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35:59

地方文化建设篇1

【关键词】地域文化;信阳;政治文化

说,“我们的党内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文化。”毋庸置疑,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亦是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各地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都形成了特定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习俗。对于信阳来说,其优秀地域文化中所蕴含的和谐包容、忠义爱国、自强不息、经世致用思想对于当前地方的政治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借鉴价值。

一、地域文化与构建地方政治文化的关联性

地方区域文化是能够体现一定区域范围特点的文化,包括自然、人文以及历史遗留所形成的地方文化积淀,即在特定地域中较为独特的一些文化模式、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价值取向,它既与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渊源,又有自己相对独特的个性,是传统文化在特定空间结构中某一方面的突出表现和特殊定位[1]。因此,区域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彰显着独特的人文精神,为当前地方良好政治文化形象塑造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区域文化为地方政治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彰显着独特的人文精神,其家国情怀、民族担当、爱国志士、爱国典故、名言警句等不仅是政治文化建设丰富的资源,而且可以在无形中对域内的组织、个体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尤其是那些历史文化厚重的区域,其优秀的传统文化、社会主义现代文化都是当地人心中的精神坐标,这些精神、这些鲜活的事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是鼓舞当地人奋斗不止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老一辈革命领导人就非常注重地方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史料记载,早在长征、延安时期,、、徐特立等每到一地都要搜寻、学习当地的史志,用以“资治”“教化”,即决策参考、教育群众。因此,今天我们的政治文化建设,必然离不开地方传统文化的支撑,必然要借助地方文化天然的地缘、近缘优势,为地方政治文化建设形象塑造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区域文化为地方政治文化建设提供丰富素材资源

各地因深受当地区域文化的濡染,其党员干部、机关组织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处事习惯、社会习俗等都不尽相同,如我国东部和西部,南部和北部的政治文化建设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人民的政治情感表达、政治参与意识也明显不同。因此,以区域特势和优势为出发点,把握区域政治文化的需求,也是各地在建设政治文化时所必须考虑的因素。实际上,区域文化是地方的历史传承、地理环境、政区变革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其本身就与地方的政治、经济有着天然的近缘性和适应性,耳熟能详的地方历史文化讯息更能让人易于接受,凝聚社会共识,可以增强政治文化建设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可以说,地方政治文化建设有总体的宏观要求,它也是政党刚性意志需求与地方文化融合的综合体,其具体的构建过程也不可能是标准化的、模块化的,如果忽略了这一点,就不能理论联系实际,不能建设成先进的政治文化。因此,在地方政治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注意挖掘地方文化中的优秀资源,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以此来丰富地方政治文化建设的素材资源。

(三)区域文化塑造地方政治文化的区域品格

每一种政治文化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取向,都会根据目标主体历史任务、目标方向的不同而显示出各异的文化性格,并决定着目标群体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而地方政治文化亦如此,其由于受地方文化的长期影响,在遵循宏观核心价值准则的同时,在政治心理、政治思想和政治意识形态上存在诸多差异性。因此,地域型政治文化是我国一些学者对政治文化的分类之一[2]。地域型政治文化限定了地域的范围,但是,现代的区域,是一个空间建构概念,是时间与空间的统一,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区域是具有相同特征、相同背景的地区人口、自然环境等诸多因素的有机结合,正是因为区域有了这些共同的特征,才得以以其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形成一定的功能区域[3]。丰富多彩的区域政治文化是根植于区域发展的,具备天然的发展优势,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发展动力。其中,这些区域内的政府行政方式,公民政治态度、意识,社会政治思想意识等等都体现了区域政治文化自身的特色,造就出地方政治文化的区域品格。

二、当前信阳地域文化的基本内涵与政治智慧

位于汉淮间的信阳,不仅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文化传播的通道,同时因为在地理、气候、植被和民风民俗上自成一个单元,形成了明显与地理位置有关的文化特征。其耐人寻味的文化风貌,信阳人将之描述为“楚风豫韵,东吴西楚”,同时将之命名为“淮上文化”。“淮上文化”是生活在淮上的人民,尤其是生活在淮河上游的信阳人民,自上古以来历经民族融合、战争移民以及层出不穷的自然灾害,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物质财富和代表他们这个群体精神气质、思维方式和思想文化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它的主体是生活、繁衍、创造于“淮上”的人民。所以,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淮上文化”即是信阳的地域文化[4]。信阳地域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政治智慧,可以为地方政治文化建设提供丰富的营养。

(一)淮上文化是一种和谐包容的文化,有利于地方政治文化的发展革新

信阳地处豫南,淮河上游,这里早在夏商时期就出现了文明的曙光,西周初年中原贵族南下,在这里建立了诸侯方国。由于地处南北要冲,在春秋战国的数百年间,这里是楚国北上的桥头堡,同时也是中原诸侯国地域强楚的前沿阵地,因此这一时期淮上经营争夺非常激烈,战争不断。到了宋金、宋元时期、明末农民起义,这里又被战争反复碾压。由于战火不断,这里生产破坏严重,人烟稀少,政府多次向此地大规模移民,汉武帝时期迁福建东瓯移民于此,永嘉之乱后大量中原士民南迁于此,明清之际大量江西、湖广移民于此,大量移民将原住地的文化带入到了淮上。同时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淮上一直是中国南北、东西的脐心地带,自3000余年前建城开始,信阳城市就连接着黄河和长江两大文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信阳受到多重文化的濡染和辐射,大气厚重的中原文化赋予了它包容开阔的胸襟,飘逸灵秀的荆楚文化浸润了它浪漫的情怀,亦柔亦刚的吴越文化养成了它刚烈的性格,而崇文重教的徽文化则塑造出了它的人文底色,加之淮上的土著文化、外来西方文化的交融碰撞,最终迭变出和谐包容的淮上文化。时至今日,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多元共生成为信阳区域文化最显著的特征,而这也正是地方政治文化建设所需要的胸怀和气度。

(二)淮上文化是一种忠义爱国的文化,可以极大地涵养地方政治文化的精神内核

历史上的信阳人爱国家讲奉献,总是以天下为己任,国家有危亡的时候,他们就去冲锋陷阵、战场杀敌,古有为楚国开疆拓土、能征善战的急先锋申息之师,保卫蜀汉鞠躬尽瘁的大将魏延,披荆斩棘开发闽南的开漳圣王陈元光,信仰坚定、为理想信念出生入死的许世友、李德生等一个个如雷贯耳的红色将军,今有滔天巨浪中三进三出的救人英雄魏青刚,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爱国忠义的信阳品格。信阳在革命战争年代走出了三支主力红军,诞生了两首革命歌曲,塑造了大别山精神。据考证,为了新中国的建立,信阳100多万人参军参战,30余万人英勇牺牲。信阳人这种忠义爱国的品格、甘于奉献的精神世代传承,成为地方文化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而这种文化品格与政治文化内涵的信仰特征要求完全一致,可以极大地涵养、丰富政治文化的精神内核。

(三)淮上文化是一种自强不息的文化,为地方政治文化建设提供力量源泉

信阳人创造了灿烂的淮上诸侯文明,早在唐代就成为国家的重要农业经济区。但是由于地处中国南北交界处,多次受到战火袭扰,凡是中国南北政权割据的时代,淮上都是战火纷飞,生灵涂炭,加之黄河改道夺淮入海影响,信阳境内淮河支流水患频发。历史上,面对多发的战乱、水灾、蝗灾,生活在淮上的信阳人颠沛流离,辗转迁徙,但即便是饥寒交迫的生死边缘,也是不屈不挠,发展生产,繁衍后代,乐观生活,逐渐濡染出了勤恳质朴、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范,同时这种精神代代相传,成为铭刻在信阳人内心深处的文化基因。时至今日,信阳人提出“宁愿苦干,不愿苦熬”,战天斗地的精神豪情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地方政治文化建设任重道远,需要百折不挠的刚毅坚卓精神和内源性支持,而信阳地方文化中的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范正可以为其提供不竭的力量源泉。

(四)淮上文化是一种经世致用的文化,这有利于地方政治文化的客观实践

淮上文化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强调刚健有为、勇于任事,是一种追求经世致用的文化,其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又融合了理学的思想,讲入世,重躬行,通变化,不喜欢喊空口号摆花架子,强调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看重廉洁自律和法治精神,具有显著的忧国忧民的精神情怀。尤其是明清开始,淮上文化发展迅速,何景明、吴其濬等一大批文坛巨匠更是将这种廉洁自律、经世致用的文化传统发扬光大,他们不仅埋首书斋,而且躬身实践,对农学、矿产展开实务研究,留下了众多对今天农业、矿业生产仍有重要指导意义的论著。淮上文化的这种特点非常有利于信阳政治文化建设的实践,因此,在当前信阳的政治文化建设中,必须继续秉持经世致用这个地域文化的精神灵魂,不断加强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丰富先进政治文化的内涵。

