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活动的性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1:01

艺术活动的性质篇1

目的解析城市公共艺术本质,对城市公共艺术发展进行思考,从城市公共艺术走向城市艺术,探寻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路径。方法通过文献分析、理论分析、案例分析、比较分析,对城市公共艺术的本质进行解析;对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趋势进行探索。结论城市公共艺术本质体现为物质性、精神性、审美性、情感性、创造性、公共性、生活性、政治性、场所性、创新性,这种艺术本质属性使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趋向系统性、层次性、多元性,体现发展的继承性、时代性、创新性,体现于城市的职能和人们的生活中,使城市本身成为艺术品。城市公共艺术融入到城市的整体审美环境中而发展成为城市艺术。

关键词:

城市公共艺术艺术本质公共艺术本质发展城市艺术

引言: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公共艺术成为设计艺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但公共艺术如何定位,公共艺术的边界如何厘清,公共艺术如何发展,目前还缺乏确定性。解析城市公共艺术的本质,从艺术的本质属性的规律上探寻城市公共艺术的实践发展路径。

1.艺术的本质

研究城市公共艺术,先要搞清楚什么是艺术,艺术的本质是什么。《辞海》中艺术的定义是“人类以情感和想象作为特征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即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象中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互相对象化。”在英语中艺术(art)的本意是“人工造作”。按照美的性质,美分为现实美与艺术美两类,从美的性质看,艺术美独立于现实美,独立于自然世界的美,体现于人的物质创造与精神创造。关于艺术的本质,李心峰先生在其文章“再论从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看艺术的本质”中这样论述:“艺术是社会生活的本质的反映;艺术是一种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是生产的一种特殊形态,是一种实践形式,是一种精神生产;艺术具有审美特征;艺术具有强烈的情感特征;艺术具有突出的想象的特征”。结合艺术定义及艺术本质的描述,体现出艺术是人类智慧充满想象力的创造物,反映对象是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客观世界,体现人的思想、政治、社会、生活的审美需求,在人的情感体验中得到价值实现,艺术美的本质独立于自然世界体现人自身创造的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艺术的本质是关注于人文的物质与精神的审美体验。

2.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解析

公共艺术是公众的艺术或社会的艺术,它存在于公共空间并服务于公众,体现了公共空间中文化开放、共享、交流的一种生活价值。城市是人类社会权力和历史文化形成的一种最大限度的汇合体,具有人类社会的效能和实际意义,集中展现人类文明的全部重要含义,是结合人本身的社会与文化聚落,是最复杂的人文物质与精神体系,是人造物的聚集体,是人与人造物关系的聚集体,这说明城市本身具有艺术的本质属性,它的本质特征体现在物质性、精神性、审美性、情感性、创造性、公共性、生活性、政治性、场所性、发展性,体现在城市的整体环境中。

2.1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物质性

艺术是人类的有意思的全面的生产活动的一种,马克思认为“艺术”是生产活动的一种特殊方式,并受生产普遍规律的支配。生产普遍规律支配生产活动离不物质载体,艺术的生产同样离不开物质载体,这说明艺术本质的物质性。城市更突出的体现着其艺术本质的物质性,首先城市是人类社会最复杂的物质体系,这个复杂的物质体系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体现着包括审美在内的各种功能诉求。建筑是城市最主要的构成要素,是典型的城市艺术本质物质性的的范例,因为建筑是人们的居住、情感、审美、有机融合的物质载体,黑格尔曾说建筑是艺术史的起点。

2.2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精神性

在城市的人造物环境中客观物质是主观的精神载体,没有物质何谈精神,城市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具有不可分性,因为人们在各种生产活动中,都会投入情感,都会依照人的审美经验创造,精神生活是人性的本质需求。城市公共艺术创作是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精神财富创造,其价值体现在城市公共艺术的审美体验程中,典型的艺术形式包括城市雕塑、城市壁画、城市媒体、城市地景、城市园艺等。

2.3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审美性

从艺术的本质上讲,美与审美是其本质属性,这种本质属性具有广泛性,广泛于人化物质与精神世界构成的社会中,所以作为集中体现人化的物质与精神的现代城市,其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生活设施等一定具有审美的规定性,审美已经成为城市的重要属性,城市的各种特质载体都力求以美的规律存在,甚至城市本身可能成为完整的艺术品。例如:云南大理古城的、丽江古城等都呈现完整的艺术性(图1)。城市的艺术美是艺术现实审美属性的具体表现,它既是审美对象,也是艺术创造的对象,其规律不仅关注城市内在的本质,还应关注其外在的现象、形式、个性。例如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历史博物馆整体景观环境,具有强烈的艺术审美个性。(图2)

2.4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情感性

城市艺术是公众审美的媒介,凝聚着市民的情感,体现着大众的参与性。所谓情感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里形式。一切艺术都是情感的艺术,没有情感也就没有艺术,城市的艺术也无例外,城市作为人与社会的聚集地,其无论居所、环境,作为应用对象,都与人时刻产生情感信息的交流,贯穿于人们生活的审美过程,也贯穿于人们的艺术创造即城市的建设中。这种情感反映在城市艺术的美感中,这种美感是同城市的历史、文化、形象、生态、环境等有机联系在一起,例如广东的岐江公园是一个旧船厂的改造,体现着历史、文化、形象、生态、环境的有机联系,体现着人们的怀旧情感,文化情感,自然情感。(图3)凝聚在环境场所、建筑、交通路径、景观设施、城市媒体的具体应用中。例如:大连星海广场足迹浮雕《路》,由1000个大连市民踩出,体现着近一百年的城市发展历程充分融合市民的城市情感。

2.5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公共性

城市的公共性代表了城市的本质,城市的公共性规定着城市艺术的公共性,城市艺术的公共性是城市艺术的本质特征,是人们对现代城市空间环境的基本诉求,甚至越来越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例如:人们在广场、公园等场所唱歌跳舞,观赏城市的历史、文化、生态景观,在优美的城市环境中休闲等。人们希望在公共空间的艺术环境中交流,享受公共之美。城市的外在艺术形式的审美活动贯穿于城市环境的时空中,贯穿于人们的情感愉悦中,贯穿于人们的生活中,无论其应用功能的物权归属如何,都丝毫不影响城市艺术的公共精神的感性表征。例如:城市的建筑一般具有明确的权属性,但其外在的形式、尺度、构造、材质、色彩的艺术属性是公共的,并参与到人们的审美活动中。

2.6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生活性

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他同时反映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艺术本身即表现为经济基础同时也表现为上层建筑。城市的艺术本质的生活性,同样反映着城市作为经济基础的物质性,又同样反映着作为上层建筑的精神性,反映在城市生活之中。生活是指人为生存而进行的一切社会活动,这些社会活动离不开各种不同的城市环境;离不开各种不同的城市建筑;离不开各种不同的生活工具;离不开各种不同的工作对象;离不开各种不同的情感……这些环境、建筑、工具、工作对象、情感……都在城市公共艺术的范畴,这表明城市生活本身对艺术有强烈的诉求,缺少美缺少艺术的城市生活是无法想象的,生活的艺术性是现代城市的本质追求。任何城市公共艺术都与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建筑、设施、街区、生态。

2.7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场所性

城市艺术是复杂的系统综合,从系统的认识来看,城市艺术具有复杂的层次性,从城市空间构成上看,城市由路径、边界、区域、节点、标志构成。场所指城市空间中或大或小的区域,场所性就是指区域的典型特征作为特征组被意向和识别,城市艺术本质的场所性就是指城市区域机理、空间、形式、细部、标志、地形、材料、样式、装饰、色彩、轮廓等的典型特征。例如:上海的新天地,其建筑形式、空间构成、建筑细部装饰、区域功能、机理色彩、环境设施、艺术小品等都具有明确的的典型特征。(图4)城市艺术的场所性是其本质属性,一个城市由不同的相对独立的场所特征构成,这些不同的特征使城市艺术丰富起来,形成层次丰富的审美体验。

2.8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政治性

按照马克思哲学理论,作为上层建筑最高形式的政治,对艺术的影响是肯定的,通过政治,经济基础影响艺术,通过政治,艺术作用于经济基础。城市作为最复杂最系统的社会载体,其艺术本质的政治性反映在如下几个方面:①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例如由著名建筑大师张金秋先生设计的中华黄帝陵建筑,充分体现了公共艺术的政治性(图5)。②城市公共空间的纪念性景观。例如:美国华盛顿的越战纪念景观,以v字形的下沉通道,两面黑色的大理石墙面镌刻着死难者的姓名,具有深刻的纪念意义(图5)。③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封建社会的城市规划体现着皇权,现代城市规划体现着民主社会人性的关怀,体现着全面的为社会为市民服务。

2.9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创新性

城市公共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态,连接着精神与物质;审美与情感;哲学与科技,其创新首先是艺术观念与方法的创新,其次是结合科学技术的创新,再次艺术本身的改变。艺术观念的创新使公共艺术由纪念性、叙事l生、唯美性、装饰性发展为功能性、多元性、综合性。公共艺术的形式也由原来的雕塑、壁画、发展到城市建筑、城市街区、城市生态、城市设施、城市媒体。创新连接着思想、科技和艺术,创新包括了内涵、形式和应用,创新的成果表现在城市公共艺术的现象中。

3.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的思考

艺术本质的追问是一个直接关系人的存在意义的永无止境的求索过程,不断出发和上路,不断开显新境界,这说明艺术本质的发展性。城市艺术作为艺术的种类,其本质表现为艺术的和规律性。城市艺术的发展性表现为艺术本质规律发展的继承性、时代性、创新性。继承是城市艺术发展的前提,没有继承就谈不上发展,首先没有继承艺术就失去了发展的坐标,其次艺术植根于人类社会,植根于种族文化,社会、文化的差异性是艺术差异性的基础和前提,差异性和个性又是艺术的生命,没有继承就没有文化的差异性。例如:苏州的水乡古城,北京城的四合院建筑都是文化继承的典型例证。法国著名文艺理论家伊波利特・阿道尔夫・丹纳在《艺术哲学》一书中揭示艺术发展的原因说:“艺术是由时代精神和风俗所决定的。”这说明艺术的发展是与时代联系在一起的,艺术作为上层建筑成为经济基础的直接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就有与之相应的艺术形式和艺术内容。创新是城市艺术发展的生命,是其发展的必然。创新使艺术越来越趋向科技化,数字媒体、网络媒体、体验艺术、互动技术、全息技术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城市公共艺术中,例如位于芝加哥千禧公园互动趣味的皇冠喷泉就是信息科技运用于城市公共艺术的典型案例。(图6)

