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临床护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5:05

骨科临床护理篇1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1-0068-01

实习生的护理临床带教是培养护理人员的重要手段,它影响护理队伍后备军的素质和能力。我院在骨科护理临床带教中,重视护理实习生专科护理知识及专业护理技能临床带教并结合考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介绍本院骨科临床护理带教方法。

1对象

对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3月临床实习生105人,护理专业3年制中专生95人,大专生10人,骨科实习时间为4周。

2方法

2.1专科知识训练

2.1.1护理讲课: 实习生入科后由护士长安排高年资、护师以上职称、大专以上学历的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熟练技能带教老师进行一对一临床带教。入科第一周内进行专科知识讲课,内容主要是人体骨架、骨性标志、骨折的临床表现、治疗,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及骨折术后功能锻炼、搬运、急救方法等。

2.1.2 护理卡片示教及发给考试模拟题: 将本科常见骨折的临床表现和护理要点以卡片形式制作,同时给实习生复印三套相关专业知识考试模拟题,让学生熟记,以便跟随带教老师进行临床护理及病人的健康宣教;也为出科理论考试做好准备。

2.1.3 护理业务查房: 每月进行2次护理业务查房,将本科比较特殊及大型的手术,复合伤手术进行业务查房。首先通知老师及学生翻阅资料,第二天以整体护理观运用护理程序以提问式方法提问实习生;病人术前宣教、术前护理问题,术前准备及护理措施;术后宣教、术后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病人潜在护理问题及需加强哪些病情观察及护理等。如学生回答不完全请带教老师补充并说明意义。

2.1.4 健康宣教知识带教: 主要为入科病人介绍病室环境和住院期间病情健康宣教及出院指导。

2.2专科技能训练

2.2.1急救演习: 主要为肢体包扎,肢体固定及搬运。

2.2.2 功能锻炼及肢体功能位: 主要讲解功能锻炼目的及示范骨折术后肢体怎样进行功能锻炼,肢体功能位摆放。

2.2.3 石膏托固定: 首先让实习生明白石膏托的目的,用物准备;再指导石膏托固定后护理及功能锻炼。

2.2.4 牵引术的护理: 牵引的目的、作用、牵引的种类、牵引的并发症及牵引术后的护理。

2.2.5 夹板外固定: 主要为肢体固定原则,固定后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预防。

2.2.6 大型手术后病人的搬动及各种管道的护理: 例如:股骨头置换、脊柱骨折病人的搬运。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中胸腔闭式引流管搬运、固定及骨盆骨折合并膀胱破裂中造瘘管及尿管的护理等。

2.3 护理文书带教: 首先带教老师指导手工处理医嘱及护理病历书写,然后指导进行微机处理医嘱及护理病历书写。护理病历书写的指导主要强调骨科专科的内容。

2.4 意见交换: 实习期间由护士长定期抽查带教情况,听取实习生的意见及建议,同时听取带教老师需要学生改正及加强学习方面。

2.5 考试

2.5.1 理论知识考试: 主要考实习生基础护理及骨科常见疾病护理知识。

2.5.2 技能考试: 骨外科骨折肢体固定、搬运以及无菌技术操作等。

2.5.3 护理文书考试: 检查各个实习生书写护理文件3份。

3结果

骨科临床护理篇2

【中图分类号】R473.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429-02

临床护理途径是一种跨学科的、整体的和综合的护理工作模式,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首先提出的,是由医护人员根据某种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和护理等制定出一套护理模式,从患者住院到出院都按这一套护理模式进行治疗。骨科患者大多数生活不能自理,易发生并发症,需要长时间住院,给家庭带来很大的生活和经济负担,受到身体和心理上的打击,自然会产生焦虑、烦躁、甚至绝望的心情。临床护理途径使护理更加规范化,更加高效,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经过在我院骨科护理上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自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4月骨科患者180例,其中男103例,女77例,年龄10-82岁,平均年龄43岁。小学及以下学历50例,中学学历74例,大学及以上学历56例。上肢骨折43例,下肢骨折57例,腰椎骨折34例,骨盆骨折28例,复合伤18例。所有患者均无合并重大疾病或慢性疾病,也无精神病史,排除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以上患者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骨折部位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90例,观察组90例,对照组依照传统的护理模式进行,观察组按临床护理途径进行护理。护理工作完成后将两组的患者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

2临床护理路径方法

2.1制定临床护理路径

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制定临床护理路径。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了解患者的病情、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和患者需求,根据了解到的信息查阅相关的资料,根据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有针对性地制定详细的临床护理路径。为了保证护理路径的科学性和安全性,有时候还需要组织有经验的护理人员对各种疾病存在的护理问题及应对方案进行总结,并且要在临床应用中不断修改和总结。

