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的创新成果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3:53

科技发展的创新成果篇1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熵权法农业经济发展关联度影响研究

一、对福建省农业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基于熵权法

本研究中福建省农业农业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为定量指标,通常在此情况下,采用比较多的方法为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但是,由于本研究指标年限仅为10年,无法满足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的数据要求。因此,本研究决定采用熵权法进行福建省农业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

本研究对2000-2009年福建省农业经济发展的数据通过无量纲处理并对原始数据归一化之后并通过步骤计算

通过步骤计算得出的结果如表4-1所示:

计算各指标在各样本上的得分,最得出10个评价对象的综合评价值,后即2000-2009年福建农业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值,其结果如表4-2所示

通过熵权法计算得出福建省2000-2009年农业产值、林业产值、牧业产值、渔业产值、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农业经营收入这七个经济指标的权重分别如表4-1熵权的确定。并且由此计算得出十年期间农业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值分别如表4-2综合评价值。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各个年份的比分整体上呈上升趋势,这说明了2000年至2009年福建省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二、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将福建省农业经济发展的七个指标进行熵权法归一化后的数据作为母序列,即=(0.0083、0.0030、0.0433、0.0927、0.2288、0.3078、0.3895、0.6128、0.8885、0.9621),经过无量纲化处理之后的农业科学SCi论文数、农业科技专利授权数、农业新品种数量作为子序列,分别为:、、,由此来计算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关联度。具体步骤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原始数据变换

本研究通过标准化变换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之后,得出结果如表4-6所示:

2、计算母序列与子序列的关联系数

将标准化处理得到的母序列与子序列进行差值计算,并求绝对值,产生对应差数列表。经数据变换的母序列记为Y'i,子数列记为X'j;Δijk为Y'i和X'j的绝对差,即;max和min分别表示Δijk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则母序列与子序列的关联系数为:

其中,β为标准化系数,取越小值,就越能提高关联系数间差异的显著性,β一般情况下可取0.1~0.5,大部分研究关联度的文章均取值为0.5,因此本研究也取β-0.5。通过此步骤计算母序列与子序列的关联系数,得出结果分别如表4-7和表4-8所示:

3、计算关联度

母序列与子序列之间的关联度以两比较序列各个时刻的关联系数之平均值计算,即:

其中,为母序列与子序列的关联度,n为比较序列的长度(即数据个数)。在本研究中,n=10。通过此步骤计算出最终的关联系数与排序,得出结果分别如表4-9所示:

4、灰色关联分析结果

通过灰色关联度法计算得出,福建省农业经济发展与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三个代表性指标(农业科学SCi论文数、农业科技专利授权数、农业新品种数量)的关联度分别为:63.83%,72.54%,56.24%。其中,农业经济发展与农业科技专利授权数为强关联,与农业科学SCi论文数量和农业新品种数量为中关联,这证明农业经济发展与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之间关联性较大。

三、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产出的政策建议

1、建立内在激励机制,加大对农业新品种研发的投入

由关联度分析得知,福建省农业新品种与福建省农业经济发展关联度并不高,应加大新品种研究,提升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从而农业经济也会有一定的发展。

2、鼓励农业科技基础研究,合理分配财政支持科技研究的结构

政府必须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不仅仅是增加SCi论文数量的发表,更要将整个基础研究的领域充分挖掘出来,合理分配财政支持科技研究的结构,调整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者的比例,提高基础研究财政投入的比重,重视科技理论对经济的指导作用。引导企业、科研机构、高校以及专家注重基础研究领域,形成一个基础、应用、开发研究三管齐下多渠道共同促进科技创新能力增长的体系。同时,要吸纳社会闲散资金投入于科学技术创新的领域中,为科技理论研究创造一个和谐、良性发展的环境。

3、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

政府一方面要继续鼓励农业科技专利的申请,适度增加专利的授权,引导高校和科研机构将授权的专利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高校和科研机构成果转化提供支撑;另一方面政府应该适度增加对高校和科研机构创新成果转化的资金,并且引导其他社会组织和机构资金设立规范的科研中心,以投入更多资金和专业人才到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发和转化中去,为农业科技成果的创新营造一个资金充裕的氛围,解决成果转化过程中资金不足的难题(谢克昌,2005)。

4、建立有效的农业科技创新技术沟通传递机制

首先,着力强化信息服务,在各级乡镇配备专业能力强、文化素质高的农技站推广人员,真正将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运用到指导农业生产上,促使其转化为生产力,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其次,应当着手于双向农业科技传播机制的构建,引导农民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加大对农民的培养和宣传力度,促使农民更深入的成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拓宽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和领域,从而有效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产出。第三,实行“科技创新成果下乡”政策,完善的科技创新的网络服务,在各级乡镇的地区建立关于科技创新的数据库系统和网络图书馆,对农业生产者开展网上教育(杨兰伟和闵文江,2009)。

5、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育机制

科技最根本的动力还是在于人才,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科技领域对人才的需求更是迫切,根据关联度的研究结果,虽然农业经济发展与与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关联度属于较强的关联,但总体的基数较小,说明在理论创新方面还存在欠缺,逐年增加的科技创新成果的产出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究其原因,人才的缺失是造成创新成果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育机制是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产出的一个必要前提。

【参考文献】

[1]李虹来,勒中坚.灰色关联分析在农业现代化评价体系中的应用[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1):43-45.

[2]马其芳,黄贤金,彭补拙等.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及其实证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5,20(6):891-899.

[3]谢克昌.提高高校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科技产业,2005,(5):46-47.

[4]杨兰伟,闵文江.提高农业科技成果信息资源利用率的途径[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2):159-160.

[5]张蕊.江苏省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研究[D].江苏大学,2007.

[6]张社梅.浙江省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实证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09,21(3):189-193.

[7]张玉双.政府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动态关联分析[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09,1(5):103-106.

科技发展的创新成果篇2

[关键词]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转化路径

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真正转向依靠科技创新引领的轨道上来,早日将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除创新成果数量和质量外,最为关键的问题在于科技创新与生产过程的融合程度,即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众所周知,与欧美等创新型国家相比,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总量相对较少,其中一部分无转化价值或转化“夭折”,最终能够并入生产过程,引领经济发展的成果占科技成果总量的比例明显偏低。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最为关键的环节是具有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缺少足够的历史经验积淀,又极具中国特色,为此,迫切需要多方努力探索,建设适应我国国情,符合国家战略发展需要的管理体系,包括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体系。多年来,此方面的研究成果颇多,认识愈加清晰,但尚未形成具有更大权威性的系统理论,深化对科技创新成果界定与分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内涵与转化路径、转化标志等最基础问题的研究,仍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科技创新成果的界定与分类

1.科技创新成果的界定

科技创新也是人类的一项生产活动。依据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开展科技创新意在建立一种新的科技研发活动函数,把新发现的知识,新研制出的技术、工艺、方法等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引进生产体系中,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从而促进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其是指科技领域内不断取得突破与发展的过程,是通过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活动,即基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试验开发等系列活动而求取新“收获”的过程,是一个从新知识的产生、新技术的开发到新产品的生产、新产业的形成直至新价值的实现的复杂的系统动态过程,而科技创新成果即为通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所获得的新收获,这种新收获可能是新知识,也可能是实验室产品或新技术,也可能是新思想。

2.科技创新成果的分类

科技创新成果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第一,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会产生不同的成果,即使都属技术创新成果,也会有产品成果和工艺成果之分,体现形式各异;第二,科技创新成果均具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但各有侧重。有些成果直接作用于劳动力,则其更多体现社会价值,有些成果直接作用于劳动工具或劳动对象,其更多体现经济价值。但根据其主要体现形式科技创新成果基本可划分为三种类型:(1)基础理论性成果,即科学原理和技术原理,是指通过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而取得的新发现、新学说,其主要体现形式为科学论文、科学著作、原理性模型或发明专利等,基本属知识型成果。(2)应用技术性成果,即以科学原理或技术原理为基础,通过开展技术发明活动而取得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以及农业、生物新品种、矿产新品种和计算机软件等实验室产品,基本属技术型成果;(3)管理理念性成果,即软科学研究成果,它涉及管理方式及管理手段等的新观点、新思想,主要体现形式为研究报告,基本属于思想型成果。具体归纳如下:

科技创新成果分类

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内涵及转化路径

1.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内涵

人类开展科技创新这项生产活动的本意就在于并入经济生产和社会进步过程,使人类社会发展得更快更好更加可持续,使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换句话说,人类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就是为转化成生产力而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按照最为公认的说法,生产力包括劳动力、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三要素,科技创新成果无论转化为哪一项要素的提升动力,都会促进生产力发展,且任何一项要素的提升都会连带其他两项要素的提升。为此,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从全要素生产力角度衡量。

