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少数民族的风俗和习惯十篇少数民族的风俗和习惯十篇

少数民族的风俗和习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7:19

少数民族的风俗和习惯篇1

关键词:民族风俗习惯;民族习惯法;国家制定法

   在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中,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基本原则出发,尊重各个民族的平等权利,不因为某些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而歧视或侮辱他们;民族风俗习惯的改革或保持,必须让该民族的群众去选择,其他民族或个人不应强制或干涉;不能以自己的民族风俗习惯为标准,去要求和衡量别的民族,更加不能以个人主观的好恶去看待民族风俗习惯,去处理有关民族风俗习惯的事情。

   一

、民族风俗习惯概述民族风俗习惯的基本含义,是指各民族在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风尚和习俗,是在各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中的一种客观反映。在民族生存环境中,由于各个民族所处的自然地理、社会政治、历史发展等条件的不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民族风俗习惯。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个民族长期传承和广泛采用的生活方式。真正成为民族的风俗习惯的行为方式必然相沿成习、代代相传,必然为众人所用而广泛普及。

   只要民族风俗习惯形成,即为全民族所公认和遵守,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各民族的生活方式、历史文化传统、道德标准和宗教观念等。某个民族反映其民族特性,必然存在一些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特征,代表着民族的标志。在民族的相互往来中,尊重民族风俗习惯,是民族关系中一个很敏感的问题,需要慎重看待。

   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化,风俗习惯也在变化,然而,风俗习惯的变化常常滞后于生活条件的变化,呈现相对的稳定性。民族风俗习惯反过来影响经济基础,它带有较大的稳定性,它的改变经常会滞后于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变,它集中地反映着某个民族的得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二、法律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意义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因此,不同民族无论是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是其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本质上是坚持不同民族平等原则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反映,侵犯民族风俗习惯,就意味着践踏民族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刑法第147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正当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把“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归人“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是从法律上保护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在刑法上的反映。

   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助于更好地维护民族团结。任何民族对自己的风俗习惯都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常常把其他民族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理解为对本民族的尊重,把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蔑视,理解为对本民族的歧视。所以,各种不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言行,都会伤害民族感情,不利于民族团结。

   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能够促进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不同民族的某些风俗习惯本身就是以歌曲、舞蹈、体育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很多民族通过自己的风俗习惯来保存和发展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例如,我国少数民族有很多是以讲故事和唱山歌的口头文学形式在人民群众中代代相传,而且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还有一些表现在他们具有特色的日用器具、服饰、建筑和手工艺品等方面。正是由于千差万别的民族风俗习惯,才构成了多彩多姿的民族文化,使文化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少数民族的风俗和习惯篇2

关键词:民族风俗习惯;民族习惯法;国家制定法

在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中,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基本原则出发,尊重各个民族的平等权利,不因为某些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而歧视或侮辱他们;民族风俗习惯的改革或保持,必须让该民族的群众去选择,其他民族或个人不应强制或干涉;不能以自己的民族风俗习惯为标准,去要求和衡量别的民族,更加不能以个人主观的好恶去看待民族风俗习惯,去处理有关民族风俗习惯的事情。

、民族风俗习惯概述民族风俗习惯的基本含义,是指各民族在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风尚和习俗,是在各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中的一种客观反映。在民族生存环境中,由于各个民族所处的自然地理、社会政治、历史发展等条件的不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民族风俗习惯。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个民族长期传承和广泛采用的生活方式。真正成为民族的风俗习惯的行为方式必然相沿成习、代代相传,必然为众人所用而广泛普及。

只要民族风俗习惯形成,即为全民族所公认和遵守,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各民族的生活方式、历史文化传统、道德标准和宗教观念等。某个民族反映其民族特性,必然存在一些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特征,代表着民族的标志。在民族的相互往来中,尊重民族风俗习惯,是民族关系中一个很敏感的问题,需要慎重看待。

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化,风俗习惯也在变化,然而,风俗习惯的变化常常滞后于生活条件的变化,呈现相对的稳定性。民族风俗习惯反过来影响经济基础,它带有较大的稳定性,它的改变经常会滞后于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变,它集中地反映着某个民族的得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二、法律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意义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利。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因此,不同民族无论是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是其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利。本质上是坚持不同民族平等原则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反映,侵犯民族风俗习惯,就意味着践踏民族平等权利和民利。刑法第147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正当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把“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归人“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利罪”,是从法律上保护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利在刑法上的反映。

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助于更好地维护民族团结。任何民族对自己的风俗习惯都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常常把其他民族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理解为对本民族的尊重,把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蔑视,理解为对本民族的歧视。所以,各种不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言行,都会伤害民族感情,不利于民族团结。

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能够促进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不同民族的某些风俗习惯本身就是以歌曲、舞蹈、体育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很多民族通过自己的风俗习惯来保存和发展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例如,我国少数民族有很多是以讲故事和唱山歌的口头文学形式在人民群众中代代相传,而且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还有一些表现在他们具有特色的日用器具、服饰、建筑和手工艺品等方面。正是由于千差万别的民族风俗习惯,才构成了多彩多姿的民族文化,使文化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三、理性思考法律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保护(一)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提倡科学,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不能孤立地看待风俗习惯,必须从一个民族的历史、经济和自然条件去考虑这些风俗习惯之所以形成和存在的现象,如此才能让我们的认识符合客观情况。把民族风俗习惯看作陈规陋习,是对少数民族的诬蔑和歧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中存在某些陈规陋习,这是符合实际的。

但是,汉族的风俗习惯中同样有陈规陋习。任何民族的风俗习惯中都会有好的、一般的和不好的。对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应全部肯定或全部否定,而应当进

行具体分析。总体上,汉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上较先进,大部分少数民族发展较落后,这是客观事实。但是,先进并不意味一切都好,落后也并不意味一切皆坏。

看待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不能用自己民族的风俗习惯为标准,而应以对民族团结、对经济文化发展、对国家统一、对社会主义事业和对人民群众是否有利为标准。凡是有助于民族团、有助于经济文化发展、有助于人民生活和身心健康的风俗习惯应当提倡和发扬。凡是有害于民族团结、阻碍生产和经济文化发展、不利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不科学的风俗习惯,应对本民族群众说明害处,进行教育,帮助他们提高认识后,让他们自己进行改革。改革某些风俗习惯,主要依靠文化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来实现。提倡少数民族在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各方面奉行健康、科学和文明的新习俗。

(二)合理利用少数民族习惯法

少数民族习惯法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部分,应当被合理的利用。少数民族习惯法是在民族地区公平正义观上历练形成的一种具有特殊调控作用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在坚持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上,少数民族习惯法应通过国家权力机关的批准、同意或默许来使其具有双重效力,使其权威性得到保障。在保持正义和秩序的基础上,国家可以做出适当的变通,实现少数民族内社会关系的稳定和谐。

运行国家法律是个复杂的过程,只靠法典是不能实现其功能和效率的,强行推行法律常常也只是适得其反。制定法有必要给少数民族习惯法留出一定空间,去吸收和认可一些有益的习惯法,使其融入制定法。

也不能简单地用国家制定法来代替少数民族习惯法中的消极因素,而是通过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进行长期有效的法制宣传等方式,实现少数民族习惯法和国家制定法的融合。

实践中,对少数民族习惯法效力的承认须限定在特定的区域内。在民族自治地方,有关少数民族特殊事务上,可以对习惯法有选择性地优先适用。对那些既符合少数民族的

风俗习惯,又符合全国人民利益的习惯法,可以优先适用。

结论:

认真看待民族风俗习惯,涉及到各个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繁荣稳定。正确处理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之间的关系,重视和充分尊重民族风俗习惯,这样才能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秩序向着一种健康的、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少数民族的风俗和习惯篇3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强制手段破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行为。

   1、客体要伴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少数民族的信仰自由,犯罪对象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所谓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指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在服饰、饮食、婚嫁、丧葬、礼仪等方面的习惯做法。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破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则侵犯了少数民族公民所享有的上述权利,伤害了少数民族的民族感情与民族自尊心,破坏了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原则,理当予以禁止。

