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管制的情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8:37

交通管制的情况篇1

关键词雷雨情况;交通管制;空中指挥;研究分析

引言

雷雨天气对于空中管制有着非常大的影响。首先,在雷雨天气的情况之下的大气,属于一种灾害性的气体,对于在空中飞行的飞机,可能会造成比较大的安全隐患。另外一个方面,雷雨天气也有可能为空中管制的指挥工作增加一定的难度。所以,对于管制人员而言,还需要在出现雷雨等季节之时,加强对于各个协管部门的控制能力和协调能力,保证飞机在飞行过程当中的安全,使得其可以准时的到达目的地。

1.雷雨天气对于空中管制的影响研究

深入并且细致的针对雷雨天气之下对于空中管制的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是开展一系列工作的基础性环节。天气对于空中管制指挥工作有可能会造成影响,随着飞机的飞行,其主要会对飞行的安全以及准时性造成难题。根据相关的资料统计,在我国的飞机航班延误的情况当中,有接近70%都是天气因素而造成的,另外,根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的民航事故当中,有大约15%左右的事故是由于天气原因而引发的。所以,对于在不良的天气条件之下的空中管制指挥工作而言,还需要进行合理的加强。而雷雨天气对于空中管制指挥有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1)雷雨的天气有可能会导致暴风、雷击、龙卷风以及雷雨、闪电等,严重的对飞机的飞行以及飞行员的驾驶造成影响,如果出现操作或者是指挥上的问题,则会对飞机之内的乘客造成极大的威胁。

(2)飞机的安全准时着陆,是我们都希望看到的情况。但是,在雷雨的天气之下,飞行员难以掌握地面的实际情况,并且对于路面的状况往往也难以看清,无法寻找到正确的跑道。并且,在雷雨天气条件之下,空中能见度非常低,在云雾当中,相关的位置不断的处于变化状态,对行员而言,也需要适当的对飞机飞行的速度以及方向进行调整,而如果出现操作或者是指挥上的问题,则很有可能会进一步的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2.雷雨天气管理加强的措施方案

根据上文的详细阐述和分析,可以对现阶段雷雨天气对空中管制指挥所造成的实际影响,有着全面的了解和细致的掌握。接下来,将针对雷雨天气之下的空中管制指挥工作的加强措施,进行探讨和研究,力求更进一步的为有关工作的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1)在雷雨天气的情况之下,需要保持沉着与冷静,这一点对于空中管制指挥工作而言尤为重要。在正式开始工作之前,需要调整自己的状态,以最饱满的情绪投入至工作当中。仔细的观察气象雷达图,对于天气变化的形势需要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同时还需要对天气变化的基本状况进行跟踪。仔细的阅读交班本,全面的掌握管制区域之内的要求以及限制的制度。对行员在飞行过程当中的讲解和汇报,需要认真仔细的听取,进而达到对机飞行情况全面控制的目的和效果,保证飞机的安全飞行。

(2)在飞行的过程当中,管制人员需要对飞行过程当中可能会遇见的天气情况进行合理的汇报,当飞机遭遇恶劣的飞行环境之时,可能会出现偏离出飞行轨道的状况,这时对于指挥人员而言需要及时的通报飞机飞行的位置以及基本航班的路线,密切的对飞行情况进行关注和掌握,在头脑当中需要形成一个整体性的飞行路线。所以,对于空中管制指挥人员而言,需要有着清晰的思维以及极强的工作能力,全面的确保飞机的安全稳定飞行。

(3)在全面的了解并且掌握航空器所出的环境基础之上,需要认真并且仔细的听取飞机的飞行路线和飞行的意见,对于管制区域之内的天气情况,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最终做出适当的调整,对飞机飞行的高度以及速度等,进行全面的协调。避免出现危险情况,确保安全的飞行。另外,对于不同的机组人员,还需要对其所提出的不同的飞行意见进行分析,更加准确的得出飞机飞行的实际情况以及地理的位置。这样的操作不仅合理的对指挥工作进行了简化,而且还可以在此基础之上提升飞行的安全。

(4)每一个管制人员都需要有极强的合作精神,对于其他管制区域的人员需要密切的配合,分工协作,进而保证飞机的正常稳定飞行。这一点对于保证飞机的稳定安全飞行,尤其是在雷雨等不良的气候条件之下的飞机飞行,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雷雨天气情况之下,需要对管制区域之内的飞机空间进行计算,与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讨论,在不干扰同一飞机正常飞行的情况之下,对飞行的路线进行调整,并且在保证了双方的利益基础之上,运用积极的协调工作,帮助偏离轨道的飞机进行绕飞行动,确保飞行过程的安全。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对雷雨情况之下空中交通管制指挥工作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从实际的角度出发,深入并且细致的对雷雨天气可能会对空中管制工作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概述,并且以此为切入点,全面的对加强在雷雨天气环境之下的管制指挥工作具体措施方案,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力求更进一步的为有关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且合理科学的保证飞机在飞行过程当中的安全,减少飞行事故以及航班延误等情况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马丽红.浅议在雷雨等不良气候条件之下的飞机飞行指挥工作需要注重的几个方面内容【J】.现代空中交通管制,2011.10:112-203

交通管制的情况篇2

关键词:语音通讯;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问题

我国航空事业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航空事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航线增多,航空流量逐渐增大,此种情况下,陈旧的航空管理系统难以满足现代航空事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人为因素导致的空中事故频发,语音通讯带来了比较严重的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问题,加大力度规避此类问题是当前航空事业管理部门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1影响语音通讯的因素

在我国空中交通管制工作中,空管人员主要通过HF/VHF来开展语音通讯,获取来自空中和上级部门的信息,并发送出指示信息来对空中交通进行指挥、引导和协调。在使用频率较大的情况下,极易出现操作事故和安全事故。

1.1基础设施。语音设备对通讯功能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传输信息中正常信息和噪音的比例,直接关系着信息传输的精准性和可靠性。在信噪比较大的情况下,语音通讯中的关键性信息会被噪声所覆盖,导致机组人员难以准确接收信息,甚至信息被屏蔽,语音信息丢失,严重影响空中交通管制安全。在声音传输延迟的情况下,就出现回声。回声问题的出现,极易导致空管员发出错误的指令。因此为规避语音通讯所带来的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问题,航空管制单位应当积极加强硬件设备的投资,最大程度上避免由于基础设备不完善引发的空中交通事故,促进航空事业的稳定发展。

1.2空管员理论知识不过关,概念不清。在空中交通管制工作中,空管员的理论知识不足会直接导致决策失误,引发空中交通管制安全事故。

1.3空管员外语水平较低,是影响语音通讯质量的重要因素。在空中交通管制工作中,空管员英语水平不足的情况下,难以满足其他国家机组的交流需求。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航空事业飞速发展,国内航空公司积极与国外航空公司开展交流与合作,开通了许多国外航线,这就对空管员的外语水平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尽管我国聘请了外籍飞行员来解决此类问题,但难以从本质上掌握主动权,我国空管员与外籍飞行员之间的交流仍存在一定障碍,影响语音通讯的实际效果。因此我国空管员的外语水平是影响并制约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问题的一项重要因素。

