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0:57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篇1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S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3)-12-32-1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们逐渐追求高品质、高质量的农产品。自2001年4月26日农业部推出“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以来,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得到极快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也存在很多问题,“三废”排放造成农业环境污染严重,非法添加、滥用药物、农药残留超标等个别质量安全事件还时有发生。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维护群众健康、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家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基础,而农业标准化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农业标准化对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通过制订和实施标准,促进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和生产实践得到推广应用。建立健全涵盖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等各个环节的标准体系,制定详细的生产标准和操作规程,农民按所制定的标准进行生产和管理,保证了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从而取得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最佳效益,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

2加强农产品产地管理

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就是农产品质量产生和形成的过程。农产品生产产地的土壤、水体和大气环境质量等要符合生产质量安全农产品要求;对农产品产地周边污染源要加强监管,严禁向农产品产地排放或倾倒废气、废水、固体废物;要建立健全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机制,设立监测点,开展农产品产地安全监测预警。

3加强农产品生产管理

3.1加强农业投入品的源头治理力度

控制农产品源头污染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第一道关口。一是强化农业行政综合执法。积极协调工商、质检、供销等部门,认真开展联合执法行动,积极开展农资市场检查,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维护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二是加强农业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与培训力度。提高生产资料经营人员和农产品生产者的素质,推广使用低残高效农药、兽药和无污染添加剂技术,严禁销售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和高残留农药。

3.2加强农产品生产者的管理

农产品生产者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禁止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业投入品;要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使用安全间隔期或者休药期的规定;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

3.3加强市场准入管理,规范市场秩序

农产品市场准入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准入市场销售的农产品包括:有“三品”认证证书和专用标志的,可直接进入市场销售,有各级政府认可的检验合格证、产地证、卫生检疫合格证、安全检测合格证的可销售(进行抽检),对于非认证基地、无证书的,要进行现场检测,合格后方可销售。同时,加强农产品质量控制,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

3.4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

建立以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为主,县、乡镇、批发市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检测实验室为延伸的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市、县、乡、农产品批发市场,要根据各自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所承担的检测任务和能力,配备与之相适应的检测实验室及办公用房,配置相应的原子荧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光谱仪、气相色谱仪、农药残留速测仪等仪器设备。

3.5加强农产品生产企业的检查力度

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品质量自我控制能力。重点检查:农产品生产记录情况、生产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落实情况、农产品基地现场和农业投入品及保鲜剂、防腐剂和添加剂等“三剂”使用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限期整改意见,严重的依法处理。同时,加强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4发挥农技推广的作用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篇2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对策;中国

中图分类号tS20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7)01-0257-02

自改革开放至今,随着社会经济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我国在解决国人温饱的基础上,不断向小康迈进时,农业生产在食物供给量、食品多样化及国民营养状况方面均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因此,笔者从食品安全的田间生产至餐桌全程分析,找出制约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更好地开展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1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

1.1农产品生产环节中的化学工业污染

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盲目使用化肥、农药,动物在饲养过程中使用添加剂等刺激性物质,过分追求产量,忽视食品安全,造成农畜产品的化学工业污染。比如说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饲料中添加性激素、生长激素等,上述这些添加物质都会残留于动植物食品中,人们摄食这样的食品以后,便可产生致癌后果和激素样的作用,引起中毒,重者致死。

1.2农产品加工、储存、运输过程中的添加污染

农产品的储存、加工、运输过程中,过量使用添加剂、色素、防腐剂等,长时期使用,导致农畜产品原料变质等,虽然各级部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中的各个环节加大了监管力度,但杯水车薪,无法全面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此外,在农畜产品加工、贮存运输等方面,个体经济模式普遍存在,对个体经营者而言,其生产设备简易落后,经营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比较淡薄,甚至根本没有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概念和意识,违规使用潜在的致癌添加剂,严重影响消费者身心健康等,这均属于典型的加工、贮藏、运输过程中的添加污染。

1.3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机构职能问题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国的食品监管一直采用分级分段管理为主,各个职能部门之间分工不明确,往往易出现重复执法、争着监管或者相互推诿、争着不管等怪现象,给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提供可乘之机,非法生产或销售不合格产品,甚至一些地方政府或安全监管机构因对食品安全工作认识不到位,认为食品中毒是一个慢性中毒的过程,不至于造成生命安全。因此,地方政府或基层机构只不过以应付上级部门工作要求而开展工作,一些政府官员为了彰显个人政绩,保护地方利益,干涉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对造假采取放纵现象,更加滋长了非法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嚣张气焰,不顾广大消费者身心健康,只图谋取一己私利。因此,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工作,应着眼于提高各级各部门官员意识的基础上,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氛围,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本着专业化的理念,公正、实效有序地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1.4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制度不健全

制约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开展,同时广大民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意识淡薄,社会重视程度普遍偏低。因此,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提高国人农产品安全意识,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为基础,配套建立许多规章制度,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淘汰滞后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制订出能与国际接轨、能确保广大消费者身心健康的农产品生产及检测标准,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学好、用好在农业生产上。

