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专业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7:10

农学专业的特点篇1

关键词:职业教育农业英国

一、课程体系层次分明,注重工作经历和科学研究

英国农业职业教育实行的是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农业职业资格证书有两种资格证书体系,一种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1],这种类型的职业资格证书主要针对没有进入过综合性大学的年轻人及部分成年人,为提高他们的素质而设置的。这类证书分为不同的等级,完成一个等级的学习,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找相应的工作,如:园艺技术专业从低到高分为4个等级,学生获得一个等级的证书才能进行下一等级的学习:

1级(Level1)证书:

学习时间:全日制1年,一周开设3天课;

开设课程:基本的花园技术;基本的乡村技能;基本的植物种植

2级(Level2)证书:

学习时间:全日制1年,一周开设3天课;

开设课程:植物和土壤科学;园艺产业和有机食品;观赏园艺;园艺机械;基本的园林结构;相关工作经历

3级(Level3)证书:

学习时间:全日制1年,一周开设3天课;

开设课程:承担以土地为基础的研究项目;植物和土壤原则;机械操作;观赏植物的认识、选择和使用;园林和花园设计的原理和实践;植物繁殖;相关工经历

高级证书:

学习时间:全日制2年,一周开设3天课;

开设课程:承担基于土地的研究项目;理解植物和土壤科学的原则;机械操作;观赏植物的分类和使用;植物繁殖的管理;以土地为基础的商业管理;花园设计;相应的工作经历

所有的学生不学习外语、计算机、政治、体育等基础课程,一进校就开始学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另一种证书是皇家园艺协会(royalhorticulturalsociety)颁发的证书:这种证书主要针对想从事与园艺相关工作的成年人及一些想更新知识的园艺师设置的,即满足社会上在职人员的进修及培训的需求。在英国很多成年人自己交学费参与这样学习的人很多,因为他们要想获得与园艺相关的工作,必须要获得相应的证书。获得这种证书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花园中使用的观赏植物的种类,花园的初步设计,果树、蔬菜的种植技术,土壤知识,常见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及怎么培育新品种。实行半工半读,学习时间一年,一周上一次课

开设的课程有:植物分类;植物繁殖;土壤和植物营养;植物保护;花园植物和草坪;果树和蔬菜生产

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选择课程,只要完成相应等级课程的学习,获得相应课程的学分,既可获得相应的证书。

二、课程教学注重实践

(一)专业基础课程

英国农业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内容比较简单,强调适用性,很多专业基础课程融合在一起,如把土壤、农业气象、植物融合为一门植物和土壤科学,将遗传与育种融合为育种,分别讲授一学期。

(二)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中的理论教学部分一般采用模拟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的方式进行,一门课程由不同的技能组成,每个技能需写一个小的计划,许多小计划组成大的计划,每个小计划由许多问题构成,理论教学非常注重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课程普遍具有趣味性。学生完成计划后即开始实践,实践部分一般采用分组实验,每一个同学负责一个技能的不同部分,协调合作,分工完成。学生每获得一个证书需完成相应技能的学习并熟练操作,一个技能一般要重复3-5次,甚至更多。老师刚开始指导,到后来只需要监督就可以了。学生学习非常轻松,理论知识所占比重小,主要强调实践操作及动手能力。

(三)课程安排

部分学生是半工半读的,大部分学生每天都要回家,为了方便学生,一般一门课程一周只上一次课,一次课即上半天。早上9:30上课,到了10:30-11点是早茶时间,学生老师都去喝茶或咖啡,中午1点左右下课,吃中午饭,2点开始上课,4:30放学。一个班只有8-12个人,学生上课参与性很强,大部分的知识和实践都由学生参与讨论和操作,学生学习积极性也很高。由于选修的课程不同,有些学生一周上一天课程,有些学生一周上2-3天课程,不上课的时间学生基本都到企业工作,大部分学生都是开车回家,基本没有没有学生管理这个机构,每天只有一个老师住在学校里,负责几个留校的学生的吃饭,睡觉和安全。

三、教师实践经验丰富,考核严格

老师一般采用聘任制度,大部分老师是在行业、企业干了5-10年,已是行业企业的技术骨干后,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证后才应聘到学校当老师。教师有些是全职的,有些是兼职的,全职老师一部分时间为学生上课,其余时间在学校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工作,同时带学生参与生产,全职教师既是教师也是技术骨干;兼职老师通常是某些领域的能手或园艺学科的专家,一般上一门课程或课程中的部分内容,一周只上一次课。教师主动学习的能力很强,他们会主动参与社会培训或进修以更新知识和技能,如教园林规划的老师,为了使自己的设计能适应社会需求,经常自费参加各类设计活动。教师每年都要进行考核,采用自评,同行评,学生评,系主任评等方式,考核结果作为晋升、续聘或解聘的依据[3]。

四、实训场是农场

(一)实训场类型

实训场即是农场,实行企业化管理,学生在实训场学习,相当于在企业工作,课程外在实训场工作可以获得相应的工资,实训场生产的产品绝大部分都用于销售,包括学生的实践产品,销售所得用于学生实践教学的开支。

(二)实训场管理

实训场属于学校,学校董事会聘请的一位资深老师或行业专家担任经理,负责实训场管理及人员安排,经理有权从学校或社会公开聘请工作人员负责实训场日常的生产管理、销售及给学生准备实训材料,工作人员接受经理的考核。经理即是老师也是专家,一边上课,一边生产,经理获得老师及经理两份工资。学校负责监督实训场的教学及生产管理,每年对经理考核一次,考核评价结果作为是否聘任的依据。

五、教学做一体化的实验室

实验室即是教室,教室也是实验室,一边上理论课,理论完了做实验,然后分析结果。这样安排即满足了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式的需要,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如:他们做的种子发芽的实验,给学生提供不同的种子,不同的发芽条件,让学生自己选择种子和发芽条件,下次上课的时候学生自己先分析结果,然后老师总结。

六、学生构成多样

英国农业类专业的学生组成比较复杂,有16-20几岁左右的年轻人,也有40-50岁的中年人。年轻人中,有些是初中生,有些是高中生,他们通过相应考试进入职业院校学习;中年人中有些是失业者,为了重新获得工作机会,到职业院校学习,以获得相应资格证书;有些是某一行业、企业的能手,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报名参加园艺技术的学习;有些是残疾人,为了找到一份工作到学校学习,国家承担他们所有的学费和生活费。19岁以下的学生学习农业类专业,国家全部承担学费。

七、对我国农业类专业职业教育的建议

(一)政府重视,加大投入

2012年回良玉副总理在全国农业科技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中指出“我国农业要破解发展难题、突破瓶颈约束、参与国际竞争,根本出路在科技,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为广大农村和农业产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任务。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效率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农业从业者科技素质低等因素阻碍了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培养大量高技能,高素质的农业人才可以有效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类高职院校在培养新型农业技能型人才中承担重要责任,因此,政府应重视农业职业院校的建设和发展,加大投入以改进农业类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降低甚至免除农业类学生的学费。

(二)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目前我国高职农业类专业的很多基础课程都延续了本科教学的教学内容,以知识理论为主,淡化了技能的培养。如化学、植物生理、遗传学等课程中的某些内容理论性太强,是本科甚至研究生学习研究的内容,对于高职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因此应在调研工作岗位,分析工作任务后,加强种植类专业基础课程的课程内容的筛选及专业基础课教材的研究及编写工作。

农业类专业的部分学生对行业发展和职业规划不清楚,毕业时面对企业,面对社会比较迷茫,知识能力达不到企业的要求,因此在课程体系改革中应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课程体系中必须要有学生到企业实习锻炼的实践课程,让学生了解行业,了解企业,确定自己的兴趣爱好,以便在将来的学习中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职业发展有比较清楚的认识。

(三)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将教室与实验室的功能合二为一,建立教学做一体的教室,将课堂搬到生产现场、搬到田间地头,在田间设置课堂,老师布置任务,学生一边做,老师一边指导,学生再独立完成任务,真正做到教学做一体。

(四)建立生产型实训场

政府加大投入,学校积极参与,建立生产型实训场,实训场的管理完全按照公司的运行模式进行,实训场的负责人负责实训场的生产管理及学生的实验实训,课堂上老师带领学生参与生产,实训场提供物质及场地,课后老师作为技术员参与实训场的生产,学生可作为员工,在老师安排的安排下实践,并获得一定的酬劳。

(五)加大师资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提高教师从业的门槛,教师必须有参与相关企业管理或在相关机构培训学习的经历,具备较高的业务知识及能力,且考核合格后才能从事教学工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参与学校实训场的生产管理工作。对于新进教师,必须要在行业、企业从事相关工作2-3年后,才能获得教师资格证书,从事教学工作。

(六)重视科学研究

高职院校的科研是学校发展的动力之一,学校应较强科学研究的投入和管理,在全校选择科研水平较强的老师成立科研管理部门,负责课题的立项,课题实施的监督和管理,课题成果的推广应用等,立项的课题应与企业或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共同申报,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为目的。同时让学生参与项目的实施,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同时也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莫广刚德、英农业的职业技能鉴定世界农业2005.2

[2]黄日强黄勇明英国农业的职业教育世界农业2004.3

农学专业的特点篇2

关键词:特色专业;人才培养;建设

本科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的基础。专业特色是质量与创新的生命线,加强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专业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在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引领、示范与辐射作用。

一、深刻理解特色专业的建设内涵

特色专业指充分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办学水平和鲜明办学特色,获得社会认同并具有较高社会声誉。特色专业是经过长期建设形成的,是学校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等特征。特色专业是一所高校所有文化要素汇聚提升的体现,是一所高校办学经验趋于成熟的标志。建设特色专业,是高校在新形势下获得持续竞争力,增强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质量工程”建设文件指出,建设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是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出专业特色的重要措施,要紧密结合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优化课程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和课程教材建设,切实为同类高校相关专业和本校专业建设与改革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主要建设原则是:强化优势,突出特色。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以强化优势为根本,以突出特色为关键,充分体现办学特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色;改革创新,提高效益。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增强专业建设开放性、灵活性和适应性,提高办学效益,与相关行业领域紧密结合,探索适应社会不同类型人才需求的培养模式,为社会提供高质量专门人才;示范带动,整体推进。强化专业建设实践成果积累和有效经验总结,主动宣传推广建设成果,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二、以改革精神积极推进特色专业建设

