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的作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9:12

财政政策的作用篇1

[关键词]宏观调控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宏观调控是指国家依据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发展目标和战略任务,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规模、速度和比例进行调节,以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宏观调控目标: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保持国民经济的适度增长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公平的收入分配;国际收支平衡。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通过各自的传导机制及政策工具来调节社会供需平衡,进而影响经济运行。

一、财政政策

1.财政政策的涵义。财政政策是政府针对一定时期的经济目标,依据特定的财政理论,为指导财政工作和调节财政关系,所制定的基本准则和措施。财政政策和其他经济政策相比,其主要特征:较强的法治性、相对的稳定性、关联的系统性。财政政策工具:国家预算、税收、国家公债、财政补贴、综合财政信贷计划等。

2.财政政策的主要种类及其应用。根据财政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不同影响,可以将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就是通过减少收入、扩大支出来增加总需求。采用的政策措施是:降低税率扩大投资规模、增加财政补贴、实行赤字预算和发行公债等。紧缩性财政政策是通过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支出来压缩总需求。采取的政策措施是:提高效率、降低固定资产折旧率、缩小投资规模、减少财政补贴、实行盈余预算等。

二、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的涵义。货币政策是指国家通过金融系统调节货币的供应量和需求量,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所采取的控制、调节和稳定货币的措施的总和。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贷款、再贴现利率、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外汇操作、贷款限额、中央银行存贷款利率等。

2.货币政策的主要类型及应用。货币政策可分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在不同的时期,政府应采用不同的货币政策。在总需求不足、失业率上升、经济增长乏力甚至出现经济衰退时,中央银行应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即放松银根、扩大货币供应量,以刺激有效需求的增长。可供选择的政策手段主要有增加货币发行量、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购进政府债券等。其中任何一项措施都会产生扩大货币供应量的扩张效应,多种手段的联合运用则效果更为显著。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增长过热,形成通货膨胀的压力时,中央银行应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即缩紧银根、减少货币供应量,以抑制总需求的膨胀势头。相应的政策手段主要有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提高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抛售政府债券。此外,中央银行还可以采取道义上的劝告、控制分期付款和抵押贷款的条件等手段。这些政策措施的运用都会产生紧缩性货币供应量的紧缩效应,多种政策措施的联合运用会对总需求的膨胀势头产生强有力的抑制作用。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分别有着特定的调节领域和作用机制,基本功能也各有侧重,它们对社会供需平衡的作用点调节力度存在着差别。如果强调用一种政策代替另一种政策,简单强化一种政策而忽视另一种政策;或者是主张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各行其是,就会失去政策间的互补作用,难以发挥协调、制约的整体功能,甚至于出现碰撞与摩擦,彼此抵消力量,减弱宏观调控的效应。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宏观经济形势,客观地决定了只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密切配合,才能更好地实现宏观控制的目标。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一,二者调节领域的侧重点不同。财政政策的调节领域主要在国民收入的分配再分配过程,它对社会供需总量和结构的调节,是通过对国民收入分配的调节而传导出去的。货币政策的调节对象主要是货币流通领域,它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增减变动而促使社会供需总量保持平衡。第二,二者调节作用的机制不同。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税种的设置、税基的确定、税率的高低、预算分配、财政补贴等工具,明确国家、地方、企业、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信贷、利率、汇率等工具对社会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银行对货币资金的集中与使用,主要是在资金盈余部门和资金短缺部门之间通过有偿方式进行的余缺调剂,保证社会资金在有效运用的前提下提高效益。第三,二者的作用力度不同。在经济总量调节上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的作用更直接一些,但在经济结构上,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的作用更明显一些。

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应用

按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松(扩张性)、紧(紧缩性)类型其在宏观调控中的应用有四种组合形式,各有不同的配合效应:

1.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搭配,即“双松”政策,其配合的结果能够比较迅速地激发社会总需求的增加。在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能力和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的情况下,利用这种配合政策,可以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但它往往带来经济增长过热和通货膨胀。

2.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搭配,即“双紧”政策。这种政策的组合效应,会有效地制止需求增长过猛和通货膨胀,抑制经济增长过热势头,但可能带来经济的滑坡,失业增加。

财政政策的作用篇2

扩大我国内需极为必要,而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对扩大内需具有重要作用。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有利于带动投资和消费,推动出口,扩大内需,引导我国经济向着快速稳定健康方向发展。

关键词:

内需;财政政策;作用

一、我国当前的财政政策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以来,受美元国际化的影响,全球经济全面下滑,我国一直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应对经济的萧条状态。在积极财政政策的刺激下,中国经济下滑的脚步放缓,2009年增速8.7%,国内需求强劲,出口总额反降为升。总理在部署2015年政府工作时明确指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强调要加力增效,这凸显了财政政策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二、积极财政政策对扩大我国内需的必要性

政府要扩大内需就必须运用强有力的政策手段来进行宏观调控,其中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经济萧条时期,我国金融部门出台了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以刺激消费,这些措施虽然对经济下滑起到了抑制作用,但总体上效果并不明显。这说明,单纯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效果会受到制约。追其根源,在于我国的市场模式已经发生了反向变化。改革开放前期及初期,中国为卖方市场,经济资源短缺,企业很容易找到良好的投资项目,在政府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时,投资取向对资金的需求会被极大地调动,银行也很容易放款。而二十多年后,中国的经济市场就变为了买方市场,生产能力过剩,企业的贷款积极性不高,银行放贷意愿也不高。另外,由于银行体制改革,银行放款风险增大,所以更加增大了贷款难度。与货币政策这些缺陷相比,政府的财政政策则具有时滞短、可直接扩大内需等优点。因此,积极的财政政策用以扩大内需十分重要。

三、扩大我国内需的重要性

从我国的内需现状看,2001年,我国的GDp为109027.99亿元,最终消费为66933.89亿元,其差距为42094.1亿元,最终消费率为61.39%。之后,虽然内需总量也在不断增长,但由于GDp以更快的速度攀升,所以最终消费量与GDp的差距不断扩大,最终消费率一直到2010年持续下降,只有在2011年略有回升。2014年,我国的GDp为636463亿元,最终消费率为51.2%。综合数据表明,我国的GDp在不断增长,但最终消费的贡献率却在降低,内需呈现萎缩趋势。因此,扩大我国内需极为必要。

1.扩大内需对我国经济安全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扶持对外贸易,增加进出口总量。一方面,这使得我国增进了与世界的交流,由原来闭塞的状态转为开放发展;另一方面,这也将世界经济发展的风险与我国的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增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对外依存度,容易受到外国经济状态的影响。所以,为了中国经济的安全发展,我们要减小对外贸的依赖程度,调整经济发展结构,扩大内需。

2.扩大内需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当前,扩大内需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扩大内需有助于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有助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好地解决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有助于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有助于缓解当前我国面临的一系列社会矛盾,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四、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对扩大内需的作用

近几年来,面对国内需求不足、出口竞争加剧、就业压力增大、经济结构不合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突出问题和亚洲金融危机的挑战,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努力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综合运用财政、金融、税收、价格和收入分配等经济杠杆,促进投资、消费和出口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1.减税政策。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些结构性减税措施,如调高所得税起征额,减免各类税收等。对所得税的减税政策减少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将更多的财富留在消费者手中,增加了人们的消费积极性,从而推动国内消费总额。通过投资方面征税的改革,降低了投资者的投资成本,降低其投资风险,从而刺激投资的增长。综合这两方面的作用,政府的减税政策总体上会扩大内需。

2.增加政府消费和投资。国内消费和投资额很大一部分来自政府的消费和投资。在经济萧条的现在,政府可以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购买性支出,增加对商品和劳务的消费从而提高国内消费。同时增加公共设施建设,重点是乡镇农村建设,促进乡镇农村的经济发展,让处于收入底层的消费者有更多的财富可以用来消费。过去几年,中国一直依靠投资来支撑经济的高速发展,但这不是长久之计。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使经济的发展超出控制范围。今年我国政府要继续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并且要加力增效,说明我国的经济还没有恢复,还需要政府的财政调控,但调控措施的重点将不再会是投资拉动。

五、总结

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带动了投资和消费,扩大了内需,推动了出口,促进了经济增长、结构优化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也为财政收入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引导我国经济向着快速稳定健康的方向发展。无论是从国际经济环境还是从国内改革与稳定发展的实际出发,中国都需要扩大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参考文献:

[1]王雄飞.我国宏观经济分析与展望[J].许昌学院学报,2014,(02).

[2]李雪松,张涛.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J].科学技术发展,2012,(12).

[3]高培勇.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与财政政策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13,(8).

[4]周利兴.论我国扩大内需的重要性和实现路径[J].学术探索,2014,(2).

