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用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2:07

企业信用的重要性篇1

关键字:电能销售、风险、信用管理

中图分类号:X8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何谓客户信用管理

信用管理(也称信用风险管理),是指授信者对信用交易进行科学管理以控制信用风险的专门技术,包括收集客户的各种信用信息与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判断,对客户的信用质量做出评价,在风险与收益之间进行权衡,进行恰当的信用决策,并对赊销产生的应收账款进行管理。信用管理属于风险管理的范畴,成功的信用管理必须根据坚实的信用政策。在信用决策与管理应收账款的组合中,许多不同的因素需经仔细考虑,信用决策必须依据客观的及无形的客户信用及财务状况,也应考察授信者的市场地位及销售量,生产能力是否全部开动及现金余额水平,以及产品的性质。

二、客户信用管理的重要性

一个企业良好的财务状况有赖于良好而有效的信用管理。放任而没有限制的信用政策可能导致拖延应收账款,造成极高的坏账损失率。采用严格限制的信用政策的企业也可能让竞争对手提高他们的市场占用率。企业在对客户提供信用的同时也就承担了由此带来的风险,特别是在我国,信用制度尚未建立,社会和法律对信用缺失现象缺少必要的监督和约束的条件下,企业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法人实体,必须加强对客户的信用分析与评价,从而降低在信用销售中的风险。

三、供电企业信用管理的现状

作为一个企业,即使处于垄断地位,依然需要遵循市场规律,依法经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供电企业虽然属于社会公共事业型的企业,但是同样也需要追求利益,以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企业都是在风险中经营的,供电企业也不例外,相关的风险不容忽视。

1、主要风险

电能销售是供电企业的核心业务,电费是维系发、供、用三方稳固关系,促进全社会电力供应和使用正常运转的重要保证。电费管理又是一项严格的相互牵制的科学管理,受财经制度的约束,它是发、供、用整个生产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供电企业如不能及时、足额地回收电费,将导致供电企业流动资金周转缓慢或停滞,使发电企业电力生产受阻而影响安全发、供电的正常进行。不仅如此,供电企业还要为客户垫付一大笔流动资金的贷款利息,最终使供电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受到很大损失。然而,供需矛盾突出,缺电严重,电价调整,国家宏观调控等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都给电费回收工作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电费回收风险是供电企业电能销售面临的首要风险。

2、风险控制——信用管理现状

当下在我国,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了先用电、后缴费的方式赊购电能,这就无形中给供电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营风险。电能销售的收入能否及时颗粒归仓,经常取决于用电客户的信用状况。客户欠费是一个各行业的普遍性问题,在欠电费的客户中既有困难企业,也有效益良好的行业和国家财政开支的政府机构部门。

四、供电企业信用管理的一些措施

1、在签订供用电合同时,对于信用不佳,发生欠费风险可能性较大的客户,争取预先设定担保,担保合同与供电合同同时签署,并作为供用电合同的附件。

2、对于已签订供用电合同未设定担保的,可以事后补签。根据《担保法》的规定,结合供用电合同的特点,可以从保证、抵押、质押三种方式中选择适用的方式,以降低供电企业的电费风险。

3、当用电人出现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抽调资金以逃避债务;丧失商业信誉;丧失或有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等情形中的一种或几种,造成信用急剧下降时,供电企业可以按照不安抗辩权的规定,在证据充分的情况下可中止供电,以保护电费债权。

4、逐步改变用电客户的用电习惯,强调“电能”是商品,可以先用后买,当然也可以先买后用,渐进式推广预购电和预结算电费结算方式。

五、供电企业信用管理的改进建议

如果供电企业未能在收集各种有关用电客户的信用信息方面做出必要的努力,当对方的财务状况变差时,供电企业将无从应对以至付出惨痛的代价。为此,供电企业应完善以下信用管理功能的建设:

1、调查客户资信,建立用电客户的信用档案:

基本信息。这一部分通常记录的是编制客户档案所需的内容,包括:对用电客户身份的鉴定,具体包括其目前的名称、公司的形式(是独资、合伙还是股份制);债务人的住所;债务人的财产所在地;抵押物的市值;债务的形式(发票、对账单、本票)等。

信贷资料。这其中应尽量包含所有可能导致支付困难事项的说明,主要包括:信用申请表、担保合同、与经销商或发行人签订的合同、销售合同、保证书和其他书面说明材料(利息费用、律师费用和收款费用;累计赊销金额;债务人的簿记和书面记录;管辖权和诉讼条款、仲裁条款等);财务信息(来源于其他信用评价结构的信用报告、经审计和未经审计的财务报表等);信用经理和销售人员保存的一些原始单据和商业信函;账户交易的发票和结算证明。

来源于其他渠道的信息。除了以上详细列示的信息之外,其他各种各样的信息,如从银行、其他债权人或是竞争对手处获得的信息也应该包含在内。

2、扩展客户资信调查的方式:

通过金融机构(银行)进行调查。一般由业务经理提出委托申请,由业务银行协助调查,可信度比较高,所需费用少,但很难掌握客户的全部资产情况及具体细节,且因客户的业务银行不同所花调查时间会较长。

利用专业资信调查机构进行调查。这种方式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调查,经费支出较大,能满足委托方的要求。调查人员的素质好能力对调查结果影响很大,所以应选择声誉高,能力强的资信调查机构。

通过客户或行业组织调查。这种方式可以进行深入具体的调查,但会受地域限制,难以把握整体信息,并且难辨真伪。

内部调查。询问同事或委托同事了解客户的信用状况,或从本企业派出机构、新闻报道中获取客户的有关信用情况。

其他方式,如财税部门,消费者协会、工商管理你们、企业的上级管理部门,证券交易部门等。另外,书籍、报刊、杂志等也可提供有关顾客的信用情况。

3、通过对用电企业的财务状况,特别是偿付能力和流动性分析,对客户的资信进行量化的评价。对客户进行财务状况分析主要是通过客户的财务报表提供的企业财务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对其资产质量、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财务状况有较为确切的了解。企业的财务报表可用于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优劣。但是,报表上的数字有时候并不能够准确反映真实的财务状况,有时候是人为的操纵,有时候是因为技术上的原因。因此,由独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财务报表是相当重要的。任何一类财务报表都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利润表。利用利润表,可以评价一个企业的经营成果和投资利率,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以及预测未来一定时期的盈利趋势。

资产负债表。又称财务状况表,主要包括:企业所拥有的各种经济资源;企业所负担的债务,以及企业的偿债能力;企业所有者在企业里所持有的权益;企业未来财务状况的变动趋势。如果客户已有大量的负债,且偿还期限分布集中,那么其清偿电费的能力就值得怀疑了。

现金流量表。客户的偿债能力会随着现金的来源不同而发生变化。如果公司的现金来自净收入增加,这种净收入又是由投资规模的扩大、存货的增加以及管理效率的提高所带来的,那么这种现金流是可靠的,能实实在在地增加公司的偿债能力。相反,如果其现金来自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或来自短期贷款,信用分析人员就应该怀疑该公司资本的真实流动性,在这种情况下,客户的偿债能力是不可靠的。

