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简述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十篇简述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十篇

简述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3:58

简述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篇1

关键词:财务管理 财富管理 本金

 

一、构建财务管理学理论体系的理论依据 

 

财务管理学是一门既涉及经济学,又涉及管理学的边缘性、综合性学科。该学科的任务,一是要阐明财务管理的种种规定性,即财务管理是什么;二是要揭示财务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即如何进行财务管理。前者属财务管理的基础理论,后者属财务管理的应用理论。 

一般来说,基础理论性学科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的表述规律,即从一个最简单、最抽象的逻辑范畴出发,通过将形成该范畴时所舍象掉的其他因素逐步地包含进来,再现研究对象丰富的规定性,从而使人们获得对研究对象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复杂而不是简单的,生动的而不是僵死的认识。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构建同样遵循上述规律。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构建方法,并不等同于财务管理基础理论的研究方法。财务管理基础理论的研究方法与其体系的构建方法不同,遵循的不是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的表述规律,而是从具体到抽象、从复杂到简单的思维规律。既然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要从一个最抽象、最简单的范畴出发,那么,科学地确定这一范畴便成为合理地构建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关键。 

与基础理论的任务不同,应用理论的任务在于指导人们怎样去做事情,因而,应用理论无疑应具备鲜明的实践性与可操作性。既然二者的任务与性质不同,其起点选择与体系构建的依据也就不同。基础理论的起点选择与体系构建应遵循的是人类思维活动的规律,应用性理论的起点选择与体系构建应遵循的则是人类实践活动的规律。 

 

二、财务管理学理论体系研究现存问题 

 

为了构建起科学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有必要对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研究中现存的问题作一剖析。 

1.有关财务管理学的内容构成。我国的财务管理学,迄今为止,其内容构成基本与西方国家的财务管理学相同,大致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总论,阐述财务管理的概念、内容、职能、目标、环境等基本理论问题;第二部分,介绍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与财务风险的测算等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第三部分,介绍投资决策、筹资决策、股利政策、营运资金管理等财务管理实务处理的理论与方法。其中第一部分为财务管理学的基础理论部分,第二、三部分则为财务管理学的应用理论部分。财务管理学内容体系存在某些不科学、不完善之处。 

2.有关财务管理理论起点的确定。对财务管理学起点范畴的确定,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将复杂的范畴作为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起点。一些复杂的范畴,比如“财务管理”,被作为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起点。勿庸置疑,“财务管理”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综合性极强的范畴。它既是资金筹集、资金投放、资金运用和收益分配种种财务活动的总和,也是财务预测与决策、财务控制与监督、财务成果评价与考核种种财务管理职能的总和。有赖于其他一系列范畴才能予以说明的综合性如此之强的一个范畴是无法充当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起点的。 

(2)从财务管理学体系以外寻找起点。比如,将“环境”作为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起点。环境对事物发展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但决定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内因而不是外因。只有在明了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本质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揭示环境对事物发展的影响。这就意味着环境不可能处于起点的位置。 

简述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篇2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理论文献;分析维度;定量研究;趋势分析

abstract:throughthemethodofstructuralquantitativeresearch,thisarticleevaluatesandanalyzestheliteraturesofhighereducationpublishedfrom1995~2005inChinafromtendimensionsincludingtitle,author,abstract,keywords,topic,choiceoftopic,terminology,methodology,conclusion,referenceandannotation.thereisindicationthatthetheoreticallevelandacademicnormofChinesehighereducationresearchhasbeenimprovedalotduringthepast10years.

Keywords:highereducation;theorycontents;quantitativeresearch;researchdimension;descriptivestatistic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有了长足发展,90年代中期以来更是硕果累累,研究者在提高高等教育理论水平和学术规范上付出了艰辛的劳动。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范围不断拓宽,研究的内容不断扩展,研究的问题逐步深入,研究的方法不断走向科学,并且涌现了一批水平较高的著作及学术论文。当然,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仍然存在着不尽人意的地方。无论是理论研究本身还是所运用的研究方法都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比如,从研究的内容来看,知识老化、观念陈旧、老生常谈的现象依然存在;从研究形式来看,研究中量化研究不够,运用定性和定量方法相结合的研究还相当缺乏,研究欠规范、不科学的现象还相当普遍,等等,如果不从认识和研究上加以强调,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恐怕只能沿着不规范、低水平的轨道永无终结地运行。因此,我们认为对我国建国以来高等教育理论文献进行全面研究是非常必要而且极为重要的一项课题。自2005年底以来,我们特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并拟以“我国建国以来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内容分析”为课题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但我们在检索文献的过程中发现,从建国一直到1990年代初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同时大多数是经验总结或工作报告类文章,真正的学术论文或学术报告并不多,这为我们的统计和分析带来了困难。后经研究小组商量,确定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成果最丰富的1996~2005年为研究范围,对1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文献进行全面梳理和多维度考察,运用结构式定量研究——“内容分析法”对其进行比较客观而系统的量化分析、描述统计、评价与比较,寻找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并用简洁明了的数学关系来展现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过程、普遍规律和总体趋势,以为我国的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和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与规范提供参考和借鉴,从而更好地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向着规范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一般来说,教育文献内容的次级分析主要有两种具体方法,一种是非结构式定性研究方式(学术界常简称为文献法),另一种是结构式的定量研究即“内容分析法”。在这里,我们正是采用这种定量分析方法对10年来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的资料进行统计量化、比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描述性分析,探索10年来的变化趋势,以便更好地理清我国的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思路。可以说,我们运用了“内容分析法”对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的现状进行量化统计、比较、分析,从研究方法上是一种新的尝试,这对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文献分析或文献综述也有一定指导意义。

另外,我们在现存的文献中发现,目前高等教育研究方法多数是定性方法,尤其对文献内容的研究几乎全是对有关性质、作用和特征方面的定性描述与评价,从而得出结论。这种定性研究,其目的在于探求事物的特殊性,比较注重其逻辑关系,不太注重所分析文献资料的数量特征和整体状况,因而较难从直观上发现研究主题内的变量关系。而对文献资料的次级分析时,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通过对文献的性质、特征和属性方面的描述来揭示其逻辑关系,还需要从文献中各个因素间的数量关系入手进行研究,以从整体和普遍性意义上探求发展规律和趋势。因而,这就需要我们借助于定量方法来对高等教育学理论文献进行次级分析。

二、文献综述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收集到高等教育研究方面的著作(含教材)近300部,学术论文1800多篇次,其中只有近30部(篇)论著(文)探讨高等教育研究方法问题。以下摘其有代表性的论著进行综述。

首先从著作或教材来看,我国大多数著作或教材都是对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些具体方法进行列举和简要介绍,比如潘懋元主编的《高等教育学》专列了一章来讨论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方法,认为“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与普通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一样,有观察法、测验法、调查法、历史法、个案法、实验法、统计法等等”,“在研究过程中,也经常要应用抽样、假设、比较等一般的研究方法”[1],并对以上几种研究方法及其运用问题进行了简要介绍。田建国编著的《高等教育学》也列举了有关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历史研究法、统计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系统研究法、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调查实验和分析综合相结合[2]。邓晓春、王华春主编的《高等教育研究的组织与管理》按照纵横两条线索,将高等教育研究的方法概括为三类:第一类是用于准备阶段的搜集高教研究资料的主要方法,包括高教研究的观察法、高教研究的调查法、高教研究的实验法;第二类是对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的主要方法,基本上可归为两种:第一种为逻辑分析方法,包括比较与分类方法、分析与综合方法、归纳与演绎方法、科学抽象法,第二种为统计分析方法,包括绝对数和相对数分析法、平均数分析法、动态数列分析法、表格法和图示法等;第三类是高教研究的横向科学方法,包括高教研究的系统方法、高教研究的信息方法、高教研究的控制论方法[3]。谢安邦主编的《高等教育学》中提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可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等多种方法,而对于某一课题的研究,往往是多种方法并用,只用一种方法的情况很少[4]。徐小洲编著的《高等教育论——跨学科的观点》中认为高等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有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比较研究法,除以上几种,常用的还有观察法、测验法、教育经验总结法等[5]。

除此之外,还有两部对高等教育学的研究范式进行探讨的专著。一是张应强的《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反思与建构》,作者认为,“描述——解释”研究范式,并不能真正适用于高等教育现代化研究。应该采用“反思——建构”范式来研究高等教育现代化问题。从人的价值理想和教育的本真意义出发,一方面以“事实研究”为基础,以对高等教育现代化历程有一个客观把握,同时对之进行反思与批判;另一方面,要结合时代精神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价值目标进行建构,提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可能发展方向[6]。二是陈廷柱的《学习型社会的高等教育》,书中对“反思——建构”的研究范式进行了讨论,认为“反思”虽然不等于对客观发展过程的“描述”,但“反思”显然要以客观现象为依据;“建构”虽然具有广阔的思维空间,但“建构”必须建立在对教育与社会发展趋势的基本判断之上[7]。

在国外高等教育研究领域,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学者伯顿·克拉克的两部著作:一是《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作者主要从组织分析角度进行研究,从多学科视角对高等教育问题进行观察,将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组织、文化、社会学和政策分析的观点和方法综合应用于高等教育研究[8]。二是《高等教育系统》,该著作在对国外20多个国家进行广泛调查和深入实践的基础上,运用范畴分析模式对高等教育系统进行研究[9]。

其次,从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方面来看,具有代表性的成果也只有五六篇。比如,刘承波在《试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体系》一文中指出:“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科学研究方法按其地位可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上层为哲学方法,中层为一般科学研究方法,下层为适应于某些科研领域或某种科学分支甚至某个科研课题的特殊研究方法。其基本结构为:哲学方法——一般研究方法——具体研究方法。”他认为借鉴上述科学研究方法建立高等教育科学的研究方法体系,就应当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的观点,构筑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具体方法。同时指出,在哲学层次上,唯物辩证法是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哲学方法论;一般层次上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是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基本方法;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实验法、临床法、问卷法、测验法、经验法、历史法、文献法、比较法、统计分析法等[10]。

