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想象思维能力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2:59

培养想象思维能力篇1

【关键词】挂图场景延伸

爱因思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从低年级学生做起,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启动学生的想象思维,点燃学生的创造性火花。那么,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呢?低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但是他们的想象思维又依赖于一定的对象与情境。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充分利用教材本身的资源,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入情入景,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在广阔的空中飞翔。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着手。

一、充分利用挂图,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

如教学《王二小》时,我打开教学媒体课件演示第一幅挂图,问:第一幅挂图中王二小在干什么?(放哨)我还问:“他是怎么放哨的”,此时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能力,有的学生说是手拿红缨枪,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远方。“他望着远方干什么”,看看敌人来了没有.“如果敌人来了怎么办”,把红缨枪放倒,或把事先栽好的小树推倒,通知埋伏在山下的八路军告诉他们敌人来了。接着让学生转换角度,设想自己就是儿童团员王二小,表演王二小站岗放哨的形象。此时,学生跃跃欲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启发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使学生乐学、爱学,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教学第二段时,我出示第二幅挂图,问:“图上画了谁”有的学生说是敌人,还有的学生进一步说是凶恶的敌人,凶恶的敌人会说些什么?(小孩,带路)学生畅所欲言,把敌人的丑恶面目:凶恶的表情、粗鲁的语言表演得淋漓尽致。

教学第三四段时,出示教学挂图三,教师问:“那么,王二小究竟有没有为他们带路呢?当他看到凶恶的敌人时,他会害怕吗?心里会怎么想?”学生们的心理想法可多了,他们又一次把自己的当成了王二小,充分发挥想象,想象自己在面对敌人这种特定的环境所表现出的心理及表情,架势如同王二小在世,表演惟妙惟肖。当敌人发现上了王二小的当后,敌人的表情动作怎么样?学生紧接着想象、表演,一个接一个,再现了当时的场景。

学生的想象并不是凭空捏造,而是建立在一定的直观表象上,尤其是低年级儿童,他们所需的实物更多,那么我们只能出示挂图,利用教学媒体,展示简单的常用物体,适当点拨、引导,使学生在生动的教学情境中成长,培养学生出色的创造性想象思维能力。

二、充分利用教学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发挥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感受情境,想象当时描绘的场景和心理

如教学《王二小》开头,教师可向学生简介王二小的家境及王二小的家人是如何被敌人害死的,使学生感受到痛失父母兄长的痛苦心理,产生对敌人的憎恶之情,王二小的背景非常感人,他是儿童团员,生活在抗日战争年代,他的父母被敌人的炸弹炸死了,他的哥哥被日本鬼子抓去修炮楼,有一天敌人嫌他的哥哥年纪太小,没力气干活,于是就杀害了他的哥哥王二石,王二小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安全转移,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敌人残忍地用刺刀刺死了王二小,老乡和干部们都得到了安全的转移,可是王二小却永远地躺在了冰冷的山间,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战后,老乡和干部们为了纪念王二小,把他埋在了刘家庄的山坡上。这样,通过生动的教学描述,使学生感受到当时的王二小是多么可怜,敌人是多么可恶,产生了对敌人的厌恶憎恨之情。接着播放爱国历史剧《王二小》,进一步使学生了解故事的全过程,感受到王二小是多么机智勇敢,他是多么伟大,充分把学生的思维带入了情境当中,启发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

三、抓住课文的拓展延伸之处,使学生展开想象力的翅膀,在想象的时空里自由翱翔

培养想象思维能力篇2

关键词:概念整合;想象思维;文化差异

学生进入大学校园,高考的压力一下子就没有了,他们更加青春洋溢,思维活跃,正是想象力丰富的时候,如何把他们的想象力运用到英语学习中来,需要教师深入地思考和探索。英语学习,需要想象思维,想象思维的培养需要教师的引导,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思维,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英语教学中的概念整合理论能促进想象思维的提高

1.概念整合理论概述

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integration)是在心理空间(thementalspace)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个所谓的心理空间理论指的是一个参照结构的理论,是应用于被描述情景和描述情景之间的语言结构标准。概念整合理论之核心思想是概念整合是无可替代的普遍性认知途径,这个途径和类推、递归、心理构模以及概念的范畴化和图式化是一样重要的。它适合于认知过程的始终,无论在哪个思维阶段,概念整合的进程都是活跃的。

