通大众可以参与对社会热点的讨论,并且可以影响事态的进程,这中现象造成了虚假信息、不负责任的言论的散布。为了对舆情信息进行挖掘和分析并快速掌握网络舆情动向,本文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网络舆情进行预测,准确的掌握舆情动态。

【关键词】数据挖掘技术网络舆情预测舆情

目前,上网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网络信息突破地域的限制,广泛的传播在各个角落,网民可以随意的发放自己的观点和信息,这种现象对舆情管理造成了阻碍。传统的舆情采集方式具有时效性差、速度慢和范围小的特点,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目前状况的需要。将数据挖掘技术运用到网络舆情预测中,可以有效的提高数据挖掘的效率和真实性,避免盲目的收集,快速的从大量的信息中挖掘出有用的信息。

1网络舆情的概括

数据挖掘技术综合了信息技术、统计技术、情报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技术。在舆情分析中引入数据挖掘技术,可以提高信息的采集、组织和分析的效率,优化我国的网络舆情现状。该技术提高舆情信息收集的速度、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为网络舆情监控分析和预测提供了保障。网络舆情是指网民通过互联网方式对社会焦点具有影响力的言论或意见。网络舆情具有情景的虚拟性和特殊性,它是由网民、公务环境、心态要素、环境因素等组成。

1.1网民

众所周知,网民是网络舆情的主体。社会公众以互联网为交流的媒介,参与对社会焦点的讨论并提出见解。目前,我国网民多为年轻人,社会阅历不深,随社会焦点的看法具有局限性,很难在短时间理清食物的本质,以至于说出一些不负责任、片面的言论,因此,非理性和主观的言论经常占据着网络舆情。

1.2公共事务

公共事务包括国家安全、对外关系、财务行政、国家独立等一切关乎国家的事物。在公共事务中,社会事件、社会冲突和社会运动等方面容易引起广大网民的关注,通常,网民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对这些网络舆情进行讨论,并形成自己对该事物的评判。

1.3环境因素

网络舆情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它受现实和虚拟的两重作用。因此,网络舆情的影响力受时间和地域的影响。网民对社会焦点的看法需要在一定空间中进行,社会的进程和传统道德会对网民的意见和舆情产生深远的影响。网络舆情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网络空间可以将世界的各种信息联系起来,可以将所有人的知识汇集起来。

1.4心理因素

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网络舆情的形成受网民心理活动的影响。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见解。目前,网络舆情受网民主观意识的影响,意见并不代表建议,面对社会焦点,网民只是在表达个人观点,没有从实际出发,提出有意义的建议。

2网络舆情的存在形态

2.1网络言论

经过对网民的调查发现,大多的网民缺乏对社会问题讨论和公共言论的空间,基于自身的素质较低,对一些社会焦点很容易做出违背道理、不负责任的言论。此时,网络很容易成为网民伸张正义的途径,极端人群会在网络中进行谴责和谩骂,更有甚者在现实社会中对他人造成伤害。网络言论中充斥着理智和非理智的言论,具有煽动性的言论、虚假信息、鼓动网民的不满情绪时有发生,另外,具有挑衅性的言论很容易引起对他人的进行谩骂和侮辱。

2.2网络行为

通常而言,网民可以就经济、政治、文化等i域的社会焦点、国内外的热点新闻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某些极端网民很容易将言论上升到实际行为上去,用行为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例如,在汶川大地震中,网民用实际行动(做志愿者或捐款)来表明自己对受灾地区的支持。

3数据挖掘技术在网络舆情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技术是指从大量的、不完整的、模糊的、随机的信息中提取人们没发现的、有价值的信息的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电脑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对网络信息做出进行一步的深化和利用,具有优化网络舆情的效果。数据库、人工智能和统计技术是数据挖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该技术可以提高信息提取、利用的效率。

目前,数据挖掘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舆情中,其主要对象是关系数据库,利用关联分析等技术可以快速准确的找出数据库中有用或潜在的信息。

数据挖掘技术具有关联分析、预测、分类和误差分析等功能,这些功能对网络舆情的分析很有帮助,它可以对网络信息进行准确的分析和挖掘,迅速找到当前的舆情导向,对社会焦点做出快速的解读,把握处理事件的最好时机,大大提高了网络舆情的处理速度。

网络舆情预测是指从历史数据中找到社会焦点等事物变化规律,通过建立专用模型对以后的数据的特性等方面进行准确的预测,从而得到出现概率较大的结果。通过对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到可能性较大的结果,有关人员可以做到未雨绸缪的效果,精度是预测重要的一部分,一般通过方差进行计算。网络舆情预测需要进行严格的组织:

(1)对预测目标进行分析。

(2)预测的专家应具备设计、生产、管理和决策等能力,拥有丰富的网络舆情研究经验和高水平的理论。

(3)进行严格的反馈调查。

(4)将各专家的成果进行统计分析和预测。一般而言,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网络舆情预测进行分析时,采用德尔菲法,该方法一般分三步:第一、发给专家不收任何限制的预测表,提出自己的预测结果,有关人员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分析。第二、专家对预测结果进行理由说明,总结出专家的相同意见的概率。第三、将结果交给专家,专家根据汇总结果提出最后的预测。

4结语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舆情成为社会民情民意的集中体现,对网络舆情进行研究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加快社会主义建设。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网络舆情进行整合分析,找到对社会热点进行预测,从而掌握网络舆情的动态,促进我国的社会公平正义。

参考文献

[1]赖娟.数据挖掘技术及其应用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14).

[2]刘丽员,杨昔阳.基于文本相关性的高校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02).

[3]赵新辉,郭瑞.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网络智能检测与引导平台设计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08).

