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品质文化和品质意识的理解十篇品质文化和品质意识的理解十篇

品质文化和品质意识的理解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7:14

品质文化和品质意识的理解篇1

【关键词】高中政治质量教育质量安全

2012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明确指出:质量发展是兴国之道、强国之策。质量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关系可持续发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形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公民在质量意识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近乎真实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质量管理、质量创新、质量标准、质量观念、质量监督等方面的知识,从而建立起全面的质量知识体系和树立全面的质量意识。

“质量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这对于从小树立学生正确的质量观念,提高全社会的质量安全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质量诚信意识的淡漠严重制约着我国目前经济社会的发展,质量环境不尽如人意,一旦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观受到冲击,危害的不仅是社会道德,甚至会导致整个社会质量意识的瓦解。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质量教育,要注重内在价值观念的引导和外在质量意识的行动,帮助学生建立起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的价值体系。

第一,将质量教育与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树立质量兴国意识。

同志曾经强调:“经济增长质量和产品质量关系可持续发展,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形象。”质量是民生幸福的基本保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实力的显著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质量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明确了质量在改革开放中的战略地位。国家质检总局2013年上半年共抽查43种3487家企业生产的3639批次产品,批次抽样合格率为88.9%。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受制于薄弱的质量发展整体基础,依然存在着忽视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益的现象。产品仍然存在着技术含量、附加值较低,假冒伪劣产品较多的状况,有些假冒伪劣产品甚至远销海外,不仅严重影响到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而且严重损害党、国家和民族的形象。因此,除了增强企业的质量意识外,还要从政府、法律、经济、教育等各个领域加强质量兴国教育,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质量教育知识体系、管理体系和监督体系。国家必须将自主创新贯穿于质量科技、质量文化、质量管理、质量监管等质量发展的各个领域,走中国特色的质量发展道路。

例如,在讲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这一框时,我引用了这样一段材料:2013年,全国质检系统紧紧抓住重点问题、重点企业、重点环节、重点地区整治质量安全问题。仅在以酒类为重点组织的食品打假行动中,全国就共检查酒类生产企业10997家,查处酒类案件1681起,查获假酒货值11.16亿元。2013年将继续强化对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国门安全等工作的重点监管,围绕食品、有机产品、农资、建材、汽配、化妆品、家电下乡产品等开展专项打假行动,同时还将探索建立长效机制。接着设问:结合材料,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角度,分析我国质检系统高度重视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哲学依据。在这个问题中,既涉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又涉及如何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国家重视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是“以人为本”的质量发展的价值导向的体现,也是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此外,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还可以结合国家质量标准建设讲解科学发展观,结合相关产品的市场监管讲解政府的性质和职能,结合我国出口产品形势讲解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结合食品安全立法讲解全国人大的性质和职能,结合全国“质量月”活动情况讲解意识的作用或文化的作用等等。从这些具体质量安全事件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勾勒出我国实施质量兴国的具体措施和宏伟蓝图,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进一步从国家改革开放的大局出发认识到质量兴国的重要性。

第二,将质量教育与诚信体系建设相结合,树立质量管理意识。

国务院颁布实施的《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必须将“诚实守信、持续改进、创新发展、追求卓越的质量精神”转化为社会成员自觉的行为准则,要“努力形成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企业要通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在市场上形成本企业的竞争优势。公司是否诚信经营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诚信守法作为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是企业应有的底线,是良好市场秩序和经济繁荣的重要基础,对于我国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企业来讲,企业不仅要充分认识诚信经营、守法经营的重要性,而且要充分明确企业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社会责任。国家应该发挥市场调节作用,要努力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社会风尚。

例如,在讲解《公司的经营》这一框时,我引用了这样一段材料:海尔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白色家电制造商、中国最具价值品牌。2012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1631亿元,在全球17个国家拥有8万多名员工,海尔的用户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尔品牌和市场拓展是基于其开放式的自主创新体系的支持,截至2012年底,海尔累计申请专利13952项,获得授权专利8987项,累计提报77项国际标准提案,其中27项已经实施,是中国申请专利和提报国际标准最多的家电企业。公司的洗净即停洗衣机、即插即热防电墙热水器、法式对开门冰箱、宝蓝高清流媒体电视等新产品不断提升着我们的生活品质。同时,海尔坚定“名牌战略”的发展道路,质量是海尔的生存之本,而高标准、精细化、零缺陷则是海尔产品质量不倒的基石。为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服务,海尔集团通过打造营销网、虚网、物流网、服务网四网融合的竞争力,为用户“24小时按约送达、送装一体”,提供虚实融合的最佳体验。接着设问:请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海尔的成功对公司的经营来说有什么启示?这段材料描述了海尔集团的发展现状,还涉及海尔集团的自主创新、名牌战略、客户服务等因素,学生结合教材知识和背景材料不仅能够从经营战略、自主创新、信誉和形象等角度来进行分析和掌握重点知识,而且能够从案例中感悟企业诚信守法经营、加强质量管理能够带来的现实利益,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了解社会现实,培养其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此外,还可以结合假冒伪劣产品讲解商品的基本属性或规范市场秩序、结合侵权盗版行为讲解市场调节的弊端和治理、结合企业的自主创新讲解创新的作用、结合企业质量文化建设讲解文化的作用等。通过翔实丰富的素材案例的展示,创设近乎真实生活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利用原有知识来同化新知识,从而实现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并从中进一步感悟诚信守法是立人之本、立企之基、立业之路。

第三,将质量教育与科学发展理念相结合,树立质量安全意识。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人都会产生安全感的欲望、自由的欲望、防御实力的欲望。安全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只有满足了这个需求,才有可能实现更高层次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讲,维护了质量安全,也就是维护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质量发展必须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质量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安全是健康的基础,质量是安全的基础。质量安全是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这不仅要求企业要诚信守法经营,严格质量安全管理,而且政府要督促企业落实质量安全责任,加强市场安全监管和风险管理,提高科学处理质量安全事件的能力。

例如,在讲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框时,我引用了这样一段材料:近年来,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在我国接二连三地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民生的大事,且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健美猪”“染色馒头”“塑化剂饮料”“地沟油”“金黄色葡萄球菌水饺”“蒙牛涉癌门”……这些话题无不一次次触动着人们的神经。然而2012年,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依然不容忽视,近期的老酸奶、果冻、问题胶囊、立顿茶包、问题蜜饯等食品安全问题无一不引起我们的关注。针对食品安全问题,我国将通过深化食品安全治理整顿、加强食品安全监督执法、夯实食品安全监管基础、落实食品安全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等措施来促进食品安全水平不断提高。接着设问:(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分析为什么要特别强调提高食品质量安全。(2)从经济生活角度看,如何解决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系百姓的生命健康,更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对于第一问,引导学生从商品的基本属性、国民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生产经营角度来进行分析,对于第二问,则逐步引导学生多维度地从企业的生产经营、国家的宏观调控和消费者的依法维权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这些分析,不仅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食品安全问题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危害,更能从更深层次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能进一步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将质量教育与学生现实生活相结合,树立质量文化观念。

中学生作为社会消费主体,他们的衣、食、住、用、行等日常生活与质量安全紧密相关。这就需要通过学习充分了解产品质量的基本含义,了解产品安全的基本知识、质量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产品质量标准的运用。如购买商品时要仔细查看商品的质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相关认证标准等项目。在日常消费纠纷中,中学生被侵权最多的是在日常生活用品和消费类电子产品方面,主要表现为产品质量低劣、虚假宣传、售后服务差等。但是中学生消费维权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差,已成为消费安全的弱势群体。因而在进行教育时需要加强质量法律方面的宣传教育,帮助中学生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作为未来的新时代劳动者,学生应树立正确的质量观,课堂教学必须通过讲解质量意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的生动事例,帮助学生树立质量意识,培养学生做事认真负责的态度。

例如,在讲解《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框时,我引用了这样一段材料:“白色污染”主要指白色的发泡塑料饭盒、各种塑料袋、农用地膜等给环境造成的污染。它有侵占土地、污染空气、污染水体、火灾隐患等危害,由于其不易回收、难以降解,易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已对白色污染问题开始逐步加强管理,但是由于法律法规欠缺、经济政策缺乏、管理工作不严、环保意识淡薄等问题,白色污染问题依然严峻。塑料包装食品满足了方便卫生的需求,全面进入学生的生活,校园已成为白色污染的聚集地之一。接着设问:(1)中学生应该如何对待塑料包装食品?(2)绿色消费已经成为国家倡导的消费观念,为什么要崇尚绿色消费?(3)请你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提出建议。这是一道具有一定综合性的开放性试题,本题围绕生活中极为常见的“白色污染”切入,围绕绿色消费的理念要求学生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认识,从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产者的环保意识、绿色产业发展、人民的生命健康等角度,要崇尚绿色消费,同时从企业绿色生产、国家的宏观调控和消费引导、消费者的绿色消费理念树立等角度,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此外,还可以结合家庭消费了解选购商品的一般知识、结合商家侵权事例讲解中学生消费维权、结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讲解消费的作用、结合企业质量创新事例讲解公司经营成功因素等对学生加强质量文化的教育,引导学生在日常消费行为和未来社会劳动中树立质量意识,从而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消费权益和未来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可见,高中政治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质量教育,从现实来看将进一步提高中生参与现在消费生活和未来经济生活的能力,提升中学生的质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从长远来看加强质量教育也有利于进一步坚持以质取胜、建设质量强国的理念,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胡立彪.把质量种子播撒在孩子心中[J].中国品牌,2012(4).