1.4方言发音问题。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方言发音各异。目前我国普通话还未完全普及,在此情况下,来自各地的空管员可能普通话的发音带有方言特色。方言本身是中国特色,不能严令禁止,但是在空管员的工作当中,这种情况阻碍了与机组之间的交流,还可能造成空中事故。

1.5发音混淆。如果对话环境较差的话,发音混淆可能导致对方产生听觉错误。例如相似读音的字母和数字:m和S,S和F,t和p等等。强调发音类似的呼号之间的差别也有利于减少读音混淆。尤其是在临近飞行员等待放行的指令时,这一点特别重要。

1.6指令不符合标准。目前,有许多空管员在进行地空对话时仍然不按规章制度进行。标准规定,除此地空对话时,管制单位空管员必须首先声明自己的呼号,然而实际操作中,这种不符合标准的对话方式常常发生。

1.7沟通性错误。空管员和机组在对话时如果沟通出现差错,也会造成空中事故发生,例如指令听错、理解错误、执行错误等等。

2规避语音通讯所带来的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问题的有效措施

2.1积极沟通。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方式,任何工作离开良好的沟通都无法正常进行。在空中交通管制工作中,应当积极加强协调沟通,通过机组人员、空管人员及管制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密切配合,促进语音通讯所带来的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问题的有效解决。

2.2提高地空对话的完整性。在空中交通管制工作中,应当规范地空对话环节,提高地空对话的完整性,空管员与机组人员在对话过程中,当空管员发出指令后,飞行员接收到指令后,应再次复述指令,空管员再听飞行员所复述的指令,并进行准确的判断和更正。在一整套对话环节中,应保证对话的标准性,最大程度上避免地空对话出现口误或听错所导致的控制事故的发生,提高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的总体效率。

2.3措辞标准,技巧完善。在地空对话过程中,清晰的发音和准确的表达都有助于提高空中交通管制工作中语音通讯的正确性,空管员与机组人员应当将所使用的词条限制在较小范围内,确保措辞易于理解,提高机组人员对语音通讯的理解力。在对语音告警进行设计时,也应当注意保持语音通讯的措辞易于理解。信息越少,越清除,越容易分辨。

2.4提高空管员的英文水平。航空事业的发展,需要积极拉近空管员与外国工作人员的距离,缩小我国空管员与世界各国空管员在思想、语言以及知识等方面的差距,开展密切的交流,提高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的效率,保障安全飞行,推进我国航空事业的稳定持续发展。

3紧急通讯裸作建议

管制员应该了解当机组飞行过程中遇到异常情况时,通常按以下顺序执行应急行动:驾驶-导航-通讯。

驾驶:航空器驾驶员的当务之急是保证安全的飞行路线及航空器的姿态。不仅包括航空器的飞行,还包括完成检查单操作,甚至包括可控快速下降的启动。特情发生的第一时间,机组的工作量会很大,他们会选择以最直接的方式通知空管部门。通常在初始联系中使用“稍等(Standby)”一词。

导航:机组会决定是否继续飞向目的地,执行备降,或者只是在一个安全的空域等待。

通讯:当驾驶员认为他们正面对紧急情况时,他们将立即宣布紧急状态,在通话中使用前缀“maYDaY,maYDaY,maYDaY”或“panpan,panpan,panpan”,提醒管制员需要优先关注接下来的信息。

遇到异常情况时,通常按以下顺序执行应急行动管制员应该意识到,在面对紧急情况时机组最需要的是:时间(time)、空域(airspace)和无线电静默(Silent)。管制员对紧急情况的响应,可以通过辅助记忆手段来表示,比如“aSSiSt”:

acknowledge-确认信息。Separate-为航空器提供间隔及机动的空域。Silence-无线电静默。如果可能要求其他航空器转频,或者为该航空器提供一个独立的频率,防止无关的通讯对航空器驾驶员产生干扰。inform通知需要掌握情况的或者可以提供帮助的单位,通知其他涉事方。Support-通过任何可行的措施协助航空器驾驶员。例如协调改航等事宜。time-给航空器驾驶员一些时间整理思绪,不要打扰他们以期获取信息〔飞行员的决定需要时间。

结束语

总的来看,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的强度较高且难度较大,对空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技术能力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在航空事业发展过程中,语音通讯带来严重的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问题,极易引发空中交通事故,通过探讨如何规避语音通讯所带来的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问题,有助于降低航空事故的发生率,推进我国民航事业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玉斌.如何有效预防空中交通管制风险发生[J].福建质量管理,2016(2).

交通管制的情况篇3

一、空中交通管制员自身能力的培养方法

1、加强空中交通管制员心理素质的培养。随着空中运输行业的大力发展,民用航空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量都大大增加,再加上环境和时间的客观差异,这些因素对空中交通管制员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倘若空中交通管制员的心理素质不过硬,因为一点很小的外部因素使情绪受到影响,那么就会在工作中表现出管制指令的慌乱,对设备操作的漫不经心,造成失误。因此空中交通管制员心理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对于管制员心理素质的增强,可以从两方面来着手。从学校方面来说,相关学校要在自己的校园文化中加入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有帮助的内容,让学生在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下逐渐增强自己的心理素质,同时,学校可以通过举办相关的活动和比赛,来培养学生与人交流和应对各种紧急事故情形的能力。另一方面,在空中交通管制员实习期间,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应对紧急状态的培训,对于各种紧急情况形成实际的概念,并且应变能力在实际操作中得到提高。通过这种校园和管制单位的双向针对性联合培养,空中交通管制员的心理素质会得到显著的提高。

2、加强空中交通管制员专业知识的学习。空中交通管制员的工作是与专业知识有很强的关联性的,专业知识掌握不牢或者不能在实践中熟练应用,都不能够胜任空中交通管制工作。在学校讲授过程中,要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程度不定期的检查,对于理论成绩不合格的要给予教育批评并进行重修;在课余时间,可以组织与专业知识相关的职业技能操作比赛或者课外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实际操作下巩固理论知识;在理论课程学习完成以后,要及时的组织学生进管制单位或者实习基地实习,在这些实际操作的锻炼下,学生不仅能够熟练地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且专业素养也会得到相应提高。

3、加强空中交通管制员责任心的培养。空中交通管制员的工作关乎到空中运输的旅客的生命安全以及财产货物的安全,只有具备很强的责任心和职业素养,才会注意到一些很容易忽略的细节问题,并及时耐心地与飞行员沟通交流和确认,以此来避免事故的发生。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学校和企业都要加强管制员工作中的职业责任心的培养,通过讲座或者活动来宣传责任心在管制工作中的重要性,并在实例的教育和学习下来加深管制员对于责任心的培养意识。

二、空中交通管制员工作综合能力的培养方法

1、加强空中交通管制员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空中交通管制员的日常工作,是通过地面的无线电台,与飞行员之间进行语言的交流。这对于管制员职业知识和语言描述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在管制失误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语言表达不清楚造成的。为了锻炼管制员的表达能力和语言描述场景情形的能力,在平时要加强自己的专业化语言能力的学习,并在相应的场景下锻炼用专业语言来描述的能力,尽量避免在工作中使用的语言过于口语化。

