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7:04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篇1

1、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潜移默化地扩大了视野,加深了思想的深度。在老师的教导下,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处理生活实践中的问题,给我带来了深远意义。在看待各种现象和问题时,学着去理性思考,并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让我了解到事物客观真实的一面。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这些原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我应该遵循的原则。我觉得上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收获挺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让我更深刻了解了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形成的,而且更进一步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我个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对我们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让我受益匪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与时俱进的今天为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马克思主义还教会我们思考问题,思考生活的方式,在大学生的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思想渗透在生活的每一件事上。理解马克思主义,不仅有利于我们用科学的方法认识事物,认清事实本质,更可以提高我们的逻辑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思辩能力。且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我们学好其他学科知识,认清当今形势和理解各项政策制定的基础。老师们在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时,深入浅出,语言幽默,并联系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加以阐述,这种讲课方式使我们能够更加透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精神,并学会了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现实进行分析。

3、虽然从初中政治就开始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了,但却一直认为它只是一门离现实比较遥远的科目,而且认为很少能在实际生活中得以运用。但是在大学中系统学习了这门课后,发现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能体现出其中的原理。感谢老师的认真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对与大学生确立人生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矛盾的观点,联系的、发展的理论以及实事求是的相关方法论在现实学习、生活中给予指导,有助于实践活动的开展。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建设者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把德育放在重要的位置。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助于增强思想道德水平及理论水平,从而更好的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我们更清楚地认识了社会主义本质,更加坚定了为社会主义奋斗的信念!

(来源:文章屋网)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篇2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通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5-0053-03

众所周知,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信息爆炸、学科渗透融合的背景下,通识教育成为大势所趋。很多高校开设丰富的通识课程,以此来强化高校的通识教育。就当前的教育条件而言,增加通识课程的数量,无疑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办法。事实上,增加通识课程数量要受制于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调配,并不是每个学校都能做到。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有限的课程资源范围内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也就是说利用现有课程教学来实现通识教育功能,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来探讨这门课如何承担并实现通识教育功能。

一、通识教育概念辨析

通识教育,亦称为一般教育、普通教育。这个概念自出现以来,备受争议。黄俊杰认为,通识教育“是一种建立人的主体性并与客体情境建立互为主体性关系的教育,是一种完成‘人之觉醒’的教育”。有学者认为,通识教育在其性质上属于非专业教育,在内容上是一种非功利的基本知识和态度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公民。还有学者认为,通识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构建人的主体性、培养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这些不同的概念界定反映出人们对通识教育的一些基本共识。

从通识教育的内容来看,通识教育不仅向学生教授知识,而且向学生渗透如何做人的学问。大学教育应该给学生全面的教育和训练,不仅包括专业教育,也包括非专业教育,不仅包括直接为学生将来的职业活动作准备的那部分教育,也包括非功利性的生命教育。1945年,哈佛大学委员会在《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中明确指出,通识教育就是“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所应接受的那部分教育”。并且,通识教育是对所有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部分学生,或选修一定课程的学生。如果有条件地限制通识教育,那么通识教育的“通”识效用也就很难体现。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主张“自由人教育”,他所践行的自由教育广为人们称颂。在一定意义上,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相同,它是对人自身的尊重,是对精神自由权利的尊重,是对人文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旨在通过教育将部分生命的学问内化到学生之中,使其真正成为人。

从通识教育的目的来看,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人作为人,不应是狭隘的、片面的、工具性的存在,而应是总体的、全面的、目的性的存在。也就是说,人不仅需要在某个方面、领域中有所发展,而且应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获得发展。基于这种见解,通识教育更加注重“完整的人”的培育,更加关注人的生活的、情感的、道德的、理智的全面、和谐、科学发展的教育。美国将通识教育的目标定位为培养富有责任感的公民、有教养的人。台湾将通识教育的目的定位为培养有识见的人、完整的人。在相通的意义上,通识教育也是文化教育、文明教育或人性教育。从通识教育的目的来看,通识教育遵循的是“人本”理念,此种理念并不是人的主体性的张扬,恰恰相反,它是对主体性张扬所产生的人的死亡这一后果的回应,是如实地向人生命的回归。

从通识教育的性质来看,通识教育实现了“教”和“育”的内在统一。传统教育注重专业教育、技术知识教育、功利性教育,认为学生只有具备了某种专业知识,他才能真正在社会中有所为。在这种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传统教育厚“教”而轻“育”,知识传授或灌输是首要的,“无用”真理的渗透成为多余。传统教育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当20世纪如此多的灾难(两次世界大战、法西斯主义、古拉格集中营等)呈现在人们面前时,人们不得不思考传统教育模式下培育出来的是社会的栋梁还是人类的“敌人”。在这种情况下,通识教育提上日程。与传统教育忽视“育”相对立,通识教育重“育”而非“教”。一般来说,通识教育没有专业、学科、领域的硬性区分,它提供的选择是多样化的、自由的。学生可以通过自由的、多样的选择,得到自然的成长。可以说,通识教育是提供和创造一个平台,让不同个体的潜质充分、自由、自然地实现出来。通识教育更加适合人的生命特征,更加符合人类的发展规律。

总的来说,通识教育或隐或显地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人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人,而非某个人或某种人,这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人性的呼唤;如果通识教育能够很好地践行“教”和“育”的本真含义,那么它就能承担起培育人的任务;如果通识教育能够很好地将关于人类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帮助他们咀嚼消化、融会贯通,那么知识将大大有助于人心灵的塑造。不管人们对通识教育有多少见解,但使人成为人是通识教育的根本。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与通识教育结合的依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之所以能够承担起通识教育功能,在大的方面与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内在关系有关,在具体方面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和性质有关。

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在本质上是统一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二者都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思想政治教育一度被定位为“以政治为本”,其作用是培养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接班人,但本质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是使人成为人的教育。2003年12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培养社会的政治接班人,而且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事实上,没有全面发展的人,也就不可能有合格的社会接班人。如前所述,通识教育也是关于人的教育,其本然价值是人的全面发展。从这个层面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有着同样的理念。第二,二者功能互补。思想政治论教育的主要功能定位是意识形态教育。表面上看,意识形态教育与通识教育是互相排斥的,因为扭曲的意识形态是与真理性的知识是相对立的。实际上,二者是统一的。知识或多或少会具有意识形态色彩,必须以一定的意识形态为引导;意识形态也必须以知识作为载体,通过知识来实现意识形态的作用。具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有效地培养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而且也能间接地促进人的其他方面素质的提升;反过来,通识教育不仅能够培养人的人文素养,而且也能够间接地培养人作为社会公民的责任意识和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第三,二者的教育内容相互渗透。这种渗透不仅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内容和通识教育中科学内容的渗透,也表现为前者中政治内容和后者中人文内容的渗透,还表现为前者中人文内容和后者中人文内容的渗透。这种看似繁杂的渗透并不会削弱彼此的作用,恰恰相反,它有助于二者作用的发挥。人文为科学提供指引,科学为人文提供把握世界的基础。人文有助于提升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政治以人文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在本质上相互统一的这一事实决定了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通识教育功能成为可能,也使得发挥概论课教学的通识教育功能成为可能。

具体来看,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还是性质都适合通识教育的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丰富,涉及哲学、人类学、教育、历史、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等多个领域、多个学科。每个学科领域的知识都是马克思主义者在汲取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对世界、历史和人类的真理性认识。马克思创立自己理论的初衷就是要人们拨开历史的迷雾,找到真理,找到人类解放自身的答案。而且,这些内容是用一种每个人都能听得懂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很少有哪一种理论体系能把如此多学科和领域的知识以一种清楚明白的方式表达出来,这就为通识教育提供了充足的资源。知识并不自足,总会受到时代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状况的制约。因此,知识始终是敞开的、相对的、历史的。同样,马克思主义所阐明的真理不属于某个特定的时代,它属于人类,属于历史。马克思和恩格斯经常提醒人们不应用形而上学的眼光来看待他们在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实践基础上获得的真理。一旦人们这么做,那么真理就会变成教条,教条便会束缚人们的思维。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所提供给人们的知识不是让人们去记忆的对象,而是一种获得真理的科学方法,一种考察问题的批判性思维。正是依赖于这种不断否定和超越的思维方法,人才不至于深陷于经验的琐碎之中,而能透过经验直达真理。当然,马克思主义所言的真理并非是纯粹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真理,而是具有价值性的真理,真理和价值始终是紧密不可分的。这种价值与个人的喜好或利益无关,而是关系到人类的利益。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一种伟大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它是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内在所具有的批判性和价值性对于唤醒人作为人的超越性大有裨益。在这一点上,马克思主义适合于通识教育。

三、激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通识教育作用的途径

当前,很多高校都在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结合的方式,比如,对实践教育、课程设置、学科建设、教学方法等的探索。这些探索表明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结合是一个复杂的、持续的、系统的工程,需要从各个方面和层面进行努力。就概论课而言,教育工作者主要应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改革上下工夫。