财政政策的作用篇3

一、国际经济协作下的中国经济现况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财政收入绝对数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而且增长的速度不算慢,但从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相对数来看,则是1995年以前逐年下降,1995年以后才逐步回升,2000年以后回升速度开始加快。因此,根据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划分,中国财政运行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9年~1995年,这一阶段的特征是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第二阶段是1996年至今,特别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导致1998年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后,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2007年,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突破20%,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比上年的18.79%提高了约1.89个百分点;2012年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有望升为22%左右①。目前,我国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是积极的,具备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和有利条件。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国内需求潜力巨大;各项改革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活力迸发;财政金融运行稳健,调控回旋余地较大。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一是经济增长存在下行压力。受外需明显减弱影响,出口面临的困难加大。刺激消费的政策效应逐步减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消费增速稳中趋缓,新的经济增长点需加速形成。二是经济结构调整任务艰巨。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在“八连增”的基础上继续保持稳定增长难度较大。“两高”行业扩张依然偏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淘汰落后产能、促进科技创新仍面临制约。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问题日趋尖锐,节能减排形势更趋严峻。三是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仍然较多。2012年需求拉动和2011年价格翘尾的影响虽会有所减弱,但劳动用工、节能环保等成本上升趋势短期内不会改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和国内部分农产品供给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部分资源性产品价格关系亟待理顺,加上全球货币流动性仍比较宽松,物价上涨的压力较大。此外,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就业总量压力与结构性矛盾并存局面更加复杂,经济金融领域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潜在风险。

总的来看,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但面临的形势将更为复杂严峻。在此大背景下,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需要继续发挥财政政策的支持作用。同时,“十二五”规划中有些重大项目需要开工,已经开工的项目要保在建、保工期、保民生,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支持重点领域改革等都需要进一步增加财政投入。近几年我国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过程中,始终注重通过加强财政管理,控制和防范财政风险,目前我国的赤字率和债务负担率还处在安全的区间。综合分析,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既有必要,也有可能。

二、国际经济协作下的中国财税政策的具体实施

(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从本质上说,积极财政政策就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积极财政政策的理论基础主要归因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凯恩斯在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以需求管理为主,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干预、调节的政策主张。其政策工具的操作方向主要是减税和增加政府支出。在国际经济协作的时代背景下,我国近年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措施主要有:

第一,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也就是说,要继续运用税收政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国家财政对低收入群体的各种补贴和转移性支出,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体消费能力。通过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促进农民增收。与此同时,进一步完善促进消费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引导消费。

第二,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加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十二五期间中央基本建设投资主要是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增加以水利为主要内容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促进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增加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投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要积极引导社会资金的投入,安排好这些公共投资,既扩大内需,也为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三,综合改革和优化税制,实行结构性减税。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消费型增值税,完善增值税制度,调整小规模纳税人的划分标准,降低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促进企业扩大投资、加快技术改造。顺利推进成品油税费改革,公平税费负担,推动节能减排,促进科学发展。对住房转让环节暂定减免一年营业税。进一步提高纺织、服装、石化、电子信息等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多次调整部分商品进出口关税。取消和停征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第四,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的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我国在编制国家预算的时候,始终注意加大对民生财政的支出。压缩一般性的支出,重点加大对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支出,增加对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环境保护以及科技创新,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国家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第五,大力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国家需进一步加大对科技的投入,推进自主创新,促进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继续大力支持节能减排,加快建立生态环境的补偿机制,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落实各项财政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地区区域发展。尤其是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灵活运用各种税收政策,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

1.调整出口退税政策,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

2005年,财政部等5部门联合发出通知,下调了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其中涉及很多“两高一资”(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产品。此次出口退税率的调整,有利于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贸易顺差。这次调整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降低了部分原材料和消费品的出口退税,另一方面提高了装备工业、高科技产品的退税,由此有望改变长期以来中国出口产品过多依靠价格优势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贸易顺差过大的局面。

2.降低企业税负,增强企业活力,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

扩大进口是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充分利用国际资源、促进贸易平衡的重要举措。调整部分商品进口关税,为进口企业提供多元化融资支持,清理进口环节不合理的限制措施。进一步优化进口国别和地区结构,积极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能源原材料进口,适度扩大消费品进口②。我国政府应立足于促进贸易增长方式转变,优化进口商品结构这一目标,对所得税和关税领域的某些税收政策进行调整,如取消给予外商投资企业的全面税收优惠政策,实现“两税合一”;根据外商投资企业对民族经济的拉动作用灵活调整所得税税率;按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适当调整进口关税的行业结构等等。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前11个月,中欧双边贸易总值为3,929.4亿美元,增长22%。2010年中国国际贸易进出口总值为29,727.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7%,对外贸易总体向基本平衡的方向发展③。

三、国际经济协作下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等其他宏观调控政策的配合

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特别是在国际经济协调的大背景下,随着商品与资本流动的自由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越来越受到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不仅取决于本国的经济周期和宏观经济政策,而且更多地受到来自外部的冲击。因此,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等其他宏观调控政策的配合不但要有利于维护国内经济的稳健运行,还应当促进更有效的国际经济协作机制的建立,应对来自于外部的冲击。

(一)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方式的历史]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方式的历史]变可划分为七个阶段:

1.从1979年至1992年

这一阶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更多着[于影响总供给,并且以“松”为主的扩张性政策搭配出现更多。

2.从1993年至1997年

该阶段财政货币政策一直采取“双紧”配合,政策协调目标就是通过紧缩性政策来控制赤字、减少发债、压缩政府开支、控制货币总投放量等。

3.从1998年至2005年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为应对当时的严峻经济形势,中国开始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1998年至2002年,中国面临通缩压力,那时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是增加货币供应量。2003年以来,面对经济中出现的贷款、投资、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等新变化,稳健的货币政策内涵开始发生变化,适当紧缩银根,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2005年,鉴于国内社会投资明显加快,经济活力充沛,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7年后正式退场,转为稳健的财政政策。

4.从2005年至2007年

从抑制潜在通货膨胀,防止经济过热,保证经济稳定的目标出发,中国在2005年实行了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双稳健”政策延续至2007年,当年第三、四季度,通货膨胀迅速上升,四季度中三个月通胀率分别达到6.5%、6.9%、6.5%,全年经济增长率达到11.9%。由此,中国政府对通货膨胀的担心超过经济下滑的担心,每月一次提升存款准备金率成为央行抵御通胀的必需手段,面对当时国家经济中存在的过热风险和不断增加的通胀压力,200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适时提出,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转向明显的通货膨胀”作为2008年国家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货币政策由“稳健”转向“从紧”。

5.从2008年年初至2008年年中

2008年初开始实行稳健财政政策和从紧货币政策,年中,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位置。

6.从2008年年中至2010年

2008年9月份以来,美国金融危机迅速恶化与扩散,已对世界实体经济造成实质性影响。国内外的经济形势急剧恶化,通货膨胀的压力迅速缓解,预计第二年经济面临的风险主要是经济下行风险。基于经济形势的变化,200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宏观调控的基调确定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经济政策相应调整为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7.从2011年至今

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继续回升向好,工业生产强力反弹,国内需求强劲,三大增长动力协调性增强,经济发展总体上呈“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中国社会科学院表示,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货币政策转向稳健、消费刺激政策逐步淡出等综合因素影响下,2011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将有所放缓,预计gdp全年增长速度将达到9.2%左右,增速比上年回落1.2个百分点。我国经济将由政策刺激下的快速回升转入稳定增长阶段,总体策略是“审慎、灵活、积极、稳健”八字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④。

从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方式的历史]进,我

们可得出以下启示:一般说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在运用了一段时间以后,应选用另一种搭配取而代之,形成相互交替运用的政策格局。一方面,经济形势是不断变化的,固守一种配合方式,有可能因不适应变化的形势而达不到预期目的;另一方面,即使经济形势是稳定的,也不能一成不变的长期使用某一种政策,否则往往是正效应递减,而负效应递增,不仅不利于预期目标的实现,而且还可能产生相反的作用。因此政府本文由收集整理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经济运行不同阶段的特点,适时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强宏观调控。

(二)协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建议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必须适应经济形势发展需要

根据宏观调控目标、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和经济管理体制的特征来选择恰当的政策、措施和合理的搭配方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合产生政策效应的关键之一就是要根据宏观经济走势及微观经济状态,确定合理的政策取向。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是不同的:财政政策主要通过税收和政府支出直接影响经济运行,调控效果更为直接、力度更大。但长期采用,容易引起过度赤字、贸易逆差和挤出效应。相比之下,货币政策属于间接性的经济调控政策,货币政策工具具有灵活性、伸缩性的特征,可以频繁使用。但由于传导过程复杂,政策传递带有时滞,其作用发挥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应用,既要区别开来,又要配合使用。

2.积极推进汇率机制改革,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在资本持续大量流入的情况下,作为货币政策工具之一的汇率机制是否完善,对于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选择合适的时机,推进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使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已经成为共识。人民币汇率机制的调整应采取逐步和有序的方式推进,而且,要与宏观经济政策和相关的结构改革密切配套进行,以避免政策可信度的丧失和经济成本加大。

