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历史文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1:09

城乡历史文化篇1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世界各国发展的普遍追求,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等,其诸多益处不再一一赘述。但任何一项好的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都难免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譬如我国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更多注重的是人口的城镇化,景观形态的城镇化,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村庄变成或融入城市而消失,原来附着农村的千姿百态的各种传统文化元素变淡甚至消失了。伴随城镇化的步伐,许多地方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创新、补充少有作为,更多的是对传统文化、农村文化的简单复制或干脆抛弃。

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村庄是传统文化的根基所在,是传统文化的自然载体。我国绵延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形成了尊重自然、顺应天时、因地制宜、春种秋收、阴阳平衡、天人合一的朴素哲学思想和与此相适应的生态观念、家庭伦理、精耕细作、种养结合、男耕女织、守望家园、邻里相助的农耕方式。这些老祖宗传下来的农耕文化不能丢,我们要以敬天畏地的价值理念和扬弃的哲学思想来对待。

从表面上看,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农民的生活方式城市化了,有了城镇广场、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活动场所,但由于城镇大众文化的同质性,使得人们对过去那种原汁原味的乡情民俗、节庆活动、家族祭祀、婚丧嫁娶、桑麻农事等又萌生了难以释怀的留恋和需求。这说明文化的城镇化绝非像人口的城镇化那样来得迅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也说明了不管现代技术多么先进,这些与大自然存有灵性的原始沟通的人类精神之源,在社会发展中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强调: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

当然,在城镇化的过程中,法治文化也会有所发展,这是城镇化带来的积极成果,但法治不能包揽解决所有问题,许多事情还要靠道德、习俗等传统文化手段解决,要善于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

著录当代、传承历史是地方志工作的光荣使命,也是方志工作者的主要职责。多年来,持续不断的地方志编修,在我们国家形成了粲然可观的成果群,其中包括约占现存古籍十分之一的8000多种旧志,7000多部新编省、市、县三级志书,2000余部行业、部门、山水寺庙、专题、乡镇村志,1700多种、数万卷的地方综合年鉴,还有种类多样的地情资料文献,这是一座不断丰富、取之不竭的资源宝库,为公民道德素质建设、理想信念教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影视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基础资料。也使城镇化后的农民在原有文化环境改变的情况下依然能得到历史文化的浸润,仍有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文化作精神支撑。我们要进一步开发地方志资源,做好读志用志工作,让收藏在书斋里的典籍、书写在志书上的文字活起来,为当今的规划制定、基础建设、招商引资、减灾防灾、申报世遗等工作服务。

城乡历史文化篇2

【关键词】城乡空间对立城乡空间融合新型城镇化人的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识码】a

空间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历史唯物主义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著作中用隐性的空间生产分析图式解释了人类历史发展。马克思说:“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①作为自然的存在物,人有着自然空间,而同时人类也作为类的存在物从纯粹的自然空间中走出来,在社会空间中开展人类活动。历史唯物主义所理解的“空间”是社会关系的重组与社会秩序实践性建构过程,空间生产与社会关系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

当前新型城镇化战略不但从空间上对整个国家的城乡结构进行重新布局,而且从空间上对社会关系进行重组,具有丰富的社会历史性。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8%飙升至2013年的53%,而且每年持续有1000多万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镇,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城镇人口还将增加3亿左右,可以预见,以空间生产和空间消费为核心的城乡对立问题将层出不穷。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的城乡空间关系

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一文中,历史唯物主义追溯了城乡空间发展的历史进程:“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而不像在古代那样,是城市乡村化。”②由于社会分工不明确、社会生产力低下,封建社会里的城市空间和乡村空间浑然一体,城市空间是以土地财产和农业为基础的城市,有的仅仅是军事防御的城堡。中世纪开始,城乡空间在对立中开始分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生产方式的转变,社会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众多有效的生产要素汇聚到城市空间,城市空间逐渐地成为商业贸易、工业和交通中心。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农村空间则走向了城市空间的对立面。

城乡空间的分离与对立。一是乡村空间的衰落。前资本主义形态下的乡村空间是一个“熟人”社会,空间中的居民过着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定居生活,他们拥有自己的土地,彼此的生活也具有某种同质性,社会中邻里之间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交往联系紧密,他们对乡村空间的认同与对故乡的归属感交织在一起,乡村空间不仅是农民的居住地,更是农民日常生活的载体,并在建构和维系乡村空间的社会关系体系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对资本主义大工业侵袭前的乡村空间作了这样的描述:“工人们就这样过着庸碌而舒适的生活,诚实而安静地、和和气气而又受人尊敬地生活着。”③

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使大土地所有制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小农经济的主体变成了无产者,他们不是流落到城市空间去,就是留在乡村空间中,受雇于大土地所有者或租地农场主。伴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所造就的普遍竞争和农业无产阶级的日益贫困化,原有的乡村空间日益衰落,原来充满生机的乡村空间蜕变为一个人口不断流动、环境恶劣且充满竞争的资本主义大工业的生产场所。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对农业无产阶级生活状况的描述:“工人住在乡村里,住在偏僻的地方。只要他们在做那种繁重的工作,除警察外,谁也不关心他们。”④

二是城市空间的异化。城市空间在资本的作用下被不断重塑。在乡村空间衰落中被一批一批地赶到城市里面去的农民,他们在城市里的状态又如何?历史唯物主义从微观角度审视了城市空间的变化。恩格斯在实地考察城市空间的工人社区中发现“每一个大城市都有一个或几个挤满了工人阶级的贫民窟”⑤。可见,穷人和富人在城市的居住空间里是分离的,城市空间有富人区和贫民窟之分。

同时,恩格斯继续深入研究,揭示了城市空间内部复杂的社会关系:所有这些人,越是聚集在一个小小空间里,每一个人在追逐私人利益时的这种可怕的冷淡、这种不近人情的孤僻就愈是使人难堪。”⑥在资本的异化作用下,利己主义在城市空间里蔓延和滋长,每个人都怀着自己的特殊目的,按照自己的特殊原则生活着。这表明资本主义由于其普遍的物质关系的确定,开创了一种新的交往样态,表现在“人的依赖纽带、血统差别、教育差别等等事实上都被打破了,被粉碎了(一切人身纽带至少都表现为人的关系);各个人看起来似乎独立地自由地相互接触并在这种自由中互相交换。”然而事实上“依赖”并未消除,只是从“对人的依赖”转向一种“对物的依赖”。

三是城乡空间的对立。历史唯物主义发现随着城乡空间逐步分离,城市空间集聚了生产工具、资本、人口、享受和需求,而乡村空间则截然相反,处于隔绝和分散的状态。历史唯物主义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有这样的描述:“把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城市动物,把另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乡村动物,并且每天都重新产生二者利益之间的对立。”⑦

城乡空间产生了对抗,以乡村为空间载体的农业文明受到了以城市为空间载体的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前所未有的冲击,机器大工业造就的城市空间凭借强大的劳动生产力建立了对乡村空间的霸权,把一部分人变成城市动物,把另一部分人变成乡村动物,乡村越来越依附于城市,广阔的乡村及其村落人类置身于一种无法抗拒的失语状态。从此,主导人类活动的乡村生产和交往形式让位于工业城市的生产和交往形式。城市人一改自然看护者的身份,凭借启蒙理性,跃居自然的主宰,以自身的样态改造乡村空间、消灭乡村空间。

城乡空间统筹与融合。一是城乡空间必将融合。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未来的社会不是固化城乡空间这种“压制农业,发展工业;排挤乡村,扩张城市”的分离和对立。历史唯物主义在对未来社会的重要论断中就明确地把消除城乡对立作为既定要求,恩格斯指出:“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是共同体的首要条件之一。”⑧人类理想的社会空间从根本上消除城乡空间对立,城市和乡村协调发展、互相融合。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一文里,明确提出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对立也将消失。从事农业和工业的将是同一些人,而不再是两个不同的阶级”⑨。随着人类从社会主义社会迈向共产主义社会,城乡空间的对立逐步被消灭,城乡空间将成为“把城市和农村生活方式的优点结合起来,避免二者的片面性和缺点”⑩的新的社会统一体。

随着历史唯物主义对人类城乡空间关系模式认识的深入,对消除城乡空间对立的社会历史条件有了更为审慎的认知。例如,1872年的版本和以后的历次德文版本中,把“对立”改为“差别”。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城乡空间“城于乡育―城乡分离―城乡融合”的历史辩证法,既体现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目标的价值追求,也符合社会演进的历史规律。

