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科学研究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0:51

体育科学研究的特点篇1

关键词:体育教育;学科特点;训练学;研究发展

针对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口号的提出,中国的高等院校已经开始增加学生体育的宣传力度,此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以及人民对运动健康认识的深化,社会对体育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据调查,现在中国的体育教育体系不是很完善,教学质量也是参差不齐,整个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发展水平较低,一些大学更注重体育训练学的理论知识学习,注重提高大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训练强度。另一方面,一些学校重视体育训练,加强学生的运动强度,但缺乏专业体育训练学的知识储备。最后,体育训练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很不协调,不能满足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体育训练学是传统体育教学与训练教学的有机结合。通过对整个体育训练培训计划进行优化,培养出体育训练学的知识储备丰富,又具有很好的实践能力的学生,以满足社会对体育人才的寻求。

1.中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学科特点

1.1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内容

体育教育训练学是体育教育学科的一个分支学科,这门学科在2003年提出并应用到研究生培养教育方面,但体育教育训练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传统理论对体育教学指导和运动实践训练的有机结合,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充满活力学术型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是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的二级学科,它与体育学科的其他二级学科有显著的区别,它更注重体育训练的发展和体育教育的精神培养,更是体育科学的精髓。体育教育训练学不仅保留了传统体育教育学学科对体育运动理论知识的重视,也注重运动实践训练,研究体育运动实践活动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而去发掘训练和运动中的一些规律,所以体育教育训练学是一种综合科学与实践的体育教育学科,在社会的应用中非常实用。

1.2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学科特点

体育教育训练学最初出现的时候,被定义针对体育教学与运动实践训练的基本理论方法的学科,换句话来说,体育教育训练学主要包含:“体育”、“教育”以及“训练”,所以体育教育训练学应该是体育学、教育学与运动实践训练有机结合的综合性学科。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研究教育规律的综合性学科,伴随着教育和研究的深入,教育学逐渐向综合化方向发展,教育学是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它吸收各个方面的自然科学教育研究的优秀成果,另外在实施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顺应时代的要求,开展教学改革和研究,使教育更实际、更全面、更明显。高校体育学是研究体育项目、体育科学体系、体育教育以及体育发展的方向的学科,体育学非常注重体育的推广,完善体育科学体系,优化体育学科结构。综合体育教育,体育教育学的学科特点更侧重于教育学。通过体育等手段达到学生教育组织的目的,主要通过体育教学、专业课程指导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增强学生对体育专业知识的掌握的目的。所以,体育教育训练学具体内容就是把体育学、教育学和运动学的理论知识和规律运用到体育训练实践中。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特点和偏好,设置适当的训练方案进行系统性的、科学的运动,以此达到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培养目标。因此,体育教育训练学是高校体育和自然科学有机结合的综合性社会学科,包含体育的本质。

2.中国体育教育训练的研究发展趋势

2.1为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服务

自从中国的运动员在2008北京奥运会中获取成功以后,国家教育部门和广大观众回顾了国家体育人才培养的体系和机制,更提出了中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从“精英”向“大众”转变的战略目标。这个战略的核心是体育教育训练的机制、体育训练具体办法以及体育部门组织形式的改革。世界首号体育强国———美国在北京奥运会上的奖牌很大一部分由大学生获得。这种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模式,已成为我国体育教育教学和竞技体育的发展方向。在国家体育战略调整中,需要为高校运动员提供辅助训练服务和发展模式的一些学科,改变其服务功能是体育教育训练的主体。传统来说,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科总体是为培养日常体育教学训练人员提供服务。但是伴随着国家对高校培育高水平运动员要求的提出,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的研究发展将往辅助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方向靠拢。纵观世界上的一些体育强国,比如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国家,他们在高校中设置的体育教育训练学的专业,主要是为了本国或者本校运动员服务,这些专业为体育训练提供了必要的科研支持。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有美国春田学院以及德国科隆体育大学等,它们都发挥了本校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的优势,充分地为竞技体育提供了优质的服务。随着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的逐步转型,中国的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的发展趋势也将有很大的变化。中国体育教育训练学,从以前的单一培养体育训练员逐步转变体育科学和技术支持。体育教育与训练课程在转化过程中,首先是为科研人员提供必要的科研支持,提高运动员水平。体育可以转化为真正的表现,实现生产的同时。运用体能训练的各个环节对高校运动员进行学科教育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高校运动员作为学校的一个特殊平台,在培养综合素质的同时,真正把体育训练学和教育学联系到一起。

2.2加强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的综合性

作为世界教育的发展大趋势以及科学进步的重要表现,教育学科的综合化性越来越强。这种大环境对处于发展阶段、尚不成熟的体育教育训练学科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的综合化发展是由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的自身优化和社会环境需求共同决定的。体育教育训练学科可以与心理学、生物学等其它相关的学科结合起来、共同发展,它的研究发展将是一个多层次的体系。体育教育训练学科其包含内容非常广泛,是其他体育教育学科不能比拟的。在中国各个领域全面发展、与国际紧密交流的今天,体育教育训练学必须要扩大自己覆盖的领域。综合延展的方法是强化学科竞争力非常有用的手段,对于本来就是综合其他学科而设置的体育教育训练学科来说,在未来的发展中,就要进行更多方面以及更深层次的学科综合,以增加自己的活力。

2.3强化关于生源选拔制度研究

生源质量直接影响体育教育训练学教学质量,对学生实践能力以及科研能力等均具有直接影响。在各高校均积极扩招的环境下,想要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质量,则需要校领导及相关部门冷静面对扩招问题,学校在对自身师资力量以及就业需求等现实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够真正切合实际制定相应招生计划,真正做到重质不重量。同时学校在关于学生入学选拔过程中,也需要提高选拔自由度,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并将其作为是我国体育教学训练学研究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学生选拔过程中如果单纯的依照学生考试成绩作为入选标准,那么并不利于体育教育专业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学生成才及就业。在目前招生考试过程中存在重文轻武问题,则需要结合考生及社会实际需求,对目前的招生考试制度进行改革创新,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水平的选拔力度,在进行生源选拔过程中不但要加强理论知识选拔,同时也要注重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免出现“纸上谈兵”问题的出现。最后在实践能力中,运动技能则最重要,属于基础技能,不管是教学还是健身均属于是技能知识经验的传授,强化训练主要目的也就是提高竞技运动成绩,教学、训练以及指导均能够促进促进运动技能发展。所以在生源选拔过程中,一定要制定严格的学生运动技能考核制度,以能够确保学生能够满足运动技能方面的要求,确保每个学生均具有真才实学。同时严格的学生运动技能考核,也能够为学生知识和技能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招生考试制度设计中需要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综合考核,真正做好学生质量控制,选拔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样突出的学生,提高生源质量,促进体育教育学的健康发展。

2.4强化培训方案研究

学校在进行人才培训过程中,必须要和体育事业发展、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以能够为国家及社会体育事业发展提供服务。基于目前社会发展现状来看,则需要对必修课、选修课的课程内容及学分比例进行合理的调整,以免出现课程重复开设问题,合理提高选修课课程数量,以能够为学生选择提供更大自由度,提供更多的学习内容,同时也可以加大一些实践课程或实践培训课程,以促进理论结合实际,对学生专业理论、专业技能以及业务能力进一步强化,有助于培养学生实践观念。在专业能力培养过程中,不但要增加专业技术教学训练课程,同时也需要基于专业训练课来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在现代技术和比赛实践经验结合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技术训练课程,不但要进一步提升本专业水平,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其他相关专业的技能水平。在选修课程开设过程中,其中需要加大新兴学科及交叉学科的学习,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体育科学研究的特点篇2

一门学科的定义、研究对象以及学科性质是学科确立的几个重要因素。其中,定义是一门学科存在的基础,又是一门学科发展的条件。研究对象决定该学科的基础、学科的性质、研究内容、体系结构等基本问题。可以说,明确研究对象是任何一门学科的首要问题,也是一门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标志。学科性质是一门学科本身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征。

1997年,国务院学位办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把体育学列为教育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并本着“科学、规范、拓宽”的原则,将原体育学中的11个二级学科合并为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民族传统体育学等4个二级学科。其中,体育教育训练学是由传统的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和运动训练学两门学科组合而成的交叉性的综合学科。这标志着体育教育训练学首次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出现在体育学学科体系之中。作为一个二级学科,体育教育训练学是体育学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分化,也是其所属三级学科的“母学科”,对其所属三级学科的研究起到指导性和规范性作用。从目前的研究现状及成果看,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体育教育训练学自身的基本理论研究还相当匮乏,特别是对其学科概念、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等学科规范方面的系统性成果不多。因此,分析界定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及其学科性质对于该学科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定义