2.2入院指导

护理人员要在患者入院时及时向其进行入院指导。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医院环境、主管医护人员及医院的相关规章制度,耐心细致地讲解患者入院后需要做的各项检查及其注意事项。还要让患者及其家属尽快熟悉病房注意事项、用餐地点、患者的饮食禁忌和一些辅助性医疗器械的使用。另外,在患者住院时将护理路径表悬挂于患者床尾,以便于能够严格按照护理路径表上的方案进行护理。

2.3术前护理路径

按照护理路径表上的计划对患者进行各项检查,为使患者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检查,可提前向患者解释疾病的危害性以及检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多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患者在手术前大多会紧张和焦虑不安,担心手术是否成功,护理人员应多鼓励患者,可与患者聊一些轻松的话题,让患者放松心情,并给患者讲述医院先进的治疗设备和医师丰富的治疗经验,使患者对即将进行的手术充满信心,为手术做好充分的准备。

2.4术后护理路径

术后应对患者的各项体征进行密切的观察,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师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注意观察患者伤口的渗血情况,细心轻柔地为患者进行切口消毒和换药,避免伤口感染,减轻患者的疼痛感。经常指导患者进行翻身,降低患者的疲劳感,避免褥疮的出现。待患者可以下床时,要鼓励其及早地进行适量适度的床下锻炼,促进患者患处功能的尽快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手术达到最佳效果,使患者早日康复。

2.5出院指导

在病人出院前,护理人员要对其进行出院指导,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首先是叮嘱患者出院后要按时按量服药,注意饮食禁忌;其次是要继续进行适度适量的康复锻炼,出院并不意味着治疗的结束;最后是要求患者定期来医院复诊,若出现身体不适等情况要立即来医院进行诊断,避免因病情耽搁或诊疗不及时带来的后果。

3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明显的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骨科临床护理篇3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骨科患者;护理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提出,是一种是十分先进的护理方法[1],骨科患者住院时间比较久,治疗时间比较久,患者对疾病容易产生一种不安和焦虑的心理状况。这种不良的心理状况会对临床治疗产生一种非常不利的影响,患者的配合度比较低,给临床和护理人员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而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科学化水平极高的方法,是针对患者在不同治疗阶段,根据患者病情制定护理方案,这种护理方法得到临床和患者的普遍认可。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选择我院于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骨科患者共8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男34例,女10例,年龄25~48岁,平均(33.5±4.5)岁。对照组男18例,女2例,年龄23~50岁,平均(38.2±5.2)岁。84例患者中上肢骨折24例,下肢骨折20例,盆骨骨折15例,腰椎骨折10例,复合性骨折15例。

排除标准:患者均无精神病史和家族史,没有出现过机体功能障碍,均符合一般骨折患者诊断标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差异以及病程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

1.2方法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给与患者临床路径护理,根据患者入院时病情,根据治疗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在患者入院之后,护理人员一定积极主动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帮助和指导患者积极配合临床治疗,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并且根据患者疾病认识情况,判断临床护理路径。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多于患者交流,倾听患者心声,给与患者鼓励和支持,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心,主动配合治疗。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8.0进行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性统计,组间比较应用χ2检验,p

2结果

本组选取的骨科患者共84例,通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和精心护理后,所取得的成果比较满意,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

3结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变革不断深入,医疗行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医院服务水平和治疗质量直接关系着自身的发展和社会形象,患者满意度已经成为医院高度重视的问题。护理工作是医院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均影响着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必须要高度重视医护人员的服务和护理水平,提升医院的整体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给与临床路径护理之后,患者住院时间缩短,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明显提高[2],患者中有41例已经达到健康知识标准要求,占总人数的93.2%,明显要比对照组的87.5%要高;其次,观察组患者中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的患者43例,占总人数的97.7%,于对照组的75.0%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再者,观察组患者进过引导和护理之后,患者对锻炼方法的掌握程度也明显提高,观察组患者锻炼掌握程度达到90.9%,高于对照组55.0%,其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各项比较均具有明显的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要不断提高自身治疗质量和护理服务水平,进而才能树立自身良好的社会形象,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争取良好的市场定位,不断提升医院的社会价值,吸引更多的患者前来接受优质的治疗[3]。临床护理路径对于骨科患者康复有着深远的影响,是一种非常先进和现代化的护理思想,针对患者的病情给与患者科学的护理。这种独一无二的护理方法要明显优于临床上其他的护理方式,患者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也明显下降,对疾病认识水平也得到明显提高。由此可见,临床路径护理方法值得在骨科患者治疗过程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曲欣青,张春换.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04):110-112.

