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生物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十篇生物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十篇

生物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36:08

生物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篇1

【关键词】科学;生物;情感;教育

生物学教学内容不仅是一个自然科学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反映出它包含的科学思想方法,反映其文化价值。因此充分挖掘生物学科中的人文因素,创设情景,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灵感,是加强生物学科整体教育效果,切实实施素质教育、完善学生人格,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有效手段。如何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在生物教学实践过程中对中学生价值观培养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充分发掘和利用教材中的情感资源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在情感教育目标中注重生物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把生物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对教材进行情感分析、发掘,利用教材中的情感资源,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是生物教学中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

教材中很多教学内容之间许多科学家作出了伟大的贡献。通常这类情感素材以含情的语言文字材料或者直观的图片、图表等形象材料,或者以具体的人和事为情感载体,具有教育性导向作用,对我们产生深刻的情感刺激。据此,教师可以深入体验教材中的情感内容,不仅给以明示性的展示,准确地“传情”,也要善于用语言和表情表_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善于利用学生的表情来增强情感体验效果,从而对学生产生情感感染。

利用教材资源进行情感教育的部分如下:

【案例1】“杂交水稻之父”教材反映了袁隆平科学的不平凡的生物科学发展的历程,教育学生对我国生物科学和技术发展状况有一定的认识,给学生灌输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增强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教师传授杂交水稻的知识,介绍该技术的贡献和意义。首先使学生感悟到我们在水稻杂交育种方面位于国际领先地位;其次,我国为解决全球粮食问题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进一步教育学生认识到祖国的历史性进步和光明前途,产生民族自豪感,立志为祖国的繁荣兴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利用教材,并作一定的引导和设计,让教材发挥最大的效果,在传授生物学知识的同时,自觉、自然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二、合理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

多媒体技术可以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能够拓宽课本知识体系,拓宽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和加深课堂学习的内涵和外延。生物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社会性都很强的学科,知识内容非常广泛,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学生往往觉得枯燥无味。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不断推广,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独特优势逐步体现出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课堂上合理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和恰当结合使用挂图、模型、标本、实物等进行教学,不但可以形象、直观地向学生传授生物学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加课堂信息容量,较好地突破教学难点,大大提高生物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尤其是实现课堂的情感目标这样的抽象内容,如果借助多媒体手段将会发挥更强的效果。

利用多媒体进行情感教育的部分案例如下:

【案例2】通过“受精作用”教材,进行了珍爱生命的教育,启示认识生命的本质,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和意义,更加尊重和感谢父母等思想品德,传授人文知识。教师结合教材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图片,知识结构等,动态演示受精过程,让学生通过生动图文体验和理解生命的诞生过程;从而感受亲子代的联系,产生母爱伟大的情感;明白生物科学的价值和意义。

【案例3】生态系统的成分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加速和形象理解形成生态学观点,感受生物界的奇妙,热爱自然、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为了达到这个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课件中插入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动画影片,如动物的繁殖,互利共生的生物,捕食、竞争等场景、动画、视屏,运用图片分析理解生态系统的成分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使得学生对常见生物现象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发出“原来是这样”的感叹;惊讶地感受自然界的奇妙;使得学生通过图文并茂的教学更加热爱自然,关注自然,进而提出各自赞同和倡导保护自然想法和愿望。

三、采用教学的知识、技能联系社会生活的科学教学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把科学探究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和科学知识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科学学习的动力因素,影响着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投入、过程与效果,又是科学教育目标。科学教育要创设机会,通过参与活动,日积月累让学生感受、体验与内化。因此,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和思维习惯,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在完成科学探究的同时,也随之造就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与美好纯净的心灵。

开展探究性学习进行情感教育的部分如下:

【案例4】关注健康的教材是情感教育,是同学生共同探究认识健康的价值,珍爱生命,涉及学校涉及社会共同关注健康的思品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情感教育课题。为了完成这段教学教师设计多种方式、各类问题、不同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你遇到小病小痛都是如何处理的?让学生讨论交流。设计旅行药箱药物清单。让学生体验联系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感受、体验与内化,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和思维习惯,主动参与探究生活过程,动脑动手;进而养成求实的科学精神;培养自我科学探究学习、生活、联系社会大家的能力和思维习惯。

生物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篇2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情感教育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151-01

情感主要反映的是具有某种需要及观点的主、客体间的关系,通常而言,凡是可以满足人的愿望及其需求,或者同意其观点的事物均可以使人产生一种喜爱愉悦的积极情感体验,反之就容易遭到厌恶。由于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及其认知活动之间息息相关,因此,教学过程中实施情感教育不仅是教学目标,更是教学有效手段之一。因此,必须认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对活泼好动的初中生应注意进行情感教育,以切实提高初中生物的教学质量。