3.适时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是我国宏观调控面临的难题之一。财政政策要以国债手段为主转向以税收和财政贴息手段为主刺激总需求;货币政策要更多地运用利率、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率等间接手段调节总需求。要进一步加快国债市场发展,改革国债发行交易制度,建立统一的国内债券市场,活跃短期债券市场,增加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空间和灵活性以有效控制货币信贷的扩张;在现有资金市场的基础上,组建由中央银行调控的资金市场系统,包括短期拆借市场、融资券市场、短期票据市场以及贴现市场等,为中央银行运用货币市场工具调控金融市场提供基础,增强债券市场对信贷市场的传递性。

4.建立和完善财政、银行的配合机制,优化宏观调控体系

要健全和完善国家规划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国家规划明确的宏观调控目标和总体要求,是制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要依据。要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统筹安排和政策协调。财政政策要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和调节收入分配方面发挥重要功能。货币政策要在保持币值稳定和经济总量平衡方面发挥作用,健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要完善统计体制,健全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加强各宏观经济调控部门的功能互补和信息共享,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5.完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与其他宏观调控政策的协调配合机制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结构问题甚于总量问题,经济结构不合理造成局部需求过高和局部供给不足成为主要矛盾,必须重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我国产业政策要通过鼓励、限制或禁止某些产业、产品和技术发展,合理配置利用资源,优化经济结构。目前部分信贷资金流向低水平重复建设领域,与产业政策导向出现了偏离,要求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要适时、适度进行调整,形成动态协调配合机制,更好地发挥综合调控作用。发展改革委要定期和适时调整相关产业政策;人民银行和银行监管部门要配合提出加强和改进信贷管理、优化信贷结构的政策措施,为商业银行适时调整信贷投向提供支持;商业银行要严格按照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发放贷款。为解决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增长不平衡现象,要重视通过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刺激消费需求增长。要加快进行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从根本上抑制由地方政府推动的某些行业和地区出现的投资热。只有各项经济政策协调配合,我国经济才能步入自主增长的良性循环。

四、国际经济协作下协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用的经验总结

财政政策与货币的搭配模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采取何种搭配模式,主要取决于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在此基础上,还要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的变化,确

财政政策的作用篇4

关键词:财税政策;改革;企业发展;促进;作用

企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企业的持续教育发展在很大层面上决定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如何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是当前我国经济需要深究的主要问题。财政税收作为重要的经济杠杆,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探讨新的经济环境下企业财税政策的创新,对于我国企业未来的健康发展和企业财税政策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财政税收政策变动影响

首先,是我国的税收管理体制,对于我国GDp中财政经济收入的占据比例较小,虽然我国财政税收的改革给我国企业的运营、发展等提供许多优惠政策,但从我国整体经济的角度来看,并没有取得显著成效。例如:国家为稳定粮食价格,对粮食的价格进行控制,增收粮食税等。另外,国家政府财政经济收入水平影响较明显的因素还数证券交易,股票价格、股票交易量在股票市场发展上有一个很大的波动性,所以,证券公司市场交易管理过程中可以产生的税收也有着动态性的变化,很难做到科学合理调控。此外,国家行政部门的收费也会对国家税收收入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政府职能部门无法有效控制这一点。其次,近年来,国家实施大量的税收控制措施和方法,对社会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借助财税手段和方法吸引投资。不同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随着我们国家财税政策的颁发和变化也有着自己不同文化程度的变化。一些特殊地区和常规地区,所采取的经济措施会有很大的不同。为促进特定区域的经济发展,可以选择降低税率,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健康的经济发展环境,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1]。

二、财政税收政策改革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一)对企业销售与采购的作用

我国对我国财政税收的多个项目进行了改革,即:税率、纳税档次、起征点、免征额等,也包括一个税种搭配组合方式等方面。目前,我国税收的主要方式是以间接税为主。其中,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是我国本次财政税收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次改革给予我国各行各业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企业的销售与运营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企业在进行销售和采购的过程中,需要签订采购合同或销售合同。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需要对历史成本进行合理运用的考虑。“B2B”模式的影响对于相关税收口径和项目都需要合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包括合理整理并利用各类发票,精准排列与企业销售业务密切相关的税率,合理控制成本,从源头上提高企业的营业利润。其次,财政税收政策的改革对企业的采购也造成一定的影响,即:通过“营改增”,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时需要针对不同行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和根据目前我国在税率、抵扣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对采购成本进行合理控制,提升企业的营业利润。并且,在新财政税收政策的影响下,企业采购人员需要把我财政税收改革的具体内容,明确采购过程中的发票类型,即商业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等,借助税率降低材料、设备采购的成本。

(二)对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作用

利润表、资产负债表财务报表是反应企业经营情况的重要工具,其中,利润可有效且客观地反映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业绩;资产负债表体现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财政税收制度进行改革后,对企业财务报表的数据发生和结构也提出新要求。因此,对者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的资产规模会随之而扩大,负债总额也在逐渐益减少,企业的运营效率也得以有效提升。因此,企业更需充分认知税制改革对财务报表分析的具体影响,做好会计报表披露和分析的各个阶段,并有效提升财务报表的精确性,让企业的财务报表得以反映企业最真实的经营情况。

(三)对企业会计核算的作用

新财务税收制度对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进行深入优化,新增值政策和以往的增值税、营业税的计算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即:“营改增”以前,,会计信息核算方法包括的会计专业科目主要包括营业税和应缴税费两个内容。企业由营业税转为增值税后,增加了企业会计核算的进项税额和销售税额,也加大了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对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

(四)对企业税负和税务管理的作用

财政税收制度的改革使企业的税收负担得以有效减轻,随着税收改革的深入,使反复增税、重复纳税、偷税漏税等进行有效控制,在减轻企业税负,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同时,使企业的投资活动与融资活动都得以有效改善,并使企业化内部资金链和经济利润得以优化和增加,进而有效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其次,财政税收制度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激活我国各个行业的市场经济活力,有效促进中国产业结构的改革与优化。另外,财政税收制度的改革还对企业税收管理和控制具有重要的正面意义,随着我国税收制度改革的持续发展深入,国家进行税务机关不断提高完善对行业分析企业的税务监管,优化完善纳税方法、流程、内容等,提升企业税收监管部门的工作工作效率[2]。

三、企业对财政税收政策的作用

在企业的日常经营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弊端和问题,其对市场的波动没有很好的解,也不是很敏感。这导致企业容易被其他企业所吸收,与市场发展形势脱节,从而降低企业经济发展出现倒退的局面。这不仅对企业自身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也影响国家财税收入,减缓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由于国民经济发展缺乏财政支持政策,企业的财政支出和税收支出增加,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财政支持也相对减少。因此,企业经济发展的健康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税收收入,促进税收政策的改革和完善。企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既有利于国家财政收入和政策改革的支撑,也有利于国家提供就业机会,解决下岗职工和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从而提高财税政策的最优配置效率[3]。

四、企业与财政税收政策的相互作用

在企业的日常经营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弊端和问题。他们对市场的波动没有很好的解,也不是很敏感。这导致企业容易被其他企业所吸收,与市场发展形势脱节,从而降低企业经济发展出现倒退的局面。这不仅对企业自身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也影响国家财税收入,减缓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由于国民经济发展缺乏财政支持政策,企业的财政支出和税收支出增加,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财政支持也相对减少。因此,企业经济发展的健康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税收收入,促进税收政策的改革和完善。企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既有利于国家财政收入和政策改革的支撑,也有利于国家提供就业机会,解决下岗职工和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从而提高财税政策的最优配置效率[4]。

五、结语

总之,企业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企业要保持在国有经济体制中的主体地位,必须依靠国家相关的财税政策。因此,在相关财税政策改革初期,国家应根据国有企业的发展和经济发展规模制定财税政策。国企在发展研究过程顺应财税政策的基础上我们也要做出选择相应动态环境变化,以积极主动的态度面对新政策实施,把握好机会,动态的转变传统企业社会职能作用,创新能力发展教育观念,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达到教学改革和发展水平同步的目的。此外,利用国家税收政策的支持,为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树琪,仲慧.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困境与财税政策激励的再思考[J].当代经济,2019(7).

[2]康亚琪.新经济环境下企业财政税收政策的创新[J].科技经济市场,2017(9).

[3]胡博.国家财政税收政策改革与国企发展的相互作用[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7(6).

