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方案十篇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方案十篇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7:27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方案篇1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载体。通过班级文化建设,为队员营造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不断增强学生的人文精神,启迪学生思想,升华学生人格,陶冶学生情操,弘扬学生道德,使文明守纪、勤奋读书、乐于助人蔚然成风。

二、活动主题:

创建和谐校园展现班级风采

三、总体目标:

提炼班级文化精神,营造人文关怀、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行为和文明习惯,让班级成为每一个学生温馨的家。

四、主要依据:

让教室成为一个散发书香的天地;让教室成为回归生活的家园;让教室成为一个平等对话的环境;让教室成为一个挑战自我的场所;让教室成为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让班级成为一个有精神的集体;让班级成为一个师生共同耕耘的园地;让班级成为一个凝聚力量的支柱。

五、具体内容:(简称“1121”)

(一)“1”围绕一种精神(班训):

用简明扼要、含义深远的核心精神凝聚班级所有学生,制定出具有概括力强、震撼力强、号召力强的核心精神,让它无形地赋予班级一种无尽的自豪和长足的干劲!如:“紧靠团结、力争上游、倔强挺立、不折不挠”!

(二)“1”建立一种制度:

为了使学生具有秩序观念,能够自觉维护各类公共秩序,遵纪守法,制定切合实际的、大家共同认可的班级公约或守则。

(三)“2”开展两种活动:

班级静态文化氛围布置活动

1、设计好中队别名和班徽,组织学生学习班名、班徽的深刻内涵,理解班级精神;

2、布置如学习园地、班级风采、卫生角、图书角等学校统一的和具有班级特色的文化园地;

3、用好“班务公开栏”,主要用于张贴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及班内各项工作安排表等内容;

4、结合活动主题出好墙报,教室后面墙壁可贴学生的书法、美术作品或兴趣小组作品。

班级动态文化教育活动

1、有班委会,实行民主管理,并能定期召开小干部例会,围绕班队主题开展活动;

2、有社区服务小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校内、外发挥作用;

3、有班级文化特色的主题班队会,设计一堂围绕班级精神而开展的中队主题会;

4、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艺术等课外兴趣小组等集体活动,活跃班级氛围,增强班级凝聚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四)“1”形成一个档案:

积累“班级成长档案”,记录学生及班集体成长的足迹。内容可以包括:班级公约及学生签名;大型集体活动的记录及照片;主题队会的方案设计;个别学生在某一个班级活动后的体会;学生的读书心得体会;典型的好人好事案例;优秀的祝岁册;班级轶事等等,最终加以整理美化,每学年形成一份《班级成长记录档案》。

五、时间安排:

起始阶段:

第一阶段:各班酝酿班级别名(如映雪班)、班徽、班训。(学校统一制作)

第二阶段:各班学习理解班名、班徽、班训的内涵,据此制定《班级公约》,并将公约布置上墙。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方案篇2

一.建设目标

以名人精神为灵魂,学生在学习名人精神的活动中,深切体验,启迪感悟、积极认同和大力弘扬光大名人精神,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断提高。使学校能感受到名人的气息,使学生在具有名人精神的班级文化感召下陶冶情操,全面发展,营造起一个浓厚的以学习名人精神为内涵的班级文化氛围。

1.彰显具有班级个性的名人文化特色。

2.创设具有德育氛围的学生成长环境

3.让每个学生在名人品质的熏陶下健康成长

二.具体内容

1.引用古今伟人、名人创建班名,班内张贴伟人、名人的名言及简介激励学生,利用班会、晨会组织学生学习伟人、名人的事迹及其思想。

2.创建班级公约、班训、班级目标、班级精神、班徽、班旗、班歌等。

三.班级文化布置的思路

1.班级名片:在原有基础上增加班级名称。

2.前黑板:南侧是班级公示栏(学校已统一制作);北侧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八礼四仪、三风为内容的张贴牌。

3.北墙:(一块空)张贴班级所选名人画像及简介,要突出其道德品质。

4.南墙:(三块空)前门处留空,用于张挂流动红旗等;中、后空张挂名人格言或学生自己的格言。

5.后墙:南侧为学生风貌展示板块,张贴纪律、卫生、学习、文明等“星级”学生或学生校园生活剪影、活动照片;北侧为学习园地,用于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如作文、美术、读书等等。黑板上方张贴班风(统一八个字,为两字词活四字词组)。

四.步骤:

1.确定班级名人,创建班名。每个年级要有统一的主题,如:初一年级以传统美德为主题,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忠、孝、仁、敬业、关心他人……),备选人物如:雷锋、周恩来、朱德、孔繁森、陶行知、焦裕禄、陈毅……;初二年级以爱国为主题,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备选人物如:文天祥、林则徐、戚继光、郑成功、邓稼先、岳飞、鲁迅、钱学森……;初三年级以励志为主题,备选人物如:张海迪、霍金、司马迁、巴金、袁隆平、列宁……

2.收集名人资料,形成班级文化主题。

3.学校审核,确定班级名人选。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方案篇3

[关键词]大学生班级文化功能构建

[作者简介]马亚平(1968-),女,回族,宁夏银川人,中央民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研究与管理工作。(北京100081)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2-0177-02

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最基本的单位,是大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重视班级文化建设,积极营造思想健康、团结协作、富有理想和追求的班级文化环境,保持班级文化环境的持续、良性发展,对于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大学生班级文化功能视野下,积极研究和探讨新时期大学生班级文化的构建,是优化大学生成长环境、提升大学生育人水平的重要举措,是高校育人工作中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班级文化属于社会文化的微观内容,大学生班级文化具有特定的含义

关于“文化”一词,没有人能够用精确、概况的语言全面地阐释。文化常常与精神、态度、价值、道德、伦理、习俗、文明等联系,以有形或无形的东西体现出来,可以凭借人的体验、感受等感知。一般来说,文化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显性的,即通过看得见的东西来体现文化的含义,物质层面的文化,如建筑、标识、语言等;二是隐性的,即通过看不见的东西来体现文化的含义,精神层面的文化,通过教育、科技、体育、管理等人类社会活动体现,与思想道德、价值取向、政治理念、人文追求等密切相关。

大学生班级文化属于社会文化中的微观内容,具有文化的共同属性,同时对于处于特定生活环境,具有特定的年龄特点、活动特点的大学生班级来说,班级文化有其特定的含义。从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角度出发,大学生班级文化应当是班级成员在共同的学习生活、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体现班级内外关系的伦理道德、精神追求、价值理念的总和。其中,班级内外关系包括班级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班级的关系,班级与学校的关系。班级文化决定了大学生看待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影响大学生协调、处理这些关系的态度。因此,班级文化决定着班内关系的发展,影响着大学生在人与人之间,个人与国家、集体、社会之间出现矛盾冲突时,所持的认知态度和处理方式。班级文化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精神追求、价值选择等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大学生班级文化有具体的内容体现,在大学生成长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功能

