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科技发展趋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1:19

互联网科技发展趋势篇1

【关键词】互联网+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趋势

计算机已经有了60多年的发展历史,当前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计算机技术也在各个领域有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的更新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因此具体分析互联网+时代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互联网+时代的基本论述

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就是互联网技术。互联网+首次被提出是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由总理提出的,进而将互联网、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与现代制造业相结合,从而健康稳定的发展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以及互联网金融,从而在国际市场上发展互联网企业。以技术为主导的第五次的技术革命已经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如信息技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在全球范围内以及兴起了信息化。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基础就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其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互联网+时代下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2互联网+时代下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

美国军方在1946年2月14号将eniaC计算机制造出来,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对导弹的实际弹道数据能够进行精确的计算,从而使美国的军事力量不断提升。当时的计算机具有的特点主要是庞大的体积、极慢的计算速度以及成本高等,当时主要在军事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世界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跨越式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世界各国的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以及大型企业等都对计算机科学领域重视起来,并且对于其他领域计算机的应用进行研究和培养计算机人才。计算机开始在进入商用和民用的标志是1981年由iBm研究出的第一台个人计算机。由于研发的个人计算机,从硬件的成本大大降低,从而使计算机在其他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当前,在互联网+时代下计算机的发展出现了两极化的趋势:

(1)主要是以微机和嵌入式计算机为主的微机化的发展趋势,其主要是提供给民用、工业控制以及交通管理等物联网系统服务的。

(2)我国发明的“天河”一号、二号以及美国的“titan”等高性能计算机的出现,说明计算机科学技术向高性能计算的方向发展,其主要利用大数据的处理、科学的计算以及处理天文图像的数字图像等技术为军事和国防等重要领域提供服务。与此同时,集成电路技术、软件工程、材料科学以及网络技术等领域在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从而使各个行业协调发展,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

3互联网+时代下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

3.1极快的更新速度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从而不断提高计算机科技技术的相关的硬件水平,保证了计算机极快的运行速度,这也是计算机科技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各政府和团体在计算机系统投资方面也是不断加大力度,从而使计算机的更新速度进一步提高,当前我国就已经建设成几个具有成效的超算中心。

3.2强大的运行功能

微处理器是许多计算机系统都应用的处理器,虽然降低了体积,但是却有了更强大的运行功能。这主要是使用更加精细的工艺制造了微处理器,提高了其使用性能,从而使运行功能也不断强大。

3.3更强的实用性

更强的实用性是目前计算机科技技术具有的一大特点,因为这一特点,其被广泛的应用到各行各业之中。如某些电商企业的CRm系统就是通过计算机科技技术构建的,从而实现了进销存一体化的管理,从而不但使企业的运行效率得到提升,而且经人工成本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3.4预测和控制风险

目前在企业的生产和运营过程中总会有风险的存在,因此企业十分重视的问题就是有效预测和控制风险。通过计算机科技技术,可以利用相关的仪器设备,构建有效规避风险的系统,从而使企业自动化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并且能够对风险进行有效的预测和控制。

4互联网+时代下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具体应用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信息化建设的大力推进,计算机科学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实际的生活过程中,因此,从以下几个重要的领域对互联网+时代下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

4.1在军事和国防方面的应用

在军事领域方面是最先应用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直到现在军队和航空航天技术研究的重点内容依然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当前,在处理政务、军事战略以及部队的模拟颜良等方面计算机科学技术都发挥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家要想打造前面的信息化社会,就要在国家现代化军事建设中广泛的应用计算机科学技术、设备和相关的产品。当前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军事水平与综合国力程度的高低的衡量标准就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如对于核武器试验核反应的变化规律和导弹的运动轨迹都是利用计算机科技技术确定的,军功部门的自动化生产管理和飞机、舰艇的自动驾驶也是通过计算机科技技术确定的。如图1所示。

4.2在电力方面的应用

当前我国在海岸或者沙漠这些空旷以及建筑物较少的地方建设风力发电。但是,将发电厂建设在这些环境比较恶劣的地区,经常会受到一系列的外部因素的影响,如过热、过冷、电燥、振动或者盐雾等,从而降低了发电机的相关性能。问了为发电机的高性能以及稳定性提供有利的保障,不但要加固相应的硬件,还需要其进行自我检测和自我诊断,这就需要计算机科学技术来完成。管理维护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科学技术对发电机的运行状态以及检测等这些相关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进行全面的掌握,从而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减少到最小的程度,且使时间和成本大量减少,进而还能获得全面和准确的数据。如使电力调度自动化得以实现以及监控操作电力系统。在电力系统中计算机科技技术的应用有以下几种:

(1)管理网络互联接口的防火只有包过滤规则,从而很容易沙鸥到ip欺骗的攻击,使企业机密泄露。

(2)部分局域网没有虚拟网络VLan的管理和分化,从而降低了工作效率。如图2所示。

4.3无人机的研发

近年来,我国无人机的研发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效果。当前军事方面的侦查、战场目标毁伤效果评估以及电子干扰等这些功能都是由无人机实现的,其甚至可以作为一种攻击武器对重点目标进行直接的攻击或者进行定点清除。由此可见,计算机科学技术将这些功能都能够实现,其能够保证强大信息的正常手机和传输以及综合技术判断分析的正确性。同时在复杂的地区环境、无法预知的突发状况、多变的场景以及电磁的干扰等这些比较复杂的环境中使用无人机,这些都是需要更高的计算机科学技术来实现的,如无人机配合oculusRift(一款为电子游戏设计的头戴式显示器,是一款虚拟现实设备)使用,可以获得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的体验。借助“连接”方式,把人的感知带到另一个真实空间。又如在战争中利用无人机电子干扰技术对敌方的信号进行干扰,其计算公式如下:

4.4在教育方面的应用

随着教育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教育领域也逐渐普遍应用计算机科技技术。如电子图书馆、多媒体课堂以及各种计算机应用软件等都是在教育行业中经常使用的计算机科技技术。在高考的过程中,考生的登记程序以及高考成绩的查询也都是利用计算机科技技术来完成的。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计算机科技技术能够使学生对更多的知识信息进行掌握,使学生的视野不断拓宽,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各种难题也是通过计算机科技技术来解决的。由此可见,计算机科技技术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使学习的过程更加简单和方便,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极大的提高,知识得到丰富,综合素质也得到了培养。

5互联网+时代下计算机科技技术的发展趋势

5.1精密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随着增加的是计算机更高的性能以及更快的运行速度,因此就是大规模的集成电路的精密度有了更高的标准要求例如英特尔公司,从1971年诞生到现在,13000倍是计算机芯片和集成度提高的程度,其线宽也由0.13μm代替了原来的10μm。2.8到3.2GHz是最新的芯片达到的时钟速度。但是能耗墙问题随着芯片集成度的提高而不断严重。当前其计算程序主要是由CpU/CpU异构协同计算的,对异构混合体系结构的处理主要是利用多核处理器与定制加速协处理器相结合的方式,处理大规模的数据集,从而使高性能计算任务能够快速以及有效的完成。

5.2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是人类时代的发展趋势,对着互联网+核心理念的提出,我国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建设智慧型的国家。如2009年北京在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过程中建设成无线城市。由此可见,当前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趋势就是智能化,智能化理念也被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并行处理多个数据和多条指令都是通过智能化的计算机科技技术来实现的,且其运算速度也是普通计算机无法相比的。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云计算分析和处理大量的数据模拟,也能够使一些模拟实验更具精准度。智能化除了在军事以及科研领域广泛应用外,也可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体应用,如打造智能小区以及智能化的家居等。

5.3普适化的发展趋势

由于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各个行业在与互联网进行融合的时候也进行相应的创新,从而使社会各行业越碓揭览涤谛畔⑾低常普适化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成本低以及功耗低。计算机科技技术本身的发展就是靠普适化的计算技术推动的,其为低耗能计算基础设施核心技术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从而在经济建设以及国家安全领域广泛应用。

5.4集多功能于一体的发展趋势

在2016年计算机科技技术的新品会上,激光电脑产品是由青岛小鸡出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向市场展示出来的最新的电脑,其也体现出互联网+时代计算机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即集多功能于一体。这种激光电脑是境现有成熟技术的电子科技进行了二次开发,其将多种最新的技术功能集于一体,如电脑、电视以及投影仪等,其也具有多种功能,如计算机、投影投像以及电视播放等。

6结论

综上所述,技术及科技技术的新的活力是由互联网+来注入的,其使计算机科技技术智能化的发展需求得到满足,这也是不断发展和创新计算机的重要途径。为了使我国信息技术更好的发展,应该全面把握互联网+时代下计算机科技技术的发展趋势,使我国的互联网与传统的制造业的发展能够相结合,从而使工业和信息化、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结合得以实现,从而使我国计算机技术在未来能够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峰泉,苏培华.互联网+时代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转型发展的探索研究[J].电子测试,2015(01),23:87-88.

[2]高冲.互联网+时代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应用型转型发展的探索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02),03:247-248.

[3]努尔兰・艾山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初探[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04),05:163.

[4]邵彦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初探[J].通讯世界,2016(07),10:121.

[5]魏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09),22:132.