1情感教育的涵义

对于情感教育而言,其主要指的是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之中,以基础知识教学作为基础,同时注意从学生学习态度、信念及其兴趣等情感因素入手,促使情感教育能够充分有效地发挥其作用,推动其能够自主学习的教育方式。因此,情感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主动学习的自主性,还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周围环境的思考能力,通过使其产生积极的情感,推动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2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的作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对于初中生物教学而言,其必须以新形势及新发展为依据,不断调整教学方式,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而对于初中生而言,其又处于一个热情、好奇且容易动感情的年龄阶段,因而在初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实施情感教育相当有必要。自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应用情感教学不仅契合了新课改有关“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要求,更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起到了有效的指导作用,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及其好奇心,有效提高了其学习生物的兴趣。由此可见,情感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同时,还为初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及其人生观打下了十分坚实的基础,不断推动学生科学地探索知识,培养了其良好的探索精神及其态度,并使其充分了解了生物科学研究过程的基本途径与方法。由于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通常会涉及到我们日常的生活及生产过程、动、植物、健康教育以及环保和能源危机等等相关问题,因此,进行初中生物的情感教育过程中还应当多向学生介绍一些生物资源及其科学技术的研究状况,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其爱国情感,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其对自然及生命发展的认识,提高其对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的健康发展的认识,使其进一步认识科学,坚定追求真理的决心,最终树立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3初中生物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应用与实施

3.1制定情感教育目标,充分挖掘情感因素

情感教学时应进行目标的制定,首先,应当使学生了解生物体形成结构及其功能、局部和整体、生物和环境、多样性及共同性至今的辩证统一关系,除此以外,还应注意培养其爱国、爱家、爱社会、爱自然、爱生命、爱生物的意识,这样有助于其环保思想及道德感意识的形成,并初步规范自己的道德意识及其行为。其次,应当培养学生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以及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再次,应引导学生对自然、社会以及艺术审美标准进行正确的树立。

3.2以情施教,以理育情

初中生由于其思想、价值观还未真正形成,因而对于社会的认知相当肤浅。因此,教师应当将投入更多的情感当做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切不可将自身的情绪带到课堂中来。在课堂上应以真情感染学生,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课后还应多同学生保持交流,以便及时掌握学生的想法,通过因材施教使其接受并容纳自己,从而真正构建一个和谐及融洽的师生关系。例如,在生物课堂中引入生物圈时,可导入这类话题:“我们的家园如此美丽,自然景观千姿百态,既有绵延不绝的喜马拉雅山脉,还有“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更有鬼斧神工的东非大裂谷。”在这样热情洋溢的引导下,学生面前将会呈现出一幅幅美丽逼真的自然景观,并不禁产生万千感慨。这样,不仅激起他们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更激发了其研究的兴趣。

3.3营造良好的环境,促使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

教师可针对于具体的情感教育目标,在生物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中寻找合适的情感切入点,并营造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为学生积极情感的形成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有“感”、有“悟”,并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格。可兼顾其他学科,通过引入优美的诗文,或动听的音乐,或历史奇闻轶事等来营造一个趣味的生物课堂环境,例如,在草原生态系统一课中可引用诗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并由诗句进入教学过程,使大家仿佛置身于浪漫的诗文中,以便激发其探究生物奥秘的兴趣。

3.4生物教学内容应同生活相贴近

作为内容丰富、贴近人类的一门学科,生物学科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充分发挥“人”这一重要角色,同动物及其他生物相比,人的情感更加丰富,因此,进行教学时应注意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充分调动其学习兴趣,使中学生教学过程中能够通过认知线及情感线这双线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并实现初中生物学习效率的大幅提高。例如,进行“微生物与人类关系”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在进行霉菌培养结果的展示时,可能不少同学会表现出厌恶神情,此时,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其讲卫生、勤打扫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4结语

总而言之,教育过程是一个充满爱心及需要倾注感情的事业,缺乏情感的教育是苍白的。情感教育过程中如何做到“润物细无声”是千千万万中学教师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为了成功地实现初中生物教学过程的情感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会倾注情感,确保在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逐步完善自身人格的发展,以便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生物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篇3

[关键词]新课程生物教学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1-0129-01

情感教育,是一个与认知教育相对应的概念,它是把情感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对其施以教育的力量。其基本内涵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学生的情感理解、情感交流、情感表达、情感调控、情感实践的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和人格特征。

生物学作为一门和生活联系最密切的自然科学,当然是充当我们进行情感教学的最好媒介,初中生物作为学习生物学的开门砖更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更是加大了情感目标的比重,旨在通过对初中生物的学习,能够对生物学的知识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加强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利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常见现象的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职业选择和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提高学生们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和从中学习的能力,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等层面有一个较大的提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建立作为新课改中学习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我们教学工作者有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和高标准,这要求教师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这一节课为例。本节课的情感目标具体包括:树立水资源有限的,生产生活中要科学用水的概念,意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通过水对植物分布影响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生物依赖于环境,培养学生自觉爱护环境、保护绿色植物、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合作的精神等。

为了达到以上的情感目标,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进行如下操作:

一、通过形象的教具,带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

展示国家节水标志,引发学生思考节水标志的含义,即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白色部位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的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就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通过对节水标志的解读,引发学生深思,知道节约用水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同时使学生感觉到自身在这个社会中的重要性,小小的自己可以创造大价值。

二、强调每个学生都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介绍绿色植物对涵养水源的作用,并介绍植树造林的重要性和乱砍滥伐的危害,并展示图片给学生更直观的感受,从而引起全班学生的共鸣,鼓励学生可以分小组在节假日的时候进行植树和环境保护,有利于学生自己身心健康的发展,并且有利于班级团队的建设,另外更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自身在社会的价值,即只要留心,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我们可以做,而且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为这个社会做出贡献。