城市公共艺术“公共性”是相对的,相对于室内空间,建筑是公共的,相对于建筑,学校、机关、居住区、工厂等功能区域是公共的,相对于学校、机关、居住区、工厂等,城市的街道、广场、交通站、公园等是公共的,这说明相对于私密的公共性的边界具有动态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使城市公共艺术呈现布局的广泛性,这种广泛性使城市本身成为艺术品,这与相对与环境的非艺术的城市公共艺术本身形成矛盾,解决这个矛盾须充实城市公共艺术的内涵,使其从与环境的相对性走向与环境的融合性,从原来的艺术现象性走向城市审美的系统性,使其既关注艺术的物质性又关注艺术的精神性;既关注艺术的审美性又关注艺术的情感性:既关注艺术的创造性又关注艺术的公共性、生活性、政治性、场所性。使其发展呈现系统性、层次性、多元性的趋势,融入到城市的职能,融入市民的生活,融入城市的整体审美环境中,融入到人们的民族情感、文化情感、历史情感、人性关怀、公众参与中,这远远超越了原本对立与环境的审美性、情感性、精神性。审美体验发展成为生态与城市的体验;大地艺术的体验;环境与场所的体验;城市形态及建筑形态的体验;城市文脉的体验;社会文化的体验;生活自身体验,城市成为以美的规律建造的艺术品,生活本身变成了城市艺术活动的部分,这时城市公共艺术的概念就失去意义,取而代之的是城市艺术概念、范畴和内涵。

艺术活动的性质篇2

【关键词】艺术本质主义解构界定

从中国先秦和古希腊时期开始,众多艺术家和艺术理论家对“艺术是什么”做了持久的探索,给艺术下定义迄今已有上百种,但都是一根藤上结出的不同的瓜,都是以术语表达关于艺术的定义,以及艺术应该按照什么标准界定。

一、“艺术本质”探讨的合理性

长期以来,对于“艺术本质”的追问,总是以“艺术是什么”为前提。要回答什么是艺术,就要给艺术下一个确切的定义,而给某一对象下定义,就要求描述此对象的本质的规定性,指明“它就是它”的根据。为了回答什么是艺术,为了探索艺术的本质,也为了找到“艺术之所以是艺术”的根据,于是产生“艺术本质论”的专题。

但是,对于形而上学者而言,追问“艺术是什么”是自欺欺人的行为。①因为追问的过程无外乎是以现有的“艺术品”为参照物,在比较分析中归纳“艺术”的概念,或是从更高级的概念中去演绎“艺术”的概念,这两种方式都是形而上的过程,都依赖于事先预设的某种“观念”,人们在探究本质时不是在发现本质,而是在发明本质。但是反本质主义的观点不应简单地理解为是在主张艺术不能被界定。它既是否定,也是肯定,反本质主义否定对艺术单一性的定义,以及这些定义在最后阶段的极端发展,提醒我们这些定义的反例可以被轻而易举的发现。从肯定方面看,反本质主义者则提供了一种艺术概念,尽管是一种非定义式的概念。其实,每一种继之而来的定义都借鉴了反本质主义视角中的某些因素,体制性定义在界定艺术的条件时,力求避免所有功能因素的影响。历史性定义试图辨别相关的相似部分,并把它们回溯至原初的艺术。

二、艺术本质问题在当代的发展

回顾艺术史中,曾有许多大师级的艺术家和艺术理论家做出持久的探索,并提出了许多极具启示性的观点。现有的各种关于艺术本质的认识,都是人类对于自身的这种特殊的实践创造方式从不同角度做出的解释,具有不同的意义。

在西方,“模仿说”的艺术本质论一直占据主流地位,直到“先锋派”出现,情况才有所改观。当代西方关于艺术本质的讨论便是基于“先锋派”论争的成功,他们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新奇,在于创造,在于使观者产生身体的冲动、情感的共鸣。在其观念的冲击下,对于艺术本质问题的探讨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多元状态:艺术的本质在象征(瓦莱里、叶芝)、在意象(庞德、休姆)、在直觉(克罗齐)、在表现(科林伍德)、在存在(海德格尔)、在自由(阿多诺)、在幻想(布洛赫)、在形式(俄国形式主义)、在对社会的批判和拯救(阿多尔诺、马尔库塞)、在潜在结构(结构主义)、在创造性(后现代主义)等。当代中国对于艺术本质的探索随着西方现代艺术观念、艺术体系的引进,开始由传统形态转向现代形态。这一探讨大体可以分为两条线索,一条是马克思主义艺术本质探索,另一条是非马克思主义艺术本质探索,这两条线索开始时区别并不明显,仅在于描述艺术本质时所用理论术语不同,在某种程度上仍能达成一定的共识。马克思主义的艺术本质认为,艺术本质在于反映、在于审美。而非马克思主义的艺术本质则认为:艺术本质在再现、在表现、在创造、在价值、在形式、在审美经验、在于再现与表现的统一。

在新世纪之交时,受西方后现代话语的影响,中国艺术理论界提出了“反本质主义”的问题,一些学者甚至主张探讨“艺术本质”是一种无意义的行为。这其中的确有一些值得汲取的思想养料,有助于我们克服对于艺术本质探讨过程中,带来的简单机械的形而上学弊病。但是“本质主义”与“本质研究”不能简单划等号,艺术繁杂的种类和叛逆的本性辩驳了那些认为艺术具有特定结构或内容定义的观点。但还是要清楚,区别艺术与非艺术之间产生的关系属性,以及与这些属性相对的艺术品本身具有的内在属性。

三、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

面对纷繁复杂的艺术现象,应该从何处入手去认识它的本质?究竟“艺术”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艺术家与非艺术家的区别在哪里?什么样的东西才算是艺术品?这些问题都因为艺术创作本身的关系而备受关注。其实,艺术与美一样,产生的根源在于人类满足物质生活需要的生产劳动和动物满足其需要的活动的本质区别之中。当物质生产劳动和整个社会的发展使人类的艺术活动与人类其他活动相联,又已成为一个有其独特本质和社会功能的领域时,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别就产生了。

其实,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别决定于两个根本性的条件。首先,某一活动及其产品要成为艺术,就必须是与艺术的本质及社会功能相一致。尽管艺术本质及社会功能是随着历史变化的,但艺术只要还是艺术,就必须具有使它能成为艺术必不可少的本质特征。其次,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对现实的创造性反映的产物,它来源于现实,又不等同于现实。不能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东西视为艺术作品而混为一谈。但艺术与生活又不能彻底割断,生活中的事物不管美丑,只有当它反映到艺术中以后才能成为艺术作品。如果硬是要一刀斩断艺术与现实的联系,艺术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艺术之花终将会枯萎,即使看起来繁花似锦,但其实早无生命力。

如今,艺术越来越广泛地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出现了所谓“生活的艺术化”,但不论生活如何艺术化,生活与艺术、艺术家与非艺术家的界限依然存在。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别决不是由其他人或某个人对某种活动和活动的产品授予“艺术”称号的结果,而是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艺术的界说尽管确实有赖于艺术曾是什么,但是也务必考虑艺术现在已成为什么,以及艺术在未来可能成为什么。即使“艺术”因其自身的复杂和多面性,以及研究者遵循的认识论之间的差异,使得理论家始终未能建立起与这个认识对象完全符合的理论。但是给“艺术”下定义并在理论中表现其性质,可以丰富现代心灵对艺术的理解并由此推动艺术的发展。

注释:

①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m].朱光潜,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203.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艺术活动的性质篇3

要求:

了解艺术活动的构成,理解艺术活动发生和发展的状况,掌握艺术活动的基本特征和性质,对艺术的功能有基本的了解。

(一)艺术活动的构成

根据艺术活动的发展及其当前状况,可以将艺术活动视作一个系统,它由四个要素或环节构成。

l.客体世界

即艺术活动所反映和表现的客观社会生活及自然界。具有审美价值的客体世界是艺术创造的主要对象。

2.艺术创作与制作

艺术创作即艺术家基于自身的审美经验和审美体验,运用特定的艺术语言和材料,所进行的从审美意象到艺术形象或艺术意境的创造性活动。

艺术制作与艺术创作密切相关,它更多地体现出以物质性制作为主的特点。在当代艺术活动中,艺术制作显示出重要的和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意义。

3.艺术作品

即艺术创作和艺术制作的成果,是由艺术主体创造的审美意识物态化的表现形式。

4.艺术传播与接受

艺术传播即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艺术信息或作品传递给接受者的过程。

艺术接受即在传播的基础上,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鉴赏者为主体的积极能动的消费、鉴赏和批评活动。

(二)艺术活动的发生和发展

1、关于艺术发生的几种学说:

(1)摹仿说

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于自然或现实生活的摹仿。这是一种有关艺术起源的最古老的理论,它在古希腊的哲学家中比较流行,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等人均持这种观点。

(2)游戏说

认为艺术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一方面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同时由于人类可以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功利性的活动中,于是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德国的席勒、英国学者斯宾塞、德国学者谷鲁斯均持这样的观点。

(3)表现说

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情感表现和交流的需要。持这一观点的有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英国史学家柯林伍德、美国学者苏珊。朗格等。

(4)巫术说

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民族的巫术仪式活动。这是在近代西方学术界影响的一种理论。这个学说最早由英国学者爱德华。泰勒提出,英国学者詹姆斯。弗雷泽也持这一观点。

(5)劳动说

认为艺术产生的根本动力和原因,在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尤其是占主导地位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这是对艺术产生根本原因影响的揭示。俄国普列汉诺夫等人对此进行过阐释。

总之,艺术的发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摹仿的本能、表现的欲望和游戏的冲动。艺术的起源应当是多因的而并非是单因的,但归根结底,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必然产物。