三、在地方文化基础上构建信阳先进政治文化路径

政治文化具有开放性特征,其在建设过程中要适时地将地方优秀文化资源引进来,丰富地方政治文化的地域文化底蕴。对于信阳来说,要用“淮上文化”来丰富地方政治文化建设的内容,完善拓宽其建设途径,强化其建设实践效果。

(一)大力推进信阳地方文化与主导政治文化机制的融合发展

地方政治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是在国家的指导下进行的,国家主导政治文化也是区域必须要坚持的主导政治文化,区域要在完善自身政治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相关机制的同时,要积极与主导政治文化的融和与发展,以更好地提高区域政治文化建设水平。当前,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建设先进政治文化的指导原则,在这个指导原则的前提下,我们要兼容并包,对各种政治文化中的先进性、合理性要大力借鉴,同时克服各种政治文化的局限性,尤其是警惕西方腐朽政治文化的劣根性。因此在当前我国国内外社会问题和矛盾形势复杂的情况下,信阳地方政治文化建设,首先要注意保持与国家主导政治文化相一致,以主导政治文化为依据,在这个前提下,再根据信阳区域实际情况,统一域内党和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适时地把淮上历史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淮上地域风情融合,不断提升信阳人民的政治认识、政治情感和政治评价水平,使信阳地方政治文化建设不断发展。

(二)用“淮上文化”提高区域公民政治文化的发展水平

公民政治文化水平是地方政治文化建设成果的衡量标准之一,在信阳地方政治文化建设中,我们要积极用“淮上文化”提高区域公民政治文化的发展水平。我们可以紧密联系地方实际,引导公民政治文化,大力培育公民合法合理的政治参与意识、法制意识,抵制、反国家的各种意识行动,保障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淮上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红色革命文化、历史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法治文化等,其有益的成分可以极大地丰富地方政治文化建设的内容,为公民政治文化素养的提升提供充分的素材,地方可以适时开展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方面的推广教育。

(三)加大对淮上政治文化资源的整理发掘和宣传

地方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其政治文化传统有精华也有糟粕,因此在地方政治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探寻地方政治文化建设的缺陷和不足,挖掘其固有的内涵、本质特征与闪光点,在此基础上,再对优秀的地方政治文化进行宣传。当前,我们对信阳的历史文化资源挖掘整理方面,要大力开展对地方史的研究,尤其是对地方文化的发展脉络、历史流变、内涵底蕴进行全面的梳理、总结,对有益于地方政治文化建设的史实要进行考证,必要时可以专门结集出版,作为政治文化宣传的教材使用,对其糟粕要进行批判扬弃,警惕其对现代政治文化建设的腐蚀。利用方面,要丰富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形式,以地方光荣传统、人文历史来丰富信阳政治文化的内容。传播方面,要通过多种传播手段和传播媒介,在全社会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政治文化传播网络和氛围,如已有的反映信阳共产党人坚定政治信仰的影视作品《八月桂花遍地开》《五更寒》等,催人泪下,宣传效果较好。任何地方政治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区域文化的支撑,地方文化的深厚底蕴可以为区域政治文化建设注入丰富的养分。因此,信阳的政治生态建设一定要以地方文化为依托,打造具有淮上地方特色的政治文化。

【参考文献】

[1]何理,张倩.地方特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现代商贸工业,2016(8).

[2]周光辉.政治文化研究的一部力作——评孙正甲著《政治文化学》[J].政治学研究,2002(3):95-96.

[3]谭玉连.当代区域政治文化建设路径探议[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13(6).

地方文化建设篇2

榆林五千年前就属中华民族摇篮腹地,历史上又为边关要塞;随着历史的发展,在这里原始黄土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互相渗透,长期交融,形成了被当今学术界谓称的黄土文化与黄土风情,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塞上文化和塞上风情。在这样丰厚历史文化积淀背景下,榆林又在努力寻找着自己当今文化崭新的起点。

文化基础设施面貌新功能强

榆林修复维护市区明清风貌众多文物古迹和步行街区,再现“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的塞上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昔日风貌,吸引着国内外专家、学者、游客纷纷慕名而来。榆林重点保护西北最大的道教古建筑群白云山道观,陕西最集中的摩崖题刻红石峡,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等文物和杨家沟等革命旧址,结果个个景区景点都变得红火起来,人们聚集到榆林感受塞上历史文化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成了一种新的时尚。榆林建起市区三大广场、展览馆等一批重点文化基础设施、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构成了城市一条靓丽的风景线。榆林启动建设文化艺术中心、汉画像石陈列馆、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等重点项目,又进一步强化着榆林在晋、陕、蒙、宁,甘接壤地区独领的文化地位。

榆林近五年市、县区新建广场7个,修建改造影剧院6个、县级公共图书馆6个、文化馆5个、乡镇文化站60个,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城乡文化活动水平有了同步提高。全市12个县区中已有绥德、榆阳、神木、府谷、定边被命名为省级文化先进县区,星元图书楼被评为全国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先进单位和一级图书馆,榆阳区崇文路办事处聚财社区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社区。

文化活动档次高影响大

榆林成功举办新世纪文艺调演、晋陕伞头民歌大赛、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文艺晚会、庆祝全国第一条沙漠高速公路开通文艺晚会,全省第五届农运会开幕式和三届陕北民歌大赛等一系列大型文化活动,充分展示着榆林文化的品位和档次。榆林在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举办的“中国记忆、榆林信天游音乐会”,组织榆林小曲演唱团赴京津艺术院校交流演出,以及榆林组团与香港宏光国乐团在香港联合举办的陕北信天游音乐会,在这些世界闻名的大都市都产生了轰动效应。榆林成功举办的首届榆林、“中国陕北民歌艺术节”,扩大了陕北文化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影响;艺术节上多重视野下的黄土高原音乐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更让世界对黄土文化与黄土风情、塞上文化与塞上风情加深了了解。

榆林在突出搞好大型文化活动的同时,注重积极开展了文化“三下乡”活动。近年来,全市累计下乡送戏近1万场,送电影8.4万多场,送书200多万册,惠及农民千万人,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有力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特色文化人气旺精品多

榆林参加中央电视台民歌大赛、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魅力12”的演出、陕西省第三和第四届艺术节等活动,获奖70多项,成绩格外引人瞩目。榆林参加陕西省陕北民歌大赛总决赛,评出的“十大陕北民歌手”全为榆林人,轰动了三秦大地。榆林参加“第六届陕西省少儿戏曲小梅花奖大赛”,6人获奖:参加全省百县千场农村调演,4个节目获一等奖,又增加了陕西文艺舞台新亮点。榆林参加中国西部花儿(民歌)歌手邀请赛,王晓怡获金奖,韩军,李光明分别获银奖:参加第三届中国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暨第二届西北五省(区)“花儿”歌手邀请赛,贺斌,李光明分别获金奖,温永开、李玲分别获银奖:参加北京2006东方青年舞蹈艺术展演活动,任艳艳获青年组金奖;标志着榆林的文化艺术在西北、在京城也风光,有名气。

榆林原创的陕北歌舞剧《米脂婆姨绥德汉》(原名《三十里铺》)已进入实质性提高创作阶段,吸引了省内外著名编剧、导演,作曲家、资深制作人加盟打造;拟拍电影《梦幻人生》已被西影厂报送国家广电部电影电视局审批,有望近期开镜,创作出电视剧本《横山起义》、《陕北第一枪》,《梦幻人生》等,也是有影响力的陕北本土好作品。榆林文化工作者康世进创作的现代戏《陕北婆姨》获中国曹禺戏曲剧本提名奖、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优秀编剧奖,艾绍青创作的小品《牛二蛋与马寡妇》获中国曹禺戏剧小戏小品三等奖,王治平、栗子明的美术作品获全省一等奖并入选全国美展,景通玉创作的二胡协奏曲入选全国二胡考级教材,孟海平、康世进编剧和雒胜军、雒翠莲表演的小品《山歌情》入选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徐林创作的漫画《开发》入选初一美术课本,张胜宝应邀赴台湾南华、南艺大学讲授陕北民歌、腰鼓和中国戏曲打击乐等内容;这些特色文化人才及艺术精品不断涌现,代表着当代陕北文化的创作主流。

文物保护工作力度大效果好

榆林抓紧抓实了申报重点文物保护工作,随着第五批、第六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公布,该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原来的2处骤增到1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达到19处,带来了榆林文物事业前所未有的工作压力和发展机遇,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相应得到加速推进。榆林编制了镇北台,红石峡旅游项目开发规划,完成了红石峡3a级景区申报,完成了榆林卫城西城墙第二标段和梅花楼维修方案设计,制定了清涧袁家沟、枣林沟革命旧址保护规划方案和新建榆林民俗博物馆建筑设计,完成了7处国保,11处省保单位“四有”档案建档、上报工作,绘制了榆林走马梁汉墓出土器物图30余份和《镇北台保护范围实测地形图》,组织专家对全市馆藏文物进行了等级鉴定,筹集资金成立了民俗博物馆并征集回收了藏品58件,完成了红石峡景区维护的重点分项工程,维修了神木二郎山、米脂李自成行宫、府州旧城等一批重点文物。文物保护工作呈现出处处都行动,项项有进展的喜人局面,工作突出的米脂县被评为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神木县、市镇北台长城文物管理所被评为全省文物保护先进县和先进集体,佳县白云山道观“四有”档案也被评为全国优秀“四有”档案。

