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设计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1:38

环境艺术设计方案篇1

郝滨1田昕2

(1唐山时代园林有限公司0630002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063000)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人与环境和谐艺术园林的需求也有所增长。下面本文就从人与环境和谐园林设计方案出发,对现代园林设计方案进

行探讨。

[关键词]人与环境和谐艺术园林设计

引言

环境艺术设计从中国园林“和谐自然”的设计思想中得到启示,在现代运用

中扩展和延伸观赏者的感知能力。说到园林,中国是真、善、美三位一体的自然

王国,虽以假山假水组合,表现出一个由花草、山水、建筑等组合而成的综合艺

术品,却宛若天成,富有诗情画意。中国园林强调和谐,以“和谐自然”的设计风

格和“人天同源”的哲学态度为造园主旨,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有着巨大的影

响。

一、人与环境和谐艺术园林的发展

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在不断推进,环境也跟着日益恶化,人们的环境保护

意识逐渐增强,越来越担心居住环境的质量。城市景观设计师们利用自己的聪

明才智,把崇尚自然,力求人与自然的高度融合作为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思路,

走出了一条可持续的城市发展之路和人与环境和谐艺术园林发展道路。近年

来,在国内现代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中,城市规划部门及社会各界已经认识到园

林景观建设的重要性。建设园林景观,展现园林的生机和活力成为园林景观

设计的重要理念之一。相关部门不断加大园林景观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逐

步将园林规划放在城市生态建设的高度上去思考,并根据气候特点、自然风貌

以及地域文化特征等差异,营造出了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其中一些城市十分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科学地布局园林景观,使城市

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得到了均衡发展。一些城市在园林景观建设

中坚持创新发展与科学管理相结合,依据本地区的发展现状、景观风貌、历史文

化等实际状况,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学、独特、切实可行性的园林景观规划理念。

还有一些城市从实际出发,为满足城市规划的整体需求,通过有效的景观设计

突出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历史内涵,完善了园林绿地系统,创造出了指标先

进、质量良好、环境改善、有利于城市生态系统平衡运行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园

林绿化作品、标志性园林景观雕塑和游乐设施,在园林系统绿地的布局上形成

了包括块状绿地、带状绿地、楔状绿地和混合式绿地4种空间布局和模式,达

到了全面展现城市乡土风情,提升城市品位的长远目标。总而言之,人与环境

和谐艺术园林发展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正以不同方式在城市建设中呈现。

二、人与环境和谐园林艺术设计方向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营造人与环境和谐的园林艺术设计,恰恰

满足了人们追求高质量生活环境的需求。其中在人与环境和谐园林艺术设计中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善用自然美

善用自然美,一是利用自然本质之美;二是利用自然山水之美。人与自然是

息息相关的,自然是一切美的来源。山水、植物、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山

水有清晖,清晖能娱情。以自然界的高山流水,郁木繁华有意识的加以改造、调

整、开垦、修理,从而再现一个融于自然,高于自然的完美结合。自然之美的运

用,不仅发掘了资源,也使设计者运用科技手段去概括和突出自然景观,更能赋

予和谐自然的情趣,使人们更好的亲近自然、享受自然。

(二)巧用空间之美

园林环境空间又概括为序列空间、层次空间、边界空间、内外空间,各个空

间之间巧妙的联系,使人们在无法察觉的状态下被引导,从而完成空间的转换,

获得完美的空间体验和心理体验。园林空间之美,使人深陷其中,从而唤醒人们

内心深处的情感意识,使观众在轻松、顺畅的方式下享受景观中的乐趣。增强人

在环境中的安全感和舒适感,体现出更富有活力的景观空间。

(三)善造界面之美

界面在表现形式上善于隐藏,注重含蓄美,界面是界定空间的要素。景观中

界面的竖向设计与整体的规划设计,空间布局密不可分。顶界面相对开放,底界

面的形式关乎园林空间的美感。竖界面提高空间的艺术质量,使园林设计更融

入自然美、艺术美、生活美之中。相对于顶界面的开放和地界面的单一,侧界面

更诠释着无限的变化和多样的表达。

三、现代和谐艺术园林的设计方案

(一)从人文角度分析

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蕴含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将人、自然、建

筑看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种观念对园林景观艺术设计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和

实际意义。使园林艺术设计和设计师们不断地从生活中获取灵感、从社会中获

取素材,使我们的园林景观更有艺术欣赏价值,更贴近于日常生活,充实着设计

中的人文内涵。在设计中应注意人文景观的有效借鉴,接受历史的熏陶,从中捕

捉传统的精髓,将其运用到新的设计理念中来。

(二)从生态角度分析

景观是人类世界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观的反应,而生态价值观则反映了人

类的新梦想,新追求。改善周围环境成为园林景观建设的先决条件,大气、风沙、

噪音等都成为园林景观的一大杀手。利用园林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注意落叶树

木的种植,水池、湖塘耐湿乔木的配置,根据不同的周边环境,选择适宜的水生

植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减少噪音、大气污染、水土流失的现象。

着眼于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遵循生态学原理,合理布局,绿地不仅绕在城市周

边,且把绿地引入城市之中,将各个方面划入理想的生态园林中。

(三)从景观角度分析

文化是引领景观的第一要素,园林景观设计的素材依据源于地域、历史、民

族及人类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积累与沉淀。景观建设的终极目标是将建筑、城市、

人的一切活动和生活的地球和谐相处。园林景观是以植物为主体,结合建筑、水

体、地形等要素营造出空气清新、安祥舒适的生活环境,从而改善人们的生活,

提高生活质量,让人们更加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园林景观使人们释放心灵,是

身心享受的过程。

四、结语

总之,完美的艺术设计需遵循大自然的规律,以表现大自然天然的山水为

主旨,再保护原有景观的基础上,不断地研究设计使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的发展。

保护原有景观不仅保护了它本身的美感,也减少了园林景观养护的成本。追求

生态、文化、景观、经济、等多种价值、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等综合效益达最佳状

态的设计还需要不断地发展进步需要人们不断地学习努力,才可推陈出新,使

人与自然和谐、友好相处,让人们充分感受到人与自然之间深厚的感情。

参考文献

[1]朱建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节约型园林[J].中国园林,2009(2):

78-82.

[2]梁国智.探讨人与自然和谐的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J].中华民居,

2013(12):33-34.

[3]黎英杰.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园林设计生态双理念的建构[J].城

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25):154-155.

作者简介

郝滨,男1984.3唐山时代园林有限公司文学学士研究方向:环境景观设计

063000.

