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人文主义的思想价值观念十篇人文主义的思想价值观念十篇

人文主义的思想价值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3:45

人文主义的思想价值观念篇1

[关键词]价值关系;价值本质;价值意识构成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基础。”[1]

如何从价值本质上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关系;如何从价值意识构成上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价值信仰、价值理想、价值观念、价值规范的统一,对于正确认识和自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从价值本质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具有同一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都是本质与现象的统一,本质决定现象,现象表现本质。人创造价值的一切活动都是文化活动,人创造的一切成果都是文化现象。价值决定文化,文化表现价值,一切价值都必须存在于文化领域。价值世界是一个文化世界,一切价值都是文化的价值。

价值是文化的内核。文化就是一种价值观念体系,世界上没有不包含价值的文化。文化是价值的载体,世界上没有不以文化为载体的价值。文化是人的活动与成果及其行为方式,本质是“人化”与“化人”的统一。不同的价值观念决定不同的行为方式,正是不同的价值观念把不同的行为方式区别开来,把不同的文化区别开来。文化具有表现价值尺度的功能,价值形态总与文化形态相同一,有什么样形态的价值就要求有什么样形态的文化。如在文化性质上,文化与反文化表现为正价值与负价值;在文化层次上,主文化与亚文化表现为价值观念的不同层次;在文化存在形态上,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表现为物质价值、精神价值、行为价值即人的价值。物质价值是物质文化的价值,是表层的基础价值;行为价值是创造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人的价值,是直接的主体价值;精神价值是精神文化的价值,是深层的核心价值。精神价值包括哲学、政治、法律、道德、科学、文学、艺术、宗教等的价值,都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各种不同表现形式。

因此,从价值本质上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正价值,就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本质。从价值存在形态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物质价值体系,不是行为价值体系,而是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的精神价值体系。从层次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价值体系。

在当代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2]“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3]“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4]根据江泽民同志的上述论述,结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具有内在的同一性。

第一、马克思主义是先进文化之魂。发展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不动摇。

第二、社会主义是先进文化之体。发展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必须发展以社会主义社会理想信念为导向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意识形态中的主体地位。

第三、民族精神是先进文化之根。发展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必须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展现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特点。

第四、时代精神是先进文化之本。发展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必须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必须吸收、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发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展现时代环境和时代特点。

第五、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先进文化之用。发展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必须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必须形成与传统美德相承接、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法律规范相协调的思想道德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用与建设先进文化要求相适应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整合思想、规范行为,才能实现培育“四有”公民的目标。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性质与方向,当代中国先进文化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与要求。我们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把先进文化建设推进到更深的层次,提升到更高的水平,这就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二、从价值意识构成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价值信仰、价值理想、价值观念、价值规范的辩证统一

价值是主体对客体的态度,是第二性的东西,属于社会意识的范围。社会意识包括价值意识与非价值意识。非价值意识是表现客体尺度的意识,以知识为代表、以自然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价值意识是表现和反映价值关系的意识,是体现主体尺度的意识,由价值信仰、价值理想、价值观念和价值规范所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由价值信仰、价值理想、价值观念和价值规范所形成的统一体。

(一)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信仰。在价值意识中,价值信仰属于最高层次,是价值意识的灵魂,是价值理想、价值观念、价值规范的统帅,是价值主体的精神根基。信仰是内含于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的价值观,是对最高价值的信念。价值信仰决定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然内含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信仰。这种价值信仰,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中国人民信仰马克思主义,决不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宗教,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价值与真理的双重属性。人的活动受内外两种尺度的支配。内为主体的内在尺度即价值尺度,按需要行动;外为客体的内在尺度即真理尺度,按规律行动。以儒学为中心的传统价值体系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不足以应对新的生存环境,这时马克思主义作为西方文化的造反者,作为儒学的替代物,伴随俄国十月革命的炮响传入了中国,填补了“儒学失语”后的中国文化权利真空,先是使先进的中国人精神面貌为之一新,继而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过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指引中国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可见,中国人民信仰马克思主义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最高价值,满足了中国人民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国家强盛的需要;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美好前景,为我们实现崇高理想指引了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特定的信仰是特定文化属性的标志,特定的价值信仰是特定价值属性的标志。信仰的改变或动摇,必然导致价值体系的动摇或崩溃,导致特定文化的变异或转向。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价值信仰不动摇,“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中国化的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理想。在价值意识中,价值理想属于第二层次,既是价值信仰的细化,又是价值观念和价值规范的升华。价值理想是价值主体的精神支柱,它是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奋斗目标。价值理想特别是社会理想是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随历史条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既有稳定性,又有动态性。我们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价值理想,这是始终如一,毫不动摇的崇高理想。但在这个十分曲折与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我们的价值理想也与时俱进,先后呈现建立新民主主义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阶段性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包含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共同富裕等奋斗目标。这是今天依然欠缺的价值反映,是从今天看未来的预测性价值反映;又是对未来需要的构想,是从未来看今天的“应有”的价值反应。它既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旗帜;又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愿望和要求,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对中国人民有着巨大吸引力和感召力。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价值理想,凝聚力量,这是中国人民根本利益之所在,也是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之所需。

(三)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社会核心的价值观念。在价值意识中,价值观念处于第三层次,它既是价值信仰、价值理想的表现与具体化,又是价值规范的概括与抽象化。价值观念是价值主体的精神动力。价值的社会作用一般就是价值观念的作用,所谓价值冲突、价值危机,主要就是价值观念的冲突与危机。价值观念不同于价值观。价值观是对价值总的根本看法,一个价值主体一般只有一个价值观。价值观念是对某类客体的意义、作用等价值状况的根本看法,一个价值主体有着多个价值观念,主体活动的每个领域都存在一种由价值观而具体化形成的价值观念。价值观念中有一般或基础的价值观念,有核心或根本的价值观念。核心的根本的价值观念就构成主体的核心价值观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概括,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内含爱国主义、勤劳勇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等价值观念,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与共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为中华民族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心理特征、文化传统和思想情感的综合反映,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血脉,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与推动力。培育民族精神可以激发民族自豪感,提高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因此,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观念,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既是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存与发展的根基与沃土,又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打上鲜明的中国印记。

时代精神是一个社会在最新的创造性实践中激发出来的,反映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引领时代进步潮流,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是一个社会最新的精神气质、精神风貌和社会时尚的综合反映。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内含着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依法办事、面向世界等一系列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并日益发挥巨大作用。中国人民锐意进取,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不断迸发;自主、平等、竞争、效率等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观念不断增强;扶贫济弱、公平共享、着[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文精神得到普遍推崇;民主、科学、法制的理性精神成为普遍共识。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是推动时展进步的精神动力,是当代中国人民在伟大奋斗中不断创造新的辉煌的力量源泉。因此,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其中内含的一系列价值观念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既为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注入勃勃生机与旺盛活力,又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打上鲜明的时代印记。

(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社会核心的价值规范。在价值意识中,价值规范处于基础层次,是价值信仰、价值理想、价值观念的具体化,是与价值主体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价值意识。价值规范是价值主体为固守价值信仰,实现价值理想,践行价值观念而自觉形成的供个人、集体和社会共同遵守的行为规则与标准,具有社会教化、行为示范、管理调节、评价尺度等作用。价值规范引领风尚的作用,就是价值的直接作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就是处于基础地位的价值规范,它是直接确定和调整人们共同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维护社会基本秩序的文化模式,是稳定社会正常生活的运行机制,是价值观念承传的有效载体。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价值信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价值理想,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价值观念,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价值规范,从而形成了科学、完整、系统的核心价值体系,它正为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奠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发挥着日益巨大的作用。

注释:

[1]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7,31.

[2]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9.

