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保险资金融通的前提条件十篇保险资金融通的前提条件十篇

保险资金融通的前提条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05:27

保险资金融通的前提条件篇1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造成了二战以后世界经济的最大衰退,至今世界尚未完全走出危机阴影。在对金融危机进行深刻反思的过程中,金融安全网再次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经历了长期的探索后,在危机前金融安全网已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体系,一般认为,传统的金融安全网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审慎监管、最后贷款人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①。在2007年的危机中,政府对陷入流动性困境的银行进行了大规模注资,财政注资随之成为金融安全网一个重要的内容,金融安全网的范围进一步拓展。在危机中,金融安全网所发挥的作用被学界和业界所广泛关注。本文通过构建实证模型分析美国政府财政注资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来研究财政注资这一金融安全网的新要素对于稳定金融市场的作用,这对于了解财政注资的积极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文献中,对金融安全网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对于政府注资这一金融安全网的新要素的研究尚非常罕见。本文的研究对于这一研究领域无疑是一个有益的补充,为进一步了解财政注资的稳定作用,完善金融安全网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理论分析

在一般情况下,如果具有清偿能力的金融机构由于出现流动性问题而陷入危机时,中央银行会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能,向这些金融机构发放贷款,以帮助金融机构短期渡过难关。然而,一旦金融机构大面积出现清偿能力不足时,金融系统出现偿付危机,仅仅依靠中央银行向金融机构再贷款已经无法从根本上缓解和阻止金融危机的蔓延。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财政部通常采取动用税收、发行国债、提供担保等方式向丧失清偿能力的金融机构注入资产,通过剥离不良资产和购买银行资本权益,进而达到充实银行资本金的目的。

2007年爆发的金融危机直接催生了财政注资,至今仍大行其道。虽然财政注资的目标也是修复市场信心,管理金融危机,但作为一种新的救助方式,与金融安全网的其他要素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审慎监管要素强调事前预防,监管当局通过事前对金融机构风险状况进行科学预测和积极监督来对金融危机进行防范,银行监管主要是针对银行个体来进行的,通过审慎监管促使银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最后贷款人则强调事中救助,中央银行对发生流动性危机的金融机构提供紧急援助。个别的危机事件极可能会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产生,当某些金融机构出现流动性危机时,中央银行此时向金融机构及时提供流动性,避免引发金融机构之间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有效阻止金融危机的蔓延;存款保险制度则强调事后修复,在金融机构倒闭后对存款人进行一定数额的偿付以确保金融系统迅速恢复。此外,存款保险制度以国家信誉保证承担存款人的部分损失,稳定金融市场的信心,抑制金融市场的恐慌情绪,防止金融危机的扩散。虽然对于这些要素在防范金融危机过程中所处不同的发挥作用时机进行区别有些偏颇,因为这些要素的作用可能贯穿于整个危机防范过程中,如存款保险和最后贷款人制度在事前也能一定程度上起到修复市场信心的作用,但是通过时机的划分,我们对金融安全网各要素的作用特别是政府注资的作用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如果事前的预防不到位,那么事中救助则显得十分重要。但是在2007年金融危机过程中,最后贷款人机制名存实亡,因为如果任何一个机构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贷款,无异于向世人昭示其存在流动性问题,进而会导致市场对其看空,使得危机进一步加剧。因此,雷曼兄弟即使在陷入严重的危机时刻,仍然放弃了向央行贷款。财政注资则恰好可以弥补这一缺陷,财政注资主要是政府财政通过剥离问题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和购买其股权的形式向金融机构注资,充实其资本金。当金融机构出现流动性问题而非清偿问题时,中央银行向其提供贷款就能缓解银行困境。而当金融机构由于严重亏损而丧失清偿能力时,中央银行仅向其提供贷款已经无能为力,为了避免其倒闭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政府不得不介入,充实其资本金。财政注资的作用对于稳定金融市场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财政注资无疑向市场释放了积极干预的信号,重拾了市场信心,对于拯救濒临倒闭的金融机构,防止危机的扩散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实证检验

根据前文的理论分析,本文研究的主旨在于从金融市场风险(波动性)的视角来揭示政府注资的作用,检验政府注资是否能有效化解金融市场风险,降低金融市场波动性。因此,本文的研究设计也是紧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eventStudy)来对前文的理论分析进行验证。

(一)研究设计

本文研究设计分为以下三个步骤进行:1.指标选取。首先,需要确定金融市场风险即波动性的指标。在已有的研究中,通常使用证券价格的方差作为衡量金融市场波动性的指标。但是,其存在一个隐含的前提,即不同时点的证券价格相互独立,收益率分布呈正态。然而,在股票市场中,股票价格的方差是呈现出聚丛性的特征,且表现出明显的时变特征,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仅仅使用方差作为指标显然已经无法科学地刻画出市场波动性。因此,本文计划采用证券价格条件方差作为反映金融市场波动的衡量指标。条件方差是在给定全部历史信息集的条件下,对于证券价格变动的方差所做出的估计。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信息集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因而条件方差也会随之变化。条件方差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方差的静态特征缺陷。

其次,确定估计所采用的方程。由于一般计算估计条件异方差模型都是采用aRCH模型及其推广形式。结合以前的研究成果,本文采用广义条件异方差GaRCH模型来计算出金融市场波动性,作为衡量金融市场波动的指标。

最后,由于美国是此次金融危机的重灾区,因此,本文计划主要对美国的财政注资在化解金融风险、抵御金融危机中的作用进行实证分析。

2.时间窗口确定。在得出了金融市场风险的相应指标以后,需要确定政府注资的确切时间,以便对这一事件所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在时间的确定上,有政府宣布注资和政府实际进行注资两个不同的时点。由于政府强大信誉的担保,财政部宣布注资必定对金融市场的预期产生影响,因此,本文优先选择政府宣布注资日,由于部分数据缺失,在无法准确确定政府宣布注资日的情况下,本文才考虑选择实际注资日。同时,由于政府注资日当天可能处于节假日,股票市场停止交易,因此,这一消息只有在第二天股票市场恢复交易时才有所反映,因此,在本文研究设计中,如果注资日处于节假日,则将其顺延至其后的第一个股票交易日,将顺延后的这一交易日作为事件前后的分界点。

3.对事件前后进行比较。在明确了注资日以后,本文将以注资日为分界点,分为前后两个不同的时段。本文旨在考察政府注资前后,金融市场波动性是否产生显著的变化,因此,本文试图找出所有注资事件的全部累积效应。考虑到条件方差在不同时期存在很大的差异,因而,本文不是通过直接比较其条件方差的大小,而是先计算出条件方差的连续增长率,然后将所有注资日前后的波动性的增长率进行平均,找出整个金融市场风险的变化趋势。其计算公式为:VoLt=tt-1-1,其中,t代表t期的条件方差,VoLt为条件方差变动率。

这样避免了单纯通过比较注资日前后条件方差的差异而导致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某一次注资时期的条件方差很大,可能会改变全部注资事件整体的趋势,这样得出的结论显然有失科学性。

同时,由于很难准确地得到条件方差t的分布,因此,很难采取参数检验的方法来判定注资日前后股票市场波动性是否存在显著差异。而且,由于条件方差选自不同的时点,属于时间序列,不是截面数据,因此也无法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判定注资日前后的差异。因此,本文通过简单描述的方式进行初步判断,虽然缺乏一定严密性,但是依然可以判断出其大致的变化趋势。

(二)实证结果

在明确分析步骤以后,本文选取相应的数据,进行计量分析。本文重在考察次贷危机发生以后这段时期政府注资在化解金融风险中的作用,因此,本文所选的时间段为2007年4月3日至2009年4月30日大约两年多的时间。本文选取美国标准普尔Sp500指数表示美国和英国金融市场的情况。

根据方程的估计结果,可以清晰地看到,美国股票市场价格指数的方差确实服从GaRCH(1,1)过程,本文根据估计的方程提取条件方差的数据,作为衡量金融市场波动性的指标。下图给出相应的描述图。

2.在获取了金融市场波动性即股票指数条件方差的相关数据以后,本文开始进行第二个步骤,确定注资日的具体时间。根据公开可获得的资料,本文整理出了次贷危机发生以后,美国财政部对金融机构的注资。下图列出了详细的注资一览表。

在提炼出条件方差的数据以后,本文逐一计算出美国财政部每次注资前后条件方差的变动率VoLt,然后依据时间窗口将这些变动率平均,得出整个金融市场波动率在政府注资前后的整体走势。

依据这些步骤,本文计算出了注资前后美国股票市场波动性平均变动率的相关数据,参见下图。

根据分析结果,可以判断,美国政府的注资对降低金融体系的风险,降低金融市场的波动性产生了明显的积极的影响。美国政府的注资终止了金融市场波动性及金融风险在次贷危机中日益增大的趋势,有效降低了面临的金融风险。

四、结论

保险资金融通的前提条件篇2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金融资产;会计处理;研究

目前来看,金融资产的转移与终止确认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为了企业能够在新准则下进行金融紫川转移核算的需要,国家制定的金融会计准则第23号,对转移终止条件的确认和计量做了详细规定。本文主要对转移终止条件和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一、新会计准则

(一)主要内容

新会计准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即金融资产的转移界定、转移形式、转移确认及转移计量。以上是新会计准则所涉及到的主要内容,对其进行研究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1、新准则的实施对企业的影响

新准则的实施对企业的影响的非常大的,总结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准则的实施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和管理程度,能够准确的显示出企业当前的现金流情况,对于实现企业的内部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二,新准则的实施可以有利于企业的资产保全,对企业的资金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三,新准则的实施可以有效的实行新准则利率法,对于折价和溢价进行摊销活动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第四,新准则的实施对于资产负债表的制作和资产利润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企业金融资产转移确认条件的探析

(一)金融资产转移的界定和种类

新会计准则规定:“金融资产的转移主要是指转出方把自己的资产转给资产发行方以外的第三方。”其转移包括两种情况:

1、企业把金融资产拥有权几乎全部的报酬和风险转移给转入方

企业把获取金融资产和现金流量的权利转移给另一方,一般的方式是将企业金融资产合法出售或者金融资产的现金流量的转移。因此转入方获得未来待转移金融资产产生的所有现金流量,转出方可以根据报酬和金融资产风险决定是否终止确认。

2、转移控制权

将金融资产的控制权转给其他的第三方,其中不包括收取未来产生现金流量之权利,但要承担一定的支付义务,在此转出方担任了人的角色,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资产证券化的情况下。但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1)当转移金融资产收到了等值现金流量时,方可将其付给收款方。(2)企业不能将该项金融资产出售,也不能将此项金融资产的作为质押物进行担保,即企业不再拥有处置该项金融资产的权利,但资产除外。

(二)金融资产转移的确认

解决金融资产转移过程中金融资产是否可以终止确认,或者在什么程度上可以终止确认的问题是金融资产转移确认的主要目标。主要有三种情况:

1、符合终止确认条件的转移,企业一定要终止确认资产。企业已经将金融资产的拥有权或者控制权、报酬以及风险转给了转入方由于企业风险因金融资产转移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导致风险和已转移资产的未来现金流总体上存在着一定的变化,而且相比并不重要;这说明企业已经将该项金融资产的所有权、报酬以及风险等转移到了转入方的身上。

