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互动艺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4:38

多媒体互动艺术篇1

人类艺术的载体或者说形式,总是在不断的延续与革新中向前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方式与观念的变化,慢慢地出现了一些以新的科技或者产品为载体的艺术形式,比如:计算机图形图像包含的二维数字绘画、3D建模与角色动画、影视后期特效制作以及一些多媒体装置艺术,互动媒体艺术,次世代游戏艺术等等。那么下文主要尝试对其中的“互动媒体艺术”之核心“互动”的理念及其形式意义做出一些简单的溯源与探讨。1.“艺术”的认知在一本解剖书上看见过作者引用的一段话,大致意思是,“开始我们画我们看得见的东西,到后来我们画我们看不见的东西”。我想这个很好地总结了一个艺术家所经历的前两个阶段:最开始,在小的时候,我们临摹,看见好看的东西就照着描下来。然后我们接触到了专业的理论与指导,有了更客观的审美标准,了解了结构以及学会了分析一些事物的规律与本质,由此开始表达自己的思想,不再按部就班地描摹现实。然而到了最后,第三个阶段,其上升为一种生命的存在,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信仰,一种精神,一种“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状态。突然想起禅语有云:“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大众,这三般见解,是同是别?”这是悟道者必然经历的一个认知的过程,与艺术认知的三个阶段都不尽相似。2.“形式”的意义任何艺术作品它最终所要表达的都是一种思想内涵,而形式只是让观者更容易理解其内涵,或者说让这种内涵表达得更加完整与恰当的一种途径。当然任何形式都可以用来表达一种思想内涵,但是每个人都会想找到一条表达自己思想的形式,如何在众多的途径中找到自己的那条捷径,这是一个很漫长与艰难的过程,很容易就会陷入前人的脚印或者被卷入时代的漩涡。禅语又有云:“旗未动,风也未吹,是人的心自己在动。”这里何不把“旗”理解为艺术创作的本质,它是存在于人类社会活动中永恒不变的思考。“风”,可以理解为文化差异,时代潮流,舆论,世俗,审美,科学技术,以及诸多因素影响下呈现出的一种事物的表象,也可以说是形式上的一种体现。从它的本质上来说,它永远是服务于我们的主观思维,形式始终是要发自内在的体现,所以它也可以看做是“未吹”。而“人的心”简单地来说就是一个人对艺术的认知,只有它才在不断地变化。先前的表现形式基本上就是以文学,绘画,音乐,戏剧,建筑,雕塑等几种主要的表现形式为主。虽然大师们在这些领域作出的作品与贡献是感人与伟大的,但是单单就艺术表现形式而言,客观地讲,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在各种能够表现艺术思想的媒介大量涌现并将一些不同的传统艺术形式综合起来呈现的时候,这些单一的表现形式就体现出了自身的一种局限性。也许有人要说了,形式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内在的思想。在《导演功课》这本书里有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刻,大意是:“艺术家的本职工作是把最简单的工具应用到完美,而不是去学习应用更多的工具。”其实我很赞同这句话。但是什么是“简单的工具”,这里“简单”是针对你所能应用的能够合适地自我表达的一种艺术形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具”,他可以是多种形式的综合,并不是单指某种特定的艺术形式。如果某种“简单的工具”已经不能再表达我们的思想的时候,那么还是要去学习与应用新的工具,熟练使用之后其自然会成为新的“简单的工具”。我们将抽象的,理想状态下的一种意识形态转换为另外一种相对具体的形式呈现的过程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已经破坏了它的唯一性,原始性与完整性,最终我们需要找到一种相对完美的,适当的方式展现出来,达到一种知觉上的传达。比如视觉,听觉,触觉等等,让别人去感觉这件作品所要表达的东西。3.“互动”的游戏影视动画与电子游戏的出现,说明着现代艺术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互动性。而这种互动性的最佳体现就是——电子游戏。没有什么比让一个人在相对真实的空间里去探索并从各个方面了解这个虚拟的世界而更好的表达形式。它包含了几乎所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如绘画,服装,建筑,平面,文学,音乐,影视动画等等,用所有的这些形式去表达一个世界观,去表达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当然市面上的游戏大多都以娱乐为主,本来游戏就是用来娱乐的,这点我肯定。就娱乐作品来说在美工,音乐,剧本,动画方面做得优秀的作品还是比较多。但是总会有人意识到这种艺术形式仅仅用来娱乐有点大材小用了,于是有些团队制作了具有一定思想内涵的作品可以称得上体现了游戏的综合艺术性存在,比如,《异域镇魂曲》,《辐射》系列,《寂静岭》系列,《半条命2》系列,等等。其实“互动”存在于任何艺术作品与其观者之间,我觉得这是人类之间相互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仅有方式。就像物理学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时,另一个物体也会对这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当你看到一个艺术家的作品的时候,感官受到刺激,这种刺激可能是图像,比如单幅的绘画;可能是动作,比如手势;可能是声音,比如音乐;甚至是气味,比如香水,熏香;也可能是前者的综合,比如电影,大型游戏机,那么这里我姑且把文字当做是连续的图画,就像连环画一样,只不过没有连续的图像那么直接。然后你的大脑展开了基于记忆中的知识库的,关于这件作品上各种看似熟悉的元素带给你的刺激的联想,并在自己的大脑中形成一系列你对这件作品的各种刺激的结论,那么这个过程就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以往的一些艺术形式中,这种互动中的“观众”往往处于一个比较被动的状态。那么这可能造成的情况就好像是看一部电影,直接看到了结局,而不清楚原因。虽然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剧情解析来帮助他们理解,但是这样始终会跟“观众”产生一种距离感,虽然说距离产生美,但是这里的“距离”可能会导致一些误导,或者是迷惑,从而使“观众”不能更好地去理解作者的意图。那么“互动媒体艺术”就很好地强调了这一点,它强调“观众”的参与,让“观众”从故事的开始就置身其中,跟随作者的思路,去感受,去理解,最后得出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对这件作品的认识,然后与作者的观念进行对比,既传达了完善的信息量,又达到了一种互动交流的目的。#p#分页标题#e#4.“科技”的艺术“互动媒体艺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技的发展。装置,游戏,影视,等等这些艺术形式都必须有相应的技术支持来呈现艺术家日益活跃的想象力与创新的观念。往往一个新技术的出现,都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效应,包括我们的艺术行业。从蒸汽机到电子产品,这些科技的发展都不断地刺激着我们对艺术表现形式的探索与革新,比如动作捕捉装置,虚拟实境技术,光电涂鸦,等等。大部分的科技互动媒体艺术成果,都不是个人可以独立创造的,必须结合许多跨领域的专业人士才能完成。就像比尔•维奥拉的著名作品《知识之树》,随着人的进退,同步反映树的生与死。艺术家的创意,也必须仰赖程序设计师才能实现。又比如艺术家JohannesDeutsch的互动装置《Cave》就是典型的成果,肢体动作会自动改变虚拟空间,观众可以边玩边欣赏自己创作出的各类型立体抽象空间。当你被拍成影像,你可以带着自己进入《Hiddenworlds》这个立体虚拟舞台来游玩。具备人工智能的卡通角色会随着你的动作和你一同玩耍、表演。林兹未来实验室认为跨领域合作能激发科技应用的潜能,这就是与欧洲优秀的动画家以及人工智能科学家一同努力的成就。尽管科技互动媒体艺术具备科学、艺术、工业的作用,但是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大多还是执著于如何开发新的艺术形式,创造社会无形的文化价值,而非资讯工业中具体的产值。在科技互动媒体艺术中,观众的角色变得很重要,大部分作品都必须仰赖观众的参与互动,作品才能呈现出意义。传统艺术只能让观众看,站在作品外面欣赏;科技互动媒体艺术则希望观众能进入作品里面体会艺术的乐趣与观念。5.“革新”的结语互动媒体艺术归根到底也就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而产生的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它的出现给我们带来了一种新的交流方式,以及不同于以往观赏作品中“互动性”的感受。在不断重构与翻新的表现形式之衍变过程中形成了独有的特征,拓宽了人们的审美视野,带来了形式上的革新。如果说一个人的知识和经历决定了他的意识形态,那么一件艺术作品的主题与所处的时代就决定了它的表现形式与其发展的趋势。世间的万物都在不断地变幻,不断地会出现一些相对“新”的表现形式,它们带着一种未知与神秘的感觉来刺激大众已经麻木或者疲惫的审美需求。但是在变幻的表象背后,那些艺术创作的本质,始终是我们的生活。上帝创造了世界(这里是一个比喻),这个社会就是一个互动媒体装置,每个人都是参与者,每个人都是观赏者,每个人都成为了作品的一部分,互动的持续像流水一样生生不息,从而产生了各种不断变化的思想。就如同之前所言禅语有云:“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大众,这三般见解,是同是别?”答曰:“旗未动,风也未吹,是人的心自己在动。”

多媒体互动艺术篇2

媒体艺术作为当今设计界的主流,与公共艺术形成互动,赋予了公共艺术新的内涵,拉近了公共艺术与观众之间的距离。结合数字媒体艺术的多样性,对南京公共艺术设计进行研究,探讨数字媒体艺术与公共艺术的融合,有利于加快城市公共艺术设计领域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突出南京的历史文化,塑造南京现代化的大都市形象。

关键词:

数字媒体;公共艺术;融合;地域文化

一、发展现状

公共艺术作为城市的名片,在塑造城市独特性格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公共艺术已成为构建当代城市多元文化、传播公共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公共艺术作为城市中不可缺少的视觉艺术形象,记载着城市的历史,蕴涵着城市的文化。其设计既应满足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又应体现城市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数字媒体打破传统的单项公共艺术交流模式,使观者不自觉地成为作品的一部分,与之形成互动。数字媒体作为艺术与技术的结晶,是一种直接的信息传播方式,活跃于公共服务领域。在英国,数字媒体产业的产值约占GDp的7.9%,是第一大产业;在日本,电子游戏、动漫卡通、网络游戏等产业成为仅次于汽车业的第二大产业。国内数字媒体产业也在飞速发展,近几年,数字媒体技术与公共艺术设计的融合较为普遍。数字媒体具有公共性和人情味,不仅传播符号多样,而且反馈灵敏、调整迅速,对消费者行为具有积极的影响。

二、数字媒体融入公共艺术的意义

城市公共艺术在设计中越来越多地与影视广告、三维动画、网络游戏、网络艺术、数字音乐等现代数字媒体艺术相结合,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凸显公共性

数字媒体介入公共艺术设计,以视频艺术、音频艺术、编码艺术、交互艺术、网络艺术等手段为基础,将艺术与技术巧妙结合,产生了全新的动态艺术表现形态,丰富了公共艺术的内涵。在城市广场公共艺术设计中,利用数字媒体艺术的独特传播方式有利于广场氛围的营造,趋向大众化,具有亲和力,增强了公共艺术品与观众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凸显了公共艺术的公共性质。美国芝加哥千禧公园中的皇冠喷泉(CrownFountain)就是数字媒体与公共艺术完美融合的典型实例。设计者将媒体艺术巧妙融入公共艺术,将喷泉的背景设置为多媒体屏幕。由电脑控制的多媒体显示屏交替播放着代表芝加哥的1000个市民的笑脸,以此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每隔一段时间,多媒体屏幕上从市民的口中会喷出水柱,为观众带来一阵阵惊喜,加强了媒体公共艺术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凸显了公共性。

(二)增强互动性

数字媒体融入公共艺术设计,丰富了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为公众营造出网上虚拟空间。随着数字技术的介入,人们可以更方便地进行交流,互动性增强。为纪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而建的“国家公祭网”就是很好的例子。网友可通过网络媒体为遇难同胞点蜡烛、献花,以表达对死者的哀悼。“国家公祭网”设计色调以血红、黑色和白色为主,凸显了“国之祭、史之痛、民之愿”的主题。目前,该网推出了中英日三种文字版本。中文版主要分为公祭资讯、海外公祭、在线公祭、公祭回音、公祭教育、公祭知识和网上史料馆等七大板块。英文版和日文版均分为在线公祭、公祭资讯、公祭知识、论坛互动等四大板块。媒体艺术的应用不仅为公共艺术设计提供了高科技的设计平台,也丰富了公共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

(三)塑造城市美好形象

多媒体公共艺术作为动态艺术表现形式,通常以动态的形式与公众进行互动。通过动态媒体艺术手段,融独特的地域文化、自然环境与现代城市的气质于一体,可以彰显城市个性,营造城市的美好形象。在部分欧美国家,公共艺术已发展成为城市文化生活的重要标志。例如法国巴黎的凯旋门和埃菲尔铁塔,不仅形象地记载了城市的历史,而且体现了城市独特的地域文化。又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策划者运用数字媒体艺术方式将各个国家的国旗以超大电子屏动态传播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眼前,给观者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

三、南京公共艺术设计

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六朝古都、十代都会。远古文化、六朝文化、明文化、清(太平天国)文化与民国文化交相辉映,悠久的历史为南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奠定了南京特有的文化底蕴。而目前真正能够体现出城市地域文化特征,且满足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公共艺术设计很少。南京公共艺术的设计大多没有与数字媒体艺术相融合,形式单一,不能给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公共艺术设计要想体现出一座城市独特的审美价值,就应加强与数字媒体技术的融合。

(一)数字媒体在南京公共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数字媒体技术以“智能化”为主要特色,结合平面媒体、网络交互、影视动画等多种形式使得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多样化。2014年南京青奥会上大量采用了数字媒体技术,让南京在交通疏导、安全保障、休闲购物、旅游住宿、文化及运动场馆建设等公共空间的现代化设计方面均展现了世界一流水平,从而给各国游客留下了美好印象。南京多数公交站台的上方设置了显示“XX路公交车离本站还有几站”字样的多媒体电子屏。等候者可以根据屏幕上的提示清楚地了解等候的时间。

(二)数字媒体介入公共艺术的对策

1.视频和音频取代传统媒介

借助视频和音频等新媒体表现方式能够更好地体现城市的地域文化,塑造城市的美好形象。可以在南京城中心地段设置多媒体大屏幕,交替播放南京的文化、历史、娱乐、美食。在城市公交站台橱窗中,可以结合数字媒体手段,交替展示两幅广告,用多媒体动态广告代替静止、单一的传统广告。另外还可以在站台旁设置mp3播放器,根据人们的不同需求播放不同的音乐作品。

2.wiFi全面覆盖城市中心

三年内实现无线宽带全面覆盖市中心,加快推进城市网络数字化系统建设。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介入,人们可以借助无线网络技术与他人随时随地进行互动交流。数字媒体技术结合网络交互艺术,由wiFi向游客提供手机定位导游。公众可以借助无线网络交互艺术,参与网络问卷调查,及时反馈信息,与他人互动,与公共艺术品互动。

四、结语

在数字信息化时代,公共艺术设计应加强与数字媒体技术的融合。数字媒体与公共艺术的融合,有利于增强城市环境的趣味性,增强公共艺术与公众的交流互动。这种互动不受时空限制,能够更好地体现城市的文化,提升城市的品质,凸显城市的个性,塑造城市美好形象。

作者:唐丽黄文静单位: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马骏,张新宇.浅析当代城市广场公共艺术与媒体艺术跨界设计[J].装饰,2012,(3):139-140.

[2]唐丽.唤醒城市的记忆———六朝文化背景下的南京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研究[J].大众文艺,2012,(3).

[3]陆明明.浅谈数字新媒体公共艺术的互动性[J].大众文艺,2012,(10).

多媒体互动艺术篇3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中国艺术;艺术审美;民族化

新媒体艺术创造出了一种彰显人文关怀与艺术反思的艺术新样式,在学习、模仿西方新媒体艺术的创作与研究的同时,创作界和理论界也开始关注中国新媒体艺术发展的自身特点,并努力探索这些特点与中国艺术美学之间的内在联系。现代与传统艺术审美关系的思考中,本文试图在新媒体艺术的全息性审美方式与中国艺术美学的整体观照意识之间进行互动性思维,以建立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在审美意识上的内在关系,对中国新媒体艺术的民族化发展作出贡献。

1.新媒体艺术的理论基础

新媒体艺术是在总结提升传统艺术经验的基础上,随着媒体技术和媒体理论的逐步完善而发展起来的。20世纪以来,数字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生物科技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现代艺术提供了全新的传播媒体和表现形式。而20世纪下半叶兴起的各种社会思潮则为新媒体艺术理论提供了观念来源。特别是马歇尔・麦克卢汉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泛媒介论”,为新媒体艺术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打下了理论基础。“泛媒介论”为认识新媒体、整合新媒体为艺术创作所用产生了启迪的作用。此后,层出不穷的新媒体和新媒体理论不断冲击着原有的艺术思维和表现方式。新媒体艺术在建立了媒体可以是艺术的载体,也可以是艺术内容的理念基础上,走上了一条不断发现新媒体和融合多种媒体为我所用之路,并最终创造了新媒体艺术这一有别与传统艺术且不断进化中的艺术形式。

2.新媒体艺术全息性审美概念

新媒体艺术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将多媒体技术可能形成艺术表达的元素进行有机性与整合性的链接,产生一种单一媒体所不具有的新的传播功能与技术意义。多媒体的相互融合是新媒体艺术的核心表现手段和主要艺术语汇,并由此产生了审美体验的综合性、审美过程的交互性、审美情境的虚拟性等区别于传统艺术的全息性审美方式。多媒融合是艺术自身发展的要求。它反映了艺术的人性本质和自然本质。首先,人类的感官本身就是“多媒”的,人类不仅以五官感觉,而且以全部的思维感受着外部物质世界和内心心灵空间,多媒融合符合艺术表现人性的要求。同时,自然界本身就是有声有色、“多媒”合一的,多媒融合也符合艺术表现自然的要求。所以,人类对于艺术信息的多媒融合,不但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人类审美意识与人性自身完善的必然要求。

3.中国艺术美学视角下新媒体艺术的特征

中国艺术美学,带有明显民族传统性特征,新媒体艺术充分吸收民族性并有机整合多媒体技术,建立了互动与互为的新艺术形式,使审美活动具有全息性与广泛性的审美特征。多媒融合下的审美思维是整体的、有机的、全息性的审美思维方式。它不仅综合性地调动了人们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各种感觉器官,还交互性地激发人们的思想、情感、性灵与精神等理性活动。在这种全息性的审美活动中,人们的主观与客观互动、感性和理性互融、技术与艺术相通,达到了一种审美意识上的辩证与统一,给人们带来了全息性的审美体验。

