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含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36:45

文学艺术含义篇1

关键词:平面;艺术设计;文字;图形化

在信息化时代中,平面艺术设计是以文字和图形传达美感、传播艺术设计理念的重要形式之一。图形与文字相互融合、相互补充,能够大幅提高平面艺术设计的表现力,让平面艺术设计能够满足当今时代对美的要求。同时,该类设计方法能够提高艺术设计的整体美,让设计理念给予人们以美的视觉冲击。

1现代平面艺术设计文字与图形化的表现方法

把图形与文字以符号的形式运用到现代平面艺术设计当中时,能够让人们的思维以及审美模式从传统的文字表达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运用新的艺术设计形式,给予人们视觉的冲击,让其体会到艺术设计的美感。让图形对文字的含义进行直观的表达,以文字对图形的内容进行补充,能够让艺术设计的美充分地表达出来。现代平面艺术设计文字与图形的表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替换法。所谓的替换法,其实质是在传统仅依靠文字进行艺术表达的设计基础上,运用图形对部分文字进行替换,让文字的含义通过图形表达出来,不仅能增加平面艺术设计的直观性,同时还能够提高设计方案的美感。文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每个汉字都有着严谨的结构。从整体的角度出发,每个文字都能够视作一个具有独特含义的图形。例如,在“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的平面艺术设计当中,将“京”字的笔画进行适当变化,让其以人的形式,表达出“舞动”的含义,而从整体上看,所舞动的正是“京”字。这样的艺术设计形式,能够大幅提高设计整体方案的象征性,彰显出独特的艺术效果。第二,装饰法。在艺术设计当中,对其中的文字运用部分图形等进行简单的装饰,也是平面艺术设计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对文字进行装饰时,所使用的图形类型相对较多,如运用能够体现文字含义的图形进行装饰、运用繁体字进行装饰、运用蝌蚪文进行装饰等。如此一来,更能突显文字的含义,使其中所包含的设计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把图形运用到艺术设计方案当中,能够为设计方案添加背景,提升设计的美感。此外,单纯运用文字进行艺术设计,往往需要人们对文字进行全面阅读以及理解,才能够更好地理解艺术设计方案的含义。而在文字中适当添加装饰,则能够降低人们对艺术方案的理解难度。第三,组合法。运用组合法进行平面艺术设计,也是设计人员常用的设计方法之一。组合法的主要运用思路在于将文字与图形按照一定的规律或者理念进行排列组合,以图形体现文字的含义,用文字表达图形的深意,在增加平面设计中的立体感时,也增强了平面艺术设计的特殊性,使设计理念更加清晰。

2现代平面艺术设计文字与图形化的运用方式

在现代平面艺术设计当中,将文字与图形进行巧妙结合,能够让文字中的图形的含义突显出来,让文字与图形成为设计理念与方案的真正载体,以直观美感来表现设计方案的中心思想,让设计方案能够以美的形式感染人们。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就现代平面艺术设计文字与图形的运用方式进行讨论。第一,将文字纳入图形当中。在现代平面的艺术设计当中,突显文字当中的图形含义,能够增加艺术设计方案的趣味性,同时还能够让人们对设计方案有清晰的认识,并将设计理念深深地印在脑海中。在将文字视为图形进行艺术设计之后,能够将其转化为具有独特含义的视觉符号。与其他视觉符号相比,文字经过图形化处理之后,其所具有的概括性以及简单明了的特性是其他符号无法相提并论的。在现代平面艺术设计当中,文字就能够以符号的形式,借助其容易被识别的特征,将设计的含义进行表达。同时,将文字当中的部分笔画进行细微的改变之后,以较为夸张的形式,将设计理念进行表达,让其中蕴含的文化含义更加丰富。需要注意的是,文字与图形本身就是一种语言,在进行平面艺术设计时,设计人员应合理地运用文字与图形进行解释。同时,设计人员在对汉字有清楚了解的基础之上,还应对拉丁字母等有详细的了解,以能够在设计的过程中,对各类文字、图形的文化内涵进行把握,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之上,体现现代化设计的特点。第二,将文字以招贴的形式进行设计。以招贴的形式进行艺术平面设计,也被称为“海报”设计,是一种常见的平面艺术设计形式。现阶段,该类平面艺术设计形式主要运用于消费广告、文化宣传等方面。一个表现力相对较强的平面艺术设计方案,能够将所包含的内容以艺术的形式充分地表现出来。在该类艺术设计当中,其主要内容包括文字与图形等,并将其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列组合,同时对文字以及图形的位置、尺寸等进行科学的调整,从而彰显文字与图形所蕴含的含义,以图形符号的形式向人们展示设计理念的真谛,增强艺术的感染力。需要注意的是,在平面设计的过程中,虽然在当今时代的潮流下,其设计模式存在一定的规律。然而,设计从业人员也应在传统设计的模式当中,提高其平面艺术设计的表现力与内涵。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常用的设计模式的基础之上,降低对外在表现形式的关注,将平面艺术设计工作做到实处,提高其信息表达的表现力。第三,将文字以包装的形式进行设计。所谓的包装设计,其实质是将设计理念同实物相结合,进而让其与实际物品相统一。根据实际物品进行平面艺术设计,能够通过文字与图形的形式将物品的信息及时、清楚地传递给人们,扩大物品的市场。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物品的信息是否能够及时的传递、企业形象的好坏,关乎企业发展的好坏。在现今的包装上,多数配有一定的图形,但几乎全部的商品包装设计上均有大量的文字注解。其原因在于,商品的多数内容仅能够依靠文字来表达。然而,单纯的文字设计并不能够表现出设计的理念以及现代化的艺术设计魅力。因此,将文字与图形进行巧妙结合,将文字进行图形化处理,不仅能够将物品的特点进行清楚的表达,而且还能够将设计的表现力、艺术的魅力进行体现。此外,在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应注重继承传统的文化内涵,同时融合现代化的设计理念,表现物品包装设计的风格。创新思维也是设计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素质之一,也是设计方案能够获得认可的关键因素之一。设计人员要想设计出艺术性较强的作品,则需要将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并创新的使用,并依照此设计理念,将其充分地运用到实际设计当中。

3结语

现代平面艺术设计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从业人员应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将文字与图形进行充分的结合,让设计方案在拥有艺术表现力的基础之上,符合现代设计理念的要求,表达出艺术的内涵。

作者:王婼瑶单位: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雷青.在字体教学中不容忽视的字体情感因素[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S1):15-16.

文学艺术含义篇2

【关键词】现代舞;教学;象征性;艺术;培养

一、现代舞中象征性艺术概述

(一)现代舞的产生十九世纪欧洲舞蹈主要以传统古典芭蕾舞为主,长期以来芭蕾舞注重舞蹈的形式和技巧两方面,对舞蹈的题材和含义关注较少,芭蕾舞所体现的题材和内容主要是神话故事,这些题材远不能满足当时民众对舞蹈艺术的需求,这在较大程度上阻碍了舞蹈的发展。进入20世纪,欧洲舞蹈受到现代主义的影响,现代舞根据时代的需求应运而生。现代舞与古典芭蕾舞在表现形式和内容上截然不同,现代舞的表现方式以表现自我、环境、社会与人之间的矛盾为主,表演模式自由,创作及训练模式也无统一规范,能够让每一个舞者尽情地将自身独特的风格表现出来[1]。

(二)现代舞中的象征性艺术十八世纪,诸多哲学家对象征性艺术的含义进行了分析与定义,普遍将象征性艺术定义为以一种艺术暗指另外一种物,即通过我们能看到或感受到的一种艺术事件,联想到另外一种事物。现代舞是一种抽象化的肢体艺术,它将音乐与肢体进行了结合,人们在音乐和舞蹈者的肢体动作中,能够看到舞蹈所表达的内涵与深意,从而获得感官上的享受,体会舞蹈所表达出来的含义。美国的洛伊福勒对现代舞的描述是,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向人们表达某一思想,唤起人们的想象,进而在人们的想象中形成某一特定的形象。这表明了象征是现代舞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现代舞的灵魂所在。

二、现代舞教学中象征性艺术的培养策略

(一)组建优质的师资队伍培养学生在现代舞中的象征性艺术,需要学校具备一批优秀的现代舞教师,教师不仅在舞蹈专业知识方面具备较高的素质,还需要对艺术具备较高的领悟力和认知力。学校可以聘请具有较高学历素养的舞蹈教师,并根据学校的需要定期聘请优秀现代舞团中的舞蹈演员,将理论知识与舞蹈实践结合起来,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掌握扎实的理论基本功,又能够通过现代舞团中优秀舞蹈演员的实践教学,来获得更多的实操能力。从而达到学有所成的目的[2]。

