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制造业发展形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1:31

国内制造业发展形势篇1

一、宏观背景和现实基础

宏观背景在新的历史阶段,国际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进一步加快,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地区日益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提供了机遇;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制造业发展最大的推动力量,加快培育高技术产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制造业的信息化水平,已成为制造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制造业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加强,产业集群化已成为国际制造业发展的一大趋势,进一步发挥区域特色优势,发展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已成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国内资源的日益稀缺,推行绿色制造,实现制造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已成为制造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现实基础制造业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导力量,制造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作为工业的主体,已成为推动全省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1978—2011年,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增长速度居全国之首;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38%提高到43.8%;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占全省外贸出口额的比重由60%提高到93%;制造业从业人数占全省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居全国前列。整体而言,制造业已形成了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机制优势,以块状经济为代表的集聚优势,以专业市场为依托的营销优势,以轻纺工业为特色的产业优势,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因此,必须加快制造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着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提高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先进制造业基地是以高新技术为先导,高附加值产品为主体,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若干差距的重要途径。在新一轮的全球制造业产业分工和转移过程中,必须抓住发展机遇,提高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提高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为核心,以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为动力,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推进制造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制造业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加快工业现代化进程,提高经济的综合实力,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基本原则是:

——坚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原则。大力推进制造业的信息化,加快发展信息产业,加快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信息技术重组产业形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努力实现制造业跨越式发展。

——坚持技术创新原则。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强化核心技术培育,以创新占领市场,实现制造业从引进技术、模仿加工向自主创新转变。

——坚持体制与机制创新原则。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推进企业联合重组,引导各类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更高程度上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具有较强活力的体制优势。

——坚持集聚发展原则。充分发挥制造业块状经济优势,加快集群化发展,将优化产业布等功能,强化产业特色和专业化协作配套,促进与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等产业协调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

——坚持开放促发展原则。注重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的开发利用。在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发达优势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利用外资渠道和领域,积极参与长三角的合作和开发。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融入全球制造业体系,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把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与建设生态省、扩大就业结合起来。推动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合理利用资源,努力发展“自然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因地制宜加快先进制造业的培育和发展,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确立企业的市场主体和投资主体地位,激发广大企业主动参与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积极性;同时,切实范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环境。

三、战略目标

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根据制造业实际和发展要求,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目标是:

全国前列的全国性制造中心和国内重要的产业基地。

1.产业规模。全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年均增长11%以上,力争总量超过8000亿元。制造业销售收入占全国比重超过10%。

2.产业水平。主要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居国内领先水平,骨干企业的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5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基本实现企业信息化;全省制造业经济效益居全国前列;工业综合利用效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制造业中高技术、重化工和装备产业的比重明显提高。

3.产业集群。块状经济产业层次得到显著提升,培育和建设30个左右以若干核心区块、核心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其中10个左右为全国性制造中心,20个左右为国内重要的产业基地。培育30家左右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

4.产业外向度。保持制造业出口持续增长,力争制造业出货值占全国比重达到15%左右,成为全国重要的出口基地。制造业直接利用外资额占制造业总投入比重达到20%以上。

——到2020年,制造业全面融入世界现代制造业体系,基本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先导,高附加值加工制造业与现代装备制造业协调发展的国际性先进制造业基地。

四、基本构架和发展重点

(一)基本构架

——区域布局构架。按照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和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要求,着力构筑化进程和各类园区建设,进一步提升块状经济,形成一批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

——产业发展构架。在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积极发展沿海临港重化工产业,努力培育发展装备制造业,实现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二)重点发展的产业集群药、机械等优势产业发展;金衢丽沿高速公路产业带要加快传统优势产业及资源深加工产业发展,着力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

1.加快建设一批全国性制造中心。选择市场前景好、特色明显、国内领先的优势产业,重点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力培育核心区块、龙头企业,构建以核心区块为主体、产业集聚规模大、专业化协作水平高、功能配套完善、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全国第一。形成10个左右集生产、研发、交易、信息为一体的全国性制造中心。

2.积极培育一批全国重要的产业基地。选择基础好、市场潜力大、具有一定优势和带动作用的产业,重点是进一步做大做强,提升产业竞争优势。着力培育核心区块的主导产业,使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全国10%以上,并居全国前三位,建立国内先进的研发中心,加快形成产业链的配套体系。形成20个左右全国重要的产业基地

。此外,要继续做大优势产品,培育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占有率全国领先的特色优势产品基地。

3.规划建设一批制造业产业新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统筹规划、基础先行、科学布局、滚动发展,形成整体优势。抓住大项目,培育大企业,发展大产业,构筑产业集聚新区,形成接轨上海,扩大对外开放,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大载体、大平台。重点发展环杭州湾大产业带,其他有条件的地区也要积极构筑新的产业集聚区。

(三)重点发展的产业

1.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1)纺织化纤产业。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纺织业在全国的优势地位,重点发展化纤及化纤面染后整理的产业技术瓶颈。纺织化纤产业规模争取达到全国的25%左右,纺织品出口创汇额达到国际主要纺织品出口国家和地区的水平,构筑国际重要的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基地。

(2)品牌服装产业。进一步提升和培育现有优势品牌和企业,重点培育10个左右全国著名品牌和全国服装行业龙头企业。着力优化设计、提高品质、提升品牌,推进服装出口由加工型向品牌出口型转变,努力实现创国际知名品牌的突破,提高服装出口附加值。服装产业规模争取达到全国20%以上,打造国内一流的品牌服装制造中心。

(3)精品皮革产业。继续保持产业规模全国第一的优势,重点发展高档产业用革、服装革提高皮革制品设计能力,培育一批全国皮革制品著名品牌,争创国际名牌。皮革及皮革制品产业规模占全国的比重争取达到25%以上,建设全国皮革及皮革制品制造中心。

(4)高档塑料制品业。进一步提升塑料薄膜、高档日用塑料制品及模具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大力发展塑料原料,拓展塑料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塑料制品业的产业规模占全国的比重争取达到15%以上,形成全国塑料及制品制造中心。

(5)造纸及纸制品业。巩固和提升纸板、工业技术用纸、信息用纸及纸制品在全国的优势地位。进一步提高造纸业生产集中度,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增强纸及纸制品新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开发能力。纸及纸制品的规模占全国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形成全国重要的造纸及纸包装产业基地。

(6)家用电器产业。进一步提升家用电器集群优势,提高技术开发能力,推进家电产品向智能化、个性化、节能环保型方向发展,努力培育著名品牌,积极引进国际著名品牌。形成国内重要的家用电器产业基地。

(7)金属加工及制品业。进一步提升五金制品、铜铝加工、钢结构件等产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加快五金行业的技术进步,提高五金制品技术含量及产品档次;提升铜铝加工装备水平,着力发展高附加值铜铝加工产品;适应现代建筑业发展趋势,大力发展钢结构产业。金属加工及制品业规模占全国的比重争取达到15%以上,建设全国重要的金属加工及制品产业基地。

(8)精细化工及氟硅化学品产业。重点发展高档染料、涂料、新型农药、氟化工及有机机硅产业达到30%以上,形成全国氟硅化学品制造中心和精细化工产业基地。

(9)食品产业。大力发展方便食品、绿色食品、新型特色食品、水产品精深加工和海洋生物食品。强化饮料业在全国的优势地位。培育农工贸一体化的食品龙头企业,推进食品企业加快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提高食品精加工程度,扩大食品出口。

2.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

(1)电子信息产业。培育发展移动通信、计算机及网络、微电子、电子专用材料和新型电子元器件等具有一定优势的产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与国际著名it企业的战略合作。加快软件、系统芯片及产业化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竞争力。信息产业规模占全国比重争取达到10%左右,形成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2)新医药产业。大力发展化学原料药、现代中医药等优势产品,加快发展生物制药、天然药物和新型医疗仪器等产品。加快开发新的剂型,着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实施中药现代化工程,大力推进中药产业化、国际化。医药产业规模占全国比重争取达到10%左右,化学原料药及中间体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10%,打造全国一流的新医药产业基地。

(3)仪器仪表产业。重点培育发展自动化仪器仪表、电工仪器仪表、光学仪器、汽车仪器信息化水平,加大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开发,积极采用国际标准。仪器仪表产业规模占全国比重争取达到20%以上,建设全国重要的仪器仪表产业基地。

3.积极发展沿海临港重化工产业

(1)大石化产业。依托化纤和塑料大省的市场优势和临港区位优势,建设pX、pta、eG、aBS、pVC、pS等大型石化项目,加快实施大乙烯项目。

(2)优特钢产业。依托钢铁产品消费大省的市场优势和临港区位优势,建设若干个大型不锈钢和板材类优质钢冶炼及加工重点项目。

(3)船舶修造产业。依托沿海临港优势,加快与国内外船舶企业的合资合作,积极发展大型船舶和特色船舶修造产业。

4.努力培育发展装备制造业

(1)汽车摩托车及零部件产业。继续保持摩托车、汽摩零部件的优势,产业规模占全国的比重争取达到15%以上,出口创汇占全国的比重争取超过20%。改造现有传统工艺装备,提高汽摩零部件的制造质量和档次,着力培育系统供货及模块化技术生产,使更多的汽车零部件进入国际采购体系。依托汽车零部件的产业优势,积极与国际著名汽车企业进行合资合作,加快发展汽车产业。

(2)专用设备制造业。继续发挥现有专用设备和环保设备的制造优势,提升大型空分设备。加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加大与国外著名厂商的合资合作力度,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产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着力提高工艺装备水平,增强产品开发能力,加快推行国际标准。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规模占全国的比重争取达到15%以上,形成全国重要的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产业基地。

五、建设途径

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着重围绕技术支撑、扩大开放、加大投入、集聚发展、品牌战略等重点,实施以下“工程”。

(一)企业信息化工程信息化、电子商务为主要内容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力争三分之一以上企业推行以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为主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加快在全国性制造中心中建立有影响力的专业网站,构筑区域信息共享平台。

(二)技术创新工程着力抓好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形成先进制造业基地有效的技术支持。鼓励大中型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和研发机构,争取建立一批部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国外设立研发机构。争取更多的跨国公司和国内科研院所到设立研发机构。加大研发投入,制造业研发投入(R&D)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力争达到2%左右,其中高技术产业达到5%以上。扶持建立若干个面向产业集群的生产力促进中心和技术创新服务中心,构筑中小企业技术支撑体系。加强工业设计,大力推广应用先进制造技术。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标准,主动接轨国际制造业的生产标准体系,推进产品的国际标准认证。鼓励优势行业和企业制订或参与制订国际标准。

(三)投资推进工程资金,着力引导民间资金投入主导产业,参与大项目建设。大力推进传统优势产业的改造,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建设一批市场前景好、产业关联度大、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集新增投资达到7000亿元左右。

(四)外向带动工程积极探索招商引资工作新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为目标,注重重大项目的引进,力争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尤其是世界500强企业数有明显增加。增强生产企业自营出口能力,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引导企业建立国际营销网络,进入跨国公司的供应链,开辟出口新渠道,实现工业制成品出口持续快速增长。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作,实现共同发展与提高。

(五)工业园区整合提升工程充分发挥制造业产业集聚的优势,按照产业链配套的要求,集中力量整合提升各类工业园区,提高园区的投资密度和产出水平,建立多元化投入、市场化运作、政府扶持、滚动开机制,重点建设若干个大型集聚新区,成为承接国内外大企业投资的新平台。

