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的化学分析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5:05

铜的化学分析方法篇1

关键词:碱式碳酸铜;组成成分;测定;重量分析法;热重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o61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2)14-3007-02

theCompositionDeterminationofBasicCupricCarbonate

LiaoYu-xian1,wanGDuo1,wanGJu-ping1,YanGShui-bin1,QUYu-rong2

(1.HuanggangnormalUniversity,Huangzhou438000,Hubei,China;2.HuanggangForestrySchool,Huangzhou438000,Hubei,China)

abstract:thecompositionofbasiccupriccarbonatevariesfromsampletosamplebecauseofdifferentconditions.theaccurate,quickdeterminationoftheexactcompositionofthesamplehaspracticalsignificanceinagricultureresearchandapplications.thegravimetrywasusedtodeterminethecompositionofbasiccupriccarbonate.moreover,theresultwasfurtherconfirmedbythethermogravimetricanalysis(tGa).theresultsshowedthatgravimetricmethodfordeterminingthecompositionofbasiccupriccarbonate,exhibitedmanyadvantages,suchassimple,lowcost,easycontrolofthereactionconditionsandaccurateresults.

Keywords:basiccupriccarbonate;composition;determination;gravimetry;thermogravimetricanalysis

碱式碳酸铜[1]常见以绿锈(俗称铜绿)形式存在于被氧化的铜器表面,也以矿物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如孔雀石)。碱式碳酸铜被广泛用于制备各种铜化合物[2],以及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中。碱式碳酸铜作为一种绿色环保农药产品,在种植业上用作黑穗病的防治剂、杀虫剂和磷中毒解毒剂、种子杀菌剂,与沥青混合后涂刷树木可防止牲畜和野鼠啃咬[3]。在水产方面,用于防治海水和淡水鱼虾的体表寄生真菌病和某些原虫病,已成为一种常用的有效药物[4]。在畜牧业中作饲料的铜元素添加剂,可显著影响仔猪预混料中作为反映维生素的稳定性指标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过氧化值(poV)[5,6]。铜也是动物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微量铜对生物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7]。

碱式碳酸铜中的氢氧化铜[Cu(oH)2]和碳酸铜(CuCo3)的含量比并不固定。碱式碳酸铜无论是以矿物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还是在工业生产和实验室中制备,因其生成条件不同,其颜色和组成也不尽相同,碱式碳酸铜中的氢氧化铜和碳酸铜的比例不尽相同。即使是以Cu(oH)2CuCo3形式标明的商品用分析纯的碱式碳酸铜,所标注的含铜量也只是一个大致的数值范围,通常为52.5%~56.5%[8,9]。

事实上,用Cu(oH)2CuCo3表达碱式碳酸铜是不准确的,较为准确、科学的表达式应该是mCu(oH)2·nCuCo3,不同来源的碱式碳酸铜,其m值、n值是需要具体测定的。为了得到不同碱式碳酸铜准确的m和n的数值,试验通过加热碱式碳酸铜测定其分解的量(即测定失重率)以确定碱式碳酸铜的组成[10-12],并以热重分析法验证测定结果。

1材料与方法

1.1仪器与试剂

netZSHtG209C热分析仪(德国耐驰仪器制造有限公司);碱式碳酸铜(aR,含铜量52.5%~56.5%,天津市凯通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分析天平、坩埚、干燥器、高温马弗炉。

1.2试验方法

1.2.1重量分析法测定取3只洁净的带盖的坩埚,置于马弗炉中500℃下灼烧约1h,冷却后称量,继续置于马弗炉中灼烧约1h后称重,直至前后2次差值不大于0.2mg。分别向3只坩埚中加入准确称量的碱式碳酸铜,置于马弗炉中在500℃下灼烧约2h直至恒重,冷却后分别对残留物进行称重,得到3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

1.2.2热重分析法验证碱式碳酸铜的热重和差热分析于静态空气热分析仪上进行。样品质量约为10mg;升温速率15℃/min;升温范围从室温至600℃。

2结果与分析

2.1重量分析法测定

铜的化学分析方法篇2

当前对矿产资源的勘查已不仅限于高品位矿和主要矿物储量的评估,而转向于低品位、贫矿资源的勘查和评估,同时更加注重伴生矿产资源的勘查和评估。地质勘查和评估工作中心的转移,要求地质实验测试技术要适应地质工作的需要,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了钼铜矿资源勘查,目前对钼铜矿中主元素和伴生元素的分析测试,没有统一的标准方法,单一元素分析方法和针对高、中含量的铜矿或钼矿的分析方法已不能满足当前钼铜矿地质样品测试的需要。斑岩型钼铜矿中钼矿主要为辉钼矿(moS2),铜矿主要为黄铜矿(CuFeS2)及斑铜矿(Cu5FeS4),矿体中同时伴生pb、Zn、as、ni、S等组分。当钼含量较高时,酸溶很难完全分解样品,需要采用碱熔分解样品,步骤繁杂,工作量大。现有分析方法中,高含量钼测定多采用比色法或重量法,低含量钼测定则采用极谱法;铜普遍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或容量法测定,但其测量范围较窄[1-5]。当对矿石中多种有益及有害元素同时进行评价时,需要采用多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大大增加了工作量。近年来分析技术迅速发展,分析仪器的检测能力不断提高,检测范围不断扩大,仪器技术的发展对原有分析方法的改进提供了很好的空间,目前已可以使用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对30多种元素进行同时测定[6-10]。李小莉等[11]采用熔片XRF测定钼精矿中多种元素,马光祖等[12]使用二氧化硅和微晶纤维素作为稀释剂和研磨剂,使用粉末压片波长色散XRF法测定辉钼矿中钼、硫、铜、钛、硅等元素,田文辉等[13]直接采用粉末压片法使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定钼矿中钼铅铁铜。文献显示使用XRF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但针对钼铜矿的测定未见报道。本文采用直接粉末压片制样,使用钼矿石、铜矿石标准物质及自制钼矿石标准物质配制一系列人工合成标准参考物质,并建立工作曲线,使用康普顿散射线做内标校正,同时采用经验系数法校正基体效应及粒度效应,对钼铜矿石中mo、Cu、pb、Zn、as、ni、S等7个元素同时测定,样品不需进行化学前处理,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度高、精密度好,适用于钼铜矿的日常分析测试工作。

1实验部分

1.1仪器及工作条件axiospw4400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荷兰帕纳科公司),最大功率4.0kw,最大激发电压60kV,最大电流125ma,SSt超尖锐陶瓷端窗(75μm),Rh靶X光管,68个位置(直径32mm)样品交换器,SuperQ4.01i软件。各元素分析条件见表1。SL201半自动压片机(上海盛力仪器有限公司)。低压聚乙烯环,内径32mm,外径40mm。

1.2样品制备样品经初碎、中碎、细碎后,粉碎至200目以上(≤75μm)。将加工好的样品倒入低压聚乙烯环内拨平,在30t压力下保持10s,压制成直径为32mm、外边直径为40mm的圆片,在非测试面编号后放于干燥器内保存待测[1]。标准样品与未知样品采用相同的条件制备。

