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化的基本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08:00

森林文化的基本特征篇1

关键词:森林景观;元胞自动机;指标体系

收稿日期:20131202

作者简介:陈鹏(1985―),男,湖南益阳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硕士研究生。

作者简介:陈亮明(1963―),男,湖南衡阳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景观规划设计等各项研究工作。中图分类号:S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1003803

1森林景观资源特征评价原则和方法

石燕湖作为湖南长株潭城市群的“绿心”地带,有着丰富的森林景观资源,其生态旅游开发潜力巨大。因此,对该公园森林景观资源特征进行分析,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1基本原则

(1)理论性原则。评价指标应符合客观标准,对其森林景观资源做系统性、科学性研究,要充分运用各类理论知识,结合园林景观、艺术原理、自然地理、人文美学等,科学有效地做出分析和评价。

(2)整体性原则。对森林景观资源特征分析评价指标应立足整体,逐步剖析研究,研究体系要能客观真实反映森林景观资源特征和价值的各个方面,确保系统完备有效。

(3)实用性原则。研究方法应便于实际操作,评价分析方法以利于景观设计者掌握和运用,划分等级标准清晰明确。

(4)动态性原则。研究评价指标体系应随时保持独立、动态,互不干扰,同时注重各部分、各指标、各体系的随机动态结合,体系自然生态系统的随机性。

1.2基本方法

本研究运用的工具是三维元胞自动机模型,模拟分析石燕湖森林景观资源特征及其动态运行规律,总结分析其森林景观资源所具有的典型特征和不同之处。具体方法是:在一个三维的表面网格空间上,把森林景观资源的运动特征固定在其上,采用邻居定义的形式,使每个元胞有相邻的8个元胞相互支撑和影响,邻近每个元胞分别代表不同景观状态,以时间和空间的演绎模式动态运行。元胞景观的运动特征初步分为7种特性,并分别用数字对其定义。自然性=0;多样性=1;地域性=2;交叉性=3;永续性=4;脆弱性=5;增智性=6,对7种特性分别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赋予景观动态:rt1,rt2,rt3,rt4,rt5,rt6。具体演绎规则示例如下:若景观元胞所赋予的景观因素动态变化,其与之邻近的元胞状态变为0,且经计算得出该景观多样性的变化概率大于0.5,则在下一步的计算中,该景观元胞的状态就变成参数1,反之则依然是参数0;当景观元胞状态为参数1,若影响景观因素的时间大于rt1,则密切联系景观元胞参数为0的当即状态,转变成为参数2,反之则一直处于原来的状态,景观多样性状态保持不动,维持现状。以此类推。具体景观元胞运行规则如图1。

图1景观元胞运行规划

2石燕湖森林景观资源特征元胞分析示例

2.1森林景观资源动态变化概率

根据石燕湖公园森林景观资源实际,5种特别所具有的因素是本模型需要重点考虑研究的。分别是生物、水文、天象、地文、人文资源状态,用英文字母:Q、S、w、n、H分别代表。

考虑到这几个因子最能反映森林景观资源特征的发展变化规律和体系概率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元胞自动机分析模型,分析计算每一个相邻元胞因子对本元胞景观因子的概率pi=f(ni,Si,Qi,wi,Hi),B表示常量因子,K1、K2、K3、K4分别表示相对的参数。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pi=Ki×Qi×(B+K2×Si+K3×wi+K4×Hi),ifni=LandscapeChange

0,otherwise(i=1,2,3,…8)。

研究中,对整个系统当前的森林景观资源特征元胞来说,其所表现出来的景观特征变化规律和价值特点就相当于元胞自动机系统中,各个彼此邻近的元胞动态变化的概率之和。即:

p=∑ni=1pi。

再通过运用森林景观资源特征研究的层次分析方法,得出石燕湖pi的5个基本数据,密切结合Ki各个参数因子,总结计算得出各个彼此相邻的元胞景观因子动态变化的概率之和为0.87。即表示石燕湖生态公园里这5种森林景观资源对整体景观的系统性影响较大,得出要科学规划和组合好这5种自然景观资源,才能发挥其公园森林景观效益的最大优势,凸显生态和经济综合效益。

2.2森林景观斑块因子分析研究

森林景观资源特征与元胞因子是密切相关、彼此协同的,通过其所代表的景观因子及其动态变化特征规律,对因子运行的时间和空间结构特征进行比对研究,就可以得出各个景观元胞因子之间相互影响的概率,模拟运行如图2。

图2模拟运行图

具体计算和描述方法如下:景观元胞的运行角度是多样的和动态的,本研究中采用字母S代表这个三维模拟空间的一个基点,与其各个相邻的景观因子元胞用大写字母R代表其相互优势度,元胞景观模拟研究系统是一个三元斜面立体空间,采用四定点固定模式,分别用字母Z表示,4个定点的参数分别设置为:(1,1)、(0,l)、(1,0)、Z(0,0);研究计算中,牵涉到景观资源特征因子的空间结构,其空间结构点可以采用¢函数作为代表,其时间和空间的结构分量,可以用¢X、¢Y来表示,用以辅助函数的形式,来计算景观元胞空间运行动态概率。景观资源各项特征在运行中,涉及到其在空间中的横向和纵向斑块投影,所体现的方差间距分别用X、Y来表示。计算函数如下:

tg(θχ)=(Z10+Z11)/2-(Z00+Z01)/2Δx,

tg(θγ)=(Z01+Z11)/2-(Z00+Z10)/2Δγ,

tg(θ)=±(tg(θχ)×tg(θχ)+tg(θγ)×tg(θγ))。

得到:

Sc=arctg(tg(θ))。

景观斑块模拟研究计算中,采取的方式是对该系统中景观元胞和其相邻的景观元胞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构建的一个三维立体动态计算模拟模型,立体空间中两个平面之间的夹角大小表示其优势度。森林景观资源特征指数之间的动态关系,可以采取结合型和离散型表示,具体组合的效果用积极和消极来评价,为此,采用大写字母R表示,C表示景观元胞,n表示与之相邻的其他景观元胞。通过对以上函数的计算、分析、比照,可以把森林景观特征资源的类型分为三类,类型一是可持续性的森林景观资源特征优等类系统组合;类型二是基本符合森林资源科学开发的良等类系统组合;类型三是基本不符合森林景观资源开发规律的差等类系统组合。在森林景观资源五种类型的综合动态运行中,斑块对它们的影响概率,可以用以下函数来分析研究:

ifspreadtypeisnotignitablethen

Si=0

elseifSc>90then

Si=1.0

elseifSc>70then

Si=0.9

elseifSc>50then

Si=0.8

elseifSc>30then

S=0.6+tg(Sc)/5

elseifSc

S=0.5+tg(Sc)/5

endif

如果在计算结果中,出现S≥0.45,则表示该公园的森林景观资源特征显示为紧密结合型,符合可持续发展规律;若出现S=4/(Si×3),则表示其森林景观资源特征显示为离散破碎型,需要采取措施进一步改进、调整和完善。

本文前期研究中,充分运用了Swot、3S技术、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归纳提炼出了影响森林景观资源特征的各类动态变化因子,在此基础上,再运用元胞自动机的数学原理对影响森林景观特征的各因子赋予数学函数,立体化全方位进行模拟分析,得出各模拟因子之间的相互影响变化规律的随机概率。通过采用3D景观元胞自动机模拟测评工具,以石燕湖森林景观资源五大类型为评价对象,建立综合评价的相对隶属矩阵,进行系统计算和比照,再结合对其数据的综合、整理、分析、检验等程序,得出石燕湖公园森林景观资源的综合评价结果。详细计算矩阵为:a=(05857,03985,00241,00035,00003),系统评价级别为:B=5×05857+4×03985+3×00241+2×00035+1×00003=46018。通过数据比对,可以发现石燕湖森林景观资源斑块特征指数为46018,大于S所赋予的标准指数值045,即石燕湖公园森林景观资源的特征显示为紧密结合型,符合森林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规律。

3基本结论

该公园森林资源类型丰富,特征结合紧密。通过研究,发现该公园共有5种特色景观资源,即地文、水文、人文、生物、天象资源,且相对于其他公园而言,特征优势明显。其所体现的因子耦合度和优化度独一无二,自然性、永续性、多样性、地域性得到较好结合。

该公园森林景观质量优良,达到良等类水平。以该公园时间和空间的布局角度出发,采取森林景观特征表现形式的三大研究要素,即景观斑块、景观破碎度、景观连接度,用3D景观元胞自动机的模拟评价方法,构建系统指标体系,得出石燕湖森林景观资源协调性好、景观因子动态联系水平得到优化组合,综合得出石燕湖森林景观资源特征属于Ⅱ级水平即良等类森林景观资源特征。

参考文献:

[1]吴章文.森林旅游区环境资源评价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2]林越英.旅游环境保护概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3]袁绍荣.中国旅游经济地理[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森林文化的基本特征篇2

关键词:跌倒检测;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属性

中图分类号:tp274

0引言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以及空巢老人数量的不断上升,老年人跌倒造成的人身伤害问题日益突出。据统计,跌倒目前已成为我国伤害死亡的第四大原因,65岁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而且伴随老人年龄的增加跌倒死亡率进一步升高。跌倒除了直接导致老年人死亡之外,还产生大量残疾,降低了老年人的活动能力和活动范围,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近年来,为减少意外跌倒对老人造成的进一步伤害,借助于普遍使用的移动智能终端和目前正在兴起的可穿戴设备对跌倒行为进行准确实时检测和报警,成为普适健康技术(healthcare)的一个研究热点。这些研究大都利用加速度或陀螺仪数据的时间序列、统计域或变换域特征,使用曲线相似度比较、或者模式匹配等算法进行跌倒检测,其中基于时间序列曲线方法利用跌倒过程中加速度时间序列数据依次出现的失重、超重及其时间阈值进行跌倒检测,但由于个体和设备差异往往导致难以确定适用范围较广的曲线阈值,影响了跌倒检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基于模式匹配跌倒检测算法采用机器学习技术,挖掘加速度样本数据统计域和变换域的参数特征,在对分类器进行离线训练基础上,使用获得的分类器对跌倒等行为进行分类评定,其性能相对于基于时间序列曲线阈值跌倒检测方法有较大提高。不过,由于真实老人跌倒数据稀缺,加之不能使用老人进行跌倒数据采集,现有跌倒算法研究到目前还未形成大家一致公认的测试数据集(Benchmark),大多数研究工作都是使用年轻人仿真采集实验数据集进行测试,由于数据规模较小、代表性不强,往往导致分类器过拟合,跌倒检测精度和鲁棒性并不高。

