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开采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0:58

煤炭开采概念篇1

[关键词]煤炭行业会计准则维简费环境成本

煤炭企业现行的成本核算依据的仍然是1991年原能源部制定的《煤炭工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和《煤炭工业企业成本管理办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环境下,煤炭产品生产成本核算的要求。突出表现在产品成本项目不完整,成本核算不真实。由于成本是价格的基础,成本信息不真实,必然会扭曲煤炭产品价格,并对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因此,采用《企业会计准则》,科学界定煤炭企业成本核算范围,扩充成本项目,合理费用标准势在必行。

一、煤炭企业成本核算现状分析

目前煤炭企业产品成本项目包括材料、工资、福利费、电力、折旧、井巷费、维简费、安全生产费、修理费、地面塌陷补偿费和其他支出等,共计十一个项目。其中的“井巷费”、“维简费”和“安全生产费”三个项目的核算标准,是按照国家规定的费用比率,根据原煤产量进行计提的,其余项目则据实列支。目前的主要问题是上述十一个成本项目不能囊括全部生产成本,而且其中部分项目计提标准偏低,煤炭成本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相关性都有待提高。

1.会计要素确认失当,煤炭资源成本未列入产品成本

煤炭资源是煤炭企业生产的先决条件,企业在开采煤矿之前时,必须先出资购买采矿权,煤矿开采后还必须缴纳资源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目前,绝大多数煤炭企业沿用原有的煤炭行业会计核算办法和成本管理办法,将有偿取得的煤炭资源开采权资本化为无形资产,然后再分期摊入管理费用,而不是生产成本。将煤炭资源开采权确认为无形资产并无不可,是完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的。但是,将与产品成本相关的无形资产价值摊认管理费用,却有失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其结果必然导致成本计算不实,并进一步造成产品成本补偿不足。

2.会计政策运用失当,环境治理成本未列入产品成本

煤炭企业环境支出包括当前环境保持支出和未来环境恢复支出。当前环境保持支出是在煤炭的开采与加工过程中所发生的支出,包括煤炭企业对煤矸石露天堆放、污水排放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燃煤锅炉废气排放等治理支出;未来环境恢复支出包括土地复垦、塌陷治理等支出。目前,煤炭企业环境支出占产品成本的比重很大,而且随着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不断提高,这一比重还会进一步提高。所以,能否正确认识环境治理成本与产品成本的关系,并将环境治理成本恰当地反映在产品成本之中,将会对煤炭企业产品成本核算产生重要影响。

目前煤炭企业环境治理成本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未来环境恢复支出的成本核算不恰当。煤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煤矿关闭后,必须对土地塌陷进行补偿和恢复。如何正确这些生态恢复成本,不仅关系到煤炭企业成本信息是否真实,而且还关系到煤炭企业成本补偿是否充分,企业和生态发展能否持续进行。目前令人失望的是,绝大多数煤炭企业没有此类生态恢复成本前瞻性地计入生产成本,而是等该项费用发生时才“计入”生产成本,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而存在巨大的隐患。其后果只能有一个,要么使企业丧失可持续发展能力,要么把生态恢复的包袱甩给政府和社会。

3.费用分摊办法失当,维简费用计提不充分

按照《煤炭工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煤炭企业开采原煤过程中所形成的矿井、巷道等建筑物应当确认为固定资产。但是,其价值则是通过计提维简费予以补偿。根据规定,维简费是按照原煤产量和规定的标准计提的,其依据是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于2004年联合颁发的《关于印发(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和(关于规范煤矿维简费管理问题的若干规定)的通知》。《通知》规定,维简费应当根据原煤实际产量,每月按规定标准在成本中提取。但是,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矿井、巷道建筑物投资额越来越大,但是原煤的产量反而在不断下降。所以,按产量计提的井巷维简费,使成本信息与费用支出之间失去了相关性,并且导致煤炭成本信息不实,投资弥补不足。

二、以财务报告为导向,重建成本框架

产品成本是产品价格的基础,所以,产品成本理应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一切耗费,包括生产过程中的直接费用和为了管理和组织生产所发生的间接费用。但是成本核算只是成本管理的基础,其本身并不是成本核算的目的。所以,出于成本控制、分析和考核等成本管理的需要,《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应当采用制造成本法核算产品成本。就煤炭企业产品成本核算而言,既要考虑煤炭产业的特殊性,还必须尊重《企业会计准则》的统一性,不能为成本而核算成本,只有选择制造成本法,才能把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与财务报告有机地融为一体。因此,基于成本管理和财务报告目的考虑,煤炭企业应当采用制造成本法,并将总成本分解为基本生产成本和期间成本,以便于向不同的成本信息需求者提供不同层次的成本信息,从而提高成本信息的有用性。

1.坚持制造成本法,完善产品生产成本项目

如前所述,煤炭企业产品成本尚不足以充分反映煤炭产品真实的生产成本。所以,煤炭企业应当按照《企业会准则》的要求,重构煤炭成本结构,并且规范各项目费用标准,以保证成本信息的真实性,为成本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基础。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构成财务报告中存货成本的是产品的生产成本,而产品生产成本指的是产品的制造成本,即产品制造过程发生的直接和间接生产成本。所以,煤炭企业应当把与产品制造过程有关的一切成本原则上都应当列入产品成本,当然也包括煤炭资源本身。

(1)增加煤炭资源成本项目,增强产品生产成本的充分性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精神,煤炭资源使用权应当确认为无形资产。煤炭资源使用权属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由于煤炭资源使用权包含的经济利益是通过其所生产的煤炭产品实现的,其摊销金额应当计入煤炭产品的制造成本。所以,煤炭企业应当将煤炭资源成本由摊入管理费用改为摊入生产成本,以保证产品生产成本的充分性。因为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的精神,企业有权利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为原则,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2)变维简费为折旧费,提高产品成本信息的相关性

如上所述,目前以原煤产量为基础的维简费计提办法,使矿井、巷道等固定资产的价值补偿具有累退性,即资产价值越高,成本补偿越少。所以,建议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等部门,改变维简费计提办法,如改维简费由计提的办法为折旧的办法,并根据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以充分补偿该类资产投资成本。

2.将煤矿弃置费用资本化为固定资产,再分期转化为产品生产成本

煤矿闭坑后,根据环保法规所发生的生态恢复费用被称为弃置费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精神,企业应当按照弃置费用的现值资本化为固定资产,然后再通过折旧的方式系统化地摊入摊入各其期产品生产成本,以消化未来大规模费用支出隐患,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3.将环保成本确认为期间成本,以保证产品成本的决策功能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精神和一般的会计惯例,对于与产品生产没有直接联系,或者难以直接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支出,如污水治理费、粉尘治理费等生态环保费用可以直接计入各期的管理费用。这样既可以简化产品生产成本计算,又可以保证产品成本与产品产量的相关性,以满足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的需要。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有不少会计学者和会计实务工作者分别从循环经济和产品定价的角度提出了环境成本概念和全成本概念,这些概念与本文所张的制造成本概念并不矛盾。其实,不管是强调全成本概念,还是引入环境成本概念,抑或是主张制造成本概念,都不足于直接作为确定产品价格的依据。真正能够作为定价依据的只能是管理会计中的成本概念,即借助于定价决策方法,将会计成本转换为决策成本。换言之,不管是循环经济框架下的环境成本概念和全成本概念,还是财务报告框架下的制造成本概念,都只能作为产品定价的基础而不是依据。

三、结束语

以上财务报告框架的成本是以《企业会计准则》为前提的,所以,建议煤炭企业尽可能应用《企业会计准则》,同时建议有关部门修改有关成本开支标准的规定,使成本核算真正成为成本管理的助手。

参考文献:

[1]朱永强: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核算问题探讨.煤炭经济研究,2008,(10)

[2]张文丽:煤炭开采中生态成本核算及经济补偿.中国能源,2008,(9)

煤炭开采概念篇2

1.煤炭企业eRp实施的现状分析

1.1eRp的概念介绍

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是基于internet的企业资源计划管理信息系统,它是在物料需求计划mRp(materialRequirementsplanning)和及时生产Jit(justintime)的基础上,通过前馈的物流和资金流信息,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生产活动,以及供应商的制造资源结合在一起,体现完全用户需求制造的一种供应链管理思想的一种新型功能网结构管理模式。

eRp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美国的GarterGroup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的,它的基本思想就是面向整个供需链的管理。它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从闭式mRp到mRpii再到eRp三个阶段,也是与现代管理思想结合并用于企业(主要是制造业)管理实务的过程。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eRp软件在国内外的应用实践证明,eRp的应用可将原来分离的职能部门联系起来,加强部门的协作,提高企业的整体产出,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系统是以欧美等工业化国家制造方式为背景而产生的,它历时50多年的不断应用、发展和创新,已成为企业提高其运营效率的一个有效工具。eRp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身,将企业的计划、生产、销售以及财务系统集成实现综合的优化管理。据美国生产与库存控制学会(apiCS)统计,使用一个eRp系统,可以为企业带来如下经济效益①生产能力提高10%~15%;②库存下降30%~50%;③制造成本降低12%;④停工待料减少60%。eRp的管理思想和软件在中国企业的兴起和逐步应用有近20年的发展历史,而eRp在中国企业的实施,尤其是在煤炭企业的效果却不尽人意。

