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财务资金风险防范措施十篇财务资金风险防范措施十篇

财务资金风险防范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7:17

财务资金风险防范措施篇1

如何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积极的分析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防范的相关内容,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力度,是企业实现持久经营的关键因素。因此,在社会经济的发展,重视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防范探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一、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为了更好的应对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风险问题,综合企业经营状况及财务工作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将其作为制定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防范措施的基础,将有效的促进企业长久的发展下去。其中,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企业管理层风险意识缺乏,财务人员风险意识落后;企业财务内部监控制度不健全;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1.企业管理层风险意识缺乏,财务人员风险意识落后。通常情况下,企业的有效运行,需要管理者的统筹规划以及将发展措施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才能确保企业在市场经济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始终对企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当前企业管理层风险意识缺乏,财务人员风险意识落后的问题非常严重,直接导致企业管理水平下降,也不利于企业的未来发展。如何针对企业财务管理风险问题,提出切实可行措施,是企业发展中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

2.企业财务内部监控制度不健全。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企业财务内部监控制度不健全,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水平较差,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与发展。企业财务内部监控制度不健全,在很大程度上会削弱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致使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增加,对企业的资金运转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会影响企业的日常工作。因此,为了促使企业更好的发展下去,应充分重视企业财务内部监控制度不健全这一问题,并积极的探究有效的解决办法。

3.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综合企业的发展工作可知,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也是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之一。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致使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中,无法有效的进行投资于筹资的统一规划,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企业管理层的科学决策,并影响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因此,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应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积极的探究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尽快的解决资金结构不合理的相关问题。

二、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

1.企业筹资困难。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流动与流转。在企业的日常经营工作中,由于金融危机发生后会导致全球货币贬值,金融机构往往没有足够的资金流动性应对债权人的突然变现,致使企业不能通过金融机构进行有效的筹资,只能选择银行进行筹资。但是银行贷款的利率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直接导致企业的筹资难度增加。因此,企业筹资困难是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之一,也是企业需要时刻关注的问题。

2.加剧投资风险。在实际工作中,加剧企业投资风险,也是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之一。我们都知道,企业投资风险本身就是对企业的未来投资收益的一种预测,具有不确定性,在投资的过程中可能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甚至无法拿回全部的本金部分。在金融危机发生的前提下,银行及金融机构的发展都会受到影响,直接影响企业的资金量及资金链发展。因此,在企业的发展中,应充分重视财务风险管理中加剧投资风险这一表现。

3.信用风险薄弱。在企业的运营活动中,信用风险薄弱,是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表现之一。在金融危机期间,由于金融机构及商业银行不断倒闭,企业的应收账款增加,企业的收款风险增加,当企业的收款风险增加到一定程度,极有可能需要企业自己承担风险与经济损失。企业的信用是根据客户的性质决定的,企业只有拥有良好的信用,才能提高客户对其产品的认可度,进而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奠定基础。

三、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防范措施

为了有效的降低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风险问题带来的经济损失,在企业的发展中,应根据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风险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并制定有效的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防范措施,切实的将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其中,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防范措施,包括: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健全企业管理机制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1.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在实际工作中,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可以有效解决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风险问题,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及竞争力。在企业的发展工作中,通过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方式,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可以进一步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措施的顺利落实,为有效解决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积累经验。

2.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在实践工作中,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是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防范措施之一。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需要企业充分认识到财务风险管理防范措施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的预警系统建设工作,提高管理层决策方面的能力,促使企业财务管理规划工作更加符合企业的发展。同时,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也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升发展空间的前提条件之一。因此,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3.健全企业财务管理机制。不断的实践工作中,健全企业财务管理机制,是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防范措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健全企业财务管理机制,强化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督促其重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进一步制定有效的发展规划,通过健全企业财务管理机制的方式,不断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模式,促使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

四、结语

财务资金风险防范措施篇2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防范

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受到市场经济复杂多变性以及企业自身管理情况的影响,极有可能出现各种财务风险。企业财务风险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不确定性,财务风险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发生时间、发生状况以及造成的经济损失都是不确定的。如果对财务风险控制管理不当,不仅有可能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会造成企业战略发展的挫败。因此这就要求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必须认识到防范控制财务风险的重要性,在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控制财务风险问题的发生。

一、造成企业出现财务风险问题的原因分析

1.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复杂多变。由于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以及各个职能部门,财务管理活动的这种复杂多变性就决定了客观上存在着风险发生的条件,如果在财务管理活动中对于一些关键环节控制不当,例如筹资借款管理、负债经营以及投资经营等方面,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企业财务风险问题的发生。

2.企业财务管理环境造成的财务风险。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约束条件,是不会随着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所改变的,例如企业经营面临的市场环境、经济政策环境、法律环境等内容,这些环境的变化调整都有可能造成企业财务风险问题的发生。

3.企业财务风险意识不高,财务风险管理的局限性强。在现代企业管理形式下,一些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于财务管理重视不足,而且也没有全面、准确的认识到财务风险管理的本质,导致财务风险管理效果较差。此外,企业在财务风险控制管理方法选择上还存在着较多而问题,财务管理流程设计不合理,导致对财务风险的控制管理存在着较多的局限性,各种财务风险问题经常发生。

二、企业财务风险表现形式分析

1.企业的债务比例较高。一些企业的资产结构不合理,资金使用不当,因此造成了企业债务资金处于较高的水平,财务负担沉重,如果偿债能力不足,极有可能造成企业资金周转的断链,造成财务风险问题的发生。

2.投资决策不科学。企业的投资项目由于会占用企业大量的资金以及资本投入,如果企业投资决策之前没有经过系统深入的可行性研究以及风险分析,容易出现投资风险问题。

3.应收账款管理力度薄弱。部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于应收账款管理力度不足或者是经济合同签订不规范,大量应收债款回收困难,很容易造成企业继续生产或者是扩大经营缺乏资金,严重的可导致资金链断裂。

4.企业存货量过大。现阶段一些企业生产计划制定不合理,导致在生产经营阶段出现了大量的存货积压,同时对于存货缺乏盘点分析,导致存货量不断增加,大量存货的长期积压势必会造成大量资金的占用,造成了企业负担的加重。

三、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研究

1.准确把握市场环境,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为了防范企业财务风险问题,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开展管理工作之前,必须对宏观环境进行系统的分析,通过以市场环境、经济政策环境、金融环境、法律环境以及企业文化环境的分析数据为基础,制定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策略。同时结合宏观环境的变化及时的对企业财务管理机构设置、职能分配、制度建设以及流程设计等内容进行优化调整。此外,应该在企业内部全面树立风险意识,通过使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尤其是企业主要负责人)充分认识到财务风险工作的重要性,将财务风险防范贯穿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推动财务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完善企业财务风险防范预警体系的建设。在市场环境下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财务风险问题就不可避免,因此企业应该通过完善的财务风险防范预警体系来避免财务风险问题的发生。首先,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管理机构设置情况,建立系统的企业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由企业高层管理者作为主要负责人,由财务管理部门负责主导,重点开展财务风险防范工作。对于财务风险防范预警体系的建设,应该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投资报告等资料作为依据,通过采用模型分析法,对企业经营活动的风险进行分析,明确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以及重要程度,进而有针对性的制定解决完善措施。

3.合理的选择财务风险防范方法。为了防范财务风险问题的发生,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应该合理的选择财务风险防范的方法,现阶段应用较多的财务风险防范方法主要有分散法、回避法、转移法以及降低法。分散法主要是通过企业的联合经营、多元化经营以及多种经营等方式,来降低大额投资项目的风险问题,通过将投资风险分散承担,规避财务风险。回避法主要是指企业在进行资金管理活动时,通过对多种投资方案进行系统的分析,选择风险较小同时又能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投资方案,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转移法则主要是指企业通过购买财产保险或者是担保协议,来将财务风险全部或者是部分转移给他人来承担的方式。降低法则是指对于客观存在的风险,通过采取配套措施来降低风险发生后损失的措施。企业应该结合生产经营实际特点以及项目情况,合理的选择财务风险防范方法。

四、结语

财务风险防范控制作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复杂激烈市场环境形势下企业实现经营发展的关键。因此,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应该在企业内部全面提高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并通过完善财务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建设,强化全面预算执行管理,以及制定对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进行规避方案和应对预案等措施,避免财务风险问题的发生,实现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田月昕,伊基红.从现金流量的角度识别与防范企业的财务风险[J].商业会计,2011,4(18):162-163.