国外网络舆情分析篇4

一、公共危机管理:动态危机传播过程

从古巴导弹危机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露事故,从“9•11”恐怖袭击到“非典”、大肠杆菌疫情蔓延,从全球金融危机到印度洋海啸、佛罗里达飓风、汶川地震,从埃克森公司(exxonValdez)石油泄漏事故到强生公司泰勒诺(tylenol)胶囊中毒事件、各种食品安全事件……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推进、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人类社会在不断进步的同时,各种问题和矛盾也随之而来,越来越多潜在的或是正在发生的公共危机日益成为人们不可回避的问题。在这样一个“风险社会”①的时代,“没有一个组织可以免疫于危机”,[1]如何应对公共危机,维护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已日益成为摆在各国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在大众媒介日益发达的今天,信息传播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有学者认为公共危机管理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危机传播过程”(aprocessofongoingcrisiscommunication),公共危机传播的效果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舆情则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是较多群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表现的总和,[2]公共危机是引发舆情的重要的中介性社会事件。公共危机传播贯穿于公共危机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是政府、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双向互动的信息沟通行为,在此过程中,舆情的监测、分析、研判、疏导等是危机传播成功与否的关键。

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建立和完善舆情信息汇集和分析机制写入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反映了党和国家对舆情研究重要性的认识。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4.57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23.2%、亚洲网民总数的55.4%,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其中手机网民在总体网民中的比例进一步提高,达3.03亿。[3]以即时、互动、开放为特点的网络传播为公众表达意见,参与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平台。由此,舆论打破了时空限制,出现了聚合化、实时化等趋势,大规模、全国性的舆论可以在短时间迅速形成,这一点在公共危机传播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此背景下,能否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对网络舆情进行准确分析和研判,进而通过有效的危机传播预防和化解危机,直接关系到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与此同时,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在理论方面也极具价值:一方面,对公共危机传播中网络舆情这一特殊信息传播方式进行分析研判,能够帮助我们深入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危机信息传播的新特点、新趋势;另一方面,在定量与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对公共危机传播中网络舆情的分析研判机制进行探讨,能够帮助我们了解网络舆情发生、发展、演变的一系列过程,是对舆情基础理论的深化和拓展。

二、公共危机传播中的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机制

在危机传播方面,目前探讨的重点集中在危机引发的信息流动和系统互动过程,在研究方法上,结构分析法逐渐取代了传统的个案研究,形成了管理学、传播学和公共关系学三大主要理论视角。国外对网络舆情的研究并不局限在社会科学领域,一些自然科学家侧重于对于舆情的产生、发展进行定量分析,网络信息处理领域重视应用技术开发,如话题检测与跟踪(DtD)相应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从传统对于事件的识别跨越到包含突发事件及其后续相关报道的话题检测与跟踪。国内对网络舆情的关注最近几年有很大提升,据CnKi(2005-2010)统计,相关论文呈爆发性增长,成为学科交叉研究的热点。机制是一种在稳定和多数情况下存在的工作方式,因此公共危机传播中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机制建设的主要内容集中体现在对当前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公共危机传播中的一种特殊的信息形式———网络舆情进行分析和研判时所采取的工作方式的建立上,其主要内容包括:

1.公共危机传播中网络舆情分析机制。在动态监测与全面汇集的基础上,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研究危机传播生命周期中网络舆情信息的分析策略和机制,以期更准确地描述、推论、预测和预控。

2.公共危机传播中网络舆情研判机制。在对网络舆情进行全面、客观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网络舆情形成所依赖的三个基本条件———作为意见表达空间的互联网、作为舆论主体的广大网民、作为舆论对象的中介性社会事件(公共危机)进行综合研究,建构网络舆情研判的指标体系与模型。同时,针对公共危机的生命周期,将网络舆情的研判机制细化为:预警机制、响应机制、疏导机制、机制、反馈机制等。

3.预案平台建设与反馈评价机制。对公共危机传播中网络舆情的分析研判最终要为政府的危机治理提供支持,因此,设计基于危机事件的舆情分析研判系统、信息库、预案库、专家库,并在实践检验和反馈的基础上对相关指标、模型、方案进行修正亦是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

4.公共危机传播中网络舆情分析研判的体制建设。网络舆情的分析研判机制的建立和有效运行需要以科学、规范、长效化的体制作为保障,因此进行体制建设是公共危机传播中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机制建设的基本前提。整体而言,公共危机传播中网络舆情分析研判主要着重于两个方面:第一,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对危机传播中的网络舆情进行汇集分析,建立相关指标体系;第二,在分析基础上建立包括提前预警、紧急响应、迅速联动、科学疏导、及时反馈等诸多环节的网络舆情研判、应用机制,研究其模型框架和管理机制。舆情本质上始终贯穿了公众与国家管理者之间不断变动的相互利益关系,[4]围绕着不同的危机事件,舆情的主客体之间不断进行利益的博弈和政治态度的变动,普遍性与群体性、综合性与纷杂性、相对性与可变性等等交杂在一起,加之民众心理、历史性和民族性方面等特点,舆情信息本身很难把握。同时,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即时性和互动性决定了网络舆情的自由性、多元性、突发性、分散性、偏差性等特点,这些更为网络舆情的分析带来了困难。一方面,公共危机传播中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指标体系的确立,指标所对应的网络舆情信息经过分析要能准确地作出判断、发出预警、提供支持,对于指标的可测性、可靠性、导向性和延续性等都有一定的要求,这需要将危机事件进行分类,结合具体案例深入分析影响网络舆情的各种因素,选择那些对网络舆情影响较大、便于测度的要素作为分析研判指标;另一方面,公共危机传播中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机制的设计,要行之有效、具有可操作性,及时进行修正和完善。#p#分页标题#e#

三、公共危机传播中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机制的体系

从历时态角度分析,任何危机都有特定的生命发展周期———危机前、危机中、危机后。在不同种类的危机事件中,在不同的危机发展阶段,其网络舆情的内容、特点不尽相同。因此其体制建设要以情报学的信息监测、汇集作为技术、数据支撑,以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与范式为主导,结合社会心理学、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等方面的研究视角,其基本体系如下图所示。危机前:做好危机事件网络舆情预警的规划和建模工作,基于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有效的分析方法进行网络舆情信息的监测、采集、处理、分析和预警,提出针对不同种类危机事件的切实可行的分析研判机制和模式框架,进而实证检验和反馈修正。危机中:结合当下的危机事件,对其进行分类,及时预测和发现网络舆情的发展动态,予以全面挖掘和汇总。在此基础上,进行处置分析(包括数量、内容、倾向性、时间、用户信息、网站类别、ip地址等方面的分析)和专门化、系统化的研判(包括网络舆情本身,及其与外部微观、中观、宏观因素的互动),同时结合社会调查,考察网络舆情与社会舆情之间的关系。进而,汇集并建构危机传播中网络舆情的响应、疏导、、反馈机制,通过实践检验,建立指标考察其正负效应。危机后:通过反思,对相关模型框架和指标体系进行修正,同时探讨危机传播中网络舆情分析研判的长效机制建设。