一般而言,通过条款即可确定企业有没有将金融资产的所有权、报酬以及风险等转移转入方。通过以下情况可知:(1)出售不附追索权方式的金融资产;(2)出售附回购协议金融资产,而且回购价一般是回购过程中该金融资产市场公允的价值;(3)出售附重大的价外看跌期权或者重大的价外看涨期权金融资产。

实际上,企业并没有转移和保留金融资产的所有权、风险与报酬,只是对该金融资产的控制全放弃了,对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若该金融资产发生的转移使企业新获得了某项权利或承担了某项义务,或保留了某项权利,则企业应当将这些权利或义务分别确认为资产或负债。

2、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没有终止确认,就不能把金融资产或者负债由企业账户以及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进行转销。保留了报酬与风险,终止确认金融资产;判断企业有没有将金融资产的所有权所产生的报酬与风险转移到转入方,只需比较该金融资产有没有实现现金流量净现值或者时间波动面临的各种风险;企业的金融资产转移未发生实质变,说明该企业仍然保留着金融资产所有权所产生的报酬与风险。

(三)金融资产在继续涉入下的转移

虽然企业没有转移和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产生的风险与报酬,但是控制金融资产须按继续涉入转移资产程度来确认金融资产和有关负债情况。

三、金融资产的转移会计处理

在新会计准则要求下,对企业金融资产的转移计量时,应当按照有无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全部金融资产转移、继续涉入状况,并将金融资产的转移按三种方法实施会计处理。

(一)金融资产整体、部分转移的终止确认条件会计处理

国际会计准则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中都采用了风险报酬分析法、继续涉入法和金融构成法等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判断标准。现行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金融资产中有部分转移如果符合终止确认的条件,则必须须将其所转让的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严格按照相对公允的价值分摊,其中主要包括终止与未终止确认两个部分。

(二)满足件金融资产的全部转移终止确认条件

企业金融资产的转移会计处理,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理解金融资产的终止确认标准。在新条件下,会计处理要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和要求,金融资产的全部转移应当满足终止的确认条件。金融资产转移的确认分三种情形:

1、转移所有风险和报酬

通过不附追索权方式把企业的金融资产转移掉,同时和转入方之间签订协议,约定期限内按照当日的金融资产市场公允价值进行回购。

2、保留所有风险和报酬

金融资产转移的同时和转入方签订协议,并在约定的期限内按照固定价格回购该金融资产;企业把自己的金融资产进行转移,并与转入方之间签订一份看跌期权的合约。例如,银行就有贷款组合方式,该组合一般都出售于某个建司,合同双方签订合约:一旦贷款的偿还者存在着任何的信用问题,则建司即可将贷款全额返售于银行,银行不应当终止确认金融资产;银行或者企业把信贷资产全部转移后,保证对该金融资产的买方所发生的信用损失全额补偿。

3、没有转移、保留的风险和报酬

如果企业放弃对金融资产的控制权,则应当终止确认金融资产;没有放弃对该金融资产控制的,应当按照继续涉入的程度来确认金融资产和负债情况,反映企业保留权利与义务。

结语

新准则不仅规范了终止确认会计计量,而且还有效的解决了资产转移中的会计问题,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透明度,防范企业金融风险。通过对新会计准则下金融资产转移的会计处理的学习和探究,提高了对新准则的认识,可以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参考文献

保险资金融通的前提条件篇3

1.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是指国家对政治和经济政策进行调整,比如为了协调我国国民经济总体发展状况,支持或限制一些产业发展,就会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影响,最终蔓延到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以及与其相关的金融机构,从而构成风险因素。

2.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象未能履行契约中的义务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也就是因各种原因导致不能及时、足额偿还债务而出现违约的可能性。这种风险的产生可能由于主观上不愿意还款,也可能是由于客观上企业确实没有还款能力,从而构成金融风险。

3.信息风险

信息风险是指由于信息不对称、信息滞后等导致金融机构在决策上失误而造成的损失。在规模日益扩大、结构错综复杂的供应链中,极有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信息滞后等问题,使得金融机构无法判别和准确、及时提取有用信息,从而导致风险产生。

4.市场风险

这种基于供应链上关系密切的上下游企业的融资方案,可以极大地控制和转移银行的信用风险,但由于是一项新兴业务,相应风险控制体系还不够完善。所以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关键问题是解决好风险控制问题,在控制好风险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提高业务效率。

二、对策及措施研究

在现阶段,大企业向银行融资的谈判能力不断提高,银行为大企业提供融资的利润空间不断缩小,银行势必需要开拓新的获利渠道。供应链金融各种业务模式将成为未来商业银行发展中小企业信贷的主要途径和发展趋势。

1.立足于中小企业的角度

作为整条供应链的辅助企业,上下游中小企业凭借自身的信用额度很难得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授信支持。所以要想获得发展生产所必需的可靠稳定的资金来源,中小企业必须提升自身在整条产品供应链中的信用水平,与供应链上核心大企业建立密切的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①建立良好的信息体系。中小企业想要通过供应链金融获得融资,必须要有即时畅通的信息渠道,完善信息体系。对于自身的原材料短缺量和需求时间要有准确的数值指标。对于产品销量和产品存货也要有明确即时的数值信息。这是满足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融资条件的必要前提。处于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建立起自身良好的信息体系,有助于缓解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也降低了商业银行的信息收集成本,从而提高了商业银行为其提供贷款的热情。②进一步提高信用度。中小企业为了确保自身长期稳定的发展,应该进一步提高自身信用水平。处于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是一个大家庭中的小成员,只有保证自身商业信誉,才会获得与供应链上核心企业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也才能依此为条件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融资,进而保证自身业务的顺利运转。如此循环发展,中小企业发展前景广阔。

2.立足于商业银行的角度

①适当放宽授信条件。由于商业银行在考察该供应链上申请融资的中小企业的信用指标和还款能力时更倾向于综合考察该供应链上与待融资中小企业有紧密协作关系的核心企业的信用状况、财务状况、运营状况以及担保还款能力等,所以商业银行在为中小企业放贷时,可以考虑适当放宽对待融资中小企业自身授信条件的要求,降低中小企业融资准入门槛。

②健全精细化风险管理机制。鉴于目前中小企业经营模式灵活多样,商业信誉总体水平不高,经营管理体制不够健全的特性。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时需要建立一套专门用于中小企业的风险管理机制,实行贷前调查、贷后管理一体化、整个监管过程精细化。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也要对参与整个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所有企业,包括供应链上核心企业、提供监管服务的第三方仓储物流企业等的经营情况进行跟踪监察,以确保各个环节安全无误。

③开发新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目前供应链金融在我国发展最明显的成效的就是为产品供应链上中小企业解决了融资难题。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应该在对以往供应链金融成功业务模式进一步优化改革的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对供应链运作全过程进行系统分析,努力开发更多的供应链金融创新业务模式。现阶段,我国供应链金融快速发展,企业加快融入全球化分工体系,金融市场融资供需两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企业将不断深化融入供应链金融的进程,供应链金融业务也将保持长久平稳的发展。

三、结语

保险资金融通的前提条件篇4

在我国,保险公司作为大量资金的供给者,以投资者的角色“入市”得到普遍认可之后,保险公司作为资金需求者而“上市”,即进入资本市场寻求资金的问题又出现。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监会都曾表示欢迎保险公司发行上市,而保险公司发行上市也已被保险业界认为是筹集更大的保险资本,从而保证保险公司可持续发展和加快发展的最优策略选择。那么,中资保险公司上市有何意义?上市的条件是否具备?有哪些上市方案可供选择?上市需要考虑哪些问题?本文拟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一、保险公司上市的意义

保险公司上市两年前就被业内外人士所关注,保险公司如果成功上市,不仅可以迅速提高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增强客户对公司的信心,有效提升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整体实力,而且对于公司的规范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另外,保险公司上市问题之所以为人们所密切关注,也不仅仅是因为上市可以为保险公司解决融资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保险公司的机制问题。通过公开上市,分散股权,建立起多元化的股权结构,可以规范保险公司,使其向现代保险企业的方向发展。可以说,通过上市解决保险公司存在的多种问题是保险公司上市的真正目的。

(一)可以扩充资本金融资渠道,增强公司自身竞争力

资本金是企业存在、发展的基础,是企业实力及信誉的象征,而保险业的有关法律规定更使资本金在保险公司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资本金直接关系到保险公司承保能力和偿付能力的高低。对承保能力,我国《保险法》第98条和第99条明确规定,“保险公司对每一危险单位的自留额不得超过其实有资本金加公积金总和的10%,财产保险公司当年自留保费不得超过实有资本金加公积金之和的4倍。”而《保险公司管理规定》在第六章中对偿付能力作了详细规定,其中第81条及第82条明确规定:“保险公司应具有与其业务规模相适应的最低偿付能力。”“保险公司的实际偿付能力为其会计年度末实际资产价值减去实际负债的差额。”承保能力不足使保险公司即便拥有巨大的市场份额,也不得不通过再保险降低风险自留额,从而使到手的承保利润易主。而偿付能力有限不仅影响保险公司市场形象及其保险产品的吸引力,而且有可能进一步危及保险公司的存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一直处于快速发展之中,但融资渠道却十分狭窄。对国内保险公司来说,目前扩充资本金的主要手段还依赖私募和合作,与公开发行股票相比,其募集范围小、股权流动性差、变现难等弊端十分明显。而资本金数量不足,来源渠道单一且不稳定正是国内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始终难以提高的关键所在。偿付能力的不足往往又会直接降低保险公司对风险的抵御能力。目前这一系列连锁反应正成为困扰中国保险业健康快速发展的“瓶颈”。此外,目前国内保险公司普遍存在着资本量较小、资金运用渠道狭窄的问题,这使得保险公司在拓展新业务或增设分支机构时,常常面临资金短缺的窘迫。保险公司如果成功上市,将可以募集到大量的新的资本金,获得优质资产注入企业。而优质资产的注入,可使公司股本结构更趋合理,从而大幅度提高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和承保能力,满足保险企业业务发展的需要,大大提高保险公司的综合实力。在国内,保险资金只能间接进入资本市场,总量很小,渠道也十分狭窄,“瓶颈”尚难突破,从而要大幅度提高风险防御力、竞争力还存在较大的困难。一旦保险公司上市成功,可以预计保险资金人市的量肯定将会有效放大;并且,由于保险公司上市筹集了更多的资金,随着资金规模的扩大,保险公司在安排投资组合策略时将更加从容,这不仅可以分散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因此,股市融资为广大保险机构开辟了新的资金来源途径,能够实现资本来源渠道的多元化,形成良好的资本补充机制,同时还能带动保险公司经济效应和安全性的相应提高,增强其竞争能力。

(二)上市有利于保险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与完善

保险公司上市的目的,除了融资以外,更重要的是解决保险公司的机制问题。目前中国保险业存在股权结构单一导致的微观经营治理低效问题。从目前已经提出上市申请的保险公司来看,主要是股份制公司,而股份制公司的国有股在总股份中占据了绝大部分比例,可以说是国有股“一股独大”。其在内部控制、激励与约束、经营机制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而就三大国有独资保险公司而言,国有独资制度阻碍了现代企业制度及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行政干预使三家公司经营机制的转变、经济效率的提高远远滞后于现代竞争对其提出的要求。保险公司上市后,就要按证券市场法规要求进行改制,通过公开上市引入社会股东,可以降低国有股比例,建立多元的股权结构和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真正意义上的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形成规范的委托关系;其运作不仅要严格遵守《公司法》的规定,同时要遵守上市条件、收购合并条件,定期向投资者进行会计信息披露,投资者通过“用脚投票”和“用手投票”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激励和约束经营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管理层之间职责界定十分清楚,各司其职,而且其行为要接受公众监督,有很高的透明度,这将极大地推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此外,通过境内外股票上市,可以改变资本结构,这体现着一种重大的制度安排。