2.概念整合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最新研究结果表明,概念整合理论适用于任何一种语言,我国的语言大师也阐述了概念整合理论在我国语言空间融合方面的运用。在概念整合理论指导下进行大学英语教学,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概念整合理论为英语教学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该理论的普遍性与细微性,是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3.概念整合理论对想象思维的促进

概念整合理论中,原概念整合存在的四个空间,其中包括两个是输入空间,其余是一个类空间和一个融合空间。由大量的背景框架共同构建起来的这四个空间,这个概念整合系统中还会有更多的输入空间存在,同时也可能会有更多的融合空间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概念映射不断展开,原来的两个输入空间重新结构而逐渐形成类空间,重新构架的任何一个类空间,都是有相对应的两个原型类空间的。而融合本身是从两个输入空间的结构映射达到而架构的第三空间。融合包含类空间中的类结构,也包含一些特殊的结构,也会包含一些输入空间不存在的结构。从输入空间到融合空间的映射是有选择性的。

这些关系决定了在英语教学中映射与融合的想象思维的发展与想象思维的运用,融合空间里的微小组合最终会被大量的常规模式整合后变成完整化,这样能促进英语学习中的微小积累,进行整合完整化,又进一步促进了想象思维的发展。在概念整合理论的扩展中,逐渐强劲的完善会不断地补充新的原则和新的逻辑,使想象思维的扩展可以没有疆界,这也体现了融合空间的无限扩展。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

1.教师的引导

想象思维的发展,仅仅靠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够的,还要有教师的正确引导,教师有计划的、有重点的、有针对性地将概念整合理论渗入英语教学中来,以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来引导学生的想象思维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2.阅读的魅力

要提高想象思维能力,不仅要靠学习,更要有大量的阅读来作为消化理解的渠道和补充。阅读英文原著,探索英文原著所运用的语言表达形式和逻辑思维形式对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是大有帮助的。而英文原著里所使用的特色语言表达形式也会丰富英语学习的内容。另外,英语阅读还可以更多地了解西方的文化和更多的风土人情,感受西方文化的美和魅力。

三、如何通过想象思维提高英语水平

1.加大学生英语读物的阅读量

教师有意识地加大学生的阅读量,是提高英语想象思维能力的有力武器。阅读量的加大,不仅会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同时也会丰富学生的阅历和对西方文化的进一步了解,而对英语读物的阅读,可以更深入地运用概念整合理论,而对于英文汉语言的翻译,更是提高学生想象思维的有效途径,特别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更能有效地刺激想象思维的发展,特别是英语与汉语之间的意译,更给想象思维空间插上了翅膀。

2.更多地参与英语为主题的活动

大学生更多地参与英语主题的活动,是提高英语能力的有效途径。在以英语为主题的各类活动中,大学生会在快乐中接受更多的英语语言习惯,比如,这样的特殊属性,就会启发他们的想象思维,而不会把“bikegirl”直接翻译和理解成“自行车女孩”,而是通过英语的主题活动而正确地翻译成“一切不顾他人的举动”。

3.营造英语语言环境

要提高英语的水平,营造英语语言环境很重要,英语教师需要积极地给学生营造英语的语言环境,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给自己英语学习以实践的机会,以便更好地把握英语的运用,提高英语的表达能力和语法能力。营造英语语言环境有很多种方式,建立英语角、开办英语沙龙、举行英语表演、各种演讲比赛、各类英语游戏等活动,也可以带领学生去外企进行实习等多种渠道,另外,英语教师还可以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和课堂形式,给学生更多的英语语言表达机会,只要用心观察、悉心探索就一定会找到更好、更快的提高大学生英语水平的途径和方法,来充实大学英语教学的内容。

通过对想象思维的培养,多数学生都能大幅度地提高英语水平,想象思维可以使学生更加明晰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并从中了解到更多的英语知识以外的其他理念。为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拓宽渠道,为学生文化的交流和以后进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培养想象思维能力篇3

一、夹卡法

乒乓球是个球体,常规的三角板等工具无法实现夹卡,同学们想到了用桌面与墙面构成的直角,再配合两块长方体木块把乒乓球夹在中间,则两长方体木块间的距离就等于乒乓球的直径。