互联网科技发展趋势篇2

>>开放实验室建设趋势及实现策略分析国际电信新业务发展趋势及策略建议电信运营企业专利申请策略及实践探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及电信运营商的发展策略imS业务能力开放模式及应用探讨电信网络综合资源管理系统建设现状及趋势分析北方电信县城综合业务接入光缆网建设策略及建设模型分析电信企业大数据分析的应用及发展策略研究“营改增”对电信行业的影响分析及应对策略电信行业营销策略研究分析电信网络交换技术的发展及趋势试论电信网络交换技术的发展及趋势论电信网络交换技术的发展及趋势电信计费系统的发展趋势分析tD-SCDma产业发展趋势及策略分析高考英语阅读理解 命题趋势及策略分析高校馆藏建设的趋势及策略分析丁酮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之探讨中国电信3G手机终端发展困局及破解策略探讨电信诈骗的特点及原因分析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4]杨勇,贾霞,董振江.电信业务能力开放技术标准[J].中兴通讯技术,2009,15(2):52-59.

[5]胡尼亚,张鹏,刘晓靖,等.面向移动互联网的业务能力开放技术标准综述[J].信息通信技术,2011(4):23-31.

[6]中兴通讯.imS助运营商构建新的业务价值链[n].通信世界周刊,2010-06-21.

[7]廖继勇.移动互联网业务环境下业务网络能力开放分析及策略[J].通讯世界,2013(23).

互联网科技发展趋势篇3

关键词:4G时代;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电信运营商;机遇和挑战

移动互联网主要是指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连接到互联网中,开展互联网业务和服务,这种现象的出现,正是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的有机整合。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习惯悄然发生了改变,有助于对社会资源的整合优化,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传统的商业发展模式,对于社会经济持续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就当前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现状来看,4G技术成为移动通信网络的不断升级标志,大大促进了我国信息市场的繁荣,竞争愈加激烈,呈现明显的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趋势,这种趋势为电信运营商的长远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14G时代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

1.1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

就我国工信部权威数据调查显示,截止到2014年2月,我国的电话用户增长了358.1万人,电话用户总人数超过15亿人。也正是由于移动电话终端用户的快速发展,固定电话用户规模逐渐缩减,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3G移动互联网带动了移动电话市场的发展,3G技术逐渐替代2G上网技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1]。此外,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突破到19217.2万,较之上一年净增人数326.3万。从数据中不难看出,在3G技术的推动下,移动电话用户规模逐渐增加,相应的移动互联网用户群体也在不断壮大,已经远远超过了互联网用户人数。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的人均上网时长同样是计算机互联网的好几倍,并且这个差距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据百度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报告统计,我国在2013年android用户使用时长每天超过150分钟,较之同期增长了25分钟,移动终端用户每天查看手机53次。同用户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应用,能够有效激发用户的上网兴趣,诸如互联网理财产品、社交软件,以及最近几年较为火热的微信红包、支付宝红包以及QQ红包等,吸引了大量的用户,尤其是微信红包,用户增长速度令人咂舌,成为国内6亿微信用户的火爆项目。而支付宝作为人们日常互联网消费的主要支付手段,用户数量呈直线上升。2014年支付宝用户数量接近4亿,支付宝用户日常使用百分之34%为移动终端,较之前年增长了10倍以上。

由此看来,从上述数据中不难看出,3G技术的出现,促进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转朝着移动互联网方向发展。

1.24G时代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趋势

随着3G网络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移动应用的快速发展,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发展和实践,4G网络时代逐渐到来,较之3G技术而言,4G网络无论是网络数据传输速度还是稳定性,都要远远高于3G网络,吸引了大量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中国移动推出4GLtR服务带来的影响。据中国移动2014年1月数据披露显示,中国移动的3G用户较之前一年增加了1426.3万人,3G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总计超过2亿;2014年2月底,中国移动公布了4G用户的数量,为134万户。在网络宽带业务方面,主要是由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经营,用户数量同比增长,分别为6573万户和10157万户[2]。

24G时代电信运营商如何面对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挑战

在3G网络时代,电信运营商为移动互联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网络基础,并且吸引了大量的运营商用户,大大提高了用户的忠诚度和依赖程度。电信运营商的快速发展,运营商的3G用户数量远远超过了移动用户增长速度。尽管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促进了3G用户的增长的,但是较之传统通信业务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尤其是固定电话用户和固定电话语音业务大幅度缩减。

在移动互联网应用方面,我国当前多数应用软件是从安卓市场、腾讯应用商城以及其他第三方应用平台下载,或是从手机品牌厂商的应用商店下载,最为弱势的就是从电信运营商渠道下载软件[3]。在当前火热的社交软件背景下,微信和微博的火热,吸引了大量的移动互联网用户,我国的电信运营商在这样的背景下仍然处于被动地位,诸如中国电信推出的天翼live、翼信产品,中国移动推出的飞信等产品,较之微信和微博而言,功能单一,缺乏足够的社会吸引性,所以未能吸引到足够的移动互联网用户[4]。如图1。

但是,电信运营商由于本身具有大量的用户群体基础,大量的实体营业网点和安全技术,能够更有效的增加用户安全感,所以针对用户实际需要运营商推出一系列理财支付服务产品,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5]。

3结束语

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背景下,4G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电信运营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发展,在移动互联网市场中很难发现电信运营商的身影,应结合市场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开发用户需要的软件,充分发挥自身大规模用户优势,谋求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卫,陆希玉.4G时代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J].电信科学,2014,30(5):51-54.

[2]韩美英.浅析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影视动画发展趋势[J].信息化建设,2015,23(11):87-88.

[3]王学泽.新时期下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趋势分析[J].现代营销,2014,10(4):101-102.

互联网科技发展趋势篇4

一、何为“互联网+”

所谓“互联网+”的概念是我国总理李克强同志在我国2015年召开的人大会议上提出来了的,“互联网+”具有鲜明的特征,它强调跨界融合,“+”就代表了“跨界”,即各行各业涉足互联网,运用网络平台,使行业焕发生机。在互联网时代,企业发展已经不再是原来的技术优化模式,而是将信息技术与企业物料、生产管理、人才管理、资金管理等多重管理工作串联起来,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使得企业发展更具科学性,实现社会财富的增加,可以说“互联网+”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企业中应用“互联网+”模式时企业发展获取源源不断动力的途径。

二、何为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甄选、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中非常传统的管理内容,在任何企业中都存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与相应的管理结构,因为实现企业经济价值的重要方式就是通过人才招募与合理化安排来为企业生产、管理提供人力资源,使企业发展更加健康。而在现代企业管理工作中,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与管理模式更加科学,企业通过安排人员招聘、面试等方式来招揽、辨别人才,而后通过人才培训、晋升、发展等安排来对人力资源的优势进行激发与拓展,使企业中的人力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任何企业要想发展就必须做好人才管理,因为现代企业还没有完全实现智能化生产,企业的生产与管理工作归根结底还是要由人来完成,企业进行科学、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提升企业生产要素中人这一要素的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宣传、培训、座谈工作来向企业员工灌输企业文化,使企业员工更具向心力,企业发展也就能够更好地发挥核心竞争力。

三、在互联网信息时代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

(一)将大数据技术作为优化企业管理的工具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比较简单,主要是通过为人才建立各自的档案袋然后将人才的各种信息储存在档案之中,这种工作方式虽然比较规范但是效率比较低,而且浪费了很多的人工。在“互联网+”时代下以大数据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工具是当前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主要发展趋势。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大数据技术贯穿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选拔人才和运用人才等方面。嵌入互联网技术后,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管理软件企业能够更大量地收集客户信息,简化工作流程,并依托大数据技术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库。实现对人才的动态管理和追踪,并且不断的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促进组织科学发展。

(二)社交媒体广泛应用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员工的个人行为可以通过网络迅速传播,尤其是当今社会如微信、QQ、微博之类的社交平台不断出现,人和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企业的员工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及时了解企业的各种信息和政策,同时企业也可以迅速掌握员工动态,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纳入员工的个人发展特点,针对性的制定管理方式。社交媒体在未来进一步发展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企业的人力资源如何利用这种趋势,搭上互联网发展的顺风车,充分发挥社交媒体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是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能力。

(三)多角度进行人才评估

互联网时代的人们看待问题的方式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人才具有的技能也越来越多,企业的人力资源能否发现人才的潜能并充分发挥是对企业HR的极大考验。单一的知识人才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多元化发展的目标,因此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应该通过互联网技术丰富培训模式,培养综合型的人才,根据企业的发展动态为其提供一定的人才保障,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

四、企业如何将“互联网+”融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一)企业管理层要有“互联网+”管理思维

在这个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代,网络俨然已成为我国人民最便利的联系、沟通工具,互联网信息技术不仅快捷,同时还具有极大的信息包容性以及信息交互能力,在网络中每天都会形成多种数据信息,将这些数据信息进行采集、整合与分析,就可以为企业提供战略发展所需的大数据服务,在企业发展中应该摒弃传统的“自扫门前雪”的管理理念,而是将“互联网+”思维武装到管理系统中来,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革新来为企业管理工作找到优化途径。

(二)利用互联网思维进行企业组织架构的完善与革新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企业发展更需要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当前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迅猛,人与人之间靠网络技术进行信息交流,这也就为每一个人搭建了抒发自身情绪、传递信息的交流平台,因此在网络信息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更加开放,人的思维也更加活跃、自由,在企业中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也必须重视这一点变化,要根据时代要求对企业内部的管理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将柔性管理与个性化管理融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来,为企业员工创造更好的工作管理环境,使之进一步激发创造力,推动企业发展。