(一)建设以点带面式的大课程体系

在这一体系中,概论课始终是核心、中心点,它的根本地位不能动摇。同时,应在概论课的基础上向外发散,既保证一定的课程宽度,又要实现一定的课程深度,构建起一套不同学科和领域的知识相互渗透、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外缘课程一定要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能够支撑或补充马克思主义理论。当然,外缘课程主要应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主,这不仅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哲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而且是因为“哲学社会科学中的绝大部分学科都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对于帮助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根据马克思主义是由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构成这一事实,可以开设西方哲学简史、政治经济学入门、社会主义发展史、欧洲社会思潮选讲、国外马克思主义概论等课程。此外,不应忽视综合教育课程的开设。综合教育课程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文科学三大领域,比如,西方思想史、西方文化史、全球通史,等等。美国的通识教育课程多是如此。由于综合教育课程涉及哲学、人类学、心理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多种学科,学生可学习到许多专业以外的新知识,因此广受学生欢迎;同时,学生在这类课程中可潜移默化地受到道德教育。

(二)教学内容应强化思想史成分

当前,概论课的讲授内容主要以介绍和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主。固然,让学生了解、识记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非常重要,但如果不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生史、西方哲学史或西方思想史的演变逻辑,很难想象学生能够真正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黑格尔说,哲学就是哲学史,哲学史就是哲学。如果遵照这一深刻见解进行衍生的话,可以说思想就是思想史。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一种思想形态,它是在人类思想史特别是西方人类思想史的语境中获得意义的,同样它也应在思想史的语境中获解。因此,概论课的内容应自觉地突出西方思想史成分。比如,如果不讲授西方哲学史,不讲授哲学的缘起、古希腊哲学的诞生、中世纪哲学的成长、近代哲学发展,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便很难真正为学生所理解。把蔚为壮观的哲学史呈现给学生,不仅可以向学生展现哲学的多面相,而且可以吸引学生参与到哲学“爱智慧”的生命活动中,促使学生批判性地思考差异如此之大的各种哲学观点,提高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当然,思想史内容的选定应严格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要求来进行,切不可过多讲授思想史,而忽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般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讲解应配合西方哲学史的梳理,政治经济学的讲授应辅以德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介绍,科学社会主义的讲授应配合马克思之前社会主义学说史的讲授。

(三)注重教学方法的人性化

众所周知,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满堂灌”为主。学生是客体,教师是主体,教学就是知识单向地从教师向学生流动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主要的教学方式更加具有不合理性。由于这种教学方式把学生看做僵死的对象,因此非常不利于学生自由个性、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不利于通识教育的实施。如果要充分激活概论课的通识教育功能,就必须改革旧有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方法的选定,要充分考虑概论课的性质。由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本义是否定和批判,因此该课程的讲授应考虑运用互动式教学方法,也就是说,提问、回答、反问、回答……在教师和学生平等辩论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使问题得到进一步澄清,而且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由于该课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因此,该课程的讲授应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在激活学生思维能动性的同时,要注意用正确思想引导。由于该课程涉及大量的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因此,教师应主动要求学生研读经典,并以某种方式考核学生的研读效果。一种好的教学方法不仅应有利于教师“教”,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学”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是说,教学方法应人性化,尊重人,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事实上,二者结合的契合点尚需进一步深入的思考,二者结合起来的具体条件尚需进一步探索。但无论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结合起来,不仅有助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培养,而且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梁桂麟,刘志山.港澳台高校通识教育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篇3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模式;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8-0012-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教育部规定在普通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之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实中发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效果与预期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包括教育者自身素质亟须提升,教学目标和授课内容不够科学,以及教学方法僵化、滞后。为了更好地达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预期目标,我们必须对以上弊端进行改革,做到“一个提升、两个转变、三个结合”。

一、“一个提升”: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

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模式改革能否成功进而能否达到预期教学目标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模式改革成败的关键。为此,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第一,坚定信仰,提升政治素质。什么是信仰?就是一旦确立了对一种理论或东西的信仰,信仰者不仅会让这种理论或东西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甚至为了维护或实现这种理论或东西宁愿牺牲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党的十报告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1]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传播者,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师必备的基本政治素质。现实生活中,一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之所以不受学生欢迎,未能取得预期教学目标,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师自身就不相信马克思主义,没有确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众所周知,要想让别人相信你讲的东西,首先自己必须相信或者信仰你讲的东西,唯有如此,讲授者才能发自内心地去信仰自己讲的东西,才会积极主动地想尽一切办法去传播或实现它。反之,如果让一个自己都不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去担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授课教师,不仅不会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甚至还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改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模式,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授课实效,教师必须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提升自身的政治素质。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必须把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师的入门关,切实把那些政治立场坚定,思想先进的人纳入教师队伍,把那些不合格的人堵在这支队伍之外。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教师队伍的教育、管理,切实提高现有教师的思想觉悟,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并实行淘汰制度,把那些经过实践检验不合格的人清理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师队伍。

第二,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升理论素质。当前,世界正处于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包括学生在内的社会成员获得知识和外界信息的渠道日益广泛、更加快捷。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要想在课堂上吸引住学生,使学生从课堂上的“埋头族”变成“抬头族”,必须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授课艺术。过去有句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水”,这是过去对教师知识储备的要求。现在,在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背景下,教师有一桶水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了,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有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否则,这样的教师将会被时代淘汰。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首先要向书本学习。书本是知识的载体,也是人们获取知识的基本工具。教师必须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之余,挤出一定的时间,静下心来潜入书本之中,掌握最新的理论,了解理论和学术的前沿,并把最新的知识带进课堂。其次要向同行学习。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向同行学习是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捷径。同行中的每位教师,都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有自己的见解和体会,也有高超的教学艺术和方法。通过学习同行中先进的教学方法和艺术,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要向学生学习。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生长的环境与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周围的社会生活面时刻在发生变化,接触的新事物越来越多,获取外界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速度更加快捷。“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和学生的交往仍然只停留在课堂上,或没有用心与学生交流,不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和思想变化,或者仍带着固有的陈旧观念和思维定式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在思想上不能与学生沟通,就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2]为此,教师要及时了解当前学生的所需、所想,了解他们的成长规律以及个性差异,增强与学生的互动,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最后要向社会学习。社会是一所大学校,学校是社会的一个小细胞。要了解社会发展的现状,关注社会热点、难点,回应社会关切,实现课堂与社会的有效衔接,达到“课堂小社会,社会小课堂”的效果。

第三,增强担当意识,提升社会责任。一般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承担两种基本职能:教书和育人(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三种职能:传道、授业、解惑),这是对所有教师而言的。具体实践过程中,由于专业差异和教师要求不同,不同专业和不同教师在这两种职能之间的侧重有所不同。与其他专业的教师相比,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师在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育人方面的责任相对要大一些,要求要高一些。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传授本专业的知识,更肩负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责任,肩负着学生毕业后能正确运用所学的知识为国家、为社会、为人类服务的责任,肩负着培养出大批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师必须跳出个人利益的小圈子,跳出本专业的狭小范围,要拓宽自己的视野,站在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高度,清醒认识自己肩负的重任,提升社责任意识,切实发挥思政课教师应有的作用,担负起自己应当担负的责任。

二、“两个转变”:教学目标与内容的转变

科学的教学目标、合理的授课内容,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模式的改革发挥着导向作用。为了顺利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模式改革,必须实现教学目标和授课内容的转变。

第一,教学目标从单纯重视知识目标向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协调推进转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基本教学目标,应是通过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尤其是掌握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用来分析、研究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而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然而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都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以掌握碎片化的理论知识为教学重点,忽视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实现。在教师看来,反正这门课不好教,我只要把其中的知识点讲到位,不影响学生考试就行;在学生看来,反正这门课比较枯燥,我只要记住教师讲的重点,考试能过关就行。于是,在实践中就出现了这种现象:教师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埋头于知识点的死记硬背,课程学完后,教师出题一考试,学生考试只要过关,这门课程就算完事,再过一段时间,学生连考试那点东西也忘得差不多了,完全背离了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初衷。因此,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必须改革以往的教学目标,由单纯注重知识目标向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协调推进转变,以知识目标为基础、能力目标为重点、情感目标为升华,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努力达到既掌握了知识,提升了能力,又升华了情感,坚定了信念的效果,进而明确了今后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目标。

第二,授课内容由系统性、完整性向重点性、针对性转变。在以往的教学中,许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师都非常注重教材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总希望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将教材上的内容按部就班、一节不落地给学生讲授完,生怕遗漏了哪节内容。于是,经常见到这样一些教师,从学期初到学期末,始终都是忙忙碌碌的身影;从这个教室到另一个教室,随处可听见他们滔滔不绝的讲课声。不可否认,这样的授课方式确实保证了教材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是它却忽视了教材内容的重点性和针对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句话说得好,千条万条,抓住关键几条就行。一本教材、一门课程,在编排时肯定要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这并不是要求教师在授课时必须按部就班、面面俱到,那样的话,就会出现教师讲课讲得累死,学生听课听得困死,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授课效果可想而知。因此,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必须改变以往的授课方式,在授课内容上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师生关系上,必须兼顾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做到既不缺位,也不越位,切实凸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教师心中有数,教学主次分明,有的放矢;学生神采奕奕,既学到了知识,又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三、“三个结合”:注重内容与形式、过程与结

