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儿科护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十篇儿科护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十篇

儿科护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4:54

儿科护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篇1

关键词:儿科 见习 带教方法

临床见习是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临床实习的基础。笔者在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探索抓好典型病例进行见习带教,引导学生通过对直观教学产生兴趣,使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思考,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对儿科学理论实践与实践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思考能力,使教学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一、认真抓好见习前的准备工作

1、病例的准备:

(1)见习课前预先熟悉病案,亲自了解病史,进行有关检查,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精选病例因材施教,做好充分准备,掌握病因、病情、治疗方案后,带教时才能得心应手。如每次见习时间约2小时,可选择重点病例4~5人,要尽量做到与书本知识一致的病例,让学生进行全面观察,认识病例的疾病特点,做到视、触、叩、听,结合理论加深体会。另外再选择一般病例3~5人,这类病例可取其某一个方面为见习。

(2)关心爱护每个病人,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防止病人临阵“逃脱”或者不配合,使这次带教得到最良好的效果。

2、学生准备:

(1)向学生讲清楚儿科见习病人的特殊情况及其心理特点,要求在见习中着重爱护病人,既要严肃、认真又本着亲切和蔼的态度来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2)重点复习和预习有关内容。

(3)带好笔记本。

二、抓好典型病例示教,提高学生的思维活动能力

临床见习的直观性较强,较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教学必须注意灵活地改变各种方法,才能使学生产生兴趣,从而达到最佳效果。

如儿科病史的采集,是卫生保健护理专业必须掌握的内容,可找一个儿科住院肺炎病例,让学生进入角色,运用诊断学知识来进行问诊,通过示教肺炎病史采集的基本内容,要求学生掌握询问病史的技巧,然后提问学生,归纳作出诊断。但是由于在见习中往往碰到有的病人借故推托等不配合现象,使学生采集病史的过程中不知从何处入手,不能获得资料,抓不住主要矛盾,感到压力大、负担重。根据这些情况带教老师就要采用适应实际的方法,即让学生一齐采集病史,进行讨论后各自写好主诉或现病史,抽查部分或全组同学的书写情况,最后由教师点评指出不足,再交学生回学校完成整份病史书写。采用这样的方法,既节省了时间,又使学生感到轻松满意,提高了认识,避免和减少了学生在书写病历中以往常见的病句出现。同时在掌握了疾病的重要症状和体征之后,再采用谈话法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进行分析归纳,提出诊断及治疗方案。转贴于

再如肺炎病人病后保健内容中,卫生保健、护理专业结合理论,使学生用理论知识(基础理论+临床理论)实践、思考,不用死记硬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思考兴趣和求知欲,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让知识在认识、分析、归纳、推理、总结的思维活动中得到升华

临床见习是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临床实习的基础,见习使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与巩固。学习的理论能否将其付诸实践,也是影响临床教学的主要因素之一。有比较才有鉴别,在实践中只有让学生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别是从共性中认识其个别属性,通过比较,才能更好地揭示临床各自的本质。

如小儿秋季腹泻是儿科病常见的症状。学生学习小儿秋季腹泻疾病理论知识后,要结合平时自身体会与见习时观察询问病儿家属,让学生自己采集病史,进行讨论分析,比较病人是否符合相应的诊断要点,并与有关疾病鉴别,还需完善哪些辅助检查,特别是如何肯定某一个可能性的疾病,如何排除其他可能性小的疾病的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可概括为:综合分析病案特点回忆课堂教学的信息对照比较提出初步结论进行横向鉴别提出最后结论。

通过反复的实践,笔者体会到,按这种方法学生既能复习课堂知识,又能开拓思维扩大知识面,灵活应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去分析综合病案,从中探求正确的答案,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临床教学中得到提高,达到教学目的。

儿科护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篇2

   在低年级自然教学中,教师若能抓住儿童心理特征,采用一些儿歌帮助教学,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而且能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气氛中较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一、利用儿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儿歌浅湿易懂,生动有趣,为低年级儿童所喜闻乐见。利用儿歌帮助教学,能激发学生兴趣,收到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九义教材第二册《金鱼》一课时,我先引导学生观察金鱼怎样游水,然后请学生边讲述边表演。在学生有了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我一边念自编儿歌:“小金鱼,摆摆尾,摇摇鳍儿划划水”,一边带领全班小朋友演金鱼游水。全班学生争先恐后地参加表演,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气氛。又如在教学《青蛙》一课时,我把儿歌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当认识完青蛙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后,我试着让学生根据青蛙的叫声自己编儿歌,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在教师的指导下,他们编出了第一句儿歌:“小青蛙,呱呱呱。”然后我有意识的问大家,青蛙吃什么?除了让学生观察图外,我还让学生编下一句来回答:“专吃害虫保庄稼。”我接着对学生说,青蛙吃害虫,保护庄稼,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呢?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在教师指导下,他们编出第三句儿歌:“我们大家保护它。”

   二、利用儿歌教学帮助儿童巩固所学知识。

   小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习并掌握大量文化科学知识,离不开良好的记忆能力。可是,低年级儿童因受年龄及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上课时注意力很难集中,对所学知识也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甚至刚刚学过的知识有的很快就忘了,有的则要通过死记硬背才能掌握,针对这些情况,我利用他们喜欢的儿歌帮助他们记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例如,教授九义教材第二册《各种各样的花》时,教材要求学生描述花的形状。为此,我先让学生边观察边说说牵牛花的形状像什么,很多学生都说像喇叭。于是,我顺着学生的思路,用一句儿歌概述为:“牵牛花,像喇叭。”用同样的方法,师生共同得出:“白菜花,十字叉;豌豆花,像蝴蝶;桃花就像五角星。”学生没费多大劲儿就把这几种花的形状记住了。