1.班级风气。班级风气即班风,是班级成员在共同的学习和社会活动中形成的风气,是班级文化的重要内容。风气既包括学习、科研、交友、消费、政治追求的风气,也包括爱班、爱校、爱老师、爱同学的风气,还包括爱祖国、爱社会、爱集体等诸多方面。好的班风能够对班级同学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而不良的班风则会对班级成员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同时,班风也可以影响院系的风气,进而影响校风。

2.班规班制。班规班制即班级的规定和制度,是学校规章制度在班级的具体化,是班级文化在制度管理方面的体现。由于不同班级的专业、组成结构、发展理念不同,因而班规班制可以因不同班级而存在差异。班规班制既是班级加强对成员管理的制度,也是班级成员行为规范的标准,对大学生的发展起导向作用,关系大学生的成长。

3.班内和谐。班内人际关系的和谐,是班级文化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有良好人际关系的班级,不但可以实现班级成员之间的团结、奋进,对每一个学生来说也可以营造快乐学习、生活的外部条件,有益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全,有利于大学生与团体成员之间形成协调、包容、友爱、奋发的个性品质,对于大学生人格塑造和全面发展将起到很好的影响作用。

4.班级活动。班级活动是班级文化发展的重要体现。班级活动开展承载着学习文化、宣传文化、汲取文化的任务。班级活动的开展,有利于班级良好文化氛围的营造,使班级成员在人文发展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班级活动开展,可以增长大学生的知识,锻炼大学生的技能,使其体验到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合作、竞争的关系,心灵得到净化,性格得到锤炼,精神得到升华,思想取得进步,政治走向成熟,文明素养得到提升等。

5.班级典型。班级典型是班级文化的缩影,是一个良好班级文化的典范。在大学学生班级中,存在大量的自强不息,勤于进取、帮助他人、刻苦钻研、热爱集体、参与活动、见义勇为的学生先进典型。他们的典型事迹、典型形象既可称为良好班级文化的诠释,也可为班级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持,对激励班级成员、促进大学生向先进典型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从班级文化对大学生成才与发展的功能出发,积极进行大学生班级文化构建

1.班级文化规划。构建班级文化需要预先规划、设计,应重视班级文化的调研,摸清班级成员的组成,了解班级学生的学习观、价值观、发展观,掌握学生在校期间的需求,洞察他们的思想状态、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在此基础上,从调动广大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发展的积极性出发,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进步为立足点,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精神追求,营造班级良好的学习风气,形成团结友爱的互助精神,扩展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塑造班级高品位的精神文化活动为目标,在班级组织、班级制度、班级活动、班级目标等方面,制定较为详尽的班级文化发展的目标、计划、方案、步骤等。

2.班级文化构建方案完善。班级文化构建不是少数人的事情,应在班级文化初步规划完成后,通过组织开展对班级文化方案的讨论,使大家各抒己见,用集体的智慧完善班级文化构建方案。班级文化构建方案讨论、完善的过程,是进行班级文化构建宣传、动员的过程,有利于班级文化的创建、奠定班级文化发展的思想基础、激发广大同学班级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3.班级文化构建具体实施。班级文化的构建涉及多个方面。一是组织层面。班级文化建设离不开班级的组织建设,要在强有力的班干部集体领导下,开展班级文化的建设。要将作风正派、热爱集体、乐于奉献、团结同学、具有号召力和一技之长的学生选拔为班干部,让他们在班级文化发展中,凝聚大家的力量。二是目标层面。班级文化建设要在规划的基础上,将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具体化,应在班级学习、班级活动、班级发展、班级荣誉等方面制定较为详尽的目标。目标的具体化是班级文化发展的基础,使班级文化的内容得到分解,实现班级文化发展由抽象变为具体。三是制度层面。在班级文化构建中,制度起着保障作用,既是对班级成员的约束,也是对班级成员的激励,促进班级文化规范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制度的设计应科学、合理,在学校规章制度的前提下,根据班级的实际,按照灵活性的原则进一步细化。四是内容层面。班级文化建设中,不同的班级文化有着不同的文化内容,应当将班级协调、团结、平等、和谐、友爱、互助、竞争,信念、口号、目标以及班级发展、创新、进步、获得荣誉等方面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五是活动层面。班级文化构建要通过一系列的具体班级活动来实现。一般指大学生课堂之外的活动,也可以成为第二课堂活动。大学生的活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可以开阔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综合能力,在培养大学生的情趣、爱好,发挥大学生特长,彰显大学生精神追求,提高大学生品位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因此,学校应创造条件,积极开展第二课堂的学习竞赛活动、科技发明活动、文娱体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

[参考文献]

[1]廖其宾.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提高班级管理效率――中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4).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方案篇4

【关键词】独立学院校史档案班级建设

独立学院校史档案是对学校发展历史的记载,更是对学校办学文化和特色的提炼,对学校的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借鉴意义,也对我国高教改革的创新发展和实践探索具有历史意义。充分开发利用校史档案资源加强班级建设是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平台。

一、独立学院校史档案在班级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校史档案是一种文化财富,档案是校史文化传承的桥梁,校史文化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一代又一代校友的努力之下,独立学院经过10多年的发展,校史文化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在班级建设中运用校史档案可以培养学生对学校历史的自豪感和对校史文化的认同感。校史档案实质上是将一个高校的校史文化进行提炼、沉淀和内化,最后形成高校的灵魂。在班级建设中运用校史档案可以极大地增强班级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得大学精神得到拓展和延伸。独立学院校史档案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可以充分发挥其在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二、独立学院校史档案在班级建设中的作用

(一)校史馆是班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基地

校史馆中校史部分记载着独立学院光辉发展历程、校友成长经历及成就,这些无疑对学生的思想品德陶冶和培养起着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校史馆展示独立学院保存的文献、实物模型、照片、图片、专著、译著、教材、讲义、笔记、日记、社会活动的重要信函、奖状、证书、聘书、任命书、师生在国内外重要活动的剪报等有关材料及征集来的相关材料,这些材料的内容体现独立学院机构变革、院系发展、科研学术、人才培养等诸方面的发展与成就。校史馆就是设在校内的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实践基地。班级组织学生参观校史馆,了解独立学院过去,并对学校产生归依感,从而认同独立学院教育理念,不知不觉中受到很好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校史馆是班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

利用校史馆对学生进行教育,既可以向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直观的教育材料,又是有别于传统书本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利用校史馆对学生进行教育,无疑是对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的创新。校史馆展出的有关教学科研成果、办学成就的档案材料,这些素材往往闪烁着先人的思想和智慧,给后人以启迪和鼓舞。一方面可激发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兴趣,另一方面它所蕴涵的创新思维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又为大学生进行科研活动提供了借鉴,锻炼了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