1.3标准样品的选择、自制标准配制及工作曲线标准样品与待分析样品应具有相似的类型,即两者的样品成分、矿物结构、颗粒度一致,而且标准样品中各元素应有足够宽的含量范围和适当的含量梯度。长期的工作中发现,地质样品测试时硫的误差较大,文献[14]在实际样品分析中矿物效应会影响硫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当分析地质样品中的硫含量时,如果可以确定其硫的价态单一,则可以用含同一价态硫的标准样品进行分析,并用简便的粉末压片法能满足一般的分析要求[15],钼铜矿中的硫主要以硫化物形式存在,在样品分析过程中矿物效应的影响作用有限。本文选用钼矿石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Bw07239和经过化学法定值的自制斑岩型钼铜矿标准参考物质JK-1、JK-2、JK-3(本实验室命名)及二级钼矿标准物质GBw(e)070024建立工作曲线;由于钼铜矿标准物质较少,为了使工作曲线含量梯度更合理,因此选用与斑岩型钼铜矿基体类似且主成分(Cu、mo等)含量较低的岩石样品作稀释基体,使用钼矿石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Bw07238作稀释标准,按不同比例混合研磨制备7个标准参考物质moCuBY1~moCuBY7[16-17],配制标准参考物质的主要成分含量见表2。为使工作曲线中mo、Cu、pb、Zn、S、as、ni等元素有合理的梯度并使方法有一定的基体适应性,本法同时选用铜矿石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Bw07162~GBw07175加入工作曲线。各组分的含量范围见表3。

1.4基体效应与谱线重叠干扰的校正采用粉末压片法制样,即使样品粒度粉碎至75μm以下,仍然存在粒度、矿物和基体效应。对于mo、Cu、pb、Zn、as、ni采用康普顿散射线做内标校正,同时采用经验系数法校正基体元素对mo、Cu、pb、Zn、as、ni、S等元素的影响,帕纳科公司SuperQ软件所用的综合数学校正公式如下[10,18]。式中,Ci-未知样品中分析元素i的含量;Di—分析元素i的校准曲线的截矩;Lim—干扰元素m对分析元素i的谱线重叠干扰校正系数;Zm—干扰元素m的含量或计数率;ei—分析元素i校准曲线的斜率;Ri—分析元素i的计数率(或与内标线强度的比值);Zj、Zk—共存元素j的含量或计数率;n—共存元素的数目;α、β、δ、γ—基体校正因子;i、j和m分别为分析元素、共存元素和干扰元素。

2结果与讨论

2.1方法检出限检出限多采用式(2)[19-21],根据表1中各分析元素谱线的测量时间,按式(2)计算检出限。式(2)中,m—单位含量的计数率;ib—背景计数率;t—峰值和背景计数时间。由于样品基体性质的原因,不同的样品因组分和含量的不同,散射背景也不同,因而检出限也不同。由于式(2)计算出的检出限并未考虑到基体效应及粒度效应的影响,为了克服上述缺点,选用配制铜钼矿标准样品的稀释基体及几个钼铜矿标准样品,各制备一个样片,按表1条件重复测量12次后进行统计,计算出每个标准样品中含量最低的元素所对应的标准偏差σ,将其乘以3即为测定限,结果见表4。

2.2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选用多金属贫矿石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Bw07162分别制备12个样片,按表1中分析条件进行测量,对测量结果进行精密度统计[20]。由表5中各组分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或等于2.18%可知,本法测量结果精密度好。选用铜矿石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Bw07169及未参加校准回归的自制标准样品moCuBY2,按未知样品进行测量,同时验证自制标准样品各组分理论计算值与测量结果的差异,由表6分析结果对照可知,本法测量值与自制标准样品理论计算值基本相符。

2.3实际样品分析应用所建立的方法对未知铜钼矿样品进行检测,选取其中8个样品的检测结果与其他分析方法检测结果进行比对(见表7)。比对结果显示不同方法的测定值基本一致,满足DZ/t0130.3—2006质量评估要求。

铜的化学分析方法篇3

【关键词】电位溶出法测定食品铅铜含量

中图分类号:tS20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2)1-337-02

其原理:在恒电位下,将被测物质(铅铜)预先富集汞工作电极上形成汞齐,然后断开恒电位电路使用液中的氧化剂,氧化电极上电积的金属而溶出,m(Hg)+n/2Hg2+mn++n/2Hg记录器记录下e―t试验曲线,曲线上过渡时间t与汞相中的北侧金属的量成正比,经微分处理e―t试验曲线从而计算出被测物中的铅铜含量。本方法测定各种待测物在化学分析中较为常用。

1材料和方法

1.1仪器与试剂仪器为mp-1型微分电位溶出分析仪(山东电汛七厂生产)mCp-1t普及工作台,试剂硝酸GR,;硫酸GR,标准溶液100μg/ml铅、铜、渡汞液40mg/LHg2+,0.25mKno3,pH2。所用玻璃仪器均用1:1Hno3侵泡过液,用亚沸水冲洗干净。

1.2渡汞条件电解电位-1.0V记录上限电位-0.9V,下线电位-0.2V搅拌40s,静止3s,共渡4次参比电极为双液接饱和甘汞电极为辅助电级为铂电极。

1.3电位溶出(DpSa)操作把含0.05mH2So4介质溶液20ml之于50ml烧杯中,侵入已准备好的三电极,记录上限电位-0.8V,下限电位-0.05V,富集电位-1.10V,工作电极转速2000rmp,富集时间10s~30s,灵敏度20。

1.4样品测定

1.4.1样品处理用于饮料、酒类等浊度低的样品可直接测定,浊度高的如酱油等取样10ml加两滴0.5mH2So4置电热板上蒸至近干和亚沸水稀液溶解再加0.5mH2So4定容待测,应保持H2So4浓度达到0.5m。

1.4.2样品测定直接取样或取处理好的样品,用标准加入法计算样品中铅、铜含量。

2结果分析

2.1标准曲线线性范围铅的线性范围0.005~0.030mg/L,回归方程Y=0.325X+1.67,r=0.990.铜的线性范围0.010~0.060mg/L回归方程为Y=0.46X+6.5,r=0.991,Y为峰高(示波器格数),X为铅、铜含量(μg)。

2.2铅、铜溶出法与化学法比较由12格食品样测定结果看,两法无差异(t铅=0.3287p>0.05;t铜=0.22p>0.05)。.

2.3准确性与精密度对液体饮品进行测定,回收率铅为95.6%~102.5%,铜91.2%~96.8%。精密度每个样品测定7次,铅标准差0.36,变异系数为1.61%;铜标准差为0.26,变异系数为2.23%。

2.4用本法测定固体液体食品和饮品酒类,12种样品铅的含量范围为0.005~0.27mg/L或kg,铜的含量范围为0.020~3.37mg/L或kg。

2.5注意事项

2.5.1玻璃电极处理和渡汞好坏是电位溶出分析成败的关键,正常汞膜应均匀灰白有一定的厚度,每次测定均使上次测定的溶出电位降至同一数值在开始电解,并使每次测定起始条件一致。

2.5.2pH值的影响pb2+的DpSa峰值随pH值的变化不大,Cu的DpSa峰值随pH增大而增大,电极活性差时DpSa在溶出峰值时会形成平台,股保持在0.5mH2So4介质中测定较好。

2.5.3液体样品直接测定时浊度对测定的影响,浊度高的样品检出灵敏度低,铜的回收率低,这类样品可不经消化。如酱油、食醋取样加酸后放置时间越长,检出灵敏度高,重现性也好。

参考文献

[1]奚志文.刘方尧、段士斌等;点分析化学原理及仪器使用技术,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4.218-221.