人文主义的思想价值观念篇2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核心价值体系体现的是社会共同价值理性。价值理性是一定社会关于“应当怎样”的一种智慧。它表达并设定一定社会价值取向和理想目标,引导社会发展方向,规定社会发展目标,把握和调整社会各个方面的价值合理性。这些价值取向和理想目标深深渗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无处不在地发生着作用。因此,要想整合社会,有效建设和谐社会,就必须在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制度建设基础上,加强意识形态、伦理文化、共同价值观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首先,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建设和谐社会,必须抓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任务,而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着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引导社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动摇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就动摇了社会主义的理论根基,缺乏共同理想和民族精神,就不可能凝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用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全社会和全体国民思想价值取向,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增强共同理想信念,凝聚民族力量,产生促进社会主义中国和谐发展的力量。

其次,是应对全球化进程中国际竞争的必要举措。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发达国家的物质、精神生活方式也会对后发国家产生巨大影响,并在这个影响过程中冲击发展中国家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而且,在全球化进程中,世界经济竞争已和国际政治竞争紧密联系起来。全球化进程为各国实现自身发展提供了机遇,但也形成了不同国家政治理念和政治利益等意识形态方面的冲突和较量。在相当程度上,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和较量反映的是不同社会制度社会价值理念之间的分歧和斗争。当前文化竞争已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文化竞争首先表现为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的竞争,其次还包含着文化价值观和思想意识形态的较量。这一切都把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任务提到重要日程之上。社会主义中国如何在全球化进程中不受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干扰和左右,不迷失自己的价值观和民族文化,这一切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这一时代重任息息相关。

第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关系到社会非正式制度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要求社会各个方面协调、均衡发展。在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有些因素是硬性或显在的,如社会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等正式制度体系。有些因素是软性或潜在的,如社会意识形态、共同价值观、民族文化传统、伦理道德要求等非正式制度层面的内容。对和谐社会建构而言,二者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在一定意义上,非正式制度从精神文化、理想信念、社会习俗及其道德价值层面产生的凝聚整合力量以及非强制性约束等等,对社会和谐治理,对引导社会成员自觉接受社会规则,具有更加积极的作用。

总之,社会的整合,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社会各种文明的协调发展,都离不开来自共同价值观的维系和支撑。可以说,在一个缺乏共同价值理念和共同理想信念的社会环境中,是不可能有效建设和谐社会的。在这个意义上,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任务的提出,是我们在时展新阶段中对社会治理方式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更自觉的把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建设问题

首先,要注重构建核心价值理念对多样社会价值取向的引领地位。在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文化建设问题中,首先有一个一元价值导向和多样价值取向的关系问题。文化建设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这绝不等同于任由各种价值观杂乱无序的发展。任何一个有生命力的民族文化和国家文化,都有明确的精神支柱或核心价值原则。中国文化要繁荣发展,就要坚守其核心价值原则:一是走社会主义道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这是我们的政治信念;二是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不能丢,这是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本原和文化之根;三是必须信守维护法律和道德规范体现的社会基本价值内涵,这是社会法治和德治的基本价值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上述各种维度的价值理念和价值底线的系统表达。

注重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地位构建,这一方面意味着核心价值体系要在社会各方面发展中处于价值主导地位。一个没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多元化社会,犹如没有规则的交通,一定会陷于混乱无序。另一方面,强调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地位,并不是要简单地实行社会价值一元化,而是要尊重价值观的“多样”和“差异”。核心价值体系与多样价值取向之间是一种“一元统领”、“兼容共生”的关系,是一元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主导性与包容性的统一。社会价值取向的整合,必须建立在一元的核心价值引领主导和普遍多样的价值取向的有机共生基础上。

其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还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相一致。文化和核心价值体系同属上层建筑。这决定了文化具有意识形态属性。文化在反映社会现象和时代精神的同时,也表达了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政治理念和核心价值理念。核心价值理念往往是通过文化去表现和传达的,而核心价值理念也接受文化的影响和反作用。在这个意义上,核心价值理念和文化建设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问题。

文化具有建造、守望民族精神家园的功能,文化又是表达和诠释社会核心价值导向的重要媒介,如果我们的制度、法规、核心价值理念表达的是一种价值导向,而社会文化领域表达的是另一类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的张力与矛盾,会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凝聚、价值观念的整合、社会秩序的管理等机制环境,造成极大的消解破坏作用。文化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一种重要承载媒介,核心价值理念蕴含在社会文化之中,并具有引导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功能。因此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仅是思想理论和宣传战线的事,也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应有之义。如果我们一方面在意识形态领域大力强调宣传主旋律,强调核心价值理念的主导地位,同时又失却其在文化事业发展的领导权和话语权,任由文化市场化自发生长,社会文化最终就会远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具有价值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但其本质首先应当是意识形态属性而不是商品属性。我们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但不是搞文化“产业化”和“市场化”,要努力做到文化发展的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相统一,并要注意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注重加强全社会尤其是重点群体的核心价值观教育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现代化建设中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也要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建设全过程。许多年来,我们在国民教育尤其是青少年等重点人群具体教育实践中,价值观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正确落实。在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应该特别注重抓重点人群的价值观教育。

首先,加强对青少年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核心价值观应当走入课堂,走入家庭,全方位走入社会生活。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童蒙教育,认为只有在幼年时期对其进行正确价值规范教育,使之言行举止有所循持,方可长成后行正道之事。青少年以及社会公民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并非与生俱来,它是通过后天教育和培养形成的。如果青少年的核心价值理念教育乏力,价值是非不明,新一代公民就不可能发展出合格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要求也会丧失其社会功能。

其次,加强教育工作者群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教育工作者因为具有特殊的职业身份和职业责任,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受教育者及其社会有着不同于一般人的影响力。教育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和他们的教育工作以及价值观,对整个社会的观念走向,还有一代又一代的受教育者的影响都非常重要。社会应该对教育工作者群体进行重点培育,让他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发挥积极的影响力和引导作用。

第三,加强对理论工作者群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点建设。日本学者土界屋太一指出,“使苏联的社会主义体制走向崩溃的其实是社会主义文化,也就是人们不再相信社会主义观念、理想和领导层的决策和人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在全社会增强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价值认同,形成共同价值观。理论工作者由于其独特的工作性质和社会身份,关系着一定社会的理论思维和价值取向,也随时随地在从理论层面影响着社会公众,他们的理论研究和思想宣传是社会形成共同价值观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社会理论环境和舆论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应该促使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

第四,加强领导干部群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建设。作为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领导干部的思想素质和形象,不仅关系到国家公务员能否正当行使公共权力,完成好国家公务,而且关系到为全社会公民作怎样的表率并产生积极影响的问题。正因为如此,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非常重视领导干部的思想理念和引领作用。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和引领者;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把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等思想素质作为综合考评干部的内容之一,从用人制度机制上加强核心价值体系导向建设。

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机制合力问题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宏观把握和全面落实方面,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各领域,以及各行各业各部门之间如何进一步形成有机合力,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上,都还应做进一步探究和构建。

首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想理论领域需要进一步优化整合。核心价值理念渗透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其建设不能停留在政府文件或只依靠主要职能部门去宣传、研究。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在全社会上下和各个领域一以贯之,在社会机制中全方位渗透。理论研究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但目前并未得到充分构建的领域。理论领域如果不与社会价值导向相切合,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会缺乏应有的理论基石。因此,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首先要力抓的是思想理论建设。

目前在社会意识形态和思想理论领域内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整合。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能够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理论保证。在今天,坚持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就是在坚持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地位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和谐因素甚至反作用力。在国内外各种因素影响下,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意识也在滋长。其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西方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积极进行思想渗透和较量,力图动摇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二是小生产的、封建残余的思想观念等,在意识形态领域还存在并产生影响;三是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西方资本主义思想观念也在不可避免地侵入;四是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潮有意无意地起着消解马克思主义的作用。因此,要加强对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防范、制约和斗争。尤其对西方敌对势力思想的渗透要有清醒意识,要站在国际政治的高度对其进行审视和应对。在这个意义上,消除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破坏和干扰,本身就是在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地位,是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首要的步骤。