二、绳套法

找一根细绳做成一个绳套,套口直径要小于乒乓球直径,套口是活动的可以放大,让乒乓球慢慢恰好钻过绳套,这个过程绳套的直径会慢慢增大到与乒乓球的直径相等,然后将绳套用剪刀剪开拉直,用刻度尺测量出绳套的长度,这个长度恰好等于乒乓球的大圆周长,再用周长公式算出乒乓球直径即可。

三、投影法

由于太阳光是平行光,所以,在地上能投出它的影子,通过测量影子的直径得出乒乓球的直径。有学生提出这个方法后,学生讨论了一些具体的细节,在木板上铺一张白纸来记录影子的位置,木板要正对太阳,保证光线与纸面垂直,这样乒乓球的影子才是一个大圆,影子的直径才等于乒乓球的直径。为了保证纸面与光线垂直,可在木板上粘一个木块,调整木板位置,直到看不见木块的影子,说明木板与光线垂直了。在记录影子时,不需要把影子描出来,在影子的边缘找3个相对较远的点即可,利用几何知识就可以得出影子的直径了。

四、纸筒法

有人想到了用纸把乒乓球卷起来构成一个纸筒,经过大家的激烈讨论最终形成了这样的方案:至少找2个或2个以上的乒乓球,再找一张完整的长方形白纸,把几个乒乓球卷在中间,卷的过程要注意纸的一边对齐卷起来,这样卷紧后纸就成了一个圆筒装,而筒的直径就等于乒乓球的直径。得到纸筒后,把筒口压扁用直尺测出压扁后的长度再乘以2可得出筒的周长,然后算出直径。

五、数码相机拍照法

随着数码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有的学生想到了用数码相机给乒乓球拍照。正对乒乓球拍照,得到乒乓球的照片是个圆形,但是由于拍照时物体的放大或缩小,使照片上的乒乓球大小与实物大小不一致。大家激烈讨论后得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好办法,把一根直尺和乒乓球放在一起拍照,直尺和乒乓球一起放大或缩小,只要在照片中的直尺读数即可得出乒乓球的直径,而且可以利用电脑把图片放大后读数,这样会看的更加细致。

六、注水法和排液法

由于乒乓球是中空的,有学生想到了给里边注水后称重,得出水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算出注入水的体积,再根据球体公式算出的直径就等于乒乓球直径。这种方法要给乒乓球打2个相邻的小孔,用针管通过一个孔给里边注水,另一个用来排气。受到测体积的提醒,有的学生立即提出了用排液法测出乒乓球的体积,套用球体公式算出它的直径的另一种办法。

七、切割法

一些心细的学生发现乒乓球是用两个半球粘合而成的,粘合的中间有明显的痕迹,这一圈也正好是乒乓球的大圆。所以,提出了沿这条线把乒乓球切成两半,把其中一半扣在纸上,用铅笔紧贴边沿画一圈即可得到一个圆,用几何知识测出圆的直径即可。

同学们还想出了其他好多有趣的办法,但是由于教学设施的有限及操作难度的原因就不一一列举了。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学习起来轻松,而且情绪高涨,学习积极性高涨。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散了思维,还锻炼了动手能力。真是一举多得的好方法。不仅如此,教学中教师应该尝试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讨,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只做必要的引导和讲解。只有当学生遇到比较棘手的问题时才参与讨论,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

培养想象思维能力篇4

关键词:想象能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一、想象能力在小学语文写作中的重要性

(一)激发写作动机

小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很难按照固定的思维模式来考虑事物,恰恰是这一点,使得小学阶段成为培养想象力的重要阶段之一。想象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对于事物描写题材的作文作业,很多学生都能够顺利完成,并且在写作的过程中表现出比较积极的心态,这充分证明想象力能够使得学生进行自我表现,而这种作文训练方式能够普遍地被学生接受;第二,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不断运用想象力,扩展自己你的思维空间,将描写对象利用另一种手段和思维方式表现出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不断丰富自己的想象力,真正提高自己的写作兴趣。

(二)推动学生个性化写作

通过调查和研究发现,很多文学大师有着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这也跟他们的想象力有关,在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中,加入想象力的培养,能够推动学生个性化的写作,主要可以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创作是教师追求的目标之一,并且学生的想象力很难被复制或者是模仿,所以学生能够利用自己独特的想象力进行个性化的写作;第二,新课改或者是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都提倡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写作,而实践证明想象力的培养能够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创作,所以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中提倡加入想象力。