财务资金风险防范措施篇3

论文摘要:财务风险作为一种经济上的风险现象,已经成为现代财务理论的核心内容。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既有企业财务活动所处的环境等客观原因,也有企业风险意识淡薄等主观原因。如何客观地分析和认识财务风险,采取各种措施来控制和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是事关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课题。

财务风险作为一种经济上的风险现象,已经成为现代财务理论的核心内容。对财务风险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财务风险通常被称为举债筹资风险,是指企业由于举债而给企业财务成果(企业利润或股东收益)带来的不确定性。因此,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尤其在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更是不可避免。如何客观地分析和认识财务风险,采取各种措施来控制和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是事关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

1.客观原因

企业财务活动所处的环境复杂多变。财务管理环境是企业财务决策难以改变的外部约束条件。财务管理的环境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外部环境变化可能为企业带来某种机会,也可能使企业面临某种威胁。财务管理系统如果不能适应复杂而多变的外部环境,必然会给企业带来困难。

资金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比例过高。资金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金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资金结构的核心问题是负债资金在企业全部资金中所占的比重。合理的债务安排和运作有利于降低企业资金成本,能给股东带来超额利益。反之,当息税前资金利润率低于利息率时,企业负债越多,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比例越高,企业自有资金利润率就越低,严重时企业会发生亏损甚至破产。这时,负债规模越大,财务风险也越大。

利率、汇率变动的影响。由于企业负债的利息率一般是固定的,如果未来利率呈下降趋势,企业仍然要按原合同约定的利率水平支付较高的利息,从而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如果未来利率呈现上升趋势,企业尽管只需按原合同约定的利率水平支付较低的利息,但随着利率的持续上升,货币升值压力增大,一旦货币升值,则企业还本负担加重,从而加大了企业财务风险。企业如果采用外币融资,汇率的不断变化也必然会产生财务风险。

2.主观原因

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不合理、经营状况不佳、资金运用不当等导致财务风险。

风险意识淡薄。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控制偏差和处理突发危机事件的经验缺乏,企业风险控制和防范能力就弱,导致财务风险发生时束手无策。

财务决策缺乏严肃性、科学性。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现象,由此导致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不进行深入市场调研和科学论证,盲目投资,形成不良资产或巨额损失,从而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财务风险的防范技术和措施

1.财务风险的防范技术

分散法。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及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企业可以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

回避法。企业在进行项目策划时,应综合评价各种方案的财务风险,在保证预计目标实现的前提下,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达到回避财务风险的目的。

转移法。企业可根据不同的风险,采用不同的风险转移方式,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一种风险预防和控制方法。

降低法。风险事件的发生既有其客观必然性,也有偶然性。有时尽管采取了很多预防控制措施,但风险损失还是发生。因此,企业有必要合理安排资源,即便某一风险事件发生,也不至于对企业整体产生重大损失。

2.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及其变化,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企业的外部环境是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外部因素,这些都是无法改变的,但对企业财务风险却有重大影响,所以说环境的变化是一把双刃剑,既带来机会也隐藏了危险。

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四种。要加强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管理就应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筹资活动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管理措施失当会使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产生筹资风险。针对筹资风险的不同成因,防范与控制筹资风险的措施主要有:一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降低投资风险。二是注重筹资杠杆,适度举债,优化资金结构,获得财务杠杆利益。三是合理调度资金,维护资产的流动性。四是建立偿债基金,增强风险自担能力。偿债基金是企业为了按计划偿还债务而事先提取的一种准备金。偿债基金的强制性设立,增强了企业的偿债能力,但它减少了企业可自由支配的资金,导致现金枯竭,也变相增加了企业的资金成本。

企业财务活动的第三个环节是资金回收。预防和控制资金回收风险的措施有:一是根据客户按约付款的可能性,选择不同销售方式。应收账款是造成资金回收风险的重要方面。为控制资金回收风险,企业只能对信用状况好、偿债能力强,达到企业信用标准的客户采取赊销方式,并将累计赊销金额控制在信用限额范围之内。二是选择合适的结算方式。对于盈利能力大、偿债能力强、信用状况好的客户,可以选择风险比较大的结算方式,这样有利于购销双方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的伙伴关系,扩大销售网络,同时发生坏帐损失的可能性也较少;反之,则应选择风险比较小,约束能力强的结算方式,这样有利于减少坏帐损失。三是制定合理的收帐政策,及时催收货款。应收货款发生后,企业应采取各种措施,尽量争取按期收回款项,减少企业损失。

掌握风险防范方法,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处理机制,正确理解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的关系。风险防范是企业在识别风险、估量风险和研究风险的基础上,用最有效的方法把风险导致的不利后果降低到最低限度的行为。企业各部门、各人员,特别是企业的决策管理部门必须增强风险防范意思,不论是对外投资还是对内融资,也不论是研制产品还是销售产品,都应预测估计可能产生的风险以及企业的承受能力,加强企业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增强他们在认识风险、分析风险和防范风险的能力,提高管理决策水平,以降低经营的盲目性和决策的随意性。

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思,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做到责、权、利相统一。要使财务管理人员明白,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企业应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各项基础工作,使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思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企业必须理顺内部的各种财务关系。要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应承担的职责,并赋予其相应的权力,真正做到权责分明,各负其责。在利益分配方面,应兼顾企业各方利益,以调动各部门参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使企业内部各种财务关系清晰明了。

引进科学的风险管理程序,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理机制,用活财务风险管理方法。财务风险管理是一个识别和评估风险、分析风险成因、预防和控制风险、处理风险损失的有机过程,在风险识别、评估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应付风险的方案和措施,制定企业财务战略和计划,优化财务决策和控制方法,健全财务信息的控制系统,出现风险及时处理减少损失。加强制度建设首先建立客户管理制度,加强对客户信用的调整,形成一套适合本企业的风险预防制度,把财务风险降至最低。其次建立统计分析制度,应通过完善的统计分析,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控制。再次建立科学的内部决策制度。对风险较大的经营决策和财务活动,要在企业内部的各职能部门中进行严格的审查、评估、论证,通过集思广益,尽量避免因个人决策失误而造成的风险。

总之,财务风险的存在,无疑会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管理有足够的重视,对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进行研究,有效开展对财务风险的控制与管理、监测与预警,有效的降低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苏淑欢.企业财务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26—328.

财务资金风险防范措施篇4

所谓的企业风险,就像人会有生老病死,企业为了健康地生存在市场上,就必须运用各种方法来识别、防范遇到的风险和危机,而企业财务风险就是贯穿于财务活动中的风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的必然产物,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更是不可避免的。企业的财务活动贯穿于生产经营过程的始终,经营者对财务风险的防范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财务状况。所以,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企业要树立正确的财务风险意识,有效地防范财务风险。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企业经营存在着风险,几乎企业所有的生产活动都是与风险并存的,那么财务风险是如何形成的呢?以下将进行几点分析。

(一)内部原因

(1)赊销比重大,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很多企业为了增加企业的销售量,扩大再生产,占有大部分市场的整体份额,采用赊销的方式销售产品。企业的应收账款不断累加,导致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严重影响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

(2)欠款现象严重,资金不足。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是产生财务风险的根本原因,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都存在着资金不足的状况。为了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行,只能进行商业贷款,虽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的经营压力,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利益,但是也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风险,造成财务的不稳定性。同时还需要还本付息,按期支付,给企业带来严重的隐患。

(3)内部财务关系混乱。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是我国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之间,在资金的管理、使用等方面存在管理混乱的情况,致使资金使用率低,流失严重。

(4)风险意识薄弱。风险往往都是客观的,只要是财务活动就会有风险的产生,而我国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对风险的客观认识,这也是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外部因素

(1)企业的生产环境是财务风险产出的主要外部原因。

(2)国家政策、金融市场的变化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对企业财务管理造成影响。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防范企业财务风险,以实现财务管理为目标,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

1.确定合适的筹资方式。企业的每种筹资手段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企业筹资的时机、筹资的对象、证券发行的价格、发行方式以及利率都需要经过周密的预算,这关系到企业筹资能否成功,关系到筹资成本大小,关系到筹资风险的强弱。所以必须对任何一种筹资机会进行比较研究,制定出最合适的筹资方式,来达到降低筹资风险的效果。同时企业要设计出一个符合本企业财务状况的合理资金结构。

2.风险回避策略。就是企业在觉得风险存在性很大的情况下,改变原有的计划、方法,或者主动放弃,回避风险。在风险事故发生前彻底消除或减少这种损失,降低损失的影响度。风险回避是一种消极防范风险的办法,因此,最好在经济活动还没有进行之前采取,否则企业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3.提高财务管理系统对外部环境的应变能力。财务管理环境处于不断变化的发展态势,企业要制定符合自身财务管理的发展战略,设置高效、合理的财务管理结构,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建立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加强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建设,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减少财务风险的发生。企业虽然不能改变外部环境,但却可以对它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趋势,及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和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

4.重视内部控制制度,加强监督。理顺企业内部的财务关系是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企业要对经营利益的分配做到统筹兼顾,处理好内部的财务关系,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制定出健全有效的监管机制,全面降低企业成本。建立企业财务风险报表分析制度,健全风险监测,充分发挥财务风险监管的积极作用。

结语:全球经济一体化给企业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风险。财务风险管理成为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财务人员体现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是否有效直接关系着企业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在金融业及其产品不断创新和发展的环境下,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和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发展契机。根据不同的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财务人员要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采取进一步的应对措施,各个部门之间要互相沟通与合作,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科学经营管理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燕玲.论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与防范措施.会计之友.2007(34).

