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科技发展的感受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7:09

对于科技发展的感受篇1

【关键词】科技新闻;亲和力;研究;实践意义

一、科技新闻“使用与满足”的基本效用类型

新闻的传播是不可阻挡的,人们渴望知道当今社会各个地区发生的具体事件,作为日后生活的警示,在了解事件的同时与自己进行对比,提醒自己不要去做哪些事,应该去做哪些事,怎样去做这些事等等。科技新闻在进行传播时,要注意贴近人民群众,满足大众的心理。人们是为了满足自己对新闻的需要而去进行选择和使用的,所以科技新闻应该满足人们对于科学技术的渴望,学会换位思考,从大众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去满足这一需要。

1、环境监测效用

科技新闻最基本的功能是向人民群众普及科教知识,传播最新的科学思想,提高群众的思想水平,培养人们对科学的兴趣。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科技新闻有了最新的用途,即可以用其对环境进行监测。人们可以通过浏览科技新闻了解当今社会的变化,及时去适应这种改变,以便更好的生存。如果发生了自然灾害,人们可以通过科技新闻了解最新的灾难发生地点,做好灾难的准备工作,降低自然灾害的影响并且及时对受灾群众采取人文关怀及物资帮助。

2、授受情感交流

科技新闻能帮助人们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使人们觉得自己不再孤单,减少了犯罪现象的发生。而且在面对灾难时,人们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更好的完成重建工作。近年来的负面新闻越来越多,假奶粉、僵尸肉、禽流感等报道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恐慌,人们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些报道。科技新闻能够稳定公众情绪,及时、客观的报道真实新闻,引导人们做出正确的判断。而且在重大灾害面前,科技新闻的传播能够安抚人民群众,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

3、人际关系效用

过去由于信息闭塞,我们不能很好的了解其他地区人们的生活状态。现在的科技新闻不仅满足了人们对于知识的需求,对于人文关怀的需求,对于情感方面的需求,此外还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拓宽了渠道。科技新闻弘扬了国家的科技思想,使人们了解各个地区人们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改变以往我们对于其他地区人民的印象。而且人们能够及时知道国家的方针政策,客观、真实的认识政府部门,有利于政府部门开展工作,为和谐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科技新闻传播“亲和力”的重要实践意义

1、确立受众本位是发挥科技新闻的环境监测效用的重要前提

传统的科技新闻专业性强,而且言语较为生僻,受众人群大多是社会高端人士,普通大众很难理解其中的含义,对于科技新闻的浏览较少。随着新思想的广泛传播,科技新闻向亲和大众方向转型,抱着以人为本的思想,面向的群体不再是以往的高端人士,而是在全体人民中进行新闻的传播。报道内容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言语更加平易近人,贴近群众,满足大多数群众的阅读需要,使受众人群大量增加。例如在雅安地震中,科技新闻就及时报道了灾区的情况,让各个地区的人民及时了解了灾情,并为广大灾区人民带去了大量的物资和人文关怀。

2、使用通俗语言是提高科技新闻的心绪转换功能的必要条件

科技新闻报道涵盖的科技题材一般技术含量较高、专业术语繁多,许多理论性、专业性的知识内容远远超出了普通受众的理解能力。因而,为了更好的实现科技新闻的心绪转换效用,使用通俗语言,以平民视角传播科技信息是关键的第一步。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情感需求是仅次于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之后的,而自我实现的需求则是最高层次的。公众在选择和使用信息时也遵循了需求层次的相关原则,即信息的最基本功能是使受众获得安全感,释放情感,其次才是知识的积累与自身能力的提高。科技知识、科学技术等信息由于与公众的生活、工作环境等密切相关,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公众情绪释放、心绪转换的重要渠道,从而要求科技新闻必须使用普通公众可理解的通俗语言,以充分引感的共鸣与释放。因此,在整个直播过程中,视频短片、权威解读文字等作为一项重要的辅助因素贯穿始终,通过直观、详细、通俗的解释,充分帮助受众了解了相关领域的背景知识。因此,心绪转换效用作为科技新闻受众的主要需要之一,也是科技新闻报道实现良好传播效果的关键环节。这也要求科技新闻报道必须充分把握语言的通俗性、平易性和生动性,拉近受众与科技报道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受众在充分了解科技进步的情况下更大程度的满足情感需求,实现心绪转换效用。

3、着力细节描写是实现科技新闻的人际关系效用的基本要求

近年来我国的犯罪率越来越高,而且暴力冲突越来越严重,施暴人员正在往年轻化方向发展。很多暴力的发生不是有预谋的,往往都是因为一些生活中的小矛盾而引起的。如何才能调和人际关系,减少暴力的发生,是相关部门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人们之所以会犯罪,多数情况是不懂法律,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所以人们迫切需要通过媒介来学习法律法规。创新版科技新闻应运而生,为人们讲述科学、法律的相关知识,让人们远离暴力,珍惜生命。科技新闻应该注重亲和力和报道中的细节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让受众群体能够身临其境,切身感受到现场氛围,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促进人们之间的和谐关系。以2008年汶川地震的报道为例,在该事件的报道过程中,新闻媒体不仅及时公布了疫情防治的相关信息,同时也在其中穿插了大量的人文性细节描写,不仅为受众展示了一副生态和谐、人居和谐的发展图景,同时也增强了报道的生动性,更易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因此,科技新闻报道传递的不仅仅是专业的科学知识,同时也能够通过细节描写传递人文关怀,引发民众的共鸣,从而满足受众对于人际关系效用的需求。由于我国的科技新闻事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充分把握其传播学的实践特征,强化科技新闻的亲和力特征,就成为推动科技新闻发展的关键步骤。因此,科技新闻除了关注内容的重要性要素之外,更应着重提高报道的接近性、通俗性等,全面提升科技新闻的亲和力,从而拉近普通受众与科技新闻之间的距离,更好的发挥使用与满足效用。

三、小结

本文对如何提高科技新闻传播的亲和力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科技新闻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因为其不仅能让人们知道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还能减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向需要帮助的人们及时发送人文关怀,使心与心贴的更近。科技新闻应该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更加贴近大众,让人民群众更真实的了解政府,以响应国家的方针政策,共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余美英.时刻关注民生热点积极传递正能量[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5-06-23(007).

