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学素养的提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4:25

初中文学素养的提升篇1

关键词:初中语文人文素养

一、树立民族英雄形象

英雄人物往往是正义和烈性的象征,他们在思想文化、伦理道德、个人操守等方面所秉承、所表现、所展现的精神风范是历史进程中负载着文化内涵的有意义的风景,同时,透过英雄人物的行为表现,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以及价值观念也能得到带有生活细节或生命细节的体现。语文教师在相关的课文中,讲述英雄人物事迹能使学生从生动的人物生平中体会英雄的精神风貌和理想的人格品质,有利于他们建立健全的人格。理想的人格反映了民族的道德崇尚,也反映了民族文明的程度。中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的关于英雄人物的课文,如岳飞、文天祥、刘胡兰等等,教师要善于将这—类型的课文归纳总结,深入研究,准确领悟其蕴藏的人文内涵,把握其人文价值所在。在上课时,除了向学生传达课文本身所表达的内容外,可以顺藤摸瓜,对人物的生平做简要的陈述,阐述人物的精神所在。如降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生境界通过人物在祖国危难之际所表现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誓死不屈的英雄行为以及面对威逼利诱时的浩然正气体现出来,将中华民族为求仁、求义英勇不屈的英雄品格昭示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领悟其中暗含的人文精神及英雄人物的人格魅力。

二、教育学生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守规则的人

社会进步要求人的文明和进步,特别在物质相对丰富的今天;人与人之间沟通日益密切与快捷,文明既是一个人素质的体现,更代表一个国家的形象;让学生不断更新观念,多谈一些这方面的时新短文,体会其内涵。知道尊重别人,尊重自己,礼貌待人,与人友好相处,这是一个人走向文明高尚的必然之路,更是一个人继承和发扬礼仪之邦优良传统的义务和责任。特别抓住北京奥运期间的事例。感受讲文明、守规则会受到世人的赞誉和敬仰,我们也感到无比自豪。

社会要进步,更要协调发展,就需要用规则来看守这个世界,就要教育学生遵守法律和道德,更应遵守一些其他规则,如交通规则、网络规则、校纪校规等等。自己守规则了,也就有更多方便与自由了,大家都有了这种意识和做法,社会才会进步的更快。

三、从阅读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指导学生学会多种阅读方法,能够理解和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以往教师把现成的结论塞给学生,以大量空洞的理性分析排斥个人感悟的做法,现在教师应重视学生读。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总之要多读,反复的读,要读的熟,以至于背下来。在读的过程中,主张学生去体验、感悟、理解、评判、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和感染。语文的课文都是具有人文内涵的美文,教师要知道学生朗读,美读。因为大声地、动情地、陶醉的朗读是体悟文章思想感情的最好方式,也是获得语感,积累语言的最佳途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只有进行自主化的阅读,才能深刻的领悟到文学作品的内涵,与文学思想大师进行心灵的沟通,进而产生共鸣,使自己的情感得到陶冶,精神得到愉悦,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有感情的诵读还能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从而形成良好的修养;这样就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

初中文学素养的提升篇2

一、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初中时期的学生生理发育比较特殊,而心理水平尚处于幼稚向成熟时期的过渡阶段,初中生的自主性和自我意识随着时间不断增强,他们渴求独立,智力水平不断提高,在情感变化方面比较显著。新形势下的教育意在让每个学生在获得知识的时候也收获成长,使学生的精神得到多元化发展。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主要是抽象的逻辑思维,使得学生在面临学习问题的时候不是直接去抓结论,而是首先挖掘隐含在材料中的种种可能性,再借助实践证明的方法对每一种可能进行验证。

目前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和教学为中心”,致使很多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个性体验受到了束缚和忽略。很多初中教师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审美理解,致使学生一直都将文本作为阅读的内在需求,学生理解文本的视角比较单一,缺乏个性和时代感。这种教学现状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灵感,只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和正确性而忽视了学生的体验过程。

二、关于生命体验式教学

(一)生命体验式教学的含义

面对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种种问题,很多教师提出了诸多教学设想和实施方案,体验式学习的问世为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可行的改革方式,生命式阅读教学是指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用心的感受、欣赏、评价阅读文本,提供自己的亲身体验,将陌生的、外在的以及与自己无关的阅读对象变为可以交流、熟悉的语文学习过程。这个过程主要是以情感体验为核心,以对生活的理解为基础。这种教学方式主要倡导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学生的知识储量和已有经验,借助各种形式的体验,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和生动化。