榆林建设项目开工前的文物调查和考古勘探工作也令世人瞩目。在吴堡县发现了保存较完整的4500年前的龙山文化遗址,引起全国考古界轰动,被列为2005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提名之首;在神木县发现了距今6000多年前半坡时期遗址,是榆林市境内发现的最早新石器时代遗存;上述重大发现为研究揭示毛乌素沙漠和黄土高原接壤地带的演变具有非同寻常的价值。

广播电视发展快水准高

榆林新建国家、省、市干线光缆1022公里,实现了省到市和市到县广播电视信号传输光缆化,并形成北接内蒙,东通山西,南与延安相连接的光缆主通道;完成了12县区城域网升级改造,形成全市信息化综合平台;完成了绥德,横山两个台站10千瓦和榆林电视发射台1千瓦电视发射机全固态化改造,提高了全市无线信号电视用户观看节目质量。2006年,全市有线电视用户达到17.5万户,数字电视用户达到3000多户,广电数据宽带网用户达到4000多户。“十五”期间,全市安装“村村通”广播电视设备923套,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提高到86.88%和8766%。榆林的广电网络建设快速发展一下拉近了榆林与外界的距离。

榆林用自身优势努力营造良好舆论和文化氛围,电视台增加了第二套节目,广播电视推出了一批特色鲜明的新栏目,内容丰富多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近年来,榆林大发展方面的电视宣传发稿量位居全省各市前列,参加陕西广播电视奖、陕西新闻奖评选获奖高达148项,参加广播电视主持人大赛获奖人数又创全省各市之首;电视作品《榆林红碱淖湿地发现世界最大遗鸥种群》获陕西新闻一等奖、文学节目《感悟白云山》获陕西广播影视一等奖,也是宣传榆林上乘佳作。广播电视呈现出高水准,给榆林特色文化大市建设增添的是显眼新亮点。

旅游业发展理念新视野广

榆林成功举办《2006榆林旅游文化艺术节》,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榆林旅游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驻华使节走长城――榆林行”活动,齐聚了11个国家的13位驻华使节,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外交部领导重视和国家长城学会,中国对外友好协会大力支持,成了榆林有史以来最大的旅游、外事、文化活动;以和谐发展为主题的“白云山论道”活动,云集了国内一批著名学者、道教人士,企业家,新闻媒体记者及众多群众,得到了省政府、全国道教协会和青年联合会高度重视,是白云山建观400余年来道教传统文化深度挖掘的一次盛会。如此大运作,着力体现着让世界了解榆林,让榆林走向世界的新理念,拓展着榆林对外文化交流的新视野和新空间。

榆林已形成了黄土风情游,长城一大漠风情游,煤、油、气、盐观光游等系列精品游和专项旅游产品;创出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杨家沟,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大柳塔煤田工业旅游区、锦界工业区、高西沟村、牛玉琴绿源治沙有限公司,国家3a级旅游度假区红石峡生态公园,米脂婆姨、绥德汉等知名品牌;做大做强着四大旅游区和红色旅游。榆林注重向国内外突出展示的是自身特色文化的非凡分量和魅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步好进展快

榆林近两年申报非物质遗产保护项目,已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陕北秧歌、榆林小曲两项,已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陕北民歌、陕北唢呐、清涧道情,绥德石雕等13项,迈出了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可喜的第一步。榆林正式出版发行了该市近现代音乐史上第一本原生态民歌选本《陕北民歌大全》,出版了《陕北民歌精选》中英文对照版本和王向荣、郭云琴等多名本土著名歌手的个人陕北民歌CD专辑,为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挖掘和整理工作开了好头。此外,榆林把科学开发,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也提上了文化工作的议事日程,正在积极启动实施。

近年来,随着榆林特色文化大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该市的文化市场和新闻出版市场也强化了日常管理和专项整治,正朝着健康,有序、繁荣的方向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也有了快速增长,文化产业收入正以每年20―30%的速度递增,旅游人数和综合收入2006年分别达到290万人次和9亿元,创出了历史新高。

新疆兵团农十师一八七团哈密瓜大丰收

今年,新疆兵团农十师一八七团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鼓励职工多种植哈密瓜、打瓜、甜菜、色素辣椒等高效经济作物,使该团今年哈密瓜面积猛增到8000余亩,从而达到职工增收、团场增效的目的。第一批采摘的中晚熟哈密瓜由于品质较好,将直接运往广州、深圳等地销售。(程其宝)

海峡两岸将军同祭祖大型文化交流活动拉开序幕

7月16日上午,海峡两岸将军同祭祖大型文化交流活动新闻会在西北大学宾馆举行。由陕西白鹿原文化研究中心、黄埔军校同学会、中国伏羲文化研究会、中国西部发展促进会等组织共同发起的此次活动将通过征集海峡两岸将军书画诗文、举办将军书画展、将军诗文大赛、恭立祭祖功德碑、中秋节恭祭黄帝陵等多种形式,表达两岸同胞骨肉相连、同根同祖的夙愿,共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增进海峡两岸同胞文化交流。(王根华王炫灵)

军旅画家作品展活动在西安博物馆举行

为庆祝中国人民建军80周年,由陕西省军区政治部、武警陕西总队政治部、二炮某部政治部等共同举办的“陕西军旅书画家作品展”暨陕西长城书画院成立仪式,7月28日在西安博物馆举行。此次作品展共展出优秀书画作品300余幅,吴三大、王崇人、张山、刘丹枫、余树信等陕西书画界名家创作的作品展列其中。(王根华姚欣)

地方文化建设篇3

(一)廉政文化的定义和内涵

学者们对于廉政文化的定义大致存在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的认识。狭义的廉政文化主要是指思想和观念层面的文化。如陈平认为,“狭义的廉政文化特指精神层面,是以廉政为思想内涵的一种精神文化,是对廉洁政治和廉洁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精神追求”。梅荣政认为,“廉政文化是一个国家中的阶级、民族和其他社会团体,以及这个国家中的成员,在一定的生产方式基础上和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中形成的关于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观念、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社会评价的总和,它从根本上反映着一个阶级、一个政党的执政理念、执政目的和执政方式,是廉洁从政行为在文化和观念上的客观反映。”新世纪新时期,廉政文化的内涵随着时代的转型和发展出现新的变化。刘新华从介体环境、主体和核心三个方面概括廉政文化内涵,认为“廉政文化包括健康向上的社会廉政文化,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政府廉政文化和遵纪守法、办事公道、克己奉公的公职廉政文化三个层面内涵”。虽然廉政文化在不同的研究者眼里有不同的定义,但无外乎都主要表达的是一种文化的特别形式。在我国学者的认识中,所谓的廉政文化就是以廉政思想为主体内涵的,人们关于廉政的认知、追求、规范及其与之对应的行为方式、社会准则、价值判断的总和,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廉政文化以其特有的方式主导、影响社会环境,促进廉洁政治建设,净化民众心灵。廉政文化的建设应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同步发展,让廉政文化融入我国政治文明建设中去。让官方与民间形成一股清廉之风,并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

(二)廉政文化的基本作用

1.廉政文化的导向作用

廉政文化作为一种先进文化,包含的是精神理念、价值追求、道德准则。它们会无形的在民众中指导人们褒扬什么,批判什么,唾弃什么,具有其鲜明的导向性。廉政文化的感染力时时刻刻影响着人们的社会认知和价值取向,进而影响主体行为。当先进的廉政文化深入人心时,贪污受贿,腐败枉法将失去存在的土壤。全社会形成风清气浊的文化氛围,社会官员自觉摒弃,主动有所作为,正真做到为人民群众服务。

2.廉政文化的规范作用

廉政文化以原始规范的方式从思想、道德、制度上规范社会主体行为,作为一种社会价值判断尺度,拷量和约束人们的行为,警醒人们什么不该做,让一个人在踏出错误的第一步能够考虑到这种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廉政文化以其自身的影响力推动人的行为的规范,无形中调整着人们的观念,行为和意志,转变为人们可见的行为状态,并影响着人们价值观。因此,廉政文化的规范作用无处不在。