铜的化学分析方法篇4

纯铜、锡、铅、镍等金属的合金就是青铜。其主要成分为铜。一般情况下铜的比例为4:5,其中15%为锡,铅、镍等含量为5%。在青铜长期冶铸过程中,人们开始对其成分、性能等关系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因此,年代不同,青铜器铸造的方式及组成成分也有所不同。作为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青铜器与其内、外部因素存在密切的联系,造成青铜器锈蚀的关键性因素就是腐蚀性土壤中的水溶性氯离子与溶解氧,现阶段青铜文物保护技术主要分为2点:(1)利用对文物存储环境的有效控制,可以减缓其腐蚀速度。目前部分文物存储环境可以通过相应的措施进行有效控制,如日本正仓院古物库房,选用空调作为其温度控制的主要方式,并通过特定技术将室内空气交换中的有害气体脱出。但因经济条件限制,这种温度控制方式目前还未普及。(2)通过相应措施,如物理除锈法、化学除锈法及苯并三氮唑缓蚀保护法等,对青铜文物自身进行保护。首先,物理除锈法。将青铜文物锈层通过锤子、刻刀等剔除。将金刚砂通过空气压缩机内的空气压力向青铜器物锈层上进行喷射,进而将其铜锈进行去除。有害锈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仪进行除锈。这种方式仅仅能进行表面铜锈除去,位于器物深部的有害锈则无法彻底清理干净,这种情况下,将很难把握青铜文物保护工艺,甚至出现青铜器物损坏等情况。其次,化学除锈法。无害锈与有害锈是青铜器物锈的重要类型。土锈、地子锈、脱胎锈等是无害锈,粉状锈则为有害锈,这种铜锈呈疏松粉状,碱式氯化铜为有害锈主要成分。青铜器出现有害锈的主要因素就是氯化物,因此可通过化学除锈法对其进行彻底清除。一般选用氧化银局部封闭法、离子交换树脂法等技术进行青铜文物保护。(1)氧化银局部封闭法。在剔除青铜文物表面锈迹时,可先进行机械方式的选用,随后利用稀释纯乙醇将精制的氧化银进行糊状调拌,并向腐蚀部位进行填充,促使没有清除的氯化亚铜直接接触氧化银,并发生反应,进而起到防止氯离子作用的目的,促使青铜文物始终位于稳定情况。(2)离子交换树脂法。离子刷出时可选用离子交换树脂进行操作,在去离子水内放置具有锈蚀的青铜器,并进行不断漂洗,因处理液内不存在氯离子,具有极快的反应,同时,因树脂具有再生功能,这种青铜文物保护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在体积较小的文物保护中这种技术最常见。最后、苯并三氮唑缓蚀保护法。青铜文物通过苯并三氮唑处理过的文物,其表面将有一层络合物膜形成,在青铜文物表面这种络合物膜紧紧覆盖在其上面,对水与大部分有机溶剂可以不溶解,并能对文物腐蚀进行有效阻止。

2青铜文物保护技术的发展

青铜器自诞生以来,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关于其发展史的分期,迄今大致有三种意见。中国社会科学院前院长郭沫若先生主张分为滥觞期、勃古期、开放期、新式期、衰落期等五期。著名商周考古学家郭宝钧先生主张分为萌生阶段、进步阶段、发展阶段、组合阶段、分铸阶段、专精阶段等六个阶段。一般分期则采用以王朝区划作为分期的方法。如夏商周等。建国之前,通常选用新铜作的锡焊法进行破碎铜器的处理,上世纪50、60年代,则通过现代科学知识的充分利用,并结合国外技术,对青铜文物进行除锈处理,如粉状锈选用超声波振动仪、电解还原法等。70年代以后,化学分析、X光探伤等方式得到了大量地应用。90年代以后,传统修复技术充分结合化学保护、科学分析及现代机械加工技术等,加大了青铜文物的保护力度,更为文物保护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大量新材料、新技术及新工艺被应用到青铜文物保护工作中,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对青铜文物保护工作效率进行了有效提升,更提高青铜文物保护的发展水平。现阶段全国青铜文物保护技术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修复与实验。新形势下,文物保护工作人员的素质得到了大幅度地提升,在铜器破碎修复中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可对青铜文物除锈工作提供可靠的保障。作为一个交叉学科,文物保护的发展需要多个学科及部门的共同合作。为推动青铜文物保护技术的发展,必须进行文物保护科学研究规律机制的建立,对现阶段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局限性进行分析,并加大对高新技术成果的利用与吸收,为青铜文物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3结束语

铜的化学分析方法篇5

【关键词】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低含量氧化铜;矿物质

引言

对于低含量的氧化铜矿物的测定中,一般采用的是容量法和比色法,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其中最大的阻碍是这两种方法的灵敏度较低,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其他元素的干扰,大大的降低了测定结果的稳定性。因此需要对测定方法进行改进,其中火焰原子吸收法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主要是将含1%的无水亚硫酸钠钠作为抑制剂,放入3%H2S04溶液中,进而浸出矿样。该方法具有显著的优势,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选择性,更重要的是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小,这样就很大程度的确保了测定结果的稳定性。

1火焰原子吸收法实验

在利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对低含量的氧化铜矿物进行测定时,需要借一定的实验展开研究,其中实验过程中需要的主要仪器是Z-500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日立公司),电子天平iSo9001型(北京塞多利斯仪器公司)。其次,对实验的环境和条件有严格的要求,规定波长为324.8nm,狭缝为1.3nm,灯电流为7.5ma,燃烧器高度为7.5mm,空气流量160/min,乙炔气流量2.2L/min,并且将对测定的浓度进行直接读取。此外,在实验中要借助主要的试剂,一般为硫酸溶液和无水亚硫酸钠钠分析纯。

为了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需要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进行分析,首先将0.5g样品置于250ml的三角烧瓶中,并加入1g的无水亚硫酸钠钠和100ml的3%的H2S04,并借助橡皮塞使得瓶口塞紧,在进行震荡,一般将时间控制在45分钟左右,接下来借助过滤纸进行干过滤,最后利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对滤液进行吸收测定。在对试样进行分析时,需要将空白溶液调为零。与此同时,在对溶液进行调配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

2对火焰原子吸收法实验结果的分析

2.1硫酸溶液浓度分析

通过对实验以后的标准物质氧化铜进行分析,并将硫酸的浓度进行不同的设置,利用硫酸进行震荡浸取实验,发现当硫酸的浓度控制在3%左右时,从矿物中浸取氧化铜的效果较好。

2.2震荡浸取时间分析

在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测定结果不仅受到硫酸浓度的影响,同时还受到震荡浸取时间的影响。通过对不同的震荡时间的数据分析,得出实验中震荡的最佳时间为40~60分钟,其间的实验结果最为准确。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节约时间,一般将时间控制在45分钟左右为宜。

2.3无水亚硫酸钠用量的影响分析

在利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对含量低的氧化铜测定的实验中,无水亚硫酸钠的用量对实验的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对数据分析时,不可忽视对无水亚硫酸钠用量的分析。在实验中,加入无水亚硫酸钠是为了防止硫酸与矿样中的铁产生化学反应,产生硫酸高铁进而对硫化铜产生严重的溶解作用,这样就会导致分析结果数值偏高。在对标准物质氧化铜品位为0.4%的矿样分析中,通过将无水亚硫酸钠的用量进行改变,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并发现通过采用1%的无水亚硫酸钠作为抑制剂,可以取得较好的测定结果。

2.4火焰原子吸收法的优势分析

在对低含量的氧化铜矿物进行测定时,借助的方法有多种,如容量法和比色法以及火焰原子吸收法,但是通过对不同方法的测定准确度和效率的分析得出,利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可以大大的提高测定的灵敏度,并且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其他因素的干扰,进而调高了测定工作的准确度。同时在利用该方法进行测定时,分析流程短,并且操作简单,进而大大的提高了分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低含量氧化铜矿物的注意事项