(六)大企业培育工程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加快实施现代企业制度,鼓励更多的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控股、联合等多种方式做大做强,把建设大项目作为发展大企业的重要途径,加快形成一批主业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同时努力培育100家左右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市场占有率在全国同行业领先的“小型巨人”企业。

(七)品牌发展工程重点抓好知名品牌的培育,加强名牌产品的推介,进一步做大已经拥有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荣誉称号的企业和产品;推动更多的企业和产品进入全国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行列。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和产品争创国际知名品牌。力争形成100个左右具有较高国内外市场知名度的名牌产品。依托产业集群优势,大力推进区域品牌建设。

(八)可持续发展工程贯彻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节约能源法,通过清洁生产、资源节约、污染治理、绿色营销和淘汰落后等手段,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制造业发展模式从末端治理向全过程控制转变,推动制造业增长方式从高消耗高污染型向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型转变。力争50%以上重点控制污染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工业园区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制造业能源综合利用效率达到40%左右。初步形成以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和生态环保型为特征的制造业新格局。着力推进欠发达地区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深度加工,培育特色产业,优化投资环境,积极承接发达地区制造业产业梯度转移,加快工业化进程。

六、保障措施

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着力构筑组织领导、基础设施、现代流通、人才支撑、投融资和政府服务等六大方面保障体系。

(一)组织领导保障体系各级政府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落实领导分工联系制度和领导责任制度建设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结合实际制定相应规划方案和实施意见,把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和部门的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各级经贸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快对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组织实施,落实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各项政策举措。

(二)基础设施支持体系能,创造更优的投资硬环境。加快发展一批新的电源项目,统筹电源和电网的协调发展,构筑以大型电厂为支撑,500kV环网为主网架的电力安全保障体系。鼓励建立各类园区共善生活服务设施,创造安全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三)现代流通先导体系结合起来,以大规模的流通带动大规模的生产,以现代化的流通促进现代化的生产,形成大生产、大流通、大市场的新格局。加快传统流通业态的改造提升,大力发展连锁经营、育发展要素市场。推动工业企业创新贸易组织方式,进入跨国公司的全球分销体系,建立决机制。进一步发挥流通在扩大消费、拓展市场、带动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方面的先导作用。

(四)人才支撑体系,努力构筑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营造创业留人的良好氛围。着力培育一支素质发展必需的经营管理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中高级技工和熟练工人。力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五)投融资保证体系运用世贸组织规则允许的有关补贴规定,加大财政投入,集中财力设立省先进制造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和鼓励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积极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投向先进制造业,大力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从国内外资本市场融资,鼓励跨国公司和省外大体制改革和民资银行组建步伐,引导和鼓励各级金融机构支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加快建立有利于引导各类投资主体发展先进制造业的经济调控机制。

国内制造业发展形势篇2

一、理论分析:比较优势仍是全球化下国际分工的基础与原则

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了新一轮经济全球化高潮,由大型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分工协作体系正在形成,它主要由三个环节组成:生产制造、研究开发、管理运营。把中国定位于现代制造业中心,就是将经济资源重点配置在新兴产业和经过现代技术改造过的传统产业的生产制造环节,同时对其他两个环节也有所注重的国际分工定位和产业竞争战略。在全球化生产体系的三个环节中,研究开发环节居于关键地位,管理运营环节能获取较多的国际分工利益,生产制造环节则处于较低的层次。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将中国定位于生产制造环节呢?

以比较优势作为国际分工的基础和原则,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首先提出的。20世纪30年代的H—o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比较优势学说的经典理论地位,但二战后的国际贸易实践对比较优势学说似乎形成了挑战。围绕着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二战后国际分工贸易理论的发展大致循着两条脉络:一是继承比较成本学说,根据实践的变化修正和发展比较成本学说,如新要素理论、动态周期理论等,循着这一方向形成的研究成果扩大了比较优势的内涵,指出了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特征,但仍然坚持比较优势是国际分工的基础与原则;二是从全新的角度去研究贸易产生的基础及国际分工所应依据的原则,如产业内贸易理论、公司内贸易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等。

产业内贸易理论认为规模经济可以成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因而寻求产品的差异性并以差异产品为基础进行规模扩张,是进行分工、获取贸易利益的有效途径。表面上看,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结论与比较优势学说的主张似乎是不一致的,但确定差异产品的过程本身就是比较优势、劣势的过程,扩张规模以降低成本的过程就是创造比较优势的过程。产业内贸易理论所研究的,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国际水平分工发展到产品间分工、零部件分工和工艺工序分工阶段的条件下,各国如何进行分工并获取贸易利益的问题,其所依据的分工原则仍然是比较优势。公司内贸易理论分析了跨国公司进行公司内贸易的动机、利益和格局,显然公司内贸易是与国际直接投资紧密联系的,而跨国公司在决定是以投资还是出口的方式进入外国市场时,比较优势、劣势的分析始终是其基本的分析方法。由此不难看出,跨国投资即要素的全球化流动与配置,是国际分工的一种新形式,其所依据的原则仍然是比较优势。战略性贸易政策是20世纪80年代后国际贸易理论界争论的焦点之一。简而言之,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政府通过鼓励特定产业产品的出口或限制其进口来达到改善经济绩效的政策体系。战略性贸易政策对比较优势分工原则的确形成了挑战,因为这一政策蕴含着这样一个理论逻辑和政策导向:某国某一产业即使处于比较劣势或没有比较优势,通过政府干预仍可实现国际分工并取得贸易利益。但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依赖于一系列严格的限制条件,其成效也令人存疑。正如保罗·克鲁格曼所指出的,虽然我们不能证明此类政策毫无用处,但是我们可以证明它们并不总能发挥作用。换言之,逆比较优势而进行国际分工,如果取得成功的话,也是一个特例,并不能成为各国进行国际分工定位所应遵循的普遍的原则。

著名国际竞争战略学家m.e.波特在20世纪80年代建立的竞争优势理论,实现了战后国际分工贸易理论两大发展脉络的融合,实现了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继承与超越。波特认为,国家竞争优势形成的根本点在于主导产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而主导产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又取决于资源要素、需求因素、支柱产业及产业配套状况等多个层面的因素。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在解释二战后国际贸易新格局方面具有巨大的说服力。以这一理论为指导,美国重新赢回了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因而竞争优势理论成为经济全球化下各国进行国际分工定位、实现和挖掘比较优势的主要指导理论。波特的竞争优势既包含了一个国家的初始比较优势——主要取决于资源禀赋,又包含了后发比较优势和潜在比较优势——主要取决于是否具有创新的制度、组织和理念,因此从本质上看,竞争优势仍是比较优势,是超越了传统涵义上的比较优势的比较优势。

二、实证分析:中国具备成为现代制造业中心的比较优势

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并没有改变国际分工格局中长期存在的南北问题,发达国家依其在知识存量和知识增量方面的优势,继续居于创新中心,发展中国家则还是处于接受发达国家技术辐射、产业转移的地位。不仅如此,新技术革命和全球化还导致了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群体的裂解,部分发展中国家日益边缘化。因此,虽然所有的发展中国家或多或少地都有制造业,但能成为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所主导的全球分工协作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能成为现代制造业中心的毕竟只有少数发展中国家。

中国定位于国际性现代制造业中心的比较优势主要有:

1.劳动力资源优势。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制造业工人的平均工资,只相当于欧美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韩国、台湾、香港的十分之一,制造业人均劳动生产率与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差距则小于劳动力成本(工资)的差异,说明我国廉价劳动力资源优势是客观存在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新增劳动力的素质稳步提高,但由于人口总量过大,劳动力供给过剩的局面将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存在,因而可以为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提供相对廉价的高素质劳动力,并构筑其国际比较优势。将中国定位于国际性的制造中心而不是研发中心,人口问题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决策变量。

2.产业基础及其技术水准。首先,中国拥有从基础产业到it产业的完整的产业体系,重化工业基础雄厚,可以为制造业的扩张提供原料和中间产品。日本经济起飞初期,首先发展的正是重化工业,其战略考虑也是重化工业对整个制造业的基础作用。其次,经过多年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努力,能源、冶金、石油化工、汽摩及机械制造、信息电子、生物医药作为中国支柱产业的地位已经凸显出来。根据oeCD的分类,信息电子、医药制造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化工、机械、汽车产业属于中高技术产业,说明中国的产业结构已经实现了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同步发展,具备加入和深入跨国公司全球分工协作体系的产业基础。第三,经过自主技术革新和引进外资,中国主要制造业企业的技术设备状况相对于20世纪80年代初已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为中国成为现代制造中心奠定了基础。

3.资本总量与资本获得。现代制造业的产业覆盖面较广,以规模经济显著、投资巨大的资本劳动密集型、资本技术密集型、资本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体,说明能否成为国际性的现代制造业中心,资本是关键要素之一。经过20年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的资本总量大幅上升,居民储蓄额巨大,引进外资连续多年居于发展中国家的首位,统计数据和经济运行现象表明,我国已经跨越了资金短缺的时代。

4.国内市场的巨大需求。我国人口总量巨大,人均国民收入稳步上升,现实的和潜在的国内市场需求量可以为企业的规模扩张奠定基础。近年来,我国机电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迅速提高,部分企业成功地实现了海外投资。究其原因,国内市场的巨大需求所提供的规模经济优势、国内市场激烈竞争所形成的企业进步压力,是重要的推进力量。

国内制造业发展形势篇3

关键词: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

1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优势

综观当今世界,不难发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与产业集群战略的抉择及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息息相关。无论是高新技术产业群还是传统产业群,都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成为一国或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增长极。

2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1尚未形成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

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已出现发展势头良好的产业集群雏形,并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在西部地区的散布着的集群,基本上是靠国家投资、依赖区外要素推动形成的,而不是市场机制作用的产物,产业区内企业之间没有形成真正的专业化分工和基于共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之上的相互认同与协同关系,也没有形成上、下游产业及支撑产业相互关联的互补作用效应,更缺乏既竞争又合作的创新动力。因此,这些集群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

2.2产业链缺损,没有形成产业自身发展的内在机制

西部地区的工业体系基本上是在“三线”时期作为全国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在国家重点投资推动下建设而成的。这种重工业超前发展的工业化的直接结果,导致西部地区工业结构畸形,产业链缺损严重。这种产业链缺现象,无法通过上、下游产业之间的互动和外溢机制来促进区内产业关联群的形成与发展。

2.3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没有形成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地方性合作网络

西部地区的现代工业主要是在国家大规模投资推动下,从外部移入而形成的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重化工业。这种重型结构从其发育之初,就形成“全能型”的企业模式,其产品的70%-90%销往区外,生产协作链条也部分甩在区外;同时,地方性小企业则规模不足,生产要素短缺,很少得到大中型骨干企业的辐射效应。这种“双重封闭的二元结构”使得两者无法建立良好的分工协作关系,也无法通过企业间的共生互补效应来形成高效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合作网络,而这对于产业集群的形成非常重要。

2.4缺乏适宜的形成产业集群的制度环境

产业集群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生产要素按照要素回报率最高律在产业间和地区间充分流动而导致相关企业在一定区域内集聚而成的,其形成有赖于完善的市场体制和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西部地区,由于市场化改革滞后,使得分布在同一区域内的相关企业在经济技术上难以协调发展,增加了企业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矛盾;同时,计划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影响还根深蒂固,生产要素在产业间和地区间的流动还要受到各种壁垒的阻碍,从而制约了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集聚和关联产业群的形成。