1996年我国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这一概念表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是指研究成果从形成到转化为有形产品,直至产生经济效益的完整过程,主要适用于应用技术性成果,应属狭义概念,因为只有应用技术性成果能转化为产品,能进行产业化,能直接创造经济价值,基础理论性、管理理念性成果转化都不能按此标准衡量。众所周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理论界与实业界均对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给予高度关注,关于科技成果转化内涵也给出了多种界定。文兴吾等学者提出,广义的成果转化包括:(1)科学研究成果向技术成果的转化,即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试验发展;(2)技术成果通过开发向生产领域的转化,即设计到试制再到中间试验最后到工业性试验等;(3)新技术在小范围应用成熟后向更大范围的推广扩散。刘洪等学者坚持从系统科学角度提倡广义科技成果转化观念,认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是指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要素,通常是应用性研究成果通过技术开发和产品开发,形成新产品、新工艺和新的管理技术与方法;广义上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从各类科技成果的创造形成、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既包括自然科学成果的转化,也包括社会科学成果,以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科技成果的转化。他认为狭义的科技成果转化是广义的科技成果转化的中心环节和重要内容。由此可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分析上述两类比较典型的理论观点,不难看出,大家都赞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目的不仅为经济发展需要,也为社会管理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为此应从广义内涵加以研究,且从生产力全要素角度看,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中除包含着对劳动对象、劳动工具等影响而产生经济和社会价值外,还包含着对劳动力---人的知识的丰富和技能的提升等影响,这说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还具有阶段性特点。总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指上述各类成果从创造性形成并得以扩散的过程,这种扩散可以使使用地劳动者的素质、技能或知识得到增加,或劳动工具得到改善,劳动效率得到提高,或对劳动对象的认识、改造、控制能力得到进一步深化等等。有人形象地将其比喻为接力赛跑,“跑完全程”,依次完成各环节增值是科技成果转化,而每次接力棒传递也相当于完成了一次转化,因为每次接力棒传递对生产力三要素都会产生影响,即已转化为生产力,如基础理论性成果,基本属知识型成果,其转化为应用技术性成果,是科技成果转化,而借助科学普及与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掌握知识,提升了文化素养和技术能力,即使未转化成应用技术性成果,也是科技成果转化。

2.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路径

科技成果转化似源流,既有路径,也有流向。按线性逻辑,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该是一个闭环线性过程,通过科学创新到技术创新,同时连带工艺、管理创新,实现从基础理论性成果到应用技术性成果和管理理念性成果的循环往复,即具有整体性又具有阶段性特点,转化路径也具有多样性。根据远德玉教授的“田字型”转化模式,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可分为从科学原理到技术原理,从技术原理到技术发明,从技术发明到生产技术的阶段性转化,多阶段转化路径构成螺旋上升式封闭系统,属正向转化路径。此外,也存在“反裘工程”,即产业发展需求诱发技术创新,从而直接产生应用技术性成果,而由应用技术性成果可以转化为技术发明,同时也可能诱发科学革命,产生科学原理,促进原始创新,这一种转化是以应用技术性成果为原点,向基础理论性成果和生产技术两个方向流动,形成两个环流。正如科技创新系统一样,存在正向,也存在逆向和正向逆向混合型的转化路径。而管理理念性成果转化路径较为单一,即在成果与组织决策间形成弹塑性转化路径。总之,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不是单一路径,更不是线性流动,而是一个由多段、不同向路径构成的一个链接结构。

三、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标志

如上所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不是简单的从研发到生产应用的一站式过程,而是一点到多点的多阶段性目标体系,不同阶段均有不同的转化标志。基础理论性成果中科学论文与著作属知识性成果,而知识对生产力三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的作用更多体现在对劳动者的影响,即丰富劳动者的知识,提升劳动者技能,科学知识普及传播程度、劳动者受教育程度是其转化的重要标志;原理性模型和发明专利属理论设计与构思,需转向中试环节,进行孵化,通过培育和孵化向应用技术性成果演变,其转化标志在于入孵和成功孵化产品的数量;应用技术性研究成果中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的转化标志为通过企业或现场测试,实现劳动工具的改进或替代品的出现,劳动对象范围的扩大与对劳动对象认识的深化等;计算机软件转化标志为通过测试,进行注册,直接应用于生产,这一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更多具有经济效益显示度。管理理念性成果研究报告转化的标志是为组织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并将其中的观点吸纳到决策中,形成组织政策、管理制度或激发相关活动等。由此可见,基础理论性成果、管理理念性成果转化并不能直接带来经济利益,更多具有社会价值,只有应用技术性成果转化可以直接带来经济价值,且每一阶段成果转化标志各不相同。

四、结论

科技创新成果多种多样,具有不同的体现形式和价值特点。应对其予以合理分类,才能科学界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内涵,准确选取转化路径,构建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体系。本文关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内涵及基本路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标志等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体系研究理论观点,并为国家、地方积极采取有利于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的举措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文兴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观念辨析与范式转变[J].中国科技论坛,2004,(3):111

科技发展的创新成果篇3

关键词:产学研融合;科技创新;经济发展;networkDea

中图分类号:F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7)01-0041-07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自从Solow在20世纪50年代首次将技术进步引入对宏观经济增长的分析以来,科技创新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就普遍受到人们的关注。根据Solow的分析,促进产出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而非资本积累。单就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这一指标而言,发达国家普遍高于70%的水平,美国高达80%,而我国这一指标仅为40%,差距明显。面对当前外需不振、经济持续低迷和内部“三期叠加”的不利形势,为了使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摆脱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的现状,更应该依靠科技创新助推经济转型升级,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政府近年来对科技创新越发重视,2005年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明确了科技创新的作用。2012年我国科研经费总额位列全球第三,规模首次超过万亿元;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为鼓励科技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然而,伴随着科研经费的持续增长和政府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我国科技创新是否已经摆脱产学研脱节、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两张皮”的问题?产、学、研三方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如何?产学研的融合与合作状况如何?这正是本文要着重探讨的问题,即从产学研融合视角研究科技创新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有关于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

在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关联度方面,随着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的深入。国外学者逐渐转向对二者关系内在作用机制的探讨,并逐步拓展为科技创新与经济系统运行不同阶段子系统效率的联系上,探讨科技创新c经济增长的多阶段与网络化特征,考察每一生产系统或环节对整体生产系统的影响。Kao和Hwang对networkDea模型进行一般化分析,将每一个网络拆分成串联模型和并联模型的组合,从而实现对经济系统及其子系统效率与联动机制的分析。国内关于科研投入、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与国外的研究思路基本一致,主要采用面板数据对科研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谢兰云和曲永义运用SVaR模型,利用协整方法和SVaR方法对1991-2006年我国企业、政府的科研投入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政府和企业的科研投入都对经济增长起到积极作用。庞瑞芝等借助拓展的networkDea方法,以系统观视角考察我国省际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效率以及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发现目前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偏小,科技成果未能有效转化制约其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创新生产阶段和经济发展阶段是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

在区域科技创新系统方面主要有两个研究方向:一是对于区域与产业协同创新体系的研究,Fromhold-eisebith和eisebith研究发现,创新环境与社会资本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创新环境可以刺激产业发生变化。Hong和peng建立一个灰色对称进化链模型来探讨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的稳定平衡性。孔祥浩等提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四轮驱动”结构模型,分析核心要素之间的互动结构,并且提出要素协同发展的保障机制。王玉梅等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网络协同创新发展机理模型,给出企业与公共研究机构、政府间,以及系统各要素间的协同创新关系。二是对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an等研究认为,区域创新系统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创新活力的载体,它既包括企业,也包括大学和研究机构在内的“知识组织”;另一方面区域作为一个整体可以通过某种治理安排来促进和支持这些“知识组织”。洪名勇较早设计了我国省级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认为科技创新差异是我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魏阙和戴磊设计了基于创新活动基础、产业集群环境、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四个维度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在创新效率与创新绩效方面,Carlino等研究发现,城市的专利密度与就业密度呈正相关关系。Castellacci通过对欧洲9个国家制造业生产率差异性的分析,将技术体制量化为技术机会、独占性、开放程度和市场规模四个方面进行研究。何军和胡亮对我国规模以上内外资工业企业绩效进行分析,发现内外资企业的生产要素增长率都在逐年增长,但内资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快于外资企业,其增长来源也并不相同。余泳泽考察了创新要素聚集程度、政府支撑程度和制度环境因素对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发现我国科技创新效率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科研机构和高校空间布局上的集中并没有带来科技创新效率的提高,但企业科技创新要素集中度提高却带来科技创新效率的明显提高。郑伟波和田也壮考察了文化因子对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认为文化因素中的高权力距离和约束性组织文化对科技创新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本文进一步扩展networkDea方法,将经济活动拆分为若干串联的子系统,并将产、学、研作为彼此并联的子系统,分别考察三方面科技创新的作用效率,分析三者的经济转化效率及其在哪些环节存在问题。

二、研究方法、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

1.研究方法

从科技创新的作用机制来看,科技创新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呈现两个基本特征:一是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是阶段化的,这一作用形式在不同阶段依次甚至同时展开,不同阶段的推动作用强度与效率呈现差异化特征。二是网络化特征,即经济生产中的每一个环节与生产单元都对经济增长有影响,各阶段下的不同产物可能构成下一阶段的投入品,由此构成经济增长的网络化模式。为了能够系统化、全面性地分析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需要考虑科技创新对经济推动作用的阶段化和网络化特征。基于这样的考量,Fare和Grosskopf提出networkDea方法,将生产过程进行分解,考察经济系统中每一个子系统的效率及其对整个经济系统效率的影响。当生产过程分解为两阶段时,两阶段的联动主要通过中间产品进行,即上一生产阶段的产出转化为下一生产阶段的投入,利用生产过程的分割,通过对每个子系统的分析探讨经济效率。Fare等拓展了netwo~Dea方法,将其细分为两类模型:一是资源约束型。两个生产阶段在同一资源约束下同步运作。二是序列型,两个生产阶段存在投入产出关系,前一生产阶段的产出为下一生产阶段的投入。