(二)生命体验式教学的好处

1.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习的学习阅读兴趣。在传统的语文学习中,教师按部就班的程序化教学,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丧失,致使教学成绩的苍白和教学效率的低下。在生命式体验教学中,学生能够主动自主的体察知识经验,认识事物本身并获得自我的感悟,使学生成为主动学习的主体。

2.提升学生的阅读智慧,促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充分挖掘阅读文段中所蕴含的情感要素,抓住体验这一核心环节,重视作者的心灵体验,唤醒学生记忆中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达到与文本的共鸣与感悟,达到最佳的阅读效果。

3.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充实学生的个体生命过程。体验是生命成长中必不可少的享受,只有经过自身的体验才能升值,在体验式生命教学的过程中,学习材料被赋予了情调和活力,并且与学生个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促使阅读变成一种积极的体验,实现学生自我发展的完善。

三、初中语文生命体验式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合理的情境,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因势利导的结合文本加深学生的直观体验,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内涵,教师可以借助阅读片段中的情节设定合理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和独特理解,提升的阅读质量。在生命体验式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音乐导入阅读文本,使学生初步感知文本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多媒体将声、光、色以及图像完美的结合起来,可以有效的渲染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提升阅读的兴趣。

(二)借助语言特点,激发学习情感

语言是学生理解文本的桥梁,学生对文本语言的品读在阅读教学中尤为重要,学生可以借助语言符号解读文学作品,学生可以获得对作品的认识和感受。阅读就是要借助读来感受文章的情感,学生有声有色的阅读可以充分发挥情绪在阅读中的感染作用,给予学生充分的体验机会。教师不仅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阅读,也要根据实际教学进行示范性朗读,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初中文学素养的提升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文化意识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b)-0000-00

一个民族和国家文化载体就是语言和语文,而语文和语言内在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门就是文化。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习语文知识,理解民族文化,以文化作为前提和基础,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是有本之木。特别是在社会文化这一个因素的引领之下,语言和语文能够反映不同的民族价值观,导致很多学生理解和学习语言知识十分困难。中学语文想要发展,必须要将文化作为土壤,不断发芽、扎根,语文作为反映文化的镜子,引起人民群众的高度重视。

1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增强文化意识的意义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将文化意识作为前提和基础,这样能够使中学生可以正确领悟我国的文化内涵,同时接受我国文化的感染和熏陶,对实现中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增强文化意识可以提升语文素质。提升中学生语文素养,不仅仅要依靠提升语文文化知识,更体现在思想品德、文化素养以及审美情趣等诸多方面。但是,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仅停留在传授语文知识方面,更深层次的一点就是开展政治教育,缺少对初中学生实施语文文化知识教育教学,很多教师都感觉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十分困难,再加上当前应试教育的影响和束缚,想要提升中学生语文素养更是难上加难。将文化意识作为前提和基础开展的语文教学,教师在传授知识和开展政治教育之外,还要为学生融入外国文学作品、我国现代文化作品、我国古代文化作品等,这样可以对中学生文化知识和文化储备进行丰富,从本质上提升中学生语文素养。

其次,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增强文化意识还可以对我国优秀文化进行传承。教育活动的本质就是一种文化传承活动,特别是语文教育教学活动。近些年来,竞争越来越激烈,特别是文化已经成为开展国际竞争必不可少的途径和方法。将文化意识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初中语文教学,可以使学生对我国民族文化进行了解和掌握,将学生民族责任意识有效增强,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进而推动我国的民族良好发展。除此之外,还可以促进我国中学生实现全面的发展。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具有工具性特征和人文性特征,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养就是学生审美素养和历史文化素养的合成,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不仅可以为学生传递文化知识,更可以影响到学生的思维和思想,使学生在优秀的文化中得到熏陶,促进中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从本质上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

2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增强文化意识的对策

2.1增强文化批判意识

哲学认为,事物具有两面性,我国的文化同样如此,其封建迷信的知识就是文化的糟粕,在我国文化领域中,精华远远多于糟粕,但如果糟粕被学生作为文化吸收和掌握,便可以对学生的性格和精神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在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过程中,对学生批判思想进行培养,对我国传统文化精华进行吸收,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进行摒弃。与此同时,初中语文教师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外国的优秀文化进行接受,将自身文化意识提升,进而实现自我超越和全面发展。

2.2加强挖掘文化内涵

我国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特别是汉字文化,我国的汉字文化不仅包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更是能够反映出民族思维方式。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必须要加强挖掘语文的文化内涵,将初中语文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提升。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汉字通常都是一字多义,汉字除了具有自己的本义,还具有其他引申义,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注重挖掘汉字文化内容和汉字起源。再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国现代文学作品、古代文学作品、国外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都十分丰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引导中学生挖掘内涵,从本质上将学生文化意识提升。