   2、客观要件

   本罪客观上表现为以强制手段非法干涉、破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干涉、破坏的形式表现为使用暴力、胁迫、利用权势、运用行政措施等。从内容上看,主要表现为强迫少数民族公民改变自己的风俗习惯,干涉或破坏少数民族根据自己的风俗习惯所进行的正当行动。例如,强制回族群众食用猪肉,禁止少数民族过自己的节日等等。这里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客观行为,必须具有强制性。如果以宣传的方法,促使少数民族自愿放弃、改革自己的落后风俗习惯,则不构成本罪。第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必须具有非法性,即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的干涉是没有合法根据的。第三,所侵犯的必须是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即汉族以外的民族的风俗习惯;这种风俗习惯必须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群众基础的风俗习惯,因此,侵犯汉族风俗习惯的行为、以及干涉少数民族的个别人并非基于风俗习惯所进行的活动,就不构成本罪。

   根据本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才构成本罪。情节严重主要是指手段恶劣、后果严重、政治影响坏等等。如因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引起了民族纠纷、发生械斗的,应视为情节严重,以犯罪论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由于水平不高、或者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缺乏了解,导致对具体问题处理失当,引起少数民族地区的公民不满的,一般不能以本罪论处,可以酌情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进行批评。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只有作为国家方针政策执行者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的上述行为,才具有犯罪的社会危害性。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触犯刑法的,应根据行为的性质、情节与危害程度,以其他犯罪论处。

   4、主观要件

   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侵犯少数民族保持与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犯罪的动机如何,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二、认定

   区分本罪与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的界限

   1、犯罪客体的不同。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侵犯客体是少数民族的保持和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权。

   2、侵犯的对象不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侵犯的对象只限于少数民族公民的风俗习惯不包括汉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而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的犯罪对象则既可能是少数民族的公民也可能是汉族公民。

   3、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行为的客观表现为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对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进行非法剥夺,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在客观上主要表现为以强制手段破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另外,一般说来,两罪的犯罪行为发生的地点也常常不同。其中,非法剥夺宗教信仰自由罪多发生在教堂、寺庙,或其他有关宗教活动场所,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则较少发生在这些场所。

   4、两罪主观故意的内容不同,二者虽然都是故意犯罪,但故意的内容是不同的,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的行为人系明知少数民族有保持和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但仍故意加以侵犯;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之行为人则是明知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而故意予以非法剥夺。

少数民族的风俗和习惯篇4

1、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2、认真学习贯彻《包头市清真食品管理条例》。

3、守望相助适应新常态,团结奋斗谋求新发展。

4、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社会和谐。

5、民族团结手牵手,和谐发展心连心。

6、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尊重少数民族。

7、认真开展我市第八个民族政策宣传月活动。

8、中华同源,你我同心。

9、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10、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

11、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发展。

12、高举民族团结旗帜,共同迈向小康社会。

13、认真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14、民族团结始于心,和谐包头践于行。

15、保障各民族的平等,维护少数民族公民的合法权益。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17、认真推进民族法治建设,共建民族和谐包头。

18、群策群力宣传民族政策,同心同德维护民族团结。

19、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20、努力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21、中华民族是一家,民族团结靠大家。

22、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民族大团结,促进全市大发展。

23、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24、团结凝聚力量,奋斗成就梦想。

25、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战略,维护民族团结、

26、维护民族团结人人有责,共享繁荣稳定人人受益。

27、和谐家园源于一点一滴,民族团结始于一言一行。

28、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

29、深刻领会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八个坚持"的科学内涵。

30、草原百草根连根,各族人民心连心。

中国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表现在服饰、饮食、居住、婚姻、礼仪、丧葬等多方面。国家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少数民族享有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权利。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政府对少数民族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权利加以保护。

第一,尊重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

第二,尊重和照顾少数民族年节习惯。

第三,尊重少数民族婚姻习惯。

第四,尊重少数民族丧葬习俗。

少数民族的风俗和习惯篇5

关键词:少数民族习俗女性

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通过叙述独特的情节,不仅给观众展示民族地区迷人的自然风光、艳丽的民族服饰、特异的习俗内容,而且影片所塑造的典型少数民族女性角色也会向观众传达出美丽、大胆、聪慧、自由、能干、奔放的形象和特质,这些可以满足观众的娱乐和情感需求。可是影片中的女性不管以什么精神风貌出现在观众面前,她们对生活的理解,对自己民族文化的感悟会左右着观众的情感,会引起观众对她们生活状况和行为方式的思考。

一、婚恋观

爱情与婚姻作为千百年人类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电影产业反映的重要主题。无论是什么历史背景,追求男女自由恋爱,衬托爱情曲折路途或者顺畅的情节总在电影中若隐若现。当然,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中也存在着爱情故事的踪影,从女性角度反映的婚恋观带有少数民族女性对情感归宿的追求,对人格自由的向往,对民族文化的审视,大大增强了影片的观赏性。

影片《独龙纹面女》(导演谢洪)描写的是独龙江峡谷中的独龙族女性成年时要接受纹面习俗和永远不与异族婚恋的族规。漂亮的独龙族姑娘阿南在山林中偶遇藏族青年顿珠,他们一见钟情。阿南为了拒绝纹面,为了自由的爱情,她没有遵循族人的规定,没有接受痛苦的纹面,渴望嫁给顿珠摆脱糟糕的命运。她为了更加美好的生活,试图打破受操控的女性命运,试图冲破世俗的束缚,她积极与传统的爱情观念做斗争。

《花腰新娘》(导演章家瑞)以云南花腰彝族“归家”的古老婚俗族规展开新娘凤美与新郎阿龙的爱情婚姻历程。片头字幕介绍:“尼苏人,俗称花腰彝,云南彝族的一个支系。花腰彝有一个世代风俗:男女成婚后新娘不能与新郎同房,最少要等三年,新娘才能住进新郎的家,此风俗称之为‘归家’。”凤美的新婚丈夫是个能歌善舞的青年并担任村里舞龙队的教练,虽然婚后族规是不允许夫妻单独见面,但结婚当夜大胆的凤美留宿阿龙家,为了天天见阿龙,以跑一万米获胜为由参与了舞龙队。凤美大胆、直率、无所畏惧地追求自己的爱情,对待渴望的幸福不惧怕族人的耻笑与流言蜚语,可谓女性中的“勇士”。

《尔玛的婚礼》(导演韩万峰)以羌族少女尔玛感情的变化发展为主线,首先尔玛与本族的追求者多巴有婚约,可后来她喜欢汉族老师刘大川后退掉了与多巴的订婚。尔玛妥善处理了与多巴的婚约,并与刘大川展开甜蜜的爱情之路,是她敢于追求自己所向往的爱情和婚姻,是她对幸福的理解。在尔玛与刘大川取得彼此家长同意并决定十一举行婚礼,此时针对婚礼是以汉族的,还是按羌族的习俗引起了二者的争执、矛盾和困惑。刘大川主张在县城上举办汉族婚礼,但尔玛主张在羌寨中按羌族传统文化举办,希望得到家人和村里人的祝福。

这三部影片虽然都取材于少数民族女子爱情与婚姻的发展变化,但表现的是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民族群体,不同文化背景下女性追求爱情、渴望自由婚姻的态度。充满青春与活力的姑娘们大胆、执著地追求恋人,标志女性们新的婚姻观念出现,并逐渐被人们接受和认可。阿南敢于向本族人表达对顿珠的真实情感,凤美火热追求与丈夫的朝夕相处,尔玛在平淡而富有浪漫的爱情里寻找自己的幸福。三位女性都渴望在自己情感生活里化解一切的爱恨恩怨,与自己的爱人厮守一辈子,走完一生。她们情感关注点和结果的不同是影视艺术表现所致,但让爱情与婚姻成为影片永恒的话题,使女性自然的特征得到表露,也使民族少女那种敢爱敢追求的思想和行为得到诠释。