三、展示缺水地区人们的艰辛生活,进一步让学生认识水资源的重要性

在课堂的最后,向同学展示缺水地区的艰难生活,缺水地区人们用水的艰辛,更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节约用水的理解和共鸣,并设想一下如果是自己处在这样的一个生活环境会是什么样子,会不会是这么的坚强。并让部分学生回答“为了让这些缺水地区的人们更好地摆脱这种缺水的生活环境,作为现实社会的小主人,我们应该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做些什么”,教师会给学生的回答予以评价,从而让学生感觉到什么样的做法是有利的,这样才能更好地在生活中做好节约用水的小强人。

四、动员学生做好保护水资源的宣传活动

让学生分组做关于呼吁保护环境的海报,从而提升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并在生物学习中找到绘画的乐趣,让各个学科之间建立联系,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这样更有利于以后生物课程的学习。

可以看出,通过以上环节的教学,学生很好地达到了本节课的情感目标。同时,整个课堂也变得更加生动和充实。

总之,教育是充满感情、充满爱心的事业,没有感情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润物细无声”是情感教育的一种境界。其中,教师又是情感教育成败的关键,教师要善于将积极情感因素和智力因素结合起来。所以,作为未来的生物教师,我们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更新教育观念,充分认识情感因素对学生生物学习和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注重情感教学,以情优教,致力使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逐渐养成健全的人格,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谭容培.论情感体验与情感表现[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5):34.

[2]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3:12.

[3]杨海波.润“情”细无声——浅谈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7).

生物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篇4

在新课改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学习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教师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参照布卢姆的情感目标分类理论,同时根据初中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通过对初中生物教材的研究,我认为对初中生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环保意识

在学习生物与环境时,学生认识到生物与环境的密切联系。由于当前工业化发展和人口剧增,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和破坏,自然灾害频发,使环境保护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我国近几年的地震、沙尘暴、泥石流、旱涝灾害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自然界对人类不明智举动的惩罚。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要加强环保观念的培养,提醒学生从身边做起,节约水、电、纸张等能源,培养低碳节能的环保意识,做有知识的文明人。

二、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通过生命起源与进化的学习,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相信生命是物质的,统一的,逐步进化而来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达尔文的“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观点尝试对恐龙灭绝,珍稀生物的逐渐消失进行探讨,加深学生对进化观念的理解和应用。针对社会上某些神仙和鬼怪的论调,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反对迷信和宣传的立场,构建科学的世界观。

在学习饮食与营养时,学生提到家长买补品给孩子补充营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辩证看待补品的作用;学会从营养成分的角度出发,科学的思考和选择,逐步养成辩证看待问题的良好习惯。

三、培养尊重生命,和谐共处的意识

自然进化后留下来的生物都有其适应环境的优势。每一个生命的诞生都是艰难而伟大的奇迹。在孕育过程中出现一点小差错都可能将其扼杀在摇篮里,教师可以借此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在生命起源和动植物的生殖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相关影片展示生命的起源及历程,让学生认识生命的不易,形成尊重生命的意识。针对当前人们盲目追求山珍野味的不良风气,教师要提醒学生保持自己的立场,拒绝野味。通过学生举例讨论:鱼翅汤的代价,青蛙的悲鸣,象牙的恶意采集等,加强学生尊重生命的意识,树立与其他生物友好相处,共建和谐家园的观念。

四、培养合作和分享的观念

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把实验开展好,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验能力是实验教学的关键。在实验中,学生往往要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实验。因此,引导学生合理分工,友好合作很有意义,对学生今后走上社会与人交际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合作时要排除个人偏见,友好平等的探讨实验方案,不论实验成败都会有所收获。

一次,我讲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褐藻胶的作用,顺便介绍了一个用其自制牛奶果冻的方法,建议学生自行尝试。后来学生用不同的原料进行实验,并且把自制的果冻带到教室,同学间交互品尝,交流心得,气氛十分融洽。同样,自制的酸奶和酒酿也可以让学生互相分享,交流经验。这样学生不仅获得了分享的乐趣,还激发了学习兴趣。从物质的分享可以延伸到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的分享,由此培养学生乐于分享的习惯。

五、培养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在书本实验的操作中,只要学生细心观察,用心体会,总会有一些意外的收获。生物实验可以带给学生获得新知识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在鉴定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时,有学生不慎将碘液滴到白纸上,发现碘液变蓝,于是意识到纸张中含有淀粉。在这一设想被教师肯定后,学生很积极的去探寻其它材质中是否含有淀粉。这样,由点到面,形成了知识的拓展学习,培养了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的习惯。

在观察草履虫培养液时,细心的学生看到视野中还有捕食草履虫的钟虫,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移动装片仔细搜寻,还认识了变形虫、太阳虫、线虫等生物,成就感油然而生。在实验中,教师要适时对学生的疑问和发现做出积极的回应,激发学生探索生物知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六、培养关注身心健康的意识

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教学,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健意识,规律作息,劳逸结合,充分发挥学习的潜能。针对青春期的变化,教师作适度引导,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身体的自然变化,消除神秘感和羞怯心理,帮助学生以正确的心态来迎接自身的成长转变过程。对于的认识,可以让学生自己收集相关的事例进行交流,让学生深刻认识其对人体生理和心理的严重危害,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反观念,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杜绝猎奇心理,为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安宁打好基础。