2、加强空中交通管制员快速反应能力的培养。很多空中交通管制失误都是在一瞬间的外部情况的变化下发生的,管制人员在瞬息万变的情形下要保持清晰的大脑并且在快速的反应下作出相应的处理。这就需要平时对于各种紧急情况处置程序的熟悉掌握以及专业知识的熟练运用。管制员对数字、位置和时间的快速反应是职业的根本要求,对各种代码及其实际意思能够深刻掌握才能在紧急情况下鉴别和应对。

交通管制的情况篇4

关键词:交通管制;高速公路;维护施工;管理

1高速公路养护施工中常用交通管制方案的分析

随着交通量的快速增长,一些城市的高速公路逐渐比较密集,不少高速公路出现各种问题,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养护工作。交通管制是常见施工管理常见管理方式之一,目前高速公路养护施工交通管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主线控制是常采用的控制方法之一,具体方式就是对高速公路主线交通进行调节、诱导和警告,依照下游通行能力控制交通需求,主线控制方法能够有效改善高速公路的安全和效率,具体控制方法包括车道封闭控制、驾驶管信息系统等,这些控制方法均是为控制车速,限制高速公路的交通量避免交通出现追尾等事故。入口匝道控制主要是控制进入高速公路上的车辆数目,限制车流量,保证整个高速公路应用的合理性,最大程度减少交通流交汇中出现的冲突,这也是高速公路交通管制常采用方案,目的在于控制高速公路交通需求,限制高速公路速率,保证高速公路运行出于最佳运行状态,减少高速公路的阻塞。出口匝道控制是缓解和出口匝道衔接的交通阻塞,包括调整流出的车辆数目,这种交通管制方案会在一定程度上延长行车时间,在维护施工管理中,一般是不采用这种控制方法。高速公路通道系统主要由高速公路相关的测道、匝道等组成,以高速公路为中心,与其他地区之间交通共同构成交通网络,高速公路通道控制就是相互协调、管理通道系统交通流,采用时间最小控制策略,保证城市交通出于最佳运行状态。通道控制是一个综合性的控制管理方式,集合了驾驶员信息系统、主线系统以及测道系统,在使用中虽然非常麻烦,但是一个非常有效的交通管制方案。依照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要求,制定交通管制方案包括以下几方面。针对路面病害处理措施一般采用不改变交通方向的封闭方式,路面罩面则是采用封闭式的交通管制,交通设施修复则是采用不改变交通就改变封闭方式交通管制。在具体交通管制方案选择操作程序中,需要划分控制区、警告区以及上游过度区等。

2如何选择合理的管制方案

2.1高速公路车流量的数据分析

在高速公路养护施工管理交通管制中需要通过分析车流量的数据来确定交通管制方案。如在某高速公路的维护施工中,路基宽度在28m,设计车速在120km/h,施工项目存在交叉施工情况,依照交通量调查情况,考虑自然交通量最不利情况,在交通管制中采用半幅路面借道通行,每天下午3点~5点是交通量最大时期,自然通车辆在1316辆/h,在养护施工期间,相应交通量控制在1900量/h。采用不改变交通流方向的交通管制方法,依照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我国四车道高速公路计算车速度在120km/h,单车道设计通行能力在每小时2000辆小客车,通过计算,将车速限制在60km/h,依照折减系数0.8计算,每小时通行量为1600辆小客车,计算后得到的通行能力为1192辆。在改变交通流方向的情况下,自然交通量在每小时566辆,为方便通行,将原先的中央开口长度扩充15m,按照小客车车速在50km/h计算,每辆车开口时间为2.88s满通量的需求。在正常期间施工阶段封闭道路2km,在施工中央分隔开口封闭4km,达到要求后,封闭2km,在施工路段前设置施工分流绕行标志。工作区采用完全封闭交通管制方式,设置警示护栏标志牌,警告区长度控制在2000m,分别在上游地区设置施工标志牌以及交通导向路标等,在上游过渡区重点沿着中心线摆放锥形警示标。在路面病害养护施工中,车流从接近封闭段前开始设置交通标志。1/4幅车道施工完全封闭,限度60标志牌以及道路变窄标志牌,伤后过渡区200m设置警示频闪灯。

2.2养护工程的具体情况

在高速公路养护施工交通管制中,还需要根据养护工程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交通管制方案。交通管制的布置必须保证驾驶员具有足够的反应时间,保证驾驶员能够从看到到判断有足够的时间,依照标志的复杂程度的差异,一般这个过程花费的时间在3~10s,这段时间车辆仍然在前行,因此交通管制标志设置需要提前设置一段距离,标识内容越简单越好。一般行车速度在100km/h,标志至指示地点的距离需要大于200m;行车速度在70~90km/h,标志至指示地点的距离需要100~200m;行车速度在40~60km/h,标志至指示地点的距离需要在50~100m;行车速度小于30km/h,标志至指示地点的距离在20~50m。现场交通管制中需要分为警告区、上游过度区、缓冲区以及作业区等。警告区的范围一般长于1km,为通行车辆设置足够的反应时间。上游过渡区要求行车进行减速,在设计中,可以根据养护工程来具体的设计,渐变区长度若是2.7w/m,限速车速在20km/h;若是6w/m,限速车速在30km/h;若是10.7w/m,,限速车速在40km/h;若是16.7w/m,限速车速在50km/h;若是24w/m,限速车速在60km/h;若是42w/m,限速车速在70km/h;若是54w/m,限速车速在90km/h;若是66.7w/m,,限速车速在100km/h。在不同车速下的减速距离,要求车速从70km/h减速到30km/h,减速距离一般在36.7m,在实际的行车过程中,若是司机存在紧急情况,可能导致误操作,因此在实际交通管制的确定中,为增大安全系数,就需要适当增加减速距离,因此将减速距离设置在40m以上。

3进一步探索更高效的管制方案及施工方案

高速公路养护施工管理交通管制的实施中除了以上几种措施之外,还需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在维护管理交通管制中需要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和专家相抵调查研究病害现场,分析公路病害原因,制定安全维护管理原始资料。在施工中根据匝道实际情况和特点,注意征集各方面的意见,选择最佳方案。在交通管制方案的选择中还需要根据具体调查情况,成立相应的指挥协调中心,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在施工管理过程中,需要做好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及时反馈文明服务和路况信息,及时调整交通管制方案,保证道路的安全畅通。

参考文献:

[1]金明新,董维扬,田晋跃,等.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区安全特性的研究[J].中外公路,2007,(6):186-189.

[2]李祝龙,丁小军,赵述曾.浅谈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及对策[J].公路,2002,(8):113-118.

交通管制的情况篇5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网监控标准化

【abstract】takeShaanxiexpresswaymonitoringsystemforexample,,weexploretheexpresswaynetworkmonitoringbusinessstandardizationimpactexpresswaytrafficSafetyandtheRoutinebusinessplaytoacertainextent.also,itplaygreatsignificanceonhandlingatrafficaccidence,summarytrafficinformation,developmentoftrafficcontrolmeasurement.