环境艺术设计方案篇2

【关键词】中国;传统吉祥图像;环境艺术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J5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150-01

近年来,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不断发展,中国传统吉祥图像在其中的运用越来越多。传统吉祥图像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代表了我国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吉祥图像是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体现。但是,如何将中国传统吉祥图像完美地融入环境艺术设计,使环境艺术设计实现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是环境艺术设计师在设计时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中国传统吉祥图像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作用

传统吉祥图像是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每一个简洁的图像都包含了众多意义,将中国传统吉祥图像运用到环境艺术设计对于设计师提高设计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体现设计者的传统文化素养。环境艺术设计的成功是设计者思想、感情、知识的体现,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吉祥图像,能够体现设计者的传统文化素养,表达设计师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支持。另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吉祥图像,有利于帮助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中华文化,促进人们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二)利于促进人们对产品的接受。传统吉祥图案表达了不同时期劳动人民的共同追求,不管社会如何进步,社会如何发展,人们心中万事顺意、岁岁平安、一路顺风等愿望都是不变的,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运用传统吉祥图案,能够给人们带来一种共鸣,唤醒人们心中的愿望,有利于拉近人们与产品的距离,促进人们对产品的接受。

(三)利于设计者建立自身特色。设计者学习环境艺术设计一般在国外,因此进行设计时受国外因素影响较多,设计缺乏自身特色。在环境艺术设计时融入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将中西、古今结合起来,有利于自身特色的建立。

二、中国传统吉祥图像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运用

鉴于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作用,设计者需要寻找方法将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合理、完美地融入到自身的环境艺术设计中。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园林设计、室内设计与商业用地环境设计尤为重要,因此针对以上三个方面,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希望对设计者的设计有所帮助:

(一)进行园林设计时融入传统图案。园林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设计师在进行园林设计时喜欢运用西方的元素,如壁画、喷泉,而忽略了中国传统图案的运用。我国的传统园林对设计师的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设计师在进行园林设计时需要融入中国传统元素。例如,可以将假山的形状设计为龙等由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想象出来的具有特殊意义的动物,这样不仅可以将中国传统图案与园林设计完美结合,而且可以增加园林的特色,吸引更多的游客。

(二)在进行室内设计时融入中国传统图案。近年来,人们更偏向于传统建筑,因此设计师在进行室内设计时更需要考虑到中国传统元素。在室内设计时融入中国传统图案,将西方元素与东方元素有机结合,才能做出更受欢迎的室内设计。例如,在进行室内设计时可以增加一些木制材料,使房间看起来具有古朴的气质;也可以在门口悬挂中国结,使房子看起来更加喜庆。

(三)在进行商业用地环境规划时运用中国传统图案。商业用地环境规划是我国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图案就需要从商业用地规划做起。商业用地环境具有浓厚的现代气息,但是,为了使商业环境更具特色,设计者可以在进行商业用地环境规划时融入中国传统图案。例如,将商业区设计为圆形,利用中国传统图案聚宝盆以表示预祝商家挣更多的钱;在商业区的进出口处放置一艘扬帆起航的船的石像,以表达一路顺风,出入平安的含义。

三、结束语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项具有现代气息的工作,设计者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不能仅考虑现代因素、外国的流行元素,还需要认识到中国传统图案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将古与今、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进行有机地结合,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图案,使自己的设计更具中国特色,在中西结合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特点。相信通过设计者的不懈努力,我国传统图案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一定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黄国安,陈国盈,李霞.中国画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影响与运用[J].美术大观,2011(08).

[2]韩晓.中华元素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运用[J].才智,2011(12).

环境艺术设计方案篇3

关键词:民族文化;环境艺术设计;文化传承

0引言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且具有强大的包容性,不仅是我国几千年来的历史沉淀与累积,也是我国先进思想和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对中华人民的生活及思想有重要影响。环境艺术设计的开展,旨在通过改变空间环境的方式,达到提升人们生活品质的目的。使民族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较好地展现出来,对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及环境艺术设计整体水平的提升均具有积极意义。

1民族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承

1.1关键性意义

环境艺术设计与民族文化的结合,不仅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也是为了达到创新传统文化的目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可从如下几个方面体现:(1)加强民族文化及环境艺术设计的结合。民族文化中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祈愿,在许多环境艺术设计实例中均有呈现,通过将此类观念较好地融入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方式,不仅有助于促进整体设计的创新性及开拓性的提升,且有利于将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更直观、具体地表现出来。同时,可为相应环境中的人们提供优良、舒适的体验。在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中,可探寻到民族文化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子。例如扬州的个别园林建筑中,由于主人对竹的偏爱,便在院落中种满了竹子,并以竹为园林命名。竹是四君子之一,象征纯洁、高雅,可将主人追求高雅的情趣志向直观地表达出来,是民族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良好融合的典型案例之一。[1](2)促进环境艺术设计发展。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会利用较多的技术和表现方式达到美化和改变居住环境的目的,且多数设计都会带有较为明显的设计师特点。换言之,每一件作品都是相应设计人员的文化素质、知识及情感等的集中表现。环境艺术设计追求的是人和居住环境和谐共处,同时,通过展现相应文化思想的方式,提升作品的人文性。民族文化具有的民族风格多样、文化底蕴丰厚,将其融入环境艺术设计中,可为相关设计提供多种多样的素材,有助于更好地达到丰富环境艺术设计文化内涵的目的,且能够促使相关设计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提出的审美及文化层面的要求,起到有效推动环境艺术设计创新发展的目的。具体在进行各环节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人们更注重的是遵循自然的设计理念,进而达到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此为民族文化思想的突出表现。推动环境艺术设计发展不仅需要以现代化的技术和材料为支撑,更需要通过有效融合民族文化的方式实现。

1.2具体表现

在具体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重视合理融入民族文化,有助于促进相应设计文化内涵的提升,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有积极影响。不同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存在较大差异性,具体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对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有效运用民族文化加以考量。(1)汉字。汉字是民族文化中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的一种元素,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和演变,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沟通语言。汉字与西方的表音文字有一定的差异,汉字作为表意文字,于书写和外形中体现了较为饱满的艺术性,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外形方正的汉字给人一种严肃的感觉,体现了中华民族刚强不屈的精神。现今汉字的形式有很多,包括小篆、草书及行书等,字体间的差异性决定了其审美特点的不同。[2]文字在设计中具有关键性地位,对其的有效应用,有助于提升设计的整体艺术感,丰富设计的表达含义。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例,会徽设计中将奔跑的人形与“文”字较好地结合在一起,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汉字的博大精深,而且直观、明确地展现了北京奥运会的主题。同时,在一些日常的环境艺术设计中,对汉字元素的运用也较多,此类直观的主题表达形式,有助于促进设计人文性大幅度提升。(2)民族色彩。色彩具有刺激人们视觉感官的作用,可较为直观地展现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及意图,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较高。民族文化中的民族色彩可大致划分成五种,包括黑、红、青等,分别表示土、火、水等。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的色彩不同,设计人员表达的含义势必不同,同时,各色彩给予人们的视觉感触也存在较大差异。基于以往开展的环境艺术设计来看,民族色彩中的红色的应用频率相对较高。红色也叫作“中国红”,是我国国旗的颜色,也是最能代表中国的一种颜色,象征祥和、喜庆。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为例,相应设计便是将红色作为主色调,不仅突出了显著的“中国特征”,且将中国举办世博会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四海八方游客的欢迎之意良好地表达了出来。[3]黄色在民族色彩中主要表示地位和财富,在高档场所的室内装饰设计中具有较为频繁的应用,主要目的是营造出一种奢华的氛围。例如中国仿膳饭庄,该建筑的室内装饰设计便选择将黄色作为主色调,将建筑特色较为直观地展现于人们眼前,而且能够使在饭庄中吃饭的人们产生一种在宫廷中食用御膳的感觉,不仅达到了传承民族文化的目的,而且优化了建筑的整体艺术感,有助于为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吸引更多的顾客。(3)民族图案。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文化不尽相同,衍生出的民族图案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图案造型丰富、种类较多,较为有效地突显了各民族文化的个性化特点。同时,这些图案多存在特殊的寓意,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对其合理应用,有助于深化艺术内涵。例如,环境艺术设计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龙形图案代表的即为中华民族,我国北京盘古大观建筑群便是将龙形的民族图案作为设计原型,其也是环境艺术设计融入民族文化的典型案例之一。该建筑群中最高也是最显现的建筑顶端仿照龙首展开设计,中部和底部仿照龙身展开设计,周围4个高度相对较小的建筑仿照龙尾展开设计,5座建筑物整体以一个完整的“龙”的形象呈现在人们眼前,有效地体现了我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华民族传统的民族图案以表现吉祥寓意为主,这也是其较常出现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原因之一。以徽州居民建筑为例,人们多会在门窗、藻井等处的设计中加入民族图案以表达自身祈求吉祥的美好愿望。不同民族图案表达的吉祥寓意也存在一定差异,如象背驮瓶象征五谷丰登、仙鹤与松树一起象征长寿等。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有效地融入民族图案,有助于推动现代设计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4]