1.2煤炭企业运用eRp的现状

1.2.1煤炭企业特点与实施eRp的必然性

煤炭企业具有煤炭资源不可再生性,井下地质条件的不断变化,投资规模庞大,煤矿工人生产作业主要在地下,环境相对恶劣等特点。对于煤炭企业来说,

煤炭生产过程是其重要的活动,它在煤炭产品价值形成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一般这个环节的费用支出占其总成本的70%。煤炭生产过程受自然地理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十分突出,在地下开采的煤矿中,客观上存在着水、火、瓦斯、粉尘、顶板等危害因素,这些不利因素实际上是开采对象和环境显现出来的负面效应。煤炭生产的产品种类一般比较单一,但是其生产过程复杂,环节多,采煤和掘井有钻眼、爆破、运输、支护等工序,矿井有提升、运输、通风、排水、供电、压风、照明、通讯等环节。这些工序和环节配合不恰当、功能的失效和内部机制的失衡会酿成故障或事故,严重的违纪职工的安全和健康。这就要求煤矿管理控制现场生产的每一道工序,为每一道工序制定标准并使每一道工序结果符合规定的标准。煤炭企业的生产特点工序管理适合并要求eRp这种先进的管理思想与理念,eRp要求煤矿管理以规范化为核心,以系统化为目标,在煤矿基础管理标准化,专业管理系统化,现场管理严细化,综合管理现代化。eRp这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相应的软件能够使煤炭企业合理有效的配置资源,做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最佳组合,以最小的投入,最佳的转化,实现最大的产出,追求煤矿资源的最大增值和利润最大化。因此要使eRp系统在煤炭企业中有效应用,就必须对煤炭企业管理机制进行创新和优化,去除冗余和无效的工作环节,取消重复或无效的业务处理环节,使各个环节统一标准,统一口径,统一数据,这样才能符合信息化的要求,才可能构建起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从而确保企业有一个科学、规范的业务流程和管理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组织机构进行相应的调整,实现扁平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对客户的快速反应能力。由于管理机制创新会改变企业普遍存在的层次臃肿、作风官僚的“科层制”的组织机构,必然会涉及到部门职能的重新划分、岗位职责的调整、权利和利益的重新分配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困难很大,必须寻找到一种合适的方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2.2eRp在煤炭企业实施现状

采掘业的eRp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国内外关于煤炭企业eRp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的研究很少,也很浅显。eRp在煤炭企业的实际应用也还处于尝试阶段。例如,兖矿集团从安达信公司购入Sap的eRp软件,开始实施eRp其中的财务、库存和采购、营销管理等3个子系统;神华集团使用用友eRp软件,尝试以财务为核心向其他功能拓展。上述eRp在煤炭企业的实际应用,都缺少以市场为驱动的主生产计划功能,而主生产计划是eRp的逻辑起点,所以严格地讲,离开主生产计划的eRp系统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eRp。

据资料显示,在实施eRp系统的煤炭企业中,一般只有10%~20%能按期、按照预算成功实现系统集成;约有30%~40%的系统没有实现系统集成或只有部分实现集成;约有50%的实施项目遭到失败。而在实施成功的10%~20%项目中,能够使企业明显见效的可能更少。eRp系统与亚洲企业的相适应差于欧洲和美国,因为eRp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受欧洲和美国企业流程的影响,欧洲和美国企业又不同于亚洲企业,更主要的是eRp是基于流程而不是基于职能,而我国的煤炭企业管理是基于职能的。

2.管理机制创新对煤炭企业推行eRp具体方案

2.1管理机制创新的概念与作用

管理机制的概念在现代社会各领域广泛应用。“机制”一词,最早源于机械设计与制造领域,后被引入生物与医学领域。“机制”被较早引进管理领域是20世纪50年代的前苏联。“管理机制”在我国管理界被广泛应用,则是80年代改革开放后大力推进国企改革的时期。今天在煤炭企业推行eRp的进程中提出管理机制的创新问题,对我国煤炭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所谓管理机制创新,就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为了使各种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更加合理,煤炭企业的整个系统更加和谐、高效,生产能力得到更充分有效的发挥而进行的管理机制的改进与更新,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1)对生产经营流程进行标准化及规范化再造;(2)建立规范的管理信息化标准体系;(3)对管理组织结构进行创新化变革;(4)创建学习型组织,不断促进员工学习相关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纵观国际500强,我们不难发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必定是具有完善内部管理机制的现代企业。而从我国实际情况上看,这恰恰是我们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不少企业集团的内部管理未能有效协调以形成合力。因此,毫无疑问,能否基于我国国情进行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创新,成为决定我国企业能否继续发展并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作为采掘行业的煤炭企业在这方面更是任务艰巨!

2.2煤炭企业eRp实施受阻的根源

无论国外还是国内的研究者都认识到eRp的成功实施是以进行管理机制创新为前提的。而影响中国煤炭企业eRp推进的阻力来自于对管理机制创新的认识和进行的力度不够。想要成功地实施eRp,必须实施企业信息化。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我国企业信息化是与工业化同步发展的。与西方国家在工业化发展成熟后推进信息化相比,我国则是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进行信息化,这样就会使推行过程显得更为复杂和困难。企业信息化一般分为两条主线:一条是以计算机应用为主的技术主线,就目前情况看,这方面的技术已基本发展成熟,煤炭企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对信息化的投资不足。另一条是由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为主的管理主线,而这方面煤炭企业的问题更大,无论是从整体还是从单个企业情况看,其关键问题大都在于管理。由于管理信息化不仅涉及信息标准的规范化还涉及到管理体制,甚至意味着权利和利益的再分配,因此领导体制、管理方式、陈旧的管理观念等都严重制约着信息化的进程。然而煤炭企业尚未认识和妥善处理这些最根本的问题,而是盲目跟风,大有一哄而上的倾向,这当然只能给煤炭企业带来更多的难题,最终导致eRp实施的失败。

在实施eRp系统过程中复杂的软件安装只是冰尖,而真正的冰山却是煤炭企业的管理机制与eRp系统的相适应性。成功的运用eRp系统不仅涉及到复杂的软件和先进的计算机的技术,尽管eRp软件有其普适性及其灵活性,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更需要在管理机制上能够适应这种管理理念。不可否认导致应用eRp受挫的原因是很多的,例如:煤炭企业对eRp认识不清,混淆了eRp软件和eRp系统的概念;没有对企业传统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或者是重新设计流程。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原先的管理机制不能适应新型的管理模式,只有取消重复或无效的业务处理环节,使各个环节统一标准,统一口径,统一数据,这样才能符合信息化的要求,才可能构建起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三是煤炭企业缺乏信息技术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缺乏对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进行企业现代化管理思想、方法以及eRp应用理念的教育和培训。

2.3基于管理机制创新的煤炭企业eRp实施解决方案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观点:只有把煤炭企业的管理机制创新作为根本点深入分析研究eRp的实施与推进,才能使eRp在煤炭企业扎根结果。以煤炭企业管理机制创新为契机,强调煤炭企业对整体的管理机制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创新,在此基础上推进eRp的实施。

第一、对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流程进行标准化及规范化再造。

中国煤炭储量占世界的1/3,而煤炭出口仅占5%左右,中国加入wto,煤炭市场国际化,对煤炭出口相当有利。而面对机遇,煤炭价格成为一个严重的障碍。价格偏高,归根结底是由于我国煤炭管理水平相对落后、煤炭成本居高不下所致。而降低煤炭成本是一个贯穿企业整个生产经营环节的系统问题。从材料的采购、入库、库存、领用消耗和回收复用,以及煤炭产品的销售,无不影响煤炭成本。所以,要降低产品成本,必须整合从供应商、采购计划、采购、运输、库存、领用、回收、分销商等整个供应链资源,从而发现供应链中的每一个关键问题,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显然,这涉及到一个供应链的管理问题,而供应链管理正是eRp的核心思想所在。以市场和顾客需求为依据,具体根据订货合同、订货意向、市场潜力等因素,提品短期及长期市场需求预测方法和模型,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快速的统计和分析,确定生产预测结果,提高市场需求预测的准确性。根据主生产计划驱动的物料需求,采购部门必须按物料规格、数量、需求时间及质量要求提供给生产部门。保证物料的按质、按量和按时的敏捷供应,供应商的管理是关键,建立和发展与供应商的关系成为企业整个经营战略的重要部分。采购人员集成物料采购计划、用款计划、价格及供应商信息(包括客户档案、资质评价、销售信誉、财务状况、信誉等级等)、选择外包商和供应商,并下达订货单进行采购。对于关键物资,建立准确的库存模型,保证正常生产;分析资金占用,确定最佳进货批量及周期;入库必须进行验收,严格盘点制度,准确记录库存。集成仓储、生产、销售等信息,保证材料和产品的适时配送。

第二、建立规范的管理信息化标准体系

煤炭企业目前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内部业务流程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实施eRp应该利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计算机技术,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管理模式与方法。具体来说,企业供应链及流程重组规范外部供应链,从市场需求分析、采购供应、原煤生产、产品加工、产品配送、直至售后服务看作一个完整的企业“作业链”。按照扁平化、哑铃型现代企业的构造要求,对煤炭企业内部进行过程重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对企业结构进行分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的应用实施,实现企业的战略结构调整。煤炭生产是在几百米,甚至上千米的地下作业,要与断层、岩石、水、瓦斯、粉尘、地温等恶劣的自然条件作斗争,且生产场所不断变化,这就决定了煤炭企业的可计划性比较差。煤炭生产的不可预见性,制定准确、及时的计划,需要eRp。现代管理是完全以计划为驱动的,准确、及时的计划是管理的关键。对于煤炭企业的管理,应该可以针对不可预见的条件变化及时调整各部门计划(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采购计划、财务预算等),使得供应、采购、库存、财务、销售等都能快速地反映并密切配合。而调配、控制、平衡企业各方面资源,使企业各部门构成有机整体,达到信息畅通、反馈及时、计划敏捷,这也正是eRp利用现代先进计算机技术达到高度信息集成的目的。第三、对管理组织结构进行创新化变革