2.3提高人文素质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强文化意识的培养不仅可以使学生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可以体现我国的民族精神。所以,在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要对文化意识在我国文化传承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进行挖掘,强调文化意识,对初中生人文素质进行提升,促进中学生发展。由于初中语文教学具有工具性特征和人文性特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需求,更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需求。

2.4遵循培养文化意识的原则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增强文化意识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教师要注重对中国文化内在价值观进行理解和充分尊重;其次,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营造融洽、和谐的氛围,将语文课堂教学所具有的约束感消除,保证语文课堂教学能够松弛有度;最后,初中语文教师要主动为学生创造交流和沟通的机会,以保证沟通渠道畅通,增强对于初中学生的归属感以及信任感,保证学生和教师这二者之间具有明确、清晰的沟通渠道。

2.5注重实用性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选取具有实用性的教材,语文教学的内容和知识必须要和学生语言内容紧密相连,与学生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将文化与语言相结合,将语文教材生活性、语言生动性突出出来,将学生学习文化和语言的兴趣激发出来,进而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效率,将语文教学效率和质量提升。

3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文化意识进行培养,有利于提升中学生语文素养,对优秀文化进行传承,进而实现全面的发展。所以,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潜移默化地开展文化意识,将初中语文教学素质提升。与此同时,要注重挖掘初中语文文化的内涵,对中学生文化批判的意识进行培养,从本质上提升中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可以实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伟.论中学语文教学的文化意识培养与文化导入技巧[J].教育技术研究,2012,(05).

[2]朱宪生,沈一翰.中学语文课堂中的外国文学教学――朱宪生访谈录[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2009,(12).

初中文学素养的提升篇4

一、全面提升教师素养,加强从教队伍建设

在教育实践中,从教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水平的提升。因此,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培育,首先应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全面提升从教人员的素养。这一过程应围绕“全”、“精”、“恒”三个字进行教师素质建构。

所谓“精”,就是钻研和精修专业,包括语文学科基础知识、教育教学专业理论和教学技能等诸多方面。具体而言,可以从组织教师评课、讲课、研讨、参与培训等方式,有效提升从教人员学科专业理论和技能水平,从而为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的教学奠定师资基础。

所谓“全”,是指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具备全面的知识储备,不仅需要学习专业理论,而且致力于自身文化素养的塑造。通过广泛的阅读、自我价值观念的更新,将有效的文化思想融入到自我认知观念,进而通过语文教学的转化,充分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

此外,还应当坚持一个“恒”字,即教师素养和能力的提升不是暂时性的任务,也不是阶段性的目标,而是贯穿于其整个职业生涯和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更新不断学习的一个过程。只有持之以恒的进行理论知识储备和自我文化素养建构,才能游刃有余的应对语文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以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提升。

二、关注语文课堂,优化教学方法

现代教育理念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作用在于进行有效的引导,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建构。基于此,初中生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培养和提升,需要语文教师合理选用教学策略,从受教者角度出发进行适当的引导。

1.语文课堂中语言能力的提升对策。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立足于语言能力内容及具体过程,有效的进行学生自我提升的引导。首先,应当注意语文教学的层次性和递进性效应。学生语言能力的培育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传授过程,口头和书面表达的促进需要以相应数量的汉字、句子、篇章积累为前提,而各个阶段的学习间也存在逐步推进的关系。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持续和稳定的进行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提升。其次,应当采取多种方式来激活课堂,提高学生语言学习的效率。具体而言,可以采用集体阅读、反复阅读的方式,来培养学生语感;可以选用合作学习策略,通过小组内部的合作以及全班的讨论交流,以有效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可以组织进行活动教学,以教材内容和活动的相互配合,促进所学之转化,而促进学生语言的应用。

2.语文课堂中学生文化素养的培育。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应当从发挥教师引导功能,从实现优秀文化内容渗透的角度进行思考。其一,综合应用情景教学及其策略,建立有利于文化素养培育的课堂环境。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依靠音乐、视频、图片等元素烘托出浓重气氛,加快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可以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让学生进行主动的辨析,而生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其二,整合引导策略。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将教学内容和其所蕴含的传统思想进行整合,从引导学生进行文化素养的生成。具体而言,可以将汉字的学习和与其有关的典故合并教学,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通过引导将篇章的诵读有效整合,促使学生领悟传统文化之美;教学中传统文化知识的合理穿插,而使得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同步提升。

三、注重课后训练,巩固学习成果

初中生文化素养与语言能力的培养,不仅强调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需要关注课后的巩固;而课后强化训练的有效开展,能够加快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内化,以促进其认知体系的自我建构。