体育教育训练学是在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长期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这一称谓是在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1997年的学科专业目录)中第一次出现,它是体育学下属的四个二级学科之一,是由此前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及运动训练学两个二级学科合并而成。它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以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活动作为其产生的前提条件、基础和源泉。换句话说,体育教育训练学源于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实践,其建设和发展也依赖于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实践。它是对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实践活动进行理性思维而形成的一门学科。同时,体育教育训练学是关于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丰富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是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知识体系,对于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给出了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基本定义:体育教育训练学是研究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学科。通过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指导各个运动项目的技、战术学习和教学训练过程的组织实施。

黄汉升(2003)认为:体育教育训练学是一门研究体育领域中体育教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一般规律的学科。体育教育训练学旨在通过对体育教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指导如何通过体育活动达到育人和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指导各个运动项目的技、战术学习与教学训练过程的组织实施,研究体育教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规律。[1]

综合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历史演进、1997年学科专业目录中有关体育教育训练学的表述以及黄汉升教授对体育教育训练学下的定义等各方面信息,体育教育训练学可以定义为:体育教育训练学是研究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问题的学科。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实践是体育教育训练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换言之,体育教育训练学的研究内容涵盖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两大领域,涉及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对象、内容、方法、组织实施等各个方面。

2体育教育训练学的研究对象

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围绕我们的物质世界及其在人的意识中反映的形态。研究对象不依我们的意识而存在,根据研究的目的进行选择并组成认识的客体。[2]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具有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这是一门学科赖以生存的基础,研究对象决定该学科的基础、学科的性质、研究内容、体系结构等基本问题。可以说明确研究对象是任何一门学科的首要问题,也是一门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标志。

研究对象的界定既不能过于宽泛、抽象,也不能过于狭隘、具体,要在抽象与具体之间找到平衡点,这是界定研究对象的前提条件。

关于体育教育训练学的研究对象问题,以往的研究很少涉及。

在1997年版的《学科专业目录》中,体育教育训练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使得研究范围变窄。因为,所谓理论,就是脱离个别事物的一般化,脱离具体事例的抽象。理论一般相对于“事实”而言,是对“事实”的抽象和概括。其基本要素是概念和解释。方法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途径、步骤、手段等。在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实践中,还有大量的现象和问题不属于理论与方法的范畴。同时,除了基本的理论与方法,是否还有具体的理论与方法。因此,这种表述不太严谨。

王晓东认为,体育教育训练学的逻辑起点是运动技能教育。[3]逻辑起点是一门学科逻辑结构的起始范畴,是该学科理论体系的始自对象,对于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有直接的影响,并起制约作用。但从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历史和现状中,并不能推导出运动技能教育是学科的源头,也不能成为联系学科各范畴的关键点。显然,除了运动技能的学习以外,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还把体能训练(或身体素质训练)作为重要研究领域和工作内容。

黄汉升教授(2003年)从矛盾特殊性的视角出发,指出,体育教育训练学是针对体育教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独特的运动矛盾进行研究,其研究对象是体育领域中的体育教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实践的科学问题。[4]本研究更倾向于黄汉升教授的观点。当代西方最有影响的哲学家卡尔?波普尔认为,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愈来愈深化的问题,愈来愈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5]从科学分化出的学科其最终的目的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美,l?劳丹)。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成为学科的研究对象,它必须是科学问题。科学问题是指科研人员基于特定的科学知识背景和特定的认知目的而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又尚未解决的矛盾或疑难。[6]因此,本研究认为,体育教育训练学的研究对象是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实践中的科学问题。但这一界定仍然存在过于宽泛之嫌,因为,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都是非常大的概念,它们是实现体育目的的手段或途径,而这些手段和途径必须通过一定形式的身体活动或锻炼行为来完成,而这些活动和行为恰恰是通过一个个运动项目来完成。

转贴于

由此,我们给体育教育训练学一个更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即:运动项目教学与训练实践中的科学问题。为什么前面加一个“运动项目”作为定语·首先,任何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展开,都离不开一个具体的运动项目,无论这个项目是奥运项目,还是非奥运项目,是西方的体育项目还是东方传统的项目,是正式的运动项目,还是自发的锻炼方式,是复杂的还是简单的。换句话说,没有运动项目就没有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离开项目谈教学、训练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其次,在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培养的实践中,多数院校是按照运动项目来划分专业方向。研究生们在各专项的教学与训练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揭示规律,解决问题。第三,在一些体育教育训练学的专著中,研究内容也多以运动项目的教学和训练为主。

3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学科性质

3.1体育的本质

3.1.1体育概念的整体观

关于体育概念和本质的讨论由来已久,但历经百年,仍然没有定论。

早在1917年,毛泽东就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对体育的本质以及德、智、体三者之间的关系做过精辟的分析。他指出:体育者,人类自养其生之道,使身体平均发达,而有规则次序之可言者也。他还倡导,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7]在这里,毛泽东把体育看作是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上世纪70年代起,各种争论继续,概括起来有几个重要的观点,一个是教育说,即体育的属性是教育。美国的《韦氏大辞典》对体育的定义是:“体育是整个教育的一个方面,它采用运动活动和有关经验从心理上、体力上、道德上、精神上和社会上来使个人充分发展,使他成为国家和世界上的一个有用的公民。”前苏联《体育百科全书》(1963年版)也有类似的界定:“体育,整个来说,是教育的一个方面,是体能全面发展,形成和提高人的生活中主要运动技能和本领的有计划过程。”任杰等认为,体育在本质上不是一种通过身体而是一种针对身体的教育,他的独特功能是育体。[8]二是社会活动说,认为体育的本质必须从教育和文化两个范畴来认识,同时,体育不仅具备生物学特征,而且还具备社会学特征。[9]三是技能说,例如费尔辛(1967)和齐柯勒(1968)的定义认为,“体育是把运动作为一种技艺、科学和有意义的过程来进行学习。(费尔辛)”;“体育的普遍定义是作为志愿和有目的的人类运动的技艺和科学。(齐柯勒)”[10]。第四,生活说。卢元镇认为,虽然有一部分体育技术从生产劳动技术移植而来,体育也可以作为传授劳动技能的辅助手段,但是体育的本质是属于生活的。[11]本文同意第二种观点,即体育是一个大的概念,给它下定义既要有符合定义的逻辑,又要结合当前的体育实践,不能仅从字面意思来臆断。体育界的前辈熊斗寅先生在1996年给体育下过定义:体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以身体与智力活动为基本手段,根据人体生长发育、技能形成和机能提高等规律,达到促进全面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与全面教育水平,增强体质与提高运动能力,改善生活方式与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12]本文基本认可这个定义的基本内容,但该定义过于强调了体育对人的作用,而忽视了现代体育对于社会、国家的价值和功能,同时,作为一个定义,内涵过于具体,外延相对就会越窄。因此,这个定义是不完整、不全面且过于具体的。本文给体育一个新的定义:体育是以身体与智力活动为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3.1.2运动是体育的核心

与体育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是“运动”,人们常常把体育和运动放在一起,那什么是运动,体育和运动的关系又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中,运动是一种涉及体力和技巧的由一套规则或习惯所约束的活动,通常具有竞争性。在体育领域,运动一是泛指身体活动的过程;另一个含义是指体育的手段,其中包括各种游戏和专门的运动项目。在辞海中,运动是从事体育活动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包括旨在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和充分发展身体机能的各种锻炼方法和活动项目。[13]可见,运动既指称锻炼方法又指活动项目。

在体育学者的眼中,体育和运动的关系同样密切。李宗浩认为,只要是体育,必然离不开身体运动。没有身体运动的体育和体育离开身体运动都是不可思议的。所以我们称身体运动为体育的核心手段。[14]唐炎等认为,“运动”是构建“体育”的一个核心要素,用当前广泛流行的博弈论话语来说,运动是体育的“关键加入者”。[15]韩丹在研究了1974年国际体育名词术语委员会编定的《体育与运动词汇》中关于体育与运动的一些概念后指出,人的运动就是人的运动动作总称,是体育和竞技的行为根本和逻辑起点。[16]还有的学者认为,运动是体育的核心和基本手段,没有运动,也就无所谓体育。茅鹏谈到,运动是体育的资源,没有运动就没有体育。运动客观地给体育提供着生生不息的无穷活力。[17]常先厚认为,国人为了达到强化体能的愿望,从而以各种“运动”作为内容,通过运动达到“育体”的目的。[18]陆作生给体育进行了重新定义:体育就是为更好地实现运动价值,而不断提高或展现运动水平的文化活动。尽管本文不赞同这个定义,但他把运动作为体育核心部分的观点还是值得借鉴的:那么体育的(本质)内涵究竟是什么呢·即使暂时还不能准确回答,我们也能认识到这(本质)内涵应突出“运动”这一概念,体育不是因运动不断发展变化而产生的吗·现在这些体育活动不也没离开运动吗·[19]