二、对本民族传统习俗的态度

风俗习惯是民族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它指的是一个特定民族在衣、食、住、行、生产劳动、婚姻、丧葬、节庆、礼仪等方面的风尚和习俗。[1]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少数民族地区也受到了外界各种各样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风俗习惯中的一些东西可能会遭到本族人的怀疑、否定、背叛甚至抛弃,而另一些内容可能会得到本族人的继承、保护、扩大、加强。电影作为一种艺术手法也在传递人们对古老习俗的看法和思考,通过角色的塑造告诉观众民族的习俗有哪些,哪些内容是值得保护或丢弃。

《独龙纹面女》中女子的魅力面容似乎给她们带来的不是开心,是伤痛,她们对自已婚姻和身体的掌控在强大的传统习俗下显得惨白无力。族规中最传统、最惨烈的纹面习俗一直压迫着独龙女,阿南不愿一生在悲剧中哭泣,她抵制纹面并和顿珠远离自己家园,这是她对纹面习俗争取的“话语权”反叛。独龙族的婚姻是在本族中进行,他们排斥外族,而阿南不想联姻,她想嫁给顿珠。这两点是故事发展的重点,反映了阿南与本族习俗之间的矛盾,也充分突出她对本民族传统习俗的勇敢反抗。

《花腰新娘》塑造的凤美可谓花腰彝族里的新女性形象,具有叛逆性,释放着对传统习俗的挑战信号。尽管凤美被族人认为做了丢人的事,但她丝毫不在乎。她热情率真的追求自己的爱情,把族规习俗完全抛到九霄云外。影片舞龙队的小七妹在训练时偷偷坐上火车想离开村寨,而凤美使劲地追赶火车,追到后小七妹用粉笔在墙壁上写下“我不要归家”。随火车远行也许是小七妹大胆反抗“归家”习俗的行动。

少数民族的风俗和习惯篇6

关键词: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J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3)09-0147-02

文化是一个多样性的整体,其中包含了知识、信仰、风俗、道德等人的社会能力和习惯。语言可以表达任何文化,它本身也是文化。然而,语言因其自身的差异和使用其民族的文化特性的不同而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尤其在不同文化的语言交际中不可避免会因文化差异而产生障碍。解决这种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语言障碍,就要将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结合起来。因此,在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汉文化的教学就显得极为重要。

一、语言表达习惯的差异

语言的表达习惯差异是最为形象和直观的,是我们在开展语言教学时比较关注的。作为分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语系的语言,汉语与维语在表达习惯上有着很大的差异。这里主要探讨与文化有关的差异现象。

首先,从语法角度上看,汉语和其他少数民族语言有着较大的不同。以维语为例,汉语是“主--谓--宾”形式,而维语是“主--宾--谓”形式。从小习惯母语表达方式的维族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必然存在一定的困难。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汉语里的一个很常用的日常用语:“你去哪里?”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却依照本民族语言的语法习惯表达成:“哪个地方去你?”其次,汉语中一词多义现象较为普遍,而维语中很难找到一一对应的解释,这就必然会给学生的深入理解造成一定困惑,特别是一些词语的引申义的变化。例如,“吃醋”指产生嫉妒情绪,“王牌”比喻最强有力的人物、手段等,“死棋”比喻一定失败的局面。这些词的引申义在维语中很难找到相对应的解释,因此学生在理解及翻译时显得较为困难。最后,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较为迅速,汉语中不断有大量的新词汇和表达方式补充进来,如“下海”、“冲浪”、“炒股”、“走穴”等等,这些新词,对于汉族中知识闭塞的一部分人来说理解起来尚有一定困难,少数民族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就更是存在着相当大的障碍。

二、语言的文化背景差异

(一)历史文化背景差异

由于各民族发展的历史状况不同,积累下来的文化也各不相同。其中体现了各民族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熟语”。汉语的“熟语”一般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格言警句等;而维语的“熟语”则主要是谚语和成语。少数民族学生在接触汉语中这类文化色彩很浓的熟语时,理解上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困难。例如,“塞翁失马”、“亡羊补牢”、“望梅止渴”这类成语,都源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本身就是民族文化气息浓厚且含义隽永的寓言故事,学生若是不了解其中的典故,就很难正确把握其所表达的含义了。当然,学生也可以借助工具书进行学习、帮助理解,但是,还有很多表达方式是很难在工具书中查到的,如“清水衙门”中的“清水”、“三顾茅庐”中的“茅庐”,就很难在字典词典上查到它们的比喻,这给学生的自学造成了很大的困难,需要老师给予详尽的解释和介绍。

(二)宗教文化背景的差异

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宗教文化中的哲学观念、宗教典故等等,更是融入到了民族文化的生活中,成为日常语言的一部分。佛教、道教对汉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反映出蕴涵其中的宗教文化色彩。例如,“无常”、“随缘”、“因缘”等词汇,就体现着强烈的佛教文化的哲学观念;“天人合一”、“乐天知命”等又体现着道教文化的影响;“借花献佛”、“临时抱佛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等俗语,更是体现了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在汉族文化生活中的深入人心。汉族和维族的传统不同,因此,汉语和维语中所蕴涵的宗教文化信息也不尽相同。学生在学习汉语时,老师应对此类文化差异做一一的讲解,必要时应该给学生补充和扩展相关的宗教文化知识,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

三、语言的风俗习惯差异

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延续至今的风尚和习俗。它是伴随着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实践活动而产生、发展和变化的,也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风俗习惯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在这里,我们主要谈谈饮食习俗及传统节日习俗两个内容。

(一)饮食习俗。饮食习俗是一个民族文化中最具有稳定性和民族性的内容之一。汉民族是一个在饮食上极为讲究的民族,不仅烹饪手法十分讲究、样式繁多、形制复杂,而且对菜肴的命名也大有学问。例如,“狗不理包子”,这名称乃是一个人名,来自该小吃的创造者的小名。而“年糕”、“汤圆”等都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年糕”表示年年高升、“汤圆”象征合家团圆。还有汉族婚礼时放在婚床上的红枣、花生、桂圆等象征“早生贵子”,除夕夜的年夜饭必有鱼象征着年年有余等等。这些充满了民族特色、文化特征和象征意义的语言文化现象,就不是非母语的学生所易于理解的了,在文化接受上必然会存在着一定的障碍。

(二)节日习俗。传统节日是体现着一个民族共同感情和风俗习惯的重要内容,在民族文化中具有其独特的意义。在一次口语测试中有这样一道题:“请你谈谈中秋节”,结果有近一半的民族考生回答“不知道这个节日”。中秋节是汉民族的传统佳节,体现了月圆时节家人团圆的美好心愿,像这样的节日就是汉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汉民族风俗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体现着汉民族独特的民族情感和民族思维。不了解这些习俗及背后的文化含义,就难以真正理解与之相关的很多语言内容和文化内容。例如,与中秋节有关的汉语作品数量极大、且佳作颇多,是汉语教学时难以回避的。可见,了解民族的风俗文化对我们学习该民族的语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对语言文化教学的建议

为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扫除文化障碍,笔者认为应该大力开展语言文化教学,将学习语言和传播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文化的学习为语言的学习扫清障碍。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材中相关知识的丰富和扩充

教材是语言教学的最直接的途径和承载手段。目前,在少数民族所使用的学习汉语的教材中存在着重语言轻文化、重语法轻应用的现象,涉及汉民族文化、民俗风情的内容相对较少,造成了学生接触和了解汉族文化背景知识的机会相对缺乏。笔者认为,我们应将汉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和风俗习惯等的背景知识和语言教科书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教材和教学活动来扩大学生的相关知识储备,以真正体现语言文化教学的崭新语言教学观念。

(二)教学过程中注意语言教学与文化介绍的合理结合

语言教学毕竟不是文化教学,它的侧重点在于语言本身。但是,我们不能忽略了在语言教学中有机地结合文化知识的介绍和补充,以增添语言教学的趣味性、针对性、知识性,提升语言教学的文化品位。这不仅能使语言教学扫清文化障碍,最终还能使语言植根于相应的文化当中,成为鲜活的语言,而不是脱离了母体文化的干瘪的词语和语法。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语言学习上真正成功的例子,必然是对该语言背后的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的缘故。因此要使学生学好汉语,就必须下大力气培养学生对于汉民族文化的浓厚兴趣。要注重平时教学过程中的点滴培养,熏陶感染;要耐心细致地向学生讲解和传授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培养出对于汉民族文化的浓厚兴趣,将语言学习自觉扩展为文化学习,这将为语言教学提供良好的文化支撑。

五、结语

总之,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如果在少数民族汉语学习的过程中忽视民族之间的语言表达习惯、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差异,必然会导致沟通交际出现障碍。因此,我们要重视语言文化教学在少数民族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意义,正确理解各种差异,努力缩小各种差距,同时还要善于利用不同文化传统中的有利因素,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以进一步推进少数民族汉语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花.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与语文教学之比较[J].北京:中国民族教育,2006(05).