二是实现城乡空间融合的途径。在1888年的《共产党宣言》英文版本中,历史唯物主义指出了消灭城乡空间对立的基本路径是:“在最先进的国家里采取的方法是: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之间的差别逐步消灭。”这就说明通过把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伴之以方便快捷的交通建设,人口会很合理、尽可能地平均分布于全国各地。

同时,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城市工人与农村生产者之间的联合,提出要把农村的生产者“置于他们所在地区中心城市的精神指导之下”,显然众多的农村生产者从乡村空间中转移到城市空间中,身份发生了变化,农村生产者成为工人。工人是农村生产者在城市的利益代表者,只有把城市空间和农村空间文化生活方式的各自优点结合起来,实现农村空间里的生产者和城市空间里的生产者在文化生活条件上日益接近,才能使全体公民都能享受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

历史唯物主义的城乡空间关系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启示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是“两个历史过程相统一”,社会发展的“人”性是第一位的。城乡空间关系经历城乡分离、城乡对立后,最终将走向城乡融合,融合的核心就是“人”。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从“物”回到“人”,从“唯土地城镇化”转变为“更加重视人的城镇化”。既然城乡空间的对立是由于人类社会的分工而产生的,因此城乡空间的融合也需要“共同联合体来共同地和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来实现。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恩格斯提出“通过城乡的融合,社会全体成员才能得到全面发展”。当前“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造运用。

空间上建构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其一,新型城镇化要以提高城镇空间人口的生活质量为主题。在城市空间中,人的幸福感来源于公共设施,像水电、住房比较方便,另外就是医疗、教育、文化服务等等。新型城镇化要关注提高城镇空间人口的生活质量,让城镇里的人能够同样分享现代化成果的问题。

以提高城镇空间人口的生活质量为主题的新型城镇化,一方面,就是要对居住、就业、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低收入群体补贴和失业救济等公共服务均需追加投入。另一方面,在制度上要让农民真正转变身份,共享改革的成果。虽然城乡二元结构是任何发展中国家都会经历的,但是二元体制造成的二元结构是中国特有的。我们应该在城镇化助力经济增长、拉动内需的基础上,更多地从人的平等的视角,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型城镇化中的主力军作用,制定逐步消除城乡空间人口之发展机会的不同、享有社会资源不同这一问题的政策。

其二,新型城镇化要尊重城镇空间中农民的创造地位。长久以来农村积贫积弱的现实,使农村出生的大量精英最终离开农村,人才的匮乏使农村失去了与城市比肩的创新和竞争能力,使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等产业止步不前,这必然导致农村成为越来越严重的弱势地区,加重了“农村失语”问题。

新型城镇化涉及城乡人口之间的利益均衡和博弈问题。一方是凭借强大资本实力“觊觎”廉价土地已久的“利益阶层”,他们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是改革的利益获得者;另一方则是想通过“土地换身份”来实现城市梦的农民们。两者角力的矛盾爆发点将集中于“利益交换的结果”:前者是想以最小的代价交换最大的成果;后者则是想以仅有的“维系性命的土地要素”来交换“未来全部的新生活”。由于要建设与管理城镇,将激发新的城市生活概念、服务概念、管理概念,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新型城镇化要尊重农民的创造地位。只有赋予农民这样的权利,他们才能够去参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规划。让城镇不仅是一个居住的地方,更是一个通过就业或创业实现理想价值的地方。

新型城镇化要促进城乡空间在文化资源上的融合。新型城镇化不是要把农村变为城市,而是让农村人也享受城市的生活、城市的文化。近日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指出要把城市建设成为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魅力空间,一定要强调文化传承创新,发掘城市文化资源。根据罗马人的信仰,每一种“独立的”本体都有自己的灵魂,这种灵魂赋予人和场所生命。无论是产业的、空间的抑或是历史和民俗的特色,只要有了“空间生命”―独有的价值和特色,就会有如罗马一样成为千年不朽的城市。中国新一轮的城镇化,应该是中国式城市文艺复兴的开始,地域化是文化的栖息之地,多样化是未来继续发展的基础。

一方面,新型城镇化要传承乡村空间的文化。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说,绝大多数人口与农村有无法割舍的生命关联,传承乡村空间的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灵魂。文化是民族之魂、国家之魂、城市之魂,传承文化就成为新型城镇化的灵魂。新型城镇化就是要在城镇化过程中把文化的记忆拉长,在城市建设中把文化的附着物留住,讲得出故事;在新农村建设中把有特点的自然和人文要素留住,哪怕是一棵树,一块石,一山丘,一坑塘,勾得起回忆;无论在城在乡,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

希腊在2500年前就有了高度发达的城市化,所以有了希腊文明;罗马在2000前就已经达到了70%左右的城市化率(当时还是农隶社会),所以创造了罗马文明。在城镇化进程中,怎样才能避免传统文化传承的断裂?《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将“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作为原则之一,能创造独特的“空间精神”的城镇历史记忆保护体系规划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要开创多元开放的现代文化空间。城镇化是一个资源汇聚、资源融合、资源创新的过程,其中包括文化资源的融合。新型城镇化应该是开放多元的,既要传承历史文化,又要兼容外来文化,促进不同文化资源的共生共融,开创现代文化空间。

在这样的文化空间里,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有机融合、相互促进,新的文化形式与当地传统资源相结合,既突出地方特色,又赋予时代新意,内容与形式、传统与现代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为社会发展留下一个文化多样性的基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鼓励城市文化多样化发展,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融,形成多元开放的现代城市文化。”这样才能建设出既接续传统文脉、又富有时代风貌的现代化新城镇。

当前,我国正处在城镇化的中点上,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阶段迈向高收入社会,实现中国梦,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是关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新型城镇化建设不只是一个“环境性空间”的建设,更是一个“关系性空间”的建设。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城乡空间关系理论富有科学预见性,在当前统筹城乡空间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这一理论的具体运用。

(作者为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6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80页。

③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282页,第539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06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04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57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04~105页,第58页,第243页,第243页。

城乡历史文化篇3

【关键词】乡土文化;发掘;德育教育活动;拓展;教育作用

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乡土文化对未成年人修德和做人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沃土,让乡土文化资源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心灵,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乡土德育可以培养学生知家乡、爱家乡、建家乡的美好情感其蕴涵着丰富而深厚的教育和文化价值,可以丰富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小学生提供感受和体验家乡文化的机会。

临贺故城是广西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的故城址,故城内的文物点分布密度大、涵盖内容广、历史时代完整、所反映的文化地域特色明显。既有能描绘历史文化发展轨迹的历史遗址、历史文物,又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还有如著名的革命党人李真故居、民主人士李济深的浮山题词,抗战时期被美国飞虎队用作航标塔的文笔塔等革命文物和纪念性文物。这些众多而优质的文物遗存,为丰富和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手段提供了物质保证,成为历史传统教育、陶冶爱国情操、培育乡土热忱的重要场所。而处在临贺故城怀抱中的我们的校园,更要开发和利用好我们身边的乡土文化资源,让学生走出教材和校园的狭隘视野,走进生活,使德育生活化、形象化。这对于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德育实践中有着重要意义。

