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大学生法治思维培养途径十篇大学生法治思维培养途径十篇

大学生法治思维培养途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9:25

大学生法治思维培养途径篇1

关键词:法律知识;法律观念;法律信仰

所谓法治思维方式,“是指人们按照法治的理念、原则和标准判断、分析和处理问题的理性思维方式”。法治思维方式是一种强调逻辑性的思维方式,与人治思维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法治思维强调法律是“依法治国”的手段和工具,同时也是“依法治国”的最高标准,树立法律至上的权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否能够顺利推进,在一定程度上要看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能否深入人心。在高校思政课堂中,法制宣传教育不仅包含宣传和普及法律知识,还包含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思维方式。大学生要准确了解和把握法治思维方式的概念和特点,并且要准确理解法治建设的基本关系,逐步培养法治思维方式,形成运用法治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

1.法律知识的缺失

法治思维方式培养的基础是法律知识。掌握扎实的法律知识,是思政课四门课程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重要任务,但现实中大多大学生对课堂教学中法律案例的兴趣颇大,对案例中所涉及的法的基础理论知识却提不起兴趣,他们对宪法、刑法、民法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知之甚少!体现法律思维方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维权意识与维权方式,而法律知识的缺失,造成了大学生维权意识淡薄,更不要提能够正确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导致误用甚至滥用法律或者任由别人侵害自己的合法权利!比如,在讲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时候,列举了这样一个案例:甲在某高档商场买了一块某大牌手表,价值7万元人民币。在佩戴过程中,该手表屡次出现走时不精确的现象,事后证明该表为假冒伪劣产品。那么,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甲可以获得多少钱的赔偿呢?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而课堂中,学生的回答却不尽如人意,答案正确者寥寥无几。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部分大学生法律基础知识匮乏,法律素质、法律意识亟待提高。

2.法律观念的薄弱

法律观念是法治思维方式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法治思维方式是否养成的重要标准,它与法律知识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目前大学生法律知识缺失,容易导致法律观念的含混不清,甚至有一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实现抱有质疑的态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片面认识法律与权力的关系。有少数大学生认为,在当下的中国“人治大于法治”“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社会的富人阶层可以利用手中的金钱操纵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不受法律的约束。其次,违法与犯罪的概念混同。有些大学生认为,违法等同于犯罪,犯罪等同于违法。这样的认知结果就导致不能够正确地认识两者的区别。再次,不重视法律的作用,将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混为一谈。有少数大学生认为,法律在经济建设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大,可有可无。有部分大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法律调整的范围就是社会主义道德调整的范围,凡是违背社会主义道德的行为,就是违法犯罪的行为等等。

3.对法律忠诚的信仰尚未确立

所谓法律信仰,是指社会公众对法律秩序所内含的伦理价值的信仰,即社会公众对法律忠诚的信仰。大学生的法律信仰是大学生对法及法律的最高期望,是对公平、正义、平等、自由等法律价值的追求及其实现,从而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信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奋斗目标,大学生在社会中必须树立法律信仰。因为“一个社会公众对法律的信仰生成相当重要,它是一个国家法制化的关键性要素。正因为如此,伯尔曼的至理名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才会广为流传,成为所有崇尚法治的人们确信的一条真理性原则”。然而,部分大学生并未形成一定意义上的法律信仰。如前所述,有少数大学生认为,在当今的中国,权大于法,他们普遍相信“找关系、托熟人才能办事”的潜规则,担心花费大量金钱、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也未必能讨得司法的公正”,因而不相信法律的严肃性;认为“执法队伍的人员素质偏低”,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执法存在着“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二、大学生法治思维方式培养的途径

1.强化思政课课堂教学环节

掌握法律知识的程度是衡量大学生法律素质高低的重要尺标,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来源之一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对于非法学专业大学生这个庞大群体来说,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时效性,对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要加强宪法相关知识的教育。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明确指出: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万法之法,法上之法,是一切组织和公民活动的基本准则,是实现依法治国的根本法律保障。培养大学生法治思维方式,首先就应当加强宪法相关法律知识的教育,以达到让大学生自觉维护宪法尊严和保证宪法实施。通过宪法知识的讲授,让大学生了解我国宪法所遵循的指导思想、基本精神和各项重要的规定,深刻理解宪法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树立宪法至上和法律神圣不可侵犯、法大于权、法大于情的意识,让大学生在学习宪法知识的基础上,在日常的行为习惯中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法律的实施,使大学生在宪法的指导下,从社会主义立场和社会主义的法治观上正确理解、把握社会主义法律的精神。

第二,课堂教学的内容要紧密结合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应该针对当前大学生关注的法律热点、难点进行剖析,激发大学生对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同时,结合大学生的所想所思,分析他们所关心的法律问题,引起他们的共鸣并提高他们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

最后,要根据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做有针对性的讲解。应当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法制建设的实际,用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去指导他们,提高他们分析法律问题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只有不断更新法律知识的教学内容,才能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充满活力。

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得以全面展现

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不断地变化教学方法,使大学生对法律知识做到真正的入脑入心。但是,现在的教学方法仍然是以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方式为主。思政课教师要利用启发式教学法、法律案例解析法、情景教学设计等方法来提高法律知识教学的时效性。比如,可以邀请一些法律专业人士进入高校课堂或者开设“阳光讲坛”,为大学生做专题报告,利用这些专业人士的工作经验,加强大学生对法治思维方式的全面了解,有助于大学生学会用法治思维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还可以带领大学生参加公开审理案件的庭审,或者进入律师事务所进行实地考察与调研,让学生对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有直观的认识,更好地了解法治思维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法制教育在教育手段上还可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教学。把现代化的传媒与传统的教育手段有机地结合于课堂教学之中,从而改变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根教鞭”的单一教育方式,以增强法律意识教育的形象性、生动性与时效性,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梁玉霞.司法相关职务责任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63.

[2]陈建新,哀贵礼.中国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透视.社会科学论坛,2002(4):88.

[3]李齐全.论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3(1):80.