[2]贺青.浅析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其防范.中国外资.2009(10).

财务资金风险防范措施篇5

关键词医院财务风险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391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391

医院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特殊的经济主体,随着不断发展与建设,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所谓医院财务风险,是指医院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医院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产生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随着医疗市场不断发展,医院所面临的经济事项也复杂多样。财务风险是医院市场化过程中的客观存在。全面认识、及时防范财务风险,有利于医院健康、稳定、规范地发展。就加强医院财务控制谈谈见解。

医院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特殊的经济主体,随着不断发展与建设,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所谓医院财务风险,是指医院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医院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产生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随着医疗市场不断发展,医院所面临的经济事项也复杂多样。财务风险是医院市场化过程中的客观存在。全面认识、及时防范财务风险,有利于医院健康、稳定、规范地发展。就加强医院财务控制谈谈见解。

健全、完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

健全、完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

形成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科学的理财方法,强化预算管理,减少理财漏洞和资金浪费是将一个医院财务管理的目标与规划、实现目标的政策和措施与医院资金运行结合在一起的纲领性文件,这是防范风险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财务控制制度、控制程序和流程是财务控制的核心内容,建立严密的财务控制制度,设计高效的运作程序是医疗单位财务控制制度有效执行的基本保证。①建立全面的、多层次的、严密的财务控制制度体系。医院对内控制度作了全面梳理,并按现代管理理念及相关政策法规对部分内容进行补充修订,力求使内部控制制度覆盖到医院所有经济事项和经济事项的各个层面。②围绕医院的各种风险类型和各类经济事项的风险控制点,设计合理的财务控制流程。规避风险是财务控制的根本目标,围绕医院的各种风险类型和各类经济事项的风险控制点设计财务控制流程,突出相互制衡,是财务控制流程设计的关键。其次,财务控制流程的设计必须考虑效益原则,控制流程越长,控制风险越小,但同时也极大地降低了控制效率。因此,一方面要强化关键风险点的控制管理,另一方面要弱化非重点风险点的控制管理,体现控制和效率的平衡。③风险随环境变化,因此,既要规范固化控制流程以实现控制效率,同时也要保持控制制度和流程的动态适应性,实现内控制度和流程的动态更新和自我调节。④内控流程必须包含补偿机制,即某一控制环节失效,另一控制环节进行替代控制,组织多道控制防线。⑤控制流程的设计融入必要的控制文档,明确规定文档填写内容、填报责任人、填报时间和路径。

形成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科学的理财方法,强化预算管理,减少理财漏洞和资金浪费是将一个医院财务管理的目标与规划、实现目标的政策和措施与医院资金运行结合在一起的纲领性文件,这是防范风险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财务控制制度、控制程序和流程是财务控制的核心内容,建立严密的财务控制制度,设计高效的运作程序是医疗单位财务控制制度有效执行的基本保证。①建立全面的、多层次的、严密的财务控制制度体系。医院对内控制度作了全面梳理,并按现代管理理念及相关政策法规对部分内容进行补充修订,力求使内部控制制度覆盖到医院所有经济事项和经济事项的各个层面。②围绕医院的各种风险类型和各类经济事项的风险控制点,设计合理的财务控制流程。规避风险是财务控制的根本目标,围绕医院的各种风险类型和各类经济事项的风险控制点设计财务控制流程,突出相互制衡,是财务控制流程设计的关键。其次,财务控制流程的设计必须考虑效益原则,控制流程越长,控制风险越小,但同时也极大地降低了控制效率。因此,一方面要强化关键风险点的控制管理,另一方面要弱化非重点风险点的控制管理,体现控制和效率的平衡。③风险随环境变化,因此,既要规范固化控制流程以实现控制效率,同时也要保持控制制度和流程的动态适应性,实现内控制度和流程的动态更新和自我调节。④内控流程必须包含补偿机制,即某一控制环节失效,另一控制环节进行替代控制,组织多道控制防线。⑤控制流程的设计融入必要的控制文档,明确规定文档填写内容、填报责任人、填报时间和路径。

培养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

培养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

医院财务部门要根据医疗、药品、器械、材料等价格和现金流量变化趋势的预测。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医院投资融资决策提供依据,增强医院投资、筹资、用资和收益等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财务人员要注意发现医院经营的异常情况(如库存药品或材料激增、药占比上升、平均住院日、提高和医疗成本上升等)。并及时反映以便领导采取措施,保证资金调动灵活、供应及时、流向合理,使财务工作规范运行。财务人员不仅要对未来的风险进行分析,还要对风险信号进行检测。对所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向医院有关领导反馈,以便采取措施,防止造成不良后果。医院财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在医院财务管理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要想全面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就必须抓好财会人员的继续教育,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财务分析能力,及时发现财务风险征兆,为领导及时提供决策信息,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现代化的医院管理要求财务人员不能将眼光仅仅局限于财务活动,而应贯于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在制定财务发展战略、分析评估财务风险环节中扮演好医院领导关键的助手和参谋角色。

医院财务部门要根据医疗、药品、器械、材料等价格和现金流量变化趋势的预测。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医院投资融资决策提供依据,增强医院投资、筹资、用资和收益等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财务人员要注意发现医院经营的异常情况(如库存药品或材料激增、药占比上升、平均住院日、提高和医疗成本上升等)。并及时反映以便领导采取措施,保证资金调动灵活、供应及时、流向合理,使财务工作规范运行。财务人员不仅要对未来的风险进行分析,还要对风险信号进行检测。对所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向医院有关领导反馈,以便采取措施,防止造成不良后果。医院财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在医院财务管理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要想全面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就必须抓好财会人员的继续教育,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财务分析能力,及时发现财务风险征兆,为领导及时提供决策信息,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现代化的医院管理要求财务人员不能将眼光仅仅局限于财务活动,而应贯于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在制定财务发展战略、分析评估财务风险环节中扮演好医院领导关键的助手和参谋角色。

完善医院经济运行的监督控制体系

完善医院经济运行的监督控制体系

财务控制是在一个部门内部,为整合有限经济资源,提高财务资源配置效率,保证财务活动的有序运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及时防范、发现和纠正行为舞弊所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以资本为对象的财务控制作为内部控制的核心,由来以久。鉴于医院财务控制是一种全方位的行为管理,它涉及组织机构设置和业务程序处理等多个层面;它不只是财务部门参与的系统,而是一种全员参与的控制体系,因此该系统至少应由控制系统目标、财务部门机构设置、重大财务事项审批制度、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组成。

财务控制是在一个部门内部,为整合有限经济资源,提高财务资源配置效率,保证财务活动的有序运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及时防范、发现和纠正行为舞弊所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以资本为对象的财务控制作为内部控制的核心,由来以久。鉴于医院财务控制是一种全方位的行为管理,它涉及组织机构设置和业务程序处理等多个层面;它不只是财务部门参与的系统,而是一种全员参与的控制体系,因此该系统至少应由控制系统目标、财务部门机构设置、重大财务事项审批制度、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组成。

对医院债权债务、项目预算建立健全辅助账,监控“账外债务”的变动情况。建立经济事项合同制度。加强内部审计监督的力度。内部审计通过对医院经济事项的全程监督和对会计业务的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缺陷,提出改进措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以增强医院抗御风险的能力。加强患者欠费管理。对于恶意欠费的患者建立信誉档案,防止多次欠费。对于确有困难的患者,在开通绿色救助通道的同时,财务内部完善领导审批手续,做好备查记录并及时催缴费用。医院也应合理检查合理用药,降低患者的费用负担,客观上杜绝欠费的发生,保证医院收入能够及时入账。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监测指标。医院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计医院内部财务状况考核指标,如总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债务基金比率、资金到位率、资金安全边际率、应收医疗款周转率等。财务部门通过这些量化指标对经营效益、资金筹集、资金管理进行跟踪监控,及时提出财务危机预警分析。随着医疗市场不断发展,医院所面临的经济事项也复杂多样。而医院维持和发展的最基本要素是资金,管理者要从多方面着手,加强医院财务风险的预警与防范,加强资金管理意识,对资金的筹集、使用要有考核、有分析,最大限度发挥医院资金的使用效益,减少风险与损失,确保医院健康、稳定地发展。