财政政策的作用篇5

一提起节能降耗,很多人就会联想到多年来一贯倡导的“人人参与,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的口号。然而,要实现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政府主导节能的作用,应大大高于民众的日常行为。

节能降耗要重点研究政府怎么管,企业怎么做。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是市场的主体。由于市场并非万能,存在着外部不经济性必须提供若干条件克服这些“市场缺陷”或“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市场运作,财税政策在其中就占有重要地位。

我国现行财税政策对节能降耗的杠杆效应

目前,我国在财政政策上综合运用税收、收费基金、补贴、转移支付等政策工具,意在促进节能降耗,减少和控制污染排放,支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1、建立专项节能降耗资金

2007年2月,全国人大财经委与财政部已经就国家设立节能专项资金之事进行沟通。节能专项资金具体用于支持高效节能产品推广、重大节能项目建设和重大节能技术示范等方面,被列为2007年中央财政的重点支出安排。政府拨款的专项资金用于节能科技研发、培训教育及节能重点工程等。

此外,在固定拨款的专项资金中,将划分一部分作为企业、单位的节能基金,与奖惩措施挂钩。如企业节能指标内超额完成的产值将可能享受税收优惠,并享受一定奖励进入其节能基金,能源采购价格等也会得到优惠。随着“两税合并”的到来,内外资若进入我国鼓励发展的产业或投资领域,如清洁生产、节能降耗等也将享受更多税收优惠。

现在与今后一段时期,中央财政投入支持节能降耗的重点包括:

――对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给予支持,采取按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后实际取得的节能量给予奖励,多节能,多奖励。

――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支持关闭淘汰高耗能和高污染企业,中央财政将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按关停后的实际节能减排量,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给予适当补助和奖励。

――支持建立能效标准、标识制度。

――通过中央财政设立的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源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2、企业所得税等减免优惠

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企业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可以按一定比例实行税额抵免。

各地也有具体规定。如福建规定,企业为达到规定的能耗标准进行节能改造,购买国产设备投资额的40%可以从技术改造项目新增的企业所得税中抵免;经省级科技主管部门认定,企业或个人从事节能技术开发、技术转让业务和与之相关技术咨询业务、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企事业单位为生产节能产品进行技术转让,以及在技术转让过程中发生的与技术转让有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所得,年净收入30万元以下的暂免征所得税;落实鼓励节能的税收优惠政策,对生产和使用列入目录的产品的执行国家规定,给予税收优惠。

3、建立环保税收体系

今后两年,税务总局将研究完善促进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措施,充分运用税收政策限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两高一资”)产品,将实施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做好废旧物资经营、农副产品加工、资源综合利用等税收政策的研究调整工作。

首先,限制资源的出口。2007年4月15日,中国钢材产品出口执行新的出口退税政策,型材、盘条等另外83个税号的钢材产品全部取消出口退税。6月1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开始对钨、钼等金属原矿产品实施15%的出口暂定关税。7月1日,中国对非合金铝制条、杆等553项“两高一资”商品加征出口关税。8月1日,中国开始上调铜、钨和铅锌矿石产品的资源税,三种矿石产品资源税率涨幅达300%至1600%不等,是自1994年开征资源税以来最大幅度的一次调整。同一天,中国对非铝合金制铝条、杆开征出口暂定关税,暂定税率为15%。

其次,是限制部分产品的出口。各国大量购买此类产品,在外汇增加的同时,实际上在向我国转移污染。主要财税措施有:

――调整出口退税:财政部继续按照限制“两高一资”出口的原则,研究进一步取消或降低这类产品的出口退税。

――完善增值税:允许企业抵扣其购置的节能减排设备所含增值税进项税金,并进一步完善废旧物资和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增值税优惠政策。

――其他税收优惠:研究支持生物质能发电、地热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支持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税收政策。

从总体上看,上述措施取得积极效果,但是,难度很大,任重道远。目前的关键问题有两个:

――企业如何提高节能降耗的主动性。财税手段是经济利益调节手段。关键是看能否引导企业去做,要让企业自觉自愿地去做。

――企业如何提高节能降耗的技术性和经济性。有的企业有先进的环保设备,但是运行成本高,长期不用,以降低成本。与环保部门玩“猫抓耗子”的游戏。除了动用必要的监控设备之外,给予企业一定的补贴,是可以考虑的。

建立鼓励节能降耗的财税体系

本着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原则,我国先从煤炭行业试点环境有偿使用的推行。具体措施如下:

――设立中央地质勘查基金。中央财政首期安排启动资金20亿元,主要用于国家确定的重点矿种和重点成矿区(带)的前期勘查工作,并把煤炭资源勘查作为支持重点。使用要突出加强重点成矿区(带)内煤炭资源的预查、普查和必要的详查。原则上,新建煤矿采矿权出让将一律采用招、拍、挂。矿业权出让所获价款,采用中央和地方二八分成方式。中央的收益将重点用于支持矿产资源公益性勘查,地方也要加大对资源勘查开发的投入。

――调整矿产资源税费政策。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调整矿产资源税费政策,进一步促进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基本思路是:调整矿产资源补偿费费率,建立与资源利用水平挂钩的浮动费率制度,即根据不同采区回采率实行不同的费率,并实行累进费率。在资源税改革方面,选择部分煤炭产区进行储量计征煤炭资源税试点,以更加科学有效地组织收入,促进资源合理开采和环境保护。目前,我国各种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平均只有30%左右,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中的浪费现象十分严重。

――建立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所有矿山企业要按照矿产品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分年预提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并列入成本。

――支持国有重点煤炭企业。为了解决部分国有老煤炭企业缴纳探矿权、采矿权价款难的问题,国家收取的国有重点煤炭企业补缴的探矿权、采矿权价款,经批准可以通过项目形式专项返还,用于急需扶持且符合国家支持方向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以及矿山环境治理。现有的各类专项资金也将继续向国有重点煤炭企业

倾斜。地方分成的探矿权、采矿权价款,除用于国有企业和地勘单位矿产资源勘查外,也可以用于解决国有老煤矿企业的各种历史包袱问题。

我国适于鼓励节能降耗的财税体系正在建立之中。在2007年“两会”上,国家发改委在提请全国人大代表审议的《关于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中认为,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管理制度还不完=善、不配套,节能减排投入不足,支持节能减排的财税、价格、金融等政策措施尚不到位;不少企业开展节能环保技术改造的动力不强”。因此,国家应完善相关政策,整体上推动节能降耗工作。

一是价格政策。建立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治理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产品价格中应体现资源消耗与污染治理的成本,使节能及环境治理成本内部化。

二是税收政策。对节约资源能源、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治理环境污染等成绩显著的企业,应给予税收减免等政策优惠。根据使用者付费的原则,建立与完善资源环境税;加快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财政转移支付要考虑到生态补偿。

三是投融资机制。切实加大节能降耗与环境保护投入,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四是引入市场机制,大力发展节能产业。鼓励单位和个人委托专业能源资源承包商承担节能降耗治理方案的实施或节能降耗设施、设备与器具的运营,明确双方的责、权、利,确保相关设施高效、稳定运行。

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完整性,需要系统制定财政政策体系,同时也难在执行。我国以往的节能工作都集中在工业领域,但对建筑、交通等量大面广、节能潜力巨大的领域却没有找到提高其运行效率的有效方法。因此,制定的节能降耗财税政策,应该全面覆盖生产消费、工业服务业、企业家庭等,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适于我国的经验办法

国际经验显示,一国在工业化或经济起飞阶段,要耗用大量原料,经济增长或多或少受到本国资源禀赋限制。在实现经济起飞、进入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后,能源需求迅速增加。为克服资源“瓶颈”约束,各国立足国情,制定合适的资源利用战略,利用财税手段,在有效开发本国资源的同时,充分利用国际资源。

具体财税手段有:

――提高税收,抑制能源需求。欧盟与日本等国由于能源与土地匮乏,环保意识增强,纷纷通过提高燃油税等措施限制私人汽车在境内使用。在欧盟中,英国能源消费税最高,成品油售价中,生产和运输成本只占约1/4,各种税收占3/4。一升柴油在美国售价约为0.4美元,在欧盟为0.7-0.8美元,英国则高达1美元。日本通过严格推行高油价政策(油价是美国的4倍多,价格中所含的税收是美国的6倍多)来抑制石油消费,1973-1986年间,由于政府推行最为严格的高油价政策,日本石油消费呈负增长。到1995年,日本全国石油消费绝对量仍低于1973年水平。

财政政策的作用篇6

【关键词】粮食安全;财政政策

正所谓:“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既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也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资料。粮食安全与社会的和谐、政治的稳定、经济的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完善粮食应急储备体系,确保粮食市场供应,最大限度地减少紧急状态时期的粮食安全风险,是政府的职责,也是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粮食安全的过程中,财政政策是十分关键的。所起到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

一、通过财政政策确保粮食的数量安全

1.加大对种粮农民的财政补贴

财政政策应当进一步加大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对于农民来说,只有种粮补贴达到或者超过社会平均工资时,才会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才能起到补贴的激励作用。但是从当前来看,财政给予农民的种粮补贴不能使种粮劳动得到社会平均工资,相比之下,越来越多的农民更愿意进城务工。同时,随着物价上涨,种粮资本投入较大,利润率却不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也不高。对此,必须加大财政对种粮的补贴,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2.加强对耕地资源的保护

首先,从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上要做好转移支付的安排,要使得地方获得与其事务管理相匹配的财权,要尽量减少地方政府由于财政压力而卖地的举措。其次,推进土地财政政策的调整,要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金并全部收归中央财政,将此资金专项用于改造耕地,提高耕地的粮食产能,同时也能起到限制地方政府出卖土地行为的作用。最后还要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财政上要确立基本农田保护的专项费用支出,并拨付该款项用于基本农田的保护活动,要坚守耕地亩数的底线,尤其是要对农村宅基地的建设管理的严格控制。