[2]王本华.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应该重视的问题[J].北京:中国民族教育,2003(01).

[3]刘高辉.汉语文化与少数民族汉语教学[J].乌鲁木齐: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03).

[4]姚爱兴.民族地区普高教育低水平发展问题亟待解决[J].北京:民主,2013(04).

少数民族的风俗和习惯篇7

关键词:彩礼;婚俗;冲突;解决方法

56个民族组成了我们的中国大家庭,各个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使得各个民族变得独一无二,当然和现行法律发生冲突在所难免,其中婚姻部分就有很多不同,就彩礼部分做了一些研究调查。

彩礼顾名思义即,订婚时男方送给女方的财物。西周的“六礼”将彩礼规定为最早最正式的婚姻礼仪,是其中的“纳征”演化而来的,如果我们把礼看做是国家法律渊源之一的话,那么彩礼从西周就以国家法的制度形式存在,并一直沿袭至清朝末期。中华民国时期《中华民国民法》中规定订婚或结婚合法有效须媒妁之婚书或收受聘财。但当时在共产党实际控制的地域,收受彩礼被认为是在买卖婚姻,自此彩礼在法律上被明文废止,直至解放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彩礼”一词并未出现,更没有与之相应的彩礼制度。从此,彩礼彻底被排除到国家法之外,演变为民间习俗。我们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的独特性使得婚姻家庭制度各不相同,其中的彩礼制度也各有不同,下面列举了苗族,布依族、侗族三个少数民族的彩礼习俗①。

苗族彩礼是苗族婚礼习俗的一个组成部分,彩礼小苗语称为“折”,意为牲畜,打彩礼称之为“东折”,这说明在以前的绝大部分苗族人和如今的一部分苗族人婚俗礼不是以金钱来衡量的。苗族独特的彩礼制度产生是源于苗族是一个不断地通过迁徙寻求生存和发展的民族,以牲畜作为彩礼也是这种生活背景下衍生出来的,所以当时的人们更加注重生产力的发展和需求②。

布依族的青年男女相对于其他少数民族而言,享有更多的婚姻自,男女青年婚前享受恋爱的自由。他们更喜欢在年庆节俗、赶集和集体聚会的时候,三五成群自由地进行组合,在很自然地谈天说笑的氛围中相互倾诉或表达彼此的感情。因此,布依族的彩礼在坚持传统习俗比如耙耙、酒肉(在礼品中必不可少的是粑粑,如果在非传统节日见到布依族民家“打粑粑”,则说明此家人正筹备准备喜事了),也有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而来的金钱之类,这一带地区送彩礼的数额,特别讲究“六”或“双”数,据说是取“六”即禄的谐音,以表示婚后双双有禄必有福之意。布依族彩礼送粑粑、酒、肉之类的主要原因是受他们所居住的环境所影响,布依族世代以种植稻米为生并且所居住的地方均为偏僻的山区,因此他们这种淳朴的婚姻习俗才得以流传下来。

侗族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名族,即使是找对象也离不开歌曲,在侗族找对象有些都是对歌。大家称这样的方式为“行歌坐月”。通过这样的方式相互认识并逐渐产生爱情。也有其他的方式,像踩脚后跟等等。彩礼有侗族特有的酸鱼、酸肉、酸鸭等。侗族彩礼的产生同样事由侗族人民居住的环境决定的,他们大多居住在偏僻的大山,为了更好的保存食物,就会使用发酵等方式来储存食物,这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充分体现了少数民族人民的智慧。

上述列举了三个民族婚俗习惯,它们的产生均是受到环境和历史的原因,它们无疑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但是在社会急速发展的现在有时会有一些问题存在,比如结婚后男女双方感情不和需要解除婚姻关系,彩礼的退还问题,是以原来的彩礼方式退还还是折合成人民币?现代法律与传统的习俗不免有些冲突,如何取舍才是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保障法律权威的重点所在。

根据我国《宪法》第四条第四款的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我们应该充分尊重并保护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比如婚俗习惯中最容易产生纠纷的彩礼制度。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的是我国对于夫妻双方解除婚姻关系后彩礼归属问题的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有属于以下情形的,人民法院对当事人请求应当予以支持:其中包括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和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如果双方已经办理结婚手续的只能以双方离婚为条件才能要求。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五条规定:已登记结婚,尚未共同生活,一方或双方受赠的礼金、礼物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具体处理时应考虑财产来源、数量等情况合理分割。各自出资购置、各自使用的财物,原则上归各自所有。这是对于受赠礼金的定性。《具体意见》第十九条还规定:借婚姻关系索取的财物,离婚时,如结婚时间不长,或者因索要财物造成对方生活困难的,可酌情返还。对取得财物的性质是索取还是赠与难以认定的,可按赠与处理。本条是有利于给予财物一方的有利解释。

现实中,苗族、布依族、侗族对于彩礼的返还有不同的风俗习惯,苗族的彩礼是以彩礼带和公母鸡各一只作为彩礼,在发生纠纷时男方则会以这些礼物作为凭证来进行决断;在布依族彩礼是基于男方实际经济情况,以双方互相讨价还价的方式确定彩礼,此前则是以棉絮,棉纱,金钱作为形式的;在侗族有两头黑迎亲、定亲茶、引路郎、换灯带等形式,彩礼也各不相同,有酒肉、菜肴和糯米粑,米花等美食,他们的纠纷解决方式则是以非常简便的古俗,只要跟对方家长交代一声或者吃一餐饭既可以,只有女方提出时男方才可以要求退还一定的彩礼金。不仅对于彩礼的返还方式不同,而且对于主持解决彩礼问题的人也有不同。苗族理老公断,理老是比寨老还权威的长者。(苗族在处断较大的纠纷时一般会在“姜略”的地方,“姜略”是苗族古时的军事组织,由共同祭祀一个祖鼓的几个村寨组成,共用一面祖鼓的几个村寨为一个鼓社。一个鼓社有理老,身兼一定的司法权,),双方各请理师两人以上,一人是“送理师”,是负责传递己方意见的人;一人是“掌理师”,是负责为理老传达意见的。双方背对背讲各自离婚和不同意离婚的理由,寨老公断双方是非。布依族则是由布依族的寨老会来商议决定的。侗族则是以款组织(主要以村规民约为表现形式,也即寨老组织)来管理和约束群众,1988年,老人协会以寨老组织为基础成立,担任着诸多社会管理的功能。(2)

