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审计风险研究背景和意义十篇审计风险研究背景和意义十篇

审计风险研究背景和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3:56

审计风险研究背景和意义篇1

[关键词]商业银行;研究型内部审计

一、引言

一年多来,研究型审计已在全国各级审计机关得到积极响应。在审计机关聚焦改革前沿,把推进审计工作与研究工作有机结合,以研究型学习深化研究型审计的背景下,推动实施商业银行研究型内部审计工作,切实发挥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体系中的建设性作用,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理应成为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使命。目前针对商业银行的研究型内部审计尚未得到广泛关注,本文试图对商业银行研究型内部审计的内涵、特征、需求及路径等方面进行理论探索。

二、研究型内部审计内涵与特征

(一)研究型内部审计内涵

据《辞海》解释,“研究”意为钻研、探求,用科学的方法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大辞典》对“研究”一词的解释为:针对某一个主题,作深入且有系统地探讨或研查,以发现事实,形成理论并付诸应用。由此得出,做好研究需做到三点:一是科学地(系统性)探求,二是要发现本质和规律,三是要付诸应用。研究型审计的概念最初提出时,认为应当把审计项目当成课题进行调研、分析和求证,鼓励审计人员钻研体制、机制和政策等方面的问题,形成层次更高、影响更大的审计调研成果,进而提出更有深度、更加科学合理的审计建议。该定义较好地体现了研究的要义。针对研究型内部审计,我们认为是组织的内部审计主体在实施内部审计工作过程中,注重以研究型的思维研查和探求被审计对象的经营管理活动的背后动因、行为规律、问题成因,在审查和评价组织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上,从体制、机制、制度等方面提出改善性意见,更好地发挥建设性作用,从而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作为商业银行而言,研究型审计的对象是商业银行内部各类主体的经营管理活动。

(二)研究型内部审计特征

特征是事物特点的象征或标志。特征的分析在于将研究型内部审计与其他类型内部审计进行有效区分,从而更好地把握研究型内部审计的要求。根据定义,研究型内部审计具有如下突出的特征:1.科学性。科学性是研究型内部审计的第一特征。研究的目的在于找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付诸应用指导实践。科学性的特征和要求体现在研究型内部审计的全过程。审计人员需树立科学的审计理论和思维,采用科学的审计方法和技术合理规划审计项目安排,收集审计证据,进而分析审计问题成因,提出科学的审计意见和建议。2.系统性。系统性是研究的固有属性。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认为,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表现为新功能的有机整体,任何一个系统都包括三种构成要件:要素、连接功能和目标。就研究而言,系统性则要求在探求、研查的过程中要有目的地做到多要素、多维度的有序互动。研究型内部审计不是一种孤立的审计状态,而是主动与开放的,需要审计内部要素之间,以及与外部要素之间有序互动和协同增益。3.建设性。建设性是研究的目标属性,集中表现为价值增值。就研究型内部审计而言,所有的内部审计工作围绕的核心目标是增加组织的价值,具体表现有提高组织行为的合法合规性、制度规范的合理完善性、风险管理的适当有效性、运营过程的效率效果性等。针对商业银行,研究型内部审计的开展应紧抓科学性、系统性和建设性的核心特征要求,服务商业银行适应新环境,推动商业银行应对新风险。

三、研究型内部审计的转型需求分析

(一)适应新形势新环境的需要

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已成为一种经济环境,影响着各行各业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商业银行无论出于主动抑或是被动,已成为走在这一新环境中的排头兵。商业银行大量交易数据的产生,各类信息系统的建设,市场竞争需求的加剧,这些新形势对内部各治理部门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重要的内部治理部门,内部审计在面对新环境和新形势时,应主动求变,积极转型,将研究型内部审计作为重要的转型方向。

(二)提高内审质量,发挥内审价值的需要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在2002年就提出内部审计是组织有效治理的关键要素之一,与董事会、执行管理层和外部审计协同构成治理的四大基石。世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制定的《公司治理结构原则》同样指出,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应当保持强有力的内部审计。在经济组织中,商业银行以其特殊经营对象、严格风控标准和强监管要求成为治理水平高要求的市场主体。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需主动适应高治理水平要求,积极向研究型内部审计转型,不断提升内审质量,有效发挥内审价值。

(三)缓解审计资源与审计任务矛盾的需要

在新风险环境下,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被赋予更多职责时,如何有效缓解审计资源有限与审计任务繁重之间的矛盾成为当下商业银行不可回避的难题。研究型内部审计的开展,重在探求行为规律,剖析问题成因,完善制度规范,从源头进行风险控制,是审计工作效率提升的有效方案,成为内部审计转型的重要选择。

四、研究型内部审计价值发挥的路径分析

(一)系统分析战略需求,科学配置审计资源

《“十四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指出,创新审计理念思路,积极开展研究型审计,系统深入研究和把握党中央、国务院重大经济决策部署的出台背景、战略意图、改革目标等根本性、方向性问题,不断提升审计工作政治性和前瞻性。对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而言,内部审计部门需要基于公司治理的角度,系统分析商业银行制定的各层次战略,包括深入理解总体战略意图,在总体战略下解析分支机构战略和职能部门战略,以及战略指导下的经营策略和管理方略,把握住根本性和方向性问题,将经营管理行为的关键目标、实现程度、存在的问题等作为审计重点。在审计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内部审计应将重要审计资源优先配置在促进核心治理目标实现上,将战略指导下的关键目标实现的风险程度作为资源科学配置的主要依据。具体来说,内部审计部门应围绕阻碍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风险对审计计划、审计项目进行统筹规划,形成层次分明、系统全面、重点突出的风险管理项目体系。事实上,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多数公司往往并不是以关键风险作为资源配置依据。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的《2020年度内部审计调查报告》显示,许多组织的审计计划遗漏了关键风险,组织没有将审计资源分配到网络安全、it和第三方关系等重大问题上。审计项目之间需要进行信息沟通和交流,内容不仅包括传统的风险信息、技术方法、业务流程,更应包括战略理解、环境判断、风险传染逻辑、业务流程缺陷、规章制度漏洞等更高层次的职业判断。打通审计项目孤立状态,保持信息流动互补,提高资源使用效果,本身也是资源配置科学性的内在要求。

(二)系统思考问题根源,深入剖析制度风险

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是发言的基础,调查就是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发言是调查的直接目的,发言最终就是为了解决问题。研究型内部审计就是要对被审计对象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对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行系统思考,从根本的制度上解决问题。内部审计部门应秉承研究型的思维,系统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以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为例,贷款发生逾期是最受关注的一类问题。通常情况下,内部审计部门在发现贷款逾期情况后,往往直接归因于贷款客户的经营不善和客户经理的不尽职。事实上,原因很可能不是看起来那么简单。内部审计部门应秉承研究型思维,综合全面分析出现逾期问题,以多问为什么为牵引深入了解问题出现的深层次制度原因。客户经理不尽职的原因可能是风险意识薄弱,风险意识薄弱的原因可能是风险管理的宣传政策不当,抑或是风险管理制度存在漏洞让人有可乘之机等。

(三)提出多主题审计解决方案,跟踪制度性整改效果

问题的发现和分析不是目的,问题解决才是关键。研究型审计在经过一系列研究性审计活动后,最终要提出建设性的审计解决方案。对于商业银行而言,研究型内部审计在传统内部审计报告的基础上,可以增加建设性审计报告和预警性报告。建设性审计报告是在问题根源系统性思考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制度漏洞、机制缺陷、政策空白等根源性问题,提出的专项审计建设方案,体现内部审计的建设性作用。预警性报告是内部审计在研究型审计活动中掌握了经营管理活动过程的一定规律和趋势,通过模拟推演等方法预测潜在风险,并进行预警的信息载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实施金融安全战略,做到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十四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也对提升审计工作前瞻性提出要求,研究型内部审计预警性报告的提出正是满足了上述预警和前瞻性的要求。以商业银行大数据为例,内部审计人员可以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探究数据背后的规律,进而利用机器深度学习等方法推演信贷业务未来发展的风险,并进行预警。综上,无论是建设性报告还是预警性报告都是商业银行研究型内部审计价值的要求和体现。此外,审计的整改跟踪机制是研究型内部审计价值发挥的重要保障。建设性报告提出的制度性漏洞解决方案、机制性缺陷改善意见及政策性空白的填补建议等,往往涉及多个商业银行管理部门,需要进行严谨论证和持续评估。内部审计部门需深度参与,并不断评估建设性作用的效果。

五、结语

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应主动求变,积极向研究型审计转型。商业银行研究型内部审计应将研究型思维贯穿审计活动始终,抓住研究型审计的关键特征要求,深入分析问题背后的制度、机制问题,采用专题报告方式,展现内部审计的建设性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建民,曾真.大数据背景下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优化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21(7):4-7

[2]刘杰,韩洪灵,陈汉文.大数据时代的审计变革:分析框架与实现路径[J].财务研究,2019(3):42-53

[3]三民书局大辞典编纂委员会.大辞典[m].中国台湾:三民书局,1985

[4]夏征农.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5]晏维龙.关于开展研究型审计的几点认识[J].审计观察,2021(11):34-40

审计风险研究背景和意义篇2

关键词:横向科研;科研合同;风险管控;知识产权

高校横向科研项目一般是指高校接受企、事业等单位委托开展的科研活动或者是与社会企、事业单位联合进行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等类型的科研活动[1]。随着我国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日益重视,高校作为前沿科技成果的聚集地,产学研用一体化进程日益增速。高校与社会各领域和部门的合作越来越广泛,横向合同数量日益增长,在不断深化高校产学研合作、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开花落地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但是在上述转型过程中,科研合同从订立到履行,从过程管理到经费使用都存在风险点,要保证合同的顺利履行,需对上述关键风险点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本文以某医学院的横向科研合同为例,分析横向科研的发展趋势,找出风险因素,并就相应的风险提出管控对策,以期提升横向科研项目的管理水平,更好的引导高校横向科研的发展。