对医院债权债务、项目预算建立健全辅助账,监控“账外债务”的变动情况。建立经济事项合同制度。加强内部审计监督的力度。内部审计通过对医院经济事项的全程监督和对会计业务的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缺陷,提出改进措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以增强医院抗御风险的能力。加强患者欠费管理。对于恶意欠费的患者建立信誉档案,防止多次欠费。对于确有困难的患者,在开通绿色救助通道的同时,财务内部完善领导审批手续,做好备查记录并及时催缴费用。医院也应合理检查合理用药,降低患者的费用负担,客观上杜绝欠费的发生,保证医院收入能够及时入账。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监测指标。医院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计医院内部财务状况考核指标,如总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债务基金比率、资金到位率、资金安全边际率、应收医疗款周转率等。财务部门通过这些量化指标对经营效益、资金筹集、资金管理进行跟踪监控,及时提出财务危机预警分析。随着医疗市场不断发展,医院所面临的经济事项也复杂多样。而医院维持和发展的最基本要素是资金,管理者要从多方面着手,加强医院财务风险的预警与防范,加强资金管理意识,对资金的筹集、使用要有考核、有分析,最大限度发挥医院资金的使用效益,减少风险与损失,确保医院健康、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王卫红.浅析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中国经济管理科学,2000,7:36-37.

1王卫红.浅析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中国经济管理科学,2000,7:36-37.

2李艳霞.论医院财务管理中的财务风险.经济师,2009,9.

2李艳霞.论医院财务管理中的财务风险.经济师,2009,9.

3覃丽娟.我国医院的财务管理制度创新.现代经济信息,2009,18.

财务资金风险防范措施篇6

关键词:施工企业;财务风险

1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一)加强企业自身的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制度的管理

(1)建立严格的企业财务风险内部管理制度

严格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本身就已经阻止了一部分财务风险的发生。因此,企业为了防范财务风险,必须建立严格的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管理制度。此外,施工企业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应对风险能力的高低,特别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应该提高自身素质,洁身自好并且要善于发现问题,仔细留意非正常的经济现象,深入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并及时提出有效的建议和处理方案。

(2)建立适合本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企业通过运用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对企业盈利能力、资产运营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及现金流量等方面进行财务风险分析,建立一套长期的风险预警机制,运用此机制定期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及早发现异常情况即着手应变,以避免或减少风险损失。

(二)加强投标项目和劳务分包商的管理

(1)慎重选择投标项目

(2)严格筛选劳务分包商

(三)加强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现在是每个建筑施工企业的重中之重,企业为了提高收益,必须加强成本管理。

(1)加强施工前的成本预算管理

(2)加强施工中的成本管理

(3)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四)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需要的流动资金较大,而流动资金主要来源是企业的应收账款,但是施工企业的应收账款比较难以收回,所以企业应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1)定期分析应收账款

施工企业可以将欠款单位分成一定的等级,对欠款单位今后的经营情况、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流动资金等要密切关注,对那些应收账款数额巨大、拖欠时间长、回收难度大的单位应重点督促要求及时还款,如果不及时偿还要采取法律措施来维护企业的权益。同时对于还款能力强的欠款单位,也不能放松警惕,时常保持联系,防止新的应收账款产生。

(2)制定合理的收账政策

第一,激励与惩罚相结合。建筑施工企业应成立专门的部门进行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采取激励和惩罚相结合的措施。对于应收帐款回收速度快、额度大的单位或个人进行考核奖励和现金奖励,并且对于比较难回收的款项,应提高现金奖励额度。反之,如果单位或个人在回收工作中消极怠慢,工作效率差,则要进行一定的惩罚,例如扣除当月奖金、取消评优的机会。第二,建立信用档案。施工企业应根据欠款单位的以往的还款情况来建立其信用档案,对欠款单位的经营状况、财务情况及其现金持有量等信息要及时掌握,针对在还款过程中爱扯皮、不守信用、不按规定的时间和金额归还应收账款的单位,应紧密联系,提高催收力度,在不得已的时候可直接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对于信用记录一向正常甚至良好的单位,应及时的与其沟通,协商,争取在不影响以后合作的基础上通过协商来解决应收账款的拖欠问题。

(3)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金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应收账款可以计提坏账准备金。企业的所有应收账款不可能都能及时的收回,总会有一些账款难以收回,所以企业发生坏账损失是在所难免的,因此,企业为了稳妥期间,应准确的估计那些欠款可能回收无望,从而变成坏账、死账或呆账,企业针对这种情况应积极制定相应的措施制度,尽量来弥补回收无望的欠款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建筑施工企业应提取坏账准备,其金额应按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的一定比例进行提取,从而保证施工企业的积极稳健发展。

(五)加强企业融资管理

(1)拓宽融资渠道

建筑施工企业应完善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的透明度,使企业在同行业中以及银行的影响良好,信用等级好,这将有利于企业融资渠道的拓宽,企业在融资时,不能仅仅局限于银行,还应采取发行股票、债券等外部融资方式,也可以适当的进行企业内部融资,增加企业的流动资金,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提高企业效益。

(2)采取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相结合的方式

一般来说,在企业资金总额中,如果长期债券及长期贷款的比例比短期的高,企业借款的成本就相对低一些,从而自有资金的利润率就能高一些。但是长期债券、长期贷款的比例过高会造成还本付息的时间比较集中且额度比较大,从而加大企业的资金负担,企业借款的成本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可能升高。企业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减少债务风险,所以在进行融资时,可以采取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融资,以确保企业有资金及时有效的偿还借款,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

(3)控制负债比例的范围

施工企业在进行融资时,必须根据自身的条件扩大投资规模,进而提高企业的效益,又能避免较大的财务风险的发生。企业的财务人员要对企业的资金进行合理的预算控制,负债的比率要和预算相符,千万不能盲目融资,以增加企业的债务风险,降低资金的使用效率。一般来说负债的利息率低于息税前利润率,那么企业就应该增加负债,提高负债比例;反之,则应减少负债,降低负债比例。

(4)选择最合适的还款方式

企业筹集和使用资金必须支付的各种费用,包括用资费用,如股利、利息;筹资费用,如手续费、佣金等称为资金成本。在实际融资过程中,还款方式对资金成本很重要,所以要确定最优的、最合理的还款方式。针对负债的具体情况,可以合理选择贷款期间每年偿付一定比例的本金加当年的利息、贷款期末一次性偿付全部本息、每年付利息,贷款期末一次性付本金、贷款期间均匀地偿付本金与利息等还款方式,企业要对贷款的本金和利息及时偿还,才能达到降低资金成本的目的。

财务资金风险防范措施篇7

关键词:能源企业;财务风险;风险防范;措施

一、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分析能源企业的财务风险,首先需要了解能源企业的发展背景和经营特点,进而把握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近年来,在国际经济迅猛发展及全球能源危机的背景下,能源企业快速发展,由于石油能源的不可再生性,许多能源企业开始注重产业多元化发展,不断寻找着企业持久发展的着眼点、突破点。能源企业有许多区别于其他产业的特点,其受政策、文化、宏观经济等环境制约作用较强,如何能够有效防范或降低财务风险成为能源企业关注的重点。

(一)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企业在进行投资活动中难以预计或无法完全控制的经营风险,是使投资收益率不能达到预期目标而产生的财务风险。能源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当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是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宏观经济环境中汇率、原材料价格以及政策支持导向等因素的变动和调整都会给能源企业带来不可小觑的影响和不确定性。目前,延伸产业链、多元化经营、发展服务业都是能源企业投资开发的主要模式,例如,延伸供应链投资煤矿、拓宽市场投资房地产等。

(二)筹资风险

筹资风险是企业在筹资集资过程中,由于受到资金供需市场、银行利率甚至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等因素影响给企业财务资金带来的不确定性。例如,一定时期内利率水平不断波动而导致经济损失的可能;世界原油价格上涨导致成品油价格上涨,致使能源企业营运成本上升、利润减少,无法实现预期资金的经济收益。

(三)政策风险

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倡导低碳节能、绿色环保,国家和各级政府对于能源领域的宏观调控将成为影响能源市场的最大因素。国家对能源的供需及价格的管控,可能短时间内会出现局部地区供需失衡的现象。同时,对能源企业的环境保护政策也可能是限制能源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能源的开采和加工对气候、环境的影响也会限制能源企业自身的经营发展。综合上述原因,政策和宏观调控对能源企业的约束较大。