3.廉政文化的凝聚作用

廉政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和廉政理念,他能够使官员和民众很好的规范好自己,以相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把官民有机的连接起来,思想相通,步调一致,官民相溶于廉政文化的这一表现形式。执政者自身政治道德素养的基本要求,即要求掌握公共权力的工作人员必须廉洁自律,淡泊名利,做到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廉政文化会在每个人的内心里形成一种强烈的文化观念与向往,最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二、我国地方政府廉政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一)我国地方政府廉政文化建设中的存在的问题

1.我国地方政府廉政文化的主体缺乏主动参与性

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是现阶段工作的重中之中,要想基层政府廉政文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必须要各级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都必须大力协助支持的。然而,有一些地方政府的领导人思想上怠慢,行为懒散,官僚作风和拜金主义严重。领导人从利己主义的角度出发,对下属发生的、等腐败现象置若罔闻,听之任之,就是重大责任事故的责任追究也只是形式上简单批评几句,写几页检查读一读,根本谈不上深查细究,对于上级交办和督办的重大责任追究案件不是认真负责的去追究,而是想方设法寻求庇护、推卸责任、逃避惩罚。上述现象至今仍然广泛存在,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2.我国地方政府廉政建设的方式单一,传播渠道窄

由于我国地方政府廉政建设的方式单一,传播渠道窄,成了制约基层政府廉政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地方政府在宣传廉政文化建设时,采用开展学习研讨班,领导者在会议上作简短的报告,创作一些廉政题材的文章,树立道德模范,号召大家学习。这种方式只在短期内对人们有一定影响,但从长期的学习效果来说并不理想。目前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期,我们除了以前标语式、横幅式的的宣传语,应多借助网络新媒体的力量,营造好的文化氛围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地方政府的廉政建设。

3.我国地方政府廉政建设缺乏长效机制

从我国地方廉政文化建设现状来看,制度约束相对滞后普遍存在,文化建设较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建设廉政文化,就是要把反腐倡廉作为一种理念,作为一种追求,作为一种社会制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以文化的形式在全社会加以倡导弘扬。制度是腐败的牢笼,廉政思想、廉洁政治的清新剂。没有制度规范约束的廉政必然导致腐败滋生,没有廉政思想导向的廉洁政治必然是短暂的、非延续性的以行政个体为主导的亚廉政,制度问题更带有全局性、稳定性,对一种文化的开展具有保障性的作用。

(二)国外廉政制度文化给予的基本启示

国外在廉政建设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尤其在廉政制度方面可谓是底蕴丰厚。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总结国外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地方政府廉政建设的实用性启示有:

1.建立和完善反腐防腐法律体系

法律无疑是反腐防腐的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西方国家在开展以来,建立了完备的反腐防腐法律体系。对于腐败行为的预防、调查、追究、惩处都有一整套与之相对应的法律体系。当腐败行为发生时不仅要追究腐败本身,而且追究没有履行好监督职能的监督部门的法律责任。责权分明是防腐反腐工作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2.严禁公职人员索贿和收礼

关于公职人员索贿和收礼,各国都有具体详尽的法律加以规范,例如瑞典和新加坡明文规定公职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接收送礼。公职人员在社会正常交往中的个人馈赠,经估算以报表的形式上交相关部门备案,供监察部门审计。一经证实有索贿收礼行为,即刻受到司法追究,终身不得从事公共事业性岗位。

3.有专门的立法机构

许多西方发达国家都有依法设立的廉政机构,如挪威的反腐败委员会、瑞典的腐败行为调查局等。这些机构都得到了国家立法认证,规定了其职权范围、体系机构、监督程序,有别于国家行政机构,是独立的第三方监督力量,对公职人员的腐败行为起着强有力的震慑和规避、惩处作用。

三、我国地方政府的廉政文化建设的对策

在总结了国外优秀的廉政制度的基础上,地方政府应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有利于并保证廉政文化建设的体制。其基本方法有:

(一)推行透明政务、信息公开

地方政府要以信息公开、广泛参与的方式推行透明政务,让广大人民群众对政府的决策和执行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地方政府要完善制度,广泛搜集民意,提高民意到达率,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践中去,提高民众主人翁意识,在实践中发扬民众民主,实现真正的人民当家做主。

(二)加强民主监督、舆论监督的廉政机制

地方政府要发挥好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职能,对所在地区政府部门的公职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制约。要扩大基层民主,以公权力监督公共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健康运行,政府部门的领导人要经常性的走街访巷,通过谈心谈话,及时了解民众的想法及诉求。对于社会舆论监督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制约权力,加强政府的民主评议,把知情权、选择权、监督权交给群众,让群众对政府部门的公职人员评头品足,让群众来判断官员的优劣,进而影响其升迁去留。

(三)建立日常监督检查制度

在地方政府部门中,可以由党组织牵头、有关部门参与成立的专项检查组,不定期、不定时的对本地方的歌舞厅、夜总会、洗浴中心、高档饭店等高档消费娱乐场所进行突击检查,对铺张浪费,奢靡享乐的公职人员一经发现,立即处理。另外政府部门可以出资在地方上聘请离休老同志、街道干部等为监督员,赋予一定的职权,随时对领导干部工作之外的活动情况明察暗访,实施有效监督。地方政府的纪检机关与公安机关、司法机关要紧密结合起来,建立情况登记、通报、建档制度,防止在执法上漏查。

(四)加大查办案件力度,严惩腐败行为

地方文化建设篇4

1地方文献与地域文化的密切关系

地方文献是指与本地方相关的一切资料,一般包括三大部分:地方史料、地方人士着作、地方出版物。地方史料是关于本地方的一切情况的记载,取决于着作内容的地方特点;地方人士着作是关于本地方知名人士、劳模、烈士以及与本地方建设有关的各地方重要人士,他们的着作、手迹、纪念文学等也包含在内;地方出版物是指本地方雕印、出版的文献资料。地方文献记载和反映地方的历史发展、学术思想、特色文化、风俗习惯、典章节庆、民间艺术等,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能够为本地域特色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提供较为全面的参考文献和信息资源。

地域文化,从抽象概念来讲,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特定人群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而不同地域内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模式不同,便导致了地域文化的差异性,也就有了地域特色文化。从具体内容来看,地域文化包涵三个层次:物质层面的、制度层面的、哲学层面的。物质层面的文化包括特定地域的语言、饮食、建筑、服饰、器物等;制度层面的文化包括特定地域的风俗、礼仪、制度、宗教、艺术等;哲学层面的文化则指特定地域人们的价值取向、群体人格、审美情趣等。地域文化特色是特定地域的符号文化,是不同地域文化差异性的重要标志,是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名片”。

由上述基本定义和分析可见,地方文献和地域文化具有一个鲜明的共性:地方性。基于共同的地域范围,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关系。地方文献收录的资料,是与本地方一切情况相关的,涵盖地域文化的各个层面,不仅记载本地方的饮食、建筑、服饰、器物、风俗、礼仪、制度、宗教、艺术等具体的符号文化,还为这些符号文化背后的“地方n生”和“民族性”的深层文化研究提供基本的参考资料。地域文化特色是由特定区域的地理环境、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历史文化传统所决定的,它具有历史发展上的传承n生和文化外观上的独特性。研究地域文化特色,对特定地域社会发展理论与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公共图书馆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地方文献收集

地方文献收集是地方文献馆藏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基于地域文化的地方文献内容广泛、载体多样,需要建立系统、有序的收集策略。公共图书馆收集地方文献的重要步骤有二:一是定义文献收集的主题与范围;二是确立有效的收集途径与方法。基于地域文化特色进行地方文献收集,同样需要依两大步骤展开工作。

2.1基于地域文化特色定义地方文献收集主题与范围

基于地域文化特色定义地方文献收集主题,应当围绕各个地域文化特色,对设立相应主题的必要性、合理性、实用性展开科学分析。在必要的情况下,对于重要主题需建立相应的特色馆藏。重要的主题一般包括地方名胜、名人、名产和名俗等,每一个着名的地方特色都有可能成为特色馆藏专题。地方公共图书馆作为地方公共文化服务系统的重要一员,对本地域的文化特色、城市文化建设重点都有很好的把握,为合理定义地方文献收集主题打下基础。

公共图书馆基于地域文化特色定义地方文献收集范围,应从整体着手,先界定文献内容,再细分文献类型,力求分类清晰、内容全面。从整体内容分析,地域文化包括三个层次:物质层面的、制度层面的、哲学层面的。物质层面的地域文化包括本地域的语言、饮食、建筑、服饰、器物等;制度层面的地域文化包括本地域的风俗、礼仪、制度、宗教、艺术等;哲学层面的地域文化包括本地域人们的价值取向、群体人格、审美情趣等。凡是涉及上述内容的地方文献,都应当纳入收集范围。从文献类型看,地方文献应当收录各种类型的资料,包括专着、期刊、报纸、方志、年鉴、政府出版物、学位论文、手册、百科全书、报告、会议文献、专利文献、技术标准与规范、产品样本和说明书、技术档案、地理图谱、手稿、笔记、信札等。