3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途径

3.1找准产业定位

发展产业集群必须找准产业定位。各地应紧密结合实际,选择基础好、关联度高、市场前景广阔的主导产业,集中力量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尽快形成产业集群。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要以发展地方特色主导产业为突破口,着力培育产业集群。

3.2建立大型专业化市场

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的相互依存是其竞争优势的重要体现。发展区域经济应加强对专业市场内部交易系统、服务系统和管理系统的建设。建立大型专业化市场,一定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要有可行性研究,不能搞重复建设。通过建立大型专业化市场,形成产业集群。

3.3以大项目为载体发展产业集群

培育产业集群必须谋划龙头项目,抓紧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项目,带动产业集群发展。如,法国北部布雷勒河谷是著名的香水玻璃瓶制造业集群,它是欧洲香水瓶制造中心,占全球80%香水瓶的市场份额。

3.4通过园区的产业调整培育发展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以通过对既有工业园区的产业进行调整实现。明确地方的主导产业,制定一些针对性措施,尤其结合招商引资而制定出一些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同类与相关企业进驻,并补偿性地迁移一些非相关企业,可以较快地形成产业集群。目前,我们应重视推进产业的内在联系,通过园区的产业调整培育发展产业集群。

4促进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1)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营造有利于产业集群形成的制度环境。

适宜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性条件。西部地区,企业制度变革缓慢而导致适宜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的缺乏,严重制约了相关企业的集聚和产业群的形成。因此,加快改革步伐,营造有利的制度环境,应成为推进西部产业集成的关键举措。1.加快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营造商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市场环境。2.加快国有企业制度变革,营造有利的制度环境。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推进国有企业多种形式的产权制度变革。

(2)加快国有大型企业组织结构调整,逐步形成以优势大型企业为核心,大、中、小企业高度分工,密切合作的一体化生产体系。目前西部地区中央大型企业与地方小企业之间“两张皮”彼此封闭隔阻的结构现状,很不符合产业集群的内在要求。因此,必须积极引导区内大型企业进行组织结构调整,推进区内大、中、小企业与科研院所等机构的协作与配合,依托特定的产业,深化分工,形成集群产业的新格局。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中央大型企业的规模经济优势,增强大型企业的近辐射功能,通过充分发挥大型企业的集聚经济和乘数扩张效应来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地方小企业应围绕区内优势大企业,主动调整发展方向,以其小而专、小而精的优势为大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并且,要促使信息、资源等要素在它们之间的相互传递与流动,增强中央企业在本区的“根植化”。

(3)着力培育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

以区域特色产业为依托,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西部特色产业群的培育,关键是产业的专业化整合问题,其核心是要打破行业、部门和地区乃至所有制的界限、实现优势突出、重点集中的倾斜式发展。综合考虑国际国内经济发展趋势和西部资源禀赋优势以及产业关联强度,笔者认为西部宜就以下特色产业群重点培植竞争优势。一是能源、原材料、重化工业产业群。关键是要广泛地发展关联产业,扩展能源、原材料的产业链,突出区域产业集群的整体优势和区域品牌优势。二是电子信息、航天航空、核技术、生物工程与新型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群。三是包括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旅游线路和旅游设施建设、旅游商品的生产与销售以及旅游广告宣传在内的旅游产业集群。

国内制造业发展形势篇4

关键词:产业布局;产业优化;生产业;产业升级

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展开,以及国际经济环境的恶化,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内需型经济的发展,以降低对出口型经济的依存度,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经验的研究借鉴,以生产业的发展为重点突破口,促进生产业群的形成和能力提升,进而推动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最终实现国内企业的产业结构性优化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以成为当务之急。

一、制造业与生产业的互动关系

在服务业和制造业日益分化之前,作为制造业的部分职能机构,生产业还属于一种内生性部门。作为职能机构,生产业为制造过程提供必须的服务投入,因此,这种投入不是从独立的外部厂商处购买,而是制造型企业的自我投入,是企业自身进行的一种内部生产制造[1]。

(一)制造业与生产业的分离。早期企业的产品研发、流水线生产和市场营销推广是隶属于企业内部的活动,为此设立的相关部门,也是企业的内部职能机构。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发达国家兴起的企业全球化扩张运动,将市场竞争推动的日趋激烈。一些大企业为了在国际化竞争中保持和创造竞争优势,开始对自身业务进行归核化运动。大企业纷纷开始审核内部职能机构,进行主业集中,辅业分离的产业链重构运动,若干职能部门于是被改造成相对独立的新的经营单位。以服务外包的形式,直接向外部企业采购产品资源或生产服务的形式也逐渐开始流行。

于是,制造业和服务业在市场实践中开始了专业化分工,这种分工,能使制造业企业在其擅长的核心业务生产中因为集中精力而更加专注;而那些被外包出去的业务也因为更为广泛的需求和更加激烈的竞争,而得到迅速发展,并形成了现代化经济产业链中的咨询、鉴定、运输、仓储、金融、通信、会计、法务等若干独立的产业,这些以为制造业服务的若干产业,构成了现代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生产业。制造业和生产业的分离,使得专业化程度提高,优化了产业链,降低了运营成本,实现了社会资源的个高效配置。

(二)生产业的地位凸显。生产业以一种特殊的中介形式,提高了个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效率,提升了技术水平,进一步发展了生产力。资本、土地、劳动力等传统的生产要素的决定性作用开始下降,相反,技术和知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性投入要素而被广泛认可和接受。

在生产业中,知识资本和技术资本成为主要生产投入方式,生产性投入的产出进一步转化为对制造业再生产的投入,并最终转化为面向消费者展现的产品与服务。生产业提供的产品,有着高人力资本和高科技特征,生产产品并非直接面向消费者,而是一种高附加值的中间性投入[2]。这种高附加值的中间性投入,推动了现代制造业产品品质和整体能力提升。

(三)制造服务化与服务产业化的融合。当前国内经济正处于后工业发展阶段,经济活动的重心开始向以生产为中心转移。生产业以物流、金融、信息等主要形式与制造业紧密相连,制造业中的服务性投入比例越来越大,同时,制造业的服务化发展趋势也逐渐明显。在制造业的全部投入中,中间性的服务投入比例越来越大;另外,制造业的全部产成品中,具备服务性特征的产品比例也越来越多。以上两种现象,在制造业中形成了投入服务化与产出服务化的两大新特征。

(四)生产业对产业集群的发展促进。集聚化是生产业的一种发展趋势,生产业的集聚化趋势为区域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提供了条件和基础,当前城市生产含量低的初加工类制造业被迫向或二三级城市转移,就是这种趋势的一种具体体现。想法,生产含量高的相关产业,却在一线城市形成了集聚效应。

由于一线城市的高人力成本以及紧缺的土地资源等形成了高昂的成本限制,低附加值制造企业由于难以承受而被迫退出。而高附加值的生产型企业,则能以高额利润消减成本制约,而在城市中集聚下来,同时,这种集聚效应,又促进了相互间交易成本的降低,并且提高了生产效率,进一步分摊了成本。一些高附加值的制造业,也得以在一线城市及周边继续发展。生产业提供的中间产品,需要转化入制造业中,因此,生产业与高服务附加值的制造业在地域位置上形成一种衔接。这种生产业在一线城市聚集,高服务附加值的制造业在一线城市周边聚集的现象,形成了区域产业集群,如珠三角、长三角等,成为中国经济的龙头。

二、生产业的发展瓶颈

二十一世纪后,我国服务贸易在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期后,于2010年开始增长缓慢,甚至有下滑趋势。在国际贸易中,我国的服务贸易长期处于一种逆差状态,其中,比较突出地表现在金融、保险、专利、运输等方面。总体来看,我国的生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主要存在问题如下:

(一)低水平发展导致结构不合理。总体上看,我国生产业发展水平低下,占GDp比重较低,与美国约占1/3强的数据相比,我国只占1/10-1/9左右,即使与印度相比,都有较大不足。相关数据反映出我国生产业还处于一种低水平发展阶段,而且,增长速度也比较缓慢,没有体现出一种良好发展态势,因此,形成了一种不尽理想的产业结构[3]。比如技术含量低的旅游行业,占据了外贸总额的较大比重,而技术含量高的信息、金融等行业,则占据了较少份额。

(二)市场化程度低导致发展乏力。国内相关政策限制,抬高了市场准入门槛,过多的管制限制了外资的进入与民营企业的发展,缺乏竞争、市场化程度低等因素使得生产业发展乏力。数据显示,国有经济投入占据了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5%左右,比工业投资比重高出很多。目前,生产业基本都隶属于国有化程度高的行业,比如电信、金融、保险、航空等。这些行业由于体制导致的高垄断性,限定了生产业的资源流入,弱化了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因此发展乏力。

(三)制造业低端化形成了弱关联性。由于经济发展的后发劣势,我国在国际加工中处于下游位置,过去以廉价劳动力与土地及环境资源承接外贸加工的发展模式,在新阶段显示出了发展局限与困境。通常外资企业仅仅将在华工厂当做生产基地,以外资为主的对外加工企业与本地的生产业缺少合着。外资企业对本地金融服务、技术服务等需求很少,产品基本直接出口,关键技术和营销"两头在外"的经营模式,将国内制造业限定在了低端化地位[4]。

(四)工业布局分散等形成发展限制。生产业的集聚效应与城市工业结构有较大的相关性。国内区域城市化发展普遍滞后,工业布局较为分散,各类城市间没有产业区隔,大而全、小而散现象丛生,这些都对生产业的集聚效应形成了制约。城市中大量的人口是服务产业化的基本载体,合理的工业布局为城市大量人口提供了工作与生存条件。分散的工业布局,限制着城市化发展,当在城市内无法形成生产业集聚效应,则将弱化对生产业的需求,进而影响生产业发展。

三、生产业的发展思路

(一)重视生产业的发展创新。正视我国生产业的发展落后现实,尊重生产业在现代产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调整产业创新政策,改变传统的的重制造轻服务理念,加强对生产业的创新引导。运用现代化手段和先进技术成果改造我国的生产业结构体系,提升生产业产出能力,培育出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生产供应商,进而为我国的制造业能力提升服务。

(二)完善市场秩序与强化市场竞争。加强对生产业的管理制度改革,引入民营资本与外资,促进市场向规划化与竞争化发展。目前国内众多生产业纯在垄断现象,主要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业管理部门转型不到位。对这些行业和部门,有必要因类因业,探寻解决方案,找到改革路径,推进制度变革,放开市场准入门槛,推动市场自由竞争体制,建立公平竞争环境,真正按照市场规律办事,促进生产业快速发展。

(三)积极培育生产业需求市场。国内生产业还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需要由政府来引导和培育市场,各级政府可以制定若干规章制度,来促进和刺激生产业的需求。通过引入竞争机制,促进生产业水平的提高,进而使制造业企业能够充分认识到生产外包的优势,从而自觉产生对生产业的外包需求。

(四)加快产业互动融合提升关联度。可以通过政府和媒体等形式,积极引导制造业企业转变经营观念,改变生产模式,避免大而全的业余化经营思路扩散,走向专注于自身优势培育,将附属与辅业务外包的科学分工道路,是制造业企业集中精力搞技术研发,品牌运作等。对于制造业企业剔除出来的生产环节,能在生产业企业间形成竞争服务,通过规范整合,提高服务能力,满足制造业企业的需求。通过制造业与生产业的互动与融合,来提升相互关联度,促进相互良态发展。

