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工匠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总结十篇工匠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总结十篇

工匠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5:06

工匠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总结篇1

大力发扬“工匠精神”

总理在2016年3月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正式提出“工匠精神”之后,“工匠精神”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以及党和国家重要政策文件中的一个高频词。“工匠精神”入选2016年十大流行语。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在提出“着力振兴实体经济”时指出要“发扬‘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之所以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工匠精神”有助于造就“大国工匠”。

重视工匠的地位和待遇。“工匠精神”的基础在工匠,“大国工匠”的前提也是工匠。离开了工匠,“工匠精神”和“大国工匠”就成了无本之末、无源之水。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只有心里装着工匠、眼里关照工匠、口中鼓励工匠,尤其在生活工作中重视工匠的地位和待遇,工匠才会心无旁骛地发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服务企业、担当责任、钻研业务、提升自己,在企业形成学先进、做先进的良好氛围,为造就“大国工匠”创造条件。

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现在很多人在谈“工匠精神”,说出了“工匠精神”各种各样的含义,真所谓见仁见智。实际上,“工匠精神”就在“精神”二字。俗话讲,人有三宝精、气、神。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就在精、气、神上。中国不缺工匠,缺的是有“工匠精神”的工匠。造就“大国工匠”应该从发扬“工匠精神”入手。“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既是做事的态度,更是做人的高度。人能做多大,事就能做多大。造就“大国工匠”重在“大”的精神:大责任、大追求、大境界。“工匠精神”就是做“大人”、成“大事”的精神。

践行“工匠精神”的途径。发扬“工匠精神”不能仅停留在学习上,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践行。发扬“工匠精神”就是为了造就越来越多的“大国工匠”。践行“工匠精神”,造就“大国工匠”的关键在于自己的行动。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尼采说,成为你自己。不管是认识你自己,还是成为你自己,最终都是为了成就你自己,成为最好的自己。而成就自己、践行“工匠精神”的理想途径是职工文化。

有效加强职工文化建设

职工文化一词与上个世纪自西方传入我国的企业文化一词,是相对应的一种文化形态。劳动关系是职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也是职工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如果把企业文化比作汽车的方向盘,那么职工文化就可以比作汽车的发动机。企业文化为企业指明发展方向,职工文化为企业提供发展动力。发展方向与发展动力同等重要。在我国当前供给侧改革的时代背景下,重视职工文化的战略地位,理解职工文化的科学内涵,掌握职工文化建设的基本方法,对于造就“大国工匠”,提高我国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着重大的战略价值和时代意义。

重视职工文化的战略地位。重视职工文化,就是重视职工。如果说企业文化是“要我做”的文化,那么职工文化则是“我要做”的文化。企业文化通过企业使命、企业愿景和企业价值观为企业指明发展方向,职工文化则通过职工责任、职工理想和职工信念为企业提供发展动力。一流的企业文化可以造就一流的企业,一流的职工文化同样可以成就一流的企业。因为,有一流的职工及其职工文化,才会有一流的企业。

理解职工文化的科学内涵。职工文化是以劳模等先进职工群体的先进思想文化为核心形成的职工价值理念、职工行为规范和职工精神风貌。职工价值理念是职工文化的中心。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职工文化的灵魂。劳动精神号召职工群众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工匠精神鼓励职工群众做最好的自己。劳模精神引导职工群众不仅做最好的自己,还要影响更多的职工做最好的自己。

职工文化建设的基本方法。职工文化建设的基本方法主要分为四步:寻人、提魂、塑行、展风貌。寻人,就是在职工群众中寻找大家认可的先进职工。先进不仅指做事先进,业务出类拔萃;更指做人先进,点亮自己更照亮他人。提魂,就是在梳理先进职工的先进事迹过程中提取先进思想文化,供广大职工群众学习。塑行,就是将提取出的先进思想文化教化、感化和同化更多的职工群众,规范广大职工群众的日常行为。展风貌,就是全面展现职工群众健康文明、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全面提升职工群众的整体素质

在我国,有的产品生产不出来,譬如总理曾经说过的圆珠笔的圆珠;有的产品我们能够生产出来,但是缺乏竞争力,譬如很多中国人漂洋过海跑到日本抢购电饭煲、马桶盖等等。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我国职工群众的整体素质有待全面提升。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要发扬“工匠精神”,是因为全面提升职工群众的整体素质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造就“大国工匠”应该以全面提升职工群众整体素质为基础。这就需要我们了解全面提升职工群众整体素质的意义、内容及其具体途径。

全面提升职工群众整体素质的意义。我党在每个历史时期取得的每一项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群众路线。在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的经济社会转型的新的历史时期,坚持我党的群众路线就应该全面提升职工群众的整体素质,为造就“大工匠”,振兴实体经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全面提升职工群众的整体素质的内容。2016年“两会”期间,小米公司董事长雷军指出,很多中国人到日本抢购电饭煲,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的电饭煲只能把米煮“熟”,而日本的电饭煲则能把米煮“好”,而“熟”是“硬”实力,“好”是“软”实力。企业及其产品的“硬”实力来源于职工的“硬”素质,“软”实力来源于职工的“软”素质。职工的“硬”素质主要是指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软”素质主要是指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俗话讲,产品就是人品。人有多好,产品就能做多好。全面提升职工群众的整体素质不仅要重视“硬”素质的提升,更要重视“软”素质的提升。在当前21世纪消费个性化、职工主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尤其“硬”素质愈来愈趋同的形势下,作为职工的核心竞争力,“软”素质将成为造就“大国工匠”,提升企业及其产品“硬”实力的关键。

工匠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总结篇2

关键词:新媒体高职教育实习实训工匠精神

一、引言

工匠精神是一种具有传统色彩的精神系统,自2016年第一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工匠精神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蕴。工匠精神所代表的敬业态度及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渐渐成为高级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一种职业素质及价值取向。

工匠精神是一个完备的精神系统,它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通过某一门课、某一个培训即可获得的,而是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淀,需要职前和职后两个阶段的培养。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快餐化生产、消费泛滥成灾,接受技能训练的技术工人在社会普遍急功近利的心态下,难以形成匠心驱动,缺失钻研琢磨的耐心。作为担负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使命的高职院校,在实习实训这一进入工作岗位前的最后教育阶段,深入探讨工匠精神的培育问题,既有助于彰显高职教育的责任与使命,又有助于推进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弘扬。

二、在实习实训环节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育学生对职业的认可和专注。

实践出真知。以职业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和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理论教学阶段论工匠精神的培育,多是感性认知,只有在实习实训环节动手真做,才能掌握真本事真技能。

大量实践证明,在实习实训环节,认真刻苦练习的高职学生对职业的认可度要远高于其他实习实训的同学。认可是实践者对职业价值的内在肯定,进而升华为热爱,是孕育工匠精神的动力之源。这种认可是一切职业素质、匠心产生和巩固的基石。缺失了对实习实训的参与和认可,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就失去了最初生发的根基。

在实习实训中,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有利于强化教学效果,促使学生专心致志。迈入社会职场前的实习实训阶段,是促使高职学生专心致志的最后阶段,也是面向岗位最直接的阶段。实习实训教学在将技术技能传授给广大学生的同时,应将对待技术和工作的严谨、一丝不苟的精神传递给学生,影响学生的职业素养[1]。对工作的认可和专注都是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体现,也是工匠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做中认可,在实践时专心致志,这样的学生在被录用后更容易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和重用,其积累起来的口碑也是对院校最好的宣传。

(二)有利于帮助职校学生对接企业和岗位。

职业素养重要的体现之一是工匠精神。初入职场的职院学生对企业、岗位都非常陌生,需要花费不少时间适应每一个环节工作、每一道工序流程。实习实训教学为他们提供了仿真的工作环境,让他们在精益求精之前,事先做到驾轻就熟。

在实训实训环节,掌握了基础的操作步骤和对企业、行业的认知后,职校生在进入企业后方能尽快实现品质追求。没有一项技艺是一朝一夕之功,熟能生巧。新媒体环境中,社会心态普遍浮躁,企业的质量文化、成本文化、管理文化等都不尽相同,对产品和服务的追求有很大差异。直接进入社会的职校生很容易被一些企业的短视行为影响,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非精雕细琢让产品提质升级。企业的价值观不明确甚至偏差,最终导致进入职场的年轻人缺乏自觉的引导文化。在实习实训教学环节的价值认知培养,有利于高职学生强化对岗位、对职业的认知,使得他们明确工作方法和意义,从而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有利于高学生的个人成长和企业的发展。

理论最终需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发展。高职学生除了具备较强的理论基础外,还须具有严谨、一丝不苟的匠人精神,才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源中获得成功。任何一个企业对新入职员工的基本要求是严谨负责、吃苦耐劳,具有某项技能,亦即看中每一位员工的匠人品质。将工匠精神贯穿于整个实习实训教学中,在高职学生心中埋下“匠心”的种子,为日后长成参天大树,提高竞争力增加砝码。

经过实习实训工匠精神培养的高职学生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除了在技术上取胜外,更要通过锻造工匠精神,在品质上取胜。把好入职关,尽可能地选择实习实训阶段业已具备工匠精神的新员工,将有利于企业的良性健康发展。秉持对工作的初心、敬畏的职场新人,不仅使得企业技艺精髓得以传承和发扬,而且使得企业重新审视生存和发展的理念,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实现提供保障,进而形成企业的卓越品质和独特精神文化。

三、在实习实训教学中培育工匠精神的可行性

(一)高职院校为深耕工匠精神提供土壤。

工匠精神,旨在培育,重在实践。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层次职业准备教育,旨在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的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专门技术人才[2]。德国、日本是世界制造强国,也是知名的职业教育强国,他们很早就体会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在课程中将工匠精神纳入职业教育领域。

虽然我国已发出“我们需要工匠精神”的呼声,但是在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尤其高职教育领域,对工匠精神的研究刚刚起步。高职院校是培养工匠人才的摇篮,培养的学生是未来生产一线的技术骨干,是产品提质升级的中坚力量,为深耕工匠精神提供广阔的土地。

(二)工匠精神与高职实习实训教学的人才培养素质目标契合。

高职教学的就业导向性特征突出,在实习实训教学过程中,工学结合,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比较重视,将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培养融入教学中。在教学内容上,主要面向企业、面向岗位,着重体现对社会需求的人才进行培养。在教学方法上,实践性特征有着更充分的体现,以岗位为参照,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互动参与。在教学组织中,可以校内与校外结合,课堂与企业结合,形式灵活多样[3]。

高职实习实训教育过程中,将学生技能的培养和工匠精神培育相结合,是未来高职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工匠精神不仅是一味地传承,在创新创造方面也比较重视。在现代化的高职教学过程中,创新实习实训教学模式,强调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塑造,与我们所倡导的工匠精神不谋而合。

四、高职实习实训教学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途径

(一)围绕培养目标,改革实习实训教学体制。

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高职院校正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当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匠精神”的培养。高级技师作为我国未来发展不可缺少的人才,理所当然成为高职院校培养的重点,高级技工无不具有“工匠精神”,因此,高职教育必然要将“工匠精神”的培养纳入实训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要大力推进工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尤其是实习实训教学中工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调整教学目标的同时,着力改革实习实训教学体制,让“工匠精神”教育成为一项常规教学内容,为学生参加工作后成为高级技师打下坚实的基础。由学校骨干教师及企业技术能手等组成相关专业教学团队,结合不同专业培养要求,利用新媒体的实时交互与一对一推送特性,对学生开展个性化订制、项目化真实案例的教学,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培养获得国家或省技能大赛大奖的未来工匠人才。

(二)狠抓队伍建设,加强实训教师工匠精神培养。

古语云“学高为师”,在时代呼吁工匠精神的新形势下,“技高为师”成了社会赋予教师,尤其是高职教师的新要求。“大匠示人以规矩”,想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教师首先要具备这种精神,既是“匠人”,又有“匠心”,对待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一丝不苟,既是教学领域的“老工匠”,又是技能传授的“老工匠”。

就现有的教师成长与发展渠道来说,我国并没有专门的高职院校教师培育、培训机构,大多数是在校企合作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下,引进企业的资源和技术人才,然后结合学校的师资队伍成立教学团队。然而,这种方式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融合学校和企业的资源,仍然属于单向的浅层合作,教师不能深入学习技术,企业技术能手在教学效果上也不尽理想。未来,要不断扩展校企合作的广度,加深校企合作的层次,让高职院校教师进入企业接受培训,企业技术人员接受教师培训,双方不断补强自己的短板;在新媒体环境中找到自己的核心能力,找到真正激发学生兴趣的知识点,培养工匠精神,为高职院校学生的“工匠精神”教育提供可靠的保障。