2.2基于地域文化特色探求相应的地方文献搜集途径

基于地域文化特色所定义的地方文献收集主题和范围,是确立文献搜集途径的基本依据。不同主题和范围的地方文献的来源有所差异,为探求有效的搜集途径,我们需要对具体的主题进行具体分析。从学术角度讲,每一个主题或地域文化特色都可以定义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我们可以针对该研究领域进行初步分析,了解该领域文献的主要来源。一般分两大方面展开分析:正式出版的文献、非正式出版及未出版的资料。针对正式出版的文献,通过了解该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机构等,可以较为容易地把握这些文献的来源和搜集途径。对于非正式出版及未出版的资料,则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可见,对于非正式出版和未出版的材料搜集是更为困难的,这类资料的不易获得性也令它们更加珍贵和具备参考价值。本地公共图书馆在获取此类资料方面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在搜集和保护这些资料上也宿负重任。公共图书馆开展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地方文献搜集工作,理应加强这一方面的投入,开展对地域文化特色的深入研究,探求有效的文献搜集途径,力求建立独具特色的馆藏,而不是仅仅收藏一些容易获得正式出版物,欠缺地方特色及独特价值。3公共图书馆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地方文献馆藏体系建设

科学地建立地方文献馆藏体系,便于有效地保存、整理和开发地方文献,提高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服务工作的效率,更好地发挥地方文献为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服务作用。不同地域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组成存在差异,相应的馆藏体系构建也因馆而异。基于地域文化特色建设馆藏体系,科学设置特色馆藏专题,将有效提高地方文献信息服务质量。

3.1基于地域文化特色搭建地方文献馆藏体系

搭建馆藏体系,应当遵循由整体到部分的原则,首先确立馆藏的主体框架,然后确定框架内部的细化与分类原则。从涉及的地域文化内容上看,地方文献馆藏的主体可划分为两大部分:普通地方文献和专题地方文献。如前文所述,专题地方文献是由各地域的文化特色所决定的。与一般的馆藏文献相比,地方文献整体中包含更多的特色专题馆藏,不能一概而论地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进行整体分类、编目和排架。对于具备一定规模的的地方文献专题(这里“规模”大小的界定,由各馆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建议设立特色馆藏,建立专架,设专人管理。特色馆藏的分类和编目仍然遵循中图法,但是其排架是独立的,不与其他地方文献相混合。对于普通的地方文献,其分类

、编目、排架与管理可按照传统的图书馆馆藏规则开展工作。在设立的地方文献主体框架内,文献资料的分类一般依照中图法进行。然而,基于地域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地方文献资料的载体形式呈现多样化。如何对这些不同的载体形式进行管理和分类呢?这种细分也应当从属于主体框架,区分普通地方文献和专题地方文献。将这些资料中属于专题地方文献馆藏的部分归入专架,在专架内部,将不同的载体类型加以区分。对于普通地方文献的多种载体,也按照载体类型进行分类排架。在各载体类型中,仍依照中图法进行分类和编目。为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文献形式,公共图书馆可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创新服务方式。

3.2围绕地域文化特色建立地方文献多媒体数据库

地方文化建设篇5

 

关键词:文化信息网 资源共享

信息的收集与传播是人们学习工作和文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图书馆作为信息沟通的重要渠道之一,网络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其工作模式与服务项目正在由传统意义的借还服务向深层次的信息服务转变,特别是地方文化信息网的建设,为人们了解文化、获取信息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建设地方文化信息网是通过互联网、卫星网、镜像、移动存储、光盘等方式将数字化信息资源传输到群众身边,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整体提高文化资源的利用率,这已成为当前公共图书馆工作的一个重点。

1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1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的必要性

   地方文化信息网的功能是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将所有的文化资源整合起来,为公众提供切实的文化信息服务,从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同时达到对外宣传和弘扬本土文化的目的,营造良好的文化投资环境和建设环境,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因此,建设好地方文化信息网是摆在各级党政部门和文化事业单位面前的重要课题。

1.2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的重要性

   互联网技术在公共图书馆普及以来,各省级图书馆不同程度地利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开展了地方文化信息网的建设,但通过网络整合各种资源,使所有业务系统集成为一个体系相关、业务数据融会贯通的技术协同平台还没有出现。随着地方文化信息网的建设,必然会出现技术应用与数据资源的重复和交叉。因此,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要充分利用各省的人文资源优势、文化品牌优势,通过文化标准的统一和文化资源的整合,促进本地文化在互联网上的传播;通过搭建网络文化平台,丰富网络文化信息量,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

2地方文化信息网的目标定位和信息资源内容

2.1地方文化信息网是政府网

   作为政府网站,目的在于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扩大对外交往的渠道,密切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作为文化网站,旨在将文化和科技结合起来,借助因特网这种高科技手段宣传本土文化,传递文化娱乐信息,将文化作为资产来盘活,形成自己的网络文化产业。因此,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也不仅局限于政府机关的工作内容和简单的信息,而应将各种文化元素和文化服务内容融人到网站中,努力建设内容丰富、服务完善的本土文化网站,最终把这个网站建成海内外人士了解本土文化和为群众提供文化信息服务的窗口,为资源共享打好资源基础。

2.2地方文化信息网主打地方文化信息

   随着文化信息网站的逐步建设,各地都在对资源进行数字化整合,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对公共资源的重复建设问题,造成人力和物力资源浪费。所以地方文化信息网在资源建设定位方面,应该充分整合本地特色资源,开发地方民俗资源、旅游文化、舞台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数字化加工,这样各地方文化信息网才能丰富多彩,各具特色,这样的文化信息网才能吸引读者,增加点击率。

2.2.1开发地方民俗资源现今地方民族民俗文化已成为地方民族经济和社会文明发展的又一亮点,成为地方民族旅游文化的又一重要特征,成为地方民族教育的重要内涵和地方文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地方各类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信息资源的声像化采集与利用,是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方式,对于地方民族文化信息产品的开发,地方民族文化宣传有着潜在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对于地方民族文化教育、民族学科资源建设、民族的对外文化交流,以及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的建设,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实现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信息资源的多样化、电子化、网络化、共享化的重要方略。

   由于地方民俗内容丰富多彩,诸如民族的衣着打扮习俗,居住、饮食习俗,生产、旅行习俗,买卖交易习俗,婚姻、丧葬习俗,姓名、称谓习俗,人际交往习俗,岁时、节日习俗,信仰、迷信习俗,礼仪、禁忌习俗,游艺、娱乐习俗,结盟、议事习俗,财产分配与继承习俗等等。所以数字化方式可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如录音、摄像、扫描、拍照等。

2.2.2开发本地旅游文化资源挖掘地方文献,发挥旅游信息中心作用,是人们认识各地区的重要工具。其内容涵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它记载着本地区大量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等文献资料,如本地秀丽风光、历史上本地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历史遗迹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味产品等。图书馆可根据旅游经济的需要开发馆藏资源,按照不同的主题对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形成与之相配套的旅游信息二次文献,建设旅游特色数据库。通过富有地方特色的专题数据库,使本地文化更全面地予以展示,让更多的读者了解本地。

   在网页制作方式上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图片、音视频等相结合的方式,使页面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2.2.3本地舞台艺术的数字化本地舞台艺术包括地方戏曲、民歌、戏剧、舞蹈、曲艺等多种形式的民间群众文化艺术,是本地区的特色艺术。比如山西的道情、罗罗腔、碗碗腔;福建的闽戏、高甲戏、莆仙戏、歌仔红戏;湖南的花鼓戏、荆河戏、辰河戏等等。这些地方戏曲只有依照地域划分,进行本地化的数字化加工,才能全面具体的展现给广大群众,并且对这些珍贵的民间艺术加以保护,得以长期流传。

地方文化建设篇6

1海南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的意义

在信息社会里,实现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并使之成为internet网上的一部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是加快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加工处理速度和动态反映速度,扩大对外开放和开发利用程度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地方文献资源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基础,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前提和有效方法。只有提供独特的信息资源,才能充分体现这个图书馆存在的价值,在信息化社会中发挥出独具特色的重要作用,才不会被社会发展所淘汰[2]。另外,无论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与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信息的需求相比,我国信息网上可用的数据库十分缺乏,急待一个大的发展。因此,图书馆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优势,充分利用地方文献资源,开发反映地方特色的专题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等多种形式的数据库,并使之成为网上信息资源的一部分,而不是被动地使用别人的信息资源,在建设中国特色的数据库中有所作为。海南地方文献一直伴随着海南的历史发展。在海南历史的每一个发展过程都或多或少地给后人留下其发展过程的地方文献。由于海南其地理位置和历史上的行政划分,使海南的地方文献除了保留在本土外,许多文献还散落在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因此,建立海南地方文献数据库,使海南地方文献数字化,对搜集、开发海南地方文献,促进海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它为海南省各级领导机关和有关部门在制定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规划和措施时提供地情资料和历史借鉴,避免决策上的主观性和盲目性,促进海南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健康发展。