(五)优化产业布局促进集聚发展。通过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定位定义城市区别,引导制造业在城市周边的集中合理布局,以形成和发挥集聚效应,并利用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效应,扩大生产需求。通过政策引导、规划设计以及财政支持等形式,推动生产业形成区域性集聚效应。比如对长三角、珠三角、西部、东北等,采取区别化的产业集群定位。政府可以运用税收优惠、出口补贴、厂房配套、场地减租等方式为区域产业集群提供软硬件支持。

参考文献:

[1]来有为,苏爱珍.中国现代服务业差距何在[J].科学决策

[2]thompsoneC.producerServices[R].KentuckyannualeconomicReport

国内制造业发展形势篇5

关键词:制造业集群;产业竞争力;偏离-份额法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长三角地区集群产业链升级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0BJY008)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F427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0月30日

一、引言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其产业竞争力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如何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成了相关部门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制造业发展的趋势呈现出产业集聚的现象,制造业集群竞争力和竞争优势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问题。

国外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是在阐述产业竞争力的内涵,研究产业竞争力理论模型的居多;国内主要是应用相关的产业竞争力理论进行具体对象的实证研究居多。从研究层面上来看,大多数学者将竞争力放在宏观国家和微观企业两个层面上研究。事实上,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取决于该区域的产业发展状况,而这个区域的竞争力大小,更是取决于其主导产业的竞争实力及其产业内部结构状况。产业竞争力,特别是主导产业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产业竞争力评价趋势应当是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中观产业层面上,在克服现有理论模型缺陷的基础上构造新的区域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模型,重点是量化研究特定区域产业、特别是特定区域主导产业的竞争力状况。本文以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集群为研究对象,选择实证研究比较实用的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偏离-份额方法进行评价和分析。

二、偏离-份额法的原理及方法

(一)偏离-份额法基本原理。偏离-份额法(SSm)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Daniel(1942)和Creamer(1943)相继提出,之后missell(1961)将其扩展到对劳动力和资本在企业内流动对经济和产业结构的效应研究。而同一时期,Dunn,perloff,Lampord,multh等人对此方法也进行了完善,直到20世纪80年代逐步完善,成为被人们在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分析中普遍使用的统计方法之一。

该方法的基本思路是把研究区域的经济变化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当研究某一地区或者某一省份时,常选国家为标准区域;当研究某一城市时,常选其所在的省份为标准区域。该方法将研究区域自身经济总量在某一时期的变动分解为3个因素,区域份额因素、产业结构偏离因素和区位偏离因素,即区域经济增长总量=区域增长份额+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区位偏离份额。以此说明区域经济发展和衰退的原因,评价区域经济结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找出区域具有相对竞争力的产业部门,进而可以确定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合理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偏离-份额传统模型在实践中应用比较广泛,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能比较准确地确定区域内产业或各部门的发展状况与全局相关产业或全局相关部门相比较竞争力的大小,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动态性。

(二)偏离-份额法计算方法。假设i区域制造业在经历时间[0-t]之后,经济总量和结构均已发生了变化,则i区域制造业第j个产业部门在[0-t]时间段的变化率为:

rij=(j=1,2,…,n)

其中,b和b分别表示i区域制造业第j个制造业在初期与末期的规模;全国制造业第j产业部门在[0-t]时间段的变化率为:

R=(j=1,2,…,n)

其中,B和B分别表示i全国制造业第j产业部门在初期与末期的规模。

将i区域制造业第j个制造业部门规模标准化得到:

bij=(j=1,2,…,n)

这样在[0-t]时段内i区域制造业第j个制造业的增长量Gij可以分解为nij、pij和Dij,即:

Gij=nij+pij+Dij

nij=bijRj

pij=(b-bij)Rj

Dij=(rij-Rij)b

其中,nij为份额分量(或全国平均增长效应);pij为结构偏离分量(或产业结构效应);Dij为区域竞争力偏离分量(或区域份额效应)。

三、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

采用2007年制造业集群产值作为基期,以2011年制造业集群产值作为末期,以全国作为大区域分析背景,应用偏离-份额法对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29个制造业产业进行分析。数据分别来源于2008年和2012年《上海统计年鉴》、《江苏统计年鉴》、《浙江统计年鉴》、《广东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

(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具有竞争力的制造业。从全国份额nij来看,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的份额量均大于0,即各部门均为全国性的增长部门,说明长三角和珠三角制造业总体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份额分量优势使得20个制造业产业集群在上海的产值增加了1,084.81亿元,江苏的产值增加了2,260.61亿元,浙江的产值增加了1,337.39亿元,广东的产值增加了2,337.60亿元。

从竞争力份额分量Dij可以看出,20个制造业中,江苏的整体竞争力较强。江苏制造业中竞争力份额大于0的产业有12个,分别是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其次是广东,其竞争力份额大于0的产业有6个,分别是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上海和浙江的制造业中竞争力份额大于0的产业都只有1个,上海具有竞争力的产业是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浙江具有竞争力的产业是橡胶和塑料制品业。这说明,在上海和浙江除了这两个制造业外,其他产业在国内并不具有竞争力,以至于目前上海和浙江的制造业地位已经不能由来自于产业结构方面的优势来继续维系,其制造业的总体竞争力已经落后于其他地区。

(二)制造业集群竞争力对比分析。纺织业产业集群,江苏和浙江两个地区的竞争力分量均为负数,说明这两个形成产业集群的地区在全国竞争力都比较弱。江苏和浙江由竞争优势带来的经济效益分别是1,256.49亿元和1,450.64亿元,说明由于规模优势和增长优势带来的经济效益基本相当。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集群,广东和江苏在全国具有竞争优势,广东的竞争优势强于江苏,广东和江苏由竞争优势带来的经济效益分别为1,487.74亿元和1,340.99亿元,而浙江仅有129.22亿元,说明该产业集群在广东和江苏整体竞争优势较强,而浙江的要弱很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集群,相比较江苏和浙江而言,广东都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在江苏虽然形成了产业集群,但在全国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其竞争优势所带来的经济效应仅为204.48亿元。

家具制造业在上海、浙江和广东形成了产业集群,但在全国没有竞争力,规模优势和增长优势所带来的经济效应最大的是广东,其次是浙江,最小的是上海。

造纸及纸制品业在浙江和广东形成了产业集群,但在全国没有竞争优势,其规模优势和增长优势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广东为687.04亿元,浙江为385.52亿元,整体竞争优势均不强。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业集群在浙江和广东形成了产业集群,但它们在全国范围内均没有竞争优势,相反,江苏虽然没有形成产业集群,但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其经济效应为176.93亿元,说明江苏的产业规模竞争优势不强。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在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均形成了产业集群,就竞争力而言,江苏的最强,其增长优势达到了286.10;其次是广东,增长优势为78.06。该产业在上海和浙江没有竞争力,但从经济效应结果来看,这四个省市的规模优势均不强。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只在江苏形成了产业集群,从竞争力和总的竞争优势来讲,江苏都表现非常显著。化学纤维制造业在江苏和浙江形成了产业集群,但它们在全国没有竞争力优势。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在上海、浙江和广东形成了产业集群,从竞争力方面来讲,浙江和广东在全国都有竞争力优势,而上海没有竞争力优势。值得注意的是,该产业在江苏没有形成产业集群,但却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优势。

金属制品业在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都形成了产业集群,仅有江苏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优势,上海、浙江和广东的竞争力偏弱。规模优势上江苏和广东较强,其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所带了的经济效益分别为2,091.57亿元和1,602.45亿元。

通用设备制造业在长三角形成了产业集群,但整体的表现出竞争力很弱,相反,没有形成产业集群的广东,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优势。从经济效益上来看,江苏的最大,为2,179.77亿元,其次是广东,为1,694.95亿元,浙江的为1,156.47亿元,说明该产业在江苏、浙江和广东均表现出较强的规模优势。专用设备制造业形成产业集群的是上海和江苏,江苏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其规模竞争力优势也比较强,两方面优势所带来的经济效应达到了2,379.03亿元。而上海相比江苏来讲,不管是从规模优势还是竞争力优势均比较弱。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形成产业集群的上海,产业竞争力比较弱,而江苏虽然没有形成产业集群,但却在竞争力和规模方面具有很大优势。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产业集群,竞争力最强是江苏,其规模优势也非常显著。浙江和广东在该产业方面,只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而没有明显的竞争力优势。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制造业集群在江苏的竞争力优势非常显著,在广东的规模优势比较明显,但在上海却没有任何的竞争力和规模优势。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产业集群整体的竞争力都比较弱,只是在江苏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集群只是在浙江形成了产业集群,但其竞争力表现不明显,该产业集群在上海虽然没有规模优势,但却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优势。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在浙江和广东形成了产业集群,但两省的竞争力均表现不明显,该产业在江苏虽然没有形成产业集群,但却表现出一定的竞争优势。

主要参考文献:

[1]DanielC.Knudsen.shift-shareanalysis:furtherexaminationofmodelsforthedescriptionofeconomicchange.Socio-economicplaningSciences,2000.34.

国内制造业发展形势篇6

2012年的经济形势,总体是健康的。有些分析人士用“低迷”来形容,这种说法并不恰当。中国目前7%以上的增长率,相对于西方国家很低的经济增长率甚至是出现负增长来说,中国经济依然是高速增长的。

2012年国内整体经济形势有几大特点:经济增速降低;Cpi大幅下降,通胀水平降低;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制造业出现了下滑的迹象。中国经济只是从过去高速增长变得增速比较缓慢,但是整体是健康的。长期以来,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地快速增长,这在许多人心中形成一种定势判断和惯性思维:只有经济快速增长才是正常且健康的。中国人习惯将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看成是一种必然,这种习惯思维造就了经济一旦出现下行,便觉得不适应甚至会惊慌失措。

从经济发展思维上,中国确实需要进行反思,其中,容忍或习惯经济增长下行,应该是反思的重点。从长远看,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速增长,可能是中国经济维持长期健康稳定的关键。尽管经济增长下行肯定会给微观经济层面带来阵痛,造成一定程度的就业问题和其它社会问题,但从科学发展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来看,这种痛苦又是中国必须付出的代价。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经济增长有时快、有时慢,这种现象合乎市场经济的基本周期性规律,在本质上也属于良性发展。从历史经验看,任何一个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都是有限度的,没有一直延续下去的可能,在某一个历史时期由快转慢是正常经济现象。

在今后一两年或更长时期,中国经济增长减速可能难以避免,对此我们必须从长远角度来看待,从国家未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认识,从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改变的思维去理解。只有如此,我们才不会惊慌失措,更不会过于抱怨。今年服务业并没有像制造业那样出现明显下滑,从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交通、旅游、餐饮并没有明显出现不景气。

经济增长速度降低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外部原因是主要的。经济增长速度的低或高是相对的,中国经济过去长时间保持高速增长,我认为应该从宏观调控的角度,今后把经济增长的速度控制在适当范围内,不要过快增长。经济增长过快,也会带来很多问题。今后1020年应该把经济增长速度控制在7%8%之间。2013年中国经济总的形势是适度趋稳,国家不会继续刺激经济,既保证政策延续性,又保证一定的增长速度。