3.加强农业水资源的保护,支持节能减排

农业生产离不开水资源,因此在保障粮食安全中对水资源的保护十分关键。从财政政策来看,保护农业水资源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加强对农田水利建设的财政投入,通过财政支持不断在各地扩建更多的高标准的旱涝保收的农田水利,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负责,扩大农田水利建设的专项资金支出,并结合各地水利状况进行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从而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增产和粮食安全,水利建设对于粮食安全意义重大;二是加强对城市水污染处理的支持,加大对节能减排的支持力度,提高城市污水的处理能力,减少对环境的扩大污染,也是对水资源的一种保护。

二、通过财政政策确保粮食的质量安全

粮食安全中的质量安全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财政政策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也要重视对粮食质量安全的关注和支持。确保粮食质量安全,财政政策要从多方面着手实施:一是加强对食品质量主管部门的财政支持,促进食品主管部门对粮食质量的监管职责能够有效的发挥,与此同时也要支持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创新,为高水平的食品质量监管体系建立提供支持;二是加强对食品生产、流通、加工、质量监督等部门协调和配合的支持,通过财政支持的办法来积极促进食品安全法的立法完善;三是由财政加大投入力度,积极促进食品质量监测信息平台的构建,要利用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积极的建立起覆盖面广的统一化食品质量监测信息平台。

三、通过财政政策加强扶贫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通过财政政策加大扶贫力度的方式,来提高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获取食品的能力,降低粮食负担也是保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财政措施。对于地处环境恶劣地区的贫困人群,要加大财政扶贫的力度来采取搬迁的方式,改善其居住环境和生产环境,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和获得能力。财政政策在扶贫中还具有经济杠杆的作用,通过财政来为农业生产贫困地区提供担保,向农村金融机构担保发放贷款,为农户进行农业生产提供资金支持,从而不断的扩大农业生产,不但能够帮助贫困人口提高获取粮食的能力,还能够扩大粮食生产和提高粮食产能。此外,通过财政政策加强扶贫还要不断的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困难群众加强救助,保证其能够获得基本生活所需的安全的食品。

四、通过增加粮食储备和合理的粮食储备补贴费用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各级政府在年度预算中,必须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改造储粮设施建设。只有加大粮食仓储设施建设投入,才能增加粮食储备数量,提高粮食保管质量。各级财政在核定粮食储备费用时,一定要充分考虑粮食仓储企业实情况,在保本微利的情况下核定代管费用。同时粮食仓储企业在做好主业的情况下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增加收益,来保证粮食仓储企业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财政政策的作用篇7

摘要:财税政策作为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主要手段,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不足出发,结合财税政策的积极作用,提出有助于推动我国产业调整的相关财税政策措施,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关键词:财税政策产业结构调整

一、我国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我国产业结构现状

我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和调整,自身的产业结构已经产生明显的转变,产业结构逐渐向合理化的方向转型,总体经济状况良好。2004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在不断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在不断增长,由2004年的159878.3亿元到2011年的亿元471564亿元,可见每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都非常快。

通过分析2006年至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情况我们可以发现,第一产业产值的增长幅度最大,由2006年的24040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40533.6亿;第二产业产值增加的幅度相对较小,但也是在发展中稳定上升;第三产业产值的增长速度也较快,由2006年的88554.9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73087亿元,说明我国的第三产业得到了较好的开发与发展。

(二)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1.城市化水平低,地区发展不平衡,导致产业结构发展速度缓慢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导致城市化水平较低,严重影响了生产要素的转移,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从阻碍了城乡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按照产业结构调整的正常进程,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加快第二、三产业发展的基本前提,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高低又受制与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因而,地区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城市化水平滞后,是阻碍生产要素流动的主要原因,进而减缓了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进程。

2.市场调节的作用有限

市场和政府共同影响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但仅仅依靠市场调节是不够的。通过市场调节有利于传统的产业结构实现既有的优化配置,带来经济的高增长,却不能带来质的飞跃,也不能保证结构性的合理增长。主要原因在于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才是主导微观经济的主体,但企业自身的营利性决定了它无从兼顾社会经济的整体性和全局性,这时就需要政府干预,弥补市场失灵,财税政策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

3.财税政策不完善

我国实行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虽然这些税收政策有助于鼓励文化、教育、运输、金融等行业的持续发展,限制娱乐业的高速膨胀。但由于政策不完善,实施未保障,实际上并不能充分发挥调节和引导产业结构发展的作用。财政补贴政策缺乏对产业政策的有力支持,并未促使产业的结构升级。另外,新兴产业的鼓励政策不多,对科技进步的支持的财税政策不完善,高新技术产业没有得到合理的税收优惠,企业缺乏创新动力,导致高科技产业无法持续经营,产业结构没有得到合理优化。

4.绿色税收体系未完全实行,“低碳经济”未全面推广

在我国现行税制体制中,酝酿已久的燃油税和排污税的实施面临着种种问题。由于绿色税收体系涉及范围广,控制难度高,产业的标准难以界定,因而远远未能促使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GDp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强度仍处于较高水平。节能环保、新能源产业基础比较薄弱,这一客观因素极大的限制了“低碳经济”的推广和发展。资源和环境相矛盾的问题比较突出,工业排污限制的体制仍未健全,生活垃圾的处理模式仍未改善,生态农业的局面仍未形成,法律体系仍未健全,这都使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形成了严重的阻碍。

二、产业机构调整中财税政策的积极作用

总体上看,财税政策的作用主要是从収和支两方面对产业结构的形成和调整产生影响,最主要的政策工具是税收和政府投融资,运用税种设置和税率差异来调节产业结构,采用税收减免和税收优惠来优化产业结构,利用财政补贴和政府采购来支持产业结构的发展。

(一)税收政策引导产业发展

运用财税政策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的主要手段包括课税对象选择、税收优惠。政府通过制定税率差异、税收减免、加速折旧等政策,保证其实施的质量,引导资本流向,拉动有效需求,从而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的预期目标,定期、合理、及时调整税收政策,使之适应社会需求,进而达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目的。

(二)财政补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财政补贴是政府转移性支出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生产性补贴和消费性补贴。生产性补贴主要是对生产者的特定生产投资活动的补贴,比如:科研补贴、环保补贴、农业补贴。通过这些补贴,政府可以有效引导生产者的经济活动投入方向,使产业均衡发展;消费者补贴指的是用于直接增加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从而鼓励消费者增加需求,合理消费。因而,财政补贴有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三)政府投融资促进资金融通,政府采购调整社会需求

政府投融资活动是政府购买性支出的主要内容。政府可以通过投融资活动来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化,为相应的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和财政贴息等。企业有了充足的资金,可以大力发展产业,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中发挥重要作用。而政府采购也是政府购买性支出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政府采购资金投入量大,在一定程度上主导社会需求的方向,并且对生产者的经济行为产生一定的引导作用。所以,根据不同时期的社会需要,进行相应的政府采购,调整采购的结构和规模,有利于引导资金的流向,促进资金融通,增加特殊行业竞争力,进而帮助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

三、有助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财税措施

1.实施税收优惠、减免或减让等财税政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工业化进程。

2.实施财政优惠和财政补贴政策,发展社会主义特色农业,保障农业的基础地位。

3.实施财税扶持政策,完善借贷制度,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4.加大教育、文化的财政投入力度,提高劳动者素质,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人才保障。

财政政策的作用篇8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北京100142)

内容提要:本次共搜集了34个(25个发达国家、9个发展中国家)国家和地区新能源、信息技术、新材料等9个行业共93个产业案例样本及相关的财政支出、税收、公共债务和公共资源等8个政策信息,运用描述性统计与分析统计方法,总结财税政策的特征与规律,得出三个重要结论:一是财政支出、税收等财税政策工具都具有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效果,支持力度越大,绩效越好。二是财政支出政策最有效,短期内财政支出的直接作用方式更有效,中长期内财政支出的间接作用方式更有效。三是税收政策在短期内的作用不明显,在市场发育较成熟的条件下更能发挥作用。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财税政策的基本经验概括为“三个注重”:一是注重多种财税政策工具的配套使用;二是注重与其它公共政策的协调配合:三是注重选择合适的财税政策工具。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财税政策国际经验借鉴

中图分类号:F81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544(2015)06-0085-06

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主要发达国家纷纷致力于经济复苏,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将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重点。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财税政策充当了重要角色。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前新一轮国际经济竞争,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战略制高点。面对新一轮国际竞争,2009年党中央国务院明确地提出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战略。当前,我国各部门、各地区正在积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充分发挥财税政策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对目前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实践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研究世界各国财税政策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成果还不是很多,主要有代表性有张少春(2010)、郑胜利(2010)、王宏、骆旭华(2010)、曹文平、周留彬(2012)等。这些研究成果为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财税政策经验借鉴。但是,这些研究成果基本上是对个别几个国家进行研究,对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国家和地区进行系统的研究还不多。本文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归纳总结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财税政策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从中找出一般的特征与规律,为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政策参考。