其次,实现社会主渠道价值导向和现实生活舆论环境的进一步融合。社会宣传主渠道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正确理论、价值观教育和舆论引导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一是主渠道价值观和大众生活价值观存在某些脱节;二是在主渠道宣传教育系统中,某些环节也存在着和主旋律不和谐的因素。如互联网、手机、小报等某些大众传媒存在着一定的观念污染和垃圾文化问题;三是主渠道舆论宣传教育在战略、战术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脱节。比如在思想道德舆论宣传教育的具体操作中,还缺乏真正的可持续性。一方面是舆论宣传战线大力弘扬主旋律,用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等价值观引导人们;但另一方面,在大众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奉行的却是多元另样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如唯利是图、及时行乐、个人主义、金钱崇拜等。正是因为在价值观教育领域里存在着不和谐甚至相悖的反作用力,也就是说缺乏必要的合力,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建设才出现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人文主义的思想价值观念篇3

关键词:普世价值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普世价值”是近年来流入的影响面颇广的一种西方政治社会思潮。由于中国面临复杂的世情、国情、党情和民情,普世价值思潮自身内容的欺骗性与传播方式的多样性、隐蔽性,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峻挑战。如何应对普世价值思潮的挑战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前沿性课题。认清普世价值思潮的本质,探索应对普世价值思潮的有效对策成为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急迫而且重大的任务,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普世价值”的内涵

1.普世价值的核心思想是“自由、平等、博爱、民主、法治、人权”。

从资本主义历史看,法国启蒙思想家提倡“自由、平等、博爱”观念,作为资产阶级的政治理念和核心价值观。现在,有人适应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的战略要求,鼓吹“民主、法治、自由、人权、平等、博爱,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普世价值”,是普世价值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是人类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准则。“普世价值”不仅是西方的观念,也是全人类的观念,任何民族最终的制度进化归宿是“普世价值”。

2.普世价值是当代西方资本主义价值的表达。

F?福山在《历史的终结》中指出,历史有终极目标,但不是马克思所认为的共产主义,而是今天的资本主义,因此,历史在资本主义制度前终结了。[1]还有人提出,民主一经产生,就具备了普世意义。亨廷顿提出“普世文明的概念是西方文明的独特产物”,“西方消费模式和大众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正在创造一个普世文明。”[2]这些观点表明,“普世价值”以消解共产主义理想、确立资本主义不可超越为前提,以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各个层面的价值观,尤其是美国的意识形态中的资产阶级核心价值观为内容,向“非主流”国家进行价值观渗透。

3.普世价值的实质是要夺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

指出,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是敌对势力同我们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普世价值在经济、政治、文化和思想等各个领域同马克思主义争夺话语权,要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及其思想和价值观念趋同,其实质是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马克思主义较量的一种新话语和新策略,是国际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新手段和表现形式,其动力和目的就是通过对全球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控制,达到控制世界的目的。因此,当前思想舆论界争论的“普世价值”问题不是一个纯学术问题,而是一个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前沿问题。[3]

综上所述,普世价值是一种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相违背,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对我国民众进行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资产阶级价值观念思潮。

二、普世价值思潮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1.普世价值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对立的。

我们讲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活动,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性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的党性,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属性、要求、目标是特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和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要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性,它体现的是特定阶级主体(无产阶级,人民大众)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总体特征就是把无产阶级思想和意识形态通过一定的方式传播给教育对象,使教育对象认同、践行。

普世价值以资本主义价值体系为圭臬,否定马克思主义,宣扬“非意识形态”、“淡化意识形态”,主张“自由市场”、“多党制下的民主政治”、“人权高于”、“人道主义”、“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在经济、政治、文化和思想等方面进行价值观渗透,意图解除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的思想武装(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人民群众丢掉应有的思想政治立场(无产阶级),在社会主义国家引起思想混乱。

思想政治教育与普世价值在思想内核、本质属性、阶级诉求上根本对立。

2.普世价值思潮消解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用。

从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看,普世价值论者宣扬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鼓吹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离开甚至背离了人类近代文明主流”,“民主”就是要政党更替……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受到质疑、社会主义制度面临的疑问、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和我国政治制度的疑惑等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的基本的问题既与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密切相关,也与普世价值的冲击不无关系。

普世价值思潮在高校学生中的传播,使得西方的一些不良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影响到大学生,使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受到干扰。事实上,正是由于受到了普世价值思潮的影响,很多大学生怀疑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念淡薄、对自己政治信仰的迷失和对某些腐朽没落生活方式的沉溺等现象,他们中的一些人开始信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西方资产阶级腐朽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可以说,普世价值思潮在中国的传播已经威胁到了大学生群体的健康成长,威胁到我国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

从学科层面看,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出现了“去意识形态化、去政治化”、“价值中立”,以知识性代替思想性的倾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科学性,才能与世界对话,其结果是远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背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丧失了马克思主义阵地。“普世价值”思潮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面临的难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面临严峻挑战。

三、思想政治教育应对普世价值思潮挑战的对策

人文主义的思想价值观念篇4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践行;高校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0-0227-02

一、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问题

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培养关系到中华民族和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体现,也是支撑社会发展的关键,高校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应将大学生思想行为指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作为长期发展机制。当前大学生虽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普遍认同和理解,但很多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识不足。当今高校内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受社会不同思想观念的影响,在强调自由和奉献的同时,更加重视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虽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定的认识,但对爱国主义的认识比较模糊,对爱国主义的认知不够理性明确,在日常生活面临的各类现实问题和歪风邪气容易干扰大学生对于诚信、友善的认识,导致现在的大学生缺乏同情心、耐心和宽容,下面主要分析当代大学生在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中的问题,为高等院校采取不同的方式提高学生对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鼓励学生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提供参考。

(一)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

受网络环境和社会生活节奏的影响,当代大学生过多重视谈论娱乐八卦和网络游戏,高校生活中过多依赖手机、电脑,闲暇时间甚至在上课时间都沉浸在网络游戏和电视剧中。大学虽然是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但更多的强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很多学生面对课程安排和学习过于放松,过度沉浸在个人世界和网络世界中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工作压力和学习压力。即使面对严峻的就业环境带来的压力,很多大学生依然选择忽视社会就业压力,因此忽视自己的理想信念和生活目标。大学生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体现在生活态度消极、随意,缺乏客观冷静的态度和远大的理想信念,面对社会生活中的问题不能积极面对,过度沉浸在社会各种诱惑中,追求金钱和个人利益,忽视了奉献社会、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二)道德观念模糊

近年来网络上经常流传大学生缺乏同情心和道德意识的报道,当前社会的大学生普遍具有较高的道德标准和道德观念,努力践行社会公平、法治、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但一部分大学生确实存在道德观念模糊,缺乏社会责任意识和社会道德意识的问题。部分学生只重视培养自身专业知识和学习能力,将专业知识水平作为衡量自身价值的唯一标准,从而忽视了培养自己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甚至有部分大学生对一些社会现象缺乏理性的认知和正确的判断力,对社会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产生质疑。目前高等院校的大学生普遍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多数大学生能够自觉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一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过于肤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自己的生活过于遥远,对社会中存在的不道德现象表现过于冷漠,对待社会中不公平现象熟视无睹,在学校生活中经常迟到旷课、考试作弊。高等院校虽然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但依然需要大学生按照学校要求行事,高等院校应秉持公平公正的教育理念,引导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遵守学校教学规定,帮助学生重新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

(三)价值观念差异明显

市场经济环境下大学生对社会的接触越来越多,社会现象和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在校生活受社会竞争压力和功利化的影响,导致大学生更加强调个人价值和个人利益,当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大学生更倾向于维护个人利益,忽视社会集体利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更多的沉浸在自我世界中,追求奢侈的物质享受,缺乏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在加上外来思想文化的冲击,部分大学生在追求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中渐渐迷失自我,个别大学生受不良价值观念和庸俗思想文化的影响,导致个人享乐主义、攀比心理越来越严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的奉献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对大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和人生规划有很大的积极意义,但现在很多大学生受西方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贪图一时的享受缺乏长期的学习规划和生活目标,很多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距甚远,大学生群体之间的价值观差异明显,说明高校在引导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还面临很多的挑战,部分大学生对享乐主义和物质生活等的追求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面临的重要难题,如何在开放自由的社会背景下,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自身价值培养的重要作用,防止大学生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观念的进一步发展,需要高等院校制定有效的对策加以引导和思想教育。