1.5农产品经营错综复杂,生产环节管理难度大

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经营等流通活动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作为标准化的生产,则要求生产者具备一定的安全标准化意识,这就要求广大农业工作者,特别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者认真探索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农产品安全生产标准。广泛应用到农业标准化生产上去,广大农业工作者应在政府等相关行政部门的配合下,对农业生产采取标准化、专一化的统一实施。然而,就我国农业生产的现状而言,以千家万户分散生产和经营为主,生产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缺乏R档淖橹管理和龙头企业,缺少种植大户的示范带动,导致我国现阶段的农业生产模式错综复杂,难以实现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系统化的种植,也给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而农产品生产者而言,其生产技术水平普遍偏低,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淡薄,他们为了追求眼前利益,不惜牺牲广大消费者身心健康而为之,盲目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苗,不合理地采收非安全生产间隔期内的农产品等,也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1]。

2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对策

2.1加大农产品生产环节上对化学污染的监管力度

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不能仅仅是限于加大检测工作的力度,除了开展相应的检测以外,应该重点加大源头治理的力度,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从根本上杜绝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伴随着农产品的生产过程来影响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在规范农产品生产的基础上,农业执法相关部门切实规范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的经营和管理,限禁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流通,切实从源头上把握住农产品质量安全,还广大消费者一个清洁的世界。

2.2切断农产品储存、运输等过程中的添加污染途径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检验检疫体系,以市县级农产品检验检疫机构建设为重点,辐射到各乡镇办事处,完善基础设施,树立监督检测的权威性和科学性,并规范并强化执法部门的执法管理力度,检验检测机构加大检测工作力度的同时,为执法部门提供切实有效的数据作为执法依据,形成市、县、乡三级联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网,实施对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包装储藏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全程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2]。

2.3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的职能

为了改善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上存在无序低效的管理问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管理机构应该是一支专业而又高效的管理队伍,而不是由行政部门任人唯亲,让一些非专业人士来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应该指导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有序开展工作,整合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职能,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工作效率,有效改变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上的争着管和争着不管、相互推诿扯皮的怪圈,形成部门联合、上下联系、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置。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创造一个健康、高效的工作环境。

2.4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一支专业化的执法队伍

我国现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无法满足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需要,加之相关执法部门执法人员不足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执法力度、执法水平上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要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队伍,完善执法设施,保障执法工作顺利进行,严格执法队伍管理,提升执法水平,努力开拓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新局面[3]。

2.5建设专业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实现农民自主经营管理

针对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的现状,为了整合广大生产者的生产模式和经营模式,可采取以村为主,建立专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效解决分散生产和经营带来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更好地发展优质高效无公害的现代农业,加快农业标准化进程,最大限度地从源头上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同时,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应鼓励、培养龙头企业的发展,提高示范带头作用,规范农产品安全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打造农产品品牌工作的基础上,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名优农特产品,保障r产品质量安全[4]。

2.6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宣传和整治力度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是一个长期坚持不懈的过程,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和业务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进一步宣传,使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植根于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脑海中,营造时时处处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氛围。同时,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的力度,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劣食品的行为,开展高风险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深化农村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保障能力,在全社会形成诚信守法的良好生产经营环境,有效构筑农产品质量安全防线,确保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全程无害化。

3参考文献

[1]李厚品,王紫贤,吕磊,等.黔西北山区特色农产品农药残留现状[J].农技服务,2011,28(6):790-791.

[2]吴希,吴俊,申流柱.对毕节市农药残留问题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4(10):150-151.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篇3

1.加强领导,明确工作任务

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顺利开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白城市农委始终把这项工作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作为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头等大事来抓。成立了由农委一把手负总责的白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单位全力抓的工作机制。各级农业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细化监管内容,规范执法程序,逐渐形成齐抓共管、通力合作的工作格局;全面部署,落实任务。2012年按照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要求,市农委研究制定了《2012年白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要点》,并于3月份组织召开了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了2012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任务,提出了具体要求,并与各县(市、区)农业局签订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