一、某医学院横向科研现状

(一)横向科研项目及经费不断增长。某医学院集教学、科研、医疗为一体,在利用自身医学方面的优势为社会经济建设和产学研服务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近年来,横向科研项目数量及经费逐年稳步增长。2009年度横向科研合同签约经费9892万元,占全校科研总经费的19%,而2019年度横向科研合同签约经费达3.02亿元,占全校科研总经费的33%。这一趋势表明在科研成果产学研一体化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横向科研日益受到重视,在学校整体科研活动中的地位日益显著。(二)合作内容更加多样化。既往横向科研合同以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类为主要形式,随着产学研合作的深入推进,高校与社会各领域和部门的合作越来越广泛。横向科研项目数量增加的同时,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合作形式不断增多,合作内容更加多样化,合同审核和过程管理也更加复杂化和精细化。(三)合作单位类型趋于复杂。某医学院横向科研合作单位的类别趋于复杂化,特别是与企业单位的合作逐年递增。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为了在市场竞争中保持技术和产品的优势,越来越注重前沿技术的研发以及研究经费的投入。而高校作为前沿技术的聚集地,企业把与高校的合作看作经济效益稳定发展的捷径和技术进步的可靠依托[3]。2009年度,某医学院的横向科研合作单位共229家,合作单位性质主要集中在事业单位、政府机构(125家),且大部分为国内机构或单位,企业仅77家;2019年度,合作单位增至383家,除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外,合作企业的数量增加至189家,还扩大到社团组织、国外非政府机构、自然人等。(四)科研合同单项签约金额日益增加。近年来,高校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的主要职能外,越来越重视社会服务的能力的提高,单项横向科研合同的金额也屡次创下新高。如2009年度,某医学院单项横向科研签约合同最高为700万元,2015年增至1100万,2018年增至7800万,不断创历史新高。

二、横向科研合同风险要点

横向科研活动的确立以及执行,一般以签署科研合同的方式对参与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进行约束。从前述数据分析来看,随着横向科研合同数量的增加、合作内容的丰富化、合作单位类型的复杂化以及合同签约金额的日益增长,加上不同项目的成果产出和结题要求不同,所涉及的合同内容和条款也存在较大差别,势必会增加合同管控的风险点。因此,在横向科研合同的全流程管理过程中,风险点和形式也日益多样化。(一)合同订立及履行过程管理风险。科研合同的管理过程一般包括订立和履行两个方面,而隐藏在此过程中的风险点首先是对合作方资质的审查风险。在合同签署前,容易忽视对方当事人的主体资格的调查,与不具有相应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或不具备特定资质的主体签订合同[4-5]。其次是合同制定过程风险。科研合同的签署流程一般是由项目负责人根据相应模板起草科研合同,但是在此过程中,由于项目负责人同时承担教学科研等任务,法律专业知识不足,很难意识、了解、防范条款背后的潜在风险[6],或者存在片面追求合同经费的现象,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合同风险。再次是合同履行风险。横向科研的管理较纵向科研而言,往往存在重签署轻结题的现象,合同签署后缺乏对合同履行过程的跟进和管控,容易因履行过程出现的问题处理不及时造成的纠纷隐患。(二)知识产权条款风险。鉴于科研合同在智慧成果方面区别于其他性质合同的独特性,在科研合同履行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专利权、著作权以及技术成果等各种类型的知识产权。因此,在科研合同条款订立时,如果对项目履行过程中产出的知识产权成果分配未作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极易造成职务成果的流失。另外,随着对知识产权的日益重视,近年来科研合同中出现了关于“背景知识产权”的约定。背景知识产权一般是指合同签约各方在合同生效日之前由合同一方产生或持有的,或者一方在技术开发合同有效期内产生或持有但是超出合同范围或与合同无关的知识产权,包括专利、著作权、未公开的技术报告和数据等,有时也被称为背景成果、背景发明或背景专利[7]。在企业单位特别是外资企业单位的合同中,经常出现要求高校一方授予其对高校背景知识产权的免费使用权,由此容易导致高校背景知识产权流失。(三)学校名称使用条款风险。作为国内医学领域的知名高校,某医学院在国内外的生物医药及健康产业界具有高的影响力,经常有社会机构慕名寻求合作,以解决其在该领域的技术难题或者寻求技术突破;但同时不排除某些机构意图借用学校或者学校相关机构、专家、学者的名义,通过对其产品进行夸大或不实宣传,甚至从未合作过的单位或机构都会假借高校的名义进行不法宣传。如近5年来,通过某医学院官方“维权打假”专栏通报的、未经许可而使用学校名誉进行宣传的案例就有10余项之多[8]。如果在双方的科研合同中不加以约束,极易造成学校名誉权被恶意侵犯。(四)医学伦理管理风险。随着研究者伦理意识的不断增强,伦理审查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及重视,特别是临床医学科研项目,伦理审查显得尤为重要,成为临床科研项目中保护受试者权益的重要防线之一[9]。尽管2016年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出台了《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尚无专门的临床科研项目伦理审查监管机构,相关法律中对于临床科研项目的监管规定较为缺乏,加上部分研究者的伦理意识淡漠或者为达成签约目的而刻意隐瞒等原因,容易造成涉及伦理审查的项目在履行时未取得伦理审查批准,进而造成侵犯受试者权益的风险。(五)人类遗传资源管理风险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规定“本条例所称人类遗传资源包括人类遗传资源材料和人类遗传资源信息。人类遗传资源材料是指含有人体基因组、基因等遗传物质的器官、组织、细胞等遗传材料。人类遗传资源信息是指利用人类遗传资源材料产生的数据等信息资料”。由于人类遗传资源的遗传材料中包含了丰富的基因遗传信息,相关研究在飞速发展的生物技术领域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其的充分利用和法律保护已经上升为世界很多国家的国家战略[10]。近年来,我国对人类遗传资源的管理和保护越来越重视,凡从事涉及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的采集、收集、研究、开发、买卖、出口、出境等活动,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未获得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办公室授予批件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采集、收集、买卖、出口、出境或以其他形式对外提供。近几年,非法进行我国遗传资源采集或出境的事例频频发生,科技部官网公布的违反人类遗传资源管理的案例就有6项[11]。作为医学类院校,科研合同中经常涉及人类遗传资源的相关研究,人类遗传资源成为需要重点把控的风险点之一。

三、风险管控措施

(一)完善审核制度,加强信息化全流程管理。针对科研合同订立及履行过程的风险,某医学院对合同审查实行“院系审核-科研业务审核-法律事务审核-校级领导审核”的四级审核制度,从各个层面进行全方位的审核,有效降低了合同风险。此外,除了规范合同模板,同时要求提供合作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并在国家企业信用系统中核实相关企业信息,进行签约主体及行为能力的审查。某医学院还建立了横向科研合同信息化管理系统,替代了传统的办公软件的管理模式,使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对合同的全过程管理,为提高效率、降低风险提供了有力保障。(二)加强知识产权条款审核。根据《合同法》规定,除另有约定以外,委托开发合同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研究开发人,合作开发合同申请专利的权利归合作开发的各方共有;技术转让合同一方后续改进的技术成果,其他各方无权分享,而仅由后续改进方享有;履行技术服务合同和技术咨询合同产生的新技术成果,则遵从“谁完成谁拥有”的原则[12]。某医学院根据各类不同的合作模式,制定不同的知识产权条款模板,在保证学校知识产权不流失的前提下,极力争取应得的知识产权。同时加强背景知识产权条款的审核,明确未经我方书面许可,合作方不得在合作项目之外使用或者授权任意第三方使用学校的背景知识产权,有效防止学校知识产权的流失。通过对知识产权条款严格把控,确保连续14年未出现任何横向科研合同知识产权纠纷。(三)规范学校名誉使用条款。为有效保护学校的名誉权,某医学院在订立横向科研合同时,明确要求添加关于学校名称使用的约束性条款。未经学校的书面授权,合作方在市场推广或向消费者宣传该技术(含技术产品)过程中,不得利用学校或者下属单位(机构)、专家、学者、医师的名义和形象作证明。如果合作方违反上述约定,应赔偿学校相应经济损失,按照合同标的额支付违约金,并将该规定写进了相应的合同签订管理办法,有效防止了横向科研合作单位对学校名誉权的侵犯。(四)建立医学伦理审查模块。为提高对涉及人的医学科学研究活动中的科学性、尊重受试者及公正性等重要伦理要素,某医学院建立了横向科研医学伦理审查机制,在合同四级审核环节同步启动伦理审查模块,将取得伦理审查批件作为合同签署的必要前提条件之一。同时,了《关于涉及的人类受试者技术转让合同文本语言的补充通知》,明确了关于研究相关伤害赔偿事项、申办方监查报告数据分享、数据安全监管计划以及研究结果发表等各方面可接受的样本语言,进一步完善了横向科研项目的伦理审查。(五)加强人类遗传资源管控。某医学院将人类遗传资源的管理机构设立在伦理委员会办公室的框架下,进行有机统一的管理。在横向科研项目中,若是涉及人类遗传资源材料或数据的相关研究,将取得科技部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办公室的批件作为签署合同的必要条件之一,同时在合同中予以明确,有效防止了人类遗传资源的流失风险。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某医学院在应对横向科研合同中风险管控的实践,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有效防止了各类风险的发生,肯定了相关工作的成效,其实践经验是值得推广的。但同时也应注意到,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加强,合同信息安全的风险也在上升,有必要加强对信息化系统保密性管理,建立智能化风险预警模式,从而进一步增强对横向科研合同风险的管控和预防。

参考文献

[1]温雪馨,黄玛莉.试论高校横向科研项目的管理与服务[J].中国高校科技,2011(11):26-27.