在发生婚约纠纷及离婚时的彩礼返还和财产分割上,民族习惯法中占主导的观念是谁毁约、谁先提出离婚就应承担责任,突破了婚姻法的规定,不考虑其毁婚和离婚原因。对于悔婚者的处罚集中在彩礼是否应当返还的问题上,而基本不行使且依习惯也不会行使婚姻法规定的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我国现行婚姻法对于彩礼问题的规定里却没有规定毁婚一方需要承责任。例如苗族有对于毁婚或一方提出离婚的惩罚性规定:因为夫妻关系不和需要离婚的,如果是男方提出,不仅不得索回定亲时给付的聘礼(“你姜”)外,还必须给女方一笔“陪礼钱”作为补偿;如果是女方提出,在不考虑双方过错的情况下,必须返还男方的“你姜”并赔偿举办婚礼的费用。当然这样会产生很多不合乎常理的事情出现。因此,在少数民族婚姻案件的审理时,为了使案件实体处理结果更切合少数民族实际,除了必须运用《婚姻法》之外需要适量的吸收少数民族习俗中的合理成分③。调解是法官在现今处理少数民族婚姻案件中必须要走的程序,在法律和习惯法之中进行取舍,这更多地体现的是国家确定的法律原则和不确定的民间习俗的比较和权衡。调解可以邀请当地在家族中辈分较高、知识渊博的长者担任,他们见多识广,被人们尊敬并有威信,他们的话语有较大的信服力。也有一部分是靠族人全体来推选得到的,他们之前担任过氏族社会中的首领或巫师,是沟通国家政权和少数民族乡土社会的民间力量,是将国家政策传达至村民的重要桥梁。民族习惯法在调解时作为案件背景参考和主要的话语资源,理老和寨老作为当地最熟悉精通民族习惯法的人自然可以作为调解参与人进入审判行为中的调解过程。这实质上体现的是国家法向民间法的妥协④。

下列就列举一个苗族的婚姻纠纷解决例子:在贵州的一个偏僻的小苗寨里,有一对年轻的夫妇正在家族祠堂里面通过寨老的主持来解除婚姻关系,旁边还有本村的村长。由双方当事人请送理人(送理师)和掌理人(掌理师)来传达自己的意见和听取寨老的决定,为了保持公平,双方在各自不同的房间里陈述,最后由寨老进行公断,由于双方都是来自同一个村寨因此可以有本村寨的寨老决断,如果是牵扯到两个或两个以上村寨的人员,就需要由寨老会进行协商最后才做出决定。在这个案例里是由于男方在平时生活中对于女方随意殴打,使用家庭暴力,并且有出轨行为。是由女方提出的解除婚姻关系的请求,依照固有的村规民约,对提出解除婚姻要求的一方需要有一定的惩罚措施,比如退还彩礼“你姜”还有举行婚礼的费用,所以案件依照原有的规矩来办理了,要求女方退还“你姜”和婚礼费用,婚姻关系解除,从此男婚女嫁互不干涉。这样的结果毫无疑问是不符合常理也不符合法律规定,男方很愿意接受,女方则认为很不公平,然后在村长的建议下,女方一纸诉状将男方诉至法院,法院在受案后,审理前专门前去当地听取寨老的意见并邀请寨老到庭参加法院主持的调解活动并旁听审判。法院为了贯彻审理民事案件必须调解的原则,主持了三次调解,当地寨老也应邀参加,最终双方达成和解,依照《婚姻法》的规定给双方当事人做出了和解协议,同意将彩礼退还男方但对男方提出数额较大的赔偿请求,并让男方到女方家里进行赔礼道歉。这个案例可以明显的看出国家法律对于少数民族婚俗给予的尊重,它们之间的冲突是可以进行协调处理的。

每件事物都有两面。同样,我们不能因为传统婚俗与现代法律有冲突及否定它的积极意义。第一,少数民族婚姻多样性习惯法使得少数民族的离婚率和汉族相比较低。由于我国的传统思想,许多少数民族习惯地认为离婚是一件羞耻的事情,所以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是看不起已经结婚的男女离婚,甚至直接明文禁止离婚。对于离婚的反对或禁止以及较低的离婚率使得少数民族青年男女在缔结婚姻之前更为慎重,同时也为基层社区秩序的稳固带来积极意义;第二,关注少数民族婚姻多样性和《婚姻法》的冲突有助于和谐社会多元法律体系和多元文化视个少数角的构建。少数民族婚姻形态的多样作化是一种文化形式,虽然在某些特定的层面和国家法律发生了冲突,但我们应该想法调解好这种冲突,更多地关注国家法律、法规之外的民间传统习俗,以此而建立起多元化的法律体系和多元化的文化视角;第三,关注少数民族婚姻多样性和《婚姻法》的冲突有助于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随着社会的变迁,少数民族地区也在发生着变化,少数民族婚姻的多样性体现在具体的方面并不是一直一成不变的,在这个长期变迁的过程中必然会有一些民族的婚姻习惯会演变为文化历史,当我们开始关注少数民族婚姻多样性和《婚姻法》的冲突时间文化的开始也正是我们保护多元化的民族民间文化的开始⑤。

我国法制要求以人为本,因此,立法者制定法律时应从本土出发,注重与乡土习惯结合,找到国家法与民族习惯法的切合点,从而保证国家法的真正实施北京大学教授苏力在《法律资源及其本土化》一书中也强调,“注重国家法与少数民族习惯法的有机结合,比一味强调普法强制施行国家法强得多”⑥。

综上所述,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法律的切合点才是解决少数民族彩礼等问题的根本办法,可以在现实执法中采取两者兼顾的方法,比如,依照现行法律进行判决将少数民族的婚俗作为酌定量刑情节,可以邀请当地的寨老会或者老人协会等备受当地人认可的长辈一同进行调解等等措施,使得现代法律与传统婚俗相辅相成,共同构建和谐社会。(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学院法学院)

湖北民族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K201466

注解:

①李霞,民间习俗中的彩礼及其流变[J],民俗研究,2008.3

②王健,赫章县苗学会,苗族婚礼彩礼改革的实践与思考――以赫章改革实践为例[Z],2014,01,05

③中国学术期刊网[J],侗款的变迁及其与侗族地区纠纷解决机制研究2012.05.03

④吕德芳、邹抒君、农建旺、罗永良,人民法院报,少数民族婚姻案件审判规范化探析[n].2012年12月12日,星期三,07版

⑤吕德芳、邹抒君、农建旺、罗永良,人民法院报,少数民族婚姻案件审判规范化探析[n].2012年12月12日,星期三,07版

⑥刘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1,29卷第一期,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n].云南昆明

参考文献:

[1]李霞,民间习俗中的彩礼及其流变[J],民俗研究,2008.3

[2]王健,赫章县苗学会,苗族婚礼彩礼改革的实践与思考――以赫章改革实践为例[Z],2014,01,05

[3]中国学术期刊网[J],侗款的变迁及其与侗族地区纠纷解决机制研究2012.05.03

[4]吕德芳、邹抒君、农建旺、罗永良,人民法院报,少数民族婚姻案件审判规范化探析[n].2012年12月12日,星期三,07版

少数民族的风俗和习惯篇8

在苗族地区“留寿用地”、“依祖坟而葬”的习俗从古至今延续了数千年,一直被当地少数民族所遵守。但是在法治社会的今天,这类习俗却出现了与现代国家法律不相适应的地方。正如前述第一个案例表现出的问题,村民沿用古老习俗看风水或自由选择“寿用地”,存在着侵犯他人已经在该土地上享有的权利的隐患;同时,以依祖坟而葬旁的习惯又促使了坟地的无限扩张,这一矛盾更加凸显。最直接的就是国家实行土地承包制度后,承包人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受到这些现象的威胁。

第一,与承包经营权的冲突。《土地管理法》第16条第1款规定承包方依法享有对承包地使用、收益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权利,有权自主组织生产经营和处置产品;第53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侵害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苗族“留禁寿用地”的习俗允许当地人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地选择墓地,这是来源于苗族的信仰中关于墓地风水的讲究和对逝者的敬重,这种风俗习惯在有的苗族聚居区根深蒂固于群众的思想中,不容置疑。如果打破,则会造成对少数民族的不尊重,引起民族事件。正如前述两起案例中所反映出来的,这也的确侵害了承包人对承包地的权利,给承包人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利益遭受损失。