2.健全机构,提高监测能力

成立检测机构。2008年各地相继由编办批文,正式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站,安排人员组成了一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队伍,开始全面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目前,全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站从业人员总数55人,其中检测人员30人,管理人员15人,其他人员10人。且具备农药残留定性快速检测能力。近几年,各地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站的检测能力不断得到加强,全市5个县(市、区)在2010年就有3个县(市、区)共引进项目资金810万元,建设成立了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实验室,购置了全自动农药残毒快速检测仪、气相、液相、原子吸收、原子荧光、快速检测等仪器设备,对全市农产品生产基地、蔬菜生产专业户、农贸市场、超市等农产品进行农药残留速检,全面开展蔬菜瓜果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继续加快推进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机构建设。按照农业部提出的“健全监管机构”和“到2012年底,完成全国所有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机构建设任务”的整体要求,继续组织开展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在督促各县(市、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的同时,全面组织开展了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建设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服务机构11个,有1个县(市、区)完成了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服务机构建设任务,其他县(市、区)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准备工作已经就绪,都在等编办的批文;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体系建设。为建立健全监管长效机制,切实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健康发展,在全市共设115名农产品质量安全义务监督员,实现每一个乡镇和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生产基地都有1名义务监督员。同时相继完善了《白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责任制》、《白城市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制度》、《白城市农产品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白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举报投诉制度》、《白城市农委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制度》、《农业投入品禁限用制度》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大力推行生产档案记录,建立了协调配合、检打联动、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机制,强化了安全生产技术培训和消费引导,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社会氛围。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篇4

1.基层监管能力建设不断强化

积极谋划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创建工作,起草《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创建活动方案》和相关配套政策。争取中央财政专项资金12亿元,新支持建设部、省、市、县四级质检体系项目388个;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员”国家职业标准,探索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成功举办第二届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能大比武活动。

2.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不断强化

开展农药及农药使用、“瘦肉精”、生鲜乳违禁物质、兽用抗菌药、水产品禁用药物和有毒有害物质、农资打假6个专项整治行动,有效遏制了违法违规行为;联合九个部门开展全国农资打假行动,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5.68亿元,向社会公布典型案例16起,有效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

3.突发问题应急处置能力不断强化

新修订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信息处置预警机制,以不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实行全天候舆情动态监测,开通“12313”短彩信平台系统,建立部、省两级信息全天候互通机制。开展第三届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开放日等活动。

4.风险评估监测预警能力不断强化

新增补23个技术性机构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已启动农产品主产区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站规划建设工作。对9大类食用农产品中的10大风险隐患进行专项风险评估。对150个大中城市蔬菜(含食用菌)、水果、畜禽产品和水产品开展了全年4次的例行监测。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国家监督抽查和地方监督抽查。

5.农业标准化工作不断强化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篇5

【关键词】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对策

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广大消费者的高度重视。切实解决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对保障城乡居民消费安全,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1目前存在的问题

1.1生产者质量安全意识较低,法律意识不强

生产者受传统生产观念的影响,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识不够;个别生产者经济利益至上,为使利益最大化,违规生产,不顾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在生产过程中竭力降低成本,使用见效快、高毒高残留农药,施药未过间隔期就上市销售。

1.2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水平和配套设施薄弱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不够健全。经费不足,技术手段落后,检测能力不能适应新的检测项目和参数要求。

1.3监督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没有建立完善的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农业投入品强制认证和准入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监督抽查制度,因此对农产品质量监控缺乏有效的强制性约束手段。对单个农户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对初级农产品实施市场准入的监管等还难以有效到位。

2措施

以完善体系、建立制度、强化监管和加强宣传为重点,全面建成“产地准出,市场准入,标志溯源,实时监控,消费安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新模式,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从“基地到餐桌”的全程控制和质量溯源,构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2.1在技术培训方面

结合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项目,加大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培训,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基础知识,提高广大农产品生产者的科技素质和生产技能,准确掌握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生产技术和操作规范。

2.2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

积极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壮大经纪人队伍,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产品生产者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和组织化程度。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优势,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积极引导农民联户生产,规模生产,统一品种,统一标准,打造优势品牌。为避免产销脱节现象,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农超对接。

2.3深入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从源头抓起,实现从以生产领域监管为主,依法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管理、行政监督和行政执法。加大执法力度,对生产、经营、加工、流通环节国家规定的禁用、限用农药、肥料进行检查,确保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安全。

2.4大力宣传,规范生产经营行为

广泛深入宣传,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的学习宣传力度,广泛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加强法制法规、公民道德教育,提高农产品生产者的法律意识。引导农产品生产者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为目标,提高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通过媒体报道等不断提高全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2.5优化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资源的配置

成立农业检测和农业执法两支队伍,争取资金,引进人才,完善了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的建设,职责明确,分工合理,强化了检测与监管职能,通过不断提高检测人员技术水平和配置先进仪器以增加检测范围,提高检测水平。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加强了检测检验网络的建设,加强了县、乡检测快速检测站和产地速测点的建设。

2.6重视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篇6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是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保障。为尽快构建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相适应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全面提升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根据农业部《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的意见》(农市发[]17号)精神,经研究决定,建立一支高效精干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队伍。为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队伍的意义

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队伍,就是在现有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技术推广体系中,通过培训考核,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严格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

(一)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队伍,有利于依法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赋予了农业部门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全新职能,迫切要求各级农业部门从以生产领域监管为主,向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监管转变;从以行政推动为主,向行政管理与行政执法并重转变。现有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不健全、监管制度不完善、监管手段落后,已明显不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队伍,已成为农业部门依法履行法律职责、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紧迫任务。