   又如九义教材第三册《蚂蚁》一课,要求学生认识蚂蚁的外部形态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进行描述。教学时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我根据蚂蚁的外部形态特征编写了儿歌:“小蚂蚁,真可爱,身体分为头胸腹,一对触角头上长,三对足儿在胸前。”教学时我边教学生念儿歌,边进行表演。学生因熟记了儿歌内容而较牢固地掌握了所学知识。

   三、利用儿歌教学,指导儿童的实践活动

   自然课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准确地把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求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不失时机地把儿歌引入到教学中,对学生的实践活动,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如在教学九义教材第一册《保护牙齿》一课时,针对小学生刷牙的方法大多不正确,容易损坏牙齿的情况,我编写了一首问答式儿歌来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老师问一句,学生边答边根据儿歌内容做出相应的刷牙动作。

   师:唰唰唰,上边的牙齿怎么刷?

   生:唰唰唰,上边的牙齿向下刷。

   师:唰唰唰,下边的牙齿怎么刷?

   生:唰唰唰,下边的牙齿向上刷。

   师:唰唰唰,牙齿的咬合面怎么刷?

   生:唰唰唰,牙齿的咬合面来回刷。

   从这一问答的儿歌声中,儿童不仅学会了刷牙的正确方法,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的。

   又如,教学九义教材第一册《保护眼睛》一课时,我仍运用儿歌指导学生在实际生活、学习中保护眼睛应该怎样做,不能怎样做:

   保护眼睛很重要,小朋友们要记牢,

   看书写字坐端正,字要匀称又整齐。

   走路坐车和躺着,千万不要把书瞧。

   眼保健操天天做,身体健康学习好。

   四、利用儿歌提高教学总结效果

   归纳总结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讲完一个知识点后,进行归纳小结,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清思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利用儿歌进行归纳总结,形象生动,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如在教学九义教材第三册《土电话》一课中,我先指导学生制作土电话,然后学习打电话的正确方法,最后用儿歌进行课堂总结:

   说电话,做电话,

   两个纸筒一根线,

   做成一个土电话。

   土电话,真好耍,

   手指触线听不清,

   线绳弯了不传话,

儿科护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篇3

关键词:中职;儿科护理学;教学模式;教学效果

儿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主要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小儿保健、疾病预防及临床护理等。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小儿的生长发育特点及小儿疾病的防治与保健,能为小儿提供综合性、广泛性的护理服务,以增强小儿体质,降低小儿发病率和死亡率,保障和促进小儿健康。儿科护理学不仅与基础学科联系紧密,而且与内、外科护理和护理学基础都有密切的关系,在开课时,学生对部分知识已有所了解,但学习儿科护理学仍然存在较大困难。再加上绝大多数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习惯不良、学习目标不明确,对学习缺乏兴趣,这就更加使我们的教学难以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为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谈谈中职儿科护理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1结合学生特点,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1深入了解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浓厚的兴趣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目前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比较差,且绝大多数学生没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上没有成就感,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厌学心理较为严重,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没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多去了解学生、多和学生交流与沟通,并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在和学生的接触过程中,教师还要多加留心,发现学生的兴趣,并因势利导,把兴趣引导到学习上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取得好的成绩。

1.2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合理取舍教学内容

作为中职学校的专业课教师,首先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与素质,要熟练掌握教学大纲以及课本内容,同时对课本知识重新整理归纳,找准重点、突出难点、化繁为简。对护理专业的学生教学时,像疾病的发病机理等内容可以简单讲授,但要重点讲解护理评估要点和护理措施。中职学生大多数缺乏自学及归纳整理知识点的能力,理解能力也不是太强,所以在课堂讲解过程中,要力争做到通俗易懂。对中职护理专业的学生不是讲得越多、讲得越深就越好,而要掌握好量以及授课内容的深度和难度。

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2.1传统讲授法

对于儿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可以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来教学。在教学内容上要做到抓住要领,突出重点,使讲课内容少而精,做到深入浅出、系统连贯、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2.2多媒体教学法

对于一些抽象的内容,如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等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在制作课件时,做到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音、动画共存,这样就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直观性、立体感、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把枯燥的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比如,讲解先天性心脏病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时,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可以使枯燥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变得生动直观、色彩丰富,表现力和感染力极强,比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效果要好得多。

2.3案例教学法

在儿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对于小儿腹泻、婴幼儿肺炎、佝偻病、缺铁性贫血等常见疾病的讲解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教学,可以巩固学生的基本知识,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启发学生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积极通读教材,查阅资料,自己开动脑筋获得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发言讨论又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做到积极主动地学习。案例教学法具有鲜明的启发性,案例中包含有供学生思考、分析和探寻的许多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突破原有的知识范围,拓宽知识领域,增加新的知识,弥补教材知识的不足,提高学习效率。

2.4角色扮演教学法

要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对患儿的一些常见疾病做出评估及护理,就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点。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与记忆,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样可以使学生有直观的印象,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从而促进对知识点的掌握。比如在讲解上呼吸道感染时,因为对这个疾病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可以事先布置学生预习相关知识,再给学生安排好需扮演的角色,至少安排患儿家长和护士角色,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角色去预习和准备。上课时先由学生进行表演,其余学生对表演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对有遗漏的地方进行补充,最后由教师总结。角色扮演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因为有情景,比较直观具体,学生又能亲自参与,有激情和热情,有利于学生对相关疾病知识的掌握,从而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3改进教学评价方式,以促进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点

儿科护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篇4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复习课;九年级化学