1充分发挥乡土文化在德育课堂中的作用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课堂是学校德育教育最经常、最活跃、最丰富、最有成效的一种德育途径。乡土文化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让乡土文化融入到我们的德育教育活动课堂,上好乡土德育课堂,可以让学生在亲自开掘、体验、利用乡土文化资源的过程中,锻造学生优秀品格,让学生在自觉参与中、在活动体验中熏陶思想感情,充实精神生活,升华道德境界。同时也给学校课堂教育增加了一项新鲜的内容,给课堂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给校园增添了一股新的气息,广大学生在获取知识、提高素质的同时,更增添了学习兴趣,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临贺故城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并与幽美宜人的自然生态风景构成了别具一格的旅游景观,古城内的祠堂文化、庙宇文化、古城墙文化、文笔塔文化、历史名人文化、传统风俗文化,以及历史名人的故事、遗迹、发明创造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具有浓郁故城特色的系统文化,是教育后人的珍贵教材。“深入挖掘历史优势资源打造特色旅游名镇”2012年2月1日,贺州市委书记彭晓春深入我市八步区贺街镇开展工作调研中指出,贺街是我市的历史古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要依托临贺故城的历史人文优势,把保护历史文物古迹、推进历史文化旅游发展与城乡风貌改造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抓好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抓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把贺街打造成为独具贺州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名镇。这是一个德育教育的大好时机,我校围绕着“走进临贺故城”这一主题,组织同学们考察临贺故城的祠堂、桂花井、文笔塔、古城墙、会馆、码头、碑刻、衙署等文物古迹。师生一起收集图片、查找资料、寻访名人、拍摄照片、开办专栏、合作办报、举办展览,邀请身边的民间故事家走进课堂讲述民间故事,邀请本乡本土的山歌爱好者演唱、教唱本地山歌,感受乡亲生活的艰辛与乐趣……让学生置身其中,耳濡目染,赋于学生多方位的体验,引导学生感受领悟家乡悠久的历史,了解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通过积极地参与,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了临贺故城文化的独特魅力,达到了我们预设的活动目的――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2开展以乡土为主题的德育活动,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乡土文化是一个地方人文历史的积淀,其中所蕴含的文学、历史、地理、宗教、民俗、音乐、体育等方面的知识是青少年学生在学校课堂里很难见到和学到的内容。发掘乡土文化资源,重视学生自己的亲身实践,结合学校的学科知识和未成年人德育工作的任务和特点开展各种乡土德育活动,彰显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可以引导青少年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家乡的人文历史,了解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更加敬佩、欣赏、珍惜先辈留下的文化遗产,增强崇尚知识、怀念家乡、传承文明、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乡土文化生生不息,临贺故城内的每一座祠堂、每一处古迹都是一部具有厚重文化底蕴的史书,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价值。有祠堂、桂花井、文笔塔、古城墙、会馆、码头、碑刻、衙署等文物古迹;有矗立在临江与桂岭河交汇处着的玉印浮山、古朴宏伟的沸水寺等古城寺庙2处;有城址4处,古墓葬7处,营盘1处。这些遗存的总面积达7.5平方公里以上;出土的文物主要有青铜器、玉石器、陶瓷器、铁器、化石、烧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有淳朴,诙谐有趣的山歌对唱,有着浓郁乡土气息的采茶戏。临贺故城是一座有着2000多年发展历史的城市,它有着能描绘历史发展轨迹的历史文化遗存,有反映地方民俗风情的民俗文物。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充分展示乡土风情、启迪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品位、增进师生交流的重要平台。我们学校紧扣弘扬乡土文化的宗旨,根据学生年龄大小的不同,将全校学生分为三个小组,各个小组确立适合本年龄段的乡土德育主题,一二年级组主题是“了解家乡”,收集祠堂、桂花井、文笔塔、古城墙、会馆、码头等的图片,编童谣集;三四年级组主题是“赞美家乡”,办家乡书画展,讲家乡事;五六年级组主题是“热爱家乡”,唱家乡歌,写家乡诗文,自编自演家乡采茶调戏。同时组织学生科技兴趣小组对浮山歌节的进行调查实践活动,每年的农历四月二十六日,农历五月十九日是,为浮山庙炮期及歌节,届时,成千上万的乡亲及游客便前来赶节,河滩上搭起座座歌台,歌手纷纷登台赛歌。对歌多为即兴,随编随唱,有本地人山歌“里罗咳”和“连山调”、客家人山歌“叮咚叮”,也有瑶族山歌“拉发腔”,十分热闹。

通过实践让他们感受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继承和弘扬民间优秀文化。可以让他们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家乡的人文历史,了解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更加敬佩、珍惜先辈留下的文化遗产,增强崇尚知识、热爱家乡、传承文明、增强民族自豪感。

3营造浓厚乡土文化气息,熏陶乡土人文情怀

营造乡土文化氛围,充分发挥乡土文化资源在学校德育的特殊功效,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通过环境感染人、影响人、塑造人。我们需要营造一种全面的、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和社会育人环境,它就是神奇的乡土文化的魅力,它是无声的教育力量,其独特的文化精神价值所给予人的温柔征服,如丝丝春雨润物无声,如缕缕阳光轻吻花蕾,让心灵的花瓣幸福地次第舒展,指引迷茫倦怠的心灵快乐前行的方向。让受教育的未成年人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浸染”其中,受到良好的文化氛围的熏陶,从而改掉陋习,提升素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营造乡土文化氛围,注重乡土文化的情感熏陶,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有着无形的教育力量。依托宣传画、宣传手册、临贺故城的有关记载书籍等宣传材料,依托电视、网络等宣传载体,依托文化长廊、文化墙、广告栏等宣传场所文化墙建设,组织学生办报办刊,开辟乡土文化角,组织各种活动,举办各种竞赛,画展……行之有效的途径、丰富多彩的内容,使校园到处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既增添了学生的生活情趣,又弘扬了乡土文化,营造了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陶冶了师生情操。使广大学生在这样一个育人的环境里形成健康的心理、正确的人生观、良好的品行,真正收到自我教育的成效,达到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于活动之中的目的。让临贺故城这一部具有厚重文化底蕴的史书,发挥着不可估量的历史价值,让乡土文化资源充分发挥着学校德育的特殊功效,着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推进乡土德育教育,为抓好我校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做出了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城乡历史文化篇4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档案记忆工程

加拿大档案学者特里·库克指出,档案工作者是建构社会和历史记忆的积极因素。当前,我国是世界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城乡面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档案部门以保护社会记忆为天职的社会责任感参与实施城乡一体化记忆工程,通过档案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拓展档案资源建设的领域,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一、城乡一体化记忆工程

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北京、天津、上海、重庆、青岛、武汉、大连、广州、长沙等数个城市已经开展了一项以抢救城市记忆、完整保存城市发展历史为目的的“城市记忆工程”,对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的传承产生了重要作用。档案部门主动介入,积极参与城市记忆工程,为记录城市发展轨迹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但是纵观各地开展的记忆工程,记忆的范围和对象主要集中在城市,对农村关注的较少。笔者认为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农村人口占9亿的农业大国来说,应该将记忆工程的触角延伸到农村,实施城乡一体化记忆工程,才更有助于完整地保留自己的成长记忆,延续自身的历史文脉。

城乡一体化记忆工程,以抢救城乡的历史、保护城乡的文脉为目的,对城乡地理状况、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具有历史意义或正式列入文物保护范围的建筑物、名胜古迹、民宅院落、街区、民间风俗、手工艺技能、民族服饰、特色文化或商业街、市容市貌、重点工程新旧对比等城乡建设中的面貌变化情况、风俗文化进行拍摄,建立、抢救、征集、整合有关城乡形成、建设、发展各方面的文字、照片、音像或实物等,为构筑和完善城乡记忆、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提供服务。文化是城乡一体化记忆工程的实质内涵,记忆工程是对文化的守护和传承。城市和农村构成了人类文化的两种不同的形态。由于环境、生活方式、价值追求、经济基础的不同,农村相对于城市有许多独特的文化表现。从饮食到服饰、从语言到宗教、从生活方式到风俗习惯都无不散发出浓郁的乡村气息,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区域特色。统筹城乡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2010年底,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47.5%①。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传统生活方式和文化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如果不及时全面地采集、整理、保管这些信息,就会造成某种传统文化的“死亡”②。实施城乡一体化记忆工程,完整记录城市和农村的历史面貌,有助于梳理与延续社会的文化脉络,克服传统文化消失带来的社会性遗憾。

二、档案部门是城乡一体化记忆工程的重要参与者

由谁来记录、留存城乡记忆,在当前的社会分工中存在缺位现象。目前城乡面貌记忆、文化留存多是个别单位或个人局部的、零散的、自发的行为,其成果虽弥足珍贵,但往往缺乏整体性、全面性,难以全面承担传承社会文明的职责。城乡形成、变迁和发展中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有多种表现形式,档案是其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社会组织和个人在以往的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原始记录性的固化信息,是刻画民族传统的原始标本,是接近历史、研究历史的最佳材料,较之图书、报纸、资料等有更强的凭证价值。档案记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发展历程,它不仅忠实地记录并再现了人类文明的全貌和过程,同时档案作为信息的载体,具有文化传承功能,能够延续人类历史、文化,是城乡一体化记忆工程一种权威的不可替代的记录和表现形式。

在长期的档案管理实践中,档案部门具有文书(纸质)、照片、音像、电子、实物等各种载体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提供利用等一整套标准、方法、技术和经验,具有安全保管档案资源的馆库条件,培养了一批会管理、懂技术的档案人才。按照《照片档案管理规范》(GB/t11821-2002)中规定的“记录本地区地理概貌、城乡建设、重点工程、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以及民间风俗和著名人物的照片”,以及相关标准的规定,各档案馆、档案室在一定范围内已对一些工作、活动、城乡面貌进行了记录拍摄,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档案资源库。档案部门对档案具有一定的挖掘和展示的技能,举办的展览、撰写的编研材料重温了历史、传播了文化。同时,实施城市记忆工程的档案部门在实践中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记忆什么、如何记忆、成果整合开发、协调各方关系、寻求社会支持等方面提供了经验范型。2011年,北京市石景山区档案局制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面貌记录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石景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予以转发,该《意见》附有详细的2011年城市面貌记录拍摄工作计划表,明确了拍摄项目、完成时间、责任单位、协助单位,对拍摄原则及内容、场景、格式、文字说明等进行了统一要求,具有借鉴作用。因此,档案部门是城乡一体化记忆工程的重要参与者和承担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城乡面貌记录的缺位现象,同时也推进了档案资源建设。

