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概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1:02

农产品质量安全概论篇1

 

随着中国农产品交易市场的发展,农产品的交易额越来越大。当前中国农产品流通中每年经由批发市场实现的交易额为3万多亿元,约占农产品流通总量的80%。批发市场是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在农产品交易市场中除了采购商与供应商这一对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以外,农产品供应人员与农产品质量检测人员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重要,尤其在当前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危及民生、阻碍农业发展、影响农民增收的重大问题[1]。《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农产品批发市场应当设立或者委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对进场销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进行抽查检测;发现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应当要求销售者立即停止销售,并向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农产品销售企业对其销售的农产品,应当建立健全进货检查验收制度;经查验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不得销售[2]。

 

因此对农产品的质量进行有效的质量监管是农产品质量检测人员的重要职责,他们的工作有利于农产品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创造一个让消费者放心的消费环境,达到生产者与消费者双赢的结果。

 

由于农产品质量原因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然而对所有的农产品都进行质量检测又不现实,如何以尽可能少的检测成本提高农产品的质量进而保证食品安全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根据农产品交易市场的特点,本研究把博弈论中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应用在确定农产品的质量抽检概率的策略选择上,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着重探讨农产品检测人员与农产品供应人员之间的博弈,为农产品质量检测人员制订科学合理的农产品检测方案提供理论参考。

 

1研究现状

 

已有不少学者应用博弈论模型分析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中涉及到的多方利益主体,从农产品供给与需求的角度来看,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涉及到的利益主体主要有消费者(需求方)、生产者(供应方)以及检测人员(第三方监管者)。冯忠泽等[3]将博弈相关者分为农户、企业、消费者和政府4个方面,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利益相关者的博弈模型,得出在当前中国农产品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难以实现安全的农产品供给。为确保农产品消费的安全,需要采取第三方(政府)的介入,实施市场准入规则,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的建设,同时加大惩罚力度等一系列措施。吴修立等[4]着重从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博弈及生产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博弈来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得出信息不对称会产生“柠檬效应”,从而使整个社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也会随之严重下降。杨晓明[5]通过博弈模型得出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中国政府可以通过补贴机制和质量鉴别机制的组合运用来影响市场农户的行为选择,从而实现农产品质量的提高。李中东[6]采用演化博弈论方法,分析了生产者之间、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以及生产者和政府监管部门之间相互作用时的策略选择行为,提出一要减少生产者的违规收益,严厉处罚并提高其生产成本;二要引导消费者增加对安全农产品的需求;三要加强对监管者的再规制,提高其监测能力、监管频率。靳文学等[7]通过运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农产品质检中心与农产品生产者(企业)的博弈进行了分析,也得出对生产者违规生产加大惩罚力度和降低农产品检测成本的结论。李宗泰等[8]通过博弈模型探讨了收入、成本和罚款的比较是生产者和质量检测者的博弈选择的决定因素。钟真等[9]在研究一次性市场交易博弈中强调了由于信息不对称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被迫承受较低的农产品安全境况,因此提出要依靠不断完善的监管部门及行业协会介入,采取有效政策保证农产品的安全供给。另外,童兰等[10]通过博弈论分析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认为在建设初期政府需要采取强制手段以避免农产品生产者陷入“囚徒困境”,同时也得出政府的惩罚力度以及监督成本大小是影响农产品生产者策略选择的主要因素。

 

这些研究表明,中国农产品安全的诸多环节利益博弈存在不均衡现象,农产品的供应人员总是倾向于提供劣质农产品,让消费者处于农产品消费危机之中,为此大多数学者都着重强调了要大力发挥农产品质检人员(质检机构或政府)的作用(惩罚)。因此厘清农产品安全中农产品供应人员与农产品质检人员间的复杂的利益关系,分析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策略,衡量科学合理的惩罚机制,对提高中国农产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基本假设

 

在农产品交易过程中,农产品在面向消费者之前首先要和农产品检测人员打交道,农产品供给人员向市场提供合格的农产品,检测人员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其他相关要求的规定对农产品供给人员提供的农产品进行检查。各参加者的根本利益都是保证整个消费过程正常完成。但是,由于农产品供给人员与农产品检测人员所追求的经济目标并不完全一致,并不排除农产品供应人员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有可能违背职业道德,做出提供劣质农产品的行为。而质检人员作为理性的经济人(行为动机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是为了得到经济报酬),有可能在质量检测过程中“偷懒”以节省检测成本,导致出现农产品质量不安全的结果。因此,在农产品检测的过程中,农产品供应人员与检测人员往往形成了关于农产品质量控制的博弈。农产品供应人员既有提供劣质农产品的机会主义动机又担心被农产品检测人员检查出来而受惩罚,而农产品检测人员既有“偷懒”以节省成本的动机,又担心因发生食品安全事故而受到惩罚(消费者不满、公信力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农产品交易市场需要利用农产品供应人员和农产品检测人员之间的博弈,既能保证农产品的安全供应,又能减少农产品质检的成本。

 

据此提出以下假设以便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人员与农产品供应人员博弈模型[11]。

 

假设一:博弈的参与者即农产品质量检测人员博弈方a与农产品供应人员博弈方B。假设两者都是经济人,同时农产品质量检测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假设二:农产品质量检测人员对农产品的质量控制受到了资金和人员的约束,难以对农产品供应人员的每一批农产品进行全面检查。在这里,博弈方a对于农产品的检查有两种可供选择的行为策略:x1是对农产品进行质量检测,x2是不对农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可以理解为a={检测,不检测}={x1,x2}。

 

假设三:由于农产品质量检测人员不能检测和检查全部的农产品质量,农产品供应人员在机会主义的驱使下,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有可能提供劣质的农产品。在这里,博弈方B有两种可供选择的行为策略:y1为提供合格的农产品,y2为提供劣质的农产品,可以理解为B={提供合格的农产品,提供劣质的农产品}={y1,y2}。

 

假设四:在行动顺序上,认为两个博弈方同时选择行动,即认为这是一个静态博弈。同时,每个博弈方对博弈对手的行动策略都有准确的了解,即博弈方的信息是完全的。

 

基于以上的4个假设,本博弈模型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

 

3博弈模型建立与分析

 

3.1博弈模型建立

 

支付矩阵是用来描述农产品质量检测人员和农产品供应人员的策略和支付的矩阵,他们两者的利润或效用就是支付。从收益和成本两个方面来设定博弈模型的参数。

 

各博弈方收益值的建立:令Zi为第i个博弈方的收益值,其中i=a,B。当博弈方a选择对农产品进行检测时,每一次的检测检查的成本为m(m>0);当博弈方a选择不对农产品进行检测时,他就不需要付出任何成本。若博弈方B选择提供劣质的农产品而没被发现质量问题,则获利为n(n>0),若博弈方B被查出农产品有质量问题,不仅要收回其获利n之外,还要追加n的k倍的罚款,罚款的收益归博弈方a。

 

根据以上假设,得到不同纯策略组合下两个博弈方的收益矩阵模型,见图1。

 

3.2博弈模型求解

 

3.1.1纯策略纳什均衡当kn>m时,该博弈模型是一个非对称的非零和博弈。假设农产品供应人员选择“提供劣质的农产品”的策略,那么对于农产品检测人员来说,最好的策略是选择“检测”,这样不仅可以完成自己的任务,还可以得到额外的收益。但是,当农产品检测人员选择“检测”时,农产品供应人员的正确策略是“提供合格的农产品”而不是“提供劣质的农产品”,既然农产品供应人员“提供合格的农产品”,当然农产品检测人员选择“不检测”比较合算,而农产品检测人员偷懒“不检测”时,农产品供应人员在利益的驱使下,会”提供劣质的农产品”......在这种因果循环下博弈永远不可能停止,无论从哪里开始都一样。因此这个博弈在一次性博弈中既没有自动实现的均衡性策略组合,也无法预测博弈的结果,换句话说是我们无法通过“划横线法”找到农产品质量检测博弈的纯策略纳什均衡。

 

3.1.2混合策略纳什均衡在博弈不存在纯策略纳什均衡的情况下,就要考虑该博弈是不是属于混合策略纳什均衡。在一般情况下,农产品检测人员检查某批次农产品的质量的概率是α(0≤α≤1),农产品供应人员提供合格的农产品的概率是β(0≤β≤1),建立混合策略下的收益矩阵,如图2所示。

 

若给定β,农产品检测人员选择检测(α=1)和不检测(α=0)的期望收益分别为:

 