[2]蒋艳萍,吕建秋,田兴国,等.从制度建设谈广东高校横向科研项目管理现状与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15(5):104-108.

[3]王婷,于滨,李电东.科研院校横向项目技术合同的签订与管理[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10):275.

[4]陈胜.科研事业单位合同管理的关键风险点及其应对措施[J].西部财会,2012(8):61-63.

[5]孙逊.军工科研事业单位合同管理的风险管理和监控[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18):30-31.

[6]李梦,单艳华.基于合同管控医院横向科研课题风险的实践与思考[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6,29(6):409-411,415.

[7]人民网.技术开发合同中“背景知识产权”如何约定[eB/oL].(2018-08-23)[2020-08-10].

[8]北京大学医学部.产业管理办公室“维权打假专栏”[eB/oL].

[9]刘丹,曾圣雅,邓璠,等.我国临床科研项目伦理审查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8,31(7):829-832.

[10]何荣山,张才琴.论中国人类遗传资源知情权之法律保护[J].广东社会科学,2018(3):238-245.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人类遗传资源采集、收集、买卖、出口、出境审批“行政处罚”[eB/oL].

审计风险研究背景和意义篇3

Simunic(1980)是最早对审计定价做研究的学者,确定了显著影响审计定价的因素,公司资产规模、子公司数目、事务所特征等等。此话题一经被提出便成为社会各方关系的话题,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果。但是影响审计定价的模型始终是以Simunic模型为中心,没有实质性变化。该模型被广泛应用各国家不同时期、不同的细分市场,涉及众多部门。2002年,王振林开启了我国审计定价研究的大门,十几年时间,研究成果众多,由于我国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环境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同,所以适合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模型在我国并不是非常合适,所以找到更适用于我国现况的审计定价模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审计定价的影响因素: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被审计单位方面,外部治理环境。相关研究众多,本文作者只对近几年发表在《审计研究》、《会计研究》等我国核心期刊上的一些文章做列示。

一、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方面相关状况

首先,从事务所的角度考察审计定价。已有的研究都已证明了事务所的规模、行业专长、规模效应、审计任期和审计意见和事务所独立性、名誉、行业专长等本身特征都对审计定价产生一定影响。规模较大的事务所为了更加规范,制定了严格内部复核制度,为了提供更高质量的审计服务,会对自己的员工进行培训,增加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从而加大了事务所审计成本,提升了审计费用(DeFond和Jiambalvo1991,teohwang1993,DeFond和Jiambalvo1993,Beck1998)。漆江娜(2004),吕兆德、宋常(2007)研究发四大与非四大相比,审计费用明显高于当地的小事务所,而且不论对大公司还是小公司都会收取规模溢价,抬高审计费用。合并是会计师事务所实现规模扩大的重要途径,事务所合并扩张之后,会对客户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姜红新2012)。事务所规模扩张的同时,行业的扩大和分所的持续增多,也成为研究热点。王兵、辛清泉(2010)认为事务所分所的规模越大,收取的审计费用就会越高,另外分所的审计质量和费用会比总所低。宋衍蘅(2011)发现审计风险大大提升了审计定价,但是如果审计风险一定,审计师谈判能力强审计定价就会高。规模效应近期被学者提出并做了相关研究。Simon,Ferdinand(2012)以美国的前n大事务所的客户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市级审计师行业专长与规模经济对审计定价的影响。研究表明事务所产生规模经济能力取决于其行业专长,并且规模经济与行业专长是审计费用的影响时高度交互的。文章同时提出当被审计单位的谈判能力强,审计事务所不得不把规模经济盈余传递给客户,让渡规模经济,以争取更多的客户。

二、被审计单位方面相关状况

之前的研究证明了企业的规模、审计业务复杂程度、企业财务风险、盈余管理、内部治理、高管审计背景、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被审计单位所处的地区经济则被认为影响审计收费。(刘斌、叶建中、廖莹毅2003)。韩晓梅(2011)发现事务所在做审计的时候,如果因为客户规模较大,审计业务较复杂,就会投入更多工作时间做审计,加大了审计成本,从而提高审计收费。伍利娜、王春飞(2012)认为选择大所做集团统一审计的费用会比小所低,因为小的事务所可能会以牺牲独立性为筹码增加审计费用。若以强制审计客户保持一定的会计稳健性降低审计风险作为一种风险控制策略,事务所就会收取更低费用,但是这样的策略只对交叉上市企业有作用(朱松,陈关亭2012)。

内部控制已经受到企业重视,越来越多的公司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获得更高利润开始逐步采取内部控制来治理公司。合理的公司治理机制提高了企业内控质量,降低了审计风险和成本,抬高审计质量,最终降低了审计费用(张旺峰、张兆国2011,陈丽蓉2012)。刘明辉,胡波(2006)研究发现通过给高管分派股权的薪酬激励政策,能够使高管更加为公司利益着想,降低成本,内控机制得到更好完善,从而降低审计费用。另外,若是令董事长和总经理由不同的人员担任,也能够减少高管职权滥用,改善了内部治理,也能够降低审计费用。而如果上市公司高管具有审计背景,那么该类客户很可能具有高审计风险,从而事务所会对其收取更高费用。但是如果高管与事务所存在关联关系,“校友效应”可能发挥作用,降低审计费用。Simon,Ferdinand(2012)对美国市场研究发现当被审计单位的谈判能力强,审计事务所不得不把规模经济盈余传递给客户,让渡规模经济,以争取更多的客户。

三、外部治理环境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大国情下,我国的总体经济实力相对较弱,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相比,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完善,导致很多企业钻法律的空子,严重影响着正常的经济秩序。因为制度环境的薄弱,对审计质量的要求相对较低,使得事务所的审计工作比在严格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审计工作简单,付出的审计成本偏低,审计费用也就较低。与此同时,我国“暗箱操作”,收贿授贿现象严重,在审计服务上也存在很多灰色交易。所以提出更加完善更加严格的法律制度,规范审计服务,是势在必行的。中国审计市场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上市公司的地域位置会对审计定价产生影响。曹国华(2012)认为物价水平越高的地区,上市公司审计定价越高;工资水平越高的地区,上市公司审计定价越高。另外,李训(2013)发现中国证券市场上存在普遍的低价揽客现象,很多公司为了支付更少的审计费用,更愿意跨地域聘用外地事务所。同时,上市公司具有选择事务所的自主性,这就可能会导致自选择的问题,从而自选择问题是否对审计定价中的地域关系问题产生更深入的影响,也将是下一步研究需要关注的问题。

四、结语

审计风险研究背景和意义篇4

作者简介:

管理学(会计学)博士,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社长、编审,东北财经大学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三友会计研究所所长。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咨询专家、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组专家。

一、内部控制与审计模式的演进

企业作为市场之外的一种契约形式,在组合资源、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存在着对内部控制的内在需求。而随着企业的演进以及所有权和经营权的日趋分离,作为问责机制一部分的财务报告及其审计制度应运而生。20世纪中叶,审计和内部控制的发展不断交织,进而互动和耦合,直接导致了制度基础审计模式的诞生。此后,内部控制逐渐确立了在审计中的地位,成为推动审计模式演变和探索审计理论与方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内部控制的引入与制度基础审计模式的确立

直到19世纪末期,独立审计的基本模式仍然是账项基础审计,即详细地验证账簿中记录的交易。后来随着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经济交易越来越复杂繁多,使得全面、详细的测试变得不太可行。于是,就产生了选择性测试(抽样审计)。早期的选择性测试在抽取样本时,基本上是根据注册会计师的经验和认识进行判断性的抽样。

在20世纪前期近30年的发展过程中,审计职业界逐渐认识到根据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评价,来选择进行测试的领域和数量,不仅能够比判断性抽样更为科学、合理,而且能够显著地减少审计的工作量。此后,制度基础审计模式(或称内控导向审计)开始逐步确立,审计与内部控制的交织发展也拉开了序幕。

在制度基础审计模式从萌生到盛行的数十年中,随着审计的发展,审计职业界所界定的内部控制也在不断地发展。1936年,美国会计师协会[aia,1957年更名为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首次提出了内部控制的概念。随后,麦克森一罗宾斯等一系列事件的爆发,促使审计职业界广泛关注内部控制问题。在这种背景下,aia审计程序委员会(Cap)下属的一个专门委员会于1949年发表了一份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报告,给内部控制下了一个当时广为认可的权威定义。

在此后近十年的审计实践中,职业界反映该定义过于宽泛,会导致审计工作量和责任的加大。于是,Cap于1958年10月了第29号审计程序公告“独立审计师评价内部控制的范围”,将内部控制划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1963年12月的第33号审计程序公告“审计准则与程序(汇编)”进一步明确注册会计师主要关注会计控制;1972年11月的第54号审计程序公告“审计师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与评价”,对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的定义进行了修订和充实,并被收入新成立的审计准则执行委员会(audSeC)同月的第1号审计准则公告“审计准则与程序汇编”之中。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爆发的大陆售货机等一系列事件,尤其是水门事件后1977年《反国外贿赂行为法案》的颁布,使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强调。同时,区分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的做法受到越来越广泛的质疑。为此,aiCpa下设的审计准则委员会(aSB,1978年取代audSeC)于1988年4月了第55号审计准则公告“财务报表审计中对内部控制的考虑”,放弃了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的划分,提出了由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三个要素组成的内部控制结构的概念。