骨科临床护理篇4

关键词:骨外科临床护理;不安全;因素

为了不断提高患者的治疗水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保健水平不断提高,而患者与医生的治疗效果并不是唯一的选择指标,患者开始更多的考虑护理质量,对护士的临床护理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骨外科临床护理不安全存在进行分析,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解决与进一步提高医院医疗保健水平是很重要的。现在选择我们医院的骨科疾病在其分析中的不安全因素存在回顾性分析,在实施护理过程中,我们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选择了46医院中的骨科患者,其中男性25例,年龄18~56岁,平均年龄为36岁;女21例,年龄在21~63岁,平均年龄37岁,所有患者在进行临床诊断中。选择所有经历过骨科疾病的临床护理实践护士,护理在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的记录如下。

1.2方法选择的骨科医院,在骨病临床护理患者对护士满意度比较高时,统计所有患者的医疗保健背景和患者接受护理不安全过程中发生的统计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预防策略。实施一段时间患者的护理,然后实现所有患者进行调查问卷,主要调查内容包括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工作态度,护理经验,掌握他们的健康情况,分析患者满意度,照顾者的态度等。

1.3统计学分析在本文中,对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进行分析比较时,对实验数据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差别不大是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分析,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通过实施2个月所有患者在临床护理中,大多数患者恢复健康,但也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在抽样的55例患者中,有31例患者更加满意的护理,一般的患者对护理护理情况满意,18例患者6例患者对护理不满意,因为护士经常忽略了患者的情绪,调查结果发现,患者普遍满意护理人员实施心理治疗情况,目前情绪十分低落,对治疗也失去了大部分的信心。患者对护士的做法失去了信心,对治疗病情并没有积极主动的态度。护士的现状却是盲目乐观,导致患者的情绪极度失控。有6例患者均为不满意的调查发现,他们对护士的护理技能,护理经验产生严重的不满,从而对改善他们的疾病没有任何帮助,患者病情的痊愈也需要一个异常漫长而缓慢的过程,从而使他们缺乏信心康复治疗。因此,在患者护理过程中产生的不安全因素包括护士对于护理知识的缺乏,对于护理经验的缺乏,对于护理技能的缺乏等,应对这些领域进行提高。

3讨论

通过研究结果可以得出,在矫形外科临床护理的情况下,由于护士和护理专业经验不同的效果有安全性的差异,这些差异导致患者的满意度是一个关键的原因。这些原因还有一定的差距。正常情况下,导致骨外科临床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包括护患沟通,护理背景,护理仪器,以及护理管理及其他方面的原因。从策略来应对这些不安全因素来看,包括以下内容。

3.1关注对护理中核心环节的管理对于骨科手术的临床护理,护理不安全应对策略的核心是医疗质量,既提高了护理质量,以促进保健和安全管理水平,从而避免了护理过程中,在一个特定的事故或出现纠纷。这就要求临床护理中,护士应严格执行的规则和流程的护理,在执行操作前应仔细检查的各类信息,并应要求告诉患者自身意识清楚相关数据。虽然写规范护理记录,并加强护理记录的管理。

3.2提高护理风险意识,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我们也必须骨外科护理护士在改进患者的关心的同时,学会如何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应提高患者的风险意识,医院和护理人员应该关心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法律知识,学习法律背景,积极工作,提高自己的能力照顾和风险意识能力,尤其是对低年资和低学历护士应加强在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就会将因护理操作等原因造成的不安全因素完全去除。

3.3完善规章制度应根据临床骨科手术在医院护理工作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措施,来应对不安全的因素,要实施这些措施,应该从系统中加以注意。要求通过实施该系统,以限制和规范自己会出现在护理工作中的行为,预防保健和护理纠纷错误,骨外科护士应熟悉这些系统。值得注意的是,医院应结合实际情况,护理人力资源,避免护理人员的超负荷工作。在医院保护患者的护士进行的工作,通过教育患者,让患者信任和依靠自己,而本身也需要一些休息。护理工作和被服务患者也成为亲密的朋友。这就决定了医院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为了避免出现护理太累不安全问题,就要合理安排护士的工作。

最后,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在护士进行护理临床骨科疾病的过程中,应提交1份详细的分析对的患者的不安全实际情况进行说明,采取具体的措施来应对,为了不断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他们的家人沟通以更好地促进患者病情好转,减轻患者们在医院接受护理时的顾虑,不用担心花了多少钱,这样就会安心治疗。

参考文献:

骨科临床护理篇5

1.1方法患者入院后,对照组患者实行传统护理方法,针对观察组患者实行Cnp护理,护士成立专门的临床护理小组,严格按照临床护理路径执行。首先了解患者的基本资料,记录患者的病历及过敏史等,并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测和记录,同时对患者进行治疗思路的引导,从客观上给予治疗程序的介绍,从情感上给予安慰,保持情绪的稳定,情感的乐观积极。另外,对于卧床、牵引的患者要设置适宜的安置,在保证受伤关节固定的基础上确保健康关节的有效运动。对于患者进行跟踪的全方位数据记录并绘制表格,主要目标从阶段治疗、给药、饮食、排泄、健康教育等进行记录。根据术后恢复的需要正确放置,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伤口渗血情况、患肢的血液循环,对出现问题给予积极处理,防止并发症发生。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肢的生理功能。在患者出院后使其家属明确复查时间、对于需要锻炼的患者提供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告知药物的使用阶段和用量以及突况处理。对照组实行一般传统的护理方法,即患者入院后既有护士人员观察记录患者生理以及心理的基本情况,对情绪不稳定患者进行感情上的疏通,引导患者信任医疗技术,并鼓励家属积极参与到治疗康复过程中,由此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内部环境。患者出院后对于病情的状况分析可以随时到医院进行了解。

1.2观察指标在临床护理治疗结束后对患者采取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的考核,量表考核分数从1分到4分不等,分值与症状成正比,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焦虑值越高;对于患者住院时间及费用的统计也同样列表格进行分析和对比;为了能更好地确认患者的治疗效果情况,护理人员对患者并发症情况予以记录。

1.3满意度评价标准制订患者满意度指标考核,分别设置三个级别: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从而了解患者对于医院护士的满意程度。满意:护士按照护理要求对患者进行锻炼方法的演示,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和专业知识,非常到位的引导患者进行锻炼,具有很好的沟通能力;较满意:护士基本上按照护理要求对患者进行锻炼方法的演示,服务态度较好,有良好专业知识方面,对患者锻炼的引导基本到位,沟通能力较好;不满意:护士不能按照护理要求对患者进行锻炼方法的演示,服务态度较差,对专业知识不是很了解,不能引导患者进行锻炼,与患者间的沟通存在障碍。

1.4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0.0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所有计数资料均计算均数及标准差,结果采用(±s)表示,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骨科临床护理篇6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临床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295-0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护理方法已不能满足广大患者的需求,因此,探索新的护理模式已成为当下护理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预见性护理是一种超前护理,此种护理方式,可使护士对患者的病情、心理问题有正确的评估,制定出最佳方案,从而采取先预防后治疗的原则,使护理工作由被动变主动,提高护理工作的预见性。笔者根据多年护理经验,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骨科病例180例,其中90例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9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为对照,分析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下具体介绍: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骨科病例18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预见性护理)9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90例,年龄20~73岁,平均45.6岁。其中实验组男54例,女36例。对照组男52例,女38例。病人骨折分类:上下肢骨折、胸腰椎骨折、盆骨骨折、腰椎间盘突出和颈椎病。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骨折部位、手术方案及既往病史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即完成病人一般信息的采集和病床安排工作,监测患者生病体征。对需要实施手术的患者协助医生完成术前检查及完成病人及其家属的手术解释工作;患者术后按照疾病给予相应护理,制定健康教育计划,预防病发症的出现;出院时做好健指导,护送患者离开病区。

1.3预见性护理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专科护理指引模式,详细询问患者的身体状况,同时全面收集患者资料,包括体征、症状、文化水平、心理状况、营养状况、自理程度、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对疾病的了解和期望等。建立有效的护理措施:取正确,对生命体征做出评估并保持呼吸通畅;建立两条静脉通路,必要时需切开深静脉或深静脉置管;严格观察病人的生病体征,必要时及时抢球;将65岁以上的病人定位为坠床高危患者,需要加床栏。

并发症护理。骨折患者往往需要长时间躺于床上,需要做好一下护理。皮肤护理:骨折患者术后易形成压疮,此时护理工作者要提醒患者及其家属,患者需要定期翻转身体,要勤换汗湿衣物,尽量保持皮肤清洁及衣物床单的干燥。增加病号营养,提高抵抗能力,减少压疮的出现。

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术后保持病房空气流畅,尽量劝诫吸烟患者戒烟。每周可在病房用苍术、艾叶病室内空气熏蒸1次。在流感易发生季节每日用空气消毒机消毒。建议患者多饮水,注意口腔的清洁,利于痰液的排除,必要时需要雾化治疗,并做出早期抗生素预防。

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大部分骨科术后患者都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此时排尿姿势及环境发生了改变,可能导致排尿困难。对于患者留有导尿管时,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并且每天用碘液棉球擦洗尿道口及尿道外导管2次以预防感染。

预防静脉血栓:患者长期卧床,活动减少导致血流缓慢,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几率也相应增加。所以,医护人员应根据术后患者病情适当做一些预防措施。要经常做下肢的按摩,并提醒患者早期的行动锻炼,并要观测病号的下肢运动情况及血运情况。