Ua(1,β)=-m×β+(kn-m)×(1-β)

 

=kn-knβ-m

 

Ua(0,β)=0×β+0×(1-β)=0

 

令Ua(1,β)=Ua(0,β),得:β=1-■

 

从上式可以看出,农产品供应人员混合策略的纳什均衡是以β=1-■的概率进行策略选择。如果农产品供应人员提供合格的农产品的概率是β<1-■,此时农产品检测人员最优策略选择是“检测”;如果农产品供应人员提供合格的农产品的概率是β>1-■,此时农产品检测人员最优策略选择是“不检测”;如果农产品供应人员提供合格的农产品的概率是β=1-■,此时农产品检测人员就会随机选择对农产品进行检测或是不检测。

 

同理,若给定α,农产品供应人员选择提供优质农产品(α=1)和劣质的农产品(α=0)的期望收益分别为:

 

UB(α,1)=0×α+0×(1-α)=0

 

UB(α,0)=-kn×α+n×(1-α)=-knα-nα+n

 

令UB(α,1)=UB(α,0),得α=■

 

从上式可以看出,如果农产品检测人员对农产品进行检测的概率α<■,那么农产品供应人员的最优选择为提供劣质的农产品;如果农产品检测人员对农产品进行检测的概率α>■,那么农产品供应人员的最优选择为提供合格的农产品;如果农产品检测人员对农产品进行检测的概率α=■,农产品供应人员会随机选择提供合格的农产品或是劣质的农产品。

 

在此博弈中,农产品供应人员分别以β和1-β随机选择提供合格的农产品或是劣质的农产品,农产品检测人员分别以α和1-α来选择检测与不检测时,博弈双方都不能通过改变策略或是概率来改善自己的期望收益,因此构成混合策略的纳什均衡,这也是该博弈惟一的纳什均衡,即(α=■,β=1-■)。

 

4小结与讨论

 

要解决农产品交易市场的农产品安全问题,改变农产品交易市场信任机制失效的状况,就必须全盘考虑农产品的属性特征、农产品交易市场的结构特征以及安全农产品的供应过程这三大方面的相关因素,从上文混合策略博弈模型的结果出发,控制纳什均衡的结果与农产品检测概率α、优质农产品供应概率β、检测成本m、提供劣质农产品所得收益n、惩罚系数k的条件,从而使农产品交易市场有效地发挥其功能。

 

4.1加大检测力度

 

在检查成本m、惩罚系数k不变的情况下,农产品供应人员提供劣质农产品的收益n越大,越能驱使农产品供应人员提供劣质的农产品,相应地,检测力度也会加大,这样农产品供应人员提供劣质的农产品的可能性就越小,反之越大。因此要提高农产品抽检频率,加大农产品监测力度,从而减少提供劣质农产品的概率。为此,政府有必要加强管理,形成上下贯通的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网络体系,进一步加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力度,加强农业综合执法,确保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发挥作用。

 

4.2提高惩罚力度

 

在检查成本m和提供劣质农产品所得收益n既定的情况下,惩罚系数k越大,对农产品供应人员的震慑力越大,农产品供应人员提供优质农产品的可能性越大,也就意味着农产品供应人员提供劣质农产品的可能性就越小,反之越大。于2013年5月4日实施的《食品安全法》明确提出,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从严量刑;不仅进一步加大了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打击力度,而且增强了司法实践的可操作性。在2014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质检总局副局长刘平均提出,中国现在在罚款的额度上,也不断修改法律法规,加大处罚力度,要真正能够起到震慑违法犯罪分子的目的。

 

4.3减少检测成本

 

在惩罚系数k和提供劣质农产品所得收益n既定的情况下,检测成本m越小,农产品供应人员提供优质农产品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越小。为此政府可以制定农产品检验检测机构的合理收费标准。以上海市为例,在开展农产品监督检验时,政府的有关农产品监督检验机构在对所监测的对象进行检验后,如果没有发现超标物质,则检验检测的费用就由政府负担;但如果在检测对象中发现了超标物质,则有关费用就要由被检对象来负担,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检测成本。

 

虽然农产品供应人员与农产品检测人员的行为决策并非如此简单,但可以肯定的是:惩罚力度加大,对农产品供应人员的威慑力就越大,也就意味着农产品供应人员提供劣质农产品的可能性就越小;另外,如果能够降低农产品检测人员的检测成本,减少不对农产品进行检测的概率,也能增加农产品供应人员提供合格农产品的可能性。

农产品质量安全概论篇2

[关键词]农户信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结构方程;风险防控

[中图分类号]F3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3)11-0095-02

[作者简介]姜莉(1977-),黑龙江哈尔滨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文化经济学。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农产品质量安全道德风险及其风险规避问题研究”(13YJC790085)。

一、引言

保障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除了需要国家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进行规范与指导,还需要考虑农户行为影响因素。由于农产品市场机制存在失灵的可能性,因此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既不能仅诉诸于制度,也不能完全交给市场。本研究选取黑龙江省数据,从制度和流通主体视角出发,结合理论和实证研究,以农户信用为研究对象,研究我国农产品生产问题,以减少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生。

二、相关研究概述

从市场视角研究食品安全问题始于20世纪80年代。自KatherineClancy(1986)首次提出食品安全问题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目前,国外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1农户产生道德风险的动机解释。这些研究从经济学视角寻找农户非安全生产道德风险的来源与动机。如Sheriff(2005)等学者通过对美国农户进行典型案例分析后认为,投入品间的替代弹性、政府标准的异议,以及自然环境的不确定性都会使偏好于风险规避的农户产生道德风险。同样,Starbird(2005),Bontems(2011)等学者也通过调研得出,安全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不对称是激发农户非安全生产道德风险产生的重要因素。2农户道德风险的衡量。国外多数学者认为,农户道德风险发生概率的差异取决于农户的风险偏好,风险规避型农户的机会主义行为较少发生,因此衡量农户道德风险应观察其保留效用值(Clancy,1986;Dubois,2011)。如norbert(2004)等学者针对美国农户在政府规制下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其风险行为进行政策模拟,指出规制强度与农户道德风险的发生呈负相关,农户道德风险发生概率随政府规制强度不断调整。3农户道德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这些研究多侧重于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来寻找影响农户道德风险的具体因素。如Ramaswami(2003),Dubois(2010)通过对个体农户行为进行观察,认为保险契约的完备程度、农户风险偏好类型是影响农户道德风险的重要因素。同样,mitchell(2010)等学者也对农户安全生产意愿进行了分析,认为降低安全技术采用成本、提高监控审查频率有助于减少农户道德风险的发生。

三、结构方程分析与数据检验

本文梳理了国内外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研究,通过采用问卷与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对黑龙江省农户进行了调查。我们采用李可特5点法设计问卷,对陷阱问题进行了筛选,共回收392份有效问卷,还实地走访了哈尔滨市团结镇、松北镇等城郊地区农业生产者以及润恒国际食品交易中心的农户,以期获取黑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道德风险的详细资料。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equationmodeling,Sem)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因子分析对所得结果的真实性进行论证,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加强我国农户信用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

本文基于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渠道权力等理论,通过对我国农户信用状况进行分析,选出的检验变量指标分别为制度供给、示范效应、实施主体自我效用考量、农户道德失范成本、误导性市场导向、渠道选择自由度、侵略性渠道权力、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四、加强我国农户信用建设的措施和途径

(一)加强宣传,营造生产安全农产品的环境

为了避免农户因缺乏农产品质量安全常识而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并更好地引导农户生产出令消费者放心的安全农产品,应加强舆论宣传力度,在已有的纸质媒介的基础上,多通过广播电视节目、专家讲座以及开通免费咨询电话等方式,提高农户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思想认识,唤醒农户的社会责任意识。基层组织应该把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作为推动农业发展工作的核心内容,着力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农户介绍、推广安全高效的农业生产技术,避免农户由于文化水平和技术等原因所导致的无意识的不安全农产品生产。

(二)完善制度体系,实现制度执行常态化

制度包括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和实施机制。现实问题越是复杂,越应该加强正式制度的约束和实施机制的运行。制度约束属于外部控制力量的范畴,利用外部控制力量、加强制度约束是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道德风险问题的必要且重要的手段。应对我国目前已有法律法规中存在的漏洞进行填补,形成一套完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体系,从而避免制度缺失,这是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道德风险防控的关键。