制度基础审计既是一种程序驱动型的审计模式,又是一种理论驱动型的审计模式。它基于内部控制能保证财务报告可靠性的基本假设来设计审计程序。当注册会计师拟信任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时,首先针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遵循情况进行符合性测试,然后根据符合性测试的结果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这样,内部控制实际上成了注册会计师设计审计程序、分配审计资源的指向标。毫无疑问,此时内部控制在审计模式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

(二)内部控制在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中实质上仍然处于核心地位

20世纪70年代的“诉讼爆炸”,使得审计职业界开始着重研究审计风险问题,而对审计风险模型的探索是其标志性活动。aSB于1981年6月的第39号审计准则公告“审计抽样”认为,审计风险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分析性复核风险和细节测试风险四个要素组成;1983年12月的第47号审计准则公告“实施审计工作中的审计风险和重要性”,将审计风险概括为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三要素的乘积,成为通行的审计风险模型。一般认为,此时审计模式已经逐渐摆脱制度基础审计模式,开始进入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即根据对审计风险的评估,来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理论驱动的审计模式,它从分析审计风险出发,根据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固有风险、控制风险的评估,结合预期的审计风险水平,来确定可按受的检查风险水平,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审计程序、分配审计资源。但是早期,注册会计师的眼光仅仅放在审计业务本身的风险上,而且对固有风险的评估由于缺乏清晰的范围界定和明确的操作指引往往难以有效进行,实践中注册会计师往往不加评估就消极地将固有风险定为高水平,机械地套用审计风险模型。而从理论上讲针对财务报表整体的风险评估主要有赖于对固有风险的评估,这样就会使风险评估实质上仅仅针对交易、余额和列报等认定层次,造成风险评估和审计程序设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情形。同时忽略对固有风险影响因素(包括一些重要的环境、背景情况)的全面了解和对固有风险的评估,就很难把握住真正的高风险领域,从而使整个审计工作侧重局部、迷失方向。

应该说,三因素的审计风险模型在理论上是科学的。但是理论驱动的审计模式的一个缺点是容易与实践相脱节。从前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在实际执行中真正关注的往往只有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两因素。这样,尽管审计模式不同,但是只不过是新瓶装旧酒,实质性的审计程序与制度基础审计没有本质区别。从这个角度看,有人将固有风险与控制环境挂钩,认为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不过是转换了视角的内控导向审计,尽管有失偏颇,但是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

而此时逐渐风行的分析性审计技术,尽管有助于从总体上把握一些重要的关联和趋势,但是它毕竟需要强大的基础数据作为支持,而且所获取的审计证据本身证明力较差。对分析

性复核的过分依赖和滥用,会从客观上抑减细节测试的范围和数量,最终影响审计质量。

因此,我们一般把早期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称为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它也因为上述缺陷和不足以及实践中频繁发生的审计失败事件而受到指责。

(三)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中,内部控制仍然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诉讼风险和职业责任的加大,审计职业界开始把考虑风险的目光从审计业务风险本身扩充到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并由此引发了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升级换代。

国际领先的会计师事务所(主要是当时的“五大”)率先开展了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探索,其中最为突出的是KpmG。KpmG的研究小组于1997年提出了以战略系统观组织审计的观点,并开发出了名为“经营计量过程”(Bmp)的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方法。几乎与此同时,安永开发了“经营环境分析技术”(Beat),安达信开发了“经营导向审计”,pwC开发了“普华永道审计方法”,德勤开发了“aS/2”审计工具。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最终确立则以iaaSB于2003年底正式颁布首批审计风险准则为标志。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克服了传统模式的不足,着重强调注册会计师在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包括所处的行业、法律和监管背景、单位的性质、目标、战略和经营风险,以及内部控制等)的基础上,从财务报表整体和认定两个层次上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然后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通过控制检查风险,最终将剩余风险控制在预期的审计风险水平上。

顺应这种思路上的转变,对审计风险模型进行了新的概括,即: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应该说,新模型立足于重大错报风险,回归了本原,突出了审计的根本目标:合理保证经审计的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但是,新模型只是角度和思路的转换,并不是对三因素模型的否定。尤其是,它并不意味着摈弃对控制风险和内部控制的考虑。实际上,在风险评估程序中,对内部控制的了解是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对内部控制的了解,也是决定进一步程序采取实质性方案还是综合性方案的直接依据。如果决定采取综合性方案,则先进行控制测试,根据控制测试的结果决定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显然,综合性方案下的进一步审计程序,实际上类似于内控导向审计。由于不拟信赖内部控制的情形毕竟是特例,加上在一些情况下仅仅依靠实质性程序并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所以采用综合性方案是主流的和典型的。从这个角度看,内部控制即使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中,仍然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然,这与内部控制在防止财务报表重大错报方面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四)内部控制概念的整合与拓展及其对审计的影响

为了研究财务报告舞弊问题,aiCpa等五个组织于1985年组建了treadway委员会。该委员会于1987年专门成立了发起组织委员会(CoSo),负责整合各种内部控制概念。CoSo经过多年的研究,于1992年9月正式了著名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1994年作出局部修订),提出了包括三个目标(经营的效率和有效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对适用法律法规的遵循)、五个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的三棱锥形框架。

随着这个框架被广泛接受,aSB于1995年12月了第78号审计准则公告“财务报表审计中对内部控制的考虑:对第55号审计准则公告的修订”,全面采用了该框架对内部控制的定义。目前,国际和主要西方国家的审计准则,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准则,乃至美国2002年SoX法案所提出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报告、证实与验证的要求,采用的都是这个框架。

内部控制概念的整合,有助于明确审计中所考虑的内部控制的概念和内容,使得对内部控制的了解和测试有了明确的指引,结束了长期以来尽管一直倚重内部控制、但是对其概念、范围和内容莫衷一是的尴尬。

二、审计实践中内部控制功能和作用的偏离

从前面的回顾与分析中不难看出,局部的抽样审计对比全面的详细审计而言,其减少工作数量的出发点是不言而喻的。而在这个过程中选择内部控制作为审计方法创新的核心,绝对是一个有重大意义的突破。内部控制能够防止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因而以其作为设计审计程序、分配审计资源的依据,是科学、合理的。

但是在实践中,人们逐渐发现要想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和测试不但绝非易事,而且费时费力、成本高昂。对此,审计职业界主要采取了两个方面的“对策”:一是开发出一套了解内部控制和进行符合性测试的程序表,在审计工作中简单、消极地勾划表格(checkthebox);二是开始探索分析性审计技术,希冀以某些关键指标、关联和趋势作为引导审计资源流向的标杆。尽管前者有助于逃避责任,后者有助于降低风险,但是总体上看,两者都是以牺牲审计质量为代价的。

审计失败的增多和诉讼风险的加大,导致了对审计风险模型的探索和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确立。密切关注和有效降低审计风险,能显著地提高审计质量。但是,评价固有风险的难度和工作量绝不亚于控制风险,就可能导致实践中消极地简化乃至放弃对固有风险的评价,即在审计模式上的“穿新鞋,走老路”。而制度基础审计模式下的两类对策,也会重新抬头。

此后,环境催生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直指审计的根本目标。但是这种引入经营风险考量、注重全面了解和评价重大错报风险的审计模式,显然有着加大审计难度和工作量的一面。而且,风险评估程序和控制测试程式化(例如表格化)以及突出强调分析程序等试图“挽救”审计质量的做法已经露出端倪,实在不能不令人忧虑这种理论驱动的审计模式在实践当中会不会走样。因此,尽管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确有重大改进和突破,而且目前对它的赞誉和推崇盛于一时,我们对于这种模式的前景和效果也只能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三、对新审计准则的相关解读与评论

前文以较大篇幅进行了历史回顾和理论分析,主要是希望为全面理解和科学评价新近颁布的相关审计准则提供一些理念上的支撑。

新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中,对风险评估程序中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规定十分详尽、具体。该准则第四章“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中,以较大的篇幅对内部控制的内涵和要素、与审计相关的控制、对内部控制了解的深度、内部控制的人工和自动化成分、内部控制的局限性等相关问题作出了规定,并从控制环境、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过程、信息系统与沟通、控制活动以及对控制的监督等五个方面作出了详细的指引。不难看出,它基本上是以CoSo1992年的框架为蓝本,同时考虑了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角度。

而在另一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核心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31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中,第四章“控制测试”则从控制测试的内涵和要求、控制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等方面对新审计模式下的控制测试作出了详细规定。这些规定,体现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内部控制的功能与作用,而且与第1211号准则是互相呼应的。

审计风险研究背景和意义篇5

关键词:科技型企业;内控审计;风险防范

创新驱动发展的背景下,科技型企业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通过科技创新拉动经济增长是我国现阶段实施的重要举措。科技型企业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核心竞争力,近年来我国通过税收优惠及相关政策鼓励科技型企业的发展,科技型企业数量呈现逐年上涨趋势。与此同时,科技型企业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这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内部控制方面,良好的内部控制是企业提高经济性和效率性的重要手段,而内部控制审计则是保证内部控制效果的重要手段。但从实践来看,科技型企业内控审计风险普遍存在,需要制定科学策略进行规避。本文的研究在丰富现有理论的同时也对内控审计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1概念界定

1.1科技型企业的内涵

科技型企业是指具有较高技术含量与核心竞争力,能通过创新不断开拓市场的企业。科技型企业的科技人员、专业人员的占比高于其他企业,这与其主营业务具有较大关联;组织特征呈现扁平、哑铃型结构,这是因为科技型企业以研发为主要方向;具有高成长性特征,科技型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一旦研发成功,其附加值和市场份额都会提升。

1.2内控审计的定义、要点及目标

内部控制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审查和评价的过程,从而确定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过程,并提出内部控制改进建议。从内部控制审计的要素来看,主要包含五个方面(见表1)。从内部控制审计的目标来看,总体来说,就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合法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方面进行审查和评价;具体来说,内控审计的目标是对内部控制的过程进行检查和评价,审查其是否确保了企业资产、资金等方面的安全。科技型企业的内部控制审计目标亦是如此。