品质文化和品质意识的理解篇2

论文摘要:企业质量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相对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企业质量文化建设基本上还处于起步阶段,落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吸收国外成功企业的优秀质量文化成果,总结我国先进企业建设质量文化的典型经验,创造出符合我国企业实际的开拓型企业质量文化显得非常迫切。

近年来,我国产品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名优产品不断涌现,一些产品已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但是产品质量问题还相当严重,不容忽视。纵观世界各国,搞质量的规律大同小异,但成效差异很大,其中的奥妙和关键就在于是否建立了先进的质量文化。有什么样的质量文化,就必然反映出有什么样的质量现状。质量文化的高低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甚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几十年来,由于我国各级政府、社团及企业的共同推动,通过制订、实施《产品质量法》、《质量振兴纲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使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普遍提高,涌现了一大批优秀企业和优质名牌产品。然而,在质量文化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企业质量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员工质量意识淡薄

员工质量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员工的观念落后,缺乏群体意识,缺乏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大质量观念、不能充分理解质量文化对企业的重要性,无法从企业的高度来看待质量文化,而是仅仅以个人的角度来定义质量文化。其二,企业没有树立适合本企业的质量价值观,企业所树立的质量价值观,没能充分考虑员工的利益、愿望、执行能力和工作动力等条件,从而使员工无法理解企业的质量观念,导致企业员工质量观念淡薄。

(二)质量管理理论研究与应用相对落后

自企业质量文化在中国得到重视至今,在理论研究方面,我们几乎在别人后边爬行,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这固然没有错,问题在于我们只讲引进,不对其进行消化,从而导致我们只学到皮毛,而不得其理论精髓,引进的理论也很难取得真正的成效。

(三)质量文化得不到战略层的高度重视,宣传推广不力

质量文化要落到实处,这就需要得到企业战略层上的高度重视。近年来,质量文化建设在中国企业得到的重视不够,究其原因,主要就是企业虽然明白质量对企业的重要性,但由于被眼前利益所吸引,却看不到建设企业质量文化所带来长远得好处,这种短视造成了这样一种局面,企业不愿意化大力气去宣传推广,无法使质量文化深入人心。

(四)企业所处环境没有大质量文化观念

大质量文化观念是在质量范围的扩展过程中提出的。质量的范围从产品、服务、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质量拓展到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质量。质量服务的领域正由第二产业向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延伸,由主要针对企业向政府机构和非赢利组织延伸,由普遍化质量功能向个性化差异性质量增值服务延伸。而目前,部分企业对大质量文化缺乏感受,只局限于对自身产品、服务质量的建设,与社会需求不完全相符,因此,收效甚微。

二、塑造优秀企业质量文化的对策

(一)大力强化质量意识,建立全员共同的质量价值

提高质量意识,是建立现代质量文化的中心环节。企业必须努力造就一支质量意识强、自觉维护企业质量信誉的职工队伍,以保持长期稳定地生产用户满意的产品。要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必须转变观念,由“要”变成“我要干”,由个体意识变成群体意识,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同时要强化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大质量观念、用户观念、整体观念、参与意识、问题意识和改善、创新意识。在加强质量意识教育和培养方面,着重进行市场经济理论和市场竞争规律的教育、符合性质量和适用性质量区别的教育、职工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双重特征的教育。

(二)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培育质量文化,提高质量意识,必须在实践中才能生根、巩固和发展。因此,企业要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和iSo9000等国际标准,强化质量技术基础,建立、健全质量体系,实施卓越绩效模式,走追求卓越的质量经营发展之路,围绕市场变化,自觉运用pDCa循环,争创世界级质量。同时,要建立严格的质量责任制,促进企业质量制度文化建设,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用制度规范人们的行为。明确质量标准、要求和岗位质量责任,将质量考核指标落实到个人,并严格考核,把工作质量的好坏作为评价员工实绩的根本尺度,并和工资分配、晋级、评聘技术职务等挂钩,实施质量否决权。要把质量管理制度和人文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重视民主决策和参与管理,通过引导、授权和激励,使员工由被管理者变为管理的参与者、规章制度的制订者,以充分挖掘每个员工的潜能和创造力,形成一种积极向上、不断进取、具有特色的质量文化氛围。通过教育和参与管理,使规章制度逐步变成员工的自觉行为。

(三)领导要高度重视质量文化建设

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学家费根堡姆博士指出:“公司领导是质量成功的关键。有力的质量管理的领导对形成质量文化是十分重要的。当今的竞争趋势已经不是单靠个人在质量上的努力所能决定的,而是要有一种环境,在公司内建立一种框架,使每个员工都积极投入质量改进活动中去。因而,公司的质量领导的作用倍加重要。”企业的各级领导,特别是高层领导,应高度重视质量文化建设,成为创建具有时代特征质量文化的第一倡导者、推动者,没有决策者的认识、决心和力量,就没有真正、持久的质量文化。为此,企业的高层领导者,要不断学习和导入先进的经营理念,提出要求和目标,为员工提供培训机会,使全员深刻理解质量文化的内涵,协调并帮助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同时,要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要起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企业领导的“示范效应”、“权威效应”。这样才能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运行机制,以独具特色的质量文化战略、优质名牌产品,塑造企业物质文化的良好形象,占领市场,创造辉煌的业绩。

(四)逐步培育、构建全社会的大质量文化

品质文化和品质意识的理解篇3

   国家教委已经正式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这一文件,是由国家制定的指导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学习测量和考核、检查评估的法定依据。课程标准的颁发,既是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改革的重要成果,又是进一步改革的新起点。本文就学习《课程标准》中的初中一年级(五四学制初中二年级)部分,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进行心理品质修养教育的必要性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情况下,如何指导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是学校德育工作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的课题之一。

   《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初中思想政治课要在小学的‘五爱’为中心内容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公民的良好道德品质教育、健康心理素质教育、法律意识教育、社会发展常识和国情教育。”

   把心理品质教育纳入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课程体系,在初中一年级开设以心理品质修养为基本内容的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修养的教育,既是对学校的德育教学体系的进一步拓展和完善,又能使学校德育更具针对性和富有实效性。

   首先,进行心理品质修养教育,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客观需要。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为健康所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疾,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把心理健康提高到人的必备素质的高度。这表明,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对人才的一个基本要求。

   其次,进行心理品质修养教育,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现实需要。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课题组,通过对随机抽取的3万余名中小学生科学检测,发现约有32%的人具有心理异常表现。另有一则心理测试结果表明:当前,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合格率,仅仅只有17%。这就意味着,大多数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并不完全合格。所以,在基础教育中重视和加强心理品质修养的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

   再次,进行心理品质修养教育,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把它纳入思想政治课的课程体系,是加强和提高思想政治课实效的重要措施。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指出:近年来,一些大中城市学生中由于焦躁、偏执、自卑、孤僻、懦弱等心理障碍造成出走、自杀等事故的比例有所增加,不少学生有学习恐惧心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干部、教师必须意识到,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已成当务之急。我们要使思想政治课“入耳入脑”和“深入人心”,就必须努力做到深入学生的心理品质中去,把心理品质修养教育作为提高思想政治课和整个学校德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二、心理品质修养教育应纳入思想政治课课程体系

   心理品质修养,是指改善和发展人的内心世界所展开的一系列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修养教育的任务,是指导学生运用心理的知识去认识、分析和解答生活中的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从而掌握自己和他人心理发展的规律性,达到培养良好心理品质的目的。心理品质修养的教育有其特点,但是,不能因此就把它拒斥于德育课程之外。从我国中学德育工作和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应该把心理品质修养教育纳入思想政治课课程体系,使它成为思想政治课中的一门课程。这至少有以下四点理由:

   第一,心理品质修养的许多内容,本身就是德育的内容,二者本来就是合一的。以意志品质的教育为例。它既是心理品质修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德育的基本教育内容之一。这是因为,意志教育是具有鲜明的社会倾向性的教育,在阶级社会中是一种有着阶级倾向性的教育。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是空前伟大和艰巨的事业,需要我国各族人民以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去团结奋斗,这本身就是政治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二者合一的教育。

   第二,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特殊的矛盾,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相互结合来解决。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知”与“不知”、“信”与“不信”、“知”与“行”三对特殊的矛盾。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当然要懂得道理,“明理”才能“践行”,所以要解决“知”与“不知”的矛盾。可是,在解决这对矛盾的同时和解决了这对矛盾之后,还面临着另外两对需要特别地加以对待和解决的矛盾:一是需要解决“信”与“不信”的矛盾。社会主义学校的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公民的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以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课程,是一门德育课程,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方向性的特点,因而影响教学过程和教育效果的因素,就比其他学科要复杂得多,再加上学生年龄、阅历、知识水平的限制,就会产生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信和不信的矛盾。二是需要解决“知”与“行”的矛盾。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的这对矛盾,关系到学生能否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政治观,以及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即关系到学生思想、信仰、品格的塑造,因而从掌握知识到运用知识、从知到行的转化,达到知和行的统一过程,其中间环节要多得多,也复杂和困难得多。正是因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所要解决的矛盾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就特别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调动学生的情感、信念、意志等心理因素的作用,因而把心理品质修养的教育纳入思想政治课程中去,就显得特别地重要了。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心理品质修养作为前提条件和心理基础。如,一个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政治思想素养的人,总是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和严于解剖自己的人,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的人;相反地,自高自大、自以为是、目空一切的人,缺乏优秀的心理品质,是难以成为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和政治思想素养的人的。显然,在思想政治课的课程体系中增加心理品质修养的课程是必要的。

   第四,心理品质修养为德育过程扫除心理上的障碍。在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来自学生方面的心理障碍,最为常见的是这样或那样的逆反心理,从而造成了教学和教育过程中的“顶牛”现象。这种状况,既不是学生的政治态度、政治立场的问题,也不是他们的道德品质问题,而往往是属于心理状态的问题。毫无疑问,心理上的症结,只能靠通过心理品质修养的教育来解决,企图通过简单的说教、训斥去解决问题,是行不通的,是无法达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和教育目的的,甚至还有可能产生新的负面作用。

   作为思想政治课的心理品质修养,同心理学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但二者是不能相等同的。心理品质修养课是把中外优秀文化中的人生哲理、生活智慧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提倡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融化在心理品质修养知识之中,有针对性地向学生进行生动、浅显的心理品质教育,帮助学生了解一些初步的心理知识,并使之内化为实现人格自我完善的心理需求,以及掌握心理品质修养的方法,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达到提高品德修养的目的。简单地说,心理品质修养课的宗旨,应该是教导学生做人和做怎样的人,所以,它是以德育的目标为目标,从思想政治课教育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实际出发,进行心理品质修养的教育。由此可见,心理品质修养课是德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顺理成章的。

   三、心理品质修养教育的内容和框架

   《课程标准》规定,作为初中一年级思想政治课的心理品质修养教育,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品质、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思想方法的教育,使学生懂得磨练意志、优化性格、自尊自信、陶冶情操、严格自律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社会,培养健全人格;使他们具有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对待成功的正确态度,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这门课重在心理训练和行为指导。它从德育的角度入手,以非智力因素的品质修养为主,集学习心理知识和培养能力于一体,全部内容包括绪言和三个部分(十二课)组成。

   “前言”部分:着重于说明培养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意义,以及怎样进行心理品质修养的要求和方法,使学生初步明确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和学习的基本方法。

   第一部分:包括第一课和第二课。这是本门课程的导论部分。

   第一课“正确看待自己”,以个人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切入,使学生懂得个人是在不断地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步地成熟。正确对待社会影响,是正确认识自己的前提;正确认识自己,加强自身的修养,培养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和调控能力,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要求。

   第二课“锻炼心理品质”,使学生初步理解心理健康的内容内涵,知道健康的心理对于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意义,了解锻炼良好心理品质的多种途径和方式方法。

   第二部分:从第三课到第十一课。这是本门课程的实体部分,对学生具体地进行心理品质修养的各个方面的教育。

   第三课“善于调节情绪”,从学生最熟悉的心理现象入手,针对初中学生的情绪特点——冲动、易变、肤浅、强烈、不协调、不成熟,指导学生学会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合理地渲泄自己的情绪,以保持愉快乐观的心情。

   第四课“磨砺坚强意志”、第五课“能够承受挫折”、第六课“勇于开拓进取”,主要是进行意志品质的教育,指导学生自觉磨练意志,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勇敢面对挫折的考验,积极地对待挫折,提高对于挫折的承受能力;培养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各方面具有积极进取、不畏惧困难的良好意志品质。