组织结构扁平化趋势,业务流程重组,需要eRp。长期以来,煤炭企业形成了多阶梯状的塔形管理组织结构,这种结构效率低、反映迟钝,一条重要的信息从基层反馈到高层管理者需要很多环节和部门的参与,当到达高层管理者时,这一信息很可能已经无效、过时。完成某一工作或业务时,各部门职能单一,需要经过许多手续,效率相当低。例如,某煤矿的领料需要经过基层提出领料申请(申请人签章)、供应站批料(批料员签章)、供应站划价(划价员签章)、内部银行批料(批料员签章)、供应站发料(库管员签章)和领料员签章等繁琐的手续,有的煤矿领料经过的环节更多。很明显,这种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已不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必须改目前的组织结构为扁平化的管理组织,彻底进行业务流程重组,而这正是eRp的理念所在。业务流程重组需要eRp作指导,同时只有有了eRp,企业业务流程重组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和效果。

第四、创建学习型组织,不断促进员工学习相关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创建学习型企业的根本目的是推动企业的发展。企业持续发展的源泉是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提高整体竞争能力。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是使全体员工全心投入并善于学习,持续学习的组织——学习型组织。通过酿造学习型组织的工作氛围和企业文化,引领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调整的新观念,从而使组织更具有长盛不衰的生命力。煤炭企业充分认识创建学习型组织对促进煤炭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化企业改革,转换经营管理理念,强化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的学习力、竞争力和创造力。

煤炭开采概念篇3

关键词:煤炭企业;低碳经济;有效路径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01

一、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的不断发展,能源带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二氧化碳的危害也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低碳经济成为一个热门的概念,对传统的发展方式带来了变革。我国的能源结构主要以煤炭为主,这一形势将长期存在。环保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煤炭企业的减排压力也日益增加,煤炭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已经势在必行。

二、低碳经济的概念

由于对温室气体的排放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低碳经济的概念也光为流传。之前人们关注的更多的是一些工业上的三废污染,但是人们发现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等是全球性的问题。在2003年英国发表《我们能源的未来:建立低碳经济》白皮书以来,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各国的共识[1]。有学者认为低碳经济就是低碳产业、低碳发展、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的总称。以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为基本特征,以应对全球气候变为要求,目的是视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煤炭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分析

1.提高煤炭的回采率

整个煤炭工业的基础就是煤炭资源的开采,提高煤炭的回采率,禁止采易避难、采富弃贫现象的发生,保证科学合理的煤炭开发工作。要从采煤技术、采煤方法、方案设计等方面了分析煤炭开采工作。要积极采用现代化技术,例如借鉴国外和发达地区的优点,采取管理信息化、系统自动化、装备现代化等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提高煤炭资源的回采率。

2.提高对原煤的洗选比例

如果煤炭不经过洗选,不仅煤炭品质低造成环境污染,也会增加煤炭的用量而造成运输成本的增加。有资料表明如果我国生产的褐煤都经过洗选,可以每年减少23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所以提高原煤洗选比例,增加洗选的加工程度,既改善了煤炭的质量,也从源头上体现了煤炭企业发展低碳经济。

3.建设节能工程

煤炭在用途上可以分为动力煤和炼焦煤,虽然我国的煤炭资源丰富,但是炼焦煤较少,仅占煤炭总储量的27%左右。动力煤在我国一般用作锅炉用煤和电煤,电煤用量在三分之一以上,另外三分之一动力煤一般用作工业锅炉用煤,剩下不到三分之一主要建材用煤和生活用煤等[2]。节能减排的技术创新、燃煤技术的创新和燃煤设备的创新等能够降低煤炭燃烧的能耗,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应该提倡。

4.合理的利用煤炭开采中的伴生资源

(1)瓦斯气

瓦斯气主要是由甲烷组成的,和煤炭伴生,一般在地下以固体形式存在,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因为压力释放而以气体的形式释放形成瓦斯气。在开采进行时应将瓦斯气抽走,以防爆炸。抽走的瓦斯气如果进入大气,会加剧温室效应,因为瓦斯气中的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0倍。

(2)矿井中的水

矿井中的水一般是指在煤炭开采过程中渗入矿井中的水,需要将矿井水排出,以防止其危害矿井的安全。如果将矿进水直接排出出,可能会污染地下水或地表水。其实矿井水本身是一种资源,所以应加强对矿井水的利用,建设处理设施,将处理好的并且达标的水作为资源循环利用。

(3)煤矸石的利用

煤矸石是指在煤炭生产的过程中形成的固体物质,是排放量和产生量最大的固体物质。煤矸石不仅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还会破坏环境,甚至污染大气和地下水。可以利用煤矸石来发电,或者制造煤矸石建筑材料等。

(4)其他伴生资源的利用

其他伴生的矿产不仅分布广、品种多,资源也较为丰富。在含煤岩系中,有很多矿产具有重要的价值,如硫铁矿、赤铁矿、高岭土等。但是现在很多煤炭开采企业由于技术的限制,不能有效的利用。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应开展这方面的研究,重视对这些矿产资源的利用,这样不仅能促进资源的利用也会促进经济技术的进步。

5.加强对煤炭资源产业链的延伸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对煤炭资源依赖较严重,而相关的产业链却没有很好的发展,这样的发展结构可能会导致城市发展的结构性矛盾,要根据情况及时的调整,如果调整不及时可能会因为煤炭资源的枯竭,整个城市的发展救护遇到很多的问题。所以应该在先用的基础上,充分发展其他产业,对煤炭资源进行深度加工,带动城市多元化发展,而不只是依赖资源。

我国现在煤化工产业发展较突出,主要有煤焦化、煤电冶化和煤气化等发展策略,都是将煤转化为固体、液体或者气体,提高其加工深度和附加值。

四、结语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和人们对低碳经济的发展需求,煤炭企业面对这种挑战应该积极应对,也应认识到其中的机遇,从各个方面发展低碳经济,探索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不断开拓创新,为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煤炭开采概念篇4

关键词:产业价值链;利益分配;价值转移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2)10—0038—06

一、主题背景、相关文献与调研设计

1.调研背景与调研主题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传统能源的不可再生和大规模经济建设对于能源的大量需求,使得中国煤炭行业发展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国家经过多次的价格调控和资源监管,如今中国煤炭产业已然形成了由大型国有企业占有市场主体的格局。尽管在此过程中国有煤炭企业进行了兼并重组,扩大生产规模和提升商品煤质量,间接打压了私人煤窑的肆意开采,降低了低质商品煤的暴利空间,然而新的矛盾正在产生,从产业价值链条的角度来观察,利润在价值链条中各节点的分布并不均匀,近年来尤其突出表现为利润已经从生产领域向流通领域流动的趋势。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和煤炭产业的多次扩容,一方面是开采环节成本投入后劲不足,另一方面商品煤流通量不断增加,运输资源严重不足,形成严重的流通环节瓶颈。每到供暖季节,北方煤炭市场常常出现“买煤没有运煤贵”的现象,南方煤炭市场也一度出现“一仓难求”的局面。

基于如上问题,本文以产业价值链相关理论与文献为依据,运用调查研究分析法,以阜新矿业集团煤炭产业链为调查研究对象,通过对相关人员的专门访问和一手资料的数据采集,鉴于企业经营数据资料的保密性,本文对于所引述资料进行了简单处理。经过数据整理与分析,力求对于如下问题进行探索性描述与解释,以探究其中的规律性:归纳煤炭产业内企业价值链基本构成类型及其特点;描述阜新矿业集团煤炭行业产业链中的利润分配状况;分析煤炭行业产业链中的利润在不同环节之间转移及趋势。

2.相关的理论、文献及概念界定

一般意义上产业链的概念是指在一个生产流程中,由于分工的不同,上下游企业间所形成的一种线性链接的网络性组织。价值链的概念最早是由波特提出的,波特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1]。企业的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链条——价值链。吴金明和邵昶对于产业链与价值链的定义及其内在关联性进行了相对比较清晰的描述:产业链是基于产业上下游各个相关环节的供需链、企业链、空间链和价值链这四个维度有机组合而成的链条。其中价值链是引领产业链形成与发展的重要的关系链。产业链形成的动因在于产业价值的实现与创造,是价值实现和增值的根本途经[2]。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一个视角,观察煤炭产业价值链中各个环节或节点之间的利益分配及其关联性。