果、课内与课外的结合

内容与形式、过程与结果、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方法。

第一,授课方式坚持内容与形式的结合。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其中,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事物存在和表现的方式。内容决定形式,“内容变化了,形式迟早会发生变化”;形式反作用于内容,“适合内容的形式,对内容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不适合内容的形式,对内容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3]。它告诉我们,一个事物要想在公众面前展现出美好效果并被受众认可和接受,必须做到内容与形式的有效结合。同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要想赢得学生的认可,受到学生的欢迎,也必须坚持内容与形式相结合。这就要求授课教师首先必须熟练掌握教材的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在授课过程中做到凸出重点、突破难点,并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用学生喜欢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把科学理论传授给学生。其次,为了取得良好的授课效果,教师还需要借助有效的形式,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的作用,增强授课内容的生动性、形象性,用具体的事例阐释抽象的理论,从而引起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要避免两种错误趋向:一是只重视内容而忽视必要的形式,二是片面强调形式而忽视了内容。这两种趋向都是要不得的。

第二,评价方式坚持过程与结果相结合。长期以来,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在内的许多高校课程的考核方式都是在课程结束后一考(考试或考查)定成绩。不可否认,这种考核方式对于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全面掌握情况有一定的合理性,也有利于教学计划的安排。然而,实践证明,这种考核方式存在诸多的不合理之处,其中一个最大的弊端,就是它偏重知识识记能力的考查而忽视对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并且在学习的导向上也起了一定误导作用:告诉学生平时学不学、学好学坏没关系,只要考前突击背背书就能过关。于是,在这种学习导向的影响下,高校就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每学期期初、期中教室和图书馆里冷冷清清,好多学生都在忙着从事各种社交、兼职、上网等其他活动,校园里难得看见几个埋头看书的学生。即使迫于课堂纪律不得不去上课,也是“身在教室心在手机”,认真听教师讲课做笔记的只是少数。然而,一到期末,教室里、图书馆里就热闹起来了,背书的、补抄笔记的,学生们起早贪黑,只争朝夕,忙得不亦乐乎。等考试一结束,一切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这种状况的存在,显然不符合高等教育的要求。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需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改革对学生的评价方式,由原来的只重视结果考核即期末一考定成败转向过程与结果考核相结合,把平常的提问、作业、讨论、实践以及操行考核纳入学生的综合考核,把过程与结果结合起来,科学设置过程与结果考核所占比例,同时规定平时考核不及格则综合成绩就不及格。通过考核方式这个杠杆,切实转变学生的学风,克服学生“平时不努力,考前搞突击”的坏习惯。

第三,实践形式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程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式既有课内实践,也有课外实践。课程实践是深化理解理论知识、检验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理论素养的重要渠道,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和中介。为了充分实现课程实践的目标,应把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有效结合起来。一方面,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外实践。所谓课外实践,既包括课堂以外的校内实践,也包括校外社会实践,主要是校外社会实践。开展课外实践,要有明确的主题、合理的规划,做到有的放矢。要围绕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科学设置社会实践主题,通过考察、参观、访谈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社会现状,感受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学习先进人物的高尚情操,反思社会上的热点、难点问题,并写出相关的社会实践报告,从而深化对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初步学会认识世界、分析社会的能力。另一方面,围绕问题开展课内实践。教师要通过调研,把学生在课外实践和课堂以外遇到的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整理、归纳,找出共性问题、热点问题,让学生在课下收集相关资料,在课堂上通过讨论、辩论等方式,让学生展开热烈争论,最后教师加以点评、总结,从而廓清迷雾,提升认知。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39.

[2]李秀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模式探索

[J].教育探索,2008,(10).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篇4

关键词:教学方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效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一部分。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可以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帮助学生掌握《原理》的主要内容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困难,如教学手段单一化、学生对课程有误解或缺乏兴趣等。因此,教师改变教育观念,在新形势下积极改善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模式,以更好地实现《原理》的教学目的。

一、教师应从思想上提高对《原理》的认识并做好准备

首先,教师应树立牢固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该门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对培养国家未来接班人的政治道路走向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不容有半点忽视,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信仰马克思主义。只有教师发自内心地接受马克思主义,才能使学生相信它;只有教师在平时的言传身教中身体力行,才能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比如,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如果教师都怀疑这一理想能否实现的话,怎么教学生树立该理想呢?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宣讲马克思主义,私底下却去求神拜佛,又怎能坚定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呢?所以,要使别人相信,首先自己就得相信。

其次,教师应努力扩大自身知识储备。《原理》囊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方面的基本知识,涉及了政治、经济、社会等多领域的内容。《原理》教材具有一定时期的稳定性,并不能把教材编辑出版之后的理论发展和焦点囊括进去。这就要求任课教师知识面广,掌握该门课的最新理论,关注热点问题。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确定教学内容,制订教学计划,把握教学进度,考核教学效果。

二、教师应在讲授课程内容时,巧妙运用各种教学技巧

《原理》是马克思主义中理论性强、逻辑性突出的学科,学生自学难度较大。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中涉及许多概念,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需要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给予较多的讲解和引导。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除了运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教学语言,还应注重使用各种教学技巧。

1.抽象概念具体化

抽象概念具体化,是指通过具体化的方式表现抽象的概念。概念不管多么抽象,都有赖于从感性事物中获取,都是从分析感性材料开始的。在教学中遇到抽象的概念时,教师可以通过大量的图片、音像资料,用具体的事物、现象或对其的逼真描绘来激起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在认识事物的表象之后对其能有个全面深刻的认识,从而使学生对概念有所了解和把握。如《原理》中讲到的商品的概念: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要使学生理解这个概念,可以用大量的文字语言或图片来使学生根据日常经验来分析哪些属于商品:海滩的沙子,建筑工地里的沙子;空气中的氧气,医院里用的氧气;农民吃自己种的蔬菜,农民拿去市场上卖的蔬菜;等等。正确分辨出商品后,引导学生思考商品与非商品的区别,使学生认识“使用价值”和“价值”以及两者的对立统一关系。通过对事物表象的认识来了解其本质,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概念。

2.逻辑命题情景化

逻辑命题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如果能很好地还原或再现当时逻辑命题产生和形成的情景,就能清晰地了解逻辑命题的发展脉络。在讲解“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时,可以通过讲“农民将牛奶倒入河中”的故事来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的弊端,结合现实案例讲解垄断企业形成发展的过程及其危害;通过对无产阶级纲领和社会主义本质的解读,对比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剥削人压迫人的本性,预示无产阶级消灭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必然性。随着这些讲述,学生们能领会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教师通过对资本主义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讲解,使学生明白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代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3.理论阐述形象化

理论阐述形象化,即用形象化的语言来阐述理论。学生单纯地听理论讲解,是比较枯燥的。学生缺乏兴趣,注意力不集中,就不能掌握和理解热点难点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调、语速、表情、手势、站立位置、讲解内容等,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在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时,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尽量使自己的语言形象化、生动化,善于在瞬间激发灵感,在和学生的交流中找到共鸣。教师也可以通过形象的例子来对某一理论知识进行补充,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例如,笔者在讲解“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这一命题时,给学生补充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发表的讲话内容:“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

三、教师应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一个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粉笔和黑板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工具,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学生在笔记本上抄写。这种方式虽然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也能展现教师风采,但具有费时费力、信息量不足、直观性差等劣势。因此,在采用传统板书教学的同时,也应采用其他现代教学方式作为辅助。

1.多媒体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与板书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最大的优点就是形象生动和信息量大。计算机能将大量的图片、音频、视频等展现给学生,在突出重点、难点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视野,拓展思维,提高马克思主义教学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比如,在《原理》绪论中讲到“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就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向学生重现19世纪的资本主义发展状况,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通过图片和影音资料说明当时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与斗争,使学生领悟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的。

在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教师应处理好教学和多媒体课件之间的关系。既不能过分地依赖它,导致离开它之后就无法进行教学,也不能使它成为课堂的主导,使“师生对话”变成了“人机对话”。多媒体课件只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辅助工具,应该合理应用。

2.主动占领网络宣传教育阵地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与繁荣,互联网的触角已经伸入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接受新知识和新事物最快的高校师生则率先地成为网络大军中的一部分。网络对高校学生的价值取向等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应顺应潮流,采用新思路、新方法,积极占领网络阵地,使其成为我们宣传教育马克思主义的新阵地。

具体到《原理》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网上精品课程,利用QQ、微博等沟通平台,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设置网上精品课程既方便学生随时学习,又能扩大教育范围;通过QQ、微博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不仅可以建立马克思主义宣传阵地,主动介入学生日常生活,将马克思主义原理及思想渗透于细微之处,而且可以为师生提供一个不受地点、距离、场所限制的交流平台,有利于教师摸清学生的思想现状。《原理》涉及内容较多,课时相对紧张,大家关心的、在课堂上没有时间延伸的话题,完全可以在闲暇时间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大家可以各抒己见,展开讨论,教师辅以解惑。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不宜过分干预学生,以防打压他们的积极性,对于偏激的言论应当予以引导纠正。

3.开展读原著、交流读书心得活动

《原理》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学科,是因为里面有概念及由概念构成的原理和方法论,这些都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精髓,并体现在他们的著作中,不是其他的文章或教科书能代替的。所以,通过读原著来了解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及时代背景,就仿佛跟随着他们见证了马克思主义的来源及发展,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在读原著的过程中,每个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能发现不同的问题,具有不同的感悟和收获。因此,及时开展读书心得交流活动,创造一个平等的、畅所欲言的环境,分享各自的收获,汇集大家的智慧和思想闪光点,有利于共同进步。但是对于学习《原理》的学生来说,读原著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进行辅助。