九年级的化学复习课对于即将参加中考的学生来说十分重要。通过复习课,学生能够巩固学过的知识,将知识系统化,从而得到升华。因此,如何上好复习课成为毕业班化学教师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传统复习课都是教师单方面把知识点讲一遍,而后让学生做相应的练习。在复习课上,学生往往感觉枯燥乏味,除了重复已学的知识点外就是做练习、听讲评,长此以往,对学习失去兴趣,而很多教师在多遍重复知识点后也讨厌上复习课。如何让复习课也能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两节获得好评的复习课的公开课设计作为案例,来探讨什么样的复习课是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

一、教学案例

案例一:这节公开课内容是科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章第一课时“碳和碳的氧化物”。本节课以魔法故事为主线贯穿课堂,设计思路如下:

将碳单质比喻作“碳父”,“碳父”有两个法宝,一个是能够切割大多数物质,另一个是能够做电极或是铅笔芯,这两个法宝是何物质?(金刚石和石墨)。接着描述“碳父”还有燃烧的本领,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碳父”有两个女儿,大女儿继承的魔力是能灭火,小女儿继承的魔力是能施毒,大小女儿分别是谁?(Co2和Co)。大女儿嫉妒小女儿的魔法比自己强大,心理不平衡,就给人类带来了灾难――“温室效应”。于是“碳父”把大女儿的氧原子夺走一个,使其与小女儿拥有一样的魔力,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上述的描述,请学生将C、Co、Co2之间的关系用知识网络表示出来(即“碳三角”)。接下来由学生选择“魔法世界”编号,判断是谁施的魔法,并评价其“功”与“过”。魔法世界是由Co和Co2在生活中常见的事例组成,如主人下地窖取菜时晕厥死亡事件、碳酸饮料会喷出气体、氢氧化钙可以刷墙护壁、“干冰”可以人工降雨、“煤气”可以燃烧等事例,将这些事例编号,由学生抽出相应事例后进行解释,并对事例进行评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都描述完后,请学生将碳酸、碳酸钙两种物质补充到先前总结的碳三角网络中去。

最后让全班学生参加“毕业典礼”测试:如何鉴别Co和Co2,测试结束后宣布学生由魔法学院毕业,将这节课的气氛推向最高潮。

案例二:这节公开课内容是科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章“生活中常见的酸、碱、盐”复习课。大体设计思路如下:

先指出化学实验室排放的废液是水污染源之一,接下来由学生完成练习题:a、B两班都用酚酞鉴别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实验后废液分别集中到各班废液缸中。(1)a班废液呈红色,废液中一定含什么物质?(2)B班废液pH

二、教学分析

这两节市级公开课上完后都获得了较好的评价。对比后可以发现,这两节复习课的设计存在很多共同点:

1.设计生动有趣的情境

案例一整节课是以魔法故事为主线,考虑到化学与魔法有一定的共性,并与当下热播的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相结合,情境生动有趣,符合初中生的身心特征,牢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上来。案例二将生活中的事件引入课堂,让学生谈论并解决难题,如实验室废液的处理、浓硫酸泄露的处理方法、厨房中调料的鉴别等,使学生感觉化学就在身边,并能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升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先提出问题,再让学生总结归纳

在知识点复习模式上,两节课都是先提出问题,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再让学生自己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个过程就是“把书读薄”的过程,这在毕业班复习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一种学习能力;最后再设计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情境对知识点学以致用,这又是“把书由薄再读厚”的过程,从而使知识点得到升华。如案例一中先是根据提出的问题,写出C、Co、Co2的相关化学方程式,再让学生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三者间的转换关系,到后来再在原先网络图上再添上碳酸和碳酸钙。最终使五种物质的转换关系与涉及到的8个化学方程式,归纳为上图所示:

之后再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如氢氧化钙为何可以刷墙护壁、煤气为何可以燃烧等生活中例子对知识点加以应用。案例二中也是类似的,先让学生讨论如何鉴别酸和碱,从而复习了酸碱相关的化学性质;而后让学生根据提出的方法来总结归纳酸碱的化学通性;最后再根据贴近生活的具体事例来应用这些知识点,如蚊虫叮咬了要抹何种溶液、浓硫酸泄露该如何处理等。教师设计题目要注意尽量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这样使学生学习感觉更有成就感,对学习更感兴趣,更牢固地掌握知识点。

3.课堂上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中

复习课很多学生懒于动手和动脑,对学过的知识缺乏兴趣,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高。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对复习课至关重要。案例一和案例二都是注重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来调动学生积极性,问题设计有层次性,尽量让所有问题由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解答,再由学生来纠正学生错误或是补充说明,最后让学生进行总结归纳,教师只是在一旁引导。这充分体现了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复习课学生都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要充分利用这一点,使复习课能够很好地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体现出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4.课件制作简明、生动

复习课的课件切忌出现大量的文字,这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感。应尽量做到简明,文字少、重点突出,同时尽量生动、活泼。上述两个案例的课件都比较简明、生动。如案例一中课件结合“三彩”课件制作方法,在进入“魔法世界”环节中,采用魔方上九个数字对应九个不同的事例,让学生抽选1~9之间的数字,点击数字后随机链接到不同的“魔法事件”,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两节课的课件页数都非常少,且每一页的内容都很简洁。

从上述复习课模式的共同点可以看出,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复习课不再是教师单方面的灌输,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点的重复。要想上好复习课,备课很重要,无论在情境创设上,还是在结构设计、相应练习题的选择上,教师都要花费更多的心思。同时,课堂上要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这样的复习课才能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学习化学,同时提高对化学的兴趣,进而懂得用化学知识来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的化学课,才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好课。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潘红梅.走进新课程关注课堂教学效益[J].化学教与学,2010,(06).