3.1审美体验的综合性

新媒体艺术将不同媒体及其造型及传播机制的应用功能有机整合,大大丰富了艺术的表现形式,多重艺术语汇的综合带给人们韵味体验以及张力震撼。我们知道,审美体验意味着主体部分或者完全进入到对象当中去,对对象发出的信号进行回应。当代的新媒体艺术不仅需要融合眼、耳、鼻、舌、身等多种感官参与审美体验,而且随着现代神经学等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技术可以绕开复杂的身体感觉器官,直接刺激神经,从而让人摆脱感觉器官而感知栩栩如生的世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给新媒体艺术带来了极大的发展空间,也让人们的审美体验产生无与伦比的综合性和丰富性。

3.2审美过程的交互性

新媒体艺术多媒融合的表现方式促使审美过程发生相应的变化。交互式审美成为新媒体艺术区别于以往艺术形式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新媒体艺术传播过程中,创作者、传播者和接受者是交互合一的,创作、传播和接受的过程是实时同步的。这赋与主客体对作品内容、过程、表现、结果进行创造性阐释和能动性建构的权利,艺术审美也成为主客双方互动地、深度地参与和体验的过程。这种积极的交流和互动使得作品意义的阐释变得多元而丰富,创作和欣赏的过程充满着审美的愉悦。同时,新媒体艺术审美过程的交互性使人的主体意识得以凸显,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体现了艺术审美追求自觉自由的本质要求。

3.3审美情境的虚拟性

新媒体技术的融合、生成功能使其可以任意地依据人们的直觉意象创造出物质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事物。在新媒体艺术中,现实生活中发生过但不可再现的事物或事件场景可以随时再现,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但并未发生的事物或事件也具备了被展现出来的可能,甚至根本不可能在现实中发生的事物或事件也能被人类知觉所感知。新媒体艺术的这一特性突破了传统的审美准则,形成了虚拟领域的审美范畴。在这个虚幻的时空里,意识的直觉成为了物质的现实,假定性的体验被赋予了极强的真实感,艺术的表现和审美体验都获得了空前的自由。

参考文献:

[1]许鹏:《论新媒体艺术研究的特殊内容与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2][德]本雅明:《机器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本雅明论艺术》,许绮玲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89页。

[3]许鹏:《新媒体艺术的理论误读辨析》,《文艺研究》2008年第12期。

[4]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版,第22页。

[5][美]F・卡普拉:《物理学之“道”》,朱润生译,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1版。

[6]石鲁:《生活章》,《文艺研究》1981年第1期。

多媒体互动艺术篇4

关键词:补偿性媒介理论;交互艺术;情感化

1“补偿性媒介”理论的交互性分析

1.1“补偿性媒介”对“初媒介”的补偿互

初媒介的刺激,新媒介的反应:根据保罗・莱文森的观点,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都是对过去的某一种媒介或某一种先天不足的功能的补救和补偿,但是新的媒介又会带来新的问题。当发明无线电通讯设备,这种媒介对于口说耳闻的人体功能而言,是一种“补偿”,当其对“初媒介”进行补偿性改良的同时,由于技术的发展对人们口说耳听的需求放大,先前的“补偿性媒介”在需求的驱动和新技术演进的外部条件下,会刺激产生对其功能优化的“新补偿性媒介”,先前媒介被后进媒介“补偿”,成为后进媒介的“初媒介”,而后进者成为其“补偿性媒介”。“补偿”的过程是一种运动的交互过程。

1.2“补偿性媒介”对人情感的需求的互动满足

莱文森认为,人是媒介的环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用于比喻媒介与人的关系就是:媒介竞人择,适应人类需要者生存。在《手机:挡不住的呼唤》一书中,莱文森指出,“我们就是媒介种类的环境,媒介的进化不是自然选择,而是我们人的选择――也可以说是人类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媒介就是适合人类需要的媒介。”

当激浪艺术,达达主义思潮涌动,计算机技术产生并迅速发展,赛博空间与日膨胀之时,艺术的交互特性逐渐被识别、认可,形成系统的交互艺术的理论体系。无疑,艺术的交互特性是对技术交互特性,特别是计算机技术交互特性的一次“补偿”,而在完成“人体功能延伸”之后,新需求立即被建立。

1.3新媒介技术对交互艺术的情感化补偿

根据莱文森“技术发展三段论”理论的阐述,技术的发展经历了,“玩具―工具―艺术”的三段式发展过程。新技术的产生,意味着它必将被新新技术取代,而基于新技术(新媒介)基础上产生的艺术形态,是对其发展缺陷的(“噪声”)的合理化“补偿”,正如计算机互联网补偿了电视媒体接触终端的局限性、表现形式的单一性、时间空间的限制性、受众互动的浅显性以及网站运营的匮乏性,成为电视媒体的补偿性媒介。而计算机互联网的各种软件是对其“互联功能”不足的补偿,而界面交互艺术是对软件可视化形态的美观化、人性化的“补偿”。因此,补偿性媒介对交互艺术的产生具有直接影响关系,同时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将从可视化、可触化走向可情感化、可现实化。

2“媒介情感功能的补偿”假说提出

基于保罗・莱文森的“补偿性媒介”理论和以上论述,基本可以厘清交互艺术与媒介的关系。在新媒介基础上的交互艺术是对新媒介交互技术性的补偿;情感化的交互艺术设计是对一般交互性艺术的需求性补偿,同时也是对人情感功能的继续延伸。所以我认为,交互艺术性是对媒介情感的功能的补偿,而情感化的设计是其本身的自我补偿和修复,为人身体的功能服务。

3交互艺术的情感化表达

3.1交互对艺术审美空间观的重构

新“媒材”的产生和使用,特别是基于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将让人们长久以来保持在现实二维空间或三维空间的艺术创作,转移到了虚拟的多维空间中,媒介的补偿性发展对艺术形态的载体和艺术审美方式的具有极强的干预作用。

补偿性媒介对艺术审美体验的干预首先表现为,交互对艺术审美空间感的干预,艺术审美体验从事件延展到情景空间中,引起体验空间感的变化;而电子媒介(新新媒介)影响下的虚拟场景的介入与空间格局的变化,导致原有需要遵守的情景规则被颠覆,传统的地域边界被电子媒介无情的打破,审美体验的空间呈现虚拟和现实的高度结合的趋向。

3.2“沉浸式”互动的情感化营造

(1)沉浸式体验与交互情感化的内在逻辑。情感交互成为高级信息时代人机交互的主要发展趋势。根据保罗・莱文森“人性化趋势理论”,技术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像人,即“人性化趋势论”。弗洛依德认为人的本能分为两大类,相当于人类两大需要,即饥和爱。而今,“人-机互动”不断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方式也有赖于互联网机体,人们对人机交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情感需求,而在交互过程中,沉浸式体验情感化设计,可以使“人”“机”交流中达成情感交流效果。就目前的交互艺术发展状况来看,交互艺术有赖于新媒介形态,这种与新媒介的“联姻”,使得沉浸式体验效果得到最大化。

(2)“沉浸式”体验中的情感传递。数字交互艺术与沉浸式体验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交互艺术借助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实境技术等制造用户体验的沉浸环境。情感化设计在细致层面上更注重满足人们情感上的需求,让人们能够集中注意力去执行其预期的行为,同时达到情景内容的情感传递的审美体验。“沉浸”的情景中,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更容易对情感体验进行捕捉和感受。所以,加入情感化、人性化设计效果沉浸式体验艺术品类,能让受众在审美体验的同时得到情感的满足,成为艺术品的“软利器”。

4结语

交互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较,具有很多新内容,有诸多传统艺术形式所不具备的特征。基于保罗・莱文森的“补偿性媒介”理论和以上论述,基本可以厘清交互艺术与媒介的关系。在新媒介基础上的交互艺术是对新媒介交互技术性的补偿;情感化的交互艺术设计是对一般交互性艺术的需求性补偿,同时也是对人情感功能的继续延伸。所以我认为,交互艺术是对媒介情感的功能的补偿。

参考文献:

多媒体互动艺术篇5

论文摘要摘要:新媒体是由信息技术突破带动的,在先进的信息技术基础,上融合为声像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新闻平台。媒体艺术是一种创造媒体本身的新型艺术。新媒体艺术具有对人们精神世界引领和示范的功能,已经成为人们接受信息、享受娱乐、体验艺术的主要渠道。成为传播先进文化、提升人们精神境界的重要平台。新媒体必须强化管理,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的艺术导向,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主旋律,实施精品、品牌化战略,带动整个媒体艺术产业的健康发展,成为社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新媒体的缘起

媒体从传统的定义来讲,具有喉舌功能,它作为信息传递、交流的工具和手段,在人类信息传播中起着及为重要的功能。电子传播时代的到来和传播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前所未有的信息社会。媒介的极大丰富和体外化信息系统的发达,进一步增加了信息和信息传播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信息社会,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以计算机、互联网络和多媒体为代表的新传播的发展,使不同媒介的功能出现了融合的新趋向。信息高速公路就是集广播、电视、电话、传真、电子邮政、电子出版、计算机通信等各种信息媒介于一体,对音声、影像、文字、数据等进行综合处理和传输的多媒体双向信息系统。近年来,新媒体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冲击。和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向主要表现在传播过程的双向性的增强、多媒体化和媒介功能的融合、媒介资源的丰富化、信息传播的全球化。新媒体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知识结构,也改变了人类观察世界的方法和思想过程。以电视为主的现代媒体改变了人类观察世界的棱镜。在遥远的土地上,通过卫星、电视、互联网,进入了家庭。观众和网民有一种实时、亲历、感性和全球化的感觉。以印刷媒体为主的传统媒体,其文字死板地印在纸上,读者要依靠自己的想象力构筑出现实画面来。然后,大脑通过理性的思索做出结论,最后再拿出行动方案。而新媒体改变了思想和决策过程。电视的动感、声音、色彩使观众的感官亲历了新闻事件,引起了冲动的反应。由于电视依靠的是视觉元素构成的画面,它总是把注重力放在那些能出好画面、戏剧性强的新闻事件上。电视画面给受众带来的冲击效果也促使一些报纸跟着模拟。这类报纸强调和突出报纸的视觉效果,借以提高新闻内容的质量,增强新闻的冲击力。