(2)为发展海南省地方特色经济提供历史资料。同时,根据史料了解海南各地区历史上发生的灾情,以利防灾避灾,挖掘地方资源,发挥地方经济优势,发展地方经济。

(3)为开发海南旅游资源提供丰富的史料。海南省作为一个旅游大省,旅游业已经成为海南省的龙头产业。海南省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对海南地方文献进行数字化建设也是让人们对海南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有更多的了解,让更多的人了解海南的风土人情,促进海南旅游事业的发展。

(4)为各地、各部门进行爱国主义、共产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提供参考资料,弘扬地方文化,引发人们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和自豪感[3]。

(5)用先进的设备为海南人民保存地方史料,也为修志、编写年鉴、地方百科全书的工作人员方便地检索历史的和现实的资料。(

6)海南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是海南岛作为智能岛的组成部分,它体现海南岛作为智能岛的优势和特色。

2海南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的现状

海南省地方文献工作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1950~1965年。解放海南后,当时海南隶属广东省,为广东省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广东省政府对海南行政区的地方文献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这一时期,广东省中山图书馆(省立图书馆)大量地征集海南行政区各市、县的地方志及其它的有关海南历史、地理的文献资料。至今广东省中山图书馆依然保存着一套完整的海南各市、县地方志;第二时期:“”十年。海南地方文献工作处于停滞状态;第三时期:1977~1987年。这一时期海南省地方文献工作得到了迅速恢复。1982年文化部颁布的《关于省(自治区、市)图书馆工作条例》中对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利用作了明确的规定。海南行政区各市、县图书馆开始积极主动地征集、整理地方文献;第四时期:1988年至今。这是地方文献工作的发展时期。海南建省后,地方文献工作得到了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各市、县图书馆都有专款作为征集地方文献的费用。海南省高校图书馆也积极参与了海南省地方文献的工作。由于海南省高校图书馆很早就开始采用iLaS系统并在此平台上建立中外文书刊数据库。因此,他们在参与海南地方文献建设的过程中就充分地利用了iLaS系统对地方文献书目进行数据深度加工,通过数据库建设,对馆藏地方文献资源进行全面的揭示,也为海南省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海南省至今尚未有省立公共图书馆,而各市、县公共图书馆的资金、设备和人才都比较匮乏,尽管征集了大量的地方文献,但无力对征集到的地方文献进行深加工,使之成为二、三次文献,充分利用其价值。海南省各高校图书馆拥有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具有对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加工的能力。在信息数字化的进程中,海南省主要的高校图书馆具备了各种现代化设备,如服务器、计算机、多媒体制作设备、网络设备等。建立了校园网、宽带网。就海南大学图书馆而言,现有2台服务器,40多台终端机,微机近百台,读者可任意进入海南大学校园网,通过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相连接,从而随时检索到国内外的任何信息资料。高校图书馆征集的地方文献较公共图书馆少,而且他们没有公共图书馆在征集地方文献方面的“天时、地利、人和”。目前,各高校图书馆正努力做一些专题数据库。如:海南大学图书馆正承担《海南旅游资源全文数据库》的建设,该数据库将收集古今中外有关海南旅游方面的文献,并将其整理、加工、建库;海南师范学院承担着《海南古籍文献书目数据库》的建设,该数据库将方便人们查找海南的古文献;琼州大学承担《海南少数民族风土人情数据库》的建设,该数据库使人们进一步了解海南少数民族的文化。但各高校图书馆各自为政,缺乏统

一的安排和协调,所建立的海南地方文献数据库内容也显单薄。如何把海南省各市、县图书馆征集的地方文献与高校图书馆拥有的技术力量结合起来,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一个较完整的海南地方文献数据库,值得探讨。3对海南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的建议

3.1政府重视,统一领导

海南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因为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要依靠众多单位的合作,统一标准便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资源库的制作质量和查询服务效果。因此,这项工程必须引起省政府及各级市、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省政府应该组织一个海南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协调小组,小组成员由政府官员、地方文献学专家、信息学专家、计算机专家等组成,建设小组主要负责制定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的总体方案,协调分派建库单位的征集地方文献工作,对地方文献建库单位的建库质量进行监督。从文献组配、数据处理、信息质量、网络进入等各方面制定出一系列统一的工作标准。避免重复劳动,使海南地方文献数据库标准化、规范化。

3.2首先建设好海南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

建设海南地方文献数据库,首先要集中力量建立海南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这是建设海南地方文献数字化的基础性工作。目前,海南省还没有编制一套本省的馆藏地方文献书目。即使一些市、县及高校图书馆编制了某地区的馆藏地方文献书目,也没有建立完整的、系统的全省地方文献联合目录。因此,首先要建设海南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同时根据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分期分批地建设一些有较大政治影响和经济效益好的专题地方文献数据库。

3.3突出重点,注意地方特色

海南地方文献数字化的建设要强调突出重点,注重地方特色,使有限的经费只用于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献资料数字化建设上。目前海南各高校建设的几个地方文献数据库都很有特色,体现了海南高校图书馆对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的决心。笔者认为,海南大学图书馆能够结合海南地方重点发展的产业来挖掘海南地方文献中的旅游资源,并将之建库,是一个作为专题地方文献数据库的成功例子。

3.4边建库,边开展地方文献的咨询服务

地方文献的数字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艰苦的工作,它将永远不断地建设下去,因此,它需要在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地开发其自身的资源,充分、有效地利用其资源。文献资源也只有通过传播和利用,在现实中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才能实现其真正的价值。这也是实现海南地方文献数字化的真正目的。

3.5由共享到共建海南地方文献数据库

实现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网上共享,是数字化进程的重要步骤和过程,只有将自己的数据库在网上,才会达到资源共享。我们知道,海南地区各个职能单位每年都编纂一些地方文献。如:海南各县志、海南年鉴、海南统计年鉴等。如果这些编纂的地方文献都数字化,在网上实现共享。那么,海南地方文献数字化工作就会全面地展开,在统一领导、互相协调的基础上真正实现共建、共享。

3.6补漏、补缺海南地方文献数据库,对现有的数据库及时更新

除了以上几所高校的建库外,如海南各县志的数据库、海南族谱数据库、海南海洋数据库、海南地理数据库、海南特产数据库、海南人物传记数据库等尚未建设,根据海南省的发展情况应及时补上。对已经建成的数据库,数据的更新必须及时。

3.7选择优质的建库软件

数据库建设是一项庞大的信息工程,存在一个不断补充、不断完善的渐进过程。不管是建立文摘数据库,还是全文数据库,都必须高起点,在应用软件的选择上,最好选用那些技术成熟、标准化程度高的软件。目前金胜桥、清华同方的tpa,它们可以使海南地方文献在网络上真正实现共建、共享。缺点是使用软件的价格太贵。因此,政府应在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3.8数据库的安全防护

任何数据库的建设都要考虑到安全性。因此要采取各种保护和防备措施避免地方文献信息开发工作中针对文献数据、系统运行及其他内外部技术或非技术性故障,注意防范在网络运行中各系统间、网络间的日常化问题。要经常强化内部的严格管理,制定有效的工作制度,加强责任心教育,配备可靠的技术力量,搞好日常维护工作。同时,要坚持严密的技术安全监控,不断提高自身的防护能力[4]。加强安全制度建设,学会用法制手段来保护自己。技术上要保持相对优势,从而能有效抵御不速之客的随时入侵。

3.9加强工作人员和用户的培训

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地方文献业务工作培训和学术研究活动,普及地方文献知识,学习专业技术,提高图书馆对地方文献工作的认识,逐步培养一支具有一定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的图书馆地方文献的专业人才队伍。定期举办地方文献学术研讨会和业务培训班,更新知识结构,学习计算机知识,提高现代化技术水平,从而推动地方文献的理论研究,使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同时,加强用户对地方文献数据库的使用培训,使用户懂得更多的检索途径和掌握先进快捷的检索手段,使海南地方文献数据库充分发挥作用。

4结语

地方文化建设篇7

关键词:地方高校;大学精神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6-0032-02

大学精神是基于对大学本质、大学办学规律以及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深度认知,大学人在办学实践中提炼形成的关于大学的办学理念等主观层面的价值体系,是一所大学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声誉及凝聚力、感召力、发展力和生命力的集中体现。大学精神的核心是教育理念和价值追求。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与精髓,创建与优化大学文化,首要任务在于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文化,形成广大师生的大学文化认同[1]。地方高校远离大城市或区域中心城市,经济、文化发展比较薄弱,信息没有中心城市畅通,加之建校时间较短,历史沉淀不深厚,片面追求办学规模与功利化,大学精神文化建设明显滞后于物质文化建设。因此,地方高校迫切需要锤炼大学精神文化,突出入文情怀,增强大学精神文化的归属感,促进教师和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好文化的激励、约束和引领作用[2]。地方高校大学精神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坚持以下基本策略。