(三)规范制度细节,保障制度内容科学性、实用性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的弱实用性主要反映在四个方面:一是标准的立项不能快速反映市场变化和需要。二是某些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覆盖面窄。三是部分标准规定过严,脱离我国实际情况。四是标准制定缺乏验证。因而要制定具有真实指导意义的规范化指标,在数量和质量上同时落实各项安全标准。首先,对农产品标准进行量化标示,如农药使用量等各项指标的具体数量。其次,在质量方面,应加强各项标准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前瞻性。

(四)打破制度供给垄断,决策主体实现多元化

在实际调研过程中,多数农户认为在制度出台的过程中,应积极主动地邀请有关的农业组织或个人参与正式制度的补充细化,避免制定的标准与实际状况不相吻合。要充分尊重这些组织或个人的意愿,为其设立相应的权利。同时,鼓励其设立组织内管理制度,形成行业内、组织内的自律。

[参考文献]

[1]DavideDowalltheRoleandFunctionofUrbanLandmarkets[J]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1993,67(4)

农产品质量安全概论篇3

关键词:安吉白茶;绿色营销;品牌经营

1.湖州市安吉白茶的概况

安吉地处天目山和龙王山之间的盆地,它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长年温度较低,空气湿度较大,加上土壤中富含植物生长所需的镁和钾等微量元素,使得生长在安吉这片土地上的“白茶”有了“清幽沁心,香味浓郁,汁液丰沛”的特点。安吉白茶自1982年被当地农业局的研究人员发现后,经过4年的探索,通过无性繁殖,栽培出了幼苗。但由于农民朋友对白茶知识的缺乏及宣传力度的不到位等原因,农民并不都支持白茶的耕种。最后政府坚持“将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原则,通过补贴和培训等措施,几经周折,终于使白茶获得了好的发展。直至2012年,在安吉县的白茶种植面积达到116.6平方千米,年产量786吨,产值7.35亿元,安吉白茶为全县农民人均增收2935元,增收比重占据了全县农民人均总收入的近30%。而如今,安吉白茶已经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建立起了自己的品牌。

2.绿色营销策略简述

随着现代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简单的物质享受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开始寻求一种更健康、自然的生活品质。基于消费者这种心理,一批批绿色产业应运而生。那么,对企业而言,绿色营销的概念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它打破了传统的营销格局。关于绿色营销的概念和模式,许多专家学者都有定论,从他们的定论中,笔者总结出绿色营销策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以环境保护为宗旨,二是以绿色文化为价值导向,三是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营销的出发点。只有将环保、消费者、文化、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才是真正做到绿色营销。

3.环境保护策略

安吉人知道,种植白茶的收入,是其他绿茶收入的两三倍。这样的利润诱惑,使得很多农民想多种些。但是政府明文规定:安吉县的白茶种植面积必须控制在10万亩以内,任何人不得擅自扩张种植,而且不允许破坏树林、抢占耕地面积来种植白茶,非白茶生长的地域也不允许种茶等。所以安吉人深谙,白茶的品牌构建容易,维护不易,更应该在环境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开发和经营。

4.企业的品牌路径

建造品牌有两点:一是质量过硬;二是好的宣传,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在质量方面,我们知道,种茶需要严格的工序,任何一道工序的错乱或者缺失都会让茶叶的质量达不到标准。

在过硬的产品品质基础之上,“安吉白茶”更是注重其品牌的构建与经营。从2009年起,安吉白茶过五关斩六将,顺利获得商标、著名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驰名商标、名牌产品等的申报及认定,这为安吉白茶的品牌的打造打好了基础。

接着,安吉白茶着眼于自己产品的特色,如资源独特、营养特殊、生产环境得天独厚等,在产品经营方面做起了文章。它采用“双商标模式”,将“安吉白茶”作为母商标,即证明商标,将商品商标作为子商标。母商标用来构建品牌效应,子商标为“安吉白茶”协会的成员,拥有白茶的生产、出售等,并承担一定的职责。不仅如此,安吉白茶还有会员制度,而且还不断培育新的子企业、子商标等,即我们理解的“加盟”,通过“加盟费”获取一定数额的利润,并且在此基础上使“安吉白茶”的商标覆盖面更广,为更多人知晓。

5.挖掘白茶的文化底蕴

传播学理论中曾提出“文化消费”的概念,笔者认为,即在物质享受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生活需求之时,更高层次的文化消费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的消费重点不再只是消费本身,更多的是消费本身体现的文化性。

宋徽宗精于茶道,曾写道:“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偶然生出,盖非人力所能致。”这说明白茶曾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也是其品牌推广的基础。当然,白茶的文化底蕴不仅仅存在于人文诗歌之中,还应通过安吉人更多地去挖掘、去创造,使安吉白茶的绿色营销走得更远、更完美。

参考文献:

[1]钱杭园,杨小微,孙文清.“安吉白茶”的品牌构建及其特点[J].农家之友(理论版),2009(09).

[2]李余梅.基于绿色消费的绿色营销策略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1):78―79.

农产品质量安全概论篇4

食品安全越来越多出现在人们的话题中,也成为越来越沉重的话题。吃什么安全?怎样防患?这是民之事,国之事。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中国绿色食品事业的开创者,我国首任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主任、中国绿色食品协会原会长,国家食品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刘连馥先生。

记者:刘连馥先生,您好

刘:你好!

记者:老朋友了,就不客气。直接进入话题了。近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出,食品安全形势严竣,请问您怎样看待这个关乎国计民生问题?

刘:我认为食品安全必须重视。虽然当前食品安全形势严竣,但是一定是可以解决的。食品安全实际是两个安全,一是数量安全,二是质量安全,过去为了解决温饱,我们国家不断推广现代科学技术,基本解决了我们这么多人口的吃饭问题。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城镇化进程,新的矛盾之一是人口在增加,可耕土地迅速减少,一方面这该引起我们的极大关注,保证耕土地不能再少了。另一方面,我们在以农业为主的食品生产领域,将会不断的利用新技术,提高产量、增加品种、调整食品结构。因此会出现新技术使用的不合理造成的食品质量不安全、环境不安全、资源的破坏。例如,农药的滥用,造成的食品内有毒物残留,土壤的污染,水资源的破坏。不仅对我们自己有害,也害了我们的子孙后代,希望你们媒体要多多呼吁。

记者:这也是我们的责任。

刘:食品安全问题还出现在唯利是图的不法者利用了人们对食品的需求水平的提高,例如:品种、味道、花色、成品和半成品、包装,人们的这种需求的提高是正常的,不法者迎合这种需求坑人利己,这就是另一类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记者:二十年前您提出并创建绿色食品事业,这两个安全就是核心吧?

刘:是的,绿色食品是根据中国国情提出来的,首先是利用现代先进技术解决产量问题,同时发现并提出重视食品质量安全。这一概念的提出得到了国际上,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赞同。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现代人类对食品的要求是安全、多样、营养,面临着共同问题是:食品短缺的危险。所以,绿色食品的概念核心就是食品质量安全和数量安全。

记者:经过二十年努力奋斗,在中国境内“绿色食品”概念已经深入人心,“绿色食品”已经成为安全食品代名词,“绿色食品”产品市场越来越广阔。根据您多年研究食品安全的经验,请谈谈如何解决“问题食品”这个问题?

刘:真正解决问题是需要政府、百姓、企业、商家共同的努力。绿色食品的质量安全是食品从生产到餐桌,包括生产投入品(包括原料)、生产条件、包装、贮藏、流通全程质量控制的一种理念。因此,需要政府的重视与推动,百姓的认可和监督,生产者和商家的认识和自觉的行动。

记者:是否该进行一次总动员打击毒害、假劣食品,保证食品安全?

刘:是要全社会参与,也不能是一次性的。利益是市场中永恒的话题,由于利益的驱动,那些见利忘义的不法者就会伺机而动。健全法规、执法不懈、全民清醒、共监共管才会最大可能地持久的防止问题食品的危害。

记者:听说您仍没有休息颐养天年,还在做着一项新的事业?