4.注重课外实践

学习《原理》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方法论,以提高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加课外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去更广阔的环境中检验自己的理论水平,锻炼实际操作能力。笔者采用的课外实践教学方法,主要是社会实践法。根据《原理》教学的目的与要求设置几个社会实践题目,让学生们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从中挑选一个,利用寒暑假时间,运用掌握的原理与方法,深入社会做调查研究,鼓励学生了解社会现状,发现并分析某一个社会问题或现象,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并形成调查报告,从而锻炼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和方法论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伍波.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的对比研究与探索[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

[2]李文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提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6).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篇5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案例教学;必要性;可行性;选编原则

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将已经发生或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作为个案形式让学习者去分析和研究,通过讨论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提高学习者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理论性最强、最抽象的一门课程,要提升本课程的教学实效,实现教学目标,必须有效地运用案例教学。

一、“原理”课引入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探析

1.案例教学能使“原理”课化抽象为具体。“原理”课在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是最抽象的,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内容,还涵盖了法学、政治学、伦理学和历史学等其他学科,内容庞杂而广泛,理论性极强,如果教学方法失当,理论的抽象性会使课程显得枯燥乏味,会让学生觉得“原理”课就是讲大话、空话和套话,从而滋生理论无用论,或者由于内容太艰涩而望而却步。而案例教学能使抽象化为具体。“原理”课的抽象性需要教师理论联系实际讲述,案例就是一个个生动具体的事实材料,它根植于生活本身,与人有着天生的亲近性,把抽象理论融于具体的案例情景之中,也就是把理论与具体生活紧密相连,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和生活化,学生易于接受。

2.案例教学能较好地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原则。理论总是抽象难懂的,理论与实践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但是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深深根植的生活总是多姿多彩的,要将“原理”课讲好,不能总是由原理到原理的推演,应当将原理回溯到社会生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理论的实际价值。理论一旦离开了现实就会变成空中楼阁。而案例教学以案例为基本教学信息载体,案例成为理论与现实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使学生透过案例接触到活生生的社会现实。案例教学联系时展实际、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联系学生思想实际,使学生获得了在无需亲身实践的条件下就能在短期内接触并处理大量的各种各样实际问题的机会。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最好的一种教学就是牢记学校教材和实际经验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联系。从这个角度说,案例教学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不仅使学生通过案例理解了理论,还能够检验理论。现实生活是变动不居的,但理论本身却具有滞后性,既有的理论可能驾驭不了现实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在案例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入最新案例,使课本时效性滞后的状况得到改善,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理论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同时也促进了理论的新发展。

3.案例教学是一种参与互动的教学方法,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原理”课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教师的教学重点主要在于概念的解释和理论的推演方面,较少去关注现实生活的变化和学生所关心的实际问题,教学内容成了概念、范畴和原理解释的堆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重教有余,重学不足,重简单灌输,轻双向交流。虽然在教学中普遍采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了多媒体课件,但灌输式注入式教学方法却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而“90”后大学生却想在课堂上拥有话语权,不喜欢老师一言堂。这些传统的教学方法自然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想共鸣,相反会产生抵触情绪,教学效果欠佳。这同时也打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以致于产生了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的现象。而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把抽象的理论转换成生动鲜活的案例交给学生,将深刻的思想内容寓于形象直观的具体事例中,调动学生参与案例的互动探讨。在互动的形式上,不仅包括教师与学生全体、教师与学生个体的互动,还包括教师与学生小组、学生个体与个体、群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等多向主体互动形式。在这种互动式的教学中,学生由被动的客体变成了能动的主体和教学活动的中心。在案例讨论中,学生由于思考的角度和理解的深度各不相同,往往情绪激动,矛盾激化,此时灵感在此迸发,思维如大海般波涛翻涌,形成蔚为壮观的“思维共振”局面。

二、“原理”课开展案例教学的可行性论证

1.案例教学契合学生思维认识的规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感性认识是具体形象的,理性认识是间接抽象的。认识的起始是感性认识。在案例教学中,学生首先接触到的是案例本身,案例是具体的生动的,在案例讨论中,学生进入案例所营造的情境,先感受到案例的具体信息,比如事情的经过等,但接着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渐进入了理性思考,思索案例背后的理论内涵。因此,案例教学契合了学生的认识规律。

2.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为案例教学奠定了深厚的实践基础,案例素材丰富。马克思主义在它创立之初就公开声明,它是革命的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和思想武器。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形成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参加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理论,它根植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一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便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与历史和现实接触、碰撞并相互作用中,不断升华、凝炼的历史。案例是客观现实的真实再现,来源于现实生活。广阔的社会生活成了案例的源头活水。只要用心去搜集,便可找到自己想要的素材。更可喜的是,学界出版了好些案例教学辅导用书,可供直接选择使用。

三、“原理”课教学案例的选编原则

1.针对性原则。案例的使用要有明确的针对性。案例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围绕着课程的教学内容而展开的,教师在思想上一定要明白案例教学在整个教学内容中的地位,即案例教学只是教师教授课程内容的一种辅手段,而不是教学的目的。因此,在选择案例的时候,教师要把案例的针对性排在第一位。否则,即使是最典型最新颖的案例,如果不能为特定的教学目的服务,教师也不能选择。譬如在将矛盾的特殊性时引入“对症下药”的案例。华佗为不同的人开不同的药是具体分析了他们的病因,病症相似,但病因相异,所以治之宜殊。充分运用了矛盾特殊性的方法论,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如实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方针和办法去解决矛盾。只有做到对症下药,才能根除疾病。针对性原则的另一层含义是案例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解决学生思想上的难点和疑点。譬如在讲“认识来源于实践”这个知识点时,引入案例电影《2012》,这部美国大片学生几乎都看过,影片根据所谓的玛雅预言逼真地描绘了2012年地球毁灭的情景,但是2012年地球真的会毁灭吗?我们的认识究竟来自哪里?引导学生讨论并明确,马克思主义理论告诉我们,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根据天文学家的天文观测和天文实验,2012年地球根本不可能毁灭。因为这种天文观测和天文实验就是一种实践,通过实践我们认识到2012年地球的活动依然正常,电影《2012》只是导演借助“预言”编造的故事,目的是制造轰动效应以实现票房的大丰收。

2.鲜活性原则。恩格斯曾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马克思主义是不断丰富发展着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于160多年前根据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作出的科学判断,在21世纪,我们要用新的社会实践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这就要求我们选取的案例要具有鲜活性,即要有时代性和新颖性。譬如,在讲授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时,笔者会选取时代感强的航天科技案例,如中国成功发射神舟九号,为什么要发射“神九”呢?是因为在实践中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首先认识世界,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要服务的,科学研究的任务也总是围绕着社会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确定的。人类航天活动的终极目的,是将实验室搬上太空,利用太空微重力高真空的独特环境,开展地面无法进行的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实验,从而为人类造福。那“神九”为何能发射成功呢?那是因为在之前实践创造出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最终使“神九”成功发射。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每一个进步都意味着必须完成大量技术突破。此次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已对载人航天发射场设施设备全面进行了检修检测和质量评审,完成的测发指挥监测系统升级改造等就多达数十项。案例还应有新颖性,譬如在讲唯物辩证法的范畴内容和形式时,可选取时下收视率颇高的选秀节目星光大道、中国好声音等,有些选手过分注重包装,但唱歌实力颇差,以此说明形式固然重要,但内容更重要,因此要反对形式主义。在新颖性的同时也可兼顾趣味性,笔者在讲“发展”这个概念中的新事物时,会提及今年8月的新西兰橄榄球比赛,要求学生讨论,比赛是不是新事物,从而让学生明确新事物和新鲜事物的差别。

3.专业性原则。案例的专业性主要指教学案例的选用应尽量与学生所学专业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体化,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融入到具体的专业之中,使案例带有具体的专业特色。案例的选用,文科与理科应有所区别,文科则多选与社会科学相关的案例,理科多选自然科学方面的案例。比如笔者所教授的中医专业和中西医临床专业班级,在讲授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时,往往会引入医患关系矛盾处理的案例,近几年全国各地已发生数十起医患冲突事件,比如北京同仁医院血案,拆线门、缝等著名事件,是网络热点事件,也是医学生极度关注的事件。要求学生讨论:医患关系为何如此紧张呢?矛盾双方各有哪些责任?如何解决中国医疗卫生领域的顽疾?在讨论中,引导学生用矛盾规律具体分析,矛盾双方有斗争性也有同一性,如何让同一性占主导地位,使医患关系趋于和谐,并明确医生医院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我们要反思医疗体制,反思医院制度和医生的工作方式等,患者在矛盾中处于次要方面,因此一味责怪患者有失偏颇。

参考文献

[1]杨慧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法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潘伶俐.思想政治教育灌输法需要与时俱进[J].企业导报.2010(4)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篇6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案例式教学;关系处理