综上所述,运动是体育实践形态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是体育最基本最主要的实践手段。可以说,没有运动,就没有体育。[20]而运动项目是运动的具体形式和表现,它包含了体育的基本内容,也反映了体育的基本特点。一个个鲜活的运动项目才是体育区别于音乐、舞蹈等其他社会文化活动的核心和根本。转贴于

3.2体育学的性质

上世纪八十年代,体育界对体育学的学科属性问题进行过深入的探索和讨论,最终,多数人的意见是,体育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体育科学中存在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多种学科,体育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21]近年来,仍有很多研究者对体育学的性质进行探讨,有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中体育学归于人文社会科学门类下这一定位,指出,体育学研究的对象是体育,体育并不是单纯的人体的生理运动的自然现象,而是以人体运动为基础的人文社会现象。因此,以体育人文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体育学,应归入人文与社会科学门类。[22]田野等认为,体育科学是研究体育现象、揭示体育内部和外部规律的一个系统的学科群。体育科学研究的主体是运动的人体,因此,体育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领域涵盖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领域。[23]

在1997年的《学科与专业目录》中,体育学是教育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具有教育学的属性。

张岩认为,体育学没有自己的核心学科。体育科学体系众多体育学科的产生,是由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散发、辐射至体育领域,与体育实践、体育现象及体育学的经验材料相结合的结果,也就是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体育现象的成果。体育科学体系结构的这一特点表明,体育科学的几乎所有学科,体育科学体系整体上具有跨学科的交叉科学性质。[24]综上所述,虽然体育学的属性问题一直没有定论,但多数的学者认同体育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或者是一个系统的学科群。然而,作为一个被众多学科分类体系所承认的独立的学科,体育学的存在一定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其学科的性质及其体系应该是明确而具体,且层次清晰的。如前所述,运动是体育的核心要素和基本手段,运动项目包含了体育的基本内容,因此,与其说体育关注的是人的身体的发展,不如说体育是以运动为核心,通过一个个鲜活的运动项目来为人提供健身、娱乐服务,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以此为逻辑起点来定位体育才更为贴切,也更符合体育的特点,也正是体育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

3.3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学科性质

学科性质是在学科分类基础上对某一学科基本形态与本质特点的界定。有两种界说学科性质的思维路径:其一,依据学科理论来源或者依据学科功能;其二,该门学科是基础理论学科还是实践应用学科·

1997年的《学科与专业目录》中,体育学分为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尽管四个二级学科是并列的关系,但综合其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以及学科属性等几方面特点看,它们还是有性质和层次差别的。

在这四个二级学科中,体育人文社会学是应用人文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体育这一社会现象进行研究,旨在从理论上提出有关体育决策的建议,并在建立和完善我国体育方针、政策、法规和制度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运动人体科学是生理学、解剖学、生物力学、医学等在体育领域的渗透和发展。它们显然具有各自母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民族传统体育学是研究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学科群,它以武术、气功、养生以及其他民俗传统体育为研究对象,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挖掘、整理和创新,并使之发扬光大。有人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学应归属于人文社会学科,因为它更多地从民族学和传统学、体育学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当前这三个学科当归入社会科学的范畴内。[25]但也有作者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学是一门超级交叉学科,很难说是归属那一门类,因为它不仅包含着和其他体育项目一样的教育学和训练学理论与方法,且需要借助体育人文社会学和运动人体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可以说涵盖了其他三个体育学二级学科的所有理论,更有他自身独特的一套技术和理论体系。[26]总之,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领域不仅包括自然科学学科所涉及的各种运动技术的应用性研究、传统体育的人文社会研究和与其它领域相融合的综合性研究,同时,它还具有不同于现代体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民族传统体育学是以体育学、民族学和人类学为基础,综合了它们的理论和方法为自己的方法论,并密切联系社会学、生态学、考古学、历史学、宗教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学科,对我国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进行研究,它是一门人文社会学科性的、综合性的交叉性学科。[27]

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除体育教育训练学外的三个二级学科,要么是其它成熟学科在体育学的渗透和深入,要么是运用其它学科的理论、方法研究体育实践中的问题。都不是体育学所专有的、独立的本源性学科。

考察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主要从三个问题展开:第一,体育教育训练学到底属于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第二,它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第三,它在科学体系中属于哪个层次·

首先,在1997年的《学科专业目录》中,体育教育训练学是研究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学科,是在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和运动训练多年发展过程中,于1997年两者结合而成的新学科。其学科研究范围为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和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既然是教学与训练的理论与方法,体育教育训练学就更接近于教育学的属性。但这样理解是片面的,因为,体育教育训练学不同于教学论和教育学,它不仅研究教学和训练的理论与方法,它还研究作为教学内容的各个运动项目的技战术发展问题,而技战术问题的研究属于自然科学领域。因此,体育教育训练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体育科学研究的特点篇3

关键词新课改教科研普通高中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

新课改,是从确定现代化课程观念到更新课程内容,建设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资源的改革;是从变革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到探索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学校课程实施的评价体系和区域性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改革;是从构建信息化平台,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到开展以校为本研究,建立新课程理念下的校本教研制度的改革。学校是课改的主战场,教师是课改的实践者,教育科研是课改的导航线。

新课改确定了普通高中教科研的基本思想:新课改背景下普通高中的教育科研应遵循“三个面向”,贯彻“两全方针”,坚持“三个原则”。三个面向即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两个方针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三个原则即“以校为本,思想引领,特色发展”。“以校为本”就是立足于学科教学,扎根于教学一线,以本校为研究的主阵地,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以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提高教学效果为研究主题,以促进教师发展学生发展为研究目的。即“在学校中,为了学校,依靠学校,发展学校”。“思想引领”就是以办学思想引领教育科研,以教育科研引领校本教研,以校本教研引领教师发展,以教师发展引领教学改革,以教学改革引领学校发展。“特色发展”就是立足于“实践性、主体性、本土性、文化性”,开展特色科研,培育特色教师,建设特色学校,打造特色教育。也就是教育科研要实现“三化”,突出“四点”。“三化”即课改科研课题化,课题研究校本化,校本研究特色化。课改科研课题化就是指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办学思想和发展规划,根据制定的课改目标与课改任务,结合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发展的实际需要确定科研课题,以科研引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和课改工作。使教育科研成为建立在先进课改理念与千变万化教育实践之间的沟通桥梁,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起点和基础。校本研究特色化就是课题的研究不仅要体现课改精神,不仅要突出以校为本,更要注重建构学校的特色。我们认为,一所有特色的学校必须具备“六个”要素,即“有思想、有模式、有方法、有中心、有规划、有重点”。“有思想”就是要建构自己独具特色的研教思想;“有模式”就是要建构自己独具特色的,能体现自己研教思想的研教模式;“有方法”就是要建构自己独具特色的能充分体现自己研教思想的研教方法;“有中心”就是指具有时代特色的,能促进自身发展的,在较长时间内都要进行研究的中心课题;“有规划”是指对教育科研工作,尤其是中心课题的研究做到有构想、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就是指研究的重点要突出、明确。“四点”即把立足点放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践问题上;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把切入点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把生长点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这样,教育科研就会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充电器,优质课的生产线,鼓动教育教学腾飞的翅膀。

新课改为教育教学翻开了全新的一页,它不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的简单改良,而是一种破旧立新的全方位改革,这种改革为教科研工作提出了新的十二大任务:一是研究教育思想;二是研究教育理论;三是研究课程结构;四是研究课程标准;五是研究教材体系;六是研究教学方法;七是研究教学手段;八是研究教学过程;九是研究学习方法;十是研究课外活动;十一是研究考试方法;十二是研究教学评价。下面笔者就简单谈谈普通高中在教科研工作中的主要任务。

1确立科研目标,搭建科研平台

新课程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特别注重以生为本、以师为本、以校为本基础上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和观念的更新。这就要求普通高中不但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规范提升教育行为,促进质量的提高,更要为学生、教师和学校搭建一个可施展个性才华的舞台,可持续发展的平台,营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其目标是“建教学指导中心,筑科研兴校平台”。

怎样构建“科研兴校”平台呢?笔者认为,首先要确定一个研究的中心,课改是本世纪最大的教科研课题,是目前最重要的教科研活动,据此,普通高中就应以课改研究为中心;其次是要规划一批研究课题,尤其是以课改研究为中心的群课题;第三是建设好能起典型示范作用的课改科研实验基地。这样,以科研引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和课改工作,使学校成为课程改革的实验园,科研兴校的示范园,素质教育的百花园。在新课改的研究中做到领先一步,辐射一片,带动一方,以科研带课改,以课改促特色,走出一条“科研驱动,龙头带动,区域领先,特色发展”之路。

2健全科研制度,优化科研机制

教科研工作制度是开展教科研活动的保证。制度的建立应遵循“观念求新,要求从严,过程从细,方法求活,效果求实”的思想,突出制度的规范性、科学性、激励性、导向性和人本化特点。健全的制度可使教科研工作做到规范有方,激励有法,保障有据,指导对路。教科研管理制度,主要应包括科研计划制度、督导检查制度、课改工程制度、科研探究制度、科研交流制度、科研开放制度和科研网络制度。