四、公共危机传播中网络舆情分析研判的流程

国外网络舆情分析篇5

关键词:网络舆情;舆情管理;监管;引导

引言

党的报告中提出要强化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需要高度重视新媒体影响。从“三微一端”到多元化的直播软件、短视频app等,使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越来越广泛,网民们热衷于关注一些热点话题和公共事件,而这些网络平台为网民提供了表达意见和诉求的场地,形成了不容小觑的网络舆情,在一定程度上对地方政府形象、政策方针、人民生活等方面产生影响,因此网络舆情管理相关问题也随之出现,即使各政府部门都对舆情治理加强重视,但在现实情况中,却屡屡出现治理效果不理想的现象。

1相关概念界定

网络舆情,是网络上盛行地对各种类型问题形成不同观点和看法的舆论,特点在于群众可通过网络平台来传达自身的态度、情绪以及意见,主要以网络言论和网络行为两种形态存在。而网络舆情管理,是为了减少不良舆论,维护社会稳定和正常秩序,管理部门对网络上所有舆情进行监测、收录、分析研判及应对处理的整体把握的管理。

2网络舆情管理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网络舆情形式具有形态多、规模大、变化快的特征,大量舆论事件都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传播,并且可能会在社会上产生巨大的影响力,这就给当前网络舆情治理提出了更新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西藏的网络舆情除了具有一般网络舆情的普遍特征外,还因西藏特殊的社会环境、政治环境和自然环境而具有不同的特征。近年来拉萨市旅游、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的网络舆情日益增多,政府等相关组织在面对网上传播的各类虚假信息、反动言论、民生热点难点等问题时,只有采取正确应对网络舆情的思路和方法,才能实现管理者与网民的良性互动,为拉萨市发展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

3拉萨市网络舆情管理现状分析

党的十八大、西藏第八次党代会以来,在网络管理方面,西藏在全国率先实施了一系列方针举措,有力确保了涉藏网络舆论安全和网络空间可管可控。比如,西藏在全国率先成立自治区、地市和县三级党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率先成立自治区互联网党工委、率先实现网络实名制管理和网络系统党组织建设以及政府新闻网站集约建设发展目标等。

3.1管理现状

3.1.1宏观方面。网络舆情管理主体在拉萨市政府部门占主导地位。比如,公安机关、网信部门、工信部门是进行网络舆情管理的重点单位。拉萨市于2012年撤销了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等机构,成立了副县级建制的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为市委宣传部的挂牌机构。到2013年,拉萨市市委网信办升格为正县级建制。此外,2013年第三季度,西藏成立了互联网党工委,针对相关网站运营主体多样、规模不一、监管不力等现象,在约200家网站建立了党支部(党小组),此后,在互联网管理工作当中党和政府的作用有所加强。这些具体举措为网络管理工作的细化提供了保障。拉萨市网络舆情管理的特征可总结为:由党委、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职能上各司其职,形成了互联网信息、行业发展和打击网络违法犯罪的“多位一体”网络舆情管理格局。3.1.2微观方面。参与网络活动、传达网络信息的网民是网络舆情管理的客体。对于拉萨市而言,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严格遵照国家网络舆情管理的规定,同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实行以立法约束为主要方式,以媒体宣传的监管为辅助手段。(1)法规制度约束。拉萨市进行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时,在遵循和落实中央各项网络信息管理法规时,也制定了当地的法律规范,比如:《西藏自治区政务新媒体管理办法》,在充分发挥政务新媒体服务群众、宣传信息优势的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对政务新媒体的运营管理,有利于促进其健康发展。(2)舆情技术监管。监管技术的应用集中体现在舆情收集和分析等阶段。第一,在舆情收集阶段,由于舆情的类别和搜集的信息有所差别,因此采用的搜集技术便表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可概括为基础与高级技术。其中论坛和网站等搜索、引擎工具搜索是基础技术所包含的内容,它在舆情监测中的使用较为普遍。网站垂直搜索和定向采集等是高级技术所包含的内容,自动、准确和全面是其主要优势,但由于多种因素,很多比较高端的技术分布在经济发展较好的企业,还未普及至发展程度低的地方。第二,在涉藏网络舆情处理技术上,政府部门特别重视引进网络技术。拉萨市为了尽快解决舆情处理技术上的不足,政府部门与多家互联网企业签合约进行合作,取得了一定效果,通过引进先进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与设施,可以对互联网进行覆盖式搜索、分析归类,从而准确预测舆情趋势。(3)媒体宣传引导。以拉萨市媒体内部监督管理和面向社会宣传引导的主要形式开展工作。2018年以来,当地政府部门统筹全国新闻网站及政务新媒体,主动在重大主题宣传、典型宣传、新闻宣传中发声,不断做大做强网上正能量。另外,对于当地出现的一些网络诈骗、信息泄露和不良信息肆意传播等问题,政府部门与新闻媒体合作进行网络安全宣传,提升群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进一步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3.2问题分析

截至2019年底,西藏政务机构微博数量达361个,政务头条号数量达396个,政务抖音号137个,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互联网在拉萨市迅速生根发芽,主要表现在快速增加了网民数量、扩大了网络规模。但随之出现的便是网络舆情所产生的问题和压力,受很多条件影响,当地网络舆情管理工作还存在较多问题与不足。3.2.1网络舆情监管部门间联动机制不完善。2013年,西藏成立互联网党工委,并在政府部门、互联网企业和组织组建互联网党组织,在国内属于创新举措,但不足之处是各个部门都有一套舆情管理的方式和规定,相互之间联络体系不严密,且同系统间的信息互通也不太畅通。做好网络信息工作需要各个部门间的团结协作,由于存在部门壁垒,容易导致它们间信息交流不畅、互助意识不强、相互之间推卸职责等问题,这降低了解决问题的效率,影响了正常工作进度。3.2.2专业领域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力度不够。对网络信息的浏览和准确分析是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重要一步。这项工作不仅需要工作人员具备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还需具备舆情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知识,此外,工作人员还要对西藏的人文、风俗、政治、历史等信息有足够的了解。受自然环境和发展水平影响,2020年,西藏各市地在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上的资金投入力度还存在不足。3.2.3缺乏网络舆情管理的法律法规。2012年以后,国家对网络安全和治理达到前所未有的重视,陆续制定出台了多部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舆情管理制度,可是截至目前还没有颁布政府部门网络舆情管理的专门法律法规,主要是以规章和规范的形式呈现,且较为松散。在数据利用、数据存储、责任归属等方面难以从舆情管理的法律中找到合适的条款,而且拉萨市制定的文件主要是针对网络安全方面,缺少对网络舆情管理的法律保障,这便大大降低当地在网络舆情上的治理能力和力度。