品质文化和品质意识的理解篇4

论文关键词:品牌服装理念消费市场商品化

论文摘要:品牌化作为现代社会商品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已经不再是局限于企业生产和商业营销范围之内,而成为了一个社会的进步发展、民族意识、消费意识和资源意识的象征。建立品牌服装教学的新理念,是服装教育打破传统文化思想,面对信息化、现代化、商品化和市场化的明智之选,也是今后服装设计教育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培养现代化服装设计人才的必经之路。

一、“品牌服装”的概念

根据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定义委员会的定义:品牌是一个名称、名词、符号、象征、设计或组合,用以识别一个和一群出售的产品和劳务,并与其他竞争者相区别。品牌至少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一)品牌所具有的自然属性

品牌的自然属性所包含的内容包括趣味、格调、品质、工艺水平等方面的内容,从表面特征来讲和其他的产品有很大的差异,有着自己独特的表达风格,并有着极高的市场信任度和荣誉度。

(二)品牌所具有的现代社会文化属性

品牌所具有的现代社会文化属性所包含的内容就具有形象、标识、口碑等方面的内容。简单地来说是一种文化表达现象,它是把物质精神化同样又将精神物质化的一个转换过程。

二、“品牌服装”教育理念建立的必要性

由于品牌服装本身所肩负的诸多文化内容和使用功能,就决定了在物质和经济繁荣发展的现代社会,品牌服装所具有的牢固地位。由于我们以前对服装商品性的认识不足,或者说是由于中国传统思想对“商”的偏见,在我国的服装教育中对于服装的营销和商品性的研究不够彻底,甚至根本就不考虑社会需求的因素,这是我们现代服装教育的一大弊端。服装教育思想的滞后,严重脱离了社会需求的教育培养方向,给我国服装教育方向和培养方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教育作为一门严谨的科学,它有着科学而严谨的规律,这个规律的研究出落科学性与外,还应该从不同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考虑,在课程设置上如此,在办学方向也应该如此。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应当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服装的教育也应该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在一定的科学理论框架下,结合社会需求对以往的教学方法和培养方向进行修订和补充,这样的教育方法和体系才能够在今后的社会发展和过程中不断壮大。因此加强品牌服装教学理念的深入,是服装教育打破传统文化思想,面对信息化、现代化商品市场的明智之选,也是今后服装设计教育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培养现代化服装设计人才的必经之路。

三、“品牌服装”教育建立的思路

(一)确立服装商品化教学的理念

在品牌服装教学体系的建立过程中,首先要改变以往的教育思想,明确阐述服装商品性的概念,由于品牌服装是工业化的产物,它具备了商品的性质和内容,在品牌服装设计的教育中不明确服装的商品性和内容,就无法对品牌服装有一个全面而准确地了解,那么围绕着品牌服装所进行的一切活动,都有着缺憾和局限性。围绕着品牌服装商品性的特点,确立一系列与之相关的课程和实践活动。通过对品牌服装商品性的认识,使学生明确了解服装在具备有艺术性的同时,又是实用品,明确的了解和认识品牌服装中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关系问题。

(二)建立市场为导向教学方向

现在的品牌服装消费的市场突出了层次性和差别化,顾客消费心理的差距也在加大,并且进一步向多重性格多元化发展。顾客的购买决策可能受到品牌、质量、设计、功能的影响,也可能取决于价格、促销、广告、等诸多方面的影响。由于消费者市场的变化,现在的服装设计教育中忽视了培养学生对消费市场的了解,当学生面对纷纭的现代消费市场,就会无所适从,所有的理论经验都无法运用到实践工作者中。因此,培养学生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学习方向和目标,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教学方向是培养服装设计高级人才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四、“品牌服装”教育体系的定位

(一)培养学生对消费市场的了解

尽管品牌的消费市场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它所反映的必然是市场发展的内在规律,因此在品牌服装教育中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帮助学生,了解和把握市场发展的基本趋势和原因。尽管由于科学技术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和传媒的数量和速度日益加快,但是不同地区之间由于受到文化、政治、经济和生活习惯的影响,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依然存在。培养学生对消费市场的了解,就使学生在学习阶段就能够了解消费市场各方面的因素,了解这些因素对服装设计产生的影响和制约,只有把握了这些因素能够使学生在今后的设计活动中,驾轻就熟的进行设计,并为今后的设计进入市场,得到市场的认可,确立一个理论上的指导思想。

(二)加强对现代市场营销模式的认识

中国的服装在经历了20年的艺术服装教育之后,企业面临的不是以设计人才为主要需求的供需矛盾,很多企业需要的是具有理论经验和实际经验的,对现代市场经济营销模式和企划有全面了解的服装人才。在很多服装教育者眼中这类人才的培养,似乎和我们没有很多的关联,他应该更偏重的是工商管理学科的内容。但是,由于服装所体现的实用性和艺术品双重属性,因此它的商品性本质和其他的商品有着本质的不同。只有对服装的商品性和艺术性,有着双重了解的服装设计人才,和对现代市场经验营销模式有着明确认识到人才,才能够在进入企业后很快适应社会的需求并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效益。那么对这些人才的培养不仅是工商管理学科的问题,在服装设计教学中增加有关市场营销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也是我们今后培养具有服装设计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的高级服装设计人才的有效途径和必要手段。

(三)提高品牌服装文化内涵的创作能力

品牌服装文化内涵的创作,就是把企业文化注入品牌服装,使顾客面对一个品牌的时候,能够认识品牌背后企业所坚持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这样,品牌就可以体现出他的个性功能,也就是说,通过品牌和企业文化的结合,使消费者了解到了企业为品牌承担的一系列承诺和保证。在品牌服装教育中,渗入对品牌服装文化内涵的创作思想的培养,可以为一个企业创造较高的市场知名度,这为中国的品牌服装进入国际市场创造一个良好的理论保证,为建立良好的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思想的知名品牌,再创中华服装辉煌的明天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也是我们服装教育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和责任。

作为培养高素质、现代化服装设计人才为主要任务的高等服装设计院校,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瞬息万变的服装设计市场,在今后服装设计的教育中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如今的时代,已从传统的资本时代进入信息化的时代,品牌服装已成为服装设计市场的新视点。我们应该从过去20多年的中国服装院校发展历中,深刻地认识到,服装设计的教学应该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品牌服装设计为理念的培养目标,才能够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不断壮大,现代服装教育就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品质文化和品质意识的理解篇5

关键词:知识;能力;品格;素质;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2)02-0073-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我们理解,“高素质”是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总体要求。同时,根据学校定位和培养目标,又分为“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无论高等学校培养的是哪一类人才,一个共同特征都应该是高素质。笔者认为:知识、能力、品格是素质的核心要素。因此,厘清知识、能力和品格三者之间及其与素质的关系,对如何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一、知识、能力、品格的内涵

1 知识

关于知识的定义,我国学术界普遍认为知识是在实践中产生并经过实践检验的认知成果,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是事物的固有属性或内在联系在人们头脑中的一种主观反映。就内容而言,知识由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三部分组成,存在于经验和理论两个层面。从类型上讲,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主要包括三种不同水平:符号表征、概念、命题,一般用来描述“是什么”,程序性知识是一套关于办事的操作步骤和过程的知识,主要用来解决“怎么办”或“如何做”的问题,即我们通常所讲的“方法”。也有学者将知识划分为核心知识和外层知识。所谓核心知识,就是关于某一方面或领域最基本的定义、规律、原理、手段及价值取向等,表现形式比较抽象;外层知识就是对具体事物的认识,也就是具体知识。在国外,“知识”一词的意义与用法根据不同的语境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数学者认为“知识”是一种具有客观基础的、得到充分证据支持的真实信念,不同于个人意见、主观猜测以及毫无根据的假设。

我国东汉著名哲学家王充曾在其著作《论衡》之《效力篇》中提出:“人有知学则有力矣。”可见,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们提升素质和提高能力的有力载体。就个人发展而言,知识量的积累与素质的升华是人发展的必要前提。知识种类不同,功能各有所侧重。一般情况下,外层知识常与能力相结合发挥作用,核心知识不断凝聚、内化为素质。在信息愈加多元、丰富的今天,扎实的知识功底、宽广的知识视野和更加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都是教育追求的重要目标。

2 能力

能力属于实际活动范围,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是保证人们成功进行实际活动的稳固生理特点的综合。能力是指以人的一定的生理和心理素质为基础,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形成、发展的能动力量,是指担任某一特定的任务角色所应具备的能力素质的总和。对个人而言,能力是指个体驾驭一定活动以及为社会所能贡献的力量;对群体而言,能力是指群体改造自然以及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能力的基本属性是实践性和综合性。人的能力是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环境与教育的作用,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能力总是和完成一定的活动结合在一起。离开了具体活动既不能表现人的能力,也不能发展人的能力。能力与知识、经验和个性特质共同构成人的素质,成为胜任某项任务的条件。一般地讲,能力主要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知识创新的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主要是指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3 品格

品格(character)一词来自古希腊文(charaein),本意是在玉石或金属表面刻画,意味着雕刻,延伸为行为的典型和道德的规范。品格教育的代表人物托马斯・里可纳(2003)认为品格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社会大众所认可的价值规范,是人类优良的特质,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良善觉知。他还认为“德行、美德是品格的要旨,好的品格由我们所具备的美德所构成。我们具备的美德越多,我们的品格就越强”。而R.赫斯利普则更同意“品格是属于一个人或一个人种的独特性素质(quality)的聚合,换句话说,一个人的品格是一种区别于其他人的素质聚集物”。里可纳也曾指出品格的道德要素,即道德认知(moralknowledge)、道德情感(moralfeeling)、道德行为(moralbehavior)。他认为,如果要具备一种德行,那么首先要知道这种德行是什么,它在人际关系中有什么要求;其次,必须“动情地投人其中”,如果自己的行为与其相背,则会有罪恶感;再次,在个人关系中适当地实践它,并且承担作为一个公民发展整个社会此种德行的责任。Ryan(2003)认为良好的品格是知善、爱善、行善。知善,了解良知和邪恶;爱善,发展道德感觉和情感,包括喜爱和认同心理,选择正确与喜欢的事情来做;行善,自我的意志行动。

由此可见,“品格”强调的是人的内在的、道德或伦理方面的修养。重在“德”,强调其内在性、道德性、伦理性。我国学者丁锦宏教授认为,“品格”是指“生命个体的道德品性、道德倾向性”,在相当程度上等同于德性。培养学生道德与人文素养是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品格的塑造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的品质。

二、素质的内涵及其与知识、能力、品格的关系

1 素质的内涵

素质是反映人的内在的、本质的、基本的品行和心理特征的范畴,它是一个既高度抽象又高度综合的概念。素质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素质概念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辞海》写道:“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广义的素质指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