二、信息时代的艺术互动

当代艺术的转型是艺术和大众传媒在制造形象化文化产品上的统一性,决定了两者相互促进和统一的前提。大众传媒作为流行艺术的主要生产机器,从内容到形式,从工具到手法,都控制了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把它们整合到传媒体系中,先天地决定了流行艺术的标准化和批量化生产方式。艺术和设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造物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和审美意识的提高,艺术和设计更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在中外艺术设计发展史上体现得都非常明显。所谓设计,指的是把一种设计、规划、设想、新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送出来的活动过程。艺术设计的分类方式多种多样,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常见的分类方式将艺术设计划分为摘要:平面设计、立体设计和空间设计;或者根据应用领域分为摘要:建筑设计、工业设计和商业设计等。设计作为视觉的造型活动必然体现为一种艺术形态,艺术设计门类庞杂,新的设计名称相继出现,新媒体艺术设计就是其中的一例。设计有许多名称,分别揭示了各种不同的设计目标和存在领域,但是我们发现,在一些设计中具有类的特征摘要:视觉传达设计、商业展示设计等门类和二维空间关系密切,都是通过视觉传达意图,其学科基础是平面构成。和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设计门类,如网页设计、数字3d设计、互动设计、动画设计、游戏设计等,它们以电子形式存在,不受时空限制,营造的是虚拟的人工环境,使人们在真实和虚幻中穿梭。虚拟艺术设计是指集声音、视频、图像、动画等各种信息媒体于一体的信息处理艺术。它可以把外部的媒体信息,由计算机加工处理后,通过互联网以图片、文字、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方式输出,以达到丰富的互动艺术表现。其特征为综合性、交互性、虚拟性。虚拟艺术设计已经成为网络空间的一种生活和娱乐方式,日渐融入我们的生活。技术和艺术,现实和虚拟,参和和互动,这是数字化网络的观念,是一种新的空间形式、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从某种角度可以说,虚拟艺术设计是数字时代和信息时代的艺术表现。其大致可分为网页设计、游戏设计、交互设计、用户界面设计、虚拟现实。

三、新媒体艺术引领时尚

新媒体艺术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一部分,它遵循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趋向,符合时展要求,加快社会主义文明进程,这是它的动力和生命力所在。在人们刚刚熟悉了第四媒体一网络媒体之后。以手机短信为起点的第五媒体又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除了拥有原先的报刊、广播和电视之外,又增加了两种新媒体。那么未来的媒体什么样呢?它应当是由信息技术突破带动的,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多媒体平台。未来通讯社、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媒体将在先进的信息技术基础上融合为声像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新闻平台,并和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公务、电子医务、电子教务等有交叉和融合的趋向。当前,给媒体带来新的挑战,媒体既是信息的传播者,又是市场的竞争者。如何激发媒体的活力?传统媒体艺术设计所扮演的“点缀”功能,必须起到画龙点“睛”的功能,让媒体的活力在市场竞争中充分焕发。也就是说艺术设计就是打造媒体的第二生命线。新媒体艺术是一种创造媒体本身的新型艺术。传统媒体要进行自身的演变,促进向新媒体转变。传媒的发展过程不是媒介依次取代过程,而是一个依次叠加的过程,每一种技术都使人类的传播能力有了飞跃。这种传播能力在进化过程中一代一代的积累、升华、传递,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基本的一面。传统媒体必须和新媒体联手改变传统的传播模式,作为世界上广有影响的传统印刷媒体,美国《科学》杂志改造成了交互式的电子信息媒体。20世纪B0年代兴起的新媒体艺术,继青铜、瓷器、雕刻等旧炼金时代实体造型艺术后,第一次运用并融合声、光、电技术表达观念。发展到今日,新媒体艺术更以它的互动性、渗透性,把对某种具体技术的崇拜和开发转化为对此技术的分享和通感。如同一扇窗、一道门、一个镜面、一堆答案,让参观者接近创作的过程,通过创作者熟悉自己。

新媒体艺术所谓的“新”是什么?新=未存在过的=未被发现的=原创的。新,就一定不属于大多数;新,总是被少数人创造出来的。发现和创造新事物总是非常个人化的活动。在一个以媒体、信息和知识为引擎的社会中,艺术,作为创造力和表现力互相激发的一种实践活动,积极地介入到塑形社会的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学科交叉、跨媒体、人机交互和空间,这几个元素构成了新媒体艺术的最主要特性。媒体艺术为跨文化

的和学科交叉性的,其实可以涵盖从绘画、摄影、全息摄影术、实验电影、录像艺术到行为艺术、交叉媒介演出艺术、交互艺术、界面等广阔的领域。欧洲新媒体艺术教育普遍以观念为导向,并具有实验胜、反思性、破坏性和置疑精神。我们在此领域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以技术至上为方针。普遍缺少的是一种对艺术史、当代艺术、实验精神,以及独立,合作关系的深入熟悉。学生们创作的作品只是一种单纯的工具层面的延伸。停留在3D特效和网络游戏互动这样的层次是无法了解真正的新媒体艺术的。新媒体艺术首先是建立在艺术层面上的艺术创作。互动和网络是新媒体艺术的两个主要特征,二者之间经常是互相包含的关系。互动有两个方面的意思摘要:一个是广义的,比如看电影、打电话,等等;狭义的互动概念,就是界定在人机交互上面。一些新媒体作品通过媒介和网络还可能反馈到艺术家。从人到作品,再从作品到人,这种交流是双向的,这都是一些传统艺术所不具备的新的可能。

四、重引导和强管理并举

信息技术发展引发的媒体革命也提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重大新问题,诸如管理失控、色情暴力信息泛滥、知识产权被侵犯、职业道德受到冲击等等。面对由信息技术发展引发的媒体革命,人们给予了高度重视。各国政府从国家利益出发纷纷调整和制定相应的战略方针、政策和具体办法,以期在21世纪的媒体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带来的新挑战,各种思想文化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相互激荡,正确的和错误的,先进的和落后的,积极的和消极的交织在一起,意识形态的渗透在加剧,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科技优势和舆论强势,不馈余力地推行其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西方文化、外来文化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不容忽视。美国大片、西方时尚、日本动漫、韩流以及情人节、感恩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在青少年中大行其道,对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思想道德观念和传统文化产生了冲击。

灿烂的中华文明和优秀文化传统。既是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华儿女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千百年来,在绵延不绝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的传承有着自己独特的方式,既有口耳相传的神话史诗,也有浩如烟海的纸质典籍。近现代以来,随着科技革命推进,大众传媒应运而生,为文化的传播、文明的传承赋予了新的生气和活力,拓展了更大空间。媒体在文化竞争中的功能更加凸显。我们只有努力传承、弘扬中华文明传统,积极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创造出更具有生命力、竞争力的新媒体艺术,才能在国际文化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在当今社会,新媒体艺术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具有重要影响,具有对人们精神世界引领和示范的功能,已经成为人们接受信息、享受娱乐、体验艺术的主要渠道,成为传播先进文化、提升人们精神境界的重要平台。新媒体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的艺术导向,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主旋律,始终坚持崇高的精神追求和品格的自我素质。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有计划按步骤的推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作品,为活跃人们精神生活,提高人们精神境界,激励人们创造美好未来,发挥积极功能。文化精品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思想的集中体现,代表着文化发展、文化追求、文化价值的最高标准。总理说摘要:“拥有名牌的多少,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象征。名牌就是质量,就是效益,就是竞争力,就是生命力。希望全国有更多的名牌走向世界,加快培育更多世界级企业和世界级品牌。”新媒体艺术实施精品、品牌化战略,带动整个新媒体艺术产业的健康发展,成为社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多媒体互动艺术篇6

关键词:多媒体;艺术;概论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053-02

多媒体艺术是当代信息科学技术与艺术相互结合的产物,经历了从模仿到原创、从局部到整体、从单一到多元化的发展过程,正在步入全面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未来多媒体艺术的发展会在艺术本身的创新、政策的支持、技术的革新、相关领域推动等动力的推动下,朝着技术、思想和观念维度上的不断进步。

一、多媒体艺术具有主动传播的功能

艺术家都需要将自己的艺术观念和作品及时的进行展示和交流,过去这可能是绝大多数艺术家们,特别是年轻艺术家和不知名艺术家,遇到的最大问题。他们有想法,有作品,但缺乏与观众沟通的机会。如今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得远程传输多媒体艺术作品成为现实。借助于数码技术能够非常方便地编辑制作数码图像(包括数码绘画、数码摄影和数码录像),艺术家完成的艺术作品可通过网络。他们可在现场讲解自己的作品,将作品迅速推介给全世界的艺术爱好者,不必再为寻找发行渠道或展示、表演场所而为难。同时音频和视频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能够独自在家里看电影、听音乐。艺术家可以在网上随心所欲的表演并直接推销其艺术作品,声情并茂。