(三)充分挖掘和利用实训课程中的“工匠精神”资源。

高职实习实训课程,面向工作岗位,培养技术技能,在培育“工匠精神”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实训课程中的“工匠精神”资源,把工匠的精湛技艺能力与学生的实训联系起来。

用工匠的工作精神设计实训教学的全过程,严格按照行业标准进行教学评价,以获得最佳成果为目标培养学生用专业修身、用敬业做人的工匠精神。加强实训锻炼,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总结中胜任自己的工作。学生可以走进实习实训基地或到企业现场,利用场景模拟,和一线技术工人直接接触,身临其境;也可以通^技术手段,开发课程实训app,让学生独立或组织一个小组参与到相关行业的实操中,亲身实践,让学生能真实感受到工匠精神的价值,培养高度凝神、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理念,树立职场人员必备的素质和水准,将匠人追求的卓越作为从业的理想与信念。

(四)营造文化氛围,熏陶学生工匠精神。

在职业教育强调“文化润校”的大背景下,让“工匠精神”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为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结合专业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在校园内树立“匠人”,传播“匠心”;在实训室张贴相关行业著名的高级技师的工作照和事迹介绍;聘请行业企业的技能专家、高级技工等到校作讲座或报告,用他们的亲身体会、真实故事诠释工匠精神,教育感染学生。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得新媒体渗透到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既开阔了学生视野,又为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新媒体以“泛在”优势,通过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吸收高职学生关注工匠知识,自觉培育工匠精神;高端技能人才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向高职学生展示职业技能水平,开展精神层面的互动沟通[4]。

五、结语

工匠精神的培育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持续的体系。在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过程中,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实习实训这一高职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让高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以实现工匠精神的培养,成为专业技能过硬、综合素质够高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吉贵.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6,12(23).

[2]孙晓玲.基于职业素质的高职职业精神内涵论[J].职教论坛,2012,6(6).

[3]贾敏.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中国培训,2016,11(22).

工匠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总结篇3

关键词:工匠精神;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2-0060-05

职业教育是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技能或职业知识、形成良好的职业精神,从而成为适应生产、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活动。工匠精神源于职业教育,是职业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一、对工匠精神的认识

2015年央视新闻推出《大国工匠》专题片,讲述了8位在不同岗位用灵巧双手匠心筑梦的工匠的故事,让我们重新认识了日渐被社会淡忘的工匠群体,重温鉴证了弥足珍贵的工匠精神,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w现了国家对工匠精神前所未有的重视。“工匠精神”随即引发职业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

对于工匠精神,学术界并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一般认为,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态度和精神理念,是工匠以追求完美的精神,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并不断创新的精神品质[1]。它表现为精益求精、崇尚极致、严谨细致、耐心专注、敬业负责等丰富的价值内涵,具有专业性、职业性和人文性三大特征[2]。

在全面推进改革创新、提升国家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阶段,把培养工匠精神作为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核心内核,既是建立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需要的现实选择,也是促进学生职业生涯成功发展、全面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长远大计。

二、职业教育培养工匠精神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概述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职业院校师生、各用人单位及社会各界对工匠精神的认知程度和职业院校培养工匠精神的情况,笔者通过网上随机调查的形式,对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培养情况做了调查。调查共收回问卷301份,参与者包括职业院校教职工、学生、毕业生及行政事业单位、企业职员。

调查显示,从对工匠精神的认知来看,78%的被调查者表示对工匠精神熟悉或有一些了解,多数人认为工匠精神包括精益求精、追求完美、耐心专注、严谨细致等基本内涵。从对工匠精神重要性的认识来看,88%的被调查者认为,职业精神是用人单位在录用职业院校毕业生最为看重的因素;9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工匠精神与职业能力提升关系紧密,对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至关重要,职业院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培养。从职业教育开展工匠精神培养的情况来看,已经有53%的职业院校开始了工匠精神培养教育的探索尝试,且在专业教学予以渗透。但是,社会对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培养满意度还比较低,表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仅占32%;68%的被调查者认为职业院校毕业生最欠缺的还是职业精神。这说明,职业院校和用人单位对工匠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性有着较统一的认识,但职业教育对工匠精神的培养还远远满足不了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综合职业素质培养的缺失,是企业对职业院校学生认可度不高和社会对职业教育认可度不高的主要原因。

(二)调查分析

造成工匠精神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培养工匠的主要教育形式,职业教育对工匠精神认识不到位导致教育理念偏失是其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原因。但这也并非完全是由当代职业教育造成,而是有着深层次的历史和现实原因。

1.传统落后观念的束缚。我国传统观念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学而优则仕”。这种“官本位”和“白领至上”的错误思想扭曲了大众对职业教育的评价和认同。直到今天,在多数人看来,职业教育依然是“二等教育”。多数学生和家长是迫于无奈才选择职业教育。中国传统教育和职业观念造成当代弘扬工匠精神的历史文化困境,对形成健康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和工匠精神的塑造构成了一定的障碍和束缚。

2.复杂社会因素的作用。我国现行的升学机制缺乏开放性,进入职业教育体系的学生多数无法进入高一层次深造,加重了职业教育为“二等教育”的错误认识。教育的制度性保障不健全,不能实现优质资源向职业教育流动,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着体制机制的诸多约束。就业准入制度不完善,企业自身对职业精神的评价、激励、惩罚机制不健全,招聘员工的标准多为对技能的量化考核。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全社会崇尚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的形成。

3.职业教育发展的制约。我国职业教育整体办学水平虽有显著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差距越来越小。但受“能力本位”传统思想的影响,各职业院校过多考虑了企业当下的技术需求,忽视了决定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精神的培养。认识上的不足,导致职业精神培养没有很好地渗透融入到专业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制约了工匠精神的培养。

4.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多数职业院校的学生是由于无法进入普通教育系列深造而不得已选择了职业教育。“求一技之长,谋一份好工作”是他们接受职业教育的主要动因。因此,多数学生对学习专业知识、强化技能培养有较强的自觉意识,但对于职业精神的培养却不以为然;有些学生虽认识到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却对其内涵认识不到位。大多学生缺乏主动学习、刻苦钻研的学习习惯和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的毅力品质。这些都为塑造工匠精神增加了难度。

三、基于工匠精神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实践研究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工匠精神是“立德树人”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技术技能人才的精神标杆。鄂尔多斯职业学院按照围绕“一个中心”、促进“两个结合”、坚持“三项原则”、实施“四大工程”、着力“五个环节”的“12345”培养模式,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围绕“一个中心”

围绕工匠精神这个核心内容,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牵头,各系部及学工等部门配合,党政工团齐抓共管,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协调落实,企业和社会资源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工匠精神培育机制。

(二)促进“两个结合”

按照《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的要求,秉承“立德竞先、崇技尚能”的校训,坚持德才并举,构建全面均衡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锻造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并重的“准职业人”。

(三)坚持“三项原则”

结合自身实际,在培养途径、队伍建设、工作机制方面创新思路,优化举措,增强培育的科学性与系统性。

1.在培养途径上,坚持思想教育引导与塑造职业精神相结合的原则。针对学生在顶岗实习和就业时存在“眼高手低、岗位意识差、不守承诺”等问题,加强思想教育引导。教育引导时避免简单说服教育,注重典型示范和榜样激励。通过企业文化进校园和组织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勇于承担责任义务、自觉遵守和履行职业道德,使职业精神入心入脑。

2.在队伍建设上,坚持教师素质提升与利用企业和社会资源相结合的原则。狠抓师德师风建设,激励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校外挂职,努力形成追求卓越的良好风气,提升教职工自身职业精神,形成以师率生、以教促学、学以养德的局面。坚持资源共享,发挥校企合作平台优势,组织兼职教师、企业专家、优秀毕业生到校开展企业文化、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岗位纪律等宣讲教育,增强培育效果。

3.在工作机制上,坚持确立问题导向与系统化推进相结合的原则。帮助师生认识工匠精神缺失的危害,增强培育工匠精神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明确工作着力点,增强培育针对性。按照“项目化实施、系统化推进”的工作方式,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明确和落实相关环节的职责任务,形成合力,增强培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四)实施“四大工程”

1.思想引领工程。通过设立意见箱、倾听日,调研,座谈等方式,广泛了解掌握师生思想状况。针对学生思想实际,大胆进行思政课改,鼓励申报思政课题。以校园讲堂、班团会为主要阵地,通过主题讲座、创业就业培训、文体活动等方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素养、职业文化教育塑造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做好教育引导。

2.立德强能工程。将工匠精神的培养与专业技能的培养相融合,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开展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引导教师不仅当好学生职业技能的传授者,更要做好学生工匠精神的示范者和引路人。通过教师专业技能传授、职业人格感染和身体力行示范等多个侧面,将职业精神的培育渗透在学生专业技能学习过程中。注重技能训练,重视团队合作,鼓励师生走进企业,⒂肫笠导际醮葱潞脱蟹,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积极参与承办技能大赛,开展模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真实的操作流程演练,让师生较全面感受企业氛围,丰富职场经验,提高对职业精神的感知,在实践中培养工匠精神。

3.文化育人工程。坚持“德育先导,以文化人”的理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工匠精神培养的全过程,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民族文化进校园、地域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校园活动。举办企业文化讲座,让企业精神走入校园,增强工匠精神的认同感。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提高人文素养。进行文化体验,突出文化育人,实现教育感化和激励。

4.舆论引导工程。发挥以院报、心理报、橱窗、广播、电子屏、网站、微博、微信等宣传舆论阵地的作用,以打造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为重点,构建学院、部门或系部、班级三级新媒体矩阵,形成校内宣传倡导工匠精神的合力。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加强同校外主流媒体的沟通联系,努力形成立体宣传、深度宣传、持续宣传的良好态势,营造全社会尊重劳动、尊重技能、尊重工匠的良好氛围。

(五)着力“五个环节”

把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努力推动思政教学创新,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强化校企合作育人,细化日常行为管理,营造校园文化氛围[3]。

1.基于工匠精神推动思政教学创新。第一,改革和完善教学内容。把民主法制教育、职业素养教育、行为养成教育、时代精神教育和安全教育等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培养践行工匠精神的积极情感和自觉意识,为促进良好职业精神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创新思政教学形式召开思政课改座谈会,加强思政教学和职业素养培养研究。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情感特征,将课堂理论讲授与专题教育、社会实践融于一体,通过律师讲堂、课外延伸、案例分析、播放视频、专题讨论、调查访谈、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增强思政教学的生动性与教育性,加深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识理解和情感认同,提高理论育人的效果。第三,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加大过程性考核,把评价重点转变到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思想素质、行为习惯考核和对职业精神的认知践行程度的评价上,形成教育导向。

2.基于工匠精神深化专业教学改革。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将工匠精神的构成要素融合渗透在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标准制定、教学资源建设、教学环境打造、管理制度完善、教学方法创新及教学评价考核等环节,贯穿在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基础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全面均衡的人才培养模式。

(1)体现在专业教学中。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归纳出不同专业职业精神的构成要素,明确人才培养的素养目标。如,经过调研归纳出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素养目标规格是:“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管理规定;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理念,坚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绿色施工的意识;爱岗敬业,严谨务实,团结协作,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将以上要求体现在其专业核心课程《天棚装饰施工》的教学目标中,要求通过该门课的学习,“不仅培养学生具备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自主学习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而且重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与甲方、监理等沟通交流协调的能力;吃苦耐劳、团结协作、严谨规范、精心施工的职业素养”。最终,将工匠精神的培养纳入课程考核评价,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充分认识到工匠精神在提升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中的重要作用。

(2)体现在实习实训中。学院与多家企业合作,引企入校共建生产型实训中心。在实训中,有效融入企业技术及企业化管理,让学生感受贴近职业岗位的仿真实训环境,培养工匠精神。如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将企业“6s管理”融入维修实践课程中,把清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eCURitY)等具体要求作为教学标准,要求学生做到“作业现场物品工具有序摆放,作业期间保持配件、工具、油污三不落地,通道保持畅通,消防设施定期检查确保功能正常,工具箱责任到人定位放置,机器设备定期保养到漆见本色铁见光,旧件整齐摆放,废件及时处理,桌椅地面整洁”。在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则以准员工身份参与企业生产实践,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强化职业精神的培养。

