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的空间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1:20

旅游资源的空间特征篇1

摘要武陵山^作为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的交汇地带,是我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着力点.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从类型特征、等级特征、空间特征3方面对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旅游资源类型分布差异显著;其等级规模结构以高等级旅游资源为主,中低级旅游资源相对偏少;其空间分布上具有交通指向性特征,主要沿县级城市、交通干道及河流集聚分布,总体呈“北多南少”的分布格局;其分布密度的地域空间差异明显,且呈负的空间自相关性,“高值”地域单元对周边地区旅游发展的带动性不强,扩散效应尚不明显.湖北武陵山区可以通过构建南北旅游发展轴,打造两条旅游发展带,优化旅游交通网络,确立四大旅游功能区等措施来开发旅游资源.

关键词旅游资源;空间格局;开发;湖北武陵山区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537(2017)02001708

theSpatialpatternandDevelopmentofthetourismResourcesin

wulingmountainousRegionofHubei

wUQing1,LiXigui2,wULi3*,CHenGang2

(1.Departmentoftourismmanagement,ZhaoqingUniversity,Zhaoqing526061,China;

2.KeyLaboratoryforGeographicalprocessanalysisandSimulationofHubeiprovince,CentralChinanormalUniversity,wuhan430079,China;

3.Departmentofteachereducation,ZhaoqingUniversity,Zhaoqing526061,China)

abstractwulingmountainousregionisbetweenthedevelopmentofthewesternregionandtheriseofthemiddlepart,whichisanimportantfocalpointfortheimplementationofacoordinatedregionaldevelopmentstrategyinChina.inthispaper,usingtheGiSspatialanalysistechniques,threelevelsofspatialstructureoftourismresourcesfromthetypecharacteristics,gradefeaturesandspatialfeatureswereanalyzedforthewulingmountainousregionofHubei.ourstudiesleadtothefollowingfourconclusions.Firstly,thewulingmountainousregionofHubeihasabundanttourismresources,withsignificantlydifferentdistributionsincategories.Secondly,thescoreofratingrankshigherinhighlevelandlowerinthelowleveltourismresources.thirdly,itsspatialdistributionoftrafficdirectivitycharacteristics,mainlyalongthecountylevelcities,roadsandriversdistribution,wasoverallthe“northmorethansouth”distributionpattern.Lastly,itsspatialdistributiondensityisdifferent,withanegativespatialautocorrelation.the“highvalue”regionalsforceforthedevelopmentofsurroundingregionisnotstrong,andthediffusioneffectisnotyetclear.todevelopthetourismresources,itissuggestedthatthewulingmountainousregionofHubeishouldbeconstructedalongthenorthandsouthtourismdevelopmentaxis,makingtwoaxesoftourismdevelopments,optimizingtourismtransportationnetworksandestablishingfourfunctionalareasoftourismresources.

Keywordstourismresources;spatialpatterns;development;wulingmountainousregionofHubei

旅游资源是旅游目的地形成的物质基础,是区域旅游空间竞争的依托.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的相关理论和案例不断应用到旅游发展之中,对旅游资源开发合理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区域旅游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空间结构作为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被地理学者所关注.国外学者对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的理论研究比较早,侧重对旅游空间结构理论和模型的探讨[1],如提出目的地地带理论、目的地空间结构模式及其演化模式等[23];在实证方面,注重对旅游资源的空间布局与空间联系的分析[45],以旅游开发的社会成本、地区利益以及区域容量等为出发点对旅游区划与资源整合进行了相关研究[67].国内关于旅游资源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主要运用系统理论、旅游学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旅游资源的区域差异[810]、空间结构[1114]和地域开发模式[1516]等;通过采用GiS空间分析手段探究不同范围内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总结其地域分布规律[17].已有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思路,但多数研究注重于大尺度下旅游资源空间特性的探讨,对微观尺度下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及其优化的研究比较少,尤其是关于偏远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相关研究较为鲜见.

2011年2月,湖北省政府在国务院提出的“武陵山经济协作区”背景下启动了“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的建设,用以推动“老、少、边、穷”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协作和功能互补.根据“试验区”的发展规划,湖北武陵山区包括恩施、利川、巴东、建始、咸丰、鹤峰、宣恩、来凤、长阳和五峰共10县市,国土面积达3.03万km2.近年来,湖北武陵山区的旅游资源保护与景区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当前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程度较低、交通配置不够合理、旅游开发同质化现象突出等问题的存在,对地区旅游资源整合与旅游发展效益的研究提出了迫切要求.因此,本文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来探讨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特征并总结其空间分布规律,以期为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乃至鄂西地区旅游业的协调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和借鉴作用.

2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的空间格局

旅游资源空间结构是指区域内旅游资源的分布状况及质量、数量组合关系,它不仅可以对外界产生吸引,引发旅游者的空间行为,而且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规模、速度、效益以及时空安排都有着重要影响[21].本文从类型特征、等级特征和空间特征等方面来分析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的空间格局,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问题诊断.

2.1类型特征分析

鄂西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且种类繁多,国内有学者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旅游资源概括为“山、水、人、文”四个字[22].在大鄂西圈旅游资源分类的基础上,湖北武陵山区的旅游资源也充分彰显出“山、水、洞、城、情”五大主要旅游元素,其旅游资源的类型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表1):

湖北武陵山区拥有开发潜力^大的旅游资源共80处,对照旅游资源国家分类标准(GB/t189722003),可将其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在自然旅游资源37处中,水域风光(14处)、地文景观(13处)、生物景观(9处)分布最多,合占自然旅游资源的45%,天气与气候景观分布最少,仅1处;在人文旅游资源的43处中,人文活动(17处)、建筑设施(13处)分布最多,合占人文旅游资源的37.5%;遗址遗迹(8处)、旅游商品(5处)分布相对较少,占人文旅游资源的16.25%.具体到旅游景区,恩施大峡谷、梭布垭石林和腾龙洞构成其地文景观旅游资源的主体;神农溪、清江画廊、唐崖河和野三河等是水域风光的主导性资源;遗址遗迹旅游资源丰富,恩施土司城、鱼木寨、大水井和仙佛寺成为其典型的代表;民间习俗和节庆活动也是该区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女儿会、摆手舞、龙船调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土、苗民族旅游资源的典型代表.总体上,湖北省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类型丰富,景点特色鲜明,但旅游业起步较晚,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同质化现象突出,许多景区仍在走低层次的重复性开发道路,旅游资源的整合成为当前旅游资源开发最为关键的问题.

2.2等级特征分析

考虑到旅游资源类型中旅游商品和人文活动评选主观性较大且在空间上不能精确定位,本文主要选取58处具有代表性的旅游资源进行空间分析.由图1可知,湖北武陵山区共有a级景区27个、国家森林公园3个、国家自然保护区5个、国家及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国家红色旅游点2个.根据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管理部门的级别,将其划分为部级、省级和市级3个等级,其中部级旅游资源34个,占资源总数的47%;省级旅游资源20个,占28%;市级旅游资源18个,占25%,这表明该区旅游资源的等级规模结构以高等级旅游资源为主,中低级旅游资源相对偏少.结合旅游资源的类型分析可知,当前湖北武陵山区的旅游开发仍然以传统观光型旅游产品为主,尚未开发出能够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的个性化旅游产品,虽然区内高等级旅游资源丰富,但对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仍需加强,要进一步构建成体系、成规模的休闲养生、文化体验等特色旅游产品,以满足现代游客求新、求异的高层次旅游消费需求.

2.3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2.3.1总体特征通过图1可以看出,湖北武陵山区的旅游资源在空间上具有明显交通指向性特征,主要沿县级城市和交通干道分布,总体呈现“北多南少”的分布格局.(1)旅游资源沿县级城市分布特征明显,巴东、利川和恩施的县城周边地区最为密集,其中巴东和利川两地部级旅游资源集中化程度较高,恩施以非部级旅游资源居多.(2)区域内G318国道、沪渝高速公路和宜万铁路是旅游资源的高度集聚区,部级旅游资源以恩施至利川交通沿线居多.(3)清江流域沿线也是高等级旅游资源密集带,从利川经恩施到长阳,清江沿线旅游资源占整个湖北武陵山区内一半以上,其中4a级旅游景区占3/5.(4)运用arcGiS10.1软件进行空间分析得到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的最近邻近点指数R为0.92,其值少于1但接近1,说明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呈典型的集聚态势.进一步对湖北武陵山区与国内其他区域旅游资源的最邻近指数比较发现,长三角城市群4a级旅游资源最邻近点指数为0.9509[23],武汉城市圈a级旅游资源最邻近点指数为0.6741[24],全国资源型景区的最邻近点指数为0.57[17],可以发现各区域旅游资源的空间格局都呈现出集中分布态势,且与长三角城市群旅游资源分布特征相类似.

2.3.2密度分析利用arcGiS10.1中的KernelDensity工具对湖北武陵山区58处旅游资源进行核密度估计,生成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核密度图(图2).由于受地域环境差异的影响,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的分布密度存在显著的差异性.

从整体来看,西部集聚度最高,北部和中部次之,东部和南部最低.7个主要的高密度地区,主要沿铁路线和两条国道分布,其他相对较低等级的密度中心则沿省道分布,呈明显“以点带面”的空间格局.高密度地区集中分布于行政驻地周边,并具有较为明显的等级性,较为符合中心地理论所论述的特征,同时也是由于行政驻地往往为文化z产的集中地,通常由于政策因素而具有较强的交通可达性和旅游集散功能.从县市来看,密集度最高的连片地区恩施市处于铁路、高速公路和两条国道的交汇处,交通导向性较为明显;利川市的密度最高值分布在与重庆市交界处,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交界地区旅游发展的趋势;在宣恩、利川和恩施的交界地区有一个明显的高值区,形成跨界旅游区;巴东县在与神农架林区相接的北部出现高值区,且旅游资源的主题如神农溪等也与神农架保持一致;鹤峰县旅游资源分布较为分散但数量较多,高值区将全县基本覆盖;其他如五峰、长阳、建始和来凤等县的旅游资源分布较散,基本沿行政驻地呈斑块状分布.这种“北多南少”的旅游资源分布格局,制约着区域旅游资源整体效益的发挥.旅游功能区划的完善及如何促进功能区间的协调发展,是湖北武陵山区旅游发展面临的一大问题.

2.3.3空间自相关分析利用公式(2),结合GeoDa9.5软件计算得到全局moransi指数为-0.4583,moransi值小于0,表明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呈负相关性,相邻地域单元的旅游资源分布存在一定程度的空间差异性及离散性,即旅游资源分布密集的“高值”地域单元对周边地区旅游发展的带动性不强,扩散效应不明显.

为了进一步验证这种空间的自相关性,借助arcGiS10.1空间分析工具计算出湖北省武陵山区各县的旅游资源空间关联指数,按自然间断点法(Jenks)将局部统计值从高到低分成4类(热点区、次热点区、次冷点区、冷点区),生成湖北省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热点区图(图3).分析发现,利川和建始为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热点地区,恩施和宣恩为次热点区,五峰、鹤峰及来凤为次冷点区,热点和冷点区数量相当,且分布相对分散,这表明区域旅游资源稳定性和连续性有所欠缺.值得指出的是,次冷点区和冷点区都分布在没有铁路线和高速公路经过的地区,加之山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较高,缺乏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地区在通达性上远逊于拥有这些交通枢纽的竞争者.一般而言,旅游资源的开发数量和规模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呈正相关,而当前湖北武陵山区交通建设相对滞后于旅游资源的开发速度,交通基础设施薄弱,不同需求类型的旅客运输方式有待改善,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这对于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的空间开发与优化有着重要的提示意义.