(三)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积极应用互联网技术

互联网时代最鲜明的特点就是互联网技术对各行业领域的渗透,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积极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就是互联网时代进行企业管理优化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互联网技术对于企业经营战略具有依据性作用,还能够有效为企业管理信息化提供更强助力,为企业技术管理与设备控制提供更加科学、便利的环境,同时,最为重要的就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对于人员信息交流与思想沟通、企业员工定期培训等工作来讲,积极应用互联网技术不仅能够提升工作效率,而且由于互联网环境的影响,可以使得员工更易接受这样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为人力资源管理效力的提升创造条件。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则可以为人力资源管理各项决策的优化提供可参考的依据,总之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积极融入是企业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契机。

(四)积极利用互联网环境创新人才培训模式

在传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人才培训的主要模式就是定期组织员工培训与技术交流、定期选送人才进行深造学习等,而这样的培训教育过程相对单调,且非常容易造成人才自身工作计划的混乱,而当今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人才培训则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员工培训教育,企业要积极利用一些具有多重咨询整合能力的培训与考核平台来对员工进行优化培训,同时积极利用网络培训的多样化手段来提升培训工作的效率性,使员工能够更好地接受培训工作,并从中更好地汲取知识、提升自身能力,同时,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还可以更好地在企业内部组织文化宣传活动,为企业凝聚力的提升、企业员工向心力的激发创造条件。

五、结束语

总之,在我国互联网信息时代进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举措就是将互联网+信息技术融入人才管理工作中来,通过互联网技术为人力资源管理搭建科学平台,并利用互联网与多媒体技术来提升人才培训工作的效率,在企业中进行高效率的人力资源管理不仅需要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还需要在企业管理层内进行互联网管理思维与管理架构的监理,使互联网技术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结合得更加紧密,为企业激活人才潜力,提升企业发展的人才助推力。

参考文献:

[1]曾思权.“互联网+”时代企业人力资源变革研究[J].中国市场,2016(05):57-59.

[2]相琼颖.互联网+时代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新趋势初探[J].经济师,2016(04):239-240.

[3]周巧燕,范炜斌.“互联网+”时代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J].财经界(学术版),2016(05):350.

[4]李冰蕗.“互联网+”时代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新趋势分析[J].经贸实践,2017(24):192.

[5]李新云.分析互联网+时代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新趋势[J].东方企业文化,2017(S1):57-58.

[6]丁露.互联网+时代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趋势探究[J].管理观察,2017(33):30-32.

互联网科技发展趋势篇5

关键词:网络问政发展趋势常态化微博问政

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7-053-02

目前学术界对网络问政尚无较统一的、权威的定义表述。根据笔者的理解,网络问政的核心内涵是指各级党委、政府机关,尤其是党政领导干部运用和依靠网络这个新媒介,就重大社会议题的决策问计于民,就公共权力的使用状况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及时了解把握社会公众的意愿和需求,从而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从这个意义层面上,网络问政正以全新的方式和力量推动着当今中国政治与社会的发展。网络拓宽了群众发言渠道,便于群众监督政府,有利于政府改进工作,修正错误,让群众满意。网络问政初步实现了群众“问事于政府”与政府“问计于人民”的有机统一。从广东省领导邀网民“灌水”“拍砖”,到地方领导开博听民意;从湖南“全球寻策计划”,到重庆“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建设”问计网友;从总书记与网友在线交流,倾听民意,到总理两次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问政于民;从“两会”期间的网络互动平台,到“网络问政”被写入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网络问政”已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并且,正以新技术日新月异般的态势和速度,迈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和水平,更重要的是它已成为各级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重要的执政内容和执政方式。

我国从1994年4月起进入互联网时代至今17年,互联网发展速度惊人。2011年1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了《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较2009年底增加733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截至2010年底,我国网民规模已占全球网民总数的23.2%,亚洲网民总数的55.4%。以互联网为主体的信息网络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其覆盖面之广、辐射力之强、渗透性之深,超过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网民政治参与热情的不断高涨,目前,我国的网络问政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一、网络问政常态化趋势

有报道称:进入到21世纪,互联网的发展与创新成为民众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方式,也成为党和政府听取民意的重要途径。“两会”前后,先有总理上网与网友畅谈家事国事天下事,后又代表委员开博客、公布电子邮件,征集民情广纳民意。人民网特别设置了“强国e两会”、“网民议事厅”、“小白闪报”、“G族看两会”、“微博报两会”等栏目,引起了网民热情回应和积极参与。“网络问政”作为一种时尚受到了政府和人大代表以及人民群众的热情追捧。事实上,网络问政是科技进步的产物,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网络问政是否被重视,体现出领导者是否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否善于从新生的信息交流渠道中捕捉民众智慧,倾听民意民声。面对日益增多的网民留言,推动网络问政常态化已是大势所趋,这种趋势与互联网大发展的时代需求是分不开的。截至2010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已突破4.57亿关口,网络媒体在社会传播中趋于主流化,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不仅是技术,是媒体,更是政治;中国互联网不仅是传统媒体和生活方式的补充,而且已成为民意凸显地带。面对日益高涨的网民政治参与热情,推动网络问政常态化是大势所趋。正如青海省委书记强卫所说:“互联网是各种社会思潮、各种利益诉求的集散地和意识形态较量的战场。今天,不上网、不重视网络建设、不会利用网络的领导,不能算是一个现代化的领导。作为地方领导干部,除了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外,还要养成上网的‘第五习惯’,能够通过网络对社会舆情作一个科学的、准确的分析判断。”

二、制度化、法制化轨道对接融合的新趋势

从2010年地方“两会”传递出的新信息来看,知名网友被选为代表委员,“网络民意”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些迹象说明,一些网民正从幕后“灌水”走向前台参政议政,网络声音正从民意表达成为决策依据,显示了网络问政与制度化、法治化轨道对接融合的新趋势。当然,这种创新正在探索中,还有广阔的提升和拓展空间。但这一趋势的端倪初现,也说明网络问政正在由“启蒙”阶段向“应用”阶段跨越,一些地方已经不再满足于表态重视网络民意,而是将其创造性地转化为一种新的治理手段,发挥其能量和效率,从“善待”、“善管”走向“善用”,实现多方共赢。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是网络问政的未来方向。网络问政的合理走向是制度化、法理化。议题正当,过程合法,才能保证结果合法;过程透明有效,才能保证结果有效。我国是法治社会,所以在媒体领域,特别是互联网领域,更应该倡导法治。另外,互联网传播的速度和形式也在变化,它在传播色情内容、暴力内容甚至恐怖信息内容方面是可能构成危险的。这些因素都应该考虑。现在对于互联网的管理,从长远来看,必须走制度化、法制化相结合的道路。

三、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正在形成一种合流的态势

网民们对于“网络问政”的期待,不是停留在我“问”你“听”的表达快意上,而是寄希望于更为民主的网络生态能够影响现实的政治生态,所“问”之政能够切实得到解决。在当下,“网络问政”如果要走出网络,最佳的方式就是借助传统媒体的平台。网络是一个新型的平台,但是网民毕竟是一个特定的群体,他们所“问”难免具有代表着一定的利益群体,具有局限性,对于更为庞大的非网民,如果能够借助传统媒体的传播表达意见,参与到政治生活中,“网络问政”才能真正在现实生活中引起共鸣,引起更多网民的参与。如此良性循环,方让决策者能够听到更为广泛的群众声音,作出更科学的决策。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近几年里几乎所有重要的网络突发事件当中,比如说杭州的“飙车案”、长江大学的“救人风波”、上海的“钓鱼执法”,《人民日报》的评论栏目“人民时评”、“来论”、中央电视台的“新闻1+1”、传统的官方媒体和主流媒体都作出了积极的回应,而且有的时候传统媒体的报道和评论还是事态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拐点和环节。比如说上海钓鱼执法,央视的《经济半小时》揭露上海存在职业的拦车人群体,这是钓鱼执法案件的一个物证。《人民日报》先后发表了三篇时评。最后钓鱼执法案件由浦东区政府道歉之后,《人民日报》发了时评《权力尊重权利的上海样本》,这样既积极地肯定了政府有错必究的姿态,而且安抚了民意。今天可以说,网络媒体得到传统媒体的呼应,越来越多地得到政府公权利和代表委员的响应,正在形成一种合流的态势,积极地促进了政府的良政和善治。网络媒体的发展一直依赖于传统媒体,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需要合作,合作的利绝对大于竞争的弊,我们要看到这种趋势。

四、微博问政新趋势

2011年3月24日由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口碑)研究所撰写的第三方研究报告《2010中国网络舆情指数年度报告》在重庆。这份基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子课题“中国网络舆情指数体系(iRi)”的报告,是继2009年首次之后的又一次权威。报告显示,微博的兴起成为新媒体发展和网络舆情发酵的新载体。一方面,各级政府部门或官员相继开通微博与网民亲切交流,打开了与网民沟通的新路径,网络问政也越来越成为各级领导问计于民、问政于民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微博在经历数月的发展之后,一跃成为影响较大的网络舆情源头。