(三)校史馆是班级对学生开展身心教育的重要平台

高校所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大学教授、知名校友等为代表的学校名人成为大学生的学习和模仿对象。独立学院校史馆展出大学名人典范,供学生学习和模仿,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传递正能量。一些反映学校教育事业逐步发展的典籍和史料,名人手稿、照片、书法手e,上级领导来校视察的录像、照片、题词等珍贵的实物资料,能起到净化人的心灵、熏陶和美化人的精神世界、培养师生高尚情操的作用。校史馆通过校歌、校训、校徽的展示,表达学校要弘扬的精神、前进的方向和学生努力的目标,从而团结师生共同努力建设学校、培养社会有用之才。

三、独立学院校史档案管理与班级建设对策

(一)建立校史馆荣誉陈列室对班级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建立荣誉陈列室,陈列班级在各项评比、达标、验收活动中获得的证书、锦旗、奖匾、奖杯、奖牌等等,这些源于普通班级的原始档案,客观、真实地记载了过去的某些班级所取得的成就,可以勉励和引领班级在大学的发展和建设。

(二)利用校史档案创新新生班级入学教育和毕业生离校教育方式

校史教育是方便学生了解学校发展历程,增强他们对独立学院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的认识的重要途径。校史馆可以在改革新生入学教育方式上进行尝试,分批次、有计划地组织相关班级学生进行参观,讲解员针对参观者的专业可以对校史馆内和其相关的人物或者实物进行典故式的生动讲解,吸引学生对专业和校史的兴趣。活动结束后,组织各班级召开“校史与我的大学”主题班会,引导学生谋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在学生毕业之际,再次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参观校史馆,引导即将毕业的学生积极总结归档,把自己班级的精彩留下,不断丰富和更新校史馆的档案资料。

(三)加强校史档案管理信息化,服务于班级建设常态化

通过信息技术,将校史图片、文档、实物等校史档案和校史档案编研成果信息化、数字化;建立先贤们先进事迹档案数据库,通过网站展示本校名人成长事迹;建立数字化校史馆等方法,使校史档案通过网络走进班级,使校史档案引领学生成长成才常态化,更好地发挥校史档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田净.档案管理在高校校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J].山西档案,2016,(01).

[2]徐启俊.高等学校校史馆的教育功能[J].消费导刊,2015,(11).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方案篇5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1.班级环境文化建设

“教育的艺术在于使器物――物质和精神财富能起到教育作用。依我们看,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周围的情景、用丰富集体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苏霍姆林斯基)优美的教室环境能陶冶师生情操,增添学习生活的乐趣,调节师生的情绪,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的情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1)教室的净化。教室卫生是班级形象的重要标志,要制定严格的卫生制度,人人参与,加强检查和监督,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干净的教室环境。

(2)教室的绿化。在教室摆放一些盆栽植物,让教室充满绿色,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3)教室的美化。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发动学生精心设计、巧妙布置,力求教室和谐、高雅,用自己的语言和行为作为敦促自己进步的动力。教室黑板的上方可张贴国旗、像、班训和班徽,教室后墙上方可设立光荣榜,张贴学生参加竞赛、评比获得的各种奖状。教室两侧可悬挂名言警句和书画作品,可以由学生自己书写和绘制。精心设计板报,板报的设计应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应明确体现教育性、时代性。还可以设立一个“报刊角”,让学生和书交朋友。使学生感到周围的墙壁都会“说话”,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作用。

2.班级典章文化建设

坚持“以法治班”。全班学生与班主任应根据本班实际制定一系列的班规班法,然后严格监督检查,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不断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1)制度的制定过程是教育的过程。以新生入学教育为契机,让每一位学生了解学校规范,同时制定班级规章制度。学生是班级的主人,要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与学生共同制定班级制度、探讨班级事务,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深入讨论、民主决策。使班级制度得到全体学生的认可,彰显班级活力。

(2)制度实施要持之以恒,做到公平、公正。制度的执行一定要长期坚持,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只制定不执行,要注重落实,一定要做到班规面前人人平等,这样才能收到实效。

3.班级活动文化建设

班级活动对学生自我教育的推动作用,是课堂教学活动所不能代替的。集体活动能给每个学生施展才能的机会,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与欢乐,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凝聚力方面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1)做好活动的宣讲动员工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集体荣誉感,班主任要和学生一起制定明确的活动方案。

(2)协调个体与整体,培养团队竞争力。要引导特长生和全体学生以集体荣誉为重,懂得团队需要领导和服从。让特长生在活动中扮演组织者和领导者的角色,不仅锻炼了特长生,而且将全班学生凝聚在一起,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精神。

(3)积极参与引导活动。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重要成员,要积极参与活动,尽心尽力为学生出谋划策,当好参谋,做好服务,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加强沟通和交流,增强亲和力。

(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坚持班主任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发挥出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感到自己在活动中有能力,从而焕发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

(5)及时反馈评价,师生共同点评。在活动结束后,班主任和全班学生要对活动及时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做得好的和取得进步的地方,同时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下次的期望。这样,每次活动之后,学生的精神面貌、团队竞争力就会产生很大的飞跃。

4.班级个性文化建设

以班主任的教育追求和个人素质为基础,不断凝练富有特色的班级个性文化。

(1)培养“自学・议论・引导”文化。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在学科学习时,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有机结合在一起,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信,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交流、合作、竞争,加强师生点拨引导,促进班级全体成员学习能力的提高。

(2)发展“讲台”文化。让学生体会坐着讲、站着讲,在讲台上讲是差异很大的活动,鼓励学生在讲台上讲演、在黑板上演练,充分发表自己在学习中的观点、对班级的意见和建议,尤其要鼓励学习困难生敢于展示自己。促进学生自主、自立、自律、自信,促进班级民主、和谐发展。

二、班主任绩效评价的转变必然促进班主任的专业发展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1.班主任应成为评价方案的建设者

班主任不应该只是被评价者,而更应当是一个建设者。一个好的绩效考核评价方案,如果没有得到理解和认同,在实施的过程中,班主任就会不自觉地对其进行消极地应对,甚至拒斥。要引导班主任积极参与学习讨论,深入理解评价方案的内在含义,引领班级文化建设,修正自身的教育行为,形成主动地、积极地进行修正和调适的意识和能力。全身心地通过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调节学生情绪,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精神,塑造健康向上、积极进取、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

2.绩效评价必须增进班主任对班级文化建设的理解并改进实践

以班级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班主任绩效评价,让不同发展阶段的班主任对自身的教育能力作出准确评定,明晰自身优缺点和今后努力的目标,真正开发班主任的绩效,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在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中应关注学生进步的幅度,追求在各自起点上的不断进步,包括学生身心健康在内的,所有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全面发展,帮助每一个学生成功。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教育与发展:创新人才的心理学整合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邓睿,王健.中小学班主任绩效考评制度的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9).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Z].教人[2008]15号,2008.