儿科护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篇5

1.1掌握了读书报告会的基本方法和流程

读书报告会多由护士长主持,要求全科护士参加。每次报告会之前确定小组成员,主持人和主讲人各1人,2~5个小组成员,制作成ppt,采取以书面材料、多媒体课件为基础,结合汇报者口头讲解的形式进行汇报,内容包括急救技术的新进展、急救药物的临床应用、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思考、存在的困惑或问题,小结或体会[1]。汇报时间为30min,汇报完毕后进行大约十多分钟的讨论,由主持人和护士们相互提问,解答彼此心中的疑惑,相互交流护理经验和体会。再由护士长和督导专家进行点评和指导,最后确立下一期读书报告会的主题。读书报告会每月举行2次,时间大约40min/次左右。科室做好学习记录,督导专家将评价结果送交护理部备存。

1.2创建了一种良好学习氛围,实现资源共享

读书报告会的开展使护士利用业余时间聚集在一起,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和交流护理工作经验,相互借鉴,共同提高;要求护士广泛阅读近5年内有关专业知识方面的文献(含书籍、报纸、核心期刊的纸质版或电子版)等并对内容进行总结。使护士经历查找、阅读、分析、总结、汇报、讨论、质疑、解答等一系列学习过程,这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梳理、总结及进一步深化的过程,增进知识的系统性,不仅有助于护士巩固基本的急救理论知识和技术,而且有助于了解国内外最新护理动态与进展,学习并尝试使用新的护理理念与技术,加速知识的更新,更好地指导临床护理实践,提高急诊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增进彼此的感情和交流,增强科室的凝聚力。实现“一人读书、人人受益、知识共享的”目的,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2]。

1.3激发护士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主动性

由于临床护理工作的特殊性质、承担工作和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导致护士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很少关注护理方面的最新进展和方向。举行读书报告会以来,通过引导护士思考,设定问题,有针对性地查阅相关核心期刊和文献,使护士们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独立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和兴趣[3]。

1.4在知识增长的同时提高了各种能力

读书报告会开展后护士自身能力均较报告会开展前有了很大程度地提高,该方法使护士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不仅掌握了新概念、新进展、新方法、新技术,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相结合,培养护士形成良好的临床思维,而且还提高了护士查找文献、阅读并分析、撰写、制作电子课件、语言表达等能力[4]。教会护士如何查阅期刊和文献以及有效利用图书馆的丰富资源,阅读各种护理期刊,筛选出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较强的知识,再进行整理、归纳,最后做成ppt,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读书报告[5]。这使护士的检索、阅读、分析、运用文献的能力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撰写读书报告、制作电子课件及汇报演讲的能力也不断提高。整理读书报告会的内容不仅要反映国内外最前沿的护理进展和动态,还要具有先进性、开创性及实用性。通过这种方式使护士掌握了读书报告会的基本流程、ppt的制作要求、开阔视野、拓宽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提升个人综合素质[6]。

1.5提高了护士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是护士进行读书报告会的必备条件,每个人都要经历在报告会上向专家和其他护士进行汇报的过程,因此,每名护士都必须反复练习,充分锻炼自己的口才和演讲能力[7],注意掌握好语音、语速和语调,口齿清晰地将内容展现给大家,并通过与其他护士的交流和讨论,提高了自身的沟通能力。

1.6增加督导专家之间的交流

每月由护理部安排2名护士长作为督导专家到指定的科室进行督导,此过程可增加科室之间的交流和切磋,相互借鉴,共同提升。督导专家在为科室提出意见和建议的同时,也吸取了督导科室的专业知识和特色之处,博采众长,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水平[8]。

1.7为开展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在准备读书报告会的过程中,护士需要进行查阅、收集、分析、归纳、整理成读书报告,这样读书报告具有一定的回顾性、综合性、评述性、逻辑性。文献检索、分析整理、综合归纳和制作ppt的能力是进行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使护士们得到很好地锻炼。另外,文献是刊载、储存和传播护理科研信息和科研方法的重要载体,是人们了解护理发展动向,获取科研知识和信息,拓宽科研思路的有效途径,为开展科学研究奠定基础[9]。

2对临床护理工作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随着现代医学地不断发展、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对护理工作提出了全新的、更高的要求,护理专业的发展也日益专业化和具体化,护理人员必须通过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来适应这一新的变化,满足新时代的要求,与国际接轨。通过读书报告会,护士们受益匪浅,感觉自身有了很大程度地提高,使其能及时了解护理领域的前沿理念和技术,学以致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指导临床护理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10]。

3小结

作为一家综合性儿科教学医院,各医护人员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不断对培训方式进行改革创新,改变传统的培训模式,将多种有效的培训方式应用于临床培训中以提高教学和培训质量,提高科室医护人员的岗位胜任力和整体急救能力,更好地服务于每例患儿。开展读书报告会为护士创建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实现资源共享,激发学习兴趣,锻炼多种能力,且为开展科学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提高了护士的急救技能、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培训方法。

作者:唐淑华崔妮单位:辽宁省大连市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急诊室

参考文献

[1]张平,尤渺宁.读书报告会在护士长管理培训中的应用.现代临床护理,2012,11(2):53-55.

[2]杨美华,程传苗,孙亚林,等.读书报告会在住院医师培训中的应用.医院管理杂志,2012,19(7):688.

[3]杨艳,孙琳,诸葛海鸿,等.利用读书报告会形式提高实习护生综合素质的做法与效果.护理管理杂志,2010,10(3):211-212.

[4]陈亚琼.仪器管理与护士技能培训一体化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4,24(7):4064-4065.

[5]肖江琴,王海燕,阿孜古丽•买买提,等.培训评估圈模式用于急诊专业护士实践培训的效果分析.护理研究,2012,26(30):2856-2858.

[6]张巧利,李兴革,贺中云,等.案例分析法在急诊科护士临床沟通能力培训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4):113-114.

[7]南金梅,陈芙蓉.分层培训在急诊科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5):90-92.