对于科技发展的感受篇2

关键词:测绘遥感;应用;测绘工作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4.105

遥感技术从20世纪50年展至今在地质测量、环境监测和资源勘探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断被世界各国接受。进入21世纪,随着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遥感技术不仅在国家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受到重视,而且在测绘工作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青睐,对于测绘工作中的全时、动态的环境监测、资源测绘意义重大。本文就针对遥感测绘使用现状进行简单的分析,并给出一些完善遥感测绘使用的具体办法。

1遥感技术的发展概况

总体来说,测绘工作是政府自身行为的技术性工作,遥感测绘是对所辖土地的位置、界限、资源存储量、环境状况等相关情况利用遥感进行测绘。从上世纪50年代苏联发射第一颗卫星之后,遥感技术就已经进入人类生活之中,现如今遥感技术在各类地质测绘中被广泛使用,推动着测绘行业的发展进步。不难看出遥感技术有它不可忽视的优点,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遥感测绘在这样强大背景的支撑下必将为动态的勘测提供不可忽略的便利条件。

2测绘遥感技术在测绘工作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2.1测绘遥感技术应用范围不够广泛

虽然现如今遥感技术在测绘工作中得到使用且发展前景也很乐观,但是从目前遥感技术应用现状来看,遥感技术的应用仍集中,范围有限。比如,遥感技术更多的应用在国家的一些科研项目上个,在一些普通的资源勘探、环境污染监测和灾害监测方面的应用还较少。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人们观念上对遥感技术的陌生使之呈现拒绝使用新的遥感测绘而沿袭传统习惯的态度。甚至一些传统测绘工人都不熟悉或者不知道遥感测绘技术,这些长期存在的旧有观念都制约遥感测绘应用范围的扩大,制约着其自身的发展。

2.2测绘遥感技术仍需改进提高

测绘遥感技术主要是对空间信息镜像采集,但是,目前我们所掌握的遥感技术自身的空间分辨率不是很高,一些技术方面的难题仍亟待解决。在地质灾害发生之后利用遥感技术实时、全天候、全方位的监测灾情,在宏观的观察测绘时会凸显其优势,但遥感测绘传来的图像分辨率无法应用于详细的地质勘探,并不能准确的呈现微观上的差别,这对于灾情之后测绘工作制定详细决策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如何促使遥感技术的优化升级、增强其生命力、全面扩展其在测绘工作中的应用是我们下一阶段遥感科研的重心所在。

2.3测绘遥感技术造价成本高

不得不承认,当下在实际测绘过程中,使用遥感测绘技术比传统测绘技术成本价要高一些。遥感技术是属于当今时代的一项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国家重点扶持发展的科研项目,也是未来社会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工程,但遥感技术目前还存在理论科研费用、实际应用的成本造价高的实际情况。由于遥感技术的造价相对较高,所以就局限了其应用范围的扩展,使用范围的局限就限制了遥感测绘的进一步推广。所以,未来遥感技术的发展方向即是努力进行技术创新,缩小技术开发和应用的成本。

3完善测绘遥感技术在测绘工作中的应用

现阶段,遥感技术在灾害监测、地质勘探等方面应用越来越广泛。诚然,遥感技术区别于传统测绘手段优点甚多,全天候、全方位、实时性及信息的客观性都使测绘工作避免出现漏洞。

3.1加强对遥感技术的研究开发,拓展其应用领域

首先,进入21世纪,党和国家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为呼应国策,也为提高国家竞争中的科技软实力,加大对遥感技术的科研投入力度是十分有必要的。其次,地质测绘工作中,种种灾害的实时监测的现实需求也要求遥感测绘技术必须不断发展进步,这不仅有益于测绘事业也极大地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另外,从遥感技术自身发展而言,我们也需要清楚地认识到其自身有良好而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以后遥感技术的发展应用过程中各相关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重视遥感技术的开发,科研工作要以不断的提高遥感测绘的精度和准确度为目标。

3.2加大遥感测绘技术的宣传力度,致力于普及遥感技术

在重视遥感技术的开发应用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同时重视关于遥感测绘技术宣传方面的问题。这一方面工作的开展可以有两个切入点,一个是转变传统测绘工人的思想观念,一个是加大测绘遥感的宣传力度。在转变传统测绘工人的思想观念方面要着重重视,改变以往大家对遥感测绘的不熟悉、不接受的态度。在实际进行测绘工作时,宣传遥感测绘的在灾害监测、动态数据的获得方面的优势,加大对遥感测绘的推广力度。利用遥感测绘技术一点一滴转变传统测绘工人的思路,进而改变传统测绘工作,让遥感测绘深入到测绘工作的方方面面,使得遥感测绘给生活提供便捷的服务。

4结语

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不能忽视信息技术的支持与帮助。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以遥感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技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必然趋势。遥感技术经过这么多年发展,深刻的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在未来遥感测绘技术环境污染的监测、地质勘探和地质测量等测绘工作中的进一步广泛应用,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优点,拓展其在生活中的使用范围必将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总而言之,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加大对遥感测绘技术的研究和宣传力度是我们未来工作的重点之一。

参考文献:

[1]来启蒙.测绘新技术在测绘行业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3(08).

[2]胡与芹.遥感技术的测绘工作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1).

对于科技发展的感受篇3

1StSe教育的提出 

StS教育(Science,technologeandSocietyeducation)是上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兴起的教育思潮,其起源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情感教育(emotioneducation)起源于英国夏山教育和体谅教育,针对当时的教育弊端提出的情感教育思想,属于教育心理学范畴领域在我国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StS教育已经成为科学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方向,然而针对StS教育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将精力集中在科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方面,却忽略了教育情感问题,而情感教育正是课程改革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也是StS教育的精髓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其在教育领域中的重要作用,都需要通过科学技术与人文情感的有效融合,才能达到有效的运用,所以将科学教育与情感教育进行结合,即StSe教育的提出,就成为了科学研究领域中一个全新的话题。 

2科学教学中开展StSe教育的必要性。 

21科学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情感教育的缺失始终是我国教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的一大弊端,这种缺失自上世纪80年代就普遍存在,尤其体现在科学教学中当前,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情感教育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教学目标设置方面,也将情感目标纳入其中,与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处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新的《科学课程标准》中对于科学教育中的情感教育给予了足够的肯定和重视,并且鼓励教师可以走出课堂,为学生创造更多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机会,使学生与大自然有更多的亲近空间通过StSe教育让学生能够把对科学技术的理解与整个人类、环境和文化系统的复杂性结合起来,并以此为根据对未来作出决策这种文化战略是为了适应当今不断变化着的多元化世界而提出的科学教育战略,它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将人类在科学技术、社会方面的洞察力与科学教育的具体过程结合起来,并不断地规划和调整科学教育的具体策略和方法。 

22提高教学改革效率的需要 

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也是学生积累知识的主要阵地,在科学教学中开展StSe教育,是符合时展需求、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的必然手段,StSe教育可以使科学知识获得足够的运用空间,并且将学生的价值培养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完全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在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的同时,增强与社会发展的联系为了避免对情感教育的忽略,StSe教育也受到了科研领域、教育领域等众多有识之士的重视,为了避免出现知识教育与情感教育失衡的现象,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学生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体,只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主动的学而非被动的接受,才能充分做到尊重学生的情感认知和心理状态,才有利于对外部信息的吸收和利用,从而将其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 

3科学教学中渗透StSe教育的途径与策略。 

31教材知识与课外知识的同步渗透 

教材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载体,但是却不能局限于教材,因此教师要能充分挖掘教材中StSe教育的因素,并且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才能使科学教学更加充分体现StSe教育的精神,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环境有机结合如学习浙教版科学《水的利用和保护》的内容时,要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生成,水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全球因水资源短缺所产生的严重问题,诸如沙漠化、淡水资源缺乏、工业和城市生活因缺水带来的问题等,使学生意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然后向学生提出“生活中可采用哪些节水措施”等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将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使学生感受科学知识就在身边,有助于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注社会的情感。 