朱旭在《关于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思考》一文中指出:“目前国内高等教育研究的弊端,一是从个案研究得出结论就个体推及全体(表现为太具体,忽视普适性);二是具体情况不做具体分析,大一统(表现为太抽象,忽视个体性)。高等教育学研究应从实验、案例、比较等方法论的角度对此予以匡正。”[11]李海芬和薛天祥在《高等教育研究和教育研究方法论》一文中指出,不当的方法是造成当前高等教育研究“失范与混乱”的关键因素[12]。徐辉和季诚钧在《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现状及分析》一文中认为:“高等教育研究方法中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研究中方法意识淡薄,思辨倾向严重;二是研究方法单一,缺乏多元研究方法意识;三是研究方法落后,规范意识不强。此外还指出,高等教育研究是一种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具有多元研究属性,因此要运用多元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新方法论为指导,融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研究范式,借鉴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采取思辨定性、实证定量的多种手段进行高等教育研究[13]。张黎和马静萍在《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与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论》一文中认为,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论分为哲学、科学方法论和高等教育研究的“方法”论三个层面。其中,“对高等教育学科具体研究方法的研究是高等教育方法论研究的基础,也是高等教育方法论研究的目的,而哲学层面方法论和科学层面方法论则可用以指导高等教育学科具体研究方法的研究,是为研究高等教育学科具体研究方法服务的”[14]。

从以上文献综述,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在著作或教材中关于高等教育研究的具体方法提到比较多的是调查研究法(75%)、实验研究法(75%)、比较研究法(72%)、历史研究法(50%),次之的是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统计研究法,以及表格图示研究方法、跨学科研究法等。而专门的学术论文又大多比较宏观或抽象,要么探讨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体系问题,要么指出高等教育研究方法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要么从方法论原则上探讨高等教育研究问题。当然这些研究成果对我们进行高等教育文献的定量分析无疑有着参考作用,尤其对我们全面掌握高等教育研究现状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过程

1.分析单位与范围

本研究以每篇文章为分析单位,即从1996年1月到2005年12月我国高等教育学方面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在国内发行的教育杂志中,选择了发表该方面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较多的5种杂志,即《教育研究》(月刊)、《高等教育研究》(双月刊)、《中国高教研究》(月刊)、《江苏高教》(月刊)、《黑龙江高教研究》(月刊)为文献检索范围。具体搜索范围是:《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江苏高教》、《黑龙江高教研究》从1996年第1期至2005年第12期,《高等教育研究》从1996年第1期至2005年第6期。

2.文章取样

本研究从上述5种杂志中共抽取了250篇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为分析对象。取样方法是:原则上从5种杂志中每种刊物每年随机抽取5篇。具体抽取办法是,首先从5种杂志中收集到有关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共1808篇(其中《教育研究》166篇,《高等教育研究》414篇,《中国高教研究》693篇,《江苏高教》350篇,《黑龙江高教研究》185篇),然后再从5种杂志中按每种刊物每年随机抽取相关研究论文或研究报告5篇,共抽取250篇作为最终分析对象。

3.分析维度

我们在参考大量文献,并经过反复讨论、修改和分析基础上,设计和建立了对文章进行内容分析的理论框架,查找了所有文献中所包含的10个方面的共同或共有因素并将其抽取出来作为分析维度,对1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情况进行质量和数量的评定。所确定的10大维度是:文章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课题、问题的提出、重要术语界定、研究方法、结论、参考文献和注释。课题组运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将10大维度各自又分解为若干子维度或具体类目,如文章题目类维度可分为题目陈述不简洁和表达不准确等,作者类维度可分为大学教师、学生和其他机构研究人员等,摘要类维度可分为简明扼要、概括性强和表述精炼等,关键词类维度分为排列顺序是否恰当、使用词性准确与否、关键词数量是否规范等,课题类维度分为是否归宿课题以及来源于哪一级课题等,问题提出类维度分为问题陈述是否清楚、有没有研究假设、有无文献综述等几类,重要术语界定维度分为有术语界定和无术语界定等,研究方法类维度分为是否规范地运用了科学研究方法、运用何种研究方法以及有无研究设计等,结论类维度分为有无结论和结论是否鲜明等,参考文献和注释类维度分为有无参考文献或注释、是否规范地使用了参考文献或注释等。最后在设计分析类目尤其是子类目时,为了保证随后的评判记录工作有具体、统一的依据,我们又对所有子维度进行了细化分解并明确其操作定义,如题目不简洁表现为题目过长、概括程度差、字或词重复多、累赘重复、大小标题使用不当、意义重复等;问题陈述不清楚又表现为对于所研究的问题没有陈述、陈述过于简单、未包括研究的内容或陈述问题范围过大,等等。

4.分析程序

本研究由10位研究者共同完成。其程序为:

(1)向10位评价者或研究者介绍研究目的,并熟悉有关文献资料和信息材料;

(2)通过反复讨论、提问的方式,使10位评价者掌握10个分析维度及其子维度的含义,并进行信度分析,以取得一致的理解。本研究一共做了10次信度分析,即对每一维度就其中一年的文献样本进行评判。根据信度计算公式,一般来说,信度在0.5~1.0范围内即为合格。

信度=n(参与内容分析的人数)*平均相互同意度/1+(n.1)*K(平均相互同意度);K=(ki+k2)/2;k(相互同意度)=2*m(两者完全同意的栏目数)/n1(第一评判元分析的栏目数)+n2(第二评判员分析的栏目数)。

按照以上公式,我们对10大分析类目的信度计算结果依次为:0.976、1、0.994、0.994、1、0.939、0.98、0.931、0.955、0.988。信度分析结果表明:在正式测验之前,10位研究者的评判标准基本一致,信度比较高。

(3)熟悉内容分析代码系统和编码表的使用。因为本研究主要是想通过对不同时期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内容分析来探寻其变化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因此,我们主要采取a——X——t模式进行分析,其中a代表同一资料来源,X代表同一内容变量(或分析类目),t代表从不同时期中抽取样本。首先通过来源抽样选取我国10年来的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成果的内容资料来源a(5种期刊,1808篇文章),并按照研究任务,在1808篇文章内把具有共同特点和因素的方面作为分析类目X(10大分析维度)。同时再从同一资料来源a中,按每年每种杂志随机抽取共250篇文章作为内容分析的样本;根据分析类目或分析维度对样本进行量化处理,统计比较,找出其中内容变量X的集中或差异的趋势以及前后的相互关系,从而发现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变化趋势和发展方向。

(4)对内容分析的结果进行简单的统计和描述分析。

四、研究结果

1.文章题目

从“文章题目”维度的数据统计(见表1、图1)情况来看:

(1)在我们抽取的250篇学术论文中,文章题目不简洁、不准确的占20%;

(2)我们将研究年代以2000年为限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题目不简洁、不准确的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多于后一阶段(分别为13.6%和6.4%)。如1996年到2000年间学术论文题目不准确、不简洁或不规范的表述所占的百分比情况为:在1996和1998年比较高,分别为52%、32%;1999年和2000年分别为16%和28%,这表明这段时间内的高等教育研究在文章题目的陈述上明显存在着不规范现象,尽管所占百分比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其规范化程度仍然较低。而在2001~2005年这5年内,题目规范的文章所占百分比从2000年的72%上升到2005年的88%。这说明,在此期间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在“文章题目”的确定和表述上逐渐准确,简洁程度越来越高。

(3)从作者和研究机构来看,来自大学教师、研究生的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的题目不简洁、不准确的比例相对较低,而其他人员(如教育行政人员、管理者以及社会上对高等教育感兴趣者)的文章或研究报告题目不简洁、不准确的比例最高,专门研究机构或研究院所的情况居于二者之间。

2.作者

根据“作者”维度的数据统计(见表2、图2),研究结果如下:

(1)在我们抽取的250篇学术论文中,1996~2005年作者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数量百分比变化不是十分明显,而且所占比例很低。其数字表明高等教育研究的作者中在学研究生所占比例很少,尤其硕士生所占比例相当低。从2001年开始到2005年底,作者为博士生的百分比分别为4%、0%、4%、4%、16%。博士研究生的数量百分比稍有增加的趋势。

(2)从教师来看,在1996~2000年间,来自大学教师的学术论文所占的百分比趋于稳定;但在2001~2005年,大学教师在这方面的研究所显示百分比分别为56%、40%、52%、64%、48%。虽然在这5年中大学教师在这方面的研究人数不是很有规律性,但是从数字显示可以看出,大学教师在这方面的研究人数相对其他人员还是相当高。来自师范专科学校的研究人员从1996~2005年的数据除1997年和2002年以外其他均显示为0。这表明,师专教师对高等教育问题研究兴趣相当弱,普通大学教师的研究在1996年还是比较高的,之后4年出现低潮,而从2001年起又进入高峰期,所占比例最高。从统计数据来看,尽管大学教师所占的比例呈波动性变化,但是大学教师依然在高等教育学研究中处于主要地位。

(3)从教育管理实践者来看,1996~2005年间他们对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成果所占百分比趋于平稳状态,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4)在独立院所研究人员维度中,1996~1998年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1999~2003年逐年下降,到2003年下降至0;2004年又上升到12%;2005年又下降到8%。数据表明前5年中,独立院所研究人员所占百分比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后5年独立院所研究人员所占百分比又有所上升,但是幅度不大。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从1996~2000年从事高等教育学研究的主要是教育管理实践者,独立院所研究人员所占比例较小,大学教师居于二者之间;从2001年起学术论文作者为大学教师的文章百分比逐年增加,独立院所研究人员所占比例较小,教育管理实践者则降至二者之间。而作者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比例一直很小。另外,表2中的“不明确”项,是指文献样本中并没有对作者进行介绍和说明。

从“摘要”维度的数据统计情况(见表3、图3)来看:

(1)在我们抽取的250篇学术论文中,文章未列或无摘要的占48%;

(2)文章摘要不简明、不准确(含未列摘要)共占60.4%;

(3)我们将研究年代以2000年为限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未列摘要的占43.2%,后一阶段占5.2%;前一阶段摘要不简明、不准确的(含未列摘要)占43.6%,后一阶段占16.8%。以上数据显示,10年来高等教育学研究在摘要这一维度上,不简明、不准确、不精炼的状况在前一阶段明显多于后一阶段。1996~2005年未列摘要的百分比分别为100%、100%、84%、84%、64%、28%、22%、4%、0、0。数据表明,未列或无摘要所占比例明显下降,2004年和2005年均降为0。而在5种期刊中同时期的学术论文有摘要并且摘要简明扼要、准确精炼的百分比则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表明在高等教育理论研究领域,学者们在其“内容摘要”上规范意识在不断增强,学术研究水平在不断提升。

4.关键词

根据“关键词”维度的数据统计情况(见表4、图4),研究结果如下:

(1)在我们抽取的250篇学术论文中,文章或研究报告中没有关键词的占49.6%(主要集中在前5年);