一方面,应当采取习惯性训练策略。在加强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需要引导学生形成习惯性的积累,有效消化所学,扩充知识和文化观念的储备,而推进学生文化素养和语言能力培育活动;让学生坚持写日记,每天摘抄几句经典语句,每周背诵一两篇古诗文等都是习惯性策略的具体体现。

初中文学素养的提升篇5

关键词:初中美术美术教学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c)-0241-01

1初中美术教学的现状、不足和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意义

在教育改革逐渐深入的阶段,初中的美术教育受到极大的重视。可是,由于传统的升学理念,初中的美术教育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虽不断推行素质教育,可是还没有实现美术课程的最大化关注,并且应用着不同的教学技术,使得理想效果不是特别明显。同时,存在着形式化的教学评价,直接关系到培养美术素养方面,导致初中生在学习美术的时候没有积极性。

这一系列的不足极大的影响了教学目标、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活动顺畅进行。就现阶段的美术教学现状和不足而言,初中的美术教学当中需要严格关注教学效率和目标管理,采取与时代同步的美术教学方式,才可以将初中美术的教学效率提升,从而将美术教学质量提升。

2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效率的措施

2.1要把实践活动纳入到美术教学中

美术这一科目拥有着较强的实践性,会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进行美术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把实践和理论知识有所贯穿,继而培养学生的美术综合素质。在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当中,初中美术教师不但要对详细的操作方法有所讲解,还要引导学生主动的将自身的想象力发挥出来,开展个性创造流程。美术教师还要对学生的相关作品提供展示的平台,让学生的成就感油然而生。例如:在学校中或者在班级当中举行作品展,又或者通过相应的社会资源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等。

另外,美术教学还需要和生活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美术教学的活动不是非要进行在课堂中,教师足可以按照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们一起走出教室,将美术创作开展在社会当中。例如:带领学生们在学校周边的景区或者公园写生,也可以运用出版报等方式增进美术综合能力。也就是美术教学是利用实践把生活升华,如果和生活脱离掉,美术的学习定会枯燥乏味。那么,有必要把实践活动纳入到美术教学当中,才可以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效率。

2.2提高美术教学效率需要提升学习兴趣

现代化的具体分析表明,拥有学习兴趣才能够取得成效,能够将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升,将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在现代化的初中美术教学当中,美术教师需要将兴趣培养放在首位,才可以提升教学效率,针对初中生的兴趣点以及心理特点,开展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的选用。在美术教材的具体内容基础上,选取初中生能够有兴趣的内容开展细致的补充流程,用这样的方式将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兴趣调动起来。

例如:美术鉴赏当中,可以纳入动画人物的设计,同时利用评价塑造人物的色彩运用来将教学目的实现,从而将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实现。又例如:教学《端午节》当中,教师可以不只是单一的布置绘画或者制作纸粽子等作业,可以将教室作为平台,让学生们突发奇想,将教师布置成为富有“节味”的环境。学生可能会美化墙壁、画鸭蛋、做龙舟……此时教学氛围一定会愉快且轻松。学生通过一同创造,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会将兴趣升华。也就是要将学习兴趣作为重点,对教案系统设计。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达到学生集中注意力的目标,自然会提升美术教学的效率。

此外,还可以对多媒体巧妙利用,当下人们对于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评价有所不同,为避免褒贬不一,应该将学生和美术教学的内容需要放在首位,将学生发展作为多媒体的使用基础,不可以将多媒体代替教学讲授重点内容。

2.3善于利用讨论教学方式

因为在美术教学方面要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以及美术鉴赏能力,现代的初中美术教学就应该将讨论教学方式不断应用。利用讨论活动,让学生们对所学习的美术作品谈论自身的感受,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不同理解和感受到的,进行讨论和内容的分析,加深学生的记忆和认知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建立学生的美术素养。

同时,讨论的教学方式还可以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可以为学生在课前留一些预习题目,需要学生调研美术作品的内容表达和创新思路。运用这样的方式能够将作者色彩的运用方式和构图技巧详细掌握,学生的基础运用能力和美术素养相应提高,就能够将美术教学效率提高。

2.4将美术课堂教学“三要素”为基础

现代化的初中美术教学研究当中,课堂教学的“三要素”直接制约着教学效率的实现。初中的美术教学活动具体会将教科书作为基本,其中教材、学生、教师可以形成教学活动的要素。对三要素的掌握和了解,能够将初中美术教学的效率提升。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当中,实现学生为主体能够将学习主动性调动起来,其中对教材了解的基础之上,还要严格关注教学进度的掌握。这样才可以保证教学内容合理开展,教学效率有效提升。在编写初中美术教材时,基本遵守了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可是难免会有一丝漏洞,教师应该善于丰富教材,通过系统的构建和引导,让教学开展更加顺畅,让教学效率逐渐提高。