(二)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现代舞中的象征性艺术是一种抽象艺术,学生作为阅历较少的一类群体,对抽象艺术的欣赏还欠缺一定的审美及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在现代舞中象征性艺术,需要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专业教师或兼职教师应该以优秀的现代舞作品、优秀的艺术画作、优秀的音乐作品等为案例,向学生讲解优秀的艺术类作品中的抽象艺术,例如梵高、毕加索的画作,这些画作内容十分抽象,未接受过抽象艺术画作教育的学生,很难从这些抽象艺术作品中了解其所要表达的深刻内涵,从而难以欣赏这些抽象类作品。教师应该对这些抽象艺术作品进行层层分解,并与学生就多种优秀艺术作品的抽象艺术进行分析探讨,了解艺术所代表的象征意义,与现代舞中的象征性艺术进行融汇贯通,从而提高学生对现代舞中抽象艺术的审美能力[3]。

(三)锻炼学生的艺术灵感现代舞中的抽象艺术属于艺术大类中的一种,艺术创作需要创作者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审美能力、思考能力和艺术灵感。培养学生具备独立创作象征性艺术的舞蹈能力是现代舞教学的目标之一,现代舞教师应多培养学生欣赏和感悟艺术的能力,可以通过欣赏抽象性艺术画作、花艺艺术等,来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感知能力,从中将艺术知识进行融会贯通,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现代舞象征性艺术创作灵感,实现现代舞中的象征性艺术从理论走向实践。

文学艺术含义篇3

关键词:文化体制;艺术管理;结合

艺术管理是文化产业领域中的一项专业的学科,其本质为服务社会,目标为发展民族艺术文化,并尽可能的保证中国传统文化的逐步丰富与发展。艺术管理学科想要获得发展,需要我们结合当前文化体制改革的内容进行相对应的分配,并构建合理的专业技术,明确文化体制与艺术管理二者之间的连接点,加强两者之间的联系,推动艺术管理学科在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发展、不断深化。

一、文化体制和艺术管理的具体内容与含义

1.文化体制的具体内容

文化体制通常是指国家在某一个特定的发展时期,文化产品管理、传播与生产的一种运作方式,文化体制是对上述过程的具体制度安排,也是文化产品能够进行专业化生产的组织保证。

文化制度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如管理形式、管理制度、传播方式与生产组织等。从某种程度而言,文化体制对文化产品的出产效率产生极大影响,能够明显体现出产品的价值方向,反映出文化创造的具体现状等。

2.艺术管理的含义

艺术管理是最近才逐步兴起的一门专业管理学科,其发展趋势十分良好。当前,艺术管理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重视基础课程的学习,也重视文化法规、知识产权与艺术营销等专业课程。从这些学科的设置中我们可以看出,想要学好艺术管理专业,一方面需要掌握艺术的概念、包含范围与知识范围,明确艺术涉及到的行业;另一方面,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强化自己的实践能力、策划能力与执行能力等。

二、文化体制与艺术管理相结合的原因

在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整个国家的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并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内在精神状态与文化素质,由于文化是艺术的表现方式,也是艺术的总结方式,因此对于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了解文化体制改革的内容,掌握其发展方向,通过学到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具体而言,二者相结合的原因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1.作为艺术管理专业的一名学生,首先应当了解本专业的所具备的优势与特点,从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以及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来了解艺术并发展艺术,建立起独具特色的艺术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出学校艺术管理的作用。

2.由于在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突出强调的重点是展现出当前时代的风貌,因此学生在思想上应该与文化体制改革的内容保持统一,保持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为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文化大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3.艺术管理必须体现出社会文化事业的相关内容,并且要将重点放在向公众提供有效的社会服务上,因此在进行文化体质改革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艺术管理的教学体系与教学结构,与文化体制改革的内容相适应,满足文化管理的需求。

4.在文化体制与艺术管理相结合的同时,还需要优化文化体制的运行机制,树立起科学有效的艺术管理方式,同时还应当合理分配艺术管理相关得的知识模块,争取让艺术管理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三、文化体制和艺术管理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艺术管理是比较现代化同时也是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的专业,我们正是在结合了当前文化体制发展前瞻性探索特点的基础上,对文化体制和艺术管理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展开探讨。

1.增强社会不同文化阶层对文化体制和艺术管理相结合的整体性认识

我们应当通过加强对艺术管理专业知识性的重点培养,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文化教育程度和认知程度,形成强烈的认同感。在现实中,要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文化生活,以此提高人们文化涵养,达到激发全体社会成员信任、支持文化体制与艺术管理工作的目的。

2.实施科技、人才战略,增强两者的关联度

为了坚持文化产业相关事业的发展方向,必须坚持实施科技、人才战略,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合理安排与组织文化体制与艺术管理结构,深化人才管理及培养改革,通过不断提高艺术管理专业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从而培养出富有创新意识、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文化管理人才。这不仅是满足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相关人力资源配置机制的基本需要,同时也是实现增强科技、人才战略二者关联度的要求。

总结:

本文主要阐述了文化体制与艺术管理的定义、包含的内容,分析二者之所以需要相互结合的原因,并对如何进行结合发展提出相应的途径分析。通过这些内容可以看出,国家的文化水平若想稳步提高,必须实行文化体质与艺术管理相结合的办法,只有这样,文化体制改革才能顺利进行,艺术管理专业才能稳步发展。(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南广院)

参考文献:

[1]王小燕;“跨界艺术资源整合”的创作与营销模式初探――以《新暗恋桃花源》项目运作为例[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2期。

文学艺术含义篇4

关键词:书法;神韵;特征

一、书法神与韵释义

“神”就是精神。由于魏晋时期对玄学的兴趣,文人纵谈玄理,思考宇宙和人生奥秘,为此对“神”的含义变得尤其宽泛和深化,主要包含以下几层含义。按“神”字之本义,原指上帝天神。《说文》言:“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从示:申声”。神的概念其渊源很早,原始人类因出于对自然力的不解、迷惑、崇拜,遂产生“神”创造和主宰万物的思想,这在世界不同民族都有类似情况。这是神的最初含义。在西周末到春秋时期的两种学说的兴起,动摇了“神”的至高无上的地位。一是春秋时期的道家学说。“神”被认为是道所生成,神即是道。认为道是一切事物的原始本体,天地万物皆是道所生成的。《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鬼神也不例外,皆是道所生成。这是神的第二种含义。二是“元气”论学说。元气论者认为宇宙万物的生成、发展、变化皆是由最原始的物质“气”,即“元气”所构成和发生作用的,我们的先人很早就感觉到世界上充满空气,进而认为天地万物产生之前,先已有气,天地万物都是由气聚而成的。认为人是由气聚而生,散则死。气被看成最原始的极细微的物质之元,这种气被称为元气。这种元气论学说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古人认为天地万物乃至生命,都是由气构成,而人的精神,认为是一种特殊之物,也是由气构成的。不过这种构成精神的气,比构成形体的气要精致得多。精神既然是一种气,于是人们就又称精神为气或神气,于是便以神气来概指人的精神。即使是神也是由元气构成的,所以“神”也被解释为是一种气。这种气取代的神的人格意义,是神的第三种含义。

另外,神无形象,栖于万物形体之中,主宰万物,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神体现着事物的本质规律。所以魏晋时期的书法理论中“神”的概念内涵体现在以上这几个方面。韵的含义。韵旧作“颧”,最初来自古代一种陶器的名称,这种器物能发出一种悦耳的声响,后来人们就把能产生出那种美好和谐的声音衍化为“韵”。《说文・新附》云:“颧,和也。从音,员声。”(以下颧皆从简作韵―与均同)《说文》:“均,平偏也。从土从匀,匀亦声。”均本指土地平广之意,引申为均匀、谐调、调节、统一等义。后指声音的前后相应相和所构成的风调,即韵调,引申指事物的风度意态。

韵字最早是被东汉文学家蔡岂用在《琴赋》一文中:“繁弦既抑,雅韵乃扬”。刘姗曾说“同声相应谓之韵”。而韵在渗入中国书画领域时,则突破了单纯与声音相关的界限,它包容了更加广泛、深邃的审美鉴赏内涵。东晋顾恺之最先主张重“神”,倡“神韵”。魏晋人很注重自身的神韵,同时也很重视书法的神韵,象“书圣”王羲之就是如此,其作品就极富神韵,几乎成为千古不可逾越的典范。

神与韵是紧密联系的,又是可以分割的。“神韵”概念的产生与中国数千年传统文学,特别是传统的东方哲学有密切的关系。早在西周时代,先人们在研究宇宙人和事时就开始从“形而上”和“形而下”两个方面进行探索,并将两者相联相贯,把事物分为有形体和超越形体两部分,从而达到对事物有更深刻的理解。魏晋时期受“玄学”风气影响,把“形而下”方面称为“形体”、“形骸”、“形质”等,“形而上”方面则称为“神韵”或“神气”等。书法作品中神韵与形体相对而言,形体具体指书法的点画、笔法及墨色、结构、章法等与此有关的法则技巧。

