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十篇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十篇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6:26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篇1

关键词:课程体系;整合优化;教学内容;改革;实践

课程体系是学校根据本校学生现状及学生的心理特征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而构建的课程。课程体系是学校教育的主要载体,也是学校实施教学理念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不经。同时,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校教育注重向学生讲解教材知识,而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我国学校教育教学内容改革极为必要。研究课程体系整合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不仅有利于完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而且对学校教育的深入发展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

1.课程体系整合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原则

首先,科学性原则。课程体系整合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要遵循教育和教学的基本规律,坚持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协调发展,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以为我国提供高素质综合人才;其次,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要求课程体系的优化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减少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上出现重复与交叉现象,并站在课程体系的整体角度规划学科的教学内容。同时,教学内容的改革要注重科学性学科的整体性,加强对新知识的拓展和运用,提高课程知识的整体性;再次,层次性原则。层次性原则要求课程体系整合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将学科知识结构分为专业知识部分、文化知识部分、技术知识部分这三个层次,同时,在课程体系整合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的过程中应遵循由浅入深、由少到多、由简到繁的原则;最后,拓宽性原则。拓宽性原则要求课程体系整合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强化学科基础知识,淡化专业倾向,在学习学科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并积极引导学生广泛涉猎其他学科,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

2.课程体系整合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的途径

2.1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在当今知识经济社会,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质量。因此,在课程体系整合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的过程中应积极重视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将教师的培训放在重要位置。为此,学校应积极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积极引进先进的高技术人才对课程体系整合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进行指导,提高课程体系整合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的科学性。同时,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教学技能培训,完善教师饿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进而提升教室的教学质量。另外,学校应积极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组织教师参加教师素质讲座,增强教师的积极性和责任心,进而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

2.2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越性越来越明显。因此,课程体系整合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应积极重视现代信技术的应用。为此,教师和学校的教研组应加强重视网络中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积极完善的自身的知识结构。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资源来整合优化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具现实性和时代性,提高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另外,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多媒体教学能够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并且,网络上的学习资源能有拓宽学生学习的途径,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2.3建立教学改革制度

首先,要制定完善的课程建设规划。为此,学科负责人应根据本学科的学科内容和培养目标拟定本学科的课程体系,并制定出相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同时,学科负责人应积极制定学科的主干课程、特色课程及课程教师,搞好课程建设,提高课程规划的科学性;其次,课程体系整合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应积极设立教师主讲制度、学生导师制度、首席教师主讲制度。在课程建设的基础上,鼓励教师竞争,引导教师创设课程品牌,进而提高教学水平。

2.4完善激励制度

课程体系整合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要求学校积极完善激励制度,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为此,学校应对在课程体系整合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中表现优秀的教师进行表扬,并予以资金奖励,提高教师参与课程体系整合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的积极性,进而实现教学水平的提高。

2.5重视科研工作

教学研究方向的科研工作与学术研究方向的科研工作虽然能够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但是,在科研工作融入课堂教学之后,却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课程体系整合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的过程中应以科研工作带动教学工作,将科研成果运用与课程体系整合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的过程之中,积极创新课程体系整合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的方法,达到课程体系整合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的目的。

小结: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课程体系整合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受到学校教育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我国课程体系整合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发展时间较短,并且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校教育在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课程体系整合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应积极遵守科学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拓宽性原则。为实现课程体系整合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必须提高教师素质、更新教学内容、建立教学改革制度、完善激励制度、重视科研工作。课程体系整合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不仅有利于完善教学内容,而且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篇2

自从有了学校教育,就有了地理课程。数百年来,地理课程改革一直没有停止过。近代学校教育的创始人,以及现代学校教育改革大师,都关心地理课程的设置和改革。因为,地理课程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对社会的变革与发展非常敏感,古今中外社会对学校地理的期望大、诉求多,而且地理课程还是学校课程体系中唯一跨文、理两大学科领域的课程。所以,地理课程的改革吸引着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注意,地理课程改革的重心则是我国教育改革关注的焦点之一。

确有不少人认为,地理课程改革的重心是地理课程目标的变革,从“以地理知识为本”转向“以能力为本”,于是“满堂灌”变“满堂练”、“满堂问”、“满堂做”。令人担心的是,既然认为能力目标比知识目标高、情商层次比智商层次高,今后地理课程改革的重心是否还要从“以能力为本”转向“以情感为本”呢?

地理课程教学目标是一个整体,地理知识与能力、情感是不可分割的。地理课程不应当停留在知识或能力等某一个层面上,但提升地理课程目标并不意味着不要基层目标,地理知识基础不牢固,则能力与情感目标就成了空中楼阁。与其他学科课程不同的是,地理课程的具象性更强,有不少具体的地理知识也都是有价值的,该理解的要理解,该记忆的要记忆,该积累的要积累。

也有不少人认为,地理课程改革的重心是地理课程实现形式的变革,凡课堂讲授都是“传统的、落后的”,凡研究性学习、合作式学习、实践实验都是“现代的、先进的”。发达国家的学校地理教材记载,当父兄用树枝在地上为子弟画出觅食示意图时,史前的地理教育就开始了。前学校、前班级授课制的地理教育早就采用事事躬亲的研究性学习了。前人积累的、书本上的、课堂上的地理教学内容真的是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的革命对象么?

地理课程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是表与里的关系,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形式的变革也会促成内容的更新。从根本上说,社会对地理课程改革的要求重在地理课程内容的更新。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地理课程内容更新幅度很大,更新的方向合乎时代要求,已为各方面所公认。广大地理教师应当深入研究地理课程内容的更新,据此创新地理教学形式,而不是盲目改变教学形式,走进形式主义的误区。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篇3

课程改革已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焦点,也是中外许多学者探讨的热点之一。考察20多年来课程改革研究的发展,不仅有益于我国课程理论的建设,而且有助于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

一、课程改革研究的历程

(一)起步阶段(1978~1985)

这一阶段无论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是研究的层次和水平,都处于我国新时期课程改革研究的起步阶段。

翻译、评介国外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是本阶段我国学者研究课程改革的主要方面之一。美国学者布赖恩·霍尔姆斯和日本学者扇谷尚的课程改革思想首先被翻译过来。不久,法国学者沙费尔的《从信息手段的发展看其对普通教育内容的影响》、原苏联学者卡斯思的《苏联学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英国学者J.B.英格拉姆的《综合课程的作用》、原西德学者D·瓦特卡姆泼的《国际课程发展比较简述》等相继被介绍过来。为了解国外课程改革实践的状况与走势,我国学者先后介绍了日本、英国、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的课程改革,并进行了苏、美、日三国课程改革的比较研究等。

我国学者不仅介绍、借鉴国外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而且对我国课程改革问题也进行了探讨。""结束之后,为尽快恢复教学秩序,课程计划的制定、教材的编写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当时,一些学者认为,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进行课程结构改革和教材内容更新,并探讨影响课程改革的因素、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以及如何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实事求是地正确处理课程改革中的各种关系等问题。

改革开放后,教育部直属的人民教育出版杜率先翻译出版了我国第一套《课程研究丛书》,并于1981年创办我国第一家课程研究学术刊物--《课程·教材·教法》,1983年成立我国第一家课程研究学术机构--课程教材研究所,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合署办公。

(二)拓展阶段(1986~1993)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后,我国课程教材改革的步伐加快。1986年成立了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同时制定了中小学教材审定标准,并鼓励作者集体和个人编撰教材,这为课程改革研究提供了良好契机。许多学者围绕课程教材改革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探讨。课程结构的改革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课程教材的时代性、乡土性及农村课程改革等问题也得到初步探讨。综合课程成为这一阶段课程改革研究的~个热点,研究围绕着综合课程开设的必要性、综合课程的类型以及如何进行课程综合化等问题。

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育内部与外部的诸多因素和条件。因此,不少学者提出课程改革必须统盘规划,与教育整体改革同步进行。为保证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课程管理体制改革和课程开发问题已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在国外课程改革理论和实践方面,我国课程学者不仅介绍了主要发达国家的课程改革,也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课程改革予以一定关注,为我国课程改革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经过卓有成效的努力,义务教育新的课程计划、各科新的教学大钢正式颁行,教材多样化的格局开始形成。

(三)深化阶段(1994~1999)

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一些问题仍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同时,与义务教育课程衔接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关于课程教材的编制与设计,如何辩证地反映社会、知识和学生三因素的客观要求,正确处理和摆正课程的社会价值和育人价值之间的关系,成为研究者探讨的话题。高中课程结构的改革一直是这一阶段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问题之一。1995年国家教委召开了全国高中教育工作会议。1997年起,国家教委决定在两省一市试验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包括新课程计划、各科新教学大纲和各科新教材),并决定逐步推广。事实充分证明,这项试验是成功的。1997年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应运而生,隶属于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这也反映了群众性课程学术研究的迅猛发展和渐趋成熟。