2实际应用

下文以度假酒店的设计为例,针对环境艺术设计对云南彝族文化的传承进行进一步阐述和分析。

2.1纹样元素

彝族文化最具特点的元素之一即彝族装饰纹样,这些纹样的种类、造型多样,存在的审美价值及文化内涵极为丰富。纹样是一种极为夸张、抽象的表现形式,可较为形象、直观地展现彝族文化。针对度假酒店的环境艺术设计,通过有效应用彝族装饰纹样,可实现对彝族文化的良好传承。具体而言,可在室内装饰设计中融入彝族镂空隔断装饰;于家具装饰设计中的床上及沙发用品设计上融入彝族装饰图案,也可以对彝族布料织锦等加以剪裁、加工,直接应用于室内装饰。

2.2文化元素

彝族文化元素主要由彝族的文字语言、风俗节日等构成,包括独特的彝族文字及火把节等,此类元素均可以较为有效地将彝族文化内涵表达出来。将其应用于度假酒店环境艺术设计的室内造型设计中,有助于提升空间规律性,在相应环境中营造出浓厚的彝族文化氛围,使游客在享受酒店美景和服务的过程中更好地体会和了解彝族文化,有利于增强相应空间的整体文化气息。

2.3造型元素

穿斗挑梁结构是彝族地区个性化特点较为突出的传统建筑模式。彝族建筑特殊的穿斗造型以及牛羊角造型都是可以较好地显示彝族文化特征的造型元素,同时,美酒和火也是彝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在环境艺术设计中,通过将上述元素抽象为民族文化符号并加以有效利用的方式,可将彝族人民豪放、热情的个性特点表现出来。在具体设计中,可利用完整的榫卯结构进行穿插操作,并配以牛羊角作为装饰,进而营造出彝族文化气息浓厚的氛围。[5]

2.4色彩元素

彝族人民对黄、红、黑3种颜色的应用最为广泛,这三种颜色也是最能代表彝族文化的色彩,具有较为显著的标志性特点。基于彝族文化的角度,黑色作为大地的颜色,象征尊贵、崇高;红色是热情的象征,代表彝族人民热情如火和豪放的性格;黄色则代表富贵、美好。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合理应用这些具有特殊意义和代表性的颜色,有助于更好地展现彝族文化,促进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

2.5现代工艺材料及民族文化的有机融合

云南省所在区域气候垂直变化较为显著,丰富的气候条件也为云南带来了丰富的自然资源,为设计师们提供了大量的设计灵感及素材。以传承彝族文化为目的度假酒店环境艺术设计中,应注重抽象化处理本土元素,使其以一种文化符号的形式呈现在自身的设计中,同时,积极利用新型的现代化工艺和技术进行设计,重视文化创新,这样不仅有助于提升整体设计效果,而且有利于更好地展现我国传统民族文化。

环境艺术设计方案篇4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环境艺术设计起源现状及发展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进步,计算机辅助设计逐渐成为建筑效果图表现的主流。所谓计算机辅助环境艺术设计是指设计师通过计算机技术表现设计意图,最终以图像的方式告知客户,使客户清晰地理解设计师的设计意图和创意,它是一种更为直接、有效的表现方式,通常又被人们称为计算机建筑效果图。

一、计算机辅助环境艺术设计的起源

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使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计算机辅助设计源于计算机图形技术的产生,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研究构想发端于1950年,但使用计算机绘图的最早记录是在196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伊凡·苏泽兰在美国计算机联合会会议上发表了名为《画板》的博士论文,从而开始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发展历程。他从1950年开始着手开发通过图形技术来处理人与电脑交互对话的操作系统。1963年,这套以电脑主机、显示屏、光电笔和键盘为工具的图形画线系统得到实现。这套图形画线系统开发和引进了许多计算机绘图的基本思想和技术,使用户可以运用电脑画出直线、复杂曲线以及简单的标准部件。

最初CaD被解释为“计算机辅助绘图”,由于当时计算机在设计上的作用是替代传统手工绘图的一种新工具,但随着后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CaD的含义也在不断变化扩展,随着20世纪70年代像素的产生、80年代三维曲面造型系统的开发等,使电脑绘图从只能用“线”这一基本绘制元素发展到可以用点、面、体进行绘制计算机图形,从而使CaD的含义也发展成现在人们比较熟知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这个概念了。1970年的威尼斯双年展首次接纳了计算机绘画作品,这也标志着新的视觉艺术形式的诞生得到了社会的承认。

我国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与国外计算机辅助设计发展的轨迹相似,国内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研究与应用基本上是从各高等院校发展起来的。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迅速发展以及计算机的进一步普及,在环境艺术设计和创作领域,计算机技术应用的价值,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

二、我国计算机辅助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

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重要的技术工具,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得到普遍应用。在20世纪90年代前,国内对环境艺术设计效果的表现是使用手工绘制的方法,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开始在我国建筑业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在建筑设计表现领域以不可逆转的潮流迅速发展。尤其是到了20世纪末,计算机辅助设计逐渐成为建筑效果表现的主流。起初,设计师主要运用autoCaD软件进行施工图的绘制,在方案阶段还以手绘为主。但随着相关专业软硬件的更新和进步,它自身的强大优势得以显示,同时对传统手绘表现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冲击。