2010年,曾被誉为中国微博元年,微博客异军突起成为备受追捧的舆论新阵地。而对“网络问政”日益重视的政府机构和官员此番亦丝毫不显落伍,许多机构和官员第一时间进驻微博,尝鲜网络官民互动新模式。时至今日,党政机构和官员微博已覆盖从中央到地方多个行政层级以及众多职能部门,政府机构与官员开微博已然成为一种风潮与趋势。

经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监测,截至2011年3月中旬,仅新浪微博上的政府机构微博就已经接近2000个,其中已获认证和推荐的政府机构微博有367家。同时,官员微博增长很快,新浪认证和推荐的官员微博有1200位,而腾讯微博认证和推荐的“两会代表委员”也达到97位。在政府微博中,公安部门微博数量十分突出。据监测,截至3月中旬,公安部门微博在人民微博认证的有65家,在新浪微博认证的有1200家,在腾讯微博认证的则有192家。从这三大较有代表性的微博平台来看,充分反映出政府机构和官员的微博参与和互动在逐渐增强。另外,搜狐、网易、凤凰微博上的政府微博上升趋势也很明显。

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不完全统计,仅人民微博、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三大微博平台上,目前就已经有具备一定粉丝规模且信息频率较高的活跃党政机构微博400多个,官员微博200多个。

领导干部网络问政的基础在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又促进了信息传播方面的革新,而信息传播方面的革新又主要体现于三个层面的具体内容,一是“量”越来越大;二是“速度”越来越快;三是“互动性”越来越强。而这三个层面上的具体内容又恰好构成了一种新兴平台最大特点的基础,那就是“微博”,可见,“微博”强大的生命力和迅速的生长力也是建立在互联网技术以及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之上的。因此,作为当代官员,要想真正做到紧扣时代的脉搏,从而获取大量而真实的第一手材料,就必须得主动拉近自己和网络之间的距离,主动学好、用好互联网并在网络平台上与网民积极互动,让网络平台真正成为一个听取民意的畅通渠道。唯有如此,当代官员才能符合这个时代对其自身的要求。另一方面,作为领导干部,其自身一定要真正理解加强自身与网络之间的联系的意思,这除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所带来的技术革新的客观要求而外,更应该重视自身主动融入网络平台或者网络世界的“主动性”,一定要看到,在应对新时期、新环境下的舆论形势,“主动”二字是关键,而培养一种善于与网民打交道的“意识”是重点。

五、向更深更广层次延伸的趋势

在“经济最为困难”的2009年,温总理首次在“两会”前夕与网民交流,通过网络问政的方式,提振了人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信心;而在“经济最为复杂的”2010年,温总理“带着真心、真意、真情”,再次与网民交流,并且与网民“勾指相约”,相约2011年。当温总理与网民“勾指相约”的时候,我们看到,网络问政其实已经以新技术日新月异般的态势和速度,正迈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和水平。政府以尊重民意、提高执政能力为中心的应对网络舆论新机制正在形成,网络发言人出炉、网络新闻会召开、政府微博开通等政治创新层出不穷;逐渐走向理性表达、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权利与责任平衡的“网络公民”走向成熟,在一系列公共事件中,网民一再证明自己不是“麻烦制造者”而是建设性推动者。这种“双向成长”,既为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执政带来了新契机,也为保障公民“四权”提供了新渠道,逐渐建构一种新型公共关系,将整个社会的政治文明水平提升到了新境界。

总之,从目前的发展态势判断,我国网络问政有向更深更广层次延伸的趋势,处于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协调建设的阶段。一方面,网络问政已在政府信息供给、管理服务创新、官民互动参与三个方面得到了阶梯式的快速拓展。另一方面,从政府信息公开、公众满意度、网络服务实效性、网络互动常态化等方面来衡量,在每一发展阶段上渐进完备的特征十分明显。所以,各级党委、政府应成立处理网络意见的专门办公室,各门户网站特别是县级网站,应开辟专门的栏目;同时推广网络发言人制度,各级党政领导应定期上网倾听网民意见,定期举办网络意见办公会。为广大网民建言献策提供更多的渠道,调动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良性互动。

六、网络问政由“虚拟”走向“现实”的趋势

2009年,在年初的“躲猫猫”事件中网民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坚持,步步逼近地质疑,形成了可与地方部门解释相抗衡的网络民意,最终产生了官方牵头组成的第一个“网民调查团”。这个不尽如人意的“组团”开创了官民互动的先河,这被认为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民间力量介入司法事件的个案,是一次“破冰”之举。在这次事件的8个月后,一个“联合调查组”在上海“钓鱼执法”事件中,演绎了一场“第三方调查”的成功案例。在上海城管“不存在倒钩执法”的言之凿凿下,网民们不屈不挠地摆事实、讲道理,“围观等真相”,最终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新闻记者共同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认定,孙中界案存在“钓鱼执法”。前后相距仅仅六天。近两年的多起网民问政事件无不显示着我们这个社会的成熟,并且这种成熟所带来的理性与进步,从原本虚拟的世界进化到了现实的世界当中。网络所带来的问政模式,是一种透明的模式、现场的模式。在短时间内,所有关注某事件发生的人都会实时观看,从而使得压力值达到最大。虚拟与现实在这种状态下无法分割。随着网络和公民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网络民意对社会事件的影响肯定会更加明显,并且网民这个群体也会日渐成熟,因此网络民意会更趋于理性和合理,问政范围从虚拟网络延伸到现实社会,这是网络问政发展的一个趋势。

七、网络问政由“愤青”走向理智的趋势

据2010年3月《重庆日报》全国“两会”期间的报道称:作为机电设计研究专家,段拉卡每天都会接触网络。过去令他深感遗憾的,便是网络上无休无止的谩骂。例如在股票基金论坛里面,赔钱了要骂,赚少了也会骂,完全成了个人不良情绪的发泄渠道,可以说处处是“愤青”。他认为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一是当时的网络几乎全是年轻人,比较容易形成一种群体情绪。二是当时的政府部门对网络这种新兴载体重视不够,使得网络意见没有得到应有的疏导。今天我们看到的是不断成长的中国网民,不仅传达着来自底层的声音,并且推动了社会进步。由此引发的网络问政,也正在改变传统的议政、问政方式。

随着政府对网络舆情态度的转变,网民的质疑权逐渐得到尊重,网民的态度也逐步由“愤青”走向理智,他们不再以谩骂为基点,而是开始积极介入社会生活,网民的社会关怀进一步提高。从“愤青”走向理智,网络问政转变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国家走向更为自由、民主、自信的身影。

参考文献:

1.数据引自腾讯网:tech.省略/zt2011/cnnic27/index.htm

2.郅振璞.网络问政常态化是大势所趋〔n〕.人民日报,2009.7.20

3.曹学娜,孙祥.网络问政的条件及推进路径〔J〕.党政干部论坛,2009(10)

4.彭健.网络问政常态化是大势所趋〔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9(9)

互联网科技发展趋势篇6

关键词:互联网+;教学模式;教学畅想

“互联网+”作为互联网发展的必然产物,改变了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对于教学领域更有着全方位的改变。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活动以及方式等都发生着改变。出现了慕课、微视频、翻转课堂、ipad教学等一系列教育新模式。本文在深刻理解“互联网+”对于教育意义的基础上,对于“互联网+”下的教学模式进行简要分析并大胆畅想未来的教学发展趋势。

一、“互联网+”教学的实践意义

1.打破教学时间与空间的桎梏

“互联网+”在发展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载体如手机、电脑、ipad等进行学习,将零散的时间充分地运用,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学习习惯,进而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所以,不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休息时间,学生都会通过互联网载体进行学习以及相关资源的获取。

2.促进师生的深入交流

“互联网+”下,新媒体教学方式不断增多,ppt教学、线上教学、微信教学、QQ教学以及很多媒体平台为教师提供了与学生交流的平台,可以有效地填补有限课堂教学中无法解决的问题。在一个轻松的互联网平台上进行问题的解答、情感的交流,也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深入交流,充分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诸多不足。

二、当下“互联网+”教学的具体模式

如前所述,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平板电脑、电子书包、tpaCK等技术手段深入教学领域,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注入了生机与活力。mooC、视频公开课、开放教育资源、翻转课堂、社交媒体、微课、教学微视频资源的应用作为创新手段促进教学与“互联网+”教学理念的不断结合。以翻转课堂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实施先学后教的形式,与此同时借助微视频、微信、QQ等互联网平台作为交流手段形成全新的教学方式。在进行翻转课堂实践的同时要将资源准备、课前自学、课堂深化及课后拓展这四个环节加以落实,充分利用现有科学技术将互联网技术落到实处。

三“互联网+”教学未来发展畅想

1.互联网最终成为教学的主要场地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教育工作者相信在不远的未来,互联网将成为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的主要场地。虽然当下各种网络课堂、远程教育已经在学校内广泛使用并被学生与教师接纳,很多学校也在传统课堂上逐渐借助ppt形式进行补充,但是在不远的将来,互联网将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愈加深入,从而构建网络课堂,并且在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上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这是一种全方位虚拟性课堂的建立,它将完全取代学生在固定场所教学的传统方式。放眼未来,学生与教师在“互联网+”时代下必将以互联网平台为载体,以相应的管理机制作为保障,所有的相关网络活动都会在互联网上进行。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课程的讲解,布置作业甚至进行在线解答与提问。学生更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到相关知识,并且在知识信息的充分融合下完成相关的资源获取,有可能在旅游、休息的时候就可以进行某一门课程的学习甚至考核。

2.互联网教学具体模式预测

在未来的互联网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平台布置作业。例如,QQ、微信等平台分享自己通过网络学到的知识与技能,交流网络学习经验,开展网络学习竞赛,进而开展有效的学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充分激发自身的主体性,教师也能用更具扩散性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与学习。在未来,教学的载体不仅仅立足于传统的实体课堂,还可以在虚拟网络中形成良性互动模式。

所以,“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是大势所趋,呈现出势不可挡的趋势,作为国家的重要发展方向,今后与教育领域的相互融入指日可待,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在理念和行动上充分接受这种具有变革性意义的发展趋势。学生和教师应该怀着包容的心态,熟练掌握各种先进互联网操作平台的运用,并且能够将此作为载体,逐步弱化传统课堂的作用,进而优化师生关系,使得学习方式更加便捷,教育形式与途径更加多样化,知识的获取也必将更丰富。所以,教育者应该充分地顺应时展,转变教育观念,迎接教育领域“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王竹立.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困局与出路:兼论网络教育模式创新[J].远程教育杂志,2014(2).

