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素养课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3:23

文化素养课程篇1

关键词:课程知识;文化素养;文化性;类型;途径

课程知识教学存在的部分异化现象,知识本身并不是其产生的缘由,源于知识论教育哲学将其筹建成为知识生产线上的物化对象[1]。其对知识的片面理解与极度膜拜,使知识掌控了教学活动,撼动了其教书育人的根基。课程知识具备教化功能与人的文化性。课程文化性的解读基于人的视域,利用文化的生成及对其挖掘与体验,将文化精神归化到人的意义世界中,使其成为人核心素养的构成部分。文化与课程知识间的亲缘性关系,区别于主客体间的认知关系,是一种人与世界的存在关联。对课程知识的文化性适时解读,探究其教学的实现路径,打破知识传递主义的藩篱,使其成为一种文化反思性实践的活动。

一、课程知识的文化性和意义世界的构建

人的存生涵盖两个维度,即意义与事实世界。[2]人不仅要顺应现实,更应作为跨越性存在不懈追求理想的生活,该可能性的追寻体现了人是实现意义的物种[3]。个体意义世界的构建建立在一定的政治环境和经济基础之上,受制于文化的制约,其是伦理世界观与文化乐观主义的综合结果。个体面对生命与世界持积极态度,同时伦理世界观有正能量时,文化理想在社会与个人的信念中才能发挥功效[4]。在现代知识观的氛围下,科学成为社会中极为重要的知识体系,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核心课程知识。伴随着课程知识科学性的持续强化,科学性成为了甄别课程知识是否成立的黄金标准。课程知识的科学性是一种认识关系,是人对客观世界表征的理解,尚未在本源上确立人在课程知识中对意义世界的情感。人类活动机械的用生物及物理的运行方式来阐述,脱离人和意义的关联,使得理解人的活动变得迷离[3]。课程知识认知角度的理解漠视了其指向文化活动过程中所涵盖的意义追求。科学知识从宗教神学与形而上的精神生活中将人类释放出来,提升人类文明与知识进步的同时,又将人类身陷囹圄之灾,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社会与精神危机。[5]现代课程知识科学性与实用性造就了社会的繁荣,物质生活极大提升及满足的同时,漠视课程知识文化性在个体文化素养习得中的作用,盲目对知识工具功效的膜拜,导致社会隐患危机四伏。

(一)课程知识的文化性是个体意义世界的写照

课程知识的文化性特指人的精神与课程知识结构间的关联。[6]文化性的探究区别于课程文化的辨析,其是一种课程知识内在向度的思考,缺乏文化浸润的课程知识终将割裂人和知识间的精神纽带,使其沦为为冰冷机械的生产工具。知识人的世界是一个意义缺乏的世界。[7]意义特指在领会的开展活动中可以分环勾连的东西。[8]以知识人的塑造为根本的知识教学疏忽了文化的深层次规定性,知识人的精致生活无法带给人类精神生活的福祉。精神结构与课程知识间的有机联系能将人带入属人的文化世界中,人的生存得以从平面化迈入立体化,穿越个人主义的物质满足性及实现人的类的意义。作为人的意义世界在教学活动中的依托———课程知识的文化性,其人的意义在某种程度得以在现实中栖身。缘于人作为类和文化精神属性的关联,课程知识中的文化性与意义的生长息息相关,该意义上,集体对事物的想象是文化,个人对事物的想象是经验[9]。课程知识中的文化性是文化素养在寻常生活中渗透,而非外在的符号。

(二)课程知识的择取与构建来源于知识文化演变

课程知识的文化性起源于课程知识生成及选择的过程中,而非外在附属形式。首先,知识的生成过程渗透文化性。知识兼具文化要素及文化产物的特征。[5]人文、社会及自然三种类型的知识生成都具有文化性,尤其是自然科学知识更是西方理性主义文化发展的产物。其次,课程知识衍生的过程中呈现了体现了文化的择取与交融。教育发展的历程显示,知识的诞生为课程知识的生成提供了发生的机制,但课程知识与知识间尚未无缝对接及存在着一定的边界。中西课程知识类型的迥异来源于文化土壤的差异,课程知识的择取及构建都体现了文化性的存在的时空性。课程知识的文化性存在是历史嬗变的结果,是课程知识本体产生的前提与教学过程演化为教化实践的内在依据。

二、课程知识的文化疏离的表现及类型

课程知识文化性对人的文化素养形成的重要性尚未引起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持续关注。对现代知识中立性、普遍性及客观性的崇拜任然是知识教学过程的主流表现,文化谱系涵盖的精神价值尚未纳入到课程知识的教学活动中。文化内核即文化精神的漠视,势必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将文化陷入单一的、边缘的、形式化的困顿中。用文化疏离来概括对课程知识文化性理解的不丰富、不充分、不充盈的遮蔽状态和文化迷失恰如其分,其表现及类型为文化装点、文化漠视、文化锁定三种类型。

(一)文化漠视的熟视无睹

文化漠视作为教学过程中的普遍的现象特指教师对课程知识中的文化精神采取有意识地排斥及忽略。现代知识的架构过程中,认知主客体的分崩离析,使的知识得以独立客观普遍存在。伴随着人主体性持续树立,人类的认知能力获得空前发展,科学知识演变成为与工业时代高度融合的知识形态,从而形成形而上学知识———科学知识的华丽转身,从此科学知识牢牢占据社会观念的权利舞台。弗朗西斯•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论断是当下社会对知识作用的最佳注释。功利主义观念的持续压榨下,课程除却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及用所学知识改变世界发挥功用外,抹杀了课程寻找生活的意义[10]。对知识的拥有演变为一场对力量的获取及对外在世界的征讨,而非对内在世界的理解,内在世界理解的缺失使得知识固有的文化性渐行渐远,逐渐迷离在常规教学活动中。

(二)文化装点的形同虚设

文化装点特指教师利用特色文化作为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形式的在知识教学活动。文化装点表现为形式上的机械罗列,其是对文化的粗浅及表象的认识。从文化意义的角度理解,文化分为器皿、体制及精神层面,教学活动的文化认识更多滞留在在器皿层面,尚未挖掘教学活动背后承载的精神意涵。文化装点下教学革新的改革的症结在知识教学的传播由来已久,使得文化传承无法在溯源加以确认,导致教学改革沦落为一种外在驱动力。丢失文化源头的知识教学过程把把文化视作点缀的花絮,难以从源头上扭转知识教学的窘况,究其缘由在于教师在知识教学过程中文化主体缺失,使其归属于知识教学的范畴下位概念,从而导致教学活动丢失文化应有的深刻及慎独,文化虚无带来的教育危机肢解了文化思考的缜密及肃穆。

(三)文化锁定的机械复制

文化锁定指师生在知识传递的过程中接纳特定文化且局限于该文化,使教学活动沦为特殊文化的传声筒。特定文化是阶层文化价值在政治上的集中反映,其课程知识内容的择取蜕变为权力争斗的舞台。碍于文化立场守护的缺失,课程知识被权力操纵演变为社会学意义上法定文化。法定文化是被权力斗争征服及选择锁定的特定阶层文化。该文化类型是从社会监控角度择取及不断强化的结果,其未从教育学视域审视文化产生和人健康成长的匹配性,最终使文化变种为另类的监管性政治工具。课程身披文化方面的功能、属性及意旨,却难具备文化特有的内在本质特征及属性[11]。由此,文化锁定使得文化的丰富多样性难以在课程知识上体现,使得单一文化愈发变得凝重,异化为变异的文化符号。文化一旦丧失了质疑与融合,终将失去生长的活力。文化利用机械复制的方式传播将使文化的内在精神被蒙蔽,使得利用课程知识文化对话来反思人之为人的精神价值渠道阻塞。锁定文化的凝固引发师生作为文化主体的批判意识的缺失,使得教学活动无法利用自我批判实现新文化的交融及新生。文化作为政治工具的存在在于未确立文化在育人中的价值地位。工具化课程只能塑造工具式的人。[12]片面强化人的工具性就会泯灭对人价值性的追求,导致教学活动由于对自身文化身份及价值的佐证,沦落为机械式的劳作。综上所述,课程知识的文化装点、漠视及锁定等诸多疏离类型表象不尽相同,疏离现象是现代课程知识在教学活动中广泛期遇的境况,受制于实用理性文化性格的制约,课程知识的择取选愈发功利化及实用化。文化疏离趋势的持续强化导致文化的内在精神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不断式微。文化精神的漠视,使得课程知识滞留在符号本体及远离了文化育人的价值取向,使得文化在课程知识习得中沦落为边缘性存在。