生物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篇5

【关键词】生物教学;新课程;情感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阜阳师范学院校级教研项目“高师院校《中学生物学教学技能》教学质量提升研究――以阜阳师范学院为例”(课题号:2016JYXm39)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6-0016-02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感情、内心体验、需要、愿望、价值追求等一系列心理线索的统称。情感教育在学生学习态度形成、鉴别能力提高、价值观念更新、高尚情操培养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情感教育有助于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有利于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情感教育对学校教育起着激励的作用。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教学内容蕴含着自然界的无穷奥秘、生命现象的神秘莫测,还涉及人类在生物科学实践中的思想感情以及生物科学的发展历程,教学内容具备情感教育的实例。因此,在生物教学中贯穿情感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另外,中学生往往会表现出思维和现实生活相脱轨、情感发展和年龄阶段不相符合等问题,这种特点决定了在中学阶段进行情感教育的必要性。生物新课程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的形成、保证探究能力及理解能力的持续进步,而这些要求是和情感教育紧密联系的。

一、生物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内容

1.以“三热爱”为中心

热爱我们的地球村,保o生态环境;热爱我们的祖国,维护国家利益;热爱自己和家人,珍爱生命和健康。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多、经济的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从而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资源缺乏、环境污染已成为世界人民所关心的全球性问题。作为地球人,每一位成员都要有大爱,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适时进行教育。

如教师在教学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时,讲授袁隆平为国家和世界粮食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把科研成果无私奉献给了国家的事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育学生应像袁隆平一样热爱自己的祖国,增进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高度责任感。爱自己,爱家人,爱身边的人,才能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才能体现完整的人生价值。又如,在教学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时,应教育学生感恩父母赐予生命,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教育学生爱自己的父母亲人。

2.坚定求实创新的学习态度

创新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教师教育学生要敢于怀疑、敢于挑战权威,不能人云亦云。如教学基因在染色体上相关教学内容时,讲授摩尔根和白眼果蝇的故事,学生定会感慨于摩尔根大胆质疑、不断坚持和勤奋实践的精神。

教师要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学生学习的过程可以比喻成小树扎根的过程,要想枝繁叶茂,必须把根深深地扎入土地。学生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多动手,在做中学会操作,实事求是,踏实勤奋,只有把知识学得扎实,将来才能有大的作为。以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而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例,告诫学生任何成功都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屠呦呦正是几十年来致力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疟疾的防治研究,期间不断克服困难、一丝不苟,才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3.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引导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分析问题,着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运用矛盾分析法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等。使学生正视矛盾,不怕挫折,积极向上,学会用矛盾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正确处理自己人生中的问题。例如,在讲到特化细胞红细胞的时候,教师可向学生介绍哺乳动物的红细胞跟普通的真核细胞不一样,它没有细胞核、线粒体,而富含血红蛋白,但是红细胞却能够通过血液而高效运送氧气。教师以此为例,引导学生用对立统一的辩证观点、结构与功能的辩证统一观点来进行分析,由此还可以引申至生活中的事例。

另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任何事情都是发展的。在讲到遗传信息的传递的内容时,以前认为Dna是遗传物质,而随着科学的发展,实验表明Rna也可以作为遗传物质,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事情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是真理需要去发现,认识需要过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因势利导,由教学内容引申至生活实例,让学生认识到事情的全面性、发展性,而不是片面性和暂时性,使学生能够正确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防止其出现极端、错误的思想和行为而造成无法挽回的悲剧。总之,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和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二、生物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方式

1.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应重视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处于附属地位。教师不能将情感教育视之为负担,应在教育理念上认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才能贯彻到教学中。

2.教师要深入挖掘情感教育素材

教师应明确课程中蕴含着哪些情感性教育素材,并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素材,不能为“教育”而“教育”,人为地、勉强地加入一些与学科无关的情感性教育内容。中学生物教材通常以文字材料或者图片、图表的形式反映人类在生物科学实践中的思想感情以及生物科学的发展历程。教师可以借题发挥,以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另外,教师可以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情感教育。如当今社会的雾霾问题:为什么会产生雾霾?雾霾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预防雾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在哪些方面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生态学相关知识的理解,还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

3.教师要以身作则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不仅要传播知识,也要用自己的言行影响感染学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大的,因此,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道德水准,以自己高尚的品德、饱满的热情、科学的态度和精神、勤奋的工作作风来感染、影响学生。

参考文献:

[1]施少琴.论情感教育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体现[J].教育教学论坛,2013,(29):127-128.

[2]万世忠.生物学科教学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J].吉林教育,2015,(11).

[3]周绍清.情感教育在生物课堂中的作用初探[J].中学生物学,2015,31(6):9-10.

[4]孙小靖.情感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J].理科考试研究:高中版,2015,22(9):91-91.