华中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历史底蕴较深厚,可追溯至1904年湖北农务学堂开设的财政、理财等课程,迄今已有百余年发展历史。1981年建立农业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点,1986年建立农业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点,1998年设立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0年批准为农林经济管理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07年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特色专业。现有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科学家5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0人。特色专业立项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

1.切实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特色专业建设必须与社会背景、产业背景及行业发展趋势密切相关。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已难以适应wto框架下用人单位的需求。当前我国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因此,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实现四个转变:从侧重理论研究型向侧重实际应用型转变,从窄深专家型向宽口径通用型转变,从单科型向复合型转变,从侧重于宏观经济政策研究型向涉农中小企业管理型转变。总之,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以服务三农为特色,与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新形势相适应,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农业大学特色的宽口径、复合型、应用型,掌握农业科技发展的经营管理高级人才。

2.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影响着特色专业建设方向、进程和绩效。农林经济管理特色专业构建了“一体两翼”培养模式,注重农、经、管知识复合,突出社会责任与创新能力培养,开展课程体系研究与改革,进行课程重组、整合优化,建立了基础课模块、专业课模块、实践教学模块、专业特色课模块、通识教育课模块、前沿与特色课模块等“六大教学模块”。

在基础课中,增加数学、计算机等课程学时和难度;专业课中,对重复、脱节教学内容调减优化;实践教学中,新增创新学分,对实验教学内容整合优化,独立设课,单独考核;专业特色课模块中,注重因材施教和个性培养,增加选修门类,拓宽选修课范围;通识教育课模块中,规定学生必须修满12个学分农业科学和素质教育方面课程;前沿与特色课模块中,结合当今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及教师科研成果,聘请校内外专家开展讲座,进行专题讨论,让学生了解本专业发展动态与前沿,突出专业前沿与特色,开设了农业经济管理专题、农业可持续发展专题、管理理论发展、职业生涯设计与管理等前沿与特色课程。体现“三个强化”:强化农、经、管知识复合,文理渗透,拓宽知识面;强化创新能力培养,突出实践教学,增设创新学分;强化社会责任教育,培养学生爱农情感、兴农责任、强农使命。

与此适应,推进以10多门国家、省和校精品课程“三级精品课程”为核心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改变传统注入式教学方法,推进问题导向的研究性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灵活运用情景教学、互动教学、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构建了师生“知行苑”交流平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3.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针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特点,遵循实验实践教学特点和规律,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遵循“系统优化、整合集成”要求和阶段递进原则,注重实验教学体系系统性,注重实验教学层次性和模块化,注重实验内容新颖性,注重实验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科学性,突出基础性、提高性、综合设计性“三层次”,建立了农户经营与风险控制模块、农业金融与贸易模块、农林经济管理与决策模拟模块、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模块“四大实验教学模块”,形成分层次、模块化、点面结合、全面开放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验课程体系。高标准建设了经济管理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企合作共建了6个功能实验室,为实验课程开设提供条件支撑。

以“感知见习—认知实习—实训体验”为路径,构建以见习为主的感知实践、以社会经济调查为主的课程实践、以管理模拟及企业实训为主的角色实践“三维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建有1个教育部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和35个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为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有效保障。

依托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和教师科研课题,积极开展经常性学术讲座,营造浓厚学术氛围,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通过教师科研课题带动、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SRF)立项资助、实验教学中心条件支撑,培植学生创新成果。

4.积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根本保障,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围绕特色专业建设需要,建设一支以学术带头人为骨干、教学科研综合水平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专业建设才有坚实基础和生命力。

先后实施了“青年教师八个一计划”、“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计划”、“杰出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等,教师队伍学缘、年龄、职称结构得到明显改善。通过科学研究项目建设具有稳定研究方向的学术梯队,培养了科研经验丰富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将学科建设成果转化为优质教学内容。通过对重大问题研究和探索,使他们对知识的理解、领悟和运用得到内化升华,拓展了学生专业视野,加深学生对知识体系理解的良好效果。科研项目作为本科生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论文选题的重要来源。学生毕业论文选题80%以上来自于科研课题,提高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兴趣,整体水平与质量显著提高,近几年省级优秀学位论文获奖率40%以上。高职教师100%为本科生开课,鼓励开设学科或专业主干课程,创建精品课程、“双百”课程(百门实践课、百门科研成果案例课),主编课程教材。

专业建设责任人在专业建设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促成学科专业良性循环发展重要协调者。通过其领导的专业团队,把握专业建设指导思想,落实专业建设规划,引领专业在国内同行中占据重要位置。专业责任人应在教学科研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熟悉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对学科专业唇齿相依、相辅相成的关系有深切体会,有能力站在更高水平上驾驭学科专业协同发展,将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和优势引导并转化为专业建设重要资源。

5.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与合作

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使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尽快融入社会是提高学生质量的重要标志。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提高学生适应能力,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通过请校外知名人士做报告,组织学生到校外参观、实习等,增强学生与社会联系,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特色专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将国际化教育融入课程、专业实习实践中,形成多渠道、全方位国际化教育机制,通过联合培养、互认学分、选送学生、聘请教授等方式使每一个学生在国际化教育中受益。与山东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澳大利亚等多所国内外知名高校建立了联合培养机制,设立了国际教育实习学分,鼓励学生走出国门,完成学业。

三、特色专业建设实践的思考

1.建设方向明确。农林经济管理特色专业建设应突出地域特色、突出农林特色和突出人才培养“复合式、应用型与国际化”特色具体设想,围绕社会需求、区域需求,在学生综合素质和技能培养等方面多做文章。

2.建设定位准确。面对现代农业科技和经济发展的两大发展趋势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经营管理人才的新要求,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建设和改革以及学生的就业去向必须有准确定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学生知识结构须与农业科技、经济发展大趋势一致,符合国家农业发展对人才要求。

3.狠抓关键环节。在确定特色专业的建设理念、培养目标、教学团队、实践教学基地、图书资料等软硬件条件后,关键就是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直接关系到这些软硬件条件综合运用效果,也直接决定特色专业建设成败。

特色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今后将从提高对建设特色专业重要性认识,发挥学院一级在特色专业建设中的作用,正确处理学科与专业建设之间关系,加强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联系,建立长效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努力。通过创建特色专业,增强专业生命力和竞争力,以特色专业辐射带动其他专业建设与发展,整体上提高学校办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崇光,关桓达.农林经济管理“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高等农业教育,2008,11,11:40-42.

[2]教育部.关于加强质量工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教高司函[2008]208号.

农学专业的特点篇3

[关键词]涉农专业;作物学基础;教学模式;实践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3)04-0051-04

0引言

非农学类专业是与农业特别是与种植业有着不可分割关系的专业,本文暂称其为非农学涉农专业,简称“涉农专业”。常见的这类专业有工程类的农业机械工程、设施农业工程、农产品加工类专业,经济类的农业经济、农村管理等专业[1]。在涉农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因为与农业的关联,往往需要开设传授农学类基础知识的课程。通过对农学特别是作物生产基本知识的教学,拓宽学生对农业生产的认识,了解农业生产的基本规律,从而使涉农专业学生对其专业内涵的理解更加深刻,对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为贴切,并促进其知识结构更为合理[2,3]。作物学基础正是适应涉农专业学生对作物生产知识的需要,作为专业基础课在大学二年级或三年级开设的简要但有一定覆盖面的作物学综合课程。这一课程对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的非农学类专业如农业机械等作用更为重要。

1涉农专业开设作物学基础课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农业机械、农业经济、食品技术与工程等涉农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多为培养直接或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的工程类、经济类应用人才,其专业特色在于与农业结合而产生的交叉,其服务对象也是面向农业生产的相关领域。然而,因其专业范畴,主要科目和专业课程的设置大多完全脱离农学范畴,偏向纯粹的机械类、经济类专业课程,少有农学相关的课程。基于其专业特色和培养目标,学生掌握必要的农学类知识,特别是作物生产的基础知识,对于学生领会专业课程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以及适应毕业后的就业需要均十分必要[4,5]。特别是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的涉农专业,作物学基础知识对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相关专业课程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例如,农业机械专业的学生,不了解农业机械作业对象的要求以及其中包含的农学原理,就不可能确切了解农业机械性能的优劣,不可能全面掌握相关作业机械的设计和使用要求,更难实现优质农业机械的设计及其维护。

另一方面,当今环境下,涉农类专业的生源虽然绝大部分来自于农村却普遍不了解农作物,甚至不认识主要的农作物。笔者对苏州大学机械学院农业机械专业的两届两个班学生共58人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和讨论,得到的结果可见一斑。调查对象中来自农村的学生占比90.4%,在家时经常参加农事劳动的学生(以参加农事劳动的次数超过在家日数的一半为标准)为0,认为自己偶尔参加农事劳动(以2小时以上较长时间进行农事劳动为参加的标准)的学生仅占32.7%。针对农作物的识别,知道籼稻和粳稻分类的学生仅占28.8%,多数学生不知道自己日常食用的大米是籼稻还是粳稻。知道有大小麦区分的学生占61.5%,而认为自己能够在田间区分大小麦的学生则仅占5.8%。可见在目前的教育氛围下,即使是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孩子,能够主动参加农事劳动的情况很少,能够了解主要粮食作物种类的学生不多,不识“五谷”的学生非常普遍。

学生对作物生产基础知识及农业生产技能的了解极度匮乏,对农作物生长的共性规律以及基本农艺活动和作物栽培技术的认知更是缺乏基本概念,这已经成为涉农专业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和基本素质提高的限制因素。针对目前学生的基本状况,涉农专业进行农作物基础知识和作物生产技能的教育,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