[4]黄正平.构建科学的班主任考核评价体系[J].人民教育,2010(17).

[5]崔允.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方案篇6

班级读书活动方案一一、指导思想:

以《xx县教育局20xx年工作要点》《xx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xx县教育局关于构建书香校园读书活动的实施方案》为指导,全面深入落实书香校园建设,推动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打造农村文化名校。

二、活动目标:

1、推动学生自觉阅读,积极践行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的理念,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读写能力,沉淀文化底蕴,陶冶精神情操。

2、推动教师常态阅读,实现浅阅读向深阅读的跨越,推动教师专业成长,促进高效智慧课堂建设。

3、构建多元共读体系,营造读书整体氛围。引导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参与读书活动,推进阅读型班级、阅读型学校、阅读型家庭建设。

三、活动措施:

1、加强环境建设,营造文化氛围

学校要加强书香校园环境建设,强化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凸显书香气。在校园醒目的位置张贴或书写创建书香校园的宣传画、警示语、口号等。各教学班要加强读书班级环境建设,要有阅读园地,建立阅读制度。

2、开展主题活动,落实评价机制

一是推动常态阅读,加强督导检查。

学生层面,要保障常态阅读时间,固定读书时间一般为:晨读、午间阅读、阅读课、双休日大阅读。要求学生把阅读书目、页码记录下来,做好读书笔记,并有家长签字证明。学生积累读书成长册。学生可进行个性化栏目设计,如:个人小档案,读书计划书、家校联系卡、读书笔记、读书获奖记载等。建议每学期积累一本。

教师层面,根据学校推荐书目,要求教师每月至少读一本专著,做好读书笔记,各年级每月底审阅检查。

二是设立校园读书季,汇报读书成果。

除了常态阅读外,学校每学期设定一个校园读书季。上半年,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我校拟定每年的4月23日为读书成果分享日,集中召开主题集会,师生分享读书成果,学校对读书成果进行评定表彰;下半年,9月28日为孔子诞辰日,我校拟定在每年的9月28日,集中召开聊书会,结合师生暑假阅读成果,进行主题分享,并予评奖表彰。

除了每学期一次的集中展示评价外,学校还要结合县局整体工作部署,灵活开展各种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手抄报比赛、美文诵读比赛、古诗词擂台赛等跟进活动。另外,读书分享会、聊书会等活动,我们还要邀请学生家长共同参加。

学校每学期末要进行读书明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的评比活动,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学校还要把各班书香校园建设情况纳入到班级综合量化体系中。

3、开辟成果阵地,推动高端发展

为了推动读书活动深入、高端发展,学校要积极搭建成果展示平台,构建立足校本、走出县域、面向全国的成果展示体系。

除了有效利用校园聆听广播站和校园网的推介作用外,学校拟定重启校刊《青柏》的编辑出版,为广大师生搭建校本展示平台。

学校还要积极建立与县《古城文苑》《文化xx》《xx教育》等刊物的沟通联系机制,通过邀请辅导、改稿批阅等形式,全面提高我校师生的读写水平。

在条件、水平比较成熟时,我们还要增强读写自信,努力走出县域,鼓励广大师生向全国各级各类刊物投递读写作品。学校对公开发表的作品给予一定的奖励。

班级读书活动方案二为了贯彻落实党的xx届四中全会精神,构建学习型校园,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在感悟祖国语言文字博大精深的同时悟出人生真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学校决定开展书香校园快乐阅读读书活动,现将活动方案制定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课改精神,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以新颖活泼、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载体,努力营造一个师生互动、爱读书、勤读书、会读书的学习氛围,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创建内涵丰富,文明的学习型书香校园。

二、活动目标

1.在校园内营造一种书声琅琅,书香满校园的良好氛围,使阅读真正成为师生的自觉行动和生活需要。

2.积极倡导我与好书同行的思想,努力践行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的理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提高读写能力,夯实文化底蕴,陶冶情操。

3.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引导老师、学生一同参与读书活动,师生同建书香校园、书香班级。

三、活动宣言

我读书,我快乐,让我们将读书进行到底!

四、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指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五、读书活动的具体措施

(一)构建多元化读书网络

1.学生在家中建立个人小书柜,提倡在家中与父母共赏,与小伙伴共读;

2.每班完善班级读书角,引导学生将家中的优秀图书带到班级中,成立班级图书角,每班藏书量要达到人均一本以上。各班专门配备1-2名学生作为班级图书管理员,负责班级图书的借阅、登记、归还等工作。

3.提倡班级与班级之间建立好书交换站,定期举行好书换着看活动。

4.学校图书室的管理人员要积极做好每日的图书借阅工作,以确保读书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确保充裕的读书时间

学校将单周星期一第六节的校本课和双周星期五第六节的综合实践课定为阅读课,各班班主任负责下班指导、组织阅读交流活动;与此同时鼓励学生清晨一读、午间一看、晚间一记、双休日大阅读,每天自觉读书时间不少于半小时。

(三)明确具体的读书内容及要求

1.每班必读《弟子规》、《河源晚报》、《古邑学堂》,提倡学生精读或泛读古今中外名著。

2.每班成立读书小组。阅读课上,除了阅读必读的书报外,还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展示汇报自己的阅读收获。如开展诵读比赛、读书演讲、讲故事比赛、读书报告会、古诗擂台赛、读书笔记展评、读书手抄报展览、读书心得交流、读书征文等各类读书活动,力求通过活动的开展,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

3.学生每周选读自己喜欢的一至二本课外书,每个学生都要拥有一本读书笔记本,作好读书笔记(内容可以是摘抄精美词句、内容摘要,也可以写自己的读书体会)。读书笔记每月上交一次,内容不少于四篇,每班每月选送三本最优秀的笔记上交教务处进行评比,(本学期上交时间定为十四周和十八周五,以后为每四周评一次)。

4.发挥红领巾广播站的作用,开设读书俱乐部栏目,读好文章,讲故事、说读书心得、好书介绍,引导学生诵读经典。

(四)建立检查机制

1.检查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2.检查内容

(1)图书借阅登记表(由教务处统一印发,各班每天填写,每月上交教务处检查一次)。

(2)阅读活动学生参与阅读和交流的情况。

(3)读书笔记。

3.检查形式

定期巡查与学生个别抽查相结合。

(五)建立激励机制

1.评选优秀读书笔记:每月评比一次,每个年级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9名,三等奖15名,学校给予奖励,并不定期将优秀作品用展板展出。

2.评选阅读之星:根据学生的读书情况每个学期进行评比,评出阅读之星,学校给予表彰。

3.评选书香班级:通过对班级书香氛围的创设、班级图书角的建设与使用、学生参加活动的成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比,学校给予表彰。

4.学校将教师在读书活动中所做的工作、成绩列入年度评优考核中。

班级读书活动方案三一.指导思想:

书是人类的朋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为了培养学生爱读书的好习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净化学生的精神世界,努力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创建书香班级,从而好读书,读好书。作到读书,为精神打底,为人生奠基。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从小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营造书香班级,塑造特色鲜明的班级文化。

2、使学生开阔视野,学会向课外、向生活学语文,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走课堂内外相结合之路,提高教学质量。

3、激发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去探求答案,每天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一个小时,其中坚持每天睡觉前有半个小时的读书时间。

4、周周有读书交流,月月有活动展示,定期向家长进行读书成果汇报。

三、活动主题:

以阅读故事类书籍为主题,伴随故事成长。

五、班级读书口号:

在读书中感悟人生,在读书中学会思考,在读书中快乐成长。

四、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筹备与发动。

1、利用一周的时间让学生购买故事类书籍,建立个人和班级读书资料库

2、利用队会进行班级读书活动启动仪式,充分调动他们的读书热情,并对其提出具体要求。

(二)活动具体实施过程。

1、本学期学生课外朗读的主要内容为故事。

2、每天的固定读书时间为早上8点到8点15、中午到校时间和周五下午第二节,以及在家睡前保证要有半小时的读书时间。周末以及假期自我调整和安排。

3、每天早晨预备时利用五分钟时间进行词语早餐活动,每天一名学生向全班推荐3个四字词语,其中要讲词义和造句。其他学生要把这些词语抄写在读书摘抄本上。

4、采用师生共读、亲子家庭读书的形式,学生在校的固定读书时间老师要陪读,在家时家长要陪读,逐步引导和培养孩子们的读书兴趣。

5、每位学生要有读书摘抄本,记录自己在读书时学到的好词好句。

6、组织学生读书,交流读书体会,介绍近期读书收获(好词好句、自己喜欢的文章片段等)。

7、周周有活动交流会。

(三)活动成果展示。

1、故事的展示可采用配乐朗诵、学生合作表演、家庭合作表演等形式。

2、每周五下午第二节进行系列主题活动,如:程昱捷龙、有一个字来说词、串词说话、虚编故事、典型故事大讨论。

3、开展读书叙述和讲故事活动,组织学生叙述自己读过的书籍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内容,讲自己听过或看过的故事。

4、期末读书总结展示会,请学生畅谈自己读书的收获。

5、把学生的图画日记装订成册。个别优秀的学生可以做成自己的专辑。

五、活动措施。

1、每人要有读书摘抄本。学生要求每天在家有半小时的读书时间,同时要把所学到的好词好句记录在摘抄本上,标上星期几。家长要每天签字。以此要求学生在家长的陪伴下坚持读书。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方案篇7

一.指导思想:

以县教委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我校本学期工作目标为指导,以首都农村教育现代化实验区建设为契机,认真贯彻《北京市德育整体工作纲要》,以养成教育为基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校园礼仪和和社会礼仪为重点。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把教育学生和管理学生有机结合,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创设适合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环境,积极创建追求实效,育人为本的德育校。

二、工作目标

通过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法制教育、环境教育和养成教育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帮助学生认知美丑,形成良好人生观、世界观,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提高文明素养,确立自信心和奋斗目标。工作重点为养成教育和理想教育,使学生成为有知识、明礼仪的合格中学生。

三、工作思路:

真正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以育人为工作中心;以全体学生为活动主体;以班级文化建设为突破口。以校训、校歌、校徽等学校文化建设为重点,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以“奥运年”为契机,开展多种形式的“情系奥运,做有责任感的中国人”主题教育活动,从奥运礼仪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注重学生思想体验的形成过程,在活动中体验,在参与中发展。

四、本学期常规工作

1.落实市县德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以观念的更新推动德育工作的创新。充分发挥优秀班主任的模范带头作用,大力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开展优秀班级、优秀班主任评比活动,以和谐班风促优良校风。

2.落实全员德育,开展学生成长导师制。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我校实际,以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为主题,面向全校教职工开展教育论文和成功教育案例评选、表彰活动,引导教师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

3.加强学校德育信息化建设,创设校园德育网页,发挥网络德育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构建师生思想、情感交流的平台。

4.加大不良行为学生转化力度,加强问题研究,执行班级、年级、学校三级管理,落实帮教活动,开展不良行为学生转化研究。

5.加强住宿生管理力度,使住宿生管理向规范化和制度化迈进,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使住宿生管理水平稳步提高。

6.加强对班干部、团干部培训,提高班、团干部的管理水平,努力实现班级自主管理。

7.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文化向教育性、愉悦性方面发展。

8.加强常规管理,促进养成教育。

(1)继续加强班级量化管理,推行月红旗班、进步生、优秀生、及优秀班集体和优秀班主任评比活动。

(2)继续办好“知心信箱”和“面对面”的咨询工作,提高学生的咨询率、面询率,注重实效。

(3)坚持和完善家访制度,深入开展家长学校活动,实现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

(4)严格升降旗制度,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5)办好广播、板报、橱窗,充分发挥宣传作用。

(6)规范班主任素质工作手册的使用。

五、本学期重点工作

(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1)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及《密云且中学班主任工作条例》,加强规范化管理。

(2)开展“学生最爱戴的教师”评选活动,促进形成全员德育工作氛围。

(3)以我县开展的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为契机,充分发挥县、校优秀德育工作者和优秀班主任的作用,加经强验交流和表彰,以推进我校班级管理再上新台阶。

(4)进一步推进新型班集体文化建设,加强对班干部、团干部的培训,充分发挥班干部、团干部的作用,加强民主管理、自主管理,使学生成为学校的主人。

(二).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1.以“3.5日学习雷锋”活动为为契机,组织全体中学生成立学雷锋小组,开展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公物、团结互助、文明礼仪等方面美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2.与班级文化建设为相结合,以“清明节、劳动节、科技节、青年节、母亲节”为契机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对学生进行行为教育和品德教育。

(三)以“情系奥运,做有责任感的中国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中心内容,抓实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

1.拓展学生“十个文明习惯”的培育形式,帮助学生认知美、丑,形成良好人生观、世界观,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提高文明素养。

(四)加强法制教育和珍爱生命的教育,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1.通过落实法制校长定期讲座制度、每两周一次举案说法制度和组织学生观看法制教育光盘、录像等多种形式,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法制教育、消防安全教育和交通安全教育活动。

2.加强对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1)建立学校不良行为学生的总体档案和个体档案,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2)进一步明确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职责,从思想、行为、学习、交友、家庭环境等各方面了解学生的状况,有针对性的做好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和转化工作。本学期进行成功案例征集与评比。

