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乡土文化的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7:53

国外乡土文化的研究篇1

关键词:乡土景观,乡土聚落,传统文化景观,学科流派,研究路径

abstract:inthe1980s,therurallandscapecameintobeingwiththeattentionandthedevelopmentoflandscapeecologyinthecountry,sofar,thelocallandscapeisstillatapreliminarystageofgrowth,whichadapttothenewdirectionofLandscapearchitecturehasaleadingrole.Duetotheimpactofinternationalintegration",anincreasingnumberofgeographicallandscapeandlocalculturehavelosttheoriginalstyle,people-landrelationshiphasalsobeenaseriousthreattothebasicprinciplesoflocalconditionsisalsobehindalloverthecountrylocalflavorgraduallydevour.inrecentyearsonthebasisofthelocallandscaperesearch,integratedandsystematicanalysis,disciplinarygenrestudiesexploretheconnotationsofthelocallandscapeatthesametime,therurallandscapeandtheweightofthebodydisciplineasthecorepathstructure,andanalyzetheexistingproblemsandproposedresearchprospects.throughtheaboveresearch,thehopeforthe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modeltofurtherexploreoneofChina'sactualsituation,andlaythefoundationfor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therurallandscape.

Keywords:Locallandscape;localvillages;thetraditionalculturallandscape;genresubjects;researchpath

中图分类号:tU98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在20世纪80年代,由于我国大部分乡村地区经历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城市化进程也逐步加快,“国际一体化”越来越深入的影响到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多的地域景观和当地文化都已失去原有的风貌,人地关系也受到严重威胁,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也被抛在脑后,全国各地的乡土气息也逐步被吞噬掉。在这一过程当中,无科学的规划发展将会破坏在历史长河中保留下来的乡土风貌和文化景观,破坏生态环境,最终无法满足可持续发展,所有的美好风光只能存留在人们脑海里的一种想象。这种问题同样出现在中国的景观学科界,对于乡土景观的研究在相关学科的学者们对于“全球均质化”的讨伐声中正逐步得到发展。乡土景观研究在国外起步于20世纪40-50年代,我国学者对乡土景观的关注是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到90年代研究队伍逐渐壮大。乡土景观最初的研究学科主要集中在建筑学学科,更倾向于对我国传统聚落的研究,目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到多个学科,主要有地理学、景观生态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和风景美学等相关学科。

1乡土景观的概念与内涵

“一条崎岖的山间小路,一片生机的绿色稻田,一排错落有致的农家小屋......”,这就是传统印象中“乡土”传达给我们的影像。实际上,“乡土”是由“Vernacular”一词得来,来源于拉丁语“verna”,意思是在领地的某一房子中出生的奴隶。乡土引入国内的翻译,被大部分接受的还是“乡土、家乡、故土、或是地方、区域”。(如图一)

图一乡土印象(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有关乡土景观的概念界定迄今没有统一,甚至连称谓都没有统一。与其相近的研究主题主要有“文化景观”(culturallandscape)、“乡村景观”(rurallandscape)、“乡土建筑”(vernaculararchitecture)等概念。一般认为,“文化景观是指居住在其土地上人的集团为了满足某种实际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有意识地在自然景观上叠加了自己的劳动所创造的景观”(司徒尚纪,近年我国文化地理学研究的新进展)。而“乡村景观是指乡村地域范围内不同土地单元镶嵌而成的嵌块体,以农业特征为主,是人类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然生态结构与人为特征的综合体”(试论我国乡村景观的特点及乡村景观规划的目标和内容,刘黎明等人);乡土建筑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某一特定国度,结合本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风土人情、文化特征的一种建筑风格。它是人类从穴居、半穴居或架木为巢开始,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积累了结构上的技巧和技术,创造出来的符合地方条件,与自然协调的建筑形式”(川西北乡土建筑的生态特征初探,成斌)。

俞孔坚学者对乡土景观的概念有着较为详细的定义,他将乡土景观分为三种不同的理解进行诠释,分别是地域性景观、乡村景观、寻常景观,认为所谓乡土景观是指当地人为了生活而采取的对自然过程、土地和土地上的空间及格局的适应方式,是此时此地人的生活方式在大地上的显现。因此,乡土景观是包含土地及土地上的城镇、聚落、民居、寺庙等在内的地域综合体。[俞孔坚.论乡土景观及其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J].建筑学报,1993,(2):10-14.

]可见,各个学者所处研究领域不同,对乡土景观也有不同的见解,但也有一定的联系,根据社会的进步以及设计学科的需要,乡土景观的概念也在变化。

2乡土景观研究的各学科流派

乡土景观是一门较景观生态学更为年轻的学科,由于各个学科在研究乡土景观的出发点与应用其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从而形成乡土景观在应用研究上形成的差异,形成以学科为圆心的若干流派,不断的在学科交叉网中深化研究。学科包括本体学科与外部学科,各个学科研究主体不一,因此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各有不同。

2.1地理学研究流派

地理学主要以地理环境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人文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其研究内容主要是在不同地理特征基础上形成不同特色景观的类型及演变,主要的代表人物有金其铭、刘沛林等人。金其铭等人认为乡土景观是在乡村地区具有一致的自然地理基础、利用程度和发展过程相似、形态结构及功能相似或共轭、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协调统一的复合体[项红梅.宋立.初宝顺.乡土景观的国内研究状况.[J].中国园艺文摘.2010/01.],金其铭主要是对城市地理与文化地理研究,其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文化景观研究,另一个是农村聚落地理研究,主要成果有早期的《农村聚落与土地利用》、《农村聚落地理研究》等文章。刘沛林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地理、聚落地理、景观规划及人居环境学,他运用景观基因全新概念,对景观差异性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研究,并对农村聚落文化沉淀进行相关研究,主要成果包括《基于景观基因完整性理念的传统聚落保护与开发》、《景观基因图谱:聚落文化景观区系研究的一种新视角》等文章。

2.2景观设计学研究流派

景观设计学科主要以景观保护与再利用为研究对象,景观设计学科对于乡土景观的研究目的在于帮助设计师用一种新的、非自我的视角,设计内在人生活的景观,从一种不自觉的、没有设计师的景观和唯设计师的景观,走向自觉的为使用者而设计的景观。[俞孔坚.王志芳.黄国平.《论乡土景观及其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J].建筑,2005/04,第23卷.]俞孔坚教授在这方面有很多理论研究以及成功的案例,将人地关系的和谐与否放在首位,重视人行回归,土地回归,认为只有尊重与善待土地,才能重建人地关系的和谐,他在《续唱新文化运动之歌―白话的城市与白话的景观》一文中,提到了当代中国设计创新的动力与评价中国现代设计的根本标准的两种危机意识,一种是指民族身份,另一种就是指人地关系,这两种危机意识出现的核心问题就是对本土性的忽视。[俞孔坚.李伟.《续唱新文化运动之歌―白话的城市与白话的景观》[J].建筑学报.2004/08.]俞孔坚教授在于2006年提交给国务院领导和有关部委的“三个建议中”[俞孔坚.《关于防止新农村建设可能带来的破坏、乡土文化景观保护和工业遗产保护的三个建议》.中国园林[J].2006.]也提到了对于乡土文化景观的保护,并认为风景园林学科应将这个事业视作本身的使命,在其中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俞教授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并进行了很多设计实践项目,很多实践项目都是作为成功案例被行内用来教学研究以及学习。在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2002年大会上,俞孔坚领衔设计的中山岐江公园获得年度大奖,这是国际景坛最高奖项之一(如图二)。中山岐江公园建造在废弃造船厂旧址上,是俞孔坚景观理念的代表作。其主导思想是保留、更新和利用造船厂原有地基与植被,充分提炼工业时代的标符,同时进行新的设计和艺术加工,采用现代景观语言来强化场地及景观作为特定文化载体的意义。比如重新包装水塔,使之变成了照亮过去50年过往时间的灯塔。这个曾受到国内众多专家反对的方案后来却受到了国际评委的高度赞赏,被称为“工厂有幸化公园”,“船坞和齿轮成为城市的怀旧艺术”。成功案例还有沈阳建筑大学的稻田校园设计,运用原始的农田肌理营造的乡土校园景观,这是一个用水稻、作物和当地野草,用最经济的途径来营造一个校园环境的案例,景观中应用了大量的水稻和庄稼,并通过旧材料的再利用,试图对庄稼、野草和校园做一个重新的认识。(如图三)

图二广州中山岐江公园

图三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校园景观及设计草图

由此可见,俞孔坚教授运用独特新颖的专业知识使理论不再是空谈,对于乡土景观的重视不仅仅是作为一名景观设计师的身份去提出问题,更多考虑的是整个名族未来发展兴衰与否。

2.3景观生态学研究流派

景观生态学流派主要是主要集中在城乡交错带的景观格局和乡村土地整理研究以及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研究上。此外,还包括从20世纪90年代村落生态学科对村落生态系统的分布与模式的研究,近年来,关于景观生态学的过程、格局与尺度方面研究较多,景观类学科基本都是遵循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模式,这为乡土景观的研究有很好的指导和研究基础。[项红梅.宋立.初宝顺.乡土景观的国内研究状况.[J].中国园艺文摘.2010/01.]主要代表人物有王云才、谢花林、郭文华、王浩、王向荣等人。王云才多年来对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做了多方面的研究,他的研究热点包括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整体性与孤岛化现象、传统地域“欠发达”与文化景观边缘化现象、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地方性与现代化、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真实性与商业化。并在《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空间特征及形成机理》一文中提到,在“四化”(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商业化)对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冲击下,传统与现代、地方性与国际化、保护继承与创新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不同作用不同过程下呈现出不同的空间特征与机理,因此要建立完善的传统地域文化景观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控制体系。