4、在对客户资信情况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除了对一些常规指标进行分析外,还应该对一些非常规的因素引起特别关注,因为这些非常规操作很可能使客户的财务状况等发生重大变化。

结语:

综上所述,宏观经济、法制环境和国家电力改革相关政策的影响,都会给企业带来潜在的市场风险。企业要生存,风险无处不再,供电企业要建立健全客户信用管理制度,要落实专业部门,负责及时跟踪研究外部环境变化给用电企业带来的影响,对潜在的风险能够进行科学的评估、及时的预警和有效的控制。

企业信用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措施分析

市场经济的的发展和成熟要求其中的经济主体具有良好的信用意识,能够诚实守信、恪守信用地进行经营活动。但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信用情况堪忧,信用体系建设也存在很多问题,这阻碍了我国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本文基于此对究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相关措施进行研究和分析,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分析

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可以从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来理解。从国内角度来讲,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市场经济主要在法律和信用两大要素体系下发货作用。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小企业之间的利益多元化、分散化、独立化,互相行为容易受市场利益的影响,因此常常有不讲信用的行为发生,给给市场经济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规范信用行为便成为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重大问题。从全球化较大来讲,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体系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当前,随着全球化进程正在加快,中小企业参与跨国交流的机会也越来越多,能够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各国间的经济交往更加紧密。跨国交流的增多和经济全球化,也都是建立在市场经济体制之上,也就是说信用体系的建设是其基础之一,因此,加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二、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措施探讨

从目前来看,虽然社会各界已经逐渐重视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问题,但是总的来说,相关措施还不够到位,笔者结合研究,认为加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出发。

(一)加强政策法律的制定和落实

加强相关法律体系建设是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应当尽快出台和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从而规范企业信息数据的使用,一方面公开可公开化的信息,一方面保护企业秘密信息。从目前来看,我国中小企业的失信行为受到的惩罚不大,无法起到威慑作用,应通过法律的制定加大失信成本,通过相关法律措施制定市场准入标准和中介机构管理法,处罚提供虚假企业信息的行为,加大对违反信用行为的惩罚力度。

(二)完善社会担保和评价体系

为了晚上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比不可少,这主要可通过如下方面进行。第一,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机构的资本金补充机制,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手段解决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规模小、担保能力不足的问题;第二,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基金,用以弥补信用担保机构的担保损失。第三,建立科学的担保风险内部控制制度。从目前来看,我国正处于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时期,建议可采用以政府或中央银行为主导,建立公共的企业信用征信机构的模式。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重视资产负债率、资金周转率等财务分析指标,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发展能力、成长性、诚实经营行为等状况。并借助完善的企业信用查询系统的建立,实现资源共享和综合利用,进而实现企业信用信息披露规范化建设。

(三)不断完善金融机构建设

加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完善金融信贷体系是帮助中小企业走出融资困境的关键,除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的授信体制、政策和程序和信贷管理机制,应加强金融机构的建设和金融服务品种创新,如可在国有商业银行设立专门的中小企业贷款部门,并通过适合中小企业的信贷品种的推出,以满足中小企业在金融服务领域的相关融资需求,并通过创新和完善,减少对中小企业申请贷款的管理层次、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工资效率。

(四)加强自身信用管理和维护

自律是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部分,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中,企业自身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这一层面上来看,中小企业应加强自身信用管理。市场经济环境下,部分中小企业为了追求短期效益,不顾自身诚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引导中小企业加强自律,并引导他们树立品牌意识,形象意识。让中小企业高瞻远瞩,寻求长期的发展之路。具体来讲,企业应当培养专业管理人才,从而增强信用意识和管理技能,进而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完善信用管理方法,并通过风险控制管理体系的建设,积极维护企业信誉。

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发展的命脉,中小企业的信用管理事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信用的建立。通过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的建设,能够有效提高中小企业的诚信,从而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等问题,促进中小企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朱文胜.关于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思考[J].中外企业家,2007,(10).

[2]周平军.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政策选择[J].宏观经济管理,2006,(04).

[3]孙经会,韩耕.对陕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发展的思考[J].西部财会,2004,(03).

企业信用的重要性篇3

论文关键词:属性层次分析法;信息化;指标体系

1引言

为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整体竞争能力,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我国信息产业部推出了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试行方案.但这些指标体系都是从宏观上对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进行评测,企业自行制定发展信息化对策.这样造成的盲目性,既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又不能使信息化很好地服务于企业战略.

本文借助现有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及其评价方法,结合东北老工业基地制造企业的现状及其发展战略,利用属性层次法的球赛模型对企业重要的信息化指标进行比较,提出适合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模式.

2企业综合信息化指标设计

2.1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的信息化发展目标

通过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可以改变传统老工业的内部环境.包括企业的特征,企业的优势与劣势.尤其是挖掘相对竞争对手而言企业独特的潜在竞争优势.目前,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仍具有其一定程度的产业优势、科研优势和产业技术工人优势,主导产品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在全国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技术研发能力不强,缺乏核心技术,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能力较差,产品增值服务较弱,迫切需要加强综合能力.振兴东北迫切需要尽快将以降低成本为主要手段的推式生产模式转变为一切以市场为出发点,重视客户满意度的客户拉动式产品生产方式.

针对东北制造业企业目前信息化发展的现况,企业应以综合信息化为发展目标,其特征是以核心业务信息化为目标,把焦点集中在核心价值上,向综合化、网络化的方向延伸和扩展,强调信息化与业务类型匹配,与自身业务发展阶段匹配,与企业的管理基础、企业资源匹配.在合理投入的基础上适度发展,实现整体最优.

2.2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构造东北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划,目的在于从微观推进综合信息化,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服务.具体做法就是以整体的价值链信息化为发展路线,以主导产品生产过程信息化做为重点,然后向上游集成研发过程信息化,向下游延伸到市场,在集成和优化的思想指导下,去实现基础信息化.在实现基础信息化的同时,部分地选择有用的集成和优化的应用,正确引导企业信息化健康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3老工业基地企业综合信息化指标体系的设计具体选取的指标如下:

1)信息技术应用普及率指信息技术在企业各个部门,有关领域及业务工作中普及应用的程度,用百分比表示.

2)信息技术应用覆盖率指信息技术设备完成的业务量占企业总业务量的百分比.

3)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应用率指标适用离散加工制造型企业工程技术水平的评价.

4)网络化程度及企业信息网络的规模与水平指企业联网的计算机台数占企业计算机安装总量的百分比,企业上网及网站的数量与质量,企业计算机应用系统网络化程度.

5)集成化程度(管理控制一体化)据龚炳峥方案改信息集成,过程集成,用户集成.

6)核心业务流程信息化水平指核心业务流程信息化的深广度,主要业务流程的覆盖面及质量水平.

7)管理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分)管理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分),反映信息资源的管理与利用状况,管理信息化应用覆盖率及数据整合水平.

8)产品和服务信息附加值指标指是否系统地确定了顾客需要或将从中获益的信息产品或服务是什么?(灵捷审计).

9)erp应用覆盖率指erp完成的业务量占企业资源规划管理总业务量的百分比,erp覆盖率是指企业由erp完成的管理工作量占企业资源规划管理工作总量的百分比.