【Keywords】expressway,monitoringsystem,standardization

高速公路路网监控系统主要是指高速公路交通监视和控制系统,是以人机结合的方式通过视频图像、事件检测系统迅速掌握所辖路段各类动态信息(实时通行情况、交通量信息、线性天气信息等)的系统。通过道路的动态观测收集到的数据,按照有效的模式进行分析、判断和决策,并将最终决策结果和控制命令通过信息流转告知到交警、养护、收费闸道口等道路管理部门,还将路况信息及预警信息传递至道路使用者,并对道路使用者发出预警信息。在若发生交通事故时,监控管理人员和计算机系统控制能直观、迅速地联动交警、路政、养护等部门施救,达到减少事故对正常交通流的影响。全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体制经过多年实践积累已基本成型,以陕西省高速公路网为例,陕西全省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养护管理、收费管理、服务区管理、交通安全管理已形成了标准化模式。

一、路网监控业务实现的机电设施基础和发展现状

构成路网监控系统的机电设施主要有CCtV系统、车辆检测器、气象与环境检测器、SoS紧急电话、可变情报板、道路指示器及远程控制系统等。在监控设备设计和布设时,摄像机分布参数仅以距离为标准,未综合考虑到弯道、坡道、线性、气象、特殊路段等因素,导致各线路摄像机布设存在较大差异,许多事故多发路段存在盲点。以京昆高速西汉段(k1101~k1265)监控业务为例,沿线平均2km布设可变焦摄像机一部,长大隧道内为间隔每150m布设定焦摄像机一部。西汉高速秦岭监控中心每3秒查看一路图像。管理者轮番全面排查,对异常交通信息进行重点监视,将收集到的道路交通量、道路通行情况、路产设施、气象等各类信息分析、汇总、上报相关业务部门,并及时道路信息可变情报板信息、更改道路指示器对道路使用者进行引导,在较大交通事故或道路堵塞时通过省收费中心、交通广播、新闻媒体、网络各种途径向社会传递路况信息。各路段监控中心工作职责和内容貌似基本相似,但路网排查标准、排查范围、信息、工作流程、处置方式未形成统一标准。

二、交通信息分析的依据和合理的标准化交通控制方案

因客观环境等不可控因素导致各条高速公路设计理念不完全相同、路况复杂程度不同、通车时间不同、设备老化程度软硬件设施均不同,在日常营运管理后中,路网监控业务重点都有所倾斜,形成很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监控中心收集、存储、汇总各类交通信息数据和信息,监控人员根据交通量、车速、交通密度、饱和程度、恶劣天气主要依据分析道路交通情况。监控员对采集到的通过数据分析后,远程控制隧道照明、通风系统,调节隧道照度,将隧道内烟尘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当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时,监控中心要通过外场设备及时了解事故现场情况,远程开启紧急照明、广播系统、更改道路指示器、打开应急通道,进行交通指引,又要协调交警、路政、养护等部门到现场处理事故、实施救援,及时调整交通管制措施。制定合理的标准化合理的交通控制处理方案,规范异常情况监控处置流程,并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对交通控制方案进行修订、补充、完善,使监控工作有章可依,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轨道。

三、路网监控信息采集和建立标准化

高速公路路网监控信息采集主要通过人工视频排查、视频事件检测系统报警、气象仪等,监控人员应将收集到的信息提供给决策者,并收到指令综合处理后,后才能向社会道路信息。日常信息管理制度、信息、审核权限和责任都应建立统一标准。高速公路重点位置和特殊路段都应均布设可变情报板,监控员应该按照信息标准在可变情报板上各类路况通行、安全警示信息、道路养护、预测或实时天气、服务设施信息等综合信息,具体信息位置、范围、时间、信息存留时间、字体、定动、布板、叠加信息等,如紧急信息应该采用定屏定内容方式,不与其他信息滚动。信息信心应直观、清晰、简练,有良好的易读性和接纳性。还应该已以道路影响的范围按照标准通过相邻路段、社会媒体传递给道路使用者。

四、监控日常工作管理和应急预案应建立标准化体系

高速公路路网监控工作为24小时全天候对所辖线路进行排查和信息处置。标准化的监控管理系统应对监控人员岗位职责、工作流程、操作规范进行的标准化要求,做到职责分明,落实到人。监控人员应能分析交通流参数并判断道路通行状况;能快速调阅视频图像;能对数据进行备份;能编写和规范的图文信息;能发现监控设备故障;受理路况咨询电话。在发生交通事故或异情况时,应对事故点附近进行重点监控,结合计算机软件分析数据,监控人员能做好与交警、路政、养护等部门的信息流转,同时将事故基本情况、现场处置进度、恢复程度等信息向上级部门报告,将信息如实记录在工作记录中,根据事件影响范围,将信息向社会传递。

道路监控应急预案是交通安全控制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协调建道路所有管理者和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交通安全与信息联动处置方案。标准化、可操作的应急预案流程在高速公路发生特大、严重交通事故、危险品泄漏、桥梁隧道坍塌、极端恶劣天气等伤害范围较大事件,交通管理部门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排除主要危险源,变被动为主动,控制性逐步恢复交通,避免更大损失和恶劣影响,可以做到稳妥、有效处置。

五、对机电设施维护维修应建立标准化标准

机电设备的标准化维护维修对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对机电系统的运行环境情况、维护方法、内容、工作标准作出了具体量化的规定,为设备发挥功能奠定了一个良性、可循的标准。机电设施管理单位应对设备建立系统化、科学化、精细化的设备管理资产库和维护记录,并应该按照设备寿命和实际使用频率、损耗建立标准化的维护计划和预算。系统化的机电设备资产信息可对设备损耗和设备老化提供分析、比对数据,才能确定系统是否正常运行,是否需要改造升级等。对机电设施的维护维修应该做到日常养护和定期维护相结合,维护为主,维修为辅。在设备维护维修遇到突发事件时还应该做到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限时抢修。

五、结语

高速公路监控系统正常运行是高速公路服务水平和道路保畅的重要保障,标准化的工作制度和流程才能真正实现交通管理职能化。也是高速公路管理者应该积极探索的高科技新领域,如何保障机电设备发挥最大作用,科学、高效、可持续为道路使用者提供安全畅通到行车环境,我们还需要积极学习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高速公路监控技术要求.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

交通管制的情况篇6

关键词: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特性分析

水上交通与陆地交通相比有其特有性质,影响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方面的因素相对比较复杂,例如想要确保船舶顺利安全的航行除了保证船舶自身状况正常、相关操作人员正常操作以及水上航道状况正常外,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气候状况(包括:雨雪、风力、风速、风向、雾等)、航道水流情况(包括:流向、流速以及流性等)、航道水位变化情况等等。水上航行的船舶种类较多,包括货用船(包括:普通货船、危险货船、自卸货船以及散装货船等等)、客用船(包括:客渡船、客货船以及高速客船等等)、工程用船(包括:采砂船、采金船等等)以及旅游用船(包括游乐船、摩托艇等等),对于如此多的船舶种类、如此复杂的情况,增强水上交通的安全管理,建立并完善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相关制度,不单单是对水上运输企业具有较高的要求,对于按照法律规范进行管理的相关政府部门以及海事机构来说都是非常大的挑战,是非常艰巨的任务。