2.4建筑学研究流派

建筑学研究流派主要集中于对乡土聚落及民居研究,基本侧重于古建、古民居以及聚落的组织、布局以及形态,乡土聚落适应于当地的乡土环境,并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由于不同地区的乡土环境的差异,导致各地乡土聚落形态、规模、布局、职能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同样也可归为乡土景观研究部分。主要的代表人物有阮仪三、彭一刚、陈志华、张松等。阮仪三学者多年也致力于乡土建筑与古村落的保护及相关研究,表达了对所谓民族之根的关注与重视。彭一刚学者在此方面的著作主要有《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书中主要对传统村镇聚落形态形成与传统村镇聚落的景观分析进行了大量的描述,这对于今后的乡土聚落研究部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还包括陈志华学者的《浙江省新叶村乡土建筑》以及清华大学出版的《诸葛村乡土建筑》等著作,都是重要的研究著作。目前,乡土建筑是最脆弱,也是受到最大威胁的文化遗产,众多学者也是共同呼吁全社会都能关注日渐消失的乡土建筑,重视对乡土建筑与它多体现的地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问题。

2.5风景园林学研究流派

风景园林学学科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乡土景观和乡村景观,本学科的代表人物为同济大学刘滨谊教授,他在几十年的教学以及实践经验中,成果以研究乡村景观居多,他认为乡土景观是可开发利用的综合资源,是具有效用、功能、美学、娱乐和生态五大价值属性的景观综合体。他发表了《风景景观工程体系化》、《图解人类景观―环境塑造史论》、《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等学术专著;并应美国芝加哥公署司的特别邀请,独立完成了迄今为止在美国最大的中国式园林“芝加哥中国城公园”的规划方案。他的设计倾向于对当代国外设计方法与中国本土景观园林相结合,为中国当代景观设计谋求更为适应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的景观设计方法,在我国景观园林研究领域独树一帜。

3以景观生态学学科为核心的研究路径重构

以景观生态学学科为核心的研究路径包括三种,分别是学科本体路径、外部学科路径、应用路径。以景观生态学学科本体路径为核心看待乡土景观,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作为乡土景观的研究基础,以研究乡土景观发生过程及内在属性为目标,对乡土景观垂直及水平要素的特征加以描述,主要研究乡土景观的过程、功能、结构。以其他视角为核心看待乡土景观,通过对乡土建筑、传统文化景观、乡土园林所影响到的社会、文化、地理背景的研究,深层次的发掘乡土景观的内涵与过程研究。本类研究不再是以建筑自身为主体,而是以“关系”为主体,从这些学科的视角观察建筑与学科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乡土景观在学科外部多方面的属性及特点,这些学科包括景观设计学、风景园林学、地理学、建筑学、风景美学、文化学、考古学等。外部学科路径符合当代“各门学科在不断分化的同时又在相互交叉点上产生综合”的趋势[岳邦瑞.地域资源约束下的新疆绿洲聚落营造模式研究.2010.

],目前看来,其研究领域为“跨”,但其研究理论与方法实为“借”,取“外部学科”的视角,依靠“引进方法”,持“拿来主义”的态度对待研究对象,比如研究乡土建筑与社会学的关系,则广泛采用社会学中一般研究方法―社会调查方法;若从人文地理学角度,则采用地图方法等,距离真正意义上的“研究交叉”尚有一段距离,有待针对性更强的理论、方法的创新与整合。

在应用路径方面,小城镇规划建设随着现代城市建设中,大量的钢结构、膜结构被应用其中,由此出现的是大量的豪华硬质铺装、只可远观的大草坪、大型硬质广场等景观。城市原本的地域特征逐渐消失,区域特征也开始不明显,众多学者提出在城市设计中的乡土化研究,俞孔坚教授提出反规划的景观系统模式,确实是一种让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乡土化城市景观有效模式,赵永斌在他所写的《乡土化城市景观初探》中同样提到,为了避免我国的城市景观趋于雷同的这种现状,必须根据我们自己的文化特色去设计创造我们的城市,利用具有乡土化特色的景观来装饰我们的城市空间,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环境才能更加舒适。对于小城镇规划建设过程中的运用,将乡土景观与小城镇建设规划相结合,沈雷洪描述了乡土景观的四大特点分别是:实际功用性、多样性、文化意义、时代性与社会性,并讨论了乡土景观所具有的景观、社会、经济、生态、科研、教育等价值对建设有中国特色小城镇的重要意义;在乡土景观元素与现代园林的结合运用方面,孙新旺的《乡土与园林―乡土景观元素在园林中的运用》一文中,他依据不同的表现形态,将乡土景观元素归纳为:乡土的“物”、乡土的“事”和乡土的“意”3类,并探讨了乡土景观元素在园林创作中的运用,分别提炼出不同类型乡土景观元素的表达方法;住区设计对乡土景观的运用方面,曾庆华与彭重华在《乡土景观设计特征对居住区景观限额设计的启示》中也提到了乡土景观设计是“百姓的设计”,其特征能为居住区景观限额设计带来许多启示,例如空间上追求人性化尺度和亲和感、设计元素以绿色、土为主体、材料选择上扎根于地域性、场地性等。

每一个学术研究必须要有自己的理论学科为基础,也需要其他外部学科多视角研究,理论到实践的终点就是达到应用路径层面,任何一个本体学科无法完全支撑起整个学科学术研究,但是本体学科必须拥有本体学科自有的基础理论研究,才能使本学科更好的发展及相关外部学科之间有更好的融会贯通。

4整合与重构――乡土景观研究存在问题以及展望

如上所述,乡土景观的研究并不是某单一学科就能够解决的,它在地理学、景观生态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城市规划等学科的基础上进行多学科、多角度综合研究,其研究目前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有很大的发展研究空间。目前,乡土景观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理论研究体系,其系统性的研究还是相对落后,相应的理论研究体系有待完善;乡土景观在创作上仍然处于摸索前行的状态,许多相关设计给世人展现出惊喜的同时仍旧存在许多纰漏,考虑到视觉冲击的同时,对景观营造带来的某些不和谐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调和。

因此,准确的理解国内乡土景观并发展乡土景观,这对于探寻一种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建设模式有很重要的推动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得以可持续发展,使我们明天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对于乡土景观的研究的任务是任重而道远,这对于更多的设计者来说是最基础最具有意义的研究,对于其未来的研究展望有如下几点:一、将乡土景观的研究不要仅仅作为景观设计师的研究使命,更是设计相关行业工作者的使命;二、政府的政策支持与民间组织的支持,政策支持主要是政策文件实施以及资金方面,民间组织主要是指民众中非设计者的参与与呼吁;三、完善的法规体系和科学的管理是最大保障。相信在越来越多致力于乡土景观研究的学者们共同努力下,乡土景观营造在设计领域和学术领域都将取得可喜的成果。在将来的研究中,应针对各个地区不同的地域资源进行乡土景观的调查和分析,来实现乡土景观在多个领域的运用,更多的是如何保护现拥有的乡土景观资源,以便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更多的乡土气息,让我们的生活多一些自然的味道。

参考文献:

[1]俞孔坚.王志芳.黄国平.论乡土景观及其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J].建筑,2005/04,第23卷.

[2]项红梅.宋立.初宝顺.乡土景观的国内研究状况.[J].中国园艺文摘.2010/01.

[3]俞孔坚.李伟.《续唱新文化运动之歌―白话的城市与白话的景观》[J].建筑学报.2004/08.[5]俞孔坚.《关于防止新农村建设可能带来的破坏、乡土文化景观保护和工业遗产保护的三个建议》.中国园林[J].2006.

国外乡土文化的研究篇2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近年来国内外中学乡土地理教学研究进展,结合地理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状况,提出将3S技术应用于中学乡土地理教学的设想。

关键词中学乡土地理;地理教学;3S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6-0055-01

乡土地理作为中学地理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充分体现“生活化地理”的理念,结合现代地理信息技术,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展示给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让学生在领略环境与生活魅力的同时,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与应变能力。

一、中学乡土地理教学研究进展

1.国外研究进展。国外从近代区域地理学诞生之时,便已经开始重视乡土地理研究与教学,确立了其在地理学中的地位。17世纪夸美纽斯在设计地理课程时就强调必须从乡土地理学习开始;18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瑞士教育家斐斯泰洛齐指出儿童的学习要与乡土知识相结合;继李特尔之后,德国大学教授赫阿尔夫·赫特纳在《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一书中重申了“地理课程应该从乡土志开始”;在美国,地理学习通常采用“同心圆”式(或称“扩展环境”式)的学习秩序,即地理学习从家乡和家乡周边环境开始。在英国,虽没有乡土地理教学的概念,但十分重视地理野外考察。在日本,一向重视乡土地理教学,尤其对乡土地理调查法有详尽地研究。

在乡土地理课程设置方面,世界各国有所不同,主要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类如英国、法国等,优先学习乡土地理;第二类如前苏联等,将乡土地理知识渗透到各部分内容之中;第三类如澳大利亚等,以专题形式在问题探讨中结合了乡土地理的学习。

由此可见,在国外,无论是课程理念、课程设置,还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都十分重视乡土地理,乡土地理是地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2.国内研究进展。与国外相比,中国的乡土地理教学起步较晚,目前,从课程标准来看,国家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规定“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把乡土地理提升至与“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同等重要的位置,将其纳入中学地理教学的体系之中,且从课程性质、理念、设计、目标以及内容等方面阐述了乡土地理教学的重要性与可操作性。《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有关乡土地理教学的内容出现在内容标准中的“活动建议”部分,且基于乡土地理基础之上的活动所占的比例较大,突出高中地理课程“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的理念。

此外,国内广大教师与学者也对乡土地理教学展开了大量研究。据文献调研,2000~2014年之间,国内学者在三大部级地理教学期刊《地理教学》、《地理教育》和《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上发表的与乡土地理教学相关的论文共计69篇,主要涉及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乡土地理教学策略与实施途径,以及乡土地理的各种学习方式和学习困境的研究,如心理地图法研究、地图导学法研究,乡土地理教学案例研究、乡土地理试题研究、教育教材的研究和教育实践的研究等。由此可见,国内乡土地理教育方兴未艾,是中学地理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研究进展