(2)从所列关键词数量来看,依据数量标准所列关键词3~6个的占45.6%,不标准(不足3个或超过6个)或未列关键词的占54.4%;

(3)从关键词的词性标准(以名词为准)上来看,除1996年、1997年未列关键词外,从1998年起所列关键词词性不标准的(含未列关键词)占44.4%;

(4)从关键词的词序来看,一般来说,关键词的排列顺序是从学科到专业方向,再到研究问题和理论观点,即学科——专业方向——研究问题——理论观点;

(5)我们将研究年代以2000年为限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未列关键词的占43.2%,后一阶段占6.4%;前一阶段关键词数量不符合要求(标准为3~6个)的(含未列关键词)占44.4%,后一阶段占10%。同时,前一阶段关键词词性(含未列关键词)不标准的占43.2%;后一阶段所列关键词词性不标准的占21.2%。

5.课题

从“课题”维度的数据统计情况来看:

(1)在我们抽取的250篇学术论文中,不是来源于课题的学术论文占97.2%;

(2)来源于独立课题中国家课题的占1.2%,来源于省部级课题的1.2%,来源于其他课题的占0.4%;

(3)我们将研究年代以2000年为限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来源于非课题的占49.6%,后一阶段占47.6%;前一阶段无来源于部级课题,而后一阶段来源于国家课题的占1.2%。同时,前一阶段来源于省部级及其他课题的占0.4%;后一阶段占0.8%。

6.问题的提出

从“问题的提出”维度的数据统计情况来看:

(1)在我们抽取的250篇学术论文中,问题提出不清楚(包括没有陈述、陈述过于简单、陈述问题的范围过大)的占48.4%;

(2)问题的提出中没有问题陈述的占21.2%,陈述的问题过于简单的占24%,陈述的问题的范围过大的占3.2%;

(3)我们将研究年代以2000年为限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问题的提出不清楚的(包括没有陈述、陈述过于简单、陈述问题的范围过大)占26.8%,后一阶段占21.6%;其中,没有陈述在前一阶段所占的百分比比后一阶段略高一些(分别为10.8%和10.4%);前一阶段陈述过于简单的占13.2%,后一阶段占10.8%;而在陈述问题的范围方面前一阶段所占百分比也要比后一阶段高(分别为2.8%和0.4%)。

7.重要术语界定

从“重要术语界定”维度的数据统计情况(见表7、图7)来看,研究结果表明:从纵向数据来看,学术论文中重要术语界定的情况几乎无规律可循,但是横向比较显示,无重要术语界定的学术论文远远多于有重要术语界定的学术论文。在我们抽取的250篇学术论文中,没有重要术语界定的占72%。

8.研究方法

从“研究方法”维度的数据统计情况(见表8、图8)来看,研究结果表明:

(1)在我们抽取的250篇学术论文中,采取实证研究范式并运用统计方法或量化方法的占11.2%;

(2)采取理论研究模式并主要运用文献法、历史研究方法、评论分析等定性研究方法的占83.2%;

(3)经验总结式的报告或文章占5.6%;

(4)我们将研究年代以2000年为限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采取实证研究范式的占6%,后一阶段占5.6%。前一阶段采取理论研究模式的占39.6%,后一阶段占43.6%。同样,前一阶段采取经验总结方式的占4.4%,后一阶段下降为1.2%。这一数据显示,采取经验总结方式的研究有下降趋势,但是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方法还主要是在思辨、定性研究的范式下的研究方法,而采取实证研究模式的研究还比较少。

9.结论

从“结论”维度的数据统计情况(见图9、图9)来看:

(1)在我们抽取的250篇学术论文中,没有结论的文章所占比例为49.6%;

(2)有结论的占50.4%,其中结论鲜明的占35.6%,结论不太鲜明占14.8%;

(3)我们将研究年代以2000年为限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如果从有结论这一维度来看,后一阶段结论比较鲜明比前一阶段所占百分比明显上升了(前后两阶段百分比分别为10.8%和24.8%)。

10.参考文献和注释

从“参考文献和注释”维度的数据统计情况(见表10、图10)来看:

(1)在我们抽取的250篇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中,无参考文献和注释的所占比例为37.6%;

(2)有参考文献和注释,但不规范(排列顺序不当、错误标点符号、页码不全、信息不详细、英文字母大小写不规范等)的占10.8%;

(3)我们将研究年代以2000年为限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如果从无参考文献和注释这一维度来看,后一阶段比前一阶段所占百分比明显下降了(后一阶段为10.4%,前一阶段为27.2%)。如果从有参考文献和注释但不规范情况来看,前一阶段比后一阶段所占百分比要高,前一阶段不规范的占6%,后一阶段占4.8%。

五、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所选取的250篇高等教育领域的论文和研究报告的内容进行分析表明,1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理论品位在不断提升,学术规范在逐步形成和树立,但仅以所选的文章和研究报告来看,在题目、关键词、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和结论等方面都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但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和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一现象逐步有所改观。我们以2000年为界限将研究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研究中明显可以看到前一阶段文章题目的准确性明显低于后一阶段;从研究人员来看,来自大学教师、研究生的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在题目上明显要比其他研究人员的文章或研究报告要准确规范得多,专门研究机构或研究院所的情况居于二者之间。

同样,在“关键词”上,前一阶段不规范的现象更为严重一些,比如,许多刊物发表的论文中要么随意列几个关键词,有的刊物干脆没有关键词。从文献学角度来讲,关键词对于我们检索、查找、收集、分析文献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关键词我们可以迅速、便利地获得文献资料,而且关键词运用不当必然影响我们获得文献信息的准确、全面、系统程度。但如何使用和列举关键词,在目前学术界几乎无人问津。我们认为,使用“关键词”有三个标准:一是词性标准,二是词数标准,三是词序标准。从词性来看,关键词一般为名词(包括名词化的词或词组)或专用术语或专业术语,比如高等教育、大学管理、学术自由、政策措施、学科性质、学科定位等等;从词数来看,所列关键词不能少于3个,也不宜多于6个;从词序来看,关键词的排列顺序一般为:你研究所属的学科领域—专业方向—研究的问题—具体的理论观点,也就是说:第一个关键词应该是你所研究的大学的学科门类或学科种类,第二个关键词是你研究所涉及的专业方向或专业问题,第三个关键词是你研究的某个问题或主题,第四个关键词是你研究所得出的理论观点或结论,如果你的理论观点或结论有二个方面或体现在三个层面上,那么就列出第五、第六个关键词。

问题的提出是我们进行科学研究的出发点,阐明问题的来源、问题的现实针对性、研究的可能性和必然性等等对于研究非常重要。虽然近几年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问题也纳入到议事日程上来,可是在我们所分析的文献范围内,仍然有很多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要么没有明确说明问题的来源,要么陈述不清,要么问题范围过大或者过小。

在“研究方法”的运用上更是存在着很大的偏向和误区,有近50%以上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没有交待所运用的研究方法,要么采取定性评价,要么采用纯思辨的方式,不少理论结论经不起检验和推敲。我们以2000年为界,将前后各五年进行对照,发现1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呈现出这样的趋势:量化、统计分析少,定性研究多;实证研究少,思辨成份多;事实深描少,主观评论多。在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上,我们为了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特地对“作者”和“研究机构”两项进行了全面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在所有研究者当中,专门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如大学教师、本专业的研究生等相对于其他人员如高等教育实践工作者或高等教育管理者等要规范得多,这说明科学研究需要一些专业或专门的理论规范,没有受专门研究训练或研究环境的熏陶是难以达到相应的学术规范的。学术规范和学术品位的提升是高等教育学科发展和建设的必要前提,在理论发展的脉络中我们已看到了这一趋势。我们相信中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必然走向科学、规范的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潘懋元.高等教育学(下)[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5.299.

[2]田建国.高等教育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9.16.

[3]邓晓春,王华春.高等教育研究的组织与管理[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27.39.

[4]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15.316.

[5]徐小洲.高等教育论——跨学科的观点[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05.410.

[6]张应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反思与建构[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9.

[7]陈廷柱.学习型社会的高等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8.

[8](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

王承绪,等编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3.5.

[9](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m].

王承绪,等编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5.10.

[10]刘承波.试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体系[J].教育与现代化,2000,(4):8.13.

[11]朱旭.关于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思考[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1,(3):44.46.

[12]李海芬,薛天祥.高等教育研究和教育研究方法论[J].江苏高,2004(3):11.13.

简述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篇3

关键词:量子力学;经典科学世界图景;非机械决定论;整体论;复杂性;主客体互动

abstract:asoneofthreerevolutionsofphysicsin20thcentury,quantummechanicshasgreatlytransformedtheworldviewofclassicalscienceinmanyaspects.Quantummechanicsbreaksthoughthemechanicaldeterminisminclassicalscience,transformingitintononmechanicaldeterminism;itchangesscientificcognitiveprocessfromthetheoryofreductionismtothetheoryofwholism;itshiftsthewayofthinkingfrompursuingsimplicitytoexploringthecomplexity;italsoestablishestheinteractionbetweensubjectandobjectinscientificresearches.