书法神韵的内涵可以说是包含了艺术家的精神和精神所能认识领悟的全部范围。作为书法作品的神韵,其既体现外在客体世界的领悟,同时也体现作者自身的神韵,因此,书法之神是书法家赋予书法作品客体与主体的双重神韵的合一,也就是作品中所有的精神内涵。相对来说,书法的“形质”也就是其“艺术的形质”,它是神韵的载体,也是以点画、字形构成的负载神韵内容的特殊语言,也体现着书法艺术与文字的不同本质。文字并不负载神韵内涵,文字仅是语言的记录,文字若具备神韵便变成书法艺术。由此看来神韵的内涵是极其深广的。

二、神韵之载体

现代艺术理论把艺术作品分形式与内容两方面来认识。书法作品的形成是文字与艺术的统一,可称为书写艺术的文字或文字书写的艺术,故书法作品的形成可分为实用的语言文字形式与审美的书写艺术形式两个方面。作为文字形式的内容,即作品文字所表达的含义;作为艺术形式的内容则正是神韵。书法的艺术形式是书写的点画、字形、结构、章法等具体的方面,其艺术内容则是神采、韵味、情感、意境等非具体的方面。书法的艺术形式与艺术内容是不可分离的,形式与内容(形质与神韵)是同一实体的两个方面,只是由于人们感知的层次不同而加以分别的。同一艺术作品,感官(视觉、听觉、触觉等)所涉及到的就是形式,神情所涉及到的就是内容,即神韵。书法作品传神达意必须依托作品形体,所以必须掌握练习、形式技能的法则,否则谈神韵纯属空穴来风。清・宋曹《书法约言》对此详细论述过,大意是欲传神韵,既要人法,又要出法;既要合法,又要离法。这样才能超脱感观知觉阶段而进人神会领悟阶段,若停留于感官知觉阶段则离神韵甚远,所以,写书法欲求神韵必须以纯厚的基本功为基础,才能体悟深、造境高。观赏者感受的神韵是从作品中获得的,而作品中的精神意味又是作者赋予其中的。所以说,作者通过赋予作品中的某些精神意味,之后由观赏者从作品中感受到这些精神意味,这就是书法理论中所谓的神韵。

三、感受神韵

中国古典哲学的最高境界是“至静至虚”、“天人合一”。人们在欣赏书法作品时,不仅要领略它的笔墨、内容和意境,还要从作品的神韵中得到审美享受和心理满足。传达精神情致是艺术的最大特长。观赏者通过直觉形象作品,便可以感受到与作者内心相似的精神感触。人们对艺术作品的感知和认识有深浅高低之分,所以要求书写者和观赏者不要使自己的认识停留在感官层次,即只知其点画、笔触、字形的状貌,而认为应该使自己的认识深入到神会领悟的层次,即领略心会其作品的精神本质。停留感官层次的书写者即是字匠,其字不可能有丰富的神韵内涵。书写者若能真正深人到神会领悟层次,则自然透过感官层次,包融了感官层次又超越了感官层次,作品便能充分地传达神韵境界了。

总之,书法的神韵追求的是无穷之意味,注重含蓄不尽的表达方式。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讲究的是无法说明,若可以说明便不是神韵了。

参考文献:

[1]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魏晋南北朝编)[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9.92.

[2]潘运告.清前期书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2.170.

文学艺术含义篇5

1、传统美。传统美是少数民族音乐艺术美的重要特性,传统美学将追求美作为理想状态,例如,典雅、崇高、优美、喜乐等。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的祈求、祭祀、诅咒等活动较为广泛存在,这些活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生存,而并非审美。因此,传统美学的审美特性与现代意义的审美特性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以土家族为例,他们的民间音乐存在着各种审美因素,具有自身显著的特征。其中最为明显的一个表现是,土家族的音乐、舞蹈与当地的丧事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丧事上进行舞蹈表演,具有当地特有的风格,音乐演奏中音符的长短不一,表现出人们悲喜的情感,这种音乐形式不仅具有自身显著的特色,还能够影响到周围人的行动。

2、价值美。少数民族音乐艺术中蕴含着价值美,可以将其作为评价美的一种标准和尺度。这种价值评价标准与西方美的观念、现代美的观念存在着差异,它有自己的衡量尺度和标准,对评价美与不美有着重要的指导与参考意义。

3、人文美。少数民族音乐艺术中蕴含着人文美,这是他们每个民族所具有的特性。以回族为例,他们将一些世俗习惯和价值观念作为日常行为的指导准则,在日常生活中,回族也十分遵守他们的和风俗习惯,并将其作为本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由于他们的文化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因而在音乐艺术方面也存在着不同之处,蕴含着自身特有的人文美。

4、艺术美。每个少数民族的音乐艺术都具有本民族的特色,都是艺术的表现形式,具有自身特有的艺术形式和艺术特征,其艺术美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在学习和欣赏少数民族音乐艺术的时候,要注重发掘其中的艺术美,增强美感体验。

二、挖掘少数民族音乐艺术审美特性的方法

1、充分利用少数民族音乐教材。民族音乐教材中含有丰富的审美因素,要注重挖掘这些因素,并加强引导工作,使这些审美特性能够再现,从而提高人们的音乐艺术审美能力。为引导人们进入美的意境,把握审美特性,应该以教材的内容为出发点,通过相应的引导,让人们被作品中美的意境激感,进而与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例如,可以对少数民族音乐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仔细体会文中字、词、句的含义,感悟其中的意境,把握作品深层次的含义,在深刻领悟作品感情的基础上受到熏陶,进而挖掘作品的审美特性。例如,在学习《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的时候,要注重让人们领悟作品所包含的意境美,注重挖掘深层次的美感,以加深理解,通过仔细阅读歌词,欣赏歌曲演唱,领悟其中的美感,与作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把握其蕴含的审美特性。

2、改进少数民族音乐教学方法。为了挖掘少数民族音乐艺术审美特性,应该转变教学方式,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受其中蕴含的美的意境。例如,让学生积极进行少数民族歌曲演唱,通过自身的演唱,领悟作品的意境美。又如,戏剧、美术、舞蹈等离不开音乐,在教学中,应该对这些艺术形式加以巧妙运用,辅助少数民族音乐教学。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欣赏美术作品,观看戏剧、舞剧表演等,将视觉和听觉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更好的开展高教学,挖掘其中的审美特性,提高教学效果。

3、优化少数民族音乐艺术教学语言。在少数民族音乐艺术教学中,要想挖掘审美特性,优化教学语言是必不可少的。教学中当学生听到充满个性化的语言,感受教师教学的热情和美好的情感,这些内容交织在一起能够给学生以美感。同时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将美说、美奏、美唱作为重要内容,挖掘其中的美感。学生在欣赏作作品,进行歌曲演唱的时候,要注意感情的投入,体会语言和作品中所蕴含的气势、节奏和韵味,领悟语言的感彩,从而引起感情上的共鸣。通过领悟语言美,自己进行演唱,不断加深对少数民族音乐艺术美的认识和体会。

文学艺术含义篇6

中国画的审美精神是对当代艺术设计教学的有益补充

中国画艺术与当代设计教学从表面上看似乎毫无关联,但从本质上讲,两者之间有一种潜在的联系.在现代社会高度信息化、现代化的今天,大胆地探讨传统中国画艺术与现代设计之间的关系,完全符合建立现代艺术设计多样化的客观需要.对现代设计与中国画艺术的教学问题关系上,有人认为,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毫无关联;也有人认为,中国画的人文思想过于庞杂而不敢触碰.由于这些观念的影响,使一些学生的设计作品缺失民族文化底蕴,作品风格游离于民族本土文化之外,失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现代设计从某种程度而言,以其简练的艺术语言特征给人以美的视觉感受,但从反映本土文化意识的层面来看,缺少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锤炼积淀而成,其中的中国画艺术强调自我意识和对事物内在的本质认识,其鲜明的造型特征及艺术形式的多样性、不规则性,与现代设计强调理性设计的思维观念形成了有机的互补.在艺术设计教育过程中,将中国艺术的思维理念和饱含中国审美精神的中国画艺术渗透到教学个案中,必将成为对现代设计教学体系的有益补充.设计应同时在功能和审美两方面满足人的需要,这种现代设计观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强调一切设计以人为中心.从设计结果角度看,设计体现的不仅是物化的表象,而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的体现.随着艺术行业的不断壮大,艺术设计的功能性越来越为设计的审美性所取代,具有本土文化特征的审美精神同时也被关注.这说明现代艺术设计越来越需要中国传统艺术充实,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人们审美心态的平衡,才能满足现代设计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艺术设计体系,将具有中国审美精神的中国画艺术引入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受到教育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当代艺术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将具有中国审美精神的中国画艺术引入到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弘扬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让中国画艺术成为现代设计教学创新的启示点.