1.国外研究进展。由于经济发展速度不同,各国对地理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同,导致地理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存在着差异。总体上,经济越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时间就越早,相关研究成果也越丰富。如欧美等发达国家,大的如公司、学校,小的如学者个人,都十分重视地理信息技术教育,他们的学生不仅能熟练操作地理信息技术相关专业软件,如GiS软件,而且能运用这些软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此外,如马耳他等经济欠发达地区,鲜有教师运用3S技术进行地理教学;而新加坡虽然现阶段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较少涉及3S技术,但是已计划在中学课程标准中对3S技术的应用提出要求,这将有助于3S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推广和应用。

美国是研究地理信息科学最为前沿的国家,其地理学研究的领域、方向及其变化基本上代表了世界地理学的整体发展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地理学发展趋势也是世界地理学的发展脉络,世界地理信息技术将不断发展,而中学地理信息技术的教学也必然随之发展。

2.国内研究进展。纵观国内近年来的研究,地理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3S技术课程和3S技术辅助教学应用两个方向的研究上。3S技术课程研究又主要分为课程内容研究与课程教学研究。在课程内容上,段玉山、安业分别对高中地理中3S技术应用的选修模块内容与高中地理教材中涉及3S技术部分内容进行解析与评述,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在课程教学方面,以课堂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为主。

在3S技术辅助教学应用方面,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3S技术辅助教学——以制作专题地图为主,用于分析、讲解特定教学内容。②3S技术辅助研究性课题的学习——应用于地理实验教学中;③3S技术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④基于GiS的中学地理辅助教学系统的开发和利用。另外,李晴晴、孙婷等就GiS辅助教学系统的研发与应用也做了相应的研究。

整体而言,我国目前的中学3S教育仍属于探索阶段。一方面,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的理论研究相对不足,更多的是面向科研或高等教育的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研究,而较少涉及引导学生将3S技术作为学习工具,用于收集、分析、利用地理信息,解决生产生活存在的问题的论文。另一方面,3S技术在我国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进展也较为缓慢。调查结果显示,高中地理教师对教材中涉及到的3S技术部分,大部分只是简单地讲授教材中的内容,只有很少一部分教师会使用arcGiS、arcView等软件对教材内容做简单的操作演示,几乎没有学校给学生提供上机、体验3S技术应用功能的机会。

三、不足与新思路

综上所述,国外对3S技术应用于教学的理论研究较为成熟,且其实践教学发展也较快,尤其十分重视如何更有效地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运用3S技术的问题。而国内研究进展缓慢,对3S技术应用于教学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和深入,往往侧重乡土地理资源、教材、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探讨,少部分基于GiS建立乡土地理资源数据库,而将3S技术综合应用到中学乡土地理教学的研究则仍较为少见。因此,如何将3S技术的优势应用于在中学乡土地理教学中值得研究。

参考文献:

[1]陈胜庆.乡土地理教育新论[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2,(7):4-31.

[2]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王信文.乡土地理教育的实践研究——以《福州地理》为例[D].福建师范大学,2005.

[5]余茂军,王毅.乡土地理教学中3S技术的应用及实现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8).

[6]曾苏清.3S技术综合应用于高中地理课程实验教学探究——以海坛岛水土流失检测为例[D].福建师范大学,2014.

国外乡土文化的研究篇3

这个时期,建筑是作为初民社会物质文化研究的一部分而存在的,并非研究的主体,也很少有建筑师参与其中。

西方乡土建筑研究的多学科参与,也与学科本身的发展进程有关。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学者们开始关注快速消失的传统乡村和传统工艺,出现了对西方本土的乡土建筑的记录研究。20世纪下半叶,乡土建筑引起了广泛关注。此时考古学、地理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发展都趋于成熟,对社会、历史、工艺等相关背景的研究积累了扎实的基础。因此,各个学科从不同角度切入乡土建筑的研究,并逐步走向多元化、综合化的趋势也就顺理成章了。而在我国,乡土建筑研究的开端伴随着连绵的战火,进展缓慢。建国后,各地建筑院校和研究机构开展了扎实的民居调查,但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发展却相对滞后,建筑学仍然是乡土建筑研究的主要学科。建筑学在我国是一个工程性学科,因此这阶段的研究主要是对形式、空间、材料、结构等物质层面的研究,对历史、文化、行为等非物质层面关注较少;加上20世纪60、70年代的动乱,这批研究成果大多在80年代才陆续整理出版并产生广泛的影响。80年代后期,建筑学才开始引入多元化的研究方法,民俗学、民族学等学科也开始逐渐涉及建筑研究。相对而言,我国乡土建筑研究的多学科局面尚在形成当中。

2乡土建筑的术语和概念

西方的建筑学和建筑师职业虽然历史悠久,但是长期以来建筑学的主要关注对象都是象征权力和财富的建筑,比如宫殿、寺庙、教堂、剧院等等,而建筑师也是作为一个精英职业而存在。由居住者和当地工匠建造的住宅等日常建筑虽然构成了建成环境的主体,却长期为建筑师和学者们所忽视,在很长时间内,对这类建筑的称谓纷繁多样,没有形成被广泛认可的专有名词。这些称谓包括:primitivearchitecture,这个词往往与civilized相对而含有价值贬低的含义;shelter,强调了基本动机但多指简陋的构筑物;indigenousarchitecture,无法涵盖随人群迁徙或受到外来影响形成的建筑;anonymous/spontaneousarchitecture,与精英建筑师的建筑相对而带有价值判断的色彩;peasant/ruralarchitecture,定义过于狭窄;traditionalarchitecture,也同时被广泛用于纪念性建筑和建筑师建筑;folkarchitecture,只在美国流行。直到20世纪50年代,vernaculararchitecture才成为广泛使用的主要术语。[1]

vernacular一词17世纪早期来源于拉丁语的vernaculus,意思是domestic,native,原常用于语言学。其词义与本土的,日常的,普遍的这些意思密切相关。关于“vernaculararchitecture”的概念,建筑史学家保罗·奥利弗[1]和罗纳德·布鲁斯基尔[1]都进行过讨论2),目前公认的定义和标准则是来自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乡土遗产保护》(CharterontheBuiltVernacularHeritage),其中“乡土建造”(vernacularbuilding)的定义是“社群居民为自己建造居所的传统、自然的方式3)”,乡土建筑的辨识有6条标准:

a.社群共享的建造方式(amannerofbuildingsharedbythecommunity);

b.与环境相呼应的、可识别的地方或地域特色(arecognizablelocalorregionalcharacterresponsivetotheenvironment);

c.风格、形式、外观与传统建筑类型之使用方式的一致性(Coherenceofstyle,formandappearance,ortheuseoftraditionallyestablishedbuildingtypes);

d.通过非正式途径传承的传统设计与建造技艺(traditionalexpertiseindesignandconstructionwhichistransmittedinformally);

e.对功能,以及社会与环境的限制有效的应答(aneffectiveresponsetofunctional,socialandenvironmentalconstraints);

f.对传统建造系统和工艺的有效应用(theeffectiveapplicationoftraditionalconstructionsystemsandcrafts)。

在具体的研究中,不同国家的研究范畴又有所不同。在英国等一些欧洲国家,学界普遍以铁路的修建作为乡土传统(vernaculartradition)终结的标志:当材料可以自由流通,建筑的本土性便失去了。铁路在欧洲各国的普及大多在20世纪中叶,这样的概念划定基本上把这些国家的乡土建筑研究的对象时期限定在了20世纪60年代之前。而各学科蓬勃发展并广泛关注乡土建筑领域则是在60年代后,因此,英国等欧洲国家对自身文化内部的乡土建筑研究实际上错过了对形成机制进行活态研究的最佳时期,因而多偏向于历史研究和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等方面。而美国学界则把视野扩展到了当代社会的日常建筑,如居民的自建住宅、零售商店等等,乡土建筑不再仅仅是特定历史时期的遗存,而是紧密地与常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这种从静止转向动态的历史观,以及将传统视为一个连续前行之概念的观点,形成了乡土建筑的研究在当代的生长点,使研究得以随时代不断前行。因此,这种观念下的乡土建筑研究不再限于历史,而是与当下的人与社会、生活和行为密切相关。

3建筑学与乡土建筑研究

建筑学在西方虽然历史悠久,但传统建筑学关注的主要是纪念性的宏大建筑与精英建筑师的作品。直到19世纪末,郊区建设扩张,工匠技艺被机器设备取代,乡土建筑在城市化中快速消失,对乡土建筑的研究才伴随着怀旧情绪陆续开始。从19世纪后半叶持续到20世纪前半叶的工艺美术运动,从不列颠诸岛扩展到欧洲和北美,使建筑师们开始关注日常建筑和传统手工艺,也对乡土建筑的研究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到20世纪中叶,对乡土建筑实体与空间的记录分析已经比较完善了4)。这个阶段的研究,多是对某个地区乡土建筑的历史、形式、空间以及结构、工艺等进行记录、描述和梳理,主要关注建筑本身,对建筑所处的语境尚未深入探讨。

1964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展览“没有建筑师的建筑”(architecturewithoutarchitects)。虽然这场展览及此后的同名著作以艺术性为主,并未追求学术深度,但是却极大地引起了人们对乡土建筑的关注。在那之后,涌现出了众多乡土建筑的研究著作。

一方面,地区性研究的完善为综合性著作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这里必须提及的一位作者是保罗·奥利弗,他是推动20世纪乡土建筑研究的先锋学者,著作丰富。他主编的《乡土建筑百科全书》,是一部里程碑式的巨著,其贡献不仅在于结合文化、气候、地理建立了全球性的地区框架,为后人提供了系统、丰富、实用的乡土建筑资料库,更重要的是,全书组织材料的方式提供了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研究纲领。研究者可以从中了解不同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知晓已有研究之源流、思考未来研究之去向。这部百科全书代表了一种在更广泛的多文化范围内比较和思考乡土建筑的趋向,类似的综合性著作还有理查德·布兰顿的《家屋比较研究》(HousesandHouseholds:aComparativeStudy),约翰·梅的《手工艺建筑》(HandmadeHouses&otherBuildings)等等。