Keywords:quantummechanics;worldviewofclassicalscience;nonmechanicaldeterminism;wholism;complexity;interactionbetweensubjectandobject

经典科学基本上是指由培根、牛顿、笛卡儿等开创的,近三百年内发展起来的一整套观点、方法、学说。经典科学世界图景的最大特征是机械论和还原论,片面强调分解而忽视综合。以玻尔、海森伯、玻恩、泡利、诺伊曼等为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的量子力学理论三部曲:统计解释—测不准原理—互补原理所反映的主要观点是:微观粒子的各种力学量(位置、动量、能量等)的出现都是几率性的;量子力学对微观粒子运动的几率性描述是完备的,对几率性的原因不需要也不可能有更深的解释;决定论不适用于量子力学领域;仪器的作用同观察对象具有不可分割性,确立了科学活动中主客体互动关系。[1]量子力学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经典科学世界

图景。

一、量子力学突破了经典科学的机械决定论,遵循因果加统计的非机械决定论

经典力学是关于机械运动的科学,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简单也是最普遍的运动。说它最简单,因为机械运动比较容易认识,牛顿等人又采取高度简化的方法研究力学,获得了空前成功;说它最普遍,因为机械力学有广泛的用途,容易把它绝对化。[2]机械决定论是建立在经典力学的因果观之上,解释原因和结果的存在方式和联系方式的理论。机械决定论认为因和果之间的联系具有确定性,无论从因到果的轨迹多么复杂,沿着轨迹寻找总能确定出原因或结果;机械决定论的核心在于只要初始状态一定,则未来状态可以由因果法则进行准确预测。[3]其实,机械决定论仅仅适用于宏观物体,而对于微观领域以及客观世界中大量存在的偶然现象的研究就产生了统计决定论。[4]

量子力学是对经典物理学在微观领域的一次革命。量子力学所揭示的微观世界的运动规律以及以玻尔为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对量子力学的理解,同物理学机械决定论是根本相悖的。[5]按照量子理论,微观粒子运动遵守统计规律,我们不能说某个电子一定在什么地方出现,而只能说它在某处出现的几率有多大。

玻恩的统计解释指出,因果性是表示事件关系之中一种必然性观念,而机遇则恰恰相反地意味着完全不确定性,自然界同时受到因果律和机遇律的某种混合方式的支配。在量子力学中,几率性是基本概念,统计规律是基本规律。物理学原理的方向发生了质的改变:统计描述代替了严格的因果描述,非机械决定论代替了机械决定论的统治。

经典统计力学虽然也提出了几率的概念,但未能从根本上动摇严格决定论,量子力学的冲击则使机械决定论的大厦坍塌了。量子力学揭示并论证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具有不可避免的随机性,它不遵循严格的因果律。任何微观事件的测定都要受到测不准关系的限定,不可能确切地知道它们的位置和动量、时间和能量,只能描述和预言微观对象的可能的行为。因此,量子力学必须是几率的、统计的。而且,随着认识的发展,人们发现量子统计的随机性,不是由于我们知识和手段的不完备性造成的,而是由微观世界本身的必然性(主客体相互作用)所注定。

二、量子力学使得科学认识方法由还原论转化为整体论

还原论作为一种认识方法,是指把高级运动形式归结为低级运动形式,用研究低级运动形式所得出的结论代替对高级运动形式的本质认识的观点。它用已分析得出的客观世界中的主要的、稳定的观点和规律去解释、说明要研究的对象。其目的是简化、缩小客体的多样性。这种方法在人类认识处于初级水平上无疑是有效的。如牛顿将开普勒和伽利略的定律成功地还原为他的重力定律。但是还原论形而上学的本质,以及完全还原是不可能的,决定了还原论不能揭示世界的全貌。

量子力学认为整体与部分的划分只有相对意义,整体的特征绝非部分的叠加,而是部分包含着整体。部分作为一个单元,具有与整体同等甚至还要大的复杂性。部分不仅与周围环境发生一定的外在联系,同时还要表现出“主体性”,可将自身的内在联系传递到周边,并直接参与整体的变化。因而,部分与整体呈现了有机的自觉因果关系。在特定的临界状态,部分的少许变化将引起整体的突变。[6]

波粒二象性是微观世界的本质特征,也是量子论、量子力学理论思想的灵魂。用经典观点来看,也就是按照还原论的思想,粒子与波毫无共同之处,二者难以形成直观的统一图案,这是经典物理学通过部分还原认识整体的方法,是“向上的原因”。可是微观粒子在某些实验条件下,只表现波动性;而在另一些实验条件下,只表现粒子性。这两种实验结果不能同时在一次实验中出现。于是,玻尔的互补原理就在客观上揭示了微观世界的矛盾和我们关于微观世界认识的矛盾,并试图寻找一种解决矛盾的方法,这就是微观粒子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即波粒二象性。这就是整体论观点强调的“向下的原因”,即从整体到部分。同样,海森伯的测不准原理说明不能同时测量微观粒子的动量和位置,这也说明绝不能把宏观物体的可观测量简单盲目地还原到微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造成经典科学观与现代科学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不同的根本在于思考和观察问题的层面不同。经典科学一味地强调外在联系观,而量子力学则更强调关注事物内部的有机联系。所以,量子力学把内在联系作为原因从根本上动摇了还原论观点。

三、量子力学使得科学思维方式由追求简单性发展到探索复杂性

从经典科学思维方式来看,世界在本质上是简单的。牛顿就说过,自然界喜欢简单化,而不喜欢用什么多余的原因以夸耀自己。追求简单性是经典科学奋斗的目标,也是推动它获取成功的动力。开普勒以三条简明的定律揭示了看似复杂的太阳系行星运动,牛顿更是用单一的万有引力说明了千变万化的天体行为。因而现代科学是用简单性解释复杂性,这就隐去了自然界的丰富多样性。

量子力学初步揭示了客观世界的复杂性。经典科学的简单性是与把物理世界理想化相联系的。经典物理学所研究的是理想的物质客体。它不但用理想化的“质点”、“刚体”、“理想气体”来描述物体,而且把研究对象的条件理想化,使研究的视野仅仅局限于人们自己制定的范围之内。而客观世界并不是如此,特别是进入微观领域,微观粒子运动的几率性、随机性;观测对象和观测主体不可分割性等都足以说明自然界本身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在现代科学中,牛顿的经典力学成了相对论的低速现象的特例,成为非线性科学中交互作用近似为零的情况,在量子力学中是测不准关系可以忽略时的理论表述。复杂性的提出并不是要消灭简单性,而是为了打破简单性独占的一统地位。复杂性是把简单性作为一个特例包含其中,正如莫兰所说的,复杂性是简单性和复杂性的统一。复杂性比简单性更基本,可能性比现实性更基本,演化比存在更基本。[7]今天的科学思维方式,不是以现实来限制可能,而是从可能中选择现实;不是以既存的实体来确定演化,而是在演化中认识和把握实体。复杂性主张考察被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在对其作出层次与类别上的区分之后再进行沟通,而不是仅仅限于孤立和分离,它强调的是一种整体的协同。

四、量子力学使科学活动中主客体分离迈向主客互动

经典科学思维方式的一个指导观念就是,认为科学应该客观地、不附加任何主观成分地获取“照本来样子的”世界知识。玻尔告诉人们,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真实”,除非你首先描述测量物理量的方式,否则谈论任何物理量都是没有意义的!测量,这一不被经典物理学考虑的问题,在面对量子世界如此微小的测量对象时,成为一个难以把握的手段。因为研究者的介入对量子世界产生了致命的干扰,使得测量中充满了不确定性。在海森伯看来,在我们的研究工作由宏观领域进入微观领域时,我们就会遇到一个矛盾:我们的观测仪器是宏观的,可是研究对象却是微观的;宏观仪器必然要对微观粒子产生干扰,这种干扰本身又对我们的认识产生了干扰;人只能用反映宏观世界的经典概念来描述宏观仪器所观测到的结果,可是这种经典概念在描述微观客体时又不能不加以限制。这突破了经典科学完全可以在不影响客体自然存在的状态下进行观测的假定,从而建立了科学活动中主客体互动的关系。

例如,关于光到底是粒子还是波,辩论了三百多年。玻尔认为这完全取决于我们如何去观察它。一种实验安排,人们可以看到光的波现象;另一种实验安排,人们又可以看到光的粒子现象。但就光子这个整体概念而言,它却表现出波粒二象性。因此,海森伯就说,我们观测的不是自然本身,而是由我们用来探索问题的方法所揭示的自然。[8]

量子力学的发展表明,不存在一个客观的、绝对的世界。唯一存在的,就是我们能够观测到的世界。物理学的全部意义,不在于它能够描述出自然“是什么”,而在于它能够明确,关于自然我们能够“说什么”。

参考文献:

[1]林德宏.科学思想史[m].第2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70-271.

[2]郭奕玲,沈慧君.物理学史[m].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1-2.

[3]刘敏,董华.从经典科学到系统科学[J].科学管理研究,2006,24(2):44-47.

[4]宋伟.因果性、决定论与科学规律[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11(9):25-30.

[5]彭桓武.量子力学80寿诞[J].大学物理,2006,25(8):1-2.

[6]疏礼兵,姜巍.近现代科学观的演进及其启示[J].科学管理研究,2004,22(5):56-58.

简述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篇4

首先,我们要为“游离”的答案进行正名。答案真的“游离”了吗?真的与所学内容和题目的材料信息没有关系吗?持“答案‘游离’说”的人经常引证2007年全国卷Ⅰ第15题和2008年全国卷Ⅰ第37题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下面,就对这两道题目进行分析。

2007年全国卷Ⅰ第15题:

1920年,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谈到“科学万能说”时,认为它“当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的猖獗”。梁启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a.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遇到阻碍

B.科学技术在欧洲的发展水平很高

C.科学技术在世界大战中成为战争工具

D.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减慢

答案:C

该题的答案并没有“游离”。我们姑且不用排除法进行选项的排除(a选项不符合事实,1920年,随着西方思想的广泛传入、辛亥革命的冲击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所遇到的阻力要较以前相对减少了。B选项不符合“猖獗”的内涵表述,D选项不符合客观事实),仅从题干信息和所学的知识就能够分析出正确的答案是C。20世纪2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自然科学迅猛发展,科研成果转化为技术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科学技术在改造世界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但是,大家都知道“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的道理,它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这在教材中有一些表述。如,人教版《世界近代现代史》(旧教材)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节中,在叙述战争的进程时呈现了一幅图片,并加了标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场上首次出现了坦克”,在今天看来,这也是杀伤力比较强的一种武器,在当时的威力可想而知。这应是“一战对人类造成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害”的重要因素之一吧。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随着内燃机的应用和钢铁工业的发展,科学技术新发展、新发明被迅速地使用到战争中,坦克的出现和使用就是科研成果在当时进行应用的一个例证。文中“猖獗”一词,是个贬义词,指的就是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同时,梁启超的立论依据发生在1920年以前,“欧游”一词涉及的也是欧洲,这是“一战”的主要战争发生地,我们自然就可以联想到这是暗指“一战”中坦克的使用对人类文明所造成的灾难性毁坏。而在2007年,全国卷的考生所使用的就是这个版本的教材,应该说是将试题与教材内容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我们再看2008年高考卷Ⅰ第37题第(3)小题。题目材料是:“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1853年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关于建立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并认为考试科目应有四类:古典文学;数学和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和近现代哲学;现代语言、近现代史和国际法。1855年文官改革令是以择优取士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的重要起点。”

问题是:如何理解“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答案是:经济规模扩大,社会分工更为复杂,要求政府进行高效的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要求文官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老师们纷纷认为该答案远离了材料、教材和学生的思维水平,是万万不能被接受的。