由于火焰原子吸收法在氧化铜的测定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因此需要加强对火焰原子吸收法的研究,使其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使用,进而最大限度的提高测定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首先,在利用火焰原子吸收法的过程中,要加强对矿样的分析,最为配置抑制剂的有效的参数和指导,其次,要对实验进行分析和研究,掌握必要的硫酸的浓度、无水亚硫酸钠的比例、震荡的时间等多个因素,做到综合考虑各个影响因素,进而根据实验的需要选取符合要求的实验数据,作为测定氧化铜的有效指导。

总之,在利用火焰原子吸收法进行氧化铜测定时,需要借助一定的实验,对矿样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确定各个环节的操作流程以及各个试剂的用量,进而最大限度的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而提高低含量氧化铜矿物测定的科学性和效率。

4结束语

火焰原子吸收法在矿物的微量元素测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矿物的测定工作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对低含量的氧化铜矿物的测定中,通过借助一定的抑制剂,规范各个环节的参数,大大地提高了测定的效果,推动了矿物微量元素测定工作的开展。通过实验分析得出,以3%硫酸溶液浸出矿样,1%无水亚硫酸钠作为抑制剂,浸出液用原子吸收光谱测定铜,进而得到矿物中氧化铜的含量,通过对数据的对比可以发现,保准的偏差控制在0.002~0.004之间,相对偏差在4.3%~4,5%之间,表现出较好的重现性和准确度。

参考文献:

[1]刘慧明.永平铜矿硫化铜矿中自由氧化铜的分离测定[J].铜业工程,2006(2).

[2烟伟.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混合铜矿中Cu,Fe,ni,Zn,mg,K[J].冶金分析,2010(01).

铜的化学分析方法篇6

[关键词]四水合草酸合铜(ii)酸钾;二水合草酸合铜(ii)酸钾;晶体;热重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o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7)03-0082-03

一、前言

草酸根是一个具有强还原性的二齿弱场配体,能和许多过渡金属离子形成双或三草酸配合物(或复盐)。[1]不少研究人员对铜的配合物的制备及多种性质开展了一些研究[2][3],很多实验教科书中都有制备水合草酸合铜(ii)酸钾的实验(例如:《无机化学实验》中第三十八个实验――两种水合草酸合铜(ii)酸钾晶体的制备及表征[4]),制备水合草酸合铜(ii)酸钾的步骤和过程都写得比较详细。但是,按照书中“晶体的控制生长”方法进行实验并不能够从较浓的溶液中得到K2[Cu(C2o4)2]・4H2o针状晶体。因此,本实验对制备K2[Cu(C2o4)2]・4H2o针状晶体和K2[Cu(C2o4)2]・2H2o片状晶体进行了研究。

本实验仍然采用氧化铜与草酸氢钾反应的方法制备草酸合铜(ii)酸钾,探讨了浓度和冷却速度对析出两种晶体的影响。

二、实验

首先按照《无机化学实验》[4]第245页的步骤依次制备出氧化铜、草酸氢钾和草酸合铜(ii)酸钾,然后将草酸合铜(ii)酸钾溶液平均分为两份,并将两份溶液放置在热水浴(温度为85℃)中蒸发浓缩,一份浓缩至40mL(标记为a溶液),另一份浓缩至20mL(标记为B溶液)。

为了探究溶液的浓缩程度和冷却速度对配合物晶型的影响,我们将溶液进行不同程度的浓缩,并在同一溶液中各取相同的量于不同温度下冷却,观察晶型的形成。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从a溶液中取5mL于试管中,编号为1号,从B溶液中取5mL于试管中,编号为2号,置于室温下(室温为27℃)自然冷却,观察并记录晶体析出的时间和形状。

(2)从a溶液中取5mL于试管中,编号为3号,从B溶液中取5mL于试管中,编号为4号,置于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中进行冷却,观察并记录晶体析出的时间和形状。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

(一)溶液的浓缩程度对不同晶型配合物析出的影响

1号、2号试管在室温下自然冷却时,记录的时间、温度及实验现象如表1所示。

的数据可以看出,大约5min的时候,2号试管中片状晶体开始析出,约7min的时候,1号试管才开始有晶体析出;并且2号试管在大约5min到11min@个时间段片状晶体大量析出,而1号试管片状晶体大量析出的时间段是在大约10min到23min。由此可知2号试管中析出片状晶体的速度要快些,片状晶体析出的量也相对要多些。1号、2号试管在室温下冷却的实验对比如图1所示。

40min时,两只试管中析出的片状晶体的量就不再改变了。由此可知,虽然溶液的浓缩程度不同,但是置于室温下冷却最终得到的晶体类型是一样的,都是天蓝色的K2[Cu(C2o4)2]・2H2o片状晶体。1号试管得到的晶体如图2中的a图片,2号试管得到的晶体如图2中的b图片。

K2[Cu(C2o4)2]・4H2o晶体的热重分析曲线如图7所示。从图7可以看出,K2[Cu(C2o4)2]・4H2o在氮气中的热失重分三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是在50℃左右,此过程中配合物失去2个结晶水,失重比例为7.5%,理论失重值为9.2%,实验值与理论值相差较大,原因可能是,由于空气干燥和室温较高,在样品保存过程中导致极少量产品失水造成;第二阶段是在80~100℃,此阶段配合物仍然失去两个结晶水,实验失重值9.2%,理论失重值为9.2%,实验值与理论值吻合;第三阶段是在270~300℃,这一阶段主要是失水后的配合物分解过程,此分解过程分解失重为22.1%,分解产物为K2o、Cu、Cuo,并释放出Co2和Co。

四、结论

本文对两种水合草酸合铜(ii)酸钾晶体的制备进行了探究,得到了蓝紫色K2[Cu(C2o4)2]・4H2o针状晶体和天蓝色K2[Cu(C2o4)2]・2H2o片状晶体。实验结果表明当溶液浓缩程度不同时,若冷却速度相同,则溶液析出的配合物晶型一样;在冰水混合物中冷却时溶液析出的是K2[Cu(C2o4)2]・4H2o针状晶体;在常温下冷却时溶液析出的是K2[Cu(C2o4)2]・2H2o片状晶体。

[参考文献]

[1]颜小敏.二水合二草酸根络铜(ii)酸钾的制取及其组成测定[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80-83.

[2]魏世刚,门瑞芝,程新民.二草酸合铜酸钾中草酸根和铜离子测定方法的探讨[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316-317.