10)新技术信息吸收能力(董景荣方案).

3运用属性层次模型的企业信息化指标排序

3.1方法的选择

1997年,程乾生教授创立了属性数学,在属性测度基础上提出了相对属性测度和属性判断矩阵的概念,提出了一种新的无结构决策的方法——属性层次模型ahm.与saaty在1977年提出的层次分析法相比,ahm既不需要计算特征向量,也不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运算量小,科学性强,是简便有效的决策方法,两种决策方法皆分3个步骤,即建立层次结构,构造判断矩阵并计算相对权,计算方案对系统目标的合成权以进行决策.用比赛模型刻画这2种方法,层次分析法相当于举重模型,而属性层次模型方法相当于球赛模型,2种方法皆是合理的.用例子说明属性层次模型相比于层次分析法计算更简单有效.

3.2建立属性层次模型

1)建立现阶段东北企业信息化层次结构(只考虑第一层),如图1所示.

2)以下的标度法确定判断矩阵中的元素

3)构造判断矩阵,计算相对属性权

由标度定义ahm的判断矩阵元素应满足以下条件:

由以上的排序得出:w6>w8>w5>w10>w4>w9>w7>w3>w2>w1.其中:w6代表核心业务流程信息化水平的权重;w8代表产品服务信息和附加值的权重;w5代表集成化程度的权重;w10代表新技术吸收能力的权重;w4代表网络化程度的权重;w9代表erp应用覆盖率的权重;w7代表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权重;w3代表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应用率的权重;w2代表信息技术应用覆盖率的权重;w1代表信息技术应用覆盖率的权重.这些权重说明,老工业基地企业在发展信息化的过程中应该首先提高自己核心业务的信息化水平,这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其次,要着重提品服务信息和产品的附加值,这体现了企业要以市场为重心,注重顾客的需求,使企业的特征由原来的生产推动型向需求拉动型转变,适应市场变化.

4结语

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和技术的比较优势,信息化工作初见规模的状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将信息化重点放在适度提高核心业务流程的信息化水平上,以充分发挥老工业基地制造业的比较优势,为企业的改造和虚拟企业的构建打下良好基础;

2)核心业务信息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企业要注重产品服务信息和附加值的信息化建设,加快企业市场反映速度;

3)企业信息化要均衡发展,信息化发展应由过去只注重点效率向注重线效率发展,以线带面实现企业的全面信息化;

企业信用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小企业会计准则会计信息质量

一、概述

(一)小企业会计准则

2011年10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印发《小企业会计准则》,于2013年1月1日起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是我国企业会计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意味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小企业会计准则具有如下特点:

(二)简化核算

相比《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最大的特点是简化核算。首先,就计量方法而言,采用成本计量,舍弃了公允价值、可变现净值、重置成本和现值四种计量方法。其次,在业务处理上,大大简化,不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统一按照平均年限法进行摊销、不再核算递延所得税等等。再次,在财务报表方面,不再编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利润表减少了每股净收益,综合收益等内容的核算,以净利润为终点。最后,在报表披露方面,披露内容减少,无需披露企业基本情况、会计政策变更和所得税调整过程等。

通过简化核算,《小企业会计准则》适应了经济业务内容简单的特点,大大减少了小企业会计核算的成本,更加符合成本收益原则。

(三)与税法协调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另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与税法协调。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与净残值考虑税法的规定,资产不再计提减值准备等。这些改进极大地减少了纳税调整。由于小企业资本结构简单,所有者能够很好地掌握企业内部的情况,而银行因小企业的风险较高很少给小企业贷款,所以绝大部分小企业最主要的财务信息使用者是税务部门,与税法的协调,有利于提高信息的实用性。

(四)与国际趋同

通过将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中小企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009)进行对比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小企业会计准则》在国际趋同方面做了很多努力。据有关统计显示,在进出口贸易中,中小企业贡献进70%的份额,可见,小企业会计准则有国际趋同的必要性,有利于提高小企业会计信息在国际贸易中的有用性。

总之,《小企业会计准则》在《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重大调整,规范小企业会计实践中的混乱场面,减少了小企业会计核算的成本,提供了信息的实用性。这些改进和特点也会给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带来重大的影响。

(五)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信息是会计主体通过财务报表、财务报告等向外界报表使用者传达的信息。会计信息质量是指会计信息满足信息使用者需求的特征的总和。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规定,会计信息需要满足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八个基本要求。《小企业会计准则》并没有对其信息质量做出要求,在会计处理过程中,《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有关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要求对小企业也具有参考价值,又由于八项基本质量要求在实务界和企业界已经得到广泛认同,本文将这八项基本质量要求作为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的参考依据。

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众多,通过对文献中相关因素进行总结,笔者得出影响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会计相关规定、会计人员专业能力、会计主体内部相关人员意识三个方面,当这些因素失控后,会造成会计信息的规则性失真、行为性失真和违规性失真。本文讨论的即为其中的会计相关规定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二、《小企业会计准则》对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准则的出台必然伴随着规范统一会计实务,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目标。准则的出台作为一种进步必将能更好地适应小企业的经济情况,对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但是,由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内在存在矛盾性,必然无法使所有方面都得到提高,也就是说也会产生一定消极影响。

(一)对小企业信息质量的积极影响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小企业信息质量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积极影响,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更加注重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比性

一方面,准则在制定过程中考虑到了小企业会计信息的最主要需求者,即税务部门,准则在很大程度上与税法协调,增强了相关性。另一方面,在准则制定之前,我国小企业可以自由选择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行业会计准则或是企业会计准则,导致小企业的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准则的制定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通过与国际小企业会计相关规定的趋同,也增加了国内外小企业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2、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盈余操纵手段

盈余作为会计信息的重要内容,盈余的质量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准则剔除了那些小企业较少接触又容易作的业务,如资产减值、递延收益、递延所得税等等,挤压了小企业利润中的水分,通过提高盈余质量,进一步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

3、业务处理简单化,能够减少行为性失真

行为性失真是由于会计人员专业能力不足或操作失误带来的会计信息失真。准则业务处理简单化,对其会计人员专业能力的要求也会相应降低,因会计人员业务能力不足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也会随之减少。此外操作过程减少,出现失误的环节也会减少,导致的行为性失真也会减少。

(二)对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消极影响

伴随着《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新的问题也会出现,如新的操作手段可能出现,会计信息的实质性的注重减少,不能及时反应会计信息的变化等,具体解释如下。

1、对某些经济活动的实质的忽视

为了简化处理,小企业会计准则对一些业务做了特殊规定,如对于使用寿命不限的无形资产,统一按照十年以上的期限摊销,就是对经济活动的简化。这些简化必然会让会计处理不能完全反应经济活动的实质。

2、会计信息不能及时反应经济状况的变化

不再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不再计提减值损失带来的就是会计信息不再及时反应经济现象,对会计信息的及时性有挑战。

总之,从会计信息质量的八个方面的要求来看,《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对这些方面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在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和重要性方面的影响是积极的,对实质重于形式、及时性的影响是消极的,而在谨慎性方面则几乎无影响。具体情况如下表1。总的来说,消极影响的两个方面,实质重于形式和及时性,是考虑小企业成本效益的必然结果,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出台,在考虑到成本效益的基础上,促进了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表1《小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汇总表