二、引导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策略

人文主义的思想价值观念篇5

关健词:高校思想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途径

党十会议的召开,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任务。全社会开展培育社会主义价值观可以促进公民素质和凝聚社会共识。高校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接班人,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培育的主要群体。核心价值观的主要作用是:培养高校大学生实现国家富强、名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目标。培养大学生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追求和道德风尚。科学探究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让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培养出顺应时展潮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特征

1.主导与多元化的辩证统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结构不断地被调整,利益关系又引导着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革新,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又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的变化。传统的价值观念、西方的价值观念、个人的价值观念、社会的价值观念等无时无刻不在碰撞、渗透甚至是融合。社会主义价值观就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和特征。人民追求实现个体的价值而又不完全认同西方的价值观念中的高度利己主义;人民关注国家命运和名族振兴,却又不崇尚高度的利人主义;人民在主张自由的同时又不完全认同西方的自由主义价值观;人民追求个人成功的同时,也不完全认同西方哲学的功利主义。我国人民的价值观就是重视贫富差距,追求共同富裕,追求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的价值理念。当代的大学生更要有自主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觉悟,要努力积极的培养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和提高。同时,又要发注重自身个性的发展,将个体价值差异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进行有机的统一,充分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个性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总的来说,当前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总体特征是多元化追求主导性的过程。

2.崇高性与大众性的辩证统一

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态分两种:即理论形态和观念形态。理论形态向观念形态的转化是整个社会成员价值观念形成的过程。十六大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界对价值观及如何凝炼价值观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讨论。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仍处于研究发展有待完善的阶段,该阶段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呈现出抽象性、崇高性的理论特征。而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处于向崇高性向大众性发展的过渡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崇高性主要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的追求,它可以激励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理性和平、崇高伟大的理想信念。当前的实情是,社会主义价值观已经形成,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在处于发展转变的过渡时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知能力也有待提高。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育途径

1.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势

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方式就是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势。大学生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学校的积极配合,在两课教师、专业课程教师以及辅导员的共同助力下进行。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头脑中的思想意识,可通过言传身教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知识的专业培训。同时开设多节党课,积极组织全体学生听课,聘请专业的讲师授课,以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和互动热情。

2.关注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体系,关注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在全球化、市场化等一系列的环境下,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而产生变化从而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因此,关注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是高校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途径。要建立价值商谈机制,高校辅导员要自觉地把自己当成文化知识的组织者,在与大学生的对话中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时效性,让学生及时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以便更新自己落后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董刚.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特征和培育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3,33:50-52.

[2]孙秀玲.基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自觉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4:119-124.

人文主义的思想价值观念篇6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校校园文化;基本原则

〔中图分类号〕a8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999(2010)05-0154-04

在经济体制转轨、政治体制变革的社会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校园文化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发展强烈地撞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使原有的价值评判标准面临新考验和新挑战。面对多元化的文化价值观,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科学指导,才能从根本上统领纷繁复杂的价值观念。作为新时期共同的思想指导和价值基础,居于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社会价值观的内在依据,又是引领和谐社会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的根本,对社会文化和思想观念起着重要统领作用。基于对社会文化建设的统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四方面统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即校园文化建设的科学指南、精神动力、思想源泉和道德基础。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统领功能,必须通过综合思考、系统论证和精心设计,遵从文化发展和价值观引导的基本规律,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实现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细化和贯彻落实。

一、坚持“一元化指导、多元化并存”的原则,构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条件下,国际互动日益加深、国内利益结构深刻调整导致社会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发展,意识形态领域必然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各类文化携带多元的价值观念涌入高校校园。交织着历史性和时代性、本土化与外域化、传统性与现代性的高校校园文化,形成了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三足鼎力的文化格局。深刻的社会变迁和观念嬗变反映在高校校园文化方面,也必然呈现出思想观念的复杂性,精神信仰的多样性和价值取向的多元性等特点。面对既丰富多样又杂乱无序的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趋势,必须既坚持核心价值体系的一元化统领,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科学指南;又要坚持使多元化的文化观念和谐并存,确保校园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不受影响,才能既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科学的思想指导,又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拓展宽阔的文化视野,奠定厚重的文化平台。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统领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灵魂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就必须紧紧抓住这个灵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化指导。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可以确保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能够站在社会文化前沿,“代表了人们的最高精神需求;表达了时代的最新价值走向;融汇了世界的多种文化精髓;凸显了独具的民族文化特色”〔1〕,并借此通过弘扬健康、积极的主流文化,遏制媚俗的商业文化和大众文化,提升高校校园文化的品味,把多元的价值取向整合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来,减少多元文化的碰撞和冲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观念,积极应对西方社会思潮的挑战,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放眼世界,面向未来,引领、统摄、整合多样化的价值观念,通过倡导积极有益的文化观念,支持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改造消极落后的价值观念,抵制腐朽的文化思潮。

2.坚持多元并存格局确保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拥有良好的文化生态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根本指导地位,即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元化的统领,以确保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坚持科学的思想指南和正确的立场。只有以“一元化”为“度”来构建校园文化的价值观,才能占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掌握引领校园文化发展的主动权,趋利避害,为我所用。指导思想的一元性并不否定或排斥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单向的一元化思想指导可以有效整合取向各异或冲突的各类文化观念,但是,面对丰富多彩的社会发展和文化观念形态,坚持一元化导向的同时,必须充分尊重现代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丰富性,承认各类文化之间的交融性、共生性,确保高校校园文化在多样性发展中保持“多元并存”的基本格局,以利于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以使高校校园文化在多元文化共生共长的环境中储备丰富的文化资源,创建良好的文化发展平台。

在马克思主义的一元化指导下,确保高校校园文化“多元并存”的格局,不仅是多元文化和合、共生、交融与升华的必经途径和方式,也是高校校园文化现代化、全球化和时代化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校园文化的必然要求。任何一种文化只要不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只要是对国家进步和社会发展有利的,都应允许其存在。如果以一元化指导为借口,压制和排斥其他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不但行不通,而且会适得其反。因此,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引领,必须确保文化价值观念多元化格局与价值导向一元化的有机统一。

二、坚持“守望崇高、关注平凡”的原则,构筑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动力系统

面对纷繁复杂的校园文化格局,要协调有序地确保校园文化建设,除了在科学的思想指导下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吸引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还必须以崇高的社会理想激发高校师生蓬勃向上的精、气、神,形成强有力的文化价值观念选择的激励系统,内在地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方向和奋斗目标。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下,校园文化建设要区别性对待多元化、多层次的文化构成,遵循“守望崇高、关注平凡”的文化建设原则,既要关注主导文化的先进性、高雅性和卓越性,坚守主导文化高远的价值导向,充分发挥主导文化的激励功能,又要关注大众文化的普适性、通俗性特征,充分利用大众文化关注平凡的价值取向。师生在进行价值追求和选择过程中,既要接受国家核心价值体系的约束和规范,又要考虑到自己合理合法的价值诉求和生活愿景,充分实现共同价值目标与个体价值目标的有机统一,以使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深深植根于高校校园,并内化为师生的言行举止,成为自然的价值追求。

1.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方向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守望崇高”,就是要将崇高的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置于高校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核中,使其获得持久的前行动力和高远的发展空间。纵观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作为中华民族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是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矢志不渝的共同价值追求,是各族人民战胜艰难险阻的强大动力支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作为新时期昂扬向上的精神旗帜,是引领、激励人们团结奋斗的巨大精神力量,也必然是校园文化建设不竭的动力源泉。作为引领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以其“高势位”的精神指引和“高品位”的价值定位,必然成为高扬于校园文化建设阵地的鲜明旗帜,成为引领高校师生坚守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价值引擎。因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一旦有了共同的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高校师生就能获得超越具体利益关系的精神纽带,就能够在坚信崇高中抛弃低俗,在守望未来中着眼现实,在追求卓越中淡出平庸,在追逐完美中宽容瑕疵,从而也就能够科学地看待各类文化矛盾,合理地化解各类文化的价值冲突。