另一方面,正如拉普普特所言,随着对乡土建筑的一般性研究基本完善,研究工作进入了更加综合化、理论化的“问题导向性阶段”[3]。对乡土建筑应用实践的研究就是其中一个方向。例如,建筑师哈桑·法赛通过分析埃及乡土建筑在形式、材料处理等方面的经验,总结出了在干热气候中调节和控制光、热、风、湿度,形成良好微气候环境的一系列措施。许多建筑师也十分关注乡土建筑,现代建筑师格罗皮乌斯就是“没有建筑师的建筑”这项研究获得资助的重要推荐人之一,阿道夫·路斯、弗兰克·赖特、路易斯·巴拉干等人也对乡土建筑褒扬有加。乡土建筑应对需求、适应环境、注重实用功能、强调资源和材料利用的经济性,这似乎与许多现代建筑师的观点不谋而合。

乡土建筑的保护也也是应用性研究的重要主题。以英国为例,保护工作除了宏观层面的思考外,还包括许多具体、切实的研究。例如,杰克·鲍耶针对乡土建筑修复中标准模糊、材料难以寻找、信息资源分散等问题,对各个部位的修复技术做法进行了探讨,并将相关的标准条例以及材料供应商、工匠和专家机构的信息汇总到一起,形成了对实际工作有切实参考价值的技术手册[4],这些工作是我国乡土建筑研究中相对缺乏的。

4人类学与乡土建筑研究

文化人类学的研究从初民社会(primitivesociety)开始,逐步扩展到农民社会和城市生活。在长期的学科实践中,人类学发展出了一套系统的田野调查方法,十分适合于了解乡土建筑及其所在的乡土社会。保罗·奥利弗就认为,建筑学与人类学结合为主、并借鉴历史学和地理学,可能是最适合乡土建筑的研究方法[5]。事实上,人类学也是最早参与乡土建筑研究的学科之一。

多样化的建筑的成因一直是人类学建筑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路易斯·亨利·摩根早在19世纪对印第安人的研究中,就把他们的房屋描绘为其习俗、生活方式与社会组织在物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指出了社会形态是建筑形式的一个重要成因[6]。另一位著名的作者是阿莫斯·拉普普特,他根据建筑所处的社会形态,尤其是建造过程中的分工程度和角色关系,把建筑分为了原始建筑(primitivearchitecture),风土建筑(vernaculararchitecture)和风雅建筑(high-stylearchitecture)三个阶段;他认为,物理和经济因素提供了解决需求的建筑形式可能的范围,而文化最终决定了人们在其中的选择[7]。因此,建筑不仅是物质材料的集合体,更是特定文化背景下人类行为的产物。拉普普特这种将建筑与行为以及行为中的人际关系联系在一起的思想,与学者诺德·埃根特与霍华德·戴维斯的观点是相近的:前者主张把建筑看成是建造行为的连续体,以建筑人类学的视角构建一个人性、包容的理论框架;后者则将建筑视为建造过程中不同角色的社会关系及其行为的产物,从而消除了“architecture”和“building”之间的意义断裂,使构成建成环境主体的日常建筑成为了不可忽视的研究对象[8]。

建筑中的符号与象征意义是另一个重要的主题。一个典型的例子是马塞尔·格里奥雷对道根人建筑的研究:他详细地描述了道根人复杂的宇宙观和创世神话是如何体现在其村庄结构、院落布局、单体形式以及建筑构件上的。在这里,建筑是描绘宇宙秩序的文本;建筑环境与习俗、仪式一起,勾画出了当地人对世界的理解[9]。此外,拉瑟对爪哇建筑的研究、卡宁汉对阿托尼建筑的研究、布迪厄对柏伯建筑的研究等,也是象征研究方面的代表作。在这些研究中,建筑往往包含着神圣/世俗、洁净/污秽、内/外、男/女等象征意义,反映了当地的文化观念。

5地理学与乡土建筑研究

建筑作为文化景观的基本元素之一,反映了人类聚落的历史遗存、当代需求与物质环境的特征,其重要性一直为人文地理学家们所强调。早在20世纪初,乡土建筑与聚落就出现在了人文地理学著作中5)。早期的研究把建筑与聚落看作物质环境的组成部分,关注它们与环境的呼应关系:人们如何应对气候、地形、材料、资源而建造居所,这些因素又是如何与生产、运输等活动相协调的。

之后,地理学家们开始引入历史的视角:建筑类型、聚落形态、土地使用情况等都是随着生活方式的构建逐步形成的,它们都是历史的载体。人们为了满足生理、社会和精神的需求对环境进行组织和改造,建筑和聚落就是这些需求和行为的物质记录,不论是过去还是当下。弗雷德·尼芬的研究是这一思路的代表作。在美国建国不久、各个文化群体还保持相对独立性的背景下,他以乡土建筑为线索,研究文化的传播过程。通过对美国各地乡土建筑的分析归类,并且将建筑形式的流行时间与西部开发、人口迁徙的时间进行比对,他梳理出了新英格兰(newengland)、中亚特兰大(middleatlantic)、低切萨匹克(LowerChesapeake)三支传统向西传播的路径。这一传播途径与美国方言地图和社会组织的分布情况相互匹配,有力地支持了其方法和结论的可靠性,也证明了乡土建筑的确是文化的重要表征[10]。

相较于文化人类学,人文地理学的视角更加宏观,注重普遍性,因而也比建筑学更关注日常的建筑与聚落。建筑作为空间系统、文化的产物和价值观的体现,处在一个广大的环境之中;建筑与自然、社会的各个因素不是彼此孤立或单向映射的关系,而是一个复杂网络中相互影响的组成部分。例如,地理学家阿伦·诺贝尔的《传统建筑:对结构形式和文化功能的全球性调查》(traditionalbuildings:aGlobalSurveyofStructuralFormsandCulturalFunctions)就是一部杰出的综合性著作,他既强调空间的整体性语境,也注重形式生成与历史变迁,他倡导广泛的案例与信息搜集,试图寻找乡土建筑的深层通则。

而因诸多的中国建筑研究为人熟知的罗纳德·纳普则在整体性的思想下关注了更多样化的尺度与对象,包括聚落景观、建筑形式、建造仪式与文化、象征符号与信仰等等,涉及了从宏观到微观、物质到非物质的各个方面。他的研究已经带有人文地理与人类学、建筑学结合的趋向。

6结语

国外乡土文化的研究篇4

关键词:乡土植物;园林绿化;应用;讨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在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日益高涨,对环境要求更为突出,于是城市绿地面积迅速扩大,开发利用植物资源的需求日益迫切,而乡土植物拥有适应强、观赏价值高、人文底蕴厚和易训化等特点被提到日程上来,但在整个实施过程中总有一些问题,使得乡土植物在本地园林绿化中的利用率不高。

1乡土植物的特点

1.1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

乡土植物由于历经风雨洗礼,经受各种恶劣气候考验,最终成活并存留下来,它们是最适应本地环境的植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特点。

1.2彰显城市文化底蕴

乡土植物不仅能够达到观赏性和实用性等一般植物具有的功能,同时在赋予园林一定的文化品质和内容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3独特的观赏价值

独特的地理气候造就了独特的乡土植物,这种植物在观赏价值上有着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兼有观赏性、生命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我国许多城市都有市花,如昆明的山茶、扬州的琼花等,都独具特色,内含文化。

2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现状

2.1种类单一、缺乏多样性

乡土植物种类繁多,但具体应用到园林绿化中的却很少,比如有些城市用到的乡土植物也就1~2种,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一是人们对乡土植物的保护意识差;二是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将一些速生林当做发展重点,单一的追求利益最大化,同时忽略乡土植物的利用率。

2.2园林绿化中存在“崇洋”的思想

国内园林建设中存在着这样的思想,外来的植物就是高贵的,只有引进外来植物才能提高园林的品味,而本土植物属于低档次的,利用价值少。所以,本地植物很少应用到园林绿化中,使得乡土植物利用率很低。

2.3苗源少

由于存在错误的思想引导,人们认为本地植物普遍,没有太大的经济价值,再加上市场认可度不高,本地运用少,乡土野生植物满山都有,随时都可挖取,很少有人从事专业的苗圃栽培,导致乡土植物苗源少,乡土植物得不到有效推广。

2.4乡土植物科研投入少

很少有人对乡土植物进行深入研究,即使研究也只停留在引种、育苗和繁殖的水平上,大大限制了乡土植物的大量繁殖,从而使得乡土植物数量少,品种相对单一。

3推广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措施

3.1加强乡土植物的科学研究

选择适合园林栽培的植物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探索本土植物的生活规律、繁殖技术,加大乡土植物的育种技术投入,研究水肥促控技术和容器育苗技术,从而实现乡土植物苗木大规模生产,品种不断增加,促使乡土植物符合园林绿化需求标准,更加适应园林绿化环境。

3.2加大苗圃建设

为达成园林绿化中采用乡土植物,首先要扩大乡土植物的苗圃来源,鼓励当地居民从事苗圃育苗工作,鼓励驯化植物苗株外形,生长特点等,使乡土植物的开发更加具有前景。

3.3扩大对乡土植物的宣传

扩大对乡土植物的宣传力度,提高当地人民对乡土植物的认识,当地政府部门加大宣传力度,加大科研投入,积极促成乡土植物成为园林绿化的鲜明特色,形成浓郁乡土气息,带动居民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形成对乡土植物的统一认识,逐步实现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使用推广。

4结语

城市园林绿化中,应该摒弃盲目引进外来植被的做法,尽量有效的应用乡土植物,形成地方特色,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快速稳定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积极宣传乡土植物具有适应性、抗逆性强、减少养护和管理上的费用的特点,让居民认同,并赋予自豪感。生物多样性同样为城市园林建设提供依据和保障,充分利用野生乡土植物资源营造独具特色的城市植物景观,是区域性植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手段之一,是实现区域性植物资源持续利用的重要内容,也是构成安全和谐的城市生态系统的有效手段。所以,推广乡土植物应用于园林绿化,无论从近期目标还是长远规划上都值得重视与实施。

参考文献

国外乡土文化的研究篇5

abstract:theformationofrurallandscapeisbecausehumanlifeandproductionneedtograduallyadapttothenatureandtransformthenature,asapartofhumanaestheticandcognitiveitshowspeopletheuniquecultureofruralpastoralcivilization,especiallyithasafar-reachingandsubstantialinfluenceonmodernwesternlandscapeplanningandconstructionofthecontemporaryislamicgarden.However,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modernagriculture,thetraditionalrurallandscapehasbeenacertainimpact,intheconstructionofthecontemporarylandscapeplanningofrurallandscapeweshouldbereasonableinimprovingcontemporaryrurallandscapeplanningtoensure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ruralconstructionandtheculturallandscape.thispaperdiscussestheconnotationofrurallandscapeandtheprotectionandinheritanceoftraditionalrurallandscape,fromtheperspectiveoflandscapedevelopment,takingtheopportunityofrurallandscapedesignincontemporarylandscapedesign,italsodiscussesthedevelopmenttrendsanddesignprinciplesofcontemporaryrurallandscapeinlandscapedesignfromthespace,modelingelementsandvariousforms.