大学生法治思维培养途径篇2

关键词:新课改;政治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3-0068-02

当代的中学生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整天接触的是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和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他们希望通过政治课学习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政治课的课堂教学改革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研究学生的需求,把提高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与学生的需要结合起来。这样,政治课教学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一、创设激发兴趣、启发思维的问题情境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

如果说,教学设计中确定目标和内容这一环节回答的是“教什么和学什么”的话,那么,选择合理例题的教学方法这一环节解决的就是“怎样教和怎样学”的问题。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最能体现创新教育的一个途径就是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即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条件、机遇和氛围。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激发兴趣和启发思维,强调的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兴趣是构成学习心理动力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思维是能力的核心,启发思维是政治教学中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进而提高学生素质关键的一步。因此在政治课中创设问题情境,能使学生认知的动力系统和智力系统处于兴奋状态,使学生的认识活动和意向活动全身心参与投入,在创设新环境中能产生碰撞,开拓思路,这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政治课教学中,创设情境主要通过设疑。设疑能使学生从原有认知结构中产生矛盾,激发思维的欲望,这不仅能使学生在兴趣和成功的喜悦中较好地掌握新知识,还能从中发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一是要向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创新机遇;二是要根据所授的课题安排刺激思考的情境,提出引起思考的问题,适当暴露、产生、激化学生认知结构上的矛盾,使整个课堂充满积极创新的气氛,从而激发学生向上进取的精神和创造力。

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是重视学法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认识活动的主体,只有学生积极地、能动地参与,凝聚于知识中的智力因素才能转化为个体的创新能力。从学法指导入手,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强调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这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法指导的设计是有层次的,以自学方法为例,第一层次是预习,给预习提纲,指导学生学会逐字逐句的阅读,理解其中的关键词语,然后是逐段逐节的阅读,理解并归纳其中的重点内容,目的是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第二层次是指导学生学会整理笔记、比较、归纳知识,形成知识体系;根据所要学的知识,结合社会实际提出问题,以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第三层次应该让学生学会独立获取信息,并且将新信息与原有知识结构结合,主动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或问题解决的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地获取知识是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质的飞跃。

三、在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与一般能力培养紧密相连

创新能力是在一定目的和条件下,个体可能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它与一般能力中具体能力是紧密相连的。因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就要与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相结合。

1.发现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是从外界众多的信息源中,发现自己所需要的有价值的问题的能力。政治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内容非常丰富,在外部世界中,存在着大量复杂的信息,其中有些是常规性问题,有些是创造性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去鉴别、选择有关问题。但由于以往的知识经验、习惯、情感以及流行的观念与见解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认识与活动,人们通常获取的问题往往只限于自己已有的知识范围之内,重视常规性问题,忽视了对创造性问题的探索。能否发现与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有关的信息,完全取决于敏锐的洞察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和方法,从而发现问题。

2.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辩证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引导学生运用矛盾分析方法,从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坚持逻辑与历史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政治课教学内容中直接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为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总的来看要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首先使学生了解丰富而生动的辩证法事实,通过分析、归纳,使学生了解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的道理。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要注意纠正学生从单一侧面绝对看问题的思维倾向。例如,在讲改革开放巨大成就时,简单的说教效果往往不好,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然后进行课堂讨论,讨论中,学生对改革开放中的成绩和问题会产生不同看法。教师针对学生的分歧意见引导学生从自己家乡的变化,有的从报刊的数据事实,反复论证观点,经过一系列的分析综合的思维活动,学生对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形成了比较统一的认识,其辩证思维能力也获得很大提高。

大学生法治思维培养途径篇3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渗透;重要意义;有效途径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忽视社会责任感,凡事以自身的利益为中心,尤其是一些年轻人,社会责任感薄弱,这也造成了社会上的一些不文明现象。高中是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时期,教师一定要牢牢把握这一时期,通过应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一、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开展社会责任感教育的重要性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开展社会责任感教育,对于促进思想政治课程的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是一个人在社会立足的根本,且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也应该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使命的重要时期,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使学生在未来成长为对祖国和社会的建设有用的人才。

现在社会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就是公民社会责任感薄弱的问题,尤其是年轻人。这主要是因为在社会各方面飞速发展的情况下,人们忽视了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并且,这一代高中生大多为独生子女,思想观念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意识不到自身的社会责任,也造成了一些社会上的不文明现象。高中政治课程包括“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等内容,这其中有些内容与社会责任感息息相关,所以教师应该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责任感的教育。

二、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开展社会责任感教育的途径

1.由社会责任感问题引出课程内容

好的方法是走向成功的开端,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在高中政治课程教学中渗透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由社会责任感问题引出课程内容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且应用这种方式进行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可以在课前帮助学生了解课程内容,起到有效铺垫作用。同时,由社会责任感引出课程内容,可以有效地引发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思考,例如,在学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这部分内容时,就可以由社会责任感引出课程内容。在讲解这部分内容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当下存在的一些社会现象,如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忽视传统文化,重视外来文化,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针对这种现象,我们是不是有责任肩负起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然后让学生对这种社会现象进行思考,说一说自己对于传统文化应肩负的社会责任。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渗透社会责任感,进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在实践中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

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是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渗透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社会实践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现象,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例如,在学习“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来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的和谐稳定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为了在实践中渗透社会责任感,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题为“提高社会责任感,促进社会和谐”的社会实践题目,让学生结合身边的实例,说明提高社会责任感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促进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

3.定期开展社会责任感交流讲座

定期开展社会责任感交流讲座是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渗透社会责任感的另一种有效途径。例如,在学习过“和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谈一谈维护社会公德与社会责任感的联系。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社会责任感,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通过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在思想正式课堂中融入社会责任教育,从而帮助学生提高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大学生法治思维培养途径篇4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思想政治教学极为普遍表现为"机械教学"、"被动教学",师生之间的关系成了"教和被教"、"管和被管"、"灌和被灌"的关系。作为老师,总是希望把知识全部交给学生,只要求学生掌握老师所教给的、"有用的"、与考试密切联系的知识。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像奴隶一样被动接受一切知识,压抑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21世纪,知识经济将成为主导经济。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新的发现、发明、研究,其核心在于创新,而创新的基础在教育。因此,我们从事教育工作就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时代的要求。从宏观上来看,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可以说,创新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我们应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到关系国家和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它的内容有极大的包容性,涉及到众多学科的知识内容。其中政治课中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对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不可置否的作用。

2.当代青少年创造力现状堪忧,加强创造性思维培养迫在眉睫。有关权威机构对全国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进行了社会调查,其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能力培养现状堪忧。因此,全社会要从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和对国家前途负责的战略高度重视、支持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思想政治课教学更应紧跟时代步伐,改革传统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进行以创造性思维为内容的素质教育。

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途径和策略

在教学实践中,本人认为培养创造性思维应与培养学生创造个性相结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主要有以下途径:

1.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首先,教师必须酷爱自己所教的学科,并在教法上多下功夫,使自己的教学艺术达到引人入胜的境地,就能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课堂教学过程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把抽象的概念,深奥的原理拓展为生动活泼的奇闻趣事,运用漫画、图片、电化教学、多媒体等手段,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2.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入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政治课教学中,要改革传统的政治课教学方法,首先就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思维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敢于大胆的对传统教育提出挑战。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能力,以问题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纽带。