铜的化学分析方法篇7

【摘要】铜是现在工业和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原材料,同时,沪铜的影响力在提升。本文主要研究关于沪铜期价与Lme铜价以及长江现价之间的路径关系,同时加入反映经济波动周期的因素,利用Sem建立路径分析模型,验证因素之间的因果结构关系,同时计算因素之间的直接和间接效应,得到伦铜沪铜现铜的影响路径,同时发现沪铜对于伦铜也有重要影响,以及美元指数、美国工业生产指数、中国pmi指数和ppi指数对国内外期现货产生影响的路径。

 

【关键词】铜期货;路径分析;结构方程模型

近十年来,铜这一现代工业基础性原材料的消费量从2001年的221万吨增长到2010年792万吨,进口量从225.52万吨增加到647.57万吨,2010年的消费量更是占到了全球消费量的41.1%,国内铜的消费主要集中在电力、空调制冷、交通、建筑等行业。而且,一方面,铜消费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经济发展的状况和水平;另一方面,一定时期,一国的铜消费量在不同年份的增减状况和变化幅度可能暗示着其国民经济发展的快慢变化(周帱云,2010)。可见铜的生产和消费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

 

随着铜的影响因素渗透到国际经济社会中,期铜、现铜以及国际经济指标之间产生了相互的因果影响,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且很有可能是非递归的关系,即相互之间产生影响。我国是铜等金属的进口大国和消费大国,其在国际定价中的话语权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利益和经济安全,因此,研究这些影响因素之间整体的错综复杂的因果关系和效应大小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文献回顾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世界格局的改变,我国的快速发展对国际期铜价格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因素”令世界瞩目。黄健柏和李琼鹤(2011)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分析,表明中国对国际期铜价格只界定在“影响”范围,不具备定价话语权,但随着中国在世界上影响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工业总产值、广义货币供给量等正在越来越大地影响国际期铜价格的波动。而之前,李跃中(2006)通过采用动态经济计量学方法,构建国内现货铜市场、国内期货铜市场和国际期货铜市场间的关联研究体系,验证了“中国因素”不是全球铜价上扬的原因,以及一个市场的价格发生变动对其他市场价格变动的可能传导方式,得出了这三个市场之间的传导关系。而在此之前,Hung-GayFung,waiK.LeungandXiaoqingeleanorXu(2003)的研究表明,美国经济及美国铜期货对于沪铜有重要的影响。

 

影响期铜价格的主要因素到底有哪些呢?冯俊(2010)总结如下因素:供求关系、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国际上相关市场的价格、基金的交易方向以及美元指数。而之前,eugeneF.Fama,KennethR.French(1988)早已证明期货和现货价格受到经济周期影响。

 

芮执多(2009)通过对SHFe、Lme和ComeX中铜期货价格联动的计量分析,得出了Lme在国际市场上定价能力最强,而SHFe也已经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结论。而基于非线性结构,戴晓凤,丁林江(2010)采用修正的Baek-Brock检验方法,表明铜期货和现货价格之间存在双向的非线性因果关系。而国际期铜价格与美元指数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的负相关关系,这与从理论中得出的结论是相符合的。宋琳,房珊珊(2010)的研究表明美元持续贬值是推动期铜价格上涨的主导因素,而之前所谓的“中国因素”对期铜价格上涨的作用则微乎其微。

 

关于国内沪铜期价的问题,相关的研究考虑到了许多方面,从商品期货价格理论入手,结合上海期货交易所铜期货交易手册,探讨了商品期货价格的特点和形成机制,分析了沪铜期货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陈曦(2006)主要采用协整及因果关系理论对沪铜的期货价格、现货价格、Lme铜期价、我国工业生产增加值和石油价格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以了解沪铜价格与主要影响因素的关系。同时结合G-S和eC-GaRCH模型,通过对上海期铜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基差和国际定价能力的分析,进一步了解了该市场的运行效率。刘勃(2007)关于Lme铜期货价格、上海期货交易所铜期货价格以及国内铜现货价格三者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反映了Lme铜对SHFe铜的主导性影响。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由前人的文献中可知,对于铜现货、铜期货以及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都有所涉及,前人多在这三者之中选其一或其二来进行研究,这些研究多集中在局部来进行研究,并没把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做一个整体的研究,这就导致我们对于铜期货、现货以及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总体关系并不是很明晰,而且也没有一个类似的模型用于此类分析,因此综合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非常必要的。

 

同时,随着数理经济的发展,各种统计技术在经济学领域的应用也逐渐增多,对于以上的问题,已经有了比较的解决方法,即结构方程模型。因此,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选取了长江铜现货、沪铜期货、Lme期铜、美国工业生产指数、美元指数、中国的ppi指数以及中国的pmi指数,研究它们之间的路径关系,最终得出这些因素对铜现货价格的影响。

 

由于本文研究的变量都是实变量,都是可以测量到具体数值的变量,因此,本文使用的主要方法是结构方程模型中的路径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原本是主要用于心理学分析,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种方法已经在社会学科中得到了更大的发挥,但用于经济学的研究依旧很少,尤其是国内经济学界,国内用于此方法来研究经济学方面的课题比较少,主要还是用于管理方面。因此,本文运用这种方法,以Sem的方法来研究国内外铜期现货以及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整体关系。

 

三、实证研究设计及分析

铜的化学分析方法篇8

铁有两种化合价+2、+3,在发生置换反应后,铁经常用+2价,而不能用+3价,同时如果溶液中有Fe3+时一般会呈现淡黄色,而有Fe2+时常会呈现浅绿色。

单质铁与稀盐酸、稀硫酸或CuSo4溶液反应生成的都是+2价铁的化合物,简称“亚铁盐”,而不是+3价的铁盐。我们可记住下面的规律:单质铁参加的置换反应生成的是“亚铁盐”。

(2012年盐城中考)某化学实验小组实验结束时,将含有CuSo4、ZnSo4、FeSo4的废液倒在废液缸里,为回收金属和盐,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请回答:

(1)滤液a和滤液B含有相同的溶质,其名称是__________;固体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步骤①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检验步骤④中加入的稀硫酸是否足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实验过程中的物质损失可以忽略,要计算该废液中硫酸锌的质量分数,必须称量:废液的质量和_______________。

错解:不能正确理解金属活动顺序表和没有看清楚框图中的条件。

剖析:计算硫酸锌的质量分数的时候,需要的数据不清楚而造成错解。

正解分析:Zn排在Cu和Fe的前面,则Zn与CuSo4反应生成Cu和ZnSo4,Zn与FeSo4反应生成Fe和ZnSo4,则滤液a为ZnSo4;磁铁吸引铁粉,则B为Fe,固体C为Zn和Cu的混合物,加入稀H2So4,Zn和稀H2So4反应,Cu不与稀H2So4反应;步骤④的滤渣中加入的稀硫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判断稀H2So4是否过量。

天平平衡后再加入物质探究平衡问题,关键要看天平两边的质量增加情况,这个过程常有气体产生,要考虑加入的固体质量减去气体质量才是增加的质量。

(2013年苏州模拟)一定条件下,在托盘天平的左右两盘上各放一只烧杯,均加入质量分数相同、体积相同的稀盐酸,调整天平呈平衡状态。下列实验操作,最终仍能使天平保持平衡的是()

a.向左、右两烧杯中分别加入5.6gFe和1.8gal,两种金属完全溶解

B.向左、右两烧杯中分别加入质量相等的al、Zn,两种金属完全溶解

C.向左、右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相等质量的Fe、Cuo,反应后盐酸有剩余

D.向左、右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相等质量的mg、al,反应后两种金属均有剩余

错解:a、B、C

剖析:造成错解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金属和酸反应产生气体或者金属有剩余被忽略而造成错解。

正解:D

正解分析:选项a中,加入两种金属反应都产生氢气,因为金属完全溶解,用金属Fe和al分别计算氢气的质量为0.2g和0.2g,则两边质量增加分别是5.6g-0.2g=5.4g和1.8g-0.2g=1.6g,两边质量增加不相等,天平不平衡。选项B加入两种金属全部溶解,计算氢气应该用金属,相等质量的两种金属产生氢气的质量不相等,所以两边增加的质量不相等,天平不平衡。选项C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放入后Fe能产生氢气,而Cuo不能产生气体,两边质量不相等,天平不平衡。选项D由题意可知两种金属均有剩余,用相同质量的稀盐酸计算出产生氢气的质量,增加的质量相等,天平两边平衡。