为获得准确、鲁棒的跌倒检测结果,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的跌倒检测算法。该算法使用随机森林分类器对跌倒等动作进行分类识别,由于它采用Bootstrap方法[1]结合随机样本和样本属性选择方法训练多个分类器,因此能较好地适应特征值的个体差异,具有对离散点相对不敏感、能避免过拟合、无需特征选择且能自动评估特征重要性等优点,适合于跌倒样本数据多样性和规模相对不足的特点,实验结果验证了随机森林跌倒检测算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1相关研究

现有跌倒检测技术研究工作分为以下4个主要类型:

1)空间角度法[2]。该方法利用跌倒发生时,目标由站立或平坐姿态向躺倒姿态转变过程中身体发生的角度变化进行跌倒检测。伴随目标跌倒过程中的姿态转变,加速度和陀螺仪数据发生显著变化,通过对跌倒状态建模并提取目标加速度特征,可计算得到目标身体的角度变化,进而对目标身体姿态进行分析和跌倒行为检测。该类方法一般要求在人体关键部位佩戴传感器,使用不便。

2)阈值法[3]。该方法利用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时间序列曲线进行跌倒检测。把一次跌倒行为分割成包含失重、超重等相继出现的多个时段,通过检测每个时段的数据是否达到预定阈值进行跌倒检测,其准确性跟阈值设定密切相关。由于传感器异构、目标差异,以及跌倒行为的差异,跌倒产生的时间序列曲线存在较大差异,难以确定统一的阈值,导致阈值法性能波动较大,缺乏鲁棒性。

3)基于视觉图像分析跌倒检测法[4]。通过在用户活动区域部署一个或多个视频摄像头采集人体运动图像,基于离线抽取的跌倒动作图像特征,对实时采集的视频图像进行分析,判定当前用户是否跌倒,具有准确度高、无需佩戴检测设备等优点,不过系统较为复杂,不仅计算量和成本较高,而且易暴露个人隐私。

4)模式识别法(即分类算法)[5-8]。该类算法使用提前采集的已标定跌倒及非跌倒加速度、陀螺仪数据,采用模式识别算法挖掘出能区分跌倒和非跌倒行为特征参数,用于实时的跌倒和非跌倒行为匹配。目前常用的分类算法主要有决策树(Decisiontree,Dt)分类算法、贝叶斯网络算法(Bayesnet)[9]、支持向量机(SupportVectormachine,SVm)[10]、极限学习机(extremeLearningmachine,eLm)[11]等。本文所提的随机森林跌倒检测算法是一种具有较强泛化能力的分类器,它采用Bootstrap方法[12]从训练样本集中随机选择样本和属性,构建多个SVm分类器,最后通过投票表决结果,决定数据属于哪一类。该方法能较好地减少过拟合的发生,有效提高了跌倒检测算法的实用性和鲁棒性。

2基于随机森林的跌倒检测算法

随机森林算法(RandomForest)是一种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组合分类器,它将Bootstrap重抽样方法和决策树算法相结合,通过构建一个包含多个基本分类器的树型分类器集合,使用投票策略进行分类和预测。由于该算法较好地解决了过拟合问题,其分类性能优于单分类器。本文把随机森林分类器应用于跌倒和非跌倒行为检测,获得了较好的分类结果。

基于随机森林的跌倒检测算法与其他决策树分类器一样,也包括离线训练和在线检测两个阶段,其整体技术架构如图1所示。在离线训练阶段,使用移动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或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腕带或智能腰带等)采集带人为标记的跌倒和非跌倒(正常走、上下楼、坐、卧等)行为产生的加速度数据,然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时间域和变换域处理,提取时间域统计和变换域(例如频率域等)的特征参数(属性),然后在所有样本集中进行有放回的随机抽样(Bootstrap采样),每次抽样的样本数目相等且小于总的样本数目,针对每次抽样得到的子样本集合,从所有属性中随机选择k个属性,选择最佳分割属性构建一个SVm分类器。多次Bootstrap采样对应多个SVm分类器。

图片

图1基于随机森林跌倒检测算法技术架构

在在线检测阶段,采用滑动窗口处理机制,每当接收到一个新的观测数据时,计算当前窗口内所有观测的时间域和变换域属性值,根据离线阶段构建的随机森林分类器,对不同属性进行组合,分别输入每个SVm子分类进行跌倒检测,然后采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对多个子分类的分类结果进行投票,选择得票最多的结果作为随机森林分类器的最终输出结果。

2.1时域及频域特征属性

为发挥随机森林分类算法自动优选属性的特点,本文引入了加速度数据的时间域统计属性和频率域属性,如表1所示。所有属性值均为滑动窗口内加速度数据计算获得。

2.2行为定义

基于随机森林的跌倒检测算法把跌倒检测建模成二分类问题,为便于分类器进行分类评定,本文把复杂的用户行为定义为跌倒行为(Fall)和日常行为(也称为非跌倒行为)。其中各种跌倒行为(比如前向、后向、侧向跌倒),文中均统一标记为跌倒,不进行细分判定,仅在训练阶段采集各种方向的跌倒行为数据,以适应实际生活中各种跌倒场景检测。日常行为主要包括走、跑、跳、下蹲、坐、卧、上下楼等行为,统一标记为非跌倒行为。两类行为过程统一定义为10s周期。考虑到这两类行为中部分行为特征属性存在相似性,因此采用随机森林算法选择样本数和最优属性,实现复杂行为模式下跌倒行为的准确识别。

2.3随机森林SVm基本分类器

基于随机森林的跌倒检测算法采用基于径向基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机作为基本分类器,离线阶段使用Bootstrap抽样的训练数据,进行基于随机属性选择的最佳属性SVm分类器训练。

为提高训练速度,将文件按不同分类进行树形结构存储,有效提高了训练过程中的文件搜索效率。

本文使用LiBSVm开源库[13]进行随机森林跌倒算法基本分类器训练。

2.3.1基本分类器支持向量机参数优化

在选择了上述特征向量后,基本分类器的主要工作就变为支持向量机惩罚因子C和γ的优化。目前支持向量机参数优化方法主要有栅格搜索、遗传算法、粒子群、模拟退火等。本文采用网格搜索方法[14]进行SVm参数优化。网格搜索方法将待搜索参数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划分为网格,通过遍历网格中所有的点来寻找最优参数以获得全局最优解。本文将两个变量按照等比例步长,在等比例的空间上进行遍历,获取其中准确率最高的跌倒检测模型。本文实验设置惩罚因子C的变化范围确定在0~15,步长为1,设置γ的变化范围确定在0~0.15,步长为0.01。实验结果表明,在有限区间中获得准确率最高的惩罚因子C为10,γ为0.1。

2.3.2部分特征参数优化选择

表1所示的时间域和频率域属性参数大多可以直接使用滑动窗口内的加速度传感器数据直接获得,只有失重持续时间和超重持续时间参数计算需要选择加速度失重阈值和超重阈值。为最大限度区分跌倒行为和日常行为,需要对这两个阈值参数进行优化选择。本文使用训练数据集,采用如下迭代计算方法获取超重阈值优化参数。

失重阈值参数计算步骤与超重阈值参数计算方法和步骤类似。本文基于测试数据集获得的最佳超重阈值为13.2,最佳失重阈值为6.2。

2.4基于用户反馈的模型自学习

为减少把正常行为误判为跌倒行为,本文采用基于用户反馈的模型训练机制,即每当系统检测到把正常行为误判为跌倒行为时,把本次数据作为日常行为加入到日常行为数据集中,启动模型再学习过程,如此反复,不断给模型输入新的非跌倒训练数据,降低跌倒检测的误判率。该方法同样可用于跌倒数据的更新,提升跌倒检测的准确率。

3实验及结果分析

3.1实验条件

由于面向老年人的跌倒检测系统不能选择老年人进行实际的实验,本文采用年轻人模拟方式,使用网上公开的跌倒测试数据集mobiFall[15]进行测试。该数据集由三星SamsungGalaxyS3手机采集获得。该手机集成了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传感器,采集样本时手机以随机方向放在裤子口袋内。加速度传感器的采样频率为87Hz,陀螺仪传感器的采样频率为200Hz。由11个实验者进行了采集,采集8个正常行为(钻入汽车、钻出汽车、慢跑、跳跃、坐、站立、上下楼、步行)、4种不同的跌倒行为,即前向躺倒(forwardlying)、前膝跪躺(frontkneeslying)、侧向躺倒(sidewardlying)、后向坐入椅子(backsittingchair)。所有8个正常行为合并在一起当作非跌倒行为,所有4种跌倒行为也合并在一起统一标记为跌倒动作,用于跌倒检测模型的训练和性能测试。

为评估所提算法的泛化能力和鲁棒性,本文还使用三星note2智能手机(android4.0版本)采集了跌倒和其他行为的加速度数据。采集频率为100Hz,每个样本的采样周期为10s,采样后按照行为类型进行分类保存。

为适配用户手机的姿态差异,本文统一使用三轴加速度(ax,ay,az)的幅度a2x+a2y+a2z进行模型训练和跌倒检测。

3.2性能评价指标

为了判断跌倒检测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把实验结果分为表2所示的相互独立4类。

基于上述实验结果类型,本文采用以下3种性能指标评估跌倒算法性能。

算法准确度ac定义为所有事件(跌倒和非跌倒)被正确检测出来的比例,即所有动作的正确检出率,如式(1)所示:

ac=tp+tntp+Fn+tn+Fp×100%(1

灵敏度(Se)定义为所有跌倒事件被正确检测出来的比例,即所有跌倒动作的检出率,如式(2)所示:

Se=tptp+Fn×100%(2

特异度(Sp)定义为所有非真实事件被正确检测出来的比例,即所有日常活动的检出率,如式(3)所示:

Sp=tntn+Fp×100%(3

3.3实验结果及分析

本实验结果为采用留一法(leaveoneout)对所有样本进行测试后的统计平均。作为对比,本文还实现了单个SVm跌倒检测算法和基于Bp神经网络的跌倒检测算法。

图2比较了3种跌倒检测算法的准确率,从图中可以看出,Bp神经网络跌倒检测算法的准确率最低,随机森林跌倒检测算法准确度最高。可见,通过引入随机样本选择和属性选择,本文提出的随机森林跌倒检测算法获得了最好的检测性能。

图3则比较了上述3个跌倒检测算法的敏感度。随机森林算法正确检测出来跌倒的概率为90.6%,比单纯的支持向量机算法和Bp神经网络算法分别高出约5%和15%。而在特异性方面,Bp神经网络跌倒检测算法最低,SVm跌倒检测算法的特异性居中,随机森林跌倒算法最高,如图4所示。

当然随机森林跌倒检测算法性能的提升是以付出相对较多的计算开销获得的,图5比较了3种跌倒检测算法的训练时间(实验平台为4核酷睿i5CpU,主频3.3GHz,内存8GB)。随机森林算法由于需要多次随机选择样本(即随机森林中树的数目m)再进行随机属性选择(随机属性选择的数目n)的最优支持向量机基本分类器训练,因此其训练开销比单纯SVm跌倒检测算法的训练开销大,不过由于3种算法使用的训练样本进行特征属性提取花费了较多时间,而随机森林跌倒检测算法的每个基本分类器并不是使用所有样本进行训练,因此其训练开销并不是单纯SVm跌倒检测算法的mn倍,而是比mn倍小很多。Bp神经网络跌倒检测算法的训练开销介于随机森林跌倒检测算法和SVm算法之间。当使用3个跌倒算法分类器进行实时跌倒检测时,测试样本特征提取占据主要运行时间,跌倒实时检测的运行时间基本相似,均为1s左右,如图6所示。

4结语

本文所提基于随机森林的跌倒检测算法采用Bootstrap随机抽样和属性随机选择机制,能较好地解决老人真实跌倒样本缺乏或仿真训练样本规模较小等原因导致的分类算法过拟合和适应性不强的问题。在付出相对SVm、Bp神经网络跌倒检测算法更高训练开销的基础上,准确率(95.2%)、敏感度(90.6%)和特异性(93.5%)有了明显提升,而且实时性能方面并未明显下降,实验结果反映出随机森林跌倒检测算法能更准确地检测出跌倒行为,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和实用性。我们下一步工作将使用更多跌倒数据集进行性能评测,并在可穿戴设备上进行实现。

参考文献:

[1]eFRonB,tiBSHiRaniRJ.anintroductiontotheBootstrap[m].BocaRaton:CRCpress,1994:17-28.

[2]BoURKea,oBRienJV,LYonSGm.evaluationofathresholdbasedtriaxialacceleratorfalldetectionalgorithm[J].Gaitandposture,2007,26(2):194-199.

[3]matHiemJ,BaSiLaKiSJ,CeLLeRBG.asystemformonitoringpostureandphysicalactivityusingaccelerometers[C]//proceedingsofthe23rdannualinternationalConferenceoftheieeeengineeringinmedicineandBiologySociety.piscataway:ieee,2001:3654-3657.

[4]RoUGieRC,meUnieRJ,StaRnaUDa,etal.3Dheadtrackingforfalldetectionusingasinglecalibratedcamera[J].imageandVisionComputing,2012,31(3):246-254.

森林文化的基本特征篇3

关键词:园林建设;植物配置

城市绿化不但要求城市绿起来,而且要美观,因而绿化植物的配置就显得十分重要,园林建设为广大劳动人民提供了更多的休闲娱乐去处。又与环境在生态适应性上要统一,又要体现植物个体与群体的形态美、色彩美和意境美,充分利用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进行构图,通过植物的季相及生命周期的变化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认识自然、尊重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就是植物配置的意义所在。

一、树种选择配置

树木是构成森林最基本的组成要素,是森林的基础和核心,科学的选择城市森林树种是保证城市森林发挥多种功能的基础,也直接影响城市森林的经营和管理成本。

1.发展各种高大的乔木树种

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影响,使得我国在城市绿化过程中用地十分有限,在这种情况下要达到以较少的城市绿化建设用地获得较高生态效益的目的,就必须在树种上下功夫,因此选择高达的乔木舒则显得有诸多优势,它可以发挥出乔木树种占有空间大、寿命长、生态效益高的优势。比如德国城市森林树木达到12修剪6以下的侧枝,林冠下种植栎类、山毛榉等阔叶树种。我国的高大树木物种资源丰富,30~40的高大乔木树种很多,应该广泛加以利用。在高大乔木树种选择的过程中除了重视一些长寿命的基调树种以外,还要重视一些速生树种的使用,特别是在我国城市森林还比较落后的现实情况下,通过发展速生树种可以尽快形成森林环境。

2.按照我国城市的气候特点和具体城市绿地的环境选择常绿与阔叶树种

在以季风气候为主的我国,炎热的夏季是大多城市中谈之变色的季节,乔木树种的主要作用之一是为城市居民提供遮荫环境。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酷热漫长的夏季,冬季虽然比较冷,但阳光比较充足,这时候乔木便可发挥起作用。因此,我国的城市森林建设在夏季能够遮荫降温,在冬季要透光增温。而现在许多城市的城市森林建设并没有这种考虑,偏爱使用常绿树种。由于夏季的时候乔木茂密的枝叶可以遮挡阳光的酷热,有些常绿树种引种进来了,许多都处在濒死的边缘,几乎没有生态效益。一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落叶阔叶树种,不仅能够在夏季旺盛生长而发挥降温增湿、进化空气等生态效益,而且在冬季落叶增加光照,起到增温作用。因此,要根据城市所处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具体城市绿地的环境需求选择常绿与落叶树种。

3.选择本地带野生或栽培的建群种

追求城市绿化的个性与特色是城市园林建设的重要目标。城市绿化程度的高低是衡量城市的水准。地区之间因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的差异造成植物种类上的不同,乡土树种是表现城市园林特色的主要载体之一。野生草种的选择是整个绿化过程中的缺陷,使用乡土树种更为可靠、廉价、安全。野生建群种的最大优势在于,它能够适应本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抵抗病虫害,环境污染等干扰的能力强,尽快形成相对稳定的森林结构和发挥多种生态功能,有利于减少养护成本。因此,乡土树种和地带性植被应该成为城市园林的主体。建群种是森林植物群落中在群落外貌、土地利用、空间占用、数量等方面占主导地位的树木种类。建群种可以是乡土树种,也可以是在引入地经过长期栽培,已适应引入地自然条件地的外来种。建群种无论是在对当地气候条件的适应性,增建群落的稳定性,还是展现当地森林植物群落外貌特征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园林植物配置原则及方法

1.配置原则

园林城市已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终极目标之一,城市园林植物配置要遵循自然规律,利用城市所处的环境、地形地貌特征,自然景观,城市性质等进行科学建设或改建。把握城市规划的整体布局,做到不影响大局的整体性规划,要高度重视保护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景观,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把握好它们与城市园林的关系,使城市建设与自然和谐,在城市建设中可以回味历史,保障历史文脉的延续。做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合理结合,充分研究和借鉴城市所处地带的自然植被类型、景观格局和特征特色,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植物配置的艺术性、趣味性,使之具有人性化和亲近感。

在城市园林建设之中,要考虑优先原则。何为优先原则了,它是指整体优先原则。生态优先原则。在植物材料的选择、树种的搭配、草本花卉的点缀,草坪的衬托以及新平装的选择等必须最大限度地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质量为出发点,也应该尽量多地选择和使用乡土树种,创造出稳定地植物群落;充分应用生态位原理和植物他感作用,合理配置植物,只有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才能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

2.配置方法

所谓近自然式配置,一方面是指植物材料本身为近自然状态,做到贴近自然,追求自然尽最大努力使其能够达到天然标准,尽量避免人工重度修剪和造型,另一方面是指在配置中要避免植物种类地单一、株行距地整齐划一以及苗木的规格的一致。做到有力有序的穿插,使得数目不显得单调,在配置中,尽可能自然,通过不同物种、密度、不同规格的适应、竞争实现群落的共生与稳定。城市园林植物配置要遵循自然规律,利用城市所处的环境、地形地貌特征,自然景观,城市性质等进行科学建设或改建。目前,城市森林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森林绿地的近自然配置应该大力提倡。首先要以地带性植被为样板进行模拟,选择合适的建群种;同时要减少对树木个体、群落的过渡人工干扰。城市森林建设改造中采用宫协造林法来模拟地带性森林植被,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融合传统园林中植物配置方法,充分吸收传统园林植物配置中模拟自然的方法,师法自然,经过艺术加工来提升植物景观的观赏价值,在充分发挥群落生态功能的同时尽可能创造社会效益。

森林文化的基本特征篇4

关键词:数字林业;林业管理;作用

1数字林业的具体含义

数字林业的提出绝大部分是为了将林业这一行业能够形成一个信息集成系统,并且一定是开放式的、整体性的以及统一性的。此信息集成系统是一种开放型的系统,能够进行无边并且无缝地多级分辨率浏览,而且具备三维显示模式,主要的特征为虚拟的现实技术,每个分布式的数据库都由宽带网络进行连接,同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以林业空间的数据为主要参照对象。数字林业能够将林业管理的过程中所体现的现代化水平合理提升,并且有效推动营林生产和森林资源保护等属于林业的生产信息化进程。