2.关注文化的大众性确保校园文化建设拥有良好的文化土壤

作为引领社会文化思潮的重要亚文化系统,高校校园文化的构成成分日趋复杂和多元。当今校园文化构成中既有高远优雅的精英文化,又有现实通俗的大众文化;既有展现主流价值导向的先进文化,又有丰富多样的反映社会生活的各类非主流文化因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坚持以高远的文化价值目标激励高校师生追求卓越和崇高,坚持以先进文化引领文化发展的主旋律,同时还应该结合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尊重文化发展的特性和规律,兼顾各类文化的大众性、普适性和平凡性,将高校校园文化高远的目标追求还源于现实的、大众的文化土壤,使文化建设和发展获得宽广的空间和厚重的积淀,充分弥合高雅与通俗、卓越与平凡之间的裂痕。这样既可以使现实中复杂的校园文化构成获得有力的价值引领,避免各类文化在冲突中消蚀积极的价值追求,而过分张扬低级庸俗的文化个性;又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崇高的价值目标能够植根于现实的文化沃土之中,使高远的价值追求在实现三个贴近(贴近现实、贴近生活和贴近学生实际)的基础上,获得现实的文化载体、传承模式和发展动力。

三、坚持“继承与扬弃并重,吸收与借鉴并举”的原则,丰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资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开放的体系,是不断吸收各种思想养分来丰富发展的体系,既与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成果密切联系,同时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统领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秉承“继承与扬弃并重,吸收与借鉴并举”原则,坚持吸收与借鉴的统一,本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要求,既注重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又借鉴外来文明的优秀成果;既在扬弃中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在借鉴中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在广泛吸收与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扬弃使各类优秀文化观念在高校校园内完成新的优化组合,在文化融合中实现文化价值观念的和谐发展,孕育出校园文化创新性的主流价值观。

1.依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奠定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价值基础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互交融,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合理内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宝贵的价值资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价值资源。任何民族的价值观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来自于对民族传统美德的历史性继承。因此,任何一种价值观的发展都不能脱离民族的传统根基和文化土壤。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既丰富又全面的伦理道德思想是我国道德文明最深厚的历史基础,也是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最宝贵的价值资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接受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放眼世界,面向未来,又要植根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本着继承和扬弃相结合、改造和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对民族文化传统加以分析利用。在创新的前提下,把优秀文化价值传统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公平、公正机制及社会主义功利价值观结合起来,吸取合理的成分。坚持在批判性继承基础上,去粗取精、综合创新、古为今用。

2.借助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创设校园文化建设的外部价值平台

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尊重世界的多样性,在社会发展中就应该积极吸收和借鉴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本着“洋为中用”的原则,把外来文明中的精华吸纳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来。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应是封闭的,而应是开放的,对世界各国文化思想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都应认真吸收。〔2〕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统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也应该以开放的姿态,站在文化传承的前沿阵地,把外来文明的优秀成果加以借鉴和吸收。诸如,西方文明中崇尚科学、求实、创新、竞争、进取、自由、平等、博爱、守时,讲求效率、重视法制、尊重人格、恪守社会公德等道德要求,完全值得高校认真借鉴,并加以合理的吸收和改造利用。

四、坚持“德法并行,标本兼顾”的原则,构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规则

高校校园内有两大力量在规范和约束师生的思想和行为,一是道德意识,一是法制观念。道德意识是从思想本源上约束和规范人的行为,并以自律的方式,对人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具有“本源”上的调节和控制功能;法制观念是从行为表现的优劣中进行直接的价值评定,并以他律的方式,通过对人的行为表象进行强制性的纠偏和矫正,实现对行为选择和价值判断的警示性调节和规范。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统领下,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围绕培养人、教育人的中心任务,坚持“德法并行,标本兼顾”的基本原则,肩负起道德素养的提升与法治观念的养成两大重要任务,把道德观培养和法制观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从“治本”的角度,强化校园道德规范意识,在校园文化中融入道德意识教育、道德情感感化和道德文化熏陶,使师生养成高尚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怀,自觉地践行良好的道德行为。另一方面,从“治标”的角度,在对道德意识进行延伸、深化和强化的基础上,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引入法制观念,建设起颇具特色的校园法制文化,强化法制力量维护道德秩序和行为规则的特殊作用。

1.以荣辱观教育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道德准则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社会主义荣辱观统领校园文化建设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求涵盖了人的思想意识、行为规范和社会风尚等方面,既有先进性的思想引导,又有广泛性的道德要求。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引领文化思潮和凝聚社会共识的道德旗帜,为高校师生的道德选择和行为取向,提供了基础指导和评判准则。因此,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对校园文化的引导力和以德化人的感召力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强大作用,将其基本要求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能为和谐校园树立高尚的道德标尺,能理性抵制校园中消极颓废意识和庸俗低级思想的影响。2.以校园法制观引导保障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秩序意识

构建积极健康和和谐有序的高校校园,必须将校园法制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将“法治”意识和法制观念纳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系统之中。只有将法制观念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才能强有力地保障校园内高尚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为良好的道德意识提供有序的生长环境。所谓校园法制文化,就是用文化的形式在高校校园展现社会主义法制的内容和要求,目的是让师生知法、懂法、守法,共创文明、和谐、平安的高校校园。校园法制文化建设是依法治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实践,反映了新时期学校管理及运作方式的基本特征。校园法制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要从“依法治校”的角度,对教师、学生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法制观念,增强法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学法、知法、护法、用法,共同建设文明的校园。在校园内形成讲求规则意识,维护公平正义,自觉遵守校规校纪的良好氛围,使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认真学法、自觉守法、善于用法、勇于护法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并把法治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广大师生良好的“守法”意识,以及“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道德观念。

五、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原则,构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引导机制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3〕。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性,大力弘扬先进文化的主旋律,倡导高校校园高雅文化蓬勃发展;另一方面,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特点,鼓励高校校园文化与时俱进地创新发展,通过文化创新实现多元文化的和合发展,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内容在统领文化发展中得到充实、丰富和完善。

1.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性引领校园文化的核心精神

高校校园文化核心精神是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内在规定性作用的观念体系的集合体,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校园文化的核心精神主要体现一所大学所独有的文化精神和气韵,是大学精神内核的彰显及核心价值观的体现。高等院校是思想的发祥地,文化的传播地,人才的培养地,更是社会意识形态争夺的主阵地。从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来看,在纷繁复杂的文化格局中,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集中反映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基于它的先进性而具有明确的主导性。因此,一旦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引领,就能在文化的核心精神中注入科学的指导思想、崇高的社会理想,使文化核心精神获得有效牵引。

2.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开放性培育校园文化的创新性观念

在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统领功能,必须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兼容性和开放性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具有稳定性,但其体系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的,具有与时俱进的开放性。我们既要向历史的和现实的不同文化敞开,吸纳人类创造的一切先进的、有益的思想文化成果,又要向时代和社会实践开放,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为源泉,关注新实践、新课题、新经验,进行新创造、新思考、新概括,不断汲取新的精神滋养,始终做到与时俱进。面对多样性的校园文化,既不狭隘地排斥异类,也不盲目地全盘吸收,而是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进行选择和取舍,使各类文化观念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统领下得到有效的价值整合,规范和引领各类文化有序共存、和谐共生,以促进校园文化在共生中繁荣,在和合中发展,最终形成既有思想共识,又具个性特征的创新性思想观念。

〔参考文献〕

〔1〕朱希祥.当代文化的哲学阐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24.