一、主要国家和地区财税政策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样本描述

(一)财税政策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充当重要角色

市场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缺陷,主要表现为市场本身不存在或协调失灵,具体表现为:一是在市场需求方面,面临市场需求不足或不存在、不确定等问题;二是在产品供应商方面,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投入、技术及生产能力不稳定、原辅料及相关产业不配套、与传统产业竞争等问题;三是在中间制造商方面,面临缺乏最终需求引导的投入、要素成本过高、缺乏风险分配市场、路径锁定等问题;四是在科研要素市场方面,面临基础研究投入不足等问题;五是在人力资本方面,面临“干中学”环境不具备、大学缺乏相应的专业或生源不足等问题;六是在金融保险服务方面,面临缺乏风险投资支持等问题;七是在行业协同与成熟度方面,面临与产品相关联配套的产品不存在、因缺乏足够的规模而导致成本无法分摊等问题;八是在公共政策与服务方面,面临缺乏相应公共政策、政策不配套等问题。

正因为市场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存在明显的缺陷,需要财税政策纠正市场缺陷。当前,主要国家和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财税政策充当重要的角色。即使是一惯遵循自由市场的国家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财税政策都充当了决定性角色。日本、芬兰等国家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政府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日本政府利用财税政策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印度财税政策推动医药产业崛起、芬兰成功实现从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等,都体现了政府财税政策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重要作用。

(二)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关的财税政策变量与产业绩效变量描述

战略性新兴产业链由消费群(包括整个产业链的最终消费者)、最终生产和服务厂商、中间品及要素市场、关联服务业四类主体组成。政府以各种政策工具和资源的配置来影响产业选择,因此,需要收集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链所涉及到的可能关联经济利益主体相关的财税政策等。我们主要收集的变量包括:产业差别政策、政府承诺与保障、财政支出、政支出的持续性、税收政策、政府债务政策、公共资源政策、与其他公共部门的配合、产业发展绩效评价。各变量的分类及特征见表1所示。

(三)样本案例、资料来源及其研究方法

1.样本案例与资料来源

本研究以34个国家和地区(9个发展中国家、25个发达国家)9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案例(涉及到新能源、信息技术、新材料等9个行业)为样本,总结分析当前各国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特征与规律。9个国家发展中国家分别是阿根廷、巴西、俄罗斯、哥伦比亚、泰国、土耳其、印度、智利、中国台湾地区;25个发达国家分别是奥地利、澳大利亚、冰岛、丹麦、德国、法国、芬兰、韩国,荷兰、加拿大、卢森堡、美国、挪威、葡萄牙、日本、瑞典、瑞士、西班牙、希腊、新加坡、新西兰、匈牙利、以色列、意大利、英国。资料主要来源:(1)门户网站;(2)政府门户网站;(3)专业性研究网站;(4)图书馆数据库;(5)专业研究杂志与内部资料。

2.研究方法与模型

本文研究主要是采用描述性统计和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在比较各种财税政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效力大小时,构建多对数回归分析模型。以财政支出政策、税收政策、债务政策和公共资源政策作为因变量,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绩效为自变量,进行多对数回归分析。

二、主要国家和地区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的一般特征

根据收集的案例信息,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总结出世界各国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的一般特征:

(一)大多数国家普遍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施产业差别、系统的财政支出、税收优惠、政府担保借款、公共资源优惠等政策

表2统计结果显示,87.10/0以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都受到产业公开差别性待遇,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比例为67.7%,政府利用自己的信誉为产业进行直接或间接债务融资的比例为49.5%,实施公共资源优惠的政策比例达到近48.4%,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系统的财政支出政策的比例高达89.2%。

(二)短期内财政支出作用方式以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并重,中长期内财政支出作用方式以间接作用为主

表3显示,在短期内,财政支出的直接作用方式与间接作用方式在案例中各占74.2%,这说明财政支出的直接作用方式与间接作用方式并重。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初期,可能因新兴产业产品市场不存在或需求不足,需要政府采购。在中期内,财政支出以间接作用方式在案例中占66.7%,财政支出以直接作用方式在案例中占25.80/0。在长期内,财政支出以间接作用方式在案例中占80.6%,财政支出

(一)财税政策工具都具有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作用,支持力度越大,绩效越好

产业差别政策、政府承诺与保障政策、财政支出政策、税收政策、政府债务政策、公共资源政策、部门配合政策等各项政策,不管是何种支持强度、何种类型的政策,都能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即使是财政支出象征性的支持、公共资源一般性的支持、财政政策独立地使用等政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各项财税政策工具支持的力度越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绩效越好。从产业差别政策发挥的政策效力来看,存在公开性差别政策比产业政策的其他类型的产业绩效好,存在公开性差别政策的成功案例占总案例比例的69.9%。从政府承诺与保障政策来看,政府完全承诺与保障政策比该政策的其他类型的产业绩效好,政府完全承诺与保障政策的成功案例占总案例比例的66.7%。从财政支出政策发挥的政策效力来看,系统性的财政支出政策比零星的项目支持政策、象征性的支持政策的产业绩效好,系统性的财政支出政策的成功案例占总案例比例的74.2%。从税收优惠政策发挥的政策效力来看,系统性的税收优惠政策比一般性的税收优惠政策的产业绩效好,系统性的税收优惠政策的成功案例占总案例比例的58.1%。从政府债务政策发挥的政策效力来看,政府担保政策比有政策但不担保的债务政策的产业绩效好,政府担保政策的成功案例占总案例比例的41.9%。从公共资源政策发挥的政策效力来看,有力的公共资源优惠政策比一般性公共资源优惠政策的产业绩效好,有力的公共资源优惠政策的成功案例占总案例比例的38.7%。从政府各部门配合的政策效力来看,多部门配合的成功案例高于无配合或单一部门配合的案例,多部门的联合效应对新兴产业发展有显著绩效。

(二)财政支出政策最有效果,短期内财政支出的直接作用方式更有效,中长期内财政支出间接作用方式更有效

以财政支出政策、税收政策、债务政策和公共资源政策作为因变量,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绩效为自变量,进行多对数回归分析。其结果如表7所示。

从财政支出政策、税收优惠政策、政府债务政策、公共资源政策发挥的政策效力来看,财政支出政策最有效。从表7中可以看出,财政支出政策、公共资源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等显示出了统计显著性。其中,系统性的财政支出政策的政策效力最为明显。系统性的财政支出政策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成功概率提高了近42倍,而零星的财政支出政策虽然有效力,但所产生的产业绩效(成功概率)仅增加24.5%。

如表6所显示,财政支出短期直接作用方式的成功案例占总案例比例的61.3%,财政支出短期间接作用方式的成功案例占总案例比例的37.6%,这说明短期内财政支出的直接作用方式比间接作用方式更有效。

相比较而言,财政支出中长期间接作用方式比直接作用方式更有效。财政支出中期直接作用方式的成功案例占总案例比例的19.4%,财政支出中期间接作用方式的成功案例占总案例比例的52.70/0;财政支出长期直接作用方式的成功案例占总案例比例的29%,财政支出中期间接作用方式的成功案例占总案例比例的64.5%。

(三)税收政策短期内的作用不明显,市场发育成熟条件下更能发挥作用

由表7统计分析显示,与财政支出政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效力相比,税收优惠政策的作用不存在显著性,税收政策短期内的作用不明显。税收政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在短期内的作用不明显的原因,目前还不太清楚,需要进一步研究。但可以做出以下推测: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战略性与前瞻性,往往很难被消费者所认知、认同、偏好,与现行的消费模式不相适应,因而,消费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品需求不足或没有需求。培育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消费群需要足够长的时间。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品没有消费需求或消费需求不足、消费群成长滞后的情况下,单纯依靠税收优惠政策并不能解决产品消费需求问题,只能依靠财政支出、政府采购来启动并维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市场的存在。政府采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从根本上说是解决需求问题。因此,税收优惠政策可能在短期内无法发挥作用或不存在短期绩效。等到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有市场需求了,产业能自我循环发展了,税收优惠政策再作用于需求、成本等,降低企业成本、刺激消费,更能发挥作用。

四、基本结论与经验借鉴

财政政策的作用篇9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的基点,是指能使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共同发挥对经济调节作用的最佳结合点。这个因素既可能是货币政策实施的结果,同时又可能是财政政策实施的结果,即二者协调配合的最佳结合点。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最佳结合点应当一头连着财政收支的管理结构,另一头关系到货币供应量的适度调控,有互补互利的作用。因为财政收支状况的变动是财政政策的直接结果,而货币供应量则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结合点提醒我们,两大政策的协调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各自以自己的调控内容与对方保持某种程度的协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政策效应的相互呼应。另一种则是两大政策的直接联系,也就是所谓政策操作点的结合。经济转轨时期的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处在变革之中,其结合点也会因此而变动。因此,在转型过程中,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有两大基点:一是国债;二是财政投融资体制改革。