[序号\&质量要求\&影响\&解释\&1\&可靠性\&积极影响\&通过盈余操纵手段的减少和行为性失真的减少,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2\&相关性\&积极影响\&注重小企业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税务部门,与税法协调\&3\&可理解性\&积极影响\&剔除了不适合小企业现状的业务,更加简单易懂\&4\&可比性\&积极影响\&统一准则和与国际趋同,使得国内小企业之间和与国外小企业可比性增强\&5\&实质重于形式\&消极影响\&简单化,有些业务不考虑经济实质而统一规定。\&6\&重要性\&积极影响\&强调成本效益原则,对小企业不常见,不重要的业务简单化处理\&7\&谨慎性\&无影响\&谨慎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会计人员素质,与准则的关联性较小\&8\&及时性\&消极影响\&简单化处理后,对一些事项,不按照权责发生制处理,不能及时反应会计信息变化情况\&]

三、进一步提高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措施

《小企业会计准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但是这还存在一定的提高空间。

(一)相关部门应该做好宣传和监督工作,保证《小企业会计准则》在使用的小企业范围内实施

《小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准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所规定的小型企业标准的企业。下列三类小企业除外:股票或债券在市场上公开交易的小企业。金融机构或其他具有金融性质的小企业。企业集团内的母公司和子公司。”财政部门应该做好做好宣传工作,同时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证年检等手段将强对小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教育与培训,为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提供人才保障。此外财政部门也应该对小企业实施准则的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税务部门作为小企业会计信息的主要需求者,由其统一要求小企业采用《小企业会计准则》对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更具有引导性。因此应该加强税务部门在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中的作用,利用税务部门的优势,做好准则制度的过度工作。

(二)鼓励小企业自愿信息披露

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存在潜在动力,通过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可以向外界展现自我,获得更加公平的竞争机会,树立自己的品牌,甚至可能是为了获取外部资金的支持。而且小企业信息会计信息的需求者不仅仅限于税务部门,还有风险投资者、企业的客户和供应商等等。为了获得更好地发展,小企业有进行信息披露的需要。同时,信息披露是防止盈余操纵的重要手段,鼓励小企业自愿进行信息披露有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三)加强会计信息意识

意识是人们行动的根本指引,而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也是管理者、财务工作人员的意识不够。管理者通常会为了某种利益而对会计信息进行选择性处理,为了融资需要,小企业管理者可能会要求会计人员以资金提供者的要求为准对会计信息进行处理,为了减少纳税,管理者可能会刻意将利润做低。意识必然成为了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可以通过宣传和教育,进一步提高管理者和财务工作人员的会计意识。

(四)加大违规处罚力度

处罚是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最后保障,通过处罚,能够增加小企业违规的成本,考虑到成本收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遏制违规,保证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必须指出的是,加大处罚力度需要从制度规范和执行力度两个方面进行。做到处罚有据可依,有据必依。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出台在考虑小企业适用性的前提下,提高了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为了进一步提高小企业的信息质量,需要加强宣传和监督、加强自愿披露、加强意识和加强处罚力度。

参考文献:

企业信用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企业投资效率影响

前言: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企业的投资效率有着较大影响,既关系到企业的财务状况,又关系着企业的发展命运。为此,对其影响进行深入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一、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

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和投资效率进行有效研究,证实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对投资效率有一定的影响。根据研究结果表明:其一,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较低,在80%以下;其二,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可靠性,虽然有着逐年提高的发展的趋势,但是总体水平还相对较低;其三,企业的会计信息可靠程度越高,越可以减少企业投资不足的现象,并且对抑制企业投资过大发挥重要作用;其四,许多企业受融资的影响和约束较大,而这类企业中,会计信息可靠程度的高低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十分大;其五,企业会计信息可靠性程度对投资效率有着较大影响,也表现在企业是否受到问题约束方面。由此可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对投资效率的影响较大,首先,我国多数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并不高度具有可靠性,但是对企业的投资和决策是十分有用的,并且对企业的经济发展有着较大影响。其次,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是提高企业投资效率的重要条件[1]。

二、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

在企业受融资约束和影响的条件下,对会计信息及时性和企业投资效率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会计信息及时性的质量对企业的投资效率影响有时较小,有时较大;第二,会计信息及时性的作用有限,对企业改进投资效率有着局限性;第三,我国受融资因素影响较大的企业,其投资效率也相对较低,不利于企业的更好发展;第四,会计信息及时性与企业的投资效率呈现反比例的关系,倘若会计信息及时性的质量不断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就会相对减少,反之,则不断提高。由此可见,会计信息及时性的质量对企业的投资效率影响作用有限。为此,企业一方面必须引进先进的技术,以提高会计信息处理工具的技术水平,进而提升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不断提高会计信息及时性的质量,充分发挥会计信息的作用;另一方面必须开辟投资新途径,使企业在投资中发挥更高的效率[2]。

三、会计信息的持续性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

会计信息持续性的质量对企业的投资效率有一定的影响,根据相关研究可知:一是我国许多企业的会计信息持续性的质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在2006年以后,会计信息的质量有着明显的上升趋势;二是会计信息中有着持续性较高的信息,可以缓解和明显改善企业投资不足的现象,并且对企业投资过大发挥着明显的抑制作用,为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三是持续性的会计信息质量受到融资问题和问题的影响,一方面,如果企业受到融资因素影响较大,会计信息的质量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则会随之加大;另一方面,会计信息质量对受到问题影响的企业有着极其明显的提高作用。由此可见,会计信息持续性质量对我国企业的投资决策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产生的经济效果也十分明显。此外,提高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持续性质量,有利于我国企业完善自身发展结构,增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会计信息的稳健性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

通过对我国企业的深入研究,许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稳健性质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其波动较大,不够稳定;会计信息中稳健性质量较高的信息,可以缓解和明显改善企业投资不足的现象,并且对企业投资过大发挥着明显的抑制作用,为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企业如果受到融资因素影响较大,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的投资效率影响也随之加大;会计信息的稳健性质量对受到问题影响较大的企业而言,可以明显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由此可见,维护企业会计信息的稳健性质量是我国企业会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不仅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着促进作用,而且有利于促使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为此,我国企业应该积极制定会计工作的相关原则和规章制度,并且设立监管机构对会计工作进行有效监督,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

五、会计信息的综合质量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

通过对我国许多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的深入研究可知,会计信息的综合质量对企业投资效率有着一定的影响。目前,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综合质量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尽管会计信息质量在逐年改善,但仍然未能摆脱水平低的现状,企业会计信息的综合质量对投资效率的影响,也受到融资因素和问题的影响,但是提高会计信息的综合质量仍然是关键所在。会计信息作为信息源,是企业决策和发展的重要参考、依据,对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由此可见,企业对会计信息进行有效整理,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我国企业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以提高会计信息的综合质量,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4]。

结论:综上所述,会计信息质量较大程度影响着企业的投资效率,二者具有正比例的关系,即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越高,投资效率也越高,反之则越低。由此可见,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倘若受到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引导,则会做出正确的判断,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反之,企业运用错误的会计信息后,可能会影响投资效率和决策。

参考文献:

[1]刘焱.生命周期视角下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4.