(三)上市将提高保险公司的经营透明度和社会监督力度

保险公司上市意味着我国保险企业资本投入只有国有资本、企业法人资本和外商资本的现状将得到改变,民营和私人资本将大量涌入。因此,保险公司上市后,要受到来自各方面的监督,如各种投资咨询机构和证券分析员的监督,审计、会计和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监督,证券交易所以及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督等等。在广泛的监督下,任何一个重大失误都会立即导致公司股价下跌,减少公司价值;任何一次违规操作,都随时有可能被发现和公开,给公司造成巨大损失,甚至被驱逐出证券市场。保险公司要按上市公司的要求定期公布自己的各种数据及经营状况,公司经营活动的透明度随之提高。而随着经营透明度的提高,保险公司在经营管理、制度建设、财务状况等方面都必须更加规范,公司必须加强管理,以减少各种浪费和成本,通过科学决策认真分析产品市场,评估投资风险。公司还必须注重财务结构,保持利润稳定增长,保持企业的稳健经营。同时,理性的保险公司也将会更加关注保险监管机构的各项政策规定和调控干预,这将大大提高保险监管机构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促进宏观调控经济手段的运用,从而可以促进保险公司稳健发展。,上市还有利于保险公司本身商誉的提高,使客户对保险公司的知名度有所认可,有利于上市保险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扩展业务范围,取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四)上市为保险公司资本营运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目前国际保险资本正进行大规模的兼并与重组,这将大大提高跨国保险公司的综合竞争力,从而也使我国保险市场的开放面临着极丈的压力……保险公司上市使其资源运用的领域大大拓展,使保险公司可以在资本市场上通过分拆股票、配送股票、发行新股、发行认股权证、发行可转换债券等方式进行再融资,为公司开展资产营运创造高效、便捷的前提条件。此外,保险公司可以组合运用多个金融专业市场的资源,积累横跨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运作的宝贵经验,熟悉收购兼并、股权置换、资产重组等各种资本营运手段。过去5年中,全球保险业并购案达5114件,涉及金额达1100亿美元。这些并购交易,绝大多数是通过资本市场实现的。中国的保险企业本身实力就弱,上市后通过市场力量的兼并和重组将为构筑中国的“保险航母”创造有利条件。

保险资金融通的前提条件篇5

一、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融合发展的动因与微观基础

(一)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融合发展的动因

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融合发展作为现代金融制度创新的一种形式,其动因一是两者的资产专用性小;二是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作用。

根据西方金融理论,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的要素主要包括资本和信息。首先就资本而言,主要包括现实资本和人力资本。金融业中,现实资本几乎是通用的。而人力资本由于面临的金融市场高度相关,其知识及素质要求相近,故也可通用,即人力资本的资产专用性也较低。再就金融信息来说,因为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等面临着同样的宏观环境、同样的行业与企业环境,所以它们对宏观、微观信息的掌握与处理差别不大,即信息的资产专用性也较小。由此可见,金融业间资产专用性很小且日益递减,金融业之间的融合发展存在可行性。

保险业是一个明显的规模报酬递增的行业,与一般工商企业相比,需求限制较少,容易形成规模经济。保险业通过兼营证券、信托、银行等金融业务,容易扩大业务规模,实现规模效应。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金融业千方百计地寻找降低成本,提高收益的途径,为客户提供综合的、高附加值的、全面的服务,方便客户一站购足。银行、保险、证券和信托等融为一体,可优势互补,吸引高质量的客户群,形成范围经济,保证收益的稳定性。

金融深化包括金融工具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深化的核心是解除价格扭曲、结构单一和市场分割这三方面的压制状态。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融合发展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市场分割,有助于动员储蓄、便利交换、降低流动性风险、建立信息揭示和约束控制等,从而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融合发展可视为金融市场分割——市场融合的制度变迁,同时也可视为金融深化与金融创新。

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融合发展,主要是指制度的创新,即金融市场各子市场“重归于一体”,提供综合化的现代金融服务。金融创新一方面可以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改善金融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性,从而促进金融发展;另一方面,在融合中,必然创造出新的金融工具(如投资连结型、万能型保单等)、新的金融市场(如巨灾风险证券化市场、保险期货、保险期权等)。目前,我国政府对包括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在内的金融机构的资产替代实行严格的控制。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融合发展研究刚刚起步,因为金融抑制,严重阻碍了我国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等。

(二)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融合的微观基础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金融自由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保险业与银行业、证券业之间相互渗透,保险公司通过金融工具的创新,推出了各种新型保险品种。保险公司为出售这些保险产品取得的资金设立专门的投资账户,这些投资账户必须接受证券监管部门的管制,推销这些保单的人、经纪人也必须拥有证券从业资格(弗兰克•丁等,1998)。保险公司不仅提供保险保障,也提供投资工具的服务。在趸缴保费和均衡保费体系下,投保人预先缴纳了超过年保险成本的一笔资金。由于货币具有时间价值,投保人付出了将资金投资于其他项目获取收益的机会成本,因此,保险公司必须事先承诺给予这部分资金一定的投资回报率。在经营实务上,对客户预交资金的回报的承诺是通过精算假设中的定价预定利率来处理的。要履行对保户承诺的投资回报率,必须进行资金运用。即使是保险公司出售的纯风险保障型的险种,其保费收入一般也不会同时被支取,因此,可以形成一定的现金存量。新保单的增加还会带来现金流入,这种类型的保单也可以积存一部分可运用的资金。因此,虽然这类产品对保户来说不是投资工具,但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却是获取投资资金来源的一种工具。

保险公司是通过发售保单获取资金的,保险经营具有负债性。其产品特征决定了其负债结构的特征。保险公司的负债在形式上主要是各种准备金,通常准备金占其保险总资金的80~90%。负债的期限结构取决于保险公司的险种结构,通常而言,寿险公司的负债主要是长期的,其期限可以长达几十年;财险公司的负债主要是短期的,一般为一年。保险负债具有对利率的敏感性:采取固定利率方式的传统保险产品,对利率的变化较敏感;采取浮动利率的新型投资型保险产品,利率的变化对负债影响不大,如投资连结保险、万能保险等。可见,保险产品结构决定保险负债结构,保险负债结构决定保险资金运用结构。要保持保险公司经营的平衡,必须使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在期限结构、利率敏感性等方面相互匹配。因此,保险公司的负债特征决定了其资产结构特征。为了与长期、固定利率负债的持续期相匹配,保险公司通常将其大部分资金分配于长期债券上;对于投资连结型保单取得的资金,由于这些负债是浮动利率的,保险公司则多将其分配于非固定收益证券上,如股票。因此,运用多元化投资,是保险公司分散风险的最主要工具。

保险公司的产品特征决定了其负债的期限结构与利率敏感性,另外,根据资产负债匹配的经营原理,保险公司的负债特征又决定了其资产的期限结构、品种结构。从产品到负债,从负债到资产的过程决定了保险公司的基本职能:除提供保险保障之外,保险公司还具有提供投资工具和进行投资管理的融资功能,是一种重要的契约型金融中介机构。由于保险公司尤其是寿险公司的负债、资产期限结构具有长期性特点,因此,保险公司是长期金融工具交易市场——资本市场的重要机构,一方面,向客户出售长期投资工具——各种半投资型或投资型保单;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又将出售保单获得的资金购买资本市场的投资工具。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结构匹配的原则和保险公司在资本市场销售长期投资工具、购买长期投资工具的双重角色,构成了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融合的微观基础。

二、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融合发展的成本—效益分析

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融合发展,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有多种原因:如提高效率,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减少交易摩擦,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获得比较利益,提高金融业的竞争力等。其中最主要原因是:市场融合的净收益大于市场分割经营所能获得的净收益,金融体系能够获得市场融合的比较利益。金融业从市场分割向市场融合回归带来的净收益的变化,主要来自于提供同样的金融服务,融合后金融机构支付的总成本要小于市场分割时金融机构所支付的总成本。市场融合的比较利益取决于监管成本、内部管理成本和金融机构的外部交易成本等成本的不同变化。本文主要针对这几类成本的变化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在一般情况下,由于市场融合能够带来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协同效应和风险分散等效率优势(berber,2002),可以增加金融机构的服务手段和业务规模,减少交易环节,从而降低金融机构的交易成本,同时由于市场融合之后的金融机构能够获得管理上的协同效应(即管理资源的充分利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管理成本。但由于市场融合导致金融机构的组织机构和业务复杂程度提高,将会加大外部监管与内部管理的难度,使监管成本和内部管理成本增加。综合以上分析的结果,由市场分割到市场融合,金融机构的外部交易成本下降,监管成本和内部管理成本上升,如图1所示,从市场分割到市场融合,即由截面a截面b,ec、sc、mc,其中,ec为交易成本,sc为监管成本,mc为内部管理成本。

由市场分割—市场融合,每一个截面都可以得到三类成本的不同组合。是否实行市场融合,或者说在市场分割和市场融合之间选择哪一个截面(即在多大程度上实行市场融合)作为金融业经营制度,关键要看市场融合所带来的“比较利益”的大小。如果由截面a代表的市场分割过渡到截面b代表的市场融合,交易成本ec,即效率提高可以抵补截面a到截面b(简称为ab)所带来的监管成本上升(sc)以及内部管理成本上升(mc),则市场融合的社会比较利益为正,市场融合对社会有利,即截面a截面b,ec>sc+mc,则有利。反之,则比较利益为负,市场融合对社会不利,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应该分割经营。

由图1可知,从市场分割到市场融合,截面a截面b,ec>sc+mc时,可能获得市场融合的比较利益。除此之外,还需要其他相关条件。西方发达国家之所以实行市场融合,正是因为它们认为已经具备了相关条件。这些条件主要包括:(1)健全的法律、法规、完善和健全的金融监管体制、金融监管组织体系等。所有这些因素无疑将会导致监管成本sc整体下降,边际递增率减小,从而降低社会为金融体系付出的成本;(2)金融机构具有较高的内部管理水平。由市场分割到市场融合的转变过程中,金融机构的组织结构、金融业务的复杂程度大大提高,内部管理成本也将相应提高。如果金融企业内部建设不断完善,控制机制不断强化,以及人员素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那么总体上内部管理成本上升速度趋缓,甚至会逐步下降,mc斜率变小;(3)金融机构具有较高的电子化、信息化程度。由于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作为以服务为依托的金融业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开发新的金融工具,延展服务空间,改进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时效性,提高金融资本效率。这主要是因为金融机构的交易成本总量以及交易的边际成本不断下降,如网络的运用,可使银行、证券或保险公司同时处理几个甚至几百万个客户的信息,而每增加一位客户所引起的交易成本上升几乎为零,这样使交易的边际成本十分低,甚至在某些区间可以忽略不计。信息技术同时运用于金融机构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管,进一步使两者成本降低。在上述三个条件的基础上,图1中三条曲线sc、mc、ec都将得到很大的改善,不仅三条曲线同时向下平移,表示金融体系整体社会成本降低,而且三条曲线的效率也将发生新的变化;(4)发展相对成熟、有序竞争的保险市场、资本市场体系,是实行市场融合不可或缺的条件。总之,只有具备了融合的条件,才能获得正的比较利益,否则,将适得其反。