3.基于工匠精神强化校企合作育人。校企合作是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方式。学院经常组织学生走进工厂、企业、车间,零距离接受企业文化和职业精神的熏陶。通过联合培养、订单培养、冠名培养、委托培养等形式,与多家企业开展联合办学,建立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合作型办学模式,为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企业规范管理和学习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技术知识创造条件。如在与新能源公司合办的化工工艺专业新奥班,按照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将工匠精神的培养体现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将企业文化、员工行为规范作为必修课程,落实到工学结合、产教一体、准员工管理、半工半读、项目化教学、合作式学习中,要求学生不仅要强化技能学习、练就职业本领,更要用企业的价值理念规范日常行为、培养职业情感,增强职业意识,遵守职业规范,践行职业行为,信守职业文化,努力培养合格的“准职业人”。

4.基于工匠精神细化日常行为管理。日常管理是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环节。学院以“项目化实施,系统化推进”的方式,将工匠精神的培养渗透在学生日常管理中,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1)加强日常行为管理。实行院系两级管理。按照企业要求规范学生行为,在宿舍、班级管理中引入企业管理元素,把工匠精神的培养落实到日常教育全过程,细化到学生行为管理、勤工俭学、文明宿舍创建、戒烟行动、早操晨练、劳动实践、社会服务各环节,为将来走上职场提前磨砺勤业、敬业的职业精神,培养学生自理自立、自主文明的良好素养,提高从校园人到职业人的自觉和自信。

(2)改革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将工匠精神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与学生评优评先、推荐就业等结合起来,奖优罚劣,促进学生思想教育水平的提高。挖掘身边典型,激励学生以能工巧匠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

5.基于工匠精神营造校园文化氛围。《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提出,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职业精神养成的独特作用,推进优秀产业文化进教育、企业文化进校园、职业文化进课堂,将生态环保、绿色节能、循环经济等理念融入教育过程”。学院将校园文化作为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载体,在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维度营造体现行业企业元素的学校文化,培养学生职业理想与职业归属感。

(1)打造精神文化。_立“立德竞先,崇技尚能”的校训、“笃学、奋进、雅行、和谐”的校风和“理实相融、学以致用”的学风,成为学校的办学精神和办学理念中长期坚持。

(2)夯实物质文化。抓好校园环境建设。在校园内增加行业企业文化标识,提升职业文化对职业精神养成的影响力,让学生耳濡目染,逐步养成与环境协调的良好行为习惯。

(3)完善制度文化。将规章制度汇编成册,并根据培育需要,不断加以完善,严格执行。

(4)践行行为文化。积极开展职业教育活动周及以感恩、诚信、职业教育等为内容的专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习得内涵丰富的工匠精神,进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把企业元素、生产岗位元素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开展道德规范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现代工业文明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活动,邀请社会企业专家、行业能手、优秀毕业生定期举办工匠精神宣讲,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业务技能和创业实践,让校园文化建设更彰显职业教育的社会性和就业性特色。创建学习型、创新型社团,以实践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交往、包容、竞争和合作,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自强自立意识。

四、职业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实践效果

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得到了互相促进、同步提升。机械系一名学生,在华泰汽车集团欧意德发动机有限公司顶岗实习期间,发现送料小车上的两对塑料小轮大小不一,对曲轴的正常旋转起到了阻碍作用。他经过反复试验研究,发现把小轮用车床车掉2mm,气动装置就完全能够达到预期效果。他的改进建议帮助企业解决了一项技术难题,得到集团领导的重视和采纳,并给予了奖励。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因知识、技能、素养并重,赢得了用人单位的认可和社会的好评。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及用人企业满意度连续5年保持在90%以上,全日制高职招生连续三年持续上升,新生录取率、报到率位居自治区同类院校前列,推动办学进入了良性循环。

大国工匠,匠心筑梦。这个梦是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强国梦,也是职业院校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梦,更是职业院校学生成就个人理想实现社会价值的成才梦。当前,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社会对技能人才日渐尊重,大众对工匠精神的普遍认同,以及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都为培养工匠精神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时代呼唤工匠精神。职业教育应以工匠精神为核心,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培养造就更多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技艺精湛的能工巧匠,托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66-69.

工匠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总结篇4

关键词:创新工匠精神创客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信息化产业备受关注,制造业的社会地位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不少企业倡导科技化、创新化,而忽略了制造业的重要性。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制造业的社会地位回归重要的位置,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支撑着科技创新的发展。

信息化和再工业化的双重冲击,使工匠精神和创客文化应运而生。而工匠精神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促进创新创业。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提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涌现了一批创客,但是这些创客发展力不持久,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因此,不管是在制造业,还是在其他产业,都必须培养工匠精神。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所谓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使之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即追求极致,专业且专注。中国之所以是制造大国而非制造强国,关键正在于此。

德国人的制造业享誉世界,“德国制造”也成了世界制造业的引领者。究其发展,有其深刻的原因。德国的学徒制和二元教育培养了众多技艺精湛的人,他们做事严谨,一丝不苟,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工作,制造的产品质量上乘、可靠。也正是德国人科学严谨的态度与精神,成就了先进高端的德国制造,而这种精神正是工匠精神的精髓。

结合当前的创新思维来说,工匠就是能够用我们周围已经存在的事物制造出某种全新东西的人,他们身上就具备工匠精神。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都能成为企业家,但大多数企业家身上都能寻找到这种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核心就是不只是把工作当做赚钱的手段,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著、对所做事情和生产产品精细雕琢的精神。工匠精神也是当前我国企业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坚实桥梁。

二、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各个方面都快速崛起的同时,也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需要各行业的工匠用创新性的思维和全新的技术和方法来解决这些难题,推动社会的发展。具备工匠精神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保证产品质量

我国产品的质量有所欠缺,就是因为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缺乏严谨的工匠精神,无法持之以恒,保质保量。我国很多先进的制造设备都依赖进口,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国家的员工做事更严谨、更理性、更专注。“德国制造”之所以能吸引消费者,是因为他们能专注地用心钻研,能耐住寂寞地踏实苦干,能精益求精地提高产品质量,锤炼“一技之长”。

随着现阶段消费的转型升级,人们需要的不再是一次性的、便宜的消费品,而是更高质量的耐用品。如何在现有大工业生产的基础上提升质量,将是我国未来在全球化市场中取胜的关键。在创新创业方面,我们也因为缺乏工匠精神无法实现产业特色化,从而在很多方面需要外力才能有所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

2.国内产品急需转型升级

从去产能化角度来说,我国正处于国内商品产能过剩和境外购物消费旺盛的尴尬处境,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我国供需结构不匹配造成的。加快我国制造业供给侧改革,促进产品的转型和升级,需要创造力。

我国自古以来都不缺优秀的匠人,现在也不缺高超的技艺能手。但如今的祖国缺乏追求最佳的精神和匠心独运的创造力,缺乏尊重工匠精神的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理应融合,不可失之偏颇。因为在信息化时代,工业化所重视的动手能力在市场经济中也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现“中国制造”,甚至“中国创造”,需要长期实践经验的累积和技术操作的不断改进,更需要有一大批年轻人用坚定、踏实的精神去传承技术,做出经得起岁月检验的产品。

3.提升各行业员工素质

从各行业的员工素质来看,各行业的员工素质培养与提升主要依靠两方面:外在需要依靠各种培训、学习、交流,内在需要依靠自己的努力与坚持。对于外在来说,内在是决定外在的必要因素。而对于创客来说,其是互联网发展的产物,既能够创造满足已有需要的事物,也能开拓满足新需要的事物。

在政府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创新创业大潮已成为信息化时代不可或缺的队伍。创客需要信息化的推动,更需要动手来践行,也需要技术的支持。因此需具备“工匠精神”,以坚韧、顽强、高超的技术去支撑创新,用信念去坚持创新。现在的创客都极可能是未来企业家,他们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希望,以匠人的精神去推动创新、去坚持创业,去改进工业生产中的每一个不完美,去完善商品中的每一点瑕疵,为每一个消费者提供最可靠的质量保证。

三、如何用工匠精神推动创客发展

无论技术发展到什么水平,都离不开人这一核心的生产要素,对于创新创业,更是离不开人。推动创客发展,要从人本位出发。

1.弘扬工匠文化,营造氛围

工匠精神能够在国外持久发展,是因为他们的文化土壤里早就有了对创新者的崇拜。工匠精神需要厚植的土壤,用百年树人的战略眼光,以人为本,构建工匠精神的激励体系。中央电视台为弘扬工匠精神,组织了一系列的大国工匠宣传片,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对于创客来说,最需要的是精神上的鼓励,从而树立创新创业的信心。因此,可以继续做诸如此类的报道,除制造业的工匠以外,以创新创业成功的匠人为例,宣传其事迹,用匠心去铸就每一个创新梦想,使社会上的人能够了解、尊重工匠精神。

2.提升企业工人价值,加大产权保护力度

工匠精神要进行推广和实践,必须让企业专业技术工人的价值得以实现,最基本的体现在其工资水平及发展途径上。物质待遇是人们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个人自身价值体现的重要部分,我国技术工人的较低薪酬体系,大大降低了该职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减弱了其后续发展的持久力。此外,企业大规模投入研发,其研发成果得不到保护,这使得众多搭便车者得利,损害了投入研发企业的切身利益。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使得企业员工的知识技术产权得不到保护,劳动成果流失严重。这种情况对于全国企业的技术创新都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冲击,所以需国家加强立法监督,加大对技术知识产权的保护。

3.加快课程改革,打通校企合作通道

工匠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总结篇5

关键词技术哲学;“工匠精神”;本质特性;培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7)04-0018-06

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的认知活动及其形成的系统的知识体系,技术是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为了达到一定目的、实现一定目标而采用的技能、技巧、方法、手段以及相应的逻辑体系[1]。科学与技术本是一对孪生兄弟,两者只有互相扶持才可能真正造福人类,但在这对关系中人们往往轻视了后者。自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将“科学技术”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概念。虽然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在我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技术作为一种有别于科学的独立文化体系往往被忽视,人们很少会提到技术理性、技术精神。而当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系如同技术与科学的关系,两种地位相同的教育类型却受到了社会不同的对待。如果说“科学精神”是普通教育的精神支撑,那么“工匠精神”则为职业教育的精神引领。当代中国社会“工匠精神”的缺失已经影响到了经济结构的转型和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中国制造”呼唤“工匠精神”的培育。

一、“工匠精神”的本质特性

科学过程重在认识世界、探索未知事实,敢于批判和证伪,因此科学精神的实质是求真,追求真理是科学家们一生的任务。而技术过程重在从事生产、满足人们需求,勇于改进和创新,因此工匠精神的实质是求效,追求效用使产品和服务尽可能达到最好的效果、最佳的效能甚至最高的效率。目前,中国社会越来越重视这种遗失已久的“工匠精神”,2014年,在河南调研时提出,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2016年,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2]由此,“工匠精神”被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重树“工匠精神”业已成为制造业强国和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柱。因此,正确认识“工匠精神”,厘清“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本质特性至关重要。

(一)别具“匠技”

所谓“匠技”,是指工匠的技术、手艺、本领,这是一个匠人赖以生存的基本能力。经济学家罗森布鲁姆认为,技术是企业发展、生产、传达其产品和服务的知识、诀窍、技艺的理论与实务的总和[3]。显然,技术无论在生产实践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德国技术哲学家卡普在《技术哲学纲要》一书中对人类通过技术获取自我解救的伟大活动发出赞叹:“人,这个在紧要关头突然出现扭转局面的人,从他所创造的工具和机器,从他所想出的铅字中显现出来,面对他自己,这是何等的伟大啊!”[4]马克思同样认为,人无论制造工具还是使用工具,其本性都是关于技术与技巧的创造性活动[5]。两位哲学家的观点不仅是对工匠们技术、技巧的高度肯定,更是对他们行为及精神的高度赞扬。几千年来,有许多能工巧匠,磨制石器,冶炼青铜器,铸造铁器,打制各类武器,制作精美家具,精雕细刻各种工艺品等,他们可能不识字,没学过太多文化知识,但靠父母教养,靠师傅传授,经过千百次的尝试、磨练,最终掌握熟练的技能技巧[6]。这些匠人利用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打造的精美器物,正是依靠着他们默默坚守、孜孜以求的不舍精神。“工匠精神”发展到当今社会,更需要发扬这种专注执着的品质,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二)独具“匠心”