2005年开始实施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进行了全新整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是调整后的新课程之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该课程着眼于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是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思想性、理论性最强,同时也是最抽象的一门课程。该课程如果沿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那种“老师讲、学生听”单调、呆板、枯燥无味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是无法做到使学生坐得住、听得进、信得过的。经过笔者近几年来在教学实践中的摸索,案例式教学是《原理》教学中一个比较好的教学模式,是一种较为可行的教学方法。本文在论证其可行性的过程中,着重从《原理》案例式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关系来辩证分析案例式教学法在《原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案例式教学法的优点

案例式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利用案例引导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和研讨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一种具有较强针对性、实践性、启发性、研究性和实效性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1]。案例式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起初主要用于法律、医学及工商管理等教学领域,用来教授业务实践中的理论、技能、方法及内在原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过程中,案例式教学法的引入是一个不错的尝试,主要是由于案例式教学法主要有以下优点;

1、案例式教学法能使深奥难懂的原理通俗化,便于学生理解、接受和把握理论知识

05方案的《原理》课是把原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门课程合而为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思想性、理论性最强,也是最抽象的一门课程,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也是比较高的。传统的教学往往通过对概念进行详细的界定,对理论进行系统的论证,对逻辑进行严密的推理,由于远离现实生活,忽视学生实际,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面面相觑。因而该课程被大部分学生认为是一门神秘的学问,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难以达到思想共鸣。案例式教学法针对传统教学法中的弊端,大胆创新,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主体地位,增加课堂互动环节,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等方面有较为明显的效果。具体做法是首先由老师精选一些案例,这些案例大多是现实中发生过的活生生的实例,带有一定的关切性、故事性和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另外这些案例中都暗含着许多马克思主义的原理。然后以案例为载体由老师引导学生阅读这些案例,之后要求学生在理解案例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分析、评论,最后老师要做画龙点睛的总结,从而使学生在听、讲、评“故事”中“恍然大悟”,使晦涩难懂的马克思主义原理通过案例这一载体变得通俗易懂,并且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加,使学生在“思”、“辩”中学好这门课程,大大提升该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2、在《原理》课中应用案例式教学法有利于增加课堂互动,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活跃课堂氛围,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案例式教学法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参与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学生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的被动接受对象,而成为课堂“舞台”上的主要“演员”之一,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这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性,增加了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讨论中争辩、质疑中探索、交流中互动、深思中增知。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更深刻、掌握的更牢靠、应用的更熟练,使学生与老师在良性互动中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案例式教学法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案例式教学法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但在实践中要注意应用,特别是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1、处理好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角色关系定位

传统教学法是教师讲,学生听,课堂讲授是教学的重点和中心,是一种注入式的教学过程,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角。而案例式教学中通过案例这一载体,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对案例的讨论和分析,是一种互动式的教学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在课前有针对性地选择案例,课堂上指导学生对案例学习、探讨,教师是发起者、组织者和指挥者,起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学生在课前必须仔细阅读教师指定的教材和相关案例,认真分析和思考,课堂上积极发言,参与讨论与辨析等教学活动,学生是教学活动积极的参与者,是教学的主角,处于主体地位。这样,由于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换,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也就发生了被动性和主动性的转换,学到的就不再是单一的知识,而是在实践和理论结合过程中产生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2、在案例选择过程中处理好典型性和新颖性之间的关系

在《原理》案例式教学中,案例是案例式教学的基本工具,是重要的载体。精心选取案例材料设计教学案例是案例教学法能够取得较好效果的关键。精心选择案例提高所选案例的质量,要处理好案例的典型性和新颖性之间的关系,在选择案例的时候尽量做到典型性和新颖性相结合,各取所长补其所短。典型性的案例可能是人们经历了长时间的使用,在反复比较中流传下来的,这些案例能够比较全面深刻地诠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可能是最近发生的引起人们重大关切的,影响面大、意义深远的事件,这些事件里面也蕴含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些典型性的案例具有实例生动、逻辑严密、说理形象等优点,是不错的案例式教学法的载体。但它们也有明显的缺点:主要是从时间上来看这些案例的发生时间节点距离现在已经太过久远,显得有些陈旧,在解释理论知识时有些可能是学生已经听过很多遍的了,已经没有了太多新意,容易引起感觉疲劳,从而达不到案例式教学法想要达到的教学效果。新颖性的案例最大的特点就是“新”,所谓“新”,是指所选取的案例具有时代性、时效性等特点。恩格斯曾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传播快捷迅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求新求异求变,在应用案例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适当选取国内外新闻、社会热点等案例,能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关注度,加深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真正做到“三贴近”,让大学生在学会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去分析现实社会问题,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新颖性特点的案例优点比较明显,但是和典型性案例相比也有其不足――热点过后随着大家关注程度的降低,可能人们会渐渐淡忘这些热点,由这些热点作为载体传授的知识也可能在学生大脑中的印象就不会那么深刻和持久。所以,在选择案例的时候尽量做到典型性和新颖性相结合,各取所长补其所短,让案例式教学通过精选的案例这一载体发挥最大效益。

3、处理好通俗性和学理性之间的关系

《原理》课是把原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门课程内容糅合在一起编排成了一门课程,因此《原理》课是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科,总体来说该门课程具有较强的学理性,理论性较强,学好这门课程对于大学生来说普遍有难度。因此在给学生讲解这类学理性较强的课程时能否使所讲内容通俗化、大众化便成为学生能否准确掌握的关键。而案例式教学法正是使《原理》内容大众化、通俗化的一个很好的载体。此教学方法可以通过一些鲜活的案例来阐释理论性较强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而使这些理论大众化、通俗化,使大学生学地明白,掌握地牢靠,应用地灵活。但是在应用此教学方法使其理论通俗化的同时,一定要注意“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通俗化并非是不要马克思主义的学理性,并不是要马克思主义庸俗化。相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俗化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学理性为基础、为前提,这样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才有根基,才不会‘变样走味’”。因此,在应用案例式教学法讲授《原理》课时,一定要精选案例精讲原理,在精选案例的时候一定要避免为了案例式教学而拼凑案例的现象发生,避免甚至为了迎合学生兴趣、博得学生一笑而选取一些庸俗案例。因为这样的案例式教学只会是舍本逐末,适得其反,在学生们一阵哄堂大笑声中结束了一堂课,学生们除了记住了那些可笑之处外什么也没记下,更别说牢靠掌握、灵活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指导其实践了。

因此,在进行案例式教学时一定要精选案例,要注意做到使用案例使其通俗化的同时,一定要避免使其庸俗化,要辩证地处理通俗性和学理性之间的关系。在选取案例时要以学理性为基础,在学理性的基础上尽量做到通俗性,发挥案例式教学的最大优越性。

4、处理好知识性和导向性之间的关系

在进行案例式教学的过程中要处理好知识性和导向性之间的关系。《原理》课是面向所有大学生开设的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是公共课、必修课,也是主课。该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学生学习专门性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知识,有利于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而指导自己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是一门理论性、知识性较强的学科。因此要应用案例式教学法上好《原理》课,在案例的选编,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所选的案例要能体现该门课程较强的理论性和知识性,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做到深刻的理论,严密的逻辑、完整的体系有机的统一。与此同时,《原理》课还是一门具有较强思想性和政治性的课程,《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中明确规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原理》课教学的基本内容和课程总目标是把握“一个主题”,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贯穿“一条主线”,即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突出“一个重点”,即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应用案例式教学法上好《原理》课,案例的选择、设计和讲解以及教学过程中都要注意在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完成课程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向学生传授专业的政治理论知识的同时,尤其要注意突出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和功能,注意强调其思想性和政治性,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与中央保持一致,绝不能将案例式教学讲成一般知识型讲座。

【参考文献】

[1]周德宝.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案例教学发挥[J].科教文汇,2008.11(中旬刊).

[2]金鑫铭.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学理性的关系[J].西部大开发,2011.5.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篇7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党的十报告继续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高等院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是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领域,当代大学生作为我国青年人的主体,他们的思想状况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无数前辈和先烈用生命与鲜血换来的中国是否在未来能够依然高举社会主义的旗帜,取决于中华民族能否拥有一批有着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的知识青年。因此,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直是学术界和政府重视的领域,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意义重大。

高校要贯彻落实党的相关文件精神,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从教育者、青年学生、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及教育环境等多层面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展,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是大学生了解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渠道。如何通过“原理”课的教学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在青年学生中的大众化,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在这方面做一初步的探讨。

一、走进伟人,用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格魅力打动学生

对于上世纪80年代的高校学生而言,马克思、恩格斯两位伟人的留着大胡子的画像一直陪伴着他们的学生时代。相比较来说,今天的90后大学生距离马克思恩格斯两位革命导师似乎已经十分遥远。因此,“原理”课教师在开始本课程理论的讲授之前(比如在《绪论》这一章的教学中),可以花费一些精力较为详细地介绍两位伟人的生平,通过这些介绍,展现给学生两位鲜活的、有血有肉的革命导师形象,一方面从情感上拉近学生和该课程的距离,另一方面以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格魅力打动学生,让学生感觉到不仅要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高尚品格和情操同样值得学习。

其一,马克思17岁时的抱负

中学时代的马克思不仅成绩优异、兴趣广泛,而且抱负远大。在他所写的毕业作文《青年选择职业的考虑》中,17岁的马克思这样写道:“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所做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1]这位17岁的青年认为,为人类服务并切实做到这一点是自己的本分和福气。其后,马克思用自己的一生,用自己全部的才华和生命践行了自己年少时的诺言。