关键词:乡村景观;设计;园林规划;发展趋势

Keywords:rurallandscape;design;landscapeplanning;developmenttrend

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3-0236-03

0引言

作为长期以来人类与自然融合的结晶――园林景观,可以说他是乡村中各类山水花鸟美景的缩影,园林景观可以勾起城市中人们对于乡村美景的向往,与此同时,乡村文化也同样指导着当代园林的发展方向,乡村景观作为当代人类的巨大人造产物是人类社会中物质和非物质都非常丰富的产物,当前,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剧,许多乡村景观中的地域化特征已经被边缘化,乡村景观的大众化已经使得部分地区的传统化农业景观朝着现代化景观发展,一些地区的农业资源与对应环境问题已经相对突出,城乡问题和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亟待解决。针对以上问题,许多国家都已经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与之相对应的保护法律,因此,乡村景观的环境问题,文化景观缺失的现状,迫切的需要我们改善。

1乡村景观概念及其研究发展

1.1乡村景观概念

所谓乡村景观是指在乡村局域范围内人文、自然、经济与社会多种综合现象的显现,乡村景观的研究最早要追溯到对于文化景观的研究,早期的文化景观伴随着原始农业而发展,早期的农业发展源地就成为了文化源地,也就是我们说常说的农业文化景观,最初的农业文化景观慢慢的被扩展到了乡村景观,其范围涵盖了人口、社会、自然、经济、文化等多种元素,同时也是各个局域乡村的地域文化的反应。乡村景观的出现也预示这自然景观正在逐步的向人文景观过度与变化,但是,乡村景观所拥有的农业生产景观和特有的田园文化特色是人文景观永远无法代替的。

1.2乡村景观研究发展

十九世纪中后期,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边缘化加剧,一方面大大的促进了当时经济的大步伐迈进但同时由于忽略了对于乡村景观的保护,各个区域的乡村景观特征开始逐步丧失,自然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环境与资源的问题日益加剧,生态失衡,多数的乡村环境向着“脏、乱、差”的态势发展,因过度开垦、废气排放、工业污染而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已经屡见不鲜了。另一方面当代的乡村景观规划与发展还存在着文化景观缺失的问题,以往我们印象中的乡村不单单是生态的承载体,而且是人类农业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的文化已经逐渐被消磨化,乡村人们向往城市的繁华,很多的村镇将自己的建筑与道路规划按照城市的模样开始改造,其实这样的城市化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原有的乡村文化,甚至有的乡村特有的习俗已经被遗忘或者停止传承。

中国乡村景观研究始于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起步较晚,1989年,中国学者对澳大利亚堪培拉市乡间景观进行研究,同年,我国召开了第一届景观生态学讨论会,自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景观研究产生兴趣,这些都带动了乡村景观的研究。此后,韩国、日本、荷兰、波兰以及法国等一些国家的先进理论和经验被不同领域的学者引进。通过学习和借鉴,中国逐渐形成了自己关于乡村景观研究的体系。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乡村人类聚居环境、乡村景观分类、乡村景观评价、乡村聚落景观、乡村农业景观、乡村景观园林、乡村景观旅游、乡村景观规划等8个方面。研究热点多集中在景观生态学、乡村文化地理景观、乡村环境评价以及乡村景观规划四个问题上。

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1国外研究现状

德国、荷兰、捷克、英国、美国等一些欧美国家关于乡村景观的研究与实践起步较早,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推动了世界农业的发展,促进了乡村景观的规划与保护。欧美国家早期的乡村景观研究注重制定法律法规,如20世纪50年代德国《土地整治法》关于自然保护区规划的规定,促进了农民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改善;20世纪70年代初,荷兰颁布了《乡村土地开发法案》,研究方向从最初对农业的重视向关注乡村土地的户外休闲、景观保护等功能转变。1996年5月,国际景观生态学组织召开了“欧洲乡村景观的未来”会议,围绕景观变化、可持续农业与乡村景观、景观恢复3个主题进行探讨。近年来,欧美相关学者对从社会、经济文化方面对乡村景观进行的研究明显增多,关注景观中人的行为,使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得以扩大。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为解决由于乡村城市化和工业化带来的社会问题,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逐渐开始重视乡村景观建设,并通过采用“公众参与”的发展模式调动民众保护乡村景观的积极性。20世纪60年代,日本兴起的造町运动保护日本传统乡村景观起了决定性作用。1970年,韩国政府发起了“新村运动”,提出了“勤勉、自助、合作”的精神,以政府支援为动力,以项目为纽带,促进农民参与到建设家乡的活动中去。“新村运动”不仅使村庄的布局得以优化,美化了村庄环境,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环境,还有效地保护了传统的乡村景观,推动了乡村旅游业和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人民的经济收入也得以提高。

2.2国内研究现状

2.2.1乡村景观的要素构成的研究

从园林规划的范围来看,乡村景观的要素构成包括自然景观要素和乡村人文要素两个类别,所谓自然景观是指在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中的自然元素,自然元素的面貌一般不受人类外界的因素变化,如:沙漠、雨林、沼泽等自然保护景观。所谓的人文景观则是指受到人类长期作用而原始自然面貌发生了非常明显改变的景观,比较典型的人文景观如:城镇、田园乡村、牧场等。人文景观通常情况下又被称为人类文化景观,人类文化景观虽然是因人类的长期作用而产生的但是其发展规律却是追随者自然规律而发展和管理,其中,乡村人文景观主要显现的是乡村局域的经济与自然状况,比如:农田、鱼塘、果园、副业等。它们主要体现的还是农业发展为主的经济发展景观。

2.2.2乡村景观的各类功能的研究

乡村景观作为人类世世代代生活耕种的重要场所,首先具有经济生产功能,在乡村景观中,农业景观在乡村景观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大,在大面积的乡村土地上大部分土地被用来作为农业、林业作物的生产,在体现农业为本的思想同时,也作为生产作物与人类的生活紧密相关,农业使用者为了满足自身生产生活的需要而进行相应的改进和完善,其本身的性质也是从生产与实用出发,可以说经济生产功能是乡村景观的第一功能。其次,乡村景观还具有生态保护功能。人类在乡村土地上进行耕作时遵循的是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在采用环境与发展相协调的基础上进行土地利用,这样就促成了乡村景观的协调发展与丰富,乡村景观的生态保护功能主要还是体现在保持乡村文化与自然的生态平衡上,正是乡村景观的多样与景观的丰富共同体现出了乡村景观的生态美。再次,乡村景观还具有休闲旅游的功能,乡村景观的不断完善也是人类与自然相互摩擦碰撞相互适应的完美体现,其经过历史的摩擦所反映出人类对于自然地审美性选择与依赖也促成了乡村景观休闲旅游的功能,如:蜿蜒曲折的梯田、交错纵横的田野、被风吹起的麦浪、各具风格的民宅建筑等都与当代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在经历了快节奏的都市化生活后难免向往自然景观的悠闲与恬静,这就体现了乡村景观的休闲旅游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乡村景观也发挥出了人与自然协调沟通的重要作用。

2.2.3乡村景观的规划保护与延续的研究

在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的景观环境建设成为了现代化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乡村景观的合理建设不单单可以使当代新农村的景观变美,而且可以给周边城市营造良好的景观环境成为其最优美的后花园,让区域范围内的自然风光得到有效的保护,与此同时对于乡村景观进行合理的规划与保护也能够有利于人们深入的探索研究乡村环境的进一步规划与延续对于我国的环境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乡村景观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与我们世世代代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乡村景观的规划与保护对于区域文化习俗的传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乡村景观的规划与保护对于增加区域居民的安定感,增强其历史归属感有着重要的作用,其次,乡村景观的规划与保护还有助于民间特色传统企业的发展,如民俗工艺品、乡村传统产业都能够带动当地经济的进步。

3建议

在国际园林规划与发展创作中要求园林的规划要立足于自然并融于自然,当然乡村景观的规划发展也应该如此,当前我国的乡村景观规划与保护应当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这对于改善乡村景观环境质量与促进环境与资源的协调有着历史性的发展意义。

3.1保护自然,生态平衡原则

乡村景观遭到了大面积的破坏,多数情况下是因为新城市的建设如:新城扩建、机场建设、高速架桥等原因所引发,然而各个地区的城市建设对于大面积的破坏乡村景观行为而言到底合适与否,应当进行相应的可行性评估,在经济与环境的抉择中应侧重于保护自然环境与生态的平衡。

3.2在土地的综合利用上“因地制宜”

乡村景观的土地利用上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别的,如有的土地渗透性强适合耕种,有的土地土质较薄,石粒较多比较适合放牧,水源充足的平原地带适宜休闲娱乐等,在这些土地的不同利用方式上因地制宜的进行合理规划能够更好的发挥乡村土地的综合价值。

3.3在园林规划的基础上延续乡村区域文化

经济全球化发展日益迅速,互联网+的时代也已经到来,乡村自然景观在一定程度上收到了网络经济与城市化发展的冲击,但是乡村景观不能够任其发展,应当形成某种乡村景观的园林保护机制,并将其切实可行的纳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来,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乡村传统景观建设应该充分的吸收外来文化的长处并将其融入到乡村园林规划中来,创造出区域乡村文化所特有的景观,融入了外来文化的乡村景观,不单单是对于传统乡村文化的强化,也是对于当代园林规划适应全球化经济发展一种多元化的理解,归根到底是在创造中去继承和发展乡村景观与乡村文化,并予以创造性的再现,这对于当代乡村景观的保护与发展无疑是一条必走的捷径。

4结语

在园林规划中保护乡村景观的多样化发展,传承乡村文化的区域特有历史,理解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的融合式发展,在当代乡村景观的延续与保护发展方面显得尤为重要,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掌握了当代园林规划的方法与技巧,但是乡村景观的建设关系到人类的文化传承与生产延续,这就需要在乡村景观的规划中融入乡村文化的元素,当代中国的乡村景观建设与发展既要积极学习西方乡村景观园林规划的成功经验,也应当将我国园林的本土特征融入进去,摒弃时代的局限,将人类现代的生活需求加以融入才是当代乡村景观的发展之道。

参考文献:

[1]蔡龙铭.农村景观资源规划[m].台湾:地景企业公司(发行),1999:23.