所谓“匠心”,是一种独到灵巧的心思,指工匠们在技巧和艺术方面的创造性。工匠们对工具的打磨、数值的计算、产品的成形以及精度的检测都制定了一套严格的程序,他们尽力打造精品,竭力追求完美,努力将产品与服务的品质从99%提高到99.99%[7]。亚里士多德认为,“对于一个吹笛手、一个木匠或任何一个匠师,总而言之,对任何一个有某种活动或实践的人来说,他们的善或出色就在于那种活动的完善。”[8]柏拉图认为,“没有一种技艺或统治术,是为它本身的利益的……一切营运部署都是为了对象的完美。”[9]至善尽美的产品正是源于工匠们对工作的一丝不苟、精雕细琢。当然,除了精益求精的品质,作品还充满了巧妙的设计。实用主义技术哲学家杜威就曾夸赞工匠们所仿效的模型和式样已经达到了高度的美术发展水平[10]。或许在旁人眼里,工匠们的工作只是机械化的打磨、乏味无趣的修改,但是在他们自己眼中,这是在创作一幅画、一首诗,不知不觉便倾注了内心深处最丰富的情感。正是有了这种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的“工匠精神”,才成就了古今中外工匠们对设计的独具匠心、对质量的追求完美、对技艺的优化升级、对品质的始终不渝,不断实现着“自由创造、价值创造、协同创造”的完美统一[11]。

(三)颇具“匠魂”

所谓“匠魂”,是指工匠们对工作的敬畏、入魂,达到人与物的高度契合。魏源指出,“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即当某项技艺达到巅峰后,再前进一步就能接触到“道”,即天地规律[12]。匠人们将自己的“魂魄”和全部心血都投入到工作之中,向世人诠释万物有灵,把打造精美绝伦、令人称道的产品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马克思认为,“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他必须使他的意志服从于这个目的。”[13]工匠们总是根据社会的需求、大众的需要对产品进行创新,用心为消费者营造最舒适的环境,送上最体贴的关心。《论语》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业是最高境界,是最好的职业导师,也是最能够激发人类工作热情、奉献激情、创新灵感的境界[14]。因此,只有真正热爱自己的职业并为之付出真心,才能在岗位中体现出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不断激发出无限的创造力、活力,将产品和服务推向极致。匠人们这种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工匠精神”时刻提醒着人们要具有崇高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事实上,正是由于“工匠精神”w现着“大禹治水”的职责与信念、“精卫填海”的气魄与豪情、“铁杵磨成针”的坚定与执著、折射着“卖油翁”的自信与淡定、蕴含着“凤凰涅”的勇敢与坚韧,才使其日益成为一种当之无愧的塑造经典、成就伟大、缔造传奇、传承文明的重要精神力量[15]。

“匠技”是载体,“匠心”是桥梁,“匠魂”是升华,三者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关系。单有“匠技”不代表具备了“匠心”和“匠魂”,“匠心”则在拥有“匠技”之后方得以体现,“匠魂”也只有和“匠技”“匠心”融为一体才富有生机和活力。“匠技”、“匠心”与“匠魂”构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底座,共同支撑起“工匠精神”的智慧与奉献。

二、“工匠精神”缺失的表现

技术过程的求效思维与科学过程的求真思维既密切相关又独具特色。求效思维更注重对目的的把握,着眼于从现实到目标的综合分析,明确技术实施的前提,包括有利条件、制约因素、主观因素、客观因素、最佳结果、最佳途径、最坏可能、机会成本、人力因素、投入产出、阶段目标的分析等[16]。经过这一系列条件的分析加之工匠们忘我的努力,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必然是完美无瑕、不可挑剔的。但现实社会的结果却非如此,产品质量令人担忧。卢卡奇认为,人类文明始终存在两种张力,一种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特征的人本主义,一种是可计算化、可定量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与经济的结合在现代社会里,演变成了建立在被精细计算基础上的经济理性[17]。质量低劣产品产生的根源正是这种经济理性的非理性扩张,使得代表人本主义的“工匠精神”不断萎靡、逐渐缺失。

(一)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产品和服务发展的品质却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人们在这个以经济理性为主流的社会里,从某种程度来说,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较为严重的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首先,表现在企业的平均运营寿命上。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美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7年,大企业平均寿命不到40年;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7至8年;美国每年倒闭的企业约10万家,而中国有100万家,是美国的10倍,不仅企业的生命周期短,能做大做强的企业更是寥寥无几[18]。企业被这种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所影响,盲目追求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的运营模式,却忽视了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长期发展。其次,表现在企业和商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上。由于企业和商家不规范的运营模式,导致其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市场上充斥着各n假冒伪劣商品,新楼裂缝、疯抢日货的新闻频繁曝出。这些现象表明部分企业把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作为发展的主要目标,却忽视了自身的信誉和消费者的利益。第三,表现在工匠的社会地位上。作为培养工匠主阵地的职业教育常常被冠以“次等教育”的名号,“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传统观念使得工匠们的待遇偏低、地位不高。大众对“工匠”职业抱有浓厚的歧视和偏见,加之社会等级观念作祟,崇尚宗法伦理道德,习惯性地将工匠视作“苦役”,将工匠实践视作“奇技淫巧”[19],致使人们普遍不愿从事有关技术劳动的工作。

(二)墨守成规的发展态势

精雕细琢的产品应当是完美无缺的,能够满足人民的需求,但是如果这些耗费匠人巨大心血的产品和服务只是模仿前人、没有创新,那么结果不会令人满意。“工匠精神”不仅体现了对产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更是要不断吸收最前沿的技术,创造出新成果[20]。但从目前发展态势来看,社会各行各业墨守成规、不善创新的案例比比皆是。首先,表现在核心技术的匮乏上。例如,中国正在使用的高端医疗器械中,80%的Ct、中高档监视仪,85%的检验仪器,90%的超声波仪器、磁共振设备、心电图机都是外国品牌。号称“制造大国”、工业生产增加值早在2010年就排名全球第一的中国仍处于许多重大技术产品不具备自主生产能力及技术附加值高的设备不得不依赖进口的尴尬境地[21]。究其原因,并不是中国不具备这些技术,而是因为缺乏创新思维,不懂得技术的迁移和变通。其次,表现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上。当前中国经济受到了内外夹击,从外部来看,西方国家相继提出制造业回归,例如,美国提出的再工业化战略使中国经济面临着被边缘化的风险;从内部来看,由于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的优势转移,越南等发展中国家把控住低端制造业对中国形成一定的竞争压力。正是因为缺乏一种不断创新的“工匠精神”,致使中国经济结构迟迟难以转型升级。再次,表现在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上。职业院校没有担当起培养技术人才的责任,不加创新、一味地模仿普通教育的模式,重理论、轻技能,重知识、轻实践,根本没有形成适合职业教育的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导致高技术人才和工匠人才极度缺乏。

工匠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总结篇6

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需要“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崭新的中国品牌,需要一支庞大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工匠大军;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流风尚,时代呼唤“工匠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当我们呼唤工匠精神的时候,我们应该花费更多的心血培育工匠精神。技工院校是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责无旁贷。

本文从“工匠精神”的内涵出发,以班级管理的视角,从学习目标、环境管理、专业教育、班级文化等方面探讨了技工院校班级管理过程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策略,为班主任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提供了操作路径。

二、“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坚持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其核心内涵在于不仅仅把工作当作赚钱、养家糊口的工具,而是树立起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负责的态度,极度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

1.“切磋琢磨”的精益求精精神

严谨求实、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惜花费时间精力,不投机取巧,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

2.执着专注,责任感强

以锲而不舍、专心致志的精神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因为真正的工匠在专业领域上绝对不会停止追求的进步,无论是使用的材料、设计流程,还是生产流程,都在不断完善。

3.创新进取

所谓艺无止境,推陈出新。杰出的工匠永远不会停步不前。他们会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物质条件勇攀高峰,改进或创造新的产品。

三、班主任培养“工匠精神”的实践

1.学习目标“使命化”――责任感培养

在汉语里,“使命”的内涵丰富。使命,指出使的人所领受的任务;应负的责任。《左传・昭公十六年》:“会朝之不敬,使命之不听,取陵于大国,罢民而无功,罪及而弗知,侨之耻也。”本文使命一词主要指任务、责任。目前,我国技工院校学生特点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培养“工匠精神”工作的艰巨性。在技工院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目标,责任意识淡薄,对于未来充满迷茫。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应在学生入学之初开展目标教育。将学习目标教育与责任感教育融合起来,使学习目标使命化。

例如,数控专业的学生,当你问他们的学习目标是什么,他们往往会说:“好好学习,将来找一份好工作”或者“学好数控技术”,从中我们很难感受到学习数控专业的使命感,很难相信他们将来会成长为大国工匠。如果学生把学习目标教育与责任感教育结合起来,设定为“通过学习数控技术,提高中国产品质量,改变世人对中国产品低质廉价的印象”,我们就很容易感受到学生学习数控专业的使命感,相信他们将来会精益求精,把数控这门技术作为一份事业去干,干出成就。

2.环境管理“企业化”――引入企业8S管理

班级管理要结合企业的特点,融入企业管理的要素,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我们所有的一切都要围绕培养学生如何更好地就业,更好地在企业发展。在班级日常管理方面,如班主任给予学生的操行评分可以结合企业的工资管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例如,将企业现场管理的8S(清扫、清洁、整理、整顿、素养、安全、学习、服务)渗透到班级日常管理和宿舍管理中。一丝不苟地上课,高标准地完成作业,一尘不染地打扫卫生,这些日常管理都可以成为工匠精神培育的土壤。

3.专业教育“精益化”――借鉴“教师集体”理念

专业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部分,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强调精益求精的精神。严谨求实、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惜花费时间精力,不投机取巧,打造本行i最优质的产品。

所谓“教师集体”,是乌克兰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概念。马卡连柯认为:教育不能把教师看成孤立的个人,教师之间需要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班主任要实现有效专业教育紧靠一人努力是很难实现的。任课教师与班主任的有效合作是实现有效专业教育的关键。任课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结合专业课的学习,尤其是实操课,培养学生严谨、耐心、精益求精的精神。

例如,对于数控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精益求精”精神培养对该专业来讲非常重要。班主任通过与任课教师沟通,通过专业一体化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精神。此外,实训车间管理试行8S管理,对实训前的工量具准备,工作服的穿戴,实训后的整理整顿等等都有明确的操作规范。这些细节恰恰都是工匠精神的体现。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和日常辅导时,会将此精神渗透到对学生的各种要求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4.专题培养“精准化”――理论联系实际案例

班级管理过程中除了渗透工匠精神于日常管理之中外,“精准化”的培养非常重要。例如主题班会、团组织生活、技能大赛选手及优秀毕业生事迹宣讲会。班主任可以通过这种班级集体活动学习工匠精神要义,倾听身边同学的感人故事。此外,班级晨读也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方式,班主任通过晨读让学生细读读本,相互讨论交流。

此外,班主任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级、市级等各级技能大赛,在大赛训练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工匠精神”。

5.班级文化建设“常态化”――营造氛围,润物无声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任何一种精神的培育都离不开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班主任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必须打造相应的班级文化氛围。笔者所担任班主任的班级,把名人名言、学校技能大赛获奖学生的照片、工匠精神内涵等悬挂在课室墙壁上,并充分利用班级微信群、QQ群、微博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班级文化根植于校园文化之中。技工学院应结合自身专业特点,融工匠精神文化于校园文化整体建设之中。

四、效果与反思

1.效果分析

笔者所担任班主任的班级经过近两年努力,效果突出。班级总体教育效果好,学生在校期间各项工作完成较好,如黑板报,团支部在完成每月黑板报的过程中,力求完美,每月评比成绩优秀。团支部组织每月组织生活会,精益求精,细心安排,效果显著。班级连续两年被评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优秀团支部。班长在完成班级考勤、纪律管理及其他班级杂务过程中,认真细致、耐心、有条不紊、责任感强。每月卫生区打扫,卫生委员领导班级同学不放过一点垃圾,打扫彻底。班级总体考评在全校名列前茅。

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各种活动,取得良好的成绩。班级同学的考证通过率百分百。其中在各级技能大赛中,班级有三名同学获得突出成绩。其中三人在校技能大赛中获得各自项目的第一名;在44届世界技能大赛广州市选拨赛中,两人获得第一名;在广东省选拨赛中一人获得第一名,一人获得第七名;在国家选拔赛中一人获得第二名,进入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他们在训练和比赛中严格要求自己,精益求精,体现了良好的工匠精神。整体来说,班级在管理中,以系统化的理念,多角度培育,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关键。

2.反思

首先,中国传统中“差不多”的思想根深蒂固,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直接导致该做到的,没做到;该做好的,没做好。其次,技工院校的学生无论在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心理素质、学习基础等各个方面都与普通教育的学生存在一定差距。如果再加上这种“差不多”思想,导致了培养“工匠精神”的艰巨性。再次,班主任素养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培养效果。此外,班主任一人努力,不足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第四,我国现行班主任制度存在不足。技工院校大多实行班主任负责制,包办班务。由此,繁杂琐碎的事务让他们无暇顾及其他,难以实现管理与育人相融合。班级管理教育大多停留在管住学生不出问题、不违纪层面。

学校要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需要针对困境采取有效措施,克服困难。

五、结语:系统化培养

教育的使命是培养人,发展人。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在走过前期建专业、打基础,强调“动手技能培养”的初级阶段后,面对当前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严峻问题,强调专业核心技能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技能人才的工匠精神迫在眉睫。从学校角度来说,学校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培育无法追求“速成”,无法通过短暂的教育即可实现,也无法通过一人或个别部t的努力而实现。本文尝试从班级管理的角度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这仅是学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一个方面,不可能通过班级管理完全实现。这是一个系统性工程。班主任、任课教师、辅导员、学生处、文化宣传部门等人员或部门应结合工作实际,相互配合,多角度进行系统化的培养。

任何成功的事情都与困境相随,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也如此。我们只有在克服困境中,努力探索,寻找成功的路径。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不是一撮而就的事情,学校应有自身定力,除去浮躁,全员参与,集体合作,系统培育,方可逐渐养成大国工匠,匠心筑梦。

参考文献:

[1]张坤晶.论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J].职教通讯,2006(16).