人的素质是指构成人的基本要素的内在规定性,是一个既高度抽象又高度综合的概念,是人们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所具备的基本条件。《辞海》中提到:“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素质的规定根源于我们对人性的认识与界定。人性是由人的属性、人的特性和人的本质三个层次所组成的大系统。相对应于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人的实践本质,从而将素质分为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专业素质

三个层次。自然素质即人生来就具有的生理素质,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素质是人们通过后天的学习与实践而形成的素质,是社会群体普遍的修养程度、进步程度、文明程度、道德程度,以及精神状态的总和,反映着社会的发展程度和现代化程度;专业素质指人在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中,作为实践主体所表现出来的活动质量和水准,其中包括完成任务所必需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技能、创新能力,以及职业转换的应变和适应能力,等等。

1986年,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工科本科生基本规格问题调查组”对工科生的素质作了如下描述:“工科本科生毕业时必须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工程师的基本素养,包括基本政治素质、基本专业素质、基本身体素质和基本文化素养。”文辅相从教育学的角度对“素质”作了如下界定:“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并指出素质具有内在性、整体性、基础性与动态性三个特点。内在性是素质最根本的特点。刘献君认为:素质“是指一个人内在的素养、品质、资质。素质的内涵十分丰富,概而言之,它有三层含义,即先天素质(生理特点)、可能素质(发展的潜能)、现实素质”。素质的三个层次及其组成因素,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它们之间不是简单的平行并列关系,而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进一步延伸与扩展。人的素质由先天因素和后天影响两部分组成,其中后天影响是主要的。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不断长期内化的过程,其中主要是知识的升华与内化。教育的作用就是帮助人实现由可能素质(发展的潜能)向现实素质的转变。

2 素质与知识、能力、品格的关系

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句话表达了十分重要的素质教育思想。如果我们把“文”理解为知识,把“质”理解为素质,理解为形而上的东西的“内化”,那么,在教育中,不论是过分强调素质而忽视知识,还是过分强调知识而忽视素质,都不能很好地培养出有用的高层次人才。彬彬者,相配适宜也。只有文质配合相宜,才能成为高素质人才。高素质人才必然是德才兼备的人才,德才兼备的人才是高素质人才的前提和基础。

其一,知识是人形成能力、养成优良品格、提高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所讲的知识,首先是指人的全面发展所需要的各方面的知识,而不是片面追求升学率所必备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将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贯通并重,才有利于人的智力的开发与协调,才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与成长。其次,素质教育所讲的知识不仅仅要关注知识的结果,更要关注知识形成的过程,以及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另外,素质教育强调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迁移转化,要举一反三,使之成为人的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仅是机械记忆而没有转化和利用的知识,是无法内化为人的素质的。

其二,能力是人依靠自我的智力和知识、技能等去认识和改造世界所表现出来的身心能量,是知识积累、知识运用的外在表现,是素质的骨架。能力与知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能力强有助于获得更多更有效的知识,知识的丰富和积累有助于提高能力。能力通过实践活动不断转化为素质。

其三,知识不等同于能力,也不等同于品格。知识和能力不是线性关系,学的知识多并不等于掌握的知识多,也不等于能力强。能力的形成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知识为能力的形成提供了基本前提。

其四,知识、能力、品格是人发展的三个要素,不断内化为素质。有知识,有能力,绝不等于有高素质;但没有知识,没有能力,绝对不会有高素质。要有高素质,一定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很强的能力,而高素质又能使知识与能力更正确而有效地发挥作用。高尚的品格,是人性的最高形式的体现,它能最大限度地展现出人的价值。乔治・赫伯特说:“少量的好品行抵得上一大堆学问。”这并不是说要轻视知识和学问,而是说知识、学问应该和善行结合。

素质不仅外显为能力,能力本质上只是其智力品质的表现,素质还有思想、品格、情感、意志等方面的表征,还有生理和心理的表现。因此,素质与知识、能力、品格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缺一不可。知识是形成素质的基础,能力是素质的外在表现,实践能力更为重要,品格是素质的内在表达;反过来,素质又为知识、能力、品格指引方向。四者相互融合成一个有机整体。笔者认为:知识、能力、品格是现代大学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三大核心要素。

三、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几点启示

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讲话时特别强调了三个结合:“一是要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加强自身思想品德修养,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以实际行动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二是要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敏于创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切实掌握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过硬本领。三是要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思想成长、学业进步、身心健康有机结合,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胡总书记的讲话对我们理解什么是高素质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给予了更深刻的启示,也对我们如何处理好知识、能力、品格三者关系指明了方向。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抓住知识、能力、品格三大核心要素,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品格”三位一体的协调发展。

1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坚持“能力导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这是人才培养工作新的理念和发展方向,深入剖析“能力为重”理念提出的时代背景,全面理解“能力为重”理念的科学内涵,准确把握“能力为重”理念的实践要求,对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坚持能力导向,是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内在要求。高等学校及其教师对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承担着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品格养成的三重任务。培养和提高人的能力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体现了社会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坚持能力导向,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急切期待。它要求在知识传授中,以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提高作为学习知识的目的,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教师要更多地创设一种类似研究的情景或途径,围绕特定的主题和专题,引导学生以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研究性、探索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曾指出:“教育的重点应当是在掌握必要文化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获取新知识和方法,不断充实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仅能更好地发挥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而且也是对人才质量观的

一种提升。可见,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实践能力,是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坚持能力导向,需要全面理解与准确把握能力的内涵及组成结构。宏观层而,坚持能力为重,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战略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改革发展战略目标的有效途径。微观层面,坚持能力为重,是目前高校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着力点,是大学人才评价机制中的核心要素。

2 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凸现“品格养成”

《纲要》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而“坚持以人为本,在教育工作中的最集中体现就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是做人的根本”,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通行证。教育学生做一个具有良好品格的人,是为他们插上隐形的翅膀,是实实在在地帮助他们走上成功之路。许多事实证明,没有道德指引的知识比起无知来说具有更大的潜在危险。品格就是财富。

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凸现“品格养成”,就是要求大学在专业知识的教学中注重人文教育,注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引导;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时注重团队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弘扬,注重“知性”向“德性”的转变。无论是家庭、社会还是学校,都应该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所说所做的一切是怎样影响学生的,学生所见所闻所学的是否能够触动他们的内心深处?能否使他们不仅成为有知识、有能力的人,而且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道德修养的人?

3 在知识、能力、品格协调发展中培养高素质人才

知识、能力、品格三者共同相互作用形成素质,三者只有协调发展才能成就高素质。因此,如何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品格协调发展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高等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中,要认真探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品格教育的最佳途径,探讨促进三者协调发展的有效措施,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评价方式,始终围绕知识、能力、品格的协调发展进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到知识、能力、品格对自身成长的重要作用,做到博学与专长、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学理与道德、个性与社会、为学与做人的统一,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高,使自己成为真正的“三位”一体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

参考文献:

[1]thomasLickona,theRetumofCharactereducation[J],educationLeadership,1993,(11):6-11

[2]thomasLickona,educationforCharacter:HowourSchoolsCanteachRespectandResponsibility[m],newYork:Bantam,1992

[3][美]R.赫斯利普,美国人的道德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KevinRyanandthomasLickona,eds,CharacterDevenopmentinSchoolsandBeyond[m],washington,D.C.:CouncilforResearchonValuesandphilosophy,1987

[5]华中工学院工科本科生基本规格问题调查组,关于工科本科生基本规格的调查与建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7,(1):73-82

品质文化和品质意识的理解篇6

(一)大众文化的概念一般而言,所谓的“大众文化”指的是共同的文化,也就是在一定时期大部分人们共同拥有的一些行为和生活方式,比如说日常生活中的狂欢、聚会以及娱乐等等,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大众文化的界定相当于我们说的“民间文化”。它源于日常生活,是依据文化传统而形成的文化。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大众文化被当作是工业、媒体、消费、娱乐等加以理解,这种占据主导地位的大众文化概念理解与其对文化工业的理解基本上是一致的。“文化工业”是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在《启蒙辩证法》一书中提出的观点,指的是科学技术大规模的复制、传播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在资本主义社会,它以大规模机械的生产单一性、标准化的大众文化产品为手段,通过新兴传播媒介将文化产品传达给消费者,从而获取高额利润,这种借助大众传媒而流行于大众间的虚假文化,满足了人们文化需要。从这个角度看,法兰克福学派所论述的大众文化就是这种与民间流传的大众文化不同的文化,是一种以文化工业为基础,以大众传媒为媒介形成的,供大众消费的商品性文化。

(二)大众文化批判的内容马克思指出,在技术高速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里,生产的产品具有商品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和商品的交换价值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区分。人们不再是关注产品本身的使用价值,而是重点注重商品的交换价值,这样,商品本身的性质和质量被忽略,取而代之的是商品的数量以及商品所带来的商业利润。在这种演变中,商品逐渐失去了自身的本质,失去了产品和人之间的人性化沟通,成为单纯获得利润的物件,这种现象也体现在大众文化上,大众文化因此成为商品性文化。

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们直接而肯定的论述,大众文化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是商品性的存在。马尔库塞也指出:“在这个世界上,艺术作品,同反艺术一样,即成为交换价值,成为商品。”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作为商品而存在的大众文化,它的交换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它的使用价值,文化自身的本质属性在社会中被忽略,“纯粹的使用价值,肯定已经被完全的交换价值所取代。”这样来说,阿多尔诺仿佛取消了大众文化的使用价值而完全肯定了其交换价值。阿多尔诺之所以做出这样的论断,因为,在他看来,大众文化真正价值的实现应该在于其满足人的文化审美的需要。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大众文化所激发的人类对社会地位以及社会财富的需要不是对人的积极肯定,一个具有自身创造性以及积极性的人是不需要这些的。所以说,这种文化使用价值不是对人的本质的积极的肯定,而是对人的本质的创造性、积极性、本质的否定。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大众文化的商品性完全否定了人的本质,文化不仅仅是一个商品,而是完完全全地沦为商品,因此,大众文化的这种商品性就有了批判的必要。大众文化的这种商品性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体现在方方面面:在文化生产的过程中,文化成为纯粹的利润工具,利润成为大众文化生产的首要考虑因素,对一件文化的商品的衡量标准完全取决于获取金钱的数量多少。大众文化和社会上所有的盈利物品一样,不具有任何区别意义,只要是盈利的物品在一定程度上的价值是和文化一致的。这样,文化自身的本质创造性和积极性被泯灭。大众把文化作为一般消费品的这种行为,使得文化的自身价值遭到了否定,文化在社会中的这种特殊型产品的属性也被否定。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文化和这些产品是没有任何差别的,文化和所有的产品都被看成是人类为自身价值追求和金钱追求的过程中的一种承担物,它们都是单纯的商品。文化已经失去了自身具有的高压性和神圣性,失去了对自身精神的提升作用,成为仅仅是给人类带来短暂兴奋的商品。文化作为社会活动的参与者,不仅仅在自身的活动中发挥自身作用,还在其传播的过程中对周围的事物进行渗透。不仅仅单纯的文化产品成为文化工业赚钱的工具,其附带的相关产业也成为社会牟取暴利的媒介。不仅仅是电影、小说等文化产品成为获取利润的物件,其相关的印刷品、无线电视等大众媒介也成为牟取相关利润的手段。文化的商品性逐渐渗透到了人们的一切娱乐活动中,大众文化体系成为无处不在的盈利工具。