随着近十几年来我国计算机辅助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计算机建筑效果表现的类型己经有了很细致的划分,可以分为:计算机建筑效果图、计算机建筑漫游动画和计算机建筑效果虚拟现实。计算机建筑效果图主要是通过3DSmaX,Lightscape,photoshop等计算机软件制作的静态的效果图。通过计算机三维软件从平面、立面数据中得到透视图,透视点位置及视点角度均可变换,然后再渲染出二维图像,这种方式是目前社会上应用最广泛的。计算机漫游动画是利用3DSmaX软件的三维动画功能,在建筑物的室内或室外的设计阶段就能以可视的、动态的方式全方位展示建筑物所处的地理环境、建筑物外貌和各种附属设施以及建筑物内部空间的效果,使人们能够在未来的建筑物中漫游,因而成为建筑设计方案及装修效果展示、建筑方案投标、论证、评审的有力工具。

三、计算机辅助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

当前,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比如各种方案的汇报、投标以及招商广告中随处可见,从而出现了大量的绘图软件的教程以及在教学上更加重视计算机绘图软件的教学课程。人们更多的关注计算机技术,想方设法掌握各种绘图软件,在模型、材质、灯光以及各种渲染技法上花费大量的时间,而忽略了最终的效果图的艺术性。计算机辅助设计是科学与艺术以及计算机与艺术设计相结合的边缘学科。计算机辅助设计在视觉艺术创造规律、形式法则和审美方法与传统的艺术设计是相同的。所谓视觉艺术,是通过人的视觉感受而将客观内容纳入主观心灵并予以对象化呈现的艺术形态。一些美学研究者认为,从审美主体的角度来看,艺术离不开创造者和欣赏者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都要通过一定的感官和相应的感性物质媒介,前者创造出审美对象,后者达到审美愉悦。所以说,作为视觉艺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作品既要真实的描绘场景,又要使欣赏者达到审美偷悦。不可否认,人们的欣赏水平在不断提高,求新、求异的视觉口味也越来越高。这源于技术的发展、审美的进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于社会和艺术创造产生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在计算机辅助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初级阶段,设计师的目标是使效果图具有真实感,能够模拟未来场景的真实效果,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目前的计算机建筑效果图的风格单一,已经不能满足大众的不断提高的视觉口味。计算机建筑效果图既是表现的技术同时它又是视觉艺术。设计师创造出审美对象,筑物内部空间的效果,使人们能够在未来的建筑物中漫游,因而成为建筑设计方案及装修效果展示、建筑方案投标、论证、评审的有力工具。使用的软件有Creator系列三维建模工具及Vega场景管理软件。计算机建筑效果虚拟现实技术强调的是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采用的是人与人之间自然的交互方式。它可以实现逼真的、纯三维的场景,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完全由用户自由控制在场景中漫游。作为建筑师可以从多个角度观察建筑方案,所以说虚拟现实技术不仅可以使用于建筑表现,而且也是一种推敲方案的有利手段。VR技术在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将给环境艺术设计带来革命性的改变。

设计师创造出审美对象,要使欣赏者达到审美愉悦而不是审美疲劳。为此,根据目前我国计算机辅助环境艺术的发展情况,未来计算机建筑效果图应呈现艺术化、人情化和多样化趋势。

参考文献:

[1]邓庆尧.环境艺术设计[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

[2]张绮曼.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室内设计的风格样式与流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张绮受.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一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环境艺术设计方案篇5

摘要:党的十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在过去的城镇化建设中,各地区县,尤其是边远穷区域新县城新城镇的大量建设。普遍存在粗放、同质、照搬大城市、破坏环境等一系列问题。长期环境的恶化、农村自然与人工环境的风貌缺失严重等现象让我们对新县城新城镇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引起充分的重视。追其根源,我们的设计人员的教育培养体系存在薄弱环节,使得真正为城镇设计的设计师并未根植于地方,对此区域的历史文化并未深入的了解。这一现象迫切需要改善设计人员的教育培养体系,培养能为本地设计的大量设计师。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地域性景观设计

党的十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十闭幕不久,高层多次提到“城镇化”。11月28日,国务院副总理指出,中国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分析2013年经济工作时,再次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而此次经济工作会议,不仅将推进城镇化定调为改革方向,更上升到“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

在过去的城镇化建设中,各地区县,尤其是边远穷区域新县城新城镇的大量建设。普遍存在粗放、同质、照搬大城市、破坏环境等一系列问题。长期环境的恶化、农村自然与人工环境的风貌缺失严重等现象让我们对新县城新城镇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引起充分的重视。追其根源,我们的设计人员的教育培养体系存在薄弱环节,使得真正为城镇设计的设计师并未根植于地方,对此区域的历史文化并未深入的了解。这一现象迫切需要改善设计人员的教育培养体系,培养能为本地设计的大量设计师。

一、景观设计人才培养教学研究与实践现状

(一)理论研究现状

现有国内景观设计教学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类:1、规划和建筑教学方面研究中的地域性景观的研究;2、艺术设计教育大类与地域特色相结合的研究;3、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与“新农村建设”与“地域性景观”相结合的研究。

(二)教学实践现状

在教学中往往以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作为基础和案例,整个教学体系也以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为核心。关于的城镇环境艺术设计的内容也往往以城市甚至是大城市的环境艺术设计为模式,城镇的环境艺术设计不过是照搬或缩小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学生毕业后往往留在大城市,觉得小县城没有他们的就业机会和用武之地,而小县城则缺乏设计人员,只能到大城市找设计人员,大项目比较适合找大的设计院或设计公司,但在小县城和城镇中大量的中小项目要么随意搞一搞,要么就是复制大城市。

二、新形势下地域性景观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意义重大

(一)景观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符合十精神和理论发展需要。

在党的十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后,面对新的时代背景。城镇建设的火热与地域性景观设计人才缺乏,要求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密切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更新,利用多学科综合交叉,以促进教学与实践的结合。目前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应充分围绕结合社会需求、生态与艺术三个重要因素展开,研究“地域性景观”作为教学插入点在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中系统的体现落实,有利于培养专业设计人才的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推动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理论的发展。

(二)景观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符合就业需求和用人需求

越来越多高校的艺术设计学科中均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地域性景观”作为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方向,应该形成不同地域高校本专业的办学特色。改革目前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内容立足于城市建设,与城镇尤其是不同地区的城镇地域情况脱节,以及培养的学生专业修养趋同,与生源来源和学生就业去向脱节的情况,将引导和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同时也符合地方用他人需要,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三、景观设计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结构上专业知识点的系统性与连续性上不够。

教师在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结构设计时多以“城市景观”、“小区景观”、“休闲广场景观”等内容教学为主,给学生造成片面的景观认知感。专业知识点构架的串讲过程中缺乏综合性、发展性与连续性是早期及现在环境艺术设计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这种滞后型的教学内容不利于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内容的延伸。

(二)学科等知识的交叉综合教学不够。

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深度旧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内容存在与其他学科知识结合不够的问题,无延伸性与交叉性。有些老师将某些错误的环境艺术设计理念传导给学生,而环境艺术设计是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与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深度很大程度影响学生对环境艺术设计及设计成果欣赏的认知程度。