一般而言,产业价值链可分为三个基本环节,即上游环节、中游环节和下游环节,具体由处于不同环节中的结点企业构成。在产业价值链中,利润在各个环节或结点上分配与转移,是产业价值链结构形成与演变的原动力。因此,利润在价值链中各个环节的分配和动态变化往往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问题。舒尔茨指出,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产业链条中,企业正在经历一个由早期的制造商主导的市场,到发展中期的中间商主导的市场,最终步入成熟期将由消费者主导的市场的演变过程,在市场环境变化的同时企业的商业运作模式也发生着深刻改变[3]。李海舰和原磊对中国市场经济环境下价值链利润转移规律和趋势进行了研究,并指出价值正在从生产环节向销售环节转移[4]。虽然此类研究一般是基于对市场经济环境下产业价值链利润分配与演化规律性的观察,但其研究成果对于国家主导与控制下的中国煤炭行业的产业价值链利润分配与转移的观察与分析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在理论应用方面,学者们对于煤炭产业价值链的研究也给予比较充分的关注,其中部分文献是关于煤炭产业链联盟、产业价值链延伸与升级以及产业价值链管理与创新等研究。也有从优化与整合产业价值链的角度进行分析,如钱平凡认为,我国煤炭资源归政府所有并以行政方式划拨,煤炭企业只能局限于煤炭资源的开采与加工,煤炭产品的转化分属电力、冶金、化工与建材等行业,而煤炭产品的运输则由铁路、公路与航运部门承担,这些行业之间壁垒森严,煤炭企业既无法根据发展的需要有效地获得煤炭资源,也难以按照投入产出联系提供价值最大化的产品,一条完整的煤炭产业价值链被严重地片断化了[5]。并呼吁煤炭通过产业链上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努力,优化煤炭产业价值链。本文对于目前中国煤炭产业价值链利润分配与转移调研数据的搜集与分析,可以进一步解释与佐证如上文献研究的背景及必要性。如果说当今的文献研究多为长焦距观测,阐述中国煤炭产业链应该怎样完善,本文将视线集中于近焦距观测,用第一手数据描述目前中国煤炭产业中产业价值链利润分布的基本状态及走势。

煤炭开采概念篇5

关键词煤炭开采生态环境绿色开采技术

煤炭的使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为中国经济事业提供支持。但是由于煤炭资源的不合理开采使用,导致大量的煤炭资源浪费,煤炭开采过程中带来的副产品对环境造成污染以及开采过程中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发生。绿色开采技术的推行将大大降低这些因传统落后的开采技术带来的这一系列问题的发生。

一、煤炭开采事业的特点

我们知道,煤炭资源是深藏在地下的,它和土地、植被水资源等生态环境紧密相关。当进行煤炭开采作业时很容易破坏地质结构和地表地下的水循环系统,使地面造成塌陷,水资源污染。从而引发山体滑坡、土地沙漠化、地表植被被破坏等生态环境恶化的严重不良后果。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如煤矸石、伴生共生的矿石等这些固体垃圾堆积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同时对环境也造成污染。目前,雾霾肆虐入侵我国各大城市,城市污染十分严重,我国对环境污染治理问题也越来越重。矿工在开采煤矿时多是井下作业,如钻井施工、安装设备、设计布置煤矿采区路径、挖掘运输等等这些环节。开采周期长,投入资金大。新闻报道中矿井事故导致矿工死亡的事件屡屡发生。因为煤矿开采时往往伴有瓦斯,当瓦斯浓度过高时就会引发瓦斯爆炸、火灾或者瓦斯突出等安全事故。矿工施工时一旦发生事故必将是重大事故,必将造成不可挽回的生命损失和经济损失。除此之外,矿工由于长期生活在粉尘环境中,“尘肺病”成为他们的职业病。煤炭的形成经过千百万年不断进化而来,地球上储蓄的煤炭资源十分有限,不可再生。随着矿产不断开采,煤炭资源也在日益减少。终有一天煤炭资源将走向衰竭。

二、煤炭绿色开采技术

煤炭绿色开采技术将人类的经济发展事业、生态环境事业与煤炭生产事业有机结合。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的并且尊重自然原理和规律。

煤矿的绿色开采技术是指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应用先进的煤炭开采技术,严格按照绿色工业保护生态环境原则的开采技术。力求达到“低开采、高效率、低排放”的目标。将煤炭资源的利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是煤炭资源的生产开发与环境的自我净化系统相协调。最终达到把我国建设成可持续发展强国的终极目标。

三、煤炭绿色开采技术的应用

绿色开采在煤炭中的具体实施主要是应用绿色开采的理论和技术,依据相应立法和法规实行经济核控、总体开采规划的。开采方式主要为:保水开采、煤炭与瓦斯共采、减沉开采、矸石减排、地下气化等。

(一)保水开采技术

此技术是根据煤炭开采后的地下水漏斗的形成机理和上浮岩层破损断裂规律,针对这些规律对相对应的开采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优化,使煤矿开采带来的水资源得到充分综合的利用和保护不至于流失浪费。

(二)煤炭与瓦斯共采技术

几乎大部分煤炭事故都与瓦斯有直接关联,瓦斯事故是煤炭事业中死亡率最高危害性最大的煤炭事故之一。但众所周知,瓦斯作为一种新型能源不仅能作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发电能源,还能作为化工原料,天然气以及工业燃料。它虽然是有害气体但是它也有它不可替代的价值。如果能在开采煤炭之前将瓦斯开采,不仅能减少瓦斯对巷道的危害性还能对我国天然气的开发使用创造价值。这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

(三)减沉开采技术

当矿工在建筑物下面作业采集矿产时,采用减沉开采技术在提高作业效率确保经济收益的同时减少开采所引起的地表塌陷,保护地面上的建筑不被开采破坏。

(四)矸石减排技术

顾名思义,矸石减排技术是采用合理有效的开采方式,力图将矸石的产生量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并且在矸石产生后及时回填进去。以防止矸石废弃物的堆积占用地面面积。目前我国对矸石开采的使用还没普及还只是使用阶段。

(五)地下气化技术

地下气化技术就是将地底下深藏的煤炭通过化学反应转化成煤气再通过相应的管道输送出去,可供工厂电厂等企业用户直接使用,即是将物理开采改变为化学开采,地下气化是一种新型的整体性的绿色开采技术。它较传统的开采技术而言减少了多道工序,很大程度上节省了经济资源。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地下气化还处于试用时期,因为技术的落后还存在很多缺陷有待完善。

四、结语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是充满希望的颜色。开展煤炭绿色开采技术对于我国的煤矿事业乃至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富强也要健康环境,要发展也要保护家园。

(作者单位为济宁矿业集团花园煤矿)

[作者简介:蔡可杭(1961―),男,山东微山人,工程师,济宁矿业集团花园煤矿矿长,主要从事煤炭开采及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国桥,李钢.煤炭绿色开采技术及其应用[J].中国煤炭,2008(08).

煤炭开采概念篇6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我国现行煤炭企业成本核算体系存在的诸如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缺失、煤炭成本项目开支偏低等问题,从使用者成本角度出发,结合现行会计核算体系,从弥补漏项、增加缺失成本等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改进措施,以期通过对煤炭成本缺失的研究,在理论上探索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期以来,我国煤炭行业一直存在比较严重的价格扭曲、利润虚增现象,煤炭价格不能真正地反映煤炭资源的真实成本,资源的价值不能得到充分补偿,由此引发了严重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制约着我国目前正在推进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本文以煤炭资源成本构成为分析研究对象,从使用者成本角度深入分析,揭示出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长期存在的“资源无价或价值不完全”因素,煤炭成本是缺失的,煤炭成本中的使用者成本与环境成本并没有计入煤炭的成本中,使煤炭成本不能得到足额的补偿,内部成本外部化造成了典型的外部不经济。因此,探讨煤炭资源开发中的成本计量范围,有利于解决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企业成本社会化、内部成本外部化问题,有利于完善煤炭资源市场,促使我国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

一、使用者成本内涵

使用者成本的概念最早由马歇尔(1936)提出,后来凯恩斯(1936)把它定义为由于使用设备而造成的设备价值的减少。使用者成本的基本理念是将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均作为有价资产,并考虑其折旧。这一理念来源于霍特林和希克斯的自然资本及可持续收入的思想。他们认为有限存量的非再生资源和机器设备一样都是资产,都有折旧的问题。非再生资源开采收入中需要扣除折旧,这样剩下的开采收入才是不减少资源资产存量的、能够无限期维持的消费水平。上述意义的折旧也可看作非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使用者成本。笔者认为使用者成本是指现在使用不可再生资源而不是留给后代使用所产生的成本。从这一定义看,使用者成本具有两种性质:其一,它反映了现在开采对于未来开采净收益的机会成本,是社会成本的概念;其二,从代际公平的角度看,当代人与后代人同为矿产资源的受益者,使用者成本等同于现在开采一单位资源给后代造成的福利牺牲。使用者成本的社会性与代际性,使得其计量问题成为一个难点。因为矿产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一旦开采出来就意味着永久性损耗,所以要实现矿业可持续发展,就需全面计量矿产资源成本。只有这样才能在实物上保证矿产资源存量不变,以用于后备资源和替代资源的开发。

二、现行煤炭企业成本核算中使用者成本缺失问题

现行企业煤炭成本反映的只是煤炭的制造成本,仅包括煤炭直接开采成本,并未将煤炭开发过程中的资源折耗和环境成本计算在内,并且成本项目开支偏低,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煤炭在生产过程中的实际耗费,导致煤炭企业成本不能足额提取并得到补偿,影响煤炭企业简单再生产的维系。因此煤炭企业利润构成的不合理,具体体现在现行煤炭成本核算框架不科学。

(一)现行煤炭企业的成本核算项目中没有反映资源成本。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煤炭资源由国家无偿划拨给企业使用,煤炭资源成本中只包含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资源成本几乎可以忽略。我国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从勘探、开采、加工、转换等环节由国家直接管理,所有者、探矿人和采矿人都是国有性质,相互之间的交换并不通过市场,使用者成本也就无从进入矿产资源价格之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能源矿产资源逐步实施有偿开采制度,具体表现为煤炭企业在开采前要购买探矿权、采矿权,在开采过程中要缴纳使用费。目前各煤炭企业在实际核算中将缴纳的上述款项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并按年限平均法摊销计入“管理费用”科目。但是购买探矿权、采矿权、缴纳使用费涉及的资金数额巨大,如果仅是把探矿、采矿的花费视同无形资产进行核算,并在管理费用中分期摊销,而不作为煤炭成本的组成部分,势必带来经营上的大额亏损。