水上船舶种类以及用途的特性直接决定了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特性

现阶段我国的水上船舶按照作业类型来分可以分为六类,包括:客货运输类、旅游类、农用类、渔业类、渡口类以及采砂采金类。这六种类型的船舶成为我国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影响元素。

1、相应的管理责任以及对应的依据

对于客货运输类船舶来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路运输管理条例》相关内容的规定,省、市、县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负责当地水路运输内容的管理,对于进行水路营运的企业单位或者个人行为要通过相应主管部门进行审查批准。

对于旅游类船舶来说,按照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相关内容规定,旅游地政府起到领导的作用,下属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其他对应的部门要对旅游的安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对于渔业类船舶来说,按照渔业船舶监督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对于渔业类船舶进行监督管理主要是由相关省、市、县的渔政部门负责执行;

对于采砂采金类船舶来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对于采砂采金类船舶的运行要由相应的水利行政部门会同对应的海事部门批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相关规定,不同等级的海事部门要对自身管辖内的内河通航水域的水上交通安全进行监督管理;对于县级以上的政府来说要增强自身区域的内河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要建立并完善内河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制。

乡镇级政府对于自身区域的内河交通安全管理具有的职责包括:建立并逐渐完善行政村以及船舶所有者的安全责任制;对于船舶的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要有专人负责;严格执行渡口船舶、船员以及旅客定额的安全管理责任制;监督并指导船舶所有者、船舶的实际经营者以及船员熟悉并遵守内河交通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对于渡口来说,其设置或者撤销要通过县级政府进行批准,县级政府要建立并完善渡口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并委派相关部门专门对渡口的安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责任的相关特征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并遵照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以及属地管理的安全管理相关原则,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责任的特征包括:①各级政府负责以及相应的海事机构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②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旅游类的船舶安全进行管理;③水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渔业类以及采砂采金类的船舶安全进行管理;④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营业运输类的船舶安全进行管理;⑤由县级政府指定的机构负责对渡口渡船的安全进行管理。

3、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制以及相关责任的分析

根据我国现有行政体制关系,可将省市县乡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进行责任制划分,形成各级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制。对于相关责任制进行分析可得出:①各级政府是自身行政区域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负责单位,主要责任在于建立并逐渐完善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制,同时监督并指导进行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工作;②相关主管单位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之下,主要负责对涉及到自身行业的船舶安全进行管理,并积极进行宣传教育工作,对安全进行检查,严格执行安全管理责任制;③各级政府要按照上级政府的总体安排对本行政区的水上交通安全进行管理,乡镇级政府来负责对渡口渡船以及农用船舶进行安全方面的管理,严格执行船舶安全管理责任制,并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定期的排查;④相关的海事机构主要负责监督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实施情况,对于除渔业类船舶之外所有船舶进行监督检查并实施海事执法,对于发生的水上交通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制的特点在于“三向”管理,简单来说就是政府总管,相应行业进行主管,海事部门进行监管。

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制的特性决定了海事监管的特性

在进行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实施过程中,海事机构承担着非常重要的监管责任,这也确定了海事机构对于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水上交通安全具有复杂性以及特殊性,复杂性方面主要体现为:船舶数量以及类型较多、船舶的用途比较复杂、船员具有较复杂的岗位职责;特殊性方面主要体现为:船舶的构造复杂并且其操作以及航道情况等涉及到的安全因素都需要非常专业的技术来掌握,另外,船舶的运行、作业实施以及停泊等都是处在较为特殊的自然环境之中,所以,海事机构在进行实际的监管工作时表现出了重要的特性。

1、海事机构除了要做好海事执法工作外,更重要的在于监督以及指导

海事机构要代表同等级的政府部门对于下级政府各行业的主管部门和船舶持有人进行监督以及指导,对其进行管理并对存在的隐患进行治理排查,严格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这些都是海事机构监管责任的要求,也是水上交通安全复杂性以及特殊性的要求。

从法律法规以及责任制角度上来看,海事机构要承担监督管理的职能,应充分发挥监督指导的作用。从水上交通安全复杂性以及安全性角度上看,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很难设置专业性很强的船舶安全管理部门以及人员,因此就不能满足复杂性以及特殊性的需求。但是海事机构具有执法的职能,并具有较为专业的人员,可以充分掌握跟船舶安全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专业技能,可以提供内容更加全面的指导,可以帮助相关政府机构以及主管部门对船舶的安全进行管理,使其责任制真正落到实处。

2、海事机构的工作人员除了要具有行政执法方面的素质外,更重要的是要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

海事机构要想很好的完成监管工作,要想很好满足水上交通安全复杂性以及特殊性方面的要求,海事机构的执法人员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海事人员除了要具有最为基本的行政执法素质外,还要充分学习专业方面的知识以便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

在进行海事方面的执法、对船舶进行安全方面的检查以及处理水上交通安全事故时,都需要船舶、航道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作为支撑。在对船舶进行安全方面检查时,要根据专业知识判断出船舶所处状态是否适合航行,这就需要相关检查人员充分掌握船舶设施、船体动力系统、船体结构及工艺等相关知识,对这些知识掌握的越丰富,对于查找出安全方面的隐患越有利,从而对船舶运行的安全性做出正确的判断。

在进行海事执法时同样需要应用到专业方面的知识来判断船舶是否具有违法行为。例如对于船舶超载的情况,判断方法主要是通过船舶承载时的最小干舷情况来判定船舶是否处于超载状态,这就需要采用船舶检验以及性能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在对于水上交通事故处理过程中也要应用专业的知识。造成水上交通事故的因素比较复杂,船舶的运行情况、操作人员的情况、航道的情况、运行过程中水流的情况以及货物装载情况等都会造成交通事故,所以海事人员除了要掌握相关法律法规之外,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例如船舶结构性能、船舶驾驶情况以及气象条件等等,这样才能全面、细致、清晰的调查事故原因,最后进行妥善处理。

结束语

相比于陆地交通,水上交通有其自身特殊性质,影响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方面的因素相对比较复杂,因此要求海事人员充分掌握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以及专业方面的知识,充分适应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特性方面的需求,维护水上交通安全。

参考文献:

[1]陈合力.浅析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个性[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04):13-15

[2]王全作.职能转变后的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与服务模式初探[J].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01):13-14

交通管制的情况篇7

一、雷雨天气下对空中交通管制所产生的影响

在晴朗天气下空中交通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但是在雷电情况下却会给空中飞行带来影响,而且空中交通管制也会因此而受到限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该天气会在飞行过程中带来的影响。

1.1雷雨天气易导致航班无法正常飞行

伴随着雷雨天气而来的还有雾气和水珠,雷雨天气在地面行走时视线都没有以往清晰,更何况是在飞行中的高空。飞机驾驶员在飞行过程中因为视野不清楚,很有可能就会偏离原定的飞行航线,如果雷雨过大还会阻碍飞行。当然航班也会根据雷雨天气的强弱而延迟飞行,但是由于天气变幻莫测,可能在飞行过程中,雷雨有逐渐加强的趋势,那么飞机不能在飞行途中随意降落,这样也就加大了在飞行中的难度,更有可能会造成意外。