4提高网络舆情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

4.1逐步建立拉萨市跨部门联动发展机制

第一,尽快建立完善大数据信息机制。各部门合作的条件是共享信息,因此管理部门需根据实际情况,逐渐解决各部门间数据共享的障碍,以此来保障各部门间的舆情信息相通。第二,建立舆情部门的应急联动发展机制。在解决同一个热点事件的同时,党政部门要做到思想和步调的一致,引导谣言向积极方向改善,减少其可能产生的不良结果,提高政府影响力的同时为广大网民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

4.2筑牢舆情管理的人才基础

建设专业人才队伍是政府部门网络舆情管理方面的一项重要工作。具体而言,第一,需要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建立一支科学的舆情管理队伍。相关管理部门可以通过与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寻求专项资金资助,根据实际进行合适的人才培养体系;此外,还可以建立和完善人才引进制度,设立编制,提高岗位福利待遇,吸引专业人才加入。第二,有规律地组织舆情管理培训。加强舆情业务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培养团结合作意识和持续学习能力。第三,在进行招聘时需考虑专业人才知识的多元化。除了大数据的相关领域外,也可向心理学、犯罪学和社会学专业倾斜。这些对于加强涉藏网络舆情管理,控制其负面影响的传播,维护西藏全区社会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4.3健全网络舆情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

面对新时期网络安全的严峻形势,拉萨市相关管理部门应当向国内外先进城市学习它们的管理经验,强化法制观念和思维,以法规的形式将拉萨市对网络舆情管理的办法固定下来。

国外网络舆情分析篇6

关键词:公安机关;网络舆情;引导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7.066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较2014年底提升了0.9个百分点。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较2014年12月增加367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4年年底的85.8%提升至88.9%。”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表达观点和意见、参政议政已经对政府进行监督的首要渠道,网络舆情应对已经成为考验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公安机关作为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权力行使的特殊性,已经成为以新媒体为主的各种媒介和社会公众重点关注的对象。然而,由于当前公安机关涉警舆情导控机制不健全,处理方法不当,涉警舆情危机事件时有发生,如“6・28贵州瓮安事件”、“昆明火车站案”、“黑龙江庆安枪击案”等,已经给当地公安机关的形象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对公安机关来说,如何在新媒体时代正确引导涉警舆情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

1公安机关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建设的基本情况

(1)部门设置和职责划分。地方公安机关对网络涉警舆情的应对主要有指挥中心和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负责。指挥中心通过直属部门、职能部门等收集、整理和通报舆情信息,对重大舆情信息在分类的基础上向舆情危机应对小组领导和上级机关报告。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负责对网络上有害、不实、负面的信息进行技术性封堵或删除,同时查处网络违法犯罪分子并调查取证。除此之外,在公安部《公安机关处置突发敏感案(事)件舆论引导工作规范》的规定下,各级公安机关结合实际工作从指挥中心、网安部门抽调人员,成立专门的网络舆情工作小组,具体职责是通过专职人员搜集网络舆情信息,跟踪、分析和汇总已经发生的网络涉警舆情危机事件,及时向指挥中心汇报相关网络舆情发展动向。

(2)舆情信息搜集渠道。从源头上划分,公安机关的网络舆情搜集渠道可分为两种:媒体和论坛。媒体渠道主要是从传统新闻媒体的网络载体以及大型门户网站上筛选和甄别涉警网络信息,如网易、新浪、腾讯等平台的信息;论坛渠道主要是从互动性网络交流平台获取网络涉警舆情信息,例如网页论坛、QQ、微博、微信等信息传播媒介。地方公安机关的网络信息搜集同样兼顾人工监测和技术监测两种渠道,强调基层公安机关和不同职能部门的网络舆情信息汇总。除此之外,公安机关也关注境外媒体和网络对国内网络涉警舆情信息的搜集与汇总,分析可能产生的舆情危机,提前做出应对预案。

(3)舆情信息的处置手段与措施。公安机关应对网络涉警舆情危机主要依靠网络舆情封堵和网络舆情宣传两种手段。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处负责开展网络安全防范、打击网络犯罪等工作,同时通过技术手段对网络上出现的不实、负面或有害信息进行删除,对再次出现的恶性、谣言性质的信息进行技术性封堵。指挥中心协调指导宣传处开展网络舆情宣传手段,利用官方网络平台(如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等)权威信息,积极与网民交流互动,防止或消除网络谣言对公安机关形象造成的负面影响。目前,各地公安机关自上而下基本上都建立的对外门户网站、微博和微信。

在处置措施方面,公安机关已经采取的应对措施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第一,建立快速反应机制。针对网络上已经出现的网络舆情,属地公安部门应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同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和民警进行事件的调查、证据的收集以及责任的认定,如果事件已经危及社会秩序,要以处置事件为先,进而根据处置情况通过官方渠道向社会进行通报,与民众进行沟通,以争取民众的支持;第二,及时报送信息。网络舆情信息的搜集除了网安部门及指挥中心的网络搜集途径外,还通过各职能部门对所遇到的涉警舆情信息的上报反馈,最终由涉警舆情处置小组汇总、分析并作出决策,部署应对策略。涉及多部门之间的联动,由上级公安机关统筹协调。第三,通过官方平台信息。对取得的调查结果,由宣传部门通过官方新闻通稿或召开新闻会的形式对外公开。新闻通稿可以是传统媒介,也可以是新媒体;不同部门的对外发言要统一信息口径。

(4)舆情引导的成效。近年来,随着网络舆情处置经验的积累与不断摸索,各地公安机关在网络舆情处置方面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如制定了系统的规范性指导文件、建立了专门的机构和人员队伍、网络舆情应对平台越来越多、应对措施越来越合理、新闻发言人制度越来越完善等,这些措施对于引导网络舆论和维护社会秩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公安机关通过官方平台的权威信息也得到了公众的认可,公安机关的工作也得到了社会公众的支持。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网络公众对于网络舆情信息处置中的强制性封堵表现出强烈的反感情绪,这也导致某些网上有害信息或不实言论非但没有减少,反而越删越多,公众对公安机关的信任和理解也在不断降低。