3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

依据上述对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特点的分析,通过借鉴长三角城市群旅游发展的先进经验,从系统空间结构的角度出发,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旅游资源空间组织方式,打造“一轴、两带、三心、四片”的旅游产业空间组织形态,构建“一轴穿南北,两带连东西,三心带四片,四片振全局”的空间意象(图4).其中,三个旅游中心地构成空间中的“节点”,一轴和两带构成该区旅游发展的“主线”,四大旅游功能区构成空间中的“面域”.“点”服务“线”、“面”,“线”串联“点”、“面”,“面”反作用于“点”、“线”.“点―线―面”各有分工,从而将分散的旅游资源整合到一个系统框架内,实现湖北武陵山区旅游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1构建南北旅游发展轴,加强南北旅游资源联系

根据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可知,区域南北交通联系明显弱于东西交通,即沿东西方向交通干线附近的旅游资源数量明显多于沿南北交通干线,以沪渝高铁和G209国道为例,该区沪渝高铁沿线旅游资源多达20余个,而G209国道沿线旅游资源仅10余个,一定程度上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因此,有必要构建一条贯穿南北的旅游发展轴,缩小南北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差异.此旅游发展轴主要依附G209国道,串联巴东、恩施两大旅游集散中心,沿途连接巴东神农溪5a级景区、恩施土司城4a级景区以及唐崖土司城世界文化遗产等重要旅游景区,推动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特别是南部恩施至咸丰、宣恩、来凤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将有助于完善该区域的旅游产品组合和旅游路线配置.

3.2打造两条旅游发展带,培育区域旅游资源特色

根据点轴系统理论,参照旅游交通路线及远景规划、各县市旅游业发展水平和综合经济实力,着力打造清江山水旅游带和民族风情旅游带,串联区域旅游资源的“点”、“面”,构成湖北武陵山区旅游发展的主体框架.其中,清江山水旅游带以恩施和长阳为发展轴线的核心,在沪渝高速公路和清江水上交通的基础上,构建以自然山水风光游览、休闲养生和文化体验为主,消暑疗养、健身运动、探古访幽、科普教育为辅的旅游发展带;民族风情旅游带主于湖北武陵山区的南部,以咸丰、鹤峰和五峰为核心,以来凤和鹤峰为支柱,在宜利高速公路的基础上,依托古村落山寨、吊脚楼民居、土司城遗址和红色文化等人文旅游资源,形成以土家族苗族观光、原生态村落体验、土司城观访为主,购物、娱乐为辅的旅游带,打造大武陵山区旅游发展中的精品线路.同时,根据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的特性,向游客展示以清江、大峡谷和神农溪为核心的山水风光,以土司城、民俗风情为代表的土苗文化,以坪坝营和柴埠溪为特色的生态环境,借助神农溪“纤夫文化”的影响力,积极培育生态优良、山清水秀、民歌优美、环境宜居的旅游特色.

3.3优化旅游交通网络,增强区域旅游资源通达度

随着沪渝高速公路和宜万铁路的通车,湖北武陵山区旅游业呈现快速增长.以“两路”的开通为支撑条件,借助恩施大峡谷、巴东神农溪、长阳清江画廊旅游资源的影响力,加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建设,把恩施、巴东和长阳打造成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三个重要的游客集散中心.在战略规划上,应将巴东和长阳两大景区的游客引进区内的几何中心恩施,再向其他次级集散中心扩散,增强区域内旅游资源之间的联系.同时,针对湖北武陵山区旅游交通基础薄弱的现状,应全面加强公路、铁路、民航、水运建设,扩大路网规模,优化路网结构.重点推行沪渝、沪蓉、恩黔、利万、安吉和宜利6条高速公路,渝利、黔张常、安张、恩贵和神张5条铁路,恩施和巴东2个机场及巴东港口的建设.最终形成“六高五铁、两航一港”的总体交通布局,以此发挥交通网络对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支撑作用,增进与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内其他城市及重庆、湖南的联系.

3.4确立四大旅游功能区,整合开发区域旅游资源

湖北武陵山区地形复杂,重要旅游资源分布零散,根据地域邻近和资源分布的状况进行合理配置,将其旅游资源整合为生态观光、休闲养生、民族体验和红色文化四个旅游功能区:一是在国家5a景区神农溪和长阳清江画廊基础上,整合周边部级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等重要资源,建设成生态观光功能区;二是加大与重庆黔江区的合作,在周边城市中培育休闲度假市场,打造成休闲度假为主、运动体验为辅的休闲养生功能区;三是以多元化的民俗、古建筑和古遗址为依托,结合区域内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淳朴的民风,集中展示土、苗、羌人独特的生活方式,以此建设成民族体验功能^;四是以满山红烈士陵园、五里坪、走马坪等景区为导向,以五峰土家茶乡文化、葛仙米、鹤峰茶为特色,加强红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产品开发,将区域发展成既具有红色文化底蕴,又含有生态文化和土家文化氛围的红色文化功能区.

4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空间格局及其优化的探讨,结论如下:(1)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丰富,景点特色鲜明,其类型以遗址遗迹、旅游商品类分布较多,水域风光、地文景观、生物景观类分布次之,遗址遗迹、旅游商品、气候景观类分布较少.(2)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的等级规模结构以高等级旅游资源为主,中低级旅游资源相对偏少,等级序列的数量差异较为明显.(3)湖北武陵山区的旅游资源在空间上具有交通指向性特征,主要沿县级城市、交通干道及河流集聚分布,总体呈现出“北多南少”的分布特征;其旅游资源的分布密度差异显著,其中,西部集聚度最高,北部和中部次之,东部和南部最低;其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呈明显的负的空间自相关性,旅游资源分布密集的“高值”地域单元对周边地区旅游发展的带动性不强,扩散效应不明显.(4)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可以通过构建南北旅游发展轴,加强南北旅游资源联系;打造两条旅游发展带,培育区域旅游资源特色;优化旅游交通网络,增强区域旅游资源通达程度;确立四大旅游功能区,整合开发区域旅游资源等方面入手.

湖北武陵山区是集“老少边穷”于一体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学界对其研究尚处初级阶段,理论建设远远落后于实践发展.本文将旅游空间规划的思路和元素融入到旅游资源开发及优化的分析中,但受行政体制的影响,仅对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的空间格局及其优化问题进行了探讨,尚未涉及大武陵山区的具体建设问题,若将视角延伸至整个大武陵山区,其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的策略可能均会发生变化,这些也是下一步继续关注的方向.

参考文献:

[1]CHRiStaLLeRw.Someconsiderationsoftourismlocationineurope[J].papersRegSci,1964,12(1):95105.

[2]GUnnCa.tourismplanning[m].newYork:CraneRusak,1979.

[3]DReDGeD.Destinationplaceplanninganddesign[J].anntourRes,1999,26(4):772791.

[4]BRittonS.tourism,capital,andplace:towardsacriticalgeographyoftourism[J].envirplanD:SocSpace,1991,9(4):451478.

[5]SmitHSLJ.Regionalanalysisoftourismresources[J].anntourRes,1987,14(2):254273.

[6]piZama.tourismimpacts:thesocialcoststothedestinationcommunityasperceivedbyitsresidents[J].JtravelRes,1978,16(4):812.

[7]CooKeK.GuidelinesforsociallyappropriatetourismdevelopmentinBritishColurnbia[J].JtravelRes,1982,21(1):2228.

[8]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9]王凯.中国主要旅游资源赋存的省际差异分析[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15(3):6974.

[10]赵振斌,薛亮.陕西省旅游资源空间分异特征及区划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20(4):117121.

[11]马中华,刘继斌.吉林省旅游空间结构构建[J].经济地理,2008,28(1):163166.

[12]龚胜生,吴清,张涛.湖北武陵山区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4,23(9):12221228.

[13]关中美,陈志超,顾羊羊.焦作市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及优化策略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3,36(4):8892.

[14]吴黎,李细归,吴清,等.湖北省体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格局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33(2):223227.

[15]王兴中.中国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与旅游区域可持续发展理念[J].地理科学,1997,17(3):218222.

[16]程晓丽,胡文海.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模式[J],地理研究,2012,31(1):170176.

[17]谢志华,吴必虎.中国资源型景区旅游空间结构研究[J].地理科学,2008,28(6):748752.

[18]吴清,李细归,张明.中国不同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与成因[J].经济地理,2015,35(6):175183.

[19]徐建华.地理建模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0]陈赤平,罗运辉,张紫琴.湖南省工业集聚的空间关联性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45(3):109117.

[21]沈正平,马晓东,曾尊固.中国新亚欧大陆经济带旅游资源结构及开局研究[J].地理科学,2002,22(2):176183.

[22]龚胜生.鄂西圈旅游业发展要着力打造“山水人文”四大品牌[J].参政议政,2009,(11):78.

旅游资源的空间特征篇2

关键词:安徽省;a级旅游景区;景区特征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2

一、引言

旅游景区是以旅游及其相关活动为主要功能或主要功能之一的空间或地域[1]。2004年的《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对于全国a级旅游景区评定起到了规范作用,对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本文以安徽省a级旅游景区作为对象,突破传统单一分析工具的局限,利用不同的统计研究工具方法对安徽省a级旅游景区进行分析。

二、研究设计

(一)相关综述

朱f等2008年开始研究中国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特征,从空间和时间上分析了a级旅游景区发展与人口、地形的联系以及全国a级旅游景区的发展趋势[2]。同年,吴必虎等从中国资源型景区的分布、聚集状态对资源型景区旅游空间结构进行研究[3]。李飞等以2001-2009年a级旅游景区为例研究了中国旅游景区发展的地区差异及其收敛性[4]。总的来说,关于a级旅游景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不同地域范围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景区发展规律等方面。对安徽省a级旅游景区的研究则主要集中于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差异、区际比较竞争力等方面[5-6]。

(二)数据来源

本文aaaaa级旅游景区数据来自于国家旅游局及安徽省旅游局网站。

(三)分析工具

本文使用eXCeL软件,使用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以及地理不平衡指数等统计指标进行分析。

三、安徽省a级旅游景区特征分析

根据安徽省a级旅游景区统计资料,截至2012年底,安徽省共有a-aaaaa级旅游景区数量分别为3、162、131、109、7家。

根据统计分析,安徽省a级旅游景区特征如下:

(一)空间分布特征

以传统方式划分安徽:皖南包括黄山、宣城、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市;皖中包括合肥、安庆、六安、滁州市;皖北包括淮南、淮北、蚌埠、阜阳、亳州、宿州市。

据统计,皖南a-5a级景区数量分别为3、53、58、50、4家;皖中a-5a级景区数量分别为0、74、56、45、2家;皖北a-5a级景区数量分别为0、35、17、14、1家。从数量上进行比较,可知安徽省皖南地区与皖中地区旅游景区数量相差不多,但是皖北地区的a级旅游景区总量只有67家,明显少于皖南皖中地区;从旅游景区质量上进行比较,皖南地区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比皖中地区多,即皖南地区景区等级比皖中地区高,而皖北地区的景区高等级景区数量明显低于皖南皖中地区。

1.景区分布集中性

(1)地理集中指数

地理集中指数是一个描述集中化程度的指数:

(2)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根据洛伦茨曲线提出的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

(3)地理不平衡指数

地理不平衡指数反映研究对象在不同层级或不同区域内分布的均衡程度[7]:

经过集中程度、均衡程度和不均衡指数的分析得出安徽省旅游景区分布集中程度很高。

2.景区分布富集区

根据安徽省a级旅游景区在16个地市的分布情况可以得到安徽省a级旅游景区富集区为:

(1)皖南山区。该区域因为天然的地理优势,呈现出明显的资源富集状态。

(2)皖江城市带。该区域因为自古便利的水上交通,成为安徽省一条旅游带。

(3)以合肥为中心的皖中地区。因为重要的地理区位,有着发展旅游景区的交通条件及经济基础。

(二)等级结构特征

据统计,浙江省5a-a级景区数量分比为:11、139、83、83、5;江苏省5a-a级景区数量分比为:17、119、143、234、0;湖北省5a-a级景区数量分比为:8、101、124、56、4;安徽省5a-a级景区数量分比为:7、109、131、162、2。浙江省的高级别景区(4a级及以上)比例最高,江苏省最低;江苏省a级景区数量最多,湖北省最少;其中,浙江、湖北、安徽3个省份的a级旅游等级结构约呈纺锤形分布,只有江苏省的a级旅游景区等级结构分布约呈锥形分布。另外,安徽省的高级别景区比例高于江苏省,但是江苏省的5a、4a级旅游景区的数量明显高于安徽省,尤其5a级旅游景区;安徽省高级别级旅游景区的总数量高于湖北省,但是高级别旅游景区的比例却低于湖北省。