(二)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队伍,有利于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确保消费安全。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农产品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已经成为农产品市场竞争的主要因素。最近一段时期引发的“红心鸭蛋”、多宝鱼等事件,也为农产品的消费安全敲响了警钟。建立一支能够贴近基层、深入田间地头、深入销售市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队伍,对农业生产实施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可以有效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队伍,有利于提高农业部门的综合服务能力。随着农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拓宽工作思路、转变工作职能、提升服务能力是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通过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队伍,广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指导,推行标准化生产,推广生态安全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投入品,净化产地环境,强化源头控制,规范生产过程,可以有效提高综合服务能力,树立各级农业部门和推广单位的崭新形象。

二、明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职责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队伍,就是在省里现有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检验检测和技术推广队伍中,选择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同志,通过培训、考核,经市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担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原则上每个乡镇均有1-2名专、兼职监管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主要承担以下工作职责:

(一)监督管理。依法对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流通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督促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生产大户建立农产品生产档案;对生产基地即将上市的农产品进行监督检测,严格农产品生产基地产地准出;监督农产品批发市场开展市场准入工作;监督“三品”企业质量管理状况,加强标识管理,规范使用农产品标识和防伪标志;对已获证产品,开展日常监督管理。

(二)宣传指导。宣传、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指导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组织农户开展标准化生产;指导生产基地农业投入品使用,引导农业生产者合理安全使用,积极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业投入品;监督农业生产者不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业投入品,对限用的根据限用范围指导合理使用。

(三)技术培训。对农业生产者进行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技术培训,推广对增产增效增收作用显著的新品种、新技术,特别是优质高效特色农产品生产技术、设施农业和工厂化种养技术,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对农业生产者、经营者进行农产品质量快速检测技术培训,引导对上市产品主动检测。

(四)协调配合。向农业生产者、经营者传递、有关法律法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文件、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向管理部门反馈生产、流通领域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在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时,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应急处理,协助农产品质量追溯,查找问题根源。

三、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队伍的组织领导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队伍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的基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的监督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执行者、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的推广者。各地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队伍的组织领导,切实提高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

(一)严格培训。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培训,重点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农业标准化、安全农业生产技术、农业投入品使用农产品检验检测、等方面开展培训,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队伍的素质,建立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队伍。

(二)规范管理。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管理,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牢固树立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努力提高监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做到结构合理、作风优良、业务过硬。建立考核评比制度,市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每年要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进行考核,考核合格方可继续履行职责。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篇7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对策建议;潜江市

中图分类号tS20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3)16-04-0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吃饱还要吃好”的消费理念已深入人心。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食品安全重要的基础环节,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是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从“十一五”开始,农业部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在全国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投巨资对全国涉农县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站进行了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工作得到有效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逐年向好,但是制约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很好解决,监管工作体制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1潜山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现状

近年来,潜江市围绕“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安全事故,努力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最放心市”的总体目标,积极构建市、镇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大力推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扎实推进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中有升。

1.1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成立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局,负责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监管。在全市各区镇、办事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局)挂牌成立了区镇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负责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1.2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力度进一步加大争取国家投资200万元,完成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站建设,购置检测仪器80余台套,检测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全年抽检样品数量达8000个。市财政拨专款为全市区镇处质检站建成了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室,全年累计抽检样品7000个。

1.3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稳步推进制定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42项,其中省级标准2项;建成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42个,建成优质稻、双低油菜、蔬菜、小龙虾、优质鱼板块基地4万hm2;建网络农户10万余户,占农户总数60%以上,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种养规模占农产品生产的40%以上。

1.4农业投入品监管进一步强化积极开展动物卫生检疫、兽医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肥料、种子、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日常监管,严把投入品源头关。对源头市场、重点市场、重点乡镇,分品种、分批次、分来源逐户抽检,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进一步规范。全市没有发生“瘦肉精”、三聚氰胺等非法添加物污染事件,农资产品抽检综合合格率达96%以上。

1.5“三品一标”认证扎实推进全市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171个,其中绿色食品7个,无公害农产品160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个。绿色食品用标率100%,无公害农产品用标率达到50%。拥有省级农产品著名商标5个,省级著名农产品4个。

2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潜江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形势是好的,但也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和不容忽视的问题。

2.1农业投入品非法添加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一些农药企业为了提高药效,在常规农药中非法添加非登记成分,甚至添加禁用高毒农药现象依然存在。市域外饲料非法添加现象时有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潜在威胁大。

2.2基层监管力量依然薄弱镇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改革中转变身份,成了民办非企业机构,“机构性质、人员身份、经费保障”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村级还未配备监管信息员,如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存在信息来源少,处置反应慢,应对不及时等问题。

2.3标准化基地建设标准不高尽管经过多年的努力,瓜果菜标准化程度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标准化环节多限于病虫害防治,标准化基地规模小、档次低的问题比较普遍,生产档案记录制度难以落实,产地准出和质量追溯管理制度推行艰难。