刘:绿色食品在我国已经发展了20年,它开创并代表着健康、和谐的绿色理念,实现了速度、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为提升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扩大农产品出口,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的促进和示范作用。

进入21世纪,为了对绿色食品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丰富和拓展,为其寻求适宜的农业发展模式,推动它在一个健全的模式体系内持续健康地发展,中国绿色食品协会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对绿色食品基础理论进行了研究,形成“绿色农业”理念,提出绿色农业模式。

绿色食品应该是绿色农业模式生产的终端产品,绿色农业是充分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先进工业装备和先进管理理念,以促进农产品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和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可以预言:不会太远的未来,国际上会有一种相对一致的、安全的食品标准,这类食品必须保证现代生产技术条件下的高产、优质,保证生产过程中的生态安全和资源合理利用,我们提出的绿色食品和相应的绿色农业生产模式就是这一目标。可以说:绿色农业是绿色食品工作的继续和发展,绿色食品的发展催生了绿色农业的兴起,绿色农业取得的成就铺就了绿色食品国际化的道路。

记者:您的理念与付出太让我感动了,我愿意为这个事业尽一份力。

刘:欢迎,这是需要很多人参与的事情。

农产品质量安全概论篇5

[论文摘要]本文从食品安全性的概念、我国食品安全性的现况、影响食品安全性的因素以及提高食品安全性的策略等几个方面对食品安全性问题进行了讨论,以期能够促进我国食品安全性的改善。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社会的稳定。随着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质量与安全的意识均在不断地增强,功能性食品、绿色食品、转基因食品等用语频繁出现在媒体和日常生活中。让城乡居民长期吃上“放心菜“、“放心肉”、“放心食品”,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本文从食品安全性的概念、我国食品安全性的现况、影响食品安全性的因素以及提高食品安全性的策略等几个方面对食品的安全性进行了初步的剖析。

1、食品的安全性的概念

由于科技、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食品安全性问题的内涵及轻重缓急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也不完全相同,人们对食品安全性的理解也有不同程度的差距。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食品安全性定义为“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和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受害的一种担保”。在我国食品的安全性通常被解释为“在规定的使用方式和用量的条件下长期食用,对食用者不产生不良反应的实际把握”。所谓不良反应包括由于偶然摄入某一种食品对机体所产生的急性毒性(伤害)或长期微量摄入所产生的慢性毒性,例如致癌性和致畸性等。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分析技术的提高,有些曾被认为是绝对安全、无污染的食品,后来又发现其中含有某些有毒有害物质,长期食用可导致消费者慢性中毒或危及其后代健康;而许多被宣布为有毒的化学物质,实际上在许多食品特别是在天然食品中以极微量的形式广泛存在,并在一定含量范围内有益于人体健康。因此,评价一种食品是否安全,并不是根据其内在的固有毒性,而是看其是否造成实际的伤害。

2、我国食品安全性现况

我国食品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取得突出的成绩,但是仍存在不少问题,目前最严重的就是食品的安全性问题,重大食品中毒事件频频发生,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用甲醇制作毒酒,用福尔马林浸泡海产品,在火锅中加入罂粟壳,用生石灰做豆腐以及阜阳奶粉等事件层出不穷。仅2006年就发生过多起食品安全问题:苏丹红事件,超碘奶事件、变质奶事件、孔雀石绿事件等等。接连不断的食品危机,使人们对食品的安全忧心忡忡,人们不禁要问,还有安全的食品吗?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老百姓日常议论和关注的话题。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将会对人民的身心健康、整体生活水平、食品工业乃致整个的经济发展造成负面的影响。

我们必须认真对待食品安全给我们带来的挑战,切实研究食品不安全问题,认真分析原因,采取积极的行之有效的对策,逐步消除食品的不安全因素,构筑适合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体系。

3、影响食品安全性的因素

专家认为,造成目前食品安全形势严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近年来,每年卫生部接到食物中毒报告100~200起,涉及数千人发病,百余人死亡;除意外事故外,大部分均是致病微生物引起的。如80年代在上海因食用污染毛蚶引起甲型肝炎大爆发累及30万人。从对消费者健康的影响出发,微生物性危害是我国食品安全的最主要因素,也始终是各国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努力控制的重中之重。

(2)长期使用农药、兽药、化肥、及饲料添加剂。农药、兽药、化肥、饲料添加剂等化学成分对食品安全性产生的影响,已成为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焦点。如棚式蔬菜,为防止病虫,菜农往往超量喷洒农药或使用高激素、高营养素,使农作物超常生长。由于这些化学品性质稳定,不易降解,在食物链、环境和人体中可长期残留,对食品安全性以及人类健康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3)环境污染。环境污染物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及人类健康,比如说有机污染物中的二恶英、多环芳烃、多氯联苯等工业化合物及副产物,都具有可在环境和食物链中富集、毒性强等特点,对食品安全性威胁极大。在人类环境持续恶化的情况下,食品中的环境污染物可能有增无减,必须采取更有效的对策加强治理。

(4)食品添加剂。在食品的加工、包装、运输以及贮藏过程中,为了保持食品的营养成分,增强食品的感官性状,适当使用一些食品添加剂是必要的。但是要求使用量必须控制在最低有效量的水平,否则会给食品带来毒性,影响食品的安全性,危害人体健康。目前在食品加工中广泛存在着滥用食品添加剂的现象,如使用量过多、使用不当或使用禁用添加剂等现象。

(5)食品加工、贮藏和包装过程。食品在高温烹饪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毒性极强的致癌物质(如多环芳烃、杂环胺等),在加工过程中,会用到机械管道、锅、塑料管、橡胶管、铝制容器以及各种包装材料等,也有可能将有毒物质带入食品。另外,食品贮藏过程中产生的过氧化物、龙葵素等化合物,也给食品带来了很大的安全性问题。(6)食品新技术新资源的应用带来新的食品安全隐患。随着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大量食品新资源、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新型包装材料、新工艺以及现代生物技术、酶制剂等新技术不断出现,造成直接应用于食品或间接与食品接触的化学物质日益增多,已经成为亟待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7)市场和政府现有措施不完善,仍存在着假冒伪劣产品,食品标签滥用,违法生产经营等。

概而言之,食品不安全因素可能产生于人类食物链的不同环节,其中的某些有害成分,特别是人工合成的化学品,可因生物富集作用而使处在食物链顶端的人类受到高浓度毒物危害。

4、提高食品安全性的策略

(1)强化政府监管,对监管不力、导致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有关部门实行问责制。

(2)加大对造成食品安全事件有关当事人、责任人的处罚力度。

(3)研究、开发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对食品生产流通全过程严格监控,保障食品安全,同时有关信息,确保人民群众的知情权。

(4)加强环境保护,全面控制水体、空气、土壤的污染,改变当前食品污染状况。

(5)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无污染、安全、优质的绿色食品。

(6)切实从源头抓起,防患于未然,消除食品污染于发源端。比如说减少农产品的污染情况,可尽量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等化学品等。

(7)建立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理机制,确保发生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受害人员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市场存在的假冒伪劣食品能得到及时的收缴、查封;

(8)掌握食品安全知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改进饮食习惯,革除不科学、不文明的饮食方式,少吃或不吃油炸、熏烤及霉变食物等。

综上所述,吃的营养,吃的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我们相信,只要全社会都来重视食品安全,我国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一定会稳步改善,从而使人们吃上放心食品。

参考文献:

[1]陈君石,食品安全-现状与形势,江西食品工业,2003,1,4

[2]南庆贤,吕玲,动物性食品安全性问题及其对策,中国家禽,2002,24(22),6

农产品质量安全概论篇6

本次论坛由农村·农业·农民杂志社联合河南日报农村版、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农村广播、河南电视台新农村频道、中原农民出版社、新乡市农业局共同举办,主题为“农产品安全——绿色·安全·责任”。论坛筹备期间,河南省人民政府分管农业的副省长王铁百忙之中审阅了论坛相关方案,并作出批示:“希望认真准备,期待论坛取得较大成效。”

河南省农业厅厅长朱孟洲致开幕辞,出版局副巡视员纪存双,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副主任罗斌,河南省畜牧局副局长王全周,河南省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局长刘国卯等,分别就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作了形势分析和政策解读。

农民日报社总编辑孙林,河南省委宣传部副巡视员任高潮,河南省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张红林,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纪委书记张勋,新乡市委常委、副市长王晓然等出席论坛并致贺。

220余位政府和农业企业代表在“保护农产品安全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倡议展板上庄重签名,宣誓责任,表达担当。10余家农业企业与农村·农业·农民杂志社签订了战略合作意向书。

社会各界寄予厚望

首届中原农产品安全与发展高层论坛由农村·农业·农民杂志社发起,旨在研究探讨河南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总结、宣传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寻求破解农产品生产安全、消费安全与质量安全监管难题的途径,切实保护生产企业和消费者双方的合法权益,推动河南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论坛筹备过程中,河南省委宣传部、省农业厅、省食品安全办、省畜牧局等均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正如论坛主持人、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方瑜垠感言,新闻媒体和政府部门共同举办农产品安全论坛,充分体现了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也充分体现了新闻媒体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是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此次论坛的举办,对于提高河南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质量安全意识,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创造安全农产品生产的优良环境,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将极大地促进河南农产品安全事业的全面发展。”河南省农业厅厅长朱孟洲的开幕辞满含期许。