二、能源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体系的构建

面对复杂多变的财务风险,能源企业必须采取积极主动的防范措施来应对,以最小的成本有效控制,从多个方面制定管理制度,初步建立起风险防范管理体系。

(一)能源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制定的基本原则

能源企业在制定和实施财务风险防范措施体系的过程中,要遵循能源企业管理的特点、财务风险类型及来源,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规避。能源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基本原则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利用风险原则,特别是针对一些多元化经营、延伸产业发展的能源企业,企业的投资风险往往较高,因而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要采取积极应对策略,识别风险、判断风险程度,建立风险预警机制,要善于利用风险,以经济效益的实现来规避风险。二是转移分摊原则,采取多种投资策略,分析财务风险类型、来源、程度和原因,如企业选择购买保险、与其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以实现财务风险转移和分摊,有效规避不同时期的风险。三是遵循和跟随国际发展战略目标原则,坚持企业长期发展目标与国家政策支持、政治导向及宏观调控政策相一致,确保能源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正确性,准确把握国家相关政策导向。

(二)能源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基本思路

1.识别风险,确定风险程度

在识别和预警财务风险前,首先要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其中主要的考核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例等财务数据结果;其次要判别企业的盈利能力,考核指标有主营业务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变现率、利润增长率等。在综合分析企业的财务实力后,评估企业的资本结构是否合理,通常资产负债为50%左右为宜,70%左右仍可,但75%则存在轻度风险,而超过85%则达到风险预警的标准。企业的负债率越高,其财务风险也越大,财务管理人员可根据各项财务指标数据结果来合理配置企业的资本结构,以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程度,为领导者提供最优的经营决策依据。

2.降低流动性资金风险

企业的流动性资产主要包括现金、存货、应收账款等项目,企业要维持日常经营活动,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流动性资产,企业持有的现金过高可能会失去潜在的获利机会,而较少的现金持有,则可能会面临资金无法满足企业的正常运转,出现经营困难的局面。因此,防范流动性风险主要是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实现利益最大化。财务人员有必要分析企业的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营业周期、应收账款的回收率等数据,确定企业最优的现金持有量、库存水平及应收账款的回收期限等。

(三)减少投资风险

从规避风险的角度分析,控制投资风险应主要通过控制投资期限、投资类型来降低风险。通常来说,企业的投资期限越久,其承担的投资风险越高,因而企业在进行投资时应优先考虑投资期短的投资机会。但是,在采取证券投资的形式时,应购买若干种类的证券组合,以此来相互抵消和分摊风险。

(四)规避汇率风险

企业规避汇率风险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在签订合同时选择合适的合同货币,特别是在对外贸易和借贷等业务中,货币选择直接影响到交易主体汇率风险的程度,为避免汇率风险,企业应尽量采用本国货币作为合同货币并在合同中列明保值条款。其次,企业可以在金融证券市场中进行保值,如期货、期权交易、现汇交易、外币票据贴现等。最后,企业可在多个金融市场中以多种货币进行筹资,实现筹资渠道和投资多样化,实现企业外汇汇率风险相互抵消,从而规避汇率风险。

三、能源企业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健全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实现风险控制规范化

在日益激烈的能源市场竞争中,财务风险是能源企业必须积极面对并解决的问题。内部控制制度是能源企业管理的重要策略之一,财务风险控制与企业的内部控制密切相关。要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定财务管理制度,提高各附属机构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减少人为失误带来的财务风险。要制定严格的监督、评估程序,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做到明确权责,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各部门的风险控制实施效果给予评价,按照职责大小、控制范围的不同,设定责任单位,充分调动各责任单位防范财务风险的积极性,以提高企业经营运作效率,促进企业抗风险能力的提升。

(二)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企业风险防范意识

权责明确、产权明晰、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建立财务风险防范体系的重要载体和基础,它能够切实维护能源企业的风险控制环境、资金结构合理,提高财务投资决策的合理化水平。财务决策的合理化有助于企业投资效益的实现,因此要采取科学的决策方法,综合评价影响投资决策的各项因素,客观科学地进行方案选择。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能够使财务风险控制规范化,降低企业资金面临的风险,提高能源企业财务风险应对能力。

(三)设定合理的资金结构,有效防范财务风险

企业出现财务风险的本质是负债比例过高,因此企业应设定合理的资金结构,营造良好的筹资环境,保持适当的负债比例,控制企业负债规模,避免资金盲目扩张。提高资金周转率,减少资金占用,加快存货和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最大限度地保持资产的流动性。另外,企业可设定风险准备金来应对各种可能的风险,降低财务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风险准备金是综合考虑各项风险因素程度、范围后而设定的一项风险防范制度,当风险发生时,可以采取购买期货、期权等金融工具来实现风险准备金的效力。

(四)分析市场宏观环境,提高财务管理的环境适应性

通过分析企业经营业务所在市场的宏观经济环境及其变化情况,把握宏观环境对财务管理的影响,从而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特别是针对负债经营的能源企业更需要关注国家产业政策、投资政策、税收政策等变化及趋势,力求在企业进行投资、筹集资金、经营项目等方面不受政策的负面影响。同时,关注能源市场格局、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控制企业原材料采购成本和经营成本,避免财政资金投入上升而带来财务危机。

(五)谨慎提供资产担保,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财务风险

企业的领导者应加强对资产担保、信誉担保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学习和掌握,在向相关业务关联单位、隶属机构等提供资产或信誉担保时,要谨慎分析被担保企业经营活动的合法合规性,以及企业整体经营实力,对被担保企业的市场经营环境有全面清晰的了解。在被担保企业符合国家相关政策规定的条件下,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为其提供适度期限的担保,避免因被担保企业经营不善而导致担保人承担连带责任,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财务风险。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财务风险涉及能源企业日常业务资金运转的各个环节及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企业的经营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等都会最终反映到企业的财务信息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财务风险是企业延伸产业链、开拓新市场、稳定市场竞争力不可避免的因素。对于能源企业来说,财务风险是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当,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相反,则会给企业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能源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应进一步加强财务风险防范工作,有效控制和规避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刘柯.浅谈我国新能源行业的发展环境与前景[J].企业导报,2009(09).

[2]郝素利,丁日佳.基于社会责任的煤矿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体系框架设计[J].中国矿业,2011(02).

[3]谢旭.当前我国能源企业急需管控经营性风险[n].中国企业报,2010-07-16.

[4]卢成能.浅议财务分析在企业发展战略中的作用[J].财会通讯,2010(07).

财务资金风险防范措施篇8

关键词:施工企业;财务风险;识别;防范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2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施工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承接工程建设项目的难度显著增加,企业在发展中潜藏的财务风险日渐凸显。一般来说,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就是企业的财务活动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偏离预期目标而造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具体来说,主要包括政策风险,市场风险,合同风险,竣工风险等。施工企业的政策风险主要是宏观环境的变化,包括经济、法律以及社会文化等因素对企业财务管理带来的风险。市场风险主要指的是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施工企业为了拿到项目,在投标过程中不考虑自身实力盲目投标、压低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合同风险在很多时候是不可避免的。由于施工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在合同签订时一些条款不够完善,甚至对施工中的风险担保等条款只字不提,造成业主恶意逃债或者拖延债务时,施工企业面临重大损失。竣工风险指的是在项目交工验收后,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工程款不能及时结算。这不仅对施工企业资金周转产生不利影响,而且延长施工项目的保修期,增加相关费用支出,使建筑施工企业面临一定的财务风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风险会给施工企业带来严重危害,不仅会降低企业的支付能力,扰乱企业的生产计划与施工目标,而且会破坏企业的生产能力,使企业的发展陷入困境。因此,施工企业要重视识别和防范财务风险,切实消除财务风险的不利影响,推动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

在经济活动中,施工企业受到工程工期长、资金周转慢以及经济下行压力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极易造成经济损失和财务风险。因此,施工企业要重视识别并防范财务风险。

(一)企业负债率过高。在一般情况下,与其他行业相比,施工企业的工期较长、资金需求量大,所以会造成施工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要高于其他行业或者企业。但是,如果施工企业已经采取各种措施,依然没有及时回笼资金,造成企业长期保持高负债状况。过高的资产负债率,不仅增加了企业债务,使企业承担着较大利息,而且会造成企业的流动资金严重不足,给施工企业的未来发展带来较大隐患。

(二)应收账款无法及时收回。在很多施工企业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工程款无法及时回收,这也会对的企业财务状况造成不利影响。在经济活动中,如果债务人的资金状况产生问题,那么施工企业的工程款极有可能成为坏账,企业就会遭遇严重损失。在很多时候,不少施工企业在在开展项目时,没有经过充分的科学论证,结果就造成应收账款余额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财务现金流压力凸显。不少施工企业盲目追求经营规模的扩张,而盈利模式却比较单一。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非主业的投资过多过滥,导致企业的经济效益低下。由于表现为,施工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量偏低,无法及时有效偿还到期债务,造成很多生产经营所需机器设备的投入需要靠银行借款帮忙解决,企业发展面临严重困境。