2、艺术活动的发展

(1)艺术发展的根本原因

①在人类社会生活的结构中,经济基础是与一定物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由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的现实物质基础。耸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影响和制约的政治制度及思想方式、世界观或社会意识形态的总和构成。艺术既属于意识形态,又具有不同于其他意识形态的特性。②经济基础的发展对于意识形态具有较强的制约和影响作用,同样,艺术的发展也要受到经济的制约和影响。以生产劳动为中心的人们的经济活动是推动艺术发展的根本原因。③经济对于艺术的制约和影响作用并不是直接的,而是往往要经过一些中介环节。其中包括政治的、社会的、制度的等各种因素。经济的兴衰与艺术的兴衰虽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并不是机械地互为因果关系的。④艺术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有时艺术的发展显得快些,有时显得慢些,有时甚至与经济呈反方向发展。这种现象,正是马克思所指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那种认为经济繁盛,艺术一定繁荣;经济衰退,艺术也就衰落的看法是缺乏根据的。

(2)艺术发展的继承与创新

在艺术发展的各种因素中,继承和创新是一对重要的范畴和基本的规律。

①艺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其内在结构是有继承性的,这种继承性,反映着社会意识形态和人们审美观念的连续性。每一时代的艺术对于后来的艺术,都是一种既定的存在和条件。后一时代的艺术注定要在前一时代的基础上得以发展。②艺术的历史继承性,表现为对本民族艺术遗产的吸收和接受,以及对其他民族和国家优秀文化和艺术成果的吸纳。③艺术的历史继承性,在艺术的形式与技巧、内容、审美观念和创作方法等方面均有突出的表现。艺术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除旧布新、推陈出新的过程,其间,继承和创新是紧紧连在一起的,没有继承,便不会有创新。在艺术发展中,继承是手段,创新是目的。④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为了创新,就要坚持批判的原则,对过去的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又要坚持在艺术内容、艺术形式、艺术语言、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创造,不断适应新的时代人们对于审美文化和艺术的需求。

(三)艺术活动的基本特征与性质

1.艺术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

(l)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现象,它既具有一般意识形态的特性,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质,因而它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作为审美的意识形态,艺术与意识形态各部门以及政治、科学等均有着密切的联系。

(2)艺术与哲学

哲学主要从事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等领域中带有普遍性的根本规律的研究,哲学主要通过美学这一中介对艺术产生影响。艺术也可以通过审美创造对艺术家的思维及其思想产生启迪。

(3)艺术与宗教

艺术与宗教在其早期是融合在一起的,而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也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二者在认识与掌握世界的方式上有着相似之处。宗教长期利用艺术来宣传宗教,客观上促进了艺术的发展,同时艺术也在不断影响着宗教。但由于宗教反科学的性质,决定了它与艺术的本质区别。

(4)艺术与道德

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与艺术的联系,一方面,一定社会的伦理道德总要通过艺术的内容和精神得以体现,同时,艺术通过其审美的表现,对道德观念的评价也具有很大的影响。

(5)艺术与政治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政治对于包括艺术在内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领域各部门的影响是最为直接和广泛的。艺术会受到政治的制约和影响,同时也可以对政治产生影响,二者是相互联系和统一的关系。政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和引导艺术的方向,可以保障艺术得到更快、更健康的发展。艺术也可以通过自身显现的审美情感和精神倾向,影响政治的方向和发展。

(6)艺术与科学

科学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它与艺术在本质上有许多一致之处,同时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有一定的区别。现代科学技术为艺术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手段、传播手段,并促使新的艺术形式的产生和美学观念的变化。艺术也对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2、艺术活动的基本特征

(1)艺术活动是形象把握与理性把握的统一

形象,即审美形象,在广义上包括审美的情境和意境。形象把握是艺术活动特有的方式,是主体对于客体瞬间领悟式的审美创造,它是感性的而不是推理的,是体验的而木是分析的。但是形象把握又不能离开理性,理性在分析时代氛围、读选素材和题材、构思主题和情节、选择表现形式等方面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艺术活动是情感体验与逻辑认知的统一

艺术中的情感即审美情感,是一种无功利的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情感,情感在艺术活动动机的生成、创造与接受过程中均是重要的心理因素之一,同时情感又是艺术创作的基本元素。但是艺术活动也包含认知因素,认知在艺术活动中意味着客观的、理智的反映。在审美情感的深层往往隐含着理性的认知。

(3)艺术活动是审美活动与意识形态的统一

艺术的审美特性是区别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意识形态活动的根本标志,但同时艺术又具有意识形态特性。艺术的审美特性是形象的、情感的和多义的,它规范着艺术活动的基本倾向,其意识形态特性则是隐藏在审美特性之中的,它使艺术的审美世界具有了更为广阔和深透的内涵。

3.艺术活动的基本性质

艺术活动是以特有的艺术语言体系为媒介、以创造形象或意境为旨归的人类的精神文化活动,它凝结为审美的意识形态。

(四)艺术活动的功能

1.艺术活动的功能

(1)审美认知功能

(2)审美教育功能

(3)审美娱乐功能

2.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艺术活动的性质篇4

【关键词】高校;社团;艺术团;舞蹈教学

一、大学生艺术团的艺术教育概述

在当前的高校教育中,艺术教育所占据的比重并不小,教育者对其给予的重视也比较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艺术团艺术水平实则处于不断提升的发展状态,迎合了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1]。近些年来,高校的艺术团数量开始增加,不断丰富着高校校园文化生活,各种各样的艺术团演出比赛层出不穷,让高校的艺术文化氛围愈发浓厚,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作出了不小的贡献。因此,大学生艺术团的艺术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教育功能和教育作用是不可小觑的,这就使得高校愈发关注大学生艺术团艺术展演的效果,并且致力于提高大学生艺术团的艺术展演效果,加强高校内部和高校之间的艺术文化交流活动。而大学生艺术团始终和专业的艺术团体存在不可忽视的差异,要求高校加强大学生艺术团的艺术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艺术文化水平,进而保障他们的艺术展演活动开展质量。以大学生艺术团舞蹈教学为例,高校可以将提升大学生艺术团舞蹈教学质量作为艺术团舞蹈教学的目标,推进艺术团的艺术教育发展。

二、大学生艺术团舞蹈教学的基本问题

在当下的大学生艺术团教育中,舞蹈教学占据着重要地位。只是这一艺术团舞蹈教学的发展并不容乐观。一方面,大学生艺术团的内部成员具有较强的流动性,这一特点对大学生艺术团舞蹈教学来说,能够带来不可忽视的教学弊端。例如艺术团若是要演绎高品位的舞蹈节目,那么流动过于频繁的艺术团成员会限制其展演活动的质量,具体可以体现在舞蹈艺术作品的编排与表演环节之中[2]。这是因为流动性强的艺术团成员在参加舞蹈艺术作品展演活动前,会出现组织纪律约束性降低的问题,所以高校要加强大学生艺术团舞蹈教学的质量,则可从学生的流动性这方面入手。另一方面,高校在大学生艺术团舞蹈教学教育活动中的投入比较少。这一问题显然会影响到艺术团舞蹈教学的实际训练水平,进而影响到艺术团舞蹈展演的效果。就比如有些艺术团舞蹈教师并非专业教师,那么他们开展的舞蹈艺术团训练内容和训练力度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内容不够丰富、教学方法不够创新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显然会影响艺术团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进而降低艺术团舞蹈教学的有效性。在这样的艺术团舞蹈教学现状下,高校要积极采取对策来优化艺术团舞蹈教学过程,以提高大学生艺术团舞蹈教学效果,推进其艺术团舞蹈展演的顺利、高效开展。

三、大学生艺术团舞蹈教学的有效对策

在大学生艺术团舞蹈教学备受重视的当下,高校可从以下方面来加强大学生艺术团的舞蹈教学:

1、加强艺术团舞蹈教学的基础训练

高校的艺术团舞蹈教育课程教学面临着不少的阻力,要保障艺术团舞蹈教学的有效性,则要求教师对艺术团的舞蹈艺术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将其摆在艺术团艺术教育的重要位置,旨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艺术修养,促进艺术团舞蹈教育在高校舞蹈教学方面的发展。为此,高校需要加强艺术团舞蹈教学的基础训练,包括肢体表演的基本技法、身体柔韧性训练、体态气质训练等等方面的训练内容,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舞蹈表演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艺术团舞蹈教学的积极性。而艺术团舞蹈教学的时间非常有限,因此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来展开艺术团舞蹈教学,不仅可以起到丰富学生课余文娱生活的作用,还能让学生拥有更多的集中训练时间,帮助其巩固和发展自己所学的艺术团舞蹈知识。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我展示平台,让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舞蹈训练热度,克服成员流动性较强而引起的舞蹈教学弊端,进而提高艺术团舞蹈教学水平。

2、加强艺术团舞蹈教学的激励教育

大学生在艺术团舞蹈教学中的参与积极性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关系到艺术团舞蹈教学的质量和舞蹈艺术活动展演的质量。因此,高校应该注重加强艺术团舞蹈教学的激励教育,通过有效的激励教育来提高学生参与艺术团舞蹈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利于推动高校大学生舞蹈艺术团的开展。例如教师可以健全大学生艺术团的团队管理机制,对其中的奖惩措施进行改进或者完善。这一举措可以有效规范舞蹈艺术团的教学管理章程,有利于明确舞蹈艺术团的教师职责,使其履行自己的教学义务,积极地加强舞蹈艺术团的创新发展。同时,高校要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则需要建立起高效的考核体系,并且制定人性化的奖惩制度。而突显以生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可以为艺术团舞蹈教学的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例如,教师在开展艺术团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可针对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合适的表彰。激励的内容可以是五四评优评先活动的优秀学生名额、入党推荐名额等等,让学生产生较强的自我认同感,进而使其产生较强的自信心,积极地投入到艺术团舞蹈教学活动中来,使其发挥自己的积极主动性来参与艺术团舞蹈教学活动,这对于艺术团舞蹈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3、促进艺术团舞蹈教学的转型发展

立足于创新变革精神而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理念。而高校艺术团舞蹈教学的创新发展成为了当前的重要课题内容,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策略来促进自身教学活动的转型发展,从而让艺术团舞蹈教学焕发出不一样的活力[3]。为此,高校可以加强实践教学平台的创新发展,进而推动经典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高舞蹈艺术团学生的实践能力,既丰富其校园文化生活,又可提高其文化素养水平。以彩调歌舞剧《刘三姐》为例,高校的舞蹈艺术团可以秉着开拓创新的原则来引领学生排演这一舞台剧。在编排舞台剧的过程中,教师可从人物、唱腔、剧本内容、音乐和舞蹈动作等等方面进行创新性的调整,并借助现代科技对灯光设计与舞美设计等等进行推陈出新。这有利于提高舞蹈艺术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其积极地参与进来,提高学生的舞蹈训练积极性,同时还能提高大学生艺术团舞蹈活动的有效性。在这一创新性的舞台剧展演活动中,学生的表演能力会有较大的突破,提高大学生艺术团舞蹈教育水平。