(三)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写作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很长阶段的培养,如果能够在写作过程中加入想象力的元素,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写作是生活体现的一部分体现,而想象力也是建立在一定的现实基础上的,所以在写作过程中如果加入想象力的元素,能够明显地提高写作水平,使得写出的作品既能够有一定的现实基础,同时也不缺乏想象力的融合;第二,在写作过程中,很容易遇到“无话可说,无话可写”的情况,加入想象力能够为写作提供更多的资源和素材,扩展小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写作的流畅性、连贯性等等,避免思路枯竭的现象出现。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想象力培养的策略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述可知,在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过程中,加入对想象力的培养有着很多好处,也是推进小学作文教学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是想象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进行长期的培养和训练,所以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想象力,需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丰富学生自身的表象储备

学生的年龄和社会阅历都比较少,对于身边事物的观察和积累时间尚短,无法形成完整的系统的想象力框架。尤其是处于小学时期的学生还处于学习的启蒙阶段,对于知识的积累或者是表象的储备还存在着不足的问题,从而妨碍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发挥其在小学作文中的重要性,需要进一步增加他们的表象储备,为想象力的培养提供更多的素材。为此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为了增加自然或者是景物表象的储备,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经常带学生去野外进行观察,让他们亲身经历一些自然事物,例如:观察大自然的日出、日落景象、感受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植物的形态、动物的活动等等,在以后想象的过程中能够在一定现实的基础上进行;第二,让学生多阅读一些高质量的文艺作品,让他们感受一下名人的写作风格,以及描写事物的手法等等,观察一下名人的想象力的发挥过程,有助于学生的想象力的延伸;第三,不仅要提高学生表象储备的数量,而且要更加注重表象储备的质量,在对小学生进行表象储备的过程中,一定要选取优质的表象题材进行观察和学习,才能使得学生的想象力往好的方向发展,避免学生阅读或者观察一些对想象力发展无益的事物或者作品。

(二)立体思维的培养

想象力需要良好的立体思维能力为支撑,才能将想象的画面变得生动、形象,进而在小学生的作文中将其描述出来,才会显得更加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所以为了培养小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小学生由于进入真正学习的时间尚短,而且没有经过系统的、科学合理的立体思维的培养,在立体思维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使得学生不能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进行一定的训练,为此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立体的事物进行描写,安排不同的学习处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然后写出自己看到的事物的形态,最后学生可以就自己的描写进行相互交流,或者是从另外的学生的角度进行观察,这样学生就能从各个方面对事物进行感知,从而建立起事物在脑海中的立体形象;第二,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小的工艺品,在制作的过程中完全凭借脑中的想象进行完成,然后将制作的工艺品与真实的事物进行对照,教师指导出学生在工艺品与实际事物之间的差距,从而纠正学生在立体思维中的不足之处。

(三)自由思维的培养

学生的想象力跟自由思维的关系密切,在培养想象力的过程中,进行自由思维的培养也是一个重要的途径。自由思维并不是指学生可以胡乱地对事物或者人物进行想象,而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上,对想象的对象进行合理的夸张或者延伸,自由思维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所以我们在培养自由思维的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鼓励学生合理运用夸张和比喻等手法,这些手法是培养想象力和自由思维的重要手段,学生利用这些手法能够进一步扩散自己的思维,从而获得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打开自由思维的大门;第二,自由思维不仅要培养思维的广度,而且要培养思维的深度,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一个事物进行想象,在想象的基础上进行再次想象,从而不断扩充自己自由思维的深度,对事物进行更深层次的描写和想象。

三、结语

本文通过简要介绍想象力对于小学语文的重要性,进而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出了几点策略。这些策略需要教师正确的指导,并在教师和学生的配合下才能完成,想象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更加需要学生和教师持之以恒的训练,才能在小学语文的作文中得到明显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廉德朝,小学语文培养学生想象力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1/11

培养想象思维能力篇5

一、进行求异性作文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主要思维方式,是指沿着不同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问题的多个答案的思维方法,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可以摆脱传统习惯的禁锢,突破常规的束缚,同出新路子,提出新颖独到的创见。因此,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进行求异性作文训练,乃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主要手段。我们一些学生,长期受定向思维的影响,迷信教师,迷信书本,亦步亦趋,拾人牙慧,不敢越雷池一步,提不出或不敢提与之不同的新见解、新思路。我们很有必要帮助他们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引导他们的思维向四面八方,上下左右辐射,鼓励他们另辟蹊径,独树一帜,推陈出新,从不同角度获得解决问题的崭新途径和方法。