当代艺术设计教育中传承与发展

中国画的造型精妙之处在于表现似像非像的物象特征.中国画通过水墨造型手段表现意象和意境,使人产生丰富的遐想,蕴含着中国式的含蓄与典雅,巧妙地与蕴含寓意的现代设计融为一体,既将中国传统绘画元素融合于极具现代感的设计之中,同时又创造性地将古典韵味与现代材料、技术融为一体.以2008年中国名瑞杯服装设计大赛金奖作品《水墨.蝶》为例,设计师以光泽饱满,质地挺括的大缎和轻薄通透的真丝绡为面料主体,将面料以吊染的方式进行工艺处理.在染槽中先后注入液面高度不同的染液,先低后高,分段逐步升高.染液先淡后浓,染成阶梯状渐变效果,使面料产生由浅渐深或由深至浅的柔和、渐进、和谐的视觉效果,吊染后的真丝绡使用在服装的下摆、肩部、头饰等位置,结合真丝绡飘逸的面料特征,产生了独特的水墨晕染效果,整体服装形成简洁、优雅、淡然的审美意趣,让人体味到传统中国画的墨韵余香.将气韵生动的水墨元素应用于现代艺术设计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把传统的审美经验和新时代的审美信息融会贯通,创造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当代设计作品,对保持及弘扬中国艺术设计的本体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从中国画的笔墨神韵中汲取精华与现代设计艺术融合,对中国画艺术进行创造和深化.在借鉴时应巧妙地将传统文化视觉特征应用到现代设计中来.中国画艺术的水墨视觉造型理念是中国画艺术独具韵味的审美特征,中国画以笔墨丰富的形式表现和艺术语言的造型手段来追求气韵生动的人文情怀.秉承这种原则和观点去评鉴我们的国粹,从中发掘深层的文化寓意,并将其应用到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来.在不断研究现代设计教育的同时,也需要把握好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用全新的观念把传统艺术发扬到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来,使中国传统文化遗产在传承中实现新的超越.

结语

文学艺术含义篇7

关键词:师范艺术教育艺术实践艺术素质

目前,师范类美术教育的讨论中,就专业教育目的而言,或反对过多的专业教育,或反对过多的职业教育。其讨论的焦点,更多地集中在师范生应具备的专业技术程度的作用上。前一种观点认为,针对中小学美术教育,完成教学工作无须过高的技术要求。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重要的是通过“审美”活动认识和理解艺术的含义,通过创造性的活动帮助学生获得更为全面的成长教育,而不应以掌握某种美术技术为目的。因而,艺术教师的培训,重在教育理论和艺术理论的掌握。而持后一种观点的人则提出,艺术学科的教育如果没有技术的含量,就不能称为艺术的教育。尤其在中学的课程中,没有良好的技术水准,教师不仅难以向学生提供优秀的示范作品,技术水平的低下也必然导致低水平艺术的教育。

上述讨论,无论就师范的性质,还是美术专业的性质,都在忽视一个问题,在师范教育中,就接受基础教育的初学者而言,艺术素质的培养过程中,艺术行为的实践性价值对人所具有的本质意义。笔者认为,艺术行为是人类不可或缺的认识、体悟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因而,艺术教育首先应该是针对人的教育,应该是具有艺术含义的教育,一个开放的而非形式规定的教育。

就广义的美术教育来讲,美术的教育内容在三个方面展开:1.文化知识的教育;2.艺术技能的教育;3.艺术行为的教育。就艺术教育的总体来说,无论哪个方面,艺术的教育都必须是通过“艺术的行为”来实现的教育。但在上述师范教育的讨论中,不难看出,我们对艺术教育目的的认识,是在将艺术教育的技能培养、知识教育与艺术素质教育的要求分离开,来强调艺术教育中的技术能力和泛文化意义,而忽略了艺术行为自身对于人的文化价值。无论是中小学美术教育还是师范高等专业教育的讨论中,我们虽然在不断地强调艺术的创造性和文化性意义,但这一强调,大都是将创造性和文化性从艺术体验的行为中剥离开来,孤立地谈它的社会意义和价值。由于这种观点更多地倾向于艺术教育在教育中的工具性意义,从而,使艺术行为本身的实践性与创造性分离开来,使艺术行为的价值与人生活的本质要求分离开来。造成我们的艺术教育所针对的目的与艺术对于人的根本价值在事实上的背离。

艺术的本质是通过艺术的活动实现对现实的体验,通过某种情感的行为方式来实现对现实精神的体认。因而,艺术的行为也适用于认知的原则,它总是在相应的环境和生存需求中发生。以幼儿学说话的过程为例,一个母亲对孩子进行语言教育的同时,必然通过各个方面的能力开发使孩子获得言语的基本条件。语言能力的发展必然伴随着认识能力的成长而实现。语言能力的成熟,实际上是孩子在整体成熟过程中的一个方面。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语言的掌握必然要在生活的要求中,通过实际的运用过程才能领悟其意义,创造性必然蕴含在这一运用的要求中,它并不能脱离与生活紧密关联的运用要求而孤立存在。就艺术的文化性意义来说也是一样,它不仅包含文化知识的内容,艺术对人的意义,更多地在于我们用艺术的方式来领悟生活,感悟人的存在价值。审美体验来自于我们内心深处对事物所做出的回应性体验。生成美的感悟和体验依赖于我们的体验过程,就如同我们经历生命的过程一样。艺术的领悟同样是在一种实践性的过程中来实现的。因而,艺术的行为也必然总是针对现实做出的实践。由此,反观上述对艺术教育目的的讨论,不难看出,在师范艺术教育的认识中,我们对艺术行为的实践性价值和作用,在事实上是忽视的。

艺术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艺术体验方式和思维的发展有着本质的关联,阿恩海姆认为,艺术的意义就是对生活本身最充实、最纯粹的体验。艺术的体验性特征要求我们的艺术行为,首先是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实现认识的目的。从事艺术的学生所以从绘画学起,不仅是为学习绘画的技能,其目的还在于培养学生用视觉的方式对事物进行体验和传达的能力,建立艺术的行为意识。

在艺术行为中,图像的表达和体认,实际上是对事物的一个“看”法或认识,艺术的行为是以视觉作为体验事物的基本方式来拓展人的认识能力的一个实践。只有通过探索性、体验性和表现性的运用才有可能让学生深刻地领悟到艺术语言的意义。由此看来,现存的师范艺术教育,其艺术实践的意义是否具有艺术行为的含义也是值得质疑的。艺术的行为目的要求我们以艺术的方式来实现对生活的实践,艺术家的体认和观看,是以视觉形式“体验”和“探索”事物的过程。因此,绘画创造的真正价值是在形式体认的要求下,给人提供一个观看的方式,而不是一般人认为的那样,仅是发现美的形象感受。

我们在艺术教育的认识上,对艺术行为的实践性价值和作用的忽视,表明了我们对艺术含义的曲解。我们对艺术这个词义的狭隘的认识,分裂了人的本质要求。我们忽视了人的思维、体验、认知都来自于作为同时是精神的、生物的和物理的存在的人的要求。如果,艺术行为本身不是在相应的环境和生存需求中发生,人就不能通过艺术的行为来实现对现实精神的体认,我们也就无法依靠这种行为改变或构建我们的艺术观念,获得艺术的创造能力和体验能力。

人的认识从来都不是纯粹来自于对象的映照,认识的世界是在认识者的参与中产生出来的。因而,艺术的创造不在于新的现象、美的式样的发现,而在于建立新的视觉思维的角度和视觉体验的方式。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在“人”的基础上实现认知的起点。因为它能促进我们用体验的方式反思和重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艺术的表达和体验中,视觉发现的效应取决于“观看”世界的方法的可塑性。通过视觉的塑造、发现,这个观看的可变性、多样性使我们体验到了这个世界存在的方方面面和我们存在的意义。就人的体验的要求上,成功地运用这种功效,不是艺术家的专利,它也是艺术教育者的责任。我们的艺术教育就正在这个“视觉塑造”的过程中发生着作用。

阿恩海姆认为:想象本身是一种思维的功能,观察则是认识的过程,解释和意义是观察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方面,而教育可以阻碍,也可以培育人的这些能力。

