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高中语文学习指导方法十篇高中语文学习指导方法十篇

高中语文学习指导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4:54

高中语文学习指导方法篇1

【中图分类号】G2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5-0151-02

1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学习语文呢?我觉得至少有以下五个理由:

第一,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是学好其他学科必不可少的工具。

英语也是语言学科,自然与语文有着密切的联系。政治、历史、地理同样离不开语文。即使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似乎与语文风马牛不相及了,其实,如果语文基础太差,要理解那些公式定理也非常困难。

第二,语文是一个人一生中离不开的工具。

不管你将来从事什么工作,听、说、读、写的语文基本功都是不可缺少的。它将制约着你事业的发展和生活的质量。

第三,因为高考要考语文。

虽然我们天天在批判“应试教育”,然而,既然高考还存在,我们就无法逃避它,而不管你是不是喜欢它。全国的高考方案有很多种,但不管是哪一种方案,语文都是主要考试科目。所以,我们不仅要学,而且必须学好它。

第四,学习语文可以陶冶你的情操。

“才如江海文始壮,腹有诗书气自华!”学语文可以提高你的生活品位,使你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第五,语文是一门很美的学科。

语文课本本身就是美的所在,它汇集了古今中外大量的经典之作,那优美的语言,优美的画面,神圣的情感,时时处处都给我们以美的享受和熏陶。

2高中语文学法指导

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曾经说过:“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古人也说过这样的话:“得其法者事半功倍,不得其法者事倍功半。”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发展委员会编著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因此,我们从小就应该培养自己成为能运用学习方法,去主动地获取需要的知识、会学、善学的人。而不要成为只会被动地接受知识的“死读书”、“读死书”的人。

高中语文的基本学习方法:

2.1制定计划:计划是行动的指南,也是目标实现的基本保证。为了保证学习目标的实现,就必须制定学习计划。制定学习计划有利于增强学习的主动性,避免盲目性,从而增强有序性。只要我们能制定一份详细、周密的学习计划,并且按计划主动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2主动预习:强调课前的预习,是学会主动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习的初始阶段。一般的预习要达到以下四个目的:

(1)是要对课文或下一课所学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

(2)是要巩固复习旧知识,理解新知识,能把新旧知识进行粗层次的有机联系。

(3)是要找出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和自己感到费解的地方,尤其对那些似是而非、似曾相识的知识要特别引起注意。

(4)是要了解课文后面的练习,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要做记号,等老师授课时注意听讲或提出。预习实际上是听课前在思想上、心理上及知识上的准备。

2.3专心上课: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上好课、听好课是学习各门功课的重要途径。课堂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只有讲究策略,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行之有效的课堂学习策略主要有:(1)抓住老师的思路。(2)抓住关键内容。(3)积极思维,学思结合。(4)珍惜课上学习时间,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5)注意课堂小结。

2.4及时复习:复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语文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语文复习必须要主动,可以运用以下几种具体方法:(1)系统整理,(2)独立作业,(3)分析错误,(4)系统小结。

3高中语文必须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

3.1勤读课外书籍: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内容是读书。要学好语文,光读几册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从书中获取丰富的精神养料。围绕课内学习,拓宽视野,广泛阅读,尽量多地阅读比较优秀的课外读物,边读边思、边读边记,读写结合,并定期归纳整理。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养成积累语文材料的习惯。通过不断的积累、感悟,语文素养一定会逐步得到提高。

3.2勤做读书笔记:读书必须学会圈点勾画,学会做读书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写读书笔记有助于培养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思维的条理性和深刻性,有助于加深对读物的理解、记忆。做读书笔记有以下几种方法:(1)摘抄、摘录;(2)做卡片;(3)钩玄提要;(4)写读后感。

3.3勤查词典资料:读书要养成勤查词典资料等工具书的习惯。工具书的种类很多,除了字典、辞典外,还包括文献资料、索引等供查考使用的图书,最常用的工具书为字典、词典、辞典。工具书不仅可以在碰到疑难问题时查阅,而且也可以作一般书籍一页一页地读下去,同样是大有收益的。

3.4勤于朗读背诵:朗读背诵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通过琅琅地朗读,文章的内容、情感、文句的优美、汉语音的韵律,也都能体会出来了。

高中语文学习指导方法篇2

一、了解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校高一一个班有五十多个学生,英语知识程度的差别很大,好中差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知识缺陷,教学难度相当大。有的学生对语法知识十分模糊,一些基本的语法术语都听不懂。所以我就找了好中差的学生了解情况,原来他们读初中时只要会做练习就万事大吉,对基本的语法概念置之不理。这种方法在初中还可以,但在高中阶段,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是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尤其是自学能力的基础,必须学好。教师应将初中重新整理,贯穿于高一英语语法的全过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英语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兴趣总是由学习过程本身和知识内容特点引起。因此,教师要讲究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直观生动的、适合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实物、图片等直观、生动的教具组织英语课堂教学。直观教学生动逼真、印象深刻,有利于记忆。为了巩固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做到:挖掘教材本身的内容与特色,联系学生潜在的非智力因素,诱发他们去积极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使他们从中尝到甜头,感到乐趣。