(3)贯彻县教委《关于加强严重不良行为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意见》(2005年11号文),认真落实六项制度,即:不良行为学生不到校追踪制度,出现问题及时报告制度,学期转化情况上报制度,法制校长定期讲座制度,帮教人和政教处定期与不良行为学生谈话制度,定期案例评析制度。要严格学校、年级和班级三级管理,明确各自职责。在发挥导师帮教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同伴帮教的作用,对极个别严重不良行为学生还要确定民警帮教人,不断增强转化效果。

(五)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方面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作用,通过讲座、团体辅导等形式,加强学生的心理疏导。另一方面发挥心理咨询室的功能,做好学生个体、不良行为学生、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困惑。

面向中学心理健康教师,开展心理健康咨询个案和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设计征集、评选活动。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方案篇8

一、领导高度重视

为贯彻上级有关四风建设工作精神,我校给予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在接到上级文件指示精神以后,我校领导班子,及时召开班子成员会议,就我校开展此项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部署。经研究,我校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在此基础上,我校四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决定在全体教职工中,开展四风建设活动,一是要把好学习关,通过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达到领会精神、抓住实质、全面筹划的目的;二是把好方案关,在学习上级文件要求下,我校组织有全体教师参加的座谈会,深入分析影响我校四风建设的不利因素,为制定实施方案打下坚实基础。三是把好活动关。创建学校特色活动、树立学校先进典型关键在于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在活动中提高教师的素质,为再创会山学校辉煌业绩做出全体教师应有的贡献。四是把好借鉴关。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我校四风建设工作,还要积极向友好单位学习,学习他们好的做法,体现出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真正意义。

二、扎扎实实开展好第一阶段的各项工作

1、组织学校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学习教育局《关于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四风建设活动的实施意见》,确定我校工作思路,谋划我校工作方案。

2、我校召开全体教师会议,传达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布置我校召开全体教师座谈会的相关事宜,为剖析我校存在的影响四风建设的不利因素,为制定方案打下基础。

3、我校将征集上来的影响四风建设的点子进行汇总,再次召开领导班子会议,酝酿我校工作方案。

4、我校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四风建设活动实施意见,学习文件上的有关理论和相关知识。大会讨论通过了我校的工作方案。

三、制定了相关的制度

为保证四风建设工作有效推进,我校制定了《全体教师学习制度》、《会山学校四风建设活动实施方案》、《会山学校四风建设领导小组及分工》

通过这些制度的制定,使我校四风建设活动更加规范、更加健全。

四、以扎实开展各项活动为载体全面开展四风建设活动

为把四风建设工作扎实推进,我校具体开展以下几项活动: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0年5月)

1、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会山学校四风建设活动实施方案》

2、召开学校四风建设活动动员大会。

3、成立学校四风建设活动领导小组。

4、充分利用网络、班报电子屏幕、会议等传播手段引导舆论,营造四风建设活动的良好氛围。

提高效率促作风

1、充分利用政治学习对全校教师,就时事政治、业务理论、团队建设等专题进行教育。

2、利用中心组学习使学校领导就反腐倡廉、党风党纪等专题进行学习。促使领导向服务型、创新型、学习型、节约型、廉洁型转化。

3、在上学期开展有效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的效率意识,开展向单位时间要效率,向教学方法要效率,向精选精备要效率活动。

专业发展促教风

1、加大德育队伍建设,加强德育方法的研究,提高育人水平。

(1实行德育工作层层负责制,形成全员育人的德育局面。

(2开展德育论文或工作经验总结评比活动。

2、强化教师治学精神,鼓励并督促教师多读书,读好书,积极主动优化教学行为,以专家型、学者型教师为发展方向,打造名师团队;

教育活动促学风

1、通过三好学生评比,用身边的榜样教育学生。

2、通过红诗辽宁活动,唱红歌、忆先烈,用老一辈先进事迹激励学生。

3、开展主题班会观摩活动。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方案篇9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高标准、高质量、高品位”为办学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在构建文明和谐校园中的重要作用,策划了五大文化体系,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特色文化、行为文化等五大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渭城中学校园的多元文化氛围。通过“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来实现学校的育人功能,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体现了咸阳渭城中学独特的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

一、物质文化

通过墙体文化、楼宇文化的建设,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为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发挥校园隐性育人功能,学校将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与精神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校园整体设计突出自己的特色,在思想观念、布局格调、育人功能上做到了和谐统一。以人为本,以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为目的,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建成了育人的堡垒。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实现教育功能。建设了各种文化设施,开辟了校园文化长廊、灯光报栏、灯光橱窗以及文化专版300多块,将学校发展60年历史,中外历史名人、古今中外著名教育家、世界文化遗产、名人名言、古典诗词、精典古文等作为内容,达到校园隐性育人的效果。利用学生板报、墙报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教育;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学楼前两侧设立电子宣传栏,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理念、学校精神、校风、校训等。设立阅报栏,对学生进行法制安全教育,教育学生知法懂法,用法律武器依法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适应时展的要求,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利用教室走廊展示学生书画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制度文化

用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引导师生,使其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坚持以制度立校,用制度管人。为充分体现依法治校的办学方针,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依法保障师生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将制度文化建设列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进一步加强了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完善,依据相关法律,以修订《咸阳渭城中学规章制度汇编》为起点,不断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大致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责任制,对校长、书记、各处室主任、教研组长、班主任、教师和各处室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做了明确要求,并打印装裱制作镜框,悬挂在各自的办公室里以经常对照检查,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分明;第二部分是管理规章,包括《校长办公会制度》《行政会议事制度》《全干会制度》《党总支学习会制度》《党内民主生活制度》《师德学习培训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研究管理制度》《学生自主管理制度》《学生奖惩制度》等;第三部分为执行细则及实施方案,包括《班级德育量化管理考核细则》《教职工综合考核细则》《师德标兵评选标准及办法》《教职工聘任方案》等,这些制度互相联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可操作性很强,使学校的内部管理日趋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民主化。

三、精神文化

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以墙体文化、媒介文化为载体,弘扬学校精神,校训、校风、教风、学风鲜明,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精神风貌,促进学校整体工作顺利推进。

没有文化的学校是没有魂魄的学校,人的精神彰显才是最高境界。学校提出了“办精品化学校,育双优型人才,全面促进师生健康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使每个学生做到德才兼备,品学兼优;使每个老师达到专业化发展的高度;使学校成为师生和谐的乐园。提出了“崇德、严谨、博学、求真”的校训,培育了“拼搏进取、敬业奉献、民主和谐”的学校精神,“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教师精神;“健康高雅、聪慧大气”的学生精神;形成了“诚善友爱、文明守纪、博学严谨、求知健体”的校风和“求真创新、乐教笃行”的教风,大力倡导“三心”(爱心、良心、诚心)、“三气”(正气、大气、雅气)、“三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实干意识)的管理理念;搭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平台,关注学生个体生命的健康快乐;营造以人为本的学校氛围,倡导师生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新理念。