过去很多年有三个热点问题:增长、通胀、结构。调结构始终没有被放在最突出的位置,每年的情况不一样,有时是通胀居于首位,有时是增长位列第一,今后应该把调结构放在突出位置上。

预测2013年的经济形势比较难,主要的问题不是预测中国的经济形势,而是整个世界的经济形势。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受全球经济的影响很深。欧美等国当前的经济形势的确不好预测,但总的趋势是企稳回升的。中国在2013年的经济形势,除了大的外部环境以外,还要看中国的宏观政策。在出口方面,政策实施空间已经比较少了,退税等又会涉及补贴和“双反”的问题。如果能出台一些拉动内需的政策是比较合适的,在拉动内需方面,关键的一点是在提高居民收入的同时做好社会保障,社会保障对于拉动内需作用很强。

对于制造业来说,现在的低迷或许是一件好事。过去一直讲转型调结构,制造业不发展不行,但是过分依赖制造业,以制造业作为经济增长点本身就存在问题。当前制造业出现一些困难,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国家未来经济的发展目标是绿色、低碳、可持续,在这个大背景下,制造业转型是必须的,部分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淘汰也是必须的。产业发展必须符合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趋势,淘汰是一个重新洗牌的过程,洗牌以后制造业将很快迎来复苏。

制造业虽然低迷,但却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一团糟。有一些企业前几年转型做得好,市场应变能力强,如今的发展势头很好。越是依赖国家政策扶持的企业,在这个时候发展愈发显得困难了。不过中国毕竟是一个大市场,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制造产业,一概而论地说制造业不景气也不完全正确。现在部分制造业开始出现一些转移的趋势,在企业成本高、环保压力大的背景下,企业转移也符合市场规律。但是这个转移是相对的,西方国家当年将一些产业转移到我国也是逐渐进行的,中国制造业向其他国家转移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不必担心制造业会全部转移出去。面对劳动力成本和环境等问题,国内制造业企业应该努力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

2013年的油价还会是高低起伏,如果新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能够出台,国内油价随着国际原油市场价格波动,其调整可能会更频繁一些。如果油价波动常态化,对整个国家经济不会造成其他的不利影响,油价应该像其他的商品价格一样上下浮动,这才符合市场规律。只是如果国际油价一直上涨,一定是不利于经济复苏的。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对全球经济复苏都有不利影响。当前世界各国都在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未来油价应该是震荡上行的趋势。

国内制造业发展形势篇7

【摘要题】对外开放与中国

【关键词】比较优势/制造业/研发业/服务业

加入wto之后,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的理性定位,应该是取代上个世纪中后期日本的地位,成为亚洲乃至全球的生产制造中心。这一结论的主要论据有三:其一,目前及今后的一段时期内,中国在全球竞争体系中最具优势的竞争要素仍然是劳动力,包括高素质劳动力和简单劳动力;其二,研究与开发优势的形成,不仅有赖于知识存量和知识增量,有赖于超常规模的资本投入,而且必须以强大的制造能力为基础;其三,服务业尤其是面向生产、管理与资本运营的服务业,必须有其服务对象即制造业,同时服务业的高度化也必须有先进的技术硬件作支撑。

一、理论分析:比较优势仍是全球化下国际分工的基础与原则

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了新一轮经济全球化高潮,由大型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分工协作体系正在形成,它主要由三个环节组成:生产制造、研究开发、管理运营。把中国定位于现代制造业中心,就是将经济资源重点配置在新兴产业和经过现代技术改造过的传统产业的生产制造环节,同时对其他两个环节也有所注重的国际分工定位和产业竞争战略。在全球化生产体系的三个环节中,研究开发环节居于关键地位,管理运营环节能获取较多的国际分工利益,生产制造环节则处于较低的层次。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将中国定位于生产制造环节呢?

以比较优势作为国际分工的基础和原则,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首先提出的。20世纪30年代的h—o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比较优势学说的经典理论地位,但二战后的国际贸易实践对比较优势学说似乎形成了挑战。围绕着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二战后国际分工贸易理论的发展大致循着两条脉络:一是继承比较成本学说,根据实践的变化修正和发展比较成本学说,如新要素理论、动态周期理论等,循着这一方向形成的研究成果扩大了比较优势的内涵,指出了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特征,但仍然坚持比较优势是国际分工的基础与原则;二是从全新的角度去研究贸易产生的基础及国际分工所应依据的原则,如产业内贸易理论、公司内贸易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等。

产业内贸易理论认为规模经济可以成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因而寻求产品的差异性并以差异产品为基础进行规模扩张,是进行分工、获取贸易利益的有效途径。表面上看,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结论与比较优势学说的主张似乎是不一致的,但确定差异产品的过程本身就是比较优势、劣势的过程,扩张规模以降低成本的过程就是创造比较优势的过程。产业内贸易理论所研究的,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国际水平分工发展到产品间分工、零部件分工和工艺工序分工阶段的条件下,各国如何进行分工并获取贸易利益的问题,其所依据的分工原则仍然是比较优势。公司内贸易理论分析了跨国公司进行公司内贸易的动机、利益和格局,显然公司内贸易是与国际直接投资紧密联系的,而跨国公司在决定是以投资还是出口的方式进入外国市场时,比较优势、劣势的分析始终是其基本的分析方法。由此不难看出,跨国投资即要素的全球化流动与配置,是国际分工的一种新形式,其所依据的原则仍然是比较优势。战略性贸易政策是20世纪80年代后国际贸易理论界争论的焦点之一。简而言之,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政府通过鼓励特定产业产品的出口或限制其进口来达到改善经济绩效的政策体系。战略性贸易政策对比较优势分工原则的确形成了挑战,因为这一政策蕴含着这样一个理论逻辑和政策导向:某国某一产业即使处于比较劣势或没有比较优势,通过政府干预仍可实现国际分工并取得贸易利益。但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依赖于一系列严格的限制条件,其成效也令人存疑。正如保罗·克鲁格曼所指出的,虽然我们不能证明此类政策毫无用处,但是我们可以证明它们并不总能发挥作用。换言之,逆比较优势而进行国际分工,如果取得成功的话,也是一个特例,并不能成为各国进行国际分工定位所应遵循的普遍的原则。

著名国际竞争战略学家m.e.波特在20世纪80年代建立的竞争优势理论,实现了战后国际分工贸易理论两大发展脉络的融合,实现了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继承与超越。波特认为,国家竞争优势形成的根本点在于主导产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而主导产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又取决于资源要素、需求因素、支柱产业及产业配套状况等多个层面的因素。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在解释二战后国际贸易新格局方面具有巨大的说服力。以这一理论为指导,美国重新赢回了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因而竞争优势理论成为经济全球化下各国进行国际分工定位、实现和挖掘比较优势的主要指导理论。波特的竞争优势既包含了一个国家的初始比较优势——主要取决于资源禀赋,又包含了后发比较优势和潜在比较优势——主要取决于是否具有创新的制度、组织和理念,因此从本质上看,竞争优势仍是比较优势,是超越了传统涵义上的比较优势的比较优势。

二、实证分析:中国具备成为现代制造业中心的比较优势

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并没有改变国际分工格局中长期存在的南北问题,发达国家依其在知识存量和知识增量方面的优势,继续居于创新中心,发展中国家则还是处于接受发达国家技术辐射、产业转移的地位。不仅如此,新技术革命和全球化还导致了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群体的裂解,部分发展中国家日益边缘化。因此,虽然所有的发展中国家或多或少地都有制造业,但能成为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所主导的全球分工协作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能成为现代制造业中心的毕竟只有少数发展中国家。

中国定位于国际性现代制造业中心的比较优势主要有:

1.劳动力资源优势。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制造业工人的平均工资,只相当于欧美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韩国、台湾、香港的十分之一,制造业人均劳动生产率与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差距则小于劳动力成本(工资)的差异,说明我国廉价劳动力资源优势是客观存在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新增劳动力的素质稳步提高,但由于人口总量过大,劳动力供给过剩的局面将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存在,因而可以为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提供相对廉价的高素质劳动力,并构筑其国际比较优势。将中国定位于国际性的制造中心而不是研发中心,人口问题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决策变量。

2.产业基础及其技术水准。首先,中国拥有从基础产业到it产业的完整的产业体系,重化工业基础雄厚,可以为制造业的扩张提供原料和中间产品。日本经济起飞初期,首先发展的正是重化工业,其战略考虑也是重化工业对整个制造业的基础作用。其次,经过多年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努力,能源、冶金、石油化工、汽摩及机械制造、信息电子、生物医药作为中国支柱产业的地位已经凸显出来。根据oecd的分类,信息电子、医药制造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化工、机械、汽车产业属于中高技术产业,说明中国的产业结构已经实现了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同步发展,具备加入和深入跨国公司全球分工协作体系的产业基础。第三,经过自主技术革新和引进外资,中国主要制造业企业的技术设备状况相对于20世纪80年代初已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为中国成为现代制造中心奠定了基础。

3.资本总量与资本获得。现代制造业的产业覆盖面较广,以规模经济显著、投资巨大的资本劳动密集型、资本技术密集型、资本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体,说明能否成为国际性的现代制造业中心,资本是关键要素之一。经过20年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的资本总量大幅上升,居民储蓄额巨大,引进外资连续多年居于发展中国家的首位,统计数据和经济运行现象表明,我国已经跨越了资金短缺的时代。

4.国内市场的巨大需求。我国人口总量巨大,人均国民收入稳步上升,现实的和潜在的国内市场需求量可以为企业的规模扩张奠定基础。近年来,我国机电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迅速提高,部分企业成功地实现了海外投资。究其原因,国内市场的巨大需求所提供的规模经济优势、国内市场激烈竞争所形成的企业进步压力,是重要的推进力量。

5.基础设施状况。制造业中心同时也是物流中心,基础设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经济活动周延性的大小、运输成本、运输时间和信息的流动与辐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设施状况逐年改善,尤其是近年来为扩大内需而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使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一次飞跃,为我国成为国际性制造业中心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按照波特的竞争优势发展四阶段论,即要素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创新驱动阶段和财富驱动阶段,目前我国东部地区的制造业发展水平处于从要素驱动转向投资与创新驱动阶段,中西部地区的制造业发展水平处在要素驱动阶段。整体而言,决定中国能否成为国际性现代制造业中心的关键因素有两个:一是产业规模——投资驱动阶段的本质特征,二是制造技术——创新驱动阶段的本质特征。除了自主投资扩张规模和自主技术创新实现制造技术升级外,经济全球化、加入wto为我国向现代制造业中心迈进提供了巨大的机遇。这是因为:①出于全球竞争和中国巨大市场潜力的考虑,近年来大型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已呈迅速增长之势,“入世”之后这一趋势将进一步增强,有利于我国制造业企业规模的扩张;②“入世”前中国国内市场的竞争就已十分激烈,“入世”以后国内市场竞争将逐步与国际市场竞争融为一体,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将直接面对国际竞争,这将促使跨国公司经常性地提升它在中国投资的技术水准;③相对于核心技术以及最新研究与开发成果,跨国公司生产制造技术的可获得性较高,通过与大型跨国公司合作,提升制造能力具有现实可行性。显然,按照比较优势定位于制造业的发展,可以比定位于其他产业从全球化中获取更大的利益。

三、前瞻分析:由制造向研发与服务拓展

马克思对国际分工的研究侧重于生产关系层面,这对我们今天认识和参与全球化仍具重要指导意义,全球化将导致“市场无国界、企业无国籍、产业无民族”的论点,显然没有认清现阶段全球化的本质。面对经济全球化,21世纪上期中国要力争成为国际性的现代制造业中心,同时也要加大自主技术创新的力度,推动研发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形成开放的、自主的和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那么,制造、研发与服务三者之间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呢?为何我国要首先定位于制造业的发展呢?