第二,与承包经营地用途的冲击。《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15条规定:“单位和个人承包经营的土地和依法确定给个人使用的自留地、自留山,应当依照用途,不得擅自建房、建窑、建坟……。”国务院1997年颁布的《殡葬管理条例》第10条规定,“禁止在下列地区建造坟墓:(一)耕地、林地;……”。国务院2008年出台的《关于殡葬管理的暂行规定》禁止占用耕地(包括个人耕地和自留地)作墓地的规定。然而在实行“留禁寿用地”这一风俗的地区,“寿用地”往往位于承包的耕地、林地中,在这些承包土地上建造坟地,明显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耕地、林地造成破坏。第三,与承包人权利的冲突。我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土地管理法》第10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所以说,农村土地承包后土地的所有权性质不变,仍然属于农村集体所有,承包人享有的只是对承包地占有、经营、使用和收益的权利。该法第十四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承包经营,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土地承包经营期限为30年。发包方和承包方应当订立承包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农村土地承包法》第54条规定,发包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承担停止侵害、返还原物、恢复原状、排除妨害、消除危险、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一)干涉承包方依法享有的生产经营自;(二)违反本法规定收回、调整承包地;(三)强迫或者阻碍承包方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四)假借少数服从多数强迫承包方放弃或者变更土地承包经营权而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八)其他侵害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行为。承包方给承包地造成永久性损害的,发包方有权制止,并有权要求承包方赔偿由此造成的损失。本案中,根据当地村规民约和风俗习惯,村民有义务让别人埋葬于自己承包地下,有人不履行这一义务,村委会就可以出来主持公道。然而,台江县排羊乡岩寨村村委会不顾承包人许仕云夫妇的反对,同意蒋家占用许仕云家的承包地埋葬蒋光烈,这一行为已经违反了有关法律的规定,对承包方造成了损害。

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障视角下的“坟地纠纷”

文化是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资源,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都越来越重视文化软实力和国家形象建设,谋求增强自身思想文化影响力。比如,美国小布什政府先后成立“公共关系办公室”、“全球交流办公室”,奥巴马政府提出运用“巧实力”重塑美国形象;俄罗斯总统办公厅成立专门负责改善俄国家形象的委员会;韩国设立国家形象委员会。前述情况表明,加强国际宣传、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对于维护国家长远利益,提高国际地位,增强综合国力,使我国在复杂激烈的国际舆论斗争中占据有利形势,实现当前和长远的发展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4]我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着独特而绚丽的文化,这是其他国家都无法比拟的文化宝藏,因此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文化是国家的重要任务。在贵州省t县法院所处理的这起坟地纠纷中,当地法官基本也都是苗族,他们与纠纷的双方当事人都生活在习惯法的氛围之中,他们在案件的处理过程中,在依法办案的同时,适当考虑当地苗族习惯法对圆满解决纠纷是非常必要的。相比较而言,前述的云南省L县人民法院的判决是有欠妥当的,甚至会引起新的纠纷。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是指法律规定的少数民族对其文化所享有的权利的总称。法归根结底是一种文化,例如中国传统的法律“礼法结合、德主刑辅、等级有序、家族本位、重视调解、无讼是求”的原则就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表现。因此国家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习惯法是对少数民族文化及其文化权利的保护,同时,国家法对习惯法的批判性保留也应该参考其是否有利于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为标准。世界上许多国家将对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保护写入法律。在韩国,由于历史和传统深受儒教文化的浸染,存在浓厚的祖先崇拜之精神。这种韩国民众的传统意识衍生了对自己乃至他人的坟墓予以尊重的观念,这种传统衍生出韩国习惯法上被称为坟墓基地权的物权,即在他人享有所有权的土地上设置坟墓的人所享有的使用坟墓基地附近土地的类似地上权的习惯法上的物权。我国《宪法》第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民族区域自治法》第6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建设具有民族特点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断提高各民族人民的社会主义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这些法律规定都表明,包括丧葬习俗在内的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其文化权利保障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我们在处理涉及少数民族民众的相关丧葬纠纷时要慎重考虑其习惯法中的合理因素。

探求文化权利保障与少数民族习惯法的良性互动之路

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是少数民族特有的对其自身文化的享有的权利,是少数民族人权的基本人权之一。但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普遍落后,人们缺乏权利意识,往往不能正确行使其权利,滥用文化权利的现象层出不穷。很多少数民族习惯法产生于乡土社会中,在这样的“熟人社会”中,包含着浓厚的道德观念倾向,如苗族认为通奸是比更为严重的罪行,其背后体现的道德观念是通奸者比者得到更多利益。而我国的法律仅将定罪,而认为通奸是由道德或其他社会规范调整。为了严格规范调整对象的行为,习惯法往往使用重刑对犯罪进行惩罚,这些习惯与现代意义上的刑法相比,缺少对个人权利的关注,往往是“多数人的狂欢”。当犯罪行为发生时,“罪犯”往往要先接受习惯法的处罚,再接受国家机关的处理,这无疑加重了对“罪犯”的惩罚;同时,许多习惯法上的“私刑”是对“罪犯”的一种侵权,甚至对受害人构成再次伤害,如“连坐”、“亲缘复仇”等。这种过于随意、不够精细的处罚程序,极有可能演变成“以暴制暴”,严重侵害到“罪犯”的权利。[5]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需要依靠国家的强制保护、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社会成员的努力,建立全方位保护体系。

(一)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护立法。充分考虑少数民族文化的特殊性,明确少数民族文化权利内容及具体保护措施。建立起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协调一致的法律制度。对少数民族习惯法予以批判的继承,将那些有益于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习惯法给予肯定。各级政府应该充分行使其职能,为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行使提供便利,让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真正得到发扬,让少数民族的文化权利真正得以实现。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这里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为根本,任何法律、政策的制定都要遵循这一原则,注重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发展与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实现不仅需要国家的强制保护,也需要社会各成员权利意识的增强。加强社会成员特别是少数民族的法制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行使权力和履行相应义务,在行使自身文化权利的同时尊重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权利。

少数民族的风俗和习惯篇9

论文关键词 民族区域自治法 藏族习惯法 融合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法于2001年修改后并在2005年出台了实施规定,但目前与之配套的具体措施还不完善,民族法制建设已经成为民族区域自治法发挥最大效用的当务之急。但是,民族法制不可能包罗万象和十全十美,而且所有法制的关键在于执行。藏族习惯法的内容广泛,一般涉及到宗教与世俗法及各种社会规范和村规民约等方面,它与藏族同胞的生活紧密相连,在藏族历史上曾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现实的影响。倘若藏族习惯法与民族区域自治法能够进行有机融合,则可能对藏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出巨大的推进作用。

一、民族区域自治与藏族习惯法的内涵

按照规定,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主要指的是在中国统一的主权范围内,在中央政府统一有效的领导下,在中国宪法的总体要求和指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立自治地方区域,设立少数民族自治机关,行使少数民族自治权利,少数民族人民自己管理本民族内部的事务。我国的民族自治区域主要特征大致体现在以下四点:一是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紧密结合,是一种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作为基础的民族自治形态,国家既要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又要照顾少数民族特点与自身的民族习惯。www.133229.com二是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一个不可分离的行政区域,自治机关是立法授予的一级地方政府。三是核心是聚居在区域内的少数民族独立行使自治权。这种自治权主要包括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享有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变通执行的权力等。四是民族自治地方的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是自治机关。

藏族习惯法内涵目前尚有争议,一般认为藏族习惯法应该基于对习惯法的理性认识之上。笔者认为,习惯法是与国家明文施行的制定法相对应,其源起于各种社会组织和社会权威,用来规范一定社会组织及其一定区域的全体成员,被这些组织及成员严格遵守,它们与国家制定法存在严格的界限甚至于互相对立。所谓藏族习惯法,一般而言指的是藏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自身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并经藏民族世代相传,在历史时空中不断发展成为藏民族民众所信守的价值观念形态和约定俗成的群体生活模式与习惯模式的系列规范。流传至今的藏族习惯法并非国家(官方)依照程序制定而成,体现一种明显的“非国家的法”形态。现存的藏族习惯法的内容相当广泛,一般能够涉及到政治、经济、宗教与刑事及民事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外在特征表现为混合性、简约性、地区性与任意性等等。