2.5树立美术教学效率的理念

初中美术教师以及教研组需要将教学效率理念树立,才可以将美术教学效率提升。利用教学成果检测的关注、美术教学效率的关注以及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可以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效率。同时要将其三者有效扩展,将教师对待教案设计、教学活动的反思和回顾实现,能够为初中美术教学方法的改进,以及教学效率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初中的美术教师有必要在制定教学策略方面有所强化。按照初中生的普遍生理特点,具有针对性的明确美术课堂的教学进度和方法。利用教学方式转换、内容转换等方式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调动起来。用这样的方式就能够将美术教学效率提升,也能够加快促进美术教学目标的实现。

3结语

根据以上的论述,现代化的教育改革过程中,针对初中生的综合素质需要逐渐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增强美术等课程的教学和改革。想要将初中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得到满足,以及满足其审美能力,现代的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需要严格关注教学理论的应用和教学方式。通过较为针对性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式,能够将学生的美术学习积极性以及兴趣得到调动,力求让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兴趣调动起来,从而将初中美术教学的效率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凯波.如何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效率[J].美术教育研究,2012(4):128.

[2]杨霞.关于提高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2(38):97-98.

初中文学素养的提升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人文素养;培养

语文学科是一门重要的语言工具学科,这门学科具有人文性的特点。现阶段我国倡导素质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情怀,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由于语文学科本身就带有人文性的特点,通过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优势。语文课文中包含着很多故事情节和思想感情,这些都是对学生实行人文教育的有效素材,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有效的拓展,调动学生的积极态度和情感,促使学生形成高尚的品德和思想素质。

1在语文教材中挖掘人文情感

语文教材中的人文情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要有意识的在教材中挖掘课本中蕴含的人文情感。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背景和个性特征都不同,因此他们对课文的情感体验和理解也不同。教师需要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利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有效资源,挖掘积极的思想感情,促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感化和影响。具体来说,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方面加强训练,同时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品质,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真实感受,从而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思想意识,这样学生的人文素养就会建立起来。例如:教师给学生讲“背影”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关于歌颂父爱的音乐和诗词,学生在这种父爱氛围的熏陶下,内心对父亲的浓浓亲情就会被调动起来,学生会联想到自己和父亲之间发生的点点滴滴,从而将这种情感融入到对课文内容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大大提升,学生不仅能掌握这一课的基本理论知识,而且在情感方面得到了深化,这对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是非常有益的。

2通过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初中生处于身心发育的阶段,他们的思想意识还处于模仿和学习阶段。学生和教师接触的时间比较长,学生会受到教师言行举止的影响。很多学生以教师作为自己的榜样,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给学生更多的正能量,让学生从教师身上学到更多的为人处世的方法,这对他们以后的发展非常有利。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应该重视对教师的师德教育,经常聘请一些专家进行培训和讲座,尽可能让每一位教师都参与其中,通过培训和讲座的形式将教师的职业道德和工作要求渗透其中,教师经过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就能将良好的思想意识内化为自己的品质,在以后的工作中,用这些标准衡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言传身教,促使学生的精神品质和人文素养都能有所提升。

3倡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

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现代化的社会属于信息社会,学生可以利用各种渠道搜集各种学习资源,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图书馆和自媒体等多种途径掌握需要的信息,查阅需要的资料。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给学生提一些专题性的问题和探索性的项目,给学生布置业余作业,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这些专题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写出完整的活动计划,活动实施过程和活动总结。在完成业余作业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请教他人,学生和他人切磋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过程。通过这些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同时也能让学生形成乐于创新的思维习惯。此外,教师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分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团队协作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明白集体力量和相互配合的重要性,这样学生就会明白很多做人的道理,这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是很有益处的。

4总结

综上所述,语文学科担负着语言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的双重任务。教师尤其需要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从而完成素质教育的教学任务。文章主要从“在语文教材中挖掘人文情感,通过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倡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等方面探析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初中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郝亭亭.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学研究,2011,02:67-69+90+92.

[2]师伟.浅谈如何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04:102.

[3]杨丽芝.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J].才智,2015,32:65.

[4]李艾芹.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04:70.

[5]王宇丹.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J].文学教育(上),2016,06:77.