在整个文化体系中,人们对文化的追求不是对其内在价值的肯定,而是成为对效率的追求。人们关心的是产品能不能为自己获取利益和社会地位,不再问其是什么,而是关注其能够交换什么。人们关心的只是商品的交换价值,这种对文化自身使用价值的否定,使得大众文化完全成为商品性的产品,失去了自身的文化内涵。

二、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评析

(一)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意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当今社会大众文化仍然占据着大众娱乐的主导地位,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文化的商品化和标准化仍然存在,甚至说更加深入,大众文化在生产和传播中要严格地遵守着市场规律和商业操作,所以当今社会的部分文化同样存在着商品化程度高、艺术性较差的特点,单纯地追求文化的娱乐性,因此单一化、批量化的大众文化仍充斥于市场中,大众文化的消极影响还是随时可见的。这种文化性和大众性同时存在的文化现状,使现代化实现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问题,明确这种代价的不可避免性,参考法兰克福学派的相关理论,尽最大的可能性降低这种代价的程度。在对中国大众文化现代性建构上,要明确社会基本状况和需要,创造出既能满足大众需求又有创造性的文化产品,使我国的文化发展之路独具中国特色。

品质文化和品质意识的理解篇7

关键词:食品质量安全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F407.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b)-0242-01

1问题表现

近些年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如“红心鸭蛋事件”、“问题奶粉事件”、“枸杞硫磺熏制事件”、“美素丽儿掺假”事件等,这些已严重影响了老百姓的身体和生命安全,甚至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心理恐慌,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乃至社会稳定构成严重威胁。

当前,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1)微生物、化学和放射性等污染对人类健康和安全带来的威胁;(2)食品添加剂、生产配剂、介质、辐射和转基因食品等工业新技术带来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如2013年6月29日,南山奶粉5批次倍慧婴幼儿奶粉被爆含强致癌物;(3)虚假宣传和食品标识滥用造成的问题,如央视2013年3月5日曝光的美素丽儿奶粉掺假问题等。

2成因分析

归结起来,当前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产生的成因主要有。

2.1政府监管方面原因

2.1.1不完善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

当前,尽管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监管非常严格,主要采用九大部门联合、分段管理与品种管理结合方法开展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但我国现行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与食品质量的安全管理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如涉及到农产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就有工商、环保、卫生、质检、经贸、农业等,上述各部门难以形成监管合力,出现监督“真空”或监督交叉,甚至会产生寻租行为,监管成本较高,难以适应现代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高要求和高标准。

2.1.2滞后的法律法规

尽管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法律有《食品卫生法》、《产品质量法》等,但我国目前尚未建立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2009年颁布实施的《食品安全法》已经对诸如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人身和财产损害赔偿相关问题进行了规范,但很多时候会发生依据冲突或依据不详的现象。导致执法力度不够,处罚力度不够后“卷土重来”等问题。

2.2食品企业方面原因

2.2.1资金困扰

我国中小食品企业是食品行业主力军,其由于自身规模、信誉等原因一直受融资难问题困扰,不仅从银行等金融机构难以获得借款,上市和债券融资更是难以实现,这都使其进一步提高食品质量和对食品质量安全进行有效监督受到财力限制,一定程度上导致食品质量安全方面问题。

2.2.2追求利益最大化

利益最大化原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食品企业的根本原则,特别是食品企业差距不明显,价格几乎类同,使一些道德败坏的食品企业将重点放在通过生产劣质和不安全食品来降低成本上来,影响了我国整体食品质量安全,破坏了食品企业行为,这是当前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

2.3消费者方面原因

2.3.1家庭结构变化

当前我国不断趋小的家庭结构和不断增大的人口流动性和女性就业机会,都导致了多样、方便和高级的食品需求的出现,人们在外就餐机会和加工食品比重不断增加,客观上为食品质量安全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创造了条件。

2.3.2消费者食品质量安全意识

大部分消费者在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意识还较低,认为这是政府监管部门责任,未从思想上真正做到防微杜渐。特别是我国消费者参与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渠道也十分有限,仅依靠质检人员和政府监管努力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需大力提高消费者在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程度。

3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成因,该文将给出以下对策建议。

3.1完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

一方面,要加大监管力度,从源头上治理,加大对排污企业的净化处理监督和对农产品生产农药用量和用剂监督,禁止使用污染性大的农药,推广使用低毒、高效和低残留农药。其次,要加大对食品生产、包装、运输和存储环节监管,加强对食品加工企业添加剂的监管和标准化工作,督促加工企业使用包装材料和容器要科学、无污染。此外,要整合监督合力,突出强调工商、质检等执法部门执法责任基础上的协调配合,特别要加强权力监督,打破寻租行为,通过整合部门职责,理顺部门关系等加强对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

3.2健全食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要在现有食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基础上,修改、补充和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层次多样,分门别类的食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将立法、执法、法律监督和管理、行政处罚和刑罚等都囊括进来,进一步科学化、合理化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如要整合法律法规散存的有关食品安全内容,避免立法和执法冲突,加大法律对食品生产和销售企业的约束,降低刑事诉讼门槛,加大刑事处罚力度,降低违法企业机会主义倾向。

3.3重视解决食品生产企业的资金困扰

一方面,政府要通过中小企业贷款制度保障食品中小加工企业的资金问题,通过一定的政策倾斜鼓励金融机构对食品中小加工企业的资金支持,帮助其改善加工生产条件,更新设备、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另一方面,食品生产企业也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尽量提高自身的财务透明度、健全自身的财务制度,通过直接融资解决自身资金困难。此外,中小食品加工企业建立互助基金也不失为解决其资金困扰的一有效的途径。

3.4食品企业要注重诚信经营

食品企业应当在国家强制性规定基础上,健全本企业的食品卫生管理制度、配备专兼职食品质量卫生管理员,加强对本企业的食品生产经营监督和检验工作。此外,企业要实施全面的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从制度上杜绝问题食品的产生。其次,食品企业要加强自律,诚信经营,建立食品质量安全企业文化,并使其延续生根。因为随着消费者维权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重质量、讲诚信将是企业生产的唯一之道,只有这样才是食品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

3.5消费者要增强食品质量安全意识

消费者自身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在消费前,要比较同类产品,尽量选择消费质量高、安全有保障的食品,做到不图便宜、不购买有卫生安全隐患的问题食品,一经发现要积极揭露和投诉消费中发现的问题食品,做好相关的调查取证工作,配合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此外,我国的新闻媒体单位要通过电视、报纸和实地讲座等形式向消费者宣传和普及食品质量安全知识,引导广大消费者科学、合理地选择安全、卫生食品,提高广大消费者的自我保护能力并积极参与到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之中。

参考文献

品质文化和品质意识的理解篇8

abstract:withthecontinuousdevelopmentofthesocialeconomyinChina,thequalityproblemsofagriculturalproductgetwidespreadattentionbyeveryone.especiallysincethe1980s,thequalityproblemsofagriculturalproductsinChinaaremoreandmoreserious,manyagriculturalproductsqualityandsafetyaccidentshaveappeared.Forexample,in2008,theincidentofadding"melamine"tomilkcausedtheextensiveconcernofthemediaandthepublicathomeandabroad,seriousdamagedtheimageofChinaininternationaltradeofagriculturalproductsforthewiderangeandnumerousvictims.So,itisanurgentaffairtoensurethequalityandsafetyofagriculturalproductsforChina′srelateddepartments.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对策

Keywords:agriculturalproducts;qualityandsafety;problem;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X8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5-0163-02

0引言

所谓“民以食为天”,农产品质量安全不仅关乎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更关乎整个社会的安定和团结,它是整个人类生存的基础,必须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但不可否认,我国当前的农产品质量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化学添加剂超标、重金属超标等问题,本文通过研究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对策,如此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和团结,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

1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环节的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但与此同时,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类农产品污染问题:

第一,化肥、农药等残留污染问题。在过去五十年的时间内,我国农业取得了飞速发展,随之增加的还有农业化学投入品,并且由于很多客观原因的限制,我国现阶段所使用的农药很多都是属于有毒有机物,甚至有些是国家明令禁止的,长此以往下去必将危害大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第二,化学添加剂超标问题。我国化学添加剂超标问题突出表现在不少菜农为了争取果菜早上市大量使用催生剂和激素,不仅造成农产品的口感很差,更严重的是会对人们的生命健康和安全造成威胁。此外,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也存在加工时使用国家禁止的添加剂的行为,对整个农产品加工行业造成了恶劣的影响。第三,重金属超标问题。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农产品受到污染的概率也比过去大大增加了,重金属超标可能会引起急性中毒,也可能会造成慢性健康危害,其中急性中毒主要是铅、砷等有害物质污染造成的,慢性健康危害主要是少量化学污染长期通过食物进入人体造成的。

2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对策

2.1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2.1.1建立和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

第一,提高农业标准化意识。首先农业生产者要从根本上意识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树立和提高农业标准化意识,只有从心理上接受和采纳农业标准化意识,才能付诸于行动,有效地提高我国的农产品质量。第二,完善农业标准化机构。从根本上真正意识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之后,应通过采取有效措施,逐渐完善相应的质量监管机构,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管,同时还应该给相关部门增加经费,使其有能力组建优秀的团队,配齐符合相关质量标准的设备,真正地促进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第三,加强领导,建立农业标准化责任制。应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还应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考核指标体系,全面考核农业标准化的各个环节,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第四,积极采用国外先进标准,强化有关信息的获取和利用。经济全球化是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我国农业也应与时俱进,积极与国际接轨,采用国外先进标准,不断强化有关信息的获取和利用,建立和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

2.1.2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

尽管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诸多原因,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依然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不可否认我国的相关检测体系总体水平还很低,现阶段还主要是以终端产品的目的性监测为主,甚至有的农产品未经检测就已经上市了,面对上述诸多情况,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是当务之急,具体应做到以下方面:一是扩大相关投资,保证相关部门具有足够的资金正常运行;二是加强相关人员的职业素质,保证每个在职人员都有足够的能力胜任自身的岗位;三是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尽量加大检测频率,及时上报相关数据,为政府的决策提供参考。

2.1.3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有时在具体的农产品质量案例中,工作人员发现有些农产品已经发现了质量问题,但是由于无法获悉农产品的来源,尽管可能伤害到了某一些人的生命健康,但是只能不了了之,无法追究责任,也无法追回该批次的产品,后果严重,因此,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至关重要,通过实行严格的户籍编码制度,一户一码,编码详细记录了农产品的相关信息,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