2文献综述

从科技型企业内部控制方面的文献来看,现有文献主要针对科技型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究。王洁(2018)主要对科技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包含内控意识淡薄、组织治理结构不完善和管理人员方面的问题,并在增强内控意识、健全机制和人员素质提升方面提出了对策。赵英(2018)指出了内部控制对于科技企业的作用,同时分析了内控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意识层面、体系建设、评价和监督层面提出了解决措施。姚永江(2019)指出了民营科技企业内部控制的要点与难点,并从民营科技企业内部控制的全面性、精细化和实效性提出了内部控制策略。从企业内控审计方面的文献来看,现有文献专注于企业内控审计存在的问题、影响及引发的思考。陈俊涛(2018)指出了内控审计环境、手段和流程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强体系建设、关注风险较大的流程和事项方面提出了解决措施。边新城(2018)主要是针对内控审计对企业经营的影响进行了论述,同时从内控审计部门的权威性和人员的专业性方面提出了内控审计的有效措施。云禄(2018)从信息化的角度论述了企业内控审计引发的思考,对信息化内控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指出了内控审计信息化改革方法。王海燕(2019)主要从内控制度审计方面进行探讨,指出了强化内控制度审计的方案。从目前的研究文献来看,主要集中于对科技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研究,以及对不同类型企业内控审计问题、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对科技型企业内控审计风险方面的研究文献几乎没有。本文通过对科技型企业内控审计风险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策略,恰好可以弥补科技型企业内控审计风险研究方面的空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这也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所在。

3科技型企业内控审计风险探析

科技型企业内控审计风险既有一般企业的特征,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内控审计风险不仅会影响企业内部控制正确的评价,而且不利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体系的完善。本文主要从内控审计意识、审计独立性、内控制度审计和审计建议执行方面对科技型企业内控审计风险进行论述。

3.1内控审计风险意识不强

对于科技型企业来说,内控审计风险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贯穿于内控审计的全流程。因此,内控审计风险意识对于科技型企业来说非常重要。目前来看,科技型企业的内部管理人员对内控审计的重视程度不足。这主要是由于科技型企业的管理人员更加注重研发项目和成果转化,注重企业创新过程,因此会忽视内部控制审计中存在的风险及其产生的不利影响。此外,科技型企业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也存在不足。从内控审计实践来看,内控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更加注重审计方案的制订和审计过程,往往忽视了内控审计风险。这样,不仅没有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而且可能会对企业内控的完善产生消极影响。

3.2内控审计独立性无法保证

科技型企业的内控审计主要是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等方面做出审查,从而保证企业资产、资金等安全。从科技型企业内部来看,存在内控审计独立性差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内控审计部门容易受到企业管理层的牵制,有时会对部分审计结果进行隐瞒,不在公开的审计报告中显示。同时,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也无法保证。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有时会受到企业管理人员的影响,这时审计结果就会有失公允,同时内控审计质量也会降低。如果内控审计的独立性得不到保证,则内控审计结果就会失效,科技型企业内部控制的合法性、有效性等方面也得不到检验[2]。

3.3内控制度审计风险

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导企业内控实践的重要依据,是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基础条件。因此,内控制度方面的问题也会为企业内控审计带来风险。一方面,科技型企业存在内部控制制度与实际执行不匹配的情况,这样就增加了内控审计风险。在内控审计实践中,审计人员无法依据内控制度对企业内部控制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价,无法判断企业内部控制是否有效,这样就失去了审计的意义。另一方面,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近年来,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较为迅速,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很多都存在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的情况[3]。在此背景下,相应的内控审计标准也不统一,增加了内控审计风险。

3.4内控审计建议执行不到位

从内控审计的实践经验来看,内控审计风险不仅存在于审计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后续审计建议执行阶段依然存在。审计人员对科技型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全面审查后,会根据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审计建议,企业应当根据审计建议对内控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但是,部分科技型企业在收到审计建议后,并未严格执行内控审计建议,对内控方面的问题未及时整改。例如,某科技企业员工考勤制度执行不严格,内控审计人员依据企业情况给出了审计整改建议,建议企业建立严格的考勤制度及奖惩制度,但是企业并未及时进行整改,导致内控审计失效。从这一层面来看,内控审计建议执行不到位也会引发审计风险。

4科技型企业内控审计风险防范策略

为进一步防范科技型企业内控审计风险,本文提出了风险防范策略。科技型企业应当从内控审计风险意识提升、内控审计独立性、内控制度和后续跟踪机制完善方面推进内控审计风险防范策略。

4.1加强内控审计风险意识,提高审计质量

内控审计风险意识的提升是保证审计质量的重要条件,也是发挥审计监督作用的重要保障。一方面,科技型企业管理人员应当加强对内控审计的重视,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企业管理人员应当加深对内控审计的认识,充分认识审计风险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在企业管理措施制定过程中,应当包含内控审计风险管理的内容,从多方面防范内控审计风险。另一方面,内控审计人员应当不断提高风险意识。审计人员应当将风险意识贯穿于内控审计工作的全过程中,充分认识每一个审计环节的风险,这样才能保证审计质量的提升。

4.2充分保证内控审计的独立性,提升审计结果的有效性

内控审计结果有效,才能发现科技型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优化。而审计独立性则是提升内控审计结果有效性的必要手段。无论是内控审计部门还是审计人员都应当保持独立性,在审计工作实施过程中不应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从而保证审计结果的有效性。这就需要科技型企业不断优化内部管理结构,避免内控审计部门和人员受到管理层的牵制,通过平行管理保证内控审计的独立性。另外,内控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同样重要。内控审计人员应当定期接受职业道德教育,避免在内控审计工作中出现徇私舞弊等行为及产生的不良后果。

4.3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降低审计风险

一方面,科技型企业应当保证内部控制制度与实际执行相匹配。也就是说,科技型企业应注重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内控制度不能形同虚设,应当应用于企业日常运营与管理中。只有保证内控制度与实际执行的一致性,内控审计才能对内控制度进行全面审查,并提出科学合理的审计建议。另一方面,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是科技型企业管理中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科技型企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障。内部控制制度不断完善,对企业风险的防控具有积极影响,同时对内控审计风险的防范也具有重要意义。4.4完善审计后续跟踪机制,督促企业执行审计建议从我国来看,很多企业仅注重内控审计方案的制订和审计过程,往往忽视了对审计建议的执行,造成内控审计形式主义问题普遍存在。所以,我国应当不断完善审计后续跟踪机制,督促科技型企业执行审计建议,对内控问题进行及时整改。审计后续跟踪机制不仅要对企业内控审计建议执行情况进行审查,而且要对整改后的企业内部控制效果进行评价,充分保证内控审计建议的落实。此外,科技型企业自身也应当提高对内控审计建议的重视程度,不能仅重视审计过程不重视审计结果,并且要根据内控审计建议对自身内部控制的各个方面进行优化,保证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

审计风险研究背景和意义篇6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内部审计作用;内部审计工作

[Doi]10.13939/ki.zgsc.2017.08.245

当下,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大潮中,经济发展特点逐渐呈现出三个不同的特点,分别为速度上的变化、结构上的优化、动力的转换[1]。经济的快速发展让审计人员意识到只有清楚知道该如何适应、把握以及引领当下经济发展的大潮,才能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但是,这条探索之路仍然需要不断研究和实践。当下,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更快速、结构更优化,但是经济发展的转型势必会带来新的挑战,在审计工作上即得到了印证。随着以往的审计工作越来越跟不上时代和经济的进步,有关人员就应该意识到内部审计工作的改革是大势所趋。只有抓住机遇,寻求变革,重新定义和定位内部审计的职能,创新内部审计的方法和手段,强化和扩大审计成果的作用,才能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1内部审计工作的作用要重新认识

我国的审计工作最早从1983年开始,1983年审计署颁布文献下达指令,要求大中型企业事业组织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组建以及运行。随着这些年来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内部审计工作也在不断发展。最为明显的体现即是在内部审计工作的作用方面。

在内部审计工作发展初期,这一工作只是被定义为查账、财务会计检查两类型的工作,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作用就是为了帮助企业以及某些事业单位合理把握内部财政支出。学会合理应用现有资源获取利益;然后随着改革开放的实行,我国的经济体制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政府职能以及结构的不断转换、政府和企业的联系的不断疏远让内部审计在这一特殊时期的作用尤为明显。政府要想了解企业发展以及经济运行状况,就必须先了解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成果。因此,在这一时期,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的作用就从激励转变为了监督。内部审计不但承担着帮助企业对整个运行机制进行监督的作用,以帮助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找到隐患,创建好企业的自我约束体制,帮助企业增加经济收益,保证企业内的管理层可以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以及义务。在2003年,国际审计署修改了一份规定,规定中明确定义了内部审计是指:“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及所俚ノ徊普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2]自此,内部审计的作用完全从以往的激励转变为现在的监督以及评价两方面。

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以往的内部审计作用定义显然已经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企业、事业单位管理的要求。2014年,中国审计协会一项新的准则,准则重新强化了内部审计工作的作用,即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通过运用系统、规范的方法,审查和评价组织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以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3]。从这项准则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增加价值”以及“咨询”两者已经成为了内部审计的基本功能,以往的对审计工作的定义“监督”和“评价”两者功能显然已经达不到当下社会的进步。

2创新内部审计的方法和手段

在当下科技进步的大环境下,新常态作为经济发展的大背景,要想在时代前进的大潮里长远发展,创新是大势所趋,同样的道理,要想让审计工作发挥其作用,创新其方式也是重中之重。内部审计工作一定要站在全新的平台和角度上,用全新的思维模式来开展以及总结内部审计工作在当前经济大潮中的新特点以及新方式,积极分析新思想、分析新思考、创造新思路,不断提高内部审计的质量与水平。