2作物学基础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

作物学基础属于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增加涉农专业学生在农作物基础知识和一般农事措施方面的认识积累。针对涉农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和专业特色,其教学内容应该以介绍作物生产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农事措施为主。基于这一指导思想,确定作物学基础课程的基本内容如下:(1)作物生产概述;(2)作物生产与环境条件的关系;(3)土壤肥力的基本知识和土壤耕作;(4)主要粮食作物和大田经济作物的种类和生长基本规律;(5)作物的生长发育与产量、品质的关系;(6)作物生产常见的基本管理和农事操作;(7)植物保护的基本概念及病虫草防治措施;(8)蔬菜、果树和花卉的基本知识;(9)现代作物生产及其可持续发展。

为了适应涉农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特点,作物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应注意掌握以下基本要求:(1)以通俗易懂的介绍为主,重点强调作物学基本概念的理解;(2)注意农事措施的系统性介绍,减少学生的片面理解;(3)着重关键的基本生长规律的讲授,为学生拓展农学知识奠定基础;(4)注重标本展示和形态识别,尽量培养学生的直观概念和准确认识;(5)合理利用多媒体,通过照片、图片和影像构成较直观的学习内容;(6)多安排实地观摩和实践性教学,促进学生对农业生产的实践认识。

通过作物学基础课程的学习,应尽力使学生对作物生产的总体概念、主要作物的种类、生长发育特征及基本规律等有一定认知,对作物生长环境以及高产优质的生产目标有清晰的概念,对农作物的栽培、良种运用、植物保护以及农产品贮藏等生产技术有一定的了解,从而为其进一步的专业学习提供较好的作物学知识基础,并为毕业后在工作中碰到农学相关知识的需要时可以适当应用并能及时拓展[6,7]。以农业机械专业为例,通过课程的学习,应促进学生懂得在处理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问题时必须考虑农业生产技术方面的基本要求,在专业学习和毕业后的工作中也能主动思考农业机械的运用与农业生产中高产、优质、高效、安全、低耗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真正理解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发展的作用及其发展趋势。

3作物学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具体设置

鉴于前文的认识,结合作物生产基础知识的系统构成,在有限的学时限制下(以2学分为基准),设置本课程教学具体内容及其教学模式如表1所示。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关键知识点的把握,既要能够把握好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深浅度,又要注意每个章节的中心内容的凝练和强调。

在教学方式的运用上,本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应以课堂教学为基本模式。然而,由于本课程包含了很多的生产实践性知识和形态识别的内容,故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实物标本等教学手段和所在的校园环境,在理论授课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认知性的授课内容,本文暂称其为认知课。这种认知课,介于实验课、实践课和理论课之间,原则上在室外进行。利用现有的条件,进行季节性的作物形态识别、附近的设施农业参观、农田操作的见习等等,也可以采集标本实物带进课堂,进行相关形态认识等方面的教学,总之,根据条件灵活安排,时间以每次1个学时左右为宜,以讲授、介绍为主,学生动手为辅[8,9]。通过认知课的安排,把一些直观性很强的知识,在实物存在的情况下进行讲授,更能提起学生的兴趣,并加深学生对作物生产的认识和感知。

4实践性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形式改进

对于非农学涉农专业的学生而言,作物学基础是其大学课程中涉及农业生产的第一门课程,也可能是四年大学生涯中唯一的一门农学类课程。因此,促进学生对农业生产的了解欲望在本课程的教学实施别重要。适宜的教学方式方法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良好学习氛围的决定性因素。结合作物学基础课程的内容特点,采取多样化的实践性教学手段,设计有趣实用的实践性教学单元,是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应予特别重视的方面,也是形成本课程授课特色的关键教学方法。

作物学基础课程教学中运用的实践性教学,不同于农学类专业的专业实践。农学类的专业实践课程,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农业生产的实践认知和农事动手能力,以学生动手为主。作物学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完全不同于农学专业实践,必须以传授作物基础知识为出发点,故在本课程中采用的实践性教学方法,应以识别、认知、了解为主要教学目标,可参照实物以讲授为主导,不必过于强调学生的自己动手和实际参与。具体实施时可以从以下方面设计实践性教学单元:(1)利用实验农场和周边农村,多安排大田实地教学。让学生在实际生产的环境中把握理论知识。(2)多采集标本,使非正季作物的教学也能物有所依,增强学生的直观认识。(3)鼓励学生回家自我参加最少1次的实际农事操作,提交农事实践作业并组织讨论。(4)组织作物收获期的现场教学,加深学生对产量的概念和产量形成的理解。(5)利用附近资源,组织设施农业教学活动。通过多种途径组织多种形式的实践性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多地接触作物实体和实际生产环节,直观感受作物生长过程和栽培技术。

另一方面,多媒体教学也是本课程不可替代的教学手段之一。多媒体课件将很多知识点图形化,加强了学生的直观认识,也增强了教师授课的系统性。在本课程的课件制作中,应更为重视照片、图片和影像的运用,加强基础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说明,并使学生对作物学的知识落实在具体实物对象上[10,11]。但同时必须注意不能依赖于课件,要充分运用板书和手画图形,突出知识点,加强学生对作物及其生产过程的理解。

5涉农专业“作物学基础”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

1)需要性原则。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后续课程的需要,以及农业的发展趋势精选必要的教学内容,避免过多的理论灌输。

2)基础性原则。根据专业基础课的性质,重点选择作物生长、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作为主要教学内容。

3)完整性原则。本课程应该是介绍农业生产全貌的课程,在教学内容选择时,尽可能保持知识的系统性,使农业生产各环节的知识即能自成一体,又能围绕作物生长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农业是一个生产部门,其涉及的内容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作物生产的对象是植物,其生长规律又让本课程具有一定的理论性。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努力使农学理论实践化,生产实践理论化,让学生实实在在地领会和理解农业生产的特点。

主讲教师必须切实认识到非农学专业学生学习作物学基础课程的重要性,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准备授课内容。通过有限学时的教学,使涉农专业学生对作物生产基础知识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知,让学生充分理解其专业知识的最终服务对象——作物生产——的特征,为其在今后学习中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和引导,为进一步自我提高创造必要的条件。同时,教师还要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努力创新教学方法,使该课程成为涉农专业学生喜爱的重要基础课程。

6结束语

作物学基础课程作为涉农专业必要的专业基础课,其体系必须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内容必须具备一定的覆盖面,同时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又要有合理的分布。所以,针对涉农专业的特点,设计合理的内容体系和教学模式,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结合农学的特点充分利用实践性教学手段,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通过“作物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农学知识具有较为系统的概念和一定深度的掌握,对其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开展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将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佟艳,朱刘娟.工科院校《农学概论》教学改革研究[J].陕西教育,2009,(7):133.

[2]翟虎渠.农业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300.

[3]官春云.农业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220.

[4]赵全志,胡跃高,侯亚兵,等.农业总论与大学生宏观发展战略素质的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2004,(8):55-56.

[5]张学林,张小全,杨青华,等.基于实证调查的农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8):80-82.

[6]李伶俐,张学林,朱伟江,等.《作物学通论》对话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西南农业学报,2010,22(2):181-182.

[7]王贵忠.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实践的反思[J].教育探索,2008,(11):32-33.

[8]杨文钰.作物栽培学的教学改革初探[J].高等农业教育,1999,(8):53-54.

[9]赵波.优化实验设置,培养实践技能—作物栽培学教学实验课改革的探索[J].北京农学院学报,1999,14(1):88-92.

农学专业的特点篇4

   我国的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学科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1979年正式成立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时,设立了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学科,并于同年在中国农业大学(原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设立了农业建筑与环境工程本科专业。河南农业大学于1981年设立了农村能源工程本科专业,并于同年正式招收农村能源工程专业本科学生。1982年开始,中国农业大学在农业机械化硕士学位点设立了农业生物环境工程方向,正式招收农业生物环境工程的硕士研究生;1986年经国家批准正式设立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和农村能源工程的硕士学位点,并于同年在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的农业机械化博士学位点设立了农业生物环境工程的博士研究方向;1996年经国家批准,分别在中国农业大学和浙江农业大学设立农业生物环境工程的博士学位点。在1998年的全国学科调整中,将农业工程一级学科下的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和农村能源工程两个二级学科合并为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二级学科。至此,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学科体系已经在我国形成,学历层次为学士、硕士、博士3个层次。目前,我国许多本科院校都开设了该专业,例如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江苏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这些单位涵盖了东、中、西部和南北方不同气候条件地区,初步形成了面向我国不同区域特色的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学科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基地建设等不同层次的分布,为该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和合理布局打下了重要基础。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和能源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对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1)专业建设如何适应这种变化,从而得以生存与发展?(2)学科及专业如何重新定位自己的内涵和发展空间?(3)如何在学科结构调整、本科生及研究生层次上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面对机遇与挑战,应该与时俱进、共同努力,继续深入进行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为现代化农业培养出更多合格的高层次专业人才[5]。