[2]刘黎明.乡村景观规划[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95-100.

[3]方明,刘军编著.国外村镇建设借鉴[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83-84.

[4]冯采芹,等编译.景观的视觉设计要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93-105.

[5]汤姆・特纳.景观规划与环境影响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212-220.

[6]日本观光资源保护财团.历史文化城镇保护[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149-154,125-134.

[7]约翰・o・西蒙兹.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54-63,86,91-102,140.

[8]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105-107.

[9]安・福赛思、劳拉・穆萨基奥编著.生态小公园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42-43.

[10](美)诺曼・K・布思.曹礼昆,曹德鲲译.风景园林设计要素[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212-253.

[11]李德芳.浅谈在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景观的规划和开发利用[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6(8).

[12]樊闽,贾文涛.新农村建设视野中农村土地整理的阴影[J].国土资源,2007(06).

[13]肖笃宁,高峻.农村景观规划与生态建设[J].农村生态环境,2001:48-51.

[14]周心琴.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景观变迁研究:以苏南为例[D].南京师范大学,2006.

[15]刘黎明.试论我国乡村景观的特点及乡村景观规划的目标和内容[J].生态环境2004,13(3):445-448.

[16]刘英杰.德国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特点及其启示[J].世界农业,2004(2):36-38.

[17]张晋石.荷兰土地整理与乡村景观规划[J].中国园林,2006(5):66-71.

[18]郝延群.日本“美丽的乡村景观竞赛”及“舒适农村建设活动”介绍与思考[J].村镇建设,1996(8):40.

国外乡土文化的研究篇6

关键词:乡村景观;发展现状;发展前景;分析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socialeconomy,ruraltourisminrecentyearsinthedomesticobtainedveryfastdevelopment.Rurallandscapeisthedevelopmentofruraltourismdevelopmentinoneoftheimportantcauses.atpresent,thedomesticresearchonrurallandscapemainlyfromthefarmlandlandscape,thecountryculturegeographiclandscape.Rurallandscapeevaluationandrurallandscapeplanningandsoonfouraspectsofcountrylandscapeforresearch.inthispaperthecurrentsituationofthedevelopmentofChineserurallandscapeonthebasisofanalysis,discussestheprospectsofthedevelopmentofourrurallandscape.

Keywords:rurallandscape;Developmentpresentsituation;Developmentprospects;analysis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乡村景观的概念分析

一般情况下,乡村景观是与城市景观相对而言的。乡村主要是指以农业生产为主,自然环境所占比重远远大于城市地区。除聚落之外,乡村地区大部分的土地都被用作作物栽培,水产养殖或者放牧,这与特定乡村地区的居民生活方式,生产条件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的等因素相互作用而发展成的生态空间。

关于乡村背景的概念,国内外学者都有一定的研究。国外学者贝尔格等人为乡村景观是指占有一定地区的一组相互联系的环境形成的自然综合体,从地理学方向研究的话,主要内容有地方气候,土壤特征,特色植物以及动物等。我国学者金其铭认为乡村景观是在乡村地区具有一致的自然地理基础,开发过程和利用程度相似,功能及形态结构相似,各组成要素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形成的复合体。王云才认为乡村景观是具有特定景观行为,内涵,形态以及过程的景观类型,乡村景观是聚落形态由分散的农舍到提供生产以及生活服务功能的集镇所代表的地区,是人口密度较小,是土地利用以粗放型为主要特征,具有明显跳远特征的景观区域。

二、我国乡村景观的发展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迅速,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这也促进了我国乡村景观研究的进展。国内对乡村景观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农田景观,乡村文化地理景观,乡村景观评价以及乡村景观规划四个方面。本章主要分析了我国乡村景观的发展现状。

与国外对乡村景观的研究相比,国内对乡村景观的研究还比较少,国内乡村景观在研究初期是作为乡村地理学的一部分开始研究的,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渐发展成为景观生态学,从此乡村景观才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我国对乡村景观的研究主要是从传统的乡村地理学,土地利用规划,景观生态学以及乡村文化景观等方面进行研究的,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农业景观,乡村生态,城乡交错景观,乡村文化景观等等。同时,国内学者对乡村景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农田景观格局与变化,土地资源利用,乡村聚落,景观资源评价与模型,农村城镇化等方面。

聚落景观是我国乡村景观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这也是乡村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前,我国乡村聚落研究主要是以形态,位置,功能,演变,布局,规划等六个方面为主。近年来,对空间结构,特征,分布规律,扩散等方面的研究也在不断增多,技术手段也在不断增强。例如,我国学者汤国安在对我国陕北榆林地区的乡村聚落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就使用了GiS技术。鱼苗在研究辽东山区恒仁县典型乡村聚落的时候,就利用了RS和GiS技术,从不同方面研究了当地的乡村聚落。

乡村景观评价研究也是我国乡村景观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我国学者王云才与刘滨谊通过对乡村景观特点进行研究,提出了乡村景观整体评价体系。国内对乡村生态环境的评价无论是指标体系还是评价方法都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目前人们主要适从对环境的保护角度建立指标体系。另外,当前我国对风景资源评价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景观美学质量评价,敏感度评价以及景观阈值评价。我国学者谢花林通过对乡村景观的自然醒,环境状况,其特性,有序性,运动性以及视觉多样性等方面对乡村景观美感度进行评价。

另外,国内乡村景观研究还包括对乡村景观生态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乡交错带的景观格局以及对乡村土地整理等两个方面。我国学者郭文华在其《乡村与成教景观格局比较研究》这篇文章中,研究了乡村景观和郊区景观的区别和相似之处,并对其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同时,李林峰在分析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前后乡村景观的多样性的过程中,以信丰县大塘埠镇的土地整理项目为例,以实例研究了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整理项目。另外,刘黎明等在其《中国乡村城市化过程中的景观生态学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对我国城市边缘地区乡村景观的生态建设以及生态特征进行了探讨,他们在研究的过程中,还提出了全盘布局,城乡特色,和保留自身特色的生态规划治理措施。

三、我国乡村景观的发展前景分析

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乡村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毫无疑问,这对我国的乡村景观以及农业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当前,我国多数地区的乡村处于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型之中,我国乡村景观中自然生态被人类活动破坏程度不断加剧,这对我国乡村景观的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然而,很多人已经认识到合理开发乡村景观的重要性,我国部分地区还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作为一门新学科,对乡村景观进行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还不完善。当前,我国对乡村景观的研究主要是对乡村农田景观格局与变化的研究方面,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乡村景观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乡村景观理论系统化,方法现代化和成果应用化,在未来的研究过程中,要注意逐步建立乡村景观的学科基础,并在研究中把乡村景观的理论系统化,并注意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把定量化模型,数学方法,地理信息系统以及遥感等进行结合,中把系统化的理论运用到乡村景观区域规划以及资源管理方面。

在对部分有一些经验但是生态脆弱的地区进行景观生态建设与规划的过程中,要注意拓宽对其研究领域,不断加强对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建设,尤其是在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方面。

另外,当前我国乡村城市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导致我国乡村布局,环境等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这对我国乡村区域的生态质量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对乡村建设规划的时候,应该更加注重对乡村土地资源利用,景观格局,人居环境安全等方面,这应该是我国乡村发展的重要内容。

四、结语

近年来,人类活动对传统乡村景观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传统的乡村景观正在被乡村城市化代替。因此,人们在研究开发乡村景观的过程中,要注意通过对乡村景观进行合理规划,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乡村景观,促进我国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清,魏云华,林魁.我国乡村景观的研究进展及其发展前景[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20期:241-241页.

[2]刘黎明.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历史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J].农村生态环境,2001年第17期:52-55页.

[3]闫艳平,吴斌,张宇清,冶民生.乡村景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防护林科技,200年第3期:105-108页.

[4]李雷,沈守云,廖秋林,詹文.乡村景观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8年第1期:19-23页.