预防便秘:医护人员术后需指导患者者调整饮食结构,多食蔬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多饮水;同时行腹部按摩,以促进肠蠕动。

1.4效果观察

以病人及其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和病人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为判断标准,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做出结论。

1.5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数据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90例患者中,其中满意患者70例,较满意患者19例,不满意患者1例,患者总满意率为98.9%。对照组90例患者中,其中满意患者67例,较满意患者15例,不满意患者8例,患者总满意率为91.1%。比较两组数据可以看出,预见性护理总满意率98.9%高于传统护理的91.1%,说明预见性护理在骨科临床护理中,效果显著。

2.2两组患者入院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90例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0例,坠床0例,便秘4例,肺部感染1例,压疮0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6%;实验组90例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3例,坠床2例,便秘15例,肺部感染1例,压疮0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3.3%。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骨科患者多为外伤、车祸、坠落伤等造成的。病痛给患者造成了心理、生理上的负担。然而通过预见性护理可以全面了解和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及时有效地制定护理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在预防性护理中,医护人员要做到“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有计划、有目的、有秩序地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最佳护理服务,使患者早日康复。本次研究中采用预防性护理的实验组90例患者,总满意率为98.8%,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6%;采取传统护理的对照组90例患者,患者总满意率为91.1%,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3.3%。说明采取预防性护理协调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朱静.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0(18)

骨科临床护理篇7

关键词:骨科;优质护理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护理工作,夯实基础护理,提供优质护理服务,2010年卫生部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这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1]。所谓优质护理,即在护理服务中增加"精神、文化、情感、生活"服务,其核心是创建一种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健全服务制度,优化服务流程,完善服务细节,树立护士良好的职业形象[2]。我院骨科自2010年3月至今,以优质护理为目标,实现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专科护理、康复护理、生活护理等为一体的整体护理模式,全面提升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现将我科优质护理的实践与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入我院治疗的166例骨病患者(以骨和关节损伤为主),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6例,其中男52例,女34例,年龄3~69岁,平均年龄38岁,伤后平均就诊时间2.1d,其中臂骨骨折21例,腿骨骨折24例,股骨骨折9例,胸腰椎骨折16例,软组织损伤16例;归入对照组80例,其中男39例,女41例,年龄2~76岁,平均年龄41岁,伤后平均就诊时间1.6d,其中臂骨骨折17例,腿骨骨折21例,股骨骨折12例,胸腰椎骨折16例,软组织损伤14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损伤程度、损伤部位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证明实验结果有效。

1.2优质护理模式优质护理模式是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的一套以技能护理为主,以心理调剂、综合护理为辅的护理模式。

1.2.1护理内涵优质护理中生活护理刚入院的时候,其自理需要远远高于自理能力,这时应为患者提供完全补偿系统护理,从生活护理到治疗护理,实施特别护理,包括床上大小便的护理、口腔、皮肤护理、病情观察、医疗和护理行为完全代替自理行为[3]。

1.2.1.1环境舒适的护理保持病房的整洁、安静、床单位的清洁干净,防治褥疮的产生。注意环境的洁净指数,空气湿度等及作人员本身的无菌处理十分重要,保证患者的外伤不致因污染而引发炎症,使或者在生理上、环境上尽可能达到舒适状态,是患者恢复的关键。

1.2.1.2健康指导一般患者术后7~10d期间需平卧,若是四肢骨折,可用柔软物体将受伤肢体略垫高,以避免压迫,减少出血。疾病知识的宣教,鼓励患者多活动未受损部位,如伸屈四肢,抬放双臂等,以避免肌肉疲劳、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恢复进程。同时要耐心指导患者家属注意患者饮食结构调整,多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保证患者饮食的均衡而有利于骨折或损伤的恢复。

1.2.2优质护理之综合护理了解患者全身状况,观察病情,使患者用正确的方式避免自身其他慢性疾病的发生。有肺部疾病的患者在护理期间要应教会其咳嗽训练,即用手指在颈部按压气管,使呼吸道分泌物随咳嗽排出,以避免患者在剧烈疼痛时因频繁喘息而引发呼吸道症状。

1.2.3有效沟通良好的护患沟通,有助于稳定患者的情绪,指导患者按照正确、健康的方式配合生活和治疗。通过护理工作人员在巡视病房的时候,多多观察患者,多向患者传递医学水平的先进以及乐观积极的态度对病情恢复的推动作用,让患者懂得持之以恒,付出耐心和毅力的必要,让患者彻底摆脱恐惧、烦躁的心理。

1.3实验方法治疗组86例患者按照上述优质化护理方式给与治疗,观察组患者仅采用一般护理方式进行护理。除了有药物禁忌的个别患者以外,两组患者均采用的相同的用药方式进行治疗,1w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效果。