(三)对学生的综合复杂性教学实践指导不够。

在引导学生深化环境艺术设计内涵,体会环境艺术设计的综合复杂性教学实践中,一些学生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多存在只重审美和形式,如紧抠环境艺术设计的比例、平衡、对比等基础的美学角度,作品给人形式感好,而实时操作难、设计内涵不深,仅赋予形式的模仿。

综上所述,在当前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地域性景观”应明确的作为一个教学重点体现在基础课、专业课、毕业设计中,应系统的在这个教学体系中都有明确的教学任务。

四、构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地域性景观”设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环境艺术设计是不断变化与时俱进的,是与政策导向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通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地域性景观”设计人才培养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改变以往重城市轻城镇的教学现状,使基础课、专业课、毕业设计均能体现出适应培养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设计人员的教学新模式。

(一)“地域性景观”设计人才培养的教学课程体系构建

为培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与地域性景观相结合的专业能力,将学生课程体系分以下四段内容,按照学生及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需求对基础能力、专业能力、综合能力进行逐级递进与贯通。

1、针对环境艺术设计特点的基础课程。

比如《平面构成》作为现代设计教学基础课程三大构成之一,自八九十年代引进我国设计教学体系中后,慢慢取代了原有的一些基础课程,比如《图案》课程则往往不出现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中了。这使得学生对我国传统的图案、纹样、地方图案缺乏了解,这使得后面的专业课程开始时学生也无这方面的基础了。所以应该考虑恢复或者将这个课程的内容放在某些其他课程中。

2、针对环境艺术设计特点的专业课程。

比如《景观小品设计》作为一门专业课程,从我们的教材到资料中体现的理论和案例都是城市当中的景观小品,城市中的景观小品和城镇的景观小品无论是从立意、材料、工艺、表现形式都不应该一样。在学校教学过程中如果老师没有对学生这方面知识进行讲解,大部分学生很难意识到二者的差别。

3、针对环境艺术设计的毕业设计。

有条件的可选择小城镇建设的设计项目,尤其指导老师有条件的可引入实际的设计项目指导学生参加。

4、针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实习阶段。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实习阶段,选择在城市设计公司或设计院实习的学生的较多,可以引导学生考虑回到当地尝试实习机会,对将来就业有很好的帮助。

(二)适应“地域性景观”设计人才培养的目标

以往提出的设计人员培养目标多倾向于城市,城市的设计人员饱和,而小县城的设计人员又很匮乏,加上学生生源有一部分来自区县,所以“地域性景观”设计人才培养的目标应倾向于城镇,应该培养适应当地建设需要的学生,尤其在将来城镇化进程加速的大背景下,他们回到当地将有所作为。

改革培养目标应分析毕业生就业去向、行业岗位能力内涵和教学课程设置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高校艺术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教学目标指向,探索出适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不同阶段的课程设置、教学实训环节和项目制教学体制的建设,提高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行业岗位的工作能力,不段缩小设计教学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需求和大学生实际就业的需求之间存在着现实差距,培养出合格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

改革“地域性景观”设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点是解决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与地域性景观相结合的问题。具体来说包括具有针对性、连贯性、实效性的三个教学阶段:一是在基础课程阶段,了解地方传统图案、纹样,以及传统地方文化,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是在专业课程阶段,了解当地城镇建设的发展以及建设项目,在有针对性的作业中体现能为当地而设计的作品。三是在毕业设计阶段,老师可指导或引入城镇建设的景观设计项目,在毕业设计这个重要的设计项目中给学生提供机会。

综上所述,改革景观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地域性和城镇化为着眼点,并在环境艺术专业课程中系统的形成地域性景观的教学内容,理论上,有利于培养专业设计人才的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推动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理论的发展。实践上,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提高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工作能力,增大和稳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就业,必将推动艺术设计教育中环境艺术设计与地域性景观相结合的新发展。(作者单位:四川美术学院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方案篇6

关键词:环境艺术手绘效果图计算机绘制效果图

环境艺术是人与周围的人类居住环境相互作用的艺术。

著名环境艺术理论家多伯说:“环境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它比建筑艺术更巨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富有感情。这是一种重实效的艺术,早已被大众所瞩目的艺术。环境艺术的实践与人影响其周围环境功能的能力,赋予环境视觉次序的能力,以及提高人类居住环境质量和装饰水平的能力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环境艺术设计是设计师对环境的设想与规划,如何把设计师对于环境的设想与规划呈现出来,作为客观的具体方案展现在受众面前,这就涉及到了环境艺术设计思维的表达方式。

环境设计的表达是通过效果图这样一种载体呈现的,效果图是借助设计师的设计思维,用徒手绘制或计算机软件勾画出建成后的效果而生成的静态表现图。效果图能较准确表达设计方案,使设计师和非专业人士都能提前清楚地看到项目建成后的效果、概貌。在方案的形成、修改与确定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效果图所特有的直观视觉效果,很便于与业主进行沟通与交流。效果图也是在工程投标中不可缺少的设计图纸,它也是投标过程中业务竞争必不可少的步骤。

早在十几年前,计算机的运用远不及现在广泛的年代,手绘曾是设计人员的必备功夫。自从有了电脑模拟真实环境的能力,很多搞规划、设计的人就开始向这方面努力了,当今,环境艺术设计的表现方式就出现了这样两大类:手绘效果图和计算机绘制效果图。这两种绘图方式有着根本的区别,但是也有着紧密的联系。下面就从这两个方面作一下论述。

一、手绘效果图的特点

1.从思维方式上

设计徒手绘制效果图实际上是一种图示思维的设计方式。在一个设计的前期尤其是方案设计的开始阶段,最初的设计意象是模糊的、不确定的。而设计的过程是对设计条件的不断“协调”,图示思维的方式即把设计过程中有机的、偶发的灵感及对设计条件的“协调”过程,通过可视的图形将设计思考和思维意象记录下来。这样一些绘画式的再现,是抽象思维活动的适宜的工具,因而能把它们代表的那些思维活动的某些方面展示出来。

徒手设计草图这种形象化的思考方式,是对视觉思维能力、想象创造能力、绘画表达能力三者的综合。这个过程的目的,不在于画面效果,而在于观察、发现、思索,强调脑、眼、手、图形的互动。徒手设计草图的训练,无疑是培养形象化思考、设计分析及方案评价能力,以及培养开拓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2.从图面效果上

手绘的效果图生动、含蓄,富有活力和表现力。

手绘效果图有着多种多样的绘画方法,有用铅笔、钢笔绘制的速写效果图;有色彩淡雅、明快的水彩效果图;有空间感、光感、质感都比较强的水粉效果图;有快捷、方便、表现力强的马克笔绘制的效果图;还有与喷绘技法结合的模仿真实效果的喷绘效果图。

由于手绘的技法种类很多,所受的限制较少,因此这种效果图所表现出的人文性和风格性较强,就像绘画一样,可以利用各种不同的表现手法,直到最终表现出设计师想要的空间意境和风格。因此,手绘效果图可以产生多种多样的艺术效果和文化空间,这种表现不是单一的,它可以有板有眼,生动逼真,也可以罗曼蒂克,带有浪漫情调,所有这些都取决于设计和表现的灵活性。