三、课程知识的文化交融及及实现途径

人的存在是文化与的知识的存在。人沉浸在这个世界,脱离了文化就不可能成为人。[13]课程知识的文化疏离成就了众多未获得文化指向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的知识人。鉴于文化素养是人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要素,文化聚合功能的缺失将使人很难获得存在认同感。知识教学中文化的疏离阻断了意义世界的写照。教学内容、教学主体及教学策略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构成要素,在教学中挖掘教学过程中的文化元素、确立师生的文化主体身份、提倡文化回应性教学是摆脱课程知识的文化疏离窘况及实现文化融合的根本路径。

(一)提升文化主体意识,确立师生的文化主体身份

课程知识文化性实现的前提是确立师生的文化主体身份。文化主体身份作为师生文化存在扮演的社会角色,其特征为对文化的生成意识与理解意识占有。以符号的形式存在于课程知识文本中的文化元素,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确立文化的主体意识。师生充分理解课程中的文化价值,才能在教学活动中积极传递及创新文化。教学活动中文化性的实现需要遵循文本课程的内容要求,强调文化主体间的沟通与生长,由此才能使个人的心灵不断介入固有的客观文化体系,使得文化得以生动的发展[14]。作为教学活动实现的必备要素即文化主体意识,要求教师要将对课程知识文化的理解有机的融合到教学活动中。一方面文化的融入有助于提升教学品质及形式上丰富教学过程,另一方面通过教育过程中人之为人的主体性地位的确立。实现主体文化创新能力的提升,由此教学活动才能跨越知识传递的限制,落实文化成人的教育观念[15]。上述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文化批判意识,通过对课程知识附属的诸多文化批判,衍生新的文化。教学活动中课程知识文化性的实现呼唤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的回归。首先,学生文化理解意识的回归能够使学生辨析认同自身文化传统。其次,学生文化生成意识建立在其认同自身文化的基石之上,只有对课程知识承载的文化内容理解及质疑方能产生健康的文化观。师生文化主体意识的提升才能使课程知识文化性的实现成为文化自觉的过程,文化才得以文本符号的形式镶嵌到师生的精神世界中,使其成为其构建意义世界的精神基础。

(二)加速潜在文化的动姿化,挖掘教学活动中的文化元素

教学活动中文化性的实现是对文化整体性的解读,而非以文化为客体展开的线性传承及接纳过程。课程知识是一种潜在的文化资源,而非停滞在文本上的文化符号,需要激活及挖掘潜在文化的动姿化。动姿化概念起源于马克斯•舍勒对人存及生成过程的描述。郭晓明借助此概念替代学习者意义和课程知识的构建,动姿化的知识需要以艺术品般的召唤力主动走向学习者及向学习者靠近的姿态。[13]动姿化实则是教学活动中的文化实现化过程,扎根于学科及本土知识中文化要素的挖掘,召唤文化的生命力及创造力。首先,教师通过挖掘学科知识中的文化元素使得学生意义世界和学科文化间建立起普遍联系。将学科知识放在特定的历史发展背景下审视,利于彰显学科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属性。其次,教师在理解本土知识中的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将地方文化镶嵌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构建学科知识和地方文化间本质联系。

(三)深化教学方法的深刻变革,提倡文化回应性教学

课程知识文化性的实现路径需要师生文化主体的确立、教学内容的挖掘,教学方式的革新。教学方式的变革不能遵循知识教学的传递形式开展,需依据文化生成的特性。文化回应性教学立足多元文化观视角,遵循建构主义知识观,在强调对学生固有生活经验与文化背景解读的背景下,构建的高效教学方式。文化回应性教学承认学生是差异性的文化主体,而非被动接纳知识的器皿。教师的角色是多元文化的理解者与倡导者,而非被锁定的单一文化模式的传递者。文化回应型教师善于体味学生在课堂上语言及非语言行为的交流。教师采纳的探究式教学、对话式教学及批判式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对课程知识中的文化得以认同,通过调动文化意识的解读及批判生成能够植根传统且能面对未来的新文化。教师采用教育批评和教育鉴赏与的评价方式,利用经验基础去洞察、感化及关怀学生体内文化观念及行为微动。文化回应性教学是流淌及非线性的,更多依赖教师对文化解读及持续生成的教学过程。

四、结论

课程知识文化性的解读及教学实现,利于人的文化素养习得,使得课程教学革新获取了新鲜的血液及发展的驱动力。区别于传统政治经济领域的变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文化传承及创新使得课程教学文化变革得以实现。强调课程知识自身文化传统的学习,弥补课程知识的文化认同的缺失。解读课程知识,在文化传统中确立课程知识的特殊身份。课程知识深处于迥异文化间的撞击及交融中,需要持续调控合适自身文化基点的课程知识。因此,解读课程知识的文化性使得课程教学改革获得了源动力,并使人的教化过程课程与知识教学活动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1]高伟.知识论的批判:一种教育哲学的反思[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4):95-99.

[2]柴秀波.生存与意义:从意义角度对生存状态的哲学考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03.

[3]秦光涛.意义世界初探[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9(4):35-39.

[4]施韦泽•阿尔贝特.文化哲学[m],陈泽环,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3:117.

[5]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6]金生蚆.规训与教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327.

[7]鲁洁.一个值得反思的教育信条:塑造知识人[J].教育研究,2004(6):3-7.

[8]海德格尔•马丁.陈嘉映,译.存在与时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177.

[9]赵汀阳.文化为什么成了个问题[J].世界哲学,2004(3):35-37.

[10]金志远.课程的知识困境及其文化转向[J].教育科学研究,2013(9):15-19.

[11]郝德永.文化性的缺失:论课程的文化锁定现象[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77-83.

[12]郝德永.走向文化批判与生成的建构性的课程文化观[J].教育研究,2001(6):61-65.

[13]郭晓明.课程知识与个体精神自由:课程知识问题的哲学审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14]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68.

文化素养课程篇2

一、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要求

在《课程标准》中是这样表述的:"新课程培养的目标应体现时代的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具体到不同学科,要求也不尽相同。语文和社会课等强调的多些,而数学和科学课等则少些。在这里我提醒大家注意,文化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作为教师要从广义的角度来认识它。所以,我们的所有课程中文化的容量是很大的,我们就是文化的转播着。薪火相传,知识的延续,主要就是靠我们老师。古代的"天地君亲师"的排列顺序是很有道理的。那么怎样理解课程的文化性呢?

1、教材就是文化的载体。

我们教材的所有都是知识,知识就是文化的一部分。这些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这些对后代产生影响的智慧结晶,是文化的精华部分,是文明的基础。这样看来,我们所从事的就是非常伟大而崇高的事业。

2、教育教学技能也是文化。

教育教学具有特殊规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这样的技能也是属于文化的范畴的。教育规律、教育方法、教学原则、评价体系以及继续学习和社会实践等,都是属于当代的文化的内涵的。这些就是教育文化。东西方的教育文化也是具有各自的特点的。东方注重传授,所谓"传道、受业、解惑"是也。西方则注重求证。任何的东西必须要进行证明,就是老师说的,也是一样。所以,理性的思考就占了上风。

3、我们的学习、工作过程也是文化的一种表现。

新课改新标准也是文化。这是在对外开放、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条件下教育提出的新思考。这是在素质教育基础上进一步的发展。这个发展具有鲜明的特色:1、学习要求和目的变化:优良的传统和文化学习,社会角色的要求,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基本的继续学习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健壮的身体和健全的心理,审美情趣的培养等。这些是全面的深刻的变化,而不是一点一滴的单方面的变化。2、学习关系的变化:科学民主和合作探究成为新的学习关系。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学生的学习也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具有自己的选择和趋向。3、评价标准的变化:由过去的单一的分数标准向综合素质标准转变,使得学生的身心都有了明显的变化。4、学校功能的变化:一是教师角色的变化,二是学校社会功能的变化。这些变化我们已经都能清楚它的意义,并且在身体力行之中。这些都是文化。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变化,我们把自己的学习与之相比,就非常的清楚了。这样看来,我们与文化是连在一起的,新课程改革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所以我们要有所作为,也一定能有所作为。

二、文化素养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文化素养在课程改革中具有怎样的作用呢?我想,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1、能够深刻理解教材内涵。

文化是个包容万象的东西,特别是比较深刻的了解了东西方文化的特质,对于深刻理解教材的含义,准确把握教材内容,精确设计课堂教学,照准能够使学生乐学、善学、易学的触点,很有帮助。比如,汉字教学。比如狼牙山五壮士的内容(与西方军队自觉投降相比)。比如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说得多,做的少,注重内省而忽视行动。