   二、河南农业大学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实践

   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学生就业工作以及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总体要求,河南农业大学全方位推进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坚持通识教育和特色教育相结合,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保持专业培养特色,合理修订符合可再生能源专业特色的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经济、社会、科技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可再生能源专业技术人才。(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与模式1.指导思想(1)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应以党的教育方针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质量为主题,以加快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方式为主线,把人才培养作为提高质量的首要工作,把内涵发展作为提高质量的核心要求,把体制机制改革作为提高质量的根本出路,把实施《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作为提高质量的有力抓手,把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作为提高质量的重要保障,推动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本科教育教学再上新台阶,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2)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坚持育人为本,立足于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实际需要,适应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学生为主体,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以教师为主导,因材施教;不断调整教学模式和核心课程设计,提高办学水平,培养合格毕业生。(3)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坚持体现“六个有利于”,即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有利于专业培养目标要求,有利于知识更新和学科发展,有利于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有利于拓展综合素质教育,有利于强化实践教学体系。2.培养目标和模式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坚持通识教育和特色教育相结合,坚持人才培养质量总体水平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建立并完善因材施教和分层次教学模式,公共基础课和部分专业基础课按照专业大类设置,设立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并设置不同的选修课教育模块,学生可以自主选课,体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并根据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培养特点安排了教学实习和毕业实习,集中和分散相结合,加强课外多环节实践教学,实行具有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特色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保持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的可再生能源方向培养特色。(二)专业教学改革思路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是规范专业核心课程,调整选修课程。在必修课的改革方面,严格修订了专业核心课程和特色优势课程,并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整合,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完善。选修课主要依据创业教育、专业拓展和综合素质3个教育模块进行设置,学生根据社会和个人发展需要自由选择。在学生自主选择培养模式和课程模块之前,学生导师及班主任等要加强指导,确保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挥潜能。选择之后,将进行分流培养。分流培养的时间,要根据专业培养特点,合理安排,以三年级下学期或四年级为宜。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考试、竞赛及职业资格考试,争取“一生多证”,即每个学生毕业时都要拿到多种通用证书和农村能源特有工种职业资格证书,增强社会竞争能力。学生取得的经学校认定的各种证件均可按规定获取相应的奖励学分。(三)专业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在长期的专业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农业建筑环境工程”和“可再生能源工程”两大专业培养方向[6],河南农业大学一直将可再生能源工程作为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的特色和方向,在国内同行专家们的大力支持下,积累了一些专业建设经验,形成了一些专业建设优势,长期坚持将农业工程、机械工程、热能工程等作为支撑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可再生能源方向)专业的三大主干学科,并确定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太阳能工程、生物质能工程等课程作为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可再生能源方向)专业的十大专业核心课程,进一步强化了专业教育教学工作。(四)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实践育人是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最薄弱环节,河南农业大学依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增加了实践教学学分学时比重,进一步强化了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确保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7][8]。实践教学环节有教学实习及课程实验。主要实习有工程制图实习1周、金工实习4周、太阳能工程生产实习2周、生物质能工程生产实习2周、锅炉结构实习3周、沼气应用实习2周、课程设计2周、毕业实习14周,共计30周,毕业实习写出毕业论文,课程设计写出课程论文,教学实习写出实习总结。开设实验的主要专业课程有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太阳能工程、生物质能工程、能量有效利用、燃烧学、流体力学、风能工程、农业建筑概论、热工测试技术、环境工程等。(五)专业课程教材体系建设加大专业课程教材体系建设力度,为提高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本科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发挥更大作用。在专业课程教材建设方面,采取自编教材和选用教材相结合的原则,自专业创办以来,本专业教师先后编写出版了具有鲜明应用特色的教材9部,形成了自编特色教材与选用国内一流教材相结合的教材使用机制。河南农业大学分别于2009年和2011年先后承办了两次全国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可再生能源方向)专业国家统编教材编写工作研讨会,联合东北农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吉林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有关院校专家就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可再生能源方向)专业教材体系建设和可再生能源系列规划教材的编写工作进行研讨,首批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可再生能源方向)专业的10门全国统编系列教材(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燃烧学、能量有效利用、热工测量技术、生物质能工程、太阳能工程、风能工程、农村节能工程等)经全国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可再生能源系列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审定后全部交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并列入“十二五”规划教材。

农学专业的特点篇5

一、农林专业的招生、培养和就业特点

1.农林专业的招生特点

长期以来,社会对农林专业存在着计划经济时期的旧印象,农林专业的生源一志愿率一直不高,甚至分数线也会偏低。有的学生认为这是一个十分艰苦的专业,有的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学习如此“艰苦”的专业,有的则认为农林行业工作地点较偏、薪酬不高等,这些主观偏见都导致了学生报考农林专业的积极性不高,进而严重制约了农林专业、农林院校和农林行业的发展,这也是农林专业精细化职业指导中的一个难点。

2.农林专业的培养特点

农林专业所培养的学生旨在掌握专业内和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课程设置上也多是理论课与实践课搭配的模式进行授课,而且学生在读期间一般会安排野外实习。有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就有机会跟着老师做科研项目,增加专业实践经验。

3.农林专业的就业特点

农林专业毕业生能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行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管理、规划等工作。由于其招生和培养特点,专业内就业的学生,一般具有一定的专业素质和专业实践能力,而且有投身农林行业意愿;而专业外就业的学生一般打算较早,在学习阶段就会主动学习一些感兴趣行业的知识,有的学生还会主动到相关领域的实习,但也有的学生实践能力较弱,跨专业就业缺乏竞争力,他们也是农林专业精细化职业指导中应重点关注的对象。

二、农林专业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的意义

1.促进农林专业学生更准确的人职匹配

现代大学培养出的学生越来越个性化,每个个体都存在着区别于他人的个性特征,他们之中有的人迷茫,也有的人很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农林专业的学生也不例外,而且由于专业特点和历史原因,其个性反差相比其他新兴专业更大。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学历人才的供给不断加大,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也越发精确化,他们会根据每一职位的工作内容和特点的不同,对工作者的能力、知识、技能、性格、心理素质等方面提出越来越明确的要求,特别是农林行业单位对专业实践能力有着更多的经验要求。就业工作人员在做农林专业精细化职业指导时会更加注重学生个体特征与职位匹配。

2.提升农林专业学生对专业和行业的信心

农林专业的学生由于其所在学校特色、专业设置以及对传统农林行业的固化印象,在专业认同感和行业认知上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误差。如今的专业设置已经是注重跨专业融合的大专业理念,同时农林行业也随经济全球化、互联网+等因素影响越来越现代化。就业工作人员通过做农林专业精细化职业指导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对行业的信心。

3.提高农林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现今高校所培养出的个性化学生必然有着个性化的择业和就业方向,传统的大范围的普适职业指导已经不能满足需求。而且如今的就业大军是以90后的独生子女为主体,他们对就业质量也有着更高的要求,同时,农林专业毕业生由于择业观念等原因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在本专业就业。因此,在农林专业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对提高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

三、农林专业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存在的问题

1.农林专业精细化职业指导积累较少

我国精细化职业指导起步较晚,目前还存在着许多影响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的问题,理论和实践基础还比较薄弱,农林专业在这方面更是缺乏积累、有待提高,专业和行业特色使得这项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农林专业精细化职业指导师资薄弱

目前,从事职业指导的人员的专业化程度还不高,在高校很多时候还无法做到真正的专职。而精细化职业指导对从业人员有着更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特别是结合农林专业的实际情况,国内该领域的师资力量还相对薄弱,需要对从业人员进行进一步选拔、引进和培训。

3.农林专业精细化职业指导形式单一

当前,常规的职业指导过于泛泛,缺乏针对性,需要精细化,而精细化的职业指导又因为起步晚、经验积累少等原因缺乏系统性,不能够做到全面服务。这就导致了精细化职业指导形式过于单一的现状,农林专业更是如此。

4.农林专业精细化职业指导服务对象多元化

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成长环境,他们的成长路径和职业规划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且多元化日益突显,农林专业的学生由于报考志愿、培养体系和主观意愿差异大等原因在择业方面分化尤其明显。这就需要在精细化职业指导服务过程中,有更高的针对性、更多的耐心和更专业的水平。

四、农林专业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的对策建议

1.科学设计,指导工作系统化

精细化职业指导离不开常规的就业工作支撑以及农林专业特色背景,因此这是项系统性的工作。从大一开始的职业生涯规划初探和专业认知,使学生逐渐明确自我成长方向;到大二就业类活动和专业课学习引导其向职业方向成长;再到大三就业形势与政策解读、职业经历分享、专业实习、面试技巧、简历制作等多种内容和形式的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职业环境,提升就业求职和职场适应能力;最后对大四就业信息快报、举办农林行业双选会、讲解就业手续等。精细化职业指导应该系统性地贯穿始终,以使这项工作站在更高的起点上。

2.精心培育,工作队伍专业化

工作队伍专业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人员稳定,基层教学单位设立就业服务中心,配备专职正式在编人员,从业人员还应经过专业培训考核通过后持证上岗,在经过实践锻炼后逐步走向专家化道路;二是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兼职工作队伍,包括导师、班主任、辅导员和行政管理人员等,与专职人员协同工作、查缺补漏,精细中又不失全面;三是具有农林专业背景的管理人员和教师参与农林专业毕业生精细化职业指导将会事半功倍,最终形成以就业专职人员为主导,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工作队伍为主力,导师以及专业任课老师积极参与的全员化工作格局。

3.尊重差异,指导服务个性化

首先要尊重学生在择业方面的多元化选择,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生活愿景,就算是在同一所大学同一个专业读书,也会有不同的成长经历,因此就业需求和职业规划会更有差异。我们应该在尊重选择的基础上按照升学、出国、考公务员、事业单位、企业就职、基层就业等实际情况,结合其是否在农林专业内发展的意愿,认真做好调查和分类,并按照细分的类型进一步深入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工作。针对打算在农林行业内发展的学生,除了传统的指导工作外,还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如农林行业就业经验分享会、农林行业用人单位面对面、农林行业就业形势宣讲等活动,在提高学生专业自信心的同时拉近农林专业学生与农林行业社会需求的距离。再者,加大个性化职业指导力度,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深入开展一对一咨询工作。

4.重视大数据,服务媒介信息化

农学专业的特点篇6

现代农业用现代科技和管理方法武装农业生产,运用机械、化肥、燃料、电力等多种形式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农场主,新时代的富豪正在诞生!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是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排头兵,是现代农业教育的发源地。

从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到1949年的北京农业大学,再到1995年的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大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农为特色和优势的综合性大学,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农业与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农业工程与自动化科学、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等学科群。

学校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的完整教育体系。56个本科专业中,生物学、化学两个学科被列入“国家理科基础学科研究和教育人才培养基地”,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是教育部批准建设的第一类特色专业。同时,学校还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招生点拨】

1 在第一志愿已经完成招生计划的情况下,学校承诺招收第二志愿高分考生。第二志愿高分考生的投档成绩必须高于学校在当地录取的第一志愿考生投档平均分30分,且录取人数不超过当地招生计划的2%。