二、防范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措施

(一)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要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对市场预测、物资采购、项目招投标以及施工生产、工程管理及验收等各环节加强控制,建立起科学完善的控制制度。首先,制定并执行科学的预算管理制度,加强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施工企业要根据工程项目需要制定科学严密的计划,准确编制施工预算。其次,严格落实项目承包责任制,坚决避免以包代管,切实强化对施工过程的监督与控制,要根据工程项目赢利状况合理确定项目经理及相关负责人的薪酬待遇,充分发挥项目承包责任制的积极作用。最后,严格对合同履约过程的把控:(1)要注重提高合同的履约率。由于合同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信誉,对施工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要在保证工程建设进度的前提下,加强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认真排查安全隐患,消除安全事故。(2)要严格按图施工,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设计变更,或者因为建设单位的原因所造成的停工等情况,必须按照要求办理工程签证,努力降低或消除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从源头提高防范财务风险的能力。一方面,要重视并认真对待项目合同及相关条款。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施工企业极力承揽工程项目。但是,如果企业在投标过程中只追求数量对风险考虑不足,就会降低企业利润,甚至造成企业的亏损。因此,施工企业要重视并建立起工程项目风险评估机制,对工程项目潜在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在此基础上再决定是否签订项目合同。在投标过程中,施工企业要充分考虑到企业可投入设备、材料的市场价格、施工环境、企业施工及管理水平、企业安全质量控制以及财务能力等。施工企业在签订项目合同过程中,要坚持资金不到位工程不能揽、大量垫支的工程不能揽以及“三边”工程不能揽的原则,切实从源头防范财务风险。另一方面,重视项目合同中索赔条款的设定。尽管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施工企业也要维护自身合法权利,学会通过合同条款化解潜在风险。尤其是在当前建筑及施工市场不够完善的情况下,企业更要重视化解并防范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完善索赔条款,合理规避财务风险。

(三)加强项目建设中的成本管理。增强施工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是防范财务风险的根本举措。因此,施工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健康发展,就必须加强成本控制,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首先,施工企业要结合项目建设规划,根据相关技术资料、施工现场条件以及工程建设目标等因素,制订出科学完善的施工方案,努力缩短工程建设工期、提高建设质量,这样就达到了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目的。其次,施工企业在制定科学完善的施工方案的基础上,严格落实成本控制目标,尤其是要加强对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成本和费用加强监控,深入开展价格调研活动,加强对经济运行及价格波动情况的分析,严格控制项目的生产成本和费用。再次,企业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要广泛使用新机器设备和新的施工技术,这样不仅节约了施工材料和工程建设时间,而且缩短了项目施工周期,节约了企业成本,提高了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最后,施工企业要严格落实成本管理制度,对于违反相关成本管理的行为,严格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以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

(四)建构科学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施工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将会更加复杂。因此,施工企业要努力构建科学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以便及时发现并化解财务风险。首先,建立起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企业相关部门要制定出科学的方案,逐步推动集中会计核算,通过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等措施不断提升企业财务管控能力,建立健全标准化会计核算体系,加强并完善企业的财务治理。其次,统一规范施工企业内部的会计政策、科目及报告体系,提高施工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为企业管理层开展财务决策提供完善的信息支撑和数据保障。最后,加强对财务风险数据的分析。要重视对施工企业的财务指标异动、债务结构、支付能力以及对外投资等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以及企业的财务状况,运用比例分析、数学模型等方法,及时准确发现企业施工及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形成企业的财务风险评级报告,并根据风险等级向企业管理层提出警示和建议。通过对企业财务风险状况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并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几率,提高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施工企业健康发展。

三、结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施工企业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当前的经济活动中,很多施工企业由于宏观经济下行业压力大、工程建设周期长、企业盲目承接项目以及企业自身内部管理混乱等因素的影响,面临着巨大的财务风险。因此,财务风险的识别、防范和管理成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施工企业必须要提高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加强管理,通过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加强项目建设中的成本管理、构建科学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等一系列措施,不断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推动施工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孔令华,刘妍.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8(16).

[2]邹强.浅谈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类型及成因[J].贵阳市城乡建设学校学报,2010(12).

[3]张献奇.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J].现代企业,2009(4).

[4]安伟.以技术经济指标为基础建立预算标准成本体系[J].现代经济信息,2009(2).

[5]鲁帆.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研究[J].商业会计,2012(10).

作者简介:徐斌(1967-),女,广西桂林人,广西蓝天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主管会计,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施工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承接工程建设项目的难度显著增加,企业在发展中潜藏的财务风险日渐凸显。一般来说,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就是企业的财务活动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偏离预期目标而造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具体来说,主要包括政策风险,市场风险,合同风险,竣工风险等。施工企业的政策风险主要是宏观环境的变化,包括经济、法律以及社会文化等因素对企业财务管理带来的风险。市场风险主要指的是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施工企业为了拿到项目,在投标过程中不考虑自身实力盲目投标、压低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合同风险在很多时候是不可避免的。由于施工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在合同签订时一些条款不够完善,甚至对施工中的风险担保等条款只字不提,造成业主恶意逃债或者拖延债务时,施工企业面临重大损失。竣工风险指的是在项目交工验收后,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工程款不能及时结算。这不仅对施工企业资金周转产生不利影响,而且延长施工项目的保修期,增加相关费用支出,使建筑施工企业面临一定的财务风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风险会给施工企业带来严重危害,不仅会降低企业的支付能力,扰乱企业的生产计划与施工目标,而且会破坏企业的生产能力,使企业的发展陷入困境。因此,施工企业要重视识别和防范财务风险,切实消除财务风险的不利影响,推动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

在经济活动中,施工企业受到工程工期长、资金周转慢以及经济下行压力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极易造成经济损失和财务风险。因此,施工企业要重视识别并防范财务风险。

(一)企业负债率过高。在一般情况下,与其他行业相比,施工企业的工期较长、资金需求量大,所以会造成施工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要高于其他行业或者企业。但是,如果施工企业已经采取各种措施,依然没有及时回笼资金,造成企业长期保持高负债状况。过高的资产负债率,不仅增加了企业债务,使企业承担着较大利息,而且会造成企业的流动资金严重不足,给施工企业的未来发展带来较大隐患。

(二)应收账款无法及时收回。在很多施工企业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工程款无法及时回收,这也会对的企业财务状况造成不利影响。在经济活动中,如果债务人的资金状况产生问题,那么施工企业的工程款极有可能成为坏账,企业就会遭遇严重损失。在很多时候,不少施工企业在在开展项目时,没有经过充分的科学论证,结果就造成应收账款余额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财务现金流压力凸显。不少施工企业盲目追求经营规模的扩张,而盈利模式却比较单一。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非主业的投资过多过滥,导致企业的经济效益低下。由于表现为,施工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量偏低,无法及时有效偿还到期债务,造成很多生产经营所需机器设备的投入需要靠银行借款帮忙解决,企业发展面临严重困境。

二、防范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措施

(一)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要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对市场预测、物资采购、项目招投标以及施工生产、工程管理及验收等各环节加强控制,建立起科学完善的控制制度。首先,制定并执行科学的预算管理制度,加强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施工企业要根据工程项目需要制定科学严密的计划,准确编制施工预算。其次,严格落实项目承包责任制,坚决避免以包代管,切实强化对施工过程的监督与控制,要根据工程项目赢利状况合理确定项目经理及相关负责人的薪酬待遇,充分发挥项目承包责任制的积极作用。最后,严格对合同履约过程的把控:(1)要注重提高合同的履约率。由于合同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信誉,对施工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要在保证工程建设进度的前提下,加强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认真排查安全隐患,消除安全事故。(2)要严格按图施工,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设计变更,或者因为建设单位的原因所造成的停工等情况,必须按照要求办理工程签证,努力降低或消除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从源头提高防范财务风险的能力。一方面,要重视并认真对待项目合同及相关条款。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施工企业极力承揽工程项目。但是,如果企业在投标过程中只追求数量对风险考虑不足,就会降低企业利润,甚至造成企业的亏损。因此,施工企业要重视并建立起工程项目风险评估机制,对工程项目潜在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在此基础上再决定是否签订项目合同。在投标过程中,施工企业要充分考虑到企业可投入设备、材料的市场价格、施工环境、企业施工及管理水平、企业安全质量控制以及财务能力等。施工企业在签订项目合同过程中,要坚持资金不到位工程不能揽、大量垫支的工程不能揽以及“三边”工程不能揽的原则,切实从源头防范财务风险。另一方面,重视项目合同中索赔条款的设定。尽管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施工企业也要维护自身合法权利,学会通过合同条款化解潜在风险。尤其是在当前建筑及施工市场不够完善的情况下,企业更要重视化解并防范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完善索赔条款,合理规避财务风险。