出版局副巡视员纪存双在发言中对论坛的举办表示肯定。他说,河南各界有识之士齐聚一堂研究三农问题,表现了河南作为农业大省的新风貌,展示了河南农业发展的新希望。本次论坛思路开阔、立意深刻、用心良苦,既是对三农问题全新的理性思考,也是对三农工作实践的新探索,体现了河南各级政府、各新闻媒体和有关农业企业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高度的文化担当。

彰显责任共担使命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副主任罗斌在题为《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及对策》的主题报告中谈到,当前我国农产品总体质量上有保障,消费安全可靠,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处于稳中有升、逐步向好的发展态势。产地环境污染、农业投入品使用不当、生产经营管理粗放和违规使用添加剂,是造成农产品和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解决食品污染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出污染源,确定关键控制点,从其特性、毒性、剂量和人体摄入量等方面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建立起食品安全的预警机制和以预防为主的管理机制。

河南省畜牧局副局长王全周就河南省畜牧业发展状况、畜产品安全管理形势、监管监测要点等作了分析,河南省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局长刘国卯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基本概念、主要目标任务等作了政策解读。河南省公安厅治安行动支队调研员刘长顺针对2012年河南几个涉农打假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剖析。

围绕“农产品安全与企业责任”这一主题,郑州兰博尔科技有限公司、河南黄河稻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河南伊赛牛肉股份有限公司等农业企业负责人先后发表演讲,表达了他们“做良心企业,造安全产品”的意愿和决心。雏鹰农牧集团副董事长、首席质量官侯五群作为企业界代表庄严宣誓,并借首届中原农产品安全与发展高层论坛的契机发出倡议:呼吁河南广大农产品生产企业,坚决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自觉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诚实守信、安全生产、优质经营,严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关。自觉服从监管部门监督管理,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配合查处、打击假冒伪劣农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共同维护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企业自身权益和消费者利益,承担起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神圣职责,以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促进河南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5月31日下午,参加论坛的百余位农企代表分别参观了黄河稻夫生态有机农场和河南太平牧业有限公司种猪繁育场,大家对有机大米的耕作、高科技视频监控系统在种猪繁育方面的应用等留下了深刻印象。

开放办刊打造品牌

首届中原农产品安全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举办,也标志着《农村农业农民·农产品安全专刊》的正式启动。论坛会场发放的调查问卷,得到了与会代表的积极反馈,他们对办好专刊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农产品安全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保护农产品安全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为维护农产品市场消费安全,推进涉农企业健康发展和品牌塑造,作为全国唯一一份三农期刊,农村·农业·农民杂志社秉承开放办刊理念,决定联合广大涉农企业,共同树立农产品安全品牌形象,架起企业与政府和消费者之间沟通的桥梁,打造一批全国农产品质量信得过的知名品牌,推进中国农业健康发展。

农产品质量安全概论篇7

关键词:现代都市农业农业经营形式多效能特征

随着社会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世界的许多城市面临着生态、食品安全以及持续发展的危机。为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给市民提供安全食品和优良的生活空间、保护农耕文化,现代社会开发了都市农业。都市农业就是在城市经营农业,这种经营模式是在近代都市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古代都市农业有很大不同。古代都市农业的经营项目多为城郊猎场和城市园林景观,故它只有休闲娱乐功能。在古代人类尚未形成在城市发展农业和利用农业发展都市的观念,也没有意识到城郊种养、猎场经营、园林景观建植本身就是农业经营行为。真正的现代都市农业源于1898年美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概念和“把积极的城市生活的一切优点同乡村的美丽和福利结合在一起”的农业经营观念,真正的都市农业生产始于1919年的德国。1919年德国政府开始建立“市民农园”,在城里开发供市民自给自足的小菜园,并制定了“市民农园法”。[1]为了推动现代都市农业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我们将现代都市农业的定义、普适性经营形式以及多效能特征介绍如下。

一、现代都市农业的定义

(一)都市农业的定义回顾

现代的都市农业概念最早出现在1930年出版的《大坂府农业报》上,但作为学术名词则最早出现在日本学者青鹿四郎1935年发表的《农业经济地理》一书中。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开始研究都市农业理论,最早把都市农业表述为“城市农业区域”或“城市农业生产方式”。1977年,美国农业经济学家艾伦·尼斯在《日本农业模式》中,明确提出“城市农业”(Urbanagriculture)概念[2]。都市农业术语出现后,农业经济学、农村社会学学者纷纷探索都市农业的本义。(1)美国农业经济学家欧文·霍尼(1950)认为都市农业是在都市周边地区的都市楔形农田上进行的绿地建设和发展园艺业、果林业[3]。(2)德国学者史密特(1996)将都市农业定义为一种位于城内或环城区的产业,它生产或养殖、加工或运输各种食用和非食用的产品,然后使用城市或城市周边地区大量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产品和服务,反过来为该城市地区提供大量人力物力资源以及产品和服务[3]。(3)德国学者穆斯蒂尔(1998)将都市农业定义为在城市或城市周边地区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4]。(4)中国学者俞菊生(1999)认为都市农业包括城市内镶嵌插花状的小块农田、庭院和阳台绿化、城乡结合部的近郊农业、远郊甚至环大都市经济圈在内的适宜大都市市场需要的农业[5]。(5)中国学者张强(1999)认为都市农业是地处城市郊区的农业以及市区扩展而划入市区的农业[6]。(6)中国学者宋金平(2005)认为都市农业是处在大城市边缘及间隙地带,依托大城市的科技、人才、资金、市场优势,进行集约化农业生产,为国内外市场提供名、特、优、新农副产品和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并具有休闲娱乐、旅游观光、教育和创新功能的现代农业[7]。(7)中国学者张林成(2005)认为都市农业是分布在城市内及其周围地区或者大都市经济圈内,紧密依托城市、服务城市的特殊形态的农业,是以生态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市场创汇农业、高科技农业为标志,以园艺化、设施化、工厂化生产为手段,以大都市市场需要为导向。融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于一体,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现代农业[8]。

如上定义有个共性,就是强调都市农业的地域性和经济活动类型。从这个角度讲,可以把德国学者穆斯蒂尔的定义看成是这类定义的高度概括。但是,如果从概念体系的内部结构完整性和外部功能配合性的要求来衡量,这这些定义都存在明显的不足。从内部结构完整性来看,这些定义都丢失了都市农业的主体、生产目的、生产种类、产品等核心内涵;从外部功能配合性来看,都没有与城市生态环境、食物供应系统、乡村农业等相关概念建立配合关系。为此,需要对都市农业概念进行重新界定。

(二)都市农业的新定义

受如上定义的启发和满足概念界定的内部结构与外部功能要求以及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方式的需要,我们将都市农业界定为:一种发生在市内或市外周边地区的,由城乡居民经营的,能提高市民生活质量、能为市民提供劳动就业和农业教育机会、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促进城乡社会协调发展的多效能农业生产模式。这样界定现代都市农业,能引导都市农业朝着多效能方向发展,使都市农业走上科学发展轨道。其合理性如下。

(1)这种定义强调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现代人只有转变常规农业经营方式,才能消除农业的负外部性效应。现代社会在都市区域开展农业生产,就是要转变农村地区破坏生态环境、缺乏人文关怀的常规农业经营方式,挖掘农业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人文功能和社会功能,使农业成为改善城市生态、为市民提供安全食品和优质生活空间的产业系统。

(2)涵括了目前出现的都市农业的所有经营类型。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地都市农业出现了种植农业、养殖农业、楼宇农业、园林农业、观光农业、农家乐、休闲农业、体验农业、教育农业等经营类型。都市农业概念应该涵括这些经营类型。

(3)概括了都市农业经营主体。现在从事都市农业的人不仅是城郊农民,还有市内的园林园艺工人、居家赋闲的退休市民、城市家庭主妇等。我们在定义中用“城乡居民”一词概括了这些都市农业经营者,强调了都市农业的经营主体。

(4)规范了都市农业的生产区域。都市农业应该特指在城市区域进行的各种农业生产。界定都市农业概念必须确定其区位范围和地理空间。如果都市农业定义不限定在城市区域,在实践上会产生许多误解,在操作上难以与乡村农业划定边界,也不便于都市农业的行政管理。所以,在定义中突出都市农业的生产区域是必要的。