2.1.4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流通体系

农产品是一种实效性很强的商品,必须在一定的周期内将其卖出去,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流通体系,同时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长此以往下去,不仅有利于提高农业效益、农户收入,更有利于农产品的品牌化经营。

2.1.5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体系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环境也越来越污染,农业生产中正应用着越来越多的农药、添加剂等,这已经成为了当代农业一个不争的事实,面对此景,我国相关部门应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体系,只有先对可能出现的农业风险进行一个评估,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应对措施,进而实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2.1.6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市场准入体系

一方面严格投入品登记管理。对农药、兽药、肥料等投入品,国家实行审定登记制度。只有严格经过国家审查试验、评估分析并取得批准文书后,才能生产经营,取得市场准入资格。确保其安全有效使用。对限用投入品当前管制措施主要是实名制购买和建立销售台账实行追溯管理。销售台账必须详细记录购买者姓名、住址、用途等事项并签字确认。另一方面加强投入品使用管理。禁止使用任何国家明令禁止的产品,严格依照相关的规范标准使用投入品,禁止超量使用。

2.1.7建立和完善高效的产地环境安全预警系统

建立和完善高效的产地环境安全预警系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防御能力,主要包括食物环境质量监测、农业自然灾害的预测预报等。

2.2改革并完善政府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体制和机制

2.2.1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措施

第一,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宣传示范;第二,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人才的培养力度;第三,加强领导,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责任制;第四,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基金;第五,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2.2.2严厉打击违法生产和经营主体

相关生产和经营主体都必须严格遵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在自身的责任范围内坚持拒绝和禁止农产品违禁品进入市场,一旦发现违法生产和经营主体,必须进行严厉打击,严格依照相关的规范标准进行处罚,不能,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真正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2.2.3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队伍建设

要从根本上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必须对农产品实现全过程监管,即实现对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监管,具体应做到以下方面:一是通过对农业人员进行农技培训,加强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农业技能,使其真正的意识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同时具备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能力;二是相关检测部门应认真负责,组建专门的团队负责监测农产品质量,不定期的对农产品进行检测,不能,不能知情不报,一旦发现违法生产和经营主体必须进行严厉打击;三是监管人员要经常深入到生产者中间,多了解、多询问、多查阅有关生产记录或档案,发现违规生产,要及时予以纠正和处置,必要时,可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

2.2.4改革地方政府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体制和机制

第一,立法理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明确监管主体的职责和权利。第二,整合区域监管,发挥监管合力。若监管资源有限,为实现资源利用的价值最大化,应整合城乡监管,通过发展农村社会中间组织,在农村形成介于国家和市场之间的辅助管理主体,可以在深层次上整合城乡监管。第三,协调部门监管,降低监管成本。实现农产品的全过程监管,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需要各个部门之间协调监管,只有各个监管部门各司其职,同时加强合作,才能有效降低监管成本。

3应用效果

湖南省祁阳县各级农业部门立足法定职责,认真落实上述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诸多对策,通过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改革并完善政府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体制和机制,有效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多年来祁阳县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总体稳定在96%以上,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4结论

通过落实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多项措施,有效地解决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存在的重金属超标、化学添加剂超标等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和全民性问题,凭企业或个人的力量并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只有依靠政府强有力的政策和财政支持,提高民众认识,整合全社会的可用力量,共同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才能真正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罗学超,李杰,郭振华,龚金龙,周小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成因探析[J].农业与技术,2008.

[2]梁秀福.为南南合作争光让中国技术出彩――记丹江口市农业局高级农艺师曾凡成赴塞内加尔开展南南合作水稻技术援助的事迹[J].基层农技推广,2014.

[3]邹积慧.浅谈强化黑龙江垦区农产品质量监督与管理问题[J].农场经济管理,2011.

[4]雷百战,郑玉燕,肖广江.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场经济管理,2011.

品质文化和品质意识的理解篇9

关键词:商品意识形态;交换;生产;消费

一、商品意识形态的定义、产生发展及其当代表现

意识形态问题是一直以来国内外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随着研究的深入,关于意识形态的理解也在不断的升华,从早期特拉西(tracy)的观念学到马恩批判的意识形态概念,再到列宁科学的意识形态,以及法兰克福学派对批判的意识形态的发展,阿尔都赛,拉康等人的意识形态研究等等,使我们了解意识形态之于人的包含性。西方学者们最终承认没有意识形态,人不成为人。在这样的研究下,学者们怀着或是批判的,或是中性的态度探讨了各种意识形态系统,包括:经济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法律意识形态、宗教意识形态、国家意识形态以及美学意识形态等概念。根据马克思哲学的观点,一切意识活动都有其物质基础,那么在意识形态研究中出现的诸概念也对应于一定的现实基础,如经济意识形态就对应于经济活动。然而,在这么多意识形态的研究中,人们都把关注点放在了“上层建筑”中,对于在经济基础中可能出现的带有普遍意义的意识形态有所忽视。本文作者将尝试从商品出发,研究一项新的内容,即商品意识形态。

1.商品意识形态的定义

商品意识形态是指,在全面商品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以商品化思维为特征的意识形态系统。卢卡奇曾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文中指出“商品只有成为整个社会存在的普遍范畴时,才能按其没有被歪曲的本质被理解”。那么要全面的研究以商品为基础的意识形态也必须在“商品成为整个社会存在的普遍范畴”这一时代的背景下,这个时代我认为就是当下,即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其含义与哈贝马斯的同一概念基本相似。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生存完全依赖于商品(还没有进入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状况的生活状态除外),经济活动的全部就是商品的活动,政治的目的是延续商品的生产与其对社会的统治,如政府对于社会经济的规范,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就是为商品的再生产提供条件;文化成为刺激商品消费的手段,从各种商品的实用价值到商品符号价值(各种品牌)的实现,事实上就说明了文化在商品消费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商品在事实上已经成为了社会普遍的存在。在商品意识形态的定义中还有一点需要解释的是,即所谓的商品化思维。由于长期处于商品社会,在人的思维当中出现了商品化的特征。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思维直接参与到经济活动中,成为商品生产、出售,9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主体所倡导的“知识经济”就明显的带有这样的特点。然而这只是商品化思维的一个方面,只是简单的将思维等同于商品的观念,并未涉及其真实的核心,最为关键的部分。真正的商品化的思维,其核心是在思维方式上深受商品的影响,不仅仅是思维作为商品参与市场活动,更是社会普遍生产与普遍消费观念的建立,关于这一点将在以后的部分详述。

2.商品意识形态发展阶段的划分

商品意识形态就其发展来看基本经历了三个阶段,其划分是按照这样一种方法进行的。首先,从其物质基础分析,要了解商品在社会中处于何种地位,商品的生产方式在经济中的地位。如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商品仅仅是作为补充手段成为社会经济的一个部分。按照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将商品意识形态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即起源阶段和发展阶段。由于现代社会从特征上讲仍然处于商品社会,因此,商品意识形态并不是一个已经完全成熟的概念,它还在不断的发展当中。为了方便研究,我引入另一方法对发展阶段作了第二次区分,分为早期发展阶段和当展阶段。区分这两个阶段的标准是,通过对商品价值实现方式的差异所作的分析得出的。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可以得出商品意识形态的三个阶段:1.产生阶段;2.早期发展阶段;3.当展阶段。以下将分三个部分单独论述。

产生阶段。商品意识形态产生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是随着商品的产生而产生的。“劳动产品只是在它们的交换中,才取得一种社会等同的价值对象性,这种对象性是与他们的感觉上各不相同的适用对象性相分离的。劳动产品分裂为有用物和价值物,实际上只是发生在交换已经十分广泛和十分重要的时候,那是有用物是为了交换而生产的,因而物的价值性质还在生产时就被注意到了。”关于商品的起源问题,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商品可以归结为以交换为目的的劳动产品,交换是劳动产品为了实现其价值的方式,是商品的指向,因此就是在这个意义上,商品意识形态获得了它的第一个也是最基本的内容——交换价值。“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在马克思的理解当中,交换价值是建立在商品本身固有的物的使用价值之上的,是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虽然使用价值在质上是不可被比较的,但是通过历史的,社会的约定,物和物之间的不可比的使用价值被人为的规定了尺度,交换在这种尺度之上得以进行,这尺度就是交换价值,它保证了社会交换的发生。对于商品意识形态而言,商品交换——商品的出现,就在人的意识当中确立起了一种观念,即交换价值与商品使用价值之间关系的颠倒。从起源来说,商品的交换价值是源于商品的使用价值的,但是由于交换价值的可量性,人们将交换价值当成了商品的本质价值,而使用价值则成为了商品附带的属性。其次,在社会中首先有了奉行货币拜物教的阶级,这就是商人阶层的兴起,商人不通过生产而只通过交换生存,他们所依靠的就是物与物之间使用价值的关系。交换本身也成为了一种意识,社会各阶层的自觉意识,社会各阶层不再被其自身的地理环境的因素所束缚,需求能够在更广阔的地域展开,北方人能吃到南方的柑橘,英国人喝印度红茶。交换意识就在这样的商品的逐渐丰盛中建立起来。商品意识形态的产生阶段的终点可以追溯至法国重商主义,可以说重商主义是早期商品意识形态发展的顶点,货币真正获得一次展示它强大力量的机会,人们的货币拜物教观念被发展到了极致。古代社会虽然重商,但是商品仍然只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

早期发展阶段。新的生产方式带来了新的社会变革,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使得“生产”这一概念变成了商品意识形态的核心。奴隶和封建社会总体的经济方式处于自然经济阶段,生产力低下,社会自然资源处于缺乏和基本满足状态,在这种状况下,社会中存在的需求是大于社会生产的,因此,资本主义生产一经应用,便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最为重要的环节就是生产资源在社会范围内的配置,社会分工更为明确,相对于奴隶社会的生产分工而言,资本主义生产分工的范围更大,英国毛纺厂理使用的羊毛来自于美洲大陆,法国的木器厂用北欧的松木做家具,等等。分工由世界共同构成,这就为商品的进一步丰盛提供了物质的基础。从生产手段来看,奴隶社会以经验科学为生产基本手段,而资本主义社会则在经验的基础上加入了现代科学,通过理性对科学实施驾驭,生产力如火山般爆发。这些都对生产本身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经历了对货币的崇拜后,人们的意识又将其关注点放在了生产上,生产能够换回更多货币,因为需求大于社会的生产能力。生产主义就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当然伴随生产主义的还有经济危机。伴随着生产,科学获得了新生,古代科学作为技术被人使用,近代科学却成了权力,在科学的背后是大量的商品,在商品背后是大量的货币,在货币背后则是人生存的真理。商品在此时就成了维系整个社会基础的经济力量,农业工业不论什么产业都不能再说是核心产业,核心只有一个就是商品生产,所有生产都是商品生产,这就是商品意识形态中生产的特征。同样我们还必须注意的是,此时的生产仍然是商品使用价值的生产,还是在以商品本身的使用价值来带动商品的交换价值,在商品意识形态起源阶段所奠定的商品价值构成的颠倒也只是观念上的,商品本身还遵循着早期的规定。换言之,商品依旧是物的商品,而不是观念的商品。这一时期的表现即是工业实业的兴起,世界由原来的庄园变成了工厂。