[2]平建雄.浅谈技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J].职业,2016(18).

[3]周如俊.职业教育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2016(5).

工匠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总结篇7

关键词工匠精神;日本;德国;美国

中图分类号G7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6)30-0015-05

在2016年全国“两会”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培育工匠精神成为政府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政策措施,因此具有了国家战略的意义。事实上,作为一种国家战略诉求,培育工匠精神的内在动力源自于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千千万万具有工匠精神的制造业人才是实现转型升级的柱石。根据中国工程院的研究报告,当前在主要工业化国家的制造业综合指数分布中,美国遥遥领先,处于第一方阵;德国、日本处于第二方阵;中国、英国、法国、韩国等处于第三方阵。中国与第一、第二方阵国家的差距主要是全员劳动生产率低、增加值率低、创新能力薄弱、知名品牌缺乏[1]。无疑,这些差距的本质主要是人的素质差距,在社会文化建设层面,人们共识性地将其归结为工匠精神的不足或缺失。然而,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民众对工匠精神的阐释和理解还存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丰富和启迪了人们的视野和思想,但也对形成政策推动和落实上的合力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实际上,“工匠精神”是一个国际化的概念,基于中国力图赶超日本、德国、美国,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跨越这样一个大的背景,本文尝试对日、德、美三国的“工匠精神”做些粗略的梳理和解读,从而为在国家层面构建中国特色的工匠精神提供一个参考维度。

一、关于日本的“工匠精神”

尽管对上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的发展,有“失去20年”的说法,但事实上,日本经济的总体实力,特别是它的制造业竞争力始终保持在世界领先水平。根据中国工程院的研究报告,按照产业规模、产业结构、质量效益和持续发展能力等构成的综合指标评价,从1960年代开始,日本制造业综合竞争力的排名仅在美国之后,始终处于第二位;虽然在上世纪80至90年代之间有所波动,但在2000年后又恢复了增长的势头。对日本制造业不断克服种种不利因素、长期保持强大竞争力的原因,学术界有多种分析,有代表性的一种解释是“制度创新说”。有学者认为,日本制造业产品长期保持国际竞争力决不是偶然的,是与日本企业制度以及在这一制度环境中形成的企业能力密不可分的[2]。对日本的企业能力,人们感触最深的莫过于其团队合作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这是日本企业文化的核心。作为一种文化层面的概括,我们也可以称其为日本的“工匠精神”。

日本被称为长寿企业大国,其长寿企业的数量位列世界第一,有千年历史的企业9家,五百年历史的企业30多家,二百年历史的企业3400多家,百年历史的企业5万多家。这么多企业能够延绵不绝地持续发展下来,是“工匠精神”得以传承的重要因素[3]。最近,在坊间流传一本名为《匠人精神―一流人才育成的30条法则》的小书,作者是日本人秋山利辉。这位有着54年匠人生涯、已届古稀的企业老板,以自己的切身实践和体会阐释了什么是他心目中的工匠精神,要怎样培养和传承这种精神。

秋山认为,日本是岛国,资源很少,之所以能繁荣到现在,是因为日本人精神和技术的缘故,这是“日本之魂”。要让日本的制造业永续繁荣,就要把日本之魂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在精神和技术的关系上,秋山认为,无论技术多么优秀,都很容易被超越,而精神是无法很快被模仿的;如果精神一流,技术肯定是一流的。不过,在秋山看来,所谓的工匠绝不仅限于那些特别的职业,实际上,从事任何一项职业的人,商务人士、学校教师、医院医生、种田的农民等等,都是工匠,手中都需要有“技能”,因此,都需要塑造一流的精神。

秋山孜孜以求的就是要让日本的“一流精神”能够传递下去。为此,木工学徒出身的他在27岁时创办了“秋山木工”。这是一家专门手工制作一流家具的企业,同时也是培养“一流匠人”的学校。秋山立志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培养出10个水准超越自己的工匠,并且通过他们的努力传承,培养出100个“超级明星”的一流匠人,从而让日本人的技术和精神发扬光大。40多年过去了,“秋山木工”由当初包括秋山在内的3名员工,发展到34人,同时,还有50多位一流的工匠离开公司在日本各地或国外创业,自立发展,大显身手。秋山的育人之梦一步一步变成了现实。

秋山把他心目中的“工匠精神”称作“木之道”“一流之根”,他把它归纳为“30条”:“进入作业场前,必须先学会打招呼;必须先学会联络、报告、协商;必须先是一个开朗的人;必须成为不会让周围的人变焦躁的人;必须要能够正确听懂别人说的话;必须先是和蔼可亲、好相处的人;必须成为有责任心的人;必须成为能够好好回应的人;必须成为能为他人着想的人;必须成为‘爱管闲事’的人;必须成为执着的人;必须成为有时间观念的人;必须成为随时准备好工具的人;必须成为很会打扫整理的人;必须成为明白自身立场的人;必须成为能够积极思考的人;必须成为懂得感恩的人;必须成为注重仪容的人;必须成为乐于助人的人;必须成为能够熟练使用工具的人;必须成为能够做好自我介绍的人;必须成为能够拥有‘自豪’的人;必须成为能够好好发表意见的人;必须成为勤写书信的人;必须成为乐意打扫厕所的人;必须成为善于打电话的人;必须成为吃饭速度快的人;必须成为花钱谨慎的人;必须成为‘会打算盘’的人;必须成槟芄蛔写简要工作报告的人。”秋山木工的30条让他的学生和弟子们专注的并不是技术,而是如何在生活中把一些“琐事”做好。这些“琐事”直通做人,若能日日践行、历久磨砺,就能止于至善,成为一个具有“一流精神”的人。

如何才能让“一流之根”深植在年轻人的心中,秋山的方法就是一种历时8年的工学合一的“匠人研修制度”。因为年轻时做过5年木工学徒,并且受益极大,这个经历就成了秋山创立“匠人研修制度”的蓝本。到秋山木工来学习的年轻人,要完成8年的寄宿制经历:第一年是进入到秋山学校学习见习课程,主要是学习基本生活习惯和基础知识;满一年后,才能被录用为正式学徒,接下来完成四年的学徒生涯,主要是木工的基本训练、工作规划和匠人须知的学习;满四年后,技术和心性磨练成熟者,将被秋山认定为“工匠”,得到一件印有姓名的“法被”(日式短上衣);第六年开始,他们将作为工匠,在公司一边工作一边继续学习三年。经过作为学员1年、作为学徒4年、作为工匠3年,总共8年的磨砺,最终成为合格的工匠。在世界上享有“经营之圣”美誉的企业家稻盛和夫对秋山木工的评价甚高,说秋山木工培养一流匠人的做法是“透过磨砺心性,使人生变得丰富多彩的日式工作法”。

有研究指出,从江户时代起,在日本的匠人间就已经形成了追求产品精益求精的精神[4]。这种精神最终形成了三大法则:一是“荣誉法则”,即将产品好坏与个人的荣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制作一件优良的产品为自己极大的荣耀;二是“成功法则”,即认为把一件小事能够做到极致就是人生的成功,是生命意义的全部所在;三是“企业法则”,即坚持数十年如一日生产一种产品专攻一门技艺是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价值的体现,也是一种应有的“本分”。正是这种价值认同,让日本的企业和员工能够在心性的层面上铸就他们的工匠精神之根,从而让他们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日本“工匠精神”的本质特征。

二、关于德国的工匠精神

2014年10月,在德国访问的国务院总理,把一把精致的鲁班锁作为礼物送给德国总理默克尔。这把鲁班锁是由中国职业学校学生使用德国车床打造的,其用意颇为深长,体现的是中方愿将“中国智慧”与“德国技术”完美结合、推动中德制造业合作向创新和高科技迈进、共同破解世界性y题、开启美好未来的期许和愿望,也含有对德国制造所代表的世界上最先进技术和优秀品质表示钦佩和学习的表达。“二战”结束后,德国在一片废墟上重振制造业,迅速成为经济强国;在2008年开始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德国更是凭借制造业强有力的支撑,使德国经济保持稳定,让世界刮目相看。是什么造就了德国制造业,让“madeinGermany”成为产品高质量的代名词?有人认为,德国工业部门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关键就在于形成了非凡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涌现出一大批像宝马、西门子、博世等国家化的巨型企业[5]。但是,更多的研究表明,纵然有名声显赫的宝马、西门子、博世等巨头,德国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却是被统称为mittelstand、占德国企业总数99%以上的中小企业[6]。德国联邦经济技术部的报告显示,500人以下、年营业额不超过5000万欧元的mittelstand为德国经济提供了约60%的就业和55%的经济附加值。德国哥廷根大学经济和社会历史学院院长哈特穆尔・贝尔霍夫(HartmutBerghoff)教授对mittelstand的特点做了归纳:家族企业、专注及长期战略、感情纽带、代代相传、家长制及非正式性、独立性等,也就是说,可以把mittelstand理解为一种企业的经营模式和文化理念,他的见解和观点得到了普遍认同[7]。事实上,具有这些特点的许多企业在规模上已经超出定义mittelstand的范畴,成为一种德国企业精神的特质。而德国人的“工匠精神”则更多地由这种集体性的企业特质体现出来。

印度人阿盖什・约瑟夫(Ugesha.Joseph)所著《德国制造:国家品牌战略启示录》对德国370多万个mittelstand中的100个佼佼者做了白描式的介绍,我们以此为线索对这些企业的制造文化进行抽绎,并尝试提出德国“工匠精神”的几个基本要素。一是天职理念。作为手工业者,德国的“工匠”有很长的历史,许多家族企业的创建者都是技艺高超的“师傅”。受基督教的影响,这些师傅们都把自己的职业视为上帝授予的天职,做好工作不仅是为了赚钱,还是对上帝最好的一种侍奉,信仰变成了根深蒂固的理念,他们对自己的产品高度关注,终生奉献,追求完美,并且以此为最大的幸福。二是家族荣耀。德国的家族企业一般是指由家族中的一名或多名成员所有并参与管理的企业,家族所拥有的投票权不低于50%。据统计,这样的企业占德国企业总数的85%,德国家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98岁。强烈的家族传承观念被普遍融入公司管理之中。因为要把企业作为代代传承的家族珍宝,家族的荣耀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而利润最大化和快速致富则变得不那样首当其冲。三是专注精神。因为企业规模不是很大,能够动员的资源有限,要想在行业中站稳脚跟,mittelstand的发展策略总是选择把产品和业务做“深”而非做“广”,把力量集中在一点上,沉心静气关注于一个或一类很小的产品或服务,持之以恒成为最终的领先者。拥有全球可伸缩牵狗绳70%市场份额的德国Flexi公司的口号就是“我们只专注一种产品,但我们做得比谁都好”。四是拓疆基因。德国成为统一国家的时间并不长,即使是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1918年以前也不过是一个由22个君主国和3个自由城邦组成的国家联盟,因此企业具有天生的“走出去”发展的自觉和动力。也正因为如此,德国企业家们都具有开疆拓土的精神,善于判断和打开新兴的国际市场,并着眼于在全球建立自己品牌的竞争力。五是完美情结。为了保持行业或产品的领跑者地位,德国企业孜孜于在相关技术上都要做到第一,因此崇尚完美主义,善于从很多微小的改进做起,通过无处不在的质量管理和日积月累的进步塑造产品和服务上的绝对优势。六是标准主义。着眼于在全球化中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生产的产品都能保持相同水准的品质,德国企业坚持在每个生产场所都执行统一的质量标准。德国因此被称为“标准化冠军”,2/3的国际制造标准是根据德国标准制定的。德国标准化学会(Din)所制定的相当一部分标准同时也是欧盟和国际标准。对标准的严格执行带来了德国产品的高质量和竞争力。七是以人为本。德国的mittelstand形成了自己的企业责任观,比如视员工为企业的宝贵财富,保护员工就业和企业延续是极为严肃的使命,解雇员工或出售公司要承担巨大压力;信奉善良的力量,认为它是使企业获得更持续、更长久发展的力量;企业应该积极回馈社会,要在环抱中作领跑者等。