2 水产养殖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市场营销、公共管理等4个专业只录取有相关专业志愿或有书面报考意向的考生:新生到北京报到,在北京完成第一年的学习后,从第二年起到该校烟台研究院进行教学和实习直至毕业:这4个专业的本科生不得转入其他专业继续学习:这部分学生的学历证书与其他专业相同。

南京农业大学

她是一所直属教育部领导的,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学校前身是私立金陵大学农学院和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1952g院系调整时,上述两院以及浙江大学农学院部分系科合并,成立南京农学院,1984年更名为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农大1999年首批通过全国高校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价,2000年建立研究生院。学校设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建有一座“中华农业博物馆”,这是国内第一座系统全面展示中华农业文明和历史渊源的大型专题博物馆。馆内存有我国最完整版本的农书《齐民要术》,还有国内现存比较完整的最早的鸡蛋。

【招生点拨】

1 报考该校公共事业管理和工业设计两个专业的考生,须参加所在省美术专业统一考试。

2 该校农业类专业学费便宜,每年2500元:其他本科专业学费是每年4600元。

东北农业大学

地处“北大仓”的黑龙江省拥有广袤的平原、肥沃的黑土地,这里农业发达,盛产农作物。而东北农业大学就像一架“播种机”,为这片黑土地输送着无数优良的“种子”,让他们在这里伸展枝桠,孕育果实。

东北农业大学于1948年创建于哈尔滨,原名东北农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第一所普通高等农业学府,现为黑龙江省属重点大学和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学校的学科覆盖农学、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现有农业机械化工程、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以及基础兽医学3个部级重点学科,有动物遗传育种在内的2个农业部重点学科,18个省级重点学科;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64个本科专业。

学校以“北方现代农业”和“北方寒地农业”为科研特色,紧紧围绕国家特别是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发展重点、热点及难点问题开展科技攻关。学校下设有2个部级研究中心(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省部级研究中心,1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其中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黑龙江省省属院校中首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我国排名前十位的乳业集团中,许多企业的掌门人和中层领导都毕业于东北农大。因而,有人戏称:“中国乳业的竞争,其实就是东农学子的竞争。”

【招生点拨】

1 学校除招收四年制本科外,还招收七年制动物医学专业,实行本硕分流培养:八年制生物科学专业,实行本硕博分流培养。

2 录取时,原则上认可各省级招办有关加分和优先录取的政策和做法。旅游管理专业要求身高男170cm、女160cm以上。

四川农业大学

也许你对学习缺乏自信,觉得自己脑瓜不如别人聪明;也许你生性比较懒散,觉得自己天生不是“头悬梁,锥刺股”的料。然而,当你来到四川农业大学学习时,这些都有可能改变。

浓郁的文化底蕴和相对闭塞的地理位置使学校成为一处“世外桃源”,学生除了学习和参加校内的文体活动,似乎很少与外界“同流合污”。长此以往,便铸就了异常良好的学习氛围。每天晚上,总有几间教室通宵灯火通明,那是“不要命”的学生在秉烛夜读。

四川农业大学位于四川省雅安市,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老牌名校。其前身是创办于1906年的四川通省农业学堂,1956年迁雅安独立建校为四川农学院,1985年更名为四川农业大学,1996年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

学校现设14个学院、1个研究生学院、5个研究所和多个研究中心。有63个本科专业,73个硕士学科专业,32个博士学科专业,3个专业学位学科,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部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14个部省重点学科,14个部省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中心,2个教育部批准的新世纪创新团队。

【招生点拨】

农学专业的特点篇7

 

而在农科类高校中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农科类院校的非农专业的就业率一直不高。据最新的江苏省高招办公布的就业信息,非特色专业的就业率与特色专业的就业率相差甚远,例如:某高校的林业工程的就业率为82.9%,而工商管理类学生的就业率仅为54.92%.工商管理类,今年毕业生总数为59174人,就业率73.51%;2007年为47452人,同期就业率为79.40%。这对于农科类院校来说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这一方面与农业院校的专注农学特色教育有关,另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农科类管理类院校与其他院校相比没有特色,即农科类院校培养的管理类人才与企业的需求不相符合,其中一大部分就是实贱能力的缺失。

 

首先是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在实贱能力方面的缺少针对性的培养

 

(一)工商管理类专业方向性不明显,复合性强

 

与高校所设置的各专业相比,相当部分的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生觉得大学四年好像学了很多,但好像又什么都没学到。而在校的学生,则对于自己将来能从事什么工作,心里没底。这既说明学生对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缺乏完整了解,又说明了学生也不知道通过学习可以掌握哪些技能,可以为将来的就业做准备。

 

相比金融投资、财务管理、国际贸易等相近专业,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专业方向性确实不够鲜明,但作为一个高度综合的专业,具有很强的复合性,该专业主要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作为职业经理人的专业素养,强调各经济管理知识的融合应用和实际操作。

 

(二)能力结构上既强调掌握理论,更强调在实贱中的应用能力

 

在能力结构上,本专业要求掌握现代企业管理、营销管理和市场经济理论等基础理论知识,基本原理和方法。同时,该专业更强调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地说就是动手、动嘴、动笔等实际操作能力。而理论能力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获得,但是实贱能力,单单依靠课堂教学难以奏效,而这类能力是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得以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所学内容“见效慢”

 

正是因为以上的两个特点,使得学生学习的效果难以马上体现,往往要在较长的工作中逐渐体会到专业知识的用处,所学的基本原理和技能也需要在较长的时间中体现出来。同时,管理理论方法不是一对一的解决方式,而是一对多或多对多的解决思路,而且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因此学生是在学习各种先进的思维方式,培养现代的企业经营理念。

 

上述工商管理学科的特点导致了目前国内高校在管理类专业学生实贱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无相对独立的实贱教学计划。长期以来,实贱教学一直处于理论教学的附属地位,实贱教学安排也只是作为理论教学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仅仅是验证理论教学内容;二是实贱教学内容之间缺乏系统性。由于受实践教学地位的制约,实践教学学时被平均分配在四个学年中,导致实贱教学内容零碎,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每项教学内容分配学时较少,实贱教学存在着过场现象,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作用不明显。传统型教学模式过分强调专业教育,课程体系过于刻板、僵化,教学内容缺乏综合性,教学形式单一,缺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教学方法,考核形式单一。学生进行社会实贱的机会和创新训练严重不足,系统研宄的训练也不到位,导致理论知识与实际能力脱节,学生毕业后,要经过2〜3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磨合才能承担实质性的工商管理工作。

 

其次,现行的工商管理本科阶段培养模式中存在很多的弊端

 

现行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主要表现在:①共性趋同。不少高校制订的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从总体上看大致相同,甚至有些高校的培养目标与教育部颁布的专业介绍中的专业培养目标完全一致,缺少个性和专业特色,难以满足市场多样化、差异化的人才需求。教育管理部门在检查教学工作时,对培养目标本身不进行考察与评价。②培养目标定位偏高。现行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大致表述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掌握现代工商管理理论的基本知识,具备从事工商管理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较高素质的高级工商管理专门人才。“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这一本质性内涵几十年来始终没有发生变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阶段的转变,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已经得到根本性缓解,毕业生的工作流向更多地转向了公司、企业等单位。从生源素质和用人单位的现实需求来看,很难定位于“高级专门人才”。③针对性不强。

 

传统的人才培养目标针对性不强,即中专、专科、本科及研宄生的培养目标没有多大区别,层次性不明显,从而使毕业生特色不鲜明。④适应能力差。短短几年的理论培养不足以使学生可以很好地适应社会工作。各种调查显示,社会对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满意度普遍偏低,在校大学生对高校现状满意度也偏低,同时,我国高等教育面临普及化、国际化、市场化的挑战,社会对工商管理类人才的需求趋向多样化。因此,急需我们加快工商管理专业教育的系统改造,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具有独特技能和优势的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提高工商管理本科生的就业情况。

 

上述的这些问题在各个农科类院校中又得到不同程度的放大,一味地与其他综合性高校中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趋同,而放弃了农科类院校自身的一些优势导致了学生在就业时出现不伦不类的尴尬局面。

 

农科类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设置应该有其独特性或者很强的针对性,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在农业各种管理中却是一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农业正在缓慢地从传统农业向工业农业转变:一、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缺少和工业或者服务业一样有相应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统筹规划;二、或者虽然有这些管理人员的存在,但是其所学所运用的知识都是以工业和服务业为对象得出的经验,没有很好地结合农业的特点,明显脱离工作实际。而现今农科类院校开始设置工商管理等相关的管理专业正是这一转变的契机,如何让工商管理和农林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如何培养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贱能力,这是我们农科类高校将要面对的重大机遇和挑战。

 

虽然农林院校与其他类型的院校相比存在很多的不足,但是相比之下,农林院校也有很多别的类型的院校不具有的特点:

 

(D高等农业院校一般都是根据本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建设起来的。

 

(2)他们往往是这个区域唯一的高等农业院校。

 

(3)高等农业院校非农专业的学科与专业设置往往更倾向于适应地方。

 

另一方面,虽然农科类院校在非农专业的办学经验与其他院校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是我国也存在很多将农学与其他专业的特殊结合起来:像农林经济管理,就是将农业与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学科。但是由于工商管理专业从事的特殊领域---第二产业,使得工商管理在农科类院校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进而影响农科类院校工商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说,农科类院校的工商管理的课程设计基本都是和我国大部分院校一样重视理论而忽视了管理学科的核心一---实贱能力,这就导致了:在外部工商管理招聘需求不理想的状态下,使得农科类院校工商管理就业的更加不利。

 

工商管理专业的就业领域一第二产业工业,和农业基本上是没有直接相关因素。唯一的连接点就是农业是工业发展的基础。农业为工业提供物质保障,这是农科类院校工商管理实贱能力探索的一个很好的突破口。我国的农业发展一直处于较落后的状态,这很大的原因是农业产业化与工业的步伐不一致,导致农业企业发展现状不如预期。而农业产业化与工业的纽带就是半工业的企业也就是农产品加工成工业产品这个产业链。而农业产业的初级联结学科就是农林经济管理。作为农科类院校,拥有丰富的农学知识和学术研宄成果,农业企业现在已经成为农业产业化的第一步,那么下一个联结点就可以由农科类院校的工商管理类专业来完成。其特色为:通过将工商管理学科的知识领域中的企业管理知识与半成品农业企业结合起来,相当于做农业企业与工业企业的整合纽带,使得农业企业与工业企业真正的结合起来。而这个纽带所需的知识大部分还是与工商管理专业有关,其主要的能力体现也就是实贱能力的体现。

 

那么如何提高工商管理专业特别是文中强调的农科类院校中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贱能力?