二、了解学生,培养能力

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首先,要求学生课前认真预习课文,课文后的练多是就课文内容回答问题,能回答正确的说明已对课文内容基本理解。高一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教师应大力指导,以免他们读不懂而失去信心。其次,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老师要做到:(1)积极创造听说的英语语言环境。(2)调动学生听说英语的积极性。(3)总结学习语言的规律,使学生意识到听说的重要性。

三、了解学生,处理好初高中的衔接问题

高中英语比初中英语又上了一个台阶。因此,高一年级的老师要做到:

1.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放慢教学进度,讲课速度慢一些。高中老师还要经常和初中老师沟通信息,了解并掌握初、高中教学的衔接点。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到亲切,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实践证明,教学跟踪是提高质量、转化学困生的好办法。我习惯给学生建立学习档案,作为教学跟踪的依据,讲课时也就有针对性。

3.通过摸底测验、对话座谈等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和脱节点;了解学生由于暑假的休整造成的遗忘。这样做,虽多占用一些时间,但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搞好衔接问题。

4.在教研活动中,应将初、高中的英语教学衔接,作为重要课题加以研究。

四、了解学生,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我在日常英语教学活动别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重点是对学生预习、听课及复习等习惯的培养,这样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课前预习方法的指导。(1)指导学生对单词提前预习。单词是学习英语的基础,记好单词是极其重要的。因此,要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首先,指导学生利用拼读规则记单词,注意掌握读音规则,根据读音来记忆单词,是记忆单词的最佳方法。其次,指导学生利用同义词、反义词、构词知识记忆单词,扩大词汇量。在记单词的同时,还必须记住它的中文意思和词性。然后把单词放到课文中进一步理解、记忆和应用,从而达到熟练掌握。

(2)指导学生对课文的预习。学生对课文预习时,要注意找出其中的重要词组、重要句型、重要语法和固定搭配,以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这样在听课的时候就能更加有的放矢,提高听课效率。

2.课堂学习方法的指导。(1)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应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尽可能在课堂上记住课文中的重点单词、短语、句型和语法。(2)指导学生上课时要尽量记好笔记,以增强记忆效果及课后复习整理好笔记,以防遗漏。(3)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应多听、多说英语。课堂上要注意提问的艺术,加强学生的思维锻炼。多鼓励,少批评,尽量给每个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

高中语文学习指导方法篇3

【关键词】语文学习指导;理论与实践

1学法指导在理论与实践上存在的问题

1.1理论片面:学法指导与学习指导虽一字之差,却有很大区别。只提学法指导,眼里只有学法,容易走唯方法论的极端,在指导上,只见树木不见林。而学习指导,内涵却丰富得多。它除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外,还包括学习主动性的激发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少提学习指导,导致指导途径单一,缺乏综合效应,收效之微也就是必然的了。

1.2急功近利:理论的片面性也导致了价值取向上的急功近利,要求学法指导能有立竿见影之效。见诸报刊有关学法指导的文章,在文中例举最多的课文是《精彩的马戏》《再见了,亲人》和《桂林山水》等几篇。从低段到高段均是同一模式:指导学法一尝试学法一独立应用学法。立竿见影好像其妙无穷。然而,文中段落结构相同或相似的文章又有多少呢?这也就难怪似有立竿见影之效的学法难以迁移了!

1.3浅尝辄止:学法指导的不足,还表现在浅尝辄止上,不能深入下去,表现之一是对刚总结出来的学法还未运用就束之高阁,如同“小猴子下山”,学一个,丢一个,自然形不成“滚雪球”效应。表现之二是对语言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如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只停留在能找出表达中心的词句段,却不求甚解,更谈不上用想象、朗读的方法来加深理解。因此,看似掌握了不少学法,但读写能力却不见有明显的提高。

2提高学习指导效果的对策

2.1树立正确的观念首先,要立足于“学习指导”来进行学法指导的实践,把培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同学法指导结合起来,让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去学习和运用学法,并逐步内化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掌握学法,终生受用。但终生受用的技能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要经过长期磨练。要着眼于高效又舍得花“慢工”。学习在于积累,日积月累,自然会有开窍、顿悟的一天。再次,语言的学习需要不断深入和积累,不能总在一个层面上重复。如上面列举的三篇课文,虽构段方式相似,但学法指导应同中有异,体现不同年段的要求和课文的特点。低段《精彩的马戏》要体现引导学生读懂词句;四年级的《再见了,亲人》要体现抓住表现课文中心的词句段去概括中心思想;五年级《桂林山水》则要体现把观察和想象结合起来。假如只满足于“扶一半扶一放”的教学程序,也就失去了学法指导的意义。