生物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篇6

关键词:课间;情境表演;歌声;熏陶

【中图分类号】G633.91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一门基础的科学课程,它体现出了科学的本质和特征。我们在引导学生探究科学的道路上,往往就忽略了对学生情感的教育。下面就结合教学实例――北师大版初中生物教材八年级上册20章第1节《遗传和变异现象》,谈谈情感教育,主要是亲情教育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在本节教学过程中,我将情感教育作为知识目标的载体,将知识目标融入其中,让学生在爱的熏陶中能有所获。主要由以下几个环节体现:

一、课间欣赏

众所周知,学习是一种艰苦、紧张的脑力劳动。学生在每一堂课中都会接收一定质和量的新知识。从生物学角度来看,在学习的过程中,大脑神经细胞已经消耗了大量的氧气和养料,如果补偿不足,就会导致学生不适,影响下堂课的质量。如此看来,课间活动就尤为重要了。

课间活动,是调节学生学习节奏,缓解疲劳的重要时期。此时的学生,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处于无比放松的状态。人在越轻松的状态中越能表现出内心深处最真实的东西。我就从很多老师都不在意的课间十分钟入手,让学生酝酿情感。往往,一首美妙的音乐可以放松人们的心情,陶冶人们的情操,培养健康的情趣。在课前,我利用教室多媒体设备,为学生精心挑选了一段音乐视频,泰歌和他女儿演唱的《我是太阳你是星星》。在歌声中,让学生去感受父亲与女儿之间那浓浓的亲情,让学生在歌声中能回忆到儿时那美好的时光,唤醒内心深处那份隐藏起来的最真挚的情感。在此,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这节课我们学习什么呢,为什么会放这段视频呢?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必定事半功倍!

二、课堂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情感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与质量。教师充分挖掘情感因素,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教学枯燥无味,学生就难以集中精力听课,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创设好情境,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情境中去学习生物知识,体验和理解生物,在情感、思维、动作等方面自主参与了教学活动,让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充分体现,学习效果就会是最佳的。作为教师,必须叩开学生思维的大门,运用灵活多变的方式方法点燃学生求知的心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生物知识探索的愿望。

(1)情境表演导课

课间欣赏激发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为了让这节课更有吸引力,我自编了一个情境剧《爸爸的烦恼》作为导课环节,让本班学生自导自演。如何让学生既能专心致志的看情景剧,又能让该剧在导课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呢?课间的音乐欣赏就起到了酝酿情感前奏的作用。我就抛出一个问题:孩子们,在刚才的课间欣赏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感受到的就是一幅幅温馨甜蜜的画面、血浓于水的亲情、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庭......老师适时引导:是不是每个家庭都和他们一样,生活的无忧无虑呢?显然不是,今天就有一位爸爸带着他的烦恼走进了我们的教室,让我们来看看,他有什么烦恼呢?这样的导入,既能让学生对情景剧剧情产生浓厚的兴趣,又能唤醒学生埋藏在心底的亲情。通过观看表演,学生从视觉、听觉、思维、动作上都积极参与,深刻体会到了孩子因为面貌和父母差异太大带来的苦恼,孩子的自卑,让爸爸无限烦恼。但父母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最终让孩子走出阴影。这样的导课,既认识了生物圈中普遍存在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又让学生能用科学知识为爸爸解决烦恼,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看完表演,学生深知,每个父母都将爱倾注在了儿女的身上,我们必须牢记!这样,我设计情景剧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2)材料选择

因为这节课《遗传和变异现象》内容的特殊性,在选择材料上,我都注重亲情的教育。现在孩子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亲情淡漠,在家也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往往对父母的爱视而不见,认为这是应该的。因此,在选择材料上,无论是图片、视频、案例,我都围绕一个中心:“亲情教育”来展开的,选择一些具有震撼力的材料,如身患绝症的妈妈为孩子制作从今以后十几年的衣物、一个智障父亲怀抱中的儿子等。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慢慢渗透爱、感受爱,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浓烈的亲情。让学生听了,看了就不会忘记!

三、课后熏陶

本节课的情感教育亮点就在这里。

这节课的知识很浅显,就4个知识点:1、性状、相对性状的概念;2、性状、相对性状的区分;3、遗传的概念;4、变异的概念;学生很容易弄懂,生活实际中的现象也很容易区分,因此,情感教育就非常重要了。经过一节课的材料熏陶,学生能够体会到父母的爱,但是还需要一根导火索将这种爱释放出来。我就用语言先感染,再让学生唱出爱,完全将爱释放出来。语言感染要结合本课知识,既回忆了内容,又进行了情感教育。我是这样设计的:孩子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因为遗传,我们流着与父母身上相同的血液;因为变异,我们又有着和父母不一样的外貌特征。不一样的外貌却掩盖不了我们那血浓于水的亲情,就让我们牢记那份情,感受那份爱,大声的唱出对爸爸的爱。

在课堂最后,我以全班齐唱《父亲》结尾,在歌声中,学生自己的情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释放,很多同学唱得泪流满面。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亲情的传导者,每个家庭都是温情满满!这样的结尾,使本课的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都顺利完成。

以上就是我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以亲情渗透知识,知识融入亲情的运用。有很多环节都是初次使用,也存在了一些问题。但我相信,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就会把情感教育与知识结合运用的更好。学无止境,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加强学习和探索,让我的课堂情感更丰富,教学更得力!