(一)只有制造业高度发展,才能有效推进技术创新。首先,制造业是研发业发展的动力源泉。熊比特认为创新的动力源于企业家精神,源于企业家对利润的追求;门斯认为“经济萧条和危机迫使政府和企业寻求新技术”;罗默及其他内生性增长理论认为,市场的大小决定了创新活动是否进行;罗斯韦尔在其“五代技术创新模型”中的第二代模型中指出,市场需求是创新思维的来源,研究与开发是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映。这四种观点表述不一,但本质上是统一的,即技术创新的动力源于现有产业的发展状况,尤其是现有产业的缺陷。技术创新的历史进程也证明了这一点,今天以人均专利拥有量评估的全球前20个国家与地区,基本上都曾经历过制造业的大规模发展。其次,制造业为研发业提供要素资源。技术创新所需的要素资源大致包括三大类:科教发展基础、资金支持、创新型人才。前两者都需要制造业的高度发展提供支持,而作为技术创新关键要素的创新型人力资源,多数也是来源于制造业。因为创新型人才需要既懂技术又熟谙市场,尤其是现有产业的发展状况、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欧美国家绝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企业的人员都是来自于产业界,而不是科研机构或金融机构,现有制造领域是创新型人力资源成长的摇篮。第三,技术创新的两种主要机制即市场推进型和政府推进型的不同成效,表明紧密联系制造环节的研发活动更具成效。美国、以色列和我国的台湾省等实行市场推进的技术创新机制,日本、韩国等以政府推进为主导。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韩国政府就制定了大规模的it产业发展计划,投入巨资进行研发活动,但成效不如台湾省。究其原因,市场推进型的技术创新体制紧密围绕制造环节,能及时发现现有制造技术的缺陷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总之,以制造业的高度发展来推动、拉动研发业,研发活动才能更具效率,避免盲目性,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正如有学者在分析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时所指出的,工业化是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和需求之源,没有工业化,信息化就失去了支撑,成了无源之水。

(二)只有制造业高度发展,服务业的高度化才具备基础并成为必要。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服务业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为满足人们生活服务的消费型服务业,包括商业零售、餐饮娱乐、社区服务和为居民生活服务的交通、通信、房地产、旅游业等;二是为生产服务的生产型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通信、广告、物流配送等。前一类服务业的发展必须以制造业的发展为基础,因为一方面,只有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力才能分流到第三产业;另一方面,只有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收入相应增加,人们才能消费更多的服务。后一类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制造业的发展为生产型服务业提供了需求、动力以及技术硬件的支撑;另一方面,高质量的生产型服务能促进企业资金融通、投资策划、生产管理、研究开发等方面的水平。但在这一相互促进的关系中,制造业的发展居于主导地位。因为从世界各国、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演进的历史进程看,除香港地区和新加坡外,主要经济大国第三产业的发展都是伴随第一、二产业的发展而发展的,都是在实现了高度工业化以后实现国民经济软化的,服务业都是在首先立足于服务本国、本地区制造业的基础上,向海外市场拓展的。

短中期内,中国难以成为研发中心,也不具备成为服务中心的基础与条件,经济资源应重点配置在制造环节。要防止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盲目发展,防止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过度分离。日本经济长期低迷不振的原因之一,即是制造技术的下滑,如东芝笔记本电脑、丰田吉普车等。原因在于一流的博士、硕士离开了制造业,进入了金融证券、房地产等服务业。这对整体上尚未完成王业化的中国,是一个警示。

【参考文献】

1.张二震、马野青.国际贸易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2

2.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1997:1

3.保罗·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1

4.王洛林等.大型跨国公司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和经济国际化的影响.中国工业经济.2000(5)

国内制造业发展形势篇8

关键词:品牌;品牌战略;民营经济

中图分类号:F276.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9-0207-02

民营企业的发展为中国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内需,缓解就业压力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在民营企业发展中,仍存在着许多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能否实施品牌战略,创建品牌经济,因而,对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寻求实施品牌战略的对策进行探讨。

在现代商品经济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中,优质品牌成为市场运营中竞争的中心。品牌被认为“用来证明所有权,作为质量的标志或其他用途”的标识,即用以区别和证明产品质量的代名称。随着时间的推移,商业竞争格局以及零售业形态不断变迁,品牌承载的含义也越来越丰富,甚至形成了品牌经济。

品牌:“是一个组合的概念,是指产品、商品、品级、品质的标识等。”[1]商品品牌的核心是质量,同时,产品的包装、广告形象、色彩搭配、售后服务等,都对产品声誉有重要影响。“一个品牌不仅仅是一个产品的标志,更多的是产品的质量、性能、满足消费者效用的可靠程度的综合体现”。[2]品牌在商品世界中,反映出它的社会价值。品牌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时尚……它能获得超越商品的价值,给品牌拥有者带来丰厚的利润。品牌的力量是无穷的,企业拥有了品牌产品,就拥有了稳定的市场竞争力和获取最大经营效益的保障。

品牌战略,是指:“企业通过创立市场良好品牌形象,提升产品知名度,并以知名度来开拓市场,吸引顾客,扩大市场占有率,取得丰厚利润回报,培养忠诚品牌消费的一种战略选择。”[2]民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使自己的产品真正占领市场,必须实施打品牌战略,打造优势品牌产品,用信誉、质量赢得顾客对使用价值的追求,才能为获取竞争优势,得到丰厚的利润提供保证。

一、实施品牌战略是民营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核心

1.创建商品的优势品牌是中国民营企业生存发展的先决条件。中国民营企业只有打造商品的优势品牌,才能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取胜。才有利于占领国际市场,从而为民营企业开拓发展的领域和空间。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在20世纪80年代,世界商品贸易额就比工业产值的增长高出一倍以上,可见,为了赢得竞争的优势,中国民营企业必须从组织管理、企业规模、生产技术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的创新,创建企业竞争优势。但无论是资源优势、技术优势、管理优势、人才优势、营销优势,而最终都必须转化为品牌优势。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国际生产一体化的形势下,中国民营企业只有通过打造商品优势品牌,才能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取胜。才有利于占领国际市场,从而为民营企业开拓发展的领域和空间。

2.实施品牌战略是民营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核心。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拥有核心技术、核心产品、核心服务、市场优势等综合的强势产销体系。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发展、占领市场、走向世界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生命力强弱的基础条件。可见,企业要发展壮大,必须实施品牌战略,提升核心竞争力。只有实施品牌战略,创建优势品牌产品才能吸引顾客,不仅有利于占领国内市场,还有利于为走出国门,占领世界市场创造基础条件。自中国加入wto以来,不仅中国的出口商品在最大程度上获得市场进入机会,并享受到有力的竞争条件,中国企业也获得了开展跨国经营的良好环境。中国民营企业可以利用最惠国待遇,从国际市场上购买所需的原材料,利用更广阔的市场,在竞争中充分把握机遇加速发展。因而,民营企业必须实施品牌战略,以品牌优势开创发展壮大,占领国内外市场的基础条件。

二、民营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阻碍

近年来,中国的民营经济发展迅猛。为中国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内需,缓解就业压力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在民营企业发展中,仍存在着不少问题,阻碍着民营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和与国际接轨。

1.生产关系狭小,阻碍了企业向规模化发展和科技创新的运用

民营企业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导致任人唯亲现象严重。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对各种专业、高级管理人才的需求就越来越大,而由于管理上的任人唯亲,就把一些高层次人才排斥在关系网之外,使其不能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作用,“家长制”的独断专行在日常管理决策上,盲目性、随意性增大,这种管理模式就阻碍了企业向规模化发展。阻碍了科技创新严重影响企业优势品牌产品的诞生。

2.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合理民主的决策机制

中国民营企业大多实行家族领导,企业关键岗位都由家族成员担任,难以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合理民主的决策机制。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单靠经验管理和个人决策,难以避免决策失误,而依靠家族成员控制企业关键部门的做法,使企业更难形成科学的管理制度。这是导致许多民营企业管理混乱、决策失误频繁,缺乏创建品牌产品的基础条件。

3.融资渠道不畅,缺乏创建优势品牌的经济实力

民营企业改造和创新是创建优质产品的基础条件,而中国的民营企业受资金短缺的困扰,民营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靠银行贷款,而中国的四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主要向大企业及大公司提供贷款,对中小民营企业的贷款扶持力度则明显不足。由于民营企业受自身规模和现行的管理体制的限制,很难得到上市融资的机会。加之财务管理欠规范化降低了企业融资的资信度,造成了银行不给予贷款的状况,使一些民营企业经营资本难以扩张,缺乏创建优势品牌的经济实力。

三、民营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对策

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民营企业只有创建品牌产品,才能为占领市场创造稳固条件,为此必须创建解决困难,促进发展的对策。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品牌兴业创造基础条件

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企业组织形式和产权制度,现代企业制度具有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等优点,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是公司制。中国民营企业可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合作制等形式。民营企业建立起产权明确、责权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通畅的现代企业制度,就能解决民营企业家族管理的弊端,促进民营企业进行第二次创业,为品牌兴业奠定牢固的基础条件。

2.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解决融资难,为培育优质品牌提供经济基础

要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为企业开辟更多的贷款渠道;提高自身财务管理水平,保证报表数据的真实可靠,建立良好的信誉意识,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获得广泛的融资渠道;充分利用企业的内部资金。中小民营企业可以鼓励员工入股,投资本企业,利用闲置的一部分资金增加资本投入总量;组建合伙或股份公司。中小企业众多,但都各自为政。如果这些企业能够找到统一的经营管理模式加以合作,就可以把分散的资金转化成较大的规模的企业资金。此外,积极与大型企业集团合作,利用一部分大企业的资金增加资本投入总量。

3.运用核心技术开发新科技产品

核心技术,是指能够降低成本、改善效率提升新价值创造能力的关键环节、技术、窍门以及差异标准等。企业拥有核心技术,就可以通过这些别人无法模仿的技术开发新产品,并获得不断提升商品和服务的新价值的创造能力。民营企业家勇于创新,运用核心技术开发新科技产品,为创造实施品牌战略迈向世界市场扩大发展创造基础和条件。2006年福建泉州市政府出台《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的规定,对纳入国家和省级科技计划的企业研发项目,同级财政分别给予项目总额20%和10%的配套专用资金,鼓励企业加强核心技术开发。企业作为市场行为的主体,必须运用核心技术开发新科技产品,坚持与时俱进,更新换代,创建品牌才能是企业兴旺发达。

4.建立实施资源整合,提升品牌产品的竞争力

由于民营企业受到区域范围狭窄、产品结构同化、竞争手段雷同等瓶颈的制约,必须提升品牌产品的竞争力,这就要对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建立产业基地,使相关联企业组合成为一个垂直的一体化的产业网络,实行共同的技术开发和创新,使品牌产品具有丰富的个性特色增强竞争力,同时深化企业的分工,延长产品的价值链,有利于为不断开拓和占领国内外新的市场创造核心条件。