初中文学素养的提升篇7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艺术素养;策略;探究

美术教学实施阶段,需要注重加强初中生引导,注重其艺术素养方面不断提高。教学内容方面,应从实际着手,注重加强自身特色,教学理念力求实现创新。与此同时,需要建立良好美术教学氛围,力求促进学生充分感受艺术、文化熏陶作用,能够热爱美术,艺术素养也能实现有效提升。

一、初中美术教学对学生艺术培养的现状和意义

(一)初中美术教学现状

现阶段,教育逐渐推行大力改革。而对于初中教育,普遍受到广泛关注。初中美术不再被忽略,特别是目前普遍重视全面发展,艺术素养也应不断加强。美术教育只有实现有效开展,初中生的校园生活才能更加丰富。与此同时,初中生能够更加热爱艺术,美术技能得到不断提高。但是,对于实际初中美术教学实施阶段,普遍面临诸多方面问题。比方说,学生个性化难以实现发展,难以进行拓宽思维,创新难以贯彻落实等。部分学生来说,普遍难以真正充分适应教学。教学方式方面普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二)初中美术教学实际意义

对于初中生学习美术,能够充分促进艺术创新,同时激发学生灵感。美术教学实施阶段,教师不应该进行过度讲授,学生应进行主动学习,美术知识才能得到真正掌握,美术兴趣才能得到不断提高。对于广大初中生,应从艺术知识方面做起,不断完善自我,力求实现良好美术鉴赏,技艺方面也能得到不断提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热爱艺术,艺术美感也能得到充分体验。

二、初中美术教学对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教学大纲合理编写

美术教学实施阶段,需要注重加强艺术素养培养,使学生艺术素养真正得以不断提高。基于此,需编制合理教学计划,充分考虑初中教学实际需求。通过以往实践表明,只有力求实现教学大纲更加合理、更具针对性,编写工作才能更加到位,过于死板的问题才不会出现。基于此,需要从创新方面着手,注重充分发扬初中生的创造性。改变一味灌输式教学,学生美术学习才能更加灵活。编写内容方面,紧密联系目前教学内容,着力凸显美术学科的趣味性。对于教学大纲,需要充分避免过于盲目,应该具备相应针对性以及目的性。

(二)教学方法上独具自身特色

关于实际教学内容,需要注重课程开发建设,着力凸显自身传统和特色。教学应遵循为学生服务的理念,这样才能充分利于美术教学。与此同时,文化氛围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因而应注重加强教学氛围的塑造,文化氛围只有保持良好,广大初中生才能充分感受艺术,在文化的熏陶作用下,艺术风格得以充分塑造,学生也能实现更加个性化发展,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知识得到充分掌握。除此之外,美术方面艺术活动也能起到良好作用,因而需要注重加强活动开展,鼓励广大初中生能够充分融入。

(三)培养模式方面,力求实现多元化

对于广大初中院校,情景式教学需大力推广,文化建设应落实到位。师资力量方面,也需要不断加强,设备质量力求先进。通过积极开展美术相关活动,学生能够得到实践,创造力不断提升。教师需注重内外结合,使学生的美术兴趣得到不断提高。课堂教学仍然占据主导,但是仍需要注重课外活动,教学体系力求不断完善,力求实现通过美术知识深化学习,不断提高广大初中生的艺术素养。此外,网络技术需要合理运用,能够更加生动形象进行美术知识讲解,学生更加喜欢美术,知识也能得到有效储备,艺术素养方面,通过培养也能得到不断提高。

(四)初中生美术修养方面,应力求不断加强

通过开展理论知识教学,使学生美术修养得到不断丰富,这样才能进一步引导学生实现自身良好的艺术修养。通过锻炼学生美术想象力,引导学生进行美术创造,促进学生多多观察,艺术素养方面,同样能够得到不断提升。除此之外,通过组织学生欣赏美术作品,能够充分体验艺术,艺术之美得以充分展现,学生艺术素养也能得到充分培养。

本文针对如何实现美术教学,如何提高初中生艺术素养展开一定探讨,同时阐述自身观点。现阶段,美术教学普遍受到重视,只有充分实现良好美术教学,对于广大初中生来说,才能真正提高自身艺术素养,得以真正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滕素英.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在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之我见[J].文理导航:下旬,2012(03).