人文主义的思想价值观念篇7

一、作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概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括源于对人类精神生活的认识,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的反映。它是思想文化上的一个新概念,同其他重要理论的概念一样,是我们党在实践过程中长期思考、归纳和提炼的结果。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思想文化建设方面,先后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提法,这些概念的提出,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和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新概念的提出,是对思想文化建设有关概念的继承和创新,它蕴含的思想内容很深刻、很丰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内容有三方面含义。就性质而言,它是社会主义的,不是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就地位而言,它是价值的核心部分,不是价值的全部。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价值体系,依据重要程度和应用范围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地位和不同的层次。核心价值体系是其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处于支配和统领地位的价值系统。就内容而言,它不是单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零散的、片段的、枝节的认识,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具有内在统一性的科学体系。

当然,任何社会都有自己占据主导地位的价值体系,不管人们意识到与否,它在社会生活中都发挥着主导的、决定和制约其他价值目标的作用。但过去人们未认识到这一点,也未提出过“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括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辩证思维的逻辑形式和认识世界的工具。无疑,它是我们党的一个理论创造,标志着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境界,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大贡献。有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新概括,我们就可以自觉地运用它,人在思想文化建设中的能动性、主动性、创造性就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二、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要素集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体系

我们党提出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有机统一整体。其内在统一性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一方面,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把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作为一切行动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它又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共同理想,强调最大限度地保证人们的社会需要和利益。二是理想目标与现实过程的统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作为一种价值追求,它面向实际,着眼于实践,作用于实践。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都是实现这个理想所必需的思想道德支撑,把理想目标的实现牢牢地建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过程中。三是民族传统与时代要求的统一。将民族精神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体现了它与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关系,强调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又体现了其面向世界、面向时代的精神气息。四是高度概括性与具体操作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三方面内容是对于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的价值认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发挥着理论前提和思想导向的作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公民思想行为选择标准的价值认同,是对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应该遵守的基本思想道德规范和应该养成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的具体概括。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逻辑严谨、层次分明、由理论到实践、由思想到行为的框架结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体现出来的先进性、深刻性是以往任何社会的价值理念所不能比拟的。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在自身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都形成了适合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一些有价值的思想理念。这些理念在发挥一定进步作用的同时,也存在这样那样的历史局限。只有马克思主义的出现,提出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把消灭剥削和压迫、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作为最大的价值追求和行动指南时,人类对价值观的认识才走上了科学道路。伴随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不断得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更是实现了价值观上的一次跨越。它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核心内涵,并将其置于一定的系统结构中,达到了新的理论境界,构成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四大基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精髓,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构成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

三、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作为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通过对各种利益关系、社会矛盾的调整和解决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融洽,这不仅需要相应的社会制度,也需要相应的思想共识。近年来,我们党提出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发展目标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发展模式等一系列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这些都是对和谐理想的追求和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人类先进的和谐理念的集中体现,它既蕴含着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基础和目标,又提出了实现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途径和方法,是和谐社会建设必不可少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历史作用的根本性阐释,也是对和谐文化的质的规定。它不仅表明和谐文化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保证了和谐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发展方向,也为我们鉴别思想文化的政治属性提供了根本标准。

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需要有一定的核心价值体系或主导价值体系的指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纷繁复杂,为全社会各种价值观念的滋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不同价值观念的碰撞。在这种形势下,我们特别需要弘扬和发展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念,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弘扬正气、凝聚人心,沟通情感、增进友爱,和睦相处、彼此融合的功能。它能够引导人们超越民族、城乡、地域以及社会阶层等方面的差异,消除彼此之间的分歧和隔阂,增进整个社会的团结稳定,形成全社会昂扬向上的精神斗志。所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强大思想武器。

一定社会的意识形态领域往往包含有多种价值追求,同时又要在多样化的思想文化生活中树立主导性的核心价值体系。只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凸显其主导性,又倡导包容性。它在强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主导地位的同时,也不否认文化的包容性和差异性的存在;在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也不否认其他具体理想存在的合理性;在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同时,也不排斥其他适应社会需要的精神产品的存在;在承认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引领作用的同时,也不否认其他社会道德规范还将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存在的现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能够有效地引导和制约非核心的社会价值体系作用的发挥,保障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的稳定和发展。当然,主导性和多样性的统一,并不是说可以不分良莠、不辨是非,而是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辨别是非,并引导、协调、整合其他价值观念。同样,辨别、引导、协调、整合其他价值观念,也并不是要消除价值观在内容和层次上的所有差异。主导性与包容性的统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能引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又能赢得全社会广泛的认同,从而形成全民族团结和睦、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四、提出坚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人文主义的思想价值观念篇8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塑造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向前发展,人们在思想观念、利益需求、价值实现等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特别是当代青年对价值追求看得更重,认为活着就得有金钱、权力、地位等价值实现,致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迷失方向。我们要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教育和引导当代青年,坚持实践发展观点,树立科学价值观念,辩证地分析问题,走在时代前沿大力发展经济、科技、文化建设,为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奉献青春智慧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价值、价值观以及价值实现的界定

价值问题是当代青年关注特别多的话题,而我国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研究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论进行研究,并结合当代中国改革发展实际,进一步阐释和分析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科学化、时代化,对指导当代青年树立正确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意义。

(一)价值概念

对于价值的认识、理解与规定,有价值“关系说”、“属性说”、“实体说”、“理念说”四种基本方式,本文研究比较赞成价值“关系说”。价值“关系说”认为价值是任何客体的存在、属性、作用等对于主体(人类或一定具体的人)的实际意义。是“因人(主体)而易”的,即是在具体的主客体关系中发生并发展变化着的,重视对价值的主体性、具体性和历史性的分析。[1]而马克思主义价值论认为,价值是一定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是一种特殊主体性事实,使客体的属性、功能和发展趋向围绕主体需要进行,使价值具有主体性、历史性、客观性。正是因为这样,价值就具有了社会性,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使自己价值得到升华,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价值最大化,使人生变得更有存在意义,推动整个人类社会稳健和谐发展。正是因为这样,价值“关系说”比较接近和符合马克思主义价值论,所以,把当代青年放到社会实践检验更能体现价值。

(二)价值观概念

当代青年都认为人活着要有价值,那么作为当代青年应该有什么样价值观?价值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价值观则是人们主观思想观念的反映,是抽象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观是主观的、观念的东西要反映客观的东西。而价值观念主要基本形式表现为信念、信仰、理想,为此教育和引导当代青年树立正确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实现抱负,体现价值,就更值得高度重视,塑造当代青年正确价值观念非常有必要,因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期望,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力量。所以我党在国内国际政治风云多变的复杂环境下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表现为:一是以人为本;二是共同富裕;三是公平正义;四是文明和谐。

(三)价值实现概念

价值实现是指把客体价值通过实践转变为主体价值,并对主体发展产生效益和推动作用。按照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一定价值体系基本框架由物质价值、精神价值和人的价值三者的关系构成,人的价值又包括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所以当代青年价值实现,就要以实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最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以人民为根本,以实现人民利益为价值目标,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中不断修身树德,创造财富,积极奉献,多为人民办好事实事,使自身价值得到社会认可和人民尊重,价值实现更加有意义。

二、当代青年价值观变异

随着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快速发展,当代青年思想解放,观念更新,追求价值实现越来越凸显,期望值要求更高,从而有些青年出现了一些扭曲价值观,主要变异价值观体现如下:

(一)利益价值观

现在社会生产力发达,科学技术大力推广,物质财富极为丰富,当代青年追求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再加上社会价值利益分配不公平,创造价值财富分配不均,贫富悬殊较大,使有些青年对国家和社会不满,不管做一切事情都要以是否有利益为办事服务的基准点,使社会出现“唯利”现象、拜金主义等,缺乏正道合理利益需求,违背马克思主义利益观,阻碍社会文明发展。

(二)权力价值观

权力是美好的东西,当代青年都向往有权力,因为有权力就可以拥有别人没有的特殊价值,实现他们的能力与本领,满足虚荣心,使青年更有影响力、发展力。有些当代青年都以追求权力为目标,不考虑工作得失,不考虑是否合法、不考虑群众利益,谋取权力就是为了利己,不讲奉献,只讲索取,没有正确权力观,损害了国家和人民赋予的权力。

(三)地位价值观

当代青年认为地位很重要,有地位就拥有为人民服务的“资本”,没有地位就是有天大的才能也只不过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因此,有些当代青年在工作、学习、生活交往中,特别注重地位,一心想结交有显赫身份、有较高地位的领导干部、品牌企业老总、文化艺术专家等,因为他们的“帮助”是改变自己命运前程的关键,是自己能否在政治平台、社会舞台、文化展台施展自己才能的良好机遇;只有抓住他们,就是万事大吉,就会有自己发展平台与空间,争取时间,发展壮大自己,创造与经营自己,牢固根基,找准机遇,以便为自己争取更高的人生平台实现自我价值。