二、多媒体艺术提升互动的界面

在传统艺术形式中观众往往是很被动,给什么就接受什么。或许观众会有喜欢和拒绝的感受,但与作品本身却无关。现在网络多媒体艺术打破了传统的定式在特定地点和时间中的展出作品方式,任何一个人,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他必备了上网条件与交流手段,就可以参与到作品的互动过程中。欣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喜好,对艺术作品进行修改,创造出符合自己审美趣味和理想的、新的艺术版本。这种互动性其实是更好地体现了艺术对每一个人的作用和个体性,同样的一张画给不同的人看,看到的内容会有千差万别;同一曲音乐在不同的人听来,肯定也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这种新的艺术版本不再只是存在于欣赏者意识中的审美经验,而是经过欣赏者的再创造转化为现实的艺术作品。艺术作品的原创者和欣赏者之间的界限将不复存在。艺术在这种互动性的推动下必然会有更大的受众面。

三、多媒体艺术的虚拟创作

虚拟创作解放想象力创作的过程不但是想象力创意过程,同时也是想象力被抑制的过程。绘画是瞬间艺术,其实并不是一个瞬间完成的。从开始到结束的过程中要抑制旁逸斜出的想象力,我们不断地受到中途变卦的诱惑,必须为一种可能性的最终实现而牺牲一百个可能性,而且在结局处无法确认自己的选择是否是最好的。任何一种想象力的展开又都是一种遮蔽。这是创作者巨大的悲剧。数码时代的“备份”的概念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很多人已经把虚拟游戏中的自己当作是现实生活的一个部分,它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年青一代人的生活模式。网络多媒体艺术将改变的传统的艺术品陈列与展出方式:并非在具体的现实空间中进行收藏、陈列与展出,并非有一个有实体的作品形态,却可以用虚拟方式来实现。

四、观念与多媒体艺术的创作原则

电脑的普及和网络的发展不断地冲击着人类的生活,个性化与数字化生存的概念成了一种时尚潮流,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人们对事物的认知。电脑网络像是个人神经系统的延伸,将使用者的“触角”向外延展。许多资讯知识及日常活动都由物质空间转换到网络空间,成为生活的部分。强大的技术支持不断诠释着新的艺术观念,面对新技术的诱惑,许多作品会停滞于形式和新语言自身的技术层面。艺术创作离开了想象就失去了灵魂。艺术作品与每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有关,由观念驱使的创作是艺术性的创作,而如果仅仅只通过技术实现的作品就不能称为艺术创作。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审美情趣的多样化,孕育着各种新的艺术形式的形成,艺术表现方式将更加生动和具有参与性。跨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与艺术迅速融合、随着网络化、数字化和虚拟技术出现给人们提

供了崭新的艺术观念和表现空间,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新生代开始以自己的方式展示新的艺术样式。观念开始转变,新的艺术形式蕴藏的巨大潜力以及其展现出的勃勃生机都是不容忽视。如果计算机网络改变了人类的生活,那么“网络多媒体艺术”也在改变着人们对“艺术”的认知方式。更多的人可以接触和感知高不可攀的神秘的“艺术”,它意味着今天的艺术会迎来前所未有过的如此广大的受众面,对于为精神服务的艺术作品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欢欣鼓舞。

五、多媒体艺术的发展的特点与动力

(一)多媒体艺术的特点

目前,多媒体艺术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结合了视频、声音、文字的超级文本等处理技术不但可以链接到无穷无尽的其他文本之中,还可以由多种路径进入,而它所提供的互动性几乎更是无穷无尽的。纵观多媒体艺术的应用状况可知,当前多媒体艺术的发展具有如下特点:

主动传播性:音频和视频等技术的发展,是多媒体艺术家们能够在网上随心所欲的表演并直接推销其艺术作品,提高了艺术作品的传播。

虚拟操作性:现在的网络多媒体艺术已经改变了传统的艺术品陈列与展出方式,并非在具体的现实空间中进行收藏、陈列与展出,并非有一个有实体的作品形态,却可以用虚拟的方式来实现。

广泛的公共性:多媒体艺术利用电视、录像、互联网等多种手段积极地投入到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之中,艺术的作品无处不在。

表现的多样性: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艺术的表达提供了众多的形式。

高强的时效性:如今多媒体艺术的更新与时俱进,不断展现出时代的特性。

(二)多媒体艺术发展的动力

多媒体艺术发展的动力多媒体艺术的生效与成功势必在一个系统的文化结构与网络中显现。因为,未来多媒体艺术的发展的动力与整个文化系统等有着必然的联系,多媒体艺术的发展不单单是一个艺术种类的发展,因此,多媒体艺术未来发展的动力是艺术本身的创新、政策的支持、技术的革新、相关领域推动等,创新无疑是艺术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多媒体艺术的发展本身是一种创新艺术的发展,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之中,创新依旧是多媒体艺术不断发展的核心动力。政策的支持能够为多媒体艺术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六、多媒体艺术未来发展的方向

多媒体艺术逐渐成为艺术创作者新的艺术表达手段,同时也在多种媒体语言进行融合的表达过程中形成了独立叙述的语言风格从多媒体艺术呈现的特点和发展的动力可以发现,跟多媒体艺术产生一样,多媒体艺术的未来发展是建立在技术、思维和观念这三个维度上面的。每一个维度上的进步都是多媒体发展动力推动的结果,然而,多媒体艺术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呈现出更多的特性.而多媒体艺术未来发展的方面主要是基于技术、思想和观念维度上的不断进步,偏见导致的战争和冲突,民族仇恨种族歧视,这一切都将成为艺术创作的反省对象。

(一)技术维度上的未来发展

1、临场感增强

多媒体是即时的综合艺术,它是结合声音、文字、影像和录影动画,随时随地在不同时候、不同地点的人互通咨询艺术。多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介入舞台表演和事件艺术,它将参与表达更丰富的情感并且是观众体现到更真实的临场效果。多媒体的呈现方式将越来越自然,融入现场的时间空间之中,这使得多媒体艺术的临场感会不断增强。

2、互动性增强

电影、电视、戏剧的未来发展方向会与咨询、电子传播科技相结合,而此种结合一方面将促进多媒体的发展,一方面将使得资讯的取得与传播会因故事性和戏剧化效果的加入而更具亲和力。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必然会使原来无法在网络等远程传输中实现的多媒体语言成为现实。现在地下在技术和网络带宽都在超速发展,已经实现的“点对点”下载方式更具个性化,使得多媒体节目的交流更加易于接受和富有趣味。然而这些都会促进多媒体艺术的互动性发展。

(二)思想层面上的未来发展

1、文化反省与批判

在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同时,也带来诸多的负面效应,如生态环境的破坏、人的自然观制度退化等,而由于狭隘和偏见导致的战争和冲突,民族仇恨种族歧视,这一切都将成为艺术创作的反省对象。多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向我们证明,它从来都是艺术家勇于挑战传统和批判现实的有力武

器。在审美和技术结合的同时,对文化和社会的反思也将是多媒体艺术创作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多媒体艺术的未来发展多半是一种文化反省与批判的进步。

2、观念维度上的未来发展

多媒体对各种媒质和艺术特性的综合能力使其有更多的表达路径和更广阔的展示空间,通过与观众的互动获得变化的增长形态。与多媒体的概念所可能达到的境界相比,还有很多有待开发的东西。与生物领域、外太空研究领域的结合将使多媒体的艺术表达向着更加具有广度的方向发展.艺术与科学的合作也将更加密切和广泛。由广义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发展起来的新的研究成果将使传统观念中的维度进一步拓展,科学家曾预言宇宙的维度远远超过我们所能像的四维空间,它极可能有超过20个以上的维度。这些将极大的激发创作者的想象力和热情。布莱克曾经说过,人类这个物种能够借助于具体操作揭示世界的内部表述并超越自身被生物学固定的感知限度,多媒体会在探索中的不断迈进并证实了这一论断。因此,在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发展空间中,多媒体艺术必将迎来自己发展的新高潮,它将带动观念变革和成为深具影响力的艺术形式。

本文为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指导项目《数字化模式音乐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平台建设的研究》结题论文,项目编号:7837

参考文献:

[1]洪婵.论多媒体中的视觉表现[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23(2):183-186.

[2]王亚东.多媒体艺术应用现状分析[j].科学中国人,2008(11):123-125.