1.2在雷雨天气下飞行难以保障飞行安全

这里所说的安全包括飞机设备的安全和工作人员以及乘客的人身安全。雷雨天气有时还会伴有台风,暴雨,闪电等危险天气状况,所以飞机的设备也许会因此而有所损坏,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在这样恶劣的天气情况下要保障工作人员和乘客的人身安全就更加困难了。

二、加强在雷雨天气下的空中交通管制指挥

因为雷雨天气,给空中交通管制指挥增加了难度,所以航空公司在飞行之前就应该更加重视如何应对这个问题,以免在遇到恶劣天气是没有急救措施。加强在雷电天气下的空中交通管制指挥是航空得以更好的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也是这一发展的必然趋势。

2.1着重关注天气的变化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预防措施

如今我国的雷雨预警、天气情况分析都较为先进,我们可以提前知道未来几天的天气状况,这样也就为空中交通管制指挥增加了便利条件。航空飞行排除飞机设备的不足,可能造成危险的便是天气情况。所以如果遇到了雷雨天气,航空管理人员就应该时刻关注天气的变化,分析飞机安全着陆的可能性,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制定合理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免在遇到问题时手足无措,耽误最佳的解决时间。另外,如果天气状况不足以让飞机停飞或者延误,也要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不能抱有侥幸心理。

2.2加强对气象防备防雷设备的检查和监督力度

加强气象防备防雷设施的功能是保证空中交通管制指挥顺利进行的方法之一,所以在飞机起飞之前,管理人员就要对这些设备进行严格的检查,当然有关部门更要加强对这些设备的维修和保养的监督力度。这样一来,即使在雷雨天气的飞行过程中也减少了空中交通管制指挥的难度,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对工作人员和乘客的人身安全的保障。

2.3及时安抚乘客情绪

航空工作人员肯定是经过了专业的培训,所以他们在面对在雷雨天气下的飞行中不至于像乘客一样惊慌失措,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及时安抚乘客情绪就显得极为重要,也为空中交通管制指挥提供了便利。如果乘客情绪较为激动,那么空中交通管制指挥既要避免雷雨天气带来的影响,又要顾及乘客的情绪,无疑会使他们感觉力不从心。所以空中交通管制指挥组要具有全局意识。

2.4加强对雷雨天气的应急模拟演练

交通管制的情况篇8

在我国建设部主持下,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和同济大学联合编写了《地铁及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指南》(2007),该指南文件系统说明城市地铁建设风险管理技术,从工程风险辨识、分析、评估到控制全过程实施轨道交通建设风险管理[1-3].为此,2007年在苏州轨道交通建设伊始,苏州轨道建设有限公司就十分重视工程建设风险管理实施,针对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的特点,开展了3项基础性科研课题,内容涵盖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车站深基坑建设风险管理和区间隧道建设风险管理,同时,委托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分别开展了具体的课题研究任务.为了系统地研究工程建设风险,承担课题的研究单位在苏州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的领导下,依据《地铁及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指南》(2007)开展了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全部车站基坑的土建技术风险研究,并针对其中的重大风险开展了研究分析与风险控制措施建议,工程风险管理工程中提供了多项研究成果,具体包括:1)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车站基坑土建技术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系统地辨识了1号线基坑建设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工程设计方案和周边环境中潜在的风险,提交的成果有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车站基坑土建技术风险清单.同时,为了便于轨道交通建设风险管理的实施,利用相关课题研究成果,编制了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车站基坑土建技术风险管理指导手册,制作了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车站基坑土建技术风险辨识与评估精简报告.结合国内外轨道交通车站基坑事故风险分析汇编,评估了工程建设潜在的重大风险,为1号线工程潜在的重大风险提出了车站基坑土建技术风险控制措施,并协助编制了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建设抢险物资配置清单,成立了工程抢险队伍和应急预案,为应对工程突发风险事故提供了保障.2)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区间隧道土建技术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通过对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区间隧道地层不确定分析,系统地辨识了1号线区间隧道工程建设中潜在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工程设计方案和周边环境等风险,提交的成果有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区间隧道土建技术风险清单.同时,为了便于轨道交通建设风险管理的实施,编制了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区间隧道土建技术风险管理指导手册.与科研单位联合,根据现场的试验与监测,制作了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区间隧道土建技术风险辨识与评估精简报告.结合国内外轨道交通区间隧道事故案例调查,汇编了国内地铁区间隧道风险事故案例与分析,并评估了工程建设潜在的重大风险,为1号线工程潜在的重大风险提出了区间隧道土建技术风险控制措施,并指导成立了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建设抢险应急救援队,为应对工程突发风险事故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力量.3)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土建技术风险管理现场实施方案.基于上述研究成果,依据《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GB50652-2011),为了在1号线建设现场实施风险管理,课题研究单位在苏州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的领导下,编制了内容涵盖安全管理现场培训,项目进展工程例会制度,重大风险源上报、管理及制度,重大风险源交底与现场跟踪制度,工程现场巡查登记制度,工程风险事故处理及上报制度,工程风险管理资料汇总存档制度等,从而首次系统编制了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风险管理实施方案.

2工程建设中风险管理

工程建设中的风险管理[4-10]是1号线建设风险管理实施的关键环节,因此,在工程建设中,苏州轨道建设有限公司联合课题研究单位和工程施工单位共同成立了现场风险管理小组(见图1),绘制了现场风险管理实施技术路线图(见图2),编制了工程建设风险管理工作制度,制定了现场风险管理体系,明确了现场风险管理日常工作内容.工程建设中的风险管理具体实施内容如下.

2.1工程建设现场风险管理工作制度

1)工程建设风险管理例会制度.每周参加工程例会,风险管理小组通报上周安全状况,违章处罚情况,宣传近期有关安全教育文件,分析本周安全风险形势,点评工程施工中潜在的风险源及防范问题,强调风险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施工方在周例会中应总结上阶段土建工程进展情况和现场风险控制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并且在下阶段工程进度安排的基础上,对相关土建技术风险的各项工作进行具体部署.2)现场风险告示制度.对于三级及以下风险,在不同施工阶段、不同施工区域的醒目位置树立“危险作业每日告示牌”,予以提醒和警示(见图3).3)重大风险管理pDCa制度.针对重大风险源(四级及以上),引入pDCa(plan、Do、Check、action)管理方法.要求工程设计方、施工方与建设指挥部等单位共同完成潜在的风险识别,并完成重大风险点汇编.随后,由设计方编制重大风险专项设计,施工方编制重大风险专项施工组织,我方编制专项技术指南.最后由施工方制定相应的风险施工控制措施并落实到具体的相关责任人,在不同施工阶段、不同施工区域的醒目位置树立“危险作业每日告示牌”,予以提醒和警示.要求在工程例会上进行前期部署和后期总结.4)日常巡查与记录管理制度.建立定期安全风险管理检查制度,对施工重点环节进行检查,并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状况进行检查.对现场进行巡查,巡查过程中若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拍照留存,并予以上报.若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应及时召开安全工作碰头会,交代隐患事实,要求落实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以整改后附照片进行闭环回复.