2.4检测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检测人员专业水平低、仪器操控能力差,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镇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还处在卡片式检测阶段,农药残留检出率低,检测准确性有待提高。

3建立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

3.1广泛宣传培训,营造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良好的社会氛围一要通过放心农资下乡、农业科技下乡、食品安全宣传周等重大活动,借助电视专题、网络平台、报刊专栏等媒介,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提高社会各界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二要采取以会代训、知识讲座的形式,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基层农技干部、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质量管理人员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农产品标准化、监督检测、应急处置技术措施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农产品生产者和监督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和掌控技能。

3.2健全监管检测体系,夯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基础要按照“建立市一级、健全镇一级、完善村一级”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市、镇、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市一级要做到机构职责明确,经费保障有力,检测能力提升。镇一级要做到明确机构性质,明确人员身份,明确工作经费,配备检测设备,尽早完成公益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尽快承担起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能。村一级要采取“以钱养事”、“转移支付”和“以奖代补”等形式,尽快在村干部中聘请一名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员,负责信息收集、产地准出以及农业投入品监管工作。

3.3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把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关一要按照“查漏补缺”的原则,加快制订、修订农业地方标准和农业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做到有标可依。二要切实抓好标准集成转化,对优势作物分品种制定单项的技术手册或明白纸,发放到生产企业、合作社和农户;三要培育壮大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按照“龙头+基地+标准化”的基本模式,巩固、扩大基地建设规模,不断提高规模化、基地化、组织化、标准化程度;四要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严格控制基地环境条件,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和农产品生产过程,建立健全农产品安全生产记录档案,确保生产规范化;五要加快品牌建设,通过加大“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力度,不断提高名优安全农产品的比重;六要进一步加强对“三品一标”认证产品的监管,严格程序,提高准入门槛,严把申报关和认证质量审核关,建立完善认证产品的产地、产品档案,切实加强对认证企业和认证产品的动态监督管理,维护好“三品一标”的良好社会形象和社会信誉,确保“十二五”末,“三品一标”产地认定面积占食用农产品产地总面积的比重提高到35%以上。

3.4深化专项整治,强化农产品生产投入品管理一要全面推行农作物主要品种公告制和农药、渔药、兽药、肥料等农资产品推荐制,让农民放心购买和使用优质农资产品;二要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完善《农业行政执法承诺制度》、《农资案件查处备案制度》,督促农资经营户开展诚信经营承诺,建立经营台帐,实行可追溯管理;三要完善投诉举报机制,设立举报电话和办公室,畅通举报渠道,对经营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的案件坚决予以查处,对无证经营网点坚决予以取缔。

3.5强化责任制度,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基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和不合格农产品退出制度,加快推进产地和销售市场的无缝对接;加快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巡查、监测制度,尽快建立起方便、简捷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查询系统,强化可追溯管理效能;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制度、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督查督办,切实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负总责、部门分工负责、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3.6开展风险评估预警,科学应对和处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一要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尽早制订、印发《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进一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二要高度重视舆情监测,及时有效地对舆情信息进行汇总和分析,及时核查媒体反映的问题,第一时间开展应对工作;三要及时妥善处置。要严格按照应急预案要求,把事故调查、处理、信息等各项应急处置工作落实到位;四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管理机构和专家组,主动做好热点问题的解读,避免问题发酵,造成消费恐慌。五要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针对重点时段、重点品种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掌握存在的风险隐患,做到早准备、早宣传、早预防、早处置。

3.7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机制一要制订完善“三品一标”农产品申报认定奖励机制,农业“三品一标”品牌要比照市著名商标、章华质量奖励标准进行奖励。二要尽快投资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将市域范围内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社纳入到可追溯平台监管范围,指导建立健全生产记录、投入品记录、销售记录等档案,为质量追溯提供依据。三要制订相关“以奖代补”方案,对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建设的单位给予相应补贴。市财政要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逐年有所增加。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篇8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现状和问题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水平是有着十分重要意义的,为了能够从根本上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性的提升,首先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应该从根本上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检测水平。同时相关的检测单位还应该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进行严格的要求与检查,以便于能够从根本上服务社会大众。

1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现状

1.1检测机构日益壮大,监测体系逐渐健全。根据相关数据研究显示表明,我国诸多地区早已建立了农业综合检测站,这些农业综合检测站的建设目的主要是为了从根本上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进行严格的监控与管理,农业综合检测站内部招聘了了十分专业的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人员,这些技术人员本身不仅掌握着充足的理论知识,同时还有着专业的应用实践技能,能够胜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1.2检测仪器设施日益完善。在诸多农业综合检测站内,早已购进了多台仪器设备,这些仪器设备的构建能够为相关的技术人员在检测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减轻一定的工作负担,并且依托高新科学技术手段,能够精准的检测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总的来说,现如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系统建设的日益完善。1.3检测能力不断提高。最开始的时候,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检测,只不过是检测单一的农产品样品,现如今在农业综合检测站成立之后,大部分蔬菜品种都能够得到检测,同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手段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随着检测工作人员数量的不断增多,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变得越来越精细,十分符合当今社会大众的发展需求。