3.鼓励学生敢于突破陈规,培养思维的独创性。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突破陈规,摆脱原来的知识范围和思维定势的禁锢,善于把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信息重新组合,产生具有进步意义的新设想、新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敢于质疑,鼓励学生敢于向权威提出问题,提出独特的见解,鼓励他们标新立异,达到培养思维独创性之目的。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启发学生把社会热点、思想上的疑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结合起来进行思考,从而发现新的问题。例如:既然生活消费在社会性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那么我们学生的"高消费"不也对生产具有促进作用吗?……尽管学生的问题有片面性甚至偏激,但学生观察和思考问题是深刻的,提出的问题也有一定的深度。为此教师必须在课堂提问时讲究提问的质量,提问的启发性,少问"是什么",多问"为什么"、"怎么样",从而给学生示范性影响,通过一段时间的认真训练,学生就会慢慢地问起来,提问也就有质量了。

4.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让学生挑战自己。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的前提,使师生关系必须和谐、平等、民主,这样学生才敢于突破陈规,迸发出姹紫嫣红的思维火花,从而达到培养思维独创性之目的。

大学生法治思维培养途径篇5

关键词:公民教育;大学生公民意识;高校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9-0015-0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为了适应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趋势,争取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必然要注重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提升国民综合素质。为此,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尤其是近年来,国内学者纷纷开展大学生公民意识问题研究,为分析和解决当前遇到的各种现实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本文总结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概念、内容及提升大学生公民意识实施途径问题的研究成果,以供学术探讨。

一、公民意识的内涵

公民意识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国外有关公民意识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公民资格”和“公民品德”两个方面,始终未提出“公民意识”这一概念。国内学者在大量借鉴国外有关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从、社会意识和权责一致等三个角度,对公民意识做出了论述。

(一)以为核心的公民意识观

以为核心的公民意识观以朱学勤、熊淑媛为主要代表,他们一致认为公民意识是的产物,是对公共权力的认可与监督。

朱学勤[1](2006)在《书斋里的革命》一书中指出:“公民意识是近代的产物。它有两层含义,当民众直接面对政府权力运作时,它是民众对于这一权力公共性质的认可及监督:当民众侧身面对公共领域时,它是对公共利益的自身维护和积极参与。因此,公民意识首先姓‘公’而不是姓‘私’,它是在权力成为公共用品,以及在政府与私人事物之间出现公共领域之后的产物”。熊淑媛[2](2005)也认为公民意识“是基于民主制度下形成的一种思想观念”。

(二)以社会意识为核心的公民意识观

以社会意识为核心的公民意识观以禹建柏、武启云等人为主要代表,他们认为公民意识是社会成员具备的行为意识,是对自己政治、法律地位的感知。

禹建柏[3](2006)认为:“公民意识是公民(包括大学生)作为社会成员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在行动上表现出来的一种现代文明人所具有的行为意识。公民意识属于政治范畴,它是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社会中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的自我认识。”武启云[4](2005)认为:“公民意识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体现现代法治观念的民众意识。”轩颖[5](2003)、刘小丽,欧世龙[6](2005)也做了极为近似的论述。

(三)以权利、责任为核心的公民意识观

以权利、责任为核心的公民意识观以张人杰、柳兵为主要代表,他们认为公民意识是公民权利、责任的统一,是对权利、责任的自觉认识。

张人杰[7](1996)认为,公民意识宜以公民的权利和责任之体现为主要内涵。柳兵[8](2006)也认为:“所谓公民意识就是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的社会地位、社会权利和社会责任的一种自觉认识。”

二、大学生公民意识的主要内容

(一)三维观

三维观从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公民意识入手,认为大学生公民意识应包括国家精神、民主精神和法制精神三个方面。

陈晓萍[9](2006)认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精神、公共精神、民主与法制精神的培养。张民省[10](2005)把公民意识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培养公民的国家意识,强化宪法的神圣性,二是培养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法律观念,树立民主、自由、公正的现代精神,三是培养合乎现代社会发展水平的公德意识。

(二)五维观

五维观从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主要的内容入手,认为大学公民意识教育应包括国家、主体、群体、法律和公德等五个方面的意识教育。

姜涌[11](2001)、武启云(2005)认为:大学生公民意识包括爱国主义、主体地位意识、集体主义意识、法治观念和公德意识;欧世龙,刘小丽[12](2004)认为大学生公民应该包括国家意识、主体意识、群体意识、法律意识、公德意识等主要内容。鲁延安等人也做了相关论述。

三、培育大学生公民意识的途径

(一)完善高校德育工作,创造良好的大学生公民意识氛围

金艳[13](2004)从完善高校德育工作的角度认为:“首先,高校德育要把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摆到突出的地位;其次,充分发挥‘两课’的主渠道作用,提高大学生的公民意识;第三,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实践活动;最后,要营造良好的公民意识教育的舆论氛围。”

武启云(2005)从改变高校德育传统的教育思路和模式角度认为:“一要把公民意识教育内容、形式和现实紧密联系”;“二要把公民意识教育和学校管理结合起来”;“三是高校领导要进一步重视公民意识教育,加大学校建设投资力度”;“四要充分发挥高校所有教师的示范作用”;“五是通过大学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载体、渠道去实现”。

(二)构建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体系,为大学生公民意识形成提供机制保障

靳志高[14](2005)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路径培育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一是理顺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合理划分双方的权限,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生成提供客观的物质前提;二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大学生公民意识生成提供基础条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扩大大学生有效的政治参与,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生成提供制度及政治实践机制;三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依法行政与公正司法,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生成提供法律保障和引导功能;四是普及教育尤其是大学生公民教育,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生成提供相应的文化素质保障。

王献忠[15](2006)认为,培育公民意识的路径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高公民的收入,夯筑公民意识发展的坚实基础;继续完善公众监督体制,建构公民意识扩展的制度保障;加强公民教育,培育公民文化;党要进一步做好群众工作,促进公民意识的觉醒,这是做好构建公民社会工作的重要保障;要做好人民代表大会的完善工作,这是做好促进公民意识觉醒工作的又一重要保障。

四、短评

国内有关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研究日渐成熟,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公民意识理论体系,并且根据我国高校公民意识教育的实际情况探索性地提出了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有效途径。但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培育途径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之处。

(一)研究内容存在不足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可以划分为以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公民意识为标准的“三维观”和以大学生公民意识基本内容为标准的“五维观”。这两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对于大学生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但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首先,由于长期受极“左”思想的影响,高校对学生进行的公民意识教育只流于形式,实际上没有发挥培养具有良好公民意识大学生的作用;其次,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上,过分培养“守法”意识,忽视了启发学生的“用法”意识,最终导致大学生们能够模范遵守法律法规,一旦面对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事件发生时,往往选择忍让,不知如何才能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最后,高校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内容灌输得较多,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容较少。

(二)研究方法过于单一

目前,有关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研究大多采用的是定性研究的方法,而定量研究较少。国内大多数学者对于大学生公民意识问题的探讨多是基于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及抽象和概括等方法,对于获得的各种大学生公民意识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最终确定本质、揭示规律。而将现代数理统计学及其利用变量之关系确定最佳方案的定量研究方法,在大学生公民意识研究中应用稀少。因此,我们要加强定量研究的运用,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大学生公民意识研究。

(三)培育途径存在缺点

尽管学者们在探讨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对策过程中,提出了很多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好对策。但是我们却忽视了大众媒体和社会环境这两个重要因素。首先,大众媒体(广播、电视、书刊、电影、因特网)是知识传播的媒介,它能最大限度地吸引观众、听众和读者,是大学生获取公民意识的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其次,人是群居的社会群体,大学生也是社会群体中的一员,社会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思想状况和生活状态的好与坏,势必影响大学生公民意识提高的最终效果。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大众媒体和社会环境因素,将其引入到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途径中来。

参考文献:

[1]朱学勤.书斋里的革命[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9:358-366.