2数字林业在林业管理中的作用

2.1数字林业可以完全掌握林业的发展态势、动态变化以及基础数据

能够把盲目的决策打破,让传统林业管理中的决策局限性有效避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将林业决策的科学性提升。此外,可以将信息及时汇总、快速的传递予以实现,并且会将林业每个单位中的微机化管理统一完善,能够让部门与部门之间便于协调、数据得到共享,同时政务信息也会公开。那么,在领导进行决策的过程中,也会让信息快速、准确的提供。

2.2数字森林的资源调查体系要合理实现

数字数据的应用,很大程度地将数字林业的资源调查体系体现出优越程度,同时将生态的分类系统和森林的调查体系合理实现,其中的数字数据包含着遥感数据和Dem。数字林业与传统的方式相比较的情况下,一定会投入很多费用,可是为了能够节约物力和人力资源,就一定要用到数字技术的高数据以及高效率的精准程度,那么小班中的一些生态系统管理方面就会达到完善。

目前,我国森林在调查资源上有着三个类别,分别为:一类森林资源的调查、二类森林资源的调查以及三类森林资源的调查。森林资源在调查的过程中,每经历一次新的调查,就会与二类小班以及三类小班中的边界有着直接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下,二类和三类小班的相应边界都会进行重新的制定。我国森林在管理活动中,显著地映衬出许多基础性的问题,小班的位置、大小以及边界都会存在地一些定期变化的特点以及不确定性质。林业的经营管理中,支持系统的则为自动化的决策,而作为系统辅助的则是计算机技术,同时空间的精准度一定要充分的固定,其森林所调查的信息中,一定要多尺度进行,那么数字林业的创新性就不能够使用在传统的林业当中。

2.3数字林业能够让森林资源开展合理的管理流程

森林中有着非常多的变化,并且生长周期很长,面积特别大,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因此,要将林业稳固的发展、森林永久的经营作为关键点,将林业的生产系统合理规划,对资源档案的管理、森林资源的处理和收集,一定要有一个规范的制定。我国的林业资源绝大部分都是在地形非常复杂的偏远山区,林业作业的调查工作想要开展的话,会产生非常大的工作量,而且调查的成本颇高,浪费时间和工序。部分地区可能没有办法进行调查,使得基础数据存在不真实性。若能够让林业资源的信息达到共享的程度,就会对国家的决策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数字林业可以将林业资源中已有的元素直接体现在计算机上,同时林业资源的相对空间分布也会显示。

3数字林业的发展趋势

数字林业的发展趋势分别拥有着近目标和远目标。其中,远目标要对林业中的管理以及生产活动开展信息化的评价和分析,要让林业中不同的信息特征,都能够实现合理的维护以及监测,让社会和宏观的决策部门给予相应的基础数据;近目标要对林业工程开展监测的流程,并且要正确的采用信息技术将林业的湿地、静态特征等资源的相应决策特征和分布特征,实现其数字化的描述。

数字林业的基础性内容包含着计算机技术、空间信息的技术以及生态系统的管理等许多技术的有效融合而构成。林业想要进行可持续的发展,一定要具备可操作性的方式,而数字林业中的发展,以及这些技术和理论的应用就充分地提供了一个可操作性的方式,那么数字林业就一定会让我国的林业迈向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来。

4总结

根据以上的论述,成功地将“数字林业”建立起来,能够有针对性的解决林业在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且能够使林业的管理技术得到创新发展。此外,还能够合理实现我国的林业可持续发展,要合理地采用“数字林业”这一宏伟举措,改善我国林业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柏广新.论“数字林业”在林业管理中的作用[J].林业经济,2009(10)

森林文化的基本特征篇5

【论文关键词】 国有林场经营新思路

前言

我国国有林场主要分布在山区、江河源头、水库周围、沿海风口等生态脆弱区域和城市周围,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林木良种培育、林业科技推广、改善城市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重要的战略物资贮备基地。但是,近年来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和项目开发征占用国有林场经营区内林地的需求逐渐加大,我国对国有林场实行的体制和政策、制度等同林业发展规律和林场的任务与职能不相适应,已经严重影响和制约国有林场的建设和发展。本文着重探讨一下国有林场经营管理的新思路。

1. 影响国有林场经营发展的主要因素

1.1投入机制不合理

森林资源生产周期较长,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经营措施和保护管理工作。但是,时至今日林业的投资政策,仍然是造林种树有钱,抚育经营无费;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有优惠政策,培育珍贵优质森林无资金补助,等等。这种只管造林、不顾森林经营的投入机制和政策导向, 致使许多林场多年营造和更新起来的林木,因无钱进行抚育经营而大面积生长不良甚至枯死;许多林分质量差的低效林木得不到改造提高;珍贵优质森林更是越砍越少,后继无林。这是造成一些国有林场林木生长率低、质量低、效益低和可采森林资源减少的“三低一少”的根本原因。

1.2林业财税政策不适应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林业被视为国民经济中的一项基础产业,其主要任务是生产木材等林产品,向国家缴纳利税。如今,林业建设已由过去的以木材生产为主转向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林业发展战略的这一转变,要求经营林业既要按经济规律办事,实行市场化运作,讲求经济效益;又要按自然规律办事,实行生态公益事业管理,讲求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然而,国家对国有林场实行的投资、财税、信贷等经济政策和制度,基本上还是过去发展产业的一套老办法,特别是国家林业投资统统按林业建设工程项目安排。这样的政策制度,与国有林场转向主要培育经营生态公益林和林业生产建设量小、分散等特点相脱节,其结果造成林场生产的木材等林产品税费负担仍然过重;培育经营生态公益林资金缺位;林业贷款期限短、难度大、优惠待遇少;林场基础设施的维修、更新投资无门,等等。这几年,国家虽然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建立了森林生态补偿基金制度,解决了一些国有林场的森林管护经费。但是,从总体上看,国家尚未建立起一套适应国有林场转向以生态建设为主和实施持续经营战略要求的投入机制和财税政策,林场难以从根本上摆脱目前困境,走上振兴之路。

1.3林场担负过重

多年来,国家一直把国有林场的性质定为“实行企业化管理的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但是,国家既不按事业单位列编,也不给钱,林场职工也不享受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和劳保福利待遇,林场生产的木材等林产品要像一般企业一样,照章交纳税费和利润,林场经营管理国有森林的费用也要由自己创收解决。林业发展战略转向以生态建设为主后,国有林场不只是一个培育和经营利用商品林的生产单位,更多的是保护培育生态公益林的事业单位,同时还担负着保护管理国有森林资源的一部分行政职能。许多国有林场为了维持生计,完成森林管护任务,常常为挣钱而疲于奔命,没有多少余力用于建设林场,培育经营森林。

1.4产权主体缺位

国有林场的森林资源,法定为国家所有,由地方政府管理。但是,森林资源的产权主体一直未在法律法规上作明确具体的界定,地方各级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乃至林场都认为,森林资源归己管理,资产就由己支配和处置。由于产权主体不明晰,监管缺位,导致不少林场的林地、林木等,常常被地方政府领导、主管部门以种种名义随意平调、征占,甚至无偿出租、出卖等,造成国有森林资源资产严重流失。而林场生产建设、保护管理森林等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却无产权主管部门承担帮助解决的义务和责任。国有森林资源资产产权主体这种似有又无的状况,既难保障资产安全,也影响增长增效。

2. 国有林场经营的新思路

2.1加强林地补偿费用的管理

按规定对征用占用林地征收各项补偿费用,是保护林地和维护国有林场权益的重要措施。征占用国有林场经营区内林地的,应在省属国有林场经营区范围内制定异地恢复森林植被的措施。征收的森林植被恢复费按省、设区市、林场2:1:7比例分成,其中:国有林场分成部分由省林业厅征收后返还省国有林场管理局,由省国有林场管理局按照政府性基金管理的有关规定纳入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项用于国有林场异地造林、森林植被恢复与管护。国有林场要切实加强征占用林地补偿费用的管理,按有关规定用途专款专用,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2.2理顺林场管理体制

进一步完善现有经营管理体制,赋予国有林场管理部门的人、财、物管理权限,真正建立起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统一的运行机制。其中省级主管部门主要搞好宏观调控、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设区市国有林场主管部门的考核。将设区市国有林场主管部门当作县级单位看待,承担相应的财产管理、人事管理、林地林权管理、林政资源管理等职责。取消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对国有林场的资源建档统计、木材运输办证等具体管理权,真正行使监督权。

2.3调整林场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增添发展后劲。发展非木质森林资源产业,培育园林观赏植物、特色花卉、绿化苗木;发展生物制药产业,培育名贵中药材,引进优良品种,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发展森林旅游业,兴办森林公园,开发森林旅游、休闲、娱乐产业,创建绿色文明;利用国有林场资源优势,创办木材深度加工企业和家具制造业、纸、板行业,提高木材产品的附加值。

2.4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全面提高管理者的素质,是林场脱困振兴,实现相持阶段良性转化的重要组织保障。因而,需要各地林业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强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的要求,把国有林场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点,纳入林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并从实际出发,制定培育、选用和激励人才的切实有效的办法和措施,逐步建立一支思想品德好、富有林业专业知识和经营管理才能,热心林业事业的优秀人才队伍,特别是优秀场长队伍。与此同时,还要积极采取措施,解决林场职工工资待遇过低、生活工作条件差的问题,创造一个能让优秀人才充分施展才干和健康成长环境条件,以利于吸引和留住人才,长期为发展林场事业服务。

森林文化的基本特征篇6

关键词:城市园林;园林建设;植物配置;配置原则

abstract:Speedsupalongwiththeurbanizedadvancement,ecologicalenvironmentcontradictorydaybydayprominent,thepeoplearealsomoreurgenttothegreenplants’sentimentofhope.theurbanbotanicalgardenhasthelifeinfrastructureonlyasthecity,intheimprovementecologicalenvironment,enhancestheenvironmentqualityaspecttohavetheunreplaceablefunction.notonlythecityafforestsrequeststhecitytobegreen,moreovermustbeartistic,thustheafforestedplant’sdispositionappearsveryimportant,mustunifywiththeenvironmentintheecologycompatibility,mustmanifesttheplantinpidualandcommunity’sshapeUS,colorUSandidealconditionUS,usingplant’sphysique,theline,thecolorcarriesonthecompositionfully,achievestheanticipatedlandscapeeffectthroughplant’sseasonalaspectandlifecycle’schange.Knewthatthenature,therespectnature,thetransformationnature,protectsthenature,theusenature,causesthehumanandthenatureistogetherharmoniously,thisistheplantdispositionsignificanceis.