3研究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

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教育改革的先导,它对教育实践具有认识功能、预见功能、异向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和反思功能。在实施课程改革中,只有不断地学习和研究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才能实现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因此,对教育思想的研究应成为当前教科研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通过研究要树立新的课程观、人才观、基础观、质量观、教育观。改变过去哪些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验、重升学轻生活、重学科轻学生、重过去轻发展的思想倾向,用新的教育思想引领新课改向纵深发展。

4研究课程结构,加强学科建设

课程结构反映了课程各部分和各要素的配合与组织,是课程体系的“骨架”,主要规定了组成课程体系的学科门类,以及各学科课时的比例关系,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搭配等,体现出一定的课程理念和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普通高中新课程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强调超越教育工具化的倾向,有机整合高中教育为升学和就业做准备的双重功能;二是强调奠定高中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学历,养成其人生规划能力,培养公民基本素养并形成健全人格;三是强调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养成,强调高中生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统一与融合。

5研究教法学法,提高教学效益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育内涵发展是新课改的目标之一。那么普通高中如何做到“少课时,轻负担,高质量”,这就需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通过改革课程教学,探索教学模式,改进教法学法,通过教师的“巧教”和学生的“善学”来完成。可以说教师的“巧教”和学生的“善学”是实现教育教学高质量的真正法宝,这一“法宝”只能来自教育科研。在目前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背景下,课堂教学理应成为新课改的试验田。教法、学法的研究理应成为学校教科研工作的重点和核心。教育科研应抱着科学求真的态度自始至终介入其中,研究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在教学中寻找问题,在问题中确立课题,在课题中解决问题,英国哲学家波普说过“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的问题,越来越能触发新问题的问题”。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困惑、矛盾是开展学校教科研的起点,以问题为线索进行追踪和探索是学校教科研的基本形式,解决问题而得出的结论就是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这些成果又运用于教学实践,指导学科教学,促进了学科教学效果的提高。也就是说“问题即课题,分析即研究,结论即成果,成果即成长”是学校教科研的基本思维模式。研究可通过听课、观察、调研、测评等显性手段来进行。

6研究教学评价,促进师生发展

评价是学校的重点工作之一,评价的监督、调控、规范、导向、激励作用对学校的教学工作、教师成长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程改革是从变革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到探索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学校课程实施的评价体系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改革,成长师生是新课程改革的终极目的。而新的评价标准的确立和评价体系的构建必须依靠教科研,对评价的研究重点应是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应注重课堂教学行为的改革和质量的提高,应体现全面和谐发展的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体现正确的教学观念,包括课程观、知识观、学生观、质量观,体现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根本宗旨的教学目标,体现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的研究应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体育科学研究的特点篇4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教育科研能力;发展阶段特征

体育教育科研是体育教育专业研究生对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未知领域的探索和发现。通过体育教育教学实践检验,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促进体育教育研究生的专业发展,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体育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生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运用我国学者关于研究生发展的四个阶段(准备期、适应期、发展期、创造期)为依据,对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进行分析和研究。

1、不同发展阶段体育教育专业研究生的特征及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体育教育专业研究生主要面对的问题就是毕业论文以及帮助导师完成不同研究的课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即研究的过程。善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总结反思是做好体育教育教学研究的基础和关键。

1.1不同发展阶段体育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基本特征

1.1.1准备期的体育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基本特征。这个阶段的研究生处于了解体育教育专业、寻找理论的时期。他们比较关注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力,以及教师资格证的考取等。他们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专业基础课程、撰写教案等等。因此,这个阶段的研究生要巩固专业思想,熟悉体育教育常规流程,虚心求教。

1.1.2适应期的体育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基本特征。这个阶段的研究生在不断熟悉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能够运用老师教的相关知识自行撰写教案,并能找出课程的重点难点。他们开始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等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多样化,能针对学习中的问题及时反思与改进,帮助导师完成相关课题。

1.1.3发展期的体育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基本特征。这个阶段的研究生通过之前对专业知识的积累,得到实习教学的机会。通过课堂的学习,他们能运用自如地进行教学自如驾驭课堂,能有效管理教学,能因材施教。有主动发展的意识,积极寻求发展机会。

1.1.4创造期的体育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基本特征。这个阶段的研究生思考问题的视角宽阔,尝试新的教学策略,有浓厚的教育科学研究意识,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能够独自完成毕业论研究论文。

1.2不同发展阶段体育教育专业研究生教育科学研究能力的分析

1.2.1准备期的体育教育专业研究生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准备期的研究生处于角色转换阶段,逐步熟悉体育教育的专业知识,积累与反思是他们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关键。同时,他们关注和思考专业知识中的问题、积极主动地求解决方案并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记录下来,为今后的教育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1.2.2适应期的体育教育专业研究生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适应期的研究生已熟悉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积累了一定的基础,能根据自己的积累将解决的相关体育教育教学的问题形成文章或论文。

1.2.3发展期的体育教育专业研究生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发展期的研究生专业能力较强,通过实习教学的机会使他们的研究领域较前一个阶段更加的宽泛,并寻求发展自己的机会。

1.2.4创造期的体育教育专业研究生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创造期的研究生改革与创新更具实效性,形成了独特风格,工作成绩显著,他们的研究主题广泛,有一定理性和深度,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2、从内外因分析体育教育专业研究生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2.1内在因素。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体育教育专业研究生做教育科学研究源于个人追求,并与研究生的素质、认知水平密切相关。在教育科学研究的初始阶段,他们会付出很多,专业性质决定了他们非常辛苦,除日常的基础课程外,他们还有大量的运动训练,如跑步、投掷、网球、篮球、游泳等等的专业技术科。但有理想和追求的研究生会以顽强的毅力克服一切困难,为解决问题而向导师、专家请教,通过各种途径查阅资料,进行体育教学的研究。

2.2外部环境。在体育教育专业研究生发展过程中,学习环境对他们进行教育科学研究也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良好的学术氛围为研究生们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提供了保障。另外具有研究能力的学科专家、导师的影响也非常重要。学校领导重视体育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是研究生们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保障,如学校领导为研究生们提供研究经费、帮助他们积极申请各类课题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必备条件之一。

3、体育教育专业研究生体育科学研究能力培养的发展对策

大多数体育教育专业研究生都有着很强的科研意识和一定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但由于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时间少,以及独立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有限。根据研究生发展规律和以及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本人认为有以下两点发展对策。

3.1多角度、多环节对体育教育专业研究生进行教育科学科研指导

加强体育教育专业研究生教育科学素养和能力培训,以提高研究生的科研素养和科研能力,促进研究生研究水平的提升。提高研究生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可通过教育教学研究专题讲座、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介绍、论文答辩、专题论坛等,根据不同研究生的需求从多角度、多环节培养研究生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3.2提供技术、经费和时间支持等保障。体育教育专业研究生有来自实践的宝贵资料,将其转化或升华为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是研究生成长的发展点。如果能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真实可靠的调查资料,以及专家及导师的引导、研究条件的保障,在掌握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一定能促进他们教育科研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体育科学研究的特点篇5

关键词:新形势 工科类研究生 特点 研究生班级

随着研究生的扩招,我国各大高校研究生群体不断扩大。研究生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是高校学生培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及研究生培养系统在研究生数量急速增长的今天已经显得有些不合时宜。所以,目前全国各大高校都在进行研究生培养教育的改革和研究,试图找到一条适合当今研究生特点的培养道路,以期提高研究生个体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的发展。然而,进行研究生培养教育对策的前提是充分了解及掌握研究生个体及群体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决策分析,制定合理有效的培养方案。因此,对研究生的特点作详细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笔者便就工科类研究生的特点作了深入探讨。并针对研究生的特点对研究生班级的建设和管理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研究生普遍年龄偏大,思想较为成熟,知识层次较高,然而研究生个体的差异却极大,心理发展极不平衡,在思想、学习、生活方面都存在着各自的特点。

一、工科类研究生思想(心理)方面的特点

研究生在政治思想上趋于成熟。世界观、人生观基本稳定,价值取向呈多元化,注重自主自立意识、竞争意识、开拓创新意识的培养,并崇尚务实,讲求实际,对自己未来的设计较为重视。

1 政治思想上拥护党的领导。能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研究生是国家改革发展的受益者,他们拥护党的领导,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30%左右的研究生都是共产党员。但在研究生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忽视理论学习、思想信念动摇的现象。

2 具有较强的优越感和独立意识。研究生都受到过良好的系统教育,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获取的信息量大,在心理上,他们比同龄人具有较强的优越感。然而,研究生年龄多在22-40岁之间,相当一部分有工作经历。在经济上已经独立,再加上各自心理存在一定的优越感使得研究生个体都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其个性发展基本或已经成熟。