(二)现行煤炭企业的成本核算中没有足额反映环境成本。煤炭企业的环境成本就是煤炭企业为实现一定的环境目标而发生的一切支出以及因环境破坏而产生的机会成本和治理费用,主要包括资源耗减占用成本和煤炭环境成本。环境成本是一个与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相联系的概念。严格来讲,环境成本是使用者成本的一部分。目前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的事实证明,环境成本计算范围的不完整、计算数额的不足,是对环境再生产的一种不完全的补偿,在很大程度上不能保证环境系统的再生产,致使环境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1.资源耗减占用成本。资源耗减占用成本是一种补偿成本与机会成本相统一的环境成本。由于企业的经营活动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使自然资源的储量逐渐减少,减少的资源价值即为自然资源耗减成本。由于煤炭是非再生资源,并且环境资源又是煤炭生产的一种“生产要素”,所以,生产多少煤炭产品,就必然消耗“多少”环境资源。资源是有价值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使用和消耗自然资源必须支付成本,即付出代价,其数额应大于或等于资源自身的价值。对于煤炭企业来讲,环境资源不仅是组织生产活动的潜在基础,而且是一种“生产要素”,因此煤炭生产活动的开展是以资源的减少和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发生变化为前提的。因煤炭企业生产耗减、占用资源导致生态环境系统状态发生变化和他人失去利用煤炭资源与环境的许多机会,而必须由煤炭企业进行补偿的价值即为资源耗减占用成本。

2.煤炭环境成本。煤炭环境成本是指煤炭企业经营过程中对矿区及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采取保护环境和治理、预防环境污染而发生的各种成本费用,包括矿区环境保护投资成本、矿区环境恢复和治理成本、矿区环境管理和教育成本等内容。煤炭生产活动不仅占用和消耗煤炭资源,还会引起对其他生态环境资源的破坏,在煤炭产品产出的同时,会直接导致环境资源的减少、地表构造的改变、农田的减少与土壤的退化、空气污染、水资源破坏及河流山脉的改造等。同时,由于煤炭开采,导致地面塌陷、耕地消失,对农业造成的损失;煤炭开采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矸石,矸石不仅压占大量土地,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自燃,排放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氧化物和烟尘等有害气体,影响矿区居民的身体健康;煤炭开采、洗选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排放到周边地区,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等。这些都是煤炭矿区环境破坏成本。为恢复和治理被污染、破坏的生态环境资源而发生的成本费用就是矿区的环境恢复和治理成本。主要包括:处理废水、矸石等废弃物产生的成本;净化空气、水源产生的成本;处理地表塌陷、河流改道、山体滑坡产生的成本等。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标准的提高,环境治理费用也大大增加。实际上每个煤炭企业都要或多或少的支付一些环境治理方面的费用,因此环境保护与治理费用也会成为煤炭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行的煤炭企业成本核算体系却未能将其在煤炭企业成本核算项目中列示。

(三)现行煤炭企业的成本核算中没有准确核算人工成本,也未考虑煤矿退出成本。煤炭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煤炭生产工人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工作环境恶劣,但是工资水平却很低,工人的付出和他们收获极不成比例。目前成本核算规定只将工资、奖金和提取的职工福利费计入成本,而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职业病补助费和为全体职工缴纳的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计划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则计入管理费用。但是这些费用应当都是人工成本的组成部分,若计入管理费用,将会造成人工成本失真,企业管理费用虚增。煤炭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所有煤矿将来都会面临资源枯竭、停产关闭的结局。煤矿关闭时,需要大量的资金用于处理善后和安置人员。国有煤矿政策性破产时,由国家解决煤炭开采的退出成本问题。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该项成本将逐步由企业来负担,而现行的煤炭成本管理办法规定,企业不能预先计提退出成本,导致煤矿退出所需资金没有来源。

三、煤炭企业成本核算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一)界定产权,明晰资源成本。界定良好的产权,具有排他性、安全性、永久性和可转移性等特性,它是市场经济顺利运行的前提条件。对煤炭这种非可再生的战略性资源,大多数国家都通过立法确认其作为社会财富归国家所有,个人或者社会组织可以从国家那里取得探矿权和采矿权。在资源无主或产权不明晰的情况下,由于资源使用者对未来收益缺乏稳定预期,从而其贴现率较高,使其倾向于选择当期较高的开采率而忽视对资源耗竭的补偿。在资源无主的情况下,使用者相互争夺公共资源价值的行为还会导致租值消散(本来有价值的资源或财产,由于产权安排方面的原因,其价值或租金下降,乃至完全消失),大大增加社会成本。

(二)准确计量资源耗减成本。我国现行的会计核算方法,对资源耗减成本采用了不同的核算办法,如将探矿权使用费、采矿权使用费计入生产成本,而矿产资源补偿费则计入了管理费用。三者都是对资源耗减成本的补偿,却计入了不同的科目,所以很难全面了解资源耗减成本。另外,虽然探矿权使用费、采矿权使用费通过折耗的方式计入生产成本,但是辅助设备的折旧及操作费用也包括在生产成本中,所以不利于获得资源耗减成本的确切数值。所以,笔者建议设立“资源耗减成本”科目,专门用来核算资源的耗减成本,不论是探矿权使用费、采矿权使用费、探矿权价款和采矿权价款,还是矿产资源补偿费,在计提折耗或计算缴纳时,都计入该科目,归集自然资源开采企业对资源耗减成本的补偿数额。从该科目可以很清晰、准确地获得资源耗减成本的数值信息,并详细了解其耗减成本的补偿情况。笔者还建议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增加资源耗减成本的信息披露。由于煤炭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企业对资源的耗减成本进行补偿,而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这一信息,有利于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对煤炭资源耗减成本进行补偿的情况。披露时可以分项目进行披露,即成本补偿总额是多少、向国家缴纳的数额、企业自身计提的数额是多少、资源耗减成本计提的依据等。

(三)将环境成本纳入煤炭企业成本核算项目中。煤炭企业环境成本包括环境治理成本和补偿费用。建议设置“环境成本”一级科目,其下设“环境保护投资成本”、“环境恢复和治理成本”、“环境管理和教育成本”等二级科目进行核算。环境成本允许在煤炭成本中按一定标准计提,按实际需要据实开支,结余结转下年使用,不足部分直接在当年成本中列支。“环境保护投资成本”科目专门用来核算应予以资本化的环保设备、房屋、建筑物等环保支出。“环境恢复和治理成本”科目用于核算由于煤炭开采造成的空气污染、水资源破坏、土壤破坏、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破坏而发生的治理费用和治理人员工资、福利费等各项费用支出。“环境管理和教育成本”下设“管理成本”、“教育成本”两个明细科目。“管理成本”科目用于核算无法资本化的、又不属于环境治理的费用支出。“教育成本”科目主要分配归集对煤炭企业职工进行环境教育、培训所发生的成本。

(四)在煤炭企业成本核算体系中全面反映人工成本,并增加退出成本。针对现行煤炭企业的成本核算中没有准确核算人工成本的问题,建议把“人工成本”设定为一级科目,并调整其核算内容。然后在其下设立以下二级科目:“工资及奖金”科目核算工资和奖金;“劳动保护费”科目核算支付给职工却没有计入工资总额的费用;“工资附加费”科目核算工资总额提取的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职业病补助费、住房公积金等;“劳动保险费”科目核算按工资总额为职工缴纳的各种保险等。针对现行煤炭企业的成本核算中未考虑煤矿退出成本的问题,建议允许在煤炭成本中按一定标准计提退出成本,并按实际需要开支,结余结转下年使用,不足部分可直接在当年成本中列支。同时为了保证煤炭企业持续稳定发展,以适应企业改制发展的需求,在现行煤炭成本项目中设立“发展成本”科目,下设“生产建设基金”、“转产发展基金”、“人员安置补偿基金”等二级科目。

(五)制定完善的煤炭成本核算实施方案,并有序分步实施。煤炭企业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不可能一次全部解决。因为许多问题必须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在适当的时机才能解决。建议有关部门制定改革完善煤炭企业成本核算制度方案,统筹考虑各方面关系,兼顾各方面利益,充分考虑社会和企业的承受能力,积极稳妥地推进煤炭企业成本改革,统筹安排,分步实施。进一步提高煤矿职工艰苦岗位津贴标准,继续完善煤矿安全费用制度,建立起煤矿安全风险抵押金。煤矿企业应当采取自己力所能及的措施,尽可能完善会计成本核算,基本建立起煤炭企业成本核算体系和制度。总之,煤炭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必须加强成本核算和管理,并且必须坚持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即以成本核算为基础,以成本控制为主线,变传统的被动式成本核算管理为主动的战略成本管理,把成本核算、管理和控制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使成本核算和管理更好的适应企业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在煤炭企业跨越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四、结束语

总之,目前煤炭成本的内部成本外部化,造成了成本缺失,导致成本不能发挥作为补偿尺度的作用,深刻影响了煤炭资源生产和再生产问题,造成了对煤炭资源的过度开采和不合理使用。这种当代人为了自身利益而损害后代人利益的短期行为严重制约了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完善煤炭企业成本核算体系,外部成本内部化,有利于国家资源所有权益的维护、煤炭资源的有序合理开发与利用、煤炭企业的公平竞争、环境治理及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还将有助于我国煤炭市场调节作用的发挥,可以遏制煤炭在消费阶段的浪费,提高煤炭产品的使用效率,实现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华晓龙,李国平.我国非再生能源资源定价改革构想——基于使用者成本视角[J].人文杂志,2008,(3).