其二,马克思和燕妮的美丽爱情

马克思与燕妮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尽管马克思出身市民阶层,并无显赫的家世,但他的远大抱负和满腹才华深深打动了贵族小姐燕妮·冯·威斯特华伦。燕妮出身贵族,美丽非凡,气质优雅,被称为特里尔市最美丽的姑娘。但她拒绝了众多出身名门的富家子弟而选择与马克思牵手一生,是因为他们共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马克思一生多次遭反动政府流放,物质的困顿是生活常态,但燕妮一生追随,不离不弃,无怨无悔。[2]

其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友谊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是人世间友谊的典范。从1842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会晤起,就开始了两位伟人长达40年的并肩作战、患难与共。《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精力和心血写成的鸿篇巨制,恩格斯对这部著作的创作和出版,同样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智慧。恩格斯和马克思的崇高友谊,为人类树立了光辉的典范。这两位伟人的伟大友谊告诉世人:建立在共同信仰和追求基础之上的友谊,是万古长青、牢不可破的。正如列宁所赞扬的,它“超过了古人关于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二、透彻说理,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征服学生

马克思曾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3]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就在于它是科学,它“有理”,它能够做到“以理服人”。“原理”课教师的使命就在于在教学中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革命性讲深刻、讲透彻,让学生真正理解、领会马克思主义的丰富性、生动性和深刻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感、现实感和逻辑感。例如,传统上,我们依据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和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将马克思主义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要想使学生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一块整钢,教师就必须将教材所讲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内在逻辑关系展现给学生: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有着极强的内在逻辑性,马克思通过政治经济学,即通过《资本论》证明了剩余价值的存在和经济危机的无法克服,从而说明,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不合理的社会,因此,要用共产主义社会取而代之。唯物史观证明了共产主义的必然实现,而自然辩证法又证明了唯物史观的科学性。

再比如政治经济学部分的讲授。笔者的教学经验表明:讲懂《资本论》最能让学生信服马克思主义,能够帮助学生在学术高度上确立共产主义信仰。而这一部分教学的成功与否,主要在于教师的理论素质,在于教师能否让学生真懂《资本论》。这就需要教师将相关理论讲透彻,将这一部分理论的内在逻辑性、理论的严密的推理过程清晰地呈现给学生。如此,学生才会真正产生这样的信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虽然共产主义的实现并非当代人所能够亲见。

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讲透彻还包括能够回答、厘清青年学生的理论困惑。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不少学生曾经提出这样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为什么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适用?创立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的马克思主义,对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是否仍然具有理论价值?教师要想解疑除惑,就必须让学生明白:马克思、恩格斯探讨的是关于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走向及关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问题,他们的理论并不局限于他们所生活的那个时代,而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和资本主义社会规律性的探讨。因此,马克思、恩格斯虽然生活于19世纪的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但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的认识条件,不会从根本上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但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依然适用于当今这个时代。

三、案例教学,用活化的理论贴近学生

任何理论都来源于实践,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正如马克思曾指出的那样:“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4]但是在理论表述中,实践活动的感性形态在修辞过程中经常在不知不觉地被抽离,从而使理论显示出深刻、抽象和枯燥的特性。因此,在“原理”课教学中,教师必须把被抽离、遮蔽的经验感性地还原出来,以事实为前提,“摆事实、讲道理”,“事实在先”,“由事及理”。用长青的“生活之树”活化灰色的“理论”,以叙事的方法讲道理。这样的讲授才会“活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会使学生易于理解、接受,学生才会“真心喜爱”。而实现由单一“叙理”向“依事说理”转变的主要途径是案例教学。

在案例的选择上,首先,“原理”课案例要具有政治导向性。也就是说案例的选编要体现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在要求,坚持服务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具有思想性。同时,选用案例应以正面引导为主,反面教育为辅,多用积极的案例激励学生。

其次,案例要具有时效性。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只有让学生看到马克思主义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才能让他们信服。因此,教师要与时俱进,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应该根据国际国内新情况和新问题,采用最具时代感的案例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及其在当代的理论价值。同时为了让学生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接受并发展马克思主义,应该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科技,包括国际间问题等多方面的现实素材中精选案例,增强理论的时代感和说服力。

再次,案例要具有地方性。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地方文化传统、社会特色和历史积淀,所以在原理课适度采用反映地方社会文化特色的典型案例会让学生感到亲切,提高学生的文化认同度,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徐州虽为苏北地方城市,但历史悠久,汉文化底蕴深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这种文化资源变成教学案例,更易于提高教学实效。

最后,案例要具有贴近性。也就是案例的选择尽可能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所谓“贴近大学生”,一方面是指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运用的案例最好是学生身边发生的、学生比较关心的事情,这样的案例既真实可信,又极富感染力。另一方面是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贴近他们的所思所想。针对大学生思想困惑、思想疑虑比较集中的问题、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等内容进行选材,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受教过程中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在今日中国的鲜活存在,并将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价值目标等内化为学生的文化自觉。

四、学高垂范,用教师的风范和情操感染学生

高校思想政治课的魅力在于思政教师的魅力。对于青年学生来讲,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是通过教师展现的,“亲其师”,方能“信其道”。要提高“原理”课的教学实效,让马克思主义走近广大高校学生,并将其内化为他们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关键在于教师。“原理”课教师应对马克思主义有真诚而坚定的信仰,努力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学识涵养、不断探索“原理”课的教学艺术,如此,方能承担起自己的职业使命。

第一,优秀的人格魅力

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原理”课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念、高尚的品德、远大的抱负等人格魅力,融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高尚的情操、良好的教养于一身,才能做到“真懂、真信、真教、真爱”,才能感染学生、打动学生,才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使“原理”课真正为青年学生所需要、所渴求,并在他们的人生旅途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二,广博的文化素养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对于“原理”课教师而言,要想将课讲好讲透,首先必须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具备辩证思维的哲学素养。做到对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深刻领会、融会贯通,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内蕴。其次要拥有广博厚重的文化素养,即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的知识背景和知识结构。“原理”课教师要在教学中做到深入浅出,将抽象理论形象化、复杂原理简单化、系统世界观和方法论通俗化,回答学生提出的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诸多现实问题,拓宽自己的理论和现实视野,丰富自我知识储备。

第三,精湛的教学艺术

在2011年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研讨会暨上海大学首届“思政论坛”活动中,大连海事大学教授贾凤姿指出:要以“情感式教学”感动学生、以“对话式教学”引导学生、以“延伸式教学”打动学生、以“时尚式教学”吸引学生、以“方法论教学”武装学生、以“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以“自助式教学”激励学生。[5]贾凤姿教授的思政课之所以被誉为学生心目中“最迷人的课堂”、最受学生欢迎的“招牌课”,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她高超的教学艺术。教学艺术包括教师形象的端庄优雅、语言的幽默风趣、板书的工整流畅、情感的运用艺术和人格的感染艺术,唯有如此,方能做到寓教于情、寓教于理、寓教于趣、寓教于韵。只有教师具有高超的教学艺术魅力,才能激发“原理”课教学的生命力,使马克思主义的本真精神走进学生的心灵。

总之,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师要以课堂为主阵地,切实承担起自己的职业使命。“原理”课教师要立足课堂,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讲深、讲透、讲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讲具体、讲形象、讲生动,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讲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让马克思主义走向广大青年学生,走进大学生的心灵,实现高校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9-460.

[2][德]海因里希.格姆科夫,等.马克思传[m].易廷镇,侯焕良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篇8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教师坚持以生为本,将人文关怀与理性解惑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可以说,如何使自己在大学四年学有所成,为自己未来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是每个大学生都非常关注同时也是使他们感到困惑的问题。在“原理”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联系这些问题进行理论解析,以帮助他们解决内心的困惑,不仅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充满活跃的气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而且有助于大学生完整、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此,教师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主要围绕“人之是”、“人之思”、“人之识”、“人之群”、“人之问”、“人之愿”等六方面问题与大学生一起进行探讨,并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困惑进行理论分析。

一、人之是——大学生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结合大学生所关注的“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在“原理”课的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部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生平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和大学生一起探讨青年人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如何拥有一个有魅力的青春等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青年时期就确立了要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终身的明确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进行了艰苦的理论探索,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从未放弃过。他们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以揭示自然、社会及人的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目标,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己任,以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现了科学性与革命性的有机统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大学生一起就“人之是——大学生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教师通过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生平,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表明每一个怀揣梦想的人都应该对自己的一生进行积极谋划。人的一生可能成就伟大的事业,也可能比较平凡;可能很成功,也可能要经常面对挫折,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一种超越的人生境界。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为人类解放事业做出伟大的贡献,就是因为他们能够坚持不懈地追求崇高的理想目标,能够不断超越自己。他们付出毕生精力揭示出人类社会乃至整个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得到了全世界广大劳动人民的认同。因此,通过对“人之是——大学生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问题的探讨,不仅可以使大学生全面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而且对人生意义是什么、如何拥有一个魅力青春等问题也会有更加深入的思考。