[2]史璇,张倩文,白雪.会计信息质量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经验数据[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3,06.

企业信用的重要性篇6

关键字: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存在问题;发展措施

一、前言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是企业综合竞争力的体现。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新农村建设多元化的需求,农信社建设企业文化意义重大。农信社的企业文化建设要注重科学持续的原则,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企业和文化建设的互相促进。

二、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简述

所谓企业文化,指的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思路理念、工作作风以及价值导向,并为企业员工普通认可和遵循。

对于农信系统,企业文化涵盖以下内容:企业精神,即农信社总的发展理念,与经营实践相互匹配,彼此协调,共生共荣。二是发展目标,即指本单位一定时期内经济与社会总体发展任务思路,这个思路要具有科学性、完整性、先进性、普遍性和可行性,与总的指导思想相统一,能够吸引员工为了这个目标而奋斗。三是诚信文化,既包括个人的诚实守信,也包括“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推动农信社真正成为“讲信用”的金融系统典范单位。四是信贷文化,要把信贷管理纳入文化管理的轨道,确保贷款发放、审批、保证及发放回收以及利息结算等工作都遵循科学、规范的制度要求。五是形象文化,这个概念相对空泛,即强化金融宣传工作,凭借媒体网络、各类广告等平台扩大农信社的社会知名度,除此之外,开展文明优质服务评比等活动也是形象文化的范畴。六是社会文化,核心内容是取得党政机关和上级单位的认可和关注,重视社会服务和公益事业,注重创新业务能力优化金融环境,这也是农信社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农村信用建设社企业文化的意义所在

1.整顿信用风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全面确立,这种背景下,信用比黄金更为重要。信用至上是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宗旨。因而在当前全社会出现信用危机的情况下,实施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信用风尚的整顿和重塑,能够起到同步推动信用建设和企业发展的作用。

2.顺利企业全新形象

企业文化建设能够起到聚拢员工积极性和热情,规范统一员工行为的积极作用,企业文化还能够感染员工,凝聚信心和共识。因而,对农村信用社而言,企业管理从个体管理转向群体管理,增进群体意识,培养团队精神,从而改变农信社以往的正规些欠缺、规模小、分散零星的固有印象,企业文化建设是最有效的实施途径。

3.有利于激励机制的完善

从心理学理论出发,企业的发展需要充分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而企业文化的建设恰恰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农信社的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注重培育员工的价值观念,树立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进而提升员工的文化素质,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四、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

一是更加注重经营绩效。企业的天性是追求利益,因而以提升绩效为最终目标,对农信社来说,这也是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农信社相对其他金融单位发展较晚,发展历程较为波折,因而企业文化也相对滞后。近年来,在国家扶持政府的引导下,农信社开始实现稳中求进的发展模式,因而更加注重经验绩效的追逐。

二是更加强调文化创新。金融领域竞争激烈,消费者对银行业务的需求以及消费方式区域多样化,因而农村信用社应该更加注重产品的创新,形成差异化的业务特色。当前农信社产品创新受限,根源在于文化创新力不强。因而农信社更加应该注重文化创新,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全面开展。

三是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国中央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各级政府也出台了多项配套政策。当前经济形势下,农信社尚未得到广大农民的广泛认可,依然存在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因而农信社应该注重三农问题的解决,将其作为企业文化发展的原动力。

五、强化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

1.强化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完善人才选拔使用制度,注重素质、业绩、能力的全面的评估。制定科学规范,操作性强的岗位制度,加强对企业员工的业绩评估、奖惩设置以及晋升考核。强化教育培训,优化企业员工的知识结构。要做日常培训和考试考核的结合,重点做好管理人员的培训,注重管理才能和领导艺术的提升。要做好后备人才的储备和培养。加强和高等院校的合作,做好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注重人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为企业文化建设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

2.强力搭建企业文化识别系统。优化企业文化的视觉效果,不断完善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注重企业精神的提炼,注重对员工行为的规范,加强宣传引导,以标语、制度和口号的形式固化企业文化,不断冲击员工的视觉感官,营造健康积极的文化氛围。

六、结束语

对于农村信用社而言,精神是发展的动力和保障,是发掘员工潜能,激发企业发展内生动力的必然因素。精神源于文化,因而,农信社必须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正向作用。企业文化要体现农信社特色,体现农信员工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精神状态,从而实现企业文化的多元化、全面化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邹国本.浅谈农村信用社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J].青年科学-2009年3期:18-21

[2]康凤立.浅谈农村信用社的企业文化建设.河南日报农村版,2010年9期:22-23

[3]黄玉荣.论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10年11期:43.

企业信用的重要性篇7

企业信用档案管理的有权对所有企业进行信用数据、档案、有关文件及资料的调查,企业都必须无条件的配合,必须坚持权威性的原则。每个企业都应该树立该企业档案的权威性,让企业信用档案发挥其重要的作用,也是企业的信用保障所在。对于各级党委、政府等来说,企业信用档案是作为评价企业信用的一种重要的依据,任何部门、单位都不能擅自改动该企业的任何信用资料数据。要坚持开放性的原则。即企业信用档案应向社会开放,然后为社会所用,是一个全方面开放的系统。必须坚持动态性的原则。企业的信用度的保证是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保持不变的,就像人不管发生任何事都应该诚实一样。企业信用档案的管理机构要对企业的信用档案进行动态的管理,及时、准确、全面地收集资料,补充该企业最新的信用文件以及信用数据。要坚持实效性的原则。企业信用档案的数据不仅要全面反映出企业的信用情况,还要做到简明实用。

目前,我国企业的信用档案还处于萌芽的阶段,这就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我国要建立完善的信用档案,就必须要政府领导、有关部门的大力配合。就物业管理而言,各省、自治区的建设厅,直辖市的建委、房地局等部门是物业管理企业的管理部门,他们负责对物业管理企业的是否具备经营的资质进行审批。物业管理企业与工商、税务、物价等有关行政部门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就这样看来物业管理企业在建立信用档案的过程中是需要与各方面进行充分合作的,这样才能快速建立起物业管理企业的健全信用档案系统。

房地产的后期开发与管理工作都属于物业管理企业,物业管理企业与房地产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我们在建立物业管理企业的信用档案时就必须考虑到和房地产的信用档案系统的连接,还要体现物业管理企业的重点和特点。据资料显示,截至到2003年6月,我国的房地产信用档案系统已全面或者部分开通就有14个地区,还有17个地区也在陆续开通中。我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也建立了34个省级的房地产信用档案。总得来说,物业管理企业在建立该企业的信用档案时必须要突出自身的优点,还要注意吸取以前的房地产信用档案系统的经验以及教训,然后根据各地区的环境不同建立信用档案系统,坚决避免重复的建设。