怎样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呢?一是,运用多项思维,开拓学生思路。拿到一个作文题,学生往往囿于习惯思维,只能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即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那个方面,以致落人窠臼,步入后尘。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多方位思考,多角度立论,深入挖掘题目的含义,从而提出新思路、新方法、新方案。二是运用逆向思维,鼓励学生“反弹琵琶”,即打破传统的思维程序,对问题作反方向思考。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常常会翻出新意,收到出人意料、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三是运用侧向思维,引导学生思维,避开众人注目的正面,从一般人不注意的侧面进行思考,寻找突破口,解决问题。

有很多俗语、成语,往往只强调某一方面的道理,我们可以用来作为触发学生发散思维的材料,引导学生大胆创新,想别人所未想,言别人所未言,从而写出异想天开,又合乎情理的文章,如“没有异想,何来天开”、“商界就应见风使舵”、“开卷未必有益”、“班门弄斧赞”、“不在其位,也应谋其政”、“知足常乐戒”、“好酒不怕巷子深吗?”、“卖瓜就得自卖自夸”等。总之,教师要尽可能更多地挖掘引发学生发散思维的材料,营造自由宽松的氛围,引导学生在慎思、明辨的前提下破旧立新、推陈出新。

二、进行想象性作文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

所谓想象,一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的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二是对于不在眼前的人或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想象思维是创新思维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创造活动的一个必不可的因素。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善于创新,就必须善于想象,作为一旦失去了想象,就会黯然失色,缺乏生机;而丰富的想象,能使文章生机盎然,光彩夺目。因此,写作教学中训练想象能力,进行想象性作文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作文教学中加强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写想象作文,进行创造性的作文训练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有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整体发展。

怎样培养、训练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呢?

一是结合有关课文内容,进行再造想象。课文是学生写作的范例,充分利用课文资源,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练习改写、续写、扩写等想象性作文,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再造想象训练。

二是运用形象思维,进行创造想象。我们不妨多让学生写一些《假如,我是……》、《我希望……》、《新世纪畅想》、《三十年后我们再相见》这类的作文,并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多看一些科幻方面的佳作,让学生进行合理的假设、推测、联想、想象,从而有所创造。

三、培养、诱发、捕捉写作灵感,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直觉是未经有意识的逻辑思维而直接获得某种知识能力,或者说是通过下意识活动而直接把握对象,领悟解决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它常常表现为对某一问题的突然“顿悟”,或者表现为某种创造性的观念和思想突然来临。

在写作方面,直觉思维就表现为写作灵感,有些苦思冥想而不得的构思、立意、佳句,往往会在不经意间突然迸发,抓住灵感,就会文思泉涌,妙笔生花,在文学史上,以类事例不胜枚举。因此,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培养灵感,捕捉灵感,从而激发其创造欲望。

培养想象思维能力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想象力

在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阶段,在写作教学中,要采取有效的手段,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在想象力的开发,由对写作教学产生重要的影响,有利于学生写作思维的开发。学生在写作中具有充分的想象力,有利于淋漓尽致的发挥,将文章写的更加具体、形象、生动。同时小学阶段是学生想象能力培养的启蒙阶段,因此需要在作文教学中全面加强对小学生的想象能力的培养。

一、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正处于最活跃的阶段,在理解事情的时候思维并不是固定的,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这些思维的特点,使这一阶段成为学生想象力培养的重要阶段。想象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小学的作文,一般是以描写某一事物为题材的,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大部分都能顺利的进行写作,写作的时候表现出来的是积极的写作态度,充分的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写作中较好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同时在写作中,对想象力进行充分的运用,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采取一些耳目一新的方法,写作内容进行创新的展现,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有利于学生形成自身独特的写作风格。古今中外大量的文学作家,他们的作品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这与他们自身的想象力是密不可分的,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通过对学生的想象力进行激发,有利于在写作中形成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教师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要以追求学生的个性化创作为基本的目标,小学生的想象力一般都带有自身的特色,不会轻易的模仿他人。同时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与发展,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大家逐渐明确想象力的重要作用。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学生的写作能力与写作水平是在日积月累的下逐渐的积累起来的,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大大的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写作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写作中是以一定的生活实际为基础,发挥一定的想象力进行创作,现实基础加上完美的想象力融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学生在写作的时候,难免会出现遇到瓶颈的现象,不知道该说什么、该写什么,这个时候发挥一定的想象力,有利于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有利于写作过程更加的流畅,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不断提升。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策略