[2]熊淑媛.公民、公民意识与政治文明[J].理论探索,2005,(5):123.

[3]禹建柏.当代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及其培养[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双月刊),2006,(3):91.

[4]武启云.大学生公民意识及其培养[J].青海社会科学,2005,(3):138.

[5]轩颖.公民意识问题培养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3.

[6]刘小丽,欧世龙.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114.

[7]张人杰.略论公民意识的培养[J].学术研究,1996,(6):91-93.

[8]柳兵.公民与公民意识[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6,(43):6.

[9]陈晓萍.大学生公民教育浅议[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63-64.

[10]张民省.公民意识与中国现代化[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119-122.

[11]姜涌.中国的“公民意识”问题思考[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82-87.

[12]刘小丽,欧世龙.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理性思考[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4,(2):127-128.

[13]金艳.我国公民意识培养的现实基础分析[J].社会主义研究,2004,(4):126-127.

大学生法治思维培养途径篇6

关键词:法制教育;法治;法律素质;依法治校

现代学校教育是一个复杂而又开放的社会系统。作为这一系统基本要素的教育内容,会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和社会成员素质提高而不断地吐故纳新,保守的、甚至反动的教育内容将逐渐地排除出系统之外,科学的、进步的教育内容又会被系统主动吸收。1999年3月,“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正式写进现行宪法,法制教育作为实现这一治国方略的重要途径而被吸纳到现代学校教育系统当中,成为现代学校教育内容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法制教育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法制教育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是由现代学校法制教育的功能决定的。我们认为,现代学校法制教育对建立法治国家、造就法治人才和培养守法公民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现代学校法制教育是弘扬法治精神,彻底摒弃“人治”思想的基本途径。法治精神是指尊崇法律、维护法律的勇气和毅力。“假定人人都有这种勇气和毅力,经过相当时间,便可形成一种风气。风行既久,便会变成习惯。这种习惯一日不形成,法治之实现便一日靠不住,真正的法治是把这种习惯作为条件的”(蔡枢衡)。法治精神是推动法治化进程的源动力,是一种可以沉积的民族文化。中国有着几千年的专制传统,却没有民主法治的文化遗产,从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演绎下来的中国现代文化,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重人治轻法治的封建残余,如果再不强化法制教育,法治精神就无从谈起,法治国家就难以实现。现代学校教育的系统性、有组织性、规模性和科学性等显著特点,使现代学校法制教育在培养受教育者的法治精神中具有特殊的作用。通过学校法制教育,向社会输送一批又一批具有法治精神的社会成员,就能使整个社会逐渐形成良好的法律文化和法治环境,逐步消除封建人治思想,为最终实现法治国家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现代学校法制教育为国家造就合格的法律操作者和守法公民。法治国家是法律主治而不是权力主治的国家,是法律操作者主导而不是行政官僚主导的国家。西方社会几百年的法治实践经验和现代中国二十多年的现代法治建设历程表明,法治需要执法公仆,需要护法忠臣,需要弘法良才,“必须造就一大批合格的法官、检察官和律师。”而所有这些法律人才的摇篮就在学校,根本途径就是学校的法制教育(包括法律教育)。同时,开展法制教育,使社会成员在学法、懂法的基础上,运用法律武器,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自觉维护法律尊严,这是实现法治国家的基础性工程。尽管自1986年开始的三次全国性的普法宣传和正在进行的“四五”普法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但最富有实效的途径仍然是学校的法制教育,无论从“英才教育”意义上,还是从“普及教育”意义上,唯有学校法制教育才能持久而有效地担当起培养“法治英才”与“法治公民”这一历史使命。

第三,现代学校法制教育是教育青少年学生知法、守法,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最有效途径。青少年犯罪是我国当前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从数量上看,青少年作案成员占全部刑事犯罪作案成员的比例逐年增长,在九十年代一个时期以来曾经高达73%。他们以“财”、“色”、“霸”为作案目的,以暴力型、故意型、团伙型为主要方式,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同时,犯罪趋于低龄化,在校学生犯罪占青少年犯罪人数的比例大有增长之势,江泽民同志在2000年初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所举的几个实例,更让我们对在校学生的法律素质充满忧虑。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社会变革的原因固然有之,但更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我国学校多年来忽视甚至放弃法制教育的结果。“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邓小平同志的讲话指出了青少年犯罪的根本原因,指明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有效途径,也就是加强教育,尤其是学校法制教育。因此,只有加强学校法制教育,利用学校优势,根据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的放矢地施加法制影响,使青少年学生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从而有效地扼制青少年犯罪。这也是现代学校对建设法治国家和维护社会稳定应尽的法律责任。

二、当前学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现代法治社会中,是否具备法律素质,有无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是衡量个体社会化程度的一项基本标准。随着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和个体受教育年限的逐渐增长,学校已成为个体社会化必经环节。法制教育应当成为现代学校教育的一个重点,强化现代学校法制教育,提高现代学校法制教育实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当前学校法制教育现状与建设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它直接影响了中国法治化进程。

1.把法制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一个组成部分。除大学有专门的法律教材外,各级各类学校的法制教育内容不仅少得可怜,而且全部散见于德育类教材中,作为学校德育内容的一个相对次要的组成部分,不系统、不全面、无规律,缺乏内在连续性。孰不知,“道德人”与“法律人”尽管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本质上是有区别的,有道德的人会因为不懂法而触犯法律,而不道德的人却会因为了解法律而不敢犯法。邓小平同志在讲到“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人才时,也是把有道德和有纪律(合理理解就是有法纪)并提的,而且特别强调纪律的重要性,丝毫没有把纪律纳入道德范畴之意。同时,德育概念本身也没有包括法制教育,学校德育广义理解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狭义理解仅指品德教育。政治教育主要指政治立场、观点、态度以及政治鉴别力等方面的教育,思想教育仅指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而品德教育旨在培养教育者良好的道德品质。德育的三大组成部分本身并不涵盖法制教育内容。另外,比较美国、德国与瑞士等国的学校教育,尽管也强调道德或宗教教育,但法制教育却是这些国家学校教育的传统,它与道德或宗教教育无论从教材编写、专业设置还是教师配备上都有区别。可见,把学校法制教育内容变相为德育内容,这种做法从理论上是没有任何依据的。同样,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德育实践本身就在以分数和升学率为杠杆、以智育为中心的教育体制面前毫无地位可言,再把法制教育纳入德育范畴,无疑于彻底否定了法制教育的重要地位。