5.提高企业家的形象和产品的形象

企业家的素质对员工的素质有着重要的影响。企业的管理水平、经营决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的素质,尤其是企业家的水平和能力。因此企业家是企业命运的真正主宰。企业家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增强自己的素质,才能有效地统御部下。促动员工积极向上,提高工作效率。产品的形象,产品包括质量水平、特色、式样、品牌、包装、安装、送货、信贷、担保、售后服务等一系列内容的总和。产品在激烈的竞争中要保持高的市场占有率,就必须在产品还未上市,甚至还未生产出来之前,就做到未雨绸缪。这种策划首先要从创造良好品牌产品入手,企业要有超前意识,注意产品在公众中的影响力,同时还要搞好和外部公众的关系,要有长远观点,确立长远目标,在提高企业家的形象和产品的形象中创建品牌优势。

6.打造国际名牌走国际化经营之路

经济全球化使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向跨国界延伸,形成世界市场,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理的配制。它是一种新的国际经济关系体制的重建,是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融合。品牌产品必须实施“走出去”战略,争创国际名牌,走国际化经营之路,加快融入国际市场的步伐,才能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总之,民营企业争创优质名牌必须注重合理的组织生产、实施科技创新、运用合理的品牌营销策略,注重品牌的保护与扩张,掌握世贸组织竞争规则,企业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凭借拥有知名品牌产品,获利润的最大化。为企业持续发展创建稳固条件。

参考文献:

国内制造业发展形势篇9

关键词:品牌;品牌战略;民营经济

民营企业的发展为中国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内需,缓解就业压力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在民营企业发展中,仍存在着许多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能否实施品牌战略,创建品牌经济,因而,对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寻求实施品牌战略的对策进行探讨。

在现代商品经济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中,优质品牌成为市场运营中竞争的中心。品牌被认为“用来证明所有权,作为质量的标志或其他用途”的标识,即用以区别和证明产品质量的代名称。随着时间的推移,商业竞争格局以及零售业形态不断变迁,品牌承载的含义也越来越丰富,甚至形成了品牌经济。

品牌:“是一个组合的概念,是指产品、商品、品级、品质的标识等。”[1]商品品牌的核心是质量,同时,产品的包装、广告形象、色彩搭配、售后服务等,都对产品声誉有重要影响。“一个品牌不仅仅是一个产品的标志,更多的是产品的质量、性能、满足消费者效用的可靠程度的综合体现”。[2]品牌在商品世界中,反映出它的社会价值。品牌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时尚……它能获得超越商品的价值,给品牌拥有者带来丰厚的利润。品牌的力量是无穷的,企业拥有了品牌产品,就拥有了稳定的市场竞争力和获取最大经营效益的保障。

品牌战略,是指:“企业通过创立市场良好品牌形象,提升产品知名度,并以知名度来开拓市场,吸引顾客,扩大市场占有率,取得丰厚利润回报,培养忠诚品牌消费的一种战略选择。”[2]民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使自己的产品真正占领市场,必须实施打品牌战略,打造优势品牌产品,用信誉、质量赢得顾客对使用价值的追求,才能为获取竞争优势,得到丰厚的利润提供保证。

一、实施品牌战略是民营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核心

1.创建商品的优势品牌是中国民营企业生存发展的先决条件。中国民营企业只有打造商品的优势品牌,才能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取胜。才有利于占领国际市场,从而为民营企业开拓发展的领域和空间。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在20世纪80年代,世界商品贸易额就比工业产值的增长高出一倍以上,可见,为了赢得竞争的优势,中国民营企业必须从组织管理、企业规模、生产技术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的创新,创建企业竞争优势。但无论是资源优势、技术优势、管理优势、人才优势、营销优势,而最终都必须转化为品牌优势。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国际生产一体化的形势下,中国民营企业只有通过打造商品优势品牌,才能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取胜。才有利于占领国际市场,从而为民营企业开拓发展的领域和空间。

2.实施品牌战略是民营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核心。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拥有核心技术、核心产品、核心服务、市场优势等综合的强势产销体系。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发展、占领市场、走向世界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生命力强弱的基础条件。可见,企业要发展壮大,必须实施品牌战略,提升核心竞争力。只有实施品牌战略,创建优势品牌产品才能吸引顾客,不仅有利于占领国内市场,还有利于为走出国门,占领世界市场创造基础条件。自中国加入wto以来,不仅中国的出口商品在最大程度上获得市场进入机会,并享受到有力的竞争条件,中国企业也获得了开展跨国经营的良好环境。中国民营企业可以利用最惠国待遇,从国际市场上购买所需的原材料,利用更广阔的市场,在竞争中充分把握机遇加速发展。因而,民营企业必须实施品牌战略,以品牌优势开创发展壮大,占领国内外市场的基础条件。

二、民营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阻碍

近年来,中国的民营经济发展迅猛。为中国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内需,缓解就业压力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在民营企业发展中,仍存在着不少问题,阻碍着民营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和与国际接轨。

1.生产关系狭小,阻碍了企业向规模化发展和科技创新的运用

民营企业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导致任人唯亲现象严重。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对各种专业、高级管理人才的需求就越来越大,而由于管理上的任人唯亲,就把一些高层次人才排斥在关系网之外,使其不能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作用,“家长制”的独断专行在日常管理决策上,盲目性、随意性增大,这种管理模式就阻碍了企业向规模化发展。阻碍了科技创新严重影响企业优势品牌产品的诞生。

2.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合理民主的决策机制

中国民营企业大多实行家族领导,企业关键岗位都由家族成员担任,难以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合理民主的决策机制。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单靠经验管理和个人决策,难以避免决策失误,而依靠家族成员控制企业关键部门的做法,使企业更难形成科学的管理制度。这是导致许多民营企业管理混乱、决策失误频繁,缺乏创建品牌产品的基础条件。

3.融资渠道不畅,缺乏创建优势品牌的经济实力

民营企业改造和创新是创建优质产品的基础条件,而中国的民营企业受资金短缺的困扰,民营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靠银行贷款,而中国的四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主要向大企业及大公司提供贷款,对中小民营企业的贷款扶持力度则明显不足。由于民营企业受自身规模和现行的管理体制的限制,很难得到上市融资的机会。加之财务管理欠规范化降低了企业融资的资信度,造成了银行不给予贷款的状况,使一些民营企业经营资本难以扩张,缺乏创建优势品牌的经济实力。

三、民营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对策

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民营企业只有创建品牌产品,才能为占领市场创造稳固条件,为此必须创建解决困难,促进发展的对策。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品牌兴业创造基础条件

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企业组织形式和产权制度,现代企业制度具有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等优点,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是公司制。中国民营企业可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合作制等形式。民营企业建立起产权明确、责权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通畅的现代企业制度,就能解决民营企业家族管理的弊端,促进民营企业进行第二次创业,为品牌兴业奠定牢固的基础条件。

2.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解决融资难,为培育优质品牌提供经济基础

要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为企业开辟更多的贷款渠道;提高自身财务管理水平,保证报表数据的真实可靠,建立良好的信誉意识,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获得广泛的融资渠道;充分利用企业的内部资金。中小民营企业可以鼓励员工入股,投资本企业,利用闲置的一部分资金增加资本投入总量;组建合伙或股份公司。中小企业众多,但都各自为政。如果这些企业能够找到统一的经营管理模式加以合作,就可以把分散的资金转化成较大的规模的企业资金。此外,积极与大型企业集团合作,利用一部分大企业的资金增加资本投入总量。

3.运用核心技术开发新科技产品

核心技术,是指能够降低成本、改善效率提升新价值创造能力的关键环节、技术、窍门以及差异标准等。企业拥有核心技术,就可以通过这些别人无法模仿的技术开发新产品,并获得不断提升商品和服务的新价值的创造能力。民营企业家勇于创新,运用核心技术开发新科技产品,为创造实施品牌战略迈向世界市场扩大发展创造基础和条件。2006年福建泉州市政府出台《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的规定,对纳入国家和省级科技计划的企业研发项目,同级财政分别给予项目总额20%和10%的配套专用资金,鼓励企业加强核心技术开发。企业作为市场行为的主体,必须运用核心技术开发新科技产品,坚持与时俱进,更新换代,创建品牌才能是企业兴旺发达。

4.建立实施资源整合,提升品牌产品的竞争力

由于民营企业受到区域范围狭窄、产品结构同化、竞争手段雷同等瓶颈的制约,必须提升品牌产品的竞争力,这就要对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建立产业基地,使相关联企业组合成为一个垂直的一体化的产业网络,实行共同的技术开发和创新,使品牌产品具有丰富的个性特色增强竞争力,同时深化企业的分工,延长产品的价值链,有利于为不断开拓和占领国内外新的市场创造核心条件。

5.提高企业家的形象和产品的形象

企业家的素质对员工的素质有着重要的影响。企业的管理水平、经营决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的素质,尤其是企业家的水平和能力。因此企业家是企业命运的真正主宰。企业家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增强自己的素质,才能有效地统御部下。促动员工积极向上,提高工作效率。产品的形象,产品包括质量水平、特色、式样、品牌、包装、安装、送货、信贷、担保、售后服务等一系列内容的总和。产品在激烈的竞争中要保持高的市场占有率,就必须在产品还未上市,甚至还未生产出来之前,就做到未雨绸缪。这种策划首先要从创造良好品牌产品入手,企业要有超前意识,注意产品在公众中的影响力,同时还要搞好和外部公众的关系,要有长远观点,确立长远目标,在提高企业家的形象和产品的形象中创建品牌优势。

6.打造国际名牌走国际化经营之路

经济全球化使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向跨国界延伸,形成世界市场,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理的配制。它是一种新的国际经济关系体制的重建,是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融合。品牌产品必须实施“走出去”战略,争创国际名牌,走国际化经营之路,加快融入国际市场的步伐,才能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总之,民营企业争创优质名牌必须注重合理的组织生产、实施科技创新、运用合理的品牌营销策略,注重品牌的保护与扩张,掌握世贸组织竞争规则,企业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凭借拥有知名品牌产品,获利润的最大化。为企业持续发展创建稳固条件。

参考文献

国内制造业发展形势篇10

近来,国家密集地出台了诸多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在这些规划中,《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受到人们的格外关注,热议多年的“广佛同城化”终于浮出水面。今后,分属不同行政区划的广州和佛山两个城市将按照一个城市来规划和发展。

广佛同城化并非政府部门一厢情愿的“撮合”,而是根植于广佛由来已久的紧密联系。广佛地域相连,路网衔接60多处,历史相承,文化同源。改革开放初期,佛山技术人员严重短缺,正是通过聘用“星期六工程师”,借助广州的智力和人才,电器、家具和五金等产业才得以长足发展。来往于广佛之间的“星期六工程师”打破了人员流动的行政分割。

1993年,广州地铁一号线动工后,广州市民开始在南海黄岐置业,掀起了黄岐房地产开发和销售热潮,黄岐地区沿珠江河段和广佛公路两旁的土地成为房地产商争相开发的热点地段。越来越多的广州人开始接受“佛山居住,广州工作”的模式。此后,广州至黄岐的公交、电话网络打通,黄岐被广州亲切地称为“中山九路”。

此后多年来,广州有意“西联”,加强与佛山联系;佛山主动“东承”,承接广州辐射。在此期间,两地政府间合作不断升级,学者研讨,官员互访,规划衔接,警务协作;民间交流更是日益密切,居民通勤、交往及跨市居住、就业消费日趋频繁,教育文化资源共享,公共卫生服务协作,文体交流合作不断加深,广佛都市圈逐步从自发进入自觉。但是由于经济关联度不高和行政上的各自为政,广佛一体化一直没有实质进展。《规划纲要》出台后,广佛同城化进入实质发展阶段。2009年底,作为国内首例两市联合编制跨市域综合性发展规划《广佛同城化发展规划(2009-2020)》出炉,确定了广佛都市圈的空间发展布局、重点协调发展区域以及发展重点。目前,广佛同城化正以交通一体化为先导不断铺开,成为珠三角区域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最前沿。

广佛同城化,对广佛两地、乃至珠三角区域的发展意味着什么?