一、科学确立办学理念,统领大学精神文化建设

大学办学理念引领着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方向并引导其建设的进程。理念先行是建设大学精神文化的根本前提。大学精神文化建设要以科学的办学理念为指导思想,把先进科学的办学理念实实在在地体现在学校各种行为文化活动的方方面面,使大学理念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精神素质,形成共同的风尚和气质,形成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地方高校应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校管理三个方面树立先进理念,增强精神内涵,以此培育大学精神文化。

1.坚持人才培养上的“全人教育”理念

长时期以来,我国在人才培养方面逐渐形成了“高级专门化”的理念,过分注重和强调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训练,却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了人才培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化功能,却忽视人文精神教育,抑制了大学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地方高校应该树立“全人教育”的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以此带动大学精神文化建设。所谓“全入教育”,就是培养“真正全面发展的人、完善的人,是具有主体性并能够把握自己命运的人,是作为人的人而非作为工具的人,是整全的人而非残缺的人”[3]。真正的“全人教育”应该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完美结合和协调发展。在其关系上,应立足专业教育,拓展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促进学生成才,通识教育促进学生成人,学校在加强专业教育、提升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同时,要结合学校与学生实际,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创造条件,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整合。对于理工科的学生,应适当增加人文类课程的教育内容,培养其人文情怀,增强其适应社会的能力;对于人文社科类学生,应适当开展理工类课程的教育,培养其科学精神,增强其科技适应能力。此外,各个学校还应加强对校园文化、学生社团、党团建设、人际交往、科技文化等活动的引导和支持,引导促进学生广泛、深度参与其中,以主题生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拓展学生的素质。

2.树立“学术至上”的理念

科学精神是大学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代表着大学精神文化的学术方向。大学应该成为追求真理的殿堂,而不应该成为金钱与地位的附庸。在科学研究方面,受功利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影响和驱动,目前国内一些高校的学术研究有急功近利的倾向,大学科学精神的培养和发展受到抑制和影响。因此,在科学研究上,地方高校理应树立“学术至上”的理念,把学术研究的目标与途径、自由与规则统一起来并使之协调发展。以唯真、唯实、唯理的科学态度努力探索真理、传播真理,以不断推进科学创新为己任,发展科学,造福人类。要构建追求真理、探索科学、适宜学术创新的良好机制,形成追求真理、自由探索、不畏权威与权贵的学术氛围。同时,要根本改变学术评价方式,实现由行政权力为评价主导向以学术组织为评价主导的方式转变,切实注重科研活动和学术成果的真正价值,确保其评价过程的学术性、科学性、严肃性和严谨性,以确保学术成果的真实性。

3.树立民主管理的学校管理理念

大学精神文化培育与发展有赖于大学在外部环境中的办学自和在内部治理中的民主管理权的健全与完善。以往大学的运行过多地依赖于政府的支持,内部实行严格的等级与行政管理,因而影响了大学精神文化的深入发展。因此,地方高校在培育大学精神文化过程中,应该树立民主管理的理念,努力在外部把政府的管理权和大学的自主办学权、在内部把大学行政权与学术权有机统一起来,实现权力运行的和谐、协调统一。首先,应明确政府与大学之间的行政隶属关系,科学界定大学的办学体制,从而切实保障其办学自,夯实体制基础。其次,在大学内部,要根本上理顺“行政权与学术权”的关系,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等学术组织的作用,根本改变以往学术事务过多和受行政权力干预的现象,确立学术权在学术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保障学术研究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地方文化建设篇8

关键词:高校;馆藏资源;服务;地方文化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8-0167-02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1]高校在弘扬和促进地方文化建设方面,肩负着光荣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而高校图书馆又是典藏和传播文化知识的重要阵地。笔者以“高校馆藏资源服务地方文化”为主题,时间跨度设定为25年:“1989-2014”,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进行“模糊”检索,结果为:“找到19条结果”。将检索条件由“主题”替换为“篇名”、“关键词”和“摘要”分别进行了3轮检索,前2个检索条件的结果为“0”,后1个检索条件的结果为“19”。通览被检出的研究论文后发现,目前该方面的研究仍然停留在理论层面为多,值得借鉴和推广的实践研究成果却很少,操作性不强。笔者以安徽科技学院(以下简称安科院)图书馆为例,对其多年来利用自身馆藏资源主动服务地方文化建设方面做了翔实的介绍,希望他们的这些做法对相关实践及研究有所借鉴和帮助。

一、安徽科技学院所处的地方文化概况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现实需要,安科院仍然扎根于安徽省滁州市的凤阳县城,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在县城办学的本科高校。凤阳县的历史渊源深,文化积淀厚,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里,保存下来的文物古迹就有130处之多,有作为蓝图营建南京故宫和北京故宫的明中都皇故城,有洪武帝的发祥地――龙兴古刹等;有被分藏于县文化馆、图书馆、龙兴古刹、档案馆、中都鼓楼、文物管理所、安科院图书馆等处的大量凤阳地域文献资源;有2006年被评为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凤阳花鼓;有“蛇头、龟背、鹰嘴、鹤腿、如意冠、九尾十八翅”独特凤凰造型的凤画;有外皮焦黄酥甜里面软嫩可口的凤阳宫廷豆腐;尤其是成为红色旅游基地的地处县城东部的小岗村(系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发源地)。深厚的富有地方特色的地方文化如何传承好、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已经成为安科院人和凤阳地方有识之士的共同思索并积极付诸实践的重大课题。

二、安徽科技学院图书馆馆藏资源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实践

(一)转变思想,树立服务社会的理念

在文化大发展,文化大繁荣的背景下,安科院图书馆人自上而下顺应形势,及时转变服务理念,彻底摒弃高校图书馆只为本校师生提供馆藏资源服务的观念,并集思广益,积极思考,探讨如何利用自身丰富的馆藏资源尽其所能地为发展凤阳地方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让丰富的馆藏资源真正惠及当地群众,造福一方,实现高校馆藏资源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效益。

(二)利用馆藏资源主动对接地方文化发展的需要

1.主动为发展地方文化量身定做一批馆藏资源。为适应地方文化发展和研究的需要,安科院图书馆及时采取调整馆藏资源典藏布局、成立地方文献典藏室、创建反映地方文化特色的电子资源库等一系列措施。比如,自2006年8月26日安科院成立“安徽蚌埠明文化研究会”之日起,安科院图书馆就专门抽调业务骨干,从五十多万册纸质图书中精选出三千余册有关明文化的书籍单独作为特藏书收藏于特藏书库。与此同时,图书馆人克服了种种困难,在很短的时间里开辟出专门介绍明文化的特色资源数据库专栏,其中包含了明代历史概论;和明朝有关的视频、音频、声音、图像资料;明代艺术遗址古迹;明朝社会大观等一系列栏目,供校内外读者检索和使用。

2.主动对接地方文化的艺术创作。扎根于凤阳的安科院,六十多年的办学历史,积淀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艺术创作氛围。为支持凤阳地方文化建设的需要,安科院图书馆多次采取为地方搭台唱戏的举措。诸如2010年4月一部由著名导演陈国星执导,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等共同拍摄的关于“沈浩日记”的电影在安科院拉开了序幕,安科院不仅在吃、住、行等方面为剧组提供了必要的后勤保障,而且根据剧组拍摄需要多次提供图书馆的场地、群众演员以及大量文献资源。整个拍摄的两个月也是安科院图书馆跟踪服务的两个月;为方便凤阳地方艺术品的展示,安科院图书馆及时腾出展厅,促成了多届凤阳凤画展在安科院展出;凤阳新华书店利用安科院图书馆展厅成功举办了多次书展;支持校大学生进行地方文化艺术的不断创新也是安科院图书馆的一贯做法,图书馆为一批批大学生艺术团的学生编排形式多样的凤阳花鼓节目提供全程的馆藏资源保障服务。比如,2012年5月3日,在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回声嘹亮》节目中,由安科院在校大学生表演的《火火的花鼓敲起来》和《新凤阳歌》两支舞蹈,就再次精彩地演绎了凤阳花鼓的艺术魅力[2]。这些大学生通过系统培训后,一方面,提高了他们自身的民间艺术素养,另一方面,在奔赴工作岗位后能将凤阳花鼓这门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带往各处,扩大凤阳花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3]。

(三)面向社会开放馆藏资源

高校有着得天独厚的馆藏资源,经历了几轮本科教学评估后的安科院图书馆,馆藏资源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为了充分发挥馆藏资源优势,接好地气,更好地服务于地方文化建设,安科院图书馆早在十年前就陆续向社会读者提供室内阅览、馆内复印、图书外借、馆际互借、文献传递、借阅证的办理与年审等一系列服务,同时配套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并公布于学校图书馆网站上。安科院图书馆馆藏资源的跟进服务,为研究地方文化的学者和爱好者提供了一个获取学术性文献信息资源的平台。