3.从设计程序上

手绘表现是设计前期的根本阶段,整体布局、室内空间的基本形态、外立面的造型、大致的明暗对比关系,都可以通过手绘表达。

用铅笔或钢笔的快速手绘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将自己的设计观念展现给客户,在与客户进行初次交流时,快速手绘是很重要的。因为设计师可以根据客户的口述画出装修后室内的大体效果,也让客户有了初步的了解,然后在这个图的基础上再对客户提出的要求进行改进,对促进设计师与客户的交流很有帮助。

在设计的中、后期,手绘的表现也是值得提倡的。由于徒手绘制的效果图与设计师的设计思维联系紧密,是设计师驰骋的设计理念最真实的表达。因此所表现的人文特质与文化内涵都比较深厚,画面轻松奔放,洋溢着一种画的情趣,尤其是环境的处理,并非十分逼真的效果,而是渲染出一种气氛,很有观赏性和艺术性。这种艺术性较强的绘画作品,在设计的竞标中,也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计算机绘制效果图是把“双刃剑”

计算机技术在设计学科中的广泛运用,带来了设计方法和观念的变革,成为设计和创作的新趋势和新动向。计算机绘制效果图是利用三维软件精确地按照设计图比例,将准确勾画出的模型经过平面软件处理成逼真的效果,它具有直观、真实、准确的特点。电脑绘制效果图,具有手工绘图不可替代的优点。

1.能准确无误地真实反映空间及用材的质感。“以假乱真”,让人看到工程装饰完毕的真实效果。

2.画面整洁、清爽,让人耳目一新。

3.修改方便,可以在短时间同时推出多种方案。

4.雅俗共赏,水平、素质不同的客户均可以满足。

环境艺术设计方案篇7

   现代环境设计的评价系统

   综合过去的一些评价标准,结合目前产品创新设计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现代的环境艺术设计的评价标准为:a.方案的创造性评价;b.美学评价;c.环境艺术设计的人性化评价;d.环境艺术设计的经济性评价;e.环境艺术设计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生活和安全需求后,就开始对物质产品的其他方面重视起来。无论在什么时候,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对生活环境都有着不同的要求。在消费品短缺的年代,人们只要求环境有基本的功能,而后逐渐要求其有较高的质量,然后对环境艺术的造型和文化内涵有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在判断一个环境设计优劣与否并且接受,就有了诸多细化的要求,这就影响到环境的评价标准。人们不仅关心自己,也开始关心别人、关心环境、关心其他的社会热点问题。所以设计的目的不只为了使用它的人,也为不使用它的人考虑。由于评价设计的主体范围越来越大,其评价标准必然和以前有所不同。所以设计评价标准的侧重点也不断发展,即:设计者—使用者—不限于使用者的更广泛的人群和社会。

   1、环境设计的创造性评价创造性是设计师创造的体现,也是评价一个环境艺术设计的最重要的标准。人类文明历史证明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都是打破旧秩序、创造新秩序的结果。一个好的设计方案如果没有新意,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经济时代很容易被淘汰。

   2、环境的美学评价美学评价包括视觉评价﹑心理体验评价﹑文化评价等方面,是一项非常重要也是人们一直以来较为关注,争议较大的一项指标,很难进行量化。当今评审中对于设计的视觉形象过分关注而忽视其他指标的现象值得人们思考和探讨。如果未经设计或设计不好的方案,不但浪费了人力、物力,且上市后得不到人们的喜欢,就会形成“设计污染”。如果经过名师变革结构,更新色彩,增加恰当的装饰,不但减少成本,而且实用,这就是设计的力量。环境艺术设计是综合了技术与艺术的创造性活动,抽象的雕塑造型,镂空的金属壁画,卡通造型的休息区,鸟巢型的体育馆……这些环境设计的魅力就在于设计。它们是外观造形、使用功能、材料品质、艺术风格,以及生产技术诸多方面的完美组合。当今,深奥难懂、长篇大论的说明书解说的方案已没有竞争力,而将造型的美学艺术作通俗化诠释,易于观赏,人性化的设计受到欢迎,个性化的、简洁单纯、艺术感强的环境设计方案再度受到青睐。

   3、环境艺术设计的人性化评价一个人性化的环境艺术设计应当至少具备以下特征:1)方便性:除让使用者感到方便外,还应有助于空间的管理者奉行的各种计划。1)使用率高:在预期的设计使用时段内,能吸引尽可能多的人群。这一点在公共设施产品的设计中尤为重要。3)可达性:位置应在潜在使用者易于接近并能看到的位置。4)容易识别:明确传达该场所可以被使用或该场所就是让人使用的信息。5)公众参与性:通过某些形式,如让人们参与该环境设计和建造及维护过程;把产品用于某一种活动;6)情绪调节功能:在合适的时间,地点,该设计能向人们提供缓解生活压力的调剂方式,有利于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和情绪安定。例如,小品雕塑的设计在这一点尤为重要。7)抗干扰:保证在环境中的人群不会干扰其他群体活动或被其他人干扰。8)全面关怀:应让小孩、老人、残疾人也能使用,尤其是残疾人是社会更应关注的群体。9)舒适:在频繁使用该产品的时候,考虑到不同的使用环境因素。10)有针对性:尽量满足最有可能使用该设计的群体人群的需求。

环境艺术设计方案篇8

在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吉祥文化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支。传统吉祥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与中华民族传统习俗和文化背景息息相关,其大多承载着中国人追求幸福、平安、美好的强烈愿望。传统文化以文字、图形、符号等艺术形式体现着吉祥意识,渗透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历史的积累和变迁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中国传统吉祥文化。吉祥文化最初的艺术雏形是象征着神祗的远古图腾,这些古老的图腾是一个民族最初凝聚力的象征。随后,人类对自然的崇拜渐渐延伸至动植物、天体等,对人类社会的美好希冀扩展到长寿、团圆、品格等。传统吉祥文化的内涵和形式也愈加丰富,从天文,生物到人时令,凡是人们认为好的事物都会体现在吉祥文化之中。如龙图腾,是按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复合虚构的形象,组合了多种动物的不同身体部位,寓意尊贵祥瑞,作为几千年来中国人恒定认同的民族象征流传至今。

二、传统吉祥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方式

传统吉祥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很多应用都是简单地将传统吉祥文化元素照搬,很难与现代环境相协调,给人以刻板的印象。由于传统吉祥文化具有独特性和隐性语言,因此需要研究传统吉祥文化的组成元素,需要深入挖掘传传统吉祥文化的内涵,将其隐藏的文化思想和审美思想作为环境艺术设计的指导思想,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和谐自然地相融合。