2.2要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汉语比起其他语种,语义更丰富,需要联系上下文加以理解,更需要对语言有敏锐的感受力。同志曾说:“语言这个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在这里他老人家深刻地道出了语言学习的甘苦。我们要把学习指导深入到学习语言、积累语言的过程中,舍得下笨功夫、苦功夫,不走终南捷径。

2.3要遵循心理规律:首先,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小学生记忆力强而思维发展较慢,整个小学阶段,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既不精确也不深刻,对繁杂抽象的学法难以产生迁移的效果。因此,在学法指导上,要从大处着眼,宜粗不宜细,宜笼统而不宜条分缕析,要把小学的学法指导同中学区分开来。如中学分小说、散文、寓言、童话,可就文体特点指导学法,在小学则一律视为记叙文。在引导学生理解思想内容时,则主要指导学生抓住表现中心的词、句、段来理解。学法指导分类过细,由于学生思维跟不上,效果不会好。

其次,要根据迁移规律进行学法指导。每种学习方法,只有学生在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自己概括出来才有意义。

此外,在有关迁移的理论中,不管是相同要素理论、概括化理论还是关系理论,都十分强调学习的经验背景,对语言的学习,更是强调初始知识学习的作用。可见,丰富感性认识,多读多写,积累语言,是学法指导的基础。

高中语文学习指导方法篇4

一、学法指导在理论与实践上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片面

学法指导与学习指导虽一字之差,却有很大区别。只提学法指导,眼里只有学法,容易走唯方法论的极端,在指导上,只见树木不见林。而学习指导,内涵却丰富得多。它除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外,还包括学习主动性的激发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少提学习指导,导致指导途径单一,缺乏综合效应,收效之微也就是必然的了。 (二)急功近利

理论的片面性也导致了价值取向上的急功近利,要求学法指导能有立竿见影之效。见诸报刊有关学法指导的文章,在文中例举最多的课文是《精彩的马戏》《再见了,亲人》和《桂林山水》等几篇。从低段到高段均是同一模式:指导学法尝试学法独立应用学法。立竿见影好像其妙无穷。然而,文中段落结构相同或相似的文章又有多少呢?这也就难怪似有立竿见影之效的学法难以迁移了! (三)浅尝辄止

学法指导的不足,还表现在浅尝辄止上,不能深入下去,表现之一是对刚总结出来的学法还未运用就束之高阁,如同“小猴子下山”,学一个,丢一个,自然形不成“滚雪球”效应。表现之二是对语言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如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只停留在能找出表达中心的词句段,却不求甚解,更谈不上用想象、朗读的方法来加深理解。因此,看似掌握了不少学法,但读写能力却不见有明显的提高。

二、提高学习指导效果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观念首先,要立足于“学习指导”来进行学法指导的实践,把培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同学法指导结合起来,让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去学习和运用学法,并逐步内化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掌握学法,终生受用。但终生受用的技能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要经过长期磨练。要着眼于高效又舍得花“慢工”。学习在于积累,日积月累,自然会有开窍、顿悟的一天。再次,语言的学习需要不断深入和积累,不能总在一个层面上重复。如上面列举的三篇课文,虽构段方式相似,但学法指导应同中有异,体现不同年段的要求和课文的特点。低段《精彩的马戏》要体现引导学生读懂词句;四年级的《再见了,亲人》要体现抓住表现课文中心的词句段去概括中心思想;五年级《桂林山水》则要体现把观察和想象结合起来。假如只满足于“扶半扶放”的教学程序,也就失去了学法指导的意义。 (二)要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

汉语比起其他语种,语义更丰富,需要联系上下文加以理解,更需要对语言有敏锐的感受力。同志曾说:“语言这个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在这里他老人家深刻地道出了语言学习的甘苦。我们要把学习指导深入到学习语言、积累语言的过程中,舍得下笨功夫、苦功夫,不走终南捷径。 (三)要遵循心理规律

首先,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小学生记忆力强而思维发展较慢,整个小学阶段,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既不精确也不深刻,对繁杂抽象的学法难以产生迁移的效果。因此,在学法指导上,要从大处着眼,宜粗不宜细,宜笼统而不宜条分缕析,要把小学的学法指导同中学区分开来。如中学分小说、散文、寓言、童话,可就文体特点指导学法,在小学则一律视为记叙文。在引导学生理解思想内容时,则主要指导学生抓住表现中心的词、句、段来理解。学法指导分类过细,由于学生思维跟不上,效果不会好。

其次,要根据迁移规律进行学法指导。每种学习方法,只有学生在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自己概括出来才有意义。