二、人之思——大学生如何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

青年大学生大都有理想,对自己的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但现实中的一些不如意又会使他们内心感到迷惘,不知如何去实现自己的理想。由于无法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结合点,一些大学生要么整日沉浸在幻想中,无法适应现实;要么干脆抛开理想,耽于现实,失去追求理想的动力。

在“原理”课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大学生所困惑的理想与现实、应然与实然的矛盾,围绕着“人之思——大学生如何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这一主题,对世界的本原及其存在状况、人的思维与客观存在、灵魂与肉体、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之间的矛盾关系等问题进行探讨。教师通过对不同哲学世界观的比较,表明辩证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直观唯物主义不同,它坚持用辩证思维的方法,从客观实际和人的实践出发,来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既看到人受客观规律制约的受动性,又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主张人从客观实际出发,通过实践活动,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使世界发生符合人的意志的改变。由此可见,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才能得以解决,一味地抱怨与等待是无济于事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困惑,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来指导大学生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可以帮助大学生找到解决理想与现实、应然与实然之间矛盾的方法,从而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三、人之识——大学生怎样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大学生充满求知欲,渴望获得关于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渴望拥有真理。但是,囿于主客体条件的限制,大学生往往不能从整体上全面把握人的认识的本质、发展动力、过程及其规律等问题,对有没有真理、什么是真理、真理发展的规律及真理与价值的关系等问题也缺乏深入的理解。因此,他们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爱钻牛角尖,易偏激。

在“原理”课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教学过程中,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注重感性认识、忽视对理性认识的把握、由于分不清真理与价值之间的区别而否认真理的存在等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对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的分析,表明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又必须回到实践中接受检验,对一个具体事物的认识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获得;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是要获得真理,推动真理的发展,价值判断不能代替对真理的追求等。联系大学生对真理问题的关注,教师可以着重围绕真理与人、真理与谬误、真理与价值等之间的关系问题展开探讨,以解决真理的本性是什么、真理是如何发展的等这些困扰大学生的问题,使他们能较客观、全面地分析现实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树立起为追求真理而不断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四、人之群——大学生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常常会面临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个人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等问题的困扰。由于没有正确把握人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容易陷入狭隘的个人主义,忽视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而当个人发展受到限制时,又会抱怨社会环境的不如意。

在“原理”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及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探讨,解决大学生所困惑的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唯物史观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而解决社会矛盾的主体是广大的人民群众。社会历史发展是客观必然性与主体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所以,每个人都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动创造作用,通过参与到社会发展当中去推动历史进步。英雄人物历史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如果背离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再伟大的人物也终将被历史发展所抛弃。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自觉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将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在促进个人发展的同时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如果囿于狭隘的个人主义,脱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则会被时展所抛弃。

五、人之问——大学生如何把握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

在全球化不断加快的当今世界,各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任何国家都不能脱离别国而孤立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深入,全球化为人们提供了利用全球资源而实现发展的机遇。但是,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发展理念、意识形态等不断渗入,那么,该如何面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如何不断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会时时令当代大学生产生困惑。

在“原理”课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向大学生介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本质特征,表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制度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当代资本主义吸收了社会主义的积极因素,使其社会矛盾有所缓和,因此不能用孤立静止的观点来看待资本主义。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的、固有的基本矛盾运动的存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不可避免的。而社会主义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首先取得胜利,有其世界历史性根据。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作为在全球范围内共存的两种社会制度,相互之间既存在着矛盾,也存在着相互吸收对方优势的趋势。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快的当今世界,社会主义国家应积极主动地加入到全球化进程中,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为我所用,坚持走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现实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重任,面对资本主义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所带来的挑战,要坚定信心,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而拼搏。

六、人之愿——大学生如何看待共产主义理想

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使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理想是“原理”课的落脚点。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实生活中功利原则和效率原则盛行,传统的道德规范被抛在一边,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受到推崇,加上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大学生很容易出现唯我独尊、不关心集体及信仰缺失等问题,有些大学生对共产主义理想心存疑惑,认为共产主义是极其遥远的事情,与现实并无多大关系;有的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就是历史的终结,因为它已失去了向前发展的动力;还有些同学对此嗤之以鼻,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无法实现的乌托邦。

针对大学生对共产主义的模糊认识及共产主义信仰的缺失等问题,在“原理”课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从共产主义实现的客观必然性及其实现过程的漫长性、共产主义与现实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及无限的共产主义事业与有限的个体生命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来阐明共产主义社会理论。马克思指出:“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2]。因此,共产主义事业并不是遥远的事情,而是与每个人密切相关的,每个人都可以投身其中使现实变得越来越美好的当下的事业。同时,共产主义社会也并不是历史的终结,“共产主义是最近将来的必然的形式和有效的原则。但是,共产主义本身并不是人的发展的目标,并不是人的社会的形式”[3]。它是我们每个人都生存于其中、融于其中并能享受其积极成果的发展过程。它并不是虚无缥缈、可望而不可及的乌托邦,而是扎根于现实使现实趋于美好的、永不停歇的推进社会发展的过程。

与其他思想政治课不同的是,“原理”课的内容理论性较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由于侧重理论的阐述而忽视大学生的思想实际,难以进入大学生的心灵,无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而结合大学生所关注的人生的意义、个人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何把握真理等问题,围绕“人之是”、“人之思”、“人之识”、“人之群”、“人之问”、“人之愿”等六个方面进行探讨,则会由于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问题性和整体性等优点,易引起大学生的共鸣。

首先,针对性。大学阶段正是一个人青春激扬、思想活跃的时期,大学生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但面对人生和学业,他们同时又有着种种矛盾和困惑。这些矛盾与困惑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会制约大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能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和他们所关注的问题进行课堂教学,有针对性地就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展开探讨并做出恰当的理性分析,则既能做到人文感悟与理性解惑的统一,解决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又能避免枯燥的理论说教、无的放矢以及说大话、空话等现象,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对“原理”课而言,从“人之是”等六个方面对全书内容进行重新梳理,使之与大学生思想实际紧密联系,针对性强,可以避免由于脱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而陷入一味空谈的现象。

其次,问题性。大学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学生在知识的获取上不存在问题,他们更关心的主要是“为什么”而非“是什么”。对大学生都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讨是抓住学生注意力的最好方式之一。强化问题意识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使教学具有更强的说服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原理”课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及科学社会主义等六个方面,就物质与意识、人与世界、认识与实践、个人与社会、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等之间关系问题进行探讨,而这些都是大学生非常关注的问题,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因此,在每一章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中心议题,并围绕着这一中心议题展开讨论。如在绪论部分的教学中,可以就“青春的魅力”这一议题进行讨论。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少,意气风发,充满朝气,如何拥有一个有魅力的青春是每个大学生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教师在组织学生研讨时,可以先让他们谈谈在青春期所面临的种种困惑,针对这些困惑,教师通过联系马克思、恩格斯在青春岁月里做出了巨大贡献来激励大学生,并就青春的困惑展开探讨,在此过程中使他们对如何才能拥有一个丰富多彩、不至于让自己后悔的魅力青春的问题有更深入、全面的认识。

再次,整体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性特征是具有整体性。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的知识结构、个人喜好及课时限制等方面的原因,会出现教师在讲授时,要么偏重于哲学部分,要么偏重于政治经济学或科学社会主义部分,其结果是大学生无法从整体上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谈不上全面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从“人之是”等六个方面对“原理”课内容进行重新梳理,则可以避免这种缺陷。绪论部分即“人之是”围绕着应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进行探讨,是“原理”课的立足点和核心,并且与第七章“人之愿”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遥相呼应,表明马克思主义是一以贯之、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第一章“人之思”通过阐释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实践观、意识观,围绕着大学生所关注的思维与存在、理想与现实、应然与实然等之间的关系展开探讨,以帮助大学生解决如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而第二、三、四、五、六章即:“人之思”、“人之识”、“人之群”、“人之问”、“人之愿”是就认识与实践、真理与价值、个人与社会、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等之间的辩证关系展开讨论,以解决大学生相关的思想困惑。因此,从“人之是”等六个方面对“原理”课的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可以充分体现七章内容之间相互支撑、环环相扣且不断深入的内在逻辑关系。

纵观“原理”课的七章内容,可以把它概括为“一个核心”、“一个目标”和“四个关怀”。“一个核心”即解决大学生应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一个目标”即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目标,“四个关怀”是指生命关怀、理论关怀、价值关怀、理想关怀等的统一。因此,“原理”课是从人文关怀与理性解惑相结合的角度力求解决大学生所困惑的关于理想与现实、思维与存在、认识与实践、个人与社会、真理与价值等的关系问题,目的是实现“理论世界”向“生活世界”的转向。[4]围绕着“人之是”等六个方面展开教学,做到人文关怀与理性解惑的统一,不仅可以避免单纯的理论灌输,使课堂充满活跃的气氛,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凸显“原理”课的整体性,有利于大学生完整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参考文献

[1]陈淑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路径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6):65-6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7.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篇9

历经改革开放30余年之后,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所面临的环境、条件、受众较以前都发生较大的变化。如今,“90后”大学生是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对象。“90后”大学生出生和成长在中国社会经济改革发展最快、成就最大的时期,这个时期是社会结构转型最为激烈、科学技术发展最为迅猛、人们思想观念最为解放、价值观念最为多样化的时期。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显得独立自信、个性张扬、灵活务实。他们习惯通过网络媒体诸如QQ、论坛、贴吧、微博、微信等互通信息、表达观点,新媒体的快捷性、共享性、互动性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产生日益显著的影响。当前青年学生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也更从注重理想向强调实际的方向发展、从注重义务向强调权利的方向演变、从注重集体向强调个体的方向转化、从注重听取向强调参与的方向集聚[1]。这是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需要直面和回应的现实问题。