(三)类型结构特征

对安徽省a级旅游景区的类型结构进行分析统计,安徽省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以及人文活动类景区数量分别为:149、64、29、0、23、93、2、52,所以数量最多的旅游景区类型为地文景观类型149个,最少的是天象与气候景观。其中,在149个地文景观类旅游景区中,地文景观类旅游景区集中分布在皖中及皖南地区。人文活动类旅游景区,亳州市分布最多,但是从总量上看,依然是皖南地区的人文活动类旅游景区最多。

四、结论

通过对安徽省a级旅游景区进行统计分析,本文得出了安徽省旅游景区的一些规律,并对其进行了分析,给出一定建议:

首先,分析安徽省的a级旅游景区特征可发现,安徽省旅游景区分布呈较为集中而且呈现不均衡的状态;安徽省a级旅游景区的等级结构约呈纺锤形;分析安徽省a级旅游景区的类型结构特征可看出,皖南地区以自然资源为主,皖北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究其原因,安徽省地形地貌南北迥异,长江淮河横贯省境,皖南自古自然资源丰盛,风景秀丽,皖中有长江流经其间,皖北平原有深厚的文化旅游资源。所以安徽省应该关注旅游整体发展的需要,以客源市场为导向、以旅游线路及对外通道为纽带,构建层次分明、功能明确、结构合理的旅游空间。

安徽省周边省份的5a级旅游景区数量众多,所以安徽省应该在避开其与周边省市的竞争激烈目标群体,从国际旅游市场考虑,加强安徽省5a级旅游景区在国际旅游市场上的宣传,优先打开更广阔更富潜力的国际旅游市场。

参考文献:

[1]国家旅游局.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修订)[S].(GB/t17775-2003).

[2]朱f,陈晓亮.中国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结构研究[J].地理科学,2008,28(5):608-615

[3]谢志华,吴必虎.中国资源型景区旅游空间结构研究[J].地理科学,2008,28(6):748-753

[4]李飞,何建民.中国旅游景区发展的地区差异及其收敛性――以2001-2009年a级旅游景区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1,27(4):83-88.

[5]武真真,章锦河.安徽省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差异分析[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2,22(2):70-75.

[6]程晓丽,黄国萍.安徽省旅游空间结构演变及优化[J].人文地理,2012,2:145-150.

旅游资源的空间特征篇3

关键词:旅游资源;体育旅游;空间布局理论;点轴理论;区域旅游规划

四川是旅游资源大省,旅游经济在四川省GDp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比重。四川旅游事业要进一步向纵深发展,体育旅游是新时期四川旅游规划与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的重点,然而以往关于体育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产业、休闲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较少涉及运用空间布局理念、方法对体育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研究。

一、空间布局理论在旅游区规划与城市空间结构设计方面的应用研究

1.空间布局理论在旅游区划研究

郭来喜(1985)、孙大文与吴必虎(1990)等学者主要研究了基于范围框架下的全国性旅游区划范围的旅游空间规划,杨冠雄(1985)进行的是行政区域地理范围视界下大区的旅游规划与开发研究,陈传康(1987)保继刚(2000)对省级行政区的旅游区划展开了研究。其研究内容主要是以现有旅游资源、交通设施与通达状况为基础,根据某旅游区上一级和次一级旅游规划的相关内容,依据相关原则确定整个区域的旅游开发主次及先后关系,来规划与协调旅游的总体空间结构。这类研究文献主要针对旅游目的地的资源禀赋、地理区位、经济背景等进行综合分析、合理评价,从而对旅游区旅游业的规划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参考及支撑。

2.空间布局理论在城市旅游空间的研究

跨入21世纪,随着我们新一轮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和城市空间与规模的扩张,城市旅游空间的研究成为旅游学术界的热点。李蕾蕾(1999)运用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就构建优化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可操作模式展开研究,卞显红(2003)对城市旅游空间成长及其空间结构演变机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秦学(2003)、陶伟(2002)针对具体城市个案提出了空间结构优化的策略,探讨了城市旅游空间整合的基本原则。这类研究对城市旅游空间结构与布局问题进行了多视角的分析,为城市旅游优化空间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与方法论支持,对现代化城市建设特别是传统与现代特色旅游城市的发展与创新极具学术价值。

3.旅游地空间结构形态和空间结构演化的研究

旅游地(区域系统)空间结构演化是指在一定时间段内,旅游系统的构成要素在发展中出现交替转变,导致旅游系统的空间结构也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出现变化或渐进的过程。许春晓(1995)以湖南省主要旅游资源为例,对旅游地空间布局与结构演化的进程和模式展开调查和分析,不仅进行了细致的田野考察与实证研究,而且对旅游资源非优区突变的因素与模式进行了初步研究,并阐述了单一旅游区的空间结构演化进程的机制。另一些学者积极探索旅游资源空间布局与结构演化的理论渊源,汪宇明(2002)基于“核心―边缘”理论分析旅游区域空间结构与经济发展的阶段相联系,通过构建模型阐释旅游地区域空间结构和形态变化演变机理;刘锋(2001)、赵亮(2009)借用“点――轴理论”论述了散点的、彼此隔离的、孤立的多个旅游地如何整合资源才能发展成为具备空间网络结构特征的有机的相互关联共赢的旅游系统的过程。这些研究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就旅游地空间结构形态和空间结构演化与发展规划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积极尝试。

二、区域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布局与设计案例实证研究

1.区域经济差异与区域旅游资源空间布局与设计研究

张洪(2011)在梳理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理论的基础上,基于旅游中心度与旅游经济联系的视角,利用社会统计公报和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构建引力模型,对安徽17个地市的旅游中心度与旅游经济测定,进一步分析了各地市之间旅游经济的联系度,进行城市旅游中心性确定,认为城市旅游中心性与旅游经济联系量之间并无内在必然联系,提出了“双核”联动发展模式,旅游空间结构主要受地理、交通及其它社会经济因素影响而具有“南强北弱”的态势,旅游空间布局与设计宜采用双核联动,构建四大旅游经济圈。沈惊宏(2015)和程晓丽(2013)均运用“点轴”理论对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展开研究,前者研究了安徽皖北、皖南、皖中的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发展模式,认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旅游空间结构发展模式差异,在顶层设计上要考虑旅游发展的轴线的合理规划与建设;后者研究了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旅游空间结构体系,研究得出旅游区空间规划与开发要以核心示范区有机串联旅游区域的重要二级和三级旅游节点,形成特色旅游轴线,构建特色旅游区域,从而优化旅游区域空间结构,促进区域旅游业科学、快速发展。

2.水陆交通带区域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研究

交通是城市的生命线,交通连接是城市之间资源共享、优化配置、互惠发展或城市群体效应的至关因素,也是影响城市圈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陈浩(2011)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相应时段发展节点和交通建设指标,通过构建珠江三角区城市群体区域旅游业发展模型,研究城际水陆交通连接率、通达性、交通运载量的变化与城市群体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演变由单极格局转变为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城市的两极格局,再到城际轨道交通与水陆交通体系连接的完善发展为多格局的“点、线、面”区域旅游立体空间体系,使得区域旅游业发展空间布局趋于平衡,旅游资源利用率最大化。

近年来,我国高铁发展迅速,有研究认为高铁沿线的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催化剂”作用和“时空压缩”效应。汪德根(2016)选取“首位度”指标,运用“位序―规模”法则和“社会网格”分析法,研究了武广高铁对湖北省区域旅游空间格局的影响,认为高铁有利于强化首位分布态势,对集聚性旅游空间结构发挥出有益的催化效应,同时得出,高铁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强化了核心区域旅游的极化作用,使得区域差异进一步加大,另一方面也强化了核心区域旅游的扩散作用,有利于缩小边缘区域旅游差距,但是总体上武广高铁将导致湖北省区域旅游空间发展差异扩大化,建议湖北省在旅游空间设计与开发上注重加强边缘区域与核心区域的连接,充分发挥核心区域旅游的扩散作用,促进旅游空间发展均衡化、最优化。

王录仓、杨志鹏等(2016)和刘丽娟(2008)分别考察了黄河流域的大夏河、洮河、湟水河景区旅游资源与河西走廊旅游资源,分析了景区旅游资源类型、旅游线路设计、旅游空间规划,认为现有旅游空间制约了区域旅游资源的深层次开发与利用,限制了现有旅游产品内涵的挖掘与提升,研究指出要改变以往旅游规划设计中的各自为政的现象,积极加强区域旅游空间资源的整合,促进区域旅游资源之间的有机串联,形成规模效应。

三、体育旅游资源空间布局与设计研究

1.体育旅游资源结构布局研究

体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至少包括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时间维度方面主要表现为体育旅游资源要素的前后演变,空间维度方面主要表现为地理特征、旅游容量、交通连接、配套设施、相关产业、政策与规划等要素。李w(2013)研究了北京市高尔夫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认为高尔夫旅游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同时受政府相关政策影响;在时间序列上,高尔夫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随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交通区位优势等因素呈由中心城区转向多区多中心发展的特征,中心城区聚集化,城郊区域逐渐密集,但是在场地的空间容量上呈现中心城区低于城郊区域,即高尔夫资源分布密度与空间容量成反比。丁蕾(2015)从空间格局和空间关联度两个方面分析了南京市水体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研究得出规模指数和优越度指数方面主城区明显大于城郊区域,主城区水体旅游资源得到了较好的开发与利用,水体连接度和通达性较好,但是南京市水体资源关联度不高,需要加强区域资源空间整合增强规模效应,提升综合竞争力。

许政红(2015)运用“点轴”理论、“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研究温州、福州、泉州、厦门、汕头等中心城市及周边城市组成的海峡西岸城市群体育旅游空间结构与发展,将优越的区位资源、独特的体育旅游资源(海洋、岛屿、港湾及沙滩、区域特色文化与风景名胜)、良好的交通设施、相关产业优势以及政策优势整合利用,多层次、多维度规划发展海峡西岸城市体育旅游。刘晓明(2013)借用增长极布局模式、点轴布局模式、圈层布局模式和网格布局模式规划发展不同时期广东省体育旅游空间与旅游线路设计。轩大岭(2015)运用经济空间结构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河南省体育旅游空间结构与布局,认为必须加强区域合作、强化政府政策与市场的切合度、加强体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体育旅游资源网络,积极探索多层次多渠道的体育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2.体育旅游资源空间开发研究

2.1体育旅游资源与体育旅游产品开发

这类研究文献较多,如刘建中(2009)对四川省山区旅游资源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制约山区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四川山区体育旅游发展策略。云学容(2008)将四川省主要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一一分析,分布寻找对应的可开发的体育旅游产品,对充分利用四川现有旅游资源空间,发展体育旅游事业具有较大参考价值。

2.2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四川是多民族聚居省份,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传统体育是四川旅游的主要旅游吸引物。学者很重视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研究。钟灵波(2011)分析了四川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民族性、文化性、区域性、传统性、适应性、多样性、多元性及功能性等特征,提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体育旅游产品设计要突出其观赏性、参与性、健身性、休闲性、娱乐性、探险猎奇等多种旅游体验。韩勇(2006)等详细考察了凉山州彝族、藏族、苗族、布依族、回族、纳西族等众多少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特点,指出要结合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民俗风情、地域与时节设计特色体育旅游活动产品,包括娱乐表演型、活动参与型、休闲健身型、运动训练型、主题节庆型,开发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用品。