参考文献

生物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篇7

关键词:情感;培养;中学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370-01

在物理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应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和认知特征,遵循优良情感发展的一般规律,从物理学科自身的特点出发,做到以境育情、以情育情、以理育情、以需育情、以知育情。情感教育重视教育中情感的作用和学生的情感需要,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情绪控制、调节能力,是一种以培养学生高级社会性情感为主要目的、以培养高情感水平的人为最终目标的教育活动。它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很强的教育价值,对于学生的认知、个性发展、高级社会性情感的培养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受情感的功能和自身特点的影响,情感影响着教育的很多因素。情感教育充分考虑、发挥情感的积极功能,能有效的调动影响认知的积极因素,促进认知水平的提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情感教育可以发挥情感积极的疏导和迁移功能,这一点好比是汽车的前轮,控制方向,优中学物理生的认知心理状态。提高学生对教师言行的接受程度,也有利于认知内化。一个对授课教师比较反感的学生极少可能积极接受教师的授课知识;反之,大部分的学生对自己喜欢的教师的课程才会格外的乐学,也就是说学生很容易把对学科教师的态度迁移到学科学习上。情感教育就是要让师生的关系和谐,疏导少数学生对教师的“反感情绪”,在认知上实现情感的迁移功能。

2、情感教育能积极发挥情感积极的信号功能和感染功能,充分利用“表情的超言语作用”,从而增进认知传递、深化。情感教育要求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一切的着眼点是如何能让学生有好的情感体验。一位优秀的情感教育实施者总是饱含感情的教学,总是可以“制造”强烈的知识的感染力感染学生,总是可以一次次的制造知识与学生思想的碰撞。丰富的积极的教学表情、有激情的情感体验碰撞对学生认知的积极效果绝对比“麻木的认知”表演效果好。

3、情感教育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即发挥情感的积极动力和强化功能,对学生学习积极程度有增力,这一点好比是汽车的后轮。笔者了解到在现在高中,不少家庭状况不是很好的学生之所以能克服不是很优越的学习环境努力学习,关键点在于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有强烈的情感动力在推动自己前进,他们在不自觉的利用着情感的动力功能。

在中学物理教育过程中如何开展情感教育。总体来说从以下两个方面:

4、接受新教育理念、中学物理教师提高自身情感素质

我们说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教师自身的情感素质直接决定教师的教育目标取向。一位自身情感素质较高的教师才会去了解学生内心,才会有意识的走入学生的情感世界。如前面所说,初中生心理具有比较尖锐的特点,甚至是存在比较矛盾的方面,没有较高的情感水平的教师无法被学生从心理上接受。一位自身情感素质较高的教师才有能力较好的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受中学物理学科特点的影响,相对于文科教师中学物理教师更容易走入忽视学生情感发展的误区,但是在很多初中生的眼中,因为中学物理学科与生活实际联系最密切,他们常常不自觉的中学物理教师的人格特征为典范,在这种情况下,中学物理教师的情感素质显得举足轻重。可以说情感教育要能够在中学物理教育中很好的实施,其前提条件是中学物理教师有较高的情感素质。

5、切实应用高中实施情感教育、优化中学物理课堂教学

(1)根据课堂上情感教育优化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初中生情感教育的三条原则―寓教于乐原则、以情施教的原则、师生情感交融原则主要从三个方面去落实:

第一,中学物理课堂上寓教于乐原则要把握两点:一方面,中学物理教师教学中要善于控制自己情绪,要努力使自己处于快乐、饱满、振奋的良好主导情绪状态,教师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另一方面,教师要根据中学物理教学的时间、环境、学生的学习状态灵活的组织教学,给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形式、乐于学习的内容。

第二,教师要善于感性的处理教学内容,使之知情并茂,真正做到以情施教。以情施教的前提在于教师对教学的内容有深入的研究,充分的挖掘了教学内容的“情感”因素,才在教学中“用情”。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教育者先受教育”,教师要发展学生对中学物理科学的情感,首先教师自身要热爱中学物理科学,热爱中学物理教学,热爱学生。教师积极的、强烈的中学物理情感才能感染、震撼学生的心灵。

生物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篇8

【关键词】情感;教育;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1-0272-01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进行,人们对课堂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教学目标方面,不仅要求知识领域和技能领域的“双基”教育,对情感领域的教育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情感教育也是德育的重要内容。那么,要顺利的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教师必须对情感教育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下面就本人工作十几年的体会谈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1情感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内容极其丰富,主要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化学史教育、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论教育。

在化学教学中,应着重对学生进行如下几个基本观点的教育:

1.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石,也是指导学生学习化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化学教学应着重从构成物质粒子的物质性、物质形态和种类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物质结构的层次性等方面进行物质观的教育。

1.2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的教育:通过一个个具体化学反应以及各种化学反应类型知识的教学,能较好的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即化学运动是具有多样性的。同时还应认识到每种化学反应都有它自身的特殊性并区别于其它类型的化学反应,但是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化学反应,它们所对应的物质层次是原子、离子、离子团,都属于同一层次的化学运动,这又是化学运动统一性的具体表现。所以,化学反应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教育是进行物质运动观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物质运动绝对性和静止相对性的教育是物质运动观教育的又一项重要内容。要结合适当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认识到物质在不发生物理的或化学的变化时,从外观看它们是静止的,但这种静止是相对的,因为构成它们的微粒无时不按着各自的规律运动着,可见运动是绝对的。

1.3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点与发展观点的教育:化学教学的任务不限于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教材中所规定的“双基”,还要通过对物质自身辩证理解,在他们的头脑中逐渐树立起一切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处于不断运动、发展的观点,学会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去认识客观事物、指导学习和处理面临的问题。