国外乡土文化的研究篇7

关键词:地方高校;乡土文化;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0-0230-02

乡土文化,一般是指“人们出生、成长的地方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等”[1]。无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乡土文化都是某一民族、区域的无价之宝。如何保护这些无价之宝?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对其进行积极的传承。作为地方高校,因其生源大部分是本地人,所以在重视培养大学生国际意识的同时,培养其本土意识或乡土情感,培养其对本土社会的认同、接纳和归属感,是非常必要的。

校本课程是在国家课程框架规定的限度内由学校自主开发出来的课程;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对学生的需求进行客观评估的基础上,利用当地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与专业研究人员或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开发出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它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课程的开发、设置必须从地方的实际出发,并为地方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服务。”[2]从这个意义上说,地方高校开设乡土文化校本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因地制宜地开发一系列具有乡土文化内核和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有助于全面发展保定文化、树立城市文化品牌、形成保定文化合力、激发创造精神,无疑将为推动文化名城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一、地方高校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提出

近年来,地方高校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地方高校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特点是利用各种乡土文化资源,开展各种各样的乡土文化学习活动,全方位地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乡土文化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它们既有中华民族文化共性的东西,又各自具有其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东西,是校本课程的重要资源。它可以引导大学生认识自己生长的地方,了解自己所处环境的特色与历史。

通过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可以引导大学生亲自参与调查与体验,通过对乡土文化进行客观的反思、扬弃,从中汲取优秀的精神传统。这也是地方高校实现其教育使命、传承乡土文化的重要体现。虽然从小就生活在乡土文化的氛围中,对乡土文化非常熟悉,但可能“只缘身在此山中”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对本地的文化缺乏系统、全面的了解。此外,北大教授钱理群认为,现在的青少年有一种整体倾向:逃离乡土,对乡土有认识上的陌生感、情感上与心理上的疏离感。他说:“这就是失根,会最终导致一代人民族文化的缺失。要想立足大地,先得认识脚下的土地,保持住自己的根。在这个层面上,乡土教育不仅是爱家乡的教育,也是人与土地关系的强调。”在这样的情况下,教育大学生正确对待乡土文化,已成为高校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目标。随着高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地方高校开设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文化校本课程显得尤为必要。

二、地方高校开设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必要性

今天,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题。

(一)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地方高校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主体的课程,它以提高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教育质量为目标。所以,校本课程的开设必须走树立自己特色的道路。也就是说,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立足于本校具体情况,开设区别于其他高校的特色课程,促进品牌高校的形成。

特色课程是高校形成自己独特办学特色的基础和保障,任何高校品牌的创建都要有课程作基石,没有特色课程的支持,难以形成学校特色。如,保定学院正是利用了保定独特的文化背景,找到了文化与育人的契合点,因地制宜地开发一系列具有保定乡土文化内核和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培养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名校;通过乡土资源课程化开发研究这一途径,促进保定学院特色的逐渐形成。如,该校针对全校本地生源多的具体情况,举办了多次《名人与保定》大型知识讲座,学生听众达上万人次;汇编了学生“走进保定文化,感受保定文化”社会综合实践活动案例集;通过对乡土文化资源进行开发,编写了影响中国历史文化的《100位保定名人》这一乡土文化校本教材,它为该校教学个性特色的形成提供了有力支撑,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保定引起了很大反响。

(二)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

该校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实施以实践活动为重点、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该校经常组织学生到深入名人故居、古街、博物馆、纪念馆等地参观、调查,通过亲身参与,学生们提高了与人沟通、调查分析、信息处理等方面的能力,增强了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乡土文化校本课程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乡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保定有近五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唐尧文化、燕文化、三国忠义文化、直隶文化、晋察冀抗战文化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以保定作家群为代表的现代文化,为中华文明史写下了光辉篇章。保定有部级文物保护单位4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1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数百处,文物古迹俯拾皆是。深邃的历史文化,铸就保定独特的人文精神。尧舜禅让,创造了尧天舜日的远古佳话;荆轲刺秦,留下了英雄对决的千古绝唱;桃园结义,彰显了华夏忠义文化的一代风范;《地道战》、《小兵张嘎》、《狼牙山五壮士》等冀中抗战诗篇,谱写出一曲曲英勇不屈的壮歌……这些都充分体现着保定人崇武尚义、尊贤重文、诚实守信的人文特质。除此之外,这里还是祖冲之、关汉卿等世界历史文化名人的故乡,这里还被冠以“戏曲之乡”、“学生城”、“冠军的摇篮”等许多美称,这些都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通过开设包含这些内容的乡土文化校本课程,使学生对保定的文化和历史有了深刻的认识,增强了自豪感和荣誉感,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操,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设有利于提高高校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

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本身就是一个搞教学研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再通过教学过程中的不断的反思、扬弃,促进了自己教学水平提高。

但是,长期以来,很多老师对乡土文化的教学资源不够重视,把乡土文化渗透到教学中也只是个别教师的自主行为。开设乡土文化课程后,责任到人,大家都必须按照要求去收集整理有关本土文化的资料,并从中筛选出可供教学利用的素材。为了确保所选材料的实用性和科学性,找准本土文化进入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以及探索本土文化运用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和措施,使课程研究取得实效,老师们围绕乡土文化校本课程抓教学,以教学带教研,以教研促教学,取得了非常好的教研成果,得到了保定市教科所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

4.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地方文化的传承,促进文化融合

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少外来人口在保定落户。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设有助于这些外来的“新保定人”尽快了解保定文化,进一步融入当地生活,也有助于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的融合发展。另外,保定地方高校招收的外地生源越来越多,某些高校的外来生源甚至已超过学校总人数的一半,这些外来学生也有很多选择在保定就业,如何让这部分人很快地融入保定,并激起他们对保定乡土文化的热爱,是学校教育的一个崭新课题。

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设置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乡土文化校本课程无疑可以满足外地学生学习保定方言,了解当地文化的需求。即便是异地学生将来不留在保定,他们也会把学到的保定乡土文化传播到其他地方,从而扩大了保定文化的影响。

三、地方高校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实施

(一)要建立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保障体系

首先是加强管理。为有效地开发、实施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学校应建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总的方针政策,由具体的系部负责课程的开发、实施,由教务处负责课程设和课时安排。课程设置应该坚持以公共选修课为主、个别课为辅,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二)要根据地方高校特点开设乡土文化校本课程

乡土文化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从地方高校的实际出发,即不同的高校应该设置不同的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具体要看有什么样的教育资源,师资力量如何,办学特色是什么,学生的兴趣爱好有哪些。只有通过分析和研究,才能确定本校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同时,乡土文化教材的编排要体现知识的梯度性、内容的层次性、教学的实效性,要充分利用地方文化丰厚的资源库,引领师生共同开发。

(三)要健全乡土文化校本课程评价体系

对乡土文化校本课程进行评价,首先,要看设计的方案是不是合理、完善,是否达到了课程开发的预定目标,是否反映了乡土文化的某一特色或某个方面,是否抓住了其中的重点内容等等。其次,应该主要看学生的反应:看学生是否积极地投身于其中了;经过开设该课程,学生的收获怎么样,对乡土文化的认识是否有了进一步提高。这是衡量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重要目标。至于采取何种评价方式则应由各学校来确定,应该根据各学校的具体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模式。

总之,乡土文化课程是传承乡土知识和保护民族文化的一种有效手段,地方高校开设乡土文化校本课程是非常必要、非常迫切的。

参考文献:

[1]孟凡丽.多元文化背景中地方课程开发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3.

国外乡土文化的研究篇8

一、乡土历史教学的形式

1.结合初中历史教材进行乡土史的教学

福州乡土历史是初中历史教材的补充,如何运用、运用多少都应该服务于初中历史教学的总任务,不能喧宾夺主。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南移”一课时插入介绍南宋时期福州造船业在全国的地位;在教学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时,在讲述重要人物林则徐时,可以利用福州乡土史,如林则徐广场的雕像、林则徐纪念馆来介绍他的事迹以及福州城市精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来历;在学到中国近代史“洋务运动”时,可以利用福州马尾造船厂和船政博物馆等乡土历史资源。通过引导学生学习这些乡土史,可以增进学生对乡土历史的了解,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进而热爱自己的祖国。

2.充分利用乡土资源,进行现场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乡土历史课程资源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是生动的直观教材,在历史教学中,无疑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我校地处福州马尾,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福州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重大事件――中法马江海战就发生在这里,为了纪念阵亡的796位将士的英灵,在马尾马限山建有昭忠祠,现开辟为马江海战纪念馆,还有马尾船政文化遗址等。参观前制订好计划,事先上网搜索相关的资料,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参观后写篇观后感或考察报告,并进行评价,展示学生的作业,对活动进行总结。这种教学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3.开展乡土史研究性学习

结合研究性学习进行乡土史的教学,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激发学习兴趣,开阔视野,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促使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我们组织开展了福州船政和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性学习,确定课题后,指导学生按步骤进行研究性学习。福州船政局在建造大量兵舰和商船的同时,培养了大量人才,使福州不仅成为近代海军的发祥地,而且成为科学家的摇篮,大大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在这个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福州船政局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加认识到家乡的伟大,达到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二、在乡土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情感。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说过:“关于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故乡开始的。”“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祖国是扩大了的家乡。”爱国主义并非空泛的口号,要使学生热爱祖国,首先要使他们热爱家乡;要热爱家乡,就要先了解家乡。乡土历史是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一个缩影,家乡历史上名人的不平凡的经历、令人感动的事迹及其表现出来的奉献精神和民族精神,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具体的素材。如近代史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任职期间注重发展生产、兴修水利、赈济灾民、清理积案,做了不少对民众有利的事,有“林青天”之美誉。他主张严禁鸦片,缴获和销毁大批的鸦片,抵抗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粉碎了英国侵略者的多次武装挑衅,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表现出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世界著名的化学家侯德榜揭开了制碱的奥秘,他研制的“红三角”牌纯碱,打破了西方对制碱技术的垄断,且在国际展览会上多次获得金奖。世界著名数学家陈景润,1966年5月发表了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著名论文,在数论研究方面发表了《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的著名论文,轰动数学界,国际上称为“陈氏定理”。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数论问题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被称为“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乡土历史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生学习历史的方式,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参考文献:

国外乡土文化的研究篇9

关键词: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3-0294-02

一、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界定

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是指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2]。新课改下的课程将不仅仅是学科的总和,它是学科、学生、生活和社会的有机统一体。故而在学生所生活的环境中,只要有利于地理课程的实施、有利于实现地理课程标准和达到地理教育目的的一切资源都可以称为地理课程资源。学生的个人生活经验及知识储备都应成为课程开发的内容,还要走出课堂、走出学校,探究学生生活中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

因此,本文中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指的是:学生所在的学校乃至社区的一切自然的、人文的地理要素,包括家乡的基本地理知识、民风习惯、传统文化、生产生活经验等。

二、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相关研究

2005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对课程资源的定义进行了界定,并阐述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途径。此后,有人对课程资源的目标与要求、知识与理论、过程与方法等进行了详细论述。第八次课程改革之后,对“地理课程资源开发”进行研究的人很多,有进行理论研究的,也有进行实践探讨的。这些研究在明确地理课程资源概念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原则、包含的内容以及教学意义等,并认为我们应重视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在中学地理教学实践中的有效性和实践性。实践方面,一些课程专家、学者、一线地理教师纷纷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探讨了如何在实践中合理开发并有效利用课程资源。但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研究却还没有深入的研究。