三、城乡一体化记忆工程

对档案资源建设的促进作用

从记忆的角度看待档案,可以为档案部门分析、研究和做好档案工作提供一种新的视角,新的方法。作为“三个体系”建设之首的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实则是社会记忆选择和文化取样的过程。城乡一体化记忆工程,记忆的对象广泛、来源分散、种类和形式多样,对于建设内容丰富、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国家档案资源体系具有推动作用,有助于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一)档案资源的内容更加丰富

目前,国家档案资源的内容多是反映党和国家重点工作及各单位基本职能的档案,红头文件较多。城乡一体化记忆工程更多的是从关注“普通人”的视角来记录历史从而形成档案资料。城乡一体化记忆工程的实施,有助于档案资源的内容从反映党政机关、团体、国有企事业单位职能工作的政治色彩较浓的档案向反映历史、文化方面内容的档案拓展,从以党政领导、知名人士内容为主的档案向以普通人为内容的档案拓展,有利于解决国家档案资源中历史档案匮乏的问题和档案资源内容单一与社会利用需求多样化的矛盾,发挥档案的历史研究价值和档案馆的文化休闲功能。城乡一体化记忆工程使档案部门从社会记忆的视角去重新剖析档案馆所应保存国家“历史记忆”的层次和结构,有助于档案部门关注除国家政治性记忆主体之外的社会力量形成的历史记录,特别是来自草根社会的普通民众的记忆主体形成的历史记录,使档案更加亲民,服务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档案资源的门类和载体更加多样

档案资源包括纸质档案,也包括照片、录音、录像、电子和实物档案等,但纸质档案在数量上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在档案文化功能表达上,照片、录音、录像、电子等档案具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和感召力,这是文字材料无法比拟的。档案部门在举办大型档案展览时,也时常遇到照片、录音、录像档案偏少的问题,有时不得不临时补拍或向社会征集。在城乡一体化记忆工程中,照片、录音、录像、电子、实物档案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档案资源结构,这些档案与档案馆、室保存的纸质档案相结合,能够更加全面、丰富、生动地对城乡形成、演变轨迹进行再现和诠释。

(三)档案资源的来源途径更加广泛

目前,档案馆档案资源来源途径比较单一,主要靠接收进馆档案和征集社会散存档案两个途径,往往是处于被动的接收或征集状态。青岛市档案局杨来青在“档案与城市记忆”论坛上谈到开展“城市记忆工程”的出发点时指出,“被动收集历史上形成的档案资料,势必形成征集怪圈:由于关注昨天而忽略记忆今天,使明天的人不得不重走我们的老路。这种模式不仅使征集工作事倍功半,而且永远滞后于历史发展。”城乡一体化记忆工程使档案馆开始大规模地主动拍摄城乡面貌、风俗文化方面的情况,改变了以往简单的“拿来主义”,而以自己的行动参与到这项工程中来,使主动记录与接收、征集并列为档案资源建设的重要渠道,变革了传统的工作理念和方式,对档案资源建设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也为档案部门服务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开辟了新途径。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②杜俊河,辛若凌.农村城市化档案工作怎么办——试析农村城市化进程中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档案,2004(5)

参考文献:

1.丁华东,崔明.城市记忆工程:档案部门传承与建构社会记忆的亮点工程[J].档案学研究,2010(1)

2.尹雪梅,丁华东.论城市记忆工程对我国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推进[J].浙江档案,2011(3)

3.关于城市记忆工程的再认识——文博与档案部门共推进,,2011年4月15日

城乡历史文化篇5

关键词:地区保护;遗产价值;地方经济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地区经济建设范围及力度的扩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日益引起政府相关部门以及相关专业人士的重视和支持,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了依托。

回顾历史,秭归县在经济建设和文物保护工作上走了很多弯路。因为历史的原因和经济的贫乏,已经造成了许多无法挽回的错误,产生了许多无法弥补的遗憾。以前,一谈到建设,就必然是“拆”。在拆的过程中,也不管什么是文物、古迹。只要是有碍于要建设的项目就非拆不可。拆了就拆了,也想不着复建,例如,王家桥(一座清朝初年建设的漂亮的廊式木桥),老坟园祠堂(建于明朝弘治年间,西陵峡畔最大的庭园式家族古住宅群),上、下王家堡(占地2000余平方米的防盗防抓兵的连体院落),新滩古民居,归州城城门及古城墙。由于当时人们缺乏保护意识,许多历史文物毁于一旦,成为千古遗憾。

通过总结历史教训,特别是葛洲坝水利工程的淹没事实,这次三峡水利工程一开始着手准备建设,上级相关部门和秭归县的业务单位就研究了配合方案,制定了非常详细的文物保护规划,使得淹没线下的文物保护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但后来还是因为三峡工程的建设速度加快,三峡地区的文物发掘和保护工作受到制约。

一、历史文化遗产的概念、发展过程及现状

所谓历史文化遗产,《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首次明确了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概念,指出“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本文所讨论的地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范围主要指定级或虽未定级但有价值的古建筑、纪念性民宅、遗迹、遗址,反映城市发展阶段的建筑物、构筑物;有历史价值的风景名胜地;能够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时期风貌特色的地段或街区;能够体现出我国某一时期城市建设成就,反映一个地区发展史的地区格局和历史空间序列等。

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乡形象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很多文化遗产、古建筑等,却在人们经意或不经意间渐渐消失了。由于不可再生性,不少承载着巨大历史文化价值的遗产就这样永远离开了我们。20世纪50年代以后,全国许多城乡开始新的建设,由于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作用缺乏认识与重视,造成对很多历史古城不可恢复的破坏。20世纪80年代以后,掀起了新的城乡建设高潮,许多大中城市旧城区内开始大规模的建设活动,使许多传统历史街区、乡村,遭到了灭顶之灾,许多旧城、民居在旧貌换新颜的同时,失去了原有的特色风貌。

秭归,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国,仍至世界人民都知道的它,因为它是世界四大文人之一、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故里。它位于湖北省西部,立于西陵峡两岸,全县总面积2427平方公里,人口400125人,美丽而富饶,且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既培育了诗人屈原,又哺育了美人昭君。郭沫若先生曾在一首诗里描绘了秭归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秭归胜迹溯源长,峡到西陵气混茫。

兵书宝剑存形似,马肺牛肝说寇狂。

屈子衣冠犹有冢,明妃脂粉尚流香。

三斗坪前今日过,他年水坝起高墙。

由此可见它的历史源远流长,应该有很多历史古迹。据有关文史记载,秭归有历史文物点180处,其中地下文物100处,地面文物80处,其中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相当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其余的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但以前保留的完整的并不多,就以屈原祠等少量的文物古迹来佐证事实。

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在城乡建设过程中的地位变化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人们渐渐看到自己所居住的地方因为只建设而不注重保护,失去了自己的特色风貌,历史渊源,逐渐变成空洞肤浅的形象。为此逐渐开始意识到了地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秭归的文物代表作――屈原祠,一个世人敬仰的地方

屈原祠,清代及近现代纪念建筑,建筑面积2870平方来。位于秭归县归州镇东1.5公里的向家坪,海拔165米,处于三峡大坝三线淹没范围内。屈原祠部总面积1.5万平方米,该建筑坐南朝北,依山而建,四周林木环绕,风景旖旎,人文景观丰富,盘山公路直达祠前。

(二)历史文物的保护及文物的现实价值

为了三峡水利工程,我们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再次忍痛迁居至秭归县城凤凰山古文物保护区,表现出了爱国诗人的伟大情怀。

由于三峡水利工程的快速建设,三峡库区内的很多文物难以发掘。秭归县采取抢救性的措施,将地面上有代表性的文物集中到县城凤凰山进行保护、复建。现在的屈原祠,面对着威武雄壮的三峡大坝,朝日呼吸着高峡平湖的新鲜空气,成为世人缅怀屈原,观赏高峡平湖、威武大坝的绝佳之地;它和凤凰山古文物复建保护区(2006年成为国家颁布的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江渎庙、郑韶年老屋等其他二十三处文物一起成为吸引游人,带动秭归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县城内的商铺、车站,也沿文物保护区而建,一是服务游客,二是赚取利润。由此可见,历史文物在当今社会的历史价值和经济价值。