keyword:Urbanbotanicalgarden;Botanicalgardenconstruction;plantdisposition;Dispositionprinciple

1、城市园林的功能

随着城市日趋工业化和现代化,随之而来的是工矿企业的“三废”污染严重地破坏了人居环境,威胁着居民的身心健康。科学家和园林专家曾多次提出,将森林引入城市,让森林发挥其生态功能,以改善城市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城市园林的基本功能作为现代城市建设范畴的城市园林绿化,其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应落实在有利于促进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这一目标上。所谓身健康,就是城市园林绿化首先应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使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最有效的改善,从而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所谓心健康,就是城市园林绿化应该给人们美的视觉享受,并且通过城市园林绿化景观的展现,使人们感受到城市色彩的丰富绚丽,品味到城市特有的人文风貌与历史脉络,从而使人们获得心灵的满足。因此,城市园林绿化的根本目的决定了它应充分发挥出两方面的功能:

1.1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中惟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方面,具有其他设施不可替代的功效,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托条件。城市园林绿化通过植树、种灌、栽花、培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过程,不仅要提高城市的绿地率,也要充分利用立体多元的绿色植被的生态效应,包括吸音除尘、降解毒物、调节温湿度、有效降低城市污染的程度,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使城市环境质量达到清洁、舒适、优美、安全的要求,从而为市民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城市生活空间。但草坪的生态功能有限,只相当于森林的1/25.光靠草坪来改善生态,改善环境是不够的。相比起来,建设上有高大的乔木,中有低矮的灌木林,地面上是草本地被植物的森林,其生态和环境价值就要高得多。国际上以“城市之肺”来比喻森林对城市的作用。由城市森林构造的“肺部”吸纳的则是尘土、废气、噪音等污染物,呼出的是氧气和水分。这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必要条件。因此,城市园林绿化要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作为首要功能。

1.2美化市容,充分烘托城市环境的文化氛围城市园林绿化根据不同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把大量具有自然气息的花草树木引进城市,按照园林手法加以组合栽植,同时将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宗教、历史文物等融合在园林绿化中,营造出各种不同风格的城市园林绿化景观,从而使城市色彩更丰富,外观更美丽,并且通过不同园林绿化景观的展现,充分体现出城市的历史文脉和精神风貌,使城市更富文化品味。森林绿量是草坪的3倍。据测定,同样面积的乔、灌、草复层种植结构的森林,其植物绿量约为单一草坪的3倍,因而其生态效益也明显优于单一草坪。因此,为了提高土地的有效利用率并达到最佳的生态效益,最大限度地改善人居环境,乔、灌、草的合理配置和有机结合的绿化方式是最优选择模式。而森林则有良好的参与性能,人们可在森林中尽享鸟语花香、尽情休闲娱乐,使人与自然和谐、融洽地相处。美好的市容风貌不仅可以给人美的享受,令人心旷神怡,而且可以陶冶情操,并获得知识的启迪。美好的市容风貌还有利于吸引人才和资金,有利于经济、文化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因此,成功的城市园林绿化在美化市容的同时还应充分体现出城市特有的人文底蕴,这是城市园林绿化重要而独特的功能。

2、城市园林现状

2.1城市绿地结构趋向单一,缺乏生态学指导

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为了获得整齐划一的人工美,从空间结构上缺乏群落的分层,往往是单纯的草本、灌木或乔木相互孤立的种植,而生态稳定性最强的乔灌草结构则较少见。尤其是在近年来全国大中城市兴起的草坪热,更是将这种单一性倾向推向了顶峰。另外,从生态学的角度而言,不同地域、不同气候、不同水土的城市,都有最适合于本地生长的植物群落。将这些植物群落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运用到城市园林绿化的过程中,就可以自然地体现出城市绿色景观的地域特征,从而产生可识别性和特色性。如穿行于椰林夹道的城市街道,就会使人体验到南方沿海城市特有的风韵;而徜佯在白桦掩映的林阴道上,便会使人感受到北方城市的风格。这种突出地理特征、凸现城市风貌、因地制宜而又经济实惠的绿化理念,应该成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主导法则。但这一法规近些年来在名为“现代化”实则西洋化的城市园林绿化中被削弱甚至否定了。于是原产于韩国、后风行于欧美、现风靡于中国的韩国草草坪大片大片地在城市铺起来了,不论这个城市地处东西还是南北,也不

管这个城市是干旱少雨还是多雨潮湿;而一些适合在热带沿海城市生长的植物如槟榔树、棕榈树、椰子树等等,也被广泛引种到大江南北的城市之中。在这样的园林绿化过程中,城市的地域特征在绿色景观中消失了,人们也因体验不到城市应有的独特风貌和魅力而兴味索然。可见,这种结构趋向单一的城市园林绿化,削弱了每个城市应有的独特风貌,影响了每个城市特有的魅力,不仅有害于城市景观的美化和城市形象的树立,而且也大大弱化了城市园林绿化应发挥的生态效益。从旅游经济的发展角度看,这种单一的城市园林绿化也大大降低了旅游者对城市的兴趣,使他们将城市作为旅游的“站”而不是旅游的“点”,显然这对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2.2缺乏文化品味,难觅历史文脉

如同建筑不是建筑材料的堆砌而是建筑思想的体现,城市不是建筑的胡乱拼凑而是城市建设思想的物化一样,城市园林绿化也决非简单的植树、栽花、培草,也并非仅仅是从生态法则角度来种植好花草树木,而是一种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植树栽花培草活动。因此,城市园林绿化是保持和塑造城市风情、文脉和特色的重要方面,应在以自然生态条件和地带性植被为基础的同时,将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宗教、历史文物等融合在园林绿化建设之中,烘托出城市环境的文化氛围,从而体现出城市特有的人文底蕴。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城市都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与历史脉络,城市园林绿化必须充分考虑和运用这些文化背景。然而近些年来,国内一些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都往往偏离了城市自身的文化特色,偏离了城市自身的历史文脉,或以西化的美学视觉来指导城市园林绿化,或举着“借鉴”的旗帜去抄袭模仿别人的成功之作,如欧美式草坪的全方位推广,模纹花坛的广泛流行等。结果使人们很难从城市园林绿化景观中品味出不同城市的人文风格,更难从中读出不同城市的历史文脉,从而使城市丧失了自身应有的独特性和吸引力。

2.3绿地生态效益重视不够,绿化体系亟待完善

城镇绿化中引进一些适宜的树种是非常必要的,但相比之下使用乡土树种更为可靠、廉价和安全,因此这两者都应改受到重视。北方城镇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常绿树种资源有限,在冬季缺少绿色。因此许多城镇都非常注意常绿树种的引进。当然,从丰富景观的角度来说,这是理所应当的。但是有些常绿树种引种进来后,许多都处于濒死边缘,不要说发挥生态效益,仅仅是维持生命。相反,一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落叶阔叶树种,不仅能够在夏季旺盛生长而发挥降温增湿、净化空气等生态效益,而且在冬季落叶阔叶增加光照,起到增温作用。目前许多城市在绿化建设中,热衷于引进外国植物及新品种,忽视乡土树种,尤其是建群种的应用。在植物景观设计和生态环境建设中,不重视植物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片面追求视觉效果和美化效果,导致城市森林景观单调,缺乏自然特性,生态效益低下,不能充分发挥单位面积上应有的森林生态效益。从全国城镇绿化的现状来看,除了城镇森林公园、城郊片林等原生绿地体现了多树种、多层次的乔灌草结合的复层结构以外,在其余的大部分的绿化模式中,品种单一,抗逆性差,甚至是仅为造景而造景的现象非常普遍,这类设计忽视了植物本身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于城市森林绿地建设自然化、生态化的趋势背道而驰。

3、树种选择配置

树木是构成森林最基本的组成要素,科学的选择城市森林树种是保证城市森林发挥多种功能的基础,也直接影响城市森林的经营和管理成本。

3.1发展各种高大的乔木树种

在我国城市绿化用地十分有限的情况下,要达到以较少的城市绿化建设用地获得较高生态效益的目的,必须发挥乔木树种占有空间大、寿命长、生态效益高的优势。比如德国城市森林树木达到12修剪6以下的侧枝,林冠下种植栎类、山毛榉等阔叶树种。我国的高大树木物种资源丰富,30~40的高大乔木树种很多,应该广泛加以利用。在高大乔木树种选择的过程中除了重视一些长寿命的基调树种以外,还要重视一些速生树种的使用,特别是在我国城市森林还比较落后的现实情况下,通过发展速生树种可以尽快形成森林环境。

3.2选择本地带野生或栽培的建群种

追求城市绿化的个性与特色是城市园林建设的重要目标。地区之间因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的差异造成植物种类上的不同,乡土树种是表现城市园林特色的主要载体之一。使用乡土树种更为可靠、廉价、安全,它能够适应本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抵抗病虫害,环境污染等干扰的能力强,尽快形成相对稳定的森林结构和发挥多种生态功能,有利于减少养护成本。因此,乡土树种和地带性植被应该成为城市园林的主体。建群种是森林植物群落中在群落外貌、土地利用、空间占用、数量等方面占主导地位的树木种类。建群种可以是乡土树种,也可以是在引入地经过长期栽培,已适应引入地自然条件地的外来种。建群种无论是在对当地气候条件的适应性,增建群落的稳定性,还是展现当地森林植物群落外貌特征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3按照我国城市的气候特点和具体城市绿地的环境选择常绿与阔叶树种