(一)丰富学生知识积累与表象储备。学生自身的年龄与社会阅历都比较少,没有办法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与想象力的框架。小学生正处于思维的启蒙阶段,知识的积累还不够重充足,影响想象力的培养。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需要引导小学生积累更多的素材,具体来说,可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小学语文教师组织一些春游、秋游的活动,引导学生到郊外去观察,让学生亲自的观察自然中的事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日出、日落的而状态、植物的生长形态,动物的发展变化等等,在以后的写作中,通过一定的想象力,既能够将这些失误有效的描写出来。第二,可以让学生多读一些名人名作,高质量的文学作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延伸。第三,学生知识储备与想象力储备,不仅仅要注重数量,还要注重质量,选取优秀的素材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引导学生的想象能力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二)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想象能力需要学生的立体思维,只有以立体思维作为支撑,学生想象出来的画面才是更加的具体的、形象的、生动的,写作出来的画面也更加的吸引人,所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需要充分的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小学生进入正规教育的时间并不是很长,立体思维还没有得到科学的、系统的、合理的培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想象力不能够得到有效的发挥,教师需要全面的对学生的立体思维进行训练,具体来说,可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充分的鼓励,鼓励学生对事物进行立体的描写或者是描写立体的事物,让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上观察问题,写作自己眼中的看到的形态,然后学生可以就自己的写作进行交流,学生可以从各方面对事物进行感知,建立起脑海中的立体形象,其次,可以引导学生制作一些小小的工艺品,在制作的时候,学生可以以一件东西为原型,进行创作,然后将制作出来的成品与真实的事物进行对比,纠正学生在立体思维中的不足之处。

(三)加强学生自由思维的培养。在培养学生想想象力的过程中,自由思维的培养也是一个重要内容,自由思维并不是指学生可以胡乱的进行想象,而是根据一定的事实,进行合理的夸张与想象。但是,在农村的小学语文教学总,教师依然秉承着传统的教学理念,对于学生自由思维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往往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文章格式以进行写作,学生的作文被限制在条条框框内,自由思维自然是得不到培养,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自由思维的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鼓励学生合理的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比喻、夸张等等,有利于学生扩展自己的思维,获得更广阔的写作空间,打开自己思维的大门。第二,在学生思维的广度被打开后,要挖掘思维的深度,在学生对一件事情想象的基础上,进行再次的想象,充分的挖掘学生的自由思维,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深入,抓只事物的本质,进行更深层次的描写与想象,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地思考与探索,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训练,逐渐的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提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实效性。

培养想象思维能力篇7

关键词:谈高中数学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一、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气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轻松和谐、民主的环境,鼓励学生课前将定理公式推导出来,对重要例题自己分析、解答,并找出与老师、教科书上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启迪、引导学生思维、组织学生进行开放式的讨论。对学生的想法中合理成分肯定,形成平等、民主、和谐的讨论空气,并且帮助学生表达清楚。切忌轻率地否定学生的想法。这样一来,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学生的独立思考、百家争鸣的氛围,而且使学生萌发独到的见解,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二、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注重诱发学生的灵感。灵感是一种直觉思维,是由于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是认识上质的飞跃。灵感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突破和创新。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违反常规的解答,标新立异的构思,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新意,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同时,还应当应用数形结合、变换角度、类比等方法去诱导学生的数学直觉和灵感,促使学生能直接越过逻辑推理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三、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探索的大门。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思维的起步器。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能有创造。在课堂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首先,在观察之前,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其次,要在观察中及时指导。比如要指导学生根据观察的对象有顺序地进行观察,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要指导学生及时地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等。第三,要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以支持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做仔细、深入的观察。第四,要努力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四、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学会质疑。

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探究式学习培养,首先教师应创设质疑情境,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科学的发明与创造正是通过批判性质质疑开始的,让学生敢于对教材质疑,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其次培养学生对复杂问题的判断能力,也是创新教育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一些复杂多变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判断并加以解决,或用辩论形式训练学生的判断能力,使学生思维更具流畅性和敏捷性,发表个性的见解。第三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引导学生自我总结,也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个途径。总结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培养学生总结能力,既锻炼学生思维的能力,又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的能力。所以鼓励学生探究式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