32科学实验中强化StSe教育 

实验是开展StSe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科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科学知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在开展课堂实验时,可以让学生分成不同小组,针对废气、废渣和废液提出不同的处理方法,这是拓展学生思维、渗透绿色科学理念的最佳时机;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对实验内容和装置进行改进,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实验对环境污染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例如在讲电学时,可尝试让学生探究家用电器的构造、电路原理等,使学生感受到学了有用,学了能用,学了会用,学了想用,这种对所学知识价值的领悟又必然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趣,从而巩固学生学习科学的意志。 

33组织社会调查活动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活动的开展也应当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因此要适当为学生创造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可以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有效运用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比如学习环保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一些社会调查活动,布置学生针对生态环境资源开展调查,并且自行组织调查的内容和要求如到一些企业中了解环境污染的情况,对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情况进行观察,了解农民对环境保护的认知程度等等当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调查活动后获得第一手资料,再经过自己的分析与总结,写出一个环保调查报告在这个调查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自己搜集环保相关知识,因此学生自身在环保知识体系的构建方面得以完善,而且可以使学生从书本走入到现实中,感受真实的环境污染与危害,才能从内心真正认识到环保工作的重要性。 

34利用第二课堂加强技术教育 

对于科技发展的感受篇4

关键词:科技;艺术;融合;创新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4-0058-01

当今社会是一个科技高度发展的社会,在我们周围的事物中到处充斥着科技的身影。因为科技的助推,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交流更加广阔。科技正在介入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若离开科技我们似乎无法正常生活。艺术作为人文关怀以及对于社会反思的工具也融入了一种新的表现形式那就是:科技。传统的艺术表现以静态的视觉展示为主,由于科技的融入,新型动态的艺术视觉开始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这种新的呈现方式,让人们更加直观的感受艺术的渲染力,再未来的发展趋势中,我们日渐感受到科技参与到艺术中给人们带来的新鲜感受。科技丰富着艺术创作的主题方式和表达深度。艺术媒介因为科技发展创新而越发多样性,科技使艺术更加直观、便捷、创新化。

科学史家沙利文认为:“由于科学理论的首要宗旨是发现自然界中的和谐,所以我们能够一眼看出这些理论必定具有美学上的价值。一个科学理论成就的大小事实上就在于它的美学价值。”有此可见,历来科学和艺术之间就是一种不同却又相互联系的关系。从很久以前各位艺术家、科学家就在寻求科学中那种和谐之美。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欧多克索斯通过一系列研究建立了黄金比例分割法。而这一比例法则被运用到艺术创作中。黄金比例法则被人们发现在艺术中具有美学价值。希腊雅典的巴特农神庙、埃及金字塔都是与0.618有关的比例。黄金比例在文艺复兴前后传入欧洲,受到了欧洲人的欢迎,我们也可以看到大量艺术家的作品中体现着黄金比例的运用。例如达芬奇的《维特努威人》符合这样的黄金比例,《蒙娜丽莎》中蒙娜丽莎的脸之所以让我们念念不忘其中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她的脸也符合黄金分割比例法则吧。达芬奇曾说过:“欣赏我的作品的人,没有一个不是数学家。”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科技与艺术最好的统一。艺术是研究美的规律的一门科学。

随着科技的高度发展,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由蒸汽机的发明英国进入了工业革命时期,带动了整个人类社会开始进入社会机械化的时代。科技给我们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机械化大生产开始逐步代替手工劳动。然而由于当时过分重视机械化大生产的局面使得科技与艺术分离,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工业化的产品而不是艺术品,由此而发起的工艺美术运动。作为工艺美术运动的主要实践者莫里斯提出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原则,这充分说明了科技离开艺术的支撑,只能趋于平庸,不具有任何审美、人文关怀作用,精神层次无法达到人们的需求。只能在物质需求上给予满足,无法上升到精神层次。而艺术融入了科技的创新,变的更加多元化,丰富而广泛,更具社会接纳性及关怀性。

有此可见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人们一直都在寻求艺术与科技的一种完美结合,而科技更像是艺术的一件不可或缺的表达内在的完美外衣。

互动是当代艺术欣赏的一个重要渠道。跨越传统艺术给我们带来的一种互动需求,当代艺术把互动这一渠道发挥得更加淋漓精致。

当代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表演、装置、video、摄影。Video和摄影尤其体现在是科技支持的产物。20世界20年代随着电视技术的发明,艺术就开始有一个新的载体呈现在世人的面前。传统视觉艺术与电子媒介的结合,产生了录像装置艺术。这种艺术形式因科技的优势,让人们有更强烈的视觉感受,精神感受,这种互动性是前所未有的。现在世界各地举办着各种各样的录像艺术展。不得不说,因为科技发展,同样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艺术也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随着录像技术的不断完善发展,我们呈现的艺术形式更加精湛。同时电脑互联网的普及,我们的艺术通过互联网展现给更多的人,不会只是因为艺术品展现在某个展览馆,受到地域的限制而无法让大家都能领略到艺术所带来的感染力。

对于科技发展的感受篇5

关键词科技新闻;传播效果;受众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7)186-0021-02

1科技新闻及其传播效果

1.1科技新闻

科技新闻主要是通过对当前科技领域中各类最新科研成果、各类科技推广情况、当前科技界的主要学术活动、科技界主要治学思想、国家出台的各类科技推广政策等的报道,宣传最新的科技理论,推广科学技术和科技发展政策,促进科技界的学风建设,提高我国科技治学水平。当然,也利用各类科技思想、科技成就等,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

1.2传播效果

传播效果主要是信息在传播以及被受众接受的过程中所引发的社会讨论,引起的受众思想、情感等方面的变化,尤其注重受众在接受信息之后生成的情感共鸣或者由此引发的某些情绪宣泄行为。一般来说,传播效果可以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第一,通过新闻等手段进行某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思想的社会化传播,并在传播的过程中引发受众在思想、行为等方面的变化;第二,则主要指报纸、电视、广播、新媒体等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引发的社会层面的变化,如社会主体意识形态的变化,社会针对某一信息内容认知的变化等,此种情况下的传播效果可以直接表现为受众思想、行为等的变化,也可以表现为社会中某一团体或者行业发展形态的变化。

1.3科技新闻的传播效果

科技新闻的传播效果,主要指科技新闻传播者借助与科技相关的信息,如当前我国辽宁号航母下水、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升空,或者借助“大数据”思想在各行各业的渗透、多重社交平台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等科技内容的报道,帮助受众了解当前科技的发展水平,了解我国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进而也从意识领域启发受众逐步加深对当前社会发展形态的认识,促进受众思想、意识和行为的转变,促进社会=科技发展水平的提高。当然,在以往科技内容报道过程中,科技新过分严肃的态度导致大众无法全面了解当前科技发展动态,影响新闻总体传播效果。结合当前科技迅速发展、物联网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互联网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等现实,科技新闻需要从自身入手,通过更为全面、系统的科技解读,帮助受众不断深化对科学技术的认识,进而也促进科技信息的有效传播。