2.3城市(城镇)建设与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体育在城市建设中的独特功能越来越被学者和政府重视,体育是城市名片的观念成为共识。城镇及城市新区建设中,体育及体育旅游资源成为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胡用岗(2015)分析了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水域体育旅游资源、山地与空中体育旅游资源、冰雪与草地体育旅游资源和体育赛事旅游资源特点与开况,指出要“以人为本”来优化配置新区体育旅游资源,建立立体多元的系统化的体育旅游运行机制。

四、结论与建议

1.体育旅游资源的空间布局与开发属于政府公共服务与管理职能,政府相关决策部门要在政策、规划、组织、协调等方面做好顶层设计,改变以往地方政府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相互竞争打压的怪相,才能使资源配置科学优化,发挥出最佳效用。

2.学者、体育旅游的相关技术与职能部门、政府智囊团等对区域体育旅游资源要做好全面细致的摸底调查,归类分析,通过运用旅游地理的相关理论、旅游建设规划理论、旅游产品策划、旅游企业经营与管理、体育旅游学的理论研究,探索区域体育旅游资源的空间布局和科学设计方案。

3.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产品设计要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地理区位、交通基础设施、相关旅游管理与服务要素、相关行业与产业的发展状况,与当地民俗文化、传统体育文化、区域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相融合,将经济活动、文化活动、民俗活动、体育健身与休闲、赛事策划、会展表演等活动与体育旅游相衔接。

4.充分利用新城建设和城市经济圈、文化圈的效应,有层次、科学规划体育旅游资源的空间开发与布局,发挥现代交通建设的催化剂作用,加强中心城市的扩散作用,区域经济的联动效应与规模效应。

5.重视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完善的体育旅游人力资源库。

参考文献:

[1]沈惊宏,余兆旺等.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研究[J].经济地理,2015,35(1):180-186

旅游资源的空间特征篇4

关键词:旅游流;旅游过境地;特征;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0-0086-02

在中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旅游消费市场的改变对旅游流起到了航标性的指引作用。不断涌现的新旅游目的地造就了一批旅游过境地。旅游过境地与旅游目的地相生相长,已经成为了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客观存在。旅游过境地独特的旅游流特征为旅游流理论应用于深入分析旅游过境地的形成机制,探寻旅游过境地的形成原因,研究旅游过境地的消费特征等提供研究条件,而旅游流理论也成为我们深入研究旅游过境地的基础理论。

一、旅游流理论是识别旅游过境地的主要理论基础

旅游流是指在一个或大或小的区域上,由于旅游需求的近似性而引起的旅游者集体性空间移位现象。旅游流由旅游者、旅游节点(旅游地和客源地)和运输方式三要素构成,直接体现为旅游流的时间、流向和流量的三维特征[2]。这三维特征决定着旅游地的性质,即旅游地是旅游目的地还是旅游过境地。我们以游客为例,如果游客的流向明显,即游客的旅游目的地明确,旅游时间较长并相对集中,且游客量大,则为旅游目的地;如果游客流向不明显,即游客没有明确的旅游目的地,且旅游时间较短,游客量也相对较小,则为旅游过境地。见图1所示。

二、旅游过境地的形成原因

1.旅游者的需求与选择。需求产生动机,而旅游动机决定着游客的流向及流量,并引导消费行为。随着中国国民收入的增加和带薪假日的逐渐增多,旅游消费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等特点,消费者注重旅游品质高于原来的走马观花式游览,旅游经验日益增加,消费理念日益成熟,对旅游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新的旅游目的地不断涌现,并突出同条旅游线路上处于旅游吸引弱势地位的旅游过境地的“过境”特点,旅游过境现象日益突显。

2.旅游空间格局发生改变,旅游市场竞争激烈。今天的中国旅游业,区域旅游空间格局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空间尺度上,国内短线游与长线游、国内游与国外游将并驾齐驱成为发展的主流;在空间位置上,部分温冷点地区正与热点地区呈现相互转化,国内不断涌现出新的旅游热点;在空间关系上,区域旅游竞合关系日益形成。随着新旅游热点的出现,部分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时间、流量及流向发生了转移,旅游吸引力逐步弱化,成为新旅游目的地的旅游配角,最终成为游客旅行中顺访几个景点的旅游过境地。旅游过境地的形成,有的是因为旅游目的地的存在而出现,有的是由原来的旅游目的地逐步转变成为旅游过境地,也有的兼具旅游目的地与旅游过境地的双重身份,在两者之间交互生存发展。

3.旅游过境地交通便利,但缺乏旅游吸引力。旅游过境地是到达旅游目的地的必经之地,游客需要经过或到达旅游过境地才能到达旅游目的地。因此,旅游过境地具有交通优势。但是,由于旅游过境地缺乏对游客有主要吸引力的旅游先决条件,比如较好的旅游资源禀赋和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稳定的旅游市场,便利的区内旅游交通等等,因此,在旅游吸引力上远远弱势于旅游目的地,在旅游线路中是游客旅游的不选择或次要选择,成为旅游目的地的配角,使旅游过境成为了可能。

三、旅游过境地的旅游流特征

1.旅游时间短暂。首先,旅游过境地是交通经过地、短暂停留消费地和顺访某些景点消费地。从停留的时间上来看,游客旅游过境地的停留时间较短,远远少于旅游目的地的停留时间,见表1所示。其次,旅行社在旅游线路设计中的“旅速游缓”的设计原则,也决定了游览行程中旅游目的地是时间分配的重点,而旅游过境地则属于需要节约游程时间的环节。

2.游客流向不明确,流量不稳定。由表1可知,游客在旅游目的地的停留动机比较集中,是旅游的主要动机;而在旅游过境地的停留动机比较分散,是旅游的次要动机。因此,游客来旅游过境地的动机可表现为游览部分景区(点)、购物、就餐、住宿等,旅游动机不具体、不强烈,具有典型的引导行为不确定性,从而表现出游客流向不明确的特点。此外,旅游过境地受旅游目的地旅游流的影响,当旅游“旺季”来临时,旅游目的地游客数量大量增加、市场竞争加剧、地方旅游接待饱和等导致游客分流,从而促使旅游过境地游客量呈季节性增长。所以旅游过境地又有旅游流量不稳定、季节性集中的特点。

3.旅游流系统结构功能限制。旅游流的系统结构由信息流、资金流、物质流、能量流和文化流组成。因为旅游过境地有着许多旅游流受影响的因素,包括两地间的空间距离和交通便捷程度、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自然环境、文化观念、经济联系、对目的地的感知程度、旅游费用、接待服务设施的完备程度等。所以,旅游过境地的旅游流系统结构功能不能得到有效运转。

四、旅游流理论促进旅游过境地发展

1.掌握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主要推动力,打造旅游过境地特色吸引力。特色吸引力来源于符合大众消费需求下的与众不同,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旅游过境地要结合旅游市场消费特点和资源禀赋条件,分析资源结构特点、旅游流倾向与消费动机,清楚旅游目的地旅游吸引力的主要推手,再根据区域旅游空间布局特点和地方发展现状及条件,有针对性地挖掘地方优势旅游资源,推出大众喜爱的特色旅游消费产品,迅速提升旅游吸引力,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其次,围绕特色主打产品,推出满足大众多种需要的系列辅助产品,以点带面地推动消费增长。

2.构建良好的区域竞合关系,发挥旅游流最大双效。借助旅游目的地旅游流的优势条件,以产品互补、产业一体化、激发及挖掘旅游市场活力、满足消费者需求为手段,与旅游目的地构建良好的区域竞争与合作关系,实现共生互进式发展,充分发挥旅游流最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3.利用交通优势与旅游季节性优势,做好旅游过境地旅游宣传促销。利用旅游过境地交通优势与旅游季节性优势,开展旅游宣传与景区(点)促销,扩大旅游消费空间,吸引过境游客,延长本地停留消费与游览时间。借此机会让游客了解旅游过境地,打造一扇旅游新形象的重要窗口。

参考文献:

[1]谢彦君.基础旅游学:第2版[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273-274.

旅游资源的空间特征篇5

关键词:旅游空间结构;优化;临桂县

       引言

       旅游空间结构研究既是区域旅游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旅游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我国学术界的研究主要涉及宏观层面的旅游区划、主要在省级或多个跨省跨市区的研究尺度上,而对于市(县)区域范围的研究较少。

       一、临桂县旅游空间结构要素分析

       1.临桂县旅游资源分布特点。

       临桂县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临桂县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如下:(1)旅游资源丰富,有不少独特、价值高的旅游资源。其中生态旅游资源和历史名人、历史文化遗迹尤为突出。(2)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总量以临桂县北部为主。(3)空间组合状况较为良好。但在旅游开发上,未形成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组合。在旅游资源开发方面,各景点的开发存在盲目以及重复建设的情况。

       2.旅游节点要素分析。

       旅游空间结构中的节点要素是指在特定的区域内旅游活动最频繁、最集中的地方,并按照本身的功能特征在各个方向上构成一个空间吸引域,即所谓的节点区域[1]。根据吸引物聚集体的吸引度的差别,旅游节点可分为一级节点、二级节点和末端节点。将临桂县旅游空间结构的旅游节点进行如下划分:一级节点包括义江缘中心的北部旅游区,二级节点包括蝴蝶谷,其他景点可归入末端节点之中。目前,临桂县各个节点所影响的区域不广,旅游服务接待设施处于发展阶段,未形成良好的“点—轴”旅游空间结构。

       3.旅游通道要素分析。

       旅游空间中的通道要素不仅包括连接旅游节点间的路径,还包括旅游者进出目的地的交通线路[2]。旅游景点之间并不都是直接连通的,这些不仅仅是联系旅游节点的轨迹,而且会直接影响旅游者对整个区域的形象定位。临桂县的交通体系比较发达。临桂县紧邻桂林市,属桂林市副城市中心。

       4.旅游区要素分析。

       旅游区是指受旅游节点吸引或辐射影响而形成的特定的空间范围,由一个或多个相似的旅游节点组成,是各种旅游活动的场所,其空间范围和内部要素的密集程度都会随它们与节点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状态而变化[3]。临桂县北部旅游区的旅游节点密度最大,加上临桂县新的旅游节点的开发,从而形成实力最强的旅游区。但南部旅游节点开发较为缓慢,密度低,遗存的古村落建筑修缮较为繁琐,成为在优化临桂旅游,提高旅游产业竞争力的一大难点。

       5.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临桂县主要海外市场以日本韩国、东南亚国家以及欧美国家为主。尽管近年来临桂旅游的海外游客数量不断增加,但是国内市场仍占主要地位。临桂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并且近几年旅游接待人数呈缓慢增长状态,临桂县需要进一步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合理旅游产业布局,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才能有效地促进接待人数进一步增加。

旅游资源的空间特征篇6

关键词:旅游产业;一体化旅游;海洋旅游;内陆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a

区域旅游一体化是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国内区域合作不断增强的大背景下,构筑地域大文化、谋求区域大联合,已成为应对区域竞争根本性战略【1】。目前我国区域旅游合作,区域旅游一体化进程也呈现迅猛发展态势,标志着我国旅游业已从景点竞争、线路竞争、城市竞争进入区域合作阶段【2】。

山东地处东部沿海,全省17市中,有7个城市临海,作为齐鲁之地,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地理环境的差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洋旅游资源与内陆旅游资源。山东旅游业的发展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海陆旅游资源的互补性、旅游空间的连续性以及省域内文化的独特性奠定了海陆旅游合作的基础。将山东省的海洋与内陆旅游资源进行整合,促进山东海陆旅游一体化,是区域旅游一体化的顺势之举,有利于山东旅游产业整体得到质的飞跃,发挥出更好的经济、环境与社会效益。

1.山东海陆旅游一体化的基础与条件

1.1山东海陆旅游一体化的旅游资源基础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与基础,资源吸引能力的强弱以及规模与丰度是开发当地旅游的关键因素,旅游资源的品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当地旅游发展的级别。山东拥有主类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31亚类旅游资源中拥有30类,是中国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1.1.1数量丰富、类型多样的海洋旅游资源