在我们的艺术教育过程中,无论面对怎样的对象,就艺术对人的意义上说,都是一样的。我们必须要意识到,师范艺术教育所面对的学员,不仅是未来的教师,他们首先是一个接受普通艺术教育的受教育者。在这一点上,和所有艺术教育的受教育者一样,艺术教育的价值是相同的,接受艺术教育的权利也是相同的。因而,我们在实施师范性的艺术教育中,不能因为师范的职业教育目的而因噎废食,用一种简化的艺术教育来替代教育中艺术对人的根本意义。这种意识会导致一个危险的结果——它必然把艺术对于人的意义歪曲为某种形式的审美教育或是单纯的技术教育。将审美的概念,引领到仅对现实表象的“美”的发现上,将艺术的教育引申为仅就“艺术形式”的审“美”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误导学生对艺术的基本理解和认识。在艺术教育的基本问题上存在的这些偏见,会使我们的美术教育不仅与艺术素质教育有根本性的偏离,即使作为专业艺术教育的要求来讲,也会因为这一偏见背离人对艺术的要求。

所以笔者认为,师范类的艺术教育,应该由两个内容组成:首先是针对人的艺术教育;其次是针对美术专业的技术教育。作为接受普通教育的学员,师范生所受的艺术的专业教育首先必须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教育,而不仅是职业技术的教育。就培养艺术教师来说,具备艺术实践的基本技能的同时,也必须具备良好的艺术素质,而这一良好的素质,不是仅理论教育所能给予的,它同时还必须通过艺术的实践行为来实现对艺术价值的领悟。否则,作为艺术教师,在他进入美术教育的实践时,就无法保证他对艺术教育思想的正确理解,并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实现有效的艺术教育。不难设想,如果一个师范生自身就没有得到过真正的艺术体验和教育,他又怎么能够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实现艺术对于人的价值?

尽管在师范的艺术教育中,由于目前的制度问题使得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矛盾的确难以解决。但我们必须意识到,艺术的教育目的,无论是针对专业艺术人才的培训或是普及教育中的素质培养,艺术素质作为人的基本要求都是一致的,都是作为进入社会的能力准备的。艺术教育应该也必须和人的生存价值结合起来,以便在真正的意义上实现艺术教育的价值。

参考文献:

文学艺术含义篇8

文艺美学学科产生于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呼唤美与文艺应有地位回归的历史背景之下。它是一种正在建构中的新兴学科,并以艺术的审美经验为其理论出发点。这就同当代的哲学—美学转型密切相关,也有利于中国传统文艺美学精神在当代的发扬。艺术的审美经验作为一种中介性、关系性和情感性内涵使得文艺美学学科起到对我国当代美学—文艺学学科改造的作用,也是对我国当代大众文化的一种总结与提升。文艺美学学科以审美经验现象学为其主要研究方法,也适当吸收其它有关方法。

 

【关键词】文艺美学—建构中的新兴学科—艺术的审美经验—审美经验现象学方法

    

    一

    文艺美学是我国新时期改革开放之初的1980年由中国学者胡经之教授提出的。它是一个极富中国特色的新兴学科。正如文艺理论家杜书瀛研究员所说:“文艺美学这一学科的提出和理论建构,是具有原创意义的。虽然它还很不完备,但它毕竟是由中国学者首先提出来的,首先命名的,首先进行理论论述的。”[1]从1980年至今,20多年来,经过几代美学工作者的努力。目前,文艺美学已经成为被广泛认同的我国文艺学、艺术学和美学高层次人才和科学研究方向,正式列入教育部培养研究生学科专业简介。全国重要高校大多开设文艺美学必修课或选修课,专职从事文艺美学教学科研的人员数以千计。文艺美学学科呈现繁荣发展之势。文艺美学学科的产生决不是偶然的,而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和世界思想文化与美学、文艺学学科发展的必然结果。首先,它是我国改革开放新形势下,美学与文艺学领域“拔乱反正”的必然结果。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美学与文艺学领域受极“左”思潮影响日益严重,被极端化了的“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占据绝对统治地位。发展到1966年开始的“十年文革”更是走向践踏一切优秀文化的地步,以其所谓“政治”取代一切,将一切美与艺术统统宣布为“封资修”而予以扫荡。这样的被扭曲的历史,终于在1976年以后,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政治领域的“拔乱反正”,美学与文艺学领域也相应“拔乱反正”。这就是对“十年文革”极“左”美学与文艺学思想的批判,对美与艺术应有地位的恢复。“文艺美学”正是这一“拔乱反正”的产物,是对美与文艺这一人类文明表征的应有尊重。如果说,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特别是“十年文革”是对美学与艺术应有地位的严重偏离,那么,新时期之初“文艺美学”的提出则是对其应有地位的回归。文艺美学学科的产生也是中国学者长期思考如何总结中国古典美学经验,将其运用于现代并介绍到世界的一个重要成果。宗白华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曾指出:“研究中国美学史的人应当打破过去的一些成见,而从中国极为丰富的艺术成就和艺人的艺术思想里,去考察中国美学思想的特点。这不仅是理解我们自己的文学艺术遗产,同时也将对世界的美学探讨做出贡献。现在,有许多人开始从多方面进行探索和整理,运用了集体和个人结合的力量,这一定会使中国的美学大放光彩”。[2]宗白华先生还谈到,在西方美学是大哲学家思想体系的一部分,属于哲学史的内容,是哲学家的美学,但中国美学思想却是对艺术实践的总结,反过来影响艺术的发展。如谢赫的《六法》、公孙尼子的《乐记》、嵇康的《声无哀乐论》等等。当然,还有宗先生没有谈到的大量的文论、诗论、乐论、画论、园林建筑论等等。因此,可以这样说,中国古代的确极少西方那样的哲学美学,但却有着极为丰富的文艺美学遗产。对于这些遗产的发掘整理与当代运用一直是诸多美学家与文艺学家的强烈愿望。在新时期之初,在冲破各种藩篱的良好学术氛围中,文艺美学学科的提出恰恰反映了宗白华先生等广大中国美学家总结弘扬中国古代特有的美学传统的强烈愿望,因而得到广泛的认同。文艺美学学科的产生也是我国美学与文艺学领域经历的由外到内转向的反映。20世纪40年代以来,我国美学与文艺学领域在研究方法上侧重于政治的社会的分析、出现政治标准高于艺术标准这样的明显倾向,后来干脆以政治标准取代艺术标准。1978年新时期以来,美学与文艺学领域开始纠正偏颇的美学与文艺学思想。随着“文艺为政治服务”理论的不再提出,学术领域出现了明显地由外向内转向的趋势。这就是美学与文艺学的研究由侧重社会政治的外部研究转向侧重艺术与形式的内部研究。于是,盛行于西方20世纪50年代的新批评理论家韦勒克和沃伦的《文学理论》开始流行,学术界对文学艺术的内在的审美特性及其规律重新重视。这也成为文艺美学得以产生的重要学术背景。而从更宽广的世界思想文化与哲学背景来看,文艺美学的产生则同世界范围内20世纪以来由抽象的思辩哲学——美学到具体的人生美学的转变有关。众所周知,整个西方古典美学从柏拉图开始都侧重于“美本身”(即美的本质)的探讨,发展到德国古典哲学与美学更演化成完全脱离生活实际的有关美的本质[美的理念]的抽象逻辑探讨。1830年黑格尔逝世后,宣告德国古典哲学与美学的终结,从叔本华开始,直到20世纪初期的克罗齐、尼采,乃至此后的诸多美学家开始了对抽象思辩哲学——美学及与其相关的主客二分思维模式的突破,从抽象的本质主义逐渐走向具体的艺术与人生。因此,整个20世纪的美学与文艺学主潮,抽象的美与艺术之本质主义探讨式微,而对于具体的审美与艺术的探讨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李泽厚先生在概括这一世界美学与文艺学发展趋势时指出:“他们很少研究‘美的本质’这种所谓‘形而上学’的问题,而主要集中在对艺术和审美的研究上,而审美的研究主要通过艺术(艺术品、艺术史)来验证和进行。”[3]文艺美学恰是对我国长期以来美学领域局限于本质研究的一种反拨。从50、60年代到70、80年代我国两次大的美学讨论,都存在脱离生活与艺术的严重缺陷,无论是客观派、主观派、主客观统一派、还是社会性派,都将自己的理论支点放到抽象的美与艺术本质的探讨之上,而对鲜活生动的文艺事实与实际生活置之不顾。文艺美学恰是对这种偏向的纠正。正如文艺美学的提出者胡经之教授所说:“从我自己的体验出发,如果美学只停留在争论美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这样抽象的水平上,这并不能解决艺术实践中的复杂问题。审美现象,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美学,要研究审美现象,实乃审美之学,必须揭示审美活动的奥妙。人类的审美活动产生于实践活动(生产、交往、生活等实践),这审美活动又生发为艺术活动。”[4]