学校开发了以“修师德提师能铸师魂”为主题的校本系列教材――《烛光闪耀》,要求每一位教师,立足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撰写能感动自己,感动教育的感悟心得,使教师真正用心灵对话教育。以此活动,努力增强教师的职业自信,赢得职业自尊,培养职业自律。出版了德育系列读本――《感恩》,感恩敬爱的老师。编辑出版了校本教材《渭城朝雨》,通过以上系列丛书,宣传和提升学校教师的职业声誉和形象,为学校的内涵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实的保障。

学校特别重视和谐人际关系的建设,着力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一是建设团结和谐的校领导班子,通过领导班子成员的相互学习、交流,做到思想统一,步调一致,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建设和谐的领导与教师的关系,通过领导下办公室、下教室和教师谈心等方式,及时了解教师的工作、生活情况,为教师排忧解难,确保广大教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三是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班主任、任课教师与学生交朋友,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关心学生的生活,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从而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

四、特色文化

创新载体,精心打造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有特色的校风、班风,彰显学校独特的办学优势。

新颖的升国旗仪式。每周一的男子国旗班、女子国旗班的升国旗仪式是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学校举行的“行为习惯养成”主题教育升旗仪式、“读书活动”主题升旗仪式、“幸福与安全同行”主题升旗仪式等,为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增添了丰富的内容。

班级文化建设彰显“一班一品”。每班有班级口号、班训、班风,有班级文化墙,让思想来统领班级,汇编了《渭城中学班级文化集锦》,班级文化建设已成为了学校的一个办学特色。

心理健康教育独树一帜。在高一年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由两位专职教师授课,两周一节,每学期授课达15节以上。全市首创,成立了心理健康咨询室,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疏导、关心、帮助。学校现有4名教师获国家心理咨询师证,二级咨询师3名,三级咨询师1名。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在周一和周四的中午对学生开放,义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化解了许多家庭矛盾、师生矛盾、同学矛盾,已帮助了20多名学生,这支队伍已成为学校教育管理的一支重要力量,成为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

关注各类学生的发展,分层教育,分类推进。针对一些学生学习成绩差,学习习惯差的实际,在高一、高二年级设立宏志班,按照“三不”方针――不歧视、不抛弃、不放弃,探索不同学生的发展途径和教育方法。两年的教育实践成果,得到了家长的广泛赞誉,获得了社会的普遍好评,这一探索已被确定为“十二五”国家规划课题。

另外,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形成“以重大节日为契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以科技、娱乐、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校园文化活动新格局。通过座谈、报告会、电影周、读书活动、升旗仪式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通过体育、艺术比赛等活动进行合作精神、集体主义教育;通过主题演讲比赛、主题班会、技能大赛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鼓励全体师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为校园文化建设出谋献策。“我的校园我做主”,多次发出包括征集“校园文化建设主题、校园改造方案、校旗、校歌、校徽、征集校园文明警示语”等校园文化建设倡议书。在全体老师的积极参与下,征集校园文明警示语二百多条,并已精选制牌上墙;确定了学校的校徽、校旗图案,并统一设计印制在学校各种用品上。用品上的校徽图案,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充分展现了渭中的文化特色;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体现了校园文化建设的人文精神主题,尤其在对校旗、校歌、校徽的阐释中,更加深了对渭中精神的理解,对渭中这个大家庭的热爱。

五、行为文化

通过学校规章制度、校风、班风、教风的规范,体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师生和谐,教学和谐,德学共进的理念,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规范师生行为,达到自觉践行,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一所学校,师生的群体行为决定了学校整体的精神风貌和管理水平,体现了学校的发展趋势。师生的行为塑造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学校非常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以培养学者型教师为目标,因校制宜,组织教师参加以新课程、新理念、新技术为重点的培训,通过课题研究、专家讲座、“学科示范观摩课”、交流学习等形式,为教师业务水平和教研能力的提高提供广阔的空间和有益的交流平台。积极开展学校领导推门听课活动,并形成制度,要求学校领导对全校所有教师进行不定期不打招呼的推门听课,深入教学一线听课、研究、指导教学工作,促进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制定并落实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继续实行以培养青年教师为目的的“青蓝工程”,建立健全青年教师评价方案和激励机制,加快青年教师成长。在新课程改革方面,积极实施高效课堂,强化教学流程管理,加强对教师常规教学的考核。加强“五环”教学细节管理。积极实施“抓中促优扶困”的教学方略,实施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分类提高,提高课堂效率,提高课堂目标达成度。

在学生养成教育方面,学校明确提出“先成人,后成材”的育人宗旨,采取系统化、规范化的措施,促使学生形成积极进取、刻苦钻研、人格健全、情操高尚的精神风貌。

首先是开展适合中学生身心特点的养成教育。在全校学生中开展“中学生行为规范达标”活动,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抓起。由校政教处、团委牵头,在全校开展了“讲礼貌、懂礼仪、知礼节”的“三礼”活动,开展了“三感三为”主题实践活动,“三讲两实践”系列教育活动,每周一举行升国旗仪式,定期召开主题班会,举办新团员入团宣誓仪式,十八岁成人宣誓仪式,开展捐资助学、读书征文,“珍爱生命,远离”、诚信考试等签名活动,“崇尚科学,反对”演讲活动,“爱我咸阳,美化咸阳”环保宣传,希望工程捐款活动,举办大型“感恩我要行动”专题现场活动,使德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落到实处。其次是重视学生社团建设,活跃学生社团活动。在校团委的组织领导下,成立了吉他社、音乐社、轮滑社、文学社、动漫社、魔术社、街舞社、摄影社、读书社、足球社、主持人社、乒乓球社、社会实践社、B-BoX社团、英语俱乐部及青年志愿者协会共27个社团组织。积极支持社团活动,活跃了学生的文化生活。另外,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为了丰富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学校定期举办班际、教研组,年级组篮球赛,乒乓球赛、拔河比赛等,举办校园音乐大赛、演讲赛、书法绘画作文大赛。极大地丰富了师生的文化生活,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经过几年探索,学校找到了一条以科学性、人文性和艺术性为支撑的“文化养校”之路,形成了“为师生发展提供广阔空间,追求最适宜学生教育”的校园文化。如今,这所现代化、办学特色鲜明、综合实力逐步增强的学校正以全新的姿态呈现在众人面前。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硕果累累。开始办学至今共为社会输送优秀毕业生3万余名,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两所名牌学校输送优秀学生59人,在历次咸阳市教研室对高一、高二学生的统一检测中,学校的平均成绩和优等生人数,在咸阳都居于首位。近三年来,学校在省、市级各类竞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学生就达268人。学校连年被咸阳市教育局、渭城区教育局评为目标任务考核先进单位、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先后荣获“咸阳市文明单位”“咸阳市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先进单位”“咸阳市先进学校”“咸阳市绿色环保学校”“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多次受到上级政府的嘉奖。