该题的答案也没有“游离”。在试题提供的材料中可以看出,文官应该具有广博、完备的知识结构,包含文学、数学、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学、哲学、语言学、历史学以及法学(国际法)等领域的知识,特别是政治经济学和法学制度,这是加强科学管理的需要,也是提高文官管理能力的必备素质。此外,教材中在叙述“工业革命的影响”时提到,工业革命开创了“工业化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的生产模式,促进了“劳动分工的扩大”和“劳动工具的专门化”,这样,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为了更好地加强生产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就需要有一支专门的管理队伍进行规范化、专业化和制度化的管理,以提高“工厂”的管理水平,现代管理模式的雏形开始出现。负责专门化、正规化、科学化管理的文官制度也就应运而生了。这是工业革命催生出的必然结果。学生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是能够分析出答案的。这样的答案也不需要学生“碰运气”,乱答一气,而是有作答基础和思考依据的。

其次,这是高考命题的一种正确导向。长久以来,我们一直习惯于高考历史试题的答案要么直接出自教材中的现成“表述”,要么直接出自题目所提供的材料信息,对于这种要求学生进行独立分析得出相应历史结论的试题很不适应,答案只要脱离“教材”和“材料”就束手无策了。随着新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高考试题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命题的依据由“教材”转向“课程标准”,能力立意由“简单地提炼材料信息”转向“释读、运用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独立分析历史问题”,突出的是历史思维能力层面的考查,不仅要准确地提炼材料信息,还要对材料信息进行有效甄别、价值判断和串联运用,来解决具体的问题,而不是停留在对材料信息进行提炼的层面上。这就要求我们转变传统的“教材观”和“教学目标观”,要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意识,要树立“提炼信息不是目的”而“运用信息独立解决问题才是目的”的教学观念。

高考试题的答案一般说来有三个来源:一是教材中的直接叙述,二是题目中提供的材料信息,三是对所学知识的拓展性理解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新情景、新问题进行独立分析时所生成的知识。前两个“来源”是浅层次上的,第三个“来源”属于高层次的要求。过去,我们的教师只关注第一个层次,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机械性的理解、复述和记忆。现在,随着课程与高考内容的改革,大家逐渐将注意力转移到第二个层次上,即重视对题目中材料信息的提炼上,甚至给学生归纳一些提炼史料信息的特殊技巧,以应对高考的需要。为此,进行大量的题目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渗透。在课堂教学结构中,特别是在高三复习阶段,比较受欢迎的教学模式是:先由学生自行整理知识结构,教师进行检查、纠正(有时候教师还主动帮助学生进行整理),然后进行大量的题目训练,教师对学生的解题过程和答案进行纠正。在某些时候,这种机械式训练也有一定的效果,在高考试题中确有一些答案信息直接来自材料和教材中,但一遇到类似于上述所列的两个问题时就无能为力了。而现今高考历史命题的发展趋势是,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材料信息和已有的知识储备、思维方法深刻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和素质,即上述第三层次的要求,这不是简单复述教材内容和机械性的题目训练所能达到的。如,2009年江苏高考的第4题: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答案选C。如果仅对教材内容进行简单的记忆和机械性理解是无法准确回答该题目的。事后了解,绝大多数同学都是采用“排除法”最后将答案选定为C的(否则就没有答案可选了),但他们根本不理解为什么要选这个答案。因为教材中没有这样叙述,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也没有引导学生进行这样的思考。在江苏省内所使用的两个版本教材中,仅提到“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和监督”(人教版),“分散了相权”(人民版),而根本没有提到“有效制衡”这个说法。旧教材也没有提到。当学生看到“制衡”的字样,由于没有正确理解这个词汇的含义,特别是没有对唐朝“三省”之间的权力运作程序和运作机制进行科学的理解,答案C是首先要被排除掉的。这就是死记硬背和对教材内容僵化理解的结果,是“教教材”和“学教材”的具体表现。但该题目的答案并没有“游离”于教材之外,只不过是对教材知识的拓展性理解而已。从行政权力的运作程序来看,“三省”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有效的制衡关系,这种安排和设计,确实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避免行政决策的失误。当然,最后的决定结果还是君主意志的体现,在本质上,与近代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有所不同。我们不去管它,仅从权力的运作过程和方式来看,二者又是类似的,都体现出了相互制约、监督的特征,即“制约与平衡”,这种特征和运作模式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不仅资本主义国家可以使用,封建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都可以使用。因此,要培养学生能够客观、历史地分析问题,而不能简单地“贴标签”,认为“制衡”就是近代民主的特定产物,就是与古代专制制度相对立的。在以往的听课中发现,教师们普遍的做法就是引导学生对“三省”之间的权力运作关系进行描述,然后对教材中的“三省六部制度的影响”按照教材的叙述进行理解和记忆,学生的思维到此停止,而根本没有引导学生从“三省”之间的权力运作程序的层面进行深刻分析和评价。该题目所考查的就是学生对教材中所述内容进行深刻理解的能力和水平,而不是要求学生按照教材的叙述进行简单、重复性的理解,这不仅不是“高考命题的失败”,而且还是一种正确的导向。

再次,所谓答案的“游离”,考量的是教师独立开发课程与教学资源的意识与能力。这既是意识的问题,也是能力的问题,但首要的是意识问题。毋庸讳言,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和教育观念的影响,现在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停留在表面层次上:“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独立开发、补充的史料很少;教学内容是从“结论”到“结论”,从“史实”到“史实”,而没有关注这些“结论”和“史实”的来源,没有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尽管有的老师也通过一些练习题目来补充一些史料,但这仅是为了“做题”的需要,是为了训练学生提炼材料信息的技巧,而没有从根本上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进行引导和关注。因此,当答案不能直接从教材或试题所提供的材料中获得的时候,他们就手足无措了,就将该答案视为“游离”性答案,然后就对试题大加指责。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够围绕“结论”和“史实”多开发一些“史料”,让学生遵循“从史料到史实、到结论”这样一个学习过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思维习惯,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仍以上述英国的文官制度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有的老师在讲解“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时,仅将目光集中在教材中的叙述上,尽管教材中也有工业革命带来了“工业化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并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的生产模式,促进了“劳动分工的扩大”和“劳动工具的专门化”,教师却没有能够引导学生将其上升到管理的层面上来深入分析。“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人口流动性增强,打破了原来的教区划分。工业化带来经济多样化和社会问题复杂化,复杂的事物需要专门的机构去管理,如工业人口集中居住的地区,会产生卫生问题、供水问题、清除垃圾问题、小孩上学问题、大人失业问题、救济穷人问题以及开路筑桥、建造房屋、公共照明、城市交通等问题。这就要求加强政府功能,解决这些社会需求。国家管理的专业化被提上议事日程。”[2]同时,随着生产力飞速发展,“生产的社会化、商品化使政府的职能发生巨大的变化。政府传统的政治职能日益下降,而管理工业、商业、交通、科技、文化等社会问题的职能则日益上升。行政工作的重点已逐步由统治开始转向管理和服务。可见,政府机构发生相应的改变,对文官素质提出新的要求,这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时代的需要”。19世纪初,工业资产阶级逐渐登上历史舞台,要在上层建筑领域反对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的保守势力,“工业资产阶级从哲学家边沁的功利主义原则出发,迫切要求建立一个廉价政府,既能大大提高行政效率,也能节约开支”[3],文官制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由于文官一般都具备比较丰富的基础知识及相当强的业务能力,……就提高了官员的办事效率,……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4]

如果我们能够开发出这些材料,将工业革命的影响上升到企业和社会管理的层面上进行分析,学生自然就明了“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的文官制度”这个道理了,也不难分析出题目中“经济规模扩大,社会分工更为复杂,要求政府进行高效的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要求文官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这个答案了。

再如,在学习中国的科举制时,我们不能不关注科举制对世界各国选官制度尤其是英、美等国家的影响。如果能引用下列材料,也一样能够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科举制被誉为中国贡献于世界的“第五大发明”,“17世纪以来,工业革命在西方国家兴起,随着西方学者、商人、传教士和官员的东来,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增进,具有公平、公正、平等、竞争特点和优点的中国考试制度,与西方近代工业文明所倡导的民主、自由、平等的主张相近,因而,为西方学者所关注和推崇,并通过撰文著书向国内介绍。据统计,有关这方面的论著不下70余种。1588年出版的拉丁文《印度史》里详细地介绍了中国的科举考试方法,认为这是“一种无可比拟的制度”。普鲁士、法国、英国、美国等西方国家借鉴中国科举考试的原则,摒弃其落后成分,通过公开考试,按照一定标准,选拔录用第一流人才,建立了文官制度[5]。这里,描述的是中国的科举制对英国文官制度形成的影响,也能够体现出英国文官制度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具有“公平、公正、平等、竞争”的特征。而我们的一些老师在教学中却简单地“就事论事”,没有将科举制的影响进行拓展和有效的资源开发,更没有深化对科举制的理解。为了避免试题答案的所谓“游离”问题,教师就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围绕有关的历史“结论”、“事实”等,有意识地开发出一些支撑性或拓展性的教学资源供学生学习,而不是引导学生简单地复述、记忆和机械性理解教材中的现成结论和史实了。

参考文献

[1]李明海.源于教材高于教材――高考试题与教材的五种关系.历史教学,2009(3上).

[2]刘正涛.现代文官制度在英国的诞生.历史教学,2008(11上).

[3]王铭.试论英国文官制度的形成及其原因.辽宁大学学报,1989(6).