2.把法律素质排除在素质教育内容之外。法律素质是指个体通过法制环境影响和法制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并按照法律要求自觉地规范自己行为的内在稳定的特征和倾向。如前所述,在法律已经遍布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今天,法律素质已成为个体社会化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然而,一直以来我国素质教育理论研究中,法律素质的理论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即没有明确提出“法律素质”概念,也没有对法律素质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培养受教育者法律素质的途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当前的学校素质教育也没有突破传统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认识上只承认“法律意识”或“法制观念”的存在,在实践中忽视甚至放弃对学生的法律素质培养。熟不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的政治理想。教育在一定意义上讲是为政治服务的,当今大力倡导的素质教育同样要为实现政治理想服务,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强大推进器,这种作用的集中表现就是培养法律职业群体和包括法律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人才。如果素质教育理论仍然停留在原来的水平,无视法律素质的存在,不重视法律素质的研究,学校教育实践仍然沿用原来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加强法律素质教育,就必然影响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

3.把法制教育等同于法律知识教学。法制教育是指通过学校的各种教育形式,使学生知法、守法并学会用法,培养和提高法律素质,形成良好的守法用法和护法习惯,自觉树立法律权威。当前学校法制教育实践,绝大多数仅仅停留在“知法”这一层次上,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法律情感的陶冶和法律行为习惯的培养。当然,法律知识教学是法制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但两者有着重要区别,法律知识教学不能代替法制教育,知法者并不一定是守法者,知法是前提和手段,守法、用法和护法才是法制教育的目的和归宿。现在知法犯法青少年大有人在,有两点可以说明,一是模仿犯罪,不少青少年模仿影视小说中罪犯的犯罪方法和手段实施犯罪;二是反侦查,比如作案时带手套,伪造证件,破坏现场等等。所以,把传统学校德育中的法律知识教学转变为法律素质养成已是现代学校教育的当务之急。

三、现代学校法制教育构建

法制教育在建设法治国家进程中的重大功用与现代学校教育忽视法制教育、不重视法律素质培养的现实形成了鲜明对比。教育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民主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理所当然地要为民主法制建设服务,培养大批的民主法治人才和守法护法公民。现代学校教育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改革那些与民主法制建设不相适应的教育教学体制,把法制教育摆在应有的地位并真正落到实处。我们认为,当前加强法制教育,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的法律素质必须着手以下几方面的构建。

(一)完善素质教育理论,把法律素质作为重要的素质教育内容加以研究。九十年代初期,国家以法律性文件的形式大力倡导“改革人才教育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在全国形成了“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高潮。从实质意义上讲,素质教育应该认为是对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教育”的进一步诠释和具体化,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全面培养和发展所有学生的各种素质,而“全面发展教育”是它的基本实现途径。传统学校教育中的德育、智育和体育是素质教育的几个重要途径,但决不是全部途径,80年代教育改革增加了美育和劳动教育,九十年代又大力推行心理教育。素质教育的途径随着社会进步以及科技文化和教育事业本身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完善,九十年代末期“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提出,又为学校素质教育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那就是法律素质教育,这是社会、教育和人的发展的共同要求和必然选择。加强法律素质方面的理论研究,明确法律素质在个体综合素质中的地位和作用,揭示法律素质的基本内含、层次和养成规律,对完善素质教育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立科学的法制教育课程体系,使学生从小学到大学都能够接受到系统的法制教育。法制教育在学校教育中之所以没有地位,得不到应有重视,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没有法制教育课程,没有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材,使法制教育成了可有可无的“软任务”。比如,许多学校仅仅是每一学期或学年请校外的“法制辅导员”举办一至二次法制讲座。其实,法制教育与其它学科教育一样,具有自身的认知规律和结构体系,没有相应的课程就难有法制教育实效。因此,教育决策部门应当及时修改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建立法制教育课程体系,让法制教育作为一个重要学科纳入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当中,使法制教育在学年编制、课时分配、学周安排和教材编写等方面都加以明确,把“软任务”变成“硬任务”。这不仅是法制教育地位使然,也是课程现代化的一个客观要求。同时,要加快法制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在法学院校开设一定比重的教育学科,在师范院校增加一定比重的法律课程,从而使法律专业人员能够有机会进入教师队伍,使师资队伍具有相应的法律素质,最终使现代学校法制教育具有可靠的智力资源保证。

(三)努力探索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提高法制教育实效。法制教育与学校德育一样,不能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概念的掌握,而应把重心放在素质的提高上,养成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良好的守法用法行为习惯。为此,在认真完成正规法制教育课程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还需要努力探寻其他富有实效的途径和方法。我们通过对多所中小学校法制教育的调查和思考,认为法制教育活动应该可以是丰富多彩和富有成效的,除了正规课程教学外,还可以包括:1.利用学校部分教师和校外司法专业人员的法律智力资源,开展“周末法制教育系列讲座”,制定计划并严格执行;2.帮助学生建立法律协会,进行有关法制方面的学习讨论和实践;3.组织青少年学生旁听各类案件的审理,切身感受违法与制裁、犯罪与刑罚的必然联系;4.在法官和检察官的协助指导下开展模拟法庭活动,通过实践提高素质;等等。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丰富了校园生活,减少了违法违纪行为,对建设良好校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实行依法治校,民主管理,努力建设良好的法制教育校园环境。依法治校既是依法治国方略的一种生动体现,同时也是学校得以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实行依法治校,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按章办事,就能在校园内形成讲求民主、积极参与学校管理、自觉维护校规校纪的良好氛围,这是一种强大的隐性课程,它能使置身于其中的全体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不知不觉地养成认真学法、自觉守法、善于用法、勇于护法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使法制教育事半功倍,最终实现代学校法制教育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田克勤:《邓小平理论概论》,高考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程燎原:《从法制到法治》,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3]叶澜:《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教育部:《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童星:《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处版;

[6]赵洪海:《中小学素质教育论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7]舒达,蒋长好:《素质教育全书》,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版;