3 价值观趋于功利性。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他们在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上主张公私利益兼顾,奉献与索取并重。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偏重物质利益,关心自我实现。相对于政治意识,他们更加注重经济地位的提升和经济条件的改善。在就业去向方面,更愿意到大城市去,到待遇高的地方去。

4 组织、纪律松弛,集体参与意识较弱。研究生个体都具备了较强的成人意识,对集体的依赖性减弱,组织性、纪律性较弱,班级观念淡化。再者,研究生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许多人还有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个人的发展,这使得研究生不愿意在社会舞台上施展自己的才华、为同学服务,导致研究生较弱的集体参与意识。

二、工科类研究生生活方面的特点

在独特的思想意识的驱动下,以及受到目前学校对研究生群体管理的制约。研究生个体都显出其独特的生活方式。

1 生活压力普遍较大,各自都在寻求合适的解决方式。研究生在刻苦攻读学位,完成学业的同时,必须面对家庭、婚姻和经济生活的实际状况,思考现实问题。随着年龄的增大,他们的独立意识增强,不愿意再依赖家庭的资助来满足自己在学习、交往、恋爱中的经济需要,其中有一部分研究生甚至还肩负着养家糊口的重担,但与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和消费水平相比,国家给予研究生的待遇相对较低,这就使得大量研究生在学习专业、攻读学位的同时,不得不寻求合适的途径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

2 作息时间混乱,缺乏合理健康的安排。研究生在学校的时间受到很少的制约,自我控制的权利较大,加上大部分研究生学习、生活上压力较大,因而对自己的作息时间安排较为混乱。大部分工科类研究生离开实验室的时间都在半夜12点左右,三餐也没有规律,而且几乎很少有研究生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因此,很多年轻的研究生都存在身体问题。

3 社交范围较小,实验室成为较为集中的社交场所。工科类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大部分时间都在实验室里面度过,除了部分研究生走向社会寻求发展机会之外,大部分研究生的科研、学习、交流都在实验室里进行,实验室里的同门师兄成为了研究生生活里关系最密切的伙伴,仅有的几个同伴以及电脑成为了研究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限制了其广阔的社交圈。

三、工科类研究生学习(研究)方面的特点

学习和科研并存是高校研究生最显著的学习特点。研究生既是知识的接受者,又是新知识的制造者,他们的学习和科研具有独特的方式。

1 知识层次较高,专业性强。研究生所接触的知识大多已经处于本学科的前沿和尖端。知识层次较高,而且专业性很强,研究生同学之间能交流讨论的学业知识范围就显得较小,学习科研上要求其各自具备较强的主动性和钻研精神。

2 学习目标较务实,但实现过程较模糊。研究生在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积累和考研期间对未来职业的深度思考,大多数具备了较明确且务实的奋斗目标,然而,大部分研究生对如何实现这个目标较为模糊。由于学习及科研的自主性强,导师及学校对其管理较松散,使得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经常迷失方向,自我放松,无法达到既定的奋斗目标。

3 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重实践,轻理论。大部分研究生都能根据自己学科的知识体系和个人的兴趣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学习和实践,而且具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然而,随着研究生的扩招,越来越多的研究生无法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没有实践的机会。他们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心理情绪,并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却很少能真正重视理论的学习、巩固,而是一味追求科研实践的机会。

4 关注学习科研,轻视综合素质培养。大部分工科类的研究生普遍认为在研究生阶段只要专业学好,能做课题就行了,却极度轻视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甚至有些在本科阶段社会活动较活跃的学生,在入学研究生阶段后,就一头扎进学习科研工作中,不再理会任何集体活动。个别研究生开始过分强调自我,过分功利化、实用化,追求先进、优秀的奖励和评价,失去了对自身综合素质的真正培养。

5 学术情绪浮躁,进取和创新精神不足。随着研究生数量的不断增加,研究生在学习、科研就业上的压力越来越大。学校和社会能给予研究生的机会有限,很多研究生都出现了浮躁的情绪。在学习中,一味追求社会实践和科研项目,但研发过程却缺乏进取和创新精神,只停留在老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中,制约了自身的发展。

四、工科类研究生群体的特点

正是由于研究生个体有以上的特点,研究生也就成为了高校内一个极具特色的特殊群体。他们既是高校中知识层次最高的学生群体,却总是游离于高校的传统学生群体之外;是一个集体,却存在着太大的个体差异;学习和生活相互独立,自主自律,却又不得不依赖学校这个大环境。种种原因造成了研究生群体自身的特点。

1 群体结构复杂,多样。这个群体的年龄差异甚大,在22-40岁之间。年龄的差异造成他们在生活经历上的较大差别。他们有的是应届本科毕业生,有的参加了几年工作,有的已经结婚成家,生活经历的差异造成了同学间交流的困难。然而由于研究生教育的特殊性,研究生又有在职学习和脱产学习之分。种种因素造成研究生群体的复杂性,使得对研究生进行群体教育和培养显得困难重重。

2 群体缺乏向心力,集体感涣散。个体存在差异并具备各自的特点,他们往往很难树立集体意识,久而久之,这一群体缺少了向心力,个体力量明显强过了群体力量。

五、研究生班级管理与建设的一点思考

研究生教育不同于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既是知识的学习者,又是科研的工作者。研究生的独特特点,如学生层次相对多样,学生对社会的认知相对复杂,给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研究生的培养教育,需要一个系统的理论作为依托,班级是研究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在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及综合素质培养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班级建设无疑是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一个突破口。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思考研究生班级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1 合理分班。由于研究生个体的差异及实际的学习情况,研究生班级的建立及班级概念的形成存在较大的困难,研究生班级的建立方法是解决研究生班级建设的首要问题,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生的课题。

可以根据学号、导师、专业进行分班。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定。如笔者所带的工科类学生,学习和活动大多数基于实验室的安排,按照“学号-导师-专业”的优先级别合理分班,获得了较好的效果。这样,同一导师,相近的专业方向的同学分在一个班中,学号也相对连续。且一个班级中也有少量专业的交叉,既保证了班级的基本构成模式,也构成了和谐的学术交流氛围,有利于班级干部开展丰富的学生活动。保证了同学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2 建立健全研究生学生组织。在研究生班级中,建立班委会、党支部及团支部,在研究生团体中,建立研究生会、研究生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学生组织。实现研究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多方面、多层次地开展研究生活动。

3 建立研究生特色活动的开展体系。在开展传统的学生活动基础上,支持、鼓励和引导研究生开展特色活动,并且以班级为团队参加竞争,比如研究生班级间的学术、专业交流,研究生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对本科生的专业辅导和学术前沿介绍。研究生班级创建“先进班集体”,等等。在各种活动中,力求增强班级的概念,有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加强。

体育科学研究的特点篇6

一、提高课题认识。确保课题研究回归主动性

教育科研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先导、动力和保证,更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当然,教育科研工作是一个艰苦的历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创造出成果的,而且成果也要在实践中反复的实践和检验,否则会变成一现的昙花。但是,目前不少中小学的教育科研仍存在急功近利或作秀现象,如为评职而科研,为评奖而科研,为晋升而科研,把“课题”当成了装点门面的装饰物,形成“开头轰、中间松、最后空”的现象;或仍有不少教师对教育科研怀着“神秘观”、“恐惧观”、“无用观”,认为教育科研高不可及,只有专家、学者才能做的事情,认为课题的有无与教学质量提高无关系,与教师个人发展也没有多大关系。产生上述的一些误区,究其原因,最主要就是教育科研管理者和广大教师对课题研究的认识不深入。对课题研究的观念不到位。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有了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才能产生正确的教育教学行为。要提高教育科研管理者和广大教师对课题研究的认识,并树立正确的课题观念。关键在于:1.校长要有强烈的教育科研意识,科学把握教育科研的性质、特点和功能,以教育科研为依托,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学校改革和发展中的理性导向作用:2.组织广大教师学习教育科研理论,形成科学的教育科研思想、态度和精神,充分认识科研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树立“不做教书匠,争当教育家”的奋斗目标:3.聘请教育专家来校讲学,对教育科研进行解疑析难,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科研观、课题观:4.抓好理性升华的课题实践总结或案例,形成科研成果,引领和促进教师主动参与教育科研。

二、营造课题文化。确保课题研究具有长期性

学校课题文化是一种研究氛围的构筑,具有隐性的渗透力量,会强而有力地推动教师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被动到主动地长期投入到教育科研活动之中。构筑学校课题文化,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不仅能使教师的学习和研究得到充分的交流、分享和促进。更能使教师在个思、互研、共行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拉近课题研究与教师工作实际的距离,并逐步形成日常化、常规化的课题研究。加强课题文化的建设,提高课题研究氛围,关键在于:1.健全学校教育科研组织机构,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为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具体开展出谋划策、排忧解难,让教师减少开展研究的困难和疑惑:2.完善学校教育科研保障机制,确保科研经费和设施设备的投入,及时宣传和奖励科研成果,让教师保持开展研究的动力:3.加强教育科研队伍建设,对不同层次、类型的教师,采取针对性和阶梯式的培养提高策略,形成教育科研能力,让教师有信心地开展研究:4.创新教育科研的管理机制,归还教师自主的研究时间和空间,适时指导和评估研究工作,定期举行集体研究活动,交流心得,分享成果,让教师体验研究是快乐的,更是成长的需要。