三、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融合发展的利弊分析

(一)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融合发展的好处

保险资金,尤其是人寿保险资金具有长期性,适合投资于资本市场,因此,保险公司理所当然地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机构投资者。

1.保险市场可促进资本市场的完善

资本市场的成熟和完善,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结构。而投资者结构的合理化和多元化,是资本市场发达程度的重要考察指标。保险公司参与资本市场,有利于培育和壮大机构投资者力量,强化理性投资理念,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一方面,保险公司作为机构进入资本市场,侧重于长期投资收益,有助于上市公司不断改善经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另一方面,保险公司追求稳定,有较好的精算技术,在收益率细微差异的分辨、相关事件的预测和概率计算、建立最优投资组合和最大限度规避风险等方面有独到之处。这类机构进入资本市场,对证券投资基金及其操作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对上市公司行为规范化也将产生有利的市场制衡,有助于培育证券市场理性投资理念,也有助于抑制由于过度投机所造成的不正常的价格波动。保险市场巨额、稳定的保险资金,对资本市场的发育和成熟将起到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1)扩大资本市场规模。保险公司既可以作为机构投资者参与一、二级市场的交易,也可以筹资者的身份发行股票和债券。巨额的保险资金具有长期、稳定的特点,经过精确测算、合理的期限安排和资产组合后,进入资本市场,既增加了资本市场资金的供给,又刺激了资本市场筹资主体的资金需求,从两方面促使资本市场规模扩大。(2)促进资本市场主体的发育成熟和资本市场效率的提高。在资本市场上,存在大量工商企业、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等,有的筹资,有的“圈钱”;有的投资,有的投机。而保险公司,特别是寿险公司是资本市场上的长期投资者,其投资遵循的首要原则是安全性。保险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因其具有长期、稳定和数额巨大的特点,可以大大削减投机者带来的市场大幅度波动风险,是稳定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保险资金运用必须进行专业化的风险管理,这也是提高资本市场效率,推动资本市场成熟的根本动力。(3)促进资本市场结构的完善。保险资金在一级市场上承购、包销购买等,刺激一级市场的发展。在二级市场上的投资,可大大提高资金的流动性,活跃市场。以寿险公司资金运用为例,由于其需要不断调整资产结构,以期在风险一定的情况下,实现收益的最大化,客观上有利于改善一级市场、二级市场的结构,增进其协调发展;保险资金还可以通过创立或加入投资基金等形式,促进资本市场组织的完善;此外,保险公司,尤其是寿险公司长期稳定、具有负债特性和追求相对稳定收益的资金,客观上要求资本市场具有对应的长期、收益稳定的投资产品。市场供求力量使债券品种不断发展完善,从而也促进资本市场品种结构的完善。零贝塔风险的保险证券化产品,也可丰富资本市场的投资产品,完善投资者的投资组合。

在保险业发达的国家,保险市场对资本市场的促进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从国际股票市场看,保险公司持有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市值占整个股票市场市值总额的比重较高,欧洲为40%,日本为50%。在美国,保险公司和私人养老基金的投资在其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中所占的比例达22.27%,保险资金是资本市场上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

2.资本市场有助于提高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和承保能力

资本市场的成熟、规范有助于提高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和承保能力。从理论上看,成熟的资本市场有利于保险公司进行以资产负债匹配为基础的投资组合管理,降低投资风险,增加投资收益,并满足流动性需求。首先,成熟的资本市场中投机性较弱,资本资产价值在短期内稳定,能够真实反映发行公司的价值。这对长期投资的巨额保险资金来说,可降低市场价格风险;其次,成熟的资本市场中,利率波动幅度小,并在很大程度上可作合理预期,从而减少保险公司利率估计失误,避免保险准备金提取不足导致的负债风险,从根本上保证投资资金来源的稳定;最后,成熟的资本市场中,中介机构完善,资产清算风险小,可以提供多样化的投资方式,使保险投资风险得到分散,获取稳定、高额的投资收益。

从实践看,由于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互动的关系,资本市场的发展与保险市场的发展表现出较高的协同性。美国资本市场较成熟,尤其是固定收益证券市场发达,满足了保险资金尤其是寿险资金运用的基本要求,成为美国保险资金运用的主要场所。在美国寿险公司1917—1996年的长达80年的历史中,公司债券一直是寿险公司投资的主要工具,大部分时间中占寿险公司资产的比例都在35~40%。尽管这一比例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股票投资比例的上升而有所下降,但仍占20%左右。另外,成熟的股票市场也是保险资金运用的重要场所,20世纪末期,美国寿险公司投资股票占其总资产的比例达20%以上。从寿险公司持有债券期限结构来看,以长期投资为主的5—20年期债券占了近60%。可见,成熟资本市场工具及其期限结构的多元化和多样化,满足了寿险公司负债的特点,使其资产负债结构相匹配,有效控制和管理其经营风险,确保其经营的稳定性。

3.降低成本

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融合发展,形成综合性的金融机构。综合性的金融机构可同时经营银行、证券、保险等业务,使各种业务相互促进、相互支持,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和信息共享,有利于提高服务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实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另外,市场融合使金融机构优化资产结构,实现资产组合多样化和资产风险分散化,降低非系统性风险,使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具有更大的整体稳定性。

4.增加收益

市场融合经营制度下的综合性金融机构具备稳定的客户群。综合性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对工商企业的业务、投资等来加强对它的渗透,有助于金融机构获取有关工商企业的充分信息,提高投资的准确性。所以,综合性金融机构的客户群较为稳定,市场份额和市场控制力能够得到巩固,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较强。多元化经营可为其金融产品的开发和服务领域的延伸,创造巨大的潜在发展空间,从而极大地增强综合性金融机构对金融市场变化的适应性,使其能及时根据金融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变化,灵活调整自身的经营活动,加强金融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市场融合也有利于增加盈利。随着保险业竞争的加剧,保险费率越来越低,保险承保利润逐渐减少甚至为负。保险业要生存和发展,只有通过延伸服务空间和投资利润来弥补。

(二)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融合发展的弊端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有其利必有其弊。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融合发展也存在一些弊端:第一,从事多元化经营的综合性金融机构,在其不同的侧面、不同的服务对象和不同的服务品种等方面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传统、不同的运行机制,它们交织在一起,必然显现出潜在的矛盾或冲突,导致综合性金融机构内部协调困难、管理难度增大等问题。第二,市场融合可能招致新的更大的金融风险。一方面,综合性金融机构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得以扩展,从而其经营风险也随之扩大;另一方面,综合性金融机构内部各业务部门和子公司之间由于目标不同,难免发生利益冲突,加重道德风险。其不良的内部交易可能引起综合性金融机构内部的风险传递,导致“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发生。第三,由于综合性金融机构业务种类繁多,规模巨大,其权利较大,对经济的影响较强,容易形成金融垄断,产生非公平竞争,从而对国民经济产生消极影响。第四,金融机构复杂的综合经营结构和业务运作,不利于实施有效的金融监管,需要金融监管机构相应地提高其监管水平

四、西方发达国家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融合发展的经验对中国的启示以及中国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融合发展所面临的困难与条件

(一)西方发达国家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融合发展的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西方金融业发展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德国为代表的两业始终融合的模式;另一种是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两业分离模式,并且在经历了融合、分离的过程之后,现又回归到融合的模式。

从西方发达国家保险资金运用的情况来看,股票、债券、抵押贷款等占相当比重,说明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不但已经融合,而且相当紧密。国际上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融合的路径,除传统的业务、产品、机构和服务等融合外,还创新了许多跨行业的产品,如巨灾风险证券化等。以英国为例,英国寿险公司逐步转变为金融服务公司,保险竞争领域外延到包括银行信贷及基金管理在内。多家保险公司提供著名基金经理推出的投资产品,作为退休计划、年金及单位信托联结产品。在美国,美国国际集团(aic)、usaa等大型保险集团除产、寿险外,均发展投资银行、投资管理和信用卡业务。激烈的市场竞争、巨大的国际市场潜力及巨大的国内现存客户群,使保险公司迈向更广泛的金融服务领域。

西方发达国家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融合发展的经验对我国金融业的混业经营有重要的启示。(1)在市场发育初期,监管机制尚未健全,不同金融业务之间应实行分业经营,避免交叉传染;保险公司的经营要防止由于资本市场的低效及系统性风险而引发失去偿付能力的风险。(2)在成熟的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环境下,通过两个市场的渗透、融合,形成集团/控股公司等,可提高保险资金运用效率,扩大承保能力和提高保险业的竞争力等。但同时要特别注意加强监管和风险控制。因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条件成熟,两个市场的融合能带来许多正面影响,反之,也可能导致整个金融市场的瘫痪。(3)在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发生变化的时期,保持保险公司的稳健经营,必须进行保险产品的创新,实现保险产品由储蓄型、保障型到分红型、投资连结型和万能型等产品的转型,降低寿险产品的利率敏感性,避免利差损问题的积累和爆发;同时,运用保险资金时,要避免暗箱操作和关联交易。加强管理和规范,避免将资本市场的风险传染给保险市场。

总的来说,融合的成败取决于融合的前提条件是否具备。从西方发达国家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融合的情况分析,融合的前提条件是保险市场、资本市场发育较成熟、规范;有健全的法律、法规;发达的通信和网络技术;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较完善的监管体制和其他支持条件。保险市场成熟、规范的重要标准是:保险的经营理念成熟,不仅仅是为了保费收入,市场占有率等粗放式经营,而应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考虑偿付能力的集约式经营,注重保险的金融属性、提供高附加值的保险服务等。资本市场成熟、规范的主要标准是看资本市场的效率。

(二)中国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融合发展所面临的困难

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将对我国金融分业经营制度产生极大的影响。从长远趋势来看,我国金融业也将不可避免地从分业经营走向综合经营。目前,中国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融合发展面临许多困难:

1.法律和监管存在壁垒

1995年以来,中国陆续颁布了《保险法》、《商业银行法》和《证券法》等,从法律上确立了分业经营的格局,导致保险、银行和证券等机构分设,业务也不能兼营,各自成立了相关的监管机构,保监会、银监会和证监会等。但如果成立金融控股公司,创新跨行业的新业务,却没有相应的机构监管。

2.保险市场不太成熟

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保险供求关系不平衡、保险产品结构不合理,缺乏竞争力、保险公司“利差损”较为严重,偿付能力不足、保险公司资本实力不足,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等。

3.资本市场不太规范,效率低

资本市场波动大,投机气氛太浓,缺乏理性的机构投资者。上市制度不规范,退市制度不健全,信息批露制度不完善。上市公司缺乏有效的公司治理制度等。

(三)中国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融合发展的条件

1.制度安排基本完成

2004年2月15日,中国保监会和中国证监会共同下发《关于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交易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了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所涉及的证券账户、交易席位、资金结算、投资比例等问题。监管层加强合作,为融合创造制度基础。2004年2月17日,中国保监会与银监会联合下发了《保险公司股票资产托管指引》和《保险资金股票投资有关问题的通知》。在《保险公司股票资产托管指引》中,保监会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和国内成功经验,首次在保险资金管理中顺利引入了独立的第三方托管。至此,保险资金股票投资的基本制度和运作框架初步建立。三大金融监管部门为健全保险资金股票投资监管体系、完善稳健运行机制做出的重要制度安排已全部完成。