[2]王竹立.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战略思考和路径选择[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3(4).

[3]王竹立.包容性思考:网络时代学习的一种新思维方法[J].开放教育研究,2014(6).

互联网科技发展趋势篇7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不仅带来了互联网经济,同时也冲击着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

任何有关企业的负面信息,都会很快通过网络传遍全球,不管是真是假,也不管事大事小,都可能被无限放大。

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产生和传播变得越来越容易。任何人都是新闻源,任何人都是新闻传播者。而这对企业管理者的公关管理产生了严峻的挑战。例如,竞争对手可能在互联网上随意对企业不利的消息,甚至制造、传播流言,而企业难以监测;企业的某项事件危机在互联网上可能被无限放大,潜在客户只要一上网,就能知道公司相关的全部负面信息……中国的网民已经超过1亿,如果这1亿网民得到的全是公司的负面信息,甚至是虚假消息,对于任何公司来说,这都将影响到公司的生死存亡。

这对企业跨文化管理带来巨大挑战。

危机的放大效应

在1982年,当仿冒品泛滥迫使庄臣公司(Johnson&Johnson)召回其市面上的tylenol品牌的产品时,该公司率先发起了危机管理。

但是在今天,要保护一家公司的声誉并减低经济损失则要困难得多。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即时传播信息和情报的能力,使危机管理变得更加关键和困难。危机管理者始料不及的突发性事件已经不止是股价下跌、产品缺陷和工人罢工问题了,服务器故障和黑客袭击也参与其中。

最可怕的是,并非只有真正的灾难才会损毁公司的形象。事实上,要威胁你辛苦劳作支撑的品牌,不需要任何“真”的东西。那“一个满意的顾客会告诉一个朋友,但是一个不满意的顾客会告诉十个朋友”的古老格言里描述的数字,在互联网上则呈几何倍数上升。不满意的客户现在可以与数以百万计的“朋友”分享他们对你的公司或产品的意见。

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企业对此的管理手段往往是明令禁止。但是到了今天,这种禁令起到的作用相当有限。

当现代化的通讯设施和沟通手段风起云涌的时候,企业已经处于传统的内部管理方式和手段难以应付的阶段,比如员工内部电子邮件的传播、QQ或者mSn的即时传播、甚至是手机短信、手机图片的传播,任何企业的不良或者突发事件,都会在员工间以图片或者文字的方式第一时间进行传播和交流,根本无须电话,也不再需要三五成头接耳了。

至此,企业苦心经营的企业文化已经不再是固若金汤。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我们不可能对此熟视无睹,而必须要直面挑战,以新的手段和方式进行管理。很明显,此前完全“禁止”的方式已经不合时宜。

藏不住的企业真相

不论好的还是坏的,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你和你的企业都要展现在大众面前。在信息时代,封锁消息、掌握控制媒体的想法愈来愈不切实际,任何质量问题都可能在弹指间传越千里,对于企业来说,这正在成为新的问题。

信息化使得管理者的公关管理更难以控制,也使对手的恶意攻击更容易得逞。就以2005年光明乳业在河南的一个分厂发生的“回奶事件”为例,在传统媒体上闹得沸沸扬扬,再经过网络的传播、放大、扭曲,使一个小分厂的质量事件酿成公司灾难。其间,光明乳业的负面新闻在互联网上被无限放大:门户网站的专题报道、搜索论坛里网民的谩骂……甚至在搜索引擎里面搜索和光明乳业相关的信息时,出现的全是光明乳业的负面信息。和光明乳业有类似遭遇的,还有肯德基。在以前,传统媒体还好管理,因为传统媒体是单向传播,而且政府对传统媒体的管理很严,一般不会有虚假信息,而如今通过互联网传播,任何不经意的事件都可能在短时间内毁掉一个企业。因此,互联网对于公司管理者的公关管理思维提出了挑战。

远距离沟通的挑战

“今天我们在人力资源上面临的最大挑战,还是远距离的沟通与管理。”陈怡桦坦言。

作为趋势的Ceo,陈怡桦在过去20年间亲身参与了这个“跨越国界的跨国公司”(transnational)的发展,而趋势科技也找到一套管理跨越国界的跨国公司员工的秘诀。

趋势科技开始在布局上反映出一个跨越国界的跨国公司惯有的做法。在考虑所有业务功能以及分公司的分布时,趋势科技采取了看似不着边际的做法――因为信任一个人,就势利用其专长来“因人设部门或分公司”。

这使得后来趋势科技形成了财务总部在上市地日本东京、研发部在it人才聚集的中国台湾、营销业务总部在美国硅谷的运营模式。早年间,沟通并不是难事,公司的理念和愿景很容易就被员工接受。然后,随着公司规模的日益扩大,其在全球的不断扩张,沟通开始成了难题。“每隔1公里,沟通的困难会增加26倍。”陈怡桦回忆。

在加州和台湾之间架起的沟通的桥梁,几乎每天都在讨论类似的问题,如何让员工能够遵循同样的价值观行动?1992年,趋势科技将3C作为自己的企业文化,向全体员工宣布,3C意味着Creative、Communication、Change。后来有人说,趋势文化就是动荡混乱的文化,从公司的经营方向到产品策略、组织人事,再到个人的会议议程、工作优先顺序,都是可变的。

而在陈怡桦看来,这些变化背后,其实是有“不变”作为支撑的。“大型组织,靠默契是不行的,必须要靠架构流程支持。”

让事情变得能够预测。尽管在外人看来,趋势科技“改变”的能力让人看不懂、眼花缭乱,但实际上,“照章行事”是趋势人做事的底线。

陈怡桦说,自己一度对与蓝眼睛的人沟通产生恐惧。这是一种习惯的力量,她坦陈,自己只能从黑色眼睛里读出信任或者不信任,却很难从蓝眼睛中判断上述信号。

即便心态开放似陈怡桦也会遇到这样的困难,更何况趋势科技全球分布在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员工?

碰撞开始出现,越级汇报的情况在职业经理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举动,而在趋势科技确是弹性管理的重要措施。

于是,双方都进行了相应的变革,最终产生了默契,而双方无法进行融合的,就可能出现职业经理人离开的情况。

随着公司制度的完善,上述情况越来越少。当趋势的文化强大到相应程度的时候,人们又开始想办法让那些“空降兵”能够无障碍进入公司。

让职业经理人在进入公司的前三个月“放空”就是一个重要的方法。

陈怡桦鼓励那些刚加入公司的职业经理人,在头三个月里先不开始工作,而是专门与所有未来将要打交道的部门进行沟通,甚至是到各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与那里的相关部门进行面对面沟通。

互联网科技发展趋势篇8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416(2010)02-0011-01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也从最初的简单连接,到现在的局域网Lan(Localareanetwork)、城域网man(metropolitanareanetwork)、广域网wan(wideareanetwork),计算机网络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直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对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下面我们根据计算机网络的现状,对它的发展趋势作一些分析。

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势

1.1开放和大容量的发展趋势

系统开放性是任何系统保持旺盛生命力和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系统特性,因此也应是计算机网络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互联网结构是指在网络通信体系第三层路由交换功能统一管理下,实现不同通信子网互联的结构,它体现了网络分层体系中支持多种通信协议的低层开放性,因为这种互联网结构可以把高速局域通信网、广域公众通信网、光纤通信、卫星通信及无线移动通信等各种不同通信技术和通信系统有机地联入到计算机网络这个大系统中,构成覆盖全球、支持数亿人灵活、方便上网的大通信平台。计算机网络的这种全球开放性不仅使它要面向数十亿的全球用户,而且也将迅速增加更大量的资源,这必将引起网络系统容量需求的极大增长而推动计算机网络系统向广域的大容量方向发展,这里大容量包括网络中大容量的高速信息传输能力、高速信息处理能力、大容量信息存储访问能力,以及大容量信息采集控制的吞吐能力等。对网络系统的大容量需求又将推动网络通信体系结构、通信系统、计算机和互联技术也向高速、宽带、大容量方向发展。网络宽带、高速和大容量方向是与网络开放性方向密切联系的,21世纪的现代计算机网络将是不断融入各种新信息技术、具有极大丰富资源和进一步面向全球开放的广域、宽带、高速网络[2]。