2、课堂教学的能力提高。

教师的教学是一个综合素质的体现。说、写、做、演、画以及感受等都是属于文化的范围的。像著名教师于永正书法、京剧唱白、绘画等都有一定的功底,所以在课堂上就能得心应手,从容自如。魏书生能够写一笔好字,不论是楷、隶、篆、行、草等都能熟练应用,能够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数学教师孙维纲除了数学以外,语言、哲学、历史、文学以及时事等无一不涉猎,并且与数学结合起来,在数学之外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另外,教师的仪表也就是服饰文化更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和教育。简洁的朴素的色彩具有鲜活性的服装,与课堂教学内容配合起来,相得益彰。教师一般不要佩带饰物或者是穿奇异的服装(色彩艳丽、过于肥大或者短小以及不伦不类的服装就属于奇装异服),一会影响学生视觉,二会容易造成学生的模仿,没有好的效果。文化素质就是教师教学肥沃的土壤。我们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就在不断的修养中提高的。

文化素养课程篇3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改革职业素养养成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227-02

引言

在高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非常必要。如何进行精确的课程定位与设计、筛选精彩的课程教学内容、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增强教学效果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本文通过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开掘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达到“察古以鉴今,彰往而知来”的宗旨。

1.学生职业基本素养现状调查分析

有最新数据表明,高职毕业生工作首年离职率达47%。通过对企业反馈信息和高职院校在校生的调查表明,学生职业素养仍不如人意。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更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职业基本素养。

本文旨在通过《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改革与实践来推动学生职业基本素养的养成。

2.课程教学设计对职业基本素养的关注

2.2.1课程的定位和性质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是法律文秘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的一个知识领域,对拓展学生人文视野,积累知识和文化底蕴,养成职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2.2.2课程的整体设计思路

为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学会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拓宽文化视野,形成文化意识,在课程的设计上遵循由浅入深,分为认识、体验与思考三个阶段,将理论引导与任务驱动相结合,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技能,提升素养。

3.课程教学内容对职业基本素养的引导

3.1课时及选用教材

本课程共计34个课时,每节课45分钟,分13周进行授课,其中单周2课时,双周4课时,考查2课时,观看《中华文明五千年》相关历史视频2课时。教材选用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3.2课程内容整体说明

课程内容分为三个模块。知识模块的主要任务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演进以及各个历史时期文化的特点,形成对传统文化的总体认识;体验模块的任务是通过两个具体项目任务近距离接触文化,进行文化体验,加深对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进而形成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豪感;思考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中国古代经典文化典籍,从思想层面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和思考能力,进而将其内化为学生个人素质和职业素养的一部分。

3.3课程具体项目(任务)要求

结合教材及市场、学生需求,依据历史分期及参观体验过程安排教学内容,具体见下表:

4.课程教学方法对职业基本素养的培养

每一个教学项目(任务)都有真实的教学情境,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室的教学道具,制作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ppt,同时借助音频、视频播放来辅助教学,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项目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参观法、讲授法、讨论法等,帮助学生了解、学习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珍贵遗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营造浓厚的人文情怀。

4.1师生互动式课堂

以90分钟的课堂教学为例,每次课教师都会将课堂分为四个环节,为学生创造识记三字经、成语故事解读、学习传统文化、提升职业素养的课堂氛围。

4.1.1识记三字经。利用课堂5分钟时间由教师讲解三字经。通常铃声响过学生还不能立即进入课堂状态,所以教师应边讲解边让学生记录在笔记本上,以便加深印象强化记忆有助学生转换脑筋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在解释“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时,字面意思还是很好理解的,教师引申为学生讲解“和氏璧”的小故事,告诉学生璞玉要经过雕琢、打造,才能显示出它的价值,做人也是一样,只有接受良好的教育,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通过精选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提升职业基本素养。

4.1.2成语故事解读。利用课堂5分钟时间由学生完成。每次课教师都会指定两名学生进行课前准备,要求学生脱稿口述成语故事,说清讲明史实缘由,不仅是事实的讲述,更要结合个人理解进行分析。孟母三迁的故事学生早已了解,但是细节性的知识大家并非熟知,通过课堂成语故事解读,学生才清楚地知道孟母带孟子从坟场搬到紧邻屠夫的镇子,继而又搬到学校附近,为孟子创造了积极求学的良好环境才铸就了孟子的卓越成就。同时学生又感慨道:“三人行,必有我师,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经典诗句,这一教学环节有助于学生增添文化素养,提高个人认识水平。

4.1.3学习传统文化。是教师在课堂上利用75分钟进行讲授,在多媒体教师中辅以生动精彩、逻辑清晰、内容简洁的ppt,让学生将视-听感受融为一体。在第一次课讲到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其地位和作用这一内容时,师生共同观看奥运会的视频、图片、宣传语、文字等相关内容,引发大家思考,鼓励学生发言,让学生在观看蕴含悠久历史、辉煌成就的奥运会开幕式素材的同时,感悟祖先劳动生息的广袤土地,在有文字可考的4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祖先以非凡的创造力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4.1.4提升职业素养。是学生在下课前5分钟独立完成。教师随即点名提问,问题涉及到本次课课堂讲授的所有内容,学生结合课堂知识阐述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并引申至改善提高个人职业素养上。在讲完秦汉时期文化这一内容后,教师点名让学生结合秦始皇兵马俑的图片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学生赞叹如此浩大的陵园工程时间近40年之久,征发近80万人修建,其中的陶武士俑面部神态、服式、发型各不相同,个个栩栩如生,形态逼真,对设计者李斯的智慧和修陵人的敬业表示极大的钦佩。当时虽然没有现代化的设备和精密的仪器,但是依然能创造出号称“世界奇迹”之一的秦始皇兵马俑,留给今人众多的遐想与崇敬。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2学生体验式课堂

体验式课堂是转换师生角色,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体验场,启迪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让学生体验学习成果的过程。本课程在体验模块上共安排4个学时,主要是让学生利用课堂时间进行ppt汇报。

在本课程的第一次课上,教师就简要介绍了首都博物馆的情况并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观游览,之后以小组为单位制作ppt汇报参观感悟。首都博物馆是北京悠久历史的浓缩,其中展现当代文化、艺术和建设成就及城市未来发展,馆藏中有丰富的珍贵文物,学生身处其中既可以学习历史及科学知识,又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爱国主义精神,无疑是课堂学习内容的有效拓展。

为保证体验式教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会向学生发放任务单,告诉学生体验式式教学的具体任务和目的,学生通过参观博物馆、探访文化古迹,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体验,制定参观计划,收集相关资料,小组协作进行参观,制作ppt,汇报总结。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欣赏馆藏陈列品,这些具有历史、科学、艺术等价值的文物标本,是历史的见证,是文化的传承,学生切身的感受会引领他们进入忘我的传统文化的多彩世界中,之后再让学生走上讲台打造魅力课堂,让学生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有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小结:

本课程教学将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与传统文化的实际体验相结合,采用项目教学法,以任务驱动为途径,运用多种方式进行使学生近距离接触文化、感悟传统、理解文化,并推动学生综合运用多方面的能力完成项目任务,对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问题及改革对策,蔡映辉,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11月

文化素养课程篇4

〔关键词〕文化;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文献检索;建设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2.06.037

〔中图分类号〕G25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0821(2012)06-0151-03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总理2012年在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4%编制预算,这个牵动中国近20年的教育投入问题终于开始步入春天了,这也说明国家文化强国的决心。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出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2012年主要任务之一。这些都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明确了方向,也对作为教育、科学、文化机构的图书馆事业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高校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信息素养水平将直接关系整个国家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进程。据2000年《中国统计》第8期显示,在对世界28个主要国家信息能力总指数排序与比较中,美国、日本、中国的国家信息能力总水平分别为71.76,69.97和6.17,并且在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信息化人才与人口素质、国家对信息产业发展的支持状况等方面中国为最低[1]。十年过后,《2010年中国信息年鉴》中指出我国的信息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与发达国家比较仍存在较大差距。

前不久,笔者在工作中遇到学生提出中国知网为什么没有“核心期刊”字段的检索入口的问题时,就想到现在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正在得到逐步提高,在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推进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改革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工作和职责。

1提高认识,从国家层面,各级政府到高校内部加强对信息素养教育的监督与管理从国家层面制定并出台信息素养的教育、考核与评价细则,各级政府将信息素质教育纳入信息事业发展计划中,各高校加强对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建立部级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基地和信息素质培养实验室,促进信息素养教育在全国范围内顺利优质的开展。