[8]崔秋霞,单君,郁红霞,等.同伴教育在急诊科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中国护理管理,2013,13(5):53-55.

儿科护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篇6

【关键词】儿科护士;临床带教;问题;策略;质量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340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791-01

临床带教作为护士培养工作关键环节,是引导护生将其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变为临床护理技能的主要途径[1],护生在踏上工作岗位之前所接触的首位导师便是带教老师,带教工作质量直接决定护生今后的工作质量,也从整体上影响到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的水平[2]。近年来,广大患者的自主意识不断提升,医疗事业大幅度改进,医院部门对护士毕业生的工作要求日渐提升,纷纷希望护生毕业后可以直接以合格护士的身份步入岗位[3]。如何将新生的护士群体打造成为技术精湛、素质高超的专业护士,便成为临床带教工作者面临的重大问题[4]。我院以儿科中护士临床带教工作为对象,对其工作现状、改进策略进行了探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526例护生,为我院儿科临床带教人员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接收,2010年120例,2011年289例,2012年117例,护生的年龄在18岁-23岁之间,平均为20.3岁,平均实习时间为5周。其中,中专生356例,大专生170例。

1.2方法鉴于儿科病房任务繁重、护理工作精细复杂,为使526例护生得到高效教育,带教管理人员对带教工作状况进行分析,根据现存问题,对临床带教工作进行了针对性改进。本次研究为此次改进工作的回顾分析,以SpSS12.0软件对改进前后护生质量进行对比,分析改进效果。

2结果

本次对526例带教护生研究发现,带教工作中存在师生关系一般、交流较少、护生理论成绩低、护生缺乏工作积极性、护生实际操作机会少、临床带教易引发护理法律纠纷几项问题。采用措施改进之前,仅有184例护生对带教老师满意,302例与教师有交往,改进之后,473例对教师较为满意,431例与老师保持良好的交流,改进前后成绩,见表1。改进后成绩相较于之前,明显提高,p

3讨论

儿科病房护理在医院护理工作中属于任务繁重、工作精细、压力较高的一项,在理论知识、操作能力、工作态度、身心素质等方面,对护理人员均具有较高的要求,实习护生及新晋护士开始担任此工作时,往往身心俱疲,难以有效地驾驭,还可能造成法律纠纷,这就为临床带教工作人员提出了较高的工作要求[5]。我院本次回顾分析2010年――2012年儿科病房收纳的526例护生,总结了带教工作的几点问题,并采取措施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改进,改进后护生的素质有显著提高,带教工作质量明显改善。本文下面就具体对其问题及策略加以分析:

3.1存在问题

3.1.1护生问题护生在校期间学习的知识具有极大的局限性,知识面狭窄、知识量较少,且知识掌握不够扎实牢固,所以,她们在真正地面对儿科护理工作时,往往手足无措。同时,由于当前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的改变,护生的服务意识较为缺乏,且协作精神、操作能力以及工作积极性较低,不具备在儿科病房基础护理工作中进行沟通协作的能力,难以适应儿科护理工作任务的繁重及精细。

3.1.2教师因素由于儿科病房中护理工作强度大、工作琐碎细致,临床带教老师常常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为了避免护生工作失误或引发法律纠纷,或者嫌护生操作不熟练,往往只让她们担任一些基础性的护理工作,而不允许她们实际参与专业操作,这就阻碍到护生积极性与其操作能力的提升。

3.1.3其他因素当前时期,患儿家长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希望孩子在入院治疗时能够得到最好的护理,可以一次性穿刺成功,尽量减少孩子所受的痛苦,这就使得部分操作不熟练的护生难以参与实际动手操作,不利于她们提升实践能力。同时,由于我国护理工作相关法律不够健全,护生在校期间对于法律的学习较少,普遍存在法律意识缺失的问题,在护理过程中,极有可能因为伤害患儿,而诱发法律纠纷。

3.2改进策略

3.2.1改进带教观念调查整合分析当前社会公众对于儿科护理工作的需求、建议与意见,针对新的工作要求,对临床带教老师进行统一聘任、专业培训、不定期考核,增强其临床带教知识与经验,提高其专业护理经验,改进带教老师的工作积极性,引导带教老师针对带教工作任务设立每天、每周、每月的工作计划以及带教内容,以推动带教工作的系统化。同时,在带教方案中,重点体现出与护理工作相结合的法律知识教育,致力于改善护生法律意识。

3.2.2关注护生要求带教老师在护生实习前后为其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护生对于带教老师工作的期望与意见,对比分析护生接受带教前后的素质改变状况,评价带教工作改进效果,并总结积累改进经验。为护生开展鼓励性教育,加强对护生的关怀与激励,以爱心及自身护理行为来熏陶护生,帮助护生建立护理爱心以及端正的工作理念。同时,为不同的护生建立个性化教育方案,引导各个护生发扬其优势,补足其缺陷,以使护生得到人性化的高效教育。

3.2.3提高带教标准传统护理工作方案已经难以满足当前多样化的护理需求,要提高带教质量,带教老师必须在规定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及时地归纳新的要求与经验,加入到教育工作中,尽量增加有意义的带教工作内容,改进护生实习结果考核标准,增加护生学习的认真度。同时,还要针对儿科护理中的piCC封管、输液推泵安装以及滴管输液排气等工作,对护生进行重点教育,待护生熟记理论知识,并熟练掌握技巧之后,安排她们为某些病情较轻且有自主意识的患儿进行护理操作,并在旁为其进行指导,以提高她们的操作能力。此外,还要求护生对其实习体会进行定期汇报,引导她们对自己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体会以及经验进行总结,进而帮助她们养成做事认真、负责的习惯。

综上所述,儿科中护士临床带教工作的开展面临诸多问题,带教人员及其他负责人员要认真总结这些问题,并针对问题采取措施,以提高带教质量,使护生得到优质教育。

参考文献

[1]陈当玲,李青.实习护士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医学,2012,33(23):5124-5125.