三、发展草根课题,确保课题研究回归群众性

“草根式”课题研究就是教师的自我研究,是以教师教育教学中要解决的问题和自我经验为研究对象,以问题解决和经验总结为研究方向,吸收和利用各种经验、知识、方法,从而改进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课题研究形式。它具有研究范围局部化、研究内容具体化、研究方式简易化和研究周期短期化特点。

开展草根课题研究,促使教育科研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动,从传统课题的写文章、拿立项、为评奖而研究解放出来,让教育科研回归到广大教师中,回归到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朴实追求,成为传统课题的有效补充和广大教师自身成长的源泉。要推广草根课题研究,引领广大教师走研究促成长之路,关键在于:1.鼓励教师尝试参与,课题研究不是专家和少数教师的特权,只有充分调动教师群体参与课题研究,才能促进学校教育科研的发展和繁荣,提升教育教学质量:2.重视教师研究的过程辅助,指导和组织教师根据自身特点和能力选择合理的研究点,设计符合教师自身情况的研究方案,开展回顾与思考、咨询日、互助交流等研究活动:3.呵护教师个性化研究,摒弃传统课题的相关高标准要求,以教师个性需求为出发点,选择和运用自己的方法和策略开展研究,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个性化的语言叙述自己的实践,提炼自己的经验,体现自己的特点,展现自己的成果;4.降低教师研究的管理要求,充分考虑教师的实际承受能力和个体差异,给教师留出足够的研究空间和时间,减少研究量化内容的检查与要求,提升教师研究的创造力和热情。

四、突破重点课题,确保课题研究具有示范性

体育科学研究的特点篇7

现有的研究,大多以演绎和归纳两种方式为主要的手段对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理性思维和经验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一定程度上能体现研究对象的部分根本规律和共性与特性。但是,过多地依赖于这两种研究方法难免会对研究对象的特征概括不完全、不能充分发挥根本规律的功能,且较少对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对象进行跟踪,实证的方法运用少,缺乏对教育现象的观察、实验、比较的研究。面对复杂多变的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的思想、心理状态,提出的对策方案缺乏可操作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争议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学科创建时间不长,在许多研究领域存在较多争议。

一是关于研究对象。学界普遍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但对于研究对象未形成一致观点。主要观点概括为:

(1)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胡凯指出“:以人们的思想行为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以及依据这种规律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王新山、王玉婷认为:“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特殊规律为研究对象”;乔立骐、梁丽萍认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笔者认为,如何把握一般心理过程来探究新的、更具实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2)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各种互动因素的心理特征和规律。施春华认为研究对象包括四个方面:社会环境、个体心理状况、教育内容和教育者的心理。针对第一种观点,本学科要特别注重研究如何根据人的心理规律来实现政治立场、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的转变和提高,若不能把握好“在思想政治教育框架中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这一基本原则,将很容易被认为是偷换普通心理学的概念、照搬其内容体系。第二种观点的范围更加宽广、全面,从某种意义上讲更有利于学科的内涵丰富、外延拓展。但可能会使研究范围泛化,致使学科边界模糊。现有研究表明,对于研究对象的阐述已经在对过程进行“心理分析”、“心理研究”上保持了原则性的统一,实现了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忽视教育对象和过程的突破。但是尚未形成定论,不够清晰、明确。

二是关于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1)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心理学研究。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心理学原理和方法的研究,对心理环境、心理效应、心理机制与心理功能的研究。有学者认为,应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将思维、情绪、需要、动机等内容纳入研究内容,形成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知识体系。

(2)对思想政治教育参与者的心理学研究。致力于研究不同年龄阶段和职业类别教育对象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其形成发展的影响因素、差异性及其对教育过程和教育效果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寻针对性对策;研究教育者的角色定位、心理品质、能力结构的现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学科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其研究内容,上述研究内容符合学界对于本学科研究的普遍观点。但是一定程度上也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没有切实地体现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甚至是简单地借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学科界限比较模糊,不利于确立其学科地位。三是关于学科归属。由于与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具有牵丝挂藤的联系,学科归属问题一直存在争议。目前,代表性观点有:

(1)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王瑞雪从学科成立的背景、研究对象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等方面论述,认为应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也有学者从“心理学”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角度出发,论证其学术立场。

(2)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分支学科。此观点被普遍认同,因为学科交叉,兼具了两个学科的共同特点和性质。胡凯,王希永、杨芷英从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关系分析,指出,一方面,必须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原则和内容,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出发点对教育过程进行心理研究;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心理现象与特殊的心理规律,其范围包括在一般的心理现象和规律之中。明晰学科归属问题,是构建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逻辑起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重要动力是开展多学科的协同研究,但必须以明确的学科归属为前提。目前对此缺乏权威性的论证,致使学科体系和内容体系构建方面也颇有分歧:主要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学为纲”与“以心理学为纲”的对峙。需要不断深入研讨,推动其逐渐走向成熟。

三、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新兴学科,困难和不足尤为突出。主要面临着一些在短时期难以得到完全解决的困境。

一是理论建构不完备。

(1)研究的基本范畴存在较大争议。学界普遍认同本学科研究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也有学者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相对主体、相对客体以及教育过程的心理研究来解释其研究范畴。

(2)学科归属问题存在较大争议。大多学者认为本学科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的部分共同的特点和内容,应归属于这两门学科的分支学科;也有学者认为,应该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

(3)学科体系建构存在较大争议。有学者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主张以心理学的理论框架来构成学科体系;也有从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因素出发,主张以思想政治教育学为纲。

(4)学科理论整合程度不够。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有机整合,构建特有的理论体系是一个现实难题。首先,对于二者在理论、方法上的联系和区别缺乏系统的论述,导致在理论建构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含混不清、特色不够鲜明;其次,需要长期探索如何有效地将心理学的方法、工具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二是缺乏科学的范式。具体表现在:

(1)在教育范式上,在以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为指导实施教育活动过程中,教育者依然大量采用传统文本教育范式,封闭、知识化、教条化以及一定程度的泛政治化,未能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方法有效地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未能实现相对主体同相对客体的良好互动;

(2)在研究范式上,高校具有广泛的教育网络和丰富的研究资源,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实践和研究的主要阵营,其主导型研究范式是经典教育学范式,以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伦理学等为主要理论资源,以演绎法和归纳法为主要思维特色。但是实证研究还不够,其广度和深度还不能适应现实社会的要求和学科自身发展的需求,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是研究结构不够优化。

(1)相对主体业务素质有限、整体协作程度不够。缺乏既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心理学系统理论知识、方法,又精通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知识的复合型师资队伍;同时,研究者缺乏联系和沟通的氛围和平台,协作不够,致使研究力量分散,学术观点难以达成一致。

(2)相对客体覆盖面不够广泛。研究人群主要是高校学生,较少涉及不同年龄层和其他行业的群体。

(3)动态研究、对策性的研究有待加强。针对教育对象的心理发展和思想变化而进行的动态研究以及个案和小样本的长期、追踪研究相对薄弱;同时,用于解决教育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的可操作性、对策性研究有待加强。

(4)对教育过程本身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待深入。当前,较多关注于从理论上探讨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法和效果,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育过程;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参与者的心理功能开发、利用的研究鲜见,需要借鉴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成果;此外,对于受教育者如何把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获取的信息外化为行为的研究少,不利于受教育者良好行为的强化与教育效果的反馈和改进。

四、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建议及展望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应该坚定发展的信心,攻坚克难。基于对现状和面临困境的理性分析,笔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初步展望。

第一,推进范畴及体系的理论完善和创新。对学科范畴及其体系进行理论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探索和提升一些新的范畴,使学科体系不断完善和充实。

(1)推进学科化建设。要创新理论体系,用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术语和话语体系从本学科研究的“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特殊领域中概括、提升和创新范畴,避免从心理学中简单照搬、机械拼接;要整合学科资源,借鉴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从最新成果中提炼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的结合点,如: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心理为切入点,研究受教育者的需要、动机、情绪情感、态度和行为,探讨激发其兴趣的方法与对策。

(2)推进科学化建设。学科发展“科学化”的趋势要求教育过程更加关注对教育对象和教育过程的研究。以现实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借鉴和运用心理学甚至自然科学的研究工具和方法分析教育现象,作出能准确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本质和规律的概括。