国内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研究主要是针对初中和高中地理教学。湖南师范大学尹耀武基于地理教学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之间的关系,把澧县地理课程资源做了分析,并通过调查澧县在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上存在的问题,给学校、老师、社会提出了一些对策和措施。周顺心则从“地理乡土课程资源”的相关概念、研究理论入手,探究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从教材方面来谈如何开发地理乡土课程。此外,他还实地调查了我国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网络分类,认为我们可通过“博客”和“网络”平台来进行地理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另外,在张碧秋和焦洪霞的文章中,她们都认为开发和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十分必要,她们的调查资料显示:我国目前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存在着各种问题,还不能自成体系。针对这种现象,她们总结出了一些原则、提出了个人建议,以促进我国各地区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我国教育界研究“乡土地理”,一般是从教材编写、地理教学入手,但有关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却相对较少。广东省是最早开始新课程改革的地区之一,因此笔者选择深圳市进行了调查,研究其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措施。

三、深圳市初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调查与思考

本文以初中地理教师为对象,用抽样调查法对深圳市的初中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主要分“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相关概念及理论的了解、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认识、所在学校地理课程资源的配备、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利用”四个方面,情况分析如下:

1.教师对有关概念及理论的了解

调查发现:只有8.5%的教师比较了解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概念和相关理论,23.6%的教师不了解,其余教师只是听过并不清楚,这与很多教师没有参加过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培训有关。

2.条件性地理课程资源的配置

“条件性地理课程资源是指间接作用于地理课程中的教学素材或来源,主要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地理课程的认识情况。”[3]为了了解深圳市初中条件性地理课程资源的配备情况,本文的调查主要涉及:多媒体教室、地理实验室、地理标本室、地理图书室以及相关参考书的配备。结果表明:多媒体教室拥有率达73.5%,为地理教师订阅或购买相应参考书的只有35.2%;而地理图书室、地理标本室的拥有率却只有12.5%,地理实验室、地理标本室的拥有率仅9.6%。可见,深圳市条件性地理课程资源配置不足,是制约初中地理教师进行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因之一。

3.教师、学校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的认识

绝大多数一线地理教师支持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并肯定其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有96.9%的学校没有地理课外活动小组,87.5%的学校没有关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校本教材。由此可知,对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绝大多数的学校仍缺乏应有的开发利用意识,对此并不重视。虽然我国施行了三级课程体系,但对于国家课程的关注远超过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尤其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方面还存在巨大漏洞。

调查表明,在初中教师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目的方面,最主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是“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这只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强调的“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以及部分“知识目标”,却相对缺乏“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由此可见,初中地理教师还没有形成多元化、科学化的地理教育目标。在改变地理学习方式上,绝大部分地理教师还停留在传统的层面。

4.教师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具体情况

由调查可知,88.3%的教师没有调查过当地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58.3%的教师只是偶尔在日常教学中利用学校附近自然、社区地理课程资源;而经常收集并把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用于教学的教师只有17.5%,另有10.7%的教师想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但不能将其很好地制成教学课件。这说明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方面,大部分教师还没有真正参与到其中,部分教师信息技术水平还很低,这些都制约着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不利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践。

此外,教师在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上遇到的主要困难是没有资料、课时不允许。究其原因在于地理不是中考的必考科目,因而学校、社会不重视初中的地理教育。

四、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策略

1.提高教师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和利用技能

教师素质的高低对课程资源范围的识别、利用的程度及效益发挥的水平有决定作用,因此在开发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时,要把提高教师素质始终放在首位。各级教育部门要把教师培训落到实处,切实提高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和利用技能,使教师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真正主动地参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此外,学校要有针对性地选派地理教师定期、不定期地外出进行交流学习,把“新课程、新思想、新教法”带回来。教师个人也要积极地发现和接纳新的对教学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技能。

2.完善考核制度,改善条件性地理课程资源

“建立结果与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是新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推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改进校内评价,完善初中教育质量检测机制。通过完善考核制度来增强各界对初中地理学科的重视。

此外,要改善条件性课程资源,学校可根据自身情况建立地理图书室、地理实验室、乡土地理实践基地,开发校本课程等。也可以多校联合共同建立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库,选派地理学科骨干教师组成“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小组”,由骨干教师带头组织收集优秀教学案例,定期进行资料汇总,建立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库、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网站等,实现校际资源共享。

3.注重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由于缺少乡土地理教材、乡土地理实践基地建设不完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式主要是融入平常的地理课堂教学,常见的方式有“新课导入、解释学生难以理解的地理知识、补充和丰富地理教材内容等”。所以,教师平时要自觉地收集乡土地理资料,分析调查学校周边可利用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并结合相关章节内容,把“乡土、乡风、乡俗、乡情”等直接或间接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去,以开阔学生视野、增强爱国爱乡的情感。

4.注重乡土地理实践,开展丰富多彩的乡土地理活动

新地理课程标准强调,地理教材应更加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此来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注重实践,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实际。我们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乡土地理实践活动。例如,可以组织学生收集日程生活中的地理小常识、趣闻,开展地理辩论赛、乡土地理知识讲座,制作海报、手抄报、展板等,也可以利用校园广播、网络等编排小栏目、播放自排节目……这些方式更精彩灵活、操作简便,经济实用,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结论

尽管深圳市初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存在着很大问题,但开发和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是新课改下的必然趋势,也有利于实现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对此,笔者建议各级教育部门要把初中地理教师的培训落到实处,提高他们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与利用技能;完善考核制度、改善条件性课程资源,积极开发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注重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课外的实践,开展丰富多彩的地理活动,让广大师生都参与到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来。

参考文献:

[1]张碧秋.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19.

国外乡土文化的研究篇10

关键词乡土植物;园林绿化;应用;特点;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7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2)23-0198-01

植物的覆盖率对园林绿化和当地生态系统的改善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但在我国园林绿化的进程中,为了单纯追求视觉效果和增加美感,外来植物被大量引进,而乡土植物却很少被应用,造成园林绿化的植物多样性降低、绿化质量下降,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系统。因此,在园林绿化的过程中,应该加大乡土植物的应用与推广,从而构建一个生态、经济、有效的生态系统[1-2]。

1乡土植物的特点和优势

乡土植物是指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后,能够高度适应某地环境的植物的总称。乡土植物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抵抗性。乡土植物经过长期的自然淘汰,能够适应当地的自然灾害、病虫害,外来植物则不具备该特性,往往在发生自然灾害后容易造成毁灭性的后果。二是乡土植物管理方便,性价比较高[3]。由于乡土植物成活率比较高,便于管理,因而养护成本比较低,也可通过科学手段进行配植,容易营造特色景观,观赏性及整体性价比较高。三是能够彰显当地的乡土气息和文化底蕴。每个地方因为地理环境的不同,都会形成当地独特的植被景观,如南方的椰子树、北方的杨树和柳树、西安的桧柏等;再加上几千年的文化沉淀,就会形成富有当地特色的园林景观,既符合当地的生态环境,又符合人们审美的需要。

2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乡土植物资源丰富,也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但受某些原因的影响,大量引入外来植物,这就产生了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

2.1乡土植物应用种类单一,缺乏多样性

虽然我国乡土植物种类比较多,但在实际应用与推广过程中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如在昆明市的园林绿化中,只应用了云南樟、银杏、滇杨等品种,而云南山茶、马缨花、清香木却没有得到运用,这就导致园林绿化的乡土植物种类比较单一。

2.2乡土植物苗源匮乏,数量和种类急剧下降

由于对乡土植物的科研较少,科研水平较低,乡土植物得不到有效开发,导致乡土植物种苗较少,再加上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和人们认知的改变,过分发展速生植物,缺乏对乡土植物的保护,其生存空间被外来植物和速生植物大量排挤,这是造成乡土植物得不到有效应用和推广的根本原因。

2.3乡土植物的规划缺乏科学性

由于园林绿化规划者“重洋轻土”思想严重,错误地认为外来的植物是新鲜事物,在不考虑当地实际的情况下,盲目引进大量外来植物,忽视乡土植物。再加上规划者对乡土植物认知的缺乏,简单地以为美观的外来植物即是高档树种,从而忽视当地的生态因素,这就造成了在园林绿化中大量应用外来植物而忽视乡土植物情况的发生。

3对策

3.1制定政策法规,明确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重要性

要从根本上改变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较低的应用率,需要先明确乡土植物的重要性,大力宣传乡土植物的优势,改变人们对乡土植物的认识。一是主管绿化的行政部门要制定相应的地方政策,支持乡土植物的应用与推广,在园林绿化过程中要优先应用乡土植物。二是加大对乡土植物的宣传力度,严格把关乡土植物的应用和推广情况,规范园林绿化行业乡土植物的应用情况,从而落实到每一个细节。

3.2加强乡土植物的科学研究,修建乡土植物苗圃

一是根据当地园林绿化的实际要求,选择适合园林绿化的乡土植物进行专门的研究与培育,加强培育的技术研究,加强新品种的研究,从而能够在当地大规模地推广和应用。二是开发具有特色的乡土植物,合理加强对乡土植物的驯化,使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具有更高的观赏性。三是在对乡土植物习性研究之后要建立相应的苗圃基地,鼓励当地居民参与乡土植物的培育和输送工作,使乡土植物能够有更好的销售和开发前景。

3.3提高园林绿化规划者和工作者的素质

一是对园林规划者进行专业培训,从根本上改变规划者“重洋轻土”的观念,促使其深入学习乡土植物的习性和开发价值,按照植物混合搭配的原则,在园林绿化中灵活运用乡土植物和外来植物。二是提高园林绿化工作者的素质,在施工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保护当地植被,保留原有的景观特色,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园林的设计和施工,使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三是因地制宜,考虑当地实际情况,实现乡土植物产业的持续发展,要考虑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根据实际情况构建当地的生态系统。

4参考文献

[1]龚建勇,史培行.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与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13):7049-7050.

[2]尹士海.乡土植物在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河南林业科技,2010(2):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