五、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往往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锻炼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其次,新知识的产生除去推理外,常常包含前人的想象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另外,还应指导学生掌握一些想象的方法,像类比、归纳等。

六、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从同一来源材料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加强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环节。根据现代心理学的观点,一个人创造能力的大小,一般来说与他的发散思维能力是成正比例的。在教学中,要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七、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

培养想象思维能力篇8

关键词:语文;创造性思维;质疑;思考;想象;实践

“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任务贯穿于教育全过程,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当前新课改的重要任务。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关键在于引导和潜移默化,在于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大胆想象的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1.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独立思考的源头与开始,质疑能够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学中,老师要努力营造宽和的质疑环境,消除学生怕被批评、被嘲笑的顾虑,鼓励学生多疑多问、有疑必问,使学生敢于开口、敢于提问、敢于说“不”,让学生做到不“唯书”、不“唯上”,敢于打破常规怀疑已成为定论的东西,敢于释放自己的见解。

经常会有学生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兔子怎么可能跑不过乌龟?二月份的天数为什么比别的月份少?下水道的井盖为什么都是圆的?近视眼为什么要配戴眼镜?粥煮开后为什么会溢出来?为什么吸管可以把饮料吸上来?这些问题稀奇古怪,使语文教师疲于应对,往往对学生敷衍了事。但是,正如上海纽约大学美方校长杰弗里・雷蒙跟学生所说的那样:“我们不是要告诉你们某个正确答案”,生活中很多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教育的目的旨在引导学生发表精深独到的见解,无疑,质疑正是这个目的的出发点。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创造性思维过程中,独立思考能力不可或缺。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独立思考,是不依赖他人,能够独自进行比较深刻、完整的逻辑性思维活动。独立思考,意味着思想上的自立,不因循守旧,不盲目跟从。语文教师应当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启迪小学生去独立思考,去接触不同的文化和知识领域,调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培养学生大胆想象的能力

创造性思维需要多维度的发散性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具有开放性和扩散性,既不受现有知识的限制,也不受传统方法的束缚,能够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思考,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鼓励和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人类历史上的创造性劳动,无一不是想象的结晶。正是因为有了想象,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冲破局限,以新奇、独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说,想象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没有想象,科学预见和发明创造无从谈及,更不会有我们今天五彩缤纷的生活。

作文教学中,为了开拓写作思路,我们经常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东西,促使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的翅膀,敞开奇妙的心灵世界,在想象的天地里驰骋,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实际的教学中,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方法很多,比如看图写作、故事改写、课文续写、古诗扩写、童话编写、展望未来等。想象,能让景物活起来,让情节丰富起来,让情感激荡起来。培养学生大胆想象的能力,不但是写作训练的重要手段,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见,加强对学生想象力的培育是多么的重要。

4.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有意义的发明创造和科学预见都要通过实践来检验,没有实践,奇思妙想也会沦为空谈。教学中,仅仅对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是完全不够的,教师更应当适时适当地让学生“手脑并用”,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手脑并用”有过精辟的论述:“教育要‘手脑并用’。在用脑的时间,同时用手去试验;用手的时间,同时用脑去想,才有可能去创造。手和脑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齐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挖掘课堂潜能,尽可能地让学生动手实践。

我们之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其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将来能够创造性地解决所面对的问题,而善于质疑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大胆想象的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分别是解决问题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方案、实施方案各个阶段中不可缺少的能力和素质。

培养想象思维能力篇9

关键词:中学生创新培养

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创新的世纪需要创新的人才,创新的人才需要创新的教育。著名美籍华人学者杨振宁教授曾指出,中外学生的主要差距在于,中国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有待于加强;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将是21世纪最具竞争力,最受欢迎的人才。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阵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作为新世纪的中学教师,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造就一大批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就学校教育而言,数学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重要意义。做为以培养学生精确的运算能力、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为主要任务的数学教学,如何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自然成为我们数学教师研究的热门课题。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呢?