 

1、明确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要掌握的知识或者学习中需要达到的目标,正如会计或者金融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中知道要掌握如何做财务报表和做出投资分析一样,工商管理专业的知识必须落实到各个小目标上,而不是笼统地掌握一个范围的大致内容,具体到农科类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可以设定掌握农林方面的知识,农林企业的特色,农林产品的特征等等,结合管理学的原理总结出一套农科类企业管理的理论。

 

2、注重知行结合,学习了理论知识之后更重要的是如何实贱,进而进行对比反馈。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实贱能力是重中之重,由于我们学习的知识相对来说比较宽泛,如果没有将所学的知识很好地与实贱结合起来那这些知识会随着时间而慢慢地淡忘,最后在就业时会发现我们所学的知识都“不见”了。虽然学校会安排一些暑期的实习,但是这些实习的机会相对来说还是较少,时间有限,而且在实习期间的实贱能力培养很有限。所以高校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贱时间来反思所学习的知识,不间断的实习机会或者长期的在企业中进行实战实习都是很好的选择。

农学专业的特点篇8

关键词: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3)11-0051-02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院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学生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1]。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社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标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原有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挑战。变革目前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学科生态建设,满足社会需要,提高办学质量的当务之急。

一、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一)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整个人才培养模式的纲领。现有的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理论基础,掌握金融、证券、保险、投资方面的基本知识,熟悉商业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等基本业务技能,能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财务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以及企业和事业单位从事与金融或资金有关的宏观管理或实际工作,并且有一定的决策、协调和组织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要求

金融专业学生毕业时要求系统掌握银行、证券、投资、保险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相关金融业务的基本训练,熟悉国家的金融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国内外金融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掌握在金融领域从事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中外金融理论与实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把握国内外金融业发展动态;(2)熟悉国家有关银行、证券的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金融业中通行的规则和惯例;(3)熟练掌握金融业务的基本操作流程,具有一定的从事银行经营管理、证券投资分析的能力;(4)掌握计算机基础知

识,具有较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一定的计算机软件维护和基本的硬件维护能力;(5)掌握经济学的基本

方法,具备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能力;(6)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通过专业外语学习,掌握阅读专业文献的词汇和能力。

(三)课程体系的设置

金融专业本科生课程设置包括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其中每一部分都包含必修和选修两部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决策,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公共基础课包括政治课程、军事理论、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体育、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高等数学、生命科学导论、经济学导论、管理学导论和科研基本方法。学科基础课程包括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观经济学、统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管理学原理、财政学、金融学、保险学原理、宏观经济学、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央银行学、金融市场学、国际金融、证券投资学、金融工程学、计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际贸易、金融审计、银行会计、经济法学、银行信息系统、网络应用基础、文献检索、金融史、金融法和投资项目评估。专业方向课包括金融公关与营销、金融期货、金融专题、金融统计、银行制度比较、投资银行业务、公司金融、信托与租赁、财产保险、人身保险、再保险和保险精算。另外,还有实践环节的军训、劳动、教学实习、课程论文、毕业实习、创业训练、社会实践等。

二、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体系未突出农林院校的特点

“三农”问题的解决和“三农”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而处在金融体系最基层的农村信用联社在岗的基层人员,很多是农信社职工的子女或原有员工的亲属。他们大多文化水平不高,缺乏基本的金融理论知识,未经过正规的专业培训,个人业务技能不过关,综合素质偏低,在工作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给金融机构内部管理造成了混乱。特别是处于第一线的农村金融部门更是缺乏高素质的负责人,一些业务素质不高、思想境界较低的人员长期占据领导岗位,使得金融工作开展相当被动,甚至因违规行为给信用社造成重大经济损失[2]。

与农村金融机构人才严重匮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及课程设置等整个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没有突出农林院校的特点。农林院校金融专业课程设置没有农业经济管理、农业经济、农学概论等了解农作物生长规律,农业经济运行基本原理等方面的课程,其培养目标、对学生的要求和课程的设置并无异于财经院校和理工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毕业的学生大都进入工商行业金融机构[3],而直接服务于农村金融机构的毕业生占很少的比例。即使进入农村金融机构,不懂得农业、农村、农民固有特性,不了解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特点的农林院校金融专业毕业生照样要从头学起,显示不出农林院校金融专业学生本身应具有的优势。作为用人单位有什么理由舍财经类院校的金融专业人才而选择农林院校毕业生?

(二)应用型农村金融人才培养缺乏系统性

目前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更适合培养研究型金融人才,更加注重金融理论知识。而对于学生适应社会经济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所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相对较弱,系统性不强。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要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对应用型金融人才的需求,必须是集知识、能力和素质为一体的一个系统,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更需要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能力和素质,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相得益彰,缺一不可,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关键,素质是目的。对高素质人才而言,三位一体,也是判断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具有系统性的重要标准[4]。而农林高等院校的实际情况是金融专业培养机制仍局限于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模式,用于提高学生实际应用和提升学生素质的实验、实践教学及科创项目很欠缺,导致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快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短期内很难进入角色,也致使用人单位更多愿意招收具有金融机构从业经验的人员。

(三)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中,实践教学环节依然薄弱。薄弱的金融专业实践教学直接导致学生毕业后动手能力不强,适应能力较差,不能适应金融机构涉农业务的开展。比如,农村小额信贷业务中信贷资金用途考察时分不清方向;开展理财业务时搞不清农民消费特点;农业保险业务中,确定农作物受损时不会测产等等。其主要原因表现在:一是大多数农林院校的金融专业在整个学校学科体系中都是弱势学科,由于实践教学经费紧张等各种因素,农林院校更多的重视自然学科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而轻视属于社会科学的金融保险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致使金融保险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太乐观。二是金融保险专业的特殊性,银行、保险等金融部门常常出于保密需要,许多科室和部门不能让学生接触,不愿意接收学生实习,学生的社会实践受到限制[5]。实践教学环节的缺乏或薄弱使得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互脱节,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理解。

三、改革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一)应突出农林院校的特色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林院校的设立初衷是振兴我国农业产业,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作为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培养农村金融人才有其重要的办学宗旨。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毕业生应该在具备金融基础理论知识和能力素质的基础上,懂得农村金融的特点,才能更好地为农业经济发展服务。为此,农林院校无论是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还是基础理论课程的设置,都应从农村金融人才的社会需求出发,采取多种形式培养能够适应农村金融发展、服务农业经济发展的农村金融人才,突出农林院校的特点,为农村金融培养更多的,熟悉农业经济发展规律,根据农业本身的特点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农村金融人才。

(二)构建系统性的应用型农村金融人才培养体系

农林高等院校应该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培养能够将农村金融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创业意识和国际视野、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相结合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此,农林高等院校应该从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到课程设置,从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到实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思想政治教育到社会责任意识等等方面系统构建应用型农村金融人才培养体系。另外,从学科生态的观点看,学科和建设一流大学有着密切关系,一流大学能够培养一流的学生。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培养一流金融人才离不开强有力的金融学科建设。在学科生态建设的环境下,农林高等院校应该加强金融学科生态建设,使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有机融合,为金融学科的创新发展创造条件,使农林高等院校的金融专业培养的人才具备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提升金融专业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实践教学环节既是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能力和素质的关键。因此,农林高等院校应该转变农林院校对金融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不重视的现象,加大投入,建立稳定的金融专业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另外,还要提高农林高等院校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监督,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强.中澳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以扬州大学查理・斯窦大学为例[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2]耿传辉.农村金融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0,(9).

[3]汤凌霄,黄谨,张友农.理工院校金融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8,(2).

农学专业的特点篇9

关键词:农村职中;示范专业;为农服务;内涵发展

作者简介:沈志美(1969-),男,江苏海安县人,江苏省淮安职教中心教科室主任,中学高级教师。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8)06-0040-04

以专业建设现代化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这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县域农村职中应以此为契机大力加强示范专业建设,可以之构建振兴职教事业的战略工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人才工程以及重塑职校形象的亮化工程。

一、高举为农服务旗帜,从坚持“三为”到提升“三为”,明确示范专业建设的方向

之所以有这样的思路,主要基于两个层面的基本分析:首先从分析中国农业现状入手,示范专业建设应着眼于中国加入wto所面临的形势。我国加入wto给农村职业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入世有利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就需要大批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将巨大的人口压力包括1.5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为丰富的人才资源也必须依靠发展职业教育。其次从分析县域经济发展走向入手,示范专业建设应立足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县域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以拓宽县域经济发展之路,开发县域经济增长的新亮点,促进县域经济效益不断提升,但专业人员的缺失和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已成为制约县域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的重要因素,因而实施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既需要职业教育培养的专业人才增加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又需要职业培训从根本上解决从业人员的素质问题。

因此对县域农村职中示范专业建设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坚持“三为”思想

对发展和巩固好县域农村职教要形成三点基本认识:一是农村职教的“基点”在农村,二是农村职教的“活力”在农村,三是农村职教的“希望”还在农村。在广阔的中国农村,农村职教发展大有作为,因而县域农村职中示范专业现代化建设的土壤和生长点理应扎根于农村这片沃土,确立示范专业建设也要坚持主动“为农业生产服务、为农村发展服务、为农民致富服务”的基本宗旨,努力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必要的智力支撑。