1.4化学史教育:结合化学史实进行化学教学,既可使学生从中受到情感教育,又可使学生在“双基”方面得到提高。因此可把化学史教育的内容分为:情感教育和“双基”教育两部分。其中的情感教育即为:辩证唯物主义及历史唯物主义、科学方法论、科学态度、科学精神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等具体内容。“双基”教育内容可分为:化学元素的发现,新化合物的研制及发现,化学概念、理论、原理等的形成与发展,化学定律的发现,化学实验的方法、物质手段以及实验技术的改进、革新与创造等具体内容。此外杰出的科学家及其贡献也应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

2情感教育的基本要求

化学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将会使情感教育得以顺利进行。

2.1用科学的观点进行情感教育:众所周知,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教师通过化学教学向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他首先必须要武装自己的头脑,只有如此,他才能自觉的运用科学的观点、方法分析教材,并以此为指导,通过化学教学向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否则,尽管化学教学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育,教师也无法向学生揭示,更不能引导学生去揭示,不会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的同时受到情感教育。例如,只有教师掌握了辩证唯物主义,才能和学生一道克服形形的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影响。这是教师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前提条件。

2.2处理好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与情感教育的对立统一关系:在化学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必须抓好“双基”这个基础。如只有化学的“双基”教学才能使学生从化学科学这个侧面相信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处于不断的运动中,物质是可以认识的,物质在发生变化和彼此发生联系中无不充分体现量变到质变、对立统一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只有通过具体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才能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内因、原因与结果、现象与本质、必然与偶然等辩证关系。所以说“双基”是向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基础,打好“双基”这个基础,有利于向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2.3以典型教材为重点,寓情感教育于化学教学内容之中:情感教育蕴含于全部化学教学内容之中。但是,如何把情感教育与化学教学的“双基”内容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把情感教育渗透于化学教学内容之中,通过化学的“双基”教学向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情感教育,而不是附加在化学教学之上,这是需要我们化学教师共同努力解决的重要课题。

3情感教育的重要意义

生物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篇9

【关键词】情感教育;物理兴趣;物理意志;爱国主义

物理新课程改革更加注重情感教育的应用与开发,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而且,当代中学生道德价值感不强、缺乏毅力和意志,且提起物理心理便会恐惧、厌烦、毫无兴趣。这种种要求与现象,无不表明情感教育提上物理教育的课堂已迫在眉睫。

一、情感教育的概念

《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具体表现为仇恨、厌恶、美感等等。

有的学界人士认为人的情感在更深的层次体现为情感品质。情感品质包括情感倾向性、强烈性、稳定性、深刻性等多重维度。

情感教育是完整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重视人的情感培养为教育的切入口,关注情感在人的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和积极影响,通过此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正确的价值取向、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观念。

二、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情感教育对中学生物理的学习有重要意义。一、有助于差等生找到学习物理的兴趣、自信和方法,提高自身素质,减少学习中的焦虑,紧张,自卑的消极情感;二、有助于中等生培养具有学习物理更高的兴趣、更好的方法,齐头并进,提升自身的意志;三,有助于优等生在学习之余提升自身的素养。

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和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

前苏联教育学家赞科夫在他的《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如果照着教学法办事,做得冷冰冰的、干巴巴的,缺乏激昂的热情,那未必会有什么效果的,我们要激发学生独立探索的思想,而这种思想又是跟活生生的情绪有机联系着的。

三、情感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1.情感教育之学习物理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物理学生一旦对物理这门学科产生“乐知”之情,便会对学习物理的兴趣倍增、信心倍加,热情高涨,不畏艰难,敢于探索。

有些学生也许天生对物理偏爱、有兴趣、有感情,但更多地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与感情是需要物理教师不断培养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观察和捕捉学生的心理、兴趣和喜好,多于学生交流,达成心灵的共识、情感的共鸣。

物理新课程增设了很多物理实验,新课程标准也要求教师、学生互动做实验来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并且,也符合学生的学习物理、求得知识的情感心理。从而,在物理课堂上,教师可通过学生自主实验来培养学生的物理兴趣,进而激发学生自主创新、自主探索的精神。

另外,在物理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景、富于丰富的情感、讲讲物理发展史中的趣闻等来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喜爱;物理课堂之外,教师可以通过师生情感交融、带动学生去大自然寻求物理理论与物理实验等来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喜爱。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的理解、兴趣和喜爱可以导致学生的理解、兴趣和喜爱,即师生发生情感的共鸣与转移,这便是教学成功的因素,也是优质教学的重要标准。

2.情感教育之学习物理意志

坚韧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是一名学生具有的学好物理的最主要品质。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这门学科具有枯燥乏味的特点,没有坚韧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是很难坚持到底的。

物理新课程教材的编排,在一定程度上也在力图克服物理学枯燥乏味的特点,中间不时穿插着物理名人凭借不断探索、坚强的意志最终获得成功的例子。教师在讲授物理理论的同时,也善用起这些成功人士的例子,这样便能让学生在掌握物理科学知识的同时,受到人文文化的熏陶,对学生顽强意志的培养是大有益处的。

比如,电磁学这一章节中穿插了奥斯特成功证明电流对小磁针有力作用的例子,光发现通电导线旁的小磁针突然转动的实验,奥斯特就做了60多次才取得成功。教师在通过口述奥斯特成功例子的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共同探索。这样,在听取名人激烈故事、自己运用知识的同时,激发和培养了学生不断学习与探索的顽强毅力和坚强意志。

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伟人的可贵品质如果能潜移默化地走进学生的心理,与学生的心灵产生共振,这无疑会成为学生学好物理、并持久坚持学物理的最宝贵的资源。