毫无疑问,广佛同城化将强化广佛同城效应,提升广佛两地的发展水平,进而形成布局更合理、功能更完善、联系更紧密的城市群。而跳出广佛,从整个珠三角区域来看,我们发现,广佛同城化的根本意义在于打造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形成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与制高点。

为什么这么说呢?《规划纲要》明确指出珠三角地区需要加快发展方式转型;而在目前珠三角地区内外交困的局势下,难以自发形成经济增长极来带动区域的发展和快速转型;广佛同城化则有助于打造珠三角核心增长极。

珠三角区域经济的转型与发展需要增长极

珠三角面临南中国海,为西江、北江、东江的汇合处,珠江的出口处,水陆交通发达、海外联系便捷,是内地沿海南部通向世界的重要门户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凭借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的地缘优势和华侨之乡的人缘优势,通过吸引外资,大力发展加工贸易,迅速发展成为中国外向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也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规划纲要》中明确的,由珠江沿岸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9个城市组成的“珠三角”区域,面积为24437平方公里,仅占广东省面积14%,而人口4283万人,占广东省人口的61%,GDp总值占全国10%(2008年)。

进入21世纪以来,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面临限制。一是长期形成的外向型产业为主体、港台为代表的外资企业占主体、“三来一补”、“大进大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主体的产业布局和运行模式,已经被事实证明进入边际效应持续下滑阶段,迫切需要转型升级。二是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三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带来的巨大影响,珠三角地区的发展受到严重冲击。多重因素的交织使得珠三角地区经济运行困难加大,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显现,其经济社会发展必需转型。《规划纲要》明确指出珠三角地区应“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率先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因此,珠三角地区下一阶段发展的重点和攻坚任务是提升内源型经济的竞争力,对外经济的发展也应以提高经济内生能力为目标,以尽快将基于低成本的比较优势升级为基于技术和知识的竞争优势。

发展内源型经济、增强竞争优势需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保护和激励自主知识产权、培育自主品牌;需要扩大规模、利用先进技术,提升劳动密集型加工业;需要通过重点项目带动、上下游协调发展,打造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但是,在如前所述内外交困的局面中,难以依靠市场力量尽快自发形成竞争优势,需要外力的引导和推动,将资源引入发展潜力大、规模经济和投资效益明显的核心城市及产业,形成增长点或增长极。进而通过核心城市的迅速成长,引领和带动整个珠三角地区的发展。

目前珠三角难以自发形成区域经济增长极

增长极理论是发展中国家、甚至发达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及区域政策制定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其核心思想是把有限的稀缺资源集中到发展潜力大、规模经济和投资效益明显的少数部门或区位,建立并增强经济增长点,同周围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构成势差,进而通过市场机制的传导和媒介力量引导整个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一般来说,欠发达地区推动经济快速发展需要选择几个特定的区域为突破口。在一个特定的区域中,也需要选择特定的产业或城市作为区域的突破口。由此,增长极可能是产业增长极、城市增长极,也可能是多元增长极。

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形成可能是自发的,比如长三角中的上海市,在自然地理空间或经济空间上,依靠市场的力量自发形成了核心区域,并通过对周边区域的辐射作用,带动区域内其他地区的发展。我国目前已形成的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京津冀地区三大经济圈虽然从空间特征上看都属于城市经济圈(城市增长极),但只有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比较接近经济学意义的城市经济圈。

经济学意义上的“城市经济圈”通常是指由一个具有较高首位度的城市经济中心、和与中心密切关联且通过中心辐射带动的若干腹地城市所构成的环状经济区域。一般具备三大要件:第一,有一个首位度较高的城市经济中心。“首位度”一般以经济总量居第一的中心城市与经济总量第二位城市的GDp比值来衡量。经济中心的首位度越高,其凝聚力和集聚功能越强,经济圈的发展规模和经济效能也越大。第二,有若干周边城市。它们既是中心城市经济能量释放或扩散的承接地,也是支撑中心城市发展的要素资源供给源和重要的市场。第三,中心与周边城市的内在经济联系紧密,具有“极化―扩散”效应。

上海的首位度2002年为2.6(苏州为第二位城市),2008年为2.0,为三大城市经济圈中最高者。围绕上海中心城市的周边城市根据与上海的经济联系强度依次有苏州、无锡、杭州、嘉兴、宁波、南通、南京、常州、湖州、镇江和扬州。上海作为长三角的核心城市,有基础雄厚的重化工业,经济带动能力很强。同时,上海也占据了产业技术高端,目前着力发展的钢铁业、汽车制造业、电子信息等产业都属于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链长,需要的产品配套和集群可以扩展到很大的腹地区域。于是,以上海为核心,辐射周边城市,周边再向外延扩展,自然形成了覆盖整个长三角的产业联系。

但并不是每一个特定的区域经济都能够自发形成增长极,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可能不具备自发形成增长极的条件。即便在经济发达地区,如果区域内存在多个实力相当的中心城市,也难以形成一个核心、统领周边的态势,如环渤海地区中北京和天津都没有形成“龙头”地位。在不具备自发形成的条件下,需要依靠政府的力量诱导引致形成。在比较优势明显的地区更多地投放资源,对推进型产业进行投资或批准大项目支持,使之形成具有强大推动力量的核心城市或产业集群(增长极),打造“引致增长极”。

目前,珠三角地区并没有形成居核心地位的经济中心,也没有明显的“极化―扩散”效应,只能视作各城市并行发展的“环珠江口城市经济带”。其中,珠三角经济实力最强的龙头城市广州虽然经济结构较为完整,但是工业基础不够雄厚,对周边城市难以形成强劲的辐射和带动;珠三角其他重要城市中的深圳和东莞由于政策和区位因素,以外源经济为主,主要依托香港与海外,与内地经济联系不够紧密;与广州毗邻的佛山市除了人力资源外,对广州的依赖也不明显,多年来依靠民营资本发展起较强的工业体系,经济自成一统。由此可见,在向内源型经济转变的过程中,珠三角地区难以自发整合区域资源,形成良好的“极化―扩散”增长态势,而需要借助外力推动,形成强劲的增长极,才能尽快推动整个区域竞争力的提高。

广佛同城化有助于打造珠三角的城市增长极

广州市作为广东省的政治中心和经济龙头,在广东全省及珠三角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广州市单打独斗难以成为珠三角区域经济的增长极,急需借力。

如表1所示,2008年广州市GDp达8215.82亿元,2009年达9112.76亿元,位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三。珠三角的二位城市深圳从总量上看只是稍逊广州,但是在工业基础、产业结构、国内需求的规模以及作为中心城市的聚集能力和辐射能力上明显弱于广州。在未来发展方向上,深圳还是应该利用毗邻港澳的优势,继续发挥外向型经济特点,承担起对外经济窗口和桥梁的角色。而广州应利用较强的工业基础和便利的交通优势,加大对内地辐射,弥补珠江三角洲腹地狭窄的不足,拓宽珠江三角洲的发展空间。因而,广州最有望成为新的增长极。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广州市尚不具备成为珠三角增长极的条件。

首先,与上海相比,广州在珠三角的经济规模优势不足,首位度偏低,2008年和2009年的首位度分别为1.05和1.11,动态看虽有提高,但几乎体现不出作为核心城市的规模优势。

其次,广州市的工业基础不够雄厚,带动力不足。广州是传统的轻工业城市,虽然“八五”时期以来一直大力发展重化工业,初步形成以汽车制造业、电子产品制造业、石油化工制造业为主题的三大支柱产业,但是重工业基础依然不够雄厚,辐射和带动能力有限。比如,广州汽车企业的原材料、关键零部件、整车制造都掌握在外国公司手中,自身的产业链不够长,对周边地区的产业难以形成带动;另外,石油化工、造船、钢铁、机械制造以及电子信息等战略产业的行业规模和企业规模都不够大,辐射能力有限;再者,包括汽车、电子信息等在内的产业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外国公司手中,广州的工业尚未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由于广州的规模优势和工业基础不够、以及珠三角城市大多面向海外市场,广州与周边城市的经济联系不太紧密。此外,在服务业,广州以物流、金融、信息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虽也有较快发展,但目前依然是传统服务业占主导地位,对整个区域工业体系的服务功能有限。

广佛同城后的广佛都市圈,情势大为不同。

首先,广佛同城后的经济规模优势大大增强,城市首位度明显提高。因为佛山市经济实力强大,在珠三角二线城市中居首位。从总量上看(如表1所示),佛山市GDp位居广东第3,仅次广州和深圳,在全国位居11。从增长率上看在珠三角各城市中也是独具鳌头,2008年和2009年分别为15.2%和13.5%,与前两位城市的经济差距在逐步缩小。广佛同城可以达到强强联合的效果,根据图1,广佛两地的面积虽然只占到珠三角的20%强,但占区域人口的1/3,经济总量占到40%以上。以广佛作为珠三角地区的核心城市,2008年两地GDp总量为12549.12亿元,逼近上海的13698.15,首位度为1.6。2009年两地GDp总额为13927.26亿元(上海为14900.93亿元),首位度为1.7,规模优势明显增强。

其次,佛山的工业基础和优势可以和广州互补。佛山市经济以第二产业为主,制造业基础雄厚。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佛山已发展成为以工业为主导的制造业名城,“佛山制造”享誉海内外。目前已形成家用电器、机械装备、金属材料加工及制品、陶瓷及其他建材、纺织服装、电子信息、食品饮料、塑料制品、精细化工及医药、家居用品等十大优势行业。

就两地产业的区位商排名来看,广州区位商在1.5以上的产业依次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烟草加工业、橡胶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和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佛山区位商在1.5以上的产业依次为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木材加工及藤、棕、草制品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和金属制品业。两地在全国拥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并不相同,意味着双方产业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同城后的广佛都市圈产业结构更为齐全、工业基础更为雄厚,打造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空间更大。

目前,广佛同城的产业发展优势业已显现。2010年6月,一汽大众的华南工厂落户佛山市南海区,迅速改变了珠三角汽车产业链“广州整车、佛山汽配”的格局,广州向佛山延伸的汽车产业链变成广佛汽车产业链。可以认为,在广佛同城的推动下,广佛有望成为华南甚至全中国最重要的汽车整车制造产业集群,而这个集群也将是中国最成熟、最完备、市场化最高的汽车产业集群。汽车产业集群的壮大势必产生对周边城市的带动和辐射。

第三,广佛都市圈的快速发展势必加强广佛与周边的经济联系,易于产生“极化―扩散”效应。随着两地现有产业的壮大,以及不断腾出更多的空间发展高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广佛客观上必然需要广阔的腹地,向其转移低端产业和部分产业链。广佛都市圈经济的繁荣也将为周边地区带来更大市场。另外,广佛周边地区也需要借助广佛的辐射发展自身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