多媒体互动艺术篇7

关键词:多媒体语境;戏剧艺术;探索

中图分类号:J8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7—0050—01

一、时代造就戏剧艺术新形式

时代并存各种艺术风格早已刺激不到现代人们的审美神经,唯有艺术融合新奇的创作媒体才是王道。媒体的发展必然导致多种媒体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随之不同的媒体组合规模化,便拥有了自己的语言语境即多媒体视觉,多媒体听觉和多媒体交互等。戏剧艺术不再排斥它们的参与,反而是多多益善,尝试新形式的探索。

二、多媒体和戏剧艺术的内在联系

多媒体语言的特点在于即时复制集成;异常感官体验;非线性时空错觉;互动性和游戏化以及虚拟与仿真,充分为戏剧的假定性美学提供扩展语汇。即时复制集成使多媒体营造的场景易于产生、解构、合成、扩散,进而具有强密度和大包容的超现实特性,与戏剧艺术的“真实的幻觉”不谋而合。借助于技术修辞和隐喻,让文本消失和显影,时空交错真实擅变。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多媒体在塑造现实,模糊表象和事情本身。此外戏剧艺术是融合时间、空间、表演、造型、视听的综合艺术,讲究外在动作,内在心理的冲突,强调观演现实时空交流的现场性。这些多媒体都可以通过把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技术综合,建立逻辑连接,进行采样量化、编码压缩、编辑修改、存储传输和重建显示等处理实现,带来的强烈内外冲突和现场感也是不言而喻的。由此可见多媒体和戏剧艺术的内在联系紧密,两者联姻是必然。

三、多媒体语境下戏剧艺术的探索

戏剧艺术在多媒体语境下的探索最早要从1976年《沙滩上的爱因斯坦》算起。初期的多媒体创作构思是围绕着内心世界外化进行的,主要形式是真人表演和录像播放相结合。而迅猛发展却是上世纪90年代。

1991年,戏剧《杰克斯和他的主人》结合人体工学设计虚拟舞台,通过虚拟演员以检验走位和布景灯光。2011年日本创意舞台剧《剑舞影绘》摆脱人与人表演,直接与屏幕互动。我们看到多媒体语境下的戏剧艺术逐渐出现网络、交互形态,颠覆了传统戏剧艺术注重演员表演和观众的现场交流的观念。随着对多媒体掌握的日渐纯熟,戏剧艺术不再停留在为技术而技术的层面,而是朝加强互动性和虚拟性感官体验的新方向发展,让渴望掌握主动的观影心理找到了突破口。

从编排初期来看,多媒体语境下,戏剧一方面借助网络技术搜索素材,剧本修改、演员海选的相关剧目信息,通过开放性创作直接将观众参与融入进去。另一方面利用相关多媒体技术设计仿真虚拟模型,实验构想的可行性,避免了现实不必要的重复劳动。

舞台呈现上,较为简单的如《阿依达》运用电脑编程与手控确定剧场实际演出空间。电脑灯与LeD配合使用让频繁切换场次变得流畅。多媒体技术不但为舞台赢得更开阔的表演空间,而且网络和投影的方式,改变了静止单一的舞台场景。百老汇戏剧《Blueman》中,有段表演就是从舞台转向热闹街区。通过摄像机跟踪场外,视频传输给观众,使得舞台场景与真实环境相互交织,观演冲破了传统封闭的舞台空间关系。日本创意舞台剧《剑舞影绘》中舞动剑器的演员和绘制的影像互动,为我们展现了一出真实精彩的厮杀。另外《互动的生动的舞台》尝试的媒体透视法的类型模式把实际舞台构建与扮演马基雅弗利的演员的运动关联起来。与此同时为了尽可能更换服装,红外跟踪器评估后将不同质地的装束投射到对应的演员身上,以达到整场演出的统一。

四、未来发展前景

目前多媒体语境下一种叫虚拟现实的技术越来越受到观注。它是基于计算信息的沉浸式交互环境,体验者借助必要的设备以自然的方式与虚拟环境中的对象进行交互,如同亲临真实环境。未来戏剧艺术必将其吸收,配合特殊观看设备,展开领域内的新探索。

此外网络的力量不容小觑,远程鉴赏和iRC戏剧就是由此衍生而来的。互联网上用户就某种戏剧的话题讨论,无计划的交流中身份可随时转换,因而产生了某种戏剧价值。1994年哈里斯敏以对莎士比亚著名悲剧《哈姆莱特》别具匠心的戏仿创作了第一部iRC戏剧。这也为戏剧艺术在多媒体语境下提出了一新构想。

戏剧艺术存在的基本条件就是要与时代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每个时代都有其代表性的语言环境。当下的多媒体语境要求技术对现实模拟和操控,让戏剧艺术意识到不单物质层面的现实需审美化,精神层面的现实也需审美化。所引发的技术潜力与戏剧艺术的探索前景也将是广阔的。

多媒体互动艺术篇8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传统艺术;审美体验

中图分类号:J12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1-0230-01

新媒体艺术作为信息时代背景下的产物,是融合多种学科的艺术,以新的“光学”媒介以及电子媒介作为艺术的基本语言的。新媒体艺术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拓宽了传统艺术的范畴,从审美上更切合大众的体验需求。它涉及的内容和范畴较多,信息时代的网络、数字电视、游戏、虚拟空间等都成为一种介质,很大意义上突破了传统艺术的视觉传达形式和内容,强化了大众的审美体验感觉。在此,笔者结合实际情况,粗略谈一下新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审美体验感觉。

一、大众审美的淡然过渡到审美的交流

传统艺术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大众在审美过程中作为客体其态度是淡然的,他们与艺术之间有着一定的距离,而且他们潜意识也默认了这种距离,从而对于审美体验感觉他们持以淡然的态度,而创作者作为审美主体对于大众的审美体验、审美需求等不能够进行交流,很难掌握艺术审美的度。传统艺术中的审美主客体之间距离明确,二者的角色分别是审美者和创作者,是两个毫无关联的对象,这样以来其创作的艺术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审美是有局限性的。

新媒体技术借助媒体技术、网络等高科技手段打破了大众审美的局限性,强化了审美主客体之间的交流。新媒体艺术借助的是互联网以及媒体技术产生的,互联网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大众对于审美体验感觉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与审美主体进行“隔空”交流。从而使得审美主客体在审美方面是平等的、交互的,审美主体根据他们的信息交流能够更清楚的认知大众的审美需求,便于更好的调节艺术审美取向。

新媒体艺术将大众的审美由淡然的态度带入与审美主体的交流,促使艺术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空间。

二、大众的被动审美变为审美体验互动

传统艺术在创作过程中一般都是由创作者独立完成的,没有其他的受众参与,只是依据一定的审美需求、艺术创作理念等进行创作。大众在欣赏艺术品的过程中,一般也是在艺术品产生之后,进行欣赏,从某个角度来说,这种欣赏有些被动。具体说是大众对于艺术品具有一定的审美选择但是却不能够决定艺术品的制作和宣传,其扮演的角色是被动的接受。

新媒体艺术不同于传统艺术,它的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媒体艺术的互动,即:新媒体艺术的产生是依托在各类媒体信息互动的基础上的。它以多媒体技术拓展了空间,便于自己与受众之间的信息交流,从而大众的审美体验由被动变为互动。具体说是,受众可以通过高科技手段反馈自己的审美体验感觉与创作者进行空间上的沟通和交流。如:《充满记忆的口袋》作为互动艺术,受众只需拿自己的物品进行扫描,以媒体技术对物品的特征进行描述处理,之后大众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这个物品,并对其进行信息的更新等,而艺术创作者透过互动能够更完善的组织系统,促使其形成一个大的受众物品数据库。

这种互动式的审美体验感觉能够满足多元化背景下人们个性化的审美需求,注重了受众审美体验的参与,以需求推动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三、大众审美的方式由观视升华为虚拟沉浸审美

传统艺术在表现力方面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大众对其的欣赏方式则是观视,即:静观、凝观,进而通过艺术品进行自我想象,达到某种画面的艺术效果,人们思维的方式不同,想象不同,其达到的审美体验也就不相同,对于想象力丰富的人则能够实现自我的审美追求和审美境界,而对于缺乏想象力的人对于艺术品的审美则也只是停留在观视的层面,不能够充分的展示艺术的魅力。

新媒体艺术在这方面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能够让艺术呈现出“真实”情境,即:以多元化的工具和手段打造一个三维空间,大众欣赏在欣赏过程中犹如“身临其境”,进而沉浸在艺术品的境界中,形成一种虚拟沉浸审美。这种方式让大众更切实的进行了审美体验。如:现在的5D电影运用高科技技术打造立体效果,让大众的感官系统感受到真实感,好像自己在影片中一样,根据影片内容的变化自己也在调整,诸如:能够真实的感受到火的热与烫、海浪的迎面而来的惊吓等等。新媒体艺术打造出的这种逼真的虚拟空间,能够让受众沉浸到特定的环境中,进行真实感的审美体验,强化了新媒体艺术的彰显力,深化了艺术的表达。

总的来说,新媒体艺术的出现是时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对传统艺术的创新继承和发展。能够以其自己的优势赢得大众的喜爱,从审美体验感觉上强化大众的交流、互动、参与等等,拓宽了传统艺术的表现范畴,从根本上推进了传统艺术与现代技术的融合,确保了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2014年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科研《新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的比较研究》项目:YB2014-18。

参考文献:

多媒体互动艺术篇9

关键词 电影影像 新媒体艺术 身体互动

中图分类号 G220 文献标识码 a

自照相术发明以来,人类对影像的追逐就从未停止。作为一门影像艺术,电影经历了从黑白到彩色的发展历程。当下,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电影影像又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数字电影、3D电影、4D电影乃至互动电影相继走进了观众的视野。电影影像正在经历着一场影像技术与观念的巨变。同样作为影像艺术的新媒体艺术,一出现就以其反传统、颠覆性的影像理念在业界与学界受到越来越高的关注度。本文试图通过电影影像与新媒体艺术影像的比较分析,捋顺电影影像的发展脉络,并通过分析借鉴新媒体艺术影像的独特性来为电影影像的新趋势服务。

一、电影影像发展轨道

从卢米埃尔兄弟的《工厂大门》到梅里爱的《月球旅行记》,从马丁・斯科塞斯的《出租车司机》到当下迈克尔・贝执导并热映的《变形金刚2:堕落者的复仇》。超越百年历史的电影一次又一次的用影像视听征服着观众。作为“第七艺术”,电影的影像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在观众的注视下,电影影像扮演着无可替代的关键角色,其所呈现出的视觉冲击和影像狂欢为电影艺术创造了无以计数的巅峰时刻。