(四)道德价值观

道德品质的好坏是体现当代青年价值实现的重要价值尺度,因为有良好道德的青年有内涵、有修养、重品行、能包容,正确对待自己,更能为大众服务,不计较个人得失,不注重利益价值,高风亮节。但是,现代社会快速发展,道德文明却跟不上时展步伐,就是因为有些当代青年没有树立发展的道德观。造成这些现象,就是不注重道德,认为道德不值钱,事不关己高高在上,认为讲不讲道都不重要,那只不过是一些虚伪的“表面工程”,没有体现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重要的道德观就是道德价值能为我所用,为我服务,不注重社会公德、讲诚信、讲文明等,造成道德缺失。正是因为有这些不良道德现象存在于社会生活,我们国家才积极提倡以德为先,以德选能、以德治国。

(五)落后价值观

现在社会有些当代青年就业压力大,委才屈全,认为自己发展没有希望,对前途很渺茫,就不注重加强自身修养,不学习文化知识,不转变思想,没有远虑;有些当代青年则说人生苦短,不加以享乐,不好好享受人生,不是白活世上,没有存在价值;还有些当代青年“摆阔”、“炫富”,不认真做事,不务正业等,导致不常学习、不善于学习、加强修养,提高知识,增强能力,提升自我,产生了消极落后价值观,变成没有文化、目标、价值的懒惰青年,即害了自己,也影响周边青年,使青年价值观发生扭曲。

三、加强当代青年价值观与价值实现的塑造

综观中外社会发展、历史变化,青年是国家之栋梁,祖国之希望,是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生力军,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重要力量,只要抓住青年,就抓住建设祖国美好未来。为此,加强当代青年价值观向正确方向发展,引领社会进步,发挥最大潜力价值,勇于实践,多作奉献,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引青年价值观

青年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基本原理,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认识,转变观念,冲破僵束思想牢笼,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目标,坚持实践发展观点,引导青年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分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辩证地研究和分析问题,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使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实践化、价值化,深入武装青年头脑,指引青年价值观,形成正确发展思想,明确方向目标,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为人民服务,争当有作为有价值的时代青年。

(二)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青年价值实现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2]要引导当代青年深入学习、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青年思想,站在时代前沿引领社会思潮,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凝聚青年力量,增强民族自豪感与创新精神,深入实际,

大胆改革实践,坚持在实践中产生价值,推动社会进步,使青年通过社会实践实现社会价值与自身价值,充分体现青年的价值生产力和青年生力军作用,凸显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引导青年价值实现;使青年更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坚定社会主义道路,始终发展生产力,保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增强法制观念,提升道德素养,争做道德品行先锋,遵守社会主义公德,树新风、讲文明、讲道德,严以律己,爱岗奉献,促进现代社会公平正义与文明发展。

(三)加强青年思想修养引领青年树立正确名利观

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3]人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这里的“他们”仅指当代青年)。[4]正是利益驱使、价值需要、价值功利等原因造成了当代青年价值多元化,价值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才出现了利益、权力、地位、道德、落后这些扭曲价值观。为了使青年合法利益得到满足,合理价值需要得到实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为指导,加强青年思想修养,让他们到社会实践去锤炼,深挖思想根源,剖析自己,自觉改造思想,提升思想境界,使价值观念从根本上转变,正确对待名利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幸负党和人民重托,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以群众是否满意检验自己的思想行为与名利观,让社会和群众监督,党来教育青年,使他们自尊、自重、自爱,自觉郑重其事地加强思想、政治、文化、道德等自身修养,树立正确价值观。

(四)教育青年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们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里素质以及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5]正如马克思说过:共产主义是“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6]。为了使当代青年实现全面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着对国家、人民、青年负责的态度,要多提供平台,让青年充分展现才华、显现价值,更要加强青年知识和能力等多方面培养,使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树立正确人生理想和信念,并大胆培养青年、使用青年,调动和发挥积极主动创新精神,让他们在实践中发挥青春智慧才能最大价值,实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青年价值追求助推历史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德顺,龙旭.关于价值和“人的价值”[J].中国社会科学,1994第5期.

[2]人民网-《人民日报》中共中央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省略/2011年10月26日.

[3]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

[4]马克思,恩格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514页.

[5]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

[6]马克思,恩格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649页.

[7]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

人文主义的思想价值观念篇9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数民族;思想意识

1.社会主义核心主义价值观解析

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的核心,是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认同理念,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社会生活等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的、社会的、民众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尺度,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个方面,体现在国家政策法规的规范、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及人民群众的实践生活中,具有引领思潮、坚定信念、凝聚力量、激发活力等多重功能,对树立价值共识、推动社会发展、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前提。中共十报告正式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这一内容是从国家制度、社会集体、公民个人这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完整表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方面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既符合社会的发展与人民的要求,又反映了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追求。

1.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面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立、国家和民族力量的凝聚,人的全面发展等等,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第一,有助于培养价值共识,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我国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社会思想更加多样、社会价值更加多元、社会思潮更加多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有效地指引多样的思想意识和多元的价值观念,从而使全体社会成员形成最广泛的价值共识,凝聚力量,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第二,有助于抵御西方思潮,保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中,我们必须立足世情国情,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思想碰撞、文化交融的背景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解决我国当前思想文化领域的突出问题,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保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第三,有助于推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历来重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问题,马克思指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中包含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涵,其内容中的“自由”就是倡导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彰显人的个性和能力。它规定了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精神价值的归宿,社会主义健康有序发展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要求,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利于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撑。

2.少数民族的精神特质

2.1天人合一的生活观

在我国少数民族中,可以说每个民族都有一些与现代环保理念相关的习俗或习惯。尽管这些习俗和我们现在的观点与理念并不相同,但却体现了少数民族独特的生态伦理智慧。少数民族特别注重和睦相处、和谐相生的思想。在少数民族民间学识中,体现这种和睦相处、和谐相生思想的歌谣、史诗、故事、传说等颇为丰富,且广为流传。几乎每个少数民族的习惯法都无一例外地规定了不准滥杀野生动物、滥毁草木、滥挖植被等。

在少数民族的传统观念中,对大自然及代表着大自然的天神、山神等都充满着崇拜、敬畏的心境,养成了一种洞察天意、顺应自然、善待自然的生态理念,形成了人类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少数民族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为和谐社会的生存提供了理想的空间,这种和谐观为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思想借鉴。

2.2自然神崇拜为主的宗教观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受物质生产方式的制约,并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经济制度的改变而改变。宗教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间接的,局部的,但作为一个社会和文化的,社会的,精神的文明是直接和全面。在中国历史上,许多少数民族的宗教活动包括巫术、禁忌、献祭、祈祷、宗教礼仪等,都对其精神文化、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特别是伦理道德有着广泛深刻的影响。

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总会产生矛盾,紧张和冲突难以避免,若不加以控制,便无法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转。宗教通过教义不断影响和教育着人们,其中使人向善、各安本分、各尽其责、容忍谦让等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摩擦、缓和冲突的作用、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宗教通过其善恶观、道德观和戒律来控制人们的行为,成为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

2.3民族归属与民族认同的氏族观

民族认同即是社会成员对自己民族归属的认知和感情依附。周星博士就认为:“民族认同意识是民族心理特质的核心内容,它意味着某一民族共同体的所有成员,都感觉或意识到他们属于同一个民族。”[3]王建民先生也说:“所谓民族认同,是指一个民族的成员相互之间包含着情感和态度的一种特殊认知,是将他人和自我认知为同一民族的成员的认识。”[4]

少数民族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使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产生了强烈的“遵从”意识。为了得以生存和发展,他们把传统的民族习俗、社会规约作为其基本的行为准则,以此维护群体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和正常的生活、生产秩序等,这也就形成了所谓的“遵从”意识和行为,并使其以各种文化形式世世代代传承下来。

3.少数民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研究

3.1尊重少数民族生活理念,发展少数民族社会经济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明确提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5]以马克思的观点来讲就是: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决定着其生活理念,而少数民族生活理念是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直观反映。我国少数民族有着自己的习俗与禁忌,其中很多可贵的品质成为其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食粮与动力来源,也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