1.2一体化和方便使用的发展趋势

从系统整体性出发对系统重新设计、构建,以达到进一步增强系统功能、提高系统性能、降低系统成本和方便系统使用的目的。一体化结构就是一种系统优化的结构。计算机网络发展初期确是由计算机之间通过通信系统简单互联而实现的,这种初期的网络功能比较简单(主要是远程计算机资源共享),联网后的计算机和通信系统基本上仍保持着联网前的基本结构。随着计算机网络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对网络系统功能、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网络中的许多成分必将根据系统整体优化的要求重新分工、重新组合,甚至可能产生新的成分。系统一体化的另一条路径是基于虚拟技术,通过硬件的重新组织和软件的重新包装来构造各种网络虚拟系统以优化系统性能。网络上各种透明结点的分布应用服务,如分布文件系统、分布数据库系统、分布超文本查询系统等。用户看到的是一个虚拟文件系统、虚拟数据库系统和虚拟信息查询系统,他们可以方便地使用这些虚拟系统而不必关心网络内部结构和操作细节。21世纪的现代计算机网络将是网络内部进一步优化分工,而网络外部用户可以更方便、更透明使用的网络[3]。

1.3高速信息处理趋势

随着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起来,产生了专门针对复杂科学计算应用的一种新型计算模式网络技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网络技术和应用将成为具有高性能处理、海量数据存储和大量仪器设备等特征的21世纪人类社会的信息处理基础设施。通过它可以汇聚internet中分散异构、动态变化的计算和信息资源,使人们能把internet从通讯和信息交互平台提升到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的平台。

1.4光交换与智能光网络技术

当前组网技术正从具有上下光路复用(oaDm,opticaladd/Dropmultiplexer)和光交叉连接(oXC,opticalCrossConnect)功能的光联网向由光交换机构成的智能光网络发展;从环形网向网状网发展;从光――电――光交换向全光交换发展。即在光联网中引入自动波长配置功能,也就是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automaticSwitchedopticalnetwork),使静态的光联网走向动态的光联网。它的主要特点是:(1)允许将网络资源动态的分配给路由;(2)缩短业务层升级扩容的时间;(3)显著增大业务层结点的业务量负荷,快速的业务提供和拓展;(4)降低运营维护管理费用;(5)具备光层的快速反应和业务恢复能力;(6)也减少了人为出错的机会;还具有可扩展的能力,提高了用户的自;(7)提高了网络的可扩展性和可靠性等;因此,智能光网络将成为今后光通信网的发展趋势[4]。

1.5应用服务的发展趋势

设计和建造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应用。网络应用最终体现了网络系统的目的性和系统功能。作为高度综合各种先进信息技术的计算机网络,正是在人类社会信息化应用需求的推动下迅速发展起来的;而计算机网络也正是通过各种具体网络应用系统来体现对社会信息化支持。国家信息化、领域信息化、区域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最后都要落实到建立各行各业、各具体单位的各种具体网络应用系统。因此,基于基本网络系统平台之上的各种网络应用系统已成为计算机网络系统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网络应用系统体系结构的研究、网络应用软件开发工具的研究、分类应用系统规范和标准化的研究,以及综合应用系统集成方法的研究等都非常活跃,取得了很大进展。21世纪的现代计算机网络呈现给广大用户面前的将是适应更广泛应用需求的、更方便使用的、但却更看不到网络的各种各样网络应用系统。

2结语

未来的计算机网络是智能化、一体化、高效化、多面化、完整多功能化的网络。因此,人工智能技术、智能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结合与融合,形成具有更多思维能力的智能计算机网络,是人工智能技术和智能计算机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基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分布式智能决策系统、分布专家系统、分布知识库系统、分布智能控制系统及智能网络管理技术等的发展,也都明显的体现了未来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李青.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方向.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2009(7).

[2]wenwen.省略/z/q162538664.htm.

互联网科技发展趋势篇9

数据显示,发达国家国际大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都普遍超过50%,中间业务居于主要地位。而在我国,非利息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一直很低,近些年虽有所增长,但中间业务占比还未突破30%。这使得在面临金融科技的冲击时,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会伴随存贷款规模的下降而受到严重影响,为防患于未然,我国商业银行应尽快找到对策,实现转型,才能适应迅速发展的社会经济。

二、金融科技的概念及发展

1.金融科技的概念由来。金融科技(Fintech,Financialtechnology的缩写)的概念来自美国,用来指利用科技手段更有效地提供金融服务的企业所组成的行业。金融科技被视为金融服务的一种创新,具体指的是互联网公司或者高科技公司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新兴技术依靠软件开展的低门槛金融服务。2015年下半年金融科技的概念在我国开始被广泛提及,2016年这一提法就成为金融领域最热的概念。

2.金融科技的发展现状。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全球金融科技公司每年吸纳的资金增量整整增长了20倍。全球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每年资金投入量由2008年9.3亿美元激增到2014年120亿美元,并在2015年再创新高,达到191亿美元,增速可谓迅猛。在美国,LendingClub等互联网公司正迅速抢夺在金融市场上的市场份额。在欧洲,2014年金融科技公司的资金投入达到15亿美元,交易量也快速上升。在亚太地区,资本对金融科技公司更是疯狂追捧。埃森哲的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第三季度亚太地区金融科技领域的投资总额已达35亿美元,而2014年这一数字仅为8.8亿美元,足足飙升4倍,爆发力之大、速度之快令人惊叹。

在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步伐也十分迅速有力。互联网科技公司涉足金融领域最早可追溯到2003年支付宝的诞生,包括之后陆续出现的许多支付平台,其主要作用都是为实物交易提供便利,降低买卖双方所承担的信用风险。直到2013年余额宝诞生,支付宝凭借积累的大量用户和资金开始进入货币市场基金业务,预示着支付宝开始将提供金融服务作为其发展方向。随后,天天基金活期宝、百度的理财B和百赚、苏宁的零钱包、腾讯的理财通和?蚪鸨Α⒕┒?的小金库等如雨后春笋般涌入市场,更能说明互联网科技公司普遍开始通过向积累的消费群体提供金融产品与服务,正式进入金融业务领域。在存款市场领域,互联网科技公司推出的理财产品、p2p平台及众筹平台等正时时刻刻争夺着社会上的闲散资金。在贷款市场领域,阿里小贷、腾讯微粒贷、百度小贷、京东的京保贝等都纷纷加入贷款抢夺大战中。2015年,淘宝蚂蚁花呗、京东白条、唯品花等的推出,给予了消费者赊购的便利,这实际是这些互联网科技公司推出的消费信贷产品。互联网公司正逐步扩大金融业务范围,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速度正越来越快。

三、金融科技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对商业银行产生了很大影响,可以从银行业务、银行信用职能、金融消费者和金融竞争格局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1.商业银行三大业务受到冲击。商业银行有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三大业务。负债业务是银行得以运营的基础,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则关系着银行的盈利能力。金融科技的发展对商业银行三大业务都产生了影响:(1)存款业务规模下降。正当金融科技如火如荼发展之时,2014年第三季度我国银行业存款总额为112.7万亿元,减少了9500亿元,为1999年以来15年中首次出现下降。其中,16家上市银行环比下降1.5万亿元,跌幅达1.97%,其中13家银行存款总额下降。存款的大量迅速流失造成了“钱荒”,致使银行可放贷金额下降,直接损害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和盈利能力,增加了银行信用风险和经营风险。2014年3月,三大行联合抵制余额宝,许多银行设置了资金转出限额,足以看出金融科技发展给商业银行造成的巨大恐慌。(2)贷款业务受挫。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相比于存款业务,受金融科技的直接冲击较小,原因在于金融科技现已发展的贷款业务种类不多、范围也不广。但是,商业银行存款规模的缩减必然会导致贷款规模的下调,故金融科技对贷款业务的间接冲击较大。(3)中间业务受到挤压。国内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规模较小,种类也不够丰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较低。这种业务结构使得商业银行在面对金融科技冲击造成存款金额锐减的情况时,银行的盈利能力必然也受到影响。目前,许多互联网公司已经拥有了成熟的支付结算平台,如阿里巴巴的支付宝、易趣的paypal、腾讯的财付通、百度的百付宝、99bill的快钱等,手机移动终端即可完成支付。第三方支付凭借其便利性、快捷性和低成本已经渗透到人民生活中。许多互联网金融平台以低门槛、高收益为卖点推出理财产品,受到广大人民的追捧。