(一)图形的重构

传统吉祥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是图形、纹饰和符号。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需要以创新性的形式运用吉祥图案元素,重新构图整合成新的图形,以融入时代特性。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吉祥图案的主要手法有分解转化、打散再构和变形。分解转化是指,根据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主题,将吉祥图案进行分解、提炼,创造出新的图案;打散再构是对吉祥图案的原型进行分解、移动、切割、变换位置,重新构成图案;变形是指,运用现代审美观对图案进行整体或局部改造。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将传统吉祥图案按照现代审美要求,对其进行重构,以满足现代设计的使用需求和审美需求。如家居设计中最常见的玄关,通常采用回纹以起到装饰、分隔空间的。回纹在中国传统吉祥文化中代表富贵不断。玄关中的回纹经过了放大变形,以减少材料使用,同时满足玄关的功能要求,并且富贵不断的寓意也表达了主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融合吉祥思想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在运用吉祥图案的同时也需要传承传统吉祥文化,从文化的角度出发,传承吉祥文化中的价值观、哲学思想和审美。吉祥思想融合现代艺术设计主要有两个方向:与整体环境的融合和吉祥色彩的应用。吉祥思想与整体环境融合时,应当避免大量运用吉祥图案元素,而是将吉祥思想融入到设计当中,如建筑环境中“天人合一”的思想符合建筑风水理论,被人们视为吉祥。如北京香山饭店,巧妙地融入吉祥思想,堪称传统与现代紧密融合的典范。室内引入江南水乡设计理念,建有庭院、假山,种有绿植,透明屋顶,整个环境很好地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吉祥理念,让人们在封闭的室内空间中,享受大自然的妙趣。颜色是能够带来强烈视觉感受的元素,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在传统吉祥文化中,黑白代表朴素庄重、红色代表喜庆、紫色代表清丽脱俗等。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颜色仍表现出其独特的吉祥文化内涵。如黄色代表土地,经常被用于室内地板的颜色,让居者感觉回到了大地的怀抱,感受到安宁和放松。

环境艺术设计方案篇9

环境设计专业是一门跨学科、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专业,因此迫切需要加强课堂中的实践教学环节。文章结合对国内外课程教学实践方法和现状的研究,探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模式的整合与创新。只有将理论与实际有效结合,才能培养出具有综合能力的,适应社会与市场需求的创新型、应用型环境艺术设计人才。

关键词:

环境艺术;实践教学;整合;创新

环境设计专业系列课程作为贯穿整个环境设计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课程,囊括了室内设计、建筑设计、景观园林艺术设计及装饰文化、雕塑等多个领域,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设计课程。当前,我国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存在实践育人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手段单一,缺乏创新,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文章以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对课程教学中实践育人手段进行探索与研究。

一、西方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的实践方法与经验

西方艺术设计教学实践可以追溯到德国包豪斯学校,这是世界上第一所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它不仅创立了基础课,还强调让学生进入工厂,学生的作业和企业项目密切结合,团结了一批卓有建树的艺术家与设计家介入设计教学,将设计教育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当代的西方艺术设计教学体系也在不断推陈出新,主导理念依然是包豪斯的教学体系与实践模式,但各国都在本土文化与教学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着最为适宜的教学模式改革。在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大部分欧洲现代设计艺术教学非常强调项目教学,即由导师带领学生在项目中完成各门专业的学习。项目包括虚拟项目或与企业合作的实际项目,与企业结合着重于对项目的研究,而不是具体的设计作品。在欧洲的大部分院校,学生在项目课题上所用的时间约为50%,而在课题相关课程上所用的时间只有20%~30%,剩下的时间用作选修课。如,丹麦奥尔堡大学要求学生参加实践课题工作,纵向上贯穿了大学教学的全过程,横向上有课题贯穿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真正做到按课题组织教学。同时,充分利用工作室环境,将公司项目制作过程和具体细节按实战要求在课堂上表现,将理论与实践、学校与公司结合起来,聘用一些有经验的设计师到工作室兼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前体验公司管理制度下的工作内容与环境,增加实战经验,也让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与今后的发展做出正确、客观的认知。积极地研究和吸取西方艺术设计院校的教学培养模式、教学方法等先进经验,有助于我国高校艺术设计课程中实践方法的创新与改革,有助于培养特色的综合型创新设计人才。

二、我国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实践方法与现状

目前,国内设有环境设计专业的一流院校,如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了丰富的实践育人手段。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设计专业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构造节点模拟训练,学生将设计中经常遇到的一些材料、工艺构造亲手制作出来。这种将工地搬进教室进行现场教学的方法可操作性强,可以为学生提供现场模拟与体验环节,能有效加深学生对这些材料、工艺知识难点的理解,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清华大学环境设计专业在设计课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在照明实验室中进行灯光模拟。学生根据所上课程要求模拟现实照明,如模拟办公空间照明、居室照明等。这种与课堂教学结合的实践手段,使学生在了解灯具的同时能够进行创意性的照明设计,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中央美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在设计课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进行课程设计时随时参观学院的材料与构造展厅,了解材料的应用范围、构造方式、产地、价格以及完工后的图例,使学生在发挥创造性的同时结合现实进行设计,避免了设计课闭门造车、纸上谈兵的问题。目前,根据国内各大高校在教学中的实践经验与案例,我们能够进行比较全面地理解和分析,但部分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仍然有不够完善的地方,规律化、模式化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综合能力弱、适应性差,缺乏创新能力与文化修养,难以运用课堂所学的专业理论解决实际出现的问题,缺乏探索和创新精神,等等。我国环境设计专业仍是一门新型学科,还存在许多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一方面借鉴国内外的优秀案例与经验,一方面结合本土文化资源进行整合,研究出一套完整的体现自身教学特色与学科发展的实践教学模式。

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

1.实验方法的导入为了改变以往只有实验课教学在工作室中进行的状况,可以在环境设计课堂教学中融入实验方法,利用艺术学院模型室、实验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一,利用学院构造模型室,在课堂教学的同时,使学生了解建筑构造及节点,通过对材料的分割、组合、安装,使学生掌握施工工艺;并让学生制作等比空间模型,研究空间组织关系,摆脱课堂教学中单纯依靠计算机模拟的状况,使学生切实体会从图纸到实物的整个过程;提出具有国内一流水平、具有自身办学特色、具有前瞻性与可实现性的环境设计模型室建设方案,以适应环境设计系列课程实践育人手段的改进。第二,提出环境设计实验室建设方案。在实验室中进行模拟实践教学的交互式教学,即运用计算机技术营造虚拟现实场景,再现实践环境的搭建过程。如,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建筑设计原理课程为例,这门专业课以往的教学方法理论性较强,手法单一,三维想象空间难以理解,使学生对施工现场、建筑物结构和施工过程了解不足。我们可以运用计算机模拟实践教学模式,将虚拟建筑建造过程实验教学软件运用到实验室中,让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身临其境,可以感知各种建筑物实际的施工过程。学生还必须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在虚拟现实的实践环境中进行构思和设计,以全新的交互式的实践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其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这种实验室虚拟现实的计算机教学具有使用方便、成本低、易于操作和拓展、更为高效和便捷的优势。虚拟建筑建造实验教学模式包括四大模块:基础知识概念、全景漫游、虚拟建造过程实验和创新设计。这是环境设计实践教学的全新模式,不仅可以代替部分传统教学,而且能够解决艺术设计中的实践教学问题,起到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资源的作用。第三,建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突破传统的多学科、全方位智能交互式实验室教学模式。由于当今的艺术设计与新科技、新材料不断创新,多领域、多学科结合也日益紧密,进而产生集多领域教学、学术研讨、互动教学、作品展示于一体的智能化教学系统,它结合了设计专业各个领域交叉、融合而产生的新领域。该项目利用屏幕融合式的多点触摸主屏和副屏的模式,它拥有一定的数据库支撑,包含了与之相关的多学科、多专业的实验平台,可真实地模拟景观、建筑、室内外等场景,进行相关学科知识的动态演示,针对专业定位和社会就业的需求,提供综合性的创新实验平台,推动单一的课堂教学理念、方法、手段逐渐向互动式的实验教学过渡。