(二)提升“三为”内涵

面对现代农村新的发展要求,即适应农村生产现代化、规模化、市场化对新型农村人才的需求,需推进示范专业建设向更高目标发展。在面对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的新情况和融入市场运作中农民经济生活的新背景下,农村职教除继续坚持“为三农服务”的示范专业建设方向外,还需放眼为全球化的中国农村发展服务,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服务,市场化的中国农民致富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学生发展服务。在这一新“三为”理念的指导下辐射农村,服务经济,培养人才,努力把示范专业做大、做强、做优。

二、瞄准目标,走专业建设内涵发展之路,做强示范专业建设的规格

(一)以专业设置为切口,确立科学的培养目标

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合理设置专业,确立科学的培养目标,这是示范专业建设的首要环节。专业设置要紧贴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形成以市场为调节杠杆,多种类专业灵活设置的示范专业结构,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示范专业设置上遵循的基本原则有:与市场联动,不断调整、主动服务和适应;长短结合、相对稳定;宽窄并存,以宽为主;布局合理、结构平衡、整体优化。

基于对农村经济状况的调查、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人才构成的变迁以及农村发展趋势的分析和预测,县域农村职中示范专业的培养目标可确定为:(1)人才定位:直接面向现代农村产业第一线,从事产业生产、技术推广和经营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型的中等职业技术人才;(2)人才规格:特长+合格;(3)人才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具备职业岗位技能与综合能力。示范专业培养目标既要切合农村多种经营生产方式的现实需要,又要考虑到县域走集约化、规模化和高效化发展道路的需要。

(二)以教育改革为核心,建构合理的课程体系

科学的培养目标必须借助合理的课程体系来实现。在示范专业课程内容、形式以及与之相匹配的课程实施制度、教学模式等方面深化改革,重点体现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思想,以构建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学生个性发展的示范专业课程体系。

1.构建科学的课程框架

(1)更新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采用国标课程和校本课程相结合的形式。国标课程各部分知识之间是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贯穿始终的,但课程内容相对滞后于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因此在执行国标课程的同时,要充分调动课程实施者的主观能动性,及时将社会生产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以校本课程的形式补充进来,体现实用性和先进性。

(2)构建课程板块。根据示范专业建设的要求,可将示范专业课程分类组合成“静态”课程体系与“动态”课程体系两大板块,在此范围内进行课程的重组和调整。一是“静态”课程体系,这是相对理论课程体系而言,主要体现适应性,包括:a.文化基础模块。主要是为学生顺利学好专业课程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专业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打基础。B.专业理论模块。主要是紧扣培养目标精选内容,充分体现农村职教的针对性、实践性、应用性,努力做到科学、合理,有现代气息。二是“动态”课程体系,包括以专业实践活动为中心,以学生掌握技能为目标的操作性实践课程模块和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和农业生产特色对人才的需求,开设学科深化类、应用技能类、跨专业综合类的选修课程模式的发展课程模块,体现实用性、开放性。在确定课程板块时,主要坚持三条原则,即适应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和开放性原则,科学安排,牢固树立终身教育观念、大农业观念、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以及新世纪对现代农业人才素质要求的观念。

(3)优化课程结构。根据需求人才知识与能力结构,可对文化基础课、专业课与技能课的比例进行优化调整。主要是处理好三种关系:一是加大专业基础理论课的比重,文化基础课与专业理论课的比例,从1:1调整为1:1.5,文化基础课以“必须”、“够用”、“适用”为度。二是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为8:2,减少必修课,增开选修课。三是文化课与技能课比例调整为1:1,突出实践性教学。

2.实行灵活的弹性学制

从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权,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出发,实行弹性学制。专业学制年限以三年为宜,弹性限度为1-2年,学生可以边工作边学习,可以参加社会承认的各类自考以及技术等级考证或利用节假日回校补修课程,成绩合格皆可获得毕业资格。为了满足学生多元需求,实施选课制。学校根据学生和学校两方面的实际情况寻找最佳结合点,以解决选课与选师的矛盾,对于选修人数较少的课程,学校要求学生以自学为主,老师指导为辅;对于选修人数较多的课程,则分期分批组织教学。根据学生实际确定多元培养目标,对于基础特别差的学生,只强调“一专”,为将来就业作准备;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求“一专多能”,即在完成规定学分的同时,参加多工种的技术等级鉴定;对于基础扎实可塑性强的学生拓宽加深知识面,向高校输送。

3.探索新颖的教学模式

针对职教生源参差不齐的实际,依据“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原则,在示范专业建设中可尝试切合县域农村职中教学实际的新模式:“多起点、活步子、快反馈、巧练习”。多起点指在课程内容和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的契合处,分层学习,确定多起点;选择教材,适应多起点;统摄教学内容,界定多起点。活步子指在课程内容的教学难易度和学习者接受快慢程度的整合中,体现课程内容间相互关系结构化;突出技术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考虑学习者的可接受性。快反馈指在教学观察和教学测量的组合中,通过教学观察及时反馈;通过教学测量有效反馈。巧练习指在训练数量和质量的优化中,注意知识学习的量化、质化和优化,注重技能练习的分解化、系列化和综合化,注重知识和能力迁移训练的巩固化、提升化和激发化,在示范专业建设方面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长,成为“特长+合格”的社会所需专业技术人才。

(三)以师资建设为重点,培养高素质的教师梯队

建设一支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素质过硬、结构合理的现代化师资队伍是实现示范专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所在。为了建设一支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采取系列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1.请进来:更新教师教育观念。可聘请专家学者讲学,组织学习教育专题报告和讲座,加速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拓宽教育思路和视野;大力实施“青蓝工程”,鼓励教师以老带新,相互促进和提高。

2.走出去:鼓励教师进修培训。在鼓励教师参加地域校本培训的同时,还可根据示范专业建设和教学的需要,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有关高校参加进修,既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又掌握有关专业的最新成果,使示范专业建设在师资条件上始终处于领先的地位。

3.下厂场:增强教师实践能力。一个好的专业教师不仅应该具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还应该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此学校可安排有关专业教师到专业厂场实习,参加生产实践,让他们将所学的知识和技术联系实际加以运用,并组织参加考工定级,从而造就一支“双师型”的专业教师队伍。

4.搞科研:提升教师业务水平。为了营造良好的教科研氛围,一方面要求专业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另一方面要求专业教师积极承担或参与本专业的课题研究或实验,以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促进专业教师更好地将教学与生产相结合。

(四)以基地建设为保障,夯实优化实践载体

在重点建设示范专业实践基地的过程中,既要立足校内基地的建设,又要放眼校外基地的拓展,充分考虑到示范专业技能的特殊性:训练时间的制约性,训练空间的固定性,技能性质的经验性,可将基地有机整合为示范性、介入性和参与性三个层次,积极推行产教研结合。

1.示范性基地。主要面向学生和社会进行生产示范,其生产人员由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人员担任。基地设备先进,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到基地参观学习,但不参与直接的生产劳动。这些生产实践基地既要能对县域农村当前的农业生产经营起示范作用,又要能代表县域农村未来生产经营的发展方向。

2.介入性基地。允许学生介入生产过程从事一定的实践活动,但不直接负责生产、管理和经营。学生按照学习的进度和自己技能掌握的情况介入某一生产过程,进行相应的生产实习。为了避免重复投资,可将这一层次基地的建设附属到示范型基地的建设之中,即在示范性基地中划出相应的生产项目或在某一生产项目中划出相应的生产阶段用于学生的介入学习,学生在基地生产技术人员和有关老师的指导下从事相应的生产劳动。

3.参与性基地。主要是为满足已学完一定的专业课程,且在介入实习中技能已达到一定程度的学生的实习需要,学生参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主要采取两种形式:一是学生承包学校的生产项目;二是建立学生家庭生产实习基地。学生承包生产项目,资金由学校提供一部分,学生自筹一部分,除要求学生完成一定的经济指标外,主要考核学生的生产实践能力。家庭生产实习基地的建立是学生的生产实习从学校向家庭的延伸,为学生以后的定向发展打好基础。

三、面向“三农”,拓展专业建设的外延,凸现示范专业建设的特色

(一)从“注重适用”出发,形成为民服务和科技辐射活动的层次化

县域农村职业教育充分利用示范专业在资源、设施、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为民服务,发挥科技辐射功能,以期形成示范专业建设的多层次特色。

1.利用舆论优势,为农民换脑子。近几年,职业教育特别是农村职教的发展遇到了一些阻力,为扭转这样的局面,县域农村职业教育要经常营造职教宣传氛围,利用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介,以示范专业建设为契机积极宣传职业教育的意义,积极引导农民认识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职教之间的关系,通过宣传职教优秀毕业生先进事迹,转变农民及其子女的“厌农”、“弃农”的认识偏差和传统的就业观念,提高农民对职业教育的认识。

2.利用设备优势,为农民传方子。县域农村职中采用放映科技录像、举办生产现场会等方式,着重宣传县域推广的现代农业生产栽培的高新技术、畜牧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以及新型农机电技术的应用等等,从而利用示范专业建设中的设备优势为农民传播致富的方子。

3.利用人才优势,为农民培苗子。在示范专业建设进程中一方面促进专业教师和学生主动联系相应的专业户或专业场,对农民的生产进行技术指导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在社会上产生广泛的影响。而学生与专业户的联系,既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又让学生获得将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机会。另一方面开办“农民培训中心”或“农民业余学校”,传播实用技术,培育农民技工,为有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富裕农民搭建一个有效平台。

4.利用信息优势,为农民出点子。基于示范专业的建设开通县域职业教育“学校信息服务中心――村级信息服务站――农户信息服务点”三级信息网络体系,指定专人收集整理各类科技信息,信息的筛选立足于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定期编印《科技信息》。让专业教师结合农民生产中所遇到的问题,编撰乡土教材,免费发给农民,提供信息和技术,为农民致富拓宽渠道。