山东省临渤海与黄海,有3000多公里黄金海岸,占全国海岸线的六分之一,近海海域中散布着305个岛屿。绵长的海岸线,数量繁多的岛屿以及特殊的海洋文化造就了山东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山东海洋旅游资源中既有风光迷人的海岸景观,如青岛的石老人、威海的刘公岛等,又有引人深思的历史遗址遗迹,如烟台蓬莱阁、日照汤谷太阳文化源等,还有当今风靡世界的水上运动项目场馆,如青岛奥帆中心,日照全国水上运动基地等。

对某一区域旅游资源进行评定,不仅仅是看其旅游资源的丰富性与多样性程度,还应注重考察旅游资源间的相似性与互补性的程度【3】。山东七个滨海城市,其海洋旅游资源具有丰富性、相似性的特点,兼具多样性、互补性特征。相似性表现为:滨海七市的地理环境相似,地域文化存在着相似性。便于旅游者对它们建立相同的认知印象,且认知程度高,有利于山东省旅游城市品牌的塑造与推广。其互补性表现为:山东滨海七市都有各自独特的历史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洋文化资源,这决定了他们彼此之间存在不完全替代性的。这些具有不同文化积淀的旅游资源只有进行一体化整合开发,联合营销,才能打开更大的市场。

1.1.2质优量丰,自然人文高度融合的内陆旅游资源

山东内陆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所开发的4a级以上景区有50家,不仅拥有高品质的人文旅游资源,还不乏高级别的自然旅游景观。

旅游的主要特点是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山东省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旅游资源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起源于山东内陆地区并作为山东省文化构成核心的齐文化和鲁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坚,它的源起、流传、传承及发展影响了中国数千年,这从根本上确立了山东内陆地区旅游资源高文化含量的极品地位。此外,山东其他的文化脉系,如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舜文化、莒文化等都赋予资源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们渗透到各类自然旅游资源当中,提升了旅游资源的品位,增强了旅游资源的核心吸引能力,造就了自然与人文高度融合的资源特征。最典型的如泰山,作为自然与人文双重世界文化遗产,帝王封禅文化提升了泰山自然景观的品位,风光景致承载了泰山的文化底蕴,自然与人文的高度融合造就泰山在山东乃至全国的重要旅游资源地位。

综上所述,一方面,山东省域内各地市相邻地理特征大大降低了人员流动的时间和费用,并且所含的文化和语言相通,旅游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流动顺畅,为海陆旅游一体化创造了便利条件;另一方面,山东的海洋和内陆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资源互补性特征,能满足不同的旅游者的需求。加强山东海陆旅游一体化开发,促进海陆之间相互旅游活动的联合,可以弥补山东旅游季节性明显的缺陷。在海滨地区的旅游淡季,依靠内陆地区丰富的旅游产品,弥补海洋旅游产品的客流量不足的缺陷;在海滨旅游旺季,合理引导旅游者对内陆旅游产品的消费,缓解过热旅游地区的旅游压力,实现山东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1.2交通条件

旅游资源的空间特征篇7

关键词:旅游产业集群;区位商;新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地处中国西北边陲,亚欧大陆腹地,面积166.49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六分之一,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新疆旅游资源丰富,其旅游业起步于1978年,据统计,到2001年新疆国内旅游人数达854.69万,国内旅游收入71.8亿元人民币。接待海外旅游者27万人次,创汇9800万美元。二十多年来,全区接待海外旅游人员和创汇数额年均增长率在全国名列前茅。新疆的旅游业经过不断的努力,已经摆脱了过去那种“艰苦式旅游”的阶段,宾馆、餐厅、酒店的服务接待设施档次越来越高;旅游景点的建设开发也越来越完善,在满足游客欣赏景观的同时还能为他们提供更舒适、方便快捷的配套服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新疆旅游经济中的各配套行业已经出现了产业化聚集的现象。基于前人对产业集群的研究,本文借鉴一般产业集群理论,以新疆为例,对旅游产业集群的识别进行探索,并为新疆制定旅游业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一、旅游产业集群的概念界定

美国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教授把产业集群定义为:“在特定产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机构,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1]借用产业集群概念结合旅游产品的特性,可以将旅游产业集群界定为:旅游产业集群是在旅游目的地区域范围内相对集中,以旅游核心吸引物为基础,围绕旅游六大要素,同时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有交互关联性的旅游企业和部门,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形成的旅游经济集聚现象。旅游产业集群关注的是特定市场和活动的经济联系,集群可以跨越地理和行政界线,依赖于旅游价值链所有参与者共同努力,形成某种“一揽子旅游产品”。旅游产业集群具有以下特征:专业化分工与合作特征,关联性特征,经济外部性特征,动态特征等。

1.新疆旅游产业空间集聚分析

区位商法是用来判断区域内是否存在产业集聚现象的主要方法之一。

区位商公式:LQ=eijeiekjek

式中eij指i地区产业j产值,ei指i地区总产值,ekj指国家k产业j的产值,ek指国家k的总产值。LQ大于1,意味着给定区域的产业相对专业化;大于1.12,即表示高水平的专业化。在产业集群识别中,LQ大于1,就可以认定产业集群形成[2]。

根据区位商公式,我们把全国和新疆的相关资料列入下表,并计算出新疆的旅游业相对于全国的区位商。

由计算结果可知,新疆相对于全国的旅游产业LQ值,从2001—2006年分别为1.24,1.30,1.44,1.30,1.34,1.29各区位商均大于1.12。这表明新疆旅游业产业在全国范围内相对专业化且水平较高,旅游业的空间集聚显著。根据从2001年到2006年的LQ值数据可知,2002年和2004年的LQ值均为1.30;2006年LQ值相对于2005年降低0.05;这种区位商数值的不变或下降,似乎显示新疆旅游业的空间聚集程度有所下降,但实际上是因为伴随新疆经济产业结构不断发展和完善,各项产业也随之发展且产值不断增加。各项产业产值的增加从而导致总GDp基数变大,使得旅游业区位商发生如上变化。

由表2可知,从2001—2006年(除去2003年非典特殊时期),新疆国际旅游收入稳步增长,且位于整个西北地区第二位。从旅游产业集群角度分析,其主要得力于新疆自然性因素和民俗文化的吸引力。新疆旅游资源具有不可移动性,是吸引旅游者的原始动力。相比甘肃、青海、宁夏等地区,新疆属于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且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情,使得其形成了绝对比较优势,吸引了大量的企业集聚,从而加强了新疆旅游产业的空间集聚性。新疆旅游企业空间集聚性,表现为核心旅游企业及相关支持性组织的密度不断增加。

2.新疆旅游产业的空间相关分析

地理集聚性是所有产业集群的空间特征,是集群效应产生的前提。旅游企业及其相关支持组织的数量增加使得新疆旅游产业的空间集聚性不断加强。

由表3可以看出,新疆五个主要旅游城市(地区)的旅游产值逐年稳固增长,且首府乌鲁木齐均保持首位,这是由于旅行社、酒店、旅游商店等都主要集聚在首府的交通主干道,概括为“两带”“两块”。首府乌鲁木齐地处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中心位置,区内现有12个航空港,有24条国内航线以及到阿拉木图、塔什干、莫斯科、新西伯利亚、伊斯兰堡等国际航线。同时其又是第二亚欧大陆桥连接欧亚的纽带,可以说,新疆完整的公路网络以首府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辐射,且首府旅游企业和支持性部门以及公共基础性部门之间,形成了网络结构复杂的庞大旅游产业协作系统。乌鲁木齐作为重要枢纽对于全疆旅游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结论及启示

综上分析,新疆旅游产业初步显示以下特征。

1.新疆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和不断加强,会将有直接联系的技术、人力资源、各种配套服务机构等吸引过来,实现基础设施共享和资源优势互补,降低成本。并且随着产业链的延伸,将吸引更多相关产业甚至不同的产业,提升新疆旅游产业集群的竞争力[3]。

2.随着新疆旅游产业规模的扩张,不断拓展国内外市场,扩大影响,国内外游客不断增多。促使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有机结合,促使新疆旅游企业及相关支持性组织合理分工和专业化生产协作。

3.新疆旅游产业企业既有分工又有协作、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互动关系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压力,有利于构成各旅游企业持续的创新动力,由此带来一系列的创新活动,推动产业升级,得以使新疆旅游产业进入全国这一行业的前沿地带。

产业集群已经成为理论界和各级区域政府所公认的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载体[4]。但我们认为,新疆旅游产业集群的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竞争优势,无论其自身功能的发挥,还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都没有显示它应有的分量。

因此,新疆旅游业在发展政策的制定上,一方面,应遵循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律,鼓励公平竞争,促进分工和企业的专门化;另一方面,要求政府面对集群负面的外部作用,应施以政策引导,而不是亲自指挥以至于扭曲市场,更不应由政府选择将某个或某几个企业做大做强。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新疆旅游集群的不断加强,从而带动整个新疆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47-148.

[2]张陆等.旅游产业内部的行业层次结构问题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1,(6):21-24.

旅游资源的空间特征篇8

[关键词]饭店业;优势特征;形成机理;中国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7)05―0061―05

1引 言

旅游饭店业作为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是一个地区旅游接待能力的突出表现,其拥有的固定资产、从业人数及实现的营业收入和利税在旅游业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国外关于饭店业的研究较早,如吉姆斯(Kimes,1989)探讨了收入管理方法在饭店业中的运用;明兹博格(mintzberg,1973)建立了饭店业管理角色分类理论框架;戴维德(David,2000)研究认为投标地租决定宾馆场所在城市土地利用中的区位模式和等级结构。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休闲需求的延伸以及国际国内旅游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旅游饭店业得以快速发展,相关研究也日渐增多,取得不少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大都从微观人手,集中于旅游饭店的经营、管理、营销、市场竞争、产业组织、投资绩效、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等方面,而从宏观角度对旅游饭店业区域差异的研究却相对薄弱。目前,关于饭店空间差异的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饭店数量和等级结构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分析,霍云霈、刘晓霞、余伶莲等从大尺度层面分析了我国旅游饭店的空间结构;张娈秋、张海霞、王浩等在中尺度层面考察了河北、新疆、安徽旅游饭店的空间分布状况及驱动机制;而胡志毅和刘伟强等则分别从小尺度层面对南京和北京的饭店区位及影响机制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总体而言,对中国旅游饭店业区域差异及形成机理的研究仍处于空白状态。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经济现象。由于区域经济水平、资源禀赋、交通区位、区域产业政策与发展环境等条件的差异,旅游饭店业的发展在空间上呈现出不平衡性,认识和研究我国旅游饭店业的区域差异,对于正确认识旅游饭店业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优化旅游饭店产业的空间布局和改善地区经济结构,制定针对性强、行之有效的区域旅游经济差异调控政策,促进我国旅游业持续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尝试运用综合评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度省域星级饭店业优势指数值,对比分析中国省域星级饭店业的优势特征差异,探讨其形成动因,以期为国家旅游饭店产业和大区域旅游投资政策的制定等宏观决策提供了理论层面的参照。

2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本文用饭店业优势指数a,(advantageindex)作为中国省域星级饭店业综合实力的衡量指标,采用因子分析与综合评分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测算各省市区的a,值,其评价模型为:

在本模型中,pi为第i个评价指标无量纲化处理后的值,wi为pi的权重。具体过程如下:

(1)提取公因子。选取典型的指标变量是得出评价指数的关键。本文从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角度出发,系统分析了饭店业统计资料提供的各类相关数据,采用SpSS10.0对2000和2004年的几十个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以特征值大于1为标准,共提取出4个公因子,每个公因子的贡献率(ujj=1,2,3,4)如表1。4个公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超过85%,可以认为,这4个公因子的指标能够作为反映地区饭店优势特征的综合指标。

(2)公因子标准化。为使不同指标之间具备可比性,必须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将表格中各种量纲不同的数据转化为可比较的数值进行计算。