二、藏族习惯法历史表现与现实影响

我国藏族习惯法在以农牧经济为基础的历史长河中进行传承与发展,同时还带有深刻的宗教背景,不可否认的是,藏族习惯法曾经在其古代历史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仅以赔偿制度和赔命价就可窥见一斑。赔偿制度是藏族传统习惯法中用来惩罚犯罪与制裁社会越轨行为的一种独特具备的制度,它盛行于吐蕃王朝时期,其中的盗赃要成倍赔偿就是惩罚性赔偿的典型之一,在当时对于稳定藏族地区的社会秩序曾经发挥着重要历史作用。赔命价指的是在发生杀人与伤害等侵权事件以后,其中的受害人家属可以向致害人或家属索赔命价以及血价的一种不成文习惯法。一般主持裁决这种索赔仪式的,往往是部落的头人或者宗教上层人士。死命价主要指藏民之间相互发生争斗或因骚乱而杀人,那么杀人者应该交付给死者家属足够的赔偿金,其中包括赔偿死者的祭祀和墓葬所需费用以及赔偿亡人之命的相应费用;活命价主要指的是在争斗或骚乱中,其中的致伤者应该交付给受伤人相当的医疗费用,这种形式又被称为赔血价等。这种做法在历史发展中逐渐演变成为藏民族处理案件的一种习俗和一种非常重要的习惯法。

伴随着藏区的解放,新生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在藏区得以建立,农奴真正做到了当家作主,各藏区发生翻天覆地的系列变化,与此同时,文明的现代法逐步取代了部分过去的野蛮法。但是,法律本身需要法律文化作为生长的根基,只有充分考虑到藏民族的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的本质并尽量追求达到一致,该法律才会成为当地民族的有机组成部分而被藏民族所认同和接纳并遵守,否则将难以真正地得以贯彻执行。因此,民族区域自治法不能漠视藏族习惯法,更不能简单的对它进行否定。这是因为在藏族民众的现实生活中,不管藏区习惯法以何种形态延续存在,只要它作为藏族的传统文化的一个方面就必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尤其在近几年以来,藏族的习惯法开始大面积回潮甚至于扩张已经成为一种不争的事实,在藏区越来越多的各种案件私下正在接受着习惯法的调整与处理。其回潮与扩张的原因一方面是对同种藏民族文化具有认同心理;另一方面,藏民族对现行法的表现出不完全信任与相对陌生的心理状态;另外,也有一些图谋不轨的民族问题的不法分子,蓄意挑起事端来破坏民族团结与国家大局的稳定。在藏区的基本情况而言,没有被国家立法机关认可的藏族习惯法数量还很多,大多数如果经过适当改革的习惯法可能会在精神上和现实功能上与现行法保持一致,必然能够弥补国家现行法的不足。

三、民族区域自治法与藏族习惯法融合难导致的弊端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具备的突出特点在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中央人民政府的集中统一的领导,充分保证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最大限度地行使自治权,并照顾到各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特点与自身需要等。但是在实际贯彻实施过程中,民族区域自治法也同样遭遇水土不服的问题,在法律文化与风俗习惯和宗教传统等方面存在较大的融合困难。

第一,自治权在藏区的行使遭遇藏族习惯法的诸多不适应导致自身缺位问题。我国宪法第四条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目前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表现为是民族自治与地方自治的有机紧密结合,一般在我国这种民族+区域的自治制度架构内,哪怕是在同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只要其所属的部分成员没有生活在实行自治的自然区域内,则享受不到同聚居区内的同一民族所享有相应的自治权。而且,同一聚居区内的各少数民族的习惯法各不相同,差别很大,融合起来相当困难,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涵盖面不可能是全面而必然是有限不完整的。

第二,民族区域自治法与藏族习惯法存在部分冲突导致配套管用的立法效率不够高。藏族自治区域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开展地方立法的实践中,对如何协调好单行条例与地方性法规之间的协调关系,如何协调藏族习惯法与上述法规的关系,并发挥好它们融合及各自的优势,在这方面确实是一个值得探索的理论问题,同时更是一个必须解决的现实的立法技术层面的问题。

第三,民族区域自治法与藏族习惯法的原则规定性与具体操作性未能很好融合导致相应的民族法规不管用。民族区域自治法配套的法规及条例在立法技术上不够高,法规语言文字不够规范,内部结构不够严谨;相应的法律规范不够完备,相关的民族地方法规特定的立法权限不够统一,有关变通的补充规定相应的授权性规定杂乱。在加上最重要的忽视藏族习惯法,导致不管用,必然就缺乏法律的科学性、权威性与强制性。有的藏区没能考虑到藏族习惯法及地方实情,其颁布的民族地方自治法规的条文过多地甚至照抄照搬国家与藏族自治区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它有关政策性的条文和规定。与此带来的后果就是其针对性不强并且可操作性差,严重脱离实际,导致不能鲜明地体现本区域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难以提供有力管用的法律保障。

第四,民族区域自治法与藏族习惯法融合难导致自治法规调整的内容还不够全面,有效调整的范围较狭窄。目前大多数藏区的法规、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基本上都集中在婚姻、家庭、计划生育、继承、选举、森林、土地等方面,其涉及的范围远不及藏族习惯法广泛,更缺乏有效适应自治地方经济、社会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配套法规与举措。

四、民族区域自治法与藏族习惯法的融合途径

首先,理论界与实务界要高度重视对藏族习惯法的研究和借鉴与运用。藏族具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与风俗,这些特殊的调整规范在各方面构成了藏族的内部规定性,全体藏族经世代流传具有较高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藏族习惯法是藏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对自身经验的总结,在本质上是藏族成员间共同认可与遵守的行为准则与规章规约。藏族习惯法不但具有乡土社会的藏区的地方性,还必然具有极强的藏区的民族性,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当强的地域约束力,在很多方面制约和影响着藏民族全体成员的各种活动。

其次,藏族区域自治法及其配套法规与条例等要尊重并吸纳藏民族的风俗习惯。要根据藏族自治区的民族的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等各方面的特点来确定管用的立法项目。比如,要尊重藏民族不同的禁忌,可以在饮食方面就制定管用的单行条例;尊重藏民族医药的特点,可以制定诸如藏民族医药保护发展条例;根据藏族地区的地貌名胜与文物遗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自然资源等方面来科学确定立法项目,并可以对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申报与保护等。

少数民族的风俗和习惯篇10

(一)苗族婚姻习俗

卢梭认为“具体的规章不过是拱顶上的桥梁,而缓慢诞生的风俗习惯才是拱顶上难以捍动的基石。”[1]国家婚姻法与苗族习惯法正是这种“拱顶”与“基石”的关系。在苗族婚姻习惯法中,“游方”是苗族年轻人谈情说爱的一种特殊方式。青年男女初次见面,首先唱的是《见面歌》,再次相见唱《相识歌》,经过一段时间的相识之后,双方感觉对方都还可以,就开始唱《试探歌》试探对方是否愿意成为自己的意中情人,如果一切发展顺利,接下来就开始唱《赞美歌》、《求爱歌》等。[2]

此外,“跳花节”也是苗族的一种重要习俗,它与“游方”差不多,都是年轻人谈情说爱的重要方式。[3]只不过“游方”比较随意,只要年轻姑娘当天完成家中所有的家务活,晚上就可以和心仪的对象出去约会对歌。“跳花节”比较正式,每年都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举行,但各个地方又有所差异,如毕节市织金县官寨乡大寨村的“跳花节”在每年农历二月十一举行,届时将近有3万人齐聚这里载歌载舞,寻找自己心仪的对象。而毕节市七星关区的阿市乡集镇苗族的“跳花节”农历七月初才举行第一场。虽然这些节日都是苗族进步的优秀的习俗,但在这些习俗的背后往往会发生一些与国家法相抵触的情形。在节日现场,一些青年男女通过对歌结识后,男方就通过“抢婚”的方式把姑娘“抢”回家,然后不管姑娘是否答应,当天男方家就放鞭炮为两人举办婚礼。女方父母甚至不知道自家女儿去哪里了,直到几天后,男方家才来人告知女方父母其女儿已经结婚,不管女方父母是否同意,按照苗族的风俗,只要男方家送点大米、钱财之类的东西获得女方家的谅解,该婚姻即可成立。有的甚至是在校学生,也发生“抢婚”的现象。笔者所在的毕节市阴底彝族苗族乡在2000年就发生过1例。当时王某(女方,15岁)在一所中学读初一。一天,放学回家途中,就被龙某及其朋友一伙人将王某拉回了家,然后龙某家就开始放鞭炮,并杀鸡宰羊请周围邻里吃酒席,当晚两人就结了婚。第二天龙某家去王某家告知此事时,王某父母怎么也不同意,最后只得经当地派出所出面调解才了结此事。