乔木树种的主要作用之一是为城市居民提供遮荫环境。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酷热漫长的夏季,冬季虽然比较冷,但阳光比较充足。因此,我国的城市森林建设在夏季能够遮荫降温,在冬季要透光增温。而现在许多城市的城市森林建设并没有这种考虑,偏爱使用常绿树种。有些常绿树种引种进来了,许多都处在濒死的边缘,几乎没有生态效益。一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落叶阔叶树种,不仅能够在夏季旺盛生长而发挥降温增湿、进化空气等生态效益,而且在冬季落叶增加光照,起到增温作用。因此,要根据城市所处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具体城市绿地的环境需求选择常绿与落叶树种。

4、园林植物配置原则及方法

4.1配置原则

4.1.1整体优先原则

城市园林植物配置要遵循自然规律,利用城市所处的环境、地形地貌特征,自然景观,城市性质等进行科学建设或改建。要高度重视保护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景观,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把握好它们与城市园林的关系,使城市建设与自然和谐,在城市建设中可以回味历史,保障历史文脉的延续。充分研究和借鉴城市所处地带的自然植被类型、景观格局和特征特色,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植物配置的艺术性、趣味性,使之具有人

性化和亲近感。

4.1.2可持续发展原则

以自然环境为出发点,按照生态学原理,在充分了解各植物种类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的基础上,合理布局、科学搭配,使各植物种和谐共存,群落稳定发展,达到调节自然环境与城市环境关系,在城市中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4.1.3生态优先的原则

在植物材料的选择、树种的搭配、草本花卉的点缀,草坪的衬托以及新平装的选择等必须最大限度地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质量为出发点,也应该尽量多地选择和使用乡土树种,创造出稳定地植物群落;充分应用生态位原理和植物他感作用,合理配置植物,只有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才能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

4.1.4文化原则

在植物配置中坚持文化原则,可以使城市园林向充满人文内涵的高品位方向发展,使不断演变起伏的城市历史文化脉络在城市园林中得到体现。在城市园林中把反应某种人文内涵、象征某种精神品格、代表着某个历史时期的植物科学合理地进行配置,形成具有特色地城市园林景观。

4.2配置方法

4.2.1近自然式配置

所谓近自然式配置,一方面是指植物材料本身为近自然状态,尽量避免人工重度修剪和造型,另一方面是指在配置中要避免植物种类地单一、株行距地整齐划一以及苗木的规格的一致。在配置中,尽可能自然,通过不同物种、密度、不同规格的适应、竞争实现群落的共生与稳定。目前,城市森林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森林绿地的近自然配置应该大力提倡。首先要以地带性植被为样板进行模拟,选择合适的建群种;同时要减少对树木个体、群落的过渡人工干扰。上海在城市森林建设改造中采用宫协造林法来模拟地带性森林植被,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4.2.2融合传统园林中植物配置方法

充分吸收传统园林植物配置中模拟自然的方法,师法自然,经过艺术加工来提升植物景观的观赏价值,在充分发挥群落生态功能的同时尽可能创造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彭振华城市林业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2宋晓虹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与文化原则贵州农业科学 2002,30(5):64~65

3严玲璋努力创造有利于城市生态质量的绿色空间环境中国园林1999(1):1~7

4俞孔坚文化生态与感知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森林文化的基本特征篇7

关键字:城市绿地系统;生态森林景观;森林城市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ecologicalcivilizationhasbecometheinevitabletrendofmoderncitysustainabledevelopment,muchofthecityhavebeencarriedoutintheconstructionofecologicalgardencity.Combinedwiththeauthor'spracticalworkexperience,startingfromtheconceptofecologicallandscapearchitecture,analyzestheconceptofthe"ecologicalGardenCity,andforthemoderncityunderecologicalconceptlandscapeconstructionisdiscussed.

Keywords:citygreensystem;ecologicalforestlandscape;ForestCity

中图分类号:tU984

1.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性

1.1城市绿化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基础

城市绿地系统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基础,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组成绿地系统的植物作为生态系统的主要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其他成员赖以生存的基础;二是城市生态系统作为一个不完整,不能完全实现自我稳定的系统,迫切需要城市绿地系统参与,以维持其自我调节能力,表现为进行初级生产,产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城市绿地系统的这一功能,同时也维持了城市生物多样性,保证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基础。

1.2城市绿地系统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堡垒

生物多样性是生命的基本特征。其价值体现为:直接价值,人类从生物多样性的野生和驯化组分中,得到了所需的全部的食品、许多药物和工业原料,同时它在娱乐和旅游中也起重要作用;间接价值,表现在生态功能方面,包括固定太阳能、调节水文过程、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候、吸收和分解污染物、贮存营养元素并促进养分循环、维持进化过程等七个方面。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在于其娱乐和旅游功能和间接价值的全部七个方面,而城市绿地系统作为生物多样性的载体和媒介,由于是人工生态系统,受到了人类的精心保护,在生态资源破坏严重的今天,成为生物多样性的最后堡垒。

2.创建生态森林景观城市的必然性

森林城市是建立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借鉴地带性自然森林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以高大乔木为框架、以木本植物为主体,艺术地表现地带植物群落特征的多层次的立体结构,实现人类与森林协调发展的城市发展模式。根本目的是提高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因此,森林城市有其特定的内涵、特征和原则。

2.1森林城市的范畴

森林城市的森林不仅作为自然生态系统而存在,而且是连接城市建筑物和功能小区的有机网络,是以“服务城市为主旨”,城郊一体、林园一体的林业。随着城市影响力的渐弱,森林城市的森林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城区森林——近郊森林——远郊森林。城区森林包括城区内的城市公园、环境保护林、风景林、片林、护路林带、水域、户外娱乐场所、社区街头的美化绿化以及立体绿化等。近郊森林包括郊区环境保护林、自然休养林、森林公园、野生动物栖息地以及近郊经济林及农、花、圃、水产等生产绿地。远郊森林主要是水源涵养林、薪炭林、生态防护林、生态休闲林、经济林等森林密集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城市范围还以游览时间进行划分,有专家认为森林城市的森林范围是由市内出发,当日可返回的旅游胜地均在其中。

2.2城市绿化结构的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在城市有限的土地和空间中应该建立一种新型的绿化模式,既能发挥诸如涵养水源、削洪补枯、防灾减灾、改善气候等多种生态环境功能,又能与景观美学相协调,使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达到生态、社会、经济3大效益的最佳结合。鉴于此,城市中乔木-灌木-草坪复合式绿化模式得到更多的关注与应用,这也是利用城市绿化率改善环境效益的关键所在。

2.3回归自然的需要

城市化发展给社会带来长足进步,但这种进步开始于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从60年代开始,世界人炸、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城市首当其冲。粉尘、毒气、噪声等环境问题污染了城市天空,毒化了城市水域,搅扰得城市没有一处安静之地,而且越来越多的市民患有支气管炎、肺癌、高血压等“城市病”,已成为人们深感忧虑的社会性问题。从森林中走出的人类终于在大自然的惩罚中认识到“城市发展必然与自然共存”。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支柱和主体,最能体现自然性与自然力之统一。回归自然成为现代人的强烈需求,也成为城市发展的新趋势。森林城市的范围在不断扩大,成为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2.4建设生态城市之需

城市首先是人类集中居住的地方,城市环境绿化是人类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联合国生物圈生态与环境组织提出:首都城市的绿色环境要求达到人均60㎡,才是最佳的居住环境。国内外生态学界一致认为,城市环境中,森林、绿地面积只有占30%以上时,才能有效地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绿地面积达50%以上方为最佳居住环境。纵观国内外各大知名城市,凡是环境质量和城市绿化、美化水平高的,大多在城市中营造大面积森林或建设了环城林带,这也是建立生态健全生态城市的主要内容之一。

森林文化的基本特征篇8

关键词:林业绿化建设;现状;思想;原则;思路

中图分类号F3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5)19-87-03

thinkingofForestryConstructioninYizhengCity

LiuJiudong1,3,4etal.

(1YizhengBaiyangmountainForestryworkingStation,Yizheng211400,China;3YizhengagricultureCommittee,Yizheng211400,China;4YizhengForestryproductiontechnologyGuidanceStation,Yizheng211400,China)

abstract:BasedonfirsthanddataofinvestigationinYizhengcity,currentsituationofforestryconstructionwassummarizedinrecentyears.theguidingideologyandprinciplewereputforwardforfutureforestryconstructionwork.moreoversomereferencedthoughtsofconfluentforestryconstruction,roadgreeningandvillagegreeningwasputforward.

Keywords:Forestryconstruction;Currentsituation;Guidingideology;principle;thoughts

仪征市地处江苏省中西部,位于长江北岸,半山半圩,南部一马平川,北部丘陵纵横,全市地域总面积857km2,林地面积2.03万hm2。近几年来,全市林业工作紧紧围绕“绿色仪征、生态仪征”建设,坚持生态和产业并重的方针,突出生态中心、生态廊道、生态家园、生态廊道、生态产业建设,不断深化林业经营和管理体制改革,强化科技兴林,依法治林,很好地完成了各项林业建设工作任务。当前已迈入“十三五”的新时期,如何在新形势下,又好又快的开展全市的林业绿化建设,显得急迫而又重要。本文通过分析近些年来仪征市林业绿化的建设现状,围绕全市林业绿化建设的思想和原则,提出针对具体建设内容的规划思路,以期为未来仪征林业绿化建设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1仪征市林业绿化建设现状

截至2014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28.98%,比2010年森林覆盖率23.65%增加5.33个百分点,位于扬州首位,全省前列,先后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市”、江苏省造林绿化先进市(县)、“江苏省村庄绿化整体推进县(市)”等称号。

1.1森林资源近年来全市大力推进造林绿化工作,狠抓成片林建设,同时重点开展了宁通高速绿化提升工程、沪陕高速和333省道绿化带建设工程、高效林业工程、村庄绿化工程。截至2014年,资源总量达24836hm2,森林覆盖率28.98%。森林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月塘、铜山、刘集、青山、新集等中西部丘陵岗地镇(办事处)区域,其中月塘镇、铜山办森林覆盖率超过40%,总量达9422hm2,占全市的37.94%;全市森林资源星罗棋布,其中捺山、铜山、白羊山、龙山、庙山等区域资源较为集中,达1588hm2,占全市的6.4%。