三、保护与建设的关系

建设与保护,看起来似乎是矛盾的现象。原因是我们没有把握好建设与保护的关系,没有看到二者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过去所讲的建设就是把城乡旧房全部拆掉建新房,但实际并不应该是这样的。完全拆旧建新,将城乡搞成一片新貌,这样的城乡形象是可怕的。建设前的拆除应当保留下好的东西,有历史风貌、遗产价值的建筑应当在建设前的规划设计、建设设计、施工设计过程中都被重视与发现,地方的历史风貌是应该要保存下来的,而且是必须要保存下来的。

地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其实并不存在任何的矛盾,地方保护的目的其实也是为了城乡发展,是为了地方更好的建设。保护并不是保护落后的东西,而是保护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都是我们建设发展的重要社会历史文化资源。

城乡发展是一个过程,像新陈代谢一样,一边吸收新的营养,一边代谢旧的废物,这样的逐步发展才是进步的。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建设并不是简单的全部拆建,而是有序的进行更新,这个过程是长期的、细致的。只有这样,在拆、修、建的过程中,地方的历史文化才能被保留、保护并发展传承下来,这样的地方才是有历史、有底蕴、有灵魂的地方,在这样的城乡居住的居民才会对居住地有亲切感、依恋感和归属感。

四、总结

通过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能够使地方体现出自己的个性与特征,意义不仅仅在于保存地方历史发展的轨迹,以留存地方的记忆;也不只是继承传统文化,以延续民族发展的脉络,它同时还是地方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契机之一。

因为目前中国处于发展阶段,城乡建设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社会的关注、政府的资金,往往更多流向了建设。而与之同样重要的地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则迟迟得不到足够的关注,甚至遭到严重的破坏,建设与保护的比例严重失调。这就要求建筑师、建造师、规划师在工作中更要格外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并通过自己的工作过程、社会影响力,努力使政府、社会、建设单位等相关人士更重视这个越来越严重的、而且来受人关注的问题。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如果渐渐在建设中被拆除,渐渐消失,退出历史舞台,那么我们就会感觉到我们一直居住的地方,其特色在慢慢消失,城乡逐渐失去原有的魅力。我们居住的地方是有历史的城乡,抛去建造师的身份,作为城乡居民我们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生长的地方特色,在建设中渐渐消失殆尽,形成中国大同、世界大同。

因此,在城乡建设中首先要尊重历史文化、珍惜传统建筑文化遗产,对其进行保护和利用,这样的城乡建设才会展现出城乡固有的特色魅力,成为让居民留恋,游人向往的地方。

参考文献:

1.湖北省秭归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秭归县志[m].方志出版社,2010.

城乡历史文化篇6

关键词:乡土历史;新课程教学;结合

在新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是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的。要达此目的,必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就必须从学生最熟悉最能引起情感共鸣的乡土历史着手,“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经说过:“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家乡开始的。”“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祖国是扩大了的家乡。”只有了解家乡的可爱之处,爱才有内容,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操。那么,我们该如何推进乡土历史与新课程教学的更好结合呢?笔者经过不断摸索与尝试,结合望城县乡土历史,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在此罗列,以求抛砖引玉。

一、课堂教学,分散讲述

乡土历史内容繁杂,包括本土的历史沿革、风俗人情、物产资源、山水土地优势、名胜古迹、古代遗址以及发展变迁等,如果在课堂上集中讲述,一是时间不允许,二是不能形成与其他地方的对比,体现不出乡土历史的重要地位和价值,三是有些东西历史教师讲不透,需要其他科目老师来介绍。因此,我们可以将乡土历史资源分散在各个不同阶段的历史教学中。比如学习必修一的太平天国运动时,就可以向学生介绍太平军与曾国藩湘军的靖港之战,渲染曾国藩在此气得跳水的情形,增强学生对太平天国西征的了解,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再如学习必修二的手工业的发展,教师可以简介铜官窑的发展变化,望城县铜官镇是全国五大陶都之一,系长沙市历史文化名镇。铜官窑的陶瓷曾经盛极一时,是唐朝丝绸之路上的主要商品,2000年,在印尼发现的千年沉船“黑石号”,沉船中有长沙铜官窑器物5.8万余件,震惊世界。上海博物馆等方面得知此消息后,积极与组织打捞、整理此沉船文物的德国公司进行斡旋。由于德国公司在组织打捞、整理文物方面花费了大量资金,还向印尼政府一次性买断了文物所有权,所以这批铜官窑瓷器转让费预计高达三千万美金以上。长沙现有的铜官窑出土的瓷器一般都残破不全,湖南省博物馆很希望能使这批出自长沙铜官窑的瓷器文物完整地返回它的家乡。但面对巨额转让费,湖南省博物馆方面只能望而却步。学习必修三书画的魅力时,可以介绍著名书法家欧阳询,临湘人,今望城县书堂乡人。书堂山欧阳询文化公园位于望城丁字镇书堂山,是唐代著名楷书鼻祖欧阳询练习书法所在地,“太子围圩”“洗笔泉池”等书堂八景遗风尚存。学生上课听到这些介绍,一定倍感亲切,自然会愉快地接受这些知识信息,并油然而生自豪感与自信心。

二、合理安排,集中讲座

乡土历史的有些内容,学生迫切想要了解,但又不便于在课堂中分散讲述,比如望城县的历史沿革,望城近年来的发展变迁。再如,2008年12月29日,风篷岭二号汉代古墓被盗;2009年1月16日,银星村汉代古墓被盗;1月22日,战国时期墓群被盗;1月28日,明代古墓葬被盗……这一系列盗墓案震惊了全国。在对嫌疑犯刘胜利家进行搜查时,让办案人员震惊的是,在刘胜利的电脑中发现两张照片,照片上是一枚“长沙王”的金印,那是无价之宝!经过多方耐心细致的工作,最后将这枚金印追回。诸如此类的知识,就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专题讲座,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增进学生对家乡历史的深入了解,并增强文物保护意识。

三、统编乡土,有机整合

著名教育家徐特立说过:“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最唯物的教材就是乡土教材。”乡土历史生动、具体、真实,学生易于感知接受,而统编教材限于篇幅,不可能详细介绍乡土历史,有些内容根本不曾提及。那么,教师就要在统编教材的基础上适当补充相关的乡土历史,将两者有机整合,发挥出各自的最大效应。比如,讲古代宗教文化的发展时,可适当介绍靖港镇。靖港原名芦江,又名沩港,系沩水入湘口。“唐李靖讨萧铣驻兵于此。”当地百姓为纪念李靖,遂把“沩港”改为“靖港”,曾有“小汉口”之称。靖港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距镇仅数里的团头湖就散落有新石器时代遗址15处,出土有大量石器、陶器。现全镇保留木结构建筑占整个建筑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宏泰坊”“育婴堂”等清代晚期砖木结构建筑,保存较为完好。全镇古建筑面积达5000平方米以上。镇上有宗教建筑数处,“宁邑杨泗庙”“八元堂”“杨泗塔”“观音阁”等。2004年2月被确定为“长沙地区历史文化村镇”,2006年5月被评为“湖南省历史文化名镇”。为恢复昔日古镇风采,靖港镇历届党委、政府在上级的支持和广大群众的配合下不遗余力地进行古镇的保护性开发,积极对外招商融资,目前正在铺砌古镇麻石街,修缮宁乡会馆、杨寿福堂,并着手建设一流的古玩博物馆。古镇的开发工作即将结束。讲了这些,还可适当地让学生看看古镇的旧貌和新颜的图片。学生在享受古文化带来的冲击时,也会为社会的发展而感叹和振奋,更为自己家乡的荣誉而骄傲,同时也会激发他们对宗教发展进行调研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

四、组织活动,适当渗透

一是利用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乡土历史的渗透,如学校组织书画展时,就可利用此时机适当介绍历代望城在书画上的突出人才,如欧阳询等。

二是组织学生参观文物古迹和遗址。如靖港古镇、铜官窑址、书堂八景、雷锋纪念馆、洗心禅寺等。

三是组织学生对望城县的发展变迁进行调研,撰写小论文。如2008年组织学生以“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望城县的发展变迁”为主题进行调研后,撰写论文,有四人分别获得长沙市一、二等奖。

当然,教无定法。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广阔的社会教学或其他方式的教学,只要学生能从中吸取营养成分,促进自身成长,都将是符合教学原则的。我也相信,乡土历史与新课程教学的密切结合,将会进一步推动中学历史教学走向完善。

参考文献:

[1]金明强.走出课堂融入生活――谈乡土史料在初中生体验式学习中的应用[J].中学历史教学,2005(2).

[2]黄爱武.结合乡土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J].宁乡教育,1999(Z2).