(三)加强项目建设中的成本管理。增强施工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是防范财务风险的根本举措。因此,施工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健康发展,就必须加强成本控制,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首先,施工企业要结合项目建设规划,根据相关技术资料、施工现场条件以及工程建设目标等因素,制订出科学完善的施工方案,努力缩短工程建设工期、提高建设质量,这样就达到了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目的。其次,施工企业在制定科学完善的施工方案的基础上,严格落实成本控制目标,尤其是要加强对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成本和费用加强监控,深入开展价格调研活动,加强对经济运行及价格波动情况的分析,严格控制项目的生产成本和费用。再次,企业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要广泛使用新机器设备和新的施工技术,这样不仅节约了施工材料和工程建设时间,而且缩短了项目施工周期,节约了企业成本,提高了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最后,施工企业要严格落实成本管理制度,对于违反相关成本管理的行为,严格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以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

(四)建构科学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施工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将会更加复杂。因此,施工企业要努力构建科学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以便及时发现并化解财务风险。首先,建立起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企业相关部门要制定出科学的方案,逐步推动集中会计核算,通过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等措施不断提升企业财务管控能力,建立健全标准化会计核算体系,加强并完善企业的财务治理。其次,统一规范施工企业内部的会计政策、科目及报告体系,提高施工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为企业管理层开展财务决策提供完善的信息支撑和数据保障。最后,加强对财务风险数据的分析。要重视对施工企业的财务指标异动、债务结构、支付能力以及对外投资等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以及企业的财务状况,运用比例分析、数学模型等方法,及时准确发现企业施工及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形成企业的财务风险评级报告,并根据风险等级向企业管理层提出警示和建议。通过对企业财务风险状况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并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几率,提高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施工企业健康发展。

三、结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施工企业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当前的经济活动中,很多施工企业由于宏观经济下行业压力大、工程建设周期长、企业盲目承接项目以及企业自身内部管理混乱等因素的影响,面临着巨大的财务风险。因此,财务风险的识别、防范和管理成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施工企业必须要提高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加强管理,通过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加强项目建设中的成本管理、构建科学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等一系列措施,不断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推动施工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孔令华,刘妍.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8(16).

[2]邹强.浅谈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类型及成因[J].贵阳市城乡建设学校学报,2010(12).

[3]张献奇.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J].现代企业,2009(4).

[4]安伟.以技术经济指标为基础建立预算标准成本体系[J].现代经济信息,2009(2).

财务资金风险防范措施篇9

关键词: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种类;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F426.92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2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世界经济一体化,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就愈发激烈。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的问题也就逐渐显露出来,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也在逐步提高,引发的企业损失越来越大。在这种形势下,建筑施工企业如果没有有效的防范举措,则将面临市场竞争挤压和财务风险冲击的双重不稳定因素影响,致使建筑施工企业发展受阻。虽然这些因素不可避免,但是,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却可通过不同的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企业损失,为建筑施工企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一、财务风险概述

(一)财务风险概念

财务风险是指施工企业在企业的各项管理过程中,因内外部环境以及各种难以预料和控制的因素影响,造成施工企业在一定的阶段或范围内所获得的财务成果和经营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与预期目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偏差,有可能使企业由此蒙受损失。因此,财务风险管理是施工管理的核心部分,围绕该管理过程让企业获取的利益,规避相关事务带来的财务风险,实现风险转移和消减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

(二)财务风险特征

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财务风险是必然存在的。企业财务风险在一定条件作用下或一定时期内都有可能发生,资金在公司中流转使用、资本偿还、资金回收以及收益分配等各个环节都存在着财务风险,受不同情况的影响,财务风险也是有大小之分,收益和风险是并存的,风险越大收益就越大,收益越小风险也相应较小。因此,企业应当依据成本效益原则努力将风险控制在企业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不能只是一味的追求低风险甚至是零风险,确定财务控制目标时需要多方面考虑,尽量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二、财务风险类别及成因

(一)市场因素的财务风险

施工企业在市场方面的风险主要包括招标文件,要素市场价格,金融市场因素,资金、材料、设备供应和国家政策调整等带来的风险。招标文件会给企业带来潜在风险,将使企业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施工企业为了承揽工程,不惜接受业主附加的不平等合同条款,使其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增加。要素市场包括材料、机械设备和劳动力等等,这些市场价格的上涨,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承包价格。各地最低工资标准的陆续上调,也给施工企业的人力成本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二)施工总承包合同的财务风险

因为宏观等因素,消费者近几年整体房屋购买力在下降,便导致甲方可能会形成一定的不履约风险。有时甚至会在合同订立时给承包方放入陷阱,最为重要的是施工企业因债权带来的风险。

(三)资金营运管理风险

施工企业与其他行业相比,生产周期较长,施工过程中提前投入的大量资金和劳动力,以及提前缴纳的各种保证金等,都不能及时回收,构成了大量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由于工程项目造价高,项目生产运作中需要的资金量很大。而施工企业一般同时承接多个甚至是比较大的项目时,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的存在将占用企业大量资金,拖欠工程款现象将导致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使该项目的施工进度和其他项目的推进受到影响,制约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同时,现在建筑项目的垫资越来越多,这些垫资行为的存在和资金营运管理的不到位,将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

(四)施工企业转包违法分包带来的财务风险

建筑行业目前整体呈现混乱的现象,各种违法分包转包现象层出不穷,在住建部印发的工程质量两年治理行动方案中,重点检查检查施工企业有无转包、违法分包以及转让、出借资质行为,检查施工企业或个人有无挂靠行为。如施工企业被查处这类行为,不仅将面临巨额的罚款,还会限期不准参加招投标和重新核定资质,这样会对断了企业后期现金流造成巨大影响,是不可造成的财务风险。

(五)施工企业内部管理与成本控制造成的财务风险

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因为管理层对项目的风险监控人员定岗定责,并且没有对应相对的层层考核制度,不在项目承包过程中构建出风险模型及制定对策。同时,建筑施工企业对项目成本没有进行的预算管理,资金使用不当,对于实际过程中对预算的量没有有效把控会对施工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六)竣工结算不及时造成的风险

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建设方设计方案的调整、或多或少的增加工程量以及更换建筑材料等各种原因,使得工程总量发生变化,但是在通常情况下,都只是简单的以工程联系单进行记录,对于具体内容、权利义务规定不明确,市场发生合同纠纷,甚至有时只是口头协定,或没有完善的资料,结算也没有具体的双方签字确认的详实资料,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七)财务人员素质不高、风险意识不强

目前建筑行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业务水平不高,在项目成本管理的过程中,业务处理不熟练,风险意识不够,这将给施工企业带来一定程度上的财务风险。

三、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应对措施

(一)加强施工企业风险管理,构建施工企业内部风险评价机构和风险管理模型

内因下的财务风险是可以通过有效途径进行规避的,建立施工企业内部风险评估机构,进行风险预判,构建风险管理模型将内因引发的风险预防和消减。在施工过程中实施专项预算,通过企业内部设立专项财务风险评估小组,针对成本差异,对项目成本进行有效控制。施工企业要在内部制定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构建风险管理流程和模型,实现责任成本分层实施,分层考核,加强财务风险管理。

(二)完善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1.建筑施工企业要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完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预警机制的健全与否,决定了财务风险发生后产生损害结果的大小。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能够将出现的财务风险降低或者消除殆尽,这一机制的健全能够实现对财务风险的预警,让施工企业及时发现风险并加以防范,从而实现规范经营、防范风险、消除隐患、提高效率的使命。

2.强化施工企业产业链中各个节点关系的密切联系。施工企业产业链条是由众多结点组合而成的,需要形成紧密联系,链条中的某个环节出了问题整个链条被破坏的可能就增加一分,这种危机下给施工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就会加大。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在承包项目时要减少产业链的结点,要对每个结点的紧密程度做好预判,强化财务管理联系,加强沟通和监督,避免财务风险的产生。

(三)面对市场因素变化做好风险预防

市场因素风险防范要从财务风险的预测、提防上下功夫。特别是施工企业的主要管理者,要从宏观角度掌握国际行情,行业近期发展动向,分析判断国内政策对行业的影响。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引发的财务风险。当外部因素发生重大改变时,不盲目跟风,要结合自身经营经验判断局势,科学严谨分析财务管理,将预先准备的风险防范措施及时随形势调整,将财务风险降至最低。