此外,在有关迁移的理论中,不管是相同要素理论、概括化理论还是关系理论,都十分强调学习的经验背景,对语言的学习,更是强调初始知识学习的作用。可见,丰富感性认识,多读多写,积累语言,是学法指导的基础。 (四)要处理好教法与学法的关系教法和学法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的。

高中语文学习指导方法篇5

根据初中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贯彻一般学习程序的过程,可按不同的程序环节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学法指导。

一、预习环节中的学法指导。

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学生感知具体知识材料的第一步。语文的预习,主要是指学习对有关语文知识或短文的阅读和思索。要取得较好的预习效果,就要提出明确的预习目标和进行具体的学法指导。

所谓明确的预习目标是指:(1)明确预习(阅读)的内容;(2)明确对内容应达到的把握程度。目标的明确可以避免预习时的盲目性。可以引导学生沿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去进行学习,也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所谓具体的学法指导是指:(1)指导学生运用何种学习方法完成预习目标;(2)指导学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避免些什么,要提高哪方面的技能。以初中记叙文为例,预习时的具体学法指导则体现在:1.、指导学生借助字典。词典来解决字、词障碍。2、指导学生在预习阅读中运用圈点读书法加深对有关知识的认识。3、指导学生运用写预习笔记的方法对有关知识加以归纳、整理。学生对某一种具体学法的掌握,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学生对某一种具体学法掌握的熟练程序,体现了学生学习技能的高低。

二、听课环节中的学法指导

听课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也是学生直接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学生的学习与成年人的自学、学者的治学所不同的重要区别就在于听课这一点上,学生听课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后几个学习环节的效果。注意力集中是保障听课质量的前提。听的本质是人对语言的感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声语言作信息载体,通过朗读、提问、分析等多种教学手段,把有关的知识概念传达给学生;学生则通过对语言信号中的有关信息进行感知、体会、分析、理解达到对知识概念的识记和掌握。可见、听课的过程不仅仅是“听”的过程,还是包括、听、看、思、写的多种行为能力的运动过程。听课的目的在于听懂。听懂的关键在于会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进行如下几方面听课法的指导和训练。

1、通过对教师语言因素的分析,指导学生学会在听中抓要点,抓重点。

教师在课堂上要借助有声语言来传授知识,有声语言不仅有语气、语调、还有节奏和重音,几乎所有的教师在强调知识重点时,都会采用加重语气、提高语调、放慢节奏和加重重点词语读音的讲话方式。教师的这种做法,本身就是在提醒学生注意。指导学生抓住教师授课语言的特点及其规律性,有利于训练学生运用有意注意,集中注意力去抓住听课的重点,提高学习效率。

2、指导学生加强听课的目的性,学会带着问题听课,在听中求解。

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的听课一般应达到三种效应。第一是完成对预习内容的再认识,从而达到加深印象,加强理解和增强记忆的效应。第二是完成对预习中存疑内容的释疑,从而达到提高认识,释疑解惑的效应。第三是完成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把握贯通,从而达到感悟、自得的效应。在这三个层次中,释疑解惑的层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孔子说:“不愤不启”,孟子说、困于心,恒于虑,而后作”,都是在讲人对解除思维障碍的迫切心理。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既包括学生自身的释疑求解需要,也包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设疑,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这两种因素在教学过程中交替发挥作用,就会在进行思维训练的过程中使学生提高听课的效率。

3、指导学生在听中动笔,变“只听不记”为“听记结合”初中生对“怎样记”的认识一般还处在较为模糊的阶段。

由于小学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的影响,初一学生对记笔记的认识一般都局限在对教师板书的照搬照抄上。为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就应随时对“怎样记”的问题进行具体的指导。要指导学生对不同的知识内容采用不同的动笔方式:用圈点法标示课文的有关内容;用旁注眉批法表示对有关内容的理解;用提要勾玄法提练知识要点,用中心语概括法表示分析思路……至于适当摘抄教师的板书,只是诸多动笔法之中的一种而已。

高中语文学习指导方法篇6

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语文综合素质

为了达到教好语文基础知识,训练学生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语言学习能力,减轻学习负担,从而培养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目的,我们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以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语文观点为原则,进行了求实的、客观的实践,得到了一些体会,现总结出来,与同行共享。

一、“教”好语文基础,为“不教”奠定坚实的基础

常言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可见,基础是非常重要的。

学习也是如此。初中教育是基础教育,这一阶段所设的各门学科是基础中之基础。就语文学科来说,它又是一门基础工具课,语文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他各学科的学习。语文基础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两个方面,基础知识指语言、修辞、逻辑、文字等汉语习惯和规范;基本能力指听、说、读、写语言的4种能力,也就是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基础能力的培养是以传授基础知识为前提,传授基础知识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学会运用,把所获的基础知识转变为熟练的技能技巧,这是一个全过程。韩愈说得好:“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语文教师传道授业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掌握汉语言习惯和规范,从而获得运用语文这个交际工具的最基本的知识和能力。