(5)突出了都市农业的多重功能和产品特性。都市农业能为城市提供生态环境、安全食物、劳动就业、休闲娱乐场所、环境与农业知识教育场所;提供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缓解精神压力、陶冶情趣的生活方式。这些产品与服务以及生产功能是都市农业区别乡村农业的一个根本特点。

二、现代都市农业的经营形式和经营现状

作为城市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式,都市农业应该成为一种产生经济、生态、人文、社会效益的农业发展方式和发挥经济、生态、人文、社会功能的农业发展方式。自现代都市农业兴起以来,世界各地出现了新奇各异的多效能的都市农业经营形式。

农产品质量安全概论篇8

关键词品牌农产品;机会主义行为;演化博弈

中图分类号F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3)01-0345-0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安全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强。许多农产品生产企业打破了传统的经营模式,开始走产业化、品牌化的道路,品牌农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近年来,品牌农产品的安全问题却时有发生,如双汇瘦肉精事件、三鹿三聚氰胺事件等,这些地方特色品牌甚至是国内知名品牌食品却成了百姓眼中的“问题食品”,严重影响了品牌农产品的发展。针对该问题,朱玉林等[1]分析了农业区域品牌的本质属性,对如何打造和维护农业区域品牌提出了基本思路。卢凤君等[2]提出并论述了生鲜猪肉品牌竞争力形成需要以质量稳定可靠、数量动态均衡和规模化供给作为基本前提条件,提出了促进生鲜猪肉供应企业形成这3个条件的策略建议。朱启荣[3]指出消费者是否愿意选择购买安全生鲜猪肉受其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婚姻状况、消费者是否有未成年孩子、消费者对安全品牌猪肉的认知程度以及安全猪肉价格等因素的影响。许基南等[4]提出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由农产品的产品形象、区域形象、消费者形象和企业形象4个维度构成。张立胜等[5]以信息不对称理论为基础,用实证方法对质量标志强化农产品品牌信任作用进行分析,认为质量标志可有效提升农产品品牌能力信任和善意信任。

目前,对农产品品牌的研究大多针对农产品品牌建设本身,而忽略了品牌农产品企业之间的影响。品牌农产品企业的行为往往是长期的学习模仿,不断进行策略调整的结果。演化博弈论则是以博弈方的有限理性为基础,研究博弈方组成的群体成员采用特定策略比例的变化趋势和稳定性,对解释各种普遍性社会现象有重要作用[6-7]。因此,本文引入演化博弈论对品牌农产品生产商之间的策略选择行为进行分析,揭示影响品牌农产品生产商机会主义行为的因素,从而为有关政府部门规范品牌农产品市场行为的政策与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品牌农产品生产商机会主义行为的博弈模型

假设品牌农产品市场中由2个生产商组成,分别为品牌农产品生产商1和生产商2。生产商的策略选择有2种:即正常策略(设为策略n)与机会主义策略(设为策略o)。对于2个生产商而言,分别以π的概率选择正常策略,以(1-π)的概率选择策略n。

假设参与双方采取策略n时,分别可以获得得益U,参与双方采取策略o时,由于成本的节约,双方分别可以获得得益(U+C),C为所节约的成本。

根据以上的基本假设和符号说明,可以得到参与双方在2种策略下的得益矩阵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在市场完全信息和参与方完全理性条件下的单次博弈中,生产商1与生产商2的均衡策略为(o,o),即双方均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但在现实生活中,博弈并不是单次和单方面的,在每次交易中,如果生产商都采取机会主义行为,市场终会发觉,消费者不再信任品牌农产品,这样诚实经营的农产品生产商利益将受到损害,从而导致市场的无序。为了预防该结果的发生,企业自身和政府都会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市场中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行遏制。本文将考虑这些因素,并引入演化博弈模型进行分析,寻找遏制机会主义行为的关键因素。

2引入消费者识别度的演化博弈模型

农产品大都具有信任品和经验品的特征,因此消费者仅仅从农产品的外观上并不能有效地分辨其好坏,造成了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为了增加农产品信息的透明度,某些生产商通过一些积极的措施,向消费者展示自身产品的可靠性,如邀请消费者参观农产品生产过程、传授相关农产品专业知识等形式,提高消费者对于优劣农产品的辨别程度。同时,随着消费者自身安全意识的增强,其也会积极接受各方信息,学习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的辨别能力。因此,在上述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消费者的识别度x(其中0≤x≤1),即假设在各方的宣传和自身的努力下,消费者有一定的概率会识别出供应商的机会主义行为,此概率受到生产商和政府的宣传力度、消费者自身知识水平、信息传播速度等多方面因素影响,x值越大,则说明对机会主义行为的识别程度就越高。当农产品生产商采取机会主义行为时,如果被消费者识别,那么消费者就不会购买该产品,并降低对该品牌的信任程度,此时生产商会遭受K单位的损失,其中K>0。同时,消费者转向购买生产商2的产品,如果生产商2的产品货真价实,那么他将获得了K单位的收益,如果生产商2也采取机会主义行为,那么消费者则会停止购买行为或寻找替代品。引入后消费者的的辨识度x后可以得到得益矩阵,如表2所示。

①任一参与方选择策略n时的期望收益为:

X3=Uπ+(U+Kx)(1-π)=U-Kx(1-π)

②任一参与方选择策略o时的期望收益为:

X4=(U+C-Kx)π+(U+C-Kx)(1-π)=U+C-Kx

其复制动态方程为:

g(π)=π(1-π)(X3-X4)=π(1-π)(2Kx-Kxπ-C)

=π(π-1)(Kxπ+C-2Kx)

由此可知,该演化博弈的3个均衡点分别为:

π1=0、π2=1和π3=(2Kx-C)/Kx①

在数学上,根据微分方程的稳定性定理,当干扰使x0,当干扰使x>x*时,dx/dt=F(x)

(1)若C≥2Kx,F(π1)′0,F(π3)′>0,π′=0是唯一的演化稳定策略,即生产商通过机会主义行为所节约的成本大于消费者可能识别所带来的损失的2倍时,博弈的结果为:品牌农产品生产商经过长期反复博弈均趋向于采用机会主义行为的策略。

(2)若C≤Kx,F(π1)′>0,F(π2)′0,π′=1是唯一的演化稳定策略,即生产商通过机会主义行为所节约的成本小于消费者可能识别所带来的损失时,博弈的结果为:品牌农产品生产商经过长期反复博弈均趋向于采用正常行为的策略。

(3)若Kx0,F(π3)′

假设初始状态为第(1)种情况,此时品牌农产品刚刚进入市场,消费者对其较为信任,生产商通过机会主义行为所获得的收益很大,而消费者缺乏相关辨别知识,即Kx较小,在这种环境下,市场中的参与者都有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的冲动。由于双方采取机会主义行为,在多次博弈过程中,品牌农产品的安全事故可能会发生,消费者的信任程度会降低,同时受到各方的影响,其自身的识别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升,x值不断增加,从而转化为第(3)种情况,此时Kx

3引入政府奖励和惩罚机制的演化博弈模型

依靠消费者辨识能力的提高难以使市场达到有序,因此政府就成为调节市场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政府可以通过对市场中的品牌农产品进行检查,并采取一些奖励和惩罚机制对农产品生产行为进行约束,即对诚实经营行为予以奖励,对机会主义行为进行惩罚,因此在上述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政府奖励机制py(0≤y≤1)和惩罚机制Qz(0≤z≤1),p代表政府对于诚实经营行为的奖励力度,y代表政府对于诚实经营行为的奖励概率;Q代表政府对于机会主义行为的惩罚力度,z代表政府对于机会主义行为的惩罚概率。引入政府奖励机制py和惩罚机制Qz后的得益矩阵如表3所示。

①任一参与方选择策略n时的期望收益为:

X3=Uπ+(U+Kx+py)(1-π)=U+Kx+py-(Kx+py)π

②任一参与方选择策略o时的期望收益为:

X4=(U+C-Kx-Qz)π+(U+C-Kx-Qz)(1-π)=U+C-Kx-Qz

其动态进化方程为:

g(π)=π(1-π)(X3-X4)

=π(1-π)[-(Kx+py)π+2Kx+py+Qz-C]

=π(π-1)[(Kx+py)π-2Kx-py-Qz+C]