3.情感教育之物理爱国主义

党中央明确倡导:要加强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物理教学的核心之一,物理教育者肩负着对学生正直、正义的人生品格,祖国的深厚情感建立的培养。

新课程物理教材中,有很多可以挖掘的、可以很好地激励和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内容。比如,在讲到电磁学部分,奥斯特成功发现电流对小磁针有力作用的同时,可以联想讲到我国古人对指南针的发明,且这一发明对我国产生的深远影响与意义,从而培养和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素质越高、知识越丰富的学生对祖国的贡献越大,同样地,引导不好的学生,对社会、对祖国的危害也会越大。

情感教育是物理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补充与促进,教师在注重物理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情感品质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生的情感比作土地,把学生的智力比作种籽,只关心种籽而忘了耕地,等于撒下种籽去喂麻雀。

参考文献:

[1]许阿娟.从情感特性来谈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内涵[J].学术论坛,2009.

[2]赞科夫.《教学与发展》.文化教育出版社,1975.

[3]鱼霞.情感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4]王丽亚.论物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理化生教学与研究.2012.

生物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篇10

[关键词】情感教学、目标评价、目的与内容、原则及方法

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实施教学目标评价是深人开展初中物理教学改革有效的、主要的途径。教学目标评价在物理教学中发挥着愈来愈明显的作用。但是,我们也看到,在实施教学目标评价的过程中,不少学校存在着重视认知领域、忽视情感领域的倾向:一方面,在认知领域有了一套初具规模的教学目标体系和评价体系。目标评价渐趋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另一方面,与认知领域相比较,情感领域教学目标的研究却明显滞后。个人认为,健全、完善的物理教学目标评价,应该包括感知、技能与情感三大教学领域。只有加强情感教学目标的研究和实践,才能使认知、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评价得以深人发展,也才能使初中物理教学改革进人一个新境界,促使物理教学任务的全面实现。近两年来,我在实施认知、技能领域目标评价的同时,对情感领域教学目标与评价进行了一些探索与思考。

一、明确情感教育的目的与内容

明确情感教育的目的与内容是实施情感教育目标评价的前提。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结合认知、技能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保证物理认知、技能领域的目标贯彻,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二是结合物理认知、技能知识的教学,促使学生产生、形成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各种情感并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质。总之,加强情感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情感教育与认知、技能教育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同步升华。

二、情感教育章节目标的制定

制定和实施章节情感教育目标,是制定和实现物理教学情感教育的基础,为了实现情感教育的整体目标,必须制定详尽得体的章节情感目标。在实践中,我一般按以下三步进行;

(1)充分利用各章节的情感教育因素。章节情感教育目标的制定,必须以各章节情感教育内容为基础,由于各章节的情感教育因素不像物理知识、技能内容那样明确具体,它们大都蕴藏在物理知识、技能之中,需要个人去发掘。实践证明,要充分发掘物理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准确地把握各个知识技能内容的个性和特点,教师要认真分析每个章节、每个段落和每个定义、公式、定律的形成过程以及各个实验操作过程,对这些知识、技能以及形成过程的性质和特点把握得越全面、越深刻、越细致,情感教育因素就发掘得越准,掌握得越透彻。

(2)确定各章节情感目标的水平层次。各章节的情感目标内容找出来后,还必须确定各情感目标所要达到的水平层次。在实践中,可以根据学生情感的实际水平来确定,既要高于学生实际水平,又不能超过学生接受能力的临界线,使学生既渴望接受又有能力接受。

(3)用可操作性的语言表述章节情感目标。情感教学目标的表述必须做到明确具体,不但要便于师生操作和检测评价,还要使学生知道在课堂中应该怎样做才能达到目标,真正起到目标的导向和检测作用。我一般“通过或结合。一,意识、接受、感受、形成……”来表述,这种表述侧重指出了教学过程中怎样做是符合要求的,具有过程性特征,有利于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准确地评价学生的情感。

三、正确运用实施情感教育的原则及方法

制定、实施情感目标的基本原则,就是在制定、实施情感目标时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个人认为,其基本原则应包括:

(1)渗透性原则。物理学科的情感教育,是利用物理知识、物理实验和物理知识的应用有关的素材进行的,所以,情感教育必须寓于物理知识、技能教学之中,使传授知识、技能与情感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要积极地挖掘和充分利用物理学科自身的教育因素,科学准确、潜移默化地渗透到物理教学的活动中去,做到科学性与情感性的有机统一。

(2)层次性原则。制定、实施情感领域教育目标应依据教学目标的水平分类,按照由近及远,由浅人深,由低到高的内在逻辑顺序,表现出不同的层次性,应从低起点开始逐步提高层次。

(3)反复性原则。由于人的情感具有不稳定性特点,在制定、实施情感目标的过程中,对于某一情感的培养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实际进行反复渗透教育,不断巩固、强化。

根据上述原则,在实施情感教学中采用了如下四种教学方法:

(1)以知育情。人的情感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且认识越深刻,情感越深、越稳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材中所隐含和显露的情感教育内容,老师要讲清讲透,学生要弄通弄懂。

(2)以情育情。情感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具有感染性,一个人的情感可以使另一个人产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感。这是实施情感目标的又一重要途径和方法。

(3)以境育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教学中要重视以境育情,尽量增加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情和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