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专家制定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和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基本要求,并制订出包括信息需求、信息源、搜索策略、信息利用与法律和社会等因素的高校信息素养评价标准[2]。各高校内统筹计划和协调,成立专门的“信息素养教育管理机构”,将图书馆员、教师以及教学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等师资力量整合起来,积极地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合作教学。

可以考虑推行国家层面的大学生信息素养等级考试,可与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和等级考试融合,并在全国范围内引入信息素养竞赛机制,如同现在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模式。

2积极推进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

2.1切实推进图书馆与院系,图书馆员与专业教师之间的密切合作信息素养教育必须得到高校领导的重视,在学校的整体范围内系统地实施教学。信息素养课程的组织安排应该由学校主管教学的部门负责,并制定有效的合作教学计划。图书馆的领导也需要同院系多沟通,使得院系的领导认识到合作教学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能力和水平,从而能够比较积极地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合作教学。

培养专业教师与图书馆员的良好合作。专业教师和图书馆员应本着足够的诚意和尊重相互合作,为此图书馆员需要主动多做些工作,充分展示出自己的优势实力,以消除专业教师的傲慢与偏见。笔者认为专业教师与图书馆员的关系,要如医生和药剂师的合作关系一样。现今医院药剂人员的工作,早已不是以前人们印象中的照方抓药那样简单。很多医院都设有临床药师的岗位,临床药师以专业的药学知识与医师一起为患者提供和设计最合理的用药方案,并参与查房和会诊,参加危重患者的救治和病案讨论,对药物治疗提出建议。同样存在的合作关系,图书馆员能帮助专业教师在某学科领域获得和整理最新或相关信息,如提供学科最新的信息内参或快讯,建立学科博客;熟悉最新数据库的使用和对数据资源进行深度挖掘等等,所以教学离不开图书馆,科研离不开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和文化建设同样离不开图书馆。

专业教师与图书馆员应互相沟通互相学习,以增进彼此的信息素养和专业素养,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图书馆员运用多种策略与专业教师建立联系,包括正式交流、校园活动和非正式接触等[3]。教师与馆员共同开发信息素养教育的在线教程,建立博客;教师与馆员协同授课,图书馆员配合课程的需要提供讲义;专业教师与图书馆员共同命题或出作业;教师与图书馆员合编教科书,通过设计活动引入合作等等。在合作中图书馆员对院系专业课程设置、专业信息需求、学生阅读倾向等问题的调查和了解都变得更为容易[4],这也为图书馆有针对性地改善文献资源建设,提高服务水平提供了极好的依据。当前国内图书馆员与专业教师的联系不如理论上那么密切,客观分析与馆员们忙于应付日常工作,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管理模式落后有关,主观原因还是个人思想认识深度的问题。加强图书馆与院系,图书馆员与专业教师之间的合作,是双赢互利、与时俱进的事情。我们切勿把这样的合作停留在理论、口号或表层阶段,要在实践中切实探索,落实和推进,从而将我国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水平和文献检索课程建设推向新的高度,为国家“文化强国”战略添砖加瓦。

文化素养课程篇5

【关键词】课程整合课程整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039-01

一、课程整合的内涵

课程整合本来是舶来品,在本土化的过程中,受时空分隔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对课程整合概念的理解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比如:课程整合是使学习计划中分化出来的各个部分比较紧密地联系起来;课程整合的实质是把学生在校内的学习同校外生活及其需要和兴趣紧密结合的整体化课程。

这些观点从不同角度出发对课程整合做出了较为合理的描述,在此基础上,可以归纳出课程整合概念的如下内涵:空间结构:课程整合的层次性,课程整合是多层面多方位的整合。时间结构:课程整合的发展性,课程整合是“整合―分化―整合”不断循环的动态过程。文化内涵:课程整合的文化价值内核,从本质上说,课程即是文化的课程化,又是一种进入教育领域的特殊文化即课程文化,课程整合就是围绕一个共同的课程文化价值内核统摄各种课程要素的过程。

二、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课程整合已成为课程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式,课程与课程之间因素整合日益符合教育发展的要求,不仅在于密切了课程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在于给学生呈现了一个“真实”的世界。

1.信息技术课程与其它课程不是相互孤立的关系,传统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孤立和缺乏整合的状况必然要打破,这不仅是社会需要在课程发展上的影射,更重要的是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课程设置与素质培养是两个层次的问题,课程设置上的分立只是为了实际操作和管理上的方便,并不意味着对人的学科素养和信息素养的培养可以完全分开来培养。因此,不论是在课程内容上还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都要求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全面、和谐地培养学生的各项素质。

2.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不等于两者的综合。课程整合不等于课程的综合,不是课程要素特别是课程内容的增加或减少。那么,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也不是这样一种外部的综合关系。

3.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不是课程的兼并。课程整合观下的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并非相互兼并,而是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关系。从课程文化价值的角度看,信息技术整合于其他课程所产生的文化教育价值,也仅仅是信息素养培养中的一部分,而不能代表信息技术课程本身所具有的全部价值。信息技术课程所携带的文化教育价值部分是独特的、丰富的和不可替代的,这集中体现在对社会信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学生信息素养的系统培养等方面。

三、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策略

信息技术课程视野中的课程整合策略,就是要站在信息技术课程自身发展的角度,通过课程整合打造一个良好的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生态环境。当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阵地在其他课程,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在“种好自己的责任田”的同时,要坚持其他课程的教师才是课程整合的主力军,为其他课程的教师进行课程整合提供支持,如理论指导和技能培训等。

1.将信息技术整合于其他课程建立外生态

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只有信息素养的培养才能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但是信息素养的培养既不可能仅仅在信息技术课程里完成,也不能在任何一个有限的时间里完成,任何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只能是阶段性的“培养”或者“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因此,将信息技术有效地整合于其他课程,依靠其他课程为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阵地,从而激发学科教师和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动力。

2.以信息技术课程为主体整合其他课程要素建立内生态

从课程整合的角度,就是要以信息素养为主线,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有机融入其他的教育要素,这包括其他学科课程的内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等等,从而丰富其内在的养料,为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打造良好的内部生态环境,防止课程的枯燥。

以信息技术课程为主体进行课程整合的若干建议:第一在课程目标上:要实现信息素养与其他课程文化素养的协调发展。主要体现在技术与人文、课程与社会的相互影响,体现在对其他课程要素的自然而流畅的使用,体现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相互融合。第二在课程内容上:要加强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要素和社会文化的联系与整合。注意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寻找与其他课程整合的最佳切入点;增加信息表达与交流、道德观念和法律法规意识与其他课程要素的整合;强调信息技术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解决相关问题。第三在课程资源上:要整合各类教学资料、综合运用各种教学设备和教育场所,丰富学生学习的资料。将一切可以利用的信息资源都可以成为教学的资源,一切教学的资源都应成为学生的资源。第四在教学环境上:要整合不同类型的课程教学环境,营造信息技术应用的积极气氛。通过整合创建综合的校园信息文化环境,打造一个方便的信息技术软硬件平台和用它们来获取信息、解决问题、交流思想、开展合作的应用气氛。第五在师生角色上:要厘清角色、融洽关系、重新建构、有机整合。教师要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内容和信息环境的设计者,转变为信息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转变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指导者,转变为教学内容和教育思想的学习和研究者。第六在教学评价上: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评价的过程、整体性和多元化。将新技术纳入到课程教学评价之中,可以改变教学评价的守旧现状,更新人们的教学评价理念,进而推动整个教学改革的向前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整合也成为势在必行的趋势。在整合中,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相互互补,相互融合,从而让学生在学习其他课程中提升自我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郭元祥,新课程中的课程整合的理论和策略,语文建设,2002.3

文化素养课程篇6

关键词师范生;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36-0006-03

加强教师信息素养教育,是信息化社会对当今教育提出的时代课题。师范专业大学生(下称“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队伍的新生力量,其信息素养的高低,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未来教育质量,有着不容低估的影响。同时,师范生时期是教师教育的重要阶段,该阶段信息素养教育的质量也关乎信息时代教师教育整体效率与质量的高低。然而,目前我国师范专业信息素养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课程设置、教育方法等方面还很不成熟。在此情况下,探讨师范生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及实施策略,无疑是非常必要的。

1师范生信息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设置“三足鼎立”目前,我国大部分的高师院校都开设了文献检索课,但大多止于一般文献检索技术的简单培训和图书馆用户教育,离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还相去甚远。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和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开设,虽然在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与意识方面起了一定作用,但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安排和课程实施上存在各自为政、随意性较强等问题。课程之间缺乏整合与总体的系统设计,而且过于强调对具体知识和技术的传授,教学内容更新滞后,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方面,整体效果并不理想。