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力的培养是关键。“师傅引进门,学艺靠自己。”一是学生具备了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离开了教师也会运用这个工具进行学习和工作,学生就有了终生受用的能力,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把语文这个工具交给了学生。

二、“教”学习语文的方法,为“不教”也会自学

教学中的大量实践证明,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后,学习就主动了,效率也就高了。因此,要想让学生学好语文,教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是很必要的。

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教学生阅读一般分为5步。第一步,通读全文,用工具书查阅生字、词,并在相应的书页上注出音和义,这一步的任务是了解语文大意,扫除文字障碍。第二步,摘抄词语和佳句,增加文字、词汇的储量,丰富语言。第三步,重读全文,划分段落和层次,分析内容,概括中心思想。第四步,列出文章结构提纲,学习构思谋篇的方法。第五步,思考问题,检查阅读效果,多问几个为什么。

为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我们设计了“预习—听课—复习—练习”的四步学习法,并进行具体训练。

l.预习指导。字词句的理解,段落层次的划分,重点难点的分析,自己练习的设计。并规定不带问题不进课堂。

2.听课指导。学生在听课时集中注意力,凝神静听,边叫边想边作课堂笔记。

3.复习指导。整理课堂笔记,边上课边复习,不集中在期中、期末才复习,不复习不作练习。

4.作业指导。不仅先复习后作业,而且先思考后解题,最后自我检查、修改、更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高效的解题能力。

教给学生一般的学习方法,是基础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素质的要求,一旦完成了这一任务,学生就会用掌握的一般方法去自学,也就达到了叶老的“不教”的境界了。

三、“教”学习语文习惯,为“不教”也能自觉

光指导学习方法,而不使方法成为学生的良好习惯,科学的方法就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就不能形成规范、科学的语文学习过程。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学习主动了,汲取知识的欲望也增强了。下面谈三种学习语文的习惯。

l.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工具书是语文学习的“顾问”,是不见面的老师。所以,首先要训练学生学会熟练地查字典、词典,告诉学生方法,督促他们养成查字典词典的好习惯。查阅中,指导学生如何辨别,选用准确有义项。不仅要求学生查阅课文中的生字词,而且要求学生在读书、看报、看影视中,遇到生字词就去查。还教会学生如何查阅和使用多种参考资料的方法。

2.教会学生写读书笔记的习惯。汉语言的词汇非常丰富。要想积累大量词汇、丰富自己的语言,除勤读、勤记、勤写之外别无捷径可走。读书就要作读书笔记,这是一种有效的读书方法。

写读书笔记有三种方法:摘抄、写心得、编目录。特别是前两种,一定要让学生学会,并养成习惯。摘抄的内容包括词语、名言、警句、谚语,有教育意义的事例或优秀的句子等。写心得分二种:分析摘抄的内容,从摘抄的诗文引起联想,写文章的结构提纲。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也要求学生写笔记,但写的不是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后白觉写的,实际上是转抄老师的,所以在学生心目中就形成了这样一种错觉,只有在课堂上教师讲的才要写读书笔记,除此之外,读书就不用写笔记。其实,你要学生自己写,他们也不一定会写。因为他们习惯于老师说啥就写啥,一旦老师不说了,他们其中的很多人就不知写什么,怎样写了。他们虽然每节语文课都写笔记,实际上并没有学会写笔记和自觉写笔记。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自己写读书笔记,自觉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3.养成总结交流学习方法的习惯。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都有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而且在不断地强化训练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但是,各自的学习方法也需要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相互比较,相互补充。为此,语文课上,老师应经常介绍一些读书方法,同学间也相互交流各自的读书学习方法,达到共同提高,取长补短的目的,达到学生能独立地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

四、“教”学生思考,为“不教”而形成语文学习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思维能力

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能力,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减轻过重课业负担的关键,知识迁移能力能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叶老说:“知识是教不尽的……语文材料无非是个例于,凭这个例子可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在老师就是要朝着促进学生“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地自己去探索。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习惯的训练,基础知识的传授,正是一种被动的知识学习过程,可使学生能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就必须加强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分析思考问题能力的培养,这样的语文学习能力才是有效的,才能算完成了语文老师应尽的职责。

高中语文学习指导方法篇7

关键词:学法英语高中

一、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开展学法指导的重要性

目前,全国中小学正在积极开展教育改革,努力探索和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教育事业的一次深刻的变革,是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进步。因此教师不能只顾“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而应该重视学生“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一定的学科知识,还应把“教会学生学”作为已任,通过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让他们掌握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当前全国上下均在努力探索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同时必须提高教学效率,这就更体现了科学学习的重要性,学法指导则显得更为重要。