    关于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目前有文艺美学是美学的分支学科;是美学与文艺学的中介学科;是艺术哲学;是美学、文艺学与艺术学之边缘学科等多种界定,大约有七八种之多。当然也有的学者完全否定文艺美学学科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他们认为文艺美学最多只是美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这些意见均应共存,继续进行讨论。但我们却认为,文艺美学学科是20世纪80年代产生的一个正在建构中的新兴学科。它既不是美学与文艺学的分支学科,也不是两者之间的中介学科,更不同于传统的艺术哲学,而是既同文艺学、美学、艺术学密切相关,但又同其有着质的区别的正在建构中的新兴学科,具有明显的建构性、交叉性、跨学科性和开放性。所谓建构性,是从皮亚杰发生心理学借用的一个概念,是对知识形成过程的一种科学描述。着重强调了主体与对象的相互作用。作为文艺美学,其建构性表现在学科本身是众多美学工作者积极参与,并正在构建过程中的一个学科。所谓交叉性,说明文艺美学学科所特具的对美学、文艺学和艺术学各有关内容的包含和兼容。正由于其交叉性才决定了它的跨学科性。不仅跨越以上学科,而且跨越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等,充分体现了现代新兴学科的特质。而正因其是建构的所以是开放的,动态的,处于不断发展之中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已经或将要吸收众多文艺美学工作者的科研成果,它永远是这一学者群体集体研究的产物。

    华勒斯坦认为,任何学科“必须拥有一个有机的知识主体,各种独特的研究方法,一个对本研究领域的基本思想有着共识的学者群体。”[5]按照这样一个标准,文艺美学具有以艺术的审美经验为基本出发点的理论体系和审美经验现象学的研究方法,以及正在形成的学者群体,基本具备华氏对一个学科所提出的要求。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将其称为一个正在建构中的新兴的学科。

   

    当代文艺美学学科之所以能够成立最重要的是它具有自己特有的有机的知识主体,或者也可以叫作是自己特有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之重要表征就是具有自己特有的理论出发点。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否定文艺美学学科具有独立存在价值的最重要根据就是认为它没有自己特有的理论出发点,因而构不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前苏联美学家鲍列夫就明确提出不赞成“文艺美学”这一提法,其理由之一就是认为文艺美学没有自己特定的独有的对象,因为美学就是研究各种艺术领域的美学问题,如果文艺美学也研究这些问题就没有存在的必要。这种看法颇具代表性。由此可见探索文艺美学特有理论出发点之必要。目前,在文艺美学的理论出发点上可谓众说纷纭,异彩纷呈。有的将其仍然归结为文学艺术审美本质的研究;有的从分析审美活动着手剖析其艺术把握世界的方式;有的着重探索文艺主客体具体关系的存在方式,双重主客体的组合;有的从人类学这个视角考察和揭示文艺的审美性质和审美规律;有的从文艺本质入手着重论证文艺的结构之“再理解——表现——媒介场”三个层次等等。以上只是举其代表者介绍,不可能一一涉及。应该说这些探索均有其道理和价值。但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要符合文艺美学这一新兴学科提出的主旨,符合其产生的时代特征,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前已说到文艺美学学科是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在世界和

   关于文学艺术审美经验之具体内涵,正因为其极为复杂,所以我们试图通过综合的途径,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实践观为指导,以审美经验现象学为方法,吸收各有关资源之有益成分,加以加以综合。由此,我们从一个基本特征和九个关系的角度加以具体阐述。一个基本特征就是艺术的审美经验如康德所说是一种关系性、中介性内涵,而不是实体性内涵。这就是艺术的审美经验所特具的不凭借概念的个人的感性体悟与趋向于概念的社会共通性的二律背反。正如黑格尔所说这就是康德所说的关于美的第一句合理的字眼。[9]这就是康德有关审美判断特具的“二律背反”特性的对于审美经验的界说。正因为审美经验特有的这种二律背反,才使其具有一种特殊的张力、魅力、模糊性和情感性。对于审美经验阐述的九个方面的关系是:第一,经验与社会实践。在西方美学理论中,文艺的审美经验完全是主体的产物,因而是唯心主义的。但我们却将文艺的审美经验奠定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实践观的基础之上。我们认为从具体的审美过程来看,不一定能明确看出社会实践之基础作用,但从总体上看,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角度看,审美经验的基础肯定是社会实践。当今西方哲学——美学在突破思辩哲学主客之二分思维模式突出主体作用之时,为了避免陷入唯我主义,也曾试图回归“生活世界”。但这种“回归”未免虚弱,而从哲学的彻底性来看,还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实践论之社会实践观更能从根本上说清经验的来源内涵。但唯物实践观的理论指导与社会实践的基础地位仍是在理论前提的位置之上,而不能代替具体的审美经验。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过去以哲学代美学,以普遍代特殊的弊端。第二,经验与主体。当代经验论美学之经验当然是以主体为主的,但又不是英国经验主义纯主体之经验。而是包含着消融了主客二分,包含着客体之经验。有的是通过行动(生活)来消解主客二分,如杜威实用主义的艺术经验论。有的是通过主体的接受或阐释来消解主客二分,如阐释学美学。有的则是通过现象学直观的“悬搁”来消融主客二分,如现象学美学。第三,经验与想象。文艺的审美经验之发生是必须通过艺术想象之途径的。艺术想象犹如一个大熔炉,能将感性、知性、情感等等熔于一炉,最后形成完整的审美经验,并使审美者进入一种特有的审美生存的境界。第四,经验与表现。当代经验论美学的最重要特点是将经验同情感之表现密切相联。例如,克罗齐的“直觉即表现说”,阿恩海姆的“同形同构说”,杜威也强调审美经验之“情感特质”。第五,经验与快感。经验论当然肯定感觉、快感,并以其为基础。但当代经验论美学又不仅仅局限于快感、感觉。如果仅仅局限于快感那就会脱离审美的轨道。康德曾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判断先于快感”的命题,虽然已经过去了200多年,但我们认为这仍是美学的铁的定律,难以推翻和颠覆。许多美学家在承认快感的同时,也是强调对快感之超越的。例如,杜威论述审美经验与日常经验之相异性也是试图超越日常经验其之生物性。杜夫海纳运用现象学“悬搁”之方法,更是强调对“此在”的超越走向形而上的审美存在。第六,经验与接受。当代经验论美学同当代阐释学相结合,强调阐释的本体性。这样,在阐释学美学之中所有的“经验”都是此时此地的,都是当下视域与历史视域、阐释者视域与文本视域的融合。这样,我们就将当代经验论美学与接受美学、新历史主义等结合了起来。第七,经验论与心理学。经验论美学肯定包含许多心理学内容,如感觉、想象、意向、情感等等。但审美的经验论又不等同于心理学,如果等同的话,文艺美学就将走向纯粹的科学主义,从而完全抹移了文艺美学特有的而且是十分重要的人文主义内涵。这是包括现象学美学在内的许多美学家特别忌讳的事情。所以在承认审美经验所必须包含的心理学内容时,还更应承认其具有拓展到社会的、哲学的与伦理学的深广层面。第八,经验与真理。这是当代经验论美学同存在论美学紧密相联所必具的内容。当代存在论美学将审美活动同认识活动相分离,由此审美经验并不导向认知理性的提升,而是通过艺术想象实现对遮蔽之解蔽,走向真理敞开的澄明之境,从而获得人的“审美地生存”、“诗意地栖居”。所以,审美经验、艺术想象、真理的敞开、诗意地栖居都是同格的。这正是当代文艺美学所追求的目标。第九,经验与对象。传统美学都把审美对象界定为一种客观的实体,自然物与艺术品等等。但我们认为审美对象是意向性过程中的一种意识现象,在主观构成性中显现。也就是说,审美对象只有在审美的过程中,面对具有审美知觉能力的人,并正在进行审美知觉活动时才能成立。它是一种关系中的存在,没有了审美活动就没有审美对象,但并不否认作品作为可能的审美对象而存在。