重技术教育,轻文化素养培养“信息素养”的英文是“informationLiteracy”,它也可译为信息文化[1],其本义更多地强调一种文化理念,是与以读、写、算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素养一脉相承的,是传统文化素养在信息化社会的延伸和拓展[2],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所培养的,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方面的修养与能力。信息素养教育最终应该是一种文化素养教育,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较重视有关技术内容的传授,强调信息的自然科学内容,而忽视了其中的文化因素。

重技能习得,轻意识与态度培养目前,信息素养教育强调信息技能的习得,而在信息意识与态度方面却相对薄弱。不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的实施还是教育评价,知识技能的被关注程度均明显高于意识和态度、道德。虽然信息素养中的知识和技能具备客观性,教学和评价操作性强;而信息意识和态度因其主观性强,教学和评价相对复杂,但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对人的培养,深层次的文化支持与哲学上的理性思考不可或缺。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信息素养中的情感与道德教育决定了信息素养教育的成败。

2构建师范生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体系的构建应以全面把握信息素养的涵义为基础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从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研究入手[3],而对信息素养涵义的全面把握则是信息素养教育目标研究的前提。我国学者对信息素养涵义的阐释,大多从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包括信息知识与信息技能)、信息伦理道德三个层面着手,其中信息意识主要指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对信息的敏感性与洞察力;信息能力包括获取、评价、、利用及创造信息的能力,这里面既包括了对信息知识的掌握,又包括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问题解决的能力;信息态度主要指在信息化环境中所应该具有的道德、情感、法律意识与社会责任。

不过要全面把握信息素养的涵义,除从以上三个层面分析其内涵外,还应从信息技术与信息素养、传统文化素养与信息素养的关系两个维度分析其外延。一方面,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涵义也是随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的;另一方面,信息素养虽有不同于以读、写、算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素养的显著特点,但它却是与传统文化素养一脉相承的,是传统文化素养在信息化社会的延伸与扩展。信息素养内涵的三个层面决定了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的具体目标和主要内容,对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具有方针作用;而信息素养外延的两个维度则决定了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应该具有动态发展、与时俱进的特点及与其他学科课程的密切相关性,对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的实施具有指导意义。

体系的构建应突出师范特色师范生信息素养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信息素养,而应是对于师范专业的具体化,它以当今大学生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所应具备的以教育信息化意识、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能力为核心的专业信息素养为特色。这就决定了其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将专业素养教育与信息素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师范特色,才能更好地满足教育信息化对未来教师信息素养提出的要求。

体系的构建应体现系统性与层次性原则既然是体系,就不是内容与方法的简单排列组合,从内容设置到方法实施都应遵循系统性与层次性的原则。具体说,既要考虑与中学信息素养教育在内容上的衔接,又要考虑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水平与能力差异,从而构成体系内容之间的系统性与层次性,避免内容间的简单重复与无序组合。不仅要考虑信息素养培养的内容体系,还要研究其方法体系。科学合理的内容体系是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依据,而与内容体系相统一的方法体系,则是决定最终能否实施成功信息素养教育的关键。

3师范生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基于以上对师范生信息素养教育现状的分析及课程体系构建原则的阐述,可以从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个方面着手构建师范生信息素养教育的课程体系(图1)。

显性课程体系显性课程,指学校一般意义上的正式课程。对于显性课程体系的构建,笔者建议首先尝试对原有的文献检索课进行改造,使其成为专门的信息素养教育课,同时紧紧围绕信息素养教育这一目标,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和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内容进行总体的系统设计,从而构建以计算机文化基础、信息素养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为三大基石的师范生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这既避免了因新增课程而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保障了信息素养培养的长期性和系统性。

当然,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从课程目标、内容等方面对这三门课进行统筹规划、系统设计。建议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定位在信息素养教育的基础课,在大一上学期开设,以讲授关于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技能及对新技术进行跟踪学习的能力。内容上,既要考虑到与中学信息技术课的衔接,也要注意深度与广度上的延展。这既实现了对中学信息素养教育的衔接与深化,同时也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通过大一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能,感受到了信息技术给学习和生活所带来的令人兴奋的影响,此时便需要对他们进行及时的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指导,否则便易误入歧途,把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仅仅当成娱乐的工具。因此,建议在大二开设专门的信息素养教育课,并将其作为信息素养教育的核心课,重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道德情感与信息问题的解决能力。主要讲授信息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的基本知识,如信息素养的涵义,信息素养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经过大一、大二的学习,使学生作为普通大学生的一般信息素养水平得到了较好的提升,而在大三开设的现代教育技术课,可作为师范专业信息素养教育的特色课。现代教育技术课以讲授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教育信息化意识和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能力,如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与管理的能力。当然,以上仅是课程设置的大体框架,具体细节还需根据专业的不同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具体设计。

隐性课程体系隐性课程,在这里指正式课程以外的信息化文化环境,主要包括校园信息化环境、社会信息化环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校园信息化环境和社会信息化环境,既包括以硬件基础设施和软件资源为核心的硬环境,也包括以高信息素养的教师队伍、科学的信息化教学与管理体制、完善的信息化服务体系为主体的软环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里既包括在一般课程的学习和教学活动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包括学生在教学实习、毕业论文写作等教学实训活动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很好地将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教育、专业素养教育与信息素养教育结合起来,使三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也只有这样,信息素养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否则信息素养教育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虽然隐性课程没有显性课程那样明确的教学目标与系统的教学计划,但是它对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端正其信息态度,激发其健康的信息道德情感,却有着不容低估的影响。

4师范生信息素养教育实施策略

构建良好的信息化环境良好的信息化环境,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潜移默化的,同时也是十分重要的。它在培养学生的信息化意识、塑造其健康的信息道德情感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是一般课堂教学所不能替代的。美国信息素养教育之所以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很大程度上在于其大学甚至整个社会信息化环境的健全与完备。目前,高校信息化硬环境建设已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但是软环境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增强,特别是要发挥校园网在日常教学与管理中的作用,强化校园网与图书馆对学生学习、生活的信息服务职能。

传统文化素养教育、专业素养教育与信息素养教育相结合没有高的传统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素养水平,就谈不上高的信息素养水平。只有大力提高学科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与专业素养,信息素养教育才会有基础与保障。例如:只有公共英语教学搞好了,学生的外语水平得到切实提高了,才能培养学生利用外文资源解决自己工作与学习中问题的能力与意识;只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使学生普通思想道德水平得到切实提高了,才有可能进一步培养学生在信息环境下的伦理道德。很难想象一个在现实生活中道德素质就比较低的人,会在网络这样的虚拟环境下有较高的道德表现。

以意识唤醒为先导,能力习得与态度养成并重信息意识是信息素养提高的持久动力,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提高的基础,而健康的信息态度与信息价值观则是信息素养提高的方向保障。由于信息素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综合性概念,所以信息素养教育不应只是一个阶段性的任务,而应该贯穿于每个人的一生。这就决定了信息素养教育的首要目标,就不应是教给学生有限的知识与具体的信息技能,而重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终生学习的意识,唤醒学生信息素养自我培养的主体意识。对于师范生,还要通过信息素养教育课与现代教育技术课的开设,培养其教育信息化意识、教育创新意识。同时,要培养学生过硬的信息能力与积极的信息态度。能力与态度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其培养也不能有所偏废,而应该两手抓两手硬。但是,不管是意识唤醒,还是能力习得与态度养成,都不能仅靠单纯的说教,而是应该设计目标明确、计划科学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来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与意识觉醒,使学生在活动中习得过硬的信息能力,养成积极的信息态度。

参考文献

[1]杨晓娟.论高等师范院校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20-23.