3 我国星级饭店业优势特征的省际差异

3.1时间变化特征

从2004年全国各省区市星级饭店业优势指数看(表2),大于1的省份有14个,分别是广东、北京、浙江、江苏、上海、山东、河北、安徽、四川、辽宁、河南、云南、湖北、湖南,这些省份的星级饭店业综合实力处于31个省市区的平均水平之上,尤其是排在前4位的广东、北京、浙江、江苏四省市优势指数值大于1,优势特征突出,综合实力特强。排在后17位的省市区优势指数值小于0,表明其星级饭店业的综合实力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下。

从2000年全国各省区市星级饭店优势指数看,大于1的省份有9个,分别是广东、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广西、辽宁、四川,这些省份的星级饭店业综合实力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上。排在后22位的省市区优势指数值小于0,星级饭店业综合实力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下。2000年优势指数值最高为广东的2.82,最低为的-1.96,二者相差4.78;2004年优势指数值最高为广东2.82,最低为青海-1.15,二者相差3.97。比较说明,随着各省市区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旅游饭店业的省际综合实力差异在不断缩小。

从2000年―2004年全国星级饭店业优势指数差额变化分析(图1)可以看出,2000年―2004年优势指数取得增长的省份有17个,占全国的55%。增长最快,ai值提高了0.03,而河北、安徽、河南、云南、湖北、湖南的优势指数值由小于0提升到大于0,星级饭店业的综合实力有了质的突破;优势指数下降的省份有14个,占全国的45%,北京下降幅度最大,ai值下降了0.95,其中广西的优势指数由大于0下降到小于0,已经失去了优势地位,这些省区市需要审视和检查原有旅游饭店业的发展策略,重新提升旅游饭店业的综合实力。3.2优势指数空间分布特征

根据星级饭店业优势指数分布状态,初步将我国31个省区市分成4大星级饭店业发展类型(图2):①星级饭店业发达型:ai值大于1,星级饭店业综合实力特别强。②星级饭店业较发达型:ai值大于0小于1,星级饭店业综合实力较强。③星级饭店业欠发达型:ai值大于-0.5小于0,星级饭店业综合实力较差。④星级饭店业不发达型:ai值小于-0.5,星级饭店业综合实力很差。

比较2000年与2004年优势指数空间分布图,发现一些省区市的星级饭店业类型发生了变化,如上海由发达型下降为较发达型,广西由较发达型下降为欠发达型,而河北、安徽、河南、云南、湖北、湖南由欠发达型上升为较发达型。说明各省市区饭店业的发展政策、策略、速度等因素的变化改变着饭店业综合实力的对比。

从2004年优势指数分布图看,ai值大于0的省份有14个,按三大地带的空间划分来看,57.1%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28.6%分布于中部地区,14.3%分布于西部地区。说明星级饭店业的发展水平具有东部沿海地区大于中部地区大于西部地区的特点。

4 星级饭店业优势特征差异形成原因分析

4.1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区域经济基础和发展水平是决定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最基本因素。区域经济发展地区差异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引起区域第三产业比重、各区域旅游业政府投入、区域城市化水平和交通通讯、房地产、电力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和旅游消费支出、社会福利状况与居民闲暇生活水平等诸方面都存在差异。我国是一个地区经济差异非常明显的大国,本文从产出角度出发,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测度经济差异的总体指标,研究对我国各省区市星级饭店业优势指数的影响。将各省区市人均GDp作为自变量,各省区市星级饭店优势指数作为因变量,采用y=a+bx作为回归模型,运用2004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其回归的结果方程为:

y=-0.645+0.0000513x(r2=0.8374)

式中:r2为拟合优度,回归结果通过检验。它表明,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当人均GDp每增加1000元,星级饭店业优势指数就大约增长0.0513。4.2旅游资源禀赋

旅游资源是旅游供给的物质载体和依托。我国幅员辽阔,主要旅游资源地域差异比较明显,空间分布不均匀。随着经济发展,旅游资源的重要性有可能下降,但其仍是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和造成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重要基础。旅游资源禀赋的空间差异,也深刻影响着我国旅游饭店业的区域差异。仅从资源角度而论,我国东部沿海省区市、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的中部省区市,旅游资源种类多、数量大、丰度高、地域组合好,便于组织高密度的旅游产业,形成资源得到充分开发的旅游经济带和旅游经济区。经相关分析,发现资源指数和GDp与星级饭店客房数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旅游资源和区域经济水平是旅游供给设施空间分配的主要驱动力。

4.3区位

从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来看,区位条件是影响区域旅游业发展基础因素之一,它既影响到本区对入境游客的吸引力,又影响境外游客进入的可达性。现阶段区位条件最好的5个省份是上海、广东、福建、江苏和浙江,北京、天津、山东和河北列于其后,海南、辽宁和广西的区位条件在沿海省份中相对较差,但仍优于内地省份,西南和西北各省区区位条件总体上都比较差。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目前我国星级饭店业的综合实力水平与区位条件现状总体上比较一致。经过定量分析,旅游市场实际占有率与资源、区位呈十分显著的直线相关关系,且区位因素的边际效率大于资源丰度。

交通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瓶颈,对旅游饭店业的影响亦是如此。发达的旅游交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本地区不利的区位条件,增强旅游景区点的可进入性和吸引力,从而扩大市场规模,为旅游饭店业提供充足的客源。目前铁路和公路交通在我国客流中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因此,在选择衡量交通条件的指标时,将采用铁路和公路的通车里程作为指标。考虑到两者在客流运输方面地位的不同,这里采用铁路和公路按其当年的客流平均运量,通过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出的通车里程作为衡量我国交通条件的自变量,而以星级饭店优势指数作为因变量,将两者进行皮尔森(pearfon)相关分析,得到皮尔森(pearson)相关系数为0.42,说明星级饭店优势指数与交通条件为中度相关关系。4.5旅游产业政策与发展环境

产业政策与发展环境是区域旅游饭店业发展重要的支持要素。地方政府对旅游饭店业的政策、规章、制度、财政、税收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与配合是区域旅游饭店业能否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由于地理位置、区域经济水平、财力、观念、政府效率等多种因素影响,不同区域的旅游业政策和发展环境的差别性是客观存在的,主要表现在:①各省区市的旅游管理机构行政级别高低不一,部分少级旅游局在省政府行政序列,属于直属机构;一部分省局属于事业编制而非行政编制;还有部分省局地位既非政府直属单位,更不在政府行政单位之列。②各省区市旅游法制建设存在差异,体现在法制建设的速度、水平、成效等方面。有的相关立法一次到位,有的分阶段完善;有的省人大和政府两级旅游法规同时具备,有的则只有其中之一;有的立法较早,有的立法较晚,最早的海南省1995年就制定并颁布了地方旅游法规,而截止到2004年6月,仍有吉林、青海等少数省份尚未出台地方旅游法规。③各省区市对本区域旅游业的财税支持立度存在差别。

5 结 论

(1)根据测算出的星级饭店业优势指数ai值将我国星级饭店业划分为4种类型:

①发达型,ai值大于1;②较发达型,ai值大于0小于1;③欠发达型,ai值大于-0.5小于0;④不发达型,ai值小于-0.5。2004年我国星级饭店业发达省份有广东、北京、浙江和江苏等省市,较发达型省份有上海、山东、河北、安徽、四川、辽宁、河南、云南、湖北、湖南,欠发达型省份有福建、广西、山西、重庆、江西、新疆,其余为不发达型。

(2)从2000年到2004年星级饭店优势指数变化特征看,2000年优势指数最高与最低之差为4.78,2004年优势指数最高与最低之差为3.97,说明由于各省市区较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我国省域星级饭店业的综合实力差异在缩小。全国31个省区市55%的省份优势指数取得增长,45%的省份优势指数在下降,这些省份需要审视和检查原有旅游饭店业的发展策略,重新提升旅游饭店业的综合实力。

旅游资源的空间特征篇9

[关键词]旅游系统;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江西省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8)11-0035-07

不同学科体系对空间结构存在不同的研究视角。在旅游地理学中,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是旅游系统的空间表达,是指人类旅游活动中目的地、客源地和交通线路系统之间的地区差异和由此产生的空间相互作用,是旅游系统功能组织方式在空间上的投影或具体表现(吴晋峰,2001)。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的研究及其在旅游开发、规划、营销和管理中的应用,是旅游空间结构乃至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旅游目的地发展阶段的总体把握,而且为当地旅游发展提供决策性的建议,有利于当地旅游空间结构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因此,加强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演化模式的研究尤为重要。

作为旅游资源大省,江西省在过去的近30年旅游业发展迅速,并正向旅游强省迈进,在我国旅游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旅游地的不同尺度,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演化模式主要包括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模式和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模式。本文从区域旅游系统的角度出发,在建立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演化模式的基础上,分析江西省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演化历程,并提出了优化模式和优化措施,不仅可以为产品开发、线路设计、区域合作提供决策依据,而且可以为江西省旅游空间结构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

一、国内外发展与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回顾

国外学者对旅游系统空间结构进行的研究较早,始于20世纪60年代。先后提出并归纳了多种空间结构描述的数学模型和地理方法,应用的理论模型主要有区位论、核心一边缘理论模型。克里斯泰勒(Christaller,1964)、伦德格伦(Lundgren,1973)、密奥塞克(miossee,1976)和格奥门森(Gormsen,1981)从区位论诞生之日起就已经将其应用到游憩活动与地理空间的结构关系的研究心;伦德格伦(Lundgren,1973)、赫尔斯(Hills)、伦德格伦(Lundrgen,1977)和布里顿(Britton,1980)建立了关于核心一边缘理论模型。(coreperipherymodel),他们强调了在旅游行为中边缘地区对核心地区的依赖;同时这些模型也被广泛应用到旅游开发的实践当中,例如,韦弗(weaver,1998)利用核心一边缘理论模型对加勒比海地区的特立尼达和多巴格、安提瓜和巴布达群岛进行案例研究;前苏联地理学家建立了地域游憩系统的概念来描述旅游空间结构模式,形成了旅游经济地区组织的基本规律。

2 国内研究回顾

国内学者对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研究范围涉及旅游资源、旅游流、空间组织形态以及旅游地空间相互作用等方面,例如,吴晋峰(2001)在其博士论文中对旅游系统构成、空间结构等进行分析研究;黄泰、张捷、解杼、刘泽华(2003)区分了地域、线性、等级、节点4种集中性,揭示了旅游资源经济、交通指向性的空间布局特征,通过分析旅游地域系统同区域城市体系在要素、结构及功能上的多层耦合关系,归纳出一定区域城市支持下的旅游地域系统空间组织――地域旅游城市网络等级体系模式;杨新军、马晓龙、霍云霈(2004)以西安市为例,对旅游目的地区域(tDD)进行了界定,得出其核心表现为旅游区、旅游节(景)点和旅游路径3种空间要素,发现其中对旅游目的地区域发展影响较大的两个要素是高级别景区与旅游路径,二者决定了区域旅游产业的规模、空间分布和旅游流向;黄金火、吴必虎(2005)在分析国内外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研究基础上,以西安地区为例,探讨了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模式和优化问题。

对江西省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旅游市场空间分布、发展战略与对策等领域等方面。例如,黄细嘉等(1999)对“京九”线的开通为江西旅游业带来的发展机遇和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毛端谦(2002)对全省主要旅游景区的旅游资源及其开发时序、重点和方向进行了分析与评价;陈志军(2006)对江西省境外旅游流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研究。总体来说,国内外研究偏重于旅游空间结构的单项要素,例如旅游资源、旅游流、空间发展战略与对策等个体,从系统的角度对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研究甚少,而且缺乏统一的理论基础。

二、相关概念解析

1 旅游系统

国内外很多学者分别从旅游系统的功能、空间结构、旅游系统与系统所处环境的关系等不同角度对旅游系统进行了研究和总结。虽然各学者所处的研究阶段、研究学科角度不同,但关于旅游系统构成基本要素的认识是统一的,即旅游系统是处在一定环境中,由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体等要素构成的开放系统。以吴必虎为代表的旅游系统结构模型,认为旅游系统应包括4个部分,即客源市场系统、出行系统、目的地系统和支持系统。