活动课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成为这一阶段课程改革的主题。活动课程的历史演变、新型活动课程的理论基础、新型活动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和目标、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等问题得到深入研究。课程管理体制的研究和实践获得突破性进展,1999年国家正式提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管理体制。在此背景下,课程开发和校本课程研究成为跨世纪课程改革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人们认识到课程观念的转变和教师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败,为此必须注重教师培训,加强师资建设,这已达成共识。

这一阶段,课程改革研究取得长足进展,理。论的探讨也向纵深发展。这既是课程改革实践的客观需要,也是研究者自觉意识的反映。但是课程改革中的许多问题仍需要进一步研究,而这些问题也正是我们在理论上不断探究的动力。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课程改革研究关涉众多领域,范围较广,内容丰富。我们着力勾勒课程改革研究的基本观点和主要方面,从整体上把握课程改革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课程改革的动因

是什么推动了我国的课程改革?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和关于人的研究成果的新启示是我国课程改革的三大动因。有学者分析了影响课程发展的因素:社会生产的需要、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宗旨的规定、培养目标的要求、哲学思想的影响、社会文化的传统、儿童身心的发展、学校类型和制度。除了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发展变化的原因之外,新的文化观念、人文精神和课程理论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动因。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中的方针、政策和指导思想,极大地促进和保证了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阿但与国外相比,我国对课程改革动因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笼统、一般的分析水平上,缺乏对宏观背景的考察与微观领域的探究。

(二)课程改革的条件

我国学者是从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中探讨课程改革的条件问题的。不少研究者认为,课程改革牵涉基础教育整体和各个局部的关键领域,是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中小学校(广大教师的参与是不可忽视的)共同参与完成的任务。全社会的广泛参与以及观念的转变与更新,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和最终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在课程改革的同时,必须同步地改革各种考试和评估的制度和方法,必须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有学者提出,在课程改革全过程中,要始终抓住教师观念的转变、技术的更新,注重教师的培训和进修,消除教师在改革中出现的各种心动理障碍,增强改革的参与意识和迫切感,提高教师的课程适应能力。在课程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创设民主、合作的教学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好学、求知、探索和创新的精神,这既是课程改革的目的,又是课程改革的客观条件。

(三)课程改革的内容

1.课程目标的确定。

课程目标的确定是课程改革的关键,它导引课程改革的方向,并在相当程度上决定课程改革的可接受程度和成败。有学者提出,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目标必须体现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的统一,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统一,基本要求和个性发展的统一,国际性与民族性的统一,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的统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统一,自主意识和责任意识的统一。当代世界课程改革的追求,正在更多地着眼于人类自身,关注人的发展。一方面,既要立足现实,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着眼未来,有效地影响社会发展;另一方面,既要考虑人发展的共性,又要考虑人发展的个性。

课程目标如何确定呢?有学者提出课程目标确定的两种模式:需要评估模式与理性模式。需要评估模式是确定恰当的课程目标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一般包括四个阶段:系统阐述可供选择的课程目标;确定优先目标领域;确定学生的"需要";将优先目标化为待实施的计划。需要评估模式不仅仅用于确定针对现存问题而提出的课程目标,同时也用于确定人们对未来的某种期望。理性模式是由美国课程理论家R·R泰勒提出的。他认为,确定有意义的课程目标和教育目标,应该参照三种事实来源:学习者、社会环境和学科专家。泰勒认为,教育的职能在于改变人类的行为方式。教育都要对学习者本身进行研究,了解学生的"需要";同时,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进行调查研究,从中确定较重要的学习内容,提出教育目标;再者,泰勒认为,还应该探究某一学科或某一知识领域的新发展及其对于当代生活的意义或功能。一般来说,理性模式倾向于把课程研制限制在"自上而下"的传统。

现代社会各种相互冲突的需求和多元教育价值取向直接影响到教育目标和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目标对外界的开放性或封闭性直接受到教育内部运行机制的制约。但是课程目标能否在整个课程活动中起到核心指导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目的和课程目标本身对外界的开放性与敏感性。

2课程结构的优化。

课程结构是否合理,能否贯彻课程目标的意图,将影响课程目标的达成。因此,课程改革的关键是对以往课程结构的改造与完善,实现课程结构的优化。从课程结构上看,我国中小学最突出的问题是单一化,学科课程和必修课程模式主宰中小学课程结构。针对这一问题,我国不少地方进行研究和实验,采用必修、选修、课外实践活动三大组块设置课程,运用分科联合型、学科渗透型、综合技术型实现科际联系,开设灵活多样的选修课,建立完善的实践活动体系。

关于如何优化课程结构的问题,有学者提出:(l)从课程内容上看,要做到德智体美与劳动技术职业教育相结合;(2)从课程功能上看,德智体美劳,无论哪一种课程都要做到知识、能力、品德三大功能融为一体;(3)从课程范畴上看,要做到显在课程(正式课程)与潜在课程(非正式课程)相结合;(4)从课程形态看,要做到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学科类课程与活动类课程相结合,学期课程与短期课程相结合;(5)从课程类型上看,要做到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特别要处理好必选课程与必修课和任选课的关系。学者们还探讨了普通高中课程结构改革,以及"整合课程"等问题。

现代课程论认为,良好的学校课程应具有整体性,为了使受教育者全面和谐地发展,课程内容要素和课程范畴应是完整的统一;课程结构要体现显性与隐性的统一,静态和动态的统一,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3.课程内容的更新。

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结构的优化,最终要落实到课程内容上。近年来,我国课程内容尚需要进行合理的改革:课程内容所隐含的教育观念需要适时更新;要充分考虑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现实,以及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和现代观念的客观要求;克服机械地采取阶级分析的方法处理教材思想性内容的做法,认真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要面向现代化,及时反映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生活、学生现实生活和我国社会现实,富有时代气息,既要继承历史中的合理内核又要照顾现实和未来的新需要。总之,必须树立当代课程改革观,促进课程内容现代化。课程内容的现代化要处理好基础与层次、世界与民族、综合与分科、继承与创新等诸种关系,使得课程内容及其结构体现基础性、民族性、综合性、结构性、发展性的完整统一。

如何处理好基础知识与现代科学知识之间的关系是课程内容改革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有学者认为,基础知识是指学科中那些最具有迁移性、适应性、概括性和对了解与掌握一门学科所必需的知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基础知识的内涵也在发生变化,新的先进的知识进入基础知识结构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基础知识结构不断同化和顺应新知识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在课程改革实践中,严格筛选需要进入学校教育内容的新知识,切实把握其特性,以便做出相应的处理。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中小学课程内容改革,应普遍突出三个方面:加强道德教育,重视人格培养;始终抓住基础,及时更新内容;发展智力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如何使课程内容现代化成为各国课程改革研究者所首要考虑的问题。从国外近30年来的课程改革来看,虽然由于指导思想、改革方案不同,改革内容和幅度也不相同,但这些国家在吸收科技新成果,使课程内容现代化上是相同的。将科技新成果纳人传统的学科体系中,是作局部性的改良,还是必须对传统学科体系进行彻底的改造。从国外关于课程内容现代化所采取的方式上看,主要表现为两种观点:其一,压缩旧有的课程内容;其二,彻底改造旧有课程。从我国国情出发,我国课程内容现代化应该根据现代科学观点增加基础理论知识的比重,通过充实基础学科或改组基础学科来实现课程内容现代化。

关于课程内容改革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如何确定课程的基础知识,以及怎样严格筛选需要进入课程内容的新知识、切实把握其特性等问题,仍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研究课题。比如,中小学应设哪些基础课程,每门课程包括哪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生应具备哪些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等,这些都需要从更深层次上去探究。

4.教材的编制与建设。

教材是课程改革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教材决定教育方针的执行和教育目标的实现。有学者总结我国几十年来教材改革的经验教训后提出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第一,明确编写指导思想;第二,研究确定选材原则,认真慎重选材;第三,努力使教材安排有序、组织合理、表达恰当。在教材的具体编制问题上,有学者认为,我国长期坚持六大主题(知识与兴趣、政治与经济、社会与文化),三项原则(兴趣原则、政策原则、文化原则)。但对兴趣原则的关注不够,而且教材过多强调政治性而忽视民族性、强调统一性而轻视差异性。

课程研究领域中一个经常困扰编制者的问题是,如何把学生所要学习的课程分门别类,同时保证分门别类的课程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教材体系整体化和系列化。现行中小学各科教材体系往往过多重视学科的逻辑结构,忽视它的一般心理结构和特殊心理结构,而不太考虑学科横向联系的结构,因而不可能形成最佳的教材结构,达到"组合质变"的效果。为此,研究者提出各学科教材体系改革的三种类型:以学科能力发展的年龄特点为主系统,改革学科的教材体系;以学科知识所反映的系统方法范畴为主系统,改革学科的教材体系;以学科心理能力和谐发展为主系统,改革学科的教材体系,并且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探索和实验。