Kao和Hwang建立了两阶段networkDea方法,全面分析了子系统和整个经济系统之间的联动机制。但两阶段Dea缺乏足够的拓展性,无法从两阶段分析拓展到一般情况。Kao对networkDea模型进行了一般化分析,将每一个网络拆分成串联模型和并联模型的组合,从而实现对经济系统及其子系统效率与联动机制的分析。因此,本文借鉴Kao构建两阶段五系统networkDea模型,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阶段Ⅰ和阶段Ⅱ为串联关系,阶段内部分别为三系统和两系统的并联。其中系统1和系统2为科技创新过程,其分别投入科技资源(X1,X2),产出科技成果(Y1,Y2);系统3是科技创新促进下的生产过程,系统4为常规生产过程,投入非科技资源(X1(3),X2(3)),产出非科技资源(X1(3),X2(3));系统5为模拟下的虚拟生产过程,与系统4类似。

假设存在n个决策单元(DmUs),μi为投入乘数,νr为产出乘数,ek为各个决策单元的效率。系统各个阶段的边际产出不会超过中间投入。本文构建各个决策单元的效率模型如下:

(1)

其中,j=1,2,…,n;μ1,μ2,μ3,ν1,ν2≥ε。考虑到前文所述的阶段性特征ek=eⅠ×eⅡ,对于阶段Ⅰ,根据Dea的边际条件,其总产出不应超过其总投入,即:

(2)

根据约束条件,设μ*和ν9分别为投入的最佳比率和产出的最佳比率,阶段Ⅰ的效率为:

(3)

根据同样的限制条件,阶段Ⅱ的效率为:

(4)

2.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

本文选取2006-2013年中国大陆27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科研投入与产出以及宏观经济数据,样本的基础数据来自《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

本文所选取的初始投入X1(1)为各省份高校研发人员全时当量;X2(1)为各省份高校科研经费支出;Y1(0)为各省份高校专利授权数;Y1(1)为各省份高校专利技术市场成交额;X1(2)为各省份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剔除高校);X2(2)楦魇》菅蟹⒆时敬媪浚ㄌ蕹高校);Y2(0)为各省份专利授权数(剔除高校);YX2(1)为各省份专利技术市场成交额(剔除高校);X3(1)为各省份地区资本存量;X2(3)为各省份地区从业人员(剔除研发从业人员);最终产出Y3为地区高技术产业产值。

三、结果分析

1.科技创新对地区经济发展推动作用评估

科技创新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整体水平不高。表1为2009-2013年各省份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效率水平。

从表1可以看出,最高值为1.000,最低值为0.450,五年间全国平均水平为0.710。从变化趋势看,全国平均水平从2009年的0.677上升到2013年的0.791,整体处于上升趋势,显示出近年来科技创新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效率不断上升,这反映了目前各地区对科技推动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视。但就整体水平而言,目前科技创新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效率不高,尚有提升空间。因此,除了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外,还应从多渠道、多途径人手着力提升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效率水平。

科技创新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就各省份而言,得分最高的为江苏、北京、上海和浙江,均在0.980以上,得分最低的为山西、云南、贵州和甘肃,均在0.500左右,仅为江苏和北京的一半,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地区得分最高的为内蒙古,在全国排名第六,西部地区得分最高的为陕西,在全国排名第十七。就各地区而言,东部地区平均得分为0.838,高于中部地区的0.657和西部地区的0.562,仅有东部地区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0.710。各省份平均增速最快的是安徽、吉林、黑龙江、陕西和湖南,分别为9.6%、8.7%、7.6%、7.5%和7.2%,均达到7.0%以上的增速。由于江苏、北京、上海和浙江保持着较高的效率水平,因而上述省份增速最慢。整体而言,中部地区增速最快,西部地区略逊于中部地区,东部地区由于整体水平较高,增速最慢。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受制于地区条件,除了科技资源的集聚外,不同地区在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设施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设施既包括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交易市场等“硬件设施”,也包括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和市场环境等“软件设施”,还包括需求端的企业发展状况、企业科技需求水平与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水平等“配套设施”,虽然中、西部地区在硬件设施方面有所提升,但东部地区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设施水平整体高于中、西部地区。

2.科技创新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两阶段分解

对于多数科技创新要素而言,都需要经过从初始要素变为中间要素(科技成果),再应用于区域发展过程的两个阶段。因此,本文将科技创新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拆分为两阶段,即阶段Ⅰ和阶段Ⅱ,正文中统一表述为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第一阶段为科技创新要素投入转化为科技成果,第二阶段为科技成果推动地区经济发展。表2为2009-2013年各省份科技创新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两阶段分解结果。

从表2可以看出,科技成果推动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成为制约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主要原因。2009-2013年各省份科技创新要素投入转化为科技成果(第一阶段)的效率均达到0.920以上。均值达到0.943;第二阶段的效率最低为0.451,均值仅为0.717。针对科技创新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效率不高问题,在对科技创新过程进行两阶段分解后,可以看出制约科技创新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第二阶段的效率过低。即科技创新要素投入转化为科技成果的效率较高,但科技成果最终投入到实体经济进而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效率过低。

两阶段效率各地区差异巨大,东部地区促成整体效率的提升。本文对各省份两阶段效率的描述性统计量进行计算,结果显示就各地区而言,东、中、西部地区第一阶段的效率比较接近,并且中部地区(0.991)和西部地区(0.996)的效率均高于东部地区(0.986)。西部地区在科技创新要素使用分配方面更加审慎,科技创新要素的转化效率很高。但在第二阶段,东部地区的均值为0.850,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717。就各地区组内差异而言,东部地区组内差异最大。中部地区组内差异次之。西部地区组内差异最小。

为了探讨各地区的效率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以东、中、西部地区为分组变量,对两阶段效率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第一阶段组间平方和与组内平方和仅为0.002和0.018,远低于第二阶段的1.187和2.124,即对于东、中、西部地区各组而言,组间差异和组内差异主要体现在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组间差异和组内差异均不大。同时,由于组间差异在5%水平下显著,可以认为东、中、西部地区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效率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

基于SpSS20.0的统计结果,依据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效率水平进行系统聚类。将各省份依照科技创新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和较差四类,得到优秀评级的均为东部地区的省份,得到良好评级的主要为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仅有内蒙古得到良好评级:东部地区的辽宁、福建和海南得到一般评级:中部地区的省份主要得到中等评级,西部地区的陕西、四川和重庆也得到中等评级,得到较差评级的主要为西部地区的省份,唯一得到较差评级的中部地区省份为山西。由于依赖能源产业,科技创新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得不到足够重视,使得山西经济同样出现“能源诅咒”困境。

从上述结果不难看出,将各省份依照科技创新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分为四类后,各省份的评价水平基本上符合东部地区最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劣的排序水平,东部地区仅有部分省份得到中等评级,同时东部地区没有省份得到较差评级,中部地区省份主要得到中等评级,没有得到优秀评级的省份,仅有山西一个省份得到较差评级。即东、中、西部地区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效率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的结论再次得到验证。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建立两阶段networkDea模型分析科技创新和经济系统之间的联动机制,通过对该模型的一般化分析,将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拆分成一个包含研发人员投入、科研经费支出、专利技术市场成交状况、地区资本存量等要素的串联模型和并联模型的组合,从而实现对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内在逻辑的分析,考察科技创新在每一阶段的作用效率,分析科技创新的经济转化效率及其具体在哪些环节存在问题。根据前文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科技创新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整体水平不高。现阶段从科技创新要素投入到最终实现推动经济发展的链条仍存在断点。科研投入在短期内难以实现成本回收,加大了地方政府科研投入压力,使得企业参与型的科研模式在中、西部地区难以生根发芽。科技创新要素投入对应着科技产出与经济增长的彼此割裂,这种割裂在中西部地区的问题更为严重。因此,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水平,地方政府需要从多渠道、多途径人手,着力提升科技创新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效率水平,避免科技创新要素被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拖后腿,进而造成科技创新要素的无谓损失。

第二,科技创新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成为提升科技创新整体推动经济发展效率的支柱。在对整个经济系统进行两阶段分解后,可以发现各地区之间、各地区内部的差异也主要体现在第二阶段的差异上,同时,由于组g差异在5%水平下显著。可以认为东、中、西部地区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效率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虽然中、西部地区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硬件设施方面有所提升,但软件设施、市场环境、微观激励机制和政策配套等方面仍与东部地区存在差距。

第三,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设施水平较低是当前各地区亟待突破的瓶颈。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从形式上看受制于地区条件。从内容上看则是受制于科技成果推动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化效率低下,除了推进科技资源的优势区域集聚外,仍需要着力解决不同地区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基础设施方面的差距。中、西部地区在科技创新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方面明显受制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设施水平,这种基础设施的差距集中体现在了科技成果推动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低转化效率。可见,现阶段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是区域内宏观与微观层面上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设施水平亟待提升。

科技发展的创新成果篇4

政府的作用除了通过制度安排创造有利于创新的政策环境,为产业经济的发展开辟道路之外,还在于对科技创新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合理的配置。许多国家都制定了高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开发的税收减免制度和信贷优惠政策,以刺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高科技产业化发展势头最劲的美国,政府已经在着手改革现行联邦规章制度,力求在环境、公众健康与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最大限度地养活高新技术企业的负担。同时,美国人正在以企业家精神改革政府运作模式,简化工作程序和不必要的规章制度,以鼓励各种满足公众和商业需求的高新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发展。政府的后一个作用旨在明确不同的科技创新主体所获得的资源分布及侧重承担的创新任务,使科技创新活动既全面完整又重心明确。这充分体现出政府在科技创新战略中的用心所在。