金属和酸反应产生氢气的图像,一方面考虑氢气的最终质量,首先明确计算氢气的质量要用金属还是酸来计算,注意分析题意,用完全反应的物质来计算氢气。另一方面开始反应时能体现反应快慢,也就是通过金属的活动性来判断开始的速度快慢。

相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其中合理的是()

错解:a、C、D

剖析:不能正确理解金属与酸反应速率的快慢与金属的活动性有关,同时还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有关。不能正确理解曲线与横轴、纵轴之间的关系。

正解:B

正解分析:开始反应时的快慢,锌的金属活动性比较强,开始锌反应快,锌的图像在上面;最后看生成氢气的质量,因为题中用了足量的稀硫酸,计算氢气的质量应该用金属的质量,又因为铁的相对原子质量小,所以产生的氢气多,所以最后锌的图像又在下面,B图像符合。

含杂质物质参加反应进行有关计算时,错误之一:是常把不纯量直接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错误之二:是常把杂质的质量分数当成纯度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计算。

造成错误的原因是:没有真正理解和正确应用质量守恒定律,为此应明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是纯净物之间的质量关系,是真正的“参加反应的”和“反应生成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2013年沂水模拟)26g黄铜(Cu-Zn合金)与100g稀硫酸在烧杯中恰好能完全反应,反应测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25.8g。

求:(1)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错解:用26g、100g、125.8g三个数量直接代入化学方程式中进行相关计算。

剖析:代入化学方程式中是混合物的质量。正解:氢气的质量为:26g+100g-125.8g=0.2g。设锌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651612

xy0.2g

65:x=2:0.2g,解得:x=6.5g

161:y=2:0.2g,解得:y=16.1g

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26g-6.5g)/26g×100%=75%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6.1g/(125.8g-26g+6.5g)×100%=15.1%

答: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75%,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1%。

正解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物质减少的质量就是生成氢气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进一步计算出Zn的质量,进而求出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根据氢气的质量,计算出生成物硫酸锌的质量,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应该是黄铜的质量与稀硫酸的质量减去生成氢气的质量,再减去铜的质量,进一步求出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不能认为只要活泼金属就比不活泼金属易生锈。如Zn、al比Fe活泼,但Zn、al不易生锈,其原因是因为其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空气进一步与金属al、Zn反应。对于金属资源要做到合理开发,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也是多样的,对多种途径了解不透会造成错解。

2009年2月12日,我外交部就法国某公司拍卖我国两件重要文物兔首和鼠首(如图),发表严正声明:中国对其拥有不可置疑的所有权。目前我国正在积极追讨这两件文物。兔首和鼠首均为青铜器(铜、锡合金),表面呈绿色,这是铜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生成了铜锈(铜锈俗称铜绿)。为了弄清铜绿的组成和铜生成铜绿的条件,某化学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i.探究铜绿的组成

【查阅资料】通过查阅资料知道:铜绿受热易分解。

【设计与实验】

(1)小芳从其他铜器上取下适量的干燥铜绿,按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试管口内有水珠出现,说明了铜绿中含有氢、氧元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了铜绿中含有____元素。

(2)小芳取下少量试管内反应后的剩余物,放入另一支试管中,滴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溶液变蓝色,说明铜绿中含有______元素。

【实验结论】铜绿是由铜、氢、氧和碳元素组成的。

ii.探究铜生成铜绿的条件

【查阅资料】铜绿的化学式是Cu2(oH)2Co3,它受热会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铜绿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与假设】据铜绿的组成和查阅的资料判断,铜绿可能是铜与氧气及______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设计与实验】借鉴课本“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小梁设计了“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实验如图所示(所用铜片洁净、光亮,试管内的“”为铜片):

实验较长时间后,发现______试管中铜片最先生锈(填试管字母编号)。

【评价与改进】小区认为小梁设计的实验还不够完善,要得出正确的结论,还要补充一个实验。你认为要补充的一个实验是(用图表示亦可)____________。

【拓展与应用】小明发现从不同地点收集到的两个铜器(一个是纯铜做的,一个是青铜做的)中,纯铜器的铜绿比青铜器的少,他据此分析认为青铜比纯铜易锈蚀。小明的分析是否全面?请你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解:按照铁生锈的原理进行思考解题造成错解。

剖析:误以为铜生锈和铁生锈的原理是一样的。

正解:i.(1)碳、氧或C、o(2)铜或Cu

ii.【查阅资料】Cu2(oH)2Co32Cuo+H2o+Co2

【猜想与假设】水、二氧化碳或H2o、Co2(只写一个不正确)

【设计与实验】D

【评价与改进】把铜片置于装有干燥空气(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试管中,放置对比观察。或如图所示。

铜的化学分析方法篇9

关键词:铜官府;传统营销;网络营销

中图分类号:F71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3-0066-03

引言

铜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浪潮,一直处于不断发展和创新当中。当代铜文化也融入了更多的时尚元素,使得铜工艺品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时尚品,而不仅仅是收藏品和纪念品。同时,中国的铜艺品企业在蓬勃地发展,随之而来的为了促进铜艺品销售的营销方法也在不断地变化。

一、铜工艺品企业网络营销现状及分析

(一)铜工艺品企业宏观环境分析(pest)

1.政治环境(political)。《铜陵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提出,瞄准构筑“世界铜都”发展目标,将铜文化作为文化产业最具活力的元素,渗透到全市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把铜文化产业打造成最具特色、最具发展潜力的核心文化产业[1]。2.经济环境(economical)。近几年来,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都呈上升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铜工艺品市场面临着很大的发展机遇: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必将对铜工艺品需求增长发挥基础性的支撑作用,更多人对于文化产品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大。3.社会环境(Social)。从古至今,人们对铜文化的传承从未断绝。铜工艺品将铜文化与工艺品相结合,传统与时尚相结合,承担了铜文化复兴的伟大任务,迎合了社会文化的发展趋势,能更多地吸引消费者的目光[2]。4.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的进步,成为第一生产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新技术和新的机器设备也不断产生,人力物力成本大大降低,可以实现大规模批量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就降低了铜工艺品的价格,使得大多数人可以消费得起。

(二)铜工艺品企业网络营销现状

铜工艺品企业的营销模式在互联网营销出现之前,一直采用的是单一的线下销售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企业在推广公司产品和提高企业品牌影响力上都需要花费巨大的成本。以铜官府为例,公司的产品主要是大宗的铜制品且多用于出口,其中的产业链上的各项支出都非常大。以下是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公布的铜官府2015年上半年经营状况:2015年1—6月份,公司实现销售7215504.49元,比上年同期上涨74%;营业成本5425022.13元,比上年同期上升83.29%[3]。由于近年来网络营销的兴起,铜工艺品行业也引用了网络营销如企业的官方网站或者开网店。但是,传统企业在互联网营销上一般只注重企业单向传播,向消费者传播企业及产品相关信息,在交互沟通方面则不足,同时铜工艺品企业由于后期并不能维护好网站和及时更新信息,导致网络营销效果不显著。

(三)铜工艺品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的差异

1.网络营销以用户为中心。大部分传统制造企业的销售模式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产品销售,经营的是产品,而网络营销是以用户为中心,按照用户的市场需求进行市场投放,根据用户的不同要求的订单进行生产,以用户的体验进行产品改良。2.网络营销以数据为基础。数据已经成为可以与物质资产和人力资本相提并论的重要的生产要素。大数据在为商业和消费者创造价值方面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4]。在互联网之上的网络营销则是以数据为基础,用户的浏览数据、消费数据、个人信息数据等都是展开网络营销的必要条件。3.网络营销去除传统分销渠道[5]。传统的分销渠道虽然可以节省营销费用,提高营销的效率,但是由于多级分销渠道需要更多的中间环节,使得企业和顾客之间的零距离交互沟通更难很好地进行。网络营销简化了营销渠道结构,弱化了中间渠道的作用,大大缩短了分销过程[6]。