2.保险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自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我国保险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保险市场体系基本建立。保险业的整体经济实力有了较大提高,截至2005年12月,中国保险业资产总额为15226亿元,同比增加28.45%。保险资金中银行存款为5241.43亿元,国债投资为3588.3亿元。保险资金全年投资总收益率为3.6%,股票投资平均收益率超过6%。保险保障的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寿险业务中,投资型险种增加,如万能寿险、投资连结保险和分红寿险等。

3.资本市场基本形成

我国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证券市场体系,证券市场初具规模,证券经营机构获得了很大发展,证券市场法制建设和监管不断得到完善。建立了以《证券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以强化市场信息披露为目的、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为监管主体的市场监管体系。

保险资金融通的前提条件篇6

一、基本情况

(一)提供企业贷款贴息情况。为贯彻执行《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应对肺炎疫情缓解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措施》等文件精神,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2020年我州安排拨付财政贷款贴息资金3632.66万元,其中降低企业融资成本978.05万元、支持重大基础建设2175.07万元、鼓励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116.48万元、战疫贷贴息160.67万元、骨干流通企业贷款贴息6.14万元、稳保贷贴息102.9万元、创业担保贷款贴息31.73万元、民贸民品贷款贴息61.62万元。以上财政贴息资金共撬动企业融资22.19亿元。

(二)财金互动奖补情况。通过支持做大金融产业、促进扩大信贷增量和险资直投、激励增加定向贷款、健全融资分险机制、完善融资担保体系、改善普惠金融服务、鼓励直接融资发展,引导撬动金融资本加大信贷投放、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水平。按照《省财政金融互动奖补资金管理办法》,2020年共计下达财金互动奖补资金671.49万元,其中:新增客户首贷奖补35.51万元,小微企业贷款增量奖补47.12万元、精准扶贫贷款奖补94.45万元、鼓励担保机构开展定向业务46.76万元、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代偿损失分担29.26万元、支持企业债券融资364万元、支持农村支付环境建设54.39万元。

(三)贷款风险基金设立情况。目前州本级设有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8000万、应急转贷资金3200万、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金1000万、创业担保分险基金500万等风险缓释和融资增信的风险基金,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风险资金支持,撬动金融资本3.826亿元。

二、存在的困难问题

(一)各类风险基金规模较小,撬动金融资源作用有限。虽然目前州本级设有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8000万、应急转贷资金3200万、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金1000万、创业担保分险基金500万等风险缓释和融资增信的风险基金,但整体资金池规模均不大,对金融资源的撬动作用十分有限。

(二)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注册资本金偏小,担保能力较弱。目前全省担保机构平均实收资本为1.58亿,以我州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为例,该公司实收资本未达到全省平均线,与政策性担保公司注册资本相差更远。根据《融资担保条例》规定,公司目前最大承保额是1390万元,且放大倍数达4.42倍(全省平均放大为2.31倍),各金融机构给予的授信额度已达上限,业务发展受到限制,难以有效支持州内更多企业的发展。

(三)州内中小微企业资质弱,难以满足金融机构贷款准入条件。与省内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州内中小企业普遍存在整体诚信环境建设相对较差,企业资质弱,管理不完善,财务不健全,导致融资时无法满足银行贷款准入条件。

三、下一步建议

(一)做大各类分险资金规模,强化政府增信机制建设,有效撬动金融资源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建立常态化增资补充机制,逐步做大各类风险基金规模,有效撬动金融资源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保险资金融通的前提条件篇7

一、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当前国际上金融机构的经营模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混业经营制,又称全能银行制,是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经营一切金融服务,包括各种期限和种类的存贷款、各种证券买卖以及信托、保险等金融服务,即商业银行集传统存贷款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保险业务、信托业务等于一体,实行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在此种制度下,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业务没有界限,商业银行可以进行投资银行的业务,投资银行在一定范围内也可以经营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其二是分业经营制度,即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金融业彼此分开经营,我国目前即实行此种经营模式。

我国之所以建立起以《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信托法》为核心的金融法体系对金融业实行严格的分业限制,究其根本原因是为了降低由于现阶段金融市场不规范、金融体制不完善以及资本市场和法制不健全等原因所导致的混业经营中必然产生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其主要理由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第一,因业务性质的不同,一般来说银行所从事的储蓄业务属于零售性质的金融业务,不论其业务规模有多大这部分始终属于短期资金,储户随时可能提取,因此银行不宜将其储蓄短期资金用于长期投资,而证券、保险、信托均属风险性较大的批发性业务,适于长期资金投资,如冒险将储蓄这种短期资金用于证券、保险、信托等投资,则金融市场就可能因银行无法收回投资,储户利益受损,而发生巨大动荡。

第二,银行储蓄存款人与银行是债权人与债务人关系,信托投资、股票业务和不动产投资的投资人与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和发展商之间是信托关系和产权关系,这两种关系在法律处理上后果是不同的。

第三,风险分担不同所导致的存款人利益受损的风险程度大小不同。信托投资、股票业务受市场影响较大,市场高潮时可以获得巨大利益,而市场低落时则可能遭受巨大的损失。信托投资投资人与信托公司有合同的约定,因信托投资种类的不同,风险可能由投资人承担或由信托公司承担,也可能两者按比例承担;股票投资风险由投资者承担,而银行的贷款风险仅由银行承担,储户不承担任何风险。因此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必须要分业经营[1]。

此外,我国国情方面的原因也决定了必须实行分业经营制度。长期以来我国金融机构的发展均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无论是资本金、资金总额、存款规模,还是信贷规模,四大商业银行所占有的比例都在60%以上,处于几乎绝对的金融市场垄断地位[2]。相比之下发展较晚的金融机构,如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证券公司则势单力薄,仅占有不到10%的市场份额。因此,如不采取一定措施限制银行进入其他金融领域,进行分业经营,那么建立在银行一个支点上的金融市场就可能会因为这一种金融机构出现问题而发生剧烈动荡。所以为保障市场的长久稳定,避免出现较大的金融风险,需要实行银、证、保、信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制度。但是,十几年来的分业经营实践并没能证明这种过于偏重于稳健的经营体制对于我国金融机构的发展是利大于弊,相反随着入世后金融业竞争的加剧,国内金融机构由于严格的分业限制导致竞争力偏弱,已受到了抢占中国市场的外资全能银行的极大威胁与挑战。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的必然性

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供求假说认为金融制度的变迁是制度供给和制度需求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我国,从事银行、证券和保险等行业的金融机构为金融经营制度需求方,金融监管当局是制度供给方。我国现阶段实行分业经营,银行、证券和风险业务之间有着明显的界限,目的是为了严防银行和保险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引发风险跨行业传播,然而此种经营模式在规避风险的同时也导致了银行业务形式单一,资本市场融资渠道不畅,保险资金运用效率较低的后果,各行业经营不能发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优势,相互协同作用平衡发展。入世5年后,外资银行办理人民币业务将享受国民待遇,留给我国金融业调整和发展的保护期已所剩不多,面对严峻的形势,作为制度需求方的金融机构自然产生了打破分业限制,实现业务经营多元化以壮大自身实力的要求,而金融监管当局为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抵御外来竞争也必将做出混业经营的制度选择。

我国于1995年颁布实施《商业银行法》,开始实行分业金融模式。使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更加专业化,这样既便于内部管理又有利于监管,可以从总体上提高金融机构的运营质量,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但从近年的实践来看,这种金融体系的运行管理模式非但没有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反而使金融风险进一步加大[3]。之所以会造成这种局面,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㈠由于严格的分业规制,至1998年底,各国有商业银行与原所属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及其他经济主体彻底脱钩,其业务范围和盈利空间越来越局限于资产负债业务。同时国有独资性质的产权和政府的干预,使得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投资仍然局限于经济效益普遍偏低的国有企业,造成不良资产的进一步扩大;而另一方面银行为了安全起见而惜贷,又致使存差过大、资金利用率低、盈利性差,业务入不敷出,出现大面积亏损,这种经营方式实质上已严重背离了《商业银行法》第4条对于商业银行“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经营原则的规定。

㈡从保险业来看,投资是保险业的核心业务[4]。按照国际惯例,保险公司收取保费,为满足其理赔和业务支出的需要,关键要通过投资将保费资金用活。但在现行管理模式下,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仅限于银行存款及少量特殊债券如政府债券及金融债券。银行连年降息,并且国债利率偏低,致使保险公司的存款利息收入和国债利息收入无法满足其理赔和业务支出的需要,许多保险公司出现亏损趋势。

㈢从证券市场上看,由于分业管理和缺少必要的融资渠道和手段,股市低迷时,许多证券营业部因交易量过小,其费收入不足以抵销其各项开支;行情高涨时,一些证券公司又常常违规挪用客户保证金以提高其自营业务能力。

(㈣从信托上看,分业的限制使得信托业不得不从许多盈利的部门退出来,而仅靠信托理财等传统业务形式很难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场。虽然我国目前所实行的金融分业模式是建立在总结过去混业经营失败的经验教训基础上,但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加剧,其弊端和缺陷逐渐显露,并会越来越成为阻碍我国金融发展的桎梏。因此通过业务经营体制的变革来提高金融机构的效益性和竞争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三、我国金融法制的现有框架

2003年12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国人民银行法修正案草案》和《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并于2004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明确了银行监管的目标、原则、监管手段和监管程序,推动了一般监管向风险监管的转变;《中国人民银行法修正案草案》除了在法律上强化人民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功能之外,还在第35条中要求“中国人民银行应当在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国务院其他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建立监督管理信息共享机制”,解决了监管机构之间协调运作,分享信息的问题;《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将原《商业银行法》第43条第2款规定改为“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给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留下了发展空间。三大法律的通过对健全我国金融法律体系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转变奠定了制度基础,它们与1995年通过的《保险法》和1998年通过的《证券法》一起构成了我国金融业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

四、入世《服务贸易总协定》中与金融业相关的规定

入世后,由于国内金融市场开放引起的竞争环境的变化将进一步强化我国实行金融混业经营的必要性。在世界贸易组织的一揽子协议中,与金融开放有关的主要有《服务贸易总协定》(以下简称GatS)中的有关条款和附件,以及《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议》。中国加入wto以后,在享受入世所带来的金融方面各种实惠的同时,也将毫无疑问地遵守以上两个协议,逐步地开放中国金融市场,而这势必会使分业模式下的各金融机构面临更大的困难。