我国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1引导作用

科技创新是在经济的发展中得以兴起和发达的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要可持续,不仅需要增长点,这个在科技创新过程可以解决,还要考虑其与资源之间的关系。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成本,尤其是自然资源,特别是那些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的使用,直接影响着我们生存的环境。如何整合科技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是政府要着力发展的科技创新战略,面临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各种实际,政府如何摆正并引导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从而最大限度地提供科技创新机制建设与环境建设,是政府引导作用的关键点之一。在科技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科技创新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有发展中国家经济对发达国家特有的“依附性”面对科学技术引进过程中的资本陷阱与科技创新陷阱等问题,政府的引导作用更加突显。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我国的科技创新的引用、模仿与学习是需要过程和时间的,而如果科技创新过程不能及时赶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就会陷入技术引进的误区和恶性循环中,致使科技创新过程被动且受限,自主性差、依赖性强。因此,政府必须从宏观上对这种不良发展态势及时的预测、防范、控制,并通过适当的政策和法律的引导使科技创新朝向有利方面推进,保证经济发展不偏离轨道。

2支持作用

我国政府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作用体现为其积极提供各种科技创新资源,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包括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完善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以香港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为例,香港政府的研发开支比例从2005年的44%到2008年的48%不断的增大。分析香港政府创新资金的投放情况可以发现,其投入去向主要是创新应用研究。为推动工业界的科技发展,用2.5亿设立香港工业科技中心,注资2.7亿和7.5亿设立工业支持基金和应用研究基金;拨款50亿,设立创新及科技基金,以资助中小型企业的科技创新和应用研究;从1998年起10年内投资20亿,成立专注“中游”研究的应用科技研究院。同时对于资助资金的管理,香港政府有其独特的企业化管理方式,保证各项资金能有效运作,并及时到达所需企业,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用,给企业的创新带来实际的帮助。②可见,香港政府的支持对科技创新的发展进到了很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3推动作用

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除了对市场经济过程中科技创新方向上的指引,以及各种资金、税收等政策的支持外,还体现为将科技创新上升为新的高度,使其与社会文化、政治、教育等因素结合起来,使人们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形成一种习惯,从而建立一种科技创新的文明。一旦这种文明由政府导向发展为社会自发导向,我们的科技创新也就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不仅在一定意义上摆脱了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等风险,而且会朝人类真正的需求寻求科技创新的正能量。政府在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同时,需要着重考虑两项内容:①政府应该不断推出大型的科技发展计划,促进政府、企业、大学等系统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日本之所以在战后很短的时间里取得了经济与科技发展的骄人成绩,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日本政府十分重视“产、官、学”协作。美国联邦政府也十分重视各实体之间的互动;②提高科技原始创新能力。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意义重大。一方面其可以减少科学技术引进过程中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更多实现科技创新自主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将原始创新与民族产业创新结合起来,以实现民族产业的创新发展,同时提高我国的民族创新文明建设。

发挥我国政府在科技创新中作用的举措

1整合科技创新的价值观

我国政府加强科技创新价值观的建设至关重要,尤其是科技创新理念的输入。其实,真正成熟的科技创新环境中,也许并不是所有人都可能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或者参与者,但所有人一定都有科技创新的理念,并对其有较为深入的认识。尽管不同的群体对科技创新理念受用和认知的点不同,致使科技创新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体上应该趋于一致。这种一致性需要政府在宏观上给予调整和控制。换句话说,政府有责任使公民对科技创新理念有较为科学并正向的认知,并能真正地带入到日常生活中去,从而引导主流的科技创新价值观的走向。对科技创新理念的认识和积累仅仅是科技创新价值观的一部分,仅仅这些还远远不够。相对于那些发达国家而言,我们的科技创新价值观更为欠缺的是国家人文力量在科技创新中的注入。只有将地域性人文力量渗透到科技创新理念中,才能进一步发展科技创新文明。

2优化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

资金方面。近几年,我国科技创新活动中研究与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呈逐年递增之势,而且基本上每年政府在科技创新上的投入经费是比较均衡的,增加的比例也没有过大的浮动,走势平稳。可见,我国政府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和支持已渐化成为一种常态。资金方面的另一个问题是管理问题。每年国家都会拿出固定的经费鼓励科技创新,设立很多奖项、各种基金和计划帮助企业等技术主体创新等。政府对资金的管理要注意的问题是对特定用途的资金管理上要保证公平透明。对资金申请使用的主体要经过严格的评审程序,在信息全面、公开透明、真实可靠等条件下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知识产权方面。知识产权制度是维护市场经济公平有序竞争的有效机制,它赋予创新者对其创新成果的一定时期的排他的占有权,能较好地克服科技创新的外部性,维护创新者的利益,是激励企业科技创新的强有力的基本法律制度。因此,为培育企业科技创新主体,政府的重要工作是应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鼓励、支持有关单位和科技人员通过申请专利、注册商标等方式依法获取知识产权。

法律方面。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已经制定的法律包括《科学技术进步法》、《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但还不够完善,有些法律法规滞后于科技的发展,有的领域存在法律空白点。因此,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就应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法律制定和完善。借鉴发达国家创新方面的法律,我国政府应该构建健全的法律体系,健全的法律体系分3个层次:第一层是基础性立法、包括宪法、科技一般立法、知识产权保护立法、发明奖励立法等;第二层是高科技领域直接相关立法,随着新技术革命不断深入,国家应该制订与原子能、计算机、生物工程方面的立法;第三层是与高科技领域相关的立法,如税法、合同法等。

3促进科技创新的效益循环

科技含量的分布。在我国,科技成果的占有率普遍集中于政府的科研机构和各高校的学术机构,尤其是战略意义重大的高科技成果和民生方面的科技创新,基本上由政府和大学充当创新主体的角色。而相对于企业自主地科技创新活动,在我国还相对较为落后。而在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自主性及成果是受到特殊保护的,其专门有一套相对完善的保护措施。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对于科技创新活动而言,最基本、最原始、最真实有效的创新需求信息直接来源于企业,因此加强企业的自主创新并加强企业创新中高科技成果的研发含量是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的有效方式之一。

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对于科技创新成果要进行一定的技术评估,以区分其科技含量的高低及创新成分的多少。在评价体系中,首先要搭建有效地信息交流平台。通过平台公布的信息,组织不同的主体对科技创新活动的评价进行分类,并给出评价标准、评价基点、评价结果。从而使产品创新的评价机制更加公平合理。此外,对科技创新产品可以实行资格认证制度。对于符合一定技术标准和创新要求且通过资质审核的科技创新产品的销售和使用应该给予适当的政策支持。

4明晰我国本土科技创新的重点

在科技创新过程中,政府应该关心和保护对民族科技创新成果的开发和应用。民族产业的科技创新活动的优势在于:①民族产业的科技创新战略有利于民族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特定的受益群体;②民族产业的科技创新活动比较容易集中、形成专门的民族产业链;③民族产业创新战略是国家软实力构建的重要组成,意义重大、不可或缺;第四,民族产业创新活动可以减少科技创新活动对发达国家技术创新的“依附性”,提升我国科技发展的原始创新能力。因此,加大对民族产品的科技创新并加强其科技成果的转化是我国政府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的本土化需要。此外,对于其他特殊行业的科技创新活动,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政府在提供的政策环境方面可以适当的给予照顾和调整,以实现特殊局部利益的优先性。当然,这种优先性要与国家整体利益与长期利益保持一致。

5构建科技产业化发展战略

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尤其是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纵观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史,可以发现尽管我国科技创新方面的成果也很显著,但从国家科技创新奖项的分布来看,高科技创新的成果并不突出,相比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仍就非常明显。这也是为什么我国科技创新活动始终不能迈入发达行列的关键原因之一。因此,加强高科技创新成果的开发和应用是政府着力追赶地重点。此外,从国外经验得知,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高科技主要集中在国防军事领域,而对于目前主流的发展趋势而言,这种科技资源的布局并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高科技成果向“民生”领域的应用与转化使得我国科技创新战略更为科学合理,同时也加强了科技创新成果的实用性,具有更为广泛的潜在的社会价值。

科技发展的创新成果篇5

一、国家创新体系 

国家创新体系由弗里曼和纳尔逊在1987年首先提出,也是我国为加强知识和技术创新,加速高新技术和产业发展,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而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国家创新体系的提出,使创新从微观走向宏观,其内涵是在国家范围内由创新主体、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外界互动等要素组成的一个开放网络,通过促进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增强国家的创新能力,进而促进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由四个子体系构成,这四个子体系是科学知识创新、技术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这四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着交叉,这种交叉体现在四个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上,需要创新机制和创新政策的调节,最大程度地发挥四个子系统的作用,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进而构成了国家创新体系。 

二、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是一种发表自然科学及技术的杂志。按出版内容、出版方式、出版周期等多种方式发行。其主要特征有:连续性、时效性、创新性、渗透性等。是传播科学知识、宣传科技政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在知识成果传化过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知识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中介和桥梁。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科技期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渗透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的整个环节中。 