笔者认为,要提高“90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就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今的时代背景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针对“90后”大学生思维活跃、独立务实的特点,在“原理”课课堂中,注重透彻阐释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整体性和实践性,让学生真正领略科学理论的魅力。

一、以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理论之兴趣

熟悉“原理”课教学实际的人都清楚:在“05方案”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原理”课并不最受“90后”大学生的欢迎。因此,魅力“原理”课课堂首先应引导学生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笔者的体会而言,教师可从两个世纪之交频频见诸报端的新闻切入,从近些年来的“马克思热”中让学生从全球视角关注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早在1989年,面对危机重重的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弗朗西斯?福山曾满怀信心地要给已经争论了20多年的“意识形态终结”论画上一个句号,声称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将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并以“历史的终结”这一极其大胆的论断而轰动一时。而数十年后,人们不仅惊奇地发现历史并没有终结,而且一再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在当下的价值。从1999年英国广播公司的“千年思想家”评选到2008年金融危机背景下《资本论》一书作为最佳圣诞节礼物在国外脱销,西方国家的公众、学者和寝食难安的财长们都成为马克思的粉丝,这些学生平日甚少关注的有趣新闻都能在课程开始之初就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当教师进一步选取恰当的事例展示马克思主义解读现实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从全球视野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相结合思考后,“90后”的大学生将在雄辩的事实面前意识到: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拥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根源,也是马克思主义宝贵的理论品质。在马克思逝世100多年后,在作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的《共产党宣言》发表一个多世纪后,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本质的揭露和批判依然是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在新世纪依然能为我们照亮前行的道路。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所在。跳脱陈旧狭隘的思维束缚,学生就会迸发出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以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引导学生真知科学理论之内涵

有人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真正魅力在于它的真理性。而让“90后”学生科学地整体性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其切实感受到真理性,从而体验到“原理”课堂魅力的基础。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对中国近当代历史及国人命运产生了深刻而现实的影响,所以“马克思主义”对“90后”大学生而言并不是陌生的词汇。在他们从小耳濡目染接受的国民教育中都有大量“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内容。而大学之前的教育阶段由于课程设置、教育方式的原因,很多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是“熟知”而不“真知”。提到马克思主义,学生头脑中会有些零散的印象,但对基本原理的理解是片面的。因此,“原理”课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大学生进行知识点讲授上,不能满足于对物质、意识、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等一些基本概念和规律的零碎论述,而是要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自身的内在逻辑性从整体上展开对原理的阐释,让学生在“真懂”的基础上理性认同。

马克思自己曾明确表述“不论我的著作有什么缺点,它们却有一个长处,即它们是一个艺术的整体”[2]。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相互间是有严密的逻辑联系的,其本身就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哲学部分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整个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然后,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去观察、分析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指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指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主张无产阶级要建立自己的政党,并夺取政权,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使社会主义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从而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因此,无论是从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还是理论逻辑上看,马克思主义就正如列宁所言是由一整块钢铸成的严密的科学体系。列宁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都要历史地,都要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都要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3]。这是我们讲授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一条重要的方法论原则。“原理”课教师在讲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时,要在三大理论组成部分的相互贯通中、结合当时的历史语境向学生解释基本概念和规律,要提醒学生注意概念之间、规律之间、原理体系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同时也要避免强调体系的完整性而照本宣科、面面俱到、蜻蜓点水、不着边际。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科学理论的内涵和意义,从而内在生成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性认同和价值共鸣。

三、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启发学生体验科学理论之价值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马克思的名言直白地道明了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是应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现实需要而诞生的,是在总结和升华无产阶级长期斗争实践积累的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世界观和对现存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系统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的过程。这种与生俱来的实践性,与社会生活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命活力的重要原因。因此,关注和解决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从其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的历史使命。而富有魅力的“原理”课课堂就必须是面向现实世界,面向实践,面向人自身的。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篇10

马克主义基本原理高校教师教学效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主干公共课之一,其主要哲学理论以及方法论对学生影响非常大。但实际情况是,理工科院校的“原理”课教学却存在比较大的问题,基本上是处于教学模式呆板化,师生互动环节差,导致老师教的内容,学生不予关注的现象,教学效果考核以卷面成绩为主,只要是卷面成绩及格,就算是合格的教学。这种现象导致学生平时不听课,最后考试背背相关考试内容就好,至于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老师不关注,学生也同样不关注。

高校是大学生人生观和知识系统形成的关键阶段,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成熟,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原理”课是一门思想理论课,又是政治课。可是,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形形的社会意识,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矛盾凸现,社会道德标准不一等。如此众多的因素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充斥着高校学子的人生观,时刻模糊着学生的是非观,进而冲击着高校哲学课的教学。部分高校学子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是空洞乏味的理论,因其并没有解决诸如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腐败问题、失业问题、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等的社会问题。由此可见,社会负面现象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的巨大阻力,影响着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使高校学子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现实意义时刻产生着疑惑。

如何更好地让学生配合课程教学,让学生主动去学,学到更多的哲学知识,是每一个讲授马克思主义原理老师亟待探索的重要课题。每一门自然或社会人文学科都以某种方式解释或总结着人类生活,同时与其他学科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样哲学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通过各种途径影响着社会和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可现实情况是,“原理”课从教材到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效果监督和评估的改革和研究出现了滞后现象,表现在高校教育相比较小学和中学教育改革都出现了滞后的现象。理工科院校对哲学思想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投入不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工作也不是很重视,未能与时俱进,对学生这个教学对象的思想变化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未能做出及时的反应。时代的发展必然提出新的教学课题研究要求,及时地对此做出具有权威性的科学回答以及总结非常有必要。

“原理”课教学课题涵盖了哲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学科,是多学科的综合课题。这要求哲学教师需要对至少以上三个学科领域都有所掌握,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这样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在努力提高教师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经验的同时,教学监督机制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教学监督机制往往可起到约束和督促的作用,从而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稳定发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不少哲学老师的教学、研究工作不符合实际情况,照本宣科,脱离时展提出的新要求。哲学教学中有一种倾向,把哲学的历史发展进程简单化或者几乎忽略,简单地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宣读看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全部,把对其理论观点的简单介绍或者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近现代西方哲学的简单对比当作教学的全部。与此同时,学生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加强对其引导,不断地改善学生被动学生的现象,打破专业课是学习的重点,不重视公共课的局面。只有将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原理”课教学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突破。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期批判吸收费希特、谢林、康德、黑格尔等前人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是在同蒲鲁东、巴枯宁、杜林等非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家针锋相对的思想斗争中完成的。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列宁、以及邓小平等思想大家们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进行借鉴吸收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和发展的。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和世界上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和文化现象几乎都采取了完全否定的态度,禁绝着所有非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和思想的进入以及非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研究和传播,这种现象直接地导致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没有发展,进而倒退的局面。

“原理”课是我国高校公共必修课之一,可在某些情况下却失去了自身应有的独立性,教师教学掌握的灵活度非常有限,且出现教学课时严重不足的现象。理工科院校非哲学专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时安排一般计划课时为36~54课时,高校教师很难做到系统地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时的限制造成高校学子在不了解国内外马克思主义以及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前提下进行学习,很难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其他理论进行比照的能力,进而客观地限制了他们把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由简单了解升华为理论分析的能力。但马克思主义理论又是博大精深的,这就是一个大的矛盾,造成学生对其只能做到浅显的了解而已,很难做到教学师生就某个哲学观点结合现实社会现象进行有效的对话和讨论。

考试是比较好的学习引导方式,对学生如何学习,学习什么会产生积极影响。为了进一步培养和调动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较为合理地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效,在考试方式上,我们采用两种形式:第一种是论文评定和命题试卷相结合的方式,分数各占一半。论文题目由教师给出几个主题,学生自行选择,前提条件是运用唯物辩证法去发现、分析并试着解决所学专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这种形式不但反映学生理解原理的程度,而且能区分每个学生运用该原理的能力,可此种形式还是不能全面地反应学生的学习过程。因而,命题试卷就是必要的补充形式。试卷中的题型应多样化,主观题与客观题的分配比例应适当。第二种是开卷和闭卷相结合的方式。开卷考试时出客观题和主观题,偏重主观题的分量。闭卷考试的形式可偏重客观题,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够让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引起高度的重视,不在停留于考试时才去书上划重点。

综上所述,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探讨,从时代背景出发,引发对教学该如何与时俱进的思考;从教与学的环节出发,对教师队伍专业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学生的引导也需不断深入;从该课程的教学时安排来看,没有自身的独立性,使得教学内容只能停留在简单的识记状态,难以达到理论升华的高度。考试形式的多样化或许也是权宜之计,教学若想有真正意义上的改善,更应是以上几个方面的合力。

参考文献:

[1]卢萍.开放式教学: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应然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163-166.

[2]李润杰等.哲学教育贫困化的表征、原因和出路[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1):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