文化素养课程篇7

关键词:高职语文素质教育课程建设

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根本任务,这是其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这一目标明确了专业技能的要求,也提出了包括人的内在素质的要求。的讲话中指出:“广大青年一定要锤炼高尚品格”,即要先“立德”,再“树人”。这也明确了素质教育的培养标准,即除了专业技能训练,还应进行道德素质培养,才算完整的、成功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标准。目前,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在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方面还明显不足,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的现象比较普遍,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待完善……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文化素质教育。

无论是在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还是在强化学生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方面,语文学科都有不可取代的优势。笔者在高职院校尝试开发语文课程的素质教育功能,通过构建语文课程群并实施教学,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而为加强高职文化素质教育提供有效的实施途径。

一、挖掘高职语文课程的文化素质教育功能

(一)更新教育观念、转换课程角色

语文作为文化的载体承担着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在高职语文课程建设中,要充分意识到语文的学科特性。以此为前提,充分挖掘和利用语文课程这一途径去扩充青年学生的知识面,使其接受文化作品及多元文化资源的熏陶,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从而更好的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因此,高职语文首先必须坚守阵地,然后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只有将高职语文课程的角色定位为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平台,才能在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过程中不被时代淘汰,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创新课程模式、完善教学方法

笔者在所在学院开展了有关于语文课程和文化素养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校园阅读传统经典作品的情况不太乐观,82%的学生认为大学生阅读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可以有效提高人文素养,多多益善,但实际上能阅读完四大名著的学生仅占调查人数的3%。在对语文课程教育和传统文化的认识方面,71%的调查对象认为语文教育属于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应大力开展。对我院开展传统文化课程,并且33%的调查对象希望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通识课知识;32%的学生希望开展文学欣赏等文学素养类课程;35%的调查对象希望开展应用文写作等应用实践类课程。多项调查结果表明语文教育在高职文化素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各类语文课程的全面开设,有利于整体提升高职生的文化素养。

因此,要注重挖掘高职语文课程的文化素质功能,在教育内容上体现我国优秀思想道德。课程是教育活拥暮诵模教育内容的融合主要体现为课程的融合,需要教师建立比例恰当的综合性语文课程体系。开设时应保证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针对语文类选修课程,应实行和必修课不同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制定好选修课程教学管理办法,促进语文类课程的顺利开展,确保文化素质教育的效果。对于课程考核采用激励制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教师针对学生特点,在传统的课程基础上开发创新,丰富文化素养课程。

二、高职语文课程的建设研究

(一)双线并进的语文课程教育模式

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是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两者从不同方面、不同教育方式来培养、熏陶、提高学生素质。隐性课程是一种非正式的或较少事先策划的“软课程”,注重人的情感体验和全面发展,培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它蕴含在学校的氛围、风格、环境等情境中,一所学校的精神主要靠隐性课程来存储和散发。人文底蕴越深厚的学校,其隐性课程的表现样式就越多样化。

高职文化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有限,整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就更为重要,应有体系、有侧重地开设。显性课程方面,要注意选修课与必修课在课程内容上的合理分工、相辅相成,强调教师的讲授引导。隐性课程渗透在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全方位、全程的教育,有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与文化素质教育的特点相吻合。文化素质教育核心层面的人文精神需要长期的浸润和熏陶,并贯穿教育始终。因此要将隐性课程的重点落在校园文化、教风学风的建设中,有意识体现文化素质教育的因素,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有意识地加以引导。

(二)建设丰富全面的语文课程群

笔者选取语文课程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突破口,通过建设课程群及教学,达到完善学生人格修养、关心国家命运,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梦想、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结合的培养目标。根据学校学情,开设了四类语文课程来支撑课程群:文化通识类、文学素养类、应用实践类、交通文化类。在不同学期、以必修和选修交替的方式,循环开设了10门课程。课程按照分类和内容,基本覆盖文化素质教育的方向。

1.文化通识类课程建设

旨在向学生介绍中国文化的基本框架,让其了解中国核心价值观的知识,把握中国文化并由此理解其在世界文化大背景中的定位,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课程群建设以这一类课程教学为基础和依托,进一步拓展文化素质教学领域的深度与广度,弘扬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例如,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这门课的中心任务就是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爱国主义教育,以此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与综合素质。汉字与中国文化的课程属于中国文化基本观念通论性质,因此授课教师在课程设计中的侧重点不在于对文字本身的探讨,而是选取凝聚了中国文化核心概念的若干汉字,揭示其中国文化史上的意义。

2.文学素养类课程建设

文学经典是丰富的人生世界和鲜活的生命体验,要实现丰富学生的人格修养和精神世界的任务,就要求教师们改变文学经典的释读理念,以对作品、对思想情感、对人的“生命与感性”的关注替代对经典作品的解析翻译。让学生在其中感受到生命力的激荡,丰富他们的人生世界和鲜活的生命体验。

例如,在讲授中国古代文学欣赏课程时,教师应当从原本费心尽力地对古典诗词展开详细地讲解、灌输性传授知识改变为环绕某个特定主题进行适当讲授,将品读经典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们,让其对经典书籍进行品读,将自身的人生经历、爱好、气质融汇其中,在体会经典、充实自身的时候得到全新的生命感悟。笔者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讲解《礼记》的时候,有意识地引领学生们找四书五经等书籍,提示他们领悟不同思想学派的思想文化;在讲解《李将军列传》的时候,刻意让他们去品读《史记》等书籍,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和名人的优秀品质。在最后期末的时候,还需要考核学生们品读经典的成果,将考试作为指导他们主动地展开经典古籍的品读,提升道德修养的一个手段、动力。学生们用了大量时间徜徉在古典经籍里,他们的文化沉淀日益增多,从而在“润物细无声”之中改善平日言行。

3.应用实践类课程建设

本类课程以构建知识补充整合为先导,通过学习职业必备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职业活动的能力有显著提高。此类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紧密结合,鼓励组织教师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的现实需要选择适用的课程和内容。既有巩固基础的必学部分,又有提供差别选择的选学部分和服务专业建设的补充部分。如应用文写作、职场交际与口才、普通话口语交际与训练等。

其中,应用文写作是面向全院开设的公共必修课。本课程通过应用文体知识的讲授练习,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撰写各类应用文种的水平。同时培养学生搜集获取信息、整理归纳Y料、概括分析、构思设计等职业能力,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工作方法,为学生将来的岗位工作提供必要的写作能力和基本的职业素质。本课程既是一门基础课、工具课,又是一门文化素养课,既满足学生“岗位人”、“职业人”的写作需要,还考虑了学生成为“社会人”生存发展的需要。

4.交通文化类课程建设

针对交通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语文课程群建设中增设此类课程。交通文化课程的设计注重“交通”与“历史”的关系,将交通史作为课程重要组成部分进行讲解,内容包括中国交通的历史变革,中国古代对外交通,中国交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等。通过讲授帮助学生形成中国交通文化的整体概念,让其了解行业背景。此类课程拓展了文化素质教育的范围,配合其余三类课程构建出既“全”又“专”的语文课程群,有效推进交通高职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

高职语文的课程性质是以文化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融德育性、工具性、人文性为一体的公共基础课程。开设高职语文课是要通过传承祖国优秀文化的精华,更好地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高尚情趣、宽广情怀。从长远看,高职语文的根本任务还承担着、推进传统文化教育、改造国民素质、重铸民族精神的重任。所以,立足于学生现有语文程度,对其提出不同种类语文课程的教育要求,拟定不同性质语文类课程的考核标准,建设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语文课程群,可保障高职语文课程成为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效延伸。

参考文献

[1]田素芹.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策略研究[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13,(2):59-61.

文化素养课程篇8

我们把公民素养区分为个性素养和公共素养,以儿童作为个体的人,而后形成社会责任,逐步养成国家意识为逻辑理路,把“三爱三心”的“爱心”工程作为公民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三爱”是:珍爱自我,关爱他人,博爱社会;“三心”是:把信心留给自己,把诚心送给大家,把忠心献给祖国。通过个性素养和公共素养的教育,让学生成为一个“身体健康、兴趣广泛、融汇东西、珍爱自我、关爱他人、热爱社会”的合格公民。

课程是教育的重要载体,严格遵守国家各项政策法规和市、区对课程和教学的要求,我们的校本课程设置紧紧围绕“公民素养教育”展开,全面贯彻“知行合一,养成公民”的教育理念,将公民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合理地分为两大板块,即个性素养和公共素养课程,两个板块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实施学生公民素养教育的整体。

一、个性素养课程

个性素养课程主要分为文化素养课程和生活素养课程两部分,其中文化素养课程主要对学生进行文化素养方面的拓展,关注学生对中西文化精髓的理解,注重透过文化培养学生综合性的素质,又包括两个重要的部分:传统文化素养和现代文化素养,分别以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为主要内容,主要为培养富有道德、温文尔雅、涵养深厚的现代公民服务。

生活素养课程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注重通过生活实践培养其热爱生活的情感、适应生活的能力和为社会作出贡献的责任,又包括三个重要部分:健康自护、自主学习和家务劳动课程,主要为培养富有责任、热爱生活、适应社会的现代小公民服务。

1.文化素养课程

我校力图养成的小学生公民素养,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底色,融合了东西方现代文明的公民素养。公民素养课程要求学生以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础,因此学校开设传统素养课程,以形成使中华文化更好地融入到每一个学生的血脉之中,成为其深厚的素养根基。