2科技新闻传播效果提升的参考维度

2.1传播形式

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样促进了新闻传播形式的不断变革。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其传播内容更具权威性和真实性,但是由于受时空限制较大,无法满足受众全方位了解科技信息的需要。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为科技信息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条件,但是互联网传播形式下,科技信息审核不足,容易影响受众对于科技信息正确认知的形成。

2.2传播速度

科技新闻的传播,需要及时、有效,以此来突出科技的重要性以及对社会的作用,帮助受众第一时间掌握必要的科技信息,同时也有助于提升信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提高以科学技术为依托的社会生产效率。

2.3传播规模

科技新闻的受众是全体社会成员,新闻内容的增多,新闻传播规模的扩大,能够从不同角度满足不同受众有关科技信息的接受需求,进而也在科技传播的过程中,促进科技新闻价值的发挥,提升新闻总体的传播效果。

2.4新闻价值

传播形式的多样性、传播速度的提升、传播规模的扩大,都可以作为科技新闻传播效果提升的外部条件,而新闻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依然是新闻本身的价值。因此,在组织新闻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从内容入手,进一步丰富新闻的科技含量,帮助受众在了解新闻主体内容的同时形成对科技信息的正面解读。

3提升科技新闻传播效果的路径分析

3.1贴近受众视角

贴近受众视角,即从受众角度出发,从受众心理、受众年龄、受众基本信息诉求、受众阅读习惯等角度出发,保证科技新闻报道内容与受众利益、受众心理等的贴合效果。

首先,可以利用互联网所提供的双向互动通道,关注受众对于科技新闻的讨论角度,进而选择合适的切入点组织新闻内容,更新新闻传播形式。

其次,需要对新闻进行软化处理,尤其注重明确科技内容与受众生活联系的报道。比如《经济日报》就曾利用《智能交通让出行更便捷》的报道,引发受众对于智能交通的关注,并描绘智能交通与受众生活的相关性,其“在车内了解堵车信息”等内容贴合受众的心理和生活需要,让受众在阅读的过程中真正了解和接受科技信息。

3.2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提高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首先可以从科学素养培养角度出发,即作为科技新闻工作者,需要重视对自身所报道领域前沿科技内容的敏感性,注重对不同科技新闻内容和科技信息的领悟和解读,善于从现有知识结构出发进行新型科技知识的解读和学习,保证知识体系的及时更新和完善。

其次,科技新闻的传播需要保持严谨、科学的传播态度。尤其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在新闻行业不断深化的前提下,科技新闻需要尽可能避免走入过分炒作和娱乐化的怪圈,在保证科技内容通俗性、科技新闻传播规模的同时,也注重所报道内容的严肃性。

3.3保证新闻内容真实性

网络科技时代,信息来源渠道不断增多,信息内容也各式各样,甚至有人专门利用一些专业头衔招摇撞骗,降低新闻内容的可信度和价值,影响科技新闻的传播效果。如前些年热门的“从恐龙蛋里提取Dna”“长沙陨冰”“水变油”等新闻内容的报道,严重损害了科技新闻的权威性和传播效果。

因此,为增强科技新闻的真实度,新闻生产和传播的过程中,新闻工作者需要从保证内容真实性角度入手,进行最新科技信息的解读,同时也需要进行及时的辟谣,尤其针对“猴子牧猪”等一类反科学内容,在表达出明确的反对态度的同时,也需要针对新闻具体内容做进一步解读,保证新闻价值和总体传播效果的提升。

4结论

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了科技新闻规模的不断扩大、形式不断变化和速度不断提高。而新闻的规模、形式、速度和价值,反过来同样制约科技新闻传播效果的提升。因此,在科技新闻传播的过程中,需要从受众视角出发,从提高从业人员自身素质角度出发,在保证新闻内容真实性的基础上,从生活化的角度以更软化的新闻报道形式、更全面的新闻组织和宣传方式,提升新闻的传播效果,增强新闻的总体价值。

参考文献

[1]杨扬,屈忆欣,姜婷.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探析[J].信息系统工程,2016(7):110-111.

对于科技发展的感受篇6

关键词:环境行为学;展示设计;科技馆;行为模式;空间认知

1环境行为学概述

(1)环境行为学的研究内容。环境行为学又称为环境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部分,是在心理学的基础上讨论研究环境与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学科。同时,力图通过综合多个相关学科运用相关理论、概念和方法来研究人在城市、空间、建筑中的行为活动以及人对周边环境的反应,由此反馈到城市规划和环境空间设计中,以改善人类现有的生存环境。[1]环境行为学研究可大致分为以下四部分:第一,人与环境关系的理论研究。第二,人行为的研究。第三,对感知、认识和偏好的研究。第四,空间规划设计的研究。[2]

(2)环境行为学与科技馆空间展示设计的结合。科技馆空间虽然是成年人规划设计的,但是规划设计者更应该根据科技馆的使用主体以及科普教育的目的着重考虑青少年的参与,否则将失去它存在的意义。因此,将环境行为学理论与科技馆空间展示设计研究有机结合起来,以增强科技馆空间的合理性和适用性以及交流性。根据环境行为学的基本理论,科技馆空间规划和设计者可以从满足使用主体的行为需求、心理需求和空间认知需求等方面作为切入点,对使用主体的需求增长与科技馆空间的变化发展进行综合研究,为使用主体设计和建造出能够有趣互动、主动学习意愿的科技馆空间。

(3)环境行为学对科技馆展示空间设计的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科技馆的需求不再像从前一样只是被动式的接收科普展览信息的功能,使用者更多需要的是一种人、环境、展品之间的交流互动。科技馆的主要目的是教育,在科技馆空间中参观者是有目的性和主动性地去求知,参观者如果处在一个良好的科技馆空间环境中会产生愉悦感和停留感。反之,会产生厌恶感,不想逗留,那也就失去了求知的欲望。所以基于环境行为学的科技馆展示空间设计可以通过研究参观者的心理、行为以及与环境的关系,创造出符合参观者行为需要以及认知需求的空间环境,激发参观者对知识的兴趣和渴望,同时提高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

2参观者的行为模式与空间认知研究

(1)参观者的行为模式。1)科技馆的使用主体。在不同类别的科技馆中尽管主题、规模不同,但是在各类科技馆中的各类使用者其任务却都大致相同。科技馆的主要使用者包括:参观者(个人、团队)、管理服务人员、活动组织及参与群体;其中最主要的使用者是参观者。调查发现,中国科技馆、上海科技馆等部级科技馆外地游客和团队游客较多,地方级科技馆参观者以本地青少年科普教育为主。2)参观者的行为内容。参观者在科技馆空间内的行为活动可以分为行走行为和停留行为,行走行为又可分为两种方式:目的性行走行为和漫游式行走行为。目的性行走的行走目的明确,行走路线接近直线,漫游式行走没有明确的目标,行走路线自由多变,受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参观者的停留行为包括:参观空间和展品、视听、休息等候、打电话和交谈、摄影拍照等多种行为内容。3)参观者的行为特点。科技馆参观者的行为特点具有:第一,流动性,参观者在科技馆空间内的活动具有很强的流动性,设计者可以根据各个知识展区的内容规划整个空间,使其具有固定的流动方向。第二,多样性,参观者在科技馆空间内的活动是随各个展区内容的多样化而形成丰富多样的。例如,行走、观览、视听、实验剧场、交互、拍照、休息等等。第三,交流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参观者更注重与人、展品、环境之间的交流互动。[3]