2.1利用现代信息手段

当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也正在飞速地影响以及改变着审计行业。学会利用好当代信息资源实现创新是让传统审计工作重新适应时展的必经以及有效之路。从一个角度来说,信息技术的使用让审计对象变成了一个系统,此时,以往的人工操作方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代需要,只有通过计算机硬件和审计类的软件,才能改变当代审计工作的大难题,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将审计工作信息化;从另一个角度上说,当下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信息传播越来越快,让处在社会中的人们正在进入一个大数据时代,因此,审计人员不能再局限于小样本,而是应该得到和样本有关的所有数据,利用相关关系准确地进行监控和预测,更好地把握企业可能存在的风险。

2.2加强与外部机构的沟通交流

尽管内部审计工作在我国经过了近三十年的发展,但是内部审计人员仍存在结构性问题。在我国企业、事业单位成立内部审计机构时,通常在创立开始阶段只会设置财务审计部,而内部审计工作是由财务人员兼职的[4]。只有组织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内部审计部门才会正式设立。这种创办模式就明显导致了当前我国企业以及事业单位中的人员配备不足,难以满足风险管理以及内部控制审计等方面的需求。

因此,基于此,内部审计工作一定要通过内外部机构合力,这样才能高效地进行。具体的措施有:一是和另外的业务部门及时沟通、联系,以得到更多的有关经济形势变动的信息以及资料,只有信息了解清楚了,才能更好地做出相关决策;二是合理利用起外部组织的力量,创新内部审计新局面,利用中介机构或者外部专家协助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竭力提高企业的内部审计效率。除此之外,内部审计人员还可以认真学习有关审计知识以及相关审计政策,确保企业以及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可以跟上时代的前进步伐。

3强化审计工作的作用

通常,内部审计成果的作用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企业以及事业单位可以看到经过内部审计之后出现的问题,并且根据这些问题迅速找到解决办法以及措施,除此之外,还可以在以后的经济活动中有效规避掉这些问题;第二个方面是内部审计人员完成审计工作,并根据审计结果提出建议后,企业以及事业单位根据建议修改并完善企业内部制度、完成组织目标、为企业解决经济隐患。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除了以往的审计成果的作用之外,还需要通过新型信息技术,找到适合新时展的内部审计途径。

3.1完善后续审计

后续审计是内部审计工作的一个关键环节,后续审计是为了保证审计作用得到发挥。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改正是企业以及事业单位管理层的责任,更加是让单位以及企业的价值上升的好方法。企业价值又可分为两种:一种为显性;一种为隐性[5]。显性价值的上升主要表现在:直接价值上,包括钱财的挽回、账务的更改、外部不必要支出的减少等直接价值;隐性价值的上升主要表现为:经过内部审计后,管理层将企业或是事业单位的制度优化、管理更严密、组织内部风险大大降低。

3.2创建风险预警评估系统

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企业以及事业单位可以有效利用起F代信息技术,主动探索能让审计工作的作用扩大化的办法以应对经济新常态大背景下单位容易出现的风险性问题。企业以及事业单位可以创建一个新的使用审计成果运用的平台,从一个角度说可以提前预警,让企业或是事业单位尽早防范;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可通过统计漏洞经常出现的领域以达到专治的目的。

4结论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组织在运转过程中,风险越来越多、越来越隐秘,以往的内部审计难以应对。因此,在环境变革的大时代下,内部审计更应该抓住机遇,全力创新,寻求改革措施。只有不断发现内部审计工作中的新问题,强化审计工作的作用,才能在经济新常态的大潮中寻得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兵,鲍国明.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实践与发展经验[J].审计研究,2013(2):76-81.

[2]王兵,刘力云,鲍国明.内部审计未来展望[J].审计研究,2013(5):106-112.

[3]王兵,刘力云,张立民.中国内部审计近30年发展:历程回顾与启示[J].会计研究,2013(10):83-88.

审计风险研究背景和意义篇7

自2001年安然事件以来,不管是国际上还是我国国内,大公司财务丑闻事件层出不穷,如世界通信、默克制药、施乐、蓝田等公司,这也使得投资者对盈余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产生了怀疑,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实际当中披露的信息与投资者的期望值之间总是存在着差距,差距的大小又与风险、收益紧密联系,尤其是对于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亟待加强和规范。2006年我国颁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内容只包括基本规范和几个具体规范,其中部分还只是以试行文件,还有一部分是以征求意见稿的形式。虽然对于当时我国的证券市场来说,这些规范已经能够给企业做好会计控制工作提供结构上以及操作性方面的指导,但是,这些规定更多的是宏观地把握而忽视了应有的细节关注,实际上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应用体系。2008年,我国财政部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应用指引,从内容上可以看出我国在不断加强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监管,相对2006年的规范内容,此时已更加具体,在金融危机爆发的背景下,内部控制暴露的问题使得整个企业链遭遇重重危机,基本规范的完善也是适时而出;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又联合各大部委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该配套指引由相应的应用指引、审计指引以及评价指引等18项具体内容构成,以此为依据,代表将国际先进经验融入我国特殊国情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对制度的不断完善说明我国对于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提高,经营业绩和发展前景不再是衡量公司价值的首选标准,内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在某种程度上比经营业绩波动更具风险性,因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成为评价上市公司发展的稳定性及可靠性的“晴雨表”,投资者也将其视为关注的重点。

1.2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文研究思路:首先,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选题意义以及创新点,并确定文章研究所用的具体方法。认真阅读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文献,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通过文献分析法,综述前人不同的研究成果;然后根据前人研究中存在的局限性,引出本文研究所要验证的假设,并建立实证模型;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未来展望。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对国内外研究文献及相关理论进行了归纳总结,从而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另外,本文选取深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2009-2013年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了我国上市公司内控缺陷披露状况分析,发现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以此作为本文研究的契机;在实证阶段,先运用比较分析法进行描述性统计,通过将样本对象分为缺陷披露组和未披露组,比较目标值进行初步验证;继而采用相关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等分析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深入验证,并提出建议。

第2章国内外研究综述

2.1内部控制缺陷研究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缺陷的基本定义是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或运行无法合理保证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自安然事件以来,内部控制已成为诸多学者研究的新领域,从基本理论研究到实证研究,可归纳为以下几大类型:不管是我国学者还是国际上的审计准则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定义都是相近的,也已经普遍被人接受,但是对于具体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得到不同的缺陷类别: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在2004了第5号审计准则,在准则中委员会按照既定的标准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进行了分类,其中,最重要的参考标准就是公布的内控信息最终会导致公司财务报表产生重大错报后果的严重程度,并以此划分出三大具体类型:控制缺陷、重要缺陷和重大缺陷,这和我国审计准则中最常见的划分标准是相近的,我国的审计准则中是按照上市公司公布的缺陷信息对自身财务状况的影响程度,将内部控制缺陷划分为一般缺陷、重要缺陷以及重大缺陷,这在我国一直以来得到了广泛认可以及应用,在诸多学者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中都有体现。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分类是国内外学者更好地研究内部控制必要的步骤,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同年也了针对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到的控制例外和缺陷两项内容的评价规范,虽然不是具体的量化标准,但是这些规范被视为划分内控缺陷严重程度的的参考;在对缺陷的重要性分类方面,综合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判断等方法,并通过将缺陷按照控制活动、信息系统控制等要素进行重要性分析。

2.2盈余质量研究文献综述

审计风险研究背景和意义篇8

关键词:大数据;企业并购审计;审计风险

并购创造价值,然而在并购后期企业如何将并购效益达到最佳,即如何更为有效地进行并购整合一直是并购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同时,互联网飞速发展,大数据已悄然而至,随之而来的必然会是以大数据为依托的又一波并购浪潮。因此,研究大数据对企业并购审计活动及其风险的影响极具现实意义。

一、企业并购审计与大数据

1.企业并购。企业并购,一般指企业兼并和收购(m&a),是以目标企业控制权为标的进行交易,实现迅速规模扩张、增强竞争力的扩张型商业活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引进来”和“走出去”协同发展,现如今,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中国企业创新带来了极大的动力与无限的可能,以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我国掀起又一波并购浪潮。2.并购审计。并购审计属专项审计,即注册会计师在并购双方拟定并购计划并签订并购协议之后,为达到提高并购效率,降低并购风险,而提供的包括财务报告审计等专业服务的审计活动。由于并购审计不仅包含一般财务审计的目标,有的甚至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因此并购审计的目标更为复杂,内容更为丰富。3.大数据。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快速普及,电子信息、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广泛运用,数据已成为新时期的基础生活资料与市场要素。大数据具有海量化、多样化、价值高、密度低和快速化等特点,更精确地分析企业所处的行业地位、市场占有率等,使企业管理者进行管理决策更有洞察发现力及远见。