从不同的侧面分析,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有不同的方式,目的在于协调配合运用两个政策工具,形成合力,共同解决宏观经济运行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的方式与内容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如果从配合的形式上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和财政政策工具协调配合主要表现为财政投资项目中的银行配套贷款。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还要求国债发行与中央银行公开市场的反向操作结合。也就是说,在财政大量发行国债时,中央银行应同时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国债以维护国债价格,防止利率水平上升。

第二,政策时效的协调配合。在西方经济理论中,通常把政策时滞分两类三种,即认识时滞、行动时滞和外部时滞三种,其中前两种时滞又称为内部时滞。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也是两种长短不同的政策时效的搭配。货币政策则以微调为主,在启动经济增长方面明显滞后,但在抑制经济过热、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具有长期成效。财政政策以政策操作力度为特征,有迅速启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但容易引起过渡赤字、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因而,财政政策发挥的是经济增长引擎作用,只能作短期调整,不能长期大量使用。

第三,政策功能的协调配合。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功能的协调配合还体现在:“适当的或积极的货币政策”,应以不违背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为前提,这样可以减少扩张性财政政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政策性贷款风险。财政政策的投资范围不应与货币政策的投资范围完全重合。基础性和公益性投资项目还是应该以财政政策投资为主,而竞争性投资项目只能是货币政策的投资范围,否则就会形成盲目投资,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第四,调控主体、层次、方式的协调配合。由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调控主体上的差异,决定了两大政策在调控层次上亦有不同,由于货币政策权力的高度集中,货币政策往往只包括两个层次,即宏观层面和中观层面。[2,3]宏观层面是指货币政策通过对货币供应量、利率等因素的影响,直接调控社会总供求、就业、国民收入等宏观经济变量,中观层指信贷政策,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发展需要,调整信贷资金存量和增量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而财政政策由于政府的多层次性及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形成了多层次的调节体系,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宏观层是国家通过预算、税率等影响宏观经济总量,影响社会总供求关系。中观层则主要是通过财政的投资性支出、转移性支出等,调整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解决公平、协调发展等重大问题。微观层则是指通过财政补贴、转移性支付中形成个人收入部分对居民和企业的影响。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还可以从宏观调控目标、结构调整和需求调节方面的协调配合三方面进行分析。

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的实践分析

政府在对宏观经济调节过程中,要使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达到预期的效果,首先要根据宏观经济调节目标、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和经济管理体制的特征来选择某种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方式。政策配合是否恰当,将直接影响到宏观调节效果。

(一)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运行的基本轨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79~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7.5%,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综合实力大大提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断增强,政府对宏观经济的管理由直接控制向间接控制逐步过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逐渐成为政府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组合的方式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初略统计,改革开放23年间,实行“双松”政策组合的达13年,实行“双紧”政策组合9年,实行“松紧”组合只有1年,具体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改革初期(1979~1984年)。这一阶段,总体上说执行的是“双松”的政策搭配,即“松”的货币政策与“松”的财政政策的搭配。在“双松”政策模式中,银行系统通过降低存款准备率,降低利率,扩大贷款规模,增加货币供给。财政系统通过减少税收,增加财政支出,扩大社会总需求[4,5];社会总需求因而能在短期内迅速扩张起来,对经济的发展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在改革初期,特别是1984年以前,在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能力和生产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条件下,利用这种政策配合,能够推动闲置资源的运转,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但是1984年以后,由于经济中不存在足够的闲置资源,“双松”政策注入大量的货币则会堵塞流通渠道,导致通货膨胀,对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

第二阶段(1985~1997年)。1985年后,一方面中央银行体制的建立,确立了货币政策作为一项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开始具有了特定的内涵和应有的作用,银行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开始得到确立。另一方面过渡投资、经济过热的症状越来越明显。在这一阶段中执行的是“双紧”的政策搭配,即“紧”的货币政策与“紧”的财政政策的搭配。在“双紧”政策模式中,银行系统通过收回贷款,压缩新贷款,减少货币供给量,从而使社会总需求在短时间内迅速收缩;财政系统通过增加税收,削减财政开支,增加财政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减少市场货币流通量,压缩社会总需求。

第三阶段(1998~2002年)。这一时期中国经济运行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告别了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的短缺经济,出现了物质产品的相对过剩,出现了明显的通货紧缩,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由过去以治理通货膨胀为主转变为治理通货紧缩。在政策取向上,由实施长达5年之久的“双紧”过渡到“双松”,即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防范金融风险,财政政策在支持发展、化解风险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转型时期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组合作用的基本估价

“转型”是近几年我国经济金融改革与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任何政策措施都不能离开这条主线,并在服务服从于这条主线的前提下,实现自身的发展和完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地位作用的发挥亦离不开这个基本前提。

第一,公共财政理论及政策框架的确立,标志着政策本位的彻底回归,是转型时期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组合的显著特征。从改革初期的大财政、小银行,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中前期的“大银行、小财政”,到90年代末期财政政策在治理通货紧缩过程中主体地位的确立,财政政策本身从行为而言经历了一个“强——弱——强”的过程,从职能上讲也经历了一个由金融财政到吃饭财政、由建设财政到公共财政的转轨和演化过程,公共财政理论及政策框架的初步确立及分步实施,标志着我国财政体系及建设开始与国际惯例全面接轨,是财政政策本位的彻底回归,是市场经济建设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第二,政策搭配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必须与当时的经济运行机制和宏观调控的重点紧密联系起来,相机抉择,协调推进,才能收到最好的政策效果。近二十年来,我们在宏观调控建设方面虽然有很大的成就,但仔细总结检验,宏观调控的政策绩效与预期政策目标相差较大。时至今日,尚未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宏观调控理论与政策规范,“相机抉择”变成了“随意选择”,宏观调控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中后期政策目标不明确,基本处于“一松就乱,一紧就死,紧紧松松,松紧交替”的怪圈之中,滞延了经济发展的步伐和经济体制转轨的步伐。甚至在90年代末期把“实行双紧”的政策搭配作为我国既定的一项中长期宏观经济选择写入了我国的许多重要文件之中,在一定程度上证明我们的决策部门以及理论界对宏观调控认知的肤浅,自主运用能力与水平较差。政策搭配缺乏权威部门,往往政出多门,形成政策效应的相互抵销,在1998年就呈现出了财政政策扩张效应被税收的制度收缩效应抵销,积极的货币政策效应被整顿金融秩序、治理三乱的制度收缩效应所抵销等局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理论及政策搭配框架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第三,财政政策的扩张效应呈现递减态势,在宏观调控中的主体地位有所下降。众所周知,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是收入政策和支出政策,财政政策的目标是通过其收支的规模和结构来实现的。因此,政府有能力改变财政收支的规模和结构,是有效实现财政宏观调控的前提和重要保证。近几年来,我们加大了财政体制改革的力度,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收到了明显的政策效果。但是,扩张的财政政策已经持续了将近5个年头,通货紧缩的势头开始得到遏制,实施扩张财政政策的经济运行背景有了较明显的变化。按照经济学的一般公理,继续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需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政策的扩张力度,刺激效应要呈下降趋势。如何保持财政政策的扩张效应是宏观调控体系建设、政策搭配与选择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第四,信贷集中与“惜贷”并存,扩张的货币政策缺乏必要的传导机制,淡化了稳健货币政策的政策效果。当前,一方面,金融机构存在大量闲置的供给型资金与经济发展急需的巨额资金需求并存,有效的金融资源得不到合理运用。截止到2002年末,预计全国金融机构存大于贷将超过4.5万亿元,比通货紧缩初期的1997年末,新增4万多亿元,其中近几年新增近2万亿元,银行资金运用率降低,造成大量资金浪费和效益滑坡,金融运行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国民经济各产业主体又急需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财政可支配资金无力担此重任,“造血”与“输血”严重脱节。如何将充足的金融资源总量优化、结构配置到各产业部门,为经济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是货币政策需要解决的现实课题。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教训启示下,从1997年开始,中国金融体系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取得显著成效,其核心是改革了银行内部法人制度和授权授信制度,银行评估项目、管理资金更为严格、谨慎和科学,同时也削弱了整体金融供给资金的能力(部分分支机构无贷款审批权限)。这种日趋理性的经济金融环境降低了选择性货币政策的运行效率,形成了信贷资源向优势地区(沿海地区)、优势行业(电力、电信、烟草等)、优势企业(上市公司、大型企业集团)集中,且呈不断强化的态势。内陆地区、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形成了银行体系内部资金闲置与营销“惜贷”的结论。对此有人从货币渠道传导机制上寻求破解上述课题的答案。从疏通传导机制出发增大积极货币政策的政策效果,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也会收到一定成效,但并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特别是当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基本确立以后,货币政策作用的制度基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运行传导机制和载体,形成与市场金融运行相适应的风险利益配置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商业银行主体在传导货币政策缺乏主动性、创造性的体制诱回,是克服信贷传递渠道不畅的根本出路。