(2)参观者的心理需求。参观者的心理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开放性需求,开放是指人人都可以到达的并使用的一种状态,即空间可以方便进出,并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第二,公平性需求,科技馆空间始终处于一种共享的状态,人与人之间皆可以平等使用,环境能给参观者传达一种可以进入和使用的心理感受,而不应有其他的限制。第三,交流性需求,由于人们对交流的渴望以及信息的传播需要,科技馆应发挥其空间优势,促进人与人、人与展品、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交流,这主要体现在其空间尺度,人流组织,视线、声音控制和环境氛围的营造上。第四,人性化需求,我们通常所说的设计人性化、设计“以人为本”就是说设计的核心是人,所有的设计其实都是针对人类的各种需要展开的,这也是设计本源的回归。[3]

3基于环境行为学的科技馆展示的设计原则

(1)最佳刺激度原则。刺激来自环境之中,人们通过感知环境中的刺激,来获取信息。不同的人对不同的刺激有不同的反应,参观者在大范围的刺激中自动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也自动屏蔽掉对自己无用的信息。这就要求设计者针对使用主体在展区环境中对功能分区、空间形式、材料、互动界面、灯光可能做出的反应与需求,掌握其最佳刺激度进行思考。

(2)最佳信息感知度原则。信息感知是指人们在某个环境中感知到的信息都是不一样的,参观者由于其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对科技馆的感知度也不一样,并且参观者的感知度是过去的经验在脑海中汇聚修正的结果,这也使每个人对每一个主题展区的兴趣程度不同。当环境中的信息量大,负荷高,环境中的信息量少,负荷就低。负荷度降低,疲劳度也降低,参观者便会从中获得更多的信息,

(3)舒适参与性原则。在科技馆参观过程中,参观者的参与性直接体现其价值,这里参与性是指参观者通过环境与展品互动交流获取知识信息。由于馆内各展区知识内容的多样化,疲劳感和烦躁感会经常让参观者产生烦闷的情绪,舒适性参与就是让参观者有一个舒适惬意的交流环境。这就要求设计者从参观者的心理行为变化为出发点研究科技馆的人性化、功能性以及舒适性,对展示环境进行连续性规划设计,对展品进行人性化设计,从而使人、展品、环境得到和谐统一。

4总结

科技馆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环境越来越多地被不同层次的需求者广泛使用着,设计者只有从参观者的角度出发,深入了解分析参观者的心理、行为以及与环境的需求,结合一定的设计原则来指导科技馆展示设计规划,避免流于形式的表面美感追求以及呆板单调地展示科普教育知识,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科技馆展示环境的质量及实现科普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mooReGt.newdirectionsforenVironment-behaViorresearchinarchitecture.architecturalresearch[Z].newYork:VannostrandReinh01d,1984:95-112.

对于科技发展的感受篇7

【关键词】数字化;环境艺术设计;“五感”要素

进入2l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以新媒体、数字影像、CG特效、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内容创作行业已经成为当代知识经济的主流核心产业,数字技术的崛起也宣称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在言必称高科技的今天,环境艺术设计这一成熟的学科,也需要在已然枝繁叶茂的老树上开出新花,紧紧的跟上时代的脚步。环境艺术设计的初衷是为城市生活中的人们提供具有归属感、安全、美观的城市空间,为人类提供一个诗意的栖居场所。数字时代下的环境艺术设计有了更丰富的内容和表现空间。

在数字时代的背景下,在知识型社会的推动下,环境艺术设计已经不仅仅把自己框定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也不再是人们眼中狭义的二维空间设计,它超出了视觉的唯一性,向“五感”之美进行有效的发展和推动。所谓“五感”,即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这五种基本的人体器官感觉。

原研哉先生在《设计中的设计》一书中提出“五感”的领域一说,他认为设计信息不实无机质数据的堆积,而是“人类五官感觉所能提供的丰富情趣知觉对象物得情感体验”,通过五感可以建立人于设计间的有效沟通。数字科技改变了这五种官感的传统界限,扩大了设计外延,也提升了设计受众感官的感受性。

一、视觉感受的延伸

在“五感”之中,视觉是最为直接的感官,当代美国德裔艺术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指出:“视知觉具有思维的一切本领。”[1]在对设计作品的整体效果的评估中百分之七十五来自于视觉。视觉自身具有的张力往往能强化设计的视觉冲击力,提升设计创意的震撼力,增强设计表达形式语言的解说力。视觉有助于快速而有效的对设计受众进行信息传播和设计沟通,赋予设计更丰富、更深邃的艺术魅力。

随着数字化介入到设计中来,新的形式及概念的提出使得许多作品已经不满足于单一的视觉化表现,也从二维的空间里解放出来,逐步向三维和四维的空间去延展。设计表达也通过裸眼3D技术、4D技术,全息影像等技术,能更加准确,清晰的将设计以最接近实体的方式表现出来,设计表达方式得到了延伸。其中四维设计是在建筑三维空间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时间轴度量的第四度来协助完成建筑的设计与建造,也就是在计算机上用4D模型再现建筑的建造过程。这在大型建筑尤其是异性建筑的建设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对于及时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很大的帮助。数字时代下,设计师的工作正由计算机辅助设计变为计算机主导设计。从设计草图到计算机出图,无论是autoCaD图纸还是效果图都能方便的在网络上传输、修改,信息传递及时、方便,效果逼真。例如,环境艺术三维设计软件SketchUp,配合vary使用就能“所见即所得”不需要复杂的渲染和硬件支撑就能得到效果。全息影像技术在建筑外观上的运用,使建筑在夜晚可以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景观设计中近年来较流行的水幕、纱幕技术亦是利用高科技创造出的视觉神话。

二、触觉感受的延伸

触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心理学中研究的触觉是狭义的,是指皮肤受到客观物体的刺激而引起的一种感觉。广义则包括压觉、振动觉和温度觉等等。人的触觉能感知材料、纹路、温度、软硬程度、震动等,这便形成了我们对事物的多元化认知。触觉设计以体验为向导,将受众融入设计,从中获得审美体验,是根据人类的触觉体验进行的设计。触觉设计更多的是人们对不同材料触摸时心理上的感觉,这种感觉更为细腻和微妙,因此更容易打动人心。