5.课程管理体制的变革。

课程改革往往涉及课程管理体制的变化,课程管理体制是否科学,直接影响课程的正常运行及课程效能的发挥。长期以来,我国实行过分统一、集中的管理体制,已给中小学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带来许多不利影响。1990年就有学者提出我国应实行三级课程、三级管理的建议,并探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权限与职责。

经过多年的理论探讨和课程管理实践的探索,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正式提出了"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这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和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是现代课程理论与我国现实国情相结合的合乎逻辑的发展方向和必然选择,是教育民主化、科学化原则在课程领域的具体体现,有利于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利于促进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关于如何从中央集中管理的课程体制过渡到中央--地方--学校分级管理的课程体制,有学者提出一些建设性的设想:(l)任何国家的课程政策改革都是在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之间寻找适合本国国情的立足点;(2)学校中实施的课程既应体现国家的意志,又应尽可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差异性。因此,学校中实施的课程应该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新体系。

我国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研究,虽取得一定进展,但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仍是缓慢的,许多问题影响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例如,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各占多大比例,它们在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中各承担什么职责,课程开发需要哪些部门和人员的参与,制约课程体制改革的因素是什么,等等。

(四)课程改革的模式

课程改革是对原有课程的一种变革,势必会得到一部分人的支持,受到一部分人的抵制。如何克服各种阻力,有效地推进课程改革,我国学者介绍了国外的一些可供参考的模式:消除对改革的抵制的模式(oRC模式),领导一障碍过程的模式(LoC模式),兰德变革动因模式(Randmodel)。有学者考察我国几十年来的课程改革后指出,每一次课程改革几乎都是匆匆上马,缺乏研究的积累,缺乏理论的武装,缺乏实践的验证,缺乏必要的评估,可以说是一种游击式经验型的课程改革模式。这种模式是不可能引起真正的课程变革的。课程改革模式应从经验型转为科学型。所谓科学型改革模式,就是以"决策--设计--实施--改进--评价"这一连串实证的系统的科学步骤为内容的一种模式。

三、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一)课程改革研究的反思

1.舶来式课程改革理论研究的困惑。

我国课程改革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更好地进行课程改革,我们一方面总结以往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训,另一方面大量引介、移植国外的课程理论。对国外课程理论的移植是必要的,因为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可以为我国提供宝贵的经验。但是,一种理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往往受它所处的社会、国度、时代的局限,它在另一个社会、另一个国度、另一个时代是否同样适用很值得研究。20多年来,西方学理与中国实际之间的矛盾,始终困扰着我国学者。如果说,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是国门初开,当务之急是拿来再说,那么在20世纪90年代,西方学理的适切性问题就显得突出了。正如有的学者所说,任何由外移植进来的知识,尤其是移自原本即具有高度异质的文化要素来源的知识,都无法充分地被吸收、理解、甚至应用,因为人们势必带着已有的身心状态来理解、吸收、应用,甚至创造来自不同身心状态来源的知识,其结果必然产生误解、误用或所谓消化不良的情形。因此,要努力转化移植来的知识,使之"本土化"。我国对舶来的课程理论既缺乏系统的深入研究和整体把握,又缺乏本土化的探索,也缺乏吸收、修正和创造性的应用。

近年来,舶来式课程改革理论研究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缺乏对源理论原意和实质的把握,翻译难以做到"信、达、雅"。一些舶来的课程理论的语言之晦涩,逻辑之混乱,令人深感"作语态转换练习尚不成熟时留下的生硬痕迹"。一些概念的翻译颇令人费解。例如,Curriculumdevelopment"一词,有的译为"课程编制"或"课程编订",有的译为"课程发展",有的译为"课程开发",有的译为"课程研制"。这种一个概念"异彩纷呈"的译法,如何让不懂英文的人去理解和把握,又谈何消化、吸收和应用?我们应尽可能地时概念进行全面的合理的界定。正如有学者指出的,"课程发展"(Curriculumdevelopment)有两个义项:一是就宏观而言,是指课程从古到今、由远及近的发展,即历史发展;二是就微观而言,是指课程从研究、编制到实施、评价以至反馈、修订完善的发展,是循环往复的发展,即过程发展。[32)这种界定比较全面准确,可避免该概念在课程领域的混乱使用。舶来的课程理论能否指导我国的课程改革,很值得怀疑。从建国后初期全盘移植苏联模式,到近20年全面引进西方课程理论,我国的课程改革走了曲折的路,积累了不少的教训。至今我们对国外课程改革理论和实践的热切关注多于对我国问题的思索与探求。诚然,顺应世界潮流,学习他国的成功经验,是我国课程改革取得成就的重要条件,但是,我们切不可失却一个基本立足点,那就是中国的课程改革不可须臾脱离中国国情。世界教育改革的实践也证明,盲目地引进国外经验,简单地照搬国外教育成功的某个方面,不认真研究自己的国情,不综合地分析、消化国外的经验,是行不通的。在简单运用国外理论指导本国的教育改革和运用国外模式改造本国的教育方面,"许多国家对于它们在教育领域里所作的努力的结果公开表示失望"。对此,我们应引以为戒。

2.课程改革理性的缺失。

我国20多年的课程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回顾课程改革的历程,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深刻检讨和反思。1986年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教材实验,1992年后的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实验,1997年开始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试验,这些改革均有国家颁布的新课程计划或调整计划作为指南。90年代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已经有了"科学研究"的自觉意识,不仅充分吸收了80年代各地课程改革的有效经验,广泛地开展了课程评估和调查,而且确定了一些实验区有计划地开展新课程实验。但是,整个改革过程中,课程专家介人不足,教师仍然扮演被动执行角色,地方的改革余地和权限不大。新课程方案的理论前提研讨不够充分,许多问题并未从理论上得到解决。

总体来讲,20年课程改革理论指导还不足,缺乏"理性的秩序",原因就在于课程理论研究薄弱。教育行政领导部门在作出课程决策时虽说也有专家咨询,但并没有稳定的咨询机构和专家系统,甚至有"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作风。在课程改革的研究方面,缺乏课程改革动因的深层阐释,缺乏课程改革方案和实施措施的可行性论证,缺乏课程改革成果的科学判断与评价,对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也难以进行正确的预见和把握,更无法解释和应答。我国20年的课程研究,无论是研究成果的数量、质量,还是研究人员的结构和素质等等,还只是课程论研究的初创时期。

(二)课程改革研究展望

1.理性整合:理论框架与模式构建。

20多年来,我国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的探索为理论构建提供了一定的基础,积累了不少经验,但远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全面完整的改革蓝图。正如英国学者p·H·泰罗和C·m·理查兹指出,在建立科学的课程理论时,对这一领域的事实进行反复探索乃是必需的第一步。但这项工作还远未成熟,有关课程现象的事实在以前几乎没有研究过,用来指导对事实进行探索的大多数理论都是极其简单肤浅的。虽然这些年来,我们在课程改革的某些方面进行了研究,对有关事实和论据加以整理,从而加深了对课程改革的许多现象和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但是,同具有严密的可测性和预见性的科学理论相比,课程理论的建立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它还是描述性的。这种情况也是课程系统各部分的因素或要素之间"不严格的联结"所造成的。所谓"不严格的联结",是指系统的各个因素之间不是必然"逻辑地"或严格地相互联系的。比如,某一学科的课程计划与课程实施之间都在包含的教材和所追求的目标这两方面存在着极大差别。目前,课程理论对课程现象的描述,往往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常常造成学科自身的混乱和矛盾。成熟的课程理论对课程改革的指导作用应具体表现在:提出课程改革的正确理论构想和模式,论证课程改革方案的可行性,解释课程改革中各种复杂现象,预见课程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后果,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此,我们必须对中外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训、事实及材料,进行认真的梳理和系统的研究,从课程改革的动因、条件、范围、过程、模式、策略、方法等方面进行综合与整合,构建课程改革的理论框架和模式。

2.关注实践:理论研究基础与动力。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篇4

关键词:新课程地理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1.引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我国,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及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全方位展开,与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度和力度相比,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改革明显滞后,这样极大地阻碍了基础教育改革的进程。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改革的方向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关键在于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目前,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表现出诸多问题,不能与基础教育改革有效衔接。传统高等师范教育培养的是知识型教师,而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是复合型、创新型的教师;传统高等师范教育培养的教师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科学研究能力薄弱,综合能力不强。因此,高等师范院校应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与要求,对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体系、课程内容等进行改革,适应基础地理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2.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背景