《21世纪的隐形冠军》的作者赫尔曼・西蒙(HermannSimon)教授力图从企业特质的视角揭示经济发展的奥秘。他把在行业内处于领先位置,或拥有数一数二的市场份额,或具备一马当先的技术优势,在公众视野里相对低调,年收入在50亿欧元以内的企业,称之为“隐形冠军”(HiddenChampions)。通过研究,他发现这些隐形冠军企业大多从事制造业且极为专注自己的细分领域,在创新和研发上不遗余力,拥有出色的产品和服务,在全球化的进程中释放出巨大的竞争力。根据他的统计,在全世界约有3000多家这样的企业,其中有超过1500家在德国,他们是德国mittelstand中的典范。赫尔曼・西蒙对隐形冠军企业所具备的素质做了概括,有三点最为重要,即远大的目标、专注以及全球化。他指出,德国经济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德国积累的文化精神构成了孕育隐形冠军的独特土壤[8]。

三、关于美国的“工匠精神”

自从工业化以来,制造业一直是美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二战”后,美国制造业在与日、德等国的竞争中,经历了一个“绝对强大―渐次衰落―重塑优势”的过程[9]。现在,美国依然是无可争议的最为强大的制造业国家,其制造业综合指数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在2014年公布的世界品牌500强中,美国以227席的绝对数量占据着统领地位;而在产值产量方面美国也是一枝独秀,其中尤以信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制造产品具有明显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约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出口总额的1/5。人们认为,重塑美国制造业优势的主要动力是它的创新能力。美国当代最著名的发明家迪恩・卡门(Deankamen)这样自豪地表述美国的创新能力:“我们是制造汽车的第一人;当汽车成功地成为商品时,我们又开始制造飞机;当飞机成功地成为商品时,我们又开始制造电脑;当电脑成功地成为商品时,我们又开始制造软件;然后,我们开创了蛋白组学和基因组学。”他认为,美国在一直引领着世界进行科技创新,是一个创造财富的伟大国家[10]。事实上,这位发明了autoSyringe药物注射泵、便携式透析机、iBot轮椅、赛格威代步车的伟大发明家,被认为是一个“天生的工匠”,因为他展现出美国人心目中的工匠所共有的特征。那么,什么才是美国人心中的工匠呢?迪恩・卡门对此做了这样的解释:“工匠的本质,就是收集改b可利用的技术来解决问题或创造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创造财富。它并不仅仅是这个国家的一部分,更是让这个国家生生不息的源泉。”[11]

在美国人看来,工匠与财富创造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美国的工匠精神一直都是这个伟大国家发展前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匠精神:缔造伟大传奇的重要力量》一书的作者,美国人亚力克・福奇认为,美国就是一个伟大的工匠国度。在历史上,本杰明・富兰克林、伊莱・惠特尼、塞勒斯・麦考密克、萨缪尔・摩尔斯、查尔斯・古德伊尔、托马斯・爱迪生和怀特兄弟等都是美国工匠的杰出代表;而在当代,层出不穷的创新者,像创建了被称为“工匠工厂”高智公司、拥有100位顶级发明家和世界第七大专利组合的纳森・梅尔沃德,发明了低成本眼镜片制造机、电子传感绳、便携发电机、设立乌贼实验室的索尔・格里菲斯,被称为mp3之父的卡尔海因茨・勃兰登堡,发明提取青蒿素技术的杰伊・科斯林,芝加哥aqua公寓、洛克古学院剧院设计者珍妮・甘,以及第一个解锁iphone、破解索尼pS3游戏机、发明neuropilot个人运输设备的乔治・霍茨等,也同样是美国工匠的典范。亚力克・福奇指出,美国的工匠们就是一群不拘一格,依靠纯粹的意志和拼搏的劲头,做出了改变世界的发明创新的人。这些人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用周围已经存在的食物制造出某种全新的东西;二是他们的创造行为在最初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就算有也和当时确定好的目的有很大不同,能够激发人们的激情和对它的迷恋;三是他们的行为是一种“破坏”,他们背对历史开始了一段充满发明创造与光明的全新旅程。亚力克・福奇总结认为,可以突破界限是美国工匠精神的内在本质。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人只要有好点子并且有时间去努力实现新的突破,就可以被称为工匠。突破界限的精神就是创新的精神,这也是美国的文化底色。

对上述那些美国工匠的行动及其成功做进一步观察的话,可以看到构成以创新为本质特征的美国工匠精神的一些基本要素:一是务实。美国是个务实的民族,美国人本能地热衷于实物的创造,并愿意付出极度私人和长期孤独的努力。二是乐观。作为移民国家,人们愿意从零开始改变不喜欢的事物,对新思想新技术始终抱着浓厚的兴趣,并以创新为快乐。三是合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协作变成了至关重要的元素,一大群具有不同技能的聪明人组织在一起共同创造,并相互欣赏、相互重视、相互补充。四是市场。美国市场经济的高度成熟,保证了创新成果成功推向市场,展现出商业化的创新驱动力,优秀发明与商业运作完美结合产生出巨大能量。

多年以来,美国一直是技术创新的温床。但是对美国工匠精神的衰落,人们仍然十分担心,并提出了如何重新发扬工匠精神的问题。不过从一些新的苗头上看,比如,遍地开花的工匠学校、不断兴起和完善的为创业者提供资金的融资平台等等,让人们看到了重振工匠精神新的希望。事实上,尽管虚拟经济的理念曾经大行其道,但在美国,更多的制造业仍然留了下来,并逐步形成新的发展势头,这是工匠精神生长的沃土。

不过,在美国也有人从工作和生命的意义角度,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在向“后工业时代”迈进的时候,人们主动使用工具来修理或制造东西的机会越来越少,与物品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生疏,因此变得更加消极被动,更加具有依赖性。这种变化是否意味着人类的危险,因为工具的使用也许是要满足人类天性中某些永恒不变的需求[12]。从人生本来的意义上,探讨工匠精神和手工业的回归,也给我们认识工匠精神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

四、结语

通过以上对日、德、美三国的“工匠精神”的讨论,可以发现,不同的历史、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种族孕育了不同的精神特质,日本的心性、德国的精业、美国的创新,它们各具特点和价值。结合中国的工匠传统,我们也可以从更为广泛的范畴,来思考我们所要认识的现代的工匠精神的内核:它是制造与创造的高度融合,它要不计劳作成本地追求每件产品的至善至美,创造出富有独特色生命力的产品;它是创业与创新的高度融合,它要凭借技术技艺立足社会、发展企业,在创业中不断创新,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巩固和扩大企业发展的根基;它是致精与至善的高度融合,它以追求造物的至精至美为使命,并以此表达智慧,展现价值,完善人格体系,达到人生圆满;它是心性与心态的高度融合,它以追求作品自身的完美为目标,并把这种追求作为一种“天命”,由此锤炼出独特的意志品质和专注于一的良好心态;它是显性与隐性的高度融合,它强调隐性经验与显性经验交融升华,既需要向师傅学习技术技能,更要自己揣摩和领悟,追求内化于心的境界;它是共生与共赢的高度结合,它深刻领悟自己的工作与他人及整个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讲求相互尊重、相互合作,讲求保护自然、回馈社会,讲求和气生财、共赢发展;它是法治与自治的高度融合,它需要在完善的法制环境下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成长和完善,同时也需要行业组织精致的自治约束和强大的自组织能力不断提升自我发展水平。总而言之,在现代化的视域中,“工匠精神”是一个充分开放的社会性文化系统,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质,但是走向新的融合是大趋势。

考文献

[1]周济.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n].中国税务报,2015-09-08(2).

[2]傅钧文.日本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保持及其新的解释[J].世界经济研究,2006(3):27-33.

[3]汪中求.日本工匠精神:一生专注做一事[n].解放日报,2015-08-17.

[4]肖群忠,刘永春.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2015(6):6-10.

[5]史世伟.德国国家创新体系与德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J].德国研究,2009(1):4-8.

[6][7][8]华璐,沈慈晨.德国制造:一个国家品牌如何跑赢时间[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5:2.2.163.

[9]董书礼.美国制造业:在创新中调整和发展[J].求是,2006(23):59-61.

[10][11][美]亚力克・福奇著,陈劲译,工匠精神:缔造伟大传奇的重要力量[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58.11.

[12][美]马修・克劳福德著,粟之敦译,摩托车修理店的未来工作哲学:让工匠精神回归[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4.

onthreeReferencetoFurtherUnderstandSpiritofCraftsman

ShaoYong,tengShaofeng,RongGuocheng

abstractatpresent,verybigdifferenceexistininterpretationandunderstandingofspirtofcraftsmanbetweentheacademiaandthepublic.infact,the"spiritofcraftsman"isaninternationalconcept.BasedonthebackgroundofthatChinaistryingtocatchupwithJapan,GermanyandtheUnitedStatesandtotransformfromtheenormousnationofmanufacturingtothepowerfulnationofmanufacturing,itisnecessarytoteaseandinterpret"spiritofcraftsman"inJapan,GermanyandtheUnitedStates,soastoprovideareferenceforChinatoconstructthespirtofcraftsman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atthenationallevel.

工匠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总结篇8

关键词:工匠精神;科技;新能力;融合;源泉

1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的现状分析

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较弱,根据有关研究报告,2004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占世界GDp的92%)中位居第24位,处于中等水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入关键阶段之际,根据特定的国情和需求,我国提出,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

现今,我国已经构建了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拥有丰富的科技人力资源,科技发展具有良好基础,完全有条件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跟上世界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步伐。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科技体制机制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要求还不相适应。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牢牢把握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世界科技创新格局调整的机遇、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和市场不断扩大的机遇,坚定立足自主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体制机制保障,争取在不太长的时间内确保国家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2工匠精神与科技创新能力的关系

“工”:象形文字,本意是指工匠的尺子“工,巧饰也,象人有规榘也。――《说文》”作为形容词表示“精巧、精致”的意思。宋朝词人姜夔在《扬州慢》里写道:“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词人为了形容词藻的无比的精美和华丽用了“工”这一字。

“匠”指在某一方面造诣高深的人,“夫匠者,手巧也――《韩非子・定法》”一般的手艺人不能称作“匠”,比如我们会把一名有突出成就科学家称作“科学巨匠”工匠精神,就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对创新者的崇拜”、“创造新鲜事物”是工匠精神的核心。中国有一个词可以与工匠精神匹配――匠心。“匠心”意思是精巧的心思,技艺上的创造性。有个成语叫“匠心独运”,就是“独创性地运用精巧的心思”。唐人王士源的《孟浩然集序》说:“文不按古,匠心独妙。”这就是创新。“匠人”有了初心,不断提升技艺,就有了“匠心”。这就是创新,就是总理说的“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能够“匠心独运”了,“匠人”就开始成长为“巨匠”。“匠人”成为“巨匠”的过程,就是几十年如一日,下苦功追求卓越的过程;“匠人”成为“巨匠”的那一刻,也就是吉姆・柯林斯说的,完成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的一步。