(3)推进现代化建设。以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并重的方式进行新的理论分析,对本质和规律进行前瞻性的概括,总结出预见性的理论和应对方法。对现有的范式理论框架加以检验和论证,并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发展,以新的观点、范畴、原则加以补充;构建既能够充分反映科学发展的新成果和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又适应时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新理念的学科理论体系。

第二,发展“人本”的研究范式。范式是学科共同体所拥有的共同的信念、遵循的一套共同的理论模型和解决问题的框架与方法。

(1)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是本学科逐步向科学化和时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人学范式强调以人为本,在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的同时又要教育对象生存方式的优化提升。在坚持用心理学的方法,对教育现象和事实进行客观、数据型分析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整体、系统的探究,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关注其心理特征和情感体验。

(2)要扩大研究对象的覆盖领域。研究的相对客体由以大学生为主,逐步涉及中学生、儿童、其他群体,如:少数民族地区、军队、企业、社区等群体。同时,群体与个体心理的比较研究,以及针对群体人际互动、集体意识的研究将受到重视。

第三,扩展新的载体和方法。

(1)在教育实践方面,探索公共、虚拟空间的运用。教育过程呈虚拟化和模糊化的发展趋势,要突破以学校教育为主的形式,加强公共环境的开发和利用;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大众传媒的作用,提高无意识教育和隐性教育的能力,强化互动性和渗透性。

(2)在研究方法方面,注重量与质的研究相结合。研究教育过程的构成要素、其相互关系及整体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开展过程研究的起点。在用实证方法进行宏观概括的同时,也要注重小样本、个案研究,进行深入、动态的跟踪。借鉴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实证研究范例的标准化工具、实验来研究心理学理论、方法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行融合的具体途径;研究已有的教育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并用代表性的数据和研究结果为参考对实际效果进行评估和验证。

第四,加强复合型的研究队伍建设。

(1)从长远来看,应当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训,针对研究者或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相关知识和心理学知识、操作技术的培训,使其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既能够熟练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同时又能够恰当地运用心理学的研究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方法。

体育科学研究的特点篇8

一、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 

(一)过多地仿效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忽视人的特性传统的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实证法,二是现象学的方法,这两种方法在不同时期各有侧重。心理学的特点是人研究人,心理学研究的首要困难也恰恰在于人研究人。自然科学是人研究物,物性变化的表象与表象背后的真相都是客观而真实的,不以研究者的意志为转移。在心理学,以人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时,无论研究情景如何精密设计,终无法避免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因主观因素而造成的偏差。这就是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即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性”,而不是一般自然科学所研究的“物性”。教育心理学正是由于过多地仿效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忽视人研究人所形成的复杂人际关系的影响,无法达到根据外在行为表现以了解内在意识或动机的目的。 

(二)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程度不高心理学家在面对教育心理学问题时,会表现出两种不同的研究旨趣:理解与应用。这便有两种不同的研究类型: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应该说,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侧重于应用的科学,应对教育实践有直接的指导作用,也即教育心理学理论研究不能脱离教育实践,而应该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结合。但是从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和现状来看,传统教育心理学过分注重基础,所提出的理论和方法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往往是通过将教育心理学原理应用于其他教育学科(如教学法)而间接起作用的再有,即使是现在,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大多研究课题均来自于理论而非教育实践,这也使得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难以对教育实践提供有效的指导。 

(三)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总的来说是对教育心理学学科性质定位不够明确。具体来讲,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脱节。教育心理学研究更多的是从理论到理论,难以指导实践,而教育部门的实践工作者虽深感教育心理学有用,却又不知如何去用。第二,目前的教育心理学更多的只是服务于学校,这种单一的服务范围局限了教育心理学广泛的应用性。 

二、解决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的对策 

(一)用整合的观点构建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综观过去近一个世纪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的发展变化,我们能够发现,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呈现出明显的综合化趋势。以整合的观点构建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我们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第一,人类教育的共同目的决定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的基本框架,科学合理的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必须符合教育的真正目的;第二,教育的对象特点和需要是选择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的基本依据,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必须依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和需要,在保障学科主干内容的前提下,灵活选择教育心理学的具体内容,即教育心理学在内容选择上既要有共性部分,也要考虑教育对象的实际需要,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和对象性;第三,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要在稳定和发展之间寻求平衡。教育是复杂的系统,人们对教育规律的探索也在与时俱进,这要求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必须随时代的变化不断发展。同时教育又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教育的目的、要素以及基本的教育理论(比如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都是相对稳定的,这要求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也要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稳定。 

(二)教育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应处理好几对关系。要处理好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关系。定量研究采用源自自然科学的方法,力图保证所研究问题与结论的客观性、可靠性和概括性。定性研究旨在从不同的角度来了解个体或社会的现象,这种研究通常在现象发生的真实环境中进行,借以把握该现象的整体轮廓。要处理好实验研究与史论研究的关系。教育心理学家都强调实验研究。教育心理学中的实验研究主要是指对教育现象有控制的观察研究。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实验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教育心理学同样有许多理论问题值得我们去探索,这就是教育心理学的史论研究。实验研究要以史论研究为基础,史论研究是实验研究的升华。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历程,实际上也就是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也正是理论体系的日趋完善,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成熟的基础。 

(三)以素质教育实践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指南。21世纪是我国积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时期。当代教育心理学要想作出应有的贡献并使自身充满生命的活力,就应当结合我国教育实践和改革,深入研究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这对于促进我国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化和教育心理学的自身发展都具有特殊的意义。国内有学者指出,近20年来,教育心理学的一些研究成果已经对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实践起到了推动作用,如张大均等(2005年)指出,教育心理学的以下研究成果为我国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1)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与教育环境关系的研究:(2)学生智能发展与知识学习的研究;(3)学生社会性发展与规范学习的研究;(4)教学的有效性与人才培养规律的研究;(5)教师职业素质与专业性发展的研究。但是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应用性为主的学科,其为教育实践所提供的指导还远远不够。为此,教育心理学研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为素质教育实践提供更多的指导:首先,继续加强德育心理研究。其次,美育心理研究应该进一步得到重视,为学校审美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其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健全心理素质培养的研究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践服务。 

体育科学研究的特点篇9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问题;对策

一、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

(一)内容体系的系统性与整合性不够突出

我国教育心理学的体系缺乏统一的核心内容,其系统性和整合性不够,还没有建立起一个“范式”。有的学者认为,这种庞杂、零乱的现状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统一的心理现象被分割成易于实验和易于控制的小块,研究者各自为政,联系甚少;第二,研究课题繁杂多样:从小学生的记忆实验到中学生的思维研究,从教学技术到学科教育心理,从学习的神经心理学到教学策略的研究,五花八门的课题充斥于教育心理学领域。虽然多样性是学科进步的标志,但我们不得不说教育心理学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核心[1];第三,不同时期心理学研究范式的更迭(从行为观到认知观、人本观,再到社会文化历史观等),导致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侧重点发生变化,使得不同时期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理论局限性。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之所以难以形成相对稳定的“范式”,一方面是因为它的研究对象非常复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与学情境中人的心理现象,它既研究施教者和受教育者在教和学过程中各自的心理活动,又研究二者在相互交往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人内心的复杂性、人与人交往的复杂性、教与学情境的复杂性,必然导致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另一方面是因为研究者认识的局限性。我们对一门学科的认识往往是由简单到繁杂、由零散到系统,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就全部认识清楚,这决定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同样有一个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此外,研究方法和手段的限制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二)过多地仿效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忽视人的特性

传统的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实证法,二是现象学的方法,这两种方法在不同时期各有侧重。

心理学的特点是人研究人,心理学研究的首要困难也恰恰在于人研究人。自然科学是人研究物,物性变化的表象与表象背后的真相都是客观而真实的,不以研究者的意志为转移。在心理学,以人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时,无论研究情景如何精密设计,终无法避免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因主观因素而造成的偏差。这就是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即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性”,而不是一般自然科学所研究的“物性”。教育心理学正是由于过多地仿效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忽视人研究人所形成的复杂人际关系的影响,无法达到根据外在行为表现以了解内在意识或动机的目的。

(三)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程度不高

心理学家在面对教育心理学问题时,会表现出两种不同的研究旨趣:理解与应用。这便有两种不同的研究类型: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应该说,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侧重于应用的科学,应对教育实践有直接的指导作用,也即教育心理学理论研究不能脱离教育实践,而应该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结合。但是从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和现状来看,传统教育心理学过分注重基础,所提出的理论和方法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往往是通过将教育心理学原理应用于其他教育学科(如教学法)而间接起作用的[1]。再有,即使是现在,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大多研究课题均来自于理论而非教育实践,这也使得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难以对教育实践提供有效的指导。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总的来说是对教育心理学学科性质定位不够明确。具体来讲,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脱节。教育心理学研究更多的是从理论到理论,难以指导实践,而教育部门的实践工作者虽深感教育心理学有用,却又不知如何去用。第二,目前的教育心理学更多的只是服务于学校,这种单一的服务范围局限了教育心理学广泛的应用性[2]。