2.1基础地理教育课程改革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素质教育改革的发展战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改革成效并不明显,没有达到改革之初的设想。经过研究、论证,总结出素质教育改革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同时,在国家基础地理教育改革的影响下、在知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进入21世纪,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教育部在2001年和2003年分别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新的地理课程和原来相比,在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评价及课程实施等方面取得较大的发展和创新,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保障。

2.2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师教育课程改革

随着我国中学地理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问世,地理教育界掀起教学改革热潮。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师的改革,高等师范院校主要承担培养中学教师的任务,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与高等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密切的联系,因此,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2011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为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指导意见和依据。之后,各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纷纷响应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要求,相应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通知,鼓励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积极参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为高校与中学有效衔接贡献自己的力量。无论是教育部的《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还是地方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通知,目的都是适应并推进新课程改革,实现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协调同步发展。

在基础地理教育课程改革和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改革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如何培养适应基础地理教育课程改革、具备现代地理素养的中学地理教师值得我们探讨。

3.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建议

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中学地理教师的摇篮,随着基础地理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地理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越来越不适应中学地理教学的要求及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现行的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提出改革课程体系的建议。课程体系是指同一专业不同课程门类按照门类顺序排列,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课程门类排列顺序决定学生通过学习将获得怎样的知识结构[1]。孙根年曾按系统优化原理设计整体的课程体系[2],由递阶控制结构看出,地理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包括自然地理群、人文地理群、区域地理群、技术地理群、地理教育群和前沿应用群六个课程群。

3.1建构“五板块”课程体系

更新课程内容,建立新的课程体系[3],确保课程结构合理,符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要求。本研究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地理科学发展趋势和已有的研究成果,将课程体系调整为板块结构,主要有五个板块,分别是:(1)专业基础课程,包括自然地理课程群、人文地理课程群、区域地理课程群,课程性质上有必修和选修两个方面。自然地理课程群有自然地理学、地球概论、地质地貌学、气候水文学等;人文地理课程群有人文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文化地理学、人口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等;区域地理课程群有区域地理学、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区域规划、区域可持续发展概论等。(2)地理技能课程,包括测量和地图学、遥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等。(3)地理教育课程,其核心课程,其是地理教学论。(4)实验实践课程,包括实验课程和实践课程两部分。(5)前沿应用课程,包括全球变化、智慧城市等。“五板块”课程体系对专业课程类型划分清晰,结构科学合理,避免相似课程重复开设,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对高等师范院校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综合素质的地理教师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与中学地理课程有效衔接,对基础地理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进程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2课程内容的调整

3.2.1课程性质的调整。与中学地理课程内容改革相对应,应该在保证原有专业必修课不变的前提下,多开设专业选修课程,满足地理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不同学习兴趣和需要,丰富知识内涵,提高综合能力,这与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趋势一致。

3.2.2课程内容的重组和更新。对于自然地理群和人文地理群应该精炼教学内容,减少课时,对课程内容进行重组和合并;在人文地理群教学中,注意更新教材内容,增长地理最新知识,因为在全球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就,科学发展日新月异,地理科学不断取得新进展,教材有些内容已经过时或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在教学中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

3.2.3地理教育课程体系和模式的创新。在开设地理教学论课程的同时,应该增加相关教育类课程,比如地理课程与教材分析、中学地理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以及现代最新的教学理论;在课程性质上可以设为选修课,开设形式上可以是示范课、论坛、讲座等,对学时可以不做要求,目的是提高地理师范生的理论素养,更好地用这些理论知识指导教学实践,培养新时代的优秀中学地理教师。

3.2.4重视地理技能课程和前沿应用课程。地理技能课程是进行地理研究和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基本工具,前沿应用课程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地理科学的最新进展和研究趋势。当今社会,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面临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巨大矛盾,开设地理技术群和前沿应用群课程对怎样用地理知识、地理技能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生存问题,对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尤其要加强遥感、地图制作、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等现代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地理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在成为教师之前就具备扎实的现代信息技术基础,把握地理学科新进展。

这样的改革适应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要求,地理技能课程,前沿应用课程相关内容在中学地理新教材中都有编写,同时,与中学地理课程基本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课程的技术理念”等一致。

3.2.5重视实验实践课程,提高学生实验实践能力。实验课程的主要形式是地理技能课程的计算机软件学习和应用,当前存在的问题是实验课程课时少,师生重视程度不够,实验室不对学生开放,学生在课下训练的机会少,动手操作能力不强等。实践课程主要包含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的野外实践、地理教育实习两大方面。

相比较而言,地理教育实习应该是在实践课程中加强的环节,对于师范生来讲,地理教育实习是培养地理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具体实施中存在许多问题。教育实习包括校内实习和校外实习。校内实习一般在大三下学期开始,实习的时间较短,实习的形式较单一,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参差不齐,对学生教学技能的提高有一定的影响。校外实习同样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学生不重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严格按照实习制度执行;中学指导教师担心实习生讲的水平有限,影响班里的学习进度和成绩,给实习生上课的机会少,实习生得不到很好的锻炼;有一部分学生为了找工作、考研究生、考公务员等放弃校外实习的机会。针对实验实践课程存在的问题,必须提出改进措施,学校、教师、学生要共同努力改变这种现状。

4.结语

新课程下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和核心内容之一。高等师范院校主要承担培养中学教师的任务,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与否同高等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密切的联系。培养与新课程改革要求相适应的中学地理教师,关键是改革地理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与中学地理新课程有效衔接。本研究先介绍基础地理教育课程改革和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简要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其次,结合现行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建议,有建构“五板块”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调整两个方面,对于课程内容调整从五个发面进行探讨:①课程性质的调整;②课程内容的重组和更新;③地理教育课程体系和模式的创新;④重视地理技术课程和前沿应用课程;⑤重视实验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实验实践能力。本研究对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周廷刚,苏迎春,杨晓霞,等.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课程设置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2(1):56-58.

[2]孙根年.高师地理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系统工程方法[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29(1):90-95.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篇5

关键词:职业教育;高等数学;改革思路

作者简介:王素华(1978-),女,山东菏泽人,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河北秦皇岛066100)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7-0115-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面临着新的社会形势和任务,教学上必须不断地进行改革,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在改革中发现,课程的改革是重中之重。作为职业院校“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工作者,主要谈谈目前“高等数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

一、当前职业教育“高等数学”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等数学”课程和专业课程缺乏关联性

“高等数学”作为公共基础课,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专业成为当下研究的重要课题。单纯地、系统地全面讲授高等数学基本知识,不合乎现代科技知识间联系、渗透、结合的特点,与当今生产和生活所具有的综合性、变通性、流动性也不相符。由于与专业课程缺乏联系,学生意识不到“高等数学”的实用性,教学中出现了重专业、轻基础的现象,学生的学习也因此变得被动,缺少主动性和积极性。

2.“高等数学”课程和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

“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通常仅仅为了教而教、为了学而学,缺乏实际的应用性,不利于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据学生反映,课程中的内容与职业、生活联系不多,真正走上社会,仍觉得用处不大。因此,在教学中没有重视高等数学的学习,不能取得应有的学习效果。

3.“高等数学”课程的组织者和学生缺乏沟通

“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基本是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学生不能很好地参与“高等数学”课程内容的选定;由于课时的消减、内容又多,课程的授课计划不合乎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再加上缺乏沟通,照顾不到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教学的方式方法还是以传统的填鸭式的讲授为主,忽略了学生的学。总之,很大程度上没有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没有更好地去汲取学生的意见,单纯地让学生去适应课程的内容和进度,不能达到应有的学习效果。

4.“高等数学”课程呈现方式呆板,对学生学习不利

课程学习的效率主要取决于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主要取决于其呈现方式。课程呈现方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高等数学教材内容的编排方式;二是指课程的教学呈现方式。对于第一方面,其呆板性表现为形式单一,通常是概念、公式定理、例题和习题内容陈旧,不能很好地结合当今实际;对于第二方面,其呆板性表现为需要讲的知识过多、教学形式陈旧,通常是教师讲,学生听,不能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教学变得枯燥乏味,课堂往往是教师个人的舞台,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高等数学”课程缺乏迁移性,不利于其他课程的学习

迁移性是指一门课的内容对于另一门课的内容有联系性、转换性和促进性。就是说,学习“高等数学”这门课程不单纯是为了会求导、求几个积分,它必须有助于其他课程的学习,知识都是互相联系互相转化的,要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迁移性取决于内容的基础性,方法的灵活性。譬如在一点处的线应变恰好用导数的解析定义式来表述;而导数概念在经济学上又表现为边际分析、弹性分析。“高等数学”作为基础课、工具课和素质培养课,应加强课程内容和方法的迁移性。

6.“高等数学”课程的考查方式过于形式化,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大多数的高职院校“高等数学”的考查方式都是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40%。考前画出复习范围,考试题目大部分是范围里面的,平时不怎么学习、考前背题的同学往往考得很好,而平时好好学的反而考得不好,考查方式不能很好地反映实际情况,这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届传一届“不用学,考前画范围背背就过了”的想法也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不利于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二、职业教育“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新思路