简述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篇5

关键词:傅振伦;档案学;著作;观点

中图分类号:G270文章编码

二十世纪初是中国档案学萌芽时期,多位近代档案学者推动着档案事业的渐进发展,他们总结多年的档案工作经验,撰写出版了第一批档案学著作。在这其中,傅振伦先生无疑是极富盛名的一位学者,由其主笔的理论著作《公文档案管理法》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傅先生早期档案观的集中体现。

一、傅振伦简介

傅振伦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档案学家,曾执教北京大学、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文华图书馆专科及草堂国学专科等院校,并在故宫博物院、国民政府国史馆筹备委员会、编译馆等处任职。后任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一度兼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档案系教员,专著《公文档案管理法》是其在档案学领域最突出的贡献,为我国档案学科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公文档案管理法》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

作为傅振伦先生一生主要档案理论观点的集中总括,《公文档案管理法》从接收文件开始一直到检查编辑等几十个工作环节都有所涉及,有些还是第一次出现在我国的档案学相关著作中,开创了全新的研究角度和观点。

(一)《公文档案管理法》的主要内容

1、绪论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是对公文档案进行一个基本的介绍,包括对其定义的表述、对其种类的划分、不同时期名称形制沿革和公文档案处理的重要意义,认为“公文档案乃推进政务之工具,……而免分歧错误,或前后矛盾。人事日繁,档案益多。苟无处理妥善方法,则文案之参调整理,必耗公务员大量之时间与精力。……行政效率,必至锐减。此则处理公文,管理档案之所以必须详加研求者也[1]p8”其从客观角度告诉我们公文档案整理的重要性。

2、公文处理。该书的第二、三两章重点表述了公文处理从收文到最终归档的全部过程,详细介绍了公文处理的程序和过程,包括收文、送阅、交办、核判、用印、封发、归档等环节,并专门用一整章篇幅阐述具有密级和时限要求的公文的处理办法。同时,傅振伦先生还在概述部分提出了区别对待组织庞大、组织简单机关和对收发文采用不同方式的观点,“组织庞大之机关,公文多自下而上;组织简单之机关,公文多自上而下。……凡外来公文,先依其性质职司,分配于各主管部门签拟意见,送呈最高长官核阅决定,然后下发拟稿,而后依照程序判行。后者则是将收到公文全部集中机关长官批定办法,然后下发拟办,仍按级递至长官判刑。一则利在处理周妥;一则;利在简便。[1]p9”由此可见其认为公文处理的原则就是要周全便捷。但傅振伦先生同时又提出“然而任何制度,公文辗转手续之繁,皆所难免。”因此处理过程不得有遗漏疏忽。

3、档案管理。作为全书中的第四、五两章,档案管理是最为重点论述的部分,其由简介商周时期到当时的档案管理沿革开篇,逐步论述了从点收到最终销毁或立卷归档的全过程,并加入了阅览等使用流程和晾晒检查等鉴定流程,同时,傅振伦先生还在该书中将档案馆的组织建设等问题也包括其中,并借鉴其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现代档案馆的建设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4、旧档整理。第六章旧档整理是本书中极有特点的一部分,其以朝代为划分标准论述了我国历史档案的内容和管理方法、研究状况。“图书档案,历代宝之,……惟易代撰史之后,即荡不复存。数十年来,殷代甲骨刻辞出于废墟,汉晋木简出于烽燧,唐宋官籍出于石室,明清文献出于秘阁,皆珍贵史料,固皆当日之公文档案也。[1]p53”由此可看出历史档案的珍贵性和对其进行整理保存的必要性。

(二)《公文档案管理法》的写作特点

1、分类清晰。从该书的目录部分就不难看出全书结构体例极为明晰,无论是章标题还是每一节的划分,都力求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具体到每一节中的论述内容也做到了逐条分析,既涵盖广泛又形式简练,不至于让人有空洞或冗杂的感觉,侧重实际,在保证学术性的同时又较为浅显易懂。

2、引入历史。是作为一名多学科学者,傅振伦先生善于用史料学方法将自己的史学修养融入到了著作中。该著作许多章节都是通过引古文、古史、古人而入题,丰富了全书的文化底蕴。

3、借鉴西方。在《公文档案管理法》的附录部分,傅振伦先生还收录了欧美档案学论文译丛提要,在具体的写作中、在条款分类中,也引用了部分西方现代档案事业的相关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国内对国外理论的重视。这也体现了在研究学问的过程中开阔视野兼收并蓄的重要。

三、《公文档案管理法》中体现的主要档案观点

(一)对公文档案定义、种类的明确。傅振伦先生在该书中明确了对公文档案的定义。“凡属有关历史之文书,均为档案。……盖公文档案,本为一物。收到之公文,正在处理,尚未完结而未归档者,为公文;及办案结第归档储存者,方可称为档第也。[1]p6”这种对公文档案的定义模式在我国当今的档案学理论及实际工作中仍有很大影响。同时,该书也有作者对档案种类的划分。“档案有原稿、原件、附件、副本,又有复制品,更有抄本、打字本、照相及有声记录SoundRecordings,又若普通函电、登记簿、契券、证书、信札、便笺、日记、手册、普通记事、会议记录、计划、法规……演讲录等,凡收入官府者,皆档案也。[1]p6”傅振伦先生对档案种类的论述具体而全面,在当时就有较大的影响,引起了档案界的重视。

(二)公文、档案管理结合。在《公文档案管理法》诞生之前,我国档案学界基本上都是将文书与档案当作不同的对象进行研究,缺乏对这两者之间有机联系的深刻体会。傅振伦先生首先提出了两者一体的概念,将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连接在一起并进行具体论著,“公文为政务处理之记录,档案为机关行政之参考,又为史书资料之所自出。欲提高行政效率,则处理公文与管理档案之方法,不可不讲。[1]p1”这样做的目的是规范文书档案工作内容,提高社会管理效率。这种观点也符合当时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学界对文书档案两者在生成使用管理等角度的有机联系的认识方面新的发展高度。

(三)重视历史档案。傅振伦先生认为,档案是“最为崇高”之史料,将档案看作是原始的、直接的、第一等资料,而非滋生的、间接的、第二等资料,因此论著别设置“旧档整理”一章详述殷朝、汉晋、唐宋、明清和民国五个时代的旧档整理问题,极大拓宽了人们对档案的认知,扩大了学科研究范围。而这种档案观点不仅提高了档案学研究的层次,客观上也帮助人们保留了大量有价值的历史文献,使历史、文化得以传承,其功绩已远远超出档案管理本身。

(四)探讨档案馆工作。作为最先把档案馆工作列为档案学研究内容的学者,傅振伦先生率先起草了全国档案馆组织条例,通过《公文档案管理法》中专门列出的两节论述档案馆组织和建制问题,提出三项原则“一、馆舍应设都市僻静处所;二、档案库房应与办公室隔绝;三、内部设备应现代科学化。[1]p49”同时还提出美国中央档案馆的设备建设情况,认为其是“最为完备”的档案馆,列举了其优点,“如财力充足,皆可仿”。

四、傅振伦档案观点的局限

由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历史与时代等的客观条件限制,就今天看来《公文档案管理法》中的许多观点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很多表述不全面,理论也没有涉及。例如:受当时社会发展程度影响,其理论研究对象仅为单一的公务文书而没有涉及其他领域的文献。但这些问题丝毫没有影响其理论价值。

作为民国是其重要的档案学著作,《公文档案管理法》是我国当时档案管理经验的集中总结,代表了当时档案学发展的水平,其作者傅振伦先生的许多档案学观点也开启了学科研究的新层面。虽然距今已有六十余年,其中部分内容已有些不适用于当下档案学理论与实践,但其价值、地位是不会改变的,无论何时都值得我们学习研究。

参考文献:

[1]傅振伦.公文档案管理法[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

[2]傅样.博学强识与档案学研究——论傅振伦对中国档案学发展的贡献[J].档案学通讯,2003(4):48-51.

[3]张浩.略论傅振伦的档案思想及其启示[J].湖北档案,2010(3):16-18.

简述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篇6

医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个分支学科,是报道天然科学研究和手艺开辟立异性工作的论说文章,是阐述原始研究成果并公开颁发的书面演讲。医学论文快速颁发权势巨子旋威医学编译提示:医学论文担负着医学消息、进行学术交换、指点临床实践的重担,我按照医学论文写作的一般法则,连系实践经验,简述医学论文写作中应把握的几个要点。

(一)具有科学性所谓科学性就是要求论文材料详实、先辈。科学性是医学论文的生命。若是论文得到了科学性,不管文笔何等流利,辞藻何等富丽,都毫无意义,只能是人力和时间的华侈。材料详实,指论文内容、材料、成果必需是客观具有的现实,可以或许经得起科学的验证和实践的。要对每一个医学概念、数据等精确无误的理解和使用,唯物辨的立场,实是求是,连结庄重当真的立场,做到立论客观,论据充实,论证严谨。不克不及客观意断,更不克不及为达到“预期目标”而现实,伪造数据。内容先辈,要求论文理论和实践程度可以或许代表当今国表里医学程度,若是得到了这一点,论文也就得到了价值。

(二)兼顾立异性立异是医学论文的魂灵。可否为推进医学成长作贡献是权衡论文程度的底子尺度。医学论文很是主要的一点就是要有新创见、新概念。医学论文分歧于教科书及综述之类的文章,而是在于学术交换,报到新发觉,颁发新、新理论。因而在内容中必需凸起“新”字,对于已为人知的概念不必复述,而应凸起阐明本人新的概念。

(三)具有理论性医学论文不只是医学科学的,并且是一个在缔造的过程。它分歧于一般的科研记实或尝试演讲,而应提炼出指点医学科研勾当及临床实践的经验教训,发觉,并上升为理论,反过来指点实践。

(四)具有简练性医学论文要求简练,这分歧于一般的文学作品,需要各类修辞手段和富丽的词采,它要求行文严谨,重点凸起,文字言语规范、简明,能用一个字表达清晰的就不消两个字,分歧义词和稀有词。文章尽可能简短,材料方式部门应简明简要,成果部门可用较少的图表申明较多的,会商部门不赘述已的工具,不反复已有的会商。总之,用最短的文字申明要阐述的问题,以削减阅读时间,使读者用较短的时间获得更多的消息。

简述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篇7

一、个人简要生平

1916年9月6日,安东尼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massachusetts)奥林奇帕(orange)。1938年,获得科尔比学院(ColbyCollege)的学士学位,后分别于1940年、1952年获得哈佛大学(HarvardUniversity)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40年,他进入哈佛商学院(HarvardBusinessSchool)任教。1983年退休时,被授予“管理控制学罗斯・格雷厄姆・沃克荣誉退休教授(RossGrahamwalkerprofessorofmanagementControlemeritus)”称号。

二、理论与实务的主要贡献

安东尼对发展和推动mBa教育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曾是洛桑管理发展学院(imeDe)最早的教职员之一,并且担任了其咨询委员会的成员达20年之久。1983年以后,他帮助组建印度尼西亚管理发展学院(ipmi),并成为它的国际咨询委员会的成员。

安东尼曾出任多家出版机构的编辑与顾问。1969~1982年,他担任理查德・D.欧文出版社威廉姆J・格雷厄姆会计系列丛书的编辑与发行人;1982~1984年,他曾任理查德・D・欧文出版社罗伯特・n・安东尼和威廉姆J・格雷厄姆会计系列丛书的编辑与发行人。并分别于1947~1960年、1958~1960年和1961~1968年担任《哈佛商业评论》、《机械会计杂志》和《国际管理评论》编辑委员会的成员。