2.杨秋媛.基于煤炭完全成本的煤炭定价[J].经济管理,2009,35,(9).

煤炭开采概念篇7

1“绿色营销”的含义及在煤炭企业推行“绿色营销”的意义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类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环境,进行着最空前的经济建设。过度的资源消耗、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遭到了挑战,这就迫使人类不得不重新思考和认识人类自身的生存及发展方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绿色世纪”就应用而生,“绿色世纪”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指南。按照“绿色世纪”要求,经济社会发展中,一切活动都必须以“绿色”为主线,“绿色营销”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英国威尔斯大学肯·毕提教授在其所著的《绿色营销———化危机为商机的经营趋势》一书中指出:“绿色营销是一种能辨识、预期及符合消费的社会需求,并且可带来利润及永续经营的管理过程。”绿色营销观念认为,企业在营销活动中,要顺应时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注重地球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以实现企业利益、消费者利益、社会利益及生态环境利益的协调统一。从这些界定中可知,绿色营销是以满足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共同利益为目的的社会绿色需求管理,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的绿色市场营销模式。煤炭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容易产生环境污染,从理论与实践中总结出的黑色煤炭实施“绿色营销”的思维方式,是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较先进的思维方式和理念。因此,在煤炭企业推行“绿色营销”,是顺应时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可以做到“绿色营销是一种能辨识、预期及符合消费的社会需求,并且可带来利润及永续经营的管理过程”,从而达到地球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实现企业利益、消费者利益、社会利益及生态环境利益的协调统一。我国目前的很多地区应当前形势要求,正不断加大环保力度,尤其是针对煤炭市场,比如控制高硫煤进城,禁止燃煤锅炉在市区的使用,选用清洁能源如天然气等。这些政策的不断出台,表明煤炭产业正在朝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因此煤炭企业应尽早转变思想,顺应大势发展,采取措施,争取主动,率先实施,大力推广绿色营销,在这场变革中赢得发展先机。

2当前煤炭企业“绿色营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绿色营销”意识淡薄,营销手段缺乏创新

粗放的生产方式,必然带来的是陈旧的营销方式,多年来山西煤炭营销企业采用的营销方式仍然是过去传统的营销方式,手段缺乏创新。营销主体缺乏对市场的深入研究,更没有用绿色产品的理念去研究市场、引导市场,绝大多数仍是被动的沿用以往的营销方式和手段去应对早已变化的市场。缺乏对省内、省外经济发展、环境约束变化对煤炭产业发展制约的前瞻性预判,更缺乏对市场需求改变的能力。

2.2产品结构不新,“绿色营销”缺乏支撑

多少年来,山西煤炭产品一直以原煤为主,甚至在煤炭市场好的时候,煤质出现下降。近年来有的企业迫于市场疲软需求不足的压力,加大了煤炭洗选,但也仅仅是在灰分、硫分含量比和煤炭的发热量几个最基本的品质指标上做文章,增加了各类洗煤产品。煤炭产品结构单一,仍处于初级阶段,在2013年全省外销煤炭中原煤仍然占居50%以上的比重。在省内消费中,原煤加工品也不够丰富。在营销实践中,企业对绿色产品的开发认识不足,开发力度不够,大部分煤炭企业缺乏未雨绸缪的意识,而且对绿色产品缺乏了解。在很多企业中流行这样一种观点,就是认为绿色产品只能是农产品,不可能是工业品的意识。因此,绿色产品的发展不足,使得煤炭产品的“绿色营销”缺乏应有的产品物质支撑。

2.3绿色环保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引导不足

山西经济结构整体上调整缓慢,虽然经历了史无前例的煤炭资源整合,但长期以来一煤独大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在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中,煤炭采选业的增加值仍然占到55%,一个产业占如此之高的比重,目前在全国也是极少的。由于全省的经济支撑严重依靠煤炭业,这就使得对煤炭业的生产扶持等方面力度较大,而基于环境等等方面的约束要求相对放松。有关资料显示,前些年我省非法煤炭企业事故发生率曾一度占全省煤矿事故的75%,对于非法煤矿的非法开采,从中央到地方一直在付诸大力度整顿治理,但巨额利润的驱动往往导致地方政府部门在煤炭生产、经营环节放松监管,缺乏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意识,不注重从长远利益出发考虑环保和生态,造成多地煤炭过度开采。并由此造成了村庄、道路、农田的塌陷,水资源的损失等已非常惊人。

3煤炭企业实施绿色营销战略选择

煤炭企业的“绿色营销”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关键在于把绿色营销与传统的营销相结合,因此,必须大幅度提高认识,大角度转变思想,大动作推进绿色营销战略,以此带动生产营销的全面转型发展。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3.1转变思想,树立“绿色营销”理念

3.1.1转变思想努力塑造绿色企业形象战略。煤炭企业在塑造企业形象时,通过引入CiS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利用CiS来定位煤炭企业的绿色战略形象,可以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意识,提高企业自身保护能力。作为在“绿色营销”活动的主体,煤炭企业首先应当要在社会公众面前树立良好的绿色形象,才能使企业自己的行为具有感召力,亲和力以及说服力,那么这样就可以使企业以一种保护社会和生态环境系统的姿态,出现在社会公众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从而获得社会的支持和信任。此外企业还应当参与各种公益事务,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居住环境的回收和改善工作,主动和各科研单位各高校研究院联系,积极进行环境研究,自身积极治理废物利用,利用各种媒体宣传企业的绿色改造,使自己拥有煤炭“绿色营销”活动相称的身份。

3.1.2实施“绿色营销”策略煤炭企业实施“绿色营销”,应该顺应国家政策法规的要求与规定,在满足消费者绿色需求与社会利益的双重方面找到契合点,走一条适应企业发展,满足消费者需求,不危害社会利益的绿色营销道路。

3.1.3制定绿色营销战略计划人们在进行任何生产时候都会制定计划,煤炭企业的“绿色营销”也是如此。绿色营销战略计划就是在企业在进行战略规划时,“绿色营销”计划和环保投资计划等与“绿色营销”相关的计划应当考虑进去。企业的战略计划关系着企业的长远发展。煤炭企业必须制定可持续的战略发展计划来适应当前发展,特别是关于绿色营销的战略目标,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向着绿色方向发展,获得长远发展。

3.2开拓市场,了解煤炭绿色产品需求

3.2.1全方位深入研究市场结合经济、环境影响因素,对市场需求走向开展预判。研究市场不仅仅是煤炭企业要做,而且是宏观管理部门都需要开展的工作,在此方面,可充分利用太原煤炭交易中心辐射面广的优势,加大省内、外煤炭市场需求变化的动向研究;宏观管理部门应加强经济发展要求和环境约束可能对煤炭生产企业形成的影响等开展研究,为煤炭行业发展和煤炭生产企业提供指导和导向服务。

3.2.2生产的产品能满足“绿色营销”的需求随着环保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以及环保法律法规的日益健全,绿色、节能的消费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这是煤炭企业在产品开发方面需要重点考虑的一点。

3.2.3产品的生产及使用过程安全、环保、节能煤炭产品的生产应尽量做到节能、减排、降耗。产品的使用上要保证力所能及地降低“三废”的排放,将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

3.3创新“绿色产品”,开拓“绿色营销”渠道

3.3.1绿色资源和绿色产品的开发开发绿色资源和绿色产品首先要重视绿色煤炭产品的开发,绿色煤炭的科技含量是绿色煤炭产品的成败所在,从理论和实践数据上进一步证明在减少污染排放及净化空气方面绿色煤炭的价值和作用,与环保部门,相关科研部门进行合作研究,从而使绿色煤炭获得社会和舆论的认可。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实现煤炭资源的永续利用,在进行绿色营销时,开发绿色资源就显得十分重要。绿色资源开发的着眼点可放在:无公害、开发过程节能化、利用新的技术设备来提高资源的开发利用率;除了开发新的产品之外还要废物利用,尤其是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回收和综合利用。

3.3.2选择绿色销售渠道渠道是销售的重要环节,建立自己的绿色销售渠道才可以有效拓展绿色煤炭企业产品,扩大煤炭企业的产品市场占有率,提升产品的销售量,这是实施企业绿色营销的关键,比如企业可以创建绿色产品销售中心,开展形式多样的直销、现货、期货等交易营销方式。

3.3.3制定绿色价格在制定绿色煤炭产品的价格时,首先要形成一种“环境有偿使用”的观念,这种观念就是整个企业的生产成本当中应当包括企业生产经营当中环保方面的支出费用,即污染者付费。除此之外,还要明确绿色煤炭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积极洞察消费者的心理,采用“觉察价值”来定价,提高效益。

3.4强化实施管理,营造“绿色营销”氛围

3.4.1强化“绿色营销”的实施与管理建立一种企业环境管理的全新体系,提高企业的环境能动性,不断普及环境保护法,实行强制性管理。就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而言,煤炭营销领域引入新的营销新理论已是大势所趋。从新的营销理论不断提炼出符合实际煤炭营销的策略方法,使其规范煤炭销售市场,净化煤炭销售市场,使煤炭企业生产出更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我省煤炭企业应当积极主动学习和把握煤炭绿色营销,不断提升、不断创新,为煤炭营销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煤炭开采概念篇8