2当前网络涉警舆情引导机制存在的问题

通过分析各地公安机关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当前公安机关网络舆情引导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网络舆情引导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一方面表现为对网络新媒体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利用。当前,全国大部分公安机关都开设有微博和微信平台,但其内容更新速度较慢,部分微博、微信建设基本上流于形式。大部分公安机关依然靠旧观念、旧思路来处置舆情危机,面对新闻媒体或网络公众的质询,也多采用沉默或被动应付的态度来应对,最终导致舆情危机的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表现为网络舆情应对手段重管控、轻引导。一味强调通过的技术手段对负面网络信息进行强制性删除,不但难以在情感上获取社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而且也会造成对公众自由表达权和知情权的侵犯,最终造成社会公众的不信任,影响公安机关的威信。对舆论引导作用的低估是当前公安机关网络舆情处置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

(2)缺乏高效的舆情信息研判机制。在实际工作中,各级公安机关舆情信息研判较为滞后。对于基层公安机关而言,对舆情信息的收集、汇总工作大多无专人负责、流于形式,致使上级公安机关无法对敏感事件及时分析判断,导致危机发生。对于上级公安机关而言,涉警信息批转给下级后,由于工作环节多,加之没有具体、有针对性的处置工作细则,造成信息处置无章法且不及时,错失了舆情处置的最佳时机。另一方面,公安机关信息研判也缺乏足够的敏锐性。对涉警舆情危机的苗头没有做到及时预警,导致涉警舆情危机形成后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丧失了涉警舆情处置的主动权。近几年发生的各种事件中,往往因为危机在形成时缺少有效的收集、分析、研判,不能及时的对事态做出全面、客观的判断,在涉警负面信息已经在互联网炒热并高度发酵后,相关公安机关才出面澄清,造成无法大量挽回的损失。

(3)缺乏专业的舆情引导机构,专业队伍建设落后。按照公安部《公安机关处置突发敏感案(事)件舆论引导工作规范》的规定,县级以上公安机关需要建立专门的涉警舆情处置小组,而当前我国公安机关在相应的层级并未有专门的机构设置,在人员配备上也往往以兼职为主,队伍专业素质不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个别领导干部和民警应对媒体的基本常识和经验缺乏,面对媒体时往往过分紧张,反应迟钝,被动应付;或是与媒体交往时姿态和策略把握不准,过分热情或过于冷漠,导致双方地位陷入“不平等”的误区;二是欠缺在新闻舆论引导方面的系统教育和培训,纪律意识不强,公关细则不清楚,在新闻口径未统一的前提下擅自接受媒体采访,造成工作局面的被动;三是通讯(网评)员队伍专业素质低下,责任心不强,不能在第一时间针对网络涉警危机信息做出专业回应,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欠缺。

3完善公安机关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策略

(1)加强网络舆情引导队伍专业化建设。在树立了正确的指导思想的前提下,公安机关应选拔一批具有警察公共关系业务知识、较强组织性和业务水平的民警,成立网络舆情引导专门工作队伍,为开展针对不同的负面舆情应对工作做好人才准备。网络舆情责任人应当承担起正确引导的义务,在监测网站信息的同时,设置一些较为明显的提示、标语等,提高网民的个人责任感。在日常工作中,有针对性的对网络责任人队伍进行素材写作、计算机操作技能、网上涉警舆情处置、网络安全等多方面系统培训,使这些人员能够全面、熟练地掌握应对网络涉警舆情的工作技能,从而建立一支高效、高水平的队伍。同时,要借助第三方力量,让网络各领域有较大影响力人员成为铁路公安舆情信息导控的补充力量。

国外网络舆情分析篇7

善待网络舆论,及时回馈信息

伴随着中国社会复杂而艰巨的转型,随着互联网上突发公共事件和热点话题此起彼伏,存在于互联网虚拟空间中的网民群体和网络意见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一股强大的力量。[1]

在这种情形下,如果各地政府能够善待并积极应对网络舆情,妥善处置各种网络热点事件,必将有效维护政府形象、提升对外信息的能力,而一旦政府应对网络舆情措施失当,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和破坏就会很大。

因此,作为新闻机构,首先要转变观念,善待网络舆论。

网络时代,政府官员的言行举止,往往要接受最广泛的监督,对于网络这样一种全新的公众民主表达方式,各级政府官员不仅要敢于面对,勇于并善于倾听网络声音,正确看待网络上的被监管和网络批评,更要能以更宽容平和的心态、更机敏的舆情反应程度,逐渐适应网络时代新的舆情和信息挑战。

从近几年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中网络舆论的公共话题来看,虽然内容五花八门,但受年轻网民追逐个性、求新求异等心理因素的影响,更多的话题往往会聚焦在一些危机事件的负面效应和负面信息上。

这是因为,危机事件的突发性和震撼性会引发公众多疑、焦虑等不稳定情绪的扩散,增加负面信息发生的源头。倘若此时网民意见和网络留言不被相关部门重视、正面反馈,而是敷衍塞责,那么危机事件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只能使信息传递的次数更为频繁,从而为负面信息的流动提供更为多样的载体。

其次,要想使网络真正成为新时期政务公开的重要渠道,各级政府部门更要发挥网络优势,真诚回答,及时反馈,要能使官方的信息和网络舆论的关注迅速对接,进而消除疑虑,建立诚信。

网络空间的无限性不仅为网民提供了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发言机会,从最根本的意义来看,它也体现在媒介形态与社会结构变迁和政治参与方式变化的对应关系上。各新闻机构不仅要认识到这种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性,更要多方开拓完善网络沟通及反馈形式,“问计于网”,“问政于民”,真正实现与媒体公众的网络沟通。

一些部门虽然已经搭建了“网络问政”平台,但由于对于网络意见和网民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处理不及时不认真,不仅造成网民的不信任,而且更容易造成信息误读和错解现象的蔓延滋长,强化了负面信息带来的社会效应,或是因处置失当造成影响广泛的社会事件。