一、提高自身素质,改革课堂教学

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其前提是必须有创新型的教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在于首先要提高教师的素质。所谓创新型的教师,就是那些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将其积极运用于教学中,并有独特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方法的教师。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具有创新性的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教学方法和个性特征等。教师素质是创新教育成败的决定因素之一。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

在提高了教师素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又是教师的必经之路。以“升学率”为教育目标的应试教育,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处于高度紧张的机械的知识传授中,很难形成创新意识,这严重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国的传统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成了教学的主体,学生则是被动机械地接受,教师一讲到底,满堂灌,学生很少有时间自己去思考,这无疑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要想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就必须切实转变观念,转换角色,恰当处理“教”与“导”的关系,变“教”为“导”。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任务不是“教”,而是“导”,是指导学生“学”,引导学生“学会”到“会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变“教”为“导”,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营造创新教育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当中的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通过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生产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和积极探求,必须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创新氛围。“创新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是以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教师必须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爱”的气氛。只有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氛围下,学生才能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是对所从事活动的创造性态度的重要条件。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尝试”的过程中来,从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挖掘出他们创新的潜能,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激情,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自主学习,才会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还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通过数学教学活动,使他们具有初步的数学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以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一定的思维能力为基础。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广泛开展课堂教学改革,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再有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创设良好的“提出问题”的氛围,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大胆地怀疑,提出自己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体会到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了问题意识之后,应进一步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总之,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没有问题就不可能创新,因此,应重视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三、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有了创新意识之后,还需要有创新的思维能力来解决问题。创造思维就是一种在前人、常人的基础上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新的突破的思维,是与众不同的思考。数学学科,作为思维体操学科,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最合适的学科之一,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作为数学教学的核心。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呢?

首先要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强化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精神。观察是人们全面、深入、正确地认识事物的一种过程,是学生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主要途径。教师要善于引导和启发学生从熟视无睹、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发现新东西。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会有创造。这样做不仅能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强化学生的好奇心,还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

其次要注意培养想象力。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是无限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往往能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为创造提供前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其次要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另外还应指导学生掌握一些想象的方法,如类比、归纳等。

第三,要注意培养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指从同一来源材料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加强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环节。根据现代心理学的观点,一个人创造能力的大小,一般来说与他的发散思维能力是成正比例的。在教学中,要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培养想象思维能力篇10

创新教育也是基础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从基础做起。因此,发挥语文学科的思维功能,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我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改变单一思考模式,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共同讨论是激励求异思维和集中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大家共同讨论的条件下,思维活动可以经过不断地评价和引导螺旋上升,把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推向较高水平。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留给学生讨论的时间。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锻炼学生解决问题尽可能找出许多种答案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

二、克服从众心理,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是培养学生思维独特性的有效途径。只有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

1、预习存疑,诱导思维。有些课文篇幅较长,故事情节曲折,我就要求学生在预习的时候提出疑难问题,相互讨论、互相交流。他们对这些问题既感到新奇又难以理解,从而诱导启发他们的思维。这样带着疑问认真读书,边读、边思、边议,效果更佳。

2、难点质疑,引导思维。阅读课文时要抓住重点、难点部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要一步步启发学生思维,促使他们进入思维状态,不断地进行判断、推理,在思维的渐次深入中把握课文的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提高其认识能力。

3、课题设疑,启发思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提出问题,捕捉文章的中心是训练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三、满足学生自我肯定的需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心理学认为十一二岁的孩子,已经逐步产生了自我肯定的要求,不希望人们把他们当小孩子看待,而要求尊重他们,我们在教学时,不能要求学生答问只让对不许错。有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常与一般学生不同,表面上看起来似乎近于荒唐,有时不易被老师理解,但认真考虑,他们也有某些方面的道理。老师的肯定评价,调动了发言学生及全班同学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发言时消除了顾虑,充满了自信,增强了自我肯定的欲望。

四、纠正思路狭窄的缺点,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学生的思路狭窄,严重阻碍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纠正学生思路狭窄,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想象力是种特殊形式的思维活动,是在头脑中创造出过去没有遇到过的事物的形象,或者将来才能实现的事实的形象思维的活动,因此我们说想象是创造力,一切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想象。

1、通过作文教学培养想象力。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各种幻想命}作文,例如“21世纪的世界”,“十年后的我”“假如我是一位科学家”等,帮助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指导学生展开想象,开拓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通过课文结尾培养想象力。有些课文的结尾,戛然而止,余意未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想象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