    以文学艺术的审美经验作为文艺美学学科的出发点,实际上是对当代美学与文艺学学科的一种改造。长期以来,我国美学与文艺学学科都在一种传统认识论哲学的指导之下,将美学与文艺学的任务确定为对美与文艺本质的认识。这不仅抹杀了审美与文艺之情感与生命生存的特性,将其同科学相混淆,而且抹杀其作为人的存在的重要方式的基本特点,将其降低为浅层次的认识。以文学艺术的审美经验作为理论出发点就既包含了审美与文艺的情感与生命体验特点,同时又包含了它的由“此在”走向“存在”之生命与历史之深意。这是对传统的本质主义与认识论美学的一种反拔。也是对审美与文艺真正本源的一种回归,必将引起美学与文艺学学科的重要变革。而且,以文学艺术的审美经验作为文艺美学学科的出发点也是对当代社会文化转型中正在蓬勃兴起的大众文化的一种理论总结与提升。从20世纪中期以来,以影视文化、大众文化、文化产业为标志的大众文化方兴为艾,表明这一种新的文化转型已经不可避免地来到我们面前。这是一种由纸质文化到电子文化、由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由纯文化到文化产业的巨大转折。在这种大众文化的背景下,审美与文学艺术发生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巨大变化。唱片、光盘、广告、模特、网络文学……等等新的文学艺术生产与存在的样式纷至沓来,目不暇接。审美与生活、艺术与商品、文化与文艺、欣赏与快感之间的界限一下子变得模糊起来。于是从新世纪之初就出现了有关文学艺术的边界、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评价、文学的文化研究的评判等等问题的讨论与争辩。我们认为这种讨论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试图以我们所理解的文学艺术的审美经验这一文艺美学学科的基本理论作为认识以上大众文化背景下各种文化现象的一种理论指导,也以此对这次讨论提供一种也许是不成熟的见解。我们认为,当代文艺美学的审美经验理论应对当代大众文化中审美的生活化和生活的审美化两个相关的部分起到指导作用。其实是审美的生活化与生活的审美化是两个紧密相联、统一为一体的部分。都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以来艺术与生活分裂,走向异化的严重问题的解决。所谓审美的生活化,是解决艺术与生活的脱离,承认并正视审美所必然包含的快感内容与文艺所必然包含的生活内容。使艺术走向生活与万千大众,成为人们休息娱乐的方式之一。同时也不可否认某些艺术产品具有的商品属性,并给人们带来某种经济效益。早在1934年,杜威出版《艺术即经验》一书。针对艺术脱离生活的现状和大众文化之方兴未艾,充分论证了审美经验与日常经验之间的“延续关系”。但这只是我们所说的审美经验理论所包含的一个方面的内容,也只是当前大众文化背景下文学艺术的一个方面的属性。另一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生活的审美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审美经验不仅包含着原生态的生活,更要包含对这种生活的超越;不仅包含必不可少的感性快感,更要包含体现人类生存之精髓的意义。如果说审美的生活化是一种回归,那么生活的审美化则是一种提升。没有回归与提升结合,那么真正的审美与文学艺术都将不复存在,而只有两者的统一才是审美与文学艺术要旨之所在。因为没有前者,审美与文艺必将脱离大众与当代文化现实,而没有后者则审美与文艺又不免陷于低俗与平庸。而只有两者的有机结合才是审美与文艺发展的坦途,也才能为文艺美学学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杜威在《艺术即经验》一书中着重论述了审美经验不同于日常经验的“完整性”和“理想性”。成为全书的中心界说,值得我们借鉴。以文学艺术的审美经验作为文艺美学学科的理论出发点也是为中国传统美学的在当代进一步发挥作用开辟广阔的空间。中国美学发展从20世纪初,特别是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发生了某种程度断裂。此前是传统形态的美学,此后受到“西学东渐”的深刻影响,则是接受西方美学理论话语。这前后两种美学形态尽管不可避免地有所联系,但在理论内涵、话语范畴和精神实质上均有明显区别,是一种明显的理论断裂。因此,有的学者认为,这两者“不可兼容”,而是“宿命的对立”。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价值问题被严峻地提到我们面前。而以文学艺术的审美经验作为理论出发点的文艺美学学科则为中国传统美学进一步发挥当代作用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因为,我国传统美学的确没有西方美学那样借以反映审美与艺术本质的概念范畴,而主要以对创作与文本的体悟作为理论的基点。这恰是一种文学艺术的审美经验。从先秦时期的“兴观群怨说”,到汉魏时期的“言志说”、“意象说”,到唐宋时期的“意境说”、“妙悟说”、“心物说”,到清代的“情景说”、“性灵说”与“境界说”等等可谓一脉相承,都是对文艺审美经验的独特表现,反映出中国古代美学的特有精神,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与极其重要的价值。这些美学理论不仅给我国文艺家与美学家以滋养,而且也对包括海德格尔在内的诸多西方美学家以理论的滋养。我们相信,文艺美学学科的发展,特别是我们以文艺的审美经验为理论出发点,并自觉地以之总结弘扬中国传统美学理论,中国传统的美学理论必将在新时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在我们论述以文艺的审美经验作为文艺美学的基本理论范畴时遇到了审美是不是文艺的基本特征这样一个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坚持审美是文学艺术的基本特征的观点。但我们所说的审美不是狭义的优美,而是广义的美。也就是包含着优美、崇高,以及悲剧、喜剧和丑这些广泛内容之美。只不过在审美心理效应上都是一种肯定性的情感评价,而不是相反的否定性的情感评价,诸如恶心,嫌弃之类。这就要求作者在作品中包含一种审美的价值取向。

   三

    列宁在《黑格尔辩证法(逻辑学)的纲要》一文中认为,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逻辑、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同一个东西。⑩由此说明方法论与理论体系及世界观是一致的,从而彰现出方法论的重要作用。我们认为,文艺美学以文学艺术的审美经验作为理论出发点就决定了它必然采取以自下而上为主的研究方法。这是一种由具体的审美经验出发的研究方法,迥异于从抽象的本质或定义出发的传统研究方法。从而使研究对象由传统的理论文本扩充到鉴赏文本,进一步扩充到文学艺术的审美体验。这种研究方法更加全面,更加符合文艺美学学科的实际,也会更加彰现出理论家的理论个性。但这种自下而上的方法又不是托马斯.门罗所说的自然科学的实证的方法,而是现象学理论家杜夫海纳所使用的审美经验现象学的方法。这是一种在审美直观中将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之对立加以“悬搁”,并进而直接面对审美经验的方法。诚如胡塞尔所说“现象学直观与纯粹艺术中的直观是相近的”。[10]这种审美经验现象学方法并不完全排除同时包含一定的自上而下的内容。因为任何理论研究都必须借助一定的具有共通性的理论规范,否则就会完全成为只有个人能够理解的自言自语,从而缺乏应用的理论价值。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文艺美学不只是对单个审美经验的研究,更要研究其中所包含的具有人类共通性的对在场的超越,走向人类“诗意地栖居”和对人类前途命运的终极关怀。这就使审美经验本身包含了深刻的意义与鼓励人类前行的精神的力量。文艺美学的产生就是一种由外部研究到内部研究的转向,因此文艺美学当然应该以内部的研究为主。也就是以审美经验为核心深入剖析其对象、生成、前见、发展、形态与比较等等,从而构成独特的理论体系。但这种内部研究又不完全是独立自足的,而并不排除外部的研究,包括社会的、意识形态的和文化的等等视角。从社会的角度,我们向来认为文学艺术不仅是审美的现象而且是一种社会的现象,具有政治的、经济的、时代的等诸多社会属性。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我们向来认为,文学艺术作为意识形态之一种,从一个特殊的侧面反映了社会政治与经济,乃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诸多特性。而从文化的视角说,当前文化研究的方法已经成为文艺研究的最重要方法之一。诸如,种族的,女权的、后殖民的、生态的、文化身份的等等崭新角度的确能给文学艺术以崭新的阐释。但我们向来认为文化研究只不过是文艺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而不是全部。因此,我们并不同意当前西方某些研究者以文化研究取代或取消文艺研究的做法。我们认为对文艺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还应是最符合审美特性的审美经验现象学研究方法。19世纪上半叶,黑格尔创立了逻辑与历史统一的研究方法,这是一种思辩哲学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对于经济学、哲学等社会科学是十分适合的。但对于以情感体验为其特征的美学,是否都要运用这一思辩哲学的方法,尚有待于进一步讨论。著名的新黑格尔主义者、美学史家鲍桑葵在其《美学史》研究中就采用了历史突破逻辑的方法,使这本美学史在诸多方面颇具创意。由此,我们认为对于我们所说的以文学艺术的审美经验为其理论出发点的文艺美学学科也不能采用思辩的方法,而应采用以审美经验的研究为主,辅之以逻辑的研究方法。因此,我们的基本着重点在历史的、当代的文艺的审美经验事实,包括作者自身的审美体验,主要以此为据提炼出理论的观点。当然也要借助当代流行的各种理论的概念和话语,但不为其所束缚,而以审美经验的事实为依据,对其进行必要的补充、充实、发展和突破。我们的另一个主旨还试图将当代的对话理论作为重要的方法维度。也就是说,我们不想采取传统的教化与灌输的方式,而是采取作者与读者平等对话的方式。因为,我们的理论出发点是审美经验,经验既具有社会共通性,同时也具有明显的个人感悟性。所以,我们所提供的只是我们的一种感悟。期望以此唤起他人的共鸣,甚至产生一种新的不同的体验和感悟。在这一点上,读者是有着充分的自由度和广阔的空间的。这就是一种新型的互动式的科学研究,希图激起读者更大的主动性,充分调动其探索新问题的兴趣。同时,我们还试图采用心理学的,阐释学的以及语言学的各种研究方法。方法的多样性也是我们的探索之一。