2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2.1检测技术力量比较薄弱。在实际的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中工作的工作人员,有一部分工作人员是缺少一定专业素养的,这些工作人员大部分都是从各农业部门单位调过来的,在原本单位内部并没有接受过足够完善的农产品质量检测培训,因此没有足够多的农产品检测技能,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能检测机构内部工作人员工作时会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十分不利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2.2抽检工作开展存在困难。所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工作开展存在困难,其实就是在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时,并没有可以专业用来检测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安全检测车,这样一来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农产品抽检工作的效率。而且还有一部分农产品生产用户缺少一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意识,这些农户并没有充分了解市场上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对于农产品的抽检工作有着一定的不利影响。2.3经费严重投入不足。最近几年,国家和社会对于农业综合选择在所投入的资金扶持并不是很多,没有足够的资金,农业综合检测站就不能购进先进的仪器设备,同时也不能够聘用大量的优秀检测技术人才,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农产品安全检测工作开展是十分不利的,严重的话还会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结果出现一定的错误。

3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工作措施

3.1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如果要想从根本上促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首先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应该加强农产品检测机构的组织领导效果,有相关的管理人员积极引导农户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对于缺少安全意识的农户,应当适时的给予一定的引导与鼓励,并且要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的力度,充分地了解农户日常的生活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引导计划,以便于能够从根本上调动农户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从根本上形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良好发展的格局。3.2增加经费投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条件。一般来说,农业产品检测机构都是属于为人民服务的机构,其属性历属于公益性事业单位,也就意味着农业产品检测机构内部的仪器设备以及资金使入,大多都是依靠国家财政的投入来进行运转的。因此,国家和政府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加大对农业产品检测机构的扶持力度,多给予其一些经费,能够让相关的农业产品检测机构使用这些经费购进全新的检测设备,以便于能够促进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且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检测质量。3.3重视人才培养,提高检测技术水平。相关的农业产品检测机构,应该多于事业型的企业和外国的优秀农产品检测机构制定相关的人才培养合作计划,积极引导检测机构内部的技术人才能够外出学习,多学习一些其他优秀机构的农产品检测经验,把更好的技术和更好的设备带到农业产品检测机构内部,并且能够将其灵活的运用到农业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中。3.4加强机构管理,提高监测工作水平。相关的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应该积极创新发展理念以及管理模式,不能够满足与机构内部现有的发展状况,应该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及推进的过程中制定并且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从根本上调动技术检测人员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奉献力量,从而促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质量的提高。

4结束语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当今社会大众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从根本上加大对农产品质量的检测力度与监管力度,能够更好的优化农产品市场,形成健康有序的市场氛围,从而最大限度的促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提高。

作者:王援娜单位:防城港市港口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参考文献

[1]王存波,程玉兰,李翠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31):30-33.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篇9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因素;措施

中图分类号:X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8-0049-2

0前言

农产品是人民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是民族生存的基本,社会繁荣、进步的保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的食品需求从原来的吃饱向吃的健康转变,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已经变得越来越受关注。下面针对广西的农产品现状,分析影响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然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1影响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

1.1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

1.1.1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自2004年以来,我市与其他地市一样开展了以蔬菜、水果为重点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验,严格控制蔬菜、水果农药残留超标。通过几年的努力,我区农产品质量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2008年,在全区速测法定性监测的152927个样品中,合格样品150795个,合格率为98.61%,2009年,在全区速测法定性监测样品151473个,合格样品149722个,合格率为98.84%,比上一年提高了0.23个百分点。

1.1.2全社会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氛围正逐步形成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后,消费者的观念便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消费者的安全意识逐渐增强。生产者为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其安全意识亦随之增强。各级各部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识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人大实施监督,政协密切关注。企业依靠质量创品牌的意识不断增强,广大农民发展无公害生产和居民安全消费的局面正在形成。

1.1.3影响农产品质量的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区农业生产水平迅速发展,农林牧渔业平稳增长。目前,我区的粮食、蔬菜、水果、蔗糖等,无论是产量还是产值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我们还要看到,我区的农产品安全生产仍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1)生产面大,比较分散,农产品生产面大,分布广泛,不利于对农产品的集中管理;农民用药难以监控,由于我区农产品生产大多还是农民各家各户的生产,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集中化管理,因此,对农产品的生产过程难以监控,很多农民为了达到眼前的利益,使用了不合格农药或者违禁农药等,如从这几年全区的色谱定量监测的情况来看,仍然还有个别的地方农民还在违规使用甲胺磷和氧化乐果的现象。(2)在部分农户农产品生产规模小,多为个体生产,生产经营方式落后,标准化生产比重不大,生产组织化程度低,农民的文化水平不高,这就使得农民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观念不强,专业化社会服务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实施集约化、规模化生产所占的比例小,这样农药科学合理使用工作很难普及。(3)市场利益的透惑。