安东尼也积极参加政府、商业和非盈利组织的活动。1965~1968年,他担任美国国防部长助理兼审计长,负责准备和编制防卫预算,不仅为国防部开发了新的管理控制系统,而且负责指导美国最大的政府机构―国防部实施新的财务会计准则。此外,1971~1980年,他担任成本会计标准委员会(CostaccountingStandardsBoard,简称CaSB)的顾问;1973~1987年,他任美国审计总署(Gao)教育咨询委员会的成员;1974~1978年,他担任联邦贸易委员会的商业报告咨询委员会的成员;1977~1985年,他担任纽约审计委员会的成员;1982~1983年,他担任总统私营部门成本控制调查的顾问。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是海军供应部队的一名官员,获得mander最高的等级USnR。

安东尼对会计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贡献。在美国会计学会(americanaccountingassociation,简称aaa)中,他于1958和1959年任副主席,1973~1974年任主席,且在1972~1976年间任执行委员会成员。在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mericaninstituteofCertifiedpublicaccountants,简称aiCpa)中:1960~1962年,任职于租赁委员会(LeasingCommittee);1969~1971年,任职于成本概念委员会(CostConceptsCommittee);他还担任了aiCpa的第4号会计研究项目―“租赁报告准则”咨询委员会主席,该报告由约翰H.麦亚思(JohnH.myers)所撰;1973年后,他曾任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inancialaccountingStandardsBoard,简称FaSB)的委员,从事会计准则的制定工作,1978年,他发表了一份题为“非营利组织财务会计”的报告,该报告直接促使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成立一个专门委员会―非营利组织会计事务专门工作组(FaSB'staskForceonnon-businessaccounting),1981~1985年间,他一直是这个委员会的主席,领导着50多位委员,针对着不同类型的非营利组织制定会计准则。

安东尼卓越的事业使他赢得了许多褒奖和荣誉。1967年,获得aGa颁发的卓越领导奖(DistinguishedLeadershipaward);1968年,获得美国国防部颁发的杰出公众服务勋章(DistinguishedpublicServicemedal);1973年,获得总统行政办公室颁发的优秀服务奖(meritoriousServiceaward;1976年,他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BusinessReview)第11-12月号上的论文“历史成本的真相”(aCaseforHistoricalCosts)获得当年的麦肯锡奖(mcKinseyaward);1985年,获得贝塔・阿尔法・普赛基金奖(BetealphapsiFoundation)的会计师年度奖;1987年,他获得哈佛商学院颁发的优秀服务奖(DistinguishedServiceaward);1989年,他获美国会计学会(aaa)的杰出会计教育者奖(aaa'soutstandingaccountingeducatoraward)。

三、主要论著简析

安东尼是一位多产作家,从1956年至今,他已经独撰和与其他学者合作了100多篇文章和27本书,这些书已经被译成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荷兰语、南非荷兰语、德语、土耳其语、日语和汉语等15种语言,发行总量超过200多万册,这其中不乏将理论阐述、实务研讨和案例分析有机结合、特别适合于mBa教育的诸多经典著作,现为美国斯坦福大学、哈佛商学院和麻省量工学院等100多所大学采用为会计学入门教材和mBa会计学教材。主要有:《会计学:教程与案例》(accounting:textandCases,1956)、《会计学精要》(essentialsofaccounting,1964)、《计划和控制系统:一个分析框架》(planningandControlSystems:aFrameworkforanalysis,1965)、与达特茅斯学院的维杰伊・戈文达拉扬(VijayGovindarajan)教授合著的《管理控制系统》(managementControlSystems),现在已经是第11版。此外,还有《非盈利组织的管理控制》(managementControlinnonprofitorganizations)、《财务会计的未来发展》(FutureDirectionsforFinancialaccounting)、《现代公司主管》(themodernCorporateDirecto)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的反思:审视其是否有助于提供合理财务报告》(RethinkingtheRulesofFinancialaccounting:examiningtheRulesforproperReporting)等,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会计学:教程与案例》、《会计学精要》和《管理控制系统》三本书。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的反思:审视其是否有助于提供合理财务报告》一书是安东尼于2004年在88岁高龄时,针对美国安然事件发生及其所形成的对会计准则的影响问题,集自己多年的经验而完成的一部财务会计理论著作。

该书所提出的基本理念是:“大多数学科―物理、化学、经济学、医学、工程学、数学―都有关于报告其计量尺度的概念框架以及与之相符的一系列具体规则。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需要间或对这些概念框架及具体规则进行检查。本书所关注的正是这些需要重新审视的规则。”在此理念下,对当时财务报告模式提出了改进意见和方法,其主要围绕以下内容:(1)当前的最新发展及财务会计改革的迫切性;(2)当前尚存有争议的概念和准则及其改进建议;(3)各项建议的概要性总结,这些总结按章节分别列示,以便检索和解释。

该书的编辑者认为:世纪之交所暴露的一个又一个的财务丑闻,不断地出现在商业报道的头版头条,我们已经很久没有对财务会计这一学科的基本原则进行回顾和修正。为使财务会计准则和实务紧跟当前时代变化的步伐,该书做出了自己明确的行动,其全面的研究范围和详细的解释说明将引致人们对财务会计问题更为广泛地争论,使那些长久以来处于阴影下的区域可以获得足够的阳光。书中在审视了财务会计这一对国家的秩序和财富至关重要的领域的每个方面后,阐述了其中一些必须进行更新和调整的内容。

该书共设十一章,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论述了焦点、背景介绍、最新发展、泡沫和研究思路;第2章“标准”,论述了通用计量、有争议的概念、没有讨论的主题和财务会计中的计量概念;第3章“财务状况表”,论述了背景介绍、偿债能力在其他国家受到重视、资产负债表的缺点、偿债能力表、关于偿债能力表的一些争议;第4章“收益表”,论述了权益利息、和收益表其他问题;第5章“权益变动表”,论述了背景介绍、缺点和修正方案;第6章“现金流量表”,论述了背景介绍、缺点和修正方案;第7章“非营利组织会计”,论述了背景介绍、缺点和修正方案;第8章“州和地方政府会计”,论述了背景介绍、缺点和修正方案;第9章“建议的实施”,论述了建议需做出的变动和评论的汇总整理;第10章“联邦政府会计准则”,论述了背景介绍、美国联邦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美国联邦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失败的原因和建议措施;第11章“建议的总结”,分别阐述了对第3章到第10章的全部建议的要点。

简述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篇8

公务员考试模拟试题

三、简答题

1.简述政府职能的特点?

正确答案是:

1.答:政府职能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执行性。政府职能的行使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与其他管理活动相比较,它具有明显的代表国家意志的权威性。

(2)多样性。政府职能的范围涉及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既包括政府、经济、文化教育、社会服务等基本职能,还包括运行过程中的决策、组织、协调、控制等职能。

(3)动态性。政府职能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随着行政环境的变化,政府职能的范围、内容、作用、对象等也必然发生变化。

您的答案是:

本题总分为3分,请为自己评分:请评分00.511.522.53

2.简述政府机构设置的原则?

正确答案是:

2.答:职能优先原则;完整统一原则;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相适应的原则;权责一致的原则;精简与效能的原则;依法设置原则。

您的答案是:

本题总分为3分,请为自己评分:请评分00.511.522.53

3.简述机构编制管理的任务。

正确答案是:

3.

答:机构编制管理的任务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各内容之间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一是职能管理的任务。主要在拟定政府机构改革方案时,提出转变和调整政府职能配置体系的总体意见。在各部门实行“三定”时,合理配置各部门的职能;协调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协调同级政府部门与下级政府相关部门,以及与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和其他国家机关之间的职责分工。二是机构管理的任务。即调整机构纵横向设置,管理设置机构,保证设置机构科学运转。具体包括机构设置的名称、性质、级别、规模、序列、层次数量等多方面的内容。三是人员编制管理,即根据机构、职能设置,提出具体的任职数量和任职资格,为人员招考作准备,是公务员考录前的一个重要环节。

您的答案是:

本题总分为3分,请为自己评分:请评分00.511.522.53

4.简述公务员培训的类型和意义。

正确答案是:

4.

答:①公务员培训的含义指国家行政机关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国家公务员职位的要求,通过各种形式,有组织地为提高国家公务员政治业务素质所进行的培养训练活动。

②公务员培训的类型:一是初任培训;二是任职培训;三是专业培训;四是更新知识培训。

③意义:一是能提高公务员的素质,从而提高行政效率和管理质量。二是有利于公务员及时准确地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潮流。三是能有效地提高工作的技能和水平,促进行政效率的提高。

您的答案是:

本题总分为3分,请为自己评分:请评分00.511.522.53

5.国家公务员必须遵守的14项法定纪律,按其性质可分为哪四类?

正确答案是:

5.

答:(1)政治纪律。不得散布有损于政府声誉的言论,不得组织或者参加非法组织,不得组织或者参加旨在反对政府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不得组织或参加罢工。

(2)工作纪律。不得,贻误工作;不得对抗上级的决议和命令;不得压制批评,打击报复;不得弄虚作假,欺骗领导和群众;不得泄露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在对外交往中不得有损国家荣誉和利益。

(3)廉政纪律。不得贪污受贿,利用职权为自己和他人谋取私利;不得挥霍公款,浪费国家资产;不得,侵犯群众利益,损害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不得经商、办企业或者参与其他盈利性的经营活动。

(4)社会公德。不得参与或者支持色情、吸毒、迷信、等活动;不得违公德、造成不良影响等。

您的答案是:

本题总分为5分,请为自己评分:请评分00.511.522.533.544.55

6.行政领导晋升职务的资格有哪些条件?

正确答案是:

6.答:行政领导职务晋升除应具备基本条件外,还必须符合硬性的规定。这主要有:

年度考核定为称职以上等次。近两年年度考核为优秀或者近三年年度考核确定为称职以上。

下一级任职年限。晋升科、处级、司(厅)级正职,需分别任下一级职务两年以上;晋升科、处、司、部级副职,需分别任下一级职务三年以上。

工龄及基层工作经历。晋升处级副职以上领导职务,一般应具有5年以上工龄和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晋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副职和国务院各工作部门司级副职,应具有下一级2个以上工作部门任职的经历;晋升地(市)级以上政府机关处级以上职务的,需有三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

文化教育程度。晋升科级正副职,应具有高中、中专以上文化;晋升副处级到正司级职务,应具有大专以上文化;晋升副部级职务,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

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符合任职回避的规定。

按照管理权限由有关机关根据具体职位需要规定的其他条件。

我国非领导职务的国家公务员职务晋升的条件,与领导职务晋升的条件多是相同的。

您的答案是:

本题总分为5分,请为自己评分:请评分00.511.522.533.544.55

7.简述职能监督与上下级之间监督的不同。

正确答案是:

7.