材质和肌理的运用便能很好的的运用到触觉当中,从而为设计提供更为多样性的体验和感受。同时,触觉当中也有视觉化的体现,如材质的样式,肌理的纹路,这些种类多样性的东西若能有效的运用到设计里,不仅能提供视觉体验上的新意,也能让触觉深入到人的心理,从而使设计更具感染力。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获得者让・努维尔设计的阿拉伯世界中心,墙面外部是玻璃幕墙,幕墙后面是不锈钢的方格构架,构架上有数百个一米见方的金属图案,这些图案组合起来是阿拉伯清真寺的图案。而这些图案全都是用作遮光窗帘的光敏镜头,这些镜头上面有非常精巧的电子设备,通过光敏传导器来控制“镜头”的开合,镜头的张合完全与光照的强弱程度相关,因此它不仅是有阿拉伯文化图案肌理的外墙更是一个全自动的电子遮光幕墙。这个高科技的产物最终抓人的不是图像化的表象,而是其在技术帮助下肌理的触感触碰到了观者的心灵引发涟漪般的共鸣。

数字时代,触控技术,触屏、热感等技术推动了人机交互的发展,同时也为室内智能设计提供了可能,将人机交互体验推升至一个新的高度。只是手指轻触便能轻松改变环境,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三、听觉感受的延伸

无可否认,信息化的今天,新媒体为设计提供更为便捷和有效的途径对信息进行传播。其中,听觉作为声音的感知器官,也在设计领域里发展着炙手可热的功效。听觉刺激在公众头脑中产生的记忆和视觉相比毫不逊色,而且一旦和视觉识别相结合,将会产生更持久有效的记忆,声音的传播手段相比图像也更具灵活性和广泛性。语音识别技术扩大了公共空间的信息接收受众范围,也推动了无障碍设计的发展。

建筑界的女魔头扎哈・哈迪德的建筑设计曾经以“纸上谈兵”著称,其设计大胆、前卫,设计的造型往往都在挑战建筑材料的物理属性,为结构力学计算增加了重重困难,现在运用电脑虚拟技术可以在方案的事实过程中探讨、完善和深化方案,为方案的可行性提供支持。已完工的扎哈的设计――广州歌剧院流线型的外观为音乐厅享受音乐的功能设置了障碍,为了取得良好的声学效果,在3D模拟技术的帮助下,通过计算机调试找到了利用建筑本身作为音乐厅的扩音器。座椅和不规则的墙面都通过计算机的调试和现场数字音响的协同,最终为人们提供了超级听觉盛宴。

四、嗅觉和味觉的延伸

嗅觉是一种远感,味觉是一种近感。二者是鼻子与嘴的关联,二者相通则能更为有效的发挥作用。真实的嗅觉和味觉能更直接、更快速地将信息传递给受众。数字化时代能通过虚拟的嗅觉和味觉体验提升设计受众在环境中的愉悦感,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二者在现代设计中发挥着各自的特色和功效,为设计的形式增添的不少的新意,让设计在某些限制下能够更加多样性的发展,从而使设计之间没有界限,更加单纯。

基于数字时代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借助环境意向表达文化,传递信息,其进步也有赖于各相关学科的支持。图像性设计符号的设计功能开始大展拳脚,运用数字时代的伟大成果将设计的“五感”要素外延扩大,增强五感的感受性,推动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对话,将环境艺术设计发展为无界限设计,并为环境艺术设计要素的发展指明方向。

对于科技发展的感受篇8

[关键词]科教节目传播内容策略

90年代以后,中国的科学传播观逐渐与世界接轨,先进的科学传播理念普遍被科学传播工作者、媒体工作者、公众所接受。许多电视科教节目开始注意到虚实并存,开始关怀人、人类的心灵、情感、发展、生存等。据2007年全国科教栏目调查报告显示:在科教栏目的主题分布上,自然科学类的科教栏目中,农业占22.22%,信息技术和航空航天各占18.52%,生物技术占19.75%,传统的医药健康和地理健康均占28.40%;而人文科教栏目已经成为科教栏目的一个新的热点,占科教栏目总数的33.33%。然而,我国科教节目在摒弃传统科普理念、接受新的科学传播理念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节目制作经费少、节目推广和运作机制不完善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致使我国科教节目的传播内容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节目雷同,诸如狮虎情缘、怪胎畸形、疑难杂症等同类型的节目频频出现在不同的科教栏目中;不少科教栏目在选题上纷纷走向猎奇、怪异、探秘、惊悚。这样的选题思路,很难说真正做到广泛地、全面地传播科学知识。由此还带出,在节目的播出过程中,主持人常常采取主观臆断,下一些似是而非的结论,甚至让受众感觉受到愚弄,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也难觅踪影。面对这样一些问题,笔者以为,在当代科学传播内容上,科教节目应重视以下两方面的问题,才有助于人的科学素质的全面提高,实现科教节目的功能和价值。

一、重视科教节目中科技精英文化与科技大众文化的分离与互补

科学文化与其他文化类型一样,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它会以不同的、多样的姿态出现。在现代工业文明社会里,科学传播领域里始终存在着科技精英文化与科技大众文化的区别。

科技精英文化是由科技精英阶层(或称作科技知识分子)创造的,主要在科技知识分子之间传播、交流。科技精英文化的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指较高深、抽象、专业性强的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另一部分科技精英文化内容还包括,“与科学家的精神气质密切相关的:普遍性、竞争性、公有性、无私利性和合理的怀疑性。这些都被纳入科技精英文化的文化圈中”,体现了科学活动的基本精神气质,充满人文关怀,意义追求。对科技精英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总体上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而对第一部分科技精英文化内容的理解,还必须具备相应或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从这个角度来说,科技精英文化总是显得高高在上,很难直达普通民众阶层。而科技精英文化的另一部分内容,关注人的心灵和精神家园,提升人的情操和价值追求。对这一部分内容的理解当然也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但它更具有较强的普遍实用性,尤其考虑到现代人整体文化素质较高,普遍易于接受;同时,人类需要进步和超越,不断地向着崇高、积极、理性前进。因此,对这部分内容的传播和交流,不仅不能局限在科技精英阶层,而且应怀着撒向人间都是爱的博爱精神,广泛地向普通民众传播和交流。

科技大众文化是属于现代大众文化的一支。它与大众文化的一般特性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即在传播形式上存在着模式化、类型化、标准化、复制性、包装性;传播对象面向全体大众;追求消费性的娱乐功能,以满足大众感官的娱乐刺激,引领大众的世俗消费。不过,科技大众文化自有它独特的品格,尤其在科技大众文化的传播内容上,它并不完全等同于其他类型的大众文化。它在满足大众娱乐、消费的同时,并不是稍纵即逝的、无深度的平面文化。虽然它没有科技精英文化那样强烈的拯物济世的古道热情,但它总是告诉我们关于世界和人生,关于古代、现代和未来这些与人之生存密切相关的信息。科技大众文化更不具备大众文化的批评者所论及的“大众文化提供的文本,供人消费而不供人阐释,供人娱乐而不供人判断。它们华丽丰富,但又一无所有……他们得到的往往是生理或心理的宣泄和满足,而遗忘了意义和生存本身。”科技大众文化则恰恰相反,当人们阅读一部科技大众读物,或收听科技大众广播,或沉醉于科教影视节目时,往往被神奇的科技所陶醉,思绪或驰骋于广袤的太空,或遨游于深邃的大海,由此产生对科学的痴迷和热爱。《小灵通漫游记》、《星球大战》、《DiSCoVeRY》等,这些风行一时的科技大众读物和影视节目,都曾经激起无数青少年对科学心向往之,从而走上科学的探索之路。