大学生法治思维培养途径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志愿服务;途径;方法

【分类号】G711

引言:众所周知,技术型人才,分为两种一种是研发技术型,这种人才需要将强的思考分析能力和一定的动手实验能力,另外一种是具有管理经验的技术型人才,对于他们,其动手能力要更强,高职院校就是以培养后者为主要目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是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的体现,受到国家的倡导,以及政策的扶持,不仅可以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可以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因此对于介绍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途径与方法是必要的。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意义

(一)加强了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一直是中国在教育中强调的重点建设项目。民族的精神支柱与国家的发展动力离不开大学生思想道德两方面的双重建设。社会公德作为道德建设中的首要德行,关乎着和谐社会的发展和幸福中国的实现。

(二)提高了大学生个人的政治觉悟和三观建设

政治觉悟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是短板,政治道路是关乎民生的根本道路,但路途步履维艰,这也是为什么当代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上往往偏离政治道路的原因。但是通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可以亲眼看到民生,感受民情,体会其中深意,政治觉悟便会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对于三观也会有一个更深入的改善[1]。

(三)增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十分注重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不仅可以加强道德建设,对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途径与方法

(一)目前存在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途径

志愿活动本身包含四种基本形式,自助与互助,慈善和为他人提供服务,参与,倡导与运动。我们所说的志愿服务活动一般指的是慈善和为他人提供服务,以及参与。

慈善和为他人提供服务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通过个人的善举包括捐钱或者捐物,从而帮助一些无法解决温饱的贫困人民使其生活中的温饱问题可以得以解决,维持生存。另一方面是通过提供服务或其它志愿活动来解决他人的疾苦和苦难,提高其生活的幸福感。一般的参与也是指本身不是带头组织者,但参与到其中,尽一己之力[2]。

目前存在的一般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途径可以分为几大类,包括官方报名,官方报名一般是指一些官方机构例如中国大学生公益联盟、中国或地方青年志愿者协会、中国青年志愿团等进行的官方发起的志愿者活动,可以通过在这些组织的官方网站上,或者到地方组织处进行申报,经过一定的流程之后,最终参与到其中。

参与到这样的组织中,在某种意义上其存在着一定的隐形福利待遇,因为这样的志愿组织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因此会受到社会的重视以及认可。参与到这样的志愿活动之后,在工作中或者学习中都会受到一定的重视。

自愿参与则一般是由身边人发起的自愿支扶活动,以几个人或者十几个人为集合,发起的志愿服务活动。这种方式一般参与的服务地点包括养老院、残疾人保障协会、乡村支教等。通过这样的志愿活动,发起者主要是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并且主观上非常渴望帮助别人,一般来说这样的方式更有意义。

其次还会有学校发起的假期志愿服务活动,以实践为主要目的,使学生投身于志愿服务中。一般情况下,不会硬性要求学生必须参与,但是也会涉及到学分的问题,所以很多学生都会积极参与。这种方式在某种意义上具有强制性,无法使学生从主观上认识到志愿服务的真谛。

最后一种常见的方式是一个人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之中,通过这样的方式志愿服务者主要是进行山村的支教活动,并且在时间上也是足够持久。这样的人具有较高的价值取向,和人生三观,在一定意义上具有较高的思想品质和崇高的责任意识。

(二)高职院校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可发展的途径

随着国家的发展,经济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改善,但是贫富差距较大仍然是国家的基本国情。所以帮扶是国家一直要坚持的策略,帮助便是学生应该坚持的道德准则。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主人,主宰着国家未来繁荣昌盛的命运,因此更应该心系天下,心系人民,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因此开辟新的参与志愿服务路径是必要的[3]。

现在是信息时代,网络已经普及,一些贫困的山村也逐渐引入了互联网,但是因为落后、贫困,所以即使有网络渐入,也无人懂得使用,因此无法实现与外部联系。因此,引入技术型人才实现贫困山区的网络教学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可以通过组织计算机人才进入到引入互联网的贫困山区,帮助一些有天赋的学生学好互联网。

这样就可以引入网络志愿服务对贫困地区进行帮助,例如引入网络视频支教,通过网络发起爱心捐款平台等,这些都对贫困山区的帮助具有直接性和针对性。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问题与建议

首先,对于大学生而言本身娇气太重,吃苦耐劳的品质较弱,由此展开的志愿服务活动在时间上较短、在质量上也不如意。因此要加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强身健体,匡扶正义[4]。

其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时,一定要从主观上有强烈的参与意愿,只有这样,才能够深刻的认识到参与其中的意义,真正的做到为人民服务,并且在实践中锻炼自身的意志和动手能力。

结论:综上所述,结合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特点以及当下对大学生的时代要求,高职院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可以加强自身道德品质修养,同时也提高了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因此,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然而现行的一些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途径和方法是具有局限性的,因此,拓展参与途径和方法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付立平.高职院校思政课志愿服务实践教学途径探析[J].黑河学刊,2014,04:75-76.

[2]蒋少容,吴小波.志愿服务――高职院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新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4,21:127+144.

大学生法治思维培养途径篇8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意识;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天之骄子”“栋梁之材”的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然而在这个改革开放全面深化的新阶段,大学生犯罪的现象却日益严重。法律意识的淡薄让那些高材生们断送了自己的美好前程,扼腕叹息之际引发诸多人士对当今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反思。加强法律意识培养之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刻不容缓。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之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法律意识包括由法律现象产生的一系列思想、认知和心理状态。

思想政治教育则包括政治思想、哲学思想、道德思想、法制思想等内容。其中思想教育是根本,它能够确保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政治教育是主导,能够培养人们的政治素质。

大学生犯罪频发触及到了法制教育的“痛点”。总体上来说,我国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比较欠缺。在法制社会的今天,必须大力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以培养出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大学生,为全面实现依法治国提供生力军,为让法治护航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之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狄更斯说过,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人们享受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也体会着一系列副作用,例如价值沦落、安全感低等。其中最让人担忧的是近年来大学生实施的犯罪呈现多发并日趋智能化。

大学生作为一个离开家庭的庇护即将步入社会的群体,是非判断能力弱,不经意间容易走上歧路,非常需要积极的指引和教育,这些都是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之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在面对严重危害到他人甚至整个社会的行为时,道德可以谴责,但是却只有法律才能制裁。因此,高校要通过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使其思维方式正确并且法律素养合格,能知法守法,在遇事处事时能从法律角度出发,逐步形成理性思维,主动依照法律的要求和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

三、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之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途径

卢梭曾经说过:“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它形成了国家的真正宪法,它每天都在获得新的力量,当其他法律衰老或消亡的时候,它可以复活那些法律或代替那些法律,它可以保持一个民族的精神。”因此,一国法律能否被严格地执行和积极地遵守,根本上取决于人们的法律意识。反观中国高校教育模式,考试成绩依旧是评定学生素质的最重要标准。在此观念影响下,学校往往忽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尤其是针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教育存在缺失。