2.商业银行信用中介职能正在弱化。我国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十分蓬勃,依托于强大的互联网基础,金融科技的发展也是强劲而迅猛。一方面,互联网公司通过其平台上的数据推测顾客的信用,这是互联网公司得以开展金融业务的基础。另一方面,互联网公司金融业务的不断深入与扩展,顾客的金融行为也可以成为推测顾客信用的基础,购买行为与金融行为的结合使得推测更具有客观性和准确性,这又会促进互联网公司实体业务与金融业务的共同发展。各互联网公司正追求实现这一闭合的正循环,因此各互联网公司会在自己的“领地”使用自己的信用评价体系开展金融业务,绕开商业银行提供的信用数据。自2013年余额宝诞生,金融科技经过三年的发展,一方面资金的供给方可以直接绕开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提供可贷资金,另一方面资金的需求者也可以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绕开商业银行直接与资金供给方对接,我国出现了金融脱媒的现象,商业银行的信用中介的职能正在弱化。这一趋势的推延,将使得资金在供给方与需求方之间配比时对信用中介的依赖程度不断下降。若互联网金融平台能进一步解决个人与项目的信用风险分析与信用风险控制问题,顾客对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信任度将进一步提升,我国金融脱媒现象将越来越严重。资金流不经过商业银行而在各互联网公司与顾客之间流动从而形成闭环,商业银行便很难从中盈利,其经营状况将会堪忧。可见,金融科技依靠平台积累的大数据进行顾客信用风险分析,从而脱离了商业银行提供的信用评价体系,商业银行作为信用中介的职能将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3.商业银行的市场环境发生变化。金融科技的发展给商业银行所处的市场环境带来了变化。第一,金融科技的推进正在改变金融消费者的消费预期与消费习惯,并对商业银行经营产生影响。当今的金融消费者对理财产品的进入门槛的预期较低,对灵活性与便利性的预期则较高。许多银行不得不被动地下调理财产品的门槛,来抵御金融科技的冲击。第二,金融领域的竞争格局由商业银行与其他商业银行竞争的传统竞争格局转变为商业银行与其他商业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的双重竞争的新型竞争格局。商业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之间的竞争关系将趋于激烈。认识竞争态势的转变,有助于商业银行在转型时把握更多的主动性。

四、金融科技与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关系

1.金融科技与商业银行特征分析。目前,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层面将持续扩大,金融服务的效率将持续提高,金融科技仍然会成为金融界与科技界的最大关注热点。表1总结了金融科技公司与传统商业银行在开展金融业务时在监管力度、经营成本、推广速度、顾客互动、应变能力、地域限制、信用基础、购买门槛方面八个不同点。金融科技公司在众多方面都更具有低成本、低门槛、灵活开放、社区化的优点,更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因此,在商业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的相同与相似金融业务上,商业银行往往遭受着金融科技的冲击。

目前,金融科技仅涉及金融服务的一部分领域,并没有渗透到金融服务的方方面面,商业银行仍占据重要地位。另外,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更具有主动控制能力,因此商业银行仍具有一定优势。

2.金融科技与商业银行关系分析。基于对商业银行和金融科技在诸多方面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商业银行不会完全被金融科技公司取代的判断。我国间接融资占比高,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仍占据重要地位,金融科技在整体金融市场中所占比例仍较低。即使在直接金融占比高的发达国家,金融科技占整体金融市场的比例也比较低。2015年通过LendingClub平台的融资额仅为美国商业银行信用卡总额的1%。2016年5月,穆迪公司的报告《Fintech(金融科技公司)正在改变竞争格局但它们未必能取代银行的中心地位》中也阐述了这一论断。金融科技的线上金融服务不可能完全涵盖到商业银行的所有业务,存在着线下金融服务的必要性,因此商业银行不会被金融科技取代。

商业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有各自的优劣势,双方之间存在协作的可能性。金融科技具有超越时空、经济性、信息对称的特点,是传统商业银行依托大量区域网点的经营模式所不具?涞摹p矶嗔闵?、小额、碎片化的客户,商业银行出于成本收益分析不会建设营业网点来吸纳这部分资金,而这一市场空白被互联网科技公司捕捉到,依靠低成本的优势便能照顾到这一积小成多的较为可观的市场需求。相比于金融科技公司,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拥有更多经验,平稳的增长模式也给予商业银行良好条件来控制风险,金融科技公司可以向商业银行学习风险管理的经验。商业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可以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五、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给传统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了一定冲击,商业银行应需制定应对策略以适应未来发展趋势。

1.拥抱互联网,拓宽现有经营模式。金融科技依托互联网平台具有的门槛低、方便快捷的优势获得迅猛发展,金融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将不断向低门槛和便捷的方向转变。商业银行应尽快认清竞争环境的变化,积极拥抱互联网,与金融科技公司抢夺金融消费者。在低门槛方面,2013年余额宝等货币市场基金推出后,在2014年许多商业银行纷纷主动将理财产品的购买门槛由5万元下调至1万元。2015年,许多互联网金融平台更是打出了“1元理财”的招牌,商业银行进一步降低了理财产品的购买门槛。在便捷性方面,在各种“宝宝”们开启余额理财时代的帷幕时,北京银行、民生银行等迅速纷纷推出在线直销银行,以顺应余额理财为特点的消费金融的发展趋势。建设银行则自建电商平台,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大型商业银行以及一些中小银行搭建网上商城,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始积累交易数据。这些都是传统商业银行应用互联网平台进行经营,拓宽了现有的经营模式。商业银行的这些应对措施起到一定作用,但缺乏一定的主动性,因此商业银行应提高对未来竞争态势判断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利用互联网平台拓展经营业务。具体来说,商业银行可以推动网上银行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实现获客功能,增强便捷性。还可以发展移动金融,由传统网上银行向手机银行转变,对实体网点进行智能升级,将适合线上开展的线下业务线上化等。

2.建立竞争优势,做好风险管理。商业银行长久以来专注于金融领域,具有丰富经验与庞大客户群体。商业银行的本质是经营风险,对风险进行识别、评估与管理的能力是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是一把双刃剑,风险在短时间内积聚会对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提出更大的挑战。商业银行在应对金融科技冲击时,要着重凸显并扩大其比较优势,增强风险管理能力并使其成为核心竞争力,向金融消费者展现资金安全、风险控制良好方面的优势。具体来说,商业银行需要凭借掌控的更多实名与账户信息,在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环节注入更多资源,严格控制风险源头,完善风险管理的信息系统、预警系统与监控系统以对风险进行合理的判断,尽可能将所承担的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3.与金融科技公司加强合作,充分优势互补。金融科技公司的线上金融服务与商业银行的线下金融服务之间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关系,还有互补之处。商业银行可与互联网公司合作推出融合金融服务、消费等功能的全能app,构建金融生态。如中国银行推出的中银易商,广发银行推出的月光宝盒等,都是商业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的实例。另外,商业银行还可以主动研究互联网公司参与金融活动的各种经营模式,挖掘这些经营模式中可能未满足的需求点,并对其提供相应的服务,将商业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的关系由竞争关系转变为竞争合作的关系,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服务好整体的顾客群体。商业银行可以开发基于社交平台的金融服务,如微信银行、微博银行等。还可以自主开发或者与第三方合作来开发线上供应链金融,如招商银行选择了自主开发,邮储银行选择了与1号店合作。

互联网科技发展趋势篇10

2013年最后一天,华为了一份名为《用数字赢未来,数字化重构新商业》的行业趋势报告。报告对互联网和大数据对于传统产业的颠覆性影响给予了充分支持,并毫不犹豫地提出:未来的企业,无论从事的什么行业,也无论企业的规模大小,首先是一个“高科技企业”,不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业务升华和改造的企业,在信息时代是没有生存空间的。

我从报告中提炼出了一些有趣的新名词和观点,简要解读:

1)“internet+”。中文翻译为“互联网+”,“+”后面是什么有足够的想象空间。华为提出,互联网的核心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连接”,成为电力一样的基础设施。这意味着,互联网的革命会像电力革命一样伟大。电力革命几乎奠定了整个现代工业和人类现代生活的基础。那么互联网的革命呢?可能其影响真的不会次于电力革命。

2)互联网正在由改变价值传递环节进入价值创造环节。以往我们谈及互联网,就会狭隘的默认为,互联网就是社交、电子商务、游戏,尤其是电子商务,它用互联网的方式大同了传统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但今天不一样了,互联网正在直接进入价值创造(更为直接的是产品创造)的过程中。最为典型的是产品研发设计过程中的众包模式,以汽车制造为例,我曾经写过的《汽车制造颠覆者》中德国StreetScooter就是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他们让所有供应商都利用互联网平台,参与到了最后产品的设计流程中来,这对传统汽车制造商是怎样的打击啊?以往都是这些汽车品牌商们说了算的,供应商只有按要求供货的份。

3)经营信息和数据对于企业发展无比重要。这是对大数据力量的充分支持。在互联网环境下,一方面获取信息变得无比容易,但另一方面,你可能获得的数据可能永远只是沧海一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对于企业来说,掌握足够大量的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将直接影响企业战略决策的正确与否。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信息化的另一面是“信息垄断”,也就是更高规格的“信息不对称”。如果你还没有把自己掌握的各种信息数据当回事,或者还没有开始注重数据积累,那就要小心了,直觉能帮你做出多少正确的判断?真的很难说。

4)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用户思维。这与华为倡导的“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似乎不谋而合。但在互联网时代,这种围绕客户需求做创新的思维要求更高——从需求收集、产品构思到产品设计、研发、测试、生产、营销和服务等,要的是全程参与、全程互动。拥有开放式创新的思维在互联网时代尤其重要,这个时代不相信“一个诸葛亮”,更相信“三个臭皮匠”。感觉跟不上节拍了吗?那就只能坐以待毙了。

5)未来,如果你不是一家互联网“高科技企业”,就没有生存空间。观点很明确,未来必须全民“高科技”,否则就是死路一条。问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今天你可以不用电吗?如果不行,那么明天,你就不可以不用互联网。