[2]周丽琴.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护理临床带教中的作用[J].中国临床护理,2013,5(1):71-73.

[3]杨祥群.儿科护士的临床带教[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1):2669-2670.

儿科护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篇7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中,新课的导入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导入新课,应该符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从实际出发,形式可多种多样。

1.1由情景导入

例如在学习生长发育、小儿营养与喂养、儿童保健内容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情景,通过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来导入新课。如:6个月的琦琦,体重7kg,身高65cm,刚开始出牙,能发单音,能辨别生人与熟人,可伸手取物,能独坐片刻。妈妈问:我的女儿发育是否正常?如何正确评价小儿的生长发育?此情景在学习小儿营养与喂养、儿童保健内容时可以延用。如:怎样合理喂养才能促进琦琦的生长发育?请你指导琦琦的母亲实施合理的喂养。琦琦现在应该打什么预防针?预防什么病?请你指导琦琦的母亲进行正确的预防接种。

1.2由问题导入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点燃学生思维探索的火种。例如在学习正常足月新生儿、早产儿特点及护理时,采用幻灯切入正常新生儿和早产儿图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1.3由多媒体演示导入

例如学习惊厥患儿的护理时,利用癫痫患儿突然发病倒地全身抽搐、牙关紧闭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4由案例导入

例如在学习婴幼儿腹泻、小儿肺炎、先天性心脏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营养性贫血、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化脓性脑膜炎等疾病患儿的护理时,根据教学目的设计典型案例导学。教无定法,但导必有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来选择导入方法,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方法,灵活设计、巧妙运用,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二、课堂应用

2.1教学设计

首先教师通过情景、问题、案例等方法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预习成果展示,学生点评;最后对学生的成果进行点评,并且对重难点进行归纳总结,以ppt等形式展示给学生。如学习腹泻患儿脱水的判断时,可以用视频、动画、Cai课件展示病例,使学生对脱水程度和脱水性质有感性认识。

2.2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采用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问题探讨法等教学方法,并且可以把这些教学方法融合在一起应用。如学习疾病的护理评估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情景,讨论如何对“患儿”进行护理评估?让学生模拟接诊展示讨论结果;学习疾病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时,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典型案例,整个学习过程以典型案例为主线,用临床表现反推病因及发病机制,根据临床表现推断出“患儿”的健康问题,拟定护理计划。学习健康教育时,讨论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指导的内容有哪些,通过角色扮演展示结果。

2.3评价

评价是课堂教学设计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对学生多鼓励少批评,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乐于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在愉快又适度的紧张氛围中探究,最后带着新的、更高层次的问题走出课堂。

三、总结拓展

课堂应该是让学生“带着问号来,带着问号走”。好的课堂总结,既能使教学内容得到升华,也能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拓展新的道路。

3.1课堂总结的意义

总结在于对所讲授的知识加以整理、归纳、提炼、升华,深化概念,反馈信息,去粗存精,活跃思维,为后续教学服务。

3.2总结拓展的方法

儿科护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篇8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08)12(b)-078-02

儿科护理学案例教学法也叫实例教学法或个案教学法,就是教师选取有代表性的案例,在课堂上组织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提出问题与学生共同讨论,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并由具体案例提升为抽象的理论。案例教学法起源于古代希腊、罗马时代的“启发式问答法”,其宗旨是强调从日常生活中选取蕴含科学本质的范例进行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教学法最早被应用于哈佛大学的法律教学中,是“哈佛特色”之一,以后又被广泛运用于医学、心理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社会学等学科专业的研究和教学中。于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我国。经过多年的实践和运用,案例教学法对我国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它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是值得推广应用的一种好的教学方法。由于医学也是一门实践性与理论性均很强的学科,因此,国内许多医学教育者“洋为中用”,将案例教学法引入临床医学教育中,改变原有的传统注入式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来选择不同的案例,并通过各式各样的案例让学生身临各种各样的临床环境,在实际教学中去摸索、学习处理各种临床医学问题的经验,从而高效、快速地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强直面教学实践的本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对临床实践中的问题作出科学决策的能力。新世纪护理教育事业正在蓬勃发展,案例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也已初见成效,现将其在儿科护理学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1案例教学法的定义

案例教学法从总体上来说是一种归纳教学方法,它是指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情境,深入角色,分析案例,从中学习课程基本原理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中一个最突出的特征是案例的运用,它是案例教学区别于其他方法的关键所在。那么,什么是案例呢?简单地说,案例是包含问题或者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广义上讲,案例教学可界定为通过对一个含有问题在内的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2在临床教学中案例教学有特定要求

2.1目标明确

在案例教学中,无论案例的选编及其在每一教学环节中的设计,都必须紧紧围绕一定的教育和教学目标,落实在对学生知识、能力与品质的培养上。例如:在婴幼儿肺炎的案例中,目标是掌握肺炎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所以应紧紧围绕这一教学目标来设计这个案例。

2.2富启发性

教学中的案例必须包含一些与教学相关的问题,可以给读者带来某种启发。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寻求问题的答案,从而启迪和开发学生的智力。

2.3具真实性

教学中的案例来源必须是实实在在的现实情况的记录,而不是一种“坐在椅子上空想的案例”。有的案例从表面上看十分“热闹”,但实际上并无多少知识含量,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应当坚决摒弃。

2.4实践性强

由于案例来自临床现实,教师往往要让学生充当案例中的角色进行模拟表演,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以提高其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与亲自参加医院临床见习教学相比,案例教学是最节约时间及费用成本的“社会实践”。