2 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

旅游地空间结构的演化,是由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共同作用所决定的。区域旅游系统的空间结构是多层次的,在不同层次有不同的结构特征。它是指目的地、客源地及旅游交通线路之间的空间距离、组合等关系及由此引起的旅游流的变化规律。吴必虎在冈恩(Gunn)旅游目的地模型基础上,参考前人对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研究成果,将视点主要放在旅游目的地这一微观层次进行研究,将吸引物视为节点、目的地视为面域、交通线路视为连接,则旅游系统空间构成的各关键组成要素包括旅游目的地区域(tourismDestinationDistricts)、旅游区(tourismDistricts)、节点(nodes)、区内路径(Routes)、人口通道(Gateways)和客源地市场(originmarkets)。这六种要素是区域旅游空间构成的基本单元,各要素之间的空间相互关系和形成模式如图1所示。即在目的地核心吸引物影响下,游客通过对目的地的认同,从客源地市场经外部交通进入旅游目的地区域,凭借区域内部旅游路径对不同旅游区内的旅游节点进行访问。

三、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的建立

任何成功旅游地的发展必定经历4个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相对成熟阶段和优化阶段;旅游业发展是处于不断的演化状态,并由不发达状态逐渐向发达状态过渡、由不成熟逐渐向成熟方向演进优化的过程。旅游系统的各大要素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空间上的不同组合,表现为十分丰富的各种形态和结构,而这些形态各异的内部结构是建立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的基础和依据。不同发展阶段旅游地域表现为不同形态结构,旅游发展重心、发展战略、发展机制也存在差别。因此,在不同发展阶段应采取差异化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机制。笔者根据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理论及区域旅游系统的内部形态结构和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把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分为点状模式、放射模式、凝聚模式和扩展模式4种类型,如图2所示。

1 点状模式

该模式形成于旅游地域系统的起步阶段。旅游活动首先在具有资源、客源和区位优势的零散景点产生,并带动和协调整个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游客大多是具有多中心型心理特征的探险旅游者或区域内居民,周边近程市场是其重要来源,旅游活动基本上属于自发状态。随着游客数量的逐渐增多,在简单的景区建设基础上,当地居民开始有意识提供简易的吃、住、行等基本生活方面的服务,这些服务是当地旅游业的主要构成因素,形成旅游产业体系的雏形。但由于劳动力素质和服务状况差,旅游接待设施不足,旅游产品单一等导致旅游经济效益低下。先天性资源优势突出、周边客源市场和交通相对便利是该模式形成的主要动力因素,其空间结构的主要特点是:旅游目的地内部所达空间范围狭小,区域内各旅游景点数量少,远未形成规模;旅游开发处于R-p共生、彼此独立阶段,与客源市场、其他景点等域外联系松散,节点数目少,区域综合吸引力小;区内路径系统薄弱,旅游流向呈单向性;旅游客源市场吸引力弱,仅具有近程市场的吸引向性,且较为脆弱,易受外界因素影响,波动明显,旅游业缺乏成熟稳固的产业链和横纵向联系,对区域经济的带动力有限。

2 放射模式

该模式形成于旅游地域系统的发展阶段,是在点状模式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过渡阶段。此阶段,在游客数量增加的基础上,旅游景点景区建设得到深入,主要是旅游地域内外的路径系统、住宿、餐饮等旅游接待设施建设。随着旅游景点景区建设的深入,游客数量得到进一步增加,旅游景区(点)的范围扩大,区域内数量增加。客源市场仍然较依赖于近程市场,区域内旅游集散中心的作用渐趋明显,中远程客源主要通过旅游集散中心向各旅游景区(点)扩散,并成为区域内主要的客源市场,在空间结构上呈现放射状模式。随着旅游服务体系的逐步建立,尤其是旅游经营商的发展,再加上当地旅游宣传促销力度的加大,旅游活动打破以往的自发状态,游客以旅游团队为主。景区建设的深入、旅游设施的改善和旅游集散中心作用渐趋明显是该模式形成的主要动力因素,其空间结构的主要特点是:虽然旅游地内部所达空间范围有所扩大,区域内旅游景区(点)数量有所增加,但是仍处于分散状态,与客源市场以及相互间的联系不多,未形成规模效应;旅游景区(点)与主要客源地及旅游集散中心的可达性加强,但各旅游景区(点)间的互通性仍然较弱,旅游流向仍呈单向性;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诸如产品开发、宣传促销、人才培养、机构完善等软件设施虽然也得到了加强,但软件设施不完善仍然是主要问题,尤其服务水平是制约区域旅游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旅游客源市场范围有所扩大,但仍以近程市场为主,市场发展潜力仍待挖掘;各旅游企业迅速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带动力日益明显,但规模偏小,呈现“散、小、弱、差”局面。

3 凝聚模式

该模式形成于旅游地域系统的相对成熟阶段。此阶段为区域旅游业相对比较发达阶段,旅游空间模式相对较合理。“凝聚”,一方面是通过旅游路径系统将各旅游景区(点)联结在一起,再通过规划策划将其凝聚在一起形成旅游圈;另一方面是旅游产业链的凝聚,旅游“六大要素”服务体系相对完善,各企业间相互联系合作扩大,区域内出现旅游集散中心,带动区域内旅游产业的发展。在旅游景区(点)内路径日益完善的基础上,各旅游景区(点)间路径系统在加紧建设中,通过产品策划与整体规划,各旅游景区(点)间联系不断加深,在一些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差异性较大,区内外路径系统都较完善的地区,形成了规模较大的旅游圈,并在区域内引领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服务体系、产业链相对比较完善,旅游企业的竞争力有所增强。旅游资源的整合、区域整体规划的制定、各旅游景区(点)间互通性加强和产业内外的合作是该模式形成的主要动力因素。但是此模式不是最优模式,仍然有不少问题:由于游客数量剧增,部分旅游区只顾眼前利益,旅游环境破坏严重,旅游环境保护问题突出;主旅游圈的旅游容量接近高峰,旅游旺季尤为突出,严重影响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区域内旅游业发展不平衡,主旅游圈以外地区旅游业仍然处于较分散状态,大部分缺乏联系,甚至出现恶性竞争的现象;主旅游圈的旅游容量接近饱和,内部旅游空间范围亟需拓展,次旅游圈亟待建立;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成为支柱产业,但是旅游产业链系统不完备、服务水平不高、“散、小、弱、差”的局面等仍然是主要问题,旅游企业的竞争力仍需增强。

4 扩展模式

该模式形成于旅游地域系统的优化阶段。以上模式皆不是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最佳模式,扩展模式是在凝聚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规划与管理建立起来的,包括旅游空间范围和旅游产业链的扩展。主旅游圈内节点的活动空间范围扩大,节点数量增加,以及次旅游圈的建立,拓展了区域内旅游活动空间范围,解决旅游容量饱和问题,有利于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次旅游圈的建立将各分散的旅游景区(点)凝聚起来,通过合理的规划与管理缓解了彼此间竞争,并形成更大区域吸引力,促进其共同发展;次旅游集散中心的建立,是旅游产业链在区域内的扩展,不仅分散了旅游流,缓解了主旅游集散中心的压力,而且对于区域内旅游范围的扩展有着重要作用,有利于次旅游圈的快速发展,形成成熟、完备的旅游产业链系统;旅游业区域经济增长极的作用得到全面发挥,形成以旅游业为主导的成熟旅游产业链和前后联系。次旅游圈的建立、大量新型旅游景区(点)的开发、旅游活动空间范围的拓展和旅游产业链的建立是该模式形成的主要动力因素。扩展模式是在凝聚模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旅游业空间结构在凝聚中的扩展,并不是分散,此模式对于扩大旅游地旅游容量、平衡区域旅游业发展、完善旅游产业链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演化模式的最优模式。

四、江西省旅游空间结构模式演化历程

作为旅游资源大省,江西拥有数量丰富的品牌资源,如世界级资源――庐山、三清山、龙虎山、景德镇、鄱阳湖,部级资源――井冈山、婺源、武功山、滕王阁等,而且近年来江西旅游业的发展突飞猛进,在全国旅游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纵观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发展历程,江西省旅游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存在不同的空间结构模式,大致表现为3个演化阶段:点状模式、放射模式、凝聚模式。

1 点状模式(1978―1989)

此期间,是江西省旅游业发展的起步阶段,旅游业发展主要集中在资源优势突出以及区位较好的南昌、九江(庐山)、吉安(井冈山)等地。旅游景区(点)数量少,且较分散,景区建设和旅游设施简易,客源主要来自周边近程市场,其中,南昌作为省会城市发挥其交通集散和客源输出作用。总体而言,此阶段旅游活动处于自发状态,旅游业发展比较分散,但已出现旅游业的雏形。此阶段江西旅游业空间结构特点与上述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的第一个模式特征相吻合,属于点状模式,如图3(a)所示。

2 放射模式(1990―1999)

此阶段,是江西省旅游业的发展阶段,由于旅游供给和需求均得到很大改善,居民出游条件逐渐成熟,江西省旅游业开展范围扩大到九江、吉安、赣州、鹰潭、景德镇和上饶等7个设区市。旅游景区和旅游设施建设得到显著改善;客源市场虽仍以周边近程市场为主,但范围较前一阶段得到明显拓展;南昌作为全省旅游主集散中心的作用更加明显,旅游流呈现放射状;各旅游地间旅游产品有初步互动,为旅游圈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此阶段江西旅游业空间结构特点与上述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的第二个模式特征相吻合,属于放射模式,如图3(b)所示。

3 凝聚模式(2000―至今)

进入21世纪,旅游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需要,供求双方的动力共同推动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江西省的支柱产业,是旅游业发展的相对成熟阶段。此期间,不仅全省旅游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产业体系更加完善,而且形成了赣东北旅游圈(包括南昌、九江、景德镇、上饶和鹰潭),此旅游圈基础设施完善、产品类型互补、资源级别较高,已成为江西目前最成熟和知名度最高的旅游产品。虽然旅游业得到空前发展,但仍存在环境保护、区域发展不平衡、旅游产业链不完备等方面的问题。此阶段江西旅游业空间结构特点与上述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的第3个模式特征相吻合,属于凝聚模式,如图4所示。

纵观江西旅游业30年的发展历程,虽然取得了骄人成绩,旅游系统空间结构得到了巨大拓展,从发展之处的以南昌、九江(庐山)和吉安(井冈山)为主的点状发展模式,到以南昌为旅游主集散中心向九江、景德镇、上饶、鹰潭、吉安和赣州分散的放射模式,发展到现在的以“赣东北旅游圈”为主的、向“赣西”和“赣南”区域拓展的凝聚发展模式,结构模式也趋于合理,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一,区域间发展不平衡,旅游业主要集中在少数的点上,传统四大名山(庐山、井冈山、龙虎山、三清山)旅游业较发达,虽然近年来兴起了一些诸如婺源、武功山等新景区景点,但是从整个区域角度出发,旅游业发展的面还不够宽,应进一步拓展,否则不利于江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其二,部分地区旅游客流与交通“瓶颈”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一些重点旅游区的可进入性不强,景区内部旅游交通设施和方式有待改善;其三,各级旅游服务体系不完善,产业链系统不完备。

五、江西省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模式优化

1 江西省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模式优化目标

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模式优化,突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共同实现,以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以区域旅游一体化为出发点,充分考虑旅游设施的现有条件和发展基础,客观分析旅游资源在区域内的分布特点,深入挖掘各地旅游资源特色,建立一套科学的产品开发体系,为江西旅游空间结构模式优化提供战略性方向和发展对策。具体目标包括区域旅游业空间布局的合理性、旅游业空间关系的和谐性和旅游空间网络的完备性。目前,江西省旅游业空间结构模式属于凝聚状模式,全省旅游业发展集中在部分区域,区域发展不平衡,该模式制约了整个区域旅游业的和谐平衡发展,不利于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向更加合理的模式转变。因此,根据旅游资源分布特点、交通网络状况以及和谐发展需要,给出了相对应的合理的空间结构优化模式。