互联网对于我们的经济和生活的颠覆性改变不言自明。但是以我个人比较保守的观点认为,互联网的作用无须被过于放大——它是一个工具,一个基础设施,它该改变什么,让它改变好了。再给你一个选择,空气、面包和互联网,你选择什么?答案就像寓言故事里一样简单:你愿意守住一座金山,还是一块农田?对于企业,敞开胸怀拥抱网络时代,但同时把握好自己的节奏和生存之本。

以下是该趋势报告的全文:

用趋势赢未来,数字化重构新商业

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半个多世纪以来,精彩纷呈的iCt技术,汇聚成了波澜壮阔的互联网,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带入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今天,人类社会已经步入网络时代和信息时代,但,这仅仅是一个起点,我们正在迎来信息社会的下一波浪潮。信息社会不可阻挡。

“internet+”驱动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融合,引领下一波信息化浪潮

今天,我们已经处在无处不在的网络连接中,也处于各种各样信息的包围中,但,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基本上还是平行的,或者说耦合得还不够紧密。信息时代,对任何传统企业和传统产业,“internet+”都会成为创新焦点,或者说传统企业和传统产业要借助internet来实现重构,驱动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深度融合,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互联网不仅仅是基础设施,更是全新的思维模式。

互联网的核心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连接”,成为电力一样的基础设施,极大地提高了效率和降低了成本。但是,互联网的价值远不止于此,更大的变革和深远影响来自思维方式的改变和变革,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其核心是以“全连接和零距离”来重构我们的思维模式,人和人之间、企业和客户之间、商业伙伴之间,都是全连接和零距离的。

因此,企业的思维模式、商业模式、营销模式、研发模式、运营模式、服务模式等,都必须以互联网的时代特征为出发点进行重构,不是仅仅把互联网作为工具叠加在传统模式之上,其中,思维模式的重构是第一位的,因为思维模式是行动的指南。

从价值传递环节向价值创造环节渗透,互联网将深度改造传统产业。

商业过程纷繁复杂,概括起来包括价值创造和价值传递两大环节。在价值传递环节,主要是我们常说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而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则打通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互联网已经全面渗透并改造了价值传递环节,实现了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融合,减少甚至消灭了中间环节,重构了商业链条。

当前,互联网开始向价值创造环节进行渗透,特别是向产品研发和制造等领域渗透。而且这种渗透是全方位的,包括技术的渗透,如特斯拉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重新定义汽车;也包括研发模式的改变,如用户参与的研发、众包模式的研发等等。制造领域也在发生同样的事情,继蒸汽机、电力、it技术之后,互联网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结合,互联网正在引领工业4.0的发展,实现大规模制造的高效率和手工作坊个性化的融合,这将是又一次工业革命。互联网和iCt技术向价值创造领域的渗透,就是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深度融合。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才刚刚开始。

信息和数据经营成为核心竞争力,互联网将形成更高层次的信息垄断和不对称。

互联网使得信息的传播和获取非常便捷,打破了传统企业垄断知识和信息的局面,靠垄断信息获得高价值的企业和产业,将难以为继。但,这只是硬币的一面,硬币的另一面是又在更高层次上形成了新的垄断和不对称,互联网巨头通过汇集海量的用户信息和交易信息,借助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充分发掘用户的行为信息,形成了新的信息垄断,对其他的企业和服务商形成新的不对称,从而形成了新的、更高层次的垄断。信息社会,信息成为比基础设施更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信息和数据的经营已经并将继续成为更加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权力向用户转移,用户的全流程参与,汇集用户的智慧构建新的制高点。

互联网打破信息不对称,使得信息更加透明化,用户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在新的形势下,要求企业在更高层面上来实现“以客户为中心”,不是简单地听取客户需求、解决客户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客户参与到商业链条的每一个环节,从需求收集、产品构思到产品设计、研发、测试、生产、营销和服务等,汇集用户的智慧,企业才能和用户共同赢得未来。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就是用户思维,产品设计、极致用户体验和口碑传播等,都离不开用户的参与。但用户参与并不是简单的建设社区和论坛,而需要整个企业的管理模式、研发模式、技术架构等都适应这种新的模式。

借助iCt技术实现颠覆性创新,重新定义市场,iCt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信息时代,企业iCt系统已经不仅仅是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的支撑系统,更是面向客户的业务系统、生产系统,从“管理数字化、it资产化”向“产品数字化、数据资产化”的方向发展。借助iCt系统实现颠覆性创新,从而重新定义市场,iCt正在成为企业业务发展的引擎和核心竞争力。这样的例子很多,大到汽车制造,小到路边快餐店,都可以借助iCt技术和互联网重新定义市场。未来的企业,无论从事的什么行业,也无论企业的规模大小,首先是一个“高科技企业”,不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业务升华和改造的企业,在信息时代是没有生存空间的,如同今天用马车和高铁来竞争一样。

数字社会将迎来新一波发展浪潮,这个浪潮的标志是互联网从商业的价值传递环节向价值创造环节渗透,数字社会和物理社会走向更加深入的融合,“internet+”成为传统行业创新的焦点,也是传统产业数字化重构的起点。

数字化重构,用趋势建立优势,赢得信息时代的未来

面对不可阻挡的信息社会,顺应行业的大势,以互联网思维,借助先进的iCt技术,以“internet+传统产业”进行数字化重构,用未来的趋势建立现在和未来的竞争优势,成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必然选择。而且,这种重构是全面的、深刻的变革,并不是简单地把互联网作为工具使用。

思维重构:以互联网时代的全连接、零距离等为出发点,建立新的商业思维。

当互联网随处可得时,互联网化就成为了最根本的商业思维。因此,互联网必须是一种内生的商业思维,以互联网的全连接和零距离的基本特征为起点,重构商业模式、营销模式、服务模式等外在形态,并以此驱动管理模式、研发模式、运作模式等内在形态的重构,从而重构整个企业的观念、组织和流程。

思维模式的转变,对于处在新旧时代转换过程中的行业和企业管理者是极其痛苦的,但恐怕别无选择,因为当新时代来临时,生存状况与生存质量往往不取决于是否转变,而是取决于转变得有多快。

业务重构:没有云服务就没有未来,云服务是企业在信息时代的基本经营模式;借助云计算商业模式的变革,抓住iCt走向云服务的战略机遇,再造一个电信业。

云服务首先是一种商业模式和商业思维,不同企业的业务范围不同,云服务的表现形式也不同,有的是提供产品销售,有的提供售后服务,有的提供在线的信息服务,有的提供在线游戏,有的提供电子商务和网络银行……;但是,云服务的根本是超越产品经营本身,在更高层面上经营用户以及用户的数据,这是云服务的本质。没有云服务,就失去了经营用户的基础,无论是什么企业、生产什么产品,云服务都是未来的基础,耐克的例子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这样的趋势,给电信业带来了巨大战略机遇,因为企业云服务所需要的iCt基础设施,也自然就成为了最基础的云服务。回顾100年前,1900-1930年是企业拆除自己发电机、购买电厂的电力的30年,同时,企业开始建立打孔机和制表机等it系统的前身。我们判断,未来的30年,是企业拆除自己数据中心、购买iCt云服务的30年,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借助云计算的商业模式变革,企业iCt走向公有云,给电信业带来了数以万亿美元的战略机遇,是再造一个电信业的基础。

运营重构:互联网化运营,实现allonline,on-Demand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从内部管控模式转变成外部用户服务的模式。

互联网的全连接和零距离,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打破了信息不对称,使权力向用户转移,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企业的运营必须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实现互联网化的运营。首先是给用户以自由,让用户基于on-Demand的方式获得服务,自由是用户最高也是最基本的需求;其次,支撑用户on-Demand的基础是企业走向online模式,但是,online不仅仅只是客户界面的online,更重要的是以面向客户的online牵引企业内部运作的所有环节走向allonline,以及建立在allonline基础上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因此,面向互联网时代的运营重构,并不是简单地提供一个在线客服和在线销售,而是面向用户on-Demand需求的整个流程再造,其根本的变革是从内部管控的流程模式转变成外部用户服务的流程模式。

iCt基础设施重构:建立以数据中心为中心的iCt基础架构,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发掘“数字石油”的价值。

无论是电信运营商还是其他企业,iCt基础设施都是支撑业务转型和数字化重构的基础。在信息时代,信息和数据的经营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数据分析能力成为关键,为企业带来新的智能和智慧。基于大数据分析,企业可以做到深入的洞察客户、精确的产品研发、精准的市场营销、精确的企业管理、科学的管理决策、节能环保等等。企业数据成为新时期的石油,即数字石油,而数据挖掘和数据治理能力则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所有商业活动都将数字化,而信息的存储、处理和交换,业务的处理和商业的交易等都是发生在数据中心内,因此,数据中心成为iCt基础设施的核心,成为“数字时代的电话交换机”。构建以数据中心为中心的网络架构和iCt基础架构,是信息时代的基本要求。

技术重构:软件定义和Scaleout计算模式,重新定义it和网络的架构,引领下一波技术变革的潮流。

风光无限的商业创新的背后是技术创新的默默奉献,商业和技术的双轮驱动成就了互联网。图灵奖获得者JimGray提出新摩尔定理:网络环境下每18个月产生的数据量等于有史以来数据量之和。面对海量的信息和流量,并且流量的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越来越强,更为敏捷和可扩展性是iCt基础的基本需求。传统以硬件为主导的产品架构、基于预先规划的建设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未来业务发展的要求,需要新的技术理念来支撑新的业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