2.5综合性强

案例教学的案例比一般的举例丰富,案例的求解也较为复杂。这样,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既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案例教学法的课堂运用基本过程

3.1选择案例,设置问题

首先,选择案例内容要得体,选择的案例是否切合实际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案例选用不同,教学效果可大相径庭。其次,运用案例的时机要恰当,课前要做好周密的准备,整门课中需用的案例要循序渐进,掌握层次性原则。再次,案例应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尽可能多地蕴涵教材中的重要概念和原理,从而使学生在探究案例的过程中尽可能多地掌握知识。学生的课前准备则在于阅读案例或预习教材,尝试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学生应根据教师的提示与要求认真阅读教材和案例,充分理解案例所描述的事实和情节,在反复思考的基础上前后联系,归纳整理,分析出案例所提供的条件及存在的问题,抓住本质,分清主次,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学生经过认真的自学,就会为课堂进行案例讨论与交流奠定良好的基础。

3.2进行案例讨论

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法的重要环节,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一般可采取课堂随机发言或专题讨论的方式。随机发言是教师简要介绍案例,学生有针对性地阐述观点。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应注意:①要循循善诱,对学生要加以适当的引导;②要切中要害,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对“知识点”的发掘上来;③要节省时间,指导学生以最简捷的思维路径得到正确的结论。案例教学法加强了师生交流,活跃了课堂气氛,是传统教学方式难以比拟的,实现了教学相长,即教师在教学中不仅是讲授者和组织者,而且是讨论中的一员,通过交流,产生思维共振和学术共鸣。

3.3完成案例作业

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总结,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要求其在自学与讨论的基础上完成案例作业。通过书写案例作业,不仅可使学生巩固专业知识,增强专业思想,而且学生作业可作为教学反馈,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效果。

3.4归纳讲评案例

首先,归纳知识要点,帮助学生抓住重点内容。其次,对学生易出错的难点进行分析。最后,回答个别学生的提问。

4案例教学法运用的意义

4.1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学生的时间和能力。

4.2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案例教学法强调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是学生构建知识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学生在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觉地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学习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4.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案例教学法中案例所描述的往往是一个实际事件,没有分析,只有事实。案例讨论的结果也可能略有差异,没有人告诉你答案,案例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置身于决策者的角色中,根据材料所提供的情况,作出自己的决定,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对学校和教师来说,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综合素质是个难题。案例可以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整合在一起,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时,教师只要适当引导,学生就可以自由地实现在各个临床知识与基础知识间的切换。所以,案例教学法在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综合素质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案例教学法将临床护理教学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践证明,它是中职学校乃至高校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任何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孤立的和一成不变的,案例教学法也只有与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与其他教学方法和谐运用,才能得到不断发展,并绽放出迷人的光彩。

[参考文献]

[1]杨放,张晨.护理伦理学教学中运用案例式教学的体会[J].护理杂志,2000,17(4):2-3.

[2]朱大乔,周秀华,刘燕燕,等.问题讨论式教学在《内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5):370-371.

[3]唐泓源.病案教学法在中专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1,15(5):296-297.

[4]谢明祥,兑丹华,杨伟明,等.目前医学临床教学的问题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5):161-162.

儿科护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篇9

关键词:儿科护理;循证带教;应用;分析

循证护理(evigenc-basednursing,eBn)是20世纪90年代受循证医学影响而产生的护理学科新领域。它又称实证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审慎、准确和明智的以现有科研结论为基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需求和愿望,结合自身临床经验综合考虑,选用最好的护理措施,为患者实施最佳的护理.它包括四个过程:循证问题、循证支持、循证观察、循证应用。循证护理目前正在成为现代护理学科发展的方向,被逐步应用于护理实践中。本研究为了进一步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儿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特选取今年来儿科实习的70名护理学生为研究对象。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今年来儿科实习的70名护理学生(以下简称“护生”),平均年龄为(20.12±2.35)岁。在征得护生同意的情况下,将70名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35人)。两组患者年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本研究对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即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其主要教学为:一对一的带教,老师在带教中只遵循指导护生完成常规护理工作,疏于检查学生的实际落实情况和效果;忽略理论讲解和操作示范,只注重传统操作技能,疏于强化理论知识。实验组采用循证带教方法,其过程为:(1)授课教师提前一周以多媒体的形式提前让学生认识、认知、认同循证医学教学法,更新学生受教育观念;(2)针对儿科护理过程的疑难病案提出有关该疾病病因、诊断、治疗、预后等需要解决的问题,将学生分为5组,将事先准备好的病案发给每个组的学生;(3)每个小组针对自己的病案,利用图书馆和网络信息等渠道收集相关证据资料,并根据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评价文献的标准评价收集的证据信息的真实性;小组内进行归纳总结,结合证据提出具体结论和解决临床问题的方案;(4)正式上课时,每个小组在课堂上针对自己的病例进行讲授,同时其他小组可以提出问题,并可以提出建议(5)最后教师加以总结,简短地从专业的角度对每个问题的知识点加以重点强化,扩展和补充,解决学生遗留的问题。

1.3评价指标

由护士长和两名主管护师组成考核小组,对各护生进行考核评分。考核护生的综合能力,包括理论基础知识、实际操作能力,然后比较两组成绩。同时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护生对带教满意度的评价。其中满意度主要分为非常满意(90~100分)、基本满意(70~80分)、不满意(70分以下),满意度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数×100%[1]。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检验,采用百分数表示,以=0.05为检验标准,p

2结果

2.1两组护生考核成绩的对比分析

通过对两组护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后得知,实验组护生考核优秀率为95.4%,明显高于对照组67%,两组比较p

2.2两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对比分析

通过对两组护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后得知,实验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80.0%,两组比较p

3讨论

由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两种临床带教方法对护理实习学生的科室综合考核平均成绩和学生对老师的满意度的影响都有显著差异。传统方式带教的学生和老师双方存在重视打针、输液、发药等最基本操作技能训练,轻视了学生病情观察能力训练及综合素质培养。在带教中应用循证方法教育者指导学生将所学知识横向、纵向融会贯通,做到理论指导实际,再由实践回到理论中来循环反复不断提高,能够调动儿科护士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儿科护生的临床动手能力。因此,循证护理应用于带教中有显著效果,并能加强儿科护士实习生适应现代临床护理的能力,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韩凤玲.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效果评价[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4,(02):120-121.