1.1.4管理体制还不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涉及到农业、工商、质监、企业等方方面面,部门与部门之间还存在很多不协调的地方,职责不清,形不成合力,制约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整体提高。同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范围广、环节多,管理难度大,农业部门虽然举力所能及之力,但仍显鞭长莫及,导致农产品生产经营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存在放任自流现象。大部分城市的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还不健全。

1.2影响农产品质量的因素

1.2.1我区农药市场现状为了从根本上减少或控制农药对食品的污染,我区已经明令禁止使用甲胺磷等多种农药,禁止将三氯杀螨醇等用于茶树等,但是,出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仍有不少生产者违规滥用这些明令禁止的农药,这就人为的造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有些农药是允许普遍使用的,有些是在部分农产品生产中禁止或限制使用的,但是很多商家并没有明确标明哪种农药不能用在哪些农作物的生产中,为了一己之利,销售明令禁止的农药,这是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源头。

1.2.2农民的素质目前,我区禁止使用的农药有很多,有些是明确在所有农产品中禁止或限制使用的,有些是在部分农产品中禁止或限制使用的,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一部分农民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仍然不按要求使用,或者使用明令禁止使用的药品,这是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我区相关部门规定,某些农药必须按照规定的用药方法、用药次数、用药量、用药的安全间隔期,高毒、剧毒农药不得用于茶叶、瓜果、蔬菜、中药材等农产品中,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合理用药的规定,要求农产品生产者必须严格执行农药使用的安全间隔期。但是,由于我区农产品生产分散,农民素质较低,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处于某种或某些原因仍然会超剂量、超范围使用,不根据操作规范用药,这就导致了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出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2解决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措施

2.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按照“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原则,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密切配合,做到工作措施有力、监督管理有效,形成政府主导、农业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管理格局。农业部门要发挥牵头作用,系统内部要形成整体合力,牵头做好各项具体工作。工商、食品监管、质监等有关部门要充分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共同推进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2.2加强对农民的用药宣传

充分利用简报、墙报、网站、广播、报纸、电视等媒体形式,张贴标语、悬挂条幅、发放传单、创办宣传专栏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强化农民对农产品、农药的质量安全意识,使其认清农药、尤其是禁止用的农药或是某些农产品禁止使用的农药的危害性,了解某些农药对人身体的危害。向农民宣传某些农药的使用规则,如有些农产品生产中使用的一些农药要按照使用规范施用,注意每次的用药量、用药的次数、用药的安全间隔期,有些农药只适用于部分农产品的生产用药,一旦违规使用后会造成怎样的严重后果,充分让农民认识到不规范用药的危害。要加强对农民有关用药知识的指导和培训工作,教给农民适当用药、轮换用药、对症配药、科学用药、科学混配、改进施药技术、正确选择药品,减少病虫产生抗药性的情况,提高治疗效果,尽可能的减少使用农药,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这样可以在源头上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2.3建立健全三大体系,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奠定基础

2.3.1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体系各地要配置检验检测设备,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装备水平和检测能力。

2.3.2农业标准体系认真研究和学习贯彻国家陆续出台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从生产环境、生产过程、加工包装等环节的一系列农业标准和技术操作规程,逐步建立与国内国际市场接轨的农业标准体系。

2.3.2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建设要认真组织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以及名牌产品的质量认证、认定工作,对经过认证的农产品要进行公示并加强质量监督。

2.4推广物理杀虫

在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可以使用物理杀虫的方法代替使用农药。物理杀虫就是利用电、光、声等控制和诱捕害虫的方法,这样不仅使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和用量大大降低,使害虫抗药性的发生延缓,还解决了乱用、滥用、依赖农药的问题,保证了生态环境和农产品的质量。加强对农民的培训,组织科技人员送技术下乡入户,深入乡村、农户家中,大力推广、宣传物理杀虫技术,指导农民合理使用科学方法。使用性诱剂、彩色粘虫板、频振式杀虫灯等都是物理杀虫的有效方法,同时还可以直接种植抗菌素、抗病虫的优良品种,优化农作物的栽培技术,以有机肥施肥,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

2.5加强农药销售市场的监控和执法

要加大农药销售市场的监控和执法力度。农民使用的农产品使用农药都是从市场上购买的,因此加强对农药销售市场的监控和执法就能有效的避免农民的不合理、不规范用药。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农药销售市场进行检查,检查农药的销售人员、商户是否有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药品出售,出售药品是否已经标注清楚,如该药品不可用于哪种农产品的生产,该药品的品名、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使用有效期、用药量、用药次数、用药间隔期限以及其它用药的注意事项等。加强农药销售市场的监测、管理,切断禁止的、不符合规范的农药销售渠道。对在检查中发现不符合规定的农药仍然销售的,要立即查收,进行罚款或者没收商户、个人的营业执照,限期进行整改,严重的给予更加严厉的处罚;对标注不清的,要立即指出其不规范销售的情况,没收不符合规定的商品,令其马上进行明确的标注,否则撤销其营业执照,直到标注清楚、明白、消费者一目了然为止。