学生进入高中阶段,从心理上来说有朦胧的成人感,他们有独立与创造的愿望,对自己的能力信心日趋上升。但在外语学习方面,虽然有了三年初中的基础,掌握了一定的词汇与基础语法,但由于缺乏外语的实践能力与自学能力,很多学生还停留在跟在老师后面跑,外语学习的广阔天地还未真正对他们展开,他们学习方法仍然停留在此较简单的重复。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开展学法指导已必不可少。

二、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学法指导

(一)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要使学法指导进行有效,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掌握有效学习方法的前提条件和必要保证。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制定计划。要学习好,首先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用以指导自己的学习。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为有计划就不会打乱仗,就可以合理安排时间,恰当分配精力。有计划就有了学习目标,也就有了学习动力和努力方向,教师要指导学生制定一个“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长远目标,还要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课型确定每节课或每一个单元认知小目标,让学生不断受到目标的激励,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2.课前自学。课前自学是学生学好新课,取得高效率的学习成果的基础。在学会学习的前提下,课前自学应改变仍停留在单词识记及课文阅读的程度上,我们要求学生自己查词典,自己记例句,自己用新词造句,自己找漂亮的句型、典型的表达法进行模仿,自己找句子进行诠解,自己找出课文中的难点,在充分利用课本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英语,保证学生的课前自学程度,特别注意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自学的方法,并进行有目的的指导。

3.专心上课。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渠道,上课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的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认识能力的一个关键环节,要求学生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积极思维,尽量做到心到、眼到、耳到、口到、手到,积极培养有意注意,在课内有意识地识记该课生词、短语、句型、重点句子,力争在课内就把这节课最重要的学习内容记住,当堂消化。

4.勤记笔记。十八世纪著名作家塞谬尔・约翰逊称做笔记为“必要的痛苦”。做笔记是比较痛苦的事情,但非常有必要。要做好听课笔记,学生的思想进程与教师的思想进程必须一致,必须抛开与听课无关的杂念,思想不能溜号,笔记内容要注意重点、难点、疑点、新观点,听课笔记可用自己的话,用关键词和线索性语句、提纲挈领地记录。

5.及时复习。课后及时复习能加深和巩固对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系统地掌握新知识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所以,科学的、高效率的学习,必须把握“及时复习”这一环,心理学研究表明,学过知识后的短时间内遗忘很快,而往后遗忘的速度减慢,因此复习要及时,要在学后当天进行,复习可分为课后复习、阶段复习和期中期末复习,复习要分散复习与集体复习相结合,分散复习比集中复习效果好,但集中复习也必不可少,复习时可先尝试回忆,然后反复阅读教材,对照笔记,记忆掌握重点内容。

6.反复练习。语言不是教会的,而是在使用中学会的,交际能力只有在交际中得到最有效的训练和培养,教师应引导学生争取各种训练机会反复练习,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二)充分利用教材进行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法,二是指导即教法。学法指导,是指教育者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学习者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诊治,使学习者掌握科学方法,并灵活运用于学习,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主要途径是充分利用教材进行课堂教学。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归纳指导法。高中学生已具备相当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就使得他们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对语言认识形成系统化成为可能。因此使用归纳法完全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教师可让学生反复接触某一语言现象,使学生形成初步的感情认识,然后引导学生加以归纳。

(2)对比指导法。教学中教师除及时点拨,引导学生发现语言规律外,对一些相似仍又有不同的语言点,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对照比较,弄清它们的区别,加深对语言现象的印象。

(3)解答说理法。提出一种语言现象,一个问题,让学生分析这种现象,寻求正确答案,并找出选相应答案的理由,这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手段。

(4)启迪思维法。我们要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品质,培养创造的方法与才能,只让学生打勾勾,划叉叉,寻求标准答案是不行的。创造的火花多产生于求异之中,产生于发散思维之中。这种创造品质需要多角思维的方法去训练。

(5)讨论活动法。讨论法可用于解决学生对语言现象的疑问,对课文的理解,也可用来对语言现象的操练、深化。学生在讨论活动中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不断提高语言活动的质量。

三、学法指导的效果

高中语文学习指导方法篇8

【关键词】教师学生小学语文学法指导

我们古人有句名言:“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于终身受用无穷”。这是用比喻的说法来表达“学法指导”的道理,也就是叶圣陶说的“教是为了不用教”的思想。“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教人发现真理”,“教人学会”进一步就是“教人会学”。现代是一个信息时代,创造性的时代,它要求受教育者在学校就要学会“高效率地处理信息以创造新的文化资源”的方法。因此,美国的理查•巴斯卡、安东尼•艾索斯在《超越西方》一书中说:“在本世纪中,教育方面的一大革新是,由注意教法而转变为注意学习法”。由此可见,我国教育必须加快“学法指导教学模式”的研究。