科技期刊具备导向、传播、载体、评价四项重要功能,四项功能相辅相成、协调一致是科技期刊发挥作用的前提。导向功能是科技期刊的灵魂,主要体现在政策导向、创新导向、行为导向三个方面,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树立了全方位、正确的导向目标,引导和促进着科技发展,为知识创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提供了基础。传播功能是科技期刊的基本功能,科技期刊为知识创造、应用、创新提供了一个沟通的平台,科技工作者可以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在科技期刊上进行发表,对外部进行公布,完成了知识传播的过程。如果没有知识的传播就不可能有知识的应用,更不会有知识的创新。科技期刊的传播功能使得最新的创新成果得到推广,推动了科技创新不断向更高水平发展。科技期刊是创新成果的载体,更重要的是继承和积累成果为再创新做准备的载体。随着信息化的迅速发展,科技期刊作为创新成果的重要阵地,科技期刊也加快了转变载体形式的步伐,与计算机网络结合,走信息化、网络化、精品化和集团化的道路,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科技期刊的评价功能体现在对发表科技论文的鉴别和判断,科技创新成果的首发权和知识产权归宿的确立上,充分合理地发挥科技期刊的评价功能,是推动科技进步发展的有效手段。 

三、科技期刊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科技期刊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国家创新体系有效运转的重要保证,推动着科技成果向市场经济的转化。 

1.国家创新政策的引导者 

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创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创新政策发挥功效最主要的是通过经济政策的调控,协调政府、企业、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推动科技成果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担当桥梁和中介的作用,是国家创新政策的引导者。国家创新政策的出台,科技期刊会及时,宣传、解读创新政策的内涵,同时科技期刊在创新活动的第一线,与创新主体联系紧密,能够将创新主体对创新政策的意见反馈给政府,在这个反馈与被反馈的过程中起到了连接两者的作用。科技期刊宣传国家创新政策,通过创新主体、企业在科技期刊上讨论、研究创新政策,从而使创新政策得到进一步完善,功效更加突出。所以说科技期刊引导了创新政策的制定,在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2.创新氛围的营造者 

科技期刊对发表的科研作品进行严格审核,杜绝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的行为,为科技创新者提供了公平的平台,营造信任、合作、学习的良好风尚,引导社会形成公平的创新氛围。其中对最新研究成果的及时报道,是对创新成果发表者的激励和肯定,是对需要再进一步提高的创新能力者的鼓舞和吸引,在这种激励与鼓舞、肯定与吸引的环境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得到实现。科技期刊建设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得创新精神得到伸张,知识产权得到尊重和保护,阻碍创新的体制机制得到进一步瓦解,营造了良好的创新氛围。科技期刊对最新创新成果的发表,也是一种对敢为人先精神的极大鼓励,促使在创新大潮中创新力量不断地增多,国家创新氛围不断地浓厚,国家创新体系不断地进步和完善,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 

3.创新成果的推动者 

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过“知识力量不仅取决于其自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其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与广度”。国家创新体系包含四个子系统,如果四个子系统之间能够各尽其责,共同促进科技期刊发挥作用,就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协调机制。最新科研成果在科技期刊上发表展示,能够使得科研成果得到继承和转化。科技创新者在科技期刊上发表创新成果,是转化为生产力的必要条件。科技期刊发表展示最新创新成果,一是告知了创新主体当下创新活动动态,指出创新主体研究不足之处,促使创新主体更快地去研究成就。二是创新主体把突破的成果发表在科技期刊上,供其他创新主体研究、参考,在创新者之间形成相互激励的机制,不断使某一方面的创新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创新主体在科技期刊上得到创新信息,又把创新信心发表在科技期刊上供其他创新主体借鉴,这个过程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循环体系,促进了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 

4.创新智力的构筑者 

科技期刊是促进科技发展和培育人才的重要平台。创新主体在科技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其过程也是创新主体被发现和关注的过程。创新主体对科技期刊发表的研究成果进行研究和领会,其本身也是再学习和被培养的过程。所以说对创新人才的发现和培养是科技期刊的重要功能,也是其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所担当的责任。科技期刊是国家创新体系中创新智力的构筑者。 

综上所述,科技期刊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其导向、传播、载体、评价功能发挥着各自作用,推动了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漆蓉.科技期刊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使命[J].编辑之友,2006(1):64-65 

科技发展的创新成果篇6

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高校技术转移中心融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协同创新为一体,承担着打通知识、技术、成果与人才的转移转化渠道,推动技术的转化、孵化,鼓励创新与创业的重要职责,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前,金华区域发展已进入到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关键阶段,急需借助高校创新力量,集聚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推进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现金华赶超发展、浙中崛起。为此,金华市政府于2013年正式启动大院名校金华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军事交通学院、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中国计量学院、浙江工商大学等10所高校入驻。同时,义乌虚拟研究院、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义乌中心、大院名校武义联合技术转移中心、浙江大学浦江技术转移中心、浙江理工大学兰溪技术转移中心等也在相关县(市、区)迅速发展,全市共引进大院名校设立技术转移中心34家。大院名校金华技术转移中心的启动,标志着金华市的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工作跃上了更高层次。分析研究高校技术转移中心服务当地社会发展的方式,对于加速地方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区域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设立大院名校金华技术转移中心的意义

大院名校金华技术转移中心是金华市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对接,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平台。

(一)加快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是推进协同创新的重要平台。协同创新是科技创新的有效组织模式,通过推动创新主体间突破壁垒实现深度合作,可以有效集成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显著提升创新驱动能力和效率。党的十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凸显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充分体现了党对当代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为新时期科技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报告指出“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报告首次提到的“协同创新”,是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提出的重要理念,是有效集成创新资源,加快创新驱动能力和效率的重要手段。金华作为浙江省中西部城市,创新力量相对薄弱,经济基础和综合实力都不够强,只有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借梯登高、巧借外力,充分释放和有效集成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资源和要素,才能加快提升科技创新整体效能,缩小发展差距,加快创新驱动发展,赢得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二)加快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是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大院名校金华技术转移中心是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实现金华全域“赶超发展、浙中崛起”和“创业富民、创新强市”的重要支撑力量。技术转移中心建设遵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充分发挥和有效利用高等院校所的科研优势,推进全市技术创新工作、破解企业技术难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强科技创新资源合作共享,努力将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成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器和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助推器。

(三)加快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是科技合作走向常态化的有力保障。金华工科会平台为大院名校金华技术转移中心工作搭建了良好的合作基础,借助于工科会金华先后与中科院、浙江大学等65家院校所建立了全面科技合作关系,全市有1100余家企业与院校所建立了长期科技合作关系,累计签订科技合作协议1970项,协议金额共计37.2亿元,共建各类科技创新载体近160余家,引进中高级科技人才1800多名。加快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可以确保科技合作向常态化、紧密化发展,为企业技术难题破解、科技成果引进转化和急需人才引进培养提供有效服务。

二、开展技术转移工作的主要举措

(一)突出工作重点

通过建立健全各类协同创新平台、团队、项目、基地、机制,推动实施一批重大协同创新项目,突破一批关键技术,使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明显加强,各类创新主体间的合作更加紧密,形成以企业为龙头、覆盖产学研用各领域的协同创新格局。建设和利用好大院名校金华技术转移中心办公基地,配备相关的研发软件和设备,发挥中国创新驿站浙江基层站点、浙江省网上技术市场金华市场、浙江省科技文献金华工作站、金华科技信息网络平台、浙江科技信箱金华站的协同服务功能。以国家“”、“金华双龙英才计划”等高层次领军人才为领衔,引进和培养造就一批具有金华优势特色、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协同创新团队。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生态环保、民生和社会管理等重点领域的科技协同创新,组织实施一批重大创新项目,推动发展方式加快向创新驱动转变。整合创新资源,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创业环境好、特色突出、集聚发展的协同创新成果转化基地,促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

(二)注重制度建设

重视管理制度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强化需求导向、目标导向、绩效导向和服务导向。建立市校会商制度,明确双方负责和联系人员,共同负责对技术转移中心的领导和管理,并根据金华市产业发展布局和企业技术需求状况,与相关入驻院校协商共同举办机电一体、特种车辆、新材料等专场科技对接活动,做企业技术需求征集,组织校企对接,洽谈科技合作。建立科技联络员队伍,每个县(市、区)各确定一位技术转移工作联络员,为大院名校技术转移中心走访企业提供方便。落实绩效考核制度,明确考核重点,并要求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注重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工作的实际落地效果。

(三)强化政策配套

制订出台《大院名校金华技术转移中心管理办法》,加大对入驻技术转移中心的扶持力度,对当年入驻技术转移中心,每个补助20万元,并从次年起,对绩效考评合格的每家给予10万元资助。为进一步推进科技合作,出台加快科技成果交易的配套政策措施,通过竞价(拍卖)项目按成交额的20%给予资助,最高不超过200万元;转化国家科技奖、中国专利金奖和优秀奖、省科技二等奖以上或市科技一等奖的重大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的项目,按企业实际成果转让额的20%给予资助,最高不超过100万元;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按企业实际支付合作费用额的15%给予资助,最高不超过100万元。使科技经费由支持一个项目向支持一个市场转变,由项目事前立项向事中、事后交易补助转变,使科技财政支持更加市场化、更加体现公正、公开、公益,提升科技财政资金绩效。

三、当前金华市技术转移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破解企业技术难题,聚引了优质创新资源