关键词:煤炭深部开展;保护煤柱;设计方法

煤炭是我国十分重要的矿产资源,在进行煤炭开采的过程中难度较大,往往需要煤矿工人深入到地下进行开采,开采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很多煤炭开采企业在开采的过程中为了提升煤炭开采的安全性,在开采的过程中会搭建煤柱,煤柱主要是指在进行煤炭开采的过程中不去开采的部分,这样能够对整个煤矿起到支撑的作用,能够更好地实现开采过程的安全。由此可见,本文对深部开采保护煤柱的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对于煤炭开采安全性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1.深部开采保护煤柱概述

1.1煤柱的相关概念

煤柱是在煤炭开采的过程中采用的一种安全保护形式,煤柱能够在应用的过程中很好地保护开采人员以及开采周边居民的安全。在进行煤柱搭建的过程中主要会采用两种方法,分别是:垂直断面法和垂线法,这两种方法能够在煤柱搭建的过程中很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因此在搭建的过程中被广泛地采用。

1.2设立保护煤柱的主要原因

煤炭开采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开采的过程中煤炭开采人员往往是在地下进行开采,同时在开采的过程中会对煤矿周边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煤柱能够在煤炭开采的过程中形成支撑的作用,保证开采人员和煤矿周边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目前,在开展煤炭开采的过程中煤柱是十分重要的安全保护措施,能够在搭建及使用的过程中得到安全的开采效果。

1.3保护煤柱设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很多采矿企业在进行保护煤柱搭建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煤柱的实际支撑作用。因为,目前在进行煤炭开采的过程中开采的深度在不断增加,在开采的过程中岩层和斜向移动角设计保护煤柱的过程中,留下的煤柱很多,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地下工作面的布置和相应开采工作的开展。因此,这种传统的方法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煤炭开采工作的开展,需要采用新的方法来开展工作。

2.深部开采保护煤柱设计的注意事项

2.1注意煤矿的整体开采深度

在进行煤炭开采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在开展开采工作的过程中应当注意煤矿的整体开采深度。我国进行煤炭资源开采的时间较长,开采的整体深度在不断加深,因此在进行煤柱搭建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煤柱的整体尺寸。在开展搭建工作的过程中应当以地表为基点,充分考虑到地表建筑对于煤柱的作用力,对于煤柱目前的变形情况进行分析,应当采用相应的计算对煤矿的煤柱状况进行分析。在进行计算和分析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微积分的方式进行计算,对于在不同深度下的煤柱的规格以及最大的承受能力进行分析,从而在进行搭建的过程中有所参照,进一步提升煤炭开采的安全性。

2.2注意煤矿的整体开采厚度

在开展煤矿开采和开发的过程中应当注意煤矿的整体开采厚度,因为目前在进行煤炭开采的过程中会出现地表沉陷等现象,这就使得开发厚度对煤柱的影响较大。在进行开发的过程中随着开发厚度的不断增加,会加剧地表的形变程度,会造成地面的移动。同时随着开发厚度的不断增加,搭建煤柱的尺寸也应当随之增加,但是煤柱的整体曲线在开发的过程中往往是随着厚度的增加趋于平缓,在进行计算和分析的过程中开采厚度为自变量、煤柱的整体宽度为因变量的一元二次方程分析方式。在开展相应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利用这个规律来开展煤柱的搭建工作,保证煤矿开采的安全性。

2.3开采过程中注意地表的移动与变形

在进行每款开采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地表的移动和变形,在成地表移动和变形的主要原因是低下矿物的开采导致周围岩层的位移与变形。同时,随着开采量的不断增加,开采区的空间在不断变大,这就导致开采区的顶部岩石发生一定的弯曲和变形,出现相应的层次分离,这会对开采人员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地表的移动和变形会形成恶性循环,这会影响到煤柱的设计方法。因此,在进行煤柱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在移动和变形影响下的设计,设计的过程中应当依据当地的地质状况,同时要进行相应的公式计算来开展设计工作,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煤柱的价值和作用。

3.深部开采保护煤柱设计的有效解决方案

3.1开发深度的有效解决方案

在开展煤柱设计的过程中应当依据整体的开发深度来采用有效的设计和解决方案,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煤矿开发的深度对煤柱的设计有着直接的影响。当开发的深度在1550米到1750米之间是,煤柱的宽会已经达到安全的开采深度,这时就不需要进行煤柱的应用了。因此,在开展设计的过程中应当依据具体的开发深度来设置解决方案,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发挥煤柱的作用。

3.2开发厚度的有效解决方案

在开展煤炭开采工作的过程中,随着矿产开采厚度的不断增加,煤柱的整体尺寸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在开展分析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煤柱尺寸随着厚度的增加而呈现出非线性的增长状态,从数学分析来看其呈现一种三次函数的关系,而并非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在开展开采工作的过程中,开发的过程中应当保持在一定的程度,开发的厚度达到一定程度是可以不设计煤柱,因为整体的开采过程中已经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3.3煤炭开采地表移动与变形的解决方案

在开展煤炭开采工作的过程中,印尼动感实现预测和计算地表的移动与变形情况,目前应用最多的方法是概率积分法。采用这种方法进行预测的过程中,能够对地表的移动和变形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这种方法能够适用于任何地形,使用起来十分方便,预测的精度非常高。在开展预测工作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电脑画出立体图像,这样能够更加直接地进行分析,这种方法已经在我国目前煤炭开采过程中被广泛地运用,能够有效地对煤柱搭建进行指导。

煤炭开采概念篇9

概述了建设煤炭绿色物流系统的重要性和构建煤炭绿色物流系统的主要内容,提出在大力提倡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煤炭企业应增强绿色运营意识,以获取可持续发展的广阔空间。

关键词:

低碳经济;煤炭企业;绿色物流;可持续发展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近年来一直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据着百分之七十左右,战略意义重大。煤炭物流促进了煤炭资源城市经济的发展,加快了社会资源流通速率,使得相关煤炭产品的价值增加。与此同时,煤炭物流活动又因其自身属性和现有生产条件限制,对环境造成了很多污染和资源浪费。如何实现煤炭物流绿色化、可持续发展,成为我们当今社会不得不面对并解决的问题。

1煤炭绿色物流的提出

绿色物流的概念最早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国际上对于环境问题的重视和物流活动自身的拓展。是指物流过程中避免对资源的浪费和减少对环境的损害,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来提高经济效率。它包括物流作业环节和物流管理全过程的绿色化,利用先进的物流技术来规划和实施各项物流活动。其实绿色物流就是把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结合统一起来,最终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煤炭物流包括供应物流,生产(开采)物流,销售物流,废弃物物流和回收物流,非绿色因素贯穿煤炭物流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因其煤炭产地与消费地相距远,以及煤炭自身的特性,在物流活动中抛洒现象严重,而且煤炭生产过程会对环境造成一些污染。为了降低煤炭物流过程中的损耗,并且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我们可以采用绿色开采和绿色配送,这样可以更加合理的配置企业的资源,以便达到更高的资源利用率并取得更多的经济收益。而煤炭绿色物流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低碳经济下煤炭企业绿色物流的机遇

近些年来,我国针对煤炭企业颁布、实施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不仅加大了扶持力度,而且更加明确了政策指导企业发展的方向。这些政策使得煤炭企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为煤炭企业构建绿色物流系统指明了方向,为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机遇,为环境的治理保护提供了保障。我国在物流基础设施方面,企业通过科学合理地进行物流园区的规划,让附属设施日益成熟和完善并且更加的实用。铁路、水路、公路、航空等交通状况也得到了空前发展,让企业的物流运输更加便利。在电子信息系统日益发展的今天,在运输、储存保管、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方面逐渐形成标准化、电子化及自动化,促成信息流转速率加快,特别是跨地域、跨企业的连接信息的实时传送和处理的实现,使得物流信息使用效率剧增。随着人类对保护环境意识的增强,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等观念不断增强和走向成熟,人们对物流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物流自身环境的认识和改善解决污染意识也逐渐增强,绿色产品、绿色标志、绿色营销、绿色服务和绿色物流等观念日益走进了人们的心中。人们往往会抵触那些不利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的企业经营活动,特别是针对能耗高、污染重的煤炭企业。具体到煤炭企业的绿色物流,就是要从煤炭企业自身的产品出发,合理规划网点及配送中心、优化配送路线以提高运载效率和降低运输路程,使用新能源等绿色运输工具,降低废气排放以减少环境污染。实行封闭式运输、储存等以避免煤炭扬尘,并且去利用先进物流技术来提高物流活动效率,这样通过提高经济效益和对环境的影响来进行绿色物流。