艺术活动的性质篇5

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小学体育条例》《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等有关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引导和鼓励广大中小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体育、艺术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以深入实践生本活动和生本德育为重点,以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艺术素养为着力点,以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艺术素养评价为突破口,积极推进体育、艺术教育管理和教学的改革,切实提高学校体育、艺术教育质量和工作成效,推动全区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二、主要工作目标和措施

(一)学校体育工作

1.推进落实中小学生“每天校园体育锻炼一小时”工作。加强教学视导和日常调研,开展体育学业评价质量监控,充分发挥体育课主渠道作用,提升体育课教学质量。推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鼓励学校根据本校特点和本区域特色,创编校本课程、自编课间操、设计室内健身项目,保障锻炼时间,丰富活动内容。

2.进一步推进阳光体育和竞赛活动的深入开展。推进校园足球建设,有序扩大校园足球联赛规模,组队参加市级联赛。全面推进区、校两级阳光体育的联动体系建设,推进落实“1+x”校园活动(“1”一次大型或综合性运动会,“x”单项运动会或趣味性运动会),促进阳光体育工作重心下移,确保阳光体育运动覆盖到全体学生。督促学校继续推进“学校阳光体育发展项目”,形成工作经验,落实每学年一次以田径为主的综合性校园运动会和一次与学校体育传统项目相结合的趣味性校园运动会,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促进学生“一人有多技”“人人有一强”。鼓励学校整合社区和社会资源,以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学校等形式展示、宣传学校体育特色和运动项目,指导家长结合孩子特点,有选择地安排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内容,形成家校联动。

3.继续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继续指导学校做好2015年测试和数据上报工作。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情况复测和抽查工作,保障数据上报的真实性。加强数据汇总分析,探索“一生一档案”“一校一报告”,探索公告机制。学校应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数据的汇总和分析,及时与家长做好反馈,并对存在的集中性健康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4.做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进一步完善体育考试流程,安全、有序、公正地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根据今年的体育中考项目,各校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多途径、全面地督促、指导学生科学开展锻炼,平稳推进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

5.加强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抓好课堂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推进体育精品课和示范课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继续开展体育教师专业素质培养,发挥骨干教师引领作用,加强学科教研共同体建设。通过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体育教学竞赛和业务培训,推动体育师训更适应需求,更具有实效。

(二)学校艺术教育工作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加大督查力度,确保中小学校“开齐、开足、上好”艺术课程,中等职业学校结合专业特点开设灵活多样的艺术课程。

2.启动“学校艺术改革试点工作”。制定区“全域整体推进学校艺术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拟定艺术教育改革试点工作进程表,层层组建艺术改革团队,积极有效实施,完成试点工作目标,促进区域学校艺术整体发展。

3.加强艺术教师队伍建设。继续落实课程改革的要求,积极探索学校艺术教育改革新途径,深入开展教科研,积极开展学科教学活动。组织开展《器乐进课堂》课题研究,组织艺术课专任教师参加“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音乐、美术学科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课堂教学观摩、艺术教师专业能力抽测等活动。

4.加强学生课外兴趣小组和艺术社团建设。拓宽学生参加课外艺术活动的参与面,让每个学生能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自愿选择参加一项艺术活动,创新思路,利用本土资源,积极探索和开发学校的艺术特色项目,打造学校的艺术品牌,不断丰富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校园文化三位一体推进美育工作机制的内涵,推进美育教学改革,提升学校的品位。

艺术活动的性质篇6

关键词:非专业大学生艺术团艺术素质教育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出台,以及《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教育部第13号)的落实,艺术素质教育在全国各高校蓬勃开展。在此次艺术素质教育工作推进的过程中,非艺术类院校将起到决定性作用。然而,就艺术教育工作推动效能本身来看,由于艺术素质教育的专业性强,要求高,大学生接受能力参差不齐,非艺术类院校推动此项工作具有相当的难度。本文试图从一个侧面提供一个思路,旨在对非艺术类院校开展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提供一点参考。

无论什么性质的高校,它都具有一个富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而在校园文化中,学生是这一文化活动的主体,艺术活动又往往是校园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各院校几乎都拥有一支大学生艺术团队,这支艺术团队通常在校内外各种文化艺术交流与演出活动中承担着重要任务,更是陶冶大学生情操、提高大学生审美修养的重要平台,是学校实施艺术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所谓非专业大学生艺术团指的是在非艺术类院校中,以非艺术专业学生为主组成的业余艺术表演团体。对于非艺术类院校来说,建设一支高水平非专业大学生艺术团对于学校推进对在校全体大学生的艺术素质教育具有战略性意义。

一、非专业大学生艺术团的发展现状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校办学自主性逐步提升的背景下,非专业大学生艺术团在普通高校中近年来得到长足的发展。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教育部在全国普通高校中批准了几所可以招收艺术特长生的试点学校,艺术特长生开始陆续充实到非专业大学生艺术团,这些艺术特长生进入非艺术专业高校后,以他们过去的艺术专业基础,使非专业大学生艺术团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各高校现有非专业大学生艺术团的规模一般均在百人建制左右,涵盖声乐、器乐、舞蹈等多个门类。

非专业大学生艺术团在隶属关系上主要有三种形式:挂靠在学生工作主管部门,主要以丰富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拓展大学生艺术素质为目标,这种形式下大学生艺术团多由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建设,实质上是一种比较松散的学生团体;由学生工作主管部门领导、艺术教育部门对艺术团员进行技能培训的双重管理,以提高文化艺术素养为目标;高校直接管理的校直属部门,通过开设艺术类必修课、选修课,培养具有深厚专业技术知识、较高艺术水平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非专业大学生艺术团现在已经在各高校开展各种常规性艺术展演活动,如音乐会、迎新或毕业晚会等,这些品牌活动成为校园文化的一大亮点,吸引了师生们的广泛关注,繁荣了校园文化氛围,提升了校园文化的品位。另一方面,非专业大学生艺术团逐渐走出校园,走进社区,服务于社会,极大的丰富了社区文化,得到当地政府和市民的一致好评;武汉大学艺术团今年年初还走进中南海为已退休的国务院老干部演出,成为走入中南海的第一支非专业大学生艺术团。同时,非专业大学生艺术团近年来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如2005年北京大学艺术团成功在美国巡演等。以上充分标志着非专业大学生艺术团的艺术水平和影响力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在普通高校艺术类课程建设力度加大的过程中,部分高校对以非专业大学生艺术团为主开设的艺术实践课程成为一个有益的探索。非专业大学生艺术团的建设已经正式以“第一课堂”的角色进入高校本科生培养体系。

二、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的现状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已将艺术教育写进了宪法。在我国,1997年11月19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同志发表了《关于在高等院校提倡交响音乐的讲话》,在教育界、艺术界引起强烈反响。“讲话”让高校教育者意识到,艺术素质教育给大学生带来的益处是其他任何学科所不能替代的。尤其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

《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出台后,各高校陆续设立了由一名校领导分管全校学生的艺术素质教育工作,并设置专门的艺术素质教育机构的体制,使得艺术素质教育在普通高校得到空前的发展。

目前,各高校的艺术素质教育主要还是依靠课堂教学的方式,多数高校是以开设公共选修课的方式开展,只有少数高校能够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将相关的艺术类课程作为全校公共必修课列入本科生教育培养计划。主要原因是师资、教学配套资源的严重不足,修改培养计划存在困难等。因此,虽然各高校对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提高了重视程度,加大了扶持力度,但仅靠学时和选课数量有限的少部分公共选修课,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更加无法达到教育部对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的要求。如何突破仅靠课堂教学推进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的窘境,成为了摆在高校教育者面前的一大课题。

三、建设高水平非专业大学生艺术团对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的作用

由于单一的课程教学已无法满足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的要求,作为一种有益的补充,非专业大学生艺术团能够发挥独特而重大作用,尤其是建设一支高水平非专业大学生艺术团对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会产生深远影响。

1.建设高水平非专业大学生艺术团为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骨干,在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中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

各高校在建设本校非专业大学生艺术团时,一般都配备有专门的指导教师。这些指导教师多为专业艺术院校毕业或曾经从事专业艺术表演的专门教师。由他们指导非专业大学生艺术团的艺术活动,对建设一支高水平非专业大学生艺术团有着关键性作用,而且他们能够培养出一大批不仅热爱艺术,且具备一定水平的艺术知识和技能的学生骨干。建设高水平非专业大学生艺术团,对于学生团员的要求应是具有专业表演素养的水平,能够独立参与表演活动,并有一定的编导能力。如暨南大学学生艺术团,其团员除能够参与表演活动以外,还能够承担编导艺术节目的任务。在首届亚洲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的开幕式文艺表演中,几乎所有学生表演的大型节目均是由这个艺术团的团员学生编导并组织的,表演获得了巨大成功,彰显了高水平非专业大学生艺术团在艺术活动中的能量。

可以想见,这样一批学生骨干回到学生当中,自然成为艺术的传播者,能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同时,作为被广为证明最为有效的一种教育模式――同伴教育,让这些学生骨干以同龄人的身份与其他同学交流,能够有效地促动周围同学更为主动地接近艺术,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可以引发更广泛的学生参予到艺术活动中,在实践中学习和培养艺术素质,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循环,在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中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

2.建设高水平非专业大学生艺术团促进艺术走进校园,对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发挥强大的推动作用。

书本和课堂上的艺术知识,影视媒体中的艺术声像仅仅是一种意象,很难对大学生产生和形成一种理性的升华,并培养形成艺术素质内化于其自身中。尽管近年来许多专业艺术团体亦纷纷开展“高雅艺术走进校园”的活动,但往往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一则这些艺术团体不可能走进所有校园,为校园里全体学生演出;再则他们演出的场次、内容等未必能够满足在校大学生的需要。而高水平非专业大学生艺术团恰好填补了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这一方面的空白。