根据GatS中第3部分第16条对市场准入原则的规定,在有关通过本协议所认定的服务提供方式的市场准入方面,每一个成员给予其他成员方的服务和服务提供者的待遇,应不低于在其承担义务计划中同意和指明的期限、限制和条件所规定的待遇;在承担市场准入义务的部门中,以成员除了在其承担义务安排中规定的措施外,不应在某一区域分部门或在其全境范围内保持或采取限制措施。由此可见,我国入世后必须逐步开放金融服务业,减少或消除对外资金融机构的种种限制,使其获得充分的市场准入。我国一些法律法规对于外资金融机构在市场准入或业务范围方面的限制性条款将不得不做出修改。与此同时我国在入世谈判中又与许多国家达成了开放金融业的协议。这样将进一步促使我国逐步取消对外资银行等外资金融机构的各种限制措施,外资机构的数量及业务量将随之迅速增长。由于这些金融机构实行综合经营的模式,可以依靠其控股或全资拥有的投资银行、抵押银行、保险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及咨询公司,以银行为一个窗口向客户提供包括存贷款、投资发展、资产管理等内容的全面服务,而较之于中国金融机构更能满足客户的要求从而不断占领市场。因此无论从金融服务的品种、质量上还是从服务效率上,外资金融机构都将明显优于国内金融机构,从而赢得客户,占领市场。

GatS第2部分第2条中有关最惠国待遇的条款规定:“每一成员方给予其他缔约方的服务或服务提供者的待遇,应立即无条件地以不低于这样的待遇标准给予其他缔约方相同的服务或服务提供者。”依据此条款,所有wto成员国的金融机构均可以同样的待遇条件进入我国,而面对这些以追求规模经济效益为宗旨的采用混业经营的外国超级金融机构的竞争,国内金融业能否坚守分业经营的阵地不无疑问。

在GatS第3部分第17条中,对国民待遇原则作了规定。该条要求各缔约方应根据其计划列表所列的部门和表内所规定的条件和措施,对其他方(外国人)的服务和服务提供者给予在同等条件下与国内服务和服务提供者同等的待遇,不得低于本国国内待遇。按照这一规定,我国银行等金融机构将不再享有入世前国家给予的特殊保护,而与外资金融机构进行“公平竞争”,但经营模式的落后、业务范围的局限,中国的金融机构很难与外国的全能银行竞争,因而处于事实上劣势不平等的地位。

由此不难看出我国现行的金融分业经营模式,因其缺陷所引发的各种金融风险将随着入世后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而不断加剧。中国金融业如果希望能成功应对来自发达国家金融业的挑战,并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则应顺应全球金融一体化、自由化的浪潮,立足于本国的金融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兼顾稳定性、效益性和公平性,选择一条适合的、将金融经营制度由分到合的道路。

五、对我国金融法律体系顺应混业经营模式趋势的几点思考

在对我国金融业务制度稳步的由分业向混业过渡的探索中,科学完善的金融法规是关键所在。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的金融法律体系加以改进完善,确保业务过渡的顺利进行。

第一,在立法上应明确我国金融法规的指导思想,既要考虑入世后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以混业取代分业,从而提高民族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又必须确保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健运行。就具体措施而言,应取消现有法律中有关分业的严格限制,对分业经营的界定条款模糊化,确立起有限分离制度并最终实现金融混业经营的目标。根据我国目前金融经济发展的水平,金融制度分业向混业经营转变在短期内无法实现,所以应先明确混业经营的目标,在立法上对分业经营限制实行弹性操作,从而为金融机构发展业务交叉经营创造有利空间。当务之急应将现行保险法、商业银行法(尽管该法已于近日作出修改,但似乎仍然不能令人满意)、证券法、信托法中有关分业的严格规定加以修订,建立起有利于向混业转化的有限分离制度。

第二,在混业经营的目标基础上,将决定是否混业、何时混业及具体怎样混业等统归于企业的经营自赋予各金融机构,使之能够根据国内外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并结合自身的发展状况,自由调节业务范围,根据盈利空间大小自主配置资源,实现在各类业务范围中“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从而推动金融业务制度变革的整体进程。同时为确保银行不会过度参与股票等批发性业务,淤塞资金流通,危及短期资金流动性和安全性,造成支付能力不足,甚至危及银行体系安全以及银行凭借雄厚资金实力瓜分证券、保险市场,形成垄断,危及金融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应从立法角度通过资格审查、许可证等手段规定一定的对内外资企业实行一律平等的市场准入资格条件以限制过度竞争。如:所有跨界经营的金融机构应依法申报,分别领取自己所从事业务范围的各种许可证。这样一来监管当局可以对金融机构经营资格进行审查,并可根据金融经济发展状况有效控制某一具体业务范围的从业机构数量,以避免过度竞争。

第三,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突破传统业务的局限进行业务创新,以初步实现向综合经营的过渡。例如,近期出现的称之为股票质押贷款的银行证券抵押融资业务,证券公司通过向商业银行提供证券质押(包括股票和债券)申请贷款进行融资从而进入货币市场,从某种角度上具有综合经营的性质。而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这是一项既有一定风险又具有广阔发展空间的融资业务,打破了以往的金融机构之间严格的界限。对这类形式的金融创新,应由有经营自的银行自己去选择,立法上不应予以禁止,以实现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化的平稳过渡。

第四,目前监管体制仍然宜采用分业监管为主,监管机构相互协调的监管体制。尽管随着金融自由化、一体化进程逐步加快,金融业呈现由分业向混业经营发展的趋势,金融监管体系也正朝着由分到合的方向前进,但鉴于我国当前金融经济发展的局限性以及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远未完善,大一统的混业监管不利于监管力度的强化、监管效力的提高,因此当前仍需保持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三足鼎立、相互独立的分业监管模式,以便于监管机构发挥各自优势在职权范围内实行有效监管。与此同时在实际运作中还应注重和强调三大监管机构之间的密切配合,建成一套信息共享及协调解决机制,从而有效服务于金融分业向混业的平稳过渡。现时我国金融监管大环境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特殊磨合期。虽然从理论上讲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均属于有严格职权划分的直接隶属于国务院的行政管理机构,均各自独立地行使对银行、证券、保险业务的监管职能,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传统认识所形成的种种误区,使得各监管机构之间权力和职责的划分、监管任务的协调、监管信息的共享等问题难以得到保障,极易形成“不该管的都在管并且都要管,该管的却管不了或管不好”等监管越权或推诿监管等现象。因此为避免出现重复监管或推诿监管等不正常现象,笔者认为应努力强化三大监管机构联席会议的协商作用,通过制度化定期召开此类会议,有效解决各监管机构之间的监管界面问题;同时应鼓励监管机构之间就相关界面问题共同协商出台相应的法律文件,如部门规章等加以调整,从而得以协调各部门利益,并能根据各机构的实际监管能力或监管技术手段及各自的职权范围针对所需解决的问题作出实事求是的分工安排,以便于实际执行;此外如果具备必要的制度环境,还可以在保留现有三大监管主体的同时专门设立承担起管理、协调三大监管机构的金融监管主体——金融监管协调委员会,建立起有分有合、目标一致、运行高效的金融行政监管体系,在业务界面上协调监管,信息共享,有效维护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正常竞争环境。当然,待条件成熟时,也可考虑成立统一的金融监管局,内设几个专管部门,对金融业实行统一的监管。

尽管当前我国所实行的多种分业制度是在总结20世纪80年代金融业混业经营失败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当时金融市场不成熟、金融体系不完善、金融法规不健全的条件下的必然选择,但随着全球金融经济一体化、自由化的深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入世的背景,采用混业经营模式,使中国金融融入世界金融一体化已成为趋势。而只有通过在经济、金融、法制等方面进行相应改革,充分吸收外国经验教训,才能最终实现我国金融机构经营的全面综合化和较强竞争力,也才能保证效益的普遍提高。

参考文献:

[1][4]吴志攀:《金融法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干杏姊、徐明棋:《重生:入世后中国金融的结构变革》,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3]江春、胡昌生:《中国金融业成功应对wto》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刘志友:《我国商业银行资本运营的现状、分析及对策》金融研究,1998(3)

保险资金融通的前提条件篇8

一、陕西省中小企业外源性融资状况

企业融资分为外源性融资及内源性融资,外源性融资主要是通过银行贷款和发行证券融资。内源性融资主要通过企业的权益资本、留存收益的积累及提取的折旧产生。目前陕西的外源性融资严重不足,仍以自我积累的内源性融资为主。内源性融资占到60%,外源性融资占到40%,根据陕西中小企业促进局2011年的数据调查显示,尽管目前中小企业发展总体平稳、健康、向好,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陕西60%的中小企业没有1年以上的中长期贷款;企业成本和税费上涨较快,利润水平下降;市场需求不足,致使部分行业经营困难;发展环境还不够宽松,扶持政策落实还不到位,企业负担较重。又据企业问卷调查显示如下:有25.7%的企业资金缺口很大,急需融资,45.7%略有缺口,需要融资,73.8%的企业面临贷款难问题。

二、陕西省中小企业外源性融资问题分析

(一)现有纵向金融体系不适应陕西中小企业的发展根据融资次序理论,外源融资中先债务融资后股权融资,尤其对于处于成长期的陕西中小企业来说,债务融资不易分散经营权,又避免过早引入风险投资机制的弊端。同时可以带来税盾效应,不失为优先选择的渠道。但从整个金融机构的外源融资实际操作看,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更加偏爱大型企业,原因是大型企业的组织结构、财务管理比较规范,信用标准比较高及抵押物比较易于衡量,容易带来规模效应。而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不完善,财务报表不规范,资信能力比较差,可抵押物缺乏,贷款项目的信息又以难以衡量的软信息为主,使银行很难估算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贴现率,加上贷款手续复杂,额度小,所以对于科层结构比较复杂的大银行从组织结构视角,一般更乐意财务报表型、资产保证型及信用评分型的交易性贷款而不愿意给中小企业提供关系型贷款,以避免过高的交易成本加大贷款的风险。根据西部网的相关报道: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工商联主席冯钧平说,“陕西中小企业银行贷款只占到整个资金来源的20%左右,融资难问题非常突出。”他提出的建议之一就是督促银行拿出一个适当的贷款比例,给中小企业贷款适度“松绑”。可见中小企业一般很难获得金融机构长足而稳定的资金保障。

(二)不发达资本市场不适应陕西中小企业外源性融资我国的资本市场起步晚,发展时间短,还不很发达,对发挥资本市场,实现资本与产业的融合对中小企业还有一定的难度。目前虽然国家提出了中小企业中的高科技产业优先上市的政策,但苛刻的上市的条件又将大部分中小企业拒之门外,如在主板上市的股份公司,要求有严格的经营业绩和注册资本条件,要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知名度应比较高,而往往具备这些条件上市的还是规模比较大的国有大型企业。对于中小企业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不但条件高,还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及人力、财力成本,且成功概率很低。在海外“二板市场”上市,由于缺乏政策的支持,加上上市经验缺乏、信息闭塞,发行股票融资成为难题。三板非上市公司的场外交易融资市场,我国2000多万家的中小企业挂牌企业还不足100家。而对于资本市场发行债券来说,条件很高,程序又很复杂,中小企业自发集合发债几乎空白,且发行单位盈利能力及信用评级高,所以大多都是政府撮合,人为推动。未能与市场形成互动规律。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陕西省发给委、陕西证监局2010年金融运行报告数据分析:陕西中小企业通过股票上市融资不到8.8%,因此要想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还需要一个过程。