与先进地区相比,目前金华市大多数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仍然较弱,迫切需要依托高校院所的技术力量推进技术创新。浙江大学金华技术转移中心作为首家试点单位,自2005年建立后为浙江大学组织专家教授赴金开展各类技术开发、成果转让、科技服务活动提供了支点。与全市企业累计签约712项,总金额1.88亿元,先后有400多位浙大专家承接金华企业技术难题,共建了浙江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金华分平台、金华博众汽车技术研究所、金华机电产品仿真技术研究所、金华中科机电研究所、浙江集群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华源制药研发中心、浙江大学金华医院等一批合作平台,先后有俞小莉、童水光、胡树根等3位教授获得金华市科技合作奖表彰和奖励。据统计,2012年浙江大学与金华达成合作项目78项,合同金额3658万元。军事交通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中国计量学院等8家大院名校到先后到市区设立技术转移中心,这标志着该市校企合作工作跃上了更高层次。2013年,大院名校金华技术转移中心共走访金华地区企业300多家,签订合作协议149项,签约金额5829.65万元。义乌虚拟研究院、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义乌中心、国家大院名校武义县联合技术转移中心、浙江大学浦江技术转移中心、浙江理工大学兰溪技术转移中心等也取得快速发展。技术转移中心成为推进科技合作交流,破解企业技术需求、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一支强有力的生力军。

(二)形成协同创新优势,增强了创新驱动发展动力

各类产学研项目的科技合作对接、签约和落地实施,为全市工业经济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和创新驱动能力。截止目前,金华市有1100余家企业与院校所建立了长期科技合作关系,涵盖了与我市产业发展相关联的绝大部分高校院所,共建各类科技创新载体87家,引进中高级科技人才1800多名。在顺利完成的部分产学研项目中,已培育成了一些企业的当家产品,形成了一批该市工业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浙江开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合作开发的“纳米改性搪瓷釉料及制品与产业化”项目,创立了工程搪瓷板静电喷涂生产工艺,实现了搪瓷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建成了国内第一条静电喷涂生产线,形成了具有完整知识产权的工程搪瓷生产技术,实现了面向重大工程的设计生产能力,合作开发的大尺寸工程搪瓷产品具有耐沾污、耐环境侵蚀、储能、抗菌、稳定等特点,产品替代进口,已广泛应用于奥运场馆、地铁、世博会等国家重大市政工程领域。浙江盈联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南大学合作开发的“钴锍合金高效提取设备研究及优化设计”项目、金华市春光橡塑软管有限公司与浙江工业大学合作开的“高端吸尘器用高强度电子软管”项目,也都成为科技引领发展的合作典型。

(三)拓宽校企交流合作之路,搭建了协同创新长效平台

科技发展的创新成果篇7

关键词:科技创新;模式;政策体系

一、资金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科技创新,主要指的是在科技领域内的不断发展和突破,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科学创新及技术创新。现代社会,任何一个科技创新,无论是原始性创新[1]、集成创新,还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都必须要有大量的科技研发资金作为支撑,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时,必须把增加科技研发资金作为重要的政策内容。

在企业进行科技创新过程中,合理资金体系的建立至关重要,资金体系能够提供规避、防范以及化解创新投资风险的手段。科技创新过程中,资金模式的建立是一项繁琐的工作,同时对于企业发展来说也是极其重要的工作,需要引起企业金融管理者的重视。资金模式在企业科技创新过程中,有着重要经济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发挥资金引导作用促进科技创新发展

(一)金融向科技创新以及成果转化提供资金支持

企业在进行科技创新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目前所有创新型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融资困难。我国的金融机构对于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有着重要依赖作用,不论是在控制还是不控制企业资金投入其它来源的情况下,金融机构的资金贷款,对于企业进行技术科技创新的作用效果都十分明显。我国金融机构主要是指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在风险范围内,为企业基础科技创新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可以帮助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时提供更加有利的融资环境。

(二)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激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坚持以政府财政资本投入为引导,以民间资本为主要来源,拓展融资渠道,增加资本数量,提高资本质量,才有可能形成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资本环境[2],有利于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创业和科技成果转化阶段融资“瓶颈”的问题。惟有大量的创业资本不断涌入,不断地与先进的科技成果相互选择、相互结合,才能有效地实现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与市场化,才能有效地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构建推进科技创新的资金模式的研究

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制定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以积极有效的扶持措施,鼓励和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是增强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

(一)加大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的资金投入

科技创新人才主要涵盖科技人员、风险资本家、企业家等,他们是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决定着科技创新的发展潜力。各级政府在推动科技创新中都重视人才高地建设,大力推广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在培养、引进人才,促进人才流动等方面都采取了许多积极措施。科技创新协作机制是联结研究开发、成果产业化等环节的内在激励机制,是企业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之间的协作关系。政府的作用应体现为沟通产学研之间信息,提高科技创新体系各个环节之间的组织协调,促进经济、科技和金融的互动发展。

(二)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资金投入

科技型企业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中发展前景和最具活力的重要元素,在技术创新、繁荣市场、活跃经济、增加就业,以及壮大财源等方面,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资金一方面直接带来了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大大地吸引和带动了其他资金的投入,缓解了创新企业的资金困难。通过加大创新资金投入,还增强了企业发展潜力,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创新资金对由高素质科技人员和留学归国人员创办的科技型企业给予优先支持,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科技人员的创新创业热情。

创新基金作为政府对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的资助手段,将以贷款贴息、无偿资助和资本金投入等方式,通过支持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扶持和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将重点支持产业化初期、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商业性资金进入尚不具备条件、最需要由政府支持的科技型企业项目,并将为其进入产业化扩张和商业性资本的介入起到铺垫和引导的作用。因此,创新基金将以创新和产业化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在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培育和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同时,推动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客观规律、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的新型投资机制。通过投入机制的变化,由“政府主体”向“社会主体”转变,逐步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的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投入体系。

(三)创造科技创新的制度环境

政府的功能就是培育和健全市场体系,建立比较完善的市场制度和规则,监督市场运行,保证规则的透明度和公正性。首先,完善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发挥其规划和政策的导向作用,形成高效的宏观科技管理体系。政府要进一步制定科技发展长远战略,出台各种具体的技术政策,指引高科技产业化发展方向[3],为科技创新主体提供完善的激励政策,提高创新人员的积极性。其次,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并通过政府行政和管理机构的有效运作,规范科技创新行为、保障科技创新者的权益。政府要构建系统的科技法律体系,将科技创新活动纳入法制化轨道,注重知识产权保护法律的建设。另外,政府还要改善科技创新的法制环境,使行政执法机构和协调服务机构功能互补,形成合力,以完善科技创新的法律保障。最后,完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深化改革投融资体制,提高财政资金和银行贷款的使用效率,并激发民间资本对科技投入的热情;推进金融创新,大力发展风险投资,积极推进高技术产业与资本市场结合。

四、总结

目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科技创新资金模式的问题,并通过制定科技发展战略促使科技创新资金快速增加。长期以来,科技投入的不足严重制约了科技事业的发展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今天,我们要努力实现科教兴黔的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首先科技本身就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切实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切实加大与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力度和速度,这样才能推动社会财富的迅速增长与积聚。才有望实现科技发展的追求和梦寐以求的历史性跨越[4]。

参考文献:

[1]邵明国,刘超英.科技中小型企业融资制约因素[J].经济沙龙,2005(15):62

[2]倪明.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模式的拓展[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4):1-3

科技发展的创新成果篇8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高校科技产业;改革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党的十以来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题中要义,突出体现为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国家提出了“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高校利用科技和人才优势创办科技企业,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在促进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相关行业技术进步、服务社会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支持高校学科建设和发展、调整高校科研方向、提高科研综合水平、推动产学研相结合、培养创新和应用型人才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前,高校科技产业该怎样发展、如何定位,才能从整体上跟上经济新常态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一个重要课题。

高校科技产业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

1.高校科技产业发展情况

2005年,《教育部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意见》下发,十余年来,高校科技产业得到规范和快速发展。截至2013年,全国552所高校共拥有校办企业5,279家,资产总额3,538.06亿元,年收入为2,080.62亿元;2014年,校企资产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或已超过4,500亿。高校是科技成果集聚、转化、创新的主要力量,高校科技产业的长足发展在整体上提升了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国家科技产业和高校科技产业改革发展形势

一是国家科技产业发展改革形势。近年来,国家有关文件中多次提到或涉及科技产业改革发展意见。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中央对中国经济进入新阶段的战略性抉择。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是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最显著特征。创新驱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这是在新的环境下,国家立足于国际产业变革大势,作出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大战略部署。其中提出,支持政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开发智能产品和自主可控的智能装置并实现产业化。2015年3月,国务院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提出,统筹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完善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二是高校科技产业改革发展形势。2012年3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实施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2015年,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分别从产业技术创新机制改革、调动科研人员创业积极性、高校“双一流建设”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结合等方面对高校科技产业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建立高校和科研院所技术转移机制,强化科技成果以许可方式对外扩散,逐步实现高校和科研院所与下属公司剥离。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以科技成果作价入股企业,鼓励高校通过转让、许可或作价投资等方式,向企业或其他组织转移科技成果。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正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进一步提升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校科技产业改革发展应遵循的原则

高校科技产业改革发展需坚持创新导向、前沿导向、需求导向,准确把握高校科技产业发展规律,主动适应创新驱动发展形势,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科技前沿,全面提升原始创新和协同创新能力。通过顶层设计、制度创新、平台建设,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带动高校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1.服务创新驱动战略决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高校拥有技术、智力资源的源头优势,有责任、有义务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与行业及地方的合作,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2015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在总计233项通用项目中,高校作为主要完成单位获得了174项,占比超过七成,由此可见高校的科研实力在不断提升。强化科技与经济、创新项目与现实生产力、创新成果与产业对接,推动重大科学创新、关键技术突破转变为先进生产力,增强高校创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

2.服务社会,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中央提出的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正在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推进要求坚持协同发展、重点突破、深化改革、有序推进;在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大力促进创新驱动发展,增强资源能源保障能力,统筹社会事业发展。这为高校科技产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优化学科结构、提升创新能力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高校应借助自身学科优势,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3.服务高校学科建设,向“双一流”迈进