1.2道路绿化全市有县道11条206.94km,乡、村级道路428条1018.641km。整体而言,县道均有一定规模的绿化,绿化基础较好,但大多数道路都存在绿化不连续现象,其中绿化完整度较好的有青长线、沿江线和扬月线,其余道路有多处路段需要补植以及歪树扶正和弱死树更换,洪谢线为新提档升级路线两侧未栽植苗木,树种选择应以女贞、香樟、杨树和银杏等品种为主。乡、村道路绝大部分绿化率都低于县道,两侧路肩绿化缺株断带、歪死树、杂草和占用绿地的情况较县道严重。

1.3村庄绿化仪征市有9个镇2个办事处,137个行政村3265个村民小组。2007年江苏省开展村庄绿化以来,仪征市积极响应号召,加大村庄绿化的推进力度,选择绿化基础较好自然庄台,突出原汁原味的乡村特色,先后建设了高巷、大圩等一批庄台绿化。截至2014年,全市共创建标准化示范村2个、森林生态示范村3个、绿化示范村86个、绿化合格村145个、星级庄台110个。虽然村庄绿化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存在建设水平低、缺少特色、同质化严重、绿化效果差以及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村庄绿化覆盖率高的达50%以上,如新集联盟村先进庄台、月塘大云村林业庄台;低的只有12.3%,如新集天安牛庄、十二圩土桥小王庄。

2建设指导思想

未来仪征市林业绿化建设要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以特有自然地理条件为依托,围绕彰显丘陵山区特色,深入挖掘绿化潜力,按照“点、线、面”相结合的工作思路,绿化区域布局相对集中的林业发展模式,建设一个融森林生态、休闲娱乐、旅游观光、健康人居、高效林业等多功能于一体城市生态集群体系,全力打造长三角都市圈的亮点[1]。

3建设原则

3.1坚持统筹协调、科学谋划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规模和各具特色相结合,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区域规模。注重与仪征市相关规划和政策走向的衔接,统筹协调、科学谋划,为全市现代林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2]。

3.2坚持生态与产业兼顾的原则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在建设和保护好生态的同时,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发展高效林业,加快特色经济林果、花卉苗木等特色基地建设,以大基地、大企业带动林业大发展,走以生态建设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促进生态建设的发展道路[3]。

3.3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立足仪征独特的山水资源和不可复制的丘陵特色,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突出特色,针对区域位置不同,采取灵活多样的绿化打造形式,营造出“一路一村一林一景观”特色环境,发挥区域功能和生态优势,同时为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条件。

3.4坚持科教兴林、依法治林的原则依靠科技进步,实施科技兴林,加大林业产业基地和林产品加工的技术攻关和创新力度,大力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全面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建立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体系,提高科技对林业经济的贡献率[4]。加强林业法制建设,健全林业执法体系,加强公益林的管理,严格执行限额采伐,依法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全市森林资源的安全完整。

4林业绿化建设规划思路

4.1成片林建设今后几年可重点围绕353省道、枣林湾生态中心、月塘镇生态板块和龙山森林公园等地,在周边开展林苗一体化、茶叶、果树等高效林业、生态修复林、永久性公共绿地的建设,为今后生态旅游和休闲观光的打造提供服务。(1)重点开展353省道沿线成片林建设,在沿线开展林苗一体化、经济林果、茶园、永久性绿地建设及生态修复,沿线禁止发展设施蔬菜园,水产养殖、厂矿企业和房地产。(2)铜山办、月塘镇、刘集镇、青山镇、新集镇可以围绕铜山、捺山、白羊山、龙山、庙山等资源集中区域开展成片林建设、其余各镇(办事处)也要围绕各自资源集中区进行成片林建设。(3)月塘镇、铜山办、刘集镇、青山镇可以松材线虫病采伐迹地为重点,进一步开展植被恢复工程,恢复的森林植被,结合森林抚育,迅速形成生态风貌。(4)各镇(办事处)可进一步加强森林抚育工作,对现有的大小片林体系通过抚育措施,改善林相和林木生长环境,增加林分蓄积量,提高林分质量。

4.2道路绿化全市道路的绿化建设要以人为本,将功能和景观相结合,按照衔接原有景观,充分造林绿化,适度拓展提升的原则稳步推进,突出打造生态中心60km景观带和全市11条县道形成的四横四纵的路网体系。县、乡两级道路原则上宜的绿化林则林,尽量不占用农田。可以采取如下方法:对原有绿化基础较好的道路,通过修枝、清杂、扶正等措施进行抚育提升;对缺株断带的道路,进行补植;对提档升级新建的道路、未绿化及需要绿化更新的道路,抓好规划新栽;对人流量多、区位比较重要的道路要重点打造,在高标准做好道路绿化的同时,可以打造节点绿化,提升绿化档次。树种选择上,遵循适地适树原则[5],综合考虑仪征市丘陵山区的的地理特点,树种的选择要丰富,优先选择乡土树种,合理挑选适应本地气候、抗性强、栽植成活率高、管理容易的树种。绿化苗木要具有树干通直、分枝点高、不易风倒等特征。道路两侧单排栽植可选择栾树、榉树、香樟、广玉兰、朴树、水杉等;重点打造道路苗木品种选择要多样化,如可选用枫香、栾树、香樟、广玉兰、青冈、榉树、水杉、悬铃木、黄连木、无患子、银杏、乌桕、榆树、朴树、夹竹桃等,要考虑不同规格、品种苗木的混合搭配[6]。

4.3村庄绿化(1)优先打造高速公路、省道、县道及其他主要道路沿线两侧村庄和集镇主要出入口周边的村庄。除了按照基本绿化要求开展建设外,有条件镇(办事处)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要扩大建设规模、提高绿化档次、提升全村绿化整体效果。(2)科学开展规划。建议各地结合各自的具体情况,科学开展村庄绿化规划,规划要体现乡土特色。铜山、月塘、刘集等地的村庄绿化可结合大铜山、捺山、白羊山旅游开发,与旅游、休闲观光相结合,按工程化通过招投标来建设,其他地方可以由村组、村民共同建设。(3)村庄绿化实际操作前,要选择村级班子积极性高、战斗力强、主要领导重视、群众意愿强的村庄开展村庄绿化,重点开展道路、河塘绿化、围庄林建设、家前屋后及庭院绿化。(4)每个村新栽植苗木建议不能低于10000株,苗木规格3~4cm,若苗木规格较大,可适当降低苗木数量,但不能低于5000株乔木。栽植重点可选在道路、河塘、公共用地、集体闲置地等集体地块和家前屋后、庭院等农户私人地块。各村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集体地块和农户地块的苗木栽植比例,集体地块栽植数量可以在30%~70%,要做到集体地块和农户地块协调发展。(5)可以给予农户充分的自主选择权,鼓励和引导农户在自己家前屋后种植喜好一些绿化苗木,如可选择一些花灌木,如桂花、栀子花、杜鹃花等,或是一些落叶、常绿乔木,如榉树、朴树、广玉兰等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树种。

5结语

仪征市的林业绿化建设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在发展规模、管理水平和功能效益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提升。为了在“十三五”新的发展形势下,将全市建成“多个村庄绿点错落点缀、八条生态廊道四横四纵、大小生态中心有机布局”,集生态环境维护、森林旅游休闲、高效林业开发为一体的森林生态体系,仪征市首先要集中力量加强对林业绿化工作的责任分工和组织领导工作,各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林业绿化工作,将绿化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来抓,确保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其次,市级绿化职能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合力,确保绿化建设按时稳步推进,同时要拿出切实可行的管护办法,真正实现“栽得下、保得住、长得好”[7];再次,林业绿化工作要以规划为引领,要对“点、线、面”逐一规划,规划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要严格按照方案确定的苗木品种和规格大小进行绿化,合理布局;最后,针对林业绿化建设的年度工作任务可以开展考核,重点考核绿化建设中的苗木标准、造林质量、管护措施、成活率、保存率等指标,对绿化提升实绩突出的单位进行表彰,对未能完成任务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

参考文献

[1]高锡林.关于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思考[J].林业经济,2007(8):17-18.

[2]陈福祥.丽水市城市林业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J].浙江林业科技,2008,28(2):73-76.

[3]刘振露.贵州省林业发展现状与现代林业建设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33(5):535-538.

[4]钱金海,林雪锋,王卫利,等.浅议温岭市城市林业建设[J].林业实用技术,2008(8):38-39.

[5]彭镇华,郄光发.城市林业是林业建设的新方向[J].林业科学研究,2011,24(6):677-683.

[6]刘红.加强林木良种工作促进现代林业建设[J].林业经济,2008(8):25-29.

森林文化的基本特征篇9

关键词:城市森林;森林空间布局;古雷港经济开发区

SpacelayoutresearchinGuleiporteconomicdevelopmentzone

LiuHuan1,wangXiaowen1

(1、FujiannormalUniversityCollegeofGeographicalSciences,350007)

atpresent,therearemanyissuesinthedevelopmentofcities.excessivetrafficcongestioncausedbypopulationdensity,inadequateland,environmentaldestructionandthelossofforestsandsoon.Humansawareoftheimportanceoftheirenvironmentattheexpenseofdamagetotheenvironmentforeconomicdevelopment.Fromtheperspectiveofsustainabledevelopmentofhumansociety,thepaperpresentedthatwemustdevelopurbanforesttopromoteurban,economic,socialandecologicalaspectsofharmoniousdevelopment.Basedonecology,landscape,urbanplanningandforestryscience,andotherdisciplinesoftheoreticalknowledgeinthispaper.itdigestforestresourcedistributionofguleiporteconomicdevelopmentzone.