中华路小学的传统文化素养课程是以中国传统文人雅士的琴、棋、书、画四大素养为主要内容,另外再加上富有中华传统特色的武术和厨艺,将墨香文化的“精、气、韵”等文化精神有机渗透到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各方面,深度构建课程文化、课堂文化、环境文化等,在师生身上形成一种良好的气质、精神品质和思想行为,彰显传统技艺教育的文化意义。

学生每年从“琴、棋、书、画、武术、美食”六类传统文化素养的课程中选修一类课程,并理解这一技能背后的文化,力争经过六年的轮回,成为富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人。另外根据中国习俗文化,学校还着力开展了“中华传统节”的系列活动,我们精选除夕、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六个富有文化蕴涵的传统节日作为学校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活动主题,让学生在校期间熟悉中国人最为珍视的六个节日以及节日背后丰富的文化蕴涵,为中华文化在下一代中的传承奠定基础。我们利用文化素养课程的实施,培养传统素养,增强现代素养,并希望学生具备一定的国际素养,为孩子们的综合发展奠定基础。

现代公民应该是有活力、有德行、有智慧、有情趣、有气质的都市文化人。他们应具备科学、法律、体育、艺术、参与等多种素养,在小学时期最重要的就是文学艺术素养、科学素养和体育素养。因此,中华路小学的现代文化素养课程分为文学艺术、体育和科学课程。

2.生活素养课程

根据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教育要回归生活,重视生活的教育价值,要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公民素养教育的开展旨在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做准备,同时更重视关注怎样去改善、促进学生正在进行中的生活,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生活素养,让学生学会营造一种属于他们自己的健康、快乐、积极、有爱心、有创意、肯动脑的生活。

生活素养课程包括健康自护、自主学习和家务劳动三个方面。健康自护意在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健康成长的意识。学校通过健康自护课程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自我保护的意识、经验和能力,让学生树立健康理念、拥有健康生活和健康的身体。当学生遇到突发意外的危险时,能变消极躲避为积极预防。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意识,通过学生处理身边的生活事务提升学习的能力,也包括学生在家庭生活中自主看书、看报等学习能力和习惯,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十分有益。家务劳动主要培养学生为家庭服务的责任意识,同时通过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逐步养成家庭服务的能力,培养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二、公共素养课程

公共素养课程主要分为公民知识和公民行动课程两部分,其中公民知识课程主要对学生进行公民知识的渗透,包括公民绘本和关注时事两部分。公民行动课程重视在实践中对小学生渗透公民意识的教育,包括社团活动、交往礼仪、公益活动、参政议政和国际交流五部分。

1.公民知识课程

公民绘本是公民知识课程的实施途径。公民知识的教育不是通过直接讲授的方式灌输给小学生,而是将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常识制作成绘本,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人物形象,并配以幽默有趣的插图对话,让小学生沉浸在知识的乐园中,在愉快的氛围中轻松获取了公民知识,主动思考绘本中所蕴含的公民元素。

交往礼仪主要通过修身课程进行训练。我们充分利用学校这块阵地,教授文明礼仪课程“修身课”,让学生掌握文明礼仪、社会应对等重要的人生素养,体现一个合格小公民具备的品质,为未来的公民生活奠定基础。

2.公民行动课程

德育需要体验,公民教育更是如此。只有走出家门和校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体验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公民行动课程尤为重视学生的实践体验,学校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载体,增加儿童的理解和体验,培养儿童的社会责任感,养成儿童良好的社会道德行为习惯。

社团活动是公民行动课程的组成之一,学校重视学生的民主参与活动。通过学生社团的开展,如竞选、社团参与学校管理等行动,为学生提供了交往、合作、管理的舞台,强调了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提升学生的民主意识和责任意识。

关注时事,每天读报看新闻是现代小公民应当养成的好习惯。对小学生加强时事教育,一方面可以拓展小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小学生的思想觉悟,扩展思维空间,培养思辨能力。我们利用朝会时间,开设“阅读天下”之类的“新闻短播”,组织学生读报纸,观看新闻节目片段;利用班会等集体活动召开“新闻会”,让学生当一当“新闻小主播”;在校园或教室开辟报栏之类的“新闻栏”,张贴一些报纸的重要新闻,让学生们能看到当天的国家大事。

我们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公益活动,如慰问军烈属和孤寡老人、参加社区义务劳动和社区文体宣传活动等,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事务,切实体验个人与社会、个人与政府那种息息相关的血肉联系,为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做好准备。

参政议政活动也是公民行动课程的重要组成之一,学校主要通过校园风纪队、学生议会和公共事务论坛三种课程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和团体管理的意识,让他们懂得无论在学校生活还是社会生活中都应该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校园风纪队让学生在公共场所能做一个自觉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保护环境、遵守秩序的“小卫士”;学生议会让学生在当众发表看法时,做落落大方、富有主见、勇于创新的“小主人”;公共事务论坛让小学生认识到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彼此的权利和责任,对不同观点,不同文化能够尊重和接纳,学会平等对待对方,懂得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通过公民实践行动,让公民教育的精神真正深入每个孩子的心灵。

国际交流课程也是公民行动课程中不可或缺的,旨在使小学生了解国际化竞争规则,在国际化竞争的舞台上胜人一筹。我校开展的国际素养课程包括国际游学和国际活动周,为把学生培养为具备国际素养的小公民而努力。

文化素养课程篇9

【关键词】人文课程教学护生人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1)24-0001-0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方式及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当代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护理专业的知识、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心,还应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为适应要求,加强护生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高等护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当前,高等护理教育中培养护生人文素质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在护理专业课教学中积极渗透人文知识和理念,提高护生的人文素质和修养。这种方式由于要求专业课教师必须具备足够的人文学科知识,实施起来难度较大。二是重视和加强人文课程的教学改革,通过各种人文课程的教学,不断强化和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一般护理院校开设的相关人文课程主要有政治思想课、大学英语、大学语文、护理伦理学、卫生法、护士礼仪、护理教育等,由于这些人文课程其内容本身具有不可替代的人文价值,因此在教学中融入护理人文素质教育是必要的且可行的。

一利用人文课程教学培养护生人文素质的主要途径

1.结合护理职业要求,挖掘人文素质教育的切入点

人文课程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了解和吸取各国社会、政治、历史等文化知识的源泉。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所反映的政治历史、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意识,以及天文地理、风土人情等,结合护理职业对人文素质的要求,引导护生从中感悟情感的世界,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等,体会客观世界的奥妙,从而使科学的知识理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念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第三单元的主题是“助人为乐、善心永恒”,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结合护理专业和课文讲解,有意识地教育学生要关爱生命,富有爱心;对临终病人要体现出充分的人文关怀等,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2.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塑造护生的人文品格

人文课程自身包含了丰富的人文教育素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对人文知识的自主性学习、启发式学习和趣味性学习。教育学德育原理指出,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活动中能动地实现的,即外界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内部的思想感情活动,才能被他们所理解、选择和吸收,最终转化为他们自己的品德。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应积极使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开展课堂讨论、职业情境对话和小组学习等活动,使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策划者、组织者、引导者,真正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这些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与他人沟通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丰富课外文化活动,培养护生的人文情趣

人文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人文知识积累和内化的结果。在注重深挖课堂潜力的同时,也不能忘记课堂之外人文实践活动的开展。人文课程教师要结合护理专业的特点,有目标地指导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文化活动,以提高学生的护理人文素质。

4.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体现护理人文的教育导向

护理专业的人文课程教学应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以护理人文素质培养为导向的教学评价体系。这一评价体系要突破以往知识型的框架,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心理素质、参与程度和实践能力的锻炼过程以及职业素养质的培养等方面,主要包括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形式多样化和评价内容育人化等方面。人文课程的教学评价不仅要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应进行生生间的互评,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使学生成为各类评价的积极参与者和合作者,同时还要有对教师的评价;教学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及学习效果,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评价应注重学生情感和护理职业素质的培养,内容既包含智力因素又包含非智力因素,使它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以及自我反思和自我实践能力的提高,从而促进护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实现。

二利用人文课程教学培养护生人文素质的模式构建

根据以上利用人文课程教学,培养护生人文素质的各种途径分析,我们应建立起有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课堂内外相结合以及促进护生人文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的“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见图1)。

通过对以上利用人文课程教学培养护生人文素质“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理解,本人认为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1.它是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的结合

利用人文课程教学提高护生人文素质,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人文课程的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中要有目的地结合护理专业的特点,充分挖掘人文课程教材中和护理人文素质相关的内容,利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潜移默化地实施护理人文素质教育。另一方面,人文素质的培养离不开社会实践,所以,学校和教师应积极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各种和护理专业相结合的活动,使学生在多方面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和体验,从而内化为自身的素质修养。总之,课堂内外的结合是利用人文课程教学培养护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