开拓创新求发展,拼搏进取铸辉煌。咸阳渭城中学全体师生将更加豪情满怀,意气风发,迈步走出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建设之路,向着新的更加高远的目标扬帆奋进。■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方案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班级管理

文化的作用是巨大的,有文化历史的民族是不会被任何外敌所打垮的,文化好比人们的魂与钙,就是人们的精神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班级文化是班级的核心竞争力,建设有浓厚的班级文化,促进班级健康有朝气全面发展,是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追求。班级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占重要地位[1]。

一、班级文化的组成部分

班级文化可由班级管理理念与班级保障制度两部分组成,即软件层和硬件层,软件层通俗地讲就是指班风和学风,即班级在班主任带领导下所追求的价值取向,所倡导的一种班级精神,是靠全体同学共同塑造的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指导思想,能够号召班级不断追求进步的发展理念。硬件层是指班集体结合实际一致认可通过的规章制度,为班级工作执行力提供重要的纪律保障,它是确保班级朝优秀看齐的重要保障,班级制度的执行程度对班级文化的营造产生重要的影响。两者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共同推动班级文化的建设。

二、影响班级文化建设的因素

形成特有的班级文化需要时间的沉淀,需要全班同学和班主任的共同参与营造,班级文化的形成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约束,下面谈几种常见的影响因素。(一)校园文化对班级文化的影响。浓厚的校园文化对班级文化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学校在办学过程中积累的厚实的文化底蕴是班级文化形成力量之源,校园文化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班级文化,以笔者所在的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机电精神,不断增强了机电人的责任感、使命感的担当精神,随着校园文明建设步伐的加快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班级文化建设中机电精神的培养成为重要组成部分。(二)学生动态成长过程对班级文化的影响。班级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由各个阶段不同目标组成,各个阶段的思想工作影响班级文化建设,大一班级阶段则侧重于树目标、制定规划与自我激励的文化氛围创建,大二班级阶段则侧重于品学兼优榜样力量的引领宣传,大三班级阶段则侧重于社会交际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在工作岗位上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工匠精神培育。(三)寝室文化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影响。学生的生活品德在寝室里较真实的展示出来,检验一个班级文化建设的成绩如何,学生的寝室文明状况可以给出真实的答案。寝室是班主任管理的一个盲区,寝室基本上是学生的自治区域,学生最为自由的地方,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班级建设,在建设寝室文化时要以弘扬正能量和互帮互助为目标,积极塑造健康向上的学习生活环境,班级要定期在寝室开展学习交流会、生日会、帮扶会、党小组会等等着力丰富寝室文化内涵。抓好寝室文化的培育,对班级文化建设的提升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四)班主任与家长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影响。班主任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策划者,学生是实施执行者,班主任必须要有勤奋学习的理念,必须要有丰富的政史地知识,班主任的内涵必须有一定的高度,学生才会服从管理,同时,每一届的学生,其思想有很大的区别,班主任需对班级人群进行研究,不可凭自己的习惯十年来一套方法,那样会使班级文化的建设受到了局限,班级成效也不会明显。在家长层面,家长是学生的坚强后盾,通过家长座谈以及问卷调查显示,有部分家长他们较多的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视了学生德育工作,对学生心灵上关心较少,学生在校遇到了恋爱或工作等方面造成的心灵上的伤害时不能及时得到家长的有利指导。

三、班级文化建设途径

(一)唱响积极、自主、团结的思想理念。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是指导教师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深层动力,根据笔者带班工作成效,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始终要唱想三大理念:即积极学习的理念、自主管理的理念、团结协作的理念。1.唱想积极学习的理念。大学生活可自由安排时间,学生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在各种社团活动中存在一些“能力比学历”更重要的宣传思维,意味追求社会实践能力的锻炼,对专业知识和课堂学习专注力不够,考试以及格为最高标准,在学生当中存在一些虚幻的言论。因此,班主任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要加大奖励力度,树立学习标杆,释放正能量的强大信号,同时深挖校友典型和成功人士在求学阶段的先进事迹,通过班会、寝室宣传黑板、班级微信群、班级网站等平台,精心做好宣传报道,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在大学阶段要时刻保持积极主动学习的理念。2.唱想自主管理的理念。大学生虽是成年人,但其思想并未完全理智而成熟,网上经常有报道大学生失联、自残、陷入传销、偷窃等一些与受过高等教育大学生身份极不相符的事件,通过现实中的一些案例,当前大学生的自我保护、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教育等自主性存在较大的缺陷,因此,在班级文化建设当中,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要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涯,要加强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勇于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3.唱想团结协作想念。一个班级的优秀来源于师生的共同优秀,老师(指班主任)与学生不能形成合力(即团结力),没有一个要做优秀的梦想,没有十分较强的执行力,那么这班级很难变得优秀。在班主任管理班级过程中,要在大事和小事中培养团结力,做好广泛的统一战线,充分发挥班委会、团支部、寝室委员会、学习兴趣小组等四级帮扶机制,让班级成员中体会到班集体的温暖。(二)建立相适应的班级管理制度。班级文化的另一核心就是根据班级管理理念建立民主、科学的班级管理制度,这是形成良好班级的基础。一是班干部的任免制度。班干部重点要培养好班长与团支书,班干部每学期开学第一周根据班干部工作成绩进行换届选举,能者上、庸者下,不断提升班干部的活力。加大对品学兼优的同学培养,放管结合,提供较好的平台,充分调动同学们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公平公正公开开展奖助学金评审。奖助学金是国家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班主任和班委会一定要严格尊守国家法律,认真落实到位。三是班级实行小组制管理模式。4个人为一小组,让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同学组成小组,实行“自治”管理,班长监管、纪委考核,每周进行小组之间排名,对排名结果进行反思与整改。四是建立家校共管平台。充分使用好现代通讯软件,由宣传委员及时在微信等家长群中,发送学校政策以及学生在校情况等信息,充分让家长知晓学生动态,促进班级建设。五是建立常见预案机制。由团委干部任执行组长,在大事突发事来临时,启用预案,做到班级不乱,事情处理高效及时。(三)树立良好的班级整体形象。良好的班级整体外界形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于班级文化建设的成果,良好的班级整体形象有助于振作同学们的精神面貌,并能督促同学们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班级形象的保持。一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根据班级实际,每学期至少组织2~3次全班校外活动。二是班主任工作要有创新意识。创新来源于对班级管理工作不断的调研。三是做好省技能竞赛和国家技能竞赛苗子的培养与选拔。学生可塑性很强,班主任要经常做好与专业任课教师之间的沟通,为各项竞赛做好苗子培育,确保在省赛国赛中班级学生取得优秀成绩。四是做好学生党员的培养工作,积极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

四、结语

班级文化是师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因此,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健康、和谐、向上的班级文化,是班主任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赵斌,陈艳红.班级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素质教育[J].开封大学学报,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