(四)实现了高校馆藏资源与地方文化建设的良性循环与互动

安科院图书馆紧跟形势,为建设地方文化提供了必要的文献保障,其馆藏资源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效益日益显现。与此同时,地方文化的建设成果也极大地丰富了安科院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夏玉润、孙祥宽等一批社会读者先后无偿向安科院图书馆赠送了他们的著作。如夏玉润编著的《朱元璋与凤阳》、《小岗村与大包干》;陈怀仁,夏玉润编著的《起源:凤阳大包干实录》;陈怀仁编著的《明史论文集》、《凤阳名胜》;凤阳县地方志办公室编写的《凤阳古今》、《凤阳县志》;周群等编写的《凤阳大东关与卞庄》;《安徽美术丛刊》编辑部编写的《凤阳凤画》;王剑英等编著的《明中都研究》;孙祥宽编著的《凤阳名胜大观》等等。安科院图书馆馆藏资源与地方文化建设之间已形成良性的循环与互动。

三、结语

目前,由于诸多因素阻碍了高校图书馆为地方文化建设提供馆藏资源服务,加之国家层面又缺乏强制性的法律法规规定高校图书馆必须有服务于地方文化建设的职能。造成高校图书馆在对待是否为地方文化建设提供馆藏资源服务问题上,各执己见:有一些持着观望心态;有些从根本上就抵制为社会提供服务;只有一小部分尝试着采用各种方式,主动对接地方文化发展需要,为支持地方文化建设,不同程度地陆续开放其馆藏资源,并不断总结为地方文化建设提供馆藏资源服务的经验。虽然说高校图书馆服务于地方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但在文化大繁荣、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只要各方共同努力和相互配合,高校馆藏资源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脚步不会停下,高校图书馆顺势而为将是必然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n].人民日报,2012-11-09.

[2]韩永红,秦纪强.安徽民俗体育项目“凤阳花鼓”的特征与文化价值[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2(4):133.

[3]张树虎.安徽科技学院重视培养凤阳花鼓人才梯队弘扬非遗文化[eB/oL].[2012-10-30].http:///vi-

ew.aspx?id=76742.

ResearchonCollegesandUniversities’ServingLocalCulturalDevelopmentbytheirLibraryResources

――takinganhuiScienceandtechnologyUniversityLibraryasanexample

wanGYou-lian,weiSheng

(anhuiScienceandtechnology,Fengyang233100,China)

地方文化建设篇9

贵阳市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尚未形成整体合力。当前,贵阳市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着纪委单兵作战的问题。虽然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对廉政文化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各单位也制定了相应的措施。但个别牵头单位或主要领导的认识还没有完全到位,造成了领导不重视,工作无部署,能推则推、能拖则拖的滞后局面。还有的牵头单位认为廉政文化建设是纪委的事,不主动参与,把纪委组织协调变成了主要负责承担,导致了纪委在廉政文化建设中单兵作战,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难以形成整体推进的合力。(二)廉政文化教育受众面不宽。当前,在廉政文化建设中普遍把党员领导干部作为教育的主要对象,采取的廉政教育措施,如推行“一把手”讲廉政党课、廉政谈话、警示教育等,从廉洁自律的角度考虑的多,重在教育机关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多,而针对普通党员、一般干部和广大群众开展广泛廉洁教育的比较少,基层站所、学校、企业的廉政文化建设基本上处于边缘地带,许多站所职工、学校师生、农村党员干部及群众、企业员工、个体私营企业负责人等平时很少接触廉政文化,更谈不上接受廉政文化教育和熏陶。(三)廉政文化建设机制不活,形式单一。虽然贵阳市在廉政文化建设上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上来看,主要还是“推动型”,主动性不够,廉政文化建设往往陷入“推推动动、拨拨转转”的被动应付局面。在活动开展上缺乏生动活泼和群众喜闻乐见的素材与形式。个别单位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其表达形式、宣传载体、文化阵地,大多是记在纸上、贴在墙上、停留在口头上、落实在会议上,而没有真正落实在行动上。其外,廉政文化建设宣传教育干部队伍建设滞后,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需要。综合分析,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路还不够宽,二是廉政文化建设的机制还不够健全,三是廉政文化产品创作乏力,四是经济基础薄弱,在客观上影响了廉政文化建设成效。

加强贵阳市廉政文化建设的建议

地方文化建设篇10

新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办学理念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学生对所在学校的文化内涵及发展历史了解不足。校训、校徽、校歌是学校精神的浓缩,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术传统,对校训、校徽、校歌的掌握是对学校文化内涵最基本的了解。但从调查结果来看,知道学校有校训、校徽和校歌的学生占比分别为90.1%、83.4%和51.0%。对所在学校校训、校徽、校歌意义了解一些的占到71.1%,完全了解的占21.8%,完全不了解的占7.2%。在对校史的了解程度调查中,完全了解所在学校校史的占13.7%,了解一些的占78.9%,而完全不了解的占7.4%。学生对所在学校的文化内涵及发展历史了解不足,不利于学校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不利于学校的“化人”过程。2.校园文化活动收效甚微。新疆各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方式表现为学术讲座和社团活动。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经常举办一些学术讲座活动。数据显示,28.4%的被调查者认为该活动对自己很有帮助,37.7%的人认为帮助不是很大,21.8%的人认为没什么帮助,还有3.5%的人从来不参与该类活动。可见,校园学术活动的成效并不令人满意。学生是学校社团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活动要想顺利进行,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调查结果表明,经常参加校园社团活动的学生占29.3%,偶尔参加的占48.4%,很少参加的占17.6%,而从没参加的占4.7%。各种社团活动可以有效传递校园文化,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但经常参加的人数不到学生总人数的1/3,说明新疆各高校社团活动还需得到更多学生的认可。

(二)价值取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社团组织活动单一化、同质化。学校中的各类社团活动不仅可以陶冶学生情操、锻炼学生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社团活动不仅能较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锻炼学生组织、策划、动手动脑能力,而且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冲破了课堂教学内容的局限性与教材的相对稳定性,促使大学生及时吸纳和更新专业知识。因此,学校应充分利用社团组织活动,对学生进行道德、美育、文学、哲学和历史学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升华学生的精神文化。调查数据显示,新疆各高校的社团组织活动以体育健身、文学艺术和志愿服务为主,由于社团活动的内容没有新意,未充分体现本校校园文化的特色,致使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不高。2.师生间缺乏交流。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校园文化的形成,而且有利于大学精神的传递。“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光荣职责,学生也应具有尊师重道的基本品质,教师与学生应在多边交流中建立自由、平等、和谐、互助、充满人情味而又不违背原则的亲密关系。[6]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2.4%的学生能够很好地跟教师进行交流并且经常讨论问题,65.1%的学生不经常与教师交谈,而12.5%的学生从不与教师交谈。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交流容易导致二者之间产生隔阂,既不利于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也不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以致当学生出现某些问题时,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引导。

(三)意识形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存在一定偏差。大学的文化品格与“校园人”的人格紧密相连。只有大文化,才能培养出大品格、大人格;只有在特殊的大学校园文化的熏陶下,才能培养出众多各具特殊优良品质的人才。这种“大文化”指的是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价值体系,大学校园的价值文化体系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人的自觉追求与创造建设而成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进行教育的必要性的调查中,63.1%的人选择了“很有必要”,28.4%的人认为“有一定必要”,6.7%的人选择“没有必要”,还有1.7%的人选择“不清楚”。大多数人选择了很有必要,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校园人”在其“大文化”上存在的缺陷。“你上大学的目标是什么”以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冲突时如何选择”的调查数据(见表6、表7)从一个侧面佐证了这一结论。2.民族意识相对较强,政治意识相对较弱。由于、社会文化基础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原因,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眼界和见识都只局限于本民族事物,对时事政治不感兴趣,其政治意识也往往比较薄弱。少数民族由于受外来文化干扰少、分布范围小,民族成员大都有一种文化危机感,因此少数民族群众的民族意识就显得较为强烈。民族意识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觉拥护,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它也具有一定的排外性,对其他民族的成员难以吸收和接纳,这也阻碍了本民族与其他群体或者其他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新疆高校50%以上的学生是少数民族学生,由于他们从小就生活在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氛围之中,因而对本民族的文化有强烈的保护和认同意识;同时其中一部分人认为汉族文化或者现代文化对本民族文化造成了极大的“同化”,因而就更加固守本民族传统文化阵地。这突出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不容半点非议和争论,坚持本民族的信仰,保持民族的风俗以及生活习惯;在校期间,一些学生只与本民族同学进行交往,形成一个封闭的小集体,等等。

构建新疆高校校园文化体系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