高水平非专业大学生艺术团通过组织一系列的汇演活动,将各种艺术形式鲜活地展现在广大学生面前,使广大学生真切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如清华大学艺术团的草坪音乐会、室外公开排练、“全接触”艺术普及培养课程,武汉大学艺术团的周末艺苑等活动,在高校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建设高水平非专业大学生艺术团能够使大学生们意识到高雅艺术离他们并不遥远,他们的非艺术专业同学都能够表演,艺术就在校园,艺术就在身边。高水平非专业大学生艺术团由于既具备了专业表演的素质,又来自高校自身,因此它能更好地在校园中展示艺术的真谛和内涵,同时又易于被大学生所接受,对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发挥强大的推动作用。

3.建设高水平非专业大学生艺术团为大学生提供了艺术实践的基地,对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发挥实际教学功能。

建设高水平非专业大学生艺术团就意味着要按照专业艺术团队的标准对团员学生进行管理和培训。高水平非专业大学生艺术团在培训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对艺术团团员进行了最直接的艺术素质的教学,让他们在艺术技能和艺术修养的培养上得到质的飞跃。一些高校已经将参与高水平非专业大学生艺术团训练及演出的时间纳入学生的艺术实践类课程学分的学时,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暨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和南京财经大学等。

另一方面,对于普通学生来说,他们所学习到的艺术知识、鉴赏能力能够在参予高水平非专业大学生艺术团举办的各项活动中得到印证和体验,促进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激发他们更为积极的学习动力,更加丰富了他们的艺术经验。部分高校(如北京理工大学等)将参与观看艺术演出的场次计作大学生的艺术实践类课程学分,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广大学生参予艺术活动的积极性,为艺术素质教育开辟了新的思路。

由此可见,建设高水平非专业大学生艺术团为大学生提供了艺术实践的基地,对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发挥了实际教学功能。

建设高水平非专业大学生艺术团对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的意义重大。因此,加强建设高水平非专业大学生艺术团应该成为高校必须重视的课题。尽管非专业大学生艺术团已经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在现实中,各高校的非专业大学生艺术团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如保障不足、人员流动过快、机制不完善、与素质教育衔接不紧等。这些问题随着艺术素质教育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和教育改革的深化,相信都能够得到完满的解决。

综上所述,在现有条件下,建设高水平非专业大学生艺术团对全面提高在校大学生的艺术素质和推动艺术素质教育在高校的深入展开具有显著的作用,应该受到高校教育者的高度关注。

[注:本文获广东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一等奖。]

参考文献:

[1]邓暖:《大学生艺术团工作探索》,《重庆科技学院报》(社会科学版),2007。

[2]罗明秀:《论大学生艺术团的功能与建设》,《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3]贺春华:《对普通高校大学生艺术团建设的几点思考》,《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2。

艺术活动的性质篇7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艺术生产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5-0275-01

从马克思创始人把人类社会从结构上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大部分,这实际上就是把人类的社会结构关系区分为物质关系和精神关系两个方面。与此相对应,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又把人类的基本活动归结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两大类。作为人类精神生产的部门之一,马克思提到了“艺术生产”。而艺术生产即为艺术创作活动,以“艺术生产”概念为中心,马克思形成了著名的艺术生产理论。

一、艺术生产的本质

艺术创作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人的精神本质、人的物质实践活动以及其产品有着密切的联系。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宗教、家庭、国家、法律、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种特殊形态,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支配着。”所谓艺术生产“受普遍规律的支配”,首先指艺术生产必然具有物质生产活动的一般特性,二者在一般特性上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主要表现在: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一样,都具有主体与客体,都是主体对于客体的对象化改造。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指出艺术的本质即为生产,并从物质生产的联系中揭示艺术的特点和性质,这不仅表明艺术的本体与人的实践活动本体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也对批判物质生产实践,崇尚精神生活的唯心主义的艺术理论。

二、艺术生产的依赖性和制约性

社会生活中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分工是与阶级分化、阶级压迫的现实相伴随的。因为物质生产的阶级性,而形成了精神生产的阶级依附和阶级性。同样艺术和艺术家的创作风格对于历史的发展的每一具体阶段的社会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依赖性,就包括了一定形式的社会分工对艺术生产的制约性。

马克思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指出社会分工在某些条件下发展了一部分人的艺术天才,但同时也压抑了另一部分人的艺术天才。比如拉斐尔的艺术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同当时在佛罗伦萨影响下形成的罗马繁荣有关,而列昂那多达芬奇的作品则受到佛罗伦萨的环境的影响很深。和任何其他艺术家一样,拉斐尔也受到他以前的艺术所达到的技术成就、社会组织、当地分工以及与当地有交往的世界各地的分工条件的制约。因而完全由分工造成的艺术家屈从于地方的局限性和民族的局限性的现象无论如何都会消失掉,因而没有单纯的艺术家,只有把艺术作为自己多种活动中一项活动的人们。

三、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

在一个国家和民族里,艺术整体上或某种形式上在经历了一定的繁盛期之后,并不一定随着社会形态的演进和物质生产水平的进步而按比例的更加发展,或日趋繁荣。马克思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指出“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并不是简单机械地按照物质生产水平的步子与速度前进,而是一种不平衡关系。

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相比会存在诸多不同,这主要表现为:材料的不同,物质生产的材料是不同的资料的物质,艺术生产的材料除了物质材料外,还包括并主要是精神性的材料――心灵化的社会生活现象;产品的不同,前者是物质产品,后者是精神产品;目的的不同,物质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物质消费的需要,而艺术生产的目的则是为了满足人们精神消费的需求;主体的不同,前者是物质劳动者所生产,后者由特殊的精神生产者――艺术家来生产;发展规律的不同,物质生产在总体上是一个不断进步的历史过程,而且这种进步是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加以指明的,而艺术生产的历史则不能简单地用进步与否加以判断,各个时代的艺术生产作为特定的时代生活在审美和艺术意识上的聚焦,在性质、意味甚至形式上都各不相同,在本质上是难以比较的,很难说后一个时代的艺术就比前一个时代的艺术进步,而且艺术的发展也是不能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加以衡量的。总之,艺术生产和物质生产既有相互的共性又有各自的特殊性,这是决定着两种生产既有相适应的一面,同时又有不同步性、不平衡性的一面的重要原因。

四、结语

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是对艺术的历史存在的阐明,它着眼于艺术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艺术生产的历史变迁等问题。因此一定的艺术生产及其产品的具体性质――它与一定的经济基础的关系、与一定阶级的具体联系以及在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具体功能等,都不直接产生艺术的“生产性”,也不能由“生产性”获得说明,而直接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制约,只有从艺术的“意识形态性”方面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74,80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459-460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第112-113页.

艺术活动的性质篇8

2005年7月,首届华夏雅石艺术论坛以“奇石是否为艺术品”为题展开了学术讨论,参与名家各抒己见,但“是”与“不是”,没有最终定论;此后,上海藏家梁志伟以《奇石艺术品化将成为潮流》一文明确表态,但也仅是给处境略显尴尬的奇石一个比较中和的定位。时隔几载,业界均以奇石“是天然艺术品”和“终究成为艺术品”相守。但,只要尘埃尚未落定,就有被反复审视的可能。

此文从艺术品、美学理论的专业视角入手,环环相扣,从正反两方面对“奇石是艺术品”做了相应论证。刊登此文,只望给石界更充实的领悟。

有人说,“奇石是具有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的天然石品”。这种说法认为艺术品是人创造的,能反映社会生活,而奇石是大自然创造的,不能反映社会生活,所以奇石不是艺术品,没有艺术性。我们认为,判定奇石是否为艺术品,决定于其赖以产生的社会实践,而不是局限于一个僵硬的概念。笔者拟从艺术品概念内涵扩展的必然性和奇石文化实践两方面进行论证。

一、艺术品概念内涵扩展的必然性

“春秋战国时期,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经历着急剧的动荡和变革。这时,一方面是旧的阶级关系正在瓦解、破裂;另一方面是新的社会力量不断解放、壮大。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事物的称谓和它所指的实际事物之间发生了各种各样的矛盾。或是旧的称谓没有改变,但它所指的实际事物已经发生了变化;或是出现了新的事物,旧的称谓不足以表明它的新内容。这样一来,就出现了所谓‘名实相怨’的状况,先秦时期关于名实关系的争论,正是在这样一种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见《哲学三百体》第48页,夏乃儒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这表明文化的发展过程,就是旧的观念(概念)不断消失、新的观念(概念)不断形成的过程。春秋战国时期刑名、名实之辩的结果,已经揭示了内涵随外延变化而变化的概念辩证法规律。越是具体概念,如猪、马、牛、羊等,其名(概念的内涵)实(概念的外延)对应关系越相对稳定;越是抽象概念,随着社会实践的逐步深入,其内涵和外延的对应关系发生的重组变化越剧烈。(以上参见拙作《奇石立法的意义与可行性研究》一文)由此可见,当一种文化形态的内容――概念的外延随实践的深化发生了本质变化时,规范这种文化形态的思维形式――概念的内涵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这是概念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具体到文化艺术领域,即艺术品概念的内涵随艺术实践的变化而变化实为客观必然。

二、奇石文化实践对艺术品概念造成的冲击

下面我们来考察艺术品概念的外延都有哪些本质变化,或说奇石文化实践在哪些方面的突破对原艺术品概念的内涵造成了革命性冲击。当代奇石文化实践给我们提供了具体而典型的审美案例,通过与艺术、美学理论的结合,我们可以了解到奇石文化欣赏活动的基本特点:

(一)奇石文化欣赏活动具有一般艺术活动的四要素特征

“美国当代文艺批评家、康乃尔大学教授艾布拉姆斯于1953年将艺术活动的要素归结为艺术品、艺术家、宇宙、观赏者四个方面。”(见《艺术概论》第10页,李胜利编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我们姑且简称为“四要素说”。对比这个学说,奇石采集、装饰、鉴赏和赏析艺术家构成的人才队伍相当于“艺术家”;“宇宙”范畴,笔者理解它是一个包括艺术实践、主体活动环境及反映对象的“泛实践”概念;奇石文化受众即观赏者;奇石自然与“艺术品”相对应。从奇石产出到受众欣赏的过程,具有艺术活动的四要素特征。因此,奇石文化欣赏活动是艺术活动,这是奇石是艺术品的论据之一。