2结果

2.1疗效判断标准参照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治疗骨折及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评定标准。治愈标准为:肿胀、疼痛、压痛等症状及体征积分减少≥95%,关节活动正常;显效标准为:肿胀、疼痛、压痛等症状及体征积分减少70%~94%,关节活动不受限;有效标准为:肿胀、疼痛、压痛等症状及体征积分减少30%~69%,关节活动改善;无效标准为:肿胀、疼痛、压痛等症状及体征积分减少

2.2实验结果在相同的给药方式和不同的护理模式下,2个疗程以后,两组患者在总体疗效显示:在2个疗程的优质护理对待后,治疗组的患者在整体效果、不同部位的恢复效果以及骨伤相应症状的恢复上,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证明优质护理模式对于骨伤患者的康复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优质护理对待后,治疗组的患者在整体效果、不同部位的恢复效果以及骨伤相应症状的恢复上,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证明人性化护理模式对于骨伤患者的康复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3小结

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应用,可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不仅对骨科患者的康复有着良好的影响,也是推动现代护理水平进步的关键,护理模式改良的必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关于印发《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的通知[S].卫办医政发[2010]13号.

骨科临床护理篇8

关键词骨科临床护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

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护理人员面临的责任和风险逐渐增多。为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我们将临床工作中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识别,提出避免措施,提高应对能力,确保了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现就骨科临床护理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及对策探讨如下。

1临床护理中潜在的法律问题

1.1护理病历中的潜在法律问题

护理病历是病人在整个治疗期间,医疗机构护理行为的全面记载,是诉讼中的重要证据。护理病历护理的书写是否规范,是其能否被法院采纳的重要因素。目前病历书写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记录不及时、署名不真实、护理记录不全或错误、记录中字迹不清,随意涂抹、记录内容与医嘱、医疗记录相矛盾、缺乏证据保全意识等,所有的这些问题,必须引起医疗机构的足够重视。

1.2护理技术操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

《医疗护理技术常规》是护士技术操作的指南和依据,是医疗事故鉴定操作是否正确的标准。护理技术操作如果出现纠纷,首先查看是否违犯了操作常规,若违犯常规要承担责任。其潜在的法律问题表现在不按程序操作或简化操作程序,对急危重病人、特殊用药病人是否做到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用药反应等,另外护理工作是否到位也是引起纠纷的敏感问题。

1.3特殊药品及医疗设备中使用潜在的法律问题

药品的管理及使用是一个充满潜在危险性的领域,对各种毒、麻、限、剧药品及抢救药品的使用,必须与医院有关政策与程序一致,对不能正确使用医疗设备、操作不熟练、急救药品及物品未备好而耽误了抢救时间,也会被患方追究法律责任。

1.4护理健康教育中潜在的法律问题

首先是不能保持医护健康教育的一致性,有可能导致医疗护理纠纷。其次,沟通解释不当导致病人误解。在健康教育过程中,除了注意应用通俗易懂的大众语言之外,还要掌握婉转修饰的语言艺术,切忌将话说“满”、说“死”、说过头。

1.5护生临床实习中潜在的法律问题

临床实习是护生从理论向实践,从学生向护士角色转化的重要阶段。在以前临床实习时,带教老师只重视基础操作或专科护理知识的灌输,却忽视了强化护生法律意识,而护生在临床实践中,由于不懂法律知识,缺乏法律意识,为医疗护理纠纷埋下隐患。

2对策研究和建议

2.1各种护理文件记录要符合当前的法律规范

改变护理记录传统模式,必须从法律角度规范护理病历书写与管理,统一规定护理记录的格式。危重、一级护理用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二、三级护理病人用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统一规定护理记录的内容,如针对性记录病人自觉症状、情绪、心理、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记录病情变化症状、体征,记录验检查的阳性结果、护理操作的内容、时间、关键步骤,记录临时给药的药名、剂量、用药后反应,记录病人有症状时医生处理或未给处理意见,记录护士向病人宣教和告知内容等,统一规定护理记录的要求,如记录时间的要求,应随时记录,并规定各种病人记录的最低频次。护士长每周对各项护理文件审查、把关。

2.2加强法律教育,提高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

为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护理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医疗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并在工作实践中认真贯彻执行。在工作中自觉用法律法规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履行护士职责,高质量、高水平服务于患者,确保护患利益。

2.3完善护理管理,严格执行护理制度

要善于不断改进、完善各种护理制度,对可能引起纠纷的现象进行分析、思考,并制定相应防范措施。严格执行医院的各项工作制度和操作常规是保证工作秩序,提高工作质量,防止差错及护理纠纷的重要环节。

2.4急救药品物品完好应急

急救药品、物品应完好、到位,时刻处于应急状态,科室由专人负责,每班交接要清楚明了,护士长每周全面检查2次,确保安全。

2.5规范健康宣教,提高护士水平

护士健康教育与医生告知制度在内容上有重叠,但也有各自侧重点,在健康健育中医护分工合作,护士健康教育过程中明确自己职责范围,在范围内履行健康教育义务。同时,在平时工作中护士必须加强专科护理知识学习,定期跟随医生查房,加强与医生之间的沟通,提高开展健康教育的能力,并加强护士沟通交流技巧训练。

参考资料

[1]庞艳梅,赵振东.举证责任与增强护士的证据意识.护理研究,2003.12.