电视的介入,使得科学文化的传播形式更加通俗、形象,加速了科学的大众化进程。不过,首先应认识到,电视虽然是最具大众性的“大众媒介”,但它的作用绝不止于对大众文化的传播。其次还应认识到,在电视传媒中,科技精英文化和科技大众文化绝不是彼此对立的,相反科技精英文化和科技大众文化是既分离又互补。在内容的处理上,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对科技精英文化去专业化、去高深化,努力走向科技大众文化。科技精英文化借助电视媒介向大众传播时,必须大胆舍弃其中过分专业性的、高深的内容,找到与观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部分,或者观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内容。当代先进的高端科技,对于非专业人员来说,无疑属于科技精英文化。而这些科技精英文化其实又无时不与人类以及个体的生命发生着联系,最起码对科技信息、科技发展动态的掌握和了解,可以让现代人感到自己紧跟时代的步伐。那么,在对广大电视观众阐释高新科学技术知识时,就只能是点到为止,让观众知其然,而不必知其所以然。

2.科技大众文化并不是无内容的平面化,而应重视其内容的实用性、生活性、服务性、常识性。如《科技博览》栏目制作的节目《睡梦杀手》、《陌生者来访》等,《百家讲坛》栏目播出的《化学与人类健康》、《绿色食品与人类健康》等,《健康之路》栏目播出的《明辨咳嗽》、《温暖过冬》等节目,都把镜头聚焦在一些日常的、实用性较强的科学常识上,内容贴近观众的实际生活,体现科教节目对人们生活的指导性和服务性,因而自然引发了人们的收视兴趣。

3.科技大众文化应融入科技精英文化的精神内核。即在传播实用性、生活性、服务性、常识性的科技知识的同时,注入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体现科学的基本精神气质。这才是科教节目最具生气的根本所在。国际上优秀的科教节目《原来如此》,内容往往取材于生活,取材于我们司空见惯的现象,知识含量并不高深精尖,制作者尤为重视向受众揭示获取科学知识的过程,在不经意之间就培养了受众科学的求真、探索、怀疑精神。

4.科技精英文化走向世俗化。对于一些专业性很强的科技精英文化,寻找那些虽然不实用,但为普通大众感兴趣的内容,而大众最感兴趣的就是关于人类、自然的前世今生的许多未解之谜。国际上优秀的大型科教节目《DiSCoVeRY》、《国家地理》最擅长这方面的选题。这两年,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探索发现》、《走近科学》栏目,都在这类选题上作了许多节目,收视率明显上升,带动了受众对科教节目、对科学的极大关注。

二、重视传播内容的人文内涵

科学从来都离不开人文。科学文化的内核:科学精神,就是求真务实的人文精神。正如沈致远先生所说:“科学好比是一艘在雾海中夜航的轮船,需要人文来导航。科学越发达,航船越大,速度也越快,如果缺乏正确的航向,就更容易触礁。”就电视科教节目来说,电视最易于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具象化,对于传播抽象的人文内涵是十分有利的;而人文内涵的注入又可以使节目变得有血有肉,耐人寻味。从以下几个方面选材,即能体现科教节目的人文内涵。

1.选取富有情感性的素材。

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尊重人。而尊重人的情感,满足人的情感需要,又是尊重人的最基本表现。就电视受众来说,收看电视的目的之一,就是满足他们的情感需要。无论是什么类型的电视,只要能激起他们的情感共鸣,都容易激发他们的收视兴趣。科教节目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类高尚情感。首先,科学家的情感是深厚丰富的。科学家在对知识、真理的执著追求过程中,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历经了无数的坎坷、艰辛,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这里面凝聚着丰富复杂的情感。有人类普遍的亲情、友情,更有对科学事业的无限热爱,甚至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其次,关于动物、植物的自然题材中,尤其是动物,有着许多与人类相似的情感。

2.选取富有科技消费性、时尚性的素材。

现代科技给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产品,满足人们各方面的消费需要。现代社会人的科技消费需要已经变成了一种基本的物质需要,人们迫切需要关于汽车、美容、食品、手机、家电、电脑等方面的科技消费性、时尚性的知识和信息。科技的形象不再是严肃、崇高、神圣,而是变得时尚、可亲,与大众处于同一平等的地位。电视则是提供科技消费性、时尚性需要的窗口。科教节目及时传递那些富有消费性、时尚性的科技知识,就是体现了对现代人生活质量的迫切关注,也是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

3.选取与人、人类的生存、发展有关的素材。

首先,人文精神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重视个体人的生命,关注人的健康。这一点,在我国电视科教节目中向来是做得比较多、比较好的。其次,对人的尊重,还在于帮助人们生存下去,生活得更好。提供一些劳动就业技能、致富信息,无疑是科教节目应有之义。农业科教节目一直是用来提升农民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多年来向农民传播了大量的农业实用技术知识,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发挥了重大作用。今天,在新形势下,大量农民工涌进城,如何帮助他们学习新的知识技能,科教节目也是可以对此探索的。最后,人类社会的整体生存、发展更是我们普遍的人文情怀。一个人如果只关注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而不顾及他人和社会的生存、发展,那么他肯定是不道德的。我国的科普以前比较忽略环境、生态这一类人文科技素材的传播,因此,我们的环境、生态意识较差,科教电视在这方面大有可为,应努力开掘富有生态化、和谐化的题材。

参考文献:

[1]李琦:《试析电视科技传播中两种文化的冲突与沟通》、《电视研究》2003年第5期

对于科技发展的感受篇9

关键词:新媒体;视觉传达;推广

一、新媒体的概念

在当今的文化艺术界和传媒领域,专家们对新媒体这一新兴的技术定义不一,如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而上海戏剧学院新媒体领域陈永东副教授则认为:“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媒体及各种应用形式,新媒体目前主要互联网媒体、掌上媒体、数字互动媒体、车载移动媒体、户外媒体及新媒体艺术等。”虽然新媒体时至今日仍没有被清晰化、准确化的定义,但是我们在文化艺术界和传媒领域中里可以通俗的将它理解为:新媒体中的“新”字绝对是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相较之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优势是更具有互动性,这种互动形式可以通过网络、数字、移动、无线通信等技术取得,也可以是受众通过数字电视机或自媒体电脑、手机等终端来体验人与机器的互动、人与人的互动。新媒体是一种新兴的视觉传达手段与表达方式。