2.2现场风险管理职责与权限

1)施工风险管理责任明确.结合工程施工管理与参与单位的具体工作内容,明确工程施工风险管理责任如下:①建设单位工程风险管理采用分级管理策略.建设单位是工程施工风险管理协调与组织主体,负责统领工程施工现场风险管理,对工程施工各参与单位的风险管理方案实行审查,监督实施施工过程风险监控、安全状态判定和风险事故处理.对重大安全事故,及时上报上级主管单位和政府部门,启动工程事故应急预案,并负责组织工程现场抢险.②设计单位负责完成重大安全风险源的辨识、确定其安全专项设计.结合土建工程施工进度要求进行重大风险的专项设计交底、变更交底等.③施工单位承担工程风险管理实施责任,主要负责施工准备期和施工过程中风险源的补充识别与动态风险评估,编制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方案和具体风险控制措施,执行风险管理实施细则及风险事务处理等.④监理单位和第三方监测单位承担合同中约定的相关风险管理责任.⑤技术风险课题组,承担工程施工风险察勘责任,主要为工程建设单位进行现场施工全过程的风险动态察勘,汇报现场风险管理现状,预测下阶段风险管理的重点及发展趋势等.⑥工程风险管理小组由总师室负责组织成立,主要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第三方监测单位和技术风险课题组分派人员组成,负责现场施工风险管理的组织、督促与协调等责任,同时协助工程风险事故的应急决策与组织.2)风险管理人员权限,包括:①获得现场技术资料.各相关单位应予以提供相应的现场技术资料;②现场巡查.风险管理人员有权进入现场进行巡查,对风险点进行跟踪,定期、不定期地对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状况进行巡查,作好记录并向总师室汇报;督促施工单位定期和不定期地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工作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③现场监测数据.第三方监测单位负责收集、汇总和及时提供给风险管理人员,确保监控数据的真实、准确;④信息上报.现场风险管理人员在每周末、每月末,依据监测数据、工况进度和巡查情况,总结分析和预测所负责范围内的风险源和工点的安全状态变化情况,形成周报和月报,经负责人签字,报送总师室和工程部;⑤周报和月报文件记录;⑥参加工程例会.风险管理人员应参加每周的工程例会,将本周风险工作进行总结汇报.并根据施工方提供的施工进度以及相关风险点,对下周工作进行安排.

2.3现场风险管理日常工作内容

1)现场查勘及风险补充分析.工作内容包括:①现场查勘.在施工过程中,风险管理小组现场管理人员应当定时和不定时地进入施工现场进行现场风险查勘.主要包括:施工现场情况核查与补充调查:若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新的或是与原勘察报告中有重大不同的环境情况,应上报总师室和工程部,由总师室和工程部联合安排相关单位进行核查及补充调查.工程施工动态查勘: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进展及相应动态变化进行查勘,从而能够密切关注并跟踪风险点是否有新增、转移或是风险等级变化,为补充分析提供第一手资料.施工对环境影响变化的查勘:在施工过程中密切关注施工过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跟踪其变化过程及预测其发展趋势及变化动向.②风险补充分析.通过现场查勘,总结与技术相关的重大风险点的新增情况与变动情况,会同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进行补充分析,并由设计和施工单位制定《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土建工程技术风险修订表》,报总师室和工程部审核.2)施工过程现场巡查.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动态的风险管理.通过现场巡查,了解施工进度、施工情况及风险源现场风险控制的落实情况.同时跟踪风险点,及时掌握风险点的变化情况.3)监测数据分析整理.每日由第三方监测单位向风险管理小组提供当日的相关监测数据,并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准确.风险管理小组应及时整理当日监测数据,并对数据做有针对性的有效分析,从而确定当日的施工情况是否存在风险,并预估次日的风险情况,如存在重大风险及时呈报总师室和工程部.4)资料分析处理和信息上报.①资料分析处理.将一周内的现场查勘、巡查所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并作土建技术方面风险的针对性分析,结合第三方监测数据的分析,将每周的工程进展情况、风险管理情况汇总、下周风险管理重点以及风险管理情况建议汇总,形成《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施工动态风险管理工作周报》.将一个月内的4次周报进行分析,必要时补充风险管理过程中的相关内容,编制《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施工动态风险管理工作月报》.②信息上报,包括:周报,将上述编制的《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施工动态风险管理工作周报》以一周为周期向各分段管理公司总师室和工程部提交;月报,将上述编制的《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施工动态风险管理工作月报》以一月为周期向苏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总师室和工程部提交.5)风险响应.①预警预报.现场施工应建立一套系统的风险监控和预警预报体系.特别是对于工程重大风险点,应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动态管理,及时掌握其发展状态,编制《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土建工程技术风险监控数据分析表》.具体工作包括:根据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土建过程中的风险特点,配合确定合理的工程监测方案,根据施工要求由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制定风险预警标准;将施工过程中的各项监测结果和风险事故建立对应关系,以便使用监测数据的分析结果对风险事故进行预判;确定基于监测结果的风险评价等级;根据监测结果进行风险的动态评价;如果发现异常或超过警戒值,应及时进行风险报警,采取规避措施,做好风险事故处理准备工作.②风险事故处理.风险事故发生时,风险管理小组现场人员:及时了解事故现状;立即向风险小组负责人上报事故情况;立即向工程总师室和工程部上报事故情况;事故处理后,风险管理小组应如实记录,内容有风险事故情况、风险事故处理方法、风险事故处理效果、风险事故损失情况;根据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土建工程建设进度,按照项目要求按期形成《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土建工程技术风险事故记录表》.6)重大风险源的专项风险管理.①重大风险源的专项分析.对于施工过程中危险性较大的工程的重大风险源,应要求设计方、施工方、风险咨询方共同识别并完成重大风险点汇编,做出针对性的专项风险分析.根据《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土建工程技术风险清单》和《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土建工程技术风险等级表》所汇总出的重大风险,有针对性地选择重要风险事故进行风险决策、管理和控制,制定土建施工技术风险事故“一说明三处理”方案.由工程经验丰富的专家、技术人员填写表格,并由监理专家和总师室、工程部进行审核.根据对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土建工程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研究,最终形成如下成果:《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土建工程技术风险事故说明》、《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土建工程技术风险事故预防处理》、《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土建工程技术风险事故征兆处理》、《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土建工程技术风险事故后处理》.②重大风险源的专项管理.由设计方编制重大风险专项设计,施工方编制重大风险专项施工组织,技术风险课题组编制专项指南.在施工过程中,根据重大风险源的专项分析结果,以工程进度和具体分部工程为节点,风险管理小组现场进行高密度的巡查,确保各项施工保护措施的实施.如实填写《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土建工程技术风险控制措施落实表》.同时确保及时跟踪重大风险源的动态变化状况.③重大风险源的专项控制措施.由工程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风险咨询单位和专家小组共同对工程中重大风险源进行分析讨论,最终形成重大风险源专项控制措施《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土建工程技术风险控制措施》.在重大风险点相应分部工程施工前,制定《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土建工程技术风险跟踪表》,并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各项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如实填写《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土建工程技术风险控制措施落实表》.④重大风险事故的专项处理.若有重大风险事故发生时,应及时上报工程总师室和工程部,由总师室和工程部组建的重大风险事故处理小组赴现场进行事故了解、分析并决策形成处理方案.风险事故处理结束后,应形成事故情况、事故处理方案、事故处理结果和事故损失情况的记录备案,形成《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土建工程技术风险事故记录表》.