因此,面对网络舆论,无论是网络批评还是网络监督,各级政府和企业都应以宽广的胸怀正确对待网络民意,都应持欢迎和提倡的心态。正如公安部新闻发言人武和平所说:“在网民的骂声中听取诤言,在咒语中体察民情,在板砖中提高公信力,在网民监督下做好工作。”

做好舆情分析,引导网络舆论

网络时代的新闻如果要符合受众需要,有针对性和新意,那么预先充分的国内外舆情调研必不可少,而网络舆情分析则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普及和更新,中国的网络舆论空间多元化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各种价值观的网络群落和社交网站相安并存,这也使得网络舆情分析的渠道越来越多,但就新闻的工作流程来看,网络舆情的收集分析主要分两个步骤:

新闻会前。收集各网站、主要社交媒体,网群、论坛及微博相关方面的言论、评论,有针对性地获悉网络舆论对所在部门的看法,对即将信息的关注度和关注点,正面舆论和评论有哪些,负面的有哪些,网民关注的信息集中在哪些方面。其中,哪些信息需要澄清、哪些有利的信息被忽视了。

新闻会后。跟踪了解各网站对于新闻会的报道;收集网民反映,分析舆论走向;从中对新闻议题作出及时的反馈和总结,比如反响如何,是否达到预期目的,还有哪些疑问。

通过这样的舆情分析,新闻部门不仅能够有针对性地及时确立新闻的主题和重点,而且可以通过网络舆情跟踪研究分析,归纳总结,从中找出不足和问题,促使下次的信息在确保职能部门的政策立场传播出去的同时,更能针对一些网民问题以及敏感话题作出呼应。

要想有针对性地做好新闻,新闻前的预先策划会也是舆情分析的重要一环。

这需要新闻机构和相关人员在对新闻主题明确的过程中,通过对网络舆情的整理分析,从“民情需要”入手,从“民情利益”考虑,清楚公众和媒体最可能关心的问题会是什么,哪些话题最容易引起公众的关注,他们会有怎样的反应,哪些因素可以确保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什么样的措施可以把既有的损失降到最低,并结合预先掌握的政府相关政策,达到信息有的放矢。由此看来,新闻前的网络舆情分析不仅能协助新闻人员尽早明确新闻的主题和目的,而且还会使之有备而来,进而从容应对。

从网络舆论的传播过程来看,尽管网络所提供的匿名可能性给公众提供了一个畅所欲言的平台,但这种言论自由、开放和匿名的传播特质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网络信息的监管难题,尤其是危机事件爆发时,处于危机情境下的公众由于各种好奇、焦虑、恐惧心理便会在网上传播各类小道消息。这类非正式信息对于公众舆论的影响力会更大也会更迅速。

因此,在对网络舆情整理分析进而确立主题的同时,确保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的网络舆情引导与监管也要加强。

国外网络舆情分析篇8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舆情的表达方式和内容诉求也日益多元化。如果对网络舆情引导不利,其负面内容将对社会公共安全形成较大威胁。因此,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测是非常必要的。这就需要选用科学合理的监测方法。

传统的基于对公众进行抽样调查的舆论把握手段遇到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因此,网络舆情监测既要选择适合网络舆情研究的传统方法,又要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方式。

从总体上讲,研究方法可以分为量化研究方法与质化研究方法。量化研究为决策层全面掌握舆情动态、做出正确舆论引导,提供了分析的依据。量化方法可以解决“有多少”的问题,但是对于“为什么”的问题则要依赖质化方法。质化研究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一是无需量化分析数据作为支撑的纯定性研究,进行概括性和具有较浓思辨色彩的研究;二是建立在量化分析的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质化研究。在网络舆情监测的实践过程中,两个层次都有应用,且质化方法与量化方法是配合使用的。网络舆情监测应用质化方法的主要目的在于对网络舆情事件进行评判,并解读量化数据,为网络危机管理的下一步――预警和应对提供思想基础。

由于重大网络舆情事件的判读具有相当强的专业性,因此在网络舆情监测中主要应用的质化方法是焦点小组访谈法,具体是通过组织专家会议的方式对网络舆情进行整体评价,形成系统性的认识。

一般来讲,专家会议是指根据既定规则抽选一定数量的专家,按照一定的方式召开专家会议,对研究对象作出判断或评价的方法。但是专家会议有着其固有的缺陷,主要有:会议参与人员容易屈从权威人士或大多数人的意见;或者不愿意轻易改变自己已经发表过的意见;或者不愿意发表与其他人不同的意见等。这些缺陷同样不适合网络舆情的评判。

因而,在实际操作中,网络舆情监测主要使用德尔菲法(或者叫专家意见法)。它的主要原则是根据既定规则组织专家,而专家只能与调查人员发生关系,专家之间互不讨论,并通过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多轮调查,反复征询、归纳、修改专家对所提问题的看法,汇总出专家基本一致的看法,作为评判的结果。德尔菲法能发挥专家会议法的优点,充分发挥各位专家的作用,集思广益,而且能把各位专家意见的分歧点表达出来,取长避短。因而,这种方法代表性好,准确性高,可靠性强。但过程较为复杂,花费时间较长。

除了德尔菲法之外,德比克法(或称列名小组法)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这种方法采用函询与集体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来征求专家意见,它将专家分成若干个小组,专家在组内互不通气,每人只用书面形式回答所提问题。小组负责人收集整理答案后,将多种意见都公布出来,请专家进一步考虑后表决,只表示同意与否,不作辩论。形成小组意见后,召开全体专家讨论会,重新投票以取得最终意见。列名小组法吸收了专家会议法与德尔菲法的长处,较好地避免了权威专家的强势影响。

目前国内从事网络舆情监测的机构主要有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传媒与舆情实验室等机构。它们在这一领域应用的主要方法是基于量化的网络调查。其中2008年由人民日报社组建的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人民日报社网络中心舆情监测室),作为国内最早从事互联网舆情监测、研究的专业机构之一,在研究中综合了质化方法与量化方法,目前在国内舆情监测和分析研究领域处于领先位置。

2009年开始,监测室开始对外“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企业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等研究成果。这些排行榜的产生是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以技术为依托,梳理网络媒体中的热点舆情,组织由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舆情分析师、知名专家学者、活跃网友组成的专家团队,对研究对象在网络舆情事件面前的处置能力进行客观分析,形成考评结果,分别进行点评,并以季度为周期进行。其主要采用的方法为德尔菲法,主要评判方式为对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表现进行分项评估。