答:上下级之间的监督包括上级对下级的监督和下级对上级的监督,两者都是各行政机关按照直接隶属关系,前者是自上而下产生的监督,后者是自下而上产生的监督。

而职能监督是指政府各职能部门,就其所分管的工作,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对其他有关部门实施的监察与督导。其主、客体之间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而是依据某一方面的行政管理权和对有关行政法规及国家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权来实施监督。这是它与上下级之间监督的不同点。

您的答案是:

本题总分为10分,请为自己评分:请评分00.511.522.533.544.555.566.5

77.588.599.510

8.为什么说由经验决策转向科学决策是一种客观的发展趋势?

正确答案是:

8.

答:这是因为:首先,传统决策即经验决策,是指全凭领导者的主观经验和判断来做决定;而现代决策即科学决策,是指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按照一定的科学原则与程序,来分析事务,做出决定。因此在我国为防止发生决策上的失误,必须建立健全科学的行政决策体系。

您的答案是:

本题总分为10分,请为自己评分:请评分00.511.522.533.544.555.566.5

77.588.599.510

四、论述题

试论国家行政机构与非国家行政机构的异同。

正确答案是:

四、论述题

答:①国家机构包括国家行政机构和其他如立法机构、审判机构、检察机构组成的非国家行政机构。

②不同点主要有:一是拥有权力不同,国家行政机构是拥有行政权,对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自身事务进行管理的机构,而非国家机构则是不拥有行政权。二是地位不同,国家行政机构均由国家权力机构产生,对它负责。三是工作职能和性质不同,工作分工不同,业务内容也不同。四是机构组成不同,各有各的一套组成体系。五是运转方式不同,各自运行有独特的规律,人大靠选举,立法检察、审判靠办案,而行政靠管理来实现对社会事务的管理。

③相同点有以下:一、都是国家的机构,只是分工不同。二、行为结果都具有约束力和强制性,行为后盾是国家强制力。三、根本利益一致,都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简述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篇9

关键词:组织战略管理项目决策模型ahp

战略管理与项目管理

(一)战略管理的发展现状

战略管理是工商管理的一个分支。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以chandlerad.的《strategyandstructure》、ansoffhi的《corporatestrategy》和andrewsk.的《theconceptsofcorporatestrategy》为代表的国外学者从企业内部特征分析入手,阐述了制定企业战略的理论和方法。后来,wernerfeltb.在文章“aresource-basedviewofthefirm”里面将经济学应用于战略管理理论进行研究,提出了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战略理论。其后,rumelt在美国战略管理协会(strategicmanagementsociety,简称sms)1994年的会议上提出了战略管理学科面临的四个基本问题:企业如何行为、企业为什么会不相同、公司总部的作用是什么、什么决定了企业跨国竞争的成败。根据美国管理科学院工商政策与战略分部的说法,战略管理学科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的内容:战略制定与实施、战略计划与决策过程、战略控制与激励、资源分配、多角化与业务组合战略、竞争战略、总经理的遴选及其行为,以及高级管理层的组成过程及状况。

目前国内普遍对以资源为基础的战略理论和核心竞争力理论的研究极为重视。如何通过科学的组织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实施以及战略评价与控制,使组织不断对市场环境做出及时反应,调整自己的资源配置,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焦点问题。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组织战略在微观层面上常常缺乏有效的实施手段。

(二)项目管理的发展进程

早在20世纪初叶人们就开始利用直观有效的横道图进行项目的进度监控。20世纪50年代美国杜邦公司开发了关键路径法(criticalpathmethod,简称cpm),取得了节约投资、缩短周期的显著效果。随后,cpm技术迅速在美国政府招标项目以及军方武器采办项目中推广。就在同一时期,美国海军在北极星号潜水艇远程导弹f.b.m项目中开发出计划评审技术(pert),这一技术充分考虑项目各个工作完成时间的不确定性后,有效地解决了大型开发项目的多方协调与组织问题。pert渐渐地成为了以满足时间、成本和质量三大目标的针对完成单一项目的理论体系。但是pert技术往往忽视客户的重要性,没有强调项目的选择,项目经理仅仅是被动的执行。

近几十年中,各类组织的内外环境日新月异,项目管理的内容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美国项目管理学会出版的《aguidetotheprojectmanagementbodyofknowledge》1996年版、2000年版、2004年版翔实地记录了项目管理理论每一步的发展。然而,组织中多项目并存及项目组合间的匹配机制尚未开展实质性的研究,面向任务、基于团队、强调利益相关者满意度、具有可操作性的系统项目管理方法还远未成熟。

(三)项目管理与战略管理的协调

综上所述,战略管理的研究聚焦于制定出一个组织的发展战略,而项目管理则着眼于如何在满足各项约束的前提下,实现项目目标。

但是,组织是一个由众人组成的有机体,不是一个简单拼装起来的“积木”。在同一个组织内开展多个项目的时候,组织内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冲突。各个“单个项目”追求自身目标的实现,结果可能造成个别项目的目标实现了,而其它项目的目标或组织的总发展目标却搁浅了;甚至“单个项目”的目标由于其它项目的牵制也没有实现。因此,研究项目管理过程与企业战略管理过程有机整合,将项目管理有效地应用于企业的战略设计和实施过程,科学地进行企业战略层面的项目管理,是一项意义重大的研究课题。

符合战略目标的ahp项目决策模型

在动荡多变的商业环境下,项目出现在各种各样的组织机构中,项目管理已成为组织发展的保障。而另一方面,国内的各种组织宏观战略管理与实际操作层面的项目管理往往存在着互相脱节现象。战略管理停留在宏观层面,而项目管理又局限在微观层面。战略管理的长期性与项目管理的“一次性”特点,使得组织较易受短期利益驱动,盲目跟风,这样既浪费了资源,又没有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可持续发展成为奢谈。针对这些特征,模型构建的主要研究内容就是对战略管理和项目管理的过程进行分析,找出二者之间的匹配机制,从而将战略管理与项目管理进行有机的集成,最后建立理论模型。 

 

长期以来,项目管理中的项目选择与设计是困扰业内人士的一个薄弱环节。本研究的思路基于这样的事实:组织的战略是实现组织使命目标的规划和安排;组织的项目是企业跳跃式发展的动力,是组织战略的载体;项目是设计和执行组织战略的组成部分,发展战略必须为实现组织的使命和愿景服务;组织战略和项目之间的集成管理实际上是组织使命、战略和项目的集成管理。

在项目决策的实际应用中,把上述思想细化是一个多技术的有机综合过程。如图1所示,即是运用层次分析法(简称ahp),以“战略实施”为目标构建的具体模型框图。

项目决策模型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宏观社会层面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如何加快增长方式的转变,建设节约型社会。项目建设和管理不科学、粗线条,是制约我国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自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项目管理方法引入我国的基本建设工程以后,长期以来业界主要关注于项目管理方法的推广和应用,学术界的理论研究和政府的项目管理都还停留在较初级水平。项目管理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项目实施与战略不匹配,且缺乏组织保障。而这方面理论研究的滞后是造成上述现象的重要原因。本模型最大程度地克服了上述理论和现实中的不足之处(见图2)。

(二)理论创新层面

本模型将多种数学方法、传统项目管理方法和企业管理理论有机结合,找出了一种战略管理与项目管理相匹配的模型,从而深化了项目管理理论,并使组织层面的项目管理理论具体化、形象化。

(三)实用性层面

本模型总结出了一系列对于组织尤其是长期性组织(如政府)而言,具备实际操作用途的项目组合战略管理方案与措施。通过精心设计的项目组合的实施,提高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减少由于项目实施与战略管理不匹配而造成的资源浪费。

本文的模型将成为项目管理业界的理论创新,不仅能深化项目管理与战略管理理论,而且对各种组织框架下的有限资源整合及其可持续发展有很强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桂维民.基于战略视角的企业项目管理模式研究.中国软科学,2004.3

简述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篇10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便于开题报告按目填写,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

开题报告包括综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安排等四个方面。

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

开题报告是由选题者把自己所选的课题的概况(即"开题报告内容"),向有关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进行陈述。然后由他们对科研课题进行评议。亦可采用"德尔菲法"评分;再由科研管理部门综合评议的意见,确定是否批准这一选题。开题报告的内容大致如下:课题名称、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起止年限、报名提纲。报名提纲包括:

(1)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和有关文献资料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2)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各项有关指标、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是否已进行试验性研究);

(3)大致的进度安排;

(4)准备工作的情况和目前已具备的条件(包括人员、仪器、设备等);

(5)尚需增添的主要设备和仪器(用途、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等);

(6)经费概算;

(7)预期研究结果;

(8)承担单位和主要协作单位、及人员分工等。

同行评议,着重是从选题的依据、意义和技术可行性上做出判断。即从科学技术本身为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2]如何撰写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及其顺序:论文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论文拟撰写的主要内容(提纲);论文计划进度;其它。

其中的核心内容是“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撰写时可以先写这一部分,以此为基础撰写其他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1.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

明确提出论文所要解决的具体学术问题,也就是论文拟定的创新点。

明确指出国内外文献就这一问题已经提出的观点、结论、解决方法、阶段性成果、……。

评述上述文献研究成果的不足。

提出你的论文准备论证的观点或解决方法,简述初步理由。

你的观点或方法正是需要通过论文研究撰写所要论证的核心内容,提出和论证它是论文的目的和任务,因而并不是定论,研究中可能,也可能得不出结果。开题报告的目的就是要请专家帮助判断你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值得研究,你准备论证的观点方法是否能够研究出来。

一般提出3或4个问题,可以是一个大问题下的几个子问题,也可以是几个并行的相关问题。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只简单评述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前沿文献,其他相关文献评述则在文献综述中评述。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部分内容重复。

3.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

简单阐述如果解决上述问题在学术上的推进或作用。

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所重复。

4.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初步提出整个论文的写作大纲或内容结构。由此更能理解“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不同于论文主要内容,而是论文的目的与核心。

[3]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格式(通用)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

1总述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

2提纲

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

3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

4要求

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版面格式应符合以下规定。

开题报告

学生:

一、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二、论文综述

1、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3、国内研究的综述

4、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三、论文提纲

前言、

一、

1、

2、

3、

••••••

二、

1、

2、

3、

••••••

三、

1、

2、

3、

结论

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纲

一、开题报告封面: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

二、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五、预期的结果

六、进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