(四)本土化研究不够深入

尽管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学记》中就有丰富的教育心理学思想,但是中国教育心理学和整个心理科学一样,属于“舶来品”。西方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对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影响更加突出[3]。纵观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主要还是学习借鉴的多,独立研究的少。

我国教育心理学出现中国化不足的问题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发展的必然:一方面,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首先诞生在西方,它发展早、发展快,有着较好的物质基础和群众基础,又受到国家的重视,因此一直处于领先位置;另一方面,我国的教育心理学起步晚,尤其是经过“十年动乱”,在80年代后才开始全面复兴。当时,我国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刚刚恢复,还没有足够的研究成果和材料,而教育实践中又急需有关的知识,因此,只能借鉴和学习国外的研究成果,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独立研究。相比之下,我国的教育心理学确实与西方存在着差距,尤其表现在研究课题、研究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这种差距常常使我们只看到学习他人的重要性,而忽略了自身独立发展的必要性。

二、解决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的对策

(一)用整合的观点构建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

综观过去近一个世纪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的发展变化,我们能够发现,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呈现出明显的综合化趋势。

以整合的观点构建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我们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第一,人类教育的共同目的决定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的基本框架,科学合理的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必须符合教育的真正目的;第二,教育的对象特点和需要是选择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的基本依据,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必须依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和需要,在保障学科主干内容的前提下,灵活选择教育心理学的具体内容,即教育心理学在内容选择上既要有共性部分,也要考虑教育对象的实际需要,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和对象性;第三,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要在稳定和发展之间寻求平衡。教育是复杂的系统,人们对教育规律的探索也在与时俱进,这要求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必须随时代的变化不断发展。同时教育又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教育的目的、要素以及基本的教育理论(比如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都是相对稳定的,这要求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也要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稳定。

笔者以为,以整合的观点构建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发展历史、理论派别等方面的内容;(2)学习心理,主要探讨学习心理的规律和方法;(3)教学心理,主要包括教学设计、策略以及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4)教与学的制约因素,主要讨论学生的个体差异,家庭、班级、社会、师生关系等影响因素以及美育心理、品德心理、教师心理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

(二)教育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应处理好几对关系

1.要处理好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关系。定量研究采用源自自然科学的方法,力图保证所研究问题与结论的客观性、可靠性和概括性。定性研究旨在从不同的角度来了解个体或社会的现象,这种研究通常在现象发生的真实环境中进行,借以把握该现象的整体轮廓。在国际上已经有人提出两种研究取向的结合问题。如“多方法三角测量(cross-methodtriangulation)”的观点认为,一个典型的应用就是在效度研究中的“多特质多方法模型(multi-traitmulti-methodmatrix)”[4]。

2.要处理好实验研究与史论研究的关系。教育心理学家都强调实验研究。教育心理学中的实验研究主要是指对教育现象有控制的观察研究。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实验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教育心理学同样有许多理论问题值得我们去探索,这就是教育心理学的史论研究。实验研究要以史论研究为基础,史论研究是实验研究的升华[4]。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历程,实际上也就是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也正是理论体系的日趋完善,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成熟的基础。

(三)以素质教育实践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指南

21世纪是我国积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时期。当代教育心理学要想作出应有的贡献并使自身充满生命的活力,就应当结合我国教育实践和改革,深入研究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这对于促进我国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化和教育心理学的自身发展都具有特殊的意义[5]。国内有学者指出,近20年来,教育心理学的一些研究成果已经对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实践起到了推动作用,如张大均等(2005年)指出,教育心理学的以下研究成果为我国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1)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与教育环境关系的研究:(2)学生智能发展与知识学习的研究;(3)学生社会性发展与规范学习的研究;(4)教学的有效性与人才培养规律的研究;(5)教师职业素质与专业性发展的研究[7]。

但是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应用性为主的学科,其为教育实践所提供的指导还远远不够。为此,教育心理学研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为素质教育实践提供更多的指导:首先,继续加强德育心理研究。其次,美育心理研究应该进一步得到重视,为学校审美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其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健全心理素质培养的研究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践服务。

(四)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研究

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研究,就是要解决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国化(也称本土化)这一问题。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主要是指中国的心理学工作者在研究工作中要做到从研究者本位出发,准确地发现国人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地揭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类心理的相同点和相异点,为世界心理学发展作出贡献。

发展本土文化取向的教育心理学理论研究可采取两个方向:一是以当代教育心理学重要理论为主题,以本土文化群体为对象,从事验证性研究,并将研究结果用以推论解释文化同质性个体的心理与行为;二是以本土文化群体代表性的人性特质为主题,从中抽取的样本为对象,从事原创性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建构为理论,以彰显中国教育心理学的特色[6]。总的来说,教肓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应该遵循以下七个字的途径:摄取一选择一中国化。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王滔.当前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中的问题透视[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

[3]张爱卿.20世纪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3).

[4]林崇德.试论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十大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1).

[5]张承芬.教育心理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体育科学研究的特点篇10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精神为指导,坚持教育科研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为科学决策服务,为基层学校广大干部教师服务的基本方向,认真贯彻教育均衡化发展、内涵式发展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创新,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应用性研究为切入点,以贴近一线工作需求,服务一线教师为工作重点,以科研促教学质量的提高为目标,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贡献。

二.工作目标

围绕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立体化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建构教育科研工作的立体结构。分4个层次逐步、精心地打造。推进“群众性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研究学校”、“科研基地学校”、“项目研究中心”建设。关注科研工作对促进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内涵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进而从多层面上提升我市教育科研的整体质量。同时通过广泛的交流活动,提升教育科研信息收集、处理与转化能力。

三.工作内容

(一)“一线教师课题”研究工作

1.组织好广大教师在认真落实研究方案的基础上,科学开展研究工作。(3-5月)

2.组织教育科研方法专题培训活动

在常规科研方法培训的基础上,突出课题研究中研究方案的设计、研究目标的分解与研究成果的提炼等具体内容,提高课题研究者的研究设计能力与研究总结能力。(4-9月)

3.细化科研品牌打造工作

在区县科研部配合下,依据课题的重要性与研究单位(者)的研究能力,对部分研究课题实施先期重视关注,提供过程指导,介入成果提炼,形成独特品牌的工作程序,促进品牌课题与成果的生成,提升研究成果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功能。组织专家组,深入学校,对重点关注的研究项目进行具体的一对一指导,通过以听设计、听过程、听预期成果、听支持性需求为基本内容的深度交流,促进先进、特色研究成果的生成。(3-6月)

4.二期课题结题评审与科研骨干、十佳科研明星评选工作。(下半年)

5.编制、第三期一线教师课题研究指南及组织申报工作

在全面收集整理教育热点、重点、难点、焦点问题,充分征集各方面建议、的基础上,编制和第三期一线教师课题研究指南并组织申报工作。(6月)

6.编辑整理二期一线教师优秀教育科研成果集(下半年)

(二)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学优势发挥与教学特色生成研究

在发挥对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规划制定指导工作积极作用的基础上,以课题研究与总结推广的形式,深度介入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实质性发展的指导工作。(全年)

1.以苏家屯区九年一贯制学校为重点,以“教学一体化”为基本内容,探索充分发挥九年一贯制学校优势的思路与方法。

2.以辽中县满都户九年一贯制学校为重点,以实施经过对国内优秀教学模式提炼加工后生成的“四疑四悟”教学模式,探索与九年一贯制学校特点相适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生成相关的教学特色。

(三)规划课题研究工作

组织规划课题科研方法培训活动,提升研究的规范性与科学性。针对我市规划课题研究中存在的科研能力不足,研究规范性不强的实际问题,加强相关的培训工作,并对研究内容有相关性的单位组织学术交流与考察活动,以整体提升研究质量。(4月)超级秘书网:

(四)建立××市教育科研基地校工作

在市科研部门直接选拔与区县推荐的基础上,选择若干所学校,建立××市一线教师教育科研基地校。(下半年)

(五)专题项目研究工作

选择若干项具有前沿性、发展性、现实需求性的专题项目,成立专项课题研究中心,开展与市教育局现实工作需求结合紧密,有专项经费支持,与区县密切配合的专项课题研究。(全年)

(六)科研考察交流活动

组织区县科研人员赴山东以“如何结合本地实际实现先进教育模式成果转化,二次生成新成果”为主题,考察山东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以“上海等地区如何实现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学一体化”为主题,考察上海、吉林及省内九年一贯制先进学校。(3月、5月)

(七)德育工作

继续编制《××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纲要》,修订《××市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实施细则》。举办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技能展示和班主任工作研讨活动。深化“十一五“期间中小学和谐德育课题研究,提高中小学校德育科研素质与能力,对部分符合条件的子课题进入总结和结题阶段。开展德育课程研讨和德育典型学校培育活动。

(八)组织好规划课题的滚动立项与结题工作(全年)

(九)科研成果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