二、新媒体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技术正润物细无声般的对“视觉传术设计“产生着日新月异的影响。最早的“视觉传达设计”主要为平面的招贴宣传画。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到来,大量的商业商品信息需要传播,使得我国的视觉传达设计得到迅猛的发展,但这一时期的“视觉传达设计”带有相当强烈的传统的工艺美术的印迹,而且传播媒介也局限于产品包装、平面的招贴宣传画,并未真正走进和融入人民的生活之中,与受众进行有效的互动。21世纪的到来,科技的进步使得新媒体化的“视觉传达设计”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与受众真正的进行了沟通与互动。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新媒体技术正在利用网络数字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手机、计算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着各类信息以及娱乐服务等传播。新媒体影响并改变了“视觉传达设计”原有的单调的报刊、广播、宣传画等传统媒体传播形式,使“视觉传达设计”向科技化、数字化、便携化迅速迈进。从视觉传达属性和功能方面来看,新媒体的出现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视觉传达的功能性被发挥到极致,并被赋予了更新的含义。从大众角度考虑,人体通过听觉或者触觉都会更加具有真实性的证实视觉所接收到的事物,同时也增加了一定的互动性乐趣。特别是在目前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在我们视时间如珍宝的时代,我们会被动的接受大量的信息,但却没有大量的时间仔细的阅读与消化所接受的信息。所以声音和视频的结合,就更容易达到有效的传达信息的目的。声音和视频相结合的传输,也将会更有效的帮助人们去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识别与记忆,进而达到体验的目的。可以说,具有声音的画面和文字更具加生动与丰富,具有层次感。从设计方面来看,新媒体的出现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新媒体出现后的“视觉传达设计”在考虑画面构图、视觉美感、版式和谐等问题的同时,更要关注视觉传播的互动性效果,它能否为受众所接受。在当今这个科技大爆发的时代,艺术设计已不再是独立的存在,而应该与数字化科学技术进行有机的融合。合理运用新兴的科学技术将信息准确、快速的传递给受众,并即时的接收到受众的反馈信息。只有如此,视觉传达设计才能得到更深、更远的发展。

三、新媒体发展下视觉传达设计对运动品牌的推广作用

对于科技发展的感受篇10

一、学校科技教育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相结合的行动研究

科技活动是学生喜爱的学校活动,是学生容易接受的一种教育形式。如果学校科技教育工作者注重设计科技活动与培养社会责任感结合,使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意识,促使学生养成使创新更好地造福于人类社会的责任心。

小学教育应关注社会发展中公民必备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小学科技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两者结合,从学校科技活动的设计、开展和实践,探讨研究科技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方法,以丰富科技教育的高度和层次。

(一)活动设计的方向和方法

1.关注社会生活,把当前发生的违背社会责任感的科技创新事件放入科技教育宣传活动中,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借助创新案例对社会的消极影响分析,引起学生对从事科技创新活动应承担社会责任的关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社会责任知识,清楚公民应承担哪些(创新者)社会责任、如何承担社会责任。例如:塑料袋这一创新产品,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却成为白色污染的罪魁祸首;瘦肉精、美味剂等创新成果虽然满足了人们对美味的追求,却成为生命健康的隐形杀手等。案例教育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个人承担社会责任的重大意义,树立社会责任意识。通过形式多样的“公民社会责任知识普及宣传活动”、“科技创新与人类生活科普活动”等,宣传普及社会责任知识,使社会责任意识成为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基本意识和规范,发挥校园文化活动在公民社会责任教育中的潜移默化作用。

2.对影响社会正常秩序、危害人们健康的科技创新案例进行实证调查研究。

针对社会不法分子造假商品危险人们身体健康的事例向学生进行宣传教育,组织学生了解讨论,进行科学调查活动,撰写科学小论文。

如苏丹红事件,组织学生进行食品添加剂调查活动。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提出食品添加剂是否都是有毒的,在选择食物时有什么标准;到超市查看食物包装袋上的信息,对销售人员和顾客进行访谈,了解人们对食物添加剂的认识;对学校同学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同学对零食中添加剂的知晓状况;分析数据,撰写调查报告;展示成果,把科学研究过程、数据、图表、结论、建议制作成展板,展示在学校校园广而告之。学生有了深刻认知,自觉形成不危害社会的思想观念,社会责任心自然形成。

3.关注网络的有关信息,把未经证实的说法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做流言终结者,从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不轻易散播流言的社会责任心。

网络时代信息量大、种类繁多,涉及生活内容非常多,传播速度快,最受到人们关注。但这些信息五花八门、很多都未经验证,还有人别有用心散播流言。如果养成不经验证就轻信并继续散播的习惯,就是对自己和他人不负责任的行为,也就是缺乏社会责任感。

流言“转基因黄豆不能发芽,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有害”。四年级科学生命单元研究种子发芽的条件,全年级同学使用同一批转基因黄豆种子,控制同样的生长环境。实验结果是大部分都发芽了,验证了这一流言。流言“wiFi信号影响植物种子萌发,对人体有害”。学生对照条件进行了模拟实验,在严格控制wiFi条件下对比多组实验对象,结论是,wiFi对植物种子萌发没有影响。

学生在活动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关注社会的习惯,也懂得不轻易散步流言就是有社会责任感的行为。

(二)开展团队科技活动

举行团体科技活动,培养团结协作、互助互爱的团队精神;邀请家长参与,在科技活动中增进亲子感情,解决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对他人不够关注和关心的问题。成立“科技创新”、“爱迪生小发明”、“创意机器人”、“观鸟社”、“观植物活动”、“创意电脑小板报”、“电脑动画”、“模型”、“科普剧团”等科技活动社团。学生在社团主题活动中获得团队交流、建立关心他人、团队协作的精神,增进社会责任感形成。

二、学校科技教育对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实践的成效

经过多年实践,协和小学科技教育取得优异成绩,2014年11月被评为广东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2015年2月被评为广东省中小学科技教育特色学校。跟踪学生的表现和发展,发现积极参与科技活动的学生具有全面发展、团结协作、社会责任感强的特征。

学生在观鸟活动中懂得保护生命、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能自觉遵守社会公约,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谴责。如2015年4月,观鸟社师生对流花湖公园花工破坏黑水鸡巢,偷鸟蛋的行为与公园管理处交涉,和广州电视台新闻频道、信息时报记者一起声讨,呼吁社会公众对保护鸟类,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应。2015年6月,和流花湖公园管理处联合举办了公园爱鸟护鸟宣传活动,学生精心准备了印有爱鸟标语的扇子给现场游客小朋友涂色并赠送,现场讲解鸟类知识,用望远镜观察和欣赏鸟类形态和活动,受到游客欢迎。2016年5月,流花湖公园艺术展馆展出师生家长的观鸟文章和摄影作品,供游客欣赏和宣传保护鸟类。

涂益佳同学参加广州市“科技小达人”电视大赛获二等奖,展示的项目《论协和校园的生态环境和鸟类生存状况研究》和发明作品《方便寻找的近视眼镜》,研究来自对鸟类的喜爱与对其生存环境的关注,对高度近视的妈妈经常取下眼镜找不到的关心。

郁凌峰同学以学校开展的“流言终结者”科学探究活动中关注的《卧室里有杀手吗?――wiFi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项目获得市“科技小达人”电视大赛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