二、大数据对企业并购审计风险的影响

根据并购审计的特点以及大数据对于并购审计的影响,大数据下并购审计的风险包括四大内容:首先是大数据对企业并购审计环境的影响,其次是大数据对企业并购审计目标的影响,再次是大数据对企业并购审计内容的影响,最后是大数据对企业并购审计技术的影响。1.大数据对企业并购审计环境的影响。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的方方面都会受其影响,就企业并购活动来说,在并购准备阶段,大数据对于并购审计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企业并购环境上,例如通常来说复杂的市场环境和不断随市场变化的产品生命周期。大数据的发展对于外部环境的把握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例如市场环境的变化可以通过对大数据的发掘分析,不仅大大提高了市场变化信息的及时性,审计过程中可通过市场大数据下行业中权威预测与评论等信息获取更具准确性的参考,同时降低审计风险。而并购企业的内部环境,如公司的管理水平、企业文化的影响程度,企业监督制度及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等内容的审计也会加大并购审计的风险。大数据时代,企业往往会建立内部的数据平台以提高生产与管理效率,在进行企业并购审计时,这些内部的大数据平台对于审计人员准确把握主并企业与目标企业的生产会计信息,充分运用职业判断降低并购审计风险起到重要的作用。2.大数据对企业并购审计目标的影响。企业并购的一大目标便是产生协同效应,然而是否能产生确是未知数,这也是并购审计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企业并购并不仅是并购双方有形资产的整合重组,更重要的应是优势互补,将无形的文化与资产进行有效整合,以期企业的更大发展。因此在挑选目标企业时,大数据便能显示出其魅力。数据是一面很好的镜子,审计人员通过对主并企业和目标企业运营情况、发展特点、行业处境等影响企业并购协同效应因素的科学对比分析,寻求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使企业并购协同效应最大化,挖掘出并购后可达到的最大价值。3.大数据对企业并购审计内容的影响。企业并购审计的内容中,对于对方企业的评估审计关系到目标企业价值,对审计风险影响较大,因此并购审计中评估审计的内容至关重要。对目标企业的评估内容比较广,比如,需要认真分析企业财务运营状况、目标企业竞争力的强弱等;企业并购后联合风险也是并购活动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其中发展战略是主并方选择并购对象和类型的基础,关系到未来企业运营状况。而大数据对于趋势与发展分析,特别是用有形数字所表现的信息分析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4.大数据对企业并购审计技术的影响。审计技术的影响因素多指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最新技术应用。大数据对于二者的影响颇为明显,即在信息与数据的选择中,审计人员普遍运用抽样技术,然而数据如何选取,选取之后如何解读却因人而异。但是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数据与信息获取更方便、更全面,甚至可以基于全样数据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审计分析,减少了审计抽样的风险,从而对于这一问题提供更好解决的可能。同时信息不对称问题造成很多并购活动的失败。大数据时代以其及时性与数据充分性著称,因此,在大数据日益发展的情况下,信息不对称对于并购审计风险的潜在影响不断降低。

三、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并购审计风险的控制

上述风险的防范重点主要集中在提升数据处理技术、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完善政策法律环境等方面。1.注重数据安全,提升数据处理技术是核心。首先,可以根据数据性质和审计需求设置权限等级,严格控制数据访问权限,减少数据外泄的可能性。其次,大数据时代面对海量数据处理,对数据的获取与处理不仅需要excel或审计软件,还要借助数据挖掘技术缩小数据量,然后再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并购审计工作的效率,降低并购审计的风险。2.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是关键。并购审计中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举足轻重,审计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灵活地运用审计方法、审计工具,组合式地解决问题、应对变化。一方面要加强现有审计人员知识结构调整,另一方面要与信息技术等领域的专业人士通力合作凸显团队力量。3.完善并购法律制度环境是保障。大数据在并购审计中发挥更好的作用离不开完善的法律与制度环境。因此,进一步完善与企业并购相关法律法规,形成合理专业的业务规范是大势所趋。同时,在制定相关的会计准则时,既要借鉴国际会计领域的先进成果,也要兼顾我国国情,适合我国境内各类型的企业并购,特别是新兴的互联网企业并购。

参考文献:

[1]我国企业并购现状与成功条件的分析和思考[D].何丽.硕士论文,2010.

[2]企业并购专项审计和财务评价.[J].卢树华.现代商业,2009.5.

[3]企业并购审计风险及其防范.[J].熊梦云、彭卉.财会月刊,2013.8.

[4]企业并购审计风险及其防范措施.[J].何娅萍.时代金融,2013.7.

审计风险研究背景和意义篇9

关键词:新经济背景;财务风险;防范;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在新经济背景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面临的环境也越来越复杂,财务管理活动已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而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子系统和组成部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因而,财务风险防范就逐渐成为了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首先对新经济背景下的财务风险特征和现状进行探析,最后再提出策略建议。

一、新经济背景下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分析

企业的财务风险作为一种客观的经济现象,是指在企业的财务活动中,因为一些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原因,导致其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背离等不确定性的状况,使企业蒙受一定损失。在我国市场经济的新背景下,企业的财务风险特征主要体现为几个方面。首先,财务风险具有客观存在性[1]。其次,财务风险具有全面性。另外,财务风险还具有收益与损失共存性特征。财务风险与企业的收益共存,企业承担的财务风险越大,其可能收益越高,反之就越低。

二、我国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人员缺乏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在我国企业的风险管理实务工作中,很多企业的管理层人员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在他们的认知中认为仅仅将生产、销售经营好,就可以不断有盈利,认为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2]。因而,没有建立对财务活动进行风险预测、识别、分析与控制的专门机构,财务管理人员也缺乏积极主动、系统地风险管理意识,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事前管理缺位、事中和事后管理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并没有正确的理解时间价值、风险价值、边际机会成本等风险意识,导致财务风险无法很好的防范。

(二)企业的财务控制管理的力度不够。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主观臆测的现象,对于一些存在严重问题的应收账款,并没有及时的处理和控制,因而做出的决策很多都是靠管理者的主观判断,并没有进行科学的控制和结算,这使得我国很多企业的财务负担比较重,财务控制管理的力度不够,增加了财务风险[3]。

(三)企业缺乏健全的风险识别、评估和监管体系。我国不少企业缺乏健全的体系,对企业主要的经济往来业务缺乏风险识别、评估、以及监控体系。导致企业的审计工作只能局限在企业的财务报表和经济责任审计方面,缺乏对企业内控程序执行情况的审核和监管。使得管理部门的约束机制无法做到位,也阻碍了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三、新经济背景下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策略建议

针对以上提出的我国企业在新经济背景下的财务风险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防范财务风险的策略建议。

(一)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决策水平。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的意识和综合素质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我国企业需要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决策水平。首先,通过培训,使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具备扎实的财务风险相关专业知识及技能,可能提升其面对财务风险时的敏感性和判断力,以便及时、科学的判断和提出财务风险防范方案。其次,通过对财务管理人员的政治思想以及心理的培训,来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最后,保障会计信息质量。严格执行会计法律和会计准则规定,客观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避免会计信息失真,导致决策失误。

(二)强化风险意识,构筑严密的企业内控体系。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加强对生产经营中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的梳理,树立正确的风险观是其首要任务。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有关法律法规及其配套办法,制定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并组织实施。

(三)构建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主要是通过财务风险指标体系,对企业实际财务运行数据进行预测分析,及时向管理层及有关方面发出风险预警,以便采取应对措施的一种机制。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可以预知财务风险的征兆,当可能危害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素出现时,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就能发出警告,以提醒管理层及早采取对策以减少财务损失。

(1)构建短期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构建我国企业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首先需要建立一个短期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接下来再构建长期的风险预警系统。短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而编制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的主要内容就是现金流量分析,全面的将企业的动态现金流显示出来。其中,短期的应收、应付款项,以及存货科目的某些项如果没有平衡,就可能将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出现,所以,将这三个项目的相关款项作为警示短期财务风险的警源。同时,在此基础上,建立量化的全面预算表,来预警我国企业未来现金收支情况,可以构建以周、月、季、半年或一年为期的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

(2)构建长期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在短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基础上,还应该从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考虑,还需要构建企业长期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长期的综合评价指标可以为我国企业的经济效益即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益以及未来发展潜力等内容来防范财务风险。最终,设立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通过长期与短期互相补充,共同服务于构建我国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旨在提升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能力。

(四)设立完善的财务监督制度,强化账款的管理水平。我国企业需要设立完善的财务监督制度,首先需要有审批制度,并且审批要有规范程序。企业应该根据资金的额度来确定审批的层次,资金额度越大,需要的审批层次就应该越多。同时,我国企业需要强化账款的管理水平,应该构建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协助进行企业应收账款等款项的管理,提升企业的风险防范质量。

综上所述,在我国新经济背景下,企业的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中,我国企业需要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采取适当的财务风险防范策略,从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重视财务风险防范,最终提升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阳顺英.试论财务风险管理[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6(03):65.

审计风险研究背景和意义篇10

关键词:审计风险;审计定价;审计客户

中图分类号:F2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07(01)-0114―05

目前我国证券审计市场表现出浓厚的地域色彩。一方面上市公司所处地域(指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主管部门为了保护本地域内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利益,对上市公司施加压力;另一方面上市公司也希望得到本地域的会计师事务所提供更多的“帮助”。此外,本地会计师事务所也会通过各种方式影响上市公司,使上市公司选择本地事务所,或者变更“非本地”的会计师事务所,转而聘用本地的会计师事务所。我国在审计市场上出现的这种地方保护主义,给会计师事务所获取异地客户增加了壁垒。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如果聘请异地客户,将会多支付差旅费等额外费用,从节约成本角度考虑,上市公司也更愿意聘请本地会计师事务所。另外,由于本地事务所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决不会把高质量的审计客户轻易让给异地事务所,因此异地事务所能争取到的大多是一些质量不高的客户。异地客户的审计风险相对偏高,多数会计师事务所会更倾向于争抢所在地的客户。基于数据分析可以断言,目前我国证券审计市场上客户本地化现象比较严重。在这种环境下,本地客户与异地客户的审计定价也会有所差异。本文将通过实证分析对此问题进行研究。