[2]雍春花.临床路径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1):62-64.

[3]林建荣.儿科护理学教学中pBL模式的构建与应用效果评价[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2):497-498.

儿科护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篇10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赏识理念在小儿心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疗效,希望对心脏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提供建设性意见。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心脏疾病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一对一分组,第一组30例患儿行常规护理,第二组30例患儿在第一组的基础之上结合赏识理念开展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第二组临床护理总满意度为96.67%,第一组临床护理总满意度为73.33%;第二组患儿疼痛评分、投诉例数以及治疗依从性评分均明显优于第一组,数据之间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较,赏识理念应用在小儿心脏外科护理之中,临床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有效地减少患儿的疼痛感,提升治疗的依从性,推广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

赏识理念;小儿心脏疾病;外科护理;效果

赏识是对一个人的言行表示肯定和鼓励,马斯洛认为人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潜能,但是需要通过赏识才能被激发[1]。近些年来,在教育领域赏识理论被广泛应用,有效地增强了教育的目的。先天性心脏是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很多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因为身体原因,无法进行正常的活动,患儿的心理会出现一定的焦虑[2]。因此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心脏疾病患儿60例纳入本次研究,探讨赏识理念在小儿心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心脏疾病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一对一分组。第一组30例患儿中男性患儿与女性患儿之比为17∶13,患儿年龄中位数为(8.28±3.75)岁;第二组30例中男性患儿与女性患儿之比为16∶14,平均年龄(7.96±3.81)岁。60例患儿的意识清晰,语言表达能力佳,均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患儿和家属对研究有充分的了解,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研究排除标准:药物禁忌症患儿、不愿参与本次研究的患儿、病情危重患儿、精神障碍患儿、急诊手术患儿、术后归转不良患儿。对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等这些基本资料进行对比,没有明显性的差异存在(p>0.05),在临床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第一组行常规护理,第二组行在赏识理论的指导下开展护理干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患儿入院之后,加强与患儿之间的沟通,消除患儿紧张、焦虑以及恐惧不良情绪,告知他们良好情绪对于未来治疗的重要性。通过赏识理论发掘患儿的优点,鼓励患儿勇敢积极面对,与医师努力配合,提高治疗依从性。②在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之中,需要运用赏识理论,了解不同患儿不同的个性和爱好,并且护理人员需要善于发现患儿细微的进步和变化,并给予患儿相应的肯定和鼓励。③在患儿住院期间,展开病室活动。例如通过赏识理论,进行活动比赛。在病房内开展环境评比,对于床位整洁或者是相比较于之前有进步的患儿给予肯定,并且颁发一些小奖品。或者是进行折纸比赛,对比优秀的患儿进行表扬。通过一些小活动,发现和肯定患儿的优点,不断的激发患儿的潜能,十分有利于患儿的治疗。④加强家长的培训。每周均需要对家长展开赏识理念培训,让患儿家长对该理念有一点的认识和了解。让家长参与健康教育和日常操作之中,并且指导患儿家长发现患儿的优点,并提出相应的表扬和肯定。但是因为患儿和家长的性格、社会背景、文化程度、认知程度不同,因此需要进行针对教育。⑤加强护士的培训。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之中,需要运用赏识理论发现和肯定患儿的优点,因此需要加强护士的培训工作。医院展开系统的教学和培训,加强赏识理论知识的探析,通过培训,加深护士对赏识理论的了解。

1.3统计方法

本次数据分析均通过SpSS22.0数据库进行,将第一组和第二组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如果比较存在差异(p<0.05),则表示二者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第一组和第二组临床护理总满意度对比

经过护理后,第二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总满意度为96.67%,第一组总有效率为73.33%,数据之间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详见附表1。

2.2第一组和第二组疼痛评分、投诉例数以及治疗依从性评分对比

第二组患儿疼痛评分、投诉例数以及治疗依从性评分均明显优于第一组,数据之间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详见附表2。

3讨论

在临床护理时,运用赏识理论,能够发现患儿的优点,并肯定和鼓励患儿本身的优点,临床效果更佳[3]。赏识理论从患儿入院起开始实施,通过不断地加强与患儿之间的沟通,了解患儿的个性,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此消除患儿紧张、焦虑以及恐惧不良情绪,告知她们良好情绪对于未来治疗的重要性。通过赏识理论发掘患儿的优点,鼓励患儿勇敢积极面对,与医师努力配合,提高治疗依从性[4][5]。本研究结果显示,第二组临床护理总满意度为96.67%,第一组临床护理总满意度为73.33%;第二组患儿疼痛评分、投诉例数以及治疗依从性评分均明显优于第一组,数据之间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知,与常规护理相比较,赏识理念应用在小儿心脏外科护理之中,临床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有效地减少患儿的疼痛感,提升治疗的依从性,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心脏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80):374

2郭俊晓,姜淑娟,付晓可.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小儿心脏外科手术护理中的运用[J].中国农村卫生,2016,(16):57

3王宁,陈杰.心脏外科分层级护理模式对患儿生存质量和积极性的影响[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4,(03):291~292

4胡艳娜.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小儿心脏外科手术护理中的运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