(二)奇石具有艺术品的结构

我们先来看一段关于艺术品结构的论述:“艺术作品(艺术品)由文本(直接载体)和载体(间接载体)构成。所谓文本,即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艺术作品,是艺术主体影响、作用于受体的直接媒介,由语言、结构、意象、主题等层次构成。所谓载体(间接载体),即艺术作品寄身其上的物质手段,是艺术作品与主体之间的媒介,譬如,声音是音乐的载体,画布与颜料是绘画的载体,胶片是电影的载体。”(见《艺术概论》第154页,李胜利编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由此可见,奇石的形象(即意象)、意境、神韵、主题等层次结构,是直接载体,是意识形态的艺术要素。形态、色彩、纹理、质地等是间接载体,是塑造艺术形象的物质手段。两种载体离不开物质的形成与演化过程,分化又统一于社会实践。因此,奇石具有艺术品的结构特征。这是奇石是艺术品的又一论据。

(三)奇石具有艺术品的美学功能

1、从美的形态看,奇石美具有现实美和反映美两种形态。前者指自然美,后者包括社会美、艺术美、形式美和科学美。

自然美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自然人化程度不断深化,奇石作为自然事物的典型代表之一,逐渐进入人类的实践和认知范畴,成为人类审美实践的对象和结果。自然质朴的感性特征,不仅契合了现有书法、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的表现手法和效果,而且以自然天成、匪夷所思的艺术形象超越传统艺术形式,大有开宗立坛之势。奇石美是自然人化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双重作用的结果。因此,自然美是奇石的类本质所体现出的现实美。

社会美和艺术美奇石反映美的形象性和审美主体的发现性,引申出奇石的社会美和艺术美。奇石的社会美是对现实社会美的反映,奇石的艺术美是就它与艺术美都具有以形象反映现实美的共性而言的,它们不是社会美和艺术美本身。因此,我们不能以社会美的具体、生动性和艺术美“自由”与“自主”的创造性否认奇石美的社会性和艺术性,进而否定奇石艺术品的定位。

形式美形态、色彩、纹理和质地等自然形式,本来有具体内容,经过长期的重复、仿制、演化和反映,成为脱离内容的规范化形式。因此,奇石的形态、色彩、纹理和质地可以作为单独的审美对象而成为形式美。

科学美隐含在奇石及其表现形式中的物质及生命演化信息,是科学认识的对象。在科学认识的过程中,作为客体和规律性(真)与主体和目的性(善)相统一的美感,是引导科学家实现科学发明、发现的重要途径。有科学素养的赏石者,可以体会科学家探索过程的趣旨和审美情感。因此,奇石具有科学美。尤其是矿晶、化石和陨石等标本类奇石,作为科学美的集中体现者而具有审美价值。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观察奇石的微观审美特征和利用现代科学理论提高主体的审美能力是奇石科学审美手段的两个基本发展方向。

奇石美包含所有美的形态和种类。与传统美学的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形式美、科学美的并列与辩证关系不同,奇石美是以自然美为基础、社会美和科学美为反映对象、艺术美和形式美为表现形式的塔形结构。

2、从美的本质和特征看,奇石美的本质与传统美的本质相同,也是在人类实践的基础上,主客体交互作用的产物,是反映人的自由创造和生命活力的生动形象。与“形象”的狭义感性物质创造说不同,笔者认为,奇石的自然本质规定性与人工性的矛盾,决定了奇石“形象”的创造性,不能存在于“形象”之内,只能存在于“形象”之外。存在于奇石的采集、装饰、鉴赏、展出等感性物质的选择活动和奇石鉴赏过程中的理性发现两种基本形式中。奇石美的特征也具有美的形象性、感染性和社会性。由于奇石在表现人类认知范围内的社会和自然事物形象的同时,还表现人类认知范围外的社会和自然事物的形象,以特有的形式丰富着人类对自然美的认识,所以,奇石美具有传统美学形式并不突出的自然性的本质特征。

3、从美感的产生看,奇石美感与一般美感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由实用形式感到审美形式感、由不自觉到自觉、由狭窄到广阔、由肤浅到细致深入的过程。是先民“比德”、“畅神”、“移情”等审美实践的结果或产物。

不同点:奇石美感是借鉴绘画、雕塑艺术的审美模式或经验,以现代美学理论为指导和最新发展形式的艺术感知。

4、从美感的特征看,奇石美感与传统美感的特征有同有异。

直觉性:传统美感有潜藏着理性的个体直觉性,本质上是直觉审美。奇石美感是个体直觉性与理性认识的统一,本质上是理性感悟,是“养眼、养心和悟道”的升华过程。

情感性:传统美感和奇石美感都是人在自己所创造(或选择)的对象世界中直观自身的心理活动,是区别于科学意识、道德意识的对对象世界的特殊反映形式,是以认识为前提的情感判断。

愉悦性:奇石美感与一般美感是相同的。从个体审美看,表现为无功利的纯审美性;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个体超功利审美所依赖的观念,却是功利的延伸物。所以,奇石美感和传统美感都是个体无功利性与社会功利性的统一。

(四)奇石(及文化欣赏活动)与传统艺术品(及艺术活动)比较

综合以上三点,可比较如下:

相同点:(1)奇石文化欣赏活动与传统艺术活动都具有四要素特征。(2)奇石和造型艺术品的结构都由直接载体和间接载体组成。(3)都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形式美和科学美五类美学形态。(4)艺术性都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完美程度得以体现。(5)塑造艺术形象的手段都是形态、色彩、线条(或纹理)或质地。(6)传统造型艺术规律对奇石欣赏活动具有借鉴意义,遵循基本相同的审美规律。(7)都具有审美价值。(8)都具有保值、流通功能,因而具有收藏价值。

不同点是:(1)传统艺术创作的主体是艺术家,艺术家是具体的人或有组织的创作集体,创作活动基本是一次性完成。完成的标志是产品的产出。奇石文化欣赏活动是“人的创造和大自然创造的统一”(见陈慧明《浅论我国赏石文化现状与展望》)。创作活动是由采集、装饰、鉴赏和展出过程的人才结构,独立或分散逐步完成。完成的标志是艺术形象(谱)的确立和摆放方式的确定。(2)在由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中,传统造型艺术是先有艺术意象,再有艺术形象,最后又有艺术意象。艺术形象已经产生相对稳定。两个意象分布分明和作用不同。第一个意象的产生来源于艺术家的生活积累。意象向形象的转化,在艺术家的感性物质的创造活动中完成。在消费者的审美过程中,完成由艺术品的形象到消费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象的转化。在奇石文化欣赏活动中,也有艺术形象和意象。当奇石进入第一个采集收藏者的收藏审美过程中,审美意象和形象就结伴产生,审美形象(谱)随摆放方式的确定而相对确定。当这种形象在展出或流通过程中得到普遍认可,或者被具有相应资历的鉴赏家鉴评后,审美形象转化为艺术形象。当奇石进入爱好者(消费者)的审美消费过程中,艺术形象最终转化为艺术意象。奇石的艺术形象和意象不像传统造型艺术那样易于区分,因而有较多的再发现机会。(3)传统造型艺术的创造性,体现于艺术形象之内,奇石艺术的创造性体现于艺术形象之外。(4)五类美学形态的结构不同。

三、奇石艺术品悖论辨析

要论证奇石是艺术品,除了正面论证之外,还要从反面论证一些代表性观点的错误和局限性。本文开篇所引观点和美学家王朝闻只承认奇石“具有相对意义的艺术性”而不是“艺术品”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是流与源的关系。因而后者是我们论证的重点。诚然,作为唯一一个关心、垂顾奇石文化事业的大师级雕塑艺术家、美学家、艺术理论家,留下堪称经典的《石道因缘》等宏论,我们每一位石友都发自内心地感谢他。但为了实现大师“终有一天能够穿越探索石道的艰辛,出现系统化、民族化为举世公认、名实相符的赏石美学”(见《石道因缘》第150页,王朝闻著,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愿望,我们不得不对大师的部分观点提出保留意见。

“客:对于观赏石,有人说它也是艺术品,你说对吗?主:我先问你观赏石所引起的美感,和艺术品所引起的美感,对你有没有明显的差别?客:不消说,艺术不止反映客观的美,它还创造艺术美……石头虽能引起美感,但这种美与人们精心创造的美不同。”(同上,第12页)用美感的差异性否定奇石是艺术品。这是大师否定奇石艺术品的第一个观点。从本质上讲奇石美是自然美,进一步说,奇石的自然美中契合了社会生活、自然事物的艺术形象,具有社会美、艺术美,与传统艺术美的平衡、对称、整齐划一、随心所欲等“主观性与独创性”的特点不能等而论之。但它对社会美和自然美的表现力,是传统艺术家意想不到、传统艺术美无法企及的。因此,奇石的艺术美是对传统(人工)艺术美的拓展与补充。奇石艺术美与传统艺术美是对立统一关系。用传统艺术美感的标准去衡量奇石美,就是只看到事物的差异性没看到事物的统一性,是形而上学艺术观的表现形式。

“主:说简单点,凡是未经过人类加工的观赏对象,包括具有审美作用的石头,不论它的形体、色彩、斑纹和硬度多么接近动人的艺术品,我只承认它们具有相对的艺术性。客:‘品’与‘性’的概念不能混淆。观赏石的美,在于观赏主体的发现,而不在于它的创造。”(同上,第12页)用感性物质活动对艺术形象的规范性,否定奇石的艺术品定位。这是大师否定奇石艺术品的第二个观点。我们拥护大师对“感性物质活动”的坚持,因为这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路线。不坚持这条基本路线,艺术品概念将变得宽泛无比,所有具审美功能的自然景物都将进入艺术品范畴,这无异于取消艺术品概念的规范性。大师认为“从事选石、配基座、选择拍摄角度和命名等活动……这一切活动都具有一定的创造性;不过,这些活动还不会从根本上改变观赏石的审美特性与价值”(同上,第17页),“能够发现观赏石的美,也表现出主体的感受有创造性。但实际上并没有改造观赏对象”(同上,第12页)。由此可见,大师对“选石、配基座”等感性物质活动和感受发现过程的创造性地肯定与对艺术形象感性物质创造性地坚持。但他忽视了奇石的自然本质规定性与人工性的矛盾决定了奇石“形象”的创造性,不能存在于“形象”之内,只能存在于“形象”之外。存在于奇石的采集、装饰、鉴赏、展出等感性物质的选择活动与奇石鉴赏审美过程中发现性的统一。在互为前提的条件下,感性物质的选择活动和鉴赏过程中的发现都具有“创造性”。