由此可知,该演化博弈的3个均衡点分别为:

π1=0、π2=1和π3=(2Kx+py+Qz-C)/(Kx+py)②

将①和②比较分析可知,引入政府的奖励和惩罚机制以后,C的范围发生了变化,具体的变化情况如表4所示。

通过表4的对比可知,在农产品生产商通过机会主义行为所节约的成本C值固定的情况下,引入政府的奖励和惩罚机制以后,机会主义行为得到了一定的抑制。当市场处于第(1)种情况时,如果消费者的辨识能力有限,政府可以提高奖励和惩罚的力度,使机会主义行为者的违法收益相对变小,从而转换为情况(3),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可以加大奖励力度,从而提高正常行为的比例,如果想要杜绝机会主义行为,那么政府则可以加大惩罚力度,使其超过机会主义行为的违法收益,从而达到理想情况,双方都采取正常行为即第(2)种情况。

4结论与讨论

本文运用演化博弈模型研究了如何减少品牌农产品生产商的机会主义行为,形成良好的市场经营氛围的问题,结果表明:在缺少消费者识别能力和政府监督的条件下,机会主义行为盛行。为了维持市场的持续发展,政府、相关企业、包括消费者自身都应通过各种方式提高辨识机会主义行为的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机会主义行为的成本,但提高消费者的辨别能力是有限的,因此还需要政府的有效监管。政府通过引入奖励和惩罚机制,能够对生产商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维护市场的健康发展。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要控制品牌农产品市场中的机会主义行为,首先相关企业可以通过相关措施减少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提高消费者的识别能力,同时政府要加大对虚假、伪劣产品的宣传力度,使消费者能够辨别真假、好坏;其次政府对于市场中的机会主义行为,要加大监管力度,促使监管常态化、程序化,加大新闻媒体的曝光度,增大信息的透明度;最后,由于政府在对农产品生产商进行惩罚时,需要可靠的证据,而这些惩罚受到时间、技术、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政府可以在考虑经济性的同时,适当运用奖励和惩罚手段,将生产商的机会主义行为控制在合理的范围。

5参考文献

[1]朱玉林,康文星.基于农业产业集群的品牌需求与供给分析[J].求索,2006(7):35-37.

[2]卢凤君,刘莉,张琳.提升我国生鲜猪肉供应企业品牌竞争力的战略思考[J].农业工商学报,2006(12):27-29.

[3]朱启荣.城市消费者购买品牌猪肉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济南市的调查数据[J].中国畜牧杂志,2008(16):6-10,15.

[4]许基南,李建军.基于消费者感知的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结构分析[J].当代财经,2010(7):71-77.

[5]张立胜,陆娟.质量标志与农产品品牌信任研究[J].商业研究,2012(2):42-49.

农产品质量安全概论篇9

什么是有机茶?严谨的含义是指一种严格按照有机农业的方法进行生产和加工的茶。有机茶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完全不施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化学食品添加剂等物质;有机茶的生产过程和产品符合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标准,并经有机(天然)食品颁证有关组织认证、颁发证书,并不断监控检测,

实际上,有机茶的含义已经非常简单、清楚、明白,就是指一种无污染、纯天然的茶。

有机茶概念的兴起不是偶然的,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对健康、食品安全的严重关注,是有机茶兴起的最大原因。近些年,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不断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闹得沸沸扬扬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敲响了中国食品安全的警钟,人们不仅要怀疑吃的、喝的,是不是有毒,自己哪天会不会被突然毒死?能够放心地吃上、喝上健康、无污染的茶,是人们对茶饮健康安全最基本的关注和需要。如果连这个都保证不了,出几次“毒茶”事件,对中国茶产业的打击将是灾难性的。

对中国茶产品质量信誉提升的需要。中国茶要走向世界,品质信誉的保障是最基本的前提。想想前几年的日本“毒饺子”事件吧,不仅影响到了中国食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质量信誉,甚至还影响到了外交关系。经过改革开放后的迅猛发展,中国经济规模总量已经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中国制造”也几乎走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但“中国制造”在世界上意味着的是什么呢?主要是低成本、低价格、高数量的超强竞争力。而在“中国制造”的核心竞争力――品牌质量和信誉上,我们并不占据多少优势。说得不好听一点,“中国制造”优势,主要是在低端产品上。到什么时候,“中国制造”的声誉变成了“中国质量”的声誉,那才是我们真正值得欢欣鼓舞的。中国茶的国际声誉,比“中国制造”还不如。中国茶叶国际市场占有率偏低,远远不能和近代的辉煌业绩相提并论,除了历史的原因和国际茶市场早已被“立顿”等国际茶叶巨头瓜分之外,中国茶产品质量信誉本身是不是也有问题?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为什么中国茶,包括普洱茶的单件产品检测,没有任何农残污染问题,但大批量检测往往会出问题?这说明我们在有机标准的控制上还是有问题。如何真正提高中国茶、普洱茶的有机控制标准,是中国茶、普洱茶“走出去”的头等问题。

有机茶的兴起,和绿色环保概念的兴起也有莫大关系。农业也是一个污染产业,茶业也如此,虽然它的污染很低,但也不能忽视。毁灭原始森林,大量开辟台地茶面积,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单方面追求茶的产能,不仅和有机茶的概念相去甚远,也是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非绿色,非环保的愚蠢行为。什么时候我们能真正看到大量夹杂着森林、树木、有无数蜘蛛和蝴蝶、鸟儿和昆虫的普洱茶有机茶园,我们才能把普洱茶的健康价值外延到天人和谐,与天地共生的境界。而没有这个境界,我们又如何保证我们的茶是有机的,纯天然的,真正健康的?

云南有着打造普洱茶有机茶的天然地理优势和价值。在全国的茶区中,云南普洱茶茶区的自然生态条件是其它茶区无法相提并论的。云南普洱茶产业应该大力利用这个得天独厚的优势,把打造有机茶、有机茶园作为云南茶产业的头等大事来做。但天然的资源优势并不等于现实的资源优势。就像云南的烟叶,早在19s8年在郑州举行的全国烟叶评比中,就得了108分的最高分(满分是100分),但这并不等于云南烟叶资源现实的优势,因为这只是从通海县精选出来的几片烟叶。大量的烟区,质量依然堪忧。这种趋势,一直到八十年代初,玉溪卷烟厂大力打造烟田“第一车间”,才极大地整体提升了云南烟草种植的水平,而成为支撑红塔集团和云南烟草迅猛成长的巨大力量。如果我们也下大力气打造云南茶区的“第一车间”,把云南茶做成享誉全国乃至世界的有机茶区,普洱茶的未来将不可限量。

农产品质量安全概论篇10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经济贸易系,河南新乡453000)

摘要:从市场机制和政府监管方面剖析了导致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治理措施,以期提高特色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关键词: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外部性;信息不对称;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5)01-0255-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01.065

SecurityproblemsoftheagriculturalproductQualitywith

LocalCharacteristics

Liai-zhen

(Deparementofeconomies&management,HenanelectricalandmechanicalCollege,Xinxiang453002,Henan,China)

abstract:intermsofmarketmechanismandgovernmentsupervision,themajorproblemswhichcausedsecurityproblemsoftheagriculturalproductqualitywithlocalcharacteristicswereanalyzed.theconcretecontrolmeasurestopromotetheagriculturalproductqualitywereputforwardinordertoimprovethequalityofpeople’sliving.