财政政策的作用篇10

关键词:财政政策;积极财政政策;政策风险;决策风险;执行风险

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和特大洪涝灾害的影响,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1993年以来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趋势不但没有改变,反而进一步加剧。中央政府针对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持续数年下降的严酷现实,为抑制这一趋势,并相应带动经济增长速度的回升,及时改变了1998年年初所制定的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财政政策实施近3年来,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确实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积极财政政策风险问题也逐步凸现出来,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如何在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的同时,有效地防范积极财政政策的风险,既是政府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也是财政专家、学者们正在积极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但从目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来看,主要集中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所可能发生的国债风险方面,很少关注积极财政政策本身所可能发生的风险,这种研究是片面的,本文将集中研究积极财政政策本身的风险问题,对积极财政政策风险的含义、表现、成因及风险的防范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一、积极财政政策风险实证分析

积极财政政策风险是指积极财政政策的预期目标不能实现或失败的可能性。其风险的表现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政策决策风险,二是政策执行风险。这说明积极财政政策风险不是局限于某一个环节,而是贯穿于政策的全过程。一般而言,导致积极财政政策风险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积极财政政策目标确定方面的偏差。确定的政策目标严重脱离实际,或财政政策目标与国民经济发展目标脱节,或财政政策目标本身的模糊性,都会带来相应的政策风险。(2)在财政政策决策和执行的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充分、信息不对称和未来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3)财政政策决策者和执行者的水平和能力也影响积极财政政策风险程度。(4)财政政策工具选择上的失当,且政策工具之间缺乏有机配合。(5)财政政策严重滞后,没有随经济运行状况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调整。(6)财政政策作用的力度过大或过小。(7)在财政政策执行过程中,由于特定利益集团的阻挠或政策执行者对政策理解上的偏差。

以上只是从纯理论的角度对积极财政政策风险的含义、表现及成因进行了抽象分析,对中国积极财政政策风险的分析不能停留于此,而必须密切联系中国积极财政政策实践来具体进行分析。1998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财政部关于增发国债用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今年中央财政预算调整方案(草案)的议案》,决定由财政部向国有商业银行增发1000亿元国债,专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决不搞一般性工业项目。根据这一原则,当年安排的国债资金项目主要包括:农田水利和生态环境建设;铁路、公路、电信和一些重要机场建设;城市环保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设500亿斤仓容的国家储备粮库;农村电网改造和建设工程、城市电网改造;增加公检法及司法设施建设投资;向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补充其资本金;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和进口设备税收政策。1999年,中央政府为进一步扩大内需和鼓励出口,决定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政策措施的运用方面,既向银行增发国债用以扩大投资,又增加居民收入以促进消费;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又支持企业技术改造。2000年,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发行1000亿元长期国债,重点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技术改造,并向中西部地区倾斜,60%以上的国债投资用于中西部地区;二是继续贯彻落实1999年出台的调整收入分配的各项政策措施,保障城镇居民的收入稳定增长;三是进一步应用税收等手段,鼓励投资、促进消费、增加出口。根据中央的精神,在2001年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主要的政策措施包括继续追加现有国债资金项目的投资,加大西部地区开发力度,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

从近3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来看,通过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1998年拉动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1999年拉动经济增长2个百分点,2000年拉动经济增长1.7个百分点(中国官方估算)。2000年GDp增长速度8%,增幅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这表明2000年我国国民经济已出现了走向良性循环的重要转机。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尽管2000年国民经济出现了明显的回升,但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我国的经济竞争力还比较弱;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民间资本投资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消费需求增长的潜力还没有充分挖掘出来;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还没有根本转变,企业经济效率没有明显的提高,不少企业经营十分困难,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农业发展基础不牢,农民收入增长十分缓慢,农民负担过重问题仍没有很好解决;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信息化程度较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缺乏坚实的基础。

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政策的作用效果同我们的预期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反差,这说明积极财政政策在其决策及实施过程中客观上仍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导致政策风险的原因主要有:首先,就积极财政政策的目标而言,集中在拉动经济的年度增长上,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关注不够。其次,在分析经济增长速度连年下滑的原因时,认为是内需不足造成的,因而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着力点只是放在扩大内需上,而对社会供给方面存在的问题缺乏充分的认识和应有的重视。再次,在政策工具的选择方面,主要是通过增发国债、扩大财政支出规模来扩大内需,带动经济增长,其他政策工具很少使用,不同的财政政策工具之间缺乏有机配合。第四,在2000年经济增长速度已经开始回升的情况下,我国财政政策的重点仍然放在扩大需求上,而没有适时地进行战略上的转移,财政政策显得严重滞后。第五,在处理财政政策作用和市场机制作用的关系方面,片面强调前者的作用,而忽视后者的作用,没有摆正财政政策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致使财政政策的力度偏大,财政风险尤其是国债风险进一步加大。第六,积极财政政策没有体现其应有的公平性,而是过于向国有经济倾斜,对其他所有制经济存在明显的歧视,尤其是在财政投入方面。这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不利于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第七,由于层层截留、挪用,据估计,约有20%的国债资金不能到位,致使通过国债投资项目拉动经济增长大打折扣。

二、防范积极财政政策风险的基本对策

1.在积极财政政策目标的确定上,必须从片面追求年度经济增长转移到确保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上来。作为我国的最高决策层,在制定财政政策目标时,不能仅仅局限于确保年度或任期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而应将重心放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只有这样,我国的国民经济才能真正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才有保证。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既包括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也包括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地区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城乡经济结构的合理化、生态环境的好转等。

2.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心应该从拉动需求转移到改善供给上来。在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初期,针对需求严重不足的严酷现实,财政政策作用的侧重点放在拉动需求方面,这样做简单、容易操作,而且见效快,因而是无可厚非的。到了2000年,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开始回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投资品及消费品价格开始止跌回升,这说明我国的需求管理政策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尽管有效需求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已经转移到有效供给上来了。经过3年积极扩张的财政政策的实施,我国的财政赤字率、偿债率、债务依存度都已接近或超过警戒线,虽然负债率还较低,但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国民经济对国债的承受能力相对低下,因而以西方发达国家及欧盟成员国所确定的警戒线标准来说明我国的国债发行还有较大的空间,这是不正确的。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我国的国债负担率应控制在20%以内为宜,最多不得超过30%,否则有发生财政危机的危险。由此可见,以扩大国债规模和财政支出规模为主要内容的旨在拉动需求增长的财政政策已没有多大的回旋余地。单一的需求管理政策只能解决短期的经济增长问题,不可能解决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要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心应放到改善供给、增加有效供给上来。要通过财政政策的作用,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并使产业结构、地区经济结构和城乡经济结构逐步合理化,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保护能够有机协调起来。

3.在积极财政政策目标及政策的重心发生转移的情况下,对财政政策工具的运用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首先,在国债方面,虽然维持一定数量的国债发行是必要的,但国债发行规模要加以严格控制,国债增长速度应低于GDp的增长速度,从而使国债风险程度能得到有效控制和降低。国债资金的运用应仅限于具有经济效益的领域,并重点投向基础产业及基础设施,以及企业技术改造和信息产业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国债资金向这些领域的投入不是包办或垄断,而是重在发挥其对民间资本的引导作用。国债资金应退出纳消费性领域,有关社会保障事务应通过税收等无偿性收入来解决。在国债资金投资结构上,要逐步加大新兴产业及企业技术改造方面的投入,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升级,充分发挥国债投资的“扩散效应”和“乘数效应”,拉动民间投资的快速增长。要加大对国债投资过程的监督管理,确保国债资金的到位,提高其使用效益。在利用国债投资加大西部地区开发力度的过程中,投资的重点应放在西部地区的基础工业及基础设施方面,优化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并使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互补性得到进一步加强。其次,要充分发挥财政贴息的杠杆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依靠财政投资支持国家重点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和对社会投资实施调控,这是必不可少的。但在财政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日趋下降、国债风险加大的情况下,面对中长期优化产业结构方面巨大的投资资金需要,财政的直接投资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当前一种切实有效的方式是通过财政贴息支持政策性融资,变直接投入为间接拉动与引导。目前要扩大财政贴息的资金规模,使之成为加强供给管理的有效工具。再次,要通过税制改革,优化税制结构,刺激民间投资。要废除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变生产型增值税为消费型增值税,并相应调低其基本税率,取消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区分;统一企业所得税,给内外资企业以公平的税收待遇。取消地区性税收优惠待遇,实行以产业为导向的税收优惠待遇。第四,要切实解决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和乱集资问题,充分发挥人大、政协、人民群众及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规范和约束政府本身的行为,切实减轻企业及个人的负担,调动其投资积极性。如在政府收费方面,有关政府收费的立项、收费标准的确定等都必须通过全国人大或省级人大的审批,收费标准的调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省级人大常委会举行听证会。各级政府只是收费的执行者和管理者,无权进行收费的立项、收费标准的确定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