美学家王朝闻虽然发现了奇石文化欣赏活动中的创造性,但囿于艺术品概念的既定模式,得出了违反概念辩证法的错误结论,不经意间为奇石文化设置了新的障碍,这是奇石文化理论建构中必须扬弃的。

四、结论

艺术活动的性质篇9

【关键词】高校文化艺术节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235-01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第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我们的精神家园,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创建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齐繁荣的和谐社会。高校作为国家的文化基地,不仅担负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重任,还肩负着利用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人、培养人的重任。为此许多学校开办了校园文化艺术节,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文化、感受文化、欣赏文化,进而实现陶冶情操,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教育目的。可以说校园文化艺术节已经成为了许多高校的一项重要活动。本文将就如何提升高校文化艺术节的育人效应展开探讨。

一、高校应重视校园艺术节的育人效应

艺术节既是对学生的一次美的熏陶也是一次极好的艺术教育。大学生参与艺术节活动能够放松大脑,放松心情,施展个人才华,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张扬自己个性,既是一次自我超越的体验,也是一次自我成长的体验。在活动中,既能培养学生的兴趣,陶冶情操,又能开阔他们的视野,锻炼创造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增强其集体荣誉感。学校应给予足够的重视,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之际,努力做好艺术育人的工作,为当代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发展路径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组织高校文化艺术节的三个原则

1.“品质”与“多元”兼顾原则

高校的资源是有限的,为了把有效的资源实现效用最大化,必须处理好文化艺术节质与量的关系。通常不具备一定“品质”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不会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也不会达到良好的育人作用;而如果一味追求高质量,由于高校经费有限,资源短缺,又不可能做到。另一方面,高校文化艺术活动要具备一定的多样性,否则不能满足大学生多元的、全方位的文化需求;而过“量”的校园文化活动,势必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背离了高校教育的宗旨,其品质也得不到保障。因此,高校在组织开展文化艺术节活动时,应注重品质与多元化的平衡。既要考虑大学文化需求的高品位性,又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既要满足广大学生文化需求的多样性,又要统筹考虑正常的教学秩序。

2.传承与创新的兼备原则

优秀的文化不仅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高校文化艺术节是我国璀璨文化的展示舞台,更是青年人充分发挥自我才能创作的舞台。在传承方面要注重挖掘本地区、本学校的优势资源或独特资源,让大学文化融入到艺术节的精神中,使艺术节传承大学文化、宣扬大学文化。同时创新艺术节主题和开展方式,使艺术节不断地保有新鲜的元素,这样才能打造出令人耐久回味的品牌式的艺术节。

3.处理好艺术性、娱乐性与教育性之间关系的原则

艺术性是衡量高校文化艺术节质量的重要标准,娱乐性是提高校园文化艺术节参度的重要保障,教育性是开展高校文化艺术节的首要目标。缺少了艺术性,高校文化活动所追求的“育人”功能则显得十分空洞,很难与广大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其影响既不深刻也不久远;缺少了娱乐性,高校文化艺术节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就会大打折扣,学生参与度就会降低,甚至会影响艺术节的可持续发展;而缺少了教育性,校园文化艺术节就没有了灵魂和主题,也就失去了其根本意义。在实践工作中,每次应根据艺术节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形式,根据不同的形式选择不同的侧重点,但三者不能厚此薄彼,长期有所偏颇的发展必然影响艺术节的生命力,要做好艺术节在艺术性、娱乐性、教育性三个方面的辩证统一。

三、提升文化艺术节育人效应的策略与方法

1.明确高校文化艺术节的目标

目标是活动的灵魂。校园文化艺术节目标的制定必须要以弘扬高尚的人文精神为核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着“立德、树人、创新”而展开。活动目标的设定要始终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原则,按照“高品位、有特色、争创新”的要求,既体现主旋律,又倡导多样化;既加强规范引导,又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从而实现高校园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全面繁荣。

2.充分发展学生主体性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具有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能力的群体,同时他们具有着很强的表现欲和参与意识。文化艺术节的组织和开展应该充分利用当代大学生的这一特点,将高校文化节的发展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的成才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使学生成为艺术节的组织者、参与者、受益者。

3.打造品牌艺术节,树立典型,建立学生的精神家园

良好的品牌在商业领域对产品具有着较强推销和宣传作用,对消费者具有着深刻的影响力和稳定的吸引力。文化艺术节如果能够塑造成高校文化活动的品牌,对学生的影响力和吸引力都将倍增。文化艺术节的品牌必须具有鲜明的学校特色文化的标识,大学生通过亲身的参与和体验将对她永远铭记,成为他们青春奋斗史上最绚丽多彩的一抹记忆,这种育人效应是零散地组织文化艺术活动所远不能达到的。文化艺术节品牌的塑造需要组织者悉心整合学校资源、挖掘大学文化内涵、选择特色、突出重点,以此提升大学精神、大学文化的魅力。因此,每届大学生艺术节都应有独特的主题,并围绕着这一主题开展系列活动。

4.以社会为依托,提升文化艺术节的质量与内涵

文化艺术根植于社会。社会中有许多优质的资源,高校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些资源,提升艺术节的质量,扩大艺术节的文化内涵。对此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策略。“请进来”即把校外的优秀文化艺术资源请进来,例如请文化系统的老师、艺术团体的专家、社区的艺术能人等帮助出谋划策、裁判评价等,努力提高学校艺术节的艺术水平;“走出去”即让学校的“文化明星”到校外参加表演、学习和交流,让大学生在校外专家的指导下,表演、学习、训练、提高。这不仅培养、锻炼了学生,同时也提升了学校的品牌的美誉度。例如许多高校在在举办文化艺术节时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些电视台也进行了相关报道,进一步扩大了艺术节的影响范围,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形象。

参考文献:

[1] 涂俊才等.高校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几点思考 [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 刘开江.校园文化建设的点滴感悟[J].基础教育课程. 2007

艺术活动的性质篇10

但是,我们从素质教育角度来审视当前幼儿艺术教育的具体实践,就会发现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功利主义教育观的影响,多数人已将幼儿艺术教育的基点定位在知识技能层面上,将艺术教育简单地等同于“技艺训练”,较少考虑艺术本身对幼儿内在成长方面的影响。功利性的追求替代了艺术教育的正确目标,幼儿艺术教育由此走人“纯粹艺术”的误区。

一、幼儿艺术教育的主要误区

1.重艺术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创造潜能的开发

艺术教育的归宿和目的是提倡人的精神世界的自由与发展,并能够借助艺术手法自主地表情达意,使其创造潜能现实化。但是,在长期的幼儿艺术活动中,许多教师习惯了“我教你学”的权威性教学,习惯了“求同不存异”的规范性标准。绘画教学成了机械的临蓽练习,音乐活动成了单调的发音训练,舞蹈律动成了枯燥的肌腱运动。在“教师至上”“教师=正确”的教育观影响下,幼儿在艺术活动中丧失了自如探索、自主感知、自我表现与自由创造的机会,他们不能也不敢用自己的感官、心灵去感受体验生活,只在记忆和训练中来完成教师分派的活动任务。从工具的操作使用到艺术符号的学习,无一不充满标准、机械、统一的“规范”和答案。他们只能把想像、创造、表现让位于规范、接受、模仿,他们的灵性、创造潜能渐渐湮灭了。

2.重艺术活动结果,忽视审美能力的培养

艺术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审美教育对培养人格、提升境界、提髙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审美主体在不断获得美感经验的基础上日渐积累起来的。可现实教学中,由于全面性审美教育观的缺失,许多教师常常片面追求艺术活动结果,而忽视了关键的过程:对艺术活动,教师所关注的是幼儿学会了哪些技能,舞步到位了吗?歌曲唱准了吗?构图合理、线条画直了吗?更有甚者,在一些节日或比赛中,幼儿园为了展示艺术特色,凸显其艺术教育的整体水平,于是乎全园皆兵大搞突击战术,让幼儿在艺术活动中获得美的感受的初衷早被抛到九霄云外,取而代之的是一遍遍不厌其烦的演练。汗水、泪水换来掌声和称赞虽然暂时挥去教师、孩子们的一脸倦怠,但这种看似颇具艺术水准的文艺活动却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带给幼儿生理疲惫,心理倦厌,造成艺术技能和艺术情感、态度相背离。

3.重分科教学,忽视艺术活动、形式之间及与其他领域的有机整合。

当今世界艺术教育的走向已指向综合性艺术教育,艺术教育目标整体化成了各发达国家艺术教育的新趋势。但我国现阶段的幼儿艺术教育多处于分科教学,音乐是纯音乐、美术是纯美术、文学更是纯文学教学,这些学科不仅各有独立的大纲、进度,而且模式也已固定化:歌曲教学一定是清音范唱——完整跟唱——分组练唱——小结点评;美术教学一定是出示范画——讲解示范——指导练习——评价作品。这种模式化、系统化的分科授课虽然有利于艺术学科体系的不断完善,满足人类经验传承之需要,但由于幼儿的心智成熟度还不具备接受学科知识体系教学,还处于动作和形象思维阶段,抽象逻辑思维也才刚开始萌芽,过早进行学科训练,极容易造成幼儿视野和思维的封闭和孤立定势,这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的现代教育任务是背道而驰的。现虽有部分幼儿园也在尝试艺术整合教育,但多为拼凑式的组合,艺术活动、艺术形式与其它领域之间缺少有机、内在的联系。

4.重单一的评价方式,忽视艺术教育的多元化评价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点明了人的五种需求,作为同样是人的幼儿也有自我表达、表现的需要,但由于个性、能力的差异,他们对艺术的理解深浅不一,所表达的方式与手段也就会有很大差异。

现实中我们成人喜欢用定型的艺术思维来代替幼儿的艺术思维,用统一标准的艺术模式来评价衡量幼儿对艺术的理解与感悟,绘画就看“像不像”,树一定是绿色的,月亮一定是银白色,幼儿的奇思异想往往被看作是“怪人”,幼儿的夸张表现则视为“调皮捣乱”。这种单一、固定的评价方式在挫伤幼儿自尊心积极性的同时,还极易造成思维的模式化,抹杀幼儿对艺术的天然感悟力,阻碍幼儿创造潜能的发展。