“影像”一词的英文表达为“image”,意为“形象,镜像,影像,图像”。

电影和影像之间的关系是完美契合的,观众对电影影像的喜好情有独钟。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在《电影是什么?》中提出的“摄影影像本体论”观点奠定了传统影像本体论的基石。安德烈・巴赞指出:“电影影像与可观现实中的被摄物同一,电影的魅力与美学基础都在于对现实生活的逼真再现”。

安德烈・巴赞的电影影像本体论观点虽然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是从另一层面也揭示出了观众对电影影像渴望的心理诉求。巴赞将这一心理诉求定义为人类的“木乃伊情结”,其心理学根源为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巴赞认为。“电影这个概念与完整无缺地再现现实是等同的。他们所想象的就是再现一个声音、色彩、立体感等一应俱全的外部世界的幻景。……电影是从一个神话中诞生的,这个神话就是完整电影的神话”。。巴赞的“木乃伊情结”为电影观众乃至于整个人类直观形象的揭示出了与生俱来的复制自己、延续自身的冲动本能。电影的出现使人类的身体以影像的形式得以保存。卢米埃尔早期具有记录性质的作品《火车进站》、《婴儿午餐》等使人物生活影像跨越了百年的历史长河,带来了旷世已久的生活气息,影像的鲜活性和延续性得到了历史的印证。

人类追逐影像的脚步一刻都未曾停止。电影从黑白到彩色的发展促使了影像信息的丰富性和影像艺术化表达的完善性;诞生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数字电影与传统电影影像相比,制作工艺、制作方式、发行及传播方式实现了全面的数字化,使影像质量的永久保存更加稳定,磨损、老化等现象消失,影像的抖动和闪烁等现象不复存在;电影影像技术在影像本体论内驱力的作用下也朝着奇观性和沉浸性方向发展,3D立体电影颠覆了传统影像的二维维度,在普通投影数字电影基础上,影像画面使用左右眼错位2路投影机显示,每通道投影画面使用2台投影机投射相关画面,在多通道融合处理设备的帮助下投射到大银幕上,观众通过偏振镜片与偏振眼镜,片源左右眼画面分别对应投射到观众左右眼球,从而还原了银幕上的立体影像,产生出了立体的临场效果。4D电影在3D电影基础上增加特效座椅以及其他特效辅助设备,此时电影影像的沉浸性发挥到了极致,传统影像已逾越了电影银幕的局限,走进了观众的生活空间。

二、新媒体艺术影像对传统影像的颠覆

新媒体艺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由于其承载媒介的复杂性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为新媒体艺术概念范畴的界定和体系结构的确立带来了一定的复杂度。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在当前,新媒体是指利用数字技术以及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网络以及卫星等途径向用户终端(如计算机、手机、数字电视机、pDa等)提供信息以及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是数字技术与媒体产品服务的紧密结合。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媒体。分割、融合、交杂、放大、变异了报纸、广播、电视乃至人际传播的诸多特点。从内容上来说,新媒体既可以传播文字,也可以传播声音和图像;从过程上来说,新媒体既可以通过流媒体方式线性传播,也可以通过存储、读取方式非线性传播。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体现出了其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及时性、实用性、丰富性、互动性、习惯性、时尚性等。美国新媒体研究学者曼诺维奇(Levmanovich)在他的影响广泛的《新媒体艺术语言》(thelanguageofnewmedia,2001)一书中指出:新媒体的范畴是因特网、网站、计算机多媒体、计算机游戏、CD-Roms和DVD、虚拟现实。以曼诺维奇定义的新媒体为载体或内容传播、制作的艺术形式,被广泛的称之为新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研究先驱罗伊・阿斯科特(Royascott)把新媒体艺术界定为:“我们一般说的新媒体艺术,主要是指电路传输和结合计算机的创作”。但是由于新媒体的流动性,新媒体艺术与新媒体的概念一样,也是具有可变性的。

作为一门新兴艺术,新媒体艺术影像与电影影像是有一定的渊源的,表现出了强烈的同源性特征。从新媒体艺术的形态分类和艺术形式角度分析,它囊括了视频艺术、录像艺术、信息艺术、互动艺术、网络艺术、虚拟现实艺术等系列内容:这些表现形式归根结底都是通过影像实现的,是影像艺术。而与影像艺术内涵相似的“映像艺术”在《艺术类型学》中指“以一定的科学技术(尤其是现代高技术)为基础的具有强烈技术色彩的全新艺术形式,其中包括摄影艺术、电影艺术、电视艺术和计算机艺术”。。在此,影像成为了连结新媒体艺术与电影艺术的纽带,电影影像与新媒体艺术影像得到了超越媒介形态的契合。但由于新媒体艺术自身的媒介特性和技术支持,新媒体艺术影像对比传统影像凸显出了其独特性和颠覆性的一面。

首先,新媒体艺术影像具有强烈的数字化特征,消解了传统电影影像摄与被摄之间的关系。

数字技术依托下的新媒体艺术影像在继承了传统电影影像本质的同时,还体现出了深深的数字化表征。造就数字新媒体艺术影像的是不占有空间的0和1,正如R,舍普所青:“在图像制作的发展史上人们第一次不是借助于光线来制作图像――比如录像机、照相机,摄影机都是靠真实的光线与感光底片的相互作用来工作――,而是用数字……来制作图像”。伴随着视觉文化浪潮影响下的新媒体艺术,其视觉化影像中引人大量的数字元素,为新媒体艺术影像的表达和创作提供了更加广泛的发展空间:新媒体艺术影像在意义赋予的同时也寻求表意空间的人为介入,允许参观者与影像进行实时互动。实时互动影像形成的背后,是0和l数理空间的运算与存储,涉及到GpU实时渲染、数字图像处理、

机器视觉、动作识别等一系列程序控制和算法结构。这种影像的生成方式是以往任何电影影像所不具备的,进而造就了新媒体艺术影像独特的数字化特征。

传统电影影像是基于对客观物体的感光,巴赞关于电影本性的核心命题就是:影像与客观现实中的被摄物同一,摄影取得的影像产生于被摄物的本体,这个本体就是这件实物的原型:这种摄与被摄的关系从电影影像的制作一直延续到电影影像的放映,二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没有发生变化。而新媒体艺术影像摄与被摄的关系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保罗・瑟曼(paulSermon)的新媒体艺术作品《远距离的梦05》(telematicDreamingoS)为例,该作品曾经在英国国家摄影、电影和电视博物馆、日本东京国际通信中心等地展出,属于新媒体艺术中的装置艺术与视频艺术。该作品通过服务数字网络与数字电话网络将处于不同物理位置的a、B两空间连接起来,两个空间中分别摆放着两张大床,当参与者躺在a空间的床上时,他(她)的影像通过投影机被实时投映到B空间中床的一侧,B空间的参与者影像被在床的另一侧的摄像机拍摄并投射到a空间的床上,进而形成了身处异地的两名参与者通过影像进行交流的效果。在作品中所呈现影像的摄与被摄的关系是实时互动的,此时,主体也发生了变化,由传统电影影像的演员转变成了新媒体艺术作品的观众(参与者),摄与被摄之间的边界被模糊化,主体可以跨越物理空间和影像营造的虚拟空间,影像狂欢在新媒体艺术作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释放。

其次,新媒体艺术影像以拼贴和组接作为主要的表现形式,打破传统电影影像单一银幕的呈现方式。

电影艺术作为一门呈现艺术,其影像最终表现在大银幕、弧幕或球幕上,视听影像带给观众的是一种沉浸性的欣赏。观众别无选择的面对着唯一的银幕影像完成自身的观影历程,无论如何也无法逾越这种观影机制。

电影艺术创作的叙述手段和表现手段之一是蒙太奇(montage),这一原意为构成、装配的建筑学术语被引入电影领域后,丰富了影像的表意性。以镜头为单位的电影影像,通过蒙太奇的理念构成了银幕上影像的拼贴和组接。爱森斯坦对这种影像内部的全新镜头组接构造关系所产生的效果描述为“不是两数之和,而是两数之积”。由此可见影像内部的拼贴和组接对电影艺术的巨大作用和贡献。1999年上映的独立影片《布莱尔女巫》通过独特的拍摄视角、全新的故事组织和呈现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全新的尝试和革新。在整部影片影像叙事中,通过家用DV摄像机、老式16毫米电影摄影机等外在表现形式记录事件,并采用新闻采访报道的方式解构影片,在当时形成了独特的蒙太奇剪辑方式,跳跃、具有明显的拼贴和组合特征,其松散性和平民化的影像风格促成了影片在观众心月中的独特地位,体现出了先锋性风范。然而无论是以影像独特的拼贴、组接方式为代表的《布莱尔女巫》、《记忆碎片》还是好莱坞经典商业影片如《变形金刚》等,观众都无法选择所观影像,无法对影像进行取舍,因为电影影像的拼贴、组接是受到单一银幕局限的,观众面对大银幕时的影像选择权被毫无疑问的剥夺了。

新媒体艺术把影像的选择权,叉重新的交还给了观众。对新媒体艺术影响深远的激浪艺术家狄克・希金斯创造了“互动媒介艺术”(intermedia),并对激浪艺术进行了诠释:“其实,我们可以把那些结构上具有互动媒介性质的作品称为激浪:视觉的诗歌与诗化的图像,行动音乐与音乐的行动,同时也包括偶发艺术和活动,只要音乐、文学与美术是其构思的必要组成”。“互动媒介艺术”概念中的影像互动为观众的影像选择权提供了可能。