据了解,物业管理企业的信用档案系统有以下几个方面:政府的行政机关来收集的物业管理企业的信用信息。比如市工商局的企业的登记注册档案、市工商局的企业的日常监督管理的信息。物业管理企业自己在经营业绩和历史记录两方面形成的相关的信用记录,比如物业管理企业的资质的审定状况,以及企业所管物业项目的获奖情况,还有业主的投诉和满意度情况等。总得来说,各个物业管理企业的自身发展情况,因此就形成种类繁多的信用档案,只有“苦练内功”即做好基础工作,才能开展有特的企业信用档案,这样既能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物业管理企业信用档案系统还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的系统,要不断更新。

企业信用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对策

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所以成为中央一直扶持的对象。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的总数已经达到了5000万,占到了全国所有企业总数的99%以上,所解决的就业人数占到了全国的75%以上,中小企业所产出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到了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的60%,上缴的税收占到全国税收总额的53%,发明的专利占到了全国的65%,所开发的新产品占到了全国的80%,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与前景,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国计民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中小企业现在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也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会计信息是指会计单位通过财务报表、财务报告或附注等形式向投资者、债权人或其他信息使用者揭示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关系到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如何提供准确、可靠、及时的会计信息是当前我们的首要问题。

一、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要求

1、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内涵

对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在很多文件中都有所涉及。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inancialaccountingStandardsBoard,简称FaSB)在1980年颁布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所提及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相关性与可靠性,其中相关性包含及时性、预测价值以及反馈价值,可靠性包含如实反映、可核实以及中立性。巴塞尔银行监理委员会(theBaselCommitteeonBankingSupervision)颁布的《增强银行透明度》的报告中指出透明信息的质量特征是全面性、相关性、及时性、重要性、可比性以及真实性。我国财政部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了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以及及时性等要求。虽然以上文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规定不尽相同,但是其大体内容是十分接近的。中小企业在各个方面都有其特殊性,但是其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应该与规定是一致的。

2、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要求

我国对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主要包含了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以及及时性这八个方面,下面就来简单介绍这八个方面的内容。(1)可靠性是指企业应该以其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作为依据来进行确认、计量以及报告,按照实际情况反映符合确认与计量要求的会计要素和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有用的会计信息是以可靠性为基础的,如果财务报告中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不可靠那么会对债权人、投资人等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甚至发生损失。(2)相关性是指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该与债权人、投资人等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相关,可以帮助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如果说会计信息不具有相关性,那么对于投资人等信息使用者来说会计信息不存在任何价值。(3)可理解性是指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该清晰明了,使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更加易于理解和使用财务报告。(4)可比性是指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该可以互相可比。可比性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具有可比性,其二是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具有可比性。(5)实质重于形式是指企业应该以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单单以交易或者事项的形式作为依据。在一般情况下,企业的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是一致的,但是偶尔也会出现不一致的现象。譬如说,《企业会计准则――收入》规定,企业在销售商品时,如果企业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买方后,仍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或仍对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则此项销售不能成立,不能确认为销售收入。(6)重要性是指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该反映了与企业的财务状况、现金流量以及经营成果相关的所有的重要交易或者事项。判断交易或者事项是否重要的标准是如果其信息的省略或者错报会对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造成影响,就说明该会计信息是重要的。重要性更多的依赖于从业人员的职业判断。(7)谨慎性是指企业的交易或者事项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该保持谨慎,比应该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面对市场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企业应该保持谨慎性,充分估计到企业的风险和损失。(8)及时性是指企业对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该进行及时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是延后。

二、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型企业由于其规模和资金的限制,一般都没有设立会计核算系统,并且缺乏规范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以及会计信息披露通道,这一切都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可持续成长。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中小企业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现状。

1、会计信息披露严重失真

目前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存在严重的虚假问题,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中小企业的会计人员不具备应有的专业素质,对会计原理、会计法规以及制度不甚了解,做出错账的概率较大,进而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其次,我国的中小企业大都是家族式经营模式,其不管是经营管理人员还是财务人员往往都会优先考虑企业自身的利益,人为地去捏造会计信息,蓄意变动会计数据。最常见的是虚报产值、虚增利润以及虚列负债去骗取贷款,或者掩饰利润以逃避税收。最后,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并没有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以很少有机会被审计机构审计,没有注册会计师的监督,中小企业难以自觉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当注册会计师对中小企业进行审计时,中小企业所提供的财务数据和其他财务资料一般都含有虚假成分,注册会计师很难以此资料为基础得出真实可靠的审计报告,这就造成了外部审计对中小企业会计信息难以起到其应有的督促作用。

2、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

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由于中小企业所处的市场都存在较高的竞争程度,为了保护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所以在会计信息披露时会体现一定的保密性。但是很多中小企业便以此为借口,对诸多会计信息譬如融资租赁、资产减值等不予披露或者是披露不完整。其次,中小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一般只涉及到了自身的生产经营并没有披露对社会的公共效益产生的影响,财务报告中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均为历史信息,对信息使用者来说这些信息并不具有太高的价值,公共效益根本无法得到可靠的计量。最后,中小企业所使用的财务软件比较低端,无法针对企业的特殊业务进行核算,而且不同财务人员之间经常会使用不同的财务软件,会计信息难以保证一致性,这也导致了会计信息披露的不充分。

3、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

为了规范小企业的会计核算,提高其会计信息质量,在2004年4月,财政部颁布了《小企业会计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问题依然严重。由于中小企业对于内部会计控制的意识很薄弱,对内部会计控制并没有给与过重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漏洞颇多,譬如说一人身兼多职、人员素质低、预算不准确等。并且企业的内外部的监督体系也不健全,致使会计信息披露问题越来越显著,得不到遏制。

三、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

为了给与中小企业更多的发展空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应对对策。

1、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人员素质

在大多数中小企业中,投资者就是经营者,在此应该将个人资产和企业资产划分清楚,经营权与所有权划分清楚,这样可以有助于财会人员清楚的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企业应该设立会计机构,尽量做到层次清晰、分工明确,会计人员的设置需要符合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规定,聘请财务人员之前应先确定其是否相应的资格。财务人员在工作中,应该按照会计规章制度操作,依法建账,恪守职业道德,而管理者对于财务工作应该避免干预。中小企业对财务人员应该给与定期的培训,使财务人员的业务本领和贯彻政策的水平方面得到提高。

2、积极发挥政府职能的作用

政府应对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有足够的重视,建立专门负责监督、考察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部门,对中小企业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会计信息披露检查工作,通过强制的行政手段对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进行监督和管制,并且应对财政、税务、审计等相关机构进行合理的分工,形成一个有效的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外部监督体系。财政部门主要负责出台一些有助于提高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文件,定期对中小企业进行会计业务培训,提高财务人员对会计法规、会计制度、会计法和其他相关规定的认识;税务部门主要负责结合日常纳税情况,监督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是否符合规定;审计部门主要负责对中小企业的财务报告等会计信息进行严格审核,查看其有无虚假信息,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3、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最关键的是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而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营造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环境,加强管理者和工作人员的内部会计控制的意识,了解内部会计控制的内涵,设立良好的组织结构。其次,建立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职责分工明确,定期进行财产清查,使用永续盘存制对库存进行盘存,加强预算控制和内部审计控制。最后,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执行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内部会计控制的漏洞与不足。

四、结束语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势必会影响其今后的发展状况和规模,而且对我国的国民经济也必然会产生较为重大的影响,所以在面对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中出现的问题时,应该积极的去发现而不是忽视,积极的去解决而不应隐瞒。相信在中小企业和政府共同的努力下,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永进:浅议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J].商情,2010(34).