当展阶段。上世纪初,整个社会进入了新的时期,新的技术推动了新的生产力发展,商品生产超越人们需求的增长。商品出现了巨大的丰盛,几次经济危机为生产主义敲响了警钟。生产出的商品不能够通过其使用价值被社会消费掉,换言之来不及被消费掉,商品利益得不到实现。另一方面,由于商品本身在质量等方面的进步,使得人们生存环境不断进步,这带来的就是需求的降低,一件好的产品从其使用价值而言能够用很长时间,那么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个人对于这类商品就不再需要。商品在不断生产的,因此要求不断的有需求消费这些产品。这在社会中成为了一对矛盾,怎样解决这一矛盾?文化的概念被引入商品属性之中,商品本身不再只是使用价值的载体,更是文化的载体。正如鲍德里亚分析的那样,消费是符号消费,“人们从来不消费物的本身(使用价值)——人们总是把物(从广义的角度)用来当作能够突出你的符号”,人们通过商品得到的是社会,自我的认同,在这种文化的含义中,人找到了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找到了自己同他人的区别,他获得了自己在社会中的符号。更重要的是,在商品的丰盛中,人似乎已经超越了现代性的压抑,获得了自由,生活在民主之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幸福。商品意识形态在这一时期的重要内容就是文化成为了新的关注点,作为划分社会的符号,它成为了无形的压制人的意识形态概念。同时,作为商品意识形态中文化的目的指向,消费成了社会活动的核心刺激消费,生产消费,成为了所有人必须去面对的问题。在这个商品时代,我们不仅要引导他人在我们的意识形态下消费我们的商品,还要在别人的意识形态下消费别人的商品。一切以消费为目的,这就是文化意识形态带来的必然后果。

二、商品意识形态的结构分析

通过对于商品意识形态发展的分析,我们大致可以得到商品意识形态中的几个基本,核心概念:交换、生产和消费。这三个概念分别对应于三个时期,前资本主义时期,早期资本主义,晚期资本主义。当然,这样的对应并不是简单的一对一,并不是在某一历史时期商品意识形态只有一个概念,事实上,这三个概念是贯穿于商品意识形态全过程的,不同的是在不同时期表现不同。商品意识形态是作为一个整体的意识形态结构出现的,因此交换、生产和消费在这个系统中有着结构性的联系。以下就试分析其关系:

在作具体分析之前,有必要对我分析的方法作以说明。我对于意识形态内部结构的划分基本沿用何怀远教授对意识形态的分析方法。何教授认为意识形态从功能、功能实现程度及其原因角度可以分为三个基本要素或层面:1.认知解释层面,其意义在于“认识世界、解释世界,说清‘是什么’才能确定‘应该怎么办’。”换言之,任何意识形态系统都有一定的知识论基础,意识形态作为人观念系统,必须首先告诉人们,什么是知识,怎样用知识解释世界。认知解释层面,就为我们提供我们所要研究的意识形态的知识论基础。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知—解释系统主要是唯物史观建立的社会发展观,其科学性在于把握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些基本规律,从而有了可靠的知识论前提和基础。2.价值—信仰层面,“是人们价值选择的根据,也是人们对现实世界进行价值评价的尺度。”这一层面可以说是任何意识形态最为根本的核心特征,每一种意识形态都有其关于真理,价值的判断方式。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伊格尔顿,在总结一直以来学界关于意识形态的种种定义时也将这一层面内容作为重要的一个方面“社会生活的意义、符号和价值的生产过程”。3.目标—策略层面,“意识形态作为对现实世界意义的探寻及其对实践的导向,最终是要实现理想目标并选择实现理想目标的方式和策略”。意识形态不论在怎样的阶级基础上建立,不论其指导思想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它总归有指向性,只有通过这样的指向性,意识形态才能发挥它对思想的控制功能,才是意识形态。

通过以上说明,我们可以在三个层面上理解商品意识形态,在此我将其归结为三个核心概念,即交换、生产和消费。它们分别对应于信仰价值层面,认知解释层面,目标策略层面。

1.交换——商品意识形态的核心本体

交换是商品的最基本属性,任何商品在实现上都不能离开交换。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交换是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而交换价值本身又是抽象了的使用价值的比较。商品价值不管把商品如何颠来倒去切开粉碎也不能碰到,人们只能观念地承认其客观存在性。物作为使用价值是各各不同的,作为价值是各各相同的(至少在理论上可折合为多少卡热、多少牛顿力等等),因作为价值“它们都具有同一的幽灵般的现实性。它们变成了同一的升华物,同一的无差别的劳动的样品。它们只是表示,在它们的生产上耗费了人类劳动力,积累了人类劳动。这些物,作为这个共同的社会实体的结晶,就是价值。”这样在经济活动中关于将不同质的使用价值变成了具有量的可比性的交换价值,就造成了人在观念中对普遍性的寻求。人们为什么要在思想的领域寻求普遍性?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我们甚至可以在货币的意义中获得答案,在某种程度上它们具有相似性。货币是作为一般等价物出现在商品的流通阶段的,它代表的是商品之间交换价值的比例关系,就像桥梁一样在各种不同质的不可比的使用价值间寻求到了可比的标准,当然这样的可比关系也是在观念中的。有了这样的思想,所有商品似乎都不再是不同物,而都是商品价值这一本体的各种物质表现形式。即是说任何物都被还原为价值,多样性回到了单一性,质的差别在这里被取消了。这就是商品交换带给我们的观念,人在这种观念中也幻想现实世界本来也有同样的本体,各种不同物质的差别不过是这一本体的不同表现,世界本身有一套标准衡量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在这样的标准中人能够获得自己行为的意义,获得作为批判者的立场,获得反对权威的武器。平民认为生活决定一切,商人认为金钱决定一切,政客认为权力决定一切,哲学家认为理性决定一切。然而所有的决定不过是人的观念中的幻象,就像我们所说的商品价值一样,只具有“幽灵般的现实性”。因此所有的意识都被指责为意识形态,都是某一阶级所认可本阶级的普遍性,必然要遭到批判。在意识形态研究中,很重要一个方面是关于意识形态的“同一性”的概念。伊格尔顿在总结诸多意识形态定义时也将其作为一个方面,即:“同一性思想(identitythinking)”。通过以上分析,交换这一概念为人们意识提供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意识形态基础,如果没有在交换中使不同质的使用价值在价值中获得量的规定性,也就没有了幻想的世界的同一性,没有了量化的失去了各个质的差异死亡的世界,也就不会有科学、实证主义关于问题概率的研究,更不会使得人们对于波普提出的证伪主义如此诧异。人们总是幻想有同一性,幻想通过这种同一性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只是时间问题——量的问题,而从另一方面看来,有时质的差异是绝对的,我们永远不能认识在我们时空之外的事物,因此在我看来关于世界的认识只在假定的意义上是有效的,只是在意识形态中有效。

关于交换,我们可以得出第二点意识形态的含义,即我们所说的“价值”。“价值”一直是经济学、哲学、伦理学等关注的焦点,经济学上指货币的实现,哲学上指理论的创新,伦理学上指人行为的合伦理性等等。真正的价值是什么?从前面对于交换的分析,同样可知“价值”不外也是约定,也是在同一性的幻想中获得的规定性。价值也是从交换中发端的,其最早的形式是物的有用性,使用价值;当交换发展得更为广泛后,一切商品可以在商品价值的统一规定性中以量的多少相区别,商品与商品的交换变成了商品与货币的交换,而商品与货币的交换在形式上成了根本的普遍的交换,是交换行为的源泉。在意识中,我们承认了商品与商品交换的历史在先,承认了商品与货币交换的逻辑在先逻辑的认为价值在交换前一物被生产,那么其中必然包含着价值,这价值是由劳动所创造的,交换只是这一价值实现的过程。这样的意识就是意识形态,只是人们认为的如此,就像对于“同一性”的幻想一样,我们所信仰的“价值”——那种超越时空的永恒的价值也是幻想出来的。“价值是历史性的”,正是因为有交换因此才有价值价值是在对立统一当中获得规定性的。在经济学中,物与物的使用价值是相对立的,但是在交换中不同的使用价值却在货币的度量中获得了统一,价值才具有了可把握的现实性;同样哲学中,创新理论必然是对旧理论的批判,这也是对立,但就本质而言,不论是那种理论都在人类认识的意义上做出了贡献,都在人认识的同一性中产生了相同的效果,因此才有价值;同理在伦理学中,个人的行为是相互对立的,而一旦个人行为能够对他人行为产生有利的影响,能够被他人认可,获得同一,那么个人行为就是有价值的。

由交换所引伸出的同一性,价值等概念就构成了商品意识形态在价值信仰层核心,商品意识形态所信仰的就是同一性,价值的永恒性。不论是神学还是理性主义都在一定意义上,试图以一种本体决定一切,要么是上帝,要么是理性。在方法论上,凡是自称为科学的方法,或是被认为是科学的方法都寻求最大的可通约性,以至于在学者们呼喊回到多样性,打破铁一般的单面社会时,带给人们的感受不是自由而是恐惧。

2.作为商品意识形态解释学的科学

在认知解释层面,商品意识形态的核心概念是生产。生产是与商品不可分割的概念,它是自然物成为商品所必须经历的环节,是商品价值形成的过程。蕴涵于生产中的是人类劳动,劳动是人实践的基本形式,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本活动,因此这里将生产作为商品意识形态认知解释层面的核心概念,正是对马克思的这一理论的思考。