一、文献回顾

国外关于审计定价的研究始于Simunic的审计定价模型。在该模型中,客户规模被认为是审计费用的最具决定性因素。从此以后,有关审计定价的研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国外关于审计风险对审计定价影响的文献主要有:Simunic验证了审计意见对审计定价有显著影响,保留意见的审计定价比非保留意见的审计定价明显增多,而被审计单位是否亏损(近三年)并没有显著影响。Firth的研究同样也验证是否亏损(近三年)没有显著影响,但没有检验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因为他所采用的样本中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很少。另外他考虑了公司非系统风险、股东权益回报两个因素,前者与审计费用显著相关,后者不显著。Low,tcn和Koh另外考虑了或有负债、长期负债率、流动比率对审计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近三年是否亏损对审计费用有显著影响,而对审计意见类型、或有负债、长期负债率、流动比率没有显著影响。

在我国的相关研究中,主要采用过最近两年的亏损情况、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盈余管理行为、年度报表审计报告意见类型这几个指标作为衡量审计风险的变量。刘斌、叶建中和廖莹毅发现客户最近两年的盈亏情况对审计收费没有显著影响。段春明发现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上市公司审计收费显著偏高(在5%的水平上显著),但最近三年公司的亏损情况对审计收费影响不大。余玉苗和刘颖斐从经济学的角度构建了独立审计服务供需双方的审计收费决定模型,确认了影响审计收费水平的部分微观和宏观因素,着重分析了审计师法律责任的轻重对审计收费水平的影响,他认为法律风险对审计收费具有重大影响。李爽、吴溪发现中期审计收费与年度审计收费显著相关,上市公司在年度内进行了中期审计比未进行中期审计的公司的年度审计收费要高,事务所的任期超过5年的审计收费高于审计任期较早年份的审计收费。伍利娜在《盈余管理对审计收费影响分析一来自中国上市公司首次审计费用披露的证据》一文中发现当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处于“保牌”区间时在10%的水平上与审计收费显著相关,属于“保配”期间对于审计收费没有显著影响。

在西方发达国家,注册会计师职业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审计市场高度集中,而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限制,审计活动存在着明显的区域性。此外,从事上市公司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规模普遍较小,市场比较分散,在各地的分布很不均衡,导致部分区域审计市场中的低层次竞争非常激烈。这些不同的制度背景因素,要求我们在借鉴国外研究的同时,必须考虑中国目前的特殊环境,探求现阶段影响中国资本市场审计定价的因素。本文的目的就是以Simunie模型为基础,根据我国证券审计市场特有的区域化特征,建立审计定价回归模型,并据此考察区域因素对审计定价的影响,及不同区域的事务所在审计定价时对审计风险的重视程度。

二、研究假设

我国企业年报审计市场上异地客户审计定价低于本地客户。在公开披露2004年年报的1371家上市公司中,只有847家上市公司明确披露了2004年年报审计的费用,其中异地客户190家,本地客户657家,本文对这847家上市公司2004年的年报审计定价做了统计(见表1),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异地客户的平均审计费用为44.387万元,略低于本地客户的审计费用均值44.582万元。

会计师事务所需要承担部分或全部在异地执业的差旅费,那么异地客户的实际投入成本应比本地客户高得多。由于本地事务所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决不会把高质量的审计客户轻易让给异地事务所,因此异地事务所能争取到的大多是一些质量不高的客户,异地客户的审计风险也会相对偏高。作为理性的会计师事务所应该通过调高审计定价来弥补预期损失费用,而从我国的年报审计市场来看,异地客户的审计费用比本地客户的较低。

审计定价由资源投入成本、正常的利润和预期损失费用构成。审计师扩大审计程序会增加审计资源消耗成本但同时减少审计风险,相反,则会减少审计资源消耗但又会增加审计风险。如果审计师在审计定价时能够理性地评估审计风险,并要求提前补偿,那么审计定价的构成要求中审计资源消耗所形成的直接成本和预期损失费用所形成的机会成本,成为反向变化并形成审计师天然的惩罚机制(Simu-nie,Stein,1996)。由预期损失形成的机会成本,在没有法律赔偿责任时将会形成会计师事务所的现实利润。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异地客户的审计定价显著低于本地客户;

假设2:与本地客户相比,异地客户审计定价时忽略了更多的审计风险因素。

三、模型与样本选择

(一)研究模型

本文的研究是在了解国内外文献相关审计定价实证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对我国审计定价背景的认识,建立以下审计定价模型:

LaF=60+61UL+62Cata+63CURRatio+

b4LonGDeBt+b5Roa+b6iRRGLpRF+b7op+b8LiStaGe+b9Lta+b10SQSUBS+b11BiGaUD+b12pRoVi+b13pRoV2+e

(模型一)

LaF=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收费金额的自然对数。

UL=l,表示审计客户为本地客户;UL=0,表示审计客户为异地客户。本文在判断一个客户是否为会计师事务所的本地客户时,主要是参考此事务所的注册地与客户所在地(注册地或办公地)是否为同一地区。如果为同一地区,则为本地客户,否则属于异地客户。当然,还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由于许多会计师事务所在异地设立分所,因此,一些与会计师事务所注册地不同的客户,并不一定是异地客户,有可能与事务所的分支机构在同一地区;或者在年报中披露的事务所地址虽与客户不在同一地区,但该事务所在客户所在地设有分所,则本文仍将此客户视为事务所的本地客户。

Cata=期末流动资产/期末资产总额×100%

CURRatio=期末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负债×

100%

LonGDeBt=期末长期负债/期末资产总额×

100%

Roa=(营业利润一其他业务利润)/期末资产

总额×100%

iRRGLpRF=1,当税前利润总额>0、且(当期税前利润一营业利润+其他业务利润)/当期税前利润i>20%时;iRRGLpRF=o,当税前利润总额>0、且(当期税前利润一营业利润+其他业务利润)/当期税前利润≤20%,或税前利润总额<0时。

op=1,当期审计意见为非标准无保留意见;op=0,当期审计意见为标准无保留意见。

LiStaGe=(样本会计期末一样本上市日期)/365

Lta=Ln(审计客户的期末资产总额)

SQSUBS=样本公司在会计期末拥有的、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数目取平方根。

BiGaUD:l,报告期的主审会计师事务所为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包括四大中外合作所和在年度审计市场按客户数量排名前10位的会计师事务所);BiGaUD=0,报告期的主审会计师为其他会计师事务所。

pRoV1=l,样本公司注册地为东部地区;pRoV1=0,其他。pRoV2=1,样本公司注册地为中部地区;pRoV2=o,其他。

(二)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我国证券市场公开披露的审计及相关服务费用信息的有用性较低。具体而言,由于主要受到费用信息的分类披露差异、期间归属不清等因素的影响,本文研究所需要的年度会计报表审计费用数据在数量上有所减少。在对1371家披露了2004年年度报告的上市公司关于审计及相关服务收费信息做出系统整理筛选了849家样本公司。2004年年报审计费用、纳入合并报表的子公司数根据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tom.cn)的公开年报信息逐家整理,研究所使用的财务数据来自《中国股票市场研究(CSmaR)――财务数据库查询系统》;审计意见类型、审计期、会计师事务所名称以及事务所年度排名分别来源于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rn.cn),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站(http//www.cicpa.org.cn)。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假设一的检验结果与分析

本文应用SpSSl3.0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析了反映审计风险的变量对审计定价的影响,SpSSl3.o软件输出多元回归的结果见表2。

由表2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审计客户是否为异地客户对审计定价在1%的水平上显著相关,说明异地客户与本地客户的审计定价有显著差异,又因为变量UL是以异地客户为参考系,UL的回归系数为0.085,符号为正,说明异地客户的审计定价显著低于本地客户,因此,假设1异地客户的审计定价显著低于本地客户,得到了验证。显然,在我国地方保护主义现象严重的状况下,异地客户的争取有相当的难度,会计师事务所要争取异地客户,就存在低价竞争的可能性,因此,异地客户的审计定价会低于本地客户的审计定价。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证券审计市场上存在“低价揽客”现象。

(二)假设二的检验结果与分析

前面的研究可以证明,会计师事务所的客户是否为异地公司对审计定价有显著影响。为了研究不同客户群的审计定价、审计风险及其之间的关系,我们将总体样本按照审计客户是否为异地客户分为异地样本和本地样本两个分样本组,剔除模型一中的是否为异地客户的虚拟变量(UL),即模型二对两个分样本组进行多元线性回归。

LaF=b0+b1aRea+b2Cata+b3CURRatio+b4LonGDeBt+b5Roa+b6iRRGLpRF+b7op+b8LiStaGe+b9Lta+b10SQSUBS+b11BiGaUD+b12pRoV1+b13pRoV2+e

(模型二)

由表3可以看出,本地样本组中反映审计风险的变量中有反映样本公司经营成果的变量(Roa)和样本公司的上市时间(LiStaGe)与审计定价显著相关,而异地样本组中反映审计风险的变量只有反映样本公司经营成果的变量(Roa)与审计定价显著相关,也就是说异地客户在审计定价时比本地客户少考虑了一个风险因素。这与异地客户审计定价时忽略了更多的审计风险因素的表述相一致。这说明,在我国证券审计市场中会计师事务所为了招揽异地客户,采取了忽略审计风险的恶性竞争策略。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会计师事务所在异地执业时存在价格折扣,并且与本地客户相比,在对异地客户进行审计定价时,忽略了更多的审计风险因素。

这个结论是基于我国特殊的审计市场背景形成的:(1)由于审计失败的民事赔偿制度并未启动,对审计质量的监管尚未到位,审计服务的差别性不能明显表现,在审计客户的选择时不必过多关注审计风险状况;(2)以地域的行政权利作为隐形力量的审计市场划分,表明了审计市场运作的不规范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市场本有的流动性,使审计市场的竞争性减弱;(3)审计定价在中国并不是靠自发的市场作用而形成,更多地是由政府依据注册会计师服务的价值以及当地的物价水平,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来决定。这三项因素,使我国的审计定价具有了较多的中国特色,在理解本文上述结论时应当予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