国务院出台的“双一流建设”为高校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双一流建设”将有利于促进高校学科、人才、科研与产业互动,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移与产业化链条,推动健全市场导向、社会资本参与、多要素深度融合的成果应用转化机制。高校应深化产教融合,将“双一流建设”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着力提高高校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率,努力成为催化产业技术变革、加速创新驱动的策源地。同时,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也将加速推进自身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进而推进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

4.服务校企自身发展,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高校科技产业改革发展归根落脚还是重在校办企业的改革发展上。中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将逐步实现高校和科研院所与下属公司剥离,校企改革成为国资国企改革最后一块“自留地”。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校企改革应在国企改革顶层设计基础上实现特色化、个性化的落地,从而引进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高校应鼓励企业增加创新投入,支持企业更多参与重大科技项目实施、科研平台建设,推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

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思路

在经济新常态下,高校科技工作面临着更加注重原始创新和前沿突破、更加强化科教融合的新形势、新任务,要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出新贡献,唯有驱动“加大体制机制改革,融入高校综合改革”的新引擎,更加聚焦国家需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形成学科优势,提升创新能力;切实转变思路,形成组织重大项目的能力;敏锐抓住机遇,营造更好的政策环境,不断深化改革,形成更好的科技产业化体系。

1.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服务重大经济科技需求

以国家重大需求、科学前沿为导向,着力开展原始创新和组织创新,努力使高校成为国家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一是加强机制体制创新,构筑全链条协同创新体系。围绕优势特色领域,实施以重大项目工作组和交叉学科研究平台为依托的有组织协同创新发展战略。明确专门科研机构和校级交叉研究中心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强化以重大创新任务为牵引,以创新贡献和高端服务为导向,构筑“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程研究―产业化”的全链条科技创新体系。二是打造行业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和技术研发转移平台,引领行业转型升级和关键共性技术的发展。围绕行业绿色转型战略需求,汇聚各种创新要素,从理论研究、工艺创新、装备研发、产品开发、服务理念等方面开展协同创新,打造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双中心。以智能制造关键技术为重点研发内容,开发国家新兴产业急需的绿色材料,支撑行业绿色转型,同时建立多团队协同的联合研发平台,形成多元、融合、开放、流动的运行机制。加强大学科技园能力建设,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提升服务师生创业的能力。

2.全面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高校、地方、行业发展

2016年2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措施,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高校对其持有的科技成果,可以自主决定转让、许可或者作价投资。高校是科技成果的供给主体,聚焦需求,全面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一是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参与国家、企业的重大项目工程,这是高校成果转化的最主要方式;二是将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资源,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三是以知识产权投资的方式和社会资金一起组建转化成果的公司,并建立专业机构、鼓励政策相配套的运行机制;四是健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构建学校―地方―行业的政产学研资合作新模式。以地方和行业需求为导向,结合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建设与国家对于行业转型升级的要求,通过高端人才与技术成果的“双驱动”和“双转移”,大力推进地方研究院建设或组建具有影响力的行业创新联盟,加强产学研结合的中试基地和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设。

3.大力做好中试产业化,推动科技与经济对接

中试,即中间性试验,是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必要环节,中试产业化建设旨在建设中间性试验的专业试验基地,通过必要的资金、装备条件与技术支持,对科技成果进行成熟化处理和工业化考验。

高校应加强对科技成果中试产业化建设的主动性,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的需求,积极引导项目承接人重视成果后续中试、产业化,并加大考查力度。高校可以依托产业研究院围绕中试产业化主要开展以下工作:一是结合工作实践,对中试项目产品推广进行激励政策,探索产学资企孵化、创业大赛筛选、协同创新合作等中试孵育模式,建设中试基地;二是通过国有资产为主体的多元中试投资体系,把科技资源向中试阶段有效倾斜,给予推动中试项目大力支持,推动中试项目相关产品的应用研究和推广;三是与国内外各类机构开展校地企产学研合作交流与对接,为地企提供技术交流咨询服务。结合区域生产力布局和行业发展状况,由政、研、企以股份制形式联合建立区域性和行业性工程中心,实行企业化管理、专业化生产、对实验室成果进行工程化集成,对供需双方进行市场联结,既能让科研机构进行大胆的探索、设计、创新,又能让生产性企业放心大胆投产,最终拓展成为一个半服务性、半工业性的加工产业部门。

4.规范国资管理,全面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高校企业要普遍建立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校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并实行现代企业制度。通过改制实现高校企业的投资主体多元化,引进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各类人才和先进的管理方法,加强科技创新与产研结合,提高高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运营质量,使高校企业成为市场竞争主体。高校要建立国有资产投入、增值后退出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加速高校企业的社会化进程。高校孵化成功的科技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出售部分或全部股权,收回资金,用于支持学校发展,或用于转化科技成果、孵化科技企业。

一是加强和规范企业管理,理清投资企业产权关系。在国家多项政策出台鼓励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同时,也加强了高校国有资产的监管与规范。2015年6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直属高等学校所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若干意见》。2016年7月,国资委、财政部又出台了《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文件明确强调:要完善资产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业绩考核制度及其奖惩办法,理清投资企业产权关系,做好公司的清理整顿。要加速推进企业划转至资产公司,完成股权划转备案和工商变更工作;加强高校持股企业管理,将长期处于停业状态或长期不分红的企业列入清理规范计划;对长期亏损、投资无回报的企业坚决予以撤并或退出。二是做好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促进科研人员与转化过程的融合。在职称评定、利益分配等方面,要确保科技推广人员应有的地位和待遇,从而提高科技人员参与企业进行科技开发的积极性。同时,打通原有事业编制人员在学校和企业间流动的渠道,增强归属感。

5.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党建引领发展

2016年10月,发表《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开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新局面》讲话,明确指出要通过加强和完善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使国有企业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推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坚定不移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高校科技产业作为国有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全面推进高校科技产业工作建设,在构建良好企业文化、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可持续发展动力、提升发展层次方面进行探索。

科技发展的创新成果篇9

 

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是指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既要积极实现农业经济的“数量”增长,更要注重农业经济发展的“质量”提升和“结构”优化,并由以往的数量型扩张向质量型发展转变。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将农业发展建立在依靠科技创新积极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节约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注重农业经济的质量效益的基础上。

 

一、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是科技创新

 

1、农业产业结构优化需要科技创新

 

由于科技发展滞后导致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村中第一产业比重过大,二三产业比重过小。在农作物的种植结构中优质产品的比重低,高效经济作物面积较小,农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到2007年,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0.4%,相当于林业、牧业和渔业总和,林业比重只有3.8%。目前我国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8%左右,比发达国家低30%~35%左右,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仅为30%~40%。由于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农产品增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

 

2、发挥农业生产规模经济效益需要科技创新

 

我国耕地、淡水等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1/4,资源紧张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过剩的农业劳动力和分散、均田的小规模土地经营方式,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难以形成规模效益,极易出现生产上的大幅波动。此外,科技水平低而导致的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是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大障碍。

 

3、提高农业投入产出率需要科技创新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主要表现为“三低”:一是单产增速低。近十年来我国粮食单产水平降低。二是资源利用效率低。尽管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生产了世界22%的农业,但由于农业生产科技水平低,同时也消耗世界20%的水资源和30%的化肥、农药。三是成果转化低。据统计,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在65%-85%之间,而我国仅为30%-40%。我国农业增长科技贡献率仅为48%左右,与发达国家平均70%的科技贡献率差距很大。依靠科技创新提高我国农业的投入产出效率是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当务之急。

 

二、制约农业科技创新的障碍因素分析

 

由于我国的教育资源和科研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农业经济发展的科技投资比较利益低,农业科技创新不足成为制约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又一障碍。

 

1、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不够,机制不完善

 

在国家科技基础建设中,农业科技平台所占比重较低。截止到2009年,在22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中,涉及农业领域的仅有23个,与农业作物育种和生物技术有关的仅有9个。在14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涉农的只有30个。国内从事农业科技创新研究的单位众多,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各自在封闭的系统内活动,互相之间缺乏优势互补的机制,总体运行效率较低。在一些重要研究领域的自主创新方面还缺乏独特的核心技术,重大原始性创新成果和产业发展关键技术成果供给明显不足。

 

2、经费保障不力

 

我国农业科研经费占农业GDp的0.43%,远远低于高收入国家3.29%和中等收入国家1.37%的平均水平。大部分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设施条件简陋,无论是在试验条件、基础设施、科研力量,还是在承担课题和获得经费资助方面,都与发展现代农业对科技创新的要求相距甚远。

 

3、我国科技创新推广体系不完善

 

我国农业科研力量的90%集中在产中阶段,其中55%又集中在种植业领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是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我国每年取得6000多项省部级以上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但真正投入生产使用的不超过三分之一。科技创新成果推广转化难的根本原因是科技创新水平低。另外,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风险防范机制不完善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中介市场落后也是造成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滞后的原因。

 

三、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思路

 

1、完善农业科技创新的机制和基础

 

(1)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既要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形成政府主导的、多元化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成中央、高校和地方科研院所有机结合的布局合理、联合协作的具有国际优势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农业技术与经验,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整体功能和效率。通过科技创新实实在在地提升农业的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2)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具有较强的风险性和探索性,其成果是典型的公共产品。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为农业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政策法制环境,建立农业科技发展基金和完善农业保险机制,鼓励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等措施有力支持农业科技创新。