5.利用基地优势,为农民产果子。县域农村职中示范专业基地实践的项目要能集生产、教学、科研于一体,重点凸现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建设,开发培训项目,既推广优良品种,又增加农民的收入,以培植县域农村经济的生长点。

(二)从“形成特色”出发,实现为民服务和科技辐射活动的档次化

加大对农村社区农业科技的辐射力度是促进农村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以农业科技的转化为抓手,在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中进一步创建有档次的服务特色。

1.以技术攻关为突破口,形成技术特色。组织示范专业相关专业人员在着力实施示范专业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积极探索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进行技术攻关,以先进的生产技术为县域农业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2.以项目创新为切入点,形成产业特色。从优化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角度,积极参与农村社区经济发展并以打造产业项目特色来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如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投放、波尔山羊胚胎移植技术的推广,发展县域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3.以网络载体为支撑面,形成服务特色。农业科技辐射形式是多样的,针对农村民居的分散性和当代新型农民素质不断提高的新特点,除了继续通过定期发放自编的农业信息资料外,还可依托学校校园网和信息技术优势,以农业信息网――富民网为载体,向农民快捷传递农村实用科技和致富信息,从而搭建新型农民和现代农村致富发展的快车道。

县域农村职中示范专业建设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在示范专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们应坚定不移地高举农村职教大旗,坚持为“三为”服务的办学宗旨,在新型农民和现代农村间架构起一座科技桥梁。示范专业现代化建设又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我们应紧跟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前进的步伐,面向农村,情系农民,不断开拓,积极进取,有信心有决心也应有恒心把县域农村职中建设成为未来农村人才的培训基地、实用技术的示范基地、新型技术的开发基地以及产业经营的龙头基地,从而为县域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吴如林.论县域职业教育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富裕[J].职业教育研究,2004,(12).

农学专业的特点篇10

近年来,河北省丰南区农广校在办学过程中不断更新理念,创新思路,把农民中职教育放到当地党委政府工作大局之中,积极发挥农民教育主阵地和主力军作用,为丰南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得到了区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2005-2015年累计招收中专班学员4170人。其中2013年招收197人,2014年招收381人。今年上半年招收103人,秋季将招收100人。通过近年来的办学实践,我们摸索总结出农广校中职教育的“三个对接”原则。办学必须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相对接;教育培训内容和课程设置必须与全区农业结构调整及区域特色经济建设相对接;教学手段和办学形式必须与广大农民实际需求相对接。归纳出设法招生促发展、教育培训增地位的办学思路,真正把农民中职教育打造成了农广校的金字招牌,使农广校成为当地办好农民中职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一、与时俱进不断扩大农民中职生源

面对近年来日趋激烈的招生形势,我们不是消极观望,而是充分发挥农广校中职招生的优势和特点,把农民中职教育招生工作与地方党委政府阶段工作重点、农业产业发展不同阶段新需求以及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总体部署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引起地方党委政府重视,变成地方党委政府抓的工作。

(一)围绕农村基层党建,联合区委组织部共同招生

在2005年以前,区委组织部每年都向各乡镇下发专门文件,对农村干部中专招生工作做出安排,但效果都不明显。在2005年农村干部中专招生工作启动时,我们反复思考,怎样改变农村干部招生工作的被动局面,让区委组织部和乡镇的领导都重视农村干部的正规化学历教育,使招生工作有一个大的起色呢?经过调研发现,农村党员普遍存在文化水平较低,居住分散等现实问题,而2006年中央要在广大农村党员中进行保持先进性教育活动,如果开设党建专业,既发挥了我们熟悉农村、直接服务农民的优势,支撑了区委组织部的党建工作,又扩大了学校的服务范围,补充了学校的生源数量。于是,积极和省农广校沟通,商谈开设课程,确定招生方案。我们的想法与建议引起了组织部领导的极大兴趣。最终,区委组织部根据农村党支部的分布情况,按照学校的招生方案,确定了招收200名党建班学员的招生计划。这样,农广校的中专招生工作就变成了区委组织部交各乡镇的政治任务。结果,仅仅用了半个月时间,200名农村党建中专班学员就组织完毕。学员学习费用由区乡村三级党建基金列支。

学校探索开设党建中专班,使农村干部学员在农村党员保持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成为联络员和辅导员的做法,受到了唐山市委组织部的高度评价,在全省农广校系统中也开了先河。党建中专班的开设,提升了学校在区委组织部的地位,使学校很快被区委列为农村党建教育基地,无论是党员培训,还是农村干部正规化学历教育都重点向学校倾斜。在以后的农村干部正规化学历教育工作中,学校根据形势变化,相继开办了农村党建大专班、乡村社会事业管理中专班,从2005年到2014年的10年间,区委组织部共为我校组织生源2447名,其中中专班学员778名、大专班学员1669名。

(二)服务区域农业产业发展,坚持把骨干农民和种养大户作为重要生源

农业部2006年启动了农村实用人才“百万中专生计划”,并要求农广校体系组织实施。我们当时就考虑,作为基层农广校应当怎样落实推进?生源怎样组织?工作怎么切入?经过反复学习相关文件,我们发现了以往在招生工作中的一个误区。那就是过去在农村招生中,到村干部这一层就算到头了,而农业部要求除了村干部外,种养大户、复转军人、外出务工回乡青年都属于学校的招生范围。于是我们扩大了招生视野,把丰南蔬菜集中产区作为中职招生新的切入点。谋划设计“丰南区农村知识型实用人才培养工程”,并列入区委《丰南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十一五”规划纲要》之中,获得了专项支持。

经过调研,我们最初把目光放在大新庄镇。该镇农业人口5万多人,耕地10万亩,其中设施蔬菜面积达2.4万亩。由于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过快,菜农在生产当中遇到很多技术问题没法解决而影响了收益。我们和大新庄镇领导商量,决定在该镇开设蔬菜生产中专班,提升蔬菜种植大户技术水平。

培养对象变了,相应的教学组织也要变。我们把教学班从县城搬到了乡镇,课程设置由管理类变为专门的农业科技知识,学习形式由学历教育变为技术培训和学历教育相结合,授课地点由课堂教学变为课堂与田间地头相结合。这在当时是比较超前创新的办班模式,不仅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同时也得到了区委政府领导的关注与支持。

(三)落实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要求,进一步丰富农民中职学员结构

自2012年国家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后,我们于2014年争取区政府启动了“智慧农民”培养工程。工程把实施农民中等职业教育列为了首要内容。培养对象包括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农村经纪人、动物防疫员、乡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等各类农村基层管理人员、生产主体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学校分别在农业产业特色明显的乡镇、村和蔬菜种植加工出口公司,各开办了一个涉农特色中专班,招收学员130人。区政府安排资金13万元,为每名学员担负1000元学费,省农广校承担了每名学员的教材费并免除上缴省市校的学费,学员全程免费学习。特别是在蔬菜生产加工企业办班,学校紧紧围绕企业实际需求,增设出口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设施园艺等课程,选聘了蔬菜和园林方面的教师,突出针对性实效性教学,受到办班企业的欢迎。

今年,学校将按照省农广校要求,从已接受培训的新型职业农民学员中,择优选择100名参加特色中专班学习,进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与农民中职学历教育相衔接的尝试。区政府决定,由区财政安排10万元资金作为学员学费补贴,以保证教学工作正常开展。

二、以让学员满意为目标组织教育教学

教学工作是解决招生进来后怎样教的问题,是提高学校声誉的重要环节。无论是依托组织部招的农村党建中专班,还是依托政府招的涉农特色中专班,为使这些中专班的教学工作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取得实效,学校在具体工作中,针对不同教学班的特点,因地制宜分班施治。

在解决怎样教的问题上,做法就是切实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课程设置与教材选定。在不改变专业课程设置大结构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班级学员的构成特点、当地产业发展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同时选定所需教材,并增加一定数量的乡土教材作为补充。如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上增加了休闲农业和乡村导游两门课,同时将学校编写的《实用棉花生产技术问答》等作为补充教材。二是师资选配。对于这些特色中专班,在辅导教师的选配上采取公共课全部由本校专职教师负责讲授,专业课则以外聘专家讲授为主。在选择兼职教师时,把握的原则有三条,即政治素质过硬、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如对招收的农村党建中专班,聘请设班乡镇的党委书记等作为专业课辅导教师;对招收的涉农特色中专班,聘请省市区三级相应的各类专家作为专业课辅导教师。目前,学校已建立了由30多名外聘专家组成的师资库。三是授课时间、地点和方式。对于以一个或几个乡镇为单位建立的教学班,授课时间一般安排在农闲时节的白天,地点一般在乡镇政府所在地;而对于设在村的教学班,由于白天学员要下地生产,授课时间一般选择安排在晚上,地点在村委会的农民夜校。授课方式更是灵活多样,既有集中讲授、讨论答疑,又有现场指导。如在奶牛养殖中专班一次授课时,有学员将自家养的奶牛牵到课堂向老师咨询,老师现场解决了学员遇到的问题。学员感慨道:这学与不学就是不一样啊。

三、采取“双班主任”制加强班级管理

加强班级管理是使教学工作得以有效开展的基础,在解决如何管的问题上,做法是在招收的特色中专班中实行双班主任制,并建立有效沟通联络机制,从而达到对中专教学班的科学有效管理。所谓双班主任,是指在招收的特色班中,安排两名班主任,一名由学校的专职教师担任,另一名由设班的乡镇、村或企业安排。设班乡镇的班主任一般由主管领导担任,设班村的班主任一般由所在村的村两委主要领导担任,设班企业的班主任一般由企业主管的中层领导担任。两个班主任各负其责,学校安排的班主任负责与设班乡镇、村或企业安排的班主任定期沟通联系,了解学员对授课内容要求和授课效果反馈意见,及时通知学校有关科室做好计划安排;设班乡镇、村或企业安排的班主任负责对所管班级学员的日常管理,并加强与学员的沟通联系,及时把他们的需求和意见反馈给学校安排的班主任,从而使学员的需求和意见能够及时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