(二)苗族习俗中关于结婚与离婚的限制

根据我国婚姻法第五条明文规定:“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显然,苗族的某些习俗存在与婚姻法相冲突的地方。同时,婚姻法也规定了我国结婚的禁止性条件:一是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二是患有医学上不应当结婚疾病的人禁止结婚;三是禁止重婚;四是尚未达到法定年龄的,禁止结婚。[4]苗族的婚姻习俗中,同样也存在诸多限制:一是同宗不婚。即同宗族同鼓社的子女是兄妹,不能结婚。[5]毕节市的各乡寨中,大多都是一个宗亲结下来的,所以一个姓的比较多,生活在同一寨中的苗族,是不能结婚的。最近几年由于年轻人的思想不断解放,逐渐打破了这一规矩,但仍没有完全从中解放出来。二是不与汉族通婚。由于政治、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传统上毕节市各乡寨的苗族都只与本民族通婚。苗族大多都居住在比较偏远的山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导致了信息的不对称与经济的外部性,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苗族同胞长期受此观念的影响,思想得不到彻底的解放,最终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产生。

据笔者通过调查研究,毕节市七星关区各村寨的苗族身高,男性平均大多在1.60米左右,女性平均1.50米左右,而与之毗邻的其他汉族村庄,男性平均身高都在1.65米以上,女性平均身高1.55米左右。而最近国家统计局的一组数据显示,中国男性平均身高1.69米,女性平均身高1.58米。但是伴随着国家对苗族地区资金的不断投入和重视,毕节市苗族地区不与汉族通婚的现象已被打破。就笔者所在的村寨,八九十年代苗族与汉族通婚的比例微乎其微,而在最近十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多数苗族女子外出打工,与汉族男子成亲的比例已达到了一个相当大的规模。苗族男子娶汉族女子也有所上升,但其上升幅度仍没有苗族女子嫁汉族男子上升幅度快。根据达尔文“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学说,只有人类不断发展与完善,社会才能得以进步。因此,毕节市苗族同胞应该摈弃以往成旧观念,解放思想,不断与各优秀民族通婚,改善人口质量,提高人口素质。另一方面,苗族的结婚以办理酒席为成立要件,大多数新婚夫妻并没有及时到当地民政部门办理结婚登记,只有诸如孩子上学或有什么紧急之事需要相关证件时,不得已才去民政部门补领结婚证。

离婚时,苗族也是按照本民族习惯法请村寨中有影响力的寨老通过“破竹”的方式解除双方的婚姻关系。[6]对于夫妻之间的财产分配问题,离婚的女子只能带走自己婚前的财产,如个人的衣物,首饰等,无权带走其他财物。对于子女的抚养权问题,如果双方所生子女为男孩,男方享有抚养权,如果是女孩,双方协商处理,但女方仍处于被动地位。苗族的这些婚姻习俗在其使用过程中都或多或少与国家婚姻法发生冲突,因此,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二、国家婚姻法与苗族习俗的调适

当国家法的实施与少数民族习惯法发生冲突时,尹伊君指出:“法律和习俗发生冲突时,战败的往往是法律。”[7]盖尤斯认为“凡是依靠法律和习惯统治的国家,都部分的运用了他们的法律,部分的运用了为整个人类共有的法律。任何民族为自己制定的任何法律都是该国所特有的法律。”[8]因此,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使苗族婚姻习俗更加有利于其自身的发展?本文从国家婚姻法与苗族婚姻习俗之间的冲突进行分析,解决二者之间存在的冲突,从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婚姻习俗朝着更加有利的方向发展。

(一)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培养“双语”司法人才

毕节市苗族大多地处山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落后。2010年全市6岁及以上少数民族人口为150.67万人,未上过学的人口数达22.18万人,小学学历人口81.60万人,初高中学历42.02万人,大专及以上学历3.85万人,仅占全市6岁及以上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2%,其中,苗族人口有447975人,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26.48%,但其教育发展水平仍然相对较低。[9]因此,在发展该地区经济的同时,也必须提高人们的文化教育水平。党的十七大以来,尽管政府加大了各方面的扶持力度,但总体上仍不乐观,很多人都不愿来此教学,这就导致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断层。教育上不去,最终将会失去一次国家婚姻法整合少数民族习惯法的机会。[10]所以各级政府在加大教育资金投入的同时,也应该把优秀的教育资源送到少数民族地区,如鼓励更多优秀的教师到这一地区进行支教,安排各个县城优秀的中学老师轮流到该地区进行教学等,把优秀的教学理念带到少数民族地区,促使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

另一方面,应该加大少数民族“双语”司法人才的培养。所谓“双语”司法人才就是培养既懂汉文又懂苗文的司法工作者到毕节市苗族地区,提高司法办案效率。因为大多数上了年纪的苗族同胞说汉语都比较吃力,如果使用苗语处理案件,既有利于案件的解决,也有利于国家法与苗族习惯法的进一步融合。

(二)协调村规民约与国家婚姻法的关系

调整少数民族地区婚姻习俗与国家法的融合,必须协调好村规民约与国家婚姻法之间的关系。苗族婚姻习俗大多都是在社会实践中所形成,并通过村规民约的方式约定下来的,它是村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与自我服务的具有规范性的章程性规定。如毕节市阿市乡集镇的村规民约中就明确规定:”婚姻大事由本人做主,反对包办婚姻,男女结婚必须达到法定结婚年龄的要求,提倡晚婚晚育。”“邻里团结,不得以牙还牙,

(三)加强法制宣传力度

尽管法制宣传教育最近几年已在全国各地拉开帷幕,但是由于苗族同胞所受教育期限短,并且法制宣传教育大多都只停留于表面,所以普法教育在毕节市苗族地区并没有起到真正实效的作用。因此,如何才能提高普法教育在苗族地区的运用和实施?首先,最重要的一个因素还是要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转变苗族同胞的思想观念。其次是各有关部门应该加强法制宣传的引领工作,涉及苗族同胞切身利益的案件,应该深入村寨,运用法律和相关村规民约进行调解。我国抗战时期形成的“马锡五审判方式”就是一个典型,即节约社会成本,又有利于国家法与少数民族习惯法的整合。定期送法下乡,律师协会应该鼓励律师对少数民族地区提供及时有效的法律援助,将国家法律真正运用到少数民族地区。同时,各相关法律院校、所等也应该定期到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法制宣传,通过多种渠道让更多的少数民族青年男女了解国家婚姻法等法律法规。当权利受到侵害时,知道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例如苗族中的“抢婚”制度是一项与国家婚姻法相冲突的行为规范,通过宣传法律思想,以期达到相互融合的目的。

三、结语

毕节市苗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地区之一,通过研究这一地区的苗族习惯法与国家婚姻法的冲突,对调适少数民族婚姻习俗的行为规范,处理好其与国家婚姻法的关系,促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70.

[2]李向玉.黔东南苗族婚姻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冲突与调适[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44.

[3]陈世荣.苗族传统婚姻模式-以云南文山苗族婚姻习俗为例[J].史林,2006.5.

[4]杨大文.婚姻家庭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86-89.

[5]李向玉.黔东南苗族婚姻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冲突与调适[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64-65.

[6]郭漪.苗族婚姻习惯法追踪[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2.2.

[7]尹伊君.社会变迁的法律解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16.

[8][古罗马]盖尤斯.盖尤斯法学阶梯[m].黄风译.北京:中国大学出版社,2007.1.

[9]毕节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报告书[eB/oL].http://states-bj.gov.cn/Html/lm_86/20130409090429.html,2013-04-09/2013-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