2.它是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结合

利用人文课程教学提高护生人文素质,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相互协调和紧密配合。学校应根据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积极转变观念,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把培养具有人文素质的护生确立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因此,学校应提供各种有利条件和设施,在课程设置、建立学习第二课堂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教师是护生人文素质教育和培养的直接实施者,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修养,结合护理专业的特点不断挖掘教材中与护理人文素质有关的内容,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有意识地把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来说,应充分认识到提高自身人文素质是社会发展和职业规范的需要,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习知识,更应该学习其中包含的人文思想和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总之,只有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有机结合,才能促进利用人文课程教学提高护生人文素质的教学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效。

3.它是人文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结合

人文素质的内涵丰富,它不仅包括全面的人文知识、熟练的技能技巧,还包括综合素质。因此,利用人文课程教学提高护生人文素质,既要向学生传授各种人文社会基本知识,深刻了解其中的人文思想和精神,还要注重培养护生各方面的能力和技巧,如交流沟通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等。另外,还要注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才能适应将来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要,才能为学生将来从事护理职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利用人文课程教学培养护生人文素质应注意的问题

全面实施利用人文课程教学培养护生人文素质“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对于学校、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挑战。为了能够积极有效地推进这一教学模式的实践和应用,我们认为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1.护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人文素质教育是提升学生的人性境界、塑造理想人格以及实现个人与社会价值的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活态度、科学的人生观及高尚人格修养的教育,它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承和环境熏陶等途径,内化为学生人格的、内在的精神品质。因此,护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既不能急躁冒进,也不能悲观放弃,而是细水长流,潜移默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将人文思想和精神融入到学生的心灵当中,也才能最终体现在学生的日常言行当中。

2.人文课程教学和其他课程教学要相互补充

人文素质教育不是为护生增加“文化外衣”,而是加强其对生命、死亡及生存意义等的理解。利用人文课程教学提高护生人文素质是护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因此,把人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护理专业课程相结合,各有侧重和特点,相互补充,共同发挥培养护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这也要求人文课教师在讲授人文课程时,注意理解、分析护理学领域中的人文社会问题;同时在护理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人文学科的理论知识,通过护理学专业课程教学计划的整体实施,使学生既能在人文课程中学习和培养人文素质,也能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领悟人文精神,达到人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及专业课程实施护生人文素质培养“一体化”的目标,从而实现护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3.重视利用人文课程教学培养护生人文素质的实践性

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内化――外化”的复杂过程。所以,在利用人文课程教学培养护生人文素质的过程中,理论知识和人文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但不能忽视将这些理论知识内化的实践环节。学校和教师应该结合护理专业的临床实践,加强学生课外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在此过程中,抓住人文素质教育“内化――外化”的特点,有意识地培养、锻炼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人际沟通能力、正确的判断能力和价值取向、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文关怀,磨炼其吃苦耐劳的意志品格,激发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促进职业情感、专业素质、人文素养和人格特征的全面和谐发展,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在课外活动和实践中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从而在真正护理临床工作中表现出较高的人文素质。

四结论

高等护理教育的目标在于既要教会学生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要培养学生足够的人文素质。当前,很多护理院校仍强调护理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性,而忽视人文学科课程教学。人文课程教学具有很强的人文性,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都应重视人文课程教学的人文价值和护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积极参与“突出护理、加大人文”的新型护理课程结构体系的改革,积极参与和实施利用人文课程教学提高护生人文素质的“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不断探索和实践,努力推动人文课程教学改革和护理人文素质教育改革不断地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秋萍、李金平等.护理本科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调查及改革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07(11):1034

[2]杜庆凤.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探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5):116~118

[3]罗荷香.大学英语课程实施人文素质教育之策略[J].教育学术月刊,2008(12):32~33

[4]王建成、邢彬.大学英语课程实施素质教育的原则及途径[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8):129~130

[5]屈妮妮.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J].成人教育,2010(9):80~81

[6]王轶.高校英语教学人文主义理念的研究与应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5):72

[7]郑晓斌.浅析大学英语教学的创新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9(36):79~80

[8]吴新红.基础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6):145

文化素养课程篇10

一、高职院校职业素质养成课的教学评估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开设了职业素质养成课,在对该课程进行教学评估的时候,其具有不同的优缺点。职业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开设职业素质养成课的高职院校充分认识到其作用与重要性,能够更好的执行素质教育内容与目标。对高职院校的教学目的以及任务比较明确。但是在开设该课程的过程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与不足,还需要相关工作者加强实践探索。其具体不足如下:

1.对职业素质养成课的作用认识不够充足。职业素质是从业者通过教育培训与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方式形成的素养,在职业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人的基本品质,也是从业的必备条件。由于高职院校是为社会培养实用性人才的基地,其学生职业素质的教育与培养是学校的办学特色。但是在大多数高职院校中,对职业素质养成课的作用认识不够充足,部分认为该课程可开设可不开设,可以使用思想政治来替代。有的认为课程设置只是流于表面形式,没有实质内涵与意义。对职业素质养成课的作用认识不够到位,从而导致对职业素质养成课的不够重视。表现在有的院校没有开设该门课程,有的院校就算开设该课程,也只是形同虚设,没有实际效果与作用。

2.职业素质养成课教学内容整体性与系统性不强。职业素质的养成是学习、实践以及内化的长期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并且持之以恒,充分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与专业的教育相比,职业素质养成课是系统工程,涵盖学生发展的全过程与全方位。目前,高职院校尽管开设了相关的职业素质养成课或者教育活动等,但是对职业素质知识的传达以及知识与实践活动之间,通常是相互独立与脱离的。职业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其考评机制不够完善,忽视了职业素质养成课的作用,使得职业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脱节,并且职业素质养成课以及教育没有形成完整的有效的体系,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没有规划到学生培养的整体目标中来。

二、高职院校职业素质养成课的教改思考

1.加强职业素质养成课的建设。高职院校应该重视职业素质养成课的建设,可以设置职业素质养成课的通用课与选修课,并为职业素质教育提供有效的理论基础。在职业素质养成教育以及课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以通用课程为主,以选修课程为辅,以便构成完整的职业素质养成课模块。通用课程需要根据完整人、社会人以及职业人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专业的特点与需求开设具有行业特色与职业特点的课程,并且需要将该课程列入到教学计划中来,并贯穿于整个高职教育。在初学期间,需要确保学生认同校园文化,养成良好的行为。学习中期,需要加强职业定向以及职业素质的培养。学习后期,需要加强岗位定向以及综合素养的培养。在职业素质养成课程的选修课方面,主要是针对专业的群体需求而言,以现有的以及新开设的相关选修课为基础,针对不同专业的需求,例如建筑类、艺术类、经济类等,形成不同的职业素质养成课选修模块。

2.创新职业素质养成教育课的实践项目。由于高职院校职业素质养成课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开放性与职业性特点,使得职业素质养成课的实践项目是实施职业素质教育的重点。学院需要加大对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建设以及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力度,对课堂资料进行优化整合,创新职业素质养成课的实践模块,并且需要以理论教学相结合,共同构建完整的教学内容。职业素养养成课当前的教育资源包括人文素养以及社交适应训练等方面,需要在此基础上对其不同的专业群体以及选修课等实践项目内容,建设专业素质拓展、职业心理塑造以及职业规划设计等几个项目,将实践内容分解到课外活动计划当中,对其实践项目进行训练。另外,学校应该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对学生参与的实践项目以及训练次数等进行有效的规定,方便学生自主选择参与。

3.完善职业素质养成教育课的评价方法。在高职院校中,对职业素质养成课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其实对课程实施的质量水平的评价,也是职业素质养成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素质教育管理的主要途径与手段,能够为职业素质养成教育提供必要的条件。在对其评价的时候,对学生取得该课程的分数成绩之外,还需要取得职业素质养成课的实践学分,对其职业素养进行综合评价。对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对其职业素质养成进行动态管理,需要以学校、企业、社会三方面对其职业素质进行评价。在对其进行评价的内容方面,需要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理论素养、职业能力、职业态度与服务意识、社会适应能力、岗位从业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学校对其评价的时候,可以通过理论考试、问卷调查以及技能比赛等方式对学生进行了解;而企业可以通过民主评议,现场服务观察以及业绩考核等方式对学生的职业素质进行阶段性的评价。在评价的时候,不仅需要注重评价结果,也需要加强过程性的评价,以便发现不足,并加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