2.1工匠精神要求我们在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更加关注细节和风险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细节是创新之源,要想获得创新,就必须要明白“不择小流方以成大海,不拒杯土方以成高山”的道理。正如成功的企业家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在谈到创新时说:“创新不等于高新,创新存在于企业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在实践过程中,在强调创新的同时,不能忽视创新的一个副产品风险。在创新过程中,风险总是客观存在、不可避免的,但是,敢闯风险与盲目冒险、蛮干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在创新的的过程中要有严谨、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

2.2工匠精神要求我们在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更加关注质量和效率

工匠精神不是一味地追求快,更重要的是追求实和强“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两者是相互联系的,它最大的目的就是要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益,使每一个人都满意、都喜爱,这样品牌才能建立起来。”3月10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科技部部长万钢在回答媒体有关“工匠精神”的提问时表示,创造品牌,要有品牌文化,要有工匠精神,使它做得更精美、更好用、更优质,另外要有创新精神,使它能够更符合市场需求,特别是潜在的需求。

2.3工匠精神要求我们在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更加讲究专业和规范

《尚书》道:‘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说的是,治世贵在用心专一、秉承中正之道,这正是工匠精神的精髓所在。“工匠精神不是短期可以形成的,必须是通过长期积累,内化为一种文化传统。在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和信息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一个企业能否在千变万化、近乎惨烈的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仅仅靠先进的技术、完美的产品是不够的,这就要求我们平时注意知识的积累,加强培训,特别是注重相关岗位专业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提高。企业要确立规范化的管理思想,凡事都通过规范化的流程来执行,再多的人、再繁杂的工作都能有条不紊的进行。对于常规的工作,制定规范化的流程,定会事半功倍。

3把工匠精神贯穿科技创兴的始终

3.1培育“匠造”意识,提升创新能力

创新,这个并不新鲜的话题正在被赋予新的含义,成为一种新的时尚,覆盖着诸多的领域,而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创新也就成为了个人、企业乃至国家发展的必经之路。很多发达国家标杆性的企业,他们的成功最为根本的战略竞争力在于让同行为之折服的创新意识和产品设计。国家要持续发展,创新是根本保证,强化创新人才培养,提高创新意识变成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创新当然要培养大家的创新性思维也就是“匠造”意识,所谓创新性思维是指具有发现性和开拓性的思维,该思维要具有首创性,广阔性,要善于联想,不分点面,不分正反,让思维打破惯性,发散开来。

3.2提高“匠艺”水平,扩大竞争优势

俗话说的号“艺高人胆大”只有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艺”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它是否能适应未来市场竞争的需要,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关键取决于企业的竞争力。提升产品竞争力成为当前摆在我国科技发展领域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树立“抢占竞争制高点、争当发展排头兵”的奋斗目标,不断增强主动性、创造性,拉高标杆、作出示范,提升相关人员履职尽责的能力水平

3.3树立“匠德”形象,强化发展根基

“人靠衣妆,佛靠金装”,一个企业或者国家要想持续发展就的必须树立良好的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顺应消费者的变化,改变陈旧、过时的产品形象,这是品牌提升的一个重要工作。对于科技创新的工作者而言也要提升自己的形象即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古语有云“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人以修身为首,由此可见提高自我修养的重要性,但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不能因此而偏离主线,纸上谈兵是不切实际的,学以致用才是我们的目的,应将我们所学应用于提升创新能力之中,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4结论与建议

我相信当工匠精神进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一个“热词”后,对于工匠精神的追捧将会持续很长时间,会有相当一批人想当然地认为“复古式的精益”就是工匠精神,也会有很多人赶时髦地谈论工匠精神。这毫无疑问是一个误区。我相信真正的工匠精神意味着创新。在一个缺乏创新的环境中,是不存在工匠精神的。工匠精神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历“匠造”、“匠艺”和“匠德”的锤炼,使“工匠”真正地成为“精神”,使“匠心”真正地能够“独运”起来。“在经济高度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工匠’虽然已逐渐被自动化生产所取代,但是工匠精神不应当就此消沉,它依然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发展基因……眼下的中国,正在从一个粗放的时代走向精细化的品质时代,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这正是一个可以检视不足、完善自我、迎头赶上的机会。”因此我相信只要我们要把“工匠精神”贯穿到科技创新的始终,融入到科技创新的血液之中,我们就会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科技部部长万钢.用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

[2]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提质增效.财经.

工匠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总结篇9

本期主题论文围绕五年制高职教育“工匠精神”培育的必要性与途径、高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以及“工匠精神”对教育教学的启发进行阐述,论述“工匠精神”的培养与职业教育的关系。(姚金荣)

【摘要】五年制高职教育“工匠精神”构建,是把“中国制造2025”从宏伟理想变为现实的时代使命,是职教改革的迫切要求。五年制高职教育“工匠精神”的构建要以创新德育保证,以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以打造技精德馨的职教队伍引领,以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实践,以严格的规章制度规范,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工匠精神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9-0049-02

【作者简介】解泽国,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镇江,212016)教师,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学生管理。

一、五年制高职教育“工匠精神”培育的必要性

(一)五年制高职教育“工匠精神”的培育是人类自我完善的需要

纵观人类改造世界的历史进程,“工匠精神”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工匠在特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境界下工作,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物化过程中获取新的认识,由认识到实践,又由实践到认识,循环往复,螺旋上升,不仅在客观技艺上不断精进,而且在主观情感认识上不断升华,最终完成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改造和对自身精神家园的建构需求。五年制高职教育工匠精神的培育,要进一步完善和畅通技能型人才成长“立交桥”,培养大批生产一线急需的综合职业能力较强的高素质人才,以更好地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学习、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人类自我完善的需要。

(二)五年制高职教育“工匠精神”的培育是时代的呼唤

从国家层面来说,“工匠精神”是教育和社会发展的系统性培育的基座部分。随着国家全面启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产业结构向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压力倒逼着我们加强职业教育特别是五年制高职教育,让更多产业一线技术工人得到系统的教育,使质量为上的要求内化为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理念。中国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各行各业的优秀工匠们的共同奉献,“工匠精神”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之一,要把“中国制造2025”从宏伟理想变为现实,就需要倡导“工匠精神”,在五年制高职教育中培育“工匠精神”。如果说“互联网+”是让五年制高职教育踏上先进技术手段的“风火轮”,“工匠精神”则是为其插上精益求精的价值观的“垂天之翼”。

(三)五年制高职教育“工匠精神”的培育是职教改革的要求

我国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培养尚处于窘境之中,职业院校学生的理论知识多,实用技能少,实践教学环节至今尚处于非主流或者次主流地位。长期性的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不相适应,导致日渐严重的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高技能人才短缺并存的“就业结构性矛盾”,培育“工匠精神”的职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二、五年制高职教育“工匠精神”培育的途径

(一)以创新德育为保证

将学生的德育目标分解成“社会人”和“职业人”两个维度,帮助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理想和信仰,培养学生全面的职业素养和正确的价值观,围绕德育目标的二维分解,培育二维德育团队。以年级为单位组建横向团队着力保证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目标的达成,以专业为单位组建纵向团队致力于学生专业成长过程中德育目标的达成。围绕将“学校人”培养成为有道德的“社会人”和有“工匠精神”的“职业人”的目标,开展符合其生理、心理特征的德育活动,通过长期有效的浸润和熏陶,完成五年制高职教育“工匠精神”的培育。

(二)以深化校企合作来促进

职业教育是与企业发展、科技进步、社会繁荣紧密相关的教育类型。重振“工匠精神”,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目标,离不开职业教育,而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五年制高职教育“工匠精神”的培育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应该充分发挥企业在培养“工匠习惯”和培育“工匠精神”上的作用。邀请行业、企业的专家和技术能手甚至“大国工匠”来校做“工匠精神”专题报告,配合学校开展“弘扬工匠精神,成就职业理想”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从那些成功的“工匠”身上真切地体会到,“好工作”是指那些可以让你发挥最大潜能的工作,是你的一举一动都能产生直接影响的工作。组织师生走进合作企业参观、实习,直接感受体会“5S管理”等规章在保障产品质量和涵养“工匠精神”中的重要作用。

(三)以打造技精德馨的职教队伍为引领

使他们中倡导“技精德馨”的教风,并引导教师以虔诚的“工匠精神”和严谨的专业态度去身体力行,营造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育人氛围。让“工匠精神”深植于每一名职教人的身上、心中,使他们形成对精品意识的坚持和追求。通过培养职教队伍“工匠精神”的核心价值观,让他们坚信“虽小道,必有可观焉”,以做好一个“教书匠”的平常心,守住清贫,耐住寂寞,坐定冷板凳,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教书育人的极致化境界,每天都在创造,感动于自己的创造,醉心于更新的创造,为自己的创造性劳动而自豪。“工匠精神”会让师生产生心灵与思想上的共鸣,为教育教学提供动力支持和精神保障,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使教师成为“工匠精神”的引领者和塑造者。

(四)以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实践

在学生中开展“工匠精神”的教育活动。如举行“发扬工匠精神做高技能人才”主题班会、征文演讲比赛,组织优秀毕业生事迹宣讲会,引导学生学习身边的优秀工匠,锤炼高尚的职业道德,练就扎实的职业技能,……把“工匠精神”定为五年制高职院校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和宣传工作的重要任务,落实到德育、师训、课程建设等各方面工作中,锻铸学校“工匠精神”文化品牌。加大宣传力度,让高级技工在高职学生中“热起来”,凸显“首席技师”“职业技能带头人”“技能大师工作室”等的领军作用。通过“首席技师”“职业技能带头人”“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评选和命名活动,展示他们的职业风采、职业作为,让高职学生充分感受这些称号带来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以及受到尊重、实现自我价值的满足感,激发高职学生学习技术、钻研技术的饱满热情。

(五)以严格的规章制度来规范

工匠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总结篇10

总理在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一表述可谓是“及时雨”、“雪中炭”,点透了人心所想、人心所向的那层窗户纸,使“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两个舆论场紧密贴合,让“工匠精神”成为“2016年十大流行语”之一。

近年来,受国际国内因素影响,实体经济举步维艰,民间投资下滑严重,“脱实向虚”的风险在加大。许多企业家都在玩房地产、玩金融,把实体经济晾在了一边。企业家们作出这样的选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实体经济的钱太难挣,他们不得已把更多的资金和精力转向了投资和投机领域。这样做将带来许多不利后果。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认为,首先,不利于我国继续发挥现有的制造业优势。在全球分工体系中,我国一直被誉为全球制造业中心或“世界工厂”,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在传统制造业领域里具有独特优势。从发展阶段看,我们现在还很难与发达国家在高端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展开正面竞争。如果任由“脱实向虚”,不充分发挥自身的制造业优势,则很可能会削弱国家的整体竞争力。

其次,“脱实向虚”还会带来经济泡沫和经济风险的累积。再次,从社会心理层面看,大范围持续“脱实向虚”,会导致整个社会出现短视、浮躁、急功近利的心理,@对于整个民族的长远发展也是十分不利的。

众所周知,从马桶盖到化妆品,从奶粉到电饭煲,境外购物一度火爆。商务部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游客每年在境外消费超过万亿元,消费外流已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专家表示,弘扬工匠精神、质量提升行动是主动适应消费升级趋势、加快推进实体经济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

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着力振兴实体经济。要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要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提高质量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引导企业形成自己独有的比较优势,发扬“工匠精神”,加强品牌建设,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增强产品竞争力。

何谓工匠精神?