2010年,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第一季度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时,增加了“网络技巧”评判指标,并对评分方法做了调整,从“德尔菲法”调整为“德比克法”,征求意见时亦采用了函询与集体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并加大了类似体操比赛中因两效分差超过规则允许时而进行的“会商”等讨论环节,获得了更为客观、权威、科学的评判结论。

国外网络舆情分析篇9

关键词:网络舆情;大数据;舆情分析方法

中图分类号:tp393.08

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自媒体的数量庞大,网民人数的不断增多,互联网资源数量呈现指数型的增长,网络已经成为民众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渠道。网络在传达社情民意方面的优势也逐步显现出来,成为反应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在表达民众心声、反映社会舆论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海量数据中,通过探测并发现网络舆情中的热点话题,有助于梳理舆情监控的思路,抓住纷繁的监控工作中的重点,从海量的互联网信息中找到目标信息,将有限的人力物力用到关键的地方,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好地应对网络舆情。

而如何对网络舆情加以有效的监督和引导,积极化解网络舆论危机,使和谐的互联网环境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重要作用,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已经成为网络舆情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网络舆情数据越来越呈现出大数据特征。

1问题与挑战

大数据环境下的网络舆情分析和挖掘方法具有如下挑战:

1.1为了得到更准确的舆情信息,所需要的数据量大幅膨胀。随着数据生成的自动化以及数据生成速度的加快,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为了获得准确的网络舆情信息需要处理的数据量急剧膨胀。一种处理大数据的方法是使用采样技术,通过采样,把数据规模变小,以便利用现有的技术进行数据管理和分析。

1.2数据深度分析需求的增长。为了从数据中得到准确的舆情信息进而指导人们的决策,必须对大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这些复杂的分析必须依赖于复杂的分析模型。所以对网络舆情信息的分析还需要路径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图分析、what-if分析等。

1.3自动化和可视化分析需求的出现。在tB级的复杂舆情信息环境下,网络舆情系统应该能根据网站的内容自动构造查询,自动提供热点推荐,自动分析数据的价值并决定是否需要保存。

2大数据技术的主要进展

针对传统分析技术的局限性,研究者提出了一些试验性的解决方法和途径。R是开源的统计分析软件,iBm公司研究人员致力于对R和Hadoop进行深度集成,把计算推向数据并且并行处理,使Hadoop获得强大的深度分析能力,为应用开发者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分析功能。

针对频繁模式挖掘、分类和聚类等传统的舆情分析方法,研究人员也提出了相应的大数据解决方案。如,irismiliaraki等人提出了一种可扩展的在mapReduce框架下进行频繁序列模式挖据的算法[1],alinaene等人用mapReduce实现了大规模数据下的K-center和k-median聚类方法[2],Kai-weichang等人提出了针对线性分类模型的大数据分类方法[3]。Ukang等人使用“Bp算法”处理大规模图数据发掘异常模式。Jayantamondal等人[4]提出了一个基于内存的分布式数据管理系统来管理大规模动态变化的图以支持低延迟的查询处理方法。ShengqiYang等人[5]对基于集群上的大规模图数据管理和局部图的访问特征进行研究,为了在图查询处理中减少机器间通讯,提出来分布式图数据环境。JiewenHuang等人提出了一个多节点的可扩展RDF数据管理系统,比目前系统的效率高出3个数量级。

3网络舆情分析发展方向

3.1实现更加复杂和更大规模的分析和挖掘是网络舆情分析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大数据新型计算模式上实现更加复杂和更大规模的分析和挖掘是网络舆情分析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需要进行更细粒度的仿真、时间序列分析、大规模图分析和大规模社会计算等。

这些舆情主体间频繁联系、相互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一些大V,他们左右着其他主体的舆论方向,最终影响整个舆论场。同时,关注点相似的舆情主体间也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了一些联系相对紧密的子群体,在子群体中信息传播速度更快。要管理和引导网络舆情,就必须对网络舆情主体和舆论子群体进行研究,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就是有效的手段。

3.2网络舆情信息的实时分析和挖掘。面对海量数据,分析和挖掘的效率成为网络舆情分析领域的巨大挑战。尽管可以利用大规模集群并行计算,但在数10tB以上的数据规模上,分析和发掘的实时性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而查询和分析的实时处理能力,对于舆情运用个体来说及时获得决策信息,做出有效应对是非常关键的前提。

3.3关联不同领域数据进行舆情分析,非结构化大数据处理分析成为难点和重点。网络上的信息是千千万万的人随机产生的,从事网络舆情研究要从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的数据中寻找有价值的信息。网络大数据有许多不同于自然科学数据的特点,包括多源异构、交互性、失效性、社会性、突发性和高噪音等,不但非结构化数据多,而且数据的实时性强,大量数据都是随机动态产生。网络数据的采集相对科学数据的采集成本较低,网上许多数据是重复的或者没有价值的,价值密度低。一般来说,网络舆情的数据分析及预测,比科学实验的数据分析更困难。所以我们不要一味的追求获取越来越多的数据,而是数据的去冗分类,去粗取精,从数据中挖掘有用信息,减少不必要的数据采集。

3.4词汇理解的复杂性研究。既考虑词汇的情感倾向性,又权衡语义模式对评论的情感倾向值的影响,能比较全面地分析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态势。但是词典的构建与语义模式的建设需要人工参与,个人的主观性影响比较大,机器学习的能力不强,准确度不高。另外,由于网络语言表达的灵活性,技术的发展速度跟不上社会话语变迁的复杂性。在国内的网络语境中,谐音、暗语是常用的表现手法,借古讽今、借外讽内是常用的叙事手段,隐喻、借代是常见的修辞。现有技术还不能完全准确地判定句子的情感倾向性,机器对词汇的理解能力需要进一步研究。

4结束语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们要不断改进舆情的分析方法,将大数据思维及方法运用到网络舆情分析中去。首先要开始关注大数据分析,其次不再仅仅依靠语义分析,而是求诸于自动化的数据分析,再次要关联不同领域数据进行舆情分析,等等。总之,我们要突破传统,将舆情分析向大数据分析的方向创新。

参考文献:

[1]miliarakii,Berberichk,GemullaR.mindthegap:large-scalefrequentsequencemining.SiGmoD’13,2013:797-808.