城乡历史文化篇7

“乡愁”是什么?诗人余光中的散文《乡愁》中写到,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一张窄窄的船票、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大陆在那头。这首诗不知拨动了多少人的心弦。因为“乡愁”不是诗人的专有,是每个人都会经历过的一种美好情愫,只有在乡愁中对历史、对过去才有一种更深更沉的思索。也只有在乡愁中才有那份脑际依稀的记忆、有那份心灵执着的传承。“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这些千古佳句的创作灵感与“乡愁”有着不可或缺的思想关联。因此“乡愁”是美好的,是心灵归属的家园。

记得住乡愁的最好物证就是那些在城镇化进程中即将消失的古老的村镇,这些村镇经年历久,虽破败不堪,重修乏力,却能激起无数人的乡愁。它记录的是上辈人曾付出的努力和曾有过的辉煌,它的沧桑反而是在陈述着人类发展的历程,见证时代的缩影。在今后,它们依然具有其鉴赏的历史价值和经济价值,记得住乡愁,不仅仅是情感的冲动,更多的是由衷的自豪和对未来的砥砺。鉴古通今,回头看才能更好地向前走,正如诗人诺瓦利斯说的,“哲学就是一种怀着乡愁寻找家园的冲动”,所以保护好古村镇还有更深层次的精神价值所在。可是在匆匆忙忙的城镇化进程中,开发者的手下更多的是一种除旧革新的盲动,借着城镇化建设之名,修缮往往成为翻建。为了满足眼球的一时兴奋之需,新建筑、新景观比比皆是,可是哪里还有“桃花依旧笑春风”呢?这又怎能勾起乡愁的思绪?相反,油然而生的是一份失去“乡愁”的永恒惆怅。

在当今的城镇化建设中,自然生态、文物保护总是敌不过城镇的规划,自然生态、文物、古民居被一步步“蚕食”。故乡没有老树、老房子,乡愁去哪儿找寻?没有自然生态、文物、古民居,若干年后我们还“记得住乡愁”吗?

自然生态、文物、古民居具有稀缺性、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一旦被破坏就无法还原。在城镇化的大拆大建中,越来越多的城镇,正变成“千城一面”,抛弃了厚重的文化底蕴,不仅让城镇失去了个性,也让人们记不住乡愁。如今,已有不少的自然生态、古建筑、文物在冒进的城镇化建设中,成了永不复返的遗憾,我们绝不能在现代化的“陷阱”中迷失了方向,“城镇发展了,乡愁却没有了”。在城镇化过程中,更不能“一拆了之”,使“回不去的故乡”成为很多人的共同“乡愁”,届时悔之晚矣。

“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是对生命源头的眺望和对文化母体的挂念,是一个人对于归属感的渴望,恰如游子剪不断的情怀和思念,用海德格尔的话说,“故乡有着最本己的东西和最美好的东西”。“乡愁”是人与自然的融合,是人类对青山绿水赋予的依托;“乡愁”是传统与现代的延续,是人类对自然改造和心灵建设的见证。所以对传统古村落的保护,对乡村文化遗产的挖掘,是对父辈的传承,是对历史文明的负责,是新时期文化建设的重要一部分。

城乡历史文化篇8

第一条为了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与管理,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批准、规划、保护,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的原则,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第四条国家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安排保护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

第五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申报与批准

第七条具备下列条件的城市、镇、村庄,可以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一)保存文物特别丰富;

(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

(三)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四)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还应当有2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

第八条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当提交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下列材料:

(一)历史沿革、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的说明;

(二)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现状;

(三)保护范围;

(四)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的清单;

(五)保护工作情况、保护目标和保护要求。

第九条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专家进行论证,提出审查意见,报国务院批准公布。

申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专家进行论证,提出审查意见,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第十条对符合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条件而没有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可以向该城市所在地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申报建议;仍不申报的,可以直接向国务院提出确定该城市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议。

对符合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条件而没有申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镇、村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可以向该镇、村庄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提出申报建议;仍不申报的,可以直接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确定该镇、村庄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建议。

第十一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可以在已批准公布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评价标准,选择具有重大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经专家论证,确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第十二条已批准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因保护不力使其历史文化价值受到严重影响的,批准机关应当将其列入濒危名单,予以公布,并责成所在地城市、县人民政府限期采取补救措施,防止情况继续恶化,并完善保护制度,加强保护工作。

第三章保护规划

第十三条历史文化名城批准公布后,历史文化名城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批准公布后,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

保护规划应当自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批准公布之日起1年内编制完成。

第十四条保护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保护原则、保护内容和保护范围;

(二)保护措施、开发强度和建设控制要求;

(三)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保护要求;

(四)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的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五)保护规划分期实施方案。

第十五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规划的规划期限应当与城市、镇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相一致;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的规划期限应当与村庄规划的规划期限相一致。

第十六条保护规划报送审批前,保护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广泛征求有关部门、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必要时,可以举行听证。

保护规划报送审批文件中应当附具意见采纳情况及理由;经听证的,还应当附具听证笔录。

第十七条保护规划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

保护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将经依法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报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八条保护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及时公布经依法批准的保护规划。

第十九条经依法批准的保护规划,不得擅自修改;确需修改的,保护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向原审批机关提出专题报告,经同意后,方可编制修改方案。修改后的保护规划,应当按照原审批程序报送审批。

第二十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保护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保护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并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状况进行评估;对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纠正、处理。

第四章保护措施

第二十一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当整体保护,保持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不得改变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

第二十二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按照保护规划,控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人口数量,改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居住环境。

第二十三条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从事建设活动,应当符合保护规划的要求,不得损害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得对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构成破坏性影响。

第二十四条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禁止进行下列活动:

(一)开山、采石、开矿等破坏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活动;

(二)占用保护规划确定保留的园林绿地、河湖水系、道路等;

(三)修建生产、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工厂、仓库等;

(四)在历史建筑上刻划、涂污。

第二十五条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进行下列活动,应当保护其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历史建筑;制订保护方案,经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一)改变园林绿地、河湖水系等自然状态的活动;

(二)在核心保护范围内进行影视摄制、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

(三)其他影响传统格局、历史风貌或者历史建筑的活动。

第二十六条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建设控制地带内的新建建筑物、构筑物,应当符合保护规划确定的建设控制要求。

第二十七条对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建筑物、构筑物,应当区分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实行分类保护。

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历史建筑,应当保持原有的高度、体量、外观形象及色彩等。

第二十八条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但是,新建、扩建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除外。

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新建、扩建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前,应当征求同级文物主管部门的意见。

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拆除历史建筑以外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的,应当经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九条审批本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的建设活动,审批机关应当组织专家论证,并将审批事项予以公示,征求公众意见,告知利害关系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公示时间不得少于20日。

利害关系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公示期间提出,审批机关应当在公示期满后及时举行听证。

第三十条城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的主要出入口设置标志牌。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置、移动、涂改或者损毁标志牌。

第三十一条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的消防设施、消防通道,应当按照有关的消防技术标准和规范设置。确因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的保护需要,无法按照标准和规范设置的,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会同同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制订相应的防火安全保障方案。

第三十二条城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对历史建筑设置保护标志,建立历史建筑档案。

历史建筑档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建筑艺术特征、历史特征、建设年代及稀有程度;

(二)建筑的有关技术资料;

(三)建筑的使用现状和权属变化情况;

(四)建筑的修缮、装饰装修过程中形成的文字、图纸、图片、影像等资料;

(五)建筑的测绘信息记录和相关资料。

第三十三条历史建筑的所有权人应当按照保护规划的要求,负责历史建筑的维护和修缮。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从保护资金中对历史建筑的维护和修缮给予补助。

历史建筑有损毁危险,所有权人不具备维护和修缮能力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进行保护。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损坏或者擅自迁移、拆除历史建筑。

第三十四条建设工程选址,应当尽可能避开历史建筑;因特殊情况不能避开的,应当尽可能实施原址保护。

对历史建筑实施原址保护的,建设单位应当事先确定保护措施,报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

因公共利益需要进行建设活动,对历史建筑无法实施原址保护、必须迁移异地保护或者拆除的,应当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

本条规定的历史建筑原址保护、迁移、拆除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列入建设工程预算。

第三十五条对历史建筑进行外部修缮装饰、添加设施以及改变历史建筑的结构或者使用性质的,应当经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第三十六条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涉及文物保护的,应当执行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或者有其他、、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

第三十八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地方人民政府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组织编制保护规划的;

(二)未按照法定程序组织编制保护规划的;

(三)擅自修改保护规划的;

(四)未将批准的保护规划予以公布的。

第三十九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未按照保护规划的要求或者未按照法定程序履行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八条、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规定的审批职责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四十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城市、县人民政府因保护不力,导致已批准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被列入濒危名单的,由上级人民政府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四十一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逾期不恢复原状或者不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可以指定有能力的单位代为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开山、采石、开矿等破坏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