Keywords:agriculturalproductwithcharacteristics;qualitysecurity;externality;asymmetricinformation;countermeasures

收稿日期:2014-01-10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14JK2042);西安市社科基金项目(XF310)

作者简介:李爱真(1979-),女,河南登封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学、市场营销研究,(电话)13837361357(电子信箱)laz1999_79@163.com。

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一直是人们热切关注的问题。然而,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繁发生,人们信任的地方特色农产品也不断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本文对地方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成因进行了详细分析,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以期提高特色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市场声誉,促进地方特色农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从而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1]。

1地方特色农产品的概念及其属性

1.1地方特色农产品的概念

特色农产品是指具有一定地域特色的农业产品,其特色体现为“名、优、特、新、稀”,具体表现为:(1)产品特色:凭借天然的地理气候条件形成的;(2)工艺特色:采用独特的农产品加工技术;(3)营销特色:销售方法和手段具有创新性;(4)售后特色:产品的质量和品质有保障,销售后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独特的印象。

1.2地方特色农产品的属性

1.2.1地方特色农产品具有信用品的属性尼尔逊按照消费者获取商品信息的途径的不同,将商品分为搜寻品、经验品和信用品。搜寻品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之前就已经了解了足够的产品信息;经验品是指消费者只有通过体验如产品的鲜嫩程度、口感等才能获取产品的一些直观感受,进而会通过经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而信用品是指消费者消费后也不能充分了解商品的信息。特色农产品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会添加或使用许多化学物品,如激素、防腐剂、色素、农药等,由于这些东西对人们健康的危害通过日积月累才能显示出来,所以使得人们在购买甚至食用了特色农产品之后也不能充分了解和感知其相关危害。从而,特色农产品具有信用品的属性。

1.2.2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由于地方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地域性强,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的广大农户和农业企业都有权申请使用该地方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因此,地方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而公共物品的特征是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非排他性是指该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可以被该区域内的众多农户同时使用,任何人无权阻止他人使用;非竞争性是指本区域的任何一个农户使用既不影响其他农户使用也不增加其他农户负担[2]。

2地方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分析

2.1地方特色农产品处于低质量均衡及博弈模型分析

由于地方特色农产品具有信用品的属性,使其在信息传递方面几乎彻底失灵,从而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根据美国经济学家乔治·阿克洛夫(Georgeakerlof)的理论,由产品质量引起的信息不对称将会导致特色农产品市场是一个“柠檬市场”,如果政府的监管不力,由收益最大化理论,质量低的产品将会把高质量的产品驱逐出市场,导致整体产品质量下降,出现低质量均衡点,即所谓的“劣币驱良币”现象。假设利益主体是合乎理性,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现构造参与者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博弈模型,来分析其对信用品的选择行为。假设生产者有高质量和低质量两种可供选择的策略,消费者可选择高价购买和低价购买两种策略,那么其博弈策略矩阵如图1(a>0)。图1中表格的第一个变量表示生产者的效益,第二个变量表示消费者的效益。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对生产者生产的高质量和低质量的产品没有充分的信息,只从自身的效益进行选择,所以当生产者选择高质量策略时,那么消费者选择高价格获得的效益是a,选择低价格获得的效益是2a,所以,根据效益最大化原则,消费者必然选择低价格策略;同理可得生产者选择低质量策略,消费者仍然选择低价格策略,即不管生产者选择哪种策略,消费者都会选择低价格策略;对生产者也一样,不管消费者选择哪种策略,高价格还是低价格,生产者都会选择提供低质量产品获得效益最大化。从而最终达到的均衡状态是低质量-低价格(a,-a)均衡。由此可知,虽然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从自身利益出发做出了最优选择,但对特色农产品市场来说却是一个最差的结果,即是所谓的“囚徒困境”,最终导致优质特色农产品被驱逐出市场,特色农产品市场处于一种低质量均衡状态。

2.2品牌共有性影响特色农产品质量

由于地方特色农产品即在一定区域内具有很强的区域特色,一般是地名或该地区特色产业结合形成的,而且在该区域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该地区生产经营者品牌集体行为的综合表现,如原阳大米,新郑大枣等[3]。因此地方特色农产品在某一区域内具有公共品牌的属性,即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使得地方特色农产品往往产生外部性。外部性是边际社会成本与边际私人成本的差异。当前者小于后者产生正外部性,反之,产生负外部性。地方特色农产品外部性的表现为:对于生产优质安全特色农产品的农户和企业,其行为提升产品的品牌形象和美誉度,则该区域内生产经营该特色农产品的所有人都将受益,从而产生正外部性;然而由于监管不力,如果有经营者向市场提供低质量的特色农产品,其行为将会严重损害产品的形象,危害人们的健康,从而使该区域内所有经营该产品的企业都会受到牵连,品牌价值降低,整体质量受到影响,从而产生负外部性。

2.3产业链过长增加特色农产品的质量风险

如今一种特色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要经过诸多环节,包括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流通等,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影响最终的产品质量,再加上如今一些新技术的采用,新元素的添加本身也存在风险,使得不合格农产品出现的概率大大增加,威胁着特色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在生产环节,生产者往往会加入更多的农药、增长激素、化学肥料等来提高产量,这些添加物不但破坏生态平衡,而且会造成有害化学物残留,导致长久的危害;在加工环节,一些厂商为了节约成本会减少设备和管理的投入,滥用一些添加剂如色素、防腐剂等,增加了特色农产品的质量风险;而在储存运输环节,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对非时令特色农产品需求的增加,将会增加农产品长距离运输中被污染及腐烂变质的可能性;在销售流通环节,由于特色农产品的保质期一般都不会太长,因此对库存环境要求较高,这也会增加特色农产品的质量风险。总之,特色农产品的产业链过长,从生产者到最终消费者的流通环节过多,大大增加了特色农产品质量风险概率[4]。

2.4政府监管的低效率导致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堪忧

2.4.1特色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完整性和可操作性较差,处罚力度较轻,陈旧落后、重叠交叉和协调性不住等。行业标准与国家标准交叉重复严重,尤其是特色农产品较一般农产品的质量标准更高,因此质量认证工作的混乱和法律的不健全使特色农产品的质量实施有效性低,也严重影响了其质量的监管。

2.4.2对特色农产品的监管执行成本偏高我国特色农产品监管执行成本较高,具体表现在:①由于农产品的信用品特性涉及的农产品中的微生物毒素、添加剂以及农药残留物,难以辨识,必须通过具有一定技术性和专业性的设备才能检测确定,而目前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分散,规模普遍较小,产业度不集中,发展不平衡,这就使得政府实施监管的成本非常高,监管难度极大;②检验机构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监测数据不共享,监测设备重复购置,又缺乏统一发展规划,从而增加监管成本;③监测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检测设备状况是数量多而精密性与先进性程度不高,使检查效率不高而且影响农产品检测体系的建设,也大大增加了特色农产品检测执行成本。

3地方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治理措施

1)促进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化经营。针对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共有属性及其产生的负外部性,鼓励企业积极注册自己的商标,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形象和特色,可以将区域品牌作为母品牌,同时设立自己的子品牌,母品牌可以突出区域共性,彰显区域特色优势,子品牌突出企业个性,这样既是特色农产品公共品牌的利益得以体现,又可避免公共品牌的“株连”效应及负外部性的影响,还有助于相关部门的监管关及保持品牌质量的稳定性。

2)加强特色农产品的质量认证。质量认证是指认证机构依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报经国家质量监督机构确认的其他标准对供应方的产品质量进行确认并通过颁发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来证明某一产品符合相应标准和相应技术要求的活动。如无公害农产品,有机产品和绿色农产品的认证。特色农产品质量认证可以有效地提高产品质量及其信誉,增强市场竞争力,传递产品信息及指导消费,有效解决特色农产品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优质优价,健全特色农产品的信用机制,将特色农产品的信用品特性转化为搜寻品或经验品,促进其质量信息的传递。

3)建设地方特色农产品行业协会或合作社,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通过建设特色农产品行业协会或合作社,对生产者进行培训、指导、管理和沟通协调等可帮助生产者获得更多的产品信息、技术和相关的法律规定,同时合作社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可以产生相应的规模效益和质量优势,减少产品进入市场的中间环节,提高生产效率。合作社也是连接行业协会与农户关系的桥梁,行业协会的相关特色农产品的质量、技术和市场信息通过合作社更好的传达给农户。利用行业协会或农业合作社的监管机制,可以弥补政府监管的局限性,节约政府的监管成本,从而更好的实现对生产者的行为监管,提高特色农产品的质量。

4)完善地方特色农产品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政府监管力度。我国于2006年11月正式出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该法律的出台为农产品质量监管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该法律的配套办法尚未出台,使具体的监管工作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使农产品的监管法制化,才能有效地开展农产品的质量监管工作。同时还要健全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体系,特别是建立地方特色农产品的生产技术规程,包括生态环境标准、病虫害防治检疫标准和包装、储运及标识标准等,做到特色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都有标准可依。政府要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不但对特色农产品生产的全过程都要进行严密的监管,对生产不合格特色农产品的生产者要给予严厉的处罚,增加其违法成本,杜绝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把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关[5,6]。

总之,提高特色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应从完善市场机制和加强政府监管两方面共同努力,才能使特色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尹志洁.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不对称与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

[2]罗敏,李旭.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博弈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74-77.

[3]周开宁,黄永涛.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中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J].中共福建党委党校学报,2010(9):63-67.

[4]鹿永华,辛德树,单洪国.柠檬市场与农产品安全[J].农业经济,2010(6):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