[2]enea,imS,moseleyB.FastclusteringusingmapReduce.KDD’11,2011:681-689.

[3]ChangK,RothD.Selectiveblockminimizationforfasterconvergenceoflimitedmemorylarge-scalelinearmodels.KDD’11,2011:699-707.

[4]mondalJ,Deshpandea.managinglargednamicgraphsefficiently.SiGmoD’12,2012:145-156.

[5]YangS,YanX,ZongB,e.towardseffectivepartitionmanagenmentforlargegraphs.SiGmoD’13,2012:517-528.

国外网络舆情分析篇10

关键词互联网;虚拟社会;网络舆情;舆论引导

中图分类号tp3文i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7)182-0098-02

1虚拟社会的网络舆情现状分析

所谓虚拟社会,“是指以现代互联网络平台为基础,通过电子通讯终稿设备、远程通讯通道等高科技手段与数字化技术建立起来的信息交互系统,构建出一个各种主体彼此联系互动、相互作用的网络空间形式。”“空山不见人,但闻人声语”是网络空间的典型特征一。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特征改变了传统的人际关系模型。在网络空间中,社会上的非主流人群由被动变为主动,在网上肆意地表达着他们内心的声音,互联网由少数技术精英、知识阶层的控制变成了全社会的广泛参与。

2016年8月3日上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此外,根据CnniC统计显示,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5年底的90.1%提升至92.5%,仅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比达到24.5%。

CnniC的数据显示,我国的网民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广,我国互联网络发展日趋成熟。

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对现实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它为人们提供了自由表达的平台,人们的信息来源不再依附于官方媒体,而是可以利用网络主动的搜索信息、分享信息。网络空间可以最大限度地汇聚来自不同社会空间的意见表达,这些意见不同于传统媒体,有着草根性、民间性等特点,具有独特的视角和立场。网络改变了中国的舆论格局,互联网所构造的虚拟空间容纳了四面八方的声音。

2虚拟社会所面临的舆论管理困境

在传统媒体中,由于“把关人”的存在,可以对信息进行有效的控制。而在网络空间中,由于“把关人”的弱化,各种信息不经过滤机制就可以迅速传达。网络用户年龄、学历、阶层等的差异使得互联网上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错。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上错误言论时有出现,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大大加大了网络舆论治理难度。

一般能够在互联网上掀起舆论声势的都是社会热点问题、社会敏感问题,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当网络舆论涉及这些问题时,群体情绪就会被迅速激发,带有感染性的极端言论在网络上快速的、大范围传播,严重干扰着现实生活。我们可以看到,近几年由于网络舆论引起的“人肉搜索”“道德审判”现象不断在现实生活中上演。面对网络空间虚拟性所带来的种种舆论治理难题,我们往往将现实社会中治理舆论的手段生搬照抄地运用于治理网络舆论中出现的问题,缺乏治理网络舆论的有效手段。我们应该看到,网络舆论具有其独有的特点,应该创新治理理念,“因地制宜”地治理网络舆论。

3虚拟社会的网络舆论引导

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只有让各种不同的声音广泛的、充分的表达,才能维持社会的稳定。但是由于网络舆论的复杂性,各种错误言论掺混其中,所以必须对网络舆论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才能维持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

3.1提高治理主体应对能力

面对铺天盖地的网络舆论,不能照搬照抄以往的舆情治理方法,更不能通过删帖、雇水军等方式来掩盖事实,而是应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及时地阐明事实,通过有效地引导来平息风波。治理主体可以通过培养意见领袖作为政府部门和公众沟通的桥梁,网络意见领袖往往与公众联系较为密切,比较了解公众的心理;还可以利用第三方引导舆情,邀请有关的专家学者、权威部门等就事情的发展发表言论,由于其具有专业性、权威性,能够对事件进行深刻的剖析,往往能够赢得公众的信任,对引导舆论的走向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政府部门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发展,开通政务微信、微博,及时传递消息,并与网络民众进行积极的互动,拉近政府部门与公众的距离,赢得公众的信任与理解,在此,政府部门应该注意建立一个高效的运营团队,与民众进行有效的、积极的互动,以此扩大信息的影响力,及时遏制不良信息的传播。

3.2提升网民群体媒介素养

由于我国网民群体规模庞大,在面对网络中的敏感事件时往往表现出理性不足的特点。提升我国网民的媒介素养,对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在传统的传播环境之中,提升公众的媒介素养主要是指提高网民分辨信息的能力,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媒介素养的涵义还应包括客观的表达意见、正确的使用媒介等等。网民要能够对事件冷静思考、做出独立的判断、发表客观的言论,利用媒介促进问题的解决,而不是让非理性思维控制着自己的言行。首先,传统媒体可以举办各种提高公众媒介素养的节目,为公众设置议程,传播媒介素养的知识;其次,互联网等新媒体可以开展各种在线网络课堂,提高网络群体的媒介素养,方便人们随时随地接收。

3.3加强大数据在网络舆论治理中的应用

在大数据背景下,可以通过对信息的变化率监控来预测网络舆情的走向。以往的网络舆情监测往往只是集中在信息量的监测上,这种方式往往是滞后的,当我们发现负面舆论出现的时候,此时的网络舆论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变得难以控制。以大数据为基石,可以对网络舆论进行全天候、多维度的记录与监测,通过全面的数据采和科学的分析可以及时作出预警,此外还可以通过对网络舆情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参考文献

[1]符永寿,刘飚.网络虚拟社会的管理模式创新[J].广东社会科学,2012(6):213.

[2]匡文波.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78.

[3]周翼虎.社会转型期与网络舆论的兴起[J].青年记者,2009(8):10.

[4]潘洪其.评论:民生关注:网民与政府“吻合”的积极信号[eB/oL].金羊网羊城晚报,[2006-3-12].http:///gb/content/2006-03/02/content_1079007.htm.

[5]宫承波.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176.

[6]易臣何,何振.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生成演化规律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2014(3):75.

[7]杨兴坤,廖嵘,熊炎.虚拟社会的舆情风险防治[J].中国行政管理,2015(4):17.

[8]田丽憬,郭延军.浅谈网络舆情的发展演化机制及其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2014(1):103.

[9]曹劲松.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J].新闻与写作,2010(5):45.

[10]刘建明.基础舆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100.

[11]宫承波.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