为适应经济的发展和满足社会对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职业教育从未放弃过探索发展,改革从未间断,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首要的任务。[2]下面浅谈“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些思路:

1.“高等数学”课程改革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高等数学”课程必须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以市场经济为导向进行改革。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作岗位变动愈益频繁,企业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高等数学”课程不能单纯地、系统地讲授其基本知识,应根据市场、职位的需求,拓宽基础,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具备建立在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基础上的科学分析及决策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分析能力,以及使用数学思维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基础。因此,可以根据需要,增加选修内容,并不断地加大选修课比重,扩大推行弹性学习制等。

2.“高等数学”课程改革必须坚持以素质为本位

在知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职业教育课程理念由能力为本位转向以素质为本位。[1]在多变的职业环境中,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现实生活中,常听人说现在的学校向社会输出的不是一个可用的“成品”,而是一些“半成品”,甚至连“半成品”的级别也达不到。这种说法充分体现了现在的教育教学方法,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素质。据了解,我国职业人才、劳动力在国际劳动市场上竞争力低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综合素质差,不适应人才素质“与国际接轨”的需要,所以职业教育“高等数学”课程改革必须坚持以素质为本位。[2]“高等数学”课程作为提高学生素质的载体,在内容结构上可以使知识传授与人文价值培养结合起来,其展现方式也要考虑怎么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通过课程的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人文素质和生活素质等等,这样的学生将来不仅会工作,而且会生活;不仅有科学素质,而且有人文素质,有责任心,能适应职业的变化。

3.“高等数学”课程改革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形式基本是黑板加粉笔,以教师讲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适应课程,在课程中缺乏主动性。学习目的一旦仅为通过考试,就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高等数学”课程改革重要的一环就是改变课程中学生被动的局面,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使其充满活力,成为学习的主人。首先,课程改革的决策与设计过程要吸收学生参加,听取他们的意见,可以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其次,让学生参与课程内容的选定和进度计划的修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采用座谈会的方式进行。再次,在课程教学上,特别是教学实施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采用学生板演或学生讲解的方式进行。当下的高职学生有思想、有观点,“高等数学”课程的改革要尝试适应他们的个性发展。

4.“高等数学”课程的学习过程要以探究式学习为主

“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外加一些练习。学生虽然掌握了一些数学概念、公式和定理,但不会探究,更不会应用。这种课程形式脱离了职业发展的实际,背离了现代教育理念――培养的必须是会探究、能动手实干的人。探究是一种探索、研究、解决问题并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活动。在教学中,要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提高为目标,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比如在讲授新知识时,先举不同领域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共性,使他们学会思考和探究。以发现问题为学习开始,以解决问题为学习过程,以产生新的问题为学习的小结,学生一旦掌握了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对他们自己终身学习都有积极意义。在探究的过程中也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意识,培养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在探究式学习盛行的情况下,“高等数学”课程也应努力体现以探究为主要学习形式的改革新方向。

5.“高等数学”课程改革要以终身学习为导向

终身学习是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大趋势,当然也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高等数学”作为职业教育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其改革要以终身学习为导向。“高等数学”课程不仅仅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基础和基本素质,重要的是在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学习、不断增强终身学习的意识。这就要求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自己探究、发现新知的机会,或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科学的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6.“高等数学”课程考查方式以应用为目标的改革思路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高等数学”课程考核的方式必须改革。考核方式可分为三个方面,其一是平时表现,占30%;二是客观题(书上或类似书上的例题习题),占40%;三是主观题,占30%,主要考查学生掌握、理解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凸显真正深入学习、善于思考的好学生,让“学得好”名副其实,这很大程度上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职业教育“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实施要点

1.要充分地认识高职教育“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高等数学”课程内容以经验性为特征,教学目的是知识、经验和技巧的传授,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主要是教师讲授、学生听。但高职学生的基础和自制力较差,缺乏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因此,在“高等数学”课程改革上必须下大工夫,在“必需、够用”的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注重发挥“高等数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更好地实现“高等数学”课程教育的目的。

2.“高等数学”教材内容的建设与改革是其教学改革的关键

在编排“高等数学”教材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尽可能按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基础状况编写。尤其在引入新概念和新知识时,尽可能采取“温故知新”、“实例引入”等方法,使之自然地导入或引入,以降低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和接受的难度,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水平。同时,内容尽可能反映当代的新理念和应用的新背景,例题习题吸收现代社会具有应用背景的案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3.高职教育“高等数学”课程改革坚持以现代课程理论为指导

课程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着力点。课程现代化的特点是教学内容和目的不仅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内容和计划要注重多样性、灵活性以及富有弹性,以适应学生的全面发展,把教学过程与探究过程结合起来,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和图像处理技术的提高,现代教育技术使得信息传播更为直观、形象,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职业教育“高等数学”课程改革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作为“高等数学”课程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应丰富教育科研知识,优化数学知识结构,加强实践,了解市场所需,提高研究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使课程改革深入地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篇6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初中历史教学;教学模式;素质教育;

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学习活动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学生在初中历史课堂的学习活动可以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思考能力的锻炼。新课改提出需要对初中历史课堂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以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浪潮,培养学生基本能力。教师结合新课改理念进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一方面,可以充分体现新时代教育发展对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发展要求;另一方面,能够充分展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通过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思考空间,推动历史课堂形成自我学习和自觉学习的氛围,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

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一)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和意义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全体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品德,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结合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新课程改革标准将学生发展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放在发展能力的主要位置,强调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活力,推动学生自主参与、完成学习活动。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包括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并要求教师注重学生发展的主体性和差异性,创新教学重视开发学生的个体潜能,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1]。

(二)新课程改革现状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在教学方面的改革得到许多反馈,许多教师进行了教学反思和教学探讨[2]。针对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沟通进行思考和探索。在教师的反思教学中,许多人将新课改的原则和标准作为教学概念,融入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充分展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达成了新课改的目的,在总体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整体提高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些许不足。在传统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常常通过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活动。从这一方面来说,枯燥乏味的初中历史教学相对其他学科来说,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无法引起学习兴趣,也无法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而且对历史教师来说教学难度较大,导致学生普遍对历史这门课程缺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因此,历史教师需要在结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的背景下创新发展历史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只有充分实施新课程改革,才能达成高质量的教学活动,实现学生历史学习上的不断进步,提高各项能力。

二、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的实施策略

(一)教学理念的更新

教师在创新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首先对教学理念进行变革。许多历史教师的教学思想仍是以传统的教学理念为主,通过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讲解,利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认为只要对学生开展固定有效课堂的教学,仅仅使用传统、固定的教学体系就可以使学生全面掌握初中历史知识。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引导下,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培养学生自我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想要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使其适应教学的发展要求才可以充分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确保学生长远发展。教师要结合初中历史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发展特性,融合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进行对教学理念系统化的创新,以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掌握更多历史知识,推动学生学习效果持续提升。教师通过改革教学理念,可以实现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变革,推动学生能力的提升[3]。

(二)教学方式的转变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合作学习法推动学生学会团队合作,增进学生学习联系,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所谓的合作学习教学法就是通过开展合作进行系统化的学习活动,教师首先可以组织学生小组,进行课上问题的探讨。在课堂探讨活动中,学生可以结合多种思维形成个人的学习认知。这种方法可以推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探讨活动,改变学生被动听课的状态。学生在这种课堂教学活动中可以展现个人的思想观点,提升逻辑思维和辩证思考能力。

其次,教师需要对初中历史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变革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求。因此,教师还可以运用情境探究学习方法,设立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活动。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参与历史教学活动,增加对历史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感受能力,有助于以全面的眼光看待世界历史发展过程。在这种情境下,学生可以有效地弥补对历史的了解认知不足,加深对历史教学内容的印象,提升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方式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历史课程内容的了解,而不仅仅限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设立问题进行引导的教学方式辅助教学活动。通过课下布置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有效的思考和充分的理解,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回顾教学观察学生对问题的认知程度,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和学习自主性,确保学生可以有效学习历史知识。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教学设备和网络信息教学平台作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求。例如,教学《君主集权的强化》一课,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放映君主集权的纪录片,利用提问辨析等多种形式辅助教学。通过这种教学加深学生的课堂学习印象,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和对历史的认知,增加学生把握程度和了解程度;还可以通过教学模拟、小组教学等方式提高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注意力,以便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三)教学内容的创新

在教学活动中,安排教学内容是一项教学重点。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课外教学平台的发展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内容。

但初中历史教材内容由于特殊性,更新速度较为缓慢。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创新教学内容,将新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联系起来。例如,在教学《清朝的闭关锁国》时,教师可以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播放关于清朝的纪录片和当时社会动态影像纪录片辅助讲解。利用这种方式,不仅丰富了初中历史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教学内容质量,还加深了学生对于所学课堂知识的认知和对清朝社会背景的了解,提高了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认知和学习思考能力,客观直接地展现历史课堂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活跃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