二、幼儿艺术教育误区的原因分析

首先是艺术教育观的功利化。世俗的艺术功利心扭曲了幼儿艺术教育工作者应有的正确取向。利益的驱动使一些艺术教育工作者把情感的、愉悦的、创造的、非功利的幼儿艺术审美活动异化。他们利用家长望子成龙的迫切心理,用艺术的漂亮外衣包装艺术的商业行为,只要能吸引生源能赚钱能得奖就行了,其它的再好,都不在考虑之列。利益原则压倒了艺术教育的正确原则,幼儿艺术教育的目的被歪曲了。

一些家长文化程度挺高的,也有经济条件为孩子的艺术学习进行投资。可惜他们的艺术教育见解颇为浅薄,不太懂得艺术教育的根本原理,以为强填硬塞就可以早日造就一个个小小“艺术家”。他们不懂得尊重孩子的人格,高举着家长权威的鞭子,哄骗孩子进这班那个班学习艺术技艺。到头来弄得孩子怨声载道。功利的艺术教育观损毁着幼儿艺术教育的根系。

其次是艺术教育模式陈旧化。部分幼儿教师观念落后,固守陈旧的幼儿艺术教育模式。他们没有正确的幼儿艺术审美教育观,也缺乏幼儿个性发展观。他们既不明白艺术审美在生活日益髙节奏化、生存压力日益增大的社会里有疏解生存压力,发现生活价值的重大意义,更不了解艺术审美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培养人格有着重大作用。他们认为,幼儿能学几首歌、跳几个舞,画几张画,这就是艺术教育了,家长也该满意了。于是这些“教书匠”们一笔一画、一字一句不厌其烦地教授幼儿,当一幅幅、一个个犹如印章扫过似的“仿真品”出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几多欣慰、几多自豪。如此守旧的幼儿教师,将贻误艺术教育,贻误一代新人的艺术发展。

再次是幼儿艺术教育大环境的隐性劣化。乍看起来,社会上各类艺术活动、大小赛事和考级时常举办,各种艺术培训班和学习者也犹如雨后春拜般涌现,幼儿艺术教育真是一片繁荣呀,其实这多是敏感的商人在嗅出家长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艺术才能、能有一技之长、能在升学和择校上享受优待政策的一片苦心中所引发的商业卖点,他们看中的是家长钱袋里的钱,技艺第一,模仿至上,其它的就一概无所谓了。因此,我们在看到幼儿艺术教育事业有较大发展的同时,也要冷静看到由于市场力量的介人,幼儿艺术教育大环境的隐性劣化。

三、正确发展幼儿艺术教育的几点思考

1.以正确的幼儿艺术审美教育观念为主旨,匡正错误的艺术教育理念。

要走出幼儿艺术教育的误区,关键是要排除错误的艺术功利观,树立正确的幼儿艺术审美教育观,立足于幼儿审美经验的积累和艺术素质、人格素质、创造素质的整体提高。

要主张在艺术教育中发展幼儿的个性,引导他们在对客观事物进行观察体验的基础上大胆表现,摆脱技能技巧的束缚,按自己感觉的意象、独特的方式尽情地想象与创造;要帮助幼儿成为艺术活动的主人,努力提髙幼儿的艺术素养和鉴赏能力,提髙他们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辨别能力,以升华其审美情感;鲁迅先生说得好:“艺术必需辅翼道德,艺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

2.以培养敏锐的艺术感知力为基奠,努力创设审美感知的空间与环境。

马克思的名言“人须具有音乐的耳朵、艺术的眼睛”指出了艺术感知力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审美心理学同样认为审美感知力是艺术欣赏和创造的基础与前提,这种能力并非与生俱来,它需在生活实践中日渐培养。

要賦予孩子一双会选择的眼睛、会辨别的耳朵和能创造的双手,就要有一个宽松、平等、自由、愉悦的精神环境。要充分地尊重相信幼儿,鼓励他们大胆地发挥应有的主体性和个性。

要充分挖掘物质环境的艺术教育功能,如视觉环境:用各种艺术手段作为美化三维空间的主要形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三维空间环境的创设,在不断展示他们艺术创造和艺术表现的同时,幼儿的视觉感受也在不断接受剌激和熏陶中得到提升;听觉环境: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播放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中外名曲、童话故事,让幼儿随身、随时接受听觉刺激,教师辅佐语言提示。长期置身于这种听觉环境中的幼儿,不仅审美感知力得到提高,而且审美想象力更能得到发展;操作环境:在区域活动、游戏活动、艺术活动中投放一些有助于审美表现的操作材料,如化妆台、服装柜、表演台、道具间等,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努力创新;亦可让幼儿走出班级,走人自然、走进社会,使他们在看、玩、说、跳、画的多彩活动中,有效发展审美感受力和动手能力。

3.以艺术创造为追求境界,正确处理创造力培养与知识技能学习的关系

艺术知识技能是幼儿艺术教育的一部分,没有一点的艺术知识技能就无法进行艺术活动,更谈不上艺术创造。这与幼儿与生俱来的艺术本能是不一样的,幼儿不可能永远靠本能来生活,随着理解力的增强,对艺术表现力就会有所要求,如果教师不适时地给予必要的知识技能就会挫伤幼儿的艺术兴趣和积极性。事实上在艺术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进行技能技巧的训练并不是一对矛盾体,一方面,创造性是幼儿艺术的灵魂,而艺术教育在对幼儿进行创造性培养的同时,幼儿的艺术技能技巧也会有所提高;另一方面,技能技巧又是幼儿艺术表现和创造力提高的必要条件,没有一定的技能技巧,幼儿的艺术创造力就无从依靠就如空中楼阁,因此知识技能是创造力的载体,技能训练过程便是创造力的培养过程,二者的发展是齐头并进的。但相对而言,在新艺术教育观的指引下,我们应以艺术创造为追求境界,以发展艺术能力为重点,而艺术知识技能则应作为帮助幼儿保持活动兴趣和进行创造的手段。或是这么认为,当幼儿的自我表现遇到困难,受到最起码的技能技巧干扰时,如幼儿正欲进行爵士鼓练习却看不懂节奏谱或是正在剪纸却苦于剪刀用得不顺手而准备放弃活动时,知识技能的介人和帮助才是必要的。

4.以艺术综合活动为纽带,实现艺教综合性目标与多元化实施方法的互构。

艺术教育要实现与各领域的有机整合,就必须在目标上体现综合性与人文性,在实施途径上体现多元化、多渠道和多层次性,并以艺术综合活动为纽带,形成目标与方法之间互构互动关系。因此在开展艺术综合活动时应力争做到:

(1)教育目标整体化。

我们要从“纯粹艺术”教育中解脱出来,从提髙幼儿整体素质高度提出艺术教育的目标要求,并使幼儿在创造艺术形式的过程中获得美感体验。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艺术教育的最终目标并不是艺术活动的有形结果,而是通过艺术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和实践能力,以利于幼儿积极灵活地适应21世纪的社会变化。

(2)教育内容综合化

艺术教育内容的综合有两种:一种为艺术学科之间的整合,如音乐与戏剧、视觉艺术的联系或美术、文学与多门艺术学科的联系,这种联系不受时间、地界、国度的限制,即古今中外、东西南北的所有适合幼儿的多元化艺术作品都能适用。在这类艺术综合活动中,采用的各种艺术表现手法是一种相互强化、统一促进的关系。另一种综合是艺术与非艺术学科之间的联系,如美术与科学、健康的综合,音乐与数学、生活的综合,这种联系能构成一种宽广的人类整体文化背景,幼儿在其中审视和赏识艺术,能认识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开扩眼界,能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和学习迁移能力。但这里强调的综合绝不等于将艺术门类或艺术与其它学科简单地相加拼凑,而是应以某一艺术学科或音乐或美术为核心,有选择地借助其他艺术要素与自己的领域同化,或是借助非艺术的要素,加以艺术运用,使之转化成艺术表现素材。

(3)教育途径多元化

渗透教育:借鉴并运用现代开放性的教学模式,把艺术教育目标有机地渗透在一日生活各个环节、各领域中去,通过游戏、参观、操作等开放性活动,引导幼儿在生活中了解感受传统工艺、民间习俗及中西文化艺术的魅力。

策略教育:在整合性的艺术活动中,教师可借助实物、图片、多媒体等明示策略和动作、表情等暗示策略,让幼儿运用听、说、做、画、动等各种艺术表现形式体验艺术活动感知艺术作品,结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帮助他们开通所有的学习通道,让幼儿在愉悦的艺术氛围中主动与艺术载体“对话”。

延伸教育:随着人们对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提高,艺术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人或家庭能够解并支持艺术,因此我们可以把幼儿的艺术教育延伸到家庭、社会中去,充分挖掘其有利资源,使幼儿园的艺术教育实现家、园、社的和谐统一。

5.以幼儿艺术素质发展为目标,变单一的评价为多元的评价。

从某种意义上说,评价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会直接影响孩子对艺术活动的价值取向,以往单一的艺术教育评价因其只具备艺术親别的功能。所以对幼儿的成长产生极不利的影响。在现代教育观特别是新《纲要》的指引下,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评价观,以幼儿艺术素质发展为目标变单一的评价为多元的评价。

一首先评价需坚持全面发展性原则,要从提高幼儿艺术素质人手,采用取质性的评价方式,通过幼儿成长记录袋的展示,全面评价幼儿的艺术探索和学习过程。这种取质性评价是过程和结果的统一,即教师用描述性语言对幼儿在艺术活动过程中所表现的情感、态度及各种综合能力能进行全面性评价,以肯定的鼓励性评价为主,辅以建设性要求。

其次评价需坚持尊重差异性原则,要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和能力进行分析,切忌一刀切、一线画地评价,对个性及艺术表现独特的幼儿应采用针对性评价方式,通过个体的纵向比较,有效地挖掘其艺术潜能,促进其发展。

此外艺术教育评价还提倡从其它角度出发,如幼儿、同伴或是家长,通过幼儿的自评、同伴的互评、家长的鉴赏,使艺术教育评价呈现多元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