初中文学素养的提升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趣味性;提高措施

任何学科的学习,兴趣都至关重要。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发挥趣味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大的求知动力,发挥语文学习中的主动性。由此可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至关重要,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形成有针对性的策略,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趣味教学的涵义

趣味教学主要是指以心理情趣为主要的发展动力,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心理和学习的全面发展,立足受教育者的心理特性,实现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启发,使受教育者变被动为主动,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和发展,实现对知识的探索和发现,在根本上满足其在求知方面的需求。趣味教学的根本出发点是心理优势,尤其是将教学思想和理念贯穿于乐趣之中,结合受教育者的特征,分层次教学,实现教学目标,实现个体自主学习的目的,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

二、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发展的实际

当前的初中语文课程学习显现出枯燥性和乏味性,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应试教育模式没有得到根本转变

当前的教育领域,素质教育发展了多年,但是,传统的重应试、轻素质的现象仍然存在。评价学生的表现,更多的评价因素仍然是分数,对教师的考核,依据的也是分数。在这种环境下,教师教学的重点在讲解考试重点上,忽视课堂的趣味性,这就使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毫无意义。在应试教育模式下,语文课堂具有统一化的特点,毫无特色,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育体制的不完善是导致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的关键性因素。

2.缺乏配套的课外活动

初中生的好奇心较重,活力四射,在教学之外,十分期待课堂实践活动。但是,在应试教育中,学生从事的是课堂的学习、课外的补充,课外活动成为奢望,学生的兴趣被泯灭,只能将自己禁锢在乏味的语文知识上,这就引发了教学二者之间矛盾的激化,很难从根本上保证学生的兴趣。

3.初中生自身的心理特点对语文缺乏较高的重视程度

初中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兴趣较强,在应试环境下,语文课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很难与英语等课程相比较。尤其是面对沉重的课业负担,学生很难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投入太多精力和时间。

三、提高初中语文课堂趣味性的措施

1.重视趣味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需要结合环境,因势利导,采取深入浅出的方式,提高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使枯燥的知识更加通俗易懂。为了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需要重视语言的特色,提升幽默感,引用通俗且幽默的话题引入课题,让学生在宽松的气氛中掌握课程内容。教师要重视对课堂教学氛围的调整,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同时,借助轻松的话题引入教学主题,使学生进行全面的思考,独立解决问题,提高学习的自主性。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根本目的是引导学生正确获取知识,掌握知识获取的模式和手段,促进学生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发展。在课堂上重视趣味教学的应用,进行兴趣的激发、负担的减轻、知识的拓展以及自主性学习的提升。借助对兴趣的激发,积极引入课堂主题,拓展学生的探索精神,发挥自主学习模式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学习素质和能力。

2.重视组织课内外趣味活动

鉴于初中学生好动的特点,结合青春期的特征,教育的趣味性需要借助课内外的活动来加强。教师要重视组织和开展各种特色活动,还要注重学生的心理特点,将语文能力和素养作为核心,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提升学生的语文兴趣,增强语文学科对初中生的吸引力。

3.重视考试评价体系的改进,将语文素养的培养作为重要考察的项目

为了实现课堂趣味性教学的目的,需要对考试模式进行改进,采用多元化的模式,综合测评,师生共同参与,配合趣味教学实现教学目标和要求,实现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教师需要重视构建趣味课堂,结合学生特点,进行层次教学,重视鼓励,掌握学生动态。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不容忽视,这是语文学科的要求。因此,师生需要共同努力,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探究教学手段的更新,使学生在自由和谐的气氛中提升语文素养,为个性化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初中文学素养的提升篇9

【关键词】初中化学化学教学综合素质新视角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6.030

随着现代教学的不断发展,在实际的教学中越来越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初中阶段学生刚刚接触到化学学科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培养学生的综合化学素质引起重视。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更好的提升初中学生的化学综合素质,值得初中化学教师深思。下面,笔者就提升初中学生化学综合素质的新视角进行探析。

一、要求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

我们在谈促进学生的化学综合素质的过程中,应该引起重视的就是要求学生扎实的掌握基础知识。不管是现代教学过程中,还是传统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都是课堂教学的重点。但是很多教师在开展学科教学时在认识上出现了一个误区,那就是只注重促进学生学科全面的发展,忽视了基础知识部分的教学。

化学教师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对基础知识的教学引起重视。初中阶段学生刚刚接触到化学学科知识,只有学好基础知识,才能更好的进行学科学习。为了使学生扎实的掌握基础知识,也为了促进学生化学综合素质的提升,一方面,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认真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教学,并采取有效的监督措施,促进学生有效进行基础知识学习。另一方面,学生也要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引起重视,认真理解每一个知识点,熟练掌握每一个知识点,打好化学学习基础。

二、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学生不仅要能够有效的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还要能够对基础知识进行有效应用。随着现代教学的发展,学生能否对基础知识进行有效应用,已经成为衡量学生学科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初中学生而言,由于学生刚刚接触到化学学科学习,因此,能否具有较强的知识点应用意识与能力,与教师的引导有密切联系。

在新时期的教学中,要求化学教师要将对学生对知识点应用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实际的教学中去。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师应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例子有效结合起来,进而使学生意识到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点,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教师可以给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运用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点加以分析,使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得到锻炼。同时,教师在初中阶段就注重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点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不仅对学生初中阶段的化学学科学习有很大帮助,而且对学生以后的化学学科学习及其它学科的学习,都有很大帮助,因此,教师也应该对其引起高度重视。