1.增强高校学工队伍的法律意识。法律意识培养是一项长期、复杂的教育系统工程,而高校是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主要阵地。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学校引进新的学工等工作人员时,要提高法律专业人才的比例。有法律专业背景人员的引入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现有队伍的法律素质,并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知法守法、传授法律知识的氛围。

2.增设法律法规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保留并优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其次,针对不同专业增设与学生专业联系紧密的必修法律法规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面向全校学生开设选修的基础法律课程,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法律知识。最后,还要改变传统“单人独奏”的教学模式,紧密联系实际,以案讲法,让学生有参与感,激发出学习兴趣。

3.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和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活动。利用校园广播站、校报、宣传栏、校内网络等媒介传播法律信息,尤其要跟踪社会热点,做好事件传法。学校还可以组织法律知识竞赛、法律问题辩论赛等各种活动,寓学于乐。另外,亦可设立法律咨询服务站等协会,随时定点或通过网络为有需求的同学提供服务。

大学生法治思维培养途径篇9

关键词:政治课堂创新能力情境指导

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一个民族兴衰存亡的关键。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历史任务。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的飞速传播,现在的中学生已经与以往的中学生有了极大的区别,他们看问题的眼光也有了很大的变化。而我们的教育还大多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框架内,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实践能力和素质,尤其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社会竞争,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当务之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创新精神是当前每一位政治教师需要思考和解决的关键问题。所以,一个合格的老师,还应具有设计激趣、质疑、创新等功能的问题的能力。那么应该怎么做呢?我觉得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创设启发思维教学问题情境,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

如果说,教学设计中确定目标和内容这一环节回答的是“教什么和学什么”的话,那么,选择合理例题的教学方法这一环节解决的就是“怎样教和怎样学”的问题。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最能体现创新教育的一个途径的就是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即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条件、机遇和氛围。

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激发兴趣和启发思维,强调的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兴趣是构成学习心理的动力系统中的最活跃因素。思维是能力的核心,启发思维是政治教学中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进而提高学生素质关键的一步。因此在政治课中创设问题情境,能使学生认知的动力系统和智力系统处于兴奋状态,使学生的认识活动和意向活动全身心参与投入,在创设新环境中,能产生碰撞,开拓思路,这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政治课教学中,创设情境主要通过设疑。设疑能使学生从原有认知结构中产生矛盾,激发思维的欲望,这不仅能使学生在兴趣和成功的喜悦中较好地掌握新知识,还能从中发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二、重视学法指导,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认识活动的主体。只有学生积极地、能动地参与,凝聚于知识中的智力因素才能转化为个体的创新能力。从学法指导入手,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强调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这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学法指导的设计是有层次的,以自学方法为例,第一层次是预习,给预习提纲,指导学生学会逐字逐句的阅读,理解其中的关键词语,然后是逐段逐节的阅读,理解并归纳其中的重点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学习阅读方法;第二层次是指导学生学会整理笔记、比较、归纳知识,形成知识体系;根据所要学的知识,结合社会实际提出问题,以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第三层次应该让学生学会独立获取信息,并且将新信息与原有知识结构结合,主动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或问题解决的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地获取知识是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质的飞跃。

三、在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与一般能力培养紧密相连

创新能力是在一定目的和条件下,个体可能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它与一般能力中具体能力是紧密相连的。因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就要与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相结合。

(一)发现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是从外界众多的信息源中,发现自己所需要的有价值的问题的能力。政治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内容非常丰富,在外部世界中,存在着大量复杂的信息,其中有些是常规性问题,有些是创造性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去鉴别、选择有关问题。但由于以往的知识经验、习惯、情感以及流行的观念与见解深刻地影响人们的认识与活动,人们通常获取的问题往往只限于自己已有的知识范围之内,重视常规性问题,忽视了对创造性问题的探索。能否发现与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有关的信息,完全取决于敏锐的洞察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和方法,从而来发现问题。

(二)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辩证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引导学生运用矛盾分析方法,从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坚持逻辑与历史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政治课教学内容中直接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为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总的看要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首先使学生了解丰富而生动的辩证法事实,通过分析、归纳,使学生了解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的道理。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要注意纠正学生从单一侧面绝对看问题的思维倾向。例如,在讲改革开放巨大成就时,简单的说教效果往往不好,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然后进行课堂讨论,讨论中,学生对改革开放中的成绩和问题会产生不同看法。教师针对学生的分歧意见引导学生从自己家乡的变化,有的从报刊的数据事实,反复论证观点,经过一系列的分析综合的思维活动,学生对改革开放20年成就形成了比较统一的认识,其辩证思维能力也获得很大提高。

大学生法治思维培养途径篇10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法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0-0245-0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法(以下简称实践教育法)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之一,以其独特的功能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践教育法具有强大而特有的实践性,它对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很多学者都对实践教育法进行了著有成效的研究,其理论成果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本文在以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法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一、实践教育法的内涵以及重要作用

(一)实践教育法的内涵和理论依据

“人的实践活动内在地包含了这样一个循环规定:一方面,主体具备了一定的理性才能从事实践;另一方面,主体的理性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并显示其价值的意义,得到充分发展”[1]。正是实践这种强大的作用使实践教育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独树一帜,目前很多学者也都对实践教育法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所谓实践锻炼法是指在教育者的指导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活动,训练和培养受教育者的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是一种使受教者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主观世界的方法”[2]221,大多数学者也基本同意这一观点。邱伟光则对实践教育法进行了更加深入层次地探讨,并对大学生实践教育法进行了特有的界定:“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是高校为了配合课堂教育而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过程,通过实践锻炼和社会教育模式来健全大学生的成长机制的过程”[3]。这一内涵的界定是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而言,有利于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针对性地把大学生与其他教育对象区别开来,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实践教育法之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有理论依据的,学术界大多数人都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法的理论依据。实践的教育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人的认识活动是适应实践的需要,为解决和完成实践提出的问题和任务而产生的。第二,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马克思说过:“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4]。第三,实践能够丰富人的情感,塑造优秀的品格。人们的认识是知、情、信、意、行诸心理要素辩证运动、均衡发展的过程,人们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受,能够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

其实,自古以来实践教育法都一直备受重视,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中国古代的德育活动就十分重视实践,强调通过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修养。例如,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提出的“力行近乎仁”、南宋诗人陆游提出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其次,马克思及其继承者们也非常重视实践教育这一环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他们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这是改造社会强有力的手段之一,在无产阶级夺得政权后这是培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用一致、全面发展新人的根本途径,是逐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的重要措施[5]。最后,实践教育法在国外也是被广泛地推广使用。比如,美国和日本就比较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具体的实践中来增强自主意识,提高辨别能力。综上所述,实践教育法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