二、铜官府网络营销现状及分析

(一)铜官府品牌介绍

铜官府品牌系铜陵铜官府文化创意股份公司旗下著名铜工艺品品牌,公司主营新型“铜陵珐琅”(传统景泰蓝基础上创新)、铜彩唐卡、彩铜工艺品、园林景观雕塑、铜门窗等铜建筑装饰及铜生活用品[7]。

(二)铜官府网络营销Swot分析

根据铜官府以及铜工艺品行业目前的网络营销现状,我们应用Swot分析法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以帮助找出铜官府目前的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方法。1.优势分析。(1)生产链完整且高效。铜官府所在的铜官府文化创意股份公司拥有其自身的厂房和销售渠道,从原材料采购到加工生产再到产品销售的生产链完整,并且,公司拥有众多高级工艺美术师,对产品设计和生产都有非常大的作用,使得生产更高效。(2)产品设计注重创新。公司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制造出了彩铜工艺品,改变了铜原来的古铜色、铜本色、铜锈色,使铜工艺品的外表更加丰富多彩[8]。高级工艺美术师可以根据不同顾客的需求设计不同的工艺品,使产品能够表现出更多的差异性,使得公司的产品更加能够吸引消费者。2.劣势分析。(1)网络营销意识薄弱。仅产品图片挂在店里,少有其他任何营销措施,比如促销、降价、抽奖等一般的营销策略,并无其他的渠道扩展网店的知名度,比如微信、微博、论坛上进行的营销。网络营销意识欠缺。(2)网店和企业门户网站建设差。铜官府网店首页简陋,产品分类粗糙,店铺活动少,较少利用网络平台。目前只有在淘宝一家网络平台开有网店,销售渠道建设少。铜陵铜官府文化创意股份公司的官网在与顾客双向沟通方面也欠缺,不能很好地维护客户资源。(3)缺乏网店运营专才。网络营销是新兴营销方式。整个市场运营专才稀缺,铜官府也缺乏相应的人才,导致网店销售量低,不能及时扩大营销渠道和范围。3.机会分析。(1)政府政策支持。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大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加强和改善党对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2)市场前景好,产品需求大。铜工艺品由于其特定的质料和加工手段,具有强烈而细腻的表现力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富有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且现代人也越来越追求美,市场前景非常好。4.威胁分析。(1)竞争对手增多。近年来,由于政府对铜文化和铜工艺品的重视,除了铜官府还有其他几家公司也顺势发展起来了。同时由于网络营销的日渐繁荣,各种铜艺品网店也纷纷出现,更加大了竞争压力。(2)替代产品增多。目前的工艺品市场广阔,同时竞争者非常多,例如木雕、陶瓷、草编等等,这些对于铜工艺品的市场是具有冲击力的,将会影响到铜工艺品的销量。

(三)铜官府网络营销的不足之处

经过我们对铜官府的Swot分析,我们了解了铜官府的优势和机会,也明白了铜官府的劣势和面临的威胁是制约铜官府网络营销的因素。1.网络营销意识薄弱。网络营销已经成为企业营销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9]。传统企业一般主要注重线下销售,虽近年来网络营销兴起,大部分传统企业在网络营销方面并不特别注重,一般企业只会建官方网站或者淘宝网店,其他更多的网络营销措施较少涉足,更缺乏系统完整营销策略。2.网络平台资源利用少。如今互联网高度发达的社会,铜官府在利用网络平台宣传方面并无多少措施。只有官方网站和淘宝网店,在其他平台如京东则无涉足,建立在网络资源上的Seo营销、大数据营销、病毒营销、事件营销等营销方式也均未采用。3.缺乏网店运营专才。铜官府目前的网店只有两三个非运营专才进行统一管理,没有进行明确的分工和管理。使得网店处理客服订单信息效率低下,网店首页详情页设计粗糙,售前售后服务不完善,没有足够的客户流,更加剧了铜官府销售窘境。4.未有整体营销策略。网络营销是企业营销策略的一部分,线下营销应配合网络营销形成整体的营销环节。铜官府在线下有足够的营销方式和经验,如大型铜官府项目入选全国特色文化产业重点项目[10]。但是线上营销和线下推广并未有机结合,使得线上消费者对于铜官府的了解度并不高。

三、铜官府网络营销策略建议

我们在分析铜官府目前网络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后,根据目前网络的实际情况和铜官府网络营销现状对于铜官府如何改进网络营销提出了相关的策略建议。由于互联网发展迅猛,现代企业家纷纷注重网络营销。铜官府也逐渐加之精力在网络营销上,对于网络营销意识薄弱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以下是对于铜官府存在的其他问题提出的改进建议。

(一)网络平台建设及优化

在官网上面,网站建设对用户的影响最为直接,网站的内容和服务是网络影响取得成效的基础[9]。网站建设优化要在下面两个方面进行:第一,使网站上的信息对用户有价值。如公司及产品介绍、联系方式等要尽可能详细、真实,并且要及时更新。第二,网页布局合理,能够提供给用户简单快捷的服务,如网站首页导航简洁明了,帮助信息真实有效,用户注册退出界面方便等。在网店方面,我们基于目前铜官府网店建设差的局面,提出以下两方面的建议:第一,铜官府将根据现有产品的功能属性,蕴含的意义等对商品进行重新分类,优化现有产品分类结构。第二,重塑店铺形象提高顾客购买的兴趣和对商品的认同感。

(二)拓展利用网络平台资源

铜官府可以在官方网站和网店之外,建设天猫旗舰店、京东商城商家,开通官方微信和官方微博等,利用各种渠道宣传和提高铜官府的知名度。以微信为例,铜官府可以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拥有一个企业的官方二维码,定期推送有关铜艺品的历史和现代审美价值的文章,以及研发的新产品、线上线下举办活动的通知等,通过这些方面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实现零距离交互沟通。在前期积累一定用户之后,可利用朋友圈的病毒营销,继续扩大用户群。

(三)吸收网络营销专才

铜官府应通过招聘或者内部推荐等方式,吸收网络营销专才。网络营销专才即指通晓各种网络营销方法,并能通过运用这些方法,提高企业知名度,扩大企业用户群,最终为企业创造利润。铜官府应招募能够运营网店一整套流程的若干人员,以及帮助企业在其他渠道开展营销的专业人员,并对其进行有关铜艺品文化和相关基础知识的培训,使其能够在对产品有基础的了解之后更好地宣传铜艺品。

(四)整体网络营销策略规划

在铜官府的各种网络平台的建立和优化的基础上,招募网络营销专才之后,就要对铜官府进行整体的营销策略的规划。针对铜官府的整体营销策略主要分为线上和线下两方面。线上:在网店方面开展个性化定制,即铜官府通过网店平台来接收顾客对于铜艺品的各种不同需求,并按照订单的形式通知到生产车间,加工完成后进行配送。同时在微信微博等平台上利用前期积累起来的粉丝,进行粉丝营销即建立粉丝群。线下:利用铜工艺品本身具有的浓厚历史文化底蕴,举办线下铜艺品展览、拍卖等活动,在活动中给予消费者一定的怀旧元素刺激,激发消费者的怀旧情怀,勾起他们记忆深处的共同记忆符号,以此来引发购买倾向[11]。也可利用毕业季的时间推出毕业季活动营销,如毕业LoGo设计大赛、毕业季礼品设计大赛、微电影大赛等,用以吸引目标客户参与,增大线下宣传力度,提高铜官府在消费者中的知名度。

总结

本文在运用peSt对铜工艺品行业的网络营销现状进行分析之后,了解了目前国家政治、经济、技术和文化环境非常有利于铜工艺品的发展,且经过了对铜艺品行业内网络营销的现状进行分析以及同传统营销做对比之后,以铜陵市铜官府为例,铜官府的网络营销还处于低级阶段,在网络营销上投入精力和资金较少,导致铜工艺品网络营销的效果不显著,网络营销方面亟须改进。在对铜官府品牌做了Swot分析之后,发现了铜官府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网络营销意识薄弱;(2)网络平台资源利用少;(3)缺乏网店运营专才;(4)未有整体网络营销策略。同时,我们根据铜官府的实际情况结合网络营销的具体实施办法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1)网络平台建设及优化;(2)拓展利用网络资源;(3)吸收网络营销专才;(4)整体网络营销策略规划。

参考文献:

[1]铜陵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Z].2011-12-06.