王京生(国务院参事):工匠精神是一种在设计上追求独具匠心、质量上追求精益求精、技艺上追求尽善尽美的精神,蕴涵着严谨、耐心、踏实、专注、敬业、创新、拼搏等可贵品质。工匠精神与创新精神一道构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工匠精神推动的是品质的革命、匠心的锤炼,崇尚的是精益求精、精雕细琢,追求的是尽善尽美、锲而不舍。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到实施“中国制造2025”,乃至实现民族复兴,无不呼唤着“工匠精神”。

董志勇(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工匠精神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爱岗敬业、守正创新。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最为称赞之处,具备工匠精神的人,对工艺品质有着不懈追求,以严谨的态度,规范地完成好每一道工艺,小到一支钢笔、大到一架飞机,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次组装。持之以恒是工匠精神最为动人之处。具备工匠精神的人是向内收敛的,他们隔绝外界纷扰,凭借执着与专注从平凡中脱颖而出。他们甘于为一项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奉献毕生才智和精力。

爱岗敬业是工匠精神的力量源泉。“爱岗敬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份崇高的精神,“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爱岗敬业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工匠匠心筑梦。守正创新彰显了工匠精神的时代气息。大国工匠们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不懈的思考进步,带头实现了一项项工艺革新、牵头完成了一系列重大技术攻坚项目。他们在各自工作岗位上的守正创新正是当今我国时代精神的最好表现。

刘志彪(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工匠精神是一个可从多角度理解的范畴,但无论我们怎么去定义这一范畴的内涵,它都是指在制造和服务的每一个环节,都以消费者至上为宗旨,十分注重细节,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生产经营理念;指那种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孜不倦,反复改进产品,对产品质量严谨苛刻的、不懈的追求行为。

詹纯新(全国人大代表、董事长):良好的工匠是对每件产品都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视技术为艺术,既尊重客观规律又敢于创新,拥抱变革,在擅长的领域成为专业精神的代表。

彭奇彪(湖南省政协委员、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讲质量讲创新的精神,对于企业而言,就是要保持产品的一致性。国外制造强国如德国、日本等,他们制造出来的产品,不管是从外形尺寸上,还是性能甚至使用寿命上,都是比较一致的。我们国家一些产品的质量就参差不齐,做得好的各方面性能可能非常好,但是差的也许连基本性能都满足不了,问题其实就出在缺乏“工匠精神”上。

周永利(浙江省政协委员、永利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企业具备工匠精神,就跟一个人需要符合健康标准一样,这样企业才能保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魅力。不过,相比木匠、铁匠等传统工匠,现代工匠内涵更广泛,比如智能化、物联网等现代化手段进入传统制造业的生产环节后,现代的生产方式和手艺工匠结合后,才是合格的工匠。

秋山利辉(家具职人、秋山木工创办人):一流的匠人,人品比技术更重要。在每天的学习中,不仅磨砺学生们的技术,更注重锤炼他们的人品。如果人品达不到一流,无论掌握了多么高超的技术,在“秋山木工”也不承认他是真正的匠人。而且,没有“超”一流的人品,单凭工作打动人心,是不可能做到的。“匠人须知30条”是我们独特的人才培养制度的核心内容。这“30条”守则浓缩了培养一流匠人,即一流人才的基本要素。

为何倡导工匠精神?

董志勇(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弘扬大国工匠精神能够有力推动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跃升。我们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在一国产业发展需要经历的农业输出、低端制造、中高端制造、创新科技中心的四个阶段中,我们仍停留在第二个阶段。我们亟须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跃升,而绝离不开大国工匠精神的坚实支撑。如果把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升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水平等视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硬件”,那么,一大批产业劳动者身上的大国工匠精神则是必不可少的“软件”,缺少软件支撑的硬件,犹如断弦之弓,发挥不出任何价值。任何科学技术的发展都不能取代劳动者的双手,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的过程中,需要一大批具备工匠精神的劳动者挥洒热血,他们才是真正的筑梦人。

乔东(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工会学院教授):中国掌握焊接技术的工匠不计其数,能够达到高凤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211厂特级技师)的技术水平的工匠也并不少见,但是能够对自己的产品达到“精心雕琢”甚至像“金娃娃”一样用心呵护的工匠却凤毛麟角。所以,我认为,如高凤林一样的大国工匠,他们创造的与其说是技术传奇,不如说是人生传奇和精神传奇。他们有着自己明确的精神价值追求和较高的人生境界,既不满足于一时的成事,也不满足于世俗的所谓成功,而是用生命演绎传奇,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自己的人生梦想。

所以提“工匠精神”,重点在“精神”二字。当下,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在很多时候遮蔽了人们对精神价值特别是超越性价值的追求。这也不可避免影响工匠群体,很多人更重视能够为自己带来经济利益的业务技能,而忽视甚至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更高的价值追求。有些产品我们做不出来,恰恰是因为缺乏用心钻研、勇攀高峰的工匠;有些产品我们做出来却没有竞争力,也正是因为缺乏把工作当责任和使命的工匠。用“心”才会创新,使命感才会赢得市场的信任。我想这就是提倡工匠精神的意义所在。

刘志彪(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一般认为马虎将就、大差不差就行的中国企业,长期以来普遍缺少这种德国、瑞士、日本等发达国家所拥有的“工匠精神”。缺乏工匠精神,被认为是现在和未来中国发展智慧产业、向产业链高端攀升的最大障碍。

但是也有人认为,中国人从来都不缺少工匠精神,古代我们有鲁班,近代我们有很多的老字号,如同仁堂、云南白药、茅台酒,现代我们有华为、中国高铁等世界著名品牌。但我觉得,中国古代、近代的工匠精神,留传下来的大多是美好的故事而不是世界著名品牌;现实中一些留传下来的老字号,不是在发扬壮大,而是后继无人,品牌的声誉和美誉度在变质、消失;在当代世界著名品牌榜中,来自于中国的品牌少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

于是一些人转而认为,不是中国人缺乏这种精神,而是中国不适合这种模式。工匠精神在当代,只适合于高成本高收益的产品和服务项目。反之,在人均收入低、消费档次低的条件下,绝大多数的国人都不愿或不能购买高质高价产品和服务,企业自然会选择低质低价、薄利多销的商业模式。我对这种意见的批评是:看看这些年中国人如何到海外市场抢购商品便可知晓,现在中国人的需求结构正往高级化方向迅速地升级,但并没有逻辑地转化为拉动本国企业工匠精神发扬光大的力量,而是转化成了对国外产品的需求。不是中国不适合工匠精神的模式,而是因为某种原因的作用,使这种精神无处发扬,无法跟上市场需求的变化。

短缺经济、卖方市场格局下,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运行,塑造出了漠视消费者的各种企业顽疾,它们是不是我们历史上“工匠精神”淡化甚至在某些领域消失的根本原因?应该说,由于短缺的市场环境以及计划经济体制削弱了竞争意识,削弱了消费者本位的格局,长期阻碍把视消费者为上帝、精耕细作的工匠精神的发展。在向市场化转型的过程中,为了赢得市场竞争,一些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开始意识到必须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在满足消费者需求上下功夫。因此中国人的“工匠精神”开始增强,尤其突出表现在以出口导向为目标的市场领域,一些新的产品品牌开始出现。因此“工匠精神”的发扬和传承,只能在市场的环境和土壤中。目前我国已经过了物资缺乏的年代,因此发扬光大过去的工匠精神、追求中高端的转型升级很有必要,这是一种回归,回归初心、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詹纯新(全国人大代表、董事长):与全球领先的装备制造企业相比,中国企业不缺技术,而是缺少一种“工匠精神”,如果不唤起“工匠精神”,中国就谈不上成为世界制造强国。目前,由德国等老牌工业强国发起的“工业4.0革命”席卷全球。如果中国制造业在这场革命中不能守住现有优势,做出创新成果,就很可能失去市场地位和技术优势,对中国现代化进程造成严重影响。只有具备优异的制造能力,才具备基本的竞争能力。中国必须尽早、尽多地培养熟练的高素质产业工人,才能在工业人口基数减少的不利环境下守住核心竞争力。

怎样践行工匠精神?

刘志彪(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一些有识之士指出,中国缺少的不是“工匠精神”,而是缺少“工匠制度”。人们经常问,为什么中国人的聪明和勤奋,不能通过制度创新,转变为工匠精神去创造物质财富?为什么这种聪明经常转化为它的反面:造假、模仿、偷工减料甚至为了赚钱而故意生产有毒食品?工匠制度并不是哪路神仙来外生给定的,而是在经济社会体制系统的长期运行中内生的。

由此看来,缺少工匠制度还是表面化的解释,制度背后相互作用的文化,才是缺乏“工匠精神”的深层次原因,即支撑工匠精神的文化,才是我们真正缺乏和必须重构的东西。例如,中国传统文化里头,有多少是提倡青年人去做一个扎实工作一辈子的“工匠”呢?在学而优则仕的文化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我们缺失的是社会鼓励工匠精神的文化。所以,没有建立起支撑工匠精神的文化体系,也就无法实现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无法从一个制造大国顺利地走向全球制造强国。

建设支撑工匠精神的物质文化。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满足的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如果在贫困阶段,我们说提倡工匠精神有些奢侈的话,那么随着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卖方市场下所形成的物质产品文化,将被买方市场下的物质文化彻底替代,供给的极大丰富和市场竞争的激烈,将会自动驱使企业追求品质和品牌。在买方市场下,其物质文化的本质是竞争。未来培育精益求精、消费者至上的工匠精神,关键在于厚植市场竞争的土壤,加快市场化取向的改革,打破市雎⒍稀H绻行政垄断格局仍然存在,甚至在某些领域日趋盛行,工匠精神就很难普遍出现。

建设支撑工匠精神的行为文化。人们在生活、工作中所形成的有价值的、促进文明、文化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及创造性活动,都可以称之为行为文化。就重构国人的工匠精神来说,一是要鼓励消费者尤其是女性消费者的“挑剔”行为。美国管理学家波特在研究日本产品精细化的原因时指出,日本妇女在购物时近似于苛刻的“挑剔”行为,是日本厂商改进产品质量的重要外在压力和动力。而国人“马马虎虎”过得去就行的消费行为,其实是变相纵容厂商在构建“工匠精神”上的不作为;二是要教育和鼓励国民养成讲卫生的良好个人习性。只有爱干净、讲卫生的民族,才会有工匠精神,否则就是空谈。因为只有讲究,才会有精神,处处“将就”,“工匠精神”中最核心的“讲究”,也就无从谈起了。

建设支撑工匠精神的管理文化。企业组织必然有自己的做事标准和行为方式,这就是管理文化。精益求精、消费者至上的工匠精神,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企业一个最具体的、最核心的目标、信念、伦理及价值观。只有把客户、消费者摆在第一位,才能实现为股东创造价值的目标;只有精益求精,才能把商品和服务做到极致,才能把附加值做到最大,才能以最有利于社会的方式实现企业存在的价值。为了实现企业的这一目标、信念、伦理及价值观,在管理上可能要采取许多方法。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要管理好“灵活度”与“守纪律”的关系。国人的工匠精神不足,一个重要的表现是把聪明劲用在“灵活性”上,经常对应该遵守的程序和规则采取变通处理方法,这种工作态度很难想象可以生产出德国那种高精尖质量的产品。很多时候,固守某种程序,看起来是傻,其实是精明。这方面国人需要学习和补课的地方太多。

建设支撑工匠精神的体制文化。工匠精神、工匠制度的确立,主要取决于政府对市场体系的管理规范和管理方式。例如,如果政府对市场中侵犯知识产权的情况不处理,就等于是变相地放纵这类行为,最后出现劣币驱逐良币,使市场中充斥造假、模仿、偷工减料等自杀行为。为了给具有工匠精神的企业创造生存的土壤,鼓励技术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政府必须严格地监管市场竞争者,惩罚造假、侵犯知识产权等不法行为。假货盛行是工匠精神的天敌。如果市场秩序混乱,假货制造与销售得不到应有的处罚,那么没有人会愿意去精益求精,结果就是毁了整个行业。中国许多行业在这方面教训惨痛,应尽快形成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的力量,形成制假必重罚的机制。

建设支撑工匠精神的价值观文化。价值观是人认定事物、辨别是非的一种思维或价值取向。工匠精神的价值观是一种层次最高的文化形态,它需要国家最高层面的大力鼓励和实质性的长期激励,才能慢慢形成。最近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人才体制改革的重要文件指出,工人技师可以试行年薪制和股权制、期权制,这一政策给予了专业技术工作人员更多元的薪资和福利形式,鼓励更多人加入到工人技师的行业中来。中国要崛起为真正的制造强国,必须高度重视技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让工人技师也有地位及崇高的身价,是鼓励实体经济复苏、抑制社会浮躁、恢复崇高实业和技术技能的开始。

李国武(湖南省人大代表、十三村食品有限公司经理):“大国工匠”如何炼成?企业自身的坚持和培育是基础,职业教育的完善是前提。从职业教育自身来讲,需要将“工匠精神”作为办学理念,贯穿始终;就社会而言,需要从实体经济的需求出发,重新定位和规划职业教育。要走出只重视技能传授、文化教育而忽视职业素养培育的误区,让“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扎根”,打造一支具有“追求卓越、崇尚质量”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大军。

同时,整个社会要形成尊重工艺、尊重工匠、追求专业品位的好风气,让工人技师也有地位及相匹配的身价,并提供符合其身份的社会报酬。这是一个漫长的文化培育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