(三)陕西中小企业缺乏运作风险投资机制及信贷担保机制虽

然陕西省成立了很多风险投资公司,专门负责成长期的中小企业的风险资金运作,但由于风险资本的筹资机制未能建立,在资金的比例安排上,政府投资仍然偏高,民间游移的社会资本未能发挥应有的效力,积极性不高。加上风险投资公司缺乏良性的运作机制,管理混乱、政企不分,导致风险投资基金难以实现高效运作,且缺乏风险投资资本的退出机制,使闲置的社会资本望而却步。陕西省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已经有10多年时间,目前在陕西省中小企业局备案的担保公司达144家,其中过亿元担保机构29家,注册资本总额达93亿元,累计担保额突破330亿元。在促进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明显看出,我省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仍然突出,融资担保体系还存在很多不足,以政府组建的担保机构为主,而符合市场运行规律的商业和互助担保机构却很少。在促进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作用有限。

三、陕西省中小企业横向金融关系的内生性外源性融资对策

(一)采用集群发展思路,以组团形式拓宽外源性融资渠道

根据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及在现实中的金融支持存在严重脱节现象,提出符合陕西实际的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式。实现集群内的资金的内部流动及外源融资的外部供给。达到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与金融机构互动双赢的局面。即按照产业集群理论及中小企业融资理论,将产业内的中小企业依据产业相近、彼此业务相关、相互熟悉条件以组团的方式成立融资团体,由集群里代表性的核心企业牵头组建集群投融资公司,以此为纽带汇集群里所有中小企业贷款申请,批量取得外源性融资的发展模式。抱团融资发展,抱团经营,克服了金融机构在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时存在的违约风险顾虑,且由集群投融资公司为集群里企业提供担保与咨询,避免了集群内部企业风险的相互推诿。它以信誉约束的机制,以集体信贷的规模即提高了外源性债务融资的比重,又提升了银行融资运作效率,降低了融资的成本,且集群投融资公司可以合理组织企业间闲散的资金,从新配置资源,提高资金的运作效率,是一种良性的内外并存的融资模式。在现实中是可行的。从2010年底开始,陕西省通过抱团贷款,已连续发行两期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累计为8户企业融资4.31亿元,2011年10月,中兴林产与杨凌本香集团、陕西国德电器三家联合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从银行间债券市场募集资金2.1亿元,其中中兴林产获得募集资金1.2亿元,一下子解决了公司三年的流动资金需求。

(二)组建或重组股份有限公司或借壳上市,争取更多外源性融资首先按照我国公司制要求,任何公司制企业发行股票或债券需经过严格的审批,且须符合发行股票及债券的相关条件,且公开上市交易。不允许场外的柜台交易,但能进证券交易所的上市交易的股票与债券都是业绩突出的大型企业,而场外柜台市场的缺乏使完全通过直接募资的中小企业素手无策。因次应尽早组建股份有限公司或通过资产或债务重组改组成股份有限公司,或者借壳上市公开募集股份,上市挂牌交易。其次政府要创造条件帮助更多的中小企业进入海外二板市场融资。根据中国西部网数据:目前陕西省上市公司已达37家,在西部12省市排名第二,通过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在创业板上市公司已经有6家,其中的达刚路机、中航电测、坚瑞消防、启源装备创业板公司是陕西省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品牌的中小型科技企业,通过在创业板上市共实现融资19.96亿元,实现了产业、科技和资本的融合发展。通过债务重组、借壳上市的如:陕西延长石油化建股份公司简称延长化建,其“前身”—St秦丰,其股票在2007年5月9日起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的特别处理,2008年12月26日通过借壳上市恢复交易。直2011年销售收入达千亿,股价较之重组前翻了2倍多。其乐观业绩成为陕西资产债务重组后借壳上市的典型示范。之后的烽火电子、易食股份、西安民生等3家上市公司完成重组,其资产状况明显改善,形象也很快提升。重组使更多的中小企业也陆续上市,截至2010年三季度末,陕西上市公司平均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3.3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4.12%,平均每股收益0.15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4.29%。

(三)积极培育风险投资公司,扩大风险资金来源,完善风险资金退出机制目前陕西中小企业的筹资渠道比较单一,除了内源性积累发展外,更多的外源性融资则是金融机构“惜贷”下的债务融资,创业板上市的资本市场融资则是凤毛麟角,因此应积极培育专业性的中小企业风险投资公司及民间合伙制的风险投资公司,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吸收闲置及游移的社会资本,包括民间资本、养老金、保险金等,参与到风险投资基金中,以扩大风险投资公司的资金来源,更好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据统计,2011年陕西省民间投资达到5016.97亿元,占全省投资的比重由2010年的42.7%提高到51.7%,增长速度达到42.5%,高于全省投资增幅12.8个百分点,投资的领域遍及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各个行业,投资积极性很高,因此应抓住机遇吸收民间闲置资金扩大风险资金来源,同时积极建立健全健康的风险资金的退出机制与保障机制,提高风险投资者的积极性,使风险投资公司与中小企业实现双赢。

(四)建立以政府扶持为辅、商业与互助担保为主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以政府出资扶持为主的担保公司,难以发挥担保机构的担保能力,且提供的担保服务有限,有的仅仅为政府投资的大型项目提供担保,而大多数中小企业却与担保无门。纯粹的单一的商业性或互助担保容易发展成利益化下产物,有的直接成为揽存发放的高利贷机构,或者风险加大无利可投宣布破产。因此应发展政府扶持为辅,商业和互助担保为主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立一种以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中小企业、政府参与的风险联动机制,保证中小企业参保融资,条件是以自身的财产或有潜力的评估项目进行反担保,保险公司和商业银行根据“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进行比例担保,通常是商业协作银行承担10%-20%的风险,担保公司承担80%-90%的风险。政府根据风险担保机构的中小企业的偿债风险、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的不平等的违约风险提供风险补偿,比例一般为10%-20%,以弥补商业性或互信用担保机构的坏账损失。并且为保证担保机构能够顺利组建和持续经营进行一定的资金支持与税收扶持。据金融时报报道:陕西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目前已经正式启动,作为风险补偿资金的托管银行,长安银行将为陕西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20亿元的专项信贷支持,并最终按本金损失额不超过50%予以风险补偿。该风险补偿资金的初期规模为7200万元。

参考文献:

[1]陕西省中小企业促进局:《关于印发全省中小企业服务年活动方案的通知》[陕中企规发(2012)51号]2012年4月。

[2]陕西省人民政府:《省中小企业局:全省中小企业工作综述》2012年1月28日。

[3]朱晨纯:《中小企业集群“组团”融资模式研究》,浙江师大2010年硕士论文。

[4]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部—中小企业司:《陕西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助力中小企业平稳发展》2012年1月13日。

[5]季学风:《发展民问融资渠道服务中小企业融资》,《财会研究》2009年第7期。

[6]马建飞:《以企业生命周期阶段为特征合理选择融资方式——对金融危机背景下陕西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建议》,《新西部(下半月)》2009年第6期。

保险资金融通的前提条件篇9

关键词:银行业;分业经营;综合经营;金融控股公司模式

中图分类号:F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09)01-0049-02

银行业的经营模式有分业经营和综合经营两种。分业经营是指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和租赁业各自经营与自身职能相对应的具体业务。综合经营是指银行业可以经营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信托、租赁等各种金融业务,即银行业和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及租赁业等银行业务活动交叉渗透。在强大的竞争压力下,当前世界上多数国家选择了银行业综合经营体制。在这一趋势下,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金融竞争,我国银行业也别无选择地必须逐步走综合经营之路。

一、我国银行业综合经营的条件分析

(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为综合经营提供了条件

近年来,金融市场上金融产品不断涌现,衍生工具推陈出新,银行与证券、保险等相关领域的渗透和融合力度不断加强。我国商业银行在参与国际竞争的同时,学习借鉴并引进先进的金融品种,利用自身优势,拓展业务领域,发掘新的利润增长点,促进了银行咨询服务、信息服务、保险、信托投资、基金管理等金融创新业务的飞速发展,其利润在银行总利润中的比重逐步上升,综合经营迹象明显且影响逐步加大,客观上为今后综合经营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市场基础。另外,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综合经营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物质条件。现代科学技术直接为金融产品的创新及各种金融产品销售渠道的建立提供了可靠的交易平台和虚拟通道,无形席位、网上支付、电子商务等新型交易模式直接冲击着金融市场传统交易模式和市场结构,按业务标准划分经营领域的传统做法已失去了意义。

(二)信贷风险的化解为综合经营打下了基础

近年来,我国在处理不良贷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首先,从国有商业银行自身来看,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建立健全授权授信、审贷分离、贷款三查等制度,逐步完善了信贷管理体制,新增贷款质量较好。其次,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国有商业银行化解不良贷款。其中包括从国家外汇储备中拿出巨额资金帮助国有商业银行核销呆账和充实资本金,允许国有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券以提高资本充足率。2003年财政部出台了新的呆账准备金提取办法,扩大了呆账准备金提取的范围和比例,有利于加快呆账贷款核销的进程。而更多商业银行的上市使之获得了补充资本金的渠道。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额和不良资产率都有了明显的下降,信贷风险得到有效化解,这为我国实行综合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金融监管政策开始为综合经营预留空间

金融监管政策松动的迹象主要表现在:(1)中国人民银行在1999年8月颁布了《证券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和《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允许符合条件的券商和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从事同业拆借和债券回购业务。(2)中国证监会和保监会在1999年1月一致同意保险基金进人股票市场。(3)中国人民银行与证监会2000年2月联合了《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以自营的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券作为抵押向商业银行借款。《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办法》从2000年10月起开始执行,商业银行可以买卖开放式基金,开放式基金管理公司也可以向商业银行申请短期贷款。(4)2001年7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实施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明确规定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概念,可开办的业务范围(主要是金融衍生业务证券业务以及投资基金托管信息咨询财务顾问等投资银行业务)以及准入制度审批程序和收费要求等,银行业可以向证券业延伸。(5)2003年12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六次会议通过的新修订的《商业银行法》,在第三条中增加了一款,即商业银行在从事分业经营框架下的各类业务外,还可以经营“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一个弹性条款,即在条件成熟时,银监会可以批准商业银行从事综合经营框架下的其他业务。这实际上为我国商业银行未来的综合经营预留了空间。(6)2005年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和证监会共同了《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按照规定,商业银行可以直接投资设立基金公司,这标志着我国商业银行的综合经营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四)金融机构有序地探索综合经营方式

近年来,我国许多金融机构都在分业经营的法律框架下积极探索综合经营的方式。我国商业银行在境外参与证券业务是不受限制的。1995年,中国建设银行和摩根士丹利合资成立“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在境外开展投资银行业务。1997年,中国银行在伦敦设立全资附属投资银行“中国国际”,成功地协助多家企业完成了境外上市工作。1998年,中国工商银行在香港与东亚银行联合收购了原国民西敏亚洲证券公司,控股成立了境外投资银行子公司“工商东亚公司”,从事香港和内地的投资银行业务。中信集团自成立中信金融控股(集团)公司后,现在下属的子公司已有中信实业银行、中信嘉华银行、中信证券公司、诚信人寿保险公司、中信信托投资公司、中信期货公司和长盛基金公司,业务已涵盖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期货和基金各个方面。光大金融控股公司现已控股和参股光大银行、光大证券、南方证券、申银万国证券,控股光大国际投资公司,并与外商合资成立了人寿保险公司、光大永明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集团公司的子公司包括平安产险、平安寿险、平安证券、平安信托,基本涵盖了除银行业务的所有金融业务。