[2]铜陵铜文化“搭上”合福列车[eB/oL].中安在线,2015-08-03.

[3]铜官府2015年半年度报告[Z].2015-08-28.

[4]麦肯锡.大数据———下一个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前沿[R].2011-06.

[5]分销渠道[eB/oL].百度百科.

[6]谭文曦.网络营销渠道对传统营销渠道的影响[J].经济师,2007,(2):211-212.

[7]铜陵铜官府文化创意股份公司网站,

[8]“彩铜技术”让铜雕多姿多彩[eB/oL].中安在线,2014-10-25.

[9]冯英健.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1.

[10]“铜官府”入选全国特色文化产业重点项目[eB/oL].铜陵新闻网,2014-05-05.

铜的化学分析方法篇10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过氧化氢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菠菜;叶绿素含量

中图分类号:S636.1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60230001

前言

铜是人类必需的微量矿物质元素,在保障人的身体健康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当今社会,开采含铜矿、使用含铜化肥和排放的废水都会使农田泥土中的含铜量翻倍。当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过高时,就会影响植物或作物的生长发育。重金属胁迫会使得植物体的生理机能紊乱,甚至会对植物体本身产生毒害作用。

菠菜,又叫田菜(学名:SpinaciaoleraceaL.),1~2a生草本植物[2]。菠菜的营养价值极高,含有充足的维生素a、维生素C及矿物质。本实验以菠菜为材料,通过不同浓度的铜离子处理对菠菜生长的研究,探讨分析铜离子对菠菜生长的生理指标的影响,从而为植物摄取重金属离子的机理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1试验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

菠菜种子,品种为圆叶春季菠菜。本实验培养菠菜选用土培法。准备6个小花盆,放入等质量的土壤。配制硫酸铜溶液的梯度并浇于土壤中,Cu离子的浓度分别为0.3、0.6、1.2、2.4和4.8mmol・L-1。空白对照为蒸馏水处理。将催芽的等量种子播种于花盆中,放于温室里培养,大约30d发育成熟。成熟后进行各项指标的测定。

1.2生理指标的测定

采收成熟的菠菜,每个浓度取3株测定每株的鲜重、干重。叶绿素含量的测定采用丙酮提取法[3];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4];过氧化物酶的活性用愈创木酚法[5];可溶性蛋白的测定采用考马斯亮蓝法[6]。

2实验结果及分析

2.1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处理菠菜叶片生物量的比较

测定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处理菠菜所的鲜重如表1所示,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会对菠菜的鲜重有促进作用,当铜离子的浓度为0.3mmol・L-1时,鲜重比对照组增加了5.34%。但是铜离子溶度的继续增大,菠菜的鲜重却在不断减少。铜离子浓度为2.4和4.8mmol・L-1时鲜重分别比空白对照处理组减少了5.34%和11.52%。

测定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处理菠菜的干重。由表2可知,硫酸铜浓度是0.3mmol・L-1时,菠菜的干重较对照组稍有增加且增加了8.20%,这就表明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会促进菠菜植株的生长。相反,铜离子浓度的不断增大,菠菜的干重就会较少。铜离子浓度为2.4mmol・L-1和4.8mmol・L-1时,与空白对照处理组相比,分别减少了50.8%和52.5%。

2.2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处理菠菜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比较

光合作用对于大部分的绿色植物来说是相当重要的,而叶绿素正是和光合作用有关的一类色素,实现能量的转化。如图1所示,硫酸铜溶液的浓度为0.3mmol・L-1时,菠菜叶片叶绿素含量比对照组增加10.1%。当硫酸铜溶液的浓度大于0.6mmol・L-1时,叶绿素的含量就开始逐渐下降并逐渐稳定。

2.3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对过氧化氢酶活性比较

本实验测定了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处理菠菜的过氧化氢酶活性。由图2可知,铜离子浓度为0.3、0.6、1.2和2.4mmol・L-1时,Cat的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有所增加且差异显著,分别增加了29.6%、33.3%、24.1%和22.8%。铜离子浓度的增大使得Cat活性减少。当铜离子浓度4.8mmol・L-1时,Cat活性与对照组差异显著,降低了9.3%。

2.4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对过氧化物酶活性比较

重金属污染了植物,会使得poD的活性发生改变,因此poD活性的改变也是菠菜受到铜污染的一个指标。如图3所示,铜离子浓度为0.3和0.6mmol・L-1时,poD活性的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4.5%和9.1%。铜离子浓度为1.2、2.4、4.8mmol・L-1时,poD活性的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13.3%、63.4%和72.5%。

2.5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分析

测定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处理菠菜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如图4。从本实验数据分析可知,菠菜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铜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先降低后升高。通过显著性分析可知,铜离子为0.3、2.4和4.8mmol・L-1处理的菠菜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水平显著。

3讨论

本实验选用硫酸铜溶液处理菠菜并测定了菠菜5个方面的生理指标。低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会促进对菠菜的生长,试验中小于0.3mmol・L-1的硫酸铜促进菠菜的生长,大于0.3mmol・L-1时鲜重就会降低。铜离子处理后,菠菜叶子中的Cat活性会先增大后减小。植物受到铜离子的胁迫作用,体内便产生了大量的自由基,Cat可以降低这些自由基的含量。这种Cat活性的先增加后减少的规律也有人得到相似的结果[7,8]。从本实验的数据分析可知,poD的活性变化与Cat的活性变化基本相似,总体变化趋势也是先增大后减小,但是poD的活性在接受了铜离子的污染后降低的更快。菠菜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先降低再升高的规律,这可能是因为低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对菠菜的可溶性蛋白的生物合成有抵制作用,等到植物体内积累了一定含量的可溶性蛋白后,就会阻止对铜离子对植物的迫害作用,因此可溶性蛋白含量开始增加。

参考文献

[1]林琦.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根际机理[D].浙江:浙江大学,2002.

[2]钟莉.菠菜的营养价值及栽培技术[J].现代园艺应用技术,2012,13(15):35.

[3]杨丽丽.铜胁迫对甜菜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3.

[4]杨兰芳,庞静,彭小兰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植物过氧化氢酶活性[J].现代农业科技,2009,(20):364-366.

[5]李忠光,龚明.愈创木酚法测定植物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改进[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8,44(2):323-324.

[6]郝建军,康宗利,于洋.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7]Reddyam,KumarSG,JythsnakumariG.Leadinducedchangesinantioxidantmetabolismofhorsegram[J].Chemosphere,2005(60):97-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