对于生产的研究,一直以来是哲学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对生产的研究尤其集中在对生产主义的研究中,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生产主义大致有以下三种含义:(1)与“消费主义”相对应的狭义的“生产主义”;(2)广义的生产主义;(3)决定论意义上的生产主义。在研究商品意识形态中作为认知解释层面的生产概念,并不能在以上三种视域中研究。这里所要研究的生产,是人类认识论意义上的生产,就是实践。实践作为认识的手段是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因此商品意识形态的认知解释也不能脱离于实践,但是实践在商品意识形态中有它固定的形式,这就是生产。用生产认识世界,其核心就是以生产的手段认识世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在商品社会生产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商品意识形态中,生产和科学是一对不可分割的概念。科学是现代生产的最基本手段,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作为渗透性因素贯穿于生产的各个环节。同时,科学是唯一正确地认识方式,在认识论中它与理性、真理结合反对愚昧无知。科学在商品意识形态中是万能的,它之所以是万能的是因为它是生产的。首先,从各种不同的科学理论,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技术,都是以是否促进生产为检验其效用的标准。牛顿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理论导致了生产领域的革命,生产力成倍的增长才是牛顿力学真正的意义所在。在更高层次的哲学领域,科学同样也是在生产的检验中生存,19世纪到20世纪哲学的实证化转向,以及对形而上学的排斥也能够说明这一点。为什么要排斥形而上学,因为形而上学不生产。认识在商品意识形态当中也不再全面,它没有人们想象中那样的神圣和权威,那样无所不能,认识的巨大作用只能在生产的单向度中被理解,作为社会主流的商品意识形态不承认克尔凯郭尔绝对个人的孤独感,不承认存在主义对认识对象感性的直观,因为这些认识形式都不是生产的,或者不能还原为生产的。其次,商品意识形态中科学的单一性还表现在研究等具体的方式上。交换带来的同一性观念又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即使是在认识方式上寻求在一定方法形式上的同一,如同价值在商品交换中作为度量标准一般,科学认识也必须接受在方法上的评价,如实证主义认为,科学必须是可证实的,而证伪主义则认为,可证伪的才是科学的。不论其主张如何,他们都妄图在科学中寻求最一般的标准,即使是历史主义在多样性基础上提出诸如范式等概念,也未能逃脱这样的嫌疑。这同商品意识形态的基本精神是相对应的。科学方法上的另外一点就是数学化。将数学方式引入科学研究在认识论领域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了,向前追溯甚至可以追溯至罗吉尔·培根,通过对培根这一思想的追问不难看出这是对可通约性的另一种表达,通过数学化,科学能在一种符号中被解读,被理解。数学化还对应着量化,科学研究一直强调对于实验数据等的量化,在长期的积累运用中“量化”甚至也成为了科学的代名词,在某些时刻人们甚至认为能够被量化的都是科学的。统计学,概率论一时兴起,但最终仍被波普的证伪主义所。究其原因不外乎,人们在商品意识形态的幻像中为认识构建了同一性,把认识比作商品,能够在同一的价值中通约,能够通过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如果抛开了商品意识形态,是否有必要对科学进行重新反思?反思实际上已经在进行了,但是我向提及的一点是如果我们依旧在商品意识形态中反思,那么进行的只不过是另一次反思必要准备。

3.商品意识形态的指向——消费

在目标策略层面上,商品意识形态的核心概念是消费。在政治经济学理论中,消费是商品流通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商品价值实现的最终形态,是社会再生产的基础。在马克思那里,消费仅仅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只作为手段蕴含在一般的经济行为过程中。但是,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全面的商品社会,消费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行为,它蕴含着更多的社会含义。在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中,消费是当代社会逻辑的起点,消费成为了支持社会正常运行的根本力量,人们的拜物教,“这种盲目拜物的逻辑就是消费意识形态”。社会中的人自身,其主体地位的确立,阶级团体等的归属,包括自身的权利实现等等都必须在消费的符号体系中实现。更为重要的一点,即对商品意识形态有重要意义的一点即是,消费带来的丰盛。关于消费和丰盛,可以说,如果没有足够的丰盛的物质产品作为基础,消费社会不会兴起,正是在现代科技发达的基础上,生产力能够为消费社会所必需的丰盛建立起应有的基础;同时,也正是消费社会的理念进一步的促进了丰盛的出现,“消费社会,人们不是为了积累财富而是为了消费而劳动,为了再生产而消费,形成的是消费欲和及时行乐意识”,及时行乐、为消费生产,为消费奋斗都是消费社会的基本理念,说到底都是要进行消费,都要买东西。通过购买商品,获得自己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这些都为商品获得文化含义提供了动力。因此,消费和丰盛是一对孪生兄弟,是不可分割的。正是由于其不可分割的特点,丰盛在商品意识形态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消费社会在思维中的制造的幻像。之所以称其为幻像,是由于在商品的意识形态中,丰盛的核心不是商品本身而是人的观念。“社会的财富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财富像商品一样不是因为它有用而成为财富,而是因为它被文化赋予特殊的意义才成为财富。财富的灵魂不再是‘物性’,而是文化灵性。一旦文化观念发生变化,物的文化有用性就必然发生变化,财富也必然发生变化。社会的财富随着物质文化观念的变化而不断发生着变异。这一变化对财富的影响甚至比恶性通货膨胀对原有财富的影响都要重大,价值连城的财富可能因为财富观的变故而变成包袱,原来的垃圾也许价值连城。”文化,观念对于人对商品的理解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观念中,商品可以被创造,瞬间价值连城,瞬间一文不名。我们谈论丰盛,丰盛的是商业品牌,而这些品牌充其量也只能作为符号价值出现,在物质性上我们并不能找到更多的差异。这就是幻像,幻像中的丰盛。

在鲍德里亚的理论中还有这样的一个公式:“增长,即丰盛;丰盛,即民主。”可见,丰盛同政治,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此,由于鲍德里亚已经作了深入讨论,我也不再赘述。但是我们可以沿着其思想方法多做一些思考,丰盛所产生的影响不仅仅是在政治上,甚至在时代精神中也可以找到其踪迹。在长期的丰盛社会的影响下,人们有了一种普遍的观念,即要求在任何领域都有足够的空间享受丰盛。具体表现就是在社会思潮中普遍存在的多元化意识,以往分析多元化,学界总是站在地域差异,文化差异等等视角看待多元化。试想一下,在商品社会已经大发展的今天,全球要寻求趋同的文化体系是何等容易,但是学者们却疾呼保留文化的多元化,这是社会选择多元化的明显例证。那么是什么推动了这样的社会思潮?我认为就是商品意识形态,是丰盛的观念。丰盛带来了选择,选择给人自由感,在商品世界中随意选择,可以是耐克、可以是阿迪达斯;在思想领域随意选择,可以是存在主义、可以是后现代主义。

三、商品意识形态的理论价值

商品意识形态这一问题的讨论,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沿着马克思主义主义哲学的路径所作的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在于,通过历史唯物主义为种种社会现象寻找到了实实在在的基础。就本项研究而言,也是为了在人们的社会意识层面寻求实在的基础。如对同一性与商品交换的讨论,就在于澄清同一性只是在意识中的同一性,是通过长时间商品社会的发展,在人的意识中建立起的虚幻的结构。

商品意识形态对于意识形态方面的研究也有一定的意义。正如在文章开头我所谈到的,对于意识形态的研究,学界只注意到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而没有触及到意识形态本身最为本质的基础。虽然当前看来,学界对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作了诸多的反思,但这并不够,比如对商品和意识形态之间的联系问题,恰恰商品是时代的主流,社会发展以商品为核心,个体存在以商品为保证,但对于商品意义的追问却相对落后,在我们看来它只是一个经济学用词,一个马克思哲学的用词。其真正在人的意识中起什么样的作用,如何起作用这些问题却一直被人们忽略。我认为有必要重新重视商品,不断追问商品的意义。

商品意识形态的是否要对于商品意识形态进行批判?我想批判是必要的,唯有批判后的理论才是值得人们接受的。但是并不能因为对其进行批判,就认为商品意识形态是贬义的,原因在于,1.对于商品意识形态的研究刚刚开始,不能过早的下结论;2.从历史性看,商品意识形态对于社会的进步,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3.对商品意识形态的无法超越,也决定了我们不能从价值上对其进行任何褒贬的判断。

参考文献:

[1]《图绘意识形态》齐泽克,阿多尔诺等,方杰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2]《意识形态论》俞吾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3]《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版.

[4]《现代西方哲学新编》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版.

[5]《消费社会》[法]鲍德里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版.

[6]《资本论》(节选本)马克思,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

[7]《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何怀远编,国防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

[8]《哲学大辞典》(马克思主义哲学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2月1日版.

[9]《意识形态与主体建构》孟登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2月.

[10]《后现代文化主义与文化理论——弗·杰姆逊教授讲演录》唐小兵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

注释:

《历史与阶级意识》[匈]卢卡奇,商务印书馆,1992年10月第一版,第146页.

《资本论》(节选本)马克思,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第76页.

《资本论》(节选本)马克思,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第52页.

《消费社会》[法]鲍德里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版,第48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何怀远编,国防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346页.

terryeagleton,ideology:anintroduction,London:Verso1991,p.1-2.

《价值即意识形态化的“应该”》季国清,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第27-33页.

《“生产主义”概念的多种语境及其义域》何怀远,《河北学刊》,第45~49页.

所谓“还原为生产”就是能够通过一定的方法将理论思维等转化为生产力。(笔者注).

《消费社会》[法]鲍德里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版,第46页.

《“生产主义”概念的多种语境及其义域》何怀远,《河北学刊》,第45~49页.

品质文化和品质意识的理解篇10

本文对语文阅读应该培养学生思维批判性品质的论述,是对新课标的拾遗。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成分。思维品质也叫思维的智力品质,指在智力活动中,特别是思维活动中智力与能力特点在个体身上的表现,其实质上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思维品质体现了每个个体思维的水平和智力、能力的差异,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五个方面。思维的批判性品质,就是在思维活动中善于严格地估计思维材料和精细地检查思维过程的智力品质。人们对阅读的研究表明,阅读是一种凭借思维来理解信息符号的心理过程,阅读的实质是思维。依据林崇德教授的研究,思维的批判性品质在学生阅读能力结构中表现为:①对阅读内容进行辩证分析,善于汲取精华,剔除糟粕;②掌握顾及全篇、顾及作者本人和顾及作者所处时代的全面评价作品的方法;③善于运用比较,发现阅读内容的风格特色,并切实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所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批判性品质是学生阅读能力中的突破口。

国际阅读协会认为,不论是在何种水平上的教学,培养阅读能力的核心都应该在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与意义之间的关联。在人们提出的解决这一问题的各种方法中,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尤为重要。具有批判精神意味着理解意识形态表现的方式以及文本中所表达的意义,因为这二者构成了文本所代表的现实。所有的文本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和意识形态背景下创建的,具有批判精神的学生应该受到鼓励,因为他们以一种批判的态度面对文本,质疑他们所面对的社会中的各种观点,并判断这些观点是不是应该被接受。因此,应该引导学生质疑文本涉及广泛的、多样化的社会和意识形态,让学生反思或修正他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这有利于他们真实的世界观的形成。因此,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批判意识和能力即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对语文课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品质,世界其他国家极为重视。澳大利亚语文课的课程目标规定:读的目标是让“学生具有批判意识地接触和理解各种视觉文本”。美国英语语言艺术课程的总体目标对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能专注地评判性地倾听和观察;能够理解、鉴赏、解释和批判性地分析古典的和当代的英美文学和翻译的文学作品。”香港《新高中课程及评估指引》规定了思维范畴的学习目标:“(1)培养批判性、创造性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良好的思维素质;(3)掌握一般应用于读写听说的思维方法。”并对这思维的三个学习目标有详细的阐述。其中“思维素质即学生在思维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智力特征,主要包括深刻全面、灵活变通、敏捷迅速、勇于创新和善于批判。”善于批判指“能严格审视材料和检讨思维过程,对学习活动起评价、调整和矫正的作用,例如在聆听时,能迅速鉴别所听内容的对错、优劣;说话时,能发现缺点,并能及时改进;阅读文章时能评价和鉴别;写作时,能评价和自我修改。”并规定了详细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教学原则。可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品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