当前,我们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加大国家财政对民族地区援助的力度,强化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功能;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民族经济,支持民族地方产业、环保产业、第三产业优先发展;鼓励民族地区开发当地资源、发展壮大民族经济;同时,国家坚持把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之中,进一步缩小民族地区与内地的贫富差距,加快实现民族与地区之间的平衡发展。只有发展好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才能从根本上在少数民族群众中树立核心价值观。

3.2积极引导,发掘价值共通点

少数民族宗教以其思想和理念引导人们,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寡欲知足、热爱生活;平等自由、虔诚向善等思想在某些程度上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很多理念,引导和制约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可以说,宗教的很多积极的思想和理念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当前,对于少数民族的,党和国家应该在坚持自由的原则下,对宗教进行积极的引导,在保护宗教团体合法权益的同时,引导其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要不断发掘宗教文化精神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通之处,并予以正确地引导,使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都建和谐社会而服务。

3.3正确引导民族认同,加强国家认同的培养

国家认同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价值观、理想信念、国家等的认同。国家认同是一种重要的国民意识,是维系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纽带。[6]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引领少数民族成员的民族认同外,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国家认同。

首先,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培养国家认同的主要渠道是政府教育和大众媒体的宣传与引导。我们应该加强民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使其对国家政策和民族政策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树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观念。学校更要充分利用媒体的宣传力量,通过广播、电视、板报等宣传国家的教育政策、民族政策以及相关的法律知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民族观和国家观。其次,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少数民族的主人翁地位。政府要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以法律形式加以巩固和落实;加强民族地区的制度建设,完善少数民族的选举方式;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将民族工作纳入国家法制化轨道,为少数民族参与民主政治提供广阔的渠道。再次,有效整合民族文化,加强少数民族教育。尊重文化多元化,鼓励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文字,为民族文化交流创造条件;加大对少数民族教育的投入,提高少数民族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与科学文化水平,缩小文化差异,打牢文化认同,使其融入主流文化中,凝聚共识,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8.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23.

[3]周星.民族学新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4]王建民.民族认同浅议.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1(2).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6]王亚鹏,万明钢.民族认同研究及其对我国民族教育的启示比较教育研究[J].2004(8),总第171期.

[7]贾儒.试论青海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及其创新.青海社会科学[J]2.005(4).

[8]李吉和.我国中、东部地区城市少数民族特点探析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第25卷)(1).

[9]罗中.中国少数民族宗教与和谐社会研究中央民族大学[J].2013.

[10]赵永文.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价值功能[J]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人文主义的思想价值观念篇10

一、情感熏陶:

红色文化植根于生活中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性认识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环节,情感是人们判断事物的重要依据。因而,消解教育对象的情感隔阂、获得教育对象的情感共识、增进教育对象的情感认同,是教育目标实现的必由之路。感性熏陶是运用红色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首要维度,红色文化只有联系、融入、植根于大学生生活,才能发挥其育人功能,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认知与认同。此外,本文将大学生生活细化为社会生活、道德生活、精神生活三个层次,以更深入地展现红色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一)红色文化融入社会生活增加大学生的价值认识生活即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脱离于生活的高深理论,也不是专业化的学术语言,而是富于浓郁生活气息和实践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的精练概括和通俗表达,本身就是来源于社会生活而又适用于社会生活。因而,要让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将红色文化融入于社会生活,利用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共通性,整合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充分挖掘生动有趣的红色故事、感人肺腑的红色事迹、震撼人心的红色遗址、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将这些丰富的红色资源素材制作成多样化的文字教育资料、影像教育资料、网络教育资料,通过教学教材、报刊书籍、社会活动、电视电影、宣传广告等方式融入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文化生活、体育生活、娱乐生活中去,让红色文化无处不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影随形,让大学生在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增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二)红色文化融入道德生活增强大学生价值认知马克思认为,特殊的人格的本质是人的社会特质。同样,作为人格的核心内容的道德人格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环境熏陶和社会教化。道德人格和价值观念密切相关,二者甚至可以说是一对孪生体,一个个体的道德人格势必影响其道德观念。譬如,在资本主义道德涵养下塑造而成的人格,则难以形成、甚至会拒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红色文化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使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的道德生活。通过红色历史的学习、红色事迹的感染、红色人物的感召、红色精神的弘扬,借助红色文化调节大学生道德冲突、化解大学生道德矛盾、指导大学生道德行为、涵养大学生道德人格,从而使大学生形成社会主义道德人格,进而有效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三)红色文化融入精神生活增进大学生的价值认同精神生活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接近大学生价值观念确立的生活领域。因此,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要让红色文化走进大学生的精神世界,融入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这需要通过红色文化的学习和教育,将大学生的注意力从网络文化、流行文化、娱乐文化等方面转移过来,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满足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打造更多的红色文化产品,将红色精神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同时需要把红色文化教育与学生的实际需要密切结合起来,与学生的就业择业、学习工作、感情生活的现实需要有效对接起来;扩宽红色文化教育的教育面、覆盖面、影响面,丰富红色文化的功能。让大学生从红色文化中丰富精神世界,从红色经典中汲取精神营养,从红色历史中获取精神食粮,从而增进大学生的价值认同。

二、理性教化:

红色文化着力于教育、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作为人们对价值问题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具有一定稳定性、长期性和持久性。价值观的这一特性决定了价值观教育仅仅依靠情感熏陶是远远不够的,暂时性的价值倾向、情感态度无法替代持久性的价值观念,因此,必须通过理性教化,促使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并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进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

(一)发挥红色文化的示范功能,引领大学生确立价值目标我国的红色文化史,同时也是一部生动的革命奋斗史,是由无数革命先烈亲身实践书写的波澜壮阔的历史,它凝聚着先烈们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对价值目标的坚持、对个人生死的淡然、对艰苦环境的克服每一位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都是极具教育力、说服力、感染力的教育素材。革命烈士对爱国主义的坚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天然的契合,对大学生树立价值目标、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有着巨大的示范和激励作用。因此,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加强对红色文化的宣传教育,加强对红色人物、红色事迹等先进典型的塑造,加强对红色精神的解读。让大学生对红色文化形成更加深入的认识,从红色历史的史料中探求红色精神的内涵,从革命先烈的事迹中深思革命先烈的价值追求,形成对红色文化的理性认识和红色精神的内心认同,从而确立正确的价值目标。

(二)发挥红色文化的引领功能,指导大学生做出价值判断红色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优质资源,具有正确的价值导向,它能够引领大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当今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推进、信息交流网络化的逐渐普及,不同价值观念开始相互交织、多种社会思想相互碰撞、社会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这一现状使当代中国大学生面临更为复杂的社会环境。而红色文化蕴含着正确的利益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正确看待得与失、利与弊、成与败,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因此必须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价值引领功能,加强红色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无缝对接,加强红色文化的系统教育,让大学生全面了解红色文化的理论内涵、产生背景、历史价值,从而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三)发挥红色文化的教化功能,影响大学生做出价值选择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的现实写照,红色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素材,具有重要的教化功能。红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既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过程,也是中华民族赢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过程。学习红色文化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红色文化蕴含的革命精神、革命传统、人物品格必将给大学生以深刻的感召,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实践,激励大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当前,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教化功能,让红色文化鼓舞人心、净化人心、陶冶人心。系统地利用红色文化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根据不同的学生的不同背景、需求等实际情况实施分类教育,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价值标准、道德伦理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从而为大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提供帮助。

三、实践养成:

红色文化贯彻于实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大学生在实际行动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表明仅仅依靠情感熏陶和理性教化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将教育推向更深层次,即通过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沟通实践、劳动实践、生活实践让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增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一)以沟通实践拓展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广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不是单纯地宣传教育,也不是一味地排斥其他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对其他思想的拒斥既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身发展的要求,也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来面目。我们应当在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作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前提下,允许多元价值观念的存在。这就需要畅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其他社会价值观念之间的沟通渠道,发挥红色文化在归属情感、明辨是非、增进共识、整合社会中的作用。通过红色文化架起主流价值观念和非主流价值观念沟通交流的桥梁,让大学生在不同文化价值观念的比较鉴别中明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从而拓展宣传广度,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和统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