企业信用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电子商务;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

【分类号】:tD327.3

在当代社会,大型企业都纷纷建立属于自己的电子商务系统,交易伙伴较为固定,价值链较为稳定,用来进行信用风险的规避。中小企业在建立电子商务系统方面,通常是依赖于B2B网站进行业务的开展工作,但是,现阶段,大多数的B2B网站所能提供的第三方认证机构,检查和担保的对象是具有合法身份的用户,如保证企业的真实性以及合法性,对于详细的交易行为缺乏评估的内容,存在潜在的风险。

一、企业信用评级

1、企业信用评级的内涵

企业的信用评级主要指的是企业信用度评价,针对企业在交往的过程中,投资合作和信贷活动进行信用度评价。企业信用的评价活动主要的对象是独立经营的企业或者是经济主体,对它的信用程度进行评价。这同时也考察到企业的经营、管理、经济效益等情况。

在进行信用评级时,主要是结合数学方法以及数学模型,包括:第一,模糊数学;第二,神经网络;第三,计量统计;第四,期权定价。分析计算基本的信用数据,计算出评估参数,对于交易实体,形成信用水平标识,生成信用报告。

对于B2B电子商务模式,交易双方涉及的交易额比较大,所要求的信用信息较为全面,信用报告主要包括的部分为:第一,行业风险;第二,经营的环境;第三,企业的竞争力;第四,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第五,现金流量资产的质量和规模;第六,经营的效率;第七,盈利的能力;第八,偿债的能力。其中,前四项属于定性分析的内容,后四项属于定量分析的内容。

二、分析电子商务环境下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出现的问题

在B2B交易市场中,企业信用情况的基础在于B2B交易能力,企业在市场上顺利的开展交易,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建设中小企业信息化系统。在设计信用评价指标时,最为重要的是企业信息化程度能够达到顺利交易的条件。严中华等认为,技术信任的目的在于提供值得信赖的交易,基础在于技术保护措施、安全设置和控制机制,借助技术设施、嵌入协议、最佳商务实务,能够快速的传输数据。学者指出,对于B2B电子商务的发展,在我国主要的制约因素是信息化以及网络化的程度比较低,信息技术水平较低,网上支付体系有待完善,支付安全缺乏保证措施,严重影响到B2B电子商务的发展。综合分析,企业顺利的完成交易重点在于:第一,信息化设施的情况;第二,企业保障网络安全的水平;第三,中小企业参与B2B交易市场网络结算能力。以上因素对企业的信用有一定的影响。

对于我国的B2B交易市场,存在的问题还包括:第一,企业决策层缺乏对互联网重要性的认识;第二,未能充分认识到电子商务发展的紧迫性,对电子商务发展形成阻力;第三,网络的应用能力比较低;第四,安全恐怖症。以上的因素使得企业决策层没有充分认识到B2B交易活动,在对企业的信用情况进行考核时,评价的内容会包括:企业决策层对交易活动支持的程度以及对交易活动的了解。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中小企业信用评价的模型

1、构建模型

首先是确定权重,专家设定权重判断系数矩阵,在进行矩阵推导时,借助层次分析法,可以获得子目标以及财务指标权重,实行一致性检验,应用聚类分析法,获得必须的权重。

2、指标值区间化

对于多项指标决策指标,度量标准不具有统一性,在计算以及比较方面存在难度。如果直接的应用评价指标属性值,对于结果的分析不精确。在综合评价以前,需要把评价指标属性值统一转换到特定的区间,应用效益型指标或者是成本型指标。

3、计算信用度

在应用层次分析法以及聚类分析法后,会得到子系统和指标权重值、区间化指标值,加权平均,能够获得企业的信用度。

4、信用等级划分

在进行信用等级划分时,主要是分为两个层次六个等级:即aaa、aa、a、BBB、BB、B。

四、信用评价模型的实际应用

1、专家赋权

采用层次分析法,邀请专家20位,对信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赋权,获得权重20套,通过一致性检验,可信度比较高。

2、权重聚类

采用聚类分析法,对20位专家中与阈值权重相偏离的,进行鉴别和排除,按照多数原则获得评价指标的权重结果。在进行聚类分析时,子目标权重、指标权重在权重值的层次不同,在信用度评价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同。为避免由于聚类分析指标权重的不同对子目标权重造成影响,在进行聚类分析时,需要把子目标权重、指标权重分开,增强专家判断的精确度。进行聚类分析,对于企业信用指标评价体系,获得子目标权重向量4个,指标的权重向量15个。

3、实际应用

在评价模型设置以后,需要对其合理性作出验证,笔者选择在电子商务交易中经常参与的企业,对其进行研究。根据调研的结果,获得财务数据,对其进行区间处理,采用聚类分析以及统计赋权获得权重,进而分析企业信用等级值,明确企业信用度。结合企业信用等级的划分标准,明确信用等级。在进行信用评价时,应用层次分析法,定量准确,应用较为简单,去除适用于大型企业信用评价的逐项指标,中小企业信用中人为因素被弱化,企业信用评价更加具有科学性、规范性,信用评价说服力较强。

结语:

现阶段,在B2B交易市场中,中小企业信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中小企业信用的意识欠缺,中介认证处于静态的水平,企业交易评价欠缺。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到企业的信用评价。基于此,为建设良好的交易环境,在电子商务环境下,需要针对中小企业设计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合理的应用层次分析法,获得各项指标的权重。根据指标评价体系,评价中小企业的信用级别,区别企业的信用情况,营造良好的交易环境。

参考文献:

[1]朱帮助.基于SmC―RS-LSSVm的电子商务客户流失预测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11)

[2]冯芸,严畅,杨冬梅.基于网络支付的电子商务环境中洗钱行为的识别和监管[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8(12)

[3]冷沙沙,高厚礼.B2B企业信用评估模型的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

[4]刘军.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甘肃科技,2008(11)

企业信用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财务分析;企业;作用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6-0234-02

财务分析是以企业财务报告及其相关资料为起点,作为探讨的依据;以分析信息为重心,揭示其相关性;以研究信息的相关性为手段,评价其结果。其目的是评价企业以往的经营业绩,衡量企业现在的财务状况,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为企业正确经营和财务决策提供依据。

一、企业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

尽管不同利益主体进行财务分析时会有侧重点,但就企业总体来看,财务分析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其中,偿债能力是财务目标实现的稳健保证;营运能力是财务目标实现的物质基础;盈利能力是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也对两者的增强起着推动作用。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企业财务分析的基本内容。

二、财务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一)财务分析是评价企业经营业绩、考核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重要依据

1.资本是企业产生、生存与发展的原动力,通过对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资本结构、资源分布、资财权益及企业资源占用情况,从而评价和预测企业的偿债能力,识别企业的财务弹性。

2.利润是反映企业经营业绩和经营成果的重要指标,它受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各因素的影响。通过对企业不同环节的利润分析,可正确评价企业各方面经营情况,及时准确的发现企业在各环节存在的问题或不足,进而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提高企业收益水平。