教师在查找教学素材时,还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进行初步探索,然后引导学生继续深入,帮助增加教学素材。这种教学内容的寻找方式可以增加学生和教师交流,推动学生除了可以充当学习者的身份还可以偶尔充当教学内容的探索者和研究者,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帮助丰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丰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活力,调动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在历史课堂中的学习效果快速提升。

(四)创新能力的培养

首先,在新课程标准发展的基础上,结合初中生的学习情况对初中历史教学课程进行改革。因此,教师首先应该加强培养创新能力,不断学习提高文化素养,以便在教学改革中可以将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有效变革和完善;在面对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需求和问题时可以和同学探讨和思索,可以引导学生逐步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其次,教师还需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帮助完善学生的学习体系,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发展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性和活动性,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思考,利用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学习《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时,教师可以设立有关宋朝历史的问题,询问学生或引导学生思考想象:生活在宋朝时,看到的社会风貌会是什么样的。通过问题的设立、提问和探讨,帮助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进行问题思考,增加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兴趣,还可以利用情境设立进行学生的新角度探析,借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辨能力,通过问题谈论法进行课程的情境分析,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标准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教师面对学生迫切的学习需求和发展要求,需要对初中历史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进行创新变革。在创新教学体系过程中,教师需要顺应新课改的发展趋势,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特点进行教学体系的变革和创新;教师还需要进行教学能力的提升,提高对自身道德素质的要求,以身作则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和道德素质的培养,注重教学创新满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要求,建立教学机制完善教学体系构建。在这种创新要求下,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改革解决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效率和学习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辨析能力,促进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加强学生全面发展能力的培养,以便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钟湘豪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改革探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05).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篇7

【关键词】课程综合改革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4-0016-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等文件的颁布实施,给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适应中医学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全面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在《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医学专业》(以下简称《标准》)精神的指导下,陕西中医学院通过对中医药临床人才素质结构的分析,以及对未来中医药课程改革趋势的判断下,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强化中医思维、注重临床实践、加强通识教育,对中医临床课程综合化改革进行研究,设置了科学化与人文化兼顾、社会化和个性化统一、多元化和统一性结合、分科与综合并存的新的中医临床综合课程。

一中医院校实施课程综合改革的背景

课程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因此,结合中医人才的培养特点和社会对综合性中医人才的需求,对中医临床课程的综合性改革显得尤为必要。

1.中医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过去的50多年里,高等中医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其规模、质量、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卫生服务需求、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从总体情况看,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1)中医毕业生的“三不”,即中医文化底蕴不足,专业思想不牢固;中医思维能力不强,西化倾向严重;中医基础理论不扎实,临床环节薄弱。(2)中医课程教学体系的“四重四轻”,即课程体系设计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轻基础;重共性,轻个性;重科学,轻人文。以上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高等中医教育的发展,也无法满足中医学科学发展的内在需求。因此,在转变教育观念、了解社会对中医药高级人才培养要求的基础上,高等中医院校必须根据自身发展情况,从不同层面对现行的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2.中医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

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改革人才培养方式为发展目标的中医高等教育,面对世界高等教育高速发展的趋势,面临着新的挑战。这些挑战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中医学学科内涵的外延性不断发展,这使得中医人才培养既要尊重学科发展的传统,又要根据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以及相关学科相互融合、渗透的内在要求,不断地进行改革和调整。(2)人的健康、保健与社会文化因素关系密切,人口老化、环境污染、疾病谱和死亡谱的改变都要求人们从社会、文化角度去探讨、解决这些问题。(3)日益增长的社会医疗卫生保健需求使医疗服务的对象、内容、范围和形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服务的对象由原来的少数个体逐步扩大到群体、社区乃至全社会;服务的场所由院内扩大到社区;服务的内容也由原来的生理方面扩展到社会、心理方面,并由此建立了新的医学模式;服务的形式由原来的以医疗为中心转变为预防、保健、医疗等的全面综合,进一步突出了预防为主的战略思想,这就对医学人才和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西方现代医学与中医传统医学全方位的渗透、融合,促使高等中医教育必须在坚守传统医学体系,发扬中医特色与选择性接受西方医学之间找到平衡点。

二中医院校课程综合改革的初步探索

高等中医教育质量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取决于中医院校课程体系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这种必然联系揭示了课程和教学在高等教育工作中的核心地位。2012年以来,我校陆续出台《陕西中医学院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方案》和围绕该文件精神颁布的覆盖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的其他子方案。其中,课程综合改革项目被作为学校今后工作的重点。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源泉和动力。在现代中医高等教育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在教育改革实践取得较好效果的前提下,传统的高等中医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在理念和制度等宏观层面以及课程各要素等微观层面,都要随之变革。

1.宏观政策导向――课程综合改革的方向和制度保障

标准中明确指出,开设中医学专业的院系应该积极开展课程改革,整合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成功的实践活动需要先进的理论进行指导和制度保障。因此,我校贯彻相关文件精神,制定正确的教育改革政策指导改革活动。《陕西中医学院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方案》《陕西中医学院校级课程综合改革项目申报》《陕西中医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等文件,从宏观上为改革确立了总体目标和根本任务,对改革推进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经费问题、人

――――――――――――――――――――――――――

*基金项目:陕西公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13BZ47)

员安排问题、奖励措施等给予制度上的保障,推进课程改革与学校其他教学改革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在此前提下,学校今年已经启动30门校级综合改革课程试点,计划三年内校级综合改革课程达到100门。

2.微观要素改革――课程综合改革的实践操作

中医课程综合改革是在保持各学科知识完整性的前提下,通过课程内容、课程形式的统一调整和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的改革等,将具有内在逻辑和价值关联的分科课程统一调整在一起,帮助学生建立中医思维模式,消除各类知识之间的界限,形成关于中医的整体性认识和全息观念,养成科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灵活运用知识综合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的一种课程模式。这是课程综合改革的核心环节,也是成功与否的关键。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课程体系改革。课程体系改革是中医课程综合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它直接影响到中医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结合多年中医教学实践,通过对我校现行中医学课程体系特点的研究分析,在总结了历次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初步设想。其内容包括:(1)对课程目标进行重新定义。首先,中医院校课程目标必须与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相一致,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合格人才,对中医院校来说,就是要培养高质量的医学人才。其次,根据不同课程,课程目标的具体内容和设计的具体层次应该有所不同,但都应该注重课程计划和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完整性,体现加强基础、提高能力、注重素质、发展个性的原则,注意对中医人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提高中医专业素养的同时,协调各学科知识关联性,强调人的全面发展。(2)建立以中医核心课程为主线,以人文、社科和西医课程为辅的综合课程体系。这种课程综合体系不仅仅应该在中医教育先期共同学习基础课程阶段实施,在后期专业化阶段和临床实践阶段也应该逐步实施。

第二,课程内容改革。这一部分改革至少应该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1)中医基础理论内容的整合。课程综合不单单是将关联课程的内容机械地组合在一起,而是为了弥补单门学科课程的缺陷,避免人为地将知识内在逻辑性割裂而提出来的,其目的是在加强相关学科联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在更广阔的领域学习和理解知识的真正意义,在了解各门学科知识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获得对知识的整体印象。因此,哪些课程可以进行综合,应该如何进行综合,是我们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2)中医临床实践内容的整合。实践教学是医学教育中比较特殊的内容,在中医教育“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理念的推动下,如何在实践活动中凸显中医特色,如何将师承传统广泛应用于中医教学实践中,同样需要我们斟酌。(3)开设中医基础与中医临床实践相融合的创新性课程。标准中指出,“实践教学应该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供平台并有效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因此,在保证学生基础理论扎实的前提下,如何将师承模式大规模地运用到中医学教育教学中,开设专门的课程,让学生边学边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力,为培养创新性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方法是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的调整而不断探索和创新的。(1)根据课程综合改革的指导思想和不同的课程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或方法的组合,尝试为每一门综合课程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2)教学方法改革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积极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认识到教学改革只有通过学生和教师相互作用,才能取得成功。以课程为桥梁,加强学生和教师的沟通,在改革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发展程度,积极采纳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3.评价体系监控――课程综合改革的检验环节

教育教学活动最终是以人才培养质量来实现的。对课程的评价应该包含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当中,并与之动态结合起来,才能客观地针对课程综合改革的效果进行检验。对综合课程的评价应该在一般课程评价模式的基础上,灵活地运用目标评价模式和发展评价模式,有效地检验课程实施效果,也为课程改革提供依据。

三中医院校课程综合改革工作的展望

因为课程综合改革包含的课程多、内容复杂、涉及的教师和院系也比较多,因此,课程综合改革任重而道远。在总结阶段性改革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们将继续推进课程综合改革进程,积极开展以下工作:

1.优化课程结构

在构建以中医核心课程为主线,以人文、社科和西医课程为辅的综合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实施新的教学计划、重新制定新的选课原则和学分标准,将课程综合改革落到实处。

2.推进精品开放课程建设进程

积极推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改革,按照资源共享的技术标准,对已建设的各级精品课程和双语示范课程进行升级改造。一定的专业和学科中开展“综合课程精品课程”的初步建设。

3.深化课程综合改革的理论研究

进一步开展关于中医课程教育内容、方法的理论研究,探讨这些内容与方法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和机制发挥作用,影响受教育者。研究课程综合改革是如何对中医人才的培养产生作用的,以及作用的大小和方式等。

4.加强教材建设,编写新型教材

根据课程综合改革的需要,设立教材建设专项基金,积极鼓励一线教师参与编写行业规划教材,组织编写出版具有学校办学特色的综合课程教材。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篇8

【关键词】数学教材教法;课程改革

2001年9月在全国全面开展的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不论从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方法上都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初中数学教材教法》(以下简称中教法)作为培训中小学数学教师后备军的主要教材之一,也应从课程的目标、功能、内容等方面作出相应的调整与变革。但就目前中教法的教学现状来看,其教育观念、教学方式都与新课标理念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能及时体现《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新思想、新要求,失去了中教法设置的初衷。笔者通过近两年来担任中教法的实践经验,认为如何将《标准》的新思想、新要求完美渗透到中教法的教学当中去,还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创新。

一、新课程标准下中教法的几点变化

1.教学理念的变化

设置中教法的目的是为了更加完善高师数学教育的课程体系,推动数学教育的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改革对高师数学教育专业提出了挑战。中教法作为高师数学教育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首先要转变的是高师教师的教学理念,中教法培养的是新课程的实施者,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理念,实现教学的价值取向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让学生逐步感受到自己的主体地位。

2.教学目标的变化

中教法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要让高师数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掌握初中数学教育的基本理论,熟悉数学课程教学的基本环节,能够简单掌握一些数学教学的基本技能。义务教学阶段数学课程的改革,要求中教法在保持原来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增加新的目标要求: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熟悉《标准》中的内容,树立一种新型的教学观,理解新教材,能够有效地利用教育资源,能够在未来的数学教学中以科学的教育理论进行教学。

3.教学方法的变化

中教法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理论的体现。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够体现新课程改革对中教法的要求,因此,中教法的教师不仅要改变传统的讲授法,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而且要将新课程所提倡的新型教学方法体现在课堂当中,培养学生学习中教法的兴趣,通过引导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来。

二、中教法改革的几点建议

1.阶段性地修订教材内容

课程改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中教法作为培养新时代教师的载体,应当随着课程改革的进程,变化其课程的内容,在保持内容稳定性的基础上体现高师数学教育专业的发展性。例如,可以适当增加国内外数学教育研究最新成果的内容;增加新课程改革中关于目标、原则、方法的争鸣,让学生倾听到关于课程改革不同的声音;增加数学教育理论和现代数学学习理论的介绍,介绍一些国内外成功的数学教学改革案例,让学生从根源上转变教育观念。

2.解读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

高师数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首先要了解的是新课程的精神实质与内容实质。笔者通过近两年的教学发现,第一,许多中教法的教材中没有详细介绍《标准》的章节;第二,学生对《标准》的重视程度不够,许多学生到了毕业,还没有仔细阅读过《标准》。因此,笔者认为,在中教法的教学过程当中,解读《标准》是中教法教师在今后教学过程中的教学重点之一,引导学生体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了解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一体教学目标,熟悉新课程改革中初中数学课程内容模块的设置。

3.加大案例教学在中教法中的比例

案例教学主要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优秀教学案例,探讨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当中,能够体会现代教学理念,了解课程改革中提倡的新型教学方法。同时,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可以将自己已有的中教法知识运用其中,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此外,学生通过观摩优秀的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可以为实习实训积累经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逐步培养学生形成数学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篇9

关键词:高校公共基础课程教材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方法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全球高等教育和教学改革讨论的热点问题,美国最先开展创新人才的培养,随后英国、日本等国形成了符合自身特色的培养目标。我国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教学改革的基本取向。但创新教育仍需根本上的突破,优秀创新人才的成长积淀还需加强,距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的目标实现还有一段路要走。

一、公共基础课程的重要性

思考是砖瓦,公共基础课程是地基,要想建结实的高楼,就要有扎实的地基做基础。少了砖瓦,还可以在学习中广猎知识以补己缺,若无基础知识,则无法进行后继的学习和思考。很多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一些常识很陌生,相当多的基础知识需要在后期恶补,这不仅浪费了课堂教学时间,更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产生了不小的打击。

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必然性

多年来,我国高校教学中充斥着一些陈旧的教育观念,很多公共课程教师是为了教学而教学,并非将课堂当做一种知识与方法的传播渠道看待,总结有如下几种不正确的理念。

(一)只重知识继承。把知识的继承当做教育、教学目标。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忽略了对学生思想及思考方式的锻炼,学生被动接受了知识,填鸭式教学模式应用较为广泛。

(二)公共基础课无创新内容。公共基础课阶段教学不进行创新教育理念的培育,公共基础课程内容无法融入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三)抑制了学生个性发展。只重视了全面素质的培养,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唯标准答案主义思想严重。教师在课上大量训练学生的求同思维,压抑求异思维。

上述陈旧教育理念的禁锢,造就了公共基础课程内容的如下缺陷:课程内容陈旧;课程内容结论型过多,问题型过少;公共基础课程内容没有层次性。

虽然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但是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以传授知识为主要讲解方式。教师很少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训练,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这造成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遍较弱,广泛涉猎知识的能力远远不够,导致其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不足。

三、公共基础课程的宏观改革

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学观念的改革,此外,还须进行课程内容等宏观层面的改革。

(一)质量观改革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需要,教学质量的标准必须符合时代和社会的双重标准。以往仅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素质的主要指标的想法已经过时。现代社会竞争极为残酷,学生需要在学校里为将来的择业做好准备,所以人才培养质量以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的评价与认可程度为准。因此,教学质量观也要相应地变革为综合质量观。

按新的质量标准,高水平的教学应该是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激励式、参与式的教学模式,是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优秀的教师应该既传授给学生重要的知识内容,又启发学生进行主动思维;优秀的学生需要善于学习,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求创新、能创新、会创新。

(二)教学观改革

变“继承性教育思想”为“以生为本”。教师必须由单纯的教书育人向全面育人转变,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学生的心理状态,正视学生间的综合素质差异,使他们真正能够主宰自己的学业。

公共基础课程加入创新内容。创新人才培养贯穿于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而公共基础课程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必然也必须融入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起到支持和支撑作用。

发展学生个性。由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向注重培养学生个性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教师的责任不仅在于带领学生思考,更在于激发学生产生思考的欲望与能力。

(三)课程内容改革

公共基础课程的内容应随着社会的变化进行更新。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上,既适度保持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化和完整性,又强调学生思维方式的建立与培养,让学生掌握学科的理论框架和逻辑框架,养成自我学习的好习惯。

教学内容采取分层设置,设立创新教育课程模块。对于公共基础课程,高效各院系可根据创新素质培养的需要,设置合适的教学内容,分专业进行教学,有针对性地增减教学内容,也可以进行试点班级、试点学科的选修实践。

为了培养创新人才,要将公共基础课程建设推进到课群建设中。逐步建立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总目标,将知识、能力、素质实现系统考虑的大模块课群结构,把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提高到一个更高的阶段。

(四)教材建设

公共基础课程的改革离不开教材建设工作,教师除了选用优秀教材之外,还应该通过一定数量的网络课程和多媒体课程教材的应用,以适应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设计符合新时期学生接受方式的科技型课堂。

(五)教风、学风改革

要培养创新人才,除了在变革课程本身入手外,还要从有关学生学习的其他方面入手,进行变革与创新。利用学校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园文化是大学中有着独特作用的教育方式,它在用无声的语言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1.在教风上,实现以问题为主线的教学。

2.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习主体是学生。学生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会提出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形成研究讨论问题的风气,是创新性学习最重要的形式,也是重要的学风建设。

3.引导学生掌握综合分析知识的能力,善于通过多种知识的综合解决实际问题。教育界一直以来强调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复合型人才,就是为适应这种多元化、综合化的实际要求而提出的。

4.指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与素质。知识必须转化为能力与素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人可能会忘记学过的知识,而能力和素质才是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砝码和永久的工具。