(二)占用保护规划确定保留的园林绿地、河湖水系、道路等的;

(三)修建生产、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工厂、仓库等的。

第四十二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在历史建筑上刻划、涂污的,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处50元的罚款。

第四十三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未经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逾期不恢复原状或者不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可以指定有能力的单位代为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改变园林绿地、河湖水系等自然状态的;

(二)进行影视摄制、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的;

(三)拆除历史建筑以外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的;

(四)对历史建筑进行外部修缮装饰、添加设施以及改变历史建筑的结构或者使用性质的;

(五)其他影响传统格局、历史风貌或者历史建筑的。

有关单位或者个人经批准进行上述活动,但是在活动过程中对传统格局、历史风貌或者历史建筑构成破坏性影响的,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予以处罚。

第四十四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损坏或者擅自迁移、拆除历史建筑的,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逾期不恢复原状或者不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可以指定有能力的单位代为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城乡历史文化篇9

论文关键词:历史,机遇,以城带乡

 

正文:“三农”问题、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等是我们近一时期最紧迫而又最重要的工作,因为我们已经进入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重要阶段。从国家层面讲,早已减免了农业税,并赋予农村更多的惠农政策,但从根本上说,有些地方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做的还远远不够,有的地方在工业发展、城市扩建的过程中还以占有“三农”财富为代价。我们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再也不能只停留在口头重视三农、会议重视三农上了,而要加大统筹城乡力度,吸取历史教训,抓住战略机遇,加快以城带乡的步伐。

那么,吸取哪些历史教训?有哪些战略机遇?如何抓住?这里仅从回顾历史,抓住机遇两个方面,谈一些浅薄的认识。

一、回顾历史(一)不能割断历史。主要指1700年--19世纪末期,我国经济所处位置。历史上我国也曾经是经济大国,在清朝时期,GDp的总量和增长率都远远高于欧洲诸国。1700年时,整个欧洲的GDp和中国的GDp差不多相等,从1700年到1820年,我国四倍于欧洲的经济增长,我国的GDp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从23.1%提高到了32.4%;而同期整个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仅从23.3%提高到了26.6%。直到鸦片战争前不久,我国经济不仅在绝对规模上,而且在增长幅度上,都雄踞世界各大经济地区之首。但是我国不是一个经济强国,到1840年为止,我国年产铁仅有2万吨,不及法国的1/10,不及英国的1/40。我国的第一座炼钢平炉才建于1890年,比西方晚了近30年;第一艘汽船造于1865年,比西方晚了60年。在我国毕业论文提纲,纺纱女手工日产五六两,高的也才十两,昼夜加班才纺出十二两;在美国,1825年每个工人就能看管200个锭子,日产1000绞棉纱。铁路更显示西方发展之快,1825年英国建造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到1840年,全世界的铁路总里程达9000公里,而中国这时还不知铁路为何物。中国的机器工业出现在19世纪末期,比英法美等国的工业革命完成的时间还要晚几十年。在回顾这近200年历史的时侯,我们为自己曾经的辉煌而自豪,这表明中国人民有信心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虽然曾经是经济大国,但与历史的长河相比,也是昙花一现。即便那时我国经济增长较快,但还没到工业革命,即连工业化前期的启蒙阶段还没到,更谈不上重点解决“三农”问题、以工促农、加快以城带乡的步伐了。(二)历史欠账太多。主要指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的几十年,我国在损害“三农”利益发展论文服务。在这一段的历史发展中,事实形成先城市后农村、先工业后农业、先市民后农民的局面,即历史欠账太多。

1、先城市后农村。集中表现为多年前的“剪刀差”、城里人下放和无偿征地。即先城市后农村的三把刀。第一把刀是间接地侵占农村财富:即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计划经济几十年,城市低价收够农副产品,再凭粮票低价卖给城里人,城里人又把低价的工业品高价卖给农村。这样的“剪刀差”每年间接夺走农村的1/3财富〔1〕。第二把刀是直接分占农村财富:就是60年代初城里干部下放,文革期间学生下乡,无论是那一种,其直接后果都是城里人到农村直接分占农民的财富。第三把刀是抢占农村财富:在计划经济年代,城市扩建无偿占地是常有的事,就是改革开放后的10年,城市扩建、工业园区等无偿征农地也是普遍现象。这三把刀的最终结果都是把农村大量的财富让给城市,即先城市后农村。

2、先工业后农业。根本原因就是农业要有新的进步、新的起色,没有工业的支持是不可能的。如果没有铁器,没有机械,没有化肥、药物,没有排灌设备等,农业就不可能有大的发展。这就出现了一个定式——农业要有新发展,就得先发展工业〔2〕。我国在150年以前农业为什么发展这么慢?就是因为工业很少,农业生产力总是停留在刀耕火种的水平,那时农民全部被捆在农业上,没有余粮养活工人,农民只能从事农业,工业几乎停滞不前,人们的生活方式几千年几乎没什么变化〔3〕。再者,农业周期长、受自然灾害制约多、比工业受益少而慢,而工业才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主旋律。因此,到了现代社会,才走向另一个极端,在我国就是:在工业大干快上、保护城市的时候,在开发园区、发展城市的时候,在工业集聚到城市扩建的时候,牺牲的统统是农业。

3、先市民后农民。在生活必需品供应紧缺的年代,多数都是凭票证供应的,而这些票证都是优先发给市民。从享受低价的粮票、煤票、肉票、糖票到住公房,农民总是不如市民〔4〕。多年前市民的子女当兵回来就可安置工作,农民的子女就不行。最不可理解的是,在工伤意外身亡的赔偿中,同一个事故,市民的赔偿标准都高于农民。在我国很长的几十年时间里,就业上班也是先安排市民,有了非农业户口就等于有了工作,招工先招城市户口,有一段时间只要是国家正式工子女就可以顶替转为国家人;到了后期更为愚蠢的是,有的农民白白花了几代人的血本为子女买了个非农业户口毕业论文提纲,但城里职工又下岗了,由于不学无术,还是没有工作。

(三)借鉴国外经验。主要指借鉴一些发达国家进入工业化中期以后以城带乡的做法和经验。这一段历史虽然发生在外国,但他们有很多工业管理农业的做法和以城带乡的经验的确值得我们借鉴。美国高额补贴“三农”功不可没,数额巨大,这种补贴涵盖农业生产的全过程,美国农业十分发达。德国“城乡等值化”是新农村建设最具代表性的模式,是指通过土地整理和村庄更新等方式使农村在生产、生活质量上与城市逐渐消除差异,实现与城市生活相同等值的目的。荷兰的农业奇迹得益于走重视科技、优化结构发展高效农业的道路,从传统农业弱国发展为现代农业强国。丹麦长期致力于发展高效创汇农业,农业经营向高度集约化、专业化、企业化的方向发展并超出预期目标。墨西哥调整生产经营方式,推出“农村发展计划”,通过联合零散的农业生产者建立合作社,达到一体化的规模生产、加工和销售模式,成立“联盟在身边”互助基金。澳大利亚较低的土地产出率却造就了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形成了以粗放和集约并存提高生产率为主的农业发展特色。韩国农业发展得益于“新村运动”和“农协”两个动力:“农协”向农民普及农业新技术、建立购销渠道、向农民提供信贷和保险,为农民致富提供资金保障。

这些国家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主要重视和加强农业农村立法、加大政府投资和融资支援、充分发挥农业协作合同组织的作用、遵循“三农”的发展特点和规律、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开发和调动农民的首创精神、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培训。这些做法和经验正是我们加快以城带乡的过程中需要选择学习的。二、抓住机遇