2.6加强采样检测监控,完善农产品准入制度

加强农产品的质量检验检测体系的建设,加大农产品质量检测的力度,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农产品的采样检测,并公布检测结果,对农产品质量较差的市(县、区)政府或相关部门给予通报批评,对伪造农产品质量检测结果的检测人员或结构进行依法处理。加强对农产品的产地检测和市场检测,对于农药残留超标的农产品要坚决予以销毁,不得从产地流出,不得进入市场销售,同时对生产、销售农药残留超标的农户、商贩要进行严厉的惩罚。建立健全农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坚决杜绝包装标识不规范或农药残留超标的农产品流入市场。

3结语

当前,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尽管最近几年我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与居民日益提高的安全消费需求相比仍然有差距,因此,要充分了解影响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切实提高我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使人们吃上放心食品,确保人民的健康。

参考文献

[1]李铜山.使用农产品安全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9.

[2]吴广枫.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1.

[3]金发忠.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技术规范与指南[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篇10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知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8-0039-01

近年来,农业部门先后建设了多个检验检测机构,以及一大批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和重点实验室,培养出了一支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人才队伍,为提升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发挥了重要技术支撑作用。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决定着农产品生产质量的高低,决定着农村经济的兴衰,决定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最近几年,金沙县把提升农民素质作为一项长期、持久的工作来抓。通过大力实施“阳光工程”培训,着力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有效解决农产品质量不高的问题,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繁荣。但我们还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基础比较薄弱,科研项目总量偏少,农民群众对农产品安全生产意识不足,严重威胁到农产品的安全。

1农民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知现状分析

农产品质量是保证食品安全的第一个关卡,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提高农民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意识尤为重要。但是从农民群众实际生产情况来看,其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在实际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农民群众高度重视农产品的价格和市场需求,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重视程度不足,由于农民群众过度重视自身经济利益的获取,对国家投入品使用的相关规定以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规范认知程度不足,农产品以次充好,不能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使用化肥农药,有些农民群众对如何产出高质量的农产品都不是很清楚。此外,从农产品追溯制度建设来看,大部分农民群众所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都没有严格的销售登记记录,农产品质量追溯难度大,追溯意识低。此外,在农产品销售和市场流通过程中,农产品质量以品牌手段的保障措施还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从整体农产品质量来看,农民群众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知程度不足,在具体农业生产过程中依然采用传统的劳作生产方式,在很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2农民群众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知影响因素分析

导致农民群众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知程度不高的影响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受教育程度,年龄结构和安全生产意识是最主要的几个层面。首先,受教育程度。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实行了免费义务教育,但是很多地区的农民群众受教育程度依然很低,特别是在广大山区,有些学生在小学都没有上完就辍学回家,当前农村地区劳动力相对比较年轻,但很多青壮年选择外出务工,一些老人和妇女形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他们的接受教育程度较低,学习先进科学知识和技术的能力比较差,农业生产技术依然停留在以前的思想认知方面,与现代农业发展理念极不适应。由于科学知识不先进,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知程度不高,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过量甚至超量使用剧毒农药,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严重影响到农产品的安全性;其次,年龄结构影响。随着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农民群众年龄结构偏大,当前很多地区是农业劳动者的年龄在35~50岁之间,由于年纪较大,其劳动效率不高,导致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安全性和品质不高;最后,农民群众安全生产意识不足。农民群众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知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是安全生产意识弱化。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比较看重农产品的销量、产量和经济利益,忽视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在提升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农民群众农产品安全生产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现阶段,我国没有形成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农产品安全生产重要性宣传力度不足,再加上我国农业生产多数以家庭作坊生产模式为主,所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就更加淡薄。

3农民群众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知不足的解决对策分析

首先,在当前我国社会高度关注食品质量的大背景下,提高农民群众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知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要想切实做好这项工作就需要从多个方面开展。在工作中需要我们不断对地区的基础设施进行完善,不断完善和优化基础设施管理机制和发展模式,做好各项宣传工作,不断提升农民群众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并要进一步探索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方面要加大对认知程度不高农民群众进行广泛宣传;其次,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加强农民群众农产品质量安全认教育,做好农产品安全生产科技培训活动,依托地区农技培训学校,发挥好当地政府部门的各项职能,进一步强化农业技术和安全生产技术指导,保证农民群众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合理投入农业生产资料,并严格按照农业生产标准开展农产品生产操作;最后,还要从管理层面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群众农产品安全质量意识,从农产品可追溯和监督等环节入手,强化相应制度建设,建立固定而具有一定规模农产品销售场地,积极推进农产品销售的市场化,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准出制度,同时还要进一步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督和监管力度,为了农民群众提供先进和科学的农业生产资料,确保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