 

(3)加强对农业科技知识产权的保护。为了更好地加速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全面向农业产业的渗透,实现我国农业生产力质的飞跃,营造良好的农业科技发展环境,要尽快完善农业知识产权制度,加强和制定农业科技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对有重大价值的农业科技成果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尤其是我国自行研制等品种资源,具有遗传基因研究价值等作物品种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以促进高技术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4)建立科技创新团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遵循市场规律积极吸引和留住科技创新人才,不断优化科技创新团队。首先,应正视农业科技的风险性、艰苦性特征,运用一流的待遇吸引和保留流动人才;其次,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人才理念,在创新科研成果的评价、个人业绩的考核、生活待遇的提高等方面运用现代激励理论,不断提高优秀农业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的科技创新积极性。

科技发展的创新成果篇10

〔关键词〕沈阳;科技创新能力;创新创业

近年来,沈阳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在东北地区处于领先地位,但是与国内其他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科技创新投入较少、科技成果转化落后等差距。客观评价并不断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沈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东北亚科技创新中心的根本保障,对中西部等其他地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沈阳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一)科技创新资源较为丰富

沈阳是我国传统工业基地,大学和科研院所密集,科技创新资源较为丰富,与全国同类城市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根据《沈阳统计年鉴2016》,2011-2015年,沈阳普通高等院校数量达到47所,占辽宁全省普通高校数量的41%,数量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的前列,其中东北大学、辽宁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科研实力较强。众多院校为沈阳持续培养创新创业所需人才。近五年来,沈阳本专科每年毕业10万人左右,研究生每年毕业1.3万人左右。此外,截至2015年底,沈阳拥有两院院士25名,高级研究人才数量在全国城市中居中。沈阳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数量近年一直保持增长。2011-2015年,市及市以上独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数量从104家增长到108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从193家增加到237家;省以上重点实验室从228家增长到288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在2015年达到16家。截至2016年2月,沈阳市拥有部级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总数达到36家,在辽宁位居第一,规模上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的前五位,区域创新基础得到进一步增强。

(二)科技成果产出快速增长

近年来,沈阳专利产出增加较快,专利申请和授权在辽宁省和东北地区都占据一定优势地位。2015年,沈阳专利申请18112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9946件,占辽宁省的51.45%,占东北地区的24.77%;专利授权9034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数同比激增61.64%,达到2680件,占辽宁省的40.8%,占东北地区的20.88%;有效发明专利数达到9104件,占辽宁省的39.17%,占东北地区的20.74%。沈阳科技成果产出较为丰富。2015年,沈阳市级以上登记认定的科技成果237项,其中应用技术成果157项。应用技术成果中,达到国际水平94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50项,取得软科学成果及基础理论成果43项。沈阳技术市场交易活跃。2015年,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152.42亿元,比上年增长9.4%,在辽宁的技术合同交易份额中占比超50%以上。

(三)产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2015年,沈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申请的发明专利平均数达到0.61件,显著高于全国0.43件的平均水平,排名进入全国前五位。沈阳作为东北重工业中心城市,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医药化工、食品及农产品深加工等支柱产业已形成一定优势,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一些高技术产业在全国处于发展前列。如机器人产业,沈阳拥有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部级机器人研究机构,在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领域拥有一系列专利成果,并形成了“新松”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产品占国产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超过20%,机器人智能制造体系基本形成,在国内优势明显。沈阳近年来iC产业发展较快,与iC装备产业直接相关的部级工程技术中心达到5个,初步建立了集中产业共性、关键和前沿技术研究的研发体系,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四)创新创业环境逐步改善

近年来,为推进创新创业,沈阳大力发展众创空间。2016年,沈阳建有部级众创空间15家,省级众创空间17家,市级众创空间36家,居东北地区前列,形成了以浑南区国家双创基地与和平区创业创新大街为代表的众创空间集群。沈阳积极优化营商环境,从支持创业创新空间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健全融资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创业、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等方面,研究制定了75条政策措施。2016年,沈阳累计取消下放行政职权981项,激发了市场活力,促进了创业创新,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0.4万户,增长15.7%,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达到50家。

二、沈阳科技创新能力存在的不足与挑战

近年来,沈阳科技创新能力虽然有一定提高,但是科技创新能力总体呈一定下降趋势,“科技强”“创新弱”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社会研发投入近年来呈现下降趋势

从研发投入来看,沈阳在辽宁省内地位比较突出,但是从2012年开始,沈阳R&D经费内部支出增长停滞,2014年开始下降,2015年同比大幅下降9.19%,经费支出合计为125.14亿元,在全国R&D经费内部支出中仅居于第17位左右,而同期沈阳GDp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第八位。根据《辽宁省科技统计年鉴2016》,2011-2015年沈阳R&D投入占GDp的比值(研发强度)连续五年下降,2015年达到1.72%,低于全国2.07%的平均水平,与全国研发强度不断增长的总体趋势相反,与创新型城市R&D内部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接近3%的水平差距比较大,如西安、武汉、杭州以及南京等省会城市都达到3%以上的水平。沈阳政府财政科技支出增速较低。近五年来,沈阳财政科技支出增长率呈下降趋势。2015年,沈阳财政科学技术支出17.1亿元,增长4.1%。政府科技支出占政府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2.90%。而同期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中地方支出达到3993.7亿元,同比增长12.3%。沈阳研发投入不足,直接影响科技创新的潜力绩效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二)科技创新资源向传统领域和国有企业集中的趋势明显

沈阳科研成果较多地产生在传统优势领域,如制造、医药和农业领域,而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获奖成果比例较低。2015年,沈阳市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共10个,其中医药、传统工业和农业等三个领域共占89%;同期,沈阳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共13项,其中医药和农业领域共占77%。大型国企、国有控股企业是沈阳科技创新投入的主体,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比达75.93%,私营企业研发支出只有2.6亿元,仅占4.39%,而全国私营企业研发支出占比为23.6%。国有企业多集聚在传统重工业领域,传统领域占据较多科技创新资源,对整体产业转型升级的带动作用较为有限。

(三)产业和企业创新能力较为薄弱

沈阳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较低。2015年,沈阳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仅为0.64%,低于全国0.9%的平均水平。设立研发机构的企业数量以及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数量明显偏低。2015年,沈阳创办科技机构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仅占企业数的4.78%,远低于全国13.79%的平均水平;有科技活动的企业数所占比例仅略高于7.53%,远低于全国19.20%的平均水平;沈阳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科研项目的平均数量仅为0.3个,远低于全国0.81个的平均数量。企业科技创新活动投入低、开展创新活动数量少,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2015年,沈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平均为1988.77万元,该指标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也未能达到东北地区的平均水平。另外,沈阳主导产业研发投入也较低。2015年,沈阳装备制造业、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医药产业研发投入强度分别为0.96%、0.58%和1.17%,而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1.48%、1.28%和1.71%。

(四)技术交易以向外输出为主,科技成果在本地转化薄弱

沈阳技术输出远大于技术输入。2016年,沈阳技术输出5177项,成交额187.29亿元,输出项目和金额分别是输入项目和金额的1.71倍和3.55倍,而全国科技创新较为活跃的城市,技术输入额都不低于甚至大幅超越技术输出额。可见沈阳科技成果产出虽然较为丰富,但在本土乃至东北地区转化的比较少。如2011-2013年间,中科院沈阳分院在东北三省外的转移转化科技创新成果项目数和科技合同额占比分别为78.7%和83.7%。

三、沈阳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沈阳科技创新能力处于全国同类城市的中等偏上水平,能够担当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重任。应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优势,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政府加速向创新服务角色转变,把沈阳打造成为全球创新资源在东北地区的首选地、集聚地和转化地。

(一)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应坚持增加科技创新投入不动摇,尤其是加大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的引领作用,改革政府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引导全社会增加科技创新投入,并考虑充分利用外部研发投入。调整研发投入结构,通过政策措施,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和新产品开发力度,大幅提升科技创新成果对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促进战略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和民营企业发展。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大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实施力度,鼓励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加大对发明创造、技术转移和交易、产学研深度合作等支持力度。

(二)以构建东北科技创新中心为引领,营造全球一流创新创业环境

着眼于营造世界一流的创新创业环境,比照高标准,推动全社会提升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活力。与打造商业环境相结合,重点建设世界一流的创新创业环境,从政府简政放权入手,下决心改善创新创业环境,营造创新创业乐土。根据企业创新创业特点,研究制定适应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集聚优质企业、服务机构、科技金融资源等创新要素,提供良好的服务。提升孵化器、众创空间的功能,完善创新创业服务,营造包含创业服务、国际合作、技术创新、创业融资、人力资源、政策法规和创新文化在内的环境体系。形成柔性灵活的人才引进机制,不仅要吸引人才,更要用好人才。

(三)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培育新动能

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体制机制障碍,引导大型国有企业开展内部创新创业,加快发展具有相对优势和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包括机器人、电子信息、航空制造、智能医疗、智能制造等。以移动网络应用、大数据、“互联网+”等为方向,加强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为新兴产业提供发展支持。加强科技创新对区域优势产业的衔接,发挥沈阳装备制造业的传统优势,加强创新资源整合和集聚,集成国内外创新资源,构建国内高端的装备制造业产业技术研究院,打造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产业技术研究体系。加快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重视发挥本地企业对区域创新发展的带动作用,给予创业企业更多支持。

(四)以体制机制改革和发挥政策作用为突破口,集聚利用全国和全球创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