[2]苏兰若,谢淑娟.1028份护理记录中相关法律性问题的分析与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04.9.

骨科临床护理篇9

【关键词】骨科患者;人性化护理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09-1334-02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

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的优劣成为衡量医疗整体水平和保持医疗市场竞争力必不可少的因素。护理越来越以人性化护理及个性化服务为中心,临床护理工作中必须全程融入人性化护理的理念[1],以人为本,为患者提供高层次的护理。

1一般资料

我院骨外科共有病床48张,全科医护人员23人,其中护理人员13人,包括护士长1人,主管护师3人,护师6人,护士2人,合同护士1人。平均年龄35.4岁,平均护龄14.8年。2006年1月~2007年11月期间,骨科收治住院患者385例,年龄段包括小儿患者至高龄患者,主要收治各类骨折、腰椎间盘突出症、椎体骨脱、骨肿瘤、膝骨性关节炎、颈椎病、骨质疏松症等手术及非手术患者。

2方法

2.1创造人性化环境:为营造温馨、舒适、家庭式、充满人性化的住院环境。病房以米黄色为主调,打破传统的白色病区基调,感观上予患者一种柔和感觉,从而消除患者心理上存在的一种对白色病房的紧张、恐惧心理。病区病房分设为抢救室、三人房、双人房、单人房,每间病房均设独立卫生间、冷热水设施、空调、电视。每张床旁设有信号灯,可调试床头灯及完善的抢救设施。单人间另配置沙发床、茶几、衣柜、电话机等,方便外地住院患者,解决其家属陪护住宿的困难。

病区大厅及走廊摆置绿色盆栽,代表“绿色―生命”之寓意。大厅正面专设有“骨科专科疾病”宣传栏以及住院须知,出院流程等,图文并茂,专业而易于理解。医务人员服务承诺牌醒目地标志着“坚持以人为本”[2],诚信服务,精益求精,让患者满意、放心。为方便患者,病区配有微波炉、公用电话机等。舒适的休息座椅、冷热饮水机、轮椅、拐杖、助行器等设施整齐摆放于固定位置,方便可下床患者做功能锻炼使用,增加患者与患者之间的活动空间,交流场所。病区明确标志禁烟区及吸烟区。维护公共卫生,整洁、舒适、温馨的病区,营造出人性化的住院环境,从而减轻了患者住院期间的恐惧、焦虑心理,坦然、愉快的接受住院治疗。

2.2转变服务理念:变过去被动、机械化的工作模式为主动合作模式,骨外科在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中。坚持以患者为中心,首先上班必须仪表整洁,长发盘起不过肩。工作中礼貌用语,微笑服务,避免无称谓、无表情、无沟通,做到五心服务:即热心、诚心、虚心、耐心、细心。把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贯穿于日常护理工作中,体现对患者的尊重、关心、护患之间的平等合作,从而建立起完全信赖的护患关系。

2.3强化人性化服务:患者入院,护士即热情问候,送患者到床位,摆好用物,送上开水及药杯,一次性用杯。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住院须知及病房设施的使用。入院后安排好患者检查程序,送患者及时完成各项检查。技术精益求精,保证各项护理操作顺利完成。治疗、操作必要时使用屏风遮挡,保护患者的隐私权。管床护士对所管患者做到十知道,即姓名、年龄、职业、病情、用药、诊断、心理、护理、饮食、社会因素等。并且主动热情与患者沟通、交流,做好健康宣教:指导用药、特殊饮食、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理解及配合。对康复期的患者,护士到床边示范,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扶助患者坐轮椅或使用助行器到阳台或院内花园呼吸新鲜空气,增加活动度。适时使用安慰性、鼓励性语言,激发患者康复的信心。病区同时为每位患者提供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尊重患者的知情权。

2.4实施延伸服务:患者出院,全体医务人员祝福患者,护士送患者至院门口。明确交代出院用药、饮食及功能锻炼方法及注意事项,写明复诊时间。骨外科为每位出院患者建立出院随访登记本,由专人定期电话随访,或登门随访,通过随访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存在问题并帮助解决,继续健康指导,提醒患者复诊时间。使这种人性化服务延伸至患者家属及其周围的人。