3结语

交通管制的情况篇9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依法行政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突出重点、兼顾全面,发现问题、力促整改,标本兼治、防范未然的原则,积极开展交通运输安全监督检查工作,不断强化安全责任,加强安全管控,规范安全生产,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促进全市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进一步压实行业监管责任、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切实推动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的落实。督促责任单位和部门依法依规对发现的安全生产重大隐患和企业违法行为进行整改和查处,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三、督查对象

按照“三个必须”和“分类分级监督管理”的原则,区交通运输局督查对象为局属事业单位、局属相关部门,局属事业单位、局属相关部门督查对象为监管企业。

四、分组安排

区交通运输局领导班子成员及机关办公室负责人,各行业管理单位负责人(附件2)。

五、督查内容

(一)对于交通运输企业检点:

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落实情况及贯彻落实监管部门关于安全生产工作部署情况。

2.安全生产条件保障情况。交通运输生产经营条件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及落实情况;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保障情况(安全生产经费提取);按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和配置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3.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安全风险辨识、分级和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计划、方案及隐患排查、治理档案台账。

4.员工教育培训和管理情况。从业人员是否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从业人员进行经常性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是否建立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

5.应急准备工作情况。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建设(修编)以及应急演练情况。

6.车辆动态监控运行情况。运输企业所属车辆卫星定位车载终端功能正常,能及时提醒、纠正和处理驾驶员超速和疲劳驾驶等交通违法违规行为。

7.其他应当检查的,如职业健康等安全生产事项。

(二)对于交通运输监管部门检点:

1.贯彻落实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情况。深入学习贯彻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有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进一步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真正做到入脑入心,见诸行动。

2.工作部署落实情况。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安全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明确安全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并及时报送相关资料、信息、总结。

3.责任制建设情况。按照安全生产“三个必须”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厘清并制定单位、部门和岗位职责;建立健全“一岗双责”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推进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制;建立“三个清单”制度,督促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五落实五到位”情况。

4.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推进安全生产“铸安”行动常态化实效化;开展危险货物运输和班线客运、旅游客运,公路生命防护工程,交通工程施工现场及工区驻地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整治工作情况;

5.安全制度建设落实情况。建立安全生产日常检查、隐患整改、督查督办(挂账)、宣传教育(七进)、培训、例会等工作制度并正常开展,是否进行记录并存档保存。

6.安全执法检查开展情况。组织开展安全检查和专项整治工作,对检查的情况或问题进行跟踪处理,闭环管理相关资料档案;加强节日假期、重要时段、恶劣天气旅客运输、危险品运输、客运站场等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做到有组织、有方案、有应急预案、有处置措施。

7.安全风险防范体系建设情况。按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相关规定,加快推进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制度化规范化,对发现风险点和问题隐患进行整改或督办,建立常规巡查制度。

8.宣传教育培训情况。培育一支专业高效的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做好全国“安全生产月”“交通安全宣传日”等安全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继续推进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营造更加浓郁的安全生产氛围;

8.其他有关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情况。

六、督查形式

1至3月,以春运、春节期间行业安全生产为重点,开展应对道路水路客货运量快速增加、公路通畅安全、交通建设施工复工安全生产和大雾(霾)雨雪冰冻等天气气候状况等的行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

4至5月,以“清明”、“五一”、“两会”期间行业安全生产为重点,开展应对假日出行小高峰的行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提前安排部署汛期行业安全应急工作。

6至9月,以“端午”、汛期行业安全生产为重点,开展应对汛期水位暴涨、公路(在建项目)地灾、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和局地突发性暴雨大风等天气气候状况的行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

9至10月,以“中秋”“国庆”期间行业安全生产为重点,开展应对道路水路旅游运输和公路通畅安全的行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

11至12月,以冬季恶劣天气为重点,开展应对寒潮、雾霾、冰雪等天气和交通建设施工可能存在的“抢工期”的行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

由区交通运输局组织,局领导带队,全面督查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情况。全年安全生产综合督查不少于4次,原则上每季度1次(附件1)。

七、相关要求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依法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落实监管职责。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监督检查计划,科学安排进度,细化分解工作任务,不得擅自变更和减少监督检查项目任务。

交通管制的情况篇10

一、大力宣传,加强组织领导工作

1、乡政府成立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全乡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各村要建立健全交通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对辖区内农村道路进行日常管理工作;

2、层层召开动员大会。各村要适时召开道路交通安全动员大会,并聘请有能力有干劲的村民担任安全协管员,并做好相关资料留存工作。

3、层层组织培训学习。2013年,乡交管办将对各村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和安全协管员进行1-2次培训,内容道路交通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交通安全管理人员有关业务知识等。

4、乡交管办制定全乡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规划,以道路交通安全宣传“五进”为载体,对辖区内行政村、学校、驻乡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交通安全知识,提高群众交通安全意识。

5、建立于交通管理部门之间的联系协调机制。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工作联席会议,共同对全乡的哦你刚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梳理,总结好的经验,解决其中的存在的问题。

6、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健全农村道路交通应急处置机制。由乡交管办负责牵头,各村交通安全生产小组、驻乡单位相应机构予以配合,共同实施救援农村道路交通事故。

二、落实交通安全防范责任制,全面履行交通安全监管职责

1、仔细排查,全面摸底。按属地管理的原则,乡交管办(协助派出所交警中队)指导各村对辖区内机动车(包括大、中小型客货车,二、三轮摩托车、轮式拖拉机等)进行清理,掌握车况和运营情况,建立安全管理档案,并由乡交管办(交警中队)与车主、驾驶人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

2、加大交通安全目标管理考核力度。2013年,乡交管办将对各村交通安全目标管理进行考核,并形成长效机制,监督、检查交通安全防范责任制及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暂行规定的落实情况。各村要建立季度交通安全目标管理考核长效机制,督促交通安全生产小组成员和安全协管员落实其交通安全防范责任,减少交通违法、交通事故的发生。

3、建立交通违法、交通事故季度通报制度。2013年,乡交管办将以季度为单位,对各村的交通违法超标、严重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情况进行汇总、排名,并在全乡进行通报。各村也要相应建立相应的通报制度,充分利用政务公开栏等对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和安全协管员进行通报,督促其履行交通安全防范责任。

4、落实重大道路交通事故追查报告和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各村发生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后要及时进行追查并向乡交管办上报追查报告。乡交管办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符合追究条件的单位有关责任人,协调区有关部门予以追究,充分履行交通安全监管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