3.现金流量是企业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的真实反映。现金流量表更为清晰地揭示了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财务状况。通过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可以评价企业的支付能力、偿债能力和周转能力,分析企业的收益质量及影响现金净流量的因素,为分析和判断企业的财务前景提供信息。

通过以上分析,充分揭示了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及盈利能力,为企业管理者正确评价企业经营业绩及经济责任履行情况提供重要依据。

(二)财务分析是挖掘企业潜力,提高营运资产效益的重要手段

企业营运资产的利用及其能力如何,将从根本上决定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通过财务分析可以了解企业营运资产的周转速度和营运资产的利用效果,挖掘企业资产利用的潜力。企业营运能力的高低取决于多种因素,财务分析通过对总资产产值率、总资产收入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的分析,揭示总资产周转速度和利用效率变动的原因,从其影响因素角度进行深入定量分析,确定影响程度,分清影响该指标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以判断企业资产利用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尚有多大的潜力,进而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企业资产营运能力。

(三)财务分析是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有力工具

财务风险在企业的运营中不可避免,而且贯穿于企业运行的全过程。若企业抵御风险能力较弱,或不能及时发现风险并采取有效的化解措施,就很可能陷入财务危机的困境。因此,如何防范和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成为企业管理者高度关注的问题。财务分析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对资产、负债、收益和现金流量等一系列环节的相关指标分析,衡量和评价企业财务结构的稳定性、获利能力和企业的经营效果。并对不同期间相关数据进行比较,从而便于企业管理者把握企业发展趋势,判断企业抵抗经营中发生意外风险的能力,以及发现营运环节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使企业的财务风险降到最低,保证企业良性运营。

(四)财务分析是进行财务预测和决策的基础

企业管理的关键在于决策,决策的关键是预测。财务分析通过运用趋势分析法,将实际达到的结果与不同时期同类指标的历史数据进行比较,企业管理者不仅可以了解、评判企业主要财务数据在过去连续期间的变化规律及合理性,而且可以依据各项目的变动趋势,对企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进行较为准确的预计和估算,对企业未来经营中的不确定性进行判断,减少决策的盲目性,以确保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三、传统财务分析局限性的主要表现

财务分析的主要依据之一来自企业财务报告,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决定了财务分析的局限性,因此,其分析内容不能最大限度满足企业管理者对信息的需求,从而影响了财务分析的利用性。

(一)财务报表计量的局限性

现行财务报表反映的是符合货币计量前提要求的可计价的经济资源,但有关企业的人力资源和设备情况等无形资产没有得到全面披露,而无形资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资源,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无形资产价值量的判断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企业管理者决策的准确性。另外,会计核算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前提,而币值稳定是货币计量的假设内容之一,在物价水平波动特别是在通货膨胀情况下,会对分析数据的准确性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影响了财务分析结果的合理性。

(二)比率分析法的局限性

在企业财务分析中,采用比较多的分析方法当属各类的比率分析,然而在比率计算中,一些数据的确定、时间对应与否等问题都将影响比率分析反映内容的可比性及准确度。例如:在计算各周转率时,确定周转额以及相关资产平均占用资金带有很大程度估计因素,难免与企业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影响了财务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三)财务分析人员专业素质的局限性

财务分析是企业财务人员以企业财务报告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进行计算分析的结果。财务人员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理解和分析能力等自身存在的差异都会表现出其局限性。如侧重于财务指标的静态分析,通常使用静态指标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即使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也多使用增长率指标在企业内部进行跨年度的纵向分析,忽视与相关经营信息的综合分析,忽略企业经营的动态性,缺少企业横向比较,企业管理者难以通过行业平均水平的对比正确评价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过分重视企业利润分析,忽视现金流量情况分析,影响了财务分析结果的利用性。

四、财务分析的完善及应重点分析的内容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企业发展目标的转变,企业管理者对财务分析信息需求也随之变化,因此企业财务分析需要在传统分析的基础上完善和补充以下内容。

(一)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相结合

在财务分析过程中,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都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来源。财务信息提供量化的数据,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的信息,是财务分析主要的分析对象和信息来源。非财务信息是以非数字方式反映企业组织结构、内部治理、战略目标和未来发展计划等有关企业的组织结构设置和行业背景情况方面的信息,为企业进行深入分析提供必要信息,是财务信息有益的补充。非财务信息虽然不会直接影响财务信息数字,但是会对财务信息的理解产生影响,比如,在分析企业的经营业绩时,要先考虑企业所处行业的特点、企业所采用的生产技术以及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等非财务信息,在此基础上对企业利润表的财务信息进行分析,才能得到企业经营情况的分析结论。因此,应把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两者结合起来使用,互为有益的补充。

(二)关注行业信息,加强企业之间的横向指标对比分析

企业的发展与其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无论是企业内在素质及资源还是企业外部的经营环境都将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可以说,内部发展能力的持续稳定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而外部经营环境却是保证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由此可见,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必须关注相关企业的产品、技术、规模效益和行业发展前景,并将本企业的财务比率与同行平均水平或标准比率,特别是竞争对手的相关数据加以比较,了解竞争对手的发展能力,知己知彼,进而正确地评价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客观评价企业当前的经营现状,合理预测把握企业发展方向,在竞争中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

(三)重视现金流量质量分析

企业的现金流量是否按照企业的各项预期目标进行运转是企业现金流量质量优劣的真实反映。企业的现金流量质量受各种因素影响,因此在分析现金流量质量时,不仅要对现金流量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还需要结合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等有关数据。运用各种财务比率,单期分析与多期比较分析相结合,进行连续比较,从而了解现金流量质量的变动趋势,掌握现金流量质量变动的原因。根据企业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判断现金流量质量优劣和合理性,纵向比较分析与横向比较分析并用,在注重纵向的多期间对比分析的同时,将相关财务比率与公司最优水平、同行业的平均水平或相似企业的相同比率加以比较,为评价企业偿债能力、收益质量及现金流量的质量,提供有价值的财务信息。

(四)货币性计量和非货币性计量并用

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引入了公允价值、可收回金额等多重会计计量属性并存的会计计量模式,反映出单一的历史成本会计计量模式已无法满足实际核算的需要,公允价值运用成为必然趋势,货币计量和非货币计量并重的方式也将成为财务报告计算模式的发展方向。企业作为存在于社会的经济组织,它的生存与发展是以各种生产资源相互作用为前提的,单一的货币性计量仅可以反映企业予以计量和量化的资源,而对于会对企业经营效益产生重要影响的人力资源、设备情况等生产要素无法予以衡量,不可避免的丧失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和完整性。因此,只有恰当地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货币性计量和非货币性计量相结合的多种计量属性共存,相互补充,才能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更为可靠、相关的财务信息。

总之,财务分析是现代企业价值管理的基础。财务分析要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管理对财务信息需求的变化,不断扩充和完善财务分析内容,从而提高分析结果的参考价值和利用价值,充分发挥其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李永红.浅议如何搞好企业财务分析[n].山西科技报,2010-09-16.

[2]高琳琳.浅谈企业财务分析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J].商业经济,2009,(5).

[3]夏祥国.会计计量模式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