三、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实验作为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提升学生的化学综合素质的过程中,应该对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引起重视。实验是化学学科的灵魂,也是推动化学学科发展的动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提升,一定要掌握一定的方法与技巧。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积累了一些有助于培养学初中学生的实验能力的方法与技巧,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

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引起重视,学生只有对化学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学生进行实验的积极性。初中学生由于刚刚接触到化学实验,因此对化学实验有较强的好奇心,教师要逐渐将学生对实验的好奇心转化为对实验的兴趣,这样才能使学生对实验的喜好长期的延续下去。

(二)熟练掌握实验器材的操作方法

教师在培养了学生的实验兴趣的同时,还要对实验器材的教学引起重视。进行实验活动离不开实验器材,初中阶段学生会接触到一些较为简单的化学实验器材,学生只有掌握了简单的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才能通过对器材的应用,去完成不同的化学实验,一旦学生难以有效的掌握实验器材,那么学生实验能力的提升将成为泡影。教师既要准确的对学生进行实验器材的教学,同时又要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效的掌握相关的实验器材的操作方法,为学生有效展开实验活动奠定基础。

(三)为学生提供更多实际操作的机会

为了很好的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教师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还要为学生提供更多进行实际操作的机会。对于教材上要求学生到实验室做的实验,教师要组织学生到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只有通过亲自操作,才能真正的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才能得到有效提升。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通过学科学习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大量的知识点,而且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有很大帮助。虽然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化学知识较为基础,但是也能够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应用,去解释实际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学生在运用学习的理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时,思维会变得更加活跃,同时对学生的学科学习也有很大帮助。

为了更好的培养初中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进行独立思考的机会。学生只有进行独立思考,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使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在实际的教学中,为了有效培养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不管是在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还是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的过程中,我们都应该为学生留出一部分进行独立思考的时间。

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初中文学素养的提升篇10

关键词:初中生;语文学习;良好习惯

学习习惯指的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对学习的心理倾向,新课程标准中规定,学生要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探索、寻求知识的习惯,熟悉、提升技能的习惯,同时积极提升语文素养,形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

一、培养初中生学习语文良好习惯的重要意义

习惯可能会伴随人的一生,它将影响一个人的行为。那么,培养初中生学习语文良好习惯的重要意义有哪些呢?

语文学习的目的是学会使用语文,不仅是掌握语言文字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语文学习的行为或技能,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扩张语文运用思维有很重要的积极作用。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中,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各类语文能力,包括阅读、写作等等,这些良好的习惯,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会终身受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一旦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他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更加热爱语文学习,更加享受语文良好习惯带来的好处,对于提高学生语文成绩,增强语文素养有积极的作用。

二、培养初中生学习语文良好习惯的有效途径

1.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对于语文学习而言,文字的学习至关重要,而字迹清晰、工整是语文文字学习习惯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良好的书写习惯是学生取得好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在考试过程中,如果一个学生的笔迹干净、端正,会给人赏心悦目之感,阅卷老师看着也会很舒心,不自觉地就会愿意多给几分,而遇到学生书写潦草,甚至难以辨认,这必然也会影响到考试的分数。因此,教师要强调书写的重要性,要求学生规范笔画、工整书写,可以通过一些书法字帖、书写比赛等方式引导学生,让他们认识到养成良好书写习惯的重要意义。

2.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

学生是语文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自觉、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鼓励学生运用工具书进行自学,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知识积累,不断扩展思维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充足的时间进行自学。比如,在进行某一文章的学习时,教师要给学生布置课前作业,阅读课文、总结中心思想、积累词语、揣摩修辞手法等等,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自觉进行学习,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语文素养。

3.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仅仅依靠课堂的阅读显然是不够的,必须利用大量的课外阅读来提升语文素养。课外阅读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应用能力,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所以,初中语文教师要突出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要通过有效的策略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师要为学生推荐有教育意义的书籍,为学生制订阅读计划,让每位学生的阅读水平都能得到提升。

4.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写作是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也是很多学生最害怕,

最排斥的教学内容,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就成为语文教师的一大关键任务。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日记,通过日记的写作来逐渐提升写作文的能力,同时,还要教育学生进行作文的完善和修改,在完善修改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作文水平。写作对于学生而言是一道难题,教师要在加强日常教育的同时加强专项训练,并对学生的习作进行细致的点评,同时也要开展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互评,互评后教师再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这样学生能够逐渐克服恐惧心理,提升写作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