2.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的创新第一,教学内容的创新。整合环境艺术设计教学领域包含的基础学科,确立“跨界融合,皆善为用”的教学理念,将整体实践课程分为基础教学、综合设计、创新研究三大板块。在基础教学平台上构建“能力素养一体化”的综合实验教学体系,把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设成一个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性实践教学基地,既培养了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又提高了他们的工程施工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并根据国际市场及产业链的发展需求增设新的教学内容和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其处于革故鼎新的动态发展平衡中。第二,教学方法、手段的创新。首先,强调多人授课,多课程、多元化教学,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教师乃至企业资深专业人员合作授课,推进项目化课堂教学,注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对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性理解,使其更多地了解设计施工过程中实际遇到的问题。其次,通过校企合作,在学校创办实践基地,聘请知名设计师为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实现产、学、研的有效结合。这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铺平了学生与企业、市场接轨的道路,减轻了学生的就业压力。最后,以科研活动带动人才培养,吸引学生参与科研课题,开展课题研究。让学生进入教师工作室,及时将教师的科研成果合理融入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并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

3.教学方法的规范与创新案例教学是环境设计课堂教学中重要的实践育人手段。建立规范的案例教学体系,及时更新教学案例,对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获得前沿的信息资源是十分必要的。首先,结合环境设计系列课程,建成规范的环境设计系列课程案例教学体系,其目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研究发现设计方法。其次,与国内顶尖的建筑设计公司、室内设计公司密切联系,获得国内前沿的设计案例,用于环境设计系列课程教学。最后,建成世界经典环境设计案例库,案例要具有典型性、完整性,包括背景资料、图纸资料、设计评价等。

4.考核方法的创新更新考核方法是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方面。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突出“重过程、重平时表现、重能力培养、重思维创新”的指导思想,制订详细的进度考核内容。环境设计系列课程是整个环境设计教学体系的主体,主要讲授室内设计、建筑设计中各类空间的设计方法,与工程实践密切联系。由于新型材料与构造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构造内容也较为复杂,再加上课堂讲授内容比较抽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各种实践手段,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四、结语

文章在调查、研究国内外课程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方式,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为其将来在社会中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岩.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艺术教育,2011(1).

[2]郑家茂,熊宏齐.开放•创新——实验教学新模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王国强,吴敏,陆庆.研究型大学实验教学创新平台的建设.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

环境艺术设计方案篇10

环境艺术行业的兴起,为改善和装饰人类社会环境和居住环境做出巨大贡献,而环境艺术设计师的出现更是将环境艺术的技术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高度。目前,环境艺术已经发展成为一项热门的专业领域,其设计师拥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和前景,所设计创造的环境艺术作品广泛应用到实际生活环境中。

一、环境艺术设计师素质和技能的培养

环境艺术设计师作为一个新生的职业,为人类社会环境和居住环境进行设计工作,设计师的个人素质显得十分重要,需要具备丰富的环境艺术专业理论知识,同时精通设计建造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够将环境艺术的理论联系到实际的设计建造过程中。对于一名优秀的环境艺术设计师,除了个人素质方面的条件要求,还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在设计行业,专业技能是硬件条件,个人素质是锦上添花的软件条件,环境艺术作品的设计创作考验是设计师的专业技能,尤其是在数字化信息技术不断的今天,设计师需要掌握计算机技术在设计方面的应用技能,制作并展示设计作品的渲染效果图,提高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二、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社会价值

设计主要是按照甲方要求创作出符合技术规范和具有使用价值的作品,环境艺术方面的设计也是如此。早在环境艺术发展初期,环境对人们来说仅仅只是起到庇护作用而已,设计也就只为满足对人的保护功能,注重设计的实用性能。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人们对艺术的欣赏水平逐渐提升,对艺术的追求也越来越多,环境艺术设计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实用功能,而且需要达到舒适、美观的观赏性效果。目前,人们对环境艺术设计的需求达到更深的精神层面,尤其对于人们居住环境的设计,往往代表着个人的生活质量追求、审美水平体现和价值观。于是环境艺术设计慢慢地拓展到城市规划、景观绿化和装饰性设计方面,设计内容范围不断拓宽,设计成果效果不断改善,文化也作为一大重要设计元素融入到环境艺术设计中,包括地域民风民俗、生活习性、景观特色等等,不同地区的环境艺术设计带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使得设计越发丰富多彩和多元化。

设计的创造价值主要体现在实用功能价值和文化价值两大方面。实用功能价值主要是设计作品在实际生活中的功能应用,比如住宅的实用功能价值主要体现在适合人类的居住和日常生活需要方面;文化价值范围比较广泛,包涵设计对文化的融入,寄托着人类精神文明的传承,比如在城市规划方面的设计,就需要考虑地域文化特色而融入到设计建造中。所以,实用功能价值是设计最基本的价值体现,而文化价值是高端设计的精神层面追求。

对于一名环境艺术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要将环境空间的规模大小、地形地貌、功能分区、建造要求等方面的条件信息与艺术美学方面的设计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进行设计方案的创作。首先,需要对环境进行实地勘测调查后划分主要功能区域,然后考虑到艺术美观效果之后进行整体环境空间的规划,在满足环境实用功能价值的同时注重装饰性和文化艺术追求,然后针对整体环境规划设计绘制设计图、添加文字说明、建立设计模型。针对设计细节方面,需要考虑环境在艺术造型、色彩选择、采光性能、结构协调性、设施建造措施等方面的具体设计思路,并做出详细的设计策划方案,应用到实际建造中去,在实际的施工建造过程中,建设单位按照设计交底的设计图纸选择具体施工组织方案,施工方所采用的建造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保证施工按照设计规划进行,实际建造成果符合设计的环境艺术特色。

环境艺术设计师的设计过程主要以艺术美学的理论知识为基础,以达到符合设计要求的装饰性和美观性。针对城市规划设计,设计师需要协调城市建设的区域划分,合理规划设计商业区、住宅区、城市交通、绿化等功能分区,并保证城市建设的美观艺术效果;针对室内装饰设计,设计师主要考虑居住的舒适性和审美风格,注重室内墙体、家具、门窗的色彩协调性和风格一致性,保证室内设计的装饰性效果。所以,环境艺术设计师带动的是人们居住环境的改善和城市建设规划的发展。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