2 江西省旅游系统空间结构优化模式

一个区域旅游业的发展不可能达到一个绝对成熟阶段,旅游空间结构模式总是处于不断的优化过程。因此,笔者根据旅游空间结构模式的演化规律,结合江西的旅游发展历程、资源分布特色和交通网络现状,构建江西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模式――扩展模式,即以南昌为主集散中心、赣州为次集散中心,构建江西旅游空间结构模式,以此模式作为江西旅游空间结构模式的最优目标,如图5所示。南昌旅游圈包括南昌、樟树、靖安等旅游区,南昌作为主旅游集散中心,突出革命英雄城、历史文化、中医药研习及养生和都市休闲的产品特色;庐山旅游圈包括庐山、鄱阳湖、柘林湖、云居山等旅游区,突出世界文化景观,将名山、名江、名湖、名城融为一体,共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大井冈旅游圈包括井冈山、吉安、万安等旅游区,突出革命摇篮及革命胜迹、庐陵文化和高山田园风光的“红绿相映”旅游产品;赣东北旅游圈包括景德镇、婺源、三清山、龙虎山等旅游区,突出世界瓷都、道教祖庭、峰林绝景、古村民居和丹霞地貌等产品特色;赣南旅游圈包括赣州、瑞金、三百山等旅游区,以赣州作为全省次旅游集散中心,突出革命历史文化、宋城文化、客家文化和自然生态等特色;赣西旅游圈包括仙女湖、武功山、安源等旅游区,突出山水生态、革命胜迹和禅宗文化(《江西省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南昌旅游圈、庐山旅游圈、赣东北旅游圈和大井冈旅游圈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发展基础,圈内基础设施较完善,工作重点应放在软件设施建设和旅游资源保护方面;赣南旅游圈和赣西旅游圈旅游产品特色渐显,工作重点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市场营销;赣东地区(即抚州)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不足以构成旅游圈,产品开发、景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营销策划等都应加强。此外,区域合作方面,在江西省内部应加强各旅游圈之间的合作,并充分发挥主、次旅游集散中心的作用,外部加强与周边省市的区域合作,构建“区内联合,区间联动”的旅游空间结构模式。

3 江西省旅游系统空间结构优化措施

(1)加强与赣南、赣西的联系,努力拓展旅游目的地空间。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凝聚模式不利于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为了扩大旅游容量,平衡各地和谐发展,促进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拓展旅游活动空间是必然的选择。如图4所示,目前江西旅游空间结构发展模式为凝聚模式,旅游业发展主要集中在赣东北旅游圈、井冈山周边地区以及赣西部分地区。赣东北旅游圈的空间范围过大,应将其细分为若干个旅游圈,利用圈内开发成熟的旅游产品,带动众多处于“灯下黑”状态的资源较好的景区,不仅拓展了每个旅游圈内部的旅游空间,而且实现了“双赢”与“共赢”的旅游发展格局。赣南、赣西旅游资源丰富,尤其是自然生态资源优良,人文资源较有特色,拓展空间潜力巨大,应深入挖掘其内涵,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作为近期内旅游空间拓展的重点。赣东区域,应根据市场需要和资源特色有选择性地进行拓展。

(2)完善旅游产品谱系,实施多元化旅游产品战略。在拓展旅游目的地空间的基础上,根据各地旅游资源分布的特点以及各自资源的特色,完善旅游产品谱系,实施多元化旅游产品战略,满足不同细分市场游客的多样化需求。重点建设“生态江西”、“红色江西”和“文化江西”旅游产品,红色旅游产品主要以井冈山、南昌、瑞金和萍乡等地为主,生态旅游产品主要集中在环鄱阳湖区域、赣南和赣西等地,文化旅游产品则以陶瓷文化、宗教文化和历史文化为主。近期内,应以红色旅游产品为发展龙头,利用其在全国的巨大影响力,提高区域整体知名度,带动其他旅游产品的发展;同时,努力保护好整体生态环境,将生态旅游作为江西旅游业发展的中远期目标。

(3)优化行政管理体制,实施政府引导战略。旅游空间结构模式的建立是跨越行政区划的旅游产品体系构建,顺畅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引导战略是其重要的政策保障。在我国,行政区划往往是以分水岭或水界为划定标准,所以同类资源的分布和同类产品的开发往往是跨区域的。因此,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积极作用,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建构制度化的多层次组织结构、合理的区域利益分配机制、良性的区域竞争秩序和完善的区域合作规则,打破旅游发展中的行政区划界限。

(4)完善旅游形象,进行有针对性营销。整体形象和分项形象在旅游营销中所起作用各不相同:整体形象是一个区域旅游产品的高度概括,其营销是为了提高区域知名度;分项形象是具体旅游产品的形象,其营销是为了具体旅游产品的销售。“红色摇篮,绿色家园”,一度作为江西的整体旅游形象已深入人心,但还存在缺陷,对江西旅游产品特色不能完全进行高度概括,比如“陶瓷文化”就不能体现在此旅游形象中。因此,还必须采取专家研讨、社会征集等方式对整体形象进行完善,同时利用现代传媒对其进行广泛营销,进一步提高江西旅游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在此基础上,应抓紧制定各旅游圈与旅游景区(点)的旅游分项形象,方法亦根据情况采取专家研讨或社会征集的方式,并根据产品特色和市场需求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

(5)加大旅游交通建设,解决交通“瓶颈”问题。旅游交通是旅游业发展的“咽喉”,旅游交通完善是旅游业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之一。一方面,加大主要客源地与江西省的省际交通网络建设,譬如新开航线和车次或增开次数,加强主要城市与重点旅游区的高速公路网建设;另一方面,完善景区内部和景区之间交通网络建设,提高主要旅游区内部公路等级,增强旅游圈内各景区(点)之间以及各旅游圈之间的互通性,今后建设重点应集中在赣南、赣西的景区(点)内部交通及其互通性建设上。旅游交通的建设应注意入口通道设计以及交通设施与周边旅游景观保持协调等问题。

六、结论与探讨

根据旅游目的地的不同尺度,旅游系统包括旅游目的地系统和区域旅游系统,相应的旅游地空间结构演化模式主要包括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模式和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模式。本文从区域尺度的角度出发,在分析区域旅游系统构成的基础上,建立了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旅游系统的各大要素在起步、发展、相对成熟和优化等四个阶段具有十分丰富的各种形态和结构,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表现为点状、放射、凝聚和扩展四种模式。在此基础上,以江西省作为个案分析,发现改革开放至今江西省旅游空间结构模式分别为点状、放射和凝聚模式,分析了旅游空间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空间结构的优化目标、措施和模式。

旅游资源的空间特征篇10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开发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营销陕西安康

一、引言

我国对旅游资源质量等级的评价依据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和“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通过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项目进行评价,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了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都是知名度高、评分赋值大的“特品”旅游资源及旅游目的地开发,对不属于传统观念中“优质”旅游资源及目的地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较少。然而,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我国众多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目的而正在积极进行旅游开发。那些相对来说旅游资源价值较低、尚未被开发或只是“浅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对缓解珍稀自然、文化遗产遭受的旅游压力,丰富旅游产品品种,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现状概述

随着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资源次优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许春晓在我国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开发策略,指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性质、突变概念和依附式开发理论,以期指导区域旅游业开发。罗艳菊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影响因素、非优区的优化机制及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提出开发的盈利模式。唐文跃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征和开发的优弱势,探讨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发展道路。隆学文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李东和以合肥市为例说明实施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是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彭华从需求驱动角度研究城市郊区与周边小城镇的旅游开发成功之道。……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资源次优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丰欠程度不一、价值禀赋不等这些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现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ChrisRyan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完善,指出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目的地复兴的作用,以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热衷寻求“新的”、“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下,缺乏“名气”也可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开发和促销亮点。

本文认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是拥有优质或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非”在汉语中主要是否定的意思,而“次”在汉语中则含有差于、第二的意思。参考经济学,“次优”的含义是未达最佳标准的,不最理想的,不最适宜的,不最满意的,因此本文使用“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提法是较为合适的。

三、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概念和特征

许春晓将旅游资源非优区定义为“在特定地区内,没有部级和世界级的知名风景名胜区,缺少骨干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的丰度和密度均不够,难于形成优秀旅游产品的现象”。按旅游资源的成因及属性,马耀峰等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自然旅游资源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主体要素,是地貌、气象、水体和生物中具有旅游吸引力的部分,从根本上说是属于大自然的产物;而人文旅游资源是由人类活动所产生,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一切事物。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特定地域内的分布是不均等的,存在优弱丰疏的差异。由于区位条件和历史发展轨迹的不同,存在这样一大批自然旅游资源禀赋优势比较明显而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如我国西部很多贫困地区,长期交通不便,区内工业发展缓慢,人文遗址遗迹较少,但自然生态资源保存良好,这是其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根据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属性,本文将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定义为,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于地理区位、经济区位等条件所限和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轨迹不同,拥有较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人文旅游资源特征不明显、优势

    

不突出,暂时难以形成特色旅游形象及产品的现象。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是一个相对概念,具有相对性、普遍存在性和可演变性的特征。随着当地经济、旅游业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在科学的旅游规划导引下,凭借区内自然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创新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经过成功的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也可成为旅游资源优质区。

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对地理空间选择、经历和体验的过程,旅游目的地形象能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行为选择。对于正待开发或已在开发中的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更需要以真实、独特、充满感召力的旅游形象驱动目的地旅游的发展。区域文脉、地脉是区域自然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它鲜明地展现了区域旅游的特色,旅游形象也会因区域文化差异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中普遍面临的难题是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匮乏和特色不鲜明,难以塑造具有地域特色、深刻人文内涵的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文化资源具有延续性、动态性、可创造性、非独占性的特点。mommaasHans从增强地点的身份、吸引力和市场地位,进行革新和创意,为文化多样性和文化民族主义探讨了文化产业集群策略,对文化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基于工业遗址改造利用而兴起的北京艺术区,现已成为京城令人瞩目的新旅游吸引物。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可通过对区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创新,结合当今旅游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汲取外来优秀文化元素,通过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将其融合进区域旅游形象塑造、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发展之中,进行卓有成效的旅游营销,并逐步向旅游资源优质区演进。

四、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发展策略——以安康市为例

、安康旅游发展简介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在秦巴山地之间。秦巴山地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交界线,山地垂直高度大、气候复杂多变,森林垂直带谱明显,汉江从西向东纵贯全市,两山夹一川的地形格局使这座山水之城独具特色。长期以来秦岭巴山阻隔造成其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目前仍为部级贫困地区。与分别以秦汉唐历史文化遗迹著称的近邻西安、咸阳等和以楚汉文化历史遗迹见长的湖北武汉、荆州、陕西汉中等地相比,其“秦风汉韵楚文化”的自我文化定位形象相形见绌。年安康曾发生特大洪灾,洪水几乎摧毁安康古城,原县城内历史文化遗迹和陕南小城建筑格局饱受灾难。然而其山、水、林特色突出,有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典型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原旅游形象模糊,旅游商品开发滞后,旅游产业链短。年国内游客为万人次,旅游收入.亿元,国际游客人,旅游外汇收入万美元。在周围西安、重庆、成都、武汉、汉中等具有人文旅游资源优势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屏蔽下,亟需独特的旅游形象和产品发展。

  旅游形象和旅游资源并非旅游发展的唯一保证。目的地可进入性、交通容量、空间节点分布同样重要,而旅游开发反过来也会促进目的地交通环境的改善。如与安康毗邻的汉中市,在西汉高速公路开通后获得了旅游发展的良机,年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亿元人民币,占当年GDp的.%。安康旅游面临的机遇使国家西部大开发和陕南突破发展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西康高速(包北高速川陕段)、十(十堰)天(天水)高速、襄渝、阳安铁路将相继建成和安康至湖南常德铁路专线、西康二线铁路也已进入开工建设准备阶段,这将会有力地促进安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整合、创新人文旅游资源,形成旅游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