1.学法指导存在的问题。

1.1理论片面。学法指导与学习指导虽一字之差,却有很大区别。只提学法指导,眼里只有学法,容易走唯方法论的极端,在指导上,只见树木不见林。而学习指导,内涵却丰富得多。它除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外,还包括学习主动性的激发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少提学习指导,导致指导途径单一,缺乏综合效应,收效之微也就是必然的了。

1.2急功近利。理论的片面性也导致了价值取向上的急功近利,要求学法指导能有立竿见影之效。见诸报刊有关学法指导的文章,在文中例举最多的课文是《精彩的马戏》、《再见了,亲人》和《桂林山水》等几篇。从低段到高段均是同一模式:指导学法尝试学法独立应用学法。立竿见影好像其妙无穷。然而,文中段落结构相同或相似的文章又有多少呢?这也就难怪似有立竿见影之效的学法难以迁移了!

1.3浅尝辄止。学法指导的不足,还表现在浅尝辄止上,不能深入下去,表现之一是对刚总结出来的学法还未运用就束之高阁,如同“小猴子下山”,学一个,丢一个,自然形不成“滚雪球”效应。表现之二是对语言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如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只停留在能找出表达中心的词句段,却不求甚解,更谈不上用想象、朗读的方法来加深理解。因此,看似掌握了不少学法,但读写能力却不见有明显的提高。

2.提高学习指导效果的对策。

2.1树立正确的观念。首先,要立足于“学习指导”来进行学法指导的实践,把培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同学法指导结合起来,让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去学习和运用学法,并逐步内化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掌握学法,终身受用。但终身受用的技能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要经过长期磨练。要着眼于高效又舍得花“慢工”。学习在于积累,日积月累,自然会有开窍、顿悟的一天。再次,语言的学习需要不断深入和积累,不能总在一个层面上重复。如上面列举的三篇课文,虽构段方式相似,但学法指导应同中有异,体现不同年段的要求和课文的特点。低段《精彩的马戏》要体现引导学生读懂词句;四年级的《再见了,亲人》要体现抓住表现课文中心的词句段去概括中心思想;五年级《桂林山水》则要体现把观察和想象结合起来。假如只满足于“扶半扶放”的教学程序,也就失去了学法指导的意义。

2.2要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汉语比起其他语种,语义更丰富,需要联系上下文加以理解,更需要对语言有敏锐的感受力。同志曾说:“语言这个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在这里他老人家深刻地道出了语言学习的甘苦。我们要把学习指导深入到学习语言、积累语言的过程中,舍得下笨功夫、苦功夫,不走终南捷径。

2.3要遵循心理规律。首先,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小学生记忆力强而思维发展较慢,整个小学阶段,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既不精确也不深刻,对繁杂抽象的学法难以产生迁移的效果。因此,在学法指导上,要从大处着眼,宜粗不宜细,宜笼统而不宜条分缕析,要把小学的学法指导同中学区分开来。如中学分小说、散文、寓言、童话,可就文体特点指导学法,在小学则一律视为记叙文。在引导学生理解思想内容时,则主要指导学生抓住表现中心的词、句、段来理解。学法指导分类过细,由于学生思维跟不上,效果不会好。

其次,要根据迁移规律进行学法指导。每种学习方法,只有学生在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自己概括出来才有意义。

此外,在有关迁移的理论中,不管是相同要素理论、概括化理论还是关系理论,都十分强调学习的经验背景,对语言的学习,更是强调初始知识学习的作用。可见,丰富感性认识,多读多写,积累语言,是学法指导的基础。

高中语文学习指导方法篇9

[关键词]英语有效学法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80052

目前在新课改的全面实施下,教师的责任完全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如何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所谓的学法指导,是指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求学生不仅仅从课堂上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学会采用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能力,所以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非常重要。那么,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可以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兴趣为先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所以教师在平时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从而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而好习惯的养成主要靠学生自身的毅力,但是教师也应起示范的作用。同时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法,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训练,并定期进行相应的学习情况检查。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英语的计划,认真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增强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意识。例如,①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如遇到生词可以根据上下文猜测大意,的确有不懂的生词可查找词典,找出单词的读音和用法,并把此单词带到句子和课文中进行融会贯通,同时也可以利用单词造简单的句子。②上课专心听讲,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认真做好笔记,课后及时复习。③坚持每天做阅读是切实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前提。④坚持每天早晚学习英语半个小时,学会大声朗读,并且听一些英语新闻、歌曲等。因为任何科学的英语学习方法,都必须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活动中去实践、去体验,才能将教师所教授的经验和方法“内化”为自己的方法,从而找出适合自己情况的学习方法。