Keywords:Urbanforest;Forestspacelayout;GuLei

中图分类号:S2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城市森林是指城市内及城市周围的树木、林木和相关植被,包括城区、近郊、远郊的对城市环境产生显著效应的所有植被区域[1]。随着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加、环境压力加大,建设生态结构合理、生态服务功能高效的城市生态系统,推动生态化城市建设,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城市发展必须考虑的问题[2-6]。城市森林具有巨大的生态、经济、固碳、保健和美化功能[7],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有改善城市小气候,减轻或消除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市区内的碳氧平衡等生态作用。本文探讨城市森林的空间格局特征和优化措施,旨在使城市森林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上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效缓解城市开发时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压力,使人们能拥有更好的生存空间。

1研究区域概况

1.1研究区域背景

福建古雷港经济开发区位于漳浦县南侧,包括古雷港及其后方的古雷、霞美、杜浔、沙西4镇、以及相关海域,三面临海,与台湾隔海相望,漳诏高速公路和省道漳东线并行贯穿而过。地形上除西北部低山丘陵外,是漳浦县最大海积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海岸线长92.7km,总用地面153.81km2其中陆域面积119.16km2,海域面积34.65km2。

1.2开发区森林建设现状

古雷港经济开发区土地总面积12757.86hm2,林地面积2352.4hm2,有林地面积1724.26hm2,其中生态公益林面积1453.71hm2(部级生态公益林862.3hm2,省级591.41hm2),森林覆盖率为13.52%。

2研究方法

2.1数据来源

以漳浦县二类森林资源管理数据为基础,漳浦县1:10000分幅的Spot5遥感影像共111幅,主要拍摄时间为2008年1月---2010年10月,投影方式:高斯-克吕格投影,分度带为3度带,坐标系:北京54坐标系。

2.2古雷港经济开发区城市森林分类及目视解译判读特征

按照国家《城市绿地系统分类标准》(CJJ/t85-2002)和古雷港经济开发区绿地分布的具体情况,根据各类绿地在航空影像上所表现的特征,包括色彩、色调、植被、形状、位置和大小等特征,将奉贤区城市森林分为公益林、商品林、绿地、林带4类,确定解译标志[8]。

3城市森林功能布局分析

3.1公益林与商品林布局分析

公益林在全区都均有分布,商品林仅在下蔡林场、古雷头山有少量分布。区域生态公益林地面积2000.27hm2,占林地面积的86.8%。商品林地面积303.13hm2,占林地面积的13.02%。针对目前古雷港经济开发区现状,保持现有公益林布局,减少商品林面积。

3.2沿海基干林带分析

目前,古雷港经济开发区沿海基干林带共计67.41hm2。自实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以来,开发区初步建立起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相适应的、功能较完善的、多层次的综合性防护林体系,红树林面积不断扩大,基干林带得到改造和加宽,局部地区生态恶化的势头得到全面遏制。但由于开发区海岸线较长,基干林带仍有断带存在,红树林保护与恢复工作仍需加强,纵深防护林防护效能也有待进一步增强。

3.3下蔡国有防护林场分析

漳浦下蔡国有防护林场地处古雷港开发区东北部,该区域被划为漳州古雷港城居住和生态组团(图3),其经营范围内的沿海防护林是生态功能区内重要的绿色屏障,在抵御台风、风暴潮等沿海自然灾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上世纪60年代建立漳浦下蔡国有防护林场以来,通过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工程,经几代林场务林人的努力,营造沿海防护林5000多亩,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防风治沙、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均取得较大成就。

3.4区域生态敏感区分析

生态敏感区的划定对林业生态建设布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区域内陆域环境较为敏感的地区有居住区、沿海防护林带以及基本农田;海域环境中,东山湾海域、浮头湾海域和东山湾口—古雷头南部海域也是生态敏感区。

3.5区域发展态势分析

根据古雷港经济开发区发展建设规划修编,古雷港在未来将形成“一廊、一带、四区”的发展格局,一廊即西部基础设施走廊,一带指纵贯规划区东部浮头湾、宽度在200米以上的沿海防风基干林带,四区即两个工业区,一个港口物流区,一个生态控制区。区域发展布局决定了林业发展方向,在接下来的森林功能规划中,可以紧紧围绕区域发展态势做出功能布局分析。

4结论

古雷森林规划空间布局

1一带

是指沿海基干林带。沿海基干林在防风固沙、净化空气方面有着重要作用,重点构建防护林,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2两廊

区域内重点对外交通有两条,一条沿海大通道,另外一条是杜古线。依路建林,构建绿色生态廊道,成为连接区域内外森林斑块的重要纽带。

3多核

在城市森林骨架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新建一些生态园以及公园绿地、生产绿地,补充区域内部城市森林的不足,调整开发区绿地分布的均匀性,形成多核绿地分布。

参考文献:

[1]陈佑启.城乡交错带名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5,11(1):47-5

[2]乔春生.大连的“生态园林城市”建设[J].中国城市林业,2005,3(3):16-17.

[3]彭镇华.荒漠草原-明珠包头城郊万木春———“国家森林城市”专家组考察包头印象[J].中国城市林业,2007,5(2):4-5.

[4]范义荣,蒋文伟,徐文辉,等.杭州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J].中国城市林业,2008,6(4):40-43.

[5]彭镇华.上海现代城市森林发展[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6]彭镇华.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7]肖建武.《城市森林服务功能分析及价值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03.

[8]周昭英,蔡永立,郑文发.城乡交错带城市森林的景观格局研究—以上海市奉贤区为例[D].安徽农业科学.2010.

森林文化的基本特征篇10

[关键字]:森林资源;栅格化;影像图;调查

栅格化影像图作为林业资源调查的新手段,已广泛应用于贵州省森林资源调查。本文选取了瓮安县小河山乡的栅格化影像图数据和野外调查资料,介绍栅格化影像图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的具体的操作方法和工作流程以及取的成果。

1、栅格化影像图数据的处理

1、1基础数据的准备

选用的是1:10000地形图和1:25000数字高程模型。将1:1万地形图扫描,将扫描好的地形图进行几何精纠正,纠正精度控制在0.3毫米内。从测绘部门购买的1:1万地形图为西安80坐标系3度分带高斯克吕格投影。

1、2正射校正

以校正好的1:5f地形图为基准,在影像图上找出和地形图上地物相匹配的明显地物作为地面控制点。在进行正射校正时,应先进行全色波段数据校正,然后以校正好的全色波段数据为基准进行多光谱数据校正,可提高全色和多光谱影像的匹配精度。

1、3影像数据的融合

影像数据融合能够综合不同波段、不同空间分辨率数据(层)的特征,融合后的数据具有更丰富、更可靠的信息。为了最大限度的从影像图数据中提取森林植被信息,应进行像元级的数据融合。融合得到的新数据既具有全色波段数据的高空间分辨率特征又具有多光谱特征。像元级数据融合的方法多种多样,根据数据融合的目的,即最大限度的突显森林植被信息比较理想。

2、信息的采集

以处理好的遥感影像为底图,作为外业调绘和内业信息采集的依据。内业选用arcGiS软件,依据建立的解译标志,结合野外调绘,在室内影像图上进行判读区划。

对林业专题信息的采集需要林学知识为背景、根据地域差异,植被分布规律,气候特点,地形地貌变化,海拔高低等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状况的差异进行。另外还要依据植物季相变化、空间分辨率、地理信息等进行逻辑推理,对比分析等方法判读,来增强判读的正确性。

2、1地理信息的采集

地理基础信息包括行政区划界、道路、水系、居民点、地名、高程点、经纬/公里网等7个信息层。

2、2林业专题信息的采集

林业专题信息的主要内容包括:(1)地类、森林类型、郁闭度、林种、龄组;(2)对典型地类和森林类型的环境因子进行现地调查,探索目视判读规律性。

3、数据组织入库

对采集好的基础地理信息和林业专题信息,需要进行严密的检查,如地物编码,拓扑关系等问题,根据所采集信息的类别分别列入对应的分库里,根据统一的编码,便于数据的管理与查询。

4、图件成果

图件成果主要包括该乡林相图和林种布局图。林相图根据小班主要调查因子注记与着色,按优势树种确定色标,按龄组确定色层。林种布局图确定各林种的分布情况。

5、报表成果

根据采集的信息,利用贵州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系统软件统计各种森林资源的信息情况。包括各种林地面积、非林地面积。从统计中得出林地面积约占全乡的80%,森林覆盖率达到70%,林木绿化率达到76%。

6、栅格化影像图在森林资源调查中的意义

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利用处理好的栅格化影像图为底图,采集基础地理数据、林业专题数据等信息,制作调查用图。调查者可根据栅格化影像图直接在室内进行目视判读并勾绘出比较明显确定的小班。外业调查时,栅格化影像图比原始地形图更立体,更直观,便于地形地貌及方位的识别,在小班区划时也可提供直接的参考资料。同时可利用栅格化影像图制作林业专题图,还可用于林业发展规划等。栅格化影像图本身信息量极为丰富,地形地貌清晰易懂。同时影像可模拟现实世界,使专题图的可视性更强。森林资源调查中,遥感制图技术的应用使小班勾绘工作由室外转到了室内,不但降低了调查者的外业工作量,也提高了工作效率。事实表明其勾绘成果满足林业调查需要,从真正意义上做到了调查方式的转变,调查技术正由传统走向现代化。

7、存在的问题

7、1从栅格化影像图本身进行研究,如何提高更高分辨率的信息源,进一步提高正判率。当前,目视判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定性因子比重较大,导致判读精度在人与人之间产生较大的误差。因此,如何进行定量分折是我们下一步要解决的课题;利用遥感调查数据,建立地理信息系统,使森林资源从静态监测变为动态监测,最终形成卫星影像图在森林资源调查、规划、管理、监测、评估等的应用体系。

7、2图班判读区划时,既要有很好的林学知识,又要有相关经验的积累,既要对遥感知识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又要对各种影像特征的区域着色与现地调查相结合进行深入研究,。

因此栅格化影像图成功运用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改变了传统的森林资源调查方法,降低了外业工作强度,提高效率,保证质量,充分证明了其在森林资源调查应用中的可行性。当然,这只是栅格化影像图的一小部分,如何将栅格化影像图更好地应用于林业生产还有很大的空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