    我们试图对文艺美学学科进行一种新的探索,有探索就必然会有失误。因此,我们热诚期望广大学术界的朋友参加到探索的行列之中,给我们以批评与指正。文艺美学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仅仅走过了20余年的历史,需要有更多的学者、朋友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培养,使之健康成长。我们期待文艺美学这一新兴的正在建构中的学科在大家的呵护下更加走向成熟,成为中国学者对于世界美学园地的一个新的贡献。

    

注释:

    [1]《美的追寻—胡经之学术生涯》第4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版。

    [2]宗白华:《艺境》第275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6月版。

    [3]李泽厚:《美学三书》第547页,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4]《胡经之文丛》第41—42页,作家出版社,2001年8月版。

    [5]华勒斯坦等:《学科、知识、权力》第13页,三联书店,1999年版。

文学艺术含义篇9

[关键词]剪纸艺术;符号化;平面构成;意象

中图分类号:J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1-192-01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传统艺术之一,是享誉世界的文化遗产。

剪纸,这门传统的艺术,其创作过程,往往让人从中感受到一种审美情趣,“他们是适合于人的审美经验的审美心理而形成的美感。”所以,从客观上说,中国民间剪纸是一种物承文化现象,它不仅有它的造型形式的传承,而且还有它自身深层独有的特定内涵。人们歌颂生命,赞美人生的欢乐,追求人生的幸福圆满、健康长寿,祈求家庭和睦多子、丰收安乐。

剪纸是中国民间艺术中最为普及、最为广泛流传的品类之一,而且风格多样,极具地方特色。剪纸艺术的传达方式,主要依据形象在内容上的联系,大量使用组合的手法,在造型上合理地夸张变形,从而表现出图案形式的艺术美感。其中对称、平衡、重复、发射是剪纸图案形式中最常用的方式,在这些方式中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平面构成的要素。剪纸就是从传统艺术中提取元素,以现代创造意识和表现技巧进行再创造。现实生活中从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中寻找设计元素,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分析,进行有意味的、有形式美感的造型创造,可以将无形的抽象的某种理念和心理状态转化为一种具体形象,引发出抽象意念延伸和连接。剪纸艺术,不管艺术风格如何,其传达方式最显著的特点都是平面结构,也就是以纯粹的平面点、线、面的方式,构成形形的艺术作品,是完全意义上的二维空间艺术。剪纸艺术的传达方式,主要依据形象在内容上的联系,大量使用组合的手法,在造型上合理地夸张变形,从而表现出图案形式的艺术美感。剪纸艺术经过两千多年的继承、发展、流变,其传达方式已经非常丰富,其中对称、平衡、重复、发射是剪纸图案形式中最常用的方式,在这些方式中都不同程度地包含了平面构成的要素。

发射构成是平面构成的一种常用的传达方式,它的基本含义是骨骼单位环绕一个或多个中心点向外散开或向内集中。发射的形式在生活中也是比较常见的,比如喷泉、伞骨等,就是发射的形态。发射构成给人以特定含义的美感,具有特定的审美价值。它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在传达过程中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其一,具有很强的聚焦,焦点通常位于画面的中心点;其二,具有极强的空间感和动感,使所有的图形都向中心集中或者扩散。在剪纸的创作过程中,在象征思维的引导下,剪纸作品为了简洁有效地表达内涵,便形成了具有象征意义的剪纸符号。

剪纸符号的基本构形思维方式是意象。意象思维借助联想、想象、类比、直觉等多种形象方式来揭示事物内涵,表达主体对意念的理解和对生命的体悟。对剪纸民俗而言,意象是建立在民众普遍认可的文化形象和共同遵从的情感意愿的基础之上,是民众共同认可的文化精神形式。民间剪纸的意象思维并不同于纯艺术创作中的形象思维方式。纯艺术创作中的形象思维最基本的美学特征和创造本源是无限自由广阔的艺术形象。但是,民间剪纸文化的思维方式却与此大相径庭。然而,剪纸民俗长期偏居一隅,基本程式千年不变,其意象思维更固执于自然率真的心象表露和蕴藉生动的灵性外射,即直觉经验的呈现。剪纸行为不同于主流艺术创作对主观性、个体性和特殊性的追求,而是执著于对固有的生活文化最真实的展露,是传统观念世界与外部生活世界的天然合一。

文学艺术含义篇10

关键词:文学张力;陶诗;语言

一、文学张力

1937年,美国新批评理论家艾伦・退特在《论诗的张力》一文中首次提出“张力”这一概念。他是对诗歌语言进行分析后,看到了诗歌语言的外延和内涵两个不同的方面形成相互冲突而又彼此依存的紧张关系,因此对两个逻辑术语“外延”(extension)和内涵(intension)加以改造后,独创了一个文学理论新术语,这就是“张力”(tension)。他为了突出文学的特性,把文学与科学相区分,他试图建立一种旨在突出文学本质的理论--“文学张力论”。退特在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在自己独特发现的基础上,以辩证的思想为前提,将文学作品中各个对立冲突的因素总结概括,用“张力”一词表示。

二、陶渊明诗歌语言的张力

陶渊明的诗歌虽然节奏自然、简单,但赋予诗意。例如陶诗《读》:“孟夏草木长,绕树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这首诗中每个句子皆出现一个韵字,比如第一句和第二句的韵字是“疏、庐”,之后都是以简单的单一音节为尾。这样的节奏读起来有些单一,并不能把诗歌串联起来,比较自由随意。这多多少少表现出魏晋时期古朴作风,是古体诗的一大特色,而陶渊明是其集大成者。但是这种音响效果有其好处,相似语音的压韵作用朗读起来使语音产生连续回复的感觉,韵字与韵字完全不同于近体诗的完美节奏,他们之间不至于构成紧张的完整关系。这样的韵律特色使读者读起来并不那么晦涩,难懂,反而由于节奏的缓慢,使读者边读边想象,在脑海之中构想出活生生的图景,韵味无穷、美不胜收。这种诗歌表现出陶诗的艺术在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作风的基础上进入更纯熟的境地,其最大特色在于逐渐与读者的阅读习惯形成无意识的契合,与读者的“阅读期待”保持一致,而产生良好的审美效果,使诗歌的虚境无穷地扩大,逐渐进入到超脱世俗的自由境界。由此可见,这是陶渊明诗歌张力之所在。

三、语言的陌生化

陶渊明诗歌语言另一张力之处体现为少用“华丽之字”,口语色彩很强,但是文学语言偶尔也会出现的“陌生化”的效果。

陶渊明诗歌口语色彩很强,读起来如在唠家常。例如陶诗的《归园田居》其二:“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车鞍。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规。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如草莽。”这与普通的家常话十分相似,仿佛就是乡村街道老叟们聊天的话语,日常、朴实、真切。这体现陶诗语言的一大特色就是,“目有所见,心有所想,不假思索,落于纸上”,十分平淡自然。

其次,陶渊明诗歌中常用的词语,由于反复使用,从而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一种文学研究现象,这也是陌生化的表现。例如:陶诗“归园田居”的一系列作品,“归园田居”本意为回归田园,远离官场,事实上表达的是一种精神的回归,精神的解放。这里一个“归”字产生了多种的效果,这是“文学张力”的表现。新批评派理论家燕卜荪提出的“复义”概念,其本质是“文学张力”的具体表现之一。新批评的“复义”是在燕卜荪的“含混”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拓展,其意指“任何语义上的差别,无论多么细微,只要它使一句话有可能引起不同的反应”。这与刘勰所说的“隐以复义为工”、“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有异曲同工之处。陶诗中“归园田居”一系列作品具有“复义”的艺术效果,其“归”字我们可以解释出不同的含义,这样诗歌的意义更加复杂、多义、曲折。结合童庆炳的《文学理论教程》一书的解释,“复义”相当于“蕴藉”。伟大的文学作品常常是蕴含着多种含义,文学的意义和属性也就表现在文学活动和文学文本的含混或者蕴藉之中。作品在作者手中通过富含蕴藉的词语被创作出来,读者通过话语蕴藉进行阐发,解释,产生出各n各样、不同时代特色的审美含义。随着历史的进程,第一文本不断地重生,不断地赋予新的生命。这正是“张力”之处。含混的核心就是一种文学张力的呈现。这也就是为什么新批评家们认为“文学即张力”的理由之一。

综上所说,文学即张力。文学张力具有综合性、反讽性、复义性。陶诗的语言蕴含着巨大的艺术张力美。陶渊明的诗歌语言不管是内与外、虚与实、还是口语性和陌生化,都体现出文学的张力,都符合张力的文学特性。陶诗的语言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多元性。

参考文献:

[1]艾伦・退特.论诗的张力.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12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