5.勇于突破过去。科学的发展,以继承前人为基础,又以怀疑和否定前人为突破。如果没有怀疑和否定,爱因斯坦的经典的相对论就不会横空出世。

四、公共基础课程的实践改革

(一)课堂教学的改革

一切教研和教改最终都应该体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特别应该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教材提供了教学的基本内容和素材,但教师不能“照本宣科”,需要对有限的教学内容有一个再创作的环节,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教学活动充满时代性。

1.案例式教学。对结合社会或工程实例的课程,选择适当的案例进行思维的扩散。这种方法包括案例的编选、组织案例讨论和案例评价三个环节。如讲解《线性代数》课程时,对于特征值与特征向量问题,可以引入google搜索算法。

2.实验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采用适合的实验,将问题的原理用亲自动手、亲自体验的方式让学生在练中学,在学中体会,通过亲身体会将概念、原理融会贯通,而并非单纯死板地记忆。

3.目标式教学。以一个统一的教学目标为中心,教师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资料的查找,并得出必要的实验验证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研究全过程。

4.提问式教学。既有老师提问学生,又有学生提问老师。其中,双向提问的实时情况可作为平时成绩计入学生的课程总成绩,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堂互动,提高动脑积极性。

5.合作式教学。合作式学习指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包括小组讨论、相互评价、相互激励、互帮互学等形式的合作互助,从而营造合作与竞争相统一的课堂氛围。在这样一种轻松的交流环境中,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相互启发、发现问题,并就相关问题寻求同学的帮助。因此,解决问题的开始就是学生独立于教师学会独立思考的开始,而经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这样心理暗示能帮助他们获得自信,从而树立良好的自我意识,也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塑造,将使他们终身受益。这一过程,同样也是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的过程。

6.开放式的内容。课堂的内容不要讲得过多,而要给学生留下课堂上尚待解决的问题,留给学生思考、探索的空间,对下次课来说,也是对之前知识点的一个很好的回顾方法。

7.组织讨论课。以小班授课的方式组织一定的讨论时间,指定某位学生主讲,其他学生提问,由老师总结讨论内容。此方式在大班授课时不易操作,但可以通过在课上提出讨论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外讨论的方式予以变通。

8.交互式教学。师生间相互交流与影响不只是信息认知方面的,更重要的是情感信息的交流与互动。通过师生间的充分交流、讨论、争辩、合作,以及教师对学生有针对性地指导,对提高学生知识建构的质量有着很大的帮助。

9.研究式教学。研究式学习就是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学习研究知识的同时,获得知识,且提出自己的疑惑与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讨论问题,研究知识,既尊重人类过去所获得的知识,又敢于以理性的批判态度审视知识,并向已有的知识发出挑战,从而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创新教育就是要珍惜和培养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

(二)课后教学的改革

一直以来,教学讲究“三分教,七分学”,除了课堂有限时间的师生互动以外,良好的课后巩固也是重要的一环。为保证所学知识的历久弥新,课后教学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颠覆原有预习、复习方法。可以针对性地给出预习和复习的课件,在课件中导入素质教育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2.改革考核办法。a)改变试题构成:限制客观性试题的比例,试题要以分析、综合和学生可自我发挥的题目类型为主;b)考试的形式与记分办法:课堂提问、讨论发言、作业情况、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都要按一定比例计入总成绩,避免期末考试的“一试定成败”。

3.注重课外科技活动和各类竞赛的组织与开展。在这些活动中,有助于学生的知识能更好地转化为能力,其自身得到的收获比课内学习还要多。

4.成立兴趣小组。让学生按兴趣组织讨论,学习最有用的知识,使自身具有创新品质。

五、结语

公共基础课程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它关系到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公共基础课程的改革又是教学改革的难点,需要改变在教师和学生中长期养成的不良教学习惯,需要在教育思想、教学模式等方面实现创新,还需要克服很多学校师生比过高所带来的客观上的困难。因此,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必须在引起高度重视的基础上进行大力推动,必须引起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响应和有效行动,形成浓厚的氛围,采取切实的措施,务求实效。

参考文献:

[1]吴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探索[J].大家,2010(4).

[2]刘积学,李世刚.提高师范生实验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探索[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篇10

目前太原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电子专业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问题,基本上都强调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为目标,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知识是单方向的传输,学生是被动的接收者,这样就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失去学习的兴趣,大部分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进行突击性的学习,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较差;教学内容得不到及时更新,随着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知识不断涌现,势必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实验课程的设置也与实际应用相脱节,实验课时比较少,而且实验内容大部分是认识性、验证性的实验,学生进行实验教材以外的实验训练不够,导致学生的操作技能、创新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另外,实验教学中还存在师资队伍的水平参差不齐,不客观、不科学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等问题;考核方法存在考核方式、方法单一,考核内容局限,注重考核结果,而忽视考核过程等缺点。以上这些都不利于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创新教学改革的内容、方法及目的

为了适应卓越培养模式,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实践及考核方式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措施以及最终的目标,见图1。

1.教学内容的改革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学内容应该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紧紧围绕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的目标,制订合理的教学大纲,优化电子技术课程体系、精选和调整教学内容。现在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进行改革:第一,基础理论要保持完整:电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在这门学科体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以后学习相关的专业课程奠定基础。改革不是将最基础的知识改掉,还应保持基本理论的完整,否则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就会变成应用电子技术课程。第二,课堂教学内容要不断更新: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新的工艺、新的知识不断涌现出来,电子产品也不断地向数字化、智能化、集成化、大功率化等方向趋近。要让电子技术的教学内容适应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就必须适当地引入新的知识,适当地介绍一些高性能的新型集成电子器件,来真正体现出该学科的发展。第三,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要遵循以够用为原则:精心选择教学内容,要深入浅出,有重点地突出基本概念的传授。精心讲解理论知识,要降低理论难度,在讲清概念的基础上,删除一些繁琐的理论推导及过时或不用的理论知识。第四,在教学风格上应力求简明: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要相互衔接,互相配合达到和谐、统一,同时保证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联系实际应用,便于学生课后的自学。

2.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目的是达到以学生为中心,以知识的掌握为基础,以提高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为目标,按照这样的指导思想,再结合卓越计划培养的特点和要求,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做一些探索研究。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进行:第一,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例如,教师可以有选择性地把一些抽象的元器件实物带到课堂上,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多举一些工程实际的例子。第二,授课方式可以采用启发式地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例如,在讲课的过程中,多向学生提问,这样就会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使学生积极思考。第三,授课过程中可以运用互动的教学形式。以学生为中心,这样就会避免知识的单向灌输。讲课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双向教学形式,提高了学生自学和思考能力,注重老师与学生间的沟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第四,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电子技术课程中一些内容比较抽象,出现了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进行讲解时,学生难以理解的情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和虚拟仪器的强大功能,将抽象的或难以进行教学操作的内容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先从视觉上进行认识,然后再进一步地理解,这样使得教学内容的讲授达到可视化、由抽象到具体、由难到易的程度。

3.教学实践的改革实践教学环节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践和创新能力。目前电子技术实验课时少,实验内容主要以认识性、验证性实验为主,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不利于学生过硬技术应用能力的形成。因此,对实验教学进行如下改革:第一,适当增加实验课时,加强基础。通过系统的训练,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基础实验能力。第二,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设计性实验要增加,验证性实验要减少,突出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实验教学方法、手段要先进,充分利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和设备,借助各种虚拟仪器软件(ewB、eDa等),培养学生基于虚拟环境下的实验能力。第四,开放实验室可以使学生有所选择和侧重地规划自己的学习目标,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第五,定期举行电子创新设计大赛,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工程实践的训练,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电子设计、制作的综合能力,吸引、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与课外科技活动,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同时,也促进我校电子制作类竞赛的发展,为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积累经验。作品由专家和学生对参赛作品共同进行评审,对较为优秀的作品给予一定的奖励,以资鼓励。4.考核内容和形式的改革该课程的考核内容要体现出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的成绩可以由三部分组成,即学生的平时成绩(到课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技能成绩(指参加本课程相关技能大赛获奖或学科竞赛获奖)和期末考核成绩(期末的卷面成绩)。该课程的总成绩=平时成绩×40%+技能成绩×10%+期末成绩×50%。

三、总体分析改革的效果及关键问题

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能自觉地把增强工程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要求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创新实验环境,改变了以往重理论、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创新气氛不浓的现象;考核方式的改革由以往的重视考核结果向注重考核结果过程过渡,使课程考核内容和方式更加符合社会实际需要,更能体现学生的实际情况、课程特点和专业特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克服“平时不努力,考试前突击”的现象;创新设计大赛的组织,丰富创新实践活动。但是在改革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有如下几点:及时调整与更新教学内容,在课时一定的情况下,每节课的信息量要加大;学生层次不齐,需要分层次地、有选择地采用卓越计划培养模式;建立开放性实验室和电子元件库,以及开放性实验室管理条例的制订;课外大赛的组织及教师与学生的参与情况,需要制订详细的激励措施。

四、结束语