三、我国银行业综合经营模式选择

(一)国际银行业综合经营模式

如果我国把银行业综合经营作为未来的银行经营体制目标,那么寻找一个有效的经营模式,使之能够适应我国金融发展的需要十分重要。从国际上看,目前具有代表性的综合经营模式有三种。

一是德国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全面放开阻碍不同金融行业之间业务交叉的法律限制,发展全能银行。全能银行能提供最广泛的金融服务,包括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不动产市场、保险市场的服务。

二是日本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金融机构通过直接出资设立新公司的方式,涉足其他金融领域,如商业银行组建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自1993年起,日本金融监管当局就允许银行、证券、信托等通过设立子公司从事其他金融领域的业务。

三是美国模式。在该模式下,由有多元化经营需求的金

融机构组建金融控股公司执行资本运作,通过并购或投资控股独立的子公司,各子公司分别从事银行、证券、保险等业务,各子公司之间设立防火墙,严防业务之间的“利益冲突”和“风险感染”,从而达到提高效率和防范风险的平衡统一。

(二)我国银行业综合经营模式的选择及分析

综合分析上述三种模式,笔者认为美国模式更适合我国银行业综合经营的发展。这是因为:

1,适合我国现行的监管体制和监管水平。当前我国实行的是分业监管制度,在此前提下组建金融控股公司更具有可行性。一个金融控股公司下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所从事的金融业务是单一的,如银行子公司经营存贷款业务,证券子公司经营证券业务,保险子公司经营保险业务。各子公司都是独立法人,有各自的营运边界和独立的财务报表。与完全的综合经营相比,各监管部门可以更清晰地对各子公司进行监管,不会对银行业的有效监管产生大的冲击。

2,有利于提高我国金融机构的竞争力。金融控股公司通过对各子公司的股权控制和资本调度,制定战略规划实现资金、技术、人才上的合作,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提高我国金融机构的市场竞争力。金融控股公司通过资本市场重组,可以有效推进银行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和经营体制转变。因此该模式不仅适应目前各子公司的经营水平,而且有助于推动其市场化重组进程,使我国金融机构摆脱资金实力的局限,向更大规模发展。

3,金融控股公司存在规模经济。金融控股公司在横向并购和业务活动中可以进入更广阔的市场,接触更多的客户群体,并促成一些相关金融产品交叉销售。商业银行演变成“金融超市”,能创造出更多销售机会,服务效率和盈利能力都将大为提高,从而达到规模经济的效果。

保险资金融通的前提条件篇10

一、香港金融机构有效处置机制背景

(一)国际层面的原因香港是国际银行中心,银行机构数目排在全球前列位置,其中更包括70家为全球100家最大型的银行。因此,香港必然跟国际金融整体运营的好坏有密切的联系。而且,香港还是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FS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多个国际金融组织的成员,其金融法例和政策必然受到国际金融组织的监管文件的向导。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过后,国际社会逐渐达成共识,认为需要设立金融机构处置机制,作为稳健的替代问题金融机构的方案,以安全的方式处置金融机构,以避免严重干扰金融体系,恢复市场秩序及控制道德风险。FSB正是在这个共识的基础上出台处置机制的新国际准则,这些政策的核心是FSB制定并于2011年底最终定稿的《金融机构有效处置机制的主要元素》(以下简称《主要元素》)所载的新国际准则。之后,2014年10月,FSB重新发出《主要元素》,就适用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元素增订指引。

(二)香港层面的原因首先,香港虽然没有经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创,但是香港在上世纪80年代也曾经发生中等程度的系统性危机,鉴于金融业风险传染性比较高,香港应未雨绸缪从其他地区和国家吸取经验,通过设立金融机构处置机制,强化金融体系抵御风险冲击的能力。其次,自《主要元素》出台以来,很多FSB成员地区都已参照《主要元素》所载准则进行自我评估,以识别在《主要元素》的规定及现行法例的规定两者间是否存在差距。接着,FSB根据这些评估结果对处置机制进行同业评审。评审结果发现几乎所有成员地区(包括香港)都需要进行立法改革,才能全面符合《主要元素》所载准则,因此,香港政府认为,为能在FSB所定的2015年底的限期前实施《主要元素》,香港需要进行立法改革。当下,香港金融监管机构正开展金融机构处置机制的相关工作。2014年1月由财经事务及库务局、香港金融管理局、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和保险业监督联合发表了《适用于香港的金融机构有效处置机制咨询文件》(以下简称《咨询文件一》);2015年1月又发表了《建立一套适用于香港金融机构的有效处置机制第二阶段咨询文件--首阶段咨询总结及最新政策发展》(以下简称《咨询文件二》);之后,香港政府拟进一步修订建议,届时可能需要先进行为期较短的第三阶段咨询,然后在2015年底向香港立法会提交条例草案。

二、具体考察和探讨

目前,香港的金融机构有效处置机制处在投石问路的探索阶段,银行金融机构有效处置机制是金融机构有效处置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香港银行金融机构有效处置机制涵盖的范围香港实行存款机构三级制,分别为持牌银行、有限制牌照银行及接受存款公司,全部统称为认可机构。《咨询文件一》和《咨询文件二》均认为银行金融机构有效处置机制应涵盖所有认可机构。此外,有关当局还专门设置了适用银行金融机构有效处置机制的条件,两者相辅能保证在恰当的时候启动处置程序,预防认可机构如果倒闭时,防止关键金融服务不会中断,而倒闭事件所构成的金融稳定风险也在可控范围。

(二)银行金融机构处置机制管制的安排1.银行金融机构处置的前提条件。如何识别和发现银行金融机构陷入风险困境?需要处置,管与不管对政府监管机构来说临界点是什么?香港绝对多数的响应者认为《咨询文件一》建议的两个启动条件是恰当的。第一个条件:不能持续经营。金融机构如被评为无法或预期会变得无法持续经营,而银行金融机构不能持续经营的衡量标准是该金融机构无法符合或预期会变得无法继续符合一项或多项认可或发牌条件,即经营受规管业务或进行受规管活动所需符合的条件。第二个条件:金融稳定条件。也即启动处置程序有助于控制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与有效运作并且能保证关键的金融服务的持续性。2.银行金融机构处置执行机构。银行金融机构处置的规管实际上就是机制处置模式。《咨询文件一》阐述了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界别模式。也即香港金管局、香港证监会及香港保险业监督局分别负责归其监管并在机制涵盖范围之内的金融机构。第二种模式:建立新的单一独立跨界别执行机构。经过权衡,有关当局在《咨询文件一》中建议采用界别模式。因此,香港银行金融机构的处置是由香港金管局负责。

(三)银行金融机构处置机制的具体权力根据《咨询文件一》,银行金融机构处置机制具体如下:1.将濒临倒闭银行金融机构或其部分或全部业务转让予商业买家。有关当局认为,基于保障存户的有关处置目标会订明,执行机构不会运用处置机制而致使受保障存款被转移至非存款保障计划成员机构,因此,暂时提高保障水平将仅适用于在存款保障计划成员之间转移存款的情况。关于额外保障的程度和期限,香港当局在参考海外的做法后,建议转移存款应以不影响存于收购方银行中的现有存款所享有的存保计划保障金额为原则。此类存款将个别地受到保障,而保障金额的上限为存保计划所提供的最高保障金额(目前是500000港元)。至于从已倒闭银行转离的存款,暂时额外保障的金额将以所转移的存款为上限,再加上下文指明期间完结时累计的利息,合计不多于500000港元,期限通常是6个月。2.将濒临倒闭银行金融机构的部分或全部业务转让至过渡机构。当执行机构经评估后认为最终可能可为濒临倒闭金融机构的业务觅得商业买家、但又未能及时作出此安排的情况下,让执行机构暂时性地将金融机构的所有或部分业务转移至过渡机构。设立过渡机构的权力也可用来支持其他处置方案(例如自救方案),在设计时必须在某些方面预留一定灵活性。3.将濒临倒闭银行金融机构的资产及负债转让至资产管理工具。该种方案得到普遍支持,因为能确保濒临倒闭银行金融机构的部分业务可以有秩序地出售或清盘,所以该种权力将被纳入处置机制中。4.利用负债进行法定自救,以吸收亏损及重组濒临倒闭银行金融机构的资本。利用负债进行自救,是香港当局为符合《主要元素》之要求。自救方案比较复杂,香港银行自救方案仍然在讨论之中,针对银行金融机构来说,方案会受到欧盟的《银行恢复及处置指令》、FSB《具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在进行处置时吸收亏损能力的充足程度》(2014)以及英国银行自救方案的影响。5.将濒临倒闭银行金融机构暂时公有化。公有化的启动是在其他处置方案都不足以让执行机构达到处置目标之时才会使用,被认为是最后方法。但是,香港当局对公有化方案没有明了,因此,香港有关当局建议为暂时公有化方案增设使用条件。

(四)银行金融机构处置机制保障安排和资金来源银行金融机构的处置涉及到处置机制的保障安排,以及应如何为处置程序提供资金。具体如下:任何债权人所得不会逊于清盘程序赔偿机制的架构,如何以最有效的方式就行使处置权力设置其他限制,如何应付处置程序引致的任何费用,包括因为须支付任何债权人所得不会逊于清盘程序赔偿而引致的任何费用,就任何债权人所得不会逊于清盘程序赔偿机制作出规定。

(五)银行金融机构跨境处置程序及共享信息香港银行金融机构跨境处置程序及共享信息只是一些初步的构想。诚如《咨询文件一》所述,当本地执行机构经评估后认为境外执行机构采取的行动(或不采取任何行动)将无法充分保障本地债权人或本地金融稳定,则本地执行机构必须能够独立地对金融机构的本地业务采取处置的行动,无论该金融机构是以分支机构抑或附属公司形式在港经营业务。

三、对内地建构银行金融机构有效处置机制的前瞻性思考

(一)内地银行金融机构有效处置机制的现状内地和香港同为FSB的成员,但是内地在金融机构有效处置机制方面的立法特别是银行金融机构有效处置机制方面的立法滞后于处置实践。而且,银行金融机构处置的法律供给特别薄弱且操作性不强。内地相关法规有1999年的《中国人民银行紧急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但是该办法位阶低(属部门规章)而且立法年代久远,同日新月异的银行业发展相比,明显滞后。2001年,国务院《金融机构撤销条例》,该条例将处置金融风险过程中一些有效的方法升级为法规。2003年,《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规定了监管当局有权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接管、促其重组和撤销。其他的司法解释主要还有:201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处置股改剥离不良资产案件适用相关司法解释和司法政策的通知”;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利用外资处置不良债权案件涉及对外担保合同效力问题的通知》;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处置银行不良资产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其他的行业规定有:2002年中国银行关于发送《中国银行资产处置项目尽职调查工作规程》的通知;中国银行关于发送《中国银行不良资产联动清收处置办法》的通知;中国银行关于印发《中国银行抵债资产处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等。虽然这些法规、司法解释、行业规定共同奠定了大陆金融机构退出和处置的法律基石,但是总的来说有欠系统性,操作性不强。内地银行准入要求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都比较严苛,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银行金融机构的退出机制却极为不畅,由国家隐性担保,由此违背了金融发展优胜劣汰的规律,削弱了内地银行金融机构的活力和竞争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