3煤炭企业绿色物流系统构建

煤炭想要从“黑色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变,煤炭去完成绿色化的进程,煤炭绿色物流系统的构建是关键所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如果不能够解决煤炭的污染问题将会影响企业和城市形象并且影响经济的增长。也就是说,煤炭的绿色化将会决定煤炭企业未来的地位和前途。绿色煤炭经济包括三部分,绿色开采、绿色物流和绿色燃烧。而绿色物流又是贯穿于整个物流经济中起支撑作用的环节,生产设备进入矿区和煤炭产品最终到达客户的手中,都需要物流的连接。所以,绿色煤炭经济是以绿色物流为基础的,煤炭绿色物流也是煤炭绿色化的关键所在。煤炭绿色物流系统中不仅仅有煤炭生产企业、集团,而且还包括政府和公众。煤炭物流系统是煤炭企业和社会各界之间的纽带,是和社会频繁接触的媒介,所以政府和社会公众在煤炭绿色化的过程中不应该是旁观者的角色,而应该作为主体去参与到煤炭绿色物流的系统的构建中来。我们需要政府去建立起环保监控体系、制定相关绿色物流法规,提供煤炭物流相关工作的指导和监控,不能依赖于企业自觉性和社会责任感,而应该加强外部对煤炭企业的监督和控制。社会公众作为环境污染的直接接触者,受污染危害最严重,他们也应该加入到煤炭绿色物流体系的监督中来,建立绿色物流系统不是某个企业自身的责任,它应该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义务和责任。煤炭绿色物流系统构建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起一个可循环发展的经济系统。煤炭经济的循环发展是煤炭企业的必由之路,而要实现煤炭的循环经济,物流系统是绿色煤炭的重要的基础和保障。①绿色煤炭物流系统即满足了循环经济的要求,它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破坏,有效的改变了煤炭企业在社会各界中的印象和观感,同时作为输送物资的载体,它提供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可能性。②绿色物流系统可以减少物流物资的投入,减少浪费,降低废弃物的污染排放,提高使用效率和管理效率,从而大大降低煤炭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成本。③煤炭企业的经营发展的道路被拓宽。物流阶段所涉及的许多过程都可以将废弃物回收、再利用,这样可以提高材料回收率和再利用率,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也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4结束语

保护环境,节能减排是每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煤炭企业对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加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煤炭产品的污染问题给企业和社会均造成了极大的困扰,而煤炭企业绿色物流系统的构建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任务,而且是一项复杂多变的社会工程,不仅需要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污染,而且还必须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结合自身实际,适时调整改变低碳运营思路。因此,推动煤炭绿色物流发展是企业和社会必然的选择,也是兼顾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环保,实现社会和企业双赢的必由之路。

作者:杜家瑞高宇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李爱彬,刘薇.煤炭绿色物流系统构建研究[J].煤炭工程,2012,(12).

[2]栾锐.基于循环经济的煤炭企业绿色物流发展战略研究[J].煤炭技术,2013,(12).

[3]管小俊.煤炭物流运输网络绩效评价研究[J].物流技术,2011,(8).

[4]张爱敏.煤炭物流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现代商业,2012,(3).

煤炭开采概念篇10

关键词:煤炭博物馆,旅游体验,旅游感受

 

一、中国煤炭博物馆的发展概况

中国煤炭博物馆于1989年在山西太原落成,1993年6月以大型实物与现代展示方式相结合的模拟矿井建成,2000年9月,首期征集陈列展对外展出,2003年5月二期基本陈列布展完成并对外开放,2009年5月,中国煤炭博物馆三期基本陈列暨精品馆工程竣工,并正式对公众开放。经历了20多年的不断发展更新,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一级煤炭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诸项殊荣集于一身。煤炭博物馆在发展中既重视保持和扩展传统教育、展览功能的发挥,又顺应当今休闲时展的需要,努力挖掘旅游休闲功能,强化游客的旅游体验。

二、中国煤炭博物馆旅游体验的特色

旅游体验是指游客在旅游目的地游览过程中,调动多种感官而获得的因人而异的旅游感受。当今博物馆发展越来越重视旅游功能的开发,越来越重视游客需求和旅游体验,以增强自身的旅游吸引力。中国煤炭博物馆在结合自身优势挖掘特色旅游体验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尝试。

1、传统与现代展示方式结合,旅游寓教于乐

煤炭博物馆展馆由序厅、煤炭生成馆、煤炭与人类馆、四维动态影厅等展厅组成。传统展示方式主要通过精美图片,珍贵藏品,详实解说使游客能够清晰了解煤炭如何形成,古代到现代不同时期挖掘技术的改进,煤炭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等。为了弥补传统静态展示方式的不足,煤炭博物馆结合采用现代化的动态展示方式,例如,4D影院通过震动、刮风、雨雪、烟雾等特殊效果使游客置身于亿万年前煤炭形成的场景之中,身临其境的真切感受使游客既增长知识又获得愉悦体验。

2、地下模拟矿井设计,旅游体验难忘

煤炭博物馆旅游体验的最大亮点就是拥有亚洲最大的地下模拟矿井,这也是游客在博物馆之旅中最具特色的体验项目。地下模拟矿井设计通过大量实物原型真实再现我国古代、近代、现代煤炭开采的不同技术手段和煤矿工人艰辛的劳动场景。游客搭乘电梯下到井下,佩戴好矿灯乘坐矿井小火车穿梭于巷道,展开了新奇神秘的地下矿井探寻之旅。通过游客的亲身体验和导游的细致讲解,游客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时代条件下采矿技术手段的发展革新,同时更加深刻的体会到煤矿工人危险的工作环境和艰苦的工作条件。

3、导游全程陪同讲解,监管服务质量

游客购票进入煤炭博物馆参观游览,博物馆会将分散的游客相对集中,安排专职导游进行全程陪同讲解。经过导游耐心细致的讲解使陌生枯燥的煤炭知识变得灵活生动。导游与游客之间通过启发式、问答式的讲解方式,吸引游客注意力,增加旅游兴趣。同时,为了强化对导游服务水平的监督管理,游览结束后博物馆要求每位游客对导游讲解水平和服务态度,博物馆服务设施等方面给予评价并提出意见。使游客感到博物馆重视对自身服务质量的客观评价和不断改进。

三、中国煤炭博物馆旅游体验的不足

1、馆体外观充当广告媒介,降低游客良好印象

煤炭博物馆外部馆体被巨幅的广告条幅包裹。与鲜明醒目位置的太阳能、汽车等广告条幅相对比,煤炭博物馆自身的标志及宣传条幅不能吸引游客注意。仅从外观的第一印象游客很难将它与部级的博物馆相联系,博物馆实际形象与游客心目中的期望形象存在一定的落差,游客会产生一种失望情绪,进而对煤炭博物馆产生不良的第一印象。因此,煤炭博物馆在开展多样化经营增加经济收益的同时,一定不能以影响自身品牌形象作为代价,否则,就会得不偿失。论文格式。

2、特色旅游纪念品开发设计不足

煤炭博物馆不仅要努力提高游客参观游览的旅游体验,还应该结合自身特色开发设计不同系列、不同档次的旅游纪念品。论文格式。随着科技的发展煤炭的相关衍生品种类繁多、层出不穷,很多产品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但是,目前煤炭博物馆开发的旅游纪念品主要以煤精工艺品摆件为主,旅游纪念品种类单一,开发设计理念滞后,游客购买兴趣不大,带动产生的经济效益非常有限。因此,调查了解游客需求,以煤炭相关产品为载体,开发不同系列的旅游纪念品方面仍然大有可为。

四、提升中国煤炭博物馆旅游体验的建议

1、深入挖掘特色优势,建立煤炭文化交流中心

煤炭博物馆座落于煤炭资源丰富的山西省太原市,作为部级的煤炭行业博物馆,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具有地域优势、资源优势、技术优势,通过挖掘煤炭文化,拓宽经营思路,把煤炭博物馆建设成为集教育公众、藏品保护、文献收藏、旅游休闲、技术交流、会议会展为一体的煤炭文化交流中心。在开发完善基本职能和旅游功能的同时,应该加强与煤炭单位、煤炭企业、煤炭研究院所的交流与合作,争取承办更多相关行业的学术研讨、企业合作、技术交流等会议展览活动。使煤炭博物馆既作为一个行业合作交流的平台,又能够不断跟进行业最新技术动态。逐步将自身建成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煤炭文化交流中心。

2、加强与煤炭企业交流,探索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

煤炭博物馆作为企业管理的事业单位,应该进一步强化与企业的交流合作,探索兼顾双方利益的共赢合作模式。将自身建设成为既体现山西煤炭企业良好形象,又及时反映煤炭企业的一线实践工作经验和煤炭行业技术的发展更新。比如,可以考虑在游客较为集中的旅游旺季,煤炭企业安排富有实践经验的工作人员到煤炭博物馆结合工作实践为游客讲解现代煤炭企业的生产技术,煤炭开采中的安全隐患及防治,煤炭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等知识。

3、开发设计不同系列,不同档次的特色旅游纪念品

旅游纪念品的适度开发设计,不仅能够增加博物馆的经济收益,而且可以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论文格式。因此,煤炭博物馆开发设计不同系列,不同档次的旅游纪念品不仅必要也是必须的工作内容。特色旅游纪念品开发设计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旅游纪念品应该体现与煤炭相关的特色,切不可跟风模仿出售质量差、到处可见的雷同性产品;第二,开发中需要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动员大家出谋划策提供不同的视角和观点,从中选出既有创意又可操作的项目;第三,切不能仅仅根据自身的好恶,一定要调查了解游客的兴趣爱好,也就是说,开发产品需要紧贴市场需求;最后,开发设计的旅游纪念品应该较好的结合实用性、艺术性、便携性的特点,开发适应不同消费阶层的层次化、多样化的旅游纪念品。

总之,中国煤炭博物馆在发挥其传统功能的同时,积极探索开发旅游功能,通过传统与现代展示方式结合,设计地下模拟矿井等形式,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增强了旅游感受,加深了旅游印象。相信经过进一步的深入开发,通过建立煤炭文化交流中心,探索与煤炭企业互利共赢合作模式,开发特色鲜明的旅游纪念品等,能够带给游客更加满意、难忘的旅游体验。

参考文献:

[1]周海,胡高伟.中国煤炭博物馆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J].山西政报,2003(8).

[2]黄政.模拟煤矿游[J].科学之友,2005(2).

[3]中国煤炭博物馆[eB/oL].coalmus.org.cn.

[4]刘珺.提升博物馆旅游体验的几点思考[J].经济师,2009(12).

[5]李天元.旅游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