3体会

21世纪的中国医院,谁赢到了服务,谁就赢得了成功与发展。1年多来,骨外科在开展人性化护理的服务中,把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贯穿于工作的每一环节中,融洽了医患、护患关系,赢得患者一致好评。同时护士在通过实施人性化护理中实现了自我价值的升华,体现白衣天使的光辉形象。在每月底进行的住院、出院患者对护士满意度调查表中,满意度由原来的80%上升至98%。患者在骨外科护士仪表美、行为美及精湛的技术中,感受到和谐、温馨。

参考文献:

[1]陈海花.我国护理工作实施人文关怀的现状[J].护理学报,2006,2(13):25.

骨科临床护理篇10

[关键字]临床护理路径;骨科患者;临床效果

为了探讨该护理模式在我院骨科具体规范化实施的临床效果,我们进行以下相关研究分析,以供大家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作为参考。现将具体实施过程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从2008年10月到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诊断与治疗的674名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象选择标准为:(1)患者术后一般情况良好。(2)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本次研究。(3)患者病程相似且年龄接近。(4)经过检查患者无术后并发症。通过筛选,最终选取符合条件的患者674例,随机编号1-674号,随机分成实验组年龄47.3±9.6岁与对照组年龄49.2±10.5岁。两组患者通过对一般情况进行统计学比较,在年龄、病程、手术过程是否顺利等一般状况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以进行进一步研究。

1.2方法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基础的临床护理方式。而实验组患者在临床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另外需制定具体的临床护理路径。具体内容包括从患者同意参加该项研究开始,即按照相应的路径内容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持续规范的健康教育,同时一对一对患者术后康复进行个性化指导,直到患者康复出院。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对每名护士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确保符合实验要求。

1.3观察指标在各组通过不同的护理方式经过一段时间后,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在健康知识普及率、功能锻炼实施率、健康教育满意度三个方面的不同。

1.4统计学处理本实验结果处理采用SpSS15.0进行统计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统计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计数数据用(%)表示。进行卡方检验。确定当p

2结果

2.1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普及率比较通过比较对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情况我们发现,实验组患者整体掌握水平要高于对照组患者整体掌握水平(p

2.2两组患者功能锻炼实施率比较通过不同的护理方式,经过临床护理路径实施的实验组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率为95.25%,优于对照组的82.49%(p

2.3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满意度比较通过不同的护理方式,经过临床护理路径实施的实验组患者对于各自护理方式的满意率为89.61%,优于对照组的76.85%(p

3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服务于患者,并保证患者接受到高质量、高效率的一种新型医疗健康的服务模式。目前,已经得到了国内外大多数医院医护人员的认可,并开始在临床工作中具体应用[1-2]。

临床护理路径是患者在住院期间,一种可以合理利用护理资源的护理方式,这种护理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给病人提供有效的护理[3]。并可以有针对性的对特定的患者群体进行有效的护理[4-5]。通过临床护理途径,护理人员可以准确及时的对病人进行护理,而不是像以前一样机械的服从医嘱,有效的弥补了部分年轻护理人员因经验不足而造成的护理缺陷[6]。从患者的角度考虑,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大大的缩减了患者的住院流程,使患者的诊疗更加通畅,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效率。从护理人员角度来说,应用临床护理路径,需要护理人员主动对病人进行有关疾病的讲解,增强了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护理纠纷,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7],从一定程度上对目前的医患关系进行了有效的缓解[8]。另一方面,护理人员可以及时准确的了解自己的下一步工作,规范了护理人员的操作程序[9]。

一些需要手术治疗的外科患者,在术前的过分焦虑对于将来的预后也有一定的影响。然而通过在围手术期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医护人员可以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一系列的健康教育,减轻患者的术前顾虑,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提高患者在术后的康复率[10]。作为一种高质量的护理方式,有效的减少了患者的住院费用,缩短了住院时间,也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无论对医院还是对于患者来说都是一种非常使用的护理方式,并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

综上所述,通过临床护理路径的制定,可以有助于骨科患者早期康复以及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故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小慧,周作霞.临床护理路径的概念及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2):123-125.

[2]占琼英,黄玉婷.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评价[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6):941-942.

[3]庄翠芳.临床护理路径在临床护理中的实施与效果[J].护理研究,2009,23(1):105-107.

[4]吕亚.临床护理路径在创伤骨科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22):57-58.

[5]滕翠芹,周广琳.临床护理路径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J].临床护理杂志,2010,9(5):16-17.

[6]俞小红.临床护理路径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中的应用[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2,(5):588-590.

[7]张飞文,甘敏.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0,36(14):2270-2271.

[8]杨超兰.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研究,2012,25(11):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