新媒体艺术在互动媒介理念的基础上,影像的呈现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创新性变革。投影机投影、多屏幕矩阵、摄影机实时拍摄成为了新媒体艺术影像呈现和获取的主要方式。与此同时,影像的蒙太奇不仅仅体现在单个荧幕内,作为荧幕矩阵各个影像之间就是一种天然的拼贴、组接形式,观众(参与者)的眼球可以游走在屏幕影像矩阵之间,不同的观众可以根据自身的观影感悟获得各自独特的影像意义。南君・帕克的新媒体艺术作品《金字塔》为我们演绎出了一种全新的观影感受。该作品由40台向下反射的电视机构成了一个巨大的金字塔,并被称作“电视佛座”。“每一台电视机中的影像都是相对独立,形成了各自的意义单元,彼此之问的影像关系从传统影像的时间范畴跨度到空间范畴,这种空间影像跨度为该新媒体艺术作品赋予了独特的视觉价值。

三、新媒体艺术影像的身体互动

新媒体艺术与电影影像相比的最突出特征为影像的身体互动,无论是虚拟现实艺术还是装置艺术,都突出体现出了这一鲜明特征。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电影理念的革新,电影也朝着互动性的方向迈进,并由此产生了互动电影。互动电影这一本质内涵源自于游戏,是游戏的互动性与电影的融合。当下好莱坞影片与游戏双赢的商业解决途径之一就是把热门游戏翻拍成电影,或者将电影改编成游戏。由此可见电影与游戏的互生关系。互动电影(interactivemovie)为观众开启了电影影像交互的大门。互动电影的最本质内涵是指观众(参与者)能够改变(或增添)电影故事中的角色,进入电影的空间环境,与电影叙事发生交互作用。从这一本质内涵出发,目前互动电影包括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情节选择互动,即在传统电影影像情节的基础上,针对电影情节的发展拍摄不同的故事发展方向和结局。身处电影院里的观众通过手中的遥控器去选择处于“十字路口”的电影故事情节。早期胶片的存储量有限,但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介质的存储容量成指数倍数发展,这一瓶颈被逐渐打破。互动电影的第二种形式是前期参与互动,意指一部真正由观众自己决定的电影,2008年与观众见面的我国首部互动电影《pK,Com,Cn》就是从这一理念出发,观众在电影最终呈现在大银幕之前通过网络互动平台以投票的方式对影片题材、剧本、导演及演员选择等内容进行参与和决定。这种互动电影的形式是对传统电影制作流程的理念性颠覆。观众的参与使传统电影影像的被动接受转变为先期干预,使得“电影”这一传统理念又一次的贴近了观众的心灵,是对电影的又一次革新。

然而互动电影的这两种形式从影像互动的本质来说,并非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变革性。情节选择互动虽然允许观众改变大银幕上的电影影像情节的发展,但其呈现形式只是一种新型的“剪辑”手段,这种改变并非深入到电影影像内部。前期参与互动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影像互动,其互动的成分和互动的方式只是体现在其对传统电影影像生产流程的模式创新层面,最终呈现的影像与传统电影影像是相一致的。

新媒体艺术的影像互动是建立在身心基础上的更自由的互动形式,这一特性是任何一种电影类型的影像所无法比拟的。新媒体艺术的影像互动不但是深入到影像内部的互动,其实时性特征也做出了进一步的发展。

新媒体艺术的影像互动注重人的身体的参与。约瑟夫博伊于斯指出激浪艺术最重要的基本原则是艺术与生活的融为一体,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应该在艺术的形式中见到这种观点,“每个人都是一位艺术家”。作为生活主体的身体在与新媒体艺术的融合中被充分的考虑了进去,突出体现了身体互动的本质。

作为新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虚拟现实艺术(Virtualart)中身体互动所体现出的主导性突出展现了新媒体艺术影像的魅力。虚拟现实艺术可以让观众以自然的身体运动方式与艺术影像作品进行互动。借助于数据手套、数据头盔、多通道立体投影、洞穴式虚拟现实系统(CaVe)、位置跟踪器等虚拟现实硬件设备,观众(参与者)基于物理空间的身体运动信息被实时传递到由虚拟现实技术营造的艺术作品中,虚拟影像根据观众(参与者)身体的运动而实时发生变化,身体扮演了艺术作品影像驱动力的角色,身体在艺术作品的呈现方式上得到了极致的释放。

与此同时,新媒体艺术的影像互动是身心双向的互动模式。传统电影影像的交流模式是单一的,观众在“被动”的看的同时,电影影像反映出来的意义只能透过观众的意识去感知。新媒体艺术营造出了身心互动的交流模式。观众(参与者)身体力行,身体的物理感受与思想的艺术交流相平行,造就了新媒体艺术与观众参与共同维系的影像空间,进而引发了新媒体艺术作品及其影像对身体互动的依赖性。

多媒体互动艺术篇10

关键词 新媒体艺术;拟像;合成;互动

人类科技的发展把我们推人今天这样―个数字化的生存状态,数字化电子产品(如摄影机、照相机、录像机、计算机、网络等)已经成为当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息媒体,媒体之间的交互合作已经将视觉艺术带人了多媒体时代。一般将用数字化媒介创作和传播的艺术作品,统称“新媒体艺术”。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媒体艺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很多国际大展上都有这类艺术家的身影出现,为此有许多理论家和批评家对此展开讨论。实际上,“新媒体艺术”这个说法是一个宽泛而且开放的概念,它并不是指一种具体的风格或流派,而是从艺术媒介衍生出来的一个概念,一个借助数码技术进行创作的艺术形态。它反映了一些艺术家关注当代生活,并试图运用现代科技提供的各种可能性进行艺术创作的愿望。

美学怍为哲学的分支,研究人如何通过感官来认识世界并发现生存的确切意义。当美学观照艺术实践时,它同时观照艺术生产和消费双方,新媒体展现的感官摄取情景,提供了艺术实践的新类型和艺术生产与消费的新形式,美学研究理应予以关注。

一、虚拟实景的体验

在新媒体艺术中,数码影像、视频、电脑生成、网络技术等手段的广泛应用使得艺术创作成为完全数字化的图像符号系统,这使得这类影像处理技术变得更加便捷、强大和大众化,达到了一种更为自由地进行人工拟像和影像合成的状态。它使得图像的生成、挪用和混杂变得更加轻而易举。艺术创作过程成为图像的重复、拼贴、集合、排列、抽取和传输过程。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信息的交换大大加速,这为新媒体艺术提供了良好的创作和展示平台。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艺术家可以利用电脑和网络杜撰出一些非现实的生命体或者虚拟社会,而艺术家和观众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支配这些事物并能够产生不同的结果。在这里艺术沦为数码技术下,“虚拟实景”的增殖复次元影像的体验过程。正如雅克‘德里达在《鬼魂舞》中所说“当对一个映象的最初感知跟再现之结构发生关系时,我们就开始进入充满幻影的王国”。

新媒体所营造的“虚拟实景”,改变了我们传统的艺术空间和时间观念。形象地说,数字艺术中时空的存在不同于现实世界时空的存在,非线性状态使我们可以在分秒之间从幼年到暮年。人工拟像和影像合成将现实经验肢解得支离破碎,时间和空间的数字裂片在这里发生超现实形式的碰撞,促使我们对既有的真实概念以及形而上学观念作出重新思考,与既有时间和空间观念告别。“虚拟实景”作为一个美学概念,它是与定意识形态结构相关联的技术符码,它唤醒了美学对物质与意识关系的重新审视,它所蕴涵的时间与空间概念从本体上解构了以往对存在的理解和解释,打破了关于主体客体的原有认识,重新组合了存在、真实、虚拟。

二、多元语义的异类合成

快速蔓延的网络文化,不但强化了一个失去真迹的虚拟社会的发展,也使得多元文化以惊人的速度在网络界面上交融。多元背景的语言意念构成了新媒体艺术“异类合成”的新美学。

异类合成的美学,其实是以多种异质美学的杂交为其表征、形式、构成、结果的。然而,多种异质美学的杂交关系未必是水融的,仍不免出现各种矛盾、对立、相侵的状态。所以,数字时代所使用的艺术语言多元、并置、拼贴、片面、转喻化的倾向在所难免,而多种艺术语言的混合、综合书写(包括图文结合的形式)也十分普遍。网络上的交流模式和产生语言意念层次的杂交现象,使得意见表达的身份紊乱,形成彼此间既是主体也是观众甚至是观众与观众之间的矛盾场域。

另外,成为大众日常生活普遍应用的数字科技,势必将艺术家的才能广泛应用的各领域范畴,从广告到业务报告、从电影到mtV、从平面设计到舞台布景等,致使纯艺术创作与应用艺术之间的界限变得十分模糊。不但数字科技成为艺术创作的手段、媒介,更何况在互联网的世界观里,连时空的先后远近次序都被打破,任何封闭的体系或单向的轨道都只是众多轨迹或脉络进行式的一小部分,难以孤立独存。各民族、族群、国家均倾向于开放性的全球世界观,甚至宇宙观,以互动的模式对照彼此的存在。

三、互动流的共谋

数字化技术和网络结合,结束了艺术审美的私密空间,却创造了大众参与、交互共享的行动美学。新媒体艺术的活性审美基于数字化网络技术背景上,呈现为一种特有的形态:超媒体操作的角色扮演。超媒体操作的角色扮演是人机互动的最常见形态,即利用特定的应用软件,以信息转换、信息融合和信息交互为目标,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多种信息媒体结合起来,组成超文本和多媒体的复合体,由静态到动态、由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创造一个人机互动、声色和谐的美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