(四)加强对合同签订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规避

施工企业承包合同给财务管理带来的风险十分巨大,如何严把合同签订过程,规避这一风险是施工企业最忧虑的问题。首先,施工企业从选择项目和承包方时就要对其进行资信评估,加强双方的沟通和合作,对应合同内容逐一完成承包进程各项内容,同时做到不符合程序的合同、没有审查合格的合同、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成本价之下的合同、不平等合同不予签署。施工企业要明确承包项目的整个合同要求和违约责任,建立合同风险防范机制,必要时候动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利益。

(五)加强资金的营运管理,切实防范财务风险

1.强化签证与索赔管理

建筑产品的结算周期长,造价的争议经常导致承包人工程债权不落实,使施工企业诉讼无据,所以要强化签证,做到事事签证,及时签证和妥善管理签证资料;工程项目中素有“中标先靠低价,赢利靠索赔”之说。因此施工企业应对此予以高度重视。

2.严格竣工程序,按时提出竣工结算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大多数工程项目在建设后期资金较为紧张,结算时间拖延越久,债权的风险就越大,因此,竣工结算的办理条件、程序、时限都要在合同中加以明确约定,施工企业要确保按时完工,及时办理竣工验收,收集并整理好原始凭据,为竣工结算创造条件,竣工结算资料要按时提交并注意完善对方的签收手续。

3.用好优先受偿权,把握优先受偿权的行使期限

施工企业要依法行使优先受偿权,不得在合同中明确放弃优先受偿权。如果不得不考虑放弃优先受偿权,那么就必须要求对方提供有效的担保,比如抵押、质押、第三方保证、银行保函等,二者不可同时放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问题的批复第四条“建设工程承包人行使优先权的期限为六个月,自建设工程竣工之日或者建设工程合同约定的竣工之日起计算”。对施工企业而言,如在约定期限内不能完成结算给付工程价款或建设方有意拖延结算付款的话,要及时采取诉讼等法律措施,避免因超过时限而丧失优先受偿权。

(六)加强项目管理,杜绝转包违法分包带来的财务风险

施工企业要高度重视住建部工程质量两年治理方案,防范违法转包分包风险。单位负责人一定要对违法转包分包的问题高度重视,了解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及挂靠等违法行为危害性,加强对分公司对项目及其相关人员法律法规教育,充分运用典型案例进行警示教育,自觉坚决抵制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挂靠等行为。

(七)加强项目成本管理,防范成本管理造成的财务风险

施工企业要加强项目成本控制,必须采取责任成本核算法。控制施工企业项目成本,实施定额成本管理,通过成本预算来控制成本的不合理支出。分析超出预算成本,对分包成本实施管控审批,实现资金的统一调度。对工程项目财务管理、目标要制定责任制,签订相关的责任状,健全追责体系和奖惩办法。有效的惩处就要构建有效的监督机制,审计部门要发挥监督作用,对项目施工进程中的资金动向实施严格的监督审核,从而保障建筑施工企业承包项目的顺利完成。

(八)加强财务人员素质教育,提升财务人员风险防范意识

针对内部财务管理引发的财务风险,施工企业要从财务人员的自身素质抓起,要提升他们对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加强相关培训和考核,及时发现财务人员管理中的问题,加强防范财务风险。强化财务人员对项目的成本控制,建立项目资金台账,及时对项目资金状况进行判断,及时对项目的收入、成本、资金进行预警。

四、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建筑施工企业在项目承包施工过程中,受到多重市场竞争压力,面临的财务风险日益增多,引发合同成本、收益等方面不利因素的产生,给施工企业造成重大损失,阻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范施工企业各种财务风险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结合实际,融合行业市场环境,构建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以针对性方案增强建筑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方可发挥出防范财务风险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叶晓.工程财务与风险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戴建人.施工企业经营财务风险防范探析[J].财政监督,2010(24).

[3]许红波.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现状分析及控制策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24).

财务资金风险防范措施篇10

关键词:国企;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1

一、中国企业财务风险的现状

企业运行不得不面对一定的风险,通常企业面对的风险包括资金运行的风险、投资的风险、收益风险等。对于这些风险企业一定要做好防范准备,随时留意可能发生的潜在危机,不过企业风险一般表现为一下几个方面。

1.从目前我国企业的现状来看,资金结构普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容易导致企业出现周转困难的问题,是财务管理中的风险隐患。而从企业负债机构的角度看,也存在过度依赖银行,导致容易出现财务危机的问题,不仅造成信用问题,也会因逾期借款而使融资成本升高。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很多国企对企业资金进行管理时根本没有根据资金的来源对资金进行分类管理,对于不同资金的合理使用时间也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资金的使用没有规划性这是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又一大因素。

2.企业的长久发展合理的投资也是十分关键的,不科学的资金投入只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在我国国企一直都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这就导致国企在竞争方面一直缺少危机意识,使得很多国家企业投资决策者在风险投资方面一直缺乏前瞻性的目光,盲目投资,损失严重。最主要的是在实际的投资过程中,很多国企根本就没有分析投资是否合理就盲目的进行投资,他们所得到的信息也不周全,信息的准确度不高,使得投资面临巨大的风险。

3.]有及时的进行资金的回收。企业资金的回收是事关企业盈利状况的重点,所以只有采用合适的回收策略,及时的将企业的资金及时回收才能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提高企业的信誉度。一般企业为了加快资金的回收会采取一定的促销手段。考虑到国企资金市场中超储积压存货现象普遍,资金被债务人和存货占用,导致资金流动性差,也使得企业面资金安全的风险。

二、中国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

中国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主要有企业外部和企业内部两方面。

1.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环境也随之而不断的变化,企业想要适应外部市场的发展要求就必须不断的进行财务调整,同时企业还有进行高效的理财活动,以免市场波动给企业的发展造成影,理财活动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而一旦如果缺乏风险意识,那么,就会使财务方面处于松懈的管理状态,风险必然产生。

2.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决策缺乏科学性我国国企普遍存在着财务管理主体和财务责任制不明确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国企财务运营的风险。国有企业的财务主体缺乏整体性,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如何解决财务风险的问题关键在于防范,国有企业在日常运行的过程中,需要时刻注意企业可能存在的风险,一旦发现有不正常的地方要及时的采取预防措施消除隐患,保证资金的正常周转。下面我们主要介绍了如何进行企业风险的防范。

1.防范企业风险第一步需要识别风险,如何及时有效的发现企业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风险这需要一套完善的风险识别系统,这对企业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一般国有企业会采用以下几种风险防范系统。

(1)一般企业内部都存在一个财务风险指标,在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检测的时候,可以根据指标的恶化情况来判断企业是否存在风险。财务指标一般都是比例指标,他们一般代表了企业资金能力的强弱,也能预示企业财务运行中存在的风险。

(2)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企业能否生存不止取决于是否盈利,更取决于流动资金是否充沛,因此,要想实现对国企财务风险的管理和防范,就必须做好资本的预算规划,使企业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

2.建立有效的风险处理机制,增强抗险能力。随着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在国企中的不断推行,虽稍有成效,但建立一系列风险处理机制,有效的防范财务风险,才是当下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笔者认为,可通过以下方面实行:首先,为了避免意外企业可以参加社会保险,这样在风险发生时就可以由保险公司来承担这一风险,这种将风险转移给他人的方法是企业有效规避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次,除了参加保险外企业之间的联合也是企业规避风险的一大有效措施,这样的互帮互助是企业生存的法则。

3.完善风险管理机构,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要充分实现财务管理主体的多元化,明确划分职责范围,建立有效地管理机制,并与利益关系相关联,实现组织化运作。才能有效降低财务风险。

4.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目前,国有企业存在的缺乏整体性,财务责任制不清不明的问题较为普遍,问责制度并没有得到更好的推广和实施,笔者建议,企业需理顺内部的各种财务关系,将各项职责落实到个人或部门管理人员,以期各管理人员明确被赋予的权利和需要承担的责任,做到权责分明,各负其责。其次,在利益方面,企业应将责任与利益相关联,以完全激发部门和个人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整体工作水平和质量。保证企业朝着更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方向发展。

四、结束语

我国的国企也面临着改革的危机,因此,在国企中建立现代化企业的财务制度势在必行

国企想要进行改革首先需要了解自身存在哪些不足之处,再根据这些问题采取合理额的解决方法,一般进行改革之前国有企业需要事先了解企业运行的基本状况,然后再对财务进行调整实现资金的合理利用。国有企业想要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以及核心竞争力,除了进行改革外还要做好资金的规划和利用,及时的发现并解决企业运行的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保证企业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秀霞.浅议如何防范国企财务管理风险[J].财会学习,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