(一)抓住关键时期。我国现在所处位置GDp虽然世界第二,但人均仍在100名左右;到2020年,我们GDp可能上百万亿,但人均仍远不及美国和日本。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在这个阶段中,工业化已越过了前期达到了中期,这是城市大建设快速时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最好时期,是以城带乡的关键时期。我们虽然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美元又恶意贬值,我国又是持有美元资产最多的国家,但我们率先在全球走出危机低谷;我们虽然进入工业化中期,发展还不成熟,各地工业化水平参差不齐,但我们已经从仿造、制造大国转变为创新大国,在很多领域我们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我们虽然以城带乡的道路与其他国家不同,其他国家农民进城直接就成了城市人口,没有户口之分,而我国农民进城至少若干年不能享受城市户口的待遇,但近些年我们城镇化的速度很快,这一次人口普查结论我国城镇化达49%还多。我们要抓住这些以城带乡的关键时期论文服务。(二)适应城市预测。据2020年前国家城市结构和预测〔5〕,2010年,我国已有城市1100个,其中特大城市60个,大城市70个,中等城市352个,小城市616个。到2020年,我们的城市总量要达到1400个,其中,特大城市98个,大城市78个,中等城市490个,小城市734个;从现在起到2020年,我国的建制镇将从23600个增加到28500个,全国城市化率达60%。以上仅是不同规模的城镇统计及发展预测,实际发展可能比预测的更快。当前,正是新一轮的全国旧城改造、扩建提升、拓展城市空间、增强承载力的高潮,这将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以工促农、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能力,进而加速城镇化的进程。我们要主动适应国家城市发展的预测,特别在今后的10年时间,我们要乘势而上,在大规划、大建设、大发展中,在城镇化的征迁拆违中,加快以城带乡的步伐。(三)利用有利环境。国际大环境对我们有利,尽管世界很不安宁,美韩日联合军演、利比亚战火不断、反恐趋于复杂化,但我们长期形成的和平外交、善意外交政策使我们在世界上交了很多朋友;我们虽然不是人均很富裕的国家毕业论文提纲,但我们是发展中的大国,并正朝着强国富民的目标前进;伊拉克、利比亚等人均不是很富有吗?但富有不能说明他们军队强大,我们党领导的人们军队是强大的;我们与周边邻国的友好关系是历史上最稳定的,至少说在今后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能给我们带来一个安全、稳定建设的环境。国内呢?国内环境对我们更有利,共产党执政对人民百姓有无比的优越性,他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加快以城带乡的必然性。我们十一五取得了辉煌成就,奥运会、残奥会、亚运会、世博会在我国圆满举行足以说明我国和平盛世、安全稳定的环境;各种强农惠农政策出台、灾区恢复重建速度如此之快足以说明党以城带乡的决心和能力。我们要充分利用有利环境,借博鳌亚洲论坛、金砖五国峰会之力,以十二五规划为指导,加快以城带乡的步伐。(四)按照规划要求。我们已胜利完成了一五到十一五的目标任务,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启之年。从五级十二五规划统筹城乡发展内容看,国家层面: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省级层面(安徽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动城市优质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市级层面(蚌埠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推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着力破除束缚农民进城的体制机制障碍。县级层面(五河县):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乡镇层面(五河县十五个乡镇):十五个乡镇为了以镇带村,围绕五河县大规划、大建设、大发展要求,以征迁拆违为抓手,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根据五个级别的十二五规划中的统筹城乡一体化内容,我们深知在“十二五”期间,“三农”问题是最重要的工作,同时还要加快城市的发展,但在统筹“三农”和城市的发展中,城市支持农村是主线。我们要围绕这个主线,加快以城带乡的步伐。

参考文献:

〔1〕〔2〕〔3〕〔5〕迟福林、殷仲仪.城市化时代的转型与改革〔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0

〔4〕徐希燕.农村发展经济学〔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5

城乡历史文化篇10

关键词:张掖乡土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利用思考

历史教学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真正了解到自己的祖国有什么可爱的地方,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热爱家乡,是爱国的重要表现。而乡土历史教育对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乡土历史也最受学生欢迎,最适合学生口味,也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乡土历史有着广阔的开发空间。关于如何开发和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看法。

首先,要精选内容,合理安排。乡土历史的内容比较繁杂,教师要精选最能体现地方特色,最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教育且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就拿张掖来说,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古迹很多,有宗教类的,如张掖大佛寺、西来寺、木塔寺、甘州灵隐寺、文殊寺、肃南马蹄寺;有古建筑类的,如古民居、甘泉、钟鼓楼、山西会馆、民勤会馆、甘州古塔、黑水古国、高总兵府、高台骆驼城等;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如高金城烈士纪念馆、红西路军烈士张掖纪念馆、高台烈士陵园;有旅游价值的,如山丹焉支山、山丹军马场等。这些乡土历史资源对于我们了解家乡历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于是我们多方查找资料,编写《张掖历史寻踪》这本小册子,在书中我们把张掖地方名吃、张掖民间小艺作为知识延伸也加到里面。这本小册子成为我校学生重要的课外阅读的内容。

作为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对象,我们选择了有代表性的三个。其一,大佛寺。大佛寺是保存完整的西夏佛教寺院,以其精湛的建筑艺术和亚洲最大的室内卧佛名扬海内外。又因其为元世祖忽必烈诞生之所,故大佛寺也是全国唯一一所寺内享“龙”的佛教寺院。上世纪九十年代修缮时,在其夹墙内发现全国唯一的《金经》(现称“张掖金经”――纯金粉书写的《波罗密经》)再一次名闻全国。是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二,甘泉。古城甘州的得名,与甘泉有关。在西魏废帝年间,张掖郡设州,因城中甘泉清澈如玉、明亮似镜、味极甘美,所以将州名定为“甘州”。风云变幻,世事沧桑,“翠眉初放游人醉,弱絮轻飘夕照闲”的甘泉,已失去往日盛况。1984年、1991年政府重修甘泉,掏挖泉源,砌筑泉池,疏通水道,并在泉池南边新建仿古泉亭,两侧建大门,使甘泉又重新恢复了勃勃生机,列为市级文物保护点。其三,红西路军烈士及高金城烈士纪念馆。红西路军血战河西,高金城冒死营救红军的英雄事迹。课程落实必须有课程方案。我们设计了参观张掖大佛寺、甘泉、红西路军和高金城烈士纪念馆的社会实践课活动方案,从活动主题、活动背景分析、活动设想、活动目标、活动对象、活动方式、组织教师、活动准备、活动课时、活动步骤等方面进行了设计;学生社会实践课活动报告,从实践地点、解决的问题、我的活动感悟、小组对我的评价、我的自评等方面进行设计。学校专门安排时间落实教学内容,使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落到实处。

作为校本历史课程的重要组织部分――校园文化,也是我们开发的一项内容。张掖市青西中学是张掖比较有名的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特色突出,人文环境优美。尤其是墙裙和地雕汇集了中华文化的精髓。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校园文化,我们编写了《青西中学校园墙裙、地雕文化解读》的读本,使课内知识课外延伸,也增强了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

其次,处理好统编教材与乡土历史的整合。乡土历史有时在统编教材中会出现,但限于篇幅,写得很略,甚至只是一笔带过,有些内容干脆没有提到。那么,教师就要作适当的补充。比如:学习秦长城,必然要交代河西走廊的西汉长城。汉武帝时,北方匈奴经常发兵进犯。为抵御匈奴首先修缮秦始皇时期的长城并沿河西走廊新筑长城。元狩二年(前121),开始建筑河西长城,通称“边墙”。前后约历时20年。西汉河西长城东自今甘肃永登,西到新疆罗布泊。在“边墙”沿线,建筑亭障和烽燧。根据《居延汉简》记载,有“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规定。又如:《统一的隋朝》一课,涉及隋炀帝的历史功绩,教师可根据情况适当加入乡土内容。隋炀帝杨广继位后,为了拓通丝绸之路,经营西域商贸“互市”,保证长治久安,决定西巡。隋大业五年(公元609)年,隋炀帝御驾亲临张掖,登山丹焉支山,参禅天地,谒见西域二十七国使臣,举行“万国博览会”,这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唯一一次中原王朝帝王西巡至山丹境内的重大活动,史称“万国博览会”。隋炀帝召开的万国博览会是现代世博会的雏形。这些历史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家乡――河西走廊历史悠久,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关于校本课和开发的几点体会和思考:

1.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的实践,可以说,校本课程就在我们身边,它并不神秘,也不是高不可攀的。只要我们从学生学习、生活的需要着眼,从学生的性格塑造、能力培养考虑,同学生所学的统编课程知识内容接轨,就能找到校本课程的丰富内容。

2.教师在参与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实践中,要确立教师即研究者的信念。在课程开发的实践过程中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和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教师特别感受到压力、责任,更感受到成功的欣喜。教师的能力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得到了培养、锻炼和提高。

3.关于课程评价问题。近年来,受到中考高考的影响,乡土历史往往被忽视。如何把乡土历史的课程评价与学生的能力、素质、个性发展结合起来,这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4.“校本课程”这一概念在我国正式使用的时间并不长,因此,教师还存在对校本课程认识的偏差。另外,过分依赖和迷信统编教科书的传统思维定势与校本课程的现实需求之间存在着反差和深刻矛盾,将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带来阻力。教师的课程理论水平需要提高、更新。

5.急需课程专家的指导。目前,校本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课程开发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这是课程开发走向科学、规范、完善、发展的瓶颈,一线教师急盼课程专家的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课堂教学中教师捕捉与利用学生资源的能力培养研究》(北京教师进修学院陈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