二、在实际的教学中引导学生遵循学习规律,进行有效积累

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英语学习的一般性规律,语言能力的形成是长期积累、实践和运用的过程,没有什么捷径可找。语音、词汇、语法知识的积累和实践是学好英语的必要前提,应让学生意识到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另外,课外大量阅读是提高英语水平的主要途径,只有经过大量的语言接触、分析、理解判断的过程,学生才有丰富的阅读体验,才能掌握阅读方法。而单纯靠词汇和句法结构知识很难理解文章的语境,很难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见解。在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做好笔记,通过学习笔记进行有效的积累。就目前教学现状而言,很多学生不会记录学习重点,有的学生记在书上,有的学生记在练习册上,甚至有的学生不知道在笔记本上该记什么。临近考试时学生会觉得英语学习内容多而杂乱,不知从何处开始复习。因此,英语教师要指导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者,使其知道为什么记、如何记、如何利用笔记,这样才能使学生进行有效的积累。除了课堂上的学习积累,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注意课外学习中的积累。

三、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时间,提升学习效率

因为语言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就目前我带的班级而言,大多数学生缺乏对英语学习的主动性,没有课后复习的习惯。很多高中学生没有掌握英语学习的规律,缺乏有效的时间安排,缺少课外学习积累,学习效率低下。以我所带班级为例,很多理科学生错误地认为课余时间先做数理化,累了时才读英语,这样有助于科学地用脑,但其实经常在读英语时就睡着了r文科学生说他们整天用尽所有的时间去记单词,但是收效甚微。所以英语教师需要对学生课后学习的方法进行引导:其一要引导学生充分合理地利用有限的时间。很多学生认为,理科学习需要整块的时间来练习,更有实效,这种重理科、轻英语的观念要靠英语学习实效的提升来改变。英语教师要引导学生科学地安排时间,比如可以交替利用时间,科学地用脑,在不同学科作业交替之间的10至15分钟进行词汇复习与记忆或语篇阅读,这样,每天至少有半小时去学习英语。其二要引导学生合理分配时间。对于英语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引导他们每天花一小时左右复习课文、阅读课外小文章,最好能够有10分钟的朗读时间,以便增强语感,而不是单纯复习、记忆单词。这样能帮助学生避免产生付出的时间与实际成效不成比例的困惑。

高中语文学习指导方法篇10

一、学生课前预习充分。

回首过去,教师前一天布置了预习某篇课文的任务,第二天上课时总会很失望。因为许多学生只是为了应付作业,标一标段落序号,画一画重点词语;也有些学生什么都不做。正如学生所说:“语文作业中预习新课最简单了,粗略地看一下课本,有时根本就不看,第二天早读课上,把课文看一遍就行。”这种预习效果可想而知,学生反应迟钝,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率很低。

如今,教师都在上课的前一天发下“导学案”,让学生根据“学前准备”的内容预习课本。教师提前发的原因就是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预习。当然,“学前准备”的内容能够充分地引导学生“先学”,避免了以前漫无目的的自学。学生要根据“导学案”中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导学问题,采取自学的方式自主学习课本并完成相应的内容。“学前准备”一般包括以下内容:字词积累、作者及作品的常识、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疑难问题的质疑等。学生在“导学案”的引领下单独自学教材,独立学习、独立思考,通过“自奋其力”达到“自致其知”。这一过程属于思维的最佳状态,会激发学生在静思中自己动脑动手获取知识,发现问题,从而为课堂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如今,学生都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课前抽查学生的“导学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并根据具体的学情,进一步修改完善下一节课的内容。学生也会在充分预习后,找准自己的疑惑,在课堂上的听讲针对性更强,学习效率才能更高。学生也因为预习充分,课堂上的交流、学习才更有信心,从而使得语文课堂气氛活跃,效率很高。

二、学生是语文课堂的主人。

以前的语文课,教师只考虑如何讲好,忽略了学生的学,很少考虑到如何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语文。因此,课堂上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教师全神贯注地讲,学生却听得稀里糊涂。

如今,语文课使用“导学案”,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导学案”体现的是学生的意志,是为学生设计的。它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求得创新和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分组讨论,自由发言,成为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教师只是一位知道主动撤离和适时登场的主持人,因为课堂的主人是学生。

三、导学案注重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核心因素,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学生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学法指导是“教会学生学习”的前提和保证。因此,在语文“导学案”中,学法指导贯串始终,如学习目标的设计、疑难问题提示、解题思路、方法、技巧等指导性内容和要素,构成一条明晰的学法线。每课的“导学案”又因为各课的特点设计具体的学法指导。如《绿》这一课,因为这节课适合赏析,而赏析课最重要的是赏析语言,在“合作探究”中,教师教给学生赏析语言的方法,课堂上让学生分组自学,然后在班上展示。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又提高了学生赏析语言的能力。教师通过学法指导是为了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真正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以便今后学生能学习有法,学习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