(二)实践教育法的作用

1.促进大学生知行转化

“思想政治品德形成过程是在一定外界环境决定性的影响的条件下内在的知、情、信、意、行诸心理要素辩证运动、均衡发展的过程”,“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发展过程其基本问题是如何从不知转化为知,特别是如何由知转化为行的问题”[2]296。也说过:“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如果只到理性认识为止,那么还只说到问题的一半。而且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还只说到非十分重要的一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6]。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的讲授、阅读书籍以及报刊杂志所获得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不仅是有限的,而且对于理论的理解和领会并不深刻,基本上可以说得上是就知识论知识,比较浅显死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走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有利于培养德、体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7]。

2.有利于大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既是教育主体又是教育客体。在教学过程中,大学生是教育客体,教育者是教育主体,但是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大学生则是接受知识的主体。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各种教辅资料的出现,教师已经不再是传播知识的唯一途径。大学生又是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创造力丰富的特殊群体,正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遵循主体原则,把教育与自我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教育者的启发和指导下,大学生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能动作用,有利于检验自己已经掌握的理论,也有利于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无疑适应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特点和规律,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实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二、实践教育法的实施出现问题的原因

当前,实践教育法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深入剖析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制定科学有效的解决对策的前提。

(一)实践教育理念不够深入人心

理念作为意识层面的一种东西,科学的、正确的、进步的理念无疑能够成为人们践行特定原则、实现特定目标的强大动力,能够激发人们持之以恒,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的信念。在实践教育法的实施过程中,实践教育理念的深入能够促使高校领导者认真计划、精心安排和组织大学生参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育活动,也能够激发广大大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保证实践活动顺利开展,从而提高实践教育的有效性。但是,目前实践教育理念的传播无论是在高校领导者还是在大学生这一群体都不深入,这就造成了高校对实践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以及大学生对实践教育存在认知缺陷。首先,高校领导者对实践教育理念的弱化使得他们对于实践教育多以文件或会议的方式传达,即使采取了实践活动的方式也是不能精心计划、组织和开展;其次,部分教师对实践教育理念的弱化使得他们对于实践活动不能采取追踪观察的方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解决;最后,部分学生实践教育理念的弱化使得他们对实践教育采取消极的态度应对,缺乏积极性和热情,有的甚至对实践活动采取逃避的方式。这些由实践教育理念弱化引起的问题都会降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实践教育法实施所需的保障机制不健全

良好的机制对于实践活动的正常运行具有重大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尽管,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法的实施所需的保障机制有很大的改善,但仍不足以保障实践教育法的有效实施。首先,资金保障机制不健全。任何活动的开展都需要一定的资金作支撑,但目前政府和社会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法的实施所提供的保障资金并不充足,严重制约了实践活动的开展;其次,安全保障机制不健全。高校缺乏对实践活动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不能有效保障参与实践活动的大学生的安全。再次,人员保障机制不健全。虽然,大学生是参与实践活动的主体,但是仍然需要教师给予指导,但是很多高校都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老师当作指导老师,没有受过实践教育方面的专门训练,缺乏专业性。综上所述,保障机制的不健全影响了实践活动的开展,是弱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原因。

(三)实践教育途径的创新存在滞后性

实践教育法实施的途径是指实践教育法实施的过程中实践活动开展所依靠的具体方式,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领域、实践途径都取得了新的突破,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法的有效实施提供了途径保证。但是,在具体实施实践教育法时,为了简单化,众多实践教育的新途径并没有得到广泛推广和实施,这既不符合现代化的特点,也不符合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特点,不利于他们积极性的发挥,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实现。

三、探讨实践教育法有效开展的对策

针对实践教育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导致问题的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对于推进实践教育法的有效实施具有重大作用,能够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一)强化实践教育理念,使其深入人心

要全面推进实践教育法的有效实施,必须切实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导者以及大学生强化实践教育理念。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领导者的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为了强化实践教育理念,必须认真学习党中央下发的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以及相关会议精神,修正自己的认知缺陷。同时,对在实践教育法实施方面取得优秀成绩的学校,其他学校也可组织进行学习。此外,组织实践活动的教师还应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及时对大学生给予指导,保证实践教育法的有效实施。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曾指出:“各地高等学校要制定教师培训规划,建立和完善有重点、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从形式出发、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师培训工作,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各地高校要积极创造条件,组织教师开展社会实践、学习考察和学术交流活动,使教师进一步了解国情,了解世界,开阔视野,丰富教学素材”[8]。大学生作为实践教育法实施的主体,只有强化他们的实践教育理念,才能够调动他们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热情,促进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大学生除了通过课堂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法的内涵和作用外,还应学习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同时,还应充分发挥同辈群体的影响,切实发挥榜样师范的力量。在强化实践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定能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切实推进实践教育法的有效实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实现。

(二)完善实践教育法的保障机制

针对实践教育法保障机制方面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首先,资金保障方面,高校应加大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方面的投资力度,保障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对于投资资金,应科学管理、合理安排,避免资源的浪费。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在资金方面给予必要的投资帮助。其次,安全保障方面,各高校应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切实提高他们的安全观念,主要是交通安全和食品安全。对于在实践教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特别是交通和食品方面,应有相应的应急措施。再次,组织人员方面,各高校应建立专门从事实践教育方面的教师队伍,加强针对性,减少盲目性,保证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创新实践教育法实施的新途径

内容是基础,方法是保证,要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就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9]。新时期,实施教育的途径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主要包括劳动教育、志愿者服务和社会考察三个方面,各途径下面又包括许多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方式。但时代是不断变化的,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受主客观方面的影响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必须在巩固、强化已形成的实践教育途径的基础上,继续积极探索新的既具备时代特色又反映大学生特点的新途径。首先,情景式实践教育。通过设置一定的实践情景,让学生在学习中扮演相应角色,通过他们自身的体验,使其情感得到升华、能力得到提升、责任感得到增强,这种功效是靠单一的说教难以实现的。其次,专业性实践教育。在进行实践教学时,应在遵循大学生成长和成才规律的基础上,结合他们的专业设计相应的实践内容。这使他们在服务社会、锻炼能力的同时,专业技能也得到提升,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实践活动实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积极探索实践教育法实施的新途径、新方法,既是时展的要求,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的要求,这不仅可以增强实践教育法实施的时代感,也可以增强大学生对它的吸引力,改变实践教育法实施途径单一化的局面,保证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实现。

实践教育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之一,其强大的功能是任何方法都不可代替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还需要对实践教育法进行不断的研究,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秀林,等.辩证唯物主义课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70.

[2]张耀灿,邱伟光.思想政治教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邱伟光.大学生实践教育新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4:17.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

[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58.

[6]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89.

[7]杨玉峰.当前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一般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